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彩炎
虹彩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葡萄膜炎(眼睛內部組織發炎),也是一種虹膜組織及睫狀體發炎的疾病,因虹彩位於眼球的前部,為前葡萄膜炎的一種。少數人可能會雙眼發作,但基本上虹彩炎是不會傳染的,發作時間若持續超過3個月,則定義為慢性虹彩炎。 與一般傳染性結膜炎不同的是,一般虹彩炎病人不會產生黃色分泌物,患者會有畏光、疼痛、紅腫、流淚、視力模糊,整個發作的病程一般不超過3周,但可能在數年之間不定期反覆發作。
- 症狀: 畏光 疼痛 紅腫 流淚 視力模糊
- 併發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虹彩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葡萄膜炎(眼睛內部組織發炎),也是一種虹膜組織及睫狀體發炎的疾病,因虹彩位於眼球的前部,為前葡萄膜炎的一種。少數人可能會雙眼發作,但基本上虹彩炎是不會傳染的,發作時間若持續超過3個月,則定義為慢性虹彩炎。 與一般傳染性結膜炎不同的是,一般虹彩炎病人不會產生黃色分泌物,患者會有畏光、疼痛、紅腫、流淚、視力模糊,整個發作的病程一般不超過3周,但可能在數年之間不定期反覆發作。
庫欣氏症是一種內分泌疾病,由賀爾蒙異常而引起。此疾病十分少見,每十萬人口中僅有約一人會患病。庫欣氏症患者的主要特徵為中樞型肥胖,即所謂「中廣身材」。
主要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骨質疏鬆症: A.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a.停經後婦女:>50歲婦女,蝕骨細胞活性上升,骨質疏鬆比例超過35% b.老年後:>50 歲老年人,造骨細胞活性下降,骨質疏鬆比例超過30% B.續發性骨質疏鬆症 a.長期服用藥物: b.生活習慣不良: c.內分泌失調: d.骨折高危險者: 症狀: (1) 髖骨骨折:台灣髖骨骨折盛行率全球第一, 因為骨折後長期臥床會增加肺部及泌尿道感染率, 須小心以對。 (2) 脊椎骨折:伴隨駝背, 背痛等, 須作椎體成型或是內固定減壓手術,不然可能會有心肺功能的影響及相伴的神經症狀。 (3) 手腕骨折:僅影響日常生活。 骨質疏鬆症為無聲疾病,早期沒有症狀如果疼痛發生,建議儘早就醫接受檢查。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發炎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劇烈搔癢、反覆發作,容易演變成慢性為主要特徵。濕疹依不同的疾病分類會有不同的型態,好發在不同的部位。急性發作時,以群集的小水泡、丘疹泡為主,針尖到粟米大小,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季節及部位,慢性期可以是紅色脫屑的苔蘚樣斑塊。 導致濕疹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然而研究人員認為它是由過度活躍失調的免疫系統引發的。目前尚未發現濕疹的根治方法,但是透過規律治療和自我皮膚保養,例如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定期滋潤皮膚以及塗抹乳液或藥膏等,可以緩解瘙癢並防止濕疹再次發作。
骨質疏鬆症是因為骨質流失、骨密度減弱而使骨骼結構被破壞的疾病,結果會導致骨骼變脆弱,發生骨折的機率增高。骨質疏鬆症往往在骨折前沒有明顯症狀,若發生較嚴重的脊椎骨折、髖骨骨折,可能造成永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或死亡。臨床以骨質密度檢測做為主要診斷標準,一般正常的骨密度標準差(T值)應大於-1;如小於-1以下,代表骨質不足;小於-2.5就是骨質疏鬆症;數值越小,其疏鬆的危險層級就越高。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型和續發型。續發型大都由其他特殊的疾病造成骨質的流失,40歲以下男性的骨鬆較多為此型。原發型基本上與退化有關,常見於更年期過後的女性;及老年:常見於七十歲以上女性與八十歲以上男性,女多於男。容易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腕骨骨折、髖骨骨折等。
毛囊炎是體表的毛囊感染細菌所引發的一種化膿性炎症。根據病灶的部位又可分為:髮際瘡(發於頸部髮際)、鬍鬚瘡(發於下頷)、眉間瘡(發於眉間)、坐板瘡(發於臀部)等。小兒最常見於頭部,成人則只要有毛髮的部位都可能引發毛囊炎。一般輕微的毛囊炎,在用消毒水清洗或者塗敷抗生素藥膏於患部,約一至二週就可治癒,不至留下疤痕。
鵝口瘡是一種口腔內黏膜急性發炎症,由黴菌念珠菌屬所引起,好發於六個月內的嬰幼兒,尤其是剛發生那幾天,患童會容易啼哭、胃口差,有時伴隨輕微發燒,如果細查口腔內可發現乳白色斑膜,疑似餵奶後遺留的汙漬,但一般奶垢輕拭可脫落,鵝口瘡卻無法抹除,用力擦還會造成出血,這就是黴菌型潰瘍。較大的孩子或成人,通常兩週內可自癒,不過也有少數因治療不及時,病情蔓延扁桃腺、食道、氣管,造成拒食、吞嚥與呼吸困難,甚至感染肺、胃、腸等,引發嚴重併發症。而嬰幼兒因抵抗力較差,通常需經治療才會好,且如果經常復發,應注意是否有先天性免疫失調或免疫功能缺陷。 與其他口腔黏膜疾病不同在於,鵝口瘡一開始便出現大範圍且不規則形狀的白色薄膜;而無論是免疫力低弱造成的嘴破、或病毒引起的疱疹性齒齦炎、腸病毒引發的潰瘍,開始時都是先以紅疹形態出現,接著才起白色點狀膿疱。 鵝口瘡也會發生在成人身上,特別是愛滋病、癌症、糖尿病等患者,及長期使用類固醇如慢性氣喘及過敏,或中耳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因藥物副作用造成口腔黏膜功能失調,容易受黴菌侵入而發病。
德國醫師漢斯・萊特最先於1961年發現這種於下痢後,合併結膜炎、關節炎及尿道炎出現的疾病,因此將其稱為萊特氏或雷德氏症候群。因為萊特醫師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罪行,目前醫界已將將雷德氏症候群,改名為反應性關節炎。患者在泌尿道或腸胃道感染一至四星期後,出現非對稱性關節炎,關節會出現關節紅腫熱等症狀。
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最主要的支撐,主要功能是吸收足部走路跑步時產生之反作用力。當長時間承受身體重量,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或受壓,就可能引起發炎及退化。 最典型的症狀是起床剛下床踩地時,內側足跟感到如針刺般劇烈疼痛,要等到走動一段時間後才慢慢減緩;但之後久站、久坐起來又會痛。以及按壓腳掌內側偏中的地方會痛。這是一種退化性疾病,常變成反覆的慢性疼痛。另有部份年長者以為腳跟長骨刺而疼痛,但其實有骨刺並不一定會造成疼痛。
退化性關節炎來自於關節軟骨磨損、關節內潤滑液變少、關節周邊組織產生慢性發炎反應,造成的關節退化性疾病。 退化性關節炎分為原發性(老化、肥胖)及次發性(疾病、遺傳或長期職業傷害),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關節,最常發生於膝關節、髖關節、手關節等可動關節,另還有肩關節、脊椎、踝關節等。由於是關節「老化」,無法根治,只能透過復健及保守治療如運動治療或藥物治療,如無效再施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鞏膜炎是一種嚴重眼睛疾病,主要影響人們外觀所習慣稱呼眼睛外層中「眼白」的部分,實際上的鞏膜涵蓋的區域更廣,除眼白外還有延後到眼後的區域。鞏膜炎一般按照病變的部位,可以在區分兩大類: 前鞏膜炎(Anterior Scleritis):發炎區域就是前方的鞏膜,簡單來說就是眼白部份,好發於年輕女性,且多為雙眼發病。 後鞏膜炎(Posterior Scleritis):發炎區域在後方鞏膜,較為少見,單眼發病為多,一般在前面的眼白部分不一定會有明顯改變,診斷較困難。 表層鞏膜炎(Episcleritis):表層鞏膜組織發生發炎,不一定很嚴重,也未必波及到深層的鞏膜組織,與鞏膜炎有所差距,但滿多類型的鞏膜炎都會連帶有表層鞏膜炎的發生。
