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名稱: 濕疹
-
英文名稱:Eczema
-
別名:溼疹
濕疹是什麼?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發炎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劇烈搔癢、反覆發作,容易演變成慢性為主要特徵。濕疹依不同的疾病分類會有不同的型態,好發在不同的部位。急性發作時,以群集的小水泡、丘疹泡為主,針尖到粟米大小,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季節及部位,慢性期可以是紅色脫屑的苔蘚樣斑塊。
導致濕疹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然而研究人員認為它是由過度活躍失調的免疫系統引發的。目前尚未發現濕疹的根治方法,但是透過規律治療和自我皮膚保養,例如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定期滋潤皮膚以及塗抹乳液或藥膏等,可以緩解瘙癢並防止濕疹再次發作。
濕疹的成因是什麼?
濕疹是一個症狀的通稱,它包含的疾病多達幾十種。根據國家衛生服務 (NHS)的研究,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結合似乎與濕疹的發展有關。醫學上的命名有引起發炎的原因如: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日光性皮膚炎、鬱積性皮膚炎、蟲咬性皮膚炎、汗疹;或以部位、形狀命名如:尿布疹、顏面濕疹、富貴手、手部濕疹、汗疱疹等等。
在不同的家疾病下,當患者暴露於某些觸發因素時,可能會導致惡化,例如:
- 花粉、黴菌、塵蟎、動物和某些食物(針對過敏者)。
- 寒冷乾燥的空氣。
- 皮膚接觸水或清潔用品。
- 皮膚接觸刺激性化學物質。
- 皮膚接觸羊毛等粗糙材質。
- 壓力等情緒因素。
- 添加到潤膚乳液或肥皂中的香精或染料。
臨床上則依照病變的形式大致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的濕疹易有紅斑、水泡、破皮、糜爛、腫脹、痂皮等症狀,「濕濕」的名稱就是依這一類病灶的表徵而來。
慢性濕疹呈現的症狀則多為乾燥、增厚、變粗糙、帶有鱗屑或色素沈澱等變化。常見在神經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鬱積性皮膚炎、富貴手等疾病中。慢性濕疹常會有反覆性發作,如果沒有妥善控制,可能因為天氣改變、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症狀就又發作起來。
濕疹的疾病發展?
- 急性濕疹:發病急,紅斑、丘疹、水泡、膿、糜爛、結痂等各型皮疹循序出現,常見2至3種皮疹同時並存或在某一階段以某型皮疹為主。常因劇烈搔癢而搔抓破皮,使病況加重。
- 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 慢性濕疹: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漸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
濕疹無法治愈,但可以通過正確的治療有效地控制症狀。治療可能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和藥物治療的結合。
在某些情況下,濕疹會導致其他併發症,例如感染、哮喘或皮膚惡化。幸運的是,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可以幫助預防併發症。
濕疹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沒有可用於診斷濕疹的特定測試。通常醫師可通過與患者討論自身的症狀並檢查皮膚來診斷病情。針對接觸性皮膚炎,可以用皮膚貼布試驗來幫助找到可能的過敏原。
貼布測試可以查明引發接觸性皮膚炎的過敏原,將可能誘發過敏的物質塗在貼片上,並將貼片貼在背面的皮膚。如果過敏原是患者的誘因,則皮膚會出現紅腫等過敏反應。
濕疹該如何治療?
濕疹無法治愈,因此治療包括控制症狀並試圖防止進一步發作。
濕疹的一些治療選擇包括:
- 潤膚劑:可滋潤皮膚,維持皮膚表面的水分,可以避免皮膚乾燥、 搔癢及不適。
- 類固醇:可分外用和口服
1.外用類固醇:可減低皮膚發炎的情況,如搔癢、增厚和紅腫。醫師會按病人的年齡、患處及嚴重程度去決定藥物的強度。塗抹時 只要薄薄一層,不用塗抹太多,只要病人遵循醫師的指示正確使用,就能降低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2.口服類固醇:可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療程來控制病情,患者必須在醫師的處方下才可使用口服類固醇。
- 非類固醇藥膏:可以有效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及其他敏感性皮膚炎,也不會有塗抹類固醇產生的副作用。
- 抗組織胺:可以舒緩濕疹所引起的搔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