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0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懷孕
共找到
1376
筆 文章
-
-
2022-12-10 癌症.癌友故事
孕期陪1歲女兒抗癌,產後與丈夫也相繼罹癌!護理師透過文字走出傷痛,分享抗癌歷程
36歲護理師傅琪珊在懷孕六個月時,1歲多的大女兒可可被診斷出「血癌」,緊接著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她與丈夫也相繼罹癌,這讓原本溫馨的四口之家投下震撼彈。自此,一家四口攜手走上抗癌之路,在戰勝病魔後,傅琪珊靠文字治癒內心傷痕,自架網站於部落格分享抗癌心路歷程,暖哭許多網友。懷孕6個月時 1歲大女兒被診斷出「血癌」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2017年4月,現年36歲的傅琪珊懷孕6個月,1歲多的大女兒被診斷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雖然不捨可可1歲就罹患此疾病,也只能一邊挺著孕肚,強忍懷孕後期不適,陪可可進行化療。挺孕肚強忍孕期不適 陪大女兒醫院抗癌本身是護理師的傅琪珊,見過各種大小場面,但看著躺在病床上是自己的孩子,天下父母心對子女的愛是無私,她無法用平常心去面對,內心感到萬分不捨。懷孕期間,她挺著孕肚、強忍著懷期不適,陪伴可可去醫院抗癌。而可可第一次住院就是50天,在這漫長的日子裡,天天都要打針、吃藥、每周化療,「從一開始的狂哭、尖叫,到後來嗓子哭啞了,這才真正感受到什麼是錐心刺骨之痛」。經過3年來密集的抗癌療程,可可共完成了120次周邊血液化療、25次脊髓內注射的背針化療,目前仍在觀察期。傅琪珊不捨可可小小年紀就要經歷這些,「化療讓可可變成頭髮稀疏的小老頭,這些藥物把她變成另一個孩子。」值得慶幸的是,可可年紀還太小,並不知道自己經歷的是可怕的疾病,因此就算治療的副作用很痛苦,哭一哭也就過了,只要爸爸媽媽逗一逗之後,她又能在病房裡唱歌、重拾笑容。產後與丈夫也相繼罹癌 一度哭著寫下遺書2017年7月,在陪大女兒治療癌症的其間,傅琪珊生下小女兒。原以為可以開始享受女兒誕生的喜悅,接踵而來的卻是自己與丈夫也相繼罹癌的噩耗。傅琪珊被醫師宣告罹患「卵巢癌」,丈夫也在同年被檢查出「肺腺癌」,這接連的壞消息讓她大受打擊。「本來已經夠狂風暴雨了,沒想到和老公相繼罹癌,就像土石流撞破家園。」傅琪珊被診斷罹患「卵巢癌」時,醫師建議需立刻進行子宮、卵巢摘除手術。當時的她,因面臨癌症要開刀、還要陪可可在醫院對抗病魔,以及照顧剛出生的嫩嬰,本應共同分擔壓力的丈夫也得了肺腺癌,讓她只能「選擇每天與悲傷共存,即便自己有信仰,但苦難到禱告的話都說不出來。」,一度哭著寫下遺書。雖然這段日子很痛苦,傅琪珊依然沒有放棄,看著勇敢接受化療的可可,覺得自己也該鼓起勇氣、打起精神振作。透過文字走出傷痛 架網站分享抗癌歷程治療期結束之後,傅琪珊連看到癌症相關訊息都會心慌發抖、想逃避,長輩也認為不要對長大後的可可說這段地獄般的日子,讓她忘了這段痛苦回憶。後來傅琪珊在心靈導師的鼓勵下,決定勇敢面對這段痛苦的經歷,於今年7月提筆寫下第一篇關於抗癌的文章,並上傳自架的網站「可可與媽媽」,他們的抗癌故事感動許多網友。傅琪珊說,希望能藉由文字的力量,帶領自己真正走出傷痛,記錄這一路走來的抗癌心路歷程,也想替大女兒可可記下這場「勝利的里程碑」,希望可可長大後在人生之路感到挫敗時,都別忘了自己是曾經打贏這場艱辛戰役的抗癌鬥士。
-
2022-12-09 養生.家庭婚姻
月嫂堅持麻油雞不加酒惹怒老媽!無視日日遭咆哮冷處理 網讚專業
坐月子是婦女在生產後休息調養身心的重要過程,一位網友抱怨,產後請了月嫂到家裡幫坐月子,但觀念守舊的媽媽對坐月子的方式,非常堅持己見,堅持要在麻油雞裡加油,為此和月嫂起衝突,讓月嫂氣到甩門而出。幸好在她傳訊道歉後,月嫂表明以簽約者的意見為主,最後才願意回來幫她坐月子,讓她直嘆「這真的是一個慘痛的經驗!」一位女網友在《爆怨公社》發文分享坐月子的經驗寫道,在懷孕7個月時簽了一位月嫂幫坐月子,因為生產前已和孩子的爸分手了,最後就選擇在自己家裡坐月子。媽媽是一位觀念較守舊的人,認為坐月子一定要遵照傳統習俗,所以產後回家就不准她出房門,月嫂來家裡時,媽媽馬上拿出黑豆酒要求月嫂煮麻油雞,但月嫂堅持說要等產婦惡露排淨才能進行食補,而且不能加油,因為產婦要餵母奶,為此,媽媽非常生氣和月嫂兩人互罵,媽媽還酸言「找了一個不會做月子的人來家裡亂」,月嫂一氣之下甩門走人。原PO表示,當時根本無力制止兩人的衝突,事後趕緊傳訊跟月嫂道歉,幸好月嫂也明理,表明簽約的人是原PO,只要原PO決定依照誰的方法坐月子,她完全尊重,最後原PO決定相信月嫂的專業,月嫂很快就回到家裡幫忙,並完成之後的40天照護工作。之後,月嫂也有說明為何麻油雞不能加酒,「因為酒精熱量高,即使揮發後仍會存在湯裡,如果不希望寶寶喝奶像在喝酒,就不要喝雞酒,古早人說喝雞酒寶寶會好帶就是因為醉酒了」。但在這40天的坐月子期間,日子並不平靜。原PO的媽媽依然非常堅持己見,月嫂待多久她就咆哮了多久,原PO非常感謝月嫂的大器,即使媽媽每日惡言相向,當月嫂進房間時都表現出一副沒事的樣子,說「其實也看多了」。最後,原PO順利坐完月子,也多包了一萬元紅包感謝月嫂的協助,感嘆「在娘家坐月子真的沒有大家想的這麼美好」,呼籲「坐月子前真的要多做功課還有跟家人有多點共識」。貼文曝光,網友紛紛大讚「月嫂是對的」、「妳的月嫂真的很明理欸,超棒的月嫂」、「這月嫂難得,堅持專業,這麼艱辛的環境還能完成使命」、「沒有錯!這月嫂是專業的,餵母奶不能吃有酒的料理!!」、「以前觀念跟現在真的差很多,但我覺得媽媽也是愛你為你好,只是沒辦法即時更新新觀念」、「辛苦你們了,觀念不合真的無解,且媽媽過激了!」、「所以我不喜歡媽媽介入我跟老婆的事…沒事也變有事」。
-
2022-12-09 養生.聰明飲食
保護心血管別忘了攝取葉酸!葉酸不足會有那些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足
葉酸是維生素B群中的一員,體內遺傳物質中DNA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葉酸及維生素 B12是形成紅血球所必需的營養素,當體內這兩種維生素缺乏時會降低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造成巨球性貧血;另外,還有助於神經正常運作。 葉酸天然存在於食物水溶性維生素(易溶於水),因此在烹飪過程中容易流失。想要避免葉酸流失,烹煮時要避免煮太久。葉酸缺乏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缺乏會導致症狀,包括疲倦(由貧血引起)、虛弱、腹瀉、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還可能導致頭痛、心悸、舌頭疼痛和行為障礙。飲食中沒有獲得足夠的葉酸就有可能會出現缺乏症;耗損過多,像是疾病克羅恩病或未治療的乳糜瀉,使用利尿劑等藥物、酗酒,都有可能會出現缺乏症。懷孕、哺乳期,葉酸很重要胎兒在懷孕的最初幾週內迅速發育出脊柱和神經細胞。在這時刻,血液中葉酸不足會增加嬰兒脊柱發生“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導致脊柱畸形的脊柱裂。國內葉酸每日攝取量: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攝取量第8版13歲以上兒童、成人:400μg孕期中,包含1、2、3期:400μg,外加 200μg哺乳期:400μg,外加100μg葉酸和心臟病間關係研究顯示,補充葉酸可以降低體內同半胱胺酸濃度(具刺激血管作用),當體內同半胱胺酸濃度太高時,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同半胱胺酸濃度被認為是心臟病的指標!近來有新的研究顯示,服用補充劑可略降低中風,不過仍需要正多研究結果來佐證此說法。葉酸來源:菠菜、羽衣甘藍、球芽甘藍、高麗菜、綠花椰菜、豆類(例如豌豆、黑眼豆)、酵母和牛肉提取物、柳丁、柳丁汁、麥麩和其他全穀物食品、家禽、豬肉、貝類和肝臟、強化食品(早餐麥片)等。想要攝取足夠葉酸,不妨從飲食中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和全麥。這些食物富含葉酸,可以預防腸癌和心臟病。【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微波食品會致癌?! 高敏敏營養師:更應注意長期使用「4風險」!長期貧血是慢性腎病症狀?腎臟病患者發生貧血原因、治療、臨床症狀海苔不只是好吃,海苔低卡止飢還能顧視力、降血壓、減緩體內發炎反應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12-09 養生.健康瘦身
喝水也會胖?先搞懂脂肪是什麼?營養師:13項行為檢視是否「胖體質」高風險群
為何脂肪總是賴著你不走說到減重,大家會聯想到「要減脂」,覺得脂肪是萬惡的、視它為大敵,但其實脂肪對人體來說是重要的,它能維持體溫、保護及承載內臟器官,還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以及讓荷爾蒙正常分泌。我常用機器的馬達來比喻內臟器官,想要馬達運作順暢,一定要有適當的油脂潤滑才能進行,也就是說身體一定要有適量的脂肪細胞,才能正常健康地運作。人體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包含了白色脂肪、棕色脂肪、米色脂肪,想減重的人要特別針對的是白色脂肪。白色脂肪細胞White Adipocytes主要作用是維持體溫、保護內臟、提供能量,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脂肪細胞。測量體脂率時,如果發現數值過高,就是白色脂肪太多。棕色脂肪細胞Brown Adipocytes是人體內含量最少的一種脂肪,因為含有大量的線粒體,可以幫助迅速燃燒熱量,想要讓減脂效果良好運作,就要增加棕色脂肪細胞。米色脂肪細胞Beige Adipocytes米色脂肪介於白色和棕色脂肪之間,透過運動可以讓白色脂肪轉化為米色脂肪,有助於脂肪的燃燒消耗。*小知識:別一昧視脂肪為敵人,適度的脂肪量仍是所需體脂率對於減重者來說,固然是要留意的數值,但體脂率太低也不是好事。人體的脂肪太少會讓身體的保暖功能欠佳,而且沒有足夠的脂肪來保護內臟器官,若不慎受到外力撞擊或是跌倒時,有可能會造成內臟位移,甚至是破裂的嚴重傷害。此外,女生的體脂率過低,更會出現經期紊亂、皮膚粗糙、頭髮沒有光澤或易掉髮…等問題,相較於一般女性,在外型視覺上,女性特有的澎潤感並不明顯,換句話說會缺乏了一點女人味喔。那麼,脂肪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每次吃下肚的食物在體內會轉換成能量儲存,儲存區又分為「暫存區」和「永久區」,一開始能量會轉成肝醣被放置在暫存區(肝臟和肌肉),作為下一餐之前的儲備。當吃進去的熱量在暫存區中無法完全被消耗時,就會轉換到永久區做儲存,而永久區的儲存方式就是將能量轉化成脂肪。當身體長期處於「攝取熱量大於被消耗的熱量」,這時永久區的脂肪就一直累積,變成體脂肪過高的狀態。當過多脂肪存在不該存在的地方時,血脂、皮下脂肪(用手捏皮膚時,能捏得起來的部分)、內臟脂肪(在器官周圍,必須使用儀器做測量)都有變多的可能。當血脂太高,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皮下脂肪太高,很容易變胖、代謝變慢;內臟脂肪過高,則易形成脂肪肝或其他器官也被脂肪包覆住,其中最難減且不易完全測量的就屬內臟脂肪。脂肪細胞體積影響了你易瘦還易胖脂肪細胞會隨著人體生長、老化而改變「體積大小」及「數量」。在幼兒期和青春期時,脂肪細胞數量逐漸增加,如果這兩個時期都常吃高糖分高油脂的加工食物,就易形成即便長大後也不易瘦的體質。不過小時候瘦瘦的,也不見得成年後就沒有變胖風險,若飲食及生活習慣長期處於負循環,會讓脂肪細胞體積撐大並長存於體內,脂肪細胞一旦變大到某種程度就不易立即縮小,所以減重才如此困難。另外,女性在懷孕期間,因為荷爾蒙變化而影響食慾和食量,以及母體為了保護胎兒健康,脂肪細胞數量也可能增加(大多集中在腹部、臀部、大腿、手臂…等),這就是為何有些女性在孕期變胖很多,使得產後體重很難降下來的緣故。書籍介紹書名:21天代謝回正飲食:從「食」傾聽心理真正的缺乏,吃好吃對,打破代謝負循環!作者:余朱青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2/09/07作者簡介余朱青/朵薇診所 總營養師從事營養教育並且在保健領域耕耘達23年,透過網路衛教分享新知、營養課程教學、醫學中心VIP營養諮詢、減脂特別門診、健康講座、各大媒體邀約採訪宣導正確的飲食素養觀念。余朱青認為「你的體重與目前狀態就是過去的累積與人生縮影」,天然食物本身就具有療癒身心的強大能量,端看你如何選擇餐食、決定怎麼吃,若能良性且有意識地攝取食物,將深刻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平衡。多年來,余朱青在診間提倡「吃對食物」的核心概念與營養療程,陪伴許多個案重新拿回對於食物的主導權、抓到瘦身節奏感,無壓力地讓身體的代謝機制自然回正,進而打造不易復胖的瘦體質;以不用藥的方式療癒修復身與心,享受美食之餘更要吃出健康美麗,期盼每個人從「食」預見也遇見更好的自己。<學歷>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 碩士國家高考營養師國家美容技術師<現職>朵薇診所 總營養師減脂特別門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VIP營養門診名人、藝人VIP營養諮詢特別門診專業特調營養產品開發與營養教育講師<經歷>健樂士健康管理中心 首席營養師Nisoro健康餐 營養顧問紅頂餐飲有限公司 營養美食顧問林口社區大學 營養學暨減重班 客座講師富蘭克林坦伯頓 特聘營養講師中國信託渣打銀行 特聘營養講師LVMH路易威登集團丸美品牌 特聘顧問大江生醫集團 旗下 動力生技有限司 保健品開發總監大江生醫集團 華南地區業務總監大江生醫集團 香港區專案開發經理大江生醫集團 保健保養品研究開發國際知名品牌保健營養產品研究開發國防醫學院生理學科資深研究員專業營養學及保健產品研究與開發22年FB粉絲團:「余朱青營養師」延伸閱讀: 一位「做工的人」左手幾乎要截肢,卻堅持脫完鞋再進醫院...重症女醫的體悟:身分、地位,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格
-
2022-12-06 養生.聰明飲食
雞蛋、咖啡、巧克力……這些食物對健康真有好處或其實不然?
