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生死
共找到
504
筆 文章
-
-
2022-0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原本對新冠病毒興致缺缺 為何輝瑞最後決定與BNT合作開發疫苗?
▌BNT與輝瑞聯手合作 到了二月底,吳沙忻和BNT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二十種不同的候選疫苗。他們想趕在年底前推出一款疫苗,但眼前還有重重的關卡:他們必須在世界各地測試他們的候選疫苗、取得監管機構核准、生產大量的疫苗,並送到全球民眾的手裡。吳沙忻知道,對他的一千五百名員工來說,要克服所有挑戰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他認為是時候尋求協助了。 不久前,吳沙忻才和輝瑞的科學家菲利普・多米策談過,對方建議他不要跟著研發新冠疫苗。吳沙忻決定和輝瑞公司的其他人談一談。三月一日,吳沙忻打給輝瑞的資深科學家凱瑟琳・詹森。 當時,兩家公司已經花兩年的時間共同研發mRNA流感疫苗,因此他與詹森會定期討論他們的研究進度。然而,在這次的通話中,吳沙忻說他想討論另一件事。他向詹森簡述他與BNT所做的新冠肺炎初步研究,並告訴她BNT有信心研發出有效的疫苗。「你們想要一起研發新冠疫苗嗎?」吳沙忻問道。詹森毫不猶豫。「這還用問嗎?」她說。「我們當然有興趣。」在過去的一個月,詹森和輝瑞的同事一直在討論是否能研發一款藥物或是疫苗來阻止病情擴散。他們認為 mRNA疫苗能讓人體產生冠狀病毒的棘蛋白,似乎是目前最快、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由於新冠病毒仍存在許多未知之處,科學家無法確定該刺激哪些部分的免疫系統以產生保護力。但mRNA疫苗似乎能同時誘發中和抗體並活化T細胞,輝瑞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另一項優勢。BNT和輝瑞藥廠很快就達成協議,決定共同分攤剩下的研發費用並共享未來的收益。但是,這項計畫並不是輝瑞的首要任務。輝瑞藥廠必須同時關注數十項的藥物與疫苗研發計畫,而且當時許多輝瑞的科學家不相信新冠病毒會構成足夠的威脅,不需要投入如此大量的時間與資源來研發疫苗。 就在吳沙忻打給詹森的隔天,輝瑞藥廠對於新冠病毒的立場將大幅轉變。 ▌大藥廠會見美國總統三月二日,多位世界頂尖的藥廠高層飛到華盛頓特區會見川普總統、總統幕僚、美國國衛院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佛奇等人。出席的藥廠代表包含嬌生、葛蘭素史克藥廠、賽諾菲(Sanofi)等公司,另外還有莫德納的班塞爾、Novavax的史丹利・爾克;輝瑞則是派出首席科學家麥可・杜爾斯坦代表公司出席。 這些藥廠高層排隊通過層層安檢關卡,進入白宮西廂辦公室。受邀的與會者太多,以至於會議在最後關頭轉移到橢圓形辦公室旁邊的大型會議室,不過等到藥廠高層都找到位子後,即使是大型會議室也感覺十分狹窄。川普在會議室裡走動,詢問藥廠高層研發疫苗與藥物的進度。班塞爾沒有讓總統失望。他坐在川普總統和麥克・彭斯副總統對面,言談中充滿自信,表示莫德納的疫苗將在未來幾個月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隨後會立即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班塞爾做出的承諾,時程實在太趕,令在場有些人坐立不安,他們覺得這個時程不切實際且過於樂觀。但川普看起來卻非常期待,他想跟班塞爾確定莫德納何時可以端出疫苗的成品。 「所以你是說,一年內?」川普說。接著佛奇出聲了,他似乎很擔心班塞爾過於誇大疫苗計畫的進程,而這個計畫就是跟美國國衛院共同進行的。 「一年到一年半。」佛奇告訴總統,總統聽到這消息似乎不是很高興。輪到輝瑞高層杜爾斯坦發言。雖然輝瑞近期有跟BNT合作研發新冠疫苗,但他並沒有對川普提及此事,而是說輝瑞希望可以研發遏止新冠病毒猖獗的藥物。他在白宮與他人私下聊天時,有提到未來可能研發的疫苗,但一直繞著疫苗轉似乎不合時宜,因為許多紐約的同事仍認為新冠病毒最終會失敗,如同以前有許多人也這麼認為。 然而,自華府返航的路上,杜爾斯坦回想起這場會議有多重要,以及人類將要面對的病毒威脅有多嚴重。會議中見到藥廠高層與科學家的發言,還有川普總統現場提問,都讓杜爾斯坦記憶猶新。 「你置身於(白宮)內閣會議廳,這間會議廳就是簽署戰爭條約與和平協議之處。」 他說,「我漸漸意識到,我們正迎來一場世界大戰,對象是看不見的隱形敵人。」 杜爾斯坦在飛機上思考著病毒可能的發展走向,他開始變得愈來愈緊張。 這可能會是一九一八年的疫情重演,他想。 到達紐約後,杜爾斯坦打給輝瑞執行長艾伯特・博爾拉,建議他全力衝刺研發疫苗。博爾拉也有同樣的想法,公司其他高層也有志一同,包括先前扯後腿的那些人,如菲利普・多米策。多米策一個月前才警告吳沙忻不要被新冠病毒分心,但現在感染案例與日遽增,多米策開始敦促輝瑞要全心投入。 「我的熱情已經轉換跑道。」他說。有些輝瑞科學家更是第一手目睹新冠病毒造成的影響。詹森和同事持續來到輝瑞位於曼哈頓市中心的辦公室,有時候,他們會看到冷藏貨車,裡頭裝著的是還來不及下葬的新冠肺炎患者,如此令人不寒而慄的景象,讓科學家想努力的心更為堅定。 「無論付出多少代價,」博爾拉告訴幾位高層,「我們都要成功。」 如果輝瑞要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動作快,博爾拉告訴他的團隊。他想要十月前就看到疫苗,這個時程讓一些科學家心驚膽戰。博爾拉想到了一個加速研發時程的辦法:如果這些研發疫苗的步驟不是按照順序輪流,而是同時進行呢?也就是說,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臨床試驗、製造、配送,全部同步進行,而不是等前一階段成功再進行下一個。也許,這能讓輝瑞和BNT只要幾個月就能產出疫苗,而不用花上幾年。這種方法價格不斐,但博爾拉覺得值得。 「既然要做,那就全力以赴。」博爾拉告訴團隊。 ※ 本文摘自《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作者:古格里‧祖克曼譯者:張玄竺, 廖月娟, 鍾榕芳, 黃瑜安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2-20 養生.人生智慧
在戰爭中失去雙腿 訪台送疫苗的美國參議員譚美.達克沃絲如何適應截肢人生?
譚美.達克沃絲為現任美國聯邦參議員(2017至今),也曾擔任美國聯邦眾議員(2013-2017)。在此之前,她曾在軍中服務23年,並於2004年伊拉克戰爭中,在駕駛直昇機時遭受敵軍攻擊而失去雙腿。不可思議的是,在重傷之下,譚美仍奮不顧身,一心掛念同袍的安危。她的英勇為她贏得紫心勳章。而她的同袍冒死救回她一命的情誼,也讓她決心活著的每一天都要對得起他們。「有看到我的腿嗎?」所以說,我是華特里德的開心戰士,總是盡量保持正向樂觀。一來是因為我大半時間確實心情很好,二來是我想以身作則,做出軍人榜樣。我結束華特里德療程的多年後,我的主治醫師葛斯‧格林威(Garth Greenwell)上尉對我說:「譚美,妳是最差勁的病人,因為妳從不老實招來有多痛。我知道妳傷勢有多糟,可是妳永遠強顏歡笑。」私底下,其實我也有傷心欲絕的時候。我在伊拉克處於人生的體格顛峰,正值三十六歲盛年,身強力壯,從事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如今僅僅因為一枚火箭榴彈飛來,我陷入了無窮盡的痛楚,細菌感染纏身,不但失去雙腿也可能再失去一條手臂,就連想提筆寫自己的名字都難上加難。在心情最黑暗的時刻,我會想到自己被炸飛的右腿。它現在在哪裡啊?還有殘骸躺在伊拉克偏僻的棕櫚樹叢裡嗎?會不會有隻狗發現了我的腿,叼起來跑到樹下啃呀啃?我的身體竟然殘留在敵方領土,我好恨啊!我試著轉移心思,可是那些畫面一再跳出腦海。我既痛苦也傷透了心,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就像那一圈掩護我的篷車,我也在心裡創造出一幅畫面,幫自己度過難關。每當我想腿想到難過得受不了,我就想像有個能上鎖的盒子。我會在腦海描繪自己把情緒放進那個盒子,轉動鑰匙上鎖,再把盒子束之高閣。這麼一來,我至少能暫時免於憂傷喪志,有力氣繼續做復元該做的事。雖然如此,還是要多年過後,我才有能耐不再去想右腿的殘骸有何下場。我也不只為了腿感到悲哀。有天晚上,我跟布萊恩在他費雪之家的住房休息,我們打開電視,《超級名模生死鬥》剛好開始。我看著那些女孩子身穿短裙高跟鞋,在伸展台上高視闊步,既美豔又性感,我突然像被一巴掌打醒:我再也不能那樣穿衣服,也不會有那種外表了。雖然我對自己的身分認同主要是直升機駕駛和軍人,但也喜歡打扮得漂漂亮亮、展現有女人味的一面。可是從今以後,我只能挑實穿的衣服,坐輪椅時能舒服搭配鈦合金義肢的款式。我哭了起來,對布萊恩說:「爛死了,我再也回不去了。」布萊恩摟住我。「對啊,真討厭。」他先這麼附和我,又微笑說:「可是從此以後,妳都能在安全、快樂的人生裡討厭這件事。」這個男人在我昏迷時日日陪在床邊,在我清醒前不斷對我耳語安撫,又在我開刀復元時悉心照料。當我揮汗如雨做物理治療,他也跟我站在一起。對他來說,我們的遭遇除了幸運沒有別的解釋。我還活著。我還活著耶!我怎能抱怨呢?當然了,在二十一世紀當個失去雙腿的人,比史上任何時期都來得容易。我在華特里德剛清醒,醫護人員就講起我的義肢會有多棒。護理師告訴我:「看起來跟妳的腿一模一樣,沒人分得出來。」最初幾週我為了勸媽寬心,曾對她說:「媽,別擔心!我還是能穿短裙,看起來和以前完全沒兩樣。」我不確定自己真心相信,但確實抱著這個希望。裝飾性假腿送達的那一天,我在華特里德已經住了好幾個月,我看了不敢置信,那雙腿竟然那麼完美。肌膚的色調與我的膚色吻合,雀斑也一模一樣,裝具師甚至把第二根腳趾做得比大腳趾長,我真的腳也是這樣。這雙腿真的就像我的腿,不是什麼詭異的巨型芭比娃娃腿。當我試穿的時候,我覺得,我覺得……我恨死這些東西了。每次我照鏡子看到假腿,沒了真腿的失落感就再度湧現。我看著自己,負面情緒排山倒海而來,不得不把假腿脫下。不過醫療團隊也給了我另一雙腿,材質是鈦合金和閃亮的不鏽鋼。這些義肢接的假腳與真腳相似,不過小腿只是細細的鈦合金桿,就像金屬棍子,大腿部分比較粗,你想怎麼裝飾都可以。於是我訂做了星條旗圖案的右腿——當年初次造訪美國的十二歲的我,看了可能會倒退三步吧。至於左腿,我在上面貼了一枚陸軍飛航隊高階飛官的徽章。很多軍人有迷彩義肢,另一些人的義肢畫了火焰、骷髏頭,或是哈雷機車之類的商標。你想客製怎樣的腿都行。說到底,那是你的腿嘛。當我看著自己,從裝飾性假腿看到的是損失,從鈦合金義肢看到的卻是力量。我穿戴鈦合金義肢不是為了失而復得,也不是想要彌補什麼。我只是想不計一切必要手段,堅強起來。我不是唯一做這選擇的人:截肢軍人大多選擇機械義肢,理由跟我一樣。現在我連自己的裝飾性假腿在哪都搞不清楚了,或許塞在儲藏室某個角落吧?我只知道,上回它們公開亮相是華特里德的裝具團隊跟我借用,讓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受害人看看裝飾性假腿大概是什麼樣子。客製義肢是我們適應截肢人生的其中一招。至於另一招是幽默,超猛的一招。我開始看到弟兄穿著有搞笑標語的T恤現身,例如:「快問我怎麼在一夜之間減掉五公斤」「看什麼看?你這兩隻腳的怪胎。」我也給自己弄了幾件,像是:「大哥借問一下,有看到我的腿嗎?」「我不用替身,特技全部自己來。」還有「想不想摸摸看?」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這一件:「算我走運,他只喜歡看屁股。」可惜布萊恩很討厭這一件,三番兩次想丟了它,我又撿回來繼續穿,誰叫我看到這件就笑死。當個截肢人也代表你能稱霸萬聖節。我看過弟兄打扮成電影《聖誕故事》(A Christmas Story)裡的假腿檯燈、慘遭鯊魚攻擊的受害者、桌上足球檯的假人,還有火鶴。要惡作劇也輕而易舉:帶著血淋淋的假手假腳出現是萬年老哏了,或是躺在車輛旁邊,假裝手腳被壓在底下。幾年前,我用划船機健身時動作太過激烈,弄斷了一根義肢。於是我在社群網站貼出一張照片,裡面的我一臉蠢笑,義肢斷裂的下半截卡在划船機的束腳帶上。我寫的說明是:「剛才划船把腿弄斷了,都是我划太猛太快害的。還好現在斷假腿不會痛了!」塞翁失腿,焉知非福,是不是!※ 本文摘自《活著的每一天:譚美.達克沃絲回憶錄》。《活著的每一天:譚美.達克沃絲回憶錄》作者:譚美.達克沃絲譯者:郎淑蕾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22/01/25
-
2022-02-20 該看哪科.耳鼻喉
鼾聲有鼻鼾、口鼾、爆鼾3種 權威醫哪種鼾聲最危險
重低音、飆高音、突然爆破音!哪一種「鼾聲」最危險?【機轉定義】睡眠呼吸中止症也稱睡眠窒息症、睡眠呼吸暫停症很多病人的太太會說:「我老公打鼾很可怕,有很多種聲音,中間還會閉氣、停止呼吸,接著,突然爆出巨大聲響,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門診中很常聽見的描述,大部分的情況是病人家屬提到半夜的鼾聲,有很多種聲音的混合,像交響曲般多聲部合奏,複雜而變化多端;不像彈吉他等樂器單一而無共鳴。但即使像這樣生動的病況說明,仍無法成為診斷的精確資訊,所以,會需要患者做進一步的睡眠呼吸檢查。「命運交響曲」之深夜奪魂劇:枕邊人請警覺!病人的伴侶和家人通常是一邊抱怨,一邊疑惑:為什麼打鼾會有那麼多種聲音?有時卻又沒有發出聲響?頻率忽高忽低,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這是因為打鼾大部分是發生在吸氣時,依據呼吸道吸氣的途徑與部位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高低音頻以及大小聲響,宛如多重奏一般。無論你和家人的打鼾聲是公害較低的呼嚕聲,還是高達八○分貝像汽車在按喇叭、九○分貝像火車開過、鑽地機啟動一樣令人抓狂,或是更危險一點,在安靜幾秒鐘之後突然又來個爆破音!各種鼾聲交響樂中,都暗藏著健康密碼與危險殺機,有待我們好好的辨識,提高警覺。鼻鼾、口鼾、爆鼾三種經典鼾聲依照不同的呼吸方式和途徑,打鼾有以下三種類型的聲音:●鼻鼾:悶悶的鼾聲先從鼻部、咽喉構造來看,鼻子吸氣時因為鼻腔內空間不大,後方的軟顎、舌頭空間較大,所以經鼻吸氣時,空氣灌入後方,經過九○度的轉角向下,和我們打球反手拍一樣,力道會比正拍來得小,發出的鼾聲響度當然也就比較小。●口鼾:響亮的鼾聲若是從嘴巴吸氣,氣流直接進入咽喉振動軟顎,聲音會比較大。口鼾就是睡覺的時候嘴巴張開,吸入空氣,直接振動到軟顎,能量比較大,發出的聲響會比鼻鼾來的大。張口呼吸健康風險多多數人會以為:用嘴巴呼吸也一樣吸得到氧氣啊!其實,意想不到的傷害很多,包括:臉部肌肉浮腫鬆弛、皺紋變多、嘴唇乾裂、口乾舌燥、喉嚨乾燥、嘴唇外翻、口臭、牙周病、牙齦發炎、齒列錯位、咬合不良、上顎狹窄、微笑時會露出牙齦、牙齦色素沉著、臉部凹陷、臉型變長、下巴後縮、雙下巴、扁桃腺腫大、腺樣體腫大、容易感冒、肺功能效率差、駝背等等。小孩經常張口呼吸會有所謂的「浩呆臉」,特徵是兩眼無神、臉部中段凹扁、容易流口水、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智力也可能受損。●爆鼾:生死一瞬間―呼吸中止後尖銳的氣爆聲最讓枕邊人失眠、打鼾者自己也會驚醒的鼾聲,應屬呼吸中止後的氣爆聲。氣爆聲來自呼吸中止發生後,身體為了保命,啟動「喚醒→呼吸」的機制。當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被完全阻塞時,會在原本一片嘈雜的打鼾聲中突然靜默,此時呼吸停止,體內氧氣下降、血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刺激到大腦的呼吸中樞,警覺到「要趕快呼吸」!可是,此時呼吸道因各種原因已堵塞,加上睡眠時呼吸道的肌肉力量也很放鬆,氣道周邊的軟組織表面吸附在一起,黏住了撐不開,所以唯有把自己喚醒,恢復肌肉力量,用力打開呼吸道並強力的呼吸才能自救。就像是人溺水上浮時本能的猛力吸氣,也會突然發出巨大的聲響。大腦先把人從睡夢中喚醒,恢復肌肉力量,才能夠將被軟顎和舌根擋住的氣道打開。對比幾秒鐘前呼吸停止的寧靜,顯得特別嚇人。有時不只是伴侶被嚇醒,自己也可能因此而清醒。所以,呼吸道瓣膜瞬間打開的空氣爆裂聲,比鼻鼾、口鼾,還要來的劇烈尖銳。爆鼾後病患可能會驚魂未定,氣喘不已。振動部位,決定鼾聲頻率氣流從呼吸道進入,會經過多重的構造和組織,鼻子塞塞、喉嚨緊緊、舌根堵堵、扁桃腫腫、軟顎鬆鬆,到底是哪裡塞住了?氣流衝擊在哪個部位上?這些條件,決定了鼾聲的頻率與強弱。●打鼾頻率呼吸氣流作用在不同的組織部位,打鼾頻率也會有差別:●作用在軟顎軟組織 → 低頻●作用在扁桃腺 → 中頻●作用在舌頭 → 高頻●鼾聲長短呼吸氣流受阻的部位不同,發出鼾聲時間的長短也不同:●作用在軟顎組織 → 鼾聲通常會比較長一些,可能三.五~四秒鐘●作用在會厭軟骨 → 大約一.五~二秒鐘●作用在舌頭 → 因為很快就會塞住呼吸道,所以鼾聲時間非常短,大約一~一.五秒睡眠深度、睡覺姿勢,也會影響鼾聲睡眠姿勢不同,呼吸道受壓迫的角度和形狀變化也會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的鼾聲:●睡眠深度不同睡眠週期當中,可分為淺睡期、深睡期及做夢期。在不同的期區,呼吸道肌肉的鬆弛度不一樣、阻塞程度不同,鼾聲也就跟著不同。●睡眠姿勢不同仰睡和側睡所發出的鼾聲不一樣。多數人是軟顎鬆弛、舌根肥厚的問題,仰睡時容易阻塞,造成打鼾。但是側睡也並非所有鼾症的萬靈丹,例如扁桃腺較大的人,側睡反而會阻塞,一樣會打鼾。肥胖的病患,睡姿的變化則通常不會影響鼾聲,都容易打鼾。整體來說,呼吸道不同部位阻塞,加上不同的睡姿,產生的阻塞程度不同,鼾聲也就不同。側睡能改善打鼾嗎?根據研究統計,睡覺側躺對於打鼾的改善率將近六成,它的原理和軟顎舌頭因為重力下墜有關。仰睡時,呼吸道內的軟組織例如舌頭,容易塌陷往後滑,呼吸道會變得狹窄,氣流經過就會振動。但是側睡時,從解剖構造圖來看,呼吸道比較有空間,可以對抗重力,所以側睡時就比較不會打鼾。曾有患者的太太說:「我是他暗夜裡的生命推手。」意思就是本來仰睡、打呼震天嘎響的人,稍微輕推一下讓他變成側睡,狀況就會有所改善。※ 本文摘自《睡眠外科權威、長庚醫院李學禹醫師告訴您如何:熟睡迎接每一天!》。《睡眠外科權威、長庚醫院李學禹醫師告訴您如何:熟睡迎接每一天!》作者:李學禹 出版社:方舟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
