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手
富貴手是常見皮膚病,名為「富貴」,但富貴手多半與工作有關,由於每天接觸水、清潔劑及化學藥劑、戴塑膠手套等,使原本乾燥的皮膚在過敏原刺激下,手掌逐漸變得乾燥、粗糙,皮膚表面角質一層層剝落,出現潮紅、硬化,嚴重的連正常指紋也會消失;有些甚至造成手指、手掌皮裂、出血、疼痛,手無法伸直,又稱為「主婦濕疹」,若工作環境未改變,可能一再復發
- 症狀: 手部腹位乾燥 皮膚角化 指紋模糊 皮膚破裂
- 併發症: 甲溝炎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富貴手是常見皮膚病,名為「富貴」,但富貴手多半與工作有關,由於每天接觸水、清潔劑及化學藥劑、戴塑膠手套等,使原本乾燥的皮膚在過敏原刺激下,手掌逐漸變得乾燥、粗糙,皮膚表面角質一層層剝落,出現潮紅、硬化,嚴重的連正常指紋也會消失;有些甚至造成手指、手掌皮裂、出血、疼痛,手無法伸直,又稱為「主婦濕疹」,若工作環境未改變,可能一再復發
圓禿為落髮的一種臨床表現,俗稱「鬼剃頭」,落髮範圍依疾病嚴重程度,可以從局部界限清楚的單一或多處區塊的斑塊性落髮到廣泛性落髮,更嚴重甚至會造成全頭皮或全身性毛髮脫落。 是皮膚科門診常見的落髮原因。身體上任何有體毛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如眉毛、腋毛,多數以頭皮的落髮最常見也最為明顯。 在一些少見的嚴重案例中,圓禿會以廣泛性落髮來表現,而非斑塊狀落髮,臨床表現可能與其他的落髮疾病相似,需要仔細做鑑別診斷。 圓禿落髮在某些情況下會與全身性免疫疾病相關。目前針對圓禿的治療依嚴重程度有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尚有許多相關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
扁平疣是一種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引起的慢性皮膚病,好發於青少年的面部或手背,臨床顯現為皮膚贅生疣體,突起面扁平而光滑,分散或密集性地冒出肌膚,摸起來硬硬的,大小如米粒或綠豆,呈淺褐色,大部分對人體健康並無進一步的危害,若能及早治療還是比較好,避免留下疤痕或者色素沉澱。
黑色素瘤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細胞腫瘤,是皮膚癌中罕見的一種,但惡性程度高,是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較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但也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部及黏膜,通常以墨黑色或色澤不均的斑塊出現,也可能是凸起的腫塊。 黑色素細胞癌可產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大多產生在女性的下肢,男性的身上,東方人好發在指甲或痣邊不規則。
肝斑是一種黑色素沉著斑出現於顏面的皮膚病,好發於女性,也較常見於東方人,通常斑塊會呈現對稱分布,相當好辨識,而名稱的由來則是因為肝斑的顏色為黃褐色或黑褐色,近似肝臟的色澤,並非指這種病就是由於肝功能不好或肝臟欠佳所導致。肝斑依照色素沉澱的程度又可區分為表皮型(發於皮膚較淺層)、真皮型(發於皮膚較深層)及混合型三種。
脂漏性角化症是一種良性的表皮增生,與皮膚癌無關。有時只長少數幾個,有時也可以非常多的數目呈現。顏色通常是褐色的,但是從淡褐色到深黑色都可觀察到,病灶大小則是從數厘米到數公分皆可。身體任何部位都可長脂漏性角化症,但以頭臉部,胸部,背部及四肢是最常見的生長部位。脂漏性角化症最主要的特徵是病灶表面像蠟質外觀。 大部分的脂漏性角化症病灶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少數會有輕微的搔癢感。此種常見的疾病好發的年齡大約在五十歲左右,幾乎每一個人的皮膚在其一生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脂漏性角化症,因為數目常會隨著年齡增加,此症也被認為是年長者常有的皮膚症狀。
一種經常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很難根治,有些患者的病變皮膚會因為復發太多次,或是不當搔抓導致皮膚受傷而變得愈加肥厚、暗紅,患部遂形成皮革狀,有如牛身上的皮膚一般,因而又稱牛皮癬。乾癬的外觀為粗糙的紅色丘疹或斑塊,表面覆蓋許多銀白色的鱗屑,所以在大陸又有銀屑病的別稱。發病原因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不具任何傳染性。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的急性皮膚傳染病。通常經由空氣、飛沫或皮膚接觸傳染,流行季節多在冬季及初春,十歲以下的幼兒童較容易受感染,潛伏期約二到三週,症狀為泛疹出水泡、發燒、全身無力、食慾不振等。病癒之後幾乎可終生免疫,唯要留意的是多年後可能因免疫力的降低而復發,產生帶狀疱疹疾病。