一般人對雞蛋、咖啡、巧克力等食物的印象,皆是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食物,不過這些食物真的有那麼好嗎?根據外媒WebMD報導,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樣。雞蛋雞蛋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其他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素,但是那些膽固醇呢?一個雞蛋有超過400毫克。即便如此,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吃雞蛋會增加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每天一個雞蛋可能沒問題,只需注意攝入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量即可,而這是膽固醇升高的主因。 咖啡許多人喜歡用一杯新鮮的咖啡開啟新的一天。咖啡不會增加罹患癌症或心臟病的風險,但有研究表明,未經過濾的咖啡或法式濾壓壺沖煮的咖啡可能會增加膽固醇。咖啡甚至可能有好處,比如抑制食慾和降低某些疾病的風險,包括巴金森氏症和膽結石。如果咖啡因不會讓你困擾,而你沒有懷孕,並且沒有添加奶油、糖或糖漿的情況下,那麼每天最多喝五杯咖啡是可以的。 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對你有好處嗎?不,但黑巧克力好一點。它有抗氧化劑,有證據表明巧克力可以幫助改善心臟健康、糖尿病、大腦功能等,但一定要閱讀營養成份標示。除非巧克力至少含有70%的可可,否則無法獲取上述這些好處。紅肉一小塊牛排含有超過40克蛋白質以及鈣、鐵、鎂和維生素B12等營養物質,但它也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有證據表明,紅肉會增加罹患中風、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像是香腸、培根和義大利香腸等加工肉類尤其不健康。建議將紅肉攝取量限制在每週約12至18盎司,選擇瘦肉部位並避免加工過的肉品。馬鈴薯馬鈴薯看起來不像健康食品,但實際上是含有一些蛋白質的低脂肪碳水化合物良好來源。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和鉀,而馬鈴薯皮是纖維的重要來源。另外,紅薯(或稱地瓜)的維生素A含量是每日所需攝取維生素A量的四倍。不過要注意烹飪方式,烤馬鈴薯會比油炸薯條更好。
-
2022-12-04 醫療.婦產科
打排卵針會變胖? 生殖醫:食慾可能增加、水腫
晚婚成為現代人的趨勢,許多女性為了讓自己保有育兒的選擇權,因此進行凍卵。不論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或是凍卵,透過施打「排卵針」來幫助取得卵子。但也有女性擔心,打了排卵針後會變胖。不過,醫師表示,打排卵針後確實會因為雌激素升高,但只是短期水腫,不會造成肥胖。食藥署說,注射型排卵藥品主要作用為培育更多卵泡成熟,主要成分為濾泡刺激素(FSH)及黃體化激素(LH),排卵反應間接會使體內雌激素升高,然而雌激素會促使鈉和水在體內滯留,造成暫時性的水腫。國泰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說,進行人工生殖時會打排卵針增加卵泡數量,以取得較多的卵子,通常多在8至14天的短期使用期間內,荷爾蒙的效應不會造成體重增長;長期的賀爾蒙分泌,如懷孕,才可能造成體重上明顯的增長。不過,賴宗炫也說,部分女性施打排卵針後,可能因為雌激素短期濃度升高,食慾增加、胃口變好,因此吃得較平時多一些,讓體重稍稍增加,但不是因為打排卵針就造成體重增加,臨床上也沒有明顯的統計顯示。為增加受孕機率,取出的卵子是否愈多愈好?賴宗炫提醒,可取出的卵子數量多,代表卵巢儲能較好,與年紀、個人體質有關,但用藥過量可能過度刺激卵巢,造成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因此仍要與醫師討論,平衡適度的劑量即可。食藥署指出,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會產生少尿、腹脹、口渴、呼吸困難或喘促,嚴重併發胸腹腔積水、肺栓塞與呼吸窘迫症候群,甚至出現血栓等副作用,所以需經不孕症專科醫師適切之診斷及評估,給予適當之劑量,以避免用藥相關安全疑慮。至於,使用排卵針等賀爾蒙藥物,是否造成未來罹患婦癌的機率增加?賴宗炫表示,排卵針目前問世使用44年左右,根據許多長期研究顯示,並不會增加罹癌風險。賴宗炫說,賀爾蒙藥物屬於處方用藥,切勿自行透過不明通路購買,用藥不慎可能造成血栓風險增加,特別對年輕、具家族史的女性來說,務必要留意。
-
2022-12-0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公出軌、根除肝癌 都要「清零」
老公交了女朋友,被老婆抓包。老公簽了悔過書:1.刷卡改為附卡,由老婆控管。2.打開手機位置定位,老婆隨時監控。3.老婆隨時檢查社交軟體內容。實施了半年,老公有一天拿A4白紙抗議,與老婆攤牌了:「活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不自由、毋寧死!」所謂物極必反,與大陸為了控制新冠肺炎感染,長期鐵腕實施「動態清零」政策,限制人民生活自由,終於引發民怨,爆發白色反習運動是同樣的道理。事實上,「動態清零」的觀念在大部分的應用上是有其道理的,但如果實施太過嚴苛,罔顧了人性,就會官逼民反,衍生不可預期的副作用!例如肝癌多年來是台灣是第一大癌症死因,近年來雖然退為第二位,但每年仍有七千多位國人因肝癌而往生。以動態清零的觀念來看「根除肝癌」的方法。肝癌的發生在人類幾乎都是因感染B、C肝而來。在B肝方面,民國73年,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對B肝帶原母親的新生兒注射B肝疫苗的國家;民國75年開始,全面對新生兒注射B肝疫苗,因此目前37歲以下的青少年,B肝帶原的比率大為降低,由以前的15%降低為目前的1%,因此,目前99%的青少年得以免於B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民國73年以後注射B肝疫苗的青少年,我們稱為「新台灣人」,但他們一百人中仍有一個B肝帶原,這是因為母親體內B肝病毒太高,雖然注射了B肝疫苗及打了免疫球蛋白,仍然未能免於B肝病毒的感染。還好,對於這些病毒量高的母親,目前有藥物可以在懷孕最幾後個月口服B肝抗病毒藥物,大幅降低母親體內的B肝病毒,因此,新生兒感染到B肝的機會就接近於零了,這就是另一種「清零」觀念。可是對於台灣目前一百多萬的B肝帶原者,所謂「舊台灣人」,他們出生時沒有B肝疫苗,成為B肝帶原者,目前雖然有抗B肝藥物藥物可以減少肝發炎,大幅降低B肝病毒的量,但B肝病毒不能「清零」,也就是說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B肝病毒,只能布下監控系統,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驗胎兒蛋白及肝功能,萬一長了肝癌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是有些病人肝癌治療後一再復發,這時釜底抽薪,真正的「清零」方法就是做肝臟移植,換個新肝,同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以免新肝受到B肝病毒的殘害。因此,不管是對不乖的老公也好,對肝癌的治療也好,都要有智慧,要考慮人性及病毒的特性來清零,才是上道,也不會有老公反彈或因為肝癌太晚發現而危及生命了!
-
2022-12-01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愛「溫馨叮嚀」懷孕媳婦... 神隊友老公一秒回懟,霸氣挺妻!
這年頭,小媳婦不若以往逆來順受,婆婆觀念也越來越開放,如果又嫁了一個神隊友,只能很俗氣的說「絕對是上輩子拯救地球!」老一輩的人有許多恩根深蒂固觀念,這些觀念就連我們也從小被洗腦到大,尤其是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的準媽媽,哪一個沒有接受過來自長輩的碎念洗禮?身為小媳婦同時出於禮貌,哪有回嘴的份!老公背書,有事他處理!Dcard親子板日前一位網友Winnie PO文,標題「我的老公是神隊友」,究竟有多神?吸引了小編的目光。Winnie表示,她的公婆人都非常好,只是還是有一些些的老舊觀念,畢竟生長年代不同。而她老公平常如果是自己的事情,與家人遇到衝突就會選擇不吵架,本來Winnie還擔心如果遇到傳統思想時,他會不會也選擇不反應要她忍忍,沒想到老公都會即時反駁,事後也會跟她說有發生類似問題,就告訴他、他再來處理!下方是她所遇到的傳統觀念還有老公神隊友的事蹟。事件一:拿鐵咖啡本人懷孕前幾乎每天一杯拿鐵咖啡,有時候遇到婆婆,婆婆會好聲提醒我一下。婆婆:如果有懷孕打算咖啡要少喝哦!我:好哦!老公聽到馬上說:醫生說一天一杯不影響!婆婆:哦~有問過醫生就好。事件二:有好的身體才能孕育好的下一代(孕前)懷孕前這應該蠻常聽到的,婆婆不常講但還是會提醒,有時候看我們晚上12點、1點回到家報平安,才會提醒,其餘不會。老公:可以不要講嗎?你不知道壓力大也生不出來嗎?(根本不用我開口)事件三:懷孕喝冰飲料懷孕前我沒喝咖啡時就是喝無糖茶(去冰),當然水每天也是2000cc在喝;懷孕後竟然對咖啡直接無感,所以幾乎天天無糖茶一杯+2500cc白開水。有次剛好家庭一起吃飯,我帶著一杯去冰的無糖綠茶入座,婆婆就開口了。婆婆:妳喝去冰嗎?我:對啊~現在應該常溫了婆婆:那就好~懷孕別喝冰的對孩子氣管不好我:好哦~(內心OS:遇到了!)老公:所以你在懷我時是不是每天喝冰的?不然我怎麼會有氣喘!!婆婆:沒有!我根本不敢喝,不然你就不會只有這樣了老公:根本沒差好嗎?(老公當時口氣有點不好,我都不敢講話)(後來就轉話題了)公婆不介入,事事為媳婦著想Winnie笑說自己遇到的事件真的很少、很幸運,婆婆不會管她吃多吃少只要有吃就好,也常常提醒老公要幫她做家事,不要讓她太累。而她公婆人真的很好。「公公平時不過問事情,只有跟我們說有任何需要記得回來講,然後會默默記下要產檢日期,讓老公休假陪我去產檢。」(老公在家族的公司當員工)「婆婆是上班族,所以平日遇不太到,只有假日才有可能相遇,雖然沒有常常表現關心,但每個月初都會拿錢給我老公讓我去買自己喜歡吃的或是保健食品。懷孕前後都疼惜,超感恩同時,Winnie也補充說明,公婆不是因為她懷孕才疼她。「結婚前婆婆就會叫老公要幫我拿包包、搬重物,婚後有短暫住在一起,每天早上睡醒早餐就會在客廳桌上(婆婆每天上班前去買回來的,還可以點餐),還會詢問我喜歡吃什麼,只要我有說過的就容易出現在餐桌上。」「反正,我婆婆真的很好!也要來稱讚一下神隊友!」不過老公也私下跟Winnie說:「以後飲料不要在長輩面前喝,反正沒住一起,你在家看你想怎麼吃冰、喝冰的都沒關係。」網友:希望生完還是神隊友神隊友事蹟讓網友紛紛留言:「這隊友真的神」、「羨慕有神隊友,還有遇到好公婆」、「老公很給力」,不過也有網友提醒:「生產完就要注意了,會很常因爲育兒觀念有分歧」、「我也覺得生完是另一件事,生之前我也覺得老公是神隊友,生完就......」令Winnie哭笑不得。小編覺得,遇到這樣的老公及公婆,真的是太幸福啦!尤其能時常為自己太太說話、完全站在老婆立場的老公,真的不多,而如此替媳婦著想的公婆,也真是人間少見,請好好珍惜彼此!※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2-01 養生.家庭婚姻
她結婚只想登記!父母想辦婚宴拿回紅包 網教「推拖之術」反制
不少新人因預算關係,會選擇只登記結婚而不舉辦婚宴。一名網友和男友只想登記結婚,但父母卻想要辦婚宴並表示,「我之前包的紅包怎麼拿回來」,令她相當傻眼,但她又不想讓未婚夫之後被討厭,於是想問問網友們的想法。一名網友在Dcard「結婚板」發文,她跟男友只想登記結婚,不想辦父母的「成果展」,但父母卻硬是要他們辦婚宴並表示,「妳不辦,我之前包的紅包怎麼拿回來」,言下之意就是要他們自己付桌錢,紅包則是給父母,令她不禁感嘆,「我們只是小資族,現在結婚這麼貴」,於是她跟父母提出,「如果要辦婚宴,你們付你們自己的桌錢」,沒想到父母卻表示,「養妳這麼大花了多少錢,在那邊計較幾萬元」,令她相當無奈,完完全全沒有想辦的意思,但又不想讓未婚夫之後被父母討厭,於是想問問,「有沒有也跟我們一樣的」。網友紛紛表示,「憑什麼你們辦他們收錢,自己包出去的紅包還要你們買單喔,還情勒養育」、「你們還不如把辦桌的錢直接包給父母」、「我們也只打算拍個婚紗簡單登記就好,不過男友爸也說了一模一樣的話,他想回收紅包又不想花錢,男友直接回他:不然你再找個對象結婚回收禮金」、「我媽也是阿,都還沒登記就各種意見情勒,好像是她要結婚一樣」、「跟他們說,他們包紅包是他們給之前新人的心意,跟你們要不要辦沒有關係,請他們搞清楚」。有網友則分享自身經歷,「我跟先生當初要結婚是自己跟各自父母說『我們要結婚了,我們只願意去登記其他什麼都不要,登記見證人是雙方的父親,如果你們(爸媽)堅持要辦喜宴跟其他儀式那我們就不結婚一輩子交往』,我們不想被情勒,所以主動攻擊父母」、「我們是本來也只想登記,爸媽堅持要宴客,但他們出錢當然紅包也他們收,我就幫忙一些雜事和當天作人形看板這樣,他們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出錢的最大」。有網友則建議,使出打哈哈推拖之術,「1. 先登記:婚宴等登記以後再說啦哈哈哈 2. 登記後:婚宴等存到錢再說啦哈哈哈3. 懷孕後:婚宴等生完小孩再說啦哈哈哈 4. 生小孩:小孩都生了辦什麼婚宴啦哈哈哈」,有網友則建議原po強硬一點,「跟爸媽強硬點反駁!! 1.他們出錢辦,紅包他們收 2.不同意就暫時不結婚(先跟男友討論,我的婚禮朋友桌也是爸媽付,但紅包給我,我實際支付大概只有新秘而已~)。
