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名人.楊志良
搜尋
臨床醫學
共找到
204
筆 文章
-
-
2023-05-0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賴寧生養生「動中求靜」 讀佛經靜思生活智慧
「過去這塊土地上人人都往外地尋求醫療,現在從台北到高屏乃至離島、國外,許多病人都來這裡看診。」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是雲嘉地區第一個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原本醫療資源缺乏的嘉義,由他打造了雲嘉地區首座風濕病整合醫療中心,並且建構具規模與功能完善的在地檢驗中心。賴寧生在1996年完成醫學博士學業後,就毅然回歸故鄉嘉義貢獻所學,首設雲嘉地區第一個過敏免疫風濕專科門診。2006年,賴寧生以同心圓為理念,成立過敏免疫風濕中心的完整照護團隊。2015年獲得立法院厚生會第25屆醫療奉獻獎,獲總統頒獎肯定。「什麼功德最大?就是看病、解除病痛,功德第一。」賴寧生引用佛教經典,感謝病人願意相信他,克服困難遠從各地,甚至跨海求醫。「醫者端坐在院內就會不斷累積醫病功德,這是何等的福報。」感謝病人信任 行醫是福報「把握每一次跟病人接觸的機會。」賴寧生深知病人面對重大疾病的不知所措,最重要是讓病人安心,他有機會去撫慰病者,建立彼此間的信任感,所以「我感恩你對我的信任,讓我能夠學習」,逐漸累積實力再運用到下一位病人時,正是福氣一代傳一代的最好寫照。管理醫院 謹記證嚴六字訣台灣的醫院管理,大多看到的是美式講求「效率」的影子。賴寧生說,要把醫院的「效率」跟「追求卓越」放在哪一階層很重要。證嚴上人在11年前指示「心寬、念純、意堅」,已成為管理醫院的重要指引。心寬、念純才能合眾人心,完成經營醫院的使命。心寬是指院長要放寬心,當然要有紀律,但不需用醫學精密度來檢視人事的情形;念純在醫院最重要的就是救治病人,而非把賺錢、績效放在前面;意堅是大林慈濟醫院非常確定要「往醫學中心走」,即使過程中有許多波折,但意志依然要堅定。「醫療志業只要求病人有沒有得到他要的治療。」賴寧生強調,醫院管理原則,以志業的歸屬及宗旨為依歸,「心寬、念純、意堅」是他領導醫院的重要指標。養生祕訣/觀察機械運作 讀佛經靜思生活智慧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高中時期是嘉中田徑校隊400米接力賽跑者,在就讀陽明醫學院時也參加過大專盃田徑比賽,他卻說,運動雖可讓神經較敏捷,但並不是他的興趣,他從小就喜歡機械且至今仍樂此不疲,現在則更喜歡從佛經中探索生活的智慧。「機械與人是兩個極端,一個是物理世界、一個是人的世界,這兩部分在他身上能夠結合,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這從賴寧生開車到修車廠保養時即可發現,他都不是去休息室,而是穿起工作服跟著技師一起修車,了解汽車引擎及各處機械怎麼運作,這是他的堅持。賴寧生回想,有一次考試考滿分後跟父親要一輛火車模型當禮物。結果父子倆是在嘉義火車站整整觀察一個多月,看火車怎麼運行後,由父親親手做出一個能運作的火車頭送他,連車輪、馬達都自行繞銅線做,並用窗框的鋁製條做出軌道,因而讓他從小就很喜歡機械構造。「我很講究靜思,一件事要靜下來以後,才能得到一個想法。」賴寧生表示,醫師的時間太少,沒時間靜坐,但沒有經過靜的功夫,人生就會浮華不實,累積不出行事的標準,所以他自我要求,在動的過程中求靜,由動的過程去體察每一件事情的細微之處。賴寧生說,醫護生活過得太緊湊了,他在家裡有一隻養了八年、九歲大的愛犬巴豆陪伴,可以紓解生活壓力,並且「動中求靜」,不斷重複練就善知識,而讓他心靜的部分是讀佛經,從中感受到佛經裡面的字句非常美好,如果又跟中國的詞句相應,那時心裡的悸動是格外深刻。賴寧生小檔案年齡:67歲專長:風濕病、自體免疫疾病、各類過敏症、氣喘、過敏性鼻炎、減敏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痛風、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關節炎、肌腱炎、五十肩、疼痛治療、白斑症、貝塞特氏症、骨質疏鬆症現職:大林慈濟醫院院長、慈濟大學醫學系教授、中正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兼任教授學歷:陽明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大林慈濟醫院內科部主任、大林慈濟醫院研究部主任、嘉義榮民醫院內科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感謝病人能夠信任醫師。感恩你對我的信任,讓我能夠學習。
-
2023-04-2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守護偏鄉居民健康 大千醫院院長徐千剛分享養生3大祕訣
「當年在台北行醫時,常遇到遠從苗栗來看病的鄉親!」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徐千剛因此於37年前回到家鄉苗栗開業,從僅有20床的小醫院,如今發展到近600床及多間鄉鎮診所、醫院的健康醫療體系,除提供在地就醫及急重症醫療,服務觸角更深入山區偏鄉。有感鄉親長途看病 回鄉開診中山醫學院畢業後,徐千剛選擇在台北行醫,也就是在美和中學創辦人徐傍興開辦的徐外科服務,卻經常遇到長途跋涉北上看病的苗栗鄉親,讓他深有所感。1985年,因為父親過世,他毅然決定返鄉在苗栗市南苗開業,希望就近服務鄉親;醫院初創時只有他一名醫師,全天都看診、動手術,晚間就睡在醫院。早年一些急重症如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必須轉院,但可能在途中就往生,後來醫院因此開設心導管中心,盼搶時效挽救生命。隨醫院規模擴大,大千陸續開設不孕症中心、兒童發展中心,在地方醫療上是創舉,造福不少家庭,也積極投入協助社區及弱勢族群的醫療服務。認養文面國寶 陪走人生旅程徐千剛的老家在汶水老街開雜貨店也賣車票,學生時期寒暑假他都要幫家裡看店,當年常見到文面長者的身影。20多年前,他到泰安鄉參加「文面國寶憶當年」活動,發現全鄉47名文面長者都已高齡且身體狀況不佳,有感於泰雅文面文化快速消失,加上兒時對文面長者的回憶,內心十分不捨。為此,他提出文面國寶認養計畫,每月提供家訪、義診及免費醫療服務、贈送日常生活用品、補助三餐費用、設置生命連線裝置等服務,也主動發起醫療贊助,文面國寶到大千就醫,費用都由大千慈善基金會支付,長期守護文面國寶健康。直到2019年,最後一位文面國寶柯菊蘭因病辭世,大千為國寶付出23年,陪著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此外,大千也加入健保IDS計畫,將醫療資源送入泰安山區逾20年,投入關懷原住民並加強偏遠地區醫療品質。癌患留院率 從三成增至八成大千醫院6年來相繼通過癌症品質認證醫院、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的評鑑,徐千剛強調,院內許多設備、儀器已與醫學中心相同等級,癌症患者的留院率也從以前的三成,目前增為七至八成,未來將持續延攬優秀的醫師人才,守護鄉親健康。養生祕訣/作息規律、每周重訓、適量運動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徐千剛行醫數十年,雖年屆七旬,但維持強健的體態,建議大家要有規律生活作息,適量運動,保持身心靈的和諧。徐千剛原本維持一般科的固定門診,直到新冠疫情發生前才停止看診,專注在醫院管理及行政工作。在做決策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他認為不應該在有情緒或盛怒狀況下做決定,不僅會有風險,也影響身心健康。他的生活作息很正常,每天早上約7點起床、午夜12點前就寢。隨著年齡增長,為了預防肌少症發生,每周他和妻子會去健身中心兩次,在教練指導下進行核心肌群的重量訓練,結束後飲用乳清蛋白補充蛋白質,持續下來發現走樓梯腿不會像以前痠痛,腳力明顯增加。除了加強肌耐力訓練,徐千剛每周日也會到近郊登山步道走走,花兩、三個小時就可走完一趟。喜歡打高爾夫球運動的他,平常還會用平板追劇「冰與火之歌」等影集,保持個人嗜好,但強調時間要適度,注意室內光線配合,更不能關燈看,避免傷害眼力。徐千剛小檔案年齡:70歲專長:外科、骨科現職: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大千健康醫療體系總裁、大千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學歷:中山醫學院學士、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台北徐外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多運動、吃得健康、定期健檢,重視自我健康管理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透過「敘事醫學」,跨越醫病鴻溝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記得2010年6月,在當時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何明蓉副教授的努力下,我們邀請到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Professor Rita Charon (霞瓏教授) 來台舉辦為期兩天的工作坊,介紹這自從2000年她首創的一種增強醫生暸解病人的方法「Narrative Medicine」(敘事醫學)。她希望能夠利用這種敘事能力的增強,使醫生能對病人的病痛有能力辨認、瞭解、詮釋以及被感動,可以幫忙剛踏入醫學殿堂的醫學生,以及提高醫生治病的成效。她認為這種敘事醫學的方法,就是學會利用病人的故事來幫忙醫師治療病人。霞瓏教授將敘事醫學分為三個階段:一、注意力(Attention):醫生要能夠採取一種沒有先入為主的態度,毫無成見地傾聽觀察病人的語言、姿態、沉默、姿勢、臉部表情、音調等等。在這過程裡,醫生須要能夠很平靜的,不會讓病人有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打擾。霞瓏教授常說,「我要讓我的病人覺得我在這裡就是為了你,我不會分心,我是很高興的想知道你能夠告訴我甚麼。」她認為醫師需要自省,事實上我們的確很少對病人有全神貫注的關切。二、表現(Representation):當我們要將這些經驗用文字或圖形表達的時候,事實上是需要一些技巧與經驗。我們大家都曾經寫過很多東西,但是當一位醫生要用一般人的語言來描述病人情況時,醫生就會發現到病人有些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或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透過敘事醫學的訓練,在我們與病人接觸時,才會有更深入的暸解。同時因為我們不是用醫學的術語來描述病人的問題,而是用一般口語來描述病人,我們就有可能把我們所寫的讓病人分享,在這種情形下,病人與醫生的溝通就完全打通,這才是真正醫病關係進入理想情境的時候。霞瓏教授寫道,「這種寫出與病人深談之後的感觸,就有如壓擠檸檬汁,或產婦擠奶一樣,是一種需要非常用心的過程。」透過這樣的敘事,醫生才會聽到病人的心聲,病人才會被看到過去沒有被注意到的問題,而透過兩者之間醫病的溝通才得到治療的成效。她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寫出反思的習慣,就不容易從錯誤中得到成長。三、密切關係(Affiliation):透過這種全神貫注與以文字表現出來以後,我們就真正能達到敘事醫學的目的,那就是建立醫病的密切關係。當病人與醫生共同面對病痛的時候,現代醫學所帶來的好處就能夠影響到病人,亦能為病人所接受。否則如果醫病關係無法有這種層面的接觸,不管醫療科技有多進步,事實上病人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忙。值得注意的是,霞瓏教授呼籲這種敘事醫學不只是應用在醫生,他認為護理人員、社工人員、病人家屬都可以利用這種敘事醫學,打開病人的心扉,使醫生與家屬更瞭解病人,而成功地幫忙病人度過病痛纏身的考驗。當所有醫療人員都以這種敘事醫學來看病的時候,團隊各份子所看到的,所寫出來的東西,就不再是不同角度看到不一樣的地方,而是在找尋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共同點,而這共同點就是病人的痛苦。我們發現剛踏入醫院實習的醫學生普遍都存有一種不安,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以幫忙病人,對病人、家屬、醫師、護理師都有種自己反而會使醫療照護不便的「路障」,而因為這種心理,造成他們無法從實習學好臨床實習的知識、技術與態度。我們站在老師的立場,我們常常不知如何幫忙醫學生在這「尷尬的學習階段」,由照護病人獲得更好的臨床學習心得。這時,我發覺如果能夠利用霞瓏教授的敘事醫學,讓學生在與病人的互動中保持高度專注的注意力。醫師需要自省,自己是否對病人有全神貫注的關切,並鼓勵學生使用一般口語來描述病人,我們就有可能與病人的溝通完全打通,達到醫病關係最理想的情境。霞瓏教授寫道,「這種寫出與病人深談之後的感觸,就有如壓擠檸檬汁,或產婦擠奶一樣,是一種需要非常用心的過程。」透過這樣的敘事,醫生才會聽到病人的心聲,病人才會被看到過去沒有被注意到的問題,而透過兩者之間醫病的溝通才得到治療的成效。她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寫出反思的習慣,就不容易從錯誤中得到成長,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與病人建立密切關係。當病人與醫生共同面對病痛的時候,現代醫學所帶來的好處就能夠影響到病人,亦能為病人所接受。否則如果醫病關係無法有這種層面的接觸,不管醫療科技有多進步,事實上病人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忙。最後我想以霞瓏教授道盡醫學真諦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 「不管今天我們有多進步的高科技可以幫忙診斷治療,但是如果一位醫生沒有辦法辨認出病人最大的痛苦在哪裡,無法感同身受,無法與病人一起克服他的病痛,那麼醫生就沒有發揮身為一位醫生的角色(JAMA. 2001)。」參考資料:R. Charon: Narrative Medicine: 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 JAMA 2001; 286-1897-1902.
