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抗體
共找到
1958
筆 文章
-
-
2022-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免疫低下病人打疫苗保護力不如一般人! 醫:國際已有防疫解方
截至6月20日,今年累積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達330萬2192人,儘管輕症比率達99.61%,但累積1萬2920名中重症個案,已經造成4512人死亡,其中約30%屬於免疫低下的病友,死亡人數僅次於老年人。 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表示,美國CDC一再提醒,肥胖、失智、孕婦、慢性三高病友等,因本身免疫力較差,在染疫之後,容易出現併發症,引發重症,死亡風險比一般人來得高,務必評估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以降低中症重症風險。 至於「高感染風險、高併發疾病風險」等民眾,則令醫界、公衛學界擔憂,包括洗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肺阻塞、肝硬化、癌症以及愛滋感染者等,均屬於「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在面對新冠病毒威脅時,更應提高警覺,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 「這正是少部分民眾必須施打基礎加強劑的原因」吳明儒說,指揮中心在公布國內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時,常提及第一劑、第二劑,以及基礎加強劑、追加劑,其中占比極低的基礎加強劑的適用對象就是指「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 「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接種疫苗後,體內所產生的免疫力仍不盡理想,吳明儒表示,中榮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打完兩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檢驗抗體比率,洗腎患者約95%,但腎臟移植患者僅65%。至於打完三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產生抗體的比率,洗腎患者可達99.5%,而腎臟移植患者只有74%。吳明儒說,免疫力低下族群即使施打兩劑到三劑疫苗,很多患者的抗體保護力仍明顯不足。 如何讓免疫低下族群免於新冠病毒的威脅?吳明儒表示,一項有關長效單株抗體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免疫力低下族群在接種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後,六個月內可將降低83% 感染風險,且重症、死亡機率也較低。 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已在美、澳及歐盟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並在英國獲得有條件的上市許可,主要適用對象為免疫功能嚴重不足,及施打疫苗後容易產生嚴重副作用的族群。 此外,亞太地區新加坡、日本、韓國也正在審查長效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的緊急使用授權。 吳明儒表示,期待台灣未來也會有多家醫學中心參加該藥物的臨床試驗,日後如果能通過食藥署核准,在台上市,將成為高風險族群的另一項自保考量。 從醫療量能角度來看,免疫低下的病友容易突破性感染,一旦染疫後難以自行清除病毒,恐長期處於確診狀態,以致重症及死亡率較高,醫療支出費用驚人。 目前台灣醫療量能處於飽和狀態,各地專責醫院的醫護團隊疲累不堪,雖有空床,卻可能因為醫護人力不足,而無法收治中重症感染者。 吳明儒說,站在公衛學立場,讓免疫低下族群施打長效單株抗體,確實有其考量的必要性,但最大難題是藥價可能非常昂貴。 多位台灣移植醫學會理監事也表示,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力明顯低於一般民眾,即使疫苗打好打滿,但仍有一定風險,非常期待能有價錢合理、安全又有效的長效單株抗體來幫移植等免疫力低下的病患提高免疫力。 我國食藥署尚未核准長效單株抗體,吳明儒提醒,免疫力低下族群應該在指揮中心建議和醫師評估下,盡快接種第四劑疫苗。此外,目前正處於疫情高原期時,病毒就在社區中傳散,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盡量減少至公共場所,如有類似流行性感冒症狀,應即時就醫。免疫低下族群防疫照護
-
2022-06-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免疫低下族群防新冠 提高保護力新解方
截至6月20日,今年累積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達330萬2192人,儘管輕症比率達99.61%,但累積1萬2920名中重症個案,已經造成4512人死亡,其中約30%屬於免疫低下的病友,死亡人數僅次於老年人。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表示,美國CDC一再提醒,肥胖、失智、孕婦、慢性三高病友等,因本身免疫力較差,在染疫之後,容易出現併發症,引發重症,死亡風險比一般人來得高,務必評估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以降低中症重症風險。至於「高感染風險、高併發疾病風險」等民眾,則令醫界、公衛學界擔憂,包括洗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肺阻塞、肝硬化、癌症以及愛滋感染者,這群病患在接種疫苗後,體內所產生的免疫力仍不盡理想。打3劑疫苗 抗體仍不足吳明儒表示,中榮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打完三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產生抗體的比率,洗腎患者可達99.5%,而腎臟移植患者只有74%。吳明儒說,免疫力低下族群即使施打兩劑到三劑疫苗,很多患者的抗體保護力仍明顯不足。如何讓免疫低下族群免於新冠病毒的威脅?吳明儒表示,一項有關長效單株抗體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免疫力低下族群在接種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後,六個月內將可降低83%感染風險,且重症、死亡機率也較低。最新療法 獲歐美緊急授權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已在美、澳及歐盟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並在英國獲得有條件的上市許可,主要適用對象為免疫功能嚴重不足,及施打疫苗後容易產生嚴重副作用的族群。此外,亞太地區新加坡、日本、韓國也正在審查長效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的緊急使用授權。我國食藥署尚未核准長效單株抗體,吳明儒表示,期待台灣未來也會有多家醫學中心參加該藥物的臨床試驗,日後如果能通過食藥署核准,在台上市,將成為高風險族群的另一項自保考量。
-
2022-06-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國內首份確診者抗體研究出爐 解隔滿3個月仍建議打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2年半,衛福部疾管署委託陽明交通大學進行研究,進行血清抗體追蹤研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日記者會上說明,該研究案受試者,大部分都是去年5、6、7月本土alpha株的確診個案,沒辦法等同Omicron變異株的情形,但根據追蹤數據來看,隨著時間抗體將持續下降。因此建議確診者解隔離滿三個月後,還是可以接種疫苗延長抗體保護效力。根據媒體報導,陽明交通大學針對血清抗體的追蹤研究來看,260名的染疫者後發現,康復後1年多、500天以後,保有較佳保護力抗體者僅約3成,若染疫病況越嚴重者、感染後有打疫苗者,抗體會更高,建議確診後仍要打疫苗。羅一鈞說明,疾管署去年就委託陽交大進行確診者抗體追蹤研究,是針對疫情前2年,也就是109年1月到110年7月通報確診的個案,取得同意後追蹤個案1到2年的抗體變化情形,做關於保護力的研究。「研究取得236名確診者同意長期追蹤定期抽血。」羅一鈞表示,樣本都送到中研院等機構,做抗體和中和抗體檢驗,其中比較重要的成果,首先要先說明,這段時間的確診個案,並不是Omicron變異株,是部分武漢株,以及後續歐洲株。大部分都是去年5、6、7月本土alpha株本土確診個案,代表早期或中期疫情的病毒株確診後的抗體變化,不見得能推斷到後續的Omicron變異株的血清變化。羅一鈞進一部指出,目前實驗分4組,輕症沒打疫苗一組、重症沒打疫苗一組,6、7月因為全台還在接種疫苗,所以分染疫後有無打疫苗和輕、重症4組。研究中顯示,輕症沒打疫苗或重症沒接種疫苗,在400到405天追蹤中看到抗體濃度明顯下降,重症抗體保護效果維持較高較久;輕症追蹤500天以上,剩下三成保護效果但如果打過疫苗,100多天仍可維持在100%。看來重症抗體比較高且持久,確診後打疫苗也是,羅一鈞建議,確診者隔除隔離滿3個月後,還是可以接種疫苗,以延長抗體保護效果。至於未來會不會在進行進一步的血清研究?羅一鈞表示,等去年、前年的收案完成結案報告後,會再做研究結果和結論做應用探討。至於這波本土Omicron疫情,是否長期追蹤抗體研究?會再跟相關專家團隊討論。羅一鈞也提及,針對染疫確診者,這波疫情中有些醫院可能對醫護有做抗體追蹤,但多少會受到接種疫苗的干擾,分析要排除打疫苗三四季的干擾,分組會分更細,這部分跟專家討論若有結論會再報告。
-
2022-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幼兒莫德納EUA審核通過 「6個月至5歲」孩童2劑間隔28天
繼六月下旬開放兒童疫苗接種第二劑,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同意核准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經專家討論,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可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基礎接種,施打兩劑,每劑0.25ml(含25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型一半,施打間隔28天。食藥署今晚間透過新聞稿指出,經審查莫德納疫苗在6個月至5歲兒童所進行的一項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兒童試驗組所誘發的中和抗體免疫原性結果,不劣於青少年及成人試驗組的免疫原性結果;安全性資料方面,與其他年齡組別相比,沒有發現新的安全性疑慮。食藥署表示,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可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基礎接種,施打兩劑,每劑0.25ml(含25微克的mRNA),施打間隔28天。食藥署表示,在6個月至5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大多屬於輕微、暫時性的,接種第二劑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通常高於第一劑,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躁動/哭鬧、注射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腫脹、注射部位紅斑、疲倦、頭痛、肌痛等,臨床試驗中沒有發現有心肌炎、心包膜炎或死亡案例,未來食藥署將持續監控國內外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警訊,分析評估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資料,執行安全監視機制,保障民眾接種疫苗之安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會儘速與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下週預計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幼兒新冠疫苗開打事宜,目標拚七月開打。
