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胃癌
共找到
440
筆 文章
-
-
2022-07-13 癌症.胃癌
幽門桿菌未根除癌化 男肚痛脹氣二度胃鏡查出罹胃腺癌
1名70歲男性有長期胃潰瘍病史,吃完東西容易肚子痛、脹氣,曾照胃鏡發現出血,止血吃藥後覺得症狀沒有改善,經轉介至長安醫院就醫,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建議再做一次胃鏡檢查,診斷得了胃腺癌。許鈺銓說,病人到院時因為先前才在他院做過胃鏡,所以不願再做,因此只提醒可能風險並給予藥物治療,二、三個月發現症狀變嚴重,患者才答應重做胃鏡。他說,透過窄頻光波腸胃內視鏡檢查,發現有兩處不太正常的細胞表現,切換成特殊光源更是明顯不對勁,切片報告證實是胃腺癌,又驗出有幽門桿菌,代表病患之前幽門桿菌都沒有處理。所幸尚屬早期胃癌,癌細胞也未轉移,術後癒合情況不錯,目前定期追蹤即可。許鈺銓說,病患罹患胃癌主因是因為幽門桿菌未根除而導致癌化。根據國健署統計,高達9成的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桿菌,感染後易造成反覆消化性潰瘍、破壞胃粘膜,罹患胃癌的機率高達一般人的16倍。因此預防胃癌,先從預防幽門桿菌的感染開始,建議飯前洗手、避免共食改用公筷母匙、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水一定要煮開才能喝,並少吃醃製和高油脂食物。他說,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若有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佳、食慾下降或吐血、解黑便就要特別注意,尤其若症狀持續了兩周,務必向專業醫師諮詢。也呼籲40歲起每1至2年做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發現感染應盡速殺菌治療,避免拖成胃部癌變。
-
2022-07-08 癌症.胃癌
5類高危險族群容易得到胃癌 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致命腫瘤
胃癌幾乎是無聲殺手!症狀表現很像胃病,很難發現。不如戒除不良生活習慣,讓胃部保持健康。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而相比其它惡性腫瘤,卻因為它的表現症狀很容易跟普通胃病混淆,導致發現機率較低,許多胃癌病患發現自己罹癌時,卻已經是末期。英國《NHS》網站指出,很多胃癌病患,即便身體出現胃酸逆流、吞嚥困難、打嗝很多等症狀,卻覺得自己只是得到普通胃病。因此羅列以下胃癌症狀、降低罹患胃癌的方法: 1.50歲以上 2.男人 3.長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 pylori) 4.患有某些胃部疾病,例如長期嚴重的 胃酸逆流、 胃發炎 5.胃癌疾病家族史 1.長期大量抽菸 2.病態肥胖 3.工作必須接觸有害的化學物質 4.酗酒 5.很少吃蔬菜水果 6.攝取很多的紅肉和加工肉類,例如火腿、培根和臘腸 一、胃癌有許多症狀,但可能很難發現,它們影響了消化,例如: 1.胃灼熱或胃酸逆流 2.吞嚥困難 3.感覺有消化不良的症狀 ,例如打嗝很多 4.進食的時候,很快就覺得飽了【 推薦閱讀: 能吃就是福?胖嘟嘟富貴相?別再被舊觀念束縛,肥胖有害健康,還會致癌!】 二、其他症狀包括: 1.食慾不振或無故體重減輕 2.肚子上方有腫塊 3.肚子上方疼痛 4.感到疲倦無力 如果罹患其它疾病,例如胃食道逆流,可能也會經常出現上述症狀。 但如果你習慣了這些症狀,而症狀正在發生變化、惡化或感覺不正常,請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斷或檢查。 【有片】營養師話真相!關於抗癌飲食3大迷思解析 哪些人更容易得到胃癌?哪些生活習慣讓你容易罹患胃癌?胃癌的主要症狀 【延伸閱讀】 Delta病毒襲台!怎麼預防突破性感染?會有突破性感染,還需要打疫苗嗎?重症醫師解惑 成功擺脫媽媽手、網球肘!物理治療師示範5招居家復健運動 家長擔心校園防疫…張金堅教授談上學防疫8項指引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7-05 癌症.胃癌
自然療法踩土吸地氣拒化療 半年內胃癌惡化
食療、氣功、赤腳走路吸地氣,59歲男子去年9月確診胃癌,已經到了第四期,但他卻堅持不做化療,在半年內嘗試多種自然療法,但症狀持續惡化,嚴重腹痛。醫師提醒,癌友應在正規醫療下,積極抗癌,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機。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一般腸胃疾病,一旦出現嚴重腹痛、糞便帶血、體重急劇下降、黃疸(眼睛和皮膚發黃)、腹部積水、吞嚥困難等症狀,大都到了晚期,治療相對棘手。治療胃癌以手術及化療為主,但該個案拒絕化療,嘗試多種民間療法,在友人介紹下,常至地氣充沛的奇山異地,光著腳掌踩在土地,認為吸取地氣,有助於抗癌。去年9月確診晚期胃癌,歷經近半年的民俗療法,胃癌組織仍持續擴大,今年2月,因腹部劇痛,而至台中慈濟醫院就醫,電腦斷層影像顯示,癌細胞轉移至腹主動脈旁邊的後腹腔淋巴結,腫瘤已達4.5公分,無法動刀切除。余政展指出,經評估後,個案接受「化療合併免疫藥物」,3個月後,反應良好,原發病灶與轉移的淋巴結顯著縮小,且腫瘤小到一定程度,決定切除三分之二的胃,加上擴大淋巴廓清手術。「手術成果令人驚喜。」余政展說,取出近百顆淋巴結,逐一化驗,並未找到癌細胞,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緩解,癌症期別從原本四期逆轉為一期,建議他持續一年口服化療,作為鞏固療法。一般來說,胃癌患者對於「化療合併免疫藥物」反應率僅十分之一,余政展指出,該名個案相當幸運,僅僅用藥3個月,腫瘤幾乎消失不見,癌指數明顯降低。余政展表示,若要預估胃癌對免疫治療的效果,可以檢測PD-L1生物標記,並計算綜合陽性分數(CPS),分數愈高愈好,該名個案分數偏高,在用藥之前,就預估應有不錯的療效。
-
2022-07-01 癌症.胃癌
8旬老嫗胃噁心原是罹癌!經醫檢查竟與她愛吃這個有關
88歲老婦胃部持續脹氣、噁心、嘔吐,且感到痠痛,經醫師檢查結果為罹患胃癌;但家屬見她年事已高,猶豫是否該積極治療。但老婦身體狀況佳,且意志堅定要切除「壞東西」,台中慈濟醫院一班外科主任余政展以腹腔鏡,施行微創胃切除手術,術後3天即可下床。「手術切除三分之二的胃,微創腹腔鏡手術幾個傷口癒合後幾乎看不到,最大三公分。」曾為超過90歲胃癌病人開刀的余政展說,對高齡長輩來說,微創手術傷口小、較不痛,術後3天可下床,降低肺炎等併發症風險,積極治療能更快恢復正常生活。婦人指出,去年感覺胃部痠痛且持續脹氣,伴隨噁心、嘔吐症狀,原本自行煮青草茶搭配服用中草藥,卻一直沒改善。家人透露,婦人體能狀況不錯,平日還能下田工作,長年務農偏愛好下飯的醃漬食品,家裡備有大醃缸自製醃菜,長年搭配煮粥、炒高麗菜等各種料理,近十年隨歲數漸長,口味愈來愈重。余政展分析婦人罹患胃癌原因跟飲食習慣有關。余指出,胃癌病人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就是愛吃醃菜、醬菜、泡菜,或是香腸、臘肉這些高鹽處理過的食物,食物高鹽製作過程若再加上防腐劑,都是癌症風險。建議婦人調整飲食習慣,以新鮮食品為主、鹽少一點。余政展進一步提醒,很多家屬因病人年紀大,選擇採取保守治療,十分可惜。因為胃癌腫瘤變大可能導致消化道阻塞或出血機率變高,考量到疾病的威脅性強,如果病人體能狀況不錯,微創胃切除手術其實是有助於老人家恢復的一個選項。胃癌相關醫療藥物有長足進步,大部份手術也可以微創方式治療,效果不但與傳統剖腹一樣好,傷口更小、恢復更快的好處,都能大幅提升治療效果,所以千萬別諱疾忌醫;更重要的是,胃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提醒接受過胃部手術、有家庭史的胃癌高風險族群,應安排一年一次胃鏡或消化道攝影,以期及早發現。
-
2022-06-30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公布2021年死亡統計,去年死亡18萬4172人,較109年增加1萬1105人,10大死因由癌症蟬連40年榜首,去年奪走5.1萬條生命。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分析,癌症時鐘又快轉了20秒,平均每10分10秒就又一人死於癌症;65歲以上人口快速增加、去年1月低溫天數較多,是去年死亡人數增加較多的兩大原因,導致去年出現2016年霸王寒流後「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首次同時增加2021年10大死因排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劉訓蓉指出,與前一年相比,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7名升至第6名,事故傷害則降為第7名。劉訓蓉表示,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4萬1,123人,占總死亡人數76.6%,與109年相較,110年死亡人數除肺炎減1.4%外,餘均呈增加,以高血壓性疾病(+17.6%)、糖尿病(+11.0%)、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3%)增加較多。2021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56人,86%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已連續40年居首。劉訓蓉表示,去年每10分10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較前一年加快20秒,平均每天142人死於癌症。十大癌症順位同2020年,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110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56人,占總死亡人數28.0%,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亦相偕增加。就年齡觀察,110年癌症死亡有8成6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65歲以上癌症死亡人數較109年增1,531人(+4.7%);0-64歲則減36人。有關不同年齡別死亡率,劉訓蓉指出,近5年65歲以上人口每年約增16至17萬人,受該年齡層口快速增加影響, 死亡人數隨之增加,但觀察6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死亡率,2016至2020年是呈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雖微幅增加,仍是近年次低。至於較年輕族群,劉訓蓉指出,2020年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名。不過,整體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已連續4年呈下降趨勢。
-
2022-06-08 癌症.胃癌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女星驚傳胃癌末期,嘆:『最後一絲希望破滅!』」胃癌真的如此難治嗎?面對胃癌,有什麼方法可以及早發現,讓預防勝於治療?胃癌的預後不佳,五年存活率大約三成左右,且不容易早期診斷。常常胃痛嗎?會不會是胃癌?需不需要檢查?以下列出幾個常見的篩檢工具供參考:胃鏡胃鏡是篩檢胃癌最直接的工具,但是做胃鏡的不適感讓人卻步。現在舒眠胃鏡已經廣泛應用,您可詢問院所是否有這個選項。目前使用胃鏡篩檢胃癌沒有建議的次數與時間間隔,建議帶有胃癌基因的高危險群及三等親內有兩人以上罹患胃癌的朋友,40歲後每年一次胃鏡檢查。若有慢性胃炎及胃幽門桿菌感染的朋友則要及早治療。若無以上狀況,一般人40歲後大約三至十年一次胃鏡即可。腫瘤指數抽血就能初步篩檢出胃癌嗎?如同大部分癌變一樣,抽血看腫瘤指數只能拿來檢測治療成效,對於早期診斷沒有太大幫助。由於腫瘤指數不夠專一,只能告訴我們大方向,例如:胃癌可以檢驗CEA與CA72-4。上消化道鋇劑攝影由於胃鏡的普及,這個檢查目前很少做。除非有特殊情況不能承受胃鏡檢查,或是上消化道阻塞,要準確定位阻塞的位置,才會安排做這個檢查。我們現在知道醫師有什麼武器篩檢胃癌了。但其實,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是因為體重減輕、全身虛弱、疲勞、貧血等非胃症狀去做檢查才發現的。前面提到了高危險群,常胃不舒服?算不算高危險群?到底什麼是胃癌的危險因子呢?胃幽門桿菌感染目前與胃癌最有直接相關的是「胃幽門桿菌慢性感染」。胃幽門桿菌的菌叢活躍程度與身體免疫力有關,只要免疫系統變弱,胃裏的幽門桿菌就會活躍起來。年老、熬夜、吸菸與飲酒都會使胃幽門桿菌更加活躍,造成慢性感染。這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胃漲、胃酸逆流、胃痛,若將慢性感染置之不理就會造成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穿孔!長期下來還有2%左右的胃癌罹患率。有症狀的慢性感染朋友宜及早治療,不得不慎!基因免疫抑制相關的基因會使幽門桿菌更容易造成慢性感染,這類的人也就相對更容易罹患胃癌。EB病毒感染EB病毒不只與鼻咽癌相關,大約一成左右的胃癌能檢測出EB病毒的慢性感染。總而言之,最大的胃癌危險因子就是胃幽門桿菌的慢性感染。如果常常胃不舒服,與其常常做胃鏡,不如及早改變生活與飲食型態。以免成為胃癌的高危險群。若不幸檢查出罹患胃癌:除了極早期,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需要化療放療,而且就算只有侵犯黏膜層也要考慮腹腔轉移的可能。我們會使用胃鏡超音波來診斷腫瘤侵犯的深度與可疑的胃週淋巴結。越來越多醫師使用診斷腹腔鏡(diagnostic laparoscopy)與腹膜灌洗細胞檢查來查看有無腹腔內轉移;這是由於胃癌是一個非常容易在腹腔內的轉移的癌症。所有患者術後皆需要接受胃幽門桿菌根除療法。【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周則中醫師】胃癌最大危險因子-胃幽門桿菌】
