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醫聲.健保改革
搜尋
分級醫療
共找到
138
筆 文章
-
-
2023-06-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腎共照/超過五成糖尿病患 不知身處腎病變風險
據統計,111年因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近三分之一;2000年到2014年,糖尿病人口增加2.6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人數增加4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為了避免糖友走到末期醫療,學會制訂五大指標,不只希望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達標,還希望提高尿蛋白檢測及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等。糖尿病人口已佔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學者則分享,星國政府擬定三大方向,應對慢性病對醫療體系帶來的衝擊。全球糖尿病人口超過5億,糖友照護訂定五項目標。由於飲食精緻化,全球糖尿病人口快速上升,依據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報告,過去30年,糖尿病人口增加4倍達5.37億。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提出2030年糖尿病防治全球目標,包括八成糖尿病患獲得診斷,八成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八成患者血壓控制良好,六成40歲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聯合報日前主辦「GOAL 50+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並邀來新加坡學者共同與會。黃建寧指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更新2018年開始推動的Goal 50計畫,推出Goal 50+計畫,把WHO目標加入其中,訂定五項目標: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提升ABC達標率,HbA1c糖化血色素低於7%、BP血壓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檢測率;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糖腎共照照護率僅約一成,仍有許多努力空間。黃建寧指出,截至2022年,在23家醫學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糖化血色素已達標55%;糖尿病照護機構中,尿蛋白年度檢查率接近七成;精準治療的遵囑率達八成四。至於糖腎共照的照護率上路約一年,達成率僅約一成,仍需努力;糖尿病腎病變的識能率僅48%,意即有超過五成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處在腎病變風險當中。總人口數僅547萬的鄰國新加坡,是全球糖尿病腎病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貝拉姆・阿里・汗(Dr. Behram Ali Khan)指出,星國糖尿病引發的腎衰竭每千人個案數為全球最高,腎衰竭盛行率是全球第四,每天有將近六人確診末期腎病。「新加坡正面臨一場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病海嘯(CKD Tsunami)。」新加坡經驗談:慢病未妥善處理,將削弱國家未來。阿里・汗指出,新加坡國民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在高齡族群中數字更高。到了2025年,半數的新加坡人都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末期腎病個案數也會因為糖尿病發生率提高而持續攀升。阿里・汗直言,「這是一場對上糖尿病和末期腎病的戰爭。」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曾說,若慢性病的管理未被妥善處理,將會大幅衝擊新加坡的醫療支出,削弱新加坡的未來。為因應慢性病對醫療環境帶來的衝擊,星國衛生部提出「3個跨越」計畫。第一項「跨越品質,追求價值」意在使用更符合經濟效益的新治療、新科技;第二項「跨越醫院,進入社區」強調基層診所、社區醫療的重要性,透過分級醫療減少支出;第三項「跨越醫療,成就健康」則是要落實預防醫學,同時希望民眾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讓自己更健康。阿里・汗指出,星國「腎臟照護服務(RHS)」訂定四大目標:提升五成患者識能、第三期慢性腎病診斷率提高五成、五成患者接受治療、三成透析患者使用腹膜透析。糖腎教室/有泡泡尿 就是腎功能不好嗎?糖尿病患因高血糖長期損傷腎臟中的腎絲球,會導致微量蛋白進入尿液中。檢測尿液微量白蛋白(UACR)是發現腎臟病變的方式之一,也是用來評估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指數。民眾常會把泡泡尿當成腎不好的指標之一,但實際上未必相關,尤其男性因為站姿排尿或尿得太快,可能因為表面張力等因素,導致泡沫產生。另外,水喝得太少,讓尿液濃度增加,也容易產生泡泡尿。因此,民眾看到泡泡尿時不必過度緊張,應以定期接受UACR檢測的結果為評估依據。糖腎共照推一把黃建寧/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糖尿病腎病變引發的心臟病也威脅國人健康,讓我們攜手共同守護台灣的心與腎。阿里‧汗/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新加坡正面臨糖尿病引發、前所未有的腎臟病海嘯,一場對上糖尿病及末期腎病的戰爭已然開打。
-
2023-05-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治療】翻轉診所!從預防到慢性病照護 扮演社區守護者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大眾對慢性病防治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就醫不一定要到大醫院,近年許多醫師投入基層醫療,帶動傳統診所全面轉型,用同理心的溝通方式與堅實的醫療團隊,從預防、治療到長期照護,全方位守護基層民眾健康,扮演社區健康守門員。醫者初心 走進基層 守護社區健康南投埔里的陳宏麟醫師與屏東的曾競鋒醫師,正是典型的代表。陳宏麟曾任中山醫大附設醫院主治醫師,不久後決心回家鄉服務,擔任埔里衛生所主任十年,因為高度關心基層的健康促進、醫療診治與延緩失能等議題,2011年開設診所。曾競鋒曾任高醫大附設醫院主治醫師,二十多年前走進屏東投入基層醫療,對接觸病人、關心病人充滿熱情與使命感,2013年開立診所。兩位醫師都多次榮獲各類糖尿病和腎臟病醫療照護品質獎項。曾獲得2021年台灣醫療典範獎的曾競鋒表示,得獎來自診所對病人提供最優質的照護,第一個關鍵是盡早使用最正確、最少且沒有副作用的藥物,並運用同理心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讓病人配合醫囑用藥;另一個關鍵則是投入很多心力推動衛教,他願意付出成本建立堅強的照護團隊,聘用衛教師、營養師,教導病人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如此一來,基層的慢性病照護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與效益。慢性病照護 基層診所轉型新使命曾競鋒強調,慢性病照護是基層診所可以做的事,而且近年慢性共同照護平台是趨勢,需要更多的基層診所轉型投入,多年來他在屏東醫師公會常舉辦講座,就是要協助大家提升服務量能。他同時在大仁科技大學授課,透過互動的方式與學生討論慢性病照護,他深信醫學的種子要向下扎根與擴散,未來學生成為護理師、藥師,都會記得曾經在課堂上學到的慢性病知識與觀念。陳宏麟的診所不久前獲頒醫策會2022年基層醫療品質改善特優獎。他說,「診所的定義,我們自己來寫」,在分級醫療共同照護的理念下,基層診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透過賦能,打破傳統診所只是看感冒、打疫苗的刻板印象,而是從社區守護的概念去發揮。以他的診所來說,就有醫師、營養師與護理衛教師,更運用醫療專業,設立健康食堂、適合長者的健身房與巷弄長照站,為基層民眾進行連續性照護,從亞健康、失能再到失能,兼顧不同的照護面向。例如一位患有糖尿病多年的婆婆,不但血糖高,腎臟功能也欠佳,以前總是大老遠到醫學中心看診,後來就近改到陳宏麟的診所看診,透過醫病雙向溝通,穩定用藥,幾年下來的血壓、血糖和血脂肪都很穩定,而且她每天白天到診所附設的長照站參加為長者設計的活動,並享受健康的膳食與健身運動,日子愈過愈開心。醫病平等 用同理心面對患者而不論是照護或診療,兩位醫師都強調,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是重要關鍵。曾競鋒表示,他常提醒自己,醫師與病人是平等的,醫師要成為病人的朋友,運用同理心,站在病人的立場,講對方聽得懂的語言,才能取得信任,讓病人穩定用藥且做好日常的飲食運動等生活管理。他很難忘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有一次在他的門診室外靜靜等了兩小時,當天並非她的回診時段,而她苦候多時只為當面問他一句:「朋友介紹我一種清血管的藥物,請醫師看一下我可以吃嗎?」看著老太太手上的藥物,曾競鋒非常感動,他看見病人的信任和託付,那也是他做為醫師最珍貴的回饋。陳宏麟也強調,守護社區健康要「以人為本」,醫生的角色不只是問診、開藥,而是與病人雙向交流,設身處地的了解病人,推動其行為改變,讓他們在日常的生活習慣中做好自主健康管理。精準用藥搭配照護 病人更健康而在病人的自主管理中,兩位醫師都認為,讓病人配合醫囑用藥是要之務。曾競鋒指出,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是腎臟病,但許多病人不知道長期下來會影響腎功能,而且不肯好好吃藥,誤以為「藥吃多了會傷腎」,但其實近年新藥發展突飛猛進,部分新藥大大減少了副作用,在血糖控制之外還能保護腎臟,只要在符合健保規範之下,早一點開給病人,就是最好的治療。陳宏麟也說,以前的血糖控制藥物雖有降糖效果,但易出現低血糖的副作用,也較無法保護胰臟,但近來的新藥有保護器官的功能,因此只要能從醫療端精準用藥,再配合社區化的基層醫療照護服務,對患者非常有幫助。【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5-18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正式預告 薛瑞元:擬7月1日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昨正式預告,預告期為30天,將先蒐集各界意見,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表示,若外界對新制內容沒有重大修正意見,新制就會在7月1日上路。健保署表示,部分負擔調整的目的在於落實分級醫療,期待就醫分流,緩解大型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等困境。「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門診藥品方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慢性處方箋方面,醫院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也免收部分負擔。為讓大醫院急診資源保留給急重症病人,急診部分負擔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收費,醫學中心750元,區域醫院400元,而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則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以台大醫院急診為例,新制上路後,部分負擔750元,加上掛號費250元,合計1000元。健保署表示,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3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另外,中低收入戶、持身心障礙證明民眾也不受這次調整影響。
-
2023-04-30 癌症.抗癌新知
癌藥之需求怎麼補也補不完 健保署要做「癌篩」還得「追陽」
