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5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鮭魚
共找到
567
筆 文章
-
-
2022-12-14 養生.聰明飲食
吃生魚片「胃鏡照出一條蟲」!沾哇沙米可殺死寄生蟲嗎?醫師告訴你真相
別以為新鮮的生魚片就沒有寄生蟲!喜愛吃日式料理的饕客,當心在大口吃下美味生魚片的同時,也將寄生蟲吃下肚。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分享一段胃鏡畫面,讓不少網友嚇壞直呼「這輩子不敢再吃生魚片了」。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醫師在臉書「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發文貼出3張照片,談到自己之前吃日式半生食海鮮都拉肚子,昨天也一樣吃完就拉。沒想到今天替一名患者照胃鏡,看到一隻又白又胖活跳跳的的寄生蟲,「頭埋在胃裡,等著鑽進去血管裡」。這驚悚的景象,讓吳醫師坦言自己本就不太會吃生食,如今這樣一看更是這輩子對生魚片都有陰影。經詢問,這位病患喜歡吃生魚片,上週才剛光顧一家高級餐廳,本來是因「胃食道逆流」來求診,不料竟照胃鏡抓出寄生蟲。該寄生蟲經患者吃下肚後,在患者的胃酸裡已經泡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頑強的生命力讓他驚訝不已。他也坦言自己並非處理寄生蟲的專業,因此將患者轉診到其他醫院感染科做後續治療。他也好奇的請大家來猜一猜,患者肚子裡這隻可以抵擋胃酸那麼多天的寄生蟲,到底是海獸胃線蟲?還是日本血吸蟲?吳醫師提醒,吃生食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存在,不管是肉類或是海鮮,都有可能將常見的獸胃線蟲、日本血吸蟲吃下肚。不過也不是熟食就最安全,熟食雖能有效殺菌,但放久一樣會孳生細菌,民眾要多加留意再食用。另外有網友疑惑「吃生魚片要沾哇沙米(芥末)殺菌!」的吃法,吳醫師闢謠表示,生魚片沾哇沙米一起吃,應該是壯膽的功能而已,能不能殺菌並沒有根據。吃生魚片會易受海獸胃線蟲感染?美國華盛頓大學水產與漁業科學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從1978年到2015年間,海洋中的寄生蟲「海獸胃線蟲」的數量竟暴增了283倍!推估可能是因為海洋哺乳動物數量的增加、氣候的變化所導致。我國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表示,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經-20℃冷凍或80℃以上高溫烹煮後通常可以殺死,但若生食或烹煮不完全,則幼蟲可能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發炎、紅腫、化膿,並引發噁心、嘔吐、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而在臨床診斷又與胃潰瘍,急性胃炎症狀相似,因此常被誤診為慢性疾病或一般胃炎。也有部分人吃到煮熟的線蟲後產生過敏反應,以上統稱為海獸胃線蟲症。農委會提醒,大多數海水魚寄生蟲並不會感染人類,寄生蟲也不會人類的胃壁上爬來爬去,若不慎吃下有寄生蟲的魚,只是會腹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道症狀,建議民眾生食,仍需多留意水產品的生食品質與保存條件。而鱈魚或鮭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野生魚類,本就易受寄生蟲感染,一般遠洋魚貨在捕撈上船後即會進行內臟去除、分切及檢疫,如發現寄生蟲蟲體,會直接檢除,數量過多則魚隻予以淘汰,因此消費者不容易在此類魚貨發現寄生蟲蟲體。因此建議民眾,對於未確認其為檢驗安全無虞的漁產品,應烹煮至全熟再食用,有助殺滅寄生蟲,並可減少因生食引致的細菌類食品安全事件。參考資料‧吃生魚片胃壁會吸附海獸胃線蟲?‧即將爭霸海洋?近40年「海獸胃線蟲」已暴增283倍
-
2022-12-14 養生.聰明飲食
多喝牛奶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破解你的鮮乳10大迷思!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關於鮮乳的添加物與營養成分總是流傳著許多謠言與迷思,大眾對台灣的鮮乳有什麼誤解呢?一起來看《食力》整理關於鮮乳的十大傳言,破除對於鮮乳的錯誤印象!「鮮乳、保久乳中有添加物嗎?」、「喝鮮乳會比喝保久乳營養嗎?」、「多喝鮮乳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這些也是你的疑惑嗎?《食力》整理網路上各種對於鮮乳的十大傳言,一起來看看到底是真是假!迷思1:台灣鮮乳是因為加了添加物,所以喝起來比國外鮮乳更濃醇香?首先,這並不是因為台灣的鮮乳有添加物,在台灣法規中除了強化營養鮮乳外,是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而會造成國內外兩者口感差異的原因是來自於「加溫殺菌法」的不同。鮮乳在加熱過程中,乳糖和蛋白質會產生梅納反應、加上蛋白質變性等反應,會造成鮮乳風味更香甜、濃郁。而台灣市售鮮乳多使用加熱溫度125~138度、加熱時間2~5秒的「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是鮮乳殺菌法中溫度最高的一種,也造就了鮮乳的「濃醇香」風味。而國外鮮乳則多採用相對溫度較低,72~75度、加熱時間15秒以上的的「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TST),溫度較低,也較能將鮮乳原有的風味保存下來。迷思2:鮮乳、保久乳中會有添加物嗎?濃、醇、香,可說是現在消費者對於鮮乳的想像,不過會有業者在鮮乳中加入添加物來符合消費者期待的口感嗎?依造現行法令「乳品類衛生標準」的規定,在鮮乳、保久乳中是不能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的。僅有「強化營養鮮乳」被允許添加「生乳中所含之營養素」,只要是生乳中原本含有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鐵、乳清蛋白等)等都可以添加。而添加量的多寡,如果所添加營養素屬於食品添加物,用量應符合衛福部標準(例如:乳清蛋白添加量需少於1%);若不屬於食品添加物,則不得超過生乳中原有含量。至於一般市售保久乳的保存期限能長達6個月,也並非含有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而是因為製程中已經過殺菌、無菌充填等步驟,所以得以常溫、長時間保存。迷思3:明明都是鮮乳,台灣鮮乳保存期14天、進口鮮乳卻可放70天,是有防腐劑嗎?台灣人最常購買的進口鮮乳,符合CNS3056鮮乳定義的好市多販售的「Kirkland Signature 科克蘭全脂鮮乳」上的保存期限長達70天,同樣是鮮乳,台灣市售鮮乳保存期限多為12~14天,為什麼差這麼多?其實這款進口鮮乳和台灣大部分市售鮮乳都使用「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pasteurization)」,國內鮮乳常見加工溫度為125~135度、2~3秒,在未開封下可以保存15~60天,不過為了確保品質,台灣市售鮮乳保存期限多為12~14天。而殺菌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越能延長鮮乳的保存期限,科克蘭鮮乳加工的溫度為138度,略高出台灣常見的125~135度的殺菌溫度,也是能存放較久的原因。不過不管是國內外的鮮乳,開封後還是盡量早日飲用完畢。迷思4:喝鮮乳會比喝保久乳營養嗎?有一派選擇喝鮮乳的人會認為,鮮乳會比保久乳更營養,不過這是真的嗎?根據《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產品若標示鮮乳或保久乳,原料均為100%生乳。台灣市售大部分的鮮乳與保久乳均使用「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鮮乳加熱溫度較低,且需使用冷藏保存;而保久乳以高溫、高壓滅菌後得以常溫保存。也就是說,其實兩者的差別只是殺菌方式與保存方法、期限的不同,在營養素含量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迷思5:加熱殺菌鮮乳的營養也會被破壞嗎?鮮乳中主要提供的營養素為脂質、蛋白質、和鈣。而「鈣」並不會因為受加熱而遭到破壞,所以不論是哪種殺菌方法都不會有影響。而鮮乳中含有約3~4%的蛋白質,其中有8成為酪蛋白,另外2成則為乳清蛋白。不過乳清蛋白在約80°C時會產生變性、遭到破壞,降低部分鮮乳中乳清蛋白所提供免疫調節、抑制細菌的機能性。而水溶性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1、B2)在熱環境下也會受到影響而流失。像乳清蛋白、維生素等鮮乳中的機能性成分,雖然會因為高溫而受到破壞,不過也並非鮮乳中主要提供的營養素,就整體營養價值來看,影響並不大。迷思6:多喝鮮乳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鮮乳雖然是補充鈣質的良好食物來源,但並不代表你喝越多就能吸收越多。喝下一杯鮮乳,其中「鈣」的吸收率只有30%~32%,且喝進去的鈣是存在於血液中,並不會馬上進入骨頭中,也就是說,血鈣濃度高不代表骨骼中的鈣濃度高,必須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才能增加人體骨骼鈣質的吸收,而維生素D可以從雞蛋、豬肝、鮭魚等食物中攝取。迷思7:鮮乳中會有藥物殘留的食安風險嗎?2013年商業週刊《牛奶駭人》的烏龍報導,指出台灣有進7成鮮乳含有抗生素、抗憂鬱、避孕藥物的動物用藥,並指出可能造成肝腎負擔、過敏等身體危害,造成消費者對喝鮮乳的恐慌。不過農委會及澄清並抽驗台灣13家CAS乳廠的原料生乳,檢驗86項「動物用藥殘留抗生素」、塑化劑、抗憂鬱劑、止痛劑等項目,均符合規定。而台灣是禁止對牛隻注射生長激素,抗生素也僅能用於治療,所以台灣鮮乳中並沒有藥物殘留的疑慮。迷思8:鮮乳中有高量雌激素?乳牛之所以一整年都可以產奶,是因為乳牛的「品種」所造成,並非使用藥物或施打雌激素。而雌激素在血液中主要由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來結合運送,也就是說,雌激素並不會輕易進到牛乳中,所以不用擔心牛乳中會有雌激素的存在。迷思9:有「鮮乳標章」才是真的鮮乳嗎?要取得鮮乳標章,需使用「國產生乳」為原料,且需領有乳品工廠登記證的乳品廠並訂有契作生乳才可申請,其標章的設計用意是用來控管乳品廠的生乳量與銷售量是否對等,因此市面上有些沒有乳品廠的小農品牌鮮乳無法申請標章。而要能稱作「鮮乳」,依照《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只要以生乳(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3055)為原料,經過加溫殺菌、包裝後以「冷藏」形式供飲用之乳汁,皆可標示為「鮮/牛乳」、「鮮/牛奶」。也就是說,並不一定要取得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可以從成分表來看是否以「100%生乳(符合CNS3055生乳之規定)」為原料,且產品規格是否符合CNS3056鮮乳之標準。迷思10:「業務用奶」是什麼?是化工奶嗎?「業務用奶」為在連鎖咖啡廳、手搖飲店使用的乳品來源,其中包括鮮乳、保久乳、冰磚奶、乳粉等原料,其實都可被稱之為業務用奶,並非所謂的化工奶。因商業使用需考量成本、貨源穩定等因素,會有以其他乳飲品來替代鮮乳使用的情況,其中進口冰磚奶為台灣連鎖咖啡業中最常使用的乳源。【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殺菌加工不只擔任牛乳安全重責!保存溫度、風味、營養物質也全靠它決定▶植物奶想將動物奶踢下飲品寶座?營養價值大不同 兩相難以取代▶想獲得牛奶好處,小孩怎麼喝才健康?解決3大常見營養疑問(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2-11 養生.聰明飲食
讓胃潰瘍好得快!營養師授「潰瘍飲食」一次看懂該吃哪些食物
胃潰瘍不易痊癒,除了配合服藥,日常飲食也很重要。遵循「潰瘍飲食(Ulcer Diet)」,可以減輕胃、食道或小腸內壁的疼痛症狀,用意在緩解消化性潰瘍症狀,預防發作或出現更多潰瘍病灶。例如,漿果和葡萄有助修復組織;而酒精則會刺激潰瘍,有損消化道的天然保護層,讓症狀加劇。營養師解析許多消化性潰瘍是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引起,有一部分則是幽門桿菌造成,在這兩種情況下,潰瘍飲食會添加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和促進癒合的化合物。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探討包括多酚在內的一系列自然療法,多酚是一種存在於許多植物中的抗氧化劑,有些多酚有助於更快治癒胃黏膜的潰瘍,有些則有抗菌作用,有助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綠茶中的多酚能平撫發炎,並有助增強胃部組織。遵循潰瘍飲食能促進癒合,並減少對胃壁和十二指腸的刺激,它也能限制胃酸分泌,避免加重潰瘍症狀。盡量從右述食物中挑選可食用者,並絕對避免會引發胃酸逆流的食物。吃足夠的蛋白質也很重要,當潰瘍正在癒合時,目標是每公斤體重約1.2克蛋白質。其餘的卡路里應來自均衡的飲食,包括全穀物、水果和蔬菜。專家建議保持潰瘍飲食攝取,直到醫師確認你的潰瘍完全痊癒,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好食物● 水果:任何新鮮或冷凍水果,都含有纖維和抗氧化劑,漿果、蘋果、葡萄和石榴是多酚療法的最佳選擇。但如果你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請避免食用柑橘類水果。● 蔬菜:綠葉蔬菜、鮮紅色和橙色蔬菜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等)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對整體健康非常有益。但胃食道逆流患者,要避免辣椒和番茄及其相關製品。另外,也要限制生菜攝取,因為它們不容易消化。● 瘦肉蛋白:去皮的雞、鴨肉,牛或豬里肌等瘦肉、魚、雞蛋、豆腐、豆干等,是低脂蛋白質的極佳來源。鮭魚、鯖魚和沙丁魚等富含脂肪的魚提供Omega-3脂肪酸,可以減輕身體發炎,並預防潰瘍惡化。● 發酵乳製品:一般優格和希臘優格提供益生菌和蛋白質。● 麵包和穀物:全麥麵包等多穀物食品,如燕麥、藜麥、小米等,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 香草和香料:潰瘍飲食通常應避免辛辣食物,但一項針對食物與幽門螺旋桿菌的研究發現,為調味而添加的一些香料,也有助於殺死細菌。最好的選擇包括薑黃、肉桂、生薑和大蒜,因為它們具有抗菌和抗發炎的特性。● 蜂蜜:試著用蜂蜜代替糖,有證據指出,某些類型的蜂蜜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和其他細菌。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禁忌食物● 酒精:所酒精都會刺激胃部,延遲潰瘍癒合。尤其避免葡萄酒、啤酒和烈酒。● 咖啡因:停止或減少喝咖啡、茶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它們會增加胃酸的產生。● 牛奶:曾有一段時間,牛奶被用於治療胃潰瘍,但研究發現它會增加胃酸,最好避免。● 加工肉品:高度加工的肉品如香腸、培根、火腿等都別碰。● 高脂肪食物:高脂食物會增加胃酸並引起逆流,奶油濃湯、沙拉醬、美乃滋都應避免。但健康脂肪如魚類是可以的。● 辛辣食物:含有辣椒、黑白胡椒調味料的飲食都應避免。● 過鹹食物:研究發現,過鹹的食物可能促進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泡菜、橄欖和其他醃漬蔬菜含鹽量高,與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潰瘍高度相關。● 巧克力:巧克力會增加胃酸生成,引起逆流症狀。飲食注意●少量多餐:嘗試少量多餐,以五、六頓小餐取代三頓大餐,雖然每次吃東西都會產生胃酸,但大餐需要更多胃酸來消化,更刺激胃部。●睡前不食:至少在睡前三小時進食完畢,吃完後最好保持身體直立數小時,不要躺下,以改善消化和減少胃酸逆流。●低脂烹調:多採用低脂肪烹調,例如烤、燉,減少油炸,限制油品、奶油用量。資料來源/verywellhealth
-
2022-12-10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減肥便當也能大塊雞腿、牛排?掌握4大要點減脂增肌吃飽又能瘦!
