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退化性疾病成為未來得面對的難題,其中,巴金森症常和失能畫上等號。雖此病症可用藥物改善,不過隨年紀增長病情可能加重,隨之要調整藥物劑量。若想減緩退化,成大醫院今記者會請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分享。簡崇曜表示已有許多國內外文獻指出「運動」對症狀有減緩的好處,若與服用藥物雙管齊下,更能有效減緩退化。
簡崇曜以自身接觸一名吳姓男病患為例,他因巴金森症單側肢體僵硬、藥物治療不佳轉診至成大醫院,並接受院方與成大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合作的研究案,持續6個月規律的有氧運動,半年後竟發現他腦力檢查分數恢復正常範圍。
簡崇曜表示,巴金森症雖可以用藥物改善,不過隨著年紀增長、症狀加重會需要調整藥物劑量,因此若想要減緩退化速度,建議病人生活習慣要自我調整,最重要的就是「運動」。
簡指出,許多國內外文獻已報告運動對巴金森症的好處,而在他觀察來看有運動習慣的病人,病況往往較為穩定。相較於只藥物治療病人,可能半年或一年就要調整劑量,有規律運動和服藥的病患,可能一年後還是不用調整,更可能減少劑量。
不過這也讓許多患者好奇哪一種運動最有效?簡崇曜說,「沒有任何一項運動絕對最好」,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運動強度和時間,至少要達到心跳速率上升、稍微小喘會流汗的程度,每次時間也可以維持30分鐘以上,也可以分次在單日內累積達成。
簡崇曜說,若單一運動太單調,可練習不同項目交替執行,快走、慢跑、腳踏車、太極拳等,可在1周內不同天進行,打造自己喜歡的運動行程,這也是美國巴金森基金會給予病人的建議。如果對於運動項目無所適從,或擔心運動對關節或心肺的負荷,可以向門診醫師詢問,會視需求轉介復健與運動專家評估給予建議。
📖免費閱讀巴金森病照護問答集>>>《巴金森病88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