【本文重點】衛福部表示,健保財源年年虧損,即使已調高保費仍無法抵擋赤字,因此最快今年七月將調整健保部分負擔,落實分級醫療和降低醫療浪費,同時強化癌症篩檢和追蹤陽性者治療,並找出早期癌症患者,精準使用標靶藥物,減少重複用藥比率。此外,推動家庭醫師制度協助解決慢性病患者重複就醫問題,並規畫補位健保,讓商業保險能彌補健保所無法涵蓋的部分。健保署強調,未來健保的收支預算都會加入「預防」以及「精準」的兩大概念。--by ChatGPT高齡化社會到來,加上癌症患者年年增加,健保藥費支出不斷提高,面臨極大挑戰。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近五年健保給付20大藥品金額的排名變化,探討癌症用藥現況與重複用藥的問題。健保財源年年虧損,110年已調高健保保費,仍無法抵擋赤字,衛福部最快今年七月調整健保部分負擔,期待落實分級醫療,也期待降低醫療浪費。健保署近年盤點健保總額支出,藥費支出不斷提高,其中癌症新藥之藥費成長有相當大貢獻度。新癌藥之需求,不能長期用砍價彌平缺口。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的藥品支出不可能長期著眼於「砍價」,高齡化將增加慢性病患人數,同時也會增加癌症罹患率,癌藥又綁定高價新藥問題,預防疾病的發生以及把藥物給付花費在刀口上,將是健保署未來的重點方向。「健保設立的目的是幫助國人獲得健康、延長壽命。」石崇良表示,全球藥價高漲,現代的醫療環境已和過去不一樣,醫療及藥費隨著新藥科技的發展,只會愈來愈貴。長期以來,健保以砍藥價、節省支出求最大利益當做目標,未來健保的收入與支出都會加入「預防」以及「精準」的兩大概念。全球癌症人口眾多,癌症用藥是各國新藥研發的重頭戲,具有療效的藥品,都是價格最為昂貴的產品。石崇良說,癌藥的價格不是只有今年高,未來可預期每一年都會上漲,每年政府編列千億預算,就算提高到上兆都可能沒辦法收載所有藥物,「癌藥之需求怎麼補也補不完。」篩出早期癌,用藥少、效果好,基因檢測助精準用藥。既然現在最昂貴的藥品為癌藥,在提供給付之下,有沒有可能達到最少成本的給付金額?石崇良認為「有」,愈早期發現的癌症,用藥量少、效果最好,等到第三期、第四期才治療,不但藥費負擔大,也可能需要長時間使用。因此目前當務之急,是找出早期癌症的患者,或是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健保署也與國健署合作,不僅要做「癌篩」,還得「追陽(癌症確診者)」,用政府的力量幫助患者治療。石崇良說,新冠疫情證實NPI措施(即勤洗手、戴口罩等),避免染疫,才是守下台灣疫情的關鍵,同理,「強化健康生活」得加強火力去做。如何精準使用標靶藥物,也是未來重點。標靶藥物占所有癌藥花費的最大宗,用藥涉及基因檢測,如果已明確知道標靶藥物針對某一種基因突變,有最好的治療效果,次世代基因定序以及標靶的費用,就能納入健保給付,其餘則不在此限。加速推動家庭醫師制,避免增加重複用藥比率。少子化加上高齡化,未來的健保會呈現:支付健保費的人口愈來愈少,使用健保的人愈來愈多。石崇良說,台灣健保為單一保險人制,保險的範疇已明顯愈來愈受限,未來也將由政府主導,以「商保」(即商業保險)補位「健保」,將健保沒辦法顧及的部分,列出補位健保的商保保單,特別是要打破商保對高齡者、疾病的投保限制,讓60歲以上使用醫療最大宗的族群,能真正用到補位健保的商保。高齡化帶動慢性病患者人數,石崇良說,每年慢性病就醫次數高得嚇人,一個人不只有一種慢性病,高血壓看A醫師拿一次藥、高血脂看B醫師也拿一次藥,不只健保醫療費用增加,重複用藥機率也增加。針對該問題最好的解方,就是所有慢性病都只看一位醫師就好,即推動慢性病家庭醫師制度,但目前僅有400萬名多重慢性病的患者有家庭醫師,未來目標希望能讓600萬名患者擁有自己的家庭醫師。強化民眾觀念/同成分、同劑型、同價格 原廠藥和學名藥一樣好健保署盤點近五年健保給付金額前20大藥品,全數都是原廠藥。石崇良表示,近年台灣缺藥其實不是真的沒藥,而是缺原廠藥,從藥品排名可窺見一二。醫師以及患者對原廠藥相對信任,也讓使用率高於學名藥。已經過專利期的原廠藥,現在都已採三同原則:同成分、同劑型、同價格,加上學名藥廠都符合最高規格的PIC/S GMP,品質與原廠藥一樣好,也希望可以改變民眾觀念。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優質健保 勿忘醫護人員血汗
給付打折 醫藥界憤怒無奈今年健保總額超過8千億元,主要分配給藥費支出與醫療服務給付,若藥費過高,超出目標值,就做藥價調整(調降);醫療服務量點數若太多,分區業務組就要醫院「斷頭」、「攤扣」管控預估點值。這樣的管理方式讓醫界與藥界已經付出必要成本,卻不得不咬牙接受打折的給付,我們必須有同理心感受其中的憤怒與無奈。最近、藥價調降、缺藥、指示用藥健保給付等問題浮現,都成為健保風暴。藥商在商言商、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只要能有合理利潤,就不該缺藥,若靠保障價格來運作,必然造成藥費大幅度成長,醫界一定又會因點值下降而抗爭反撲。健保支付每一項醫療服務,皆制定給付規範、適用條件與支付點數,目前規畫就既有3895項,新增243項列入討論,先由各專科舉行評量會議,再由各醫院分析成本,挑選代表項(分為手術及非手術)的醫令項目,且每科都需有項目被挑選。健保給付 CPR比腳底按摩便宜醫界以前常批評「急救時的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便宜、氣管插管比水電工通水管更廉價」,2018年時,健保調高CPR支付點數。因應新冠疫情並回應醫療人員強烈建議,「濕化高流量氣治療」、「俯臥通氣治療」也續納入給付。國人心理疾病的相關治療亦是有健保的,除推動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專款給付,也舉行「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的座談會暨協作會議,討論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的分工與合作,這是健保提升國人心理健康值得努力的方向。美國看病 費用高達數十萬元妹妹赴美念書後,在美定居40年。去年底、她腹部突然大痛,救護車7分鐘載送路程計價898美元,在醫院急診觀察室待了5小時,腹痛就莫名其妙好了,但做了超音波檢查,發現輕微腹主動脈瘤,與腹痛沒有明確直接相關,帳單是6600元美金。隨後、她因病毒感染住院一周,帳單是美金1萬6千元。另外、因腹主動脈瘤被轉診至專科醫院做精密超音波檢查,計價美金1350元、電腦斷層美金3850元,因為她有保險,自付的部分負擔581元。美國的醫療費用真的很貴,一般民眾生病時真的會有經濟壓力。妹妹一直覺得美國的醫療品質沒有台灣好,台灣全民健保如此包山包海照顧民眾健康,不是外國人可以想像。國內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等,都因理想與熱情投入職場,日子久了、感受到的卻是健保壓榨這些無奈進入血汗醫療體系的小螺絲。台灣健保的優質醫療是醫療人員用生命精力付出換來的,當看到與我們一樣有全民健保的韓國與英國都出現醫護人員罷工,我們必須盡快徹底改善健保體質,呼籲盡快落實分級醫療與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這是健保改革的核心政策,互勉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27 名人.精華區
沈麗娟/提高非處方藥使用 解缺藥危機
健保署長石崇良甫上任即面臨難題,包括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藥品是否給付以及指示藥品缺貨,對照之下,前者每人年均藥費高達近七百萬元,後者則是每錠低至一元甚至不到二毛的藥品,顯示健保藥品給付複雜的一面。這種結構性問題不能只是治標,應該從根本解決問題,才有機會實現健保永續發展。健保永續發展需要財務平衡,同時也要保障醫療品質和醫藥創新產業發展。財務平衡通常是主管機關優先考慮,健保資源有限,不是開源,就是節流。如果健保需要照顧小病、大病及罕見疾病,每年就需要增加預算才有可能,政府若未增加預算,且人民繳的保費凍漲,理論上必須節流,才能解決財務問題。但如何做到節流呢?作為藥學系老師,我每年都會教授非處方藥必修課程,非處方藥包含指示藥品和成藥。在課堂上,我介紹如何區分和管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品,並教導學生如何協助民眾自我照護,選用非處方藥品,提高用藥安全的意識。藥師指導 增加民眾用藥安全先進國家有明確的非處方藥政策,通常非處方藥不列入保險給付範圍,而是在社區藥局由藥師指導民眾選購,這不僅增加民眾的健康知識,也讓民眾在有更多選擇的同時,也能學習關注用藥安全。落實基層醫療照護,降低財政負擔和提高用藥安全。我們的健康照護體系可用正三角形描述,最基層是自我照護、基層醫療,頂端則是醫學中心照護,這正是分級醫療。透過365天民眾自我照護,小症狀到社區藥局找藥師,小病到診所就醫,大病才由醫學中心診治,可讓醫學中心專注急重難症,使醫療體系更有效率。台灣非處方藥品 市占僅5%台灣目前醫療體系狀況卻恰恰相反,例如醫學中心診治許多一般慢性病人,造成醫療體系人力短缺,急重難症病人反而無法及時救治。台灣非處方藥品的市場占有率,在健保制度實施前為23%,近卅年健保制度下,看診取藥變得方便,已萎縮到5%以下,與其他先進國家呈現鮮明對比。以美國為例,其非處方藥品耗用數量占全部藥品60%。指示藥品 竟比糖果便宜健保開辦時,健保法即已明定指示藥品不給付,然而健保迄今仍持續對指示藥品加以給付,且隨著藥價調整政策,持續調降指示藥品藥價,造成今天一顆藥品比一顆糖果還便宜的慘狀,試問低價競爭下如何確保藥品品質?若品質無法保證,最終受害的還是民眾。為了使健保永續經營,建議應該採取如先進國家一樣的非處方藥政策,讓民眾有機會了解自身小症狀,自主選擇非處方藥品,不僅節省就醫時間和交通等間接成本,也能夠降低健保的直接成本,如診療費和藥費等,做到賦權於民,落實分級醫療。錯誤的政策對健保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健保署對相關議題的回應須整體性審慎評估,建立長遠政策方向的可延續性及一致性,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2023-02-16 醫聲.健保改革
獨|石崇良:健保部分負擔擬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4月上路
延宕已久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預計分兩階段上路,急診及藥費部分負擔最快四月實施,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涉及退費等配套,將與醫界、醫改會、消基會等團體進一步溝通後,再決定上路時間。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原訂去年5月15日上路,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暫緩。健保署新任署長石崇良今天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包括藥費、急診及檢驗檢查,於急診及藥費部分負擔調整,醫療院所已準備完畢,預計第一階段先行。但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涉及退費等問題,影響層面廣,而各醫院是否都已準備好,「這是我比較擔心的。」石崇良表示,部分負擔不排除分階段上路,待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免收額度、收費上限及相關配套措施等協商完備,再行實施。石崇良指出,部分負擔調整初衷,是為達到分級醫療,讓民眾小病在基層診所看,大病才到大醫院,抑制醫療浪費,目前國人每年看病近15次,遠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2至3倍以上,期望透過部分負擔調整,降低民眾看病次數。石崇良說,部分負擔調整初衷為達到分級醫療及抑制醫療浪費,但負擔不能過重,以免讓民眾不敢就醫,若讓民眾因貧而病,從小病變大病,並非實施原意。若部分負擔沒有上限,可能有的病人就會想說,「如果因為我生病造成家庭負擔,乾脆去死算了」。因此傾向藥費部分負擔調整先行,且基層診所、地區醫院一般藥費部分負擔維持現狀,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1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為200元;至於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新制,第一次在基層診所領取免部分負擔,但若在地區醫院領取,同樣為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1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200元。至於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藥品部分負擔,上限將調整為300元。急診部分負擔則提高輕症患者、降低急重症部分負擔,讓輕症患者不要到急診就醫。石崇良說,因檢驗檢查未曾收取部分負擔,且多數檢查在醫院執行與分級醫療關聯性不強,目前醫療院所常在檢驗檢查前就先批價,但如果民眾受病情惡化、出國等因素未回院檢查,部分負擔要如何退費?或是要改為做了檢查再收費,這要如何處理?而大醫院抽血量是很可怕的,新制若未做好規劃,醫院批價、掛號櫃台恐出現壅塞,「民眾甚至要像排知名拉麵店一樣,大排長龍。」石崇良表示,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額度、收費上限及配套措施等,將再與醫界等團體溝通,為確保民眾就醫權益,傾向基層診所檢驗檢查免收部分負擔,並望透過電子支付解決收費、退費問題,但目前全國各醫院電子支付並不普及,且很多患者為高齡長者,對電子支付不熟悉,「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若基層診所領藥費不收藥品部分負擔,對領藥行為有何影響、能否達成政策目標等,尚無實證基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也說,健保署雖針對各級醫院每次藥費部分負擔設有天花板,但經醫改會試算,多重慢性病但無重大傷病民眾,每年累計金額仍不容小覷,若家裡有多位多重慢病患者,負擔更重。劉淑瓊說,民間團體對部分負擔新制的擔憂和意見,過去已公開表達,盼健保署回應各界意見,特別是「實證基礎」和「決策理念」,應說清楚、講明白。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尊重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分兩階段上路,但改革力道可能因此稍嫌薄弱,近年檢驗檢查費用於健保總額占比愈來愈高,這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若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取得共識,仍應盡速上路。他也指出,最重要的還是要透過修《健保法》,提高健保費率上限,增加政府對健保醫療投資,才是上策。健保費率明年是否調漲?石崇良說,今年費率已確定不調,往後要看上半年健保總額執行情形,下半年才會討論要不要調,「現在任何調或不得調的說法,都是射箭畫靶,太早了」,必須要有客觀資料才能說明。
-