-
2022-06-02 新聞.元氣新聞
54歲癌友戒菸又復抽 靠它成功戒菸排便更順暢
54歲的癌友阿漢,有長達45年的菸齡,過去每天抽1至2包,因發現罹患胃癌,不得已切除整個胃,他曾一度戒菸,但因為同事交際菸,結果又開始抽菸,阿漢透過戒菸服務專線,尋求專業協助,二度成功戒菸,並改用小黃瓜、餅乾條滿足口慾及手慾,也帶同事減少菸量。阿漢說,4歲開始就把菸品當玩具,國小時就模仿大人點菸吸菸,養成吸菸習慣。不料,44歲時因胃部不適,就醫檢查出胃癌,不得已切除整個胃,並將食道與小腸連結,成為「無胃人生」,當時他體悟健康重要性,決定為了家人著想,下定決心戒菸。不過阿漢常遇到同事「請菸」,擋不住誘惑又開始吸菸,後續在妻子鼓勵下,他撥打戒菸專線,諮詢員提醒,雖胃癌已獲控制,但菸致癌物仍有健康隱憂,面對同事請菸時,應勇於婉拒,更建議改用新鮮小黃瓜、紅蘿蔔做成蔬菜棒,或準備條狀餅乾,可轉移誘惑。阿漢採納諮詢員的建議,請太太每天準備「愛的霹靂包(蔬菜棒跟棒狀餅乾)」,想吸菸或同事請菸時,直接表明自己已戒菸,再快速拿起小黃瓜塞入口中,不僅養成健康好習慣,同事也紛紛吃起蔬菜棒,發現排便更順暢。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菸品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的主要風險因子之一,以癌症為例,至少有22%的癌症是由吸菸造成。研究指出,新冠肺炎主要侵害肺部,吸菸會損害肺功能,使人體難以抵禦新冠病毒,更容易在感染新冠病毒時引起重症。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若單靠意志力戒菸,成功率僅5至10%,若願意接受專業諮詢及藥物輔助,成功率將提高到30%,提醒民眾戒菸路上不孤單,若身邊有吸菸者,呼籲民眾多利用戒菸專線。根據國健署109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發現,35.7%(男性36.7%,女性27.8%)的成人吸菸者在過去一年曾嘗試戒菸卻戒菸失敗,其中74.9%的受訪者表示,戒菸維持時間不到1個月。依據國內研究,成年男性嘗試戒菸的平均次數在3次以上 ,且國外研究指出,若不靠藥物或諮商,戒菸成功率僅5%至10%;若在專業人員協助下,戒菸成功率可達30%,大幅提升戒菸成功的可能性。戒菸專線服務中心主任、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指出,去年戒菸專線已服務務21970位個案,當中主動進線的個案有6522位、接受轉介服務(衛生局所及醫療院所轉介)的個案有15448位,110年5月至10月追蹤1282人,結果顯示六個月點戒菸成功率達48%。國健署表示,戒菸除了自身的意志力,專業人員的協助也很重要,相關戒菸服務的網站訊息,可點選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其中可利用尼古丁成癮度量表評估自身成癮狀況,根據評估後的分數,進一步尋求適切的戒菸協助,疫情期間不方便至醫療院所時,亦可多利用戒菸專線(0800-63-63-63),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六,上午9時到下午9時;也可使用戒菸專線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提供量身打造戒菸策略與方法,協助克服尼古丁戒斷症狀。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5-06 癌症.癌友加油站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
癌症醫療負擔沉重,民進黨立委余天昨以癌友家屬的經驗呼籲政府應仿效英國,盡速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CDF)」,加速新藥給付,支持病友勇敢抗癌,希望國人「病得起」且「不因病而貧」。余天女兒余苑綺正在抗癌,余天昨感嘆治療過程除依靠病友意志力,更需要家庭經濟支持,各種新興的癌症療法,一年動輒二、三百萬元,一般勞動階層無力負擔,連他也感到吃力,他將發動立委連署,向政府建言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衛福部統計20至64歲勞動人口罹癌數逐年增加,每年門診、住院人數近47萬人,罹癌後絕大部分因治療的副作用無法工作,希望政府支持「台灣癌症藥品基金」,年輕癌友才有機會使用更新更好的癌症新藥,保有勞動生產力。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劉桓睿也指出,國際癌症醫療趨勢顯示,癌症免疫療法相較標靶和化療,副作用較低、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部分癌友也因此得以返回職場工作,一邊治療一邊維持經濟收入。此外,有些癌症面臨用藥選擇少、治療效益不佳的困境,如胃癌、食道癌,近年歐美國家多建議以免疫或免疫合併療法治療,療效也多有突破性進展,這也面臨高額負擔,需要政府伸出援手。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顧問醫師賴基銘說,醫師的兩難是除了診斷病情,還要診斷病人的口袋有多深,雖知有很好的治療用藥,卻因健保不給付而無用武之地,希望有額外財源支持癌症新藥基金,從政府、癌友、藥廠多元參與形式,兼顧照顧經濟弱勢病友,也確保健保永續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癌症新藥貴,財務衝擊太大,要納入健保給付相對困難,癌症新藥若納入給付,範圍也嚴格限縮,癌友經常看得到、用不到,盼政府加速推動設立癌症藥品基金,提高癌友新藥可近性。
-
2022-05-05 癌症.癌友加油站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癌症醫療負擔沉重,民進黨立委余天今以癌友家屬的經驗呼籲,政府應仿效英國,盡速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CDF),加速新藥給付,支持病友勇敢抗癌,希望國人「病得起」且「不因病而貧」。余天表示,他也是病友家屬,非常了解抗癌的辛苦,在治療的過程中,除了依靠病友本身的意志力,更需要家庭的經濟支持,各種新興的癌症療法,一年動輒2、3百萬元,不要說一般的勞動族群無力負擔,就連他個人都感到吃力,他認為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刻不容緩,他將發動立委連署,向衛福部和行政院建言。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衛福部統計,20至64歲勞動人口罹癌數逐年增加,每年門、住診人數近47萬人,罹癌後絕大部分因為治療的副作用無法保有工作,台灣進入低薪時代,青年族群買不起房可以選擇不婚、不育,卻不能選擇不生病,因此希望政府支持台灣癌症藥品基金,年輕癌友才有機會使用更新更好的癌症新藥,保有勞動生產力。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劉桓睿也指出,國際癌症醫療趨勢顯示,癌症免疫療法相較於標靶和化療,副作用較低、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部分癌友也因此得以返回職場工作,一邊治療一邊維持經濟收入。此外,有些癌別面臨現有用藥選擇少,治療效益不佳的困境,比如胃癌、食道癌。近年來歐美國家多建議以免疫或免疫合併療法進行醫療療效上也多有突破性進展。然而同樣面臨高額負擔,需要政府伸出援手。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顧問醫師賴基銘教授提到,即便知道有很好的治療用藥,卻因健保尚未給付,病人付不起而無法使用。醫師面臨的兩難是,為癌友診斷病情後,還要診斷病人們的口袋有多深?看著台灣病人因健保受惠,同時也因健保受困,在全有、全無之間,希望有額外財源支持癌症新藥基金,從政府、癌友、藥廠多元參與形式,兼顧照顧經濟弱勢病友,也確保健保永續發展。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近年癌症治療的新藥新科技快速研發,費用高昂,財務衝擊太大,要納入健保給付相對困難,癌症新藥從申請健保到實際給付等待期過長,納入給付後範圍也嚴格限縮,癌症病友經常看得到、用不到,根據癌症關懷服務的第一線觀察,許多癌症家庭都會面臨是否自費使用新藥的困難抉擇,因此同樣期盼政府能夠加速推動癌症藥品基金的設立,提高癌友新藥可近性。
-
2022-05-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吸菸與健康危害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戒菸與保健」。非常感謝楊醫師的來稿提醒讀者菸害的程度無遠弗屆,影響身體各器官的健康。接著,透過長年關心國民保健的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的安排,邀請到關心菸害的另一位資深醫師提醒我們紙菸固然可怕,但目前「加熱菸」之類的新型菸品所隱藏的問題更不容忽視。接著民間推動戒煙運動多年的董氏基金會,深入地探討半世紀以來全球反菸團體都為「終結紙菸」而努力,但菸商為了挽救日益衰退的菸品市場,接連推出的新型菸品(電子煙、加熱菸)所帶來的災害,更需要全民提高警覺。這是「醫病平台」首次探討「預防醫學」有關的議題,這也正是醫療團隊以及社會大眾都需要彼此提醒的重要議題,是醫病雙方不容忽視的領域。新鮮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但突然吸入嗆鼻的濃菸味,會讓沒有吸菸的人嗆咳,即使臺灣推行室內無菸環境,但仍不時會見到路人掩鼻繞道而過的情境,其實大家都從媒體和衛教管道,詳知吸菸的害處,但即使參與許多次戒煙的課程,還是有些民眾忍不住、戒不掉、放不下這根菸,吸菸時的高溫菸霧經鼻腔進入呼吸系統,菸霧中含有數十種致癌物(如多環芳烴類化合物、砷、尼古丁、和菸焦油等),直接傷害氣管、支氣管和肺泡組織,並進而引起許多疾病,本文簡單介紹一些有關吸菸對健康的影響,提醒一下還是及早戒菸才是上策。一、吸菸會引起許多慢性疾病,英國一項針對130萬婦女的前瞻研究結果顯示(Lancet 2013; 381: 133–41),與非吸菸者(對照組)相比較,吸菸者的慢性肺病相對風險為35.3倍,肺癌為21.4倍,主動脈瘤為6.32倍,腸道缺血為5.58倍,口腔、鼻、咽喉癌為4.83倍,冠心病為4.47倍,罹病風險介於3至4倍的包括肝硬化、膀胱癌、肺炎、腦血管疾病,罹病風險介於2至3倍的包括胰臟癌、腎癌和胃癌,罹病風險介於1至2倍者包括糖尿病、肺纖維化、肝癌、靜脈栓塞、白血病、大腸癌、運動神經元疾病、乳癌等,這些疾病會危害一生的健康,值得大家注意。二、吸菸會增高死亡率,以癌症病人而言,吸菸的癌病病人死亡率比對照組高,即使先前曾吸菸而目前戒菸的人,他們罹患癌症的風險或因為癌症而引起死亡的風險,也都高於未曾吸菸的人;此外,吸菸的量越大,對疾病預後的不良影響越大。以乳癌為例,研究證實,目前仍在吸菸的乳癌病人,經治療後發生乳癌的復發率仍比對照組增加四成,因為乳癌而引起的死亡率約增加六成,先前的吸菸量越大,死亡率越高;即使吸入二手煙,也會增高乳癌風險。三、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研究顯示,吸菸者的新冠肺炎病情較為嚴重,雖然有些研究並未得到一致的結果,但統合分析的研究顯示,吸菸者的死亡率比非吸菸者更高,約為1.28倍。四、吸菸會使骨折癒合和傷口癒合變慢,骨折癒合過程中,吸菸的不良影響包括減少血管的新生、抑制骨折部位的血腫塊、抑制纖維母細胞移動到骨折部位、抑制軟骨新生和分化、抑制成骨母細胞的分化和骨合成作用、促進破骨細胞的功能,結果會影響骨折癒合的速度,以及癒合後的骨骼品質。五、英國一項針對130萬婦女的前瞻研究結果顯示,吸菸者的壽命比非吸菸者短約11年(Lancet 2013; 381: 133–41)(見附圖)。吸菸還有更多的害處,包括三高症候群、代謝、末梢血管疾病等等,癮君子們應該要及早戒菸才是。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4-29 養生.聰明飲食
