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4 醫療.骨科.復健
搜尋
快走
共找到
427
筆 文章
-
-
2023-05-04 醫療.呼吸胸腔
30~40歲女性注意!易疲倦、呼吸喘,當心潛藏「心臟癌症」肺動脈高壓危機
30歲小姐呼吸喘、易疲倦 確診肺動脈高壓容易疲倦、呼吸喘,小心潛藏肺動脈高壓危機。30歲的小瑩4年前赴日本蜜月之旅,出發前有些食慾不振,沒想到日本知名火車站景點拍照時,眼見火車朝她駛來,她卻卡在路上氣喘吁吁,叫老公「趕快走別等我」,返台後更從腳底一路腫到大腿,整隻腳看不見血管宛如「麵龜」,原擔心腎臟出問題,就醫檢查時竟當場昏倒被送往急診,後續診斷心臟衰竭,轉診專科醫師才確診肺動脈高壓。「肺動脈壓力」須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確認高雄榮總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暨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民眾居家測量的血壓數值,是血液從左心臟流出,衝擊血管壁的壓力;不過「肺動脈壓力」是血液回流至右心臟,須就醫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才能確認。正常人休息時,平均肺動脈壓為14mmHg,一旦超過20mmHg即為肺動脈高壓,此時供應血流至肺動脈的右心室會更用力收縮,長期導致右心室負荷過重、逐漸擴大,增加心臟衰竭、猝死風險。出現5大症狀 應積極就醫治療肺動脈高壓患者因肺部血液回流不足,難以順利進行氣體交換,導致病友處於缺氧狀態,容易出現疲倦、呼吸容易喘、運動時呼吸困難或運動耐受度變差等症狀。馬偕醫院心血管中心肺高壓介入醫學科主任吳懿哲表示,如果民眾出現5大症狀,包括喘(呼吸困難)、咳(咳嗽)、血(咳血)、腫(下肢水腫)、暈(暈厥或頭暈),或運動耐受度明顯下降,或是過馬路時走輸小綠人,應積極至心臟專科就醫治療。30至40歲女性 肺動脈高壓好發族群好發肺動脈高壓族群,包括不明原因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以及自體免疫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愛滋病、肝硬化等其他疾病續發導致,而不當使用特定藥物或毒物,像是減肥藥芬芬、甲基安非他命等,也可能引發肺動脈高壓。另根據國內外臨床統計,30至40歲女性也是好發族群。黃偉春指出,原發性肺高壓有15%屬於遺傳因子,可透過每年固定篩檢、及早治療,但80%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找不出原因。黃偉春指出,按照盛行率估計,全台約有200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若包括紅斑性狼瘡等次發性患者約有2000人,但依舊有許多患者尚未被正確診斷,根據研究指出,從發病到確診平均要花3.9年,若肺動脈高壓未接受治療,病友確診後3年存活率不到4成,致死率高於某些癌症,因此該病又被稱為「心臟的癌症」。透過藥物治療 存活率增至7成以上肺動脈高壓因無法治癒,早期沒有好的藥物治療時,病人只能等待肺移植,黃偉春說,除了等捐肺很困難,也會面臨移植排斥問題,換肺預後並不佳。隨著醫療發展,現在透過藥物治療,可協助8至9成病人控制疾病,以10年存活率來看,過去不到3成,現在增至7成以上,但也有部分病人治療後,因為原有疾病問題或是未正確診斷、未遵從醫囑服藥,使得病情惡化,因此長期穩定服藥控制非常重要。部分病人誤以為,因為病情嚴重才需要一次使用多種藥物,吳懿哲表示,近年肺動脈高壓合併治療,已是國際趨勢,以新版治療為例,醫師會依據患者確診時的風險狀態,一開始就決定合併2或3種藥物治療,一旦治療反應不佳,或治療期間狀態變差,再進一步增加或改變用藥。延伸閱讀:.一走就喘、乾咳不停 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喘、咳、血、腫、暈5症狀,恐是肺動脈高壓,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心臟癌症」 肺動脈高壓 醫籲:風險族群走不完綠燈要小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23 醫療.消化系統
為何該把握早餐後排便?醫揭3大便祕原因:改善便祕飲食3重點
【本文重點】由於現代生活習慣,如高工作壓力、缺乏運動和不足的膳食纖維,人們經常會經歷便秘。然而,人們對什麼構成正常的排便存在誤解。據陳樞鴻醫生表示,每三天、三次一天、或一周兩次的排便都是正常的。如果三天沒有排便,或排便困難,可能會懷疑有便秘。如果超過一周沒有排便,可能會提示結腸不動症,這可能需要進行結腸切除手術。--by ChatGPT近期「缺藥」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其中軟便用的「氧化鎂錠」也在缺藥之列。根據健保署統計,這款藥物國人每月的健保使用量約二千萬顆,顯示排便問題是國人一大困擾。老化、生活型態、壓力、飲食習慣不佳,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當便便「硬」是不出來,該怎麼辦?多吃纖維、吃益生菌就有用嗎?讓腸胃科醫師幫你建立正確的觀念。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運動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常有便祕問題,但對便祕卻有錯誤觀念。汐止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說,許多民眾認為每天排便才屬正常,但其實排便每三天一次、一天三次或一周排便兩次以上都屬正常。若三天未排便或出現排便困難,就應懷疑是便祕;若一周以上都未排便,則可能患有大腸無力症,嚴重時須切除大腸。超過三天未排便,糞便乾硬如羊屎,時間達30分鐘,都算便祕。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以廣義便祕來說,如果排便時,糞便過乾、過硬、呈現如羊屎的顆粒狀,或排便時間長達30分鐘,或是排便後一直覺得排不乾淨,也可稱為便祕。許多民眾少吃纖維、少喝水、不運動,門診因便祕就醫的患者愈來愈多。此外,便祕好發族群為年長者,而服用阿茲海默症、精神疾病等藥物都可能引起便祕,若服藥後出現便祕,應與醫師討論更換其他藥物的可能性。而患有大腸激躁症時,也可能出現便祕問題。三大便祕原因:壓力情緒、久坐、纖維吃太少。陳樞鴻指出,便祕好發原因有三:1.工作壓力、情緒影響:如上班時有便意卻無法排便,長期下來,恐引發便祕,因此有便意時應盡速排便。而情緒不佳時,也會影響排便,建議平時應適時放鬆心情、紓解壓力。2.飲食少膳食纖維、少喝水:一般人認為,鳳梨、芹菜等有粗粗的纖維,才算是高纖食物,其實五穀雜糧類也富含纖維,但許多年輕女性為減重而不吃飯,反而多吃餅乾、蛋糕等少纖維的精緻澱粉,且又吃得少,使糞便量少、不易排便。即使減重,也應多吃蔬菜攝取纖維,食量也不宜過少,並每天喝水1500至2500cc,才能有助排便。3.久坐:現在許多工作性質需要久坐,也會增加便祕機會。建議平時每天應快走20至30分鐘,尤其游泳是很好的運動,或是在水中散步,如此全身性的運動對關節傷害低,又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年輕女性怕胖吃太少、糞便量不足易便祕。「對於排便,我常建議病人不要在乎量多、量少,只要有上就好。」糠榮誠說,排便量與進食量有關,如果今天吃得少,排出的糞便就少;如果今天去餐廳吃大餐,上的量就多。而許多年輕女性為保持身材,平時吃得很少,相對的糞便量累積不足,排便量少,就有很大的機會引發便祕。但若超過七天沒有排便,應懷疑罹患「大腸無力症」。陳樞鴻說,大腸無力症可能是先天腸道神經傳導異常所致,但也好發於20、30歲年輕女性,原因是長時間控制體重,飲食量少,打亂排便習慣,此時即使吃10顆瀉藥也不會排便。糠榮誠說,一般人吃兩顆瀉藥就已經瀉到不行,門診卻遇過年輕女性吃到50顆瀉藥,或故意吃壞掉的蛋糕都不會排便。七天沒便便,就要懷疑是患「大腸無力症」。大腸無力症為不明原因大腸神經節減少,腸道蠕動速度變慢,幾乎不會排便,發生率約占便祕患者中2%,症狀為腹脹、腹痛,影響生活。治療上多先給予軟便劑及刺激腸道蠕動藥物,當症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時,就需開刀切除大腸,避免糞便阻塞大腸造成壞死、破裂,引發敗血症,病情嚴重時恐危及生命,手術切除大腸後,將小腸與直腸縫合,可恢復正常排便。陳樞鴻說,長期便祕無法順利排出身體毒素,恐出現皮膚顏色暗沉、長痘痘,或腸道粘膜病變,而出現息肉,若帶有致癌基因,恐引起大腸癌等問題。因此,應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若超過一個月排便不順,或已出現腹痛、腹脹、食欲下降,影響工作生活時,應速就醫檢查。年輕女性便祕可能是受飲食影響,但年長者卻可能是罹患腫瘤,須及早檢查、治療。忙完再去上?便意不能忍,良機一過只能硬擠。何時是最好的排便時間?糠榮誠說,早上睡醒後常有腸道排便反射,這時可多喝水,吃完早餐後,走動一下,應該就有便意,這時排便比較輕鬆。若是下班回到家才排便,這時多半排便要很用力,就會很辛苦。因此,有便意時應盡速排便,如果忍下來,便意就會慢慢消失,長期來說,大腦反應機制會認為,這個人好像不需要排便,最後只能用「硬擠」的方式,才能把糞便擠出來。陳樞鴻說,建議排便時不要看書、滑手機,時間應控制在5至10分鐘內完成,避免過度用力形成痔瘡、肛裂,民眾應對便祕有自覺,保持正常飲食習慣,多喝水、多運動。國人便祕問題嚴重,最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飲食金三角」,包括膳食纖維、水分及油脂。營養師劉怡里說,解決便祕問題首先多吃膳食纖維,但國人常有迷思,以為一定要吃非水溶性纖維才有助排便,但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常同時存在,更重要的是吃對高纖食材及份量足夠。另外,水分及油脂也不可少,每天應喝白開水2000c.c.,並攝取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等,以遠離便祕。新光醫院營養課長廖淑芬說,國人膳食纖維嚴重攝取不足,依國健署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調查指出,國人每天蔬果攝取低於3份者占比高達86%,不足2份占比也是86%,全穀雜糧類每天吃到3份以上的也僅有49%,由此可見,國人飲食還是以肉類為主。兩類膳食纖維同時存在,份量吃足最重要。劉怡里說,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其中水溶性纖維食材,包括蘋果、胡蘿蔔、海帶、海菜、木耳、菇類等,可以幫助穩定血壓、降膽固醇。非水溶性纖維食材,包括如糙米、糙薏仁等全穀雜糧類,以及毛豆等豆類、堅果類等,可以增加糞便體積,有助排便。但攝取時,不能完全考量水溶性纖維或非水溶性纖維,原因是這兩者常同時存在。如蘋果皮為非水溶性纖維,但果肉是水溶性纖維;秋葵的皮是非水溶性纖維,其中黏黏稠稠部分則屬於水溶性纖維,吃的時候很難將兩者區分。劉怡里指出,若要預防便祕或讓排便順利,應先從六大類食物中挑選含膳食纖維的食材,並把份量吃足。全穀雜糧類、豆類、蔬果及堅果類,多富含纖維。劉怡里表示,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類、蔬果及堅果類,從中可選擇每百公克重量含3克以上纖維的高纖食物,或每百公克含纖維2至3克的中纖食物,如全穀雜糧類有糙米、糙薏仁、地瓜、燕麥、綠豆、紅豆等;水果有芭樂、小番茄、奇異果、柑橘類、香吉士等;蔬菜為地瓜葉、空心菜、綠花椰菜、秋葵、竹筍、蘆筍、牛蒡等。此外,豆類可選皇帝豆、毛豆、黑豆、豆漿等,菇類則如金針菇、香菇等。低纖食物則為纖維2克以下,如高麗菜、洋蔥、嫩豆腐、白飯、油麵、白土司等,如果攝取較多的低纖飲食,也不容易排便。一日膳食纖維,三分之一來源須是全穀雜糧類。劉怡里說,攝取膳食纖維的份量也必須足夠,每天應攝取25至30克的膳食纖維。建議設計菜單為每天吃兩碗全穀飯、一杯300c.c.豆漿,高纖蔬菜2碗,高纖水果2碗,以及一湯匙花生或芝麻等堅果類,就可達到應有的攝取量。蔬果份量方面,廖淑芬指出,依國健署建議,女性每日蔬果攝取量為4份蔬菜、3份水果,男性為5份蔬菜、4份水果,換算每餐都應有1至2盤蔬菜,但許多人早餐不吃蔬菜,因此午、晚餐平均要有2至3盤蔬菜。另糙米、地瓜等全穀雜糧類也含有纖維,一天膳食纖維約三分之一來源須是全穀雜糧類,國人應多吃雜糧飯、蔬果,才能避免便祕,而超商販賣的地瓜,就是民眾可隨時取得的膳食纖維。除了足夠纖維,要避免便祕,一定要多喝水。廖淑芬說,每天應喝水2000c.c.,或是依體重每公斤攝取30c.c.水分,如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需喝水1800c.c.。尤其天氣漸漸炎熱,從事戶外工作、運動時要注意補充水分,但不要以為喝咖啡、茶就是喝水,其實這兩類飲品都容易利尿,反而會增加排尿量,因此還是要多喝白開水。多攝取膳食纖維、多喝水的同時,還要注意適量攝取油脂。廖淑芬表示,如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等,許多年輕女性為減重不吃任何油脂,反成為便祕一族,平時可以用橄欖油拌燙青菜,以潤滑糞便,協助排便順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6 醫療.新陳代謝
一年內糖化血色素從10%降到5% 醫曝3大關鍵有助控制血糖
「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不過產後血糖回穩,也就沒多注意。」50歲的張女士說,「因為平時跟小孩去騎腳踏車,常常會感到頭暈不舒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糖尿病造成,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0.6%!」「還好遇見了陳醫師,指導我怎麼用藥、飲食、運動,才發現原來現在糖尿病治療相當便利,只要好好與醫師配合,控糖也能很簡單。」張女士說,「我也聽從陳醫師的指示,每天規律運動30-60分鐘,但會避免空腹運動,也隨身準備黑巧克力,必要時可以補充能量。經過半年的治療,糖化血色素(HbA1c)順利降至5.5%,運動時也不再頭暈!」「身邊也有很多糖友會說,都已經到這個年紀,還要飲食控制,活著有什麼意義?」張女士說,「我都會告訴他們,糖尿病其實什麼都可以吃,關鍵是”適量”的吃,配合用藥、運動,控糖都可以有不錯的成績。如果對於糖尿病有任何問題,除了可以請教醫師,也推薦大家加入『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衛教機器人,裡面的資訊簡單清楚,提出問題可以收到及時回覆,不要隨便相信網路上的介紹,而亂買偏方吃。」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幫助提升代謝力運動的目的是要提升身體代謝的能力,對糖友而言相當重要。陳宏麟診所院長陳宏麟醫師指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代謝能力會逐漸下降,因此吃進去的東西,容易堆積在體內,當胰臟功能較差的時候,血糖便會升高,進而造成全身大、小血管的傷害,例如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藉由規律運動,能夠讓身體保持在代謝較佳的狀況,使餐後血糖的波動不會太大。陳宏麟醫師說,糖友在運動前要注意血糖,避免過低或過高的狀況,若有疑慮可以先測量血糖。在血糖不穩定的狀況下,就不建議進行很費力的高強度運動,如快跑、快速騎車、舉重等,可以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游泳等,不僅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也不會對心血管造成太大的負擔。運動量的規律性很重要,盡量不要有時候做2小時,有時候只做5分鐘,陳宏麟醫師說,運動量波動太大,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一般會建議每天運動時間達到30分鐘以上,一週累計運動時間至少達到150分鐘。運動搭配飲食和藥物,才能穩定血糖規律運動對控糖有幫助,但是沒有辦法單靠運動就讓血糖穩定。陳宏麟醫師說,由於糖友的胰臟功能較差,雖然運動提高了新陳代謝,但是在進食之後,血糖可能就升得很高,所以必須做好飲食控制,並按時服藥才能穩定血糖。在控制糖尿病時,飲食、運動、藥物必須互相搭配。近年來糖尿病的藥物持續發展,除了避免低血糖,也可以選擇不易造成肝腎負擔的種類。陳宏麟醫師說,「我們都持續告訴糖友,必須要有固定的運動,再搭配比較不會造成低血糖,而且有額外保護的藥物,一起達到控糖的目標。」經過一段時間的規律運動,身體的新陳代謝改變之後,醫師會協助調整搭配的藥物,陳宏麟醫師說,根據糖友生活習慣進行調整,能夠避免高血糖、預防低血糖,盡量「消峰去谷」穩定血糖,希望讓將血糖維持在70 mg/dL至180 mg/dL之間,糖化血色素(HbA1c)可以落在7%左右。「雖然大多數糖友都曉得運動的重要性,但也常會遇到糖友反應,每天上班、工作已經很疲累,要如何運動?」陳宏麟醫師說,「我們都會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吃完飯就去散步或快走,利用計步器紀錄運動量,對於身體也會有好處。」糖尿病衛教學會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衛教機器人,內容皆經過專業人士審核,裡面也有需多運動的建議與注意事項,糖友如果遇到問題都可以向糖尿病智慧好幫手提問,獲得正確的資訊。貼心小提醒規律運動有助於穩定血糖,不過還是要搭配飲食控制與按時服藥,才能避免高血糖、預防低血糖,達到「消峰去谷」的穩定控糖成果。用藥的選擇亦相當重要,在對的時間、用對的藥物、在對的患者身上,能夠發揮較好的成效。糖尿病的藥物持續進步,也有較不會造成低血糖與肝腎負擔的藥物,糖友可以主動和醫師討論,依照醫師的指示進行,享受運動,自在控糖!原文:
-
2023-04-04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糖友健檢紅字心慌 是藥物出問題?
