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飲食習慣
共找到
1304
筆 文章
-
-
2022-12-24 養生.聰明飲食
聖誕節、新年將至!年末狂歡必喝紅酒,適量飲用有3益處
又來到一年的尾聲,年末這幾天周圍總是充斥著歡樂的氣氛,聖誕節、新年接連到來,朋友的聚餐也是一攤接著一攤。聚餐狂歡除了各種美食,也常搭配各種如汽水、可樂…等甜甜的碳酸飲料,除了這些常見的碳酸飲料,今年你是否想換個口味了呢?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這個年末聚餐必備的高級飲品-紅酒! 紅酒是怎麼做的?在台灣雖然比較少人有喝紅酒的習慣,但大家應該對於紅酒一定不陌生。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是較為高級的聚會就可以看到紅酒的身影,而懂得品嚐紅酒的人也往往代表著較高的社經地位象徵。那麼,你知道紅酒究竟是怎麼製作的呢?我們可以將紅酒的製作簡單分為五個階段:1.收成葡萄:紅酒是以葡萄釀造而成,這個階段要採收最健康、最高品質的葡萄2.揀選及榨汁:將採收的葡萄連皮一起碾碎並榨成葡萄汁3.發酵:是釀成紅酒非常重要的步驟,也是由葡萄汁轉換成酒的過程,需要加入酵母來幫助發酵。 4.熟成:發酵完成後就會把酒放入不鏽鋼或木桶中成熟,熟成時間的長短以及不同的桶子可以決定紅酒的顏色、香味、風味、及尾韻等等。5.澄清、過濾、裝瓶:將沉澱物過濾掉並將釀造完成的酒分裝到瓶子內。紅酒的製作是一門高深的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會影響到最後成品的風味與口感,因此好的紅酒也代表著品味與高尚的展現。 紅酒對身體的益處提到紅酒對身體的益處,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幾年前曾轟動一時的「法國悖論(French paradox)」,這是在說明儘管法國人的飲食習慣中攝取了相對較多的飽和脂肪,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卻比其他國家還要低。探究其原因發現這與法國人喝紅酒的習慣有關。 紅酒也稱為紅葡萄酒,屬於葡萄酒的一種,與白葡萄酒不同的是,紅酒釀造時是連皮一起發酵,而白葡萄酒是先將果皮去掉後再將葡萄汁進行發酵,因此在色澤上兩者就有差異。而由於紅酒是帶皮發酵,因此能夠保留更多的植化素與多酚類,例如:白藜蘆醇、單寧酸、花青素、黃酮醇、兒茶素等等,因而紅酒相較於白酒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經研究顯示適量飲用紅酒有下列益處:• 抗氧化紅酒內富含許多抗氧化物,包括多酚類、類黃酮、植化素等等,能夠中和自由基以減少體內的氧化壓力,進而達到抗氧化、延緩老化的效果。• 保護心血管抗氧化本身就能保護心血管,而在紅酒內的眾多抗氧化物中,最主要也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廣泛存在於葡萄皮與種子中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白藜蘆醇能夠減少低密度脂蛋白(LDL,我們俗稱壞的膽固醇)的氧化、降低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進而達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對於冠心病(CHD)、缺血性中風等等都有預防的效果。• 幫助葡萄糖、脂質代謝有研究顯示紅酒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進而能預防第二型糖尿病。而也有研究統計出適量飲酒的人與一般人相比有更多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我們俗稱好的膽固醇),因此對於健康人而言,適量飲用紅酒對於部分慢性疾病有預防的效果。 營養師碎碎念:飲酒二三事看完今天的介紹後,今年聖誕節是否也想開一瓶紅酒來嚐嚐了呢?雖然紅酒對於人體的好處多多,但都是在「適量飲用」的情況下。而國健署建議適量飲酒的原則是「男性每日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每日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 1個酒精當量就是15公克的酒精,若簡易換算成我們常見的酒種則如下:1個酒精當量=15公克酒精=啤酒 ( 4% )375 cc=水果酒(10%)150 cc=白蘭地(40%)40 cc=高粱酒(53%)30 cc=葡萄酒(12%)120 cc*換算公式:酒的 cc數 × 酒精百分比 × 0.785(酒精密度)酒精在人體內是透過肝臟來代謝,當喝得越多時代謝的速度就會越慢,言下之意就是酒精的毒性會在身體累積越久的時間,對身體的傷害也越大,也才會有「喝酒傷肝」的理論出現。因此在這邊Evelyn還是要提醒大家記得「理性飲酒」,偶爾小酌一兩杯沒問題,千萬不要一時貪戀「酒國英雄」的稱號而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喔!在這個有滿滿聚會的年末,你也可以試著告別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改用適量紅酒點綴歡樂的氣氛,同時對身體還能有益處喔~讓我們互敬一杯,一起為2022年慢慢畫下一個句點、並迎接美好的2022年吧!《PrimePlus健康設計家》也會陪伴您繼續度過未來的健康每一天。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23 醫療.中醫
冬至溫補別燥補小心上火!中醫院長教進補重點,4穴位可祛寒
冬至是24節氣中最寒之時,民眾除了吃湯圓外,也多更注重進補養生。吳明珠診所院長吳明珠中醫師指出冬至進補的重點,告訴大家如何更有效的進補,日常也可透過穴位按摩祛寒,讓身體更加暖和。冬至是陰氣、寒氣最強之時,中醫院長提醒留意3大疾病! 吳明珠院長表示,冬至是個陰轉陽的時期,此時陰氣、寒氣最強,過冬至後陽氣才會漸漸提升。寒氣易攻擊關節、呼吸道、心腦血管系統,民眾就常容易有肩頸痠痛、腰酸背痛、膝蓋疼痛、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咳嗽。也因為寒氣易使血管收縮,血壓也就容易提升,常會聽到血壓飆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問題。 吳明珠院長也特別提醒,民眾常見認為冬天、天冷之際需防範的就是低溫,但須注意的也包括溫差,以免血管急速收縮而引起中風、心肌梗塞,除了像是出門、運動、溫泉這類民眾較常注意到的,其他也包括進出開暖氣的房間、進出浴廁、離開被窩、吃完鍋物等,凡有溫差變化較明顯的都得留意。 冬至溫補別燥補,小心上火 吳明珠教進補重點更養生! 適度溫補助提升體內陽氣:吳明珠院長表示,冬至既然是寒氣最強之時,養生和進補的重點,自然就會著重在提升體內陽氣、蓄積能量。衣物穿著方面建議合身,不宜太緊,以利血循暢通。飲食方面適合溫補暖身,如羊肉、蔥、薑、蒜、人參、栗子、黑木耳、芝麻、南瓜等,而像是以上述調味的雞肉、鴨肉也很適合,適度添酒的麻油雞、薑母鴨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燥補反而容易上火惹病上身:但即便是進補,也需注意不宜燥熱。吳明珠院長強調,冬季、冬至進補重點在「溫補」而非「燥補」,因此鍋類飲食留意避免添酒過度、太多調味、麻辣、重口味等,以天然辛香料為主較佳。太多刺激的食物只是短暫的取暖,反而提升不必要的火氣、讓身體上火,增添各項疾病的風險,這尤其是有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族群更要留意,盡量避免喝這類重口味的湯。 燥補後可吃些稍寒的食物調和:若真天冷想吃些麻辣等重口味鍋物或食物,吳明珠院長也建議吃完後做些調和,既然麻辣鍋易上火,餐後便吃些稍有寒氣的食物降降火,例如白蘿蔔、白菜、蓮藕、水梨等蔬果,也增添膳食纖維、顧及腸道。 進補前先了解自身體質會更好:當然,每個人的體質都會有所不同,適合的進補方式也會不盡相同,吳明珠院長也呼籲,若需真的達到適合自己的進補方式,還是先讓中醫師看看,如此補得更到位。 提升體內陽氣、蓄積能量!中醫教4穴位有助祛寒暖身。 吳明珠院長也建議,冬至、天冷之時可多按按幾個穴道,例如腳底板前約1/3中央凹陷處的湧泉穴、內踝頂點後方凹陷處的太溪穴、內腳頂點向上4指幅寬凹陷處的三陰交穴、踝肚臍下方約4指幅寬的關元穴等,有助增添體內陽氣,避免發寒。冬至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適度合理的進補、養生,更有助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冬季養生首重養腎!中醫推6食材,吹風機吹2穴位可怯寒。 .中醫9大體質養生食材各不同!郭祐睿院長:補得多不如吃得巧。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2-21 醫療.中醫