突發性耳聾為耳鼻喉科的急性病症,醫學上定義為短時間內(3天)突然發生的感音性聽力障礙,聽力檢查顯示連續3個頻率以上的聽力閾值變差超過30分貝。發生率男女相當,大部分發生單耳,極少數雙耳同時發生。 病因大部分不明,從內耳耳蝸至聽神經的異常,包括病毒感染、血管性問題、內耳水腫、到少見的聽神經瘤,皆有可能造成突發性耳聾。 治療黃金期為發生後1至2週之內,若突然聽不清楚,應儘速就醫接受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檢查,確定診斷後開始積極地治療,以期能達到最佳的聽力復原。
貝西氏症屬於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會出現全身各處、多重器官慢性反覆發炎的症狀,常有潰瘍的情形發生。此病在中東,地中海盆地較為常見,據傳古時有一群得此病的人沿著絲路經商,播種,此病就沿著絲路蔓延,故得其名,往東最遠到日本。此外,此疾病也被列入全民健保之重大傷病之一。若以全球來看,土耳其的盛行率最高,約每10萬人中有421人患病。台灣也有病例,國內的盛行率約為每10萬人中有1.4人患有此病。
葡萄膜炎就是眼睛中的葡萄膜發生組織發炎的問題,有可能是感染性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所引起,較常見於 20 至 60 歲的人群。 首先,必須先瞭解「葡萄膜」在眼睛的位置為何? 眼睛是一個球狀體,球體中間是玻璃體與房水等膠狀液體般的組織,這些組織外面包覆三層膜,由此構成眼球壁維持眼睛的基本球狀,葡萄膜就是三層膜之一。這三層膜由外而內依序為: 最外面:虹膜延伸到鞏膜,也就是俗稱的「眼白」部分,上面有微血管供給營養給眼球的各組織。 中間層:葡萄膜,包含眼睛前面的虹膜、中間的睫狀體和後面的脈絡膜的組織,對內可以產生房水,維持眼內壓力,並且協助眼球內部組織的新陳代謝,上面的色素細胞也有遮擋光線的效果。 最內層:視網膜,主要眼睛內部成像的地方,有如相機的底片。 其次,葡萄膜得名的由來? 葡萄膜因為這層膜顏色呈現紫黑色,酷似又圓又軟的葡萄,所以得名葡萄膜。葡萄膜主要由疏鬆的結締組織所構成,富含血管與色素,所以也稱為眼球血管膜或色素膜。 葡萄膜發炎可能是葡萄膜的一部分或全部,一旦發炎有可能波及周邊的眼球組織,可影響到角膜、視網膜和鞏膜等組織,對眼睛造成迅速的傷害。葡萄膜炎是一種高機率導致失明的疾病之一,因葡萄膜炎導致失明的病人約佔所有失明病人的10%,在世界各國都是造成失明前五大主因之一。此外,葡萄膜炎也容易引起眼睛的其他併發症,例如:青光眼、白內障和視網膜脫離等疾病。 最後,葡萄膜炎的種類繁多,一般可以根據影響的葡萄膜區域,主要分為以下4種: 前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發生在角膜、虹膜含睫狀體,也稱為虹彩炎,這是葡萄膜炎最常見的類型,多半是急性發作。 中段部葡萄膜炎(Intermediate Uveitis):發生在水晶體後到玻璃體間,多程也急性發作,持續幾個月。 後葡萄膜炎(Posterior Uveitis):發生在眼睛後壁的視絡膜,如果沒處理好有可能引發全萄萄膜炎,病程發展較長,往往都幾個月以上的發展。 全葡萄膜炎(Pan Uveitis):葡萄膜的三層都發生發炎的嚴重情況。
感染性角膜炎主要是因為細菌、黴菌、病毒、微小孢體等病原體入侵眼睛引起,70%與戴隱形眼鏡未做好清潔又接觸到受汙染的水有關。 另外,眼睛不小心被外來物質噴到,例如泥土、植物,也可能造成角膜潰瘍。 角膜炎也是屬於一些特定職業特有的職業疾病之一,例如因電焊及紫外燈發出B段紫外線(UV-B)引起的職業性光照性角結膜炎;還有一些病人是因自體免疫疾病引起角膜發炎,需類固醇治療。 角膜炎會引發眼睛紅,疼痛,以及出現流眼淚和過多眼睛分泌物,同時也會造成視力模糊與畏光,眼睛感到有異物感,嚴重則會造成視力下降
專指鼠蹊部的黴菌感染,與足癬(香港腳)為同一種病原體,當黴菌感染到了人體的大腿內側、臀部、會陰等私密部位所引發的皮膚癬病,就稱為股癬。俗稱的「胯下癢」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股癬,臨床診斷上需謹慎與紅癬、牛皮癬、溼疹及脂漏性皮膚炎等其他相近的皮膚病區別清楚,以對症下藥,盡早治療,避免病情向外擴大,侵犯整個大腿和身驅。治療上需耐心擦抗黴菌藥膏,若症狀較嚴重可能還需搭配口服抗黴菌藥,用藥務必配合醫師指示,若見好轉即自行停藥,很容易再復發。
克隆氏症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其特色為慢性、反覆發生的腸炎,長期終身影響病人。常見的病徵是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貧血與部份病人亦可能產生腹腔內感染與發燒的情形,相較於一般急性腸胃炎短病程,病人的症狀如果不經診斷與治療,可以長期發生數個月之久,甚至逐漸惡化,腹痛可能造成反復急診就醫與止痛藥使用,一日腹瀉最高可能超過五次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起居與工作情形。過去在台灣克隆氏症盛行率並不高,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數據,台灣每十萬人口中,約有3-4名克隆氏症患者,比例甚低,然而近年來有快速逐步上升的趨勢。 克隆氏症與急性腸胃炎,大腸癌或是常見的大腸急躁症的症狀有許多共通點,然而十分相似,但各有其特色。其中,克隆氏症的發病部位廣泛,從口腔到肛門,包含整個消化管道,且有「跳躍性病灶」的特徵,即發病部位不連續。此外,克隆氏症的特徵還有不斷的全層壁發炎,因此容易形成腸道狹窄,阻塞,廔管,膿瘍等併發症,需要住院使用抗生素甚至手術切除腸道治療;如果影響到大腸的腸道反覆發炎時,終身的大腸癌發生機率亦有所增加。
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因為皮膚血管異常增生或是擴張,導致皮膚上出現不規則形的腫瘤。血管瘤一般僅會造成患者外觀上的不同,因而造成困擾,然而血管瘤也可能出現於全身各個不同部位,若是血管瘤出現於特定器官,如:呼吸器官、臟器…等,就有可能導致其他障礙。血管瘤可以發生在新生兒時期,但比較常在出生幾個月後才出現。全球新生兒發生血管瘤之機率約為1~2.6%,且男女比例為1:3,大部分的血管瘤在患者4~6歲時會自然消退,到了九歲更有90%的血管瘤已消失,僅留下輕微印記。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暫時性,經治療後少數可復原的甲狀腺疾病。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春秋,涵蓋各年齡層。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亦屬同一種病毒,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
我們的心臟有兩層膜包覆,像袋子一樣保護著心臟,這兩層膜稱為臟層和壁層,合稱心包膜,兩層膜之間為心包腔,內含約30毫升液體,稱為心包膜液,幫助減緩心臟跳動所產生的摩擦力衝擊,當心包膜發炎,便產生心包膜炎,心包膜一旦發炎,很容易造成刺激、腫脹與疼痛不適。如果因發炎導致過多液體,就會壓迫心臟,沒有及時穿刺引流,很可能導致死亡風險。 心包膜炎主要分急性、慢性,以急性心包膜炎佔多數,發生率約為每年十萬人二十八例。在發達國家,八到九成病因不明,並被認為是病毒性的。細菌與黴菌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急性心包膜炎,其他心臟病像急性心肌梗塞之併發症、心臟手術等因素,尿毒症 ,腫瘤,輻射線也都可能造成心包膜發炎,而引發慢性心包膜炎或心包膜炎反覆發作的因素,則包括結核病,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此外,關於心包膜炎引起心包膜積水,也可以是漏出性,滲出性 ,出血性或者化膿性成分。 無論是急性心包膜炎或慢性心包膜炎,都可能干擾心臟功能,雖然多數是輕症,在有些罕見情況,心包膜炎還是可能造成心律異常、死亡等嚴重後果,因此還是要留意相關警訊,治療原則以消炎、止痛為主。 一旦出現心包膜炎,胸痛是最常見症狀,病患通常感覺劇痛或刺痛,有些病患會感覺悶痛、隱隱作痛,或胸口悶悶的,好像有一股壓力壓在胸口。 心包膜炎造成的胸痛,常出現在胸骨後方,或出現在胸部左側,這種疼痛也可能擴散至左肩、脖子,在咳嗽、躺下或深呼吸的時候,往往感覺更痛,當坐直或身體往前傾,疼痛就會減輕。 除了胸痛,其他症狀還包括乾咳、倦怠、全身虛弱無力、腿部腫脹、低燒、心悸、躺下時會喘與腹部腫脹等。當胸痛情況改變,或出現新症狀,務必盡快就醫,心包膜炎的許多症狀與其他心肺疾病類似,因此不管出現哪種胸痛,都建議就醫接受進一步評估、檢查。