「糖尿病控制10年了,最近腎臟檢查出現異常,心情沮喪,藥物該調整嗎?」許多糖友罹病後積極控糖,以為糖尿病的併發症永遠不會出現,其實還是存在風險。當健檢出現紅字,擔憂腎臟出了問題該怎麼辦?新竹台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范綱志說,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以及個人病史、肥胖指數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是否調整劑量或換藥,但別看到健檢異常就慌了,應與醫護團隊討論個人身體及生活狀態。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為糖友設計糖尿病衛教系列影音課程,邀請專家破解迷思,並收集糖友課後的真實提問,一起看專家來解答!Q1. 糖友劉先生:我的腎臟檢查報告有紅字,是不是糖尿病的藥吃多會傷腎?范綱志表示,藥物調整視病人情況和生活習慣而定,當糖友發現其他慢性病指數有異常時,建議主動於回診時提出,一起找出原因,再決定藥物是否需調整。一般來說,當糖尿病合併腎臟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時,醫師在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時也都會謹慎全面評估,現行糖尿病藥物選擇多,且不會對肝腎產生負擔,患者不必過度擔憂「吃太多藥會傷肝洗腎」,血糖控制不佳才是傷身關鍵。Q2. 糖友林先生:我已經很努力運動了,糖尿病的藥真的不能減少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並且遵從醫囑服藥,都是控制血糖、延緩病程的關鍵。尤其是快走、散步、慢跑、游泳等耐力運動,有助於胰島素在體內發揮作用。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想靠運動達到血糖控制,建議運動強度需達中高強度,民眾可能會無法定義怎樣算中高強度,他形容當你在運動時「可以講話,但唱不了歌」那就對了。有些糖友同時有腎臟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擔心自己不適合運動,提醒糖友遵守漸進量力原則,不要過度勉強。>>【延伸閱讀】簡文仁親自示範輕、中、重型運動有哪些?歡迎糖友跟著做做看!Q3. 糖友李小姐:運動時偶爾會發生低血糖,我該怎麼做?范綱志建議,糖友在運動前、後都應該測血糖,預防出現心悸、手抖、冒冷汗、四肢無力等低血糖的症狀,運動中若有任何不適,也應立即停止動作做血糖監測,避免危險。低血糖的定義為低於70 mg/dL以下,運動前血糖小於100 mg/dL,先補充15g的碳水化合物比較不會發生低血糖,切忌空腹或劇烈運動。另外,定期健康檢查愈發重要,年齡、家族史、三高、肥胖、缺乏運動都是自我風險評估因子,透過檢視自己的身體數值,擬定適合自己、有效的治療計畫。Q4. 糖友張小姐:糖尿病除了眼睛之外,還可能影響哪些器官?糖尿病影響到眼睛是屬於糖尿病小血管病變的一種。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有大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與足部病變,其中,大血管病變會影響到心臟血管、腦部血管、及下肢血管;而小血管病變除了眼睛之外,還會影響到腎臟,病人初期在臨床上可能會出現蛋白尿的狀況。因此,糖友們如果能做好飲食控管、持續保持運動習慣、定期服藥,配合醫療團隊控管好血糖、血壓、血脂,並接受各種糖尿病併發症之篩檢,就能把罹患併發症風險降至最低。【更多糖尿病衛教影音】影音1:糖尿病飲食怎麼吃?影音2:糖尿病可以不吃藥嗎?>>【延伸閱讀】糖友易共病,如何正確飲食用藥?>>【延伸閱讀】血糖藥吃多會洗腎?醫:血糖失控才會【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4-03 養生.抗老養生
春季調養重點在養肝 中醫教你如何透過食物、中藥材和花草茶養生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春暖花開讓人容易產生「春睏」,又加上常常覺得連假後上班上課覺得生理不適嗎?這有可能就是所謂的「收假症候群」。一起看看怎麼從飲食、生活與中藥食補來擺脫令人憂鬱的「收假症候群」,並且掌握春季養生的重點吧!今年難得遇到春節年假10天加上疫情管制鬆綁,接連著228連假、以及後續的清明和勞動節連假,大部分人都重回疫情前的聚餐、旅遊等外出活動。但連續多日的聚餐應酬或旅遊難免造成身體負荷,當開工重返崗位則精神疲憊,身體倦怠而提不起勁,連假結束卻沒辦法將放假時的心情或作息順利轉換回工作或學習的狀態嗎?想到要工作或上學便感到身體無力、頭暈目眩、噁心想吐等生理不適。小心!這有可能是所謂的「收假症候群」找上門,想擺脫這種類似憂鬱的情緒,不妨從飲食、生活與中藥食補來擺脫「收假症候群」吧!你知道自己什麼體質嗎?哪種體質比較容易有「收假症候群」除了工作特性之外,如果您有下列體質,不妨多注意是否有收假症候群:1、肝火型:平常容易性情急躁、動怒,兼有目斥、頭痛、煩躁不安、口乾口苦的。2、氣滯型:常常情緒不寧,伴有胸口悶、月經不調,容易嘆息。3、血瘀型:以身體化(自覺身體多處疼痛)為主要表現,兼有咽喉不適、胸脅脹悶,痰多咳嗽。4、腎虛型:以失眠為主要表現,兼有健忘、月經不調、陽痿、腰背酸痛的現象。所謂「體質」是指每個人受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環境(飲食、起居作息、運動習慣、服藥形式)所交互影響,而產生具有「寒、熱、虛、實」四種特性的身體特質。1、寒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面色較蒼白、嘴巴不容易乾、怕冷且喜歡喝熱水、四肢容易冰冷、婦女多有白帶、月經常遲來且多有血塊、小便多而且顏色淡、脈象多遲緊。那你是屬於寒性體質 。2、熱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面色黃赤、嘴巴容易乾且喜歡喝水、四肢溫熱、婦女月經常提早來、小便少且顏色深黃、脈象浮數,那你是屬於熱性體質。3、虛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聲音不宏亮、不喜歡說話、說話的尾音低糜且常常聽不到、每次生病都會拖上一陣子、手心腳心常常呈現微熱、甚至午後自覺臉上有一陣陣烘熱感、脈象無力,那你是屬於虛性體質。4、實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聲音宏亮、喜歡說話、說話尾音中氣十足、精神飽滿甚至興奮、常常自覺悶熱、天冷不喜歡穿過多衣服、脈象有力。那你是屬於實性體質。什麼運動能讓開工後的生活更快步入正軌?阿利博士也建議多做這些事來幫助擺脫收假症候群這種帶點憂鬱的情緒:1、做點熱愛的小事:例如喜歡種種花或者打打電動。2、每天運動15分鐘也好:要活就要動,到健身房鍛鍊、在家做瑜珈,或到熟悉的公園快走、跑步,只要運動,就能激發身體釋放腦內啡(endorphin),這能幫助擊退憂鬱。3、冥想一下:放空、打坐一下、想一下、靜一下。4、腹式呼吸、每天15分鐘:阿利博士在Podcast《博士療聊天第55集》教過如何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有助於放鬆壓力。春季調養重點在「養肝」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而脾胃受害則易使腎氣耗損,年節的大魚大肉造成脾胃負荷,容易出現胃腸悶脹不適或便祕,甚至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或痔瘡等舊疾復發。旅遊時外食又3餐不正常,兼之早起晚睡甚至熬夜則耗傷腎氣,出現精神不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所以中醫養身的重點在於:「顧護脾腎」。一、進入春季要養肝以中醫五行五臟五色來看,肝主「春」、「青色」 , 「春三月,此為發陳生長。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且「肝主疏泄,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故養肝最重要的是保持情緒平和,少發怒或煩躁,多食綠色食材,好好養護肝,則身體健康。二、選對食材很重要春天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少生冷、少辛辣,因「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可食用甘甜味及少量的酸味食材。 食材上選取春天當季綠色食材,如菠菜、芹菜、碗豆、萵苣、油菜、花棷菜、洋蔥、韭菜、蔥等;亦可選取雞、鴨、魚、牛奶、蛋、豆漿、蜂蜜、紅豆、橘子、蘋果、核桃等;藥膳材料則有粉光蔘或花旗蔘、枸杞、首鳥、黃耆、菊花、山藥、薄荷、香蜂草等。三、食補來養生收假後容易疲倦、有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新冠確診後、肌肉力量減少所導致,如何用食物來增加肌肉力量?有3個重點:1、3餐均衡攝取優質蛋白質:建議每天蛋白質攝取量,最好達到每公斤體重1公克,若是有在運動的朋友,蛋白質攝取量要再高一點。盡量不要一次性的進補,建議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並將蛋白質平均分配於3餐中攝取,增肌效果最佳。2、多補充白胺酸:由於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白胺酸,必須由食物中攝取,白胺酸是刺激肌肉生成效果最強的支鏈胺基酸,例如:海鮮、魚、雞、牛、起司等。但若是有痛風病史的患者,海鮮湯、高湯或補湯則不宜過量,以免痛風發作。3、留意維生素D的攝取:日常飲食可選擇鮭魚、鯡魚及鯖魚當做主菜,必要時可額外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是維持肌肉骨骼健康的關鍵營養素,同時具有抗發炎作用,可以協同白胺酸及胰島素刺激肌肉的合成。平日也需要適量的曬太陽。四、花草茶來養生搭配適合的茶飲:若要減少油膩食物造成腸胃負擔可以選用決明子、陳皮、山楂、薰衣草等或者薰衣草香茶,若要和緩情緒放鬆心情可以選用茉莉花、洋甘菊、百合等或者茉莉氣巡茶,養生茶也慢慢成為養生的主流方式之一,這次阿利博士在東京發表台灣醫生養生茶,原本預計只有30名參加,結果超過70名滿席,之所以大受歡迎的原因大概有幾個:1、養生茶、終於沒有中藥味道2、好喝又同時能養生3、醫生與得獎的加持,所以各位如果要喝養生茶、不用擔心會有中藥苦味了。五、藥補來養生藥補、阿利博士最推薦「四神湯」,因為四神湯可補脾胃又可補氣血,四神湯原本是乾隆下江南時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當時治好乾隆的藥方,「四臣子」中藥藥材:蓮子、淮山、芡實、茯苓,等量比例1:1:1:1,加上豬肚熬煮(傳統以形補形的概念),中醫認為有利濕、健脾胃、顧腎補肺、養心安神、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原本叫做四臣湯,因為「臣」跟「神」的台語發音是一樣的,所以慢慢變成四神湯了。四神湯的正規料理:需準備的食材有,芡實、蓮子、淮山(山藥)和茯苓,四者均量,豬小腸和米酒適量。 做法是先將豬小腸處理乾淨,整條川燙後不要剪開備用;在將芡實、蓮子、淮山(山藥)及茯苓用水洗淨後,加水浸泡20分鐘,然後把主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滾後,撈掉浮沫後改為小火,煮至豬小腸熟爛,再放入當歸煮出香味即完成,在食用前,再將豬小腸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滴幾點米酒提香即可。作法:1、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2、豬肉片燙熟備用。3、將茯苓、芡實、山藥、薏仁、蓮子放入水中,加米酒燉煮 1 個小時。4、起鍋前10 分鐘放進瘦肉再滾過、加適量的鹽調味。5、食用之前,如果有當歸米酒(一片當歸泡150cc 米酒),淋上一些風味更佳。素食者、春天要如何補?現代吃素的人口越來越多,阿利博士建議春天進補時可多攝取豆腐、毛豆、鷹嘴豆等富含蛋白質的豆類食物,加強蛋白質補充。中草藥、則建議是多以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為主、加上木耳、豆腐、黑豆等平補食材,可以幫助補氣活血,是素食者不錯的進補選擇。如果有長期便祕、口乾舌燥等容易上火體質的人,補湯中藥方則建議改採沙參、玉竹、麥門冬等性比較甘涼的藥膳來取代。2023年已經開始!新年新氣象,熬過了近3年的疫情煩悶感,世界終於開始恢復交流,阿利博士也是近3年第一次出國,這次日本演講也把台灣醫生的養生茶、登陸日本,從日本觀眾的反應,知道大眾重視預防甚於治療,像這次的收假症候群、未來的一年、也常常因為調整上班而有放長假的機會,建議大家、多從食療、花草茶、運動或者生活習慣,來預防收假症候群的發生。新的一年、阿利博士也在此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萬事如意。延伸閱讀▶失眠不用再數羊!中醫師推7類食物、5種飲品助好眠▶秋天養元氣中醫師推薦這樣吃!「寒、熱、虛、實」4種體質怎麼分?▶除了新冠還有流感!這些食物可以保養喉嚨、提升免疫力 幫助你對抗冬天病毒!(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醫療.腦部.神經
怎麼區別頭痛和偏頭痛?快速檢測3症狀:不治療恐痛上4小時
【本文重點】偏頭痛是發作時噁心、頭痛、怕光、怕吵等症狀的夢魘,國內有超過200萬人因此困擾。偏頭痛的治療以單株抗體等新藥物為主,在健保申請條件下使用可改善生活品質。若發現3項以上症狀,便有高達九成機率為偏頭痛,須至神經內科就醫診治。頭痛的腦部檢查多以臨床症狀及診斷標準來判定,但有其他症狀則需進一步做續發性腦部的鑑別診斷。--by ChatGPT認識偏頭痛症狀很多人都有頭痛的經驗,可能忍一忍就過去,或吃個止痛藥就緩解。但對偏頭痛患者來說,頭痛是可怕的夢魘,有時一發作就是大半天,還會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嚴重影響工作、生活。偏頭痛能靠吃藥根治嗎?還是得一輩子和它和平共處?值此季節交替溫差大的時刻,偏頭痛患者更要學會如何預防頭痛發作。偏頭痛發作起來要人命!一名40多歲英文老師,長年飽受偏頭痛之苦,每次發作就會噁心、嘔吐,導致無法上課必須請假,嚴重影響工作。過去她曾使用口服預防性藥物,但出現心跳慢、血壓低、嗜睡、頭暈等副作用,甚至自覺影響記憶力。近年單株抗體等藥物逐步運用於治療偏頭痛,因符合健保申請條件,患者使用後偏頭痛頻率大幅下降,也減緩不適症狀,改善生活品質。國內超過200萬人為偏頭痛所苦,影響生活需就醫。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部科主任楊富吉教授表示,根據過去台灣本土研究,台灣15歲以上民眾偏頭痛的盛行率接近10%,相當於超過200萬名國人為此困擾。偏頭痛好發於18至50歲的民眾,男女患者比為1:3。多數偏頭痛患者屬於低頻率,平均一個月內痛1至2天,不致影響生活;但若是高頻率偏頭痛,例如一個禮拜至少痛1-2天以上,導致無法工作、上學、做家事等,影響生活功能,應至神經內科就醫診治。楊富吉指出,偏頭痛與緊縮型頭痛皆屬於原發性頭痛。偏頭痛的常見症狀包括搏動性的抽痛、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疼痛程度屬於中度至重度,容易造成患者失能,為門診中最常見的頭痛類型。而在社區中盛行率最高的是緊縮型頭痛,患者症狀較不常合併搏動性的抽痛、噁心、嘔吐、怕光、怕吵或失能,疼痛程度屬於輕度至中度。七成與遺傳相關,一成為預兆型偏頭痛,多在青少年期就發生。楊富吉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偏頭痛病人約七成與遺傳相關,若父母其中一人患有偏頭痛,其子女約46%會有偏頭痛;若父母皆有偏頭痛,子女約66%會有偏頭痛,具有高度遺傳相關性。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威宏表示,有偏頭痛體質的患者不一定會時常發作,但若一個月痛超過一次,建議就醫檢查。偏頭痛分為預兆偏頭痛、無預兆偏頭痛。楊富吉說,在國外,預兆偏頭痛的比率較高,約二至三成,而台灣的預兆偏頭痛約占一至二成,其餘為無預兆偏頭痛。常見的預兆類型為視覺預兆,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眼前閃光、鋸齒狀亮點等。台灣本土研究發現,預兆偏頭痛的患者,許多從青少年開始就有偏頭痛,與遺傳基因高度相關。一般頭痛休息會緩解,偏頭痛不治療,恐痛上4小時。急性偏頭痛發作若不予以藥物治療,恐要痛上至少4小時才有機會緩解。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偏頭痛的診斷可依照「54321」口訣進行判別:「5」為出現過類似頭痛至少「5」次以上;「4」為頭痛若不予以藥物治療,至少持續「4」小時,但很少持續疼痛超過「3」天;「2」為偏頭痛特徵符合「2」項以上,包括單側頭痛、搏動性抽痛、中等至重度疼痛、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如走路或爬樓梯);「1」為頭痛時伴隨噁心或嘔吐、怕光及怕吵之其中「1」項症狀。楊富吉表示,一般民眾可利用簡易3項條件來快速篩檢自身的頭痛是否為偏頭痛,包括「頭痛發作時是否需要休息」,例如無法上班、上課、做家事;「頭痛發作時是否會合併噁心」;「頭痛時是否會怕光(對光線感到刺眼)」,若上述3項條件中滿足2項以上,則為偏頭痛的機率高達九成。原發性頭痛不須做腦部檢查,多依診斷標準判定。至於頭痛的腦部檢查,楊富吉表示,偏頭痛、緊縮型頭痛等,屬於原發性頭痛,一般無需額外進行腦部影像檢查,多以臨床症狀及診斷標準來判定。但若頭痛以外,合併有其他症狀,如發燒、肢體無力、癲癇發作等局部神經學症狀,或50歲以上才開始頭痛、雷擊式頭痛、姿勢性頭痛;咳嗽、蹲踞、運動、從事性行為等增加腹內壓行為時,頭痛會加劇等情形時,則需安排腦部影像檢查,來做續發性腦部的鑑別診斷,以排除腦部結構性或血管性的病灶。預防偏頭痛偏頭痛是現代人的通病,可能會有畏光、怕噪音、噁心嘔吐,嚴重者掛急診求醫。醫師表示,偏頭痛與個人體質有關,會因季節交替或是心理壓力增加偏頭痛發生機率;部分人對「酪胺酸」過敏,建議避免吃巧克力、起士與柑橘類俗稱的「3C食物」,也不要常喝酒,以免腦血管收縮膨脹造成偏頭痛。嚴重發作時,藥物緩不濟急,不少患者跑急診。門諾醫院急診室主任鄧學儒指出,偏頭痛患者到急診室就醫的人不少,其中以年輕女性居多,常出現嘔吐,也會畏光、怕吵等,都是典型的偏頭痛症狀。患者或許在家有準備藥物,但頭痛得厲害的時候,藥物緩不濟急,甚至吃藥後不適吐掉,這時就可能到急診室報到。鄧學儒說,患者到急診室來,第一個會先評估確認腦部有沒有病變,排除患者是否有顱內出血,或腦部有腫瘤等。若狀況排除,只是單純的偏頭痛,急診醫師會開止痛藥物、止吐藥物等,合併使用通常會有改善的效果。減少飲酒避免血管膨脹收縮,注視3C螢幕勿過久。針對常見誘發偏頭痛的因子,鄧學儒表示,偏頭痛跟每個人的體質有關係,有時因為季節交換,或是心理壓力,甚至食物會影響偏頭痛發作的頻率。一般建議病患盡量避免喝紅酒、吃起司類食物,裡面的成分可能導致腦部血管收縮又膨脹,進而造成頭部疼痛。另外,現代人手一機,滑手機滑太久或是盯著電腦螢幕過久,鄧學儒認為也是造成偏頭痛的原因之一,應盡量避免聲光比較強烈的環境,或不要看螢幕看太久,以減少偏頭痛發作的機會。對酪胺酸過敏者,少吃巧克力、起司、柑橘類。至於網路上盛傳所謂3C食品,是指巧克力(chocolate)、起司(cheese)及柑橘類(citrus)等常見食物,是誘發偏頭痛的食物地雷,多吃可能加劇症狀。不過3C食物主要是針對對酪胺酸過敏的患者,也不是完全不能吃這3種食物,而是要適量食用。有營養師建議,平時可多吃含有「鎂」的食物,幫助安定神經,包括香蕉、綠花椰菜及菠菜等,也可多攝取富含B群食物,如全穀類、新鮮肉類及雞蛋等;多喝牛奶、豆漿等富含色胺酸食品,可以幫助睡眠。另體內Omega-3和Omega-6不平衡也會造成頭痛,每周可攝取二至三次深海魚類,或是亞麻仁籽,也可以在煮菜時用芥花油、葵花油等。有氧運動、心理治療、排除壓力,都有助預防。有氧運動可以預防偏頭痛,包括游泳、跳舞、騎腳踏車、慢跑與快走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保持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有機會改善偏頭痛發作機會。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陳宣安指出,生活中的情緒、緊張與勞累,或是身心疾患等,都可能引發身體的壓力反應,雖然可幫助抵抗遇到的危機事件,然而持續暴露在壓力下,容易引起身心不適,偏頭痛就是其中症狀之一。若經過檢查已排除生理器官的因素,民眾不妨尋求心理治療,緩解偏頭痛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偏頭痛的心理治療偏頭痛除了能用藥物治療外,透過心理治療,包含認知行為治療法、生理回饋治療法、正念減壓治療法,都可有效促進民眾對壓力的覺察與因應。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民眾了解自身的適應表現,分析並找出誘發、維持或是惡化偏頭痛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協助民眾辨識或尋求更具適應的替代行為,減少壓力與偏頭痛的惡性循環。生理回饋治療法會運用相關儀器,讓民眾由螢幕中看見與壓力有關的生理指標,包含手指溫度、心跳或呼吸等,加上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指導,促進民眾了解並進一步控制自己的生理功能,達到症狀減輕與舒緩壓力的效果。正念減壓療法協助民眾專注在當下的身心感受,透過不同的引導練習,了解自己與偏頭痛的關係,學習與不適的感受共處並接納自我,緩解對於偏頭痛的預期性壓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8 養生.運動健身
