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2 名人.好食課
搜尋
恐慌
共找到
996
筆 文章
-
-
2024-12-29 醫療.泌尿腎臟
健保大數據/性功能障礙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中醫大附醫/醫師增進會談技巧 更能減緩病人壓力112年健保數據顯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性功能障礙就診人數652人,居醫學中心第一名。中醫大附醫泌尿部主治醫師邱鴻傑說,泌尿部從事男性學相關的主治醫師,近幾年皆積極參與性功能障礙個案分析工作坊,透過模擬訓練,讓醫師有更好的會談技巧,減緩病人就診壓力;且提供多元治療方式,讓醫病間共享醫療決策。目前院內對於性功能障礙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至少提供5種PDE5抑制劑,可選擇最適合的藥物。男性荷爾蒙補充療法:包括短效型、長效型針劑,經皮吸收以及鼻噴劑等。低能量震波治療:針對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陰莖海綿體的低能量震波治療可以促進血管新生,甚至讓本來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人重新產生療效。負壓助勃器:透過物理方式訓練改善陰莖海綿體血流。陰莖海綿體注射治療:透過血管擴張劑達到海綿體血管擴張,醫師教導後,病人可自行施打。合併治療:文獻指出合併治療效果比單一治療更好。人工海綿體手術:最後一線治療,中醫大體系中,每年約10名以上病患接受人工海綿體手術。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長久沒有晨勃 建議就醫諮詢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12年性功能障礙就醫人數1,142人,是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泌尿科醫師高國維分析,仁愛院區去年超過250人就診,年齡層分布以50至59歲占比最高24.5%,次多為30至39歲22.8%、40至49歲21.9%,再者是60至69歲16%、70歲以上8%、30歲以下則是6.8%。 高國維說,50至59歲開始出現慢性病,加上伴侶相處等因素,都可能發生勃起功能障礙;30歲至39歲、40至49歲區間,多與工作壓力、生活作息不規律、伴侶相處等因素有關。 治療上,可透過修正生活型態,例如運動、減重、戒菸,舒緩心理壓力調整。另外,可服用藥物增加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量;手術則有刺激陰莖血管內皮的低能量震波,經過六至十次療程後,約五到七成病患能獲得改善。高國維建議可觀察自己有無晨勃、性生活的勃起表現,輔以國際性功能指標(IIEF-5)、推薦勃起硬度級數(EHS),了解觸感是像蒟蒻、剝皮香蕉、帶皮香蕉、還是小黃瓜。如果相較以往,發現長久沒有晨勃,可能是較少血流量流入陰莖海綿體,可就醫諮詢,聽取評估及建議治療處置。地區醫院No.1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竹科工程師壓力大 不舉多為心因性健保數據統計,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去年有672名患者因性功能障礙就診,是地區醫院性功能障礙就診人數第一名。中醫大新竹附醫泌尿科醫師李聖偉表示,新竹產業結構以科技業為主,不少男性工程師因工作壓力大,40歲以後就「不行了」,甚至不乏20多歲的工程師前來求診,多數患者都是與另一半恩愛才驚覺有問題。不過李聖偉指出,患者多是心因性不舉,並非生理上有問題。除了職場壓力、作息不正常,性行為時對自己期望高、缺乏自信,反而導致勃起障礙,尤其男性年過40歲,發現自己不像20歲時的100分時,就會越來越恐慌。性功能障礙主要靠藥物治療,同時也會向患者宣導觀念「可以用就好」,當有60分、70分能夠順利完成性行為,就算治療有效,「男人不該期待自己年過40歲的跑百米速度,還能夠像十幾二十歲一樣快」。除藥物治療外,中醫大新竹附醫也提供「低能量陰莖震波治療」,藉由震波讓海綿體微血管增生重建,改善勃起障礙,雖然要自費3到4萬元不等,不過在工程師「吃好逗相報」下,也成為就診人數逐年攀升的原因之一。基層診所No.1台北書田診所/給病患心理支持 有時比藥物治療更有效根據健保署112年統計,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的性功能障礙就醫人數1,227人,是基層診所第一名。診所院長蔡培斌說,書田診所開業30餘年,以往民眾就醫時往往難以啟齒,如今社會風氣改變,不再「聞性色變」,有助醫師在問診時更快揪出病因。泌尿科主任醫師陳鵬說,性功能障礙的成因很多,以男性為例,就醫的人從20至80歲都有,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但絕大多數患者集中在50歲上下,診斷疾病以陽痿為最大宗,20多歲的年輕人則以早洩為主。陳鵬說,在問診時會以循序漸進的引導展開,先詢問有無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飲酒、吸菸,或多重性伴侶等行為,以及患者覺得困擾的健康問題,如頻尿,讓對方願意吐露病情,再進行如抽血、病理、超音波等檢查,接著醫病討論治療方式,並定期回診評估復原程度。蔡培斌說,在問診時,給予病患心理支持十分重要,會建議患者帶另一半來診間,伴侶的支持是關鍵之一,有時甚至比藥物治療的作用還大。而當患者有好的心理狀態,重新恢復性事自信心時,就可以依照醫囑減少用藥與相關治療。112年性功能障礙患者治療10大院所
-
2024-12-22 名人.李偉文
擔心食物致癌什麼都不敢吃?2個決定性因素才是保持健康關鍵
假日上午爬山後,一群朋友在山腳下找了家餐廳吃飯,大家聊起飲食養生的話題。有位朋友說他的孩子消夜喜歡吃泡麵,她很擔心防腐劑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我嚇了一跳,這位高學歷的朋友怎麼還會以為泡麵有防腐劑?其實泡麵可以放很久,不是因為它含有防腐劑,而是麵條經過油炸,去除裡面含的水分,所以細菌就不容易生長。吃太多泡麵之所以不健康的原因是營養不均衡,而且這些包裝的速食產品往往含太多脂肪與鹽。經過油炸的麵條,不是我們以為的只是單純的麵粉,而是含有大量的油脂。到一定年齡後,大家都很重視養生,高度關心健康資訊之下,看到專家說這個東西含致癌物、那樣食物有致癌可能,常常把自己嚇得什麼都不敢吃,其實這都是過度擔心了。我們該害怕的不是食物中添加的極微量化合物,而是好吃的飲料、蛋糕、甜點吃得太多。《救命飲食》這本書,作者提到媒體常常會誇張報導事情的嚴重性,而許多研究人員也會有意無意地誤導,為了爭取研究經費而誇大其辭,他舉了一個例子:「假設你朋友想讓你接觸NSAR(亞硝胺),罹患喉癌。他給你的NSAR的量就和給老鼠「低」劑量一樣──你到朋友家,他就請你吃燻香腸三明治,上面有整整一磅(約450公克)的燻香腸,你高高興興的吃了,然後他又給了你一份,一份接一份、一份接一份……你得吃下27萬個燻香腸三明治,而且每天這樣吃,吃超過30年!這樣一來,照體重比例來算,你吃進去的NSAR大概就和「低劑量」老鼠一樣多了。」同樣的,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吃太多也會有問題,比如曾有研究報告提到,若一下子吃進大約四湯匙的鹽巴,也會急性中毒。所以再好的東西,對人體有益的食物,一下子吃了太多,也都會有問題;同樣的,有些也許有問題的東西,只要數量不是太多,人體大都可以代謝掉,不必過度緊張。因為現代人怕得癌症,所以研究什麼東西會致癌的計畫比較容易爭取到經費;同時,媒體為了收視率與增加廣告收入與銷售率,會有許多故意引起大眾恐慌的報導。近年有一些較激進的營養學家主張,應該把「糖」列為會上癮的毒品,因為近代大部分的慢性病都是來自醣類攝取過多導致的肥胖。其實說起來也有道理,影響健康的關鍵並不需要斤斤計較某個特殊成份,而是不要被好吃的食物誘惑而飲食過量。希臘醫藥之神希波克拉提斯曾表示,所有的藥物就是毒藥,毒藥也都可以是藥物,關鍵就在「使用的劑量」。不要說到藥房買的藥,連我們日常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喝一小杯酒對健康有益,但若很短時間內喝下一整瓶高粱酒,就會酒精急性中毒,有生命危險。曾有一個大學女生與同學打賭,一下子灌下半瓶高粱,中毒死亡;最近也有一位電腦工程師,到夜店喝酒過量而死在廁所。「飲食不過量」是保持健康的決定性因素,就像糖與脂肪是人類生存與代謝的必需品,但是過量也會產生很多疾病。偏偏現代的飲食習慣與廉價食品的生產模式,不知不覺就會讓我們吃太多。所以,每天有意識地注意自己所吃的東西,少量但是多種類的飲食來源,才是確保健康的簡單方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17 醫療.精神.身心
朋友說他不想活⋯我該如何回應?專家教「心理急救5步驟」提供緊急救援
「我這陣子心情不好,能陪陪我嗎?」「對人生無望,每天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你曾聽過身邊人說這些話嗎?當家人、親朋好友發出求救訊號,我們如何傾聽及回應,給予正確的情緒價值與支持,對於能否幫助他們度過當下的低潮及自傷至關重要。心理健康專家提醒,陪伴的重點在於不爭論對錯,透過積極提升助人心理知識和技巧,不僅自救也能救人。近年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有逐年攀升趨勢,許多人對於身邊親友疑似有心理精神困擾時,想表達關心卻又怕造成反效果,置之不理又擔心發生憾事,該如何有技巧地正確介入?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合作,自國際引進「心理健康急救」專業訓練課程(MHFA),幫助一般民眾辨認早期心理危機,適時回應並鼓勵求助。前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現任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表示,台灣民眾對於憂鬱症、精神疾病、心理健康知識的認知,已擁有普遍較高的水準,鼓勵所有具備助人動機的民眾,透過系統性的學習提升心理健康素養,從日常生活根本建構更具支持性的環境。心理健康急救5步驟王浩威說明,心理健康急救課程以科學實證為基礎,定位在早期預防心理健康疾病惡化,著重於提升人我之間的正確關懷技巧,用於自身可提升病識感,用於他人能提供正確心理陪伴。課程介紹包括憂鬱、焦慮等精神疾病障礙,教導一般民眾遇到自殺、自傷、恐慌發作、創傷、嚴重精神病發作、攻擊行為,所能實際提供做法。培訓課程鼓勵受訓者,回到日常真實發生心理健康情況時,主動提供緊急救援5步驟:傾:接觸及評估當事人的情況,觀察有否有自傷或傷人的風險。聽:不帶批判性地聆聽,細心聆聽當事人的心聲及感受,給予空間讓對方表達。給:給予當事人支持,例如陪伴當事人做一些減壓及紓緩的活動,以及提供資訊與意見。鼓:鼓勵當事人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並提供對應資源。勵:鼓勵當事人尋求其他支援,例如向朋友傾訴心事等。正面討論才是最佳陪伴、溝通方式台灣自殺防治專家、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書森表示,我們常常聽到親友發出求救訊號,對於憂鬱所致的自傷行為,也容易下意識勸阻、爭論或不理解,但這其實是錯誤迷思。根據統計,只有不到3成的民眾會敢於主動詢問當事者「你是否有自殺想法?」並進一步提供傾聽與協助。張書森強調,受到心理健康困擾的當事者,每次求救的狀況都大不相同,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自己需要求助。他建議,面對自殺、自傷者的溝通及聆聽技巧,可採不爭論、不反駁、不威脅、不批判、不忽略等方式,將重點放在確實認真聆聽,並確保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即可。「不僅不應當作敏感話題而避免談論,反而更要運用開放性問題,引導他們討論、敘述自殺背後的想法及感受,幫助當事者理解『現在』有人聽我說、陪伴我,以期度過當下的負面情緒漩渦,達到心理急救效果。」張書森說。你我都能自助且助人張書森指出,臨床實證心理健康急救課程,對於提升受訓民眾的助人知識、信心和意願有中等效果,是日常心理素養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他認為,這不僅僅是屬於專業人士的範疇,只有越來越多「一般人」擁有更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識,才能真正預防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問題惡化,從根本性來減少緊急傷害情況(如自戕當下)的危機。王浩威提到,心理健康急救課程將如同「心理CPR」(心肺復甦術)急救證照,不以營利為目標,主要提供給所有對於心理關懷、助人工作有意願的非專業者培訓學習,未來正式培訓可能依照國際標準,需每3年更新一次資格,旨在提供民眾系統性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供正確情緒判斷及情況對應,銜接專業資源及時介入。★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5264.html】
-
2024-12-09 焦點.食安拉警報
顯微鏡下看到皮蛋有寄生蟲?專家指皮蛋會被污染只有一情況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影片 28 秒處明顯跳接,剪接過的影片就無法排除移花接木的可能性。 (2)傳言未說明樣本皮蛋的來源,無法得知傳言是指個案或是普遍情況,且國際上查無皮蛋有寄生蟲的調查或研究報告,傳言說法應屬錯誤。網傳「顯微鏡下的皮蛋」為標題的影片,片中可看到寄生蟲,並描述「皮蛋也要煮熟 裡面有細菌」等貼文。但專家表示,皮蛋最重要的食安議題是鉛、銅的重金屬殘留、而非寄生蟲,且寄生蟲難以存活在經鹼化製程的皮蛋蛋黃內,依據台灣法規、近年稽查結果、食安新聞,市售皮蛋並未有寄生蟲相關的問題,傳言說法錯誤。 皮蛋裡有寄生蟲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皮蛋不可吃生的,太可怕了(moon shocked) 或這個版本: 皮蛋還是要煮再吃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影片跳接、不排除剪接過 寄生蟲證據不夠完整 MyGoPen 致電諮詢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表示雖然傳言貼文是講有細菌、但顯微鏡下有寄生蟲在蠕動,所以造成民眾視覺感官的震撼和恐慌,但以毒物科醫師的角度而言,看到這樣的影片第一個反應是影片可能是剪接,因為畫面很明顯的在 7 秒、11 秒、18 秒、22 秒,以及最重要的 28 秒、光學顯微鏡下的畫面都有跳接,只要是剪接過的影片就有移花接木的可能性;此外在醫學上,以醫院的做法為例,當醫師懷疑病人是不是有寄生蟲感染時,不管是做血液檢查、糞便檢查,都會在檢體中試著找尋蟲卵、幼蟲、蟲體,但傳言影片只看到蟲體,卻沒有看到蟲卵、幼蟲,雖然也有可能傳言影片放大 40、100、400 倍都剛好只有蟲體,不能因此就斷定寄生蟲的來源有問題,但傳言影片寄生蟲的證據不夠完整等細節、都會影響傳言影片的可信度。 像是網路上也流傳這樣的原始版本(micromomo 微観探査ステーション),但醫師看過鏡頭下其實不只沒有寄生蟲、也沒有細菌,網路流傳的影片版本眾多,其中內容可能遭到剪接或是參雜錯假訊息。 傳言說法查無文獻 且無傳出案例顏宗海表示,他查證國際上是否曾經有醫學文獻,記載過皮蛋有寄生蟲的研究,不管是調查報告或是研究報告都沒有查到,傳言影片沒有說明該顆皮蛋的來源,並描述皮蛋有寄生蟲是普遍現象,如果影片所言為真,皮蛋是民眾很常吃、很常見的食物,應該早已變成重大食安事件,傳言影片說法令人懷疑。 MyGoPen 查詢食藥署公告的「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自主管理表單 - 皮蛋」,皮蛋的「衛生規格」為「1.大腸桿菌群≦103 MPN/g,大腸桿菌陰性。2.鉛 ≦ 0.3ppm,銅 ≦ 5 ppm。3.病原性微生物(沙門氏桿菌陰性)」。顏宗海指出,以臺灣的法規及公開資料來看,台灣生產的應屬優質皮蛋、甚至還能出口,過去外界最擔心的皮蛋問題其實是「鉛」、並非傳言說的細菌或寄生蟲,而過去坊間還有一個流傳多年的傳聞說皮蛋是用馬尿做的,但其實皮蛋是靠使用食用級的「氫氧化鈉」讓蛋品「鹼化」,製程中會有阿摩尼亞、氨的味道,因而造成民眾的誤解。 鹼化過程難以存活 製成後才污染則必須鑽破蛋殼 所以顏宗海也強調,從上述的內容可以知道皮蛋最重要的關鍵製程是鹼化、使得蛋白質凝固,不過影片中從皮蛋糊狀的蛋黃部位採出檢體,寄生蟲可以活在這種情況下、而且還可以活那麼久,這一點顏宗海認為非常值得懷疑,而假使皮蛋已製作完成、包裝儲運過程才污染,則寄生蟲還要從表面的蛋殼鑽進蛋黃部位才能像影片中那樣被取樣,這種情況也說不太通,這些都是傳言影片難以取信於人的可疑之處。顏宗海強調,以食藥署公布的「112 年醃製蛋及調理蛋製造業稽查專案執行結果 」為例,在這份 2023 年的稽查報告中,抽檢 13 個皮蛋樣品,檢驗的項目包括重金屬殘(鉛、銅)、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雖然所謂的微生物標準是指细菌、並不包括寄生蟲,但皮蛋是民眾日常飲食常吃的食物,也沒傳出寄生蟲的食安問題,所以顏宗海認為,除了影片真實性值得懷疑以外,各國的皮蛋衛生標準及產業情況也可能與台灣不同,例如中國曾於 2013 年傳出有業者為了縮短皮蛋醃製的時間而違法使用工業硫酸銅,在影片出處不明的情況下、民眾毋需恐慌。 避免 7 到 60 度的危險溫度 蛋料理應避免生食、半生不熟 但顏宗海呼籲民眾,皮蛋畢竟是加工食品,皮蛋在一般的烹調飲食習慣中,既有加熱、也有直接涼拌的吃法,以預防食物中毒的角度而言,他建議民眾避免生食、避免半生不熟,這樣的建議和準則不只適用於皮蛋、而是包括所有蛋品、蛋料理在內,最常見的蛋品相關的食物中毒以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但嚴重度較低,反觀沙門氏菌雖然比較不常見,但是一旦發生甚至有器官衰竭、危及生命的可能,所以為了飲食衛生,建議煮熟、完整加熱再吃才是安全之道,醫學上有「危險温度」的說法,所謂危險溫度就是指攝氏 7 到 6 0度,因此還沒要吃的食物應該放進冰箱冷藏,而烹調食物、加熱食物則應該達到 70 度的安全溫度,室溫則是冬天最好不要超過 2 小時,夏天不要超過 1 小時;除了溫度以外,烹調處理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台灣過去曾有含有皮蛋的三色蛋食物中毒案例,就是生、熟交叉污染所造成。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影片有跳接、剪接過的影片就不能排除移花接木的可能性,而且傳言並未說明樣本皮蛋的來源,意即一般情況都如此,但專家在國際學術網路資料庫中查察,並未找到任何相關的調查報告或研究報告,傳言應是錯誤訊息。衛教資源: 食藥署 - 皮蛋是用馬尿浸泡製成的,這是真的嗎? 農業部 農業知識入口網 - 皮蛋之我思我見 諮詢單位: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 - 顏宗海(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1/eggs.html)
