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胃癌
共找到
439
筆 文章
-
-
2021-10-1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精準醫療 國衛院推動整合平台
癌症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是現今潮流,衛福部、國衛院和羅氏藥廠合作共同執行「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示範計畫,為人體生物資料庫和精準醫療結合的第一個示範計畫。第一階段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台中榮總等九家醫院針對六種癌別進行收案。國衛院長梁賡義表示,未來也會推動到其他癌別,盼有更多醫院和藥廠共同加入計畫。癌症治療的標靶治療藥物,若能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就能找出最適合藥物。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於2019年啟動建置,已成功邀請30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加入,收案個數達51.1萬人。而原本單純研究性質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將朝三大方向推動整合平台,包括單一窗口、所有參與平台院所的檢體等資訊統一格式化、給予適合標拔藥物的加值服務,以加快建立真實世界醫療大數據。示範計畫第一階段,在九家醫院針對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外膽管癌、胰臟癌等六種癌症病患,於10月進行收案。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在精準醫療上,各醫院更應攜手組成國家隊參與計畫,透過計畫累積的數據,不只對台灣的病人,更能對全世界有相同問題的病人給予更好的治療。
-
2021-10-18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精準醫療 國衛院推整合平台打世界盃
癌症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是現今潮流,但是要做到「精準」,背後需要龐大的資料庫。因此衛福部、國衛院和羅氏藥廠合作,共同執行「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為人體生物資料庫和精準醫療結合的第一個示範計畫,第一階段將有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台中榮總等九家醫院針對六種癌別進行收案。國衛院長梁賡義表示,未來也會推動到其他癌別,盼有更多醫院和藥廠共同加入計畫,「一起打世界盃」。癌症治療的標靶治療藥物,若能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就能找出最適合藥物。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出席計畫啟動儀式時表示,80年代時做胃癌和肺癌病例對照研究,當時在台大、榮總、國泰、馬偕等醫院收案很辛苦,當時國家若有好的資料庫,就不用一一收病例對照組。這次國衛院推動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則與藥廠和醫院合作,由羅氏藥廠提供原先的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全方位基因檢測2000例,並由羅氏與台灣默克集團與台灣中外製藥組成共同聯盟,依基因檢測結果,提供最適合的癌症標靶用藥給參與此計畫的病患。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於2019年啟動建置,已成功邀請30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加入,收案個數達51.1萬人。而原本單純研究性質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將朝三大方向推動整合平台,包括單一窗口、所有參與平台院所的檢體等資訊統一格式化、給予適合標拔藥物的加值服務,以加快建立真實世界醫療大數據,未來可應用於藥品查驗登記、核准開發上市或變更適應症。示範計畫第一階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中心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台北慈濟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義大醫院等九家醫院,針對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外膽管癌、胰臟癌等六種癌症病患,於10月進行收案。參與計畫的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COVID-19(新冠肺炎)終究會過去,但癌症的病人終究需要處理。個人化醫療並非新觀念,但過去會失敗是因為不夠精準,在全基因體時代,將有更好的方法對病人做更好的分析。他更表示,防疫期間台灣組成防疫國家隊,在精準醫療上,各醫院更應攜手組成國家隊參與計畫,透過計畫累積的數據,不只對台灣的病人,更能對全世界有相同問題的病人給予更好的治療,「不只打台灣盃、更要打世界盃」。
-
2021-10-1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血小板低下 醫:小心幽門桿菌感染
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定期做健康檢查,常會注意血小板數值,但輕微的血小板低下,往往因為無症狀而易忽略。有研究指出,幽門桿菌感染可能與血小板低下有關,醫師建議,若血小板健檢數值出現異常,應盡速就醫,避免遭幽門桿菌感染,增加胃癌發生機率。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血小板主要功能,是參與人體的凝血作用,由骨髓製造後進入血管,當血管缺損時,血小板會經由一系列的反應,形成血栓幫助止血。幽門桿菌是人體胃內的一種細菌,主要是經口傳染,感染後會發生一些胃部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引發胃炎、胃潰瘍時,才會有上腹痛、消化不良等明顯症狀。更要注意的是,感染幽門桿菌可能增加罹患胃癌機率。除了胃疾外,也可能引起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貧血等。「血小板低下」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小於10萬/mm3,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可能因為製造不足、破壞或耗損太多,累積在過大的脾臟所致。至於血小板低下與幽門桿菌關係,康本初說,幽門桿菌所帶的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的結構,進入到身體後,體內的免疫細胞會誤認血小板是外來物質,加以攻擊破壞,因此造成血小板低下。康本初表示,是否感染幽門桿菌,可經由呼吸試驗、糞便抗原測試、內視鏡黏膜組織直接檢測等方式進行檢驗。若血小板低下,經過治療可將幽門桿菌根除,血小板數目有可能會回升,康本初提醒,日常生活需注意環境清潔、食物安全,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避免飲用有汙染可能的水,不以口中食物餵食嬰幼兒,可降低感染幽門桿菌的機會。
-
2021-10-0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檢查出「血小板低下」 醫警示:恐與幽門桿菌有關
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有定期健康檢查觀念,也時常注意血小板數值,然而輕微的血小板低下,往往因為無症狀容易被忽略。研究指出,幽門桿菌感染可能與血小板低下有關,醫師建議,若血小板健檢數值異常應儘速就醫,避免幽門桿菌感染導致增加胃癌發生機率。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血小板主要功能,是參與人體的凝血作用,血小板由骨髓製造後進入血管,當血管缺損時,血小板會經由一系列的反應,形成血栓幫助止血。幽門桿菌是在人體胃內的一種細菌,主要是經口傳染。感染後會造成一些胃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等到造成胃炎、胃潰瘍時,才會有上腹痛、消化不良等現象。除了胃疾病外,也可能造成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貧血等,幽門桿菌感染可能增加胃癌機會。「血小板低下」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小於10萬/mm3,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可能因為製造不足、破壞或耗損太多、累積在過大的脾臟所致。至於血小板低下與幽門桿菌關係,康本初說,幽門桿菌所帶的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的結構,進入到身體後,體內的免疫細胞誤將血小板認為是外來物質,加以攻擊破壞,造成血小板低下。康本初表示,要檢驗是否感染幽門桿菌,可經由呼吸試驗、糞便抗原測試、內視鏡黏膜組織直接檢測等方式。若血小板低下,經過治療可將幽門桿菌根除,血小板數目會有可能回升,康本初提醒,日常生活需注意環境清潔、食物安全,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避免飲用有汙染可能的水,不以口中食物餵食嬰幼兒,降低感染幽門桿菌的機會。有幽門桿菌感染相關症狀或是健康檢查有血小板低下者,應就醫進一步查明病因,加以治療。
-
2021-10-0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等到器官刷存在感 事情就大條了