-
2023-04-21 醫療.新陳代謝
咖啡和茶可影響糖尿病患者早逝風險?哈佛大學研究這麼說
【本文重點】喝含糖飲料會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早逝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所以建議患者改喝咖啡、茶、低脂牛奶和白開水等飲料以降低風險。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每天增加一份含糖飲料與8%的全因死亡率增加相關。相反,改飲用一份咖啡替代每天一份含糖飲料,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8%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20%有關。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飲品的選擇,避免含糖飲料。--by ChatGPT如果你患有2型糖尿病,一項新研究建議你應該將含糖飲料換成咖啡、茶或白開水,可以降低早逝的風險。根據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的一項研究顯示,大量飲用含糖飲料與2型糖尿病患者過早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有關,如果改飲用咖啡、茶、低脂牛奶和白開水等飲料則與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有關。過往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在該項研究中,分析了近15500名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飲食數據,他們是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和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的一部分。研究人員每二到四年會通過問卷評估參與者喝含糖飲料、人工甜味飲料、果汁、咖啡、茶、低脂牛奶、全脂牛奶和白開水等八種不同類型飲料的頻率,平均隨訪時間為18.5年。該研究結果顯示,在經常食用含糖飲料的人中,有較高的全因死亡率更高,以及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每天增加一份含糖飲料與8%的全因死亡率增加相關。相反地,在經常飲用更健康飲料,例如咖啡、茶、低脂牛奶和/或白開水的人中,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若改飲用一份咖啡替代每天一份含糖飲料,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8%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20%相關;用茶葉替代的風險降低16%和24%;用白開水替代的風險分別降低16%和20%;用低脂牛奶替代的風險降低12%和19%。若改飲用人工甜味飲料也與更健康的結果有關,但效益相對較小:用人工甜味飲料代替每天一份含糖飲料與全因死亡率降低8%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15%相關。整體而言,對於那些在被診斷出患有2型糖尿病之前是含糖飲料的鐵杆飲用者的人來說,當這些含糖飲料被咖啡或人造無卡路里飲料取代時,過早死亡的風險顯著下降。而當含糖和人造無卡路里飲料都被咖啡、茶、白開水和低脂牛奶所取代時,心臟病和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甚至更低。該研究主要作者、哈佛大學營養和流行病學副教授Qi Sun指出,某些飲料絕對比其他飲料更有益,這取決於你比較的飲料類型。根據該研究結果,Sun表示自己會將黑咖啡、不加糖的茶和白開水排在低脂牛奶、果汁或人工甜味飲料之上。Sun表示,糖尿病患者應該謹慎選擇如何補充水分,從含糖飲料轉向更健康的飲料將帶來健康益處。劍橋大學臨床醫學院教授Nita G Forouhi在一篇相關的社論中表示,該項研究結果都指向同一個方向:較低的含糖飲料消費量和較高的咖啡、茶、白開水或低脂牛奶的消費量是2型糖尿病成人更好的健康結果的最佳選擇。Forouhi提醒該項研究是觀察性的,因此不能通過因果關係的視角來看待研究結果。不過,飲料的選擇顯然很重要,避免含糖飲料的理由是令人信服的。【資料來源】.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link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premature death fo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New research reveals how coffee and tea can affect risk of early death for adults with diabetes
-
2023-04-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多年來引導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討論並反思人文方面在醫療照顧的角色,我們會注意到學員的個性、溝通能力,與病人及家屬的特徵,相互交映。我們也會建議學員把照顧病人的經驗寫下來,寫的過程中會有回響,也有新的整理、分析,並發現未想過的看法。但是,有的學員會覺得有壓力,在百忙中再加新的功課,對將來醫學生涯、實際臨床工作及病人照顧上,真的會有幫助嗎?我們倡導「做中學」,但這過程中,他們真能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樂趣嗎?張同學的文章在這方面有些回應。他對藝術(繪畫)、舞台有興趣,他寫這兩篇很生動的文章,剪接一幕幕的場景,道出故事的主角(病人)的內心感受,加上他自己的感動,如畫、如詩。他有所學習,病人與家屬也有感受關心。他也心存感恩。在第一篇文章「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中,他與同事互動時會回想「(過去)照顧(病人)的點滴」,也會去想到病人過世後,「他的妻子過得如何?」。能夠在反思中,領會「放下總是很難的吧」,也會回想:「我想像著那又哭又笑的面容,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他的另一篇文章,描繪出一位末期癌症病人在「她最脆弱的時候」,還是很「頑皮」幽默,並維持她身為一位手作娃娃老師的身分,也喜歡畫畫;他引導她在住院時運用色鉛筆。他也記起自己曾與病人分享,各人都有面對恐懼和徬徨的時刻。病人也回應:「我們都在面對人生的難題呢。」病人也因此更能深一層回憶她傷心的生病過程,有所療癒。張同學最後要「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變成更好的人」。他最後表達他對病人的感謝。也樂意分享他這些珍貴的臨床經驗。我們常鼓勵學生能反思,探索病人與自己的內心,從中提升自己。這學習要花時問,會有壓力。孔子要人「三思而後行」,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層層的心力付出,如何尋得樂趣?有很多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感恩與真實的快樂有直接的關係。有一個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勞勃·艾蒙斯博士(Dr. Robert A. Emmons)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的麥克·馬可拉博士(Michael E. McCullough)主持,他們要三群受試者每週書寫一個特別的題目:第一群書寫在這週中覺得要感謝的事;第二群書寫這週中每天叫人煩躁的人或事;第三群則書寫這週中影響他們的事,不論正面或負面。十週後,第一群受試者變得更樂觀,覺得日子好過多了。最有名的研究是正向心理學的主導者,美國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斯曼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的研究,他要受試者做各種回憶。有一週他指定受試者寫下自己要感謝但從未表達謝意的信,並親自把這信交給要感謝的人。結果,參加此研究者的快樂指數立即大幅上升,而這情緒的改善維持了一個月以上。我們期許這些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們,將來在漫長的醫學生涯中,不忘對病人及周遭的人、事常帶感恩。如此雖然有辛勞,但也有成長,更有持久的身心健康與快樂。
-
2023-04-18 醫療.心臟血管
基因或生活方式造就的肥胖哪個對健康危害大?答案恐出乎意料
【本文重點】《電子臨床醫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由生活方式引起的肥胖比基因引起的肥胖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來自近18000名瑞典雙胞胎的數據,研究導致超重和肥胖的基因和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結果表明,雖然基因風險引起的肥胖(即使基因預測的BMI低)仍可能產生健康風險,但生活方式引起的肥胖存在更大的風險。--by ChatGPT眾所周知,超重或肥胖會增加健康風險。然而,肥胖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差異很大。一項新研究發現,一個人肥胖的原因可能對心臟病風險產生一些影響。肥胖原因影響心臟病風險根據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旗下期刊《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表明,在肥胖對心血管健康有害影響方面,因生活方式而肥胖的風險比因遺傳而肥胖的風險高。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瑞典17988名雙胞胎的數據,收集有關他們的BMI(身體質量指數)和高BMI遺傳傾向的資訊。除此之外,他們還使用醫療紀錄的數據來確定該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藉由通過分析上述這些資訊,研究人員能夠研究遺傳與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導致的超重和肥胖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研究結果顯示,受環境因素影響的肥胖(儘管遺傳預測的BMI低但肥胖)比受遺傳因素影響的肥胖(遺傳預測的高BMI)危害更大。該研究作者之一、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醫學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系教授Ida Karlsson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每個人都很重要。與健康體重的人相比,所有超重或肥胖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然而,研究結果表明,主要由遺傳因素驅動的肥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可能與其他因素(如生活方式)驅動的肥胖不同。Karlsson解釋,肥胖是一種複雜的常見疾病,可能有許多不同的成因,研究結果可以幫助瞭解它對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健康的體重始終很重要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中,全球超重和肥胖的發病率有所增加。現在,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超重或肥胖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超重和肥胖是許多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它們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超重還會導致糖尿病及其相關疾病,包括失明、截肢和透析的需要。超重也會導致肌肉骨骼疾病,包括骨關節炎。肥胖還與一些癌症有關,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膽囊癌、腎癌和結腸癌。即使一個人只是輕微超重,這些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並且隨著BMI數值的攀升而變得更加嚴重。【資料來源】.People with obesity due to genetic predisposition have 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Genes or Lifestyle? How a Person Becomes Obese Could Influence Heart Health.Genetics Driven Obesity Not All That Harmful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
2023-04-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醫師,有一位家屬打來總機很急著想要找你。」晨會中我被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電話裡太太焦急地說道最近先生的狀況越來越差,她已經無法負荷卻不知道該怎麼辦,能不能來醫院尋求協助,自從上次伯伯出院之後我就一直掛念著這對老夫妻,只是沒想到疾病惡化地如此迅速。數週前這位患有肺腺癌的伯伯開始出現神經學症狀,腫瘤科醫師懷疑有腦部轉移,希望住進我們病房進行腦脊髓液穿刺診斷。我和實習醫師一踏進門,兩位眼神炯亮的長者笑笑地迎接我們,短暫自我介紹後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很快就開始腦脊髓液穿刺。這是一項很不舒服的檢查,病人需要側睡並蜷曲身體,我們要將一根細長的針刺進脊髓腔內抽取液體,在我執行檢查時實習醫師們感受到了逐漸堆積起的緊張氣氛,很機靈地開始跟這對老夫妻聊天,才知道原來伯伯是位機師,而太太旅居歐洲教授外文。他們退休之後遊歷世界,直到伯伯生病了才暫時待在台灣,而小孩都在國外,在台灣就是他們倆互相照顧。在等待病理報告的這幾天沒有什麼額外的檢查,每天查房我和實習醫師都會去和老夫妻聊聊天,在護理站工作時也常看到倆老彼此攙扶,愜意地在走廊間漫步。直到伯伯預計出院那天,腫瘤科醫師打給我,請我跟他們討論對於安寧照護的想法,那時我有點訝異,伯伯的日常生活幾乎可以完全自理,甚至還覺得自己的癌症有治癒的可能,怎麼在這個時機想要討論安寧?腫瘤科醫師回道當癌症擴散到腦脊髓液將會進展得非常迅速,而且伯伯其實已經有明顯的退化了,只是在我們面前不會輕易表現。當天下午我與腫瘤科醫師、安寧科醫師一起拜訪,花了數個小時慢慢解釋目前狀況及可能選項,原來伯伯因為怕太太擔心,一直都是獨自來看門診,因此太太並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面對末期疾病,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兩位從容的長者眼中流露出無助與恐懼。「平常都是我大病小病一堆,都是他來照顧我,現在他一生病就這麼嚴重,那我怎麼辦?」太太泛著淚的雙眼直盯著我,我一時不知如何回應,很殘酷地對於末期癌症醫學上我們已經沒有什麼武器可用,已經跟兩夫妻培養出深厚感情的實習醫師也感到十分挫折,難道我們真的沒辦法幫忙了嗎?走出病室我想到一本名為Listening for What Matters的書,這本書在倡導醫療脈絡(Contextualized medicine)的重要,在照顧病人的時候我們不僅要了解他們身體上的病,更要了解病後面的人,了解他的背景,他的脈絡。書中提到十個切入點我們可以運用,包括醫療可近性、社會支持、競爭責任、財務、與醫療人員的關係、技能、情緒狀態、文化及靈性、環境及對疾病的態度。我們能不能從這些角度進一步的了解病人,並且從中梳理出我們能夠協助他們的方法?在腦中重新回想起這些面向後,我再次走進病室,探尋著他們是否想要住到安寧病房,還是想要回家休養。太太提到她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沒辦法一直待在醫院,因此希望能回家照顧,我仔細詢問他們家裡的環境,及來醫院的便利性,並解釋著伯伯接下來可能會因為急性的神經系統惡化而失去行動能力,如果這樣的狀況發生能怎麼辦。同時也跟伯伯討論對於疾病的想法,以及希望我們能怎麼幫助他們。這些對話中我漸漸釐清了一些問題,包括太太在照顧伯伯及處理家務之間的責任競爭,包括太太如果在伯伯突然失去行動能力下可能的技能不足(無法抬他下樓等),包括他們在台灣沒有別的親戚朋友也不想讓孩子知道等等。透過這樣系統化的了解病人,我們不僅找到許多可以幫忙的地方,更在過程中跟病人建立起了信任,因為我們想認識的不再只是生理的疾病症狀,而是伯伯作為一個人,伯伯太太作為一對互相扶持著的伴侶,而我們也不再只是穿著白袍的他者,而是希望能幫上忙的朋友。當治癒(Cure)不再可能,療癒(Care)就更加重要,而我很榮幸得到一群認真的實習醫師協助,繁雜醫療業務之餘他們總會花時間去跟夫妻倆聊天,並與我們分享他們的觀察和想法,在定期的醫學人文討論會中他們也與資深醫師討論如何能夠幫助這位病人,也許實習醫師們的醫療專業尚未成熟,但當他們被引導去看見病人的脈絡時,往往會成為醫療團隊非常重要的資訊來源,因為他們有時間好好的聽病人說話。也許因為如此的信任,當伯伯有天急性惡化站不起來時,我們成為太太怎麼樣也想聯絡上的人,他們很快就住進了醫院的安寧病房,這時伯伯的意識狀態已經不太穩定,而太太仍然處在挫折與恐懼之中,但至少看到熟悉的醫療團隊心情都有舒坦一些。隨著每天跟他們的相處,也漸漸能了解他們許多情緒或決定背後的故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命經驗引導著他們的行為,我們不應該在尚未了解全貌時就用所謂「常理」去評斷,而是應當仔細地、用心地與病人相處,完整地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不帶先見之明的去探索他們的苦痛、他們的想望,並嘗試給予最適切的陪伴與扶持。伯伯漸漸地進入彌留,我每次悄悄溜進病房都會心裡一震,數週前還精神爽朗地拍拍我的肩膀說著「年輕人啊再見!」的他,如今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逝著。伯伯是位基督徒,也許在這最後的時光,我們能做的就是靈性上的陪伴了。我請實習醫師向基督徒的同學詢問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助他的,熱心的同學們主動集結在一起,為伯伯唱聖歌與禱告。實習醫師跟我說當時昏睡中的伯伯流下了眼淚,手握緊了替他禱告著的同學,幾天後就安詳的離開了。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在這段時間並沒有做到什麼「醫療行為」,但我相信大家的投入為病人和家屬帶來的寬慰絕對不亞於尖端的化療或藥物。病人的苦痛並不是數字、並不是癌症的組織型態或期別,而是生理上的不適失能、心理上的落寞絕望、和社會靈性上的無助孤單,唯有坐在床沿靜靜地聽著他們說話,陪著他們流淚,我們才有機會真切地碰觸到受傷的靈魂,碰觸到重重防衛背後的那個人。這是機師伯伯的最後一趟旅程,我希望我們有成為一個溫暖的避風港,讓他在風暴之中有處安適之地能稍作停留,準備好之後再啟航,祝您順風,Bon Voyage。