-
2024-12-06 醫療.精神.身心
感覺壓力大?1顆冰塊就能助你平靜下來:3招有效緩解焦慮
每個人多少都有壓力在身,舉凡從日常工作問題和維繫人際關係,到應對社交場合和處理孩子的時間表等,壓力無處不在。幸運的是,有很多壓力紓解技巧可以選擇。不過有網路傳言稱,將冰塊敷在脖子後方可以立刻停止焦慮,這妙招有效嗎?專家指出,觸摸冰塊或任何冰冷的物品,會讓身體感到一種衝擊,但當它被有策略地使用時,確實會觸發生理變化,有助於調節壓力。當你將冰塊放在脖子後側部位時,它會促使迷走神經的刺激,這反過來能抑制身體的戰鬥或逃跑反應。為何冰涼有助緩解焦慮?專家解釋,迷走神經是人體中最長的腦神經,從大腦延伸到頸部,並深入胸部和胃部。它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像心跳和消化等非自主功能,並幫助身體放鬆和恢復。相對於交感自律神經系統掌控我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並準備身體進行潛在的體力運動,副交感神經基本上就像是一個煞車。當你的身體處於戰鬥或逃跑反應時,冰塊接觸到頸後會刺激迷走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從脖部一直傳導到全身並達到大腦。一旦啟動,它就會開始對抗戰鬥或逃跑反應,這種刺激可以在身體和大腦中創造反饋迴路,進而有助減少焦慮。除了用冰塊在頸後冷敷之外,你也可以透過將頭浸入冷水中、洗冷水澡、用冷水拍臉,甚至飲用冰冷的水等方式來實現這一點。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焦慮?雖然沒有人可以避免所有壓力,但你可以努力以健康的方式來面對及處理它,從而增加恢復的機會。1.哼唱、大笑或漱口哼唱、大笑和漱口水是刺激迷走神經的其他有效方式,這些方式能阻止恐慌發作。由於迷走神經經過喉嚨和咽喉,當我們的聲帶振動時,迷走神經的部分區域會被刺激,從而使身體擺脫戰鬥或逃跑模式。2.深呼吸深呼吸會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助於啟動煞車。當大腦持續監控身體時,深呼吸可以幫助身體調節心跳,並創造一個要求放鬆和平靜的反饋迴路。3.把腿抬起坐下並抬高雙腿可以幫助你的心臟不用那麼努力地工作,促進身體放鬆,並有效地減少心臟的負擔。【資料來源】.Feeling Stressed? This Cool Trick Can Instantly Calm You Down.20 Ways To Relieve Stress
-
2024-12-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跌倒脊椎受傷驚魂記(中)
編者按:這是一篇原本健康的93歲老人,十個月前意外跌倒脊椎受傷就醫的親身經歷。送醫之後不幸發生院內感染,慘遭隔離一段時間,出院之後又接受脊椎開刀、感染,出入醫院多次,憑著毅力,終於漸漸走出陰霾,寫出「在這年紀才了解人生還有許多自己沒有經歷過的」的心得。透過這篇文章,他老人家才更了解醫護人員的辛苦,但也更深深領會病人在病情不如預料時,很容易失去對醫療團隊的信心。希望這篇長文可以促使醫病彼此更深入的了解。由於這篇文章內容豐富,全文於分別以三篇於一週內登出。 每一次抽血後,我就迫不及待詢問今天的急性發炎指數CRP降了多少,醫生說至少要降到1以下才能讓我出院回家,這根本是遙遙無期的數字;住了20幾天後,雖然數字沒有辦法達標,但已有穩定一點一點下降的趨勢,經感染科醫生的評估,3/18星期一決定可以讓我返家,但仍需持續服用口服的抗生素,不能自行中斷。並且每個禮拜回醫院抽血、看報告,追蹤身體的變化。這段期間也做了X光、MRI、骨質密度的檢測,我只要聽到需要躺下來做的檢查,心裡就恐慌、排斥不已,躺下來也痛,爬起來更痛,整個臉色鐵青,全身痛到顫抖,動不動就潸然淚下,我真的懷疑這麼痛苦的活著究竟還有什麼意義? 為了解決疼痛問題,我家裡買了電動沙發、電動床,希望透過電動的輔助,讓我在家裡過得輕鬆一點。由於有輪椅的需求,店家幫我申請長照2.0的補助,台北市衛生局也派人來探訪我,針對我的需求,安排復健老師來家裡教導我起床、躺下的姿式,搭配按摩及簡單的運動,看看能不能恢復的快一點。我很感慨,連起床躺下這麼簡單的動作,對現在的我,竟然都變成很困難的事了。 後來,我去找了十年前幫我治療的精神科醫生。2014年我肝腫瘤開刀後,曾經一度失眠很嚴重,幸好經由介紹認識了這位醫師,他也沒有給我什麼特別的藥物,但是每次門診時他總是很有耐心的傾聽我的心聲,我們就像好友一樣相談甚歡,很短的期間我就擺脫藥物的舒解,恢復正常的睡眠。這次,我是因為遲遲不會好的問題,覺得自己的心理也生病了,又再度回到診間,醫生還是像老朋友一樣,聽我敘述從跌倒以來經歷這幾個月所受的煎熬,他安慰我,向我保證不是什麼大問題,吃一點藥就可以改善;因為這份對醫生的信任,我的確很快速就改善了許多不適。 自3/18出院返家,渡過了將近2個月平安的日子,每隔一至兩週回診抽血的發炎指數也愈來愈好,我自己也覺得略有進步。5/7回診時CRP指數首度下降到1以下0.616,頓時覺得人生變回彩色了,我便向醫生提出不要再吃抗生素的要求,醫生一開始覺得還是應該吃滿二個月比較保險,但是禁不起我的苦苦哀求,我跟醫生說我吃抗生素吃到胃很不舒服、很痛苦,醫生根據這段時間的抽血評估,應該也是很同情我這個可憐的老人,所以就答應讓我從今天起停吃抗生素,待二週後再回診抽血看報告。 停用抗生素後,也許是心裡因素,整個人輕鬆許多,我積極復健,希望腰椎的疼痛也能夠獲得大幅度的改善。但就像台語所說的「呷快弄破碗」,我經常咬牙忍著也要完成復健的步驟,結果導致腰椎再度發炎的反效果。停藥不到十天,我開始出現反覆發燒的情形,精神狀況也愈來愈差,外甥婿來家裡探視我,給我服用退燒藥,雖然暫時會退燒,但是藥效一過又開始燒,但是我覺得還沒有需要去急診的地步,所以熬到5/21回診日,抽血報告出來,不僅是醫生,連我自己都嚇到,發炎指數飆到20.933,眼看是無法避免又要住院的命運了。 因為高燒不退的關係,我每天幾乎都處在昏昏沉沉的狀態,意識也不是很清楚,冰袋幾乎沒有辦法離開我的額頭,食慾也不好,周遭的人都相當為我擔憂。 醫生說我腰椎打骨泥附近位置出現發炎的症狀,研判身體裡的細菌都躲在那裡了,才會造成嚴重的疼痛與急性發炎。連續打了好幾天的抗生素後,我發燒的症狀終於獲得改善,發炎指數也逐漸下降,人也比較清醒。偶爾我會勉強自己要離開病床,由看護協助我坐到輪椅上,但是都沒有辦法坐很久,還是要回到床上躺著才會舒緩。很明顯的,我這次住院時的體力與二個月前那次住院比較起來,已大不如前了。 感染科醫生跟神經外科醫生一起會診的結論,等發炎指數降下來,我必須進行一次腰椎發炎部位的清創手術,把發炎爛掉的穢物清除才行。由於我的年歲已高,不適合全身麻醉,於是6/3我在清醒的狀態下,趴著進行手術,我真的痛得要死了,我用盡吃奶力氣呼喊好痛,可是我微弱的聲音都被手術室裡醫護人員的談笑聲蓋過,每個人忙著自己手上的工作,都沒有人發現我痛苦的呼喚,我流著眼淚心裡真後悔為什麼要答應做這個清創手術。 醫生說用了大概8000c.c.的生理食塩水不斷的灌洗發炎處,清創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對我而言簡直比我以前做肝腫瘤手術的時間還漫長。手術前發炎指數4.751,手術後降為2.75,醫生們認為對我很有幫助,但是我自己並沒有覺得腰椎的疼痛有明顯改善。隔了10天,我的發炎指數不明原因突然又升到6.059、過敏指數升到9,感染科醫生說,應該是我開始對抗生素產生過敏反應了,在身體還沒有出現明顯紅疹前趕快更換別種抗生素,4天後再抽血時,發炎指數降為2.809,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
2024-11-29 醫聲.罕見疾病
厚生會成立「罕病委員會」 健保署:審查中罕藥明年全給付
衛福部健保會討論明年度健保預算時,醫界提出要將健保罕藥專款歸零,病友陷入恐慌。為解罕病患者困境,立法院厚生會今天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多名立委呼籲政府提高罕藥經費挹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行政院已編列20億預算,預計明年可將等待納保罕藥全數納入健保。厚生會罕病委員會召集委員王正旭說,自己出身醫界,長年照顧癌症病人,發現癌症病人與罕病病友同樣面臨治療帶來的「財務毒性」,即新藥價格太高,無法納入健保,影響病友權益。而罕病篩檢進步,找出病人的同時,政府應提升病人用藥權益,集社會之力幫助病友與家庭,才能落實賴清德總統所說,讓弱勢在社會自在生活的文明社會指標。「天選之人一詞用在罕病病友身上,不是幸運而是辛苦承擔。」厚生會副會長蘇巧慧說,政府應從罕藥經費、審查速度雙方面改善病友權益。罕見疾病人數少,藥物費用高,健保署議價空間也較少,為落實治療平權,政府增加經費挹注,幫助病友用藥,並縮短藥物從罕藥認定到納入健保的時程。健保署長石崇良說,在通過罕病認定的246個疾病中,共有罕病藥物110個,健保已給付84個,尚未納入健保的26藥物中,10個審查中,其中一個已通過審查,明年1月1日起生效給付,有9個藥物廠商未申請給付,另一個藥物未獲健保共擬會通過,還有5個藥物因廠商撤案,不申請健保給付。石崇良表示,去年罕藥專款執行率99%,今年執行率預計超過100%,甚至必須用明年藥價填補缺口,行政院已撥款公務預算20億元,若立法院通過,明年將挹注健保罕藥專款,該筆預算可讓剩下審查中的九種罕藥,在明底前納保。至於藥物審查速度,石崇良表示,去年各罕藥從申請至通過的時間,平均為18.5個月,今年為11.6個月,健保署已成立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預計明年會再加快審查速度,在10個月內完成審查。不過,罕病基金會對健保署說法提出質疑,罕病執行長陳冠如說,罕病藥的健保給付率,在一代健保為86.79%,二代健保為61%,藥物等待時間若從罕藥認定至健保給付計算,一代健保5.2個月,二代健保30個月,可見在藥物給付時效上,仍有縮短的空間。陳冠如表示,2017年至2023年罕病新藥面臨給付停滯期,未執行預算達41億元,去年起健保雖恢復給付罕病新藥,但總額協商時竟傳出醫界要將罕藥專款歸零,對病友而言非常挫折,讓目前使用健保給付罕藥的8458位病友陷入恐慌,還在等待救命藥納保的6007位病友,也憂心永遠等不到藥物。為提升罕藥可近性,罕見疾病基金會提出,應全面檢討罕藥給付流程中各項障礙,與未符合倫理的行政流程與作業辦法,優化醫療科技評估流程,並建立「罕病次委員會」取代共擬會前的專家諮詢會議,同時應擴大病人實質參與,搜集病人意見,並將用藥證據納入藥物價值討論。
-
2024-11-22 癌症.肺癌
【晚期肺癌最愛問】先別查活多久、怎麼辦?治療前必看QA
「聽說晚期肺癌最近有健保給付藥物調整,我可以用嗎?」「天啊!我的人生是不是要沒了?」「吃標靶藥物也會像化療有副作用不舒服嗎?」臨床上初確診晚期肺癌病友,難免還是很難對抗罹癌的恐慌與焦慮,這些焦慮多半來自於網路鋪天蓋地的資訊及未知的存活期。近年來肺癌藥物持續進展,病友的治療選擇越趨多元,晚期肺癌存活超過5年、10年的患者大有人在。【如果你/妳還是很擔心害怕】治療前先看一次以下QA,一起增加信心吧!📍停:停下腳步建立信心📍看:看懂關鍵詞好上手📍聽:聽懂學長姐怎麼面對治療選擇和副作用確診晚期肺癌你要先【停】停下腳步建立信心Q1.確診晚期肺癌,還能活多久?整體平均存活期是什麼意思?患者剛確診晚癌肺癌時,大多會出現震驚、否認的情緒反應,但亞東醫院肺癌專案研究護理師洪瑞綺表示,患者與家庭最大的擔心來自於未知,可透過病友分享、了解相關疾病知識,讓他們盡量掌握未來可能的走向,將大幅降低恐懼感。針對患者最常關心活多久的問題,亞東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暨癌症中心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表示,存活期是直接分析比較病人存活時間長短,存活率則為觀察比較病人經過一段時間存活的比率,是最普遍、直接評估治療效果的方式。過去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約10至20%,也就是10位患者中,約1、2位患者能存活超過5年,但不同種類、分期、身體狀況等,存活率也不同,現在初確診患者確診後,配合醫療團隊的努力接續治療,存活期超過5年已經不是罕見。Q2.開始治療後,是不是會嚴重影響我的生活?我能繼續工作嗎,家庭生活怎麼辦?雖然罹癌勢必影響既有的生活與工作,尤其前半年治療頻率密集,時間可能多花在往返於醫院及家裡,但洪瑞綺說,其實患者也先不必太過擔心,若身體狀況允許,盡量讓生活維持原狀、貼近過往,像是繼續可行的工作維持謀生能力,運動強身健體,社交抒發壓力,避免人生失序,經濟出現問題,連帶影響心情與病情,並非開始治療後,整體生活一定會受到影響。※延伸閱讀:【晚期肺癌停看聽-系列1】年輕患者工作壓力大 標靶藥物接續治療 能跨過5年存活期Q3.治療費用是不是很貴?健保都有給付嗎?許多患者確診後,除了關心治療成效外,也憂慮對經濟造成的負擔,幸好目前許多常見突變基因的肺癌藥物已有健保給付,如EGFR,ALK,ROS-1與陸續納入健保的罕見突變基因藥物,帶給患者更多的希望。而患者亦須重新盤點所有財產狀況,包含醫療保險等,洪瑞綺表示,患者可向保險業者了解原有的保險所能提供的幫助,假設支持不足,亦不必灰心喪志,「不論有錢或沒錢,都有相應的作法。」患者千萬勿因經濟放棄治療,多與醫療團隊討論下一步計畫。確診晚期肺癌你要【看】看懂關鍵詞好上手Q4.基因檢測是什麼?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隨著癌症研究進展,肺腺癌是所有癌症中,被發現有最多種突變基因的癌症,其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也多;若患者能在治療前,先進行基因檢測,可以讓醫師幫患者依照基因檢測結果,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對症下藥,藥物將能有效針對癌細胞上的特徵(標靶)進行攻擊,同時降低正常細胞受到的傷害。張晟瑜說,隨著次世代基因檢測的發展,大約六、七成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基因檢測後,能找到相對應標靶藥物,以肺腺癌為例,台灣約有55%肺腺癌患帶有EGFR基因突變,目前皆有健保給付;然而,突變基因會隨著病程進展、接受過的治療而改變,因此當病情惡化或藥物出現抗藥性,可以考慮再接受一次基因檢測來規畫下一階段的治療。Q5.第「幾」線藥物是什麼意思?差別在哪?在醫學的定義上,患者接受同一種療程稱為「一線」,而第一線治療是指患者接受的第一種治療藥物療程;當第一線藥物產生抗藥性或失效時,患者就必須接受第二種治療藥物療程,意即第二線治療,以此類推。Q6.抗藥性是什麼?出現抗藥性怎麼辦?當腫瘤長大、轉移或腫瘤指數上升,代表目前使用的藥物出現抗藥性,藥效下降,無法控制腫瘤,此時就如同棒球比賽一樣,可以由救援的投手上場,意即需要尋找其他可行的藥物上場接續治療。※延伸閱讀:【晚期肺癌停看聽-系列2】晚期肺癌採接續治療 患者更換重大傷病卡兩次 存活期跨越五年、十年里程碑確診晚期肺癌你要【聽】聽懂學長姐怎麼面對治療選擇和副作用Q7.治療後產生抗藥性,我還有藥可以用嗎?患者常因效果不如預期,或當治療出現抗藥性,對未來感到迷茫而自暴自棄,洪瑞綺表示,一種藥本就難陪伴一輩子,難免會要換藥,現行肺癌藥物很多元,患者千萬別因此灰心喪志。張晟瑜指出,以台灣肺癌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為例,本土研究顯示,患者如果先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後再接第三代標靶藥物,存活率可能超過五年,甚至最長可達60個月以上。曾有位80歲老爺爺確診肺腺癌後,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三年後出現抗藥性,再改接受化療,不久又因抗藥性轉到亞東醫院就醫,再次基因檢測確認產生T790M基因突變,可健保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原先預期患者僅能存活半年,但目前這名老爺爺已存活逾10年,換第二張重大傷病卡,「這條命是撿到的。」張晟瑜建議,患者或主治醫師要放遠目光,做長期治療的規畫,患者及其家庭也多跟醫師溝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切勿操之過急,否則適得其反;若不敢開口或擔心沒有足夠時間與醫師討論,可先與個管師或護理師聊聊,請求協助。Q8.需要換藥或換治療選擇時,該怎麼面對以及怎麼與醫師討論?洪瑞綺表示,當狀況發生時患者可能產生不少情緒,但發洩情緒完後,可先重新切片進行基因檢測,與醫師溝通接下來的治療策略藍圖,「晚期肺癌雖無法治癒,但有機會控制腫瘤,與癌共存。」患者應要有信心,跨出步伐,緩解不安感。Q9.治療(化療.標靶)副作用有哪些,原來可以舒緩、甚至提早預防管理嗎?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不盡相同,張晟瑜表示,現在都有相對應的處置方式,以EGFR標靶藥物為例,醫師能開立口服藥、患者則透過減少肚子飽脹感,減少噁心嘔吐感;使用藥物及麻藥,減輕口腔潰瘍痛感,加速癒合;使用止瀉藥減緩拉肚子;抹乳液或吃藥,舒緩皮膚疹子及乾癢;對於甲溝炎,則能抹藥或戴手套、避免碰水而感染細菌。※延伸閱讀:【晚期肺癌停看聽-系列3】晚期肺癌拚延長壽命 接續治療是王道!謹記兩關鍵:不放棄、配合SDMQ10.確診肺癌後,飲食需要調整嗎?該如何維持營養?