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接觸者
共找到
1297
筆 文章
-
-
2022-07-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造船廠確診案追職場揪出10陽性 基因定序排除BA.5
高雄市7月25日出現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個案,指標個案為50多歲造船廠工人,高雄市政府對他的家人及職場接觸者做3次PCR檢測,10人檢出陽性,其中2人屬曾經確舊案,8人是新案,已完成7案基因定序,但均未檢出BA.5。高市衛生局今早表示,中央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25日公布高雄市一名重複感染個案,衛生局主動採檢送中央定序,研判是本土BA.5確診案,經疫調匡列造船廠接觸者117人進行PCR採檢,檢出 10人陽性,其中 8人為新確診個案,Ct介於23-36,2人為今年5月或7月中旬曾確診個案,Ct介於30-37,部分個案因病毒量不足進行基因定序失敗,已完成檢體基因定序的均為BA.2。衛生局表示,基因定序失敗檢體中有1案是指標個案同船密切接觸者,7月13日快篩陽確診,23日PCR採檢陽性。目前造船廠內尚待基因定序的PCR陽性檢體尚有2件,依據目前實證,評估造船廠的風險不高。
-
2022-07-28 醫療.感染科
猴痘緊急狀況恐持續數月 專家:遏制傳播的機會之窗正在關閉
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猴痘防治建議的科學家表示,遏制猴痘傳播的機會之窗正在關閉,目前病例每兩週即增加一倍,令人擔憂疫情恐需數月才會達到頂峰。路透社報導,據最近一次統計,全球近70個國家已出現1萬7800個猴痘病例。WHO歐洲辦事處預測,到8月2日,猴痘將在88個國家累計超過2萬7000例。世界各地科學家告訴路透社,要對那個日期之後作預測很複雜,但他們說,猴痘傳播有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更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流行病學教授里莫恩(Anne Rimoin)稱:「我們必須超前部署。」里莫恩也是WHO猴痘專家委員會成員,她說:「很明顯,想這樣做,機會之窗正在關閉。」這個委員會上週召開會議,以決定此次疫情是否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委員會大多數成員投票反對這一舉措,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卻採取前所未有的步驟,宣布此為緊急事件。全球衛生專家表示,做出上述宣布後需要採取緊急行動,包括增加疫苗接種、檢測、對感染者進行隔離和追蹤接觸者。WHO歐洲諮詢小組主席、日內瓦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法拉歐(Antoine Flahault)說:「傳播顯然未受到遏制。」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教授惠特沃斯(JimmyWhitworth)稱,他預期至少在接下來4到6個月內感染病例不會達到高原期,要直到感染風險最高的人接種疫苗或被感染才有可能。英國國內性健康組織最近估計,那可能要達到約12萬5000人。科學家稱,儘管猴痘並未在全球造成大量死亡,但一種令人不快的病毒在新的人口群體中出現,仍是個壞消息。科學家還說,持續傳播還可能導致突變,使病毒更有效率傳播。德國科學家昨天發布一份研究報告,指他們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的47個病例中的一個,出現可能讓猴痘更容易傳僠的突變。里莫恩表示:「警鐘已經(在非洲)響起,但我們一再按下貪睡鈕。現在是該醒來採取一些措施的時候了。」她說:「任何地方的疫情都有可能成為傳遍各地的疫情。」
-
2022-07-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高雄BA.5群聚 專家:如疫情可控八月底確診降八千以下
國內出現第二例新冠病毒變異株BA.5本土病例,且接觸者已出現16人陽性,疑似出現社區傳播。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若BA.4、BA.5在台灣造成流行,最快八月中旬,單日確診就會回到3萬例;但如本土疫情不受BA.4、BA.5變異株影響,地方流行可望於8月31日下降至單日八千例以下,9月30日降至五千例以下。陳秀熙今於「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節目表示,疫情是否能控制視指標基礎再生數受到有效接觸、傳播機率以及傳染期影響。Omicron變種株因有免疫逃脫特性,導致有效接觸、傳播機率上升,加上快速散布的特性也造成有效接觸、傳播期及速度上升。不過根據模型推估,若BA.4、BA.5未在台灣造成大流行,8月底單日確診有望跌至7996例,9月底則有望降至4912例。但陳秀熙強調,這是在國內未受BA.4、BA.5影響得到的結果。他說,BA.4、BA.5雖然在國內不會造成像六月一樣的大流行,但可能轉為地方流行。而對台灣的疫情樂觀主要是因為台灣先前BA.2疫情流行快,七月初走入地方流行後下降也快,加上醫療量能有極大改善且追加劑已達七成以上。不過陳秀熙提醒,依據模型推估,當變異株占率提升至五成後,感染率將顯著增加六成、住院率將增加15%,加護病房則增加17%;所幸在死亡部分,並未有顯著差異。
-
2022-07-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BA.5群聚 再增4職場感染
新冠疫情昨新增二萬四七九O例本土個案、二八一例境外移入個案,中重症六十八例、卅七人死亡則雙創五月十七日以來新低。但高雄某造船廠男性員工感染BA.5變異株,引發關注,除了原本匡出家人及同事等十二人陽性,昨職場接觸者再增四人確診,病毒基因定序正在比對中,若確認也是BA.5,將是國內首樁BA.5社區群聚案。「這是星星之火(高雄BA.5群聚事件),台灣疫情正面臨另一波海嘯。」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說,政府與民眾應做好準備,將下一波疫情所帶來的傷害降至最多。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推估,八月中到八月底變異株可能大流行,屆時單日確診人數可能一至兩萬,最多可到三萬人。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說,BA.4、BA.5已成全球盛行的主流病毒株,相較於Omicron,「免疫逃脫」風險較高,且傳染力統計高於Omicron約四成,症狀較明顯,但許多盛行國家地區研究,並無發現有顯著高於Omicron的重症或死亡風險。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疫情在社區裡出現到開始上升,需一段時間,若本土病例數再次攀升,或社區病毒檢測發現BA.5定序占比明顯上升,這就是BA.5疫情流行警訊。為防堵擴散,高市衛生局針對該船廠員工進行第二次採檢,再發現四例確診,其中兩例五月曾確診,Ct值約卅五,研判屬陰陰陽陽階段;另兩例Ct值分別為廿八點五及卅五。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國內仍處於社區感染,難認定這四人是否近期感染,尚待進一步定序。羅一鈞研判,該起感染事件應是工作人員登上靠岸船隻引發的職場感染,仍需等定序出爐,才能做出綜合研判。高雄市長陳其邁說,造船廠整體及現在高雄疫情未進一步擴散,BA.5感染必定是從境外,但這屬第幾波,因目前無很明顯接觸明確感染源,所以看不出來。至於中重症個案,包括兩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一為兩歲男童,另一例為五歲男童,目前均在一般病房治療中。
-
2022-07-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5首爆社區群聚 匡出12確診
