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基因突變
共找到
331
筆 文章
-
-
2021-10-25 癌症.乳癌
年輕未婚罹三陰性乳癌 醫師:先凍卵再治療
對於年輕未婚的女性罹患惡性的三陰性乳癌,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豐仁今天表示,為了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也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澄清醫院今天發布衛生教育訊息指出,1名28歲未婚女性自行摸到左側乳房有一硬塊,因擔心跟媽媽一樣同為乳癌,所以遲遲不敢就醫,最後鼓起勇氣到乳房外科門診,經乳房超音波顯示腫瘤已達3.4公分,再經切片化驗,確診為三陰性乳癌。陳豐仁說明,三陰性乳癌是屬最惡性乳癌,對於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都無效。經基因檢測後發現患者的乳癌屬先天基因突變,也就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鑑於三陰性乳癌的險惡,需有一完整的治療計畫,首先給予化療讓腫瘤萎縮。陳豐仁表示,因為考慮化療可能會使卵巢受損,為了患者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並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做日後自然受孕的可能。也讓個案管理師、社工師介入,提供假髮租借、營養諮詢、心理師諮商等;加入病友群組,由病友分享過去經驗,使患者在充分的心理準備下接受後續的治療計畫。經2個流程的化療後,陳豐仁說,患者的乳癌腫瘤已縮小為1.7公分,預計再做6個療程的化療,就有可能將乳癌腫瘤完全萎縮,留下的腫瘤殘跡再以手術清除,一定可以保留完整的乳房,這也是目前乳癌治療的最好選擇,不一定在發現乳癌後就慌張的立即予以手術切除,讓乳房產生很大的破壞。
-
2021-10-24 養生.聰明飲食
泡麵不利健康只是因為缺乏營養?營養師曝常見迷思
吃起來又香又療癒的泡麵,真的是萬惡食物嗎?今年5月新冠疫情嚴峻,民眾瘋狂搶購泡麵、乾拌麵,造成大缺貨,大家應記憶猶新。一般泡麵保存期限約半年,如果當初庫存太多,差不多已到(過)了保存期限。現在開始趕進度的人,要注意別吃到營養不良、影響健康。迷思1 泡麵可以保存半年,是因為添加防腐劑。營養師解讀:台灣泡麵靠乾燥保存,非使用防腐劑,但購買進口泡麵仍要留意成分。有些人認為泡麵能久放,是因為添加防腐劑,聯新國際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怡玫指出,台灣食藥署規定泡麵不能添加防腐劑。她解釋,食物存放要避免「腐敗」與「變味」,細菌或黴菌分解食物時產生有害物質讓人體中毒,添加防腐劑是避免「腐敗」。以泡麵來說,經油炸或乾燥,微生物欠缺水分就不能生存,所以只要泡麵密封不打開,且包裝沒有破損,就不需添加防腐劑。不過他也提醒,國外泡麵規定不同,購買進口泡麵時仍需留意成分標示。迷思2 泡麵紙碗上的蠟,吃進肚會黏在胃壁上。營養師解讀:蠟吃下肚會隨糞便排出,且一般泡麵紙碗多是塑膠淋膜製成,並非塗蠟。市售泡麵有分袋裝跟碗裝,碗裝的又分為保麗龍及紙類,到底哪種比較好?吳怡玫說,保麗龍的成分是苯乙烯聚合,結構不穩定,溫度大於攝氏75度就會分解,也容易被有機溶劑溶解出苯乙烯單體。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苯乙烯列為有致癌疑慮的物質,特別是對紅血球及肝臟方面健康的影響,苯乙烯亦存在於自然界,但含量少,像最早的苯乙烯單體就是從肉桂酸萃取出來。但苯乙烯的人體容許量大,民眾不必太擔心,但應盡少接觸。而紙碗內裡的蠟熔點大約是攝氏62至64度左右,塗蠟容器遇70度以上熱水就會溶解,所以多用於低溫或冷藏容器。不過網路傳「蠟吃下肚會黏在胃壁上」,是錯誤說法,蠟進入人體後無法消化,胃壁上有黏液和分泌胃酸,加上消化蠕動,蠟會一路帶進小腸,最後化作糞便排出。吳怡玫說,一般泡麵紙碗並非塗蠟,大多是用塑膠淋膜製成,但多數產品不會標示使用何種塑膠,建議仍盡量少用免洗容器高溫沖泡。迷思3 泡麵過期有油耗味,只是風味不佳,還是可以吃。營養師解讀:氧化出現油耗味,建議別食用,自由基影響健康。「變味」是食物氧化、出現油耗味,吳怡玫說,一般食品會添加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BHA、BHT避免氧化,不過氧化影響的不只是風味問題,食物經過氧化會產生對人體不利的自由基。吳怡玫提醒,一旦超過保存期限,腐敗菌與黴菌的孳生就有較多不確定性;至於氧化問題,雖然泡麵製作時已添加抗氧化劑,但是儲存中仍會緩慢氧化、產生過氧化物或裂解產生丙二醛,如出現油耗味就是食物已氧化,建議別再食用。迷思4 泡麵不利健康的原因,只是缺乏營養。營養師解讀:自由基與氧化會造成細胞傷害,影響心血管健康。「泡麵對於健康的影響,主要是自由基與氧化。」吳怡玫說,泡麵大多經130至140℃油炸製成,溫度愈高愈易氧化,吃進過多含自由基的食物,會增加致癌、細胞死亡或老化的風險,加上泡麵營養成分單一、鈉含量高,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及纖維質等也應注意。吳怡玫指出,自由基與氧化會造成細胞膜傷害,其中傷害最大的就是擁有最長細胞膜的神經,可能讓細胞死亡,神經細胞幾乎不會再生;自由基也會使DNA正常序列發生改變,引起基因突變,增加致癌機率;而身體裡代謝很快的玻尿酸、軟骨素,也容易因自由基攻擊斷裂;食物氧化裂解產生丙二醛,會跟蛋白質結合,讓蛋白質不易更新,造成老化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2021-10-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牛道明:解碼基因尋孤兒藥 屢創罕病醫療第一
八○年代的台灣,醫療和社福資源不完善,扶養罕見疾病孩子的家庭,經濟和心理壓力不可言喻,「孩子救活更麻煩,死了一了百了」,一語道破家屬無奈。人稱「牛伯伯」、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在罕病乏人聞問時,即為「孤兒藥」四處奔走,30年間致力解開層層的罕病基因密碼,讓罕病兒漫漫之路,有愛不再孤單。小女孩驟逝激發研究罕病30年前,醫藥不若現在發達,牛道明剛擔任住院醫師時,有一個小女孩全身布滿凸出的黃色瘤,前一天巡房時,還活潑地問好,豈料隔日,卻因冠狀動脈阻塞驟逝。他大受震撼,查找資料才知道,那個女孩先天一對膽固醇受體同時發生缺陷,發病機率百萬分之一。從此,他一頭栽進罕見疾病的領域。已知罕病高達6000多種,為了更深入了解罕病,牛道明赴美杜克大學進修遺傳學,返回北榮後意外開創台灣罕病醫療史上許多「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首創全國罕病聯合門診「苯酮尿症」是台灣常見的罕病,這類病人要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每日需飲用特殊奶粉,否則智力嚴重受損,病患必須終生飲食控制。牛道明於民國87年創立第一個罕病團體「苯酮尿症關懷之友協會」,讓病友家庭串連,互相交流與照顧。協會後更名為「先天及代謝疾病關懷之友協會」,照顧更多罕病病患。罕病病患常伴隨著各式各樣的毛病,家屬帶著病童在不同科別間往返看診,疲於奔命。牛道明自發性號召各科醫師發起聯合門診。87年北榮正式成立全國第一個屬於罕病的聯合門診,希望能給予病患與家屬完整的治療、諮詢與照護。為女嬰找可吸收的奶粉更悲催的還有「孤兒藥」,早期罕病所需藥品取得困難。牛道明曾收治罹患苯酮尿症合併腸道醣酶缺乏的兩個月大女嬰,女嬰礙於苯酮尿症無法吸收蛋白質,喝了低蛋白奶粉卻因腸道醣酶缺乏,瘋狂腹瀉,始終骨瘦如柴。「當時全世界只有她這樣,是罕見中的罕見。」牛道明說。但台灣廠商並未進口適合女嬰的奶粉,牛道明於是聯繫世界各家奶粉總公司,最後由荷蘭的公司伸出援手,寄來特殊油脂、特殊醣和蛋白質等原料,由他自行調配。政府也開始正視罕病兒的營養品及藥物需求,北榮於89年成立台灣第一個「罕見疾病個案特殊營養品統籌供應中心」、「罕見疾病藥物物流中心」,牛道明騰出辦公室,用來存放這些救命藥品。千禧年後,牛道明團隊在罕病的成就邁向全世界,尤其是藥物型苯酮尿症治療。病患必須服用副作用極大的藥物,藥量拿捏還要一次次腰椎穿刺檢測。所幸,團隊多年追蹤後發現,若能嚴密臨床觀察泌乳激素,即可有效取代傳統穿刺,更可隨時調整藥物使用劑量,且不損病童智力,平均97的智商,較西方研究報告的76,整整高出20。龐貝氏症治療成效冠全球牛道明團隊也在北榮建立全世界最有效率的龐貝氏症確診治療系統,病患預後治療成效世界第一。後來又發現國人在心臟型法布瑞氏症發生率全球最高,男性每1600人、女性每800人就有一人,帶有此特定基因突變點的國人,年過40後可能有肥厚性心肌病變等問題。北榮院方認為茲事體大,全力支持牛道明創立亞洲第一個「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罕病病友開始有了專屬治療病房,以及夜間無休、假日無休的治療服務。我罕病醫療躍進 功不可沒台灣罕病醫療快速躍進,牛道明團隊功不可沒,但牛道明只謙遜表示,在罕見疾病篳路藍縷的當下,除了全心鑽研,什麼也沒有多想。「每個人身上都帶有10個左右的突變基因,罕病與你我距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遠。」牛道明認為,突變像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他秉持初心,將帶領年輕醫師持續為台灣的精準醫療做出貢獻。牛道明小檔案年齡:60歲出生地:台北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罕見疾病治療中心主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所教授主要事蹟:109年「法布瑞氏症研究治療中心」獲SNQ品質標章金質獎「世界第一」108年衛生福利部罕見疾病防治貢獻獎108年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107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100年亞洲首創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二度榮獲「照護罕見疾病個案之績優醫事人員獎」第一名
-
2021-10-14 癌症.頭頸癌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中草藥治腦癌 登上《自然》期刊
花蓮慈濟醫院致力於中西醫合療研究,不但用當歸開發治療腦癌新藥,更研究出「奈米當歸」西藥鼻噴劑,增加治療效果,還有近期開發以中草藥治療治療新冠肺炎等研究,成果發布在科學期刊《NATURE》上,希望能增加病患痊癒的機會。《NATURE(自然)》 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學期刊之一,深具學術權威及名望。這次在期刊10月份「焦點」中,聚焦傳統中醫藥主題,花蓮慈濟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及廣東暨南大學獲邀,撰寫專文分享在各自學術領域的研究與發現。慈濟醫療團隊從2006年起,開發以生物材料攜帶當歸西藥治療腦癌的新藥,設計奈米外殼以利藥物停留在細胞內,這項新藥在動物的試驗結果,增加2.44倍的存活率,目前正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不僅關鍵技術取得多國專利,更通過美國FDA及台灣食藥署認證。慈濟醫院長林欣榮指出,西藥強調標靶治療,但癌細胞有數千個基因突變,也就是有數千個標靶,難以治療,研究團隊發現中藥具有多重標靶治療,達到身體內部「陰陽平衡」、「祛邪扶正」的特點。另外,在期刊內,慈濟醫療團隊發表以茉草、艾草為例,成功對抗新冠病毒的基礎研究成果。慈濟醫院副院長黃志揚說,研究顯示,用茉草、艾草等製成的淨斯本草飲,不但能改善糖尿病代謝,更具有對抗多種新冠病毒突變株的潛力。而在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中,慈濟醫院將淨斯本草飲,供確診的病人使用,有效幫助改善新冠肺炎病情。