寒流大啖消夜進補 小心胃食道逆流
45歲張小姐長期工作晚歸,每天吃完消夜才能入睡,近日寒流來襲持續低溫,張小姐邀約朋友一起吃麻辣鍋、羊肉爐進補,並且能讓身體暖和起來,沒想到,卻引來了胃痛、胸口灼熱與胃酸逆流等不適症狀。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鄭宇真指出,胸口灼熱感和胃酸逆流感是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因症狀明顯,病人會有很高的自覺趕緊求醫,但另一群胃食道逆流病人,則是以咳嗽、胸悶痛、咽喉異物感、聲音沙啞等非典型症狀表現,就比較不容易察覺。鄭宇真說,中醫認為胃食道逆流主要是因「脾胃虛損」、「肝胃不和」、「肝胃鬱熱」引起的胃氣上逆,造成泛酸噯氣等症狀。脾胃虛損的病人,常伴隨脹氣、解便不暢、食欲不振等症狀;肝胃不和多半發生在工作壓力大,容易緊張焦慮,三餐不規律的人身上;肝胃鬱熱的人,通常會抱怨胃及胸口灼熱疼痛感,容易出現口乾、口苦的症狀。鄭宇真表示,張小姐經診斷屬於「脾虛胃熱」證型,透過清熱降逆的中藥治療後,胃痛、胸口灼熱與胃酸逆流症狀很快獲得緩解,後續持續調補脾胃,症狀也獲得改善。鄭宇真說,對症用藥可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外,養成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才是根本解決胃食道逆流復發的良藥。飲食上,一定要細嚼慢嚥、避免暴飲暴食,甜食、油炸類、糯米類食品與酸度較高的水果更要避免食用;體重過重的人,減重可有效降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有抽菸喝酒習慣的人,務必要戒菸、戒酒。明天是冬至,應景湯圓是少不了的桌上佳餚,鄭宇真提醒,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人,如果真的想吃,細細品味一兩口即可;如果胃食道逆流發生過於頻繁,導致持續性噁心嘔吐,影響吞嚥或體重減輕,應立即尋求醫師幫助。
-
2022-12-21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有益心血管健康,但要喝對才有用!「滴漏、熱水煮、濾壓壺」哪種好?研究解答
許多人都會在早晨來1杯自己泡的咖啡,從最普遍的滴漏式、熱水煮咖啡,或用法式濾壓壺等多種方式來製做咖啡。最近1項新研究表示,以滴漏式的方法來煮咖啡是最健康的,研究刊登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喝咖啡更長命 喝過濾過的咖啡才有用研究人員發現,喝咖啡的人通常比不喝咖啡的人更長命,但前提是要喝過濾過的咖啡才有用。這項研究的對象是50萬名挪威成年人,與沒有喝咖啡的人相比,經常喝過濾咖啡的人在20年內死亡的機率降低了15%;相反的,喜歡未經過濾咖啡的人,則少了長壽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每天喝9杯咖啡以上的人,心臟病的致死風險則略有增加。至於什麼是未過濾咖啡呢?指的是咖啡粉與熱水長時間接觸所製作出來的咖啡,其中包括:義式濃縮咖啡和濾壓壺製作的咖啡都是。未經過濾的咖啡 有較高含量的油脂瑞典哥德堡大學資深研究員Dag Thelle博士認為,多年以來研究人員都知道,未經過濾的咖啡含有較高含量的油脂,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就可以合理解釋這個最新的發現。經過這次的研究得知,過濾後沖泡出來的咖啡比較健康。但是,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研究院前院長Connie Diekman則有不同看法,並表示這些發現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他認為這個研究缺乏將人們的飲食習慣一併進行考量,包括是否在咖啡中加糖和奶精,或是配了餅乾一起享用等。Connie Diekman表示,未經過濾的咖啡確實會使咖啡豆的油脂進入杯子中;但好消息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含量不足以成為膽固醇升高的條件。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且詳盡的研究來證實。(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早上起床馬上喝咖啡提神效果最差! 「最佳飲用時段」曝:怕失眠O點後別喝 ·常喝「這類咖啡」小心讓膽固醇過高! 抓緊1黃金關鍵降風險
-
2022-12-20 醫療.中醫
血液循環不佳易手腳冰冷、疲倦 長期未改善當心引發心梗
現代族群大部分為靜態工作者,長時間久坐辦公室,待在冷氣房裡,每年到這個時候手腳冰冷的狀況就會浮現!就讓我們來看看循環不好有哪些類型吧!循環不好兩類型:「陽虛」、「氣機鬱滯」1.身體能量不足的「陽虛」如果易手腳冰冷,全身疲倦提不起勁,白天上班又時常呵欠連連,你可能是屬於「陽虛」的體質。這時人體就像蒸汽火車的鍋爐系統,能量不夠,無法製造足夠的動力去推動整輛列車,因此容易出現四肢冰冷、疲倦乏力、口唇色淡、腹瀉夜尿、腰背部及膝蓋怕冷痠痛等症狀。這種體質的人可以做一些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跳繩等。運動不用過於激烈,但要活動到全身微微流汗的程度,才是有效開啟身體循環喔!而生活跟飲食習慣力求均衡,可以適量攝取一些溫性食材,例如薑、蒜、紅棗、肉桂,都可以對促進循環有幫助。2.氣血堵住的「氣機鬱滯」另外也有「氣機鬱滯」型的手腳冰冷,此類型可能因為血氣不通,或是生活壓力、情緒緊繃、睡眠障礙等問題導致。比較起來雖然手足不溫,但卻沒有很怕冷的感覺。我們可以把身體的循環想成一條高速公路,有地方堵塞了導致車流不順暢,所以公路上有些地方很壅擠,有些地方卻沒有車。換句話說,就是氣血卡在頭面、軀幹,下肢及末梢卻容易冰涼。這時建議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早睡早起、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培養紓壓的興趣或運動習慣。循環不好問題多 頭暈、失眠、中風統統來長期循環不好會引起的問題很多,像是末梢神經失於滋養,精細動作的控制就會比較差;到腦部的血流不足也會影響腦部含氧量和思緒的敏捷度,日久則易成為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中醫養生強調一個”通”字。氣血不通百病生。血為氣之母,因此,疏通血脈是中醫預防衰老的重要關鍵,應該定期清理血管中的廢物。否則,輕者會出現手腳麻木、頭暈、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以及瘀斑等等症狀。另外大家常常忽略的一點,血循不佳也和男性的陰莖不舉﹐女性的陰道乾澀有關。更有比較高的風險得到冠心病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常聽到的心肌梗塞,就是循環不好加上飲食作息不節制引起。如果四肢末梢有出現酸麻感、頭暈腦脹、意識不清、胸口悶堵、呼吸困難、噁心想吐、冒冷汗,請儘速就醫。日常改善血液循環兩方法:穴道按摩穴道按摩可以選用頭部的百會穴,上肢的合谷穴、曲池穴,下肢的足三里穴,以及腹部的氣海穴、關元穴,背部的命門穴、腎俞穴等,每天按摩5~10分鐘,能幫助身體溫暖,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配合中醫施以穴位針灸,也有助于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日常改善血液循環兩方法:食療以食療的角度來說,要盡量攝取對心血管有益的omega-3脂肪酸,例如堅果、魚油。還要多攝取維生素C,含有抗氧化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也可以多吃胚芽、香菇、番茄、核桃、紅肉、雞蛋等含有菸鹼酸的食物,提供人體足夠的維生素B3,改善循環。藥材方面,陽虛體質可以在冬令適度進補,選用當歸、川芎等溫經通絡的藥材,服用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或是十全排骨湯。氣機鬱滯的人可以食用平補的四神湯,酌加行氣的中藥,如香附、陳皮。但每個人體質不一,且有些藥物會有交互作用的問題,還是建議找專業中醫師看診諮詢後,再選擇進補的中藥,免得沒補進去身體,反而燥熱上火喔!