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BA.5入侵社區。一名五十多歲高雄某船廠人員於今年五月確診,七月又出現症狀,PCR採檢報告陽性,屬重複感染,病毒基因定序為BA.5;兩同住家人陽性、十名同事陽性,累積家庭及職場共十二名接觸者陽性,正等待序列結果。此為國內首次Omicron亞型變異株社區群聚事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專家黃立民說,目前單日確診數下降速度遲緩,研判BA.5變異株已在社區內傳散開來,可預期的是仍會陸續出現BA.5群聚。預估到八月中旬、九月,BA.2疫情下降或疫苗保護力漸弱,屆時BA.5就會成為主要病毒株,掀起另波流行。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昨新增二例BA.5本土個案,一人與接機有關,較單純;另例為不明感染源個案,船廠男性員工曾接種三劑疫苗,五月十八日確診,七月十三日又出現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快篩陽性,進一步採檢Ct值為十七,為重複感染。該個案有三名家人,兩人陽性,Ct值皆為廿左右。職場匡列一一八人,十人為陽性,八人為新確診個案,其中七人Ct值小於卅;另兩人屬重複染疫,Ct值則介於卅至卅七。羅一鈞說,這十二名陽性個案正進行病毒基因定序,初步研判以職場群聚可能性較高。高雄衛生局說,為落實監測社區BA.4、BA.5風險,主動針對重複感染個案採檢送中央定序,發現此例為本土BA.5案;衍生相關確診個案均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隔離照護中。高雄市長陳其邁要求加強落實登輪防護措施,並提醒港埠工作者盡速接種第四劑。高雄港務分公司說,進出管制站仍須出示快篩陰性證明,且需掃碼登錄。外界質疑BA.5爆社區感染與邊境開放速度太快有關,指揮官王必勝說,將再觀察國際BA.4、BA.5等疫情發展,以及國內幼兒疫苗覆蓋率需至一定程度,才會考慮進一步開放邊境。黃立民認為,現在防疫重點為次世代疫苗盡速到貨,且備妥足夠的抗病毒藥物、新變異株快篩,若疫苗、藥物均整備完成,而重症、致死率持續下降,「開放邊境,不是問題。」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又見BA.5社區感染國內威脅大? 王必勝:持續監測
國內又增一例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BA.5的社區感染個案,且疑似為社區傳播事件。對於社區造成的威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也還需要接觸者病毒定序才能知道進入社區的狀況,目前仍以監測為主。至於邊境開放速度,還要等幼兒疫苗接種有一定的覆蓋率才會進一步開放今天新增一例南部船廠人員,檢出BA.5,個案家庭接觸者兩人陽性、職場接觸者118人中有10人陽性,除兩人為先前確診過的個案,8例為新通報確診。由於目前台灣社區疫情還在流行,因此還需要進行定序,不排除家庭和職場群聚感染。對於變異株對於社區威脅性,王必勝說,會針對PCR陽性者進行定序,看變異株進入社區的狀況。而口罩等防疫措施,室外當然傳播風險較小,但若有近距離接觸或長時間拿下口罩聊天或是擁擠處,仍有感染風險,還是要戴好口罩。至於邊境是否開放太快,王必勝說,專家意見都會參考,不過要先觀察國際BA.4、BA.5的疫情發展,以及幼兒疫苗覆蓋率,才會進一步開放。王必勝也表示,若有新一波變異株疫情,雖然有重複感染機率但較少,因此未曾感染過的民眾被感染機率較大。
-
2022-07-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疾管署:全球僅五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長周志浩今於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猴痘傳播對象有局限性,且目前全球只有五例死亡,皆發生於非洲,國人無須過於恐慌。周志浩表示,依據疾管署搜集的資料,7月24日已經有1萬6914例確診,以歐洲35國及美洲17國最多。國內共11通報病例,兩例境外移入確診,其中一人已出院,接觸者皆無症狀,一例住院中。周志浩說,國內已針對猴痘進行相關防治工作,目前主要傳播對象有侷限性,主要是親密肢體接觸者較可能傳染,但也不能排除飛沫和環境等。提醒國人,尤其是到國外流行地區者應該要避免和不特定人士較親密的肢體接觸,返國時如果有發燒、皮膚紅疹或水泡與膿皰等,一定要告訴檢疫人員。不過周志浩表示,目前全球僅五例死亡,皆都在非洲,其他區域症狀相對輕微,但提醒仍要注意防範。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5再增2例本土 南部船廠疑出現社區傳播
變異株BA.5再增二例本土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例個案與接機有關,但另一例為不明感染源的社區感染個案,為南部船廠人員,接觸者另有10人新確診,疑為社區傳播事件。目前國內Omicron亞型變異株累計檢出9例,皆為BA.5,其中7例與接機有關、2例為社區感染。羅一鈞表示,上周定序174例,包括120個本土、54境外。新增兩例BA.5本土個案,其中一例為50多歲男性,為南部船廠人員,曾接種三劑疫苗。5月18日曾經確診新冠,7月13日再度出現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快篩陽性,Ct值為17,研判為重複感染。個案三名家人,一人陰性、兩人陽性,Ct值皆為20左右。個案職場匡列118人,一人在國外、一人無法採檢,其餘116人,106陰性、10人陽性;其中8人為新確診,其中Ct值小於30共7例,尚待定序,其餘二人曾在五月及七月確診,Ct值超過30。初步研判為家庭及職場群聚感染,指揮中心已請國際港埠主管機關要求相關業者加強落實登輪等作業防護清消,並積極催種相關人員第二次追加劑疫苗接種。另一例本土個案為60多歲男性,7月5日至機場接送兩名德國入境家人,其中一人機場採檢陽性確診。個案列接觸者PCR採檢陰性,採「〇加七」隔離措施;後因家人定序為BA.5,因此個案與另一名入境家人再次採檢為陽性,兩人定序也都為BA.5。目前三名個案皆已隔離期滿,個案接觸者共12人,二人陽性,但Ct值大於35,且於五、六月確診過,研判暫無社區傳播情形。至於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八例Omicron BA.4及38例Omicron BA.5,個案分別為23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9日至7月16日。其中檢出Omicron BA.4個案分別自德國及印度各2例,泰國、日本、英國及荷蘭各1例移入;檢出Omicron BA.5個案分別自德國及泰國各5例,美國、日本及韓國各4例,越南、法國及荷蘭各3例,新加坡及英國各2例、菲律賓、義大利及巴西各1例移入。羅一鈞表示,境外偵測情形87%為亞型變異株,顯示國際流行持續攀升有完全取代BA.2的趨勢,來源國以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英國為主,BA.5則多來自於德國、泰國。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416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BA.4為62例及BA.5為354例;另累計9例本土確定病例,均為BA.5亞型。目前重複感染完成定序共245例,其中2例為BA.5,其餘243例均為BA.2。
-
2022-07-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抗病毒藥物 預計八月到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疾管署於六月廿三日將猴痘公告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完成抗病毒藥物簽約,預計八月到貨,至於疫苗則尚在洽談。莊人祥說,已完成猴痘抗病毒藥物簽約,進度較快,預計八月底前到貨,但不便透露簽約數量;該藥物主要用於重症或是高風險重症者,因此,購買數量以廠商提供的最低限度為目標。至於疫苗的合約還在簽訂中,仍希望爭取在八月底前到貨。疾管署長周志浩說,國內出現兩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一例已出院,接觸者無任何症狀;另一例個案雖仍住院中,但無社區接觸者,社區安全。有可能因應猴痘而成立指揮中心?周志浩說,目前國內情形還好,且猴痘傳播局限於某些族群,因此不會以接到幾例通報作為成立條件,未來將評估疫情散布情形和模式,再決定是否成立指揮中心。截至目前,疾管署接獲十例通報,累計兩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另減少受感染的風險,於今年六月卅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四十九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
-