-
2021-09-22 養生.人生智慧
日吞10多顆藥、針打到手化膿 16歲男的願望:想考藥劑系
台中市16歲高一男學生阿政(化名)在小學四年級確診為罕病原發性肺動脈高壓,7年來,每天都要吞服10多顆的口服標靶合併治療藥物及搭配皮下注射前列腺素,雙手打到紅腫化膿改從肚皮給藥與疾病賽跑,但他樂觀以對,在父親和醫師戴以信鼓勵下,考取第一志願高中,他除了感恩家人與醫療的支持,也期望大學能考取藥劑系,研發新藥,幫助更多患者。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醫師戴以信說,阿政在小學三年級發病,隔年確診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7年來,阿政開始加上標靶藥物合併治療,他即向國健署申請罕病資格審查,往返多年終於取得罕病資格,得以向健保署申請藥物後,才讓阿政家裡的經濟重擔恢復平衡。戴以信指出,阿政的爸爸有信仰支持,一路獨自扛著經濟壓力與陪伴孩子,並鼓勵阿政「我們不會放棄任何治癒的機會」,期盼世界上能發展出更新的藥物治療。戴以信說,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案例極少,發生率百萬分之2到3,由於肺部小動脈血管內皮細胞與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阻力增加,導致右心室無法有效地將血液輸送到肺部,患者因缺氧出現疲倦、喘、運動呼吸困難,甚至心臟衰竭猝死。阿政接受中國附醫次世代全外顯子定序檢測,確實發現肺動脈高壓的特定基因突變。他指出,治療上以多種標靶藥物合併治療,延緩心臟衰竭,一旦藥物劑量使用到最大限度,接下來只能接受肺臟移植。標靶藥物有三大類,阿政三種都已經用上,其中兩種已達最高劑量,只剩前列腺素還有調整空間,所幸這一年以來病情控制得相當穩定。戴以信強調,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不明顯,當父母發覺孩童有呼吸喘促、體力下滑、腳水腫、疲倦、暈厥、胸痛、心悸等症狀時,務必立即就診兒童心臟科進行詳盡的檢查以找出病因。
-
2021-09-20 名人.精華區
楊志新/給付癌症次世代定序 加速醫療產業升級
健保署年初邀請癌症專家舉行「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專家會議」,討論攸關癌症診療的新一代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模式。癌症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模式,關鍵時機進行NGS檢測,有助醫師幫助癌友規畫治療計畫,在全球癌症新藥的研究版圖上,也能避免台灣的競爭力流失危機。過去癌症治療不外乎放療、手術、化療,乳癌和攝護腺癌還可使用荷爾蒙治療。西元二千年起,癌細胞強勢生長的特性被破解,有的善於利用能源,有的促進血管新生,有的逃避免疫攻擊,醫界於是發展出各種標靶療法,攻擊癌細胞特有的生長能力,達到療效。確定基因突變 更能精準治肺癌最早的成功案例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癌抗體治療,再來就是肺癌。在台灣參與及主導的大型臨床試驗一再證實,東亞不抽菸肺腺癌病人中,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抗癌效果明顯優於化療。肺癌是精準醫療最好的例子,過去百年來,肺癌在顯微鏡下被認為是同一個疾病,但從基因來看,有EGFR突變病人使用的標靶藥物,與ALK基因突變的病人完全不同,肺癌已知的關鍵基因突變已有十來種,確定癌細胞分子主要基因的突變再開始治療,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是癌症生物學上觀念的重大突破。不過,同一基因突變在不同癌症,扮演角色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同一個KRas基因突變點發生在肺癌,控制了整個細胞的生長,但在大腸癌卻可能只是輔助角色,所以使用同樣的標靶藥物,效果卻不同。找出不同癌症的關鍵基因突變,才能找到治療方法,但基因檢驗昂貴,什麼癌該找哪些基因,用什麼方法最符合成本效益,是接下來的難題。次世代基因分析 快速對症下藥如果一次驗一個基因,檢體組織很快就不夠,而每次大約一萬元,找十個基因就要十萬元,相當不敷成本。更不用說病人需要趕快治療,而不是一直在等檢驗結果。所以,一次檢驗多個重要基因的次世代基因分析相當重要。以前基因檢驗不普遍,為了找到病人參與臨床試驗,由藥廠負責檢驗。現在藥廠認為這是醫療體系應提供的資訊,試驗單位必須自己找出適合的病人。而臨床試驗缺乏納入條件的資訊,就不容易找到適合的病人了,藥廠於是相對不願意來台新藥試驗,國人得到免費新藥的機會就變少了。目前接受NGS檢測得自費十幾萬元,對很多患者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更何況接受基因檢查,也未必就有標靶藥物可用,這讓許多患者不敢花錢,最後能付錢檢測的多是較無經濟壓力的人,他們成為最有機會使用實驗新藥的一群;經濟弱勢患者往往無法負擔基因檢測,參加試驗的機會更少了,造成另一種社會不公平。需NGS檢測之癌症 健保應補助國內基因檢測普及率低於日、韓,NGS在日、韓有健保給付,但民眾必須部分負擔30%至50%。針對一定要用到基因檢測的癌症,例如肺癌,健保應編列預算補助經濟困難者,也可考慮透過部分負擔設計,讓更多人有機會檢測,進而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檢查和治療。
-
2021-09-16 癌症.血癌
血癌種類多難診斷 林口長庚結合AI精準分析
隨著科技進展,不少疾病可透過診斷提早發現,但血液癌症因種類多、臨床症狀也相似,用骨髓病理切片與突變特徵有高度重疊,過往以人工鑑別診斷不容易,需仰賴經驗豐富的醫師判讀,若未及時準確判讀骨髓切片,恐延誤治療時機,影響病患存活率。林口長庚今年跨界與雲象科技、台灣諾華合作,將龐大數位病理資料庫結合AI技術,協助血癌病患即時診斷及治療。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骨髓增生性腫瘤是一組罕見的血液癌症,會導致骨髓中產生過量的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也有一定的比例恐轉變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又分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其中包含早期骨髓纖維化(pre PMF)及顯著骨髓纖維化(overt PMF)等,不同種類各有不同預後及治療方式。林口長庚血液科醫師郭明宗表示,學界上認定幾個高風險群,包括50至80歲中高年齡者(有少數年輕患者)、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長期暴露於高劑量輻射線、曾接觸化學物質等,其中真性紅血球增生症以男性較多(PV),血小板增生症則是女性較多(ET)。郭明宗表示,骨髓增生性腫瘤臨床上常見3種基因突變,確切罹病原因尚在研究中,後天的基因變異、環境因素等都可能是致病因子,不像其他實體腫瘤疾病,會有明顯可觸及的腫塊,且患者求診時大多無症狀,或因疾病引起其他症狀或併發症,如出血、中風或脾腫大等,無法直接看出疾病為何,得靠病理切片判讀,因此2016年WHO也將骨髓切片列為診斷必要條件之一。郭明宗表示,早期WHO尚未明確分類時,曾有20%的患者原先被診斷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後續分類後重新診斷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顯示其診斷的困難與複雜性。林口長庚解剖病理部主任陳澤卿指出,林口長庚每月有近萬個案例、上萬筆病理玻片需要判讀,2年前林口長庚將病理玻片全面數位化,提升判讀方便性,目前數位化玻片累積超過38萬片,以每玻片0.1公分計算,堆疊高度達380公尺,相當於126層樓高,此次合作透過龐大的數位病理資料庫,成為AI研究開發基礎,可運用AI進行深度學習、訓練,盼可發展一套辨識骨髓增生性腫瘤的模型。林口長庚解剖病理部副主任莊文郁表示,骨髓切片主要由血液病理次專科醫師進行判讀,但複雜度相當高,包括各種造血細胞在顯微鏡下的數量及形態,特別是巨核細胞的形態特徵、數量及空間分布,才能得到精準的診斷。過去以人工判讀,難以取得客觀量化結果,特別是對疾病不熟悉、經驗較少的醫師會更難判讀。他也打趣地形容,AI技術不僅可認臉,也可辨別極度困難複雜的細胞。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與延長存活期,是各界對於癌症治療的共同目標,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期許,透過跨界合作,盼發展人工智慧助攻血液腫瘤及早診斷,諾華腫瘤台灣總經理陳喬松表示,希望運用資料科學以發展先進藥品,雲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醫師葉肇元指出,型態辨識的病理診斷對血液疾病來說相當關鍵,AI輔助下技術可再次提升,並與分子及基因診斷相輔相成,強化血液疾病診斷、治療品質。
-
2021-09-16 癌症.卵巢.子宮
腹脹腰圍粗以為變胖 台大醫提醒:小心卵巢癌
台灣自5月爆發新冠肺炎大規模社區感染,疫情嚴峻,許多醫院醫療降載,成立專責病房,以收治確診者,因此,大幅降低門診及手術,部分晚期卵巢癌病友因擔心感染而不敢回診。不過,隨著疫情趨緩,目前醫院均已恢復原有手術及門診,提醒卵巢癌癌友應積極治療,只要醫師評估後可手術切除病灶,就應接受手術,奮力一搏。卵巢癌為女性常見的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多為腹脹、食欲不佳,類似腸胃疾病,有人因腹水而腰圍愈來愈粗,還以為變胖,很難與癌症聯想在一起,因此,約6至7成卵巢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到3、4期,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5成。 存活率之所以偏低,除了較晚確診,另一個原因為容易復發。臨床顯示,卵巢癌患者經過手術切除病灶、持續化療後,約8成達到「治癒」效果,此時,幾乎找不到癌細胞,看似圓滿,但其中6至7成卻會在兩年內復發,原因在於化療的抗藥性。對此,科學家嘗試從卵巢癌的多樣化型態著手,評估病友是否屬於BRCA基因突變,細胞類型可能屬於漿液性腺癌、子宮內膜癌、明亮細胞癌或其他,再採取相對應治療對策。然而,研究發現,抗血管新生標靶不分基因型、不分細胞型,每位卵巢癌病友都有機會使用。美國癌症治療最新2021年指引強烈建議,晚期卵巢癌病友於手術之後,第一線藥物為化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兩者合併使用6個月,可降低3成復發機率及死亡風險。 後續停掉化療,繼續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約1年,藉以鞏固治療或維持治療,研究顯示,可提升治療反應率達8成,維持疾病無惡化時間近一年,保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姓,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以利早期發現和治療。