2022-02-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最早不是研發疫苗 失敗的新藥反而開啟新局
▌失敗的新藥,完美的疫苗莫德納的研究人員第一次做實驗時,利用的是幾乎「全裸」的mRNA,他們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一種包含指令的mRNA分子,只包覆一層非常粗糙的化學物質,就將它直接注入體內。這種裸露的mRNA能反覆實驗,使小鼠體內生成足夠的VEGF蛋白質(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Z因此寄與厚望,希望利用莫德納的mRNA技術來製造心血管藥物。然而,到了二○一三年初,顯然VEGF蛋白質的生成是個例外。莫德納團隊試圖研發可以治療其他罕見疾病的mRNA分子,發現幾乎無法生成足夠的蛋白質,無法幫助任何人。幾乎所有進入體內的mRNA,在進入細胞之前,就被核酸酶(nuclease)切割、消滅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莫德納的研究人員用LNP(脂質奈米顆粒)把mRNA包裹起來,有這個保護層,mRNA就能順利進入細胞中。早在一九七○年代,蘭格等人已經開始利用脂質和其他物質做實驗,最後發現這些物質能保護像DNA和RNA這樣大而複雜的分子,使其容易進入細胞中。於是莫德納用LNP把mRNA包裹起來,創造出更有效的分子,注射到肌肉時,LNP能把mRNA直接送到腋下的淋巴結,就像搭上順風車,進入免疫系統的中心。但這些研究人員遇到一個更大的難題。他們以小鼠和猴子作為實驗對象,第一次把用LNP包裹的mRNA注入這些動物的體內,產生很多的蛋白質,因此非常興奮。但在一週左右的時間內,經過後續注射之後,研究人員發現蛋白質的生成量急遽下降,似乎身體的防禦系統已經知道如何抵禦這些注射至體內的分子及其基因有效負載(genetic payload)。考里科和羅西等mRNA先驅未曾重複注射,也沒有嘗試製造足夠的蛋白質以供新藥開發,因此他們沒有用LNP把mRNA包裹起來,沒有遭遇過這種「曇花一現」的問題。莫德納研究人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在重複注射兩週左右之後檢測實驗動物,幾乎看不到mRNA刺激生成的蛋白質。看來,修飾mRNA的組成結構還不足以躲避免疫系統。研究人員不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是mRNA,還是LNP?是蛋白質沒生成,還是生成之後很快就被消滅,因此無法發揮功用?研究人員束手無策,陷入沮喪,有些人甚至悶悶不樂地走來走去。如果生成的蛋白質在短短幾天內就消失了,要如何製造出有用的藥物來取代缺少或有缺陷的蛋白質? 使用裸露的mRNA似乎是唯一可靠的方式,但只能注射一次或兩次。因此一來,能治療的疾病根本寥寥無幾。這個消息讓班塞爾火冒三丈,有些員工擔心就要被炒魷魚。「為什麼不能重複注射?」班塞爾問道,「為什麼沒有進展?!」科學研究部門的主管霍格向來平靜、樂觀,連他都不免擔心自己錯了,為了莫德納放棄麥肯錫高薪工作是否為明智之舉?霍格焦躁不安地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一邊把橄欖球拋到空中,一邊思索解決方案。他請公司裡的資深研究人員黃翊群過來,重新檢視這個困境,看是否遺漏了什麼。黃翊群接受了這個任務,一邊應付班塞爾的急躁。早先,他曾向他的導師請教,導師提醒他,科學發現需要時間。「科學會按照自己的速度前進,這是急不得的。」她說。黃翊群聽了,感到比較安心,但他知道這句格言不能對班塞爾分享。如果有個杯子裝了一半的水,黃翊群會說杯子是半滿的。他就是這樣的樂觀主義者,傾向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他在臺灣出生、成長,十四歲那年跟父母移民美國。一開始,他不會講英語,很想念家鄉,但他父母希望他留下來,在美國接受好的教育。儘管孤獨、沮喪,他決定把這個新環境當作一個機會。他想,爸媽不會讓我回臺灣的。最後,他在紐約大學取得寄生蟲學的博士學位,之後又拿到企管碩士。現在,他決定用新的角度來看莫德納碰到的這個難題。公司裡的每一個人看到的都是mRNA不能做什麼,也就是在重複施打之後,不能產生有效的、足夠的蛋白質。但黃翊群著眼於mRNA能做的:儘管存在時間短暫,依然能在被消滅之前進入細胞,製造出足夠的蛋白質。不知道為什麼,以LNP包裹、帶有基因有效負載的mRNA注射到肌肉,就能被輸送到淋巴結,即使劑量很低,也能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黃翊群心想,的確,這樣無法讓蛋白質持續生成,或許這也不是壞事。黃翊群在研究生涯早期曾從事瘧疾疫苗的研究。莫德納的mRNA難題提醒他有效疫苗都會如此:教導免疫系統識別病毒,隨即功成身退。對疫苗而言,無法持續生產蛋白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誘發免疫反應。莫德納的研究人員很沮喪,因為mRNA無法製造大量可用於製造新藥的蛋白質,也許他們錯了。生成的蛋白質有限,不是他們的技術有問題,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也不是缺點。這正是mRNA的特點。黃翊群靈機一動:這不就是完美的疫苗?二○一三年春末,黃翊群把這個想法告訴霍格:莫德納應該製造疫苗,而不是藥物。如果mRNA刺激生成的蛋白質具有免疫原性,黃翊群說,那就好好利用這個特性吧。霍格發現黃翊群說的論點頗讓人信服,但他對莫德納業務焦點的轉移有很大的疑慮。莫德納以一家能夠生產蛋白質來治療疾病的公司自居,說服投資人和合作夥伴相信自己是蛋白質藥物的新星。公司的目標是新藥開發,而不是疫苗。拜託,公司全名是莫德納醫療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 Inc.),又不是莫德納疫苗公司。德國的CureVac已經在疫苗方面努力好幾年,還沒搞出什麼名堂。儘管莫德納的主管考慮過研發疫苗,還是決定不做,因為大家都知道疫苗利潤低,有如做功德,賺不了大錢。儘管如此,霍格要黃翊群使用mRNA製造流感疫苗,在小鼠身上進行實驗。除非確定這個新方法能成功,否則不能告訴任何人。只有他們的mRNA疫苗產生令人驚豔的結果,遠勝過其他疫苗,公司才會主張改絃易轍。那年感恩節假期前幾天,黃翊群接到一家檢驗公司研究人員打來的電話,說要把流感疫苗小鼠實驗結果的電腦檔案傳給他。黃翊群盯著檔案中的數據,驚訝得久久說不出話來,最後才問:「這些數據沒錯吧?」那位研究人員向他保證,數據完全正確。他的mRNA會在小鼠體內製造一種關鍵性的流感蛋白,激發免疫反應,血液中的抗體或效價高得驚人。小鼠得到的保護力比既有的流感疫苗、包括CureVac研發的疫苗及其他流感疫苗(如使用裸露的mRNA)要高一百倍。他想,怎麼可能?一定有人搞錯了吧。他重複實驗,發現數據真的是正確的。疫苗似乎使實驗小鼠獲得高超的保護力。後來,黃翊群和霍格也在實驗猴子身上得到同樣令人驚異的結果。稍後,霍格在公司走廊看到班塞爾,走到他面前。「有件事我得告訴你,」霍格說。班塞爾得知流感疫苗實驗數據,知道問題可能迎刃而解,興奮得不得了。阿費揚、董事會和公司早期資助者也雀躍不已。儘管疫苗研發不是公司的首要目標,但他們的藥物研究遭遇瓶頸。黃翊群和霍格得到的數據實在不可思議。如果流感疫苗能夠奏效,其他疫苗應該也可以。他們終於有機會做出不同凡響的事。※ 本文摘自《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作者:古格里‧祖克曼譯者:張玄竺, 廖月娟, 鍾榕芳, 黃瑜安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2-12 養生.人生智慧
生死門前走一遭 愛惜有限光陰!賴鼎銘每天打拳、走9千步,超前部署老年
周日下午,台大文學院門口總聚集一群太極拳友,有老有少,所謂陰陽動靜和諧,正體現在這群學員的組成上。裡頭一位帶頭大哥被眾人笑稱「幫主」,但這位幫主長相斯文,和江湖味絲毫沾不上邊,他是66歲監察委員賴鼎銘,曾任兩所大學校長,如今退而不休,持續關注人權與媒體改革,更是學界知名太極拳高手。接觸太極拳的起點,需回到36年前。雲林農家子弟賴鼎銘正值壯年,苦讀拚上公費留學名額,準備出國大展身手,豈知為遠行做了健康檢查,竟診斷出黑色素瘤,那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心懷壯志的青年被迫停下腳步,「整個生日都在醫院裡度過」。生死門前走一遭的經驗,也從此改變賴鼎銘的人生觀,開始接觸國術、養生、讀經,求道至今。身體力行 理解自我需求「我看過很多老師剛退休,生活突然閒下來,還沒找到新的動力,短短幾年迅速衰弱,突然就走了。」眼見前車之鑑,又因為年少經驗影響,賴鼎銘早早超前部署,待退階段便開始規畫老年生活。賴鼎銘認為,追求「獨立自在」之前,得先理解自我需求。他舉例,享受美食和旅遊要花錢,就得認真儲蓄;若想買塊地下田,或投入運動,則要維持心肺與肌力,每種興趣,都有不同的基礎。「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其實這很困難,你必須先讓身心達成平衡。」賴鼎銘強調,退休人士得體認侷限,知道自己還能做到什麼,才能實現「隨心所欲不逾矩」。一輩子從事教職,賴鼎銘深感「台灣的教育只重視專業知識,忽略心靈」。他形容,吸收與掌握知識,靠腦袋與背誦;但談到養生,不論拳譜記得多滾瓜爛熟,仍必須靠身體力行。持續學習 退休充滿活力在半退休生活中,賴鼎銘的滿足感就來自參透哲理。除了練太極,他也打縱鶴拳、讀易筋經。每融會貫通,悟出一層新境界,便覺人生簡單而充實。他認為,「自我實現與持續學習,兩種退休力其實相關聯」,找到能令自己投注熱情的事情,這和年輕時胸懷壯志,夢想買房買車不同,「只是小確幸也沒關係,如果我人生的頂點已到,那就在有限範圍裡做到最好。」受到疫情影響,賴鼎銘參加了十幾年的太極拳班被迫暫停三個月,待解封後,許多同學都成了「中輟生」。他靠著LINE群組關心同好,有老人家仍擔心群聚,更多人是「被迫改變習慣」後,找不回從前的動力。每天打拳 走9千步 內外兼修 主動幫助同輩「不只做好自己,我也想把這些緣分顧好。」賴鼎銘感嘆,各種社團、老後教育是維持退休族心智健康的重要場域,既然他仍行有餘力,就得主動幫助有需要的高齡者們。現在賴鼎銘仍維持每天一早打拳、走九千步的生活習慣,每周日下午還會帶頭開班,讓不方便早起的拳友出門走走,更意外吸引一批年輕人加入。簡單,卻帶給他無比滿足,賴鼎銘如此定義自己的退休人生:「生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愛惜。」
-
2022-02-07 新聞.杏林.診間
林禹宏等待肺移植/如果時間重來,「我會放過自己」
【2022/06/05編按】不孕症名醫、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禹宏已在日前接受肺臟移植手術成功,並且能下床。以下文章節錄自《我是醫師我得癌症》-「林禹宏 血癌治療卡關 兒子為我續命」篇章,內容詳述林禹宏醫師罹癌及抗癌的艱辛過程。如果時間重來,「我會放過自己」現在回過頭想想,自己到底為什麼會罹癌,林禹宏揣測,可能是工作壓力太大,造成免疫功能缺陷。他在生病前可說是個拚命三郎,每天睡不到六小時,即使假日和過年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是三百六十五天全年休,沒有休閒,除忙碌的臨床工作,還要負責醫學生的教學,還要做研究、撰寫醫學論文。「雖然說健康是一切事業的基礎,但是人往往要等到失去健康才會有深刻的體會。」林禹宏說,如果時間重來,覺得自己最應該「放過自己」,不應該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所以出院後他定決心改生活方式,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上撰寫中的論文都丟掉。林禹宏笑著說,現在最常做的事就是「放空」,為了不讓自己太累,每天十點就睡覺,過著早睡晚起的生活,也養成了午休的習慣。現在幾乎每天到健身房報到,有時候打高爾夫,總覺得能夠和家人一起運動是很幸福的,常發現更多趣事,就像桿弟曾問兒子:「跟你打球的是哥哥和嫂嫂嗎?」在抗癌的路上,一家人更加珍惜彼此、感情更聚密。尤其是兩個孩子,突然發现一直是家庭支柱的父親,有一天可能會不在。女兒回想起爸爸的付出,曾偷偷告訴林禹宏:「我不知道你以前幫我們做這麼多,我希望以後能嫁給像你一樣的丈夫」兒子更是常常說著,等將來買車後,要帶著爸爸出去玩。林禹宏感謝上天給他一對乖巧的子女。他相信命運都是上天的安排,雖然有些人不想生小孩,或抱怨孩子造成生活負擔,但當他前年底被醫師告知必須接受幹細胞移植,而慈濟骨髓庫又沒有完全符合組織配對捐贈者,如果沒有兒子捐骨髓和幹細胞,恐怕只能等死了。回想治療白血病期間,林禹宏說,如果沒有太太無怨無悔的照顧和鼓勵他可能沒有辦法活到现在。林禹宏紅著眼眶說,一定不會忘記,和妻子之間的約定,兩個人要一起完成世界的旅行拼圖。幹細胞移植後,林禹宏接受了六次骨髓穿刺檢查,很幸運都沒有偵測到癌細胞。他感謝上天給自己活下去的機會,笑著說,很少有醫師親身經歷各式各樣的治療,還能夠活下來。這段抗癌時間,是林禹宏開始工作近三十年第二次請病假。他深刻體會到病人的感受。走過生死關頭,更能體會每一個生命的可貴;經歷醫病角色的轉變,更能以同理心面對每一位病人。「我這條命是撿回來的,我認為是老天爺要我留下來多幫助一些病人。」
-
2022-02-06 養生.人生智慧
醫病容易醫人難!耳鼻喉科名醫陳光超行醫36年的體悟:健康操之在己
編按:耳鼻喉科名醫陳光超近期出版新書《有溫度的手術刀:一個頂尖外科醫師的黑色幽默》,記錄了多年行醫生涯中的戲劇性故事。想活下來的人走了,也有人好不容易被救活,家人卻希望他死。其中的悲歡離合,有如韓劇《機智醫生生活》。生活很難盡如人意,但不妨豁達地笑看一切。「醫病容易,醫人很難。疾病處理有指引可循,但處理人的問題沒有。」被問起行醫36年來的體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中心副院長陳光超有感而發地說。身為耳鼻喉科醫師的陳光超,是國內專攻頭頸手術的名醫。不同於基層診所多處理較單純的感冒、過敏,前往醫學中心就診的病人更為多元。醫師在診治時,也走入病人的人生。其間的愛恨情仇,猶如現實版的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光怪陸離的人生插曲 終有日能一笑置之陳光超笑說,年輕時的自己,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他37歲就在振興醫院當上主任,帶領當時仍在草創階段的耳鼻喉科業務起飛。其後,他投入電子耳醫療,獲得國際醫界關注,不少病人甚至跨海來台向他求診。「當年的我,只能說是不可一世。碰到不順,還會覺得怎麼可以這樣呢?」行醫久了,看盡悲歡離合,才知道命運不總是盡如人意。陳光超記得,有位食道癌病人手術不到半年,癌症就局部復發,病情逐漸惡化至末期階段。儘管醫師解釋開刀已無助益,病人卻仍堅持積極治療。原來,她先生有外遇,婚外情對象還在她住院期間「進駐」家中。「她什麼刀都要開,為的就是要爭一口氣。」病人一再要求,陳光超只好幫她拿掉影響外觀的淋巴結。兩個月後,她仍舊離開了人世。想活下去的人走了,也有人好不容易被救活,家人卻希望他死。陳光超有位下咽癌的病人,手術治療非常成功。病人的太太和女兒不喜反怒地說:「我們恨你!」一問之下才知道,病人是家暴慣犯,還時常醉倒街頭。家人、鄰居都視他為麻煩人物。出院後,病人復原狀況良好,也曾一度戒酒、找到工作。但後來在朋友的勸誘下,他又開始喝酒,最後躺在酒箱上過世。有時候,連醫師自身都會面臨生死威脅。陳光超的病人中,有位具黑道背景、曾潑人硫酸的「硫酸哥」,每隔一陣子就會要求他開立聽力損失診斷書,以申請身心障礙證明。有次,他因為聽力檢查的結果不符合身心障礙標準,竟手持酒瓶闖入診間,威脅要毆打醫護人員。時至今日,只要申請證明的時間一到,「硫酸哥」仍會出現在陳光超的診間。現場的驚心動魄,他如今說來雲淡風輕。碰到了,就當作是生命歷練。當下折磨你的人事,總有一天會成為茶餘飯後的笑談。「我謝謝那些光怪陸離的事,學會用幽默豁達的態度看待。人生,何必為難自己呢?」父親接連罹患膽囊癌、心肌梗塞、大腸癌 面對才可能看見希望父親在78歲時確診癌症,是陳光超行醫生涯中難忘的一段插曲。陳爸爸和他一樣,當了一輩子的外科醫師。起初,爸爸腹部疼痛,以為只是膽囊炎。雖然要動手術治療,但不算嚴重的大病。沒想到一開刀,卻發現爸爸的膽囊已經發黑、沾黏,看起來就像壞掉的釋迦,有可能是膽囊癌。因為膽囊癌相當罕見,3位病理科醫師對初步的切片結果有不同的判讀。兩位認為是惡性腫瘤,一位認為是良性。醫師看法不一,而高齡者動大手術,又有一定的機率會發生術後併發症,怎麼辦?陳光超堅持,不論腫瘤是良性或惡性,一定要開刀。「我賭輸了,爸爸會白挨一刀沒錯;但萬一是惡性卻沒開刀,他一條命就去了。」幸好手術後,父親的復原狀況良好。進一步的病理切片也顯示,腫瘤是惡性,當初開刀的決定是正確的。陳光超笑說,開刀後不到半年,父親就飛到愛琴海度假。