灰指甲是一種發生於指(趾)甲及其裡層的癬病,由黴菌感染所引起,一開始通常只有單個指(趾)甲發病產生異變,不久就累及鄰近其他完好的指(趾)甲,患者的指甲結構會徹底改變,變形、增厚,且顏色呈灰白色,故名灰指甲。臨床上,又可分為四種類型:遠端側緣甲下型、近端甲下型、白色淺表型、甲板侵入型。 1、遠端側緣甲下型最常見,病狀為黴菌侵犯趾甲的遠端側緣使其增厚萎縮,患部以大腳趾為多數。 2、近端甲下型則好發於免疫力有缺陷的患者,由念珠菌屬在趾甲近端引起病變。 3、白色淺表型為須癬毛菌趾間,導致趾甲表面變形變色,狀如混濁白色雲霧因而得名。 4、甲板侵入型:最後黴菌整個侵入趾甲,致使趾甲結構完全喪失、脫落,便為灰指甲最終型。
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因為皮膚血管異常增生或是擴張,導致皮膚上出現不規則形的腫瘤。血管瘤一般僅會造成患者外觀上的不同,因而造成困擾,然而血管瘤也可能出現於全身各個不同部位,若是血管瘤出現於特定器官,如:呼吸器官、臟器…等,就有可能導致其他障礙。血管瘤可以發生在新生兒時期,但比較常在出生幾個月後才出現。全球新生兒發生血管瘤之機率約為1~2.6%,且男女比例為1:3,大部分的血管瘤在患者4~6歲時會自然消退,到了九歲更有90%的血管瘤已消失,僅留下輕微印記。
帕奇得氏症是乳癌的癌前病變,屬於早期癌症的一種,也是乳癌常見的併發症 之一。帕奇得氏症主要的疾病特徵是乳頭濕疹,然而與單純的乳房濕疹症狀同時出現與雙側乳頭的特性不同,帕奇得氏症患者常常只有單側乳頭出現症狀。帕奇得氏症與異位性皮膚炎的鑑別特徵則在於,患者濕疹處會具有明顯分界。研究指出,帕奇得氏症常於臨床上受到忽視,延誤診斷的時間可長達一年。
毛囊炎是體表的毛囊感染細菌所引發的一種化膿性炎症。根據病灶的部位又可分為:髮際瘡(發於頸部髮際)、鬍鬚瘡(發於下頷)、眉間瘡(發於眉間)、坐板瘡(發於臀部)等。小兒最常見於頭部,成人則只要有毛髮的部位都可能引發毛囊炎。一般輕微的毛囊炎,在用消毒水清洗或者塗敷抗生素藥膏於患部,約一至二週就可治癒,不至留下疤痕。
蕁麻疹是皮膚過敏的一種,特徵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塊紅腫的膨疹,大小形狀不規則;疹塊出現後,伴隨明顯劇烈的發癢感。如果發作時間短於六星期,稱為急性蕁麻疹,若長於六星期則為慢性。除了急性與慢性之分以外,尚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丘疹性蕁麻疹:對蚊蟲叮咬起過敏反應的蕁麻疹。 寒冷性蕁麻疹:受寒冷刺激引發的蕁麻疹。 日光性蕁麻疹:由日照引起的蕁麻疹。 壓迫性蕁麻疹:由緊身衣物加壓引發的蕁麻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發炎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劇烈搔癢、反覆發作,容易演變成慢性為主要特徵。濕疹依不同的疾病分類會有不同的型態,好發在不同的部位。急性發作時,以群集的小水泡、丘疹泡為主,針尖到粟米大小,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季節及部位,慢性期可以是紅色脫屑的苔蘚樣斑塊。 導致濕疹發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然而研究人員認為它是由過度活躍失調的免疫系統引發的。目前尚未發現濕疹的根治方法,但是透過規律治療和自我皮膚保養,例如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定期滋潤皮膚以及塗抹乳液或藥膏等,可以緩解瘙癢並防止濕疹再次發作。
蟹足腫是一種增生性疤痕,大多數患者與體質有關,若發生外傷傷口處理不佳時,會形成不斷增生的疤痕,通常出現在外傷發生後數周或數月甚至更久。蟹足腫比一般的疤痕肥厚且超過原來傷口的大小,如同螃蟹足般不斷往外長大。
香港腳又稱為足癬,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皮膚病,因溼氣而導致黴菌的感染,好發於夏季,具傳染性,後期可能發展蔓延至患者個人的其他部位,例如腹股溝、腋下等處,亦可能透過接觸傳染他人。醫學上分為三類型: 1、水皰型:腳趾間冒發大水皰,夏天最為嚴重,奇癢無比。 2、糜爛型:趾間除水皰外尚有紅腫發炎的現象,甚至感染細菌產生化膿潰瘍。 3、角化型:足部水皰很少或幾乎沒有,也不發癢,但腳後跟及足緣的皮膚表層不斷角化、脫屑和龜裂。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春秋,涵蓋各年齡層。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亦屬同一種病毒,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
