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 失智.失智專題
搜尋
關懷
共找到
1694
筆 文章
-
-
2023-11-06 失智.新手照顧
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失智照護5階段 擬訂計畫打長照硬仗
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400萬人,依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加上年輕型失智症,全台逾30萬失智人口,代表至少有超過60萬個失智家庭,且數字持續增加,未來每個人都可能面臨失智照護問題。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常務理事郭慈安說,失智症者照護過程漫長,約分五個階段,失智症者及家屬在各階段需有不同應變,要學習「當個聰明照顧者」,善用社會、民間資源減輕重擔,家人接力互助完成長程賽事。家屬要先了解失智症目前病程,並安排資源,才能擬訂照顧計畫表,打好長照硬仗。善用資源 學當聰明照顧者失智前期將面對頻繁進出醫院的「預備照顧期」,到確診的「新手照顧期」,家屬除了要開始接受事實外,也需要知道各階段的病程,將出現哪些照護問題。若持續處於懷疑家人罹病,不願面對,全家可能會都籠罩在情緒低氣壓下,只會更勞心勞力。全台有114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可幫助家屬提出最適切的照顧計畫。及早規畫 年輕也會患失智「年輕型失智症者」近年備受關注,郭慈安表示,年輕型失智症者還有工作能力,可透過勞動部「職務再設計」計畫調整工作內容,仍能穩定在職場工作,且有助於延緩病程,因此一定要尋求專業諮詢輔導,協助留在原公司或是媒合就業機會。郭慈安說,年輕型失智症者不易被發現、診斷,民眾對於疾病症狀的敏感度要提高,年輕時要懂得及早規畫未來,如預先安排好長照、失能險等保單,避免家人承受龐大經濟壓力。「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於12月8日舉辦,邀請到「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作者珍妮芙‧彼尤特醫師線上分享年輕型失智者歷程。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 (12月8日舉辦)失智症已成為公共衛生首要議題,聯合報將於台北市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場專題演講,包含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將分享失智照護知識與技巧。失智症年輕化是一大隱憂,對家庭及社會衝擊極大,該如何預防及控制,聽聽專家怎麼說。●報名:https://bit.ly/3QO85bz
-
2023-11-05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其實也能很長壽!9旬糖友這樣過 醫指4關鍵未必要去大醫院
民眾聽到確診糖尿病,常會覺得「人生黑白」,但其實糖尿病並不可怕,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治療,而且可以很長壽,還未必需要去大醫院。為了導正國人對糖尿病的迷思、鼓舞糖友,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於11月5日「世界糖尿病日」舉辦「2023世界糖尿病日-胰島素跨世紀102年活動:第二屆長壽、幸福、傑出成就獎章頒獎典禮」,表揚長期勇敢面對糖尿病的病友。 糖尿病找上門,人生照樣精彩!3糖友獲獎,不向「糖」低頭。 9旬糖友獲「長壽獎」,與糖共存32年!「長壽獎」得主之一的屏東縣內埔國小前校長劉祿德,現年92歲,5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79歲開始胰島素治療,施打超過13年。但糖尿病不減他對生命的熱情,反倒更重視健康,在太太支持陪伴下,不僅持續在教育界奉獻心力,卸任後也仍持續著作、進修,80歲時更以短短3年時間獲碩士學位! 母獲「幸福獎」:為孩掌握知識,哭過更加堅韌!「幸福獎」的得主徐鳳吟,是13歲第一型糖尿病女孩「予安」的媽媽。11年前予安發病急診,出現酮酸中毒,有大腦休克風險,住院7天才好轉返家,期間心疼愛女痛哭了3天。「還有很多事要學」她警覺,擦掉眼淚、拾起傷心,掌握健康飲食秘訣,陪伴予快樂成長。她對糖尿病說:「雖然我不歡迎你,但我謝謝你,教會我這些年的這些事。」 她獲「傑出成就獎」:因糖尿病反而過得更健康!「傑出成就獎」得主之一的40歲音樂家張筑婷,國小三年級就確診第一型糖尿病,三餐飯後、睡前須打胰島素,一過就是30年。但糖尿病同樣無法阻礙她,不僅從小未曾因病哭過,反倒覺得「習慣就好。」,並認為正因為糖尿病,讓她比大多數人更重視健康。後來她追逐夢想,成為了音樂家,現也持續專注工作、繼續築夢。 糖尿病其實也能很長壽!醫指4關鍵,未必要大醫院。 避免迷思、確實治療!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指出,糖尿病其實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問題就在於國內糖友控制並不理想,不少病友對藥物存在錯誤觀念,常見例如認為藥物會傷腎、胰島素如「嗎啡」打了就無法脫離。 李洮俊理事長說明,糖友減壽的主要原因來自併發症,據統計,台灣糖友超過5成最終死於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每年也有許多糖友腎病變,最終進入透析治療。李洮俊理事長表示,台灣各類藥物都有,最佳控制方法之一就是穩定用藥。 糖友甚至能比常人更健康!得了糖尿病,不代表一定會折壽。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據研究,若糖化血色素、血壓、血脂都能控制達標,沒有蛋白尿、不抽菸,不僅整體死亡率與非糖尿病患相去不遠,發生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機率甚至比常人更低。 當個案受到良好照護,不只是壽命、生活品質可與一般人無異,甚至更好!陳宏麟理事長解釋:「畢竟一般人並不像糖尿病病友會定期就醫與追蹤。」 糖友照護未必要去大醫院?!李洮俊理事長強調,慢性病照護絕不是醫療為主,「病人自我照護管理」才是重中之重!以病人為中心,讓病友自己了解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模式。 基層診所對於糖尿病友來說,距離近、就醫方便,具有可近性的優勢,能助穩定控制。也具有周全性,為病友持續提供正向、專業、持久的支持。同時還具有協調性,一旦發現糖尿病友有大小血管疾病、併發症等問題時,除了上下轉介,目前還有橫向連結,可以適時適切地轉介。 去污名化!糖尿病「免拍謝」。除了滿足醫療需求,「去污名化」對於糖尿病照護也非常重要。糖尿病可能因「尿」字等因素遭到污名化或受異樣眼光,許多病友罹患糖尿病不好意思講、甚至躲起來打胰島素,這也間接影響照護成效。陳宏麟理事長解釋,糖尿病其實就是個血糖過高的疾病,了解疾病本身、支持糖友,更有助照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控糖.糖尿病不能喝含糖飲料!盤點「8種糖友能喝飲料」,有助血糖控制
-
2023-11-03 失智.名人專家
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了解失智症 輕度認知障礙有機會逆轉
確診失智症後,無論是自己或家人,必然會走向一段可能充滿迷惘、害怕的歷程,旁觀者可能不解失智者的各種迷惑行為,但其實他只是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希望家屬或照顧者能走進他的世界,透過靈性關懷給予愛、陪伴與指引。以平均存活8至12年的病程來計算,失智症除了疾病本身,還可能帶來沉重的照護費用及家庭關係、日常生活問題。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政府及民眾要及早做好準備,幫助家屬減輕照顧負擔,也維持患者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失智新藥 僅適用初期患者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完全治癒失智症,健保署通過的幾種藥物,主要為「膽鹼酯酶抑制劑」與「非競爭性NMDA接受體阻斷劑」,可以改善認知功能、延緩退化速度。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今年7月批准第一款可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其作用為清除大腦內的β類澱粉蛋白,可減緩惡化速度,被視為治療曙光。失智新藥有望於2025年在台核發,徐文俊說,其適應症限於阿茲海默症初期的病患,一年治療費用高達26500美元,整個療程為18個月。後續還有許多醫療量能、健保財務、公共識能等問題待解決,並非「失智有藥醫」這麼簡單。據健保署去年就醫統計,有1.2萬名患者是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他們的問題更為困難,新藥對於他們或許更有意義。注意警訊 日常生活要三動失智症新藥僅適用於「早期」及輕度認知障礙,民眾應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徐文俊強調,輕度認知障礙進展到輕度阿茲海默症,大約5至10年時間,55歲就要注意十大警訊,若是在輕度認知障礙階段即接受治療,有機會恢復正常的認知能力。日常生活要維持三動(運動、腦動、互動),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避免失智危險因子。如果真的失智了,該怎麼辦?徐文俊建議,經由專業醫師診斷開立藥物搭配非藥物治療,並規畫未來不同病程的照護計畫,以及盡早進行財產與信託保護財務。照顧失智者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預立醫療計畫、靈性照顧也是重要議題,鼓勵民眾盡早採取防範措施,尤其是失智者認知功能狀況尚良好時,依需要和意願合理分配資源。【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 (12月8日舉辦)失智症已成為公共衛生首要議題,聯合報將於台北市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場專題演講,包含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將分享失智照護知識與技巧。失智症年輕化是一大隱憂,對家庭及社會衝擊極大,該如何預防及控制,聽聽專家怎麼說。●報名:https://bit.ly/3QO85bz
-
2023-11-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培養下一代的好醫師,也要用心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想看本文剛從6年8個月健保署署長的崗位退休下來的醫學院教授語重心長地道出:「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想看本文一位曾經當過醫學院院長、參與教育部醫學教育與醫學院評鑑多年的老醫師,分享兩篇美國關心醫學教育的社論,《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指出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造成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另一篇《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如何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在「教師節」(9/28)與「醫師節」(11/12)的期間,在「醫病平台」討論醫師的培育,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的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醫療團隊成員、醫學院師生以及病人團體的心聲。一位我尊敬的學長與我分享了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The Moral Crisis of America’s Doctors)(2023.7.14),看完以後使我非常震撼。作者一開始就以美國陸軍醫院精神科醫師在研究醫師自殺的問題時,引用的「moral injury」(道德傷害)一詞,這本意是指像軍人因為執行任務,犧牲了無辜的平民而引起情緒創傷,而作者就以「道德傷害」來形容醫師因為制度逼使他們做了他自己為不對的事所引起的情緒創傷。文中指出許多醫師在訪談時表示,他們的專業尊嚴因為醫院太注重服務量而受傷。這種不滿的情緒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更是嚴重。這些需要面對病人或家屬的醫師,對於院方這種以醫療獲利為主要考量的上級單位,要求讓病人提早出院或開不需要的檢查,尤其感到憤怒不滿,他們覺得自己的對錯觀念被這種幕後操盤者扭曲而受傷。有些醫師認為病人與家屬真正需要的是關愛與說明,但這種花時間的工作卻不受制度上的鼓勵。有醫師直言:「我每天聽到的是因為這病人的這種保險,你不能開這種藥或做這種檢查。」 「每天我都得提醒自己這制度是多麼的野蠻!」在急診處與加護病房工作的醫師特別感受到這種制度給予的壓力。年輕的醫師尤其感到無奈,他們醫學院畢業時,身上還背負著許多醫學生貸款的壓力,當他們發現自己所期待的「高尚職業」竟有這種困境,真是情何以堪。最後作者訪問了幾位醫師,他們因為受不了聽任非專業人員的指使,憤而離開大醫院,選擇自己開業,做一種他們稱之為「直接照護開業」 (direct-care practice)。他們不受過去醫院規定必須七分鐘內看完一個病人,而今他初診可以用一個小時或以上的時間,複診可以長達半小時,醫病雙方皆大歡喜。當年因為以「助人」為動機而學醫的年輕人終於找回自己的快樂。這篇文章之所以讓我產生「戚戚之感」,是因為它說出了許多關心醫療品質、醫學教育以及醫病關係的醫界人士所擔心的問題。我們捫心自問這種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所造成的醫療環境不也發生在台灣嗎?難道我們不也應該正視「台灣醫師的道德危機」嗎?這也使我想起幾年前看了一篇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Societal Perceptions of Physicians: Knights, Knaves or Pawns?) (JAMA 2010)引起很深的反思,並曾在我的「杏林筆記」專欄分享個人的看法。這篇社論的大意是,如果我們認定醫師大多是能自律、不用規定也能作出符合職業道德的「騎士」,那政府就不需制定太多規範,否則為書掣肘,反倒使他們無法做專業認為應該做的事;但如果社會觀感認為醫師大多都是只顧私利,罔顧病人安危的「騙徒」,那政府就要以防範小人之心,訂定罰則,執法從嚴;如果社會觀感認為醫師都是自我要求不高,只關心不要抵觸法令的「士兵」,那政府就需要制定法條細則讓醫師遵守,才不會傷害病人。這篇論文的結論是,「目前的醫療照顧品質不一、呈現明顯的醫療浪費或甚至詐欺,以致於美國的醫師被人認為不是『騙徒』、就是『士兵』,而很少是『騎士』。然而真正導致大眾對醫師的不信任,並非都是來自一樣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的健康照護系統仍然有不少的『騎士』醫師。」我認為在醫學院的醫學教育中,除了利用各種科技、言教、身教,讓醫學生學到「診斷」、「治療」之外,還要用心檢視「產品」出廠之前的安全性,做好「把關」,確保在他們畢業之前,不是「士兵」,更不是「騙徒」。其實更重要的是大環境,如果醫院大多是營利為主的極端企業化管理,而社會人士(包括病人與家屬)又只關心自己的權益、不守秩序、不尊重醫護人員,這種「騙徒」充斥的大環境,又怎能期待我們能培育出秉持理想的「騎士」醫師呢?這也使我想到幾年前年一位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年輕醫師,在畢業典禮過後來見我,談話中表示自己深深後悔學醫。他說他當初考上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時,他的高中同學都非常羨慕他,他自己也非常滿意自己的選擇,而每年都回到他的母校建國中學與一些學弟分享學醫的樂趣以及他對將來行醫,救人濟世的憧憬。想不到五年級開始進入醫院臨床實習之後,他看到有些病人或家屬對住院醫師的無理要求,甚至言語或肢體的暴力,也看到辛苦教學、照顧病人、作研究的老師,因為醫療糾紛而感到心灰意冷,説到激動得流下淚來。當時我深受這位年輕學子對台灣醫病關係的失望所刺激,而找到醫界七位老中青三代的醫師以及三位關心台灣醫病關係的社會有心人士共同開始了「醫病平台」的電子報,希望能讓醫病雙方可以有個平起平坐的園地各自發表對各種醫療有關問題的看法,讓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透過瞭解對方的看法與困難,而能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坦白說,當時我們並沒有真正意會到我們的醫療大環境的危機並不只是醫病關係一環,漸漸地我們開始注意到醫療過度企業化的趨勢,也嚴重影響到執業環境、醫師的士氣,進而導致醫病關係的惡化, 我們不也應該正視「台灣醫師的道德危機」嗎?我誠懇地希望在我們一起耕耘的「醫病平台」,台灣醫病雙方可以藉這兩篇發人深省的文章《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用心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難忘的教師節醫病平台/全民健保改革何去何從?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健保改革何去何從?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想看本文剛從6年8個月健保署署長的崗位退休下來的醫學院教授語重心長地道出:「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一位曾經當過醫學院院長、參與教育部醫學教育與醫學院評鑑多年的老醫師,分享兩篇美國關心醫學教育的社論,《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指出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造成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另一篇《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如何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在「教師節」(9/28)與「醫師節」(11/12)的期間,在「醫病平台」討論醫師的培育,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的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醫療團隊成員、醫學院師生以及病人團體的心聲。現在年輕世代的醫療人員對職業的價值解讀都有自己的看法,人生就是那麼現實,一定要到一個年齡,或者面對生命即將離去才會頓悟生命。結婚才會感受單身的自由與家庭的幸福感,養小孩才會感受到孩子怎麼那麼麻煩與孩子成長帶來的歡笑。我依然記得大一的外籍英文老師教我們的一首詩「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我們都有很多機會做生命的抉擇,結果也不一定有好壞的對錯,就只能說是自己生命的修行!每位醫療人員投入職場的成長背景不同,會有不同感受。民國68年我當第一年住院醫師,就被指派專責照顧啟蒙老師李俊仁教授與哥哥李伯皇教授手術的腎臟移植病人。