2023-02-12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心平氣和談轉院 日後好相見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多年前有位同事因不滿主管的作風而提出離職,當主管詢問離職原因並提出慰留時,同事毫不客氣地數落主管的缺點以及自己在這個機構有志難伸的委屈。「在這家醫院已經沒有人可以教我東西或帶領我了。」瀟灑遞出離職單當下,同事的這番話令在座每個人都不舒服,也替他捏了把冷汗。隔了一兩年,當時的主管被另一家醫院挖角擔任院長一職,而這家醫院就是同事負氣離開後任職的醫院,當時他當面數落的主管,幾年後又再度成為頂頭上司。後來的際遇就不用多說。一位老太太因為跌倒造成鎖骨骨折,家屬一進急診就表示要開刀與住院。按照程序得先會診骨科醫師評估。「我們專程從另一家醫院轉來,就是要開刀!」家屬指指病人身上綁著的八字肩帶,「之前在我媽媽長期洗腎的醫院看診,可是那裡的爛醫師居然說骨折不用開刀,只要綁這個就可以了。我覺得他們的處置太離譜,而且你們大醫院開刀與檢查的設備比較好。」家屬語氣中帶著輕蔑。「這個處置沒有問題啊!大多數的單純性鎖骨骨折,是可以考慮暫不開刀。況且你母親年紀這麼大,本身疾病也不少,能不必開刀就不應該冒這些風險。」我忍不住替前一家院說句公道話。「已經綁了一個多星期,我還是很痛……」病人發聲,顯然他也不滿意這個處置。「好吧,那就聽聽本院的骨科醫師怎麼說囉!」果然骨科醫師也建議繼續用八字肩帶固定,後續門診追蹤即可。當我幫病人把離院與預約門診手續辦妥,病人的女兒還有要求:「我們可以住院嗎?」「單純的鎖骨骨折不需要住院與手術,這點我想骨科醫師已經很清楚地向你們說明。況且以現在全院滿床的狀態,得在急診室走廊躺個三五天,我建議不如回家休息。」「可是我母親長期有復健與洗腎需要,原本的醫院都可以讓我們住。」他的女兒還是不死心。「那你們可以考慮回去原本的醫院……」其實我很不想說這話,但轉回去應該可以滿足病患對住院的需求,我很同情外院的同業,因為這是一種對尊嚴的糟蹋。「我們自動出院的時候,已經跟那裡的醫師嗆聲,再也不踏進去了!」我聳聳肩表示無能為力,還是幫病人辦了出院手續。我相信一定會有醫院收容他,只是無法理解,轉院非要用「鬧翻」的方式嗎?病人當然可以決定轉院,可以從診所轉到中型醫院,再從中型醫院轉到醫學中心。不過有些病人決定轉到更大型的醫院時,會用帶點瞧不起的態度,來對待原本幫他治療的醫療院所。選擇自己認為更好的醫療方式無可厚非,相信醫院也能理解,好聚好散不是很好嗎?我總是相信: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點在醫療場域同樣適用。
-
2022-12-12 名人.精華區
黃金舜/藥師專業價值 開拓台灣外交空間
2022亞洲藥學會年會上個月落幕,藥師公會全聯會與近百位藥師以「台灣」名義參加,並將接棒明年度主辦亞洲藥學會年會,成功向亞洲各國展現台灣藥界的團結與價值。世界衛生組織(WHO)核心宗旨之一為「不分區域每個人都應享有更好的健康」,經歷新冠肺炎風暴,各國清楚意識到,某區域的健康危機,在全球化浪潮下,將迅速成為全人類的健康危機,唯有跨種族、跨國界、跨醫事人員攜手合作,方能尋求諸多醫藥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根本解方。疫後新出發,在明年年會中,藥師全聯會將承襲WHO精神,以「藥師如何在後疫情時代發揮專業,協助強化健康衛生系統的韌性,提升醫藥健康照護覆蓋率」為縱軸,貫穿各項國際醫藥重要議題,分享台灣也吸取他國的寶貴經驗。藥師在疫情中五大角色回顧藥師在此波疫情中有五大角色,一是如何運用資訊科技、大數據,進行有效率、有組織性的防疫;二是面對全球衛生危機,如何快速動員公、私部門及醫藥單位,引導政府及民間攜手合作,提供、管理必備的醫藥物資;三是台灣社區藥局在疫情中,運用既有優勢為國民布建強韌的防疫網絡。四是藥師公會全聯會深化並精進藥事照護的策略與成效,彰顯藥事照護在疫情中的價值;五是高齡社會浪潮中,如藥師如何介入公共衛生領域並施展專業。上述五項角色,除了思考如何精進,也展望未來,描繪藥師更清晰的發展藍圖,證實藥師在後疫情時代有能力,也必須扮演更積極捍衛人類健康的角色。台灣防疫經驗提高聲譽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一向困難重重,近年台灣成功防疫,逐步提高國際聲譽,擴展國際參與的空間。此時是站穩國際藥界的好時機,盼吸收他國經驗,成就更優質、更普及、更公平的國人用藥環境。今年台灣藥界在亞洲藥學年會上主動出擊,必須綿延持續,期盼藥界、醫界、護理界及其餘醫事人員團體攜手合作,強化國家醫療健康的韌性。個人今年獲頒「石館獎」,這是為了紀念石館守三教授,由日本藥劑師會於1986年起向亞洲藥學會捐獻成立的獎項。石館守三擔任日本藥劑師會會長,任內制定「藥劑師綱領」,亞洲藥學年會每兩年頒發一次「石館獎」,表彰在醫院藥學、藥學研究、製藥工程、藥學教育、社區藥局有貢獻的亞洲藥師。民眾應更信任藥師專業獲獎是個人的榮耀,也是對台灣藥界的肯定。疫情歷經兩年多,終於等到戶外可脫下口罩,在今年年會上,自我藥療、自我健康負責、分級醫療是全世界共識,疫情過後,呼籲民眾持續信任藥師專業,小小症狀到社區藥局,給予藥師服務的機會,也把健保資源留給更需要的病患。
-
2022-11-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uisan ni amen timadju (排灣語:他是我們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病人的母語」。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寄來師生「四手聯彈」的文章,一位醫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童年時會以客語與阿嬤交談,最近在照顧一位客家老太太時,因為能用幾句客語與病人交談,獲得溫馨的回饋,黃老師也分享他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另一位醫師也分享幾十年來如何體驗到「病人的母語」在照顧病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一位剛從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師,以他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台東排灣族人,他成長於日本,能說日文、英文、中文,以及排灣族語,可以與台東母親的家人溝通無礙),介紹原住民看病的語言與文化。我們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醫療團隊體恤不諳華語的病人和家屬看病的辛苦,願意以尊重病人的母語為念,鼓勵醫學生多學習台灣人的話語與文化。醫病平台/師生的四手聯彈----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醫病平台/醫病平台/探討「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pai, makuda sun? (你到底怎麼了) 拿藥的時間還沒到你就回來看我了餒。」老先生在門前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踏進了設立在教會的簡陋式門診間。衛生所的L醫師跟每個病人的互動都很親近,看來每個都是他的老病人。在這聚落的老人家而言,在教會看病領藥就像上山顧田或打掃家裡一樣,是一種例行公事。有些病人還會帶著從山上摘回來的農作物,只是為了分享而拜訪L醫師的門診。以慢性病的控制而言,現代原鄉老人的醫療資源與市區差距不大。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老人的就診率跟掛診次數等同與一般住在市區的老人。換句話說,以往我們會想到的醫療可及性的問題,至少在門診看病、領藥這方面是不存在的。自從「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在2001年成立以後,如今各家醫院的巡迴醫療團隊在各鄉鎮衛生所扮演「守門人(gatekeeper)」的角色。在社區承擔常見健康問題的處理以及慢性疾病的控制,如果無法控制的疾病轉介到都會區的本院做處置。在制度上面,我國的健保制度有成功地降低「想看診但沒有地方、沒有醫師」的情形,也成功在社區建立分級醫療的模式。然而,實際在診間裡會看到的場景並不是理想中那樣美好的畫面。還記得學生時代在各個山地鄉的醫療單位跟診的過程中,發現醫病當中的溝通不良與摩擦,在原鄉是常態。在這種情況,醫師認為老人家或家屬不了解醫師治療的意圖跟邏輯,我常看到的解決方式就是請他不要再問問題回家好好吃藥。久而久之,病人就算有回診也不想跟醫師討論太多,只會請醫師開藥就離開診間。有回診領藥還算好,有些病人甚至就再也不回去門診看病了。當然每個醫師的背景跟社會文化價值觀都不同,有些病人溝通上有不順利是難免的。在少數民族的「醫療遵從性(compliance)」議題當中,低社經地位與相對應得平均教育程度的問題,往往是被視為主要的因素。那麼,已經不在於受教年齡層的老人家沒有解決醫療遵從性的好方法,只能好好聽醫師講的?我回到台東在家裡與長輩相處時,發現他們常常都不記得自己看的醫師叫什麼名字。由於自己是讀醫的背景,長輩常會把藥物從櫃子裡面拿出來,問我藥物相關的醫療問題。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個老人家,有沒有在診間向醫師詢問過這些藥物在治療什麼,她回答沒有。我覺得好奇,問他為什麼不是問醫師而是問我。她回答說,「問你我的心情比較輕鬆,你會理解我在問什麼。」對長輩們而言,信賴一個新見面的醫師,請他照顧自己也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他是常駐,或是每個禮拜來到村莊看診的醫師,恐怕也不一定是病人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一位醫師怎麼才能夠在老人家生活裡面得到一個角色呢?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不只是台灣面對的問題。不管是加拿大或紐西蘭的原住民,都普遍會看到在臨床方面發生類似的問題。目前第一線的臨床工作人員與學者認為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可以用多種因素來分析,而其中最受關注就是語言。在北加拿大的質性研究裡面顯示使用母語語溝通會提升病人對疾病的理解,也同時可以促進雙向的討論。在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UNPFII)的報告書裡面也常見在臨床上使用病人的母語做醫病溝通的建議。既然是如此,是不是請一位翻譯人士來幫忙,是不是有比較好呢?如果他們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去了解醫師的邏輯思考,他們會不會就會聽從醫師說的話呢?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注重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污名(stigmatization)的問題。加拿大的一篇質性研究論文有這樣的標題:「他們視我如廢料因為我是原住民(They treated me like crap and I know it was because I was Native)。」在世界各地區的研究顯示,眾多原住民族人在診間會遭遇到羞辱。在這過程當中,病人就算幸運的疾病有控制到,他們慢慢的會累積心理的創傷而陷入複雜的精神健康狀態,後續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未來發生其他健康問題時的選擇。總而言之,當我們看到一個病人遵從性不好時,可能需要思考的不僅在語言上,在病人的主觀裡在診所裡的經驗含有什麼樣的意義,也是需要被關注的。嘗試用病人熟悉的語言也許是一個尊重病人的表現,但注重病人的主觀感受也是不可缺少。這對醫療服務者而言,也許是可以理解的道理,但在實際操作上卻還是有困難。絕大部分在台灣醫學教育體制裡面成長的我們而言,母語的順暢度還不到能夠在臨床使用的程度。當然語言還需要加強,但在語言溝通能力不足的當下,能不能成為「老人家生活的一部分」呢?一位阿嬤回到L醫師的門診,訴說最近腳水腫的狀況有變嚴重。我們透過身體診察評估病人的水分攝取量、頸靜脈鼓張與心音S4 ,的確有明顯的問題。在詳細的詢問病史之後,發現阿嬤最近沒有吃原本在吃的利尿劑。結束一套評估之後,阿嬤用中文問:「所以現在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我的腳這麼腫嗎?」L醫師跟阿嬤微笑說:「好啊,那我教完你,你也可以告訴我水腫的排灣語怎麼說嗎?」長輩對下一個世代多種類型的「傳承、傳遞」,是排灣族文化裡面的核心價值之一。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們學生在醫院最常聽到的一個教訓:「當你照顧病人的同時,也需要從病人學習。」其實答案一直都是在醫院裡面聽到的這一句話。如果你同時擁有著照顧的這位老女士的「aljek(孩子) 」的身分。這樣,你是不是自然就會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
2022-10-31 醫聲.慢病防治
專題|糖胖症襲台! 拼WHA二〇三〇糖尿病目標 賴清德籲整合各界資源
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首次針對糖尿病提出五大目標:2030年糖尿病患達八成獲得診斷;八成血糖控制良好;八成血壓控制良好;六成的四十歲以上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副總統賴清德指出,糖尿病對全球、對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疾病,政府要整合各界的力量,防治糖尿病與照顧患者,包括降低糖尿病發生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日前舉辦「2022糖尿病防治與照護高峰論壇」,賴清德到場致詞外,與會專家還有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美國在台協會(AI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國健署長吳昭軍、健保署長李伯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與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副總編輯洪淑惠。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劇增 提高政策層級助改善具有腎臟、內科醫師背景的賴清德,引用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指出,目前全球五億人罹患糖尿病,到2045年會增加為七億人。國健署也統計,台灣2017至2020年的糖尿病盛行率是百分之十一點一,約為二百多萬人,若不改變趨勢,加上肥胖比例持續增加、病齡延長等因素,台灣糖尿病人數勢必還會逐漸增加。黃建寧建議,國內糖尿病照護應與國際接軌,提高政策層級、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管理政策,以終結「糖潮」危機,為台灣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降低糖尿病帶來的社會、醫療成本,以及對國人的危害。「無論從盛行率或死亡率看,糖尿病對於全球和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病。」