春天飲食清淡助排毒 營養師建議這5種蔬果可多吃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告誡我們「不時不食」,也就是要人們遵循時令、按照季節吃東西,是養生的最佳方式;經過冬天的寒冷、年節的大魚大肉,到了春天,就該飲食清淡,同時多攝取膳食纖維,幫助身體排毒。適合春季攝取的蔬果有哪些?1、梅子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聽過,意思是一想到酸酸的梅子,口水自然就分泌了。因為梅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及酚類化合物,能夠促進消化液包括唾液的分泌,達到開胃等作用,當發現食欲不振、吃不下飯時,不妨吃幾顆脆梅、喝點梅子醋,有助打開食欲。梅子因為口感酸澀,不建議生吃,透過醃製、泡醋後,對腸胃較適合。2、枇杷《本草綱目》記載,枇杷具祛痰、潤肺、生津等作用,枇杷葉也有緩解肺熱乾咳的作用,川貝枇杷膏就是以枇杷葉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枇杷的維生素A含量高,有助改善眼睛疲勞、還能幫助上皮組織的正常分化;而且它的熱量相當低,6顆枇杷僅有38大卡,減重的人適量吃,既能補充膳食纖維也不怕胖。3、菠菜每回被霸凌的卜派,只要吃下一罐菠菜,肌肉馬上就能膨脹,雖然劇情誇張,但菠菜有益健康的形象深入人心。菠菜屬黃綠色蔬菜,因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可防止活性氧功能,阻止細胞癌化、抑制癌細胞生長;菠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血中膽固醇。但菠菜的草酸含量高,不建議與高鈣高鐵食物共食,否則會抑制其吸收,因此調理菠菜時可先汆燙,以減少草酸,汆燙過菠菜的熱水就不要再使用。4、豌豆豌豆分為軟莢及硬莢兩類,軟莢的豆仁及豆莢都可以食用,清脆爽口;硬莢在生長初期可以連莢一起食用,待豆莢變粗硬後,就不建議食用,取出的豌豆仁則被歸為澱粉類;豌豆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A、醣類、蛋白質及膳食纖維,能防止人體致癌物質合成,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5、韭菜韭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如硫化物、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及C、膳食纖維等,對胃癌、大腸癌、皮膚癌、肺癌、肝癌等有預防作用;韭菜籽的含鈣量高,有助於骨骼、牙齒的形成,使血管彈性增強,血壓改善。
-
2022-04-28 癌症.抗癌新知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受癌症病患矚目的免疫療法,除了免疫藥物,細胞療法也備受關注。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育庭提醒,衛福部已核准通過的細胞療法,屬於輔助治療的一部分,由於價格不菲,建議病患謹記三要點:治療前與醫療團隊討論、了解收費狀況、選擇政府認證的GTP實驗室。利用自己免疫細胞來殺死癌細胞,是免疫療法原理,李育庭指出,目前細胞療法有兩種,一為基因改造的T細胞稱為CAR-T,可用於血液性癌症,但技術門檻高,屬於精準導彈療法;另一種是體外培養免疫細胞再輸回病人體內,目前以CIK免疫細胞為主,是利用免疫細胞大軍的人海戰術來殺敵。細胞療法是從病人的周邊血液中,分離純化出單核白血球細胞,逐漸活化並增殖成CIK細胞,當達到治療劑量後,盡快收集並回輸病患體內,用以對抗癌症,被核准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實體癌末期病人。目前衛福部已通過全台十餘家醫院,以細胞療法用於癌症治療,國內醫療院所多與生技公司合作,提供第4期實體癌「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嘉義基督教醫院與沛爾生醫合作,嘉基內科部長李明陽指出,病患應深入了解該醫院所合作的生技公司是否合格,並有取得GTP認證,以及培養自體CIK免疫細胞的能力,才能更全面了解細胞療法。嘉基取得的適應項目含括了台灣常見的肺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惡性黑色素瘤、子宮頸癌、腎臟癌、膠質母細胞瘤、鼻咽癌、食道癌,可治療的癌別廣泛。由於CIK細胞壽命有限,因此需要反覆多次輸注,而且價格並不便宜。目前,衛福部也要求醫院需與病人詳細說明收費方式。以嘉基為例,細胞療法會進行六次輸入治療,每次施打後再付款。
-
2022-04-19 癌症.胃癌
出現什麼症狀要懷疑是胃癌?什麼情況該做胃鏡?醫詳解胃鏡檢查步驟
胃癌發生率,東西方大不同胃癌在近幾十年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不斷的在下降當中。美國男性胃癌的死亡率從0.028%下降到0.0074%,女性更是從0.027%下降到0.0024%。然而這是美國的數據,胃癌在亞洲國家的發生率卻比西方國家高出許多,全世界每年診斷出超過一百萬例胃癌。胃癌是世界上第 5 大最常見的癌症,也是第 7 大流行的癌症。全球從出生到 74 歲發生胃癌的累積風險在男性中為 1.87%,在女性中為 0.79%。這樣的數據不禁讓我們有一個疑問,那些像是亞裔美國人的胃癌發生率是接近美國的數據還是亞洲的數據呢?流行病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答案,第一代從高發生率地區移民到低發生率地區的人民,胃癌的發生率會接近他們家鄉的數據,然而他們的後代的胃癌風險則是趨近他們移民後的區域,這樣的發現代表胃癌發生與否其實與早期的環境暴露有關,也許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也有影響。胃癌在開發中國家較常出現,可能與飲食有關。已開發國家有較佳食物保存技術、減少食物中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苯芘)、增加抗氧化蔬果的攝取,使發生率較低。胃癌有多種,但大部分都是腺癌根據惡性腫瘤分化來源的細胞不同,我們可以把胃癌大致區分為▸腺癌(adenocarcinoma)、▸淋巴癌(lymphoma)、▸腸胃道基質細胞瘤(GISTs)▸以及極為罕見的惡性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其中大部分(90%)的胃癌都是腺癌。腺癌當中,依據Lauren’s分類,其中一種叫做腸道型(Intestinal type)胃癌,另一種則稱為瀰漫型(diffuse type)的胃癌,腸道型胃癌的邊界明顯,好發於年長的男性,而瀰漫型胃癌好發於中年的女性。這兩種分類和癌細胞轉移的方式也有關聯性,腸道型胃癌常透過血液轉移,而瀰漫型胃癌則是較常透過淋巴進行轉移。出現什麼症狀要懷疑是胃癌大部分的初期胃癌其實是沒有症狀的,一些很常見的症狀諸如上腹痛、腹脹、胃食道逆流,大多數的情況也不是胃癌造成的,甚至胃部腫瘤進展到才會造成食慾不佳、噁心、餐後腹脹,甚至是從腹部摸到腫塊的情形。當然,若您仍有疑慮,建議諮詢專業醫生,進一步安排檢查。胃潰瘍放著不管,可能變胃癌!?胃幽門桿菌有可能是造成腸胃蠕動異常進一步胃痛的元兇,幽門螺桿菌通常通過唾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細菌也可以通過糞便污染食物或水傳播。在發展中國家,未經處理的水、擁擠的環境和糟糕的衛生條件共同導致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的升高。它會造成我們的胃部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藉由產生尿素酶中和胃酸,讓它們可以在胃裡繁衍,更進一步這種細菌在長期破壞胃部的環境後,可能導致胃部淋巴癌(MALToma),幸好,透過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可以經由抗生素根治幽門桿菌的感染,並且將這一類型的淋巴癌治癒(只有少數需要進展到化療),現在我們有碳-13尿素呼氣檢查很簡單的能知道病患是否有胃幽門桿菌的感染。什麼樣的情況要做胃鏡呢?做胃鏡的適應症有很多,這邊列出一些情況1.經過治療後,上消化道的症狀沒有緩解2.在五十歲以後有新出現的上消化道症狀3.反覆發生的胃食道逆流4.未知原因的反覆嘔吐5.懷疑有腫瘤、潰瘍或上消化道的狹窄6.消化道活動性出血或是慢性出血造成缺鐵性貧血7.手術後的追蹤等不過除了上面這些原因之外,若是醫生依照他的臨床經驗認為有做胃鏡的必要性,也會以胃鏡作為後續醫療處置的依據,因此若是有「為什麼醫生不幫我做胃鏡?」的疑問,可以和你的醫生討論一下他的判斷是什麼,並且討論是否有胃鏡以外的診斷方式。做胃鏡之前,要做什麼準備?做胃鏡前有一些注意事項,首先要至少空腹八小時,因為胃鏡就是要看食道、胃壁有沒有病態的變化,要是胃裡有食物,胃鏡進去以後的鏡頭會被食物殘渣擋住便會影響判讀;另外執行胃鏡檢查時若有食物因嘔吐進入肺部會有贈成吸入性肺炎的風險,所以維持適當的空腹時間,是做胃鏡的必要步驟之一。 一般來說,我們吃的食物大約在胃部會停留半小時到六小時不等,蛋白質食物停留較慢,豬肉可能會停留270分鐘,而帶有脂肪的食物停留最久,可能會在胃部停留6~8小時。至於清水的攝取在鎮靜的胃鏡檢查前,在一個115人的研究當中指出,檢查前的兩個小時服用200 C.C.的清水是不會有影響的,然而還是需要跟您的麻醉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討論。胃鏡檢查的步驟首先,做胃鏡之前檢查室的技術員會給患者飲用消泡劑(Simethicone),是一個白白、苦苦、稠稠的液體,以減少胃裡的氣泡。此外還要在手臂注射減緩腸胃蠕動的藥物以利內視鏡檢查的進行。因爲這個減緩蠕腸胃道動的藥物屬於抗乙醯膽鹼(anti-cholinergic)的藥,有口乾舌燥、心跳加速的生理反應是正常現象,不過若是本身具有青光眼、攝護腺肥大或心臟疾病,請務必在接受注射之前告知醫生。鏡檢前,醫師會在受檢者喉部噴局部麻醉劑避免胃鏡放入的嘔吐反射,噴入後需要把藥物含在舌後再慢慢吞下,這樣才能使麻醉藥物穿過粘膜,產生作用。除了藥物之外,另外請受檢者以咬著咬口器以避免胃鏡鏡身傷到牙齒,而且建議使用單次咬口器以避免交叉感染。檢查時,為了避免嘔吐嗆入氣管,醫生會請受檢者以左側臥,同時也是配合醫生的方向讓鏡頭可以放入檢查。做胃鏡的過程當中,配合醫師的指令,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儘量讓口水自然流出,切勿做吞嚥的動作,以免嗆到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執行內視鏡檢查的同時,如果看到疑似腫瘤的病灶,可以直接做切片化驗,同時切片過後的傷口可能會有小出血,但通常都可以自行止血。另外如果發現疑似胃炎的情況,也能經由內視鏡執行幽門桿菌切片作為後續處置的參考。胃鏡之後要注意什麼?一開始噴的局部麻醉藥在檢查做完之後還會持續一陣子,因此在檢查後一小時禁止喝水或是吃東西以避免嗆咳。如果有做切片,禁食的時間可能還需要再增加。返家之後,若發生嚴重的腹痛、吐血,或是解黑便要儘速向醫師報告或是尋求醫院急診室的協助,這有可能是胃鏡的併發症,像是穿孔、出血不止等少見情況。參考資料:1.Mary E. Klingensmith -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Surgery 2.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10e p.774 3.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Twentieth Edition p.567、p.568 4.Aaron P. Thrift, Hashem B. El-Serag,Burden of Gastric Cancer,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Volume 18, Issue 3, 2020, Pages 534-542 5.Wong MCS, Huang J, Chan PSF, et al. Glob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1980-2018. JAMA Netw Open. 2021;4(7):e2118457. 6.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68:394–424. 7.Kayali, Stefano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transmission routes and recurrence of infection: state of the art.” Acta bio-medica : Atenei Parmensis vol. 89,8-S 72-76. 17 Dec. 2018 8.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6e p.1138 9.Koeppe, A.T., Lubini, M., Bonadeo, N.M. et al. Comfort, safety and qualit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after 2 hours fas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Gastroenterol 13, 158 (201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盧柏文醫師】胃癌初期症狀類似胃病!談胃鏡檢查】
-
2022-04-1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肚子大了是喜還是憂?當心肚子內有腹水,癌症轉移到腹腔內!