2022-07-24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公衛緊急事件 設指揮中心? 疾管署:看散布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昨天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對於世衛將猴痘警戒升級,我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國內早就將猴痘列為法定傳染病,已預作準備。至於是否為此開設指揮中心,無法以「幾例確診」為標準,而要看到時候的散布情形和模式而定。周志浩表示,因應國際猴痘疫情,我國也正在採購相關的藥物和疫苗,臨床端也做出建議處置方式,這些都已經先準備就緒。的確國內出現兩例境外移入個案,但也因整備即時,其中一例已出院,且接觸者無任何症狀;另一例個案還在住院中,但無社區接觸者,社區都很安全。周志浩表示,目前都按部就班就班在因應猴痘疫情,疫苗和藥物因為全世界在搶,量不可能很大,確切的數量和進貨時間等確定會向國人報告。對於是否會因應猴痘成立指揮中心以及成立條件,周志浩則表示,目前國內情形還好,且因猴痘的傳播主要在侷限性的族群當中,因此不會用幾例作為成立條件,未來還要看疫情散布情形和模式,評估是否成立。疾管署下午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國截至目前已通報10例病例,累計2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另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也已於今年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49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20日發布的統計,全球已有72國通報超過1萬5800例猴痘病例。猴痘長年在西非和中非傳播,5月初以來,這兩個地區之外的猴痘病例激增。世衛6月23日首度召開緊急委員會議,決定是否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當時多數委員向譚德塞建議,情況未達發布最高等級警報的標準。但因病例近一步增加,第二次緊急委員會議於7月21日舉行,盡管多數委員認為無須發布最高警戒,譚德塞仍因情勢迫切,發布最高警戒。
-
2022-07-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例境外BA.2.75!30多歲男自印度來台 Ct值僅20
國內出現首例Omicron BA.2.75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一名北部30多歲男性,7月10日與1名家人及1名友人從印度入境,雖登機前持有2日內陰性報告,3人於機場檢驗為陽性,定序發現男子為BA.2.75,另外2人則是BA.4,3人都有症狀。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名30多歲男性曾接種3劑疫苗,與同行的2人於機場檢驗,3人皆為陽性且Ct值20,且3人都有症狀,皆於7月10日出現發燒、頭暈及咳嗽等症狀,經視訊診療目前已無不適。3人採居家檢疫目前已解除隔離,皆無其他接觸者,目前無外擴跡象,社區傳染風險低。羅一鈞表示,Omicron BA.2.75最早於今年5月發現,已印度快速傳播成為該國主流,全球已有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日本、印尼、泰國等到少15國報告病例,惟因多國檢測量下降,實際傳播情形可能低估。指揮中心提醒,WHO表示,BA.2.75帶有之新增病毒突變,可能影響其抗原特性,尚須研究證實傳染力及致重症機率,需密切關注BA.2.75對疫情影響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指揮中心籲請民眾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
2022-07-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BA.5再增二例 皆和接機有關
變異株BA.4、BA.5再增二例本土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個案都和接機有關;目前本土BA.5變異株累計七人,六人和接機有關。另國內累計檢出370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BA.4為54例及BA.5為316例。羅一鈞表示,上周邊境攔截44例變異株個案,6例BA.4、38例BA.5。個案分別為25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6日至7月11日。這周境外移入個案驗出74.5%為BA.5、11.8%BA.4,共86.3%為新型變異株,主要入境國為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英國。羅一鈞表示,目前境外移入近九成都是新型變異株,顯示國際疫情變化以BA.5為主,歐美亞洲等國一波流行,相信過不久會取代現行變異株。而上週針對124例本土個案進行定序,驗出三例本土BA.5,其中一例為上周公布的社區感染個案;另外兩例則和接機有關,皆為50多歲男性。羅一鈞表示,其中案A 6月27日接送兩名美國入境家人,兩名家人皆於機場採檢確診,為BA.5境外移入個案。個案6月30日發病,出現發燒、咳嗽,快篩陽確診。目前個案和兩名境外移入家人都隔離期滿,另個案職場匡列三人檢驗皆為陰性。案B則於7月1日與太太前往接送一名自義大利入境的家人,入境家人於入境採檢時確診,定序為BA.5,因而回頭採檢案B與太太。案B於7月10日採檢當天有喉嚨癢症狀,採檢陽性;太太無症狀,採檢當天檢驗陰性,但到7月16日轉陽、Ct值33.8,還要定序。目前案B與太太還在隔離中,另匡列案B職場接觸者兩人皆陰性。羅一鈞也表示,本土個案從五月以來已針對663例個案進行定序,已找出七例BA.5個案,其中六位是因接機感染,分屬四個家庭;另有一例為社區個案。因此目前針對本土和境外移入的幹的病毒定序也調整為七比三,本土個案占七成、境外移入個案佔三成。
-
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例BA.5社區個案父母PCR陽性 莊人祥:定序要一段時間
國內周五出現首例Omicron BA.5社區感染案例,為北部一名20多歲女性,同時也是首例重複感染BA.5的個案。指標個案的匡列密切接觸者五人、以及個案母親的七名同事PCR結果出爐,皆為陰性。而針對個案父母的基因定序結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還需確認是否可培養出病毒,因此還需一段時間。首例社區感染BA.5個案曾接種三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今年5月中旬確診,後續康復。同住家人於7月3日、5日紛紛確診,個案7月6日快篩陽性,後續到醫院PCR採檢,經過基因定序為BA.5,不僅是國內首例本土社區感染BA.5案例,也是國內目前525例重複感染個案中,第一位感染BA.5者。莊人祥表示,根據調查個案的5名密切接觸者PCR皆為陰性、個案母親的7位同事也都檢驗陰性。至於父母皆為PCR陽性,仍在送定序檢驗中。對於個案父母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莊人祥表示,因兩名個案的Ct值一個大於30、一個小於30,還需要等實驗室確診能否培養出病毒,確認能否定序,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有結果。
-
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5社區感染 1匡列者有症狀待檢
新冠疫情維持平盤,本土案例昨增二萬五二五一例,國內首例BA.5社區感染案例,五位密切接觸者PCR陰性,但個案母親匡列其七位職場接觸者,其中一人出現咳嗽症狀,將採檢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新增二萬五二五一例本土案例、七十二例死亡、一百六十五例中重症。死亡案例中,最年輕案例是一位四十多歲女性,患有精神疾病,未接種疫苗,七月十三日發病,並於當天死亡。國內首例BA.5社區感染案例,北部廿多歲女性,她不僅是第一位BA.5本土案例,也是第一位重複感染個案中,第一位感染BA.5案例。指揮中心初步懷疑感染源為她確診康復的父母,高度懷疑為家庭群聚,目前與她密切接觸的五人,PCR採檢皆陰性,但她的母親有職場足跡,於職場再匡列七人,其中一人出現咳嗽症狀,但該名同事六月曾確診,衛生單位將進一步做PCR採檢釐清是新感染個案還是舊症狀復發,才能研判BA.5社區疫情是否擴大。衛福部長陳時中先前允諾七月底將會全數發放防疫津貼給醫護人員,護師工會指出,有些醫護人員至今未拿到半毛,批評陳是「落跑部長」。不具名專責護理師爆料,近二個月收到的防疫獎金,金額與想像不太一樣,感覺滿羞辱人的。據了解,各縣市醫院發放的津貼或獎勵金狀況不一。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一一○年後的防疫津貼及獎勵金,衛福部會預撥八成發放。各醫院津貼發放情節不一,她說「這無法控制」,但員工可投訴,亦可到衛福部官網查詢醫院申請以及撥發進度。