-
2022-06-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籲新冠肺炎盡速降4級 「管制人民是共產黨做的事」
指揮中心昨宣布啟動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針對今年1到6月全台捐血中心樣本,抽樣3萬6千份,釐清Omicron於社區的隱形傳播鏈。專家認為可了解台灣真實染疫情況,另人民防疫意識高,已自發「與病毒共存」模式,中央無需堅持「專制防疫」,應將新冠肺炎降到第四級。前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從2年前早已呼籲政府應定期執行血清抗體檢測,可了解前段時間感染哪株病毒,國內今年Omicron疫情累積超過300萬例確診數,預估黑數可能高達4倍、1200萬人確診,近一半的台灣人或許已確診,這都要透過具代表性的血清調查來揭曉。疫情2年多以來台灣欠缺血清檢測整體性資料,施文儀預估,北部疫情最先發展,雙北可能潛藏黑數最多,而南部病例數會較接近真實數據,中部目前還在爆發,但總歸各縣市總體確診數,會與縣市政府防疫態度有極大關係。施文儀指出,產生黑數的原因,包括PCR等待時間過久,降低民眾意願,且感染新冠肺炎有許多輕症、無症狀,此類確診者沒有任何醫療需求,即便知道自己無症狀感染,也不會平白無故跑去確診。縣市政府因疲於防疫,針對確診者進行居家關懷度下降時,也可能曾加黑數產生。施文儀表示,居家照護期間從起初提供關懷箱,變成關懷包,後來剩關懷電話,最後連一通電話都沒有,民眾用視訊門診看診還要收200元,倒不如自行到藥局買退燒藥。「確診沒有任何好處,還要被限制行動。」施文儀指出,台灣人民抗疫2年多,已練就正確防疫觀念,當發現自己感染時,雖然不去「確診」也會管好自己,不傳給朋友或家人,自動自發「與病毒共存」,中央毋須列過多規定、還堅持專制防疫,「管制人民是共產黨做的事」。台灣先前自然感染率少,在Omicron高傳播力下加速感染,到一定程度則會降溫。施文儀說,須保護高危險群長者及孩童青少年,中央應避免做太多「無效防疫」,像他4月中早喊話要評估快篩陽視同確診、5月初呼籲新冠降到第四類傳染病,前者拖1個月才做,後者至今沒看到。施文儀舉例當時H1N1大流行時期,台灣從圍堵政策一下改為與病毒共存,當時很多臨床專家持反對意見,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已做出建議,時任防疫指揮官葉金川以科學證據決定「說轉就轉」,或許在臨床專家眼中擔心政策改變會多死2人,但若政策不轉型可能會死2千多人。施文儀說,台灣防疫戰略要用科學分析,像確診者14天後可以解除隔離,若前提相同,為何確診死者要盡速火化?指揮中心在拿捏與放鬆防疫政策上,除了臨床專家外,應該多聽取公衛專家意見,避免決策眼光偏向單一領域,否則後疫情時代檢討時,僅有短暫成效難見長遠成果。
-
2022-06-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血清檢測排除老小 專家憂成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啟動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釐清Omicron於社區的隱形傳播鏈,但專家指出,此調查排除長者及兒童青少年,成效堪慮。成功大學研究自然感染、中症住院後一個月兒童,體內中和抗體僅有五分之一,「無敵星星」恐失效,籲指揮中心先讓孩童檢測抗體,過低可提前接種疫苗,指揮中心回應將再了解數據。血清抗體檢測有利掌握社區感染,因應國內去年五、六月Alpha及Delta疫情,指揮中心去年八月底啟動捐血人血清調查,今年再次重啟調查,針對今年一至六月全國捐血中心的血清存檔樣本,依照各縣市人口、性別、年齡比例進行分層隨機抽樣,預計抽樣三萬六千件檢體。捐血民眾抽樣機率約百分之三到四,並以抗核蛋白N抗體作為檢測抽樣目標。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進行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目的,除了解疾病盛行率外,最重要目的在於提供政策上的參考,但使用血庫樣本收案最大問題,是排除掉十七歲以下兒童青少年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二大族群屬於最脆弱族群。蘇益仁表示,調查應檢測二種抗體,接種疫苗後產生的S抗體以及自然感染的N抗體,才能協助訂定未來疫苗追加劑要打在哪一個族群上,且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應以不同地區進行全人口收案,否則「花那麼多錢卻沒有意義」。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最重要任務是「救老小」,像理解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及長者感染重症、死亡等,調查應了解真實感染人數,才能在BA.4、BA.5疫情侵台前,調整防疫對策。羅一鈞表示,研究計畫為保護個資,檢驗結果不會個別通知捐血人,也不會回頭追蹤及疫調,檔案會按程序銷毀、去辨識,保護隱私及個資。若捐血人不希望被抽樣,可於六月卅日前致電一九二二退出計畫。
-
2022-06-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康復狂咳、易喘,還很健忘? 「好不了關鍵點」曝:解方在這
隨著Omicron新冠病毒株造成的本土確診人數增加,康復後仍留有不適症狀的人數也跟著增長。36歲的吳小姐在5月初感染了Omicron病毒,現在已經陽轉陰康復,但仍會乾咳、胸悶與頭痛,持續了將近兩週,吃普拿疼與止咳藥仍不見好轉,生活與工作方面都大受影響。確診後身體不適 肺熱脾寒所致恩主公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廖唯宇醫師表示,不少確診者在解除隔離一至兩週後身體仍有不適,大多有咳嗽、胸悶與喘、頭痛,乏力等症狀。因為Omicron病毒的特性在中醫來看主要是肺熱脾寒,而中醫的「熱」在西醫指的是發炎,因此病人在罹病當下可能有明顯的喉嚨痛、咳嗽黃痰,且生病期間熱久傷陰、久咳傷氣,病人在康復後大多會轉為陰虛、氣虛的體質,肺陰虛便容易造成乾咳氣喘、胸悶,而頭痛則是身體的發炎反應還在。養陰潤肺 中醫調理有效治療應對肺陰虛的狀況,廖唯宇表示,治療以養陰潤肺為主,在中醫四診辨證後,通常會開立含有連翹、薄荷、桑葉、菊花等中藥材的桑菊飲,能幫助病人清熱、益氣、緩解乾咳的症狀,而病人也可以透過按摩風池穴、大椎穴,緩解頭痛。後遺症「腦霧」 輔以針灸改善症狀至於近期另一個被大家討論的後遺症「腦霧」,研究期刊認為可能是新冠病毒損害腦神經細胞,造成病人常有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疲乏等症狀,也可以透過石菖蒲、鬱金等等的中藥,輔以針灸,幫助生活回到正軌。(推薦閱讀:記性越來越差? 營養師激推「10樣超級食物」救腦霧、防健忘)身體不適快就醫 保持規律生活作息為上策儘管確診後有三個月的「無敵星星」,但染疫康復後多數人仍會因後遺症而感到身體不適,廖唯宇提醒,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若需服用中藥調理,建議透過合格的中醫師開立,並多休息、避免吃冰、熬夜、炸辣等重口味食物,不讓發炎傾向加重,加速體力恢復健康。延伸閱讀: ·確診康復小心再感染! 醫急籲「做1事」降風險 ·Omicron害腦霧!腦霧有哪些症狀?會好嗎? 專家揭「4大警訊、改善方法」 
-
2022-06-17 癌症.抗癌新知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新冠肺炎疫情侵擾,各大醫院醫療量能緊縮,許多民眾自覺身體異常,也難以及時就醫,60多歲陳先生就是典型個案,腹部腫脹,容易疲累,食欲變差,但遲遲未就醫,等到疫情和緩,到院檢查才發現,肝腫瘤竟17公分,比壘球大,且癌細胞「吃到」肝臟主要血管,確診為晚期肝癌,肝功能異常,無法開刀。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表示,依據國健署最新統計,肝癌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的第四名,每年新增人數近萬人,但在癌症死亡人數排行卻高居第二位,主要原因在於超過六成患者於確診時已到了中晚期。黃怡翔說,受到疫情衝擊,最近新增肝癌患者晚期比率明顯增多,不少人跟陳先生一樣,到了診間時,病程已到晚期,加上肝功能指數不佳,無法動刀切除病灶。在晚期肝癌治療上,以「多重激酶抑制劑」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為主。因為化療成效不佳,患者過去大都只能使用多重激酶抑制劑類的標靶藥物,但反應率不高,僅約一至兩成,平均存活期大約只有一年。不過,臨床顯示,晚期肝癌病友接受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抗體標靶組合治療,反應率可提高到三成以上,存活期大幅提升至接近兩年。為此,BCLC巴塞隆納臨床治療指引將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抗體標靶藥物組合,納為晚期肝癌的第一線選擇。黃怡翔說:「臨床經驗確實如此。」血管新生抑制劑可以阻斷肝腫瘤新生血管,而免疫治療則能喚醒自身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相互搭配,有助提升治療反應率。不少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免疫與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組合,療效顯著,以陳先生為例,使用合併療法後,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就有機會透過栓塞或外科手術來清除病灶。不過,黃怡翔指出,儘管已有病友持續接受免疫與抗血管新生標靶的合併療法,成效顯著,但能夠長期自付如此昂貴的藥價者畢竟是少數。因此,他在提供治療意見時,更為謹慎,大都只針對肝功能尚未異常且經濟能力許可的患者提出這項治療建議。國外指引建議,免疫與抗血管新生抗體標靶的合併療法如果有效,應持續治療兩年,不過,目前國內健保並未給付這兩類藥物,昂貴的藥費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事實上,健保署於2019年4月實施「免疫療法給付試辦計畫」,當時曾將晚期肝癌納入試辦範圍,但一年之後卻暫停給付晚期肝癌。黃怡翔表示,國內晚期肝癌的免疫治療成效與國外研究相近,去年10月健保署曾邀請國內專家開會討論肝癌免疫治療給付,但目前尚未確定。肝癌免疫治療已是國際認可的晚期肝癌第一線治療,若是能盡快將免疫療法納入健保給付,將可延長癌友存活期,並提高生活品質。
-
2022-06-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自然感染和接種疫苗哪個對Omicron保護力高?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研究出爐