賴清德說。並指出,非傳染性疾病造成全球七成四死亡,前四名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肺病,第四名就是糖尿病。在台灣,糖尿病每年造成一萬一千人左右死亡,也是國人第五大死因。黃建寧表示,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日前公布一份評比,表示台灣在慢性病照護上,仍有改善與精進空間。報告中針對糖尿病防治的評分,台灣僅有44分,落後國際,低於南韓的66分,而新加坡、日本都是100分。評論台灣與WHA目標差距 專家:部分項目達標率僅五成,有待努力賴清德認為,台灣要達到2030年糖尿病防治五大目標並不難,但面對高齡社會與病患年輕化的考驗,政府應集中更多力量投入糖尿病的防治與照顧。黃建寧建議,行政院成立糖尿病辦公室或慢性病防治中心,賴清德也認同,將請衛福部研議,如何集中資源,對糖尿病做系統性、完整性的防治、照護及後續的健康促進。他相信未來一定能做好對糖尿病的控制,朝健康目標邁進。歐德瑞表示,WHA的目標讓各國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有了目標,以美國為例,今年也成立「糖尿病辦公室(ONDP),以國家規格推動。他建議,台灣亦可成立一跨部門的組織來落實糖尿病防治,展現如同防疫般的典範成績。對於WHA各項指標,黃建寧認為台灣有望達標。他表示,目前已有七成糖尿病患獲診斷;在血糖控制方面,糖尿病學會曾提出以糖化血色素小於百分之七為目標,較WHA的百分之八更嚴謹,目前達標約百分之四十;針對血壓控制,目前約僅四成,有努力空間。至於第四、第五點,黃建寧說,台灣絕對沒問題,甚至已經達標。針對仍有差距的指標,黃建寧表示,透過系統性的整合,以跟進WHA目標。他呼籲,「全世界都在重視這件事情,希望台灣也有所改變。」借鏡美國經驗 AIT:成立跨部會辦公室再創防疫典範全球約每五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喪生,今年初,「美國美國國家臨床照護委員會(NCCC)」提出糖尿病相關改善建議,美國國會也在今年成立ONDP,串連政府不同部門,簡化行政流程,並以更宏觀的視野落實糖尿病防治。歐德瑞建議,台灣若比照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指揮中心,設立中央層級的慢性病防治辦公室,將能再成為他國楷模。歐德瑞表示,世界公衛界、醫學界一再接強調全球糖尿病盛行率正急遽上升,對於缺乏國家級糖尿病防治計畫,或缺少健康服務的國家,面對糖尿病所帶來的重大衝擊,更是首當其衝,且情勢迫在眉睫。以美國為例,歐德瑞說,NCCC在今年,便提出39項糖尿病防治、照護相關改善建議,每項建議,都需要行政或立法單位傾力投入,制訂相關辦法、方案,才能確實推動、執行。而這些糖尿病防治策略的擬定、建議,主要來自ONDP,設立國家糖尿病政策辦公室的目的,主要是在發展、施行國家級糖尿病策略,而這項工作必須連結不同政府部門、單位、機構,如此才能簡化工作流程,執行上也才會更有效率,也更具宏觀視野,對社會、環境氛圍的改變,也會帶來更正向的改變。歐德瑞表示,台灣健保制度具高度覆蓋率,且醫療專業人員優秀,因此在糖尿病防治上,擁有厚實基礎,若能擬定明確的國家級糖尿病計畫,並設立具體目標,搭配永續的資源、連貫的追蹤機制,且在公、私部門與醫療團隊、病患、病患照顧者的攜手合作下,台灣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將有希望成為世界醫界、公衛界效法的對象。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台灣也需要設立中央級辦公室,就如同設立疫情指揮中心一樣,如此糖尿病防治策略的方向、執行才會更切實、更聚焦。高齡化、年輕化「雙向擴張」 發病早將縮短平均餘命在台灣,糖尿病正以高齡化、年輕化之姿「雙向擴張」,威脅國人健康。許志成指出,40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正在暴增,與肥胖、手搖飲有密切相關;王治元指出,愈早發病則併發症愈多、平均餘命縮短,應延緩糖尿病發病年齡,國人才能有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吳昭軍代表衛福部長薛瑞元與會表示,慢性病有許多共同的危險因子,國健署擬定「預防保健服務擴大辦理計畫」,現已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期待爭取更多資源挹注,在疾病前期就加以介入。李伯璋則表示,透過確實執行分級醫療、分級照護與部分負擔制度,將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健保署今年開始推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以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皆是希望從共病、危險因子著手,共同進行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游美月表示,喜見健保署已開放基層醫師開立糖尿病藥物,讓患者即時接受藥物治療,避免惡化至洗腎,今年係第二屆論壇,面對糖尿病衍生的共病問題,期待以國家的高度找出解方。糖胖症diabesity 糖尿病患共病、併發症罹病率激增人手一杯手搖飲,肥胖正在使高中生成為糖尿病候選人,此外壽命延長也導致糖尿病粗發生持續上升,病齡延長讓併發症愈難控制。在台灣,糖尿病正以高齡化、年輕化之姿「雙向擴張」,威脅國人健康,而越早罹患糖尿病者,平均餘命縮短四到五年!糖胖症(diabesity),這個字是由 diabetes (糖尿病) 和obesity (肥胖) 所組成,指的是因肥胖而導致糖尿病的一群人。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而許志成指出,台灣五十歲以下民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從2000年至2019年上漲約兩倍,若將時間拉長至2045年,預估罹患比例將明顯上升,其中二十歲以下民眾更是激增九倍多。「年輕人得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越大。」許志成說,年輕糖尿病患比起同齡健康人,更容易得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預期壽命將少四、五年,但四分之三的年輕人常因沒有自覺而未就診,進一步引發併發症。國健署及陽明交通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學子的血壓、血糖、BMI、腰圍均明顯上升,大幅增加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事實上,國民營養調查指出,2000年後,因飲食精緻化,國人平均空腹血糖值超過每分升100毫克,代表其中有許多糖尿病病患及高風險族群。許志成建議,除了協助病患控制血糖血壓,提升診斷率是重點之一。他表示,民眾參與成健時,多不積極檢查血壓血糖、腎臟病,以致通報且接受後續照護的比率低,「尤其年輕病患多缺乏自覺。」黃建寧預估,台灣年輕型糖尿病自2000年至2045年間,將以3.6的倍速成長,將導致糖尿病「罹病長期化」,連帶提高併發症發生的風險。他指出,年輕情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表現上與治療上,往往比起高齡族群更難控制,胰島素細胞更快衰老、併發症也更兇猛。此外,台灣成人的過重與肥胖率均持續上升,合計約五成的成人有過重或肥胖問題。黃建寧表示,根據研究顯示,35歲以下族群隨著BMI提高,糖尿病盛行率也會上升。王治元則表示,過去台灣沒有那麼多第二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壽命比現在短。隨著人們壽命延長、社會高齡化,糖尿病的粗發生率便持續上升,加上年輕化的趨勢,20到39歲糖尿病新發生人數持續上升,高血壓、高血脂、癌症等糖尿病常見的共病也隨之而來,65歲以上長者占所有糖尿病人口的一半,他們也有半數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王治元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診斷的年齡愈早,與一般人口平均餘命的差距愈大,舉例來說,20歲男性第二型糖尿病患和一般國人的平均餘命差5.6年,20歲女性病患則差4.9年。如果糖尿病能晚一點發生、把診斷時間推移到生命的後期,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就可以被預期。因此,王治元認為「控糖」的根源在學校,如果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懂得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遠離危險因子,就能積極預防或延緩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發生。針對年長者,最後奪走糖尿病患生命的原因除了糖尿病本身,癌症、肺炎,還有心臟病、腦血管等「大血管併發症」也是常見死因,需要積極服藥控制,而「多重共病的個別化照顧」則是年長糖尿病患不可或缺。糖尿病共病多 妥善防治以降低醫療成本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複雜度高,患者除了需要注意其併發症,治療時也須考量共病造成的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在諸多政策推行之下,糖尿病住院率、死亡率雖有下降,但仍有待解決之挑戰:台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患者年紀越來越大,共病罹病率越來越高。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是「疾病之母」,患者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甚至是癌症。他解釋,老年糖尿病群族要 考量會產生多重疾病,在共病眾多的情況下,不僅影響糖友 的生活品質,拉長失能的時間,也會增加照顧的難度,以及財務的負擔。 黃建寧認為,近一百年來,「糖尿病的變化很大。」從過去可以治療的單一疾病,轉而成為一「系統性」疾病,不僅在於個人,是醫療體系、國家政策的系統性疾病。他直言,糖尿病防治,需要跨部會整合。他舉例,以精神、心理疾病為例,在教育部有完整的計畫,針對高風險學生從小學到出社會,都訂有轉銜機制。若在糖尿病防治上,也納入完整的追蹤機制,才能更全面的防堵糖尿病。國健署長吳昭軍則表示,糖尿病與其共病嚴重危及民眾健康,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中風、腎臟疾病的風險,皆高於正常人。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補充,慢性病具有共同危險因子,不宜將其視為個別疾病,應擬定整合性的防治策略。吳建遠表示,未來希望強化疾病預防與照護之間的「連結性」,舉例而言,在國健署成人健檢中發現三高的患者,可以協助其轉銜到健保署的「全民健保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若發現有糖尿病相關病徵者,則可轉介至健保署的「糖尿病品質支付計畫(P4P)」。健保署:分級醫療助攻糖尿病防治讓台灣遠離「糖之國」,李伯璋指出,近十年來,糖尿病就醫人數持續上升,以110年來說,就有250萬人罹患糖尿病,約佔台灣總人口十分之一,為有效治療,須從四點著手,包括「整合醫療」、「新藥介入」、「分級照護」與「醫病共享」。李伯璋解釋,當糖尿病患不分輕重症,全部湧入醫學中心、大型醫院,醫師往往沒有多餘時間向病患進行詳細解說,縱使有衛教師、營養師團隊,也常因病患人數過多而壓縮諮詢時間,如果確實進行醫療分級、醫療照護,並採取部分負擔制度,醫師、衛教師、營養師等醫療人員就可以有較多時間進行衛教、諮詢,病患也可以擁有更好的照護品質。李伯璋指出,健保署設立社區醫療群,讓醫療院所轉診合作機制、跨層級醫院合作計畫等措施更為落實,全台總計有六百二十三個醫療群,合計逾七千六百位醫師加入社區醫療群行列。在這項計畫中,診所間可以水平轉診,醫療群中的合作醫院、醫學中心也可以和診所進行垂直轉診,並設立二十四小時就醫諮詢專線,醫院、醫學中心與診所可以進行結果回饋、個案研討,民眾就醫也更加便利。繼P4P上路之後,健保署在今年三月啟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強調「糖尿病+腎病」整合照護,李伯璋說,已有六百二十一家醫療院所投入照護,估計近二十三萬人受惠。此外。健保署也啟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提供個案危險因子管理服務,今年七月開始收案,預計提供十萬名代謝症候群病患有關疾病危險因子管理服務,期待從改善代謝症候群著手,進而幫助防治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病。延伸閱讀1/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理事長講堂EP7延伸閱讀2/詹宏志曝罹糖尿病不敢吃「甘納豆」 專家:吃對這些豆,有助控制血糖!
-
2022-10-24 名人.精華區
黃金舜╱電子處方箋 大幅提升醫療可近性