德國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由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傳染力極強,經由飛沫感染上呼吸道後潛伏期約14~21天,臨床症狀為感冒常見的疲倦、輕微發燒、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脹等,約有半數患者會出現不規則丘疹,發疹從臉和頸開始,狀似紅色針頭細疹,接著散見上肢、軀幹及下肢,24小時後遍布全身,典型的病例出疹狀況只會維持約三天,經治療預後佳,併發症少,且終生得以免疫。 德國麻疹病癥溫和,但如果懷孕三個月內的孕婦感染德國麻疹,將可能造成「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使胎兒主要器官受損或畸型,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智能不足、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恐造成死產、流產。因此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婦女應特別注意。 德國麻疹目前已有疫苗可以使用,流行病例減少許多,目前的防治重點多放在孕婦感染。
雄性禿是一種跟雄性荷爾蒙和基因遺傳有關的落髮。先天的基因遺傳使得頭皮毛囊對雄性荷爾蒙比較敏感,逐漸導致頭皮毛髮變細、毛囊萎縮以及落髮。雖然主要發生在男性,但女性也可能會發生。 雖然都是雄性禿,但男性雄性禿及女性雄性禿表現方式不盡相同。台灣大約有20%的男性40歲以前會發病,而患者比例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大部分雄性禿是沒有合併的相關疾病。如果沒有相關的症狀,不一定需要執行進一步的檢查。 但是有一些文獻有提出,男性會有比較高的比例會罹患代謝性疾病、高血壓以及攝護腺肥大。女性患者則可能合併雄性素過多症,就需要找出背後引發的原因,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主要症狀有: 1.雄性禿的毛髮髮幹直徑變細、長度變短,整個頭髮也會覺得變薄變塌,頭髮摸起來較細較軟。 2.患者常伴隨頭皮出油量增加以及毛囊炎,少數可能有頭皮癢或痛的狀況。 3.落髮的位置會依性別而有所不同: 男性:先前額髮線退縮(M字型髮線),接著頭頂毛髮稀疏(地中海型禿),到晚期前額到頭頂完全禿髮。患者會保留兩側顳葉及枕部的頭髮。 女性:女性掉髮以頭頂或頭髮分線的地方為主,再慢慢擴散,髮線不一定會退縮。
淋病與梅毒一樣屬於皮膚性病的其中一種,淋病感染的病原菌全名為奈瑟氏淋病雙球菌(N.Gonorrhoeae,簡稱淋菌),主要是藉由性接觸傳染,潛伏期長短不定,通常臨床症狀會在感染的三天後開始發生,不過如果性生活過度、身體虛弱、加上酗酒抽菸等惡習因素,可能使潛伏期縮短,加速發病。淋病主要影響人類的生殖器官,無論男女,皆會受苦於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的發炎、腫痛、化膿、滲出體液等,最後嚴重的還可能蔓延至心臟、肝臟、腎臟或其他臟器,損壞原本的運作功能。淋病也會影響新生胎兒,致使他們併發眼疾失明。 目前淋病仍是全球流行的傳染性病,過去二十年來染病人數還有直線上升的趨勢。在台灣,淋病被衛生署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應於診斷後一週內通報。
梅毒是一種慢性傳染的皮膚病,又可視為性病的一種,因為它通常是經由性交而傳染。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蒼白螺旋體,簡稱TP),潛伏期約三星期。第一至第二期的梅毒最具傳染力,不分種族、性別和年齡均可能得病。初期症狀是先在局部皮膚或黏膜發生潰瘍,第二期則好發全身性紅疹,第三期會造成循環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病變。由於病程漫長,且會因個體的抵抗力與自體反應機制的不同有所變化,整體的臨床表現帶有非典型特徵,某些個案在感染後甚至可以潛伏多年,終身都無明顯發病,因此,梅毒又有「偉大的模仿家」之別稱。 目前梅毒仍是流行於全球,普遍存在的性傳染疾病,與肺結核、痲瘋並列為世界三大慢性傳染病,而在台灣,梅毒被衛生署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應於診斷後一週內通報。