今天(2022-6-15)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發表兩篇跟Omicron以及新冠疫苗相關的論文。但是,為了能讓您更容易了解Omicron亞型變異株,我先引用一篇元氣網今天發表的BA.4、BA.5將侵台 醫揭3件應知事情:早確診早治療:「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與BA.5今年4月首部於南非被發現,尤其BA.5被預測將成為全球主流株。…Omicron變異株BA.1和BA.1.1已消失,目前全球感染比率最高的是BA.2,達33%;第三,強勢崛起的新病毒株BA.2.12.1,在過去45天內感染人口增加2倍,占17%、BA.4增加4倍,占8%、BA.5則增加4.3倍,占13%,需保持關注。」NEJM今天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是Effects of Previous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on Symptomatic Omicron Infections(先前感染和疫苗接種對症狀性 Omicron 感染的影響)。1.先前感染對有症狀的 BA.1或BA.2 感染的保護力是 46.1%。2.6個月前接種兩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對有症狀的 BA.1或BA.2 感染的保護力幾乎是零。3.接種三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對有症狀的 BA.1或BA.2 感染的保護力是52.2%。4.先前感染加上接種兩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對有症狀的 BA.1或BA.2 感染的保護力是55.1%。5.先前感染加上接種三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對有症狀的 BA.1或BA.2 感染的保護力是77.3%。6.先前感染、疫苗接種,或感染加上疫苗接種,這三種情況都對 BA.1或BA.2 感染所引起的嚴重或致命性新冠肺炎有強大的保護力(>70%)。NEJM今天發表的第二篇論文是Neutralization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BA.4/5 and BA.2.12.1 Subvariants(中和 SARS-CoV-2 Omicron BA.4/5 和 BA.2.12.1 亞型變異株)。這項研究檢查了接種過三劑新冠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抗體濃度。不過由於數據很複雜,我就只把結論整理如下:「總體而言,BA.1 波期間的感染似乎並未對新出現的亞型變異株提供有效保護。加強劑疫苗接種提供了足夠的針對 BA.4/5 和 BA.2.12.1 亞型變異株的中和抗體,儘管程度低於針對 BA.1 和 BA.2 的程度。這些發現顯示加強劑疫苗接種對預防新變異株感染的重要性。」原文:先前感染和疫苗接種對Omicron 感染的影響,剛出爐的研究
-
2022-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成大研究中症童1個月抗體不足 羅一鈞:須全盤了解研究
目前國內本土疫情仍在高原期,指揮中心規定染疫後隔三個月才能接種疫苗。但成大醫最新院研究發現中症兒童一個月後八成抗體不足,因此有家長擔心可否提前、不要等到三個月再接種。對此,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尚未看到成大研究的詳細數據,才能全盤了解兒童感染後免疫系統內產生跟保護力指數是否有增加;若有數據會提到ACIP討論。成大針對中症住院後1個月的15名兒童進行研究,發現血液中對抗Omicron病毒的中和抗體濃度,有八成明顯不足,其中二成甚至中和抗體極低,難以對抗下次的病毒感染。羅一鈞表示,中和抗體跟其他細胞免疫指標,都是用感染後保護力進行評估,因此也必須看成大是否有整理細胞免疫參數指數,才能全盤了解並納入參考。針對兒童疫苗接種,羅一鈞表示,美國專家會議表決通過針對六歲以人幼兒可接種BNT和莫德納兩種疫苗,莫德納接種兩劑、BNT依照研究結果接種三劑。國內食藥署正審核幼兒莫德納,預期很快會開會審查決議,若同意使用於幼兒,會再提到ACIP討論,看是否納入兒童疫苗政策當中。另針對目前學校、幼兒園因確診停課,但停課過後要求學童快篩陰才可返校,但可能會在陰陰陽陽階段恐影響學習權益。羅一鈞表示,確實會有陰陰陽陽階段,但這些人大多短期內不會有新感染,會請教育部參採像先前公布的醫院陪病、探病或住院例行篩檢,發病採檢15天到三個月內免篩檢等原則。
-
2022-06-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啟動血清研究查隱形傳播鏈 指揮中心:30日前致電1922可退出
為了解今年4月份爆發較大規模本土Omicron疫情期間,社區是否存在隱形傳播鏈,疾病管制署將進行「我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抽樣今年1月至6月全國捐血中心存檔樣本。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若捐血人不希望被抽樣到,可於今年6月30日致電1922留下相關資料即可。羅一鈞說,全國各捐血中心血清存擋樣本,預計抽出3萬六千件,提醒捐血人若要退出計畫,可於6月30日致電1922留下資料,而為保護個資,抽出檔案都會按照程序銷毀、辨識連結,不會檢驗連結,回頭追蹤或疫調,會保護隱私及個資,請大家安心,也不會把檢驗結果通知各別捐血人或有查詢機制。指揮中心說,「我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針對今年1月至6月收受之全國各捐血中心之血清存檔樣本,依各縣市人口、性別、年齡比例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每2周1次,每次3000-3500件,預計抽樣3萬6000件檢體。該時段有捐血的民眾被抽到之機率約3至4%。考量目前國人可捐血年齡群(17-65歲)中,至少接種1劑新冠疫苗接種率已近90%,難以透過抗棘蛋白抗體(anti-Spike protein)陽性結果,辨別屬疫苗接種誘發或病毒感染後產生,因此,本計畫僅進行SARS-CoV-2病毒抗核蛋白抗體(anti-Nucleocapsid protein)檢測。指揮中心指出,加入或退出此計畫不會影響捐血人現有任何權益,亦不會被特別註記。該計畫經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審查通過,採用選擇退出(opt out)的方式,以確保受試者的自主權。若有曾於該段時間捐血之捐血人欲退出本計畫,請於今年6月30日前致電1922並請留下相關資料(血袋號碼,或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及生日);或請以書面方式寄送相關資料至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後續由血液基金會於檢體抽樣前排除。
-
2022-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分析邊境3+4不加嚴原因 疫情緩降坡9月尾聲小於100例
近期驗出新型變異株BA.4、BA.5的入境旅客漸增,但邊境才剛放寬為「3+4」,外界擔心社區疫情再起。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BA.4、BA.5是Omicron底下的小突變,不是完全新的變異株,就算B細胞無法辨識病毒多變的外表,但還有T細胞可以辨識病毒內在不太會變的氨基酸序列,因此,「除非發現它變成一個非常嚴重的病毒、引起重症重複感染」,邊境才有需要再加嚴,但他認為機率太小。李秉穎今接受媒體人周玉蔻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在節目中分析疫情走向與病毒變異之影響。李秉穎表示,現在有四種人類冠狀病毒,都是不停突變,如果拿30年前的血清來測試現在的病毒,中和能力一定不好,因為病毒已經突變30年。「不斷突變不代表會疾病一定變嚴重,因為免疫系統設計精良,也有調適能力。」李秉穎表示,有研究顯示,每個人每3到4年就會感染到其中一種人類冠狀病毒,就是因為他不斷突變,但人類免疫系統有交叉保護的能力,所以仍能存活。新冠病毒總有一天也會「感冒化」。李秉穎表示,現在有些關於傳播力和免疫逃脫能力增強的猜測,但還沒有看到證據支持,南非和英國感染BA.4和BA.5的人口比例增加,疫情曲線也還屬平緩。目前就是繼續觀察,就算傳播速度加快,只要導致重症的致病能力沒有增加,邊境重新加嚴的機會很低。李秉穎指出,病毒變異導致抗體中和能力降低,主要是因為B細胞無法辨識病毒的外表,但還有T細胞可以辨識病毒內部的氨基酸序列,這部分不太會變。因此,就算抗體無法中何病毒,T細胞仍可以避免病毒引起重症。李秉穎分析,目前台灣疫情處於「緩降坡」,沒有像南韓那樣「直上直下」,比較接近日本「緩升緩降」,日本從1月疫情上升,到現在都還沒降低到原來的水準。台灣前陣子最高單日8、9萬,最近都是6萬,有緩緩下降,雖然死亡目前看來沒降,但通常重症死亡曲線會比確診延遲幾周,之後也會降。「從國外經驗看來,至少3個月,有時候會到4、5個月」李秉穎說,從5月開始算的話,至少到7月,不排除8、9月還會拖個尾巴,但可能每天病例不超過100例。7月可能還是會有每天一兩萬或幾千例的規模,疫情不算消失,也還有確診和死亡,不過「這已經是降到平地階段了」。
-
2022-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成大最新研究 確診中症童1個月後八成抗體都不足
目前陸續傳出「無敵星星」失效的個案,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認為仍是少數,現行仍規定感染後隔3個月才能打疫苗。成大最近一項研究,針對自然感染、中症住院後1個月的兒童,檢測血液中的中和抗體,發現只有約五分之一的兒童中和抗體足以對抗下一次的病毒感染,比率比一般人想像要低,成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沈靜芬建議中央可讓孩子檢測血中抗體濃度,如果太低就開放提前打疫苗,以獲得更好的保護。成大醫院目前針對新冠病毒對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進行相關研究,並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受到關注,其中針對兒童感染部分,在這一波的疫情高峰下,之前5到11歲兒童又還沒有打疫苗,5歲以下更是到目前都還未開放打疫苗,社區裡有許多感染的個案,小兒感染科特別對染疫的住院病童進行抽血檢驗及長期追踪。沈靜芬表示,研究團隊蒐集15名住院的中症病童在感染後1個月的血液,想了解在感染後中和抗體是否有效上升,及免疫細胞的相關反應,發現約有五分之四的兒童,可以對抗Omicron病毒的中和抗體濃度明顯不夠,其中更有約五分之一的兒童,中和抗體「極低」,這八成的兒童都難以對抗下次的病毒感染,只有二成兒童有足夠的抗體。她表示,研究仍在蒐集個案中,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這些孩子很難從自然感染中獲得足夠抗體,也就是無法拿到3個月之內的無敵星星;每個人在感染後產生的抗體濃度可能隨著體質而有不同,但具體是受到什麼影響抗體產生,可能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她指出,門診中很多家長都在詢問「感染之後多久可以打疫苗」,家長一方面擔心孩子再次被感染,同時也希望早打疫苗能早日恢復實體上課的正常生活。目前中央的規定是3個月後才能打疫苗,但如果以上述的資料來看,很多孩子染疫後的抗體生成並沒有預期來的那麼好,如果3個月後才能再打疫苗,中間這段時間可能再次染疫。不過一般來說,重複感染第二次的症狀應該是比較輕微的。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說法,民眾在自然感染後,體內會有一定濃度的抗體,大約可以維持3個月,也就是在3個月內等於拿到無敵星星,不太容易重複感染,但目前陸續有無敵星星失效的病例出現,媒體還報導一名護理人員去年感染後,今年又兩度感染,中間間隔只有一個月,而且一次比一次病情嚴重。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之前表示,無敵星星不是百分百,但重複感染應該是少數,除非社區裡又流行新的變異株病毒;根據指揮中心現行規定,在感染確診之後,必須至少間隔3個月才能再注射疫苗。
-
2022-06-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症居隔怎麼吃? 營養師公開提升抗疫保護力飲食清單