-
2023-04-15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體重改變恐是身體病變警訊!陳修聖養生靠爬山慢跑紓壓、每周量體重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院長陳修聖2019年接任院長,在醫療專業及醫院管理領域,經驗豐富。北市聯醫的泌尿中心及第一台達文西機器手臂,都在忠孝院區,當時在仁愛院區服務的他,經常前往動手術,因此對忠孝院區不陌生,也了解醫院的特色,期盼發展成東區門戶最受信賴的社區型醫院。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是位處南港的社區型醫院,陳修聖表示,儘管周邊有不少醫學中心如三軍總醫院,但醫院的設備及資源都不錯,希望透過不同的經營方式,深入社區,得到民眾的信賴。陳修聖養生祕訣/爬山慢跑紓壓 每周量體重年輕時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陳修聖,不曾想過要運動,每天都忙碌於看診、開刀,到了一定年紀後,他才驚覺不好好保養不行。看到來門診的病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警惕,甚至有病患對他說,「醫師,你看起來老了很多耶。」他因此決定要好好運動。現在的陳修聖,常會利用下班或休閒時間去慢跑或爬山,舒緩壓力,每周大約慢跑1到2次,每次跑5至6公里,但他笑說,「我只是休閒玩家,所以沒想過參加馬拉松。」他的爬山地點,則是選擇象山、四獸山等一日可完成的地方。在飲食方面,陳修聖表示,他不挑食,沒有特別的養生,盡量均衡飲食。過去當主治醫師時,經常無法吃中餐,開刀時更沒辦法正常吃,現在當了院長後,反而可以維持三餐正常飲食。平時除了會多注意心跳、血壓外,陳修聖會每周量一次體重。他強調,其實量體重很重要,若發現變重了,就應適時調整飲食,但如果突然體重變輕了,很有可能是身體有病變的警訊,尤其是長者更要多注意。很多人壓力大,會狂喝酒、抽菸,陳修聖認為,這樣的習慣很不好,他沒有抽菸,聚餐時也只會小酌,「所有事情適量就好」。協助病患 藥物整合陳修聖說,很多長輩尤其是獨居老人都有居家醫療的需求,他是泌尿科醫師,有很多長者病患求診,但都需要親友協助拿藥,也有住在沒有電梯的獨居老人因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就醫,有居家醫療介入可直接到病患家中協助打針、抽血、看診,同時可檢視其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協助病患藥物整合。「很多病患一次就吃20多顆藥,這很恐怖。」陳修聖指出,病患到處就醫,拿到的藥就一起吃,但很多藥效重複,因此協助藥物整合可以替病患省下很多費用,也不讓身體因吃下太多藥物造成負擔。早診早治 逆轉癌症陳修聖說, 過去曾遇到一名剛考上大學第一志願的男生,陪同看診的媽媽說孩子的左側睪丸腫大,其實該男生在準備考試時就發現了,但因為不痛不癢,加上大考在即,就拖延看診。經觸診發現是睪丸癌,再經電腦斷層檢測及切片後證實是睪丸惡性腫瘤第三期,媽媽和男孩都不敢置信,這麼年輕就睪丸癌。陳修聖指出,他只能安慰家屬及病患,建議經濟允許的話,可先把精子存到精子銀行。再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加上化療,目前持續追蹤,男孩也順利結婚生子,生育能力完全沒問題。另一名70多歲長者,平時身體無大礙,健檢抽血檢驗發現,該長者的PSA超標懷疑是攝護腺癌,但長者不願意接受切片手術,認為自己吃藥就好,經勸導後、切片確認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長者一聽嚇傻,所幸經荷爾蒙療法,如今90多歲身體仍十分健康。陳修聖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真得很重要,對於癌症的療效也會比較有效。陳修聖小檔案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 EMBA、政大法律系碩士在職專班經歷:台北榮總外科部泌尿科住院及總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外科部主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務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專長:微創泌尿腫瘤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 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統結石、排尿功能障礙 男性不孕、婦女泌尿疾病 錄影尿路動力學檢查、直腸超音波 男性結紮及重建給病人的一句話清楚了解自身病情、積極溝通、一起努力對抗病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3 醫聲.醫聲要聞
醫學工程師/首位生醫光電女所長郭文娟:跨域也要跨入產業
桌面上擺滿像樂高積木般的儀器,上頭還裝載監控電腦,密密麻麻地數據和文獻映在螢幕,眾多器材裡,一台印有藍色Logo的白色機盒格外醒目,這是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長郭文娟實驗室中蓄勢待發的產品,也是生醫光電走向眼科之外的臨床結晶,專業的跨域和斜槓還不夠,郭文娟認為腳步要跨入產業界,這是為了讓學生看到能夠投入的夢想和目標。跨領域從實驗室開始,不同視角觀察問題「光學同調斷層掃描術」(OCT)是郭文娟實驗室裡研究的題目,白色機盒搭配著光學探頭,正是OCT技術所延伸的「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學生介紹,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手術之前,必須要用氣腹針插入腹腔,在腹膜灌入氣體,撐起手術的空間,重要的一步卻只能憑醫師手感和經驗「盲刺」,但刺得太深、太淺都有損傷器官風險。這項「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能視覺化,透過光學探頭進行掃描,投影出身體組織的影像,還能如同倒車雷達般發出警示,目前技術已經和台北榮總完成10例的腹腔鏡手術人體實驗。學生拿起探頭稍微模擬,一問之下,學科背景不乏光電、醫工、生技或物理等領域。郭文娟刻意安排不同專業的合作,她說,生醫光電不僅只有儀器操作、分析影像能力之外,也得執行動物實驗,尤其研究成果要能運用於臨床醫學,就得加入臨床醫師視角,才能看見實際面的問題,「在校內就要先搭起不同領域的交流平台。」沈浸動手組裝的成就,單一專業特色是什麼?說起跨領域,對郭文娟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大學志願的選填就透露出端倪,想念第三類組(醫學、生命科學系)又結合物理的科系,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學系成了所選。「結果讀了好像又沒有太大興趣…」她笑說,如同大一新鮮人還在摸索興趣,一直到進入恩師、生醫光電教授周晟的實驗室擔任專題生,人生的頻譜有了變化。喜歡動手操作的郭文娟,在專題生的日子裡,沈浸於自己組裝系統,取得影像資訊的成就感,她還開發了透過雷射光就能從兔子眼睛內的葡萄糖濃度監測血糖的技術,論文更刊登在國際期刊,即便大學畢業前到醫院實習,反而加深了解學術研究遠比醫事放射師臨床常規工作來得快樂。郭文娟的自問,「只有生醫光電學的訓練,出來後會不會只是眾多光電人才之一,你的特色是什麼?」攻讀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成了問題的解答。如此的遠見放到現在,正是熱門的跨域斜槓,確實畢業後的工作出路更廣,但她仍投身喜愛的生醫光電研究,第一份工作是大學的教職,逐步朝向創新的生醫光電領域引領學生們共同邁進。非輻射、低功率,OCT技術用在癌症早篩生醫光電看似難以貼近生活,OCT技術更對民眾來說模糊難懂,郭文娟舉例,光學斷層影像能夠放大到10的負七次方、約頭髮的十分之一細微影像,加上非輻射、非接觸、低功率等特性,對人體相對安全,「有點類似超音波,只是以雷射光方式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影像。」常見的眼底視網膜掃描便是利用此技術,由於視網膜有十幾層結構,且每層細胞結構非常靠近又薄透,OCT技術能精確診斷各種眼底疾病包含黃斑部病變或角膜水腫等病兆。郭文娟說,眼科已成熟地運用OCT技術,所以實驗室的研究才會嘗試投入不同科別,像是早期皮膚癌、口腔癌檢測,並設計出兩種探針:「概念都一樣,用在不同地方,解決的問題就不同。」現行檢測皮膚癌的皮膚鏡是類似放大鏡一種,仍缺乏深入皮膚表層的能力,她進一步說明,OCT技術則利用光學斷層影像搭配探針,能夠輸出成三維、立體的影像,精準定位以判斷疾病分級。另外,口腔癌通常由醫師觸診或觀察口腔表層是否有白斑,在這項技術之下,透過分層結構以判別是否為發炎、惡性腫瘤等「不再只依靠醫師經驗,而是提供客觀診斷標準。」她說,說不定未來在洗牙時,牙醫順便拿出光學掃描探頭,就能輕鬆檢查出口腔有無異狀。跨入產業多了商業成本腦袋,新創公司學生任CEO技術不能只在乎成像,還有檢測準確率、照射範圍,她說,畢竟門診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就要知道答案,若要做到商品化、用於人體臨床端,無法像是學術論文只偏重安全可行性,要考量器材的重量、體積等工藝技術層面。郭文娟堅持「跨領域不是醫學和物理工程,還要跨出去產業。」尤其OCT技術比其他研究更貼近臨床運用,如果要做成醫療產品,走出實驗室才是剛起步。她以「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為例,原先預計年中會到試製階段,但牽涉到成本、量產、器材探頭等設計「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調整」,可能得延期到今年底或明年初。現階段,團隊持續與廠商溝通討論生產線、設計成本及銷售等商業面問題,她說,「會不會原來的設計在一定成本內根本做不出來,要全部改掉,這都是風險。」雖然曾想過技術轉移方式,但是幾經思考,一路以來的測試、累積下的影像數據,墊高了技術的價格。專業人才、技術紛紛到位,學生們也有創業當CEO的想法,郭文娟陪著他們組成團隊、成立新創公司,她說,讓學生看到投入的夢想和努力的目標,清楚知道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其實許多實驗室主持人就像是新創公司老闆。」她笑說,老師必須替學生添購器材、儀器,還要向政府或業界申請計畫及前端資源探詢,「雷射就像開水龍頭,一開也很燒錢。」「試試看再煩惱」,負面表列找到跨領域人生採訪的這幾天剛好是日本暌違14年再度奪下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關鍵一球的大谷翔平掀起浪潮,眾人訝異他完成多年前親筆寫下的人生目標,郭文娟淡淡說,「哇…真的很厲害,但我倒沒有想過要寫人生目標,這樣做的話有點無聊,有些事情可能是水到渠成,如果列在上頭沒有得到,感覺就會變成失去,但其實你根本沒有失去什麼。」近年郭文娟研究團隊的成果投入衍伸新創,她也是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所成立20多年來首位女性所長,人生清單裡不斷突破,事事都逐漸水到渠成,不過,她自謙「可能因為我是系上唯一的女老師吧!光學領域也有許多傑出女性,現在有不少女學生參與研究行列」。「試試看,考上再來煩惱、念了再來煩惱。」郭文娟想起迷惘在唸博士班還是先工作的十字路,媽媽給了這一句,當時其實心中有了決定,缺乏那臨門一腳的助力。這句話適合用來鼓勵學生嗎?她回到教育者的角度仔細回答,或許還是要看學生個性、因材施教,「但沒有失去什麼,只是去試試看,試著說不定會不小心成功。」
-
2023-04-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打破醫病對立的自我實現預言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生如何成為良醫」。高雄醫學大學一位資深肺癌專家以病人的照護,說出許多富有哲理的話,「除了這些藥物治療之外,我們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幫病人做的事」、「醫療工作很忙所以很重視效率,但這樣久了會失去對病人的敏銳和溫柔」、「每一個病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無論是誰,都希望你們能放慢腳步,蹲低下來看看這些跟你不同世界的人,多了解他們才能夠真正幫助他們」。接著一位臨床實習醫學生更睿智地指出,處處以「醫病對立」的立場,只怕「如果不這麼做,會被告」,反倒可能被告,唯有發揮「同理心」,隨時「將心比心」,才能根本性翻轉醫病對立的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最後,醫病平台回顧當年成立這電子報就是為了改善醫病關係,而誠懇的向各醫學院校師生邀稿,分享各校對改善醫病關係的努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步一步陪著病人慢慢走「為什麼我們治療病人要照著準則走呢?」這個問題當我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就讀藥學系的時候,老師們的答案大多會圍繞在準則集結了最佳的實證,能最有效的改善病人臨床實效。但是在台灣,從我過去這六年在醫學系上課的經驗,老師的回答大概會是:「如果不這麼做,會被告啊!」的確,加拿大跟台灣的人文風情不同,藥師及醫師所面對的訴訟風險也不同,台灣的醫師或許被告的機率比較高。但是回過頭來,老師的這種回答方式,難道不會造成一種「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現象嗎?「自我實現預言」是社會學家Robert Merton所提出的一個著名理論,內容是指一個人害怕某事情發生的想法會使他改變他的行為模式,但是這個改變卻間接地增加了原本他所害怕的事情發生的機率。舉例來說,某人非常害怕得到癌症,於是注重健康身體,熱衷健康生活。同時他也堅持純天然飲食,拒絕西藥及西醫治療,因為擔心其化學物質及輻射線會傷害身體。但卻也因此錯過了早期癌症的診斷發現機會,最終可能仍然死於他當初所害怕的癌症。現今台灣的醫學教育與醫療爭議之間的關係正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現象。有些老師們以切身經驗,立意良善地提醒同學們注意醫療糾紛,卻在不經意間傳達了「醫病對立」的觀念。久而久之,醫學生習慣站立在病人的對立面,無法同理病人的需求。然而許多研究卻一再顯示,同理心才是預防醫療爭議事件的關鍵。缺乏同理心的醫療人員有更高的機率面臨醫療糾紛,當醫療糾紛增加時則又加深了最初那個要隨時提防醫療糾紛的想法。這個惡性循環持續在台灣發生,醫病關係始終得不到改善。從「自我實現預言」的角度去思考,改善醫病關係、降低醫療糾紛的關鍵,正是從醫療人員的養成教育開始,打破醫病對立的關係。可是具體又該如何著手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多接觸病人,花時間和他們說話、相處,不只醫「病」,更是醫「人」。但是現實上,醫療人員整天忙到焦頭爛額,最能有時間跟機會改善關係的正是臨床醫學生的階段,從主要照顧開始。以下,我想簡短的分享一個我主要照顧過的病人,他是第一個讓我萌生夥伴感受的病人。這是一個我在當實習醫學生第一年時在外科遇到的病人。病人因為手術的併發症在醫院多待了一個多禮拜,眼睜睜看著和他同時間入院,開一樣刀的病人一個個出院了,只剩下他一個人仍在住院,身體狀況依舊沒有好轉,病人逐漸感到沮喪。有一次我去病房看他的時候,他忍不住用有點不耐煩的語氣問我:「我到底還要這樣多久才能出院啊?」當時,身為一個連聽診器都會拿反的菜鳥實習醫學生,我只是愣在那邊,不知道要回答什麼。還是對方自己回答,化解我的尷尬。他說:「唉,我講這些也不是要讓妳不好受,我知道妳只是學生可能也不懂,只是妳每天來我這裡,我就把妳當朋友這樣,我心裡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跟妳講,抒發一下,這種事情我又不敢去跟醫生他們講。」這一番話瞬間轉換了我跟他的對立關係,我發現醫生不用處處跟病人進行攻防戰,而是可以當病人的朋友,多點傾聽就會產生同理心。尤其是醫學生,身為醫療團隊中較有時間陪伴病人的人,我們可以給病人最多的支持與陪伴,在養成教育中扭轉醫病關係。沒有人希望發生醫療糾紛,但是當我們因為害怕而封閉自我,將病人定義為「敵人」時,這只會助長更多的醫療糾紛透過「自我實現預言」的方式發生,使這個惡性循環不斷上演。當我們打開心胸,用對待一般朋友的方式去了解、認識病人時,我們才能開始建立同理心。也許以法律攻防戰的角度所發展出的防衛性醫療,能幫助醫療人員打贏醫療糾紛的官司,但是唯有發揮「同理心」,隨時「將心比心」,才能根本性翻轉醫病對立的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
