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馬拉松
共找到
261
筆 文章
-
-
2022-10-01 養生.運動健身
為什麼得做「有氧運動」? 不只維持心臟健康,還有這些好處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只是運動項目百百種,什麼樣的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呢?事實上,唯有規律的有氧運動能促進心肺適能,頻率要1週3次以上、時間至少30分鐘,藉由此方式慢慢就能提升運動耐受度。運動喘就是生病嗎? 可從2大方向檢查一般來說,運動可分成3種:有氧運動、重量訓練、伸展型運動,有氧運動與其他2種運動最大差異在於,心跳會加快鍛鍊到心肺功能,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加上有氧運動時會喘代表氧氣輸送量多,可增強心、肺、血管功能。對於本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剛開始運動時總覺得上氣不接下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心肺功能有問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建議,若有疑慮可以先去釐清自己的心肺狀況,心臟、肺臟功能都有1套標準化檢查,包含以下項目:▸心臟超音波:從心臟收縮、舒張的狀況,評估心臟功能是否正常。此外,該數據還能換算「心臟搏出率」,代表每分鐘循環心臟的範圍,若搏出率很高代表心血管功能是有效率的。▸肺功能檢查:了解肺臟通氣換氣功能、以及肺泡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功能。運動需要漸進式! 如何評估運動強度?藉由上述心肺檢查後就可以評估個人「最大攝氧量」,若檢查數值沒問題的話,就別再有藉口說自己無法運動!施奕仲建議,可採取漸進式增加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提升自己的最大攝氧量,之後上山、下海、爬樓梯都可以輕鬆完成。而該如何評估運動效能,光靠疲累感的主觀判斷較不準確,可以觀察1個關鍵指標-「心跳速度」,根據國健署的運動指引,想改善心肺耐力,運動時心跳率應達最大心跳率 60 %以上,達到稍微流汗並自覺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的狀態。施奕仲提供民眾可以簡易預估最大心跳率的方法,即是使用公式:「220-年齡」來計算。例如 70 歲就是(220−70) =150次/每分鐘;20 歲者就是(220−20) = 200次/每分鐘。得出的數值就是最大運動心率速,再來選擇以下強度進行換算。▸低強度:代表達到50% 最大心跳率,例如慢走。▸中強度:代表達到60-70%最大心跳率, 例如慢跑。▸高強度:代表達到80% 最大心跳率,例如快跑。如果是 20 歲的年輕人最大心跳率為 200 次/每分鐘,嘗試中強度運動時心跳至少每分鐘 120 下才算是有運動到,千萬別以為在公園散步3小時就是運動,因為散步並不會加快心跳,建議選擇像是慢跑、騎腳踏車、游泳、有氧舞蹈等運動。有氧運動3大原則 適量持續才有益健康有氧運動對心肺功能、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幫助。民眾進行有氧運動時,施奕仲建議把握3大原則:強度要夠、時間要足、頻率要符合。像1週運動3次以上、時間至少30分鐘,即使剛開始沒辦法做足30分鐘也沒關係,採取漸進式慢慢增加時間,從慢跑5分鐘加長到15分鐘,最後再到30分鐘,若能跑超過30分鐘,再將跑的速度加快,增加運動強度。有氧運動對血管僵硬的問題也有改善,提醒有三高、曾裝過支架的民眾,更要訓練心肺能力,除非已經是高齡75歲以上、本身有心臟衰竭病史,在劇烈有氧運動下確實有風險。另外,運動過猶不及,時間適當就好不要太長,像是耐力型訓練跑馬拉松反而對健康有害。若進行運動過程中有任何不舒服,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9-15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死亡數大幅下降!世衛:新冠疫情的結束「近在咫尺」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宣布新冠疫情的結束「近在咫尺」,此前該組織透露全球新冠造成的每周死亡人數處於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衛報報導,世衛組織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9月5日全球每周死亡人數為1萬1118人,並估計由於接種新冠疫苗,2021年全球共避免1980萬人死亡。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記者會上表示,「上周報告的新冠死亡人數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我們從未處於比現在更好結束疫情的位置,但我們尚未到達那裡,但終點就在眼前」,並稱「當終點線出現時,馬拉松選手並不會停下來,他反而會帶著剩餘的所有能量跑得更賣力,我們也必須如此」。譚德塞更強調「如果我們現在不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將面臨更多變異、死亡、破壞和不確定性風險,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
-
2022-09-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遇到不會有感覺,遇到時有時會措手不及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視病如親讀完「視病如親、侍病如親」這篇文章後,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於家人照顧的愛與對身旁的「新家人」所表達的濃厚情感。作者敘說年少時父親車禍後脊椎損傷,成為需要被照顧的經歷,反思所有在這漫長40年的過程所見証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以及照顧人力的付出,特別是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替許多家庭分攤照顧任務的外籍看護們。1992年開放外籍移工到台灣擔任長期照顧的工作,至今剛好30年。依據國家發展基金會統計,到110年為止台灣大約有22萬的外籍看護工(正式名稱是社福移工)。1另外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從2007開始十年長照計畫2.0,至今也走了15年。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長照司的統計,長照需求人口大約在82萬左右。2在疫情之下,全球的統計數字,台灣的照顧者比例增加了31%,而原先就有在照顧的家庭照顧者,平均每週照顧增加16小時。3長期照顧的需求遠比一般人想得來要大還要來得快!上面看起來似乎都是一些數字,但從「視病如親、侍病如親」的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同樣是照顧的歷程但未來的圖像組合可能會跟作者有非常不一樣的發展。依據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大約有13%的65歲以上的長者認為平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難。長者由家庭照顧者照顧的達67.1%;但另外也有非家庭照顧者的照顧關係達27.2%以及無人幫忙照顧達5.7%。其中家庭照顧者超過65歲的達34.47%,照顧的順序分別為兒子、配偶、女兒、媳婦、孫子等排序。因此,家庭結構使得每一份子無論年齡都會因照顧而對生活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舉例:平時的工作與照顧平衡、家庭人力安排與照顧、照顧項目的統籌與決策等等。從作者柔性的筆下其實看似簡單,但父親長達40年之久的照顧,若沒有一些穩定的力量,其實所有家人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照顧像跑馬拉松一樣,需要準備也需要策略,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即使不會跑馬拉松的人也都清楚,這一路程有高有低,需要水與食物的補給,可能也需要毛巾擦汗或不同程度的緊急救護協助。同時,這一路可能會孤單,所以需要在旁路人的鼓勵以及一起跑步同伴的互相支撐。最後,可能也需要有個策略,依照自己的體力與耐力,規劃一條可以讓自己完成此任務的計畫。照顧這一條路,不能只靠自己。台灣的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長達9.9年,一路走來可能在無預警之下進入了照顧者的角色,然後面對照顧家人初期的手忙腳亂(新手照顧者),稍稍喘口氣後需要學習照顧知識與技術,然後開始面對長期照顧的決策與照顧安排(資深照顧者),最後完成照顧的歷程尋找新的人生定位(畢業照顧者)。4作者在這篇文章提到他們運用了長照1.0到2.0甚至後來聘用外籍移工來完成父親的照顧,長照資源的佈建在這15年期間多了好多類別也多了好多選擇。作者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照顧:居服員、長照個管、醫事的專業人員、外籍看護等。在這歷程中每一位協助作者家庭的人,大家是否願意以一個「新家人關係」來互相支持與學習呢?在讀完這篇文章時,我頓時有個畫面,是作者與他的父親走著時光隧道,一起往前的畫面。因為善用資源所以可以安心、有愛的完成這段照顧的回憶。因此,選擇如何照顧與由誰照顧?每個社會一份子可能都必須超前部署,一起來思考未來如何成為一位「聰明照顧者」。最後,隨著老化所帶需要的照顧面向也會增加,如何選擇適切剛好到位同時也留給被照顧者自立尊嚴的平衡,這也是未來面對嬰兒潮老化開始要思考的課題。參考資訊:1.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3106B2F0AA6142292.衛生福利部長照司,2022。3.https://internationalcarers.org/caring-during-covid/4.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2022-09-13 養生.健康瘦身
55歲影后秀超低體脂身材「優雅老去」!曝80/20人性化飲食秘訣 適度放縱對食物的渴望
55歲影后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兼具美貌與演技,儘管隨著時間流逝,盛世美顏不再,但日前她在個人IG分享為雜誌拍攝的一系列辣照,大方秀出結實腹肌和二頭肌,也讓人好奇她的養生健康之道。 妮可基嫚曾受訪說,自己在飲食上一直維持著80/20法則,在日常80%的時間裡吃有營養的食物,20%時間放縱你對食物的渴望。「我不太喜歡被限制,大部分時間堅持80%,有時候會下降到70%…。」不刻意苛求吃得健康,充滿人性化的飲食法也讓自己有喘息空間。 出身澳洲的她,除了大量攝取蔬果、全穀類,也偏好鮪魚、鮭魚、蝦子等海鮮,來替代油脂含量高的紅肉,藉此補充好的蛋白質,卻不會增加過多脂肪;烹調方式則避免高溫油炸,以清爽為主。 妮可基嫚同時奉行「少量多餐」原則,一天甚至會吃5餐,藉以養成不暴飲暴食的好習慣。雖然她盡量避免澱粉攝取,但20%的時間還是不忌口,舉凡炸物、人工食品、糖類一概不拒,也曾透露自己放縱時最愛松露披薩。 不過維持好身材與活力,運動仍是關鍵。妮可基嫚出生在熱愛馬拉松的家庭,從小跟著家人到慢跑,大家還會一起報名半馬比賽。直到現在,她仍維持每週慢跑3次、每天游泳30分鐘的運動習慣,有時也做瑜珈、騎腳踏車,「無論我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做的事情。」 當然,運動久了都會有惰性,影后也不例外,妮可基嫚透露自己的秘訣是「多樣性」,「如果一輩子只能早起每天早上醒來並跑10公里,一個禮拜後你就感到無聊了,並開始持續按下貪睡鬧鐘。」 所以她嘗試將跑步與瑜珈、室內飛輪等其他運動間隔實行,甚至只是和老公、小孩一起去散步,都能讓自己維持動力。「與家人出去玩,玩得開心最重要,不要把減肥太當真,讓健康、健身和營養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好萊塢從來不缺青春臉孔與鮮肉,但55歲的妮可基嫚專注在自己身上,持續推出新作。她曾說:「忘記過去,你永遠無法預測未來會怎樣,活在當下」,如今她甩開年華老去憂慮,肌肉炸裂照驚艷各界,以力與美呈現另一種「優雅老去」。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告知乳癌,不是怕乳房切除,是怕要接受化療!節拍式口服化學治療,讓病人不害怕 .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9-05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中喝溫水或冰水哪個好?