天天只吃水煮的青菜雞胸肉?脂肪肝好難消除怎麼辦?許多人在減重期間忍耐飢餓不敢吃飽,只在意減脂肪卻不想肌肉量也流失了!如何掌握健康的減脂減醣?健康節目主持人豆豆媽吳霈蓁分享四大要點,不僅讓老公不忌口減重成功,也幫助他的脂肪肝從中重度降為輕度,想知道她如何做到的,趕快點開影片來看看吧!豆豆媽吳霈蓁由於老公太忙沒時間運動,於是她開始為老公準備減醣便當,遵守進食順序「水肉菜飯果」提供了便當擺盤小技巧,並且不忌憚的放了大塊的牛排、雞腿、鮭魚菲力等菜色,補充身體足量的蛋白質,並降低血糖波動。她也隨時監督先生每日攝取足夠水分,這裏她強調咖啡、茶或湯並不等同水分,不愛喝水的人可以在水中加入檸檬片或薄荷葉增加味道。最後是睡眠要足夠,同時要睡對時間,幫助分泌瘦體素、生長激素。這集影片主要是豆豆媽吳霈蓁在觀念上與大家作分享,對無法準備便當只能外食的人也不用擔心,只要如實掌握上述要點,一樣能夠達到健康減脂增肌同時滿足口腹之慾!想學做更多作法簡單又美味的減醣料理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水肉菜飯果」口訣背起來!原始影片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YT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FB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IG延伸閱讀低卡減脂,好吃又好做的豆腐漢堡排佐和風蘿蔔醬高纖高蛋白瘦身湯,風味十足的韓式牛肉海帶湯「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2-08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善用電氣小幫手,免開火快速完成一日三餐的減醣食譜
在外租屋不能明火?上班族想簡單快速又能吃得健康?不想開火流汗的減醣族看過來,身為二寶媽、健康節目主持人的豆豆媽吳霈蓁要教你怎麼做一日三餐不開火的減醣料理,快點開影片來看看喔!減醣過程中大家最困擾的莫過於該吃些什麼、要怎麼準備?豆豆媽吳霈蓁親身示範她如何善用電氣小幫手:電鍋、微波爐和氣炸鍋,做出豐盛營養又美味的減醣三餐,同時每道料理的份量及作法她也都有詳細的教學。為了攝取到好的油脂,不漏失對身體有益的優質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各種維生素,並且達到減醣效果,早餐以酪梨、雞蛋、地瓜加上生菜,午晚餐的主食以糙米飯為主,肉類則使用鯛魚、鮭魚等白肉類,再搭配彩虹蔬菜等。由於沒有煎炸炒等過度烹調,食物都能保持原型並且營養不流失,對於想要吃得健康又方便的人來說,這樣的料理方式非常值得參考喔!想學做更多作法簡單又美味的減醣料理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不開火的減醣料理好吃又好做!原始影片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YT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FB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IG延伸閱讀少糖少澱粉零失敗作法,帶檸檬香氣的法式經典瑪德蓮低卡減脂,好吃又好做的豆腐漢堡排佐和風蘿蔔醬「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1-23 焦點.元氣新聞
「雷神索爾」克里斯發現有阿茲海默症基因暫息影!一旦罹患無法根治,6方法預防勝於治療
飾演「雷神索爾」的影星克里斯漢斯沃,為了Disney+新節目「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竟然發現自身基因造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8至10倍,他自己的外公就是患者。阿茲海默症是許多人都害怕得到的疾病,有遺傳基因真會罹病嗎,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在「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節目其中一集,克里斯發現自身擁有分別來自父母的一個「APOE4」基因,這將使他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常人更高。而事實上,他自己的外公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自從發病之後已有好幾年沒見過面。克里斯過去一直忙著拍片,這次事件也讓他害怕哪一天會突然意識到孩子都長大了,到時想要再多點相處時間已沒機會,因此打算趁此時機好好把握,也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的衛教資料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展性的腦部疾病,分為早發型與晚發型,兩者都跟基因有關聯性。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於《聯合報》專欄撰文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致病原因不明,只有小於5%是自體顯性遺傳,目前已知的基因突變有三種:APP、PSEN1和PSEN2。如果父母之一帶有此基因,子女遺傳的機率為50%;其他50%不具此基因的子女,罹患的機率與一般人同。劉秀枝強調,這只是機率問題,有此基因的人只是罹患的機會比較大,沒帶基因者不見得就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只是機率較低,因此可說是人人都有機會得到。 6個良好生活型態預防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只能症狀治療,至今仍無藥物可根治,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通過了阿茲海默新藥「Aducanumab」,卻引起軒然大波,因絶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其療效的科學證據不足,價格更不便宜,對阿茲海默症病人實在沒有助益。大家都怕得到這種什麼都忘了的病,更怕造成家人及社會莫大的照顧負擔。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而且專家建議愈早開始愈好:1.多動腦:大腦用進廢退,動腦的時間愈多,腦的活動力愈高,則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愈好。2.規律運動:培養一種喜愛且適合自己的運動,並持之以恆。3.多活動:積極參與社團,多與親朋好友互動,不孤立,不憂鬱。4.睡好覺:每日盡量睡足7小時,不熬夜,養成良好的睡眠品質。5-1:地中海式飲食:多吃蔬果、豆科植物、五穀雜糧、堅果與橄欖油,適量吃魚、乳製品、紅酒和少量肉製品。咖啡、綠茶、紅茶、咖哩和黑巧克力也有加分。5-2:有助維持大腦精神敏銳度食物:芝麻葉、藍莓、蛋黃、橄欖油、鮭魚、核桃6.如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要好好治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也指出,對抗阿茲海默症,一定要抱持「預防勝於治療」的態度,所有人都應更加積極地落實禁菸、降低空汙、推動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去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神經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黃達夫/阿茲海默症 再次證明預防勝於治療.6種食物維持精神敏銳度 預防阿茲海默症
-
2022-11-20 養生.保健食品瘋
牙醫師的廚房/好好吃晚餐 謹記「早、少、淡」三字訣
開業多年,晚上門診一直是診所最忙碌的時刻,所以晚餐時間我幾乎都是囫圇吞棗進食。門診結束後約10點多,才進入我身心放鬆的時刻,經常毫無忌憚地吃喝。一般建議晚餐在睡前4小時進食,除了強調要早點吃,還要注意不宜過飽,尤其中老年人晚餐食用過量易誘發糖尿病,而暴飲暴食也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營養健康的晚餐三字訣中,除了前面提及的「早」、「少」,最後的口訣是「淡」,就是避免高油鹽重口味,以減少身體負擔。●涮涮海鮮&綠蔬佐和風蔬果醬(2~3人份)以綜合海鮮做為蛋白質來源,比豬牛羊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更低。這道料理的祕密武器「蘋果&胡蘿蔔蔬果醬」,加入蒜頭與薑,只需少量的鹽,天然微酸甜的醬汁立即嗆辣有味。這道料理集聚多種深綠色的葉菜,是營養專家眼中的超級食物。食材:綜合海鮮(蝦子、透抽、干貝)共250克、香菇4朵、綜合萵苣生菜及紅酸膜等香草250克、洋蔥1/4粒、黃與紅小番茄12粒、玉米筍8支、黑橄欖8粒、清酒少許蘋果&胡蘿蔔蔬果醬:蘋果1粒、胡蘿蔔200克、醬油1/2大匙、初榨橄欖油2大匙、蒜頭3瓣、薑10克、檸檬汁或白醋3大匙、鹽與黑胡椒適量、巴西里末15克作法:1. 透抽切圈狀,香菇切花,洋蔥逆紋切成薄片,小番茄剖半,玉米筍切段,黑橄欖切片。2. 蘋果&胡蘿蔔蔬果醬作法:將切成小塊的胡蘿蔔、蘋果及調味醬汁等辛香料,放入果菜機中攪打成泥狀。3. 鍋中放入清水,煮滾後加少許清酒。接著放入海鮮、香菇與玉米筍,煮熟後即可撈出。4. 將綜合生菜、小番茄,及作法3的食材擺盤,淋上蔬果醬。●腰豆&鷹嘴豆蔬菜濃湯(4人份)這是一道純素食的料理,大量臨床醫學和研究資料證實,晚餐經常吃葷食者,比素食者的血脂高數倍。花腰豆與鷹嘴豆都屬於「蛋白質豆」,就是蛋白質偏多的豆類,尤其是鷹嘴豆不僅低脂、高營養且富含膳食纖維。本食譜使用罐頭產品,可節省烹調時間,但罐頭往往含鹽分,本道湯品須酌量減少食鹽使用。食材:花腰豆煮熟罐頭439克、鷹嘴豆煮熟罐頭265克、洋蔥1/2個、雪白菇1包、綠櫛瓜1支、芹菜4支、紅黃甜椒及青椒各1個、白酒150cc、水300cc、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 花腰豆打成泥,其他食材(除了鷹嘴豆)都切成小丁。2. 開中小火,放入橄欖油後即加入洋蔥、芹菜炒出香味,接著加入雪白菇、青椒繼續拌炒。最後加入綠櫛瓜及甜椒稍微拌炒即可。3. 鍋中倒入白酒、水及花腰豆泥並攪拌,最後以鹽及黑胡椒調整味道。●燻鮭魚&酪梨白醬燉飯(4~5人份)糙米擁有高纖,而薏仁素有「生命健康之禾」美譽。這道食譜採取低鹽好油的原則,如酪梨不含膽固醇,單元不飽和脂肪含量卻很高;而鮭魚則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兩者皆為清血管、降膽固醇的超健康食材。由於煙燻鮭魚及甜玉米粒罐頭皆含鹽分,所以整道料理須酌減鹽的數量。食材:糙米1杯、薏仁1杯、燻鮭魚250克、紅蔥頭75克、洋蔥1/4個、舞菇1包、酪梨1/2個、毛豆仁200克、胡蘿蔔1條210克、甜玉米罐頭198克、低脂牛奶220毫升、昆布高湯220毫升作法:1.糙米及薏仁浸泡6小時以上。並將食材如鮭魚、紅蔥頭、酪梨、洋蔥、胡蘿蔔皆切丁。2.平底鍋開中小火,倒入橄欖油,放入洋蔥、紅蔥頭及胡蘿蔔,炒到香味四溢,最後放入舞菇稍微拌炒即可。3.糙米及薏仁放入電鍋內鍋,倒入牛奶及昆布水。並在米飯鋪上作法2食材,接著進行烹煮。4. 烹煮完成後,打開鍋蓋加入燻鮭魚,再悶約20分鐘,最後加入酪梨、毛豆及玉米並攪拌均勻,以鹽及黑胡椒調味。
-
2022-11-13 養生.聰明飲食
吃太多番茄會加重關節炎症狀?專家教你該怎麼吃避免不適