「日行萬步」沒比較健康?減脂、維持肌力怎麼走才對?物理治療師:這樣走讓CP值更高
你今天走了幾步呢?說到計算步數,大多健康追蹤 app 或裝置的預設目標都是 10000 步,你有好奇過原因嗎?「每日一萬步」的起源要說回 1964 年的東京奧運。當時,有鐘錶商希望憑藉大眾對健身的興趣,加上九州健康福祉大學研究發現,若每日步數從 4000 增加到一萬,可以多燃燒熱量約 500 卡,一天一萬步因而成為「萬步計」這款計步器的宣傳文案,也隨之深入大眾意識,逐漸變成琅琅上口的健康宣言。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現國健署)也在 2002 年開始推廣「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呼籲民眾每天利用生活空檔,有空就走,積少成多,並依體能適時適量調整速度。除了日常生活步數之外,每次持續健走 10 分鐘,每天累計達 30 分鐘,不難達到每日一萬步的目標。而被國健局邀請擔任活動代言人的「飛躍羚羊」紀政,也正是親自從日行萬步找回健康的見證者。因為紀政從選手退役後加上生產,50 多歲時曾胖到 78 公斤,後來每天在跑步機上慢跑 10 分鐘,再用時速 7 公里快走 50 分鐘,半年就瘦下 20 公斤,更意外治好產後困擾她 20 多年的尿失禁。所以紀政除了提倡「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2004 年她更發起「百萬聚樂步」運動,希望達成「百萬國人日行萬步」的目標,背後還有一層意義是,當百萬人目標達成時,每天可為國家節省百萬元醫療健保支出。原來走路學問這麼多!保護脊椎的走路四步驟長庚兒科急診重症醫師吳昌騰分享,《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與每天走 4000 步相比,每天走 8000 步的死亡率降低 51%,包括心臟病和癌症導致的死亡,且每天步行 12000 步死亡率甚至降低 65%。他也提醒,凡事過猶不及,每天走 8000~12000 步就足夠了。每天走路確實是最適合現代人的運動,也是延緩體力和肌力萎縮的關鍵之一。不過,物理治療師詹珞瑤提到,走路是極為複雜的一連串生物力學組成,由於現代人長期久坐不動,髖關節跟脊椎變得很僵硬,原本驅動我們往前的助力反而變成阻力,走路就得更費力,所以平常要多活動髖關節保持驅動力。她進一步說明正確走路的四個步驟,幫助你矯正姿勢:1.從腳跟踩到足弓,力量從大拇指跟二拇指的中間順出去。不能外八或像鴨子一樣拖著腳掌走路。2.用大腿後側和屁股的肌肉往前帶動,產生推進力。因此,久坐族一定要伸展大腿前側,避免肌肉過度緊繃導致後側無法發力,長久下來走路就會失能。3.微收小腹,穩定核心,讓脊椎呈現最自然的弧度。重心不要往後,才能減輕脊椎壓力,也降低下肢疲勞。4.手臂要記得隨著走路而擺動。「健走」更能減脂!專家告訴你:怎麼走路運動效率更高?根據調查,走路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但運動強度太低,對於已經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而言健康效益可能有限,而慢跑對關節不好或體重較重的人來說又有些門檻,這時候不妨嘗試「健走」,除了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升骨密度、提振精神,且進行至少 30 分鐘也能發揮減肥燃脂的效果。以下是正確健走姿勢的五大檢核清單:1.眼睛直視前方2.將背挺直、肩膀放鬆、腹部收緊3.手臂前後大幅度揮動4.步伐比平常略大5.維持每分鐘 120~140 步的速度物理治療師陳子敬表示,健走速度依每個人不同,在健走時還能夠「講話」是最好的健走速度,假使在健走時稍微講點話就氣喘吁吁,代表健走的強度太高;相反的,假使健走時還能夠唱歌,則代表強度太低。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也補充,沒有運動基礎和膝蓋退化的長者就適合以健走為入門,走到「有點喘但不會喘不過氣」、「可以講話不能唱歌」,就代表達到中等運動強度。起初可以嘗試有氧 15 分鐘、休息 5 分鐘、再運動 15 分鐘的作法,體力較能負荷。
-
2023-03-18 醫療.婦產科
女性更年期停經+三高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醫教護心5招遠離威脅
心血管疾病並非肥胖或男性專屬,更年期後的女性,更不可忽視!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調查,心臟疾病是女性國人第二號殺手,而女性十大死因排名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為第2、5、6位,佔當年度女性死亡總人數約23.6%,由此可見女性的護心行動刻不容緩。 停經+三高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心悸、胸悶、呼吸會喘速就醫 女性停經(更年期)平均介於45歲至55歲之間,依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顯示,46至55歲的女性高血壓、糖尿病的罹病率約為40至45歲女性的3倍,高血脂也隨著年齡增加呈現升高的趨勢。依107年臺灣地區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追蹤資料顯示,有三高狀況的人,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為正常人的1至2倍。據美國及歐洲心臟協會指出,更年期因卵巢功能退化,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並出現生理、心理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及盜汗、憂鬱及睡眠障礙、內臟脂肪增加及罹患三高、代謝症候群等,皆會影響女性心血管健康。 馬偕紀念醫院葉宏一副院長分享一位病人的就醫經驗,本身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的楊女士,從來沒想過更年期後,心血管問題的風險會增加,後來因為出現心悸、胸悶、呼吸會喘等現象而就醫,經檢查診斷為心血管疾病。 呼籲女性應注意更年期因荷爾蒙變化,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若出現上述不適症狀,可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並時刻注意自身心血管健康。 護心5招遠離更年期心血管疾病威脅!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女性更年期要更注意心血管疾病症狀與關心血管健康,建議可以從控制危險因子以及定期健康檢查等5招做起,以遠離更年期心血管疾病威脅! ・均衡飲食 更年期婦女容易發胖,建議採取均衡飲食型態,例如:減少糖、鹽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量、多吃蔬菜、水果及全榖雜糧,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以蒸、煮、汆燙取代油炸食物等。 ・規律運動 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週宜累積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運動),增加骨質密度、強健肌肉,預防骨質疏鬆,提高基礎代謝率,達到控制體重及BMI(身體質量指數),也可避免內臟脂肪增加。 ・放鬆舒壓 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中,適度安排閱讀、旅行等休閒活動及運動,平時也可多與家人朋友談心,適時紓解壓力,心情也會跟著開朗。 ・向菸說不 菸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引起中風或心肌梗塞的危險,建議有吸菸的女性可以透過醫療院所戒菸服務門診進行戒菸。 ・定期健檢 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如有三高異常,請定期追蹤,並遵照醫師處方用藥,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也可利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健康檢查數據,計算未來10年罹患慢性疾病之風險,並依風險等級改善生活型態,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良好睡眠等健康行為,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延伸閱讀》 .使用抗凝血劑2食物別亂吃!藥師:避免影響藥效或異常出血。 .胖肚子更易得心血管疾病!醫:位置比體重更重要。3關鍵健康減重。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3-13 養生.抗老養生
每天都要快走、運動到流汗… 70歲還堅持鍛鍊的關鍵原因曝
「在我看來,最幸福、最滿足和最有成就感的人,一直都是過著向外、無私生活的人,這樣的人總是最不嗇分享他們所擁有的以及他們的時間。」── 前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七十歲的快走姊姊「下班囉?」眼前這位阿姨,用一句話就加入了陪走的行列。平常為了確保一周的運動量,我幾乎每次下班回家的路上,都會刻意裝水負重我的包包,接著快走回家、回到家剛好滿身都是汗就可以順便洗澡。只是有一天,有個「看起來好像認識我的阿姨」,突然嘿咻嘿咻的一邊喘氣一邊走過來我的身旁。「下班囉?」她看起來就好像認識我:「嘿咻嘿咻,啊你也在運動喔?」兩個人就這樣並行著一起快走了一小段路。正當我心想,我認識你嗎?腦海還在回憶跑馬燈的時候,她就自言自語地和我分享:「走路很好,阿姨我都從中和騎腳踏車到象山,再從象山走路回來。」「但我不喜歡爬山,爬山傷膝蓋。」當她確認我有繼續誇獎她,她更將身體轉為側面、秀出背面的曲線來和我炫耀:「你看,自從你教我拉單槓之後,你看我現在是不是脊椎很直!都沒有駝背!都沒有駝背哦!」但其實我已經對太多病人講過類似的話了,自己是沒有什麼印象,又深怕不小心亂接話會講錯話,只好接她的話說:「對啊,我也很喜歡走路,啊你剛剛是去運動喔?」「我去四號公園那邊有單槓啊,拉一拉就不會駝背。」她甚至舉起手拍了拍她的臀部:「我跟你說,我現在每天都會去四號公園跑兩圈,你看我不但沒有駝背,這把年紀了臀部都還是沒有贅肉!」「我已經七十歲了你相信嗎?」我的天,烏黑的髮色、加上一頭俏麗的短髮,再搭配著可以跟上我快走的腳步。老實說真的讓人看不出來眼前的「阿姨」,竟然已經是七十歲的「姊姊」等級了。恩……,但我就算想到歪頭,還是完全想不起來她是誰。「我有去跟你拿藥,你應該對我有印象」姊姊像是看穿我的心思似的,稍微把話題做個總結。「那你怎麼會那麼認真運動啊?」我趕緊轉移話題,這條路很長,總不能一直都沒有說話。結果明明是個隨手亂問的問題,沒想到姊姊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不想讓我的子女有負擔呀!」她接著說:「你想一下,萬一當爸媽的我們倒下了之後,你能不照顧他嗎?你一定要照顧吧?你能不花錢嗎?但你的工作可以有這麼多錢嗎?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很認真運動,就是在幫助我的兒子女兒。」姊姊肺活量很好, 她一邊跑、還能一邊面帶微笑地說著她的兒女都對他很好,很孝順,常常回家看她。所以她才會趁著兒子女兒都還在打拼存錢的這些日子,很拼命很拼命地照顧自己、從三高到體重腰圍都有很嚴格的控制。想到這裡我心裡一笑,畢竟原先這些用字,平常都只有我在講,突然聽到從別人的嘴裡講出來,我還很不習慣:「你真厲害、也很用心。」害我連個像樣的誇獎台詞都都沒有。「但你不會覺得很累、很痠痛嗎?」我反問。「不會的,而且我越來越喜歡運動了,現在就只剩血糖了。奇怪?我這麼瘦怎麼血糖還是有點偏高?」雖然她當下問了問句,語氣裡卻夾帶了許多成就感,不像是要問我問題的那種問法,反倒像今天又破了好幾道困難的遊戲關卡、已經走到了最後的大魔王的門前、終於要打最後一關了。她是真心想靠自己解決這個難題。「我現在都會每天運動一小時喔,而且一定要流汗。我飯也越吃越少了,每天都還會記得吃一把堅果,我可惜就是血糖高了一點。我現在都會固定回診檢查,常常去問問題。」眼前這位姊姊,已是一位能夠照顧自己的人了。這場兩人對話,從頭到尾就沒有我可以插話的餘地,我能給的也是這麼多資訊而已,但她早就靠自己學會了。願意照顧自己的人,就是願意照顧自己。不用子女盯著看、不用擔心誰又跑去買地下電台產品。你能想到的負面結果,通通都一掃而空。將生活上的行為改變,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而且隨時都需要毅力與勇氣。人只有在覺得「自己的付出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持續下去的毅力與勇氣。利用他人的關心,將自身無怨無悔地推動向前。(本文摘錄自印刻出版《吃藥之後,然後呢?:從文明病纏身,到減少吃藥的第三人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2 名人.林靜芸
改善失眠最重要因素是光線 名醫教這樣做可戒除對安眠藥依賴
1980年我參加醫療團,在沙烏地阿拉伯醫院上班,當地酷熱,女性不能開車,不能單獨上街。我的生活範圍就只有宿舍、醫院及購物中心。也許是壓力太大,我嚴重失眠。安眠藥從一顆吃到五顆。吃藥後可以睡著,但是早上爬不起來,白天疲累,腦子難以思考,走路撞東撞西,身上常有瘀青,日子過得不太愉快。一年的服務結束後,回到台灣,父親說我去了艷陽高照的地方,回來卻臉色慘白,快發霉的樣子。他要求我去曬太陽,並戒掉安眠藥。我聽爸爸的話,每天清晨去操場走路,果然安眠藥從五顆降至零顆,享受自然入睡的人生。有過失眠的經驗,所以我很關心睡眠的醫學報導,也身體力行健康的睡眠習慣。包括每天運動一小時,白天不睡覺也不閉眼休息,努力紓解壓力,盡早上床,固定時間起床,睡前不看3C產品,適量飲酒等等。【延伸閱讀:睡得好可降早逝風險30% 哈佛大學研究建議保持5個睡眠好習慣】一年前由於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疼痛,聽從專家的建議停止高爾夫球運動,改為室內的滑步機。坐骨神經疼痛後來藉由微創減壓手術得到緩解。正想重新享受健康的人生時,卻不知不覺被失眠纏上,許多個晚上,明明很累就是睡不著。而好不容易睡著,卻兩、三個小時後就醒來。因為隔天要上班,我只能投降乖乖靠安眠藥睡覺。翻查許多文獻,安眠藥不應連續使用超過四周。我不知該如何解套,憶起之前父親要我曬太陽對付失眠,所以我決定起而行,每天早晨上班前,先到大安森林公園快走。冬天的太陽,暖暖的,曬在身上很舒服,藍天白雲,蟲鳴鳥叫,公園裏一片綠意。許多健走的人互相鼓勵,走起來沒有壓力。走公園一圈大約二公里,我每天走三圈,七十分鐘左右完成。早晨開始去公園走路之後,晚上的睡意自然出現,一覺也能睡六個鐘頭,加上稍微賴床,可達八個鐘頭。重回不靠安眠藥的日子,白天頭腦清楚,對人生重燃希望。台灣的失眠人口很多,談到治療時,較少提到曬太陽。我們身處亞熱帶,可是不曬太陽或是曬不到太陽的人很多。加上3C電子產品泛濫,藍光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引發失眠。睡眠醫學專家認為,睡眠品質不好的最大因素是光線,因為光線影響大腦下視丘及松果體日夜節律調整,人類睡醒後,接觸日光生理時鐘會調整成白天模式。而大腦松果體負責生成褪黑激素,日光照射可調節褪黑激素的濃度,褪黑激素濃度足夠,晚上便可幫助入睡。人體每個細胞都依畫夜節律在操作,出國的時差會影響睡眠、皮膚,甚至食欲也會改變,光線是最重要的因素。成功大學教授王振興以物聯網光照系統作實驗,讓學生在教室就有曬太陽的效果,高中學生肯提前入睡,睡眠時間也能延長。日光是調節每天睡眠規律的關鍵,建議每天在戶外至少曬三十分鐘的日光。文獻報告每天在戶外一、二個小時的人,焦慮、壓力和抑鬱感明顯降低,比每天曬太陽少於30分鐘的人睡眠更好。回想起來,我的兩次失眠經驗都與缺少日照有關。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果然忽略不得。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9 養生.運動健身
快走可降低中風風險…運動對停經婦女的8項好處