-
2022-12-20 醫療.泌尿腎臟
為何三高對腎臟功能危害大?醫提醒早期腎臟病罕有明顯症狀
腎臟是個十分精密的器官,有著複雜的管路用來過濾血液以產生尿液。血液會先經由血管「入球小動脈」引流至我們的過濾構造「腎絲球」,濾液再經「腎小管」回收養分並排除廢物,最後形成尿液。作為我們全身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腎臟一旦失去功能,便會導致體內代謝所產生的毒素以及多餘的水分無法有效排除。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便是指腎臟受長期損傷下(持續3個月以上),功能或結構產生之不可逆的異常。導致慢性腎病腎功能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相關疾病,其他如免疫、感染等發炎,或藥物、有毒物質傷害等。若慢性腎病持續惡化,終將進展成末期腎病變,會導致大量的尿毒素累積。末期腎病變除了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因為需要仰賴腎臟替代療法(洗腎/腹膜透析)而大大影響生活品質。這篇文章將會介紹幾個慢性腎病常見的致病原因,並說明現在醫學上慢性腎病的進程與分期。三高與腎病關係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慢性腎病的進展密不可分。若粗略地將腎臟比擬成一個過濾器,腎功能的損傷可能反映在過濾的總量,即腎臟所過濾的血流--「腎絲球過濾率(eGFR)」。如果腎絲球過濾率太低,代表被腎臟過濾的血流減少,也就意味著腎臟無法好好發揮過濾血液的功能。另外,腎功能的下降也可以反映在濾網是否有受損--「蛋白尿」的產生。長期的控制不良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會減低腎臟過濾的流量,甚至造成濾網的結構被破壞,導致腎臟逐漸受傷。下文為大家一一分說。首先是高血壓,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會導致腎絲球內壓力過高。血管為了對抗過高的阻力,會代償性地變窄,同時結構變脆、變硬。慢慢地,血管會因管徑變窄,導致腎臟血流量減少,過濾的量也跟著下降,最終以腎絲球過濾率減少與尿中蛋白流失增加兩形式來損傷腎臟過濾的功能,形成高血壓腎病變。而高血糖除了讓細胞長期浸泡在高糖份環境而損害腎絲球與內皮細胞,還會間接引起腎高壓,導致腎絲球過濾功能過度使用(hyperfiltration),讓腎臟逐漸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最後是高血脂則可能導致脂肪斑塊囤積在血管壁上,引起灌流動脈血管狹窄、硬化。三高不只會互相交互作用且與「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密不可分。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代謝症候群可以說是三高的前身,若以下五點中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1. 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 ≧ 90cm、女性腰圍 ≧ 80cm2. 血壓偏高:收縮壓 ≧ 130mmHg 或舒張壓 ≧ 85mmHg3.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 ≧ 100mg/dL4.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 150mg/dL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 < 40mg/dL、女性 < 50mg/dL如上所述,代謝症候群、三高都可能影響我們的腎臟功能,讓我們的腎臟慢慢損傷,產生慢性腎病。初期的慢性腎病並不會出現症狀,因此常造成病人延遲診斷、耽誤了及早治療停止惡化的時機,是故對於腎臟病高危險族群應進行定期篩檢。我們可透過腎絲球過濾率與蛋白尿的程度,將慢性腎病進行分期。以血清肌酸酐值(Creatinine)檢測當作腎臟功能為目前最常見檢驗方法,但對於初期慢性腎病敏感度較差。因此現行衛教均建議將其換算為腎絲球過濾(eGFR)來作為慢性腎病分期的依據。根據 2002年 KDOQI指引,可依估算之腎絲球過濾率(eGFR)將慢性腎病的進展分為五期: 第一期 腎功能正常但有腎臟損傷(蛋白尿/血尿):eGFR 尚大於 90mL/min/1.73m2第二期 腎臟損傷併腎功能輕微下降:eGFR 介於 60-89 mL/min/1.73m2 之間第三期 腎功能中等程度下降:eGFR 介於 30-59 mL/min/1.73m2 之間 第四期 腎功能嚴重下降:eGFR 介於 15-29 mL/min/1.73m2 之間第五期 末期腎病變:eGFR 小於 15 mL/min/1.73m2 之間另外,除eGFR所分類之五期慢性腎病,還可併用尿液篩檢蛋白尿的程度來對慢性腎病做更進一步的劃分。蛋白尿篩檢較能敏銳發現腎病變症狀,但缺點是僅能篩出腎絲球相關病變,無法偵測腎小管、間質等腎臟其餘的可能疾病。白蛋白尿分期●A1為每日白蛋白尿小於 30mg●A2為介於30至300mg之間●A3為大於300mg (巨量蛋白尿)早期腎病罕有明顯症狀,多伴以泡泡尿、高血壓等非特異疾患,而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隨著腎功能的惡化,代謝廢物會逐漸累積在體內造成尿毒症的症狀,如:疲倦、食慾下降、無力、皮膚癢、酸痛、易出血(如:皮下出血、腸胃道出血...)、貧血等。此外,因爲體內水分無法正常排除,也會導致全身水腫、肺水腫、心衰竭等現象。保養腎臟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從根本去解決問題,比如控制血壓、降低血糖、注意每日蛋白質的攝取量、避免特定的藥物使用。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不困難,平時不要吃太鹹、太甜、太油的食物;適量飲水;規律運動與心肺訓練,以維持循環系統順暢......等。台灣是慢性腎病高盛行的國家,除了透析、慢性腎病照護為健保體系帶來極大負擔外,也大大損害患者的生活品質。因此,如何預防慢性腎病以及減緩惡化絕對不可輕忽!參考文獻:1.Bhat, P., Dretler, A., Gdowski, M., Ramgopal, R ; Williams, E. D. (2016).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Medical Therapeutics. Wolters Kluwer. 2.台大內科醫師群。內科學 第八版(2022)。力大圖書公司出版。【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楊洵醫師】腎病與三高:醫籲勿忽視三高對腎功能危害】
-
2022-12-19 醫療.新陳代謝
天冷易餓,狂吃澱粉和高油脂恐誘發心血管疾病!營養師提醒冬日飲食6原則控血糖
最近這幾天特別的寒冷,糖尿病或是血糖有問題的族群除了要記得保暖之外,生活和飲食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避免誘發心血管疾病或是其他併發症的產生。我記得之前在看糖尿病門診的時候,印象深刻,有一位五十出頭歲的女病人,因為工作和家庭繁忙,加上長期血糖的問題一直困擾她,她在忙碌下也沒有特別注意自己的血糖變化。生活中常常飲食不正常,忙到忘記吃飯,或是餓到大吃一頓!!在一次運動後腳部大拇指受傷而不自覺,結果那年冬天特別寒冷在自家浴缸泡澡溫度過高,腳上的傷口更為嚴重,最後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而截掉腳部大拇指……。其實糖尿病人在冬天因為天氣寒冷容易飢餓,更容易吃到「過量的澱粉」和「高油脂」的食物,我們知道醣類對血糖的影響性最為顯著,加上過多的油脂會降低腸胃排空的速度,使得餐後血糖值下降的速度變慢,不利血糖的控制。所以建議糖尿病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注意幾個生活飲食原則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糖尿病人冬天飲食生活注意原則1.增加蔬菜量:可以煮一鍋溫熱蔬菜湯,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和植化素,可以增加飽足感和下降身體的發炎反應2.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冬天火鍋或是各類型的藥膳鍋容易造成紅肉比例增加,豬肉、牛肉、羊肉不要過量之外,建議選擇瘦肉的部分並且搭配綠色蔬菜一起食用,降低油脂的攝取。也可選擇較健康的植物油,例如:苦茶油、橄欖油、芝麻油等,可以增加飽足感,降低對醣類食物的渴望。3.調整吃飯順序:先吃一大碗溫熱蔬菜,喝湯、再吃優質蛋白質例如:魚肉、雞肉、豆類、蛋等,最後澱粉類食物再和其他配菜一起吃,可以有幫助的降低餐中對大量澱粉的渴望。4.點心零食要節制:天氣冷時,三不五時就想要吃個點心零食來解解饞,糖尿病人建議可以選擇篇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來做點心的來源,例如:堅果優格、低脂牛奶、茶葉蛋、豆花、滷豆干等,也可以適度的食用營養均衡配方飲品等。5.水分要足夠:冬天水分容易不足,糖尿病人易產生泌尿道感染,所以要提醒每天至少2000ml以上的水分。6.高、低血糖其實都可能造成飢餓感增加,最好確認的方法是在飢餓時,建議立刻檢查血糖值。 其實糖尿病人因為血管病變產生大小血管病變的問題,所以飲食習慣要建立,在冬天更要在生活上要提醒他們,注意早上起床要注重保暖,出門記得圍條圍巾,泡澡注意溫度預防燙傷、運動要穿雙好鞋保護雙腳降低受傷機會等等的生活習慣。