2023-03-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醫學院教授的難題——沈默的槍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序曲我在ChatGPT上鍵入:「GPT的出現對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會產生什麼影響?」不到三秒,出現以下的一篇文章:「GPT的出現對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在書面作業方面,GPT可以幫助醫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作業,並提高作業質量,但也有可能使醫學生過分依賴機器人的智能生成功能,減少自主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在醫學研究方面,GPT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較短時間內對大量文獻進行閱讀、分析和統整,從而提高研究效率。然而,GPT的生成內容並非全部真實可靠,因此研究人員需要對GPT生成的結果進行嚴格的驗證和比對,避免因GPT所生成內容的不正確性而導致研究結果的不準確性,進而對執行醫療產生不良影響。此外,GPT還存在著對隱私保護和倫理風險的威脅。由於GPT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學習大量的個人數據和行為模式,因此存在著潛在的隱私泄露風險。同時,在使用GPT生成的內容時,也需要考慮到是否會觸犯倫理和道德準則,尤其是在醫學領域中。總之,GPT的出現對醫學教育和研究帶來了諸多的機會和挑戰,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如何合理運用和管理。在醫學教育方面,我們需要加強對GPT的引導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在醫學研究方面,我們需要對GPT生成的內容進行嚴格的驗證和比對,並加強對隱私保護和倫理風險的關注和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GPT的優勢,促進醫學教育和研究的進步。」第一樂章故事要推回到去年(2022年)12月,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參與投資的OpenAI發布了ChatGPT聊天機器人,它的驚人效果立即引爆所有人的關注。GPT是指「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它是一種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使用一種稱為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的機器學習技術進行訓練,運作原理基於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技術,它使用大量的文本數據作為訓練資料,並透過學習這些數據中的模式和結構,來學習人類語言的規則和模式,模擬人類的語言能力,以生成新的文本。ChatGPT實務上能夠理解人類語言,並且回答問題,就像對話聊天。無論是隨性聊天、或是交付任務,甚至協助畫圖,創作小說,修改論文或是寫電腦程式、解決各式難題等,都能像專家一樣,做得出色到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ChatGPT很可能會廣泛地用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每一方面, Google搜尋引擎的角色恐怕會被取代。第二樂章就在今年(2023年) 一月中,我參加陽明交通大學教師會的尾牙時,一時興起,就問ChatGPT:「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有什麼好處?」不假思索,機器人立馬回應:「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可以帶來多方面的好處,以下列舉幾個可能的優點:1.提高學術水平: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的學科領域有所重疊,合併後可以整合人力和物資資源,進一步加強學科研究能力,提高學術水平。2.擴大研究領域:合併後,兩校可以進一步整合研究領域,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加強學科間的合作與交流,從而提高研究成果和學術影響力。3.優化師資隊伍:兩校合併後可以整合師資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並優化師資結構,引進更多優秀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4.提供更多學術資源:合併後,學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學術資源,包括圖書館、實驗室、研究中心等,這將有助於學生的學術成長和發展。5.提升校園文化:合併後,學校可以整合資源,提高校園設施水平,並整合兩校的校園文化,促進交流和融合,建立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我接著又問:「還有呢?」機器人隨即又答覆:6.建立更強大的跨領域研究平台:合併後,可以整合兩校的優勢學科,建立更強大的跨領域研究平台,促進學科間的合作和交流,推動新興學科的發展。7.提供更多學生交流機會:兩校合併後,可以提供更多學生交流的機會,包括學生交換計劃、跨校聯合課程等,這有助於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和交流經驗。8.提高學校的整體品質:合併後,可以整合資源,提高學校的整體品質和實力,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我繼續又問了兩次「還有呢?」機器人洋洋灑灑地共給了我14個答案。剛好陽明交大的林奇宏校長就坐我對面,我就將這些答案給他看,林校長說:「哇!寫得真好!麻煩轉寄給我參考!」第三樂章最近,科學月刊陳亭瑋編譯在2023-3-15的文章指出:「要ChatGPT寫作業、交報告,甚至產出學術論文應該都難不倒它。」當然,這樣的發展,讓從事教育的有識之士十分擔憂。事實上,現在已經出現正式的發表文章將ChatGPT列為文章作者之一。據陳亭瑋所轉述:「《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等重要學術出版社,均於今(2023)年針對大型語言模型制定相關的使用規則,並且已經正式列入現有的投稿指南。」重點是:這些AI工具都不可被列入論文作者的行列,因為AI無法為作品負責。陳亭瑋寫道:「《科學》期刊的主編索普(Holden Thorp)也發表社論,認為根據《科學》系列期刊要求作者投稿時聲明「作品為原創」,投稿的文章原本就不可使用大型語言模型如ChatGPT的成品進行寫作,作者應全權為投稿文章中的文字負責。」現階段, ChatGPT依然存在有一些破綻。常常這類AI技術會寫出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完全不正確、甚至非常荒謬的答案。教師會那天,我故意用我的名字但是搭配上錯誤的醫院名稱,請ChatGPT評價一下對這位醫師。結果它給的答案卻讓我哭笑不得。ChatGPT正經八百地把我描述成那家醫院的名醫,不但專長領域寫錯,連進修過的學校也是瞎掰的,簡直可說是胡說八道。我不信邪又再測試了幾位當天在場的醫師,結果也都出現錯得離譜的內容。根據一些最近的報導,「此種AI技術是有可能在事實方面犯下許多錯誤,例如引用一些(甚至是捏造)不存在的參考資料。」終曲最近大學學測結束,又來到了申請入學的階段。學子和家長們都在費神準備相關的申請文件與備審資料。這時不少人擔心有人會使用ChatGPT等AI工具當槍手代筆。我就索性將這個難題還給ChatGPT。我問它:「如何鑑別學生所繳交的資料是透過GPT的機器人所撰寫?」以下就是它的回覆:「要鑑別學生所繳交的資料是否透過GPT的機器人所撰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對:•資料的一致性:GPT生成的內容通常會呈現出一定的模式和風格,如果資料內容在風格、用語和結構上呈現出過於一致的特徵,就有可能是由GPT所生成的內容。•資料的內容和主題:GPT的生成內容通常是基於大量訓練數據和預設主題進行生成的,因此如果資料內容和主題與所申請的醫學專業無關或不符合常理,就可能是由GPT所生成的內容。•資料的知識深度:GPT的生成內容通常只是從已有的資料中綜合、生成,因此資料的知識深度和創新性相對較低,而人類創作的資料通常具有更高的知識深度和創新性。•資料的真實性:GPT生成的內容可能存在著虛構或不真實的情況,而人類創作的資料則更具有真實性和可信度。綜合考慮以上幾點,可以對考生所繳交的資料進行綜合評估和鑑別,從而確定其是否為GPT所生成的內容。」這部分,我覺得ChatGPT答的還算蠻好的。
-
2023-03-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醫療是人類最古老的服務業之一,到目前也是最難自動化的一個行業。由於醫療知識非常複雜難懂,當ChatGPT等人工智慧(AI)技術誕生後,人們自然會將它應用在醫療上,這的確也是醫療再進步的一個機會。筆者擬由三個面向來討論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科技面ChatGPT是目前工藝的極致,繼承了幾十年來資訊科技的精華。以前只能在電影上想像的情節,現在幾乎都實現了。它功能強大,給人有問必答無所不能的印象。但許多專業人士實際使用之後,發現它還不是一個真正有問必答的智者,更無法看穿你的心思,它目前的能力更像是「文字接龍大師」。ChatGPT已經跟人類學得很像,試著從字面中去「理解」問題,再從自己擁有的「知識」中找出相對應的答案,找出一段「機率」上最平順的回應。實際上,它並沒有自知之明(insight),意思就是無法感知自己的問題。另外,就算是人和人之間也常常出現問A答B雞同鴨講的情況,甚至會造成心結。一旦發現是誤會,往往又一笑置之。對於醫療健康的問題,何其複雜也,即使是一位有知識加同理心的醫師,回答起病人各式各樣問題,也有發生困難的時候。更何況是一位欠缺醫學知識的病人,跟一個欠缺自知之明的機器間的對話?即使機器所說的每個字都有所根據,還是會有誤解的「機率」。科技本來就不斷的追求進步,但一般大眾缺乏專業知識來了解,原來醫療AI還在進步中,錯誤難免。更甚者誤以為AI已經是什麼都會、甚至什麼都對,醫病誤解的種子就種下去了。人性面人類對一件事的理解,往往會受到心情所影響,在生病無助的時候,尤其顯得脆弱。在這個當下,任何一個人所說的,甚至是機器所說的都可以變成金科玉律。我在醫學院剛畢業沒多久,遇到一位長輩。他說他心情很不好,人家說他有憂鬱症,就快死了。初生之犢的我,看了一眼就說:你不要聽人家亂講,實際上沒這麼嚴重啦,不要自己嚇自己。結果在那當下他的病情就好了一半,一直感謝我到現在,說我救了他!一個菜鳥醫師都有這種魔力了,ChatGPT這種科技巨著,影響一位無助病人的心情更是易如反掌,即使它不是故意的。病人就是這麼脆弱,這麼容易受影響。醫師受過專業訓練,有醫師執照把關,還發過誓,有醫師宣言隨時提醒著良心,不會利用這種人性脆弱的時機佔病人的便宜。其他的人或機器可不一定有這樣的專業跟良心,放棄操控人性的大好機會。以前筆者還在當醫學生的時候,就聽說在最先進的美國,有一個行業專門守在醫院門口等著,當病人出院之時,立刻積極的關心病人:你有沒有覺得醫療疏失?有沒有受到欺負?本公司專門來幫病人控告醫師主持正義,順便賺取合理服務費。有些病人想想:反正病都生了,有機會多賺一些貼補家用也不錯,就配合辦理。以前還是手翻病歷的時代,已經可以將醫院搞得人仰馬翻,現在 ChatGPT的出現,想必讓這類公司的營運效率升級不少。AI救人還是很難,即使到目前還只能出一張嘴,也無法實體下鄉服務。但是要找碴的話,透過巨量資料庫還有演算法,簡直是小菜一碟。產業面有沒有注意到,ChatGPT這類產品,在你第一次加入會員開始使用的那一刻,就要求你打勾一個同意書。這個同意書通常很長很長,長到你沒有那個眼力與時間去仔細看完,就先勾再說馬上使用。裡面的內容其實大同小異,意思是該產品對它所說的任何話,完全不負任何損害賠償責任。這些公司其實也沒那麼不負責任,這只是這個產業的特色。這些產品的開發都需要龐大的投資,動輒十億百億美金。主要的回收,來自使用者的會費或廣告收入。論單價實在不高,但憑藉者上億會員與使用量,積少成多成為一筆可觀的收入。說實在的,投資風險也不小,一個成本效益沒控制好就會「倒店」。經營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哪裡設法再降低一點點支出,哪裡再設法增加一點點收入。對於法律責任這種無法估算的恐怖支出黑洞,稱職的執行長一定會設法消除之。相對之下,我們去看病的時候,不少佛心的醫師甚至會讓病人錄音,只希望病人不要因為聽錯話而耽誤病情,絲毫不顧慮將自己暴露在法律風險中。這是「生財工具」跟「醫師」本質上的差異。醫療不可能沒風險,強大的ChatGPT越是發揮它的功能,跟病人的對話越多,風險自然跟著使用量與日遽增。根據能量不滅定律,如果運作的公司不願承擔這些風險,風險不會憑空消失,只會流向另外兩者:醫師與病人。所有AI包括 ChatGPT的思考方式跟知識來源,主要都是從醫學複製來的。它的確用了超多的資源跟預算在收集資料與訓練AI,嚴格來說本身並沒有創造醫學新知。營運的廠商在降低成本與增加營收的壓力下,一方面不願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一方面追尋任何可以增加營收的機會,更樂於接收所有人類科技發展的榮耀,所有衍生的責任與風險只好順其自然的留給醫生與病人去承擔。醫生除了原本的服務外,還要額外替廠商解釋可能的問題,承擔廠商該負的責任,運氣不好時甚至莫名增加醫療糾紛的風險。這樣子權利義務的不對等,長久下去會出問題的,應趁早處理。在完全沒管制之下,一般非醫療專業的大眾,真的有辦法駕馭這類結合AI跟醫療的高科技產品嗎?並在廠商的營運壓力下,維持單純的醫病關係嗎?在廠商願意承擔一點點責任之前,是否我們的政府,也應該對整個醫療服務的品質把關一下?目前連血壓機都禁止放在網路上販賣,為什麼一個實質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可以這麼無極限的在網路上使用,而不受任何規範?難道AI診斷的影響力不如血壓計嗎?是否也可以藉此教育社會大眾負責任的習慣,尤其在面對生命的時候。以下純聊天台灣一向不缺一張「嘴」(Chat),好康的行業也不缺人手。台灣缺的是對弱勢族群的照護,缺的是偏鄉的醫生,缺的是辛苦科別的同志。在這種情況下,來一個「非醫療級聊天機器人」的超級「543」,發表完全不用負責任的醫療高見,到底是來亂的還是來幫忙的?知識當然是醫學的基礎,但在複雜的醫病關中,還有更多的人間互信,對疾病的戒慎恐懼,對生命的尊敬。一位醫師的墓碑上刻著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然而 ChatGPT這類AI除了提供知識外,能治癒疾病(cure)?紓解病痛(relieve)? 還是安慰心靈(comfort)? 想了半天好像都不行!有興趣的人還可以看一下傳說中的「醫師宣言」,醫師大都不會跟你聊這個,但是會以一輩子的生命來實踐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不敢說100%,很多醫師的確是佛心的。相對之下,ChatGPT 等AI產品100% 是商業產物,絕不是吃素的。醫生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拔苦與樂,服務利他,試著以有限的資源,全方面照顧人們的身心靈。而ChatGPT是時代的科技產物,背負著許多股東鉅額的投資跟夢想,有著非獲利不可的壓力。或許有些醫生真的有懸壺濟世的心懷,然而要求ChatGPT拯救世界就於過沉重。ChatGPT的確是一個很優秀的語言模型,在重寫、抓重點都有不錯表現,未來一定會陸續出現以這技術為基底的AI助手,減少醫師的文書工作,提高醫師的看病效率。ChatGPT等AI就像孫悟空有通天的本事,它如果能夠接受唐三藏(指醫生)的指揮,期待有機會為醫病關係做出貢獻。反過來,誰能想像那一天孫悟空變成唐三藏的老闆?再好的東西,擺錯位置也會變成災難。總結不論是科技的創新,人性的弱點,還是產業投資獲利的壓力,光是這三大外力的參與,根據力學上最基本的牛頓第二定律:力會改變運動!筆者預測醫病關係將會改變。
-
2023-03-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最近報章雜誌有許多有關人工智慧產品、技術及運用的報導,這些電腦程式的軟體,可以判讀資料、分析影像,也可撰寫論文、檔案或報告等等。在醫療領域上,這些功能可以代替人工、幫忙整合許多檢驗資料,提出一些相關的診治資訊,也可提供影像資料的分析及初步的報告,這些作業是醫病互動中常在醫病溝通後的初步病情評估。最近有很多報導認為用「智慧」電腦分析也可以幫忙醫師提供鑒別診斷的能力,甚至建議治療的方式。醫師與求診病人的互動溝通,有許多在問診、分析初步檢驗結果,再評估作診斷及治療的建議。這些文書的登記及初步的判讀、建立鍳別診斷,一般來說都有明細的「演算法(algorithm)」推演。遵循人工智慧的流程分析,應當大多數的情況都可以如依據教科書的內容作初步的判斷及分析。近年診斷過程中,因科技的進步,多了許多檢驗及影像的資料輔助,而可以比過去作出更正確的分析及判讀,幫助作診斷的資料的整合,然後也因此運用這些資訊,加上大量累積的資料庫作初步的分析及訂出處理的方案,進而可以有比以往更多的建議及更精確的診斷。科技平台可以更客觀的分析學習到的資訊,也許可依累積的資料庫資料作出合理的決定。但是並不代表這些「機械」式的、反射性的作業可以取代人類的智慧。依據累積的資料及專業人員的分析及註解,可以補充「專業」反應的時效及修正人為因素、例如分心、或疲累的身心障礙引發的錯誤或認知的偏差。從另一角角度來看,一般民眾也很方便在網路上可以查到依據網路上的資料查出一些相關的病情分析、診斷及處置的建議等。對自己病情有更多的了解,也許會改善醫病互動、溝通。醫療成效是建立在互信的醫病關係下作出臨床診斷及信任的原則下進展。互相尊重的互動,才能在良好得醫病關係下達到身心的改善,如果醫病的對話因為主客觀不能建立共識,再下一歩的處置就難有進展。一般民眾對於身心不適而求診治時,多少都有些自己的想法,有時因為有心理的因素不容易表達失望而不易溝通時,或甚至有些人自己對資料的主觀成見、其他親朋好友的建議或「祝福」而偏差時,反而會增加醫病間的摩擦或誤會。當然人工智能的結構及內容的精準度及可靠性,會受到資料庫的品質而影響判斷及可靠性。當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時,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的關係。目前很多醫療作業需要靠許多檢驗及儀器檢查,在互信的關係下來判讀。如果醫病雙方都能客觀的面對這種新科技的發展,達成有共識的溝通、共同追求好醫治療效,也許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
2023-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時代新冠疫苗怎麼打?清冠一號和防疫茶飲怎麼喝?
