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台灣人
共找到
1103
筆 文章
-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打通血管阻塞的救命關鍵 心臟塗藥支架有健保全額給付嗎?
「你裝了幾支?」心血管疾病患者經驗交流時,免不了互相關心對方裝了幾支血管支架。不管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或因為相關症狀就醫而發現血管狹窄的人,置放血管支架、打通阻塞的血流,成為救命關鍵。今天「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血管支架的使用情形,也提醒您一旦有相關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心肌梗塞是急性且非常嚴重的心臟疾病,不過隨醫學技術進步,在血管裝上支架打通血流,成為普及的手術,也順利救活許多病人。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台灣人說到心臟、大腦相關疾病,都是很致命的情況,因此相關的治療受到許多關注。但血管支架是否納入全額給付,仍需要透過給付後的醫療科技再評估(Health Technology. Reassessment, HTR)從長計議。裸金屬支架為全額給付、塗藥支架為自付差額給付。血管支架在健保給付正式名稱為「冠狀動脈血管支架」,是為了治療心臟因血管狹窄,導致血液無法流通,而需使用的特材。目前健保給付的血管支架包括「裸金屬支架」和「塗藥支架」,其中裸金屬支架為全額給付、塗藥支架則為自付差額給付。根據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八月健保收載的裸金屬支架共13項、塗藥支架36項。民國108至110年使用支架的人數分別為4萬4,537人、4萬5,811人、4萬4,789人,年齡層皆以65歲至69歲最多,男女比為3:1。若以各年齡層就醫率來看,則以80至84歲最多。使用塗藥支架人數,約為裸金屬支架的二倍。支架使用選擇上,108至110年全額給付裸金屬支架的使用人數分別為1萬5,920人、1萬6,137人、1萬4,792人;自付差額塗藥支架為3萬1,056人、3萬2,134人、3萬2,207人,使用塗藥支架的人數都約為使用裸金屬支架者的二倍。使用件數方面,全額給付裸金屬支架三年來分別為1萬6,878支、1萬7,103支、1萬5,600支;差額給付塗藥支架則分別為3萬3,236支、3萬4,377支、3萬4,400支,每人平均植入的血管支架為1.57至1.66支。每一病人每年給付以四個血管支架為限。對於民眾多使用塗藥支架,李伯璋表示,健保署尊重患者需求與醫師專業判斷,每個醫師都有自己的見解。當然醫學倫理非常重要,也許有些醫師會因為想要病人用差額的醫材,就說健保全額給付的不好,但相信患者及醫師都會做出最慎重的決定。至於健保署是否會將塗藥支架納入全額給付,李伯璋表示,根據給付規定,不論塗藥或裸金屬支架,每一病人每年給付四個血管支架為限。依照現在的使用比例,110年的申報點數約11億點(如一點一元則為新台幣11億元),如果全部納為全額給付,粗估需要再籌27億元,支出將變為38億元。是否全額給付塗藥支架,仍需透過HTR評估。李伯璋說,如果健保財務靈活,當然會盡量支持;但現實來講,錢就是卡得很緊。要讓民眾有好的醫療品質,就得有足夠醫療資源,但不能「挖東牆補西牆」。在健保總額裡,如果錢一直放在用藥或是特材,真正給予醫療、護理人員的錢就會變少。而有些人說部分負擔會增加民眾壓力,但透過「使用者付費」控制不必要浪費,才能有錢照顧真正需要的人。他也表示,就像有些癌症傳統治療方式為「先化療、再標靶」,但經過分析雖然標靶藥較貴,但存活率遠比一開始使用化療好,且精算後比較節省,也會變成第一線用藥。因此現階段是要盤點不必要的浪費,並透過HTR評估塗藥支架對於病人的效益,也許未來方向是找出使用效果顯著的高危險群納入全額給付。隨身備硝化甘油舌下片,可以搶時間。李伯璋表示,許多民眾有心臟血管狹窄的狀況,雖沒有症狀,但發作起來很快速,因此也可透過檢查發現,以藥物控制或進行手術。他分享自己的父親有抽菸史,某個冬天在雲林老家洗完澡躺一下,就突然心肌梗塞發作,雖然含了硝化甘油(舌下片)舒緩了一會兒,但沒過多久又發作。送往鄰近的醫院,但因缺乏心導管室等醫療設備,最後回天乏術。說著李伯璋從口袋拿出一罐舌下片,表示自己隨身攜帶,尤其有時候打高爾夫球在荒郊野外,備著以防萬一,「可以搶時間」。
-
2022-10-30 名人.林頌凱
疼痛指數高達滿分10分!為什麼髖關節缺血性壞死會這麼痛?
60歲的阿嬤日前因為因腳痛到到我的門診,X光一照看到髖關節糊成一片,是嚴重的髖關節缺血性壞死,疼痛指數高達滿分10分。她走進來時右腳已經沒有辦法撐地走路,問她這樣子多久了,她說:「已經一年多了……」這麼嚴重的病情只有開刀一途。阿嬤一聽到要開刀立刻紅了眼眶,表示自己「沒錢沒保險」負擔不起,家裡又有孫子嗷嗷待哺,如果去開刀家裡怎麼辦。不知道這一年她是怎麼撐過來的,如果及早治療,或許不會走到這個田地,我的心中滿是心疼。骨頭的缺血性壞死在全身都有可能發生,最常見的就是在髖關節的股骨頭。當骨頭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環就會開始壞死、骨組織被吸收、骨頭結構被破壞,進而導致關節崩塌。髖關節缺血性壞死主要出現在30-50歲的男性,像個案中的60歲阿嬤是相對少數。曾經有受傷史、血管炎疾病、類固醇使用、過度喝酒的人特別好發。另外有很多打拚的台灣人,因為工作沒有時間看病做治療,身體有痠痛就到西藥房配藥吃,或是止痛糖漿、來路不明的藥丸藥粉拚命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入太多類固醇,會對日後髖關節缺血性壞死埋下禍因。髖關節缺血性壞死的症狀是疼痛和走路異常。疼痛處多半在鼠蹊部或是髖關節深處,有時候會痛到膝關節上方,是一種悶痛或劇痛,但是找不到明確的壓痛點。走路異常一開始是因為痛,不敢出力才走不好。但到後期因為股骨頭壞死崩塌而變成長短腳,走路就更加不方便。由於髖關節缺血性壞死是一個可能快速崩壞的疾病,所以早期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疾病初期因為骨頭結構塌陷範圍不大,從姿勢調整、減少負重動作,去除病因(例如戒酒、少吃類固醇、少吃不明藥物、避免過度運動)、強化肌力(臀部肌肉、核心肌群)、輔以復健治療便可以改善。增生注射治療(PRP、高濃度葡萄糖、高結構性玻尿酸)是積極的保守治療,可以針對關節腔與髖關節囊的病變做補強。大多數情況下髖關節缺血性壞死會伴隨腰椎的退化或不穩定,在做增生注射治療時也可以就腰椎與骨盆部位做加強,可以有更好的效果。症狀嚴重或是病情嚴重的患者,就得步上開刀一途。很多病患聽到開刀就害怕恐懼,但開刀的目的不是要讓你不能工作,也不是要讓你殘廢,而是要你恢復。現在的手術方式以微創為主,傷口小恢復快,開刀的時間也短,往往開完刀隔天就可以回家。手術方式可以是減壓補骨手術或是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前可以和骨科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開刀後一定要做復健,因為之前的病情所導致的肌肉萎縮、關節不穩、步態異常、還有術後可能的關節受限,都需要積極復健來補強。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人因為害怕醫師告訴他不能工作或運動,所以索性就不治療,結果到後面都走到換關節一途。其實治療的目的是要減輕疼痛、增加功能、增加活動度、是要讓你回去工作或運動的。調整一下心態,積極配合醫療團隊復健和運動,你不但可以無痛,還可以健步如飛。
-
2022-10-2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莊碧焜行醫30多年深刻感觸:救一個病人,等於救他全家!
「秀傳不只照顧你,更照顧你全家人。」行醫30年的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從專科醫師搖身一變為醫院管理者,體會最深的是「當你救了一個病人,就等於救了他的全家。」深耕社區 讓鄉親信任醫院竹山秀傳醫院位於南投縣偏鄉,已成立四分之一世紀,現為濁水溪線最大的地區醫院,見證台灣人口老化,老年人口缺人照顧等問題。今年在老院長謝輝龍卸下重擔後,正式由莊碧焜接任院長,繼續深耕社區,包括遠距醫療、遠距照護及長照服務等,讓鄉親更信任醫院的醫療能力。出生南投草屯農家的莊碧焜,高中就讀離家比較近的台中一中,那時家裡種甘蔗,念書外還幫忙農事,通勤3年後,順利考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就走上治病救人的從醫之路。行醫30多年 歷經醫院重建1994年莊碧焜到彰化秀傳醫院擔任耳鼻喉科主治醫師,1997年竹山秀傳醫院蓋好後,他回到南投家鄉,行醫30多年來,曾歷經1999年921大地震的洗禮,竹山秀傳從幾近全毀下重建,面對眼前大量病患,也讓他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悟。莊碧焜回憶,921震災後,他致力完成醫院的重建,將原本傾斜的醫療大樓從貨櫃屋醫院,一點一點恢復到目前的規模,他和醫院一同歷經苦難成長。設身處地 建好醫病關係 篤信佛教的莊碧焜,認為學佛之人看待世事大多以慈悲為懷,但慈悲不是同情,而是告訴世人如何離苦得樂,多年來每當心中有妄念時,他便會設身處地多聽一下他人的想法,也建立與病患間良好的「醫病關係」。竹山秀傳是偏鄉醫院,過去遇到重大傷患,都是急救後轉到外縣市救治,但每轉出一個病人,有如轉出一個家庭,自從去年心導管中心成立後,提供「救心、救腦、救生命」的一條龍式服務,不僅救回了80多名病患,也救回了80多個家庭。玉山排雲醫療站 支援19年海拔3402公尺的玉山排雲醫療站,是全國海拔最高的醫療站,25年前,玉山國家公園以竹山秀傳為主成立玉山醫療團隊,認養已有19年之久。莊碧焜指出,玉山醫療隊是國內百岳中少有的高山醫護團隊,每年超過160多位醫護志願者,分30多個梯次,每周五醫護人員靠自己雙腳步行8.5公里來到排雲山莊,為登山客提供最即時的高山救護醫療援助。莊碧焜笑說,有些山友走進排雲山莊旁的「玉山醫療站」時,常會半信半疑地問,「你們是坐直升機上來的吧?」但醫療工作人員很驕傲地說:「我們跟你們一樣,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的。」養生祕訣/登玉山30多次 騎單車維持體能南投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斯文的外表下,很難相信熱愛登山的他,曾經登上玉山主峰30多次,多年來不靠協作,率隊從登山口出發到抵達玉山醫療站,長距離的上坡路段,鍛鍊出堅強的意志力,正是他愛運動的「修鍊」,尤其登山不只是考驗體能,更是超越自己的挑戰。從醫以來,莊碧焜曾任行政及醫療副院長25年,工作及生活都非常忙碌,迎向挑戰的同時,也體認到「人一輩子都在休息和工作之間,進行一個適度的平衡」,全心投入工作時,他不讓自己感到疲倦,最重要是做想做的事,樂在其中,就不會是負擔,自然就不會累。莊碧焜年輕時好動坐不住,跑步很快的他,幾公里的距離只要10分鐘就跑完,一度有去當運動員的打算,但被父親以「當運動員沒出息」勸說下,只好專心求學。大學時愛上打網球、登山,以跑步來安定心靈,課餘曾經登上多座百岳。後來在竹山秀傳醫院組建玉山醫療隊,莊碧焜領軍醫療隊人員,每年年初及年尾都會登上玉山,迄今已攀登玉山主峰30多次。雖然年輕時愛打網球,但考慮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如今60歲的他多以跑步、騎自行車維持體能。莊碧焜也常去戶外登郊山,有空就去登大山,他在登山過程中,體會到「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不同心境轉變,體認不少身心靈的人生體悟。莊碧焜小檔案●年齡:60歲●專長:耳鼻喉科●現職:竹山秀傳醫院院長●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公共衛生系研究所●經歷:竹山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耳鼻喉科主任彰化秀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相信我們,秀傳團隊不只照顧你自己,更要照顧你全家人。
-
2022-10-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生素D竟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神奇療方!何美鄉: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我們缺的不只是D!
西班牙巴塞隆納有一家醫院(Hospital del Mar)把新冠病人分成實驗組(447 人)與對照組(391 人),所有病患除了接受當時醫療體系可以提供的最適當療法之外,實驗組還多添加了一個口服療方【註】。之後,院方持續追蹤病人的身體狀況30 天,結果顯示(單變項分析),對照組有20.9% 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實驗組只有4.5%,死亡率則是15.9% 與4.7% 之別。以多變項分析來看,在年齡、性別、入院時血液中的維生素D、其他疾病等變因受到控制之下,醫生發現,實驗組需要進加護病房的風險減了87%,風險是對照組的0.13;死亡率減了70%,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0.30。這是什麼神奇的療方?效果豈不是比瑞德西韋所公布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更好嗎?我們看瑞德西韋最終的臨床實驗效果是:治療組在第29 天的死亡率為11.4%,相對於對照組15.2%,只減低了3.8%。這並不是藥物治療的實驗,此研究實驗組的受試者,只不過是被醫生多添加了維生素D的攝取而已。這些人是經過篩選後,剔除了平時有常規攝取維生素D補劑的人。所以醫生所做的事,不過就是幫這些明顯缺乏維生素D的人補上而已。但維生素D並不是多吃多好,本來就缺乏的人,補上了當然會更好,不缺的自然也就不用補。至於這個實驗如何控制維生素D的劑量呢?以口服的維生素D3 來說,入院第一天醫生就會給532ug,之後在第3、7、15、30 天給266ug,算是短期內高劑量的補給。維生素D如此重要,為何至今仍未列入治療新冠病人的指引?甚至確診病人入院時,都沒有將檢測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列入常規檢驗項目,以做為治療指引?為什麼?因為醫生們有潔癖,要百分百無誤才能列入醫囑。況且醫師不知道要如何訂定給予營養素的指引。比起藥物臨床試驗的嚴謹度,至今維生素D是沒有足夠嚴格的實驗資料可以引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在營養師的建議下,補一補原來就缺乏的營養素,不是應該的嗎?況且可能很有幫助。以台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的情形來看,約30%國人血液中的維生素D少於30ng/mL(建議的正常值)。若要減低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些學者認為維生素D的濃度最好介於50-70 ng/mL,甚至更高可能會更好。在如此缺乏的情況下,由營養師建議補充,是不是可以對我們的健康帶來長遠且正面的影響呢?或者更進一步,把血清營養素檢驗,列為健保給付的常規體檢項目。缺乏者可取得營養師諮詢,如此更具預防功能。維生素D 與你的長期健康息息相關我們對於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而重症、死亡的人,總是會尋找各種理由加以解釋。但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找到可被改變的因子、降低國人新冠重症率與致死率,才是重要目標。新冠疫情固然趨緩,但病毒會持續存在。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因為接種過疫苗,或因重複感染而有足夠的免疫力,就算感染新冠病毒,最多就是出現嚴重的上呼吸道症狀。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無症狀的人與嚴重症狀的人,差異在哪裡?兒童感染都是以無症狀、輕症居多,為什麼?是否重症者與孩童的差別,在於體內尚未老化的免疫力?再想一想,我們總是要先讓免疫力能夠維持正常運作,才有機會讓它不老化或延遲老化。而包括維生素D在內的多種維生素,正是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的重要因子。有什麼理由不正視我們缺乏維生素的事實呢?況且從全國健康營養調查報告來看,我們缺的不只是維生素D!此時,我們必須更徹底地檢討我們的生活模式,尤其是飲食習慣。或許整個社會對於健康生活模式的執行,並不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比如說高纖、低升醣指數的健康食物,需要花時間尋覓,常常一時找不到只好隨便吃。而可口的高糖、高熱量又不健康的食物,卻是滿街都在誘惑你。我們的下一代生來就處在這樣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中,未來只會更難翻身。而且不要懷疑,所有慢性病的發病年齡都在年輕化,原因正與我們逐漸惡化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在許多營養調查的報告中,其實各年齡層皆呈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足,為什麼我們只專注於兒童?因為這件事攸關我們大人沒有努力維護「兒童健康權」,他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被賦予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當然,父母無辜,他們在非故意的狀況下讓小孩吃得營養不足;但公共衛生學界看見了,卻沒有作為,這就非常違反專業良知了。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大流行。整體健康環境似乎趨向緩慢沉淪,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只會一代一代逐漸惡化。在疫情蔓延的過程,我們經歷了親人離世、醫護人員損傷等慘痛經驗,也讓我們因此看見新冠重症的風險共病。而這些其實很多都可以透過行為、生活模式的調整,就能預防或延緩發病。隨著疫情就要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一種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註】參考資料:4. Nogues X, et al. Calcifediol treatment and COVID-19-related outcom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Jun 7:dgab405.