躺在海灘上時,肚皮上大大的M型刀疤相當引人注目。不過,「大家都很尊敬他,覺得他很勇敢面對。」後來,父親又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發作,84歲時檢查發現大腸癌,也都用同樣的態度積極接受治療。「我知道我爸是愛玩的人,一天到晚想出國。病倒在台灣,他會受不了。」陳光超笑說。他不諱言,在醫院看多了病人飽受久病之苦,家人也被沉重的照顧責任拖垮。倘若疾病已無康復的可能,他不會讓家人在失能、不健康的狀態下延續生命。但是,病人還有希望治癒時,該做什麼治療就去做。人要有懂得放手的豁達,也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例如,多年前有位年輕患者,事業有成,經醫院高層引介至他的門診。雖然長了惡性腫瘤,但動手術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完全切除。然而,病人拒絕手術,寧願到花蓮接受自然療法,最後還是走了。陳光超語重心長地說,治療當然有壓力,但千萬不要逃避。「很多病人開了刀就會好;但他們不治療,最後拖到來不及。」命運順逆很難掌控 但健康可操之在己與不願面對疾病的患者相反,診間裡還有另一種焦慮的病人:有人明明沒長腫瘤,卻常覺得喉嚨卡卡;有人持續頭暈,但所有腦部檢查、前庭功能都顯示一切正常;有人只是外耳輕微發癢,也要求醫師開藥才能安心。陳光超坦言,有時在病人的堅持下,醫師只好硬是說出一個病名,「但這是我最討厭的撒謊。」他指出,這些不適多半無法靠吃藥、動手術解決,反而和心理問題、生活型態不健康更有關係。尤其是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導致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副交感神經功能低落。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失眠、耳鳴、暈眩等壓力症狀都會出現。吃藥,只是暫時緩解症狀,無法根除問題。健康吃、多運動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是沒有副作用的最佳解方。陳光超熱愛跑步,即使醫院工作繁忙,他也會在下班後到運動公園跑上幾公里。當專欄寫不出來、演講苦無靈感,或者生活遇到難關時,跑步可以讓大腦的思緒暢通。沉重的壓力,也隨著汗水釋放。他深信,年齡變大,不代表要衰弱地活。「有人50幾歲就坐輪椅,有人80幾歲還能跑步。」命運的順逆難以掌握,但健康與否卻很大程度操之在己。這是一位醫師在看盡悲喜後,最想分享的智慧。原文:醫病容易醫人難!陳光超行醫36年的體悟 :不要為難自己,健康操之在己
-
2022-01-22 新聞.杏林.診間
在沒有希望之中,找到一絲希望!從病理科到腫瘤科,賴允亮走出台灣安寧之路
如果將人生比喻成一部影片,從出生到歸於塵土,是由一幅幅的影像串接而成,也許很多時候是處於快速播放狀態,讓人不復記憶;但其中肯定也會有如按下暫停鍵時的片段影像,深深烙印腦中。被譽為「台灣安寧之父」的馬偕醫院榮譽主治醫師賴允亮,憶起自己的行醫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學五、六年級。一路走來,有幾個對他有特別意義的畫面,在生命每個轉折的關鍵時刻牽引他做下選擇。這些重要場景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在人們遭遇苦難時,伸出援手者與被救助者間的互動。其中流淌出的真摯感情觸動賴允亮的心,繼而傾畢身之力,推動台灣的安寧療護與教育。「生命教會我很多東西,是生命在教導生命、在影響生命」賴允亮感性的說:「所以,我也要用生命去教。」小學生比膽量 播下助人種子出生在宜蘭的賴允亮,就讀的羅東國小就在羅東聖母醫院旁,中間有條不大不小的水溝。小學五、六年級的男生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同學們常常比賽跳到對岸再跳回來,賴允亮常常全身溼透,回家被修理。「為什麼要比賽跳水溝?」「因為水溝的另一邊剛好是聖母醫院的太平間。」在當時尚不懂人間生死的小孩心中,這只是場單純的比膽量遊戲。有一回,賴允亮跟同學的試膽比賽更進一步,不只要跳過水溝,還要再繞房子一圈。提心吊膽的他小跑著繞過建築,剛好遇見有位穿著白衣的醫療人員,背著一個昏倒的人走進去。順利完成比賽的賴允亮,一面接受同學的歡呼一面想著:「當發生事情時,有一個人去幫助另一個人,這樣的感覺好像不錯。」經營著貨運業的家裡沒有任何醫療相關背景,孩提時最常玩的遊戲也是假扮貨車司機,但那一幕穿著白衣全時全候與病人為伍的影像,卻不時會在他腦海中閃過。「我後來特別去查了一下,這位穿白衣的人正是羅東聖母醫院的高修士,他的一生都奉獻給醫院,在病人堆穿梭,做著病人需要的工作。」這幅畫面從此定格在賴允亮的小小的腦袋裡,埋下了助人的種子。牧師,我也來學counseling好不好早年宜蘭是交通不便的後山,會受到家族鼓勵的事,大概就是上台北唸高中這件事。賴允亮也依循著這條路,考上第一志願建國中學。他自嘲說,高中時候因為愛運動、愛玩,沒有很認真唸書,雖然隨波逐流選擇往醫科報考,但大學聯考並沒有考好,最後上了北醫藥學系。「北醫吸引我的地方是因為可以玩,」賴允亮大笑道:「有橄欖球、有足球,而且藥學也是屬於醫學,發明藥也很好。」家人們沒有因為考不好有任何微詞,大學生涯就在邊學邊玩中接近尾聲。畢業前夕,他才開始思考未來的出路,是要到醫院包藥、當藥廠代理、還是回宜蘭開藥房?還沒釐清頭緒,就入伍當兵去了。某次放假,賴允亮走進了一間教會,見到牧師陪著哭哭啼啼的一家人從個房間中走出來。他拉著牧師好奇地詢問剛剛在做什麼?牧師說他在counseling(諮商、輔導)。Counseling引起了賴允亮的興趣,加上當時正為了前途發展感到茫然,他便跟牧師說,我跟你一樣也去學counseling好不好?「當時牧師跟我講了一句話,我覺得那是我人生的轉捩點;」賴允亮認真地說:「他跟我說『不要,你去唸醫學院當醫生,以後整天讓你counseling。』」與一群人談著很心裡的問題,了解那些哭、痛苦與不舒服,人的心與心之間是非常接近的。當牧師與那家人從房間裡走出來,傷心卻帶著一點如釋重負的畫面,與小學那個穿白衣的醫療人員同時定格,且包含著相同的意義——「跟人很近」。兩幅畫面串在一起,成了賴允亮決心成為醫生的關鍵。而影響賴允亮從醫的這位戴吉雄牧師,之後更擔任台中生命線協會的主任,從懸崖邊拉回許多生命。家人支持,努力成為父親期待的仁醫決定重考醫科,賴允亮心裡承受著極大的壓力,當時還沒有學士後醫學系可讀,想當醫生唯有重考大學一途。「都畢業了還讓父母養?應該是賺錢來養父母才對,真的要繼續唸書嗎?」他相當掙扎。當他跟父親坦白想重考醫學系的決心時,父親沈默了一會對他說:「原本以為你藥學系畢業後會從商,走進社會。社會這所大學,裡面要學的東西很多,我可以傳授經驗給你,跟你一起面對。但你決定要當醫生,那個地方我不懂,無法帶著你走。我只知道兩件事:一是白色巨塔裡不單純,我要幫你也幫不上,」爸爸語重心長地繼續說:「另一件你要記住,當醫生很容易活在掌聲與眾人尊敬的目光下,你會變得不懂世事,不知要多感謝、不知病人的辛苦。你要小心,不要成為那種人。」父親的一番話充滿對孩子的愛與支持,也對賴允亮成為一個具有仁心的醫生充滿期待。這段父子對談影響了他一輩子,更在成為醫生後時時警惕自己,不要只專注在醫學上,要讓自己多往外走、接觸人群。日後他對一些公益、慈善團體的活動,也積極的參與。病理科,如神指引入迦南地賴允亮原本計畫當個婦產科醫生,還畫了發展藍圖:「回宜蘭執業後,要做很好的婦幼工作,讓小孩從胚胎時期就受到好好的照顧直到平安生產。救護車怕塞車,還要買一台直升機緊急支援……」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都在他腦袋中翻轉著。不料熱門的婦產科卻要求要有醫師執照才能應徵,計畫還沒開始就遇到難題。這時,太太的親戚,也是位知名婦產科石孜理醫師對他說:「你去病理科吧!」病理科?賴允亮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去病理科?但擁有虔誠信仰的他,相信神會引領著他往前走,因此決定聽從長輩的建議踏入了實驗室。初入病理科,賴允亮時常忙到深夜。除了許多切片,賴允亮還會接觸到不少屍體。有時可能是一隻腳,有時則是嬰兒的屍體。看著可愛的小孩躺在門內冷冰冰的解剖枱上,與門外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賴允亮開始認真思考:「生與死間只有一線之隔,但差距竟如此大。」這份衝擊,也為他看待生命的角度打開了新的境界。「那時候每天下班回家,就好像從線的這一邊跨到另一邊,即使孩子很吵、亂大便,都還是覺得他很可愛。」他笑著說。且因為病理需要接觸各科不同的疾病,他要查看很多醫學書籍,「把以前在操場上的時間通通拿去看書了。」也是在這兩年,賴允亮不但將執業需要的證照都考完,豐富多元的病理經驗也為之後的醫學道路打下了厚實的臨床基礎。回想起這段經歷,賴允亮說石長老就是他生命中的天使,引領他來到了迦南地這塊美麗之地(聖經中的應許之地)。他也笑說,當時可是非常辛苦,還自我懷疑怎麼當醫師當成這樣?如今想來,這些進入迦南地前辛苦的過程,不但讓他可以用更篤定的心,從多元的角度為病人診斷;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重視,讓他更珍惜家庭。「讓我的人生有了180度的轉彎。」他篤定的說。進入腫瘤科,為病人找希望兩年的病理科工作,開拓了賴允亮的視野,當時在醫院其實尚未有腫瘤科這個科別,唯一與腫瘤勉強可以攀上關係的只有放射腫瘤科。馬偕醫院在1982年時籌設放射腫瘤科,從榮民總醫院延攬了鍾昌宏醫師,開始招兵買馬。在石長老建議下,原本準備當婦產科醫師的賴允亮被一把推進了放射腫瘤科。早年,提起腫瘤幾乎等於絕症。尤其是肺癌,通常發現時幾乎已經到了末期,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我的任務,就是在沒有希望之中,找到一絲希望。」沒有希望為何要治療?賴允亮溫柔地說:「雖然希望渺茫,但對病患跟家屬來說,還有好多好多的問題,需要被回答。」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與病患家屬約時間解釋病情時,居然來了三四十人。面對一大群家屬,他借了一間會議室開始解釋病情,彷彿應驗了當初戴吉雄牧師說的,整天都在counseling。雖然結局終究難以改變,但了解「為什麼」對他們的意義其實非常重大。(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2-01-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使我領悟到「淡定從容」與「真誠道歉」的病人
【編者按】這是我們第二次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主題,由三位不同專業的醫師(精神科、復建科、神經科)回憶過去所看過的病人如何拓寬了他們的人生經驗。希望由他們的分享,不只醫療團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醫者可以由病人端學到人生的新經驗,更希望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可以更了解醫師端的內心世界,透過醫病雙方的彼此了解而改善醫病關係。誠如我們第一次這系列刊出時所說的,我們期待這類文章可以繼續在我們的園地陸續刊出。一位我初到美國讓我感到震撼的病人因為這是來自四十幾年前的往事,我已經不記得這病人的許多細節,但他給我的印象迄今仍然無法忘懷。這是我第一年到美國開始接受明尼蘇達大學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訓練時,碰到的一位參加過越戰的三十幾歲退伍軍人。他因為癲癇發作而發現腦瘤,住進明尼亞波里斯榮民醫院。想不到住院的慣例胸部X光發現肺癌,並且還發現有骨頭轉移,因此很可能引起癲癇的腦瘤是肺癌的腦轉移。當時因為自己的口音以及對美國人的俚語不熟,對英文表達與瞭解能力不夠而倍感溝通的困難,尤其是碰到這種個案,一方面希望能詳盡告訴病人實情,但另一方面又不願意讓病人太驚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把這噩耗婉轉地傳達給他。想不到對方聽完我的解釋之後,只是面無表情地看著我,好像沒有聽懂我所說的事實,他回應的第一句話竟然是「but it could be worse, right? 」(「但還有可能比這更糟的,是嗎?」)我當時的直覺是他是不是沒聽懂我的話,而想要再重複解釋一次,想不到他又補了一句,「相信以你的經驗,你一定看過比我這情形更嚴重的病人吧!我的意思是說,至少我比起有些人,還算是幸運吧!」然後他要求我實話實說,告訴他這種病情在治療上有希望痊癒否,並要我告訴他一般這種程度的病人還有多少日子可以活。我到現在我還記得我當時感受到的震撼。這個人怎麼能夠如此淡定從容呢? 我當時甚至想到:「會不會是腦瘤影響到他的判斷?」之後的幾個星期以及出院後又再住院直到幾個月後過世之間,透過我與他的接觸,才使我真的體驗到這位從小獨立自主、多年的戎馬生涯使他生死度外,相形之下我這剛剛踏上異鄉的醫師,還一直擔心以爲自己因為語言溝通困難,未能讓他清楚了解他的病情。之後在他多次住院期間與他建立了不錯的關係,他與我分享不少他經歷過的大風大浪,而且因為他一直沒結過婚,獨來獨往的性格使他一直到生命終點,還是無所牽掛、十分鎮定。他對於各種治療未能控制病情的事實都能平靜瀟灑地接受,我沒有看到震驚、憂鬱、呼天搶地、怨天尤人。由於這是發生於我初到美國才幾個月的時候,有一陣子我還誤以爲美國人與我在台灣的病人有這麼大的不同。他的人生觀給了我非常珍貴的臨床經驗,使我體驗到「我們要對病人告知病情時,固然要體貼病人可能引起的心理反應,但我們也不能隱滿實情,使病人因為不了解實情,而未能做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病人,我親眼見證到一位病人由於洞悉病情而能夠安排自己的將來,雖然他沒有機會看到醫療的奇蹟,但相對於一般癌末病人所受到的身心折磨,他似乎以「淡定從容」的態度,使他的最後日子活得更平靜更有尊嚴。這也幫忙了我幾十年後由於各種因緣際會,落腳於癌症醫院時,我會以這病人的「淡定從容」的人生態度鼓勵病人、家屬,並且與醫學生、年輕醫師分享這病人所教我的人生態度。醫師的真誠道歉可以產生溫馨的醫病關係這是快三十年前的事,但這難忘的病人與家屬給我的溫馨還是有如昨日一般的清新。這是一位快三十歲的年輕病人,因為癲癇曾經自暴自棄,後來在我的鼓勵下開始按時吃藥,並且找到職業開始正常上班。但他的癲癇還是無法完全控制,表示希望能夠接受開刀治療。為了評估他的癲癇發作是否為「部分型癲癇」,而且癲癇發作是否都來自大腦的同一個部位,並且可以證明發作的部位並非主宰重要的腦功能,如果開刀切除的話,不會影響他的語言、記憶、運動、感覺、視野等。如果符合這些條件的話,我們就有可能考慮以開刀治療他的「頑固型癲癇」。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安排他住院接受「持續閉路電視與腦波監測」,希望能夠紀錄癲癇發作時的腦波變化,看出癲癇不正常放電來自大腦的哪個部位。但事與願違,病人住院一星期內居然一次發作也沒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只好冒險減藥希冀能夠誘發癲癇發作。想不到當我們記錄到三次發作後,我們還來不及恢復住院之前的抗癲癇藥劑量時,病人居然癲癇次數急速激增,而進入「癲癇重積狀態」的緊急狀態。最後我們不得不採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將腦波活動壓到最低狀態,持續這種狀態一段時間,而後慢慢減輕麻醉藥及調高抗癲癇藥,最後病人才會慢慢清醒過來。這種治療是要在加護病房並全程以腦波監測的情形下進行。由於病情的急轉直下,不管住院前我與他本人及其父母解釋得多清楚,但在這種情形下,他的父母一改以往非常親切有禮的態度,開始對我惡言相向,說我不應該告訴病人有可能以外科手術根除癲癇的希望,使他無法安於當時已經不再每天發作好幾次且可以找到工作的現狀。這段時間裡,我一直都以「自知理虧」的態度接受他們的嚴厲指責,同時也知道雖然之前我們都有盡到告知的一切,但我也沒有料到當我們在記錄到足夠的癲癇發作的腦電圖之後,恢復他本來的劑量還來不及發揮作用,他就進入這種癲癇連續發作的緊急狀態。我坦然告訴他們,我也是為人父母,可以完全了解他們此時的心情,但我需要指出他目前之所以完全不省人事,是因為我們是以「全身麻醉」讓他的正常腦波與癲癇不正常腦波「全部停擺」。只要我們能夠讓他的腦子完全休息一陣子之後,我們會慢慢減少麻醉藥的劑量,同時抗癲癇藥的血中濃度也會慢慢達標,我們有希望看到他清醒過來而癲癇不再持續。在他恢復知覺之前,我每天都要聽他母親哭訴我的不是,而他父親有時也會加入,但有時在母親對我惡言相向時,他卻會拉拉他太太的手或拍拍她的肩膀,暗示她「適可而止」。這種夫妻真誠的互動,我看在心裡也十分難過,但當時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真誠的道歉」,並衷心希望他清醒過來後一切如常。這樣子他在加護病房昏迷了一星期之後,我們終於看到他慢慢清醒過來,而腦波也不再呈現癲癇發作。終於病人眼睛睜開,想不到他看到我與他父母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肚子好餓,我可以吃東西嗎?」我告訴他,他剛從好幾天的全身麻醉醒過來,吃東西最怕嗆到,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果明天都沒問題,我們一定可以讓他恢復進食。我問他:「你現在最想吃的是什麼?」想不到他的回答竟然是「甜甜圈」,一時加護病房傳出好久沒有的歡呼聲。隔天早上我開車快到大學醫院時,不自主地把車開入醫院旁大家最喜歡的早餐店,買了一大包的甜甜圈。這時病人已經轉回普通病房,並開始正常進食。他父母看到我手上的一大包甜甜圈,就對病人大喊:「你看賴醫師給你帶來了什麼禮物!」接著是病人大快朵頤之後的一句話:「這是我一生吃過最好吃的甜甜圈」。他母親淚流滿面地伸出雙手與我擁抱:「對不起,請原諒我這幾天對你言語上的不禮貌。」而病人的父親也以十分親善的眼光凝視我,這是我一生永遠無法忘懷的鏡頭。現在我終於有機會寫出了我對這兩位教我人生,令我難忘的病人與家屬的懷念。雖然這已是陳年往事,但此時的我卻淚眼盈眶,不能自已。我忍不住要慶幸自己選對了醫師這志業,使我有機會擁有一般人無法體會的人生經驗,這條路有甘有苦,但我享受到有意義的人生。