當年免疫抑制劑沒那麼好,病人常會有急性排斥或感染現象,真的很累、很無奈,可是看到病人「重生」的感恩,令人開心的成就感只有自己能體會,我也將推動台灣器官捐贈與移植當成自己的醫療志業。在目前商業社會中,很多行為抉擇的第一考量是值不值得?事實上,沒有一個職業像醫療工作者那麼幸運,每天從上班到下班都可以不斷地幫忙病人解除生命上的痛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善事。這是一種修行,也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感受到所謂當醫者的成就感!醫療同業在臉書埋怨工作環境惡化,也到街頭抗議,我覺得政府官員不要期待醫療工作者用「做功德」的心態來活每一天。我也明白當工作不快樂的時候,必然會有情緒的反應,真正受傷害的是醫療品質下降。過去我們常都希望說醫療體系同仁需要有「醫德」,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必須要很誠實的面對人性。七年前我有機會由臨床外科醫師、院長、教授進入健保署擔任政府官員,當時內心就是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實務經驗,把醫療環境做務實改善,讓每位醫療體系的人都很能夠快樂的工作,真正受益的還是我們的民眾,可以得到最好的健康照顧。我明白健保體系是台灣醫療的最重要的基石,在教學門診,我會問年輕醫師為什麼會覺得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他們也無法全方位論述健保到底是哪裡做得不好。其實台灣的健保改革真的不是那麼困難,27年前公衛前輩們規劃這「單一保險人」與「總額預算制度」的確創造台灣醫療奇蹟,傲視全世界。臨床醫療人員卻咬牙切齒覺得被壓榨,醫院管理者的主流論述是強調醫療投資要越多錢才會有好的醫療品質,這個簡單「有錢有享受」的道理是很容易明白。問題是錢從哪裡來?醫界沒有人敢誠實檢討現在的總額有沒有務實使用。改革的精髓是民眾一定要承擔責任,我們以往只會要求醫院、醫師承擔所有醫療品質的壓力。我的朋友跟我分享一個故事:某公司的一名員工,工作認真,每天自願加班到很晚。原以為等待他的是升職加薪,然而他卻被公司開除了。公司解釋,鼓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按時下班,而不是用加班來證明自己工作認真。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沒有選對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國內病人每年平均就醫次數有14次,國外約5次,每位病人門診都需要醫護人力,做檢驗、檢查都需要檢驗師與放射師的接手,點點滴滴都是現實醫療生態的無奈。我覺得當政治家、醫者、企業家的邏輯思維都是以人的福祉爲根本,每一個政黨都需要編織一套故事,來彰顯自己跟其他政黨的差異,保證會為選民大眾帶來更多的益處。每一個政治人物都希望爭取更多的選票,所以候選人可能傾向選擇能夠讓他獲得最高總票數的立場。然而美國甘迺迪總統有時候選擇喪失選票,但是更能建立一致形象的立場。政治領導人和政客之間的差異在於政客願意採取任何立場,只要能夠得到更多選票。這也是我們醫界無法看清的根本問題,太多不必要醫療行為的資源耗費讓我們無法獲得合理對待,一直在總額需增加多少的泥沼打轉。唯有務實去面對每一個醫療行為的醫療資源使用,用心積極的做健保改革才不會累死我們很多大醫院裡面的醫療同仁!我知道要傾聽外界聲音、力求務實的溝通,很多人就舉例說我們在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健保插管急救病人比工人通廁所馬桶更便宜、一顆藥價格比糖果還便宜。怎樣讓健保的資源能夠妥善運用是很有藝術的,我們一年有3億2千多萬件的健保申報件數,健保署只能信任醫療體系都誠實申報。人性就是很微妙,若是大家的醫療行為多加一個症狀的敘述就可讓申報點數更高,可能就會多申報。大家有聽過的「囚犯理論」,當大家不斷地在衝業務量的時候,那結果就是醫療點數超過總額,點值下降;當大家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的時候,那時候總額高於醫療點數,點值就上升。如此,我們不必做那麼累,我們還是可以得到一樣多的錢。當民眾需要「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時,醫師就要善盡告知說明、做好醫病共享決策,醫療品質一定會更好!這關鍵點就是民眾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錢時,他自然會省思判斷他所要求的醫療行為是否真的有需要?醫界主流是想要得到更多總額的錢,在收支平衡下必須提高健保費費率,政府施政要考量整個財政,像工商界老闆是否願意承受負擔健保費增加的成本問題,不是只有我們醫界在同溫層中討論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民眾端是否溝通到位需要更多論述。今年7月1日藥品部分負擔上路,民眾幾乎都可接受這合理的政策,沒有反彈抗議的聲音,表示民眾聽得下去應該是政府官員施政能力的基本要求!當年我們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建立所謂Medicloud的醫療資訊雲端分享,讓醫學中心、診所、民眾都可在診間、藉由健康存摺分享資訊,很成功的減少「重複」檢驗檢查與「重複」開藥,只是「不必要」檢驗檢查在還沒有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之前,還有再努力的空間!兩年前有一位診所醫師的居家醫療照顧申報,那個病人已經死亡了,醫師還繼續申報居家醫療的費用。健保署同仁在資料裡面發現異常,清查結果就發現他虛報的費用是808萬元,他未開慢性病連續處方籤卻也申報診察費,沒有病歷而申報費用、無居家訪視無病歷、沒有藥師期間申報藥師費用等等,我們請他「自清」就繳回來5410萬元,檢察官與法官對這件違法事情相當有意見,覺得健保申報不應該這樣子,採取羈押手段訊問,最後判決這位醫師要捐贈愛心專戶1600萬元、繳公庫2400萬元,全部9988萬元。當時有位醫界前輩攻擊健保署不該如此對待醫師,事實上同仁們根本沒能力干涉檢調依法行政的辦案程序,我非常心疼盡責的健保署同仁受到委屈,不過同仁們倒是很正向的人生態度,說他們挨罵也算是上班領薪水的部分工作!我一直覺得合理的醫療支付必須明確的規範和與時俱進,照顧弱勢也是在健保支付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則。該怎麼做呢?記得當時我們的規劃是將過時的資料做彙整,不同科一定有不同的想法,透過各個分科的討論,然後跨科的討論,到最後再共擬會議討論,這樣互相比較的時候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好的結論,也讓大家覺得比較公平。分享「公地悲劇」(Tragedy of Commons)的故事,那是前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Howard Hiatt說醫療保健與任何其他稀缺資源沒有不同,醫生負責照顧面前的病人,如果每位醫生都只為自己的患者利益行事,最終結果就不一定是公平的。正義是一種保護「公地」的努力,以確保未來醫療保健系統的資源可以永續經營。我知道台灣的健保需要面對人性、相互信任,健保的改革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沒有開始就沒有改變的機會!一位政界好朋友告訴我每個時代都會有結束的時候,有時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金剛經示:有生有滅是自然的循環。最近更能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天上一片雲,做到真心尊重與祝福彼此都能得到快樂,自然能放下內心深處的糾結,追求海闊天空的生命,平常心面對生命的安排,互勉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01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報名!2023國際失智論壇:教你確診失智後快速應變法
「許多的誤解,來自不理解。」在社會大眾還稱失智症為「癡呆症」的那個年代,總以為失智者會毫無反應的坐在原地、望向遠方,且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依靠他人,直到人生落幕。但真是如此嗎?失智者或許不記得他們受到什麼樣的照顧,但對於照顧他的人流露感情;一個溫暖的微笑或觸摸,甚或無言的陪伴,都充滿愛的意涵,而照顧者在照顧歷程中,經由理解失智者的能力,適時賦予簡單的任務,營造豐富多彩的互動關係,讓他們獲得成就感並維護尊嚴與社會保持連結。近年來,失智照護有許多新發展,例如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延緩惡化、尋求資源訂定照護計劃。失智症雖可能會讓照顧者感到棘手、疲累,但「看見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才是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雙方共好的關鍵。而疾病所引發的財物問題、照顧處理、家庭關係,除失智症家庭更會牽動至整個社會,需要全民共同關心及參與。在面對這些複雜問題的解方之一在於靈性照顧。從靈性切入,能夠改善生活品質,增強面對疾病的韌性,以致於獲得幸福感。「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失智症所需要的友善社會環境、民眾最想知道的年輕型與老年型失智症的差別,以及失智家庭的靈性照顧。本論壇將透過珍妮芙‧彼尤特醫師失智症的經歷,以「失智照護」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與座談分享,在她著作《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一書中,提及年輕型失智者迫切需要生涯規畫,尤其是職場、子女教育。彼尤特醫師以自身經歷分享失智者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扭轉一般大眾對失智症的歧見,表述失智者仍可以保有生活品質並發揮個人價值,藉由靈性的追求得到幸福感與喜樂的心。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將在「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中講述如何同理、換位思考來認識失智者,並與失智症專家進行座談,與談者包括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常務理事郭慈安、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靈性關懷師劉亮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主編陳韻如,共同討論確診失智症後能快速應變的方法與失智家庭靈性照顧,創造失智友善的社會,最後由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跟珍妮芙‧彼尤特醫師進行焦點對談。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時間:2023年12月8日(周五)14:00-17:00(13:00開放報到)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集會堂(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5樓)電話免費報名:(02)86925588轉分機5616或2698 蔡小姐網路報名: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2023dementia-112📘《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購書點這裡👇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2529
-
2023-10-30 活動.精彩回顧
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 教你快速應變方法
失智了該怎麼辦?失智者還可以做什麼?被喻為比癌症更可怕的世紀疾病,照護費用花上近千萬元,造成家庭、社會沉重的經濟負擔。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患者也隨之增加,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統計,目前全球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失智家庭要面對各種照顧難題,包括病患精神行為異常、財務經濟壓力,應及早做規畫準備以及學習自我調適,可減少照顧過程的挫折及艱苦。失智症有些症狀讓人感到迷失又害怕,隨著全球失智時鐘不斷加快,每個人都擔心無藥可醫的大腦退化疾病會找上門。近年來,失智照護有許多新發展,關鍵是盡早治療改善症狀或是延緩惡化,尋求資源訂定照護計劃,可提昇日後失智者和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失智症不只病症本身令人疲累,後續的財物、照顧處理、更牽動整個家庭乃至社會,是全民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一旦發生在中壯年身上,對患者及家人來說,更是無法承受的痛。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所主辦的「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失智症所需要的友善社會環境、民眾最想知道的年輕型失智症與老年型失智症照護差別,以及失智者與照顧者的靈性照顧,幫助失智者與照顧者找到心靈寄託,有機會重回正常生活。「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起於10多年前被診斷出失智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所著的《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書中提及年輕型失智者迫切需要生涯規畫,尤其是職場、子女教育。論壇以「失智。一家。人」為主題,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珍妮芙.彼尤特醫師以自身經歷分享失智者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扭轉一般大眾對失智症的歧見,表述失智者仍可以保有生活品質並發揮個人價值。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分享如何同理、換位思考失智者的處境,失智症專家包括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常務理事郭慈安、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靈性關懷師劉亮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主編陳韻如,共同討論確診失智症後能快速應變的方法、如何創造失智友善的社會。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 時間:2023年12月8日(五)14:00-17:00● 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集會堂(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5樓)● 電話免費報名:(02)86925588轉分機5616或2698 蔡小姐
-
2023-10-30 活動.精彩回顧
【免費活動】「彩霞20歡喜愛您」展演活動 用音樂傳愛
二十年風雨、温暖有您!財團法人彩霞教育基金會成立於 2003 年,從銀髮機構舉辦慈善音樂會開始,致力於音樂教育已邁入 20 年,而後將關懷觸角擴及偏鄉兒童與銀髮族的音樂教育推廣,受眾達10餘萬人,我們選擇一路以「音樂」相伴,即使身處寂靜仍滿懷感恩與喜悅,因為始終有您「一路同行」 。11 月 5 日新北市政府 3 樓多功能集會堂即將登場為慶祝基金會成立二十周年,除擴大北中南二十場的慈善音樂會演出外,11 月 5 日(日) 14:30 即將於新北市政府 3 樓多功能集會堂舉辦「彩霞 20 歡喜愛您」活動,串連過去與彩霞一起攜手合作的夥伴、慈善音樂會的音樂家、基金會長期贊助的偏鄉合唱團以及服務的長輩團體等聯袂演出,藉此激起不同的火花豐富彼此生命,讓世代共融齊圓夢,本會也將以「音樂傳愛」的初衷,為邁向下一個新的里程碑而繼續努力。此次演出團體中,由陳欣意執行長邀請國內知名小提琴音樂家麥韻篁老師共同組成的「弦與弦二重奏」,於基金會成立初期經常參與公益演出;來自「新北市永和區民權社區發展協會」一群活潑健康長輩所組成的音樂舞動團體;全台第一所安老院的「仁濟安老所」長輩精彩的打擊樂演奏;由一群熱愛歌唱的熟齡所組成的「新節慶人聲樂團」;以及基金會長期贊助的南投偏鄉布農族「民和國中濁岸合唱團」的天籟美聲;還有一群經常穿縮在各大銀髮機構散播歡樂散播愛的現代老萊子-「關懷小丑協會」帶來的的歡樂演出,可說是老少同台族群融合的大匯演,藉此創造長輩與孩子的代間互動,激起不同的火花,豐富彼此生命,讓世代共融齊圓夢,長輩透過與孩子的演出,從他們身上得到活力,心靈獲得撫慰,而孩子也從長輩身上學習到關懷、體貼,促進不同世代間的了解與尊重。老的有滋有味 銀髮生活不留「白」台灣目前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對長者的關懷與照顧是勢在必行的要事。回顧基金會歷年為長輩精心舉辦的活動來看,家人的陪伴參與的確不夠,長輩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心,希望藉此活動的舉辦能喚起大家的關注,讓我們一同見證長輩的活力及無限可能!為確保持票民眾權益,持票券者可優先入場,無票券者須視現場入座觀眾情況於 14:25 開放進場,因場內容納人數有限,屆時將視場內情形開放,必要時將管制禁止入場。目前票券所剩不多,索票請速洽:彩霞教育基金會│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 25 號 6 樓Tel:(02)2570-8818~225、 270「彩霞 20 歡喜愛您」展演活動【活動時間】112 年 11 月 5 日(日)14:30【活動地點】新北市政府 3 樓多功能集會堂【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彩霞教育基金會
-
2023-10-30 失智.失智專題
97歲失智阿嬤升格電影咖 家屬這樣做讓患者保持長年輕症