圓禿為落髮的一種臨床表現,俗稱「鬼剃頭」,落髮範圍依疾病嚴重程度,可以從局部界限清楚的單一或多處區塊的斑塊性落髮到廣泛性落髮,更嚴重甚至會造成全頭皮或全身性毛髮脫落。 是皮膚科門診常見的落髮原因。身體上任何有體毛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如眉毛、腋毛,多數以頭皮的落髮最常見也最為明顯。 在一些少見的嚴重案例中,圓禿會以廣泛性落髮來表現,而非斑塊狀落髮,臨床表現可能與其他的落髮疾病相似,需要仔細做鑑別診斷。 圓禿落髮在某些情況下會與全身性免疫疾病相關。目前針對圓禿的治療依嚴重程度有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尚有許多相關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胃酸和胃黏膜間的平衡失常所產生。胃酸幫助食物消化,胃部屬於強酸環境,胃壁黏膜細胞透過不斷修復防止胃酸破壞胃部,當胃部黏膜細胞自我修補能力受損,胃酸直接侵襲胃壁,在胃壁破損區域產生發炎、纖維化等狀況,便是胃潰瘍,此時胃部結構可能逐漸變薄,嚴重時可能導致胃出血,甚至是胃穿孔,造成腹腔嚴重感染。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細胞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可產生新細胞,影響胃黏膜細胞受損的原因包括胃幽門桿菌感染、胃酸過多、藥物刺激、吸菸、飲食習慣不良以及心理壓力等。 胃酸造成潰瘍不只發生在胃部,連接胃部的十二指腸也可能腸潰瘍,通常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兩者合併稱為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disease)。 多數胃潰瘍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大多數是悶痛。一般而言,疼痛的嚴重度與潰瘍的大小有部分相關,愈大、愈深的潰瘍,症狀比較嚴重,部分潰瘍很嚴重卻沒有很明顯症狀,常見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 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
口腔扁平苔蘚是發生於口腔黏膜的慢性發炎疾病,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匡列的口腔癌癌前病變之一,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雖被列為癌前疾病,然而根據衛福部,此疾病發展為口腔癌的機率並不高,口腔扁平苔癬的惡性轉變率約為1.09%。 口腔扁平苔蘚最常發生於頰黏膜,其次則是舌頭、牙齦。依照發生位置及病灶處的不同型態,可再細分為6個種類,分別是:網狀型、丘疹型、斑狀型、萎縮、糜爛型、水疱型(潰瘍型)。此外,此疾病因為病灶處位於口腔內,不易痊癒,且容易復發。
硬皮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並不會透過任何形式傳染。其特性為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導致皮膚、血管壁纖維化、硬化及失去彈性,因而被稱為硬皮症。雷諾氏現象是硬皮症患者身上常出現的現象,包括手指、腳趾的不正常痙孿、缺血,以及對於低溫和情緒低潮變得敏感等症狀,都是來自於雷諾氏現象。硬皮症十分少見,每十萬人中僅有3-5人會罹患此疾病,其中又以20-50歲的女性身上最容易發生,女性患病機率比男性多達7倍。
眼角膜潰瘍指的是分佈於眼球最外層的透明無血管組織「眼角膜」,因不同原因遭到傷害,導致組織破損,而受到黴菌、細菌、病毒以及阿米巴原蟲等感染並引起發炎,進而造成患者眼睛疼痛、紅腫以及視力模糊等等症狀的疾病。眼角膜潰瘍嚴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因角膜穿孔而失明;癒合後的眼角膜,則因殘留瘢痕,可能造成視力受損。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是口腔癌前病變的另一種,成因幾乎全為嚼檳榔引起,病灶常見於頰黏膜、其次是腭部和臼齒後區,患部黏膜首先失去正常的淺紅色、變白,接著反覆出現潰瘍或水泡,最後黏膜會慢慢失去彈性,用手指觸壓可明顯感受黏膜有如皮革,甚至摸到縱走方向的「纖維化帶」,此纖維化帶會拉住嘴角與頰黏膜,造成無法張大口,嚴重影響日常口腔功能,如進食、刷牙或牙齒之檢查、治療等。病灶如果發生在口咽之間的軟腭部位,可導致吞嚥困難;懸雍垂也會因而萎縮或變形,用手刺激時不會有嘔吐反射。臨床伴隨口內燒灼感、刺痛、乾澀的感覺,對辛辣、熱等食物極度敏感,味覺卻顯麻木。 病程進行到後段,可能併發喉痛、耳痛、失聰,到發展成口腔癌,則有較高的死亡率。目前治療方式有:注射類固醇或全身性用藥減少纖維化物質;手術或雷射摘除纖維化帶,不過療效有限,且多因體質而異,用藥也可能有不少副作用,最好還是預防勝於治療,拒吃檳榔即可完全預防此症。
痛風是一種尿酸代謝出現異常,導致尿酸在體內堆積所引起的慢性病,急性痛風發作是因為尿酸結晶被白血球吞噬引起的,造成急性的關節疼痛,嚴重時有可能在關節周邊發現痛風石的沉積。痛風發作的疼痛程度可排入20大嚴重疼痛的疾病之一,劇烈疼痛會讓人覺得連風吹過關節都無法忍耐,因此稱為「痛風」。 痛風病人因尿酸偏高,併發腎結石、腎臟病變的機會也較常人高出好幾倍,這是因為腎臟是人體排除尿酸的重要器官,若血中的尿酸過高,尿酸鹽結晶容易沈積在腎臟的間質組織中,導致其中的腎小管的破壞和腎絲球的硬化,最終導致痛風腎病變與腎結石。這段過程也會受到其他共病的影響,而加速腎病變的發生,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等。 「尿酸過高」是造成痛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當血中尿酸值高於7.0mg/dl就稱為「高尿酸血症」,此時高機率會引起痛風。如果男性大於13 mg/dl,女性大於10 mg/dl,則會有引起腎功能損害的危險。
紅斑性狼瘡腎炎是由紅斑性狼瘡引起的一種腎臟疾病,紅斑性狼瘡屬於自體免疫引起的疾病,主因是免疫系統本該製造出抗體攻擊病原體,這抗體卻會攻擊自身的細胞和組織,引起發炎反應,長期累積下來會對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不同的患者病情程度落差很大,一般可分為:急性發作期(出現嚴重症狀)和緩解期(症狀輕微無明顯的症狀)。由紅斑性狼瘡引起的紅斑性狼瘡腎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導致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衰竭)。當病情進入慢性腎臟病第5期(尿毒症),必須進行洗腎或腎臟移植來協助腎臟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 紅斑性狼瘡的病人中約有50~70%會有腎臟發炎和腎功能不全的問題,如能好好控制,就有機會避免最終進入洗腎的惡夢中。 紅斑性狼瘡腎炎目前根據WHO可以分為6類,醫師會根據病人所處的類別來加以治療,需特別注意紅斑性狼瘡腎炎需要藉由藥物治療,難以透過飲食來控制和延緩腎臟惡化,重點在於配合醫囑,長期追蹤病情,避免惡化。