部分癌症患者治療後,因口腔黏膜破損、食慾下降,減少進食或不敢多吃,但反而造成營養不良,據統計,癌症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約四至五成,尤其肺癌患者營養不良、肌少症及惡體質的發生率高,進而影響存活率。因此洪瑞綺建議,患者須攝取肉類、雞蛋、牛奶等吸收利用率高的高生理價蛋白質,若為素食者,則能多吃黃豆製品,才易達到高蛋白質標準;患者也須攝取高熱量,才不會耗損肌肉,除了可從食物種類下手外,也能改變烹調方式,將食物勾芡、裹粉,或添加高蛋白粉及適量油脂,也可以尋求團隊中的營養師給予協助。此外,多數治療將抑制血球,導致免疫力下降,故要特別注意食物衛生安全,避免吃生食,例如生魚片、半熟蛋、沙拉、優酪乳等,水果則選擇帶皮種類,例如柳橙、蘋果等,以防被感染。若患者因治療副作用食慾不振,洪瑞綺表示,家屬、照顧者不要強迫患者進食,有時治療會改變味覺、嗅覺,昔日再喜歡的食物都可能食之無味,最重要的是有同理心,同感患者當前的處境;而患者可在副作用舒緩後盡量多吃,補足先前流失的營養,也為下次治療做準備。Q11.(癌友)該怎麼告訴家人我確診晚期肺癌?(照顧者)家人罹癌怎麼辦,我該怎麼面對他/她?有些癌症患者確診後,不想讓親朋好友擔心,選擇對病情三緘其口,獨自面對罹病的心理壓力與後續治療,洪瑞綺表示,有些病患不願告訴家人,但應至少讓同住的家人知情,以便往後的日常照顧,也讓情緒找到出口,否則易影響病情;針對堅決守密的患者,醫療團隊會適時轉介心理師,從旁輔助。有位40多歲晚期肺癌的女性,起初因為骨折去就醫,才發現竟是肺癌骨轉移。一開始她的反應是否認病情,這是許多癌友常有的心理防衛機制,面對突如其來的診斷,震驚與無法接受的情緒通常是無法避免的。這時候醫療團隊就扮演了關鍵角色,在醫療人員的關心、陪伴與支持下,幫助患者走出剛確診的困惑與恐懼,慢慢能夠接受自己生病了,也願意與家人分享治療的狀況,進而做出積極的生活安排。然而隨著病情發展,這位患者開始出現抗藥性,也要面對後續治療的選擇跟轉變,此時對患者的心理跟生理來說,同時面臨著更多挑戰,尤其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情感與心靈上的平衡,是患者與家人共同努力的目標。所以這時候家人的態度就非常重要,家人若能理解並接納患者的情況,不僅能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也能在治療選擇上,與患者共同做出合適的決策。反之,若家人因為不願面對病情的改變,而選擇隱瞞或強行維持過度樂觀的態度,可能會使患者感到孤獨以及壓力,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在抒發後還是要溝通並相互理解,且在病情走到晚期的階段,患者和家人需要共同承受這段艱難的旅程,並在心靈上達到一定程度的和解,以較平和的心態度過最後的時光。如果面對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情況,也可以找醫療團隊商量,制定最佳策略。【小提醒】:每次回診前,都可以記下用藥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或困擾,回診時記得與醫師聊聊喔!
-
2024-11-18 焦點.健康知識+
吃花生會助長癌細胞擴散?醫師詳解吃花生真正風險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所指的研究出處,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不能推論為人體也是同樣情況,傳言說法易誤導。 (2)研究的二大條件是「罹癌」、「大量花生」,一般民眾不受影響,而癌症患者若擔心,則少吃、適量即可。網傳「花生,會加速癌細胞轉移?」的貼文圖卡,部分貼文提到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吃花生後,癌細胞更易黏附在血管、促進腫瘤細胞轉移擴散。但專家表示,該研究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不代表人體也是同樣的情況,每年全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都會提出大量的各種體外實驗結果,民眾對於各式各樣的體外實驗結果,當作提醒、參考即可,不用因此恐慌而使日常生活處處受限。 專家表示,該研究有「罹癌」、「吃大量花生」二大條件,並不影響一般人、適量花生也不用擔心,而且也有其他國際研究顯示花生對癌症死亡率沒有顯著影響,一般民眾與其擔心吃「大量花生」會促進「癌症患者」體內癌細胞擴散,還不如注意花生、花生製品易受黃麴毒素污染的問題,還比較切身、實際;而癌症患者如果還是會擔心此一問題,而可以減少次數、每次都少量食用即可。 吃花生會助癌細胞擴散? 原始謠傳版本: 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攝入花生後,,會令癌細胞更易粘附在血管,促進腫瘤細胞轉移擴散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樣的圖卡: 查證解釋: 研究出自小鼠實驗 並非人體傳言提到「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吃花生會促進癌細胞擴散」。MyGoPen 查詢 PubMed 資料庫,2021 年《癌變》期刊登載「攝取花生後,血液循環中花生凝集素促進內皮細胞分泌促進轉移的細胞因子」研究,該團隊指出花生凝集素 (PNA) 是花生中的一種碳水化合物結合蛋白,約佔花生重量的 0.15%,PNA 具有很強的耐烹飪和消化能力,食用花生後可在血液中快速檢測到,而該團隊在早先的研究中針對健康志願者進行研究,也發現吃大劑量、250 克的花生一小時後,血液中會測到高濃度的 PNA,而吃低劑量、25 到 35 克的花生,則 PNA 濃度低。 柳朋馳指出,傳言出處的這篇 2021 年的研究,實驗是讓罹癌的小鼠攝入花生後,PNA 迅速進入血液循環、並且和血管壁的內皮細胞產生相互作用,繼而產生兩種細胞因子、「介素 6」(IL-6)和單核細胞趨化蛋白(MCP-1 ),這兩種細胞因子可以幫助腫瘤細胞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 柳朋馳表示,癌細胞在增長的過程,第一個會面臨到的問題就是能不能黏附到新生血管上,讓血流帶走、轉移去遠端,第二件事情則是癌細胞必須躲避免疫細胞的偵測,人體血流內的白血球發現變異的癌細胞會進行圍堵撲殺,MCP-1和細胞的黏附、脫離有關,而介白素 1 和介白素 6 都跟免疫系統有關;研究的圖表中明白寫到 in vitro and in mice,就清楚表明這只是細胞實驗、以及動物實驗,並沒有進行到在人體上研究的階段。傳言並未說清楚僅僅只是「體外實驗」,網傳說法易誤導。 利物浦大學立場審慎保留 民眾也毋需恐慌柳朋馳強調,民眾看到這樣的研究其實不用恐慌,該研究團隊出自英國利物浦大學,利物浦大學官網的新聞稿中,引述論文其中一名作者的說法「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調查,但這些研究表明癌症患者頻繁食用花生可能會增加轉移擴散的風險」、「但美國的一項大型研究報告認為,食用花生對癌症死亡率沒有顯著影響」,而利物浦大學新聞稿的最後也再次強調「癌症患者大量食用花生對生存可能產生的影響,需要再進一步的流行病學研究」,柳朋馳指出,上述的學術陳述都顯示這個研究的結論,包括發表團隊的本身成員,都持審慎保留的態度。 柳朋馳進一步解釋,這項研究結論的限定條件有兩個,一是癌症患者,二是大量食用花生,而且研究團隊找到了人體吃花生一小時後可觀察到 PNA 短暫地變高,也在動物中找到了 PNA 跟細胞激素有關,但卻沒有辦法解釋吃花生之後,PNA 的高峰與介白素 6、MCP-1 有絕對的關聯性,這個斷點似乎還沒有辦法有效連結起來;而且該研究是針對癌細胞轉移,臨床上除了少數病例腫瘤很小就快速轉移,大部分的情況都要腫瘤要大到一定程度才會轉移,所以總結上述各種資訊,民眾其實並不需要因此恐慌或是不敢吃花生。 柳朋馳強調,花生含有油脂、澱粉、植物性蛋白質, 過去醫界提到花生時,最直接的就是提醒民眾台灣氣後高溫潮濕、花生保存不易,容易有「黃麴毒素」的風險,而花生也有過敏原、高油脂等問題,如果擔心這些問題就適度減少花生的攝取量即可。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所說的研究,其實只是細胞實驗、動物實驗,這些體外實驗都不能擴大、延伸為人體也是一樣的情況,對於體外實驗的結果,民眾可以當做提醒、參考即可,毋需因此恐慌或是不敢吃花生。 而且研究是針對罹癌的實驗小鼠,吃花生後 PNA 會提高、與血管壁內皮細胞發生作用而促進癌細胞擴散,前提包括「罹癌」、「大量花生」,因此一般民眾不用擔心、而適量的花生也不需要因而不敢吃。(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1/peanut.html)
-
2024-11-11 焦點.健康知識+
糖是胰臟癌元兇?中研院研究被過度解讀?醫透露一結論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標題「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但中研院當時公開的新聞稿中就已經提到「過往研究只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傳言「首度證實」為易誤導的說法。 (2)中研院新聞稿還提到「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傳言「元兇」的說法誇大、易造成誤解。 (3)中研院的研究包括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但都不是人體實驗,專家建議,像這樣還不是人體臨床實驗的研究結果,民眾不必恐慌、也不要不當一回事,當作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管有無胰臟癌家族史、有無糖尿病,都應該飲食減糖、以利健康。網傳「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等相關影片及文章,提到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胰臟癌其實和糖有關係」,餵給實驗鼠高油高糖,發現胰臟細胞會產生DNA損傷,國人飲食應儘量少糖、比較能減低胰臟損傷的程度。但專家表示,糖代謝異常、糖尿病、胰腺癌,醫界已知三者之間本來就有關係,中研院的研究進一步鞏固因果、細節,專家提醒民眾,一般人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 KRAS 基因異常,但能夠很明確知道是不是患有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應該更加特別小心糖的控制,因為如果又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則高糖飲食在動物研究中發現會加重影響性、增加風險,糖尿病患在無法確知是否帶有 KRAS 異常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管知不知道、有或沒有 KRAS 異常,都能減醣飲食,不但有利控制糖尿病、降低可能的胰臟癌風險,也能兼有預防其他的共病,像是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以及肥胖等等的效果。 中研院證實糖是胰臟癌元兇? 原始謠傳版本: 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樣的報導影片與訊息: 查證解釋:傳言報導提到「黑老鼠動物實驗模擬人體,一組是實驗組、一組是對照組,實驗組吃高糖高油」,而 MyGoPen 查詢中研院官網「預防癌中之癌「胰腺癌」找上門 少糖就對了!」則提到研究團隊採集、檢驗四種細胞,分為罹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未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這些病患的未癌化正常胰臟組織、以及鄰近胰臟的小腸組織交叉條件共四組。 中研院新聞稿提到細胞實驗、傳言版本提到動物實驗,相關內容過於簡略、跳躍,MyGoPen 查詢該論文 2019 年登載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的原始出處「高血糖透過關鍵酶的 O-GlcNA 酰化引發核苷酸失衡並誘導胰腺細胞中的 KRAS 突變」,並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 中研院團隊一系列相關研究 之前之後都曾發表柳朋馳表示,中研院的研究先從細胞實驗開始,從胰臟癌患者取得細胞組織,再分成二組,一組合併有糖尿病、一組則沒有糖尿病,然後去看這兩組裡面的細胞訊息、基因段,哪些地方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會導致不一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是跟本身患有糖尿病有關,發現糖尿病組的胰臟切片中,DNA 損傷明顯多於非糖尿病組,而小腸切片則沒有差異。 醫界早知糖尿病與胰臟癌有關 中研院進一步證實「糖」是關鍵原因 柳朋馳指出,就像中研院自己在新聞稿中公開說明的一樣,過去醫界已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是因果並不清楚,而這個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以胰腺癌患者的檢體為實驗標的,KRAS 基因突變卻只發生在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正常胰臟細胞內,可以明顯觀察到基因組受損,幾乎 94% 的檢體裡都能發現有致癌 KRAS 基因突變,但其他組的細胞卻沒有。此外,研究團隊也在正常的胰臟細胞中使用高濃度劑量的糖,發現處在高糖環境的胰臟細胞,基因組複製、修補過程中,易發生錯誤、良率大幅降低而最終可能導致胰臟細胞癌化。中研院的研究團隊為了證實上述的結果,又進行小鼠實驗,餵食高糖、高脂飲食變成糖尿病,然後收集胰臟、小腸、結腸、肝臟、肺臟和腎臟的組織樣本,發現糖尿病組的小鼠優先(preferentially )促進胰臟 DNA 損傷。MyGoPen 查詢發現該研究團隊在更早之前的 2015 年也曾發表抗體 IL-17RB 證明可減緩胰臟癌的轉移,而之後也於 2022 年發表了「胰臟導管腺癌中葡萄糖代謝與 KRAS 突變的相互作用」進一步的回顧性相關研究。 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並非人體 可供參考但不用過度恐慌 柳朋馳指出,人體的細胞拿出來在實驗室進行,這樣的細胞實驗已經不是人體內的生物環境,而動物實驗並不是人體,人體相較於實驗鼠畢竟複雜太多,民眾不用因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結果而恐慌,但是也不能說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就對一般民眾就沒意義,比較持平、正面的態度是將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研究結果,作為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用誇大聳動、也不要不當一回事。 柳朋馳進一步解釋,就像該論文於摘要的結語中提到「將糖代謝與包括胰臟細胞基因突變的基因組不穩定性聯繫(link)起來的直接證據尚未確定」,就像很多研究論文都會在語末提到「尚待更多研究佐證」,這些都是學術文獻的常用語,就是醫學界仍須繼續努力的意思,柳朋馳以 AGE 為例,醫學界已知高血糖會導致「進階性的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emic End Product,AGE) 累積,2020 年國際上曾有研究將有 KRAS 基因缺陷的實驗鼠分為三組,第一組不餵高糖分、正常健康的食物當作對照組,第二組餵高糖分食物,而且還會再給藥物,讓 AGE 抵消、下降,第三組則是給高糖食物、不給藥。動物實驗常用AGE 人體卻不好用 12 周後解剖發現,第一組正常飲食組的雖然有 KRAS 的基因異常,但發生胰臟癌的機率只有 8% 左右;第二組高糖但因為有給藥,胰臟癌比例大約 25% 左右,而第三組高糖沒給藥的最嚴重、高達 75%,這項研究透過動物實驗很清楚地提醒人類,如果本身有 KRAS 基因異常,就代表已經具有一定的風險、最好不要高糖飲食,即便吃藥控制會有幫助、但是風險還是很大,KRAS 加上高糖飲食會有 1 加 1 大於 2 的影響效果。 柳朋馳指出,上述研究夠淺顯明確的在動物實驗看到高糖飲食、AGE、胰臟癌的關係,但是 AGE 至今仍然不是臨床上糖尿病患的常規檢查項目,因為很多的研究發現 AGE 很難找出一個明確的切點,超過哪個數值糖尿病的風險會到多高,AGE 有相關性、但卻不是一個確效好用的指標,所以 AGE 常用在動物研究,時間短易操作、容易比較數據高低,但是一到人體就無法突破、還沒辦法找到作為疾病診斷標準的方式。從 AGE 的例子就能知道,動物實驗的結果和人體的距離很難說到底是多少。柳朋馳解釋,中研院的論文研究、媒體的轉載報導,加起來可能會讓民眾眼花撩亂、難以理解,其實結論可以簡單說明為:醫界已知糖尿病族群比非糖尿病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本來就會比較高,而中研院的研究證實糖尿病的族群如果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又吃高糖飲食,則在動物研究中發現又會加重影響性。但是一般民眾、或是糖尿病患通常不會去驗 KRAS,都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KRAS基因異常,即使知道有胰臟癌家族史的人,也未必都是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的基因異常還包括 BRCA1、BRCA2 等,所以實務上對民眾而言,第一道關卡就是有沒有糖尿病、這個問題民眾自己會知道,有糖尿病的人,就要特別小心 KRAS 基因異常的問題,KRAS 會讓糖尿病人雪上加霜;而沒有糖尿病的一般人,包括衛福部、醫師們的衛教建議也是低糖飲食,不管有沒有糖尿病、甚至不管有沒有 KRAS 基因異常,通通都低糖飲食準沒錯。 