營養師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你在燃燒了嗎?最近氣溫飆高,戶外體感溫度更直逼45度,許多通勤族、戶外工作者即使狂補水,似乎也比不上流汗的速度。炎熱天氣下,我們人體每天約流失2.5公升以上的水份,流汗時,體內的鹽分、電解質也會隨之流失,營養師叮噹(戴岑樺)表示,如果只是短時間流汗、或流點汗,適量飲用水份即可補足流失的水,身體也會自動調整電解質的平衡。但大量流汗時,體內的鈉離子流失過多,此時只補水反而會稀釋血液中的鈉含量,讓體內電解質失衡,導致抽筋、低血壓、脫水、噁心、意識注意力變差、虛弱等問題,嚴重者則會出現熱衰竭,造成生命的危害。狂噴汗,補充運動飲料有用嗎?從事戶外工作的族群、高強度的運動訓練者、馬拉松跑者、戶外運動者,及容易脫水的老人家小朋友,都應該特別注意流汗這件事!既然補充水分不能只靠白開水,那補充運動飲料可以嗎?叮噹營養師說「可以!」,大量流汗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更有助於體內補水。喝進去的水要能被身體吸收,保留在身體裡,需要電解質的幫忙,因此補充水份必須同時注重水與電解質。從汗水中流失的電解質,以鈉為大宗,鈉的功能為幫助吸收及留住水分,維持血漿量,協助調整體溫平衡。因此,叮噹營養師建議只要是進行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不管大人或小孩,在大量流汗的情況下,補水怕補不夠,但又想要快速解渴,可以適量補充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輕鬆留住水份讓身體無負擔。運動前中後補水有學問 冰水效果比溫水好若是運動族群,據研究指出,運動中每小時的流汗量高達2~4公升,相當驚人,因此需更加注意運動前中後的水份及電解質補充。叮噹營養師指出,運動前1至2個小時,就可開始補充水份,分次喝下500~600毫升的水,亦即大約1個寶特瓶的容量。運動中,每10到15分鐘可以補充一點水分,1小時總量建議約600到800毫升,大約也是1個寶特瓶多一點的容量。另外,運動中補充水的溫度應該比平常低,不建議喝溫水,建議改喝冰水,運動效果可能會更好。若從事有氧運動超過1小時以上,建議可以適度補充運動飲料。運動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計算運動前和運動後的體重差別,每減少一公斤的體重,就表示至少需要補充1至1.5公升的水,1比1.5,或是可以用尿液的顏色來判定還需不需要繼續補充水份或是運動飲料。天氣炎熱,補水也是一門學問,叮噹營養師提醒,為了有效補水,運動飲料也是不錯的來源喔。(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愛喝冰水易胖小腹?減肥「喝冰水or溫水」好? 專家解惑...答案超意外 ·水喝太多、太少都不對!營養師解答「常見6大QA」 有效減肥、防便祕
-
2022-09-01 癌症.癌友故事
乳癌病友蕎安病中學畫! 如今成藝術治療師,開啟第二人生
抗癌之路艱辛難行,但繪畫可療癒身心,乳癌病友蕎安抗癌期間決心學作畫,從慣用憂鬱的藍色到用色繽紛明亮,如今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為別人帶來正向能量與希望。癌症希望基金會創辦「彩繪希望」活動,今年第9屆收件數突破以往,215幅參賽作品挑出29件獲獎,今天起在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南杏藝廊展至9月30日,乳癌病友蕎安因為繪畫開啟第二人生,從病人的身分變成助人的藝術治療講師。蕎安過去是馬拉松跑者,長年參與比賽,2016年參加日本明古屋女子馬拉松前,意外發覺罹患乳癌,之後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悟,從小就愛畫畫的她,因工作忙碌一直沒能正統學習,這次決定用有限的生命學習繪畫,弭補缺憾。她報名了油畫班,作品獲得定,工作的Pizza店借她的畫作展示,有顧客甚至想出價買,有次高醫員工在Pizza店看到她的畫作,進而得知她是名乳癌患者,於是邀請擔任醫院築夢中心老師,指導思覺失調病患透過繪畫進行藝術治療。蕎安透露,剛罹癌時她的畫多數是深藍色調,這一年顏色轉變明亮,也透過繪畫幫助別人。高醫院長鍾飲文說,醫院坐落在十全跟自由路口,象徵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也希望病人和家屬免於病痛,得到身心靈上的自由富足,期許這次繪畫展覽能給予病人持續抗癌的勇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則表示,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有病友獲得心理調適,也記錄下抗癌歷程。中秋節將至,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也準備健康點心禮盒贈送給癌症病友,收到的禮盒的病友們都開心不已,紛表示院方讓人很窩心。
-
2022-08-29 養生.運動健身
哪種運動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美國癌症和老化研究專家這麼說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昨天(2022-8-24)發表Association of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Types and Risks of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年長者休閒時間體力活動類型與全因、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風險的關聯)。這篇論文共有10位作者,他們的工作單位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和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研究動機:運動較多的人死亡風險較低。一項包括超過 660,000 名參與者的匯總前瞻性分析估計,達到推薦的體育活動水平範圍(每週 7.5-15 MET小時)的人,與沒有達到此一範圍的人相比,死亡率風險降低 31%。(註:MET是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的縮寫,翻譯成「代謝當量」,是計算活動量的單位,1 MET 是休息時所消耗的能量,而以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快走約為 4 MET。請看維基百科)儘管有強力的證據表明運動能延年益壽,但較不清楚的是,不同活動類型(如跑步和騎自行車)是否有不同死亡風險,以及是否有不同的好處。活動類型與死亡風險的不同關聯可以提供關於賦予長壽的生理適應變化的線索;例如,與游泳者相比,精英跑步與早期舒張期充盈增加有關,而游泳者的肺功能比其他運動員高。以前檢查不同類型活動的前瞻性研究是基於年輕人群,但不足以評估劑量反應關聯,而且這些關聯可能無法推廣到老年人。此外,一些研究報告了與某些耐力運動相關的高水平體育活動的潛在危害。有理由認為,非常高水平的體育活動對老年人的潛在危害可能更大。參加馬拉松等活動的人數正在增加,參與者的年齡也趨於變老。我們的目的是比較參與不同類型休閒時間體育活動的可比水平的死亡風險估計,並調查劑量反應關聯的形狀。研究對象:共有 272550 名參與者,年紀在59到82之間(平均71),其中58%是男性。他們在 2004 年至 2005 年間完成問卷調查,提供運動類型及每週持續時間的數據。運動類型包括跑步、騎自行車、游泳、有氧運動、球拍運動、高爾夫和步行鍛煉。(註:球拍運動是包括tennis, squash, 和 racquetball)。在平均12.4年的隨訪期間裡共有118153人(佔43%)死亡。研究結果:與未參加活動的人相比,每週做7.5到 15 MET 小時的下列運動的人,全因死亡風險下降:球拍運動:16%跑步:15%步行:9%有氧運動:7%高爾夫:7%游泳:5%騎自行車:3%每項運動都顯示出與死亡風險相關的曲線劑量反應關係;對於任何運動類型,每週低 MET 小時與死亡風險的大幅降低相關,此後的MET增加所得到的回報會逐步遞減。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的相關性與全因性死亡率的相關性相似。討論:與其他活動類型相比,跑步和球拍運動的死亡率風險降低幅度更大,這可能與這些運動發生的特定生理需求和適應有關。這些活動都需要許多肌肉的同步動作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而球拍運動還需要手眼協調和非常高強度的間歇性爆發,這可能會進一步改善身體機能。這種動作類型的組合符合美國人的體育活動指南,該指南建議老年人進行多組分體育活動,包括平衡訓練以及有氧和肌肉強化活動。原文:年長者運動類型與死亡風險的關聯
-
2022-08-29 焦點.健康知識+
喝水怎樣喝才有效?營養師6大QA教你喝出好氣色
人人都知道,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可曾想過,要怎麼樣喝水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呢?喝太多、喝太少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什麼時候補充水分才是最佳時機呢?茶可以取代開水嗎?夏天喝冰水是禁忌嗎?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鄭穎倢整理6大QA,教你正確喝水,喝出苗條、健康以及好氣色。Q1:一天該喝多少水?鄭穎倢表示,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或是用體重計算*30=每日應飲用之總水量,可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Q2:喝太多水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喝太多水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尤其是鈉)濃度被稀釋。鄭穎倢表示,血清鈉濃度太低稱為低鈉血症,為了平衡細胞內外液的電解質濃度,血液中的水就會滲透進入細胞,造成細胞膨脹以及電解質稀釋。症狀有頭痛、視力模糊、肌肉痙攣、抽蓄,罕見的情形下會死亡。水中毒很罕見,馬拉松選手為了怕脫水喝太多水的時候可能發生,這時候預防方式可以改喝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同時補充電解質。Q3:喝太少可能造成身體脫水?脫水的原因有腹瀉、嘔吐、發燒、劇烈運動、炎熱天氣、乾燥環境、甚至高海拔都會造成脫水。鄭穎倢表示,口渴是身體需要更多水的訊號,但是口渴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特別是在激烈運動、嬰兒期、生病或是老年期。輕微到中度脫水的症狀是口腔與皮膚乾燥,疲乏與肌肉衰弱,尿量減少、尿液深黃、頭痛、暈眩。鄭穎倢指出,如果持續脫水,會造成血液溶質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心率上升。身體感覺到血液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就會啟動一系列保存水分的步驟,例如強迫腎臟保留水分,減少尿量,但同時仍會有其他途徑流失(糞便、皮膚、肺等),如果持續喪失,就會造成腎衰竭、痙攣、精神混亂、昏迷等,嚴重脫水若置之不顧會導致死亡。Q4:每日最佳飲水時機?鄭穎倢說明,國民健康署特提出「喝開水5要訣」的技巧,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有需要限水的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一、起床一杯水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ml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二、用餐前後配杯水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500ml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三、外出要帶水準備500ml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四、製作提味水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五、1,500ml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ml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Q5:現代人忙碌,時常忘記喝水,或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寧可喝飲料,對於喝足量的水也有壓力,怎麼辦?白開水是零熱量的最佳飲品,若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亦可適度飲用無加糖的氣泡水。鄭穎倢建議,生活中可將一天所需要飲用之水量用水壺裝好,放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看得到的位置,經過看到就飲用,就可督促自己將一天飲水的目標達成。除了白開水外,食物當中的水,包含飲料跟湯品可供應最多的水,若以營養來說,牛奶、豆漿相比汽水或含糖飲料富含優質蛋白質及微量元素。Q6:茶可以取代白開水嗎?夏天到底能不能喝冰水呢?鄭穎倢解釋,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屬於溫和的利尿劑,每日建議500ml內較不會造成水分不平衡。吃冰可能會讓血管收縮造成頭痛、腸胃消化不良。另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吃冰會讓氣管收縮、氣喘症狀加劇。【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4770】