-
2022-10-26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治療】走訪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寶庫 逾17萬人參與 健康大數據待點石成金
後疫情時代,生醫產業躍身眾所矚目焦點,而中央研究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猶如待挖掘的礦山,數萬筆健康大數據待點石成金,為台灣生醫脈動奠下基石。擁有嚴謹流程SOP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蘊藏超過17萬名參與者的資料與檢體,從採集到儲存,層層的檢核機制,希望為取得高品質健康數據把關。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這裡擁有全國最大的生物檢體儲存空間,超過70台的-80°C冰箱與80個超低溫(-180°C)液態氮桶,相當壯觀。來自各地熱忱參與者的血漿、尿液及DNA等檢體,猶如珍寶典藏,研究者們正探索挖掘,將寶貴的檢體及海量的健康大數據轉變為健康之鑰,促進國民健康。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代表人、研究員施修明與執行長陳安醫師說明,展望台灣發展精準醫療的長遠目標,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收案深入臺灣及離島的社區內,全台駐點達44處,目前已募集超過17萬人參與。特別的是,這些參與者不只收集一次資料檢體,而是採用長期追蹤的模式進行收案,每2到4年主動追蹤過去參與民眾的身體狀況變化,能夠藉此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因果關係。也因全台廣泛性收案,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資料可作為國人群體代表性,再加上移民人口、通婚等多元族群融合因素,更意味人體生物資料庫代表著華人世界的縮影。施修明表示,透過經年累月持續的收案、追蹤下以及與健保資料庫整合,便能從精準醫學角度出發,提供國家公衛政策建議,發揮深遠價值。 博士張中科補充,因疾病的成因不同,參與的人數越多,能具體找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成因,找出從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罕見疾病的病因,所以台灣需要建立這麼大量的生物資料庫,供研究者共享使用,加速生醫產業進展。而將視角拉到全世界,芬蘭、愛沙尼雅與冰島到全球趨勢,已邁向建立收集全國民眾的生物資料庫,打造推動國人健康的基礎設施,將成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下一哩路目標。 民眾參與「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收案檢查與一般健檢有哪些差異?施修明表示,一般健康檢查是為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抽取的血液,是為了進行實驗室生化檢測,提供個人和醫師判讀使用。然而參加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除了會進一步將血液中的DNA萃取出來,後續進行全基因體定型(Whole Genome Genotyping)實驗,得到基因相關資訊,同時透過問卷和身體檢測,將每位參與者健康資訊完整紀錄下來,透過參與者無私貢獻檢體與健康資料,這群體化的資料透過研究後就可以找出基因、生活習慣與環境暴露等影響健康的相關因素,這是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最重要的使命。 施修明舉例,日前台北榮民總醫院運用「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資料探究出,國人有0.9%擁有NOTCH3的基因變異,有這樣基因變異的民眾意味著中風風險高於一般人。而這樣的研究成果若能用以建立未來健康政策,針對這群民眾定期到醫學中心追蹤、改變生活型態,藉此避免發生中風,不僅能減少健保支出,更重要的是預防了這些高危險族群的中風,避免了這些家庭經濟及照顧上重擔。 資訊長蘇明威也表示,以藥物開發視角來看,評估藥物是否有效或是有副作用產生,必需考慮藥物使用族群的基因背景,所以國外藥廠想要進入台灣市場,就必須知道台灣人的基因資料、健保等資訊,藉此可快速開發藥物、評估用藥的情況。以新冠病毒疫苗來說,琳瑯滿目的廠牌中挑選哪些較不會產生副作用?要打幾劑?台灣民眾只能參考國外文獻,但國外數據是否能代表台灣族群卻又是一大問題。反觀英國,就是利用其健保系統(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數據,並在個人同意之下,才能快速提出哪些廠牌施打幾劑,達到最佳效益的建議。 一直以來使用人體資料上有許多規範和挑戰,包含法律、倫理、產業經濟以及整體社會共識等,除串接健保數據有難度之外,人體資料的收集、處理、數據使用分析、解讀等都是關卡。蘇明威指出,政府已在民國99年頒布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定出規範,且對於參加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民眾,會詳細解說同意書,參與民眾需充分了解並同意後才能加入,同時訂定退出機制,只要有任何疑慮,無須理由即可退出資料庫,保護每個參與者權益。 施修明表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是國家重點關注的生醫大數據基礎建設,這些寶貴的檢體及資料就像原油,需要有人去開採、淬鍊和加工,各界專家們正攜手合作整理解讀,為未來研究、產業界及國人的健康開闢新路。施修明強調,資料申請使用一定會在高標準的審查下進行,珍惜參與者的付出,防止資料被濫用。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這幾年來所累積的經驗和人才,也打造出優秀的陣容團隊,這團隊已蓄勢待發,為未來營造美好健康社會打拚。【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10-24 焦點.元氣新聞
阿公臥床13年高齡過世卻保持身體乾淨 急診醫揭看護哭聲透露一切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許多家庭都有聘請外籍看護照顧家中長者,長照的工作內容其實相當不容易,而外籍看護來台灣大多也是為了工作,一般看護可能只是敬業完成份內任務,雇主與看護之間的關係通常隨著看護工作的結束戛然而止。然而,偶爾也會有看護和受照顧者培養出深厚的情誼。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就在臉書粉專「楊大緯 面對問題的急診醫師」分享一則出現在急診現場感人的照護故事,以下為臉書全文:【延伸閱讀:元大創辦人馬志玲失智十多年辭世 女兒馬維欣授照顧3心法:苦撐是不切實際的】超過90歲的老人家,到院前心跳停止送來,第一時間跟著救護弟兄到急診的是外籍看護,在她的幫助下,我們透過電話連絡正在趕路前來的家屬,家屬十分明理,考量病人年事已高,明確表示不要急救,讓病人沒有痛苦地離開。病人雖然長期臥床,但整體外觀保持得相當乾淨,看得出來受到很用心的照顧,這對「不健康餘命」高達將近9年的台灣人民來說,其實並不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外籍看護從頭到尾眼淚沒有停過,她並沒有歇斯底里地哭喊,而是持續啜泣,低沉的哭聲,感染了急救區每一個角落,旁人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那是真正發自內心深層的悲傷,她一邊拭淚、一邊用帶著口音的中文告訴我:「我一開始先照顧阿嬤,阿嬤走了以後,接著照顧阿公,已經13年了。」儘管外籍看護來台大多是為了工作,但願意付出13年的時間,盡心盡力照顧雇主所託付的兩個老人家,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這種超越國籍、超越血緣關係的忠誠度,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她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跟我一樣,聽過這樣的說法:「我們對別人好,別人是否一定對我們好?答案是不一定,但99.5%是,所以不要為了0.5%,放棄99.5%的人。」外籍看護的表現讓我相信,不管是雇主,還是已經逝去的兩位老人家,過去幾年來他們對待她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同樣的邏輯,我們對外籍朋友好,外籍朋友是否一定對我們、還有我們的爸爸媽媽好?答案是不一定,但我願意相信大多數都會是。我是急診人,我在急診看見善的循環確實以各種方式存在著,希望我們都能不吝於成為這循環中的一分子。
-
2022-10-14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當年家屬跪求「救救我家人」,至今仍心痛!台灣阿「肝」許金川,寧失業也要消滅肝病
「不管你是班超、曹操或蔣光超,每年都該做一次腹超!」一提到近期推廣的腹部超音波活動,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馬上說出這段順口溜。人稱許P的許金川,以妙語如珠愛說笑話聞名醫界,肝基會很多Slogan都出自他的創意。自稱「台灣阿甘(肝)」的他行醫逾40年,寧願專長治肝病的自己失業,也希望「肝病在台灣消失」。台大醫院過去有個傳說,有兩位醫師不管時間多晚都能在辦公室裡找到人,一位是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另一位就是許P。許金川說,這麼拚命是因為自己是鄉下孩子,雖然讀了醫學院、當了醫師,還是想爭一口氣。家屬跪求「救救我家人」,為時已晚至今仍心痛。許金川三更半夜仍不歸營最著名的故事是:他第二年住院醫師時,台大引進當時最新的超音波儀器,放在婦產科。他非常好奇,只要有機會,就溜去婦產科對超音波「動手動腳」。後來甚至帶著腸胃科患者悄悄到婦產科照腹部超音波。黑黑的超音波影像裡有亮亮的光影,對他有極大吸引力,一有時間就去研究,常常忘記下班更忘記時間。後來台大引進更先進的儀器,他開始利用超音波揪出早期肝癌,並採取酒精注射法,讓肝癌細胞提早壞死。愈接觸肝病患者,愈發覺國人對這個國病的認識並不多,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肝癌末期。幾乎天天都會有家屬跪在地上哀求許金川「救救我家人」。曾有一位小學女老師,上課時吐血,才發現罹患肝癌,她先生哭著求許金川「一定要救我太太」,但為時已晚,許金川愛莫能助。幾十年後回想起那許多哀傷的景象,許金川依然心痛。肝病被當肝火旺,自服中草藥愈吃愈糟。台大是最早開始做肝病防治的醫院,從篩檢到衛教,一步步做。許金川說,當時國人深信肝病就是肝火旺,被診斷後常常自行服用中藥,或認為草藥能強健肝臟。台大醫院種植好多棵橄欖樹,病患與家屬爭相撿葉子,說是吃了會恢復肝功能,病情愈弄愈糟。推廣肝病認知的過程中,又發現患者對「感染」認知高度不足。從慢性肝炎到肝硬化、肝癌,有所謂肝病三部曲,但從帶原到可能出現肝癌,至少十年,期間應有機會及早阻斷。許金川向台大恩師、台灣肝病之父宋瑞樓教授提議乾脆成立基金會,走出診間,運用各界力量加強宣導,或能夠及早發現帶原者,及早監測與治療。籌設基金會到處募款,「面紅耳赤」也要堅持。基金會需要足夠經費。許金川的家人回到他家鄉屏東東港向親朋好友募資一百多萬元,但遠不足成立基金會至少要一千萬元的門檻。恰巧當時有新聞報導敘述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成立基金會,更巧合的是兩位贊助者: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何壽川、東帝士集團創辦人陳由豪,都是許金川在台大醫院景福門診看診的唯二患者。是不是也向他們兩位募資呢?許金川陷入天人交戰。因為許金川和兩位病患雖然相處如朋友,但是過去只有病患有求於醫師,現在卻要醫師向病人請求金援,許金川很為難,想不出來怎麼開口。「基金會不能半途而廢,」許金川鼓勵自己。在何壽川、陳由豪兩人看診前兩周,許金川終於發了一封電郵說明原委;但在診間看到兩位患者時,他面紅耳赤說不出一個字,好在兩人主動表示願意各自捐出五百萬元,幫助基金會成立。透過募資成立基金會的構想,一開始恩師宋瑞樓不很贊同。宋瑞樓告訴他,拿了別人的資源,就得付出代價。許金川警惕在心,但想到患者在病房跪下求他的身影,他終究還是選擇勇往直前。肝基會設立以來,在全國各個鄉鎮村里開辦免費肝病暨肝癌篩檢,公義的道路拓展得有聲有色,更於2017年獲得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笑稱醫界兩位「金川」,自己是沒人認識的那位。許金川說自己是任性又有想法的學生,住院醫師期間,時常被恩師宋瑞樓叫「扣誒(許的台語)」,提醒寫病歷。病歷室裡,要請住院醫師寫的病歷都放在籃子裡,籃子上註明住院醫師的名字。有一次,許金川發現他累積沒有寫的病歷數,居所有住院醫師之冠,再看看同事們完成的病歷都被收起來,他也把病歷收起來假裝完成,被恩師識破,少不得一頓訓示。後來,恩師拜託他優先看某一位患者,他因為這位患者不符合優先的定義而拒絕。他以為一直惹麻煩的自己會被記仇,恩師卻完全沒有。對於他成立基金會,宋瑞樓是永遠的支持者。醫界有兩位著名的「金川」,一位是許金川,另一位是去年獲得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的葉金川。同為金川,他常常開葉金川玩笑,說葉金川是走在路上大家都認識的金川,而他是走在路上沒人認識的金川。這次得知自己獲得醫療奉獻獎,許金川本想婉拒,但想到得獎可以有機會擴大宣傳「消滅肝病」,才高興地答應。訂下十年消滅肝病 ,推出免費腹部超音波篩檢。許金川訂下「十年消滅肝病」的目標,也推出「今年超了沒?免費肝炎肝癌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許金川解釋,政府喊出「2025年消滅C肝,感染率歸零」不等於消滅了肝病。肝基會推動40歲以上成人每年一次腹部超音波,B、C肝帶原者每半年一次,才能大幅減少肝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與禍害。從28年前成立肝基會至今,許金川沒有一天停下來。他希望十年滅肝病的目標如期達成,十年後的今天讓他親眼看見肝炎病毒消失,自己這輩子的努力能開花結果,台灣人不必再為肝病所苦。許金川小檔案年齡:74歲出生地:屏東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臨床醫學研究所現職: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董事長醫療財團法人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經歷: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肝膽腸胃科主任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美國國立衛生學院國立癌症中心研究員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癌症中心研究員主要事蹟:利用超音波及分子醫學從事肝癌研究。創立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舉辦免費肝炎、肝癌篩檢活動,宣導肝病防治觀念,並於民國84年成立「免費諮詢專線」。2006年起,與台大社工室、肝基會合作開辦「肝癌病友支持團體」。2021年開始推動40歲以上國人每年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活動。
-
2022-10-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半年逾萬死 詹長權:今年是新冠災難年
台大公衛學者詹長權昨發文指今年是「新冠災難年」,預估新冠死亡將躍升今年第五大死因,而目前確診總人數升至全球第十九高,關鍵在於防疫指揮系統和防疫措施無法達成「與病毒共存」目標,五月至今僅一百六十幾天就釀出惡果。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也認為,政府對疫情的報告早已偏離真相,真相是減災失敗、死傷慘重。詹長權說,新冠肺炎是百年來台灣人所經歷最嚴重的傳染病,今年短短不到半年,全國三成人口感染、逾萬人死亡,今年死亡數恐超越去年十大死因的第五名到第十名,包括糖尿病、高血壓、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病、慢性肝病。詹長權痛批,中央防疫指揮系統和防疫措施,並未將疫情壓制在「低感染數」和「低死亡數」的「可控制狀況下的與病毒共存目標」。一萬多個新冠死亡者家庭的親友們、近七百萬感染過新冠的國人,在新冠肺炎災難年國慶日,最想聽到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內容是「台灣新冠防疫的新方向在哪裡?」蔡總統昨國慶演說中有提及疫情,但主要在感謝為防疫工作付出、共同撐過這段艱辛過程的國人,並指邊境管制即將放寬,台灣和世界各國間將恢復正常往來,強調這意味「我們將擺脫疫情的陰霾,邁向正常生活。」還說台灣防疫表現獲世界肯定,也因疫情受穩定控制,台灣經濟才能穩健成長。邱淑媞指「共存減災」失敗邱淑媞說,行政院四月拍板「共存減災」,結果死亡率卻上升得比南韓還快,已快超越日本疫情高峰了;全台平均每天五十八人死於心臟病,而最近新冠死亡每天新增五十多人,甚至七十幾人,「這是很可怕的。」指揮中心已經虧光前兩年防疫紅利,政府不說真相,只做「政府做得很好、疫情一點也不嚴重」等大內宣,掩飾結果將導致更多死傷。詹長權還分析,染疫後副作用「長新冠症」(Long Covid),將成為未來影響台灣人健康最重要的致命因子之一,潛在「長新冠」人數超過一五○萬例,相關治療、照護需求,將造成全民健保財務和公衛工作人力上的重大負擔。
-
2022-10-04 焦點.元氣新聞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開創古遺傳學 一解人類起源和新冠重症之謎
新科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是瑞典遺傳學家帕布(Svante Pääbo),中央研究院院士、演化生物學家李文雄表示,帕布1990年代確立古DNA萃取純化定序的高難度技術,開創了古遺傳學這塊領域。帕布的研究確立了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祖先有互相交配,並非互相獨立的兩個分支,他也成功定序丹尼索瓦人這個新人種的的古DNA,對於釐清人類演化歷史脈絡,作出很大貢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周成功表示,帕布近年研究發現,現代人身上留存的尼安德塔人古DNA,與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以及感染之後重症風險有關,有些有保護效果,有些則讓人容易受到感染,這是非常有趣的研究方向。周成功指出,帕布在2020年的研究,分析英國3200位確診者與80萬人對照組,結果發現,第3號染色體上如果有來自尼安德塔人的某些基因,比較容易被感染新冠肺炎,大約50%南亞人口有這段基因資訊,僅16%歐洲人有這段基因。帕布2021年的研究,分析2000多位新冠確診重症病危者的基因,與對照組比較發現,新冠重症病危者身上的第12號染色體缺少了某些來自於尼安德塔人的基因資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可文亞表示,帕布擅長從蛛絲馬跡建構人類的歷史,立下許多重要的里程碑,例如發現新人種。在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這是原本已知的尼安德塔人洞穴,帕布找到一根小指頭,經過他高超的古DNA定序技術,確定這是完全不同的新人種「丹尼索瓦人」,可說是這一根小指頭勾勒出另外一個人種的全貌,非常酷的研究。「有很高比率的台灣人身上帶有丹尼索瓦人遺傳資訊!」周成功表示,歐美人種的身上有尼安德塔人的遺傳資訊、沒有丹尼索瓦人的遺傳資訊,所以現在幾乎所有與疾病嚴重度相關的研究,都只有針對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周成功表示,在亞洲、南洋,包括台灣,反而是有高比率人口帶有丹尼索瓦人的遺傳資訊,有機會找到很有用的資訊,找出基因與某些疾病風險的相關性,台灣擁有很好的健保資料庫、全基因資訊,放眼亞洲,周成功認為,幾乎可以說只有台灣有條件做這樣的研究。李文雄表示,這是諾貝爾生醫獎首度奬落「演化遺傳學」領域,了解人類的起源。當代社會若能正確認識人類遺傳學上的關聯和脈絡,也有助於消弭種族歧視,這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是很大的,因此,他認為這次諾貝爾生醫獎,做出了非常好的選擇。可文亞表示,精準醫學的真諦,就是去認識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的祖先來源,所以也有不同的遺傳位置。這次的諾貝爾獎頒給古遺傳學家,科學同儕間雖感到有點意外,卻也更加深對於基礎醫學的反省,台灣的學術氣氛一直都不夠重視基礎科學的研究,但唯有打好基礎,應用上才有機會突破。
-
2022-10-03 養生.聰明飲食