柳朋馳從流行病學解釋,有糖尿病的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就跟肥胖的概念一樣,吃糖就容易胖、胖就容易罹患胰臟癌,或許民眾會疑問,難道避開高糖、就不會有胰臟癌嗎?答案也不是,柳朋馳強調,包括胰臟癌在內的各種癌症都是多重因素的,只是既然知道高糖飲食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而且是可以人為控制的,那就盡量避開高糖飲食、以免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所以傳言標題「元凶」 說法太過武斷,糖可以說是「影響因子」,元凶指的是主要的兇手,其他不重要,但事實上一大堆因素都有關係,例如上述第一組實驗鼠,即使正常飲食、也因為帶有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風險仍有 8%,所以並不是只要做到低糖飲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就可以完全避免風險,傳言「元兇」的說法易誤解。結論 包括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衛教內容中都提到,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證實胰臟癌的發生原因,但是已知有高風險因子,包括肥胖、高脂飲食,或是 BRCA 基因突變的癌症家族史,或是糖尿病病患等等。此外,中研院在該研究發表的新聞稿中提導「過往研究只知 80%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由上述資料可知,後續相關報導、傳言版本「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元兇」、「首度證實」等說法易誤導。 專家也表示,如果糖代謝異常是一,糖尿病是二,胰腺癌是三,醫界已知二和三有關,而一和二有關也是一般民眾都知道的,中研院的研究則是進一步證實、確認一和三之間的關係,一可以說成是三的原因、關鍵原因,但傳言說成「元兇」、「首度證實」過於誇大、武斷,易造成民眾誤解。衛教資源: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知識館 - 胰臟癌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0/research.html)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最愛問【就醫疑問】為什麼媽媽的醫師鼓勵我們全家都在同一個地方看診?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同心海華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林義傑鼓勵全家在同一個診所看診,是家庭醫學科的一大特色和優勢。家庭醫學科醫師不僅照顧個人,也強調家庭整體的健康狀況。當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都在同一個診所就診,醫師就可以更完整地掌握家庭病史、生活環境和遺傳因素等關鍵,這有助於醫師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治療與建議,特別是在預防慢性病和遺傳疾病方面,避免醫療照護變得片段和碎片化。當家庭醫學科醫師長期照顧一個家庭時,醫病關係會變得更緊密,醫師能更全面地瞭解家庭成員的健康習慣、心理壓力來源及生活方式。這樣有助於提升治療的精準度,也讓醫病溝通更加順暢。醫師可以協調全家的預防保健計畫,如疫苗接種、癌症篩檢等,讓健康管理變得更有系統,避免分在不同院所就醫所造成的重複醫療或是管理漏洞。家庭醫學科也重視心理健康,如果家庭成員因彼此的影響造成情緒或身心的壓力,甚是有焦慮,恐慌等情況,醫師也能在第一時間瞭解,提供即時有效的治療,最重要的是,當全家都看同一位醫師,不但能節省時間,簡化就診流程,避免多次轉診或重複的檢查,也能讓治療更精準,醫病關係更溫暖互信。【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9-26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指近4成黑巧克力重金屬超標,還能吃巧克力嗎?教授解答
讀者呂先生在2024-8-2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好,看到一則新聞說美國巧克力多含有重金屬,台灣也要列管巧克力(含可可粉)重金屬,這代表巧克力以及可可粉的重金屬問題很嚴重。懇請教授釋疑。非常感謝。讀者寄來的第一個連結打開的是《工商時報》在2024-8-1發表的文章:美國近4成黑巧克力含重金屬 最高超標6.5倍。它的第一段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最新研究發現,美國市面上近40%黑巧克力產品都受到鉛和鎘兩種重金屬污染,最高可能超標允許攝取量的6.5倍。讀者寄來的第二個連結打開的是《健康雲》在2024-8-14發表的文章:可可粉也納管!重金屬標準「擴大納入所有巧克力」 新制明年上路。它的第一段是:衛福部食藥署今預告「訂定巧克力之重金屬鎘管制標準」,由於在112年11月針對總可可固形物含量50%以上的巧克力產品提出草案,重新評估調整後,擴大納入所有類型巧克力,包括「可可粉」,鎘限量為2.0ppm。食藥署表示,即日起提供60日評論期,廣泛蒐集各界意見,預定114年1月1日起實施。《工商時報》所說的「最新研究」是2024-7-30發表的A multi-year heavy metal analysis of 72 dark chocolate and cocoa products in the USA(對美國 72 種黑巧克力和可可產品進行的多年重金屬分析)。它的文摘重點是:43%、35% 和0% 的測試產品中鉛、鎘和砷的濃度分別超過65 號提案最大允許劑量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有機」產品更有可能表現出更高水平的鎘和鉛。這個文摘裡提到的「65號提案」是加州在1986年通過的法案,規定加州州政府必須維持和更新已知具有致癌性或生殖毒性的化學品清單(即毒物清單),請看我發表的咖啡致癌,幕後推手以及咖啡致癌?加州逆轉。由於這個法案所列出的毒物清單以及其「最大允許劑量水平」是過度嚴苛,甚至是不符合科學,所以是飽受批評和嘲諷,例如Consumer Report在2022-9-14發表的Why California Thinks Your Couch Will Give You Cancer(為什麼加州認為你的沙發會讓你得癌)。我認為,這項「最新研究」是為了要吸引注意而採用「65號提案」的「最大允許劑量水平」來判定黑巧克力所含重金屬是否超標。美國廣播公司在2024-8-1發表Heavy metals found in some dark chocolate, not ’cause for alarm’: Experts(一些黑巧克力中發現重金屬,專家:“無需恐慌”),而其副標題是:專家表示,飲食多樣化且適量,健康風險較低。我把它的重點列舉如下:1.紐約市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政策研究生院環境、職業和地理空間健康科學系副教授Brian Pavilonis表示,這一水平還不足以讓普通黑巧克力食用者感到擔憂。2.康乃爾大學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Elad Tako 表示,要受到黑巧克力中重金屬污染水平的傷害,一個人需要吃大量的巧克力。3.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老闆)、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綜合醫學與健康辦公室執行董事Leigh Frame 表示,飲食多樣化可以降低某些食品中微量重金屬的健康風險。4.她補充說,適量是關鍵——建議以一盎司的黑巧克力作為serving size。5.她進一步說:「我沒有停止吃巧克力。我還在吃巧克力,今天晚些時候我還會吃巧克力。所以,這沒有什麼問題。」(版主加註:所以,這項研究的主管親自說黑巧克力沒有什麼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論文有特別說「有機產品更有可能表現出更高水平的鎘和鉛」。關於這一點,請看我在8年前發表的有機5迷思。原文:美國近4成黑巧克力重金屬超標?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18 焦點.食安拉警報
吃柚子出問題?中秋節後精神病易發作 醫:精神疾病藥物易受影響
不少民眾中秋節團圓會吃柚子,然而卻會與不少藥物有交互作用。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副理事長單瑜表示,幾乎大部分的抗憂鬱劑都會受到影響,有服用精神科藥物者應該避免服用。另外,中秋節後季節轉換,情緒性疾患者容易受到影響,民眾可觀察自身狀況適時求診。由於柚子中還有呋喃香豆素,容易與藥物有交互作用,單瑜說,由於吃完用子後會讓藥物在體內濃度上升,會擔心藥物過量,對於藥物穩定用藥會產生影響。由於大部分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多會受影響,因此為藥物穩定服用,應該要避免食用柚子。除了精神疾病外,三高控制藥物等都應該注意。不少精神疾患者在中秋節會更憂鬱。單瑜表示,因為季節轉換而生的情緒改善很常見,例如端午節過後、春秋節過後,不少有情緒疾患者會受到影響,緯度比較高的地方可能也會受到日照,我國日照雖不太明顯,但因為氣節轉換仍可能發作,節後看診人數依照往例確實會略增。單瑜說,民眾如果過往有相關病史,可以提前回診領藥,或是觀察自身症狀。例如恐慌症狀相關症狀,如坐立難安,或是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腳發抖等焦慮表現,民眾可自我覺察觀察自己的情緒。
-
2024-09-02 醫療.精神.身心
年長者誘發憂鬱症常見3原因!醫:存好「3三本錢」 不怕老了病來磨
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自殺深受身體及精神疾病影響。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說,俗話說久病厭世,這是老年人心情的寫照,特別是長年的疾病已造成身體失能、影響日常生活,這樣的情形更會讓人想早點解脫。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表示,老年人自殺原因於生理及心理因素無法完全分開,而心理因素誘發自殺意念,確實與老年憂鬱密切相關。林明憲說,臨床發現,許多老年人對自己的憂鬱情緒並不自知,往往是家人發現長輩情緒低落、沒有活力,或是食欲不振,體重突然減輕,往往在6個月內體重減輕原體重的10%應多加注意,提醒經排除身體疾病外,如發現長者出現憂鬱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老年人誘發憂鬱症常見3原因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黃柔嘉表示,老年人誘發憂鬱症常見三大原因,第一、生理識別:也就是說,當年輕時認識的朋友、老伴一一的離開人世,將引發老年人面臨死亡的焦慮,且又無人可以傾訴、訴說時,容易罹患憂鬱症。第二、久病不癒:即便不是現在常見的癌症,如退化性關節炎影響的不只是關節疼痛,更可能影響活動的自由度,尤其,許多老年人住在傳統公寓沒有電梯,無法走下樓梯外出,長期的孤獨造成情緒低落;另一方面,此時孩子已紛紛離家,平時只能用視訊、電話聯繫,但老人家多有重聽問題,聽不清楚孩子說話,心情會感到十分挫折,引發晚年憂鬱。第三、頓失重心:特別是退休人士,如果沒有自己的興趣,失去工作後,生活沒有重心,也容易引發憂鬱,因此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未來的老人,建議從年輕時就應培養興趣。若能從這三方面著手防治,應可降低老年人罹患憂鬱症及自殺風險。黃柔嘉在北市聯醫總院擔任諮商心理師6年來發現,如果老年人多增加外出的機會,可以大幅降低誘發憂鬱的機會。如有些長者心胸開放多參加共餐、社區老人課程,並建議家人可以多陪伴長者,不要讓長者感到孤單,子女可以多陪伴長輩外出,甚至邀請長輩一起採買蔬果等,讓長輩腦部多接受外界的刺激,以降低心情憂鬱及負面思考。因憂鬱需要就醫時 不要馬上掛精神科或身心科「當家中長輩因憂鬱需要就醫時,千萬不要馬上就到精神科或身心科就醫。」黃柔嘉說,此時應到家醫科、整合醫學科,避免長輩忌諱而不願就醫,反而讓病情持續惡化,而衛福部近年來推動長照,可以安排到宅心理諮商的服務,讓長者說出內心的話,有助降低憂鬱情緒。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年輕時可能忙於工作、家庭,許多年長者剛退休時都很開心,終於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但過一段時間,突然發現生活頓失重心,心情直接受到衝擊;門診中許多退休族群談到,退休後發現時間好多,卻不知如何安排,只能一整天坐在家裡看電視,與自己當初的想法落差很大,內心感到莫名的恐慌,孤獨感更加強烈。李俊宏呼籲,當步入55至65歲間,就應開始準備及安排人生下半場的退休生活,包括退休的前後,自己在工作、生活的心情轉換,以及往後的日子怎麼去照顧自己,並維繫一個良好的社會生活,如主動參加長青學苑、銀髮社團等,而不要等到真正退休後卻無所適從。黃柔嘉說,近年來除關注老年憂鬱、自殺議題外,也開始注意家庭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尤其現在許多家庭是老老照顧,呼籲照顧者可以為自己保留一個休息、喘息的時間,降低長期照顧所造成的心理負擔,避免成為下一個憂鬱、自殺的高風險族群。約四分之一老年人有憂鬱症狀 部份症狀與失智症類似國人隨著年齡增長,自殺率愈高。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吳其炘表示,衛福部近年統計,老年人自殺率已微微下降,但仍高於其他年齡層,且自殺人數持續上升,每年老年人自殺死亡約達900至1000多人,特別是國內人口老化快速,大家都還在適應老化的過程,社會、家庭仍缺乏相對的支持及準備。依衛福部最新統計,112年65歲以上老年人自殺高達1130人,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老年人原本就是自殺高風險族群,主因是受到身體及精神疾病影響,尤其是久病或失能患者,當明顯感受到身體老了,心情產生孤立、憂鬱,此時若又缺乏社會、家庭、親友等支持,無法獲得關心、照顧;此外,當老伴過世,依賴的人不在了,整個人也會陷入憂鬱,自殺風險相對提高。老年人的憂鬱議題值得重視,李俊宏說,依國外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約四分之一都有憂鬱症狀,如思考、精神出現遲滯的情形,也就是少話、生活沒有動力、提不起勁、不想動,或是食欲減退等,其中也包含憂鬱症,這比例相當的高,原因是身體老化後,大腦也逐漸退化,造成腦神經荷爾蒙的失去平衡,影響大腦調節、認知功能等,增加罹患憂鬱的機會。李俊宏說,部分憂鬱症狀與失智症十分類似,當家人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憂鬱症狀,仍建議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為失智症;老年人可能同時也飽受失眠、孤獨所苦,而造成酒精成癮、安眠藥物成癮等問題,且鰥寡孤獨是老年人常遇到的問題,隨著年齡愈來愈大,在情感及生活上,對於另一半的依賴也愈來愈重,一旦老伴過世,整個人就會陷入憂鬱,無形中增加了自殺風險。存好「三本錢」 不怕老了病來磨「俗話說,老了最怕病來磨。」李俊宏說,高齡醫學常提到一位老年人要存三大本錢,第一、要存好「老本」,讓自己老時經濟無憂,特別是如果老年人需要租屋,其實在台灣並不友善,許多房東不願意租給老年人,申請社會住宅又十分耗時,年輕時就應開始存好老本;第二、要存好「身本」,讓身體保持健康;第三、要存好「腦本」,隨時注意腦健康。國衛院最新研究指出,高血壓會影響老年人自殺?吳其炘指出,許多老人家十分擔心高血壓,進而影響情緒、生活品質,造成情緒低落、焦慮等問題,且高血壓控制不佳,更可能引發腦中風,在在增加自殺風險。至於消化性潰瘍增加老人家自殺風險。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說,已開發國家的老年人常見疾病,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癌症、肺部疾病等,消化性潰瘍並非主要疾病,但因老人家患有腦部、心臟疾病時,必須需要服用阿斯匹林等抗朽血栓的藥物,但此類藥物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因此,臨床上許多醫師會開立藥物防止消化性潰瘍,而開立藥物就必須打入消化性潰瘍的診斷碼,藥物才能獲得健保給付。邱瀚模表示,消化性潰瘍目前治療效果都不錯,且一個人選擇自殺常是多元因素所致,如神經退化性疾病、憂鬱、失眠等都可能是選擇輕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須了解其背後的原因,消化性潰瘍應不是長者自殺主因。★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我的藥沒有效?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北印度公立醫院田野觀察紀實