97歲失智奶奶,竟然是全台最「長青」網紅?個性開朗的「中壢一朵花」,在鏡頭下化身為爆笑諧星,以一支模仿饒舌歌手的趣味短片,意外爆紅並獲邀至桃園失智症關懷協會進行演出。在孫女導演徐紫柔的異想天開下,召集了鄰居與奶奶拍攝一部阿公阿嬤金剛戰士大戰殭屍的B級片 《記憶戰隊》。在這笑料不斷的拍攝現場中,他們能度過重重難關完成電影嗎?高齡97歲的蔡鍾景妹在10年前罹患失智症,當時家人及早發現且積極治療,多年來維持在輕症的狀態,除了短期記憶有缺損外,多數時間仍可自理。她的外孫女、紀錄片導演徐紫柔,以自家經驗為出發點,將外婆的失智過程拍成正向、溫馨的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顛覆失智症給人沉重的刻板印象,「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蔡鍾景妹剛出現失智症徵兆,是由兒子、也是主要照顧者蔡瑞洲察覺的。他說,媽媽手上經常抓著錢包找錢包、拿著眼鏡找眼鏡等一般人認為的「老化現象」,經朋友提醒,帶媽媽去醫院檢查才確診是輕度失智。所幸早期發現,靠著藥物及家人的陪伴,讓媽媽能盡量維持穩定狀況。不苛責,保持失智者身心愉快家人會常跟景妹奶奶開玩笑,替她取各種可愛的綽號,如「中壢一朵花」、「美女」、「小妹」、「阿龜」等,把奶奶逗得笑呵呵,讓失智者時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對於延緩病程有正向幫助。有時候景妹奶奶會忘記事情,但家人不會予以苛責,反之,當她憶起往事時,家人會給予讚美、鼓勵。不像失智症家屬給人灰暗的感覺,蔡家人以正向、開放的態度面對失智症,家族也會討論奶奶的病況該如何處理,不怕去談論。徐紫柔形容,因為大家知道感冒會有哪些症狀,所以有症狀會去看醫生,但因為大家不知道失智症有哪些症狀,所以常常會忽略看醫生。 讓失智者發揮所能獲得成就感徐紫柔從日本攝影師淺田政志的家族照片集獲得拍片靈感,決定以幽默且自然的方式呈現外婆失智的過程,並透過影像傳遞給更多年輕人,現在聽到失智症,年輕人覺得「不關我的事」,中高齡覺得緊張害怕,「最可怕的其實是我們沒有好好認識它」。在拍攝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過程中,劇組配合景妹奶奶量身設計台詞,每句只有5到7個字,一次只給一個行為指令,導演也會在鏡頭外擺出表情讓外婆模仿,瞬間捕捉到景妹奶奶的俏皮神情。蔡瑞洲說,拍戲能激起媽媽對於生活的欲望,不會感覺自己不中用了,讓失智者發揮現有的能力,獲得自信感。小編側記採訪過程中,受過日式教育的景妹奶奶始終面帶笑容,對採訪人員說鞠躬說謝謝,給人溫暖的長者形象,失去短期記憶的她,在家人陪伴下依舊把日子優雅又快樂。失智症或許無法治癒,但我們能以不恐懼的態度面對,減緩患者的症狀,讓他們跟景妹奶奶一樣享有快樂的晚年,正如徐紫柔導演所言,「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更多電影資訊詳見「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臉書粉絲團🧠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資訊,請鎖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
-
2023-10-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難忘的教師節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剛從6年8個月健保署署長的崗位退休下來的醫學院教授語重心長地道出:「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一位曾經當過醫學院院長、參與教育部醫學教育與醫學院評鑑多年的老醫師,分享兩篇美國關心醫學教育的社論,《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指出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造成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另一篇《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如何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在「教師節」(9/28)與「醫師節」(11/12)的期間,在「醫病平台」討論醫師的培育,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的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醫療團隊成員、醫學院師生以及病人團體的心聲。2023/09/28今天是教師節,分享一段奇緣,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多年以來,我每個月都會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作兩次床邊教學,在教學的前一兩天,總醫師會從住院中的病人邀請一名心臟衰竭患者參加床邊教學。教學當日,我會帶著實習醫學生一起去看病人。我先自我介紹,表明來意,然後介紹學生,接著示範如何運用身體診察來診斷心臟衰竭,在示範的過程中,我會徵求病人的同意,讓學生們也練習各項身體診察的技能。本月一如往例,心臟科總醫師事先邀請了兩名住院病人參加今早的床邊教學,我選擇了其中一名病人傅先生,因為他曾經參加過三次床邊教學,居然還願意再度參加同樣的床邊教學,這是機率極低的緣份。另一方面,他因為心臟衰竭反覆住院,我很關心他的病情惡化程度。2018/11/29 與傅先生第一次相遇今天早晨總醫師安排了一名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的男病人傅先生參加床邊教學,他和妻子親切地接待我和一大群學生,真令人感動!我發現他的兩腳已經沒有水腫,四肢並不冰冷;中央靜脈壓不高,但hepatojugular reflux仍呈現陽性反應。我和學生們仔細觀察他的前胸壁,看不見明顯的搏動點,我溫暖雙手之後進行觸診,也摸不到任何搏動。我拿出聽診器,利用聽診第一心音來確認心尖的位置,發現心尖已經向外偏移,再運用扣診敲出心臟的左緣,確認心臟擴大了!他的第一心音非常微弱,表示左心室的收縮力嚴重受損,加上觸診時沒摸到心尖搏動,我可以想像他的左心室收縮功能應該非常差,幾乎是akinesis,符合擴大性心肌病變的診斷。他的第二心音在肺動脈瓣區非常重,音調比其他聽診區域明顯提高,表示肺動脈的壓力升高了。出乎意料地,我在心尖部位只聽到第一度至第二度的收縮期雜音,與心臟超音波報告所題的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似乎有很大的落差。男病人很客氣,同意讓每個學生都聽診。我注意到有些學生聽不見收縮期雜音,我就接手重覆再聽,發現要努力尋找,才會在特定的位置聽到微弱的收縮期雜音,比我初次聽到的雜音又變小聲了!原來,男病人的二尖瓣閉鎖不全的雜音會呈現動態的變化,有時很清楚,有時很微弱,為什麼呢?其實,多年前就有研究指出,收縮功能嚴重受損的心臟衰竭病人,若合併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可能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病人會聽不到任何雜音(J Am Soc Echocardiogr. 2006 Dec;19(12):1458-61.High prevalence of clinically silent severe mitral regurg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role for echocardiography.) 。所以,聽不到雜音的同學請不要失望。傅先生正在服用entresto和concor,所以血壓很低,血管擴張劑和低血壓,也會改變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嚴重度和雜音強度呢!如果傅先生原來的雜音很大聲,現在聽到雜音變小聲了,很可能表示目前的治療已經開始發揮效果了,這可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唷!2021/08/26 與傅先生第二次相遇今天的床邊教學,只有一名醫學生,我問他,兩週的心臟科實習快結束了,還有什麼沒有學到?他說,他想學如何處理呼吸困難和休克的病人。我說,很好!正確的診斷,才會導致正確的處置,我們就來學如何診斷一名呼吸困難或是休克的病人,是否是因為心臟衰竭所導致。我就帶著他去看一位男病人傅先生,真巧!我們再相遇了!他的右下肢有輕度的水腫,中央靜脈壓略為升高(11.5公分),hepatojugular reflux (+),左下肺有極少許的crackles,我們判斷他仍有輕度的體液過多現象。他的心尖搏動點範圍很大,直徑超過6公分,位置已向外側偏離至左中腋線,扣診所得的左心邊緣亦顯著外移,支持心臟已經明顯擴大了!觸診心尖,可以摸到LV heave,第一心音非常小聲,幾乎聽不見!再加上大範圍的心尖搏動,雖然沒有聽到第三心音,我們還是可以判斷,他的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受損了!此外,我們在心尖的部位聽到一個第二度的收縮期雜音,雖然不是典型的全收縮期雜音,我們推測是二尖瓣閉鎖不全所造成;同時,我們發現在肺動脈瓣區的P2顯著增強,表示有嚴重的肺高壓!此時,全程在旁的傅太太提問說:傅先生有二尖瓣閉鎖不全,後天要作mitral clip手術,這個昂貴自費的手術能夠有效減輕症狀,改善生活品質嗎?我依據我現場身體檢查的結果回答說:「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嚴重度和心雜音的強度之間並沒有很好的相關!」有時,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反而雜音很小聲,甚至聽不見(silent mitral regurgitation)!男病人的雜音很小聲且很短,同時有嚴重的肺高壓,這可能表示二尖瓣閉瑣不全很嚴重,且正處於去代償的狀態呢!此時,若能經由mitral clip手術減輕二尖瓣閉瑣不全,病人的呼吸困難的症狀應該有機會顯著改善。傅先生和傅太太聽了就立即釋懷了,我們也預祝男病人手術成功,順道結束了這一場愉快的床邊教學。2023/07/06 與傅先生第三次相遇傅先生因為呼吸困難和水腫而住院治療,這已經是第八次因為心臟衰竭惡化而住院了。傅太太看見我,立即親切地打招呼說,教授,我們又見面了!我們已經參加過好幾次床邊教學了,真是有緣啊!今天早晨我再度檢查他的心血管狀態,發現他的下肢幾乎沒有水腫了,四肢也溫暖,但CVP很高,約15公分。因為頸靜脈的波型是典型的giant V waves,而且可以摸到類似動脈的脈搏,我就告訴學生,這表示他有嚴重的三尖瓣閉鎖不全!當有嚴重的三尖瓣閉鎖不全時,CVP必然升高,而此時,就不能用CVP升高來判斷體液過多了。我告訴學生,嚴重的三尖瓣閉鎖不全會導致下腔靜脈鼓漲;果然,我壓肚子,就看見頸靜脈就變得更漲了(positive hepatojugular reflux)。由於嚴重的三尖瓣閉鎖不全會導致肝臟腫大,也可能會摸到肝臟的搏動,我就順便用視診觀察,發現肚腹鼓漲,肚臍上凸,表示有腹水;用觸診,可以摸到內側肝臟的下緣,但沒有明顯的搏動,表示三尖瓣閉鎖不全可能是中度至重度嚴重;他的心尖搏動隱約可見,範圍很大,直徑約7公分,位置顯著外擴,超越左前中腋線,幾達左中腋窩線;觸診郤摸不到明顯的搏動,這是hypokinesis to akinesis,表示左心室顯著擴大,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受損了!運用扣診敲出心臟左緣亦顯著外擴,符合左心室顯著擴大的判斷。在他的三尖瓣區可以聽到一個第二度高頻率的收縮期雜音,這是三尖瓣閉鎖不全的收縮期雜音,第一心音被雜音遮閉了,只能聽到第二心音;將聽診器的探頭逐步移向心尖時,收縮期雜音快速消失,只聽見第二心音,非常專注時,才能聽到微弱的第一心音,表示mitral clip治療成功,二尖瓣閉鎖不全改善了;因為第一心音非常微弱,顯示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受損,我想,這才是傅先生反覆住院的最重要因素吧!在他的肺動脈瓣區可以聽見高頻的P2,表示他有明顯的肺高壓;肺高壓時,三尖瓣閉瑣不全的雜音頻率會升高,雜音就比較容易聽見。最後,我再聽診他的兩側肺底,呼吸音均清澈,表示肺水腫已經顯著改善了。完成教學,正準備離開病房時,傅太太跟我請教了一些用藥的問題,然後跟我表示,傅先生被我的教學熱忱感動,未來準備將自己的大體指定捐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我聽了大為感動!傅先生已經參加了三次床邊教學了,未來還要參加大體解剖教學,真是令人尊敬的老師啊!2023/09/28 告別傅先生今天早晨,傅太太依然熱情的歡迎我和學生到來,但她的眼神充滿了感傷!傅先生非常虛弱,腹水嚴重,靜脈點滴吊著升壓劑,但他還是親切地配合教學需求,讓我和三名學生完整的檢查他的心血管狀況。他的下肢有輕微水腫,四肢末端冰冷,橈動脈的脈搏已經摸不到了,頸靜脈壓力很高,CVP 18 cm,頸靜脈博動呈現巨大V波,心尖位置外擴至左前腋線和左中腋線,直徑擴大至5cm,觸診可以摸到LV heave,扣診敲出心臟左緣也是顯著外擴;他的第一心音幾乎聽不見,P2增強,在三尖瓣區可以聽見一個第二度的收縮期雜音,兩側肺葉呼吸音大致清澈,只有右下肺略有一些crackles。整體而言,這是末期的擴大性心肌病變,心臟擴大,收縮功能嚴重受損,合併肺高壓,三尖瓣嚴重閉鎖不全,心因性肝硬化和嚴重腹水,正在接受安寧照護。完成教學,傅先生再提起要捐大體的心願,傅太太焦慮的說,她已經填送了所有的資料,但最近與捐贈中心連絡時,對方表示陽明交大的冰櫃在維修,無法接受大體,問傅太太是否可以捐贈給其他學校?但傅太太沒有同意,她必須尊重傅先生的心願。由於接下來三天連假,如果傅先生走了,假日連絡不到捐贈中心,她擔心會捐不成,請我協助。離開病房後,我立即與解剖學科鄭主任連絡上,確定陽明交大的冰櫃沒有問題,解剖學科的同仁會主動與傅太太連絡後續的運送事宜,我就再回病房,告知傅太太這個好消息,傅先生捐贈大體給陽明交大醫學系的心願一定可以達成。傅太太非常感動,熱淚盈眶,我的眼眶也濕了!我用雙手握著傅先生的右手,告訴他,今天是9月28日教師節……接著我就哽咽說不出話了。傅先生卻平靜地看著我,對我說:「教師節快樂!」我再用哽咽的聲音接著說:「您是最好的老師!在生前,您用自己的身體教導實習的學生,將來,您還要用自己的身體教導三年級的學生,謝謝您,祝您教師節快樂!我是基督徒,願主耶穌基督記念您的大愛!願您一路好走!」今天是教師節,我祝福全天下的老師們,尤其是用自己的身體教育學生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9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臟病照護整合方案 DKD品質獎勵金獲獎院所
收案人數前3名台南游新診所醫師、營養師、衛教師/多管齊下 掌控糖友病情游新診所統計患者資料發現,單純糖尿病或合併腎臟病變,40歲(含)以上就佔90~96%,女性略多。111年台灣腎病年報,病人洗腎前一年,近八成有高血壓、四成糖尿病、三成高血脂,因此控制三高是必要手段。游新診所院長游新表示,診所內有七位醫師、專任營養師和多名護理衛教師,病友除了和醫師討論病情,在候診廳、抽血處及衞教室都能接收到關懷與專業建議。診所還設計許多衞教單張,讓病患帶回複習,讓醫療事半功倍。坊間許多不實醫藥廣告,診所也積極幫病患釐清真相,並協助檢舉。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指出,國人營養概念不足、活動量不夠、飲食過於精緻、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取過多、膳食纖維攝取過低,加上20年來含糖飲料攝取過多,營養失衡,升高肥胖、慢性病風險。因而衛教從學童開始非常必要。另外,特定基因體質易得糖尿病、腎臟易受損。三高、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家族史,或服用腎毒性藥物,都是慢性腎病高危險群。護腎8守則: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收案人數前3名彰化員榮醫院/及早控管血糖、血壓 預防腎臟受損的關鍵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獲健保署111年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獎勵。員榮醫院腎臟科、新陳代謝科及心臟科與個案管理師合作,進行糖尿病共病照護,包括控制糖尿病、降低血壓、控制蛋白尿等,早期控管預防,是防止腎功能受損的關鍵。員榮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奕中表示,國人腎衰竭兩大原因是糖尿病和高血壓,高血壓控制不良,會造成腎功能惡化,而腎功能衰退也會造成高血壓,共病關係密切。有些病患是因為血壓高,到心臟科檢查才發現腎功能已有問題,因此腎臟科和心臟科得密切配合照護腎臟病、糖尿病患者。王奕中說,民眾也應重視健檢,如有泡(泡泡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倦怠)極可能是腎臟病警訊。雖然糖尿病、腎臟病也和遺傳有關,但控制飲食和運動習慣仍能有效預防或減緩腎功能惡化,尤其如「限鹽」的飲食對於高血壓和腎臟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曾有病患體重130公斤,血壓很高,已是糖尿病前期,但在體重減了30公斤後,可以不必吃糖尿病藥,高血壓藥物也因此減量。預防和管理糖尿病、腎病變需要綜合的健康管理計畫,患者應與醫療人員合作,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減少腎臟受損風險。品質前3名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患者搭配個管師 APP協助自我管理糖尿病與腎病經常存在共病關係,高醫從2012年承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以來,即針對每位到院體檢者,找出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列管,建立完整個案管理系統。大同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鈕聖文說,以111年為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所列管的糖尿病患者有1萬3,380人,列管的早期腎病變與慢性腎臟病患者有6,205人,每位患者都有個管師,且下載醫院APP,個管師會提供患者保健資訊,追蹤治療情況,APP則可讓患者方便查看最新檢驗報告,與衛教講座等訊息。早期腎病變多無聲無息,等到發病,可能已是末期腎病變,因此,需透過定期健檢來杜漸防微,尤其是有糖尿病、腎病家族史者,更要定期抽血了解血糖、腎功能。目前政府提供小一、小四生尿液普篩,若查覺有蛋白尿等,一定要抽血驗肌酸酐等數值,了解是否有腎絲球病變等病況。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位20歲女大生,因噁心、嘔吐掛急診,照胃鏡無異常,抽血一查竟是因尿毒症誘發,腎功能剩下不到5%。由於腎臟損傷病況已不可逆,接下來只能長期洗腎,並列入等腎臟移植名單,若她能及早做健檢,可望延緩或阻止腎衰竭速度,不致年紀輕輕就洗腎。品質前3名台南龍崎區衛生所/地方獨居長者多 加強衛教協助自我照護根據健保署111年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獎勵的資料,台南市龍崎區衛生所榮獲地方品質前三名的殊榮。龍崎衛生所所長兼任醫師王琦瑩說,衛生所是區內唯一開業的醫療院所,僅一名家醫科醫師看診。所內糖尿病就診患者共56位,有八成六加入全民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收案照護。其中4位同時有糖尿病及腎臟病,平均年齡62歲。王琦瑩表示,當地患者多獨居長者,最需要詳加教導疾病自我照護的技巧與用藥順從性。對於共病患者,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組成照護團隊,安排患者接受定期衛教追蹤、營養諮詢,更提供完整眼底及足部檢查,並鼓勵加入糖尿病病友團體課程。王琦瑩說,為幫助患者了解自我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今年引進智慧型血糖機,醫護人員可從APP平台追蹤患者的血糖變化,照護個案每3到4個月需接受血液及尿液檢查,監測控制情形。至於如何找出隱藏的共病患者,王琦瑩說,執行社區整合性健康檢查時,都會發現蛋白尿患者,他們同時有高血糖及血壓異常,排除其他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後,就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患者,即可進行收案照護。若發現腎功能指數為3B分期以上,就進一步將患者轉介給腎臟病專科醫師。110-111年糖尿病及其共病之就醫人數和平均年齡
-
2023-10-28 焦點.元氣新聞
童言童語!兒安親班被同學撞到「重要部位」,好友親筆信關懷:你的雞雞還會痛嗎?