-
2022-01-18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的退休力/適當規畫保單 預防重病開支
聯合報推出「2021退休力大調查」,共有二十個題目,上網逐項測驗,結果是王者獅子,分數為84分,比整體平均57分高,頗感欣慰。自小保送士校,在部隊學會許多技能,個性獨立,三餐自理,家事不假他人。力行終身學習,軍旅退役後,年過不惑重拾書本,從專科到研究所畢業,已是知天命之年。十幾年來寫作不輟,讓自己多動腦,跟得上時代;選修社區大學課程,學才藝技能,融入社會脈動,才不會和人群疏離。懷抱回饋奉獻之心,到急診室擔任志工,幫助弱勢團體和原民,也至安養院和育幼院慰勞表演,行善助人。對生死看得豁達,已簽下器官、大體捐贈和放棄急救同意書。雖然退休金微薄,但南部偏鄉消費較低,透天厝無房貸,衣食不匱乏,抱持「少欲知足」的觀念,生活節儉樸實,不奢華浮誇,大致上沒問題。我自覺準備足夠,從經濟、儲蓄、保險、學習、健康、教育各方面,大體上都在標準以上,但仍有略嫌欠缺之處,主要是財務準備最不足,由於個性較保守,對於高風險投資,不想費神傷腦筋,理財多採定存和保險,這點必須改變。未來可能有「長期臥床乏人照顧」問題,必須重新審視保單,有適當的規畫,以免生重病須請人照護,無法負擔龐大的開支,如此才能享有優質的退休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2-01-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世事無常,愛要及時!有尊嚴的選擇人生終了也值得敬佩
【編者按】這是我們第二次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主題,由三位不同專業的醫師(精神科、復建科、神經科)回憶過去所看過的病人如何拓寬了他們的人生經驗。希望由他們的分享,不只醫療團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醫者可以由病人端學到人生的新經驗,更希望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可以更了解醫師端的內心世界,透過醫病雙方的彼此了解而改善醫病關係。誠如我們第一次這系列刊出時所說的,我們期待這類文章可以繼續在我們的園地陸續刊出。原本以為這個題目很好寫,腦中閃過的病人應該超過十位。可是後來卻發現好難抉擇,因為行醫二十多年來,有太多的病人讓我難忘,他們教我人生中不同而都是重要的事。接到血液腫瘤科會診單時有點驚訝,因為會診的原因中寫到「病人主動要求要看精神科醫師」,在二十年前這是很少見的情形,因為當時社會大眾普遍認為只有嚴重精神病才需要看精神科。當天下午去看了這位病人,進病房時這位四十多歲的女士,很有禮貌的想從病床上坐起來,一旁陪伴的媽媽趕忙扶著她,她低聲地請媽媽先到病房外面去,她想單獨和我談。還沒開口,跟方才冷靜、有禮的樣子不同,她先紅了眼眶,強忍眼淚之後,說了:「我覺得老天對我真不公平!」。原來她是一位高階主管,任職於知名的外商企業,她以她的事業成就自豪,但是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婚後沒多久她承受了先生的語言及肢體暴力,結婚後多年盼來的孩子,由於不是男孩,非常傳統的婆家,仍然覺得她沒有盡到媳婦的本分。其實這段婚姻一直沒有受到婆家的認可,她來自於南部鄉下的農家,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天分,上了最好的大學的科系,也在系上認識了後來成為先生的學長。先生的家世顯赫,所以婆家一直認為他們並不是門當戶對。為了證明自己,畢業之後她很努力的工作,也獲得上司的肯定,一路晉升到最高的職位,可惜這並沒有改善不幸福的婚姻。在一次嚴重的家暴事件之後,她下定決心要離婚,同時也開啟了女兒監護權的爭奪戰。就在法官判決離婚,也爭取到女兒監護權,正在計畫著開啟新生活時,她被確診了血癌。她覺得她的人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但是老天似乎不想讓她順心如意。她不想讓媽媽操心,所以在家人面前她都是一貫的理性冷靜,有條有理的處理婚姻危機。即使生病了,也是她反過來安慰媽媽不要擔心。還好女兒貼心乖巧,是她最大的支持,可是內心深處,她是真的不甘心、也無法接受,因為她一直以為只要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接下來一如她的行事風格,不管化療如何辛苦,她總是硬吞下該攝取的熱量與營養,幾次的化療下來還算順利,但是隨著體力下滑,她開始調整之後的生活安排。原先想化療療程結束就回去上班,可是現在想想覺得身體比較重要,而與公司討論後,公司也同意她可以休個長假。所以她打算化療完成後搬回南部娘家休養,也幫女兒轉學,不必在貴族學校面對高壓競爭,希望女兒可以快樂的成長。可惜突然的打擊來了,在倒數第二次化療時,她忽然半身偏癱而且無法說話,緊急的檢查顯示有腦出血。雖然心中難過,她還是努力寫下歪歪斜斜字條給我:「醫師,謝謝你一直以來願意聽我訴說,給我很大的支持鼓勵,但是我有不好的預感,我先前就已交代媽媽、姊妹,萬一我不好的時候怎麼辦,妹妹答應幫我照顧小孩,如果有需要,希望你可以關心輔導我女兒,謝謝你。」沒想到一語成懺,隔天她就因休克昏迷轉入加護病房,醫療團隊努力二週後,病人還是辭世了。二十年了,我依然記得她那種流淚完之後,臉上堅毅的表情,盡全力奮鬥到底是她的行事風格,可是也沒忘記預先為最壞的狀況作打算。對女兒與家人的愛,雖然她自己覺得有點晚了,但我覺得她教了我「世事無常,愛要及時」的道理。洪先生是食道癌的病人,住院時因為焦慮、恐慌以及失眠的問題會診精神科。拿到會診單看到他身分證字號的英文字母,就猜出他是我的同鄉。詢問完病史,討論好我建議的治療後,不禁聊起家鄉的事。鄉下地方醫療資源比較缺乏,所以他千里迢迢到北部來治療,雖然有個兒子就在北部上班,洪先生住不慣都市,出院後還是習慣回鄉下住。不過生病這件事讓洪先生做了極大的轉變,不只戒菸而且滴酒不沾。朋友約喝酒他不僅回絕了,還約他們一起去騎車游泳好好做運動。他說夫妻關係也變好了,以前常跟太太因為抽菸喝酒的習慣吵架,現在不吵架了,反而經常一起遊山玩水。他心裡對太太有些愧疚感,因為年輕時愛玩,下班後總是跟朋友鬼混到很晚才回家,那時他覺得只要賺錢有拿回家,就盡到責任了,太太的苦心相勸,他嫌太太囉嗦。生病後,太太一面帶孫子一面盡心盡力照顧他,讓他很是感動。所以他對我說,如果還不知感謝,不改掉壞習慣就連畜生都不如了。洪先生也順利完成治療,穩定後三個月回診追蹤一次,雖然早就沒有焦慮、恐慌、失眠的問題,不過他還是會順便掛我的診,單純來聊聊近況,我也樂得從他口中知道家鄉的事。不過追蹤一年多後,他的癌症轉移了。「醫師說還蠻嚴重的,轉移到肺還有肝、骨頭。」他告訴我做完放射治療後,與醫師討論過,他決定順其自然不再接受後線的治療,因為前一次的治療,他知道治療下去有多痛苦,而且醫師也說這次的藥物恐怕副作用更大,治療效果也不會比第一次治療時好,所以他覺得他目前還可以自己活動,生活能自理,想去哪裡就去,他不想最後的時日是躺在病床上。說到一半,他的電話響了,他聽一下,把電話拿給我:「我太太想要跟你說話,她要你幫忙勸我至少試試看一、二次的治療。」病人的太太在電話那頭先抱歉,因為要帶孫子所以沒辦法陪病人來,哭跟病人求他治療也沒用,兒子勸也沒有用,還乾脆不讓兒子進診間跟醫師討論,希望我幫著勸看看。我在電話中安慰了一下太太,掛掉電話後,我苦笑著問病人說:「怎麼辦?太太很擔心你,希望你接受治療。」病人回答說他的想法很堅定,也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但是他要的是最後的時間有品質。我問他:「可是如果不治療,最後那天很快到來,會不會有遺憾?」他說他想很清楚了,會生病走到這一步,這一切都是「自己做得來的(台語,咎由自取)」。最後我們討論了末期照顧的議題,請醫院的緩和個管師提供他家就近的緩和醫療資源。最近一次回診他說他去看了當地醫院的緩和科,醫師說他們可以提供居家安寧照顧,所以他不擔心生命末期會走得太痛苦。結束看診前,他主動說:「醫師,你還是要幫我預約三個月後喔,如果我還活著就會來看你!」雖然我無法改變洪先生對治療的決定,但是我很敬佩洪先生,對於自己治療與生命末期照護議題可以公開討論,與清楚知道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豁達。讓我學到努力奮戰至最後一刻值得尊敬,瀟灑看破生死有尊嚴的選擇人生終了方式也值得敬佩。
-
2022-01-07 新聞.元氣新聞
《病主法》實施3周年 楊玉欣盼資訊再普遍、費用合理化
《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及善終權,今日邁入施行三週年,截至去年底,預立醫療決定累積簽署達3萬人,較前一年度增加1萬人。然而國內20歲以上約1900萬人,簽署比例仍未達0.1%,《病主法》立法者楊玉欣呼籲,期盼民間與政府持續努力,朝資訊普遍化、費用合理化,及醫療自主平權化邁進。楊玉欣曾擔任第八屆立法委員,現為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針對現在簽署《病主法》,仍要負擔3500元不等的諮商費,她表示,若以一家3人口來看,台灣90%的家庭總收入在100萬以下,若每人的月薪約3至4萬,等於要他拿出月薪的10%,是相對高的負擔,但簽署完能獲得的保障,對個人及社會的總體效益相當大。她認為,減輕諮商費負擔是很實際且迫切的需要。楊玉欣表示,《病主法》諮商費的合理化,可以以社會的價值投資來看待,將醫療主體回歸病人身上,也是保護人的尊嚴價值。另外,以價值投資觀點上,保護弱勢者並促進醫療自主平權,也是總體社會前進的重要指標。病主中心去年首度推進罕病病友的弱勢服務方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多個聾人/聽障團體,開發聾人/聽障族群的友善諮商模式。楊玉欣說,弱勢者在醫療現場面臨的不友善,是難以想像的,每個人都會老、會病、會死,應該共同將制度友善話,也是為了「所有病人」及未來的自己而努力。期待不同的弱勢群體,都能獲得合理調整措施機會,獲得尊嚴且平等的社會參與。台灣人平均臥床8年,在醫療技術進步之下,極有可能持續延長不健康餘命,恐造成照顧者辛苦,無意義醫療所衍生的醫療、照顧、人權、資源等問題,成為超高齡社會極大挑戰。楊玉欣呼籲,《病主法》是長照的最後一哩路,應積極保護病人和他的家庭都能善終與善生,不樂見加工延長生命的人生,更不希望看家屬帶著病人輕生的悲劇發生。楊玉欣指出,當初立《病主法》是從制度面賦權,但要順利推動,需要大眾更普遍認知並落實「病人自主」、具有更完整的生死識能、建立可近性更高的簽署方式等,中央、地方需要攜手協力加速腳步,尤其是降低簽署門檻、更大規模的進行社會溝通,以及提出針對弱勢者的合理調整措施等。病主法的核心是要讓醫病關係更好,且創造病人不只善終也能善生的制度,期待下一個三年,制度更落地,更多民眾獲得保障。
-
2021-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美國無症狀確診只隔離五天?學者:重點是檢測量要夠
美國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造成醫療量能極大負擔,為減輕醫療體系壓力,美國CDC宣布無症狀確診者僅需隔離五天。《蘋果日報》今報導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將於明天召開專家會議時討論是否跟進。美國做法並非僅縮短天數,還有許多項配套,台大公衛者指出,美國實施這項策略的挑戰在於,篩檢量要夠才能杜絕隱性傳播鏈,所以美國明年起要投入數千醫護投入增設的篩檢站,並將發下五億份快篩試劑。台大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美國確診病例目前集中在東北方的州別,面臨Delta與Omicron雙重打擊。因為該區域覆蓋率提升得早,也比較快面臨保護力不足的問題,目前個案已流鼻水、頭痛等輕症為主。整體來說,美國無論確診人數、住院人數、死亡人數都在上升,還需要分析資料才知道感染Omicron和Delta之後衍生死亡的比例如何。古玫生指出,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宣布「5+5新抗疫政策」,是將無症狀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為五天,但後續要強制戴口罩5天。此外,已接種第三劑者如果曾接觸確者者,則不需隔離,但是要強制戴口罩10天。此外,美國政府正在整備數千名軍醫及醫護人員,2022年都要投入增設的篩檢站及疫苗接種站,另將發放五億份的家用快篩試劑,目前各大篩檢站已人滿為患。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美國住院死亡的增加是因為Omicron或Delta,還需要更多資料來證實,不能太輕忽就認定Omicron一定都是輕症。美國政府知道,即便打到第三劑,還是要靠篩檢,才能杜絕社區感染,因此這項5+5政策最大的挑戰,是檢測量一定要夠。現在歐洲許多國家也在透過提升採減量、實施通行證、加嚴公衛防疫措施等方法,試圖控制疫情。「歐洲疫情就像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幾乎全歐疫情都在上升。法國已將第三劑接種間隔縮短到三個月,恢復室內外口罩令,每人每周三天遠距辦公,開始考慮實施不承認陰性檢測證明的「超級綠色通行證」。瑞典則將篩檢量能提升到每周30萬次,百人以上聚會都要實施健康通行證,並且恢復室內口罩令。
-
2021-12-26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後73歲去日本打工換宿! 劉孟德:人生總會一死,活著時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
劉孟德68歲退休,考取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和網路架設丙級技術士證照,雖然都沒用到,準備及考取過程卻讓他滿足。後來他學日文,考日文研究所、去日本念語言學校,72歲時登富士山。2020年,73歲的他體驗第一次「打工換宿」,前往愛知縣溫泉飯店完成一個月的打工,並利用連休買了鐵路通票玩了5天。回國後,他覺得脖頸痠疼到醫院看診,被診斷出口咽癌第三期,醫生說:「你年紀大,不適合做大化療。」這是劉孟德第一次感受「原來我是老人」,以前媽媽還在,「媽媽在我怎麼會覺得自己老?」做了很多「很年輕」的事—考研究所、學日文、打工換宿、做影片、機車環島。去年,劉孟德罹癌、母親離世,也有摯友過世,問他是否感受生死無常?劉孟德說,他有至親長輩臥床20年飽受折磨,也有同學從生病到離世不到一個月,人生總會一死,只要活著時能活動、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劉孟德不斷學習新事物、擁抱新挑戰的生命態度,家人雖支持,但也會勸他找輕鬆的事做。「但我就是想要挑戰啊,」劉孟德笑說,說的時候,75歲的身體裡有著15歲的靈魂。
-