-
2021-09-09 癌症.卵巢.子宮
疫情時期卵巢癌病友仍需把握手術契機 積極抗癌
台灣自5月爆發COVID-19的大規模社區感染,疫情嚴峻,許多醫院醫療降載,成立專責病房,以收治確診者,因此,大幅降低門診及手術,而部分晚期卵巢癌病友也因擔心感染則不敢回診。不過,隨著疫情趨緩,目前醫院均已恢復原有手術及門診,提醒卵巢癌癌友積極治療,只要醫師評估後可手術切除病灶,就應接受手術,奮力一搏。乳癌和卵巢癌為女性常見的兩大癌症,但相較於乳癌的乳房硬塊,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多為腹脹、食欲不佳,類似腸胃疾病,有人因腹水而腰圍愈來愈粗,還以為變胖,很難與癌症聯想在一起,因此,約6至7成卵巢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到3、4期,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5成。存活率之所以偏低,除了較晚確診,另一個原因為容易復發。臨床顯示,卵巢癌患者經過手術切除病灶、持續化療後,約八成達到「治癒」效果,此時,幾乎找不到癌細胞,看似圓滿,但其中六至七成卻會在兩年內復發,原因在於化療的抗藥性。對此,科學家嘗試從卵巢癌的多樣化型態著手,評估病友是否屬於BRCA基因突變,細胞類型可能屬於漿液性腺癌、子宮內模樣癌、明亮細胞癌或其他,再採取相對應治療對策。然而,研究發現,抗血管新生標靶不分基因型、不分細胞型,每位卵巢癌病友都有機會使用。美國癌症治療最新2021指引也強烈建議,晚期卵巢癌病友於手術之後,第一線藥物為化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兩者合併使用6個月,可降低3成復發機率及死亡風險。後續停掉化療,繼續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約1年,藉以鞏固治療或維持治療,研究顯示,可提升治療反應率達八成,維持疾病無惡化時間近一年,保有較佳的生活品質。不過,預防勝於治療,醫界建議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姓,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以利早期發現和治療。文/鄭文芳主任(台大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
-
2021-08-2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母捐腎2歲女 台大完成首例幼童換腎
快要滿兩歲三個月的陳小妹,生日是6月6日,但7月9日這天,是她的第二個生日。母親在這天將左腎捐給她,經過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手術和細心照顧,這顆腎在陳小妹身體裡重新運作起來,她終於可以脫離腹膜透析,走向正常成長。台大新竹分院副院長蔡孟昆表示,受到病情和疫情一波三折,才順利完成台大首例體重10公斤以下、術前交叉試驗陽性的腎臟移植兒童案例,難度非常高,見證母愛的偉大。陳小妹的媽媽昨日在台大醫院記者會中哽咽地說:「謝謝台大醫院給我們活下去的機會,我們一定會珍惜。」陳小妹在媽媽懷中抱著台大醫院送的吉祥物醫寶娃娃,露出開心笑容。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孩子的笑容就是無價的回饋。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蔡宜蓉表示,陳小妹出生一周就因腹脹、食欲不佳、全身水腫而住進加護病房,腎臟在一個月內失去功能,時常需要緊急血液透析。英國研究顯示,一歲以下嬰幼兒出現腎末期病變的機會是每百萬人9到16人,很多都與先天異常相關,陳小妹就是WT1基因突變導致的早發性腎病症候群。護理長劉蕙婷表示,陳小妹4個月大就開始居家腹膜透析,創下年紀最小的紀錄,媽媽也很勇敢,學會操作技術,面對陳小妹嘔吐等不舒服,心疼之餘還要堅強起來,與醫師、個管師、營養師合作,提升營養吸收,幫助孩子有足夠體重可接受後續手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基因醫學部檢查後發現,陳小妹只要能解決腎臟問題,之後成長發育問題就不大了。蔡宜蓉表示,病因確診非常重要,發現陳小妹是因為WT1基因導致的顯性遺傳疾病,便可準備腎臟替代治療。外科部主治醫師李志元表示,術前發現孩子體內有會攻擊媽媽腎臟的抗體,需要先用免疫抑制的藥物去中和掉這些抗體。手術需要精巧的技術接合孩童細小血管,共花了5個多小時。另外,小孩腎臟長軸只有3公分左右,成年人腎臟長軸大約是10公分,移植後占了孩子腹腔的一半,必須先用人工網膜修補,才能夠把肚子關起來。蔡孟昆表示,陳小妹的醫療需多團隊合作,原訂3月移植,後來發生感染,5月面臨疫情爆發,延至7月初才完成手術,這是一個生命奇蹟。蔡宜蓉說,現在陳小妹體重發育進步很多,還需要復健科支持早療、並定期追蹤左腎是否出現威爾姆式腫瘤。
-
2021-08-24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母愛捐腎兩歲幼女重生 台大醫院完成高難度幼童換腎
快要滿兩歲三個月的陳小妹,生日是六月六日,但七月九日這天,是她的第二個生日。母親在這天將左腎捐給她,經過台大醫院醫療團隊精湛的手術和細心的照顧,這顆腎在陳小妹身體裡重新運作起來,她終於可以脫離腹膜透析,走向正常成長。參與手術的台大新竹分院副院長蔡孟昆表示,受到病情和疫情一波三折,才順利完成台大首例體重十公斤以下、術前交叉試驗陽性的腎臟移植兒童案例,難度非常高,見證母愛的偉大。台大醫院今舉辦線上記者會,慶祝陳小妹重獲新生,她的母親本來沒有要發言,被問到心情僅說「謝謝台大醫院給我們活下去的機會,我們一定會珍惜」,一開口就哽咽落淚。陳小妹在媽媽懷中抱著台大醫院送的吉祥物醫寶娃娃,露出開心笑容,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孩子的笑容就是無價的回饋。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蔡宜蓉表示,陳小妹出生一周就因腹脹、食慾不佳、全身水腫而住進加護病房,腎臟在短短一個月內失去功能,時常需要緊急血液透析。英國研究顯示,一歲以下嬰幼兒出現腎末期病變的機會是每百萬人9到16人,很多都與先天異常相關,陳小妹就是WT1基因突變導致的早發性腎病症候群。護理長劉蕙婷表示,陳小妹四個月大就開始居家腹膜透析,創下年紀最小的紀錄,媽媽也很勇敢,學會操作技術,面對陳小妹嘔吐等不舒服,心疼之餘還要堅強起來,與醫師、個管師、營養師合作,努力提升營養吸收,幫助孩子有足夠體重可以接受後續手術治療。見證勇敢的媽媽和陳小妹平安健康的出院,大家都非常高興。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基因醫學部檢查後發現,陳小妹只要能解決腎臟問題,之後成長發育問題就不大了,便請移植團隊接下這個艱難的任務。蔡宜蓉表示,病因確診非常重要,發現陳小妹是因為WT1基因導致的顯性遺傳疾病,便可準備腎臟替代治療。外科部主治醫師李志元表示,術前發現孩子體內有會攻擊媽媽腎臟的抗體,需要先用免疫抑制的藥物去中和掉這些抗體。手術需要精巧的技術去接合孩童細小血管,共花了五個多小時。另外,小孩腎臟長軸只有三公分左右,成年人腎臟長軸大約是十公分,移植後佔了孩子腹腔的一半,必須先用人工網膜去修補,才能夠把肚子關起來。蔡孟昆表示,陳小妹的醫療需要多團隊合作,原訂三月移植,但後來發生感染,等到五月卻面臨疫情爆發,好不容易才有機會在七月初完成手術,這是一個生命奇蹟,也是疫情下親情的展現。蔡宜蓉表示,現在陳小妹飲食控制不需那麼嚴格,體重發育進步很多,現在還需要復健科支持早療、並定期追蹤左腎是否出現威爾姆式腫瘤。
-
2021-08-19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皮膚癢抓到破皮潰爛 竟是骨髓纖維化作祟
●皮膚劇癢破皮,恐與血液疾病有關●九成患者脾臟腫大●好發於65歲長者身上「皮膚癢到痛不欲生!」一位資深內科醫師的外公,四肢常抓到破皮潰爛,長期於皮膚科就診卻毫無效果,某次抽血檢查發現血小板數量異常,轉至血液科,就診發現竟是「骨髓纖維化」。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指出,骨髓纖維化共有10大症狀,若症狀逐年惡化,應提高警覺。造血功能轉嫁脾臟或肝臟骨髓纖維化是「骨髓增生性腫瘤」的一種,骨髓增生性腫瘤是指骨髓造血幹細胞中造血母細胞發生不正常增生,如真性紅血球增生、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屬於最常見的骨髓增生性腫瘤,如果未妥善控制,將惡化為「骨髓纖維化」或是「急性血癌」。骨髓纖維化會使骨髓原本造血功能轉嫁至脾臟或肝臟,約九成骨髓纖維化患者脾臟腫大。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研究顯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經過10到15年,最高會有11%到14%的機率轉變成骨髓纖維化。不過,多數的骨髓增生性腫瘤初期不是無症狀,就是症狀不明顯被忽略,就醫時往往已形成骨髓纖維化。研究發現,骨髓增生性腫瘤10大常見的症狀為疲勞、易有飽足感、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搔癢、發燒、夜間盜汗、骨頭疼痛、體重減輕。林建嶔表示,這些症狀幾乎每個人都有,但是這些症狀如果持續發生且逐年愈來愈嚴重,就要懷疑是血液疾病。需定期輸血或服藥物改善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陳睿哲指出,骨髓增生性腫瘤是少見可以找得到驅動基因突變的疾病,出現症狀後抽血確認血球數量,基因檢測也是很重要的工具,常見的突變基因包含JAK2、CALR、MPL、BCR-ABL1融合基因。無論是血小板或紅血球增生,最擔心血栓發生,骨髓纖維化必須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癒,而骨髓纖維化因造血功能異常,需定期輸血或使用口服抗骨髓纖維化藥物改善。林建嶔表示,骨髓纖維化好發於長者身上,多數是在65歲左右發病,但也有二成左右在55歲以前甚至更早發病,治療上會依照年齡作調整,年長的患者移植前恐需要化療,因此治療計畫多採取避免疾病惡化,加上可使用口服抗骨髓纖維化藥物改善,搭配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查量表(MPN10量表),調整處方維持患者生活品質。【線上講座】戰勝骨髓纖維化
-
2021-08-0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患腦瘤單側無力頻出車禍 男子術後復健返崗位