老公:「我個性很好都不會憂鬱!」老婆:「你只會讓別人憂鬱!」很多事,自己沒感覺,但別人有感覺。很多病,自己沒感覺,別人有感覺,例如:人瘦了,自己沒感覺,但別人看出來;或皮膚黃了,自己沒感覺,但別人發現了。有些病,是自己沒感覺,別人也沒感覺,所謂「神不知,鬼不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等到自己有感覺或別人感覺到的時候,可能就是病入膏肓之時,為時太晚了!對肝病而言,更可怕,肝病在初期、中期都沒感覺,老公自己沒感覺,老婆也可能沒感覺,等到有一天自己有感覺或老婆有感覺的時候,就是肝病末期了!因此,了解人體肉身造物者設定機制的極限與瓶頸,才不會延誤自己的健康。對心臟而言,心臟不好,自己感覺可能會喘,會小鹿亂撞、水腫、上氣不接下氣。對肺臟而言,肺出了問題,人會喘、咳嗽、呼吸困難。胃不好,可能會胃痛、噁心、想吐,但也可能長了胃癌而不自知,老婆也不知,等到人消瘦吃不下東西,做胃鏡才發現胃癌末期了。大腸不好,會腹脹、拉肚子,也許只是一般腸炎。大腸長了東西,在初期中期可能都沒有症狀,但如果有一天解血便或大便解不出來,體重減輕,就是大腸癌末期了。膽囊長了石頭,很多人都沒有症狀,只有在健康檢查意外發現,或者是有一天吃了油膩東西後,腹痛如絞,痛苦不堪,檢查才知道膽囊長了「舍利子」。因此,知己知彼,了解自己器官的特點,平日多吸收正確的醫學知識,做好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就不會在發現自己得了重病或不治之症之後,自己陷入憂鬱或讓別人憂鬱。●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95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1-09-30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喝酒要注意!營養師:喝酒等於喝油
聚會喝酒或下班後去上居酒屋一趟是許多人放鬆減輕壓力的方法。但可要小心,喝酒是會變胖的。YouTuber「跟著吃貨找醫師」今天要來帶大家認識一下喝酒的正確觀念與知識,一起看下去吧。喝酒其實是會變胖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1. 酒精本身就有熱量,1cc酒精有7大卡熱量,所以喝酒等同於喝油 2. 酒精會優先被消化系統排出體內,此時消化吸收都會被影響,這個時候吃下去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堆積起來。3.喝酒反而會讓壓力越喝越大,難進入深層睡眠。此外,當喝了超過3個單位,賀爾蒙皮質醇的濃度會升高,身體就會進入一種儲存能量比較難去燃燒脂肪的狀態。所以喝酒不管吃什麼東西都很容易變胖。那麼該怎麼選擇酒呢?兩位醫學專家指出,盡量喝低醣質的酒,像是蒸餾酒。因為在蒸餾的過程中已經先把碳水化合物去除掉了。此外,要避免釀造酒。譬如水果酒、啤酒、清酒等等就屬於釀造酒,也是高醣質的酒類。另外,酒會產生一種乙醛的代謝物,當乙醛殘留在體內一段時間,就會有宿醉、臉紅、嘔吐等情況。乙醛也是一種致癌物,可能會造成食道癌、胃癌等。所以喝酒還是要適度適量哦!*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原始影片:https://youtu.be/VJCaf_ZDbI0跟著吃貨找醫師:https://reurl.cc/525Wgz減重醫師 蕭捷健FB:https://www.facebook.com/jjshawmd 我是吃貨營養師家芸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iayunRD 「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9-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原本以為我只還剩下三個月可以活... 胃癌病人的笑傲生死一線間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難得的收到了三篇來自不同背景的醫師寫出他們「跨越醫病之間的高牆」的經驗。一位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家寫出與一位老年癌末病人溫馨的互動,悟出「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另一位醫師因為遇到相當有主見、不容易與醫護人員溝通的病人,使他想到「為什麼不考慮誠心接納,順著病人的主張來進行,再加上持續耐心和關懷,設法探索他的內心世界?」。最後一位醫師生病後,自己注意到身體變化,提醒醫療團隊考慮其他可能性,同時也要避免妄作推斷,誤導主治醫師或醫療團隊,才能做一個稱職的病人。心裡一直掛念著一位很有個性的病人,是昨天住院進來的。今天我想到他晚一點就要出院回歸山林,搭了電梯就上樓。他太太曾說,他的個性有一份執拗,不可理喻,有時甚至無法預測。踏入病房前,我心裡真有點擔心半年多沒見面,沒先問一下就去看,會不會不妥?進房拉開床簾,見他在冷氣房裡還打著赤膊躺著,我笑著問他說,方便來看你一下嗎?他說沒問題的。看今天他還開心,我就安心坐了下來。先問他做標靶有沒有不舒服,他說沒有。他緊接著很感恩地說他的腫瘤好像真的都沒有了;之前瘦到53公斤,現在體重已經回到從前的61公斤,命好像真是的撿回來了。他描述了一下內科專家們看到影像和胃鏡當下的驚訝到說不出話的表情,直說他真的還好沒去開刀。 記憶回到了九個多月前,那時候術前放化療剛做完,初步評估是局部消得不錯。雖然有一顆肝轉移,但也都燒灼處理過,其他沒再看到有問題。當時趁勝追擊,應該是要開刀了。外科醫師說,這種情況「不開很可惜!」。 發病年齡才47歲,在內科醫師也有共識的情況之下,雖然病人曾經希望胃不要全切,我們還是一路鼓勵他去開,要「盡量拿乾淨」。幾週後,外科醫師突然跟我說,病人住進來,護理人員兩次打不上留置針他就整個翻臉。喊著不開,竟就自動出院了“!「從來沒見過病人是這個樣子的!」聽得出來真的好委屈,他甚至表示,就算這個病人哪一天又回來想再要開,他也不敢接。之後他乖乖回到放腫,讓我補了幾次放療。如我預期,病人放療完一次都沒再回來放腫追蹤。他雖然有在血腫醫師那邊做標靶,卻做不化療。其實我們最怕是他發起性來就來個甚麼都不做,任意偏離既定的治療規劃,使原本可以期待的治療勝算變得蕩然無存。因此突然主動去找他時我還有點真擔心。不過病人今天心情算好,他侃侃而談。自然就說到在外科的逃院風波,臉上還是露出無辜的表情,再次分辨說,「連續打兩次針都沒打上,我那時候的感覺就是刀開下去就一定完蛋! 」。聽他這樣說完,我能確定他並不怪罪病房的護理人員讓他白挨兩針,狀況比較像是病人在恐慌時失控的反應。真的是還好後續病人腫瘤消得順利,放療過後的一個多月他再做胃鏡,原來的地方只剩下一點潰瘍,切片也沒看到癌細胞。最近的斷層也看不出明顯的腫瘤。他跟他家人對能有這局面都非常感恩,他說:「我原本以為我只還剩下三個月可以活。」想到初診斷時他問我還能活多久,我曾當面慢慢地翻開書本,指著存活曲線,對應他的狀況,說活一年的機會約一半。加上醫藥進步,結果或許會更好一點。記得他聽完回了我一句話,「就是還有一年的意思?」我只能回以苦笑。事業如日中天的男人,聽到是罹患少見型態的胃癌加上肝轉移,箇中驚駭誰能完全了解?這驚慌對後續決策的影響真大!縱使我慢條斯理地說明,他收到的訊息竟還有如此落差。我問他說:「我們從開始治療到現在多久了?」他回答:「約快一年了。」說到這裡,我們停住,彼此相視,笑了一下。我接著說,現在各種跡象顯示狀況是比預期來得好,或許更長更棒的控制可以期待。至於沒開刀有沒有影響,我也只能提醒說:「癌症病人的治療成果要看很多人治療下來的統計分析才有辦法分出高下。你所特別經歷到的,是你個人的經驗。我覺得你可以感謝上帝!」在科學訓練下,我面對癌症病人時總是想著能有甚麼醫學實證。好的實證醫療加上最積極的支持配合,可以預期病人治療的整體結果會較好。有好的結果,醫師與團隊也比較能夠去面對評鑑壓力。雖然病人曾經拒絕過我們所謂的「最佳策略」,現在他卻活生生在我面前跟我對話,眼前看得出他至少活得好且久,我們就一起感恩與惜福吧!有時候真的想那麼多,事情進展就會更順利嗎?畢竟病人有自己對選項的偏好,也有主張自己身體的終極權利!記得老師教過,每個病人的親身際遇都是獨一無二的;而已經發生的,意義上都已經不再是機率問題。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一開始的怎麼做會有多少的機率會有什麼後果,然後還塞一堆統計數字給他,為什麼不考慮誠心接納,順著病人的主張來進行,再加上持續耐心和關懷再去設法探索他的內心世界?這樣子會不會比較好?真的求上帝使我們心更有智慧!我問他在山上種茶不是很辛苦嗎?他說:「都交代兒子處理,我只負責出一支嘴」。感覺上人生重擔也差不多都能卸下,要無事一身輕了。轉眼主護過來說出院辦好了,人家要回到海拔1500公尺的山上老家過日子。我是有點羨慕他,但真的還是不敢再多聊,只能深深祝福他。
-
2021-09-29 養生.聰明飲食
不是肉烤焦才致癌!燒烤過程的燃料也是關鍵因素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過去在大眾的印象中,煙燻、燒烤這類食物對於人體有食用風險,會有致癌的可能,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於多環芳香烴,而這種物質的產生主要來自於有機物質的燃燒不完全。肉類製品的加工目的不論是賦予新的口感、風味又或者是延長保存期限都相當重要,但是肉類在熱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其中就包含大家口中常說的多環芳香烴(PAHs),但是多環芳香烴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多環芳香烴來自有機物不完全燃燒多環芳香烴其實不僅止於存在於食品當中,廣泛地來說環境污染中的自然來源,包含礦石燃料、 森林火災、火山噴發等。而人為來源通常存在於能源、重工業當中,這些物質會存於水、空氣、土壤當中,進而透過呼吸、皮膚接觸、食入等進入等對人體造成危害,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食物的攝入。食物的多環芳香烴普遍來自於兩類,一類是食物來源受到上述的自然或是人為所污染,另一類就是在製作過程中產生。製作過程中會生多環芳香烴主要的原因來自於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最常見的烹煮方式就是煙燻與燒烤,如火腿、烤肉、燒烤。多環芳香烴形成機制有3種其實過往在吃煙燻肉或是燒烤上就一直是討論的焦點,但多數人會認為多環芳香烴這樣的有害物質來自於燒焦,根據研究結果卻發現並不完全是這樣。根據2021年9月發表於《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中的研究中就提及,多環芳香烴的生成結果有3種途徑,第一種是熱解有機物,這裡所指的有機物是脂肪和蛋白質;第二種與食物本身的汁液接觸熱源產生變化有關;第三種則是食物以外的有機物不完全燃燒,通常是製作過程中的燃料(例如木材)。而最重要的就是多環芳香烴被認為對生物體具有毒性,所以這類產品時常被認為具有食用風險。掌握原料特性、製程工法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其實不只是食物,人類接觸多環芳香烴這種物質的途徑相當廣泛,且這種物質對於生物體具有毒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性與致癌的可能。暴露於高濃度的多環芳香烴可能會導致食道癌、胃癌與直腸癌等風險。這也是大家對於這類食品在食用上有疑慮的原因,也因此要良好的掌握這類物質來源的生成方式,才能盡可能降低這類物質存在於食物當中。根據研究報告顯示,食物與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直接接觸會導致產品中的多環芳烴含量更高,而處於高溫長時間的加工也會導致這類物質越來越多。但儘管是如此,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食物中形成多環芳香烴,如掌握加工食材的特性、加工方法、加工時間、產品受熱的距離等,除此之外設備的清潔維護也相當重要,包含煙燻空間的設計等。透過優化製程流程,了解原物料特性等才能將多環芳香烴產生的可能降到最低,進而避免這類物質對於人體造成危害。延伸閱讀▶名列世界三大火腿、海風自然風乾的「義大利帕爾瑪火腿」,要吃正宗的必須認明小皇冠標誌!▶火腿有添加硝酸鹽吃了會致癌?▶100%跟50%伊比利火腿差在哪?豬隻品種、橡果攝取量、年紀都影響風味參考資料▶Analysi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AH profile and amount in meat products subjected to thermal processing(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9-29 養生.聰明飲食