【編者按】本週三篇文章的共同點是「醫療溫馨的一面」。一位長照營養師分享一位病人的女兒在她的指導下成功地加入照護母親的表現。一位童年時感染腦炎,引起頑固型癲癇與重度智障病人的母親分享她如何在醫師的鼓勵下,全家人首次一起出國旅遊,成功地走出陰霾,而領悟了一位心理諮商師說的一句話:「別讓擔憂限制了我們的人生。」一位台灣醫學院醫學人文老師敘述她到北印度公立醫院所見所聞,分享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的心得,並親眼見證台灣年輕學生參加海外服務的熱忱。七月初赴北印度拉達克進行高原醫療人類學田野工作,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城市行動,時刻都能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存在,無論是爬坡兩步就氣喘如牛、抑或皮膚對抗乾燥且強烈的紫外線產生的過敏反應。此行中途兩次奔赴首府列城(Leh)SNM Hospital,一次為報導人的母親因急性眼疾自兩百多公里外的藏斯卡(Zanskar)送來市中心、另一次則是陪同前往探視被送至急診室的台灣國際志工學生。對於印度公立醫院醫療現場、及其中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兩次歷程提供了參與觀察(participate observation)與反思的機會。七月九日當天原與報導人拉莫師父約定好參觀正在籌備中的私人療養院,報導人來自拉達克比丘尼協會(Ladakh Nun Association),該協會創辦人Dr. Palmo本身即是一位藏醫,關注婦女權益、精神健康與安寧醫療,登記為NGO便是希望佛教與社區能更加融合,寺院中的各項活動皆開放民眾參與,參與者多為女性。Dr. Palmo說,拉達克仍舊是一個保守的父權社會,婦女在婚姻中所面對的挫折、困頓、尤其照護臨終老人成為重大壓力來源之一,這些原因促使她年前獲贈一片土地後,興起建造一座綜合療養中心(Dr. Palmo使用「healing」這個詞彙)的念頭,提供婦女喘息、調整身心平衡的處所。參觀途中拉莫師父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她的母親被緊急送來列城,在長途跋涉近十小時後,將在半小時後抵達。我詢問能否一同前往照護眼睛受傷的母親,獲允後一同跳上車。抵達SNM醫院前棟門診大樓,拉莫的大哥、大嫂及母親已在眼科門診外等待,遊牧民族的穿著、風塵撲撲的面色,母親戴著太陽眼鏡看不出受傷的狀況,但十小時的求醫路程是在台灣無法想像的「偏鄉」距離。我想起邱仁輝醫師在《挖蟲草的女孩》一書中曾提及,青康藏高原的醫師對他說:「我出門看個病人馬上回來」,而這一去便是兩天。時間與空間距離的差異是醫療重要的考量之一,台灣交通便利,經常使人忘了這一點。拉莫師父留下來陪伴家人,另一位安莫師父陪我四處走走。SNM Hospital全名為索南諾布紀念醫院(Sonam Nurboo Memorial Hospital),位於列城市中心,是拉達克地區最大的公立醫院,也是唯一的一間。院名紀念Sonam Nurboo(1909-1980),他生於列城,1930年代前往英國攻讀工程學位,是拉達克第一人,返國後旋即遇上巴基斯坦襲擊,他運用專業修築了一座臨時軍用機場,使拉達克繞過農業和工業時代直接進入現代化社會,爾後帶領建設邊境道路、入閣擔任工程、電力及事務部長,1961年獲頒國家級蓮花士勳章。院內人聲鼎沸,但自有一套系統、亂中有序,反倒不覺得擁擠,且相當窗明几淨。門診分布在一、二樓,共有十二科:泌尿科、兒童發展障礙科(Paediatric Handicap)、藏醫科/阿育吠陀科(Amchi / Ayush)、眼科、兒科、病理科與血庫、影像放射科、牙科、骨科、一般外科、耳鼻喉科、精神科與戒癮中心(Psychiatry & De-addiction)。門診大樓一樓右側設有會診諮詢處(consultant),大排長龍,目測約有八十多人極有秩序地分成三列隊伍;左側則是藥局。由於是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由印度政府負擔,民眾幾乎不需付費,醫師開立的處方若醫院藥局有,可免費領取,如無,則自行到院外藥房購買。在眼科、外科及兒科的候診區域中,也發現各診療室一旁設有門診手術室、注射室,與台灣不同,這裡的病人毋需走太遠便可完成整套治療流程;機械設備亦相當完善,包括最新CT掃描、MRI、陰道鏡、內視鏡、超音波心動圖、C形臂等,都可在走廊上看見這些暗示著醫療高科技服務的宣傳海報。門診大樓的另一側是住院大樓,目前共有一百五十個床位、中央供暖,實屬健全。該院目前在印度醫療體系中列為第二級分區醫院(Sub-Divisional Hospital)。根據印度2017年的〈國家衛生政策報告〉(National Policy Report)指出,全印度私立醫療體系掌握大多數醫療資源,占整體醫療支出之74%,且掌握全國約62.4%的病床、80%的醫師、26%的護士與78%的救護車服務。一般對於印度醫療系統的印象也多是貧富懸殊、公立醫院吵雜擁擠、水平不高,如需進一步治療,仍需去私立醫院,而大部份費用需自付。但若加上文化與社會條件,針對拉達克醫療的初步觀察則提供另一種思考面向。上文所提及拉達克女尼協會的療養中心屬私人機構,她們曾來台灣參訪慈濟,對於建立一所富含佛教義涵在其中的醫療機構深具信心。而SNM雖是公立醫院,整體管理卻有條不紊,雖然進一步資料仍需深究,但這或許也與拉達克社會的藏傳佛教文化基底有關,反映出極高的道德規範與決策準則(當然也得考慮拉達克於2019年升格為United Territory後獲注大量資源):對於「病苦」的人性(humanities)思維而非成本計算與管理,在政府負擔全額醫療費用一事上,不分拉達克人、流亡藏人或外國人皆同。醫院的官網這麼說:「我們的願景是成為本地的第三級護理醫院(District Hospital),擁有最先進的設施,以最少的轉診量治療各種疾病,並擁有最先進的研究設施,無論病人的種姓、信仰或膚色,將提供最好的醫療治療與嚴格的道德原則以及關懷和同情心的文化。」(https://www.snmhospitalleh.com/about)幾天後的傍晚時分,我正在列城的頂樓咖啡館遠眺喜馬拉雅風景、訪談流亡詩人,即將結束時接獲訊息,幾位來自台灣的國際志工學生因高山症被送至SNM醫院急診室,我隨同帶隊老師一同前往探視。急診室位在醫院後側,計程車一路長驅至底,下車後找到三名台灣學生,個個面色慘白、高燒不退,他們已接受急診醫師診斷,正坐在一旁等待打針叫號,幸而有當地拉達克友人相伴,解決語言及行政程序問題。與台灣急診室不同,這裡並無檢傷分級分流的措施,病人進來後先在急診門診室排隊、醫師依序看診、開於處方簽,一旁簾子拉起來護理師就在裡頭注射藥劑,一個接一個,並不推擠叫囂。空間上也與台灣急診室常見的開放空間不同,這裡屬於「三進式」:第一進是門診,用來確認病況,如需病床(如吊點滴)或進一步處置,便往內移至下一進,這個空間容納了大約二十張病床,用布簾隔開,如需再更進一步治療,再往內移至第三進,這裡有許小房間、房間內有不同儀器,有些正嘎嘎作響。兩位學生打完針坐在一旁休息,第三位卻遲遲不見叫號。經詢問,才知治療師(therapist)認為此學生的血壓過高,打此劑針藥不適合,因此找來第二位醫師,第二位醫師同意治療師的意見,因此和第一位醫師重新討論、把學生喚去重新量了一次血壓,又是一番等待。這裡的所有醫護人員都穿白袍,一時難以辨認誰是醫師、誰是護理人員,但看久了倒也能看出結構與系統:被圍著諮詢者是醫師,白袍較長;捧著治療盤快速奔走的是護理師,白短較短;掛著聽筒但著便服是治療師。人數比例大約是1:5:3。從今晚的學生案例及二小時的初步田野觀察,治療師扮演極重的角色,包括藥劑的確認、病床巡邏看診、以及隨時被家屬攔下問東問西。治療師與拉達克友人是朋友,我加入他們的談話,拉達克友人笑著說,治療師認為急診醫師來自德里,開的劑量適合平地大城市,但不適合拉達克,沒有考量海拔、地理環境與整體情況,充其量只是一台「開藥機器」;治療師則笑說,你們從台灣帶來的頭痛藥、感冒藥,在這裡都不會有效,你們的藥留著回去吃。我問,同樣都是Panadol,也會因地理環境不同而有不同效果嗎?治療師大笑走開。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學生從台灣帶來的日常備藥的確完全起不了作用。我坐在牆邊的候診椅上,細細體會治療師那意味深長的笑。當談及醫療的跨文化理解時,我們經常討論不同族群、信仰、對身體與疾病的不同認知,卻鮮少思考用藥的跨文化差異。同樣的身體在不同的環境會對同樣的化學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認為普拿疼適用於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今天的案例告訴我們這樣的想法可能過於科學傲慢。我也不禁開始思考,我們究竟有多瞭解自己的身體呢?這群青春洋溢的學生滿懷理想、克服許多困難來到此地,卻在扺達後的第一週便辦起街舞工作坊、教拉達克小朋友最流行的舞步,劇烈運動換來的下場是需要不斷吸氧、一瓶一瓶的氧氣不斷被送進住宿,甚至有人短暫失明。接著隔天又翻越海拔5359公尺的卡東拉隘口(Khardungla pass)前往Nubra Valley,於是再度被送往醫院。一位學生自行判斷是急性高山症、緊張加上壓力在傍晚時刻忽然便癱軟不適、倒在被褥上爬不起來,工作人員緊急背著她送至急診室,檢查過後醫師淡淡地說,是恐慌症發作,學生聽及如此,笑了起來。台灣的健保便利,醫療資源濫用所見多有。拉達克公立醫院以善慈為本,醫療幾近免費,而我們的學生由於對於在地知識的匱乏、與自我身體理解的薄弱,途增折磨,值得當代科學教育反思。最後一名學生在接受十分鐘的噴霧藥劑治療、病床休息後重新測量血壓,穩定後打了針便獲允離開,帳單各為10盧比(約台幣3元)。離開醫院時,一位躺在擔架床上的男人被快速推走、滿臉是血。臉龐稍微恢復氣色的學生問我,老師妳怎麼都沒事?我也只能笑笑。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由精神健康的觀點論台灣媒體的影響和責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就這重要的議題,由他邀請關心這議題的學者分別寫出他們的看法。胡董事長本身以「精神病理學」的專長點出沈浸於「數位網路媒體的資訊大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精神樂活」的觀點。→想看本文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肯定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的關鍵角色,但更強調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大學通識中心的張松年教授以從事教學與輔導的觀察,點出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停止嘲諷批評,結合有志之士,同道中人,找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學子,提供真實、安全與溫暖的連結機會,使他們重新擁有自信、人際與目標,自然能抵擋網路的負面誘惑,進而再影響更多需要幫助的年輕生命。」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影響媒體對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且複雜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A=正面影響1. 教育與信息:媒體可以提供有關健康和疾病預防的教育信息,例如健康飲食、運動和預防疾病的方法。2. 支持和社區:社交媒體平台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支持群體,分享經驗和感受,這對於那些面臨健康挑戰或心理問題的人來說尤為重要。3. 心理健康支持:通過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可以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污名化,鼓勵更多人尋求幫助。4. 娛樂和放鬆:娛樂節目和電影可以幫助人們放鬆和減壓,提供一種逃避現實壓力的方法。B=負面影響1. 身體形象和自尊心:媒體經常展示理想化和不切實際的身體形象,這可能導致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進而影響自尊心和心理健康。2. 焦慮和抑鬱:持續接收負面新聞或暴力內容可能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此外,社交媒體上的虛假信息和霸凌行為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 睡眠質量: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和媒體(特別是在晚上)會干擾睡眠,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4. 成癮:媒體和數字設備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成癮,這會影響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進而影響整體健康。C=綜合考量1. 信息過載:過多的信息(尤其是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信息疲勞,影響決策能力和心理健康。2. 行為影響:媒體中的廣告和內容可能影響個人的飲食、消費和生活方式選擇,這些選擇可能對健康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了解這些影響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管理媒體使用,並減少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同時,促進正面的媒體內容和使用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改善整體健康和幸福感。媒體對一個人或者是社會整體身心情緒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對個人及整體社會的身心情緒和精神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媒體作為信息的主要傳播途徑,能夠快速廣泛地影響公眾的思想和情緒。正面報導可以提升人們的士氣和信心,而負面新聞則可能引發恐慌、焦慮和抑鬱。媒體對個人精神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信息過載與焦慮:隨著社交媒體和24小時新聞頻道的普及,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大量信息。這種信息過載常常讓人感到疲憊和焦慮,尤其是當信息中包含大量負面或衝突性的內容時。持續暴露在這些信息中,容易讓人產生焦慮、無助感和抑鬱情緒。2.社交比較與自尊心:社交媒體上的完美形象展示,往往讓人們不自覺地進行社交比較,這可能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看到他人的成功和快樂,可能讓一些人感到自己的生活黯淡無光,進而引發抑鬱和焦慮。3.資訊可信度與心理安全感:媒體傳播的信息是否真實、可信,直接關係到公眾的心理安全感。假新聞和誤導性報導不僅會誤導公眾,還會破壞社會信任,造成社會恐慌和不安。4.正能量的傳播:儘管媒體常常被批評過度報導負面新聞,但它也有能力傳播正能量和希望。積極向上的報導可以激勵人們,鼓勵他們面對挑戰和困難,從而提升整體社會的精神面貌。5. 對於整體社會來說,媒體的影響更為深遠。媒體報導可以塑造公眾輿論,影響政策制定,進而改變社會結構和運作。例如,關於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社會公正的報導,可以喚起公眾意識,促使政府和相關機構採取行動。另一方面,媒體也可能因不負責任的報導而加劇社會分裂和對立,破壞社會和諧。因此,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雙刃劍的角色。媒體對一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應有的責任媒體對於個人健康或精神健康的責任是一個複雜而重要的議題。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1. 準確報導媒體應確保所傳遞的健康信息是準確且經過驗證的。這包括引用可信的來源和專家的意見,避免傳播未經證實的謠言或錯誤信息。2. 避免誇大其詞媒體在報導健康議題時應避免誇大其詞或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誇大的標題和內容可能導致公眾過度焦慮或錯誤行為,從而影響其健康和精神健康。3. 平衡報導在報導健康議題時,媒體應該提供平衡的觀點,不僅展示問題的一面,也應該展示解決方案和正面的例子。這有助於公眾全面了解問題並積極應對。4. 隱私保護在涉及個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報導中,媒體應尊重個人的隱私,避免披露敏感信息或進行不必要的曝光,這可能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5. 教育和提高認識媒體應利用其影響力來教育公眾,增進他們對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認識。這包括傳遞正確的健康習慣、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的資源和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6. 支持弱勢群體媒體應特別關注並報導那些在健康和精神健康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的群體,幫助他們發聲,並推動相關政策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改善。7.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在報導涉及精神健康問題時,媒體應強調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和支持信息,幫助受眾找到合適的幫助途徑。結論媒體在健康和精神健康報導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以負責任和倫理的方式來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和態度。延伸閱讀2024/8/19 尋尋覓覓媒體資訊大海中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16 醫療.精神.身心
17歲確診思覺失調!當年醫師的一句話讓我勇敢走過29年