殺菌加工決定是鮮乳或保久乳的關鍵 一張圖看懂哪種牛奶更多營養素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市面上的牛乳產品百百種,從冷藏到常溫,口感和風味都不同,而這一切都靠加工技術所掌控。到底從殺菌到包裝每個環節有多重要?加工過程中哪些眉角需要注意,才能生產出品質穩定又安全的牛乳產品?而產品包材又擔任什麼重責大任呢?台灣人對於牛乳口感風味的敏感度有多高?《食力》透過「你是『鮮乳』控嗎?市售鮮乳國內外、大小廠你如何選?」問卷調查發現,44.3%的消費者在選購鮮乳時,會以「口感風味」作為選擇的依據,但這樣的結果也不禁令人好奇,平平同樣都是牛乳為什麼會喝起來有差異?相較於國外的牛乳,台灣的鮮乳喝起來更是更加「濃、醇、香」,這樣的差異除了來自於牛乳飼養過程中吃的牧草、飼料成分不同以外,殺菌加工工法的不同是造就牛乳風味不同的緣故。除此外,殺菌的程度也會影響牛乳成為常溫品或是冷藏品,保久乳與鮮乳之間的差異也是由此工法來決定。從生乳變成鮮乳 殺菌加工是必要程序牛乳在進入加工廠後,為了讓風味、品質保持一致,在殺菌加工前會經過標準化、均質等步驟。標準化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決不同乳源之間生乳的差異,就以乳脂肪含量來說,若是牛乳中的乳脂肪含量過高,就會需要透過離心等加工方法,將多餘的乳脂肪分離出來。 此外,因為脂肪球的大小越大就容易上浮分離,所以就要進行「均質」步驟將牛乳中的脂肪球直徑縮小,牛乳經過此加工步驟過後也能提升吸收率。牛乳的加工脫不了殺菌,殺菌加工技術的不同對於牛乳品質的保存期限有著直接的影響,除此外,各家品牌喝起來的口感不一樣,除了乳脂肪含量不同外,影響風味最主要的差別就是來自於殺菌工法,即使目前台灣的殺菌流程多是以UHT(超高溫滅菌法,Ultra-High Temperature-pasteurization,UHT-pasteurization)為主,在溫度區間的些微不同與時間秒數掌控的不同都會改變牛乳最終產品的風味。此外除了UHT以外,又有哪些常見的殺菌方式?鮮乳殺菌法主要來自溫度和時間的差異鮮乳的殺菌方法有3種,分為低溫長時間殺菌法(Low Temperature Long Time,LTLT)、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HTST)、超高溫短時間殺菌(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其中的差異來自於溫度與時間的不同,最直接影響的也就是生菌數的殘留、牛乳營養素的保留與有限期限的長短。1、高溫短時間殺菌法 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 , HTST殺菌溫度落在72~85度,維持10~15秒,常見的使用除了牛乳以外,果汁也常用(93~~95度,30秒)。這種殺菌方式是透過高溫方式,希望能將生乳中的營養物質保留較為完整,如:乳清蛋白、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通常會配合膜過濾加工技術,將生菌數降低。然而這類處理的鮮乳相較於UHT鮮乳來說,溫度高於7度時就有可能會產生品質變化,冷鏈運輸、貨架存放溫度、家用冰箱等,若未能夠良好維持溫度、產品就容易變質,因此消費者選購回家後,應儘速食用完畢。2015年知名牛乳品牌義美食品就爆出牛乳結塊事件,儘管多數消費者認為這是因為牛乳無添加,是「良心企業」的象徵,但也有更高的可能性是因為貨架的設定溫度與實際溫度落差,導致牛乳實際上是處於高於7度的狀態,因而讓產品產生變質。舉例:統一瑞穗極制鮮乳、義美鮮乳、初鹿鮮乳2、低溫長時間殺菌法 Low Temperature Long Time , LTLT又稱低溫保持殺菌法(Holding Pasteurization),殺菌溫度、時間落在62~65度、30分鐘。由於溫度低,因此生乳中的乳清蛋白、維生素等能保留下來。但由於殺菌時間長,難符合大規模生產成本,因此僅適合小量生產。舉例:吉蒸牧場「65℃秀姑巒鮮乳」、嘉義永榮牧場「老爹鮮乳」3、超高溫短時間殺菌 Ultra High Temperature , UHT殺菌溫度125~135度,時間2~3秒,這類殺菌方法可將生乳中99.9%的生菌殺死,根據牛乳充填條件的不同,鮮乳在未開封的狀態下冷藏,保存時間可達15天到60天不等,也是國內普遍常見使用的殺菌法,這類殺菌過後的牛乳風味也較受消費者所接受。另外,保久乳同樣也是採用這種殺菌方式,只是時間與溫度的設定會更高。舉例:林鳳營、統一、光泉、柯克蘭、國農【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正確率百分百!生乳菌種快速鑑別技術 把關鮮乳品質安全▶全聯、路易莎為小農鮮乳設專區 6成消費者願意加價買!小農鮮乳能繼續紅下去嗎?▶牛初乳能提升免疫力嗎?其實不然!初乳腥味重、口感差 免疫球蛋白更無法被人體吸收(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9-3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疫情解封/解封在即確診了,保險還會理賠嗎?盤點爭議最多的防疫保單問題
防疫期間不少人買了防疫保單,在本土大規模確診後,各式各樣關於保單理賠的問題紛紛出現,衍生不少保單爭議。例如重複(二次)感染,防疫險還會理賠嗎?各國邊境陸續解封,關了二年不敢出國的人潮都準備要買機票了,如去國外染疫,保險賠不賠呢?《元氣網》整理最多人可能遇到的防疫險問題供大家參考。Q1:重複(二次)感染,保險賠不賠?A: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主要是看投保的保單條款,通常防疫險保單內都會約定次數,例如「保單同一年度內對同一法定傳染病僅給付一次」,也有部分保單超過一次,「但基本上不會是無限次」。Q2:國外染疫,保險賠不賠?A:據金管會統計,到今年底前,有共20家產壽險業規劃推出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但全都不理賠法定傳染病,換言之,國人赴海外染疫確診沒得賠。目前在架上銷售海外突發疾病險有四家,其中僅一家安達產險包括法定傳染病,其他兩家壽險、一家產險銷售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則不納保。Q3:隔離與確診同天,只能擇一理賠?A:立委高嘉瑜在今年6月中接獲民眾陳情向金管會詢問,金管會回函指出「只要保戶可以證明是先被匡列隔離後才確診,縱使發生在同一天亦應理賠隔離金」。Q4:人不在投保地址的縣市、要保書地址、投保地在其他縣市被隔離,可以理賠嗎?A:被隔離的縣市與投保地址縣市不同,不影響被保險人理賠權益。Q5:兒童確診、家長陪同隔離,防疫險理賠嗎?A: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解釋,陪同隔離不在契約條款內的理賠範圍,換言之,陪同確診是「自願」被隔離,因此不能理賠。但如果有是接到居隔書的隔離,則可以理賠。Q6:確診用藥理賠,限定七種藥物?A:多數產險業者普遍從寬理賠、不限新冠用藥,包含兆豐產、和泰產、中信產、中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等,民眾即便是拿到非政府規定的新冠用藥,也能獲得理賠金。Q7:0+7居隔防疫保單有得領嗎?A:.新制的「0+7」:並非是隔離處置,而是自主防疫,在此前提下民眾無法拿到隔離通知書,因此屬於「0+7」新制的民眾,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新制的「3+4」:由於這類對象確實有三天的居家隔離事實,亦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因此仍會啟動理賠機制。【參考資料】.金管會保險局.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防疫保單線上申訴申請.經濟日報
-
2022-09-28 焦點.健康知識+
防曬讓維生素D攝取不足?要攝取多少才夠?一圖看懂不同年齡每日所需量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Yale School of Medicine)皮膚病學教授大衛.利菲爾(David J Leffell)說:「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主要是透過曬太陽(特別是紫外線B輻射)的化學反應來獲得,我們的皮膚可以製造自己的維生素D,每個人都有維生素D受體細胞,它們通過一系列反應(從皮膚中膽固醇的轉化開始),肌膚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維生素D3,身體再把維生素D3經過肝臟、腎臟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增強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骨骼的生長,所以維生素D也被稱為『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需要有脂肪才能被吸收對老年人來說,通過曬太陽可以防止骨質疏鬆。維生素D除了靠曬太陽接受紫外線產生以外,食物也是另外一種維生素D的來源。來自食物的維生素D有兩種,通常植物來源的是維生素D2(Ergocalciferol ,麥角鈣化醇)而動物來源是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膽鈣化醇)。然而,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這意味著它的吸收需要有脂肪。也就是說,如果您在沒有脂肪來源(如橙汁或脫脂牛奶)的情況下,食用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或維生素D補充劑,維生素D可能不會被人體吸收,就直接排出體外或吸收有限。延伸閱讀:別再躲陽光了!專家告訴你曬太陽的好處:除了更年輕長壽,還能變聰明、減肥、提高性慾!防曬霜會阻礙從陽光中獲取的維生素D數量耶魯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卡爾.英索格(Karl Insogna)表示,維生素D通過陽光照射由皮膚吸收或從食物、補品中獲取後,就會儲存在人體的脂肪細胞中。在這裡,它保持不活動狀態,直到需要它為止。通過稱為羥基化(Hydroxylation)的過程,肝臟和腎臟將儲存的維生素D,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活性形式(稱為1,25-二羥基維生素D3)。維生素D攝取不足會造成嚴重後果,包括成年人骨質流失率增加,甚至罹患軟骨症以及兒童佝僂症(rickets,畸形的骨骼疾病)這一疾病的高危險群是二歲以內,尤其是三~十八個月大的嬰幼兒。由於擔心罹患皮膚癌,尤其是黑色素瘤,因此,在戶外曝曬陽光時,許多人使用防曬霜。然而,防曬霜會阻礙您從陽光照射中獲取的維生素D數量。一天中的時間、一年中的季節、緯度、老化、防曬霜的使用和皮膚色素沉澱程度,都會對皮膚中的維生素D3產生顯著影響。例如,居住在美國波士頓(Boston)和加拿大艾德蒙頓(Edmonton)的人,很難在十一月~二月之間利用陽光製造任何維生素D。甚至在夏天,維生素D的產生也不會在上午九點之前發生,而且會在下午四點之後停止。挪威人在十月~三月之間,無法透過陽光吸收維生素D。有色人種需要更長的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因為與暴露於同量陽光下的高加索人相比,他們的皮膚色素可作為天然防曬霜,降低了他們在皮膚中製造維生素D3的能力。非裔美國人通常需要比白種人高五至十倍的曝曬時間,才能在皮膚中製造同量的維生素D。SPF30的防曬霜吸收大約九五%的紫外線B輻射,從而使皮膚中維生素D的產生減少約九五%。衰老也會影響維生素D的產生,與二十歲的人相比,七十歲的人維生素D的生產能力僅為其二五%左右。通過玻璃暴露在陽光下,不會產生任何維生素D,因為玻璃吸收了幾乎所有的紫外線B輻射。膚色不同的人 需要曬太陽獲取維生素D的時間也不一樣要曬多久太陽才可合成足夠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取決於膚色、年齡、曬太陽的時段、季節和地理環境。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NAS)建議,一般只要臉、手臂或腿沒有衣服遮掩,也沒有塗抹防曬霜,在早上十點~下午三點間,於陽光下照射十五~三十分鐘,每週二~三次,就足夠讓身體製造出所需的維生素D。世界上一些陽光充足的國家,例如中東地區的伊朗、約旦、埃及、科威特、杜拜,亞洲地區的馬來西亞、印尼、巴基斯坦、阿富汗,這些伊斯蘭教國家的婦女有八○%以上缺乏維生素D,因為她們全身的肌膚都被伊斯蘭教的服飾遮住了,無法透過陽光吸收維生素D。由於促使皮膚將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的主角是紫外線B,如果使用防曬霜將會妨礙肌膚吸收紫外線B。研究發現,只要SPF8或以上的防曬霜,會妨礙皮膚產生維生素D達九五%,而使用SPF15或以上的防曬霜,則可遮擋達九九%。那麼到底十五~三十分鐘是指要曬幾分鐘?考量到每個人的膚色有所不同(皮膚色素會影響皮膚吸收紫外線B,膚色越深能穿透的紫外線B就越少),所以這個時間也會有差異。曬太陽時間是皮膚曬傷時間的二五%就夠原則上,曬的時間大概是皮膚曬傷時間的二五%就夠了。簡單地說,若你在陽光下曬六十分鐘,就會出現皮膚發紅、灼熱感和疼痛等症狀的話,那麼在這樣的陽光強度下,你只要曬十五分鐘即可。當然,如果你嫌正午太陽太大,擔心皮膚癌的話,也可選陽光較弱的清晨或黃昏時段再來曬太陽,只是時間要曬久一點。事實上,罹患皮膚癌風險的前提是「長期和大量」日曬,想要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並不需要曬這麼久的時間,也不需要天天曬太陽。一九二八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國化學家阿道夫.溫道斯,於一九三七年發現動物的皮膚裡有 7-去氫膽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7-去氫膽固醇是一種膽固醇合成的前體,同時也是維生素D3(膽鈣化醇)合成的中間產物,當陽光裡的紫外線照射到我們的皮膚時,就會把 7-去氫膽固醇轉化成維他命D。它的轉化過程如下:在人體肌膚表皮上,當紫外線(波長範圍在二百八十~三百二十奈米之間的 UVB)照射到 7-去氫膽固醇,會形成前維生素D3(Previtamin D3),接著再轉換成維生素D3。但是,不管是來自於食物的維生素D2、D3或是由肌膚合成的維生素D3,在體內都得再經過兩次轉換,才能成為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D2。第一次發生在肝臟,反應後會產生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第二次在腎臟,產物是具生理活性的 1,25-二羥基維生素D(1,25- Dihydroxyvitamin D,1,25(OH)2D)或不具生理活性的 24,25-二羥基維生素D(24,25- Dihydroxyvitamin D,24,25(OH)2D)。如果肝臟或腎臟的健康出了問題,就會影響維生素D活化的過程。 每天需攝入二千~三千IU維生素D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皮膚病學教授麥克.哈立克博士是第一個將人體血液中主要的維生素D循環形式,識別為 25-羥基維生素D3的人,被世人譽為 「維生素D之父」。他分離並確定了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為 1,25-二羥基維生素D3,以及如何在皮膚中合成維生素D的機理。哈立克博士建議,所有維生素D缺乏症患者每天從飲食,合理的日曬和補充劑中攝入二千~三千IU(國際單位)維生素D。成人每天二千~三千IU維生素D,女性每天至少攝取二千IU維生素D,兒童每天一千IU維生素D。儘管許多研究是關聯性研究,但仍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增加維生素D攝入量除了對骨骼健康有益之外,還具有其他健康益處。維生素D吃太多,骨質健康不升反降!然而,對於哈立克博士的建議,國際醫學界仍存在著爭議,因為目前大多數的科學證據都指出,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從藥罐中獲得,含有大劑量IU的膠囊),會增加骨折和腎結石的風險,維生素D補充劑劑量越高,骨折機率也越高。事實上,只要每天曬十五分鐘太陽,就不會缺乏維生素D,而且維生素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蒙(Steroid hormone)。天然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成分的並不多,因此,曬太陽讓身體製造充分的維生素D,是最自然可行的方法。全球知名的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最近發表的研究也顯示,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無法達到保護骨質的效果,吃越多的維生素D補充劑,骨質密度越低。 麥克.哈立克博士還建議將活化的維生素D(二羥基維生素D3)用於那些身體難以將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形式的人。例如老年人或對小麥、麵筋過敏的人。然而,即使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D,許多健康狀況差的人,也無法在體內產生足夠的活化維生素D。研究表明,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更有可能罹患維生素D缺乏症。那麼,每個人是否都應該檢查自己身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如果您超過七十歲,建議您至少檢查一次您的水平。適當的維生素D水平可以緩解慢性疼痛、中風、骨質疏鬆症、心臟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抑鬱症、關節炎、糖尿病、牙齦疾病、牛皮癬、纖維肌痛(Fibromyalgia,FM)、自閉症等等。維生素D攝取充足者 可降低54%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麥克.哈立克博士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維生素D充足,可以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降低五十四%。血液中 25-羥基維生素D水準,至少為30ng╱mL(衡量維生素D狀況)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不良臨床風險顯著降低,包括昏迷、缺氧(身體缺氧)和死亡。此外,他們的血液中炎症標誌物(C反應蛋白)水平較低,而淋巴細胞(一種有助於抵抗感染的免疫細胞)血液水平較高。從二百三十五例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的患者中,採集了用於測量維生素D狀況的血液樣本(測量的血清 25-羥基維生素D血清水平)。追蹤這些患者的臨床症狀,包括感染的嚴重程度、失去知覺、呼吸困難導致缺氧和死亡。還分析了血液中的炎症標誌物—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淋巴細胞數量。然後,研究人員比較了維生素D缺乏症患者和維生素D充足患者的所有這些參數。他們觀察到,在四十歲以上的患者中,維生素D充足的患者,死於感染的可能性,比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血液中25-羥基維生素D的水準,低於30ng╱mL的患者低五十一.五%。這項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證據,證明患者體內維生素D充足,可以減少併發症,包括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過多的蛋白質釋放到血液中的速度太快)導致最終死於新型冠狀病毒。然而,來自英國,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包括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卡洛琳.葛列格(Carolyn Greig)教授和馬丁.赫威森(Martin Hewison)教授,警告民眾不要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因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表明,維生素D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醫院(Queen Elizabeth Hospital)基金會和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科學家,確定了在某些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高和維生素D攝取水平低的關係,發現身體中缺乏維生素D的人,最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其中有九十%都需要依靠曬太陽才能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院食品營養委員會認為,針對骨骼健康所需要的維生素D的血中濃度,應該要維持在五十 nmol╱L以上。而維生素D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七十歲以下者,每天六百IU(十五微克),七十歲以上者,每天八百IU(二十微克)。每日攝取最高上限為不超過四千IU。台灣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則是建議一~五十歲,每天維生素D攝取量為五微克(二百IU),一歲以下五十一歲以上、孕期及哺乳婦女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為十微克(四百IU)。美國和台灣建議量的差別在於台灣比美國陽光充足,所以不需要吃進那麼多的維生素D,可惜的是,台灣人並沒有充分享受到陽光充足的好處。因此,在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族群,像是七十歲以上的銀髮族、停經後的婦女,以及整天待在室內,不外出曬太陽者,每天最好依美國標準攝取八百IU左右。目前美國及歐盟都是以血清內25-羥基維生素D的濃度達到50mol/L(或20ng/mL)為目標,來保障成人骨骼健康與降低骨折風險。成人長期服用超過四千IU(等於一百微克)高劑量的維生素D是不安全的,可能導致血液中鈣的含量過高。副作用包括虛弱、疲勞、嗜睡、頭痛、食慾不振、口乾、噁心、嘔吐等等症狀。維生素D的需要量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和整體健康維生素D的需要量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和整體健康。下表列出了適合大多數健康個體的每日攝取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每週兩次或三次,讓陽光照射您的手臂、臉上和頭髮十五分鐘,就足以獲得您身體和頭髮所需的維生素D。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維生素D是新的強力毛囊生長的主要因素。清新的毛囊是健康的頭髮生長週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的科學表明,在皮膚上曬太陽十五~三十分鐘(每週大約二~三次),能產生您身體和頭髮所需的維生素D。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研究,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女性脫髮。研究指出,低血清鐵蛋白(ferritin)和維生素D與女性脫髮有關。疤痕性掉髮(Cicatricial alopeci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徵是頭部和身體其他部位嚴重脫髮。如果您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並且是吸煙者,那麼減少或消除尼古丁攝取量應該是您的第一步。《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國頗負盛名的科學月刊,創刊已經一百七十六年,全球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都曾經為它貢獻文章。《科學美國人》刊登過一篇文章,表示存在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與曝曬太陽光所吸收的維生素D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讀者可以從下列這一張表格發現真相。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太陽醫生:更免疫、更年輕、更聰明、更長壽、更苗條的陽光療法》
