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恐慌
共找到
997
筆 文章
-
-
2022-01-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居隔人數升 熱區里狂消毒
桃園市疫情嚴峻,市府擴大採檢匡列,居家隔離人數持續攀升,昨天已增至1567人,觀察近日各行政區居家隔離人數,超過半數都在中壢區。雖7成居隔者安排住進集中檢疫所,但桃園市不少「熱區」里長仍繃緊神經,不僅自發性消毒,也頻頻安撫里民避免恐慌。桃市府統計,桃機疫情爆發初期,全市居家隔離人數167名,昨天已經翻好幾倍增至1567人。鄭文燦在疫情說明會上強調,擴大隔離政策主要是擔心有潛伏期,約有千人被安排住進集中檢疫所,此由中央調度,擴大隔離會再行二採,確保隔離期間健康。金嗓歌友會位在中壢區華愛里,里長陳能娟發現,被匡列居隔者多是老人家,不諳操作3C,要使用手機下載居家隔離證明書有難度,且衛生局防疫專線常忙線,但里長非醫療專業,防疫相關事宜難以回答,也盼衛生局協助里長提升防疫效率。「剛爆出疫情時,里民確實蠻緊張的!」中壢區明德里長陳朝福也說,近來業務量增加1倍,好在社區採檢結果皆為陰性,且大家幾乎都打了2劑疫苗,老人家也減少出門,減少風險。他自發性背著消毒水在里上消毒,減少居民擔憂。陳朝福坦言,市府不會通知里長居家隔離個案,也因此自己常被罵搞不清楚狀況,他只能盡量解釋,也同時安撫里民,避免引起恐慌。全國村里長聯誼會總會長、桃園區汴洲里長楊鑫坤說,這段期間里長、里幹事工作增加不少,許多里民打來抱怨打疫苗等太久、不知去哪打?都得耐心解釋,幫市府安撫民眾。
-
2022-01-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病患曾關抽風系統 北市衛生局、聯醫總院長今日才知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2名護理師、仁愛院區1名護理師確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昨日揭露有確診者擅自關閉病房內的抽風設備,造成醫療人員恐慌,副市長黃珊珊昨當場否認。不過聯醫總院長黃勝堅今在議會詢答時,表示確有此事,且發生在仁愛院區,衛生局長黃世傑當場才知道,議員驚呼「太離譜」,批黃珊珊說謊。北市議員林亮君今天質詢提到第一線醫護人員有非常多的染疫風險,醫護有確診狀況,昨天醫師工會還發文指出,有病人擅自關閉排氣系統,問黃勝堅「有沒有發生在聯合醫院,哪個院區?」 黃回應「有,目前調查是仁愛院區」。不過黃珊珊昨日在防疫記者會中直接否認,還說聯醫回應調查並無此事,讓林亮君相當困惑。黃勝堅說:「可能我們訊息給得太慢,應該是我們沒報告」,事件發生在1月11日。林亮君追問,黃珊珊現在知道了嗎?黃表示,自己到中午才知道此事。在一旁的黃世傑則坦言「現在才知道」。「這太離譜了」林亮君批,隔這麼多天總院長今天才知道,衛生局長剛剛才知道,醫護人員在高風險狀況下,隔五天才知道,現在衛生局才知道,「太誇張了吧,黃珊珊還在記者會說謊,沒有掌握狀況可以說回去了解狀況,但第一時間居然否認」,居然用這樣的方式對待醫護。黃勝堅說,該名確診病患為英國人,因為嫌抽風機太吵,換了病房仍不滿意,他們發現去溝通,當事人也非常不滿意,事情發生以後就處理,後來有用防呆機制,讓病患沒有辦法關,至於關掉到重開的期間有多長?黃也不是很清楚。議員苗博雅則質疑,黃珊珊昨公開講說中興、仁愛沒有狀況,黃勝堅說「應該是沒有通報副市長」;苗博雅再追問聯醫是何時開始調查?黃勝堅回「應該是副市長說沒有之後」,讓苗博雅痛批「太離譜了吧,副市長公開否認說沒有才開始調查」。
-
2022-01-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三):談警戒期間觀看螢幕與零食習慣的改變
【編者按】本週登出的三篇文章是來自一位醫學院教授,與我們分享有關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的心得。他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的整理,分別由「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警戒期間的體重與運動」以及「警戒期間觀看螢幕與零食習慣的改變」三方面詳細討論在全球籠罩在這「21世紀的黑死病」時,我們可以如何減少傷亡,維持健康。非常感謝作者對全民呼籲生活保健的重要。【延伸閱讀: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一):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自2019年末以來,新冠肺炎(COVID-19)在國際間快速散播,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黑死病」。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需求,在三級或四級警戒期間,相關防疫規範除限制市場、公園、文化運動中心、校園、餐廳等營運外,許多機構也讓民眾居家上班,實體上班、會議和上學等都受規範,全家共同在家的時間增長,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都發生相當多改變,產生各式各樣直接或間接的因應挑戰,如何因應才能安度難關,正考驗著民眾和當局的智慧。本文簡要討論限制居家期間中,觀看螢幕(包括電腦、電視、手機等),以及飲食型式的改變。新冠肺炎三級警戒期間看螢幕的影響二十一世紀是數位科技的世紀,網路角色日漸重要,成為人們交流訊息的主要工具,數位科技也介入各式各樣的民生活動,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例如最近推出的網路銀行及各種經濟活動,都可看其影響力。2021年4月美國研究716位美年輕人每週看螢幕(電腦、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的時間,在2018年(COVID-19疫情之前)每週看螢幕25.9 ± 11.9小時,在2020年(COVID-19大流行期間)增為28.5 ± 11.6小時/週,較常見的原因包括無聊(112位)、與他人連絡(52位)。另以娛樂業而言,研究顯示,在新冠肺炎出現大流行後,在一週內多家媒體的收視率都快速攀升,尤其在封城警戒期間,嚴格限制外出,本來清晨即要出門的民眾,在警戒之後改為居家上班,減少許多通勤時間,學校也改用網路教學,讓教師與學生從事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許多家長在家上班時間中,也同時擔任助教的角色,協助學生來學習,讓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顯著增長1-4小時,加上用於休閒娛樂的時間,會更延長看螢幕的時數,太長久觀看螢幕,不但耗損眼力,造成精神負擔,也會因看螢幕的時間長久,日常生活功能發生障礙,睡眠品質變差,且社交關係變差,且長期看手機者,其使頸椎會固定在屈曲姿勢,承受過大負荷而疼痛,形成一個重大的保健問題。統計顯示,在新冠肺炎開始大流行後,各種媒體公司的會員制的參與從104%快速增加達633%,其中年輕人和中年人用來查尋各種最新的資料,但另有一群觀眾則長時間追劇,深陷其中之後難以控制追劇的行為,一項研究顯示,有6成觀眾在大流行期間每日看電視或電腦時間會更增長者,而只有5%反而減少;女性較常看電視劇,且焦慮和壓力症也較嚴重,女性平均每日增長0.89小時(SD,1.22),男性則增長0.70小時(SD,0.97)。探討其可能的原因如下:一、在疫情期間,媒體把握商機,推出許多新興網路會員優惠制,由於封城警戒期間,娛樂場所或運動中心都禁止營運,民眾在家休閒時間增多,且未能外出從事運動或應酬,讓許多年輕人沈迷在電競遊戲軟體、電影網站等,在著迷之後難以自抜,形成惡性循環。二、由於限制住居,民眾需利用媒體追蹤最新發佈的資料,大家應該還記得,本土疫情爆發期間,每日中午都有疫情報導的記者會,每晚許多有線電視台也請專家進行剖析,民眾觀看手機、電腦、電視等來接受新知,尤其是年輕人和中年人,可謂盛況空前。三、上班族除在家網路上班之外,另需在網路上進行會議,早期由於準備工作和效率不佳,影響會議進行,也都顯著增長使用螢幕的時間。四、目前網路程式進步,方便讓傳送即時的訊息和相片,民眾常利用媒體程式連絡親友,互相通報平安;這些連絡傳送的容量越大,耗費的時間越久。五、追劇族是近年出現的現象,民眾可以連續一整晚沈迷於劇情,先前需要上班,因此還有些節制,但在警戒期間內,居家上班加上心理壓力增高,讓追劇族情況更嚴重,姑且不論劇情對個人觀念的影響,長時間追劇而難以自抜時,必然會影響日常作習,造成精神不濟,而影響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長期後果令人擔憂,其中女性較男性多,且焦慮和壓力症狀也較嚴重,值得注意。在2021年4月的Front Psychiatry期刊中,意大利學者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研究收案715位社區居民,71.5%為女性;結果發現,封城期間民眾看電視劇的時間增長,尤其較焦慮和壓力高的女性。總之,保健觀念中,主張應避免長時間靜態的生活型式,如整天坐著和看電視/電腦,容易增高罹病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等。在疫情警戒封城期間,採用看電視劇的模式,來處理心理壓力,或受限於居家上班的需求,已明顯影響正常生活,減少與他人的互動,尤其焦慮和想要逃避現實的民眾,更應及早改善。現在智慧型手機都有每日觀看螢幕的提醒,但也只限於手機,加上看電視或電腦的時間,應該有所節制;誠然適量觀看激勵人心的電影或電視劇,可舒解心理壓力,但應善用媒體,而非受其拘限,並應注意在解封後如何維持優質型式,也很重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二):談警戒期間的體重與運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三級警戒對營養保健的影響2020年1月20日,WHO 宣稱COVID 19進入全球緊急狀態,封城警戒必然會對生活型式和飲食帶來重大的突然影響,大家還記得在疫情爆發期間,民眾購口罩、衛生紙、酒精、食品的情形;也還記得檢疫隔離期間,各鄰里長送去泡麵的情形,不論是否取得食物,有些人也難免擔心食物是否被污染,吃得也不安心,更何況報導連喝杯咖啡都會被傳染,實在令人害怕擔心。在警戒期間,限制居家和維持社交距離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大,且自我隔離會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行為。封城讓民眾不易像平常那樣取得食物,進市場要分身分證單、雙號,還要實名制才能進入,連新場攤販也擔心,這些都直接或間影響民生的供需。各位應該還記得有段封城時間中,要寄送到國外的包裹要檢疫,且有些地區限制寄送,航空班次大量減少,空運改為海運,檢疫期間延長,種種因素使民生物資運送受限,進而對人民的生活型式和飲食帶來重大的影響。封城警戒除了影響諸多生活工作型式之外,尤其會嚴重影響民眾的飲食習慣。由於民眾未能外出,或限制到市場購買的時間,即使到市場,也未必有常用的食物可購買,封城勒令商店、餐廳等停業,許多民眾受限於食物的供應,且未能也不敢在餐廳用餐,因而選擇在家食用簡單飲食,其中之一最為方便的即是垃圾食物、外送的速食、零食和煙酒。在警戒期間,有些保健意識高的民眾,妥善利用較長的居家時間進行烹飪,取得健康的飲食,但若無適當的食材可用,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無論如可,警戒期間對食物的習慣是廣大深遠的。各種報告有好有壞,茲列舉項數據如下:一、在2021年3月的J Family Med Prim Care中,在COVID-19印度封城期間,1,008位受試者中,73.8%減少攝食垃圾食物者,6.8%則增加;在封前41位有飲酒習慣,19位(46.3%)報告減少飲酒行為;在131位吸煙者中,99位(75.5%)減少吸煙行為。這些好的改變是始料未及的,但可能與買不到這些食物和煙酒有關,是否在解封後能夠繼續維持,值得注意。二、在2021年4月的Nutrients期刊中,西班牙學者發表西班牙在COVID-19限制居家期間,具專業背景的食品科學師生的飲食和生活行為的變化。結果顯示,在封城前與封城期間,他們攝取較多的水果、蔬菜、豆類食品、蛋、魚和優格(乳酪),而飲酒則較少;封城期間少部分攝取較高能量的飲食,使體重增加,且靜態坐立的時間延長,但整體而言,這些具食品科學背景的專業人員,封城期間的飲食仍是朝著健康的方向進行。三、在2021年4月同一期Clin Nutr期刊中,同一群學者發表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期間為2020年3月至5月,探索PubMed®, Scopus®, Web of Science® and EMBASE®的資料庫和32個觀察型研究,結果發現18.9-45.1%民眾的零食量增高,但15.0-41.3%減少速食攝取量,33.9%減少訂餐,10.4-51.0%增加飲酒量,應注意日後發生更長封城期間或再次封城時,需有事前準備。四、在2022(?)年1月的Appetite期刊中,法國學者報告在2020年6月9日至30日封城期間,2422位參與者的家居烹飪的改變,結果發現封城減少時間的限制,42.0%增加從事烹飪行為,7.0%則減少。22%正向改變飲食,包括封城讓他們有更多時間烹飪以提升食物品質(54.8%)或攝食較多新鮮食物和蔬果(47.4%);19.5%則負面改變飲食,主要包括攝食垃圾食物(50.3%),零食(40.1%),或是食物供應出現問題(35.9%)。結語封城期間居家時間增長,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更是難得,應善加利用,妥善規畫生活,互相激勵鼓舞,得到更多的健康和心理層面益處;大部分民眾報告在封城期間內,對生活型式和行為改變有正向的影響,但有些民眾未能妥善應用因居家管而多出來的時光,為調節心理壓力和空虛難捱的時光,結果看太久電視劇,樂極生悲。科技數位螢幕可提供最新資訊,但研究指出,太過頻繁的重覆報導,反而引起恐慌而加重心理壓力,在飲食方面,在疫情期間應善用難得的空閒,提升飲食的品質;此外封城期間飲酒量減少,可能與封城後限制酒的供應和酒吧限制開放有關,吸煙減少可能由於警戒造成供應減少,親屬告誡和害怕影響家人健康。這些改變都有益保健,改善生活型式和行為,並養成日後良好習慣,乘機戒除不良的煙酒習慣,疫情之後更應維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利防範慢性病。