近期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雖微幅上升,民眾已接受「與病毒共存」的疫後新生活模式,藥師為確診民眾送藥也成為例行業務。近期傳出政府有意持續並擴大遠距看診的範疇,藥界對此全力支持並期待優化,希望政府別錯過此時推動電子處方箋的絕佳時刻。電子處方箋 今年4月啟用一次成功的送藥,除了末端完成交付,一開始的處方箋順利傳遞釋出,更是關鍵流程。今年四月起,指揮中心和健康益友App合作,提供民眾視訊看診服務,看診後產出電子處方箋,交由民眾自行選擇調劑藥局,保障上萬確診者的用藥權益。細部觀察整個處方箋傳遞流程,民眾一開始僅可收取用藥明細供藥局確認,待藥局確認同意並完成處方箋遞送後,該處方箋將立即鎖定無法二次傳送,確保藥局有充足藥品可供調劑,並避免一張處方箋多次傳送;另外,電子處方箋傳遞全程採用密碼保護以維護民眾隱私,並結合電子簽章技術防止偽造變造,考慮周到,足見台灣資訊實力可執行電子處方箋,搭配電子處方箋方得完善視訊看診就醫流程。遠距醫療目的縮短病患與醫師間的距離,增進就醫可近性,倘若民眾於看診後需返回醫院領取處方箋,有違提升醫療可近性的目標,若由醫院寄送處方箋給民眾,大幅增加醫院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民眾收受電子處方箋後,可前往鄰近藥局調劑,加深與藥師間的信任度,也是政府一再倡議分級醫療的實現。再來,電子處方箋可降低謄打錯誤,避免紙本遺失隱私外漏的風險,有效防止偷竊、仿冒、竄改,資料數位化後,更可提升用藥紀錄歸檔效率,整體而言利大於弊。歐盟日本 先後推動此制度參照他國經驗,歐盟已推動跨境電子處方箋,預計2025年前有25個國家逐漸施行,包含法國、德國、波蘭、荷蘭等;另英國早於2005年開始執行「電子處方箋系統」計畫(the Electronic Prescription Service;EPS),由衛生單位指導其他政府部門組織合作推動。鄰近的日本,則於2016年與2020年分別發布「電子處方箋運作指引」第一版及第二版,並於2021年進一步探討數位處方箋、線上診療、線上用藥指導的數位整合措施,預計2023年正式實施電子處方箋。由此可見,電子處方箋在國際是必然趨勢。當發生確診民眾無法外出的情況也無須擔心,全台健保特約藥局多達7026間,2020年台灣平均每萬人口之藥師人數13位,高於OECD國家平均值1.5倍,我國藥師人力充沛,可提供送藥到府服務,針對偏鄉地區,藥師公會協調由專責藥局負責,提供民眾完善藥事服務。建立平台 疫後正是好時機歷經疫情試煉,結合遠距醫療、電子處方箋、藥師送藥三者的運作模式,已廣泛受到各層級醫院和民眾接受,相信政府積極運用大數據、AI科技、電子簽章、去識別化等技術,建立統一的電子處方箋平台,將獲得大多數醫藥界與民眾支持,如有特殊個案情況,藥界也願意傾注全力配合送藥協助創造全民共贏。
-
2022-10-14 醫聲.Podcast
🎧|唐鳳親撰序文!專訪健保署長李伯璋談他的「健保改革日記3.0」
今年,全民健保政策在民眾端的滿意度,再度突破九成,無疑是滿意度最高的政策,卻也有其挑戰——在健保總額財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妥善分配資源,持續照顧偏遠、弱勢族群,避免血汗醫護的現況,同時直面昂貴的新藥新科技,在在都是考驗,顯見「改革」已經成為必然。將近七年前,一位來自台南的外科醫師,時任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院長的李伯璋,接下了健保署署長的職務。他用「一生懸命」的堅定,推動部分負擔、分級醫療兩大政策,以減少浪費為出發點,期望讓醫療資源有更有效率的分配。一步一腳印的改革歷程,李伯璋與健保署同仁,將其集結成冊,編成「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如今已經發行3.0版本新書,該書非常驚人的,從構思到付印、上架,僅花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其中最困難的「收齊稿件」,也只花了十餘天。除了李伯璋本人親自擔任總編輯,數位發展部首任部長唐鳳,也「跨行」為該書撰寫序文。唐鳳寫道,他與健保署多年合作,從旁見證健保署「屢屢突破萬難,使命必達,展現組織堅韌精神。」🎧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任外科醫師40年 李伯璋:醫界快樂工作,民眾將受益「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的序言中,李伯璋寫道,自己來自醫界,瞭解醫界疾苦,也一直努力扮演醫界和健保署的溝通橋樑。「從署長的角度來看,必須要照顧所有人的需要。」李伯璋笑稱,全台五萬名醫師,大家各有想法,人人都可以來當健保署長,不過在位者就必須有更宏觀、全盤的思維。事實上,李伯璋擔任外科醫師逾40年,家中還有兩個正在擔任醫師的兒子,鎮日「回饋」對健保的看法,他比任何人還要了解醫界對於健保的期待。在剛就任署長時,李伯璋曾問幕僚,醫界對健保署滿意嗎?健保署同仁以「不知道」作為回應。事實上,在百分之92.3民眾滿意度的背後,醫界對於健保的滿意程度,僅約三成。李伯璋說,在單一保險人的制度下,幾乎所有醫事人員都必須與健保簽約,他深知道,健保署作為醫界和民眾、雇主等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平台,「如果能讓醫界快樂的工作,真正受益的會是民眾。」總額占比下降、點值貶值 血汗醫護現況待解健保總額被圈內人比喻為一塊「大餅」,每年由民眾、雇主與政府等共同協商,決定餅的大小,多數的醫療費用都是由此大餅支出。李伯璋說,健保給付的項目,若依照類型區分,主要包括花費近三成且逐年成長的藥費,花費約一成的檢驗檢查費用等,其餘才是歸給醫事人員的診療費與診察費,分別僅占三成五及一成七,並且正逐年下降。在健保制度中,醫事人員對病患進行醫療行為的報酬是健保「點數」,而一點可以兌換成多少錢,就與該年度醫療服務多寡與總額中配給給醫事人員診療、診察費的金額有關。李伯璋指出,在能夠支付給醫事人員的總額逐漸減少的前提下,點值就會貶值,醫事人員的收入也會下降。「對醫療人員來說,他們的付出應該要得到合理的給付。」李伯璋說,在健保總額財務有限的情況下,具體可行的作法,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把產生的點數量控制下來,提升點值,讓醫療生態回復正常。他認為,這將可以減緩血汗醫護的現況,同時,還能讓健保經費更多挹注於「急、重、難、罕」的弱勢患者身上。為此,李伯璋在上任以來,一心投入「有感的部分負擔」與「落實分級醫療」兩大健保改革方向。「有感的部分負擔」 新制調整後健保年省近百億在《全民健康保險法》中,針對部分負擔的規定是可採取「定額制」或「定率制」,現行的制度是定額制。以藥費來說,民眾需負擔的金額最高僅為200元。李伯璋說,這會造成民眾的「零元效應」,導致醫院沙龍化、藥物的浪費等情況。健保署規劃的部分負擔改革方案中,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將改為收取藥品部分負擔20%,上限300元。李伯璋說,此新制原訂於今年五月上路,然因疫情、社會等因素推延,至今仍未執行。他直言,希望部分負擔盡快上路,每年將可為健保省下超過99億元。>>看新制部分負擔說明不過,新制部分負擔相當於要民眾在就醫時,從口袋中多掏出錢,難道不擔心民眾反彈嗎?李伯璋強調,關鍵是要讓民眾「有感」,但也不能是讓民眾難以負擔的金額,「如果收得太離譜,民眾也會受不了。」他說,相信民眾可以理解,新制部分負擔是希望病患都能得到良好的醫療品質。「健保是大家的,我一直不希望把健保財務壓力,只放在醫院、醫師身上。」李伯璋說,過去健保署擔心民眾難以接受,所以不敢要求民眾。然而,在財務越趨窘迫的今天,健保亟須民眾、雇主、醫界、政府「共同承擔責任」。李伯璋用行醫經驗比喻,由於醫學仍有其極限,醫師無法一肩扛起患者的生死,但應該要善盡告知責任,與患者建立信任關係,就能減少醫療糾紛。他回憶,過去一名患者去世之後,胞姊把妹妹所寫的日記拿給李伯璋看,患者於其中寫道,「就算不幸離世,也要死在李伯璋醫師手裡。」醫者與病人之間的互信,李伯璋希望也能存在民眾與健保之間,藉由責任的共同承擔,讓健保「越改越好」。資訊科技用於健保 加速落實分級醫療由於就醫便利性高,部分民眾就醫時習慣不論大病、小病,都前往大醫院,希望受到「名醫」的照顧,這導致分級醫療推展困難。李伯璋指出,過去推行分級醫療時,「並沒有利器,只能靠道德勸說。」他認為,透過新制部分負擔,以及資訊科技的運用,可以加速落實分級醫療。李伯璋說,如果民眾在自家附近醫院診所看診的時候,醫師可以在電腦中看到在大醫院的檢查結果,民眾就會更有意願在基層診所看診。他指出,過去要實現醫療資訊共享,需要透過燒錄光碟等方法,曠日費時。李伯璋任內在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支持下與中華電信合作建置光纖網路,將資訊上傳雲端,現在醫療院所不論層級大小,都能同步看到患者的就醫資訊。「診所的醫師,也曾經在醫學中心裡面受過訓練。」李伯璋說, 小診所的醫師能力並不會因為工作環境是一間「小廟」就打了折扣,民眾需要的是醫師的知識與判斷力,整合患者在大醫院使用專業設備的檢查資訊,將能加快分級醫療,這也是他推動資訊科技應用於健保的初衷。【相關文章】李伯璋/分級醫療 讓醫病雙贏破冰船比喻健保署角色 李伯璋:為健保開闢航道在「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的封底,印有一艘破冰船,穿梭在廣袤的冰河上。簡短的摘要中寫道:「健保在實務上努力改革成效及服務數位轉型經驗,就像駕駛破冰船開闢安全的健保航道,祈願民眾、醫療人員與健保署能互相信任、不畏艱難,共同克服各種挑戰!」健保署這艘破冰船的「船長」,非李伯璋莫屬,一路從外科醫師、醫院院長,做到健保署長,他看過醫界「被健保壓榨」,也聽過弱勢病患為了救命用藥的疾呼。李伯璋堅定走在健保改革的路上,除了當部分負擔最有力的傳道人,也要為健保開闢出一條最可行的航道。李伯璋衷心希望,透過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讓民眾更珍惜醫療資源、讓醫事人員獲得應有報酬、讓弱勢患者延續生命,更重要的,是要回歸初衷,讓健保這把大傘,繼續為病患分擔個人難以承擔的風險。【新書介紹】https://www.mohw.gov.tw/cp-16-71893-1.html李伯璋小檔案現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經歷: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主任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林琮恩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
2022-09-19 名人.精華區
黃金舜╱疫情帶動OTC藥品 政府應扶植製藥產業
疫情期間,民眾不敢前往醫院,轉往藥局購買OTC(成藥、指示用藥),近兩年指示用藥銷售量明顯提升。然而,指示用藥僅在疫情期間派得上用場嗎?台灣市場 比日本南韓小疫情之前,在歐美日韓等國家,指示用藥已成為生活一部分。有些國家並未享有與台灣一般的健保制度,就醫耗時又不便,若因輕微症狀就醫,醫師甚至會向民眾說明僅需服用維生素、多喝熱水休息即可。需求創造供給,指示用藥市場在此等國家日漸成熟茁壯。藥品分三級:成藥、藥師指示用藥和處方藥。2020年南韓OTC藥品銷售額約為新台幣1060億元,日本約為新台幣2160億元,台灣卻僅約171億元,韓、日人口數分別是台灣2.2倍及5.5倍,但OTC藥品銷售金額高達6倍及12倍,台灣市場明顯微小許多。究其原因,台灣就醫廉價便利是其中關鍵,健保制度大幅提升台灣醫療可近性,但多年下來,大病小病一律往醫院跑,已使得健保資源面臨浩竭危機,許多急重症病患反而無法得到應有照護,醫療人員過勞案件更層出不窮。疫情是危機,卻也是轉機。民眾轉往藥局購買指示用藥,不僅降低染疫機會,也拉進與藥師距離,理解藥師專業;另外,免去往返醫院舟車勞頓,醫院則回歸各自角色,實踐分級醫療,讓資源有效利用。暢銷OTC 外國藥居冠觀察2020年OTC藥品市場,台灣前十大暢銷OTC藥品中,本土藥廠僅占三間,2020年銷售額前十大OTC藥品廠商中,排名第二、三、四的本土藥廠,永信、寶齡富錦、中美兄弟,三者銷售額總計約8.6億元,排名第一的葛蘭素史克(GSK)藥廠銷售額高達9.4億元。由此可見,即便疫情提升消費動機,民眾仍優先偏好國外品牌,這對於本土藥業發展實為可惜。台灣製藥實力與品質已獲得國際認證,絕對有足夠競爭力開拓OTC藥品市場,現在是時候政府應投注資源加以扶植了。參考國際經驗,日本政府訂定2025年前OTC藥品產業全方位的發展策略,範圍包含人力、環境、法規,具體目標,如支援民眾及醫藥專業人士、健全法規環境、追隨國際數位趨勢,以及降低碳排放、解決藥品廢棄物問題;且不只醫藥主管機關,日本財政機關也一同合作,透過節稅政策鼓勵民眾使用OTC藥品,值得台灣借鏡。疫情後醫藥產業成為各國爭相競逐之地,台灣OTC藥品市場大有可為,政府應保有企圖心,不只擴展國內市場,也要朝「打響國際名號」前進。中央推動 扶植本土品牌當前政府首要之責,乃是舉行跨部會會議,共同討論如何建立民眾正確使用OTC藥品的觀念,制定鼓勵政策,並由衛福部推動「推廣本土OTC品牌旗艦計畫」,以「每年扶植一定數量本土OTC品牌」為目標,期待有一天,來台觀光的外國人也將台灣OTC藥品當成必買商品之一。
-
2022-09-16 醫療.精神.身心
列精神醫療重點 27億長效針劑專款助思覺失調患者治療
台灣有十四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部分患者因未盡早且持續治療,反覆發作,成為家庭重擔,甚至社會問題。衛福部近年全力強化思覺失調症的精神醫療照護網,健保署今年更編列獨立預算逾廿七億餘元,鼓勵臨床醫師將長效針劑列為精神病患者優先治療選項,同時改善思覺失調的醫療給付,盡早搶救病患回歸正常生活。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家屬不願接受等因素,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而且確診後患者常不願定量定時服用口服藥物,也造成病情的復發、惡化與反覆住院。在衛福部委託下,台灣精神醫學會今年四月彙整提出「發展我國精神醫療早期介入及長效針劑臨床指引」,蔡長哲說,其中最大的兩項要素,是對患者早期介入及可提升患者用藥穩定性的長效針劑。醫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治療資源全到位 社區支持心境界」思覺失調紙上論壇,盼能幫助病友穩定治療,達到就業、實現自我的目標。【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患者就業 找回手足情他說,多項研究資料顯示,精神病發病到初次接受治療的時間拖得愈長,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到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治療後更會留下較多殘餘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國外的經驗也顯示,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可阻止三至四成的個案發展成精神病。諶立中:長效針劑早點用少復發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說,早期介入是治療思覺失調的關鍵,由於患者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搭配長效針劑,可有效避免復發,讓年輕患者及早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而且早期介入也能提早做好對家長的衛教,包括認識疾病、連結外界資源等,有助降低家庭的負擔和焦慮。【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社區支持 照顧者減壓用藥穩定是治療的另一關鍵。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患者的病識感不如一般疾病,服藥順從性低,健保署的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病友服藥不規律,醫界研究也顯示,一旦中斷藥物,患者復發和再度住院的機率大增,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長效針劑,可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提升整體療效。諶立中說,長效針劑的效果已毋庸置疑,患者如果使用長效針劑,一次可維持三個月至半年效果。衛福部已把推動長效針劑列為精神醫療照護政策的重點,健保署今年一月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預算廿七點六四億元,包括醫院總額廿六點六四億元、西醫基層一億元,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及施打長效針劑。李伯璋:健保署兩度提高獎勵此外,健保署推出「長效針劑獎勵措施,截至去年底有一一七家院所獲獎勵,獎勵金額一三九萬點,一二○九名病人受惠。今年五月,對主動介入積極治療、鼓勵病人規則就醫、加強病人追蹤照護的醫療院所,再度調高點數。近年來各界積極倡議施打精神科長效針劑,有助於穩定患者病情,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長效針劑是治療思覺失調很好的武器。」從數字看來,絕大部分針劑係從大型醫療院所開出,相較之下,診所明顯少了一點。站在分級醫療、就醫便利性等角度,希望診所多給病人一些治療機會。【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治療利器使用少 醫界提3難題