2021-12-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改寫生命故事的腳本,成為自己的生命導演!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 在重症加護病房場域中,病人因病情急遽變化、治療過程之轉變,家屬面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除了造成家庭功能衝擊及生活步調的改變,家屬在照顧、陪伴病人時,亦承擔許多心理負擔及壓力,如:於加護病房期間,因病況需要面對醫療決策之困境、非預期性住院,導致家庭生活的變動等。 當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社工師藉由引導回顧生命歷程,醫療團隊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輔具工具,依據家庭價值觀、想法及偏好進行討論,以雙向溝通方式進行溝通討論,重塑認知,並達成共識。1.急性壓力期,生活失序,已偏離了之前設定的方向,無法清楚辨識地標 「我已經很盡心盡力在照顧他了,我也不希望事情變成這樣,現在大家都怪我,我真的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看到他這麼辛苦努力的撐著,我只是不希望他那麼痛苦,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我殘忍、無情……」 因病情急遽變化、治療過程之轉變,失去原有家庭互動關係及生活步調。在訊息混亂、繁雜階段,親友間強大壓力,身為主要照顧者,受到親友缺乏經驗的監督,期待各方面都做到零瑕疵,被非理性感受吞噬而陷入自我質疑的狀態,很難遏止羞愧、自責感的蔓延,不斷壓縮自我。面對悲傷、失落的感受,沒有標準化的表達方式及調適時程,情緒的歷程並非是靜止狀態,在過程中接受各種感受並體認其意義,學會與情緒共處,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2.看見困境,啟動改變 「外公離開我們的時候,跟原來的樣子差好多,四肢好腫、好胖,看到他這樣子,媽媽好難過、自責當初的決定……現在媽媽也遇到同樣的狀況,我想媽媽一定不要跟外公一樣這麼辛苦,我希望不要讓媽媽再受苦了……」 「她之前是個很愛漂亮的人,很重視自己的外觀、形象。現在面對要不要進行氣切手術,我相信依照她的個性,她一定不希望自己變成這樣。」 停滯不前的生活,現實與期待間的擺盪,情感上,需要時間去追上理智所認知的事實,當生命只剩下呼吸或軀殼,存在與活著的意義。當家屬情緒處於搖擺不定,面對醫療決策困境,醫療團隊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引導家屬探究病人過去生命歷程、價值觀及生命的價值,讓愛以不同的形式運轉。每個決策的背後有獨特的生命故事及價值,家屬在陪伴、照顧病人的歷程,並非是一條單行道,在面臨理性與感性的掙扎、關係與情感的不捨,用愛陪伴、彌補生命的限制,找到愛的連結,支撐生命中的困境。3.改寫生命故事的腳本,成為自己的生命導演,走向療癒過程 「他清醒的時候什麼都沒交代,他的生死都交在我們身上,不知道該怎麼替他決定,當時覺得壓力好大。後來看到他身上插管了好多管子,覺得好自責、苦惱。當時家人在討論他的病況時,大家真的都不知道該怎麼為他做決定,但是後來,透過與醫療團隊多次依照他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進行討論後,大家才取得共識幫他做了這個決定。依照這次參與討論的經驗後,如果真的有一天,我的病況真的不好了,我也希望家人能遵照我的意願去走,我不希望再步入他的後塵,讓家屬去承受這麼兩難的情境。」 在疾病適應過程中,時間帶動著人事物的變化,經歷交錯複雜的情緒感受及漫長的時光將自己打碎再重組,從過程中理解,疾病是另一種形式的愛,悲傷與失去是愛的延伸,讓曾經受傷的關係修復並重塑自我價值,慢慢勾勒出關於自我的地圖。過去的生命經驗,影響著現在的自己,即便過去的經歷是跌跌撞撞,也要體認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者,重新繪製自己的生命藍圖。 社工師於陪伴家屬過程中,相信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並將關注的焦點落於病人或家屬的個人優勢,以家屬個人韌性經驗為主體,並澆灌家庭動力之潛能,建立自我能力並找尋其中價值,藉以長出復原力。 醫療團隊依照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與家屬共同召開家庭會議,社工師於陪伴、參與過程,針對家庭獨特性、生命歷程個別化,協助梳理雜亂、訊息不一之情緒能量,隨著時間變化,串接起當下與過往的情感紐帶,再塑生命腳本,詮釋生命故事。 病人出院後,社工師藉由「決策後悔量表」關心家庭在面對醫療決策之困境,引導家屬開拓思考框架,過去的生命經驗滋養現在的自己,並相信自己即是專家,將注意力放在可操縱面向,走向復原之路。
-
2021-12-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1/走過這「疫」年…理解生死 超前部署老年
大疫之年,病毒帶來了隔離,也無預警帶來死亡與離別,今年是許多人開始思考生命中的告別與獨立的一年。與人告別、單獨面對自己與生活,這過去幾乎是老年或退休階段才會遭遇的課題,如此疫情下提前反思,也是一種超前部署。根據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的「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三級警戒期間,六成的人體驗人生無常,大約百分之五寫下了遺願清單。坦然面對生命的悲歡離合與陰晴圓缺,「二○二一年退休力大調查」發現,七十五歲以上近七成準備了解生死、面對死亡,年紀愈長,愈能夠獨處而不感到孤單和寂寞。 周日下午,台大文學院門口總聚集一群太極拳友,裡頭一位帶頭大哥被眾人笑稱「幫主」,他是六十六歲監察委員賴鼎銘,曾任兩所大學校長,如今退而不休,持續關注人權與媒體改革,更是學界知名太極拳高手。想自在 先理解自我需求賴鼎銘認為,追求「獨立自在」,得先理解自我需求。他舉例,享受美食和旅遊要花錢,就得認真儲蓄;若想買塊地下田,或投入運動,則要維持心肺與肌力,每種興趣都有不同的基礎。「我看過很多老師剛退休,生活突然閒下來,還沒找到新的動力,短短幾年迅速衰弱,突然就走了。」眼見前車之鑑,賴鼎銘早早超前部屬,待退階段便開始規畫老年生活。面對自己,的確必須經過學習。長期研究人際關係的社會學家李明璁表示,台灣人長期以來只有工作和家庭,缺少足以形成「自我感」的「第三空間」,更沒有獨處習慣,一旦退休後,工作沒了,「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以及自己還能夠是誰」,對退休生活產生巨大焦慮。尋同好 建立非功利社群李明璁分析,民國四十至五十年間出生的「新退休族」,雖成長於集體主義盛行的年代,但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多建立在工作上。多年來專注工作,從他人眼中定義自己的成功或失敗,缺乏以自我認同為核心的社群,因此在退休後形成焦慮,「我能做什麼,要跟誰往來,以及活著的趣味是什麼?」他建議,退休族應尋找興趣,例如書籍、音樂或出遊,也可投身志工服務,找到自己的同好,建立起「非功利的社群」,這時往往會發現,退休生活其實仍大有可為,人生才正要精彩開始。旅居日本,在當地長照機構服務多年的何蕙君觀察,台灣社會普遍認為「老人需要照顧」,日本則以「協助老人實現其理想人生」為軸心。何蕙君表示,日本身為高齡化與福利大國,不斷進步的原因來自「團塊世代」,這群現年七十歲上下的退休族,對傳統觀念帶來衝擊。團塊世代在急速西化、經濟起飛的環境下成長,教育和儲蓄資本更高,因此改變了日本社會對「老後生活」的想像,早台灣一個世代開始重視獨立自主。長照是 互相幫忙與尊重當代平均壽命超過八十歲,前卅年努力學習,直到卸下工作,許多退休族才驚覺,社會變動竟如此快速。何蕙君說,長者容易「害怕跟不上潮流,不想被丟下」,這是人之常情,若「互助、學到老、重視自我」等新觀念漸成社會共識,當年輕人老去,換下一代需要被照護時,就不會看輕自己。在何蕙君心中,長照就是互相幫忙、互相尊重。
-
2021-12-20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疫情下退休力應變大調查 逾六成無懼疫情對未來有信心
今年一場社區感染讓台灣進入三級警戒,為了解疫情對於退休準備的影響,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發現即使疫情帶來不便或是傷痛,有人因此憂鬱或焦慮,甚至衰弱,但大家對於未來的信心不減,逾六成的人表示,不論疫情如何發展,面對未來,仍有足夠的信心。 「台灣2021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日前公布,「宅」字在36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今年不管男女、年齡或階級,三級警戒期間都必須家當「宅」男「宅」女。調查發現,疫情帶來的危機感加上股市大熱,讓投資的人增加;但疫情阻斷了社交機會,讓人無法「連結」,也有人變得衰弱。 詢問「您的工作因疫情三級警戒受到那些影響?」,40.8%表示居家上班或工作方式改變,有4.9%被減薪或裁員, 3.8%考慮轉職,更有4.9%自行提早退休,但回答沒有改變的,也有37.2%。「是否因疫情三級警戒重新配置理財規畫?」這題為複選題,投資基金或股票的人最多,有36.1%;努存錢貢獻存款的有26.7%,房市很熱,4.4%的人買房;因疫情考量醫療保障而調整保險的人也不少,32%購買防疫險、12.4% 購買或調整醫療險,購買或調整年金保險的有 6.6%;但也有近三成的人表示未改變理財規畫。許多醫師發現疫情對健康影響甚鉅,過去認為對健康有幫助的方法,例如出門活動、充實社交生活,因為疫情被迫中斷。在疫情警戒降至二級後,13.8%認為健康狀況變差、9.4%變得衰弱、14.6%變得憂鬱或焦慮;但也有26.4%自覺健康良好、逾35%認為體力維持在一定水準,沒有改變。 許多人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仍努力維持健康,有50.7%規律運動,56.7% 自己烹調,39.4%力求飲食均衡,還有32.2%服用保健食品或維他命;接種新冠疫苗是今年的全民運動,77.2%表示曾去接種,甚至有9%接種新冠以外的其他疫苗,更重要的是69.6%的人表示,三級疫情期間盡量宅在家。 也因為必須宅在家,必須靠數位與他人連結,許多人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有一些「新學習新體驗」,參加線上課程或會議經驗的人數多,達54.5%;全民接受防疫訊息,51.9%曾用手機掃疾管家、使用網路購物的人有35.1%、和家人或朋友視訊25.5%、用串流平台追劇的有22.3%,甚至有5%嘗試遠距醫療,沒有上述經驗的僅有14.6%。新冠疫情今年奪去八百多人的生命、漫長的隔離及獨處,讓人反思生死與告別,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62.5%體驗到人生無常、60.3%的人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20.4%更頻繁和親友聯繫,還有6.4%更注意命理或星座相關運勢預測、5.2%寫下遺願清單。不過,疫情讓人期待隧道那一頭的光亮,22.1%沒有發表特別的意見,16.6%表示,就算疫情結束,對疫情仍非常悲觀,但也有61.2%的人無懼且樂觀看向未來,表示不論疫情如何發展,對未來都保持信心。「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於今年11月1日至30日進行,獲得有效問卷830份,男性占43%、女性57%,教育程度大學以上者逾八成,近半數居住於雙北,桃園和台中各占約10.8%與10.2%,高雄市7.7%、台南市3.5%。 ●聯合報去年推出退休準備指標,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大核心能力,提供檢視退休準備的評量,今年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
-
2021-12-10 新聞.杏林.診間
急診室的震撼…插在病人胸口的那把刀!傅志遠:拚到最後一刻,是對生命的最大敬意
對許多醫師來說,行醫救人是工作。但有一位外傷急症外科醫師,每一次在生死邊緣搶救患者時,在乎的不但是生命,更堅持自己對患者的責任感:「有沒有盡最大的努力?有沒有為病人拚到最後一秒?」他還會心心念念每一個病人的人生:「如果我能把他救回來,一定還會有很多精彩的未來等著他…」他是林口長庚醫院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傅志遠,也是出版過四本書的人氣作家。他經營「急症外傷外科的大小事」部落格十多年,以執手術刀的手寫作,在憑藉理性問診之際,也用感性的心觀察診間人生,寫下醫者與病人的喜樂悲嗔,同時反思醫病關係中的困難與脆弱,而在每一次的凝望之餘,更不忘檢視自己行醫的初心。走進急重症外傷中心挑戰與死神拔河44歲的傅志遠從小在彰化長大,和台灣多數的五六年級生一樣,少年時代有著再平凡不過的聯考人生,高中就讀台中一中,成績不錯的他順著世俗的眼光,大學考進台北醫學院(台北醫學大學前身),醫學院最後一年,他在長庚醫院實習,長庚精湛的外科醫療專業讓他敬仰且嚮往,「尤其很多資深醫師的技術很厲害,我很想跟他們學習,以後像他們一樣。」他因此走進外科,在林口長庚任職五年,從實習到住院醫師再到總醫師,經歷外科各部門紮實的訓練,29歲即升任主治醫師。當時,位在台中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正好新設急重症外傷中心,傅志遠決定走進這個挑戰性極高的新單位,試一試和死神交手,搶救急重症病人。顧名思義,急重症外傷中心不同於一般科別,病患往往來得又急又快,嚴重的外傷患者更是家常便飯,那時傅志遠還是個有點「菜」的主治醫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下最正確的判斷、用最快的速度決定治療計畫,常讓他緊張,甚至還會在非常嚴重的病人面前天人交戰:「這要救嗎?救得活嗎?」急診室的震撼 插在病人胸口的那把刀一個輪他值班的清早,救護車送來一位重傷病人,西瓜刀筆直插在心口正中央,到急診時已經沒有心跳與血壓。傅志遠身為急症外科主治醫師,第一個直覺是「刀子插成這樣,救不回來了吧…」他原本只想依法定醫療程序─CPR三十分鐘無效,宣告死亡,「就這樣沒問題吧?」沒想到此時,外傷中心副院長正好帶著幾個實習學生到急診室,他看了病人的狀況後,隨即在急診室立刻開胸。傅志遠瞪大雙眼不敢相信,但主任很冷靜地告訴他:「穿刺傷死亡率雖然高,但卻要非常積極搶救!只要把刀拔出來,把心臟縫好,或許有機會創造奇蹟!」傅志遠這才恍然大悟,不同於其他車禍或撞擊造成體內各個臟器受傷大出血,這個病人的穿刺傷雖然致命,但也只有一處傷口,相較之下很單純,而非表相看到的那麼驚人和「回天乏術」。「你如果連這種病人都不救,就別當外傷急症醫師了。」副院長更嚴肅地告訴才當上主治醫師兩個月的傅志遠:「你如果現在就放棄,以後永遠不會有救活的病人。」他們師徒兩人就在急診室簡陋的環境裡開胸、拔刀、縫合,短短一個多小時,擔任助手的傅志遠親眼看著儀器上的病人血壓上升了、心跳恢復了,隔著手套,他強烈感受到病人的心臟開始奮力跳動,彷彿在吶喊「不要放棄我」。「那一剎那,我非常非常感動,原來外傷急症外科可以拚到這種地步!」「原來只要醫師不放棄,生命就一定有希望、有機會。」那一個急診室的清晨,距今已整整十四年,但傅志遠從不曾忘記那一幕,那一堂課教會他─永不放棄!永不放棄的功課 來自責任感放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永不放棄,卻是人生最難的功課,而所有的不放棄,第一步,來自責任感的建立。傅志遠說,從當上主治醫師的那一起,他隨時謹記:「我對病人有著完全的責任,只要我是他的主治醫師,每一分每一秒,我就是有責任。」他也常告訴年輕的實習和住院醫師,面對任何一個曾由他主治開刀的病人:「外科醫師與病患之間,彷彿有一條剪不斷的線,直到他痊癒出院,或者死亡」。那條線雖然看不見,卻極其強韌,它的名字是─責任。身為醫師,他的信念很清楚,對病人的責任永遠在第一位,雷打不動,即使今天不是他值班,即使今天他在外地、在度假、在開會、在吃飯…「病人的病情,不會因為我下班就不發生變化,他只要有變化,就是我最重要的事。」傅志遠也坦言,十多年來他常常會緊繃著,最怕非值班時接到醫院的電話,尤其半夜的電話鈴響,總讓他非常緊張,「如果電話沒接到,我會發瘋的一直打回去問,到底什麼事?」半夜飆上高速公路,為病人拚到最後一刻擔任主治醫師十餘年來,除非出國,傅志遠每天一定會去查房看過病人才放心,這是他當總醫師時就已養成的習慣。即便休假日有家庭活動,他也會一早先去醫院查房,確定一切都照著治療計畫進度之後,再回家陪伴家人出門。「沒有人規定我要這樣,但做了,才安心。」傅志遠說,長期處於「待機」狀態,是外科的宿命,雖然壓力很大,但他相信絕大多數醫師都一樣,這是一種大家都有的態度。他推推眼鏡,不經意地又補充一句:「這也是我自己的選擇,我真心喜歡這個工作…。」堅定的眼神裡燃著灼熱的光,微笑的嘴角更有著一派捨我其誰的自豪。也曾有好幾次,他帶著家人回南部老家,卻臨時接到醫院電話,病人發生非預期的變化。傅志遠說,他其實也可以交給資深的總醫師處理,但心裡就是會有個聲音隱隱地讓他不安:「那是我的病人,他有狀況,就是我的責任啊!」最難忘一次回彰化老家,深夜一點,接到醫院電話說病人突然有緊急狀況,傅志遠十分鐘之內立刻上了高速公路往林口一路飆車,心裡七上八下,一遍遍回想前一天在病房看到的病人狀況,但車才過豐原,醫院又打來電話:「病人過世了,醫師您不必回來了…」那一剎那,「呯」的一聲,傅志遠彷彿聽見,那根他和病人之間的線──斷了!「好吧,那我掉頭回彰化…」他掛了手機,絲毫不因可以重新回家睡覺而慶幸,相反地,他的心彷彿跌進闇黑的大洞,不斷沈落…許多被緊急傳呼的夜晚,傅志遠都會不顧一切地趕回病人身邊,也因此收過不少超速罰單。(圖/傅志遠提供)雖說生命原就無常,但這一切來得太匆促,甚至荒謬。深夜的高速公路上,星光很亮,傅志遠心頭卻重重迷霧,他無奈、不解,更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悵然,他想不通很多很多事,為什麼病人會走? 為什麼偏偏是今夜?為什麼他趕不上…但最後他給自己一個結論,不論結局如何,「至少我努力了,問心無愧」。「堅持到最後一刻,是醫者對生命的最大敬意」這也是他在部落格寫下的文字,是對自己的承諾。(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2-05 新聞.元氣新聞
陪看診竟確診染疫亡 兒自責「弄丟母」 靈性關懷助療傷