兒茶素利減肥、防失智、助防癌!營養師:不只綠茶,這些都吃得到
喝茶有利身體健康,當中關鍵營養之一包括了兒茶素。兒茶素許多人會直接聯想到減肥,其實好處不單僅限於此,對整體健康也非常有利。嫚嫚營養師就指出常見好處及食材,民眾可以適度的從日常食物適度攝取,幫助養生。 兒茶素促代謝、助養生,還有助防範疾病纏身! 嫚嫚營養師指出,兒茶素相當有助於減肥,其可燃燒、代謝脂肪,在運動前一小時飲用無糖綠茶攝取兒茶素,更有助於減重。而代謝症候群最常見的症狀即為腹部累積脂肪,飲茶大國日本也有一項900多名男性試驗者的研究發現,每日喝約600毫升的無糖綠茶,體重、腰圍、腹部脂肪、肝臟脂肪等,皆有明顯改善。 除了對減肥有利,兒茶素也有助於防範慢性疾病,其可抑制人體的澱粉酶、脂肪酶,讓身體對澱粉、脂肪的吸收率、吸收速度下降,因此也有助於血糖、血脂穩定。日本也曾做過一項多達一萬七千名試驗者的研究,發現平均每日喝上200毫升6杯的無糖綠茶,可降低約可降33%糖尿病發生率。 除此之外,兒茶素對於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退化也具有輔助改善效果,2015年於美國推出有助對抗失智症的「麥得飲食」,兒茶素就是關鍵營養之一。 兒茶素在防範細菌病毒方面也有不錯的效果,其可抑制病菌的複製能力,以一般流感病毒來看,常喝無糖綠茶者發病率、重症率相對較低。許多人也認為蛀牙、牙周病等機會較少,確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眾多研究當中,備受矚目的也包括兒茶素的抗癌能力,其因同時具抗發炎、抗氧化特性,並且誘導癌細胞凋亡,對於防範癌症、輔助改善癌症相當有利。以目前現有研究來看,有利對抗包括肺癌、食道癌、胃癌、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癌症。 兒茶素常見食材助養生,搭配維生素C促吸收率! 嫚嫚營養師表示,兒茶素是一種類黃酮素,廣泛存在於茶類當中。茶以發酵程度低到高分為綠茶、烏龍茶、紅茶來看,未發酵的綠茶兒茶素含量最高,烏龍茶其次,發酵程度較高的紅茶雖然含量較低,但也可見些許的兒茶素存在,大多以轉換成茶黃素,也就是紅茶的顏色。 除此之外,可可當中也含有兒茶素的存在,濃度越高、越純的黑巧克力,可攝取到的兒茶素就越高,因此建議若要從此攝取,可挑選濃度85%以上的黑巧克力。另外像是紅酒,或蔓越莓、柿子等多數紅果類食材也可攝取到兒茶素。 值得一提的是,維生素C有助於提升兒茶素的吸收率,因此像是在喝茶、吃黑巧克力時,也可以適度的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奇異果、芭樂、草莓等。 兒茶素攝取不宜過多,部分族群應酌量攝取! 不過即便兒茶素有助於身體健康,但對少部分族群或攝取過量也還是可能帶來不適,主要在於腸胃道方面,例如腹脹、腹瀉、噁心、消化不良等,相關族群需注意。 另外,兒茶素每日建議最高攝取量不得超過800毫克,以避免造成肝臟負擔,特別若是從保健品、營養品額外補充兒茶素,更需多加留意安全劑量,日前美國就有民眾因攝取過量,兩三個月後需進行換肝手術的不幸案例。 兒茶素常見的攝取來源為茶和黑巧克力,兩者皆含有咖啡因,雖然影響程度不如咖啡劇烈,但若有失眠等睡眠障礙者,還是需留意攝取量及時間,建議過了中午後就別再攝取,以避免影響到當日睡眠。 《延伸閱讀》 .防癌之王:大蒜!橫切生吃更健康。營養師提醒4種人少吃。 .睡不好傷大腦記憶差?睡得多不如睡得好,簡單方法幫助深度睡眠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7 新聞.元氣新聞
台灣知名武俠導演張鵬翼胃癌病逝 享壽80歲
台灣知名導演張鵬翼9月24日因胃癌病逝台北榮總,享壽80歲。張鵬翼有「台灣楚原」之譽,在台灣影壇可謂拍攝武俠動作片的一把好手,加入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後,執導了不少根據古龍作品改編的電影,代表作品有「刀魂」、「楚留香大結局」、「策馬嘯西風」等。朱延平導演今天下午在臉書哀悼張鵬翼,寫道:「張鵬翼導演,算是我半個師父,當年他做郭南宏的副導演,拍『少林寺18銅人』,找我做場記,之後他自己也導了幾部很賣座的武俠片,我做他的副導演,當今電影圈還叫我「小朱」的少數幾個人,他是其中之一。」朱延平提到,今年5月張鵬翼在大陸橫店籌備新戲,卻發現自己得了胃癌末期,便返台治療,期間都沒有通知任何朋友,他表示,「所以今天突然接到他過世的消息,非常震驚,鵬翼,一路好走」。
-
2021-09-2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喝咖啡胸悶 未必胃食道逆流
三位女士都不讓老公喝咖啡。第一位說:「他每次喝咖啡就會胸口悶,胃酸逆流很厲害!」第二位說:「他每次一喝完咖啡,晚上就很興奮,人之大慾也高漲起來,讓我半夜不得安寧!」第三位說:「聽說喝咖啡可以預防失智,他現在太精明了,我去哪裡花了多少零用金,他都斤斤計較,記得一清二楚,還是讓他早點失智比較好!」咖啡的功用大矣哉!喝咖啡的確可以讓人興奮、刺激精神,但是也有其副作用。近年來,胃食道逆流成為最新的國民病,這與近數十年來喝咖啡成為時尚,成為國民生活必需品有很大的關係。也有人說這是西方文明對新興國家的新的鴉片戰爭。的確,在傳統上,自古以來好像一般人都是用喝茶來會客,來聊天,很少聽到二、三十年前有胃食道逆流的病人。雖然喝茶也會刺激胃酸分泌,但程度比起來就比咖啡弱得多了。胃食道逆流有些人沒有症狀,但是有些人會胸口悶,有些人喉嚨會一直有分泌物,會咳嗽、輕喉嚨的聲音。有些人會引起劇烈胸痛跑去急診,跑去看心臟科或找胸腔科醫師或看耳鼻喉科醫師。自從無痛內視鏡發達之後,一般人接受內視鏡檢查的也越來越多。以前說「十人九痔」,現在說「十人九逆(胃食道逆流)」也不為過。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的症狀是胸口悶、不舒服,但胸口悶不一定是胃酸逆流引起的,可能是真的有了心臟病,心肌缺血,心臟的血管快堵住了,可能是胃潰瘍或者是長了胃癌,或者是膽結石,或者是胰臟長了癌症,或胰臟發炎,或者是長了肝癌。總而言之,要診斷胸口悶之病因,除了靠問診之外,就要做一些檢查。檢查之中最沒有痛苦的就是腹部超音波檢查,它可以看出來有沒有膽結石,肝臟有沒有化膿,有沒有長東西,胰臟有沒有長腫瘤。如果超音波檢查沒有問題,那就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胃食道逆流了。但有胃食道逆流也不一定是胸悶的真正原因,有可能是心臟的問題,或者是像最近有國人打疫苗之後懷疑主動脈瘤破裂,也會引起劇烈的胸痛。總之,不管什麼理由不讓老公喝咖啡,對健康而言大部分都是好事,但讓老公喝咖啡,有了胸口悶、不舒服,一定要找醫師好好查明原因,才是疫情之中保夫齊家之道。●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95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 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1-09-21 養生.聰明飲食
一天吃3個就超標! 中秋烤肉、吃月餅 專家指5點要注意
中秋連假,許多民眾都會在佳節與親友聚餐烤肉,而象徵團圓的月餅也是佳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魏子秦指出,一個月餅熱量相當於一餐所需,而烤肉食材也會有高糖、高油、高鈉、高熱量問題,提醒民眾疫情期間過節飲食應注意5個重點,免得過完中秋節,人也胖了一大圈。魏子秦表示,以一個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整天坐在辦公室打電腦的30歲女性來說,一天所需熱量約1500大卡,而一個月餅的熱量約200至800大卡,相當於一餐所需熱量,即使是養生月餅,核桃、腰果、杏仁及松子等核果,熱量也不遑多讓。市面上常見的月餅像是廣式雙黃蓮蓉月餅約790大卡、廣式伍仁蛋黃月餅600大卡、綠豆椪363大卡、滷肉咖哩椪312大卡、芋頭酥245大卡、烏豆沙蛋黃酥234大卡、奶黃酥220大卡、鳳梨酥220大卡。等於吃2個雙黃蓮蓉月餅,就幾乎是一個成人女性一日所需熱量。魏子秦說,除了月餅盡量選用健康低卡月餅,或是一個月餅多人分享,不僅可控制攝取量,也能嚐到不同口味外,烤肉時也會陷入高熱量、高糖、高油、高鈉的陷阱,加上疫情期間活動受限,運動量減少,也建議民眾多注意5大點控制攝取量。第一,選擇適量烤肉食材,一先選擇豆製品、魚類、海鮮、把握白肉取代紅肉、瘦肉替代肥肉、有骨替代無骨、去皮替代有皮、天然食材取代加工製品等原則,另也可將蔥段與肉片一起食用,或生菜包肉,達到蔬菜攝取量。第二,市售烤肉醬鈉含量偏高,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需酌量食用,建議醃肉時可用胡椒、青蔥、蒜仁、迷迭香等天然香料調味,減少烤肉醬使用,或是以開水稀釋醬料及自製檸檬、百香果、柚子等低卡、低脂、低鈉的醬汁以減低身體負擔,並搭配含維生素C的水果,像是芭樂、奇異果等增加抗氧能力。第三,飲品盡量以無糖茶類或白開水為主,制含糖飲料及酒類的攝取量,減少血糖、血脂、體重的波動。第四,烤肉過程會產生致癌物質,恐增加癌症如胃癌、乳癌、結腸癌等發生風險,建議烤爐應鋪上一層鋁箔紙,避免食物與炭火直接接觸。第五,疫情期間,仍要提醒民眾新冠病毒主要以飛沫傳播,所以烤肉時避免取下口罩,保持彼此距離或使用隔板很重要,另應食熟食,手部保持乾淨,可有效防止病毒感染。另外,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指出,慶祝佳節期間,也要落實室內80人、室外300人規定,用餐使用隔板或梅花座。