-
2022-08-06 養生.人生智慧
譚艾珍帶孫不插手教育,用童心看世界!當女兒歐陽靖的後盾:我們是彼此的後援,一起學著當母親、當阿嬤
人生有種愛叫做「阿公阿嬤的愛」,永遠笑著答應你所有請求、無論表現如何都覺得你最棒,但我們往往長大回首才知道,人生最初是阿公阿嬤教會我們什麼是「無條件的愛」。每年8月第4個周日是祖父母節,在這屬於祖父母的節日裡,《橘世代》將與您分享幾個阿公阿嬤與孫子的故事。曾在多部偶像劇飾演慈愛奶奶的資深藝人譚艾珍,2020年,除了跟隨女兒歐陽靖移居台南,也在同年盛夏升格為新手阿嬤。二年來,經常在臉書分享寶貝孫子「新醬」的成長點滴,一起用童心探索世界,即使每天體力被逼到極限也樂此不疲,保持活力迎接全新挑戰。33歲就飾演奶奶的譚艾珍,回憶起朱延平導演的選角,仍滿心懷念當年拍攝電影「好小子」的日子。「本來很擔心超齡的演出,結果角色討喜,而且在片場備受禮遇,每當中場休息總是優先坐下、吃飯,所有工作人員盡心呵護,原來這是『被當作長輩』的好處啊!」她笑說,雖然從這部戲後被定型,俏皮又可愛的形象成了偶像劇「御用阿嬤」,那時自己也希望未來真的成為奶奶時,也能像戲裡一樣高貴、優雅又溫暖。生活大不同 感受金孫精力這個心願在66歲時成真,過去戲中的孫子都已是螢幕上的戲劇A咖,自己的金孫則像是永遠用不完能量的電池,直呼快要吃不消。「自從家裡多了一個小人兒,生活方式重新洗牌,而且還搬到了台南。」譚艾珍分享,自己壓根沒想過會當阿嬤,因為女兒歐陽靖很早就主張不婚不生,曾帶著抱歉的口吻說:「這輩子可能沒辦法讓妳升格當外婆」,沒想到人生大轉彎,多了一個小生命的加入,打亂步調卻也飽嘗甜蜜。6年前,譚艾珍已經在台南安平區買了房子,但還沒有舉家搬遷的計畫,直到歐陽靖懷孕,考慮到台北居住的老公寓濕氣重、沒有電梯上下樓,將來搬嬰兒車不方便,為了帶孫子出門,還有迷戀南台灣宜人的氣候,決定島內移民。當女兒後盾 兼顧生活質量個性靜不下來的譚艾珍,一輩子都樂在學習、演戲、運動、當志工,包括投身動物保護,生活精彩豐富,完全不懂「無聊」為何物,即使當了阿嬤,仍努力保持自我生活重心。她認為,歐陽靖比較晚生小孩,雖然經常跑馬拉松,但是體力和精神不足以應付小孩子的活潑好動,於是力當堅強的後盾,擔起協助照顧的責任。「以前帶歐陽靖時,她簡直是小天使,不吵不鬧,乖巧到讓我非常放心去拍戲。但是孫子好像野生動物,精力超級旺盛,一睡醒就不停爬行、跑動,好奇心十足,連換尿布都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心疼女兒帶孩子的辛苦,建議送去給保母帶,先穩定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況再說。譚艾珍自認不是傳統的母親、阿嬤,如果帶小孩真的很累,那就找保母分憂解勞,在育兒路上少點辛苦,畢竟有快樂的媽媽才會有快樂的小孩。歐陽靖坐月子時,容易疲累、睡不好,先把小孩送24小時的全日托;還沒一歲時,譚艾珍超前部署找幼稚園排隊登記。她看得很開,鼓勵女兒不要因為孩子而降低生活質量,「以後要陪伴成長的時間還很多,不必執著當個完美的母親,育兒不可能盡善盡美。」不插手教育 拉近母女感情母女倆相互扶持,在台南過著笑中帶大量汗水的日子,幾乎每天陪伴著「新醬」出遊踩點。譚艾珍直呼小人兒的精力太恐怖了,要經常帶去公園、海邊放電,只要一抵達目的地,就直奔樹林、草地、沙灘冒險,接觸大自然有助於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而這些公共場所常有「路邊專家」下指導棋,詢問是不是給孩子穿得太少、糾正教養方式、關切情緒哭鬧等,無止境的長輩經反而造成無形壓力。看到歐陽靖剛開始手足無措的窘境,譚艾珍安慰提醒,自己生的小孩自己教,放寬心接受好的善意、放下不適合的建議,就連自己也不插手女兒的教育方式。豁達的態度更拉近了母女感情,她說道,「我們是彼此的後援,一起學著當母親、當阿嬤,犯錯也沒關係,所有單純的愛意都能感染孩子。」譚艾珍尊重女兒的教養觀,盡情享受祖孫相處的快樂時光,她感謝這位新玩伴,讓家人關係更緊密,也讓台南生活更加有趣。帶孫收穫大 跟上數位時代因為家中多了小兒人,學習態度和看世界的角度也變不同了,尤其他們完全屬於「3C世代」,彷彿與生俱來就會使用手機、平板,不需教學即自動滑來滑去。譚艾珍喜歡在臉書上分享孫子的成長點滴,進階學習了手機拍攝、影音剪接,還加上後製特效,笑稱自己跟上數位時代。另一個收穫是體力變強,每天跟在孫子屁股後面跑,增加了運動量。她為了跟上移動速度,每周5天沿著億載金城練跑,不僅增強肺活量,肌肉力、免疫力也提升。譚艾珍5招心法●尊重女兒的教養權,可以給予建議但不要插手執行。●單純陪伴陪玩,讓孫子感受到滿滿的愛意。●放手讓孫子自主學習,一起用童心探索世界。●保持幽默感化解問題,有助於創造良好祖孫關係。●量力而為協助育孫,不要犧牲自己一切的活動。
-
2022-07-29 醫療.骨科.復健
肌肉酸痛、受傷疼痛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如何緩解肌肉酸痛、怎麼鍛鍊身體
運動身體好運動身體好!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幫助保持肌肉和骨骼強壯,還有助於預防或改善慢性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肥胖、抑鬱症及某些癌症。雖然運動好處多,不過在運動的時間、頻率、強度較以往強的時候,身體可能會感到有些不舒服。運動時,對心臟、肺、肌肉和骨骼施加壓力,藉此獲得力量或耐力。好的壓力會導致正常的肌肉酸痛和疲勞,正常酸痛無需要太擔心,因為幾天後症狀就會自行消失。可是持續的疼痛或不適,表示可能受傷。區分肌肉酸痛和疼痛方法肌肉酸痛肌肉酸痛,有時是因為平常很少訓練的肌肉,因為突然增加運動量及強度所造成,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酸痛是因肌肉纖維損傷的結果。隨著身體修復,肌肉會變得更強壯。在24至72小時,肌肉酸痛和疲勞達到會達到高峰,隨後痠痛會自行消失。酸痛程度取決於運動時間和強度,另外還包括這項活動是不是新接觸的項目。身體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新的活動。出現肌肉酸痛怎麼辦?1.給予時間恢復:持續痠痛就繼續進行相同強度和類型的運動,但運動時要注意,因為有可能會受傷。跑馬拉松,可能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全恢復。2.保持活躍並繼續運動,直到疼痛減輕或消失:延遲性肌肉酸痛通常可以透過拉伸和輕微的運動來改善。完全休息反而會增加酸痛。在疼痛的最初幾天以較低的強度或較少的時間進行活動。3.改變運動部位:隔天訓練腿、手臂和全身。可以繼續運動並且加強其他肌肉,同時讓酸痛的肌肉得到休息。疼痛損傷性疼痛通常發生在身體的特定部位,如肌腱或關節。比肌肉酸痛更強烈、時間更久。疼痛時,可能會讓你痛到睡不著,或可能長時間休息或久坐,關節或肌肉可能會變得非常僵硬。關鍵在於受傷的疼痛不會自行消失。出現疼痛怎麼辦?1.停止任何會帶來疼痛的活動並改變行為:冰敷可以短期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2.不要忽視疼痛:不要覺得休息一陣子疼痛就會緩解了,當心可能導致更嚴重或是再次傷害。3.就醫:如果疼痛沒有消失,即使在7到10天後,記得就醫請專業人士進行評估和治療。疼痛感受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受傷的程度並不代表疼痛程度。如何鍛鍊身體?循序漸進每個人可以承受的運動強度不同,稱為活動閾值。保持在安全活動閾值內時,身體應該只會感覺到正常的肌肉酸痛。每個人的活動閾值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年齡、技術、身體狀況、日常的活動量。例如,第一次開始步行,安全活動閾值可能是步行或跑步五分鐘。經過數週緩慢、漸進的持續時間增加後,安全閾值可能會增加到20-30分鐘。若提早超出安全活動閾值可能導致受傷或疼痛。
-
2022-07-22 醫療.中醫
極端高溫來襲 中醫師教防暑邪妙招 嚴防熱中暑
中央氣象局發布高溫警示,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周末部分地區恐有連續出現攝氏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師鄒曉玲提醒,外出一定要多喝水、注意防曬。尤其,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一遇天熱會更容易引發病症,平常要注意維持環境溫度及濕度,不宜太熱。鄒曉玲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病患,皮膚角質層防禦功能失常,每天勤勞擦乳霜或乳液維持皮膚潤澤,可避免反覆發作。要控制並穩定皮膚發炎狀況,平常生活起居要注意維持環境溫度及濕度舒適,不宜太熱;運動流汗後要盡快擦乾,以及飲食清淡、避免加工與烤炸辣食物,同時穩定情緒且避免熬夜。鄒曉玲表示,暑邪的特性是耗氣傷津,會出現疲倦、四肢無力、口渴、口乾舌燥,甚至昏厥。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兩個類型,陽暑發生特性是在烈日下,長期奔波勞動或運動,例如需要站崗的警察人員、農夫、跑馬拉松或長途騎自行車的選手等,因為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大量流汗、水分補充不足易造成中暑。陽暑病症者,首先要儘快遠離高熱環境,到陰涼處休息,如果身上穿著厚重或悶熱不透氣衣物,可以先寬鬆衣服讓身體順利透氣,並且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以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另也可透過醫師刮痧方式來緩解中暑,刮痧沿著脊椎骨兩旁的膀胱經,從脖子由上往下順著肌肉走向刮,背部皮膚會出現砂點,建議刮痧完要補充溫開水。另一種中暑稱為陰暑,主要發生在炎熱天氣下頻繁進出冷氣房;汗流浹背狀態進入冷氣房,身體毛細孔和微血管急速緊縮,造成體熱無法散出而中暑,會出現輕微發燒、頭暈、疲倦、噁心反胃等現象。平常比較少運動或是容易疲倦氣虛型的人,較容易出現陰暑狀況。中醫師提醒,改善陰暑症狀,建議進出冷氣房漸進式調整冷氣溫度,並穿上薄外套或戴頂帽子,以免毛孔急速受寒、緊縮不利體熱排出。想要清暑降火氣,可以選用綠豆、薏仁、蓮子等藥材烹飪,或是能生津止渴的烏梅汁、檸檬汁等酸酸甜甜的飲品,都是適合夏天的食療。
-
2022-07-17 養生.運動健身
溫和又能改善心肺 超慢跑的能量消耗比行走多2.5倍
跑步的好處?●讓人愉悅、改善睡眠、增肺活量、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醫師形容「跑步是合法的吸毒」,可促進腦內啡分泌,就像「天然的鴉片」一樣使人產生欣快感,有效紓壓,且能改善睡眠品質,肺活量、心輸出量也會增加,更有助調節身體質量指數(BMI),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若在戶外跑步,曬太陽可使維他命D轉換成活性維他命,骨骼密度更高、韌帶更強壯;長距離跑步可讓海馬迴的細胞增長,增加記憶力、降低憂鬱,也能改善大腦處理資訊的穩定度,延緩認知功能退化。跑步適合什麼年齡層?●全齡運動,依年齡層量力而為,保持中強度運動即可。跑步是全齡運動,各年齡層都有其適合的跑法與強度,應依個人體力負荷範圍從事運動,安全且能長久維持。同樣的跑步速度,對不同心肺功能的人而言,強度完全不同,無論年齡層都要量力而為,保持中強度運動即可。年輕人可以做到心跳率每分鐘達130下;中老年人則可以「十級運動自覺量表」作為參考,建議四到六級之間,勿逞強。「二次不嫌少,三次恰恰好。」建議每周保持二至三次、每次至少持續20至30分鐘左右的中強度運動,才能維持或增加肌力、肌耐力及肌肉量。跑步的正確姿勢?●跑步中膝蓋保持微彎,關節不可鎖死;前腳掌先著地,腳跟再落地。各種型態的走或跑,只要姿勢不對,就會造成運動傷害。無論快走、慢跑或超慢跑,起跑首要就是鞋帶要綁緊,鞋子活動空間要有一根手指寬度,鞋帶一旦鬆了或鞋子太大,都可能導致鞋子在運動過程中掉落,進而造成傷害。跑步要全身放鬆,不要過度緊繃,抬頭挺胸,呈現最自在、最舒適的活動幅度,直視前方、抬起下巴,肩膀保持自然下垂,手臂前後擺動時不超過身體,手肘保持在約90度角的彎曲狀態,效率加倍,「不握拳」以免增加上半身張力。1.前腳掌先著地,後腳跟再落地。2.跑步中膝蓋保持微彎,關節不可鎖死(呈ㄍ字形可避震)。3.輕量落地,聽不到自己的腳步聲,就跟練輕功一樣,越輕越好。4.小步伐、高步頻(180步╱分鐘)。跑步前後如何暖身與伸展?●跑步後不可立刻停下來,先低速跑或快走後,再進行伸展。起跑前應進行五至十分鐘暖身,包括下肢髖、膝和踝的關節運動,及大腿股四頭肌、內收肌、大腿後肌、小腿後肌和跟腱等下肢肌肉群與足底筋膜伸展等。慢慢熱身,直到呼吸加速、身體微微發汗,正是最適合開始運動的程度。寒冷天氣則要延長暖身時間,才能有效避免大、小腿後肌拉傷、腳踝扭傷等運動傷害。跑步後不可立刻停下來,跑者需進行五至十分鐘低速跑、快走,接著再做靜態伸展收操,放鬆因運動而緊繃的肌肉,除可減少延遲性肌肉痠痛,更能預防運動後發生心臟問題。關節不適者或有膝關節退化、腳踝扭傷等舊傷,更應針對舊傷部位進行約15分鐘冰敷,降低關節發炎反應。跑步需什麼配備?●排汗衣褲,輕量、輕底、可支撐足弓的跑鞋。跑步配備也會影響運動表現,謝文逸說,一般棉質衣服會吸汗但無法排汗,應選擇排汗衫,著彈力運動褲、襪。白天可選擇抗UV材質衣著;夜跑要穿具反光飾條的裝備。依不同跑步場地,穿著不同鞋底硬度的跑鞋,不過主要仍以輕量、輕底,可支撐足弓的跑鞋為主,勿穿板鞋、籃球鞋或網球鞋;另,扁平足要選「加強穩定」,高足弓則要穿「注重緩衝」的鞋款。場地選擇更重要,如在籃球場,場地不大、範圍受限,會使腳部受力不均,應在直線且開放式的場地跑步。超慢跑怎麼跑步幅小、距離長 超慢跑不易疲累近年流行的「超慢跑」,在國外也稱作「長距離慢跑(Long Slow Distance)」,有個「微笑速度」的定義,也就是「邊跑還能邊微笑」,不僅不會臉紅氣喘,甚至還能邊跑邊聊天,特點是距離要長、速度要慢,跟馬拉松配速跑不同,速度介在健走與慢跑之間。超慢跑綜合「快要跑起來」、「踮腳尖」、「小踱步」等跑法,且步幅比慢跑小,較不易感到疲累,反而能跑比較久,照樣能達到燃燒脂肪、改善心肺功能等效果。實驗也發現,在同樣速度下,超慢跑的能量消耗比行走多2.5倍,心跳為每分鐘110到120BPM,比健走80至100BPM快一點,很適合銀髮族。諮詢/中國醫藥大學復健科主任謝文逸、專業健身教練江炫胤