國內新冠肺炎染疫人數持續增高,有不少民眾確診後都得在家居隔,此時確診者的營養狀況、免疫力和從疾病中恢復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然而,當感染新冠肺炎時,發炎反應和氧化反應都會升高,導致免疫力降低,也會對營養狀況產生負面影響。地中海飲食抗氧化、抗發炎 增加免疫力國泰健康管理新竹中心營養師林怡妏表示,可採取抗氧化和抗發炎的飲食模式,再搭配5大關鍵營養素補充,以幫助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體內新冠病毒,加速身體恢復健康。▸飲食重點1:攝取足夠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及植化素。▸飲食重點2:以富含魚油的魚類如鯖魚、秋刀魚、鮭魚等,及雞蛋取代紅肉以及加工肉的攝取(如牛肉、豬肉、培根、貢丸)。▸飲食重點3:以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及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類取代高飽和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棕櫚油、奶油以及豬油)。▸飲食重點4:以全榖雜糧類為主要澱粉來源,並減少甜食攝取,如十穀、糙米、地瓜、玉米、燕麥等食物來取代精緻型澱粉(如白飯、麵包、麵條、糕點等)。▸飲食重點5:每天適量攝取乳製品,特別是發酵乳製品,如優格與天然起司。▸飲食重點6:每天足夠水分攝取,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量約為30至40ML。補充5大關鍵營養素 加速身體恢復健康▸維生素D:蛋黃、沙丁魚、鮪魚、曬乾香菇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與新冠病毒接受體相互作用,阻擋新冠病毒結合,同時維生素D可以通過破壞體內的病毒附著來幫助保護肺部。▸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肝臟、紅蘿蔔、地瓜、胡蘿蔔、南瓜、菠菜它們皆具抗發炎特性,研究發現可能對治療新冠肺炎和呼吸道感染有幫助,且維生素A可減少發炎炎症和氧化反應,增強免疫反應,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鋅:海鮮、牡蠣、黑巧克力、南瓜籽研究發現鋅缺乏與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增加和預後較差有關,鋅可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並降低ACE2受體的活性(ACE2受體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靶標攻擊目標),還可以保護肺組織的健康,且鋅為具有抗發炎特性的必需礦物質,可能有益於新冠肺炎患者。▸Omega-3脂肪酸: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鱈魚Omega-3多不飽和脂肪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和新冠肺炎中產生「細胞因子風暴」的可能性(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且另一個潛在好處還能改善確診者的情緒、焦慮和抑鬱方面的作用。▸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彩椒、花椰菜、香椿研究發現給予新冠肺炎患者服用維生素C可能有助於在疾病過程中恢復和改善,維生素C為一種抗氧化維生素,可增加免疫健康及降低患肺炎的風險。現代人因工作及飲食模式多為外食,或有食物購買、烹飪上的困難,無法如此全面的做到均衡飲食及足夠營養素攝取時該怎麼辦呢?林怡妏建議,適度使用營養品輔助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因每個人身體狀況及營養素缺法不盡相同,建議可以諮詢專業人員後再進行補充會比較安心且安全!★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6-16 醫療.骨科.復健
退化性膝關節炎打PRP還是玻尿酸好?醫師建議這個選擇更好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常見於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的好發疾病,台灣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約15%,換算全人口約350萬人。一般常見症狀有膝關節疼痛、僵硬、卡卡聲響等,尤其是跑跳、上下樓梯或蹲等動作會更加劇症狀的程度。此外,關節炎引起解剖結構改變而受損可能進一步影響膝關節正常的動作,並造成肌力、本體感覺、平衡功能的下降,因此使老年膝關節炎患者跌倒的風險增高,不可不慎。除了平常的預防,例如少頻繁做蹲、跪、上下樓梯、跑跳等對膝關節負荷較大的動作外,適當的增加肌力(尤其是大腿股四頭肌)可對膝關節形成更穩定的保護,減緩退化速度。一般依嚴重程度來選擇治療方式,若是症狀屬輕、中程度,一般建議先選擇保守性治療方式,常見治療方式有止痛藥物、復健、針灸、關節內注射等,研究證實經過適當治療,膝關節炎患者的肌力、本體感覺及平衡功能可獲得改善。但是若屬嚴重程度退化,上述保守治療效果會不理想,若是症狀持續便需要考慮手術治療。關節內注射是一常用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式,一般常用的注射藥劑有類固醇、玻尿酸、高濃度葡萄水及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等,雖然這些藥劑的作用機轉有所不同,療效均已獲得許多研究的證實,其中又以PRP效果最為顯著,但是也是最昂貴。近年來臨床上開始使用合併注射治療來進一步提升療效,其原理就如同施打不同作用機轉、廠牌的新冠疫苗,可得到更好的抗體濃度是一樣的道理,近期陸續也有些研究指出『PRP合併玻尿酸注射』效果可更顯著優於單獨PRP注射,可讓民眾多一項治療選擇。PRP是抽取患者的血液後,經過離心活化後得到血小板濃縮液,因為血小板內含有許多豐富的生長因子,可以誘發軟骨細胞增生,同時減緩軟骨細胞磨損進程,緩解膝關節症狀及退化,整個離心、施打過程方便,可於門診直接完成。玻尿酸是關節滑液及軟骨的主要成份之ㄧ,它能夠包覆保護以及抑制軟骨的退化、增進關節液的彈性及黏稠。當膝退化後,身體製造的玻尿酸會減少,所以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可以繼續提供關節潤滑、避震、保護軟骨細胞及誘導內源性玻尿酸生成,就如同機車定期更換機油讓引擎潤滑,可更延長使用壽命的道理是一樣的。從動物實驗可發現PRP可以調節內源性玻尿酸合成來進一步潤滑關節,此外,玻尿酸可以更誘導PRP生長因子的釋放,因此兩者雖然作用機轉不同,但是卻可彼此相輔相成,優化治療效果。近期三軍總醫院復健部發表一年期的隨機、對照、雙盲試驗於國際醫學期刊,證實合併PRP與玻尿酸注射相較單獨注射PRP,對退化性膝關節炎可更顯著緩解症狀與改善平衡能力。施打關節注射藥劑效果不佳?4個可能原因雖然PRP與玻尿酸都是效果不錯的關節注射藥劑,但還是偶而會聽到有患者表示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一般可歸納幾點原因,因此施打前請務必跟醫師做充分討論:1.診斷不確實:雖然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膝蓋疼痛問題,但是有症狀不見得就是膝關節退化所造成,其他可能原因還有關節周遭的肌腱、韌帶發炎或退化等因素亦會造成疼痛,一般民眾並不容易自我判斷,因此有賴醫師做仔細診斷,若是將膝蓋疼痛都視為退化所引起便直接做關節注射,自然治療效果就可能會不理想。2.退化太嚴重:目前所有關節注射藥劑主要是針對輕、中度患者效果較理想,若是已太過嚴重,自然效果便不理想。3.關節積水嚴重未先抽吸:退化性膝關節炎常會合併關節積水腫脹,施打前若是未將積水先做抽出便直接注射藥劑,將會導致藥劑被積液稀釋而減少藥效的可能性。4.醫病溝通落差、施打次數不夠:每個人都會老化退化,既然退化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應該強調的是『健康老化』的觀念,盡量讓退化所產生的症狀不要太去影響到生活,雖然透過關節注射劑確實可以減少症狀及拖住退化的速度,但是仍無法逆轉退化這件事,無論是施打哪種關節藥劑,目的是減緩疼痛而並非讓症狀完全消失或不會再復發,但是病人端如果一直停留在認為施打昂貴的藥劑之後應該就不痛、不會再復發的觀點,那肯定做任何治療都不會達到滿意的地步,此外,針對不同程度的退化更需要不同次數的施打效果才會達到顯著,因此施打前醫病之間觀念的溝通便相當重要。
-
2022-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賽諾菲追加劑對Omicron效果佳 但18歲以下不能打
法國製藥大廠賽諾菲與英國製藥大廠GSK(葛蘭素史克)合作研發的新冠肺炎「次世代追加劑」第3期臨床試驗表現良好。根據試驗結果,混打賽諾菲追加劑對Omicron BA.1變異株能誘發最高40倍的中和抗體,效果良好。但試驗中都是18歲以上的受試者,等於未成年目前不能施打。是否會再研發給18歲以下的疫苗?目前賽諾菲仍無確切規劃。賽諾菲此次公布的次世代追加劑候選疫苗,針對Omicron BA.1、BA.2變異株的試驗中,比第一代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增加了1倍。同時,基礎1、2劑都施打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追加劑施打賽諾菲-GSK次世代疫苗,中和抗體濃度對原始武漢株增加15倍,對Beta株增加30倍,對Omicron BA.1變異株更增加了40倍。賽諾非公開的試驗資料顯示,基礎劑都是BNT的情況下,施打不同廠牌追加劑的中和抗體濃度表現,施打賽諾菲-GSK次世代疫苗為76.1%、BNT為63.2%、賽諾菲-GSK第一代追加劑則為55.3%。賽諾菲預計在近幾周提交申請台灣EUA,目前正彙整相關資料。賽諾菲準備的資料當中,主要是針對18歲以上的成人試驗結果,其中包含了慢性疾病患者,因此並沒有針對18歲以下的試驗資料。至於未來是否會往小朋友疫苗進行研發?賽諾菲表示已有進行相關的規劃與討論,但尚未有確切定論。賽諾菲也表示,全球多國已邁入第二追加劑,英國更朝第5劑來規劃,因此賽諾菲未來方向仍是研發追加劑為主;但目前以通過台灣的法規審查、EUA審查為目標,希望最慢在今年底能有結果。
-
2022-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A.4、BA.5將侵台 醫揭3件應知事情:早確診早治療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與BA.5今年4月首部於南非被發現,尤其BA.5被預測將成為全球主流株。針對新變種病毒,北市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除了分享3點應知道的事情,也表示台灣境管可適度放鬆,但仍須加強變種病毒基因定序的監測,「早篩早確診早治療,降低住院及死亡率」。潘建志在臉書發文表示,針對新變種病毒應知道的3件事,第一,全球疫情平緩,位於波谷,南非第5波未爆發,英國、美國僅小幅波動,可以先鬆一口氣。第二,Omicron變異株BA.1和BA.1.1已消失,目前全球感染比率最高的是BA.2,達33%;第三,強勢崛起的新病毒株BA.2.12.1,在過去45天內感染人口增加2倍,占17%、BA.4增加4倍,占8%、BA.5則增加4.3倍,占13%,需保持關注。潘說,由於全球才經歷過Omicron變異株BA.2大流行,群體平均中和抗體較高,因此新病毒株尚未有指數型成長,也未見到住院及死亡人數大量增加。潘建志總結,全球疫情趨緩,島內病毒比島外多,境管可適度放鬆,增加防疫韌性,但台灣仍須加強對境外、境內變種病毒基因定序的密切監測,提高疫苗及抗病毒口服藥物覆蓋率、建立高風險病患及幼兒系統係造冊、進行追蹤和衛教,以及供給可靠的免費快篩試劑,「早篩早確診早治療,降低住院及死亡率」。
-
2022-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業者盼解除國旅3劑疫苗限制 專家曝打不打疫苗關鍵因素