-
2021-09-18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死亡人數減 但攝護腺癌及卵巢癌死亡人數增幅驚人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去年(109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5.0萬人,較108年略減0.1%。其中,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居前三大,但以攝護腺癌及卵巢癌分別增12.5%及增6.0%最多。主計總處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9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5.0萬人,較108年略減71人、0.1%)占總死亡人數29.0%。按主要癌症死因統計,以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居前三大,分別占19.2%、15.5%及12.9%;與108 年相較,前十大癌症死因中,有六項人數減少,分別是肺癌、肝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另有四項增加,分別是乳癌、結腸直腸癌、攝護腺癌及卵巢癌,但以攝護腺癌及卵巢癌分別增12.5%及增6.0%較大。觀察主要癌症死亡率,109年為每10萬人口212.7 人,較108 年略減0.2 人。不同性別統計,109年女性為 10萬人口 167.4 人,明顯低於男性的258.8人,女、男性前十癌症死因中,有 七項相同,且男性死亡率均大於女性,其中男性肝癌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5.3人,較女性的20.8人高出24.5人(或近1.2倍),其次為肺癌高出21.4人。若將癌症死亡人數以 OECD 2010年標準人口結構計算標準化死亡率,38個OECD國家中,2017年以墨西哥每10萬人口118人最低,匈牙利275人最高,我國為209人。在39個國家中,我國排名第27,高於美國(178 人,第10名),也高於亞鄰的日本(168 人,第7名)及南韓(160 人,第4);性別差距以拉脫維亞男高於女201人最大,我國差距118人,略高於日本的114人,低於南韓的138人。
-
2021-09-1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胃腸科名醫忙到5天沒排便 宿便太多腸阻塞
身為胃腸肝膽科醫師,經常會提醒病人要注意便祕問題,多吃蔬菜水果,其實我也會疏忽而發生嚴重腸阻塞。那一年是升上主治醫師的第5年,計畫要前往美國德州貝勒醫學中心進修,家人也跟著同行,但出發前3天的夜晚,卻在睡夢中痛醒。服藥未緩解 擔心盲腸炎當時觸摸腹部加以診斷,發現下腹部又腫又痛,服用解痙攣藥物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痛得更厲害,盲腸的位置也很痛,擔心是盲腸炎,當時已經痛到站不起來,由家人緊急送到高雄榮總急診。一路上心裡很忐忑,擔心萬一要開刀,3天後不可能出國,一切好不容易安排好的事情,後續處理起來很麻煩,整路腦袋沒停。5天沒排便 忙到完全疏忽到醫院後經過各項檢查,從腹部X光片裡看到腸子裡有許多宿便,醫師認為可能宿便太多引發腸阻塞,大小腸都腫了起來,這時才想到因為準備出國太忙了,算一算已經5天沒有排便,後來醫師開了灌腸藥,果然排出很多糞便,人也跟著馬上舒服起來,結果還好順利出國。那次經驗給我很深刻的體認,連自己是胃腸科醫師,總是提醒病人要多吃蔬果、多注意排便狀況,自己一忙起來竟然完全疏忽,可以想見一般民眾可能更容易忽略便祕帶來的問題。灌腸的時候感覺不太好,很擔心被人戳破腸子,後來行醫時病人提到肚子痛、灌腸等問題,更能體會到病人的不適與擔心。3天以上沒排便 就是便祕門診中便祕就醫的病人很多,便祕的定義是3天以上沒排便,可以靠一些方法排解,例如多吃蔬果、益生菌,每天喝水要超過2000㏄、適度運動等。很多病患會說「我都有吃蔬果,怎麼還會便祕?」但要看吃得夠不夠,現代人飲食中膳食纖維攝取量多數不夠,每天至少要25公克,半碗煮好的青菜、一碗糙米飯或是一顆橘子,各可以提供4公克的膳食纖維,必須3餐都吃水果,中午晚上各半碗菜,再加上一碗糙米,才能湊足25公克,如果真的吃不夠,可以考慮直接吃膠囊補充。便祕逾一個月 就醫找原因 不少人長期便祕,引起便祕原因有三種:一是功能性、二是器質性、三是藥物性。像是吃不夠蔬果或是壓力大等造成,稱為功能性便祕;大腸癌、腸沾黏、甲狀腺分泌不足或副甲狀腺亢進等,可能引發器質性便祕。如果在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後,便祕仍超過一個月以上,應就醫找出原因。使用藥物也可能造成便祕,例如含鋁的制酸劑,或是鎮定劑、解痙攣及止痛等藥物,都可能影響腸胃蠕動,如果情況嚴重,可以與醫師討論換藥。如果發生腹部疼痛、體重減輕、生活品質下降、便祕超過3個月,或是改變生活習慣仍便祕一個月以上,就應盡速前往胃腸科就醫。許秉毅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中國醫大學專任教授●台灣內視鏡醫學會監事●台灣胃腸蠕動醫學會監事年齡:59歲學歷:台北醫學大學畢業,美國貝勒醫學院參訪學者專長: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胃潰瘍、胃癌、大腸癌、肝癌及肝炎等興趣:攝影、保齡球、旅遊經歷:●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高雄榮總胃腸科主任
-
2021-09-16 癌症.抗癌新知
男女罹癌年齡、種類有別!醫曝3共通點:50歲就要檢查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數據,2018年每4分31秒就有人罹患癌症,大腸癌罹患率最高,但癌症並非急性疾病,與其說「罹患」不如說「發現」,當癌細胞出現到引發症狀,恐怕都已經有數年之久,所以年紀越大發現癌症機會越高,年輕時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年紀漸長開始要有規律癌症檢查。癌症風險男女有別 「精準」檢查非常重要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檢診研究部部長中山富雄表示,癌症檢查項目會根據年齡與部位決定,經由詳細資料分析,檢查容易發現的癌症,或不同年齡層也會有個別容易出現癌症,例如工作族群,男性發生癌症機會壓倒性比女性高,年過50歲後胃、肺、大腸檢查,最好定期接受檢查。20多歲子宮頸癌就可開始 家長心理支持很重要中山富雄提醒,女性癌症在不同年紀也會有風險區別,20多歲女性子宮頸癌危險開始增加,雖然年輕女性能有抵抗能力,但與未來生產有非常大關係,最好能規律接受檢查,年輕族群對檢查重要性,可能不是太了解,父母能夠積極給予20多歲女性支持,這對於提高接受檢查的意願,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50歲後不論男女性 胃癌、肺癌、大腸癌都要小心中山富雄也說,子宮頸癌風險有可能隨著年紀下降,當女性步入40歲開始,乳癌風險就會開始上升,50多歲就會跟男性差不多,在胃癌、肺癌、大腸癌發生機會逐漸提高;大概可以說,女性在20至30多歲開始,接受子宮頸檢查,40歲開始加入乳癌篩檢,50歲開始定期檢查胃、肺、大腸等。健康生活降低癌細胞出線機會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山富雄認為,生活健康維持也非常重要,不要吸菸與過度飲酒,適度舒緩壓力,如果發現免疫力下降,就一定要改善生活習慣,癌細胞出現開始到成長到腫瘤,體積大到可以發現,很可能超過10年以上,當身體內有癌細胞出現,等到年紀到50歲開始,才開始有防癌相關應對措施,可能會太遲。台灣4癌公費篩檢善加利用 特定風險應加強台灣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醫師季框華表示,發生癌症與腫瘤,家族史、遺傳、性別、年紀、生活習慣等,很多因素都有關,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療方式能夠有較多選擇,效果也會比較好,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有提供4癌篩檢,符合資格民眾,可以定期檢查讓癌症可以在早期發現。(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健檢的尿液檢驗 能揪出什麼病? ·很多病症都在50歲後被發現! 男性健檢指南告訴你必做哪些項目
-
2021-09-15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烤肉掌握7大原則 營養師推6道食譜吃肉也吃菜
● 燒烤恐致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不要使用炭火,以烤、煮、蒸等低油方式烹調● 烤肉也應均勻攝取蔬菜、水果類、全穀雜糧類中秋節將至,又是吃烤肉季節,但今年防疫警戒尚未解除,為避免烤肉群聚,不妨改在家中烤肉,搭配無毒飲食料理。營養師李立慈設計居家的中秋6人團聚食譜,讓大家健康快樂過中秋。燒烤食物過程中製造的煙,含有多環芳香烴(PAHs)的化合物,易經由食物、皮膚接觸、吸入的方式進入人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相關成分列為第1級致癌物,因此烤肉吃過量易致癌,例如肺癌、胃癌、肝癌等,也可能造成肝腎損傷、肺功能異常及免疫下降等問題。食物熟了再吃 不要烤焦在家中秋團聚吃燒烤食物,應「適量聰明吃」,李立慈強調,在燒烤食物前,先準備足夠新鮮的食材,再以烤、煮、蒸等低油健康的烹調方式處理,「確定食物有熟再吃,不要烤焦」;吃生菜或水果前,務必清洗乾淨,並確認不會與其他肉類海鮮生食相互汙染;更要注意手部、器具和餐具的衛生;燒烤時可套件薄外套,避免皮膚過度吸附油煙。烤肉常翻面 減少致癌物輔大醫院家醫科醫師、智慧科學體重管理中心主任許書華指出,室內烹調時不要使用炭火,可以用電磁爐或瓦斯爐烤食物,若烤的肉體積較大,避免烤太久,可先用烤箱、微波加熱處理,或將肉切小塊一點再烤,烤的過程中要時常翻面,減少多環芳香烴的生成量。
-
2021-09-11 醫聲.院長講堂
郭昭宏養生祕訣/繁忙院務腦袋不間斷思考 靠閱讀、攝影強迫自己淨空