是指肌肉組織產生了發炎的現象,進而導致肌肉纖維的損傷,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漸進性肢體近側肌肉無力。皮肌炎比多發性肌炎多了皮膚症狀,初期以為是單純過敏.肌炎好發的年齡在青春期之前及四十歲左右,在台灣皮肌炎比多發性肌炎發生率高,年輕成人女性比男性多,此症不明原因,年齡越大者預後越差。確切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環境、藥物有關。 這個疾病不論是小孩或成人,也不論是男性或女性皆可罹患,而男女的比率約為1比2。至於罹患成人型的皮肌炎者或多發性肌炎者,其合併發生惡性腫瘤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尤其是以合併鼻咽癌為最多。此病年發生率約為人口的百萬分之五,因此台灣每年大約會出現一百多位新病人。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炎或糜爛出血的症狀。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種。
自 2020年4月左右,世界各國專家紛紛發現,有一些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之後,發生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之後並將此病通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 MIS-C是感染COVID-19後的一種免疫反應,與確診輕症或中重症無關。確診者康復後雖然病毒已清除,卻有可能出現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國外研究致死率約1%到2%。 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報告指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會在身體的多個器官觀察到嚴重發炎,包含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等。 有新冠病毒感染證據(PCR或快篩陽性)、發燒 3 天或以上,且合併兩項以上系統症狀: 皮膚黏膜和淋巴症狀,例如皮膚出疹、結膜炎(紅眼)、草莓舌、頸部淋巴結腫脹 腸胃道不適,例如腹痛、嘔吐、腹瀉、盲腸炎 精神不佳、活力減低、倦怠 尿量減少,半天以上沒有尿尿 抽筋 嘴巴黏膜明顯乾燥 激動哭泣時沒有眼淚 除上述可觀察症狀,感染過新冠肺炎的兒童出現低血壓、心肌功能受損,包含心包膜炎、瓣膜炎或冠狀動脈異常,以及凝血功能異常,還有發炎指數上升等臨床症狀,就可能是 MIS-C。 MIS-C跟兒童的另外一種心臟相關的疾病「川崎氏症」類似,但川崎氏症好發在5歲以下兒童,MIS-C則是6-12歲,且引發MIS-C最主要的前提是孩子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 另外,成人也可能受到「成人多發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威脅,MIS-A的主要症狀包含心肌炎、心包膜炎等,或出疹子加上眼睛紅腫;其次會有新的神經系統症狀,例如患者以前沒有癲癇,現在卻出現癲癇症狀,還有低血壓、腹痛、嘔吐或腹瀉,以及血小板減少等。MIS-A判斷比兒童MIS-C更困難,因成年人受到慢性病等影響的變因更多。 根據美國CDC的MIS-A病例定義,年齡超過21歲且住院24小時以上或因疾病而死亡,臨床標準為住院前24小時或更長時間、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紀錄(超過38度),且在住院前或住院前3天內至少符合臨床標準中的3項,且至少1項必須是主要臨床標準。
足底內側足弓是由足部骨頭、關節結構、足底的蹠膜及後脛骨肌等肌腱組成,在人體站立時,呈現拱橋般弓起的形狀。扁平足患者,則不同於一般人,站立時足弓消失,腳板緊貼地面。扁平足屬於一種足部變形,長久站立或行走後,患者因組織相互拉扯,而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前膝關節疼痛、髖關節疼痛,及下背痛等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腫瘤,因體內漿細胞異常增生所致,漿細胞是白血球之一,故此疾病屬於血液癌症。骨髓瘤常見於骨髓外之硬骨上,且會擴散至全身各處的骨骼、骨髓,故稱為「多發性」骨髓瘤。漫布各處的腫瘤會破壞患者骨骼組成,進而導致骨痛、骨折與高血鈣等症狀。骨髓瘤好發於年長者,近20%患者是無症狀或輕症狀患者;若屬於第三期卻沒有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其存活時間平均僅有7個月。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因為呼吸道長期發炎,而導致呼吸氣流受阻的病症,典型的症狀為「咳、喘、痰」,且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屬於國內十大死因之一,更是全球第四大死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都是由吸菸或接觸二手菸而引起;吸菸者更是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
退伍軍人症是肺炎的一種。病程從厭食、身體不適、肌痛與頭痛等症狀開始,可產生乾咳、高燒、嚴重肺炎甚至呼吸衰竭及死亡。
因胃黏膜被破壞,黏膜的再生能力下降,使胃黏膜有發炎、充血、局部糜爛等現象, 導致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經過治療後,症狀會改善或消失,但有時也會變成慢性胃炎。
胃炎是因胃黏膜對酸的抵抗力降低,造成胃黏膜發炎或糜爛出血的現象。慢性胃炎則是胃黏膜反覆發炎,長期有胃部不適、灼熱的症狀。
「梨狀肌(piriformis muscle)」是一條位在我們雙側臀部後方的橫向肌肉, 位於臀大肌的深層,倘若長時間久坐、或者座椅太硬,會使得梨狀肌受到壓迫而變得過於緊繃;梨狀肌主要負責協助大腿做往外轉的動作,愛翹二郎腿、常站三七步的人等於過度使用梨狀肌,在運動中頻繁地使用到髖和臀部也有可能造成梨狀肌拉傷。上述狀況可能引起梨狀肌的腫脹與發炎,在屁股、髖部附近產生明顯痛點。 急性期的治療有:冰敷、休息、避免長時間引發疼痛的動作;慢性期治療則有短波、超音波、電療、按摩及梨狀肌牽拉伸展運動。 改善不良姿勢,勿久坐、久蹲、翹腳,選擇適當的座墊才能預防梨狀肌症候群發生。
脊椎滑脫定義為平滑的脊柱曲線中,一個椎體因退化、椎間關節的纖維鬆弛,或外傷等因素,脫離曲線造成上位的椎體產生對於下位椎體向前或向後的位移現象。 脊椎滑脫好發於腰椎第四、五節及第五腰椎與薦骨間及頸椎的第五、六、七節,最主要的原因為日常生活中彎腰、仰背、低頭及抬頭的動作,於第四五節腰椎的活動角度最大,因之發生退化的機會最高;加上不良坐姿或不當的姿勢搬重物等,都會讓脊椎受力增加,承受很大壓力,若核心肌群不夠強,滑脫位移的可能也是最明顯的。 脊椎滑脫症依照滑脫程度可再分為不同等級,據統計約有5%的人口患有脊椎滑脫症,不過只有少數人因為症狀嚴重而需要開刀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其主因是免疫系統異常,破壞關節,故稱自體免疫疾病。主要侵犯的部位為手指、手腕、腳趾、腳踝、膝蓋等四肢關節,造成患部疼痛、腫脹和僵硬等症狀,尤其在早晨起床後有關節僵硬的感覺持續1小時以上。受侵犯的部位多具對稱性,即身體兩側同一部位都會出現發炎反應,主要為滑膜發炎導致關節腫痛。除了關節病變以外,病情嚴重時,也會侵犯身體其他組織器官,引致全身性的病變。 病況早期為輕微的局部關節疼痛,若未及時治療,反覆的發炎將會導致關節破壞,使患者殘障失能、不良於行。
肺炎是指肺部出現炎症,可由多種感染因素造成,包括病毒、細菌或真菌。由細菌引起的肺炎可用抗生素治療。而根據感染源的不同可分為院內感染型及社區感染型。肺炎是可以預防及治癒,但如果沒有處理好,嚴重者可能導致敗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在診斷上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最重要的判斷在於,肺炎會出現肺部浸潤現象。