-
2022-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誰害醫護染疫?醫師工會:病患將病房當飯店 擅關抽風設備
台北市近日發生多起因照顧確診者染疫的醫護本土個案,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表示,目前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多屬於無症狀或輕症,竟有部分民眾將病房當作飯店,甚至擅自關閉病室內抽風設備的,已經造成醫療人員很大的恐慌與安全危機。北市醫師工會指出,近期大量湧入的境外確診患者,確實已經造成工作人員相當大的壓力,因為縱使都是輕症,卻屢見有患者將病房視為飯店、將護理人員當作服務生,有人不斷抱怨網路連線問題,有人以線上訂餐平台訂購餐點不斷要求醫療人員幫忙領取。醫師工會還提到,病室內的負壓或通風設備對於醫療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卻有患者屢經規勸仍堅持自行將其關閉,不只提高暴露風險也增加醫護心理負擔。醫師工會表示,對於當中少數誤解住院隔離意涵、不尊重醫療專業與體恤醫療人員辛勞,將脾氣發洩在醫護身上並且予取予求的住院確診者,嚴厲要求主管機關拿出魄力,成為醫護的後盾,而非一味要求醫療端要發揮愛心、耐心溝通。對於擅自關閉排風設施這樣的危險行為,更支持主管機關以傳染病防治法或醫療法妨礙醫療業務罪名查辦,保障醫療人員的安全。醫師工會說,現行措施要求歸國入境確診患者一律快速送往醫院隔離,醫院因此要額外準備更多病房空間,造成急性醫療資源的缺乏與急診病人更漫長的等候,已有許多專家學者針對前述困境提出提前解隔方案或呼籲設立集中檢疫所。集中檢疫所或加強型防疫旅館皆應採取與輕症確診病房相當規格的通風排氣措施,方能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
-
2022-01-13 癌症.肺癌
出現咳嗽、聲音嘶啞、胸痛,是肺癌嗎?一次了解肺癌的症狀、治療、如何預防及飲食建議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醫療進步,早期肺癌透過手術切除等治療,有非常好的預後;晚期肺癌雖棘手,但也有許多藥物能延長存活期。誰是肺癌患者高危險群?如何預防肺癌、早期發現?有哪些治療方式?肺癌可能有哪些症狀?肺癌症狀與生長的位置有關,鱗狀上皮癌與小細胞癌常生長在肺中央的位置,會因為腫瘤壓迫或侵犯食道,造成吞嚥困難,及影響喉返神經,造成聲帶麻痺而聲音沙啞,或壓迫上腔靜脈,引起肩膀、頸和臉部水腫;而腺癌腫瘤易侵犯心包膜,造成心包填塞,導致心律不整和心臟衰竭。成大醫院血液腫瘤醫學部主任蘇五洲表示,不同腫瘤生長位置並不絕對,普遍的症狀就是咳嗽、咳血、胸痛、喘鳴及氣促等,全身症狀則有厭食、體重減輕、虛弱、疲倦。1.咳嗽是最容易聯想到的肺癌症狀,研究指出65%的肺癌病患都有持續咳嗽的問題。2.喘鳴聲哮喘也可能是氣道中的腫瘤阻塞引起。當氣道阻塞或狹窄,空氣通過時便會發出喘鳴聲。3.胸部疼痛胸壁有許多神經纖維末梢,當肺癌侵入胸壁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疼痛。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報告,這種情況可能會因深呼吸、咳嗽或笑而變得更糟。然而,胸痛也可能只是過度咳嗽的副作用,慢性咳嗽會拉傷肌肉。4.聲音嘶啞嘶啞、粗而微弱的聲音,也可能是肺癌另一個指標。喉返神經位在氣管和食道之間,在主動脈之下。它連接到喉部(裡面有聲帶),如果腫瘤壓在這個神經上,可能會引起麻痺。這意味聲帶不會閉合,聲帶閉合才能咳嗽、唱歌和說話。聲音嘶啞也可能是聲帶癌的症狀,這也與吸菸有關。5.呼吸短促呼吸不順暢代表可能存在阻塞,例如,肺部腫瘤阻止足夠的空氣進入。但也可能代表肺部和胸壁間液體積聚。這種情況發生在癌症侵襲淋巴和靜脈結構時,導致液體無法順利排出胸腔而積聚。這被稱為「胸腔積液」,會感覺肺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因為液體擠壓,肺部無法擴張。6.多發性肺炎肺炎多次發作是個警訊,當腫瘤阻斷肺部較小的氣道時,它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溫床,這可能導致感染。7.眼睛下垂、腫脹肺癌也可能導致幾種與肺無關的綜合症狀。長在肺部頂端的腫瘤可能會壓迫眼睛和臉部神經,造成一側眼睛的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及臉上半部一側的額頭血流及汗流異常。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告,壓在上腔靜脈上的腫瘤可能會造成臉、頸部、手臂和上胸部腫脹,以及頭痛和頭暈。8.肺癌轉移後常見症狀肺癌最容易轉移到腦、骨及肝,腦部轉移最常見的症狀是意識模糊或平衡感喪失;骨骼或脊椎轉移最明顯是疼痛、神經壓迫導致的下肢麻痺等;肝轉移有時會有黃疸和肋下疼痛,但大部分沒症狀。肺癌有哪些致病因子?肺癌是吸菸者常見的疾病,但不代表不吸菸就不會罹患。事實上,這個致命疾病在非吸菸者身上發生的機率正在增加:一項來自歐洲針對2170名肺癌患者的研究,從2008年到2016年,非吸菸者發展為肺癌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年度肺癌死亡患者,多達20%是從未吸菸者。1.吸菸 80%肺癌患者有吸菸經驗。吸紙菸比吸雪茄危險性高;紙菸與雪茄都吸者,比不吸者高10倍。2.二手菸 5%肺癌患者曾暴露二手菸環境,吸二手菸比不吸者的肺癌風險高1.2至1.8倍。3.廚房油煙50%女性肺癌與油煙暴露有關,油煙冒出後再炒、煎的危險性高出2倍。衛福部資料顯示,過去針對台灣非吸菸女性族群罹患肺癌之研究,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之女性,罹肺癌風險較有使用者風險高8.3倍。4.空氣汙染空氣汙染的影響已實證對人類具致癌性,其主要組成成分「懸浮微粒(PM)」也被個別評估一併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將增加肺癌的風險。5.特殊職場或居家環境暴露衛福部資料顯示,長期暴露在某些重金屬物質(如鉻、鎘、砷等)、柴油引擎廢氣或石綿環境下工作的族群,有較高罹患肺癌的危險性。另外,某些建築特殊石材,有少部份具輻射及氡氣放射氣體,吸入氡氣量過高亦增加肺癌的風險。6.肺癌家族病史研究發現,肺癌與家族史有潛在關係,肺癌病患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得肺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者高。7.其他曾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肺部疾病病史者,肺癌發生率較高,種族、性別、結婚狀況及遺傳等也有關係。不過近年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也很高,如何在罹癌之前就找出這些高風險族群相當重要。由國衛院名譽研究員熊昭、張憶壽與中研院楊泮池院士、陳建仁院士、GELAC研究群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等相關研究專家共同提出一個台灣不吸菸女性肺癌風險預測模型,運用六個風險因子,包括年齡(Age)、身體質量指數(BMI)、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教育程度(Education)、家族史(Family History)、有無易感基因(Gene)的A、B、C、E、F、G來預測罹患肺癌之風險。不吸菸的女性只要在網站輸入這六項危險因子,就可以知道自己罹患肺癌的風險有多高,進而及早提高警覺。>>台灣不吸菸女性之肺癌風險計算器肺癌的分類◎小細胞肺癌(約占12%~15%)‧與吸菸有密切關係‧男性患者居多‧有快速分裂、早期擴散的特性。‧病患的預後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以上)‧肺腺癌:佔非小細胞肺癌的50%,好發於非吸菸女性。‧鱗狀細胞癌:男性常見肺癌類型,與抽菸有關。‧大細胞癌:雖生長速度較緩慢,但常有早期轉移的現象。肺癌診斷方式【非侵入性檢查】1.胸部X光檢查:偵測肺癌最基本的工具,但腫瘤必須大於1公分以上,才有機會被發現,對早期診斷較無幫助。2.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找出早期肺癌的利器,但檢查價格高,有輻射暴露疑慮以及偽陽性高等問題,易引起民眾不必要恐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否適用肺癌篩檢,國內一直未有定論,主要是台灣肺癌患者以肺腺癌為主,與吸菸較無直接關係,且LDCT存有偽陽性,可能使良性結節遭誤判,讓受檢者挨不必要的刀。但根據衛福部「LDCT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最新結果,發現的確有助找出早期肺癌,國健署已著手與醫界研擬擴大適用對象。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認為,罹患肺癌原因還沒完全被找到,有些女性沒抽菸、沒燒香、沒下廚仍罹癌,建議40歲以上成人,尤其婦女,如從未做過低劑量電腦斷層,至少應做一次,2至3年再做一次,即使僅發現結節,醫師都有臨床指引,為每個人做出適當醫療決策。【侵入性檢查】支氣管鏡:若病灶長在肺部中央、大氣管分布處,需由支氣管鏡配合氣管內超音波獲得檢體。手術切片:若腫瘤小於1公分,難以抽取,需透過外科手術取得檢體。肺癌的分期與治療‧第一期和第二期:治療方針主要是手術切除。‧第三期:除了手術,也有放射線和化學治療同步治療,再加上免疫治療。‧第四期:占所有肺癌病友的一半左右,治療選擇有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肺癌的手術方式肺癌的手術方式粗分兩大類,傳統開胸手術及微創手術,微創手術分為胸腔鏡、達文西機器手臂,三種手術術式,術後的復發率及存活率大致相當。1.傳統開胸手術→適用嚴重沾黏、胸壁侵犯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禚靖教授表示,手術大多是針對早期肺癌的患者,較晚期如三A期肺癌,則須先進行前導性化療或化放療(Induction Chemotherapy),再進行手術。傳統開胸手術主要是針對胸腔內已嚴重沾黏,或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的患者,才會建議該術式,傷口大約20到30公分,肋骨必須撐開。禚靖解釋,手術後,須待傷口復元,住院天數長,約10天以上,且疼痛指數高。若摒除嚴重沾黏、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等情形,一般都可以採取胸腔鏡手術切除。2.胸腔鏡手術→降低疼痛 縮短住院時間目前台灣以胸腔鏡為主流,至少八成以上的肺癌手術,都是使用胸腔鏡。禚靖解釋,胸腔鏡手術是將內視鏡及器械經過1至3的切口中處理病灶,患者若嚴重沾黏,沒有空間操作胸腔鏡,且容易在手術過程中發生出血、肺部破裂等問題。不過,隨著技術的精進,胸腔鏡也能切除部分較晚期的肺癌病灶。禚靖說,胸腔鏡手術的特色在於無須將肋骨撐開,因此大幅降低了術後疼痛,傷口小、術後的外觀影響少,連帶也縮短了住院時間,一般健保也有給付,僅有部分耗材可能需要自費。雖然胸腔鏡是目前治療肺癌的手術主流,但胸腔鏡的技巧性高,外科醫師必需經過相當的訓練,以確保能安全有效率地執行肺癌切除手術。3.達文西機械手臂→提高切除靈活、精準度隨著科技進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胸腔鏡手術在執行肺癌切除時,提供了絕佳的高解析度、三維放大的手術視野,及更高的靈活與精準度,除結合傳統胸腔鏡傷口小的特點外,更有出血較少、更安全等優勢。執行肺癌手術時,必需合併進行淋巴結切除,禚靖說,近年有報告顯示,以達文西手術執行肺癌切除時,淋巴結的清除率似乎優於傳統胸腔鏡手術。但達文西手術主要的限制就是「太貴」,目前並未有健保給付。禚靖說,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應由胸腔外科醫師與患者及家屬共同討論後決定,良好的醫病溝通,幫助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晚期肺癌的治療標靶藥物、化療、免疫藥物 延長存活期十幾年前,晚期肺癌患者幾乎都無法活過一年,近幾年,抗癌武器越來越多,包括化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大部分晚期患者都能夠存活一年以上。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指出,許多癌友一聽到化療,就覺得頭皮發麻,心生畏懼,事實上,目前化療藥物精進不少,副作用小,療效更好,病友無須擔心。