-
2022-07-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輕症轉陰 中醫師:內熱仍在勿激烈運動
作家蔡詩萍確診恢復後即跑馬拉松,未料帶狀皰疹上身。中醫師陳勇利說,有些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以為自己無礙,確診過後就恢復正常生活,但事實上感染過,體內就是曾有病毒,也許還有些「內熱」未清,火苗還未熄,若驟然激烈運動、太累,疾病就可能再被點燃,也就是形成成人(MIS-A)以及兒童(MIS-C)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疾病。擁有中西醫資格的陳勇利目前是中醫執業醫師,他說,即使是確診輕症或無症狀,他仍建議應該給中醫師,有助於把體內的內熱清一清。有的人也許自認沒有什麼,但也許有便秘、口乾等而不自知,若持續兩三周,疾病症狀可能就會出現。而這段期間因身體尚未恢復,也建議不要從事激烈運動,以及多補充水分。他說,輕症患者雖已轉陰,但馬上就去跑馬拉松,身體系統缺水,因此帶狀皰疹上身,也是MIS-A的一種。這種情形小孩子也常見,因為小孩的水容量少,只有成人的3分之1,內熱未清,很容易一下就衝過警戒點。像最近他門診也遇到幾例帶狀皰疹和口腔皰疹,都是這樣。至於中重症患者是否也有內熱?陳勇利說,因為中重症患者服用的進口特效藥很冷,治療後也沒什麼。但若是症狀明顯又不治療,或延後治療,得到長新冠的機會就很高。他說,夏天來了,西瓜、水梨都是不錯的滋陰食品,下午4時以前吃西瓜、水梨不要削皮,都是當令很好的水果,也有助補助體內水分,去除內熱。但像榴槤則太過燥熱,會讓體內的火更旺,則建議不宜食用。
-
2022-07-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詩萍確診康復「帶狀皰疹爬上臉」 醫勸:染疫後別做這事
新冠疫情已經延燒超過兩年半了,台灣至今也有400多萬人染疫。作家蔡詩萍也在臉書分享他染疫後長新冠的經驗,呼籲粉絲要多注意健康,不要逞強,避免後遺症。蔡詩萍是在5/25跑馬拉松後之後染疫的,有親友提醒他那場馬拉松有傳出疫情,蔡詩萍心想「不會吧」,直到跑完第五天他開始鼻塞、微咳,他回想當時跑馬完有在帳篷沖洗,可能是那時無罩染禍,他快篩出線兩條線,PCR也陽性,開始7+7的生活。蔡詩萍是輕症,沒發燒僅微咳,吃了清冠一號,五天後連續三天快篩都是陰,第八天起他回辦公室上班,但盡量跟人少接觸。十四天過後,蔡詩萍趁周末慢慢跑了半馬,再隔一周,他周五發現嘴角出現小痘子,蔡詩萍不以為意,直覺是「天熱火氣大」。周六蔡詩萍又出門跑步,在高溫下跑完30公里。周日時,蔡詩萍發現臉上的痘子明顯變大且紅腫,他抹了藥膏但沒放心上,但痘子在周一大爆發,便多變紅且看起來很怪。妻子驚覺異狀,蔡詩萍二度就醫,才確認是帶狀皰疹,眾所周知,帶狀皰疹攻擊臉部,有可能損害顏面神經、聽覺神經、視神經受損,可能會有嚴重後果。蔡詩萍形容,「我的右邊臉頰,在眼眶到右嘴唇之間,正是帶狀皰疹病毒肆虐的『主舞台』」,皮膚是麻麻,是刺刺,是一種很難描述的「不舒服感」,說痛嘛,沒到要命的痛;說癢嘛,白天還好,午夜過後,就癢得睡不著!醫生告訴他,「染疫後,免疫力下降,建議盡量多休息,少做劇烈運動,讓免疫系統慢慢恢復。太激烈的運動,會讓免疫系統失調的身體,很不容易抵抗外來的病毒」。醫生也解釋,因為蔡詩萍小時候出過水痘,殘留了皰疹病毒,趁著免疫系統在染疫後的虛弱,藉機又發動攻擊,才變成帶狀皰疹。他分享自身經歷,祝福大家盡量不要染疫,如果染疫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逞強,要避免「長新冠」後遺症。po文一出,網友紛紛打氣,「還好在一週內發現病毒打針吃藥,否則就嚴重了」、「謝謝詩萍哥分享!讓我們更有所警惕,更加謹慎小心」、「謝謝您分享寶貴經驗,但也祈禱與疫情共存時,大家平安健康」。也有人建議,「請記得去打帶狀皰疹疫苗,有備無患喔」、「免疫力真的是關鍵」。不少康復者分享經驗,「羨慕染疫痊癒後跑步不會喘」、「不要太累,運動可以慢慢來,還是要多休息」、「長新冠的後遺症,50歲以上帶狀性皰疹發作機率蠻高的,代表自體免疫功能下降」、「我也是後遺症,肌力大減,今天打球小腿肌直接撕裂傷」、「之前確診康復後,有一陣子是心跳快又喘,皮膚一直癢,體力也差了很多,記憶也不好。」
-
2022-06-24 養生.健康瘦身
90歲阿嬤減肥成網紅,YouTube衝出百萬點擊!抓住一重點,營養師孫幫糖尿病嬤健康瘦10公斤
90歲的台東阿嬤,因為太節儉吃出一身病,時常出入醫院,一年多前答應孫子營養師Sunny的減肥計畫,成功從75公斤瘦到65公斤;在紀錄短片中,自嘲身形像大象的阿嬤,聽話配合的真誠表現,感動不少人。對於祖孫一塊拍片拼健康的動機,Sunny說:「人會老會退化,懂吃、懂保養可以強健身體機能,讓精神矍鑠,減少病痛,這對資深高年級生的晚年來說最重要。」 網路上,一支「我幫阿嬤瘦下來」的YouTube影片創造了百萬點閱,影片創作者營養師Sunny黃君聖笑說:「其實這是第二次挑戰,第一次減肥是失敗了,輸給阿嬤的悲情牌。」 Sunny的阿嬤長年住在台東,有一塊菜園自給自足,非常獨立,不依賴兒孫。8、90歲的年紀,胃口還是很好,尤其愛包肉粽,一天可以吃3、4顆,因為節儉惜食,什麼都吃,臭酸也吃,拿東西給她吃也從不嫌不好吃,吃完還會跟你說:「謝謝喔」。 身高150公分的阿嬤,最胖曾胖到80公斤,有三高糖尿病、中風3次,北上就醫時就住在女兒「安媽」家裡。近年,孫子Sunny考上營養師執照,提議幫阿嬤減肥,阿嬤的反應是:「不可能啦!不可能會瘦啦!」她搞不懂,瘦下來怎麼會和健康有關?委曲地說:「別人肥沒代誌,我哪會按呢?」 聽信偏方血糖飆,乖孫出手幫減重 前年,阿嬤因為血糖過高,腳傷無法癒合,來台北就醫。Sunny趁阿嬤住在家中的3個禮拜,控制三餐份量,才減了4公斤,就被阿嬤溜了。「阿嬤看傷口好像復原了,一直吵要回台東,這裡沒有田地可以種,看她好像很可憐、很無聊的樣子,我只能順從。」 老人家的保養觀念是鄉土驚悚劇,回去後聽信偏方在傷口塗麻油,塗到蜂窩性組織炎,又沒定期吃血糖藥,一年後再送來台北,血糖值已飆到300,一度狀況危急,讓女兒安媽失眠,「那時覺得上帝要召回時不久矣。」 幸好14天後阿嬤平安出院,Sunny和安媽下定決心,「不能讓她就這樣回去,一定要幫她減重,不然又要住院了。」在半推半就下,被病體折磨到不成人形的阿嬤,總算答應配合。 熟齡減重就要「慢」,變瘦也改變心態 「理論上,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控制好熱量就會變瘦。阿嬤有糖尿病,減重要循序漸進,並監控血糖變化。」Sunny坦言,老人家年紀太大,一開始並沒把握會成功,但減重2、3個月後,醫囑血糖穩定、不用再打胰島素,後來還不用吃血糖藥,給了全家很大信心。 「減重是跑馬拉松,不是短距離衝刺,重點是長期維持。」Sunny強調,熟齡減肥要慢,要犒賞自己,因此設定每周日讓阿嬤放假,去吃火鍋、韓氏料理等她想吃的美食。 減重前,腳小小、肚子超大,自嘲像大象的阿嬤,瘦下來後讓親友驚訝讚美:「變了一個人!」 「阿嬤的改變豈止外表,還有心態。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是老化的最大特徵,阿嬤變得精神好、更開朗。」像是試戴曾經反抗的助聽器,和媽媽去訂做塑身衣,「一次還訂兩件!」Sunny說。 祖孫三代當YouTuber,阿嬤出道成網紅 在安媽、Sunny安排下,祖孫三代一塊教營養當YouTuber,阿嬤的開場白是:「我是阿環小姐,又來上班了!」Sunny解釋,阿嬤年輕時開雜貨店,「阿環小姐」是客人對她的䁥稱。 雖然阿嬤知道有很多人看影片,但對「網紅」沒概念。對阿環小姐來說,拍片比較像是上班,做一件有意義的任務,才願意留在台北。 安媽透露,Sunny是阿嬤的開心果,「他拿東西給阿嬤吃時,一句歌仔戲『請了~』逗得阿嬤笑呵呵,他個性溫柔從不大小聲,反而是我當女兒的有時會大聲說話,難怪阿嬤現在說要跟他一輩子。」 「拼健康」的阿嬤如今是許多人的模範,也是Sunny的驕傲,「我常聽很多人說,我年紀大、代謝不好無法減重,我都會告訴他們,我阿嬤90歲都可以減肥成功,你還年輕,不要太快放棄。」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曾忙到要包紙尿褲上班、看到2同事暴斃立刻決定離職!意外躲過股災後,她決心過沒鬥志的生活… .一場沒有哭聲,只有爭吵聲的喪禮...4個兒子都啃老!壓垮親情的最後一根稻草:分家產.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
-
2022-06-22 焦點.元氣新聞
老婆怕冷不開窗 70歲男住頂樓體溫飆41度險喪命
夏至來臨,台灣夏天炎熱又潮濕,若長期待在高溫環境且無適當防護,人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常見出現中暑等熱傷害,嚴重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三成。專家提醒,若民眾服用治鼻塞、流鼻水等含抗組織胺,或抑制腸胃蠕動的抗膽鹼藥物,都可能抑制汗腺,不易散熱,增加中暑風險,呼籲民眾夏季保持涼爽、多補充水分、提高警覺,遠離熱傷害。北醫附醫急診科醫師高偉峰表示,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若人體「產熱」大於「散熱」,就容易出現熱傷害,恐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體感溫度由溫度、濕度、風速三個層面影響,像是室溫36度但濕度100%相當於63度,因為濕度高,即便溫度不高,加上風速小,就有機會讓人產生熱傷害。高偉峰表示,夏天期間熱急症較多,但冬天也可能發生。他以2019年12月15日台北馬拉松,當天急診就收了4個神智不清的跑者,體溫高達40度,明顯中暑。演變中暑前會先經過熱衰竭,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想吐、虛弱、口乾等,若仍是清醒狀態,可以透過適當處置,避免發展到嚴重熱中暑,像是到陰涼處休息,避免厚重衣服,盡量灑水、吹風。熱中暑致死問題各國關注,高偉峰指出,歐美等在北半球國家,夏天發生熱中暑的對象,包括老人及小孩居多,老人家長時間待在溫度較高的、且大多只有暖氣沒有冷氣的頂樓而中暑,或是父母到賣場購物,把孩子放在車內,因高溫最後中暑死亡。美國曾統計一年內因熱中暑死亡高達10多例,也有研究指出,中暑相較龍捲風、閃電等天然災害,所造成死亡率更高。高偉峰表示,台灣先前也有類似案例。一名70多歲男性,與太太住在頂樓,因太太非常怕冷,不准先生開窗、開冷氣,也不開電扇,日前中午約12點30分,先生熱昏被送到急診,當時體溫飆到41.8度,且神智不清,醫院緊急搧風、灑水、吹電風扇,所幸1小時後立刻清醒。中暑後若盡快給予處置,也能有很好恢復。高偉峰表示,救護人員「高級心臟救命術」最新2020年版本加入「中暑」處置,建議遇到中暑患者時,應該先降溫、後送醫,像是灑水、吹電風扇,或者讓中暑患者泡冷水,通常很快可降溫到39度以下,意識也能跟著恢復;若現場降溫執行5分鐘後,其意識、呼吸、循環尚未改善,就要立刻送醫。國健署提醒,熱傷害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預防熱傷害三要訣:「保持涼爽」可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衣服,勁量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處,不可單獨留幼童在車內等;「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幼童及長者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外出,或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做好防善。勞工避免在高溫場所工作超過6小時,應適度休息。高偉峰表示,根據國外建議,氣溫32.2度以上不建議勞工在戶外工作、執行軍事訓練行軍或戶外運動。台灣人對熱耐受度力較好,但也要注意部分用藥可能抑制排汗,增加熱中暑機率。像是流鼻水、鼻塞藥物含抗組織胺,以及腸胃炎服用抑制腸蠕動的抗膽鹼藥物,都可能抑制排汗,若民眾服藥後應避免劇烈運動。另外像是曾大面積燒燙傷的患者,因皮膚汗腺受影響,也會抑制排汗。國健署提醒,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都是熱傷害警訊,應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可提供添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多一分警覺,少一分傷害。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50歲必看!別跟自己過不去,不一樣的50+向全新生活展開