富貴手是常見皮膚病,名為「富貴」,但富貴手多半與工作有關,由於每天接觸水、清潔劑及化學藥劑、戴塑膠手套等,使原本乾燥的皮膚在過敏原刺激下,手掌逐漸變得乾燥、粗糙,皮膚表面角質一層層剝落,出現潮紅、硬化,嚴重的連正常指紋也會消失;有些甚至造成手指、手掌皮裂、出血、疼痛,手無法伸直,又稱為「主婦濕疹」,若工作環境未改變,可能一再復發
十二指腸潰瘍是因為十二指腸黏膜被胃液侵蝕,造成黏膜受損,產生糜爛的現象,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
川崎病是一種急性全身性血管發炎症候群,會引起皮膚、口腔眼睛黏膜、頸部淋巴結和心血管病變,目前尚不清楚致病原因,但亞洲地區的盛行率明顯高於其他西方國家,顯示此病可能與基因有所關聯。 川崎病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發生季節以4~6月居多,主要症狀表現為持續發高燒超過5天,伴隨眼結膜充血、嘴唇乾裂、四肢浮腫、頸部淋巴結腫大、皮膚紅疹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侵犯心臟血管系統,引起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川崎病也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髖關節骨折是老年人跌倒最常見的骨折類型,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傷者會感覺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無法負重等症狀。因疼痛無法行動、長期臥床,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致死,因此醫師在治療上一般會希望患者儘早接受手術。但手術應考量骨折型態、患者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如果年紀較輕,可考慮施以鋼釘內固定手術,年紀較大可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以降低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 由於多數髖關節骨折的患者年齡都很大,本身常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接受手術前一定要全面評估,不但手術中的麻醉風險高、術後的復健和護理更是關鍵,最好在手術後就讓病人盡早下床多活動,減少長期臥床所引發的嚴重併發症,如泌尿道感染、肺炎、褥瘡或死亡,這些是造成髖關節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二十的主要原因。另外,可以多補充鈣片與維生素D,攝食高蛋白食品如奶、蛋、肉類,幫助修復斷骨,期間也要遠離菸、酒,減緩骨質流失速度。
當肌腱組織長期受外力不當的作用影響而發炎,就會形成肌腱炎。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骼的膠原纖維組織,負責傳遞肌肉的力量抵達骨頭以帶動關節活動,具有耐受伸、彎、扭等,在關節周圍處如手指、手腕、手肘、肩膀、膝蓋、足踝、腳跟等,這些部位因經常活動,肌腱的受力與磨損也極大。鈣化性肌腱炎、媽媽手、滑鼠手、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等,都是常見的肌腱炎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五十肩與肌腱炎的症狀很類似,所以肩膀疼痛不一定就是肩部肌腱炎,首先要確認發炎問題出在肌腱還是關節(囊)。 肌腱發炎的臨床症狀為局部疼痛,按壓患處或肌腱用力時不適感會加劇,某些肌腱發炎外觀會有腫脹發熱的現象。病況輕微者兩週內可自癒,逾一個半月情況還未改善,則可能發展成慢性肌腱炎,除疼痛外還會伴隨無力、麻痺、動作僵硬,無法伸展自如等。
高血脂是一種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的疾病,主要與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超出正常值有關,也是引發其他重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動脈硬化甚至腎臟病等的危險因子。 一般而言,總膽固醇(TC)高過200、低密度脂蛋白(LDL)超出130、高密度脂蛋白(HDL)低於40mg/dl、三酸甘油酯大於150mg/dl,其中任一異常或者合併多種異常情形,就可能是罹患高血脂症。當總膽固醇來到200~239、低密度脂蛋白介在130~159、三酸甘油酯介在150~199 mg/dl,即屬邊緣性危險濃度值;再攀升到高過240(總膽固醇)、160(低密度脂蛋白)和200以上(三酸甘油酯)則為高危險濃度值。 患有高血脂症的人初期多沒有明顯症狀,少數家族遺傳的高血脂症患者,皮膚會出現黃色瘤或黃斑瘤。故若想及早發現,要靠定期健康檢查,檢測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濃度來判斷。
牙齦炎是指牙齦感染發炎,初期患者不容易察覺,待炎症加重後,牙齦會產生紅腫脹痛等症狀,患者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會有出血情形。嚴重的牙齦炎會損壞牙齒周圍骨骼,進展為牙周炎,造成牙齒鬆動,最後脫落。牙齦炎的成因包括牙菌斑堆積、營養不良或藥物副作用引起等。此外,吸菸者、糖尿病患者和孕婦為好發族群。牙齦炎是牙周病最早期的階段,亦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發生有關,故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
骨髓纖維化是一種罕見疾病,以美國的統計為例,其患病率為十萬人中之1.5人。此疾病屬於骨髓增生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中的三項疾病之一,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也被認定為一種容易轉變成白血病的疾患,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癌症,因此在台灣,骨髓纖維化廣泛亦可說是易轉變成血液癌症的一種疾病。罹患此疾病的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僅有3-6年。
痛風在臨床上是指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當體內嘌呤代謝異常導致尿酸濃度太高時,尿酸就會在血液中呈現過度飽和狀態,於是就會以尿酸結晶的型態沉積在人體的組織裏,誘發出不同型態的疾病,因此控制尿酸值在正常範圍,為有效治療痛風發作的唯一途徑。 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發性的關節發炎,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紅腫和炎症,疼痛感逐漸嚴重,甚至無法忍受,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大腳趾被火燒一樣。有超過50﹪的病人首次發作的部位在腳大拇指第一關節處,但發病的關節不限於此,還常見於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甚至破壞骨科、關節,活動受限,最後影響日常生活。症狀會反覆出現,所以一旦關節出現強烈、突然的疼痛後,就要及時看醫生,做好症狀管理和預防併發症。
風濕性心臟病顧名思義,是一種由風濕熱(Rheumatic fever)引起的心臟病,引起風濕熱的A群β溶血性鏈球菌會侵害全身的結締組織,當心臟組織受到侵害時,即稱為風溼性心臟病。此疾病主要傷害的部位是二尖瓣膜與主動脈瓣膜,且學齡兒童較容易罹患風濕性心臟病,其中又以8歲為好發率高峰。