坐得越多,對健康影響就越大。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長期久坐本身就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在一項研究中針對停經婦女,年齡落在50-79 歲,結果發現每天久坐不動超過 11 小時的女性比每天不活動 4 小時女性早死的風險高出12%。不運動的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 13%,死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7%,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21%。坐著、久坐對身體影響目前雖然還不清楚為什麼坐著會帶來健康風險,但推測可能因為:1、長期久坐,身體沒有適當活動,久而久之背部、腹部肌肉不常訓練使用,肌肉會漸漸退化2、久坐身體能量消耗減少,易造成囤積多脂肪3、體內好膽固醇 (HDL)下降4、血液循環不佳,會增加血液濃稠度小改變對身體有大幫助盡可能多離開座位,透過以下方式做到:.打電話時站起來.在你的辦公室裡走來走去.看電視出現廣告時都,站起來動一動或是倒杯水.在螢幕上設置提醒,告訴自己該適時休息一下.走樓梯取代搭電梯.配戴計步器來監測活動量減少坐姿時間很重要,運動對更年期女性健康8好處:1、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記憶力和思緒,並增加大腦血流量。2、適度的活動,像快走可降低罹患中風風險,有助抵消荷爾蒙治療增加的健康風險。3、中等強度的運動可能不會減少潮熱,但有助於解決其與更年期相關的問題,包括睡眠、抑鬱和焦慮。4、運動對心臟有益處。每天鍛煉 30 分鐘可使女性患冠心病的機率降低 30-40%。5、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或跑步可以增強停經期前後的骨骼密度。對於 75歲及以上的女性,肌肉強化和平衡性鍛煉,可以降低跌倒和跌倒相關傷害風險75%。6、經常鍛煉有助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40%。7、對於乳癌患者和倖存者而言,運動可以減少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提高生存機會,並且降低癌症復發風險。8、患有結腸癌並且每週運動 150 分鐘,像是快走,可以降低死亡風險約 40%,效果比大多數化療藥物還要好。【推薦閱讀】.坐式生活是萬病之源,久坐對身體的危害,4招讓上班族也能動起來!.為何會腰痛?腰痛除了脊椎關節炎、受傷、椎間盤突出!生活作息也會引發腰痛 >>查看原始文章(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8 養生.運動健身
不用再日行萬步!研究稱每天這樣走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能降14%
【本文重點】一項新研究顯示,7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只要多走500步,患心臟病、中風和心臟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就會降低14%。該研究對行動不便或其他慢性病而可能無法每天走萬步的成年人顯得格外重要。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可以預防或延緩許多似乎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健康問題。--by ChatGPT日行萬步是不少人為了保持健康的運動目標,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有體力或時間達成,幸好一項新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多走500步,就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心血管風險可以靠運動降低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公佈的研究結果,7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只要走500步,患心臟病、中風和心臟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就會降低14%。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完整結果之前,這些發現被認為是初步的研究成果。【延伸閱讀:「日行萬步」來自日商行銷騙局?BBC實測結果告訴你】該研究作者之一、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School)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Erin Dooley博士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保持身體活動很重要,而步數是衡量身體活動的一種簡單方法。研究結果顯示,即便每天小幅度增加步數,對我們的心臟也非常有益。該項研究人員分析452名平均年齡為78歲的成年人數據,參與者在臀部佩戴一種類似計步器的裝置,測量他們連續三天或更長時間的步數。根據分析3.5年的隨訪數據,研究人員發現與每天步行少於2000步的人相比,每天步行約4500步的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低77%。更重要的是,每天每增加500步,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下降14%。然而,該項研究並沒有進一步探討採取額外措施是否能預防或延緩心血管疾病,或者採取較少措施是否為潛在疾病的一個指標。不過,有鑑於過往大多數關於每日步數的研究主要針對年輕人,該研究對行動不便或其他慢性病而可能無法每天走萬步的成年人顯得格外重要。【延伸閱讀:怎麼選擇合適運動?詳解有氧運動、核心及肌力訓練項目及原則】如何靠運動對抗衰老的危害?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IA)的資料,衰老會導致心臟和血管發生變化,而65歲以上的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患心臟病、中風或患冠心病和心臟衰竭。所幸,目前已知一些干預措施可減緩心臟和動脈的衰老速度,包括健康飲食、運動、減輕壓力和戒菸。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建議,規律運動是你能為健康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可以預防或延緩許多似乎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健康問題,還可以讓肌肉變得更強壯,這樣可以讓你保持日常活動而無須依賴他人。以下為具體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例如每周5天,每天30分鐘)進行中等強度的活動,例如快走。或者,他們需要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活動,如遠足、慢跑或跑步。.每周至少運動2天,以增強肌肉。.改善平衡的活動,例如每周約3次單腳站立。【延伸閱讀:比晨練更佳的運動時間出爐 研究揭何時運動最能提高健康益處】然而CDC也指出,對於有健康問題、無法實現這些目標的族群也不必勉強,重要的是在你能力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進行身體活動。【資料來源】.Older adults could lower the risks to their heart and brain 500 steps at a time.Just 500 Extra Steps a Day Can Lower Heart Disease Risk in Seniors, Study Suggests
-
2023-03-07 醫療.心臟血管
健檢發現膽固醇超標別擔心 用藥前固定做1件事有機會逆轉
高膽固醇的人,在藥物治療之前,建立良好而長久的運動習慣,也是有效控制膽固醇的絕佳方法。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資深主治醫師兼社區醫學中心主任黃麗卿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不僅可以紓壓、改善膽固醇,並且減重,告別沙發馬鈴薯的日子。 運動幫助降低膽固醇,還能紓壓一項調查統計顯示,54%的國人每週運動不到1小時,但如果能天天運動30分鐘的話,有41%~48%改善血脂的效果,並且運動還能紓壓,讓人心情愉快。也有研究顯示,持續有氧運動3個月,可降總膽固醇9%、降三酸甘油酯15%。運動可以改善血中脂肪的濃度,降低三酸甘油酯,增加好膽固醇,而每增加1 mg(毫克)高密度膽固醇,女性可以降低3%、男性則可降低約2%罹患心臟病風險。 運動分三類,但要量力而為各類運動依強度不同分為輕、中、重度三個等級,若找到能夠負荷,且較能維持長久的,這類運動才能有效增加體內好膽固醇。輕度運動:簡單家務事、慢走散步(平均每小時行進2至3公里)、種植花草。 中度運動:以大關節的肢體擺動為準,舉凡快走(平均每小時行進5公里)、舞蹈、爬樓梯(登階)、非競賽型的球類運動。 重度運動:消耗體能較劇烈的運動,如慢跑(平均每小時行進7至8公里)。上述的輕、中、重度運動,都屬於有氧運動,尤其是散步或是快走,都是既經濟又簡單的入門運動。 以鼓勵代替壓力為原則以快走的頻率來看,1秒鐘可走2步,1分鐘則走120步,1小時則可走7200步。若要達到「日行萬步」的目標,每天至少要快走累計1.5小時,不論是時間與持續力都可能因目標「過於遠大」而失去動力,也正因為「日行萬步」可能對一般人來說較為嚴苛,因此,對於運動習慣的養成,宜「以鼓勵代替壓力」。 對不愛動的人為提高其運動動機,可以從簡單的開始,先鼓勵從坐到站,再由站而走,或者陪同一起走向戶外與大自然結合,許多病人就是因為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模式」,在一個月內,就可以收到降低膽固醇的效果。適當運動的時間,一般建議在飯後1小時,糖尿病人若是在飯前運動,更要留意胰島素的使用時間,也由於飯前運動,往往會讓隔餐的食量較大,最好避免。【延伸閱讀】.高血脂日常保養4方式,每天一1碗燕麥粥取代米飯,幫助降膽固醇.不只大魚大肉害壞膽固醇增加!全脂乳也要小心 哈佛點名「8大超級食物」降膽固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6 養生.運動健身
怎麼選擇合適運動?詳解有氧運動、核心及肌力訓練項目及原則
【本文重點】政府和機構通常使用數據告訴人們運動的重要性,但這使老年人感到困惑。美國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辦公室每年會發布「美國人體育活動指南」,詳細指出各年齡層運動的建議。然而,每個人的體適能程度都不同,因此應適度調整運動強度。任何有節奏的動作都可以達到有氧運動效果,如在公園追逐小孩或在後院跟孩子扔球。每週建議進行150-300分鐘的運動,初學者應從輕度運動開始,例如走路。此外,肌力訓練也很重要。--by ChatGPT現今政府和其他機構總是喜歡用數據來告訴我們,需要多少運動量才能保持健康和減重。樂齡朋友當然也不例外,但當你想遵循這些「規則」並試著把它們融入生活時,可能會令你感到十分困惑。美國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辦公室(ODPHP)會定期更新「美國人體育活動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會根據年齡和體適能程度進行分組。你可以在ODPHP 的官方網站上找到最新版的指南。我將對這份指南進行拆解,以便你了解其內容,才知道如何根據你的情況來調整。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的起點也不同。這份指南只是把我們運動目標的粗略輪廓描繪出來,你不用牢牢死守。請記住,這是你的身體,你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所以訓練過程中感覺不對時,永遠不要害怕去調整它。此外,我們要知道這份指南中並沒有考慮到每個人的體適能程度。例如,下面建議每週應訓練 2.5 ~ 5 小時。如果你已經訓練一段時間了,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努力目標;但如果你是新手,可能需要從每天10 分鐘開始,然後再逐步增加。樂齡朋友的運動指南一般的運動建議✔ 每週訓練 2.5 ~ 5 小時。但如果你的身體有一些狀況可能會妨礙你的運動能力,就應量力而為,在身體不佳的情況下,你能做的是「盡量避免久坐」。有氧運動(像是走路、游泳、騎單車)✔ 專家建議一週至少要從事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3 次,如果你已經規律地運動了,可以在這3 次中混合「5 級的中等強度」和「7 到8 級的高強度」訓練課表(最低是 1 級,最高強度是 10 級)。肌力訓練✔ 每週2 次針對人體的主要肌群進行訓練。柔軟度訓練✔ 每週至少2 到3 次進行規律的柔軟度訓練,可以提高關節活動的自由度,藉此降低你受傷的風險。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份指南進行拆解,讓你能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使我們變強與保持行動力的關鍵要素。你可能會以為有氧運動勢必要有一定的強度,你想到的可能是跑步、跳躍或高強度的間歇訓練,但任何運動只要在有節奏的動作中維持相對較長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有氧訓練的效果。你可以從下面列出的活動中進行選擇:● 走路。● 慢跑。● 跑步。● 網球。● 匹克球(Pickleball)。● 籃球。● 游泳。● 騎自行車。● 繁重的庭院工作或家務(例如除草、耙樹葉或拖地)。● 健行。● 瑜伽(包括流瑜伽 Vinyasa Yoga 或力量瑜伽 Power Yoga)。● 跳舞。● 有氧運動課程。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從事有氧運動,像是在公園追著小孩(或孫子)跑,或是在後院跟孩子扔球一段時間,都可以視為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強度並不高,它只是略微超出你體適能水平的「舒適圈」。下面我們把強度分為一到十級:強度等級自我感覺第1 級:像是看電視般很悠哉地閒晃,感覺很好。第2 級:只是隨意動一動,感覺不錯。第3 級:感覺是在悠閒地散步或閒逛,很輕鬆,這個強度可能動一整天都沒問題。第4 級:移動速度變快,很快就會開始流汗。開始接近運動狀態了。第5 級:當下覺得自己在運動,但只稍微超出「舒適圈」一點點,可以正常說話,感覺還好。第6 級:此時離舒適圈更遠了,感覺更費力,但還是可以說話,只是變困難許多。現在我感覺自己完全投入運動狀態中。第7 級:還撐得住!此時雖然在大口喘氣,但還可以說話,不過只能說一些簡短的句子。第8 級:這個強度已經氣喘吁吁,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如果在這個情況下一定要說話,頂多只能說一兩個字。第9 級:完全無法說話!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第10 級:快要死掉的感覺!很明顯,上面這個自覺量表不是很正式,並非官方版本,但它可以讓你了解「運動強度的感覺」,以及你當前所在的強度。如果想提升有氧能力,建議你鎖定第5 或第6 級的中等強度來訓練。比方說,你要去走路。要達到第5 級強度,可以想像自己為了趕上遠處的公車,所以要走很快,但你的膝蓋不舒服所以不想用跑的。這個強度會稍微超出你的「舒適圈」一些,但還不至於讓你感到討厭的地步。進階的訓練者可以選擇更高的強度,例如快走、跑步或高強度的間歇訓練,強度將拉高到第7 或第8 級左右,甚至有時可以提高到第9 級,但這要看你正在進行什麼運動。有氧訓練的重點是可以使你的心臟變強壯、增加你的精力和耐力,如果你想減掉幾磅體重,有氧訓練還能多燃燒一些卡路里。如果你是初學者,或者你才剛剛開始運動,你可以先從輕強度的走路開始,每週進行2 到3 次,每次只走5 到10 分鐘,隨著你的體能變好、身體變強,慢慢增加步行時間。「美國人體育活動指南」上建議每週要運動 150 ~ 300 分鐘,若每天運動,換算下來每天大約要運動 20 ~ 40 分鐘。雖然它這樣寫,但一開始最好不要太嚴格,先從你舒服的感覺開始。就算5 分鐘也算數。肌力訓練肌力訓練的主要概念,就是讓你的肌肉比以往用更多力。其實,你可能已經多次經歷過這種情況,例如季節轉變時,你會做一些好幾個月沒做過的事情,像是園藝或鏟雪。肌肉在短期的超負荷狀態下會導致一些痠痛,但從長遠來看,會使你的肌肉變得更精實。下面是肌力訓練時的通用準則:● 強化肌肉的活動,包括舉重、使用彈力帶、徒手運動、繁重的園藝工作或是頻繁搬運重物。● 為了獲得最大的訓練效益,你應該專注在主要肌群的訓練上,包括胸部、背部與肩膀肌群、二頭肌、三頭肌、下半身和核心肌群。● 你的目標是每週至少舉重兩天,不要連續練,中間至少要隔幾天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每個練習動作需要練1 ~ 3 組,每組反覆 8 ~ 16 次。「組數」是指同一個動作總共要連續幾個循環;「反覆次數」則是指每個動作在同一個循環中要重複做幾次。舉例來說,如果把一個重量舉起來再放下,總共反覆 10 次後休息,那代表你已經完成了 1 組 10 次。你在整份訓練計畫中會很常看到,組數在先,反覆次數在後,中間會以乘號來表示。例如「1 x 10」表示的是「總計1 組,每組反覆 10 次」。● 當你變得更強壯時,應該增加重量,或者肌力訓練日再多增加一天。柔軟度訓練維持活動力的另一塊拼圖是「柔軟度」。它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通常是因為肌肉縮水造成的,這可能會減少關節活動度。柔軟度與關節活動度密切相關。髖關節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可以想像一下,把右膝向上抬到臀部的高度後還能將膝蓋順利向右轉,如果你能做到,代表你髖關節的活動度很好。但還是有很多因素會導致缺乏活動度,例如:● 基因—有些人特別柔軟,僅僅是因為他們繼承了父母柔軟的基因。● 關節結構—關節的結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如果天生有結構上的限制,就會限制我們的活動度。● 結締組織—韌帶、肌腱和肌肉的柔軟度,會影響關節的移動方式和可彎曲範圍。● 力量—另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拮抗肌的力量。拮抗肌是指與主動肌相對的肌群,主動肌收縮時,拮抗肌則被拉長。例如肱二頭肌彎舉這個動作,二頭肌是主動肌,背面的三頭肌則是拮抗肌。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很緊繃,可能會阻礙大腿後側膕繩肌的柔軟度。所以我們需要同時訓練身體前後兩側的柔軟度,效果會比較顯著。柔軟度是很多能力的基礎,所以很重要(已安排在本書訓練計畫中)。努力提高柔軟度將有助於減少導致平衡問題的某些因素。訓練柔軟度很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些動作可以增加關節的滑液。這不只可以使你身體的活動空間變大,還可以減緩關節的退化。平衡訓練預防跌倒對所有人都很重要,尤其是樂齡朋友。下面的統計數據也許會讓你有所啟發。美國老齡化理事會(National Council on Aging,簡稱NCOA)發現:● 跌倒是年長者致命和非致命傷害的主要原因。● 跌倒每年造成超過 280 萬人受傷。● 跌倒在二〇一五年造成的傷害成本超過 500 億美元。