-
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5首例社區感染個案 5密切接觸者PCR結果出爐
國內首例Omicron BA.5社區感染案例,為北部一名20多歲女性,曾施打過3劑疫苗,今年5月中旬曾確診,7月6日又快篩陽性,經PCR定序為BA.5,為重複感染個案。該案匡列密切接觸者5人,PCR皆為陰性,後續將針對指標個案、個案母親的7名密切接觸者,再進行PCR確認。這名20多歲女性個案曾接種3劑疫苗,今年5月中旬確診,後續康復,同住家人於7月3日、5日紛紛確診,個案7月6日快篩陽性,後續到醫院PCR採檢,經過基因定序為BA.5,不僅是國內首例本土社區感染BA.5案例,也是國內目前525例重複感染個案中,第一位感染BA.5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表示,由於個案一家人近半年沒有出國史,高度懷疑是家庭群聚,但也不排除是職場感染。除了個案的密切接觸者5人包括1名友人、4名同事,指標個案也認為是個案的母親。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個案的5名密切接觸者,包括1名友人、4名同事,PCR採檢結果皆為陰性。該起家庭群聚的指標個案,個案母親有7名職場密切接觸者同事,正在進行PCR採檢中,若有後續結果將再公佈。莊人祥說,指標個案的7名密切接觸者中,其中1位在今年6月曾確診,近日疫調時,出現輕微咳嗽等症狀,因此需要透過PCR採檢,釐清此症狀是新感染還是舊症狀。對於BA.5疫情是否會再擴大?莊人祥說,目前沒有擴大,該起案件目前也定調為家庭群聚,若個案的父母PCR結果出爐後,會再進行基因定序。不過因為個案及爸媽的感染時間相近,有極高機率皆是BA.5。
-
2022-07-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例本土社區BA.5感染源從哪來? 羅一鈞曝這2途徑
國內首例社區感染Omicron BA.5本土個案,為北部一名20多歲女性,今年5月中旬曾確診並康復,同住家人分別在7月初確診,該個案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到醫院進行PCR採檢確診,經過定序為BA.5。目前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包括1友人、4同事,目前皆快篩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案為重複感染,最有可能被同住家人感染,但也不排除是職場感染。指揮中心說,北部20多歲女性已接種3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曾於今年5月中旬確診並康復,本次因同住家人分別於7月3日、7月5日確診,個案亦於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性,並至醫院進行PCR採檢,後續定序結果為Omicron BA.5。目前該名個案及確診家人皆已隔離期滿,已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包括1友人、4同事,均快篩陰性,衛生局已安排PCR採檢。羅一鈞表示,該名個案符合3個月內重複感染定義,不過第一次5月份確診時,因為沒有PCR,沒有留下檢體,因當時國內沒有本土BA.5,個案當時應該感染BA.2.3.7,不會都是BA.5。羅一鈞表示,目前該案的父母及姊姊都已經解隔離,但衛生局還是請父母去PCR採檢,若為陽性Ct值低的情況,會將檢體再送實驗室定序。此應為家庭群聚,指標個案目前針對一位長輩,7月1日時出現發燒、頭痛症狀,有工作社區接觸史,目前採取職場監測同事狀況,但過去沒有人曾確診過,若有症狀會採檢,目前尚無進一步檢驗結果,無法得知是否疫情往外擴。羅一鈞表示,近期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若曾感染過BA.1、BA.2,3個月內會有八成保護力,針對感染BA.4、BA.5會有較高保護力,降低71%至79%的感染機率。羅一鈞表示,先前沒有確診的人,感染機率相較已確診的人來得更高,尤其長輩、小孩感染後,導致重症或腦炎機率高,長者還有很多人沒打第二劑、第三劑,小朋友疫苗最近才剛開打,這一波疫苗鼓勵幼兒及長者盡快打滿,未確診過的人盡快施打第三劑,符合第四劑者盡快接種,因應BA.5社區流行做準備。羅一鈞表示,該案7月5日發病症狀僅有流鼻水,5月確診時沒有說有無症狀,根據國外研究,第二次感染相對輕微,日本研究室指出感染BA.5疑似肺炎機率增加,對於我國來說,不會因為BA.5要針對重症治療,現在的抗病毒藥物仍依有重症狀況來使用。羅一鈞表示,該案及家人都沒有出國史,該案目前為高度懷疑BA.5群聚,會以高規格採檢匡列作為,來進行後續基因定序,確認是否為BA.5。該案目前看來,優先懷疑最有可能被同住家人感染,不過現在也針對職場同事採檢,因此不能排除是職場所致。羅一鈞表示,由於該案有職場接觸、社區活動史,感染途徑為何,仍需進一步監視了解,但不會做擴大匡列採檢,以現在的防治作為,不會恢復到之前模式,有採檢不一定會就隔離,現在還是認為是社區感染的事件,但還不知道是職場還是哪裡社區導致。
-
2022-07-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 20多歲女重複感染 未曾出國紀錄
Omicron亞變異株BA.5我國出現首例本土社區感染案例。一名北部20多歲女性未曾出國紀錄,近期因重複感染,經過定序發現檢出BA.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個案和家人隔離期滿,掌握密切接觸者1友人、4同事,快篩都是陰性,衛生局安排PCR檢驗中。指揮中心說,今日公布之本土Omicron BA.5個案,為北部20多歲女性,已接種3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曾於今(2022)年5月中旬確診並康復。本次因同住家人分別於7月3日、7月5日確診,個案亦於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性,並至醫院進行PCR採檢,後續定序結果為 Omicron BA.5。目前該名個案及確診家人皆已隔離期滿,已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均快篩陰性,衛生局已安排PCR採檢。因國內檢驗出1例Omicron BA.5本土社區感染個案,指揮中心已啟動相關疫調、接觸者採檢及加強監測作為。羅一鈞表示,因應BA.5出現社區感染個案,會調整基因定序比例,境外跟本土原先是7比3,目前比重會調整成1比1,後續境外移入病例,若變異株百分之百都是BA.5、BA.4的話,就不會多做定序,會以本土為主。羅一鈞表示,另外還有會著重兒童重症,以及針對重複感染,有機會找到特別變異株的情形,我們國內有8家實驗室,會加強輕症的病毒監測,這是針對本土Omicron的作為。羅一鈞指出,這一個案很特別,除了是首例社區BA.5個案,也是自7月1日宣布重複感染定義後,累計525例個案中,首例感染BA.5的個案。羅一鈞表示,因應BA.5出現社區感染個案,會調整基因定序比例,境外跟本土原先是7比3,目前比重會調整成1比1,後續境外移入病例,若變異株百分之百都是BA.5、BA.4的話,就不會多做定序,會以本土為主。羅一鈞表示,另外還有會著重兒童重症,以及針對重複感染,有機會找到特別變異株的情形,我們國內有8家實驗室,會加強輕症的病毒監測,這是針對本土Omicron的作為。羅一鈞指出,這一個案很特別,除了是首例社區BA.5個案,也是自7月1日宣布重複感染定義後,累計525例個案中,首例感染BA.5的個案。指揮中心說,國際上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分別於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發現,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7月13日資料指出,目前全球BA.4 及BA.5變異株感染國家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其中BA.5快速增加,占比約為50%,BA.4占比則上升至14%。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迄今已至少89個國家通報 BA.5變異株感染病例,並已於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歐美多國成為主流株,造成疫情快速回升、住院數增加等情形,且於葡萄牙發現再次感染病例占比增加,鄰近新加坡、日本、南韓、中國大陸、香港、紐西蘭、澳洲、泰國、印尼及越南等均報告社區感染病例,疫情亦漸升溫。指揮中心說,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為加強本土個案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監測,指揮中心已增加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另規劃以現行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絡加強社區中個案之監測。另外,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指揮中心呼籲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