-
2022-12-19 焦點.元氣新聞
當心酒害/酒精傷肝傷腦增罹癌率 專家籲打破惡性循環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癌症專家分析,酒精可能引起慢性肝炎、提高肝癌風險;酒精與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共同作用,也會讓癌症和慢性病風險上升。精神科醫師提醒,酒精會抑制大腦神經功能,讓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讓人陷入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的惡性循環。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較無B肝、C肝問題的歐美國家,酒精是導致肝癌的首要原因,因為酒精是經由肝臟代謝,可能引起非病毒性的慢性肝炎,長期導致肝癌。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喝酒之外可能也會抽菸,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提高罹癌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飲酒只是生活中一環,理論上還要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才會導致罹癌的結果,例如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環境中的毒物如黃麴毒素、發霉的食物等。雖然不同生活習慣對於罹癌的貢獻,有待更多研究詳細探討,目前這篇研究仍發揮很重要的警惕作用,讓社會大眾知道喝酒一定要酌量。「慣性喝酒是其他問題的結果。」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自古以來,當人類面對到難以解決、不知該如何面對的問題,就可能用喝酒這個行為來因應,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憂慮、焦慮、失眠。當酒精作用在大腦,會抑制神經功能,導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差,此時人就會落入惡性循換,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方俊凱表示,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要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一開始可以先透過一些藥物緩解他的情緒或睡眠問題,幫助他恢復可以面對問題的行為能力。接下來就要透過適當的諮商、心理治療,幫助他去找方法面對、解決問題。*完全可歸因酒精疾病:酒精引起之精神與行為障礙疾病酒精性神經病變酒精性心肌病變酒精引起之消化道疾病胎兒受酒精影響症候群*部分可歸因於酒精的疾病:癌症第二型糖尿病憂鬱症阿茲海默症癲癇心腦血管疾病資料來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整理:記者邱宜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13 醫療.消化系統
肝也會結石? 南投七旬翁腹痛就醫查出「肝結石」
南投一名劉姓男子因上腹疼痛,且痛感延伸到背部,就醫後發現並非單純肚子痛,而是「肝結石」,後續透過內視鏡膽管攝影取出結石,並放置支架,接著由外科醫師採取3D腹腔鏡肝及膽囊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不到一周就順利出院。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民眾經常聽到腎結石、膽結石,但鮮少聽到肝也會結石,該名劉姓患者近七旬因肚子痛急診就醫,醫師察覺其黃疸、尿液顏色變深,發現不太對勁,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查出其肝內膽管結石合併總膽管及膽囊結石。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說,「肝內膽管結石」即「肝結石」,就是肝臟內的膽管有結石產生,結石恐導致膽管系統內的膽汁流速減緩或阻塞,手術前,先施行內視鏡膽管攝影(ERCP)取出膽管結石,並放置支架撐開膽管,以利膽汁暢通。而在清除結石後,由外科醫師彭正明、黃信傑接手進行3D腹腔鏡肝或膽囊切除手術時,因先前已透過ERCP取出結石,手術時就無須劃開膽管,裝置引流管,彭、黃便使用3D立體腹腔鏡為病患切除左側肝臟占全部肝臟的35%及切除膽囊。彭正明說,相較傳統腹腔鏡手術,3D立體腹腔鏡能提供手術醫師更清楚的影像視野,手術處理精準度高,增加手術安全性,傷口也比傳統開腹手術小,僅需在腹部開三到四個小傷口,降低術後疼痛,患者恢復速度也更快。南投醫院則提醒,肝結石的成因較複雜,當膽管狹窄、腫瘤、感染或與個人體質及飲食習慣等皆可能導致結石,症狀則有發燒、上腹痛、噁心、嘔吐、黃疸等,沒即時處理恐引發膽道癌,若有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
2022-12-10 養生.聰明飲食
節食減肥易復胖!吃對6大類食物助瘦身,搭配運動效果更好
想要擁有穠纖合度的身材,除了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飲食管理也是一大重點,節食減肥是不少人經常採取的較激烈的方法,但不正常飲食除了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其實也更容易復胖。那究竟三餐該吃什麼,才能維持好身材又不傷身體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瘦身食物」相關話題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各類瘦身食物網路聲量排行。台灣水果甜! 應注意糖份攝取健康減肥的重點是均衡飲食,因此我們觀察網路上對相關飲食習慣的相關討論,歸納在6大類食物中最受到大家關注的瘦身食物,發現在「水果類」中以「蘋果」聲量最高。由於蘋果中的果膠能預防體內糖分和脂肪的吸收,並吸附腸內的有害物質,一同排出體外,是不少明星減肥時會選擇的水果,也有網友分享自己的減重菜單,說道「水果可以選低熱量的蘋果,但台灣的水果還是較甜」,同時提醒民眾在挑選水果時仍須注意糖份問題。而每天的正餐當然少不了「蛋類與肉類」以及「蔬菜」,有網友提及「減肥不要害怕吃肉!減肥的一定要吃夠蛋白質才瘦得快」,並表示每餐可以吃「份量差不多手掌大小的雞胸肉」,因為雞胸肉有豐富的高蛋白,搭配運動可以幫助脂肪燃燒,達到增肌效果,也有網友分享自己的減重食譜,推薦綜合了蛋肉類與蔬菜類的「洋蔥紅蘿蔔炒蛋」,由於紅蘿蔔的β-胡蘿蔔素和植物纖維,可促進新陳代謝;而有「蔬菜中的皇后」美名的洋蔥則富含槲皮素,能抑制脂肪堆積,算是益處多多的一道菜餚,引來其他民眾留言附和補充「洋蔥紅蘿蔔炒蛋色彩比較繽紛,吃起來會快樂很多!」喝完咖啡及無糖茶 搭配運動才有效果在飲品方面,減少飲料的攝取是對許多人來說最困難的地方,許多重度飲料愛好者哀號「飲料真的很難戒!」、「每次減肥失敗都是敗在這」,引起廣大迴響,有熱心網友給予建議,像是「減肥其實還是可以喝無糖茶跟黑咖啡」、「早餐先把大冰奶換成無糖豆漿」,因為「茶類」中的兒茶素,能夠降低人體膽固醇、腸內脂肪吸收,如果想踏出瘦身的第一步,不妨將每天一杯的手搖飲料替換成無糖茶,降低身體的負擔;不過也有民眾提醒「咖啡跟茶都有幫助脂肪分解,但分解變成脂肪酸後,如果沒有運動去代謝成能量,脂肪酸還是會變成脂肪喔」,表示燃脂食物還是要搭配運動,才能真正發揮效用。想瘦身除了吃對食物,份量與少油烹飪方式也是一大學問,並同時搭配運動才能相輔相成。無論如何,都不要忘了各類食物都要均衡攝取、並且持之以恆,才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喔!★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2-09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患學習飲食營養 為治療加分