所有關於皮膚的疾病統稱為皮膚病。皮膚病的種類繁多,醫學上正式定名的就達上千種,一般常見的有:手腳癬、雞眼、灰指甲、溼疹、過敏性皮膚炎、唇炎、富貴手、曬斑、痤瘡、水痘、麻疹、乾癬…等。其他如小兒尿布疹、痱子、異位性皮膚炎、紅斑狼瘡、病毒疣、帶狀疱疹、還有痲瘋及性病、節肢動物所引起的疥瘡等等,也都屬於皮膚病的範疇之內。幾乎人人都有過皮膚病的困擾,多數症狀比較輕微,治療率高,但少數嚴重的卻可能危及性命。
是指肌肉組織產生了發炎的現象,進而導致肌肉纖維的損傷,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漸進性肢體近側肌肉無力。皮肌炎比多發性肌炎多了皮膚症狀,初期以為是單純過敏.肌炎好發的年齡在青春期之前及四十歲左右,在台灣皮肌炎比多發性肌炎發生率高,年輕成人女性比男性多,此症不明原因,年齡越大者預後越差。確切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環境、藥物有關。 這個疾病不論是小孩或成人,也不論是男性或女性皆可罹患,而男女的比率約為1比2。至於罹患成人型的皮肌炎者或多發性肌炎者,其合併發生惡性腫瘤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尤其是以合併鼻咽癌為最多。此病年發生率約為人口的百萬分之五,因此台灣每年大約會出現一百多位新病人。
一種常見的嬰幼兒病毒感染疾病,好發於六個月至兩歲間的孩童,感染季節以春秋交替為多,主要是疱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所引起,患童會出現發高燒到39~40度、輕微的流鼻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當發燒漸退時開始出全身性的玫瑰色細小斑丘疹,而這也是玫瑰疹即將尾聲的徵兆;出疹從軀體開始,再向四肢延伸,但並不會癢,也不會有小皰,大約在1~3天內消退。 玫瑰疹算是良性疾病,一般來說不會有嚴重的併發症,一週內可望痊癒。少數可能會因高燒而引起熱痙攣抽筋的神經症狀,但持續幾分鐘後會自動停止。另更少數抵抗力極差的嬰幼兒才會出現併發症。
疥瘡是一種由疥蟎蟲(Sarcoptes Scabiei)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其主要症狀是嚴重搔癢,因而常被誤認為過敏症狀,初期不易發現、就診。疥蟎蟲的大小僅約0.3mm,肉眼無法看見,不會飛行,主要的移動方式是爬行,且在離開人體約兩週後才會死亡。因此除了接觸到來自疥瘡患者的皮膚外,更可能藉由衣服、棉被等方式感染。皮膚有皺摺處,如:陰部、腋下、手指間、下腹、屁股、乳房下方、腳趾縫等處,最容易感染疥瘡。此外,人多群聚的地方,如照護中心、軍營、監獄,是疥瘡最常被發現的地點。
恙蟲病是由一種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蟲(恙蟎)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發熱性疾病。此病是屬於國內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醫師若診斷疑似恙蟲病,應於一週內完成通報。其潛伏期通常為9~12天,在亞太地區,如: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十分盛行。恙蟎蟲是一種肉眼不可見的小型寄生蟲,蛛形綱恙蟎科,以齧齒動物,如:老鼠,及哺乳類,如:貓、狗,以及鳥類等為宿主,其中又以齧齒類為主。恙蟎蟲一旦感染到恙蟲病病原體,其幼蟲也會成為帶原生物。在臺灣,恙蟲病的病媒主要是地里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人類在野外、草叢中,若遭具傳染性的恙蟎幼蟲叮咬,經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此病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
皮膚癌是指皮膚表面發生的惡性腫瘤,好發生臉、頸、手臂常被陽光照射的部位,最常見的三種為: .基底細胞癌:為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通常看起來表皮周圍光亮凸出;呈現膚色伴隨有微血管擴張的小腫塊,中間偶爾有潰瘍傷口,70%到90%發生在臉部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 .鱗狀細胞癌:皮膚外觀上多半為突出的屑狀角化腫瘤或潰瘍,容易發生在陽光長期照射之處,如耳朵;臉部;唇和嘴部,有時會發生在腿或腹壁等受到慢性傷害或輻射的部位。鱗狀細胞癌通常會發展成如蕈樣狀的腫塊。 .黑色素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較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但也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部及黏膜,通常以墨黑色或色澤不均的斑塊出現,也可能呈現凸起的腫塊。