-
2022-11-29 醫聲.疫苗世代
城市健康防護力指標報告/縣市疫苗福利比拚 城市防護力誰勝
新冠肺炎疫情迄今近三年,公衛專家擔心國人恐面臨「免疫負債」下的感染風險,此時凸顯出各縣市健康防護力的重要性。聯合報系健康事業部首次執行「城市健康防護力指標報告」,調查全國各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狀況,依疾管署成人接種建議,以花蓮縣表現最為傑出。成人疫苗履歷 盼盡快建立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衛福部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呼籲,衛福部應積極建置「成人疫苗履歷」,以期拼湊完整健康防護力。部分縣市衛生局長則提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呼吸道疾病的嚴重性,國人務必提高警覺。在與李秉穎討論後,此次「城市健康指標報告」調查項目聚焦在各縣市嬰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率,以及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所建議帶狀皰疹疫苗、肺炎鏈球菌、成人三合一疫苗(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等目前仍需自費的疫苗。以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例,疾管署建議六十五歲以上成人接種,而目前政府公費接種對象僅限於滿七十一歲,且在六十五歲後未曾打過疫苗者,提供廿三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調查發現,六都均擴大接種對象,台北、新北、桃園、台南、高雄等擴至滿六十五歲者,台中市更開放至六十歲以上民眾,表現最佳。六都之外,擴大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至六十五歲的其他縣市,還包括,彰化縣、嘉義市、雲林縣、宜蘭縣、苗栗縣、南投縣、花蓮縣,以及金門、連江等離島縣市。此外、新竹縣擴大至七十歲以上長者可以接種。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每隔五年即著手討論國家疫苗計畫政策,研議尚未納入公費疫苗的優先排序,在流感部分,現已採購四價流感疫苗,已屬超前,至於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否下修適用年齡及族群,仍需持續討論。三疫苗 建議列入常規接種哪些疫苗可能被列入常規接種項目?李秉穎建議,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帶狀皰疹疫苗,以及第二代肺炎鏈球菌為三大首選。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致死率高,嚴重危及長者及幼兒健康,目前國外已有新創疫苗在試驗階段,台灣上市後,也會在選項中。在帶狀皰疹疫苗方面,全國僅有竹北市及花蓮縣針對部分民眾提供補助。竹北市部分補助六十歲以上民眾,低收入戶則是全額補助。花蓮縣則補助五十歲以上中低收入戶、六十五歲以上糖尿病患者。至於成人破傷風、白喉、百日咳(三合一)疫苗,僅有花蓮縣與金門縣提供補助,對象均為孕婦,設籍金門縣的孕婦可在懷孕第二八至三六周時接種疫苗,如懷孕時未接種,則可在產後、出院前接種。整體來說,各縣市中,花蓮縣提供較完整的疫苗保護,除提供孕婦接種成人三合一疫苗,另補助部分民眾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滿六十五歲長者也可公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幼兒疫苗接種 亞洲數一數二此項調查發現,各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率超高,雲林縣百分之九十八點三六,位居第一,其次為彰化縣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五、基隆市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一、澎湖百分之九十八點一三、台東縣百分之九十八點零九。六都均在百分之九十七附近,差異不大,整體看來,絕大部分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率都超過九成七,唯獨新竹市較低,僅百分之九十六點八。黃玉成表示,國內幼兒常規疫苗接種情況及疫苗品項上,表現傑出,不管是離島縣市或是都會地區,接種率平均超過百分之九十七,在亞洲數一數二。相較之下,成年人疫苗健康投資上,明顯較差,以流感疫苗為例,歐美國家施打率超過五成以上,甚至達到八成,但台灣卻始終無法衝高,只維持在兩成五,成為各縣市構築健康防護力的一大缺口。穩定財政來源 維持疫苗永續為此,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積極推動「成人疫苗履歷」,李秉穎說,穩定財務,才能維持永續,建議納入健保,編列專案,或採部分負擔方式,提高疫苗可近性。近兩年來,民眾施打新冠疫苗時均登載在小黃卡,建議衛生單位持續建檔,設置成人疫苗履歷健保雲端系統。
-
2022-11-26 醫療.懷孕育兒
母產後患子癇前症離世!校方邀4月大女嬰穿學士服代領畢業證書 醫:7高風險群須注意
在印尼某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出現了一名年僅4個月大的小小畢業生上台領獎,然而,看似溫馨可愛的一幕,背後其實藏著一個令人鼻酸的故事。日前,在印尼某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出現了一名年僅4個月大的小小畢業生,這名小小畢業生的名字為Kimberly,在印尼Andi Djemma University舉行畢業典禮的這天,Kimberly穿戴學士服與學士帽上台領獎;然而,看似溫馨可愛的一幕,背後其實藏著一個令人鼻酸的故事。原來,Kimberly是替產後患「子癇前症(妊娠毒血症)」離世的媽媽上台代領畢業證書。據悉,Kimberly的媽媽,Citra,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大學生,平時不但努力學習,為人也相當親切、負責,即便自己臨盆在即,仍堅持返校完成考試,原本在這個月就能完成學業的她,卻在產後因子癇前症離世,甚至來不及看看自己的女兒Kimberly剛出生的模樣。而校方在得知這一則令人難過的消息後,遂邀請Citra目前4個月大的女兒Kimberly出席畢業典禮,代領媽媽的畢業證書,完成媽媽Citra的心願。什麼是「子癇前症」?7大高風險群須特別注意「子癇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一種對產婦來說相當危險、婦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併發症,同時也是造成產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在台灣的發生率平均約5~6%;產婦可能會在妊娠20週後,開始出現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或合併其他器官的受損狀況,且此一併發症對寶寶及母體都會造成偌大的影響,致死率甚至高於「羊水栓塞」。子癇前症一般經常病發於懷孕中後期或剛生產後,然而,若是孕媽咪本身有符合以下7項高危險因素,也會增加罹患子癇前症的機率,須格外留意:1.高齡產婦2.初產婦(第一胎)3.肥胖(BMI>30)4.懷有雙胞胎或多胞胎5.前胎曾患有子癲前症6.近親有子癲前症懷孕病史(媽媽或姊妹)7.懷孕前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病史※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1-25 養生.家庭婚姻
辭鐵飯碗當全職主婦,婆婆竟跪求成全外遇夫…律師教這方法「分走他一半財產」
「我們離婚吧!」當丈夫冷冷拋出這句話時,她噙著淚水不敢置信,原來這段25年的婚姻,竟能輕易被捨棄…他們結婚時正當事業起飛期,他任職上市公司,她則在國營企業上班,夫妻倆努力打拼,30歲已各自升上基層主管。但婆婆屢屢暗示她的肚皮沒動靜,醫師說也許是因為工作壓力大,才會遲遲無法受孕。她為此辭掉鐵飯碗,3年內接連生下2個女兒,想等孩子小學畢業就回職場,怎知公公罹癌久病,之後身為長子的丈夫堅持要接寡母同住,她就在照顧公公、伺奉婆婆、打理家務與接送孩子上下學中,錯失了重回職場的時機。老公升任高階主管後,為追求更好發展攻讀EMBA,聽說班上不乏年輕女同學,總用崇拜眼光聽他聊豐功偉業。某日深夜有人傳來訊息,對方說「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說已經懷孕、而且還是男胎!她拿著手機逼問丈夫,他卻沉默不語。而對外總說媳婦像女兒的婆婆,一聽到外頭女人懷了男孩,竟老淚縱橫下跪,要她「成全」,讓夫家延續香火…。多年來她靠老公每月給的生活費打理家務,平常置辦私人衣物、逢年過節孝養娘家爸媽的紅包與禮品,也是老公買單;而她總想著夫妻同心,能省就不願多花,竟沒存下一毛私房錢。現在居所則是丈夫繼承的公公遺產,多年來老公的薪資、股票通通都在他個人名下,她什麼都沒有,難道她就得兩手空空離開這個家? 去年王力宏與妻子、大S與汪小菲等藝人的離婚風波都鬧得沸沸揚揚,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即是離婚後到底房子、財產怎麼分配?女方可以分得男方財產的一半嗎? 許多人認為,女方婚後沒有工作,錢都是男方在外工作打拼來的,憑什麼女方可以分配到財產?但站在「家務有給」觀念來看,配偶一方打理家務、照顧孩子理應視為對婚姻的貢獻,當然應該要分到財產。那麼,在法律上究竟怎麼看? 資產都在先生名下,妻仍可請求分配剩餘財產 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魏妁瑩表示,在討論「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之前,得先解釋夫妻間的財產制度:一、法定財產制:將夫或妻之財產分為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由夫妻各自所有;不能證明為婚前或婚後財產者,推定為婚後財產;不能證明為夫或妻所有之財產,推定為夫妻共有。二、共同財產制:夫妻之財產及所得,除特有財產外,合併為共同財產,屬於夫妻公同共有。三、分別財產制:夫妻各保有其財產之所有權,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 國外常見未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書」,但國內無此習俗,多數人都是回歸適用「法定財產制」。因此當夫妻一方死亡、婚姻消滅或改約定財產制的時候,夫或妻可以請求剩餘財產分配,由雙方當下的財產差額,取得其中的半數。 舉例來說,丈夫婚後財產2億元,負債1億元;妻子婚後財產1,000萬元,沒有負債。此時夫的剩餘財產是1億元,妻的剩餘財產是1,000萬元,差額9,000萬元,丈夫就應該分配4,500萬元給妻子。 魏妁瑩指出,並不是「錢多的人」就要分給「錢少的人」一半差額,而是看婚後增加的財產;而若無法明確證明是婚前就有的財產,都會被認定是婚後的財產。 譬如,先生婚前有100萬元存款,婚後存款則為1,000萬元,除非婚前的100萬元是存在特定帳戶,而那個帳戶都沒有領款紀錄,否則在法律上會被認為,婚前的100萬元已經花掉了,婚後財產就是現存的1,000萬元,而不是900萬元。 其他財產,例如股票、不動產等,也都是相同的道理。例如先生婚前有A房屋一棟,但結婚幾年後換屋,把A房屋賣掉,又買了B房屋,除非能夠證明是用賣A房屋的款項購入B房屋,否則B房屋就是婚後財產,不能再主張扣除A房屋的價值。 5年內惡意處分財產,離婚仍可追回計算 不過,在婚姻中增加的財產,如果屬於繼承、贈與等「無償取得」,另一方是不能主張分配的。像是上述案例中,先生繼承了公公遺產中的房子,這部分太太的確無法請求分配,但如果先生繼承的財產中包括現金,而這筆現金與婚後工作的薪資都存在同一帳戶,就有可能被視為婚後增加的資產。 那如果夫妻有一方在婚姻產生變化時,就預先惡意處分財產,「沒有婚後財產,就不用分了嗎?」對此,法律上也有防範機制,分配前5年內處分的財產,都必須追加回來計算。 像是上述的太太30歲即離開職場,雖然此後就沒有收入,但她25年來照顧孩子、伺奉婆婆,對婚姻仍有貢獻,所以離婚時可以向先生請求剩餘財產分配。假設先生資產有繼承來的1000萬,婚後共賺得5000萬元,婚後花費3000萬元,而太太資產則是0,那麼太太最多可以分得多少? 丈夫財產:1000萬(繼承財產)+5000萬(婚後賺得)-3000萬(婚後花費)=3000萬妻子資產:0夫妻財產差額:3000萬(3000萬-0) 此時,若先生無法證明1000萬屬於繼承或受贈財產時,妻子就有機會得主張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金額1500萬(3000萬÷2) 外遇不忠者,也可以要求分配財產 魏妁瑩說,家事法庭常出現許多怪奇答辯,好比「為了傳宗接代,不得不與第三者生小孩」等;有些案例甚至是妻子辛苦工作養家,先生卻好吃懶做又外遇。那麼,如果夫妻一方對於婚姻生活沒有貢獻或協力,又或者是對婚姻不忠,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分財產?答案卻是未必。 在實務上,魏妁瑩就曾遇過人夫在妻子外遇後選擇分居,他料想太太理虧不敢提離婚,所以也未對財產做特別處置。想不到夫妻倆分居達6個月之後,出軌人妻竟向法院申請「分別財產制」,要求資產較多的先生必須要分配婚後財產。 「外遇的人怎麼可以來分我的財產?」先生對此忿忿不平。但魏妁瑩坦言:「法律沒規定外遇就不能分!」 而先生提出家中有外勞,太太在家中什麼事都不必做,因此對婚姻沒貢獻。但法院判決卻駁回:「太太雖然沒做事,但有陪婆婆聊天,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能說她對家庭沒貢獻。」只能說,對於婚姻有沒有貢獻、公不公平?仍由法院認定,沒有絕對。 結婚時感情甜蜜,多數人不會對個人資產預作規劃,就算是父母有疑慮,也不好要子女在結婚前去做約定。對此,魏妁瑩只有一個建議:「結婚前的錢放在A帳戶,結婚後的錢放在B帳戶;A帳戶的錢不要動,要花就花B帳戶,千萬別融合在一起。」未來若真不幸走上分手,至少能保護婚前財產,減少分產爭議。●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急性白血病60歲後好發!三大快速索命特性,醫:不明發燒等4大病徵速就醫檢查 .台灣驚爆本土霍亂病例!她吃了「這兩樣東西」有5症狀…什麼是霍亂?一文看如何預防.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