為振興國內旅遊,旅行業者呼籲取消接種3劑疫苗才能參加國旅團限制,交通部已提交相關取消限制計畫。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昨說,目前傾向同意,正在草擬相關規範。國內專家表示,參加國旅團多為不特定對象仍有染疫風險,但若距離接種第2劑疫苗間隔3個月內,體內疫苗保護力還在,可以免打疫苗,但若已超過3個月,體內疫苗保護力已變差,仍建議要先接種疫苗再旅遊,或待疫情趨緩再出遊。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參加國旅團成員須長時間搭乘遊覽車,此為密閉空間恐增加染疫風險,因此,若接種2劑疫苗後兩個星期,體內抗體上升具有保護力,參加旅行團就不需太過擔心,可以視同打滿3劑疫苗方式,但若是接種第2劑疫苗已超過3個月,雖然疫苗可以降低染疫死亡風險,但面對傳染的保護力仍是不佳。因此,如果真的很想參加國旅團的民眾,建議等到這波疫情從高原期更加趨緩後,再外出旅遊,可是如果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疫情再起,可能又不太適合外出旅遊。施文儀說,民眾要不要打疫苗為個人意願,不可能強迫大家,如果不願意打疫苗的民眾,面對疫情就是要躲好,務必做好防護。施文儀也建議,國旅業者應在遊覽車上備妥快篩試劑及緩解發燒、咳嗽等症狀的家常藥物,當團員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應不要隱瞞,立即快篩,一旦確診應立即中止旅遊行程,讓確診者盡速就醫,其餘團員也應要快篩,並進行分艙分流,降低交互傳染風險。如果要更嚴密管控,應於出發前對每位團員進行快篩,確診者就不可參加,另在行程中每2天對全體團員快篩1次,讓團員旅遊更安心。施文儀說,國旅必然要開放,一方面是國人受疫情影響真的悶太久了,另一方面是國旅業者需要振興,而目前是與病毒共存階段,可以利用快篩等科學方法進行防疫,讓國人在疫情期間不用一直悶在家裡,還可以出遊欣賞風景。
-
2022-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專家疾呼:秋冬前接種第四劑
機場邊境攔截到BA.4、BA.5變異株,專家疾呼應在秋冬前接種第四劑,以防疫情捲土重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之前便已宣布六十五歲以上和免疫低下者在第三劑接種滿五個月就能接種第四劑,符合資格者可至醫療院所網站預約掛號,目前已有二萬九六○五人接種第四劑疫苗。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原本疫苗多針對原始株設計,碰上具免疫逃脫的Omicron變異株,抗體濃度降了七至十二倍,但對防重症、死亡效果仍不錯。次世代莫德納疫苗針對原始株和Omicron變異株設計,BA.4、BA.5仍屬於Omicron變異株,效果肯定較原本的好。國內採購一千五百萬劑次世代莫德納疫苗何時進貨?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將持續關注了解廠商進度,已請技術人員向專家簡報,現在尚未提出審查期程,等食藥署EUA完成審查才能決定何時進貨。五至十一歲第二劑兒童疫苗間隔從現行十二周縮短到四周,因BNT兒童疫苗到貨約一一○萬劑,另有一一○萬劑未到,家長擔心六月中旬以後是否又出現一波幼兒疫苗搶打潮?莊人祥表示,BNT兒童疫苗仍剩卅三萬劑,可供兒童第二劑接種;周志浩也強調會讓疫苗在兒童要打第二劑時到貨。
-
2022-06-13 焦點.健康知識+
為何人類咳嗽、打噴嚏對病毒生存至關重要?專家解析病毒傳播原理
▍咳嗽、打噴嚏會傳播疾病事實上,細菌和病毒大不相同。最明顯的不同在於尺寸―多數病毒比細菌小得多。如果仔細觀察咳嗽和打噴嚏時發生的事情,這點就很容易理解。我們認為這是令人討厭的感冒前兆。雖然有些其他病毒也會引起類似感冒的疾病,但多數感冒都是由一種名叫「鼻病毒」(rhinovirus)的特定病毒引起的。如果大家回想感冒時常見的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就會發現鼻病毒這個名字很貼切,因為「rhino」源自希臘語「rhinos」,意思是鼻子。鼻病毒是最常侵襲人類世界的病毒感染,在秋季和初冬達到季節性高峰。我們對鼻病毒了解愈多,就愈能看出牠多麼適合牠的自然環境,以及傳染行為和傳播的生命週期。鼻病毒極為細小,直徑約十八至三十奈米。奈米,簡寫為「nm」,一奈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從這裡就可以清楚知道,單一鼻病毒有機體(稱為「病毒顆粒」)當真是微乎其微。在稱為「分類學」的演化分類系統中,鼻病毒被歸類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中的一個屬。「picornavirus」一詞用了「pico」,代表「小」;「rna」則是因為鼻病毒基因組是由核酸RNA組成,而不是我們較熟悉的DNA。關於遺傳分子的討論先暫時到這裡為止。在後續的章節中,我們會再回頭看以RNA為基礎的病毒基因組有哪些重要含意。回到病毒和細菌在尺寸上的差異。鼻病毒太小,在普通的實驗室光學顯微鏡下是看不到的。病毒顆粒只有在電子顯微鏡驚人的放大倍數下才能看到,形狀大致呈球形,類似細小的羊毛球。事實上,如果我們在電子顯微鏡下更仔細地檢查個別的病毒顆粒,會發現它們並不是真正的球體― 它們的表面有多個切面,就像切割過的鑽石。以技術術語來說,鼻病毒的多切面表面是病毒「殼體」(capsid),相當於人類細胞封閉的細胞膜。這個殼體具有驚人的數學對稱性,由二十個等邊三角形組成。所有病毒都有基因組,由DNA或其姊妹分子RNA組成,蛋白質殼體就是包裹住病毒基因組的保護外殼。鼻病毒也是因為這個殼體而具有準晶體的外觀,稱為「二十面體」對稱性― 這個詞說白了就是希臘語中「二十個面」的意思。然而,這個多面對稱性不是由金剛石晶體構成,而是由生化蛋白質組合而成。早在電子顯微鏡發明之前,微生物學家就已經認識到病毒的存在。藉由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影響,微生物學家找到方法偵測病毒,甚至可以從病毒在培養物中的細胞病變作用中計算出精確的數量。科學家發現最適合培養鼻病毒的培養物,是來自人類鼻腔內壁和氣管內壁的細胞,著實不足為奇。同樣地,發現培養感冒病毒的最佳溫度是攝氏三十三度到三十五度,正是寒冷的秋冬季節人類鼻孔內的溫度,也在意料之中。鼻病毒在宿主環境中有很高的適應能力,也很擅長感染特定宿主。各種已經感染過人類的鼻病毒中,當科學家試著用牠們的亞型去感染包括黑猩猩和長臂猿在內的實驗室動物時,只感染特定宿主這點變得很明顯―他們無法在任何動物身上複製典型的感冒症狀。我們由此學到病毒一項重要的特徵:鼻病毒在選擇宿主時很挑剔,完全只限智人。這點關係重大,因為這代表感染人類對病毒的生存至關重要。只有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染,病毒才能傳播並繁殖出新一代的鼻病毒。我們就是感冒病毒天然的傳染窩。但只要多想一下,這種排他性就會讓我們看到另一個切入點,也是一個關係重大的問題―這些微小的多面球體沒有明顯的動力機制,牠們怎麼可能在人類群體中穿梭,輕而易舉地跨越國家甚至國際界線,大肆傳播、感染?我們其實已經知道答案了:這一章的標題就是暗示。我們為什麼會咳嗽、打噴嚏?因為當我們的鼻子、喉嚨、氣管受到刺激時,就會咳嗽、打噴嚏。這是天然防禦機制的一環,防止可能有異物進入、堵住氣管,並在不經意間阻塞呼吸道,威脅我們的呼吸。鼻病毒的作用是藉由刺激我們的鼻腔內壁,引發相同的生理反應。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是因為每次咳嗽、打噴嚏時,會爆炸般地將病毒噴射到環境空氣中,再被新宿主吸入,造成新的感染。我們由此再次了解與病毒有關的重要知識:病毒不需要任何動力機制,因為牠們都搭人類動力機制的便車,而且無論我們去哪裡,都會因為咳嗽、打噴嚏而進一步助長牠們擴大感染範圍。「病毒真聰明!」我們會這樣想。但病毒不可能聰明。它們太簡單,簡單到無法替自己打算―諸多與病毒有關的謎團中,這又是一件讓我們大惑不解的事情。例如,一個直徑只有三十奈米的有機體,怎麼可能具有我們在普通感冒中發現,如此狡猾但極為有效的行為模式?答案是演化,病毒藉由演化做到這一點。其實,病毒具有非凡的演化能力,演化速度比人類快得多,甚至比細菌快得多。後面的章節會說明病毒利用宿主動力機制的方式,就是諸多演化適應的案例之一。那麼,鼻病毒進入我們體內後,會做什麼呢?我們已經看到,鼻病毒鎖定的目標細胞,就是鼻腔內壁的纖毛顫動細胞。一被吸入,病毒就會瞄準這些內壁的細胞,在細胞表層膜上發現某個特定「受體」,利用這個受體突破細胞膜的屏障,進入細胞內部,或稱細胞質。病毒會在這裡攔截細胞的代謝途徑,將之轉化為複製子代病毒的工廠。子代病毒被擠壓到鼻腔和呼吸道中,在那裡尋找新的細胞加以感染,持續入侵。似乎只要從感染者的咳嗽或噴嚏中吸入微量病毒,就會在新個體中引發感染。抵達新個體後,從病毒進入受感染的鼻細胞到噴出新的子代病毒這一段潛伏期,可能只有一天。一旦吸入病毒,我們就沒什麼機會倖免於感染。病毒複製會在第四天達到高峰。幸好這一仗病毒並非占有全面優勢。儘管病毒發動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已經記錄了威脅,也辨識出病毒抗原特徵,我們稱之為血清型。問題是,新血清型出現時,免疫系統需要時間辨識威脅,並備足強大火力反擊。到第六天時,鼻腔成為病毒與免疫系統交鋒的一級戰區,雙方寸步不讓。這種強烈的免疫反應,導致鼻腔大部分的內壁細胞脫落,暴露出高度發炎的原始表面,變窄的呼吸道滲出大量黏液,含有愈來愈多對抗病毒的抗體。鼻病毒最終會被中和性抗體消滅,「戰爭殘骸」則被吞噬性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清除。在免疫戰火延燒期間,新宿主也會步入同樣的不幸循環,經由咳嗽、打噴嚏傳染其他人,持續一至三週。大家都說感冒死不了人― 這句話大致上是正確的。但感冒會使兒童更容易罹患鼻竇炎,或中耳炎這種討人厭的中耳細菌感染。感冒還可能導致有氣喘體質的人氣喘發作,且在有囊腫纖維化或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身上,會引起繼發性細菌性胸腔感染。儘管如此,令人欣慰的是,鼻病毒最終會從絕大多數被感染的人身上消失,我們會澈底康復。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將感染這種感冒的風險降到最低?或是當我們因感冒而不舒服時,有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羅馬時代,小普林尼建議親吻老鼠毛茸茸的鼻吻治療感冒。班傑明.富蘭克林比較理智,他認為罹患感冒要歸咎於暴露在大氣中的寒氣與溼氣裡;他還建議呼吸新鮮空氣,並避免接觸其他人呼出的空氣。更現代的時期,我們看到名副其實一籮筐的旁門左道,統統號稱可以預防或治療感冒。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美國著名化學家萊納斯.鮑林大力推廣的維他命C。但是,唉,經過科學縝密檢視後,發現維他命C其實不見得比老鼠的鬍鬚更有效。也許我們應該更重視常識?感冒是由感染者咳嗽、打噴嚏傳染的。擠在辦公室上班的人,或甚至是生病在家的親人,都應該遵守基本禮貌:遮住口鼻才衛生。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罹患感冒的風險特別高,當暴露在感染源中時,戴上病毒級口罩必定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但還有一個關係重大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已經能辨識鼻病毒並加以反應,為什麼我們這輩子仍然還是有可能受到影響,再次感冒?事實上,鼻病毒大約有一百種不同的「血清型」,因此對任何一型免疫都不足以保護我們不受其他血清型影響。除此之外還有另一件事:血清型會演化,因此牠們的抗原特性經常改變。※ 本文摘自《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作者:法蘭克‧萊恩譯者:范明瑛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4/09
-
2022-06-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後哺乳會傳染新生兒? 研究證實反而帶來抗體
國內疫情持續發展,幼童族群成關注焦點,也讓不少染疫孕婦們擔心能否正常為新生兒哺乳,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新生兒科主任趙露露指出,目前證據顯示新冠病毒不會透過母乳傳遞,曾確診或確診中的產婦哺乳還可將自身抗體傳予嬰孩,增加嬰孩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新北一名20歲的許小姐日前因陣痛而到台北慈濟醫院待產,卻在入院PCR採陽確診,後來在產科醫護全套防護裝備下順利生下一位男嬰,並接著轉入專責病房。醫院指出,許小姐在生產前並無哺餵母乳的打算,後來聽衛教了解到母乳營養價值,以及可藉由母乳獲得媽媽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因此轉念開始擠乳,並由專人將母乳送到新生兒病房。趙露露說明,國外己有研究指出,曾確診產婦的母乳中雖有發現新冠病毒的RNA,但並沒有發現具有活性的病毒,因此就現有資料顯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由母乳傳播病毒;會傳染給幼兒主要仍是媽媽親餵時口罩沒戴好、消毒沒做足,或透過空氣微粒傳播導致。趙露露指出,過去大家普遍擔心在專責病房擠出的母乳會被病毒汙染,但現在已有國外研究證實,將母乳進行巴氏消毒(Holder Pasteurization),可有效的去除新冠病毒,嬰孩可安心食用。趙露露提到,醫院一直以來致力於母嬰親善政策,針對確診產婦母乳哺餵有完整SOP,即生產前衛教,讓媽媽產後可在專責病房自行擠乳,之後由專人將擠乳袋送至新生兒病房,透過巴氏消毒法以62.5度消毒30分鐘後,再餵給嬰孩。另外,有關5歲以下的嬰幼兒和新生兒目前無法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趙露露表示,曾確診或打過疫苗的媽媽母乳中都有抗病毒抗體,若能哺餵母乳,將可以帶給嬰孩一定的保護效果,建議準媽媽們衡量疫苗接種的益處,盡量在生產前完成施打,保護自己也保護嬰孩。