網路傳言,吃太多番茄等茄屬植物,會導致身體發炎,加劇關節炎症狀。營養豐富的番茄,真的是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嗎?西北大學醫療體系的Melinda Ring博士認為,番茄或茄屬植物會影響關節炎的科學證據非常少,不需要因為這樣而全面拒絕這個營養豐富的食物。茄屬植物含茄鹼,與關節疼痛關係不明確。關節炎是關節的退化和發炎,會導致關節腫脹、僵硬、行動受限。關節炎無法治癒,但飲食可以減輕發炎的症狀。雖然不會因為吃或不吃某些食物,就能解決關節炎問題,但某些食物的確可能引起身體發炎,加重不適的症狀。為什麼番茄會被認為可能加重關節炎症狀?Melinda Ring博士說,茄屬植物家族包括番茄、茄子、馬鈴薯、辣椒等,會產生一種稱為茄鹼(solanine,又稱龍葵鹼)的毒素。長期以來,這種毒素被認為會引起發炎和關節疼痛,但實際上並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顯示這兩者之間有關連。相反的,番茄富含的茄紅素是強力的抗氧化劑,研究已證實可對抗全身性發炎,而且茄鹼並不會直接引起人體炎症,它的存在是為了保護植物免受動物和有害真菌的侵害。停止食用幾周後再吃,觀察是否出現不適症狀。不過,Melinda Ring博士也提醒,每個人對不同食物的敏感度與耐受性不同,如果明確感覺自己在吃完這類茄屬食物後,關節特別腫脹疼痛或僵硬,就應盡量避免食用。如果想試試看自己是否對番茄(或其他食物)有不良反應,試著停止食用幾周後,再重新添加到飲食中,看看是否出現關節疼痛等不適症狀。Melinda Ring博士說,多蔬果與原型食物的地中海飲食對關節炎患者而言,是很好的選擇。某些食物還可以幫助抗發炎,「包括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亞麻籽、奇亞籽、鮭魚和沙丁魚等魚類,以及富含抗氧化劑的蔬菜和水果,都有助緩解體內發炎反應。」此外,薑黃、生薑、綠茶和發酵食物也被證明能促進腸道健康,進而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關節炎患者要避免哪些飲食?糖、加工食品、酒精、燒烤食物、肉類、添加物和麩質會引起身體發炎反應,減少攝取可以緩和發炎症狀。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2-11-09 性愛.性福教戰
吃對食物提升精子質量!殺精與護精行為一次看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又晚婚,想生兒育女,除了女性年紀很重要,男性的精子質量也常是左右成敗的關鍵。泌尿科醫師提醒,在飲食習慣上,長期素食缺少膽固醇攝入、不喜歡吃水果、攝入過多咖啡因、大量服用含植物雌激素的豆類食品,都會影響男性精蟲功能。男性精子質量的好壞,受很多因素影響,根據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出版文章,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曹智惟副教授醫師撰文指出,造成精液品質衰退的可能原因,除了泌尿生殖系統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上升,環境汙染、塑化劑或可塑劑的廣泛使用、吸菸飲酒、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等,都是影響因子。影響精子品質的好壞飲食習慣病由口入,現代許多疾病是「吃來的」!根據《有來醫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田龍解答網友提問「精子品質不好與飲食有關是真的嗎」指出,精子品質不好確實與飲食有關。護精飲食想要提升精蟲品質,專家建議多攝取富含鋅含量、Omega-3脂肪酸、堅果類食物。以下幾項飲食原則可以參考:1.富含鋅元素食物:蝦、蟹、生蠔等富含礦物值鋅的海鮮。也可從其他貝類、瘦肉或豆類獲取每日的鋅攝取量。2.Omega-3脂肪酸:不飽合脂肪酸,尤其是Omega-3不飽合脂肪酸在體內可轉變為前列腺素衍生物,可促進生殖能力;而Omega-3脂肪酸主要含在深海魚類中,富含脂肪的魚,包括鮭魚、沙丁魚、鮪魚、鯖魚,是Omega-3的豐富來源。植物性則可從堅果、胡桃、核桃、蕎麥、大豆、某些植物油(大豆油、紫蘇油、亞麻籽油、橄欖油、油菜籽油...)及深綠色葉狀蔬菜獲得。3.有助於男性荷爾蒙的食物:包括銀杏、韭菜、芝麻、葵瓜子、核桃仁、杏仁、花生、松子仁等堅果類。4.有益攝護腺健康的食物:全麥,或藜麥,紅藜麥含葉黃素;巴西堅果富含鎂和硒,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可預防心臟病並保護攝護腺健康。5.多攝取高抗氧的蔬菜水果。害精飲食1.膽固醇、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鋅等是精子產生、發育的必需物質。長期素食者,缺少膽固醇攝入,則會使精子數目減少以及精子活力下降。2.精子活力高低還與精囊中果糖含量的多少有關,因此不喜歡吃水果、蜂蜜等食物的男性,其精液中果糖含量過低則有一定概率造成弱精症。3.喝太多含咖啡因飲料,攝取過多咖啡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破壞睾丸內的生精細胞,進而影響男性生育能力。4.服用含有大量膽固醇和高蛋白甚至非法添加了類固醇類藥物的增肌食譜,都可能影響男性生精功能。5.常攝取加工肉品、高加工食品,可能降低精子濃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製品食物是有益或有害精子品質,有爭議看法。《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曾對此撰文,認為有害的多數都過度解釋文獻,他也引述了多篇研究指出,「直接補充大豆異黃酮都不一定減低男性雄風了,更何況是平常喝豆漿、吃豆腐!」改善精蟲品質6生活習慣1.避免久坐2.戒菸戒酒3.釋放壓力4.調整作息時間5.適當的體能鍛煉6.穿寬鬆四角內褲總結來說,飲食各有所好,只能盡量避免有害的,但記住一定要配合固定運動,增強體力才是最重要的。【資料來源】.《有來醫生》.高雄榮總「如何提升精蟲品質?(男性的日常保健)」衛教文章.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MedicineNet
-
2022-11-05 養生.聰明飲食
紅肉白肉怎麼分?鮭魚是紅肉嗎?一文看營養差異與建議吃法
肉類是生活中很受歡迎的食物,因為好吃可口,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不過你知道肉類也分顏色嗎?一般可分爲紅肉和白肉,到底要怎麼分,紅肉和白肉又有什麼區別呢?最簡單的分辨方式是以幾隻腳判別,「四隻腳動物」歸類為紅肉,有豬肉、羊肉、牛肉等;「兩隻腳動物」或「海鮮」歸類為白肉,包括雞肉、鴨肉、魚肉等。雖然大多人覺得紅肉和白肉最直觀的區別就是顏色,但如果從營養學來看,是以肉類中的肌紅蛋白含量比例多寡來區分,目前沒有特別定義含量比例,是以相對性含量區分。豬肉、羊肉、牛肉等因為肌紅蛋白較高,所以稱為紅肉。肌紅蛋白是什麼?肌紅蛋白是什麼呢?它是一種存在肌肉內的蛋白質,負責體內氧氣的運送。肌紅蛋白較多的肉類,烹煮後的肉色較紅,反之肉色較白,所以有些人會用顏色區分紅肉或白肉,但這樣區分不夠準確,舉例來說:鮭魚看起來雖然是紅色的,但它被歸類為「白肉」,因為其肉質的色澤不是來自肌紅蛋白,而是類胡蘿蔔素。紅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含鐵量也較高,適合缺鐵的人吃紅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含鐵量也較高,適合缺鐵的人吃,例如經血過多的女生或貧血的人,因為鐵質是紅血球製造的要素之一。不過紅肉油脂含量較高,且含有較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容易囤積膽固醇、脂肪、熱量,還會增加肥胖和高血脂症的風險。白肉膽固醇、脂肪較紅肉少,對心血管負擔較低白肉則是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鐵質相對較少,相較於紅肉,若吃了相同份量,所攝取的膽固醇、脂肪確實較少,而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吃肉可以補充蛋白質,但如果吃太多的肉,對我們的身體可是會變成一大負擔喔!因為無論是紅肉或白肉都含有動物性脂肪,因此建議大家適量食用比較好。另外,良好的飲食習慣應該是均衡且多元,每種食材都要適量吃、不偏食,才能滿足我們身體所需。從小開始培養良好的健康體質,這樣長大才能輕鬆擁有不生病的強健體格!(本圖文由農業兒童網提供)專欄介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其子網站提供您豐富的農業知識,可以為您解答農業問題,也提供多樣的生活資訊,可以增加您的生活樂趣呢!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好吃、好玩、好健康的台灣農業,同時也一起來關心我們的農業、守護我們的鄉土。更多內容請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兒童網】/【台灣農業故事館】
-
2022-11-01 名人.好食課
白頭髮掉了又長好困擾?營養師一張圖告訴你養髮必吃食物
白頭髮常讓視覺年齡大於實際年齡,掉了又長讓人好困擾!頭髮老化的原因包含氧化壓力、基因、環境、缺乏特定營養素等,除了使用外部保養品,還可以吃什麼食物來改善呢?又該避免哪些NG行為?林世航營養師用一張圖講解必吃的養髮食物,搭配NG行為讓你趨吉避凶,雙管齊下對抗白頭髮! 【養髮食物】:維生素B群(鮭魚、菠菜、雞肉):參與體內能量代謝,其中B12更與造血有關,提供頭髮充足血氧。維生素C(奇異果、芭樂、花椰菜):氧化壓力是頭髮老化變白的主要原因之一,維生素C是人體重要抗氧化劑,可降低自由基對頭髮的傷害。維生素D(乾香菇、蛋):研究指出,血中維生素D3濃度較低者更容易引發早發性白髮。銅(牡蠣、黑芝麻、黑巧克力):銅參與頭髮黑色素的產生,是生成黑色素的必要原料。鋅(牡蠣、南瓜籽):鋅協助體內多種酵素發揮作用,亦協助黑色素的生成。優良蛋白質(白肉、紅瘦肉、蛋):建構頭髮組織,提供頭髮充足營養。【NG行為】過多精製加工品:大多缺乏許多對人體好的微量營養素,攝取過多恐營養不良。吸菸:使得體內維生素C及HDL-C(高密度膽固醇)濃度下降,更易引發白頭髮。偏食、不當減肥:易造成營養不良,恐引起掉髮及白髮。【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長白頭髮好困擾?養髮食物吃起來!】
-
2022-10-31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由內而外自然變瘦變美!用九個關鍵食物保養這五大重點
說話口氣不好聞?髮質毛燥分叉?臉色蒼白暗沉?想當漂亮精緻的女人,不是只有身體瘦下來就可以了。在Youtube上時常分享變瘦變美的方法的營養師Ricky張家祥,便要教妳在減脂期間攝取九種關鍵食物來幫助五大重點保養,讓妳由內而外散發自然美麗。趕快準備好筆記本、點開影片來看吧!他指出女人要注意的五大重點保養包括髮質、皮膚、情緒、口氣和婦科,這些都可以仰賴食物來助益。例如減肥聖品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能讓頭髮有光澤、延緩老化。蕃茄的茄紅素能保持肌膚水份,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形成。黑巧克力的類黃酮可以增加大腦的血流量,減少發炎反應、減輕焦慮感。而減脂飲料綠茶的多酚能抗氧化,抑制引起口臭的細菌。還有蔓越莓是婦科保養的好食物,每天記得多喝水配合足量的蔓越莓,能維持皮膚彈性幫助皮膚緊實。其他關鍵食物都在影片中詳細說明。最後營養師Ricky叮囑想成為精緻女孩也和減脂一樣要靠習慣的養成來達到改變。具備食物的知識、控制飲食熱量,以及搭配必要的運動,讓自己成為真正漂亮又自信的女人。想了解更多健康瘦身的資訊?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減肥也不忘記要美麗!原始影片營養師Ricky's time YT營養師Ricky IG營養師Ricky FB營養師Ricky官網營養師Ricky LINE:@cd8013 延伸閱讀喝這碗湯健身增肌、加強吸收!中醫師推薦健身族的強筋健骨妙方腰椎疼痛翻來覆去睡不著?物理治療師教你這麼做!「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旅美名醫鮭魚返鄉 汪海波獲醫奉獎獻謝高齡97歲母與妻
中華民國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舉行頒獎典禮,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的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醫療主治醫師汪海波是鮭魚返鄉醫師,他領獎時特別請高齡97歲的母親和妻子一起上台,引用《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並將獎座獻給母親,場面感人。汪海波9年前放棄美國高達150萬美元年薪的優渥生活,回台投入埔里基督教醫院巡迴醫療至今,也是當年鮭魚返鄉醫師3位中的其中1位。被問及為何放棄美國生活?汪海波開玩笑說,當時他過了60歲,決定不開刀、也不想值班,那時看到台灣爭取海歸醫師,而當時總統馬英九是他的高中同屆同學,於是決定回來埔里,在山上打拼。汪海波感性地表示,最感謝的人是妻子,他在山上照護病患,是太太在家照顧媽媽,讓他無後顧之憂。而且他在山上值班5天,要帶10個便當,也靠太太準備;去年因為疫情,公車減班,他從日月潭回家租車要1400元,於是太太每周開車140公里來接他回家。他說,背後如果沒有這兩位女人的支持,他無法走這樣遠。身為基督徒,汪海波從聖經看到,每個人都必有一死,死後接受審判時,應該如何和上帝交代?他回想自己,前十年軍職生涯為國盡忠,後面30年照顧父母、孩子,把孩子培養長大,接下來呢?他決定要為自己做一點事。於是回來埔里山上照顧同胞,「為民族盡孝」。現在他自己開診所,計畫照顧更多長輩,看到山地弱勢病患,無法遠道看病,他將病人治好,甘之如飴很快樂。