跌倒會使樂齡朋友付出許多情感與心理上的代價,很多人心理有陰影,害怕跌倒的心理對樂齡朋友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愈來愈多的年長者因害怕跌倒而限制了日常活動,這只會加劇身體能力進一步下降。限制身體活動的影響遠不止生理上的影響。當你害怕跌倒,甚至擔心上下車會發生意外,你可能會不敢出門,更多時間待在家裡。這會進一步導致社交孤立、憂鬱和無助感。重點是你要先知道:跌倒並不是我們變老後一定會發生的事。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訓練和照顧身體的方式來控制。平衡問題是許多成年人尋求醫生幫助的原因之一,因為平衡感不好會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希望:● 走路不蹣跚或跌倒。● 坐下和從椅子上起身不跌倒。● 爬樓梯不絆倒。● 彎腰不跌倒。良好的平衡對於保持健康和日常生活的獨立性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平衡訓練融入日常生活中。導致平衡感出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好跟醫生討論以確定其原因,高血壓、耳朵感染、中風或多發性硬化症等都會導致平衡感出問題。如果你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平衡訓練仍是你日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練平衡感時,我們也會訓練到平時較少關注的身體部位,像是將關節連接在一起的肌腱與韌帶,還有一些小肌肉有助於我們保持穩定。腳掌、腳踝和膝蓋附近的肌肉和結締組織,在維持我們的活動力和健康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書中的平衡練習將協助你在安全的環境中訓練這些部位,促進你保持身體強健和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核心訓練想要以健康的方式變老,另一個重點是為你的身體提供穩固的基礎。那個基礎是你的「核心」。你的核心不僅是在腹部,繞著軀幹一圈的部分都算核心,你可以把「核心」想像成繞著太陽旋轉的各個身體部位,只要它愈強,你身體的其他部分也會跟著愈強。那麼,核心是什麼?很多人以為核心只包括腹肌,但實際上它不僅包括腹部外層的肌肉,還包括腹部內裡和背部的肌肉:● 腹直肌—如果你聽說過「六塊腹肌」,你一定就知道腹直肌的部位。這些肌肉負責軀幹向前彎曲的動作,你做仰臥起坐時主要就是動用這些肌肉。● 腹橫肌—這有點像腹直肌底下的一塊祕密肌肉,它包裹著你的脊椎。你可以想像如果有人要打你的肚子,這塊肌肉就會收縮以保護你和你的脊椎。當你練「棒式」(你將在本書的課表中練到這個動作)時就是在強化腹橫肌。● 腹斜肌—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它們位於腰部的兩側,是你的軀幹在轉動和向兩側彎曲時會用到的肌肉。● 豎脊肌—這指的是背部沿著脊柱兩側向下延伸的小肌肉。這些肌肉負責協助你的脊椎伸直以及向前或向後彎曲。如果你做過家務或園藝,肯定會感覺到這些肌肉的存在。上述這些肌群是很多動作的動力來源。核心穩定是我們訓練的重點之一,核心穩定了,我們移動身體其他部位的同時,才能將脊柱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專注姿勢在訓練的拼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訓練時維持良好的姿勢。事實上,你在訓練時的「姿勢」,遠比所有其他部分還要重要,但這是什麼意思?每個練習動作都不一樣,後面我們會針對每個動作詳細說明,但不論是哪一個動作,都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良好的姿勢:無論是坐著還是站立,都應以良好的姿勢展開每個練習動作。其中包括:» 不論坐姿或站姿,身體都要打直,好像你的頭被一根繩子拴著,把你拉向天花板。» 如果是站姿,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並保持膝蓋微彎,這可為你的移動奠定堅實基礎。● 穩定的核心:如前所述,核心穩定是每項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所有動作都源自軀幹,包括你的腹肌、背部和骨盆區域。維持穩定核心是指:在做任何動作之前都要使核心形成穩定的支撐部位。當你滿足穩定支撐的需求之後,就能保護你在練習中免於運動傷害,並使你的練習動作發揮最大的效果。不僅如此,穩定的核心還能幫助你保持平衡,所以這對平衡練習也有很大幫助。● 專注動作:每項練習動作參與的肌肉很多,但都會有某些主要的作用肌群。一般來說,會希望你將注意力集中於正在訓練的主要肌群上,盡量避免運用動量(momentum)或擺盪的方式來舉起重量。● 保護關節:維持良好姿勢的另一大關鍵是保護你的關節。這句話中有許多不同的細節,每一個動作要注意的重點也不同,但有一些通用的目標,包括:» 關節保持微彎—在許多練習動作中,你的四肢需要向上、過頭、向兩側或其他方向抬起。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不希望你的關節是打直鎖死的,這會對它們施加壓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後續許多練習的指導說明中會不斷提醒你保持關節微彎。» 避免對膝蓋施加過大壓力—有些練習運動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膝蓋疼痛,尤其是像深蹲、弓步和其他膝蓋會有大幅度彎曲的動作。大部分的動作,我們希望你把重量放在腳後跟上,並避免膝蓋彎曲時超過腳尖太遠。因為膝蓋向前突出太多時,會使它們承受更多的壓力,從而導致疼痛和不適。» 使關節保持好的排列—另一項我們要注意的是,確定關節沒有朝錯誤的方向移動。想想彎腰撿東西這個動作,如果你的膝蓋向外側突出而不是直接向前……你很可能會受傷。在訓練時中特別注意這一點可以避免運動傷害。※ 本文摘自《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作者:佩姬.威納譯者:徐國峰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2/02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6 醫聲.醫聲要聞
梵谷靈感竟是偏頭痛預兆? 台有200萬患者,就醫、用藥原則一次看
據傳印象派藝術家梵谷、莫內都是偏頭痛患者。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中心主任王署君指出,偏頭痛與藝術天份的關聯來自視覺預兆:患者在頭痛前,看到異常的光線、形狀等景象約20分鐘。之後,影像消失,頭痛就發生了。他透露,自己也是偏頭痛患者,預兆發生時曾看到有如「張大千潑墨畫」的光影形象;全台200萬偏頭痛患者中,約有一成是預兆型偏頭痛,除了視覺以外,也可能出現失語症等預兆。預兆型偏頭痛在台占比約一成王署君表示,偏頭痛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是遺傳,若父母其中一人患有偏頭痛,則子女約四成也會患病;如父母均有偏頭痛,子女罹病的機率更可能高達七成。若以類型區分,可分為「預兆型偏頭痛」與「非預兆型偏頭痛」兩大類,前者在台灣約佔一成。他說明,偏頭痛的視覺預兆發生時,患者會在視野的某一側,看到閃光、亮點,甚至特殊圖形;出現的時間大約在頭痛發生前的20分鐘至一小時之間,並可能持續至頭痛初期才結束。偏頭痛失語症預兆的知名案例來自一位美國記者。該名記者在新聞播報時突發口齒不清,被同事送到醫院。王署君指出,當時在場者都以為這位記者發生中風,實則是偏頭痛預兆以失語症的方式呈現。他說,預兆型偏頭痛患者的頭痛發作頻率通常較低,建議患者在預兆發生時盡快服用止痛藥物。止痛藥儘早服用 每月超過10次應就醫王署君指出,常見的偏頭痛治療分為止痛藥與預防性用藥兩大類。有患者擔心止痛藥傷肝、傷腎而忍痛不願吃藥。他表示,市面上止痛藥選項多元,主要可分為乙醯氨酚藥物,以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如布洛芬等成分,乙醯氨酚藥物可能會傷肝、布洛芬可能會傷胃,患者應考量自身健康狀態服用,如:B肝患者應減少使用乙醯氨酚藥物。至於止痛藥的使用時機為何?王署君表示,偏頭痛通常係從大腦外圍開始,逐漸進攻至中樞,時間大約是一小時。故他建議患者在一小時內就服用止痛藥,才能達到緩解痛楚的效果。王署君也說,原則上使用止痛藥並不會有「越吃越沒效」的問題,此為民眾迷思,不過若頭痛變得頻繁,一個月服用止痛藥超過10次者,可能會造成「藥物過度使用頭痛」的止痛藥成癮,需使用預防性藥物,應儘早就醫。王署君表示,不論是預兆型或非預兆型偏頭痛患者,若偏頭痛每月發生的天數達4至8天,幾乎「週週都痛」,即應服用預防用藥。他指出,預防性用藥需每日服用,且在頭痛頻繁期使用,療程至少持續三個月,待頭痛頻率降低再予減藥。王署君說,台灣約有四成偏頭痛患者需服用偏頭痛藥物,然因每日服藥過於繁瑣、病識感不高等原因,僅有不到兩成患者實際服用。專一性藥物為治療趨勢 已獲健保給付王署君說,現行的偏頭痛止痛藥、預防用藥都是不具專一性的藥物,近期國際趨勢則趨向把偏頭痛認定為一特定疾病,也有專一性藥物在台上市,並獲得健保給付。他表示,偏頭痛的致病機轉與大腦中的血漿胺、CGRP兩項傳導物質有關,可在台取得的CGRP單株抗體其作用類似癌症標靶治療,患者施打一次療效可持續一個月,「偏頭痛的治療逐漸走向專一化,而且方便性越來越高。」有氧運動、規律睡眠有助預防除了服藥以外,王署君指出,國人常用的熱敷、針灸和按摩等物理方式均有緩解偏頭痛的效果;透過按壓虎口的合谷穴,也能減緩頭痛程度。他表示,偏頭痛患者對於溫差相當敏感,若遇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劇烈時,容易發病,尤其台北天氣濕冷,在睡覺時頭戴毛帽是好的做法。此外,王署君說,不少電療儀器可以刺激迷走神經,達到止痛的目的,稱為「神經調節術」。王署君表示,藉由有氧運動、瑜伽與規律睡眠等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有助降低偏頭痛發生頻率。他建議患者每週至少運動三次,並且應散布在七天之內,不可過度集中。王署君建議患者從事最簡單的運動——快走,只要每分鐘走120步,每次走30分鐘即有預防效果。撰寫「頭痛日記」幫助診斷許多醫師要求偏頭痛患者撰寫「頭痛日記」。王署君表示,其目的是為幫助醫師了解患者每月頭痛的頻率、每次疼痛的程度,以及女性患者頭痛與經期的關聯,需要紀錄的項目單純,只要患者在睡前回憶今天有無頭痛,並記下頭痛程度與症狀即可。他指出,台北榮總醫院為此開發「頭痛日記APP」,幫助患者簡單紀錄:小痛時該日期顯示綠色、中痛為黃色,大痛則是紅色,並可產出報表,除了協助醫師診斷,也可作為申請使用健保專一性藥物時的佐證。此外,王署君說,頭痛日記也能協助患者檢視特定飲食、行為是否為引發頭痛的原因。他舉例,有研究顯示紅酒、啤酒容易引發偏頭痛。舉例來說,若頭痛日記中顯示飲酒三次僅有一次發生頭痛,則對於該患者而言,飲酒或許就不是驅動因子。
-
2023-03-03 醫療.婦產科
未必胸痛,女性心臟病猝死前兆與男性不同!更年期心血管死亡率隨年齡大增,5招護心
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46至55歲相較40至45歲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機率高出3倍,高血脂機率也隨年齡升高;相較於男性,女生更年期間更要注意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女性心臟病猝死前兆與男性不同,未必出現胸痛,但呼吸不順、手麻、心悸、背痛,都是警訊,若心悸合併呼吸急促、頭暈、胸部不適,應盡快就醫。女性更年期 易影響心血管健康女性更年期通常在45歲至55歲之間出現,美國及歐洲心臟協會指出,更年期因卵巢功能退化,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並出現生理、心理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及盜汗、憂鬱及睡眠障礙、內臟脂肪增加及罹患三高、代謝症候群等,皆會影響女性心血管健康。63歲楊小姐,經常運動也喜歡登山,身材保持良好,BMI維持在22.5,過去也沒有吸菸,但母親有糖尿病史。然而在53歲停經時,發現自己也罹患糖尿病,某一次爬山時,因為出現心悸、胸悶及呼吸喘,就醫診斷出心血管疾病。台灣更年期健康學會執行長李奇龍表示,常見更年期症狀包括心悸、腰痠背痛、情緒不穩、失去安全感、頭痛、耳鳴,以及月經異常、性交困難、異常分泌物、口乾舌燥、眼睛乾澀、皮膚搔癢、皮膚知覺減退等。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鍾遠芳表示,女生更年期間更要注意心血管疾病風險。馬偕醫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5歲增加近一倍,45歲以前停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增加。而女性心肌梗塞會出現噁心、手麻、呼吸不順、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不同於男性的胸悶典型症狀。新型菸品崛起,許多年輕男女手持一支電子煙、加熱菸,3C產品酷炫外型宛若時尚潮流,葉宏一更指出,若女性吸菸,會導致停經時間提早,尤其吸菸份量越重、吸菸時間越長,更年期報到時間更早,更年期症狀也會越明顯,呼籲民眾應該及早戒除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慣。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但心臟疾病更是女性第二大死因,尤其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三者相加,占女性當年總死亡人數23.6%,若碰到更年期女性有更高風險,呼籲民眾多關心周遭女性朋友,做好「護心」並調整生活型態。國健署提供5招「護心」1.均衡飲食:更年期婦女容易發胖,建議採取均衡飲食型態,例如:減少糖、鹽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量、多吃蔬菜、水果及全榖雜糧,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以蒸、煮、汆燙取代油炸食物等。2.規律運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週宜累積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運動),增加骨質密度、強健肌肉,預防骨質疏鬆,提高基礎代謝率,達到控制體重及BMI(身體質量指數),也可避免內臟脂肪增加。3.放鬆舒壓: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中,適度安排閱讀、旅行等休閒活動及運動,平時也可多與家人朋友談心,適時紓解壓力,心情也會跟著開朗。4.向菸說不:菸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引起中風或心肌梗塞的危險,建議有吸菸的女性可以透過醫療院所戒菸服務門診進行戒菸。5.定期健檢: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如有三高異常,請定期追蹤,並遵照醫師處方用藥,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國健署表示,民眾可利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https://cdrc.hpa.gov.tw/),輸入健康檢查數據,計算未來10年罹患慢性疾病之風險,並依風險等級改善生活型態,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良好睡眠。(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28 養生.人生智慧
「戇膽」為我帶來無所畏懼的勇氣!不戇,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
我媽很會生、很愛生、很容易生。家裡每一年半就會多一個新生兒,幾乎是小小孩就要練習照顧小小小孩。大妹從小貪生怕死,阿嬤到處跟人說我妹怕死,還好阿嬤不是里長,不然她大概會藉由廣播讓全村都知道我妹很怕死。到現在我只要想起那一段往事,耳邊都還會響起阿嬤正在罵坐在高腳椅上不敢自己下來兩歲的大妹:「哩謀號(妳沒用)。」當時被我媽染了整頭金髮的妹妹寧可在椅子上狂哭一下午,也不敢自己跳下來,阿嬤沒有因為我妹的金髮把她暫時當成是外國孫或是客人,對大妹的嚴格到現在我還記得一清二楚。童年時我跟大妹、二妹一起住在阿嬤家,某天下午天氣正好,阿嬤午覺醒來後提議到姑婆家玩。我們最喜歡姑婆家了,因為有冰涼的冬瓜茶可以喝,只有我跟阿嬤會騎腳踏車,一腳輕鬆的跨上腳踏車,我的後座載著當時六歲的二妹,按照常理,大妹應該跨上阿嬤的後座,但阿嬤異於常人,從停車間牽了一輛腳踏車放在她前面說:「妳自己騎。」「阿嬤,可是我不會騎腳踏車。」「那妳就想辦法會,不然不要去。」阿嬤丟下這句話。「然後呢?」某次聊到童年回憶時我緊接著問妹妹,在我的腦海裡完全沒有這段記憶。「然後我就牽著腳踏車,看著妳跟阿嬤還有妹妹騎走了,我一個人在院子裡哭,哭了很久妳們終於回來了,妳還跟我說姑婆家的冬瓜茶很好喝,姑婆有多給一包讓妳帶回來給我,但妳半路太渴就喝光了。」難怪我完全失憶,原來我也是妹妹童年悲慘回憶的幫凶之一。「所以我們回來妳就學會騎腳踏車了嗎?」「怎麼可能。」我妹給了白眼並且大吼。大妹很怕下雨,只要一下雨就會怕得不敢出門。「哩謀號。」後面偶爾會加上:「頭這麼大還怕淋死。」我們有一輛三輪車,我常載著妹妹在院子裡以腳踏車最高時速狂飆,過彎偶爾會翹孤輪,聽著妹妹在後座的哀嚎尖叫聲讓我樂在其中。有天我又在院子狂飆三輪車時,突然下起西北雨,夏天的西北雨非常恐怖,根本是老天以倒水桶的方式潑灑下來,我一看苗頭不對,當機立斷決定棄車逃進屋,坐在三輪車後座的妹妹因為被車子卡得剛好,想逃也逃不了,連人帶車在院子裡被大雨淋到哭,邊哭邊喊:「我會被淋死,我會被淋死。」阿嬤見傾盆大雨她一個孩子不懂得躲,還坐在車上淋雨說會死,去救她的同時嘴裡也罵著:「哩戇慢(笨拙),伍夠戇慢,雨來了也不躲,這麼怕死。」現在看來,阿嬤罵人的花招真的非常有趣,如果生在這年代應該是個名嘴,罵人不需要髒字還能罵到祖宗十八代的超級名嘴。大妹從小謹慎的個性在阿嬤看來,就是一個「怕死膽小」的孩子,這也是為什麼她小名叫慢慢,因為做什麼事都很慢。如果我妹是「慢慢」,那「快快」就非我莫屬。從小我就「膽大包天」,我媽雖然生了五個,但似乎把膽子都給我了。我上幼兒園第一天就用石頭把同學打到頭破血流,老師要媽媽把我帶我回家,才小班就被退學。換了另一家標榜愛的幼兒園,上學第一週就跑出學校大門,一個人走在都是砂石車經過的馬路上,被隔壁的水果攤阿姨帶回家,媽媽氣到去幼兒園跟老師理論,老師說妳家這個孩子太難管、太皮、講不聽,妳帶回家吧!才小班就被退學兩次,媽媽只好把我送回雲林跟阿公阿嬤住,希望鐵面無私的阿嬤可以管得動我。不管我再怎麼皮,阿公都很包容我,包括去田裡把人家的牛繩子解開放走、拿竹竿打牛屁股讓牠狂奔、打開阿嬤的雞鴨籠、把雞蛋拿去餵狗,還有那件我被笑了四十年,拿羊大便吃的事。阿公對我的無限包容並沒有一樣出現在阿嬤身上,在她眼中我膽大包天,如果不嚴加管教以後一定會作奸犯科、無法無天。如果阿嬤是女版包青天,我就是女版的淘氣阿丹!當包青天對上淘氣阿丹,天雷勾動地火,一個沒事就賞你大板、一個怎麼打都不怕,繼續調皮搗蛋。阿嬤最常對我說:「哩謀號。」「歹路不可走,謀就撿角(沒出息)。」