腦膜炎是指腦部及脊髓周圍的腦膜受到微生物感染或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導致重症與死亡。 依病原體不同大致可分為四種: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無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黴菌性腦膜炎。 症狀有發燒、頭痛、神智不清和脖子僵硬等,須以抗生素連續治療,及合併其他治療。 預防方式有維持勤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在多人場合注意室內通風、適當接種疫苗。
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與體質有關,天氣悶熱病發的人數會增加約兩成。初期的症狀為臉部泛紅,在兩頰和鼻子間就像曬傷似的起斑,感覺也像喝了酒一樣發紅,而且帶有熱熱或刺刺的感覺,過一陣子暫時消退,但是還會反覆出現,久而久之可能繼發紅疹、膿皰等較嚴重的症狀。依照臨床診斷又可分為四型: ●紅斑血管擴張型:臉部持續泛紅數小時到數天,並可能出現血絲。 ●丘疹膿皰型:除了臉部持續性泛紅之外,尚合併有類似痘痘症狀的紅色丘疹及膿皰,易被誤認為長青春痘;差異處在於,酒糟性皮膚炎的膿皰沒有粉刺,青春痘有粉刺。 ●鼻瘤型:皮膚與皮脂腺增厚而形成局部腫瘤,例如酒糟鼻。 ●眼部型:酒糟性皮膚炎的患者過半數還伴隨了眼睛乾澀、流淚、刺激灼熱感、眼皮紅腫發炎等過敏症狀。
天疱瘡是一種皮膚黏膜自體免疫水皰性疾病。為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水皰疾病。這種疾病是因為患者自體的B 細胞產生抗體,攻擊皮膚細胞間的橋樑--「細胞間隙蛋白」,這種蛋白本來是負責把細胞跟細胞連在一起,就像是水泥把磚塊黏在一起,當這個蛋白受到攻擊後,表皮細胞就變成一塊、一塊獨立的磚塊,再也無法連在一起,使得患者皮膚輕輕一碰就破皮、起水泡。 此症好發於 50~60歲中年人,男女間無發生率差別。每年每百萬人約0.5~3.2人的發生率。可依症狀分成四種型態: 尋常型天疱瘡、增殖型天疱瘡、落葉型天疱瘡和紅斑型天疱瘡。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主要包括牙齦炎、牙周炎及其他,是國人常見的口腔疾病。主因是牙菌斑並未確實清潔乾淨,堆積在牙齒上逐漸引發慢性牙周病。牙周病初期可能有牙齦紅腫、刷牙時流血的情形,因無明顯疼痛症狀,容易被患者忽略,病程到嚴重階段而成牙周炎時,會造成牙齦萎縮、牙齒搖動、牙齒脫落等症狀,故須盡早就診接受檢查。重度骨頭流失的牙周炎治療後也無法恢復原狀,只能修護已被破壞的組織,避免繼續惡化。除了口腔健康外,牙周病亦被證實與心肌梗塞、動脈粥狀硬化、腦中風等疾病的發生可能有關。
憂鬱症是一種同時涉及身體與心理的疾病,多數人偶爾會有心情不好的情況,但如果相關症狀很多,並長時間持續,造成生活上的障礙,即有可能是憂鬱症。憂鬱症的症狀包括心理及生理層面,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臨床九大症狀包括:(1)情緒低落、(2)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3)體重下降或上升、(4)嗜睡或失眠、(5)精神運動遲滯、(6)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7)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8)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9)經常想到死亡。上列症狀如同時出現5項(含)以上,並持續2周以上,即可診斷為憂鬱症。 依其嚴重性與持久性可細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類憂鬱症,輕度憂鬱患者的情緒與症狀通常不超過半年,且情況最輕微;中度憂鬱症病程則可能超過兩年,會影響生活品質和人際關係,但不至於影響生計的維持;最嚴重的是重度憂鬱症,患者常帶有明顯的功能障礙,成天情緒低落、退縮且無法外出、認知行動遲緩、無法正常工作與社交、嚴重自殺傾向,甚至進一步出現幻覺或妄想等其他精神疾病症狀。 憂鬱症在內科門診中很常見,卻容易被當成單一器官問題來處理,因而延誤治療時間,所以如遇上述多發性的身心情況出現時,最好儘早與家庭醫師會談,接受精神科的專業治療,透過藥物、心理治療並動員社群支持網絡,排除外在壓力事件,將可望讓病情好轉。 ●「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目前國內憂鬱症治療現況、藥物使用及如何選擇就醫場所: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depression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所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對人體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早期在尚未發明疫苗前,最嚴重的致死率可達百分之三十,而且死亡來得很快,通常在發病後兩週內就會宣告不治。天花潛伏期平均約十二天,之後會先有高燒、疲倦,伴隨劇烈背痛的症狀,接著臉與手、腿繼發密集的紅疹,口腔和咽喉潰瘍,使得唾液中含大量病毒,起疹的患部皮膚會感覺緊繃,兩天後進階轉變為水泡、膿泡,病情要過第二週才會結痂好轉,結痂痊癒後形成褪色的疤,也就是俗稱的「麻子」,則是天花的重要特徵。 天花容易與水痘混淆,其辨別的方法在於,比起水痘屬全身性的發病,天花的症狀主要多集中在顏面及四肢末端,而且皮疹呈離心性分布,整齊有規律,這也是天花最重要的特徵。另外,天花的病程發展每一階段都很獨立,也就是,水泡與膿泡並不會混在一起出現,而水痘則會水泡與膿泡同時混發。 一九八○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消滅天花,不需要再定期接種疫苗,但因911事件後發生疽炭桿菌郵件攻擊,目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將天花列為最可能被使用的生物戰劑之一。而台灣則是自1955年起未再有病例發生,但仍列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如發現疑似的病症,還是要在24小時之內通報相關單位,並接受進一步的調查診斷。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屬罕見疾病。人體原本中樞神經纖維覆蓋一層神經髓鞘,但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自體抗體開始攻擊、破壞髓鞘,影響正常傳導功能,臨床症狀會因神經受影響的位置而有所不同。疾病早期症狀多元、確診不易,患者常遊走於神經科、眼科、復健科,甚至精神科之間。據國外研究統計,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花2年的時間。 多發性硬化症不會傳染,首次發病年齡約20至40歲,女性多於男性,病灶可能發生在腦部、脊髓中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異常。患者的平均壽命僅略短於正常人。若造成死亡,多半由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感染併發症。
陰道是女性外生殖器和子宮之間的通道,陰道炎是指陰道發炎,90%是因病菌感染引起,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常見的陰道炎類型主要有三種: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感染陰道炎。陰道炎在診斷上,通常是根據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來判斷,包括分泌量是否增加、分泌物濃稠度變化、呈現的顏色、氣味,以及是否伴隨陰部搔癢或疼痛、尿道刺激等症狀。