孩子們想法單純直接,童言童語又摻雜些小大人的正經,實在可愛!小時候,和同學們總會亂傳小紙條,講些好笑的或相約下課玩耍、去福利社,而孩子們的友情,也是如此簡單純粹。媽媽融化分享一位媽媽在臉書社團「家有男孩崩潰日常」分享,自己兒子在安親班跟同學打鬧,被同學撞到小雞雞;據媽媽的留言描述,兒當下痛到哭,老師還特地打電話來告知。「然後他就收到另一位同學關心的紙條,這位小彥彥同學實在是太可愛了啦!」原PO備註表示,小彥彥並非肇事者本人。來自小彥彥的親筆信小彥彥用作業紙寫下關心:「小黃(旁邊畫了書名號)你的雞雞還會痛嗎?你要好好的休息喔;祝你早日康復,小彥彥筆。」年紀雖小卻將直式書信格式運用得很好。(小編邊看邊點頭:是懂事又有認真上課的孩子)接著還沒完,作業紙翻到背面,小彥彥還有話要說:「我跟你還是好朋友對不對?提醒你...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太衝動,要好好保護自己喔!」幾句話將當媽媽想說的話都說完了,好樣的!網友:好貼心的小彥彥看完信,不僅原PO媽媽覺得可愛,小編和網友們都露出了姨母微笑:「真好友!」、「還有用書名號、標點符號用的位置也正確,這孩子有認真學習」、「小彥彥同學一本正經的寫著很白爛的內容,好可愛喔!」「小孩的單純,好可愛」、「小彥彥真棒」、「這樣的同學好友希望我兒子也能有一打」、「小彥彥是因為感同身受的痛嗎?」、「這些孩子太好笑了。」學生時期的友情,真的很珍貴,尤其現在都用手機、電腦打字,那些手寫書信的日子,也變得好遙遠。希望孩子們都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盡情體驗人生。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0-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兒童疾病末期照護經驗遇見CALM(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照護模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 模式)」,由安寧療護團隊的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分別介紹這一般人比較陌生的領域。對CALM有多年經驗的醫師介紹他如何與首創CALM 的Dr. Rodin結緣,介紹CALM的四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並分享在國內舉辦工作坊的心得。→想看本文臨床心理師發現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團隊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想看本文兒童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護理師在與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她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而發現Rodin的教學使她「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一個研討會的際遇中遇見充滿關懷與熱忱的莊永毓主任,在主任的分享中參與這次CALM的工作坊,起初聽到此照顧模式以學習的心情,抱著跟老師們學習的想法完成報名,直到收到課程內容的講義,我在心裡不斷放著煙火,激動不已……這幾年加入兒童緩和醫療照護中,和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我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這段日子猶如沒帶氧氣筒潛入深海的感受,對孩子和父母的敬畏也更重。近年因著撰寫論文,花了長時間反芻母親經歷喪子女的內心話與閱讀哀傷相關書籍,不斷反思臨床工作如何從結果來改善未來兒童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一堆的「為什麼」在腦中盤旋:「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什麼要同在?」內心很多個「為什麼」,知道做這些都很重要,但卻不理解背後的原因。尤其在教學上好像只能經驗分享的感覺,很多安寧緩和醫療相關的理論與知識與兒童暨家庭的照顧似乎又不完全貼近,畢竟兒童不是大人的縮影,照顧孩子與成人的照顧者負荷更是不同,但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親子的依附理論目前也開始運用在哀傷陪伴,開始摸索依附理論運用在重大傷病兒童及家庭的可能,但在解釋照顧者的身心反應,似乎又少了些什麼……直到參與了CALM工作坊,如同久旱逢甘霖,課程中Dr. Rodin的教學更是讓我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CALM關注四個面向:一、疾病症狀管理與醫病溝通:與兒童安寧緩和醫療重要的照護指引中醫病共享決策(SDM)以及預先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有相輔相成的部分。二、自我及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 兒童正值建立自我概念之際,遇到重大疾病突襲,將影響了這群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未來的自我照顧能力、親子建立依附關係期間,因治療產生的困境,也為安全依附帶來壓力,不僅於此,家庭中各角色因孩子住院之故需要彼此分工及協調等調整,也成為家庭中的挑戰,等等諸多的衝擊與改變。三、靈性、生命意義和目標:兒童的靈性發展及生命意義因年齡及認知發展有很多不同,如何了解兒童的需求外,照顧者及華人文化對兒童死亡,有著惋惜與不捨,我們也常聽父母親們嘆息孩子生命的短暫,只到這世界承受治療辛苦等,Dr. Rodin課程中說道提供支持性的積極傾聽,幫助個案更多的分享找出意義,與我們熟悉的敘事護理的精神也很類似。四、未來、希望與死亡:兒童面臨死亡威脅時,較大的孩子常常出很多點子讓大家一同與他完成;當然也會遇到無法接受此狀態的父母,我們也協助孩子完成,在未來留給爸媽;對父母來說,談論孩子面對死亡更是一難題,但透過正視及接納的態度,能幫助家庭保有更多積極生活經驗的空間。在課程中反思如何參考成人照護模式基礎,來調整成為兒童暨家庭照護好用的工具,正當我想破頭之際,課後很開心聽到Dr. Rodin正在發展適用兒童照護的相關架構,真是值得期待! 理論或架構都是幫助臨床工作者更有系統及更全面的提供醫療照護,不論何種模式,最重要的我想都是不違背身為醫療工作者的初心,陪伴經歷疾病困難的人一起走過這段曠野,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啦啦隊,我相信不論是助人或是受助者,在彼此的生命旅程中的相遇都能成為沿途美麗的風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5 失智.像極了失智
兒證實侯孝賢確診阿茲海默症已「回歸家庭」!我是健忘還是失智?權威醫師教檢視6情況
電影圈盛傳侯孝賢失智已退休?根據外媒《Indiewire》報導,名導侯孝賢正與失智症戰鬥,「IndieWire」引述侯孝賢友人、英國權威影評人托尼雷恩斯說法,指出侯孝賢「已經退休」,台北工作室已經關閉,包括助理在內所有工作人員都已離開。對此消息,聯合報導,侯孝賢的兒子侯甫嶽今(25日)下午也證實,父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後,加上新冠肺炎確診,現已回歸家庭安心休養。其實侯孝賢罹患失智症一事早已被媒體報導,電影圈也已傳開,當時編劇好友朱天文代為澄清,侯孝賢不是罹患帕金森氏症,而是「年紀大記憶力變得不好。」失智症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阿茲海默症即為退化性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而失智症有許多前兆症狀,記憶力衰退是其一,但記憶力不好、健忘也是許多人會出現的問題,到底怎樣的情況才算是失智症?是健忘還是失智?許多人常將健忘與失智搞混,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精神部醫師沈正哲曾受訪表示,多數人上年紀後,都發現記憶力衰退、不若年輕時強學博記,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每個人都會有,老化健忘不是失智。專家認為,最簡單的差別是,一般健忘症患者有自覺病識感,也就是自己能意識到忘了哪些東西;失智症患者則會完全忘記曾經歷的事情,而且越忘越多,即使提醒也記不起來。國內失智症權威,現任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劉秀枝曾在《元氣周報》專欄撰文指出,人類的記憶很神奇也很複雜,任何一個環節鬆了都會影響記憶,但不見得是失智症。如果你常忘記事情,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以判斷是否為失智症:1.健忘:如果一開始就心不在焉,沒好好接收,更沒貯存,當然想不起來或記錯。例子不勝枚舉,如念書不專心,當然記不牢;工作繁瑣,難免顧此失彼;心情不佳、焦慮不安或一心好幾用,別人講的話根本沒聽進去,當然不記得。因此「正念減壓」的專注力練習近年頗受歡迎。2.正常老化:人體的器官與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記性也不例外,尤其以近期記憶最顯著,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與失智症的差別在於:不會經常發生或愈來愈嚴重,只忘記部份細節而不是全盤忘掉,過後自己或經人提醒可以想起來,而且其他認知功能正常。3.過度擔心:有些人非常關心健康,總覺得記性大不如前,把偶而忘記的小事都嚴重看待,卻可以把自己認為忘記的事的前因後果描述得非常清楚,且神經心理測驗的結果都正常。4.舌尖現象:有時要講一個人名,此人的形象在腦海中非常鮮明,但就是講不出來,這時如果有人起個頭,就會脫口而出;或幾分鐘、甚至幾天後,自己也會想起來,稱之為「舌尖現象」。可能是因大腦老化,腦中負責名詞意義與名詞語音的神經連結變得較弱之故,並非失智。5.失語症:失語症主要有表達性(無法言語)和接受性(不能理解別人的話)兩種,兩者都有命名困難,即說不出人事物的名字。失語症是左側大腦的額顳葉受損(最常見的是腦中風)所造成的語言障礙,它與舌尖現象最大的差別是不僅人、地與國家等專有名詞,連一般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名詞都有困難。6.輕度認知障礙:這是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過渡期,自覺近期記憶或認知功能變差,神經心理測驗也顯示其結果比同年齡者差,但整體認知功能的衰退不大,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因為每年有10%至15%者轉變為失智症,需定期追蹤。失智症10大警訊失智症從輕度的輕微症狀,到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的症狀都不太一樣,疾病退化的時間也依不同罹病原因,病程有個別差異。國健署提醒,若出現以下10大症狀,應盡快至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檢查。 失智症非急性的疾病,但無法治癒,只能延緩病程,增加患者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減少照顧者的負擔。65歲以上長輩應定期健檢,包含大腦影像檢查,幫助發現早期失智症。預防失智 多走路、多動腦、遠離空汙劉秀枝在近期出版的新書《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提到,我們無法改變高齡、基因與家族史等先天的罹病因子,但可以從後天的危險因子著手,也就是要受教育、多動腦、治療三高、常運動、多活動、維繫人際互動與睡眠充足等。他建議平日多走路,這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行動允許的話,可多去郊山健行。另也要遠離空氣汙染,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資料來源】.《Indiewire》.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
-
2023-10-23 醫聲.醫聲要聞
長者吸菸死亡率增八成!戒菸可延長30%預期壽命
吸菸有害身體健康,而老年人吸菸危害更大,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較不吸菸者高約60%、死亡率則增加83%。78歲的許老師,當兵時染上菸癮至今超過50年,去年7月某日早餐過後身體強烈不適,送醫後確認是急性冠心症,檢查又看到「肺部滿滿比醬油還黑的焦油」後決心戒菸,所幸經過心導管治療病況好轉,因為菸味導致疏離的爺孫關係也有所改善。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全球每年導致800多萬人死亡,老年人又常因多重慢性病且服用多種藥物,讓菸草中有害物質與藥物交互作用,導致健康狀況更容易惡化、疾病更難以康復。羅素英說,根據研究證實,老年吸菸者與老年不吸菸者相比,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比高出約60%、死亡率增加83%;老年吸菸者罹患癌症和死於癌症的風險分別增加1.4倍和2.2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1.6倍。今年78歲的許老師,自述在當兵時染上菸癮,至今菸齡已超過50年,退休後在家養花蒔草,偶爾接送孫子上下學,生活過得很愜意。但去年7月早餐過後突然感到身體強烈不適,送醫後確認是急性冠心症,醫師的說明及看著自己的肺部影像,「一片比醬油還黑的焦油充滿肺部」,因此痛定思痛戒菸。所幸許老師在心導管治療後恢復健康,6個月後也成功戒菸。許老師表示,最多每天要抽兩包菸,雖曾嘗試戒菸,但都沒有成功,且退休後生活較無重心、朋友相互請菸導致更難戒除,有專人陪伴才讓他成功戒菸,更表示孫子過去因為菸味不願意接近他,現在願意放學後跟他聊天,感覺很好。羅素英表示,戒菸永遠不嫌晚,即使是60歲的吸菸者,透過戒菸也可以將預期壽命延長30%。過去研究發現戒菸若「只靠意志力」成功率僅5%,但藉由專人陪伴,成功率可以高達3成至4成,更能有效緩解戒斷症狀。國健署也提醒,去年5月15日起已「免收戒菸服務藥品部分負擔費用」,戒菸的途徑除戒菸合約醫事機構(醫院、診所及藥局)提供的戒菸藥物治療服務與衛教諮詢、支持與關懷外,民眾也可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尋求戒菸服務,如果對戒菸有任何的疑問,可撥打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與專業人員一對一諮詢,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亦可透過Line通訊軟體獲得戒菸諮詢服務(ID:@tsh0800636363)。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3-10-23 活動.精彩回顧
失智症其實也可以很可愛 《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扭轉刻板印象
「記得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萬分珍貴」,失智症在高齡社會的台灣儼然成為是一件持續發酵的重要議題。現今政府倡導「2025 失智友善台灣777,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 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 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絕對是最佳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傳遞媒體。失智症也可能是一份禮物您相信嗎?一位失智症家屬的愛可以號召全人、全家、全社區參與94歲失智症奶奶憶起的旅程,帶給社會莫大的正向能量。透過本片,讓更多照顧者及失智者見證守護記憶的驚喜!當您看到徐紫柔導演在沒有任何資金、資源的贊助,為了守護失智症奶奶和家人的夢想,不斷和社區博感情,「參加接力比賽」、「躲避球賽」、「挨家挨戶的拜訪」等,您就深感佩服「失智」這個禮物,讓我們激昂的看見「愛的力量」。小小的夢想逐步踏實,成就了不凡的傳奇。全力支持失智症家屬快樂的照護失智者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共照中心、社服組連袂失智共照中心輔導之四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怡仁愛心基金會-愛琳社區服務據點、桃園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龜山智樂學堂、歡喜學堂推廣協會、旭登護理之家)與徐紫柔導演共同邀請所有關心失智症近兩百位的民眾一同進電影院欣賞《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許多民眾現場分享發現「失智症其實也可以很可愛」、「光是記得就很忙了」、「知道原來自己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照顧」,貼切又真實的紀錄影像,帶給大家翻轉「害怕失智症」的觀念。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陳怡君主任表示,失智者透過家人、社會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與了解,就能讓失智者安心的在家、在社區裡活動,讓照顧這漫長的旅程充滿更多愛的能量。當你我發現身邊有人疑似失智時,切勿對他說「你就是失智症」,而是應該透過關懷及適切的引導,鼓勵其到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做相關檢查。當大家對失智症更了解時,就能適時調整「溝通的方式」,透過準確的評估、及時診斷及治療,才能達到延緩的目的。更多相關資訊:記憶戰隊ep 1https://youtu.be/51m0ijlQiqU?si=ucmlfjUWTQZITgvf記憶戰隊ep 2https://youtu.be/uyP1Ckki5fw?si=4pgd-Ta1dfujT5vZ記憶戰隊ep 3https://youtu.be/3F8OjjaV-Bc?si=2spDTNqpIzkUBZmE《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粉絲專業桃園長庚失智共照中心