一次聚會,聽到隔壁談話:「我一定會把她肚子弄大起來!」是一個男的,說得很有把握的樣子,只見旁邊男士一直點頭致謝。心裡一陣納悶,怎麼別的男人把他的女人肚子弄大,還一直稱謝?難道是現代版的「桃色交易」?再仔細聽下去:「我請秘書跟你太太約時間,XX日到我診所來。」原來是男的太太久婚不孕,拜託醫師把他太太肚子弄大起來。婦產科醫師的責任是把病人的肚子弄大,可是對肝膽科醫師來講,是要把病人的肚子弄小,一大一小功夫造化都不同。什麼時候人的肚子會大?除了懷孕肚子會大是喜事,其他大都不是好事。中年以上,不管男女生就慢慢出現「中廣型」體型,這是因為中年以上,坐的時候多,動的時候少,加上時常應酬,或喝酒或大魚大肉吃多了,又少運動,肚子就大了起來。這種中廣型的肚子,打開一看,就像中元普渡豬的肚子一樣,油腸肥肚,肚子內及腸繫膜都存在好多的油脂。不僅如此,肝臟內也會存有或多或少的脂肪,此外,這些油脂也可能存在心臟血管及腦血管,埋下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危機。除了肥胖引起的肚子大以外,另一個肚子大的原因就是肚子有水,醫學上稱為腹水,正常人肚子內是沒有水的,但如果肚子內有癌細胞,就是癌症轉移到腹腔內,就會刺激腹膜產生水,例如胃癌、大腸癌、卵巢癌、膽囊癌末期,都不是好現象。此外,肝臟硬化了,或肝癌長到肝門靜脈,引起門靜脈壓力增大,會使腸繫膜血管內的水分滲到肚子內引起腹水,這種腹水用利尿劑加上注射白蛋白,或可使腹水消失,讓肚子縮小點。但如果肝硬化太厲害,除了頻頻抽腹水以外,就是要做肝移植了。簡而言之,醫師把肚子弄大,隨著生殖科技的進步,機會愈來愈大,但要把肚子弄小,所有醫師,尤其是內科醫師,就要更努力了。此外,凡我國人也要好好保肝,定期檢查,才不會讓醫師望「肚」興嘆,沒了成就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4-15 新聞.健康知識+
你每天都在做這些危險行為!常見10大不良習慣 癌症、中風、心肌梗塞都上門
民眾日常注重養生,但往往忽略身邊更需注意的「不良習慣」。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日常常見的10大不良習慣,提醒養生之道也包括了避免相關風險。 常見10大不良習慣!防癌、中風、心肌梗塞等早改善。 1.肥胖:肥胖、代謝症候群是相當常見、形成因素繁多、且位於抽菸之後排名第二名的健康風險。肥胖對於心腦血管負擔相當大,最常見引起的問題如三高、代謝症候群、中風、心肌梗塞等,也容易增加罹癌風險。而現代人營養充沛,常見進補僅為一種吃鍋吃大餐的理由,且未必真的有補到,這點也需注意,建議適度控制體重。 2.缺乏運動:運動是最主要增強代謝的方法,缺乏運動者膽固醇、血脂、血糖都容易升高,三高、中風、心肌梗塞機率也會較高,除此之外也容易引起肥胖,間接使得罹癌風險增加。建議培養運動習慣。 3.抽菸:抽菸不僅與肺癌有關,也可說是與所有疾病、癌症、慢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皆有所關連、關聯性也最高的風險。有個笑話說道「醫學院學生考試若答不出疾病風險,回答抽菸通常就沒問題。」可見關聯性極高。建議減少菸量,戒菸最佳。 4.酗酒:酗酒容易升高血壓,血糖、血脂也容易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就隨之上升,且也會提升致癌機率,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起「酒精性肝炎」,再更進一步就形成肝癌。其他癌症也包括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等。建議酌量或戒酒,一般人一天喝個一兩杯無傷大雅,但有上述這些疾病者,就需與醫師討論為佳。 5.飲水不足:水分不足容易影響代謝、身體各處運作、提升血管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塞風險,阻塞風險提升也間接使得中風、心肌梗塞風險上升。因此平時建議一日最少體重X30的飲水量。而喝湯、喝飲料也都能補充水分,但需考量的就包括糖分過高、鈉含量過高等,因此水分補充還是以飲水為佳。 6.手搖飲、含糖飲:添加糖攝取過量,除了容易增胖、成癮等,對於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會有所關連。若以國民健康署建議攝取量來看,一日建議不超過50克,雖說每杯手搖飲有所不同,但50克往往一杯就超量了。因此建議少喝手搖飲,若真的要喝也以微糖、無糖為佳。其他食物也常見含有添加糖,如糖醋排骨、滷肉飯等,需留意。 7.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傷害各有不同,但不論如何大多都不利健康。舉例來說香腸、培根等醃漬食物,當中的添加物就容易形成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質「亞硝胺」,研究發現腸癌影響尤其明顯。餅乾、炸物等其他加工食品,較擔心的則是反式脂肪,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建議避免加工食品,以原形食物為佳。 8.不吃蔬果:充足的蔬果有利攝取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糞便排出,代謝體內廢物,也有利於平穩血壓、血糖、血脂,反之則不利,像是糞便常堆積於腸道中,也容易提升腸癌風險。建議一日3蔬2果,蔬菜3份,蔬菜每份約煮熟後半碗,水果2份,每份約近於一拳頭。 9.過多3C:頭的重量約為5公斤上下,平均每前傾斜15度負擔重量為原本的2倍,30度為3倍,60度達5倍,民眾常常低頭滑手機、駝背使用電腦、一用往往就是一整天,傷害不單只有眼疾,也包括脊椎、神經、肌肉、筋膜等,因此也常會出現腰酸背痛、肩頸痠痛、椎間盤突出等問題。而此族群也常有久坐問題,也和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癌症等息息相關。建議下班後就盡量減少使用3C,滑手機也給自己設定時間。 10.自行停藥/偏方:許多民眾都有慢性病問題需長期用藥,但常見感覺好轉便自行停藥,或認為要吃多了要洗腎等,各種錯誤認知自行停藥、使用偏方,將容易使得病情加重,甚至有致命危險,以高血壓藥物來說,自行停藥心肌梗塞的風險便會大幅提升,而誤信使用偏方是常見造成腎功能損害的關鍵之一。如欲停藥應和醫師詳細討論並評估狀況。 如何養生較健康?醫:避免不良習慣也很重要。 洪暐傑醫師表示,民眾養生常見方式如保養品、保健食品、進補、天然食材等,但卻往往忽略了「不良習慣」,不良習慣有如踩地雷一般,沒踩到沒事,但放越多、放越久也就越危險,對健康越是不利。而人們也常會莫名出現「比較」的習慣,例如看到有人抽菸抽了幾十年,便會心想「我才抽個幾年,應該不會有事」,但事實上確實也有人抽個幾年就罹癌。 洪暐傑醫師提醒,若是平常相當注重使用保健食品、正確進補、天然食材,但卻依舊不運動、肥胖、酗酒、抽菸等,那吃再多、補再多,對健康整體而言正面影響恐怕也不彰。養生最重要的觀念在於「如何活得更健康」,呼籲不僅注重日常養生,也要在取得平衡下,盡可能的避免不良習慣。 《延伸閱讀》 .關心三高更要注意代謝症候群!中風、心肌梗塞高出3倍,醫教6招逆轉! .便祕、腹瀉、血便是大腸癌?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9成!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4-13 癌症.大腸直腸癌
為何大腸鏡檢查容易「被退貨」?醫曝原因:清腸不徹底
大腸癌及胃癌名列國內十大癌症,過去做大腸鏡檢查許多人容易「被退貨」,原因是未確實喝大腸清腸劑,導致大腸殘留糞便過多無法精準判讀;也有不少人因藥劑難下嚥、喝到吐掛急診,產生陰影不敢再做大腸鏡,更有人因此造成原本一公分左右的腺瘤,過幾年竟惡化成腺癌,引發癌症。男性長息肉比率 高於女性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大腸直腸癌於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居第三名,發生率則是第二名。以國際排名,台灣大腸癌發生率竟高居世界第一,每10萬人中45.1人得大腸癌。尤其50歲以上的民眾,終身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為7%。昕新智慧診所成立半年,完成三千例無痛腸胃鏡檢查,昨發表統計資料,當中740人檢查出有大腸息肉,檢出率為24.6%,大腸癌檢出率為1.9%。檢出大腸癌最年輕患者僅25歲,且長有三顆息肉。三千例健檢個案中,檢出28例癌症,其中大腸癌14例,當中有六例屬於原位癌(第〇期)。根據統計發現,大腸息肉有年輕化趨勢,小於50歲者有四分之一長有息肉,而男性發生息肉比率高於女性。息肉只怕惡化 建議切除朱光恩指出,大腸腺瘤性息肉起初可能是良性,但時間一久腺瘤恐變腺癌,只要及早發現,一律建議切除。但要做大腸鏡檢查前,受檢民眾須嚥下口感不佳的清腸劑,常發生忘記喝、吞不下或喝到吐掛急診,只要沒把腸清乾淨,檢查醫師仍無法看清楚,都會被「退貨」改天再檢查。朱光恩指出,大腸鏡檢查對民眾來說很辛苦,需要克服不適感,但又相當重要,即使只有一公分的腺瘤,無論管狀腺瘤、毛狀腺瘤都要切除,否則放著不理它,過五年、十年就會演變成腺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惡化只是時間問題。50歲以上 免費大腸癌篩檢 國民健康署提供50歲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若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需進一步做大腸鏡追蹤。朱光恩建議,民眾符合四種情況需做大腸鏡檢查,包括50歲以上、有大腸癌家族史、出現血便等症狀及不明原因貧血,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近日國內疫情再起,許多人因此不敢出門餐敘,並自我設限不敢行動。但現在台灣的疫情跟去年五月完全不同,去年台灣遭遇的是Alpha病毒,且國人沒有打疫苗;而現在多數國人已打了二至三劑疫苗,已經有防護力,且現在台灣遭遇的是Omicron病毒,到目前為止,感染的人中,99.76%是無症狀或輕症。定期健檢 防疫也要防癌 洪子仁呼籲,民眾不要因為疫情而耽擱病情,防疫也要防癌,在後疫情時代的個人健檢策略,一般健檢項目可赴基層診所進行內視鏡、超音波等檢查,而電腦斷層掃描(CT)、正子斷層造影(PET)等需要重儀器的健康檢查,可前往醫學中心,進行健檢分流。昕新智慧診所設立住宿型腸胃鏡健康檢查,搭配新型清腸藥,口感酸甜,凌晨四點提醒服用,可增加清腸潔淨率從88.4%提升到95.1%,有助正確診斷。
-
2022-04-12 新聞.用藥停看聽
四款抗乳、腸癌藥及抗黴藥危及生命 國內禁用這族群
食藥署今日公布含fluorouracil的三款化療抗癌用藥及一款抗黴菌用藥,不得使用於缺乏DPD酵素的病人,否則將導致血中濃度上升而發生嚴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並要求含該類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於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藥品組簡任技正潘香櫻表示,食藥署監控到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發布含fluorouracil成分,使用於體內缺(DPD)酵素的病人,將無法代謝該藥品,可能會導致血中濃度上升而發生嚴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目前這三款化療藥多用於直腸癌、乳癌、大腸癌、胃癌、胰臟癌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等前線口服藥物及注射針劑,其中注射針劑去年使用量為45.1萬,抗癌用藥為一千多萬顆。另一款抗黴菌藥物使用量為6.8萬顆。潘香櫻表示,已知缺乏DPD酵素族群病人,在東亞族群較少見,但為保障用藥安全,仍決議比照歐洲法令禁止該病人使用。故自111年4月12日起公告含fluorouracil及相關成分藥品禁止使用於已知DPD活性完全缺乏的病人,並要求含該類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於111年11月30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食藥署提醒,醫師開立含fluorouracil及相關成分藥品(capecitabine、tegafur、flucytosine)予病人時,是否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症狀或徵候,民眾服藥後若出現任何身體不適,如:嚴重腹瀉、口腔發炎等,請立即回診。
-
2022-04-12 新聞.元氣新聞
復健醫學之父連倚南昨晚仙逝 台大醫院將舉辦紀念活動
