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人生智慧

安葬之地自己做主,體貼子孫生前交代怎安葬!5種環保葬方式,回歸大自然環抱

環保葬不立碑也不設墳,近年來,選擇對環境更友善的環保葬民眾愈來愈多,其中以都會區接受度最高。本報資料照片
環保葬不立碑也不設墳,近年來,選擇對環境更友善的環保葬民眾愈來愈多,其中以都會區接受度最高。本報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罹癌的小陳在安寧病房進出長達半年多,看清自己時日不多,他在臨終前選擇樹葬,妻子小玲非常尊重這決定,但小陳父母卻無法接受,認為樹葬沒立碑、不像塔位有「家」能永留存……,面對這類安葬的問題,應該如何選擇呢?《橘世代理財攻略小組》特別整理常見的安葬方式,帶你一次了解眉角,提前規畫讓子女不操心!

體貼子孫 生前交代怎安葬

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分享上述真實故事,並點出「這是目前台灣社會對環保葬最大的迷思」,對多數老一輩來說,抱持著「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要接受各類環保葬的安置,心態上轉變著實不易。

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臨終前若能夠清楚交代安葬方式,對後代子孫不啻是一種體貼,也不需為安葬方式吵翻天。

知名導演李安的父親李昇,生前交代死後希望骨灰能撒至海中,完成遙望大陸故鄉,守護台南的心願,想念父親時,李安會到海邊走走緬懷。事實上,目前台灣除了傳統的土葬、火葬入塔,隨著時代改變,民眾對多元環保葬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

墓地有限 納骨塔也難維護

殯葬業者郭憲鴻(小冬瓜)也道出長年觀察,「多數長輩具強烈的傳承及祭祀文化保留意識,年輕世代卻不然,因此重點在於『世代間的深度溝通』,以及思考祭祀文化的本質為何?」他分析,這並無標準答案,僅有適不適合,畢竟每個家族擁有其信仰、價值觀等考量。

不過,從政策面觀察,隨著環境改變以及高齡化社會來臨,郭憲鴻表示,冰櫃、禮堂數量有限,蓋新殯儀館、火葬場時民眾抗議聲浪不斷,跨縣市火葬案例屢見不鮮。

郭慧娟分析,台灣地狹人稠,早期到處是墓地,嚴重影響土地利用,加上地價漸昂貴,從傳統的土葬改為火葬進塔,當時大家也無法接受,但現在火化率九成以上,漸漸地連納骨塔都難維護,常是納骨塔滿了或年久失修,還得花錢進行塔位管理。而建築物壽命大約50年,因此也是推廣環保葬的原因。

根據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指出,自104年至110年2月,台北市多元環保葬累計人數達2萬4千人,相較過去92年至103年間累積人數7587人,成長幅度超過3倍,顯見推動環保葬政策逐漸獲得民眾認同,願意選擇回歸自然,但火化進塔仍是主流,環保自然葬接受度則以都會區最高。

友善環境 5種環保葬方式

據內政部定義,環保自然葬指的是對環境更友善的安葬方式,「當人死亡後,將遺骸火化成骨灰,骨灰經再研磨處理後,於政府劃定之區域內進行樹葬或骨灰拋撒,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入塔、不立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事實上,環保葬又分為花葬、樹葬、海葬、植存、灑葬。

‧花葬和樹葬:

將骨灰埋入公墓內的穴中,於上種植花苗或樹苗,差別在於生長出來的是樹或是花。

‧海葬:

將火化的骨灰經再研磨處理後,盛裝於可分解棉紙袋內,置於安息盒中,於追思會後出海,將安息盒拋撒入海,是最環保且節省土地資源的殯葬方式。

‧植存:

遺體火化後,骨灰研磨再處理,裝入無毒易分解環保容器,如種植般,於專區內挖洞埋藏覆蓋,並不作任何記號或立碑,數月後自然融入大地,土地可循環使用。

‧灑葬:

灑葬是在公墓內,將處理後的骨灰拋撒,讓骨灰歸為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上。

郭慧娟表示,環保自然葬不影響慎終追遠,安葬後變成花樹養分,化為春泥更護花,骨灰回歸大自然,想緬懷可在家中設立牌位,追思紀念靈魂與精神,同樣達到效果。

雙北免費 回歸大自然環抱

內政部官網指出,目前公立納骨塔位單價約5~10萬元,私立納骨塔位單價由數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等,為鼓勵民眾採環保葬,目前雙北的環保葬免費,其他縣市費用上千元至萬元不等。

北市殯葬管理處指出,往生前可提前申請環保葬,填好申請書可預選安葬園區,但區內位置則無法挑選;家屬亦可火化當天前往園區報到、選區選位。為鼓勵環保葬,只要設籍北市火葬費可減免。管理流程會視園區是否滿位,滿位就封區,安置半年後依骨灰溶解程度、翻土後,重新使用。

郭憲鴻強調,環保葬與火葬最大的差別是燒成骨灰後的安置方式,其他則都相同,同樣有冰櫃需求、可舉行告別式等流程。環保葬最終目的在解決「土地跟殯葬設施使用不足」的問題。

安葬方式隨著時代流動轉移,郭憲鴻認為,環保葬不會完全取代火化靈骨塔,但逐漸淘汰是必然,傳統殯葬業的轉型儼然成為下一個課題,未來10年、20年環保葬非常可能變成主流。

海葬是節省土地資源的殯葬方式,由往生者家屬申請登船出海,並拋撒骨灰罐於大海中,過程莊嚴肅穆。本報資料照片
海葬是節省土地資源的殯葬方式,由往生者家屬申請登船出海,並拋撒骨灰罐於大海中,過程莊嚴肅穆。本報資料照片
為推廣環保葬,台北市去年闢建富德新樹葬區「落羽之丘」。本報資料照片
為推廣環保葬,台北市去年闢建富德新樹葬區「落羽之丘」。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三芝櫻花生命園區」今年邁入第十年,九層梯田式園區遍植櫻花,每層都有涼亭。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三芝櫻花生命園區」今年邁入第十年,九層梯田式園區遍植櫻花,每層都有涼亭。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環保海葬,先行者家屬將美麗花瓣撒向大海,給予祝福。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環保海葬,先行者家屬將美麗花瓣撒向大海,給予祝福。本報資料照片
苗栗縣竹南鎮「憶園」八卦花圃灑葬區,骨灰粉直接撒到土地與自然結合。本報資料照片
苗栗縣竹南鎮「憶園」八卦花圃灑葬區,骨灰粉直接撒到土地與自然結合。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三芝櫻花生命園區旁的種福樓,設置環保葬牌位區作為示範點。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三芝櫻花生命園區旁的種福樓,設置環保葬牌位區作為示範點。本報資料照片

環保葬 友善環境 安葬方式 環保自然葬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