-
2022-11-25 醫療.婦產科
全球男性精子濃度暴跌52% 醫曝:護蛋3行動盡早當爸
茂盛醫院執行長、婦產科醫師李俊逸今天說,根據國外一份針對過去40年間(1973年至2018年)報告顯示,全球男性濃度暴跌52%,精子數量也大降62%,提醒男性「護蛋3行動」,包括戒煙、避免高溫、35歲前生育,就能盡早當爸。李俊逸說明,抽菸、過胖、高溫、喝酒、熬夜、環境汙染等都是會傷害精蟲品質;臨床發現,精蟲非常敏感,只要身體狀態欠佳,檢測結果就有極大的差別,身體休養後,男性精子濃度高出7倍以上,曾有人夫提醒要改善生活作息與飲食,間隔6天精子檢測發現,精子濃度從22.4M/ml變為170.9M/ml,大幅躍增7.3倍;活動精子數從17.3M/ml變為74.3M/ml,提高4.3倍,讓這對因不孕多年的夫妻非常吃驚。李俊逸說,夫妻不孕常把箭頭指向妻子,其實並不公平,他幫婦女做試管治療失敗排除女方的因素,精子檢測發現精子形態、活動力不好,甚至是無精症,繞一大圈後才發現丈夫才是不孕的主因,建議夫妻一年未自然受孕可就醫諮詢檢查,先生也應做精子檢查,以免延遲生育時程。生殖中心黃俊嘉主任強調,判定精子優劣的檢測項目包括,精子濃度要在WHO訂定的每C.C.要有1500萬隻以上的精蟲;精蟲型態要達到數值4才算過關;精蟲活動力達40%以上算及格;包含VAP、VSL這2項指標的前進速率分別要在30、20μm/s以上才行;直線性得超過80%才算達標;擺幅的數值要在4以上,有效精蟲數量足夠,才是能讓妻子懷孕的精銳部隊。李俊逸提醒,男性護蛋不要抽煙,盡量吃原形食物,地中海型飲食值得推薦,可補充維他命C、E、鋅;最好每天睡足6至8小時;不要接觸油漆、殺蟲劑等環境荷爾蒙;不要處於高溫環境,如泡湯、烤箱或蒸氣室,也不要穿緊身內褲、牛仔褲。若怕因疾病導致精子質變,可提早凍精,保有未來生機。
-
2022-11-24 醫療.婦產科
研究:孕婦大腦變化可能是為照顧幼兒做準備
有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大腦的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有明顯變化,很可能是身體在為日後照顧新生兒做準備,專家說,這項發現可能強化「一孕笨3年」的刻板印象,但不應如此解讀這項最新研究。根據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23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msterda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發現,懷孕女性的大腦灰質容積會降低,白質的微結構也會發生改變。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何茲瑪(Elseline Hoekzema)表示,這代表懷孕期間的婦女大腦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都有選擇性的明顯變化,很可能是為了往後照護嬰幼兒而準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這項研究證實先前有關懷孕會使孕婦大腦發生變化的發現,但還未能得知大腦變化對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以及是否影響母嬰行為。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的新聞稿,成功大學心理系教授龔俊嘉認為,這項研究的最大貢獻,在於可能激起更多有興趣且有資源的研究者一起投入。他並說,此一研究有可能間接強化大眾的刻板印象,例如「一孕笨3年」或外國的「懷孕腦」(preg head)等說法。但龔俊嘉說,需要更謹慎看待這項研究結果,原因包括研究報告未標註統計的考驗力,且研究對象偏少,各個實驗組和控制組只有40名,且有完整收到懷孕前期、後期和生產後資料的只有28名。他認為需要有更多資料,甚至是跨國、跨人種研究的重複驗證。這項研究比較了40名懷孕與40名未懷孕的歐洲婦女大腦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孕婦組一共進行4次造影掃描,分成懷孕前、懷孕後期、分娩後,以及分娩後一年,但分娩後一年的受試者只含括其中28名。研究分析影像中大腦的灰質、白質結構,以及大腦中5種神經代謝物質的濃度,發現除了特定區域的灰質容積改變,大腦「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Network, DMN)的活化也會被孕期的荷爾蒙調控。預設模式網路是大腦在休息但沒有睡著的一種基礎活化狀態,作者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孕婦大腦在懷孕期出現的改變,「代表要成為母親的這個過程,改變的是大腦很基礎的活化狀態」。這個研究團隊2016年便曾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發表一篇研究,標題為「懷孕引起大腦結構長期留存的改變」,文中提到婦女大腦在懷孕期間會出現改變,而且大腦某些結構上的改變會持續2年,有些區域的容積則會在分娩後逐漸回復。最新發表的研究證實先前的發現,並進一步透過分析婦女孕期的尿液樣本,發現大腦的改變與雌激素有關,也發現產後有持續哺乳的母親,相應的大腦改變會持續較長時間。研究團隊推論,這些大腦的改變,很可能會幫助孕婦的大腦調整成適合養育嬰幼兒的狀態,包括對嬰兒哭聲很敏感,要特別注意嬰幼兒,以及因照顧幼兒而需要大幅調整生活規律等。但第一作者何茲瑪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時提到,因為研究的難度,現在只能推測這些大腦改變的目的與功能,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大腦的改變與母嬰照護行為的因果關係。何茲瑪也提到,過去曾有人指出孕婦會有「懷孕腦」,好像懷孕期間會變笨,但她認為,孕婦的大腦變化導致記憶力變差可能有相應的生理機制支持,但這份研究不是要去證明「懷孕腦」的存在,而是著重在較少研究提到的孕期大腦變化帶來的很多正面影響。
-
2022-11-20 醫療.泌尿腎臟
尿尿出現紅色是血尿嗎?醫師提醒出現這些顏色尿液要留意
尿液不只是排出身體多餘的水分而已,健康狀態也能從尿液顏色略知一二。醫師建議民眾解尿後,可多留意幾眼,觀察尿液的顏色、氣味、泡泡等,可初步了解身體狀況。正常的尿液狀態屏東基督教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謝晉文說,腎臟主要功能是從血液中排除毒素和身體代謝後所產生的廢物,因此尿液是由身體多餘的液體、鹽分、尿素、尿酸和其他代謝廢物組成;顏色來自尿膽素外,還受食物中所含色素、水分不足、服用藥物或罹病等因素影響。謝晉文說,一般而言,正常尿液顏色接近淺黃色,若是飲水較多,或喝茶、咖啡等利尿飲品之後,尿量增多,會使顏色較清淡甚至無色透明。另外,運動出汗後若未補充水分,尿量減少會使顏色變深。尿尿的顏色密碼● 鮮黃色或橘色飲食因素:食物中天然色素如維生素B群,會使尿液呈亮黃綠色。攝取較多β-胡蘿蔔素(胡蘿蔔、地瓜等)與維生素 C(柑橘類植物、番茄、草莓、綠花椰菜),會呈深黃或橘色。疾病因素:可能代表身體正在缺水、脫水甚至中暑;過深的顏色也可能是肝、膽出現問題,會讓尿液呈深黃或橘色。● 粉紅色或暗紅色飲食因素:可回想是否有吃色素糖果、火龍果、甜菜、黑莓等色素較高食物,排除食物因素後,就要考慮血尿。疾病因素:血尿的原因包括尿路感染、腎絲球腎炎及癌症,例如腎臟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等。此外,藥物也可能使尿液偏紅,例如化療藥、瀉藥、治療肺結核用藥等。● 藍、綠或紫色有可能是藥物、腎臟和膀胱功能檢測所使用的染色劑或食物顏色所致。細菌感染也可能使尿液顏色出現綠、紫色或藍色,例如插尿管族群常出現的紫色尿袋症候群,就是因為尿袋中的細菌產生紫色的代謝物質。● 灰色或暗灰色通常是食物的影響及尿液中含少部分血液,或女性懷孕期間因白帶增加等,都會使尿液呈灰色。如果加上在排尿時身體有疼痛感及頻尿狀況,要小心可能是膀胱感染、尿道感染或腎結石。● 混濁或乳白色可能代表沉積物變多,可能是體內含有過多鈣和磷酸鹽(例如肉吃太多),輕微脫水,或是膿尿所致。舉凡生殖泌尿系統感染,都可能引起膿尿,例如陰道感染、膀胱炎、淋病或披衣菌感染等。反之,如果水喝不多,尿液卻一直是透明狀態,且合併尿量變多及頻尿,應就醫檢查是否有尿崩症或腎功能問題。Q:尿液聞起來有水果味,可能有糖尿病?剛排出的尿液通常沒有味道,但若尿液存放一段時間後,細菌會將尿素分解並產生臭味。另外,某些食物及某些藥丸外層化學物質,也可能會改變尿液的味道。若尿液有臭味,表示身體可能有狀況,如尿道感染、第2型糖尿病、膀胱炎、新陳代謝或肝系統疾病等;若聞來像氨(俗稱阿摩尼亞),可能是脫水(要記得補充水分)或肝病所引起;若出現惡臭,可能和尿道感染或性傳染病有關。如果常跑廁所,且尿液聞起來有水果味,可能有第2型糖尿病;另孕婦體內的荷爾蒙也會改變尿液味道,且孕婦有較高風險發生尿道感染,都會導致尿味濃重。Q:尿尿有泡泡就是蛋白尿?正常情況下,尿液因含有雜質而導致些許泡泡出現,特別是距離馬桶較遠、小便較急較快或男性尿道殘留精液,都會讓小便出現泡泡,屬常見現象,不一定代表身體出現狀況。但若泡泡過多且3分鐘不散,或馬通沖水後仍出現泡泡,可能是蛋白尿。蛋白尿原因很多,包括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原發腎絲球腎炎或細菌感染等。據統計,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約占總人口十分之一,潛在慢性腎臟病患的初期表現就是蛋白尿,目前高血壓、糖尿患者人數日益增加,若蛋白尿持續出現一段時間,需就醫檢查腎功能和是否有慢性疾病。Q:馬桶邊出現螞蟻,代表尿糖?若小便後沒多久,馬桶邊出現不少螞蟻,在血糖偏高情況下,有可能出現尿糖並引來螞蟻,但也可能是螞蟻正剛好路過尋找食物或水源,以螞蟻來看血糖並不精準,需要就醫進一步檢查。
-
2022-11-16 醫療.懷孕育兒
試管嬰兒取卵數越多不一定好!醫籲應破除3大迷思
35歲的A小姐急欲求子,聽聞小姑透過試管嬰兒順利產下雙胞胎,便積極討教秘訣,卻不顧醫師建議自行拉高「KPI」標準,像是取卵數量、要求醫師增加藥物劑量等,醫師提醒,取卵數多不代表成功率高,應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療程,勿過度參考他人經驗。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表示,國健署去年7月擴大不孕症補助,上路1年統計發現,未滿45歲參與療程的婦女明顯增加,較前1年同期成長6成,但卻常見婦女出現3大迷思,包括「AMH值焦慮」、「取卵數迷思」、「隱忍身體不適」。「AMH值」為抗穆勒氏管賀爾蒙,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可顯示女性卵巢卵子「庫存量」。陳美州表示,AMH值不可逆,隨年齡增加,數值只會愈來愈低,的確是生殖醫學重要評估指標,但數值低不代表生育功能不佳,「重點是,取好卵優於取多卵」。不少婦女為提升「命中率」,希望透過誘導刺激增加排卵,但國內外研究發現,取卵數大於15顆時,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機率也上升,超過20顆後新鮮胚胎活產率反而下降,最新研究指出,最佳取卵數落在8至14顆左右,能產出試管嬰兒需2顆以上「好」胚胎。國內一份不孕症家庭調查顯示,有5成接受治療的人,在治療期間曾出現身體不適、情緒起伏。陳美州表示,用藥刺激排卵可能出現體溫過高、腹脹腹痛、頭暈嘔吐等症狀,若劑量過高恐過度刺激,造成卵巢、子宮嚴重不舒服,這些症狀都可能讓女性害怕而不敢再進行療程。台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蔡永杰提醒,用藥後若雌激素過高,會造成子宮內膜細胞凋亡、影響胚胎著床率,嚴重副作用OHSS恐引起血管栓塞、休克、甚至卵巢破裂,不過國內發生率不到3%,但療程所產生的不適不應忽略,應反應給主治醫師,療程安全及舒適都十分重要。蔡永杰表示,生殖醫學治療著重「個人化治療」,醫師開立排卵藥物前,會依照年齡、體重、AMH值、AFC(濾泡數)、FSH(濾泡促進激素)、濾泡成熟度等做評估,建議民眾掌握「樂孕ABC三原則」,包括適當取卵數、適當身體反應、個人化治療,才是成功懷孕的關鍵。