臨床觀察,約有一成肺癌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僅剩化療可用,高雄榮總胸腔內科主任王金洲解釋,這群癌友沒有特定基因變異,所以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在免疫生物標誌的表現量又低,所以僅能使用化療。李岡遠說,對於大部分晚期肺癌病友來說,化療絕非首選,基因如有突變、免疫生物標誌表現量超過50%,就會依情況使用標靶藥物或免疫藥物。如果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這時才會考慮化療,或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僅能使用化療的晚期肺癌患者處境較差,除了用藥沒得選之外,連治療反應率也較差,僅約兩成;如果適用免疫療法,則有效率達四成五;要是基因變異,使用標靶藥物,則有效率更可超過六成。針對晚期肺癌病人用藥,李岡遠提出三大評估指標,分別為精準的檢測報告、病人生理狀況(能否承受化療副作用)以及經濟狀況,如果經濟能力一般,通常以健保給付用藥為優先考量,如果經濟許可,或由商業保險支付,則會考慮自費於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但免疫藥物過於昂貴,如果作為第一線藥物,須更加謹慎。李岡遠說,目前僅有兩個免疫療法藥物可用於第一線,其中一個藥物無須考慮生物標誌表現量,但須加上化療、血管新增抑制劑,每月藥費驚人,恐需20、30萬元,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肺癌患者的飲食建議【這些不要吃】營養師賀智瑢表示,對於肺癌病人而言,治療前需攝取足夠營養、增強免疫力、維持體重,以提高身體對治療的耐受力與完成率。且因多數的肺癌患者都有過瘦的問題,術後則要在控制體脂肪的情況下增加體重。然而,體重是評估營養不良的重要指標,若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就是個警訊。賀智瑢說,肺癌患者若有咳嗽、痰黏稠的問題,切忌刺激性食物,且一定要禁菸、禁酒,下列食物也不宜:1.寒涼食物:避免食用屬性偏寒涼的白蘿蔔、瓜類與柑橘類等寒涼食物。2.油炸加工品:不能吃油炸、醃製類等難以消化、容易致癌的加工品。3.刺激性食物:像是辣椒、薑、蔥、生蒜、胡椒等,因容易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等症狀。4.生食:病患若白血球過低時,身體免疫力自然降低,這時也該避免吃泡菜、生菜沙拉、生魚片等生食,避免食物遭細菌汙染,因此食物應該煮熟、水果削皮後再吃。【請你這樣吃】1.六大類食物 都應該攝取賀智瑢表示,營養諮詢門診時,病人最常問要吃什麼?其實什麼都可以吃,多樣化的均衡飲食是提供完整營養最好的來源。換句話說,五穀根莖類、奶類、魚肉豆蛋類、蔬菜、水果、油脂等六大類基本食物都應該攝取。治療期間病友還可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黃豆、奶製品等,足夠的熱量則能維持體重,打好治療癌症的基礎。2.補充魚油 Omega-3可抗發炎醫師建議,治療中的病患可多補充含有DHA的魚油,因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能減緩發炎反應,且補充因癌症而減少的維生素A、C、B2、B6與葉酸。遠離肺癌,你能做的事1.遠離菸害,拒絕一手菸、二手菸、三手菸。2. 習慣做飯的家庭主婦要使用排油煙機、保持廚房通風。3.多吃蔬果、多運動提高自身抵抗力。國外研究發現,吃蔬果可降低四成以上罹癌。4.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空汙來時務必戴口罩、少出門。諮詢╱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1-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何時與病毒共存?李秉穎: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一才有機會
日前有醫師於臉書批評,指揮中心不敢禁止內用,只好禁一些小眾項目,根本幫助有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此大怒,在疫情記者會上嚴厲回應「這樣的評論是非常不負責的」,認為現在社區情況還不到禁止內用的等級。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指揮中心考量防疫措施,會納入成本效益考量,否則若要做最嚴格規定,「那就封城啦!」李秉穎今上午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廣播節目專訪,對於有醫師批評陳時中不敢禁止內用,他說,禁止餐廳內用對防疫有幫助,但從效益來看,餐廳禁止內用成本太高,先前一段時間禁止內用,許多餐廳因此倒閉,後續開放才好不容易復甦。他說,指揮中心一直以來實施防疫規定,都是用成本效益考量,並非所有效益高的建議都採納,如果要採取最高強度,「那封城、航班停飛就好」,但封城成本太高,人民付出很大代價、交通運輸不便。以去年5月本土疫情,李秉穎說,大家都知道市場很危險,會有接觸傳染可能性,但指揮中心並沒有封超級市場,因為成本太高,不能隨便禁止,要是封了超級市場,不僅民生物資取得受阻,可能還會造成民眾恐慌。以目前台灣情況,還沒有看到大規模傳染,目前傳播鏈都在可控範圍,都能追朔來源,目前餐廳不需禁止內用。今年1月29日起開始進入春節九天假期,人流將會南北往來。李秉穎說,過年的危險性與平時沒有太大差異,雖說有些人認為,家人節慶期間團聚可能會讓疫情上升,但台灣並沒有大規模感染,建議民眾過年期間沒事在家團聚即可,到戶外走走也可以,但不要往人潮多的室內聚集,還是有一定感染風險。另外,國外返台旅客與家人還是有風險,建議不要到公眾場所。疫情延燒邁入第三年,何時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李秉穎說,新冠肺炎死亡率比流感高,目前仍然無法與病毒共存。依照統計,每年約100至200人死於流感,死亡率小於千分之一,但新冠肺炎死亡率2至4%,仍然相當高,除非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一才有機會共存,且歷經數波傳染,人體免疫系統調適新冠病毒後,即便感染多為輕症,未來也不需用嚴格防疫規定。
-
2022-01-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擔憂去年5月疫情爆炸重演?李秉穎:觀察的重點是這個
北部疫情發燒,進入社區傳播,引發恐慌,民眾擔憂去年5月疫情大爆發的景象可能重演,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觀察的重點是社區裡有沒有出現不明感染源的病例,目前是還沒有,未來的兩周要持續關注,但是他對於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的7+7政府是「很不安的」,一不小心就會傳染到社區裡,過年前這段時間一定要提高警覺。李秉穎昨晚在政論節目「年代向錢看」中做了上述表示,他表示,桃園這一波的本土社區疫情,昨天原本傳出有小孩病例不明感染源,後來證實仍源自桃園機場的傳播鏈,一旦社區出現不明傳染源的病例,顯示已有隱形傳播鏈在社區裡一段時間,就很難控制,目前看起來還好,大家不必太擔心。他表示,現在的情況有點像去年Delta變種病毒進入台灣社區,當時大家也都很緊張,輿論也認為台灣會守不住,但後來台灣還是守住了,所以即使現在Omicron進入社區,還可以再觀察,要警覺但不必恐慌。他表示,變種病毒朝向輕症化,但是卻「還沒有輕症化」,死亡率仍高於流感,美國現在每天有上百萬的病例,雖然多數都是輕症,但一個城市可能有數千人需要住院,對醫療是很大的負擔,也會影響到一般住院,仍不能輕忽。同時輕症化的先決條件是多數的人都有免疫力,他表示,台灣仍有1/4的人口未接受完整的疫苗注射,這些人一旦感染,重症的比率還是相當高的。他表示,在過年前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數十個境外的確診病例,一不小心就可能傳染到社區裡,他對於目前7+7的政策很不安,最保險的還是應該維持之前的居家檢疫14天,不過像是美國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即使是確診者都是7+7,但是美國醫學會是反對疾管局這項策略的,美國並不是大家都認為應該採與病毒共存的態度。
-
2022-01-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一):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
【編者按】本週登出的三篇文章是來自一位醫學院教授,與我們分享有關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的心得。他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的整理,分別由「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警戒期間的體重與運動」以及「警戒期間觀看螢幕與零食習慣的改變」三方面詳細討論在全球籠罩在這「21世紀的黑死病」時,我們可以如何減少傷亡,維持健康。非常感謝作者對全民呼籲生活保健的重要。前言2019年底出現首例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病患後,在中國大陸爆發許多案例,接著在2020年初,在國際間陸陸續續散播開來,包括歐洲意大利、英國、法國等,後來很快即造成世界各國的大流行,COVID-19肺炎的罹病和死亡人數遽增,包括醫護人員和名人也都被傳染,駭人聽聞,舉世恐慌;臺灣在去年也有境外移入的案例,但檢疫得宜,並未引起本土的流行,但2021年5月,也出現本土病例的流行,當時提高全國三級警戒,公共場所、醫院和大型集會都受到許多規範,經過大家的努力之後,目前已有改善,但每日仍有少數境外移入的確診和零星死亡案例,逐漸達到全國清零的目標。回想起2020年初,COVID-19肺炎起初尚未引起全世界的恐慌,許多國家並未採取全面戒慎的態度來防範疫情,歐美民眾連要不要戴口罩,都引起許多爭議。各位應該還記得去年日本醫學生開舞會群聚造成傳播,歐美許多聚餐罹病的案例,,但隨著疫情的快速散播,天文數字式的嚴重病例數和高死亡率,護理之家陸陸續續出現嚴重院內感染的報告,甚至於醫療專業人員都未能倖免,不少醫師因染疫而死亡,世界各國都先後被波及,始知事態嚴重,各行各業受到重大影響,文化活動和經濟活動幾乎停頓。在2020年3月11日,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多個月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定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世界各國共同聯合對抗這個「21世紀的黑死病」。2020年臺灣的COVID-19疫情得到適當控制,民眾受惠良多;但隨著世界各國病患人數增加,各項防疫措施鬆綁,在2021年5月初,從華航諾富特群聚案、萬華群聚等開始,逐漸成為本土案例的大流行,疫情逐漸吃緊,後來經過全國全面性的疫苗接種、推廣防疫措施、以及機場入境的檢疫隔離策略,目前在多方用心努力合作之下,已有相當的進步,但仍在嚴密監控中,期待短期內能有更良好成效。2020年初COVID-19來襲時,並未引起大家的警覺,民眾生活習慣已久,未落實基本保健觀念,許多其他國家的民眾反對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回想起當時歐美民眾反抗戴口罩、限制群聚規定的抗爭,造成新冠肺炎的快速散播,種下今日普世受疫情困擾的情境;隨著疫情快速惡化,後來大家都改變了,大家爭相搶購口罩,甚至於造成全世界的口罩荒,即使先進國家也無法獲得足夠口罩,臺灣當時送出許多口罩來援助他們,造福無數民眾,幾個月來,許多國家也贈送本國疫苗,做為回報當時的口罩情誼,令人倍感溫馨。本文謹簡要討論在這段疫情限制之下,生活型式發生改變的一些報導,尤其討論體重與疫情的關係,以及因應之道。對抗COVID-19疫情爆發的策略在策略上可分為醫療策略和公衛策略。醫療策略包括查驗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病毒的特性,結合現有醫療量能和發展新式藥物治療罹病者的症狀,發展新式檢驗試劑以及提早正確篩驗出病患,發展疫苗來阻止疫情的擴散。第二項策略為公衛策略,減少民眾的接觸,隔絕飛沫傳播鏈,例如人員分流、居家隔離,減少地表移動,戴上口罩和眼罩,匡列和隔離,穿上防護衣等,以有效隔絕病毒的傳播。嚴格落實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與面罩、限制旅行、隔絕各國旅遊等等,旅客需接受採檢和居家隔離等限制,許多防疫旅館應聲而起,防疫計程車和防疫設備短缺,包括口罩和民生必需品都需搶購等;尤其國外四級警戒時期,居家上學、上班、商業活動等,都發生重大改變,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使人類的經濟活動與文化受到重大衝擊;長時期的防疫規範限制,除網路業活絡之外,卻使許多民眾失業、商家關店、旅遊業蕭條等,嚴重打擊社會和國家的命脈,尤其在這段突然而來的限制居家中,從電視媒體上,只要你用心去觀察,就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和體認到,人與人之間的爭執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警戒、封城期間,家人之間的相處時間明顯增多,尤其是親子之間的互動增加,也是當代文明發展中,一種意外的收獲吧。