2022-07-09 焦點.健康知識+
猴痘是實驗室洩漏出來?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流行?4個QA、如何預防,醫師一次告訴你
新冠疫情尚未消失,另外一種病毒-「猴痘病毒」,出現多個非洲以外的傳染病例,再度引發大家的擔憂。猴痘(Monkeypox)是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種罕見人畜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一些非洲國家,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5月26日表示,迄今逾20個國家共通報約200起確診病例,令人關心歐美疫情特別是美國、加拿大、英格蘭和蘇格蘭等地區,所幸已知傳染速度相對緩慢,目前疫情主要歐美疫情在親密接觸者,同性間性行為者。目前並無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必要,而且並未建議使用天花疫苗對抗猴痘。猴痘的疫情起源英國5月7日出現第一例,該病人曾經去過猴痘流行地區奈及利亞(西非),推論他在那裏感染病毒後,返回英國發病,迄5月24日英國感染總數累計達到57例。加拿大在5月中發現首例,至月底目前確診猴痘病例累計26例,美國境內迄今在7個州分共發現9起猴痘病例,其他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典、以色列及澳洲等國亦陸續報告零星病例。早在1958年猴痘病毒是從研究用猴子身上發現的,而人感染猴痘病毒最早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過往屬於地區性流行,集中在非洲國家包括:貝南、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迦納(僅有動物病例)等國。2003年美國出現猴痘病例,是非洲地區之外首次猴痘病例報告,多數患者曾接觸受到猴痘病毒感染的進口寵物鼠而感染。2022年5月14日,英國衛生單位接獲兩例家庭群聚猴痘病例通報,病人並無旅遊史,也無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之接觸史,隨後歐洲與北美洲其他國家陸續通報確定病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個案以男性為主,且大部分為「曾與男性發生性行為者」,均無流行地區旅遊史。2022年5月這波疫情,目前經PCR確診之樣本均為西非分支猴痘病毒。猴痘的臨床症狀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 圖a)、膿疱(pustules圖b c)階段變化,結痂(crust圖e)脫落(圖f),嚴重病人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持續14至21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報告,2022年的疫情病患症狀表現較不典型,包括皮疹最早出現於生殖器或會陰部,且不一定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發燒等前驅症狀較不明顯,因此在就醫時容易與其他性傳染病混淆。猴痘的潛伏期約為5-21天,通常為6-13天。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由齧齒動物(主要)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猴痘的治療照護 大多數猴痘病患的病程為自癒性,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以減輕症狀和併發症。目前有數種藥物可用於治療,但僅建議嚴重病患或免疫低下者使用。猴痘的預防方法1.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2.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3.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4.疫苗接種:台灣自1955年起就未曾再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自1979年起即停止牛痘接種,故該年以後出生之臺灣民眾均為未接種族群。提供一些網路常見的Q&A供民眾了解Q1:猴痘是由實驗室釋放/合成/洩漏出來的?A:猴痘病毒是一種已知的病毒,早在1958年被發現確認,當時實驗室研究用的猴子出現類似天花的水皰,是人類首次發現猴痘病毒。Q2:猴痘與新冠疫苗的關係?AZ疫苗是以黑猩猩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A:引發猴痘的病毒與阿斯利康疫苗中的病毒完全不同。而且猴痘病毒主要是存在於嚙齒目動物,而非猿猴。Q3:猴痘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流行?A:猴痘的症狀獨特且明顯,不像新冠肺炎有無症狀的傳染,猴痘病毒症狀獨特而明顯,患者通常會出現皮膚創傷,此外發燒、嚴重頭痛、淋巴結腫大、背痛、肌肉痛和無力等症狀配合皮膚病灶的PCR也易於此病的診斷。Q4:猴痘目前無疫苗可以施打?A:答:猴痘疫苗很有效,但是目前不需要大規模施打。最初的天花疫苗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基於牛痘病毒的第二和第三代疫苗已經被研發出來,這些疫苗展現出能夠對抗天花和猴痘的效果,能夠引發強大的免疫反應抵抗天花和猴痘。
-
2022-07-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見2例本土BA.5確診案 家人接機感染
昨首現本土BA.5變異株確診個案,為卅多歲男性及五十多歲女性,媽媽與兒子於六月十九日前往機場接自美入境的女兒(指標個案)及兩名小孩;指揮中心初步研判這是從機場回台中的長途車程群聚事件。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即使戴口罩也難防BA.5在同一空間傳播,建議民眾趕緊打滿三劑疫苗。全球疫情受Omicron BA.4、BA.5變異株影響攀升了二成一,指揮中心先前公布台灣邊境最新一周攔截統計,BA.4、BA.5就占六成一。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二例BA.5個案為指標個案的哥哥與媽媽,根據台中衛生局疫調,上車前案母曾短暫抱過孫子,一車五人全程緊戴口罩、車窗緊閉、未飲食,一路返回台中,中途亦未停留休息站或上廁所,直奔防疫旅館。指標個案入境時就有咳嗽、發燒、耳朵痛等症狀,機場採檢陽性確診;兩個小孩則在隔離期間六月廿三日,因發燒症狀就醫採檢確診,三人於六月廿六日返家繼續隔離,目前期滿解隔,列入指揮中心七月四日公布邊境攔截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中。案兄在六月廿四出現咳嗽、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快篩陽後確診,同日案母移至他處居家隔離,六月廿九日因指標個案檢出為BA.5變異株,擴大採檢,案母陽性,卅日確診。案兄密切接觸者僅有一名友人,匡列檢驗後陰性,列自我健康監測。目前案兄隔離期滿、案母於今日隔離期滿。羅一鈞推斷,可能接機時車窗緊閉,導致換氣量不足,但仍無法定論就是傳播途徑,親友接送本身就有風險,但不會限制親友接送,僅加強宣導。疫調部分則維持現行做法,並視採檢狀況來看是否需要擴大。黃立民指出,BA.4、BA.5亞型變異株與BA.2的差異關鍵在於「免疫逃脫」,現有疫苗皆以原始株研發,接種後對抗BA.4及BA.5的保護力,僅有BA.1的八分之一、BA.2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黃立民說,本土疫情剛過高峰,還有一個月蜜月期,BA.5如在台灣傳播,預計八月中後才可能開始爆發,「回到單日五萬例也不是不可能,更高我不敢講」。全民盡快接種次世代疫苗,才有保護效果,築起防火牆。