-
2022-06-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歲女童確診後20天出現MIS-C 耳朵、大腿疼痛住院治療中
國內出現多起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出現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個案。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今分享收治2例兒童MIS-C個案,其中一名2歲女童確診後隔20天,再度出現高燒,除了嘔吐、肚子痛以外,甚至還出現耳朵痛、大腿痛等症狀。疾管署今上午舉行「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說,他先前收治一名2歲女童,5月12日確診,當時有發燒、咳嗽、腹瀉等,症狀緩解後,隔20天又再發燒到40度,且除了嘔吐、腹瀉、肚子痛以外,還出現耳朵痛,大腿痛。呂俊毅表示,該名2歲女童出現症狀,外觀表現疑似川崎症,包括發燒、結膜炎、草莓舌、頸部淋巴結腫大、皮疹等,後續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及單株抗體,目前還在醫院治療中。他說,起初活動力不錯,但MIS-C可能突然休克,相較川崎症較少發生休克,臨床上需要注意。另一名10歲男童,4月27日確診,當時僅發燒2天,後續沒有任何不舒服,過了1個月到5月28日又發燒到39.7度,出現肚子痛、腹瀉、嘔吐,眼睛結膜發炎、嘴唇紅且乾裂、脖子淋巴結腫大,沒多久血壓偏低、出現休克,緊急收住院,其臉部、手肘出現紅疹。呂俊毅表示,該名男童確診後引發MIS-C多重器官異常表現,心臟、肝臟、胰腺、凝血、結膜炎、皮疹、頸部淋巴結病以及休克,後續給予免疫球蛋白跟類固醇治療。MIS-C臨床治療需觀察一段時間,不要太快停藥。呂俊毅指出,MIS-C身體多重器官系統發炎症狀表現,較容易好發在兒童確診後2至4周(6周),以5至11歲且男童略多,表現類似川崎症但不完全相同,MIS-C以發燒1至3天以上,且合併至少2個器官系統異常,容易休克等症狀表現。呂俊毅表示,兒童確診後出現MIS-C,與新冠肺炎確診有關,但與新冠肺炎造成嚴重度無關,國外研究帶有某些基因者較容易出現MIS-C,表現以腸胃道症狀如腹痛、嘔吐、腹瀉等最常見,此外也可能有頭痛、脖子僵硬、幻覺、異常行為等,以及心搏過慢等表現。
-
2022-06-10 焦點.杏林.診間
大疫醫奉/台大愛滋病房團隊洪健清 親身試藥
「我怎麼可能得這種病?你們是不是驗錯了?」「得這種病,我會不會很快就Say Goodbye?」「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我能不能照常工作?」無論是在台大醫院愛滋篩檢諮商室,或在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洪健清的診間,每當民眾得知自己感染愛滋病毒,多數有如晴天霹靂,腦袋一片空白,內心充滿茫然、徬徨與不安情緒,不斷自我懷疑,有些人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洪健清親身試藥 台大力抗愛滋名列前茅不過,在得知確診訊息後,多數病患在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的暖心陪伴與詳細解說下,心情逐漸穩定下來,並開始規律用藥。「我曾為了體驗藥物副作用強弱,以身試藥。」洪健清目前身為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的領導者,透露多年前他踏入愛滋防治領域之初的一個舉動,令人感佩。當病患知道醫師有親自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的經驗,對醫師的說明便更加信服。因此,在台大醫院目前收治的3200名愛滋病患中,高達99%的人正穩定、持續用藥。當病患願意穩定用藥,體內病毒量就會逐步下滑、疾病傳染力也會大減,而在亞洲或在全世界,這項成績皆名列前茅。即使曾面臨SARS、Covid-19疫情嚴峻階段,台大愛滋病房團隊還是努力讓病患用藥不中斷,確保藥物治療效果不會功虧一簣。疫病汙名化委屈 醫師無法搭電梯回家從投身愛滋病防治領域至今,洪健清觀察到,不管是愛滋病、SARS或Covid-19疫情,在人類對抗新興傳染病的過程中,感染者或高風險族群常受到排擠、汙名化委屈。從事感染防治工作的他,也遭遇過旁人不理解的眼光。洪健清在SARS疫情期間,住家鄰居得知他是感染科醫師,可能需要醫治SARS病患,表明不希望他搭電梯,要求他只能走樓梯,即使他認真解釋,鄰居還是無法接受,最後他只好妥協,回家都走樓梯,他苦笑說:「還好我住的公寓只有6層樓,不是60層樓……」洪健清也回憶起家族對疾病不了解的往事。在SARS時期,他的奶奶因腸缺血重症,住進家鄉的醫學中心加護病房,與奶奶感情深厚的他很想前往探望,但家族有人堅決反對,歷經很多阻礙,他才終於與奶奶見上一面。奶奶後來仍重病過世,也因家人反對,他無法送奶奶最後一程,談到這裡,他的語氣帶著一絲遺憾。社會上太多對傳染病的誤會,連醫護人員也無力。然而,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在疫情艱困時刻仍堅守崗位,很少護理師、醫療人員主動求去,洪健清深受感動,從不後悔投身感染科領域。從SARS到Covid-19,洪健清都選擇在對抗疫疾的戰役中衝鋒陷陣,搶救更多人命,也因為他熱情、專業的態度,讓更多醫護人員願意情義相挺,和他站在第一線服務更多病患。代代傳承 愛滋治療照護30年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由已故台大醫院前副院長、「台灣愛滋病之父」莊哲彥教授一手創立,從愛滋病被稱為「20世紀黑死病」的1980年代,到2022年的現在,愛滋病的用藥、治療與防治觀念上已有許多突破性進展。1992年,洪健清時任住院醫師,採納莊哲彥教授建議而赴美接受短期愛滋病治療訓練,從此便投入愛滋病患醫療、照護的行列,至今已歷經30年歲月。一談起愛滋病防治觀念的演進,洪健清馬上化身為一座精準的資料庫,許多數據信手捻來,毫不遲疑。洪健清分析,從2021年開始,台大團隊展開愛滋病治療計畫時,幾乎已可達到「當日診斷、當日治療」目標,由於引進新型檢驗試劑,有感染疑慮的民眾在接受篩檢後,多數可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內知道篩檢結果,並了解自己有無確診。只要一確診,馬上進入門診,醫師當下就提供藥物治療,「讓已經確診的人早點開始治療,病毒量就會控制得很好,即使和別人發生性關係,至少病毒不會傳染出去,這是非常重要的!」洪健清說。愛滋用藥重大變革 病患一天一顆即可在篩檢愛滋病毒的過程中,台大團隊不僅需要和時間賽跑,也深深了解病患的身心狀態必須受到關照。洪健清解釋,在台大醫院,「任何人來篩檢前,我們會讓他先做篩檢前諮商。」在這階段,「愛滋個案管理師」(簡稱愛滋個管師)仔細向民眾解釋篩檢結果為陽性、陰性代表的意義,讓民眾充分理解,預做心理準備。當疑似感染的民眾確診、開始接受治療,確保病患能後續規律用藥,便成為另一項挑戰。此時,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的愛滋個管師,常扮演關鍵「領航員」(Navigator)角色,除了主動帶領當下可能手足無措、神情茫然的初診病患掛號、引領進入醫師診間,病患如果需要回診,個管師會透過Line、電話等親切叮嚀提醒。若病患忘記或沒時間回診,個管師也會想辦法追蹤、幫忙約診,並確保病患有充足的藥量可持續接受治療。不只如此,愛滋個管師對病患可能面臨的各項家庭、工作與保險難題,也會設法傾聽與協助,讓病患了解醫護團隊可提供哪些幫助。而醫師面對初診病患時,會傳達「雖然您不幸被傳染,但請相信我們,我們一定和您並肩作戰,共同對抗這個疾病!」激勵病患接受治療時的信心,用藥也更能持之以恆。洪健清指出,過去治療愛滋病,病患常需服用多種藥物,「每天要吃一大把藥!」還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皮膚起疹子等副作用。在2016年的台灣,愛滋病治療方式產生重大變革,隨著新型抗愛滋病毒藥物引進,現在病患一天只要服用一顆藥即可,副作用也減少許多,多數病患便願意規律用藥。致力於臨床研究 交出亮眼成績台大愛滋病房團隊曾榮獲第5屆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現在由洪健清領導的團隊傳承專業服務的火苗,不僅持續優化民眾篩檢程序,推行更細膩貼心的愛滋病防治計畫與病患臨床照護流程,也花費不少心思在臨床研究的扎根上。舉例,像針對愛滋病患接受肺炎鏈球菌疫苗後的抗體產生情況,過去台大愛滋病房團隊曾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另外,對愛滋病毒合併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防治策略擬定與抗愛滋病毒藥物的療效研究、藥物基因學研究等領域,該團隊都交出亮眼成績。時至今日,台灣和全世界一樣,皆面臨Covid-19疫情的威脅,在公衛與感染醫學界,已有多篇研究顯示,像愛滋病患等免疫缺損或低下的族群接種Covid-19疫苗,常規劑量的保護效果常大打折扣。針對這項議題,台大愛滋病房團隊也著手進行臨床本土研究,目前約有1590人參與研究計畫,像哪種疫苗組合的保護力較佳?病患注射疫苗後的抗體變化等,皆納入研究範疇,預計在2022年夏天會有初步結果。愛滋病患之C肝、B肝防治 受惠甚多近年來,在台灣各地,正如火如荼地推展C型肝炎根除計畫,原本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一個療程動輒上百萬新台幣,經政府和藥廠協商後降價。台大愛滋病房團隊特別針對愛滋病毒合併C肝感染的流行病學現狀、病患用藥效果等進行追蹤觀察,這也讓愛滋病毒感染合併C肝的病患受惠甚多。對台灣愛滋病患而言,B肝防治是另一項值得關注議題。洪健清表示,自1986年7月,B肝疫苗納入新生兒常規疫苗接種清單,到了現在,這群一出生就注射B肝疫苗的孩子已進入35、36歲階段。國內外許多研究顯示,隨著年齡成長,B肝疫苗的保護效果會逐漸消退,在這個階段,約50%成年人面臨B肝疫苗抗體消失窘境。另一方面,B肝病毒可透過血液、體液傳染,因此病毒常藉由刺青、性行為或共用針具等管道傳播,這也代表B肝病毒隨時可能威脅到成年愛滋病患,因此醫界建議,即使年幼曾注射B肝疫苗,成年後,還是必須考慮補打疫苗,才能維持有效防護力。為了全方位守護愛滋病患健康,針對上述議題,台大愛滋病房團隊自2017年開始展開臨床實驗,進一步想了解,如果愛滋病患必須重新注射B肝疫苗,需要單劑疫苗注射三次即可?或疫苗劑量必須加倍,才會產生足夠抗體?這項研究計畫成果預計在2023年底出爐。前輩立下美好典範 啟發後輩熱情今年,醫療奉獻獎已邁入第32年,洪健清說,他因為莊哲彥教授身教、言教的啟發,投入愛滋病醫療照護領域。「有些典範可以啟發年輕人、後輩的熱情,年輕醫師一進入臨床領域,看到典範在身邊,就會是很好的傳承、啟發!」洪健清期許自己也能立下一些典範,並吸引更多年輕醫師、護理師投入,不僅讓臨床經驗代代傳承,熱情的火炬也可以傳遞下去,未來面對新興疾病,才有本錢克敵致勝,寫下更多勝利篇章。全球對抗疫情兩年多,厚生會、聯合報系與吉立亞醫藥共同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報導,聚焦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百年大疫,當年守護台灣公衛及民眾健康,如今不忘初衷,在新冠疫情之下接受新挑戰。「穿梭古今大疫身影」精彩內容:https://bit.ly/3bokMHY
-
2022-06-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來了 專家指接種前可以先做這件事