「台灣復健醫學之父」連倚南教授四月時被診斷罹患胃癌第四期,昨傍晚在自家過世。同為復健科醫師的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表示,昨晚連教授從台大醫院加護病房回到家中,以比較安寧的方式離開,已開始籌備追思活動,一定會舉辦。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表示,連教授去年最初症狀是腰痛,原本以為只是太累,但因連教授自己有醫師專業,知道這個腰痛「不一樣」,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肝臟有問題,併進一步釐清是胃癌轉移到肝臟。李紹誠表示,學會在連教授生前就在編撰紀念專輯,類似於回憶錄,可惜未在連教授生前完成,但之後一定會出版。今天學會會第一步先協助家屬將靈堂佈置好,接下來也會與家屬、台大醫院院方天討論並規畫相關紀念追思活動事宜。復健科醫師毛琪瑛表示,連教授發病之前,精神體力都非常好,一般人搭捷運都會站手扶梯,連教授高齡80多歲,不論上下樓都是走樓梯。去年三月連教授的妻子往生,四月時連教授也覺得身體不舒服,大約在清明節前後確診胃癌第四期,從確診到昨天離世,差不多是整整一年。毛琪瑛表示,連教授直到最後一刻仍展現生命力,過時前10天,他還會到醫院走廊,坐在窗邊的桌椅振筆疾書。李紹誠表示,去年復健醫學會舉辦理監事會時,連教授就提起自己的腰痛,原本以為是因為妻子過世後,太過勞累所導致,但連教授自己也覺得,這與他身為復建科醫師所認知到的腰痛不一樣。當時大家都建議他,趕快去做檢查,電腦斷層影像發現肝臟有問題,進一步釐清發現是胃癌轉移到肝臟。在復健科尚未成為專科的50年代,連倚南堪稱台灣復健醫學拓荒者,2014年榮獲特殊醫療奉獻獎。連倚南自美留學返國後,正式接掌台大復健部,草創之初除主任外,僅一名主治醫師,全台各醫院也鬧人才荒。為培訓復健人才,連倚南親自至高雄醫學大學、成功大學、花蓮慈濟大學等校開設復健醫學課程。過去沒有高鐵,連倚南犧牲假日,搭車往返南北,只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全台復健醫療網。正因如此,現今各醫院的復健科醫師,幾乎都是連倚南一手培訓出來的徒子徒孫。連倚南的學生、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賴金鑫曾表示,連倚南雖然不是國內第一位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的人,卻是讓台灣復健醫學成長茁壯的人。
-
2022-04-12 癌症.胃癌
上消化道癌患者身陷給付沙漠 台大醫師為癌友請命
「上消化道癌目前可說是給付沙漠, 連標靶治療與化學治療都極度欠缺,更遑論新型免疫治療。」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表示,上消化道癌友食不下嚥,幾乎無生活品質,而抗癌又欠缺武器,「臨床上直視癌友的死亡,令人於心不忍。」對於健保將胃癌排除於免疫療法給付範圍,梁逸歆表示,健保當局身負重任, 替國民健康把關,完全能明白健保署之辛苦以及這個決定,然而歐美國家後續更新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在胃癌治療上,免疫療法依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能否與時俱進,進而討論更新的治療方法,也能讓健保將錢花在更有效率的地方。梁逸歆說,去年四月以前,美國FDA原本共核准兩款免疫藥物可用於治療晚期胃癌,而美國FDA在四月專家會議討論後取消了其中一款免疫藥物對於胃癌的後線治療的適應症,但另一款免疫藥物仍獲得肯定,因應前述新的臨床試驗結果,擴大提前至一線,顯見新型免疫治療對晚期胃癌治療的重要性。「人類進步的考驗,並不是能否給予富有的人更多,而是是否能給貧困的人足夠的資源」 梁逸歆引用美國羅斯福總統名言,他認同健保署就有限的資源必須做出取捨,且需要讓更多的國民都能夠受到健保的照顧,然而由於上消化道癌友目前可治療之選擇非常欠缺。「拜託,給我們甚麼藥物,只要能用都好!」梁逸歆為癌友請命,希望健保可以重新審視目前上消化道癌的給付困境,讓病友能多一些抗癌的武器。
-
2022-04-09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胃癌、消化道癌健保給付一窮二白 癌種治療應不分貴賤
癌症即將連續40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每四人就有一人罹癌。關心民眾癌症治療,「聯合報」今舉辦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參與論壇的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演講「晚期上消化道癌治療新知與現況」。梁逸歆說,對比日、韓、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台灣健保給付胃癌、食道癌藥物少之又少,真的是一窮二白,呼籲「罹癌並非自願,癌種不分貴賤。」「晚期上消化道癌的話題十分沉重,是個悲慘的故事。」梁逸歆說,惡性腫瘤(cancer)的英文字源,其實是來自巨蟹座(Cancer),在古代惡性腫瘤就是一種恐怖的螃蟹,把身體吃出一個大洞,而今天聚焦在上消化道癌症,包括食道癌、胃癌,因這兩種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二。依衛福部2019年男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男性食道癌排名第六,發生人數2639人,胃癌排名第七,發生人數2389人;女性胃癌排名第十,發生人數1549人,由此可見,食道癌為純粹男性的癌症。另2020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胃癌、食道癌分別排名第八名、第九名,死亡人數為2339人及1954人。由此可見,食道癌純粹是男性的惡行腫瘤且死亡率非常高。其次,依各癌症患者死亡年齡比例,其中45歲以上人口,因胃癌致命的比率隨著年齡增長,因此與年齡有絕對關係,幫民眾為85歲以上時,十大癌症死因已升至為第五位。而食道癌則僅與三個年齡層有關,且絕大多數患者年齡為45歲至64歲,正值青壯年時期,且一旦發現病情多為晚期,死亡率高達八成。梁逸歆說,若就台灣食道癌現況,當發現罹癌時,第三期患者約占兩成九,第四期患者達四成,這比例非常高,且胃癌、食道癌的發展是現在進行式。梁逸歆說,胃癌、食道癌危險因子多與外在環境有關,包括幽門螺琁桿菌感染引發的胃炎,吸菸、喝酒、攝取醃漬食物、家族性與遺傳性、EB病毒等,而食道癌不易早期發現,危險因子有喝酒、吸菸、檳榔,以及醃漬、刺激性、太燙、胃食道逆流有關,患者常見症狀為吞嚥困難。至於,轉移性胃癌治療現況,包括第一線用藥為化療藥物歐立普、截瘤達,或依醫師評估再加上歐洲紫杉醇,但這樣的患者是「天選之人」,臨床上很少見,或是使用標靶治療賀癌平,但約20名癌症患者只有一人可以使用,或是使用免疫治療等。第二線用藥則有標靶藥物欣鋭澤,合併使用化療藥物太平洋紫衫醇。第三線用藥為單一使用治療標靶藥物欣銳澤、免疫治療,或是化療藥物抗癌妥、朗斯孚。此外,轉移性食道癌治療現況,第一線用藥有化療藥物白金、截瘤達,或使用免疫治療,第二線單一用藥有化療藥物太平洋紫杉醇、歐洲紫衫醇、抗癌妥、免疫治療,但目前沒有第三線用藥。梁逸歆說,台灣晚期胃癌存活率與亞洲其他國家比較,如日本第四期患者五年存活率為15.2%,約是6至7名患者有1人可以活到5年,韓國為9.2至23.9%,但台灣僅為6.5%。另台灣晚期食道癌存活率與亞洲其他國家比較,如南韓第四期患者五年存活率為16.6%,但台灣僅為3.4%。梁逸歆指出,胃癌、食道癌第四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為何偏低,原因是此兩種癌症的關注度非常低,依健保署2020年「全民健保癌症醫療費用支出」,胃癌及食道癌醫療費用為33.8億點、33.9億點,占總費用各為2.8%,也就是說,胃癌每死一個病人,健保支出藥費為51.7萬元,食道癌則為26.2萬元。因此,轉移性胃癌治療健保給付現況,包括第一線無法使用免疫治療,第二線用藥則完全沒有給付,第三線用藥僅給付化療藥物朗斯孚,但因胃癌患者幾乎都無法進食,又要如何服用口服藥物朗斯孚。而轉移性食道癌治療健保給付現況,包括第一線無法使用免疫治療,第二線用藥則完全沒有給付。梁逸歆說,若比較亞洲國家的上消化道癌治療指引,可以發現對比日、韓、新加坡等國,台灣健保給付藥物是少之又少,真的是一窮二白,呼籲「罹癌並非自願,癌種不分貴賤。」
-
2022-04-09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國衛院扮醫、學資源整合領頭羊 國人戰勝癌症關鍵一役
癌症即將連續40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每四人就有一人罹癌。關心民眾癌症治療,聯合報今舉辦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參與論壇的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表示,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如何防治受人關注,每年死亡人數中約二成八死於癌症,健保給付費用有六分之一用於治療癌症,這是個嚴重問題,而「資源整合才是癌症防治之勝道」是更重要的議題。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癌症高峰論壇」今年已是第四年舉辦,非常感謝國衛院支持,因院長梁賡義說,「不能讓病毒打敗我們。」因而在疫情期間仍舉辦論壇。「國衛院成立於1996年,為任務導向政府智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進行許多研究,並對於肺癌、肝癌、乳癌等常見癌症,也針對胰臟癌、口腔癌、膽道癌等少見、治療困難癌症進行防治。」梁賡義說,國衛院於資源、人力整合是由菸捐支持的衛福部癌症卓越研究計畫開始,建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及精準健康大數據整合平台。梁賡義說,衛福部癌症卓越研究自2000年開始,每三年為一期共有四期,第一期於2010年至2013為進行創新、探索性的應用研究,同時成立國際認證的實驗室,培育癌症研究人才等。第二期為2014年至2017年時,各醫學中心、研究單位除針對肺癌、肝癌進行跨醫院研究外,也對逐年發生的大腸癌、口腔癌及乳癌進行研究,並研發癌症新興篩檢。第三期為2018年至2020年著重癌症轉譯研究、跨機構合作平台及其整合應用。第四期2021年至2025年,除進行跨機構合作的癌症轉譯研究外,也注重相關臨床研究資訊共享。梁賡義說,2018年至2020年此階段,由國衛院主責「癌症研究跨機構合作平台及整合應用」,為協助各研究群資源整合、推動跨機構合作、促進形成全國性研究團隊,以降低癌症罹患率及死亡率。其中針對大腸癌、胰臟癌、肝癌、乳癌等,共結合53個醫、學研究單位,並架構研究資訊、技術服務、教育分享,倫理法律平台。於研究資訊平台為建置癌症研究資訊共享的網站促進交流,並進行63次會議凝聚癌症研究群合作共識及議題,推廣共用電子工具將相關病歷電子化,加速臨床資料整合。技術服務平台為開放跨機構核心設施、昂貴儀器供各癌症研究群使用,並提供技術諮詢、客製化基因檢測服務、開發代謝質體分析法等,更提供癌症生物資訊及生物統計資學或合作服務。教育分享平台為針對國內外癌症流行病學的監測與分析比較,希望研究可以突破,以及辦理流行病學、生資、生統教育訓練等。倫理法律平台為召開專家會議研擬個資維護、大數據運用等議題。梁賡義說,經過前三期計畫,即要求第四期開始,各受補助的研究單位必須相互分享檢體及臨床資料,希望更多人使用這些珍貴的資料。第四期的研究計畫從預防、早期發現、治療、癌症存活共四方面著手,如提升癌症防治健康職能提升及行為改變的介入研究,以及老人癌症治療策略研究、癌症存活者的後續生理及心理狀況研究等。梁賡義指出,第四期計畫將擴增至63個合作單位,再增加胃癌、攝護腺癌等,更增加癌症研究資訊共享、核心技術、癌症流行病學監測及預測模式資訊、防治政策研究及建議規劃等平台,期盼對重要議題有所貢獻。國衛院也主責「國家級人體資料庫整合平台」,目前整合31家合作機構,累積至今年已完成56萬登錄收案,另有98件學術界申請案、13件產業界申請案。同時協助防疫科技產業發展,將新冠肺炎確診者的血液檢體成為公共財,協助業者取得產品的專案許可。此外「精準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則為建置臨床轉譯導向的巨象資料及產學應用。未來展望為進行前瞻性收錄癌症基因定序,以及基因檢測資料與臨床資料,並建立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促成資料串連與資訊共享。梁賡義說,透過跨機構資源整合、跨領域分工合作、提供醫研加值應用及加速研究成果產出等,才可攜手合作戰勝癌症。
-