有人說50歲之後,活的是一種心態!吳淡如接受《遠見雜誌》採訪時提到:「每一次跑馬拉松,都很慶幸自己堅持到底。那是一種從來不放棄追求人生里程碑的野心。讓我相信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個主宰,對自己的靈魂仍能微笑相待。」村上春樹熱愛跑馬拉松,吳淡如一開始跑馬拉松也是效法他,認為村上春樹年紀比她大都可以,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吳淡如跑過蘇格蘭的威士忌馬拉松,也跑過波爾多紅酒馬拉松,在過程中體會這是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運動,但「充實的人生就是在種種和自己過不去的樂趣中掙扎的過程。」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50歲後,很多人會回顧過去,也有很多人迎向全新的展開。身為吳淡如的好友,她微笑表示,「淡如應該不會退休吧!她興趣廣泛且不斷挑戰自己,跳弗拉明戈舞、學攝影、畫畫、陶藝、品咖啡、電商,到全世界各地旅行,生活多采多姿。」除了拿到GIA寶石的鑑定師外,目前正準備考紅酒執照,體驗新的專業領域,拿到執照帶給她源源不絕力量的意義,樂在實現自我中。林萃芬表示,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這是華人發展心理學的概念。五十歲,順心也好,不順心也罷,人生的基本任務大多都完成了。有些人的焦點放在回顧過往,也有些人想開創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在同一個領域中更新,渴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人生下半場的三個面相50歲後的人生下半場,不自我設限,可以多看多想多嘗試,有很多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可以從以下三個面相來談:❶開創更多可能性有些人很渴望退休,林萃芬本身是不太鼓勵退休的,有些人一離開職場就重心全無,有的旅行過幾次,有的成為義工,有些上過幾次課,但都維持不久,「除非很清楚知道退休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不然退休會是危機的開始。」50歲後是即將到達巔峰的狀態,還大有可為,可以做的事情還相當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省思期,可以看到自己做到了什麼,多給自己一點鼓勵,原來我已經完成了這麼多事。「諮商心理師是不用退休的,很多心理學家年紀很長,依然活躍於心理學界,年紀愈長反而愈加分。」林萃芬說。多年前遇過一位諮商心理師在89歲高齡之際來台講學,有一天下了傾盆大雨,眾人語帶關切地暗示請她小心點,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她嗅出大家因她的年齡而格外關切,不高興地表示:「我什麼都ok,不要用年紀來評量我!」希望台灣社會可以打破對年長者的歧視,隨著年齡成長,愈來愈喜歡自己,不管做的事是不是有收穫,都能肯定自己,每項人生歷練都是生命的養分。在諮商室裡觀察到,很多當事人走到50歲後,有很深的懊惱與遺憾,覺得人生中有些目標沒有達到:懊惱過去做錯某些決定、對年輕時期錯過的事想要重新來過、否定自己的前半段,越想越覺得失落、沮喪、焦慮。林萃芬提醒,所有的50歲後都不要否定過往的努力,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回顧過往,但不要否定自己的曾經,不管過去什麼決定都有某種程度的收穫,千萬別懊惱過去,而是要想辦法開創更多的可能性。❷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50歲後的人生,西方心理學家榮格說:「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和機遇」。這個階段,心裡懷著許多感慨與危機感,可能突然對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產生各種懷疑,覺得生活空虛,或突然覺得自己拚命爭取的東西不再有吸引力,不再做點什麼好像會出事,進而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的意義為何?男性來諮商室討論的比例偏高,有人覺得自己停滯了,目前的工作或生活失去價值感,覺得沒有成就感,或是哪裡怪怪的,好像永遠只能追別人的車尾燈;女性年齡愈長反而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女性中年危機比較多是和對自我的角色評估與衝突有關,例如婆媳困擾,親子關係變得緊繃,面對小孩長大離家,未來能不能自立,擔心孩子在社會的變動中沒有辦法適應,會成為啃老族……。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驚覺生命流逝得愈來愈快,生活卻仍在原地打轉,有種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了的迫切感,使得中年人做出讓家人朋友驚訝的決定。例如,有人拋下高階管理職甘願從零開始、有人捨棄舒適圈到海外當義工、有人轉換跑道、有人出國流浪、有人離婚……等。❸人際關係與知性學習一個人有沒有幸福感,人際關係佔了重要的關鍵,決定生活或工作順遂與否。隨著年齡增長更需要人際關係。有些人離開職場後,生活的重心只侷限家中附近,不妨往外拓展,讓50歲後的人際關係更加自在。人到中年,很清楚自己喜歡跟什麼類型的朋友相處,沒有人是完美的,每人都有症頭、起毛的點,因為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選擇留住相處起來舒服的朋友。林萃芬本身喜歡跟老朋友相聚,大家曾經參與對方生命中重要的階段,彼此都付出了好幾年真摯的陪伴,有各種酸甜苦辣的回憶,可以相約做些好玩的事。新朋友則能開拓視野,讓人保持心態年輕,不妨刻意在生活現場認識新朋友,錄影節目的後台就是林萃芬認識跨領域朋友的時候。在諮商室裡觀察到,50歲後不少人享受學習新事物的樂趣,對陌生領域強烈好奇,有些人會突然對園藝有興趣,種植花花草草,理解生活處處是學問,覺得很紓壓。也有些人中年後才開始學彈鋼琴,但是彈的很棒,感情和手指技術都很到位;有人熱愛學油畫,一些畫室推出基礎課程,讓初學者輕鬆畫出風景、靜物;有人學咖啡沖煮、學烹飪、烘焙,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改變人生腳本,5步驟鍛練「心理肌力」「正面思考」有助人生朝理想方向發展,緞練心理肌力,避免心理能量流錯地方,感受就會有所不同!學會調整心理狀態,培養改變的勇氣,開發自我長處,接受意料之外的試煉,轉換情緒壓力,助自己免於憂鬱。❶學習消化負向情緒:透過學習來消除心裡的不甘心與憤怒,當心裡充滿正能量,就能斬斷束縛,讓情緒流動到值得的地方。❷把注意力移向快樂的經驗: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允許自己的不完美,想要改變人生腳本,就要轉移注意力,轉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❸勇於克服阻礙:人生奮鬥過程就像爬一座高山,條條大路都可能通往夢想之路;走錯路有走錯路的學習,繞遠路有繞遠路的意外收穫;只要懂得將恐懼或壓力,轉化為有建設性的行動,就能引導自己達成生命的目標。❹追求卓越比贏得勝利更加重要。❺失敗時更要肯定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破壞性的訊息,除了在成功時適度讚美自己,失敗時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一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難,走了一段多麼不容易的路。若在不順逐時,仍看見自己全力以赴的畫面,就能成為生活中支撐自己的力量,那是別人奪不走的,存在心中的篤定。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睡不著?只要做「1件事」10分鐘,就有改善效果 。物理治療師透露"1方法",開啟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擺脫酸痛
-
2022-06-03 養生.抗老養生
中暑刮痧最有用?先搞清楚「陽暑」與「陰暑」,只有一種可以刮痧改善
「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原本在閩南語是在形容人遇到患難時,沒有多餘心力幫助別人,以顧好自己為優先考量;而在這炎熱的夏天,藥師要提醒大家出外工作或踏青之餘,也要顧好自己身體,小心中暑囉!中暑在中醫裡分為「陽暑」與「陰暑」兩種,分別由不同原因造成的狀況,因此後續改善方法也不一樣,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陽暑【成因】主要是在炎熱的戶外奔波、勞動、運動,流汗過度且水份補充太少造成的【症狀】輕微的話出現身體發熱、多汗、頭暈、頭痛、口渴、四肢倦怠等症狀;嚴重會出現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症狀【常見族群】建築工人、農夫、警察、學生朝會升旗典禮、部隊出操、馬拉松長跑者【如何改善】一、趕緊降溫:幫助體內熱氣排除→移至陰涼處並將衣服解開二、補充水分:將流失的水分、電解質補回來→水與運動飲料混合著喝:比例2:1三、刮痧:沿著經絡刮,可將熱氣打通→由脖子處往下至背部,從中間的督脈開始,慢慢往兩旁是膀胱經,再旁邊是膽經,都是由上往下刮,每處刮20下→刮痧結束後喝杯溫水,補充津液四、按摩:幫助血液循環1.風池穴:在後頸部,與耳垂齊平處2.合谷穴:在手部大拇指、食指中間虎口處【預防方法】一、穿著:選擇寬鬆衣物、戴帽子二、飲食:平時可以適量食用綠豆湯、薏仁湯、瓜類三、茶飲:青草茶、麥茶、酸梅汁四、叮嚀:定時至陰涼處休息並且補充水分陰暑【成因】長時間在室內吹冷氣、喝冰飲者,突然走到室外炎熱處,人體無法適應劇烈溫度變化所造成;或是原本在高溫下運動大汗淋漓狀態下,突然進入冷氣房內或去沖冷水,皮膚表面毛孔、微血管急速收縮,而體內有熱氣卻流不出汗,熱氣持續存在而造成不舒服狀況。【症狀】出現微微發熱、無汗、疲倦、頭痛、噁心、流鼻涕、頭暈等類似感冒症狀。【常見族群】經常待在冷氣房者、時常進出室內室外的人、排汗能力差者、很少運動者、睡眠不足者。【如何改善】一、服用藥物:緩解不舒服症狀→可至藥局購買感冒藥或是至診所看醫生二、補充水分:幫助體表發汗→喝溫熱水或是薑湯三、按摩:改善頭痛、噁心等不舒服症狀1.內關穴:其中一手中間三指併攏,擺置於另一手手腕橫紋處2.神門穴:掌心朝向自己,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處,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四、注意事項:陰暑不可刮痧(因為毛孔緊閉,並無法藉由刮痧將熱氣排出體外)【預防方法】一、穿著:在冷氣房內穿著外套或戴帽子(為避免溫差過大)二、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油炸物三、叮嚀:平時多喝水、多運動、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快速喝下冷飲、避免電風扇直吹
-