-
2022-10-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奉獎得主對蔡總統說 公費醫師是承諾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
第32屆醫療奉獻獎明天頒獎,今天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所有得主時,「公費醫師」成為話題。在美行醫逾20年後鮭魚返鄉的汪海波醫師正是國醫公費生,他說當年簽約成為公費醫師是一個承諾,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蔡總統則表示,將透過制度來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不能讓偏鄉民眾成為醫療孤兒。蔡英文接見醫奉獎得主時提到,她是恆春人,過去風災時曾到恆春勘災,當時醫院的屋頂都被風吹走了,看到70、80歲的老醫師在風雨中為新生兒接生,這些醫師都是退休後回鄉服務的老醫師。蔡英文表示,目前經常靠軍醫院醫師去偏鄉支援,但缺點是接生並非軍醫擅長的項目,而遠距醫療雖然有幫助,但有時有侷限。她認為,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還是要靠制度,希望透過公費醫師制度和軍醫支援,雙軌並行。台大雲林分院前院長黃瑞仁在雲林服務12年,他認為,偏鄉醫療支援不能只靠情懷或奉獻,應要考慮醫師薪資結構和未來,尤其是應要給予年輕醫師進修的管道,讓他們看得見未來。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是國內頭痛醫學權威,蔡總統特別向他致意,表示頭痛帶來的痛苦真的讓人難受,治療頭痛的醫師真的功德無量。王署君認為公費醫師制度有許多優點,過去他的公費同學至偏鄉服務需要6年,雖然服務期滿未必會留在偏鄉,但許多人留在偏鄉附近開業,很多陽明(現陽明交大畢業)的醫師都留在偏鄉開業,台灣很多地方看到他們的足跡。他希望公費醫師制度可以略為鬆綁,讓更多人有機會參加。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游昌憲一開始只想去台東2年,沒有想到如今已經18年,他對現今的偏鄉醫療資源依舊憂心。今年願意走重症的醫學院新血不多,如同又回民國101年時「四大皆空」的景象。過去台東靠台北馬偕的住院醫師輪調,但若年輕人不想要走重症,沒有住院醫師願意來台東,主治醫師也就留不住。本屆醫奉獎得主有三位公費生,包括汪海波、王署君和有「台灣急診醫學之父」之稱的花蓮慈濟醫院顧問醫師胡勝川。汪海波於民國102年在世界日報看到台灣招募海歸醫師的消息,毅然決定回台。提到當年自己也是公費醫師,服務10年後赴美發展,他說當年簽約承諾成公費生,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獲得本屆特殊貢獻獎的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年過9旬,在癌症醫療領域逾一甲子。她表示,這一生做過許多決定,但行醫是不悔的選擇,能夠當醫師,默默陪伴支持許多癌症患者,是人生非常幸福的事。蔡總統表示,每年決定醫學生招收人數,每年都很痛苦,必須考慮如何在市場規模和醫師生計中取得平衡點;對於偏鄉醫療,將採取醫學中心和軍醫輪調,也將強化公費醫師制度,支持偏鄉醫療。第3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共有個人醫療奉獻獎9名、特殊貢獻獎1名、團體醫療奉獻獎1名,個人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分別為王剛毅醫師、黃瑞仁醫師、賴慧珊護理師、許金川教授、胡勝川醫師、藍英哲醫師、王署君醫師、汪海波醫師、游昌憲醫師;特殊貢獻獎得獎人彭汪嘉康院士,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
-
2022-10-16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秋日暖胃早餐 一日元氣之始
「早餐要吃得像皇帝」,但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卻往往趕著上班上學而囫圇吞棗。即使早已退休的銀髮族,在緩慢的生活步伐中,也未必好整以暇地享受早餐時光。所謂營養健康的早餐就是要攝取全榖雜糧、蛋白質及膳食纖維3大要素,才能均衡補充營養。All in one是給熱愛享用健康早餐者的要訣,在一道料理中涵蓋所有營養需求。紅黃甜椒&鮭魚優格三明治(4人份)全麥堅果吐司保留小麥完整營養,如纖維、維生素B群、鐵等,尤其堅果是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捨去高熱量沙拉醬,以希臘式優格與紅、黃甜椒混搭而成。三明治可冷藏方便食用,但早餐忌冰冷食物,建議食用前放入烤箱或煎鍋就可溫熱品嘗。食材:堅果全麥吐司8片、希臘式優格400克、紅黃甜椒各1顆、花椰菜6小朵、奇異果1粒、紅黃小番茄10粒、燻鮭魚200克、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花椰菜氽燙後切碎、奇異果切薄片。2.甜椒切小塊放入烤箱,以130度烤約20分。兩種顏色分別放入果汁機內打成泥狀,與優格、花椰菜碎混合,再以鹽、黑胡椒調味,做成雙色塗醬。3.將甜椒優格醬塗抹在吐司上,擺上水果及燻鮭魚,稍微按壓。再塗上一層優格醬,放另外一片吐司輕壓固定。4.橫條紋煎鍋塗抹橄欖油,開中小火煎至兩面呈横條狀(可用鍋蓋按壓使受熱均勻)後取出,將吐司邊去除,再切成適口大小。蝦仁丸子&地瓜 蔬菜牛奶味噌湯(3~4人份)剛起床體內的代謝相對緩慢,可透過吃熱食讓身體代謝復甦,尤其是入秋時節。蝦仁青豆丸無需任何調味,在牛奶與味噌的洗禮下,入口就是鮮甜Q彈。蝦子不僅美味且具有高蛋白、低熱量的營養特質,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這道湯品除了胡蘿蔔、鴻喜菇等蔬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地瓜也共襄盛舉,營養All in one。食材:蝦子20隻、青豆仁40克、太白粉適量、地瓜1條、胡蘿蔔1條、秋葵10支、鴻喜菇1包、高湯600cc、低脂牛奶600cc、味噌1又1/2大匙作法:1. 地瓜切薄片,胡蘿蔔切薄片或可愛形狀,秋葵氽燙後切片,蝦子去殼剁成泥狀。2. 蝦仁青豆丸作法:將蝦泥與青豆混合揑成圓狀,再沾上太白粉備用。3. 鍋中先放入昆布高湯及牛奶,開中小火放入地瓜、胡蘿蔔。煮軟後再放入鴻喜菇與蝦仁青豆丸,煮熟後再放入秋葵 。4. 最後放入味噌,煮滾後馬上熄火,熱騰騰上桌。雞肉&櫛瓜茄汁燉飯(4人份)實在無法享用早餐者,在不危害健康的前提下,好好來場早午餐約會吧。酥脆的雞腿排燉飯,彷彿脫離簡易早餐的範疇,直接進階到豪華版的商業午餐了。這道燉飯選擇未精製的糙米做為主食。糙米保存完整的稻米營養,相較白米更健康。且口感更有嚼勁,還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但也由於糙米的質地堅硬,故選擇以自製的豬肉紅醬共同烹煮,即成完美的搭檔組合。黃、綠櫛瓜營養價值極高,高纖、低卡又富含維生素,可先行煎炒,待燉飯煮熟後,再放入鍋中稍微悶熟,才能保持鮮甜清脆。食材:糙米約兩杯300克、三色藜麥50克、水150cc、番茄泥(只含鹽與檸檬酸的鋁箔包裝)500克、後腿豬絞肉300克、去骨雞腿肉2支、洋蔥1/2個、紅蔥頭4瓣、芹菜2支、蒜頭4瓣、百里香2支、黃綠櫛瓜共2條420克、茄子1條、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 糙米先浸泡4小時以上,茄子切片並以微波爐煮熟。2. 將雞腿肉及切片的黃、綠櫛瓜撒少許鹽及黑胡椒調味。平底鍋開中小火,將雞腿皮朝向鍋面逼出油脂,煎成一面金黃就起鍋,待涼後即可切塊。同鍋放入櫛瓜稍微拌炒。3. 利用鍋中餘油,炒香切末的紅蔥頭、蒜頭、洋蔥及芹菜,接著放入豬絞肉、百里香繼續拌炒。放入番茄泥煮約兩分鐘,最後以鹽及黑胡椒調味,完成豬肉茄汁醬。4. 電鍋中放入糙米、藜麥混合,加入水及作法3的茄汁肉醬,並放入切好的雞塊開始烹調。待電鍋跳起後放入櫛瓜及茄子再悶約10分鐘,打開鍋蓋稍翻拌混合即可上桌。
-
2022-10-16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腦霧怎麼吃?營養師揭飲食中易傷腦筋的隱藏地雷
早在多年前不少人就為防失智症而留意飲食,近年因長新冠其中之一的腦霧,更引起密切關注,常會聽到民眾詢問「要吃什麼?」。 對此劉怡里營養師建議,養腦更應著重在「怎麼吃?」,也就是養成飲食習慣,如此才更有利防失智症及腦霧風險,而飲食模式最常被提到的就是麥得飲食。 防失智、防腦霧怎麼吃?麥得飲食10要5不輕鬆吃!劉怡里營養師指出,麥得飲食是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強化版,這兩種飲食本就都對腦部等各器官、血管有相當的助益,麥得飲食則更以防範失智症為主軸作設計,是被公認可改善認知功能、延緩最常見的失智症型態-阿茲海默症的飲食方式。 營養師表示,麥得飲食設計上雖建議10種食材,看似有些難以入門,但其實仔細看都相當輕鬆就能達標,若能以這樣的飲食模式成為日常習慣,對腦部相當有幫助。 在主食方面,建議以全穀類為主,可為燕麥、黎麥、糙米等。蔬菜類則鼓勵多吃深綠色蔬菜,可為地瓜葉、青江菜、花椰菜。不過也得營養均衡,其他蔬菜也得吃,可多吃顏色較深的彩椒、胡蘿蔔、番茄等。蛋白質可從豆漿、豆腐等豆類攝取,肉類則建議以白肉為主,可吃鮭魚、沙丁魚、鯖魚等魚肉,或是雞、鴨、鵝等家禽類。 至於油脂方面,平時可多以核桃、杏仁等堅果攝取,料理用油則建議用冷壓橄欖油,另也可選擇苦茶油、酪梨、酪梨油等,橄欖油發煙點低適合低溫料理,苦茶油發煙點高適和適度高溫的料理。 水果方面自然多元為佳,不過在防失智、防腦霧的麥得飲食上,建議可多吃草莓、藍莓、桑葚等莓果類。他們都具有相當優越的花青素、類黃酮素,有助促進血循、對抗自由基、抗老化、抗發炎等。 而地中海飲食常被民眾關注的紅酒,也被納入麥得飲食當中,其主要因含有許多白藜蘆醇,一樣有助保護血管,進而促進腦部健康。但要注意的是適量,建議一天一份、少於120c.c.。不過若原本沒有喝酒習慣也無須特別養成。 飲食中易傷腦筋的隱藏地雷,營養師:紅肉真的別吃太多!劉怡里營養師也指出,麥得飲食在設計上也有呼籲盡量別碰的食物,例如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雖然紅肉也有其營養價值,不過也是飽和脂肪酸的常見來源,不利健康,因此多建議以白肉為主。 奶油、人工奶油、甜點類、油炸類等,也因多使用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等,當中含有飽合脂肪酸、反式脂肪,都是建議別碰的食物。人工奶油也得留意添加色素。而起司雖是乳製品有利健康,但人工起司因為通常鹽、鈉含量較高,不利於血管健康、易引高血壓,也不利於腦,建議避免。 劉怡里營養師也特別提醒,許多民眾習慣吃素養生,但往往越吃毛病越多、甚至吃素吃出三高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油炸素食」,這類的素食其實有違吃素健康的本意,在高溫破壞營養、油脂容易裂變等因素下,其實和一般同為「炸植物」的炸薯條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而素食的點心糕點中如果使用棕櫚油或是椰子油,也容易造成血脂過高,血管阻塞。 劉怡里營養師叮嚀,疾病人們最怕的大多是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引發的後續嚴重疾病,如三高引起的腦中風、血管性失智等,這些主要風險多是長年累月的習慣所致,不論是養生或是養腦,養成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養出好的飲食習慣對健康更有幫助!《延伸閱讀》 .我有腦霧嗎?放任恐憂鬱、失智!1分鐘自我檢測,醫:超過3項就符合! .15種養腦、補腦食材!營養師:充分咀嚼更助增強記憶力!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1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痛風患者飲食怎麼吃?吃什麼可避免痛風發生?專家推薦8食物緩解痛風不適