賴姓攝影記者去年底發現左邊肢體無力,常扛不動攝影機,甚至一連好幾個月發生多次車禍,就醫檢查發現罹患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經手術成功切除腫瘤並復健,已重返工作崗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許永信今天表示,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為惡性腦瘤中,最常見也最惡性的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確診,多數病人平均不到1.5年壽命,若選擇放棄治療,恐怕僅剩3個月餘命。賴姓患者表示,去年底出現左邊肢體無力,導致工作時經常扛不動攝影機,更一連好幾個月發生多次車禍,原本以為視力出問題,但因肢體無力情形愈來愈嚴重,於是到醫院檢查。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是腦瘤作祟,賴姓患者術前曾聽聞即便切除腫瘤,仍有很大的機率終身癱瘓,想到孩子們尚未成年,十分擔心術後影響家計,讓一家人陷入苦惱。經接受手術,成功切除腫瘤,術後積極復健,順利於1個月出院,返家後賴姓患者堅持每天步行4公里,3個月後不但重返工作崗位,生活自理更不假他人之手,驚人恢復速度令同事和家人都十分開心。許永信說明,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的表現症狀,與腫瘤生長位置和造成腦部水腫的程度有關,最常見的三大症狀為漸進式神經學缺損、頭痛和癲癇,其中漸進式神經學缺損以肢體無力最常見,可能出現視力缺損、運動或感覺異常、步態不穩、記憶力缺損等症狀。許永信提醒,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為基因突變。民眾可透過均衡飲食,培養運動習慣,以及良好生活作息,以提升免疫力。若出現劇烈頭痛、半身無力、說話含糊不清、記憶力明顯衰退、步態不穩、性格大變、視力模糊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1-07-29 新聞.元氣新聞
1歲美短基因突變成「四耳貓」女義工不嫌棄給牠溫暖的家
貓咪正常擁有兩隻耳朵,但有貓基因突變,生下來就有四隻耳朵。幸運的是遇到愛牠的飼主收養,過著健康幸福的生活,並為牠成立社群粉絲專頁,有上千網友關注。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賓州41歲女子Swati去年透過自己擔任義工的動保單位,收養了混美國短毛貓的米克斯阿斯蘭(Aslan),阿斯蘭和牠14隻兄弟姊妹從一家汽車維修廠被救援,很特別的是這隻一歲小貓基因突變,共有四隻耳朵,多長出的兩隻位於正常耳朵的後方。擁有四隻耳朵的貓相當罕見,除了一丁點進食的問題,阿斯蘭非常地健康。別具特色的耳朵也為牠在網路上帶來高人氣,主人幫牠成立推特、Instagram等粉絲團,有2000多位網友關注。飼主Swati表示,阿斯蘭很外向,很喜歡出去散步以及和其他同伴玩耍,也喜歡嘗鮮,如果不給牠想吃的食物,牠就會偷走並逃跑。為什麼會出現四耳貓?關於此種隱性基因的研究可回溯到1957年,科學家發現當兩隻貓都帶有這種隱性基因卻沒有顯現出來,接下來只有50%的機率會遺傳下去。雖然古早的研究指出這種異變對貓在子宮裡的發育來說很致命,但近代可見四耳貓大多能過著相對健康的生活。⭐️「寵物健康我守護」徵文邀稿中 賺獎金6000幫毛孩加菜!陪你在家度過苦悶疫情的毛小孩,歡迎來分享牠的健康小故事!來信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高額獎金,還有udn文創精美授權贈品等著你喔!(點擊上圖瞭解更多活動詳情)活動截止日為8/24(二),歡迎踴躍投稿!
-
2021-07-27 癌症.其他癌症
唐慧琳胰臟癌早逝 醫師:高危險群可這樣揪出早期病變
新北議員唐慧琳最近因為胰臟癌去世,年僅49歲,讓許多人不捨,也關注到胰臟癌這個「無聲的殺手」,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胰臟癌不容易早期發現,9成患者在發病1年內過世,但其實針對有家族史、糖尿病等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想要早期發現,建議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表示,依據衛福部2019年的統計,台灣每一年約有2500人因胰癌癌過世,在2019年一舉超越了胃癌,成為國人10大癌症死因中的第7名。不少名人都是死於胰臟癌,例如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世界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及有「時尚老佛爺」之稱的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他表示,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主要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而且很容易侵犯到周遭的血管,由於胰臟隱身在胃的後方,不容易用超音波做完整的檢查,發現腫瘤時大多已大於3公分,無法開刀治療了。研究顯示,高達85%之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經無法開刀,9成的患者會在1年之內會死亡。胰臟癌三大症狀 :1. 上腹痛 : 一般是產生上腹悶痛,常常飯後會比較嚴重,有時會痛到背後,常被誤以為是胃痛。2. 黃疸 : 長在胰臟頭部的胰臟癌常會壓迫到總膽管而引起「阻塞性黃疸」。3. 體重減輕:腫瘤會掠奪病患的體內的營養素,讓自己不斷的成長,造成患者的體重減輕。許秉毅表示,出現這些症狀時,腫瘤多已大於3公分,有周邊血管的侵犯或轉移到遠處的器官,無法作開刀治療。胰臟癌的高危險群包括:1. 新診斷的糖尿病: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新診斷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有3%有胰臟癌。2. 胰臟癌家族史:家族內有兩位以上的一等親有胰臟癌。3. 慢性胰臟炎4. 酗酒者5. 胰臟囊腫6. 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者:具有此基因突變的人罹患胰臟癌、卵巢癌、乳癌的機會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他表示,篩檢胰臟癌的目標是找出2公分以下的腫瘤,因為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有8成以上是可以手術治療的。不過目前醫界並沒有良好的篩檢工具可以找出這麼小的腫瘤。雖然CA-199是健檢中心常抽血檢驗的「胰臟癌指標」,但是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不到3成此一指標會高。腹部超音波也常用來篩檢胰臟癌,但常受腸胃氣體的干擾,無法完整的胰臟檢查。磁振造影檢查可能是較準確的胰臟癌檢查工具,優點是可找出2公分以下的腫瘤,無輻射線,但費用昂貴是其作篩檢工具的缺點。目前醫界並未把磁振造影檢查列入一般人的胰臟癌的篩檢工具,不過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患者,如果想要找出小於2公分以下的腫瘤,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情嚴峻!癌症接力治療刻不容緩 三大學會籲肺癌患者盡快施打疫苗
5月中旬爆發本土大規模疫情,儘管醫院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但許多癌友仍擔心感染而不敢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國揚表示,癌症治療有如一場棒球比賽,除了慎選先發投手(第一線藥物)、中繼投手(第二線藥物),更重要的是,球賽不能中途喊卡,否則人生恐提早出局。黃國揚說,晚期EGFR肺癌病友如採用「接續型雙標靶」接力治療,能拉長整體存活時間,就像棒球比賽取決優質的先發投手,讓後續優秀的中繼投手接替上場,終局能贏得球賽。前台灣大學校長、中研院士楊泮池所率領研究團隊,於今年1月發表一項台灣本土大規模研究成果,分析1.2萬名55至75歲、胸部X光正常的受試者,儘管不抽菸或已戒菸逾15年,仍有2.6%檢出肺癌,遠高於美國1.1%及歐洲的0.9%。在300多名被確診為肺癌的受試者中,96.5%為零期或第一期病患。黃國揚指出,該項研究點出了我國四大肺癌高風險族群,分別為三等親內有肺癌家族史、接觸二手菸、有慢性肺疾病史及烹飪時沒有使用抽油煙機者。在治療上,因為篩檢儀器的進步,加上國人健診意願較高,愈來愈多早期肺癌病患能夠接受手術切除,不過,臨床上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患依然多於早期。在討論治療策略時,大部分晚期肺癌病患關注於治療的整體存活期有多長、藥物有效的時間、治療副作用,及健保有無提供給付,如何降低經濟負擔。肺腺癌新增人數逐年增加,不抽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似乎更高,所幸在導致肺癌的驅動基因統計發現,亞洲族群肺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比率達55%,而歐美族群僅有20%到30%,顯示更多亞洲癌友適合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以70歲張奶奶為例,幾年前因呼吸急喘而就醫,意外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合併肋膜積水,所幸她基因檢測為EGFR基因突變,在醫師評估下,第一線治療採取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後,腫瘤逐漸縮小。但持續用藥兩年後,腫瘤復發,出現抗藥性,不幸中的大幸是,張奶奶的抗藥性屬於EGFR的T790M基因突變,還可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至今超過3年,只需定期回診拿藥,如同治療慢性病。黃國揚表示,張奶奶治療策略為「接續型雙標靶」組合,於第一線治療時先採用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後,如為T790M基因突變,可接力第三代標靶藥物,一棒接一棒接力治療。臨床數據顯示,亞洲人總存活期中位數為44.8個月。「晚期肺癌治療就像一場棒球比賽」黃國揚說,第一線藥物治療的選擇,如同在棒球賽裡的先發投手,盡可能地讓對方打不到球,創造贏面。待先發投手疲乏,藥物失效時,中繼投手登場,投予第二線藥物治療,此時接力治療追求目標為延長整體存活期,盼在九局下半的局面裡取得漂亮分數,而關鍵就取決於先發投手的強弱。黃國揚指出,部分年長病患在選擇藥物時,在乎副作用問題,建議確診晚期肺癌時,癌友應考量自身狀況,積極與醫師溝通,擬定最佳治療策略,積極抗癌。爆發本土大規模社區感染後,許多癌友未能定期就醫,依照原訂的治療策略用藥,黃國揚表示,這就像是棒球場上突然掀起一股巨風亂流,提醒患者務必固定回診,不可中斷治療。由於肺癌病人染疫後容易惡化為肺炎重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齊聲呼籲,肺癌病友應該醫師評估下,盡速接種疫苗。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病患,可在任何時間接種疫苗。如擔心化學治療副作用與疫苗副作用不容易區別,可以錯開施打的時間。
-