-
2022-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後醫療2/公立醫院擬扛公益重擔 北榮院長憂瓦解醫院
新冠疫情期間,醫學中心醫療量能吃緊,全國醫療資源如何有效運用。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不論疫情升溫或趨緩,均持續推動分級醫療,讓醫療資源有效運用、保持韌性,避免醫學中心醫療量能滿載,同時檢視公立醫院定位,除醫療服務外,還須強化防疫、公衛,扮演更多醫療公益的角色。另也檢視整體病床數,重振民眾對地區醫院的醫療信心,保持轉診至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機制通暢,讓地區醫院病床可有效運用。石崇良說,雖然國內人口數慢慢降低,但隨著生活條件、便利性等因素,造成人口移動,不同區域人口仍有所成長,目前新設醫院慢慢往南部延伸,國內醫療資源會慢慢均衡,減少重北輕南的情形。但因部分地區醫院占床率僅有兩成,醫學中心卻常滿床,將擬定政策有效運用地區醫院病床。國內歷經新冠疫情,政府也開始檢視公立醫院定位,除醫療服務外,還須強化扮演防疫、公共衛生等醫療公益角色,並前往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地區經營,政府也會投入必要的醫療資源。對此,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公立醫院於防疫及提供偏鄉醫療服務是「責無旁貸」,但若把全部責任都要求公立醫院承擔,因現在健保給付條件不佳,公立醫院留不住人才,如此作法恐讓公立醫院瓦解。如北榮長期支援金門重症患者後送醫療服務,可說是不計成本完全投入,現在馬祖請求支援也是全力協助,但偏鄉醫療服務應是國家醫療整體責任。陳威明說,台北榮總是國家的重要醫學中心,主要是治療急重難症。公立醫院最重要的責任是提升醫療品質及發展,並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最溫暖的服務,因此公立醫院一定要夠強大、有足夠的實力及儲備更多好人才,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可以緊急應變調度,不惜成本,幫助民眾和國家,同時可以派出優秀人才支援偏鄉和離島。陳威明說,防疫應不分公立、私人醫院,由所有醫療體系共同承擔,如香港就是最慘痛的例子,因私人醫院未加入防疫體系,造成公立醫院收治大量確診患者,導致醫療量能崩解,衛福部應通盤思考,可以藉由醫院評鑑等方式,要求私人醫院也須承擔起防疫的責任。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只能延緩、不能治癒 失智症用藥時機仍有討論空間
老人家脾氣古怪、忘東忘西,可能不是老番癲、老頑固,而是罹患失智症。依照失智症盛行率7.78%推估,台灣約有30萬名失智症患者,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近年失智症就醫數據,提醒家有長者的家庭,留意失智警訊,及早就醫診斷,延緩失能。根據健保資料統計,近三年失智症就醫人數逐步攀升,從28萬4,172人一路增加到29萬6,997人。失智症不僅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除了記憶力減退,也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退化等,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恐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家人用心觀察「前驅症狀」,盡早給予診斷治療。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近年在政府、醫界及民間團體、媒體努力下,大眾已提升對失智症認知,而不再認為老人家行為異常只是「老番癲」。他透露母親也是失智症患者,像是作息不正常、重複講同一句話、煮飯忘記關瓦斯等,家人要用心從「前驅症狀」觀察,盡早就醫診斷治療。「失智症問題是現代社會很大的挑戰。」李伯璋表示,每位失智症患者表現型態不同,嚴重程度也有差,曾有同事的父親時常在外迷路,讓兒子天天上演「尋父記」。雖陪伴失智症家人過程辛苦,但他認為仍要把握能陪伴的時光,「不然等家人離開,會遺憾沒有陪他走那段路。」只能延緩退化,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仍須檢討。相較其他疾病有藥物、手術能治療,失智症用藥僅能延緩退化,無法痊癒。李伯璋透露,健保對於失智症用藥仍有諸多規範,像母親罹患失智症時,也是自費買藥讓母親使用。近年醫藥界不斷研究失智症藥物,若需用藥的患者僅靠個人能力很有限,政府適時介入便相當重要。李伯璋說,政策規畫都是以病人為中心做考量,讓有需要的民眾得到支持。例如日前檢討骨質疏鬆用藥給付規定,過去須等「骨頭斷了」才能給付用藥,經過檢討後,應以更積極態度調整。而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並不完全合理,若有民眾或團體反映,健保署都會正面思考並檢討調整。要確診失智症需花時間,包括初步評估問診、了解過往用藥史及病史、症狀表現及惡化程度,再加上神經學檢查、抽血檢查等,綜合評估後才能確認是否為失智症。部分患者可能早有相關症狀,但未就醫檢查確診,或還不符合確診條件下,也無法透過健保給付。李伯璋以近期檢討癌症用藥為例,過去等一線治療藥物沒效後,再給予第二線藥物,但若第二線用藥提前到一線使用,或許能有更好的效果。他認為,疾病治療概念不能都用財務考量做指引,以失智症來說,若先前已有相關症狀表現,應考慮用藥時機是否再提前。跨區就醫情況不多,家人陪伴、日照與人互動很重要。李伯璋表示,民眾要做外科手術,常傾向找「名醫」開刀,本身是外科名醫的他,憶起當年在台南執醫時,有病人預約大腸癌手術,卻在前一天取消,原因竟是要北上找李伯璋哥哥、台大外科權威李伯皇開刀。至於失智症跨區就醫情況並不多,李伯璋舉例,像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的太太、台北榮總神經科主治醫師尤香玉,因專業能力強,吸引不少病人遠從中南部北上求診;近年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下,相信基層診所也能給予民眾最好照顧。失智症除了醫療層面,更重要是給予陪伴。李伯璋說,他岳父也是失智症患者,近年參與日間照顧中心活動,與其他長輩互動、每天生活精彩,好過成天關在家中。他鼓勵民眾觀察家人有類似症狀應盡早治療,例如公婆若是失智患者,而媳婦沒有相關概念時,可能容易起衝突。失智症盛行率推估人數,與實際就醫人數相當。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數也必然增加。不過失智症盛行率推估數30萬人,與健保署統計29.7萬名失智症就醫人數相當接近,這樣的情況在其他疾病屬少見。李伯璋認為,失智症診斷方法與其他疾病不相同,也可能有部分失智者尚未被確診。以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年齡層統計,51至60歲為1萬3,536人,61至70歲則是4萬6,924人。李伯璋認為,人老化疾病會陸續浮現,65歲前後正逢退休之際,今年68歲的他也分享,每天維持快樂心情、也不認為自己老,退休在家不一定好,有時候忙一點有事做比較好。他認為,人無法知曉未來會不會罹患失智症或其他疾病,維持愉悅心情、多念書讓腦袋靈光,相信是最好的解方。
-
2022-07-31 醫療.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鼻竇炎患者 近兩年大減與落實口罩防疫有關
鼻竇炎是耳鼻喉科常見問題,國內盛行率明顯高於國外。雖不是大毛病,但各種症狀也讓許多人很困擾。急性鼻竇炎若未及時控制,可能變成慢性鼻竇炎,嚴重者需要動手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鼻竇炎患者就醫情形。鼻竇炎在台灣很常見,疫情前一年(108年)有430萬人就醫,近兩年疫情來襲,就診人數已減少到223萬。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人數減少是受惠於落實口罩防疫,大幅減少呼吸道疾病,這是好現象。另外,去年健保資料顯示,鼻竇炎就醫件數95%集中在診所,醫院層級愈高,件數愈少,這彰顯了分級醫療的精神,當民眾自我照顧能力提升、積極預防疾病,基層醫療就能照顧好多數人。就醫件數95%集中在診所,落實醫療分級最佳範例。鼻竇炎的就醫率,以兒童最高,青壯年次之,醫師認為可能與過敏或氣喘盛行有關。李伯璋回憶小時候住在雲林縣虎尾鎮,也常需要沿著大馬路走一段,卻不曾被空氣汙染弄得鼻子不舒服,家裡的孩子也沒有什麼過敏的問題。隨著社會變遷,生活型態改變,家族中的下一代才開始出現氣喘兒。李伯璋觀察,不同年齡層的醫療利用邏輯不同,年輕一代懂得善用資訊和工具,比如選購空氣清淨機、注意戶外空氣品質,也會比較積極學習自我照顧的知識和技能。年輕人工作忙碌、請假不容易,為了善用時間,也會偏好就近先去診所就醫。因此,當健保署以使用者付費的精神推動部分負擔改革方案,很多年輕人都覺得合理,展現出正向支持的態度。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為什麼有助於落實分級醫療、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李伯璋說,因為「自己管自己」最有效。浪費少了,點值就會提升,醫療服務提供者可獲得更合理的給付;因為有自付額,醫療提供者要積極說明醫療處置、檢查或藥物的必要性和目的,病人也會比較積極、好好了解,可促進醫病共享決策。患者就醫人數減少,電腦斷層檢查卻有兩百多萬件。去年鼻竇炎就醫人數雖減少,卻仍做了大量的檢查,其中電腦斷層攝影就有239.4萬件,排名第三,連臨床醫師都說,似乎有點過度使用了。李伯璋表示,疫情期間呼吸道相關科別就醫人數銳減,醫療院所確實有可能會開比較多檢查,來弭平病人減少帶來的缺口,但健保署的立場始終如一,仍致力於減少重複或不必要的檢查。健保署建置醫療影像雲端分享平台,鼓勵醫療院所於檢查後24小時內上傳影像,也鼓勵醫療院所調閱影像,以取代重複檢查。如此一來,如果病人在醫院做了影像檢查,24到48小時後,到其他醫院或診所諮詢第二意見時,不需要再花錢到原醫院申請影像光碟,其他醫院或診所的醫師也能在電腦上看到病人的影像和報告;病人不需要再次檢查,也不會暴露到不必要的輻射劑量。李伯璋表示,分析近年健保資料可看到,用於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檢查的點數佔比高達四成,藥費居次占了三成五,反倒是醫師親力親為的診察費,卻逐年下滑,從三成三下降到只剩下兩成多,讓許多醫療人員感嘆自己的付出被視為廉價服務。健保署推動部分負擔改革、雲端影像、雲端藥歷,都是希望能夠將資源重新做合理的分配,將不必要的浪費省下來,轉化爲給醫療人員更合理的給付。約半數患者使用抗生素,用藥選擇與病人衛教都要加強。去年223萬名鼻竇炎病人,有102萬人使用抗生素,申報金額高達8,209萬元。李伯璋提醒,使用抗生素要特別注意用藥選擇,要先從第一線開始用,如果效果不好,才開始用第二線。另外也要特別加強病人衛教,提高用藥遵從度,萬一遵從度不佳,沒有按時把藥吃完,就有可能提高細菌的抗藥性,增加日後治療的難度。李伯璋表示,健保署為了減少重複用藥、藥物交互作用,可能造成健康風險與醫療浪費,2013年就開發出健保雲端藥歷系統,讓醫師和藥師都可以查詢病患過去的用藥和檢查檢驗紀錄,估計2014至2020年就替健保節省了93.5億元支出。如果藥品自付額太低,也會增加重複領藥的道德風險,以及重複用藥的健康風險。李伯璋表示,未來部分負擔新制上路,藥費將增加一點點費用,也可望減少重複用藥,促進醫病雙方更精準掌握必要的用藥,落實分級醫療和轉診。
-
2022-05-27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名家觀點/疫情升溫 避免醫療排擠 林口長庚院長程文俊:落實分級醫療是關鍵