痛風是尿酸結晶沈積在關節、滑囊液、軟組織或其他組織的疾病,已經證實補充某些食物可以避免身體發炎、降低尿酸且增強免疫系統。8好物讓你緩解痛風帶來的不適感關節炎基金會推薦8個好物,讓你緩解痛風帶來的不適感:1.攝取好的脂肪: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具有調節炎症和降低膽固醇等作用。每天服用一到兩顆魚油或一茶匙魚油來補充;飲食中可攝取鮭魚、鯖魚或鮪魚等,都是不錯的Omega-3來源。2.GLA(Gamma- Linolenic Acid,γ-次亞麻油酸):黑醋栗籽油、月見草油和琉璃苣油中均含有γ-次亞麻油酸,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3.MSM (甲基硫醯基甲烷):據美國疼痛管理學會的說法,甲基硫醯基甲烷有助於形成結締組織的有機硫化合物,每天兩次3,000毫克的劑量,可以幫助減輕炎症。4.葉酸:痛風患者,飲食中增加葉酸攝取會疾病有所幫助。同半胱胺酸與體內慢性發炎有關,葉酸可維持正常血漿同半胱胺酸濃度。5.維生素C:研究顯示,維生素C幫助降低痛風患者的尿酸濃度,而2009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男性服用的維生素C越多,罹患痛風的可能性就越小。6.中醫療法:多項研究證實,中草藥和中藥可以幫助緩解痛風症狀,且副作用比傳統藥物少。例如,二妙丸是中醫師用來消炎的中草藥;另外,將蒲公英作為茶或軟膏來減輕腫脹並促進體內尿酸的排除。7.漢方草本:薑黃、魔爪根和菠蘿蛋白酶,已被證實具有抗炎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8.櫻桃:發現櫻桃中的花青素具有抗炎特性,可以減少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同時還能降低炎症。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吃10顆櫻桃,可以降低痛風復發的風險降少一半。補充劑、草藥甚至是食物,對每個人都可能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想要嘗試攝取包括非處方補充劑和飲食改變之前,別忘記先諮詢醫師討論後再執行!為什麼是我罹患痛風!?...... https://bit.ly/3DHoc4S
-
2022-10-13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放棄美國高薪優渥生活 名醫汪海波返鄉在「遠得要命王國」逐夢
服務偏鄉是汪海波就讀國防醫學院時,就深埋在心底的夢想,但直到過了耳順之年,才得以逐夢,讓心中的這棵芽冒頭茁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九年前,他放棄在美國高達150萬美元年薪的優渥生活,回台定居,投入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巡迴醫療至今。素有「遠得要命王國」之稱的仁愛鄉,及一些最偏遠的部落,都可見他的身影。為何年過60才邁步逐夢?汪海波表示,成功的人生有三種,一是終身能過不用為錢煩惱的生活;二是做個正直、俯仰無愧的仁者;三是資助弱勢回饋社會的實踐者,「人的一生每個階段有不同使命,當家業安定、經驗充足後,才能無慮的實踐初心。」掛心台灣偏鄉,棄高薪返台投入山地醫療。73歲的汪海波出身軍醫體系,當年公費就讀國防醫學院期間,就曾參與山地醫療團,1974年畢業後分派前往金門,任中尉醫療組長。一次演習彈藥意外爆炸,大量士兵受傷,身在離島,眼見生命的存續「決定在醫師與時間拔河的這雙手」,讓他進一步體悟到「偏遠地區更需要醫師」。1980年汪海波因軍中內科人力、設備不足,成了救急「先鋒」,被派往高雄醫學院接受洗腎培訓,隔年再到台北榮總胸腔科。完成學習的汪海波將所學帶回海軍總醫院,先後成立洗腎室、肺功能室,並多次支援高雄偏鄉醫療,服役七年就集滿三大功,獲頒海風獎章。軍醫體系服役十年期滿後,汪海波考量孩子教育及成長環境,偕母親、妻兒前往美國發展,但他並未忘記從醫初衷,想著要精進醫術、累積經驗,讓自己成為更全方位的醫師,再回國前進醫療貧瘠的偏鄉,實踐習醫的夢想。「把一切歸零」,他從接受住院醫師訓練開始,先後取得美國心臟、內科專科醫師證書,美國婦產科、家醫科的醫師資格及執照,開業行醫24年,曾榮獲美國婦產醫界最高榮譽的婦產科學院院士頭銜。旅美行醫期間,他始終關心台灣偏鄉醫療發展,2012年得知衛福部延攬旅外專科醫師返鄉服務,隔年便投身響應,帶著94歲母親和妻子回台定居,當年鮭魚返鄉的旅外醫師共三人。汪海波沒忘記軍醫生涯對偏鄉亟需醫療的體悟,同時在校時期曾受陽明醫學院創院院長韓偉、埔里基督教醫院創院院長謝緯感召,鼓勵他去窮鄉僻壤服務「做個史懷哲」。汪海波捨棄都會,選擇到南投縣,加入埔基山地醫療行列。前進南投仁愛鄉,一周跑遍近20個部落看診。在埔基擔任內科醫師期間,汪海波遇到一位血糖值老是居高不下的部落阿嬤,更加堅定自己走入偏鄉定期看診的決心。來自仁愛武界部落的這名阿嬤輕度失智,血糖值曾高到爆表無法測量,住院治好返家,沒有多久又因血糖飆高回來。汪海波追根究柢,才知阿嬤回山上後,不但沒改變飲食習慣,更沒定期用藥。而阿嬤所在的武界,路程崎嶇沒有大眾運輸工具,長輩看病得等兒孫接送,來回一趟就是一天,對抱病的老人家來說更是煎熬。「這樣不是辦法,得前進偏鄉定期追蹤才行。」汪海波為此全心投入山地醫療,每周前進仁愛鄉各部落看診及居家醫療。仁愛鄉幅員遼闊,海拔從600至3559公尺,汪海波一周五天輪流跑遍翠巒、力行、紅香、武界等近20個部落,並支援魚池鄉日月潭急診站,九年如一日,從不喊苦。除了平日的山地醫療,汪海波有時周末也主動參加部落居民癌症篩檢,或至埔里「炫寬仁愛之家」為失智弱勢者看診;若遇到合歡山雪季、國際馬拉松賽等山區特別活動,更是熱心參與緊急醫療救護任務,從未推辭。醫術高超又親民,詳細問診、認真傾聽。正因為如此,同事眼中的汪海波,不但醫術高超,配合度更是沒話說,只要時間允許,任何班表及工作全然接受。埔基副院長陳恒順也說,汪海波留美還當到院士,卻沒任何醫師架子,面對患者善於傾聽,不厭其煩細心的解釋。日月潭的一些店家談起汪海波也讚聲不絕,說他看病特別仔細,每個病人都要花20、30分鐘問診。有趣的是,日月潭醫療站還派有其他醫師輪流駐診,但不少店家都誤以為只有「汪醫師」駐診,因為他們只記得「汪醫師」的看診時間。汪海波回憶,有次前往慈峰部落看診,途中看見路旁有輛小貨車很眼熟,認出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的車,「他怎會停在這種地方?」心中起疑趨前查看,患者果真昏迷在車內。情急下他破窗打開車門,將患者拖放到路旁打點滴,還好及時伸援,患者恢復意識,交由救護車送醫。還有一名居民小腿受傷,傷口潰爛約10公分大,因欠醫院費用不敢下山治療,加上不禁菸酒,傷口一直好不了。這名患者只願到山地門診換藥,每次換藥總是微醺,他不忍苛責,只能耐心叮嚀。歷經10個月,患者傷口癒合前來道謝,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患者沒喝酒,令他印象深刻。不畏風雨與爛路,堅守原鄉與居民同舟共濟。巡迴山地醫療多年,最大的挑戰就是路況,不僅汪海波,整個埔基醫療團隊都認為,橫亙在他們與部落之間的投89線力行產業道路,堪稱「全台最爛道路」,很容易受風雨影響交通中斷,每遇天候不佳,團隊就得繞路,甚至要為受困山區做好準備。2015年蘇迪勒颱風襲台,汪海波說,蘇迪勒是穿心颱,團隊已能預期災後路況,一旦交通中斷,部落成了孤島,更需醫護人員駐守,他與團隊自備五天的便當上山。「要做就不要怕!」他記得那一夜,山谷中風雨颯颯,大雨如傾盆般潑灑在鐵皮屋頂,不時夾雜碎石撞擊聲,屋頂漏水還斷電,但按作業規定,發電機只能在有病患時才可起動運轉,一夥人就靠手電筒和燭光照明。不久村長出現了,原來村長在巡邏時摔車被鐵釘扎傷了腳;更晚時,陸續有患者冒著風雨前來求診,有發燒的孩童、氣喘發作的老先生,還好醫療團隊早先進駐,得以及時處理。近年來,埔基山地醫療服務範圍不斷擴大,除了仁愛鄉、日月潭,並擴及信義鄉,但汪海波與醫療團隊的服務熱忱不曾減少,因為盡己之心是醫護的基本,看見病患康復後的笑容,就是團隊最大的回報。「山上的醫療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說不完,有的明、有的暗。」汪海波笑說,他會繼續守護偏鄉,分享居民的喜悅與辛酸,更期許餘生能有更多的發揮,點亮偏鄉醫療這盞燈。汪海波小檔案年齡:73歲出生地:台北市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現職: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醫療主治醫師經歷:陸軍93師衛生營中尉醫療組長左營海軍總醫院代主任醫師紐約曼哈頓下城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美國婦產科學院院士國防醫學院美洲校友會會長布碌崙婦產科兼內科及不孕症手術中心院長主要事蹟:●成立海軍總醫院洗腎室及肺功能室●響應衛福部鮭魚返鄉計畫投入山地醫療前進南投原鄉偏遠部落●參與合歡山雪季醫護、弱勢義診等救護任務
-
2022-10-11 養生.聰明飲食
養腦、補腦多吃這15種食材 營養師:多一動作更助增強記憶力
為改善腦霧、補腦、提升思緒及記憶力,許多人會透過保健食品護腦,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食材對養腦非常有幫助。劉怡里營養師介紹相關食材,也提醒日常避免有害腦部的食物,如此對腦部健康更有利! 想養腦、補腦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推15種常見食材! 全榖雜糧類:劉怡里營養師表示,養腦食材中,全榖雜糧類可以選擇紫地瓜、糙薏仁,紫地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如B1、B6、菸鹼酸等,其與神經傳導物質有關,有助穩定神經、增強記憶力、降低腦霧發生機會,且含有花青素抗氧化,比黃地瓜來得更優。而糙薏仁除了和紫地瓜一樣富含B群,另也有助於降血脂、防三高,有助減少中風的風險,自然也有利防範血管性失智的風險。 豆魚蛋肉類:豆魚蛋肉類建議可吃鯖魚、鮭魚、秋刀魚等深海魚,其中又以秋刀魚CP值更高些,一般自助餐即可見。這類小型魚肉富含Omega-3脂肪酸,其中DHA是組成大腦神經細胞膜的重要營養素,有助於大腦活化,促進血循、血管健康,是養腦常見營養。另外,蛋黃也有利於腦部,主要歸功於卵磷脂,有助合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助提升記憶力,因此吃蛋的時候建議別丟棄蛋黃,成年人一天吃1-2顆是沒問題的,不會有增加膽固醇的疑慮。 蔬菜類:蔬菜類劉怡里營養師則建議,可多吃地瓜葉、青江菜等深綠色蔬菜,當中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B1、B2)、葉酸,協助大腦對醣類的吸收,直接提供腦部的營養需求,也可以降低自由基對腦部的傷害,在對記憶力有幫助的麥得飲食、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中也是重要的一環,也是預防失智症常見會被提及的食材之一。 水果類:水果建議可多吃桑葚、藍莓、草莓等莓果類,這些水果花青素成分高,有助放鬆血管、促進血循、對抗自由基傷害,使大腦不易中風,且也因為類黃酮素含量高,對於抗老化、抗發炎、保護血管也非常有幫助。而類黃酮素高的食物也包括茶,各種無糖茶類都有,當中又以綠茶較高。 油脂類:至於油脂則建議除了橄欖油,民眾也可以選擇酪梨或苦茶油。劉怡里營養師表示,這些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都十分出色,有利保護腦部細胞膜、促進血循、活化腦部。冷壓橄欖油是個相當好的油脂來源,不過其發煙點低,烹調溫度若超過發煙點油脂易劣變產生自由基,因此橄欖油多用於涼拌等低溫料理;苦茶油的發煙點高,普遍適合各類適度高溫料理。而酪梨除了加進菜餚當中,也可以加進牛奶作為酪梨牛奶,酪梨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利於腦的6大地雷飲食,吃腦補腦反易增腦中風風險! 許多民眾也常會聽到「吃腦補腦」,例如吃魚頭、豬腦等,對此營養師則表示不建議。魚頭雖Omega-3脂肪酸含量高,不過膽固醇含量也較高。豬腦等其他動物腦則飽和脂肪酸高,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增加腦中風、血管性失智的風險。 