2022-04-09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提高部分負擔抑制醫療浪費 健保署支持新藥新科技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主辦「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 癌症教會我的事」今天正式登場,健保署長李伯璋在論壇上,以自己曾發現早期腎腫瘤為例,強調對於疾病無畏的認同。同時他也對於聯合報針對癌友調查,有8成5希望新藥納入健保,笑稱應該是10成希望新藥納保。他表示,近年健保總額成長率約4.4%,但癌藥成長率已有10.68%,截至110年底,健保共收載154種癌症藥物,而在110年光是癌藥支出就高達新台幣403億元,其中以標靶藥物支出最高,占62.6%。「生命不能重來,所以對病人有用的,健保署都會設法給予經費支持,把一年八千多億元的預算花在刀口上」,李伯璋多次強調會跟病人站在一起,給予必要的醫療支持。不過他也說,以前癌症治療為化療,但副作用大,目前標靶和免疫治療效果更好,但相對費用高昂,因此必須推動使用者付費概念,提高部分負擔,省下來的錢則可用於癌症和重大傷病。衛福部昨天也公告調整部分負擔,並自5月15日起生效,李伯璋說,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不要因病而貧或因貧而病,造成就醫障礙;以前健保部分負擔只做半套,民眾無感,因此用「0元效應」抑制浪費。李伯璋說,所謂0元效應,是指一項物品或服務,從免費變成要付費,能顯著降低需求,因此部分負擔的改革有重要意涵,不能訂太高,更不應該免除,小額的部分負擔能在不增加民眾太多負擔下,相當程度的抑制浪費,「因為要從口袋拿錢出來才有感,才會有引導效應」。此外,在臨床治療與健保給付有差距時,也可考慮商保補位健保,這也是健保署持續關注的事。李伯璋也列舉健保署在新藥新科技預算分配上的努力,因為癌症新藥加速上市但效益不明,新醫療科技又發展無窮,在健保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審慎通盤規劃,因此健保署導入前瞻性評估(HS)作為編列預算參考、運用醫療科技評估(HTA)估算新科技成本及效益來輔助決策、另外也檢討已給付項目,有效的健保就加碼、無效的限縮給付,將資源用在最有效益治療。「有效的加速給付,無效的廠商還款,在藥價溝通上,希望廠商能跟國家站在一起,雙方取得共識,確保廠商有合理利潤,健保財務負擔不致過重,才可引進更多新藥。」此外,由於免疫治療費用比標靶貴三倍,所以除要求廠商將價格壓低,也審視真實世界數據,觀察臨床治療效果是否符合期望,也因此在109年2月,健保署決議暫停肝細胞癌及胃癌的新個案免疫藥物給付,隔年4月,美國FDA癌藥諮詢會議也反對給予nivolumab於肝細胞癌及Penbrolizumab於胃癌之適應症。李伯璋說,治療胃癌的免疫藥物若提前至第一線、第二線使用,不是不能考慮,但現在許多藥物用於晚期患者,治療效果可能不好,若早期使用對病人有益,健保署也在檢討中。不論那一種癌症,只要有合適的藥物都會想辦法照顧患者,但費用也必須思考,希望節省不必要的浪費,讓病人都有藥物可以治療。真實世界數據提供以實證為基礎的健保給付,李伯璋也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第一線使用標靶藥物的存活率,顯著高於使用化療藥物,尤其以第一年最為明顯,即使到第五年,存活率仍有意義,所以務實處理給予給付。另外精準醫療已是未來趨勢,伴隨式檢驗與基因檢測更顯重要,健保署也加速藥物伴隨式檢測納入給付。而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生物相似藥似乎是節流的解方之一,李伯璋說,生物相似藥指的是跟原廠生物製劑有相同療效的藥物,生物製劑的年成長率約8%-10%,占整體健保藥費支出18%,且持續上升。若通過衛福部食藥署核准取得藥證,證實藥效跟原廠藥一樣,民眾就不必非得要用原廠藥,健保署除推動生物相似藥免除事前審查、放寬使用期限,也擴增給付規定,例如放寬年齡,但病人數可能因此變多,對財務也有衝擊影響,不過整體而言,推動生物相似藥是健保署努力的目標。節流解方之二,就是呼籲健保永續是全民責任,需要全民一起努力,「拿藥回家卻不吃、做過多不必要的檢查,都是在浪費健保資源」,健保署也推動健康存摺,讓民眾知道自己接受多少放射線劑量,因為放射線可能影響基因造成癌變,因此不必要的放射線檢查就不該做。李伯璋,健保是台灣人的驕傲,每次出席亞太經濟合作APEC或世界衛生大會WHA,外國人都很羨慕台灣健保,「尤其我們在A醫院做的檢查,可同步在B、C醫院的雲端看到結果,這是國外都做不到的事」,健保署正計畫出版英文書籍介紹健保制度,把台灣的驕傲推到全世界。
-
2022-04-04 癌症.抗癌新知
健保癌藥給付資格限縮 醫界譁然
歷經五年申請,晚期肺癌第三代標靶藥物「泰格莎」終於在二○二○年四月納入給付,對象為EGFR T790M基因突變、無腦轉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但健保署最近更改規定,四月一日起,僅能用於「腦轉移的第四期肺腺癌患者第一線治療」,大幅限縮給付資格,肺癌病友討論炸鍋,醫界也一片譁然。百人適用 僅卅人獲給付給付限縮也是癌友經常面臨的困境,調查發現,取得衛福部食藥署許可證的癌症新藥,適用對象如有一百人,經過兩三年,甚至更久的審查後,最後僅卅人可獲得給付。嚴格限縮給付範圍,追根究柢,仍是健保財務困頓,錢必須省一點用。健保署藥物共用擬訂會議主席陳昭姿表示,今年健保總額僅提供廿八億元做為新藥給付之用,但其中包括標靶藥物、免疫藥物等癌症新藥,未來類似「泰格莎」緊縮給付的案例,只會多,不會少。雙和醫院副院長、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李岡遠表示,根據臨床研究,泰格莎確實在患者尚未出現腦轉移前使用,有預防效果,但對於已腦轉移者,控制效果也佳;泰格莎給付條件改變後,前後有資格使用者是兩組相反的病人,為何調整給付條件,應該與財務有一定的關係。健保署三年前取消肝癌與胃癌免疫療法給付,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表示,胃癌與肝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在真實世界的治療結果與臨床試驗一致,若非考量財務,應無有取消的理由;取消給付後,礙於自費,先請患者使用健保給付藥物,待失效再建議免疫療法,負擔得起的病人不到一成。給付新藥 不該只看金額主持藥物共擬會議多年的陳昭姿說,以前評估新藥給付的關鍵為療效,近幾年卻是藥物經濟學領軍,透過數學模式統計花了多少錢,可得到多少好處,再乘以病患人數,看似科學,對癌友來說,卻不公平。但從健保財務觀點來決定是否給付新藥,似乎成為共擬會議原則之一,新藥一年花費逾兩億元,過關難度就相當高。「金額不應該是考慮給付新藥的主要標準。」陳昭姿說,應該估算該藥物給付後,帶給癌友哪些好處,例如,提高生活品質、重返職場、生活自理等,這些看不見、較難量化的改變,對整體社會更為重要。今年健保總額提供新藥給付廿八億元,即使加上罕病、血友病、愛滋病等幾個小總額,全部藥費都不到治療上呼吸道疾病(感冒)三百億元的一半。陳昭姿表示,新增癌症人數逐年攀升,每個人都可能罹癌,如果健保給付可朝向「保大、不保小」,省下治療感冒的醫療費用來給付癌症新藥,或可減少許多人間悲劇。健保署兩年前給付「泰格莎」,預計管控藥費對財務衝擊於兩億元內,近八五○名無腦轉移的肺癌患者受惠。目四月一日更改規定後,健保署科長連恆榮說,新制預計受惠者二九四到三七四人,但四月一日前已使用「泰格莎」的患者,不受影響。【癌友帳單和故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但沒錢沒辦法體驗!「錢」絕對是癌友活命關鍵‧ 確診、轉移、惡化…8年來持續對抗乳癌,1年藥費就要72萬‧ 醫療險加癌症險還賣了房!我沒選擇餘地「有了錢和保險才有機會看到明天的太陽」‧ 每3周化療一次花費5、6萬 病友家屬深刻感受「因病而窮」‧ 治療三陰性乳癌花近百萬「我想活下去,錢的事之後再說吧」
-
2022-04-02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定位社區醫院 重視居家醫護,望病患把醫師當朋友
「公立醫院很重視地方服務,不追求與醫學中心一樣的量能,但盼讓陽明院區成為深入民眾心中的社區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於今年元旦接任院長後,大刀闊斧進行一連串改革,改善醫院硬軟體設施及廣徵人才進駐,院外加強「社區醫院」定位,與周邊鄰近醫院互助合作,共享醫療資源,提供民眾更完善服務。希望病患勇於發問陳冠仰是國內消化內科權威醫師,面對病患,他常說「把醫師當朋友,多問多說才不會對自己症狀茫然。」因為發現很多病患知道要吃什麼藥、開什麼刀,卻不知道自己病況、為何要做此療程?他希望病患能勇於發問,大多數醫師都有同理心,很願意跟病患溝通。陳冠仰說,醫病之間應建立良好溝通的互信關係,讓病患能清楚知道生病的原因,選擇的治療方式、產生的副作用,病患才不會對疾病一無所知,也會對治療更有信心,醫護人員只要願意花時間說明,未來比較不會有醫療糾紛。拜訪里長了解需求「陽明院區定位為社區醫院,地方服務要好,企業識別也要更好。」陳冠仰接任院長後一個月內,就陸續拜訪士林和北投地區的區長、各里長及醫院,如此才能了解民眾真正的想法及需求。陳冠仰說,陽明山上很多長者需要照護,但下山交通不便,有些長者連走出家門、下樓梯都有問題,就算有家人幫忙到院拿藥,但長期下來醫師不清楚病患情況,非長久之計,因此他很重視「居家醫護」,派員檢視病患吃藥反應、安排抽血,也從里長那裡了解民眾對醫院的想法,藉此改善。尋求醫院互助合作陽明院區受到周遭大醫院的影響,發展上會有限制,陳冠仰上任後,隨即拜訪各家醫院並提出合作方案,像台北榮總做核磁共振的病患很多,但須等待二至三個月,若轉介到陽明院區十天內就可以進行,陽明醫院還可協助北榮從事居家醫療服務;新光醫院急診室病患太多,也會轉介到陽明院區。陳冠仰說,陽明院區骨科、眼科病患很多,但消化內科、腎臟科醫師較缺乏,流失不少病患,因此他積極招募醫師,藉此擴充醫療量能。陳冠仰養生祕訣:打高球紓壓 旅遊感受慢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強調,他沒有特別的養生習慣,儘管工作忙碌,在沒有出任院長時,他常透過看書、看電影、走路、打高爾夫球等方式來紓解壓力及情緒。他也喜歡透過國內外旅遊,感受「慢活」的生活。陳冠仰表示,因平時工作忙碌、運動量不大,他會自我要求「吃東西不過量」,才不易變胖,每日早上太太會幫他準備紅棗、枸杞、人參片泡的養生茶;在擔任院長前,他每周會固定去打兩次高爾夫球,對他來說,高爾夫球不僅是運動,也是一種紓壓方式。「我的個性比較樂觀,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睡個覺就會忘記了,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陳冠仰說,閒暇之餘,他除了看電影之外,還會看管理或商業類書籍。尤其擔任院長後,管理方式及概念更要與時俱進,「待人要帶心」,所以該獎勵時不要小氣,要多鼓勵同仁,才能提振士氣,但若遇到違規或不願意配合政策者,就要給予懲處。「身為醫師,無時無刻都會想到是否有人需要幫助,很難真正靜下來休息。」陳冠仰常會安排國內外旅行,旅行能讓他深入沉浸其中,靜靜享受「慢活」的步調。陳冠仰說,疫情發生後,過去一年從未休假過,現在疫情逐漸穩定,希望可以抽空安排國內旅遊休息一下。陳冠仰小檔案●專長:消化內科;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治療;膽道結石、胰臟內視鏡治療;胃癌、大腸息肉、大腸癌檢查及治療、肝癌無線電射頻治療(RFA)、酒精注射治療●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超音波室主任、消化內科主任、中興院區醫務長、仁愛院區醫務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把醫師當朋友、清楚了解自身病情。
-
2022-03-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我曾經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病患,她是一般上班族,因為子宮內膜癌就診,婦產科檢查出她帶有HNPCC家族突變基因,將她轉到我的門診檢查。結果,大腸鏡一做,發現了大腸癌。 大腸癌切掉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事隔五年定期追蹤做電腦斷層時,發現了胰臟癌。也就是說,她因為家族基因得到三種癌症,但不是轉移,因為三個癌症都是原發,幸好早期發現,多是第一、第二期,存活率比較高。這是病人自己有健康意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例子。現在她活過了十五個年頭,至今生龍活虎,差不多五十歲了。 早期篩檢的好處,需要不停宣傳。國人比較常罹患的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零期大概百分之百,一期大概九三%,二期大概八二%,三期大概六九%,四期大概十二%,早點治療的效果真的很不錯。 之前政府一直推廣有家族病史的人免費做大腸鏡,我有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單純因為女兒罹患大腸癌這個家族史前來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直腸癌,檢查後就切掉,至今十多年沒有復發。她的女兒是三十多歲時得到大腸癌,只是發現得太晚,開刀發現淋巴腺三十八顆腫瘤中就有三十七顆是陽性,後續治療的難度完全不同。 根據國家提供的糞便潛血篩檢數據來看,固定兩年做篩檢的人口只有四○%,五十歲以上接受篩檢的人口只有六○%,很多人不在意早期篩檢。其實當篩檢比例達到六○%,癌症死亡率可減少三六%。而且經由篩檢發現的大腸癌,大概七成以上都是早期,第一期、第二期或是零期的,第四期大概只有七%,如果是一般非定期篩檢的病人,發現大腸癌第四期的比例高達二○%,甚至二五%。 以篩檢比率來說,目前還有四成的空間要努力。如果四十至五十歲的人都能接受糞便潛血的定期檢查,有家族史的人再提前檢查,相信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會再降低。 