阿嬤就是一個講話這麼不好聽的人,只要有人不順她的心,就會把畢生所知道的髒話和難聽話一起罵出來,不管那個人是誰,即使是當時才四歲的我。我四歲的時候,家裡已經有兩個妹妹,媽媽在臺北努力問仙姑、拚生兒子,我和兩個妹妹小時候都住在阿嬤家。當時的搖籃是麵粉袋縫製而成,兩邊架著三角形竹竿,孩子躺進去後麵粉袋就會往下沉,搖籃牽了一條長長的棉繩,方便大人看電視或是在床上時可以拉扯棉繩讓搖籃持續晃動。那天,不滿一歲的二妹躺在麵粉袋做成的搖籃裡昏昏欲睡。吃完午飯後,阿嬤讓我繼續把妹妹搖睡,她要去煮綠豆湯,就把棉繩交到我手上,教我怎麼拉才能讓搖籃持續晃動,聰明如我一教就會,搖得順手後阿嬤就離開房間去煮綠豆湯。我手上的棉繩一拉、一放、一拉、一放,不到五分鐘就覺得無聊。我把棉繩放下,用腳踢搖籃棉袋,每一腳都正中妹妹的身體,藉由這樣使力讓搖籃繼續搖晃,四歲的腳一踢、再踢、又踢,實在太開心了,就像是盪鞦韆一樣,我越踢越開心、搖籃越盪越高、越盪越高,最後高到不可收拾停不下來,我眼睜睜看著搖籃三百六十五度翻了一整圈,然後妹妹就在搖籃晃到最頂的時候,摔到地上。驚天動地「哇!」的一聲,摔到地板上的妹妹大哭,我嚇得趕緊撥開麵粉袋「撿」起她。阿嬤衝進房間,看著我慌亂的收拾殘局,那倒下來的搖籃架還有躺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妹妹。阿嬤順手拿起旁邊的不求人搔癢棒,往我身上一陣狂打,嘴裡還喊著:「妳不情願就說,為什麼把妹妹推到地上?」「哩謀號,連搖個搖籃都可以弄倒妹妹。」「哩撿角,還不如現在就離開這個家。」四歲的我聽了,馬上收拾了幾件衣物,走出阿嬤家大門,那是一條兩邊都是水溝跟田的道路,兩公里的盡頭處便通往大馬路。我一邊哭、一邊走、一邊期待遇到阿公剛好從田裡回來救我,我走得很慢、很傷心,眼看都快走到馬路上,阿公怎麼還沒出現?反倒是馬路盡頭的鄰居阿婆看見我一個人腳上到處都是被打的傷,邊哭邊走說不要回家,擔心我一個人是可以走到哪?好說歹說硬把我拉回家。回家後阿嬤見到我被鄰居帶回來,也不知道是丟臉轉生氣還是真的太火大,劈頭就罵我不情願搖妹妹、把妹妹推到地上,年紀小小不知好歹還想離家出走、劣根性太強無法管教 所有難聽的話都說盡了。......好不容易哭到阿公回來,不管我做了什麼離譜的事情他總能寬容看待,他知道我不是故意把妹妹推倒在地上,也知道四歲的我要離家出走該有多大的勇氣,他黝黑的臉露出白牙對我笑了,幫我把臉擦乾,舀了阿嬤生氣中滾好的綠豆湯,讓我吃完後就不要跟阿嬤生氣了。一直到我成年,阿公每次說起這段往事都還是笑容滿面,說我「戇膽」,年紀這麼小還敢離家出走,走整天可能連村子都走不出去,是能走去哪?但講到最後也總是不忘鼓勵我,「戇膽」不是每個人都有,尤其在面對困難挑戰的時候,戇膽可以帶來勇氣和幸運。阿公慧眼識英雄,阿嬤一眼識破我是狗熊。我離開學校後的人生真的很順遂,從來沒有寫過求職履歷表,學校一畢業,老師就幫我介紹了一份工作,我的「戇膽」讓我不擔心自己缺乏職場技能,勇敢去了。第二份工作是前老闆介紹,工作性質從美術變成企畫,一個我完全陌生沒接觸過的領域,我的「戇膽」又再次幫我度過轉職,先接了再說,總是會有辦法,結果第二份工作一做九年。後來創業做「小小PETIT」時,周圍朋友都跟我說不會成功,就連老公都不看好,這門生意能創造多少業績?但我再次憑著「戇膽」,讓品牌一年比一年好,到現在也已經邁入第七年了。我文筆不好,作文很爛、成語亂用,但「戇膽」讓我寫了四本書。我想,是我的戇膽為我帶來無所畏懼的勇氣。我想,是阿公肯定我的戇膽,為我的人生帶出精采。不戇,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本文摘錄自圓神出版《心中住著野孩子》)關於作者作者/凱莉哥.部落格:www.kelly25.com.Facebook:村子裡的凱莉哥.Instagram:村子裡的凱莉哥
-
2023-02-24 養生.聰明飲食
吃火鍋料要跑27分鐘!高敏敏揭「火鍋料熱量+運動消耗時間」,教你健康吃鍋不發胖
你喜歡吃火鍋嗎?對於愛吃鍋的人而言,一年四季都是適合吃鍋的季節。而火鍋裡面除了肉片跟葉菜類,當然還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火鍋料。但火鍋料吃下肚的同時,也攝取了許多「高澱粉、高油脂、高鈉」,增加身體的負擔!對此,高敏敏營養師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分享熱門火鍋料熱量表及快走多久才能消耗,湯底、主食、肉類┬哦挑選建議,教大家健康吃鍋不卡油。吃一顆火鍋料 要快走多久才能消耗熱量?吃火鍋大多數的人都會加火鍋料,一口接一口的唇齒留香,尤其包餡丸爆漿在心底的滿足。回想你吃下的無數火鍋料,最愛哪一個?但你知道嗎,幾顆火鍋料動輒就是破百大卡,一餐吃幾顆火鍋料下肚後增加身體許多負擔。對此,高敏敏整理了「火鍋料熱量圖鑑」,告訴你吃一顆火鍋料的熱量及要快走多久才能消耗。火鍋料熱量圖鑑+運動消耗時間油條(27g) 148kcal→ 快走27分鐘炸豆皮(20g) 95kcal→ 快走17分鐘百頁豆腐(40g) 91kcal→ 快走16分鐘魚包蛋(顆) 68kcal→ 快走12分鐘米血糕(35g) 65kcal→ 快走12分鐘貢丸(顆) 48kcal→ 快走9分鐘魚丸(顆) 38kcal→ 快走7分鐘起司丸(顆) 32kcal→ 快走6分鐘甜不辣(顆) 32kcal→ 快走6分鐘燕餃(顆) 31kcal→ 快走6分鐘水晶餃(顆) 30kcal→ 快走5分鐘蟹肉棒(顆) 22kcal→ 快走4分鐘蛋餃(顆) 21kcal→ 快走4分鐘魚蛋(顆) 10kcal→ 快走2分鐘魚卵卷(顆) 8kcal→ 快走1分鐘火鍋料多有添加物 營養師建議少吃撇開熱量不談,大家對加工品的成分又懂多少?為什麼營養師總建議要少吃加工品?高敏敏提醒,大部分的加工火鍋料不外乎「高澱粉、高油脂、高鈉」,再加上為了品質、風味、保存期,一定會有添加物。雖說合法的使用、不過量攝取,都不易出大問題,但對於追求健康的人來說,還是少吃為妙。以下為常見火鍋料的添加物:‧結著劑:讓丸類易成形‧黏稠劑:增加彈牙Q感‧鮮味劑:增加風味‧著色劑:給加工品們穿上有食物顏色的外衣‧抗氧化劑、防腐劑:延長保存期、避免腐壞火鍋料要挑選4招面對種類繁多的火鍋料,要怎麼挑選才安心?高敏敏傳授4招挑選方法,讓你避免買到有問題的火鍋料。✔️第一招:選擇合格賣場環境整潔衛生、低溫控管確保食品保存良好✔️第二招 標示清楚、包裝完整不要亂買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火鍋料✔️第三招 視覺、嗅覺判斷勿挑選產品有異味、顏色過於鮮豔、死白或暗沉的火鍋料。如果結霜過多,也有可能是在冷凍櫃中存放太久了。✔️第四招 常理判斷如有火鍋料宣稱未添加防腐劑,卻能常溫或冷藏保存過久,都可能是問題產品,切勿選購。火鍋喝湯要適量!「鈉含量」也是陷阱之一高敏敏提醒,除了熱量,鈉含量也是火鍋的陷阱之一。根據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6g的鹽),基本上就是喝兩碗熱湯鈉含量就會超標。所以建議吃火鍋時:1.湯底選擇普通清湯建議選擇大骨、蔬菜、昆布等 另外想喝清湯得趁放料之前 下肉之後就不要喝⚠️2.多吃蔬菜,少加工食品3.主食選擇麵類 能全穀類的更好白飯可以替換成高纖維的根莖類食物 熱量約是白飯的一半4.選擇低脂肉品 避免高油脂肉片避開高油脂的霜降牛、梅花豬、五花肉、培根片,以低脂的雞肉、里肌肉、牛腱、鯛魚片為主。5.以天然辛香料調味為主議選擇蔥、蒜、蘿蔔泥、辣椒,不要豆瓣、沙茶等,或是享用原味。高敏敏提醒,雖然偶而讓身體輕鬆一下也不錯,但別小看每個火鍋料只要快走1-27分鐘,因為你不會只吃一顆火鍋料。想要健康不卡油的朋友,建議改吃「食物原型」,只要吃得正確,不攝去過多的加工食品,火鍋真的是優秀的美食之一。
-
2023-02-22 焦點.健康知識+
4個跡象顯示你的大腦比你實際年齡還老!8招逆轉大腦老化
人的年齡有明確的依據,但你知道「大腦」其實也有年齡,而且跟「外貌」一樣,會因為健康狀況或生活方式的不同,而跟你的實際年齡不太一樣,可能比較年輕、也可能比較老。那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大腦是幾歲?美國《預防》雜誌根據各國相關研究,提出以下幾個觀察的跡象,《元氣網》也整理各專家建議,提供8個逆轉大腦老化的方法。大腦年輕的3個跡象1.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根據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延世大學的研究發現,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人,大腦衰退的速度比較慢。研究人員表示,認為自己越年輕,身心就越活躍,這已被證明對你的大腦健康非常有益。所以,盡可能做一些讓你感覺年輕的事情!2.會說不止一種語言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研究人指出,會說兩種語言的人,可以讓你的大腦更有效地選擇信息,從而節省大腦能量,有助於保持大腦年輕,也較不會出現認知障礙及失智。因此,學習雙語有助於活化你的大腦。或在空閒時讓耳朵聽聽不同語言的內容,也是個好方法!3.活在當下專注此刻,活在當下,不要糾結於過去不好的事物,讓大腦擺脫憂鬱。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幫助你活在當下的「冥想」、「正念練習」,可抑制雜念、提升注意力及記憶力、控制情緒,透過減輕壓力保護大腦。大腦老化的4個跡象1.憤世嫉俗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憤世嫉俗的老年人不僅認知能力快速下降,而且往往死得更早。這可歸究於「負面壓力」,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大腦有非常不健康的影響,它會阻止你清晰地思考。如果你的世界觀傾向於憤世嫉俗——定義為認為其他人通常是自私或不誠實的——開始注意這種態度何時出現在某事或某人身上,在那些時刻,嘗試積極改變你的心態:做一些深呼吸,並選擇想一些積極的話。2.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南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發現,容易分心是認知老化的標誌。這種特徵早在 30 歲時就會出現在大腦中,並且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一個徵兆。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如果你在壓力下經常難以集中注意力,做「認知測試」看看是否有任何認知衰退的傾向。【改善】一些小遊戲有助大腦專注力訓練,如拼圖遊戲。3.家人朋友的抱怨許多人都有忘東忘西的毛病,但如果你的健忘行為,已經到了身邊的人經常抱怨、覺得有問題,你就該警覺自己的記憶問題,執業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院士、醫學博士Thomas R. Vidic並說,許多患者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有記憶問題,這時身邊人的回應是很好的觀察依據。4.白天也覺得累許多研究都點出,睡眠是大腦非常重要的保護,盡可能維持每晚7~8個小時的良好睡眠。如果你白天覺得很累,表示你的大腦沒有在夜晚得到充分休息,導致大腦衰老。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更要注意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缺氧,直接損害大腦。逆轉大腦老化的8個方法1.健康飲食:多吃健腦食物,如鮭魚或鯖魚等油性魚類、蛋、優格、新鮮果汁、深綠色葉菜、莓果、堅果、全穀物等。麥得飲食、地中海飲食,都是專家極推薦對大腦有益的飲食法。2.維持運動:如每天每爬一段樓梯、經常快走…。3.讓生活有目標:生活有目標,可激發你的大腦努力去達成。如果已經退休,擴大你的社交圈,經常與他人互動,有助於提升記憶表現,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4.適時傾訴壓力:遇到壓力記得多向家人朋友傾訴,適時釋放壓力,有助減緩大腦衰老。5.保持樂觀:如上述,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大腦有非常不健康的影響,遇到不合理的事,試著改變自己心態,樂觀看待。6.起床後「冥想」:起床後嘗試冥想至少十分鐘,讓大腦平靜、高效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德國基納大學醫院也曾做過研究,冥想對大腦有益,可放慢大腦老化的速度。7.經常鍛鍊大腦:經常使用大腦並讓它保持忙碌,就能讓大腦維持在健康狀態。如玩數獨、讀書、或上述多學一種不同語言,都是好方法。8.改變刷牙方式:同時使用慣用手與非慣用手,也就是左右手交替刷牙,不僅可以刷到不同的角度、讓牙齒的污垢能更徹底地被清除,同時也可以為大腦帶來適量的負荷,達到訓練大腦的效果。【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如何讓大腦老得慢?科學實證減緩大腦老化5方法,改變刷牙方式很關鍵!.生活有目標很重要!神經科醫師分享「護腦」5件事.研究:長期冥想 大腦年輕7歲半
-
2023-02-17 醫療.消化系統
即便體重沒下降 研究曝每周運動150分鐘就可有效改善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全球肝病主要原因現代人飲食充足,脂肪肝問題並不少見,賓州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人員一項新研究指出,運動訓練可以顯著減少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的肝臟脂肪,而這是全球肝病的主要原因。根據刊登在《美國腸胃病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進行150分鐘中度至高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減少肝臟脂肪。該研究團隊薈萃分析之前14項研究證實,運動可以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脂肪顯著減少。事實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影響全球近30%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導致肝硬化和癌症。運動訓練已顯示出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多種益處,包括改善肝臟脂肪、身體健康等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雖然之前的研究表明身體活動是有益的,但它沒有確定具體需要多少運動量才能在臨床上取得顯著意義,也就是能否實現肝臟脂肪相對減少30%,這被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否獲得改善的閾值。研究證實運動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該研究共同作者Jonathan Stine表示,其研究結果可以讓醫師有信心將運動作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方法。Stine回顧了14項研究,共有551名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受試者,參加了涉及運動干預的隨機對照試驗。他的團隊評估了所有研究的數據,包括年齡、性別、體重指數、體重變化、對運動方案的依從性和MRI測量的肝脂肪。該研究發現,39%的患者處方大於或等於750個代謝當量MET(用於估算大多數運動的能量消耗單位)的任務取得了顯著的治療反應,例如每周150分鐘的快走或騎自行車,而處方較少劑量運動的患者只有26%。這與美國腸胃病學協會和歐洲肝臟研究協會推薦的身體活動量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前述肝臟脂肪的減少和參與者的體重是否下降無關。根據Stine的說法,當規定這種運動量時,MRI測量的肝臟脂肪減少速度與評估阻止脂肪產生的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藥物試驗報告中的速度相似。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特別是對照隨機試驗來驗證他們的發現,並比較不同運動劑量的影響。【延伸閱讀:脂肪肝的危害有多大?越早患病越有機會「壞肝」】什麼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的形成主要與肥胖有關,更是三高的危害之一。衛福部肝癌及肝炎防治會委員、高雄長庚副院長盧勝男曾指出,脂肪肝是指脂肪沉積在肝臟內,宛如製作鵝肝醬時,用管子直通鵝喉嚨,將食物塞進鵝的肝臟,讓油脂、澱粉持續堆積在肝臟中形成脂肪,養出的鵝肝比一般鵝肝大三至五倍。相對來說,人體內若過度沉積脂肪,也會囤積在肝臟中,形成「肝包油」的脂肪肝。》看更多脂肪肝非酒精性會有症狀嗎?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系主任邱逸群曾指出,大部分的脂肪肝沒有症狀,多數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即使肝功能異常者,也可能沒有症狀,都是因健康檢查、腹痛或其他原因透過超音波才發現。其中十分之一可能引起脂肪肝炎,少數會因肝指數上升導致疲倦、惡心、食欲不振,更嚴重者會肝功能異常而出現黃疸,或右上腹脹痛等症狀。非酒精性脂肪肝會導致肝癌嗎?脂肪肝演變成肝癌的時間,與肝臟發炎狀況有關,發炎越嚴重、時間就越短。舉例來說,正常肝指數約在40左右,50~60屬輕微發炎,要演變成肝硬化、肝癌可能需要30~40年以上;但如果肝指數已達100多,可能只要10年、20年就會變成肝硬化、肝癌。因此一旦發現脂肪肝炎,也不能置之不理,不要讓發炎惡化,至少讓肝指數下降,才不會一步步演變為難以恢復的肝硬化、肝癌。【延伸閱讀:脂肪肝會有症狀嗎?重度脂肪肝會導致肝癌嗎?】該如何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為了降低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可參考以下作法:.選擇健康的飲食.保持健康的體重.適當規律地運動【資料來源】.Exercise Training Reduces Liver Fat, Even Without Weight Loss.The exercise that could help reduce liver fat, according to scientists.150 minutes of aerobic exercise per week reduces liver fat, study finds.150 minutes of aerobic exercise per week reduces liver fat, study finds.College of Medicine research confirms exercise as treatment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ayo Clinic: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
2023-02-16 癌症.乳癌
生活日常做到「5件事」 可同時降低罹患乳癌、心臟病風險!