【本文重點】台灣繼續推廣新冠疫苗接種,尤其針對未完成基礎劑或未接種過疫苗的民眾。目前,全國仍有105.8萬名50歲以上未打疫苗的長者,疾管署推出「疫苗加一」活動,希望至少讓這些民眾接種一劑。疫苗接種可減少中重症和死亡風險,但無法百分百預防感染,民眾仍須做好個人防護和衛生習慣。未來可能每年需接種一次新冠疫苗,如同流感疫苗一樣。--by ChatGPT新冠疫苗還要打嗎?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生活更自由,但每個人都可能無意間接觸到有傳染力的確診者,享受自由的同時也要做好防護,其中最重要就是接種疫苗。還有多少人沒打過新冠疫苗?打過疫苗或確診過的人,下一劑該怎麼打?打疫苗的效果在哪?除了新冠疫苗之外,還有哪些疫苗該考慮?本篇提供公衛專家、感染症專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第一手建議。「疫苗加一」哪些人符合標準?疾管署疫苗接種統計資料顯示,截至3月中旬,仍有105.8萬名50歲以上長者一劑疫苗都沒打,其中最鐵齒的是50到64歲,52.4萬人沒打過疫苗,其次是65到74歲(27.5萬人)、75歲以上(25.9萬人)。疾管署為了催打新冠疫苗,3月6日起推動「疫苗加一」活動,全國各縣市政府都祭出好康給下列三種人,希望這些人今年至少要挽袖打個一劑,才能跟上全國的解封腳步。「疫苗加一」重點對象的基本條件:●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尚未完成基礎劑●6歲以上,且今年1月1日起還沒接種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截至三月中旬,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還有174萬劑,BNT疫苗各劑型加總約237萬劑,Novavax也還有15萬劑。決定接種間隔的基本原則:●如果曾經確診,下一劑疫苗的接種時間,必須要與確診日期間隔3個月(84天)以上。●如果已打過至少2劑疫苗,今年要打追加劑,接種疫苗時間也要和前一劑間隔3個月(84天)以上。今年才要打基礎劑的疫苗選項:●莫德納╱滿6個月至未滿6歲、滿6歲至未滿12歲。●BNT╱滿6個月至未滿5歲、滿5歲至未滿12歲、滿12歲至未滿18歲、18歲以上。●NOVAVAX╱滿12歲至未滿18歲、18歲以上。基礎劑的接種間隔:●青少年2劑接種間隔是12周以上。●幼兒、兒童、成年人2劑間隔4周以上。●BNT幼兒劑型比較複雜,基礎劑要打3劑,前2劑間隔4周以上,最後一劑間隔8周以上。新冠疫苗打不停,有什麼效果?新冠疫苗一劑接著一劑打,到底有什麼效果呢?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根據本土資料分析,發現不論流行哪一個Omicron變異株,發生中重症或致死的機率都差不多,接種疫苗都能降低六到七成的中重症和死亡風險;有其他共病的人接種疫苗,也可以降低共病伴隨新冠造成的死亡。疾管署表示,接種疫苗能降低重症死亡風險,因此對於容易發生重症或死亡的年長者、多重慢性病等族群,必須加強宣導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接種疫苗也能減少感染,只是無法百分百預防感染,還是要靠民眾做好個人防護和衛生習慣。陳秀熙提醒,在不同風險族群,也要強調不同的解封策略。針對未施打疫苗的高風險群、免疫脆弱的中風險群,例如年長者、免疫低下者、長期服用類固醇患者,應盡速施打雙價疫苗;其餘民眾是低風險群,則應做好自主防疫。未來新冠疫苗 一年要打幾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目前初步規畫未來每年要打一次新冠疫苗,就像流感疫苗那樣,但是否能如規畫進行,還要視病毒變異情況而定。未來若成功研發出新冠、流感的二合一疫苗,每年就能少打一針。疾管署建議,流感疫苗每年要打一次,是因為流感病毒極易變異,幾乎每年流行株都稍有不同,即使病毒沒變,接種4到6個月後保護效果也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一年。所以每年10月流感季之初,就是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時機,公費對象與新冠肺炎高風險群非常類似,不在公費範圍內的人也可自費接種流感疫苗。中醫防疫怎麼喝?新冠肺炎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政策上路,但仍有許多民眾染疫後症狀不適或擔心出現後遺症,求助於中醫看診,甚至透過管道自行購買中藥,如「清冠一號」或是其替代藥方服用。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表示,不論是清冠一號或是其他替代藥方,都必須由中醫師看診評估後再服用,出現後遺症也不可自行找中藥來吃,否則可能反吃出病來。清冠一號非人人適用,用錯小心「輕症掛急診」。陳麒方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疫病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流行與轉變不同,就算是新冠肺炎,在每個人的身上也會不同的表現,因此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服用清冠一號。他以自己臨床診療為例,一對分別為40多歲和30多歲的兄弟染疫,透過管道拿到清冠一號服用;沒想到弟弟吃完症狀減輕,哥哥不但吃了沒好,症狀拖了一個多禮拜,還容易喘。還有些病患吃了清冠一號不停腹瀉,輕症到最後變成掛急診。防疫茶飲藥效不如清冠一號強、寒,症狀輕微可試試。而除了「清冠一號」外,許多研究單位、醫院也都推出防疫茶,例如花蓮慈濟醫院的「淨斯本草飲」、北市聯醫和陽交大合作的「淨冠方」和長庚醫院的「長庚益氣飲」,民眾以為未染疫者想增強免疫,或是出現新冠後遺症就可以拿這些藥方當茶飲。陳麒方表示,未染疫的人最重要的還是先以非藥物性介入的公衛手段,如戴口罩、勤洗手來預防。如果覺得稍有點症狀,確實可以服用淨冠方或是靜斯本草飲等藥物,試著舒緩上呼吸道症狀。這些藥物和清冠一號的差別在於部分藥方的變化,「藥性沒有那麼強、也沒那麼寒」,因此可以治療輕微的病況。但他提醒,使用這些藥物的前提,都是出現熱性發炎者才可服用,且這些藥方和清冠一號可以想像成是「處方藥」和「成藥」;成藥可以備著當身體出現狀況時救急,不代表沒病就可以當作茶飲或是一般保健品食用。未染疫者想補氣,可飲參棗茶或參耆茶,劑量勿超過三錢。長庚大學中醫學系主任、長庚醫院主任級主治醫師楊賢鴻表示,長庚推出的「長庚益氣飲」,不建議民眾隨意購買,最好經醫師處方。沒有染疫但自覺免疫力差的人,如果真的想要服用茶飲,可以喝補氣、溫補脾胃的參棗茶或參耆茶,劑量不超過三錢,以開水煮開當茶喝。但如果出現口乾舌燥的情形,不要天天喝且應降低劑量;若已有感冒或慢性炎症就不可再喝。新冠肺炎後遺症最常見的是持續咳嗽和出現白色黏稠的痰液。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感染新冠肺炎後啟動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支氣管分泌增多;二是新冠肺炎不論中西醫治療時的藥物都屬苦寒藥,容易傷到脾胃,因此後續出現輕微胃食道逆流,容易卡痰、喉嚨有異物感。這時候比較適合給予健脾益氣的溫藥,如小青龍湯、香砂六君子湯等。出現新冠後遺症,先看醫師處理病灶,別急著「吃補」。楊賢鴻說,如果出現後遺症最好先看醫師,如果病灶未處理妥善就「吃補」,反而會更不舒服。因此不一定要吃藥膳,只要三餐補充均衡營養,就是最好的處置。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吳建東也表示,不論是染疫當下或是出現後遺症,中醫講求「適症、適方」,一定要透過把脈,脈證相符才可開立藥方,沒症狀不要隨便用藥。他表示,染疫後要切記四點,「冰的別吃、甜的別吃、多喝水、多運動」。另外,「八段錦」被稱為「無藥之藥」也可多練習,例如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可強健肺部;無症狀患者可練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強健體力作為日常保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2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遠離視力無感陷阱】糖尿病毀視力 原來我離失明這麼近?
「醫師,我最近老花好像加重了,眼睛模糊看不清楚...」「最近眼前總是有黑點晃動或黑線浮動,難道是飛蚊症?」「開車直視前方的時候,有時候覺得路面有點扭曲...醫師,我的眼睛怎麼了?」這些狀況你也有嗎?如果你同時也有三高、糖尿病等相關問題,一定要注意可能是因為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如果不治療處理,有可能會造成眼睛失明!由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可能會變成不可逆的病程,更需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維持原本視力而不惡化成其他眼疾或失明。你有曾經在網路上看著某些圖片,號稱可以檢查因為糖尿病而衍生的視網膜病變嗎?別再做無效的小測驗了!本次課程元氣網邀請到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 康祐銓主治醫師來告訴你,如何正確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發現潛在的眼部問題。眼睛泡在「糖水」裡,糖尿病的併發問題!經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中;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因病而引發的各種併發症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的調查,失明患者中有四成就是由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而導致,但常常患者只注重血糖的控管,忽略了其他更多身體部位的併發症問題。糖尿病「大便」時也要小心?不可忽略的日常小事罹患糖尿病的你最近有覺得:眼睛模糊看不清?總有飄浮的斑點在眼前?視線模糊扭曲?這些你以為只是自己累了的小示警,千萬別輕忽!糖尿病會引起視網膜微細血管的阻塞及滲漏,造成視網膜缺血缺氧,甚至連「大便」也要小心!一個不小心用力過度,甚至可能會讓眼部微血管破裂出血,而導致一連串的視網膜病變產生,提高失明的風險。元氣網【糖尿病毀視力 原來我離失明這麼近?】線上課程,由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 康祐銓主治醫師帶領學員直接在線上藉由測驗單元發現問題、課程單元了解問題、並且教您處理問題,藉由課程了解到身為糖尿病患一定要知道的眼部風險,以期能夠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適合對象|➡️糖尿病患者:希望了解定期眼底檢查的重要性。➡️糖尿病前期患者:希望了解若罹患了糖尿病後,併發症的嚴重性。➡️一般希望了解糖尿病併發症的民眾。 |如何報名課程|➡️該系列課程皆為免費課程,登入會員後報名填寫資訊即報名完成,即可免費觀看課程。➡️登入報名後,影片可隨時隨地回放觀看。|系列課程重點導讀| [檢測單元] 別做無效網路測驗!醫師教你自我檢測■如何正確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測■看到線條扭曲怎麼辦?看到出現空缺怎麼辦?■更多可以檢測出的可能眼部問題👉點此觀看課程▶ [第一堂] 小問題大關係,視網膜病變潛伏在眼前第一節 模糊黑影要注意,失明風險拉警報■ 分享案例:以為只是老花加深、以為是蚊子飛來飛去■ 上「大號」太用力,眼睛竟然會失明第二節 即早發現,主動面對不延誤就醫■ 糖尿病不只是要控制血糖,三高也有大影響■ 醫師用AI「秒判斷」你的眼疾👉點此觀看課程▶ [第二堂] 醫師吩咐教撇步,術後保養顧眼睛第一節 糖尿眼病程大解惑,治療方法選擇與比較■ 我適合哪一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手術方式?■ 相關手術的健保補助方式第二節 醫師提供專業建議,術後建立好習慣■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手術後如何保養■ 從根本保養眼睛,遠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方法👉點此觀看課程▶ |講師資訊|🔸康祐銓 醫師現職:■ 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講師■ 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學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經歷:■ 美國天普大學醫院(Temple University Hospital) 眼科臨床見習■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一般醫學科 住院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眼科部 住院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眼科部 總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眼科部 視網膜科臨床研究員📌追蹤專家,搶先看最新文章及課程>>>
-
2023-02-20 醫療.罕見疾病
紅斑性狼瘡研究新突破 台研究團隊首度以免疫檢查點標記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因身體的免疫系統失調,自體抗體攻擊全身的器官和組織,導致身體功能損害及產生病變。台北榮總醫院、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今發表最新研究登上《臨床研究雜誌》封面故事,讓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免疫檢查點,作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預測標的。紅斑性狼瘡症狀多樣化且複雜紅斑性狼瘡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且輕重程度不一。患者面部皮膚經常發生病變,產生如蝴蝶形狀、橫過面部鼻翼兩側的紅斑,像被狼所咬傷,故稱為紅斑性狼瘡。》看更多紅斑性狼瘡資訊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明翰表示,紅斑性狼瘡發作相當可怕,可能攻擊脊髓造成癱瘓,或攻擊腦部造成腦出血、中風或精神疾患,僅三至四成病患夠獲得控制,高達五成影響到腎臟,嚴重導致洗腎、大象腿。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研究團隊,首次將NLRP12免疫檢查點用於紅斑性狼瘡病患,觀察68名紅斑性狼瘡病患周邊血液的免疫細胞中,NLRP12表現量明顯低於34名健康成人;在疾病活性比較高的病患,透過治療其NLRP12的表現量則會逐漸回升。【延伸閱讀:紅斑性狼瘡原因有哪些?完整了解紅斑性狼瘡症狀和治療】NLRP12成紅斑性狼瘡免疫檢查點陳斯婷說,本次研究是首度以NLRP12先天免疫檢查點表現量,具體定義紅斑性狼瘡患者具有發炎性體質,同時,「第一型干擾素活化免疫細胞」是導致紅斑性狼瘡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NLRP12表現低下會影響第一型干擾素高度表現,干擾素高度表現後又會調降NLRP12表現量,在病患身上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免疫恆定受到破壞,患者的免疫韌性(immunological resilience)不佳造就不穩定的發炎體質。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則說,紅斑性狼瘡是最具多樣表現而且複雜的風濕病。從輕微的皮膚表徵到嚴重的器官衰竭都有可能,目前仍缺乏用以評估病人對於藥物治療反應的生物標誌。未來可望發展以NLRP12表現量作為病患在個人化藥物選擇。曹彥博表示,雖根據目前研究要用於臨床診斷上有距離,但用於觀察病患的疾病活性方面,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但紅斑性狼瘡相當複雜的疾病,要觀察活性高低趨勢,其實沒有單一觀察指標。陳明翰則說,這次的發現重點為檢查點,但臨床應用上仍要待更多研究時症,找到有效藥物、調節劑能讓病患病況更穩定,但確實是一個歷史新章,找到新方向,若要進行到檢測、預測等等,還有一段路要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7 醫聲.Podcast
🎧|大便沉水底正常嗎?哪些形狀、顏色有大腸癌風險?台大權威解答
今年二月初,台大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因直腸癌離世,這又讓這項連續十多年霸佔台灣癌症發生率、十大癌症排行榜的大腸直腸癌再度成為焦點,其實,觀察身體出現警訊的第一步就是在廁所的馬桶裡!但大便的形狀、顏色,又該怎麼辨別出問題?本集邀請到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分享大腸直腸癌從早期徵兆、篩檢到治療,由專家傳遞正確觀念,不用自己胡亂緊張。🎧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本集重點 🔍0:26:大腸直腸癌一年有1.5萬名病人,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3:54:活得夠久才有機會得大腸直腸癌?幾歲開始要做相關檢查?🔍10:59:大便沾有血,是不是就得了大腸直腸癌?大便噗通沉到水底,其實不太健康?快來了解大便給的暗號!🔍18:35:110年國健署統計,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三名是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萬一確診,是不是就沒救了?🔍21:25:給醫事人員、病患家屬的攻略手冊——《大腸直腸癌臨床診療的全方位指引》🔍23:03:定期做好「這件事」,一起成為人生勝利組👤 本集來賓:梁金銅現職:・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大腸直腸癌臨床診療的全方位指引》作者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日本東京國立癌中心研修・美國Cleveland Clinics Florida研修經歷:・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機器人手術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學院外科 教授・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責任編輯:林琮恩
-
2023-02-1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強化腫瘤與罕病治療資源 急診出身的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顏鴻章目標邁向醫學中心