次世代疫苗來了。莫德納宣布研發完成可以同時預防Alpha及Omicron的雙價疫苗,並產生更高的中和抗體。國內專家表示,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研發成功,重要的是可以預防Omicron重症及死亡,但更期待次世代蛋白疫苗,讓打mRNA疫苗過敏、不適應族群受惠,建議往後接種追加劑前可先檢測血清抗體,減少施打疫苗後副作用風險。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莫德納雙價疫苗可以同時預防Alpha及Omicron變異株,對於預防新冠病毒的廣效性佳,所謂的廣效性是指於實驗室研發疫苗時,經過選擇混合哪些病毒株,可以讓人體產生最高的中和抗體,目前多以Alpha、Beta、Delta及Omicron進行混合研究。施信如表示,現有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武漢原始株的效果最好,但隨著Alpha、Delta變異株出現,保護效果遞減,而對Omicron的保護力降到更低,對於預防感染務必要有針對預防Omicron的疫苗,因此雙價疫苗可作為追加劑。施信如說,莫德納雙價疫苗於預防Omicron,應是針對BA.1亞型變異株提供保護力,因此令人質疑於BA.4、BA.5亞型變異株的保護力為何,因就臨床發現,感染過BA.1亞型變異株後,還是會感染BA.4或BA.5亞型變異株,這還需要進一步了解莫德納相關研究數據,但雙價疫苗一定比現有疫苗預防Omicron的效果更好。但施信如說,雙價疫苗是否有必要每年施打,或僅針對長者等高危險群施打,這都還需要依各國的情形不同,再進一步討論,但若是針對Omicron感染情形還不嚴重的國家,如中國大陸可能就十分需要。施信如也期待研發出蛋白次單位疫苗的次世代疫苗與兒童疫苗,讓打mRNA疫苗過敏等不適應的族群及兒童受惠。施信如說,往後接種追加劑前,可以透過更精準醫學先檢測血清抗體,了解體內抗體的高低,如果抗體高時。可以先暫緩接種疫苗,等到往後抗體低時再接種追加劑,不僅提升保護力,也降低接種疫苗後產生副作用的風險。長庚大學目前正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共同進行「新興感染症研究網」萬人血清中和抗體國際研究計畫,免費為民眾檢驗,目前已收案3000人,不論是接種疫苗或自然感染民眾,經檢測後可以了解中和抗體反應,民眾可以進行預約檢測。往後雙價疫苗上路後,政府也可以先為民眾進行血清抗體檢測,找出適合接種的人。
-
2022-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證實 運動可抗疫 降低死亡率
全球新冠疫情邁入第三年,該如何展開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生活?英國、美國、南韓、南非等國研究證實,「運動」抗疫效果好。南韓萬人研究發現,同時做有氧和肌力兩種運動,可降低76%死亡風險;巴西研究證實,運動能提升免疫低下者接種疫苗後的抗體反應。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研究團隊統整多國研究證據、公衛學者林庭瑀根據最新刊登於《美國運動醫學雜誌》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研究建議,應該將「運動」納入防疫措施。運動不足會讓染疫風險大增,死亡風險可能增六倍。林庭瑀指出,英國研究分析38萬人大數據發現,體能活動不足,會增加32%染疫住院風險;美國4萬8440人研究則證實,持續不運動的人,住院風險增加2.26倍、重症增為1.73倍、死亡增為2.49倍;西班牙針對552名住院患者做回溯性研究,發現久坐生活型態,會讓死亡風險增加六倍。該做什麼運動、強度多強,才能獲得防疫的好處?建議應做中等至激烈強度的運動,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而且最好是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都做。英國分析8萬2253人資料發現,每天30分鐘中等到激烈的運動,可以減少37%女性新冠重症、減少16%男性新冠重症。南韓1萬2768人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都有做的人,相較於都不做的人,感染風險減少15%,重症風險減少58%、死亡風險減少76%。南非6萬5361人研究發現,疫情發生前兩年,每周做中強度運動150分鐘以上、持續3個月以上的人,在這次疫情中受到較少的傷害。每周中強度運動150分鐘以上,即便有免疫低下疾病,接種疫苗的保護力也會比較強。巴西研究把758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分成運動組和不運動組,運動組是每周做150分鐘中等到激烈的體能活動,結果發現接種兩劑科興疫苗六個月後,相較於不運動組,運動組的血清抗體值平均效價高了43%。
-
2022-06-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完成追加劑人體試驗 同步登國際期刊
台灣疫苗廠高端今日晚間公布,研發的次世代新冠疫苗已完成「追加劑人體首次臨床試驗」,由三總與北醫合作試驗的收案與疫苗接種,同時也完成審查並發表於國際期刊《傳染病學雜誌》(JID)。高端公司表示,高端的次世代疫苗開發案,是在倉鼠攻毒模型中同時發現beta 株,可對當前主流變異株產生較高的中和抗體,並有效降低倉鼠肺部病毒量。高端研究團隊以倉鼠為動物模型,並以二或三劑武漢株、Beta株等不同組別的疫苗分別注射於倉鼠體內,收集各疫苗組對於不同病毒株所誘發的中和抗體濃度,再用Delta 株對倉鼠進行攻毒試驗,觀察倉鼠肺部的病毒量、病理切片。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疫苗組別中,已兩劑原型株為基礎劑並以Beta株次世代疫苗作為第三劑追加劑,可對武漢株、Alpha、Beta、Gamma、Delta 等病毒株皆誘發「最高中和抗體」;以Omicron偽病毒(pseudovirus)進行測試,中和抗體濃度也比三劑武漢株疫苗組別增加3.8倍。同時,於倉鼠攻毒試驗中,所有疫苗組皆可有效降低肺部病毒量、保護肺部免於感染。因此,施打第三針Beta株次世代新冠疫苗,可對抗現有不同的高關注變異株,並產生更廣泛、以及更高效的抗體中和效果。高端表示,將持續推展次世代潛力疫苗評估,並加快beta株次世代疫苗作為第三、第四劑追加劑的人體試驗試驗數據,以協助全球對抗新冠疫情。
-
2022-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你是不是新冠重症高危險群?高危險群注意事項一次看
新冠肺炎病毒逐漸流感化,但目前的死亡率還是比流感來得高,尤其是有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率跟死亡率都較一般人來得高。因此在思考跟病毒共存的過程中,高危險群的人一定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網站上的資料,高風險群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兩大族群:感染風險高、引起併發症也高的族群:●長者:目前死亡病患中,有81%是65歲以上的患者,所以長者感染後風險會比一般年輕人來得高。●癌症患者:癌症病患因為接受化療、電療等治療方式,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感染風險也比一般人高,特別是血癌病患。●慢性腎臟病患:慢性腎臟病患需要定期透析,會讓身體免疫力較一般人差,所以需要注意。●肝病患者:肝炎病患與肝硬化患者的免疫機能較低,因此風險較一般人高。●肺病患者:新冠肺炎主要侵襲肺部,所以像是吸菸者、COPD(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結核病患、氣喘病患等,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愛滋病患與免疫力低下者:愛滋病患與免疫力低下的病患相較於正常人更容易感染,因此需要想辦法避免感染。●地中海型貧血與鐮形血球患者:血液相關的疾病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也增加重症的風險。感染風險一般,但併發症風險高的族群:●失智症患者:失智症本身並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相關併發疾病會增加感染風險。●糖尿病患:目前研究並沒有發現糖尿病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會增加感染後併發症的風險,因此需要注意。●心臟病患:心臟病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會增加感染後發生併發的機率,因此心臟病患需要注意。●心理疾病患:有精神心理相關疾病的患者感染風險不會特別增加,但是感染後產生相關併發症的風險較大。●孕婦:研究發現,懷孕或剛分娩後一段時間的婦女,感染後產生併發症的風險相對高。●肥胖、三高與代謝症候群患者: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代謝症候群的人感染後重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透過目前中重症的病患,可以發現到中重症、甚至是死亡的病患,通常會有以上的相關病史,因此這些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高危險群該如何預防?想要預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其實跟預防流感很類似。根據美國CDC跟台灣疾管署的指引,想要預防感染的方式如下:●施打疫苗: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儘速施打,而目前針對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開放第四劑施打。●戴口罩:配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風險。●避免人潮眾多與通風不良的空間:高危險群患者盡量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地方,也減少在通風不良的地方與他人接觸。●有相關症狀請自行篩檢。●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請遮住口鼻。●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告訴同住親友,嚴重時須就醫治療。●如果是免疫力低下患者,疫苗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時,目前AZ研發相關單株抗體Evusheld,可以提供免疫力低下患者6個月的保護期。(目前台灣尚未批准該藥物的EUA。)高危險群感染後居家隔離注意事項如果病況不嚴重,可以居家隔離治療的病患:●需要服用慢性病藥物的病患,除非經過醫師同意,不可以中斷藥物服用。●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該進行相關治療時還是需要進行治療,像是需要洗腎時,可以聯繫相關衛生單位,請他們進行安排。●保持心情穩定,如果有相關的壓力問題,可以諮詢相關專家,也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如果發生以下狀況時,請儘速就醫:●如果家中有血氧機時,可以進行血氧濃度測試,若血氧濃度低於95時就要儘速就醫。●胸部持續疼痛不舒服。●感覺頭腦混亂、意識不太清楚。●嚴重發燒或服用藥物仍無法退燒。參考資料:People with Certain Medical ConditionsHow to Protect Yourself & OthersCOVID-19: What People with Cancer Should Know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更新COVID-19重症風險因子
-
2022-06-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不管有否打疫苗 輝瑞新冠藥大幅降低長者重症率