乳癌為國內婦女發生率第1的癌症,國際醫學實證,透過提早發且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想要預防乳癌,不僅可以從生活方式來降低發生率,同時也證實可以避免罹患心臟病的機會。5件事來降低患乳癌及心臟病風險年齡和家族病史等因素無法改變,但可透過五件事來降低患乳癌及心臟病風險:1.飲食建議預防心臟病、乳癌,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理想飲食指南,包括攝取多種水果和蔬菜;選擇全穀物而不是精製穀物產品;避免加工肉類;並限制添加精製糖。《臨床腫瘤學雜誌》2020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減少脂肪攝入量並增加蔬菜、水果和穀物的攝取,可能會降低停經後後婦女死於乳癌的風險;《營養》雜誌2020年的一項分析發現,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堅果、橄欖油、全麥和魚類的地中海飲食,具有降低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維持理想體重2018年美國心臟協會發出聲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以及停經後乳癌的危險因素。3.起床後開始活動建議成人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包括快走。研究顯示,每週運動量低於建議量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乳癌的風險;另外,久坐也會有相同風險,不妨每小時起來動一動,一兩分鐘也對身體有益。4.飲酒要節制、荷爾蒙療法美國心臟協會和癌症協會表示,飲酒要控制飲酒量,女性每天不超過一杯。據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的數據,對於女性來說,過量飲酒表示在兩小時內喝四杯或更多。過量飲酒會增加患肝病、乳癌和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中風)風險。女性在停經後若有進行荷爾蒙替代療法,可能會增加乳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本身有乳癌或任何心血管疾病病史,就不適合荷爾蒙替代療法。5.定期檢查透過定期檢查,了解身體是否患有慢性病,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經過治療及控制,可以預防疾病降低心臟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國健署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定期接受檢查,降低乳癌威脅。9種女性易患疾病.....https://bit.ly/3k8WIxk
-
2023-02-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純素營養不均?大豆會增加患乳腺癌風險?美國營養學會解惑植物性飲食5大迷思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採取素食飲食有益身體健康,且大眾也逐漸可接受此飲食概念。實務上也有人開始減少肉類攝取,但不免會出現素食、純素飲食是否健康的疑慮,營養學會表示適當的素食,包含純素,對身體來說有益健康且營養充足,並能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美國營養學會列出5個有關植物性飲食的迷思:迷思一:採用素食、純素飲食,很難獲得足夠的蛋白質肉類已成為蛋白質的代名詞,儘管如此,透過多樣化的飲食,即使不吃肉,也可以輕鬆獲得足夠蛋白質。與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相比,植物性蛋白質通常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和更少的飽和脂肪,這兩個要件是維持心臟健康飲食關鍵。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豆類(黃豆、扁豆、豌豆和花生)、豆製品、全穀類、堅果和種子。對於奶蛋素食者來說,低脂或脫脂奶製品和雞蛋也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迷思二:維持強壯骨骼,飲食中必須包含乳製品乳製品並非唯一幫助建立和保護強壯骨骼的食物。骨骼健康需要多種營養素,包括鈣、維生素 D 和蛋白質。羽衣甘藍、綠花椰菜、青江菜、含鈣豆腐和強化豆漿等,多種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鈣。菠菜的鈣含量較高,但草酸鹽含量也很高,會降低鈣的吸收,可攝取其他綠色蔬菜,促進鈣的吸收。植物性奶、即食穀物和 100% 果汁等強化食品和飲料,也都可以獲取鈣和維生素 D。除了飲食攝取外,瑜伽、跑步、快走和重量訓練,也對增加骨骼強度有幫助。迷思三:吃大豆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對於純素食者和素食者來說,飲食中加入強化豆製品是滿足蛋白質和鈣需求的簡單方法。目前仍無證據顯示大豆會致癌,無論飲食偏好如何,多樣性都是關鍵。將動物性蛋白質換成大豆是增加膳食多樣性的好方法。可選擇較少加工的來源,如豆豉、毛豆和豆腐。迷思四:素食不適合懷孕、童年或運動員素食或純素飲食可以滿足生命各個階段的營養需求,包括懷孕和哺乳期、童年和參加競技運動者。懷孕期間,需要更多的鐵,但植物來源的鐵吸收較差,孕婦應該多吃富含鐵的食物,還有維生素 C 的來源食物,幫助吸收,也可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嬰幼兒和青少年,素食可以維持正常的成長。與成人一樣,由於身體消化植物蛋白的方式,純素兒童的蛋白質需求可能較高。然而,飲食提供足夠的熱量和食物的多樣性的話,通常可以得到充足營養。多數運動員都需要增加能量、蛋白質和營養素以獲得最佳表現,仍可從植物性來源獲得所需營養,只需要在飲食菜單上做好妥善規劃。迷思五:僅因吃某樣食物是素食就表示對健康有益採取素食並不自動等同於身體健康。餅乾、薯片和甜麥片可能是素食食品,但也可能含有大量的糖分或鈉。現在要吃素很方便,包括素食漢堡等加工食品,但飲食中加工較少的食物應該佔素食的大部分才是。最好的飲食選擇,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全麥和瘦肉蛋白食物。
-
2023-02-08 醫療.骨科.復健
如何面對「後小兒麻痺症候群」?保護與訓練取得平衡
黃先生來看診,主訴是最近經常跌倒;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雙側下肢萎縮;曾用過長腿支架,因為笨重就拋棄不用;多年以來,偶爾使用拐杖日子,也就這樣照過;評估之後很明顯是「後小兒麻痺症候群」,建議他使用長腿支架以及輪椅代步。他苦笑著說,其實這些建議他早就聽過,是想來問一下有沒有方法可以延長不要使用輪椅的時間;「你知道坐在輪椅上的高度,跟人講話交談,總是矮人一截的那種心裡感覺嗎?」後來建議之下,利用全身水療訓練,增強他的體適能,他則接受使用低重量的長腿支架,把輪椅的考量放到以後再討論。小兒麻痺是一種病毒感染,學名是「急性脊髓灰白質症」(poliomyelitis) 會產生肌肉無力或麻痺現象,原本在西元2000年之後,WHO便陸陸續續宣布世界各區或各國脊髓灰白質炎根除;然而在2022年又發現有零星個案的出現,看起來尚未落幕。部份患者感染後會出現永久性的運動功能受損,影響其行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之功能,統稱為小兒麻痺後遺症。上述患者在成年後大約經過20到30年以後,會出現一些新的症狀;常見的有容易疲勞以及漸進性肌肉衰弱;醫學界也注意到這個現象,並將之定義為「後小兒麻痺症候群」(Post-polio syndrome);除了經常疲勞以及運動障礙是顯著特徵,其他像是睡眠中斷、耐力下降、神經心理缺陷、感覺症狀和慢性疼痛,都是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的重要因素。保護與訓練的平衡保護 – 輔助器具以及支架肌力喪失情形總會面臨醫療科技無法逆轉的時候,這時候應該要接受代償功能的使用; 包含輔助器具以及支架,來維持和增進生活的品質 。在這方面的重點,想法上是希望維持並延長患者可以直立跟行走的能力;所以考量點像是用小範圍的支架取代外顯的支架;使用輕量或者是小型一點的輔具,來取代大型的輔具。舉例而言,筆者曾經使用矯正鞋、短腿支架或者膝護具等,取代長腿支架給患者使用,並且滿足了病患的需求。這樣的好處是穿戴方便、並且在衣物覆蓋之下,外觀不太容易看出來;不過這樣的方法,並不是每一位病患都適用;還是必須經過個別評估才可以。支架的使用舉例如下: (以上圖片經過原著作者同意使用)訓練一般運動醫學中如果肌肉萎縮、肌力不足,就會強調肌力訓練;但是對於後小麻痺症患者而言,肌肉力量不再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因此病友們應當對肌肉力量進行有效率的撙節運用。因為肌肉過度使用會增加後小兒麻痺症的嚴重度,所以一開始會建議病友們把體力留在有需要的動作上;另外善用輔助工具,例如拐杖和輪椅作為省力措施;像是長距離步行等費力行動,可以考慮使用輪椅代步 。這些指導原則的用意,是希望在往後的歲月中,能夠保有進行必要活動的肌肉能力,避免過度惡化。但是,日常生活的每樣動作,都有賴於肌肉的使用;如果都不運動,會造成體適能的衰退,反而是生活功能更下降。因此,對於小兒麻痺病友而言,還是要安排適當的運動,如此可以增加耐力、增加信心、增加日常的活動範圍。以下介紹病友如何自我運動:後小兒麻痺症患者的運動介紹運動處方是標準的後小兒麻痺症治療之一,其他還有休息、飲食、節能、適應環境。其中如何進行適當的運動、維持體適能、同時又不損及衰弱的肌肉群,是病友們最在意、也是最難拿捏的事情。常見病友因為求好心切,過度認真、用力運動,造成運動傷害或過度使用而得到反效果;因此建議以適當節奏,持平常心來運動。舉例而言,臥式踏步機可以從每分鐘40步起,經過幾天或幾週的調整,慢慢增加到每分鐘110步,而不是一開始就急著做到一般人每分鐘超過150步的等級;而且每次運動,也會有暖身跟和緩時段,配合漸進增加的速度,再達到設定的運動強度,而後逐步達到中強度(有點喘但仍然可以完整講完一整句話)有氧運動,持續30分鐘。另外無論哪種運動訓練,建議是每隔一天訓練一次。後小兒麻痺症患者的肌肉和神經需要休息。運動要適度,不要劇烈。盡量不要在訓練結束時過度出汗,呼吸急促或是過度肌肉疼痛。主要是精疲力竭的訓練方法,並不適用於後小兒麻痺症的患者;然而目前市面上很多運動訓練,是以精疲力竭(overloading)為目標,所以在此提醒病友們要多注意。一開始還是建議最好有對後小兒麻痺症熟悉的專家指導及監督。後小兒麻痺症候群的運動處方也符合國民健康局推廣的運動處方333法則"運動時間30分鐘、一週運動3次、心跳維持大約在130下"。但和一般運動處方不同的就是運動種類的選擇了!由於小兒麻痺病友並不適用於下肢承受重量種類之有氧運動,像是慢跑、快走、外出騎自行車等等類型運動;所以在運動種類的選擇,會偏向不以下肢對抗地心引力運動之模式。以下列出常見可以使用之有氧運動方式:1.臥式踏步機。2.手搖飛輪機(手搖自行車)。3.游泳或水中有氧運動。4.適當支撐保護下走路訓練。上述的運動項目偏向於耐力及心肺功能訓練;至於柔軟度方面可以居家做伸展操、伸展運動或者類似瑜珈但是必須適當修正,注意自己肢體關節變形程度,不要勉強。至於肌力訓練方面,因為一般小兒麻痺病友普遍上肢也呈現過度使用症候群,所以負重之重訓比較少直接安排跟建議 。總之,後小兒麻痺症病友,必須想辦法從休息與持續運動中間取得平衡,避免肌肉過度疲勞又必須持續運動維持體適能,如果病友們在運動期間遇到困難和阻礙,專業的復健科醫師可以提供協助。請安心配合診治,維持自主而有尊嚴的生活!(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如何面對「後小兒麻痺症候群」?保護與訓練要取得平衡)
-
2023-02-05 醫療.心臟血管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西醫及營養師不同保養方式一次看
去年此時,我們邀請18位醫療人員,推薦一個他們認為簡單易行,卻能達到十足健康效益的習慣,其中包括:每口食物至少嚼12下、每天按壓眼周六穴位、每天進行頭皮按摩……你做到了幾項呢?今年,我們針對心血管、呼吸道、泌尿道和牙齒健康,再次邀請專業醫療人員分享CP值非常高的好習慣。日常護心 3種中藥當茶飲 可保養心血管陳潮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國人心血管疾病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心肌梗塞。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說,心肌梗塞發生原因為體內血脂過高,血管內壁容易形成斑塊,進而阻塞心血管,預防心肌梗塞必須從降低體內膽固醇做起,中醫觀點就是要減少攝取「膏粱厚味」食物,其中「膏粱」是指油脂高,「厚味」則是指味道重,如麻辣鍋、大魚大肉等。陳潮宗說,飲食應多吃蔬菜、少吃肉,避免動物油脂,素食者也不應吃得太油。此外還需適時紓壓,同時控制糖尿病、高血壓。他也提醒民眾應定期做運動心電圖檢查,隨時掌握心臟健康。陳潮宗建議,以中藥保養心血管,可至中藥行購買何首烏3錢入菜,也可將丹參2錢,或川七1錢,或紅花0.5錢,磨成粉加入水中,直接當作茶飲,以降低血糖、膽固醇。為避免天冷血管收縮,血壓快速飆高,早上起床後,一定要穿件衣服保暖,出門時最好穿上毛衣、背心,並戴帽子、圍圍巾。運動應避免太過激烈的球類運動,而以快走等取代,一旦出現胸悶、冒冷汗、呼吸困難、樓梯爬不上去等情形,務必盡速就醫,若已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病史等高危險族群,必須提高警覺。護心原則量血壓掌握722 三高數值務必達標王宗道/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王宗道說,若要遠離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控制三高,包括血壓、血脂及血糖。許多民眾可能透過藥物、飲食、運動等控制三高,卻常忽略三高的標準值,特別是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知道檢驗數字為何,才能了解控制三高的目標,評估目前控制成效如何,或距離標準值還差多遠,並在醫師建議下改進。一般來說,若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舒張壓130毫米汞柱以下、收縮壓80毫米汞柱以下;血脂則要注意壞膽固醇控制在70mg/dl以下;血糖的糖化血色素為6.5%以下。可是許多患者沒有重視檢測數字的目標,「這樣是不對的」,因控制三高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或避免再發最有效果,控制得當不只可以阻止血管阻塞,甚至可讓阻塞血管斑塊慢慢減少,恢復健康。最近天冷,門診發現高達70%回診患者的血壓都有偏高情形,有時還需要增加藥量控制血壓,他建議高血壓病人務必按時服藥,同時做好「722」量血壓原則,「7」是連續七天量測、「2」為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是每次測量應量兩遍,兩者間隔一分鐘,再取平均值,隨時監控血壓。王宗道說,控制三高時,一定要血壓、血糖、血脂監測數字達標,當數字達標後,血管內斑塊才會開始減少或停止增加。除控制三高外,也一定要控制體重、戒菸,遠離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護心飲食每天3到5份鮮蔬 至少一餐全穀飯高郁雯/新光醫院營養師從營養觀點來說,預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避免血脂過高。新光醫院營養師高郁雯說,避免血脂過高,飲食應多攝取新鮮蔬菜,每天應吃3到5小盤的新鮮蔬菜,其生重是100公克,燙熟後一份約飯碗小半碗左右。此外,膳食纖維也十分重要,建議三餐中有一餐的澱粉來源,用糙米飯、五穀米等全穀雜糧類取代白飯,有助降低及穩定血脂。高郁雯表示,烹調用油建議使用植物油,每種植物油的脂肪酸都不相同,建議可以更換使用,攝取不同營養素。肉類方面,因牛肉、豬肉等紅肉的飽和脂肪酸,相較雞肉、魚肉等白肉來得高,建議以白肉為主,即便要吃紅肉,也應選擇油花比較少的瘦肉為主,不可吃肥肉,藉由持之以恆的飲食習慣降低血脂。血糖、血壓高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高郁雯說,控制血糖應少吃蛋糕等精製糖類。糖類攝取量為每天總熱量約10%,如成年男性一天所需熱量為2000大卡,精製糖類熱量為200大卡,採用4大卡熱量為一克糖換算,一天糖類攝取上限為50公克;成年女性一天熱量約1500大卡,精製糖類攝取上限為37.5公克,若三餐中有糖醋醬或韓式鹹甜醬等佐醬,蛋糕等精緻糖類需降低比例。而控制血壓應避免吃蜜餞、罐頭等醃漬類食品,外食湯類也應少喝。
-
2023-02-01 醫療.骨科.復健