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在病患眼中,為人真誠親切、笑容可掬,是個大暖男,但他自認個性很「宅」,喜歡獨處的時間有書香陪伴,直至幾年前開始接觸攝影,把玩相機間留下珍貴的人像與景物,忙碌之餘,心靈多了滋養與調劑。【延伸閱讀】>>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 展現創新價值 壯大急重症醫療郭昭宏專攻幽門桿菌相關疾病、肝膽超音波、治療性內視鏡、胃腸道癌症,曾於高醫進行學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調查及推動胃癌防治,40多歲就當上教授。平日他忙於院務,腦袋不斷思考如何帶領醫療團隊精進,但回到家或前往醫院的搭車途中,會把握時間閱讀,平日比較鍾愛經營管理類書籍,偶爾也看武俠小說轉換心境。看到不錯的篇章或理念,也樂於分享。他曾讀到「漸漸的力量」一文,文中指每天只要進步1%,持續一年後會進步37倍,同樣的道理,每天退步一點,一年後就所剩無幾。這些內容發人深省,有助於內在提升。幾年前他接觸到攝影,也開始玩起相機,院長室書櫃即放一台單眼相機,有機會出遊必帶兩支大砲鏡頭,一支專拍人像神韻,一支廣角鏡頭專拍風景,有次看到住家附近澄清湖得月樓上空出現彩虹,與湖中倒影恰如一隻「眼睛」,他馬上以手機捕捉當下,是一天的小確幸。郭昭宏玩攝影不談技術,而談心境,拍到好的鏡頭即樂於分享。「人在愈繁忙的時候,愈要強迫自己淨空,就像養生一樣,心情平靜無雜念時,這種短暫的抽離,就不會讓自己一直陷在繁雜緊繃之中,心情也舒緩自在。」
-
2021-09-03 養生.聰明飲食
防癌之王是大蒜!橫切生吃更健康,營養師提醒4種人少吃
大蒜是不少料理當中的靈魂腳色,相信也有不少民眾聽說過吃大蒜有益身體健康,或者吃大蒜配香腸,除了對味也更對健康有利。嫚嫚營養師指出,大蒜確實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不過對身體的刺激也不小,提醒民眾適度攝取,對健康更加有利。 防癌之王:大蒜 營養多元還抑菌、抗氧化! 嫚嫚營養師表示,大蒜被譽為防癌之王,營養非常多元,包括硫、鋅、磷、鉀、硒,以及維生素B群、C。最備受矚目的就是它含有相當豐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也就是民眾常常聽到大蒜有利於防癌等好處的關鍵,例如讓大蒜味道重的含硫化合物「大蒜素」,也有黃酮類、黃烷醇等多酚類化合物,以及木犀草素、槲皮素等。 大蒜最常被研究且已有不少研究證實的好處,就包括了直接降低致癌物生成、抑制細菌的活性、抗氧化的作用等,並有助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幫助維持人體免疫力,且也有利於保護心血管。 其中對於防癌、防癌的效果,在胃癌、腸癌更為顯著,例如因直接降低細菌活性的關係,可降下胃癌其中一項的危險因子: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生率,同樣的原理,也有助避免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說是食物界的抗菌素。 吃香腸配大蒜有助防癌? 許多民眾最常吃大蒜的場合,不外乎就是配香腸,這兩味可說是絕配,也有人認為吃香腸配大蒜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率,畢竟香腸這類的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烹調過程中較多容易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而大蒜可降低致癌物生成。不過已經生成的致癌物,大蒜並無法直接抹去它的存在,因此嫚嫚營養師認為,或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不過應為吃的當下也配上了大蒜這樣的蔥屬蔬菜,可以補充到多元的抗癌植化素成份,因此或多或少有些幫助。但當然也還是建議民眾,任何食物適量即可,飲食上以原型食物為主、營養多元更有助於防癌。簡單來說,會有幫助,但不代表可以肆無忌憚的大嗑香腸。 大蒜吃法不同,營養也不同?營養師:橫切生吃最佳。 值得注意的是,大蒜隨著吃法不同,對身體防癌、抗菌、抗氧化的作用也會有所不同。常見吃法如整瓣的生大蒜、切半的生大蒜、整瓣一起烹調完成的熟大蒜等,嫚嫚營養師指出,當中營養發揮最高的就是切半的生大蒜。 嫚嫚營養師解釋,大蒜素需要接觸到氧氣進行釋放,因此烹煮雖然也吃得到其他營養,不過恐怕就吃不到大蒜素。最推薦的做法為橫切或搗脆讓大蒜大面積接觸氧氣,然後後靜置十分鐘等待營養釋放後食用,如此可攝取到完整的營養,又不會讓營養揮發掉。 大蒜有利健康但不宜多食 營養師:4種人更要少吃。 任何再健康的食材都是過猶不及,大蒜也是,大蒜對身體好處雖然相當優越,但吃多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也相當顯著。大蒜屬於刺激性的食材,若短時間內食用過量,恐會造成胃黏膜傷害、刺激腸道,造成胃炎、胃痛、腹脹、腹瀉等不適,過多也可能造成心跳加速、頭痛等情況。而大蒜素等營養,也會進入到血液、乳汁內,因此哺乳者也不宜多食,以避免幼兒藉由乳汁攝取過量的大蒜素造成身體不適。另外,若有服用抗凝血劑藥物者,大蒜食用過多,也可能影響到藥物作用,這點也需注意。嫚嫚營養師建議,平常吃大蒜,建議一瓣生大蒜,或兩到三瓣的熟大蒜即可,腸胃不佳者建議先吃飯,配菜時在食用大蒜,先墊墊胃,避免大蒜直接造成刺激。 大蒜口臭怎麼消?營養師:可喝綠茶等除臭。 許多民眾吃完大蒜最傷腦筋的就是殘留在口腔的味道,嫚嫚營養師建議可以配鮮乳消除臭味,主要原因並非在鮮乳可覆蓋味道,而是在蛋白質有助包覆產生氣味的大蒜素。而其他像是喝綠茶、咀茶葉、嚼薄荷口香糖也有所幫助,民眾不妨可以試試看。 《延伸閱讀》 .辛香料有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好處不只這樣! .大蒜水能防武漢肺炎?營養師:這樣吃卡實在!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勿拿疫情當拖延藉口 台大名醫:有這三情形務必速回診
疫情期間醫院降載,親朋好友也互相提醒「沒事少去醫院」,但疫情趨緩後,該趕快回診檢查或治療的人都乖乖回去嗎?哪些情況不能再等?台大醫院今特別召開線上記者會,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提醒,病人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不是高危險群、有警訊嗎、有無進行中的重要治療,有一項為「是」,就儘速回診,進入醫院前雖需做快篩,流程都很簡便便利。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也詳細說明醫院的感染管制流程,包括外包人員都有納入健康監測系統,希望民眾安心。邱瀚模以大腸癌為例,很多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因疫情臨時取消大腸鏡,現在疫情趨緩了,會猶豫是要明年再說,還是現在就快來檢查?其實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就是高危險群,二十人就有一個是大腸癌,如果在六個月內沒有做大腸鏡確認,後果很嚴重,拖9到12個月者罹患大常怡機會增加三倍。以疫情為藉口拖延檢查,放著不管,良性大顆腫瘤性息肉,都可能變成癌症,比良性腫瘤變癌症的速度更快,不可輕忽。其他像是癌症術後追蹤、肝硬化、癌症家族史,都是要定期檢查的族群,今年遇到疫情,能否跳過?邱瀚模提醒,民眾不要冒然自行決定暫緩,一定要跟專科醫師好好討論。進行中的治療包括癌症放射治療、胸水或腹水的引流,如果耽擱不處理,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邱瀚模表示,英國在去年一到五月疫情初期,內視鏡檢查服務量大降88%,遺漏了58%消化系癌症,包括大腸直腸癌、食道癌、胃癌、胰膽管癌,其中遺漏最嚴重的就是大腸直腸癌,遺漏高達72%病人。在美國,雖然新冠肺炎奪走的人命已經勝過二戰,但仍無法超越仍無法超越慢性病死亡人數,因為就算打了疫苗,慢性病也不會消失,甚至因疫情被忽視,而加速持續進展,這才是最嚴重的死亡威脅。台大醫院為了維護醫院安全乾淨,規定民眾接受侵入性檢查、治療性超音波的前三天內必須快篩,住院治療或手術也要有一周內的PCR陰性證明,只有超音波影像檢查無需快篩。針對正式編制員工與外包人員,陳世英表示,已建置「REDCap健康通報資訊系統」,每天定時發信提醒同仁回報撞望,員工用手機點開,勾完四個選項,即可完成健康回報。除了上述通報系統,院方還會每天整合前一天的人事差勤請假系統、員工前一天門急住診中特定的診斷碼,以及員工工作單位地點,及早偵測到感染或群聚事件。陳世英表示,編制內員工、合約照服員、外包廠商例如清潔工和傳送、家屬自聘看護或外傭等,理論上都要監測。特別是清潔和傳送,工作移動範圍大,目前醫院要求合約廠商的窗口隨時更新工作人員名單,並且要求現職人員都要像正式編制員工一樣,天天回報健康狀況。由於員工就醫資訊牽涉個人健康及隱私,陳世英表示,相關資料會在取得同仁同意之後才會匯集到資訊系統中,匯集後只會在院內存取,有資安管控,僅少數具權限者可進入。
-
2021-08-24 新聞.長期照護
中風後吞嚥困難 進食注意6要點
「醫師,家父小中風後,喝飲料常會嗆到,吃東西也很難下嚥,請問有何改善的方法呢 ?」門診中常有病人家屬提出上述的問題,如何克服此中風併發症,病人和家屬都要學習,慢慢可渡過難關。喝飲料會嗆到是吞嚥困難症狀之一,其他包括流口水、咀嚼或舌頭無力、感覺食物卡在喉嚨、吞嚥動作難以開始、餐後食物殘留口腔、吞嚥後聲音改變、鼻腔逆流、嗆咳、進餐時間延長、體重減輕等。面對吞嚥困難,首要詢問什麼型態的食物難以吞嚥,是固體或液體食物?在什麼階段食物會卡住難以吞嚥?口腔咽喉、胸後或上腹?常見2大類病因1.身體結構病灶:固體難以吞嚥,如食道癌、胃癌、食道良性狹窄、食道憩室、食道黴菌感染、食道炎、外在壓迫(氣管腫瘤、主動脈瘤)等。2.功能問題:液體難以吞嚥,最常見的是中風,但在重度失智亦可見。中風後吞嚥困難,是一種常見的併發症,儘管許多中風患者吞嚥功能會自然恢復,國外文獻統計仍有11%至50%的患者在6個月後存在吞嚥困難。吞嚥困難可通過臨床評估,或經由電視螢光攝影檢查或纖維光學內視鏡吞嚥檢查進行診斷。處理中風後吞嚥困難的問題,可減少誤吸入呼吸道,而不是恢復正常吞嚥功能。包括改變飲食質地、調整進食姿勢和一些復健技術改變吞嚥策略,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但大多一起使用,並且可以個人化。照護中風後患者進食6重點1.維持進餐環境安靜,端坐姿勢進食,或床頭抬高30至45度。2.選擇適當食物質地,採用小口進食。3.傾頭向健側,小口(小湯匙)由健側餵入,縮下巴、轉頭向患側來幫助吞嚥。4.吞完就清喉嚨或咳嗽一次,確定已經吞乾淨後,再進食下一口。5.餐後維持坐姿30分鐘,避免食物逆流。6.進餐完畢要檢查口腔內是否有殘留食物,並清潔口腔,這樣可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
2021-08-20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醫:偏高的溫度環境會導致人體的大小病痛!