-
2022-07-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2例BA.5本土個案 母、兄接機全程戴口罩仍中鏢
中央公布,台中出現2例本土BA.5變異株本土個案。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說明,30多歲女性帶二名孩子自美國返台先後確診,其母親、哥哥6月19日接機,全程戴口罩仍確診,後經基因定序都為感染BA.5。衛生局已詳細疫調、追蹤採檢,目前尚無擴散風險。陳麗娟建議,接機者應打滿三劑疫苗為優先,至少要打2劑,戴口罩、手套,並注意被接親友的篩檢結果;被接的親友要針對手部、鞋底、行李消毒,車內勿飲食,適度開窗,保持通風,車內所有人全程戴口罩,避免交談或碰觸等接觸,接機後,車輛要全面清消。陳麗娟說明,這名30多歲女性帶二名孩子返國,6月19日50多歲母親、30多歲哥哥接機,接回台中居家檢疫替代所。五人在車上全程戴口罩,沒有飲水、飲食,但車窗緊閉、通風不良。陳麗娟說,調查發現,這名女子入境時就已經出現發燒、咳嗽、耳朵痛等症狀,在機場唾液採檢為陽性,6月19日確診,Ct值為27,2名孩子也陸續發燒,快篩陽確診,Ct值分別為25.5、29.2。陳麗娟說明,女子的哥哥6月24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快篩陽確診,6月29日衛生局接獲女子基因定序都是染感BA.5,採檢其接觸者,其中女子的媽媽無症狀,6月30日確診,另接觸一名友人經PCR採檢為陰性。陳麗娟指出,台中市衛生局昨接到通知,包括女子和2名孩子,以及哥哥、母親等五人的基因定序,全部都為BA.5,其中女子和2名孩子為境外移入個案,母、兄則為未土個案。目前5人都無不適症狀,除案母居隔到7月7日,其餘全數已解隔。台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說,雖然台中今新增4669例確診,相較上周三(6月29日)下降23.67%,已脫離高原期,但請市民注意,BA.4、BA.5致重症機率沒有明顯較高,但傳染力極強,提醒民眾加強防疫,落實勤洗手、戴口罩,遠離高感染風險場域。
-
2022-07-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親友接機釀BA.5家庭群聚 指揮中心曝接送5重點
國內今天新增2例Omicron BA.5本土病例,疑接送美國返台家人時染疫,指揮中心重申接機5重點,如打滿2劑疫苗、全身消毒、開窗通風且不飲食、全程戴口罩,結束後全車清毒。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未歇,最近受到Omicron BA.4、BA.5亞變種病毒影響,歐美疫情再次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新增2例BA.5本土個案,2人遭到美國返台的家人傳染,為一起家庭群聚,也是國內首見BA.5本土病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衛生局調查,6月19日接機當天雖然車上5人都全程佩戴口罩、無人飲食,但從桃園到台中的全程車窗緊閉,換氣、通風狀況可能比較不良,建議還是要讓車窗微微打開,確保室內外空氣可交換,比較不會殘留帶有病毒的空氣。羅一鈞指出,據了解,2名確診個案接機後,從桃園到台中的路上都沒有停下來,一路開到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確診後就進行居家隔離,但並不清楚個案的座位分布。他表示,2名本土個案有一名是家管,另一人在家工作,很少出門與社區接觸,因此僅匡列1名密切接觸者,目前採檢結果為陰性。至於接機指引是否調整或禁止親友接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暫時沒有限制接送的規劃,但特別提醒接送5大注意事項,包括接送者應打滿2劑以上COVID-19疫苗並穿戴手套和口罩,親友上車前應對手部、鞋底、行李進行消毒,車內不飲食並保持充分通風,車上所有人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交談,接送完成後對全車進行內外清消。
-
2022-07-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Omicron BA.5首例本土案例! 羅一鈞:尚未威脅社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土個案為一家三口自美返國的群聚案,案兄與案母有前往接機,雙雙確診驗出Ba.5變異株。羅一鈞表示,6月19日自美入境為一家三口,為7月4日公布之邊境攔截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當時有2位國內家人,分別是案兄、案母去機場接機,疫調中接送全程5人都緊戴口罩、車窗緊閉、未進食,一路返回台中,可能在車程中造成病毒傳播。羅一鈞說明,2位小孩在6月23日發燒就醫採檢確診,案兄6月24出現症狀,快篩陽後確診;案母則是在6月29日擴大採檢後,再次採檢出陽性,30日確診。目前案兄已隔離期滿、案母隔離至7月7日。羅一鈞表示,案兄的密切接觸者有 1人,匡列檢驗後陰性,目前沒有疫情外擴,因此根據疫調仍未威脅到社區。本次Ba.5的群聚案中5人皆為輕症即無症狀者,入境的一家三口於6月26日由飯店移出至住家繼續隔離,目前皆已隔離期滿。指揮中心也提醒,目前邊境檢疫措施放寬,開放開放親友接送,25%旅客都是親友接送,再次提醒國人要多注意接送時的防疫措施。指揮中心呼籲,依現有研究顯示,Omicron 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提高全國 COVID-19疫苗覆蓋率可降低BA.4及BA.5造成之社區傳播威脅。請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護確診時/染疫後第一句話都是「對不起拖累大家了」 和信護理團隊:曾為確診者更能體會病人的辛苦
和信醫院專責病床從去年六床至今已增加到廿三床,雖然床數足夠,但醫護人員接連確診、成為密切接觸者。人力是否足夠,在各醫院專責病房一直是個大問號,但和信專責病房護理團隊,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團結一心,共同度過難關。「我一直不懂什麼叫做喉嚨癢癢的,直到經歷過才知道」,護理長施淑鳳五月十日確診,上班前覺得喉嚨痛癢及肌肉痠痛,當下非常焦慮,因為一旦她不能上班,對於單位人力運作是一大挑戰,好在立刻有同事跳出來支援當日的值班及隔離期間單位協助,這才排除難題。專責病房護理師許弈棠則在五月十六日確診,一早醒來後發現口乾嚴重,喉嚨痛、發燒至卅八點三度,上班前快篩出現兩條線,立即打給同事求救,同事沒有抱怨,請她好好休息,樂觀告訴她,七天後就能成為無敵星星。施淑鳳說,當確診護理師打電話回病房,第一句話都是「對不起、拖累大家了」,當下覺得很心疼,「其實根本不需要道歉」,因為染疫並不是大家願意的,在調整班表的過程中,真心感謝每位護理師願意互相幫助、彼此打氣,更有確診同事幫忙製作確診懶人包,和大家分享症狀、家人照護等資訊,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曾經身為確診者,更能體會病人隔離的辛苦,也會跟著病人CT值高低,心情七上八下,許弈棠笑說,印象最深的是有位伯伯確診後,在醫院隔離了近一個月才出院,這期間CT值忽高忽低,始終無法達到解隔條件。每當看著伯伯滿心期待、準備收拾行李出院,真的不知如何跟伯伯開口,篩檢結果未達標準。「當一個人從行動自如,到最後每天臥床、意志消沉,看了其實很不捨」,只能在不違反防疫規定下,盡力完成伯伯的心願。為了伯伯,護理師們特別請醫院每天訂一份報紙,專門送到病房,讓伯伯維持看報習慣,有精神寄託,最後醫院說法發公文向衛福部說明情況,才讓伯伯能順利回家。伯伯出院那天,許弈棠特別幫他記下出院時間,提醒他回家一定要買大樂透。其他同事動用所有力量,幫忙伯伯預約防疫計程車,送他回家。直到出院,伯伯這才終於有了笑容。許弈棠說,從二〇二〇年至今,抗疫工作慢慢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很感謝病人給予自己的成長及體會,雖然照顧病人時,常常發生忙到沒有空吃便當,但只要下班沖完熱水澡,便能獲得片刻寧靜,一切辛苦似乎都煙消雲散,有力氣度過這場不得不打的戰役。給確診者的一句話 和信醫院護理長施淑鳳:因為新冠肺炎影響,導致醫療量能不是那麼充裕,雖然病床數是夠的,但醫療團隊陸續有人確診,所以在過程中要努力想各種方法,去挑戰困境,讓醫護、病人雙贏,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加油努力。和信醫院護理師許弈棠:疫情下大家都很辛苦,尤其是病人,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一起努力,撐過這段時間,大家生活都可以更美好,加油!
