快訊

側睡會讓肩膀痛嗎?專家解答根本原因:4種疾病可能加劇疼痛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新陳代謝

就是因為愛吃甜?新陳代謝科醫師告訴你:糖尿病常見4迷思

良醫健康網

良醫健康網

糖尿病不會無緣無故找上你!

糖尿病不會無緣無故找上你,遺傳因素加上多年來的生活習慣,才會讓你變成糖尿病最喜歡結交的朋友;不想和糖尿病當朋友,請先認清自己是不是糖尿病喜歡的類型。

迷思一:我的糖尿病是遺傳來的

滿多病友在被診斷出糖尿病時,常說:「我這個糖尿病一定是遺傳的,我媽媽也有糖尿病。」

確實,第2型糖尿病和遺傳有些關聯,有研究發現,父母都有糖尿病的人,可能會有60%的機率會得糖尿病;如果父母只有一位有糖尿病,子女有糖尿病的機會30~40%;如果是同卵雙胞胎的一個罹患糖尿病,另一個有糖尿病的機會高達90%。也有研究發現,媽媽的影響力比較大,媽媽有糖尿病與爸爸有糖尿病相比,媽媽有糖尿病的子女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會較高,若媽媽在孕期罹患妊娠糖尿病的話,則小孩以後出現肥胖和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更高。

儘管這麼多研究證明遺傳的影響力,但不代表子女一定會罹患糖尿病,因為生活習慣的影響力更強;遺傳加上不良生活習慣,當然糖尿病容易上身。但是,很多的研究證明積極控制體重、注意飲食、適當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透過改變生活方式與環境因素,降低遺傳的影響,避免糖尿病找上身。

迷思二:小時候胖不是胖

老一輩的人總認為小孩就是要養得白白胖胖的,常說:小孩子瘦得像竹竿不好看,小時候胖不是胖,長大抽高就會好。其實,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臺灣兒童罹患糖尿病的比率逐漸上升,尤其是胖小子得到糖尿病的機會更高。

迷思三:愛吃糖會得糖尿病

有些病人會說:「我會得到糖尿病就是因為我愛吃甜的。」其實,吃甜食不會讓正常人得到糖尿病,但是過多的熱量,包含糖或脂肪,則會讓人變胖,尤其是內臟脂肪堆積會導致胰島素阻抗性,需要更多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此時若本身體質就有胰島素分泌障礙,分泌的胰島素不夠用,就成了糖尿病發病的原因。雖然內臟脂肪堆積目前只能藉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來檢測,但是,我們可以採用簡單的量腰圍來評估腹部肥胖。

另外一個常用來評估肥胖的是身體質量指數(BMI)。BMI是國際通用的肥胖指標,但無法完全反應內臟脂肪堆積的程度,不像腰圍可以反應內臟脂肪堆積;所以,代謝症候群是以腰圍來當作指標。不過,BMI還是會用來作為流行病學的調查,依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上民眾BMI過重及肥胖比率為49.0%(男性:55.6%,女性:42.7%),其中,罹患糖尿病的病友有更高比率的BMI過重及肥胖,高達將近七成有BMI過重及肥胖情形(男性:66.5%,女性:66.1%),可見,體重過重或肥胖是糖尿病友很重要的表現,尤其是腹部肥胖和胰島素阻抗性息息相關。

迷思四:不胖的人就不會得糖尿病

不胖的人不代表不會得糖尿病,因為有可能只有內臟脂肪堆積,外觀看不出來。2015年日本一項回溯性研究也發現,西方糖尿病患者約有八成人肥胖,但東亞地區包含臺灣、日本、南韓、中國、香港等地的黃種人罹患糖尿病時卻不像西方白人那麼胖。甚至有研究發現,久坐而少運動的人,就算BMI正常,也有很高比例的人內臟脂肪過高,所以,不胖的人也別掉以輕心,久坐且少運動的人,都可能會讓糖尿病找上門。

健康小常識:你知道如何正確量腰圍嗎?

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 cm(31吋)

1. 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2. 皮尺繞過腰部,調整皮尺高度在左右兩側腸骨上緣(側腰骨盆上端骨頭)、肋骨下緣的中間點,並讓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緊貼而不擠壓皮膚。 3. 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出版的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

健康小常識:你知道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嗎?

代謝症候群是指腹部肥胖、血糖偏高、血壓偏高、血脂異常的綜合現象,二十歲以上成人,以下五項危險因子中,若有一項的稱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有三項(含)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1. 腰圍過粗: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 cm、女性≧80 cm) 2. 血壓偏高:收縮血壓(sBP)≧130m mHg/舒張血壓(dBP)≧85m mHg,或已服用治療高血壓藥物。 3. 空腹血糖值偏高:空腹血糖值(FG)≧100m g/dl,或已服用治療糖尿病藥物。 4.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男性<40m g/dl、女性<50m g/dl。 5. 高三酸甘油酯(TG)偏高≧150m g/dl,或已服用降三酸甘油酯藥物。

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性在於會增加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與腦中風的機會分別是一般人的六倍、四倍、三倍、二倍。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出版的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

健康小常識:你知道什麼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嗎?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

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BMI=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的平方)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99網站 

延伸閱讀:

科技泡棉越洗越小塊...都跑哪去了?台大化工博士:解開「科技泡棉」的秘密

●書籍簡介

糖尿病飲食與治療:以正確知識、吃對食物、用對烹調方法,輕鬆控糖,遠離糖尿病作者: 陳煥文, 林毓禎, Amanda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17/12/12語言:繁體中文

陳煥文

主治醫師 ( 羅東博愛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糖尿病是一個和生活有密切關係的慢性病,唯有深入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型態,將不好的部分替除掉,加強好的,才有機會邁向恢復健康的道路。擁有內科專科醫師、糖尿病衛教學會衛教師、蘭陽糖尿病照護網、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老人醫學專科醫師、超音波醫學會及ISCD國際骨質密度測量學會認證醫師等證書。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曾任: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臨床研究醫師現職:羅東博愛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林毓禎

營養師 ( 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營養科小組長 )深深覺得營養無論是對於病人或是一般民眾,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希望把一些正確和實用的營養衛教觀念帶給大家,幫助更多的人改善身體及獲得健康!學歷:中山醫學大學 營養學系畢業現職: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營養科小組長經歷: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科 營養師國泰醫院總院VIP健康管理中心 營養師新庚暨文鼎洗腎中心 營養師德慈聯合診所 祐民聯合診所營養師認證:台北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員台灣營養學會 腎臟專科營養師新北市居家照護營養師認證得獎: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102年度營養品質促進專案發表-營養照護衛 教組優等獎,得獎主題:「不識字糖尿病衛教單張-含醣類食物份量代換表」。FB粉絲專頁:營養師教您如何吃出健康

Amanda

料理師 健康料理老師 擅長中式料理,喜愛傳統口味料理也喜歡玩創意,也熱愛烘焙。長期應邀約於中學擔任料理研習講師,也常應約於社區做教學。自己架設網站持續記錄個人創作食譜,也是早安健康駐站作家。

Amanda生活美食料理Blog www.amanda326.com/FB www.facebook.com/Amanda88888

代謝症候群 肥胖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腦中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