在討論冷熱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人體是一個恆溫的有機生物體,運作溫度保持在攝氏三十七度上下,差異約只有○.五度,我們量到的表面溫度大約比核心溫度低○.五度。 在一天當中,早晨六點左右我們的體溫最低,約是攝氏三十六.四度,而在下午五點時體溫高達約攝氏三十六.九度。所以,黃昏休息後如果活動減少,體溫就會慢慢降低。如果體溫在攝氏三十八度以上,就開始有發燒的現象,如果在攝氏三十六度以下就有體溫過低的現象。因此,身體在正常情況之下,會運用各種生理反應以保持體溫的穩定。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 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終日持續不斷,意思是我們身體不斷的燃燒熱量作工而發熱,因此,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所以,氣溫只要超過攝氏三十度就會讓我們感到炎熱難耐,如果達到攝氏三十八到四十度,也就是說比體溫高二至三度,我們就很容易發生中暑或熱衰竭而危及性命。相反的,我們覺得舒適的室溫大約是攝氏十八到二十五度,這個溫度比我們的體溫低了十二度左右,這是因為我們不斷在發熱而需要涼爽,只要所處環境的溫度夠,就不需要刻意提供額外的熱源;也就是說,人體對熱的容忍度比冷的容忍度低很多。 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在台灣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在夏天最舒適的溫度約攝氏二十三到二十六度(感覺涼),到了冬天如果室溫保持在攝氏二十到二十五度(感覺不冷),這樣是比較理想的室內溫度。以台灣的氣候來看,多數時候都在舒適的溫度以上,因為自己產生的熱已經很多,所以散熱對我們來講就更為重要。很多人很在意冷氣病這個問題,其實冷氣對於維護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設備,因為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所以在醫院裡、加護病房、與手術室,冷氣都很強就是這個緣故。冷氣病的產生,主要是與我們的運動不足,或冷氣清潔做得不好有關,而不是溫度冷的問題。 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 人體對冷有較高的忍受度,因此喝比體溫低二十度的水,我們會感覺涼快,但是比體溫高二十度的水,也就是接近攝氏六十度的水溫,就可能有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我們喝冰箱裡攝氏五度到十度的冰開水,也不會有致癌的危險。其實,我們的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根據醫學研究,常喝熱飲如茶或咖啡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偏高,這可能是喝攝氏六十度以上熱飲的習慣所使然,也有研究認為喝熱茶甚至與胃癌相關。 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也與體溫有密切的關係,溫度高發炎強,溫度低發炎弱,所以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五度就顯示可能有問題,超過三十八度明顯是發燒。根據醫學的研究,發炎反應跟很多疾病息息相關,包括現代人常有的心血管疾病、癌症與退化,所以說減少發炎是我們保持健康與養生的關鍵因素。 人體本身就是發熱工廠 我們有多會發熱呢?一般人日常代謝的熱量需求約二千大卡以上,大都以熱的形式發散出來,相當於五十公斤的水升高四十度。一天當中,身體散發出這麼多熱,如果冷卻做得不好,身體機能就會衰退而感到疲倦,也會有食慾不振的現象,因為吃東西會產生更多的熱令人受不了。尤其,我們新陳代謝的效率只有二十五%,換句話說,有七十五%所吃進去的熱量都要以熱的形式散發出去。這麼多熱跑出來,就須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主要靠的就是呼吸、排汗與排尿。 呼吸跟排汗都需要消耗能量,於是又得製造更多熱。所以,過熱時與其經過皮膚來散熱或者喘氣來散熱,不如直接喝冰開水或吃冰來得有效。人們在炎夏之際,都會喜歡各種冰品冷飲,這是因為有生理需求而產生心理反應。當我們降溫之後,常常會感覺心情放鬆愉快,這是因為冰冷帶來副交感神經作用所使然。過熱效應會導致大小病痛 人體為了保持體溫的穩定有很多平衡的機制,我們的選擇並不是一面倒的保暖,或者喝溫熱水就好了,因為這麼做可能破壞我們身體的平衡機制,造成我們的生理失去應付環境變化的彈性,反而會引起很多不適的症狀 。 【過熱案例1:中暑和熱衰竭】 人在中暑的時候,會頭痛、體溫過高、噁心嘔吐、心跳過快,甚至失去意識。在這之前,如果有熱衰竭的現象,雖然意識還清楚,但是可能會有頭昏、盜汗、心跳變快,甚至抽筋的現象。 實際上,嚴重的過熱現象表現出熱衰竭或者中暑的情形,而輕度或者中度的過熱現象在初期症狀可能不明確,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疏忽,一旦慢性化後會有各種症狀,例如口乾舌燥、頭昏腦脹、眼睛脹痛、慢性鼻塞、胃食道逆流、食慾不振、便祕、下腹脹、腰痠、皮膚或者黏膜乾澀,以及各種慢性疼痛。 【過熱案例2:女性月經過量 】 有些女性有月經過量,月經出血日數過長的現象。在我多年接觸的患者中,女性與年長者特別容易有過熱引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他們的不舒服,時常被以為是身體虛寒來調理,結果反而引起更嚴重的症狀。這些案例給予點滴治療以補充水分,並且降低體溫之後,通常效果很好。 【過熱案例3: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 在鄉間從事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許多都有太熱或不舒服就打點滴以補充水分養分恢復疲勞的習慣,除了補充水分恢復體力之外,冷的點滴液有讓身體降溫的效果,進而恢復活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城市裡的人們多數在炎熱的季節可以待在冷氣房裡,因此對於打點滴的醫療習慣不能理解。 慢性過熱,會變得又怕冷又怕熱 慢性過熱會使體質變成外冷內熱,也就是又怕冷又怕熱,這是因為身體過熱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造成體質流失、體力變差,因此四肢無力怕冷,但是內臟又處於過熱,因此很容易累,體力更差。大多數的家屬很驚訝,我說患者雖然看起來虛弱,其實是處於過熱發炎的狀態,必須要認真地降溫抗發炎,而且要避免過度給予溫熱。一般台灣的民間習慣,以為生病或身體虛弱怕冷就必須要給予熱補,其實在台灣的氣候裡,多數時候我們要擔心的是過熱加重發炎的副作用。 恆溫動物的身體會對溫度變化做出生理調整以適應環境,因此飲食的溫度也會產生生理作用。對多數人而言,一天當中多數時間都待在室內,身體會以室溫為基礎來運作,如果擔心喝冰開水或溫熱水對身體的影響,或是不確定該怎麼做,建議飲用室溫的涼水以保持中性的溫度效應。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觀察百年來人類的體溫,科學家發現一般人的體溫比以前下降了一些,同時人類的壽命也比以前增長不少。除了因為醫藥的發達之外,我們體力的消耗減少,跟著發炎也減少,身體的負擔比古人輕鬆多了。 明顯的發炎反應可以從驗血實驗室檢查得知,並據此推斷疾病的原因,但是多數症狀從不舒服到癌症,絕大多數都與低度發炎有關,卻不容易從血液得到明確的答案。醫學臨床上,通常以幾個指數(如C-Reactive Protein,Rheumatoid Factor等等)概括,以解釋低度發炎的情形。 簡單的說,明顯的發炎是「病」,但是不明顯的發炎常常只有「症」。身體各處的低度發炎無法從臨床的儀器檢驗出來,只能由間接的臨床表現作判斷,例如從心率或交感神經的症狀,慢性疼痛或慢性病的存在,或者組織慢性發炎後的黏連現象去估算。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不舒服,到醫院做了一大堆檢查卻沒有明確的答案。 冷與熱的副作用與禁忌,知多少? 偏離標準體溫的冷或熱刺激,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冷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凍傷、心跳緩慢、高血壓、咳嗽、氣喘、腹痛、腹瀉等副交感神經症狀。 •冷刺激的禁忌:手腳冰冷等失溫的狀態、寒冷環境下、高血壓、心臟病等系統性疾病;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 •熱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過熱燙傷、腫脹發炎、血栓、高血壓、低血壓、高血糖、心跳過快、心臟衰弱等交感神經症狀。 •熱刺激的禁忌: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心臟病、炎熱的環境下;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本文摘新自然主義《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 ●講座資訊不吃藥,也能搞定自律神經!求助無門的病痛、找不到病因的這裡痛那裡痛,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疼痛科權威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首創,以「冷處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降發炎。9月5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梁恆彰醫師演講「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分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各種疼痛問題的撇步。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uSWWJUmG4PdAxE8b7
-
2021-08-19 癌症.胃癌
這7種危險因子最容易導致胃癌 醫教你如何預防胃癌發生!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一,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至20%從慢性胃炎演變,將使胃黏膜細胞密度與其功能都下降,導致萎縮部位反覆發炎,其中約3%的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二,胃腸化生,腸化生是指胃黏膜長出「腸黏膜」,這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腸化生罹癌風險高6至10倍,每年約增加2/1000,十年約2/100。三,胃腺瘤、腺息肉,胃腺癌已被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雖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癌發生率不算高,但約4成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照胃鏡時發現就建議切除。如何預防胃癌發生?吳文傑醫師表示,胃癌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排行中名列前十名,透過統計顯示,得知胃癌與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齡與性別,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和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高度相關,可藉由後天人為避免或改善。要預防胃癌發生,首要避免高鹽飲食,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當黏膜來不及修補完成,又吃進過多鹽分,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另外,熬夜與吃宵夜也應該避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更新,熬夜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力減弱,而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強迫胃「加班」,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瘍,進而引發胃癌。最後,菸、酒、過量藥物都對胃健康不利,長期酗酒將使胃黏膜持續充血,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間接促使胃癌發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會造成胃部受傷,有引發胃發炎或潰瘍之可能,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可減少胃部損傷。吳文傑醫師說明,微生物也會影響胃癌風險,WHO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盛行率超過3成,包含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此外,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導致。胃癌好發條件吳文傑醫師指出,胃癌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年齡愈大愈容易有胃瘜肉,尤其是曾接受大範圍胃切除手術的族群,術後20年胃癌的風險平均高出6至7倍,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交接處,這種胃癌稱為殘胃癌,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胃部分切除後,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每日健康