2022-05-25 新聞.元氣新聞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值此疫情險峻,物理治療師學會提出排他性修法,左侵醫師診斷權,右害運動防護員工作權,破壞長年建立的醫療體制及健康照護現狀,覆巢之下無完卵,運動醫學鐵三角也將遭到不當扭曲。效法先進國家如美國,皆是以傷者為中心,提供傷者最好的服務。運動防護員及物理治療師,就如醫師一樣,都是健康照護產業的一分子,前者透過運動訓練等手段,「預防」運動傷害再次發生,後者則是透過運動治療、儀器治療等方式協助傷者「復原」。無論是選手的競技運動、一般人的休閒運動、或是健康促進的養生運動,在不同運動過程當中,傷害與表現總是循環不斷發生,也正由於這個運動醫學鐵三角,專業間合作堅若磐石,運動生命得以生生不息,更在台灣近年歷屆亞奧運成績,得到印證,提升了台灣的競爭力與能見度。運動醫學鐵三角,除了應用在頂尖運動選手、一般人運動或活動傷害之外,亦適於活躍老化的長者,甚至輪椅族或是長照臥床者,讓不同程度傷者或是活動能力者,得到完整的治療照護,更可以避免可能的大範圍或侵入性外科手術。 運動防護員的服務對象以運動選手為主,基本上選手在哪裡,防護員就在哪裡,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與地點,可以是週末、可以是戶外,運動前後,運動防護員都必須在現場,運動前準備,協助選手熱身伸展貼紥等;運動後處置,收操伸展、撕除貼紥、冰敷等等;傷害發生,除了現場第一時間及事後初步處置之外,可以諮詢物理治療師,作「傷勢」的診斷評估,並調整治療計劃,必要時轉介隊醫,作進一步「傷害」診斷。 例如一位馬拉松選手膝關節疼痛,經醫師診斷為髕骨外翻,開立復健運動處方、腰臀核心及股四頭肌運動控制學習、及膝關節儀器治療止痛;並轉介物理治療師做「傷勢」診斷評估,並依據復健運動處方進行物理治療,由於馬拉松選手要回歸跑步訓練及比賽,當步行上下樓梯等日常活動無虞後,再下一復健階段;運動防護員必須熟悉個別專項運動,必須與醫師、治療師、選手、及教練溝通,配合專項運動特性及訓練強度,調整防護運動訓練課表,漸進增強式訓練,最後才讓選手回歸運動場,正常訓練比賽。 運動過程中,發生傷害、傷害復健、運動防護、再重回專項訓練,又再次發生傷害⋯⋯,總是難免會有週期性循環,但是每次傷害的復原,就是運動能力的提升,唯有運動團隊的鐵三角之間,通力合作合作無間,一角都不能缺,全民運動生命方能生生不息。值此疫情險峻的時候,物理治療師提出排他性修法,左侵醫師診斷權,右害運動防護員工作權,破壞醫療體制及健康照護現狀,運動醫學鐵三角將遭不當扭曲。全民運動,無論是運動傷害或是健康促進,就如同競技運動,必須能夠各司其職,而非由單一專業可以獨攬獨佔。作者經歷:黃啓煌教授前國際運動防護與治療總會(World Federation of Athletic Training & Therapy)教育委員會主席周適偉教授醫師前行政院體委會運科運醫總召集人 前行政院體委會競技運動科學辦公室總召集人前臺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前臺灣運動防護學會理事長
-
2022-05-22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彰化縣基層公所的一名一級主管跑遍全馬、半馬,每天晨跑10公里至少6年以上,去年確診肺腺癌,日前病逝,震驚他的朋友圈;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今天表示,肺腺癌是安靜殺手,而且晨跑未必是好事,要看空氣品質出門運動。這名一級主管在南彰的基層公所服務逾20年,深受三任地方首長器重,兩年多前被擢升為幕僚級的一級主管。去年偶而莫名頭暈求診,竟確診肺腺癌第四期並移轉腦部,今年症狀加遽接受化療,一個多月前住院,日前不敵病魔撒手人寰,家人依照他生前遺願,大體送回家時路過公所,昔日同僚都為他的壯年早逝感到惋惜和哀傷。根據公所人員指出,這名一級主管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很重視運動,參加國內各大路跑和馬拉松比賽,平日從住家沿著員鹿路往溪州方向晨跑,快到溪州鄉時折返,來回10公里,大多數公務人員無法像他持之以恆每天跑10公里,因此得知他不菸、不酒、不吃檳榔,平時沒不適症狀,確診即是癌末,都感到震驚。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說,肺腺癌號稱安靜殺手,發生率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二名,死亡率第一名,若平常沒注意到它,等到它找上門往往來不及,50歲至80歲一年吸菸達30包、還在吸菸或戒菸未超過15年、有家族史的高風險群都應立即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民眾50歲起兩年做一次檢查。林聿騰表示,除了吸菸,空氣汙染、職場工作環境、生活空間、遺傳基因、營養狀況等因素也可能罹患肺腺癌,尤其中部空氣品質不太好,冬季和春冬的境外汙染物與工業汙染經常持續整天,並非早晨空品較好,民眾騎車開車上班之後才變差,如果不看空品就外出路跑,加速肺部吸入髒空氣,無益於健康。環保署每天定時更新空品訊息,林聿騰說,先看空品預報和最新數據,空品差就不要出門運動,即使早晨車輛少也不宜,如要維持規律運動習慣不間斷,居家環境打掃乾淨,沒發黴物品、沒裝潢建材散發化學物質、乾濕度適宜的情況下,可改在室內運動。彰化縣是農業縣,很多民眾喜歡沿著田間產業道路路跑,呼吸帶著植物清新氣味的空氣。林聿騰提醒,大宗蔬菜噴灑農藥的時節,最好不要前往這些高風險地區路跑。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到底是有多愛唱!高雄「KTV馬拉松」確診者匡列同歡唱40多人
高雄市昨日確診個案32384與友人,在4月9日至11日多次進出享溫馨KTV巨蛋店、建國店,以及神采飛揚KTV,唱了超過20個小時的KTV。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此案匡列了40多人,針對匡列中已檢出陰性隔離的家人列自主健康管理。高雄市衛生局公布的足跡,案323844月9日晚上9點17分到享溫馨巨蛋店唱歌到10日清晨7點半;上午8點37分又轉戰到享溫馨建國店,唱到11點。10日晚上11點45分又回到巨蛋店唱到11日凌晨2點半;2點56分又趕到神采飛揚KTV,唱到清晨6點,其間還往返於享溫馨巨蛋店。網友在IG發現一名長髮妹自稱是「KTV馬拉松」確診者,好奇到底是有多愛唱?竟然可以一直唱、唱不累。高雄市衛生局簡技潘炤穎表示,此KTV群聚案將9日至11日來來去去在歌間有密切接觸者全數匡列,另外針對匡列中已檢出陰性隔離的家人,改列自主健康管理,本案共匡列了40多人。陳其邁提醒民眾,KTV唱歌最好要和自己認識或同住家人比較恰當,唱歌假如與同住家人風險不高,有需要才方便溯源。現在宮廟、教會其他活動,包括軍警各行業都有染疫,代表防疫已進入社區傳播的階段,這部分都屬於不確定風險,不知道感染源在哪?密閉空間感染風險最高。
-
2022-04-1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愛運動也會心房顫動?醫:強度太低或太高都不好,留意心悸早治療防中風、心衰竭
心房顫動常被認為是高齡者才會有的健康問題,事實上年輕族群也需留意,特別是平時有高強度運動習慣、或是本身就為運動員的族群更要小心,雖然運動普遍被認為有利身體健康,但強度較高的運動卻有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 長期高強度運動,易增心房顫動風險! 據《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從事籃球、足球、橄欖球等綜合型運動者,罹患心房顫動的機率是常人的2.5倍之多。而據2020年美國心臟科醫學會醫師刊登於Circulation循環期刊上,探討運動對心臟血管健康影響的回顧論文中提到「過度的高強度運動容易引發心房纖維化,進而形成心房顫動」。 動,不動,都會心房顫動?醫:強度太低、太高都不好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委員沃宏達醫師表示,缺乏運動者,出現三高等慢性疾病,進而引起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的可能性較高;但從事強度過高的運動時,心臟為了提供身體更多的血氧,結構上會漸漸出現增厚、肥大等改變,長期下來就有可能增加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的風險。 雖然民眾和運動員的運動強度有所不同,不必過度擔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民眾日常也是有可能接觸到高強度的運動項目,例如鐵人三項、馬拉松、單車等,常有挑戰較高強度、較遠路程的情況。而這些族群往往容易有「多運動對身體有益無害」的觀念,一旦心臟出現症狀時甚至認為「我平常都有在運動,這點問題不要緊。」容易輕忽心房顫動警訊。 心房顫動血塊塞哪就壞哪,心悸等相關症狀要留意! 沃宏達醫師指出,心房顫動的症狀因人而異,不過基本上大同小異,初期可能出現陣發性的心悸、胸悶、喘不過氣、心跳不規律等。也因為這些症狀日常並不罕見,再加上多以短暫、間歇性的形式發作,病患大多認為休息一下即可,鮮少放在心上,以及前述提到將運動和健康劃上等號者,往往都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置身於中風、心衰竭等風險當中。 沃宏達醫師解釋,當心臟出現心房顫動等收縮異常的情況,心臟將無法有效的推動血液,進而產生血塊,若血塊在被送往身體各處時阻塞形成血栓,栓塞的部位組織接收不到血流,就可能出現缺氧、壞死。當中又以腦中風最為常見,約占中風主因20%以上,這些問題不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對於照護者、家庭而言也是莫大的負擔。因此提醒,即便非運動員,平常有習慣從事高強度運動者也需留意相關症狀。 心房顫動可治療、改善,有所自覺及早就醫是關鍵! 即便有自覺為高風險族群、或是被診斷為心房顫動的患者,也不必過度緊張,沃宏達醫師表示,心房顫動可以透過生活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三大方向著手改善。 在生活調整上,除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均衡飲食外,沃宏達醫師也建議有運動習慣者,可以漸進式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游泳、快走等,並遵循「333運動」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也就是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率達每分鐘130下。若身為運動員無可避免高強度運動,自然就得斟酌並留意身體狀況。 沃宏達醫師表示,在治療方面以「預防血栓」以及「矯正心律」為主。例如使用口服抗凝血劑,降低血塊、血栓形成,減少中風、心衰竭的可能性。而電燒、抗心律不整藥物等治療方式,則可將心跳節奏調整回正常,藉此改善心房顫動的問題。當然,每個人的改善、治療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重要的是有所自覺,及早就醫進行檢查,並和醫師討論相關的對應方式予以治療,如此便可在生活、運動、健康取得平衡。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極易腦中風!醫:三高族等注意脈搏早檢查。 .心房顫動染疫重症、死亡風險高!心臟科專家教正確護心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4-05 新聞.健康知識+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登山是很好的休閒活動,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至於哪些族群或有哪些疾病的人,不適合登高山?彰化漢銘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王律凱特別強調,有心臟病、心律不整、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喘)等患者,都不適合登高山,此外,需長期用藥控制的癲癇患者,也應避免。 年紀並非避免登山的主要關鍵年紀越大是否越不建議?年紀並非主要關鍵,還是要看個別體能狀況,有些60、70歲老人,跑起馬拉松比起年輕人絲毫不遜色,原則上,年紀非最大問題,但要考量的是登高山屬劇烈運動,年紀大萬一在山上發病,送醫較困難,恐引發嚴重後果,若有意嘗試,事前要有更週詳的規劃。避免單獨行動,勿挑戰過於險峻、常出事的高山另外要提醒幾個注意事項:*避免單獨行動,「比基尼登山客」就是自己單獨行動,出事時,沒有同伴的協助,而失去救命機會。*如果初次登高山,最好有經驗豐富的人同行,比較保險。*特別險峻、容易出事、很少登山客攀登的高山,除非本身經驗夠,否則不要輕易嘗試。可以選擇較多登山客攀登的高山,會有步道及繩索,登山過程較為安全。台灣包括玉山、合歡山等海拔比較高的高山,夏天是比較適合攀登的季節,海拔1000~2000千公尺,以秋天較合適。海外登山,先做健檢及體能評估不只國內,有越來越多人想出國挑戰一些大山,但國外就醫不像台灣方便,如果挑戰海外高山,除了先請醫生評估體能狀況之外,最好能做健檢,以了解自己有哪些疾病,以及身體最大需氧量是多少。如果想挑戰像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這類更高的山,除非本身是極限運動者,否則不要輕易嘗試。 延伸閱讀: 。缺乏事前訓練,突然挑戰高山,專家盤點可能遭遇2狀況,危急恐喪命 。和碩前副總裁蔡進國登山喪命,攀登高山之前,專家提醒:先做到這6件事
-
2022-04-05 養生.運動健身
中年體能決定老年是否大腦健康?專家揭2者間關聯