2021-07-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蔡英文提醒嚴防假訊息「打疫苗不會造成基因突變」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臉書提醒嚴防假訊息表示,「打疫苗不會造成基因突變,該打的時候就去打。」蔡總統說,今天下午,最新一批政府購買的62.6萬劑AZ疫苗已經抵達,隨著疫苗的供應逐漸穩定,現在各縣市都在全力施打疫苗,過程中也持續根據民眾的需求,及時做出修正,所有參與第一線施打工作的同仁都辛苦了;但令人遺憾的是,不論是AZ還是莫德納(Moderna),都遇到層出不窮的假訊息,就連「打疫苗會造成基因突變」這樣的謠言,即使指揮中心和專家學者再三強調「疫苗不會改變基因」,也還是繼續擴散。蔡總統說,假訊息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打擊民眾對指揮中心的信任,讓疫苗無法順利施打,讓台灣無法達到集體的防護力。她再次拜託大家:如果在生活中,有看到、聽到可疑的訊息,請透過疾管家LINE官方帳號查證,並幫忙澄清說明,這樣防疫工作才能更順利,「最後,請一定要鼓勵家人朋友,踴躍施打疫苗。越多人施打,我們就離恢復正常生活越近。」
-
2021-06-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OVID-19 時代癌症診療的挑戰與應變 台灣能從美國的經驗學習的教訓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三位在美國執業多年的醫師朋友分享一年來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心得。神經科符教授曾經因為照顧病人而被感染,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不要驚慌,感染新冠病毒並非絕症,絕大部分病人會完全痊癒。但是應該減少感染的機會,注射疫苗,對自己、親人或社會都好。」精神科林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癌症專家胡醫師由一位癌症病人的故事,說出她對新冠疫情對癌症病人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以及存活率下降。郝女士的故事——病史郝女士是一個非常溫和善良的72歲的婦女。她寡居多年,住在一個中上流的寧靜社區,已經結婚成家的獨生女也住在同一個鎮只離她三英里,母女常相往返。去年(2020)初,美國冠狀病毒剛爆發時,許多群組感染發生在養老院;郝女士立刻將她93歲的媽媽從養老院接出來與她同住。郝女士為了保護她高齡的母親,她在去一年與美國成千上萬的家庭一樣,謹守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基本防疫原則,包括儘量足不出戶,讓女兒幫忙買菜購物放在門口,不能像平常一樣互串門子,而只有在陽台和車道揮手寒暄。當春夏流逝,秋去冬來,站在陽台跟車道上聊天不再是好主意,只能藉著視訊聯繫。今年(2021)五月中,郝女士主訴嚴重便秘,而且身體虛弱到無法自行下床或行走。已經有好幾個月沒看到郝女士的家庭醫師,被她劇變的容貌震驚,立即將她送到醫院急診室就醫。郝女士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她的腹腔塞滿了許多大腫瘤;肝臟裡也有很多顆腫瘤。腹腔的腫瘤壓迫腸子及膀胱,造成便秘及頻尿;也影響下肢的靜脈回流,導致郝女士的腿嚴重水腫,行動都有困難。我的同事們以及我自己都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的腹腔腫瘤。郝女士的太陽穴及兩頰深陷,肚子鼓漲,兩腿卻是水腫到如象腿一般。當我請她從床上坐起來時,我需要幫忙把她沉重的腿擡到床緣,見證到她説她「無法自行下床」是什麼樣的光景。郝女士的故事——病人和女兒的敘事(narrative)郝女士告訴我,她在去年底開始留意到身體有異樣,卻又説不上來任何特別的症狀。她自己想可能是在美國COVID-19疫情巔峰期間,照顧年老的母親,情緒壓力太大所造成的生理失調。她的家庭醫師也認同她的分析,給她開了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她在過去一年瘦了25公斤,但是她一開始想説是自己減肥有成效。當她自己也警覺到體重這樣劇降是異常時,她又想是抗憂鬱藥帶來的口乾症讓她失去食慾的結果。女兒自從十一月底後,每次跟郝女士視訊通話也察覺她面容在逐漸消瘦,但畢竟女兒不是醫護人員,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郝女士告訴我「I was urinating a lot ……」。「尿很多」或「頻尿」,英文都可以説是「urinating a lot」。我請她分辨是尿量很多或是頻尿,因為在病因的探查上,這是很不一樣的兩回事。從她的電腦斷層影像,我知道她是頻尿,甚至偶爾也會尿失禁,她也點頭同意我的分析。郝女士的故事——視訊看診(virtual visit)無法完全取代診間身體檢查的實例在過去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的情況下,醫師與病人無可厚非地,傾向避免去到醫療院所,而選擇視訊醫學。不管是通電話(telehealth visit)或視訊(video visit)看診,醫師失去了在診間裡看病「望聞問切」的重要診斷工具。電話及影視診病主要是依賴病人的敘事做判斷,而病人往往是對自己的症狀不一定有正確的分析解釋,因為「避重就輕」是人性使然,總想把自己的其實很擔心的症狀淡化或是往好的的方向想,結果就可能造成誤診。以郝女士目前病況的嚴重程度,她的病在去年底應該已經很明顯。如果她在開始覺得身體有異樣時,是在診間裡看診;任何稍有用心的醫師應該可以看出不對勁之處,透過恰當的問診及身體檢查,應該很快就會發現她的病因。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病人感染COVID-19的死亡風險COVID-19感染的病情輕重程度可以有天壤之別,從完全沒有症狀到死亡,都有可能。感染後病情嚴重主要發生在年紀較大或肥胖的人,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慢性肺病的病人。全球COVID-19疫情初暴發時,癌症病人很快地被判斷是嚴重病情的高危險群之一,特別是一篇從武漢地區的報導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高達20%。之後,其它的相關的報導也確認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較高,但是大約在5-10%左右,特別是正在做對免疫系統抑制比較嚴重的化療處方的癌症病人,例如血癌及淋巴瘤的病人。這樣的統計資料應該是一點也不意外。癌症病人接受化療的風險之一是傳染病。同樣的細菌或病毒,癌症病人往往比一般人病重,甚至死亡。這卻不該是迴避癌症治療的原因,因為如果病人能夠做好各種防範感染的衛生措施,就可以大大地降低感染的機率及因嚴重感染而死亡的風險。別忘了,延誤癌症的診斷與治療所造成的死亡率可能更高。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存活率下降美國的四種癌症篩檢——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在2020年減少一半以上。篩檢率驟跌的原因是多端的,包括醫療院所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造成很難排檢(making appointment);在加上一般民眾判斷癌篩在疫情高峰期是可以暫時停擺的。我在過去半年所看的乳癌新病人,絕大多數跳過一年沒做乳房攝影篩檢。話説回來,有些癌症生長的比較緩慢,晚了一年才診斷,雖然癌症期別高了一點,也還不至於影響存活率(例如一個6 mm 的乳癌,一年前也許是4 mm,在治療方法及預後上,幾乎完全沒有差別);有些癌症例如肺癌或大腸直腸癌,一年的耽擱,可能生死之別。當癌篩有異樣發現時,接下來的確診檢查及治療-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及切片、開刀、化療、放療等等,在疫情期間,也都因為醫療院所嚴格的防疫措施而變得比平常緩慢很多。將來對疫情期間的癌症期別及存活率統計,想必會是有如開倒車的結果。台灣能從美國的COVID-19經驗學習的教訓1.排除癌篩、癌檢、癌療(screening,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的不必要障礙,讓這些流程盡量平順進行。美國醫療院所在過去半年對於這些流程有大幅地改善。比方説COVID-19的快篩普及性;一半民眾普遍接受家屬只能留在停車塲,不能跟進醫院或診所的原則(台灣的大醫院有如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這可能會是很難實施的措施,卻是預防疫情擴散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及病人停留過的空間的消毒措施等等。2.我個人對視訊醫療在癌症病人的運用上保持很保留的看法。郝女士的例子在過去的一年不是偶發或非常獨特的個案。如果醫生對病人的完整病史不熟悉,或是病人不太會敘述病史(英文説是poor historian),視訊看診是不合適的。台灣人手一機,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上使用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能力很高,但是如何將這個優勢恰當地運用在實際的看診上,則要仔細思考。3.結至國殤日(Memorial Day),美國在過去一年來對社集塲合的約束已經全面解放,主要是拜廣泛疫苗接種帶來的感染案例及死亡數逐漸下降之賜。COVID-19疫苗是高度有效的。在疫苗剛推出時,因為有限的疫苗量,美國依據感染病重風險實施階段性疫苗施打,包括醫護人員,養老院居民、65歲以上人口及癌症病人是優先對象。希望台灣也能早日完成廣泛的疫苗接種,平安度過疫情。郝女士的故事續集郝女士的腫瘤切片證實她的病是腸胃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這是一個並不很常見的腫瘤,但是因為它帶有一個特殊的致病基因突變,對於口服藥Gleevec反應又快又好。在病理切片報告還沒有出來前,郝女士的醫院醫師根據她腫瘤的嚴重程度告訴她可能只有一兩個月的餘命。事實上,末期肉瘤(GIST屬於肉瘤)的存活期比一般癌症難預測,即使腫瘤嚴重的病人,我看過被醫生判斷只能活三個月的病人,卻活了六年!郝女士已經決定到一個安寧之家接受照顧。我鼓勵她服用Gleevec (一般而言,安寧照顧是不支持積極癌症治療的)。郝女士的經濟能力良好,女兒到藥局自費買了Gleevec給媽媽服用。昨天,我去安寧之家探望。我很欣喜但並不驚訝地發現服用Gleevec剛滿一週的郝女士已經是換了一個人一般。她的兩頰飽滿起來,肚子軟了一些,腿腫消了一些,胃口大增,大小便也都正常多了。我發現她是一個活潑生動的人,説話時揮動雙臂,常調皮地眨一隻眼,充滿表情與生命力。我祝福她持續進步,能在不久的將來,回到她自己的家,回復她的舊日生活。
-
2021-06-19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我怎麼50多歲才得罕病? 「多發性神經病變」跟遺傳有關