營養師也指出,飽和脂肪酸常見來源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類,但也不僅限於此,各類蛋糕、餅乾等糕點類,大多也都使用棕櫚油或是椰子油,此兩種油雖為植物油但飽和脂肪酸相當高,許多人吃素但卻有三高,很多就是因此而來,也是民眾需要注意的。 除此之外,高油、高糖也常被列為傷腦筋的食物,除了前述提到的飽和脂肪酸外,高糖也容易造成B群流失,油炸類食物則也因為過度高溫使油脂劣變、產生自由基,對全身健康都不利,腦部是其中之一。 酒精也得留意適量,即便紅酒在地中海飲食中被提及有利健康,但過量的酒精容易造成維生素B群流失,特別是B1,容易形成腦霧、腦損傷、不利腦部健康。 飲食充分咀嚼助刺激神經,更助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 劉怡里營養師建議,養腦除了攝取好的食物,日常也應養好良好的飲食習慣,吃東西時充分咀嚼,除了有助消化吸收、促進腸道健康,也和活化腦部息息相關,國內外都有不少研究認為咀嚼有利刺激神經、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相反的,若狼吞虎嚥、咀嚼太少,不僅不利腸胃,也減少了相關刺激。 劉怡里營養師也提醒,許多民眾日常會透過飲食、保健食品等養腦,不過卻忽略了地雷飲食,例如常吃保健食品但也常吃蛋糕、餐餐吃紅肉、酒喝太多等,著實可惜。選對食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傷腦地雷,更有助於養腦。 《延伸閱讀》 .我有腦霧嗎?放任恐憂鬱、失智!1分鐘自我檢測,醫:超過3項就符合! .補腦先補腎?中醫師談補腦首選黑色食物,睡覺時間為何影響大腦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07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維生素B群能提神?為何有些睡前才要吃?營養師高敏敏用1張圖解惑
很多人有早上吃維生素B群的習慣,所謂的B群就是維生素B1、B2、B3…..等,B群家族的維生素,每家廠商販售的B群成分會有些許不ㄧ樣。你吃的是哪種B群?為什麼有些B群會提神、有些卻可以睡前吃?一樣是維生素B群,功效卻大不同?營養師高敏敏特別在臉書粉絲團位大家解惑,教你正確攝取B群的方法。 維生素B1又稱「精神性維生素」,能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還能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制體重。推薦食物有: 糙米、麥片、豆製品、瘦肉+洋蔥、蒜頭、韭菜等 維生素B2又稱「能量代謝維生素」,幫助延緩老化、協助代謝鐵質,也能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氧化分解,對於皮膚、粘膜、毛髮健康很重要,能改善痘痘、破嘴等肌膚問題,如果長期缺乏,就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憂鬱等症狀。推薦食物有: 鯖魚、沙丁魚等維生素B3又稱「菸鹼酸」,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細胞正常運作的能量,是啟動全身50多處不同代謝路徑所需「輔酶」的合成原料,缺乏時就有可能引發憂鬱、焦慮、躁鬱、知覺失調症等問題。推薦食物有:動物肝臟、雞肉、酵母、胚芽等� 維生素B5又稱「泛醇」,協助蛋白質的能量生成與利用,並幫助合成抗體、膽固醇,與製造賀爾蒙、舒緩壓力,以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形成。推薦食物有:綠色蔬菜、玉米 、豌豆、小麥、酵母、蘑菇� 維生素B6又稱「吡哆素」,維生素B6和人體內多種神經傳遞物質有關,在所有的維生素中與憂鬱成因和治療的關係最大,因為它會去影響控制憂鬱與焦慮的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同時維生素B6又是維持皮膚美麗的必需維生素,可以幫助健身及改善過敏亦能緩和孕吐或經前不適。推薦食物有:蒜頭、鮭魚、秋刀魚、糙米、納豆等維生素B7又稱「生物素」,能對抗老化、預防白髮與掉髮問題,也可以協助醣類、蛋白質 、脂肪產製能量,對生長有重大影響。推薦食物有:堅果、黑芝麻、糙米、小麥胚芽等� 維生素B9又稱「葉酸」,是懷孕必吃的營養,協助新細胞製造,維持胎兒神經管健康。推薦食物有:花椰菜、紅蘿蔔、柑橘類、香蕉等維生素B12又稱「造血鈷胺素」,有造血功能,協助紅血球發育成熟、修復受損神經,如果缺乏會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惡性貧血。推薦食物有:肉類、牡蠣、蛤蜊、蛋黃高敏敏表示,維生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更是維持生命的重要養分,而在人體內大多無法自行製造或合成,必須依靠食物來取得,所以記得飲食要均衡,並搭配運動和早睡早起,才會擁有健康的體質。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史上最完整維生素B群飲食指南,程涵宇營養師建議「5族群」B群要吃夠,1張圖看懂吃什麼食物能補B群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
2022-10-07 醫療.婦產科
緩解經前症候群不只補充B群! 營養師:還有這6種營養素可助改善
女性朋友的一生,總需要迎接每個月都來的「姨媽」,也就是月經。部分女人能與姨媽和平共處,然部分女性卻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經痛嚴重到連搭捷運時都需要坐下,痛到只能癱在床上。或是憤怒與憂鬱如潮水湧來。對女性而言最困擾的除了經期的不便外,其他如「經前症候群」,像是惡劣的情緒,以及疼痛到無法做任何事的經痛自然是最大的隱憂。想要安度「經前症候群」,可以從飲食著手。「營養師Couple食記」營養師黃雅鈺表示,維生素B群對人體新陳代謝很重要,研究指出維生素B1與B2可緩解肌肉疼痛與緊繃;以及維生素B1可減緩瘀血,維生素B1 能夠緩和子宮肌肉疼痛,對盆骨內部充血、瘀血使腹膜被拉緊而導致的經痛,維生素B6 能夠緩解經前緊張情緒,穩定情緒(經前症候群),幫助睡眠,並減輕腹部疼痛。另外,部分觀點認為,月經來潮前不可攝取糖分以免加劇疼痛,不過黃雅鈺營養師有不同看法:少量的糖可以提供血糖穩定,對於一些情緒舒緩及放鬆或許有幫助。但是若攝取大量高糖份食物,容易壓縮到正餐其他食物攝取,而影響維生素、礦物質等各式營養素的攝取。女性若有輕度經痛困擾 可補充以下營養素助改善很多女性都不會經痛,偏偏就是有更多女性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黃雅鈺營養師建議如女性受到輕度經痛困擾,可補充以下營養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B1、B6有助於神經肌肉的放鬆,改善經前症候群。▸鈣、鎂:幫助精神放鬆、肌肉放鬆及改善經期情緒,建議可由乳品或乳製品、傳統豆腐、豆乾、深綠色蔬菜等攝取豐富鈣質,並從全穀類、魚類、堅果種子、深綠色蔬菜及香蕉等食物,攝取礦物質鎂。▸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吸收,例如:乳製品、酪梨、全穀類、乾香菇等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鋅:輔助體內正常代謝及改善皮膚及黏膜健康:建議可由肉類、內臟類(適量)、海鮮、牡蠣、堅果等食物攝取。▸Omega-3:具有抗發炎功效,也有學者認為可減少導致經痛的前列腺素生成,而改善經痛.可從鯖魚、鮭魚、秋刀魚等魚類攝取,或是從堅果種子、亞麻仁油、魚油保健品攝取好的油脂。▸鐵質:可補充經期時鐵質之流失,例如: 紅肉、豬血、蛋、堅果等含鐵質食物。
-
2022-10-06 養生.聰明飲食
速食店吃煎雞腿堡、便當店減飯量…營養師圖解6大類外食菜單組合,這樣吃熱量低
人人都斜槓的年代,你也是餐餐「老外」的外食族嗎?面對五花八門的店家,總是擔心吃錯熱量爆表又營養失衡?高敏敏營養師奉上麵店、壽司店、便當店、速食店等6大常見店家,外食怎麼吃的建議菜單,你可以跟著這樣搭配,不但熱量較低又美味營養,也更健康、更均衡喔!火鍋店、壽司店、便當店6大場所,這樣搭熱量低又美味!火鍋店、麵店、壽司店、便當店、速食店、牛肉麵店…,你喜歡到哪一類型的餐館用餐呢?有減肥、瘦身需求的你,面對琳瑯滿目的菜單,是不是每次都難以抉擇呢?別擔心!營養師為大家整理了適合外食族的建議搭配組合,教你怎麼輕鬆吃不怕胖,同時兼顧營養均衡。火鍋店主食:烏龍麵蛋白質:低脂海鮮配菜:菜盤飲品/湯:昆布湯底建議吃法:1.建議吃火鍋時不要沾醬,享用原味即可。2.火鍋湯底沒喝完不要覺得可惜,裡面都是滿滿鈉含量,淺嚐即可。3.以昆布湯底為優先,少選擇麻辣鍋、泡菜鍋等。4.配料可以選擇低脂海鮮、雞肉、豬肉等,少選擇五花肉。5.主食可以換成烏龍麵和冬粉,熱量較低也有飽足感。麵店主食:陽春湯麵蛋白質:涼拌豆腐配菜:海帶飲品/湯:無糖紅茶建議吃法:1.麵食以清淡的陽春湯麵為主,少選擇鈉含量高的乾麵、炸醬麵。2.燙青菜上不要加肉燥,以免攝取過多油脂。3.湯品可以紫菜蛋花湯、蔬菜湯為主。4.來杯無糖茶也不錯。建議可以以魚類的原味壽司為主,像是鯖魚、鰻魚、鮭魚等。雖然熱量會稍高一些,但是它們有豐富的魚油,所以適量吃是沒問題的。Unsplash by Cath Smith圖/建議可以以魚類的原味壽司為主,像是鯖魚、鰻魚、鮭魚等。雖然熱量會稍高一些,但是它們有豐富的魚油,所以適量吃是沒問題的。Unsplash by Cath Smith壽司店主食:鮭魚壽司蛋白質:茶碗蒸配菜:涼拌小菜飲品/湯:無糖抹茶建議吃法:1.建議可以以魚類的原味壽司為主,像是鯖魚、鰻魚、鮭魚等。雖然熱量會稍高一些,但是它們有豐富的魚油,所以適量吃是沒問題的。2.日本壽司常給人清爽的印象,但其實也是暗藏了玄機~提醒大家避免焦糖炙燒,因為除了精製糖之外也會添加美乃滋等。3.或著也可以選擇配料較多元的花壽司,通常花壽司充滿各種食材,小黃瓜等可以吃到比較多營養。這樣聰明選擇壽司,不只營養價值高又能有飽足感喔!便當店主食:糙米飯蛋白質:滷雞腿配菜:三格便當菜飲品/湯:紫菜湯建議吃法:以外食族來說,便當是相對均衡的選擇,但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如果主餐選擇油炸的肉品,熱量及油脂含量自然會高出許多。1.建議可以「蒸、煮、滷、烤」方式為主要選擇。2.把握先吃菜-再吃肉-再配飯的順序,搭配細嚼慢嚥,減緩血糖上升。3.想控醣的人也可以減少白飯的量、增加蔬菜纖維的攝取,讓飲食更健康。沙拉比較要注意的是,沙拉醬以和風醬、橄欖油為主。少選擇凱薩醬及美乃滋會使原本只有100kcal不到的沙拉,提升至2-3倍的熱量。Pexels by Robert Moutongoh圖/沙拉比較要注意的是,沙拉醬以和風醬、橄欖油為主。少選擇凱薩醬及美乃滋會使原本只有100kcal不到的沙拉,提升至2-3倍的熱量。速食店主食:嫩煎雞腿堡蛋白質:加蛋配菜:和風沙拉飲品/湯:鮮奶建議吃法:1.建議可以以煎雞腿的漢堡為主,少選擇炸雞、油炸漢堡等。2.配餐以沙拉及鮮奶,取代高熱量的薯條及含糖飲料。3.沙拉比較要注意的是,沙拉醬以和風醬、橄欖油為主。少選擇凱薩醬及美乃滋會使原本只有100kcal不到的沙拉,提升至2-3倍的熱量。牛肉麵店主食:麵條蛋白質:清燉牛肉配菜:涼拌小黃瓜飲品/湯:清燉湯底1.喜歡吃牛肉麵的朋友,建議以清燉湯底為主,少選擇番茄及紅燒口味。2.肉品選擇也是關鍵,一般的牛腱肉或牛筋就很美味了,而熱量較高的牛腩及牛雜,偶而嚐鮮即可。3.麵條以粗麵為優先,除了有飽足感,相較於細麵也更有嚼勁、吸收油脂較少一些喔!外食店家這樣搭,更營養、更均衡。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圖/外食店家這樣搭,更營養、更均衡。高敏敏營養師提供這樣知道要怎麼選擇外食了嗎?也建議大家吃完也要多活動,來維持身體不往橫向發展喔!滿月都要下弦月了,你不是行動滿月吧。※本文由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部落格】(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10-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感染新冠住院長者逾5成有吞嚥困難 專家教「軟食力」5大策略