▍科學實證!中年體能決定老年是否失智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學者妮可.斯巴達諾博士(Nicole Spartano Ph.D.)二○一五年發表一篇引起廣大迴響、令人震撼的論文「中年時運動血壓、心跳和身體素質,與晚年大腦結構和功能的關聯」,其結論是──四十歲時無法維持好體能的人,到六十歲後很可能成為失智症患者。斯巴達諾博士提到,中年時期的體力水準會給日後老年時期的腦部健康與萎縮程度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震驚吧!她指出,「體力低落的族群,運動時的血壓和心跳數的變化也很大,那是因為腦部微小血管受損,使腦組織體積有變小的傾向。」這是因為血管和血流的關係;血管會因飲食、老化因素而有硬化現象,血管一旦硬化就變得脆弱,容易因血壓受損;為了修補受損的血管,又會形成血栓,如此一來血液循環更加惡化,大大影響腦部的血液供應。美國曾以高齡人士為研究對象,針對相同年代的人,分成有在進行馬拉松等長距離訓練的運動員、沒有基本運動習慣的家居族、還有熱衷於肌力訓練的人等三個小組,分別以儀器測量各小組的血管硬度。這三組中,血管最為柔軟的是長距離跑步訓練組,而居家組的血管也不再柔軟,血管最硬則是肌肉鍛鍊組。這背後是有理由的,激烈的肌肉鍛鍊,因短時間內使用肌肉,造成血壓上升,血流也在短時間內急速流動,必須有強壯的血管;因此血管也會變硬。然而,肌力鍛鍊組也有人血管是柔軟的,那是因為他們如同兼做肌肉鍛鍊和長距離跑步訓練一樣,是划槳選手。這也說明了在進行肌肉鍛鍊的同時,也必須配合有氧運動,方能使血管能維持柔軟狀態。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會使血管軟化,可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研究也顯示,比起長時間不斷跑步的馬拉松,舒適怡人的健走使血管內壁得以軟化。伸展操就是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既能提高體力,又能使血管維持柔軟,血流循環狀況也更佳。目前因生活習慣病的關係,也有專家認為,今後的死因排行第一名,可能由癌症變成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從調查結果也可導出以下考察結果:和現在的高齡世代不同,在飲食生活更佳豐饒的時代裡成長的兒童如今都已到四十、五十歲,因為飲食生活及運動不足,他們六十歲時患心臟疾病或腦血管障礙的可能性會增加。※ 本文摘自《關節回正鬆筋奇蹟伸展操:鬆開緊繃關節,終結疼痛,鍛鍊肌力,校正重回健康初始設定》。《關節回正鬆筋奇蹟伸展操:鬆開緊繃關節,終結疼痛,鍛鍊肌力,校正重回健康初始設定》作者:佐伯武士 譯者:童唯綺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0
-
2022-03-24 養生.運動健身
身體痠痛超過3天需就醫 醫曝疫後恢復運動注意事項
●長者別在清晨或晚間運動●暖身不足易發生肌腱韌帶和肌肉拉傷●長者運動,先從走路開始新冠疫情邁入第三年,台灣防疫措施已逐步解封,許多民眾重拾運動習慣,卻出現不少運動傷害。醫師提醒,太久沒運動,若熱身不足或一下子運動強度太高,很容易導致身體產生疼痛、肌肉拉傷問題。尤其大多數長者的肌力和體力下降,建議先從「每日步行15至30分鐘」做起,再循序漸進、加強運動強度較佳。先做伸展 或步行30分鐘聯新國際聯合診所復健部主任趙明哲指出,春天氣候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建議長者不要在清晨或晚間運動,以避免發生心肌梗塞或受傷,也提醒運動前,一定要充分做好暖身再運動。「暖身不足是造成運動傷害的危險因子之一。」趙明哲表示,最常見因暖身不足造成肌腱韌帶和肌肉拉傷等運動傷害,出現全身性肌肉痠痛、肩部或膝蓋疼痛、腳踝後方的阿基里斯跟腱疼痛、足底筋膜炎、大腿後肌拉傷等痠痛問題。趙明哲提醒,民眾運動前,應進行伸展、跳躍練習、步行等暖身運動,才能避免運動傷害發生。尤其長者在運動前,建議可以花15至30分鐘走路暖身。到健身房也是先做伸展暖身,若做推舉時,要從難度低或強度低的項目進行,也可與教練或醫師討論安排輕度運動處方,按表操課運動。調整目標 不要急於挑戰初期恢復運動到身體開始適應後,再逐步拉長運動時間和強度,趙明哲指出,運動過程中要「調整目標」,不要急於一口氣挑戰最高目標,若有路跑或跑馬拉松習慣,也可以視情況從3K、5K、7K等距離進行彈性調整。「運動過程要不斷傾聽身體的聲音,很可能同一組動作第二天做會出現不同的痠痛感覺。」趙明哲強調,若身體稍微痠痛,約一至二天會消散;若疼痛超過三天,很可能是運動受傷,必須就醫檢查診斷及治療。運動口罩 應選透氣佳趙明哲說,運動雖然好,但每周至少應休息一天讓身體恢復。已經可以適應步行運動的長輩,若想要進行「球類運動」,則要注意針對「運動強度」、「時間長短」進行評估;為減少運動傷害發生,可先從非接觸型運動開始,例如「槌球」等長時間且慢節奏的運動,逐步晉升到「高爾夫」或「撞球」,若強度和爆發性提升,可往兵乓球、羽球或網球慢慢加強,運動過程要循序漸進。如今室內外運動已無須戴口罩,可以好好運動了。趙明哲指出,一般民眾使用醫療型口罩有防水層,口罩密度雖然好,但二氧化碳容易殘留且造成身體缺氧,若進行高強度運動,對心肺功能相當不利,增加心肌梗塞風險。若是未來又面臨運動戴罩,建議應選擇透氣好的運動口罩較佳。
-
2022-03-1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高雄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著重預防醫學,望病人過健康生活
「我們沒辦法決定身體的基因,卻可以決定怎樣過健康的生活。」高雄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說,預防醫學最為重要,但疫情期間常有癌症、慢性病患者擔心染疫不敢到醫院,原本每兩周、一個月就須追蹤病情,卻遲了幾個月、半年沒追蹤,因此延誤治療。醫術精湛 被譽外科神之手56歲的洪朝明是彰化人,不到50歲就當上院長,小時候接觸漫畫「怪醫黑傑克」因而走上從醫之路。自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的他,認為外科醫師可讓病人有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真正解決病人問題,因此選擇當一名外科醫師。早在林口長庚醫院服務時,因醫術精湛,被譽為「外科神之手」。洪朝明常與學生及住院醫師說,外科醫師經多年經驗累積,需養成一針一線就能知道患者可能會有的問題,做任何步驟、細節都要有把握,一旦將患者傷口關好、離開醫院,就不應將煩惱再帶離開刀房,否則日常生活一定會受干擾。每月檢討死亡病例、併發症醫院每月舉辦死亡病例、併發症病例檢討,洪朝明指出,病例檢討並非追究錯誤,而是讓學生、住院醫師能夠隨時掌握患者的每個環節,讓醫師了解病人可能會有的症狀,因而加強患者照料,不能每次檢討都是病人年紀太大、免疫力太差、病人不配合等理由,也可能是開刀造成併發症、過早處理、處理不夠精細等。建立各臨床中心發揮特色洪朝明擔任院長多年,對醫師管理頗有心得。他說,對有能力的醫師,應塑造優質的環境,量身建立各臨床中心,讓醫師發揮特色的醫療,若能力稍不足者,應彰顯他們的優點,也請主管協助特定醫療,讓醫師加速進步。「當外科醫師都覺得可以動手術,但有時患者及家屬不理解,可能影響醫病關係。」他說,因病人自主權立法,醫師手術前須說明風險,有時患者與家屬聽不出醫師的暗示,可能受醫師語氣及解釋影響,讓治療方向改變,最後選擇保守性治療,但其實醫師的說明只是想取得患者與家屬的支持,盡量讓患者知道得多一些。推動澎湖醫療資源整合 義大癌醫積極推動澎湖醫療資源積極整合計畫,並至偏遠地區協助國中小科普教育活動,但洪朝明認為,偏鄉義診雖好,還是預防醫學最重要,偏鄉是因經濟資源不均造成,政府應多出力量,打好偏鄉醫療資源基礎,讓民眾提早知道可能罹患的症狀,及早進行預防。洪朝明養生祕訣:為減重跑步,一周至少四次高雄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曾重達89公斤,二、三年前健檢報告都是紅字,開始登山、跑馬拉松減重,並加入跑團,還擔任高雄市馬拉松協進會顧問團團長。他笑稱,剛開始認真跑步時,醫院管理階層超怕他出事,常關心有沒有人陪跑,直到他的身體變結實才逐漸放心。洪朝明每周至少跑四次,半馬21公里可在2小時內跑完,偶爾重訓,避免跑步時肌肉量不夠造成身體不適。因需減重,他的飲食是請營養師規畫,午餐熱量為432大卡,多吃蛋白質,主食的肉、蛋各一份,澱粉量減少;早餐由家人準備,一定會有一杯由五穀、堅果、蔬果等榨成的綜合汁;晚餐自行控制,如遇到應酬,須避免吃高熱量的米糕、勾芡的高湯等。洪朝明熱中跑步,其實與減肥有關。他說,熱量算出來時就不敢多吃,有時跑一小時才減少幾百大卡,但要減一公斤至少需消耗1700大卡,跑21公里才少約2000大卡,偶爾量體重少一公斤很開心,後來才發現少的是水分,只能盡量保持運動習慣,目前體重維持在74公斤左右,「跑步需要毅力及意志力,與人生相同。」擔任院長後,洪朝明每天時間安排緊湊,晚上十點左右入睡,隔天凌晨四、五點起床,偶爾跑步,七點查房、七點半主持晨會、八點半後進行臨床工作,下午再參加、主持各項會議,晚上有空時參與跑團訓練。他笑稱「我也是時間管理達人」。除了運動,洪朝明因小時候喜歡畫畫,會蒐藏一些畫作,不僅支持在地畫家也轉贈美術館,另支持美術館的繁星計畫、科工館的點燈計畫等,希望能做到引路人效應。洪朝明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乳癌、消化外科、腫瘤外科●現職: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國立師範大學科環所博士●經歷: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義大癌治療醫院外科副院長、新竹東元醫院醫務部主任、林口長庚急症外傷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一般外科及肝臟移植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我們沒辦法決定身體的基因,但可以決定怎樣過健康的生活。
-
2022-03-14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山才爬一半 不要急著下山
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但是因為醫療水準提升、運動保健觀念興起,現在卻是「百歲人瑞不稀奇」。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81年,我國百歲以上的人瑞才291人;經過30年,在今年(民國111年)1月的百歲人瑞已超過4800人。最近看了幾本書,都是在談人生百歲時代的來臨,很多預測告訴我們,現在20歲的世代,將有五成機率活超過一百歲。如果「長命百歲」已不只是少數人的夢想,而是每個人都可達到的常態,你有沒有想過如何重新規劃人生?還是60歲退休嗎?在平均壽命70歲的年代,一般人20歲入職場,工作40年後在60歲退休,可能含飴弄孫幾年後便回到天家,一切顯得合理。但若平均壽命已達80歲,甚至朝100歲邁進,退休後的人生可能長過你工作的人生時,60歲退休是否太早?工作時累積的財力夠支撐退休後的生活開銷嗎?你所儲備的體力能讓你保持活力老化嗎?生命延長的同時,最怕不健康餘命也拉長。求學時照表上課,工作時按部就班往上爬,都有一股同儕或社會的力量推動你往前邁進,每天好像都有忙不完的事,生活也被這些事所填滿。退休後,你有課表嗎?還是一切隨遇而安,日子過得鬆散一點,最好「一路玩到掛」,盡情享受人生。電影裡的人生,是否有辦法在現實複製?電影主角之一是個有錢的企業家,有隨身助理幫忙打理所有的瑣事,你有嗎?別人一路玩到掛,若你沒有規畫,有可能半路就會掛。這還不慘,更慘的是只掛一半,在人生的末段拖磨度日,苦了自己也累了家人。那要規畫什麼?首先要正視你不小心就會活到100歲的事實,把你所設定的終點線往後延伸,然後重新思考你的配速。人生好像馬拉松,不要在前半段就把氣力用盡,想跑完全程要懂得配速,不是從頭到尾都在衝刺。在平均壽命只有70歲的年代,40歲也許是你職涯的巔峰,過了50歲開始走下波,60歲就退出職場。但是,當人生百歲成為常態時,五、六十歲都算中年,七、八十歲還在職場工作也不奇怪,你的職涯可能長達60年。為了確保在那麼長的工作歷程中,還能隨時保有生產力並且跟上時代的腳步不被淘汰,你要隨時吸收新知培養新技能,就像跑馬拉松一樣,你的肌耐力,你的呼吸甚至你的步伐大小都要練習。有些厲害的人,一生甚至可以跑好幾馬。有人可能會說:那我現在已經五、六十歲了,會不會太晚?其實只要開始都不嫌晚,我有些朋友60歲以後才開始學跑馬拉松,照樣可以跑完全馬,甚至最後還有餘力,超過前面的人。人生的路途上,只要自己不放棄,都有機會贏。張忠謀55歲創立台積電,在86歲時卸下台積電董事長職務,其所建立的營運模式,讓台積電日後有機會成為全球市值前十大的企業,是台灣所有企業的表率。生物的演化常依循「用進廢退」的原則,為了在人生百歲時代能一直保持身心的活躍狀態,請不要太早關機,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生命的轉角處總能發現值得探索的美好。經常保持在發動狀態,勤加擦拭與適時保養,老爺車也能優雅的上路,不要急著下山,還有好多美景在等著你。
-
2022-03-11 醫療.骨科.復健
「膝蓋痛」分前後內外側 5個保養方法改善和預防膝蓋痛