-
2022-11-16 醫療.懷孕育兒
被孕婦大量黑血噴臉!施景中替胎盤早期剝離婦開刀,憂胎兒不保竟撐過來
懷孕意味著即將會有新生命到來,是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不過,對於準媽咪來說,孕期40週是條艱辛且漫長的路,不僅孕期會有生活上的諸多不便與身體不適,每一次的生產過程都是在生死邊緣交戰,非常的辛苦且危險。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臉書分享最近遇到的情況:近日有一名嚴重胎盤早期剝離的孕婦,緊急開刀時子宮內的積血壓力太高,黑血如同挖破石油管線般噴出,嚇壞在場的所有人,所幸小寶寶平安生出來,馬上放聲大哭。「天佑!」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11/15在臉書發文表示,昨天(14日)早上安排了一台刀,沒想到另兩個安胎孕婦都半夜多量出血、兩個胎兒也輪流心跳減速。清早值班醫師與我報告,確定了這兩個孕婦都需要加刀,於是安排了刀序。但在第一台刀要送進去前,總醫師急忙打給我,刀序排第二的孕婦胎兒心跳狀況比較緊急,於是我又把第二台刀調成第一台。她送進刀房,血又流了一大灘在地上。原來的第一台刀變成第二台,下刀後我去看這位產婦,覺得面容有異,緊急麻醉開下去,結果是嚴重胎盤早期剝離,手術刀一劃下去,子宮內的積血壓力太高,像噴泉一樣噴到一旁幫忙的女醫師臉上。而這不是一般常見的血水,是接近原汁的黑血,源源不絕流出,好像挖破的高壓石油管線。施景中心想,這下慘了,以前碰到類似狀況,小孩出生都是蒼白軟癱,有的沒多久就當小天使了,沒想到這個寶寶生出來後,馬上放聲大哭。連後來娩出的胎盤都爛爛的,真的不知道這寶寶怎麼有辦法撐過來?下班後施景中去探望,孕婦狀況不錯,小孩在ICU照顧,也沒有大問題。母親說:「這是老天特別照顧生下來的小孩。」我點頭表示認同,難怪以前有人名字要取「天佑」、「天保」、「天賜」等等。施景中感慨表示,相對於老天(或大自然的力量),我們醫師的角色真的太渺小了。而有民眾好奇這張照片怎麼來的?手術的過程中都會有人負責照相嗎?在這麼緊急的狀況下怎麼還會有人力空出手來照相?對此,施景中特別解釋,大家手上都有手機隨時聯絡重要事情,那張罕見的重度胎盤早期剝離照片是用手機拍的,也因具教育意義,有經孕婦同意分享,並已經過特殊處理,照片中還有血滴凝集在空中的畫面。假若當初先幫她開刀會不會比較好呢?這個答案只有天知道。說不定第一台刀延後開,結果產婦變大出血休克、或寶寶出生要急救...無論如何,目前昨天(14日)早上所有寶寶都很好。感謝老天幫忙。網友看完醫師的貼文,紛紛留言表示感謝,謝謝醫師與媽媽的辛勞。「感謝醫生的努力,感謝媽媽和寶寶的堅持,每一個生命的到來是如此的不易,也如此的美好!」、「感謝醫學不斷進步與發達,讓很多孩子得以有來到父母身邊的機會。」、「每每看到與死神拔河的媽媽與醫護,真的覺得大家都很偉大。」、「雖然過程太過顯險,但最後一切都很美好,天佑偉大搶救的所有醫護人員,新生希望 ,天佑媽媽及寶貝天使的努力,希望新生,美好的新生命起啓了。」胎盤早期剝離是什麼?基隆市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胎盤會於胎兒出生後才會從子宮內壁剝離,而胎盤早期剝離,顧名思義為胎兒尚未出生時,胎盤就提早全部或部分剝離下來,因此,胎兒血流供應中斷,導致缺氧而死亡,發生率雖只有約0.5%至1.5%,不過一旦發生卻是相當危險。胎盤早期剝離通常於妊娠20週後至分娩前發生,發生時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胎動減少、劇烈宮縮以及可能伴隨陰道出血,除了胎兒危險之外,孕婦甚至可能因大量出血,進而引起凝血機制耗損,危險性更是不容小覷,因此胎盤早期剝離是產科中相當緊急的重症,需要立即給醫生診斷及處置。如何預防胎盤早期剝離?很可惜的是,以目前的醫學環境並沒有任何方式可全面性的預防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不過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機率。比起婦產科醫生,身為腹中胎兒的媽媽最能隨時隨地感受到寶寶的生命力,尤其仔細觀察胎動狀況更是每個孕婦都須做的功課。不過胎動頻率因人而異,無法制定出一個胎動頻率的標準,然而孕婦依舊可以大致找出胎兒的胎動習慣及規律,例如胎兒在某個時段活動力會特別的強,那麼媽媽可以固定在這個時間點觀察寶寶是否與平日不同,不管是明顯過於頻繁、費時或是減少,都需提高警覺心,必要時須趕緊就醫診斷,否則等到毫無胎動、強烈宮縮甚至大量出血時,就已無法挽回了。誰是胎盤早期剝離危險群?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包括孕期時腹部遭受撞擊、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高齡產婦、抽菸喝酒習慣、前胎已有胎盤早期剝離症狀的孕婦以及子宮異常的孕婦等,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症狀的可能性都較大。
-
2022-11-15 醫療.泌尿腎臟
10歲童驗出蛋白尿需要治療嗎?醫授如何判斷是否該就醫關鍵
嘉義地區10歲陳姓男童在尿液篩檢時,發現有「蛋白尿」,急得就醫尋求協助,部立嘉義醫院腎臟科醫師黃啟禎進一步檢驗,卻呈現正常;黃啟禎指出,有激烈運動、發燒、懷孕等都可能出現蛋白尿,只是暫時性或輕微的腎臟異常,若常見泡泡尿症狀,恐代表罹患某種腎臟病,應進一步檢查。據了解,這名男童進行基本檢查,發現尿液試紙的「蛋白尿」呈現陽性,父母得知後趕緊帶去部立嘉義醫院,不過再進行驗尿,數值呈現正常,醫師評估無需後續治療。部立嘉義醫院解釋,正常健康的人每天會排泄微量的蛋白到尿中,若一天尿中排出總量超過150毫克以上的蛋白,就稱為有「蛋白尿」。黃啟禎指出,造成蛋白尿原因很多,有良性蛋白尿(又稱暫時性或機能性),當患者有激烈運動、發燒、懷孕等情況,或很多學童運動量大、飲水量不足,及嗜食肉類,容易引起短暫性的蛋白尿;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年輕人常有的姿勢性蛋白尿,都不會造成慢性腎臟病。黃啟禎也說,病理性蛋白尿,恐是腎臟本身引起的,稱原發性腎絲球腎炎;或身體其他疾病例如狼瘡性腎病變、糖尿病腎病變所引起的,稱為繼發性腎絲球腎炎,就會有持續性的蛋白尿發生,嚴重會導致腎功能惡化的危險性。黃啟禎解說,普遍檢查使用「試紙檢驗法」,只需要一泡尿,能「0」、「+」、「++」、「+++」代表有無蛋白質及嚴重程度,但無法得知1天的蛋白質排泄量,比較精確檢測方法,是收集一整天的小便,測量其中蛋白排泄總量來定量,但是過於繁瑣,所以目前都利用「尿液中的蛋白質與肌酸酐的比值(UPCR)」來估計24小時的尿蛋白量,這個只要用單一次小便檢查,比較方便。黃啟禎提醒,發現蛋白尿可能代表罹患某種嚴重腎臟病,也可能只是一種暫時性或輕微的腎臟異常,若持續蛋白尿,建議先就醫做進一步的追蹤,把握治療先機。
-
2022-11-14 醫聲.醫聲要聞
開卷有醫|西進大陸、遠征中東 前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打開台灣醫療能見度
台灣各類服務業當中,「醫療產業」發展穩健,而且人才濟濟,從台灣醫療產業的表現,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之際,台灣因為醫療公衛水準高,免受嚴重流行疾病之擾,醫療服務業被政府列為往外拓展台灣服務業的核心重點,名副其實。不過,醫療服務產業由於本質上具有「非營利、懸壺濟世」的使命,有別於一般服務業,二〇一〇年以前,台灣的國際醫療行銷通路有限,國內各部會的資源亦尚未整合。 「礙於預算有限,貿協盡全力地用最少的錢做最大的事。」曾任貿協服務業推廣中心主任、現任產覽暨會議公會秘書長的張正芬回憶,那些年為了行銷與宣傳台灣醫療服務的優勢,王志剛帶頭示範「處處皆可置入」的行銷功夫,只要有演講或致詞場合,他都不忘宣傳台灣醫療服務的優點、鼓吹台灣觀光醫療行程的特色。 ECFA助跑 台灣醫療服務業搶進中國大陸王志剛二〇〇八年七月才就任,當年十月貿協與國泰金控子公司國泰人壽合作推動「兩岸觀光健檢考察團」,國泰金控透過集團資源整合,邀請國泰在大陸地區的高階科技企業保戶及東方航空集團、上海知名醫院代表等共十七人,來台體驗七天六夜的健檢、觀光行程。這個「首發團」開啟兩岸間高端醫療觀光旅遊的風潮,貿協服務業推廣中心規畫此活動的思維是,壽險公司招待企業保戶來台獎勵旅遊,企業保戶可以一來再來,人數和次數不受限制,商機不可小覷。國泰金也能透過與貿協合作的指標團,推廣國泰醫院健檢服務、創造未來兩岸合作商機,並促進國泰在大陸的品牌知名度。大陸「錫安醫療健康管理中心」是另一著名案例。貿協在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底籌組醫療訪問團拜會廣州台商協會,促成引介新光、國泰、長庚、榮總、高醫、萬芳、彰基、童綜合、阮綜合、秀傳、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及利欣美容診所等十八家國內大型醫療院所與該中心簽約合作,並與大陸中山等三家醫院、世界抗衰老協會、達安基因策略聯盟等機構合作,成為貿協首例成功輔導的大陸醫療轉介平台。 台灣的醫療服務業能夠加速前進中國大陸,與ECFA的簽署息息相關。當時正值兩岸打開貿易壁壘的歷史時刻,二〇〇八年台灣經歷二次政黨輪替,工商界刊登大幅廣告,要求執政黨政府和對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免「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二〇一〇年將完成降稅,會對台灣出口產生排擠效果,不利台灣經濟發展。馬政府順應民意並向大陸表達諮商意願,而在雙方已陸續簽署多項合作協議的前提之下,中國大陸也善意回應,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終於在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九日簽署,並在立法院通過後,九月十二日生效實施。ECFA簽訂後,台灣醫療服務業在中國大陸享有超WTO待遇 ,台灣業者可以在台商人數較多的五個省市設立獨資醫院;另外,中國大陸居民所得快速增加,消費能力穩定成長,在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台灣的醫療服務業有更多機會針對中國大陸的高所得族群,發展醫療觀光市場。 名品展拉近台灣醫療服務與大陸民眾的距離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台灣開放陸客自由行,同年的六月九日貿協服務業推廣中心就在瀋陽台灣名品展規畫「台灣觀光醫療形象館」,共有包括長虹、敏盛、華肝基因、安法、大學眼科、哈佛健檢及雄獅等十二家台灣醫療服務廠商與觀光旅遊業者參展,這是台灣觀光醫療首度以形象館方式在台灣名品展試水溫。 當年醫療廠商看準未來陸客自由行商機,例如康聯推出「如同到五星級飯店渡假的高階健檢」、「沒有藥水味、只有咖啡香」;哈佛也以健檢第一品牌的概念行銷大陸市場,醫美廠商爭取大陸市場觀光醫療商機,鎖定大陸商務客,預期這一中高端族群的醫療觀光團,在台灣的消費支出,遠超出一般陸客觀光旅遊支出的一.五倍以上。 由於迴響熱烈,台灣醫療服務專區「健康美麗形象館」自此成為貿協在大陸辦理名品展的亮點之一,王志剛在每場名品展的開幕致詞中,也都特別提及台灣的醫療服務,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拉近大陸民眾與台灣醫療服務的距離。例如二〇一二年青島台灣名品展上,分成美容生技區、健康醫美形象區,在「美容生技區」裡,台灣廠商邀請山東青島參觀民眾體驗面膜、膚質檢測,試喝含玻尿酸有美容效果的飲品,甚至現場使用按摩器,擦用按摩霜,吸引大批民眾嘗試,展覽尚未結束,產品已銷售一空,北京、上海等百貨公司爭相想引進櫃位,也有不少當地企業想經銷這些保健及美容商品。在「健康醫美形象區」,貿協以健康美麗精品體驗館方式呈現,館中有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二〇一二年的巧心展示,如今回頭看,都還是很吸引人的健康醫美體驗。參觀民眾站上「人體組成分析儀」,輸入身高、體重、年齡,兩分鐘就可以拿到彩色的人體健康分析報告,還有現場體驗玻尿酸保濕導入、水感膠原動力光再生、恢復水嫩亮白無瑕的肌膚,活力氧、動力光及神奇的電波拉皮機,可讓鬆弛老化肌膚,立刻恢復緊緻及光彩。這些健檢、醫美業者都還搭配到花蓮、台北觀光的套組,準備健康樂活行程、體驗台灣各地名產,吸引青島民眾。醫療科技方面,設有App互動專區,即利用平板電腦結合醫院及景點,可模擬身歷其境暢遊台灣北、中、南及東部各地;另在舞台區,還有護士教導瘦身操,或者做拼拼樂等互動遊戲。當時青島健康醫美形象館每天都人潮滿滿,大排長龍,體驗健檢或醫美後,不少民眾向現場參展業者及單位諮詢,展現參與台灣健康美麗行程的高度興趣;還有人搭二小時的車,就為了參觀體驗,因為早就聽說台灣的醫療技術及品質、服務都好,而且還可到寶島遊覽,有人聽王志剛開幕致詞介紹健康醫美形象館,談到要做醫美就要做成中華兒女的樣子,還回應王志剛的「召喚」,醫美錢給自己人,別給韓國人賺走。 根據貿協統計的資料,二〇一三年上半年大陸就有近八萬人赴台接受觀光醫療服務。二〇一三年九月南京台灣名品展期間,當地媒體「中國江蘇網」報導指出台灣擁有世界級的醫療美容技術水準,與歐美國家同步,對台灣名品展中的台灣健康醫美館的評論是,「在展示先進技術和體驗健康檢查方面下足功夫。」