目前已降為二級警戒,許多防疫規範較為鬆綁,公共場所也較開放,餐廳可以再度開放,人潮逐漸回流,景氣復甦,往日的榮景再現。新冠肺炎對運動和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新冠肺炎來勢來勢洶洶,當真如晴天霹靂,許多民眾不知不覺間罹病、嚴重者住進加護病房、甚至死亡;尤其國外病患人數遽增,各國建置許多臨時的醫療帳篷或方艙醫院,許多大型場所被改用為臨床醫療之用,美國科技大廠也轉進生產呼吸器應急,即使如此,醫療量能不足和呼吸器短缺之下,甚至於呼籲輕症病患自行在家療養等;臺灣疫情幸而及早得以控制,因而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來因應第二年的本土疫情衝擊,但快速的疫情的確改變眾的生活和工作型式,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都發生重大的影響,當防疫警戒層級越高時,這些限制就越多越嚴格,茲簡述如下:食:市場分流、餐飲不可內用、外賣和外送增加、不得聚餐。衣:百貨公司和市場人流實名制管制;即使有網購路線,但在沒有聚會、教育、體育和文化活動之下,減少許多衣服的購買量。住:限制居家、旅遊管制、回國需接受隔離、防疫旅館等限制等。行:倡議減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陸海空運輸型態改戀,航運取代物資的運送,許多人採取步行和自用車,回國和出國須防疫計程車等。育:學校停止實體教學、採網路上課、取消國內外學會的實體研討會,代之以視訊會議,教育訓練課程、居家上網、考試型式改變等。樂:八大行業、遊樂中心、旅遊等,都需考量群聚的規定。其他:宗教活動、文化活動、婚喪喜慶、家聚活動、醫療、急救、防疫措施等,舉例而言,戶外需全程配戴口罩,有些民眾因取下口罩進食,而被處以罰款,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指出,運動有益健康,可增進體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的風險。隨著警戒層級增高,勒令商店停業、封鎖學校、宗教場所、文化中心、圖書館、博物館、和公園、健身運動中心、餐廳等公共場所,帶來許多生活活動的限制,也改變許多從事身體活動的規範,失去從事戶外或健身房的運動機會,在家並無相關設備,更難維持身體活動,因而民眾的靜態生活型式指數飆升,每天都整天坐著和看電視、電腦,未能從事適當運動後,先前研究指出,美國的橫斷式研究發現COVID-19肺炎封城期間,原先積極運動的成年人,活動量減少者達約32%。2021年6月的一項多國世代研究顯示,COVID-19封城期間,18-35歲年輕人和成年人的活動量減少達31.25%,36-65歲者減少26.05%,65歲以上者減少30.27%。在封城期間,年輕人的活動量受到最大的影響,這在世界各國都相似;雖然短期限制居家期間,未必造成嚴重體能減退、心肺功能、肌力和其他系統功能惡化,但改變生活習慣後,應審慎注意日後是否會增高罹病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第二型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甚至死亡率都會增高,若再加上飲食不當,必然雪上加霜。經過幾個月以來的觀察,臺灣的情形也相當類似,當初三級警戒期間,門診的病患減少,現在已逐漸增多,詢問之下,他們也都安住家中,很少從事戶外運動,即使發生骨折,也都採用保守的治療方式為主,即使有些病人的疾病嚴重,也對前來就醫多所顧慮。其次,心理問題是現代社會的常態疾病,疫情期間病患面對許多壓力,包括自身罹病的憂慮、親人罹病的風險、失業風險,且無法探視親人或相聚等,都可能會加重原先的心理壓力,估計全球約有近10億人口會出現或大或小的心理健康問題,最常見者包括憂鬱和焦慮症;病患就醫也增加難度,使病情較難改善,在對抗疫情的同時,更應注意這些潛在而又嚴重的情形,及早防範。 其中銀髮族較常合併衰弱、多種共病、肌少症等,這些起因於生理功能退化、心理層面和社交活動減少,老年人營養飲食和腸胃吸收功能變差,活動量減少後,更常出現衰弱現象,COVID-19的警戒、封城隔離策略,拉開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家庭互動會減少,增加老年人的孤獨感,並加重損害老年人健康,唯有及早注意維持足夠運動量,改善免疫功能,才能更有本錢對抗病毒。結語總之,COVID-19病情嚴峻,罹病後的傳染率和死亡率都高,令民眾聞之色變。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上,須落實基本的衛生保健和養生的基本要項,這是可以立即落實的項目,雖然引起諸多不便,但在等待疫苗的研發、接種覆蓋率和功效、新式特效藥的研發之前,還是最基本的功夫,有關運動可增強免疫功能的常識,乃是對抗疫情的重要防身武器,千萬要記得落實。
-
2022-0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orn流感化?國內外為何還如此擔心?重症醫詳解
Omicron病毒持續在全球各地升溫,美國日前更爆出單日106萬人確診消息,此時也有外媒擔憂「是否會和Delta合體?」,也有許多人納悶「Omicron不是偏向流感嗎?為何要這麼擔心?」。另一方面,年關將至,民眾也擔心返鄉潮是否會有病毒在台灣爆發的風險。針對這些問題,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逐一解惑。 Omicorn會和Delta合體嗎?醫:有可能,但不必恐慌。 黃軒醫師表示,Omicron確實是有可能和Delta合體,形成外媒所稱的「Delmicron」,但未必會形成新一波的災難,從現有紀錄研究來看,早在先前就有過新冠病毒結合成新變體的案例,包括在英國發現Alpha與B.1.177合併重組,造成44例死亡後消亡,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科學家也發現由Kent與B.1.429結合的變體病毒,造成少數的病例後消失,兩者無造成大規模傳播,或成為更危險的病毒。因此即便有可能結合重組,民眾也不必過度恐慌。 Omicorn流感化?國內外為何如此擔心? 至於為何Omicron已逐漸流感化,國內外還是如此擔心,黃軒醫師則解釋,新冠病毒為了生存演變至今,確實已經越來越偏向流感病毒,但一樣不能輕忽,因為畢竟只是「偏向」流感,重症率和死亡率還是比流感來得高,且擴散速度飛快,若確診一樣還是會有風險,若擴散風險自然更高。另一方面,不論是初始株或Delta等變種病毒,除了會傷害宿主的呼吸道系統,不少研究也都發現有傷害神經、腦部、引起腦霧等留下後遺症的疑慮,雖然Omicron從呼吸道系統的影響來看傷害程度不高,但是否也存在著後遺症的風險還有待研究,畢竟Omicron變種至今僅短短約兩個月。因此即便是病毒有流感化的趨勢,一樣不能大意。 如何防新冠病毒兼過好年?醫:疫苗打滿是最誠意過年大禮 不少民眾也擔心返鄉潮是否會帶來新一波的災難?這次該如何過年?黃軒醫師表示,多留意即可,但不必過度緊張,尚未完全被淘汰的Delta在掌控範圍內,Omicron正如前述所提到的,雖然擴散力強,但重症、死亡率不高。防疫和生活需取得平衡,在當前的情況下,民眾持續做好防疫、留意身體狀況即可,一樣可以返鄉過年、出去遊玩,但務必戴好口罩、保持勤洗手、酒精消毒的習慣,疫苗當然也是越早接種越好,第三劑疫苗輪到了能打就打別再等。黃軒醫師表示,健康是新年最好的大禮,接種好應施打的疫苗再返鄉過節、聚會,確保親友健康,正是最有誠意的伴手禮。 《延伸閱讀》 .一張圖看懂Omicron變種病毒!重症醫:不可輕忽。 .Omicron高傳染、低重症,第三劑要打嗎?打哪支?專家2點參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機疫情擴散 中壢某國小周五預防性停課1天
桃園國際機場疫情擴散,桃園市中壢區某國小今晚得知有2名學生接觸確診者,周四晚間11點多緊急通告周五預防性停課一天,進行清消作業,但老師仍須到校。初步了解,確診者是稍早新增的4名確診者之一,2名學生是手足,雖未和確診者同住但都曾經接觸過,目前2人都匡列採檢。詳細情形仍在疫調中。校方表示,周四晚上11點多接獲衛生局、教育局緊急通知,學校有2位小朋友接觸確診者,因此星期五全校預防性停課1天。校方強調,沒有學生確診,外界勿恐慌,也請學生們在家好做好防疫工作,行政人員、老師則要到校協助處理防疫工作。【中央社桃園機場7日電】桃園機場群聚案再增4人確診,包括1名桃機女保全及3名金嗓歌友會會員,歌友會確診者有接觸者為國小學童,正進行採檢,這所小學7日預防性停課一天。桃園機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疫情延燒,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6日晚間和桃園市長鄭文燦、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緊急赴桃機召開記者會宣布此消息。王必勝表示,桃機新增的確診個案為桃機女保全,個案日前上班時因身體不舒服通報主管,緊急到醫院採檢,6日確診;根據疫調,這名保全本週除了1月2日沒上班,其餘日子都有上班,主要負責1樓入境大廳及3樓出境大廳外圍,個案均自行上下班,沒有搭乘交通車。王必勝指出,機場公司保全共391人,先前已有67人快篩陰性,但考量備勤室可能有重疊足跡或互動,將緊急召回,對進行全員PCR採檢。另外,由於染疫桃機清潔人員曾赴金嗓歌友會,桃園也緊急針對所有會員進行採檢,6日晚間驗出3例陽性。王文彥表示,3例個案中,有1人是計程車司機、2人是歌友會會員,與確診個案在歌友會有多次足跡重疊,由於歌友會7日還有100多人要採檢,建議歌友會附近的居民也出來採檢。王文彥也指出,歌友會確診個案中,有接觸者為桃園某國小學童,目前正進行採檢,這所國小7日也將預防性停課一天。
-
2022-01-04 新聞.元氣新聞
澎湖怪病 毛毛蟲剛毛害的
澎湖去年9月爆發怪病,許多人皮膚起疹發癢,當地醫療院所大排長龍,一度引起恐慌;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醫師李志宏飛往採樣,將患者皮屑帶回交給中山大學研究,確認是毛毛蟲剛毛誘發的大規模皮膚病;李志宏說,這是極端氣候引起的,並非季節性疾病,民眾無須恐慌。李志宏近兩年與部立澎湖醫院遠距醫療,去年9月底因澎湖皮膚起疹發癢的求診人數暴增,去年10月飛抵當地追蹤。李志宏說,初期看到病灶,研判是外界因素誘發的皮膚病,推敲病源可能來自節肢動物或花草類引起,且發炎位置大多是暴露在外的皮膚較多,此外也發現,曾有一家出遊,返家時只有留在家中的長輩未感染,藉此推斷並非居間環境所致。原先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患部的皮膚與皮屑,並沒有找到與毛毛蟲有關的直接證據,直到把皮屑帶回台灣研究,由中山大學電子顯微鏡與質譜儀分析,找出紅疹由毛毛蟲剛毛引起的超微構造及生化證據。李志宏說,由毛蟲剛毛引起的皮膚炎易發生在4、5月的春季,去年因氣候較特殊,先乾燥缺水,8月豪雨、9月氣溫偏高又碰上疫後報復性出遊,天時地利下釀成皮膚病大爆發,民眾只需在好發期留意,外出穿長袖、騎車戴面罩,減少皮膚暴露與直接接觸就能有效預防。
-
2022-01-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機場確診員工CT值11 桃園2校緊急停課 小學同班停課1周
桃園市中壢區今天下午傳出在桃園機場工作的家長確診,造成就讀中壢區某國小學童及同住就讀某高中的親友疑似與確診者接觸,兩所學校啟動預防性停課措施,由於染疫機場工作人員CT值僅11,研判是才染疫不久,桃園市政府如臨大敵,尤其機場員工小孩就讀學校同班級停課7天,學校啟動線上教學,環保局人員明天循學生軌跡,全面進行校園消毒防疫。該國小表示,接獲學生家長確診,校方立即啟動緊急處理,報告教育局明天全校預防性停課一天,校方查出該學生今天在學校走過地方的軌跡,立即進行消毒,也通報清潔防疫人員明天到校循軌跡全面環境消毒,該班級停課7天,該名學生居家自主隔離14天追蹤,全校明天採線上教學,以最高規格做好防疫。該高中表示,教育局轉知該校學生疑似與確診者接觸及遭匡列管採檢對象,校方立即啟動校園防疫安全與預防性環境消毒,明天全校學生實施預防性停課1天,並進行消毒,請學生及家長勿過度恐慌。
-
2022-01-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桃園旅館群聚11天才修指引 要求開門取物應戴口罩
12月16日桃園就有防疫旅館發生旅客群聚感染,之後短短半個月,北市防疫旅館傳出兩家旅館確定發生群聚案件、至少一家旅館有疑似群聚,桃園及台北累計有八人改列本土案例。指揮中心卻於12月27日才修訂第六版「防疫旅宿設置及管理 」並於近日公告上網,要求旅館要提醒居檢者「不能隨意開窗或調整空調」,並且要求居檢者開門拿東西或需要與工作人員交談時,必須全程戴口罩。此次修訂共有三大部分,首先,是要求旅館以入住須知、廣播或房間內張貼文宣等方式,提醒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房間內應維持適當空調,不能隨意開窗或調整空調,可能影響房間之通風及換氣,如有調整需要請聯繫櫃檯人員」等宣導內容。第二,若因取餐、放置垃圾、領取更換或補充之清潔或生活用品,居檢者開門時應配戴口罩。第三,工作人員與居檢者如有絕對必要交談,除了必須保持至少一公尺以上之距離,新增「必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過去發生院內感染時,基因定序有兩三個位點的差異,就很明確判定就是群聚。台灣每天境外移入病例不多,集中在同一旅館的機率也不高,所以如有住同一旅館的旅客確診,入住及發病時間序有相關、基因定序差異很小,確實要謹慎思考在旅館感染的可能性。還有哪些可能性?施信如說,可能需要檢視旅客共同接觸過的區域,例如一個人搭電梯按過按鍵,按鍵應該不會馬上清理;還有旅館傳遞入房間的東西,或許也有汙染,可能的途徑非常多。施信如表示,任何人只要將心比心,一定能理解旅客的焦慮和恐慌:「會不會原本沒事,住進去才有事?結果要隔離更久,還會害家人被傳染。」既然旅客是被強制要住旅館,相關單位一定要努力避免旅館發生群聚,讓旅客安心檢疫。