皮膚過敏是一種人體過敏的形式,臨床表現在皮膚上,多發於敏感性肌膚或敏感體質。從醫學角度來看,皮膚過敏指的就是,當皮膚受到各種刺激,如化學製劑、化妝品、花粉、某些過敏原食品、污染的空氣、沙塵等等,導致皮膚出現了紅、腫、癢、脫皮、甚至演變出較嚴重的過敏性皮膚炎等病症。現代環境污染嚴重,人造物、添加劑又多,致敏機會有節節攀升的趨勢。
尖銳濕疣,俗稱菜花,又稱肛門疣貨尖形濕疣,是一種常見且令人困擾的疾病。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第 6 型及的 11 型所引起的疣狀贅生物,主要侵犯肛門及會陰部的皮膚。外觀上,看起來如同花椰菜一般,大小可從筆頭至豆子般不等。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所引起,這種病毒的傳染方式是藉由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傳染,如性交或肛交。
雞眼其實就是局部的表皮異常增厚所造成的增生角質層,好發於足底前端及腳趾,也有長在手指或手臂上的,其形狀呈圓錐體,圓錐的底長在皮膚表面,尖端的頭則深嵌入真皮中,壓迫神經末梢,一旦受到外力再擠壓就會引起明顯痛感。 雞眼又有軟、硬之分。軟型雞眼通常發生在趾間,尤其是第四與第五趾間,質地白色而溼軟。硬型雞眼則好發於小趾外側、趾頭背側(尤其是骨頭隆起處),質地乾而硬,屬於發展到最嚴重程度的雞眼。在治療上由於和生活習慣例如穿鞋、走路姿勢有關,不易根治,但當去除壓迫或摩擦的主因之後,多數的雞眼是可以自行變軟,恢復成正常的皮膚結構。
狐臭的俗稱,指的是某些人體在排汗時會散發特殊異味的症狀,成因與個人腋窩的大汗腺分泌有關。屬於原發性,且多半會遺傳,大多於青春期性荷爾蒙刺激時開始產生,中、老年後腺體漸萎縮,味道也就消失。此種特殊的症狀雖然不致影響人體健康,但很容易帶給其他人不愉快的氣味,使狐臭者備受心理壓力。如果可以想辦法減少或擦去腋窩下汗液的分泌,將可降低臭味產生。
脂肪瘤是一種皮膚良性腫瘤,由成熟的脂肪細胞過度增生而成,外觀軟軟圓圓,最外層包有一層薄薄的纖維膜,內含許多纖維束,有時還包含不同比例的血管、肌肉、軟骨、骨髓細胞、汗腺、胸腺、甲狀腺等伴隨增生,腫塊的邊緣清楚,可推移,最常見於四肢或軀幹等皮下的軟組織層,但也有生長在人體內的器官,如胃腸壁、腹腔、筋膜等,所以依照不同的部位又可細稱為皮下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腎錯鉤瘤、肝錯鉤瘤等。一般長在軟組織層的脂肪瘤,較少發生惡性病變;但如果長在內臟或是後腹腔就要定期追蹤,一旦發現脂肪瘤突然變大或邊緣變得不清楚,就有可能是其他病變導致脂肪瘤惡性變化,或是良性脂肪瘤轉為惡性腫瘤。 腫瘤數目若只有一個,稱孤立型脂肪瘤,兩個以上的則稱多發性脂肪瘤。通常感覺不痛不癢,但如果剛好長在血管或神經密集處,就可能因為血管自然收縮或壓迫到周圍的神經與牽動組織,引發明顯的觸痛現象。臨床上,脂肪瘤最小有一公分,最大可能逾十公分以上。多發性脂肪瘤可進一步追溯出家族病史,若懷疑有惡化的可能、局部疼痛不已、或瘤體特大影響美觀及生活,便要就醫處置,可採取手術摘除,或以打洞抽脂的方式將脂肪瘤用碎之後,由洞孔抽除。
唇皰疹是在口腔附近或面部其他區域形成的紅色、充滿液體的水泡。在極少數情況下,手指、鼻子或口腔內可能會出現唇皰疹。它們通常以斑塊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唇皰疹可能會持續兩週或更長時間。 一種稱為單純皰疹的常見病毒會引起唇皰疹。它們可以通過親吻等密切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即使它們不可見,也具有傳染性。 5歲以下的兒童口腔內也可能有唇疱疹,並且這些病變通常被誤認為是口腔潰瘍。口腔潰瘍僅涉及粘膜,不是由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 唇皰疹無法治癒,它們可能會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復發。口服抗病毒藥物可用於治療唇皰疹並防止它們復發。
痤瘡,俗稱「青春痘」。是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發炎而產生的症狀。好發於青春期的青少年,但成年男女也可能會有青春痘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毛囊皮脂腺分泌旺盛,阻塞毛孔而造成。痤瘡主要分為二大類別: ●非發炎型痤瘡:包括白頭粉刺及黑頭粉刺,屬於初期的痤瘡症狀。白頭粉刺又稱閉合性粉刺,開口不明顯;黑頭粉刺又稱開放性粉刺,位於毛囊口的頂端,造成毛孔擴張。 ●發炎型痤瘡:則包括丘疹、膿皰和囊腫。因初期痤瘡症狀出現後,皮脂腺持續分泌、皮脂堆積在毛孔內而發炎惡化形成的症狀。