-
2021-08-17 癌症.胃癌
幽門桿菌感染會造成胃癌嗎?6生活習慣降罹患風險
陳先生,50歲,體型肥胖,喜歡吃燒烤肉類及醃漬食物,每天吸菸一包約30年,來到家醫科門診,非常擔憂地表示:「公司體檢的抽血檢驗發現幽門桿菌抗體陽性,因為父親有胃癌,體檢報告指出幽門桿菌感染有可能會造成胃癌......。」10 人中有 3 人感染幽門桿菌 長期感染者可能提高胃癌風險世界上有50%的人口受到幽門桿菌感染,開發中國家的感染盛行率稍高、感染年齡更早。台灣地區的感染盛行率約為30%。在大多數情況下,幽門桿菌感染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但是在某些人感染幽門桿菌可能引起胃或十二指腸的潰瘍,可能會有上腹疼痛、不適感或噁心感。長期感染者,少數人可能會產生胃癌或胃淋巴瘤。幽門桿菌的檢測方法:1.胃鏡檢查同時進行切片,以胃組織進行病理化驗,並檢測是否有幽門桿菌。2.胃鏡檢查同時進行切片,以胃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檢測。3.尿素呼氣試驗(UBT)。4.糞便抗原試驗(SAT)。檢驗血中幽門桿菌抗體呈現陽性反應時,並不能完全表示目前胃內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只代表「曾經感染過幽門桿菌」,即使幽門桿菌已根除,血液中的幽門桿菌抗體可能依然呈現陽性。幽門桿菌的治療用潰瘍特效藥搭配2~3種抗生素,給予7~14天的治療,約有70-90%的殺菌成功率。完成幽門桿菌療程且停止抗生素與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滿一個月後,須再回診透過糞便幽門桿菌抗原檢測證實是否根除幽門桿菌。健康飲食、落實公筷母匙,遠離罹患胃癌風險為降低胃癌風險,應落實以下6件事:1.遠離菸酒2.維持理想體重3.減少食用燒烤肉類及醃製食品4.多吃新鮮蔬菜水果5.落實公筷母匙6.避免生食,減少幽門桿菌感染的機會。若民眾擔心幽門桿菌感染也擔心是否有胃癌,建議可安排胃鏡檢查,檢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若發現病灶會執行切片,送病理化驗同時也可了解胃內是否存在幽門桿菌。
-
2021-08-1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胃痛常見5大原因,亂吃止痛藥是其一!醫教4招助改善
胃痛是現代人相當常出現的問題,許多人出現胃痛時多會直接使用胃藥、止痛藥,但往往不見改善。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醫師王威傑表示,胃痛的原因繁多,若常有胃痛問題,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利改善,或者揪出背後真正的嚴重問題。 胃痛常見5大原因,亂吃止痛藥也在其中! 王威傑醫師指出,胃痛原因主要可分成5大類,包括了發炎性、器質性、神經性、功能性、藥物性5種,成因不同,改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發炎性主要與病菌感染有關,如諾羅病毒、幽門桿菌等,後者有癌化可能。 器質性常見包含潰瘍、良性的息肉、癌症等,癌症包括了胃腺癌、淋巴癌、基質細胞瘤等,當中以胃癌的胃腺癌為最大宗。潰瘍主要與抽菸、喝酒、長期使用止痛藥有關,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易造成胃酸分泌過多,黏膜保護力降低。其他原因也包括了生活習慣、刺激飲食、咖啡等。而腫瘤則和抽菸、喝酒、幽門桿菌、愛好醃漬物有關。 神經性主要多與疾病有關,當命令胃酸分泌或排空的迷走神經出現異常,也容易會引起胃痛,常見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使神經系統出現問題。除此之外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也可能產生。 功能性最常見的因素包括了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飲食不佳等,各種不良生活皆有可能引起功能性胃痛,包括近日新冠疫情所引起的新冠壓力症候群、股票崩盤等。 至於藥物性,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抗凝血劑、阿斯匹林等,這些皆會讓胃黏膜保護降低,因此許多人胃痛時亂吃止痛藥反而可能讓胃痛情況加劇。而磷酸鹽類的骨鬆藥物、或抗生素、精神科藥物也有可能出現副作用,如有胃痛情況可多加觀察,並與醫師討論。 胃痛別亂吃止痛藥,4招有助改善! 王威傑醫師提醒,出現胃痛時多數民眾會以止痛藥或胃藥做改善,但兩者些並非最好的解決之道,止痛藥大多為非類固醇止痛藥,如前述所提到的,是藥物性胃痛的主因之一,胡亂服用不僅對改善胃痛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多增加新的胃痛原因或使原本情況加劇。 胃痛當下不適,可依照指示適當服用胃藥緩解,但主要為緩和症狀,並無法改善根本原因。胃藥主要包括了3大類,包括了可直接與胃酸中和的制酸劑,效果較快,持續時間最短。以及組織胺阻斷劑,約半小時會出現效果,廣告中常見的知名品牌就是此類型藥物。另外還有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此類型效果最強,時效也長,通常一天服用一顆,嚴重者一天服用兩顆。上述三者一般而言皆可安心使用,不過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會較強力地抑制胃酸,需藉由胃酸幫助消化吸收的營養容易受影響,如維生素B12,也就容易出現貧血。而長期使用1~2年者,可能骨鬆機率提升。並且可能影響其他藥物吸收或交互作用,多重用藥者要注意。 胃痛5大情況盡早就醫,合併症狀更要小心胃癌! 王威傑醫師建議,若出現胃痛,當下除了吃胃藥之外,也可觀察是否有前述原因出現在生活當中,盡早排除風險因子,並檢查找出原因為佳,特別是若有出現6種症狀更應盡早就醫。包括了吃胃藥一個禮拜沒好、沒吃胃藥每日都會出現胃痛持續兩周、斷斷續續都會出現胃痛一個月、睡覺會痛醒等,這些都屬於不正常的現象。另外若有伴隨其他症狀更要特別留意,如不明原因體重降低、食慾不佳、右頸部淋巴結腫大、解黑便等,這些症狀可能與胃癌有關。 檢查醫生說沒事?醫:原因繁多可逐一排除。 許多民眾胃痛經過檢查,醫生會告知沒有沒什麼特別的問題,但明明就會胃痛,這難免讓人納悶。王威傑醫師表示,因為胃痛的成因非常多,需逐一地排除找出原因,而形成的原因也有可能當下並沒有出現,且當中也有可能和生活、壓力有關。因此建議民眾如檢查後沒有疾病在身,可稍加放心,但切記多觀察後續情況,並檢視生活飲食習慣、避免本文前述危險因子,若情況沒有好轉再就醫進一步檢查,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 《延伸閱讀》 .臺灣一年吃掉20億顆,4大類胃藥怎麼吃才不傷胃?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Table ChartInfogram
-
2021-07-3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你搭商務艙還是經濟艙?腹痛未必胃痛!如何客觀評估病人身體狀況
好朋友相聚。甲:「你這次帶員工去看奧運,員工坐什麼艙?」乙:「他們坐商務艙,否則我這個總經理職位可能要丟了!」甲:「那你自己呢?」乙:「我坐貨艙。貨艙全程冷鏈,旁無他人,又有疫苗相陪,才安全呢!」凡事都有不同的角度看法,角度不同會衍生不同的意義,甚至引發各種爭議。因此,凡是成熟的客觀人士大都會由各種角度去評估事情,除非有不同的出發點或利益糾葛。在醫療上,判斷病情尤其要特別客觀,否則小則延誤了病人的醫療,甚至可能因此危及生命,不可不慎。例如同樣是肚子痛,就有好幾種原因。例如上腹痛可能是真的「胃」痛,就是胃的地方痛,但也有可能是因膽結石在痛,也有可能是胰臟發炎或胰臟癌在痛。此外,盲腸炎開始的時候,也常是上腹所謂「胃」的地方在痛,隔一段時間後,再轉到右下腹盲腸的地方在痛。而同樣是「胃」痛,也有幾個不同的原因,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在痛,也可能是胃發炎或胃潰瘍在痛,也有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在痛,甚至也有可能是胃癌在痛。此外,大腸長了東西,腸道不通,在初期甚至末期常常會有腹脹感,很多人自己吃胃藥,或自行診斷吃太多了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等到症狀越來越厲害,再求醫做客觀診斷,常常延誤了病情。因此,評斷事情也好,看病也好,養成公正客觀的心態與思維,不僅社會祥和,也才是病人之福。●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95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1-07-31 養生.聰明飲食
泡菜吃多易胃癌?營養師4觀念每天吃助養生!
泡菜常見於各種美食,是各種台式小吃、日本料理、韓式料理的靈魂腳色。而泡菜容易罹患胃癌又或者有助養生,位處兩端不同的看法也眾說紛紜,對此嫚嫚營養師指出關鍵,並解析胃癌一說的可能性,也建議有助養生的吃法! 多吃泡菜養生?致癌?營養師:要看哪種泡菜。 嫚嫚營養師表示,泡菜為延長保存期限會以醃製的方式製作,日前傳泡菜吃多容易致癌,大多就是出自於醃漬的製作過程,確實不少研究指出醃漬物吃多,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包括癌症,例如中式鹹魚、使用硝酸鹽、亞硝酸鹽醃漬的火腿、熱狗、培根等皆為醃漬物。不過泡菜也常見分「醃漬泡菜」和「發酵泡菜」兩種,對健康的影響也有所差異。 醃漬泡菜(常見台、日泡菜) 嫚嫚營養師淺談製作方式,純醃漬的泡菜,常見台式泡菜、日式泡菜,製作多以高麗菜先進行抹鹽,靜置待其出水後徹底清洗,接著裝進玻璃罐內並加入配料及主要以糖、鹽所製成的醃漬醬料,其後放置冰箱約三至四小時後即可食用。 發酵泡菜(常見韓式泡菜) 經發酵的泡菜常見為韓式泡菜,則多以大白菜等蔬菜先進行抹鹽,並且加壓徹底逼出水份然後徹底清洗,到這階段和純醃漬泡菜差異不大,不過接著就會放入大量以辣椒、薑、蒜等辛香料調製而成的紅色醃料中醃製,並置於常溫中發酵約3~10天。 兩者皆使用天然蔬菜,並抹鹽、逼出水份後徹底清洗,但在醃漬的過程就開始有所不同,而後者更經過發酵,這點是主要關鍵,營養成分、對身體的影響都會有所不同。 發酵泡菜(常見韓式泡菜)助養生,如同吃優酪乳配蔬菜! 養生關鍵一:蔬菜、辛香料營養 嫚嫚營養師表示,純醃漬的泡菜為醃漬物,吃多可能有容易致癌的疑慮。但發酵後的泡菜,本身除了具有蔬菜、辛香料的營養及好處,如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Beta胡蘿蔔素、辣椒素、槲皮素等各種植化素等,也具有最關鍵營養,那就是發酵過程當中所形成的乳酸菌。 養生關鍵二:乳酸菌、fHDMPPA 嫚嫚營養師表示,發酵後的泡菜據研究發現,每公克約有107~109 CFU/g菌數形成單位),台灣國內依相關規定,每罐乳酸、發酵乳等含菌量都需要大於或等於107 CFU/ml或g或,可見發酵後的泡菜乳酸菌含量是和優酪乳相當,吃泡菜時如同在喝優酪乳一樣攝取乳酸菌。 乳酸菌也有好壞之分,例如益生菌就是當中最知名的乳酸菌之一,而發酵泡菜中據目前研究多是好的、有助健康的益菌。對人體的好處,包括了抗氧化、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且能透過「競爭性抑制」作用,減少致病菌的數量,如同十個座位有十個都是益菌,壞菌便無處可坐。而乳酸菌可產乳酸的特性,也會調整腸胃道的酸鹼性,較酸的環境不利壞菌生存,又更進一步降低壞菌處量。除此之外也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身體排除有害物質。再加上蔬菜本身的膳食纖維也有助腸道健康,且人體約有7成的免疫細胞存在於腸道周圍,腸道健康便也有助調節免疫系統。發酵泡菜大國:韓國,就曾做過不少研究,也發現每日吃一碗約300公克的泡菜者,糞便乳酸菌的含量有明顯提升。 發酵泡菜也被研究出當中含有一種名為fHDMPPA的活性化合物,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也就是所謂的壞的膽固醇,可間接減少動脈粥狀硬化問題。整體而言泡菜對人體的好處相當優越。 韓國胃癌人口高是因為泡菜?營養師指可能原因。 日前有不少研究指出,常吃發酵泡菜的韓國人,胃癌人口數也相當高,有、無吃泡菜者的比較,罹癌率約相差兩倍以上,此消息也引起廣大的注意,後續也有不少專家認為不論是何種泡菜都容易致癌。 不過對此嫚嫚營養師則認為,研究對象以韓國人為大宗,韓國人吃發酵泡菜也多常見於喝燒酒、直接飲用熱湯等場合,這些也都是容易形成胃癌的常見危險因子,因此韓國的泡菜是否真為引起胃癌的主因,可能還需要更確切的研究。而以營養學來看,好處是相當多的。 發酵泡菜(常見韓式泡菜)適量助養生,營養師教這樣吃更助健康! 嫚嫚營養師表示,發酵過的泡菜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適量的食用有助養生。不過重要的是,要吃到優良的發酵泡菜才有助健康,包括了其確實為經過良好的發酵過程、製作過程衛生安全無虞等。 因此嫚嫚營養師建議,一天可吃約100公克,約一小碗的量,可每天吃作為一日蔬菜所需來源,不過不可單吃泡菜而取代其他蔬果營養,身體要健康也需要各種多元、多色的營養。並且建議選擇大廠牌、商譽好的品牌,較能確保食安,並且時常更換廠牌,以分散風險。 另外也提醒,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患者需要注意泡菜食品鈉含量,若是每100公克超過600毫克鈉的食品都應盡量避免或少吃。而許多人吃泡菜若有拉肚子的情況,要知道這並不適身體正在排毒,而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起了發炎反應,若察覺與泡菜有關,便應停止食用。 《延伸閱讀》 .味增湯助防癌、養生、抗氧化!營養師:白天喝更有助健康! .綠豆湯清熱解毒、保護脾胃。醫:加薏仁更有助利濕。4族群不宜!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3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肚子不餓卻咕嚕咕嚕叫不停? 醫揭「超尷尬原因」:出現1危險徵兆快送醫