急性結膜炎俗稱為「紅眼症」,主要是因為眼睛結膜受到感染導致急性發炎所致。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原因主要為病毒感染(腸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因其他原因(如免疫反應、細菌感染)引起心肌發炎反應。心肌發炎可能導致心臟收縮能力減弱,甚至心臟的跳動受影響而使心輸出量減少,嚴重者導致心臟衰竭,有死亡的風險。臨床上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 心肌炎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可從輕微的胸口不舒服、肚子痛、呼吸急促、臉色蒼白冒冷汗、心律不整(包括異常加快或減慢)、頭暈、疲倦、到突發性昏倒、多重器官衰竭甚至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初期表現常類似流感,容易被當作是一般感冒,正因為心肌炎具有多樣化的臨床症,使醫師診斷困難度增加。若陸續出現心悸、氣喘、胸痛等,應趕快就醫確認。 心肌炎於近日受到關注,主要是大家為了對抗新冠病毒接種mRNA疫苗,但美國於 2021年6月開始,出現接種 PfizerBioNTech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及心包炎的個案,特別是施打第二劑過後的男性青少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審查當時可取得的數據後,總結施打 COVID-19 疫苗的利益大於發生心肌炎的風險,並建議 ≥ 12 歲青少年及人持續接種疫苗。但提醒注意,一旦接種後出現胸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在病發前常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嘔吐、腹瀉、肌肉痠痛、疲倦乏力、臉色蒼白及心悸、胸悶、胸痛、心搏過速或過緩,或心律不整等,甚至休克。 不同年齡層患者可能表現不同的症狀,成年急性心肌炎病患可能出現疲倦、胸痛、呼吸困難、心悸或昏厥,其他症狀還可能有頭痛、喉嚨痛、發燒、腹瀉、疲累、心律不整、下肢腫脹、關節疼痛,甚至休克。 嬰幼兒的症狀較不具特異性,表現可能為焦躁不安、發燒、食慾不振、心搏過速及發紺。至於超過兩歲的幼童,臨床表現可能是胸痛、腹痛、肌肉痠痛、疲倦、咳嗽及水腫等。
蕁麻疹是皮膚過敏的一種,特徵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塊紅腫的膨疹,大小形狀不規則;疹塊出現後,伴隨明顯劇烈的發癢感。如果發作時間短於六星期,稱為急性蕁麻疹,若長於六星期則為慢性。除了急性與慢性之分以外,尚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丘疹性蕁麻疹:對蚊蟲叮咬起過敏反應的蕁麻疹。 寒冷性蕁麻疹:受寒冷刺激引發的蕁麻疹。 日光性蕁麻疹:由日照引起的蕁麻疹。 壓迫性蕁麻疹:由緊身衣物加壓引發的蕁麻疹。
白內障是指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混濁,導致光線無法完全穿透而造成視覺模糊,而且是無法以眼鏡矯正的現象。白內障通常又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情形,其中又以後天性的老年人白內障最為常見。 老年性白內障是種自然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眼球內部的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以致於逐漸混濁不透明,導致視力慢慢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工作,老年性白內障可說是銀髮族最常見的疾病。 白內障主要發生在眼睛內部的水晶體,常見症狀包括視力不穩定、視力模糊、複視、畏光、夜間炫光、色彩感知異常等。如果不及時治療,白內障可能引發併發症,如青光眼和虹彩炎。 常見的白內障的前兆有以下6個,如果有以下的徵兆,務必進一步由眼科醫師診斷: 看遠視力減退,或有一眼呈現不穩定 看近老花眼度數加重,感覺不適 電腦驗光度數變化大,常須更換眼鏡 室內室外視力變化大,夜間視覺變差 若遮擋一眼,其一對比敏感度差,有時出現眩光及光暈 視覺像是玻璃變髒又變黃,嚴重者也會致盲 白內障的成因與種類有關,白內障的種類包括老年性、外傷性、併發性、先天性、代謝性、藥物性和後發性等。容易患白內障的高危險族群包括年齡55歲以上的人、遭受眼睛外傷、代謝性疾病患者、長期使用某些藥物、高度近視者等。 診斷白內障通常需要眼科醫師的評估,並包括裂隙燈檢查、眼壓檢查、眼底檢查等。白內障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手術通常包括水晶體乳化和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的時機取決於個人生活需要和視力受損程度。 手術後需要嚴格遵循照護細節,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副作用。此外,預防白內障的措施包括避免日曬、禁煙、攝取特定營養素、避免眼部外傷等。在接受手術之前,患者需要處理任何基本健康問題,接受眼睛檢查,填寫同意書,並遵循飲食和藥物的指導。此外,手術前要服用鎮靜劑以減輕焦慮。
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又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在2019年末於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首次被發現,之後迅速擴散至全球,逐漸變成全球性大瘟疫,成為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流行病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 WHO)於2020年1月30日公布此為一公共衛生緊急事件,2月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2019),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則將此病毒學名定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國內於2020 年 1 月 15 日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2020年 1 月 21 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 2021 年 5 月爆發第一次社區感染;2022年Omicron 變異株流行,截至7月底,全國染疫人數突破四百萬例。 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近距離密切接觸或經由染污物品間接接觸,甚至氣溶膠傳染。常見症狀為類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四肢無力、疲倦、咽喉疼痛、流鼻水、乾咳等,也可能伴隨有嘔吐、腹瀉、味覺或嗅覺喪失等,部分病人會轉為中重症如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但也有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卻仍具有傳染力。 部分 COVID-19 患者在急性期康復後,會有持續性或新出現的症狀,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 (post-COVID condition)。也有患者於感染後很長一段時間仍受到症狀困擾,被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由於新冠病毒問世僅2年多,且變異株不斷出現,缺乏長時間的研究數據,目前還不知道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全部影響。 目前預防COVID-19的方法包括接種疫苗及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性介入措施),隔離與檢疫是避免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但隨著病毒傳播迅速及致死率下降,各國陸續放寬隔離與檢疫措施。