媒體提到南京民眾關心到台灣醫療觀光的價格,張正芬代表貿協受訪時說,「一般性的疾病診療費用,大約是大陸方面的三分之一。」在治療之前,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也都要進行保證書的簽署,一旦發生問題,可通過當地辦事處、大陸海協會、台灣海基會來解決爭端。 除了健檢和醫美,二〇一三年舉辦的一系列名品展,更力邀台灣名醫到現場,設置醫師諮詢區,和參觀群眾進行交流。二〇一三年北京名品展邀請了台大、長庚、台安及敏盛等四家台灣頂尖醫院的六位專科醫師進駐,包括眼科、心臟科、整形外科、皮膚科及微整形等,展覽期間每天提供民眾免費的專業諮詢。展期最後一天,有一位特別從外省市搭飛機趕到展館的民眾,慕名找上當時駐館的台大醫院簡雄飛醫師,想要修補之前在大陸整型整壞的部分;諮詢後也敲定次年安排於台大醫院手術。台安醫院在產後護理及孕產婦照護領域有豐富經驗,也在北京名品展期間接觸到大陸淘樂思教育管理集團的子公司禦貝,洽談後發現一胎化解禁後,中國大陸育嬰服務市場值得深耕,雙方於是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管理技術交流,提供大陸孕婦及嬰兒更安心、全面的照護。這一年北京名品展還有一場溫馨的「台灣醫療打造健康美麗人生」見證記者會,吸引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社、海峽衛視、東南衛視、廈門衛視等超過三十家媒體的踴躍報導。記者會主角是一名來自北京的郭媽媽,當時北京醫院告訴懷孕已二十周的她,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其肚子裡的寶寶患有先天性唇顎裂,存活率不高,照顧十分不易,建議不要將孩子生下來。她另外又去北京協和醫院看診,醫師表示,這種情況是可以被修補的。於是郭媽媽不放棄希望,透過網路,得知台灣長庚醫院的陳國鼎醫師是這方面的權威,因此毅然決然將小孩帶到台灣接受手術、過程順利,翻轉了郭小弟的命運,使其健康快樂成長。「我認為我的決定非常正確!」郭媽媽在記者會中和大家分享台灣醫療團隊對待病患如家人般呵護,「從入院前聯絡、安排、檢查與治療過程,一直到手術後的一年時間中,醫療團隊的照護與關心沒有停過」,話語裡充滿感謝。 在國際舞台宣傳台灣醫療服務配合政府積極推動醫療服務國際化及產業化,外貿協會也利用各項管道,推廣台灣優質的醫療服務。在海外的考察團部分,前往韓國、泰國、緬甸、蒙古等地,幫醫療相關業者先做好評估和準備。二〇一二年倫敦奧運期間,貿協與英國BBC網站進行網路媒體行銷,讓台灣的健檢醫美能夠快速的讓國外消費者看到,並且持續邀請國際媒體來台體驗與報導。同時,在國外機場刊登觀光醫療燈箱廣告,北京首都、上海浦東等,以及在桃園中正機場華航貴賓室安排數位看板,並與華航合作,在十萬張的登機證背面刊登「健康美麗台灣行」的廣告,就是要將台灣最具特色的醫療服務推廣出去,向廣大的中國大陸居民「發聲」,吸引陸客來台體驗醫療服務以及安排觀光行程。順應陸客消費習慣,貿協鎖定中國銀聯卡,在其宣傳摺頁「台北地圖」上刊登廣告宣傳台灣醫療服務,成功推出「台灣醫療旅遊App平台」,在iOS與Android系統均可以瀏覽。 外貿協會另在四個國內機場負責營運五個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分別是台北松山機場、桃園第一及第二航廈、台中清泉崗及高雄小港機場,提供搭機旅客國內醫療服務資訊及協助,從二〇一三年啟用到二〇一六年階段性任務結束營運,服務業推廣中心統計,期間服務全球各國人數達三十五.九萬人次,推薦提供醫療服務的業者有六十三家。除了大陸市場,貿協也努力在東南亞、穆斯林市場尋找台灣醫療服務發展的可能性,例如組東南亞醫療拓銷團,宣導台灣在重症治療的成功案例,以協助行銷台灣醫療品牌。二〇一二年林口長庚醫院參加貿協舉辦的海外推廣活動,初期在海外辦病友會,邀請曾到長庚醫院治癒的當地病友現身說法,分享來台成功治病經驗,以鼓勵當地病患來台就醫。二〇一三年到林口長庚醫院就醫的國際病患即呈現百分之百成長、二〇一四年更是一五一%的年成長。王志剛任內創設的台灣醫療服務業國際化的模式,後繼者發揚光大,二〇一五年後,貿協同仁協助林口長庚醫院針對不同目標市場採取不同的行銷規畫,例如在杜拜採醫療論壇,將台灣長庚特色醫療介紹給當地醫師,開發當地醫護人員來台代訓方式,或者由當地醫師轉介重症病患到林口長庚就醫的國際醫療商機。對東南亞地區,則是健康諮詢及洽覓醫療轉介合作夥伴,開發國際病患來台就醫。 人道救援 台灣醫療守護健康無國界令王志剛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越南阮氏的案例。二〇一一年十一月,越南最大外文媒體《VN Express》報導越南中部有位Nguyen Thi Ngoc Mai (阮氏玉梅)患有嚴重早衰症,長年受罕見疾病所苦的她,已經有生命威脅。二〇一二年初在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商務組,以及貿協台灣貿易中心駐胡志明市辦事處、台商來億集團、健橋公司與長榮航空等單位協助下,這位實際年齡只有二十七歲,但外表看來猶如七十多歲老婦、罹患「成年型早老症」的越南病患阮氏玉梅跨海來台就醫,阮氏是由弟弟陪伴來台,當貿協與醫療團隊前往接機時,看到的景像,竟像是弟弟陪同媽媽來台就醫。 在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這位知名整型外科醫師的巧手下,阮氏在台灣終於獲得重生,二〇一二年五月治癒後返國。王志剛認為,這個國際醫療案例,已成功讓台灣醫療走向世界,台灣醫界本著人道救援的精神救助病患,已樹立令人尊敬的典範。經濟部非常認同王志剛的觀點,委託貿協於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及五月十六日分別在台北、越南胡志明市舉行兩場國際記者會,希望讓國際人士了解台灣優質的健康照護環境,也可開發國際病患來台治病的醫療服務商機,藉此成功建立台灣健康產業品牌及知名度。阮氏玉梅十歲就發病,來台醫治前,因為沒錢就醫只能吃當地草藥,她在記者會上現身,並說,「我有兩個生日,一個是我出生的生日,一個是我來到台灣的那天,台灣讓我的生命重新燃起希望!」張正芬說,貿協長期推動台灣觀光醫療,但是罕見疾病、急重症的治療,也是貿協努力的目標,這些罕病和急重症的治療,可以證明台灣醫術已超越國際水準,人道救援的國際醫療案例也成功為台灣醫療走向世界的最佳典範,讓貿協更有繼續推廣台灣優質國際醫療服務的動力。 王志剛在貿協董事長任內,醫療服務轉介平台觸角甚至也伸向中東地區。二〇一四年二月,貿協與衛福部合作,由衛福部長邱文達帶領台灣近四十名醫療院所代表,遠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傳推廣我國優質醫療服務,透過貿協在杜拜的台灣貿易中心穿針引線,規畫成立我國在中東地區的第一個醫療轉介平台,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三日,在貿協的見證下,杜拜Zebeel集團與國泰、振興、長庚、中榮與敏感醫院等五家台灣醫療機構簽訂合作意向書,台灣與中東地區的醫療轉介平台正式落實,首發中東醫療團也來台,當日並有三位阿拉伯民眾來台體驗健檢服務。時任貿協副秘書長的葉明水強調首發中東醫療團來台甚具指標性,中東地區因醫師及護理人員短缺、慢性病人口大幅成長,對優質醫療服務需求很高,在此之前,中東人士習慣到歐、美、韓國及泰國等地區治療疾病,相信此次首發團,可感受台灣高品質的醫療技術與服務,而透過口碑行銷,有助更多中東人士來台使用我國優質醫療服務。※ 本文摘自《跨越—王志剛白首話當年產官學生涯》,時報文學出版。 《跨越—王志剛白首話當年產官學生涯》作者:王志剛口述、曾桂香撰文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2/10/14
-
2022-11-12 癌症.乳癌
類似長新冠腦霧易健忘的化療腦! 乳癌患者每3人就有1人
疲勞、憂鬱、腦霧、胸悶症狀,卻不是長新冠的後遺症,乳癌康復者長期後遺症也類似長新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有這類困擾。今年乳癌防治基金會25周年大型病友會活動,現場聚集超過300人,並邀請知名藝人朱芯儀擔任主持人,她大方分享從確診乳癌至今的心路歷程。「有人稱他們是倖存者,但我更傾向稱他們為乳癌康復者」,張金堅說,台灣一年新診斷超過1.4萬人,近年5年存活超過85%,以此估計,台灣目前約有30萬乳癌康復者,因接下來隨存活期延長,面對的問題也可能大不相同,基金會將康復者照護協助列為重點之一,畢竟除對抗癌細胞,「活得快不快樂」「有沒有幸福感」也非常重要。今年基金會蒐集病友問題發現,有別於早年病友問題多聚焦治療藥物與成效,這次不少病友關注「癌後生活」,除了治療完後自覺比以前健忘、容易疲勞、失眠等身心問題,癌症對親密關係、生育議題的影響,也頗受關注。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為例,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有人把這個稱作化療腦,患者自覺記憶力變差、專注力變差、甚至有認知障礙等,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自己有這類困擾」。另外,治療還可能引發長期心血管問題、骨骼健康、淋巴水腫等問題,疲勞、頭痛也不少見。至於,患者也關心癌症心理負擔引發睡眠障礙、外型改變影響伴侶關係,甚或處於生育年齡的年輕乳癌患者何時能懷孕?張金堅說,因治療癌症錯過生育年齡、難有「子」望該怎麼辦,都是不少乳癌康復者面臨的問題。這些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亟需被關注。張金堅說,乳癌病友癌後面臨性生活改變、生育問題等,過去有些病友會羞於啟齒;但這些問題一樣可向醫療團隊尋求協助。先前有一名確診時已經是三期的患者,不僅抗癌成功,在治療後還接連生了兩個小孩,基金會也補助部分費用,讓她帶著孩子出國圓夢。朱芯儀在病友分享,得知罹患乳癌後,從一開始震驚到化療後的皮膚、腸胃、掉頭髮等副作用,以及長達18小時的乳房全切以及重建手術。至於癌後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有沒有改變?朱芯儀說,術後真的有很多改變,更珍惜自己的身體,更疼惜三個寶貝孩子,至於老公則是「變得更體貼」。「癌細胞在我身上是挑錯人、算癌細胞運氣不好,我一定把你趕走」。今年病友活動除了比照往年公布「讓愛飛翔」病友補助人選,頒發優秀論文獎,同時也表揚乳癌領域傑出研究者。今年得獎者是連續多年致力乳房醫學會相關事務推動的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曾令民教授。張金堅說,當患者確診為乳癌後,臨床醫師依據期別、腫瘤特性以及保險預算等,從化療、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物,以及本次病友會專題演講分享抗體藥物複合物(ADC)、小分子藥物以及生物相似藥等最新資訊,為患者量身定制、精準治療。張金堅說,乳癌康復者除於後續回診追蹤時,應針對復發與否及癌症治療可能造成的長期後遺症持續照護監測外,包括良好的體重控制、適度的運動,其實也有助降低復發以及長期後遺症。至於若因為身體形象改變等面臨性生活、生育問題等,一樣可向團隊尋求協助、一起克服,別讓後遺症拖垮癌後人生。
-
2022-11-09 醫療.心臟血管
久站罹下肢靜脈曲張,一覺醒來床上都是血!醫:避免靜脈過度負荷,預防勝於治療
1名45歲廚師,常常一站就是4、5個小時,下肢靜脈曲張已有兩年多,皮膚出現潰瘍導致傷口斷斷續續有出血情況,因工作忙碌未積極治療,近日一早醒來發現滿床都是血,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是因為靜脈曲張嚴重,導致皮膚潰瘍,傷口久久不能癒合,且因病變靜脈受損又缺乏皮膚保護,造成血流不止。病患後來接受微創靜脈曲張雷射手術合併硬化劑治療,經過3個月的觀察,症狀大幅改善、也不再出血了。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鄭詩璁說,許多人是因工作性質或生活習慣而久坐久站,或因循環不良、先天性瓣膜功能不全,使得腿部血液不易回流到心臟,進而淤積在腿部靜脈中,形成長期靜脈高壓,傷害瓣膜功能而發生靜脈曲張。臨床上,除了上述原因,懷孕、肥胖、長期搬運重物等也都是致病因子,且較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靜脈曲張初期難察覺他說,靜脈曲張初期可能難察覺,有些病患會出現下肢沉重腿酸,有些則是外觀出現泛紅網狀靜脈擴張的蜘蛛網狀血管,或是藍色、紅色的微血管擴張,但沒有任何明顯症狀。病患常在血管呈現蚯蚓狀,出現腫脹、痠麻、抽筋、水腫等症狀,才來就醫,此時靜脈功能已經受損不堪負荷,若持續放任,除了會引發潰瘍,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肺栓塞、深層靜脈栓塞、蜂窩性組織炎等致命併發症。生活習慣調整助治療改善目前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包括生活習慣調整,如避免久站或久坐、睡眠時將腿墊高、減重、壓迫療法(如穿著彈性襪)或藥物等非侵襲性治療。若病情較嚴重則採用外科手術或微創治療為主,並依病患情況搭配硬化劑療法或醫療彈性襪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微創血管雷射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的好處,是不需住院且安全性高,隔日即可恢復工作,全程在超音波及導管機導引下,除可精準處理病灶血管外,更可大幅減少疼痛且治療效果更佳。避免靜脈過度負荷,預防勝於治療鄭詩璁說,靜脈曲張是靜脈功能結構損傷後的結果,因為人體無法自我修復瓣膜,因此避免發生靜脈曲張的重點是預防勝於治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避免靜脈過度負荷,並應適度適時抬腿休息。另一個方式,則是穿醫療級彈性襪預防保養。