癌症病人除了要接受正規治療,飲食營養也要顧好,才能為治療加分。癌症關懷基金會分析701位飲食指導專班參與者資料,結果發現,經過3個月有系統的學習營養知識,不但能為癌症治療加分,三高、情緒、疲倦、疼痛、生活品質都能獲得改善。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基金會北、中、南三區每年開辦4梯次癌友飲食專班,至今已開課37梯次,由營養師提供一對一的飲食指導,照顧超過千名癌友家庭。這次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分析歷年參與專班的701位學員資料,其中48%為乳癌患者,12%肺癌患者、8%大腸直腸癌患者、8%婦科癌症患者。701名學員中85%是女性,男性僅占15%。6成學員為癌症第一、二期,以女性為主,男性則是第四期比率最高,顯示女性較早積極採取抗癌行動。來上課的男性學員當中,也有少數非常認真,樣樣自己來、三餐自己準備,但大部分男性會找太太來陪上課,有些人還會叫太太幫他寫飲食日記,不想要自己去積極掌握這些健康識能。分析結果發現,經過3個月的學習和追蹤,需要增重的癌友可以在3個月內最多增重4公斤,需要減重的癌友可在3個月內減重達6公斤。學習前有肝功能、血糖、血脂、尿酸指數過高的癌友,或是因癌症治療導致白血球低下或貧血的癌友,3個月後數值都有顯著改善。經過學習,癌友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從平均19種增加到27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問題,疲勞或睡眠困難問題,也在國際通用的量表測驗下看到顯著的進步。協助過許多乳癌和大腸癌病友的黃翠華,觀察到這兩種病人罹癌前都有些共通的飲食偏好。乳癌和大腸癌病人都有飲食脂肪比率過高的問題,年輕的乳癌病人很多都超愛吃甜食,大腸癌病人則是幾乎沒在吃全穀類,纖維攝取量很低。黃翠華表示,飲食專班的營養師會抽絲剝繭找出癌友的飲食營養問題,並且協助他們循序漸進改變飲食習慣、建立正確觀念,比如很多人不知道纖維攝取要達標,最重要不是吃蔬菜,而是全穀類,一碗全穀雜糧飯的纖維含量可能是一碗煮熟蔬菜的10倍以上,如果因為怕胖而不吃飯、只吃菜和肉,就很容易變成高油、低纖維的飲食。黃翠華遇過有些癌友不想做正規治療,就跟營養師說:「我完全相信你們!我不要接受治療!」黃翠華都會跟他們說,腫瘤細胞長得飛快,光靠食物太慢了、追不上,一定要接受正規全套治療,飲食只是輔助,讓身體可以挺過辛苦的癌症治療過程、幫助治療發揮效用。
-
2022-12-07 醫聲.Podcast
🎧|發現罹癌,戰勝存活期平均5個月魔咒!國衛院專家甩掉過去常吃三種食物
一場晚期癌症的衝擊,讓國衛院專家林峯輝驚覺過去飲食、生活習慣是多麼殘害自己的身體,同時他也深刻體會癌症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的重要性。「我以前喜歡吃鹹酥雞、泡麵,還喜歡喝酒,以為自己身體健康,是『天公囝仔』,沒想到一健檢,就得『大獎』!」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台大醫學工程學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林峯輝去年8月接受健檢發現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若不接受治療,平均存活期剩5個月,即使接受治療,平均存活期也只有9個月,他咬著牙接受一次次化療,也拋棄過去不健康生活習慣,目前逐漸走出癌症幽谷的他,深深體會癌症檢測、癌症預防的重要性。🎧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智慧醫材導入,檢測結果更精準林峯輝投身教育、學術研究逾三十年,曾專研運用「免疫聚合脢連鎖反應方法、套組」檢測早期鼻咽癌,對於癌症檢測、診斷科技、智慧醫材發展趨勢有深刻的觀察。他分析,癌細胞檢測科技包羅萬象,目前已可透過奈米科技放大癌細胞DNA訊號,代表少許癌細胞也能偵測。另外,林峯輝指出,隨著智慧醫材的創新發明,癌症診斷更趨於精準,像國衛院團隊在MRI(電腦核磁共振攝影)判讀導入智慧醫療軟體、癌症影像學診斷與智慧醫療的結合等,都有創新表現,同時也讓診斷更精確,也更有效率。台灣的智慧醫材研發若能以產業鏈模式進一步串聯、整合,或可發揮更大效益。公私合作,智慧醫材研發更添動力近年來,國衛院參與、執行跨部會「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計畫」,並於110年1月15日成立「精準醫療合作聯盟」,也就是運用公私合作聯盟模式,邀請產業界共同參與精準醫療合作計畫,期待更聚焦癌症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科技的優化與精進。林峯輝認為,台灣民眾帶有多樣化基因,是基因寶庫,藉由精準醫療合作聯盟的連結與更多優質智慧醫材的導入,可推進癌症檢測、風險評估進展,而智慧醫材的設計,因參考的基因庫資料夠多,且更全方位,精準程度也可更提升。「大家要Stay away from cancer inducer(遠離癌症誘發因子)!」談到癌症預防議題,林峯輝語重心長強調,除了基因因素,想預防癌症,飲食、生活與環境因素環環相扣,像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與抽菸、喝酒、熬夜、不運動等,都會導致罹癌風險上升,因此根本之道在調整生活習慣,由於治療、精準診斷科技的進步,即使罹癌,也不要輕易放棄希望,同時他也期盼更多優質企業加入精準醫療合作聯盟,攜手為提升台灣精準醫療品質打拼、努力。延伸閱讀/疾病與它們的起源:精準醫療在台灣林峯輝小檔案現職: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醫工所終身特聘教授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合聘教授學歷:成功大學 材料科學博士成功大學 材料科學碩士成功大學 地球科學學士經歷: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工組主任國科會醫工學門召集人台灣大學醫工所所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滾宬瑋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臺灣大學
-
2022-12-02 焦點.元氣新聞
日男星渡邊徹驚傳敗血症過世!錯誤飲食觀導致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纏身
媒體報導,曾演出《向太陽怒吼》的日本男星渡邊徹驚傳敗血症過世,經紀公司已發出訃聞,證實他在11月28日不敵病魔,享年61歲。他11月20日因為發燒、肚子痛等症狀送醫,原本診斷出是細菌性腸胃炎,但症狀逐日惡化,短短8天撒手人寰。腸胃炎可以粗分成兩種,「細菌性腸胃炎」跟「病毒性腸胃炎」。飲食不潔所引起的腸胃炎,屬於細菌性腸胃炎。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邱偉哲在《亞東醫訊》撰文指出,細菌性腸胃炎以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為常見致病菌。此外,細菌性腸胃炎可能引發腸黏膜嚴重發炎,如出現血便或黏液便的情況一定要盡速就醫。一般腸胃炎傳染途徑多為糞口傳染,經由吃下含有病菌的食物或水所引起,所以飯前洗手很重要。腸胃炎初期,如果沒有脫水症狀如口乾、小便減少、小便顏色深、心跳過快,可以嘗試先禁食幾個小時讓腸胃休息。其實渡邊徹的病史洋洋灑灑,大半生都在與病魔博鬥,近年更常因多病退出舞台。渡邊徹的病,多與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大有關係。據日媒報導,年輕時的渡邊徹是個大胃王,每天攝入6,000卡路里的熱量,卻因此在30歲時就罹患糖尿病。他曾重複且快速節食,但多次反彈。2012年被診斷為缺血性心臟病,也動過手術。當時原本決心開始養生,後來卻被發現偷偷繼續大吃大喝。2013年因胰腺炎住院。去年四月接受了主動脈瓣狹窄手術,還因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每週接受3次透析。【資料來源】.感染腸胃炎8天竟變敗血症!61歲日男星不敵病魔驟逝.大吃大喝急性腸胃炎 醫師教這樣吃喝好得快.日媒報導:渡邊徹逝世,享年61歲
-
2022-12-02 醫療.心臟血管
鄭弘儀冠狀動脈硬化卻無感…醫提醒恐心肌梗塞、腦中風!快做6件事改善