向來身體健康的68歲X先生,2年前身體出現異狀,兩側腳趾及手指麻木,痠麻逐漸往上延伸至小腿、前臂,有時還合併觸電感覺。近1年多來,四肢漸漸無力,走路不穩,連小便也卡卡,經常腹瀉,且有姿勢性頭暈。基因突變 類澱粉沉積全身兩年內,X先生全身眾多器官彷彿都出了問題,至台大神經科門診就醫,初步檢查為感覺運動及自律神經多發性神經病變,他已故的大哥、二哥及大姊於生前均有手腳麻木無力等症狀,他經由基因檢測,確診罹患罕見「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為一種染色體異常的顯性遺傳罕見疾病,因為「甲狀腺素轉運蛋白」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其結構不穩定,容易解構成為單元體,而這些突變的單元體會進一步形成不可溶的類澱粉蛋白原纖維堆積在體內,造成類澱粉於全身各處沉積,其中以神經及心臟等影響最大。臨床顯示,FAP症狀可分為感覺、運動及自律神經等三大部分。感覺症狀包括皮膚出現冷熱及痛覺等感覺異常、遠端肢體發麻、平衡不佳導致走路不穩;運動則是四肢無力為表現;自律神經部分會影響心臟血管功能,常以姿勢性低血壓為表現,只要一坐起來或站起來,就可能突然頭暈,嚴重甚至暈厥。此外,也可能會腸胃道蠕動異常,以致腹痛、噁心、便祕、腹瀉,有人則會排尿困難,無法勃起。由於FAP症狀表現多樣化,患者發病多在50歲以後,臨床醫師一開始也不太會聯想到基因遺傳疾病,不少患者至泌尿科、腸胃科、心臟內科就診,但卻不知問題其實是出在周邊神經系統。不同位點突變 症狀就不同與FAP有關的變異基因多達一百多種,不同位點突變,表現症狀就不盡相同,歐美國家患者以「V30M基因型」為主,發病時間較早,約在30多歲發病,症狀初期以自律神經異常、腹瀉及姿勢性低血壓為主,歷經數年病程,神經病變持續惡化,導致失能、行動困難,必須仰賴輪椅或長期臥床。國內FAP患者多屬「A97S基因型」異常,屬於晚發型,多在50歲後發病,初期症狀為手腳發麻、感覺異常,四肢逐漸無力居多,之後也會出現自律神經異常等症狀,由於惡性速度較快,平均約4至5年就不良於行,需旁人打理生活起居。因為本土基因型FAP患者發病年齡較晚,即使家族上一代成員死於FAP,也很難查證,X先生就是典型個案,確診後,仔細回想才意識到兩位哥哥及大姊生前症狀與自己現在病情幾乎一樣,應該都死於此遺傳疾病。新藥問世 可延緩疾病惡化FAP屬於自體顯性遺傳疾病,台大近10幾年來累積收治約120名以上FAP患者。如果自身基因帶原,下一代帶因機率達二分之一,建議可透過遺傳諮詢及優生保健生殖等方式,確保下一代寶寶的健康。在治療上,以往只能症狀治療,隨著醫藥進步,不少新藥問世,可延緩疾病惡化;例如:透過RNA干擾原理研發而成的新型藥物,可針對異常的小段基因序列進行源頭操控。
-
2021-06-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多血症患者 控制好可打新冠疫苗
疫情嚴峻,進口與國產疫苗的討論甚囂塵上。AZ疫苗在歐洲傳出多起接種後出現血栓案例,台灣也發生首例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近期門診常被問到多血症患者可不可以接種疫苗?新冠疫苗是否導致血栓,科學家仍在積極研究中,東方人體質比較不易發生血栓。多血症病患本來就有較高的血栓風險,是否可接種AZ疫苗?目前各種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都沒有特別做在血液疾病病人上,但施打AZ疫苗最多的英國血液病學會建議,血比容控制良好的多血症患者,男性小於45%、女性小於42%,可以施打新冠疫苗。多血症是「真性紅血球增多症」的俗稱,屬於少見血液疾病,台灣每年新增病例約140人。患者會有脖子緊、血壓高或臉部潮紅現象,部分患者沒有症狀,健診時意外發現,在排除抽菸、心肺功能疾病或睡眠中止症等狀況後,建議做基因檢測與骨髓檢查。過去多血症需透過骨髓切片才能確診,現基因檢測技術進步,發現99%的多血症病人有JAK2基因突變,只要抽血就能做為診斷依據,讓更多患者因此確診與治療。傳統上,採用放血或吃藥來降低患者血比容,可減少中風風險,但無法解決基因變異,且合併症狀亦無法根除,例如皮膚搔癢。目前患者可使用新型長效干擾素治療,讓血比容獲得控制,突變基因JAK2的數量降低,甚至患者困擾的搔癢也會消失。多血症若不好好處理,有中風風險,但若密切追蹤治療,可得到良好控制。提早發現、即早治療,患者可擁有健康正常生活。
-
2021-06-05 癌症.乳癌
AZ晚期乳癌藥Lynparza 早期患者也有效
「新英格蘭醫學」(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網路期刊和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發表的一項跨國研究發現,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公司 (AstraZeneca PLC) 與美國藥廠默克公司 (Merck & Co.) 銷售的藥物Lynparza,可減少早期具侵襲性乳癌女性患者的癌症復發機率。這項長期研究是遺傳性癌症治療的最新發展,為人類對抗遺傳性乳癌增添生力軍;也證明製藥業花在新型藥物PARP抑製劑方面的昂貴投資,是值得的。Lynparza藥在美國定價為每位患者每月1萬4449元,是阿斯特捷利康公司最暢銷產品之一,主要用於治療晚期BRCA基因突變乳癌;去年銷售額達18億元。其競爭對手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2019年斥資逾50億元收購另一款PARP抑製劑Tesaro製藥廠。阿斯特捷利康癌症部門執行副總裁弗雷德里克森(David Fredrickson)表示,阿斯特捷利康將把研究數據提交監管機構,請求批准將Lynparza用於早期BRCA基因突變乳癌治療。PARP抑製劑的作用是截斷癌細胞修復自身DNA能力,並導致癌細胞死亡。近年來,衛生監管機構已批准此類藥物用於治療卵巢癌、乳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目前發現這些藥物對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癌症,特別有用。有BRCA基因突變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更高且通常更年輕。基因突變約占美國每年確診28萬1000椿乳癌病例的5%。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乳癌是女性罹癌死亡第二大原因,每年在美國造成約4萬3600人死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在2018年批准使用Lynparza治療晚期的BRCA基因突變乳癌。治療3年 近86%未復發此項研究從2014年開始,在美國和其他22個國家/地區有1836名罹患早期BRCA1或 BRCA2乳癌的女性,在參加研究前均接受過切除腫瘤手術,並在手術前後接受防止腫瘤復發的化療。根據腫瘤大小或存在於淋巴結的癌症情況,她們的復發風險都很高。研究隨機分配一半女性每天服用Lynparza藥劑一年,另一半服用安慰劑;研究人員發現,治療開始後2年半的中位隨訪期內,與安慰劑相比,Lynparza降低了42%癌症復發或任何原因死亡的綜合風險。治療三年後,接受Lynparza治療的女性85.9%沒有復發,接受安慰劑的女性77.1%未復發。
-
2021-05-22 新聞.科普好健康
「惱人的果蠅」揭開人類遺傳學研究 孵育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與科學家
繞著腐敗水果飛舞的果蠅很是惱人,然而有一群科學家卻專司孵育果蠅,而果蠅也孵育出了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與無數的科學家。全台灣最了解果蠅的男人,是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所長孫以瀚。他的實驗室中,上萬隻的果蠅養在試管瓶中。他發現,果蠅視覺系統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並繼續深究發育成眼睛的機制、感光神經細胞與膠細胞的交互作用,以及生長中的複眼如何吸引氣管伸入。果蠅夠簡單 研究最廣泛孫以瀚從台灣大學植物系畢業後,遠赴美國求學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學博士,在耶魯大學生物系作博士後研究,曾任國科會副主任委員,現為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合聘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孫以瀚笑稱,在大學時代,他原本發誓不做果蠅研究、不要再洗發臭的果蠅飼養瓶、不要再看顯微鏡,卻又一頭撞進果蠅的世界。他解釋說,果蠅只有四對染色體,卻與人類高度相似,75%的人類疾病基因有可對應的果蠅基因。因著果蠅「夠簡單」、「夠經濟」的特色,讓果蠅成為全世界最廣泛的研究材料。基因概念 證明位於染色體人類遺傳學研究的進展,與果蠅密不可分。因為一隻白色複眼的果蠅,證明原本模糊的「基因」概念,真的位於染色體,且會遺傳給子代,掀開遺傳學的篇章,讓摩根獲得193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發現X光可改變果蠅基因,也就是透過人為方式產生基因突變,讓繆勒獲得194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若重複排列果蠅同一個基因,果蠅就會長出兩個體節、或翅膀,證實單一的基因可以控制身體某一部分的發育,愛德華、克莉絲汀、艾瑞克因此獲得199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人的先天免疫也受到基因調控,因此布魯斯與瑞夫一起獲得201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而找到控制生理時鐘的period基因的霍爾、羅斯巴希以及楊恩,獲得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過度分裂細胞 可能變腫瘤科學家們發現,eyeless基因可以主控眼睛發育的命運。孫以瀚也著迷於果蠅的眼睛發育,他的實驗室中,找到了負責眼睛細胞分裂的eye gone基因,當eye gone表現越多,則果蠅的眼睛越大。調控基因的發現也為腫瘤的發生指出一條路,因為過度分裂的細胞就可能成為腫瘤,看似配角的調控基因,其實大有玄機。此外,果蠅研究中也發現,訊號傳遞鏈活化會讓細胞分裂,又不凋亡,便成為眾所皆知的「癌症」,而癌症的轉移也與基因有關。孫以瀚說,從果蠅身上發現,治療癌細胞時若僅以殺死癌細胞,卻不趕緊排除,半死不活的癌細胞就會放出訊號,增生更多的癌細胞。孫以瀚說,目前正在研究視覺系統中感光神經細胞與膠細胞,可能與極為棘手的膠質細胞腦瘤有所關聯。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感光細胞如何影響這些膠原細胞的分裂、生存、遷移與分布。尋找新方向 騷動想像力孫以瀚指出,研究的最終目的在於解答人類的健康問題。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果蠅是被研究的最為透澈的,還能找到什麼新方向嗎?永遠在騷動科學家的想像力。
-
2021-05-07 新聞.元氣新聞
骨肉瘤及時診斷 北榮推諮詢服務