-
2022-11-06 焦點.焦點
新創疫苗突破!歐盟核准RSV單劑預防性抗體療法 適用全嬰幼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今年秋冬捲土重來,國內已有嬰幼兒還同時感染腺病毒、副流感引發重症住院,死亡風險大升。外電報導,歐盟委員會4日通過第一個適用所有嬰幼兒的RSV長效單株抗體Beyfortus,只要施打一次即具有約五個月的保護力,可以在整個RSV流行季節預防感染的抗體療法,由法國藥廠賽諾菲與阿斯特捷利康共同開發,這項突破在預防性新創疫苗是一大里程碑。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歐盟委員會4日核准Beyfortus(nirsevimab)在新生兒與嬰兒上的RSV呼吸道融合病毒。這也是目前唯一適用於所有嬰兒的單劑式長效單株抗體,對象包括全嬰兒族群: 足月、早產、或合併有有特殊健康狀況/臨床脆弱族群的嬰兒,補足全世界在預防 RSV 感染疾病的缺口。外電報導中指出,歐盟委會員是基於Beyfortus 臨床開發計畫結果,包括二b期、2/3 期 MEDLEY與大型三期 MELODY臨床試驗,且遵循歐洲藥品管理局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 (CHMP))建議,在 MELODY 和 2b 期試驗中,Beyfortus 達標有效降低由 RSV 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發生率/medically attended LRTI(在 RSV 季節與單劑量安慰劑相比)。在安全性的部分,Beyfortus與安慰劑相似。 Beyfortus 在 2/3 期 MEDLEY 試驗中也證明了與palivizumab單株抗體抗相當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賽諾菲疫苗執行副總裁指出,「今日是 RSV 預防別具有意義的一天。Beyfortus 日後推出,將提供父母親在RSV季節流行時對嬰兒的保護作用。」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流感、新冠肺炎感染,症狀哪裡不一樣?元氣網綜合整理了RSV從症狀、治療選擇,讓家有嬰幼兒的父母親、長者一次看懂,及早辨識症狀,送醫治療。●RSV:屬於下呼吸道感染,潛伏期約2到8天,症狀很像一般感冒,咳嗽、發燒、流鼻涕,常出現痰很多、咳嗽厲害,呼吸不順暢發出「咻咻」聲。RSV最令人擔心的是,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只需兩、三天,便可能從發燒發展為嚴重的呼吸窘迫,進而演變成肺炎或支氣管炎。RSV感染的孩子康復後也易留下「氣喘」的長期後遺症。●流感:易高燒、有較明顯的全身性症狀。例如腸胃道不適、肌肉痠痛。●新冠肺炎:依照病毒株特性不同,難以用症狀分辨。民眾可透過快篩或至醫療院所篩檢,及時正確診斷。嬰幼兒感染RSV怎麼辦?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因,其中對嬰幼兒威脅最明顯。台灣每年(疫情前)約有1000個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9成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而最近秋冬季節至,「免疫負債」現象反撲,九月起門診大量出現RSV病患。醫界提醒,長者或幼兒如同時感染新冠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死亡率恐提高6到8倍。衛福部資料顯示,目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沒有治療藥物,僅能事先使用對抗F蛋白質的單株抗體(Palivizumab)預防,且必須固定每個月服用一次,在藥物價格或時間療程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雖然RSV目前沒有疫苗,不過健保已放寬到出生時懷孕周數未滿33周的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疾病、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先天性心臟病孩童,可以接種單株抗體(Palivizumab),避免嚴重併發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指出,RSV疫苗研發最早始於1960年,當時沒有獲得成果,但近年國際藥廠相繼再投入疫苗研發、產製,在單株抗體方面進展快速,部分已在第三期臨床試驗,應很快會有好消息。RSV有哪些新創疫苗將問世?●賽諾菲、阿斯特捷利康聯合開發Beyfortus(nirsevimab):單劑式長效單株抗體,施打一次,可預防整季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適用對象包括所有嬰幼兒:健康、足月、早產、或有特殊健康狀況嬰兒,也是目前唯一適用所有年齡嬰兒的RSV預防性疫苗。●輝瑞RSV疫苗:針對懷孕後期女性施打,數據顯示可有效保護新生兒。預計今年底遞交FDA申請批准,最快2023年冬天問世。
-
2022-11-05 醫療.懷孕育兒
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
讓你決定生孩子的理由是什麼呢?一名澳洲網紅列舉了16個不想生孩子的理由,引起眾多網友共鳴,但也有網友表示:「不想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想生的理由只需一個就夠!」就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怎麼說吧!日前,一名21歲的澳洲網紅瑪麗亞(Maria)在《Tiktok》拍影片分享自己不想生小孩的理由。瑪麗亞表示,自己之所以不想生小孩,並非不喜歡孩子,相反地,她很喜歡跟親戚或朋友的小孩玩,也會幫忙照顧孩子,讓夫妻倆能夠好好地享受兩人時光,但她認為自己尚且無法對另外一個生命負責,故不打算生育。除此之外,她也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引起許多網友的共鳴:1.失去自由。2.純粹不想生。3.不想餵母乳。4.經濟負擔加重。5.末日即將到來。6.世界有點糟糕。7.有機會罹患終生糖尿病。8.擔心產後胸部鬆弛下垂。9.尿布很貴,不想換尿布。10.孩子有可能是高需求寶寶。11.不想花所有時間來照顧孩子。12.不想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13.不願在照顧孩子時,還要被他人指指點點。14.懷孕身體變化大,如掉髮、肚皮鬆弛等等。15.擔心孕期到生產所帶來的風險,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16.擔心隨著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有天會不愛孩子。想生孩子的理由,一個就足夠!瑪麗亞列舉的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獲得了廣大網友們的共鳴,有網友認為,「生孩子會加速媽媽老化至少2年的時間。」、「現在生小孩經濟壓力的負擔的確很大。」、「並非人人都必須生兒育女。」,也有網友認為,若是覺得自己不適合或是還沒準備好生育而決定不生,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日後若是改變心意,也可以選擇領養。不過,也有網友點出,「不想生小孩的原因有很多,但想生的原因只需要一個就夠。」只要看到孩子的笑顏,彷彿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
-
2022-11-01 醫療.懷孕育兒
約有一成孕婦有失眠問題 醫師:運動、少喝咖啡因飲品
孕期睡不好是許多準媽媽共同的困擾,國衛院研究顯示,台灣產婦和照顧產婦的各科醫師使用鎮靜安眠藥的處方率,近14年從4.1%降至2.9%,其中9成低於處方劑量。值得注意的是,達到處方劑量的比率逐年從0.1%升至0.4%,但仍遠低於全球孕婦服用安眠藥的1.9%比率。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團隊利用去識別健保資料庫資料分析2004至2007年超過263筆孕婦活產紀錄,發現近14年來,處方鎮靜安眠藥比率已下降到2.9%,絕大多數都在第一孕期服用,9成都低於處方劑量,也就是小於0.5個單位的世衛組織每日限定劑量(difined daily dose, DDD)。研究發現,產婦的鎮靜安眠藥處方僅2成由精神科醫師開立,80%都是由婦產科醫師或家醫科開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約10%產婦有失眠困擾,有些人延伸孕前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非預期懷孕、與另一半沒有共識、擔心流產、擔心育兒經濟負擔等原因所致。黄建霈表示,通常醫師會建議先嘗試以非藥物方法解決問題,大部分產婦也願意嘗試,例如運動、改變睡眠習慣、調整睡眠環境等,如果都沒用,才會嘗試藥物,有時醫師也會先利用某些長期非常安全又有嗜睡副作用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來取代開立鎮靜安眠藥。林煜軒說,認知行為治療、睡眠衛教等多元方式可協助解決失眠問題,有時候產婦只要減少咖啡因飲料攝取,失眠問題就迎刃而解。
-
2022-10-31 醫療.一般外科
我有乳房纖維腺瘤該怎麼辦?有辦法預防乳房纖維腺瘤發生嗎?
除了月經要來之前有點胸部脹痛感之外,妲妲沒想過乳房會有什麼問題,但看到新聞幾位年輕的女藝人罹患了乳癌,甚至因此喪命。妲妲雖然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仍是聽從了好姊妹們的建議,到醫院做了乳房超音波檢查。做完檢查後,醫師告知妲妲:「你的左邊乳房有一顆一公分大的結節,很可能是乳房纖維腺瘤喔。」「那是什麼東西?我為什麼自己摸不出來?」妲妲急著問。「乳房腫瘤還小的時候,自我檢查很難發現,要靠儀器才能注意到喔。」醫師說明。妲妲很著急:「那我怎麼知道這個結節會不會變成惡性的?難道不能開刀拿掉這顆嗎?」「所以我們需要定期檢查,建議你半年後要再次做個乳房超音波,我們會依據腫瘤在超音波下的形狀、大小、性質、生長速度等評估,有明顯生長跡象的腫瘤可能需要以手術處理,但絕大部分的人可以跟纖維腺瘤和平共存。」醫師解釋。 妲妲對這樣的說法並不放心,想要找到更明確的說法。怎麼會冒出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腺瘤通常是在乳房內一個界線明確,無痛,且類似橢圓形的實心腫瘤,且乳房纖維腺瘤可說是乳房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雖然提到腫瘤,大家常常會直接聯想到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但乳房纖維腺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絕多數並不會增加乳癌的機率。會被稱為「纖維腺瘤」,代表這顆腫瘤的成分包含了「纖維組織」和「腺體組織」。目前多數的專家認為,乳房纖維腺瘤與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有關。原本乳腺組織裡就含有雌激素與黃體激素的受體,對女性荷爾蒙比較敏感,當乳腺組織感受到女性荷爾蒙的高低起伏變化,就會受到刺激,可能會引起組織過度增生改變型態,因而形成纖維腺瘤。由於纖維腺瘤的出現與女性荷爾蒙波動有關,因此大概從青春期的時候就有機會出現乳房纖維腺瘤。到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時候都還可能繼續冒出新的纖維腺瘤;懷孕的過程之中,纖維腺瘤很可能體積會變得更大一些。但等到停經之後,少了女性荷爾蒙的刺激,基本上是不會冒出新的纖維腺瘤,且原本纖維腺瘤的體積很可能會逐漸縮小。研究發現,如果不到20歲就開始服用調經藥、避孕藥,長出乳房纖維腺瘤的機率就比一般女性來得高。乳房纖維腺瘤的特性乳房纖維腺瘤最常見於兩側乳房的外上方,這也是女性本身乳腺組織比較發達之處。乳房纖維腺瘤是實心的腫瘤,裡面是充滿了實質的組織,並不是液體。摸起來常常會有種硬硬的,有點紮實的感覺,且可以感覺到乳房纖維腺瘤界線明顯,類似一顆玻璃珠在皮下動來動去的感覺,比起惡性腫瘤來說,乳房纖維腺瘤的活動度較高。 通常乳房纖維腺瘤不會造成什麼疼痛感,即使壓著那個硬塊處,也不會感覺到疼痛。常常,要到乳房突然痛起來的時候,才會讓女性朋友們想要求診就醫,檢查是否乳房出了狀況;然而這裡要強調一下,真正乳房長了腫瘤時,其實很少會引起乳房痛。然而,如果自己發現到乳房硬塊,務必要就醫檢查,千萬不要拖延,尤其絕不要因為這個腫塊不會痛就不理它。無論是良性或惡性的乳房腫瘤,常常都不會引發疼痛,但一定要用影像檢查確認腫瘤的特性,才能知道是否為惡性!