● 染疫住院長者,逾5成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影響營養攝取,體重減輕、預後不佳● 餐食應維持色香味形,增加進食意願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除了老化因素容易出現吞嚥困難,國外研究更發現,確診新冠肺炎後,新冠病毒也會直接影響長輩的吞嚥功能。若要改善長者的吞嚥困難,醫師建議,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搭配吞嚥功能訓練,並調整長者的餐食口味,只要掌握料理食物5祕訣,可以提高長輩進食意願。康復後半年 2成吞嚥困難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統計資料,因染疫而住院的長者中,51.7%長者出現吞嚥困難,且住院的長者因攝食狀況不佳,住院兩周出院後體重平均下降10公斤,即使輕中症的長者都遇到吞嚥、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等問題。住院康復後半年,仍有23%長者存在吞嚥困難問題,包括進食時間愈來愈久、進食時咳嗽,或食物在口中久嚥未吞等情況,不僅影響營養攝取,也影響長者預後。老年醫學專科醫師、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表示,台灣長者人數逐年增加,研究顯示,社區中的健康長者有12.8%出現吞嚥困難;醫院、長照機構更有近四成長者出現吞嚥困難,像口腔癌、肺炎、急性腎衰竭等疾病,或久病臥床者也會引起吞嚥困難。可能導致厭食 加速失能若因吞嚥功能退化,加上不良飲食習慣及多重用藥,可能讓長者厭食,導致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足,進而引發衰弱、肌少症、體重下降,會加速長者失能及臥床。傅裕翔指出,有吞嚥困難長者應及早尋求專科醫師治療,由語言治療師協助吞嚥訓練,也可以透過調整餐食口味,提高長者想吃的意願。營養師蘇哲永提醒,許多家屬會把長者的食物煮軟爛、糊狀,或攪打成流質,恐破壞食物色香味,降低營養密度,如此作法易導致長輩營養不良,且食物未經過特殊處理,容易殘留口腔或咽喉,增加嗆咳風險。建議家屬備餐時,除增加蛋白質及長輩所需營養外,也要注重食材風味搭配,才能有效促進食欲。良好的營養搭配復健訓練,可逐步改善吞嚥功能。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家屬製備銀髮友善料理時,可採取「軟食力五大策略」,包括香一點、軟一點、小一點、濕一點、固體與液體分開飲食,可以將食物煮得軟嫩,又兼顧營養、保留食物色香味形、讓長輩好咬、好吞、安全喝。介護美食 讓長者開心吃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從飲品到食物共分成0到7級,包括稀薄、流質、糊狀、軟質、易咀嚼等不同層次。較早步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廠商依照長輩需求研發「介護食品」,如鮭魚、野菜、雞肉等口味,雖台灣也有引進日本介護食品,但對台灣長者來說並不是熟悉的家鄉味。近年台灣新創團隊以在地美食開發老人介護食品,像砂鍋魚頭、蒜香蛤蠣、剝皮辣椒、香菇芋頭等,用氣味連結長者深層記憶。例如有一名80多歲失智奶奶,有嚴重吞嚥困難,用電刺激、改變姿勢都不願開口吃,直到聞到蒜香蛤蜊粥,終於開口吞食,順利攝取一整天的營養。
-
2022-09-18 養生.營養食譜
鴻時代/入秋後的煙燻氣味
酷熱暑期結束,準備迎接涼爽的秋季。農作物與天氣息息相關,正所謂秋收冬藏,早期農民會在立秋前完成所有的農事,以免作物遭遇寒冷影響收成。入秋後,很多慶典祭祀儀式都與疾病預防相關,重點在把環境衛生做好,養成良好習慣,把汙染降到最低,以免造成後疫情蔓延,這很重要。臘肉是台灣時代的記憶,也是許多人的鄉愁。我曾在加拿大溫哥華跟印地安原住民部落學習,把洄游產卵的鮭魚用傳統的方式延長保存期限,同時也藉由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過度炭化的技巧,做出美味天成的煙燻鮭魚。我們在魚群最豐碩肥美的季節,享受大地的饗宴,更讓人驚奇的是,在極佳的生態條件下,「熊出沒了」,在同一個空間與黑熊共食的「驚」驗,令人難忘。秋天的風吹起,讓人想起臘肉的香氣,美味的臘肉是台灣時代的記憶,也滿足許多人的鄉愁。有機會可以到石牌捷運站,一路走往榮總醫院的路上,可以看到許多高掛臘肉的專賣店。市面上許多煙燻肉品,為了色澤好看、長久保存,通常都會添加亞硝酸鹽防腐,看起來紅燦燦,但亞硝酸鹽與含胺類食物一起吃,就會產生亞硝胺的致癌物質,所以醫師常建議不要吃太多香腸、臘肉。現代科學製法,保留香氣、降低生菌數與鈉含量。但美味與健康之間,總能取得平衡。被評選爲「新北特色商品」的「果木小薰」,執行長章念瑜因為難忘孩提時的美味記憶,用真材實料複製記憶中奶奶的手藝。早期在眷村物資不充裕的年代,出身湖南世家的奶奶藝高人膽大,使用「龍眼木炭、稻殼、柑橘果皮」製作獨門燻料,好滋味一鳴驚人,將家鄉味長久保存。而接手的第四代導入現代化工廠設備,靠低溫冷鏈的管理達到降低生菌數,改用米其林主廚擅長的冷燻法製作,降低鈉含量,沒有多餘的化學添加物,讓臘肉吃起來不死鹹,還帶有淡淡的果香。章念瑜更嘗試與PA PA RICE私廚大膽跨界,合作出另一種國際高度。主廚做出蒜苗鹹豬肉燉飯、紹興酒燉飯,除了不違和,更碰撞出東西方文化的美味關係;還有專為素食者設計的黃甜椒燉飯,以台灣的壽司米做出台味燉飯,無論是擺盤或口味,都是超乎想像的驚喜;煙燻生火腿肉片搭配小蘑菇,佐以20年巴薩米克紅酒陳醋,炒出潮漾的下酒菜,開出荼蘼的幸福滋味。臘肉料理多變,在家也能煮出餐廳級美味。臘肉是能變出百百種料理的好食材,以下特別推薦兩道家庭創意料理。第一道是湯品,把寶島特優的綠寶石--------新鮮的綠竹筍切滾刀塊,臘肉條經改刀1.5公分,記得一定要連皮帶肉,才能有足夠的膠質。連同百頁結放到砂鍋內,倒入八分滿的水,以中小火煮約40分鐘,待湯色變奶黃,起鍋前再放入青江菜、少許蒜苗,就可以媲美江浙館子的湯中之王「醃篤鮮」,作法簡單又方便。料理重點在「不要趕」,但凡所有的好味道都是守出來的。另一道臘肉炒飯也很簡單,醃燻臘肉片(或切絲)直接貼在平底鍋上,以小火加熱更快出味,待逼出油,再放入蒜末拌炒,放點胡椒、下白飯,再打顆蛋拌勻,改用中火炒到粒粒分明。千萬不要再放醬油奪味,讓它呈現蛋白質的梅納反應,結合果香、融合柴燒的味道,滋味不輸伊比利火腿蛋炒飯。
-
2022-09-13 養生.健康瘦身
55歲影后秀超低體脂身材「優雅老去」!曝80/20人性化飲食秘訣 適度放縱對食物的渴望
55歲影后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兼具美貌與演技,儘管隨著時間流逝,盛世美顏不再,但日前她在個人IG分享為雜誌拍攝的一系列辣照,大方秀出結實腹肌和二頭肌,也讓人好奇她的養生健康之道。 妮可基嫚曾受訪說,自己在飲食上一直維持著80/20法則,在日常80%的時間裡吃有營養的食物,20%時間放縱你對食物的渴望。「我不太喜歡被限制,大部分時間堅持80%,有時候會下降到70%…。」不刻意苛求吃得健康,充滿人性化的飲食法也讓自己有喘息空間。 出身澳洲的她,除了大量攝取蔬果、全穀類,也偏好鮪魚、鮭魚、蝦子等海鮮,來替代油脂含量高的紅肉,藉此補充好的蛋白質,卻不會增加過多脂肪;烹調方式則避免高溫油炸,以清爽為主。 妮可基嫚同時奉行「少量多餐」原則,一天甚至會吃5餐,藉以養成不暴飲暴食的好習慣。雖然她盡量避免澱粉攝取,但20%的時間還是不忌口,舉凡炸物、人工食品、糖類一概不拒,也曾透露自己放縱時最愛松露披薩。 不過維持好身材與活力,運動仍是關鍵。妮可基嫚出生在熱愛馬拉松的家庭,從小跟著家人到慢跑,大家還會一起報名半馬比賽。直到現在,她仍維持每週慢跑3次、每天游泳30分鐘的運動習慣,有時也做瑜珈、騎腳踏車,「無論我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做的事情。」 當然,運動久了都會有惰性,影后也不例外,妮可基嫚透露自己的秘訣是「多樣性」,「如果一輩子只能早起每天早上醒來並跑10公里,一個禮拜後你就感到無聊了,並開始持續按下貪睡鬧鐘。」 所以她嘗試將跑步與瑜珈、室內飛輪等其他運動間隔實行,甚至只是和老公、小孩一起去散步,都能讓自己維持動力。「與家人出去玩,玩得開心最重要,不要把減肥太當真,讓健康、健身和營養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好萊塢從來不缺青春臉孔與鮮肉,但55歲的妮可基嫚專注在自己身上,持續推出新作。她曾說:「忘記過去,你永遠無法預測未來會怎樣,活在當下」,如今她甩開年華老去憂慮,肌肉炸裂照驚艷各界,以力與美呈現另一種「優雅老去」。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告知乳癌,不是怕乳房切除,是怕要接受化療!節拍式口服化學治療,讓病人不害怕 .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9-10 養生.營養食譜
巴斯克蛋糕必備原料!Cream cheese也適合搭鮭魚、酪梨,加這些菜一起吃更營養
Cream cheese的口感綿密、氣味香濃,經常作為土司、貝果的抹醬,也是近年來很流行的「巴斯克蛋糕」的主原料之一。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指出,除了應用於甜點,Cream cheese也很適合搭配鮭魚、牛排、酪梨、雞蛋等,再加上生菜、番茄片、黃瓜片、洋蔥等一起食用,不僅美味升級,也是更營養的搭配。 Cream cheese含維生素A、B 助視覺皮膚、代謝健康 在營養價值上,Cream cheese的脂肪含量較高,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則較低,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群,與部分礦物質(鈣、鐵、鎂)營養素。其中,維生素A有助於維持在暗處的視覺及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維生素B群則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 加工乳製品酌量攝取 飲食健康無負擔 食藥署也提醒,大多數Cream cheese以鮮奶油與牛奶作為主要成分,而動物性食品所含的膽固醇也會較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日飽和脂肪攝取,應低於總熱量的1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建議飽和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男性為23公克、女性為18公克。 此外,考慮一天之中還會從其他食物攝取到不同營養,建議加工乳製品應酌量攝取,才能讓整體飲食生活更加健康無負擔。 【延伸閱讀】腹主動脈瘤破裂致死率50%以上 四種人不可輕忽腳踝、手指腫痛竟是乾癬性關節炎 靠生物製劑降發炎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9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2022-09-01 醫療.腦部.神經