小朋友跑跳嬉戲有時抱怨骨頭痛,就醫卻發現疑似長腫瘤,是許多家長的噩夢。惡性骨腫瘤發生率不高,但和良性腫瘤難以區別,若診斷不夠精確,輕則讓家長虛驚一場,重則讓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手術或延誤治療。台北榮總推出「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幫助病人盡快得到正確診斷,也提供全台醫師後援。骨腫瘤是最容易被誤診的疾病之一,台北榮總骨腫瘤中心主任吳博貴指出,生長痛可能被誤為骨腫瘤,5至15歲孩子三分之一有非骨化纖維瘤,國內骨腫瘤權威、副院長陳威明的門診,幾乎每個月都有被其他科別轉診而來的小患者。吳博貴說明,非骨化纖維瘤經X光看似骨骼破了一個大洞,卻是良性疾病,若非骨腫瘤專科醫師看診,常被認為骨頭有問題,家長從聽到的那一刻起,就吃不下睡不著,開始瘋狂上網找資料,打聽該去那兒看診,做出最壞的打算。但非骨化纖維瘤不需特別處理,絕大多數會癒合消失。吳博貴難忘家長聽到孩子骨骼沒問題的表情,如重獲新生。這不只是白操心的問題,若被誤認為骨腫瘤而動手術,孩子曝露於感染與麻醉風險,動到生長板更影響日後發育。相反的,惡性骨腫瘤占所有癌症百分之零點六到七,發生率不高,但若被當作良性疾病,嚴重影響預後,臨床發現,若患者先接受推拿或按摩,可能導致腫瘤轉移,治療程序不適當,更可能面臨截肢。為盡量減少父母不必要的擔心,也希望患者盡快診斷治療,「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因此成立,醫師以實名制加入,上傳去除個資的患者影像等資料,由吳博貴等骨腫瘤醫師義務輪值,協助初步判斷。陳威明表示,台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由受過骨腫瘤完整訓練的醫師們自動自發,以志工精神幫忙,他身為老師,當他們的後盾,看到學生認真和無私付出,內心滿足和喜悅,無法用言語形容,這也符合個人「與人共好」的信念。陳威明指出,這樣的諮詢方式對偏鄉、離島或缺乏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及診所,可提供迅速的免費服務,若發現X光片有些問題,也會立即介紹病患就近至有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尋求正確診斷和治療,讓不同體系的醫師加入照顧骨腫瘤病患的行列。醫學辭典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陳威明接任亞太骨腫瘤學會理事長 負壓手術挽救少女不截肢
台北榮總治療骨肉瘤成績斐然,團隊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有機會挽救的肢體,目前截肢率不到百分之五,低於全球文獻報告的平均截肢率。截肢率低,部分是因為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獨步全球,台北榮總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持續改良中,亞太骨腫瘤大會上個月在日本舉行,陳昭銘的口頭論文獲得第二名,題目便是尋找改良材料,讓膝、髖關節軟骨不受生物性重建影響。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則經由同步視訊,從現任理事長、日本岡山大學教授尾崎敏文手中接下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新任理事長,這是第一次由台灣接下重任,若全球疫情控制穩定,預計後年在台舉辦亞太盛會,展現台灣醫療實力及擴大影響力。而現今疫情之下,台北榮總依然為了照顧全球病童而努力,三月時,為了讓來自東南亞的十七歲少女保留骨本,等不及十四天隔離期滿就緊急手術 ,因為在負壓手術室,醫師穿著厚厚防護衣,在空調效果不佳的負壓手術室裡揮汗動刀六小時。少女來自東南亞醫療先進國家,熱愛登山和運動,她當醫師的父親打聽到台北榮總的治療成績,尤其生物性重建技術可讓肢體保留骨本,於是不畏疫情,向衛福部提出緊急申請,突破許多關卡遠道而來。由於她的骨骼已被癌細胞嚴重侵蝕,再不動手術就可能骨折甚至需要截肢,入境第三天就緊急手術。手術由陳威明、陳昭銘及多位醫護一同進行,這也是陳威明首次在北榮因應疫情設立的負壓手術室為患者手術。由於負壓手術室中的冷氣也被抽走,無法有效降溫,醫護又得穿防護衣、隔離衣、N95口罩及面罩,加上骨科開刀需要電鋸和鐵錘,醫師汗如雨下,從旁協助的護理人員一直幫忙擦汗,大家還得小心翼翼,別讓汗水滴到手術傷口。陳威明開了三萬台刀,他說這一台刀讓他刻骨銘心、永遠難忘,也深刻體會疫情期間第一線醫護的辛苦。治療骨肉瘤治療,患者必須先化療, 再切除腫瘤,並接受生物性重建,術後再接受化療。少女的手術非常成功,成功保留肢體,她決定留在台灣完成後續治療。她告訴醫療團隊,台灣真的是好地方,感謝台灣醫護,並深深愛上台灣。自體生物性重建是將長了腫瘤的骨頭取出,在體外接受高劑量放射線或液態氮超低溫冷凍,殺滅腫瘤後,再植回體內。陳威明解釋,自己的骨頭沒有排斥及尺寸不合的問題,日後更保留活細胞再長入、骨頭活化的機會,絕對比重重的鋼骨好,孩子不需要從此成為鋼骨人。●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及時診斷 台北榮總成立骨腫瘤諮詢服務平台
小朋友跑跳嬉戲有時抱怨骨頭痛,就醫卻發現疑似長腫瘤,是許多家長的惡夢。惡性骨腫瘤發生率不高,但和良性腫瘤難以區別,若診斷不夠精確,輕則讓家長虛驚一場,重則讓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手術或延誤治療。台北榮總推出「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幫助病人盡快得到正確診斷,也提供全台醫師後援。骨腫瘤是最容易被誤診的疾病之一,台北榮總骨腫瘤中心主任吳博貴指出,生長痛可能被誤為骨腫瘤,非骨化纖維瘤也容易造成混淆,這是常見骨科良性疾病,五至十五歲孩子發生率達三分之一。國內骨腫瘤權威、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的門診,幾乎每個月都有被其他科別醫師轉診而來的小患者。吳博貴說明,在X光影像中,非骨化纖維瘤看似骨骼破了一個大洞,若非骨腫瘤專科醫師看診,常被認為骨頭有問題,家長從聽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吃不下睡不著,開始瘋狂上網找資料,打聽該去那兒看診,開始做最壞的打算。非骨化纖維瘤不需特別處理,百分之九十九會癒合消失。吳博貴難忘家長聽到孩子骨骼沒問題的表情,如同重獲新生。不只是白操心的問題,如果被誤認為骨腫瘤,因此動手術,孩子就曝露於感染與麻醉的風險,動到生長板更影響日後生長。相反的,吳博貴說,惡性骨腫瘤占所有癌症百分之零點六到七,發生率不高,但若被當作良性疾病,嚴重影響預後,臨床發現,若患者先接受推拿或按摩,可能導致腫瘤轉移,治療程序不適當,更可能面臨截肢命運。為盡量減少父母不必要的擔心,也希望患者盡快診斷治療。吳博貴大學時曾在北榮毒藥物諮詢中心打工,半夜輪值接聽回答全台諮詢電話,現在社群發達,於是他想到可成立 「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醫師以實名制加入後,上傳去除個資的患者影像等資料,由吳博貴等骨腫瘤醫師義務輪值,協助初步判斷。目前AI協助診斷正夯,但吳博貴指出,骨肉瘤生長部位和型態多變,患者又少,AI診斷發展不易,透過平台諮詢是目前最好的方法。陳威明表示,台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由受過骨腫瘤完整訓練的醫師們自動自發,以志工精神幫忙,他身為老師,支持到底,當他們的後盾,看到學生認真和無私付出,內心的滿足和喜悅,無法用言語形容,這也符合個人「與人共好」的信念。陳威明指出,這樣的諮詢方式對徧鄉、離島或缺乏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及診所,可提供迅速的免費服務,若發現X光片有些問題,也會立即介紹病患就近至有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尋求正確診斷和治療,讓不同體系的醫師一起加入照顧骨腫瘤病患的行列。●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4-27 癌症.抗癌新知
我們可以戰勝癌症嗎?癌症治療到底該往何處去
該往何處去?穆克吉的《萬病之王》內容豐富詳盡,是一部關於癌症的真實傳記。長篇論述起於一個問題:癌症有可能終結嗎?這個疾病有可能從我們的身體和社會根除嗎?這個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癌症正昂首闊步加速前進,即將超越心臟病成為人類的頭號殺手。正如穆克吉的解釋:「事實上,在某些國家,受癌症影響的人口比例無法阻擋地從四分之一爬升到三分之一,再到二分之一,因此,癌症的確成為不可避免的新常態。」二○一四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報告,警告癌症「海嘯」即將來臨,宣布每年會有一千四百萬人確診癌症,預計這個數字到二○二五年將增加為一千九百萬人,二○三○年會增加到二千二百萬人,二○三五年將增加到二千四百萬人。我們可以戰勝癌症嗎?穆克吉的結論是嚴峻的,他把這個病形塑為某種無情的東西,硬生生織入我們生命的結構。癌症縫入我們自己的基因組中……只要我們能擺脫人生必經的生理過程—衰老、再生、復原、繁殖,只要我們能甩得掉,我們就可以擺脫癌症……尚不清楚有無可區分惡性和正常生長的干預措施。他說,戰勝癌症「就是戰勝我們自身的必然性—戰勝我們自己的基因組。」就像當今大多數癌症研究者,穆克吉相信,癌症是純粹的基因性—基因隨機突變,這種事在我們的DNA中不可避免會發生,它已和我們生命脈絡緊緊交纏,無法解開。這樣的詮釋,引領我們直奔必定逃不掉的死胡同。但他的結論是基於描述癌症特性的科學詮釋。如果,問題的最核心是這個疾病真是由DNA突變所引發驅動,那癌症就只能扮演這個不可避免的角色。問題答案取決於這隻野獸的天性,這是一齣還未揭開的科學偵探故事。對於癌症的基礎生物學來說,現在是奇怪的時刻。癌症基因體圖譜計畫公認是我們最終歸宿—條條道路都通向它。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從未有如此精良的癌症觀察工具。在過去,想拼湊複雜懸疑的謀殺案,科學家還要用雜音嘎拉響的老式收音機,它本來就不適合長時間收聽,只能短時間打開,讓你稍微知道一下故事。而時至今日,至少在基因突變方面,科學家可以有高解析度的儀器,從頭到尾觀察這個故事。結果顯示癌症是一種如《聖經》般複雜的疾病,讓很多人都裹足不前,迫使癌症的傑出研究者沃格斯坦用一種尚待發現的東西,所謂無常的「暗物質」,填補理解的空白—這是「我們還不清楚」的優雅說法。同時間,朝向代謝理論的證據現身,在新的亮光照射下,這些證據將可行性的極限推得遠遠,超出瓦爾堡的單一觀察。我將華生的故事作為本書的共同線索有很多原因,部分是因為他發現了DNA,這個分子被視為癌症的中心;還有部分原因是他在癌症研究界的指標地位;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對癌症研究方向應往何處去的思考:從基因學轉向代謝和ROS療法。我希望我能夠採訪他,或至少要感謝他,但是我的嘗試沒有得到回應。我不知道他會對3BP 說些什麼?他對事情的解釋是否和佩德森和高英熙不同?但從他的文章可清楚看出,他認識到該分子的巨大潛力。大多數科學家都堅信,癌症在幾十年前就確定是一種基因病。這個觀點在現在看來是在一維的,它忽略了從二維或三維的相交維度觀察癌症的證據。一些科學家逐漸意識到癌症可能是一種代謝疾病,不是因為有人去說服他們,要他們特立獨行,而是因為科學引領了他們來到這裡。走到這裡,癌症單純由關鍵基因突變引起的說法越來越難以維持,不一致處太多也太明顯。今天,沒有任何研究人員可以自信滿滿地說,某某癌症只是因為某個單一突變或任何突變組合造成的;也沒有任何研究人員可以指著一系列功能失調的細胞系統,拍胸保證說這一定是突變造成的。癌症被認為是趨向混亂宇宙的某種可預見的表現形式—這個宇宙朝向失序而不是秩序。即使癌症起源也許肇始於混亂,但這個病本身絕對無關於混亂;所以只是偶然。然而,癌症做到的事需要大量的協同工作才能完成,要一次一次完美無暇地走完細胞週期的複雜功能;為了轉成用發酵產生能量,代表細胞必須有序地徹底改變酶促特性;為了要引出新血管來餵飽不斷長大的細胞團塊,需要進行一系列非常複雜的運作。癌症是一種有序的疾病,每一步都是如此,一定是從某個地方去指揮協調的。兩派科學家明顯感覺不同,比起擁護癌症代謝理論的科學家,支持癌症體細胞突變理論的科學家點滴在心。基因陣營遭到擊退,就像走到盡頭,無法否認光環退散了—「我們該往哪裡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支持癌症代謝理論的科學家,就如賽弗瑞、佩德森、迪亞戈斯提諾、高英熙和其他科學家,他們難掩興奮。他們的實驗室像矽谷新創公司一樣冒出來,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偉大的事。