本土疫情爆發至今,再次衝擊國內醫療量能,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暨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呼籲,醫學中心平常負責重症,居家隔離的病患可先透過視訊診療,有急迫性才到院治療,以防醫療量能超載,同時因應照護需求。更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注意自我照護,減少感染重症風險。自2020年初全球傳出新冠肺炎疫情,林口長庚隨即成立防疫中心,超前部署醫療職場安全,包括做好外部防護與內部管理、調配人力避免醫護人員過度辛勞、儲備充足醫療物資等,提升整體運作。智慧醫療 助前線防疫有成2014年,林口長庚即獲得台灣首家「智慧醫院標章」,將推動智慧醫療視為目標,在這次疫情中發揮成效,確保醫療團隊安全、提升防疫效能。程文俊表示,疫情帶動遠距醫療發展,居家隔離者在遠端就能視訊診療請醫師開處方,或是慢性病患者傳遞健康數據開立連續處方箋,減少出入醫院的群聚風險。鼓勵民眾多加運用,除了減少病毒傳染的機會,並節省交通及時間。「運用數位科技防疫,有助於醫護團隊掌握最新資訊,不僅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也能隨疫情變化調節醫療量能,守護民眾及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程文俊說,有賴於兩年多來珍貴的抗疫經驗,林口長庚投入科技化及效率化的防疫措施,加速轉型智慧醫院。超前部署 為醫護病患減壓疫情變化速度太快,林口長庚除了院內分艙分流照護、開設防疫門診,更加速智慧發展,透過數據資訊整合將所有流程全部透明化,提升民眾就醫的品質,也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連日染疫人數攀升,民眾一定會很焦慮,尤其是確診患者,程文俊呼籲,醫療量能要靠民眾合作來穩固,目前各級醫療場所配合緊密,輕症者應先前往中小型醫院或診所診治,醫學中心資源就能留給重症患者。程文俊指出,早在2020年1月3日,林口長庚就已經成立自己的指揮中心,協調院內各部門合作防疫,超前部署以對抗全新的病毒。因為SARS經驗及對新冠疫情發展未知的警覺性,他帶領團隊啟動備戰狀態,擬定嚴謹的感染管制策略,隨時調整檢疫、藉由數據掌握病情變化,例如「感染管制智能監測儀表板」,偌大院區哪層病房有人發燒、比例是否過高、患者的X光報告與新冠肺炎是否有關等,醫護人員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馬上通報並安排人力調度,聚焦在最高風險的病患。視訊看診 守護心血管患者程文俊是國內心臟科權威,他指出,國際間已有共識,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斷藥才能預防重症,也是避免疫情期間醫療排擠的關鍵。由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染疫後易增加重症風險,千萬不能隨便停藥,疫情期間更應注意血壓、心跳等生理數據,慢性病患者也要當心,有異狀隨時跟醫護人員聯絡。若擅自停藥或調整藥量,生理數據就會出現不穩定,將使病情加重,對於治療病程產生不良影響。衛福部示警,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族群確診後,病程轉變為重症或死亡的風險高出一般人二至三倍。疫情帶動遠距醫療發展,居家隔離者能視訊診療請醫師開處方,慢性病患者可傳遞健康數據開立連續處方箋,減少出入醫院。程文俊提醒,不要因為擔心染疫而未回診,出現服藥空窗期,多加利用遠距醫療,視訊請醫師開處方,建立防疫健康生活。
-
2022-05-20 新聞.元氣新聞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受疫情影響,避免增加醫護壓力與民眾經濟負擔,原訂五月十五日上路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暫緩,時程未訂。少了部分負擔新制挹注近百億元,健保年底安全準備金不滿法定的一個月,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部分負擔攸關落實分級醫療,若今年無法上路,明年恐要調漲費率。李伯璋六年前接任健保署長,是歷年健保署長任期最久。他表示,部分負擔新制從使用者付費著手,經醫師向患者充分告知、說明病情或檢驗檢查,形成醫病決策共享,助減少不必要支出。盼疫情控制後新制及早上路。衛福部規畫明年健保總額草案,成長率低推估為一點二五六%、高推估五%,預估總額達到八一九七億點三至八五○○點八億元,較今年增加一百多億至四百多億元,安全準備金將僅剩○點八八個月或○點三八個月,低於健保法規定安全準備金一至三個月,明年勢必調漲保費。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若部分負擔新制取消,受新冠疫情影響,付費者代表一定希望不要增加民眾負擔,醫療提供者卻希望提高保費,補足近年醫院虧損,達共識困難度高。他認為,「明年要不要調漲保費,政治考量將大於專業。」朱益宏說,為永續經營,健保署應思考給付範圍限縮,「保大不保小」,限縮輕症、小病,隨著人口老化、醫療費用上升,並結合商業保險等重新檢討,否則無法改變健保財務問題。部分負擔新制可抑制民眾不必要的醫療使用,盼疫情趨緩後盡早上路。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發言人林雅惠說,二年前調漲保費急就章,未來若要調漲,應充分與各界溝通,而非僅解決財務不足。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說,不久的將來,費率調整將遇到「健保法」規範費率百分之六上限,若不修法取消上限,就須研議節流方法。
-
2022-05-1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過去幾年來,在衛福部長陳時中支持下,我們建置醫療資訊分享(MediCloud)平台,讓診所可看到大醫院所做各項檢查,為分級醫療打下基礎。27年前,前副總統連戰與公衛前輩們規畫單一保險人與總額預算的全民健保制度,台灣人民不分貧富均能得到妥善健康照護。健保總額分為西醫醫院、西醫基層診所、中醫及牙醫四個區塊,醫院有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三個層級。不同經營背景下,有不同利害利益考量,如何取得共識追求國家進步,是我作為政務官的必要修行。健保署須考量最佳利益平衡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期待急、重、難、罕病人能在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就醫,一般醫療則在地區醫院、診所看病。健保署的管理必須站在醫院、醫師、病人的最佳利益平衡點做考量。在現實生活中,商業模式的醫療生態,已改變傳統視病如親的醫病互動,自費給付醫療項目卻是無聲無息的充斥在各醫療行為,醫學倫理為本的臨床決策思維只能仰賴良心考量。小時候,媽媽半夜帶我去「李內科」看發高燒;幫媽媽洗碗,手腕割傷送「楊外科」,當年那種「小鎮醫生」的溫馨情感,始終難忘。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的人力、專科能力一定大為不同,各自要發揮他們的角色。最近,總統指示基層診所全力協助設置輕症/無症狀PCR篩檢站,減少醫學中心的醫療負擔,期待量能提供給重症確診病患醫療用,這也是我們落實分級醫療,扭轉台灣醫療生態的關鍵時刻。健保改革,一直是我心所繫。一路走來,或有挑戰,我也需勇敢面對批評。之前,回應媒體報導,「乾女兒」一說,子虛烏有。對方是令人尊敬的晚輩,因我的失言帶來無謂的困擾和傷害,我一直深感抱歉。也感恩部長的信任與支持,讓我在改革路上續行,做好這職務的修行功課。使用者付費可優化就醫行為50歲那年,花了3年半修畢84個學分,完成成大科法所學業,此次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憲法訴訟,我被安排以健保署機關代表做結辯,懇請大法官注意健保資料庫的公益面向,給予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改善空間。何其幸運,能有機會在15位大法官面前,論述身為健保署長面對健保資料庫議題的看法,也是生命的美麗插曲。由臨床外科醫師轉入健保署行政職務即將滿6年,追求給予台灣人民最優質健康照護,讓台灣醫療人員有快樂工作環境一直是我的工作信念。務實健保改革,唯有落實分級醫療,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是重要環節。當民眾有費用意識,也更能優化醫療決策共享的就醫行為,醫病關係醫療品質進步可期。回想當年,在成功大學提前退休來健保署工作的決心,雖然分級醫療理念落實因疫情暫緩部分負擔實施,好事多磨,然而,不忘初心,一往無前,依然是我生命的動力。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關心自己的PCR 別妨礙別人CPR」確診擠壓其他急重症恐讓傷亡更多
本土病例暴增,醫療量能吃緊,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提醒,當連續七日累計逾五十萬例確診個案,將擠壓到其他急重症患者的醫療,所造成的傷亡將遠大於確診本身。他說,過去一個月來,亞東醫院急診單日收治人數為平常的八倍,但大部分為採檢PCR,「當大家關心自己的PCR,不要妨礙別人的CPR!」「這是最後一戰!」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現在醫療難題在於許多其他疾病患者、車禍傷者都可能確診,病人非常多,各級醫院都要有能力收治確診者。石崇良表示,如單日新增五萬人確診,就需七千五百床,低推估未來高峰期單日超過十萬人確診,就需一萬五千張床,高推估更達單日廿萬人確診,需要更多床位,至少三萬床。預估高峰會落在五月下旬,確診人數將呈現指數型成長,而現僅開出近一萬床專責病床,必須超前部署。石崇良說,今天上午與各級醫院開會討論,重新調整各層級醫院開設專責的比率,要求各級醫院都要有專責病房,並回歸原本的分級醫療收治原則,依照疾病嚴重度作為收治原則,不是看染疫與否,重症個案才能轉至醫學中心。新北市、桃園市和台中市衛生局都表示,會全力配合。台北市衛生局發言人紀玉秋表示,病人要慢慢移出病房,才挪得出百分之三十急性病床做專責,有些醫院可以在時間內做得到,有些沒辦法,但大家都會盡量配合,會討論如何提高翻床率。國軍桃園總醫院也說,目前沒有空床,但會設法達成中央設定病床數目標,只是床位調整、挪移需要時間完成。邱冠明昨出席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表示,亞東醫院從四月一日迄今,不停拉高專責病房比率,但「專責滿了再開,開了又滿,滿了又開,不是可持續的好方法。」呼籲各級醫院及基層診所共同面對、落實居家照護,希望相關單位盡快允許電話通訊問診,造福資訊落差長者,提升遠距照護效率。邱冠明表示,「未來大量確診者勢必癱瘓醫療量能」,觀察臨近許多國家,如果堅持以醫院和集檢所收治確診者,防疫成果不彰,台灣已經啟動確診者居家照護,政府應該讓「遠距通訊診療」更為順暢,放行電話門診,並改善行政流程,讓患者早點用藥,高風險族群提早用藥,減少重症。
-
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面參戰!衛福部明將要求所有醫院都要開專責病房
本土病例持續暴增,衛福部要求500床以上醫院開出30%急性病床作為專責,導致許多需要住院或手術的病人被暫緩。確診之外的照護量能更加緊繃,民進黨立委莊競程、賴惠員、國民黨立委徐志榮都關切衛福部如何因應。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明天就會找各級醫院來討論,之後「各層級醫院都有專責病房、都要有能力處理確診」,病人該由哪個層級收治,要看疾病嚴重度,不是看有沒有染疫。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審議醫師法及醫療事件與爭議預防處理法,莊競程表示,現在500床以上醫院被要求專責病床要開到3成,許多不是新冠肺炎、真的需要住院或手術的病人,都被延後暫緩,衛福部要醫院如何因應?國民黨立委徐志榮也擔心,加開了那麼多病床,但如果如果前線醫療崩潰,空有病床,卻但沒有醫護人員可以照顧怎麼辦?石崇良表示,根據預估,單日新增5萬人確診,需要7500床,低推估都認為單日會超過10萬人確診,就需要1.5萬床,高推估可能高達單日20萬人。擔心確診人數指數成長,預估高峰會落在5月下旬,所以需要超前部署。「這是最後一戰!」石崇良說,現在的難題在於許多人有其他重症,只是同時染上了新冠肺炎,病人數量非常多。他強調,不是染疫重症多,是原本就有其他疾病的人、車禍送來的人,都可能檢測出確診,所以各級醫院都要有能力來收治。石崇良表示,明天上午就邀集了各級醫院來開會,將重新調整各層級醫院開設專責的比例,會要求每個層級的醫院都要有專責病房。要回歸原本分級醫療的收治原則,重症才能轉到醫學中心,如果不是重症,就依照疾病嚴重度作為收治原則,不是看染疫與否。莊競程提醒,治療有其他重症的確診病人,醫院需要遵守有一定的感控流程,也應盡快即時調整感控SOP,讓各級醫院都做得到。石崇良表示,會根據目前疫情及病毒特性,與專家討論孕婦診治指引、產房和手術室等單位的感控SOP,務求讓各層級全面參與收治的實務面更可行。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療資源排擠 專家:確診到給藥一條龍
與前年相較,去年全國死亡人數突然增加七、八千人,為死於新冠者的十倍,公衛學者指出,這可能為非直接死於新冠肺炎的死亡黑數。專家擔心,本波新冠病毒重症人數雖明顯較少,卻因醫療資源輕重錯置,恐導致更多其他病人「死於非命」,呼籲民眾不要怕就醫、出門,政府也要組織專責診所,從確診到給藥一條龍服務,以保護非新冠的急重症病人就醫無礙。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薛承泰指出,去年「生不如死」情況加劇,人口「自然負成長」高達兩萬九千多人,死亡總數是十八萬三千多人,比前年多一萬人,扣除人口老化導致的死亡,前年多死近八千人,應探討是否藏著和疫情或接種疫苗相關的死亡黑數。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疫情嚴峻,許多老年人不敢出門、運動,甚至不敢就醫,進而增加死亡風險,不少輕症確診者因於擔心病情擠向大醫院,占用醫療量能,反而讓急重症來不及救治。建議盡速回歸分級醫療,指揮中心規畫基層院所,提供一條龍服務,從檢驗、確診、診療至開立抗病毒口服藥。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孕婦約占台灣人口百分之零點七,如以每天新增四萬名確診者推估,單日約增三百名孕婦確診,其中兩成具有重症風險,人數約六十人,建議設置大醫院孕產婦就醫綠色通道,爭取救治時間。婦產科醫學會將與指揮中心研議評分系統作為輕重分流依據,低風險產婦可在家透過視訊診療,由原本產檢的婦產科醫師繼續照顧。少數可能快速惡化為重症的產婦,則建議至醫院住院,密切觀察。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死於非命比染疫亡更多 專家籲:專責診所一條龍開藥