甲溝炎是一種發生在趾(指)甲周圍皮膚的化膿性感染症,患部包括指甲兩側的旁甲溝(負責包住側邊指甲),以及底部的近側甲溝(內含製造指甲的甲髓),症狀有紅、腫、痛及化膿,足部手部都有可能發病。 依據感染到的細菌或黴菌種類,可分為兩大類: 急性甲溝炎,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也有單純性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慢性甲溝炎,致病的病原體較多且複雜,可能有細菌也有黴菌,如格蘭氏陽性菌(鏈球菌)、陰性菌、念珠菌、厭氧菌等。 另有一種重複性甲溝炎,主要因指甲內生,插到內裡造成傷口,容易反覆發作較難根治。
單純皰疹是一種傳染性的皮膚病,由單純皰疹病毒(HSV,Herpes simplex virus)所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及直接接觸患者傷口或分泌物所傳染。一般潛伏期約二到十天,主要症狀為出現一群小水泡,接著水泡破裂、潰瘍、結痂,病程約二十天。可分為原發性感染及復發性感染,原發性僅少部份患者會出現水泡或潰瘍及疼痛的症狀。水泡裡有病毒,除了無法避免的外力,不要刻意去擠破,水泡破了將使病毒到處散播。 依病毒侵犯人體部位之不同,又可分為兩型: 第一型單純皰疹(HSV -1),病灶主要出現在口腔、唇、眼、耳、頰等處的黏膜和皮膚,常見於嬰幼兒或兒童期的小孩,由家人或朋友的親吻、共用食器、毛巾所傳染,症狀為水泡或潰瘍及輕微疼痛感。此種皰疹也可能感染皮膚傷口,如在手指上的傷口即稱皰疹性膿指症。 第二型單純皰疹(HSV -2),病灶多為生殖器附近的黏膜和皮膚,也稱為生殖器皰疹,傳染途徑大部分是藉由性行為直接接觸,或新生兒經由母體產道感染。第二型的臨床症狀初次不明顯,不易追溯感染來源,二度復發時則有顯著的皮膚起水泡、潰瘍、刺痛,還可能產生排尿困難、尿尿有灼熱疼痛感、發燒、肌肉痠痛等。
粉瘤是皮膚病中常見的皮下腫塊疾病之一,只要是成年人都可能誘發。主要因皮脂腺阻塞或外力穿刺傷而形成。特徵為膚色的皮下突起,鼓起的表皮中心常會看到一個小黑孔,有時稍加擠壓,會跑出一些帶酸臭味的粉狀物質,因此又有粉瘤之別稱。 粉瘤絕大部分屬於良性,有的明顯隆起於表皮,有的則深埋真皮內,乍看和青春痘很像,但由於粉瘤內含廢棄角質,不像青春痘只是單純的毛囊發炎,所以並不會自行消退,更可能隨時間愈長愈大。最好當發現皮膚一有異狀時,盡早就醫交由專科醫師確診,視粉瘤的大小及嚴重性可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局部藥物注射、雷射治療、切開引流、手術摘除等。不過若想要徹底根治,最好還是選擇及早開刀,趁粉瘤愈小的時候開刀處置,疤痕會愈小,復原得也愈快。當粉瘤破時,會有發炎症狀,此時可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沒有發炎的粉瘤,使用抗生素是無效的。
過敏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幾乎人人都有過類似經驗,當人體接觸到某些特定的小分子外來物,免疫系統會在體內起一連串的免疫反應,表現在外的就是打噴嚏、流鼻水、流眼淚等,大部分的過敏病都不至於危害性命,不過也有情況嚴重的,例如急性呼吸困難引發休克而死亡。如果長期反覆發病,也會對生活造成不小困擾。在台灣,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 ●呼吸道過敏:包括過敏性鼻炎、花粉熱、氣喘等,症狀多涉及上呼吸道症候群。 ●眼睛過敏:過敏性結膜炎。 ●皮膚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溼疹、蕁麻疹。 ●食物過敏:吃進某類食物後不久,胃腸道開始出現不適,或引發急性蕁麻疹。 ●藥物過敏:外用或吞入某些藥物所引發的類感冒症狀。
專指鼠蹊部的黴菌感染,與足癬(香港腳)為同一種病原體,當黴菌感染到了人體的大腿內側、臀部、會陰等私密部位所引發的皮膚癬病,就稱為股癬。俗稱的「胯下癢」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股癬,臨床診斷上需謹慎與紅癬、牛皮癬、溼疹及脂漏性皮膚炎等其他相近的皮膚病區別清楚,以對症下藥,盡早治療,避免病情向外擴大,侵犯整個大腿和身驅。治療上需耐心擦抗黴菌藥膏,若症狀較嚴重可能還需搭配口服抗黴菌藥,用藥務必配合醫師指示,若見好轉即自行停藥,很容易再復發。