每個人的靈性都需要被關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積極推動「靈性關懷」,今年成為全台第一家非宗教醫院,聘任專任靈性關懷師的醫院。靈性關懷過往多在安寧病房被討論,北醫附醫則是拓展到所有科別與病房,無論是病患或是家屬,對於生命感到疑惑,或是面對疾病感到不安,都能即時給予協助。北醫附醫第一位專任靈性關懷師高倩琪說,靈性關懷師就像是宗教醫院內的院牧、師父,通常這類的角色,不會出現在非宗教醫院。她表示,靈性關懷入門不難,能夠包容傾聽、陪伴,且不下指導棋,就有辦法透過訓練成為靈性關懷師。提到靈性,難免會直覺認為與「生死」有關。高倩琪說,靈性關懷的角色最初,確實是在安寧病房,希望能幫助患者能夠善終,最後一段路程能安心,也希望家屬不要有太多遺憾。但每一個人都有靈性,都需要被關懷,特別在醫院內,許多患者或是家屬,面對到的都是突如其來的疾病,很多人第一次遇到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心理健康都可能受到影響。今年六月,正值本土疫情爆發。一對母子來到北醫就醫,兒子攙扶著媽媽,準備看診,礙於風險,進行採檢,結果媽媽採檢的結果呈現「陽性」,兒子為直接接觸者,且媽媽病況也需要他人照顧,二人一起隔離。過程中,媽媽病情快速惡化,一度在他面前吐血,不久後因病過世。兒子開始出現失眠、恐懼症狀,相關科別醫師會診靈性關懷師協助。高倩琪說,開始與兒子會談時,對方不斷說「我把媽媽弄丟了」、「我把媽媽弄丟了」,自責當時只是陪伴就醫,怎麼媽媽就過世了,陪伴過程長達二個多小時,兒子才慢慢傾吐過不去的關卡,當晚他向高倩琪說「謝謝,今晚我終於睡了一覺」。高倩琪說,每一個人面對疾病可能都有不同的反應,甚至對於突如其來的疾病變化,或是沒有預料的生死議題,在內心中產生各種問題,如果不能即時解決,很可能成為永久的創傷。北醫附醫今於台北醫學大學舉辦「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人醫療顧問黃麗惠表示,近年醫界推動「全人醫療」,全人應該是要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以及靈性。醫師協助治療身體健康、心理師或是心理諮商師治療心理問題、社工師協助媒合資源與協助,靈性關懷師則是陪伴傾聽,讓醫療能夠更為全面。
-
2021-12-03 養生.人生智慧
「遺囑」是用來照顧真正想照顧的人!掌握3個關鍵,讓遺囑沒爭議
大疫之年,讓人們對無常有更深體會,面對生死,除了心理調適,更需要事前規劃,尤其是遺囑與遺產繼承,若能事先安排,就能照顧到真正想照顧的人,也能避免後代子孫為此鬧得不愉快。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陳景筠說,常見遺產紛爭當屬分配不均,尤其台灣老一輩仍有重男輕女觀念,常排除女兒繼承權,或獨厚某個子女。 其次,是被繼承人與繼承人之間財務往來不清。譬如台灣父母喜歡將不動產、股票或存款借名登記在小孩名下,親子生前對簿公堂時有所聞,身後更可能為遺產歸屬產生爭執。 第三,是找不到遺產。陳景筠指出,只要資產在國內,都可以向國稅局申請財產清單與所得資料,就算是金條金飾、古董字畫也能從買賣紀錄找到軌跡,但海外、尤其是中國資產相對難尋。 林林總總問題,或許無法全靠遺囑來解決,但至少遺囑中已載明財產清單,就能大幅減少上述第二、三項狀況。 一、什麼是應繼分、特留分?繼承順序到底怎麼排? 民法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其他繼承人順序分別為:直系血親卑親屬(通常為子女,若子女已經過世,則由孫輩代位繼承)、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 在沒有立遺囑的狀況下,遺產會依據「應繼分」來分配。如果立有遺囑,則按照個人意願去指定分配,但無論遺囑怎麼寫,繼承人仍保有最小比率的「特留分」。 舉例來說,喪偶的王爺爺留下600萬元遺產,若無遺囑指定,兒子A、女兒B按「應繼分」,可各得300萬遺產;如果兒子A早一步離世,就由孫子a1、a2代位繼承這300萬元。 但若王爺爺身前立下遺囑,指定將遺產交給兒子A,妹妹B仍然可以向大哥請求「特留分」,也就是應繼分300萬元÷2=150萬元。 現今有不少頂客族或壯年驟逝案例,以去年夯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為例,媳婦小鷗沒有孩子,亡夫也沒留下遺囑,按應繼分,小鷗必須和婆婆彩香均分1000萬遺產。但如果婆婆已不在世,小鷗就必須和先生平日素無往來的哥哥、姊姊分遺產,頂多只能取得1/2、即500萬元。 若亡夫有立遺囑,指定將遺產都留給小鷗,則婆婆可要求應繼分的1/2,即250萬元。如果婆婆已離世,大伯、大姑們則可主張應繼分的1/3,也就是166餘萬,小鷗仍可保有剩餘的833萬元遺產。 二、繼承前2年內的贈與,是不是納入遺產分配?要不要繳遺產稅? 不少年邁長輩或重病患者,會先將財產轉移給配偶或子女,避免遺產稅或債務繼承。但依據法令,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及繼承人的財產,都會在被繼承人死亡時視為遺產。 陳景筠舉例,假設A先生有1000萬的房產、2000萬債務,為了防止房子被拿去抵債,便在病重時先過戶給小孩,認為孩子只要拋棄繼承,就能保有房子、又不必償債。但如果房子是在A先生死前2年內過戶,國稅局與債權人仍可將房子視為遺產來追稅或是請求清償。 如果A先生在過世前1年把房子過戶給兒子,女兒在父親過世後得知,是否也能要求哥哥把房子拿出來分配?答案是不行。 陳景筠解釋,由於生前分配財產出於個人意願,「繼承前2年內的贈與必須繳遺產稅,但不納入遺產分配。」不過若是因為結婚、分居、營業而發生的贈與(法律上稱為「生前特種贈與」,性質屬於遺產的預付),女兒仍可主張房子屬於遺產。 A先生若有2000萬遺產,這棟價值1000萬的房子就必須先加回,變成3000萬再除以2,兒子、女兒各分得1500萬。但因為哥哥已獲得1000萬房產,所以只能再分得500萬元。 陳景筠建議,如果被繼承人想節稅,可以利用夫妻間互相贈與免稅,以及1200萬的遺產稅基本免稅額規定,另可利用每年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做移轉,或是先分配、做信託等,都能合法達到節稅目的。 三、如何立遺囑才能避免爭議? 目前遺囑共有5種方式:自書遺囑、代筆遺囑、公證遺囑、口授遺囑與密封遺囑。這些方式中,以自書遺囑最簡便,但一定要親筆手寫才有法律效力。 像《我的婆婆》裡,婆婆彩香手寫遺囑,只要符合法定要件,無人見證也有效力。但劇中將遺囑影印多份再蓋手印,寄給子女留存,事實上影本只能做為附件參考,親筆正本才有效力。 而代筆遺囑與公證遺囑是較好的選擇。陳景筠表示,公證遺囑由公證人筆記,但保密性較差,若家族財產眾多,不想公諸他人,就可選擇代筆遺囑。 這兩種方式都是找3名見證者(公證遺囑見證人之一為公證人),由當事人在見證者面前口述遺囑,經代筆人或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確認無誤後載明日期,再全體簽名。 密封遺囑與公證遺囑相似,只是由當事人自書遺囑、簽名密封,以防止他人開閱後偽造或變造。 陳景筠建議,可委請律師計算特留分、應繼分,擬好遺囑再找公證人公證,是較推薦的方式。 至於口授遺囑,通常用在重病臥床者身上,透過錄音、見證者來確認遺囑,但效力只有3個月。彌留、失智狀態則不適用口授遺囑。 陳景筠說,其實可將遺囑視為養老規劃的一環,將資產按心意預先做好分配,可用作信託養老,剩下才做成遺囑,目的都在於避免紛爭,「讓老有所終、幼有所託。」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多囊腎不注意,會有腦動脈瘤引發中風!醫師:出現3個常見症狀,要小心.一顆10萬的植牙有人用20年、也有不到5年就壞掉!「這五點」做好,用一輩子都OK.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1-11-28 養生.人生智慧
再入圍金馬影后,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陳湘琪:「我的人生,從未覺得可惜。」
「我的人生,從未覺得可惜。」陳湘琪說這句話時,就如定海神針一般堅定。該如何定義陳湘琪呢?簡而言之,她是近代台灣電影獨一無二的堅毅女性面孔,在楊德昌的「獨立時代」,她化身天真可愛的年輕女孩,在徬徨的社會裡逐漸迷失,到了蔡明亮的「天橋不見了」、「你那邊幾點?」則是身處城市的孤寂女人,擁有一雙歷經千瘡百孔的眼神,如今她在錢翔執導的電影「修行」裡,化身得知丈夫外遇的中年婦女,意圖靠著靈修超脫一切,卻又深陷於自身架構的心靈牢籠。投身教育 和學生沒有距離53歲陳湘琪在北藝大任教已有20餘年,擔任表演課程教授,提到教育,她發出朗朗笑聲,說自己私下與學生的距離非常近,「我不會也不太喜歡用3C,時常會叫他們救我,教我用電腦、手機」,更笑說很喜歡跟學生們抱來抱去,只是這一兩年遇到新冠肺炎,不能近距離接觸,「之前疫情爆發,要遠端視訊上課,我的天啊,很辛苦的,還先打電話請他們教我視訊」。一幕背影 感謝楊德昌啟蒙回想當年,陳湘琪說自己念台北藝術大學時,就是被當時的老師楊德昌一手帶出來,那時楊德昌執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時,由於經費不足,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都要下場演,「我只是個小小場記,也下場演個醫生未婚妻,只有一幕背影」,不過楊德昌對她讚譽有加,下一部「獨立時代」便拔擢她為主角之一,「我是真的很感謝老師,他影響了我對創作的基本態度」。陳湘琪樂於作育英才,幾乎沒時間拍片,「我推掉非常多片約,有喜劇的,也有恐怖的,但我頂多只有暑假能拍戲,就跟他們說可以找更適合的演員去演」,問她是否後悔錯過一些合作機會,「我不會的,我幾乎不對我的人生後悔」。拒用手機 不想被科技綁住陳湘琪因堅持不想被科技綁住,堅持不用手機,「但我覺得最近沒有手機,好像愈來愈難生存了,到處都要實聯制掃QR code,我都只能用寫的」,問她是否會因此想辦手機,「等到真正感到困難的時候,再來辦吧,現在還是不需要」。但說到疫情,陳湘琪坦言自己在這段期間,時常感到焦慮恐慌,「太多事情都讓我有不確定感,好像要突然搶物資、酒精,我就像個山頂洞人出來採購一樣,需要全新的生存方式」,她甚至有段時間考慮立下遺囑,畢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染疫,只是這番話說來雲淡風輕,彷彿生死對她而言意義不大,只要盡全力精采活過。健走保養 維持在最好狀態陳湘琪熱愛游泳、跑步,即便在疫情期間,也會到河邊散步健走,讓她的身材、外型保養得宜,她認為演員應維持在最好狀態,才能配合不同角色表演,「我以前很喜歡喝咖啡,現在頂多一天一杯,我常常一忙就忘了吃東西,現在也都強迫自己要補充營養」,如今生活之於她,就是一場修行,畢竟這具身體與她日夜相伴多年,未來,還得一起在這大千世界裡穿行裕如呢。嚮往簡單的幸福 看婚姻 有恐慌也有憧憬陳湘琪在「修行」演出婚姻失和的中年婦女,只能寄情於宗教、身心靈修行,被問及她是否會對婚姻恐慌,迄今仍單身的她,坦言演過這麼多感情失敗的角色,或多或少會有些恐慌,「為了演這部電影,我先跟一些另一半有外遇的婦女聊過,分享她們的情緒,我覺得婚姻真的很不容易,很多人無法走到最後」。不過陳湘琪依舊相信,這世界上有美好的婚姻關係,「我在我父母身上見證到一切,他們最後進入到一種『兩人如一人』的境界,共同經營關係,互相感謝,彼此是最好的隊友」,陳湘琪淡淡說道,若是自己真正進入婚姻,會希望能像父母一樣,擁抱簡單的幸福,「我是不容易放棄的人,也不會貿然進入一段關係,如果我有婚姻,我會希望是這樣,要與我的另一半走到最後」。陳湘琪演技精湛,常有情緒充沛的演出,但她說自己雖對藝術比較敏銳感性,但私下對自己的感情,還是比較內斂理性,「身為演員,感性、理性都要具備」,即便如此,她仍相信未來,也會用盡全力去迎接自己想要的愛。再入圍金馬影后 表演路 全力以赴不多想陳湘琪從影超過30年,直到2014年才以錢翔執導的「迴光奏鳴曲」拿下金馬影后,但她仍有些許遺憾,因父母親過世,無法與他們共享榮耀,「小時候我想讀戲劇,他們就很不理解,但也沒阻止,如今他們離開了,很希望他們在天上能看到這一切」。雖曾與楊德昌、蔡明亮等名導合作過,不過陳湘琪從未順利叩關金馬影后,這也是她格外感謝「迴光奏鳴曲」的原因,「導演給我很大的自由,很大的詮釋空間,讓我可以好好整理這個角色,讓她變得更為真實」。如今與錢翔導演二度合作「修行」,也再次入圍金馬影后,她說拿過一次已經心滿意足,因為學校工作忙碌,也還未看過「瀑布」、「美國女孩」等對手演員,不過她曾與「瀑布」導演鍾孟宏合作電影「失魂」,對導演功力讚譽有加,也相信賈靜雯、王淨的表演都很好。但身為演員,其實每次獲得肯定,她還是會很開心,「只是話說回來,我覺得我就是全力以赴演好戲,不要想太多,就是要好好表演」。
-
2021-11-2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定期健檢 及早得救保健康
男追女。女:「對不起,我已經名花有主了!」男:「沒關係,我可以移『花』接木!」女:「我們沒有什麼可談了!」男:「我們就是戀愛還沒有談!」鍥而不捨要不討人厭引起反感,說話的技巧是很重要的,看病治病上亦是如此。病人:「醫師,我得了癌症會死嗎?」醫師:「當然每個人都會死!」病人臉色蒼白,昏厥過去。有生必有死,這是造物者給一切生物的法則,但一般人要能接受這個事實,的確要經過一番掙扎。年輕時,初生之犢離大去之日還久,因此,只考慮活在當下,大多數人都想趕快賺錢養家或過著富裕的生活。但是出家人老早就看破了這一切,生死物欲、七情六欲置之度外,非常不容易,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意志力。只是對整體社會而言,也不能每個小孩一出生就出家去,這樣整個社會架構會瓦解,社會也不會進步。因此,應該基於每人對於生命的悟道程度而定,而這些悟道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後天環境影響的。對醫師而言,他的職責就是使每個人能健康的活著,也就是驅趕死神,讓眾生得以健康並延壽。但除了醫師來呵護眾生的健康之外,每個人都要有平日保養的觀念,會傷害人體健康的事不要做,例如不要大吃大喝,不要吃太油膩、高熱量的食物,不要酗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大自然萬物的規則,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就是這個道理。除了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之外,有先天性或後天的疾病就要有基本常識,才能避免不幸,例如家裡有人有糖尿病,得糖尿病的機率也會比別人高;家裡有人得癌症,自己中鏢的機率也大。此外,隨著年紀的老化,人體細胞也會跟著突變,甚至長出癌症,因此定期健檢就很重要,除了原來的國病-肝病的控管之外,近年來增加最多的肺癌、大腸癌更不能忽視。因此,針對常見的癌症,一定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也就是每年一超(腹部超音波檢查),定期做肺部電腦斷層,以及定期做胃鏡及大腸鏡檢查,這樣才不會被宣判得了癌症末期才來問:「醫師要不要緊,可以得救嗎?」那時通常為期太晚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1-11-21 養生.人生智慧
因喪弟之痛決定踏上從醫路!88歲彭汪嘉康行醫一甲子從未停下腳步,想為病人多做點
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現年88歲,自1956年台大醫學院畢業起,行醫超過一甲子,仍堅持每日若非進診間看診,就是在辦公室閱讀研究資料或者是參與會議,日復一日,始終如一。工作大半輩子,她將於明年退休,赴美與家人團聚。坐在萬芳醫院辦公室那張特大號皮質辦公椅中,彭汪嘉康的身影顯得嬌小,一如牆面上1962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黑白合照,一群白袍研究員、醫師,人高馬大,清一色都是男性,坐在第一排的她,頂著招牌短髮,個頭硬是矮了一截。彭汪嘉康透露,當年為了不讓人輕視,還養成了穿高跟鞋的習慣。身形矮小的彭汪嘉康,卻是醫學界的「巨人」、癌症醫療的先驅。1960年代,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研究員時,她發現癌症腫瘤與染色體異常的關係,成為首位獲得「亞瑟佛萊明獎」的外籍女性。她對台灣癌症醫療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將國內腫瘤醫學體系從無到有完整建立,被譽為「台灣癌症之母」;此外,彭汪嘉康為弭平國內醫界門戶之見不遺餘力,推動成立「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 (TCOG)」,團結醫師,惠及無數病患。因喪弟之痛 決定踏上從醫路至今仍往返萬芳醫院、雙和醫院看診,彭汪嘉康溫柔問診、視病如親的形象,深植病患心中。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她之所以走上行醫這條路,竟是因為兒少時的一次「生氣」。彭汪嘉康弟弟患有氣喘,她初中時,弟弟病情惡化,演變為肺炎,父親請來醫師好友為他看診。彭汪嘉康說,當時已經有盤尼西林可用於治療,即便價格高昂,但並非不可得,那位老醫師卻沒有幫忙找到這個藥物,最終弟弟不幸病逝,「我很生氣,他身為醫師,卻沒有想到怎麼盡力救治病人。」時間已過數十載,憶起遺憾往事,彭汪嘉康語氣中仍有不平。於是,彭汪嘉康毅然決然踏上從醫之路,為了「盡力」,也為了不讓悲劇在任何一位患者身上重演。正因如此,她一生行醫,「退休」二字,從來不存在彭汪嘉康的字典裡。強烈使命感 想為病人多做點1992年,彭汪嘉康年過60,這個一般人早已開始規畫退休生活,準備安養天年的歲數,外科醫師出身的她,再度從住院醫師做起,白天看診、晚上做研究,假日還得值班,只為了取得癌症專科醫師執照返台。作為醫者、研究者,彭汪嘉康坦言,過程中時常遇到瓶頸,支持她走下去的,是她口中那些「好高興的時候」,看著患者接受治療、病情復元後走出診間,是彭汪嘉康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她一直記得,曾有一位還不到50歲的子宮頸癌患者,四處就醫,病痛仍無法改善,最後踏入彭汪嘉康的診間。