-
2022-09-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的終局是山窮水盡,還是柳暗花明?-奠基於愛與尊重的善終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以「斷食善終」為主題的第三次討論。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發起人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發表她對「病人自主」的看法,而後蔡甫昌教授由醫學倫理的角度探討「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楊秀儀教授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我們希望透過這系列,一共九位作者由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議題可以增加台灣社會對「斷食善終」有更明確的認識。 閱讀賴教授的文章「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對於賴教授不斷的反思醫療的目的、意義,甚至死亡與醫療決策的呼籲,我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醫者,對自身過往價值體系的轉向,以及對生命反思的急切。他就像拿著大聲公,在路邊宣導一般的熱切而又著急,即使所有路過的人,僅是走過或停在紅綠燈路口,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在那兒拿上大聲公,等待與有緣人的相遇、等待社會的轉變。我認為這就是前行者的風範,也是對生命的熱情,更是愛的行動。謝謝賴教授邀請我一同加入行列,也讓我有機會對眾人發聲。 我從19歲診斷出肌肉萎縮型的罕見疾病後,這個疾病就讓我提前體驗了未來的長輩、病人們的處境:病痛、失能、可預視的苦難與死去,以及對自身生命價值的反思與生死的叩問。畢竟這是一個連旁人看來都是「活著,比死去更加艱難」的處境。 我還記得當時姊姊和我都確診罕病時,她和我說她想去死,甚至連死法都想好了。我和她約定如果五年後我們都沒有找到值得活著的理由,我們就一起離開。最後,我們一起找到理由,向前走了過來。求生,是本能也是上帝的預設,是生命永續的基因密碼。我也常想著為何我能在苦痛中感到幸福?我覺得那是一種適當的心理調適機制,讓內心找到平衡、找到價值,繼續在苦痛中前行。是的,生與死,在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的心理是不斷來回擺盪的、不斷思考著的。而這邊想邀請大家一同思考:什麼時候,人會求死呢? 台灣正在倒數千日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去的下一步便是死去,這是生物性的必然。而台灣的醫療技術世界聞名,即使到了古人說的「陽壽已盡」的時刻,以現今的技術,要延長任何一人死去的終點,比我們想像中容易太多了。 進步的醫療技術、長壽為孝的文化觀念等因素,造就了台灣人平均臨終前臥床超過八年的悲慘困境──代表近3000個日子飽受不自由、不能自主移動的生活狀態,導致身軀的肌肉萎縮、疼痛、褥瘡、反覆插管潰爛、感染,甚至失去意識等。這樣的現象,是生命與社會的極大困境──困住了上百萬個家庭,甚至是幾代人的苦難。 一個社會邁向更文明、更進步的過程,背後多是一個個苦痛與血淚的故事。但更悲傷的是,有時更多的苦痛與血淚未必換來更幸福的社會。試問在現今長照和醫療資源的無數投入,是否讓每個個人、家庭、總體社會面對疾病和照顧時,更幸福了呢? 現在社會觀念看似更加開放,但在生命的議題上仍被各式權威知識或單一價值主宰。太多故事了,我們聽到許多寧可讓家人「生不如死」仍不願放手的故事;合法合倫理合乎當事人自主意願的醫療決定簽署,卻一再被冠上「放棄」的字眼,卻忽略了醫療團隊如此積極的救治,更是積極的想依照當事人意願減少其生前痛苦的善行。似乎一切導到了「活著就好」的單一價值上,讓多元的看法難以伸張。而我們究竟何時能說「停了」、「夠了」? 我還記得每每我走入重症病人的家庭,若他們還能夠表達,總是在家人不在的時刻,偷偷和我說著他們的憂慮與渴望:關於生命與病痛,但更多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話。「想要死去?如何死去?自己想要怎麼樣的告別……」這是一個「奢侈」的話題。 為什麼呢?我一直覺得病人的弱勢,不僅是疾病與失能本身,還有更多連病人本身都理不清楚的那些「有口難言」。而這個有口難言,在我們健康的時刻是很難體會的,但一旦進入病痛與失能的階段,也難以說出口了。這正是我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期盼以剛性的法律賦予所有人自然善終的權利,設計一個讓當事人能與家人溝通的機制──因我們都是潛在的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都可能陷入「有口難言」的處境。 「病人自主」,並不是在鼓吹死亡就是好,生死與自主的話題並非非黑即白、更非簡單的「一刀兩斷」,而是期盼邀請所有人給予他人更大的尊重、容許更多元的思考,幫助他們渡過苦難的時刻;但也能在心中有一道「底線」,了解如何在適當的時刻,在合法、合乎倫理與生命價值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兌現自身的盼望,大聲喊「停」,讓善終的實現建立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你是否想過,當看盡了風霜日月,體驗足夠的人生旅程,何時該離開呢?你與家人討論過當自己逐漸老去、病痛,或即將死去時,您有什麼盼望嗎? 如果你對思考這些文章中的問題有興趣,請搜尋《如果還有明天》一書,裡面有24則生命的智慧與前行者的經驗,相信你能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若你不清楚如何參與賴教授提到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請搜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在首頁有全台灣各院的掛號資訊。當我們越早共同思考生命與生死的議題,就將越早改變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命運,不再進入無尊嚴臥床的惡性循環。讓前人的血淚與痛苦,真正的踏出一條讓我們奔向更文明且幸福社會的道路。
-
2022-09-25 焦點.用藥停看聽
控制壞膽固醇的史他汀怎麼吃?藥師詳解他汀類藥物差異及其副作用
控制高血脂的重要性高血脂是動脈硬化最重要的風險因子,過多的血脂肪堆積在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動脈硬化發生在腦部會造成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會造成周邊血管阻塞。其中,心臟疾病(包含心肌梗塞)與腦血管疾病(包含中風)在台灣110年十大死因中高居第二名及第四名[1]。因此,從根源控制血脂肪,才是最有效預防心腦併發症的方法。最需要注意的血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a.k.a.壞膽固醇血脂肪分成兩種,一是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簡稱TG),一是膽固醇(Cholesterol)。根據攜帶膽固醇的脂蛋白密度不同,膽固醇又分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HDL-C)。高密度脂蛋白(HDL)會把組織及血管壁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數值越高越好,通常稱之為「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會鑽到受傷的血管內皮下面,氧化後形成動脈硬化斑塊,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元兇,數值越低越好,因此被稱之為「壞」的膽固醇。臨床上,上述三種血脂肪的數值通常是連動的。當進食的脂肪過多,體內的TG會升高,造成LDL和HDL也升高,接著LDL會卡在血管內壁造成動脈硬化、而HDL會經由腎臟排泄,因此臨床上最常看到TG高、LDL高、HDL低的情形。我們最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數值,因為他才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元兇。因此,臨床上決定高血脂是否要開始治療、用藥後效果是否顯著、血脂肪控制的情況如何,大部分都是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除非三酸甘油脂(TG)太高,才會特別針對三酸甘油脂治療。最常見的降膽固醇藥物—Statin(史他汀)要把膽固醇降下來,首選藥物就是鼎鼎大名的Statin類藥物,這是一群學名以statin結尾的藥物。Statin類藥物的機轉是,透過抑制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酵素HMG-CoA還原酶,達到減少體內膽固醇的效果。Statin類藥物非常有效,可以大幅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量,也因此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風險。研究指出,在急性冠心症發生的1~4天內服用Statin,跟對照組比起來,可以降低病人在16週內再發生一次急性冠心症的比例[2]。另外一篇研究指出,使用高強度Statin藥物,與中強度Statin藥物相比,Statin強度越高,減少急性冠心症再發作的效果更好[3]。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在已經中風過的病人中,服用Statin可以有效減低日後再度中風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4]。不同史他汀的差異常見的史他汀類藥物有Rosuvastatin(Crestor®冠脂妥)、Atorvastatin(Lipitor®立普妥)、Fluvastatin(Lescol®益脂可)、Simvastatin(Vytorin®維妥力)、Pravastatin(Mevalotin®美百樂鎮)。根據藥物劑量及效價強度(potency)的不同,不同劑量、種類的statin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幅度也有高低的差異。舉例來說,Atorvastatin 40-80mg與Rosuvastatin 20-40mg可以減少LDL-C的數值50%以上,屬於高強度Statin,Fluvastatin 80mg、Simvastatin 20-40mg、Pravastatin 40-80mg則是約可降低30-50% LDL-C的數值,屬於中強度statin。而目前已有研究指出,亞洲人相對於西方人,可以用較少的劑量達到相同的降LDL-C的效果,雖然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目前歸因於基因上的差異[5]。因此在台灣,常常可以看到醫生開立的劑量大概只在中強度,而不是高強度,這就是原因喔!並不能因此認為自己吃的劑量只是中強度,而認為自己的高血脂相對來說不嚴重喔!常與史他汀併用的降血脂藥物除了Statin以外,降血脂藥物還有許多種。其中有兩種藥物被研究證實與史他汀併用的效益更大,因此時常與之併用。以下分別說明:1. Ezetimibe(怡妥錠):降低LDL-C為主,與Statin併用可以把LDL-C數值降得更低,並減少心血管疾病再發生的風險[6]。膽固醇約3/4來自肝臟合成,約1/4來自食物攝取。Statin主要是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而Ezetimibe的機轉則是抑制體外攝取的膽固醇,因此兩者合併使用可以把降低膽固醇的效益最大化。2. PCSK9抑制劑:PCSK9會代謝LDL受體,使LDL受體無法回到肝臟表面回收LDL,導致血液中的LDL上升。PCSK9抑制劑則是藉由抑制PCSK9的作用,減少血液中的LDL的數值。研究顯示,PCSK9抑制劑與statin併用,一樣可以把LDL-C數值降得更低,且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7]。值得注意的是,有另一種主要降低三酸甘油脂(TG)的Fibrates類藥物,也很常與Statin併用,原因是很多人同時TG及LDL-C都高。然而,Fibrates類藥物和Statin類藥物併用雖然更能有效降低TG和LDL-C,但Firates類藥物會降低Statin類藥物的代謝,導致體內的Statin類藥物濃度升高,增加肌肉病變的副作用可能性[8],所以若是併用,病患必須更加注意相關副作用症狀,一旦發現,請立即回診告知醫生。史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根據大量的研究與臨床上使用的經驗,大部分人都認同長期使用Statin是安全的,但Statin仍然有些副作用,需要我們注意觀察。比較常見的副作用有皮膚疹、腸胃不適,最有名且危險的副作用則是「肌肉病變」及「肝功能指數上升」。在肌肉病變的部分,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疼痛、僵硬、痙攣的症狀,有些人血中肌酸激酶(CK)數值會升高。最嚴重的情形,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包含肌肉疼痛、無力、茶色尿,若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產生嚴重併發症。若肌肉不適的副作用症狀太嚴重,則會考慮換一種降血脂藥物使用。史他汀類藥物與飲食的交互作用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之後,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避免食用會與Statin產生交互作用的「柑橘類」,如中秋佳節台灣人常吃的柚子,就是必須避免的食物!「柑橘類」食物會減少史他汀在體內的代謝,進而使Statin在體內濃度大幅上升,增加發生副作用的風險,嚴重者可能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與肝炎。另外,市面上常見的紅麴相關保健食品,也不建議和史他汀類藥物一起服用,因紅麴降血脂的作用方式和史他汀藥物相似,因此若兩者併用,也會大幅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所以千萬不要擅自使用紅麴相關保健食品!身為高血脂病患,我該做什麼呢?本篇文章介紹了高血脂最常開的藥物—Statin(史他汀)。身為高血脂病患,最重要的是了解史他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降低膽固醇藥物種類,需要注意服用後有沒有發生肌肉不適的副作用。若無法忍受肌肉不適的症狀,可與醫師討論換藥;若發現有肌肉疼痛、無力、茶色尿等情形,要儘速就醫,檢查是否有橫紋肌溶解症的可能。另外也要注意避免服用「柑橘類」食物,會增加史他汀產生副作用的風險。雖然史他汀藥物非常有效,但高血脂也可以透過非藥物治療改善,包含飲食控制、戒菸、減肥、運動等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更能有效降低LDL-C的數值,LDL-C數值越低,動脈硬化風險越低,發生心、腦、四肢併發症的機率也越低。配合規律服藥,並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準備跟心肌梗塞、腦中風說掰掰!參考資料:1.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2022, June 30). 衛生福利部2.Schwartz GG, Olsson AG, Ezekowitz MD, et al.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early recurrent ischemic event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the MIRACL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1;285(13):1711-1718.3.Cannon CP, Braunwald E, McCabe CH, et al. Intensive versus moderate lipid lowering with statins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 2006 Feb 16;354(7):778]. N Engl J Med. 2004;350(15):1495-1504.4.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llahan A 3rd, et al. High-dose atorvastatin afte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 2018 Jun 13;:null]. N Engl J Med. 2006;355(6):549-559.5.Naito R, Miyauchi K, Daida H. Racial Differences in the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 of Statin. J Atheroscler Thromb. 2017;24(1):19-25.6.Cannon CP, Blazing MA, Giugliano RP, et al. Ezetimibe Added to Statin Therap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N Engl J Med. 2015;372(25):2387-2397.7.Sabatine MS, Giugliano RP, Keech AC, et al. Evolocumab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7;376(18):1713-1722.8.Backman JT, Kyrklund C, Kivistö KT, Wang JS, Neuvonen PJ.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ctive simvastatin acid are increased by gemfibrozil. Clin Pharmacol Ther. 2000;68(2):122-129.【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承翰藥師】我吃的Statin到底是什麼藥?常見降血脂、降膽固醇用藥報乎你知】