-
2023-10-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談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 CALM 模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 模式)」,由安寧療護團隊的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分別介紹這一般人比較陌生的領域。對CALM有多年經驗的醫師介紹他如何與首創CALM 的Dr. Rodin結緣,介紹CALM的四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並分享在國內舉辦工作坊的心得。臨床心理師發現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團隊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兒童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護理師在與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她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而發現Rodin的教學使她「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第一次遇到Dr. Rodin是在2017年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心理腫瘤醫學大會上,那時他在演講中發表了有關於CALM治療模式,用於晚期癌症病人的研究成果。對於各種心理治療模式來說,要做到隨機分配,並且有實驗組對照組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令我非常敬佩的是研究結果顯示,CALM的治療模式可以減少病人的死亡焦慮以及減輕憂鬱症狀。因為我非常了解,對於晚期癌症病人跟家人的心理照顧本來就不容易,而這個模式跟只是接受一般照護的對照組比較,可以有顯著效果,實在難能可貴。我當時參加大會的目的除了個人的學習之外,也肩負著想要找到一個方式,可以推行當時我們醫院想要發展的「早期緩和醫療照護(early palliative care)」。大家可能比較熟知的是末期病人的安寧照顧(hospice care),然而在實際臨床照護上,常常發現等病人轉介到安寧照護時已經太遲,病人的身體狀況與意識狀況太差,除了提供身體症狀的照護之外,其他與生死別離有關的,例如與家人關係的處理、預期性哀傷與失落的照顧、生命意義與靈性議題的探討等,經常因為病人狀況已經接近臨終而來不及處理。再加上醫院的安寧病房床位有限,只有少數的病人與家庭可以入住到安寧病房接受完整的末期照顧。而且近年來因為癌症治療的進步,即使發生了癌症復發或是轉移,病人還有後線的化療、標靶或是最新的免疫治療可以選擇。所以不少病人是留在癌症治療團隊中,繼續接受照顧。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是除了照顧生命末期的病人之外,把照護的時間更往前推,當癌症病情出現變化,除了協助身體症狀的緩解,也可以提供病人與家人在心理或整個家庭衝擊的調適。不少病人在這個時候就會去反思,這麼辛苦的治療而且又要面對生死無常的不確定性,對於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探討不由得會浮現在心中。但是癌症治療團隊為了不打擊病人的信心,通常對這些比較嚴肅的生死議題,選擇沉默而不討論。病人的家屬們也通常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有不少病人便把這樣的困擾埋藏在心底。因此「早期緩和醫療照護(early palliative care)」就是希望在病人的病情發生變化時,除了積極的抗癌治療之外,早一點提供對病人及家人的身體、心理、社會、靈性的全方位照顧。可是理論上說來容易,實際上要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又不會讓病人覺得我們在放棄他或是暗示他治療可能不成功,就是早期緩和醫療介入的困難之處。所以聽完Dr. Rodin的演講之後十分的興奮,覺得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切入的模式了。在聽完演講之後便衝去找他,想要知道可以如何學習這個模式。所以從2018年起,只要Dr. Rodin開辦工作坊,不管是線上或是實體,我一定參加。2019年我們更第一次請他來到臺灣教學,兩天的工作坊除了一個小時的演講之外,大部分的時間就是以實際的會談錄影,以及現場的模擬病人做實地演練與討論,非常的扎實。2020年開始,我跟和信的夥伴取得了可以接受他親自督導的資格,開始為期兩年多的線上督導。我們把與病人、家屬會談的過程錄影下來,Dr. Rodin就影片中會談的內容,與我們討論以及給與建議。這兩三年我們不只是接受督導,也開始在臨床服務上運用CALM的治療模式。就這幾年的經驗,我感覺CALM治療模式,讓我在面對晚期癌症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要開啟一些重要且敏感性話題時,更有信心與勇氣。因為我們知道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必須與癌症治療團隊溝通治療的選項,還牽涉到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以及對於治療副作用的反應。更重要的是,怎樣的選擇才會無憾。這些都不是單單提供治療成功率的百分比,這些冰冷的數字就可以達成的,我們必須更貼近病人的想法與需求。所以跟病人與家人討論時,CALM模式的第一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我常常協助病人去澄清他自己的想法以及家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這樣病人與家人們才有辦法跟治療團隊討論出共識,而不是單方面的由治療團隊告知或決定而已。其實醫病關係也會因為彼此了解而更靠近,醫療團隊也可以不用好像要單方面去承擔病人生死抉擇的重任。所以討論第一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常常就會引出CALM的第二個面向──「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癌症的衝擊所影響的必然不只於身體症狀的改變,病人本身可能要從一個原本在家中是重要的支柱,病情惡化後反而變成被照顧者;其實家人們也是,原本可能是家庭主婦的角色,變成要身兼數職,既是經濟的支柱,也還要同時扮演太太與媽媽角色;年輕的孩子們,也要被迫提早成熟獨立。在臺灣我們常常看到,家人之間因為彼此疼惜,多數是忍著自己的需求,而為別人著想,但彼此之間又不敢說出心中的話,有時候情緒壓抑久了,陳年舊賬會被翻攪出來,說不定在哪個時間點就引爆出來。所以CALM的模式,透過與病人及家人的對話與探索,幫助他們去覺察自己因為生病受到了什麼衝擊與改變,對於自己或是對方的需求又是什麼?我們發現這可以幫助這一家人,去瞭解彼此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愛與期待,還有為彼此的犧牲。我的經驗,是經過這樣的對談,一家人的關係會變得更緊密,而能繼續攜手向前。CALM的第三個面向──「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則是在晚期病人與家屬一定會在心中盤桓卻難以開口的重要議題。癌症病情的變化會提醒著我們生命無常,治療這麼的辛苦而且也不確定會不會成功,那我這麼努力地想要活著,承受著病情與治療副作用的痛苦,又是為了甚麼?回顧這一輩子,我沒做什麼壞事,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我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麼呢?然而這麼重要的議題,在臨床上卻是很難開口的。在CALM模式中,則是藉由幾個簡單的問句,去協助病人反思。例如:「你自己怎麼看這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事?」 「對你來說,生命中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生病之後,你生命中的優先順序、或者價值觀有改變嗎?」看似輕輕的幾個問句,卻能探討出病人在意的存在問題。有趣的是,我發現對大多數的病人來說,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愛,特別是對家人的愛。CALM的第四個面向──「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也是一個病人、家屬、照護團隊都很想了解,但很難開啟探討的議題。病人常跟我反應,每次他想討論這個事情,例如他想交代萬一過世之後,家人們應該如何安排葬禮等身後事,以及保險理賠等實際的問題;又或者是如果治療無效,他不想要浪費太多錢,他希望家人把錢留著好好過以後的生活。但是病人都會說只要他一開口,總會被家人阻止,不要想這些事情要他好好專心治病就好,所以這一些很珍貴想要表達的事,就這樣埋藏在心底。其實家人們也是,但怕一開口好像在詛咒病人,希望他快點死。所以CALM的模式也是用一些簡單的問題,鼓勵病人與家人們好好彼此的了解與準備,例如:「你在想到、或者想像未來的時候,腦中出現的畫面或想法是什麼?」 「你會去想關於死亡的事情嗎?」 「是什麼讓你害怕?」 「你覺得有什麼是可以協助你面對之後的事情?」除了這個之外也會提醒病人與家人,既然現在還活著,雖然身體狀況可能不好,但有沒有哪些想要做的事情呢?同時覺知死亡的可能性與活著的事實,在CALM模式中稱為「雙重覺知(double awareness)」,做好死亡準備的同時也有意義的活著。所以病人跟家人給我的回饋經常是,「謝謝醫師,感謝你提到了這個議題。這在我心中已經埋藏了很久,都沒有機會讓家人知道與家人討論。我不是怕死,而是擔心家人在我過世以後過得不好,我好希望他們能夠了解我的心意。」經過CALM模式的訓練之後,我對於與病人及家屬討論這些議題更有自信與自在。CALM模式強調營造一個支持性的機會與氣氛,提供反思的空間,讓病人及家人們可以安心的探索內心的感受,彼此支持。而不是要強加什麼答案在病人與家人的身上,醫療團隊的傾聽與了解,對他們就是最好的支持。所以Dr. Rodin曾經問過我,由西方發展出來的CALM模式是否也適用於東方呢?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因為面對晚期癌症的身、心、靈性各個面向的艱難挑戰,不分種族與文化,是所有人類共同的。所以我也回饋他,CALM模式讓我想到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常無為而無不為」。CALM模式經由幾個簡單的問句對談,透過真誠的關懷與尊重,給予病人與家人安全的空間與機會,從而探討了晚期癌症病人與家人所要面對的各方面的挑戰,同時也深入對於生與死的價值與意義的探討,是真正對生命的關懷。我們很高興Dr. Rodin在今年再度於臺灣舉辦工作坊,而且不只是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參加,也有緩和科醫師、護理師等一起參與。後續我們也會以線上讀書會、個案討論會等活動繼續精進深入。樂見臺灣近年對於癌症治療的長足進步,也期待對於晚期癌症的病人與家屬,除了治療成功率提高、存活期更長,在心理、家庭、靈性意義與生死議題,能提供全方位的照護與關懷。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術有時而窮,誠心無所窮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 「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想看本文「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想看本文 「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晚間七點左右,邁著些微興奮和不安的步伐,準備照看今日剛入院的新病人。單調潔白的日光燈從半掩的床簾透出,我開始想像一簾之隔背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性別、高矮胖瘦、年輕病苦或垂垂老矣,又是甚麼病痛困擾著他?突然住進陌生環境,他的心情是焦苦難耐抑或世故豁達,會有耐心向我訴說他的病史和心情嗎?我所擁有的知識與檢查技巧,又能不能釐清病因,回應他求助的期待呢?一位年逾花甲的伯伯坐在床沿,放下剛泡好的泡麵,用笑容迎接我的到來。他的聲音略顯嘶啞卻氣沉丹田,讓我陡然振奮,一消幾秒鐘前的猶疑。還來不及關心他怎麼拿泡麵當晚餐,就趕緊做自我介紹並說明來意。陳伯伯說他跟人聊天時會特別興奮,我直覺接收到他的熱情,那股熱情彷彿渲染整間病室,使得詢問病史的過程特別流暢自然。瞭解病史後,我想幫他做全身例行的神經學檢查,但是擔心打擾到他的用餐時間,經詢問意願,陳伯伯慷慨地歡迎才疏學淺的我,放心以他為教材練習檢查技巧。一個多小時的相處過後,泡麵肯定冷掉了,但我的心因為陳伯伯的熱情,很暖。陳伯伯的雙腿明顯不成比例地消瘦,步伐蹣跚以至於無法站定,雙手虎口肌肉凹陷並伴隨不自主的震顫,乍看之下屬典型的下神經元病變症狀(Lower motor neuron sign)。起初因為走路容易跌倒而就醫,但途經好幾年、不同家醫院的檢查都病因不明,這次來我們醫院就是想要一探究竟。聽到他多次求醫未果,我心裡明白導致他雙腿日漸無力的病因複雜、必須仔細推敲,大概已經超出我這個實習醫學生的知識範疇,我能做的或許是耐心傾聽他的感受,在住院期間幫助他了解每項檢查的目的與結果。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不能眼睜睜看著雙腿繼續惡化下去,但專業醫師都找不到原因,民俗療法也姑且一試,還能怎麼辦呢?我驚詫於近在眼前的醫學極限,教科書上詳細羅列、包山包海的知識,仍無法給陳伯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主訴,一個清楚的交代。這次他來我們醫院已是最後的求助門路,想到這我覺得肩膀上扛的期待更重了些,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他。隔日來看望陳伯伯時,他的妻子也在場,我便從她的角度再次詢問病史和就醫過程。我注意到她在看的書,是關於運動障礙疾病的內容,那時我明白疾病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家人的事,他們必定是一同面對令人煎熬的病程。後來的一週內,我時刻追蹤檢查時程與結果,常常關懷陳伯伯住院期間的感受和身體變化,每天都被他朝氣的笑容所感染。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陪著病人和家屬一起努力釐清病因的過程,和診斷治療同樣重要,都是醫療神聖的一部份。我感受到醫術並不是許願成真的萬靈丹,它是有時而窮的,人體遠比我們所知的更廣袤而複雜,然而,鐫刻在醫學本質中醫生與病人相互敬重信任的那份誠心,在人的心中、在澄澈的目光中,在恬然的微笑裡,永恆閃爍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8 醫療.精神.身心
長輩有老人憂鬱症嗎?失眠、情緒低落、食欲不振...8種症狀出現2種要當心