腦部退化跟飲食有關?專家: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麥得飲食,有益大腦健康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就會像什麼。」飲食習慣影響一個人甚鉅,妥善安排飲食內容,是獲取健康人生的關鍵要素之一。近年來各種健康飲食之道蔚為流行,而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是在現代營養學中很受推崇的飲食方式,可以改善現代人好發的心血管疾病。大腦發炎與罹患阿茲海默症息息相關,攝取大量的蔬果能提升體內抗氧化含量,有利防止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腦細胞受損,同時增加大腦中避免腦細胞遭受損害的蛋白質含量。為了更深入了解地中海飲食對人體心血管的影響,一群由西班牙醫師帶領的研究團隊,曾經做過一項大型的臨床試驗。他們招募了七千四百四十七位年齡從55到80歲的受試者,這些人在參加研究計畫時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 [Estruch, 2018],但都是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潛在患者,有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肥胖,或是冠狀動脈疾病的家族史。受試者被分為三組:第一組是建議採用地中海飲食,且獲得初榨橄欖油。第二組是建議採用地中海飲食,且獲得綜合堅果。第三組是控制組,不給予卡路里限制的建議,也不督促他們運動。這份研究主要觀察指標是心肌梗塞、中風,以及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次要觀察指標是主要觀察指標,以及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研究團隊每季會進行營養師會談與飲食習慣問卷,藉此了解受試者的實際執行程度,以及定期與受試者或他們的家庭醫師聯繫。根據受試者的病歷來了解是否有發生心血管疾病事件,所有事件均透過裁決委員會來認定,並做紀錄。結論是,比起控制組,地中海飲食兩組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低。主要觀察指標心血管疾病發生事件數。透過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在整個試驗案中的七千四百四十七人之中,共有兩百八十八人在後續追蹤五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事件,整體來說,有3.8%的人發病。若分組來看其心血管疾病發生事件數,第一組遵從地中海飲食加攝取橄欖油,為九十六人(占第一組的3.8%); 第二組地中海飲食加攝取堅果為八十三人(占第二組的3.4%);而控制組則為一百零九人(占控制組的4.4%)。從受試者後續五年追蹤數據來看,兩組地中海飲食組比起控制組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在統計上,這兩組的風險比(Hazard Ratio)顯著地低於控制組。次要觀察指標結果觀察主要觀察指標,以及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研究團隊想知道,飲食習慣改變是否會影響總死亡率,結果發現這三組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但仍然可以看到地中海飲食加上初榨橄欖油組的總死亡率有較低的趨勢。本項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加上初榨橄欖油或是加上堅果的飲食習慣,可以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相對於控制組,減少了30%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然而,這樣的飲食控制並不會影響死亡率。研究團隊在一開始就測試了受試者的各種心血管疾病指標,結果發現各三組受試者一開始的數值是沒有差異的,表示最終結果很可能是受到飲食改變影響,而非原先就有明顯差異。一項英國研究透過資料庫蒐集了五千七百八十九位平均年齡為60歲的受試者,將他們分為低、中、高地中海飲食遵從度三組 [Kojima, 2018]。結果發現,中度、高度地中海飲食遵從組的身體衰弱(Frailty)風險比低度遵從組來得低,比起低度遵從組,中度遵從組降低了38%的身體衰弱風險;高度遵從組則降低了56%。此項實驗證實,採取地中海飲食的人有較低的身體老化衰弱風險。三大健腦飲食: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麥得飲食‧地中海飲食原則是高鈣、高纖、抗氧化,以蔬菜、水果、橄欖油、豆類製品、堅果、魚類及乳製品為主,盡量減少紅肉的攝取,並且用香料入菜,使用較少的鹽來調味。若是配合五穀根莖類食材(例如十穀米、地瓜、馬鈴薯⋯⋯)也是不錯的選擇。‧得舒飲食(DASH)是一種控制血壓的飲食方式,首次於1996 年美國心臟協會的會議中被提出,1997 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種飲食方式強調水果、蔬菜、低脂牛奶、全穀物、魚、豆類、堅果等,減少鈉、糖、紅肉的飲食。由於限制了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同時增加了鉀、鎂、鈣、蛋白質,以及纖維的攝取,被認為對心臟有益,有助於控制血壓。‧麥得飲食(MIND)混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飲食方式,被公認可預防認知能力的下降,幫助改善大腦功能,降低罹患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這種飲食方式強調攝取植物性食物,盡量避免飽和脂肪與添加糖。平時可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各種顏色的蔬菜、莓果類、堅果類、橄欖油、全穀類、魚類、豆類、家禽類、紅酒等;此外,應避免人造奶油、起司、甜食、速食與油炸物、豬牛羊等紅肉。這三種飲食雖各有特色,但都有益於腦部健康。地中海飲食著重橄欖油、多蔬果、適量攝取起司、堅果和紅酒。得舒飲食強調高鉀、高鈣、高鎂、高纖、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麥得飲食則兼具兩者之優勢並稍加修正。哪些不健康食物對大腦健康有害,應該避免?此外,有哪些不健康的食物對大腦健康有害,是應該避免的呢?‧油炸食物香噴噴的炸薯條、鹽酥雞、炸雞排等,含有對腦部極具傷害力的壞油,這些壞油裡有大量的自由基,會造成發炎反應,使腦血管狹窄,減少腦部血流供應,因而產生缺氧,使大量腦細胞死亡。‧高糖飲食很多年輕人熱衷的珍珠奶茶、含糖飲料、可樂,其實是腦健康的殺手。從這些飲料中攝取過量的糖分會累積在體內變成脂肪,因而刺激身體的發炎反應,傷害腦細胞。高糖飲食也會使代謝醣類的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或胰島素阻抗上升,這就是糖尿病的前兆,而糖尿病也是失智症風險之一。所以,除了運動之外,一定要搭配健康飲食,才不會互相抵銷。一個人攝取的糖分越多,衰老得越快!攝取過多甜食,身體發炎、罹患糖尿病、癌症、中風或是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越高。如果老年人在飲食上減少糖分攝取,精神也會更充沛。‧高鹽飲食很多人喜歡重鹹的食物,但其中含有大量鹽分,會導致高血壓。高血壓不但會引起心臟病或腦中風,也會使腦部小血管發生病變,產生小中風或白質變性。而這些變化其實也是失智症,特別是血管型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的高風險因子。三高者飲食注意要點患有高血壓者應採取「三少二多」的原則:「三少」為低油脂、少調味品、少加工食品,少用豬油或牛油等動物油,適量使用植物油,減少身體負擔;「二多」為多蔬果、多高纖,像是糙米、大麥、堅果等。高血脂者應減少飲食中的總脂肪量,油炸會增加脂肪的攝取,最好以蒸、煮代替烤、炸的烹飪方式。試著將高脂肪食物換成少量不飽和脂肪食物,例如:鮭魚、鯖魚、杏仁、腰果等。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
2022-08-30 養生.保健食品瘋
長期維生素D攝取過量 營養師提醒可能導致肝腎功能異常
銀髮族長期攝取高劑量維生素D3,可能增加失智風險,對此,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國衛院研究重點為活性維生素(calcitriol),屬於藥典中的處方藥物「骨化三醇」,不同保健食品,一般民眾無須過於擔心。該如何服用維生素D3?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莊志立說,兒童大腦還在發育中,較多實證支持兒童攝取足夠適量的維生素D和鈣質,以預防佝僂症,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應謹慎服用活性維生素D3,注意攝取劑量,最好先跟醫師討論,並透過飲食、運動、日曬方式,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至於有失智症家族史的年輕人,長期補充維生素是否有害,有待進一步研究。受疫情衝擊,這兩三年來,號稱能夠提高免疫力、降低體內發炎的維生素D成為最夯的保健食品,劉怡里指出,一微克維生素D等於四十IU,依據第八版膳食營養建議指引,一般成年人每日維生素D攝取量為十微克(四百IU),年逾五十,則可增加至十五微克(六百IU),上限則是五十微克(兩千IU)。劉怡里表示,不少民眾拿著正在服用中的保健食品,詢問「全吃好嗎?」,看似不同種類,但魚油、鈣片、綜合維他命均含有維生素D,如果又吃了單純維生素D錠劑、膠囊,累積起來,就有可能過量之虞。劉怡里說,維生素D係經由肝腎代謝,如果長期攝取過量,是否提高失智風險,仍是未知數,但很可能導致肝腎功能異常,建議謹慎攝取相關保健食品。除了保健食品之外,劉怡里表示,陽光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最佳促進劑,建議民眾多曬太陽,選在早上、傍晚等陽光不強之際,每天至少曬上十五分鐘。此外,也可透過飲食來攝取維生素D,包括,魚(鮭魚、鰻魚、鯖魚)、牛奶、雞蛋等動物性維生素D3,至於菌菇、黑木耳,及曬過陽光的香菇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
2022-08-30 養生.保健食品瘋
長期吃維生素D反增失智死亡風險 這3種方式自然合成最好
維生素D當紅,許多人額外購買產品補充,但國衛院發表最新研究,年長者長期補充高劑量維生素D反增加失智風險1.8倍,失智長者長期補充高劑量維生素D更增加死亡風險2.17倍(>>詳細新聞)。專家建議,補充維生素D,應從年輕時就開始,不一定要口服,飲食、運動、日曬等自然方式都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也比較不會衍生高劑量的問題。什麼是維生素D維生素D是唯一人體能夠自行製造的維他命,一般我們說的維生素D指的是D2以及D3,D3轉換利用率較高。當日曬充足時,人體便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3,但如果日曬不足則需從食物攝取,維生素D2的食物來源以植物類為主,如香菇、木耳等;而D3食物來源以肉類為主,如魚類或海鮮等,D3還有一種來源就是人體經過曬太陽自行合成。維他命D可以幫助腸道吸收鈣、增加骨質密度,缺乏時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影響生殖功能、容易受病毒和細菌感染。攝取過量則會造成高血鈣,導致鈣質囤積血管或其他軟組織的硬化。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的建議,50歲以下族群每日需攝取 10 微克(400IU)的維生素D;51 歲以上的族群需要攝取到 14 微克(400IU)的維他命D;而在懷孕或哺乳期間可以再增加 5 微克或 200IU。哪些食物有維生素D那些食物富含維生素D?肉類、魚類、雞蛋都是維生素D首選食物。根據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肉類食品的維生素D,豬軟骨每100克有3.852微克、豬油渣有4.761微克、無骨牛小排有4.88微克、鴨翅有12.66微克、鴨頭有22.89微克、鴨舌有24.73微克、去骨鴨掌有45.82。另外,雞蛋每100克有2.11微克;魚貝類,魩仔魚(加工)有9.66微克、魚漿(旗魚)16.8微克、白帶魚29.97微克、醃漬鮭魚卵則屬該類最高,有35.55微克。表格/想攝取維生素該吃那些食物日曬自行生成維生素D可透過日曬生成,連續曬太陽5至10分鐘,就能夠自行合成充足的維生素D。民眾平時可多曬太陽,怕臉曬黑者可臉塗防曬,四肢改穿七分褲與短袖,來增加皮膚的曝曬面積,幫助生成維他命D。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莊志立表示,根據研究,曬太陽才是補充維生素D最好的方式,也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有效方法,但一天曬15至30分鐘就非常足夠。不建議長者額外補充維生素D莊志立表示,維生素D在大腦中同時有好路和歹路可走,但走歹路的比率可能會隨年紀增長而逐年增加,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建議,長者和失智患者不要為防止失智大量長期補充維生素D,若有其他疾病需要補充,又擔心增加失智風險,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以權衡利弊得失。如果是小孩或有失智症家族史的年輕人,可以長期補充維生素D嗎?許志成表示,兒童大腦還在發育,與年長者不同,目前也有比較多的實證支持兒童攝取足夠適量的維生素D和鈣質可預防佝僂症、維持正常生長發育。至於有失智症家族史的年輕人,長期補充維生素是否有害,則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