40多歲的上班族劉先生,工作相當忙碌,根本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有上廁所,連有便意也暫時先忍著,直到腹痛如絞,才乖乖坐上馬桶,使盡吃奶的力氣排便,有時因為糞便太硬,甚至出現血絲或肛裂的情形,相當難受。 排除身體廢物 維持年輕體力關鍵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食物,在消化道(食道、胃、小腸、大腸)的旅行時間長達1~3天,其中有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我們的腸道(小腸、大腸)吸收消化,食物消化的殘渣(廢物)最後轉變成糞便,經由肛門排出體外。 廢物累積在體內,一定是不好的,每天排除廢物,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運作,自然老化得慢,是保持年輕體力的關鍵。 常放屁 當心腸胃功能有異一個正常的人,每天放屁5~10次,總共會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氣體。一般而言,吃得愈香(如肉類、各種油炸食物),放出的屁愈臭。常放屁可能跟肚子脹氣有關,導致脹氣的原因包括飲食習慣不好,例如吃東西時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等,或是吃了易產氣的食物,例如豆類製品、地瓜等;頻繁的排氣也有可能腸胃道疾病,如大腸激躁症、消化性潰瘍、膽結石、胃炎、腸阻塞、腸套疊、腸粘黏、腸胃道腫瘤等患者,也容易累積腸氣而導致脹氣,因此,常放屁其實代表腸胃功能有異,可能要求助醫師。另外,當排出的氣體出現惡臭時,也是一種警訊,最好調整飲食,改為清淡,若時還未改善,則需要看醫生。 腸子常咕嚕咕嚕叫 係因腸胃蠕動所致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志聖表示,腸子常咕嚕叫,除了是因為腸胃正在蠕動之外,也 可能是因為太緊張導致,很多大腸激躁患者都有此情形,除非已經影響生活品質,原則上不需就醫。 宿便非得完全清除 正常排便即可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宿便一定要完全清除,這恐怕是最常見的迷思了。許多廣告的推波助瀾,讓人以為宿便是肥胖、百病之源,而用盡所有方法想要清除囤積在肚子裡的糞便,有些人甚至吃瀉藥而傷身。洪志聖說明,其實,正常人即使每天排便,還是會有宿便,而且大腸裡需要菌叢的平衡,而非只有某種菌,因此,只要排便正常,並不需要特別擔心宿便。延伸閱讀: ·便祕伴隨「5改變」小心得大腸癌! 專家教你如何遠離高風險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
2021-07-29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免疫治療對哪些癌症有效?精摘癌症免疫治療最新趨勢
腫瘤與免疫的關係非常密切,每當腫瘤產生時,如人體的免疫系統健全的話,其腫瘤細胞的抗原往往被體內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發現,即所謂的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這些細胞會以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方式傳遞信號到T細胞,而T細胞接收信號後開始發號施令對腫瘤細胞進行攻擊,但如果腫瘤細胞隱藏其自身特異性抗原,則無法被體內免疫系統識別,那麼免疫系統就無法識別與傳遞,就無法發揮攻擊力,反而使腫瘤長大甚至蔓延。近年來免疫治療發展非常快速,但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最近美國國家衛生院Waldman等人及美國南加州的Genentech Inc. Daniel S. Chen分別在Cellpress(Immunity)及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有關癌症免疫治療的發展趨勢及關鍵挑戰加上本人收集相關文獻,特摘錄重點與讀者分享。(1)癌症免疫治療的研發需藉助臨床前模型試驗,但不是能概括全部採用,仍有其限制。此類藥物之開發臨床前模型(動物試驗),主要是進行藥物作用靶點及機轉的研究、給藥方式、劑量及安全性評估,但此等模型大多在動物皮下注射腫瘤細胞,其長出的腫瘤,因實驗的期程較短,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讓腫瘤長大,這與在人類腫瘤在體內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甚或十幾年才自然發展的方式不盡相同,不能重現影響人體腫瘤免疫反應的真正特徵。(2)腫瘤免疫的主要驅動因素在各種癌症不盡相同,當今癌症的免疫治療因各類癌症的免疫表型不盡相同,而有不同的療效,其免疫表型,大致分為①炎症型(Inflamed),②免疫排除型(Immune excluded)和③沙漠型(desert)。炎症型是對免疫治療有效,如使用免疫查核點抑制劑(CTLA4及PDI, PDL1抑制劑),即所謂熱腫瘤(hot tumor),此型癌細胞PDL1之表現強,而且腫瘤浸潤淋巴球(TIL)較多,如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泌尿上皮膀胱癌及三陰性乳癌等,至於第三型沙漠型,缺少T細胞及相關免疫細胞又叫冷腫瘤(cold tumor),是屬於名符其實的免疫沙漠,對免疫治療完全無效,如攝護腺癌及賀爾蒙接受體陽性之乳癌,至於第二型,即所謂的免疫排除型則介於其中(如胃癌、大腸直腸癌等)。(3)組織特異性的腫瘤免疫:促進腫瘤生長,可分二個部分:(i)瘤細胞的內在特性(ii)腫瘤所在的器官也就是不同腫瘤患者的癌症轉移器官不盡相同,不同器官有不同的免疫特性,比如肝臟比較容易引發免疫耐受性,對免疫治療較無效;而淋巴結和肺,則可以發揮較佳的免疫治療,所以進行免疫治療的時侯要考慮器官的免疫異質性。(4)原發與繼發免疫逃脫不盡相同:有些癌症,在初次接受免疫治療就無效(原發免疫逃脫),有些癌症,則在初期免疫治療有效,隔一段時間後再發,則無效(繼發免疫逃脫)。所以在治療過程中要做有系統的腫瘤組織收集,以做區分,否則在不適當時機使用免疫治療反而無效,而且徒增副作用。(5)內源性免疫與合成免疫不盡相同—目前免疫治療有二大方式:(i)以PD-1及CTLA-4為主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使用,使患者產生高效的內源性免疫反應,此二藥分別於2011年及2014年美國FDA核准使用,而美國的James Allison教授及日本的本庶佑教授於2018年因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ii)用人工方式將可殺滅腫瘤的T細胞,在體外擴增,再打回病人身體的治療方法,即所謂CART療法,此療法,首先由美國賓州大學Carl H.June在一位急性淋巴白血病小孩治療成功,而FDA於2017年開始核准使用。如何利用此二種方式做理想的組合,而提升更高的療效,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另外,CART療法對實體腫瘤(如乳癌、肺癌等)的應用,亦有努力與發展的空間。(6)如何使免疫治療與化、放療及手術治療的組合,提高療效,目前有超過1000多種的聯合治療方案,但如何提升療效,仍是極大的挑戰。(7)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如何使用類固醇(早期或晚期使用劑量、療程、連續或單次)仍未定論,尚需進一步研究。(8)免疫治療期間的生物標誌(biomarker)監測尚不明確,到目前精準的生物標誌監測與追蹤,其準確率不高,從7~50%不等,仍有待後續積極研發,使其準確率提高。(9)癌症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終點仍需優化(improved regulatory endpoin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從免疫治療的成果來看,時間越長,免疫治療的長期效果就愈加凸顯,這就需要進行長期的追蹤與監測,所以如何精進,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結語癌症免疫治療,從21世紀開始積極發展,歷經基礎研究、轉譯醫學、乃至臨床應用,目前已有重大突破,但仍有上述的瓶頸與挑戰,展望將來,癌症免疫治療勢必蓬勃發展,新藥研發、副作用降低與其他療法併用,甚至癌症疫苗、融瘤病毒還有其他細胞療法的研發,應是將來努力的方向,相信會使療效更佳,副作用更少,活存率更高,世人一定可以期待。
-
2021-07-27 癌症.其他癌症
唐慧琳胰臟癌早逝 醫師:高危險群可這樣揪出早期病變
新北議員唐慧琳最近因為胰臟癌去世,年僅49歲,讓許多人不捨,也關注到胰臟癌這個「無聲的殺手」,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胰臟癌不容易早期發現,9成患者在發病1年內過世,但其實針對有家族史、糖尿病等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想要早期發現,建議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表示,依據衛福部2019年的統計,台灣每一年約有2500人因胰癌癌過世,在2019年一舉超越了胃癌,成為國人10大癌症死因中的第7名。不少名人都是死於胰臟癌,例如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世界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及有「時尚老佛爺」之稱的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他表示,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主要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而且很容易侵犯到周遭的血管,由於胰臟隱身在胃的後方,不容易用超音波做完整的檢查,發現腫瘤時大多已大於3公分,無法開刀治療了。研究顯示,高達85%之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經無法開刀,9成的患者會在1年之內會死亡。胰臟癌三大症狀 :1. 上腹痛 : 一般是產生上腹悶痛,常常飯後會比較嚴重,有時會痛到背後,常被誤以為是胃痛。2. 黃疸 : 長在胰臟頭部的胰臟癌常會壓迫到總膽管而引起「阻塞性黃疸」。3. 體重減輕:腫瘤會掠奪病患的體內的營養素,讓自己不斷的成長,造成患者的體重減輕。許秉毅表示,出現這些症狀時,腫瘤多已大於3公分,有周邊血管的侵犯或轉移到遠處的器官,無法作開刀治療。胰臟癌的高危險群包括:1. 新診斷的糖尿病: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新診斷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有3%有胰臟癌。2. 胰臟癌家族史:家族內有兩位以上的一等親有胰臟癌。3. 慢性胰臟炎4. 酗酒者5. 胰臟囊腫6. 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者:具有此基因突變的人罹患胰臟癌、卵巢癌、乳癌的機會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他表示,篩檢胰臟癌的目標是找出2公分以下的腫瘤,因為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有8成以上是可以手術治療的。不過目前醫界並沒有良好的篩檢工具可以找出這麼小的腫瘤。雖然CA-199是健檢中心常抽血檢驗的「胰臟癌指標」,但是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不到3成此一指標會高。腹部超音波也常用來篩檢胰臟癌,但常受腸胃氣體的干擾,無法完整的胰臟檢查。磁振造影檢查可能是較準確的胰臟癌檢查工具,優點是可找出2公分以下的腫瘤,無輻射線,但費用昂貴是其作篩檢工具的缺點。目前醫界並未把磁振造影檢查列入一般人的胰臟癌的篩檢工具,不過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患者,如果想要找出小於2公分以下的腫瘤,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