當我向大多數科學家詢問基因理論前後矛盾的地方時,科學家通常會古怪地看我一眼,然後說:「嗯,癌症比我們想的要複雜。」大多數人仍然對癌症體細胞突變理論深信不疑,大多沒有意識到干擾這個理論的難解矛盾。當瓦穆斯和畢夏普觀察勞斯肉瘤病毒,發現裡面含有我們某基因的輕微變形版時,似乎找到一個關鍵。病毒真的會捕獲單個基因,然後把惡毒分身直接重新插入DNA,從而引發這個複雜到不行的疾病?僅是從單個激酶蛋白中刪除幾個胺基酸就會生出一種病,不但會長出新血管供應養分,還會發生明顯的生化轉變,變成以葡萄糖代謝?這個概念似乎不太可能。勞斯不相信癌症體細胞突變理論,而且是強烈反對。但是當瓦穆斯和畢夏普秀出這個以他名字命名的病毒犯了叛國罪,藉以證明體細胞突變理論不容辯駁時,勞斯就變得像個傻瓜。勞斯在談到癌症玩的花招時說:「大自然有一種諷刺的幽默感。」他錯了嗎?當證明勞斯病毒的病理集中在粒線體後,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是什麼在改變細胞:是勞斯病毒src 基因單一、變異的蛋白質產物,還是一通從嚴重受損粒線體打到海量信號中心的求救電話,刺激出協同反應,表現出癌細胞的複雜操作?一個是單個突變,可能是同一種疾病中成千成萬的突變之一;另一個是不管組織類型為何,都會活躍在每個癌細胞中的程序,就像在正子造影中看到的。如果時間能證明癌症代謝理論比以前所想的更重要,或許是因為積沙成塔,或許是因為我們一直拚命追逐的「大爆炸」出現。也許那天到了,就會如勞斯講的,大自然又再騙了我們一次。無論它來自上帝、大自然、進化論,或出自塑造我們生存世界的任何造物主,我們必須承認,在疾病領域,癌症是祂的傑作。這個病是天才棋王巴比.費雪(Bobby Fischer),是一代軍神巴頓將軍,是神童莫扎特,是逃脫大師胡迪尼,是愛因斯坦。它用理解誘使我們,但多理解只會讓我們更退縮,這太可怕了;甚至我敢說,這太美了。癌症是病理學的藝術極致,就算神探福爾摩斯都會尊重他無法抓到的犯罪主腦。我們有沒有可能誤解了癌症的真實特性?如果是這樣,大自然就該負責。祂騙我們,機關算盡地騙我們,憑藉精妙的欺騙手段,用一個理論蓋上另一個理論,精心地變裝,以致這兩個理論看起來很像。祂將某些疾病歸為整齊的一類,清楚展示疾病潛在的機制供我們查看,但不包含癌症,它不屬這類。癌症包含欺瞞、使絆、詭計和誤導,癌症是所有難題中的難題。歷史上多的是高人能人答錯大議題的例子,儘管他們都依循證據並且根據當時的知識得出結論。縱觀歷史,偉大的科學家一直都是這種情況的受害者。勞斯認為癌症不是由DNA突變引起的斷言似乎是完全錯誤的,但他如果活得夠久,就可能看到自己得到平反。理論起,理論落。理論因時而聚、隨勢流變;它們是會變形的實體,就像我們也各從不同角度看待大自然。在它們穿越時空迴圈到此一遊時,它們踮起腳尖舞動轉圈,轉到一面讓某人看來傻,轉到另一面就讓人成了英雄。所有優秀的科學家都必須同意,時機、環境、運氣在職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歷史將對他們的成就下定論。如果華生和克里克在闡明DNA結構時稍微磨蹭一下,他們的諾貝爾獎可能就被美國科學家鮑林搶走了(鮑林也在實驗室建立了模型,幾乎就快確定DNA的結構)。如果鮑林再快一點,今天沒人會知道華生和克里克的名字。賽弗瑞也承認:「十年後,說不定有些科學家就會證明我完全錯了。」關於這點他是對的,科學的連續性不會替個人的自我留一點餘地。這不是一種理論與另一種理論間的僵持。大自然沒有義務將癌症僅限於基因疾病或代謝疾病,更可能是癌症的細胞體突變理論和代謝理論相互交織在一起—變成一種穿越兩邊的拼接怪物。大自然沒有必要使答案簡單,由於代謝理論是從灰燼中重生的,它與體細胞突變理論重疊後看起來就類似一種設定調整。這些理論並不存在鮮明對比,而是有點色差。它們躲在彼此身後,互相掩護,就像頑皮的孩子開心地一起玩遊戲。※ 本文摘自《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作者:崔維斯・克里斯托弗森譯者:潘昱均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1/04/08《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書封。圖/奇光出版提供
-
2021-04-22 癌症.肺癌
增強肺癌免疫療法新曙光 台大估兩年後進臨床試驗
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名,高達九成都是非小細胞肺癌,幾乎都是肺腺癌,超過四成診斷時都是晚期。大約一半肺癌病人有EGFR基因突變,可用標靶藥,但另外一半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高達七成都對傳統免疫療法反應不佳,只剩下化療一途。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幸真團隊發表的最新研究,為病人帶來一線生機。研究人員精選最強悍的一支「伽瑪-德爾塔T細胞(γδ T細胞)」,以專利技術讓細胞數量在14天內擴增500到1000倍,再打回體內,同時以去甲基化藥物(Decitabine)增強γδ T細胞對癌細胞的毒殺作用,成功提高肺癌小鼠存活率。台大醫院預計最快兩年後展開第一期臨床試驗,可望大幅提升肺癌治療成效。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肺癌治療方法、藥物很多,各有適用對象,可惜有些人對免疫治療的反應不是特別好。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任施金元表示,對於免疫治療反應不佳的病人,未來如果先以去甲基化藥物處理過癌細胞,加上細胞擴增技術助攻,可能就會變為有效。蔡幸真表示,γδ T細胞毒殺癌細胞,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γδ T細胞要能辨識癌細胞,第二個步驟是γδ T細胞和癌細胞之間要建立夠多、結構夠強的免疫突觸,第三個步驟是γδ T細胞釋放穿孔素和顆粒溶解酶,注入癌細胞,造成癌細胞凋亡。蔡幸真團隊的研究是針對第二個步驟,發現原先用於血癌的Decitabine,可以讓幾乎每一顆癌細胞都與γδ T細胞形成強化且結構完整的免疫突觸,增強毒殺效果。在細胞實驗,只要30分鐘到120分鐘,癌細胞就會死亡。這是全球首度有醫學研究將去甲基化藥物應用於增強免疫治療,並且完整呈現其機轉、找到相關基因印記,今年4月12日發表於知名期刊《自然通訊》。蔡幸真表示,這項新療法將來不只能應用於肺癌,目前在大腸癌、卵巢癌初步測試都有不錯效果。此外,γδ T細胞也是少數可以做異體移植的免疫細胞,還能利用基因重組工程,讓現有毒殺能力更升級。施金元表示,目前免疫治療都放在後線,未來如果經過確效,可望逐步拉到第一、二線使用,效果會更好。
-
2021-04-16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晚期肺癌第一線 標靶治療超前部署
癌症治療武器愈來愈多,晚期肺癌治療考慮抗藥性,治療策略要「超前部署」。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說,以肺腺癌來說,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患經「接續型雙標靶治療」後,能大幅延長整體存活期,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就需依據未來可能發生的抗藥結果決定標靶藥物治療策略。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健保署、國健署共同主辦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於3月27、28日完美落幕,22位國內癌症領域重磅權威詳解國家級抗癌計畫、臨床最新治療等,在晚期肺癌治療上亦分享諸多臨床治療經驗。黃俊耀表示,肺癌的治療已跳脫以往,不僅要確定細胞型態,當前還會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癌的驅動基因,若能使用上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預後較好,且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就要布局。以肺腺癌且檢測出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患來說,在第一線使用第一、二代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失效後,有7成會產生抗藥性T790M基因突變,此時便能於第二線治療時接續第三代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時間。此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的接續型雙標靶治療策略,最新臨床研究證實,在全球包含台灣、美國、日本、新加坡等10國參與的研究中,針對亞洲病患的整體存活期表現將近4年,且在韓國族群中今年最新的真實世界研究顯示,整體存活期更有超過4年的臨床表現,有望在未來帶給病患更大的治療曙光。黃俊耀說,每一位肺癌病患的狀況不同,治療朝向客製化,鼓勵病患跟醫師詳盡溝通,設計出自己獨特的治療策略,讓治療能像跑大隊接力般,一棒接一棒,走向5年、10年,甚至15年。
-
2021-04-16 癌症.肺癌
2021癌症論壇/肺癌治療策略解密 標靶接力延長存活
走路經常喘不過氣,61歲的李先生就醫後確診晚期肺癌,並已併發肺部轉移及肋膜積水。他積極接受治療,透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癌關鍵EGFR基因突變後,採取第二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克服了抗藥性基因,持續治療7年多,腫瘤穩定控制。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健保署、國健署共同主辦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於3月27、28日完美落幕,22位國內癌症領域重磅權威詳解國家級抗癌計畫,會中癌症病友亦分享抗癌經歷。罹患肺癌的李先生至今穩定治療,只要定期回診拿藥、接受檢查,與一般人無異,直呼不敢相信。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說,李先生罹患的肺癌類型為肺腺癌,當初擬定治療策略時率先進行基因檢測,發現是EGFR基因突變,並預想之後可能出現抗藥性,為了克服藥物失效問題,希望能接續用藥,在第一線治療時便使用了第二代標靶藥物,之後接力第三代標靶治療。王金洲說,晚期肺腺癌的致癌驅動基因中,EGFR基因突變約占六成,在第一線治療有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在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病患最常出現的是T790M抗藥性基因突變,此基因突變的出現,提供了接力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的契機,能延長每一段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讓晚期治療走向慢性病化」。王金洲說,肺癌治療策略的擬定,要看病患對治療能忍受的幅度而定,後線的治療方式當面臨健保難以給付或有經濟考量時,亦可走恩慈專案或臨床試驗,鼓勵病患維持正向態度,根據自身狀況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