-
2022-09-24 退休力.理財準備
擔心存不到退休金?勞退教母王儷玲傳授4大心法,有效累積退休金
自COVID-19疫情,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衝擊,今年以來,股市接連重挫,有人報酬歸零,甚至被套牢,金融市場波動是常態,此時正確投資觀念更為重要。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提醒常見的錯誤退休投資行為及迷思,並提供正確的投資心法。 常見的錯誤退休投資行為1. 以短期投資為主,對同一個投資標的持有時間往往低於一年。2. 喜歡買理專推薦的商品,或是追逐當下市場熱賣的投資商品。3. 買賣與轉換投資的次數太多,一年內轉換投資標的很多次。4. 喜歡短進短出,常因過度自信造成買賣時點錯誤。5. 錯誤的資產配置,例如股票或定存投資的比例太高,或是投資配置沒有隨著年齡做適當的調整。錯誤的退休規畫迷思大家在退休理財的規畫上也常會有以下幾點錯誤迷思:太晚開始退休理財、嚴重低估退休費用、投資太保守、每月儲蓄金額太少、太早退休、退休準備時間太短、太晚考慮長照與年金保險需求。過去的許多退休調查發現,許多民眾都期待自己60歲前就可退休、預估退休後每月只需要2至3萬元,45歲前不會開始規畫退休儲蓄、平均只用11至15年時間來做退休理財、很晚才想到應該要買老年醫療、年金保險與長照保險,且無論男女都有約五到六成的人選擇以存款方式來進行退休理財,以上這些都反映了大多數台灣人嚴重低估了自己的退休需求,也都太晚作退休規畫。8大退休規畫財務迷思:1.自己還年輕,離退休生活還很遠,以後再說。退休儲蓄越早越好,從25~35歲開始,如果投資報酬率6%,每月不到5000元,65歲就可以存1000萬元。2.退休金只要定期定額儲蓄就好了除了長期的定期定額,也要注意是否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並隨著距離退休年限調整資產配置。3.退休只要領到政府與雇主的退休金就夠了。應了解自己的退休需求,估算退休所需的退休金,扣除政府與雇主給付之後,依照缺口自行準備退休金。4.退休投資以保守為好,風險少就好。退休投資應該依照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選擇不同風險性的資產配置,如果一味減少投資風險,可能造成投資報酬率偏低而有退休金不足的風險。5.退休金準備500萬就夠了。絕對不可以忽視長壽及通貨膨脹風險,因為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以及物價膨脹率有多快。6.人生苦短,越早退休越好。應該定期檢視自己的退休需求與缺口的改變,如果退休準備不足,只有延後退休才能準備足夠的養老金。7.我的身體很健康.應該不用考慮長照。千萬不要忽略長期醫療照的問題,如果真的罹患需要長照的疾病,可能3至5年就會把退休金用光。8.年金保險現在買太早,退休後再買。每個人退休後應該都要有年金保險轉嫁長壽的風險,愈早買年金保險可以強迫自己提早做退休儲蓄,而且也可以利用複利增值效果,用較少的成本準備退休金。正確投資理財方式台灣年金制度財務缺口仍嚴重,所有人都必須瞭解退休理財的重要性,才能及早理財補足退休財務缺口。但市場定存利率又太低,用定存累積的報酬率無法對抗長壽風險與通膨風險,可是許多民眾卻又不放心將錢投入在充滿投資風險的金融市場。因此,退休理財最好是用定期定額,讓資金分批進場降低平均成本,若能再掌握投資趨勢,逢低進場布局,即可透過時間複利的效果累積退休資產,使退休理財更事半功倍。想要落實退休計畫,就必須學會聰明退休理財,也就是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效益。要如何才能有效率的累積退休金,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盡早準備、提升投資報酬率。首先,退休理財要先改變投資思維,一定要改掉短期投資的布局,最好的方式是用定期定額投資方式長期投入,而且一定要有正確的資產配置觀念。建議可以人生周期資產配置方式進行投資,早期是累積報酬讓資產可以快速增值,譬如年輕人的股票投資比重可以高一點,晚期則是要逐漸保守以確保資產價值,所以等到退休前就可以逐漸轉向以債券或固定收益類的投資組合。此外,退休理財追求的是長期投資,投資人必須懂得做好逢低布局,不要錯失低點進場的投資好時機。另外,提早開始準備的好處在於可以透過時間複利的力量,以較少的成本來籌措退休金,而提升長期報酬率更能讓退休金透過時間複利的效果快速增值。舉例來說,如果想在65歲退休時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以投資報酬率5% 計算,在25歲就開始定期定額投資,每月只需存入6526元;但如果從35歲才開始,每月必須投入11966元,幾乎是25歲的兩倍。但是如果報酬率不夠高,例如報酬率下降到3%時,25歲時每月需存入的金額也要增加到10772元。可見,越晚開始投入每月必須投入的錢就更多,而報酬率越高善用時間複利也可以讓民眾更輕鬆準備退休金。落實退休投資四大心法 迎接幸福退休生活退休理財必須選擇具有長期投資趨勢的商品,例如成長型的績優企業股、目標日期基金、目標風險基金、多元資產基金、指數型基金(ETF)等,並須掌握投資趨勢適時轉換標的,應注意全球產業趨勢發展,加碼前汰弱留強。近期因科技數位、高齡化與疫情之發展,科技、生技、醫療等產業仍具發展潛力都適合長期投資。此外,退休理財若能掌握以下四大心法定能可使你退休理財更事半功倍。1. 長期扣款越早開始越好:根據過去投資經驗,維持3年以上能擁有較佳的投資績效,平均正報酬機會就可達6成以上。而儘早開始準備的好處在於可增加時間複利效果,也能使資產配置空間較大,有利投資績效之提升。2. 逢低加碼下跌不停扣:定期定額的優勢在於有紀律地攤平投資成本,但投資人常常無法精準判斷市場行情,容易產生買高賣低情況,因此退休理財在下跌時最好不要停扣,甚至最好能夠把握時機進行加碼投資,才能更有效降低整體投資部位之平均成本,提早創造轉虧為盈的機會提升投資率。3. 漲多停利但不停扣出場:針對停利控管,可以根據投資標的之波動特性以及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來訂定停利機制,一般退休理財長期投資之報酬率會設6-8%以上,在漲幅已超過停利目標時可先獲利了結落袋為安,但不要停扣。4. 掌握投資趨勢轉換標的:退休理財應選擇具有長期投資趨勢的商品,也要注意加碼前汰弱留強。例如,近期科技、生技、醫療等產業仍具發展潛力,而全球多元資產基金、社會永續(ESG)基金、指數型基金(ETF)、優質高股息與債券基金等都很適合長期投資。疫情後全球退休金投資市場將進入新的市場週期,目前應該重新評估退休理財投資策略並調整資產配置。而退休長期投資主要調整策略包括:重新平衡市場動蕩下「逢低買入」價值型股票,核心資產可適時逐漸增加績優企業成長股、投資等級債、優質公司債、新興市場債、避險基金和不動產證劵化基金等另類投資資產。疫情後全球另類投資資產將持續成長,過去15年來全球退休基金都明顯增加另類投資的部位,特別是ESG 投資更將成為重要新趨勢,包括綠色債券、ESG投資級債、ESG基金與ETF等,這些標的長期而言都能提供較穩定的收益。尤其是臨近退休年齡的族群,更有必要及早重新審視退休目標,提早調整投資決策。儘管長期投資對於人性而言是一大挑戰,若能落實以上定期定額投資心法策略,相信可以協助有效累積退休金,早日達成退休財富自由的夢想。退休金試算●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好命退休計算機:https://rfa.pension.org.tw/RetireComputer-Person/startpage.php●「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原文連結:https://www.pension.org.tw/index.php/classroom/2019-01-30-16-16-08)
-
2022-09-22 性愛.性福教戰
第一次看色情影片是幾歲?國際研究:逾半受訪台灣人14歲開始看色情影片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匈牙利籍Beáta Bőthe(貝雅)博士發起全球45個國家問卷調查顯示,逾半數受訪台灣人14歲開始觀看色情影片,但性行為不活躍,相較西方國家性態度傾向壓抑。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匈牙利籍貝雅博士發起、且與全球45個國家研究者共同執行人口學及性生活特徵解構分析的線上調查研究,參與調查者逾8萬2000人,資料蒐集自公元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其中,台灣方面有2685人參與調查,時間是2021年10月至12月,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林宗瑩、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李芷婷及小兒科醫師蔡孟哲共同主持。成功大學今天發布新聞資訊指出,此調查在台灣端參與研究者中,75%是異性戀,5%是男女同志,9%是雙性戀但以異性戀為主,2%雙性戀但以同性戀為主。新聞資訊中,林宗瑩表示,調查顯示,逾半數受訪台灣人14歲開始觀看色情影片,但台灣人性行為不活躍。多數有固定性關係受訪者答覆,過去12個月中發生性關係頻率是1個月2次至3次,甚至1年只有2次至6次,自慰頻率也比其他國家平均少了約10%,相較西方國家性態度傾向壓抑。調查指出,逾半受訪者觀看色情影片或刊物頻率是每個月2次至3次,甚至是每週4次至5次,但從14歲開始接觸色情影片。對性與關係仍處於懵懂探索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可能受到影片內容影響而產生偏差性觀念。林宗瑩表示,國外調查研究曾發現,部分青少年因觀看色情影片而產生錯誤觀念,1名青少年只因覺得自己性器官長得與色情影片中主角不一樣,就自行切割性器官而進了醫院。面對當今資訊隨處可得,青少年可輕易使用網路獲得未經篩選的性相關影片,這些資訊未必合宜,甚至可能涉及暴力與偏差行為,即使學校已開始重視性教育,相關影音內容及刊物製作,但可能不會受到青少年歡迎。林宗瑩說,這項調查結果仍無法推及至整個台灣人口,但此調查問卷經過國際性研究調查方法認可,且由台灣端進行轉譯後完成,可開始建立台灣性調查的專業度及資料基礎;受訪者回覆問題的開放直率態度,更增加調查可信度,未來有許多研究面向值得推進。
-
2022-09-22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旅人守護者/許淑華助醫療端整合 及早揪出失智確診黑數
台灣人口持續老化,2022年1月底,台北市正式成為六都中第一個超高齡直轄市,65歲以上的長者已超過20%。伴隨而來的,是醫療與長照體系的衝擊效應,尤其是高齡共伴產生的失智症。台北市議員許淑華長期關注高齡議題,2015起,開始呼籲推動醫院設置指紋系統,從前端就能統計失智人口數,失智症認知功能退化、行為問題、失能等,都可能成為家人的照顧負擔,家屬最擔心受怕的,莫過於失智家人走失,每一個失蹤協尋個案的背後,都是無盡的焦慮擔心。許淑華經常走訪社區據點、公園,注意失能、失智長輩及其家屬的需求,她觀察到長輩身旁的照顧者大多是外籍移工,受限於語言、生活習慣、文化差異等,無法真正貼近失智症患者。回到照顧面,「居家照顧品質」更顯重要,政府應該增加長照預算,以及建置好的照護機構,讓家屬無後顧之憂。 改善照服員待遇提升投入能量許淑華說,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嚴重,全台照護壓力也隨之遽增,政府應協助民眾減輕居家照護費用,但是這筆預算怎麼來?「年金制度改革」就是解方之一,其中300多億退休俸經過妥善資院分配,用來增加老人和小孩福利措施。為了提升照顧能量,許淑華認為應改善照服員的待遇,照顧人力愈來愈難找,要吸引或留住更多人投入居家服務,首重提升照服員的薪資水準。另外,應優化照顧服務員制度,除了薪資保障,也要增加獎勵措施、發展升遷機制,持續注入長照活水。助失智老人應從醫療端整合失智問題令人擔憂,許多人對這種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不了解,仍停留在「老人痴呆」的錯誤觀念,甚至發現初期徵兆時,也不願意就醫接受完整評估。許淑華表示,失智症患者的後續完善照顧,關係著病程惡化速度,當醫院端發現個案時,應立即資料建檔、持續追蹤管理。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2萬名以上的失蹤人口,其中,65歲以上長者就將近四分之一,而每2名失蹤長者就有一人可能患有失智症。家屬最常使用走失手鍊(愛心手鍊),但怕被貼上標籤惹來異樣眼光,或長輩會自行脫掉;衛星定位器(GPS)是另一種選擇,但也會有手機遺失、沒帶或沒電的狀況。一判定失智就應建檔預防黑數許淑華說,為防止失智長輩走失,2015年即開始呼籲醫院設置指紋系統,讓失智者在醫院確診時,馬上建檔統計失智人口,不用再多跑一趟警局捺印指紋。2019年,警察局才動支預備金採購指紋捺印設備;2020年移撥至衛生局配發至醫院,但光是為了完善指紋捺印系統,家屬還得跑到警察局建檔。指紋捺印設備放置於北市的7處醫院(市聯醫5院區、三總、馬偕),目前累計990人次捺印,而警察局的行動辦公室執行77場次、累計1065人次捺印,迄今總共僅累計2055人次。許淑華認為成果不彰,主要是捺印指紋容易聯想到「犯罪者」,是嫌犯才會做的事,除了透過全民衛教,從第一線的醫療端著手可加快建檔速度。 增加更多據點促進人際互動1945到196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已經陸續步入退休生活,許淑華觀察,退休族群若沒有及早做好生活規劃,很容易突然斷鏈,包括人際社交互動、社會參與等,相對的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失智照顧是社會福利的一環,目前台北市的安養機構缺乏,應全面檢視國土計畫、增加社福用地,避免老老照護的悲劇。衛福部訂定2020年應達到「失智友善555」(5成以上照顧者獲得支持與訓練、5成以上患者獲得診斷、5%以上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知識),許淑華說,台北市有做到但沒有做好,要找出黑數,一定要串聯醫院、12區的衛生所、當地里長,點線面整合創造友善失智環境,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接受治療,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
-
2022-09-22 醫聲.領袖開講
開卷有醫|別再遇漲則反!張鴻仁:「這些人」將屆退,2030健保必漲
我大膽的預測說二○三○年是健保大限,前提是整個社會還在用傳統思考在想健保。什麼叫做傳統思考?首先,就是「遇漲則反」,我們的民眾很有趣,只要漲價先反對再說,更有趣的是政府也一樣,不喜歡漲價,台灣公立醫院的破舊,很多人沒感覺,我不點名了,因為我看過日本、美國、瑞士、德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的醫院,我們的醫院真的「差粉多」,長期營養不良、不投資,再撐十年,就是英國上世紀末的破敗景象。我們前面說過英國後來不知花了多少兆元,十年後才恢復生氣,亦由低支出國變成高支出國。全世界沒有低支出國,可以長期有效、質優的辦理全民健保的,我沒有把握未來會有第二個李明亮及第二個楊志良,不過我們漲個價,真的需要這樣嗎?我們在反抗什麼?其次,很多人說,因為醫院把我們的錢都A走了,這樣想的人還不少,我們來看統計,二○一八年,最賺錢的二十家醫院(只計醫務收入,股利、停車場、美食街都不計),二○一七、二○一八合計不過賺了八十億左右,連「茅山道士」電子代工業的毛利率三〜四%還不如,獲利這麼低,為什麼我們覺得錢都被這些醫院「A走了」?二○一五年自由時報以「支出破兆,肥了醫院」為題,大作文章,不過已經是五年前的往事了。退休潮我生於一九五六年,剛好是戰後嬰兒潮的中間,我的前輩一九五五年以前出生的,都已屆退休年齡,通常外科要體力,所以封刀早,退休後看診的當然不少,但是許多名醫去了像「醫者診所」一樣只有自費,脫離健保體系的醫院。我六十歲之後,班上同學已經有一些人退休,開始雲遊天下,明年六十五歲,在公立醫院會全數退下,十年後,我相信我的同學,如果還在看診,應該是極少數。而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班一九六五年出生者,二○三○年剛好屆齡退休,我們以那年為基準,說明這二十年間出生的世代最具生產力的醫師,大部分已經退出市場。我說「最具生產力」不是說我們的下一代沒有生產力,而是這一個世代早就不跟社會計較,不計較超低診察費,所以用性價比而言,這是最具生產力的一代。而這一代奉獻完了,接下來就沒有了,沒有願意用這種低價奉獻的好醫師?當然不是,永遠有「笨蛋」願意犧牲奉獻,但是一個制度不能靠少數人的犧牲與奉獻。二○三○年 全民健保大漲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代醫師,在二○三○年滿六十五歲都會退出江湖,所以「二百元醫師診察費」必須結束。這個道理很簡單,怎麼可能一個被社會認為是菁英的這一群,每天做牛做馬,犧牲奉獻,卻連房子都買不起,然後社會期待他們安心看病,開刀不出錯!所以我鐵口直斷二○三○年健保大漲,在這之前大約還剩幾年的好光景。如果這次財務危機,在處理的過程中,社會上主流的民意對醫界是正面的,那麼危機可能暫時不會來到;如果不幸又重演過去「逢漲必反」的戲碼,那麼,還在醫學院或剛出道的醫師會接受到一個過去二十年來醫學院的「反健保」傳統訊息,就是健保其實是個爛制度,政治人物用這樣的制度來壓榨醫護人員,然後製造健保便宜又好的假象,這個看法有沒有道理?當然有,尤其對年輕醫生/醫學生非常有說服力,只是在醫師用腳投票之前,在戰後二十年內出生的這個世代,還是看病主力時,問題是被掩蓋住的。其實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出走,第一波就是放棄大科,造成「五大皆空」,第二波是飛往對岸,第三波走向產業,第四波天下何處無芳草,走向全世界。十年後的世界會非常不一樣,沒有公平合理的待遇,要求醫護人員做牛做馬,一定不可能,這是我的預測。能考上醫學院的人,頭腦都很好,沒有生存問題,只有選擇做什麼的問題,而最容易用腳投票的,當然愈年輕愈好。所以我們愈早打破他們「診察費」有一天會合理化的美夢,愈有利於他們做「出走」的決定。同樣是開刀,不能領美元,至少領人民幣,怎麼會有很多人只領台幣還要受氣?我講的太直接嗎?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社會長期壓低他們的價值,而希望這群人永遠當大家的僕人?您真的覺得這是合理的期望?看一次病應該付多少錢?很多醫師一個診次(三小時),可以看五十個病患,有人犧牲吃飯時間看到午餐後,可以超過百人,這其中,最多是拿藥,非常簡單的診療,這是簡單型;在基層,感冒、腸胃不舒服最常見,流感流行,內兒科、耳鼻喉科擠滿病人,一個晚上,幾十個上百個病人不少見,但是二○二○的武漢肺炎一流行,大家突然都不敢隨便上醫院,感冒自己處理不是壞事,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皆如此。所以如果未來,大部分醫生看診,複雜型例如:不明胸痛、腹痛、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小兒過敏性疾病、老人各種慢性病夾攻,看診時平均要二十至三十分鐘,那麼一個診次,十個人就很多了,這時候,難道診察費不應是一千元以上?醫護人員這些主要成本都是倍數起跳,健保費當然要加倍!不過,漲一倍聽起來很可怕,但是漲價之後,台灣依舊全球最便宜,那麼到底是哪裡出錯?健保費率為什麼需要加倍?首先,未來的醫師需要兩倍的預算以上,才能滿足民眾的基本需求,第一,醫師已經開始通用《勞基法》,所以到了時間,不是加班費加倍,就是人力加倍,其次,醫師診察費,不可能還是二百多元,我估計,至少漲五倍,但未來看診將區隔簡單和複雜。未來如果有下一代的醫師,要追隨許金川醫師做超音波,難道超音波的健保給付不該漲幾千元?魏福全院士是個特例,但是接生、手術,我們還有可能用現在全世界都視為不可思議的超低價?所以說,光是醫師的成本就至少要好幾倍,那護理人員呢?護理人員的問題主要是護病比太低,也就是一個護士要照顧的病人太多,我去年接受了一個小手術,住了三天,仔細觀察了護理人員的辛苦,她們一接班就像作戰一般,八個小時一分鐘都無法休息,還要交接班、寫病歷、做報告,到了小夜/大夜,大家都希望平安,只要一、兩床病患有狀況或急診轉來一個病患,人手馬上就人仰馬翻。台灣的護病比太低,所以有陪病文化,人手不足靠家屬、靠外勞,歐美國家那種不准陪病的制度一旦全面施行,人力也是兩倍以上起跳。除了護病比,我認為護理人員的薪水太低,低多少?新進人員至少要調百分之五十,有經驗的資深同仁應該加倍,還有全球超低的病房費,一天五百多元,用美元算也不貴。其他各種手術,需專業人員操作的檢查,沒有多少是合理的,所以,成本增加超過一倍,健保費當然要漲一倍。我們在前面的一章節分析過,全民健保的便宜,是來自於贏在起跑點,在上世紀開辦時,沒有多花錢就完成全民納保,同時領先全球採用大數據管理,每年省數百億至千億,加上總額預算的管制,二十年下來,基期加上成長率的複利率,雙重效應下,我們少花了幾兆元。單以今年來看,用韓國為標桿GDP八.一%左右,二○二○年我們應該多支出九千億,那要漲多少才夠,我認為五年要多花一兆以上,健保費率要翻倍,您一定想,這怎麼可能?漲個五%、十%就吵翻天,怎麼有可能翻兩倍?我同意,所以我說二○三○健保大限,因為要說服國人接受漲價,難上加難,所以嘜憨了!子孫自有子孫福!漲多少才叫做大漲?這個世代的台灣人,沒有經歷過健保費大漲,所以我們先來看看美國,下圖(圖13)是美國一九九九年到二○一八年這二十年間的平均醫療保險費的增加情形,以家庭費率為例,一九九九年大約六千美元,二○一八年已逼近兩萬美元,如果用台美國民所得和物價指數來調整,以五比一來看台灣,根據中央健保署的統計二○一八年,受雇者平均投保薪資四萬三千左右,雇主負擔百分之七十,受雇者負擔百分之三十,如以一家四口計算,每年大約三萬也就是約一千美元。 許多有在海外就醫經驗的人都知道,台灣醫療費用的便宜,不是算百分比的,而是算倍的,同樣的金額,在海外就是用美元、歐元、英鎊計算,這麼大的差距,十年後要補足缺口,基本上健保費至少要漲一倍以上!您一定說:「有沒有開玩笑?漲百分之五就幾萬人上街頭,所有Call-in罵翻,怎麼可能漲一倍?」