專精急診醫學的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顏鴻章,去年8月接掌院長,將帶領彰濱秀傳的團隊朝向醫學中心品質前進。顏鴻章認為,醫療需要有人灌溉,外來的刺激對地方有正面幫助。顏鴻章是急診人出身,參與過921大地震、SARS、八八風災、八仙塵爆、新冠肺炎抗疫等國內重大災難救護。他說,選擇站在醫療的第一線,是希望多學一點,救多一點人。「秀傳醫療體系有很好的基礎能邁向醫學中心,預計3到5年內達到醫學中心品質。」顏鴻章指出,彰化秀傳或彰濱秀傳都是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區域醫療和基層醫療的連結密切,尤其微創中心長期與國外體系頂尖教授合作,國際醫療備受肯定。彰化秀傳與彰濱秀傳分別是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顏鴻章說,未來將強化腫瘤與罕見疾病治療資源,頂尖醫療部分須廣納菁英並進行培訓,當務之急要努力達到醫學中心品質,才有助於突破法規面,達到醫學中心目標。顏鴻章以自身的經驗,點出民眾對醫院品質的要求,包括心臟停止要恢復心跳、呼吸衰竭要自然呼吸、意識昏迷要完全清醒、氣喘須穩定呼吸、疼痛能不再疼痛、吵鬧者能安靜休息,癌症能治癒或延長生命且生活品質優良,罕病提供特殊治療等。扮演北榮連結橋梁 建立交流平台曾任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的顏鴻章,更扮演兩院連結橋梁,建立臨床、教學及研究交流的平台。顏鴻章說,先從會議開始,外科到內科一步步建立,頂尖醫療部分可嘗試讓病人不動、醫師動,患者就近治療,但因牽涉到資源報備、法規面、對病人的責任等,需要雙方磨合與信任。顏鴻章認為,北榮個案較多元性,彰濱秀傳的病人較高同質性,讓主治醫師交流,能進一步影響學生到不同層級醫院看看,住院醫師互相學習,彰濱秀傳微創手術訓練中心的機器手臂、內視鏡、達文西手術等能讓北榮醫師也來學習精進。學生時就很自律 強調「審時度勢」顏鴻章從學生時期就很自律,強調「審時度勢」的重要,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講適當的話。他說,現在的急診環境與過去相比改變很多,急診壅塞常被討論,但應該重視的是在患者人數多時的醫療處置是否適當,這又回歸到醫療品質問題。國內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顏鴻章指出,面對看不到的敵人,執行醫療業務、轉送病人等,所有流程須花2倍的人力和時間,這些標準流程其實就在教科書裡,但走過這一遭,可讓醫療人員更加謹慎。養生祕訣/急診權威常保笑容 愛打球爬山顏鴻章是急診醫療權威,常保笑容,讓人倍感親切,這也是他紓壓的方式,笑一笑就放鬆,睡飽就有工作動力。念書時期愛運動的他,最愛打網球,當時的興趣持續到現在,讓他受用無窮,因此有健康的身體,使他願意接受許多挑戰。興趣廣泛的顏鴻章,能動能靜,最快樂還是打球,小時候踢足球、打羽毛球,高中打桌球、大學打網球。因為有網子和對方有點距離,較不會有運動傷害,因此對網球最投入,一路打進大學校隊、獲全院冠軍,還代表參加醫學盃打到前三名。多元化興趣讓顏鴻章見識較廣,因此選擇當急診醫師,他建議每個醫學生都要了解自己個性和強項,選擇要做一輩子的科別投入,興趣也要適性而為,且要經營才會長久。現在顏鴻章即便忙碌,也會刻意花時間走路,他還常與同事登山,北醫急診醫師高偉峰是他的師兄,當時在北榮兩人自稱瘋子與傻子,常一起爬山,一路爬了玉山、雪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好幾座山。顏鴻章回憶,爬台灣第二高峰雪山時,一大早出發,中午從武陵農場上山,隔天到雪山,當天下山回台北已凌晨兩點,隔天早上8點還是繼續上班,體力實在很重要。顏鴻章當主治醫師後,也常當隊醫隨歷任北榮院長出國;2019年9月台灣關渡宮董事長陳玉坤帶著極光打擊樂團到去美國舉辦3場打擊樂表演,他擔任隨隊醫師10多天,一起幫孩童圓夢,他說,有意義的事都很值得去做。顏鴻章小檔案年齡:59歲專長:急診醫學、重症醫學、毒物學現職: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陽明交通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學歷:中山醫大醫學系、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經歷:衛福部金門醫院院長、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急診醫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急性醫學保生命、預防醫學保健康
-
2023-02-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視病猶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床邊教學讓漸凍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非常高興有機會對病人參與醫學生實習問診、檢查提供想法,這是良性、具有醫學教育意義的互動。每位病人的臨床表現,即使是同一疾病,也會有很大的變異和差別,也因此每位病人的症狀,是累積臨床醫學經驗與知識,最重要的基礎。如何讓病人願意分享臨床資訊,是醫師與病人關係的最重大考驗,特別是當病人要面對一群陌生的、還在學習階段的醫學生或是住院醫師,更是重大的挑戰。這些症狀,也許難以描述、涉及隱私、難以啟齒,這些困難,應該是醫學教育者在診治病人時,必須優先考慮的。問診是一個雙向的互動,詳細的臨床表現、症狀描述,對於疾病的診斷,特別是缺少大量、廣泛實驗室檢查的疾病,比如神經疾病、精神疾病,更需要詳細的問診,並依據病人的回應,進一步垂詢病人的症狀。這些互動,一方面是取得臨床資訊;另一方面,這也是病人與醫師的互動,顯示醫師是否有同理心、是否可以讓人感受到。這是人性的互動,而不是單純冷冰冰的如審訊一般的制式問答。這樣的互動,同時也可以展現醫者對病人的關心,病人會很樂意回應。這是有溫度的互動,是成功診斷的基礎,而不會只有「是」與「否」的回答,這相當於孔子所說的:「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這樣的經驗,會給予病人良好的回憶和感受,病人就容易、也願意分享自己的臨床症狀和就醫經驗與治療史。這是個人多年的經驗。總結而言,病人和醫師的互動關係,英文稱為rapport,所彰顯的是病人與醫師的良好互動關係,這樣的關係,可以提高病人願意和醫學學習者的醫學生與住院醫師、醫學專業學習者,分享自身臨床症狀的意願。邀請病人參與醫學生實習時的問診,需要尊重病人。醫學生問診、訪談時,需要考量病人的症狀、精神狀況與體力,即便是非常熟識的病人,我也需要觀察病人的反應,經過評估以後,對於合適的病人,還是會向病人說明與詢問:「是否願意分享自己的臨床症狀,接受實習醫學生的問診。」這是考量病人在極端不舒服的狀態,還願意撥出時間、忍受病情所致的不舒服,來描述自己的症狀,這是不容非常不容易的「利他」行為,不只是需要尊重病人的意願,也需要保護病人的權利。寫這篇文章也勾起我兩年前在台大醫院「臨床病理討論會 clinical pathology conference,簡稱 CPC」的回憶,不只是病人,還包括病人家屬地主動參與、提供醫學生資訊,得到很好的回響,值得和大家分享。這位病人是一位罕見的「類澱粉神經病變」的病人,這是一種罕見疾病,不容易診斷,所以病人先前在各家醫學中心之間輾轉看診,一直到我所在的醫院才做出診斷。有感於自己的症狀特殊與複雜,病人因此非常樂意和醫學生、甚至住院醫師分享自己的症狀以及求醫經驗,就是希望可以加深醫師對於這個疾病的印象和認知,減少病人輾轉求診的辛苦。病人對於這個疾病沒有完善的治療,耿耿於懷,也因此極力向我表示:希望往生後,可以捐贈大體做病理解剖與診斷。在病人往生後,家屬遵從病人的遺願,捐出病人大體做病理解剖。病理科在病理解剖、作出診斷之後,會舉行臨床病理討論會,這是醫學院和醫院互相溝通的最重要教學活動。在那次病理討論會之前,我就想到病人、還有家屬非常熱心,因此和病理科主任討論,是否可以邀請病人家屬參加,一方面讓病人家屬知道最終的病理診斷,另一方面也讓家屬分享症狀、求醫經驗、表達感受,可以用醫學生由病人與家屬的語言,了解病人的症狀、日常行動障礙、生活品質,這是對整個疾病的自然史,最真實與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在主任同意後,我邀請病人家屬參加,病人家屬欣然同意,當天在主治醫師報告完臨床症狀以及做完診斷分析以後,請家屬分分享病人的症狀,同學除了請教家屬,對於臨床表現,有很熱烈的討論。最終病理科醫師做出完整的診斷,並對於病理發現和臨床症狀之間的相關性,有非常詳細的說明與連結,解釋了許多病人、家屬、不同領域專科醫師之間的疑惑:家屬了解病人生前痛苦的緣由、臨床神經科醫師了解病人所以有這些症狀的機制、病理醫師知道這些病理現象會造成病人的那些臨床表現。所有參加討論者,都有莫大的收穫。在討論會結束後,家屬除了表達由衷的感激,終於了解病人生前的痛苦。在這一次的臨床病理討論會之後,病理科的同事告訴我,主任覺得這是第一次的嘗試,讓病人家屬參加,除了是非常成功的經驗,也是經歷過最為感動、而且有收獲的臨床病理討論會,對於病理科醫師,也同樣有收穫,顯示病人的主動參與,其實對於醫學知識的交流、以及治療研究的進展,會是最大的助力。邀請病人主動參與醫學生的問診,這樣的互動其實對於病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莫大的幫忙。個人有多次經驗,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在心臟外科因為心肌病變準備接受心臟移植的住院病人。一位醫學生在和這位病人問診的過程中,病人提到最近幾個月腳底開始發麻,接著手指頭也會發麻,是典型「多發性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學理上,心肌病變造成心臟衰竭的病人,應該只有呼吸困難、走路會喘的症狀,不應該會有感覺神經的症狀,因為這是周邊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這位醫學生正好前一週在神經科實習,神經科的老師有向同學介紹「類澱粉神經病變」是全身性的疾病,除了影響周邊神經、還會沉積在心臟。醫學生很快地和住院醫師討論、也請我會診,後來這位病人診斷確認是「類澱粉神經病變」,治療的方向改變,也不需要接受心臟移植。這一位病人的個案顯示:病人和醫學生的互動,其實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有莫大的幫助,甚至是決定性的資訊,病人也會是受益者。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醫院目前分科很細,主治醫師學有專精,但可能只專注於自己的領域,而醫學生因為在各科實習,很容易會有不同科別的資訊,更容易整合在一起考慮,有觸類旁通的效果,可以避免「見樹不見林」,會有更全面、完整的診斷。這樣的交流,對於罕見疾病特別重要。比如類澱粉神經病變,和醫學生文章討論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英文全名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 ALS (漸凍人),這些都是罕見疾病。對大部分民眾來說,比較陌生,甚至於醫師也較少聽聞,也因此病人願意主動分享經驗,從醫學教育的觀點來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一方面鼓勵病人分享自己的症狀和求醫經驗,同時也感謝這些病人願意為醫學教育奉獻,這些資訊的提供,其實和捐獻大體和腦神經組織,都是同等重要、一樣的偉大!作為醫學教育工作者,除了感激,更鼓勵病人、家屬,一起分享症狀、病程,參與醫學教育,當醫學生有更多了解,未來對於疾病治療,就可以有更多回饋,對於病人可以提供更好的照護。在我所診治的病人,都非常樂意分享他們自己的經驗,特別是這些很難治的疾病。他們的症狀其實非常多樣化,不見得外觀可以看得見,特別是我所看的病人,主要是神經的「麻」、「刺」、「痛」,以及異常感覺來表現。這些在外觀上,其實沒有辦法看出端倪,只能依照病友本人的敘述,以及表情等等非語言等表達方式。他們所用的這些文字描述,還需要醫護人員的同理心才可能感受到,也因此病人都有很高的意願,希望讓醫護人員可以傾聽、了解臨床症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患有類澱粉神經病變的病人,這位病人的症狀,除了肌肉肢體無力、自律神經失調,包括姿態性低血壓、慢性腹瀉,最讓病人困擾的是神經痛,特別是神經痛從外觀上沒有辦法看出那裡的不對勁,但是神經痛是全身性的分布,特別是在肢端的末梢往近端的肢體一直延伸,病人自己的描述是「被背叛的身體所束縛」。我們平常人都有肢體受壓迫後,短暫幾分鐘「麻」感的經驗,我們都知道有結束的時候,但是病人是二十四小時和「麻」相處,因此很樂於向醫師與醫學生分享、說明症狀,希望醫師的了解,可以思考新的治療方法。筆者個人的臨床診療,主要是看疼痛領域的病人。神經痛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最多數的病人是以麻感為主要症狀描述,但是「麻」可能是運動神經的無法使力,無力的「麻」感、也可能是感覺神經的症狀。不同的「麻」,其描述、反應也有是不同。神經就像電線,生病時,就像電線斷掉,或是絕緣的電線皮磨損、造成漏電,比如反映的症狀,可能是有燒灼、熱的「麻」感,可能是像受壓迫的「麻」感,也可能是像昆蟲、螞蟻爬過的「麻」感,也可能是像電線漏電的「麻」感,不同的「麻」感,代表不同病的生理意義,需要用不同的藥物治療。也因此這些需要用實際的案例、語句和經驗,讓病人可以去想像,從而做出正確的敘述,而這些需要仰賴病人和醫生的良好互動。 在醫學系擔任教師的經驗,包括教授醫學系三年級基礎醫學入門的「大體解剖學」,以及醫學系四年級臨床醫學入門的「神經學問診與檢查」,通常在大體解剖學開學時,提醒同學感念大體捐獻大體的「無語良師」。同學不只是學習解剖學的知識,還要了解學習大體老師奉獻醫學教育的精神。到了臨床醫學的授袍典禮,我常告訴同學,不只需要「視病猶親」,還需要「視病猶師」,以病人為師!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病人得願意敞開心胸,主動和醫學生分享、對話,除了病人本身的人格特質,作為醫師的照顧者,平常看診時盡心盡力的付出同理心與關心,才能讓病人感受到醫學知識最重要的是累積與傳承經驗,這才是最重要的精神。
-
2023-02-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床邊教學讓漸凍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醫學系五年級於神經內科的實習課程中,有安排數堂的個案討論與病房迴診,內容為讓學生先簡扼報告病人的病史、臨床表現、治療計畫等面向,再由老師帶領我們到病房,在事先取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與病人互動,若病人同意,由老師指導我們進行神經學檢查,讓我們不只是紙上單純討論病人臨床表徵,能實際看到病人症狀如何表現,且能真實感受到病人的想法與情緒反應。在2022年末12月的實習期間,我們遇到一位在2021年七月左右發病,疑似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的病人,入院來做進一步檢查和初始治療。面對此病程幾乎不可逆,且尚無有效治療方式的疾病,病人與家屬(病人太太為主要照顧者)情緒反應其實相當正向樂觀,不但積極治療,對待我們也十分親切,非常樂意讓我們詢問病史和進行檢查,讓我們在回診課程收穫良多,對於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神經學表現有了具體的認識。在迴診課程結束後,我們心中除了感激,也存有一些疑惑:為何這位病人和家屬在面對如此重大疾病,除了情緒相對穩定,更不會排斥讓我們這樣尚未學成的醫學生學習?因此我們採訪了病人與家屬,想更深入了解他們在面對醫學生問診或課程中需要示範檢查的環節,心中的感受,與對此教學方式抱持的觀點。當我們來到病房,已是接近黃昏時分,病房的橘黃陽光裡,只有病人一人待著,他親切地招呼我們,向我們解釋太太剛下樓去買些東西,稍後便回來。我們有些不好意思地向病人說明,想要更深入地訪問其心境與對醫學教育的看法,他立刻一口答應。其實病人因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病程進展緣故,咬字發音已有些模糊,但尚可辨認,只是要說出一句連貫完整的話語,需要費上比一般人多好幾倍的力氣,因此當他立馬答應時,我們心裡也有些歉然,但也十分感動。訪談一開始,我們詢問病人對醫學生的看法,病人表示並不會覺得醫學生就比較缺乏經驗或比較「菜」,他認為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具備專業技能,如今醫術精湛的教授是如此,我們亦是如此,皆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而病人便是這個過程中,教導我們最多的對象。若是一直不讓醫學生有臨床學習的經驗,待富有學識經驗的師長輩們退出醫療現場,這些學生該如何具備真槍實彈上戰場,為病人診治?但是,在診視檢查中,檢查者可能觸碰病人隱私的部位、要求病人分享自己切身的苦痛,對他們來說,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關係,面對毫無經驗的醫學生,這樣的關係更難以短期建立,也並非病人一定要參與的義務。因此,我們請病人回想那天老師帶著我們來到病房迴診的過程,他心中的感受如何?病人自陳雖然罹患這樣目前無藥可醫的病症,但透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能為醫學教育出一份心力,讓他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也期許提供這樣的機會,能讓我們這些醫學生學習到更多,將來才能在疾病研究上有所突破。他說著這些話時,語氣十分堅定,讓我們明白,原來這次教學,讓這位身患重症的病人,在生命前路縹緲難行之際,反而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我們的存在,對病人來說彷彿是希望之火的柴薪,縱使現在我們尚未學成,這樣的疾病也還尚未有根治可能,但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我們也回想到當天,老師在開頭十分慎重其事地向病人和家屬介紹我們,並徵求他們的同意,才進行接下來的教學,是為了要給予病人足夠的尊重,還有讓我們具備應有的謙卑感激,透過這樣的雙向尊重,才得以產生良性的交流。反思有些社會大眾較無意願參與醫學教育活動,有著不願被當作「實驗品」的心理,可能的癥結點便在於我們在事前並未給予病人清楚的說明,以及讓病人感受到「我們是前來向您學習」的尊重,若將來醫學院師生與病人的互動,都能這樣虛心向病人請教,相信大多數的病人,也十分樂意與我們分享。最後,我們問及病人對醫學生的期許,病人鼓勵我們這一路學醫與行醫之路皆大不易,需持續努力與精進自我,不論是在醫術或醫德方面,皆要對自己有著高標準的要求,才能成為真正受病人信賴的好醫師。這次病人的傾力參與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幸運和所具備的使命,最好用以答謝這位病人的方式,便是如同病人所述,我們需持續精進,將來學有所成,有經驗與能力照顧病人,回饋於社會,方能不負病人以親身疾苦交換的心意!
-
2023-02-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我們一群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擠在病房門口,心情忐忑的等待答覆,等待病人是否同意老師帶著學生到其床邊互動教學的答覆。「可能又要被拒絕了」心中閃過從大四臨床課以來,各種被拒絕的場面:只是醫學生而已,懂什麼?浪費時間;我什麼都不會,不要找我啦;叫學生去唸書比較快……的確,我們只是醫學生,遠不如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鮮少知識也沒有經驗,或許被拒絕是合理,但我們難免失落,也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好!」出乎意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病人就爽快答應這次的教學!黃先生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在來到病房前,我們已經先看過、討論過其病歷,也學習過ALS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但是實際與病人互動,和單看教科書是天壤之別,對我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學習經驗:老師為我們示範如何和黃先生和黃太太互動、病史詢問、鑑別診斷,並進行神經學檢查。雖然文獻資料上有許多ALS的介紹,但臨床上每一個病人的疾病表現、病程的演進與變化都是因人而異,這樣的學習模式更實際、更令人印象深刻。但上述對我來說,並非最可貴的事。最令我珍惜的是,這樣臨床的互動使我學習除了要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看見、傾聽病「人」及其家屬的故事。每一個願意成為我們老師的病人都讓我時時刻刻心存感激與欽佩。生病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負面的經歷,同時也是一件極為隱私的事;因為身為醫療人員,所以才有這樣的「特權」讓初次見面的病人願意向我們訴說他們的不適與痛苦。ALS是一種罕見疾病,會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與活動,且目前為止並無有效的治療方式,相信黃先生自發病到確診,再到慢慢惡化,一路走來一定經過無數次的情緒起伏,有失落、憤怒,或是難過、否定,但最後他與太太願意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並且能在我們這些「外人」面前侃侃而談,除了感謝與感動,更佩服他們面對疾病的勇氣和樂觀態度。在互動過程中,黃先生雖然說起話來較緩慢吃力,但仍很詳細、清楚的向我們訴說來龍去脈,在神經學檢查時,也很努力的配合;黃太太則是幾度表現出對於先生的不捨,但即使淚水在眼眶打轉,仍很正向的鼓勵黃先生,同時也勉勵我們要認真學習。關於如何面對病人和家屬的情緒,尤其是患有罕見疾病的病人,身為醫學生的我們,一開始常不知所措,也時常將病人情緒或想法投射在自己身上,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我逐漸了解到,感同身受是件好事,使我能同理病人的處境,更能關心到他們的身心靈,也學會要注意各種細節,像是用字遣詞、問診速度等。以黃先生為例,考量他的語速和體力,應該要更有效率的問診及檢查;設身處地去想,面對不可逆的疾病時仍然保持正面樂觀,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且兩人互相扶持鼓勵,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即使醫療有限,也應該成為他們的另外一股支持的力量,應適時的稱讚、鼓勵他們的努力。「教學讓今天成為我們最有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天!」最後黃先生和太太向我們說道。但帶著滿滿收穫走出病房的我們,不禁想著,其實是因為有他們,才讓今日我們醫學生的學習不同以往,別具意義!