這是一種因為體熱出汗過多所引發的皮膚炎症,醫學名稱為汗疹。多發於悶溼高溫的夏季,以汗腺功能發育未全的嬰幼兒發生機率最高,大部分病況輕微,一兩週內即會隨自體免疫的調節而消失。按照臨床汗腺受阻部位的深淺,又可細分為三類: ●晶型汗疹:發生在皮膚最表淺的地方,角質層的汗管開口遭阻塞,而長出一顆顆透明的小水泡。 ●紅斑汗疹:是最常見的痱子種類,發生在皮膚較深層,靠近真皮層的汗管被阻塞,而出現一大片密集性的紅色丘疹,令人又癢又刺。另有一種膿皰型汗疹,與紅斑丘疹近似,但丘疹內多了膿皰,癢和刺痛的感覺也更加遽,通常和紅斑汗疹或深層汗疹混合一起發病。 ●深層汗疹:因表皮層與真皮層交接處的汗管受阻塞所形成。 前二種一般人都可能發生,尤以嬰兒更常見。而深層汗疹則是長期在熱帶地區炎熱戶外工作的人較易得。
汗皰疹是一種好發於手腳的皮膚炎,症狀為一顆顆透明帶癢的小水泡,由於出現的部位多集中在手掌、手指側面或腳掌、腳趾側面,這些手腳汗腺發達的地方,故稱汗皰疹。水泡約兩到三週可望自行消退,最佳治療期就是在水泡剛冒發時、也是最癢的階段。 汗皰疹實際上與個人排汗功能的問題無關,而是一種體質反應。容易復發,不易根治,治療上須同時調整日常生活習慣,減少壓力、熬夜等刺激因子。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持續性的皮膚過敏疾病,與家族遺傳有關。最常在嬰兒期或兒童期就開始發病。主要特徵為病灶奇癢無比,尤其晚上睡覺時特別癢,睡眠品質不好進而影響白天的課業、工作。 嬰兒型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症較集中在前額與頭皮,冬季雙頰或頸部會出現乾燥脫皮的現象,患部伴隨搔癢導致嬰孩哭鬧不安,不易入睡。之後,會慢慢轉移到四肢的屈側,如手肘窩、膝窩。而兒童型及成人型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灶會轉到四肢的伸側。急性發作起來的搔抓可能使皮膚損傷帶有滲出液,長期下來造成該部位皮膚增厚、膚質變粗,顏色也變深,就像又粗又黑的象皮一般,儼然變成慢性溼疹的外觀。 通常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同時還會帶有多個個人或家族性的過敏性鼻炎、氣喘、蕁麻疹或過敏性結膜炎等病史,也就是所謂的異位性體質。多數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況可望緩解,但也有些是在青春期過後或到成年期才發病,然而大抵皮膚狀況均屬敏感,易於發炎,為避免刺激與惡化,應積極把握住五大原則:避免皮膚乾燥、天氣熱、流汗、曬太陽、壓力大和焦慮。
貓抓病是受到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 henselae)感染時所產生的疾病。一般來說,不論是家貓、流浪貓,都可能帶韓瑟勒巴通氏菌,因此貓抓病患者通常是因為遭到貓抓、舔或咬傷,引起韓瑟勒巴通氏菌感染,主要會造成紅色丘灶,約有50~90%的個案於抓傷部位出現丘疹;如果感染韓瑟勒巴通氏菌的患者,是平時免疫力好的大人,只會淋巴結腫大、輕微發燒,但如果是5歲以下幼兒、老人或免疫力較差的患者(癌症病患、器官移植病人及愛滋病帶原者或患者等),容易發展成全身性感染,導致神經視網膜炎、腦膜炎、心內膜炎、肝臟及脾臟的細菌性紫瘢(bacillary peliosis)等。 相關流行病學資料: .貓抓病沒有特別地域性,全世界都有可能出現,但較為罕見。美國每年貓抓病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四。 .臺灣病例概況:臺灣在2007年通報179例,確定病例7例,大約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為0.03。(資料來源為疾病管制署) (1)性別:無差異。 (2)年齡:常見於小孩及年輕人。 (3)月份:常見於夏末及秋冬。 (4)地區:無差異。
萊姆病是由一種名為伯氏疏螺旋體 (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lato) 的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此微生物主要生長在硬蜱(tick)屬的壁蝨或其餘吸血昆蟲的腸道內。當叮咬人或動物時,會藉由唾液進入體內,會造成人體或動物關節及神經相關的症狀。 感染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有頭痛、輕微發燒、全身疲勞、寒顫等。被壁蝨叮咬後3至30天中,超過半數的人會出現圓環狀的皮膚症狀,稱作慢性遊走性紅斑 (erythema migrans),可能會有局部灼熱感。約在3至4周消退。未受治療則可能引發關節炎、神經系統或心肌、肌肉的病變。