台灣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是相當高的,根據台灣老人健康調查報告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6.22%。此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18.7%的人有憂鬱症狀,其中女性的盛行率高於男性。老人憂鬱症是什麼?憂鬱症狀是指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情感疏離、自我否定、無助感、睡眠障礙、食慾改變等一系列身心症狀的綜合表現。在台灣,老人憂鬱主要表現症狀.孤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朋友圈子越來越小,家人也有可能遷移或去世,導致老年人感到孤獨和沮喪。.失去親友:老年人在生命的後期,往往要經歷許多失去,例如親友的離世,這會引發憂鬱情緒。.身體不適: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下降,容易出現長期疾病或疼痛,這些不適會導致心情煩躁、失眠等憂鬱症狀。.經濟問題:有些老年人退休後沒有足夠的收入或退休金,導致生活壓力和憂鬱情緒。.身心疲憊:老年人在照顧家庭和孫子孫女的同時,也需要照顧自己,這樣的負擔會讓他們感到疲憊和壓力。老人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1.情緒低落或沮喪,感覺沒有興趣或快樂的事情。2.失眠或睡眠困難,可能是入睡困難或早醒。3.食欲不振或過度進食,可能是體重增加或減輕。4.身體不適,例如:頭痛、胃痛、肌肉酸痛等。5.缺乏活力,感到疲倦、無力或動作緩慢。6.記憶力下降或集中力減退。7.自責、憂慮或恐懼,可能是未來感到沒有希望或無助。8.社交退縮,避免與家人和朋友互動,可能是因為感覺孤單或沒有價值。有上述這八種憂鬱症症狀,如果持續2週以上,可能需要尋求醫療協助,確定是否為憂鬱症。老人憂鬱症的治療老人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無法享受生活、自卑、自責、無助感等症狀。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不僅會影響老人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自殺等嚴重後果。以下是幾種老人憂鬱症的治療方法說明。.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治療老人憂鬱症的方法之一,可以幫助老人改變消極的想法和情緒反應,提高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增強應對壓力的能力。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人際關係治療、團體治療等多種方法,適合不同程度的老年憂鬱症患者。.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老年憂鬱症的常見治療方式之一,主要使用抗憂鬱藥物,這些藥物能夠影響腦內的神經傳遞物質,提高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用藥的劑量和頻率,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並與治療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協助醫師進行治療。.運動治療運動治療是一種非藥物治療方式,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態,減少憂鬱症狀的發生。運動可以釋放身體的負能量,減輕壓力和焦慮,同時也能夠提高免疫力和身體的代謝功能,改善睡眠和食慾等問題。整體而言,老年憂鬱症的治療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方式,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等,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此外,還需要加強老年人的社會支持,鼓勵其積極參與社交和文化活動,像是參與樂齡學習中心課程,據點活動或是公共托老中心,建立長者的生活圈,提高自我價值感和生活品質。老人憂鬱症與自殺防治憂鬱症是高齡人口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高齡自殺率逐漸上升,台灣老人自殺防治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高齡化問題: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加上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改變,老人自殺問題日益嚴重。.心理健康問題:老年人的生活環境狀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支持系統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而導致自3.社會孤立問題:許多老年人因為疾病、子女遷徙等原因,往往面臨社會孤立的問題,缺乏社會支持與關懷。.社會孤立問題:許多老年人因為疾病、子女遷徙等原因,往往面臨社會孤立的問題,缺乏社會支持與關懷。在面對高齡族群自殺率上升的挑戰時,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增加社交活動和支持:老年人往往會感到孤獨和無助,增加社交活動和支持可以幫助他們維持情感連接和自尊心。.促進心理健康:老年人可能有心理疾病或情緒困擾,因此需要促進心理健康,包括治療和支持服務,身邊的親友,需要留意長輩的情緒變化或是生活習慣改變等,若出現自殺想法或行為時,保持警覺並接受醫療介入。.鼓勵長者維持良好的健康習慣:保持規律運動,作息正常,並鼓勵長者參與課程活動,保持學習的熱情。為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目前教育部下的樂齡學習中心,衛福部下的公共托老中心或是各縣市單位下的老人活動中心,救國團等,都提供了長者可以學習與拓展人際關係的場域,希望長者能積極參與,擁有年輕的心態是健康的起點。延伸閱讀:.爸爸過世後,媽媽變得很奇怪!是老年憂鬱症?還是失智?.長輩有憂鬱症?「1方法」篩檢長輩是否憂鬱 .提不起勁、食欲和睡眠習慣改變 醫提醒老年憂鬱增失智風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學習同理病人而成為全人關懷醫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想看本文「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 「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醫學生生涯的四、五年級是接觸並熟悉臨床情形的開端,許多接觸過的病人都令我印象深刻,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知識鮮活地呈現在我眼前,病人的應答反應、情緒的流露、包容我們學生問診的信任感,常常才是在我腦中刻下回憶的契機。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在大堂課程的醫學教育訓練合理、清晰的邏輯思考,從疾病的臨床表徵及檢查判斷可能的診斷、再用影像、病史驗證自己的猜測,接著根據診斷疾病人的身體狀況適當地處置。我好像完成一項任務,成功緩解或治癒「病人」,然而唯有自己親身走入臨床,才能瞭解所接觸的是一位活生生的病人,而非生硬的疾病知識。當看見病人對於疾病的反應、病痛所帶來的折磨,以及他們因著相信而願意讓我們看見生命脆弱的時刻,才能學習同理生命的課題,似乎能與病人一同對抗疾病的魔爪。這樣的體悟來自大三時父親生的一場重病。還記得在剛開學的小組討論課程上我學習到憂鬱症的種種機制、病程以及治療處置,沒過多久,爸爸身為一名大學教授,就因為研究、教學、家庭及學生的長期壓力,而確診重度憂鬱症。我起初以為憂鬱症按著所學的服用抗憂鬱藥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結束而回歸正常的生活,然而並非如此。父親很長一段時間活在憂鬱、焦慮、與恐慌當中,漸漸地他不能負擔學校的教課、實驗室的研究,我雖然意識到不對勁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鼓勵父親仍到診所回診接受藥物治療、假日陪伴他到自然環境走走。終於有天晚上回家時,我看見父親滿臉愁容,整個人身體和情緒都非常緊繃,也產生幻覺,他不斷告訴我:「有警察在我的房間要抓我,因我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所以我不敢回房間睡覺。」然而,不管我怎麼問他具體事件,他都無法明確回答;我不斷安慰他,他卻仍恐慌、焦慮地不敢回到臥室休息,而重複在客廳和大樓的電梯徘徊,甚至想搭電梯到頂樓輕生。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關上家門、帶著父親到房間休息,好不容易暫時說服父親沒有警察、安撫他的情緒,我也因著極大的精神壓力累倒在床上。當時我禁不住地嚎啕大哭,感到絕望、恐懼以及深深的無力感。起初相信靠著醫學和藥物,即或不然,也能改善或控制住父親的病情,然而卻一天比一天嚴重,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身為醫學生的我瞭解疾病的知識又如何?當憂鬱症找上我的家人,我依然無能為力!想到母親因為整天照顧父親也有很大的精神壓力而吃安眠藥睡覺、弟弟正面臨大考壓力又加上父親病情的影響,我也感受到家裡瀰漫著一股低氣壓,看不見任何值得喜悅的事情,在我腦袋裡迴盪的只有家庭即將分崩離析的可能,孤立又絕望。之後在半夢半醒之間,我聽到母親說要帶著父親去精神科急診,隔天父親就住進精神科病房。在往後的日子裡,我時常會去探望父親,總是會看到他在家屬探訪時間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家人到來。後來醫師建議進行電痙攣治療,我也陪同他到手術室外,握著他的手一起禱告,化解父親對電療的緊張和害怕。其實在等待治療結果的當下我亦緊張地吃不下早餐,因為醫師說電療的秒數若不夠,則治療不算成功,忐忑的心情一直到遇見另一位病友家屬分享她的經歷及醫師的好消息才逐漸消去。雖然我還未在臨床課程中實際以醫學生的角度接觸精神科病人,然而過去的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和病人互動時,病人以及家屬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絕非在旁的我們能輕易同理及感受的,他們如何轉化疾病帶來的痛苦、未知治療的恐懼或甚至治療無效時的失望、照顧的辛苦勞累都值得我學習,即使現階段我能做的就只是傾聽他們訴說的故事,或是建議他們聯絡個管師、社福人員,雖不能幫上大忙,卻能藉著陪伴和日常關心緩解病人及家屬的憂慮,同時也因著他們願意信任使我有幸參與生命中的一小哩路,甚至願意讓我這名尚未成熟的實習醫學生學習而備受感動。如同第一個月在神經科照顧的中風病人,他在中風之後恢復地十分良好,起初幾天我幫他做神經學檢查時,他也都落落大方,甚至會開個玩笑,但在出院之際卻反而憂心起來,倒也不是病況的惡化,而是擔心自己出院之後家人因著上班沒辦法照顧自己,也擔心中風再發時的危險。我雖無法做任何決定,不過還是聽他訴說完這樣的擔憂,並向他解釋老師及學長的醫療規劃,讓他能放心些,病人才藉著醫療團隊的溝通和陪伴,慢慢安心出院並定期回診和評估放血管支架的可能性。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8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行醫不必遠到非洲,台灣離島也值得奉獻心力!蔡東翰18年堅持每周往返澎湖看診
執業的27年裡,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副院長蔡東翰有18年過著每周往返澎湖、台灣的日子。「醫師動、病人不動」是他不變的堅持,從軍醫畢業第一天起,就投入離島醫療,完成研究所學業後,開始在澎湖開設門診。退伍後,他在家鄉高雄落腳,仍堅持往返澎湖開診,也透過撰寫書籍、經營社群媒體,向大眾宣導神經醫學知識。「對離島服務有熱忱,必須回溯到在小金門黃厝醫院服務的那段時間。」蔡東翰說,從國防醫學院畢業剛拿到醫師執照,還沒開始住院醫師訓練,就被派駐到小金門衛生連轄下的黃厝醫院擔任院長,「此前都在台北讀書、受訓,從不知道台灣竟有一個地方,醫療資源如此貧瘠。」小金門醫院由教室改造,一班是藥局,二班是診間……在戰地前線,小金門醫院原設於坑道中,後來遷至一處報廢國小,即黃厝醫院。蔡東翰說,國小建物呈L型,醫院所需空間都由一間間小教室改造:一年一班是藥局,二班是診間、病房,此克難情景令蔡東翰大受衝擊。當時健保才剛開辦,他心想,「同樣繳交健保費,為何離島居民獲得的醫療與本島差異這麼大?」懷著滿腔熱血,蔡東翰決定,在小金門的時間,要全力改善當地的醫療窘境。小金門人口外流嚴重,留在島上的幾乎都是高齡長者,他們重視民間傳統,習慣「落葉歸根」,一定要在家中過世;當地肝癌盛行率高,罹癌到臨終前有一段時間要受疾病所苦。蔡東翰在當地展開長照服務、在宅醫療及臨終關懷,每6小時到患者家中為其打點滴、加藥、量血壓,讓患者身體症狀舒緩,能夠安然離世。家屬請醫師幫往生者穿壽衣,被視為很大的福報。「當時許多往生者的壽衣都是我們幫忙穿的。」蔡東翰說,醫師到病人家中所培養出的醫病關係,情感深厚,與在門診中短暫的問診大不同。根據民間習俗,為往生者著壽衣「是很大的福報」,且鮮少由外人協助,「家屬願意把福報給我們,既感動也很珍惜。」因是健保開辦第一年,當時的健保局總經理葉金川赴小金門巡視,國防部軍醫局也派員隨行。蔡東翰抓住機會備齊資料,向健保、軍醫二局說明小金門的醫療困境,爭取強化急診設備,「醫療環境要整體改善非一蹴可幾,但至少要先能救急。」後來,健保局撥款逾百萬元,軍醫局也將設備由本島送至小金門;黃厝醫院所屬的陸軍步兵158師師長也聽見蔡東翰的呼求,透過工兵招標,投入資源擴建急診室。「在小金門服務,讓我知道行醫不必遠到非洲,台灣離島也值得我們奉獻心力。」蔡東翰表示,當年國防醫學院畢業,除了下部隊的選項,也可以選擇到非洲查德行醫,但自己認為未必要遠赴非洲才是貢獻,台灣也有醫療資源稀缺之處,離島就是一例。蔡東翰結束在小金門部隊的服務,回到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免疫研究所進修,當時共同指導老師、現任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是神經外科出身,也是脊椎手術權威。蔡東翰碩士班畢業,至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受訓六年。結訓後,他第一次踏上澎湖土地。腦傷與脊椎外傷患者多,等待後送常不及救治。在民國95年以前,澎湖醫療資源稀缺,但隨著觀光起飛,常有遊客因頭部或脊椎外傷急需手術救命,對神經外科醫師需求很大。其他疾病患者還能後送回本島治療,但腦傷病人生命與時間賽跑,若再等待專機後送,不少患者送到台灣已過世。若是澎湖當地居民,甚至有飛機再將其遺體原路送回澎湖的慘事。澎湖縣政府因而與三軍總醫院簽約,在三總完成訓練、取得神經外科專科執照的主治醫師,第一年必須派駐澎湖海軍醫院,藉此確保當地神經外科醫師來源。完成受訓的蔡東翰於是成為派駐澎湖的神經外科醫師。但後續出現狀況。蔡東翰回憶,受東北季風影響,飛往澎湖的班機常遇亂流,加上復興航空、中華航空接連在澎湖一帶發生空難,醫師們知道要支援澎湖門診時,常常人心惶惶,加以蔡東翰的下一屆正好沒有學弟選擇神經外科,後繼無人,派駐一年期滿的蔡東翰自願支援每周一天的門診。蔡東翰自己也沒想到,在澎湖的門診,一開就是18年,更因此在2023年2月獲澎湖縣長陳光復頒贈榮譽縣民證。秉持「醫師動、病人不動」的初衷,蔡東翰在支援澎湖的奔波中,不得不屢屢錯過陪伴家中四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時刻。暢通微創手術流程,拯救無數居民危急時刻。蔡東翰剛到澎湖,就做了一件基礎的變革。他把微創手術所需器械整理成「手術器材包」,並讓微創手術流程制式化,突破了第一刀難關,第二刀、第三刀相對容易,後進醫師要在澎湖動脊椎、腰椎微創手術,器械不必再東拼西湊,更有信心。在澎湖服務期間,蔡東翰拯救過無數居民的生命。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因救人而墜崖的消防志工。這位志工名叫郭文凱,是澎湖鳳凰志工隊的成員,從小立志要當消防救護員。一日有遊客跌落山崖,他獲報前往搶救,卻也不慎摔落,導致腦部硬膜上出血。這是頭部外傷最緊急的情況,必須搶時間,及時取出腦內血塊,哪怕只是慢一分鐘,都可能讓患者變成植物人。眾人都很焦急,蔡東翰直接進入電腦斷層室,同步觀看掃描結果,一看到是硬膜上出血,即刻聯繫手術室準備。把郭文凱推至開刀房後,連手術包布都來不及鋪,先為郭文凱理光頭髮,塗上消毒液,在頭顱開口讓血塊流出,確認得救了,才補上其他常規動作。來自清寒家庭的郭文凱,痊癒後重考了三次,終於考上消防員,目前在高雄任職。蔡東翰回憶,當時郭文凱的媽媽裝了一大袋自家種的花生當謝禮,「裝花生的塑膠袋又皺又舊,卻是我至今吃過最美味的花生。」蔡東翰在澎湖的18年,只有第一年是受指派,其餘17年,都是自願為之,每周都要搭機往返台澎二地。計程車司機成了老友,每周五一早就在機場等待,往醫院途中一家台式早餐店,則預備好他習慣的餐點,他下車取了再奔往醫院。軍醫退伍後,蔡東翰曾在嘉義陽明醫院執業一年。因嘉義飛往澎湖的班機與門診時間對不上,他必須清晨四時許起床出門,從嘉義經國道三號驅車至台南機場,在澎湖看完診,再搭傍晚班機回台南,開車到嘉義後他堅持還要查房才放心,返家已接近午夜。他坦言,那是最接近放棄的一年,好在妻子力挺,終於撐了過來。返鄉服務未中斷澎湖門診,精進技術、更寫書上網衛教。如今回到家鄉高雄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任職,蔡東翰每周在澎湖的門診沒有中斷,也利用時間持續精進手術技術,與學界合作發明3D列印的微創脊椎手術輔助器具等多項醫療器材,讓手術過程更安全可靠。光是在七賢脊椎外科執業期間,他至少開了五百檯手術;蔡東翰也是危險性低的「清醒腰椎手術」專家。如此忙碌的蔡東翰還寫書,出版四本神經相關衛教書籍,並在臉書成立「啄木鳥醫師」粉絲專頁,分享病患個案故事及衛教資訊。為什麼稱「啄木鳥」?他笑說,神經外科醫師問診時,總會拿著三角造型的「神經槌」東敲西敲,確認患者的神經功能哪裡出了問題,與啄木鳥在樹木上敲擊鳥喙的動作,有異曲同功之妙。