-
2023-02-04 癌症.抗癌新知
腰痠、血尿需注意!可能是泌尿道上皮癌警訊 醫曝治療選項
國際抗癌聯盟將每年2月4日訂定為「世界癌症日」,並希望在這天號召民眾及政府關注癌症研究及防癌行動。台灣癌症時鐘顯示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09年新增的泌尿道上皮癌個案近四千人,膀胱癌更高居男性癌症死亡率第11名(註1)。一名年過60的民眾,罹患泌尿道上皮癌,發現時已是晚期,癌細胞發生轉移。歷經2度化療,並2次參與臨床試驗取得治療新藥,該患者病情獲得控制,治療至今超過5年,癌細胞未見復發。成大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蘇文彬醫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表示,泌尿道上皮癌又可分為上泌尿道癌、腎盂癌、輸尿管癌、膀胱癌等類別,早期症狀包括無痛性血尿、疼痛性血尿、異常腰痠、排尿不順。蘇文彬教授說明,因其症狀特異性不高,民眾容易忽略,不少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晚期症狀包括骨頭痠痛、疲倦、體重下降等,多為癌細胞轉移所致。此外,他指出,由於腫瘤阻塞尿道,患者容易出現水腎,導致腎功能不佳,需多加注意飲食、藥物服用情況,否則將造成腎功能惡化,甚至必須洗腎。蘇教授也指出,泌尿道上皮癌好發於超過70歲的年長者;根據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早期的研究,台南市、嘉義縣交界處的學甲、布袋由於自來水設施開發較晚,民眾多有飲用地下水的情況,因地下水含有砷等重金屬成分,造成該地區許多民眾罹患泌尿道上皮癌(註2)。近期研究顯示,服用中藥係台灣泌尿道上皮癌的致病危險因子之一,不明來路的中藥可能含有馬兜鈴酸,容易導致細胞癌化,且可能導致腎傷害(註3),衛福部食藥署於是在2003年起禁止含有相關成分的藥品引進、販售(註4)。此外,長期暴露於染劑等化學物質的工作環境,也是導致泌尿道上皮癌的原因。在治療方面,蘇教授表示,早期膀胱癌患者可以透過膀胱鏡局部切除腫瘤,並輔以化學治療;上泌尿道癌患者則因為泌尿道狹窄,多須開刀切除腫瘤,若發生位置靠近腎臟,亦可能切除部分或整顆腎臟。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治療目前以健保給付的免疫治療為主。然而蘇教授指出,患者在使用前須進行PD-1、PD-L1生物標記檢測。他根據自身臨床觀察表示,僅有約百分之20的患者屬於預期治療成效較佳的高表現,除了免疫治療,臨床上也會使用歐洲紫杉醇治療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患者,不過目前未納入健保,患者必須自費使用。此外,以順鉑為主搭配健擇等的化療藥物組合亦為轉移性泌尿道上皮癌第一線治療武器,然因白金類化療有傷腎的副作用,腎功能問題的晚期患者使用上需特別注意。蘇教授更鼓勵泌尿道上皮癌晚期患者積極接受常規治療,或參與臨床試驗,隨著醫療科技進展,都有機會延長存活並改善生活品質。 有關日常照護,蘇教授也特別強調,泌尿道上皮癌治療過程中,必須經歷化療過程,患者會出現嚴重不適,可依醫囑服用止吐藥;由於泌尿道上皮癌患者腎功能會受到影響,服用補品、保健食品可能傷腎,務必先與醫師討論。【資料來源】 ·註1.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報告 ·註2.科學人 2004年 9月號 ·註3.中藥中毒—探尋台灣泌尿上皮癌之特殊危險因子/陳忠信,2012 NTU ·註4.102年衛福部中醫藥司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安斯泰來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協助提供 MAT-TW-PAD-2023-00001
-
2023-02-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接下燃燒的火炬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的學與教」。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描述她由醫學院的教室走入醫院的病房,開始臨床實習的興奮與緊張,透過老師與學長的教導,以及一些善心病人的鼓勵,她享受到如何學會「用對的方法」連結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病人的照護。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分享自己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領悟到前人所說的「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以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一位資深醫師提出理想的教學醫院必須落實對醫學教育的重視,讓認真教學的醫師可以有時間用心指導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同時他們在教學的努力也可以得到醫院的重視與鼓勵。唯有落實「教學醫院」的教學功能,台灣的醫學教育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好的醫師,台灣的醫療水準才能更上一層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學生從基礎學科到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行醫,是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藝術。它是一種專業而非交易,它是一種使命而非行業。」創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被譽為現代臨床醫學之父的William Osler醫師曾經如此說到。學生時期我們可以從課本上學到許多醫學的科學知識,但踏入臨床後要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成診治病人的基礎,同時為正在受苦的病人與家人提供寬慰就真的是門藝術了。而此時我們能臨摹、學習的對象往往就是更資深的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因此William Osler醫師也曾叮囑,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從他們對待同事、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A way of life)。十分榮幸,我在學生時期遇到許多位導師,從他們的身體力行中我漸漸體會到醫學作為一種使命是多麼神聖,是多麼應該用畢生的努力去實踐。曾經有位住院醫師在查房完後帶著我到很遠的另一間病房探望病人,那位病人整個腹腔都蔓延著癌症,甚至擴散到表皮形成許多化膿的廔管造成難以忍受的疼痛,而學長只是在值班時偶然看過這個病人,後來就每天找空閒時間去幫他清創。也許這個動作不能延長病人的壽命,卻減輕了許多痛苦,也帶給病人許多的寬慰。當下的我深受震撼,這樣的行為並不會為自己帶來任何利益,甚至可能會因為干涉了其他醫療團隊負責的病人引來非議,但對學長來說病人就是病人,而減輕痛苦就是醫生至高無上的使命。畢業後我也成為了一位住院醫師,真正開始執業之時我回顧著過往啟發過我的老師們,期許著自己也能以同樣的態度面對病人、面對學生,點燃他們對於醫療的使命感。很幸運的是對於我訓練的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及醫學教育是最重要的任務,我有很寬裕的資源與時間去實踐對於行醫的理想。我希望帶著他們走出厚重的課本直接面對人們的病痛,去親身體認我們作為醫者被賦予著多麼重大的權力及相伴的責任。同時我希望成為他們的保護傘,讓他們不會被龐大的體制壓得喘不過氣或因經驗不足遭人冷眼,得以在有人指導的環境下練習與病人溝通,練習分攤他們的不適,並仔細的思索如何有效的溝通,聆聽病人的心聲,並傳達照護者的想法。而當整個醫療體系懷著這樣的目標,將醫學生一同納入團隊協助照護病人,是會得到很豐碩的回饋的。透過這樣的賦權(empowerment),我們從學生的眼中看到他們想要為病人盡一份心力的熱情,每天早上查房時都會看到學弟妹們在床邊問候著病人,為病人仔細地做身體檢查,並努力的查閱資料,思索最佳的治療選擇。一位老太太在出院之際偷偷問了我住院期間照顧她的醫學生叫什麼名字,她想要特別感謝那位學生的照顧。作為學生也許還沒有辦法對於照顧的計畫做出太多決定,還沒有辦法直接的透過醫療改變病人的病況,但只要我們樹立了好的榜樣,只要整個體制鼓勵他們承擔責任照護病人,學生們的投入是會讓病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太太也許不會記得哪位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給了她什麼藥物做了什麼精密檢查,但她將永遠記得有一位實習醫師每天下午都會坐在床邊陪她聊天,傾聽她的不適。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一位有多重共病的病人要準備出院,他有十幾種藥物各自都有不同的作用及服藥時機,我跟學生討論到當病人回家以後就沒有護理師按時的給藥,這麼複雜的治療在家裡並不易達成,也許可以嘗試設計一些說明讓病人帶著回家。忙碌一陣後回到會議室,就看到學生們把每一種藥的作用、外觀及注意事項分門別類寫成一個清楚的表格,讓我們可以一起帶著那份表格跟病人解釋,這類的事情再再說明了,醫學生並不是我們總訕笑暱稱的「路障」,只要有好的典範好的引導,他們絕對能成為醫療團隊的重要一員。學生們結訓前夕寫了一張卡片給我,提到初入醫院的他們難免感到茫然無助,但有著我們、主治醫師、護理師的鼓勵與教學,讓他們能夠克服恐懼,慢慢學習如何承擔照顧的責人。看著他們我總會憶起,幾年前的我也是像他們一樣,心底感激著學長姐及老師,並立志以後也要成為他人的典範。這只是個開始,希望我們都能繼續堅持,接下老師們手中燃燒著的火炬,將行醫這門藝術、這門使命繼續傳承。
-
2023-01-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生從基礎學科到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的學與教」。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描述她由醫學院的教室走入醫院的病房,開始臨床實習的興奮與緊張,透過老師與學長的教導,以及一些善心病人的鼓勵,她享受到如何學會「用對的方法」連結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病人的照護。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分享自己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領悟到前人所說的「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以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一位資深醫師提出理想的教學醫院必須落實對醫學教育的重視,讓認真教學的醫師可以有時間用心指導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同時他們在教學的努力也可以得到醫院的重視與鼓勵。唯有落實「教學醫院」的教學功能,台灣的醫學教育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好的醫師,台灣的醫療水準才能更上一層樓。這篇文章想表達從大四基礎學科到大五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也想對學習路上所遇到非常的珍貴人、事、物表達感謝。在學習的路上所遇到很珍貴的事學習是把知識和生活體驗相互串聯的一個過程,大部分的事情都有可遵循的邏輯,按照這個方向去理解和消化新知的話,把知識記起來的可行性就變得更高了。但這套邏輯是否足以應付我們在實習階段所面臨的挑戰呢?事實上學生時期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都相差甚遠,所以學習的方法也必須順應著課程去做調整,這過程是具有彈性和流動性的。基礎學科階段所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把枯燥、硬性的理論和熟記起來並在考試時進行回想。臨床實習階段即是把所學的基礎知識投入臨床進行運用,每天感受現實與理論相互融合或是交戰的場景。這時更大的變化是我們不再是單純僅和教科書相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對話相對佔了很大一部分。自此以後學習範疇跳脫了以往的框架,我們得學習如何運用團隊的力量去處理問題,思考與執行,並解決問題。接下來想細談從基礎醫學到臨床醫學這階段的心境轉換和所接收到很珍貴的學習及實習體驗。從小到大的學習旅途中會因為老師教得非常生動有趣而對該科目有了更深的認識,多了一層想要探究的動力和喜歡的心情。這是因為在和老師討論的過程中漸漸了解「找尋知識之間的連結」是什麼樣的感覺、體悟。這時的學習開始有了回饋感,我想這就是思考能力的萌芽。每當老師在課堂中把思考的脈絡表露出來,或是以引導的方式測試我們的邏輯,這些會帶動思考的教學方式都會帶給我們極棒的學習體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知道學生們其實不是還沒開竅,而是尚未了解「思考的方法」。所以把針對這點去做教學的人物稱作為啟蒙老師一點也不為過。由於基礎學科的內容就好像是語言學裡的單字背誦,因缺乏實踐應用而顯得生硬枯燥,但如果遇上老師能提綱挈領,幫助學生們建立觀念,那真的會大大提升學習的成效,獲益匪淺。在初步進入臨床實習的時候其實學生們都很容易迷失學習方向,因為所有事情的自由度都變得更廣大了,在完成了實習作業以後想要主動參與到什麼程度都是由自己決定,沒有硬性規定或強迫性質。那學習的目標會是什麼呢?在內科實習期間至少把小麻口袋書的重要章節看完嗎?還是把國考分科詳解念完呢?其實都不是。累積知識量固然重要,但在實習期間發現更為棘手的是我們對於臨床實務的處理方式和思維都不太熟悉,所以我想不應再以書本作為框架,而是該以更加務實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做為實習階段的學習目標。比如在值班時遇到病人有突發狀況,我們該怎麼迅速掌握狀況?再來是遇到完全陌生的問題時我們該從何獲取資源以迅速幫助病人渡過難關?實戰永遠比紙上談兵來得更有學習成效,而在這個轉換期當中若能遇到願意為我們指點迷津的老師和不分科住院醫師的學長姐們,那真的非常幸運。耐心指導我們的前輩們深知——我們所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尋找答案的過程、邏輯思維的訓練,跌倒和犯錯都是必經之路。倘若在這階段只依靠指令做事,完全不加以思考,那就真的會失去成長的黃金時期。必須知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幾週實習下來我發現醫院裡的病人就像是千變萬化的教科書,而醫療團隊合作當中也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物。看著門診和病房裡老師和護理師之間的默契、刀房裡刀助和主刀者的合作流暢度、主要照顧團隊和病理、影像科的密切合作,我們也逐漸理解醫學真的是漫長的團體戰。所以在遇到任何疑問時必須勇敢提出,只有提出了之後才會知道錯在哪裡、怎麼糾正、團隊間互相扶持。與病人的互動也帶給了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記得有一天門診實習,有一位女病人雖然因為自己即將開刀這件事而感到非常緊張焦慮,但還是抱持著豐富的同理心來對待還在學習階段的我們,非常有耐心地聽我們為她解釋報告,完全不介意我們身為實習醫學生的身分。她說道「凡事都有第一次」,在學習路上看到如此寬容的病人真的非常幸運,彷彿在告訴我們蛻變的過程雖然會跌跌撞撞,但是千萬不要害怕去嘗試。當時老師馬上跟病人道謝,謝謝她願意給我們機會,接著說:「這階段的學生就像在學綁鞋帶的小孩。那小孩不會綁鞋怎麼辦?不能幫他綁啊,你就在旁邊慢慢等他綁好。」當下聽到真的好感動,有願意給予機會的人,學生才能透過初次嘗試去學習,接著反省糾錯和反覆嘗試,最終獲得成長。每天在醫院遇到的不同疾病對我們來說像是醫學生涯中的許多個小章節,但對病人來說卻是生命中的大章節、轉捩點。有些時候雖然我們能做的有限,但這些舉動並不是都毫無意義。面對一位腦部腫瘤壓迫導致右側上下肢無力的病人,老師說道雖然手術不會讓你完全好起來,但它至少能讓你的病情不會加劇,目標是繼續好好地過生活。面對生命期限的未知,這樣的目標的存在感覺就像浮木,讓這些末期的病人有個救贖、努力的方向。最後非常感謝在實習階段非常樂意幫助我們的老師、護理師、藥師、社工、刀助、病人及家屬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能夠接收到提點我覺得是非常幸運的事。認真地努力固然重要,但「用對的方法」去努力,比起「盲目的」的努力更是學習的重點。感謝富有耐心的前輩們一直以來的默默付出和引導,只為等待學生們變得獨立的瞬間。我們會繼續努力前進!
