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以房養老又不願給銀行抵押?可考慮「留房養老」
想要以房養老,卻不喜歡將房子拿去向銀行辦理抵押「借錢」,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嗎?答案是:有。
如果你想「活化」房產來養老,可考慮「留房養老」安養信託,預先做好規畫,讓名下不動產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運用,自我照顧老後生活。
保全房產 有專人包租代管
相較於「以房養老」是屋主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再由銀行按月提供生活費;「留房養老」則是把房產交付信託,由銀行自行或委託不動產管理業者出租管理,把租金當作安養資金的來源。
「留房養老」是最新的以房養老方案,推出還不到兩個月,目前市場反應還待觀察。好處是屋主不用出售房子,也不用負擔銀行貸款利息,但有個重要的前提是,這種模式較適合有部分財力的民眾。
提出「留房養老」新方案的銀行,目前也僅有兆豐銀行,為什麼兆豐會有這種想法?
兆豐信託處處長邱玉玫表示,現行銀行安養信託是以金錢及有價證券為主,不動產信託通常只是保管產權,銀行不會協助處理招租及維護管理等事宜。
隨著政府大力推動包租代管,相關資產管理產業愈來愈健全,兆豐才會起心動念,與中華建築經理公司異業結盟,由銀行做為受理平台,中華建經協助代租代管的留房養老信託,為國內銀行首例。
邱玉玫強調,留房養老的安養信託,是為填補安養信託與以房養老之外的高齡者需求,「應該會有市場」。
她分析,台灣房屋自有率高,但許多人目前居住的房子不見得適合養老,例如離醫院太遠、沒有電梯上下樓不方便等等,有些民眾想入住安養機構或養生村,一旦入住,房子閒置相當可惜,出租的租金可支付養生村全部或部分費用。
另種情況是,手上有幾間房子,除了自住,其餘的都已出租,是名副其實的「包租公」、「包租婆」,這類的民眾多數已有一定的年紀,雖然目前還能自行管理,但未來可能面臨失能失智無法管理房產的風險。
因此,兆豐銀推出「留房養老」安養信託,可保全房產且在需要時協助房產管理及充分運用租金收益,以因應高齡化的市場需求。
彈性處理 依個案量身訂製
兆豐這一新產品,多數民眾並不了解,兆豐信託處副處長徐紹彬指出,信託業務的特色就是彈性很高,每個方案都是量身打造。銀行要先了解委託人不動產的使用狀況,釐清法律關係,以及租金用途。
若委託人還能自行管理,銀行只收取信託管理費用並協助處理金流,若委託人無法自行管理,則委由中華建經代租代管,依管理程度及內容按次計費。
徐紹彬表示,「留房養老」安養信託案件,每年信託管理費,每戶為2萬4000元;目前個案信託管理費5折特價為1年1萬2000元起,優惠至2月底止,另視資金管理需求及交付物件個案調整。租賃事務的收費,依據代管項目,單次處理費用約1000至4000元,以實支實付為準。開辦一個多月,詢問度非常高。
預防被騙 也避免子女爭產
徐紹彬說,留房養老安養信託就是先預做好準備,讓自己的不動產多一層防護網,不會被詐騙、挪用或盜賣,自己不想管或不能管的時候,也有專業可靠的銀行來協助處理,不必依賴子女,也避免不必要的紛爭,還可設計自益或他益信託,做好傳承的安排。
他舉例,高齡者有3間房子安排未來留給3個子女,可辦理留房養老安養信託,信託存續期間租金收入用於支付自己的生活安養費,確定「自己的財產自己用」,可安享晚年的尊嚴及生活品質,並透過他益信託架構分別指定3間房子信託結束後要給誰,避免離世後子女紛爭。
-*-
【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7】
【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6】
【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5】
【以房養老解惑全攻略系列4】
看更多報導:《以房養老可靠嗎?像長照照顧一輩子》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勞保年改 百萬退休人將少領退休金 橘世代首當其衝
勞保年改讓退休金變少了!專家建議2方法自救
保障活太久!為自己領好領滿,快速認識「即期年金險」
把錢花在刀口上!專家給4、5、6年級生的建議:如何做好醫療保險規畫?
「準備900萬就可以退休?」4%法則算出你真正需要的退休金
防癌不可少! 三高纏身也有保障,你不可不知的「三高心安保險」
3階段老爸投保祕笈大不同,一張圖立馬看懂怎麼保!
分散長照風險-外溢保單:養健康習慣,有機會省保費
《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
「若65歲退休,每月花3萬」你需預備多少退休金呢?
超實用!五招懶人理財法,找出最適合你的理財方式
夫妻理財有方法/建立「公共財務」,不再為錢傷感情!
「你不懂的權益,沒人會幫你爭。」 這條「保險帝王條款」絕對要明白!
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
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定期定額不賺反賠?」立即揪出5大錯誤觀念
小康之家 財產也要規畫 免留爭產遺憾
不讓遺囑變廢紙 公證爭議最少
橘世代/銀髮潮時尚 76歲穿出自我
為什麼有錢人愛用外幣買基金,2大理由告訴你
理財QA/搞懂什麼是高配息基金?現在買划算嗎?
理財QA/振興券加持!下半年台股、基金建議提前布局
「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
投資別低估自己!股市只有「贏家」,沒有「專家」
買股進場別「一直等跌」!不計較價格,才能真正賺錢
專家:想存一桶金,先想想10個「有必要買嗎」?
能保值的「傳家宅」怎麼選?專家提3點要注意
60歲「在家CEO」4大心法 賺進人生下半場
想買「養老宅」擔心還不完? 專家:「可考慮賣大買小」
認清投資目的,別讓自己成為「金錢遊戲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