她開了一種「比較新、副作用比較少」的藥物,讓患者回家服用。再次會診,患者一見彭汪嘉康,就屈膝下跪,感謝她的救命之恩。6個月後,這位患者癌症復發過世。「有時候,真的很emotional(感慨)」,彭汪嘉康深刻體認,在疾病、生死面前,即使生命只能延續數月,對患者而言,依然珍貴無比,單看研究報告中冰冷的數字,絕對無法體會。「看報告覺得平均存活時間幾個月有什麼了不起,但對於一個人來說,這幾個月有多重要。」彭汪嘉康感歎。罕為人知的「堅持」 再忙也要下廚讓更多疾病「有藥可醫」,是彭汪嘉康堅持站在第一線看診數十年的原因之一,「之所以要看門診,是要看看現在什麼毛病最bother people(使人痛苦),從患者身上我就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做研究。」她結合醫學與研究,帶著研究團隊,找出更多疾病的原因及解方,幫助患者。彭汪嘉康沒想過要停下腳步,「如果大家覺得我還有點貢獻,那就繼續做。」她謙虛地說。為獲取更多醫學新知,疫情中,彭汪嘉康忙著參加視訊會議及研討會;而她回家後的「休閒」,是坐在電腦前,閱讀各大醫學期刊、媒體的最新資訊。除了行醫,彭汪嘉康還有一個數十年不曾改變,卻罕為人知的堅持:做菜。公務再繁忙,只要撥得出時間,她就會回家煮飯,與先生共進晚餐。在上海成長的彭汪嘉康,燒得一手道地上海菜,江浙菜也有所涉獵。比起「湯湯水水」的台灣菜,她更習慣自己下廚,做幾道早已吃慣的上海家常菜;彭汪嘉康不忘提起先生的飲食喜好,「他是四川人,放幾根辣椒就可以了。」她笑說。彭汪嘉康夫妻倆飄洋過海,在台行醫、從事研究超過30年,彭汪嘉康終於鬆口,將在明年中研院院士會議結束後返美,與太平洋另一端的兒孫團聚。起心動念要回家,除了因為身體狀況不如從前,更是為了交棒給年輕後進,「我覺得能夠做的,在我活著的時候都做了;我不能做的,就交給年輕人,讓他們找出到底怎麼回事。」她說。培育新血 畢生守護台灣癌症醫學交棒這條路,彭汪嘉康鋪了34年,1987年推動「內科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兩年後再成立「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她培育的學生,不少都已獨當一面,成為國內癌症醫學權威。脫下昔日踏響台美各大醫學研究機構的高跟鞋,換上平底皮鞋,忙碌到退休最後一刻,彭汪嘉康沒有一絲疲態。行醫救人對她而言,不是消磨人生的工作,而是為了彌補缺憾,畢生致力完成的任務,她踏出無數的「一小步」,成就台灣癌症醫學的「一大步」:今天,癌症不再是國人口中的不治之症。即將卸下重擔返美,彭汪嘉康言談間,透露著「任務完成」的坦然心境。彭汪嘉康小檔案現職: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癌症中心顧問、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院長兼講座教授經歷:中央研究院評議委員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內科主治醫師暨癌症遺傳組主任獎項:亞瑟佛萊明獎、第一屆台灣萊雅傑出女科學家獎、十大傑出女青年獎
-
2021-11-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六例疫苗接種後死亡 莫德納三例最多
我國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為76.24%、第二劑42.02%。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1月12日至14日新增六例疫苗接種後死亡事件,其中莫德納占三例最多,另有兩例AZ、一例BNT。莊人祥表示,11月12日至14日新增170件1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其中83例為嚴重事件,另有6例死亡。死亡個案中, 三名男性為接種莫德納疫苗,年齡介於67歲至82歲,接種疫苗後2日至23日間發生; 兩例為接種AZ疫苗,分別為一女一男,年齡為49歲至63歲,接種疫苗後11日至18日發生。另有一名男性接種BNT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年齡為62歲,接種疫苗後30日發生。另外藝人唐從聖也分享接種AZ疫苗後全身奇癢無比。莊人祥則表示,此副作用像是尋麻疹,建議先就醫請醫師診斷治療。
-
2021-11-13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預先折好葬禮用蓮花、提早寫辭世信...這些「花20年在等死的人」給作家王浩一的領悟
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他們花二十年的時間在等死◎九十一歲伊藤婆婆:早上拉開窗外的紙屏風一位住在日本千葉縣的伊藤女士,獨居的她今年已經九十一歲,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所有認識的人都已經陸續離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拉開公寓窗戶外頭的紙屏風,當是迎接早晨的儀式。早年她習慣也喜歡透過窗戶,看著鄰近公寓的孩子在樓下廣場嬉戲,看著在社區游泳池戲水的家人。只是時光久遠,樓下廣場已經再也沒人聚集玩耍,而游泳池早已乾涸。家人們、老朋友也一個一個離世……她是最後的一位,彷彿她是負責關燈的人。她的鄰居,住在樓下的一位六十七歲婦女,一直到了死後腐爛的惡臭氣味擴散,才被人發現,但是沒有任何人認識她;另一名六十九歲的先生,甚至在死後三年才被察覺。這三年間,每月房租及水電費仍舊自動地從他銀行帳戶的餘額內扣除,直到戶頭數字歸零,相關單位才留意到異狀。伊藤女士在九十歲生日當天,寫了「辭世信」,信中交代了後事的安排。每天睡前,她會規律地關上窗前「紙屏風」,次日醒來再度拉開它。她委託了對面的鄰居幫忙注意紙屏風的開啟與關閉。「如果哪一天早上,屏風沒有拉開,就代表我死了。」◎七十八歲龜山獨居陳媽媽:在家中折紙蓮花社工訪問前,桃園龜山七十八歲獨居陳媽媽,總先用大花布蓋住餐廳的大圓桌。那是過去一家人吃飯時慣用的桌子,現在平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吃飯,這張桌子許久不用了,桌面上頭已經擺滿了各式物品、餐具、藥罐等等。當有人要來訪前,她總是這樣遮掩著桌面的雜物,不讓外人看到。多年前,老伴與兒子因病前後離世,唯一的女兒嫁到台北,她有自己的小家庭。女兒不常回家,但總會打電話回家聊聊工作雜事、生活狀況。但是長年獨居的陳媽媽,沒啥訪客,也鮮少跟朋友外出互動,老人家顯得憂鬱,家裡散發一種沉悶的氣息。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的社工師,將她列為輔導個案,定期探視與關懷。劉姓社工描述,第一次拜訪,應門的陳媽媽一頭亂髮,居住環境還算整齊,但是客廳角落擺著幾只紙箱,裡面全是滿滿手折的紙蓮花,甚至一朵朵紙蓮花已經外溢在地面上。陳媽媽說:「現在剩我一人,後事我也有所準備了,蓮花折好,這樣女兒也不用麻煩。」在沙發坐著聊著,看似一派輕鬆的陳媽媽,順手又拿起福金紙開始折了起來……。◎七十二歲湖北的羅奶奶:日記裡寫著「今日無事」唯一的兒子在廣州工作,母親則獨自住在湖北老家,她已經七十二歲了,鄰人稱她「羅奶奶」。廣州真的遠,工作也無法讓兒子隨心所欲常常回家探視母親,一年也就一次兩次回家。上次回家的時間,則是春節過年假期,前後三天又離開了。在兒子離開一個月後,母親生病了,羅奶奶自己撐著,沒多久就死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兒子在三天後才知道。銜哀回家料理母親的後事,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本貼身的日記。羅奶奶退休前是一位老師,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退休後,孤零零地一個人過日子,時間長了,但可以寫的東西愈來愈少。兒子翻閱母親的日記,發現近一年來,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日記的最後一頁:「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他們正在等死的幾個特徵《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英文的書名是Happiness Is A Choice you Make,幸福是自己所選擇的。書本裡提到作者的小結論:不出門、不好好吃東西、不服藥的人活不長。不吃、不藥這個好懂,對於「不出門」的老人,則標題「社交孤立會要人命」。書本探討:年長者剩下的時間有限,他們進行「某種時間規劃」,不再掛念令他們疲憊或需索無度的人,所剩的「時間」,他們會用支持自己人來填滿。年老的人不再建立新關係,而是更依賴他們現有的人際關係。問題是,當支持自己的人、現有的關係一旦斷裂,情感交流停止,生命進入「麻木無感、無動力」階段,「不出門」成了表徵,也成了問題,這是個生死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說「他們在等死」。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說:「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對於「不出門」的人,顯然是絕對孤寂,是沒有任何值得等待的人,歲月漫長已經成了一種煎熬。一些社會學研究者往往會列出長長清單,說明那些「正在等死的人」的特徵點:把生活等同於活著、消極悲觀情緒籠罩、不再嘗試改變、停止努力、精神世界空虛、對未來一片迷茫、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我保留社會學者他們的泛眾說法,跳過這些清單。只來說說其中一個特點:「沒有了詩和遠方。」關於這個「生命絕對乾枯」特點,我有想法:詩,就是對生命的讚詞或是傷懷。遠方,就是夢想和等待。故友郭漢辰去世前一天,依舊寫著詩,凝視死神不管現在對自己的生活是滿足或是遺憾,對自己的生命是謳歌或是悲鳴,如果還「活著」,內心深處就會有對應的詩句,抒發對生命的深邃體驗。即使是「必死之前」,美人遲暮、病入膏肓、安寧期間……他們也會有詩,那是環繞著人類的靈魂航行。屏東作家郭漢辰是我的故友,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凌晨病逝。他去世前十天,我在屏東眷村「勝利新村創意生活園區」,這是他所經營的「永勝5號」書店,有一場《哲學樹之旅》新書分享會,漢辰還擔任了我的引言人。當時,我知道他生病了,但是不知已經這麼嚴重。去世當天,從臉書傳遞來的意外噩耗,反覆看了幾次,現今想起仍是一陣傷痛和不捨。漢辰的妻子翁禎霞,她在收拾心情之後,上午第一時間,即在臉書貼出郭漢辰過世的消息。臉書上她說著,漢辰前一天還在病房中惦念著稿子,最後由他口述、她代打字。翁禎霞說他留下的最後一段文字是:「不知怎麼了,世界就停止了,人們忙著禁止旅行、人們忙著恐懼,忙著囤積物資,世界就停止了。……連我的世界都停止了。」「那個晚上,我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裡漫遊,偶爾有些片段的記憶,但多數是無邊的漫遊,彷彿沿著峭壁而上,我知道此路有些驚險……。」(文字未完,不可能有下文了)翁禎霞在臉書這麼寫著:「沒有想到,他的世界竟如他所描述,真的停止了。」即使是最後一天,郭漢辰依舊以詩的靈魂擁抱世界,然後優雅地告別親友。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對生活索然無味,對生命已經沒有任何夢想,把自己活得像一座廢墟,殘破不堪,不知什麼是悲傷、歡愉。甚至對於「死亡」也不在乎,偶爾會對死神露出嘲笑的嘴角。對自己的死亡,對他人的死亡,全不在乎。哀莫大於心死,或是卡在幽谷爬不出來,最後就放棄了。那是現代人的哀歌議題:「孤獨死」或是孤獨而死。二○一六年夏天發行的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由新海誠編劇與執導,票房極好(繼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百億日圓票房的日本動畫導演),獲得許多大獎,當然這位一九七三年出生的導演,因此更引發了世人對「他的過去」的好奇與重視。宮崎駿的作品總能吸引闔家觀賞,而新海誠的作品特色,卻如二○○二年《星之聲》(ほしのこえ)作品所獲得的評論:「孤獨到讓人無法呼吸的電影,卻能療癒你內心的空洞寂寞,包含在等死的人。」新海誠擅長描寫現代人的孤寂與憂傷,也擅長關注失去摯愛的痛苦與無奈。在作品裡,他一直說著一個道理:「誰都不可能跟誰在一起一輩子。」人類就是這樣子,必須習慣「失去」。活得比較久的人、失去所有家人的伊藤婆婆、龜山獨居的陳媽媽、湖北寡居的羅奶奶……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一定會失去一些人,包含摯愛。新海誠在《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作品裡,他依舊表現著「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好孤獨」態度。電影裡隱藏著許多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像個孩子。」新海誠閉口不談死亡,卻以最溫柔的方式告訴觀眾:「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歲月漫長,戛然一個人!真是啃食人心的孤寂社會學家說「在等死的人」多是「剩下一個人」寂然狀況,他們的「與人親密的對象」消失了,所以造成內心窒息與壓抑的處境。「什麼是親密?」心理學家說那是一種「心理的安全」,真正的安全可以導致「真正的親密」關係,所以一旦失去親密的對象,從這一方來看對面的一方,就是死亡。我常想:在等死的他們還做夢嗎?他們又做了什麼夢?人生就是因為「失去」,因為無常,才會惆悵?因為親密的對象消失,才讓人無法忘懷,才讓人痛不欲生,才進入「等死」模式?孤寂地「一個人」生活,大部分都是從「自哀自憐又悲情」開始,之後不自覺地變得睡眠時間過多,或是睡眠過少,對自己以前喜歡的興趣與嗜好,變得無感。發現「時間變多」了,卻不曉得日子怎麼辦,隨時隨地沒有安全感,也開始控制不了情緒…。過去的日子,他們或許希望「不用在乎別人的生活標準」,渴望「不用再接受他人的日常擺布」。現在一個人了,終於可以實現過去的夢想,追求「自自由由」。但他們卻凍住了,像是一隻加拿大野鹿,在夜間猛然被燈光照射,嚇住了。人哪,會看著遙遠自在的行雲,嚮往天上的舒卷和漂流。如果戛然一個人,卻又害怕寂靜無聲,害怕那種只剩自己一人與反覆陷入自我思緒漩渦。我們要說的是,讓「失去」的哀傷情緒走完之後,「自我照顧」成了新課題,等死絕對不是唯一的選項。自己要想辦法度過,或者尋找協助,讓生命重新有「詩和遠方」是很重要的!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然後「向每一個夕陽敬酒」,即可。書籍介紹向夕陽敬酒:生命深秋時的智慧筆記作者:王浩一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12/04作者簡介王浩一: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1-11-12 養生.人生智慧
一度中年危機、想追回盛年鮮肉的自己!以父親為偶像,現在的蔣偉文「把50歲的我扮演好」