-
2022-01-03 新聞.元氣新聞
澎湖怪病元凶找到了!醫界與學界聯手發現病源是毛毛蟲
去年9月底澎湖爆發怪病,許多人皮膚起疹發癢,當地醫療院所大排長龍,一度引發民眾恐慌。為追查病因,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醫師李志宏飛抵現地調查,並與澎湖當地醫院與診所一同追查,還將患者皮屑帶回台,與中山大學聯手研究,才找出由毛毛蟲剛毛誘發的大規模皮膚病。院方也在近日公布發病證據,同時提醒,是極端氣候所致,並非季節性疾病,民眾無須恐慌。去年9月底澎湖爆發怪病,許多民眾皮膚起疹發癢,一度引發民眾恐慌。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醫師李志宏近兩年與部立澎湖醫院遠距醫療,也因求診人數暴增,加上症狀相似,便在去年10月飛抵當地追蹤。當時為追查病源,李志宏說,初期看到病灶,研判是外界因素誘發的皮膚病,推敲病源可能來自節肢動物或花草類引起,且發炎位置大多是暴露在外的皮膚較多,此外,他也發現,曾有一家出遊,返家時,只有留在家中的長輩未感染,藉此推斷並非居間環境所致。原先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患部的皮膚與皮屑,並沒有找到與毛毛蟲有關的直接證據,直到把皮屑帶回台灣,近一步研究,並由中山大學電子顯微鏡與質譜儀分析,耗費將近兩周檢驗,才找出紅疹由毛毛蟲剛毛引起的超微構造及生化證據。李志宏說,由毛蟲剛毛引起的皮膚炎,過去的經驗易發生在春季的4、5月春季,同時也是毛蟲的生長季節,但去年因氣候較特殊,先乾燥缺水,8月又月上豪雨,9月氣溫偏高,以及疫後報復性出遊,進而催化該皮膚病盛行。李志宏還說,這次澎湖皮膚病發生,恰巧遇上多人出遊、風速、降雨以及毛蟲生長期,在天時地利的情況下,才會釀成大規模爆發,並非季節性的疾病,過去台灣恆春也曾爆發過類似的情形,民眾只需在好發期,多留意,外出時,穿長袖、騎車戴面罩,減少皮膚暴露與直接接觸,就能有效預防。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流感化並不等於可以「與病毒共存」 陳秀熙分析2022年疫情2大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每周三固定直播,向國人傳遞科學防疫新知,已持續將近100個星期不曾中斷。身為國內最密切關注國際疫情的學者,陳秀熙分析2022年疫情有兩大趨勢,首先是新冠疫情會走向流感化,口服藥必然要普及化;再者是次世代疫苗的發展成敗,將帶來決定性的影響。要達到與病毒共存,抗病毒口服藥不可或缺,最快要今年中以後。陳秀熙表示,現在Omicron變異株在歐美掀起新一波大流行,目前觀察到傳播力增強、輕症化等趨勢,這項挑戰將延續到新的一年,而且全世界都必須面對。如果走上流感化之路,勢必也需要類似於克流感的抗病毒口服藥,才能避免重症死亡,但在藥物普及之前,大量輕症個案仍可能讓醫療體系崩潰,因此發展次世代疫苗來減少確診,仍然非常重要。「次世代疫苗發展速度、病毒變異速度,兩者間的消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陳秀熙指出,目前多劑混打的基本原則也已確定,以輝瑞和莫德納這兩種mRNA疫苗的開發腳步最快。如果能夠成功開發有效回應病毒變異的次世代疫苗,各國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嚴格度、疫情可忍受度、人民心理負擔,才能比較放鬆,「希望Omicron帶來的疫情,可以在2022年畫下句點。」然而,今年開始走向流感化,並不等於可以「與病毒共存」。陳秀熙分析,今年底忽然殺出一個Omicron,要達到與病毒共存的狀態,最快要到今年中以後。現在以色列已開始接種第四劑,以一劑效力是半年來估算,世界各國在今年中都可能已經打到第四劑,這時口服藥應該都出來了,不可能每半年無止境的打下去,但未來確實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打一次。面對變異株襲來,要落實「疫苗、檢測、公衛防疫」金三角。變異株一直來,民眾自我防護的方式會有任何不同嗎?陳秀熙說,面對變異株不用慌,重點就是「疫苗、檢測、公衛防疫措施」這個金三角,應該要落實成為社會新常態。只是疫苗要打到第三劑、第四劑,很容易忘記,他建議疫苗預約平台可轉型為客製化的自動預約系統,有主動提醒、自動預約的功能,有助於覆蓋率穩定提升。再者,他建議具有合格檢測能力的醫療院所,可提供民眾檢驗中和抗體的自費服務,幫助民眾檢查自身保護力。陳秀熙提醒,如果接觸過有風險的境外旅客、出入過高風險的場所,之後就要每三到五天自行定期快篩,繼續保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好習慣,維持好的防疫文明。如果有需要出國,則強烈建議,一定打過第三劑再出國,如果前兩劑打載體疫苗,第三劑應該要混打mRNA疫苗,才能獲得最佳保護力。春節防疫重點機場是重要感染源 嚴守居家檢疫是關鍵有新冠疫情相伴的第二次農曆春節,對於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來說,與平常的日子並沒有太大不同。陳秀熙說,自己平常都有維持慢跑習慣,去年十月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前,頻繁定期自行快篩,完整接種之後也沒有改變運動和戴口罩的習慣。預計這次春節,只會在自家簡單聚會,還有很多研究資料要整理,幾篇文章想要寫,都是為了對防疫的部署提出有用的建言。「歐美疫情已經告訴我們,機場是很重要的感染源。」陳秀熙提醒回國的旅客,就算持有陰性證明,到了人多的機場,如果心情鬆懈,沒有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以酒精洗手、避免觸碰公共物品這些個人防疫作為,很可能就會在機場感染。陳秀熙分析,如果出境前於機場感染,到台灣入境是驗不出來的,等到病毒量漸漸上升,很可能剛好就是選擇春節方案的旅客回家檢疫的時候。回家以後,要是沒有做好定期檢測、沒有嚴格遵守居家檢疫規定,就很可能會造成家戶傳染,同住家人若外出去到人多場所,就可能衍生社區傳播鏈。「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戒,才能將病毒阻絕於境外、保護境內社區。」陳秀熙呼籲,以台灣過去兩年養成的防疫文明習慣,加上疫苗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社區已具備一定的保護力,不需太過恐慌,但仍要嚴格遵守檢疫相關規定,不可以有僥倖和鬆懈心理,如果家有居家檢疫者,拜託同住家人與他一起共體時艱,千萬不要去人多場所也不要參加聚會,按照規定時間做快篩,外出時也要全程戴口罩。陳秀熙小檔案年齡:60歲現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經歷: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劍橋大學生物統計博士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春節不是最危險時期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曝Omicron可能的疫情高峰
新冠疫情肆虐,今年邁入第三年。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回憶2021年經歷國內疫情大爆發的種種,他認為未來疫情的走向將是「審慎樂觀」。Omicron取代Delta成為主流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是它的重症率比Delta低,憂的是傳播力強,染疫母數增加,一樣會拖垮醫療量能。所以他非常支持台灣採取「以根除為手段、共存為目標」,他也指出,面對Omicron的威脅,春節並不是最危險的期間,而是一月中到一月底之間,國人一定要堅持現有的防疫習慣。以根除為手段、共存為目標,台灣因「謹慎」而防疫成功。吳明賢表示,自疫苗研發成功後,全球對於疫情都走向「樂觀」,後續卻發現疫苗保護力難以長時間維持,突破性感染不斷發生,病毒持續變異都讓疫情走向變調。從美國現在的確診案例都是Omicron來看就能窺知一二,快篩站都來不及重設,患者人數就持續暴增。他認為,台灣的防疫之所以成功,取決於「謹慎」,無論是歐美國家或是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都非常高,從疫情趨勢來看,病毒逐漸走向流感化,但各國都太早樂觀,提早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讓病毒有機可乘。他回憶今年疫情大爆發,台大醫院面臨內憂外患,內憂是5月15日,指揮中心公布萬華社區感染,爆發感染源的地點是阿公店,台大醫院緊鄰萬華,5月18日有兩名工務人員染疫,立即啟動全院採檢,總計有十人染疫,院內感染必須要立即控制。外患則是,和平醫院不久後宣布只出不進,導致一周內台大醫院湧入超過135名確診患者,其中有30多人需要住加護病房。不過,長期的演練,以及專責病房快速設置,不只解決院內的危機,也幫其他醫院爭取到一周的整備時間。吳明賢表示,承平時期就得憂患,事件可能會爆發,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即時因應。因應春節返鄉疫情高峰,醫院初三就恢復人力備戰。吳明賢表示,緊接下來,台灣也可能面臨內憂外患,春節返鄉潮加上境外Omicron的威脅,各家醫院其實都已經做好準備。他笑說,這次的春節大概只能吃個團圓飯就趕緊回到醫院,醫院初三就開始恢復人力,以因應這次春節返鄉潮可能帶來的疫情。而他預估,除夕到初六不會是疫情的高峰,推估最高峰會落在一月中旬到一月底之間。吳明賢強調,疫情再怎麼變化,疫苗仍是可以提升保護力的最佳方式,再搭配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需要靠全民一起努力,再搭配醫療體系的配合,台灣才能屢屢戰勝病毒。院長抗壓密技上班前抄心經 穩定自己 才能穩定軍心2021年5月,疫情來得又快又猛。身為國內龍頭醫院,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坦言,當時壓力非常大,為了紓解壓力以及穩定自己的心性,五、六月期間,一到辦公室就先抄一遍心經,有時候下班前再抄一遍。他說,防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穩軍心」,如果身為最高指揮官心都定不下來,就不要談防疫了。疫情大規模爆發時,台大醫院立即將醫療量能降載,停止手術、醫療業務等,但確診患者卻不斷湧入,急診主任一度提出要關急診。吳明賢說,若當時停急診,恐怕又走向18年前SARS的路,畢竟當時轉來台大醫院的許多確診患者,都已經轉了好幾家醫院,頻頻被拒收,如果台大醫院再不撐著,民眾的恐慌可能會更深。從五月起醫療降載,影響到醫院的基本運作,包含連續虧損、部分患者就醫遭到延宕,吳明賢說,那時沒日沒夜都在協調,以及思考如何提升院內士氣。他說,醫療同仁遇到疫情,並沒有人卻步,即使他曾經寫過一封給住院醫師的信,絕大多數的醫師都是為了國人健康挺身而出,甚至主動做了更多,像是休假時也出勤協助篩檢等,「真的很感動」。吳明賢說,整家醫院的運作是靠全體同仁的努力建立起來,套一句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任何的危機都是轉機。疫情戰場上訊息萬變,若不是全體同仁一起面對與解決,台大醫院也沒辦法頂住壓力,守住防疫戰場。吳明賢小檔案年齡:57歲現職:台大醫院院長經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台大醫院副院長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今年能出國玩嗎?前台大醫林氏璧曝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