-
2023-01-03 醫療.骨科.復健
睡醒落枕脖子痛、背也痛?美國專家教你4招改善不適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一大早睡醒落枕超痛!為什麼會這樣呢?據《CNN》報導,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臨床醫學副教授羅傑達斯古普塔(Raj Dasgupta)表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枕頭不適合,或是睡姿不良,尤其趴睡會迫使脖子長時間傾斜,導致下背部因重力而向內拱起,造成頸部和背部疼痛。並提出4招改善頸椎痛與背痛。頸部疼痛可能肇因於壓力、姿勢不良、低頭族、運動傷害、車禍與其他事故,以及纖維肌痛症等慢性疾病。但你是否忽略了罪魁禍首——睡眠方式呢?達斯古普塔說明:「一般來說,當你因頸部疼痛醒來時,通常是枕頭不適合你,或你睡覺的姿勢加重了頸部疼痛,或者兩者都是。」睡姿決定怎麼選枕頭美國物理治療協會發言人珂琳洛爾(Colleen Louw)建議選擇一個能夠支撐頸部自然曲線的枕頭,並且與物理治療師討論導致疼痛加劇的原因,還有哪些睡姿才能睡得安穩。1、仰睡-對脊椎是最好的仰睡或側睡最適合預防頸部或背部疼痛,因為這兩種姿勢都有助於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線。達斯古普塔表示,理想的睡姿是仰躺在枕頭上睡覺,人的視線剛好能夠直視天花板,這樣代表脖子可以保持在固定位置,「如果枕頭太蓬鬆或太大,那麼你的頭就會向前彎曲,容易導致一些健康問題。」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睡覺時單手托住頭部,會明顯增加人的頸部和肩部疼痛。洛爾建議仰躺睡覺時,試著在膝蓋下墊一個結實的枕頭或墊子,在睡覺時膝蓋稍微彎曲,有助於保持血液流動以避免背痛。2、側睡-硬枕比軟枕好只要保持頭部和頸部與身體其他部位對齊,基本上沒有大問題,因此挑選合適的枕頭就是是重點。2010年一項關於側睡者的研究發現,睡在羽毛枕上的人,比睡在乳膠枕頭上的人更頻繁醒來,從而破壞睡眠質量。因此,達斯古普塔建議側睡者選擇結實的枕頭,這樣可以在睡眠期間穩定頸部。由於頭和床墊之間會有縫隙,好的枕頭應要起到填充與支撐的作用。洛爾表示,想要將頭部、肩膀、臀部和膝蓋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可在膝蓋之間使用一個枕頭,並將手臂放在胸前或腹部,以防止肩膀向前滾動、在睡覺時轉動脖子。這個睡法可讓血液流過關節與神經,避免疼痛。3、趴睡-最傷頸椎背部專家不鼓勵趴著睡覺,羅傑表示,趴睡會迫使脖子長時間向一側傾斜,導致下背部因重力而向內拱起,造成頸部和背部疼痛。他建議趴著睡的人應該盡量過渡到側睡或仰睡。同時也可嘗試使用專為固定頸部而設計的頸枕。在身體兩側塞上結實的枕頭、捲起的浴巾或毯子,或一個長長的抱枕,以防止睡覺時翻身俯臥。頸椎背痛靠4招改善1、熱敷或冰敷:如果因頸部疼痛醒來,最好的方式是熱敷和冰敷,專家推薦洗個熱水澡放鬆頸部肌肉,可減輕疼痛並改善活動範圍;或是使用冰敷袋,並交替使用加熱墊和冰塊,記得不要一次超過 15 分鐘,但可以每小時敷一次。2、按摩:按摩頸部的肌肉和肌腱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並緩解肌肉緊繃,多嘗試不同的按摩技巧,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3、活動和伸展:頸椎疼痛時雖然應該避免劇烈活動並限制會加重疼痛的活動,但專家仍鼓勵適度步行和四處走動,因為完全臥床休息恐會導致頸部和背部僵硬疼痛持續更久,伸展時也記得動作要輕柔,以免讓狀況變得更糟。若有專業醫護或物理治療師指導更有助於減少僵硬和疼痛。4、運動:研究表明,運動比起其他非侵入性措施(如按摩、針灸、瑜伽或放鬆技巧),能夠更好地改善睡眠引起的頸部疼痛。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慢性頸部疼痛患者增加運動量時,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睡眠。原文出處:https://edition.cnn.com/2022/12/07/health/neck-pain-sleep-wellness/index.html【延伸閱讀】睡眠對心血管影響大 除了時間還有「這些」要注意!難入睡、太早醒 五種原因造成睡眠障礙,你踩雷了嗎?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
2022-12-29 醫療.中醫
比起冬季多吃黑色食物食補 中醫透露「體外」養生更重要
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也就是在冬季沒有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許多人認為,冬天養生就是靠「吃補」,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表示,除非過於體虛,一般人更應注意「體外」養生之道,而非「吃進去」的食補。●食補外,也應注意「體外」養生●睡前可泡腳祛寒助眠,按壓湧泉穴、命門穴●冬天切記運動過量,以免陽氣隨汗液而出依據中醫「冬固腎」、「四時五行」理論的對應顏色來看,冬天應多吃「黑色食物」,例如黑芝麻、黑豆等。陳麒方指出,「色黑入腎」是宋代以後的說法,主要是在不同時節吃不同顏色的食材,或是面向特定方位做特定生活動作等。陳麒方認為,事實上並不需要以「特定顏色」食補養生,冬天養陰,多吃平性的食物即可。過去因為是農業社會,冬天需要儲備能量,因此有補養的習慣;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不大一樣,不需要特別儲備能量,也不需要特別進補。除了食補外,陳麒方說,一般人冬天更應該注意的是「體外養生」。例如應防範膝蓋、足部直接受風,如果比較怕冷,建議可以穿襪子睡覺;頭部是「諸陽之會」,洗完頭,一定要馬上吹乾、擦乾,不要悶著;也可拿吹風機或暖暖包熱敷後頸大椎穴部位約10分鐘,做好頭部保暖,以避免寒邪侵擾,導致頭痛、頭昏等。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冬天民眾常貪食火鍋補品,以為這樣能祛除寒氣,其實反而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建議應該順應季節變化,以「平補」方式調和脾胃,例如可多食用山藥、南瓜、馬鈴薯、白蘿蔔、紅棗、桂圓、香菇等,並且酌量加入香菜、芥菜、青蔥、生薑等溫散風寒的食物,防禦風寒的侵擾。冬季的保健養生,以「不傷陽氣」、順應「冬藏」為原則,周宗翰指出,盡量早睡晚起,早睡可養人體陽氣,日出後再外出行動,適當地曬太陽,可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在大寒時節,切忌運動過量,運動到微微出汗就好,避免出汗太多,陽氣隨汗液而出,反而會讓身體受到損傷。睡前可「泡腳」祛寒助眠。周宗翰說,腎經起於腳底,建議可在睡前泡腳20分鐘,並按摩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的「湧泉穴」;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雙手搓熱,每天花10分鐘按摩熱敷腰部、前方對應肚臍的「命門穴」。如此一來,可達到養腎固精的作用。
-
2022-12-23 醫聲.Podcast
🎧|癌症看診一條龍!歸功於台大癌醫「這設計」
很多人一聽到自己罹患癌症,都感到晴天霹靂,在一陣慌亂中尋求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甚至是第三、四、五意見,台大醫院附設癌醫中心分院(以下簡稱台大癌醫中心)目前正在嘗試「癌症治療一條龍」計畫,院長暨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楊志新指出,已先針對肺癌進行多科整合門診,就是將治療所需科別,如胸腔外科及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的門診,集中在同一個時段,減少病人在不同診間奔波,可加速診斷、協助規劃往後療程。楊志新表示,癌症患者剛診斷時,可能會懷疑結果是否正確,決定四處求醫;即使治療一段時間,患者或對藥物產生抗藥性,進而不信任醫師,最終仍出走他處。但他提醒,「有些人病急亂投醫,服用偏方或找密醫,可能因此延誤病情。」「癌症不是一個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合在一起。」楊志新說,癌症患者所需治療不盡相同,建議患者在懷疑或確定診斷時,找大型醫院的多專科團隊協助規劃治療,降低對個人、家庭、工作等負面影響。🎧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台大醫院日式設計藏玄機 成整合門診先驅以台大醫院1993年成立的腫瘤醫學部為例,雖以內科為主,但也邀請放射腫瘤科、胸腔科醫師加入團隊,「台大醫院是比較日式的門診型態,醫師會在後走廊交流患者病情,若看診當下有需求,亦可以在隔壁診間找其他醫師討論。」楊志新指出,台大醫院整合門診制度約領先國健署推行的癌症診療品質精進計畫10年,後來也沿用進台大癌醫中心的設計。目前台大癌醫中心設有肺癌、乳癌等癌別的整合門診,集結腫瘤內、外科、胸腔內科、放射腫瘤科,甚至是眼科、皮膚科、骨科等不同專業的醫師在同一區塊、同一時間看診,各診間前門為患者等候區,後門則相通至另一區塊。「我們會視病人不同狀況進行多科討論,例如疑似肺癌的病人來找我,若需要開刀可以到隔壁找副院長陳晉興一起討論;若需要放射性治療,就與林峰銘醫師商量;另外也能跟胸腔科主任施金元確認是否容易拿到檢體進行診斷。」楊志新說明,整合門診減少醫師及患者等待照會的時間,不只醫師能記得病情細節,患者也能參與討論,達成醫病共享決策。除了當下在診間看診外,楊志新表示,其實醫師看診前便已做足功課,或和多專科團隊交換意見,根據每個病人不同的腫瘤特性,量身訂做個人化的療程,包含治療策略、衛教、執行及追蹤,治療之餘,還不忘給予患者與病家心理支持。他坦言,患者數量多,有時難以討論每個患者,但困難個案絕對會納入討論中,且患者可直接與醫師一同規劃療程。他也透露,現在台大癌醫中心積極籌備泌尿科、耳鼻喉科,期望使癌症患者治療更有效率。用新藥、省健保 楊志新2建議避免患者奔波台大癌醫中心施行整合門診已久,是許多醫療院所觀摩的對象,楊志新認為,醫師原有的門診、開刀時段固定,醫療院所勢必會花一段時間集結相關醫師同時段開診,「尤其中、新生代醫師更應習慣這種治療模式。」藉此提供患者完善的治療。減少患者四處求醫的艱辛,除了設立整合門診,楊志新建議,政府可多鼓勵醫師們進行臨床試驗,並更努力維護既有的臨床試驗公開平台,讓患者即時知道各醫院正進行的臨床試驗,「畢竟臨床試驗是取得新藥的最快途徑,還能節省健保。」他也提到,患者詢問不同醫師意見,會越問越困擾,「10個醫師給你20種不同意見,因為一個醫師本來就會給你2種意見。」所以須增加患者對醫師、醫院所做決策的信心,讓患者待在同一間醫療院所持續接受治療,減少重複醫療。癌症盤據國人10大死因之首已久,令不少人聞癌色變,楊志新安慰,這些因癌逝世的患者多為長者,且只要年紀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也愈高,不過「早期的癌症當然可以根治,晚期亦有很多很好的藥物可以延長生命、維持生活品質。」他呼籲民眾發現癌症後,應該積極治療,無需過度慌張。楊志新小檔案學歷: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現職:台大醫院附設癌醫中心分院院長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經歷:台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所長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腫瘤內科部臨床醫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臺大醫院附設癌醫中心分院、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
-
2022-12-14 醫療.心臟血管
北醫破解動脈硬化如何形成登頂尖期刊 最好的預防方法是這招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及全球死亡頭號殺手,動脈粥狀硬化則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但科學家對動脈硬化症如何形成,仍所知甚少。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裘正健團隊,成功發現動脈硬化症重要的診斷與治療新穎分子標靶—紐蛋白(vinculin),破解動脈硬化形成之謎。臨床醫學證據顯示,動脈粥狀硬化好發於血管彎曲或分歧處附近,此區域血液流動特別複雜,所產生的擾流與剪力,被認為是參與調節血管壁發炎與動脈硬化形成的重要因子。裘正健團隊與中研院、台大、三總、中國醫藥大學等團隊共同合作,開發出紐蛋白,研究成果日前登上國際頂尖期刊「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受國際高度矚目,將有助於開發心血管疾病創新診斷方法治療藥物。裘正健說,紐蛋白是一種細胞骨架蛋白兼粘著斑組成蛋白,它的絲氨酸(serine)721位置在動脈粥狀硬化易感區域的血管內皮中,會被紊亂的血液擾流及剪力高度磷酸化,進而誘導紐蛋白成為具閉合構象的無活性形式,造成血管內皮VE-鈣粘蛋白(VE-cadherin)連接的破壞,從而增加血管內皮通透性和病灶內巨噬細胞的浸潤,最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症的形成。團隊進一步分析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臨床標本,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紐蛋白絲氨酸721磷酸化是動脈粥狀硬化進展的關鍵臨床病理生物標誌物,而血清中紐蛋白絲氨酸721位置的磷酸化水平,亦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進程極有價值的標誌物。研究也發現血管內皮及血清中紐蛋白絲氨酸721位置的磷酸化水平,是臨床評估及治療早期動脈硬化的極重要關鍵分子靶點,將有助於開發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創新診斷方法治療藥物。至於如何防止動脈硬化,裘正健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運動。
-
2022-12-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的藝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師、護理師、家屬與病人的互動」。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因為一位病人家屬對不同醫師解釋病情產生困惑,使他深感醫師說話的藝術影響病人與家屬對病情的理解,而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一位資深護理師從自己到團隊、從病人到家庭的關心,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過程,豐富了護理師們的生命,而發現她和護理夥伴們只有一個信念,不管病人在哪裡我們都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我陪你,我在。」一位病人的姊姊追憶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感受到生命其實是非常有韌性。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最近有一位有癌症病人的家屬來約診,主要是來釐清她的長輩就醫時由另一位「專家」説明病情的「意義」。這位病人是由本院轉診到其他醫學中心開刀再追蹤化療的癌症病人。因為病情比較嚴重,目前還在接受支持性治療。家人的支持及照顧也很用心又有耐心。這位長輩知道這個病情嚴重、預後不好,所以這位權威醫師專家很直率的建議病人及家屬:「讓病人想吃什麼就隨便,也隨性去玩。」這種說法對病情嚴重的病人來說,是間接的告訴病人「反正病情不會改善就放心去享受吧」的意思。病人本人的感受如何是另當別論。一般的病人,尤其是患了癌症的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體能及康復的可能性,多少都有「自知之明」。病人的家屬也會同情與不捨,更會特別的關懷病人。如果病情嚴重,病人的體力及心理會萎縮,有些人更不想麻煩子女及家人。當這位病人及子女聽到「有權威的」醫生建議這位得癌症的年老婦女可以隨性的吃喝玩樂、旅遊,這樣子的説法或許是一種鼓勵及安慰,但或許不切實際。這位病人的子女都在傳統家庭成長,也受過很好的教育,一聽到這位權威的醫生給予的建議,他們都感到不解。因為他們很清楚家人有胰臟癌,因而有消化液的分泌器官阻塞的問題,影響食物的消化,也因此營養、體力不足。他們對這位很被尊敬的醫界大師的建議感到非常疑惑,因而來找我「確認」,他們有沒有在照顧親人時「做錯了什麼」。醫病溝通上,病人及家屬們對於他人的話,尤其對醫師的説明及建議都會比較敏感。所以醫護人員在醫病溝通上的用辭造句是一種藝術,也需要磨練。過去的醫生訓練傳授臨床醫學是「Healing Art」(醫療藝術),而不是單純的「Science」(科學)。醫護人員對病人或家屬溝通解釋病情時、因為雙方之間的了解不同而有時會產生誤會。所以醫術是「Healing Art」,而不一定是「Science」。在這個案中,因為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可以延長有「品質」的生命,所以這位「名醫」建議是盡可能鼓勵病人去享受「餘生」。但是從病人子女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處理對這位病人有沒有正面的幫助,或許會讓病人更不舒服,也可能讓病人更痛苦而希望更早離開人世,這增加了病人家屬的心理負擔及罪惡感。說話的藝術在醫病關係上該如何拿捏,不是在課堂上可以教授或訂定出來的。在目前就醫很方便的社會,例如台灣,一般病人有時候可以同時在不同醫療機構就診,尤其是一般民眾很嚮往專科門診就醫,如果沒有一位專責的醫師協調、整合不同醫師的意見、治療方式、用藥安全,會讓一般民眾對醫療服務的建議覺得困惑、引發誤解。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