-
2022-07-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4、BA.5侵台!台中:有22例染傳力更強 3招防範
台中市今新增4970例確診。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今天對於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境外移入病例暴增一事說明,台中市目前有22例,由於傳染力強,因應病毒株不斷變種,最有效為接種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疫等3招防範,有症狀請盡速就醫。陳麗娟說,中央說明,截至昨天國內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約占五成,加上BA.4占境外移入的六成,有升溫跡象,暑期入出境人數增加。陳麗娟指出,BA.4、BA.5分別於今年一月、二月首次在南非發現,後續在歐洲也引起疫情回升,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近期案例數增加,專家研判,與BA.4、BA.5傳播有關。陳麗娟說明,依國際研究,BA.4、BA.5傳染力較高,且有免疫逃脫的特性,可能造成較多突破性感染及重復感染,即使大部份患者屬於沒有症狀,就算有症狀也是很輕微,例如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目前研究顯示,重症機率沒有明顯提高,但傳染力強,因此需持續監測。陳麗娟指出,台中市衛生局針對台中市境外移入BA.4、BA.5個案,會做接觸者健康關懷衛教,另外也會安排採檢PCR,以及相關防疫替代所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及清消,持續監測疫情。陳麗娟呼籲,因應BA.4、BA.5等病毒株不斷變種,最有效為接種疫苗,呼籲民眾依期程盡速接種疫苗提升防護力,加上戴口罩、勤洗手自我防護及健康監測,有症狀請盡速就醫。
-
2022-07-04 醫療.感染科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邀請衛福部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猴痘的衛教知識。陳婉青提醒,近期法國出現首例小學生感染猴痘,顯示幼童感染猴痘需格外小心,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幼童。猴痘潛伏期短 採支持性療法猴痘屬於人畜共通病毒,感染潛伏期約有5到21天,但通常是6到13天;症狀有發燒、畏寒、出汗頭痛、極度倦怠與皮疹等。發燒1到3天後會有皮膚病灶、多是從臉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症狀可能持續14到21天。▲猴痘主要透過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染,飛沫傳染需較長時間且近距離才會發生。(圖/疾管署提供)傳染方式有接觸感染,例如接觸到帶病毒的動物,或是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受傷的皮膚或黏膜,與相關汙染物;另有可能透過飛沫傳染,但這需在長時間共處才可能感染。在疫苗部分,國際都不建議大規模接種,僅建議高暴露風險職業,如實驗室人員;與高感染密切接觸者,如照顧者或醫護。且陳婉青提到,多數人感染後症狀輕微,可透過輸液治療、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降低併發症。且藥物相當多,但這類藥物僅能使用於免疫力低下病患。 預防方法有:前往流行地區,避免宿主動物,所有食物需煮熟、避免與病患接觸,醫護須備妥防護裝備,有症狀需就醫。▲疾管署提供猴痘的預防方法。(圖/疾管署提供)第3代疫苗與藥物採購中 有發生重大事件才會搬出首代疫苗針對抗猴痘藥物與疫苗整備,指揮中心發言人說明,目前需與藥商作採購的詢問,目前都還在討論,只是提醒大家,感染者不一定要服用。「目前主要採購天花第3代疫苗,與許多人打過的第1代疫苗不同的是,第1代副作用極大。未來如發生天花恐怖事件,才需要把戰備的第一代疫苗拿出來。第三代的疫苗副作用低,僅用於醫護人員、實驗室人員以及接觸者才可做接觸後暴露之預防使用。你有打過猴痘疫苗嗎? 看你的左手臂三角肌莊人祥表示,台灣在1979年之前,不少民眾打過俗稱牛痘的天花疫苗;研究顯示該疫苗對於猴痘,具有85%保護力,但「我打這麼久,保護力有沒有85%,就是個問號。」另外有不少人不會分辨卡介苗與天花的疤痕,疾管署說明:曾接種牛痘的手臂,應當有較大的痘疤,多呈現輻射狀,大多數有2痘疤,也有接種在大腿外側的。另外,卡介苗疤多在左上臂三角肌中央,疤痕較小。▲疾管署說明卡介苗的接種痕跡。(圖/疾管署提供)▲疾管署提供接種過牛痘疫苗的疤痕樣態。(圖/疾管署提供)(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此波猴痘症狀較不典型!打牛痘疫苗能預防嗎? 美CDC解答...6種人恐重症
-
2022-07-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8例MIS-C重症 最小7月大
國內昨天新增三萬八八四六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確診人數比前一天下降百分之七點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推估未來單日確診將維持在三萬例左右,周末恐降至二字頭,而國際流行的BA.4、BA.5變異株疫情,推估八、九月才可能在台灣流行。雖然病例數減少,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說最近一周新增病例數比上周下降超過百分之廿一,顯示疫情正穩定脫離高原區,但昨天單日死亡人數又升至一一八例,另新增中重症個案二九一例,其中有八例為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兒童重症個案,年紀最小的是七個月大男嬰。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前天才質疑,指揮中心公布全台僅十五名MIS-C兒童個案是嚴重低估,光台大就十五例,指揮中心昨天一口氣公布八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八案都由台大通報,其中四案在前天公布為中症,昨天改為重症,但並非病情轉危,而是列入重症計算;八人年齡介於七個月到十七歲,有六人已出院。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單日確診案例起伏不定,指揮中心解釋為周二、周三通報較多緣故,但仍應該繼續觀察是否確實在特定日子確診數較低,還是疫情其實未如原先想像的持續下降,畢竟前兩天確診人數回彈至四萬多例,要觀察是短暫還是持續現象。黃立民說,當數字反彈,須觀察哪些縣市增加最多?維持時間?是否人潮回升或防疫措施過鬆所致?同時也得考慮是BA.4、BA.5疫情是否已在國內蠢動。羅一鈞表示,目前本土案例仍是以流行BA.2變異株為主,雖不敢斷言「國內沒有BA.4、BA.5隱藏病例」,但目前並未造成疫情,顯示還有社區防火牆圍堵。他說,社區防火牆包括感染個案仍有自然免疫保護力或疫苗保護力,他分析BA.4、BA.5要大流行也是到八、九月以後。昨新增一八六例中症、一○五例重症,其中七月大男嬰未曾新冠肺炎確診,因出現發燒、嘔吐、咳嗽、流鼻水、結膜炎、紅疹等症狀,至急診才經PCR檢驗陽性,Ct值卅三點一,研判非新冠肺炎急性感染,住院治療後已出院。針對未確診新冠就確診MIS-C,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很常見」。根據國外研究,測到新冠N抗體陽性、PCR陰性卻出現MIS-C者約六成,N抗體和PCR都陽性而出現MIS-C約三成四;N抗體和PCR都陰性,但為新冠密切接觸者,出現MIS-C約百分之五。不過,MIS-C發生率約萬分之二,黃種人又低一些,家長毋須過於擔心。