不論寫書、寫臉書貼文,蔡東翰都是希望民眾更了解常見的神經症狀,能正確並及時就醫。蔡東翰就讀省立鳳山高中(現國立鳳山高中)時,組樂團擔任吉他手,功課不是特別好,花了一年時間補習、重考,一般大學仍沒考好;國防院校聯合招募,他排在國防醫學院備取十多名,相當忐忑,所幸最終成功錄取。他很感恩,認為「是我撿到的。出來混就要還,所以我盡力奉獻。」「若來不及在有生之年付出,我大概會死不瞑目。」蔡東翰謙稱,與其等到退休再來貢獻社會,自己選擇在行醫的第一日就開始奉獻,「我不是做很偉大的事情,但願意堅持做、默默做。」每周奉獻一天到澎湖看診,是他持續貢獻醫療專業的方式,也是對自己行醫助人初衷不曾間斷的提醒。個人獎:蔡東翰年 齡:53歲出生地:高雄市學 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免疫學碩士國立陽明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現 職:七賢脊椎外科醫院副院長經 歷:陸軍158師黃厝醫院院長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主任醫師三軍總醫院基隆醫院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主任醫師嘉義陽明醫院主治醫師主要事蹟:●澎湖縣政府榮譽縣民證●國防部一星寶星獎章●三軍總醫院青年優良研究論著個人獎第三名【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暖陽在心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 「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 「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窗外盛夏的驕陽如炙,窗內的神經科病房卻依然在白潔的燈光下,不見四季流轉綠茵蟬鳴的雀躍,反而透露著寧謐、秩序與一絲絲不安的緊繃。多少年的光陰裡人來人去,無數病人家屬的歡欣與悲慟雜揉著一代代醫師與醫學生們身影奮鬥的雪泥鴻爪,在病房靜佇的時空中凝鍊成了無言的肅穆與悄然的見證。時光流轉,又是個新的學年,新的病人、新的醫師與醫學生,也將在同一個場域中,繼續交會互放著對彼此而言獨一無二的光亮。「楊先生,你好!我是這個月的實習醫學生,您今天身體感覺還好嗎?」剛升上大五初入臨床實習的我,持著生澀的語氣便開始了與我主要關照病人楊先生的第一次接觸。每個實習醫學生來到病房,都會分配到一個主要病情追蹤的住院病人,觀察並練習入院病史詢問、身體診察、後續檢查與治療等一系列的臨床醫療照護流程,過程中也會持續地與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進行多次的病情討論與思維推演,期待能在實務互動中慢慢在專業上與心態上茁壯為一個術德兼備的好醫師。事實上,踏入病房前,住院醫師也早已與我進行了初步的病史討論,楊先生的病史可謂相當罕見:除了這次入院的不明原因脊髓炎致下半身癱瘓外,他也有肺癌併發罕見肌無力症候群及中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病史。看到這樣龐雜的資訊心中不禁打一寒顫,倘若是一般人經歷如此多量的不幸與磨難,灰心喪志乃至於棄絕人世者定當大有人在,而身為一個初出茅廬的醫學生,我如何能有足夠成熟的智慧與心態來承接病人可能的大量負面情緒?然而,出乎預想的是,楊先生並沒有因為一連串不幸健康事件而在心態上被擊倒,反而大有千磨萬擊還堅勁、愈挫愈勇之勢,中氣十足地向我娓娓道來其特殊的病史,如何由一個健康的商人一夕間進展到中晚期肺癌併發四肢肌無力,奇蹟似地在醫師積極機警的縝密檢查與治療而完全康復後,又是如何突然再次進展至下半身癱瘓的情況。言談中除了病情之外,楊先生提及最多的便是對主治醫師充分的支持與信任:若過去主治醫師因考量檢查的侵入性與病情的罕見性而並無與之充分討論並安排深入追蹤檢查,便無可能確認定位出肺癌病灶,進而在積極試驗治療中得以痊癒,也便不會再有任何後來人生的點滴故事。另外,在經歷自身的罕見病情後,他也深刻體認實證經驗作為醫學之本的重要意義,尤以罕見病例的治療在經驗上的累積更為緩慢,因此假如他能以一個病人人師的身分,向主治醫師身邊的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們分享他的罹病經驗,給予實例表現的身教,則終有一天會有更多成熟的醫師能夠在面對類似罕見的病情時有所經驗上的依循與參考,不啻亦是另一種盡己所能造福社會之舉。與楊先生的對話中便是如此滿溢著對醫師的感謝、對生命再一次機會的豁達開闊,以及對於醫病互動教學相長的深刻體悟,至此我小小的心頭便湧上一股暖流,原先預期陰霾蔽天的沉重情緒悄悄揮散,病房外的豔陽彷彿也在病人的信任與無私分享中照進了心底最幽微的一隅。或許,我與楊先生的兩條生命軌跡,終究只有這近一個月的交錯重疊,但我確信我將永遠銘記著,曾有那麼一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鬥士,在經歷數次反覆的重大不幸後,依然帶著笑容與自信擁抱每一天的開始,依然在醫病溝通的互動過程中對醫師專業的判斷與治療表現珍貴的信任,依然在床邊教學上願意給予醫學生們細心耐心的病情講述與實例指點。一切一切於我這個年輕的醫學生而言,實是備感感激與幸運,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4 醫聲.高齡社會
3族群申請外籍看護免評 明上路
勞動部昨宣布,已使用長照服務持續六個月以上者、診斷失智症CDR量表一分以上者、呼吸器官重度障礙及吞嚥機能中度障礙等身心障礙者,新增納入免經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雇家庭看護工,明(十五日)起上路。勞動部初估將新增約兩萬名外籍看護。勞動部昨公告修正申請聘僱家庭看護移工及中階人力相關法規。新增列免評的三大族群,第一類為使用長照服務持續六個月以上者;第二類為經一名神經科或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失智症輕度以上者。第三類則擴大特定身心障礙,包括肢障及罕見疾病取消病症限制,並增加呼吸器官失去功能之障礙程度達重度以上、吞嚥機能失去功能之障礙程度達中度以上者。另外,針對曾聘僱家庭看護移工且被看護者為七十五歲以上長者,以及被看護者持有無註記有效期間身心障礙證明者等二類對象,免除反覆再到醫療機構評估失能的困擾。留用中階技術人力部分,這次放寬只要累計受僱於同一雇主六年以上,移工即可轉任中階技術人力,並新納入一般營造工作轉任中階、擴大開放中階技術農業工作類別、調整總人數上限等。另也調整機構看護移工名額計算方式。對此,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開放外籍看護工政策「短多長空」,短期看似讓民眾申請便利,但相關聘雇費用由國人自行承擔,變相將照顧責任推回家庭,間接減輕政府發展本土長照服務的責任與壓力。衛福部長照司副局長吳希文則說,鼓勵使用現有長照服務,聘有外籍看護的家庭,仍可申請專業照護、照顧者喘息等長照服務。
-
2023-10-13 醫療.眼部
高慧君吃癌症藥物治眼疾,忍停經、落髮之苦!什麼是甲狀腺眼疾?必知5件事
出道超過20年的藝人高慧君,之前曾在節目上透露,因甲狀腺功能低下而出現眼睛現一高一低、斜視、重影等狀況,去年10月手術後,已漸漸恢復。當時她還曾在臉書分享術後照,寫下「珍惜重新得見的美好」, 並表示「甲狀腺疾病很複雜,大家也要多留意」。高慧君近日再接受聯合報訪問時透露,2021年眼睛開始出狀況時,當時透過一位粉絲介紹到台中就醫,醫生告知會用類固醇之外的方式治療,其中有兩顆藥是治療癌症藥物,會有停經和掉頭髮的後遺症,她也都接受了。等到身體指數都調到正常後進行眼睛手術。她一共進行兩次眼睛手術,第一次是眼睛肌肉增生手術,第二次是開眼皮修護手術。高慧君說目前眼睛恢復得不錯,之前因為類固醇發胖也受到控制,漸漸回到正常狀態,她終於可以復出演出她最愛的戲劇。四成的甲狀腺眼疾伴隨著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眼疾在臨床頗為常見,長庚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廖依琳曾受訪指出,甲狀腺眼疾不一定都與甲狀腺疾病有關,但有四成的機率,甲狀腺眼疾是同時伴隨著甲狀腺疾病,最常見是甲狀腺亢進,其次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女性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6人、男性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9人,發生機率不高,全年齡都可能發生,而甲狀腺眼疾常被誤診,甚至未能即時診斷,導致患者延誤治療時機。在青光眼關懷協會網站上也清楚說明甲狀腺眼疾,三總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甲狀腺眼疾又稱「甲狀腺眼病變」,是一種複雜的眼窩發炎性疾病,並非由甲狀腺引起,而是與免疫系統有關。什麼是甲狀腺眼疾?1.成因: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因為錯誤攻擊甲狀腺或眼窩組織,如眼部肌肉、脂肪、眼皮等導致一連串發炎細胞反應,會影響眼睛功能及改變外貌。2.好發:30至50歲女性,此族群女性的甲狀腺疾病發生率同樣高於男性。但較嚴重病患多為50歲以上,而且抽菸男性風險增加8倍。3.外觀:眼外肌肥大造成眼球轉動受限,凸眼、兩眼不對稱、眼瞼閉合不全、結膜紅腫,視神經因受到壓損而傷害視力,面容像是怒目生氣亦可能影影社交圈。4.症狀:初期有乾眼、畏光、結膜充血、複視疊影、眼球疼痛及辨色力異常。中後期出現明顯凸眼、眼瞼攣縮、眼窩周圍水腫、斜視、角膜潰爛、壓迫性視神經病變及視野缺損,嚴重會出現視力下降惡化。5.治療:雙管齊下先控制甲狀腺機能回復正常,同時治療甲狀腺眼病變。初期控制發炎減緩病情進展,需依病情定期抽檢甲狀腺功能。必要時應施予類固醇、放射性治療或生物製劑控制。(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甲狀腺眼疾初期症狀常被漠視 等到視覺變差只能手術甲狀腺眼疾初期症狀幾乎都會被漠視,等到出現嚴重的凸眼,或紅眼卻無法用藥物改善後,才會有意識。治療上得先確定患者是否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功能低下,通常得先控制甲狀腺素分泌,並給予眼睛藥物的治療。而如果已經出現嚴重的凸眼,包含有眼窩脂肪增生、眼外肌纖維化、雙眼複視、暴露性角膜炎及壓迫性視神經病變,特別是眼球已經難以轉動時,就必須要立即接受手術治療。當這類症狀發生時,通常六個月到一年半左右就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呂大文提醒,甲狀腺眼疾病患由於眼球長期受到擠壓,視野較明顯會先從上半部開始缺損。病程若來到視覺功能變差的階段,可能靠藥物亦無濟於事,必須倚賴手術治療才能降低眼壓及視神經壓迫,但視力恢復狀態也許並不理想。由於視神經受損均不可逆轉,有甲狀腺疾病患者務必須至眼科定期做檢查,能早期發現才能提早控制,使視力危害風險降至最低。大部分甲狀腺眼疾早期發現可被治癒,平均治療時間約為1至2年。初期施予人工淚液、人工淚膏、淚管填塞及降發炎藥物以減少眼外肌水腫,並按時點降眼壓眼藥水減少視神經傷害。發展到中後期必須配合類固醇及免疫生物製劑治療;一旦產生併發症影響外觀或為維護美好面貌可能須借助眼整型矯治手術。【參考資料】.社團法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長庚紀念醫院 眼科部.《噓新聞》
-
2023-10-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人力荒:臨床觀點與具體作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想看本文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護理人力荒的省思2023年COVID-19解封後醫院出乎意料的出現護理人力荒。今年7月天下雜誌報導「護理人員的出走告白」,更可見護理人力問題引起社會大眾極大的關注。醫院護理人力荒的原因,我認為可歸納為以下四點:●包括疫情後出現較多的資深護理人員離職,人員想休息或轉到醫院以外其他壓力較低的工作場域,例如長照或診所;●受到疫情和少子化的影響,許多護理科系的報到率較以往差,讓人聯想未來新人的來源會減少,人力不足的問題會更嚴重;●應屆畢業生疫情期間無法到醫院實習,進入職場工作出現比以前更嚴重的現實休克感,更早出現適應不良而提出離職的情況;●受到Z世代新人特質的影響,工作不是唯一,更看重生活品質,渴望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寧願選擇工作量較少或工作負荷較輕的醫院,進行舒服的學習。護理人力的依據在討論護理人力前,會先了解醫院的護理人力怎麼算,須考慮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評鑑、各種訪視或認證提到的護理人力要求,同時會計算休假係數(公式=365/實際工作天數(365-週休*2*52-國定假日-特休日) ),以符合勞基法周休二日及每年隨著年資該給的休假(特休)或配合國家的休假應該放的假(國假)。護理人力除了基本人數的要求外,更要重視人力素質,一位新人須透過各種訓練才有能力照護病人,當一位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離職後,補進來的新人無法立刻取代離職的人,出現能力差距,就會引起人力不足的恐慌。2019年全日平均護病比納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目前每月定期公告其前一月份之護病比,基本上醫院聘用的護理人力越充足,醫院申報的護理費會給越高,最高可加成到20%。因為每月需公開護病比,當護理人力不足時,醫院會彈性調整床位,以符合法規的要求。護病比入法確實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期待未來三班護病比亦可立法通過。護理人力的招募與留任一直以來應屆畢業生為醫院主要的護理人力來源,鑒於今年特別感受到護理人力荒,我們跳脫以往在醫院被動等著收履歷的情況,增加進入校園徵才的場次並設計多元的獎助金方案,吸引其到醫院工作,例如五專生展翅計畫、在學生就學獎助金、實習生留任醫院獎金、實習生報到獎金、最後一哩到職津貼及護理人員介紹獎勵金等等。醫院新人試用期一般在1至3個月,但今年約3成左右新人試用期都往後延,甚至延到第6個月,透過臨床教學時間的延長,補齊COVID-19期間不足的實習經驗。新人試用期間的留任議題,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醫院護理人力留任最困難的部分。因此持續營造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新進、資深護理人員都有感,已成為全臺灣醫院的重要工作目標,這些可包括:●尊重護理人員:長期以來,醫院主管會指派護理人員做一些非關護理專業的事,民眾端也會使喚護理人員做雜事,這些會讓護理人員覺得不受尊重,而我自己106年發表的文章「Quality of Work Life, Nurses’ Intention to Leave the Profession, and Nurses Leaving the Profession: A One-Year Prospective Survey」, 結果也指出「尊重與自主」是預測護理人員離開護理專業的重要因素。在這方面,醫院可由院長帶頭在公開場合宣示尊重護理人員的重要性。●提高護理人員薪資福利:設計工作津貼、提高留任獎金、提高夜班費、提高能力進階獎金、提供臨床教師教學獎勵金並給予主管臨床護理費以及五專學歷護理師可以公費公假進修,並針對未考上護理師執照者舉辦國考衝刺班。●降低護理人員工作量:運用輔助人力並推動住院整合照護(skill-mixed),實施護理分級制度,透過智能化儀器定位簡化工作流程。●設計多元職務與彈性班別:設計全職/半職護理師、時薪護理工讀生、護理機動小組等職務及不同上班時段之班別吸引不同工時需求的人留任或再次進入職場。●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醫院常聽到很重視新人卻忽略資深人員,因此我們必須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Z世代學弟妹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減壓復原力活動,凝聚對團隊的工作氛圍;實施導師制度給予生活關懷並陪伴;推動主責教師制度,讓新人有歸屬感及給予正向回饋;落實PGYN二年期護理師訓練,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訓練,給予主動參與的機會及提供職涯晉升的機會等。在資深學長姐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臨床教師訓練營互相支持關懷並藉此認識Z世代新人的特質;教導運用學習風格量表調整教學方法,促進有效臨床教學;給予臨床教學獎勵金並公開表揚表達感謝之意等等。●穩定護理人力,善盡社會責任:護理主管在護理人力的重點應放在人力穩定(量)與專業成長(質),同時關注政府推動的人力政策、參與各種公學會的活動並與學校連結,從學生開始暢通人才的流動。若職場上的每一位主管都能盡力於提供一個好的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在醫院工作將近95%以女性為主的護理人員都可以安心穩定地工作,人員穩定後除可提供安全的病人照護外,亦可間接的安定其背後的每個家庭,達到善盡社會之責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2 癌症.乳癌
你知道台灣乳癌有多嚴重?篩檢乳癌的最佳工具是什麼?女性朋友需要了解的乳癌篩檢大小事!