蘇貞昌腰椎椎間盤突出進行手術! 醫曝有此症狀就需動刀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今年大年初一,到行政院發放紅包給留守同仁與一百多個駐衞警,又到防疫指揮中心一個樓層、一個樓層慰勉值班同仁,走得太快傷及引起腰部,昨晚前往台北榮總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女兒、立委蘇巧慧今受訪表示,蘇貞昌手術後復原良好,下午就可以出院。她也說,這10天,蘇貞昌非常痛,不僅止痛藥,連止痛針都用上。蘇貞昌腰椎椎間盤突出 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骨科主任陳文鈐表示,腰椎椎間盤突出為國人非常常見的疾病,好發原因為年齡大椎間盤退化,或是運動傷害、遺傳體質、工作習慣等多重因素所致,症狀為椎間盤突出後壓迫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造成單側下肢疼痛,嚴重時更可能出現腳無力、跛行、無法行走,此時就需手術治療。常見腰椎椎間盤突出位置是腰椎第四節與第五節椎間盤,以及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椎間盤。如副總統賴清德去年6月即因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至北榮進行手術。脊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術後第二天就可出院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說,腰椎椎間盤突出治療為採用脊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傷口約為一公分,出血小、恢復快,術後第二天就可出院,且因是微創手術幾乎適合所有患者,但手術後同一部位仍有復發機會,需多注意保養。陳文鈐說,他今天上午才剛進行完一名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患者手術。在新冠疫情嚴峻時,為避免患者開刀住院,此手術更可以在門診進行,術後就可返家休養,也不一定需要住院,此手術需自付醫材費用,每次約為10萬元左右。平時應養成好習慣 才能遠離椎間盤突出陳文鈐指出,腰椎椎間盤突出的腰痛患者,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症狀輕微者未影響生活時,可以經腰部牽引等復健緩解不適,而要遠離椎間盤突出,提醒平時應避免久坐、搬重物及運動傷害,並養成快走、慢跑的運動習慣,保持腰部肌力、核心肌群,而上班族應每坐一小時,應起身喝水、上廁所,紓緩腰部肌肉,降低腰椎椎間盤突出機會。至於,腰椎椎間盤突出是否可以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增生治療?陳文鈐說,這治療目前證據力不強,且注射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發炎反應,尚未成為統一的治療方式,這部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證實。
-
2023-01-31 醫療.腦部.神經
研究稱中年人患2病致中風機率比老年人高!CDC教如何預防
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長期以來一直是已知的中風危險因子,但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這兩種慢性病對中年人中風的風險可能比對老年人影響更大。年輕高血壓患者中風機率增80%根據外媒Everyday Health報導,一項刊載在《神經病學》期刊的研究對近三萬名成年人的隨訪數據分析顯示,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傳統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可能會隨著人們年齡增長而降低,例如高血壓帶來的相對風險與從未有高血壓的同齡人相比,年輕患者的中風風險增加80%,老年患者的中風風險則增加50%。該研究主要作者、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公共衛生學院教授George Howard表示,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兩個重要危險因子,可以藉由藥物控制降低一個人的中風風險。而研究結果表明,他們與中風風險的關聯在老年人中可能會大幅減少,但其他包括吸煙、心房顫動和左心室肥大等風險因素,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Howard指出這些風險因素的差異,意味著一個人是否處於中風高風險可能會因年齡而異。不過該研究有個局限性,在於研究人員僅在參與者剛開始加入研究時有過一次中風危險因素評估,而參與者的健康狀況很有可能在隨訪期間發生變化,從而顯著影響他們中風的機率。控制血糖和血壓對健康仍至關重要Howard補充,該研究結果並不表明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治療對老年人變得不重要,這樣的治療對一個人的健康仍舊重要,但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醫師將重點放在管理諸如吸菸、心房顫動和左心室肥大等風險因素上也可能是明智的。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心臟病專家和Foxhall基金會醫學主任Joshua Yamamoto表示,該研究發現提醒人們廣泛關注在每個年齡段他們可以採取的中風預防手段,而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控制了血糖或血壓就認為已經足夠了。不過未參與該研究的Yamamoto也指出,這意味著能將治療第二型糖尿病或高血壓的藥物視為預防中風的一種工具。如何在生活中落實預防中風?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除了管理高血壓或第二型糖尿病等任何慢性病外,人們還可以採用多種生活方式有效降低中風風險。這些措施包括:.選擇健康的食物:多吃纖維含量高、鈉、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的食物。.保持健康的體重:肥胖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充足且規律的運動:大多數成年人每週需要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不要吸菸:戒菸可以降低中風風險。.限制飲酒:喝太多會升高血壓。【資料來源】.Increased Stroke Risk From Diabetes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Might Peak in Middle Age.Impact of Traditional Stroke Risk Factors on Stroke Risk Lessens Over Time, Study Finds.DOES THE RISK OF STROKE FROM COMMON RISK FACTORS CHANGE AS PEOPLE AGE?.Prevent Stroke: What You Can Do
-
2023-01-28 醫療.婦產科
女性進入更年期代表身體老化?從飲食、生活方式有助改善更年期症狀
女性進入更年期,體內雌激素下降,月經會有不規律情形,身體也會出現其他變化,包括血壓上升、體內膽固醇濃度改變及骨骼中鈣流失。更年期的其他症狀,包括體重增加、潮熱、盜汗、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頻繁的頭痛和關節痛,都是因為雌激素濃度降低緣故,症狀可持續幾個月或幾年,每個女性的症狀和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何謂女性更年期?更年期是月經停止,定義為發生在最後一次月經後12個月,通常發生在 45-55 歲之間。更年期帶來的症狀會影響生活品質,有些女性可能會選擇荷爾蒙替代療法(HRT) 幫助控制更年期症狀,但有些女性因為健康因素不能服用荷爾蒙替代療法;是否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記得和醫師討論後再使用。除了荷爾蒙替代療法外,藉由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也能幫助緩解症狀。改善6種生活方式 助減少更年期症狀藉由改變飲食、生活方式,有助於減少更年期症狀、維持骨密度並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1.更年期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攝取對心臟有益的飲食,有助降低膽固醇、血壓,包括:每天至少攝取五份不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攝取富含纖維的燕麥、糙米、豆類;每周至少吃兩份魚,像是鮭魚、鯖魚、沙丁魚;避免加工食品;減少精製糖的攝取;避免吃炸物。2.35歲開始,骨骼中的鈣會慢慢流失。停經後體內雌激素不足會增加骨質流失,提高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每天攝取兩到三份富含鈣的食物,起司、優格、乳製品都是不錯來源。3.咖啡因和酒精都會使潮熱情形更嚴重,盡量減少咖啡因攝取。適量攝取酒精,每天不超過兩到三個單位,如果症狀惡化,那就要完全避免。4.更年期肌肉量會減少,且導致體重會有些微變化。體能訓練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定期進行適度運動,尤其是負重運動,每週兩天或更長時間進行一些肌肉強化運動。5.維持理想體重,每天30分鐘的快走,可在一年內減輕大約7公斤的體重,同時還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6.如果有補充保健品的需求,要諮詢專業醫事人員,尤其是服用常規藥物的情況下,保健食品補充更要小心謹慎,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婦女隱形殺手.....https://bit.ly/3UBSPgW
-
2023-01-24 醫療.新陳代謝
沒有變瘦、傷口也易癒合就不會罹患糖尿病?醫破解常見4迷思
根據衛福部歷年調查,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目前全國約有超過兩百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以兩萬五千名的速度增加中,對國人健康是一大威脅,且糖尿病需要長期治療、控制,若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併發症也不容小覷,包含:心血管疾病、腎病變、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足部病變等,對病患生活影響巨大。 為了照顧身體,許多糖友積極尋找各種醫療知識,但面對龐大的健康資訊,糖友總會產生不少迷思,希望醫師能幫忙解惑,綜合多年病患常問的問題在此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幫忙糖尿病患,建立正確觀念後方能得到更好的療效。迷思問題一:「罹患糖尿病應該會變瘦,但我並沒有呀!所以我沒有得糖尿病,我傷口有時都很容易癒合,所以我沒有糖尿病。」正確觀念錯!糖尿病早期多半沒有症狀,病患若沒有經過血糖檢驗是無法確診的。等到出現典型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口乾舌燥、多尿、手腳發麻、視力模糊、容易飢餓或是傷口不易癒合,則都是發病較久的情況。所以如果您的一等親家屬有糖尿病史,或年齡超過40歲,或是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或有妊娠糖尿病等,都應定期篩檢。設籍在台灣的成年人,40歲以上即享有免費成人健檢,每三年一次,是政府一項德政,方便又有效。迷思問題二:「打胰島素的都是糖尿病患或腎臟病患,所以打胰島素會傷害腎臟,我不能打胰島素。」正確觀念目前台灣糖尿病患打胰島素比率偏低,因不少病患誤以為打胰島素會傷害身體,其實胰島素是所有降血糖藥物中最安全之一。胰島素屬蛋白質,不能口服吃入,因為會被胃酸分解,但近年來由口黏膜吸收的新型胰島素問市,所以患者千萬別氣餒,以為終身要打針,科學何其進步,也許不到10年,我們可以看到市場有口服胰島素的生產。當病患罹患糖尿病超過6年,其體內之胰島素分泌能力只有正常人的50%,病史超過10年,其分泌能力只有正常人的10%,所以補充胰島素對病患來說是必須的,但是多數病人總希望醫師再加口服藥來控制,其實效果不佳,且增加藥物彼此之間的反應及肝腎負擔。迷思問題三:「糖尿病是胰島素過多還是過少?」正確觀念糖尿病基本上分為四種。一種是第一型糖尿病,在台灣人數很少,屬於胰島素缺乏,不打胰島素會導致酮酸中毒,甚至死亡。第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有抗性,胰島素分泌亦有障礙,在台灣九成五以上病患屬於此型。該型病患因為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代償,所以體內分泌出來之胰島素剛開始幾年是過多的,等到多年後因代償分泌負擔而造成衰竭,就會開始缺乏胰島素,所以不是只有第一型病人才需要打胰島素。第三種是因為割除胰臟細胞,或發生胰臟炎破壞胰島細胞等原因而造成的糖尿病。第四種是妊娠糖尿病。迷思問題四:「糖尿病的藥物吃多了會傷肝、傷腎,所以能不吃就盡量不要吃。」正確觀念錯!糖尿病人又可視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所以是心臟、腎臟、中風的高危險群病患,除了控制飲食外,藥物之配合與身心的調適也很重要。首先體重過重者要積極減重,運動可以使我們心情愉悅,只要每天快走30~40分鐘,即是有效之有氧運動,其他很多運動,例如:太極拳、法輪功、練氣功、游泳、走路等,也都有助糖尿病控制。即便病人不想吃太多藥,但必須著手改變生活型態才能轉變人生,而不是一昧排斥用藥。病情有輕有重,可以採取飲食及運動控制血糖,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很多病患會自行減藥或拒絕吃藥,甚至不治療造成很多併發症,危害遠大於藥物本身。患者一定要瞭解血糖過高之糖毒性,是高於所吃的降血糖、降血脂藥副作用,所以要控制飲食及體重、多運動,以幫助維持血糖,促使藥物劑量減輕,而不是一昧排斥用藥,造成不可逆之併發症。以下五項控制血糖的要訣,提供病人參考,相信遵循著下列要訣,糖友們都能享受健康生活。一、健康飲食、三少一高:請教醫師及營養師,依個人病情制定適合的飲食計畫,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並注意三少一高,即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之原則。二、規律運動:減少長時間坐著不動的生活型態,每週至少要有150分鐘的身體活動,並注意潛藏的危險,例如:跌倒、脫水等,以及運動前血糖自我監測,避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三、控制體重:在營養師及衛教師指導下,進行體重控制,或參加病友團體,揪團減重,以遠離肥胖及糖尿病帶來的威脅。四、規律服藥:依照醫師指示按時規律服藥,不可任意增減藥量或自行停止服藥,若治療期間有更換醫師,務必告知新的醫師服藥情形,降低不必要的藥物交錯及干擾血糖的控制。五、監測血糖:血糖值會隨著飲食、生活型態而有所變化,應養成自我血糖監控,定期正確的量測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
-
2023-01-19 焦點.健康知識+
逆轉衰老,想要健康又長壽?不妨試試這五個生活方式
國內邁向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快於其他年齡。想要健康老化,就要靠五個關鍵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定期鍛鍊、理想體重、不吸菸、適度飲酒等。根據哈佛大學研究執行這五個生活方式的人比沒有遵循的人相比,壽命可多活14年。不僅有助於延長壽命,還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發現在50歲時養成這四到五種健康習慣的女性在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情況下多活了大約34 年,而沒有養成上述任何一種習慣的女性多活了 24 年。這些健康的習慣。在 50 歲時養成四五個健康習慣的男性在沒有慢性病的情況下存活了大約 31 年,而沒有養成任何健康習慣的男性則為 24 年。延長壽命和健康老化的五個因素延長壽命和健康老化的五個因素: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無菸、適量飲酒1.健康飲食:高血壓和癡呆症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得舒飲食(DASH)、麥得飲食(MIND)和地中海飲食等,可以降低罹患這些疾病和其他因年齡增長所發生的慢性疾病風險。2.定期鍛煉: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降低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慢性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某些癌症和認知能力下降。運動有助於降低焦慮、血壓,改善睡眠品質。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多動少坐,有活動總比沒有好。為了獲得健康益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150-300 分鐘的中度至劇烈運動,例如快走或跳舞,以及每週兩天的肌肉強化鍛煉。有跌倒風險的長輩,可以做平衡訓練,例如太極拳或瑜珈。 3.理想體重:體重之外,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現在的健康狀況、家族史、體重史和遺傳體型。與其只關注體重,監測對身體有害內臟“腹部脂肪”和20 歲以後的體重變化可能會更有用。4.不吸煙:吸煙是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病和早逝的重要危險因素,因為會促進慢性炎症和氧化壓力。吸煙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戒菸可大大降低了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的風險。5.適度飲酒:研究發現,適度飲酒女性每天 1 杯,男性每天 2 杯與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發作和因心血管疾病早逝有較低風險有相關。少量或適量的酒精會提高“好”膽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 (HDL),並防止動脈的小血塊阻塞。但是,大量飲酒、成癮和肝病及多種癌症的風險有關,所以要考慮飲用的量!暢飲手搖杯前,必知二三事.....https://bit.ly/3WEnT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