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鄭弘儀之前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做健檢後才知有「冠狀動脈硬化」,最狹窄的地方已達69%,但是他完全沒感覺,目前靠吃藥控制。而他以前最愛吃內臟類,現在為了健康只能忌口。氣溫下降,是冠狀動脈疾病病人容易惡化的季節。鄭弘儀之前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做完健檢才被告知有「冠狀動脈硬化」,最狹窄的地方已達69%,但是他完全沒感覺。不過醫師認為他現階段還不需要裝血管支架,目前先吃藥控制即可。而他原本愛吃下水湯及滷雞胗,配啤酒,現在內臟類都不敢吃了。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血管中心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韋廷曾受訪指出,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又稱狹心症,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累積,形成不規則粥塊脂肪,讓動脈硬化與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好發於中老年人、有家族病史、抽菸、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性格急躁、壓力過大及缺乏運動等人。其臨床表現為突然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絞痛,疼痛上達左肩、臂部及頸部,伴有惡心、頭暈、面色蒼白、煩躁心悸、呼吸短促、出冷汗、甚至暈厥等症狀。此外,不同部位造成的血管堵塞問題並不一樣,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林肇鋒曾受訪表示,「腦跟心這兩個器官,因為直接影響生活、工作與外顯症狀,甚至危及生命,格外受到注意。」林肇鋒表示,倘若動脈硬化發生在頸動脈且逐漸變窄,就容易引起腦中風;若供應心臟肌肉的冠狀動脈硬化,就會引起心肌梗塞。動脈硬化,除年紀增加、性別 (男性)、種族、家族冠狀動脈疾病史、家族高膽固醇血症、慢性腎臟病等無法控制危險因子,生活習慣影響更大,現代人不良飲食習慣,抽菸、過度肥胖不運動等,都是高危險群。為避免引發心血管風險,須當心誘發因子,包括寒冷、氣候變化、清晨時段、情緒激動、強烈用力、過度疲勞等。最近天氣變冷了,多注意保暖,醫師建議,可穿襪子睡覺,有夜尿或睡眠不佳半夜起床要穿暖和,早上起床動作放慢,可先喝一杯溫開水稀釋半夜濃縮變稠血液。醫師建議以下幾件事改善動脈硬化。6件事改善動脈硬化.戒菸.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非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三高).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飲食少油少鹽,多蔬果。.減重,避免過度肥胖。.規律運動.不要過勞或熬夜【參考資料】.血管怎麼變硬?醫:動脈硬化從血管「長斑」開始.血壓飆高瀕臨腦中風!六旬男查遍竟與心肺血管無關,是「腎血管性高血壓」.天氣忽冷忽熱 有這些症狀小心冠狀動脈阻塞
-
2022-11-30 養生.抗老養生
年近50歲仍維持苗條身材、如20歲少女,謝金燕是怎麼做到的?
「電音天后」謝金燕已經47歲,但看起還像是20多歲。她經常在IG分享照片,也大秀驚人冰塊腹肌。之前有粉絲透過IG限動詢問:「怎麼樣才能像姐姐一樣正?」她也大方地跟粉絲分享自己的凍齡撇步。維持好身材,來源於不間斷的自律!身材方面,她透露自己從來不穿寬鬆衣服,甚至在家也是,透過緊到的衣服隨時自檢身材,四處放全身鏡,一發現不必要的贅肉,就快運動!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她都會養成縮小腹的習慣,利用追劇、洗碗的時間邊做運動,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努力動腦筋讓運動不無聊。謝金燕維持身材秘訣:1. 不穿寬鬆衣服、家裡放全身鏡,時刻警惕自己。2. 有贅肉就運動,時刻縮小腹。3. 把握時間運動,洗碗、追劇都不放過。4. 不浪費運動機會,能走樓梯就不搭電梯。同場加映:‧「3A」運動 5分鐘讓你瘦更多‧每次運動30分鐘才有效果?專家打臉:10分鐘更有效只吃七分飽、細嚼慢嚥,養成好的飲食習慣飲食方面,謝金燕除了不菸不酒,吃飯一定只吃七分飽,提醒「吃東西不要太專心」,要細嚼慢嚥才能把胃養小,胃小自然肉少少,「不喝含糖飲料,不然腰粗粗;懶得運動時更要少少吃,蛋白質膠原蛋白要多吃」。謝金燕飲食秘訣:1. 不抽菸、不喝酒。2. 只吃七分飽。3. 吃東西要細嚼慢嚥才能把胃養小。4. 不喝含糖飲料、多吃膠原蛋白。同場加映:‧健康主題館/開發味覺智能 嚼出魔鬼身材‧吃得慢≠緩慢咀嚼!研究:吃飯吃太快讓肥胖、糖尿病機率暴增不熬夜、學習穿衣風格,自律過生活其他生活習慣,包括不熬夜、避免曬太陽,「剪可以修正自己臉型的髮型、學習化妝技巧修正臉型的缺陷、學習穿衣風格&能力,該遮的遮、該放大的放大」,也從中可以感受她相當自律的生活,也直言若以上的守則都做到「要多正有多正」。謝金燕凍齡的生活習慣:1. 不熬夜。2. 懂得適合自己的化妝技巧。3. 學習目前潮流的穿衣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4. 自律的生活。同場加映:‧養生妙法/生活習慣好 愈老愈健康‧避開熟齡4大NG妝容 化出年輕3歲的減齡妝‧50+的穿搭 穿出自信 比裝年輕重要三力凍齡心法:人會老,但可以慢慢老!她提醒投資自己的成本不要設限,「心力、財力、續航力隨時準備好,人人都會老,但就是要慢到爆」,就算透過修圖自我催眠也可以,「有好的心態才能有好的狀態」。謝金燕不老的心態:1. 投資自己的成本不能省!2. 人會老,但可以慢慢老。3. 催眠自己其實很年輕。4. 好心態才有好狀態。同場加映:‧名人養生/從沒想過自己已經活了這麼久 齊邦媛用文學的力量締造理想晚年生活‧從《茶金》落魄茶葉大王到《解憂雜貨店》爺爺…75歲張復建不設限:年紀大不是干擾是優勢參考資料:‧別說不科學!謝金燕少女外貌+腹肌 16項凍齡法則超自律‧謝金燕IG
-
2022-11-19 醫療.消化系統
75歲老婦解黑便掛急診!醫照胃鏡驚見「血糊」潰瘍,竟是吃花生導致
消化性潰瘍好發於容易緊張的成年人、更年期婦女身上,天氣寒冷時更是發作的高峰期。日前有一名75歲老婦因解黑便掛急診,經過醫師照胃鏡檢查,發現她胃裡都是「血糊」,追問後發現是吃花生導致!平日裡吃東西維持生活機能是最基礎的生理需求,但吃東西的飲食習慣也要注意,有些食物會對腸胃有傷害,需避免吃太多以免造成身體負擔。對此,醫師提醒吃東西時應該避免的飲食習慣,及點出可能造成胃潰瘍的4種原因。吃硬花生導致胃出血潰瘍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健康2.0》中透露,有一名75歲老婦因解黑便掛急診,出血量相當大,情況危急。替病人照胃鏡時看到裡面都是「血糊」也因此找不到出血點,但如果找不到出血點就必須請外科醫師開刀,以老婦的高齡年紀不太建議。隨後醫師發現老婦的胃有一個潰瘍,僅0.5公分卻一直滲血,但病患卻完全沒感覺,才沒有察覺腸胃狀況。醫師追問病患平時吃了什麼,她說自己僅是吃了一碗麵線搭配近20顆較硬的炒花生,沒想到會因此造成潰瘍出血。錢醫師提醒,有時候小傷口的潰瘍就可能造成出血(患部剛好有血管時),不要以為要大的傷口才會造成傷害。年紀大的長輩在吃堅果類或較硬的食物時,建議多咀嚼幾下,以免刮傷腸胃,造成腸胃的負擔。每天喝可樂導致胃有5個潰瘍而有另一名40歲男性患者,因為肚子悶痛前往醫院就診,照胃鏡後發現病況比想像中的還嚴重,胃部有4、5個潰瘍,且有出血情況。經錢醫師詢問,病患並沒有吃慢性病藥物,飲食習慣也不常喝茶、咖啡或吃辣等。再進一步追問,發現患者非常喜歡喝可樂,近2個月幾乎每天一罐。對此醫師分析,可樂PH值2.3比檸檬還酸(檸檬汁PH值約3.8、酸梅汁約3.2),長期飲用恐因此造成胃潰瘍,所以喝碳酸飲料也要注意適量。造成胃潰瘍的4種原因錢醫師提醒,胃炎反覆發作要小心導致胃潰瘍,胃有個自我保護機制,但當刺激愈來愈強導致胃來不及自我修護時,會產生慢性發炎,就形成「潰瘍」。他點出可能造成胃潰瘍的4種原因:1.心情:經常出現憂鬱、焦慮情緒者,容易有胃潰瘍。2.幽門桿菌:有細菌感染、慢性發炎,也會導致胃潰瘍。3.藥物:阿斯匹靈、類固醇等,都可能會使胃黏膜減少。4.飲食:飲食習慣不良是最常見的原因,刺激性食物易導致胃潰瘍。心情、幽門桿菌、藥物、飲食,這些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胃潰瘍的發生,民眾請不要忽視身體的警訊,需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
2022-11-17 醫療.泌尿腎臟
日媒曝德仁天皇患攝護腺肥大 醫教PSA數值怎麼看及會不會罹癌
據日媒NHK報導,現年62歲的日本德仁天皇日前健康檢查時,發現攝護腺分泌的蛋白質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略高於正常值,經後續磁振造影檢查後證實為攝護腺肥大。事實上,PSA指數是診斷攝護腺癌的重要數值之一,若PSA數值異常該怎麼辦?PSA數值高代表有攝護腺癌?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曾受訪表示,PSA是攝護腺細胞產生的一種醣蛋白,正常情況下,PSA會少於4ng/ml。研究指出,當PSA介於4至10ng/ml時,罹患攝護腺癌機會有4成;大於10ng/ml,有一半的機率罹患攝護腺癌。他提醒,對於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PSA大於2.5ng/ml就應特別注意並追蹤。然PSA升高不一定是罹患攝護腺癌,周固指出,除攝護腺癌致PSA升高以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如年齡、攝護腺大小、尿路感染、攝護腺炎、射精、攝護腺受傷、攝護腺受傷以及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手術。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攝護腺好的或是惡性的細胞均,甚至騎馬、騎車多次摩擦,以上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PSA短期或持續的升高,所以PSA升高不用太擔心,但要積極找醫生治療。