曾任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的孔祥琪,以「林氏璧」為筆名,成為知名日本旅遊部落客,過去三天兩頭往日本跑的他,疫情來襲兩年,只得收起玩心當「宅男」。但他不負感染科醫師專業,遍閱國內外疫情趨勢、疫苗進展及醫學期刊,提供大家第一手資訊。2022年到來,他盼如世衛組織預想,這是終結疫情的一年。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新冠肺炎流感化,再不需逐例通報。台灣去年度悲喜交加,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多起群聚感染,引起民眾恐慌,但隨著疫苗催打發威,年底有長達一個多月的零確診,但與此同時,新變異株Omicron又虎視眈眈。相較SARS不到一年就宣布終結,新冠疫情卻遙遙無期。「今年度能否終結疫情,仍傾向樂觀。」孔祥琪表示,Omicron傳染力雖強,短時間就躍升為全球主流株,但其重症人數仍較過去低,有逐漸「流感化」趨勢。「以南非來看,隨群體免疫或自然感染數增加,患者卻多屬輕症,對避免醫療量能崩潰,仍屬於好現象。」歐美疫情再起,若與南非趨勢相似,可以斷言「疫情差不多走向終點,大流行將過去。」孔祥琪說,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將是新冠肺炎案例再也不需要逐例診斷、通報,高風險患者及長者比照流感逐年施打疫苗。但是能否走到這一步,端看台灣民眾暴露的風險有多高,是否能完成「邊境開放」的期末考。歐美催打第三、第四劑仍難敵疫情,恐應回歸防重症目標。台灣疫情都在控制之中,加上疫苗施打率不錯,當各國疫情再起之際,台灣仍然不敢放鬆邊境,只能一延再延。他認為,對比現今疫苗覆蓋率數字,從Alpha病毒出現後,指揮中心喊出「六成覆蓋率」,至今已無法應對Delta或是Omicron病毒,除前線防疫人員及邊境打滿第三劑外,未必執著於民眾得盲目追求第三劑、第四劑。以國外為例,德國及以色列催打第四劑、歐美催打第三劑,卻仍擋不住疫情攻勢,傳染力強的Omicron,遲早會突破邊境重圍,因此,得回歸「防止重症」等公衛目標,台灣現今仍可爭取施打時機。首要應確認,施打二劑是否對現今及未來防重症皆有效,且盡快補足二劑缺口;接下來是國內篩檢等措施多管齊下,加上口服藥物上市,甚至在今年度三或四月次世代疫苗出爐,可加惠準備施打第三劑的民眾。個人疫苗計畫衝高抗體濃度 出國前28天再打第三劑春節即將到來,孔祥琪說過去兩年疫情期間,除非必要,他都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舉凡逛街、逛夜市等一概拒絕,且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自助加油前後都會消毒,若需要按電梯、手扶梯也同樣嚴格清消一遍。平時除了解最新疫情趨勢,接送小孩、開PODCAST節目或撰文分享觀點外,上電視台節目時,也留意隔板架設,且遵守快篩陰性等規定。他表示,去年已施打二劑疫苗,第三劑準備選擇莫德納。「我採策略性接種疫苗,打算在出國前28天接種第三劑,再次將抗體濃度衝高。」他說,不能出國的兩年,花最多時間在追日劇,若未來有機會到日本,希望能到東京旅遊,即便只是到現場發呆、無所事事也沒關係。至於春節是否有旅遊計畫?他說,目前國旅出遊人數眾多,他偶爾會到宜蘭旅遊,春節也會與太太一起回娘家拜年。近年國內博物館推出一年份家庭卡等優惠,也因疫情延長使用期限,會帶孩子一起去參觀。原預計今年度春節可望開放邊境,卻又遇到Omicron疫情。他呼籲,台灣無法一輩子靠鎖國防疫,為了健康著想,無論是春節拜年、抱孫,為了家人及自己,務必打滿兩劑疫苗,別等疫情爆發才匆匆施打,恐已來不及。林氏璧小檔案本名:孔祥琪現職:全職旅遊部落客經歷:台大醫院內科感染科主治醫師
-
2022-01-02 養生.運動健身
白天休息太多,晚上又無法休息?哈佛教授教簡單做對一事緩解失眠
▌對睡眠感到緊張如果說世上有什麼地方最適合研究睡太少的影響,那個地方一定是大學。現在的學生似乎跟我在他們這年齡時一樣睡得不夠。去年有一位十分認真的大學部學生考試考壞了,到辦公室找我。我們討論這件事時,她對教材的理解程度讓我印象深刻,顯然真的是因為睡眠不足她才表現失常。她承認她通常只睡四小時,考前一晚也不例外。我問她為什麼睡這麼少時,感覺像聽到與她相同年紀的自己在講話。她通常凌晨兩、三點上床睡覺,很難入睡,覺得還沒休息夠又早早醒來。白天她沒辦法不在課堂上打瞌睡,靠咖啡因在圖書館看了很久的書之後,到晚上又沒辦法入睡。大學生是一種特別的人類。部分原因在於許多大學生初嘗長大的滋味,但還沒有擔起大人的責任。我許多睡眠不足的學生離開象牙塔之後別無選擇,只能安定下來、多睡一點,但有些人會繼續睡眠不足。依據某些研究結果,美國大約有10 %的成人罹患可診斷的失眠症(也就是經常需要半小時以上才能入睡或整晚都無法入睡),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覺得自己睡不夠。在其他地區,失眠的普及率也相仿。可以想見,許多失眠者,亦即大約5%的美國人,求助於安眠藥。為什麼這麼多人白天休息太多,晚上又無法休息?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探究在腦中交互作用、掌控清醒和睡眠的兩個重要生物過程。這兩個過程正常運作時,我們會在早上精神奕奕地醒來,整天大部分時間愉悅地清醒著,晚上則緩緩入睡。這兩個過程如果混亂,我們就會在課堂上或會議中不禮貌地睡著,晚上卻痛苦地難以入睡,早上又醒得太早,或是帶著恐怖的頭痛輾轉難眠。第一個系統是週期接近二十四小時的晝夜循環,由腦部下視丘(hypothalamus)中一群特殊細胞負責調節(這團細胞有個讓人昏昏欲睡的名字,叫做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這些細胞早上會通知腎臟上的腺體製造皮質醇,藉以叫醒我們。皮質醇是刺激人體消耗能量的主要荷爾蒙。夜幕降臨時,下視丘會呼叫同樣位於腦中的松果體製造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是「吸血鬼荷爾蒙」,有助於睡眠。晝夜系統像時鐘一樣每天依據光線亮度和其他經驗調整。有時差經驗的人都知道,晝夜節律可以藉由光線和其他環境線索慢慢調整(每天大約一小時)。如果人體完全依賴晝夜節律來調節睡眠,將會造成問題。想像一下如果連續幾天睡眠不足又沒辦法睡晚一點,或是即使睡了很多也沒辦法晚睡,會有多糟糕呢?所以,還有另一個與活動量關係密切的系統也能調節我們的睡眠和清醒狀態。這個自動調節系統的功能類似沙漏,計算我們已經清醒了多少時間,好慢慢累積壓力,促使我們睡覺。我們醒得越久,睡眠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這個壓力來自腦部消耗能量後產生的腺苷酸等分子逐漸增多。接著我們藉由睡眠讓沙漏重新開始計時,主要是透過非快速動眼睡眠。整體說來,這個自動調節系統可協助平衡我們清醒和睡眠的時間,如果我們醒得太久,這個系統可抑制晝夜系統,協助我們回復減少的睡眠時間。在正常環境中,晝夜和自動調節系統攜手合作,維持固定的睡眠與清醒循環。但生命不可能永遠固定。如果房子失火、一群飢餓的土狼從動物園跑進社區,或是岳母突然說要搬過來一起住,那該怎麼辦?這些攸關性命的危機會啟動體內的戰或逃(fight and flight)系統,觸發過度激發(hyperarousal)狀態。一瞬間,身體會釋放出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大量荷爾蒙、加快心率、讓大量糖進入血液、暫停消化系統,同時提高警覺程度。這些荷爾蒙顯然還會抑制允許睡眠的過程,這是維持持續警戒的重要適應行為。今晚要應對緊急狀況,所以我們不會睡著。如果一切順利,火災撲滅了、土狼抓回去了,岳母也走了,我們就會回歸平衡,第二天晚上我們會睡得特別香甜,以便償還睡眠債務。戰或逃反應(也就是交感神經系統)對睡眠的影響,可以解釋運動對睡眠的影響為什麼如此重要以及有何重要。我們如果在睡前全速跑一公里或舉起重物,往往很難入睡,因為激烈的身體活動會開啟這個系統,造成激發狀態。相反地,白天做些適當的身體活動,例如踢一場足球、一兩個小時的園藝工作或長距離散步,都有助於睡眠。這些活動可以提高睡眠壓力,同時刺激身體以更深層的休息與消化(rest and digest)反應(也就是副交感神經系統)來抵消起初的戰與逃反應。除了其他效用,運動後恢復可逐漸降低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基本值、降低體溫,甚至有助於調整晝夜節律。雖然身體活動無法預防或治療所有睡眠問題,但有多項研究證明適當的運動通常有助於睡眠(但不要在睡前),規律運動的效果更好。一項涵括兩千六百名各年齡層美國人,並排除體重、年齡、健康狀況、吸菸和憂鬱症等因素影響的研究發現,每週規律進行至少一百五十分鐘中度或激烈活動的人,不僅睡眠品質改善65 %,白天也比較不容易昏昏欲睡。因此,睡眠充足可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休息和修復,有助於增加活動量和改善運動表現。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青少年,受傷率是睡八小時以上的青少年的兩倍。最後,身體經常缺乏活動的成人比較容易有失眠困擾。 失眠不是緊急狀況造成的一、兩晚上睡不好,而是長期狀況。它經常會引發惡性循環,所以格外令人難受。如果通勤時間過長、社會衝突或過度困難的家庭作業造成的潛在慢性壓力,使得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異常升高,我們就會在晚上該睡覺時變得過度清醒,或是在一、兩次非快速動眼和快速動眼睡眠循環後醒來。我們陷入慢性睡眠不足時會製造更多皮質醇,尤其是在晚上。皮質醇讓我們睡不著,使問題持續下去,失眠更加嚴重。 糟糕的是,導致皮質醇升高和睡眠不足的壓力,還會抑制免疫系統和指揮身體儲存更多器官脂肪,緩緩危害健康。缺乏睡眠也會改變調節胃口的荷爾蒙,使飢餓素(ghrelin)增加,讓我們感到飢餓,同時抑制降低食欲的荷爾蒙瘦體素(leptin),進而造成傷害。我睡不夠時會吃比較多零食, 許許多多睡眠不足的大學生半夜找東西吃時,學校旁邊就有便利商店可以方便地買到各種點心和高熱量零食。更糟的是,慢性睡眠不足導致慢性發炎,妨礙夜間正常製造生長激素。總而言之,睡眠不足助長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等相關病症,此外睡眠不足本身也和癌症有關。接著更慘的是,體重過重的人入睡後呼吸困難的風險較高(睡眠呼吸中止),因此更容易睡不好。狩獵採集者固定活動量大且沒有律師,所以應該比大多數工業化人類更不容易失眠,但他們當然也有壓力,偶爾也會睡不著。倘若確實如此,他們幾乎篤定不會掉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代陷阱中。最常見的治標型現代睡眠治療法是用酒精自我治療;然而酒精起初讓人昏昏欲睡,但後來會擾亂維持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更可怕的是,我們已成為睡眠工業集團的犧牲品。對睡眠感到焦慮的民眾受到慫恿,花大錢購買高科技床墊、聲音製造機、抗噪耳機、遮光窗簾、防止枕邊人打呼的裝置、眼罩以及各種高效能寢具。這些大致上無害的產品,一定會讓睡在火堆邊地上的祖先覺得好笑,但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安眠藥的濫用問題。安眠藥是規模相當龐大的產業,很容易吃成習慣。除去成藥不計,美國的安眠藥處方從一九九八年至今已增加三倍以上。 安眠藥雖然相當普遍,但其實很危險。依據一項涵括三萬多人觀察研究指出,經常服用安眠藥的美國成人,其後兩年半的死亡風險增加將近五倍。其他許多研究也指出,安眠藥與憂鬱症、癌症、呼吸問題、錯亂、夢遊和其他危險密切相關。如果這些警告不夠可怕,還有幾項研究指出安眠藥的效用大多是安慰劑效果。失眠者和健康對照組服用常見助眠藥物(例如讚您眠〔Sonata〕和順眠〔Lunesta〕)的平均睡眠時間,與服用安慰劑的參與者相同(大約六小時二十分),入睡時間只減少十四分鐘,不過有些人表示第二天有記憶喪失現象。席格爾表示:「二十年內,大眾對安眠藥時代的看法將與現在我們對接受吸菸的看法一樣。」 ▌對睡眠感到焦慮做總結之前,我們再回到我在這一章開頭提出的問題:如果人類受演化影響而會盡量休息,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不愛睡覺?我無意忽視許多人因睡眠不足而危害自己健康和他人性命(尤其是開車時),但有些危言聳聽者不考慮演化和人類學對睡眠的觀點,經常誤解大眾的睡眠行為不正常,這種行徑跟我們妖魔化久坐沒什麼不同。製造大眾對睡眠的恐慌或許有利可圖,我們的社會也比較容易批判與身體活動和缺乏活動有關的行為。我們認為坐著就是不好、睡眠就是好。事實上,這兩種休息方式都是正常但差異極大的行為,代價和效益都很複雜,受環境和當代文化規範影響極大。如果讀者對自己的睡眠健康感到懷疑,睡眠研究人員建議問自己這五個簡單的問題: .你滿意自己的睡眠嗎? .你是否整天保持清醒,不會打瞌睡? .你在凌晨兩點到四點間是否睡著? .你晚上清醒的時間是否少於三十分鐘? .你的睡眠時間是否介於六到八小時之間?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是「通常是或總是」,就表示你睡得很滿足,知道自己通常睡得很夠。如果不是,希望讀者們尋求解決的途徑是認知行為療法等研究完整、合理又有效的方法、嚴守規律作息等良好習慣,當然還有運動。需要一再重複的是,睡眠和活動兩者密不可分:我們的活動量越大,睡得就越好,因為身體活動可提高睡眠壓力、降低慢性壓力,進而緩解失眠。就這方面而言,身體活動和睡眠不是彼此眼紅的對手,而是合作夥伴。一個人好意地經常嘮叨我們多運動,但又不時催促我們多睡覺,其實或許並不矛盾。※ 本文摘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病毒藥物是結束疫情最終武器 儲備量需求專家這樣算
Omicron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全球確診患者屢創新高,想要終結疫情,各界看重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也已默沙東完成簽約,預計購買一萬人份抗病毒藥物。專家表示,依推估台灣至少需要15萬人份藥物,目前全世界都在搶貨,台灣一定要儲備且數量愈多愈好,因抗病毒藥物是結束疫情的終極武器。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經兩年觀察,有別於流感有好發季節性,新冠病毒沒有季節性,但若要終結疫情,仍須期待走流感化路線。也就是說,疫苗、抗病毒藥物缺一不可,首先國人接種第二劑疫苗覆蓋率需達8成,並盡速催打65歲以上長者第三劑疫苗,快速提升長者保護力。其次,一定要備足抗病毒藥物,以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300萬人計算,其中150萬人未接種第三劑疫苗,當中一成、約15人感染新冠病毒引發輕症,而台灣抗病毒藥物基本上就需要15萬人份,目前僅採購1萬人份,遠遠不夠。蘇益仁表示,抗病毒藥物主要是治療病情輕中度患者,但現在藥物多儲備在醫學中心或專責醫院,往後藥物足夠時,應該要放到基層診所,讓醫師針對輕症患者直接使用,降低病毒擴散機會,大家就不會恐慌。目前指揮中心仍重視本土疫情清零政績。蘇益仁說,要如何從清零跨越到流感化的鴻溝,這是一大挑戰,因不知道民眾能不能接受每天確診病例暴增情形。「抗病毒藥物目前產量也有限,全世界都在搶貨。」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台灣一定要儲備抗病毒藥物,且數量愈多愈好,目前看來抗病毒藥是物終結疫情的最終武器,大家都很期待,如可能克流感治療流感病毒一般。邱政洵說,抗病毒藥物調配,應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較為適合,因指揮中心較能掌握哪些人需要治療可以適當調度,有利控制疫情。