GPP是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的縮寫,中文名稱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也有寫做全身性膿皰性乾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是一種罕見的嗜中性白血球增多皮膚疾病,症狀特徵為皮膚出現脫皮、紅斑和廣泛的無菌膿皰,急性發作時會出現膿皰合併發燒等嚴重全身型反應,包括發燒、發冷、疲勞、嚴重疼痛、灼傷感。病程難以掌握,容易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未予治療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全身性膿皰性乾癬)也有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目前國際間已有針對全身型膿皰性乾癬發炎途徑進行阻斷的生物製劑研發問世,針對性抑制作用阻斷IL-36所驅動發炎反應,達到治療全身型膿皰性乾癬的效果。根據研究顯示,經過這樣的精準治療,有些病患可在24小時內達到顯著療效,超過一半以上的患者能在一周左右完全清除膿疱,快速改善皮膚症狀,穩定病情。衛福部健保署已於2024年7月起,將新藥納入暫時性給付。
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與體質有關,天氣悶熱病發的人數會增加約兩成。初期的症狀為臉部泛紅,在兩頰和鼻子間就像曬傷似的起斑,感覺也像喝了酒一樣發紅,而且帶有熱熱或刺刺的感覺,過一陣子暫時消退,但是還會反覆出現,久而久之可能繼發紅疹、膿皰等較嚴重的症狀。依照臨床診斷又可分為四型: ●紅斑血管擴張型:臉部持續泛紅數小時到數天,並可能出現血絲。 ●丘疹膿皰型:除了臉部持續性泛紅之外,尚合併有類似痘痘症狀的紅色丘疹及膿皰,易被誤認為長青春痘;差異處在於,酒糟性皮膚炎的膿皰沒有粉刺,青春痘有粉刺。 ●鼻瘤型:皮膚與皮脂腺增厚而形成局部腫瘤,例如酒糟鼻。 ●眼部型:酒糟性皮膚炎的患者過半數還伴隨了眼睛乾澀、流淚、刺激灼熱感、眼皮紅腫發炎等過敏症狀。
天疱瘡是一種皮膚黏膜自體免疫水皰性疾病。為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水皰疾病。這種疾病是因為患者自體的B 細胞產生抗體,攻擊皮膚細胞間的橋樑--「細胞間隙蛋白」,這種蛋白本來是負責把細胞跟細胞連在一起,就像是水泥把磚塊黏在一起,當這個蛋白受到攻擊後,表皮細胞就變成一塊、一塊獨立的磚塊,再也無法連在一起,使得患者皮膚輕輕一碰就破皮、起水泡。 此症好發於 50~60歲中年人,男女間無發生率差別。每年每百萬人約0.5~3.2人的發生率。可依症狀分成四種型態: 尋常型天疱瘡、增殖型天疱瘡、落葉型天疱瘡和紅斑型天疱瘡。
一種和皮脂分泌有關的皮膚炎症,好發於人體皮脂腺分泌旺盛之處,例如頭皮、額頭、眉毛、眼皮、鼻兩側、耳前後、顏面人中、前胸、後背、腋下等。當皮脂分泌過多就成「油性脂漏」,如果過少便成「乾性脂漏」,兩者都屬於皮脂失衡現象,會進一步造成皮膚發炎、紅腫、起疹的病症。 一般來說與遺傳和體質有關,大致可分為嬰兒型與成人型。嬰兒型多發生在出生後數個月內,多數在週歲前會自己痊癒。而成年才發病的,通常與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免疫力下降、季節轉換有關。且成年後才患病的人再發率很高,容易演變成慢性病,只能長期治療並搭配生活型態的調整,很難根治。
褥瘡即俗稱的壓瘡,指的是皮膚或皮下組織同一患部長時間受到壓迫或摩擦,血液循環受阻而產生的壞死現象。全身各處只要會與外物產生接觸面的,長期下來都可能引發褥瘡,一開始局部組織往往會先傳達一些異常警訊,像是某部位的皮膚經壓迫過久發紅,而這塊紅斑印過了三十分鐘也還沒消,即可能就是第一期的褥瘡。此時如果不馬上改變施壓點,如翻身、按摩等,以改善血液循環問題,皮膚患部就會開始出現水泡、表皮破損,不長毛髮,真皮裸露,潰爛的周圍會滲出組織液,此進入第二期。到第三期,皮膚的潰瘍會逐漸深入侵犯皮下組織,產生大量的化膿漿液。第四期的褥瘡,潰瘍會更深及肌肉和骨頭處,甚至形成廔管,同時有壞死組織的滲液出現,發黑發臭。 整個病程發展極快,等到最嚴重的褥瘡傷口形成,短期內要想治癒也很難,還容易併發敗血症、截肢、甚至致死,所以最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青春期後分泌物會隨月經周期變化,一般在排卵前後量會變多,也變得較清澈且富有延展性,有潤滑功用以助精子通過,之後變得較濃較混濁。停經後則稍微減少。正常的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 當分泌物有以下特徵時,建議就醫治療: .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 .顏色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 .樣態呈現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 .下體紅腫、疼痛、搔癢難耐。 .小便時或性行為時有灼熱剌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