周固說明,年齡較大,PSA升高;當攝護腺肥大程度已引起症狀者,通常會升高;攝護腺發炎使得攝護腺細胞受損害,也會導致PSA上升,通常在治療後會逐漸降低,甚至恢復正常數值。攝護腺肥大有哪些症狀?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泌尿科主任陳炫達曾受訪指出,隨著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困擾。隨著年紀愈大,症狀就更明顯,超過50歲的男性過半都有攝護腺(前列腺)肥大,也就是攝護腺組織增生的現象。攝護腺肥大,包含阻塞性症狀:尿流變細、解尿速度慢,嚴重者甚至尿不出來,這是因為肥大阻塞尿道所引起。另一個是刺激性症狀:頻尿、急尿、夜尿,這是由於攝護腺肥大刺激到膀胱所引起。攝護腺肥大所引起的問題,可使用藥物或手術來治療。藥物治療為第一線治療方法,也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當症狀控制良好,通常能長期服用,但需定期追蹤檢查。如何避免攝護腺肥大?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曾提供資料指出,4多2少的飲食準則能避免攝護腺肥大:4多1.多食富含維他命、礦物質、纖維素及抗氧化劑的食物環境有毒物質的刺激也是攝護腺肥大的原因之一,多吃這些食物以消除環境毒素對身體的傷害。2.多食含豐富鋅、銅的食物例如南瓜子、葵瓜子、豌豆、全穀類、扁豆、生薑、黑棗、胡蘿蔔、可緩和症狀、避免惡化。3.每天食用2大匙亞麻仁油有助荷爾蒙平衡,亦可預防攝護腺肥大。4.多補充維生素B6有助降低泌乳素的濃度,例如鮪魚、秋刀魚、香蕉、地瓜、芥藍、菠菜、堅果、根莖類。2少1.減少啤酒飲用量啤酒會提升泌乳激素的濃度,使攝護腺肥大。2.避免膽固醇濃度過高高膽固醇會抑制攝護腺細胞的汰舊換新,使攝護腺肥大。
-
2022-11-17 失智.像極了失智
染新冠年輕族易腦霧、高危險群長者恐失智 醫籲3方式助腦新生
今年超過800萬名國人確診新冠肺炎,不少年輕人確診後容易「腦霧」,包括記憶力、工作能力變差,醫師指出,年輕人與中年人腦部可塑性高,確診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逐步改善腦霧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尤其是已有輕微失智症狀的高危險群,確診後恐加速神經退化,提醒民眾若確診後3至6個月症狀沒有明顯改善,應儘早就醫做相關檢查。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不少年輕族確診新冠肺3個月內感覺「腦子不好使」,出現工作能力下降、反應速度變慢、記憶力不佳等,但尚未到完全不記得,並不會造成生活、工作過大的影響。她表示,年輕人、中年人的腦部可塑性非常高,確診後若加強運動,根據研究發現,運動可增加腦部血流、帶氧量,增加腦細胞新生,搭配良好生活習慣,可大幅減少腦霧問題。王培寧說,根據臨床觀察,若持續進行復健、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約3成的確診者症狀會在確診3個月內明顯改善,而少部分患者的症狀會持續半年至1年時間。她建議,良好飲食習慣包括地中海飲食,可多吃蔬菜、水果、穀類、魚類、豆類及五穀雜糧等;另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最忌諱確診後持續熬夜,每日應有充足睡眠修復身體。王培寧提醒,相較年輕或中壯年人,中老年人確診較令人憂心,尤其原先已有輕微失智的高危險群者,確診新冠後恐加速神經退化,加上體力變弱、活動量減少,體力及腦力同步衰退,且因年紀大老化問題,腦部細胞再生能力並沒有年輕人好,更容易朝失智症發展,家屬觀察家中長者確診後3至6個月症狀若沒有明顯改善,建議應至醫院做檢查。台灣推估已有31萬名失智症患者,王培寧表示,預防失智症的不二法門為3動「身動、腦動、互動」,尤其「社交活動」結合上述3面向,像是安排計畫、空出時段、選擇出門交通工具、與人互動談論話題、學習新事物結合原有經驗等,一般民眾透過參與社交活動得到自我滿足,而失智症患者參加社交活動,更能加深自己是社會一份子的概念,更有助於延緩失智症進展。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營養師羅于姍表示,地中海飲食著重於蔬果、全穀雜糧、海鮮、堅果和橄欖油,飲食原則包括每天要吃全穀類、水果、蔬菜、豆類、堅果類及健康的油脂(特別是橄欖油),每週吃2次魚、海鮮及至少2份豆類、豆製品;每週適量吃乳製品、蛋、白肉;少吃紅肉、加工製品與甜食;每天多喝水及健康的運動。羅于姍表示,這類食物富含天然抗氧化物,例如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群、葉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等,選用天然的辛香料,像是九層塔、蔥、蒜、薑、香菜、茴香等,可以減少鹽份攝取。多攝取這些天然的抗氧化物,對於失智症預防及延緩是相當有程度的影響。安聯人壽今年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啟動第15屆失智老人募款活動,並再度與霹靂布袋戲合作,舉行「憶見美好 霹靂樂齡生活」,邀請霹靂一哥素還真像大眾推動失智症防治概念。活動詳情請洽「樂齡 A Go Go」或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
2022-11-16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怎麼做?專家:8種腦補食物+10個健腦好習慣,助你提早護腦!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在《2022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表示,全球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2050年將成長至一億三千萬人,等於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2011年,台灣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有三百一十萬人,失智人口就有二十五萬人,佔百分之七.九四。也就是說,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十二人就有一位是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也預估,未來失智症人口將會持續攀升。預防失智的十個日常習慣「等我們老了是不是就會得失智症?」我們總有一天都會老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預防失智!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失智症被認為大多是因為生活習慣造成的結果。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導致失智的危險因子,其中就包括缺乏教育、聽力損失、頭部外傷、高血壓、糖尿病、飲酒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憂鬱、社交孤立,以及空氣汙染等十二種因子。由此可知,失智症是可以提前預防,重點在於如何避免危險因子,延緩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幸好現在看到這本書的你,還來得及!以下提出十個預防失智的日常習慣,趁年輕時趕快改變壞習慣吧:1.運動:這已經老生常談了,但還是很多人做不到。維持規律與足夠的運動量,就可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建議每週有三到五次的運動時間,每次三十到五十分鐘的輕度或中度運動,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2.充分睡眠:這也是大家聽到耳朵長繭的建議。每天睡滿八小時,如果可以的話,中午也小睡二十分鐘,有效幫助減少三分之一的失智罹患率。3.保護大腦免於外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危險因子就有提到頭部外傷。資料統計顯示,頭部曾經遭受外傷的人,罹患失智症機率會比其他人高。4.每天運用大腦:多進行一些智力遊戲,可以幫助大腦運作。5.遠離科技產品:研究顯示,經常滑臉書、電子產品的人,會導致記憶力衰退,趕緊放下手中的手機,抽離科技產品,腦力就會恢復。6.維持社交活動:社交孤立也是造成失智症的因子之一,平時多與親朋好友交流,尤其是獨居老人,更要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活動。7.戒菸:菸癮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沒有抽菸的人高,所以癮君子們為了自己的大腦,還是好好戒菸吧!8.改變飲食型態: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被證實能夠降低認知功能障礙,幫助預防失智。9.