-
2022-06-29 焦點.元氣新聞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台灣上週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個案,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個案目前生命徵象穩定、狀況良好,個案匡列接觸者9人,均中低風險,目前也都沒有症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4日公布首例猴痘境外移入個案,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自德國返台後出現症狀確診,男子20日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身體出現紅疹及鼠蹊部淋巴腫大,已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疾管署25日下午公布猴痘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將原來匡列20名密切接觸者減列為9人,包括3名家人、5名醫療人員、其他1人。今天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中,有媒體問及國內首例境外移入猴痘個案病程變化,以及9名接觸者最新狀況;莊人祥說,個案病況穩定,接觸者沒有出現症狀。醫師江守山昨天在臉書上提及,猴痘、天花藉物傳染是重要傳染途徑,使用共用洗衣機的人,如宿舍、投幣式,務必記得加適量的漂白劑,常用洗衣劑的酚類殺菌、除蟎的藥對此病毒無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建議用市售洗衣精即可,強調患者衣物不要跟其他人混洗,以免導致交叉傳播。天花與猴痘都是有外套膜的病毒,與其他有外套膜病毒相比,確實抵抗力偏頑強,但仍可使用酒精、乾洗手作為預防。關於洗衣精都無效的說法,羅一鈞表示,「這又是過度了」,歐美等國的公衛權威單位都沒有特別提出洗衣用品建議,反而強調患者衣物不要與其他人混洗,以免導致交叉傳播。羅一鈞建議,猴痘病患應單獨隔離、單獨洗衣服,不要共用洗衣設備,如果需要混用洗衣設備,衣服要確實包覆,不要抖動衣物,避免導致環境中飄散出帶有病毒的碎屑;洗衣過程中,據英國衛生部建議,不要使用經濟省水模式,也不要快洗,確保有充足時間徹底洗淨衣物。羅一鈞指出,雖然少數報告提到痘科病毒對酚類較有抵抗力,所以才有人建議用含氯消毒劑,但沒有指引提到要特別挑選特殊成分洗滌劑,猴痘患者衣物用一般市售洗衣精即可,不用比照諾羅或是腸病毒等不具外套膜、消毒劑抵抗力稍微強的病毒處理。
-
2022-06-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南投老婦外出取藥 健保卡一插竟是「確診居隔期」開罰20萬元
南投1名70多歲確診老婦人居家隔離期間,自行至健保藥局拿慢性病連續處方簽藥物,健保系統插卡後發現是確診個案,引起衛警的一場虛驚。老婦人事後承認有離開處所自行至藥局拿藥,南投衛生局表示,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予以裁罰20萬至100萬,呼籲所有居家隔離(檢疫)者,務必遵守防疫規定,千萬不要跟自己荷包過不去。局長陳南松表示,南投縣今日公布確診人數999例,居家照護人數仍有4914例,雖然各項指標都顯示確診人數都下滑的趨勢,但不論是確診者或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期間應留在指定隔離處所,禁止外出,若有緊急就醫或取藥需求者,應主動與衛生局或警察局聯繫提出就醫需求申請,經同意後暫時解除電子圍籬,以利就醫。南投衛生局指出,確診居家隔離期間,若未依規定自行擅自外出,只要健保卡插卡時,就有警訊告知「新冠確診個案」;日前接到轄內健保藥局通報,1位70多歲確診老婦人,居家隔離期間因有感冒、流鼻水症狀,自行至健保藥局拿慢性病連續處方簽藥物,健保系統插卡後發現是確診個案,立即通報衛生局。南投衛生局隨即會同公所及警政人員,前往老婦人居家隔離處所訪查,老婦人承認確實有離開居家隔離處所,自行至藥局拿藥;全案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第1項規定,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5條第1項,裁罰20萬至100萬,衛生局呼籲所有居家隔離者(檢疫)務必遵守防疫規定。
-
2022-06-28 焦點.元氣新聞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猴痘疫情於多國擴散,我國24日也出現首例25歲男性猴痘案例。但醫師江守山提醒,猴痘能「藉物傳染」,共用洗衣機有相當大的傳染風險,洗衣精恐無效。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猴痘屬於有外套膜的病毒,在環境中確實抵抗力較強,但洗衣精無效是過度解讀,也不需要挑選特殊成分的洗衣精來清洗病患衣物,但需分開清洗,以免交叉傳播。羅一鈞表示,猴痘和天花都屬於痘病毒科(Poxviridae)的正痘病毒群,具有外套膜,和流感和新冠病毒結構類似,一般來說可用酒精、乾洗手洗淨,但消毒使用消毒劑需要考慮多一點,不過說洗衣精無效則是過度解讀。羅一鈞也強調,雖然猴痘有可能「藉物傳染」,但歐美等其他國家也都沒有建議就洗衣服要挑選特殊成分的洗衣精,不過建議病患不要與家人的衣物混洗,不要混用洗衣設備,應單獨隔離、單獨清洗,以免導致交叉傳播。若確診病患無法單獨洗衣或需要混用洗衣設備,則要確實包覆衣物,不要抖動導致環境飄散碎屑;洗衣過程中,英國建議不要用經濟、省水或快洗模式,需要充足時間讓洗衣劑跟衣服混合均勻洗滌以免病毒殘留。而市售洗衣精即可作澈底洗衣,不須選擇其他特殊成分洗衣精,不一定要用漂白水消毒。另針對首例猴痘病患匡列的九名接觸者,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個案生命徵象穩定良好,另九名接觸者目前沒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