以色列的最新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新冠病患無論是否接種過新冠疫苗,在使用輝瑞公司(Pfizer)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後,皆能大幅降低住院及死亡風險。路透報導,以色列最大醫療保健供應商Clalit Health Services,在1月9日至3月10日期間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為該國主流病毒株,對近11萬名參與者的數據進行研究。這項未經同儕審查、刊於Research Square平台的預印本報告指出,未打過新冠疫苗或首度染疫的高齡長者,在服用Paxlovid後,重症風險比未服用者低了86%,就算身上已獲免疫力的高齡患者,住院率也能低了60%。研究顯示,65歲以上病患在接受Paxlovid治療後,僅0.6%(2,504人中的14人)需要住院,相較下,未服用Paxlovid的高齡患者住院率達1.89%(40,315人中,約762人住院),高了三倍。不過,Clalit研究員Ronen Arbel說,數據顯示,40-64歲的中年患者無論是否具備免疫抗體,服用Paxlovid對降低住院率沒有明顯效益。至於降低死亡率方面,Arbel指出,服用Paxlovid能幫助65歲以上患者的病故率減少81%,但在年輕人身上並未看到這類效益。美國當局已批准輝瑞新冠口服藥可用於治療高風險患者,以降低重症住院率。隨著美國各地出現新一波疫情,Paxlovid使用量激增。根據輝瑞在Delta病毒肆虐期間的臨床試驗,未接種疫苗的高風險病患在完成Paxlovid療程後,住院和死亡風險驟降90%。但也有傳聞指出,有些病患完成paxlovid療程後症狀復發,且這款口服藥對已接種疫苗者可能沒那麼有效。
-
2022-06-03 癌症.抗癌新知
消除腫瘤只靠清除癌症幹細胞足夠嗎?張金堅詳解癌症幹細胞真面目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1期 文/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幹細胞(stem cell)定義為具有自我複製或更新(self-renewal)與分化為其他細胞能力(differentiation abilities)的細胞。例如胚胎幹細胞具有分化為各式細胞的能力(pluripotent);而成人身上的幹細胞,大多是各個組織或是器官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s),可以複製、分化為該譜系(lineage)的細胞,例如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可以分化為各種血球。本文要探討的主題,癌症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又叫腫瘤幹細胞),其理論基礎就是從體細胞的幹細胞理論發展而來。經過多年的發展,惡性腫瘤的癌症幹細胞理論已逐漸被大家接受,雖然惡性腫瘤起源與依賴一小群癌症幹細胞的細胞增殖的想法已經存在已久,但是在近年來,才因為生物科技的技術發展與進步,而有足夠的實驗數據加以證實癌症幹細胞存在的理論。癌症幹細胞最早是由迪克(Dick)和他的同事在1994年,證明CD34+CD38-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癌症幹細胞,他們在依序的植入實驗中(serial transplantation),發現並且證明這一群細胞可以植入免疫缺陷小鼠並啟動白血病生成;而該群細胞只占數百萬AML細胞中的一小部分,這一部分也是生成腫瘤最原始的部分;除了血液腫瘤外,固態腫瘤在2003年,由克拉克(Clarke)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帶有標記CD44+CD24-/low的乳癌細胞,可以表現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CD34+CD38-的癌症幹細胞相似的表現,也就是在連續數代小鼠移植實驗中,可以啟動乳癌腫瘤的生成,因此確立了CD44+CD24-/low為乳癌幹細胞。而後,各種癌症幹細胞的細胞表面標記逐一被找出來,確定了癌症幹細胞的理論。 癌症幹細胞的特性傳統的癌症治療,是利用手術切除、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進而引發其凋亡。但腫瘤具有異質性,會含有不同性質的癌細胞,大部分會因治療而被消滅。然而只有極少數惡性度高的癌細胞,經過化學藥物及放射線治療後仍可存活下來,並且躲過免疫系統的偵測,導致癌症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出現復發或轉移情形(如圖一),而且其復發或轉移部位的腫瘤,其癌細胞特性是由癌症幹細胞,藉由其對稱或不對稱的分裂而形成,其癌細胞的病理組織特性可能與原發病灶不盡相同,一般惡性度會增強(如圖二),此等癌細胞特叫癌症幹細胞,其具有下列特性:說明:(A)其腫瘤內之細胞含癌症幹細胞、癌症前驅細胞與分化型的癌細胞,其所佔比例是動態的平衡,各類癌細胞隨時間變化,所佔比率不盡相同。(B)癌症幹細胞會發生對稱及不對稱的分裂,造成異質性腫瘤。❶癌症幹細胞具有較強DNA修復能力癌症幹細胞可以依賴休眠狀態及生產更多具有活性的蛋白(如ATH-Chk2等)提升DNA修復能力抵抗治療,在DNA雙鏈斷裂時,細胞主要利用同源性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或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兩種修復方法。其原因乃是癌症幹細胞長期處於休眠、不分裂的狀態,有更多時間進行DNA修復。由於化療大多針對快速分裂的活躍細胞,這些癌症幹細胞便可逃過一劫;另外,休眠中的癌症幹細胞新陳代謝慢,本來積累的代謝物就較少,因此更能抵抗放射線治療的攻擊。❷癌症幹細胞具有特殊的訊號傳遞路徑 癌症幹細胞的訊號傳遞,主要有Notch、Hedgehog和Wnt等三個癌症幹細胞常見的訊號傳遞路徑,例如肺癌幹細胞表現較高活性的Notch和Wnt的訊號,而大腸直腸癌則有Notch和Hedgehog等二個路徑,乳癌幹細胞則三個路徑均有,每一種癌症的傳遞路徑不盡相同,而且其活性度亦有強弱之分。激活這些途徑被認為是誘發腫瘤選殖(cloning)能力和促進腫瘤向外侵襲的原因之一。因此,這些幹細胞相關的路徑往往成為抗癌藥物發展的新標的,這類路徑的抑制劑,目前也相繼在各個臨床試驗研究進行中(如圖三之上半部)。說明:(A)本圖上半部是呈現乳癌幹細胞之訊號傳遞包括(1)Wnt、(2)Hedgehog及(3)Notch三大途徑,另外,圖中T表示目前正進行臨床試驗對抗此傳遞路徑的抑制藥物。(B)本圖下半部是呈現乳癌幹細胞之表面生物標記,另外,圖中T表示目前在進行對抗表面生物標記之抑制劑之臨床試驗或已上市之藥物。❸癌症幹細胞之表面有特殊之生物標記(Biomarker) 目前為止,由於檢測技術的進步,國內外專家學者已利用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ery)分析各類癌症幹細胞之表面生物標記(如表一)。利用癌症幹細胞表面之特殊生物標記,研發對應之單株抗體或相關抑制藥物,可以抑制此等幹細胞的存活,也是目前臨床試驗之研發重點,如乳癌針對Her-2抑制之單株抗體已在乳癌病人身上使用(如圖三之下半部)。❹癌症幹細胞與microRNA(miRNA)有關最近研究顯示,某些微小核醣核酸microRNA(miR)例如miR-302 cluster,miR-372/373,let-7,與miR-200 family,可以調控其他基因的表現,影響細胞週期、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進而與癌症幹細胞相關。Lin及其同事的研究顯示,miR-302會促進皮膚癌細胞的去分化,獲得幹細胞的特性。miR-200可以促使胰臟癌與大腸癌細胞,重新獲得癌症幹細胞的特性。由此可見,這些癌症幹細胞miRNA,經過標的基因與調控細胞週期,是參與癌症幹細胞形成的重要因素。❺癌症幹細胞的微環境與去分化作用  一般癌症細胞也可以經由微環境的調控,重新獲取癌症幹細胞的特徵,若是腫瘤的微環境處於低氧狀態(hypoxia)之下,周遭的間質細胞、發炎細胞或是巨噬細胞可以分泌介白素6(Interleukin-6)等物質,經由前述的Hedgehog等相關訊號傳遞路徑,使細胞趨向於癌症幹細胞的特徵。另外,癌細胞也可以經過自分泌(autocrine)和旁分泌(paracrine)作用,來正向調控這些Notch、Hedgehog和Wnt等幹細胞的訊號路徑,使本來已經高度分化的癌細胞,反而會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逆轉回原來癌症幹細胞的特性與作用(如圖四)。說明:癌細胞(包括癌前驅細胞)可以因為微環境變化如:(1)缺氧、(2)癌細胞周圍血管變化、(3)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或(4)癌細胞本身自分泌或旁分泌等之調控,使癌細胞發生去分化作用,而變成具有癌症幹細胞的特性。❻癌症幹細胞具有抗藥性癌症幹細胞有較多的抗凋亡分子(anti-apoptotic factors)、較高表現的藥物外排機能(drug efflux pumps),此現象在乳癌、大腸直腸癌或其他不同癌症都有發現,顯示這是各種癌症幹細胞的共同特點。當抗藥性產生時,腫瘤中之癌症幹細胞所佔的比例增加。如:惡性腦瘤中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在接受腦部放射線治療之後,CD133陽性的細胞比率反而上升,顯示腦瘤的幹細胞比率增加,雖腫瘤縮小了,但日後可能再發。另外,癌症幹細胞在癌的形成過程或造成復發轉移時,其所佔的比率是動態的,佔比可能起伏不定。 只針對癌症幹細胞的特異性標靶治療真的有效嗎?如果只清除癌症幹細胞,這樣的治療足夠嗎?從目前動態的癌症幹細胞模型理論,我們可以看出,分化的癌細胞也同時需要治療,很明顯的,癌症幹細胞與其分化癌細胞,都需要進行有效的治療,才能將腫瘤一併消除。針對外部環境訊號與細胞內的幹細胞訊號傳遞,直接給予標靶藥物抑制,是目前標靶藥物發展的一個想法,然而這在臨床病人應用上,可能是有問題的,因為正常的人體細胞也非常依賴於這些訊號傳遞路徑的;但是這些路徑在腫瘤可能被異常的活化,若給予適當的藥物或是合適劑量,來干擾這些異常活化訊號的傳遞,就可能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治療。例如,目前Notch抑制劑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評估用於治療結腸直腸癌的可行性。臨床設計上,應該合併這一類藥物與其他傳統藥物針對非癌症幹細胞的部分(分化較佳的癌細胞),如此一來,才可以避免當癌症幹細胞比率下降之後,其他細胞經由去分化作用,獲得幹細胞的特徵與能力,造成腫瘤的復發。研究顯示肺癌的幹細胞可以藉由自分泌或是旁分泌作用活化與依賴c-KIT,若我們使用c-KIT的抑制劑加上肺癌的標準治療-白金類化學治療,則可以提高肺癌治療的成績。未來,這些類型的藥物陸續研發,必可提供治療癌症成功的契機,以改善病人的預後。當然,這些藥物必須通過嚴謹的臨床試驗,才能夠應用在病人身上(如圖三)。癌症幹細胞面臨的問題尚待解決癌症幹細胞是一個新興的領域,故仍有很多細節尚未明瞭;今後癌症幹細胞研究仍需著重解決下列幾個關鍵問題︰(1)癌症幹細胞特異性分子標記物不僅不同,而且表現強度亦各有不同,有待更精確的認定;(2)癌症幹細胞和其他癌細胞的相互作用與分子機轉仍有很多灰色地帶,有待釐清;(3)癌症幹細胞造成轉移之分子機制及惡性較低高度分化的癌細胞如何去分化,變成癌症幹細胞的機轉;(4)癌症幹細胞產生抗藥性機制這些都需要進一步驗證及闡述;此外針對癌症幹細胞的治療策略與其他療法合併使用亦有發展與改進的空間。結語 綜合上述討論,我們知道癌症幹細胞會受到許多因素有所改變,例如內在及外在環境的影響,而且呈現一個動態平衡。動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專門只針對癌症幹細胞的藥物,有可能不足以作為理想的抗癌策略,經常需要合併其他原有的傳統治療(包括化學、標靶、荷爾蒙及免疫治療等),方可以提升治療成效(如圖五)。我們相信隨著基礎及臨床的積極研究,國內外學者對癌症幹細胞特異性標記物及相關訊號傳遞路徑的深入了解,將對於腫瘤預防、早期診斷、標靶藥物治療(targeted therapy)、復發及轉移的預防及預後評估等將有重大突破與進展。延伸閱讀: 。張金堅:癌症新希望:談細胞治療扮演的角色 。張金堅:從朱芯儀罹癌,談魔術子彈(Magic bullet)淬鍊有成: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在乳癌治療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