我今天寫這段話,並不是要教政府如何漲價,而是說從了二○二○年,保費沒有加倍,到了二○三○年會找不到醫生和護士,到時全民健保自動崩潰,大家回到上世紀的八○年代,自己吃自己!公立醫院崩解長期缺乏足夠資金挹注的系統會先在哪裡出問題?首先是公立醫療體系,上世紀的一九七、八○年代,我們曾經迎來公立醫院崩壞的時代。我的好友在二十年前被榮總派去宜蘭醫院當院長的唐高駿醫師,分享過一個有名的故事,他本身是急重診的專科,長年服務在台北榮總,他說:「從實習醫師到主任數十年如一日,救護車的聲音只有一種,由遠而近,然後停止,然後聽到救護員推床進急診室。」他到宜蘭的第一天,救護車由遠而近,然後呼嘯而過,逐漸遠去。他說:「這一輩子,沒有感覺更大的挫折,空有一身功夫,病人過門不入。」這是因為這間日據時代宜蘭人眼中的大病院,到了一九八○年代已經爛到不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缺乏資金的投入。要把醫院轉虧為盈,需要先投資要買新設備,請來好的醫生,所以要先虧,做出名聲之後,病患回流,醫院做起來了才開始賺錢。最有名的例子是上世紀九○年代的台南的奇美醫院。但是公立醫院很難,政府不會先給一大筆錢,不過,長話短說,唐院長由於急重診的能力,加上管理的天分,在短短的幾年內,把宜蘭醫院起死回生,現在是陽明大學的附設醫院,是守護蘭陽地區健康的重要中心。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曾經有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公立醫院都很爛,原因是「低薪,缺乏投資」,那個時代是私人醫院大幅成長的時代,因為台灣開始經濟成長,需求就上來,供不應求,民間自然會投資來滿足市場需求。勞保當年給低價,所以那個時代的醫療就「兩級化」。兩級化各位有沒有發覺,過去十年來,自費項目愈來愈多?這兩年有一種很夯的血糖測量儀,亞培的瞬感(Freestyle Libre),可以連續測十四天,用貼的,不必扎針,全亞洲只有台灣買不到。這一個大約三千元台幣,可以用十四天的產品,在電子業非常流行,大家都是去日本或香港帶回來的,這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長期被國際藥廠定位為「低價、規模小」的市場,所以新產品先在中日韓星港上市,東南亞經濟起飛之後,我們還要排在後面,而更大的影響是健保兩級化。兩級化,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未來全民健保會變成「基本保險」的代名詞,很像當年的勞保單,要開好一點的藥都要自費。基本保險就是經濟艙的意思。未來許多藥品/醫材都要自費,如果全民健保還不大幅調高醫師診察費,也應該讓醫師自由訂價,由民眾自付差額。病房費也不該再管制,政府只負責足夠的保險病房,不管制非保險病房,由醫院自由訂價。或許大家比較喜歡這樣的制度,健保就像吃大鍋飯,營養夠、卡路里充足就好了。想吃好料自己加菜或到高檔餐廳。我認為台灣的社會雖然支持分享,但也要注重個人責任,因為有了責任,浪費的問題自然大幅減少。我個人認為一個社會的高度在於分享,然而民主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我只有一票,花了這麼多篇幅在說明一件事,未來若健保長期營養不良,那麼整個健保體系就會如同一九八○年代的公立醫院一樣,房舍老舊、人才出走,以保險的角度看,就是兩級化。侯署長愛說笑曾任衛生署署長,現任新光醫院院長,骨科聖手侯勝茂醫師喜歡說一個笑話:「有一個病患去就診減肥,醫師開了藥之後,他每天作夢,都夢見在追美女,幾個星期下來就瘦了!這個病患的朋友聽到這麼有效,也去求診,但是作的夢不一樣,他每天夢見被怪獸追,幾個星期下來,也瘦了!第二個病患就問醫師,為什麼和他朋友作的夢不同?醫師回答他說:『你的朋友用的是自費,你的是健保,效果雖然相同,但是感覺差很多!』」不過如果不只是感覺差一點呢?大家知道到今天,健保只給付傳統鼻胃管,材質好一點的要自費?這才多少錢?我們摳了二十幾年,什麼現象都有,未來醫師在手術室還要備電鍋,所有口罩重複使用,比較省?別說笑了。我的結論是,全民健保不會倒,但是會兩級化,有錢人自費用好的藥、好的材料,付不起的用基本品,一樣有效,維持低保費,如果輕病看診再管制的嚴一點,會比較像「台式的新加坡制」,優點是抱怨浪費的聲音會愈來愈少,因為大部分花自己的錢。戰爭尚未結束這不是結局,也不是結局的序幕,或許是序幕的結束。—溫斯頓.邱吉爾(This is not the end, this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perhaps it’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Winston Churchill)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抗疫指揮官陳時中在指揮中心請媒體記者吃龜苓膏,慶祝「三零」—連續三天零確診,同時連續十六天零本土病例,以及零社區傳播。當天,我在植物園,一群大砲級的攝影愛好者,在捕捉春鳥的鏡頭,剛整修完的南海學園到處是家長帶著小朋友,許多餐廳人氣回籠,我在一間大飯店的餐廳,看到一家似乎沒有訂位而被服務人員請走的父親,一臉訝異的表情,似乎是說「怎麼會客滿」。二○○三年參與過抗煞的同仁,都記得當年我們太早宣布三零,之後和平醫院封院的黑暗歷史。我剛好讀到比爾蓋茲對這次的疫情投書《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最後他引用了邱吉爾在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打敗德軍時的名言:「這不是結局,也不是結局的序幕,或許是序幕的結束。」台灣抗疫團隊先發投手陳時中投滿六局,已經取得了勝投候選人的資格;不過,誠如美國棒球名人尤吉.貝拉(Yogi Berra)所說:「在比賽結束之前,都不算結束!」在棒球賽中,現在很像我們以三:○領先對手,但是抗疫的戰爭,不論先發、中繼或終結者,隨時會被打爆,一個失投、一個失誤、一個運氣不好,立刻翻盤。而二十五歲的全民健保,在世界的歷史上,還非常年輕。我們苦熬了這麼久,拿到許多「世界第一」,而接下來會怎麼樣?我沒有答案,如同這次的武漢肺炎,今年夏天會平靜下來?秋天再捲土重來?只有天知道!※ 本文摘自張鴻仁《二○三○健保大限》,印刻文學出版。 《二○三○健保大限》作者:張鴻仁出版社:印刻文學出版日期:2020/06
-
2022-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建仁:台灣抗疫典範 首劑疫苗覆蓋率名列前茅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台灣人民團結抗疫,比較台灣、新加坡與38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數據,台灣第一劑疫苗覆蓋率排名第4,死亡也是全球最低國家之一。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持續,BA.5疫情也將達最高峰,國內民眾仍持續遵守防疫規定。陳建仁今天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公開透明地說明疫情,徵用大眾媒體公益時段宣導防疫措施,進行疫情風險評估與溝通,公布各項防疫措施,以確保民眾「知的權利」,健全民眾防疫的知識態度與行為。陳建仁說,這不但轉變國人面對疫情的心境,從恐慌、學習進入成熟,也很快建立民眾對指揮中心的信任感與公信力,讓台灣人民無論在戴口罩、實聯制進出公共場所、避免群聚活動、踴躍接種疫苗、誠實接受疫調匡列、嚴格遵守隔離檢疫規定上,都表現得可圈可點。陳建仁也引數據指出,比較台灣、新加坡和38個OECD國家的每百萬人口COVID-19累積死亡數,台灣是最低的第4名(443.38),僅次於新加坡(294.85)、日本(351.83)和紐西蘭(384.43),遠低於大多數國家。此外,再比較40個國家的每十萬人口估計累積(全死因)超額死亡數,台灣是最低的第3名(48.98),僅次於紐西蘭(-8.25)和盧森堡(44.88),遠低於大多數國家。陳建仁表示,一個國家要解封國境,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包括提升疫苗接種覆蓋率、普及快篩使用率和及時給予高風險確診者抗病毒藥物。陳建仁說,以最重要的疫苗接種覆蓋率來說,在40個國家當中,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覆蓋率,台灣排名第4(90.79%),僅次於葡萄牙(94.77%)、智利(92.68%)和新加坡(92.13%),遠高於大多數國家。至於每百人口疫苗追加劑接種數,台灣更是排名第3(81.62),僅次於智利(138.95)和日本(91.55),也遠高於大多數國家。陳建仁說,在自由、民主、多元和開放的台灣,良善治理與公民素養的良性循環是防疫成功的保證,台灣2300萬人都是防疫英雄,讓各國驚艷於台灣的防疫典範。
-
2022-09-21 性愛.性福教戰
全球「性行為」調查 台灣人超壓抑連自慰都少10%
一項遍及全球45個國家的「性調查」問卷發現,台灣人超過半數在14歲就開始觀看色情影片,但是台灣人的性行為並不活躍。有固定性關係的大部份受訪者答覆,在過去12個月中發生性關係的頻率為1個月2至3次、甚至1年只有2至6次,自慰頻率計算也比其他國家平均少了10%左右。參與調查的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林宗瑩指出,台灣人在性態度上與此國際研究中其他國家人民(主要為西方國家人民)相較仍傾向壓抑。受訪者的年齡從18到74歲,問卷中超過一半的人表示觀看情色影片及刊物的頻率為每個月2至3次,甚至是每周4至5次。而平均第一次發生性經驗使得年齡是21歲,而平均有過的性伴侶是3人。19%回覆曾經和非正式伴侶發生性關係,即他們並非交往的對象。其中的3.5%在過去12個月中有過2到6次非正式的性關係。正在關係中的這些回覆者中,62.4%對於他們目前的關係感到特別滿足或大部分的滿足,而70.2%對於和伴侶的性生活感到滿足。林宗瑩對於首度接觸色情影片的年齡平均14歲感到憂心,認為青春期青少年對於性與關係仍處於懵懂的探索階段,在觀看未經保護的色情影片及刊物時,可能受到影片內容影響而產生偏差的性觀念,需要家長與老師們注意。若大人發現孩子們有此現象,可即時指引青少年正確的性觀念,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諮商或輔導的專業協助。林宗瑩指出,曾有國外調查研究發現部份青少年因觀看色情影片而產生錯誤觀念的案例,有個國外極端案例就是有青少年只因覺得自己的性器官長得跟色情影片中的主角不一樣就自行切割性器官而進了醫院。面對現今資訊隨處可得,青少年可輕易使用網路就獲得未經篩選的性相關影片,裡頭關於性行為的資訊未必合宜,甚至可能涉及暴力與偏差行為。即使學校已開始重視性教育,也有一些相關影音內容與刊物的製作,但卻可能反而不像色情影音與刊物受到青少年歡迎,家長們應體認青春期兒女對於性的好奇心,關注他們資訊獲得的來源,適時給予正確、健康的觀念引導。台灣在世界大學聯盟的研究發展基金資助下參與了這項跨全球45個國家之人們性習慣的大規模國際科學研究,由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匈牙利籍Beáta Bőthe(貝雅)博士發起,和其他45個國家的研究者們一同執行的線上調查研究,進行有關參與者的人口學和性生活特徵之解構分析(www.internationalsexsurvey.org)。台灣部分由林宗瑩、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李芷婷及小兒科醫師蔡孟哲共同主持。本調查已由全球超過8萬2000位參與者完成,其中有約2685人來自台灣。林宗瑩指出,台灣在2019年提出確保同性婚姻之法律草案,並於同年通過年滿18歲的同性伴侶可成立同性婚姻關係之審議。因此台灣正努力朝向性別友善的道路邁進,呼應國際潮流。而在本研究中,台灣端的研究參與者中有75%為異性戀、5%為男女同志、9%雙性戀但異性戀為主、2%雙性戀但同性戀為主。顯示台灣在性別友善開始有多元化的情形。
-
2022-09-18 養生.聰明飲食
喝康普茶瘦肚、維持腸道健康?營養師提醒康普茶不宜空腹喝
近年健康風潮興起,愛喝手搖飲的台灣人也開始迷上康普茶(Kombucha)。康普茶不僅帶有酸甜氣泡感,還能促進腸胃消化、代謝,不少女星更把康普茶用來減肥。營養師表示,康普茶為發酵飲品,當中含豐富各類營養素,帶有自然果香風味,是愛喝飲料又想維持健康的好選擇。營養成分/紅茶菌發酵而成 兼具茶香與果醋食藥署日前請營養師鄭文怡解析,康普茶可以用任一種茶葉當基底,例如紅茶、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再加上水、糖與紅茶菌(又稱紅茶菇,是由酵母菌加上醋酸菌所生成的物質)發酵而成。鄭文怡說,康普茶以茶葉為基底,含有天然茶多酚與兒茶素,且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糖、酒精與二氧化碳,因此帶有微甜的氣泡感。發酵過程中,酒精會轉換成醋,加上紅茶菌本身含有醋酸,最終產品的pH值會下降,使得康普茶同時具有茶香與果醋風味。營養師林俞君表示,康普茶也有人會添加蔬果、全穀根莖類食材,與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等一起發酵,也會因使用基底茶的不同、發酵時間長短等,做出不同風味的康普茶。歐美流行自製康普茶,也帶動各國喝康普茶風潮,但林俞君提醒,自製康普茶必須在無菌環境下,且用高溫殺菌過的乾淨容器進行發酵,而台灣天氣較潮濕、悶熱,未做好無菌處理,可能滋生細菌,若難達到無菌環境,不建議民眾自行製作。對健康的好處/抗氧化、抗發炎 維持腸道健康林俞君指出,康普茶中含有茶、蔬果酵素,不僅含有這兩種食材的營養素,還包括蔬果的植化素,以及茶多酚、兒茶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功能,也能促進體內代謝,還有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有助於人體機能運作。此外,林俞君表示,康普茶透過多種益生菌種發酵,因此內含多種益生菌的代謝產物,包括醋酸、乳酸,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環境,讓好菌可以在腸道內生長。如何聰明喝/不宜空腹喝 精緻糖添加越少越好「康普茶非常適合取代手搖飲!」林俞君表示,許多人每天都要喝上一杯飲料,若想要控制熱量、喝更健康的飲料,康普茶就非常適合有喝飲料習慣的人。林俞君說,因康普茶本身較多茶味,並帶有酸甜感,市售的康普茶種類、品牌很多,有時廠商為了讓口味更好喝,會在康普茶內加糖作調味,建議民眾選購時,可注意營養標示中,精緻糖量不超過10到20g的品項較佳。康普茶內含多種植化素、微量營養素,林俞君表示,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像是上班族、外食族等,都滿適合喝康普茶,可補充平時缺乏的營養素。不少女星喝康普茶瘦肚,成為女孩眼中的「減肥聖品」。林俞君說,康普茶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也有「解饞」的功效,對於減肥的民眾是很好的選擇。而康普茶中含有糖分,飲用前可注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示,計算好每日攝取熱量,便可安心飲用。此外,康普茶不適合空腹喝,最佳飲用時機應為飯後。誰喝康普茶要小心/咖啡因敏感者、腎病者不宜鄭文怡提醒,康普茶的基底是茶,每100c.c.約含有3到5毫克的咖啡因,對咖啡因敏感者,如孕婦、幼兒、失眠患者不適合飲用。或可選擇用無咖啡因的茶做基底的康普茶,例如南非國寶茶等。林俞君表示,康普茶成分包括茶、糖、水及紅茶菌,有糖尿病、代謝疾病的民眾,應注意每日含糖量攝取。另外,康普茶中含有蔬果發酵物,蔬果內也含有礦物質成分,腎臟代謝功能不佳者,建議先和主治醫師、營養師討論。營養師推薦康普茶食譜康普茶氣泡飲林俞君表示,康普茶內含有糖分及微量營養素,可以加上氣泡水,稀釋甜味,對於想要減重的人來說,可減少熱量攝取。康普鮮奶茶由於康普茶基底是茶,包括綠茶、紅茶等,林俞君表示,康普茶也可以加上牛奶,組合成類似鮮奶茶,在口中帶有奶香、微甜酸感,別有風味。
-
2022-09-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塑膠包裝到底能裝熱食嗎?一文看懂塑膠種類及是否含有塑化劑
台灣是塑膠的生產大國,也是外食天堂,所以用塑膠袋、塑膠盒裝食物早已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自從疫情以來,各種外送平台非常興盛,外送取代很多內用的市場,也讓一次性的塑膠包裝使用量增加很多。但是之前塑化劑事件發生之後,大家對塑膠包裝心裡都感到有點陰影,就怕不小心又吃進了塑化劑這種環境荷爾蒙,產生對內分泌、致癌等等方面健康負面的影響。就因為食品用塑膠包裝實在是在方便性上難以取代,但是與其擔心用多了到底安不安全,不如我們來多了解一下各種食品塑膠包裝的特性,選擇適合的塑膠包裝,享受方便,又可以避免食安風險。基本上韋恩建議,大部分的塑膠包裝都不要裝熱食,這樣比較安全。雖然理論上是有一些塑膠相當耐熱,但是在品質良莠不齊下,以目前一些研究數據來看,難免仍有塑化劑污染的風險。而且目前大部分的塑膠包裝的設計是以一次性使用為出發點,重複加熱下更可能增加塑化劑或塑膠單體溶出的機會,或是製造包裝磨損而導致後續食安風險的機會。如何判斷塑膠的種類?為了更進一步保護消費者,衛服部已經訂定法規要求,在「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應標示之事項」裡,全面要求食品接觸面含有塑膠材質的食品容器具或包裝,將應標示其材質名稱、耐熱溫度及重複性或一次使用等資訊,以利消費者正確使用。所以消費者在購買蘇嬌容器時可以注意各塑膠包裝的外帶標示,才知道正確的用法。此外,在許多塑膠包裝的食品底部,可以看到一個三角標誌,裡面的數字就代表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也就可以更進一步知道該包裝使用的是什麼塑膠材質了。不過因為現在法規並沒有強制複合材質要分開標明,所以為了要保護自己,我們還是要多懂一些有關塑膠的分類常識。微波食品的塑膠盒現在便利商店有琳琅滿目的盒裝微波食品,包含咖哩飯、義大利麵等等,這些盒裝食物都是以冷藏型態放在冰箱裡保存,要食用前才拿來微波食用。這類包裝又分為蓋子與盒身,兩者材質與使用並不一樣。盒蓋材質:LDPE (聚丙烯)性質:不透明、堅硬耐熱性:耐90-110度,耐熱微波:可其他耐性:耐酸、耐鹼、耐油、耐酒精、耐水塑化劑:不含(理論上)回收:可回收第4類塑膠盒身材質:PP (低密度聚乙烯)性質:透明、堅硬耐熱性:耐70-90度,不算很耐熱微波:可其他耐性:耐酸、耐鹼、耐油、耐酒精、耐水塑化劑:不含(理論上)回收:可回收第5類塑膠微波食品的軟袋現在便利商店裡也有很多微波食品如雞胸肉、滷味、炸雞塊等等,不用盒裝而改用塑膠袋裝。這類塑膠袋其實不是單一材料,而是所謂的積層袋,也就是其實是從外到內是由很多層不同材質的塑膠融合而成。通常對外的外層使用具可印刷性、又要有足夠的強度與保護性的材料,如聚醯胺(PA/尼龍)等。而與食物直接接觸的內層,特別要要求無味、耐油、耐化學性好,常用的如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是PET等,有時候中間還會強化加上幾層不同材質的塑膠,以阻絕濕氣或氧氣等等。材質 1:LLDPE (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性質:柔軟耐熱性:耐90-100度,耐熱微波:可其他耐性:耐鹼、耐油、抗撕裂、抗穿刺塑化劑:不含回收:可回收第7類塑膠或是材質 2:PET(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性質:韌性佳耐熱性:耐60-85度,不算很耐熱微波:可其他耐性:耐酸、耐鹼、耐油、耐水、隔氣性佳塑化劑:不含(理論上)回收:可回收第1類塑膠塑膠袋塑膠袋是台灣人裝熱食用得最多的包裝,從裝熱湯、肉羹、麵線、煎包、小火鍋等等幾乎無所不包。就算是內用其實也會有以塑膠袋接 處熱食的機會,因為有的小攤販因為不想洗盤子,所以就直接用塑膠袋套在盤子外,吃完就把塑膠袋丟掉就再換一個。所以到底用塑膠袋裝熱食到底會不會吃進塑化劑而慢性中毒?這是很多人心裡一直有的疑問。這時侯,就要先從塑膠袋的材質了解起,塑膠袋材質不同,耐熱程度也有所不同。塑膠袋材質不同,耐熱溫度也不同認真來說,台灣市面上的塑膠袋共可分成3種材質的,HDPE與PP的才可以裝熱食;而LDPE的不耐熱,會融化變形。但是這些材質一般人很難用外觀分得清楚,而且即使是HDPE與PP可以耐熱,還是不宜裝超過90度以上的熱食,像火鍋或炸物、臭豆腐這種滾燙的東西,還有有可能超過其耐熱溫度,還是要特別注意。HDPEHDPE耐熱溫度約90~110°C,具有耐酸、耐鹼、耐油、阻水、阻氣等特性,外觀多半呈現半透明到不透明,HDPE做成的塑膠袋揉搓時會有沙沙的聲音。HDPE塑膠袋耐熱又耐冰,用途最廣。HDPE可回收,分類屬於第2類塑膠LDPELDPE耐熱溫度約70~90°C,具有耐酸、耐鹼、耐油、耐酒精、耐水等特性,外觀為半透明。LDPE做成的塑膠袋較柔軟,揉搓時較不會發出沙沙聲。LDPE塑膠袋耐熱溫度低,不適合裝熱食。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裝熱食時如果袋子會溶化變形,那很可能就是LDPE的,不適合再食用。LDPE可回收,分類屬於第4類塑膠PPPP耐熱溫度約90~140°C,具有耐酸、耐鹼、耐油、耐酒精、可煮沸等特性。外觀較有光澤。不耐冰比較脆硬。PP塑膠袋可以裝熱食。(據說南部較常用)PP可回收,分類屬於第5類塑膠塑膠袋溶化後會產生有毒物嗎?塑化劑與塑膠單體塑膠袋被溶解後要注意兩大部分,分為單體與塑化劑,因為塑膠是由很多單體形成的聚合物,所以溶化後會釋放出小分子的單體。而塑化劑是塑膠在成形時添加的微量助劑,幫助增加塑膠的可塑性,也可能在塑膠溶解時一併溶出。而塑化劑就是之前讓台灣人聞之色變的一種環境荷爾蒙,也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塑膠單體所幸,HDPE一般無毒性,即使在極高濃度下,也僅對動物產生可逆性的肝臟傷害(如肝脂肪增加),而LDPE之毒性與HDPE相同,一般而言並不會產生毒性。另外PE不會增加罹癌的機會,因此在使用上具有相當的安全性。PP並無口服毒性,也不會增加人類罹癌的機會,因此在塑膠容器中為較理想的食品容器材質。