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 從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二○一六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是世界第一,每十萬人口有四十七個大腸癌症患者,超過第二名韓國的四十五個;健保署的統計資料則是第五名。儘管人數有點出入,但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五名,還超過美國。 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排行第三,也是健保推行早期篩檢四大項目之一。有人將大腸直腸癌稱為富人病,通常是吃得太油膩,造成膽固醇和血脂肪太高,換句話說,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尤其是紅肉攝取量大增,加上青菜吃得少,運動少,以及抽菸又喝酒。 現代人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醃肉、加工肉品、毒油等,尤其外食族很難控制或了解商家用油品質,有些店家使用回鍋油,油都變黑了,形成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除此之外,我也建議盡量不要食用再製品。 美國政府曾委託一位教授研究牛肉與疾病的關係,發現牛肉所含的油脂形成的脂肪膽固醇進入人體,在大腸中的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攝入膽固醇脂肪愈多,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愈大,因此他的結論是建議不要吃牛肉。 喝酒也會引起大腸癌,尤其是啤酒。酒一進入體內,酒精去氫酶會分解成乙醛,再被醛去氫酶分解成乙酸排出去,乙醛對大腸是有毒性的。大部分的乙醛去氫酶存在肝臟及小腸,較少在大腸,所以酒進入人體在小腸就大部分消化掉了。一般人喝啤酒都是大杯、大杯喝,一下子沖到直腸去,因為量大、沖下去的速度快,大腸的乙醛去氫酶量少,乙醛因而堆積在大腸,容易誘發大腸癌,所以喝酒、抽菸都可能引發大腸癌。 要預防大腸癌,建議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 家族性病史與遺傳基因 大腸癌患者有少數屬於家族性大腸瘜肉症,比例約一%,就是患者腸子裡大概有上百顆大腸瘜肉,這類病人帶有一種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帶有APC基因者,可能十多歲開始長瘜肉,所以有這樣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提早做大腸鏡檢查。 如果置之不理,根據統計,大概三十八歲左右就會變成癌症,建議在二十歲左右先做大腸鏡檢查,確定有多發的瘜肉後,做全大腸直腸切除與迴腸袋肛門吻合術。研究顯示,如果不治療,可能四十三歲前後離世,所以我建議要早一點檢查、治療。 我有位病人就是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十幾歲時確診。她兩位哥哥都做了手術切除。我們等她二十多歲時做大腸直腸切除術及迴腸袋肛門吻合術,至今已經二十多年,預後很好。 家族史的大腸癌有好幾種,其中一種HNPCC,就是遺傳性非瘜肉性大腸直腸癌。如果兩代當中有三個人得到大腸直腸癌,兩個人是一等親,三人之中有一位小於五十歲,就可稱為HNPCC家族。這種癌症比較早發,後來發現其他癌症也和這個基因有關,是基因修復錯誤所產生。 除了大腸直腸癌症外,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腎臟癌、胰臟癌,甚至腦癌,都可稱為HNPCC家族相關癌症,也都有相同的基因突變,現今有新的Bethesda Guideline,可謂廣義的HNPCC家族。如果檢測出帶有這種基因突變,一生中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是八成,也有可能罹患其他癌症。 美國有位醫生在小鎮執業時,一位婦人前去看病,每次都提到她將來會死於大腸癌。醫生覺得很奇怪,她怎麼可能知道?於是問她:「你怎麼知道自己會得病?」她回覆:「因為我家族很多人都死於大腸癌,所以我覺得自己也會死於大腸癌。」 由於這位患者反覆宣稱自己是癌症家族的一部分,醫生開始朝遺傳性癌症潛心研究,終於發現HNPCC基因和癌症的關係。後來遂以醫生的名字亨利.林奇(Henry Thompson Lynch),將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稱為林奇氏症(Lynch Syndrome)。 定期檢測的重要性 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用糞便篩檢則相對經濟,篩檢結果有問題,再做大腸鏡。不過糞便篩檢並非百分百沒問題,有時會出現少數偽陽性及偽陰性,所以提倡五十歲以上至少做一次大腸鏡,若在照大腸鏡時發現瘜肉,可直接切除。 大腸癌在五十至六十五歲之間是發生的高峰期,現在健保給付糞便潛血篩檢是五十至七十四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做一次大腸鏡,如果沒有問題,以後五到十年做一次;假如發現瘜肉,就要再提早一點。一般來說,大腸癌約九五%都是從瘜肉轉變而來,如果增生性瘜肉是良性的,不需切除;如果是腺性瘜肉,建議拿掉,以防將來變成癌症;絨毛性瘜肉是最容易變成大腸癌,有時會長得大一點,愈大代表惡性機會愈高;其次則是腺性瘜肉。 我有一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因為做婚前體檢而發現大腸癌,手術切除至今十五年,育有兩個小孩,身體狀況安好,保持定期追蹤。所謂真正的早篩就是希望在沒有症狀之前發現病況。 那麼有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以左側大腸癌來說,因為離肛門近,一出血就會發現,痔瘡的血是鮮紅色,如果是暗紅色、帶黏液的血,或糞便裡面有血,多半是大腸出血。 癌症長在左側大腸會刺激直腸,患者會一直想大便,可是如果腫瘤大到引起阻塞,則有一種解不出大便的感覺,我們稱為「裡急後重」,就是想大便又解不出來。左側大腸癌是痛在下腹,右側大腸癌通常痛在上腹,痛的位置不一樣。左側大腸癌的大便習慣改變、出血症狀會比較明顯。右邊大腸癌因為出血經過很長一段距離,排出來已經看不見,肉眼不容易判斷,只有檢驗大便會有潛血,因為這種出血是長期慢性流失,會產生貧血症狀。很多右側大腸癌的病人,容易全身疲倦、頭暈、臉色發白,檢查後才發現貧血,但有時會誤以為是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鐵劑反而延誤了治療。 此外,十二指腸潰瘍也會造成貧血、大便潛血及上腹痛,所以這些症狀很容易誤以為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如果這個時候照胃鏡,患者正好又有潰瘍,很可能誤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 所以我們一直宣導,貧血一定要做大腸鏡,不能只做胃鏡或者給予鐵劑治療貧血,如今這種延誤診斷的現象已經愈來愈少。同時,右邊大腸因為比較寬,腫瘤要長得比較大才會產生阻塞現象,診斷時多半可以摸到硬塊。右側大腸癌的常見症狀有:摸到腫塊、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貧血,還有大便潛血,這些都是必須注意的狀況。 活下來需要更多的信心和準備 我有一位病人,八十歲時檢查發現罹患乙狀結腸癌,因為肝臟已有多處轉移,外科無法切除,改用標靶及放射治療大腸癌部位。三個月之後,因為肝臟還是沒辦法切除,繼續用放射治療肝部病灶,並施打標靶藥物。現在有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能夠精準照射,照完之後三個月評估發現,還是無法切除,再打三個月的標靶,前後超過九個月。九個月之後評估發現腫瘤縮小了。於是我們決定把大腸切掉,肝臟也切三塊下來,結果大腸和肝臟切下的標本,統統找不到癌細胞了。 這是一個奇特的案例,患者剛就醫的時候,沒有辦法切除肝轉移的大腸癌,療程結束卻完全不存留癌細胞。在以前年代,八十歲的老人家根本不敢想像又做化療又做放療,尤其是這位老先生外形瘦瘦小小的,居然能夠撐過放療、化療和大手術,真的是非常配合。至今開完刀兩年多了,沒有復發。 我在看診時,常常遇到許多病人提出治療之外的疑問,像是醫療費用。年輕時買保險的確有幫助,譬如防癌險和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 會這般建議是因為,癌症治療費用昂貴,很多新的治療及藥物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之內,或是有給付時間的限制。我有一位大腸癌症病人發現肝、肺轉移,因為早年買了較周延的保險,每次住院有六萬元醫療給付,各項治療及藥物的使用較不受限制,如此活了八年,幾乎是與癌共存的境界。一般人如果沒有醫療險,就不太可能負擔這麼久的藥物治療。 此外,人工肛門也是很多患者的疑問,害怕做,有時候又不得不做。事實上人工肛門很好照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很多病人做完人工肛門照樣上班,幾十年都沒有影響,每天只要灌一次腸就好,比有些人便祕還好解決。 有些人因為誤解、不了解,堅持不接受治療,導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甚至性命難保……我真心希望大家能接受醫生的建議,不要因為害怕而錯失治療良機。 大腸直腸癌3個提醒 提醒1: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提醒2: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提醒3: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本文摘自《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贏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今周刊出版,林肇堂, 邱文祥, 陳昭旭, 陳晉興, 陳瑞裕, 康仲然, 黃俊升, 楊培銘, 賴瓊慧, 饒樹文, 黃亞琪著)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脂肪肝恐致肝癌!醫師建議:多做4件事,遠離罹患癌症的可能.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3-22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發霉削掉爛掉部分就能吃?營養師揪隱藏陷阱
水果買太多吃不完,或因為擺太久而發霉,這時候節儉的媽媽們總是捨不得整顆丟,覺得只要削去爛掉的部分,其餘沒壞掉的地方,應該還可以吃吧?發霉水果吃下肚 嚴重恐致癌發生營養師張智傑表示,水果水分很多,一旦長黴菌,很容易進行滲透,導致整顆水果受到黴菌的污染。而黴菌主要以真菌為主,不小心吃進肚子,輕微可能頭暈、噁心、嘔吐,若情況嚴重,恐怕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而且有些食道癌、口腔癌及胃癌的發生原因,也和常吃到發霉食物有關。(推薦閱讀: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含糖類、水分高 細菌孢子散播快一般含糖類、水分高的食物最容易長黴菌,只要一出現黴菌,約2~3天可看到菌落,過一星期細菌孢子就開始散播開來,所以很多民眾很納悶為什麼擺放一起的水果,只要爛一顆,其他水果很快便受到波及,原因就在這裡。(推薦閱讀:吃10顆蘋果仍不夠一天所需膳食纖維! 營養師公開「高纖水果排行」:第一名超意外)因此,買回來的水果最好盡快吃完,不要擺太久。如果家裡人口少,不要因為貪便宜,一次買一大箱,這樣很容易還沒吃完就腐壞,建議以少量、多種類水果為購買原則,較能同時攝取多種營養素。(推薦閱讀: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小心「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避免買到發霉水果 4大注意事項要留意此外,購買水果也大有學問,如何才能避免買到容易發霉的水果?1、千萬別貪便宜:水果商最清楚水果什麼時候會開始發霉,在還沒爛之前,為了趕快銷售出去,會降價促銷,可能從原本一顆30元降到15元,甚至一堆一堆便宜賣,假如一味貪便宜,很可能吃出問題。所以建議選購當季且正常價位的水果,比較安心。(推薦閱讀:水果罐頭可以久放是因防腐劑? 專家曝真相…罐身出現1情況最好快吃)2、切好的水果要小心:開始腐壞的水果,有些店家會將壞掉部分削掉,再切塊裝盒便宜賣,忙碌的上班族如果想買切好水果,最好要求商家現挑、現切比較保險。當然能自己買回來處理是最好不過,因為水果也要用水清洗,才能去除表面的農藥殘留而且切好的水果,一段時間後營養就開始流失。假如沒時間處理,建議選擇不用削的水果,如蘋果、芭樂、香蕉,在清洗之後就能馬上吃。3、榨成果汁的陷阱:有些水果攤會同時販賣果汁,此時要小心店家有可能把發霉的水果榨汁賣,建議最好當場要求店家現榨,而且不要加冰、加糖,因為冰、糖會掩飾壞掉水果的味道。(推薦閱讀:天天喝自打果汁…竟變胖還罹糖尿病! 營養師曝「1關鍵」害的:跟甜度無關)4、表皮損傷最好別買:有些水果在運送過程中,可能會撞到而受損,表皮一旦破損,比較容易受細菌污染,而且擺在攤位上,人來人往很容易接觸口水而增加細菌污染的風險。延伸閱讀: ·美公布「2021農藥殘留最多」12種蔬果 「先洗or先切」差很多:第一名嚇壞一票人 ·營養師點名「這些水果」恐害排便不成反變胖! 蘋果、水梨都上榜
