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咳不停、呼吸不順…甲狀腺良性結節阻塞呼吸道,該不該動刀?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專家觀點

COVID-19為何會引發長新冠?專家發現血液出現「3大特徵」

健康醫療網

圖片來源 /健康醫療網
圖片來源 /健康醫療網

一名28歲、曾確診新冠的女性上班族坦言,「確診康復後,身體比以前更疲倦,每天下班回家倒頭就睡,不知道自己怎麼了?」這般心聲也是許多染疫康復者碰到的困境,感覺身體狀態大不如前!全球也出現不少患者康復後出現疲倦、呼吸道症狀、胸悶痛、睡眠問題、腦霧等不適症狀,醫界將其稱之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為何新冠病毒會引發長新冠症狀?台北醫學大學嚴明芳教授表示,研究發現患者血液中出現三大特徵,顯示長新冠與「低皮質醇、T細胞耗損與EB病毒活化」。

長新冠定義尚未定論 目前台灣採WHO定義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表示,目前全世界對於長新冠的定義未有定論,而國內則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定義──「可能或已確診 COVID-19 者感染後3個月內產生症狀且持續至少 2 個月,常見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等,通常會對日常功能產生影響,症狀可能在急性 COVID-19 恢復後產生,也可能為最初疾病持續存在。」

而在國際期刊《Nature》定義則為COVID-19急性期後4週以上出現持續症狀或長期併發症;英國期刊《NICE》為COVID-19感染期間或之後出現持續超過12週持續症狀。

長新冠在血液中的機轉

究竟新冠病毒在人體內如何造成長新冠後遺症?嚴明芳教授說明,根據《Science》科學雜誌整理發現,長新冠個案的血液裡有三個特徵:

一、低皮質醇濃度

嚴明芳教授表示,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通常壓力來時,人體會產生對抗的機轉,使得皮質醇濃度上升。過去有研究發現,發生急性感染時,皮質醇濃度也會降低,新冠也不例外。」

皮質醇會將飲食中脂肪和蛋白質立即轉化為能量,可以提高身體能量效率,但當皮質醇降低,就會影響患者正常對抗壓力的功能,因此「長新冠患者會感到很疲累」,因為本來應正常轉化體內能量以對抗壓力的機制已經變得低下。

二、T細胞疲勞

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像軍隊一樣負責攻擊入侵體內的病原體。嚴明芳教授表示,研究也發現,有些染疫患者隨著病程進展到尾聲,透過篩檢已測不出病毒,但其實體內還有病毒殘留的分子,所以一直刺激免疫細胞,造成T細胞疲勞。

三、喚醒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病毒是引發鼻咽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而這類病毒通常會存在於人體內,只是沒有被活化,因此不會產生症狀或使細胞癌化,嚴明芳教授表示,在患者血液中發現,過去曾對抗體內EB病毒或其他皰疹病毒的激素活性仍存在,使得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發炎是系統性的,且與體內平衡、疾病發生有很大關係。」

嚴明芳教授解釋,這項實證來自美國一項評估長新冠顯著免疫反應及生物機轉的研究,蒐集人口學、生活品質量表、長新冠相關症狀、血液樣本及免疫學特徵進行探討,其中長新冠患者及染疫康復者兩組的個案,感染新冠肺炎的時間均超過一年。發現研究者在生活品質、健康狀態、呼吸困難、疲勞、憂鬱、疼痛、睡眠障礙、認知疾病及慢性疲勞的整體表現,皆為「長新冠組高於染疫康復組,再高於健康組。」

其中,長新冠組最常見的症狀,包含全身性症狀的疲勞(87%)及與神經相關症狀的腦霧(78%)、記憶困難(62%)及混亂(55%)。三組個案血液及免疫反應特徵,可看出長新冠的皮質醇濃度較低、CD4+/CD8+反應較高、且個案體內的抗EB病毒反應較高,顯示長新冠與低皮質醇、T細胞耗損與EB病毒活化有關。

【延伸閱讀】

金融理專長新冠 腦霧險丟工作

7成台灣兒童有長新冠!第一名症狀竟是「它」

【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EB病毒 長新冠 腦霧 睡眠障礙 皰疹 慢性發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