檢查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腺瘤比較常見於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年輕女性身上,無論是有摸到硬塊,或只是想要做健康檢查,這個年齡層的女性乳房檢查首選是超音波。在乳房超音波檢查時,乳房纖維腺瘤會呈現以下特性:■ 界線明確清楚■ 橢圓長形■ 裡面是個實心的成分,而不是含有液體的水泡■ 超音波下呈現低迴音如果在超音波下有幾個特徵,我們就需要懷疑這個實心腫瘤的特性,可能並不單純只是個纖維腺瘤:○ 腫瘤的邊界並不明確○ 腫瘤並不是個橢圓長型,而比較像雲朵或貝殼般有許多突出的型態,甚至邊緣不規則○ 超音波影像在腫瘤的下方變得很黑,像是拖了一個長長的黑掃把尾巴○ 整個腫瘤內部呈現的顏色並不均勻,可能腫瘤內部含有小水泡或內有鈣化點(延伸閱讀:常見的乳房囊腫與纖維腺瘤)我有乳房纖維腺瘤,該怎麼辦?當女性朋友被告知乳房纖維腺瘤之後,常常有想要「除之而後快」的想法。然而,醫師常常會告訴患者,我們通常並不需要治療乳房纖維腺瘤,絕多數被診斷為有乳房纖維腺瘤的女性朋友,可以與體內的纖維腺瘤和平共存到老,且有的纖維腺瘤會在停經幾年後逐漸消失蹤影。因此,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定期追蹤! 那追蹤是要幹嘛呢?就是定期看看這個腫塊,確認有沒有變化,是變大、變小、還是變形了。在剛看到纖維腺瘤的前一兩年,最好至少半年追蹤一次乳房超音波,如果狀況穩定,之後可改成一年追蹤一次。目前沒有任何口服藥物是讓大家一吃下去,這顆乳房纖維腺瘤就會不見的。因此若在追蹤過程中,發現乳房纖維腺瘤測量起來大於兩到三公分,或在追蹤的過程之中逐漸長大,且長大的速度很快,有增生的特質;影像中看起來有比較不理想的特徵,或在抽吸之後發現非典型細胞,就要認真考慮以手術移除。難道沒辦法預防乳房纖維腺瘤的出現嗎?很不幸地,在現階段而言,我們似乎無法完全預防乳房纖維腺瘤的出現。畢竟,纖維腺瘤的出現與女性荷爾蒙對乳腺的刺激可能是最有關係的,但我們不可能為了良性的纖維腺瘤而用藥讓女性停止分泌女性荷爾蒙,直接走入停經階段。不過,希望大家不需要因此而感到心情不好,絕多數的乳房纖維腺瘤都不會造成什麼問題,僅有少數需要手術移除,演變成乳癌的也是極為少數。無論現在我們的乳房裡有沒有長著乳房纖維腺瘤,都是要定期接受乳房影像檢查,維持健康體重,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來照護乳房健康。原文:
-
2022-10-30 醫療.懷孕育兒
懷孕合併子宮肌瘤,會不會對懷孕造成影響?醫師告訴你該考量2大因素
Q:要不要在剖腹產時順便處理卵巢腫瘤?剖腹產把肚子打開了,傷口很大,當然可以同時做腫瘤切除,但是懷孕的子宮很大,卵巢腫瘤又躲在角落,病灶狹小的空間不太容易做精細的手術,所以經常必須把卵巢整個拿掉,不大能夠像平常婦科手術以腹腔鏡操作時,可以把卵巢正常的部分留下來而只切除腫瘤。把包含腫瘤的卵巢整個拿掉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腫瘤復發;若只拿腫瘤部分而嘗試保留正常卵巢,會有復發的可能。然而很多人以為少了一個卵巢,生育能力就只剩下一半,或是擔心更年期會提早來,因此抗拒卵巢切除。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單邊卵巢的荷爾蒙功能就足夠支應,更年期並不會因此而提早很多。Q:懷孕合併子宮肌瘤,會不會對懷孕造成影響?答案是會的!但影響有多大?要考量這兩大因素:1.肌瘤的大小:腫瘤越大當然越可能會有影響。但對於2、3公分的肌瘤,我們通常會忽略不計!2.肌瘤的位置:這項因素造成的影響差異很大。如果肌瘤向子宮外突出生長(子宮漿膜下肌瘤),雖然有時會長得很大,讓孕媽咪很不舒服,甚至以為懷了雙胞胎,但胎兒的成長發育空間幾乎是不受影響的。假如本身就是子宮肌肉層中的肌瘤(子宮肌層間肌瘤),或肌瘤是從子宮內膜往子宮腔裡面長(子宮黏膜下肌瘤),就比較會影響胎兒成長的空間,可能導致胎兒生長遲滯,或胎兒身體受到限制後形成斜頸症,甚至產生肢端的關節攣縮!在生產時容易因為胎位不正,直接安排剖腹生產的機率增加。Q:生產時可以順便移除子宮肌瘤嗎?並不是不可以,但有時卻是非常危險且不必要的。因為懷孕的子宮是血液循環非常豐富的部位,如果剖腹生產同時切除肌瘤,會流更多血。所以除非是真正必要,不處理肌瘤就沒辦法順利完成剖腹產手術的情況下,才會同時處理子宮肌瘤。尤其是大顆的肌瘤,足月時是肌瘤體積最大、循環最豐富的狀態;然而生完以後,它會縮小至少一半以上,可以等這時候再切除子宮肌瘤。
-
2022-10-28 癌症.乳癌
乳癌年輕化!「最佳自我檢查時機」曝,5招預防乳癌
根據衛福部公布110年度女性癌症分析,為乳癌位居第四,國內約有1萬6千餘人罹患乳癌,死亡率卻年增10.2%,上升比率為各種癌症之首。醫師呼籲女性,透過定期乳房自我檢查或X光攝影,早期發現可能病徵早期治療,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乳癌年輕化 月經後一周自我檢查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乳房特別門診主任黃尉翔表示,國健署報告顯示,台灣女性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間,有40%的患者年齡甚至不到50歲,乳癌年輕化已成為趨勢。因此乳房自我檢查更顯重要,女性可選在每月月經後一星期,此期間因荷爾蒙變化,乳房變的較軟、較小時來檢測;而懷孕或停經婦女則可選擇每月固定一日,在洗澡時對著鏡子,或就寢平躺時進行檢測。 自我檢查這樣做 出現硬塊、腫大或出血應就醫 檢查時雙手高舉過頭,觀察乳房外型有無改變、皮膚及乳頭是否腫脹凹陷,接著手指放平、順時鐘緩慢輕柔的滑過整個乳房,感受是否有硬結節、腫塊或皮膚變厚,並擠壓乳頭觀察有無異常分泌物;黃尉翔表示,若發現乳房硬塊、兩側不等大或不規則腫大、紅腫發炎、疼痛持續或只發生在特定部位、乳頭有血色分泌物等,應立即就醫尋求詳細檢查及評估。 五項原則預防乳癌 女性務必定期檢查追蹤 黃尉翔醫師補充,女性可掌握以下五點原則預防乳癌,包含規律運動、避免太晚生育、減少攝取高脂食物、放鬆心情減低壓力,以及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尤其有家族病史的女性,更要注意檢查及追蹤。統計顯示乳癌透過正規治療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85%,甚至可長期穩定病情,因此呼籲年輕女性一定要每月自我檢查,45歲以上女性也要善用乳房攝影補助資源,即早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評估與治療,勇敢戰勝乳癌。 【延伸閱讀】透過智能篩檢網 定期篩檢防癌變熟女畏懼檢查 險錯失乳癌治療黃金期【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0-25 醫療.腦部.神經
素食者、洗腎和糖尿病患者皆高風險族群!醫授4招檢測不寧腿症候群
●雙腿有螞蟻在爬、不自覺抖動,恐罹不寧腿症候群●台灣約50萬名患者,多與缺鐵有關●遺傳引起,症狀會一代比一代更嚴重睡覺或久坐時,總覺得腿有螞蟻在爬、氣泡在皮膚間遊走、不自覺抖動、腳刺刺的,有時像被電到,出現這類腿部異常感受,可能罹患「不寧腿症候群」。根據統計,不寧腿症候群全球盛行率約5%,女性發生機率比男性高,整體約3成屬於原發性患者,通常在10歲前出現症狀,但常被認為是生長痛,等到成年症狀加劇時才就醫。腳痠刺痛 不寧腿影響睡眠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鄔定宇表示,不寧腿的症狀多元,有患者睡覺時腿部不安寧導致失眠,也有患者反映「腳很癢」常感覺有蟲在爬,還有患者久坐後腳痠痛、有刺痛感,每位患者的症狀都不盡相同,讓患者在求診的過程中,容易被誤診,甚至找不到原因,等到30歲到40歲時,嚴重到影響生活,才終於被確診。鄔定宇指出,臨床上會依照四大標準症狀,判定是否罹患不寧腿症候群:一是雙腳時常感受到不舒服;二是「靜止時」如坐著、睡覺時,發生不舒服的感覺更明顯;三是腿部不舒服症狀會在活動後緩解;四是早上症狀輕微,下午至傍晚時症狀嚴重。只要四項症狀都符合,即可判定罹患不寧腿症候群。兒時發病 易誤診為成長痛造成不寧腿症候群分為先天與後天,鄔定宇說,先天屬於家族遺傳,目前研究與腦中多巴胺代謝有關,通常小時候就會發病,初期易被誤診為「多發性神經病變」,有些患者因症狀輕微,家人常以為孩子是成長痛而延誤被診斷的時間。如果是家族遺傳引起的不寧腿症候群,研究顯示,發病時間會一代比一代年輕,症狀也會一代比一代嚴重。後天導致的不寧腿症候群,常與體內缺鐵有關,如洗腎患者、懷孕婦女、糖尿病患者、缺鐵性貧血者、素食者等,都屬於高風險族群。此外,女性經期容易缺鐵,因此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根據調查,不寧腿症候群台灣或東南亞盛行率約1%到2%,換算出台灣約50萬人罹患不寧腿症候群。鄔定宇表示,台灣盛行率應被低估,實際罹患人數應該更多,台灣是洗腎大國,加上人口老化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很多患者是因為不寧腿症候群影響睡眠才間接被診斷出來。患者睡眠時,常合併肢體抽痛,間接性不規則抽動,較淺眠,患者也容易不自覺踢枕邊人,影響枕邊人睡眠。飲食均衡 減少刺激性食物不寧腿症候群治療方式,若是原發性患者,會先確認是大腦傳達吸收鐵質的功能變差,或是多巴胺代謝有關,前者可投以抗癲癇藥物,後者則給予多巴促進劑治療,但效果有限;後天引起的患者,多是因缺鐵導致,建議補充鐵劑改善。部分不寧腿症候群的患者不一定要透過藥物治療,鄔定宇建議,可先調整飲食,減少攝取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等,多補充含鐵食物,如豬肝、紅肉、深綠色蔬菜,以及避免過度攝取酒精或尼古丁。如果不寧腿症候群已嚴重影響睡眠及白天精神狀況,可投以安眠藥物治療。避免不寧腿症候群上身,鄔定宇說,最好的預防方法是飲食均衡,若患有慢性失血的疾病,像胃潰瘍、痔瘡,或靜脈曲張,都可能增加罹患不寧腿症候群機率,排除這些疾病也能達到預防效果。
-
2022-10-23 醫療.懷孕育兒
媽媽才懂,從家庭重返職場是解脫也是煎熬! 專家點出重回職場前要做的3準備
懷孕生子後,女性多了「母親」的角色,照顧新生兒總是讓新手爸媽手忙腳亂。重回職場又要適應新的生活步調,面臨家庭、工作兩頭燒,職場嗎咪在育兒生活中該如何取得平衡呢?即使現今提倡女性自主權,但媽媽常常對孩子、家庭會產生虧欠感,認為母親應該全心全意參與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重回職場對媽媽來說,總有難以向人訴說的心理壓力,再加上未來職涯上,可能因工作性質,需要出差、加班等,無法陪伴孩子、照顧家庭,媽媽心裡也會有很多矛盾與掙扎。要選擇職場還是家庭?若選擇職場,會認為沒有做到母親的責任,選擇回歸家庭,卻不一定是每個媽媽都擅長的事情。選擇在職場深耕,也有可能因工作能力強,讓老公產生壓迫感,此時家庭與孩子可能就成為另一個戰場。重回職場前3準備從正向面而言,許多層面在全職媽媽的角色中也能成立,但不可否認職場媽咪的經濟獨立,或是從共同負擔家庭來說,都會獲得成就與滿足。對於產後重回職場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可分為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層面來看:1.生理方面:哺乳媽咪可能遇到哺餵母乳的問題,例如乳腺炎等。而新生兒常會有睡眠中斷、夜奶的狀況,因此媽咪必然面臨睡眠不足的狀況,若要考慮重回職場,寶寶的作息與媽咪的生理狀態必須調整到一定的程度。2.心理方面:一般而言,媽媽在產後幾乎都會跟孩子黏在一起,若要回到職場,寶寶勢必要託給別人照顧,媽媽可能也會出現分離焦慮。媽媽應自行調適心理,能夠短暫和孩子分開一段時間,情緒不會因此太緊繃,願意將孩子託付與其他的照顧者。3.社會方面:離開工作一段時間,要重回職場會需要很大的支持,照顧寶寶方面可能來自於親人、托嬰中心、保母等人的支援,在職場也會需要同事、主管的協助。有些媽咪可能面臨異性同事無法體諒、理解媽咪產後的狀態,或是主管會要求補上產假期間的工作進度等,這些狀況可能會帶給媽咪許多壓力,或是感到重回職場很困難。很多媽咪產生產後憂鬱,其實並不完全與寶寶的互動有關,而是回到職場後,原先預期自己可以應付得很好,卻無法達成預先的期望而成為產後憂鬱的因素。職場媽咪的家庭衝突職場媽媽雖然無法延長工作時間,但在上班時會儘量提高效率完成工作,將下班時間希望能會留給家人、孩子,甚至自我休息,或是利用在家的時間,也同樣能完成任務。然而,目前的職場文化與社會結構偏向責任制,當家庭的需求較大時,若沒有良好溝通、分清界線,就容易產生誤解,也可能產生身心匱乏的問題。降低角色期待,媽媽不必是超人鼓勵職場媽咪們常常提醒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因為兼顧家庭與工作是很不簡單的事。每個人都有心目中美好的嚮往,對於媽媽而言,會希望每件事都做得很完美。由於身上所承擔的角色很多元:女兒、妻子、媽媽、媳婦、員工等,責任會越來越沉重,與另一半的互動也是家庭和諧的關鍵。若期待每件事都要做到滿意是不太可能的,每個人心裡的先後順位不同,有些人認為孩子第一,有的人會將重心放在工作,也有媽媽認為,忙碌之餘也要好好重視自我的需求與休閒。因為希望將每個順位都達到完美狀態,久而久之就會累積許多壓力。當遇到蠟燭兩頭燒的狀況,請一定要記得凡事先求有再求好,若每件事情都要求滿分,無形中會壓抑某些自我。鼓勵職場媽咪們常常提醒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因為兼顧家庭與工作是很不簡單的事,大家互相幫忙扶持,更能在這條路上走得穩健。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