「如果你不會害怕,那麼就要勇敢地接受它。」這是我當年被確診後,醫師跟我說的一段話,至今我記得牢牢的。在那次確診後回家,我一個人蒙在棉被裡大哭,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我不是一個害怕生病的人,17歲前只要生病了,我都會跟媽媽拿健保卡,一個人到診所就醫。世事難料,這一生既然跟這樣難醫治的疾病結下了緣分,就在一次發作之後,被朋友帶去醫院治療,當時雖然很不安,但是天性樂觀的我,心想「也許老天爺看我太忙了,要我休息、度假、享福啊」。發病時幻聽幻影過去此疾病稱為「精神分裂」,現今改稱「思覺失調」。17歲那年,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不斷地聽到有人在耳邊說話,常看到神明和王母娘娘的身影,我不敢跟家人說,我只知道我大概要去看醫師了,我求助於教會的大姊姊,從此展開了我的治療之路。那時我在一家幼稚園工作,卻因為生病離職了,隔年母親也生病,我必須在家照顧她,但我隱瞞了我生病的事情,經常家中、醫院兩頭跑,搞得身心俱疲。也常想我是否應該再就醫,可是當時的我連出門都懶,因此中斷治療一年多。隔年母親往生,全家都深陷在悲痛中,爸爸和哥哥都忙碌地為媽媽策畫追思會,而我卻把是否再就醫的事放在心上,在爸爸和哥哥恢復工作之後,我又踏上了治療的路程。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為自己的健康努力,26歲那年,因為病情的不穩定而發作,竟要從自家5樓跳下去,在大家的勸阻下將我強制送醫,那一年是我人生轉變的開始,我告訴自己「將來我的人生,一定要變得不一樣,變得光彩奪目」。康復之家找到愛29年來,我不斷地嘗試新的用藥,也在醫院社工介紹下,來到彰化縣康復之家,多年來在這裡受到照顧,有時會想家,但很快就調適過來,我在這裡住了18個年頭,每一天康復之家就像一個小型社會,每一個住民都是生命的鬥士,雖然我是一個病人,但我也想要活出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有光彩。如今的我,依然有病,依然有幻聽幻覺,但我知道必須要勇敢,我也算堅強,住院時、在康復之家,我也交到許多好朋友,大家雖然身心不健康,但是都有一顆勇敢的心,面對病魔、面對未來都有不一樣的挑戰,縱使我們還需要治療,吃藥或打針,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再勇敢一點,也因為我的勇敢,不會再害怕了。專業觀點/思覺失調盡早治療 可避免疾病惡化【整理/記者黃妙雲】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汙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台灣2014年正名為「思覺失調症」。這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於青少年晚期及成年初期。思覺失調症臨床症狀,包括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明顯脫節,以幻聽最常見,或病患深受聽覺的控制,按照某個聲音去殺人或自殺等,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總覺得有人在某處監視他並打算加害於他,因而過度恐慌,可能重複一些怪異的舉止,突然間表現得很退縮、不與任何人互動,某些患者還會出現暴力的攻擊行為、傻笑、大哭。早期症狀可能包含了睡眠型態的改變,如突然難以入睡、多夢,或容易受驚醒等,情緒上的變化,對人際關係和周遭事物變得不理不睬,失去原本的熱情,行徑逐漸變得難以理解、怪異、愛發愣,思考障礙,失去組織語言的能力,開始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等,這些初期症狀若可及早注意,將能盡早處置而避免疾病的惡化。在治療上,思覺失調症往往需要長期用藥來調整腦部化學物的濃度,再佐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環境治療與精神復健等方式,以改善精神官能異常的症狀。(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3 醫聲.肝病清除
仁醫救肝苦人!肝基會奮戰30年血淚史:「全島一肝三十年」譜寫動人保肝大業
肝病在台灣一直是個沉重的問題,無數國人因此受苦、失去生命、家庭破碎,有一群白袍醫者挺身而出,向肝病宣戰。他們以專業知識揭開肝病的真相,更以實際行動走入鄉里,將潛在病人一一找出,試圖消滅肝病,力挽狂瀾,在他們背後鼎力相助的是許多無私奉獻的善心人士,身在台灣的你我,不能不知道這段國人以愛心寫就的動人篇章。「全島一肝三十年:臺灣人好心救好肝血淚史」一書由聯合報出版,記錄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簡稱肝基會)堅持了30年的歷程,並於肝基會30周年時推出。故事從台灣是一個肝病肆虐之島講起,當時罹患肝病的民眾很多,病況來勢猛烈,醫者根本來不及救,數不盡的診間跪求,看著家屬跪倒的眼淚,讓醫者也為之心痛。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師承台灣肝病醫學之父宋瑞樓,宋瑞樓是國人肝炎防治的重要推手,推動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捐血篩檢項目要涵蓋肝功能檢查,以及肝炎與肝癌醫學研究成為世界之最的重要人物。肝基會成立 各界出錢出力「一個一個救,根本來不及呀!」在恩師的同意下,肝基會成立了。許金川指出,當初只想走出診間,用社會愛心力量來解除病人的痛苦,沒想到獲得社會大眾回響,各界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愛心與認同,出錢出力當義工,踏遍全國各角落,太多不具名的愛心人士與社會賢達,紛紛加入保肝大業。肝基會在十天內號召近50名護理義工,免費諮詢專線從不斷線;推動免費肝炎大篩檢擠爆台大醫院;肝病防治列車30年來不曾停歇,在高山險路、霧中駕車跑遍全台,更飄洋過海到離島。正確的保肝知識深入人心,加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肝癌及肝硬化的死亡人數逐年降低,肝癌也終於由癌症死因第一名退居第二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也退出了國人十大死因之外。在「全島一肝三十年:臺灣人好心救好肝血淚史」書中,許金川說,30年來,有太多無辜的生命在我們手中消失,我們經歷了家族性肝癌病人的恐慌與無奈;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許多子女在面臨家人瀕臨死亡時的辛酸;我們也親眼目睹了診治肝癌的醫師自己因肝癌而往生;甚至我也眼見自己的家人因肝癌發現太晚而在心中留下永遠的遺憾。國病未消滅 同志仍須努力「這些遺憾,激勵我們不斷前行。」被稱為「台灣阿肝」的許金川說,午夜夢迴想起恩師的囑託,而自己垂垂老矣,然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目前台灣每年仍有一萬二千多人死於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他盼望,「拯救一位肝病患者,等於挽救一個家庭,在消滅國病的路上,需要全民同行,讓台灣早日成為沒有肝病的國度。」
-
2024-08-09 焦點.杏林.診間
每道白疤,背後都有痛苦的心疤秘密!治白疤除心疤,患者才能重生
白色的疤痕,簡稱為白疤,它是任何疤痕在經過1至2年的成熟穩定期後的最終顏色,這些白疤常會暴露出患者過去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或不想讓人知道的個人隱私,如割腕自殺、被霸凌、先天性唇顎裂症、美容手術(如拉皮、隆乳)、未婚剖腹產等等,形成內心傷痛的心疤。因此許多人都希望能去除身上的這些白疤,以求能化除心疤、安心地面對未來。然而,白疤卻無法經由現今已知的醫療科技予以去除,包括手術切除、雷射磨皮、光電美療、光照、刺青、化粧掩飾等等,因此造成患者的無助恐慌,與心疤傷痛。醫者也只能保守性地安慰患者要予接受,並設法與之共存。每道白疤,都有故事白疤像黑盒子,深藏著個人痛苦的心疤秘密。心疼唇顎裂患者白疤心結 終突破醫界不可能任務我的恩師長庚醫院永久名譽院長羅慧夫醫師,與我數十年共同合作醫治的唇顎裂嬰孩,長大後卻可能會遺留上唇白疤。這些白疤之成年男女患者,因著上唇白疤恐會洩露其為唇顎裂先天疾病且有兩成遺傳之特性,擔心結婚對象恐因而被嚇走而無法結婚,因而長大後紛紛前來找我,哭求能予去除上唇白疤之此項醫界不可能任務,使我心疼無奈,因而發心要研發出破解此項國際醫界難題,及完成唇顎裂醫治最後一哩路的挑戰。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20年不斷研究,我終於利用再生醫學方式破解此難題,成功研發出以白疤顏色再生術(Microdermal Grafting for Color Regeneration of White Scars),能有效將白疤再生轉成正常膚色之創新術式,於2016年在國際醫學會以論文發表方式公諸於世,造成轟動與國際矚目。2019年及2021年我的白疤顏色再生術論文1.0與2.0兩篇,分別獲得刊登於全球美容醫學排名第一的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ASAPS)官方期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再經由我至世界各國醫學會講學與手術示範,從此聲名打響,世界各國醫師及白疤患者紛紛前來研習與求治,也觸發我要成立國際白疤中心與訂定國際白疤日,以拯救更多人之念頭。依據診所統計,近三年來自2020年至2024年7月底,來診所求治白疤之人數,國內為378人,國外為63人,共441人。其中女性求治者351人,男性90人。白疤位置以臉部310人最多,其次手臂112人,其他身體部位19人。白疤形成原因涵括創傷、唇顎裂手術修補、割手臂自殘、美容手術、剖腹產等等。國外患者來自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英國、美國、澳洲、歐洲、新加坡、香港、中國等。治白疤除心疤,讓患者重生國際白疤中心之成立,可將白疤醫療機構化及國際化,以嘉惠全球白疤患者。並使各國白疤患者,得到醫治白疤丶去除傷痛心疤、人生更新之機會。訂定國際白疤日,可每年於此日呼籲世人關注白疤與心疤之身心疾病,透過網路傳播,傳達愛與關懷,將白疤可治癒之醫療新訊,分享給身邊需要救治之白疤患者。並可以此做到傳承師道,延續恩師羅慧夫院長「Love Makes Whole 用愛彌補」的精神價值,讓愛傳承下去。此日制定於羅院長的生日6月29日,以此來懷念恩師。發行國際白疤世界報數位刊物,包括中文及英文版,以促使更廣泛與系統化的白疤醫治資訊在世界上傳播與分享,嘉惠全球。因著「治白疤、除心疤」的國際白疤中心宗旨,與史懷哲博士之醫療人道奉獻精神相符,「整形 整心」信念,又符合全人醫治的標竿,因而於2023年底榮獲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頒贈「2023年史懷哲國際創新藝術與科學」獎章,特別強調對「白疤顏色再生」的貢獻。「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 。希能延續恩師「用愛彌補」(Love Makes Whole)之精神,使白疤不再成為唇顎裂患者及其他白疤患者之心疤困擾,讓愛傳承(Love Passes On)。★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7-29 焦點.元氣新聞
處方箋大變革改列成分名 蘇一峰:等於鼓勵藥局做這件事
處方箋新制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恐剝奪民眾選藥權益健保署預計明年四月起,牙醫診所牙醫師開立處方箋時,從商品名改為成分名。對此,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目前臨床醫師向病人說明用藥時,常提到商品名,未來若改講成分名,這對醫師來說,有點困難,等於將現有習慣「打掉重練」。再者,此政策若全面實施,將大幅剝奪民眾選擇藥品的權益,有必要從長計議。周慶明表示,藥品成分名較為複雜,很難記住,除了升高醫病緊張態勢,也增加醫師解說時的困擾。再者,西醫診所釋出處方箋,讓患者自行到社區藥局領藥,藥師如更換藥品,患者不見得同意,為了服用原廠藥物,患者可能轉至大醫院就醫,嚴重破壞分級醫療制度。周慶明強調,如果處方箋藥品全面改列成分名,這將剝奪病人選擇藥品的權益,而服用多種藥物的慢性病患將直接受到衝擊。因此,健保署如有意將處方箋藥品改列成分名,全聯會將召開會議,討論因應對策。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江錫仁強調,民眾用藥自我意識愈來愈高,例如,藥品改了包裝、外觀,患者就擔心這是否為假藥。部分民眾對於用藥相當堅持,往往不願意換藥,如醫師所開立的藥品處於缺藥狀態,而社區藥局藥師協助換藥,如療效不佳,勢必引發抱怨,屆時責任應在醫師或藥師,這有必要先釐清。「不是每個人都是藥師,商品名仍有其存在的優勢。」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處方箋藥品如果改採成分名,這必須從長計議,一方面兼顧民眾「知的權利」,而醫師、藥師應充分告知民眾,自己選擇該藥物的理由,才能建立互信基礎,不再增加衝突,影響三方關係和諧。蘇一峰:等於鼓勵藥局做這事藥品處方箋大變革,目前處方箋以商品名標示,如「普拿疼」等,但缺藥時藥師恐無法調劑,影響民眾用藥。本報今天報導,衛福部健保署規畫,10月起自牙醫診所開始,針對開立藥品處方箋時,醫師於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必須說明原因,如果沒有說明,將視為可以替代,方便社區藥師調劑,半年後再將藥品處方箋正式改為成分名,而醫院、西醫診所何時上路,目前沒有時間表。對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今在臉書表示,衛福部推出處方箋大變革,本來單子上的藥名改變為成分名,並且取消「成分不可替代」的註解,除非醫師在處方箋上主動加註不可替代的理由,這等於直接鼓勵藥局,去進貨最便宜的台廠同類藥品,反正也沒有人抗議關心,「就這樣吧,健保點值下降的共業民眾一起承擔了!」藥品處方箋改採成分名標示 盼改變民眾用藥觀念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藥品傳出缺藥消息時,常造成民眾恐慌,但有時是只缺某一商品,其他同成份的藥品其實不缺,藥品處方箋改採成分名標示,希望改變民眾用藥觀念,解決社會問題。同時為符合新加坡、日本等國際潮流,健保署於7月11日,邀集藥師公會全聯會、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等單位進行研議。新制從牙醫診所開始實施新制自牙醫診所實施,主因是就醫病人病情單純,用藥常為消炎、止痛藥,較不複雜。龐一鳴說,作法為以往開立藥品時,於藥品名後方常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往後牙醫師標示藥品不可替代時,必須附註說明為何不可替代的原因,間接讓藥品可以替代,同時也會給予牙醫師、藥師可替代藥品的清單,方便雙方比對、確認,確保民眾用藥安全。龐一鳴說,此計畫試辦半年後,再將牙醫診所的藥品處方箋正式改為成分名,目前電腦系統正重新設定,但由於醫院、西醫基層診所收治病人多樣性高,涉及許多慢性病,用藥品項多較為複雜,往後將視牙醫診所辦理情形再行評估,目前沒有時間表。
-
2024-06-26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父母相繼病倒臥床 妻累出身心症候群!陳思銘:最怕長照成為輪迴
「當醫師的,一旦有家人生病都會指望你。」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思銘娓娓地道出,在父母親長期臥床的那段期間,漫長的照顧歲月裡,「我的老婆最辛苦」,一度出現身心症狀,必須就醫治療改善。醫師父親糖尿病纏身許多家庭的長輩生病照顧責任,多落在媳婦、女兒身上,就可能成為「夾心餅乾」,上有老的下有小的必須照顧,往往心理負擔大,也影響身體健康。陳思銘提醒民眾,年輕時應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品質。陳思銘的父親陳庵君是婦產科權威,是「台灣婦產科的播種者」,但晚年深受家族遺傳糖尿病所苦,陸續出現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併發症,還要洗腎。每次就醫都領很多藥,直到一位具護理專業的阿姨檢視父親的用藥,發現有重複用藥狀況,從此只讓父親在感染科就醫進行疾病整合,吃的藥才從10餘顆減到5顆左右。腎病變一周洗腎三次「父親的血糖控制不好,逐漸產生視網膜增生,看不太清楚。」陳思銘安排就醫事宜,但即便他的父親是醫師,在身體出狀況時,也和一般患者一樣會說控制得很好,以為視力問題是血壓高引起的,但檢查發現是糖尿病併發症─視網膜病變。雖然持續接受治療,卻在2001年時眼疾復發終告失明。另一糖尿病併發症─腎臟病變也接踵而至,陳思銘的父親最後需要一周洗腎三次,「他說不想洗」,但為人子女的,還是得強迫他洗腎。陳思銘的父親臥床9年,直至2009年病逝。他的阿公臥床更長達13年,「身上都沒有一顆褥瘡,卻犧牲了一個姑姑。」為了照顧阿公,姑姑未嫁;在沒有健保的年代,陳庵君得出來開業,才足以支撐父親住院的費用。「家人都認為他有醫療專業,照顧重擔都落在他身上。」母虛弱到坐不住輪椅「父母鶼鰈情深,當父親病逝後,母親瞬間失去主心骨,愈來愈不愛活動、憂鬱,進而失智、臥床。」陳思銘雖鼓勵母親下床活動,但因為曾摔倒過,以致臥床多年,明知勤勞翻身就不會有褥瘡,但不能一直監視外籍看護,所以看到出現褥瘡,還是很心痛。「母親生病13年、臥床7年,去年底辭世。」陳思銘述說這段照顧過程,某日外籍看護打電話說「阿嬤呼吸困難」,他立即讓母親坐輪椅衝到急診,「救我幹嘛?」這是母親被救回來的第一句話,所以後來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在疫情期間,母親又有狀況,當時她虛弱到連輪椅都坐不住,呼吸及意識狀態都不好,還要經過篩檢等手續,急診連躺床都沒有,對家屬而言,是相當難熬的過程。陳思銘說,「最辛苦的是我老婆」,雖然請了外籍看護減輕照顧壓力,但受日式教育的母親對媳婦要求很高,身為獨子的他只有姊妹,太太有時難免心裡不平衡,所以他請姊妹們至少周末可以回家探望母親。而太太身心症候群很嚴重,包含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等,所以陪她就醫接受治療。盡孝要記得照顧自己「當一個人生病,很多人盡心照顧,反而是種拖累。」陳思銘直言,最好不要變成慢性病,怕拖累人就找安養院,常言道「久病無孝子」,他也怕自己和父親這樣的照顧重擔成為輪迴,建議大家務必要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過快樂的生活。他也在母親離世後,把母親的房子增加無障礙設施等,整理為老人住宅。陳思銘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父親、母親罹患疾病:父親糖尿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母親憂鬱、失智症發病時間:父親病程約10年,2009年、78歲時病逝;母親發病時77歲,病程約13年,2023年底、90歲時離世症狀:父親因糖尿病出現併發症,導致失明及腎病變;母親憂鬱後出現失智症,曾因跌倒臥床治療:父親服用糖尿病、降血壓等藥,每周三次洗腎;母親使用神經科藥物治療陪病心得:在病榻前很難有過多安慰的語言,一肩扛起身體力行也常不切實際,只望讓陪伴成為自己的福報。盡心盡力盡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22 寵物.照顧指南