資料來源: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臨床毒物科兼任主治醫師楊振昌醫師,台灣癌症基金會。塑化劑理論上,塑化劑大多使用在PVC塑膠成形上,LDPE、HDPE、PP都屬於很好成形的塑膠,不需要添加塑化劑,這也是許多專家在過往衛教上強調的,但是現實世界中並不完全是理想狀態,這也讓專家們目前無法解釋。就在不久前,曾經發生過知名品牌宜家家居(IKEA)從印度進口的2款「TROLIGTVIS隨行杯」,在衛生福利部的邊境查驗中,被發現檢出塑化劑濃度超標6到9倍的案例,雖然在邊境查驗就發現,所以該批產品並未進入台灣市場,已經直接退運或銷毀,但是理論上PP不應出現的塑化劑,結果還是檢驗出來了。另外,在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陳美蓮教授,歷年來針對食品容器及包裝用塑膠材質之塑化劑溶出研究、食品塑膠容器包裝管制政策對塑化劑溶出量改變之影響研究,都可以發現即使是PE材質的塑膠袋或塑膠盒,都可以驗到塑化劑的殘留(即使並未超過法規限量)。即使是最不應該添加塑化劑的寶特瓶PET,都可以驗出少量塑化劑溶出。而國際上也有大量研究發現,理應不該有塑化劑的PET瓶裝水,裡面也都驗得到塑化劑殘留,而經過長期保存實驗推論如這篇 Phthalate Esters and Their Potential Risk in PET Bottled Water Stored under Common Conditions,這些塑化劑來自PET瓶身緩慢釋放出來。此外,在食藥署99年度食品器具塑化劑溶出試驗結果也看到,理應沒有塑化劑的PE、PP材質食品包裝中,也都檢出若干DEHP的塑化劑,其中PE材質12件樣品中檢出5件,最高達0.69ppm (雖然低於溶出試驗標準1.5ppm),而PP 材質32件樣品檢出5件,最高達0.82ppm (低於溶出試驗標準1.5ppm)。所以這些本不應出現塑化劑的塑膠包裝都出現若干塑化劑,目前專家們都還找不出合理的解釋,最有可能的推論是這些塑膠或多或少都有混入回收來的塑膠原料,這些塑膠原料在回收過程中如果沒有經過嚴謹的分類、純化、分離,就會摻入本不應該添加的少量塑化劑。所以現實世界與理論並不完全相等,要保護自己的健康,還是做最保守的打算,盡量避免塑膠容器裝熱食。透明塑膠盒、透明保鮮膜-PVCPVC被大量用在食品包裝或生活中其他塑膠製品,如電線、水管、雨衣、建材、及各類醫療器材(軟管、軟袋)等,因為具有易加工及可塑性等特質,使用上非常普遍。食品中主要作為一些透明盒子(如蛋糕、水果),或是泡殼(藥品膠囊的透明殼)。因為製造上一定需要添加塑化劑,所以如果加熱是很容易釋出塑化劑的,而且加熱之後,PVC單體也會溶出釋放到食品中,PVC的成分氯乙烯單體為已知的人類確定(第一級)致癌物,所以要盡量避免。而且PVC因為含氯,所以回收時也可能會產生有害的戴奧辛等空氣汙染物,對環境也是不利的。所以為減少聚氯乙烯(PVC)危害環境及健康,環保署已經公告,2023年7月起禁止含PVC的食品包裝製造、輸入及販賣,違反販售每件次罰1200到6000元,製造、輸入罰6萬到30萬元。因此大家現在就可以注意盡量避免使用PVC的食品包裝,尤其是不要加熱或盛裝高油脂的食物。不過現在其實PVC相關製品已經不多,透明盒子可能都以PET代替,保鮮膜可能都以PE代替,大家可以注意包裝上的標示再挑選購買。材質:PVC (聚氯乙烯)性質:透明度高耐熱性:耐60至85度,不耐熱微波:不可其他耐性:耐酸、耐鹼、不耐油塑化劑:含回收:可回收第3類塑膠寶特瓶-PETPET寶特瓶是現在廣泛使用的飲料瓶包裝,其實寶特瓶依照性狀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結晶型的PET瓶,耐熱性較好,也比較厚重,用於承裝需要較高熱處理(熱充填)的飲料;另外一種是非結晶型的PET瓶,這類瓶子不需要高溫加工,可以拿來裝瓶裝水,或是使用於較高等級無菌冷充填的茶飲、咖啡等等,所以重量比較輕薄;再有一種裝汽水的,因為需要耐壓、但是不需要耐高溫,所以也是不需要結晶,但是要比較厚重。以現在環保減碳的趨勢來說,所有飲料瓶都努力於減輕瓶身重量,這樣節省材料本身的碳排放,也可以減少運費。所以PET單位強度足,大量取代了厚重的PP飲料瓶,同樣是茶飲瓶,PET飲料瓶大概只有PP瓶所需的一半重量,絕對不是某些PP瓶牌子所做的錯誤話術,說PP瓶後才是對產品比較好的保護。綜合來說,PET都不要重複使用,也不要拿去加熱或自己裝熱飲進去比較好,因為過熱會造成PET瓶軟化溶化,就連未開封寶特瓶長期放在汽車內,都會有殘留物從PET瓶身溶出的問題,最引人關注的是寶特瓶裡常使用的催化劑-銻的問題。而由前面的資料也看出,許多國際研究都有發現瓶裝水裡還是有塑化劑殘留,本來理論上PET的製造是不需要添加塑化劑的,所以這也是理論敵不過現實的例子。材質:PET (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性質:透明度高、易成形、硬度佳耐熱性:耐60至85度,不耐熱微波:不可其他耐性:耐酸、耐鹼、耐酒精塑化劑:不含回收:可回收第1類塑膠養樂多、保麗龍碗盤-PSPS又叫聚苯乙烯,發泡過的PS就是大家不陌生的保麗龍,算是常見的食品包裝,目前熟知的是養樂多這種小塑膠瓶(未發泡PS)或是裝生鮮肉、魚的托盤。以往還比較常見的還有茶飲杯(發泡PS),只是已經越來越少見。曾經許多外帶咖啡杯蓋也是使用PS材質,但是現在也都漸漸更換為PP的。環保署目前公告的限用保麗龍飲料杯規定,本來要2022年7月1日起禁止所有飲料店使用保麗龍杯的,但是現在將其刪除而併入各縣市自行管制範圍,實施日期不能晚於2024年。材質:PS (聚苯乙烯)性質:透明度高耐熱性:耐60至85度,不耐熱微波:不可其他耐性:耐酸、耐鹼、耐酒精塑化劑:不含回收:可回收第6類塑膠PS.魚油或是柑橘類精油因為極性與苯乙烯相近,所以滴上去會有互溶的情形,所以也要避免用PS裝魚油或是柑橘類產品。紙盒、紙碗、紙杯等紙餐具因為外送、外食大流行,所以紙碗、紙杯、紙盒、紙盤等等使用量很大,大家往往誤以為這些紙餐具只是紙漿所做成的,其實不然。紙本身是做不到耐油、耐水的,所以為了承裝各式食物,紙餐具的表面一定要再做加工處理,也就是淋膜,就是將薄薄的塑膠(LDPE、HDPE、PP)覆蓋在紙餐具的表面上。因此這紙餐具多耐熱就要看噴上去的塑膠到底是哪一種。只是目前紙餐具並沒有將其所淋膜的塑膠材質明顯標示於產品外觀上,所以我們從外觀並不知道淋膜到底是最耐熱的PP,普通的HDPE,還是最不耐熱的LDPE,所以還是假設食物溫度不要超過70度比較安全,也不要盛裝食物微波爐、電鍋進行再加熱。不要以為是紙製包材比較安全、環保,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塑化劑等污染物。材質:討論參考塑膠袋的PP、HDPE、LDPE耐熱性:保守估計不耐熱微波:不可塑化劑:不含(理論上)回收:注意,要清理後做為「廢紙容器類」不要放到「紙類」去。因為淋膜的關係, 回收後必須送到專業的廢紙容器處理廠,要先將塑膠膜與紙材分離,分離後之回收塑膠膜與紙材才能分開再利用,如果沒做好分類,就只能當作一般垃圾處理,所以前端的分類就很重要。運動水壺-PCPC又叫聚碳酸酯,是相對耐高溫的塑膠,而且強度高、耐撞擊,所以是相當適合重複使用的塑膠。唯一要注意的是,PC生產時要使用雙酚 A作為原料,但是瓶子如果因使用不當導致刮痕、磨損,於後續高溫加熱、酸鹼、酒精、微波處理或強力清潔劑等作用下,即可能導致雙酚A釋出,而間接隨著食物或飲料進入人體。而雙酚A也是已知的一種環境荷爾蒙,所以台灣已經全面禁止製造及販售含雙酚A之嬰幼兒奶瓶。而成人使用PC的水壺或水杯,也要避免進行加熱或長時間之陽光直接曝曬,也不要用強力清潔劑過度清洗,而使用後發現有刮傷、霧面或變形時,應立即更換。材質:PC (聚碳酸酯)性質:質輕、透明、機械、強度高、耐高溫耐熱性:耐120至130度,耐熱 (審慎裝熱食)微波:避免其他耐性:耐酸、耐油、耐酒精塑化劑:不含 (理論上,參考以上Ikea案例)回收:可回收其他類塑膠透明冰沙杯-PLA目前在一些透明的的冷飲杯、冰沙杯、沙拉盒等會使用一種生質塑膠PLA(聚乳酸),PLA的原料因為來自生質的澱粉發酵成為乳酸再經過聚合,而不是使用石油材料,同時業界又宣稱它可以自然分解,所以曾經受到重視環保消費者的喜愛。一時之間,許多碗、叉子或是號稱甘蔗渣做的杯子都打著環保的旗幟冒出於市場上,但其實都是以PLA為材質。但是這股熱潮突然又退燒了,像2020年麥當勞率先停用PLA,將沙拉盒和透明冷飲杯改回為紙容器,民眾才發現PLA並沒有業界訴說的那麼美好,因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PLA實際上的分解與大家想像中的在大自然界自然分解,有很大的一段距離。而且如果在回收時,誤把PLA與其它塑膠混和的話,反倒會造成回收上的災難,所以台灣麥當勞指出,做這個決定是有許多消費者要回收餐盒容器時,常常PLA和塑膠傻傻分不清,也質疑PLA用後的流向,促使公司淘汰PLA材質容器。材質:PLA (聚乳酸)性質:質輕、透明耐熱性:耐50度,不耐熱微波:不可塑化劑:不含回收:可回收其他類塑膠所以PLA的回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與其他塑膠類混和在一起,以免其他塑膠的回收也失敗。但是在台灣其實還沒見過什麼單獨回收PLA的地方,所以多半是拿去焚燒了,這是最被人詬病的地方。而且即使是PLA想要在土壤裡分解,也必須在特定條件環境下才可以緩慢分解,參考之前快樂小藥師的PLA吸管測試報告,半年還是完整好好的;或是綠色和平的測試,33天後幾乎沒有變化。結論現代文明可以說是塑膠文明,不僅食品包裝離不開塑膠,身邊幾乎所以物品如電腦、手機都離不開塑膠。當然,如果能夠減少塑膠的使用,對地球環保、降低碳排放一定是件好事,如果能在使用塑膠包裝時,多注意到各類塑膠包裝不同的優缺點,更可以保護我們自身的安全與健康,免於受到塑化劑或潛在致癌物的影響。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09-13 養生.人生智慧
只活到85歲的規劃已不適用 福澤喬:為老後準備遠比大家認為的更重要
編按:因應超高齡社會可能帶來的各種變動,我們如何從他山之石中汲取經驗?擁有超過20年駐日新聞特派員經歷的專欄作家福澤喬認為:「若百歲時代將成為必然的趨勢,為老後準備,遠比大家認為的更重要。」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數在2021年底已突破380萬人,比例來到16%,並推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0%大關。面對超高齡社會所衍生的各種衝擊,擁有豐富駐日經驗,並且長年觀察日本社會及政經各方面的專欄作家福澤喬認為,屬於高齡大國的日本,有許多值得台灣作為參考之處。在日本,由於社會環境、人口結構的變化,無法再獲得保障與照顧的高齡者們,衍生了許多令人感到不安的現狀:從「下流老人」、「孤獨死」,到家人子女無力照顧長者而產生的長照悲劇,都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我認為在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的問題上,日本可以說都是走在台灣的前面,如果已經預見到前方有這些別人曾經掉下去的坑,我們現在就應該想辦法避開它,而不是繼續往同樣的老路走,那樣我會覺得非常可惜。」福澤喬說。過去只活到85歲的規劃 未來將不再適用 高齡化社會首先帶來的影響就是:人口組成的改變。根據2021年的統計,日本65歲以上人口已經逼近30%,社會結構從原本的金字塔狀,逐漸成為倒三角形(高齡人口比青壯人口數量多)。因此,過去對於人生時間軸大多設定只活到85歲左右的規劃,也已經隨著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逐漸不再適用。「過去大多數人習慣把人生切成三塊:從出生到求學的20年左右期間稱為成長期,接著進入職場,成為社會主要的勞動力和經濟支柱,直到65歲屆齡退休,並度過往後15~20年的餘生。」當平均壽命延長、最後這段「第三人生」可能延長到20年以上甚至30年的時候,這樣的人生規劃就明顯不再足以應對。高齡人口不斷增加,除了讓青壯人口的扶養負擔逐漸變得沉重,政府原本預定給予高齡者的年金、社會褔利等各方面的支援和預算,也不得不隨著調整。另一方面,高齡者的照護問題也逐漸浮現。50~60歲的中年世代照顧70、80歲的長者,甚至是高齡夫妻之間的「老老照護」,更成為稀鬆平常的社會現狀。當「長壽不再成為一種祝福」,日本社會隱然出現一種厭老、仇老的氛圍,網路上甚至有人以「老害」形容對社會沒有貢獻、只會加重負擔的高齡者。「雖然台灣在社會氛圍上對長者還是相對尊重,比較不會有這樣的言論,但高齡化會增加世代對立,的確是事實。」退休概念將逐漸不存在 如何找出終身投入的熱情?那麼,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我們該如何準備?福澤喬認為,應該改為以50歲做為分水嶺,分為上、下半場。「退休這個概念,往後會慢慢消失。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工作一輩子沒辦法休息,而是工作型態應該要隨著人生階段調整。」在50歲以前,工作可能是為了維持生計、或是擔起家中的經濟責任,多少有些無法隨心所欲的成分。因此,在上半場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告一段落、也完成大部分的人生重要規劃後,到了過50歲,則應該專注在兩件事上:終身學習、並成為一個可以持續給予的人。這個「給予」,有可能是投入公益、投入新的知識和興趣,或者是把自己的經驗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就不會像過去很多退休族,在離開職場的時候有強烈的中斷感。「在50歲之後,因為有了上半場的累積,因此即使同樣是工作,也可以把更多心力投注在自己想做的事身上,甚至可以重拾自己過去未能完成的夢想。如果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享受生活,那自然就不會像工作一樣覺得辛苦。」在成為專欄評論作家以前,從事媒體工作的福澤喬也曾經歷中年轉業、投資創業失敗等過程,「最後我決定寫自己最擅長也最感興趣的日本觀察文章,一方面也是一種自我累積,寫著寫著,就逐漸有專欄、出版的邀約,如果不是我保持這個寫作的習慣,大概也不會有後來這些機會。」與其期待政府幫助 不如從自己做起取了一個乍聽之下以為是日本人的筆名「福澤喬」,但他笑說,除了因為外婆是日本人而有1/4的日本血統,在派駐日本之前,他其實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除了日文一句不通,「我連那個時候全台灣男生都在迷的酒井法子是誰都不知道。」福澤喬認為,台灣人看日本有兩種角度:「一種就是從下往上仰望,覺得日本什麼都好、什麼都比台灣強;另一類就是從上往下看、怎麼看日本都覺得不順眼、討厭的人。但這兩種角度,其實都不客觀,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同時存在引以為戒之處。」福澤喬認為,台灣在思考很多社會問題的時候,習慣先問「政府能為我們做什麼?」但這其實正是台灣和日本最大的差異──日本人習慣先問:自己能做什麼。「當然這也和日本行政體系運轉的效率比較慢有關,真的等到政府從制度面著手,那可能根本來不及。」因此,相較於政府組織,在日本許多社會層面的改革,反而都是從民間組織開始。例如,日本不少企業開始鼓勵員工提早退休,但以「顧問」的身分回聘,以像是「師徒制」的方式,給予年輕員工在實務上的指導,一周可能只需要出勤2~3天,除了沒有工作壓力,也不會阻擋了年輕員工的升遷管道,但是仍然能善用資深員工的職場經驗與人力資源。在日本,也有許多熟齡族打破了年齡的刻板印象,盡情揮灑出獨特又精采的人生。他們可以是Youtuber網紅、健身教練,或是重回校園取得真正的學位、甚至活用所學進而二次創業。「從這些例子我們看到,阻礙的從來只有心態、而非年齡。」「重新定義人生的時間軸、保持著開放的心態,並且持續充實自己,那麼老後就不再讓人憂懼,而有另一種發光發熱的可能!」原文:過去日本,明日台灣!福澤喬:只活85歲的規劃已不適用,日本如何迎接人生100歲時代?
-
2022-09-12 醫療.精神.身心
50歲以上憂鬱症就醫率太低!當心衰弱死亡風險增3倍
歐美國家憂鬱症盛行率以45到64歲最高,但台灣憂鬱症或自殺盛行率都是65歲以上居冠。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其炘指出,這是部分亞洲國家特有現象,憂鬱症患者得到衰弱症機率是一般人的2.6到2.9倍,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有必要及早積極治療。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65歲以上,但國衛院調查發現,50歲以上憂鬱症患者每3人僅1人尋求醫師治療,每10人僅1人獲得有效治療,研判最大瓶頸可能是「就醫率過低」。吳其炘研究團隊從「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2015年訪問之7576位50歲以上長者,從中找到1253人符合憂鬱症定義(經「短版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CES-D)」評估符合,或2015年健保就醫紀錄曾被診斷憂鬱症),推估50歲以上台灣人憂鬱症盛行率大約是16%。深入分析這1253人資料發現,雖有高達87%認為台灣就醫便利(30分鐘內可到達醫療院所),卻只有27%曾經尋求憂鬱症醫療,最終僅11%獲得讓憂鬱症狀消失的有效治療(CES-D得分小於10分定義為無憂鬱症狀);但若以有就醫的27%去看,相當於1/3就醫者獲得有效治療,成效不輸歐美。本研究今年6月發表於國際期刊《Lancet Regi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吳其炘表示,歐美日等高收入國家,憂鬱症就醫率都超過4成,台灣就醫率明顯偏低,可能是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清楚憂鬱症需要治療,或是擔心污名化,可透過「提升精神健康識能」,幫助患者及早察覺自身症狀、尋求醫療協助。吳其炘表示,憂鬱症和心情不好的最大差別在於「症狀持續2周以上且影響生活」。常見症狀包括心情低落、沒胃口或暴食,睡眠障礙、無精打采、疲倦、負面想法、難以專心,甚至有自殺意念。有憂鬱症的人發生衰弱症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6到2.9倍、死亡率是一般人2到3倍,也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等其他共病。吳其炘指出,研究發現「中高齡、女性、收入低、身體狀況不好」得到憂鬱症機率高於一般人,是憂鬱症防治的重點對象。會增加就醫率的因素包括「女性、高教育程度、退休無業、有運動習慣、有參加社會團體、有社交休閒活動」,「喪偶、離婚、分居、未婚、飲酒習慣」則是未就醫危險因子,顯示可透過增加社會支持來提升50歲以上的憂鬱症就醫率。為何有2/3的憂鬱症就醫者並未獲得有效治療?吳其炘表示,近年身心科診所和心理諮商服務據點增加,有助提高可近性、降低自費門檻,包括經顱電刺激等新式療法也愈來愈普及,但通常有20到30%憂鬱症是屬於難治型,症狀可能稍有改善,但沒有完全消失。如果不是難治型,症狀通常可在1到2個月內緩解,但高危險、易再發個案的治療追蹤須需持續到3至4個月以上,以減少復發。研究指出,台灣精神醫療人力密度仍不如高收入國家,每10萬人口只有7名精神科醫師,在鄉村地區更低。然而,這篇研究調查的是50歲以上憂鬱症患者對於「整體醫療便利性」的看法,結果很可能高估了精神醫療的可近性。另外,這篇研究無法確認憂鬱症患者接受的治療是否按照國際治療準則,也沒有探討多少憂鬱症患者接受了心理治療。
-
2022-09-12 養生.聰明飲食
松坂肉到底是豬的哪個位置?專家解析豬肉部位和適合料理方式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要看過豬走路,但是現在吃豬肉容易,了解豬肉是哪個部位來的反倒難多了。韋恩這裡特別為大家整理一下豬肉的部位,以及適合的料理方法,讓大家享受豬肉更美味,也可添加點買肉時的知識。豬頸部松坂肉-位於豬脖子的部位,總共只有2片,數量不多。因為油花分布均勻,而有特殊的脆脆嚼感,適合清燙、燒烤肩胛部梅花肉-位於肩胛部位的上半部,又稱胛心肉。油花分布均勻,肥瘦適中。肉質稍有脆度,調理前可先斷筋,口感可以更嫩。適合煎、炒、炸、煮,火鍋用的特別多。前腿肉-豬前腿部位中切除小腱的肉塊,萬巒豬腳就是使用這個部分。因為前腿肉的運動量大,所以肉質粗厚,偏瘦,肉味濃,口感較帶嚼勁,適合用燉煮的。小腱-前腿部位包覆在腿骨外層的肌肉,運動量比前腿肉大,口感有嚼勁但比後腿的大腱柔嫩美味,適合燉煮。梅花排骨-取自肩胛部位屬於肉多的排骨,由於部份在於「排骨」的前部,老一輩人也叫「排骨頭」。適合燉湯。帶骨蹄膀-德國豬腳用這個部位,豬皮膠質入口即化,適合燉煮。背脊部僧帽肉-又叫二層肉、離緣肉,位於從豬脖子到後背的部位,位於豬皮下方和里肌中間的薄薄一層肉,約手掌般大小,量很少。口感柔和,軟嫩多汁,適合蒸、煮、燉。里肌肉-肩胛肉後方至腰部區域,是豬肉最具代表部位,排骨便當中的排骨多採用里肌肉。有豬肉特有香氣的濃厚脂肪,肉質平均,柔嫩度僅次於腰內肉部位。適合各式料理。小里肌-又叫腰內肉、豬菲力,是沿著脊椎骨內側,左右側各有一條的細長瘦肉,脂肪較少,味道清淡,而且無骨無筋,肉質特別鮮嫩,所以不適合久煮,日式炸豬排常用。適合煎、炸、炒。戰斧豬排-近年來大為風行的部位,屬於大里肌沒有去骨,連著脊骨的帶骨豬排。適合燒烤。里肌小排- 形狀整齊的排骨,可用來紅燒、燒烤、燉排骨湯。腹部五花肉-又稱三層肉,培根肉。豬皮、油脂、瘦肉一層層分布相當清楚,脂肪和瘦肉均衡。培根、東坡肉、梅花扣肉都是使用這一部位。五花肉具有豐富油脂,肉味明顯,適合燉煮、紅燒、炸。腩排-取自腹脇部位的小排,整片不切即為肋排。肉層比較厚,脂肪含量高,並帶有白色軟骨。適合蒸煮、燒烤、紅燒。支骨-又稱賓仔骨,有油脂較少,適合燉湯。後腿部後腿肉-是充滿筋肉的瘦肉,整體幾乎無脂肪,肉質有點乾柴。適合煎、炒、燉、絞肉、做成火腿。大腱-是包覆下腿骨的肌肉,幾乎不含脂肪,屬活動量較大的部位,口感結實。適合燉煮。蹄膀-又稱腿庫,富含膠質與肌肉,適合燉煮、紅燒。延伸閱讀台灣人對吃豬內臟可是博大精深的,可說是什麼都吃,什麼都不浪費,樣樣也都可以弄到很好吃。只是我們常吃的豬下水、黑白切大家知道是什麼部位嗎?參見豬內臟的真相。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09-10 養生.聰明飲食
提神飲料、能量飲喝多易猝死?營養師指關鍵,4觀念健康喝!