新冠疫情邁入高峰,人口學家及防疫老將都擔心,去年多死了7、8000人,是死於新冠的10倍以上,疑似非直接死於新冠肺炎的死亡黑數。今年新冠病毒重症更低,但輕重資源錯置,恐導致更多其他病人「死於非命」。呼籲民眾不要怕就醫、出門,政府也要組織專責診所,從確診到給藥一條龍服務,以保護非新冠的急重症病人就醫無礙。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舉辦「少子化研討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薛承泰視訊演講中表示,2020年全國人口統計破了三項紀錄,首先是首次自然人口負成長,出生數比死亡數少7907人。再者是出生數16.5萬創下歷史新低,第三是遷出比遷入多了3萬3978人。2020年結婚對數也跌了1成。薛承泰指出,2021年「生不如死」情況加劇,人口「自然負成長」高達2萬9912人,死亡總數是18萬3732人,比2020年硬生生多出1萬人,就算把人口老化導致死亡扣掉,仍多死了7000多人,他提醒「死亡數衝高,是否藏著和疫情或接種疫苗相關的死亡黑數?」這值得談討。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觀察,去年Delta重症率較高,但額外多死的「死於非命」人數高達7、8000人,是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10倍;今年Omicron重症率威脅更小,其他人「死於非命」的威脅卻更嚴重。「希望媒體不要再強調新冠肺炎『很嚴重』,這不是事實!」施文儀說,明明99%都是輕症或無症狀,比流感還差很多、只比感冒才嚴重一點,「每天10萬例也不要害怕!就是要到高點,才會開始下來。」他呼籲民眾不要怕就醫、怕出門,政府也要組織專責診所,從確診到給藥一條龍服務,以保護非新冠的急重症病人就醫無礙。施文儀分析,如果媒體一直強調很嚴重,就會間接導致其他不是新冠肺炎的人「死於非命」,本來命不該絕的人反而「絕了」。因為老人不敢出門、不敢運動、不敢就醫,這些都會增加死亡率;確診輕症害怕而全擠到大醫院,珍貴的醫療量能都被耽誤,急重症反而被塞在外面、來不及救治。既然疾病輕症化,目前的防疫政策,是否已經發生「重大醫院、輕基層」的資源錯置?施文儀感嘆,他記得自己今年1月接受聯合報訪問時就說過了,但現在指揮中心仍沒在用SARS後就建立的「感染症醫療網」方式,回歸分級醫療運作。施文儀1月受訪時表示,政府應參考2009年H1N1大流行的策略,組織「專責」基層院所,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就優先到這些院所。這些診所有適當防護,可以「一條龍」做完檢驗、確診、診療、給抗病毒口服藥。
-
2022-05-07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立志當小鎮醫師 盼落實分級醫療,就近照顧病患健康
「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很早就立志要當小鎮醫生,到醫療資源較貧脊的地區行醫。「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倒一半」的醫療現況存在多年,他大聲疾呼應落實分級醫療,才能從最能貼近民眾的診所和地區醫院就近照顧病患的健康。成立24小時心導管中心在南投偏鄉長大的張克士,曾任台中榮總心臟科醫師,2007年把員林伍倫醫院轉型為員榮醫院,2016年接手員生醫院,整合兩院區的醫療資源,提升員榮醫療體系的服務,成立員林第一家24小時心導管中心,可執行心導管支架、心律不整電燒手術,建立「生命之鏈」急救動線,從急診室、心導管中心到手術室的設備動線在5至30秒內到達,也因快速的搶救機制曾讓心臟已停止跳動9分鐘的病患活過來,並康復回到工作崗位。禮聘好醫師下鄉服務張克士說,他不惜成本引進先進醫療設備、禮聘醫師下鄉服務,目前員榮醫院是中部地區唯一會做心律不整電燒手術的地區醫院,也從北部請來胃食道逆流賁門緊縮術熱凝療法的吳文傑醫師,成立胃食道逆流中心,連知名藝人病患都慕名看診,紐西蘭的醫師來學治療胃食道逆流新技術。員榮醫療團隊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精神,在神經修復、傷口整合性治療等都投注很多心力,以往糖尿病患可能因傷口難癒合需截肢,但員榮盡其所能救回病患的四肢,例如心臟科先打通腳的血管,再結合高壓氧、震波治療等;腦中風也結合神經科、復健科、中醫、高壓氧、靜脈雷射等整合性治療。「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張克士有很多病患是從年輕讓他看到老,甚至全家都讓他看診,還有一位從北部來看診的老太太,每次兒孫都會陪著她來看診,都讓他非常感動。多次到柬埔寨、蒙古義診曾拿下「台灣醫療貢獻獎」的張克士,除了常帶著員榮團隊參與公益活動,更多次到柬埔寨 、蒙古等地義診,甚至在疫情期間啟動5G智慧眼鏡跨海協助蒙古醫師遠距診療及教學,也非常注重員榮醫療體系員工福利,包括提升薪資、績效獎金、生育津貼等,增聘超額人力,讓醫護不超時加班,能有充足休息時間,避免血汗醫護,才能對病人有更完善的照護。張克士養生祕訣/隨機運動 唱歌、吹口哨紓壓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是心臟科名醫,但因長期做超音波、手術時穿鉛衣造成肩背受傷,曾經門診看到半夜近兩點,「醫師身心負荷都很大」,他認為,一定要養成隨機運動、適當飲食及找空檔紓壓的生活習慣。「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張克士說,不是老爸有糖尿病,就代表你也會有糖尿病,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調整,就可以減緩遺傳疾病的威脅。張克士的養生遵循中庸之道,不吃過冷或過熱食物,不喝咖啡和茶,只喝白開水,飲食採「總量管制」,吃飯從低升糖指數食物吃起,先吃菜、喝湯,再吃蛋白質食物,細嚼慢嚥,避免讓胰島素暴衝,就不會堆積脂肪而不易胖。國防醫學院畢業的張克士,從學生時代就被嚴格訓練體能,愛運動的他拉單槓可以連續拉15下以上,伏地挺身做40、50下,但因長期幫病人做心臟超音波,做心導管須穿十公斤鉛衣,造成肩和背產生鈣化性肌腱炎。後來靠做伸展運動、鍛鍊核心肌群,還有隨機運動,才改善狀況。張克士提醒大家,要替自己製造機會運動,他在辦公室常會起身走走,經常不搭電梯改走樓梯。喜歡隨機學習、隨機紓壓的他,會利用開車時在車內唱歌、吹口哨,他笑說「吹口哨是很好的腹式呼吸運動」。「每個生命片斷都是在享受自我實現」,張克士說,心靈的滿足非常重要,每個階段性的任務實現了,他就覺得很滿足,現在雪中送炭做公益,像幫助學生給獎學金,看到學生寫的卡片,或治好病人的病,看到病人的笑容,都讓他很快樂。張克士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心臟科、急救加護、重症醫學●現職:員榮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員榮醫院及員生院區總院長●學歷: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EMBA)碩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前台中榮總心臟內科、急診部主治醫師、前台灣醫院協會監事會主席、行政院退輔會榮光獎章得獎人、台灣醫療貢獻獎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後疫時代藥師陪跑,台大藥學專業學院院長沈麗娟:慢性病患者用藥不能停
新冠肺炎肆虐兩年多,對全球帶來影響,除了民眾日常就醫行為改變,慢性疾病患者領藥的習慣也受衝擊。面對將來臨的後疫時代,除讓遠距醫療、智慧藥局有更自由的發展空間之外,藥師更應回到初心,建立起「陪跑」文化,透過病人提出問題,讓藥師和病人一起為用藥負責,使「醫」「藥」之間的合作協調更順暢。遠距醫療 智慧藥局 法規須及早因應因疫情帶動了遠距醫療發展,台大藥學院院長沈麗娟認為,未來智慧藥局、電子處方箋等技術,要做到確實安全地開出處方,送到正確的病人手上,而且從處方的確認、藥品的調劑、交付及衛教,乃至用藥後的療效和副作用監測,以及透過APP等遠距工具來評估,都是台灣目前的醫藥法規必須正視的議題。然而藥師的角色,在疫情下只能賣口罩、看處方配藥嗎?沈麗娟強調,WHO界衛生組織和FIP世界藥學會已提早因應這些改變,訂出計畫,從未來的藥學教育訓練和技術端著手,台灣也應有更開放的空間,去討論法規調整和醫界和藥界的合作協調。當未來醫療科技大幅往前時,法規要有更自由的空間,讓醫、藥人員的角色有更多元化的可能。回歸以病人為中心 藥師要擔起衛教之責沈麗娟表示,疫情發生以來,許多病人不願去醫院和藥局,因此藥師便扮演提供衛教的重要角色,應讓病人了解「即使有疫情,也要能拿到藥品且正確用藥」,而且藥品只是溝通工具,藥師應聚焦在病人身上,藥師真正的目標是向病人說明為何要吃藥,以及提供正確用藥的建議與服務。沈麗娟指出,藥師是在第一線面對病人的專業人員,不論是在社區或醫院藥局的藥師,都應了解病人的用藥狀況,但受限於現今就醫環境和時間緊縮,藥師和病人互動較少。故目前全台九所大學的藥學系,目前已有七校的就學年限從四年延長至六年,沈麗娟說,這正是對藥學生增加訓練,教育他們如何面對病人、評估病人的臨床治療需求,這也是分級醫療的第一線,而病人可以透過多留意社區藥師的服務品質,在自家社區選擇信任的藥師,做為家庭藥師。高齡化社會 慢性病患用藥不能停歇另外,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慢性病已是普遍的健康問題,應教育患者「每天只要多做一件事」,即是遵醫囑規律服藥,就能落實預防醫學,避免晚年因中風、心肌阻塞等突發問題而長期臥床,享有健康愉快的老年生活。沈麗娟指出,後疫情時代更要慎防病人不願就醫及擅自停止領藥和用藥等狀況。尤其疫情期間抗疫藥物資訊複雜混亂,未來病人接受到的資訊恐將更多元,如何讓病人獲得正確且臨床可用的資訊,也是藥學領域研究者要努力的重點。【專家疫後小叮嚀】慢性病病人一定要與藥師的充分溝通和衛教,為自己的健康負起長期責任,理解疾病、為何要用藥和自身服用藥物的效用以及治療不中斷的重要性,建立自我照護的觀念。
-
2022-04-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高雄版」確症者居家照護計畫啟動 醫師藥師待命
高雄市今天啟動「高雄版」確症者居家照護計畫,參與的200多家診所都在待命,並進行模擬演練。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表示,基層診所對防疫有責任感,站上第一線守護社區安全衛生,若接到高雄市居家照顧中心轉介的輕症確診個案,4個小時內會聯繫上,每天至少兩次關懷問候。高雄市醫師公會與高雄縣醫師公會積極招募基層診所參與,目前有200多家診所加入確診者居家照護計畫行列,分布在各行政區。「高雄版」的確症者居家照護計畫執行原則為「全人照顧,分級醫療」,基層診所反映,依最近高雄市確診個案數約卅至五十上下,壓力還不是太大,剛好在這個時候先運作操兵,萬一確診者急遽攀升時,便可以更快進入狀況。衛生局表示,「高雄版」的確症者居家照護計畫,市府已成立居家照護中心,包括醫療照護中心、生活關懷中心,醫療照護中心由專責基層診所、醫療團隊醫院,提供線上諮詢、線上診療、居家送藥及心理諮詢,生活關懷中心則有38區生活關懷專線,提供10大生活關懷。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表示,疫情發展至今,觀察確診者即使痊癒也會出現身心症狀,因此輕症者居家照護過程中,醫師的視訊問診關懷非常重要,也能給過著居隔生活者很大的心理慰藉。朱光興示範演練與確診者的視訊關懷,詢問對方身體有沒有什麼不舒服?有沒有喉嚨痛?流鼻水?量體溫幾度?會不會四肢無力?吃東西有沒有味覺異常呢?對方說覺得四肢有些無力,有稍微頭痛。朱光興表示,這樣的問候與問診,一天要進行兩次,如果指揮中心有發給血氧器,還會了解一下血氧濃度。主要是給病患生理與心理的支持,度過這10天。
-
2022-04-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百萬確診也不怕?專家一致:抗疫新戰場決勝在分級醫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以香港、紐西蘭染疫率推估,台灣可能有15%人口染疫,換算這波Omicron疫情確診人數總和約為365萬人。專家分析,如果有認真篩檢、改以快篩陽性作為確診標準,大約一個月就會達到此保守預估數字。不過,因還沒放掉防疫規範、匡列隔離行政流程令人懼怕,進而使人逃避快篩,確診數字仍將低於真實數字。但不論數字大小,三位專家都同意,當台灣邁入數百萬人確診階段,「輕重症分流」最重要,抗疫主戰場從公衛轉向醫療,不再強烈匡列隔離。社會大眾必須監督政府,「口服藥買足」、「兒童疫苗備妥」,「診所及社區藥局很方便取得快篩及抗病毒口服藥」,讓醫院專心幫助急重症度過難關,如此一來,防疫工作就能慢慢走向佛系。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各國大流行情境不同,台灣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國家染疫率。比如紐西蘭這波染疫率15%,背景因素有今年二月起不再要求戴口罩、放寬入境條件,當時紐西蘭也沒有那麼多口服藥,疫苗保護力開始消退,在在都與台灣現況不同。因此陳秀熙建議,若以紐西蘭的15%推估台灣確診數,數字頂多只能用於估計口服藥或儲備醫療量能。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15%並不高,以指數型成長來看,大約一個月就能達到,但光以現在疫情規模,防疫已開始混亂。例如政府一邊喊著要減災,一邊又繼續實施清零思維的強烈匡列隔離措施,清零和減災兩個觀念互相拉扯,人民行為也開始不照政府規劃走。黃立民指出,民眾因懼怕行程流程,不想被匡列、不想跟衛生單位打交道,就算自己快篩陽性也是偷偷丟掉、裝作不知道;默默買吃、自我隔離,至少還能保有自由。「都已經在發生了,這是人性,也是好事,代表民眾接受輕症,也能自己處理。」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認為染疫率20%是較合理的預估,但確診數字與診斷標準、篩檢積極度有關。盛行率不高時,快篩偽陽性也較高,不適合用快篩當作確診標準,現在盛行率提高,快篩準確度也提高,用快篩陽性取代PCR作為確診標準,又便利又準確。不過,現在問題是無症狀太多,不知從何篩起,所以「當確診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公共衛生問題,而是醫療問題。」三位專家都一致認為,現階段重點在輕重症分流。陳秀熙表示,在美國,確診就拿一個療程的口服藥回家吃,醫療量能都保留給中重症治療。陳秀熙說,再貴的疫苗都買了,為了抑制輸入性通膨也補助了,當然也要捨得花錢買口服藥,「這是維持正常生活及經濟活動最重要、最值得的投資。」黃立民建議,若口服藥還沒有多到每個診所都配,至少公布各區哪些藥局有藥,讓民眾可憑醫師處方去領藥。「緩嚴、減重」是施文儀給目前防疫的建議。他說,意思是疫情可以嚴峻,不怕數字高,但要控制緩緩地變嚴峻,而且「重可以變輕、輕可以變好」。關鍵就在抗病毒藥物要夠,基層診所和社區藥局成為民眾最方便取得快篩和抗病毒藥的管道,醫院專心用最先進的醫療幫助重症者度過難關。政府要怎麼控制疫情緩嚴?施文儀建議,可以用醫療量能負荷程度作為安全指標,超握容許範圍時,可考慮緊縮防疫措施或擴大醫療量能。至於民眾自身,首重完整接種疫苗,其次可用「清零」態度執行個人防疫、預防自己受感染,但看待大環境疫情時,則要增強自己的心理素質,不要看到數字高就緊張兮兮。「陳時中若有意參選,現在每日才千例,就是最佳時機。」施文儀說,接下來重頭戲是預防確診重症死亡、提升在家照顧諮詢就醫方便性。陳時中可以找一個對臨床實務、各級醫院運作、健保體系都很熟悉的人來接任,就是華麗轉身之前的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