貓狗飼料怎麼挑選?獸醫授「挑選、餵食、保存方法」避食安風險,放冰箱保存竟是大忌
近期貓糧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大眾恐慌,飼主們對寵物食安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由於寵物飼料查驗難度大,飼主在挑選飼料時除了要確保飼料成份符合安全標準外,還需關注其營養配方和是否符合國際寵物食品標準。為了給毛孩提供最佳的日常營養照顧,維護牠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飼主需要從「飼料挑選」、「餵食觀念」到「保存方法」3大面向全面把關。寵物飼料挑選有訣竅 精準營養成趨勢選擇高品質的飼料、掌握正確的餵食觀念以及妥善保存飼料,不僅能確保寵物獲得所需的營養,更能有效避免食品安全問題,讓毛孩們享有健康快樂的生活。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飼主因為不知如何「正確」選擇而無所適從。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孝柏表示:「選擇適合寵物的飼料,不僅關乎牠們的健康,更關乎牠們的生活質量。獸醫師為生病的毛孩建議合適的營養配方,更是天職!因為沒有好的飲食,生病無法單靠藥物治好。一定要360度全方位管理,飲食醫療雙管齊下,寵物才可能健康」。關於購買飼料,致力毛孩健康與福祉的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鍾昇樺醫師也建議應仔細閱讀標籤上的成分表,了解主要成分是否適合自家貓犬,尤其是對有特殊過敏或食物敏感的毛孩。而貓犬年齡、體型和活動水平也是挑選飼料時需考量的重點之一,不同階段的貓犬對營養需求差異極大,如:幼寵需要蛋白質和熱量支援發育,老年貓犬則需特別照護以緩和生理機能退化。尋找具有優質蛋白質、適當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產品,才能提供精準營養並維持健康。除此之外,鍾昇樺醫師也建議,最基本的是確保這些飼料、濕糧、罐頭符合美國FDA規範、美國AAFCO營養標準或歐洲FEDIAF標準,所以選擇信譽良好的國際大廠是安全的做法。遵循正確飲食觀念 餵食毛孩定時定量餵食觀念除了關注食材、成分外,還需考慮到每日的飲水量、餵食方式等多個因素。韓國獸醫師兼寵物營養部落客王恬中表示:「貓犬的飲食管理直接關乎牠們的整體健康,正確的餵食觀念應該成為每位飼主的基本常識。」比起一餐大量的飲食,「少量多餐」(狗1日2餐以上,貓咪1日5餐以上)的餵食習慣,能幫助血糖的穩定、減少消化不良的風險。至於乾糧和濕糧各有利弊,應考量貓犬的個別需求,如肥胖、老年或過敏等特殊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專屬配方。無論選擇何種餵食方式,都應「定時定量」,除了可以避免寵物肥胖等問題產生之外,也利於觀察每日的糞便狀態與份量,了解寵物的消化系統是否正常運作。除了日常餵食,也要注意每日飲水量的搭配。一般而言,成犬每日飲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50至100毫升(這數值包含食物中含有的水分),通常體重比較小的狗或幼犬每公斤會需要比較多的水分,反之體重比較大的成犬每公斤需要的水分比較少。至於貓咪,每日飲水量更是關鍵,建議成貓每日飲水量約每公斤體重乘以40至60毫升。貓咪天性對水分攝取較為挑剔,飼主一定要適量供水,保持水源乾淨,才能避免脫水與泌尿道疾病問題發生。從採購到儲存 飼料保存全攻略除了買好的寵物飼料,保存也相當重要。韓國獸醫師王恬中建議,最好從原廠直接經營或是合作的通路購買寵物飼料,以確保飼料的品質與安全。確認產品包裝上有清楚標示效期、保存方法與廠商的聯繫方式,並定期檢查飼料儲存狀況,同時選擇購買適合家裡毛孩的包裝大小。如果發現飼料有變質跡象也應立即丟棄,勿讓毛孩食用,同時也應注意家中飼料放置的位置與方式,確保毛孩能夠享用到營養均衡、新鮮可口的飼料,維護牠們的健康。再者,不購買店家自行分裝後的產品,並留意店家的保存環境應維持乾燥、整潔與衛生。飼料分裝的過程等於開封且無法確認內容物的狀態,購買後出現問題很難咎責!建議選購合適家中毛孩狀態的原廠包裝,若毛孩體型較小,以選擇原廠中比較小的包裝為優先,一旦開封後越早食用完畢越好。開封後保存注意事項:1.開封後可以選擇密封性良好的容器,如:密封罐或密封袋等,盡量把袋內空氣擠出,取用所需的份量餵食後,將原有包裝重新密封,放入有蓋、可密封的保存容器內,有效阻隔空氣和濕氣,避免飼料氧化和發霉。2.每次將1周內需食用的量儲存於真空保鮮盒中,以保持飼料新鮮。在添加新飼料前,確保盒底沒有殘餘飼料,並定期清潔。3.最後,將飼料放置於陰涼通風處,避免光線直射的位置,光照與高溫容易導致油脂氧化與飼料變質,出現油耗味。4.許多大廠牌的飼料不含抑制黴菌的防腐劑(而是利用低水分含量來預防發霉),所以切記不可放在潮濕的地方,以免滋生黴菌。5.無論飼料有沒有開封都不適合放在冰箱內,因為當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飼料時,會因冷凝而凝結在飼料上,導致飼料的含水量增加而增加發霉的風險。延伸閱讀:.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1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太太產後發現卵巢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感到無限愧疚
看著病人的數據報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詳細解說病理診斷,包括腫瘤的大小、位置、擴散程度等。但是當病歷上的名字是摯愛家人時,身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能冷靜如常嗎?他說,「當然一樣慌亂啊,而且會馬上列出最壞結果。」回想起24年前,剛結婚一年多,太太懷孕了,全家滿心期待女兒的到來。那時,羅鴻源是住院醫師,正值訓練階段,忙於準備專科醫師考試,還要輪值夜班、負責教學及行政工作,沒有多餘時間沉浸在生命誕生的喜悅。不料,就在產後幾個月,太太因腹痛檢查,被診斷出卵巢胚細胞癌,屬於卵巢癌的一種。「檢查結果出來前,我對腹痛、陰道出血、小腹隆起等症狀先找出可能的答案,想著該如何治療…。」羅鴻源說,自己是醫師,相信知識就是力量,但其實知道的愈多就愈害怕。原本以為只是產後惡露還沒排乾淨的正常現象,腦海卻一直跳出抗拒的答案,感到非常不安。太太罹癌 感到無限愧疚心裡不斷祈禱是良性腫瘤,而在確定是卵巢癌後,羅鴻源用「無限愧疚」來形容,那一刻才發覺,自己有多忽視家庭。一方面,身為醫師怎麼會疏於發現異狀,另一方面是自責工作繁忙,產檢幾乎都是太太一個人自立自強,連自然產住院也只有第一天陪同,其餘都是靠岳母及媽媽分攤照顧責任。羅鴻源說,太太在手術過程中發現有腹水,含有少量的癌細胞,術後勢必要進行化療,又是另一種折磨。他很清楚化療的副作用,但是當惡心嘔吐、皮膚紅癢、毛髮脫落等症狀發生在另一半身上,感覺竟有一種無力感。抗癌成功 又生下兩女兒化療期間,太太一度因白血球太低而中斷治療,羅鴻源擔心是否細菌感染,甚至已經設想最糟糕的狀況。所幸,手術切除一邊卵巢,加上化療花了近一年時間,病情獲得控制,平安度過癌症5年存活期。之後還順利懷上二女兒與三女兒。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也是婦癌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羅鴻源說,在陪病過程中,不斷省思該如何告知病人及家屬病情,以及給予情緒上的支持。「宣告罹病的場景可說是日常的工作,但憾事發生在家人身上,才體悟到說出口的一字一句都要非常謹慎。」他有感而發。感恩家庭 雙方父母伸援太太罹病時,全世界都在歡喜迎接2000年,千禧年反倒成了羅鴻源職涯的轉捩點,夫妻兩人反覆確認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才28歲罹患卵巢癌該怎麼辦?他很感恩家庭的凝聚力,彼此保持良好溝通,雙方父母親伸出援手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在罹癌的籠罩下,生活節奏被打亂了,羅鴻源慶幸有家庭系統的支持以及信仰的力量,陪伴走過最痛苦的人生;另一個幸運,是及早發現癌症,「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治療時機。」造成癌症的原因很多,重點是要及早篩檢、及早診治。他以「車子維修」為例,每行駛一定的距離或使用年限,就要進行小保養、大保養,預防行駛間發生事故。身體也一樣要定期健康檢查,若等到有明顯症狀才就醫,通常都為時已晚。以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來說,可以提早篩檢發現癌前病變,經簡單治療預防轉變成癌症。預防醫學 遠離疾病威脅太太罹癌後9年,2009年羅鴻源的父親因血尿症狀發現膀胱癌,隨即安排手術治療,過程順利但因年紀大又有糖尿病,傷口癒合時間長,住院長達一個月,時時擔心病情有變化。這一次父親罹癌雖然沒有第一次的恐慌,心裡卻又浮現了「醫病溝通」的技巧和同理心,協助病人與家屬做出治療的選擇。2014年底,羅鴻源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轉任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投身醫療更前端的健檢。經過二次切身之痛,問診案例已超過上萬個,治療過許多消化系統癌症病人,他認為,預防醫學可以遠離疾病威脅,民眾也應該被教育「不要被動等症狀」。羅鴻源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消化內科醫師●照顧對象:太太●罹患疾病:卵巢癌●發病時間:2000年28歲時●症狀:腹痛、陰道出血、小腹逐漸隆起●治療:手術割除一側卵巢,化療將近一年●陪病心得:醫師除了治病,還要負責病患及家屬的心理層面,尤其是對「復發」的恐懼。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8 醫療.精神.身心
吞嚥困難,鄭弘儀懷疑自己得咽喉癌!看了兩家結果檢查出「這種病」
主持人鄭弘儀日前在「新聞挖挖哇」節目驚吐曾懷疑自己罹患咽喉癌,看了二個醫生,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得了焦慮症。他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又一度復發,現在總算康復。吞嚥困難以為咽喉癌 看了兩家醫院才知是焦慮症鄭弘儀在節目中指出,之前他因為吞嚥困難,「吃葡萄或竹筍,到這邊都吞不下去…」。加上他們有咽喉癌家族病史,家裡阿公曾罹患咽喉癌,所以鄭弘儀說,當他出現吞嚥困難時,第一時間就想到自己是不是也罹癌了。後來鄭弘儀就醫檢查,醫生檢查了他的頭、鼻子、耳朵和喉嚨,甚至還有心臟,卻都沒查出任何問題。醫生說他得的應該是焦慮症,鄭弘儀卻跟醫生說「我想說你應該是看錯了」。鄭弘儀又去另一家看,也說他是焦慮症。看了兩家後,「我就確定了。」鄭弘儀坦言,身為公眾人物到精神科就醫是很大的壓力,後來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曾經又一度復發,但他表示現在焦慮症已經康復。咽喉癌屬於頭頸癌 被稱「最短命的癌症」咽喉癌泛指在喉嚨(咽癌)或喉頭(喉癌)中發生的癌症,屬於頭頸癌的一種。頭頸癌依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北榮總口腔外科主治醫師楊政杰曾受訪指出,其他癌症好發年齡多在中年或老年後,但頭頸癌發生時間更早,近年來,口腔癌年齡更下降到中壯年。台灣男性罹患頭頸癌的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發病年齡較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又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延伸閱讀】最短命癌症!醫:頭頸癌發病時間早 死亡平均59歲現代人罹癌的比率之高,家族史更是不少人的夢魘,因此現在有些人會透過基因檢測,看有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藉此預防及調整生活。以鼻咽癌而言,根據研究,若家族中有人得鼻咽癌,家人得鼻咽癌的機率會高出6-10倍,若是一等親有人得鼻咽癌,機率升高至60-100倍。焦慮症可試著靠腹式呼吸、瑜伽改善所幸鄭弘儀得的不是癌症,是焦慮症!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指出,焦慮症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致使人體神經活動異常,伴隨運動性不安及軀體不適等特徵的精神疾病,臨床症狀有:無端緊張、恐慌、煩躁易怒、心悸、呼吸困難等。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也可改善焦慮病症。【延伸閱讀】疾病百科/焦慮症【參考資料】.《新聞挖挖哇!》YouTube .台中榮總.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13 醫聲.罕見疾病
不懂基因檢測報告該怎麼辦?透過專業的「遺傳諮詢師」解密遺傳秘密,衛福部應未雨綢繆「此事」!
將口水吐進唾液收集器回寄,由日本實驗室分析檢測三百多種基因,有助預測疾病風險;檢測套組僅需八千多元。近年,基因檢測夯,不少生技公司在醫療科技展大肆宣傳好處,連購物平台也公開販售檢測套組,但在缺乏遺傳諮詢師專業講解下,民眾常自己嚇自己,花錢活受罪。基因諮詢的專家:遺傳諮詢師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透過基因篩檢可降低新生命發生遺憾的風險,其中遺傳諮詢師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全國僅64名遺傳諮詢師取得人類遺傳學會、台灣遺傳諮詢學會頒發的證書,衛福部也未擬定國家專業認證機制,亂象叢生。在搜尋網站鍵入「基因諮詢」就出現許多認證課程,不分學歷背景,任何人均可報名參加;上課兩至三天、花上五六千元就可取得「基因諮詢專業認證」,沒空還可網路視訊上課。台灣遺傳諮詢學會理事長簡純青表示,遺傳諮詢師為具有高度醫療專業的醫事人員,必須具備基因檢測知識正確解讀報告內容,更需良好溝通技巧;我國一九八五年推行「優生保健法」重視遺傳諮詢,但迄今近四十年,政府仍未將遺傳諮詢師列入國家專業認證中,導致相關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民眾付出大錢卻無法理解基因檢測報告背後的意義?愈來愈多醫院、健診中心、生技公司提供基因檢測服務,但部分業者只提供檢驗報告書及書面解讀,民眾花錢僅能換來看不懂的數字圖表。簡純青表示,速成班遺傳諮詢師的專業度不夠,可能也不清楚自己講錯什麼、給病人什麼錯誤觀念,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北榮細胞遺傳檢驗室主持人張家銘表示,常有門診患者拿著在其他地方做的基因檢測報告希望釐清困惑,報告常提及某些基因異常,罹患某些疾病或癌症的風險較高,例如與尿酸相關的特定基因ABCG2出現變異,「可能」導致尿酸較高,這就讓患者以為將罹患高尿酸血症。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做了基因檢測,發現帶有乳癌遺傳基因BRCA1突變,於是預防性切除了乳房、卵巢。張家銘說,門診也收治過這類病人,在診間哽咽問著「是否必須切除?」事實上透過基因檢測也能協助癌友精準用藥,而危險族群可經由飲食、生活習慣及定期檢查,降低罹癌風險,不用過於恐慌。目前全台有14家醫院設置遺傳諮詢中心,依規定各需2位遺傳諮詢師。簡純青認為,神經內科的神經退化疾病、皮膚科的皮膚病變及癌症門診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均需遺傳諮詢師提供諮商,預估全台至少需200人才夠用,目前僅64考到證照,呼籲衛福部健全遺傳諮詢專業體系,將遺傳諮詢師納入國家專業證照體系,嚴格把關基因檢測的品質,抑制基因檢測市場亂象。砸大錢進行基因檢測 缺少專業解讀恐導致罕見疾病者心理不安罹患海洋性貧血,常年為心悸、頭暈等症狀所苦的陳小姐,已到適婚年齡,與男友交往穩定,但一直不敢跨出那一步,原因是男友為獨子,她擔心宿疾遺傳給小孩,將來承受和自己一樣的病痛,對於另一半的求婚,遲遲不敢說「我願意」。「罕見疾病的患者都會擔心下一代是否仍會出現罕見疾病,孩子飽受疾病的折磨。」奇美醫院兒科遺傳諮詢師郭美金說,常遇到前來諮詢的女性,心情極度緊張,講著講著就哭了出來,令人不忍。郭美金表示,許多人花了好幾萬元接受基因檢測,看到報告後陷入憂鬱情緒,擔心影響保險、婚姻及下一代也遺傳了遺傳疾病,有人為此持續諮詢二、三年,仍未走出心中陰霾。遺傳諮詢師專業解讀 可望安撫受試者焦慮不安的情緒如果報告出由「遺傳諮詢師」以科學數據及深入淺出等方式解說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及可能風險有多大?可透過什麼方式減少發生機率?有哪些預防或治療藥物?哪裡可以找到相關資源?相信可安撫受試者焦慮不安情緒。郭美金強調,基因檢測報告不只影響自己、另一半,甚至牽涉到一整個家族的身心健康狀況,尤其某些致癌基因或是先天遺傳性疾病,這對諮詢人員來說壓力沉重,並非一般心理師所能承擔。台灣遺傳諮詢學會理事長簡純青表示,檢測已知基因突變位點花費約二至三千元,但部分生技業者推出近十萬元套組,其中部分檢測項目並不適用所有人,民眾也不瞭解檢查項目意涵,建議接受相關檢測前應先接受醫師評估,報告出爐後更需遺傳諮詢師解釋內容。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2 養生.聰明飲食