上樓梯時覺得沒力、下樓梯時膝蓋更痛,蹲下去又站不太起來⋯⋯膝蓋痛並不是年紀大才容易發生,臨床上的膝蓋痛出現在各年齡層,原因也非常多樣複雜。而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40歲以上就是高危險群,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無法走久或久站;早上起來覺得關節僵硬,膝關節活動時會出現聲音,可能還會引起骨刺、韌帶失能或半月板受損等等,所以有時膝蓋痛也不完全只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膝蓋痛」原因有哪些?從五種位置分辨膝關節主要是由大腿(股)骨下端、小腿(脛)骨上端和前方的臏骨三部分組成。根據膝蓋痛在前側、內側、外側、下方、後側這五大類位置,可初步找出可能的原因,但還是建議要由醫師判斷比較準確。1.膝蓋前側 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上緣有腫脹或疼痛感,上樓梯或站起來時會痛,因股四頭肌強力收縮,造成肌腱與髕骨連結處承受過度的壓力導致微小撕裂傷。大多起因於從事激烈跑跳運動,好發於年輕族群。 髕骨肌腱炎(跳躍膝):用手指按壓膝蓋骨的下緣和韌帶交界處會感到痠痛,嚴重時連坐著不動都會痛。常見於必須久站、勞動量過大或需要反覆跳躍練習的運動員。 髕前滑囊炎:膝蓋前方出現腫脹及疼痛,尤其在膝關節彎曲或下樓梯時更明顯,嚴重者可能會有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的急性發炎症狀,影響行走及活動能力。通常是因為膝蓋過度使用、直接受到撞擊、或是反覆從事膝關節彎曲及長時間跪姿的動作,慢性摩擦而造成發炎。 前十字韌帶損傷:屬於膝關節受傷中最常見的類型,通常發生在打球或跑步時腳沒踩穩,膝蓋成內八,有時會聽到「啪」一聲,接著一兩個小時後膝關節疼痛腫脹、腳發軟。臨床上有些患者並不一定會感覺疼痛,而以膝蓋無力為表現,或是綜合輕微無力和疼痛。 膝關節積水:會覺得膝蓋脹脹的,不一定會痛,症狀有無法蹲跪,上下樓梯等行動困難;膝窩或膝後部腫脹,觸壓痠痛;膝蓋紅腫發熱等發炎現象。不分年齡都常發生,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和感染性關節炎等也有膝前痛的症狀,會有腫脹和摸起來溫熱的發炎現象,也會影響到膝蓋的彎曲,通常會因為膝蓋輕微彎曲時減輕關節內壓力而覺得比較舒適。2.膝蓋內側 內側皺襞症候群:內側皺襞位於髕骨內下方與內側韌帶間,常見於長時間彎曲和伸直膝蓋例如蹲、跪等姿勢,內側皺襞和股骨內踝摩擦造成損傷,膝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響。患者通常主訴是「一跪就超不舒服、一蹲就超級痛超級痠」,好發中年長輩,屬於退化性的膝關節疾病。 鵝掌肌腱炎:由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這三條肌腱形成,在內側關節偏下方一點點,約佔膝蓋內側痛的 20-30%,常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運動前暖身拉筋不足、過度跑步、下山、久坐久蹲後、盤坐、跪坐或翹腳後,大腿肌肉沒有放鬆都可能造成,患者站起來瞬間會產生疼痛,通常上樓梯比下樓梯更痛,跑步踢球或騎腳踏車時更明顯。 膝內側副韌帶炎:內側膝關節偏下方腫脹劇痛,無法完全伸直和彎曲,數天可能出現皮下瘀血。除了退化常發作外,跟受到從後外側的撞擊外傷及扭傷拉傷有關。3.膝蓋外側 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跑者膝的痛包含1. 周邊韌帶發炎2. 髕骨軟骨磨損3. 肌肉受力不均常發生在跑到一半時感到膝外側或大腿外側疼痛,或運動後膝蓋有灼熱刺痛痠痛感,有時髕骨周圍一圈都可能有痛感。除了跑者(尤其初階者尚未適應訓練強度很容易發生),女性因天生骨盆較寬也是高危險群,但重訓、騎飛輪也可能造成。另外,久坐導致臀肌失能、擴筋膜張肌過度緊繃,也是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的跑者膝病因之一。因為容易復發,不可以再過度練習和硬撐,必須妥當治療。 膝外側韌帶炎:膝關節外側疼痛腫脹、韌帶上方痛或膝關節無力,患者會覺得膝蓋外側凹洞裡面很痠,但又摸不到痛點。常與打球、爬山扭傷膝蓋造成有關,約佔膝蓋外側痛的 15%。4.膝蓋下方 髕骨下脂肪墊炎:膝關節遭受外力直接撞擊,造成髕骨下脂肪墊於髕骨與股骨之間受到夾擠造成劇烈疼痛,痛感會因為長時間站立而加重。除了髕骨下緣處腫脹,按壓局部髕骨肌腱下方可能有痛感,膝關節伸直時會更痛。 脛骨粗隆骨骺炎(奧斯古謝拉德症):因膝蓋臏骨和脛骨間的肌腱拉扯生長板造成損傷和發炎,膝蓋下方的脛骨結節會有硬塊隆起、腫大和壓痛,常見於活動力強的青少年和運動員。5.膝蓋後側 貝克氏囊腫:因膝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在膝蓋後方形成囊腫,可能是凸起一小顆像乒乓球或腫起一片,並感到痠痛,嚴重則下肢無力無法上下樓梯等等。多數患者合併有退化性關節炎、關節囊破孔或是半月板損傷等根源問題。 膕肌炎:膝窩橫紋下方的「膕窩」幫助後十字韌帶穩定膝關節,協助膝關節伸曲,當跑步和下坡、下山時使用這塊肌肉的頻率增加,就可能導致後膝疼痛,嚴重時小腿無法完全伸直,股四頭肌過度勞損和過度足內翻也是原因之一。若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膕窩一不小心就可能拉傷、發炎,所以醫師建議運動後確實拉筋伸展可預防膕肌炎發生。 後十字韌帶損傷:常見於機車車禍,因小腿受到撞擊使脛骨過度後移導致韌帶撕裂或斷裂,但受傷時症狀未必很明顯,診斷較不易。初期會有輕微的關節腫脹或積水,當膝關節半彎曲時(例如下樓梯)會引起劇痛。深蹲、跑步後膝蓋痛?專家點出關鍵運動傷害治療專長的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強調,在正確的運動下,不論跑步或重訓,各種活動並不會導致關節退化,反而對關節有長期保護作用,關節退化或積水經過治療後也還是可以繼續運動。骨科醫師方啟榮補充,目前的研究無法證實跑步、馬拉松會直接加速關節的退化,體重過重、先前關節損傷或運動相關傷害包括韌帶、半月軟骨等等損傷,才是傷膝的原因。至於深蹲的最常見困擾——膝蓋痛,健身名人筋肉媽媽在其著作《用阻力,遇見更棒的自己》提到,這除了來自不知怎麼靠臀部出力,將力量放在腿部前側也導致膝關節壓力過大(將力量放在股四頭肌不是錯誤方式,但對膝蓋壓力較大);尤其是肌力不足,不自覺膝蓋内夾造成膝關節產生扭轉,長期下來的確會造成膝蓋損傷。她提醒,深蹲造成膝蓋痛的原因很多,應先找醫師與物理治療師評估,再靠運動增加肌肉、補強肌力,矯正失衡的體態與動作,才是最治本的方法。總之,運動務必適量、循序漸進並量力而為,才能避免運動傷害並達到強化膝蓋的效果,受傷後也要循序漸進的休息復健,才能讓膝蓋陪伴久久。預防和改善膝蓋痛,醫師教你日常保養的五個方法關節軟骨的損耗是不可逆的,保護膝關節首重減少磨損並加強修復。所以發生膝蓋痛時,除了就醫找到原因,骨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也建議平常就能做的五個「護膝」方法:1. 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負重:減少膝蓋負擔就是真正有效的預防方法。2. 增加肌力:特別是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肌群的肌力強化,可增加關節穩定度。像是透過「抬腿運動」慢慢把膝蓋伸直,保持腳踝用力往上翹起,接著保持不動20秒再慢慢放下,一天至少做50~100次才能達到訓練效果。3. 拉筋伸展:因膝關節退化也常造成膝蓋周邊肌腱緊繃,適時伸展讓大腿後側肌群柔軟有彈性,可以減少膝蓋壓力,同時維持關節活動度。4. 低衝擊有氧運動:配合游泳或水中快走、太極、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可減少對膝蓋的衝擊並增加血液循環。5. 避免不良姿勢:因為易使骨盆傾斜,膝關節髕骨外翻或位移造成軟骨磨損,或是造成膝蓋壓力和壓迫血液循環,都很傷膝。不良姿勢包括:.翹二郎腿、翹腳.站三七步.蹲、跪、盤腿過久.坐過矮的板凳資料來源:膝蓋痛不等於關節炎Dr. SKY 膝關節痛導航地圖 12種膝關節病因一次看懂《膝蓋退化 該怎麼辦》治療膝蓋痛,找對方法最有用!膝蓋痛的原因是什麼?堡醫師教你-怎麼自己當醫生!男兒膝下有黃金: 認識前膝疼痛-髕前滑囊炎《護膝運動》 圖解簡單動作,預防膝蓋疼痛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推薦免費保健課程給您|▽常見不適▽足底筋膜炎 👉 腳踩毛巾舒緩疼痛、強化足弓退化性關節炎 👉 2個積極的治標治本新觀念▽保健技巧▽膝蓋退化主因專家來破解 👉 退化也能做的5個運動類型穿夾腳拖會造成下肢傷害? 👉 教你怎麼穿才安心不踩雷▽急性處理▽扭到、拐到「腳翻船」 👉 3種扭傷等級處理方式受傷簡易處理 👉 口訣判斷冰熱敷時機
-
2022-03-10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和茶能不能當水喝?喝太多會水腫、水中毒?營養師教怎麼喝水更健康
喝水不只解渴,也是幫助身體維持正常機能的重要關鍵,許多人疾病纏身,或許就可以檢視是否有飲水不足的問題,但喝水也不是一次喝飽喝滿就好。嫚嫚營養師指出喝水與水分缺乏對身體的差異,並也提醒喝水的正確觀念,以免水有喝像沒喝一樣。 水分充足有利身體運作,健康問題自然少! 嫚嫚營養師表示,水對身體運作相當重要,各細胞、生化反應都仰賴水協助運作,在飲水充足的狀態下,人體才有利正常的代謝廢物、維持正常血循、運送營養物質、調節體溫、維持血量及濃度等,身體正常運作下自然有利健康,也常額外附帶著減重的好處。 喝水對人體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防範泌尿道、生殖道感染,女性在一生當中約有40~50%的機率會出現泌尿、生殖道感染,復發率約20~50%,而男性在進入更年期後,也常見因攝護腺肥大而出現泌尿道感染,喝水有助減少感染機會。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研究發現飲水有助防範心腦血管疾病,飲水充足者,出現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機率,遠比不常喝水、飲水不足者來得低。不過也提醒,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繁多,發生與否無法單看飲水,但飲水確實是被觀察到有利防範的重要因素。而反過來看,若長期身體缺水,身體便容易出現上述各種問題,甚至可能出現中暑,日常飲水不足者也容易發生便秘,不論從何者來看都不利健康。營養師解飲水3大迷思:飲料當水喝、水腫、水中毒。 飲料、咖啡、茶當水喝?對於水分充足,許多民眾會認為平時有喝飲料、咖啡、茶,都是液體,也可以補充水分。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這些飲品確實都可以補充水分,不過也會額外攝取到其他物質,例如糖、咖啡因等,若仰賴這些飲料取代水,不是水分不足,就是喝足到每日人體必須攝取量對身體造成負擔。以糖來說,糖被各界專家視為食物中的毒品,容易上癮且有害健康,影響的不只有被稱作「疾病之母」的肥胖,也包括影響血糖波動、也和各種發炎、疾病息息相關。據統計國人肥胖人口已將近半數,正與近年興起的手搖飲、飲食型態改變有關。而咖啡因攝取量建議每日小於300毫克,約每日2~3杯咖啡或5~8杯茶,若攝取過量,可能出現心悸、失眠、亢奮、焦慮等不適。提醒這些飲品日常可喝,但建議適量為佳,且盡量以無糖為主,更避免以各類飲品取代水。 水喝太多會水腫?也有人認為水喝太多會水腫或出現水中毒的情況,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水腫的原因很多,以一般生活型態來看,常見原因如懷孕、經前症候群、久站久坐或缺乏運動等血循不佳、重口味納含量過高、蛋白質攝取過少等,以疾病來看,如腎病症候群、肝硬化、心衰竭、癌症等,部分藥物也可能影響,原因相當多,但不包括喝水,且若是因飲食、血循不良等生活方式不佳所引起,喝水反倒有助改善。若有出現水腫可能代表身體正有某些問題或狀況,當中最常見也最平凡的就是口味偏重,應盡改善為佳。 水喝太多會水中毒?至於水中毒,確實有可能發生,但較為少見,這是在極為不當的飲水方式下會出現的情況,例如運動後直接一次飲用3000-5000c.c的水,一次大量的攝取水分易影響水的電解質平衡、引起低血鈉、水中毒,患者將出現噁心、倦怠、頭痛、頭暈等,嚴重甚至喪命。國外確實曾有馬拉松選手因此喪命的案例傳出過,不過這種情況較為少見,不必過度擔憂,留意飲水方式即可。水不是有喝就好,營養師教4觀念更有助健康。 良好的飲水習慣,嫚嫚營養師建議,一日飲水量可以自身體重乘以30計算,如體重為50公斤者一日攝取至少約1500c.c,夏季等身體容易流汗、流失水分時提升至乘以40,並且分開時段飲水,一次制在200-300 c.c,ㄧ小時不超過1000ml,避免過量。 許多不習慣喝水的人,一開始會像是為了作功課,將一次飲水量喝光,這除了可能有前述所提到的較少見的低血鈉、水中毒疑慮外,較常出現的問題在於,若一次將一日所需的水分一次補足,身體也會在短時間之內排出,其他時間又沒再喝水,水會幾乎沒參與到身體當中的各機能運作,可說是有喝和沒喝差不多。 另外也注意,避免渴了才喝水,雖然少喝水的人未必會出現口渴,但發現口渴時,身體一般已是處於缺水的狀態,身體機能自然也受影響。提醒飲水除了以水為主,每日應補充足夠的水分,也要適度的進水,如此更有助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水喝太少小心血栓!醫:易中風、心肌梗塞,別渴了才喝水! .別讓身體缺水!醫:喝太少恐增腎衰竭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