許多民眾會以提神飲料、能量飲提神,也有不少人養成了每日都喝的習慣,甚至也有人一天喝到不只一罐。小心,過量恐怕有傷身、甚至猝死的疑慮。嫚嫚營養師指出關鍵,不單單只有咖啡因,提醒若真要喝也得要有4個觀念,健康的喝避免傷身。 提神飲料、能量飲常見成分,主要提神關鍵原來是咖啡因? 嫚嫚營養師指出,提神飲料常見成分如各類添加糖、咖啡因、維生素B群、牛磺酸、瓜拿納、人參等,最主要的提神成分廣泛來看為咖啡因,其為中樞神經刺激物,透過刺激中樞神經達提神效果,瓜拿納也一種是帶有咖啡因成分的萃取物。維生素B群則為輔酶,在營養均衡的情況下,可輔助醣類、蛋白質、脂質等代謝並轉換成能量。牛磺酸也有助提升能量,在不少海鮮類、肉類廣泛存在,一般而言不易缺乏,不過若是在運動等消耗體能的活動下就會流失的較快。而各類添加糖,也是種可快速被人體吸收利用的能量來源。人參也有助補氣、補充體力、能量等,不過一般而言相較其他成分來得少。 提神飲料、能量飲喝多易猝死?營養師指關鍵:真的別喝太多! 雖說從上述來看,除了各類添加糖以外,普遍而言都是有利於人體的成分,不過民眾也口耳相傳提神飲料別喝太多、喝多容易傷身,國內外也有許多因過量而死亡的新聞。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確實飲用過量是有造成身體負擔的疑慮,最主要的關鍵也是在咖啡因。 咖啡因過量:咖啡因短時間內大量攝取,除了容易過度亢奮,也容易利尿、失眠、抽搐、血壓提升,嚴重則可能造成心悸、心律不整等問題,甚至導致休克、死亡。衛福部建議咖啡因一日攝取上限,成人則不宜超過300毫克,青少年則更少,孩童不建議攝取,但以常見約350毫升的提神飲料來看,就約有120毫克的咖啡因,約近成人上限的一半,一日喝一罐以上就近超標。若提神飲料是大罐的、或平時還有飲用其他如咖啡、茶等帶有咖啡因的飲品自然更加容易超標。 添加糖過量:提神飲料添加糖如汽水一般的滋味,且通常小罐,容易讓人一罐接一罐喝。關於添加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未成年人一日上限約為25克,不過350毫升的提神飲料就普遍就有40克左右,容易一罐就超標,這還沒算上其他飲食中的添加糖。糖類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肥胖、成癮之外,也不利心血管健康。 鈉過量:鈉也常在提神飲料中出現,現代人飲食普遍口味偏重,也有攝取過量的情況,容易形成高血壓、影響血管健康。再加上前述提到的咖啡因影響,更容易加重身體負擔。 身體狀況:成分方面雖有數值建議上限,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不盡相同,像是需以提神飲料提神的族群,往往也是常需熬夜趕報告、打電動等作習不良、日夜顛倒的族群,身體狀況欠佳狀態下,傷身的可能性恐怕更高。上述這些成分因素、人為因素等都是需要留意之處。 防提神飲料、能量飲傷身,營養師教4觀念健康喝! 嫚嫚營養師表示,提神飲料也是可以健康安心的喝,關鍵就在保持良好習慣。首先自然不可過量,需留意自己的攝取上限,建議真的感覺自己需要提神再喝就好。若已有每天飲用的習慣,那麼至少提醒自己一天別超過一罐,以免咖啡因、添加糖攝取過量。喝提神飲料後,也建議避免再喝咖啡、茶等同樣帶有咖啡因的飲品。並且,喝的時候和咖啡一樣需避免配藥吃,以免加速代謝使得藥效不利,或出現藥物交互作用。也需要特別注意避免與酒精類飲品或在太相近的時間一同飲用,以免對心臟帶來過度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心悸等不適症狀。平時也建議多喝水,以利帶謝提神飲料各類成分,並維持整體身體健康。 嫚嫚營養師也建議,提升精神方式其實很多,像是喝無糖咖啡、無糖綠茶、保持營養均衡、補充B群這些都是方法。若時常感到疲憊,也先檢視自己的生活作息、生活型態為佳,以利從根本調整。 《延伸閱讀》 .B群怎麼選/吃?一張圖看懂!營養師教這樣吃效果再提升! .台灣人「地表最不適合喝酒」!酒癮戒不掉可能是維他命B群不足?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9-10 癌症.食道癌
平均存活率不到2成 導致食道癌的飲食習慣有哪些及如何預防?
飲下一杯單一麥芽威士忌,感覺就能忘掉一天的苦澀嗎?當心了!長期飲用烈酒的習慣對你的食道與胃可是會帶來反效果的!台灣人喜愛喝高級烈酒,不管是金門產製的高粱,或蘇格蘭威士忌都各有擁護者,但在這些烈酒流入咽喉的同時,也燒灼著食道與腸胃,使人體承受慢性侵蝕之害;再加上代謝酒精時產生的致癌物,久而久之便會發展成癌化的細胞、癌前病變,並最終演變成上消化道的癌症。導致癌症的飲食習慣有哪些?不只飲酒,吸煙 (Cigarette)、飲酒 (Alcoholic)、嚼檳榔 (Betel nuts)合稱為高危險因子ABC,一項因子約將增加3~10倍的罹癌風險,3項習慣皆吻合的人,罹癌風險將是完全沒有上述習慣的人的79倍(數據取自台灣癌症基金會)。除此之外,喜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嗎?燒烤、醃製類,或是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容易刺激脆弱的食道,增加罹癌風險,因此我們也建議民眾減少食用上述種類的食物。而有些人則喜歡飲用「滾燙」的湯或茶類,這些飲食習慣也會增加對食道的刺激,從而導致食道表面的細胞癌化。這些習慣引發的作用是什麼?當食道長期有辛辣刺激的食物、酒類,或滾燙的液體經過、不斷刺激,引發其表面的粘膜產生異化,如此長期演變下來,將造成管腔內襯粘膜的「鱗狀上皮細胞」病變、形成「上皮鱗狀細胞癌」。食道的鱗狀細胞癌在亞洲約佔食道癌病患的8、9成,在台灣也是80%以上;病患以中年男子為主,在台位列男性十大癌症第九名,因此不可不注意啊!胃食道逆流導致的腺癌而食道癌的臨床表現共有兩種,除了鱗狀細胞癌,另一種是腺癌。這是指在食道下緣、靠近胃的腺體細胞,所發生的癌變。食道腺癌的發生原因與胃食道逆流有關,胃酸長期湧上食道與胃的交口「賁門」,導致附近的細胞發生變異。前期會出現名為「Barrett’s esophagus 巴瑞特氏食道」的癌前病變,症狀是食道粘膜的鱗狀上皮細胞由扁平細胞轉化為柱狀細胞,但是病患多半不會有顯著的症狀,而極容易遭到忽略。若未及時治療Barrett’s esophagus,病情可能持續惡化,引發食道腺癌。食道腺癌發生在已開發國家的比例較高,以美國為例,佔食道癌病患的8成以上;在台則不到2成。預防策略也是避免大量飲酒,導致嘔吐,若有胃食道逆流,建議及早救治,以免惡化。(數據取自台灣癌症基金會)食道癌五年存活率定期篩檢保平安從文章一路看下來,覺得很擔心嗎?其實食道癌並不可怕,台灣的治療技術成熟,在全球數一數二;但是往往病患來就醫時,病程已經發展得很嚴重了。因此希望大家將胃鏡、內視鏡視為重要的健檢項目,早期檢查、早期預防,就是成效最棒的治療方式了!東亞各國家因飲食與生活習慣,中日韓台皆是食道癌盛行的國家,然而日韓兩國注重早期篩檢,因此存活率遠高於台灣,方法值得借鏡。同時,注意飲食,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並戒菸戒酒戒檳榔,這些都有助於身體對抗病症、降低癌症的罹患風險!莫待飲酒澆愁愁更愁,共勉之。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食道癌【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佳穎醫師】平均存活率不到2成的恐怖癌症!我該怎麼預防食道癌?】
-
2022-09-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辯護主流醫學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非主流醫學帶給醫病關係的困擾」。一位年輕的主治醫師分享因為病人與家屬道聽途說,要求一些與主流醫學迥異的治療引起的挫折感。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寫出他的看法,「我們思考的是本於專業,對於病人的病情最好的治療建議。不管在哪個層級的醫療院所,所有的醫療人員都是經過嚴格而漫長的教育訓練與考核,才能站在第一線服務病人。」一位長年在美國大都會行醫的資深癌症專家也分享她所遭遇的追求非主流醫學的華人病家帶給她的困擾。「這樣深植的印象影響許多台灣病人遅疑就醫,特別在面對癌症時,選擇中藥治療,甚至千里迢迢地尋訪中藥神醫,因而喪失治病的最佳契機。」希望這三位醫師發自內心的呼籲,可以讓台灣社會更了解主流醫學是有深厚學理根據,也希望民眾重新評比另類醫學、中醫藥及主流醫學的長短處,做明智的醫療決擇。【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道聽塗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師也會抓狂】前言十多年前,有一次應邀在一個給旅居波士頓地區的華人舉辦的癌症醫療講座講述主流醫學的癌症醫療(為了與中醫中藥以及世界各個角落民族的傳統醫療做區別,本文稱西醫為主流醫學main stream medicine)。其中有一位講員是中醫師。無可厚非的,她的演講內容強調一般民間流傳的對中醫藥的看法——中醫治病的基本理論是調整陰陽、中和寒暑;中藥是溫和、無副作用的。一般人強調中藥的溫和性,是在對比西藥的「毒性」;而中醫的調和陰陽寒暑,則是在對比西醫的破壞性(手術)及野火燎原(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這樣深植的印象影響許多台灣病人遅疑就醫,特別在面對癌症時,選擇中藥治療,甚至千里迢迢地尋訪中藥神醫,因而喪失治病的最佳契機。兩個十八歲少年,一個癌症,兩樣結局三十五年前,我首次照顧骨髓移植病例是個患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十八歲女孩。她及她的家人對我們的醫療團隊完全地信賴,治療很成功。雖然我與她失聯已久,我知道她的白血病從來沒有復發過,她在幾年後結婚成家;那段辛苦的骨髓移植過程變成人生漫漫長路上的「打嗝」(a little hiccup)。幾年後,另一個同年齡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男孩卻不顧醫療團隊苦口婆心的勸告,選擇千里迢迢地去到中國大陸尋訪神醫。大約一年半後,當他回到醫院希望接受主流醫學治療,已經瘦骨嶙峋,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了。這位病人的故事幾乎像是漫畫書;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小男孩,背個包袱,專志地要到深山裡去拜訪神仙;只是漫畫書通常是快樂的結局,他卻是失望而返。許多選擇中醫藥的癌症病人,不也正是像這位少年一樣?抱著浪漫的想像,終就也是期望落空。2001年,二十一世紀初,一個有著奇跡般療效的口服標靶藥 Gleevec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完全改變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的命運;骨髓移植已經是幾乎完全用不上的治療。與時更新的主流醫學治療三年前,參加了一個稱為「山嶺國度」(mountain kingdoms)的旅行團,造訪了西藏。飛機從四川成都飛往西藏時,我跟鄰座的年輕人聊起來。他是中國大陸政府分派到西藏去研習傳統的西藏醫學的「藏醫」。因為飛行的時間不長,短短的談話只加深了藏醫的神秘感。我們在西藏旅遊,除了走訪了著名的寺廟、步達拉宮,也參觀了藏醫醫院。我們的導遊安排了一位資深的藏醫為我們介紹藏醫概論。他們的會議廳掛了許多解釋藏醫理論的圖譜;走在其間,彷彿步入倒留的時光隧道。藏醫的理論不是我的學術訓練背景所能理解的。我提問了一個問題,西藏人的平均壽命何許?「大約六十歲左右」(北京的官方資料説是71歲,讀者可以自己揣摩真相)。這個答案雖然不是太意外,卻仍然深深地震憾了我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八十一歲)。在西藏的期間,印象裡沒有看到西醫診所或醫院。滿面風霜、皺紋深刻的西藏人如果給予選擇主流醫學治療的機會,他們會不會接受呢?他們的健康與壽命會不會改善呢?我不知道二十一世紀的中醫藥與華陀的時代相比改變了多少;藏醫似乎沒有太多的變革。主流醫學是與時更新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眾多例子之一;因為對疾病機制的研究與了解,引導了標靶藥的發明,並且完全地取代了有許多併發症的骨髓移植治療。台灣許多肺腺癌病人得以使用療效迅速的口服標靶藥,也是最近二十年內科學研究的光輝成果。口服標靶藥製造的奇跡,繁不勝舉。但是,傳統化療是不是該完全淘汰了呢?也許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目前化療仍然在許多癌症的治療佔有不可或缺的角色。尋求治癒癌症藥物是不分國界種族的共同期望黑琵醫師所説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醫藥界都投入很大的經費入力,想要可以治好癌症的方法,如果另類療法抗癌食品這麼有效,恐怕早就被跨國的醫藥集團買去申請專利了」。我也是這樣跟病人分析的。在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真是太陽光底下無鮮事。一個有效的癌症治療不可能是隱藏在某個世界角落裡的秘密。1987年,上海的血液科醫師報導了一個口服藥 all trans retinoic acid對於一個治療上很棘手的急性血癌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有很神奇的療效。這個成果是基於許多西方學者的實驗室研究所推展出的。中國很快地核准了這個藥物的臨床使用,並且上海也有藥廠開始製造這個藥品。最初,西方的藥廠沒有興趣研發這個藥(因為 APL 並不常見,市場有限),上海的醫師親自攜帶藥品送到法國,提供與他們合作研究的法國醫師做臨床實驗;結果也證實九成的病人疾病得到快速的緩解。1989年天安門事件,西方國家全面杯葛與中國的任何交流。一些法國的病人已經在治療中,卻藥物斷炊;終於,瑞士的羅氏藥廠同意製造這個藥品。很快地,許多國家完成臨床實驗,一再證實這個藥物驚人的療效。如今,all trans retinoic acid 是APL的必要用藥,全世皆然(病人不需要千里跋涉去尋醫)。這正是個説明「一個有效的癌症治療不可能是隱藏在某個世界角落裡的秘密」的好例子。結語主流醫學在一般民眾心中,評鑑參半。許多負面印象有些屬實,有些則是跨大的。主流醫學雖不圓滿,它是誠實的(副作用全攤在陽光下任人檢視),它是謙虛的(承認錯誤,不停反省),它是與時更新的(不停研究,創造治療新契機)。我以身為主流醫學的一分子為榮,也希望民眾重新評比另類醫學、中醫藥及中流醫學的長短處,做明智的醫療決擇。
-
2022-09-09 醫療.骨科.復健
中秋節大攤小攤烤肉趴,燒烤時姿勢不良,「1部位」痛到不行,骨科醫師教你護筋骨三部曲
一年一度的中秋連假就要到了,台灣人很流行在秋節前後吃烤肉來過中秋,然而骨科醫師卻發現,往年不少民眾常常在連假過後,陸續向骨科門診報到,一詢問才發現原來是在歡樂聚會之際,有民眾因採買時的重物搬運,或烤肉彎腰前傾的不良姿勢,甚至可能聚會後清洗爐具不當使力等,而出現腰椎、手腕等不適甚至疼痛。因此,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特別提醒大家,在烤肉前的準備,烤肉時和烤完時收拾工作,可以參考以下介紹的護筋骨三部曲,才不會在連假過後,這裡痛那裏痛。 首部曲︰烤前準備迎接烤肉盛會前的採買準備,往往跟烤肉本身同樣令人興奮期待.面對賣場琳琅滿目的商品,請記得遵守以下原則︰1.少量多樣:例如汽水、啤酒等飲品,以往民眾可能一次買整箱(24罐),覺得較為划算,但因中秋採買物品較多,建議可採取「少量多樣」的原則,如飲料部分改為買一手(6罐)、或寶特瓶裝,既可以讓選購的種類更多元,又可以避免一次搬太重而受傷。2.蹲低抱起:面對比較重的商品,在搬運時切記要靠近蹲低,避免直接彎腰抱起,尤其曾有椎間盤突出病史的患者更要小心,否則還沒烤到肉就傷了腰,會讓整個中秋連假相當掃興喔!3.推車代勞:中秋烤肉採買物品眾多,民眾至賣場往往需要花上一、二個小時,建議盡量減少靠身體搬運的次數,買多買少都善用推車代勞輕鬆選購,甚至推到停車場方便上車,如此可將受傷的機率降到最低。二部曲︰烤肉當下終於來到烤肉的重頭戲,在與家人親友開心聊天、大啖美味的各種燒烤之際,也要注意烤肉姿勢是否不良,以下四個小技巧,可以讓您快樂吃烤肉,安全顧腰椎︰1.忌蹲低坐:傳統的烤肉都設計得非常靠近地面,然而長時間坐低板凳、或低烤肉,將導致身體長時間前彎,而增加腰椎壓力,導致事後相當不舒服,因此應該將烤肉架架高、墊高、或放高處,減少烤肉時的彎腰次數。2.長夾助攻:倘若無法改變烤肉架高度,也可以利用加長的夾子,增加人體與烤肉架的距離,如此就可以坐較高的椅子,避免低蹲低坐,導致腰椎受傷。3.雙手並用:面對比較重的烤物,例如大支串燒、鋁箔紙盒、大肉排,可以出動雙手雙夾,避免因為單手夾重物負擔過重甚至導致扭傷。4.電烤神器:近來流行的「電烤盤」、「電烤神器」等,除了免去升火的麻煩外,也讓民眾可以在室內吹著冷氣烤,或是放桌上輕鬆烤,甚至也可以減少煙灰,好處多多。 三部曲︰烤後收拾吃完了美味的烤肉,就是大家分工清理收拾的時間,此時不少烤肉專家的手腕與腰椎都開始「累累的」,因此如何「省力」護手腕、顧腰椎?不妨參考以下的小技巧︰1.鋁箔防焦:建議在烤肉時,可用鋁箔紙包裹食材,並搭配一點水分或米酒,就有蒸煮的效果,又可以避免烤焦,這能讓事後在刷洗鍋具較為輕鬆,另外使用鋁箔時,要記得亮面朝食材,霧面朝熱源才是正確的。2.木炭處理:建議先降溫再分批夾開,如此可避免太重或燙傷,而在移動木炭包或爐具時,切記不可直接彎腰搬運,容易造成腰椎不適;此外在提水降溫時,一樣要遵守蹲低再提起的大原則,倒水時水桶可放膝蓋上減少腰椎受力。3.省力刷洗:建議先將爐具、鍋具以溫水或清潔劑浸泡,讓刷洗污垢能較為省力,避免跟它「直球對決」而過度用力刷洗,導致手腕扭傷或媽媽手。現代人運動量少,肌耐力較不足,因此像直接彎腰搬運重物、長時間蹲坐烤肉、過度用力刷洗等動作,都容易讓酸痛找上門,建議大家烤肉時,盡量把握以上三部曲的原則,減少受傷的可能,讓每次的烤肉都買得開心、吃得盡興、清潔省力。延伸閱讀: 。中秋烤肉把握5要訣,「1食材」絕對要煮熟才吃,否則恐釀腸胃炎而且會傳染 。中秋節吃月餅又要吃烤肉,跟著王牌營養師劉怡里這樣做,不怕隔天體重狂飆,「1食物」只能吃1/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