模特兒起家,曾擔任VJ、主持多年行腳節目,49歲的蔣偉文近年靠著精湛廚藝大放異彩,2019年更憑藉《蔣公廚房》獲得第54屆廣播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曾經的不婚玩咖,如今成了愛家人夫、好爸爸,蔣偉文也走近了半百的人生關卡。「那天看新聞,有個半百老翁心臟麻痺猝死。年過半百?我也50歲了,你是老翁了,我的媽呀!」蔣偉文用自問自答開場,坦率地幽默自嘲。 「老」對藝人來說格外殘酷,幸好此刻的蔣偉文已然釋懷。放下,是來自老婆大人Lisa的話:「其實你在什麼年紀扮演好那個年紀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不同年齡,把那個年齡扮演好就好了 「如果50歲要去扮演20歲的偶像,要跟他身材一樣精實、做跟他一樣的事,要去吸引他所吸引的對象,你一定無法停止焦慮。」 他莞爾一笑:「還好我不是所謂的偶像,不像有些超級偶像要永遠保持在偶像的地步,我的快樂在於,我在不同年齡,可以把那個年齡扮演好就好了。」 正如現在的蔣偉文,「我50歲,我有家庭、有小孩,我是一個爸爸,我就把這個角色扮演好,做好爸爸該做的事情。」 而他憧憬的爸爸形象,正是75歲的父親。「爸爸沒有給我家財萬貫,他給我最大的財富就是讓我無後顧之憂,總是把事情安排的好好的,我只要去想,怎麼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 人過中年,仍把自己父親當作偶像 就連生死之事,亦是如此。蔣爸爸日前在打疫苗前備好遺書,豁達正向讓網友讚嘆。「就連人生最後一件事,我爸都不要讓我覺得麻煩、不知所措。」他無法掩飾崇拜的眼神,人過中年仍把父親當作偶像。 蔣爸出身軍人世家,從小父子關係疏離,讓他一直想當孩子的朋友,因此對蔣偉文的任何決定從不干預,這包括蔣偉文在大學為了把妹,從「設計學院中的哈佛」—ArtCenter轉學到南加大,以及回台進入廣告公司後,卻決定轉行踏入演藝圈。 「我年輕的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太多事想做了,不管是主持節目、出唱片、出寫真集、做全裸DJ…,我想到都去做了。」 年輕時像浮萍,完全隨著命運走 有段時間,他覺得人生該像浮萍,「隨波逐流,漂到哪兒去,那兒就是一片風景。」不買房,住膩了就換個地方,曾花25萬整修一間老公寓,但住不到1年就退租。 「我曾騎機車騎到沒油,停在路邊看到一家美術館,就走進去逛一天,完全隨著命運走。」但曾經的漂泊浪子,遇上了太太Lisa後逐漸安定,「這也是我爸常說的話,人是潛力無窮的動物,你以為不可能,其實是你沒有盡力。」蔣偉文忍不住大笑。 一如初進演藝圈,父親便提點:「人的一生有很多選擇,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就算演藝圈不順利,也不必自暴自棄。」這影響他後來往多方面發展,主持、演戲、學做料理、繼續畫畫,後來更成立文創品牌。 「其實做品牌很有壓力,我又沒有真的學成,配色、數位繪圖真的好難,有時好想放棄。」但想到父親40歲帶著全家移民,在美國開餐廳失敗,又咬牙重回航空業找工作,「他沒消沉、沒放棄,就算跌倒了,也能站起來,讓我覺得這是父親該有的樣子。」 一度中年危機,狂練寫真集身材 曾經覺得人生該像浮萍,那40歲後成為父親,心情可是塵埃落定?蔣偉文卻說,幾年前因瘋狂健身被狗仔跟拍,還露了上半身的精實肌肉,其實當下他正經歷中年危機。 「我沒辦法接受自己已經進入40後半場,為了證明我還年輕,每天去健身、吃得非常少,回到以前拍寫真集的身材。」 但再怎麼追,終究無法回到盛年,「那陣子過後,我突然覺得不再需要這樣,我也蠻滿足現在的我。」 做不成嘻哈小鮮肉,卻可以當個帥氣的型男老爸,「男人都需要目標,以前可能是吸引異性,或是很炫、很酷、對很多事做新的嘗試;我現在則是扮好這階段的角色,讓人家覺得這個老爸真的很好。」 這中間的轉捩點,說來有點玄,竟是與韓流團體「防彈少年團BTS」有關。眾所皆知蔣偉文是BTS的粉絲,其實接受美式音樂洗禮長大的他,一開始並不認同這個團體,「他們紅什麼紅?跩什麼跩?」 50歲愛上BTS:這種熱情好新鮮 後來才發現,BTS唱出年輕人的迷惘,作品積極、正面,「即使我不年輕了,也可以學他們努力不懈、讓自己發光發熱的付出,把那種光和熱,轉化為我現在生活的能量。」 他調侃自己:「誰50歲會愛上少男團體?但突然之間,喜愛他們的那個心,讓我覺得對生活更有熱情,這個熱情好新鮮喔!」 若說熱血是青春的載體,可以突破年齡的束縛,誰又能說為K-POP音樂狂熱的50歲男子不夠年輕? 正如蔣偉文所說,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人在任何時刻都可以點燃內心的熱情、熱度,找回生命的活力。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當你成為蝴蝶,自然吸引到蝴蝶!家族會追尋你讓自己蛻變,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的愛.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1-11-12 名人.楊志良
為疫情處置不當造成的冤魂提告!楊志良:終有一天閻羅王會找「你」算帳
此次「新冠肺炎罹難者國家賠償請求」訴訟,是要控告誰?當然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更要譴責在他們兩人後面的影武者--總統蔡英文。從個案層面來說,第一批有12名冤死者家屬委任,提供完整病歷,由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醫師逐一審視。發現有已確診但為歸為輕症的病患,因政府拒絕建立類方艙醫院,沒有負壓病房可收容,只能居家隔離,又未能提供血氧機定時監測患者血氧濃度,因而「快樂缺氧死亡」;也有已出現新冠肺炎症狀,但多次打1922都無人接聽,以致無法獲得醫療處置而死亡;也有因抗病毒藥品瑞德西韋、單株抗體、高流量氧氣鼻導管(賈永婕稱「救命神器」)等缺乏,申請困難,導致病情延誤而死亡,這些都是政府該做為而不做為引起的冤死。從高一層次來說,衛生福利首長心中應只有二項懸念,一是人民的生命,二是人民健康,但陳部長心中卻只有政治意識而沒有人民的生死。如「小明事件」根本違反〈聯合國國際兒童權益公約〉;未能指出大陸疫苗有何缺點,卻說出「他們(中國)沒在打的,我們有點興趣,他們在打的,我們不敢用。」這種政治語言;政府編列8400億防疫及紓困預算,也經立法院通過,「超前佈署」喊得震天價響,然而五、六月疫情高峰,缺藥、缺負壓病房、缺「救命神器」,尚須賈永婕捐助252台紓解困境,難道這些不是怠忽職守?台灣的健保及醫療體系世界聞名,政府所謂超前佈署卻全是欺騙及內宣。5月初「諾富特3+11」事件,該旅館隔離者與一般住客混住、共用電梯,而指揮中心未派人視導,導致全台大破口,至今甩鍋不道歉,從政策到執行荒誕不經,害死多少人命?再從更高的層次觀之,政府為了高端,故意延誤進口及施打疫苗,非常明確就是造成冤魂的間接原因。陳部長多次在立院說謊,欺騙立委及隱瞞事實,在野黨團及衆多社會人士,多次要他下台負責,然而陳部長臉皮城牆厚,火箭打不破,就是不肯下台。為何如此?因重大疫情下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本應由行政院長或至少副院長主持,SARS、H1N1、登革熱皆是如此,但蘇院長自知無能,不願承擔,便推出陳部長作為箭靶。蘇貞昌是個神明都敢欺的人,對依據職權監督他,嚴謹提出國防相關質詢的立委,竟反批「沒見笑」,說他是無恥下三濫的院長一點不為過。行政團隊如此無能,用民脂民膏從事大內宣,凡事雙標,最更重要是還無恥,而其背後的影武者蔡總統,是個奪取民進黨黨魂的惡質總統,而一群綠委比民國初年的豬仔議員更不如,只會逢迎掌權掌錢的蔡英文,從不監督政府的不當施政。疫情處置不當造成的冤魂,當有人為其伸張,吾等不畏邪惡政客,絕對為他們控訴到底。吾等堅信前總統呂秀蓮對蔡總統之言,「終有一天閻羅王會找你算帳」。
-
2021-11-08 癌症.其他癌症
心悸、盜汗竟罹罕病副神經節瘤 台中慈濟醫院跨科拆彈
一名年輕女子因膀胱炎反覆感染就醫,意外發現腹腔有腫瘤,轉到台中慈濟醫院尋求第二意見,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與醫療團隊從偵探到拆彈,步步為營,手術後腫瘤確認是每百萬人口僅2至8例的「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從發生率看實屬罕見。」余政展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從特化的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來,同時具有神經與內分泌的特徵,無時無刻都在分泌壓力賀爾蒙,作用就像強心劑,讓病人出現無法控制的高血壓、陣發性頭痛、出汗和心搏過速等症狀。25歲女病人說她多年頭昏、心悸與盜汗,始終原因不明,因膀胱炎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肝臟旁邊長了一顆超過6公分腫瘤,醫師說必須及早開刀解除隨時爆炸的危機,但手術難度太高,無法處理,到台中慈濟醫院尋求第二意見。余政展主任從肝臟核磁共振檢查影像確認,腫瘤位於肝臟後面、脊椎旁邊,已經大到擠開腹腔多條大血管,唯一解決方式是切除病灶。但腫瘤被肝臟、胰臟與腎臟血管主動脈,還有下腔大靜脈等大血管緊緊包圍,必須小心沿著大血管手術,稍一閃神幾千毫升的大失血,可能就是病人的生死關頭。手術難度確認後,必須瞭解腫瘤病因,醫療團隊先安排腹腔鏡切片,檢驗科醫師病理報告顯示病人罹患「神經內分泌瘤」,余政展和麻醉科、泌尿科、心臟外科醫師召開術前跨科討論,因應腫瘤特性決定先讓病人服用預防性降壓藥,避免血壓忽高忽低作亂;並推演手術過程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與因應做法再開刀。他形容是「抱著拆炸彈的心情」,小心翼翼才順利切除腫瘤病灶。病人表示,從小身體狀況不斷,腹痛、頭痛、頭昏。曾經心悸到送急診,寒冬還嚴重盜汗到必須開電風扇,卻始終查不出問題。開刀後再也沒有很喘、很熱的情形,感恩醫療團隊用心守護,讓她重新獲得健康。
-
2021-11-05 新聞.杏林.診間
一支老錶紀念一段醫病的信任與依賴!吳麥斯緩步走進患者生活、與病人一起面對病痛
越過一塵不染而潔亮如鏡的長廊,踏上十樓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辦公室,亮著燈的玻璃小櫃擺滿橄欖球紀念物,既聚足青春的足跡與歡顏,也記錄運動場的半生榮譽,照片影像更藏著高難度的年齡忖度。同學曾兆麟掌鏡下,像拍功夫片似的捲髮飛揚、翻滾跳躍,陽光燦笑與哲學式沈思交融,無處不展現吳麥斯力與美的極致。逆境中成長茁壯,吳興街人的精神做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兩樣事來平衡工作與休閒,多麼值得感恩,「最好的團隊,沒有福報成就不了,沒有惜緣之心,恐也達不到半個世紀吧。」回想小時候唸書一路順遂上了建中,原本以為台大沒有問題,未料,因準備太晚只在台北醫學院看到自己的名字。「失落難免,當時覺得不很舒服,也曾考慮要不要重考,」吳麥斯轉頭大笑:「不過後來很認真打橄欖球就沒再想了。」那個年代,有不少被認為應該考上台大,聯考發揮失常的孩子進入北醫,「對從小一帆風順的小朋友來說,那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挫折。」吳麥斯說,但倒過來想,年輕時的不順遂,讓自己認清一山還有一山高,不要太自以為是,其實是件好事。北醫前醫學院長黃朝慶也在2016年出版的《挫折,是祝福的開始》中提到,北醫剛從吳興街起步時,不是當時的第一志願,資源不豐,造就北醫人性格誠樸、想法多元的特色。畢業後人才雖然各奔東西,但之後一個個變成獨當一面的校院、醫院的院長與泰斗。這種不怨天尤人、從逆境中奮鬥拚搏出一片天空,正是「吳興街人的精神」。開始打橄欖球,就不得不提到一輩子的好友曾兆麟醫師。「我們是高中同學,大學又同班,感情很好。」吳麥斯笑著說,曾兆麟人生很有規劃,要當小兒科醫師、學攝影、打橄欖球,「所以我就被他拉去加入橄欖球隊了。」橄欖球的特點就是不受體型限制,多元包容,什麼人都能打。每個背號的球員皆有不同的任務,分工明確,穿幾號球衣就打哪個位置。「我比較小隻,但高中是田徑隊的,所以一開始穿14號,打最需要速度的wings(翼鋒)。」吳麥斯細數每個位置的作用:「後來改打center,現在老了就打scrum-half,串起前鋒跟後鋒,是場上的指揮塔。」學生時代就展露出好人緣與領導力,吳麥斯擔任隊長,帶著大家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盃亞軍,只輸給了陸軍官校,「他們體力太好了啦,實在擋不下來。」滿場追趕跑跳碰,給予吳麥斯全新的領悟,學到的第一堂課就是不怕跌倒,「摔倒後不要用手硬撐,柔軟著地才不致於負傷。」這與吳興街人面對挫折的精神如出一轍,人生中總是會面臨許多困難,學會怎麼在著陸時降低傷害,才能盡快爬起來,繼續奮鬥。習慣疼痛,臉部縫過200多針第二堂課是習慣疼痛,訓練與比賽常常撞得亂七八糟,回家躺了好幾天動不了都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被磨到痛點比別人高,耐力與意志力也自然提高。「我臉上縫過200針,可能還不止。」吳麥斯撥開濃密又自然捲的瀏海露出額頭,手再指著左鼻到嘴角的位子,然後又捲起褲管說,「眼角嘴唇都縫過,十字韌帶斷掉也開過刀。」嘴唇的傷痕是兒時頑皮的紀錄,小時候住在靠淡水河的大稻埕,為了防止淹水,家家戶戶都會築起高高的水泥門檻,台灣話叫戶橂(hōo-tīng),自己調皮摔倒是家常便飯。有天房東熱情的招呼他吃早餐,一個跌倒,瓷碗撞破割傷嘴唇,縫了起碼二、三十針,「五十幾年前的技術,當然縫得不是很好。」吳麥斯靦腆的笑說。雖然沒有太注意外表,某次遇見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權威陳昱瑞榮譽主委時卻被發現不對勁,問道:「你嘴唇,是怎麼樣?」「小時候跌倒,縫的。」陳昱瑞教授立即安排時間,以整形外科追求完美的高標準,把傷口拆掉重新縫合,將嘴唇拉密,讓微笑曲線重新再現,幾乎不見疤痕。未料沒多久,這個球場上的拚命三郎又因衝撞激烈而摔倒,整個嘴唇幾乎要掉下來,再度忍痛縫了二十幾針。認真換來超級球技,球技卻不留情的引來一身傷痕,身為明星球員,引起集中防守無可避免,大一時十字韌帶還斷掉過。吳麥斯輕描淡寫的笑說,「打球都會受傷啦,」自己雖然跑跳靈活但體型比較不利,勇敢奮身擋球的結果,導致後來肩膀也遭罪,還勞好友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執刀,「他說手術成功、縫得很好,繼續打球沒問題。」「我朝五晚九上班已經吃不消了,一整天還混身痛。」雖然嘴裡抱怨打完球後週一、週二痛到走路也抬不起腳,但是盼到週末,吳麥斯與一群球友照樣興高彩烈地去球場拚輸贏,好像疼痛不曾發生過,周而復始的,忍耐再忍耐,與疼痛和平共處。不懼挑戰,上場前就準備要贏第三堂課呢,是勇於面對挑戰。每場比賽都無法預測對手如何高大強壯,但一踏上球場絕不容退卻,一定要拚命守住對手爭取最後的勝利。吳麥斯說,有一次去加拿大比賽,外國球員體型壯碩,一開場就有如綠巨人浩克般猛衝過來,使盡洪荒之力才成功阻擋。「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面對再怎麼大隻,都要無畏擋住,那是責任。」活動力與意志力雙強,參加比賽的目標當然要贏,「我們是去贏的,所以事前當然要做最好的準備。」為了取得勝利,吳麥斯平常還會在腳踝綁上沈重的鉛塊走路,雙腳各負重二公斤,正式比賽前的一、兩個月還從早綁到晚加強,比賽時跑起來才輕而有力,用超人速度在球場狂奔得分。比賽有輸有贏,面對敗仗,吳麥斯也有一套哲學,「雖說參加比賽就是為了贏,但也不用太在意輸贏,這也是橄欖球教我的,結束就結束了。」即便輸了比賽,練習時流下的汗水也不會白費,那些累積都會成為自己的經驗。有一年要到台南參加全國冠軍盃,比賽隔日不巧撞上病理科的大考,面對醫學系這個難關,十幾個四年級的同班同學在比賽前一天一起挑燈夜戰,讀到半夜四點多也不願放棄比賽,發揮吳興人的堅持到底精神。「上半場打得還不錯,但下半場就完全沒力了,被修理得很慘,」吳麥斯笑說:「參加了就要盡力,盡了力以後再談輸贏吧!」腎臟病患,重返人間的哲學家回到醫療的專業,吳麥斯說,生命從海水中誕生,進入淡水,步上陸地,「腎臟是經過最少六百萬年的演化所形成的器官,負責處理身上水跟電解質,可以說是人體的環保局。」而腎臟科大約在1960年才從內科中獨立出來,算是比較新的科,這個器官非常精細,還有許多不是很清楚的地方,因此非常耐人尋味。吳麥斯還認為,腎臟病患其實是上帝的選民,是生死的哲學家。「心臟或肝臟等大型重要器官如果衰竭,沒有器官可移植人就走了。但腎臟不同,是唯一一個衰竭後不用移植,可以靠著透析治療讓病人多活五到十年的器官。」天天與這群死過一次,又重返人間的患者相處,過程中充滿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抽絲剝繭,仔細推敲,找出問題施予治療是醫者的任務。腎功能為什麼突然變差?是感冒吃藥,應酬飯局,或是去了南部進香?「所以我常說,內科其實是非常精準的科。」每次問診,吳麥斯都緩步走進患者生活,暢談生活瑣事,直到找到可以幫助恢復的要點。以純粹觀點延伸半生職志,吳麥斯參透白塔真味,醫緣原本無盡期,唯真誠的給予病患強大支撐。當身子虛弱導致心靈脆弱,白袍醫生的專業醫囑往往重塑逐漸弱下來的心智,再返強大,「病人其實是我的貴人,讓我有機會聽到他們的故事。」一代接一代,謙卑再謙卑院長例行的行政事務繁忙,但吳麥斯一樣總是將病人放第一位。天生長著一張和氣的臉,溫柔專注的眼神,不受歲月篩擇的孩子氣,更增添走進診間每個時刻的暖意。他的診間中總流動著「有緣相遇」的人間至善唯美,既已相遇,就心靈接近的一起面對病痛。病人細述時緊張焦慮,醫生傾聽時同情理解,同處一個空間,進行著故事的續篇。照顧過的病人一代接著一代,「我到哪裡病人就跟到哪裡,從阿公、兒子照顧到孫子。」也不一定是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都來掛號。基隆一個年輕女病人甚至緊張地屢屢問他,「你什麼時候退休?你退休後,我該怎麼辦?」這種緊張,是病人的常見情緒。吳麥斯覺得,這是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性,站在病患的視角施以鼓舞,即便老生常談,也盡可能要賦予安慰。即使深夜接到緊急電話,也要用專業堅定,帶著溫柔的口吻撫平所有疑慮不安。尊重醫學倫理,奉行仁心仁術的信仰,吳麥斯盡全力為腎臟病患者延續生命,追蹤他們的生活,每個步驟貫徹落實。他手腕上曾經戴著一只超過三十年,上了年紀的老派Seiko錶,來自年輕時遇見的一位病人。因為生病的緣故,老爺爺情緒總是陰晴不定,不好相處。「被不舒服的感覺困擾太久,爺爺一定想得到安心的治療與安慰。」於是吳麥斯每天耐心的陪他聊天,即使後來病況下滑,他也去加護病房探望。往生後家屬告訴他:「這是爺爺交代,一定要轉交給你的禮物。」以老錶紀念一段彼此的全然信任與依賴,吳麥斯也時刻提醒,要聆聽病人的聲音。「感謝上天的恩寵,讓我可以走進別人的故事去感受病痛,」在腎臟科長期臨床,這樣的故事特別多,彼此陪伴已經像家人一樣,他們無異用人生在教育吳麥斯。「這也是別的職業不容易辦到的事,」認真與病人對話,感受到被理解而安心,授課時與學生分享眉角,並用身體力行示範如何用心傾聽。」因醫生天職而有幸走進病人的故事,因了解枝節而找到病痛的源頭,醫病共同體,與康復的距離,其實那樣近。(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