-
2022-03-20 癌症.食道癌
2022癌症高峰論壇/健保給付有限、抗癌武器不多 國內消化道癌患存活率偏低
根據統計,目前台灣全癌別的五年存活率約53.9%,然而肝、胃、食道等消化道癌,卻遠低於平均值,僅有三成左右。尤其是上消化道癌,例如胃癌與食道癌,在台灣一直名列十大癌症殺手,原因為何?胃癌、食道癌等患者人數下降,死亡率卻居高不下。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表示,消化道癌症與飲食、環境毒素與病毒感染等外在因子息息相關,隨著飲食西化,國人減少食用醃製食品,讓消化道癌症新增個案逐年降低。在最近癌症登記報告中,胃癌發生率退居第九名,食道癌發生率在十大癌症之外,但相對胃癌、食道癌的死亡率卻高居前十。梁逸歆指出,早期消化道癌的症狀不明顯,確診大多晚期,往往影響進食,病友們陷入營養不良的狀態,無法耐受高強度的治療。另一個原因為健保給付有限,可用抗癌武器不多,限縮治療選擇,大大壓縮患者的存活時間。健保給付胃癌第一線標靶藥僅一款,且適用者少。以晚期胃癌來說,目前歐美治療指引已經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除了傳統二合一化學療法以外,多數建議,除了兩種化療藥物之外,視患者狀況搭配標靶或歐洲紫衫醇或免疫療法的三合一療法。此外,針對晚期胃癌的第二線治療,及三線之後的治療選擇,都建議納入免疫治療、標靶治療或新型化學治療選擇。 然而,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胃癌第一線標靶藥物僅有一款,歷經十年的努力納入健保,但符合基因檢測配對的比率僅5%-8%,因此即使健保已有給付,但適用者少。至於歐洲紫衫醇為化療藥物,大部分癌友難以承受三種化療藥物齊用所帶來的強烈副作用,因此紫杉醇往往會被挪做為第二線的治療。國際治療消化道癌,免疫療法已是新趨勢。梁逸歆指出,消化道癌使用免疫療法已是國際治療消化道癌症的新趨勢,研究證實胃癌患者術後接受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可以降低三成一的復發機率,延長存活期成效顯著。尤其現階段治療晚期胃癌的第一線選擇,建議以二合一療法搭配免疫療法。可惜目前健保並不給付免疫治療或標靶藥,甚至健保唯一給付的新型化學治療只有在第三線給付,然而晚期胃癌病友受腫瘤影響,吞嚥困難,對病人是名符其實「看得到,吃不到」。食道癌給付更少,第一線二合一療法,健保僅給付歷史悠久的化療藥物,梁逸歆說,老化療藥物價格低廉,施打一次,藥費還不如一杯手搖飲。梁逸歆表示,衛福部在給付消化道癌症藥物的進度上,嚴重落後於歐美各國,在亞洲各國中敬陪末座,甚至還輸給中國大陸,以2020年為例,健保僅給付胃癌患者12.3億元,食道癌患者更少,僅獲得5.2億元給付。藥物給付進度嚴重落後各國,病友期盼「關愛眼神」。梁逸歆指出,食道癌年增2800名患者,但每一年死亡個案卻超過2000人,平均每死一個食道癌病患,健保只付了26萬元藥費,因而胃癌與食道癌平均五年死亡率明顯高於其他癌症。醫界期盼,健保可以多給消化道癌病友一些「關愛眼神」。梁逸歆指出,去年收治一名胃癌患者,確診四期且肝轉移,營養狀況極差,身體虛弱,病情不樂觀。評估後,建議病人自費使用化療合併免疫,持續治療三個月,胃癌腫瘤幾乎不見了,而肝臟腫瘤則只剩下一點,目前正準備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胃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癌的新藥研發進度遲緩,國內參考國際治療指引,為提供患者更有效治療方式,梁逸歆呼籲健保治療預算,納入免疫新藥入第一線給付範圍,讓病患有更多治療選擇,提高晚期消化道癌病人存活率,讓癌友及家屬更有信心積極治療。 食道癌 ●風險因子:菸、酒、檳榔●早期:症狀不明顯●晚期:吞嚥困難,必須食用質地較軟食物,甚至流質液體 胃癌●風險因子:發酵及醃製食品●早期:症狀不明顯●晚期:易飽、易脹、胃口變小、容易貧血、體重莫名下降最畏:早期胃癌、食道癌的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異狀,大都到了晚期,治療棘手。無畏:研究證實胃癌患者術後如接受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可以降低三成一的復發機率,望健保給予更多支持。【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3-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3歲男打完AZ後1個月 心肌梗塞才出院又再腦中風
他們不是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直接受害人,卻因為家人在打了疫苗之後生重病或死亡,疑慮難解、傷痛難平,有的成了網路鍵盤手,有的加入疫苗受害自救群組,搜尋關注全世界的疫苗相關資料和受害人彼此取暖、打氣,成了他們的生活的日常,「我想知道到底在我先生(弟弟、媽媽...)身上發生了什麼事!」43歲男打完AZ後一個月 心肌梗塞又腦中風從事餐飲業的43歲范先生,去年八月底因為血栓導致重度腦中風,現在雖然出院,但腦部受傷失語、情緒行為難以控制,「就像幼稚園小孩」,他妻子謝小姐說,有次他在外尿急,竟當眾想解褲直接尿進空咖咖杯,她懷疑先生的病與疫苗接種有關。去年7月16日晚范先生到診所打AZ疫苗,返家後忽冷忽熱、心跳加速、輕微發燒及喘。她說,她自己還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但先生一向健康,「他很鐵齒,覺得是打完疫苗的反應」,僅吃普拿疼緩解。但後續喘得越來越頻繁,拖了快一個月,她覺得不能再這樣,8月19日晚要先生掛亞東心臟科,醫生很驚訝地跟她說,「一般人早死了,怎麼他還能撐著?」范先生被診斷出血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心律功能只剩16%,直接住院。她詢問醫生是否是疫苗造成的,醫生說因為人也還沒死,也不可能做切片檢驗。住了快一周,8月25日才出院,30日無預警在家中暈倒送醫,醫生說因為血栓導致重度腦中風,住加護病房,9月3日從加護病房轉入一般病房。「十個有六、七個是,」謝小姐說,她在陪先生住院復健(板英醫院)期間,發現周遭不少中風病友是在疫苗注射後沒多久就發生,有位還只卅多歲。「打疫苗死亡的、重傷的,就說是有慢性病」,她先生過去沒有因慢性疾病的問題,但申請不良反應救濟,等了幾個月,今年1月收到的卻是一張不予救濟的紙,指他因高血壓慢性病導致中風,她不解「好好家庭一夜之間變這樣...對我們家屬情何以堪,只能自認倒楣嗎?」63歲疫苗打完不適 診斷胃癌只能怪自己「我不是反政府陰謀論者、我不是反疫苗激進分子、我沒有想製造危言聳聽跟無謂恐懼的氣氛」,家庭主婦林彥君在媽媽過世後5天,在臉書上發了一篇文,描述了她母親最後三個月的病情。她透過臉書發聲,貼了一篇又一篇對新冠疫苗接種的疑慮,她說,「我不希望(媽媽)只是一個(申請不良反應救濟)的數字而已」,雖然她預料最後也只會得到與疫苗無關的理由不予救濟的結果,「他們也給不出更好的答案」,但不希望自己就安靜鄉愿下去。林彥君說,媽媽去年7月21日打第一劑AZ,2天後發燒一整天,9月底開始感到不舒服,讓她開始去診所四處求醫,10月12日傍晚,媽媽傳訊在家庭群組說疼痛難耐要去急診,初步判斷胃出血嚴重,原本在一般病房,10月15日突入加護病房、收到病危通知、簽立了放棄急救書,同一天被院告知我們媽媽肝臟內滿滿一到二公分的小腫瘤,並有轉移到骨髓。10月23日林彥君的媽媽63歲生日當天收到診斷證明,病症主因是胃癌末期併肝骨轉移。第二天一早她媽媽開始痰吐不出來,狀況持續走下坡,當時意識清楚還主動要抽痰,下午3點前人就走了。在新冠疫苗大量施打時傳出不少猝死案例,林彥君就勸家人緩打,沒想到不幸在自家裡發生,她雖認為疫苗可能是壓垮媽媽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卻不敢跟媽媽提,怕媽媽自責不聽勸做了錯誤的決定,一想到這裡她就心痛淚如泉湧。她說,媽媽在未入院前不知罹癌,就跟一般人一樣,偶爾有點感冒、偶爾因吃太多甜食胃酸、偶爾姿勢不良腰痠背痛。她相信癌細胞不會一夜生成,但不信疫苗接種不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當那一針打下去有很多機轉的可能」,媽媽癌症病情急轉直下就是最好例子。政府一再催促慢性病患或高齡民眾去打新冠疫苗,忽略了疫苗跟病毒一樣,極有可能造成高風險死亡,「事前冠冕堂皇說要人民配合疫苗政策,事後為國犧牲卻當作沒事,那憑什麼要人家去打?」經絡理療師接種高端後 急性白血症病逝47歲的陳正能是經絡理療師,去年在打了高端疫苗後兩個月就因急性白血症離世,他哥哥陳奕達說,弟媳在那數月前已失去了父親,後來又遭逢喪夫,倍受打擊,他自己也傷心到差點無心工作,全家無法放下這種遽失親人的傷痛。他說,弟弟很孝順,人生像陀螺拚命地轉,奮鬥多年擁有自己租的小店面,去年疫情期間,為了拚經濟繼續做生意,但又擔心家中還有小四、小三兩個兒子,不想因工作染疫影響小孩的安全,本來跟太太勾打莫德納疫苗,但因急著要打,又聽說高端疫苗比較安全,因此去年8月26日接種高端。但陳正能打完高端後,胃潰瘍全身無力,9月18日左右開始喉嚨痛、肚子痛。中間還看中醫、西醫,連他自己都懷疑與打疫苗有關,還跟客人在群組裡提到這事。10月5日他發燒到攝氏37.5,很不舒服,送急診。檢查出來,血紅素過低,白血球過多。隔天轉到台大醫院,醫師判斷是血癌、急性白血症,10月7日上午7點多人就走了。家屬申請不良反應救濟,仍等待審議中。需足夠時間調查或數據分析 才能判定是接種所致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官網所列「COVID-19疫苗Q&A」資訊,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時序相關(接種「後」發生),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例如注射疫苗後,不論接種後多久發生顏面神經麻痺,都可能被歸為時序相關,但是在疾病致病機轉觀點看,必須接種後某段時間發生(具病理可解釋性)且接種者發生機率高於非接種者高(經統計檢定),才能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上,懷疑或不排除這樣的不良事件可能與因疫苗產品而引起(具因果相關性)。多數疫苗接種後發生的偶合不良事件(具時序相關,但未釐清因果相關性),需要足夠時間經調查或數據分析,才能依據實證來判定是否可能為接種疫苗所致。
-
2022-03-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國中女生噁心上腹痛 查出原來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一名13歲國中女學生長期上腹痛及噁心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甚至影響到她的生活作息。胃鏡檢查發現,她的胃內壁有廣泛性的發炎,所幸尚未造成潰瘍。經過檢測之後發現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藥物治療之後,現在已經完全沒有症狀。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曾文禹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格蘭氏陰性微嗜氧菌,常躲藏在兒童的胃黏膜上,在成人可以造成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及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幽門螺旋桿菌在台灣感染兒童的盛行率隨著不同區域而有所差別,在6至30%左右,主要經由糞口傳染,或者食用遭到汙染的食物或水而被感染,因此在家庭中極易傳播。曾文禹說,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除了以上腹痛、持續性的嘔吐、消化道出血表現以外,亦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難治型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以及眼睛、皮膚或是精神相關的症狀。他說,悶悶的腹痛是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症狀之一,它不像急性腹痛可以明確指出腹痛點,卻常常容易影響生活與課業。儘管大部分的慢性腹痛不容易找到原因,在適當儀器的協助下某些病患可以找到病因並可以治癒。目前最準確的方式是做上消化道鏡,也就是俗稱的胃鏡,用以確認胃部與十二指腸的黏膜受損,同時進行切片與快速尿素酶檢驗,來偵測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感染。確認感染之後,即可以使用抗生素與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