天氣悶熱想要醒腦防失智,中醫師推薦11種健腦食物
天氣愈來愈悶熱,讓人昏昏沉沉想睡覺,除了運動醒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有些「藥食同源」的食物也能發揮健腦的作用。中醫食療怎麼挑?林舜穀推薦11種養生保健的食物,包括覆盆子、桑葚、栗子、胡桃、柏子仁、蓮子、白果、蘇子、決明子、女貞子、枸杞子,有些是地中海飲食常見的主角,有些則是養心、安神的中藥材。以柏子仁為例,中藥材的名稱有「仁」字,代表是含有油脂的種子類,以原本型態吃入,更能攝取必需營養素與植化素。中醫師推薦的中醫食療好物1.覆盆子:味甘、酸、微溫,用於腎虛不固。多吃覆盆子能固澀縮尿,改善夜間頻尿並提高睡眠質量,避免頻繁醒來中斷睡眠。好的睡眠有助於大腦修復、鞏固記憶,提升注意力、記憶力和整體認知功能。2.桑椹:性味甘寒,有助於補肝益腎、滋陰補血。桑椹屬黑色食物,富含鐵、鈣、磷、鉀及維他命C,可以促進血液和能量供應,減少大腦和感覺器官的疲勞,有助於大腦思維清晰。3.栗子:養胃健脾,有益氣厚腸胃。栗子含脂溶性維他命B,可促進腦內的蛋白質代謝;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幫助維持神經元的健康,豐富的鉀也能提高大腦中血液的流量。4.胡桃:可溫肺定喘、潤腸通便。胡桃能改善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痠痛、遺精和頻尿,減少身體的疲勞不適。多吃胡桃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和情緒穩定,從營養學來說,核桃中確實具有補腦的物質。5.柏子仁:可養心安神,減少夜間恐慌。柏子仁是中藥常用藥材,一般使用多加在膳食之中,可以顯著改善睡眠品質,使大腦獲得充分的休息和修復,有益智寧神之效。6.蓮子:補益脾氣,又可澀腸止瀉。蓮子可改善脾虛食少和慢性腹瀉,提升消化系統功能,使營養吸收更有效率。蓮子所含的色氨酸能幫助中樞神經放鬆;豐富的鉀離子讓更多氧氣進入腦部,活絡腦神經元的傳導。7.白果:即「銀杏果」,性平味甘苦,斂肺定喘。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提高血液中的氧飽和度,充足的氧氣供應有助於維持神經細胞的健康和功能,提升大腦效率。8.蘇子:紫蘇的果實,辛溫歸肺,能除喘定嗽、消痰順氣。蘇子能改善慢性肺炎引起的大量痰液,增強呼吸效率及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充足的氧氣供應有助於神經元的健康和功能。9.決明子:性甘、苦、鹹,可清肝明目,穩定血壓。維生素A、B1、B2和E等營養素,有助於保護眼睛和促進大腦發育;決明子可促進血液循環,確保大腦獲得充足的氧氣和營養。10.女貞子:很常被用來治療記憶力衰退的中藥材。可以改善身體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減少疼痛和不適,提高整體活動能力,當作日常茶飲也有鎮靜安神作用。11.枸杞子:性甘,補肝腎益精血。枸杞子補肝腎,且有明目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和營養吸收,除了滋養腦細胞,可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讓大腦隔絕β澱粉樣蛋白積累。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30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高雄藥師黃芬民 送藥到府需防被獼猴劫走
藥師小檔案姓名:黃芬民年齡:57歲執業地點:弘興藥局(高雄市鼓山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照護好自己的健康,平時做好準備,遇到事情不要恐慌,要聽從指揮,避免一窩蜂造成物資供應緊縮。新冠肺炎初期,人人害怕確診,高市鼓山區弘興藥局的藥師黃芬民坦言,藥局就是第一線防疫單位,「很擔心成為確診者」,但她與同為藥師的丈夫曾雅聘沒有退卻,一起面對搶購口罩人潮,送藥給居家隔離者時,遭豪宅大樓管理員刁難,還要小心不讓裝有藥品的塑膠袋被獼猴搶走。3年疫情期像在打仗 但「藥師好像是健忘的」3年疫情期間天天忙到像在打仗,黃芬民笑說,「藥師好像是健忘的」,當時的忙碌與辛苦,現在都覺得還好。黃芬民就讀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及藥學研究所,畢業後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藥局擔任藥師11年,才回到公公開的弘興藥局工作。黃芬民說,她回來藥局第一年就遇到SARS爆發,但當年因孩子還小,沒接手處理店面第一線的事情,也因為已經離開醫院,「對SARS的印象反而沒有新冠肺炎時來得深刻。」黃芬民表示,疫情期間,藥局是第一線防疫單位,一開始協助政府執行口罩實名制,之後開啟確診者的居家送藥服務,當時對確診者有嚴格規範,藥師不會在第一時間接觸到確診者,但為了防止感染,「我們自己也是戴上口罩」,平時也勤洗手,藥局打烊後全面用酒精消毒,小心應對之下,黃芬民與曾雅聘在一線工作至今,尚未確診新冠肺炎。黃芬民說,藥局從門口到進來領藥的地方,會用塑膠布幕圍起來隔開,門口也有偵測體溫的溫度計,如果遇到發燒的民眾,會請他先留在門口,詢問發燒多久、家人有無症狀、有沒有共餐者,如果高度懷疑可確診,就請客人到診所就醫。黃芬民表示,口罩實名制期間,每天早上藥局一開門,門口就會排滿人,發號碼牌最多時曾發到300個,當時不允許代為排隊,「家人也是一樣」,有次有人先離開再回來,引起排在後方的民眾抱怨,轄區內惟派出所獲報後3分鐘就抵達,把人帶走,「之後沒人敢這樣」。送藥到府 送到什麼地方都不必太驚訝黃芬民回憶,疫情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都與送藥給居家隔離者有關連。「要送到什麼地方,都不必太驚訝。」黃芬民說,曾遇過民眾指定要放在進門的那張佛桌,「可能比較有保佑吧」,也有人指定放在鐵窗邊,還遇過從樓上用繩子綁住提袋,垂降下來,要求把藥放進去,再拉上去。弘興藥局位於高雄市鼓山三路,鄰近柴山,經常有野生獼猴跑到社區。黃芬民說,送藥時為了防止被別人誤拿,會把藥裝進塑膠袋裡面,塑膠袋也可以很方便掛在居家隔離者住處的門把上,但猴子看到塑膠袋就很興奮,雖然不會直接「搶劫」,但會拿走掛在門把上的塑膠袋,讓人防不勝防,曾有猴子拿到後,發現塑膠袋裡面沒有食物,立刻丟下塑膠袋,「猴子也是很聰明」。黃芬民說,送藥時騎機車是最便捷的方式,但當時美術館區的豪宅大樓,只要有住戶隔離,管理員都會很緊張,甚至不允許送藥的藥師把機車騎上車道,有次曾雅聘雨天騎車送藥到豪宅,保全仍不許機車騎上大樓車道。當時因為趕時間送藥,曾雅聘不想起爭執,只能停好機車,走上車道後卻滑跤摔到腿流血,但仍忍痛把所有的藥都送完,回來藥局才處理傷口;送藥也常在巷子遇到狗,「本來很安靜,狗突然衝過來吠叫,很可怕」。黃芬民表示,居家送藥前會用電話與居家隔離者聯絡,確認何時送到、送到哪裡,藥物送達後,還要打電話或用line的語音通話衛教,有時送藥第二天、第三天接獲民眾來電諮詢,吃藥以後發生什麼狀況,想知道是病情變化,還是與藥物有關,「當時就是有打不完的電話」。黃芬民說,對抗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很特別,分發下來高雄時需要有一個核心藥局,類似指揮中心的概念,會先送到高雄的兩家倉庫,「我們家的藥局是其中之一」,抗病毒藥物很貴,1盒要兩萬多元,1箱96盒,一次下來就是全高雄的量,「一車的藥來到我們藥局,價值高達兩千多萬元,這個壓力也很大」。疫情過去 藥師回歸居家醫療與社區照護黃芬民表示,疫情期間壓力很大,「就是不得不」,每天民眾有什麼需要、確診者有什麼需要,政策有什麼變化,藥師每天都是追著跟疫情相關的事情,疫情過去了,藥局的業務不像之前那麼繁忙,她又有時間開始做居家醫療、藥事照護或到社區作用藥安全宣導,「現在就回到最初,藥師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
2024-05-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傾聽疼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疼痛控制藥物的濫用」,由三位國內在這方面的權威分享他們的看法。非常難得的是這三位學者是在同一所大學醫學院七年的「同窗」,又是進入同一所大學附設醫院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的「同門」,而後各自走入不同的學術領域、不同性質的單位服務,但他們相約對他們所共同關切的,也是目前醫學、社會、各國政府所重視的主題,在「醫病平台」由不同角度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他們的用心可以使醫界與社會大眾對這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想看第一篇 那些不舒坦的事情十幾年前,國內曾經引進一部醫療情境影集「怪醫豪斯」(House M.D.,第一季首播於2004年)。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向來對於這類題材,難免吹毛求疵。然而,這部影集卻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主角怪醫的角色塑造──一位擅長診治疑難雜症的醫生,但同時也是跛行而拄著手杖的疼痛病人。劇情推展的過程中,怪醫一方面以匪夷所思的手段診斷各類怪病,卻也為自身的疼痛掙扎。時不時就看他掏出標示著「Vicodin」(學名Hydrocodone,半合成的鴉片類止痛藥)的藥盒,可能將兩片藥錠倒在手心,再遞入口中;也可能直接將藥盒就著嘴巴,率性來上一口。在隨之而來的如釋重負之後,一個只有出現在教科書冷僻角落的病名診斷,可能就閃現怪醫腦海,也讓身為觀眾的我嘖嘖稱奇。但是,更多時候,任何可以找得到的止痛藥盒早就空空如也。這時候的怪醫,時而恐慌沮喪,時而不安憤怒,偶而還會全身抽搐,甚至打滾哀求同仁施捨藥物,簡直是主角演員的演技大爆發。終於來到某一季的主要劇情,怪醫本身也難以迴避的疼痛,以及伴隨而來的止痛藥成癮,也成為醫療團隊束手無策的難題了。當時追劇的我,一方面為著主角的身分設定與演員的精采演技而覺得新奇有趣,卻也不免忖度,如此鬆散的鴉片類止痛藥物管制與使用,會不會太誇張了。殊不知,幾年後的美國疾病管制局發出警示,起自1990年代的天然與半合成鴉片類止痛藥物濫用,以及繼之而來的海洛因與合成鴉片類藥物濫用,迄今已經累積超過60萬名美國人過量致死,並進而導致川普總統在2017年下令宣布全國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我這才驚覺,二十年前的熱門影集竟是今日這場席捲美國的悲劇預告。在這場還看不到盡頭的鴉片類藥物濫用危機當中,有太多值得探討之處:從止痛藥物的安全性與成癮性評估、止痛藥物的製造與管理規範、藥廠的市場開發與行銷手段、成癮性止痛藥物處方人員對於使用者的需求與風險評估,到鴉片類藥物成癮防治宣導與治療策略等等。甚至,這場危機對於不同種族、性別與社會地位的人口,所造成的衝擊差異;以及,在當前日益緊張的國際關係當中,如何阻絕非法的吩坦尼(fentanyl,口服合成鴉片類止痛藥,效力比海洛因強50倍),跨越國境的流通與犯罪等,都成為各國在談判桌上角力的重要議題。身處台灣的我們,在倖免於這場危機之際,似乎有另外一番光景。根據個人的精神醫療實務經驗,因為止痛藥使用過量或成癮而求醫的個案,少之又少;但由於未妥適處理的疼痛,衍生身心不適,經由親友建議或他科醫師轉介的個案,卻多不勝數。前者的現象反映了部分的慢性疼痛病人,寧可反覆到醫療機構(特別是急診處),尋求注射短效型鴉片類止痛藥如哌替啶(meperidine,商品名為配西汀)暫時止痛,導致出現醫源性藥物依賴,卻不願正視處理成癮行為可能加重疼痛、乃至身心失調的惡性循環。而後者則多半存在著各類疼痛、止痛迷思:服用止痛藥是意志力的軟弱;使用止痛藥會成癮,會洗腎,非常可怕;名人或親朋友人以親身經驗推薦的祕方,沒有西藥成分,不會有副作用等等。這些抗拒止痛治療的個案反映的是另一個極端,卻同樣為疼痛受苦。從醫療現場觀察到的疼痛,有各式各樣的表現;國內面對的疼痛處理議題,也迥異於歐美國家的情勢。然而,正是這些分歧的現象,反映了生而為人,難免疼痛的複雜與現實。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不只受到生理性因素的影響,更與每個人的成長經驗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甚至,所處的環境文化氛圍,也會形塑每個人對於疼痛的表達與應對。因此,當我們─包括苦於疼痛的個案,關心支持疼痛者的親友、治療照護疼痛者的專業人員─主張人人都有免除疼痛的權利,享有免除疼痛自由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傾聽疼痛。對於來自他人或自己的疼痛感受或經驗,透過口說、隱喻、表情、情緒或衍生的適應與求助行為等表達過程,建立更細膩的理解與尊重,這或許是我們在面對疼痛帶來的巨大衝擊時,最重要的準備。延伸閱讀:5/27 那些不舒坦的事情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林憶君組「小蜜蜂」當最強後勤 藥師偏鄉送藥到深夜卻滿滿成就感
藥師小檔案姓名:林憶君年齡:54歲執業地點:承祐藥局(花蓮縣花蓮市)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把自己照顧好,從前端預防開始防患未然,為健康打底。當過兵的人都知道,軍方最強的後勤就是「小蜜蜂」,宛如內建GPS的補給單位,總是比部隊還早到達任務地點,提供各種餐車美食。新冠疫情期間,立法委員、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林憶君整合花蓮縣內29家健保藥局,組成「小蜜蜂特攻隊」協助送藥到府,民眾揪甘心。對抗新冠第一線 不只賣口罩、發試劑林憶君說,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感染,社區藥師扮演防疫第一線的角色,不只是口罩實名制購買,還要發放快篩試劑、協助藥品調度,每天要面對民眾殷殷盼望的眼神。甚至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不畏辛苦協助送藥到府,每天服務送藥約100多戶,解決民眾確診在家的用藥問題。疫情初期,許多人早起到藥局排隊領取口罩,人流帶來散播病毒的群聚危機。林憶君回憶,每日新增確診者愈來愈多,雖然心裡也很害怕,但看到長輩們焦慮的眼神,一方面加強做好自我保護,一方面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安撫民眾情緒。送藥送到半夜 跨越狹長南北距離藥師的角色愈來愈多元,肩負「照顧鄰里健康」的責任,林憶君提到,有些藥師主動花時間到據點、里民活動中心做衛教宣導。以這次疫情來說,送藥到府服務採自願性質,縣內的藥師都非常願意加入,晚上9、10點下班後,親自送到部落或偏鄉,回到家都已經半夜。有些家屬擔心另一半的安危,打電話到花蓮縣藥師公會「關心」,讓同仁很不好意思。「花蓮地形狹長,南北相距137.5公里,有些鄉鎮無社區藥局,在送藥上確實有些困難。」林憶君說,藥局主要分布於市區和吉安鄉,秀林、卓溪、萬榮及最南的富里都沒有健保藥局,有些鄉鎮則是一人藥局,只能北南奔波送藥,跨越山線、海線,光是一趟路程就花了1個半小時。遇到各種突發狀況 一輩子難忘林憶君曾經在開車送藥時,遇到滂沱大雨、找不到門牌號碼,下車步行時還看到百步蛇,冒出一身冷汗。她說,各種問題五花八門,有些部落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發達,連Google地圖也標示不出路線,感覺好像快找到了,竟出現跳號、跳巷,不斷兜圈子,只能想方設法問村民、求助當地的教堂、派出所員警。即便知道送藥到府的執行不容易,林憶君感謝29家藥局挺身而出,加入「小蜜蜂特攻隊」的藥師們,成立群組協調人力、回覆遇到的困難,互相支援與合作,在同一艘船上作戰。曾經有藥師行經鮮少人跡的產業道路時,被巡邏員警攔下盤查:「這麼晚了還在外面晃?」結果造成送藥延誤。上山下海使命必達 送上救命藥有時候遇到山路太窄,車開不進去的狀況,藥師還會折返回家換摩托車,「阿嬤,我幫您送藥來了。」使命必達親自送藥到患者家中,再電話指導如何用藥。離開時,患者在樓上揮手致謝,當下滿滿的成就感,覺得藥師工作是一件開心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送藥過程宛如外送員,卻是送上救命的藥,村民的健康狀況掌握在手中。藥師一接到任務,犧牲下班休息、吃飯的時間,盡速把藥品送到府上,因為內容物關係到民眾生命安全。林憶君說,確診已經很害怕了,居家隔離無法出門拿藥更讓人提心吊膽,這又是新興傳染疾病,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一定想趕快拿到藥解除病痛。自己也確診 同理心民眾驚慌新冠病毒傳染力強,藥師也陸續「中鏢」,看到群組傳來的災情,不免擔心焦慮。疫情持續延燒,該來的還是遇到,林憶君在第一波疫情時於花蓮確診,跟「天選之人」無緣,出現喉嚨如刀割的劇痛,遵循防疫步驟吃藥、隔離,第三天症狀減緩,過程像歷劫歸來,但也感同身受民眾的恐慌不安。在這場似乎「看不見終點」的防疫戰,林憶君認為,身為藥師,絕不只是整理口罩、發放防疫用品,思索「藥師在公衛的角色」,還可以做的更多、更廣,更是前端健康照護的一員。東部的就醫可近性或醫療量能遠不及都會地區,藥師的專業和熱忱打破距離藩籬,這些都是不可以替代的價值。隨著疫情趨緩,藥師的工作漸漸回歸日常,林憶君繼續推廣防疫衛教,利用布袋戲到廟宇演出時傳達健康訊息,呼籲民眾多運動、均衡攝取營養,提升免疫力,並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藥師是一群在醫療分工內默默工作的人,對藥理專精,也樂意站上前線,在這波疫情被看見,被譽為「社區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