-
2021-12-24 焦點.元氣新聞
圖表/就醫放射線檢查照了多少輻射 健保行動快易通App可查
因應醫療需求接受放射線檢查,民眾從未能得知自己暴露的輻射劑量有多少。衛福部健保署宣布,即起自「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中,開放民眾查詢自己當年度暴露的檢查輻射量,也期待民眾在接受不同醫院,但相同疾病治療時,無須再做相同檢查,可多詢問必要性。不過醫改會指出,為節省健保費公布資訊,恐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國人最常檢查的前五名X光檢查項目,依序為胸腔檢查、下肢骨各處骨頭及關節檢查、脊椎檢查、上肢骨各處骨頭及關節檢查及腎臟、輸尿管、膀胱檢查。特殊造影檢查前五名,分別為電腦斷層造影、磁振造影、乳房造影術、X光骨骼密度測定及單純性血管整形術。健保署統計二○一六至二○二○年,進行放射線檢查人數,每年平均為八○七萬六千多人,每人平均檢查四點一四次,每人平均輻射劑量為三・三毫西弗。另,輻射曝露量逾一百毫西弗約有一千二百多人,多為癌症患者。依原能會資料顯示,常見的X光檢查輻射量相對低,電腦斷層相對高,如胸部電腦斷層輻射劑量達四點六到六點九毫西弗,胸腔X光輻射劑量約○點○二毫西弗。輻射量最高仍以「癌症放療」曝露量最大,總劑量介於二萬到十萬毫西弗。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林右鈞表示,美國醫學物理協會二○一一年曾發表公開聲明,如單次放射線檢查輻射劑量小於五十毫西弗,即使一年內多次檢查,但總劑量小於一百毫西弗,輻射劑量的潛在風險可忽略,但若超過一百毫西弗就應多注意,只是癌症與輻射相比,癌症對於性命威脅更大。民眾不需擔心輻射劑量,拒絕接受放射線檢查。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開放輻射劑量查詢,是要讓民眾自我把關,若醫師要求重複上一家醫院的放射線檢查項目,患者可詢問必要性,避免重複檢查。不過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說,健保署公布放射線檢查輻射量,恐使民眾有更多擔憂,不願進行必要的檢查,健保署應提供民眾真正需要的資訊,如自費醫療、整合門診等,而不是公布輻射劑量引發民眾恐慌,此舉也不會遏止重複檢查的問題。
-
2021-12-22 醫聲.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諮詢/醫困擾 得到壞結果 8成不知怎面對
癌症精準治療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甚至預測是否可能發生其他癌症。不過不是每位癌患都願做基因檢測,醫師表示,即使基因突變有對應藥物,也可能受限於適應症無法使用;而有些家族遺傳基因已知和癌症高度相關,但國內現階段對於預防性切除還沒有共識,檢測結果反而可能造成患者恐慌、醫師困擾。台北長庚乳房外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郭玟伶表示,長庚與台大醫院曾進行問卷研究,針對乳癌患者或是家屬,先完成基因檢測的說明與諮詢後,詢問「哪些問題可能會構成檢測的困難」約卅%的患者礙於「費用」,約八十%表示「得知結果後不知該怎麼面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癌患基因檢測後,若藥物適應症僅侷限在某些癌種,那適應症外使用是否要給付,必須審慎考量。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也舉例,乳癌患者若檢測出肺癌突變基因,照理說要使用肺癌藥物,但該藥物的適應症是肺癌不是乳癌,這就屬於適應症外使用,這就是個人化醫療要面對的問題。至於家族性癌症遺傳基因檢測,台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認為,醫師和民眾都還沒做好準備,他舉例一位卅多歲的「健康人」因家族乳癌做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帶有突變基因想切除兩側乳房。黃俊升一度懷疑她是否在正常心理狀態下做決定,過去甚至會轉介精神科協助確定精神狀態;他也有一位朋友的母親卵巢癌後又胰臟癌,但胰臟並不像乳房可以預防性切除,就算知道基因突變又怎樣。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趙祖怡則認為,知道基因突變後能做的是密切追蹤,他曾有一位女病患,廿九歲罹患乳癌、卅六歲肺癌、卅七歲時腎癌、四十一歲顱底癌,正因定期監測,在癌症一發生就治療,所以幸運存活。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教授主治醫師俞志誠也說,曾有患者帶有BRCA1基因,罹患乳癌十五年後又胰臟癌,也曾有人得乳癌後又罹患黏液肉瘤,檢測發現帶有TLE1基因突變,若能及早發現帶有突變基因,應可做預防性介入。
-
2021-12-19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與病共處的漫漫長路 自體免疫病友的真心話
自體免疫疾病是一種無法被根治,將伴隨病友一生的疾病。無論是身體長時間的不適,或是擔心其他器官遭到攻擊的恐懼,都使許多病友徬徨無助,這條與病共處的漫長路究竟如何好好走?邀請十位病友、家屬與我們聊聊他們的想法。Q:自體免疫疾病對生活與家庭最大的影響?張姐〡類風濕性關節炎20年病友生病給我最大的遺憾,是造成家人間的疏離感。以前我親自為家人做飯,後來因關節腫痛,做飯力不從心,從此家人共聚一堂用餐的機會減少了。這個病有一天能夠痊癒是我們最大的希望,我也努力讓自己其他器官可以一直健健康康。小俠〡乾燥症15年病友我應該更早前就生病了,很多症狀多年來像滴水穿石般攻擊我的身體。一開始發病時因為身體發炎,容易覺得累,可以隨時睡著,當時看著同齡的朋友下班後聚會玩樂,我不解為何他們都有這種體力,我卻不行,沒有意識自己原來生病了。Q:平常會如何照護自己的健康狀況呢?胡小姐〡乾燥症1年病友我跟小俠是大學同學,沒想到又因病相繫,我自己會持續追蹤肺功能,想告訴大家的重點是,要跟上一次「自己的」數據比較,我們的標準一定比一般人低一些,所以隨時觀察自己的身體各數值有沒有異常變化,才是最重要的。林大哥〡硬皮病12年病友一開始知道硬皮病會攻擊肺部,危害生命,我就牢牢記得醫師告訴我的:心態要正常樂觀,病情和人生才會改善。冬天到了,硬皮病病友的手腳會僵,一定要注意保暖,然後「適度」運動,我們的肺沒有一般人健康,千萬不要過度運動。Q:與病共處這麼長的時間,最深刻的是什麼呢?包姐〡類風濕性關節炎50年病友我是台灣第一個換人工關節的人,術後醫師告訴我手術失敗了,因為變形的手沒辦法恢復原樣,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不痛了就已經非常好。我最大的心願是醫療愈來愈進步,以後罹病的病友可以不用再受我們受過的苦。龔姐〡紅斑性狼瘡40年病友紅斑性狼瘡可能會有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炎和硬皮病等共病,讓我感到最可怕的是肺部病變,一旦纖維化成了菜瓜布,就回不去了。所以只要身體出現特殊狀況,回診時我一定會告知醫師。我們也要永保樂觀心情,認識和接受疾病,和平共處。Q:有沒有特別想給病友的鼓勵或提醒?陳大哥〡多發性肌炎病3年病友患病初期,因為在國外忙碌而忽略,直到後來體力衰退嚴重,連上下床都困難,緊急返台直接從機場進醫院,確診是皮肌炎。提醒病友不要太恐慌,我想告訴大家,治療過程中,醫病互信最重要,我非常信任我的主治醫師,一切交給他。林小姐〡病友家屬我母親的特發性纖維化發病時來得又急又快,緊急送醫後確診是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所幸媽媽符合健保給付用藥,很幸運地在治療後重回正常生活。醫師告訴我們,罹患這種「沉默的重症」一定要趁早治療,想辦法保留肺功能。聽聽醫師怎麼說免疫疾病患者 應留意肺部警訊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林聖皓醫師「肺纖維化可以稱它為沉默的重症」,由於肺纖維化是一種不可逆的肺病,但初期症狀為久咳或喘,很容易被輕忽,通常急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一來到診間,就知道肺部狀況可能無法逆轉了,且過去沒有藥物能夠治療,五年存活率甚至比許多癌症來得低。所以一旦確診肺纖維化,愈早配合醫師治療,愈能延緩肺功能惡化的速度,保留較多肺功能及生活品質。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方耀凡醫師「重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肺部健康,已是風免科的趨勢。」多數合併肺炎的患者,一開始會咳嗽,但很難有警覺心,接下來會出現明顯的喘。疾行個短短幾十公尺,就喘到上氣不接下氣。提醒不論有無疾病,都要定期關注自己的肺部狀況,不要忽略任何小徵狀,尤其免疫疾病患者最好每半年做聽診後背下肺葉、肺部X光檢查與肺功能檢測;如有發現肺功能異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HRCT電腦斷層掃描。【相關內容精彩影音看更多】【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2-17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克服疫後焦慮 先辨識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許多人出現憂鬱、焦慮、慌亂症狀,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說,如何「辨識心理健康」相當重要,民眾應具備四大心理能力,包括自我適應、適應環境、釋放壓力及穿越險境等。在職場中,主管或基層同仁需具備「如何辨識身心失常」能力,適時伸援手給予協助,維持健康身心靈。常見的心理健康諮詢議題,包括工作表現失常、認知功能下降、身心耗竭產生、精神方面疾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林萃芬指出,疫情影響下,國外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數增加,台灣人則多認為遇到衝擊時要「堅強」挺過,可能導致PTSD潛伏,不會立刻顯現,久而久之會壓迫到潛意識,造成人格扭曲、不對勁。林萃芬說,若職場中發現同仁行為反應異常,包括不斷抱怨、與他人發生爭執、過度挑剔、責備、哭泣,或出現暴力、跺方步,生活作息混亂、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或飲食過量、體重暴增、酒精或藥物濫用,工作中坐立難安、逃避工作、工作績效與生產力降低,或出現危險行為及攻擊行為、人際關係不良、企圖自我傷害等,就要注意身心失衡問題。職場壓力大常見「身心耗竭」,林萃芬指出,常見職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數量大增,其中焦慮症包括分離焦慮症、社交焦慮症、特定畏懼症、特定場所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等,尤其未來是變動年代,只要「不確定」就會讓人「身心焦慮」。林萃芬表示,主管若聽到員工表達有壓力,應協助同仁「釋放焦慮」,「壓力,不需要抗,釋放就好了」。每個人面對危機與困難的心理狀態不同,應鍛鍊心理肌力,心理肌力愈強的人,愈容易為自己找到出口,心理肌力愈弱的人則容易陷入固著退縮中。林萃芬建議,後疫情時代,民眾不僅需具備四大項心理能力,並應培養及增加改變的勇氣、接納「現在的自己」、增加正向解讀、感受自己的價值感。
-
2021-12-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不良反應破萬件 專家:應給予寬鬆救濟與補償
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後罹患重症或死亡風險,國人踴躍接種新冠疫苗,但部分民眾接種後卻引起不良反應。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3月22日至12月14日,全台累計1萬4786件的新冠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其中1193人死亡。中華人權協會表示,理解疫苗風險與獲取民眾信任是政府防疫、抗疫的核心項目,對疫苗接種不良反應補償,民眾要的不多,就是及時補助、寬容給付。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舉辦「現行疫苗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如何因應新冠肺炎」公聽會。中華人權協會策略長陳建宏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任何防疫破口都可能造成大規模死亡重病、產業倒閉、醫療崩潰等,因此接種新冠疫苗等防疫措施必須付出的各種成本,遠低於防疫破口所衍生的危害。不過,衛福部日前修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要求必須有醫學實證支持不良反應與疫苗接種的關聯性。陳建宏指出,這顯然忽略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存在醫學實證不充足的問題,將惡化民眾在新冠疫苗受害救濟上的困難。因民眾接種疫苗行政決策,並非國家違法行為,受害民眾與家屬得向政府主張「國家補償」。陳建宏說,接種疫苗最嚴重不良反應是「死亡」,各界應秉持同理心予以關懷,雖不能據此斷定與接種疫苗有關,但也不宜以「其他疫苗也有死亡」為由,率斷無因果關係,更不可將解剖作為認定因果關係的唯一方式,或是以家屬不同意解剖作為無法認定因果關係的理由,仍應依疫苗學理、醫學實證等資料進行審議。陳建宏說,民眾配合防疫政策接種疫苗,若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無關政府或民眾責任,而是一種類似國家補償制度下,為了公益而「特別犧牲」的概念,政府應給予寬鬆救濟與補償,建議對接種疫苗而受害的民眾,可擴大無須舉證的補助項目、金額、範圍,盡可能的讓民眾獲得合理的救濟。「民眾要的不多,就是補助要及時,給付要寬容。」陳建宏說,政府應了解民眾接種疫苗後,心裡的焦慮、恐慌,民眾關心的是,一旦接種疫苗出了狀況,可以有安心的補償,政府應要盡量寬容,放寬審查標準,在因果關係的認定基準,不宜採用過度保守的概念,才不會漏掉應該要補助的人,避免受害民眾及家屬無法獲得適度補償。