青光眼主要是由於眼球內壓力(眼壓)上升而引起的。位於眼的前方是前房,有一種清澈的分泌液(眼房水)不停的流入,再經由前房角流出,假若眼房水的流動遇上阻塞,眼壓會上升,就可能會導致視神經永久性的破壞。 青光眼從早期單純的認為是急性或長期眼壓升高導致視覺功能受損,到近年來終於確認青光眼是個多樣化的視神經病變,難以單純用眼壓的升高作為發病的原因。 因為在實際病例中可以發現,有此人眼壓雖在正常範圍內,但仍可能有青光眼的視神經病變,有些人眼壓偏高,卻未必會有青光眼,因此目前醫界一致認同的定義是青光眼為一群不同原因的疾病組合,他們的共通點是具特徵性的視神經病變同時伴隨有典型的視野缺損,而眼壓的升高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之一。
高血壓是指靜止狀態時所測得的血壓持續地高於或等於140(收縮壓)或90(舒張壓)mmHg。高血壓與國人十大死因中的腦血管疾病(第二名)、心臟病(第三名)及腎臟病(排名六至八名)密切相關。顧名思義,血壓是血液施於血管壁的壓力,心臟在收縮時血管壓力較高,測得的血壓稱為收縮壓,放鬆時壓力減小,稱為舒張壓。一般健康成人的收縮壓約在120、舒張壓約在80毫米汞柱之間,當收縮壓來到130-139、舒張壓來到85-89mmHg,就可能進入高血壓前期,屬病發之灰色地帶,需開始留意飲食與生活型態的調適,以預防血壓值繼續攀高。 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有些則有上述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患者很難自我察覺。臨床表現的症狀,通常是因為高血壓已持續好一段時間,傷害到心血管系統而引發,可能病徵有疲乏、頸部痠痛、頭昏、頭痛、失眠及心悸等。高血壓也會加速血管硬化,帶來諸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腎病等。高血壓患者若合併高膽固醇或高血脂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機率會增加一倍,如再加上吸菸,致病率更高。 一兩次血壓測量值偏高,不代表一定就罹患高血壓,這可能是基於某些外在變因,如剛進行劇烈運動或情緒過於激動等,但假使在固定時間、不同天數的測量值,超過三次以上為血壓過高,則應盡速就醫查明,做進一步的控制。
過敏性結膜炎主要是由過敏原或刺激物引發過敏反應所引起,常發生的部位在眼瞼與結膜,上面具有許多肥大細胞(Mast cell),當受到常見的過敏原例如:花粉、灰塵和黴菌,就會刺激肥大細胞上表面的免疫球蛋白E(IgE)引發後續一連串的免疫反應,會導致病人感受到眼睛搔癢難耐、眼瞼充血等過敏症狀。過敏性結膜炎主要可分為兩種大類型: 1.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這類型的過敏性結膜炎與季節性過敏有關,常發生在春季和夏季,少見在秋季。主因是接觸大自然的花粉、花草或其他空氣傳播的過敏原,接觸後引起急性的過敏反應,導致眼睛癢,結膜和眼皮等處也會出現水腫,因此引起過敏性結膜炎,一般多在一天內緩解。 2.常年性過敏性結膜炎:常年型全年持續存在,主要由動物皮屑、灰塵和黴菌孢子等室內過敏原所引起,有時隱形眼鏡也會導致,這類的過敏原大多長久存在,經年累月的慢性刺激因而導致過敏性結膜炎。病人多半會眼睛癢和異物感,檢查多半會有結膜充血或水腫,嚴重時結膜也會出現乳突狀凸起等較為嚴重的發炎反應 另外三種眼科疾病也是免疫相關引起的結膜問題,引起的問題更為嚴重:異位性角膜結膜炎、春季性過敏性角結膜炎和巨乳突結膜炎就有可能傷害角膜,引起較為嚴重的後遺症。過敏性結膜炎一般可以使用冰敷、人工淚液沖出過敏原,藥物或發炎物質來緩解過敏症狀。最核心的問題,仍是避免接觸過敏原。 ★本文共同審稿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角膜科研究醫師 潘立岩
血便大至上分肉眼可見及非肉眼可見,肉眼所見是指上完廁所後,發現馬桶內有鮮血,或是擦拭的衛生紙上沾鮮血,由於血便的情形輕重不一,有時候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發現陽性,才被告知有血便情形,這屬於肉眼看不見的血便。 但無論何種情形,血便就代表消化道可能有某處正在出血,包括上消化道的胃部、小腸前端或下消化道的小腸後端與大腸直腸的疾病所引起;下消化道疾病是造成血便的主因,尤其是大腸直腸或肛門出血佔比達80%至85%。 另外,血便的顏色,也跟出血點有關係,若是鮮紅色糞便,比較是下消化道疾病造成,離肛門越近的疾病顏色愈深,越遠就會轉為暗紅色。如果糞便中的血是一滴滴的或噴射方式濺出,與大便呈現分離的狀況,或在衛生紙上沾有一大片血跡,通常與痔瘡或肛裂關係較大,仍要留意是否由直腸炎、直腸癌引起。 至於比較黑的糞便像柏油狀 (Tarry stool) 或是黑便 (Melena),主要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見如:胃潰瘍等,嚴重時會合併有吐血的情況。 由於血便發生原因很多,一般來說,若因糞便較硬、排便不順而出血時,有可能是肛裂或痔瘡所引起;但若同時有排便習慣改變、糞便黏液變多、大便變細、體重下降或發燒、腹痛等其他症狀時,就可能是更嚴重的大腸直腸癌或憩室炎等疾病,應盡快就醫診治。 因此,必需找出問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而而治療的方式,也因疾病而不同,若痔瘡,嚴重者(符合開刀適應症)需開刀治療,若是癌症則看癌症期別,手術化療放療都有可能;至於其他感染性或的腸道問題,則多以藥物治療為主。 在診斷部份,判斷是否為癌症引起,經過詳細的問診跟肛門指診之後,若有懷疑是大腸或直腸出血,可以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排除是否因大腸直腸癌的造成的血便。 預防端會建議改善生活習慣,要維持多蔬果少紅肉,維持好的腸道健康,並養成運動習慣、戒菸戒酒。若本身有大腸直腸癌病史或有大腸瘜肉的民眾,則必需定期進行大腸直腸鏡追蹤檢查,降低罹癌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的護腸四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五十歲以後除了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更建議至少做過一次大腸鏡檢查。
想看看,一個有效的抗癌治療,如果因為副作用,導致治療中斷,或病人不願意繼續接受治療,這會是多可惜的事,癌因性疲憊症,就是最常阻礙治療進行的原因之一。 癌因性疲憊症,簡稱「癌疲憊」,是一種與癌症本身或癌症治療相關、讓人持續困擾且主觀感受到的疲勞感,這種疲勞感或身體耗弱感,涵蓋身體上、情緒上、甚至是認知上,而且這些感覺,不成比例的高於近期之身體活動量,影響到正常生活。例如: 無法處理家庭日常事務,甚至連洗澡、如廁等基本的自理活動也變得困難;也可能影響到正常進食,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影響情緒,導致憂鬱失志;甚至因身體過於虛弱,被迫延遲或中斷治療,這都可能讓狀況惡化。 根據2015年針對台灣北、中、南共23所醫療院所的研究調查指出,92%台灣癌症病人具有癌因性疲憊症問題,甚至超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憂鬱,成為最令人困擾的症狀。 這個症狀,不只發生在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更頭痛的是,有些病人的癌疲憊並不會隨著治療結束而消失,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理,甚至可能會日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