什麼是「粉紅10月」?了解台灣乳癌的嚴重性!十月為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也被稱為「粉紅十月」,最早由美國癌症協會所發起,目的在喚醒女性對於乳癌的重視。安南醫院外科部主任暨乳房外科主任戴運生整理相關數據,說明如下:根據衛福部2022年的死因統計:●癌症是十大死因中第1名●乳癌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行第4名●2022年2,834名女性死於乳癌●2022年乳癌的死亡率:24.1(每十萬人口)。整理國民健康署2019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可知:●乳癌一年新發生人數為14,856人,排行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乳癌。●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在45~64歲,較歐美國家更早台灣地區較常見的乳癌高危險族群:●乳癌家族史●初經太早●停經較晚●從未生育或30歲以上才生育●停經後有使用賀爾蒙補充劑●未曾哺餵過母乳●攝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停經後肥胖者乳癌篩檢的最佳工具是什麼?乳癌篩檢適用的女性族群是哪些?戴運生部主任指出:乳癌並非短期快速發展而成的疾病,當乳癌腫瘤大於1公分,能藉由觸診和異常症狀發現時,此時乳癌通常已存在乳房一段時間。如果想找出第0期的原位癌,此時可能無任何臨床症狀,就必須透過乳房X光攝影來捕捉發現異樣微小鈣化點。目前乳房X光攝影仍是乳癌篩檢的最佳工具,能發現極細微的乳癌病變線索、捕捉微小的乳房鈣化影像,有助於早期偵測出原位癌(第0期的早期癌症階段)。呼籲女性朋友:「定期接受乳癌攝影檢查,越早發現的存活率越高!」早期乳癌的治癒率可達9成以上、5年存活率可達8成。建議以下的女性族群,應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年齡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女性●或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的女性乳癌篩檢的注意事項有那些?複檢的方式有哪些?戴運生部主任指出新型的乳房攝影儀器已可大幅降低檢查的不適感,建議女性朋友可在經期結束1至2週內檢查,避免乳房因賀爾蒙作用較為漲痛,減少乳房X光攝影產生的不適感。如果乳房X光攝影檢查出異常時,病人不應慌張,應轉往乳房外科就診。醫院通常會再進一步檢測:1.安排進行乳房超音波或針對病灶處進行放大攝影複檢2.難解的情況時,可再安排乳房核磁共振檢查3.可疑病灶,可再進一步切片化驗,判斷是良性或惡性細胞。戴運生部主任貼心提醒:許多女性朋友篩檢結果發現異常時,因為不嚴重並未積極治療,一年多後再回診時,才發現腫瘤已經變大,甚至轉移至淋巴,可謂悔不當初。乳房X光攝影仍有限制,即使檢查結果正常,平常女性朋友如要多注意乳房是否有異常:●發現乳房有硬塊或腫瘤●乳暈或乳頭的皮膚有濕疹紅腫和潰爛●乳房皮膚有潰瘍或橘皮狀變化●乳頭異常出血或產生不正常分泌物●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異狀如有異常,仍應儘速到乳房外科就醫診治。10月份台南市鄰近安南醫院的民眾如有乳癌篩檢需求,可以參考活動相關辦法。元氣網想了解更多乳癌知識→元氣百科乳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共創健康快樂護理師,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何謂職業疲潰(burnout)?護理師的職業疲潰現象的產生是複雜且動態的。2020年,Nabizadeh-Gharghozar等人應用Hybrid概念分析模式,進行系統文獻回顧,並進行護理師質性訪談,以建立疲潰概念的前因、概念特性及後果。研究結果指出,疲潰之概念定義為:因為未妥善處理的職場壓力及不當的社會支持,產生了負向的反應。這是一種身體、情緒及社會上的精疲力竭的狀態。疲潰會造成對工作興趣與動機的減少,也會影響照顧品質,及對護理師個人、病患及其工作的負向態度。影響疲潰的工作相關因素之實證研究2020年Dall’Ora, Ball, Reinius 及Griffiths,應用系統文獻回顧法,統整與分析91篇文獻。研究顯示:護理師的健康狀況與病假次數,和疲潰具高相關。其他的預測疲潰的因素有:人力安排不足或不適當、輪班時工作大於12小時、排班缺乏彈性、時間壓力高、工作及心理上需求、工作缺乏多樣性、角色衝突、自主性低、醫病關係不良、領導力差及工作不安全等。疲潰會影響工作成效、照顧品質、病人安全、意外事件、醫療錯誤、感染、病人跌倒及離職率高。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一、彈性排班多篇針對護理師排班對其疲倦、疲潰、慢性疾病的影響。Persolja(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共納入21篇文獻,研究結果指出:輪班及排班影響護理師生活韻律及身心改變的重要因素。班別混亂、護理師無法選擇班別、輪班轉換快速、超時工作,兩頭班及工時小於12小時,均會造成護理師的職業疲潰。Bae(2021)進行一篇系統文獻,納入22篇研究,進行護理工作時數與病人成效的相關性之統合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理人員每班工作多於12小時,或每週工作多於40小時,與病患成效有統計上的負相關。尤其,Wu(2022)亦建立固定班別、護理師可自由意志選擇班別、設計不同科別之多樣性排班。二、護理師自我排班(self-scheduling)國際間護理師自我排班的文化與自主權行之多年。於應徵工作時,醫院行政主管就會主動和護理師討論其排班意願,及目前醫院可以配合其班別意願的單位,如果某些特殊單位有人力需求,也會開誠布公的和護理師諮詢與討論。此外,護理師也可定期應生活或其他因素需要調整班別。Wynendaele等人(2020)也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分析護理師自我排班對護理師個人層面之工作滿意度、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健康與幸福感的影響及專業成長等。三、護理師及護生之韌力的培育正向心理學近年在國際蓬勃發展,深植於各年齡層的教育中,由小學教育至職場正向環境,期望培育正向健康的民眾,可以應用自己的強處,參與學習及參與社會、與他人建立正向關係、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及完成目標。學校及醫院宜培養以實證為基礎強化護生或護理師的韌力以減少其匱乏的經驗。Castillo-González 等人(2022) 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探討護理師的韌力與疲潰的關係。共29篇與疲潰相關的文獻納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師的韌力(resilience)分數高,其服務時間較長、合理的薪資及合理的工作負荷。此外,韌力與疲潰、匱乏(exhaustion)及去人格化(depersonalisation)呈現負相關。Velando-Soriano等人(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調查影響護生發展疲潰的相關因素。共33篇文獻納入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生的人格特質、同感心及韌力,與其情緒的匱乏、去人格化及個人的成就有正相關。Amsrud, Lyberg and Severinsson(2019) 應用質性系統文獻回顧,調查護理系教師如何支持學生發展韌力。共納入8篇質性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整體經驗包括兩個整體經驗的本質內涵:(1)值得信賴與(2)關懷的準備度之教育文化。其包含五個主題:展現關懷關係、認識資源與權力、認識與接受不確定性、重新理會或定義困境經驗,並調整學習的框架。正向心理學強調學習看見我們強處,朝向本真的快樂,包括:愉悅的生活、樂於工作及有意義的生活。護理是一種「關懷健康經驗」的專業。我們常在個案罹患疾病或經歷苦痛需要關照時現身。讓我們一起終身學習建構本真的快樂,陪伴我們的個案朝向圓滿的生活經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0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花蓮一待12年走不了!簡守信刀鋒帶情,一雙整形妙手為病患回春
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因為愛看電視上的醫學連續劇,走上行醫這條路,不僅本業成就燦爛,還因為主持電視醫學節目而獲得金鐘獎,開啟反差極大的斜槓人生。看醫療劇 開始嚮往杏林小時候的簡守信,著迷電視台播出的美國醫療肥皂劇「杏林春暖」,開始嚮往杏林。念台大醫學系時,又喜歡上了美國影集「實習醫生」。「裡面的整形外科醫師太帥氣了」,近50年後回想,簡守信依然眼睛發亮:「手術成效立竿見影,跟我的個性一樣。」簡守信家族裡有一位叔叔是整形外科醫師,因此他也選擇整形外科為專科。在完成整形外科訓練升任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後,簡守信參加中沙團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義診,返回台灣去花蓮慈濟醫院支援,成為當時東部僅有的整形外科醫師。35年前的花蓮、台東醫療條件很差,綿延百公里的花東海岸,舉凡需要顯微手術做肢體重建的、唇顎裂的、車禍外傷的,吃檳榔得口腔癌臉上破一個大洞的,全都依賴簡守信的一雙整形妙手回春。他知道自己離不開了,支援任務結束,30歲出頭的他自願留在花蓮,一待12年。換位替病人想 刀鋒帶情整形外科常要面臨最衝擊的畫面,簡守信認為,醫者仁心,要能換位替病人多想一點,讓刀鋒常帶感情。因此,他的病人,傷口外觀少有疤痕;為公安傷者截去雙臂時多留一公分,保留肩膀關節,好在日後裝義肢謀生計;車禍中骨盆腔輾碎的少女,他竭力維持她雙腿血液通暢,好保住雙腿,走她還很長的人生路。從花蓮慈濟到嘉義大林慈濟再到台中慈濟,簡守信這40年即使多半是在院長、副院長的位置上,他最在意的仍是病人的需求和醫療的品質。他總說:「醫療是一項人文關懷的工作,不應該只以數字、商業角度來衡量成果;醫療是獻身的志業,不是單純的行業。」災難現場 領悟感恩惜福他身體力行,帶頭下鄉義診、街頭彎腰募款;也隨著慈濟全球賑災,領著醫療隊伍奔赴從九二一大地震到莫拉克風災以及海外的災難現場,幾乎無役不與。他不以為苦,反倒認為這一切經歷教會他感恩、惜福。簡守信相信「每個患者都有無限的可能」,這個信念在口足藝術創作家江永旭身上有相當戲劇化的展現。江永旭脊髓損傷,慈濟志工知道他的時候,他30多歲,已臥床12年,以同一個姿勢凝視著天花板,意志消沉。助口足藝術家 擺脫病榻簡守信堅持親自去江家檢視病人,評估江永旭還年輕、復健改善的機會高。經過努力,江永旭擺脫病榻,學習自力更生,終於成為口足藝術創作家,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未來。在一次訪談中,江永旭感性地說,簡守信到他家裡看診,他不知道簡的身分,「從枕頭上看得見他用毛巾、肥皂親手清洗我潰爛得體無完膚的兩隻腳,為我擦拭藥膏,我眼眶紅了。我已經放棄我自己,但一位醫師竟然這樣對我,讓我重新燃起希望。」斜槓主持人 獲得金鐘獎逾40年用「心」看診,深入病「人」甚至病「家」,簡守信積累滿腹真實故事。他想做「說書人」:「我不是說醫療教科書,我是闡述醫療故事的書。」2001年,簡守信開始公開說書,主持「大愛醫生館」衛教節目在大愛電視台播出,以淺顯易懂方式,透過媒體傳遞健康觀念,到現在已製播超過六千集,並於2014年獲得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簡守信建議年輕輩醫護人員下鄉,唯有親身走過才能理解病人的苦、了解社會基層的需求。如同年近古稀的他回顧當年:「如果我一直留在台北,沒走入城鄉生活,就無法將醫療帶入人心,我絕對會後悔。」簡守信已有四個孫子,笑說自己是要接小寶貝下課、餵飯、洗澡的院長阿公,也是仍忙碌著開刀、看門診、做行政的有理想、有抱負慈祥阿公院長。推己及人,他對於超高齡社會將來臨,主張「不要單一著重長照,應該引導高年齡族群出來工作」,讓原本「消失的生產力」,變成「多出來的生產力」。「人類是群居動物,愈是幫忙別人,就愈是幫助自己。」簡守信幽默說道,不是退休了就躺在沙灘曬太陽,「會曬傷的。」特殊貢獻獎簡守信年齡:69歲出生地:台北市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現職: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經歷:●大林慈濟醫院院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主要事蹟:●主持「大愛醫生館」獲選廣電基金第3季優良電視節目●醫師公會聯合會「醫療典範獎」●第49屆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第二屆台中市低碳城市傑出貢獻獎●第一屆個人「國際健康促進優良貢獻獎」【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友善職場環境維護,沒有局外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從數字解讀護理人力國際經驗國際護理協會(ICN)《Ageing Well?》報告及相關研究顯示: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大環境背景,各國邁向高齡化,人口生存時間越長,預防性、慢性及多重疾病照護需求增加;但同時,嬰兒潮末班車的勞動力(包含護理人力)正要退休,導致護理需求增加、有經驗資深的護理人力供給卻在減少。再則,護理是女性為主的職業,需在凌晨、清晨、週末等時段輪班,工作需身心體力的投入。當女性面對生命歷程可能經歷的懷孕育嬰或年齡較長後的體力負擔,都可能造成護理人員選擇離開。而損失經驗豐富的資深護理人力,可能進一步導致護理質與量下降,這是護理人力短缺上須關注的重要面向。國際護理協會(ICN)2023年的《Recover to Rebuild》報告彙整逾百份研究,進一步指出:COVID-19疫情加劇了護理人力短缺,疫情期間增加的工作負荷及身心壓力,在疫情後引發因過度疲勞(burn out)的離職潮。台灣經驗台灣至2023年8月約有18.7萬執業護理人力,平均每千人口的護理人員數為8.1人。與全球趨勢相似,在高齡與慢性病的驅動下,整體健康照護需求持續提升;雖每年總執業護理人力增加中,但照護需求也逐年增加。醫院護理人力歷年來有常態性空缺,空缺率由疫情前約4.5%攀升至疫情後約6.5%,離職率亦由疫情前約11.1%提升至疫情後約11.7%。綜析107-110年統計,每年約有9,000人畢業、8,000人通過專技高考領證,最後有執業、實際成為當年度護理新人力者約4,500至5,500人(考照率約八成、執業率逾六成);而每年流失、回流人數介於4,500至5,500人,加總相抵後,過往每年總執業人數約增加4,500至5,500人。從「量」看,流失與回流人數差距不大;但從「質」看,兩者的年齡組成有別,造成實質護理職場負擔增加。流失部分以年資10年以上、30至40歲已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為主,而回流是以22至24歲為主,其是專科學校畢業後已領證但未執業、繼續就讀二技的畢業生,雖歸類為回流,實為職場新手。疫情衝擊疫情後的111年出現明顯變化,因疫情影響,考照率下降一成,同時,疫情後離職率攀升,流失人力增加、回流人數下滑,111年度總執業人力只有新增2,500人,為過去歷年一半,加上112年醫院疫情後首次評鑑,導致醫院護理人力的緊繃壓力非常有感提升。疫情後台灣護理人力體系的復原與再建,需要系統性的創新投資及再次典範轉移。護理人力教考用協力整合COVID-19疫情擴大了各國護理人力的短缺,國際護理協會 (ICN) 指出,各國皆須補充因過度疲勞 (Burn Out) 及高齡化而流失的人力,同時減緩現有及未來的人力短缺。教育部已於113年開始增加10%的護理學生人力投資;考選部、教育部與衛福部也已建立護理人力教考用政策協力平台。本文先聚焦醫院護理職場環境改善議題的進行式及未來式與大家分享資訊。一、推動三班護病制度減少護理人力流失、增加回流的關鍵,在於如何減輕護理職場過於沉重的工作負擔;而明訂「護病比」是達到此目標的重要方法。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已有明訂護病比並連動健保給付,108年規範的是「全日平均護病比」,未來政策進階改以「三班護病比」,確保醫院臨床照護現場各時段班別護理人力皆有合理配置。衛福部刻正積極爭取財源,讓三班護病比及夜班人力的負荷有所獎勵與規範。依據衛福部照護司調查,超過 80% 護理人員贊成推行三班護病比有助於護理人員留任;今年8月起衛福部已責成醫院護病比資料填報由全日改為三班,透過實證資料蒐集,作為與各界研商討論的基礎,我們的目標是112年底前完成護病比標準的訂定。二、正向護理職場再建影響醫院護理師職離因素的前三名:不被醫院尊重、不適當薪資、工作與生活不平衡;而會留任前三名因素是:有意義的工作、正向互動及信任團隊。醫院的管理在護理職場扮演重要角色,友善職場應鼓勵醫院重視護理第一線的聲音,協助工作與生活平衡,如:建立半職、流動或短期等彈性班別方案,增加因應女性因生命歷程改變需要的執業多元選擇;認可護理價值貢獻,建立老手牽新手臨床教師制度,成立醫院友善職場委員會,一半委員由直接照護的護理人員擔任,並公假出席;透過智慧科技減輕人力負荷;定期監測護理人力指標,引領醫院間薪資福利標竿學習,營造正向醫院護理執業環境。三、護理職場資訊透明衛福部自107年起建立《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接受匿名吹哨,迄今已接獲逾2500件通報,月結案率約96%,裁罰率17%,案件處理統計皆即時公告於平台,然而工時過長、花花班及職場霸凌等仍名列前茅,可見除了法規,需要更多由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創新解套方案。衛福部「護助e起來」平台已有32萬使用者,瀏覽超過156萬人次,這是以護理人員執業需要設計的護理公共事務參與平台,有定期與不定期資訊開放與直接照護護理人員的意見收集。薪資受市場機制影響,透過資訊公開,讓護理求職者可以掌握資訊做更好的選擇。目前衛福部《護助e起來》官網已公開醫院薪資調查。歡迎您加入該平台的護理社群,一起參與護理執業環境更好的改變旅程。四、公職護理師比例調升公職待遇是由政府規範,觀察過往公職護理師於公立醫院留任狀態良好,但占院內護理人力比例並不高,約在20-30%。政府已放寬四大公醫體系(教育部、退輔會、衛福部、國防部)公職護理師員額限制,並將持續監測與鼓勵公醫體系提升公職護理師比例,期望扮演護理職場標竿示範角色,帶動整體市場給予護理人員更合理待遇與正向執業環境條件。五、逐步全面推動Skill-Mixed住院計畫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已於110年起試辦,病家、護理人員、照護輔佐人員滿意度皆超過八成,試辦規模從111年40家醫院快速增長至112年84家,顯示醫院投入的意願。未來,透過招募每次國考約有5,500位尚未能通過護理師證照的夥伴加入計畫,減少護理畢業即轉職的流失,並提供持續考照輔導。預定112年12月我們將公告台灣護理佐理人員(Nurese Aid)認證制度。健康需要護理照護,護理專業也需要社會支持,維護護理正向執業環境沒有局外人。讓護理人員發揮並肯定自身專業價值,是為整體健康照護體系加值、也是對人民生命健康照護的祝福。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