-
2021-12-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耶誕城、跨年恐因疫情喊卡? 陳時中語帶保留
國內今出現一名本土確診個案,為任職中研院P3實驗室的20多歲女研究人員,由於兩次採檢Ct值分別是15及23,病毒量相當高,指揮中心今晚緊急匡列85名接觸者,並漏夜進行檢驗。而12月有不少耶誕節、跨年活動,是否因此喊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個時間點還不能說受到影響,需要看第一圈接觸者,檢驗結果出來後才能判斷,當然不希望第一圈有感染。至於是否會重新評估整體社區感染風險?陳時中則說,目前不做任何的臆測,要等第一波檢驗出來才能判斷,而且那樣的判斷「才有意義」。陳時中強調,民眾可提高警覺,但不用過度恐慌,再度呼籲病毒無所不在,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要因為疫情低而忽略基本動作。陳時中說,疫苗一定要打好打滿,可減低重症死亡可能性、比例相對大,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防疫可讓自己安心,社會也更安全,明天有結果就會跟大家報告。
-
2021-12-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變種病毒走向 李秉穎:一個症狀可以看出感冒化
目前國內開始注射第3劑疫苗,以因應Omicron變種病毒來襲,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表示,從Omicron的死亡率降低、與流鼻水的症狀比率增加兩點來觀察,未來新冠肺炎病毒應該會朝向感冒化而非流感化,也就是會變得像目前引發人類普通感冒的4種冠狀病毒一樣,不需要年年打疫苗,即使感染也是輕症,但需要多久的時間還很難說。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晚上「年代向錢看」政論節目時,做了上述的表示。他表示,一開始大家對新冠肺炎病毒沒有抵抗力,殺傷力很強,但他一直認為之後就會「感冒化」,但有些專家認為是「流感化」,毒性雖然會逐漸降低,因2、3年就有一個突變,還是會造成相當大的傷亡,可能每年都要打疫苗,像每年都打流感疫苗一樣,來預防突變,而感冒化則是得到一次後就會有交叉免疫,之後如果再得到就是無症狀或是輕症,而終生免疫,不需要不停地打疫苗,他表示,因為目前會引起人類普通感冒的4種冠狀病毒,也是不斷地突變,人也是一直重覆感染,但都是輕症,未來新冠肺炎病毒可能也會像這4種、它的兄弟姐妹,變成只會引起普通感冒。李秉穎表示,之前Delta變種病毒出現,引發恐慌,但其實觀察到已經有輕症化的趨勢,以美國、以色列等國家來看,都有Delta的疫情高峰,死亡率卻比原來的病毒下降,現在Omicron的情況也一樣,南非的流行曲線就可以看出死亡率並不高。而且從英國的研究看起來,Omicron患者流鼻水的比率變多,李秉穎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個指標」,新冠病毒一開始侵犯下呼吸道,引發肺炎等,會有很高的傷亡比率,當時中國大陸有流鼻水症狀的約只有5%,後來英國研究Delta病患流鼻水的比率增加、咳嗽減少,而最新美國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Omicron流鼻水的比率也增加,可以看出「病毒被阻擋在上呼吸道,沒有進入下呼吸道」,對人體的傷害就會比較少。他表示,從死亡率與症狀的變化可以推斷新冠肺炎病毒與另外4種冠狀病毒一樣,都是朝向輕症,但目前還是重症與死亡比率超過流感的病毒,還是無法與人類共存,未來如果重症與死亡比率降到比流感還低,就像一般普通感冒了,但目前還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時間才會像感冒一般,還是需要第3劑疫苗的保護。
-
2021-12-0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酒精成癮怎麼辦? 醫:一張表看懂成癮程度、3種不同階段酒精戒斷症狀
在2014年有一則探討18-64歲國人酒精使用型態與醫療使用行為之關係的研究指出,青壯年及中年族群每天喝酒的盛行率分別為1.82%與4.82%,可能酒癮則分別為2.4%及2.27%,然而自2020年COVID 19疫情風暴席捲全球後,受影響地區之經濟及產業衝擊、日常作息模式、受限制的活動範圍,讓更多人產生焦慮、恐慌、憂鬱、人際衝突、正向社交及運動減少等導致心理疾患之因素,更是催生或惡化酒癮問題之溫床。國外報導甚至指出防疫在家限制型的環境下,許多人想處理對疫情的不安定感、消耗多出的閒置時間、化解人際疏離之煩悶情緒等原因,甚至會在螢幕視訊舉辦「網路聯誼會」,加上現今外送服務之方便,讓在家飲酒顯得更輕鬆也更難受控制,酒商反而受惠於疫情銷售量逆勢增長。 那如何評斷自己是否已經有飲酒過量甚至有酒癮問題?其實酒類品種眾多,濃度越高的酒類所能安全飲用的量自然就要越低,目前國際標準以喝下一罐350毫升啤酒為1 單位,其他酒類按單位換算可參考如圖一。男性若每日飲酒大於4單位或每週總計飲酒量大於14單位,女性每日大於3單位或每週總計大於7單位就是飲酒過量,可參考如圖二。 另外以下初步的四個題目符合任何一項,就有可能有飲酒過量問題,若符合二項以上請儘快尋求相關專業建議及治療。 酒精戒斷症狀群,會出現三種不同階段之症狀 當酗酒的病患有心戒酒,卻往往會產生酒精戒斷症狀群,隨著間隔停酒的時間愈長,則會出現不同階段之症狀:◎第一階段:停酒12小時內出現心跳加快、全身出冷汗、手抖、坐立不安、失眠、嘔吐、腸胃不適、頭痛、食慾不振等交感神經系統亢奮等症狀。 ◎第二階段:停酒12小時後至48小時,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心血管問題如血壓劇烈變化、心律不整、開始出現包含人聲交談或鳴響的聽幻覺、栩栩如生又景象誇張的視幻覺、口吐白沫合併抽搐的酒精性癲癇,此時若以傳統抗癲癇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須以迅速給予苯二氮平類藥物方能見效。◎第三階段:停酒48小時候至一週後,部分酒癮者會出現嚴重的意識混亂,會有情緒暴躁不受控制、言談內容怪異、記憶錯置、定向感喪失等酒精性譫妄症狀,此時病人無論生理上可能會有死亡風險,生活上可能因激躁與怪異不受控的行為造成自身或他人傷害。有酒癮的民眾決心戒酒時請尋求相關專業醫療團隊協助 建議有酒癮的民眾若下定決心戒酒請尋求相關專業醫療團隊協助,若單憑自身意志力想戒酒實屬不易,自行停酒得忍受十分不適之戒斷症狀及增加的死亡風險。戒酒的困難點除了戒斷症狀外,還有意志力得面對酒精誘惑的渴求感,目前針對渴求感的治療方面台灣已引進納曲酮(Naltrexon)以及阿坎酸鈣(Acamprosate )兩種藥物,經國際研究期刊顯示此二種藥物對於改善酒精的渴求慾望具有明確之療效,須經專業醫師評估後處方來確保藥物治療安全性。 關於酒癮治療及協助戒酒的部分醫院有相關管道可以幫助您,透過門診或住院等治療管道,提供相關戒酒藥物及心理治療,成功減少酒精戒斷症狀或是渴求酒精使用等行為,已幫助不少酒癮者改善飲酒問題。然而須持續保持警覺一件事:酒癮問題屬於慢性病,不易一次抗戰勝利即一勞永逸不再復發,仍然需要患者自我管理、家人朋友的支持、回復正常的人際與社會角色,才能遠離酒癮的深水危險區,進而重拾健康亮麗的人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1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莫德納CEO指舊疫苗對變種效果差 李秉毅:他應該是商人
新冠肺炎病毒不斷突變,新的變異株Omicron更是讓全球聞之色變,台灣也決定要加速追加第三劑疫苗的腳步,但莫德納藥廠的CEO出面表示,原有的疫苗對變異株的保護力不佳,到底第三劑該打什麼樣的疫苗?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表示,「CEO可能不是學者是商人」,應該打原來的疫苗就行。至於變異株一直出現,什麼時候才有脫下口罩的那一天?他答覆「很難說,一到三年都可能」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晚上「年代向錢看」節目時,做了上述表示,針對兩個主要的變異株都來自南非,有一說法可能與南非愛滋病患者比率較高有關連,他表示,愛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無法有效殺死,會在體內存在一段較長的時間,病毒會不斷突變以適應人體的免疫系統,因此會有比較多的機會產生突變株,也是南非比較可能產生變異株的原因。他表示,之前Delta變異病毒出來時,大家都很恐慌,也確實造成大流行,但主要是人為因素影響,包括英、美及以色列等國家,因認為疫苗覆蓋率已達到七、八成,因此放鬆管制、大家不必戴口罩,才會造成病例大增,但這次Omicron出來之後,英國終於決定恢復戴口罩,絕對有助於疫情的控制。節目主持人詢問李秉穎,口罩到底要戴多久?病毒不斷的變化,「難道未來3、50年都要戴口罩嗎?」,李秉穎則答覆「不必這麼久,你的後半生還是有希望的」,雖然很難預測何時會完全輕症化,但全球很多專家都持這種論點,人類遭遇一種新的病毒,一開始是很猛烈的,但免疫系統經過不斷地攻擊,會產生一些交叉保護的效果,因為人類的免疫系統是經過長時間的進化,未來病毒感染後的症狀會像是感冒,但到底需要多久的時間,「也許是1年、2年、3年」。針對莫德納CEO表示,現有疫苗對變種病毒的保護效果並不好,李秉毅則表示,「莫德納CEO應該不是學者是商人」,從Delta病毒的經驗可以了解,疫苗遇到變種病毒,中和抗體可能下降5、6倍,但是保護效果卻只下降10%到30%,Omicron可能也差不多。李秉穎表示,變種病毒不斷出現,在疫苗界就有兩派不同的做法,莫德納就是利用變種的南非病毒來做出新的次世代疫苗,輝瑞用的仍是原始病毒做出的疫苗,結果證明,兩者的效果是差不多的,打第三劑之後都能增強對變異株的保護效果。
-
2021-11-2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頭暈胸悶、喘不過氣...別只想到心臟病! 恐慌症發作7症狀:你中幾個?
「最近喉嚨常常不舒服還會覺得喘,該不會是確診了?」、「我都沒有出門,可是常常胸悶要大口呼吸,是不是該去快篩?」雖然疫情逐漸趨緩,但仍是許多民眾的對話開場白,經常覺得自己「怪怪的」,可是就醫後醫生都說一切正常,那這些不適感都是從何而來呢?頭暈胸悶、過度換氣 恐是恐慌症上身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奕安表示,許多民眾因長時間待在家中無法外出,且大量接收有關疫情的負面新聞,導致長期處在封閉空間和緊繃的情緒裡,內外夾攻下漸漸產生頭暈胸悶、過度換氣的情況,就醫後才發覺恐慌症已經悄悄找上門。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常見病徵如:突然發生的心悸、呼吸困難、喘不過氣、胸悶、頭暈、感覺異常等,發作時病人常感覺極不舒服、彷彿快死掉,很多人會因此至醫院求診,但反覆就醫檢查卻又找不到身體有何異狀,造成心理更大的壓力,對於病人來說是極大的痛苦;所幸恐慌症並非無藥可治,不論是透過藥物還是認知行為治療,只要配合療程與定期追蹤,病情都能日見好轉。焦慮相關病史 內心承擔壓力大陳奕安分享,一名黃小姐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各種不特定身體不適,隨著身上的不舒服越來越嚴重,謹慎的她立即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經醫生分析報告後確定和疫苗副作用無關,檢查也並無異常,不過本身就有焦慮症病史的她,內心並未感到緩解,還是覺得身體百般不適。上述情形對原先就有焦慮相關病史的人,在防疫期間過得相當忐忑,承受巨大的壓力,所以在施打疫苗後處於緊張時,對於身體症狀的敏感度會更高,也更容易出現焦慮症狀,這是在疫情中時常發生的。防疫新生活 3妙招度過心理艱難防疫新生活已是常態,心理狀況的產生無孔不入,為此,陳奕安提供三項生活小秒招,以助撐過這段非常時期:第一:在家不妨做些有氧運動、規律作息,除了調節情緒,也可以幫助夜晚睡眠。第二:避免收看疫情新聞過久,一天可分配30分鐘更新資訊就好,同時要多留意消息來源正確性。第三:善用心理諮商的管道,若有心理衛生相關的疑慮,可多諮詢減輕心理的負擔。延伸閱讀: ·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卻查無病因! 別再以為是心臟病,3特徵跟「恐慌症」有關 ·心悸、失眠、暴躁易怒是更年期? 當心自律神經失控的5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