保護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就是因為「肥胖」,導致血管老化,造成血流變差,腦神經缺少血液輸送的養分和氧氣,導致細胞死亡而引發失智症。10.抱持樂觀: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容易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吃飯八分飽,均衡攝取營養飲食對預防失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調整飲食方面,要謹記三點:營養均衡、規律進食、只吃八分飽。最後一項是不是很少聽到呢?我們都知道肥胖是造成許多疾病的元凶,而且多半都是進食過量引起的,當我們攝取超過的熱量時,脂肪就會被囤積起來,引起肥胖,所以想要改善就要適度運動,並且改掉「過食」的習慣。先來檢測看看自己有沒有過食的現象:吃很快、集中一次大吃、邊做事邊吃、不吃早餐。若有其中一項,可能就已經在失智症的路上!如何預防過食呢?首先就是細嚼慢嚥,每吃一口可以在心中默念二十秒,在吃東西時,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一日三餐都固定時間吃;不要放任大吃大喝(例如吃到飽);只吃八分飽。或許擺脫長年的飲食習慣很難,但每一天一點一點的努力,就能改變了!想要補腦,吃對8種「健腦」食物大腦只佔體重的百分之二,卻消耗人體能量的百分之二十。我們平常的生活方式與環境都會影響到大腦的健康,每一個錯誤的習慣就會傷害到大腦,還好現在已經有一些已經認證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想要補腦,就要選對營養素!以下簡單介紹8種「健腦」食物,一起護腦吧!1.蛋白質:根據《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一篇針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研究發現,當老人攝取越多的奶類時,認知功能異常的風險就越低,因此想要攝取蛋白質的人,可以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每日飲食指南」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包括動物蛋白質,如雞蛋、羊肉、雞肉、魚肉、牛肉等;植物蛋白質,如豆腐、豆漿等。2.海鮮:海帶、魚類等海鮮產品含有豐富的碘、鈣、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被公認為大腦的營養劑,還能延緩動脈硬化。3.維生素B群:若體內缺乏維生素B群,容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粥狀硬化,影響到氧氣與血液輸送到大腦。4.鉀:調整體液平衡的重要礦物質,可以幫助腦細胞新陳代謝,富含鉀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蔬菜、菌類、橘子、香蕉等。5.維生素E: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及抗氧化,保護血管中的膽固醇不被氧化,減少形成氧化膽固醇沉積血管的風險。6.卵磷脂: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具有興奮大腦神經細胞的作用,當數量越多時,記憶力就會越高。7.薑黃:薑黃可以促進血液流至腦部,降低發炎作用,也可以降低膽固醇,還能安定情緒。8.Omega-3 脂肪酸:二○一六年《神經學》期刊論文指出,富含Omega-3 的食物,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機率,同時它也是情緒調節劑。Omega-3 主要食物來源包含魚類、堅果、亞麻仁籽等。失智症為不可逆的疾病,因此趁腦袋還健康時,好好預防就是最好的方法,除了改變生活習慣,也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大腦所需的營養素來護腦!本文節錄:《活到100不失智:大腦逆齡對策,穴道醒神養腦術》一書
-
2022-11-12 醫療.新陳代謝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營養師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
每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糖尿病日」,目的是為了喚起全世界對於糖尿病的關注,並重視糖尿病對於人類的危害。選擇訂在11月14日是因為這天是著名的班廷醫師Frederick Banting的生日,為了紀念他在1921年發現重要的糖尿病治療藥物-胰島素的貢獻而訂定,而今年2021年也正好是胰島素發現的100週年紀念。根據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已經超過4億人,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也位居第五名,可見糖尿病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現代文明病,對於人類健康的傷害也真的不容小覷。糖尿病的病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舉凡是親人、朋友、同事等等,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有可能正在努力與糖尿病奮鬥著,而這是一條漫長又辛苦的道路,對抗糖尿病,首先就必須要擁有正確的觀念。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用自身的臨床經驗,來帶你一起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吧!迷思1:糖尿病是肥胖者專屬的,瘦的人就不用擔心?肥胖者確實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原因是肥胖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導致身體難以利用飲食攝取的營養來提供能量,而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長久下來造成身體各部位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進而導致糖尿病。然而除了肥胖以外,糖尿病也與遺傳基因、飲食與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評估糖尿病風險時一定會將家族史考慮進去。無論本身體型再怎麼瘦,只要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就有非常高的機率罹患糖尿病,若是再加上缺乏控制的飲食習慣,常常攝取高油高糖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食物,又缺乏規律的運動及作息,那麼糖尿病就很有可能找上你喔!迷思2:澱粉對糖尿病都是不好的,應該全都不吃?並不是的!澱粉是三大營養素中醣類非常重要的來源之一,而根據均衡飲食的原則,每天攝取的醣類應占總熱量的50~60%,因為醣類能提供我們身體日常所需的熱量,也是許多器官主要使用的能量來源,因此並不建議完全都不吃喔!否則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失衡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當然,因為醣類的食物會直接影響血糖的上升,因此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富含膳食纖維、GI值也較低的「未精製穀物」,例如:糙米飯、地瓜、燕麥、全麥食物…等等,會比白飯、白吐司這種精製過的澱粉來的好喔!其實對於糖友來說,並沒有什麼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比起嚴格的限制飲食,了解自己所吃的東西並控制份量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無論是醣類、水果、甚至是飲料及點心,其實都可以適量食用,只是要依照營養師及醫師的指示,並學習各種食物份量的概念來適量攝取,再搭配治療就可以囉!迷思3:不甜的水果就可以吃很多沒關係!從前常常會遇到很可愛的糖友們在回診時跟我說:「營養師~現在吼,那種很甜的水果像西瓜、芒果啊我都不吃了!我都只吃芭樂和蘋果那種不甜的,吃多少都沒關係吼?」首先當然要先鼓勵這位糖友有心想要努力配合飲食控制啦!不過還是要稍微導正一下這個錯誤的觀念喔!其實無論是很甜的芒果、還是不甜的芭樂,裡面都有天然的「果糖」,會造成血糖的上升,與水果本身甜不甜並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樣並不代表不能吃水果喔!水果裡面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植化素等營養,在均衡飲食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會建議糖友們每天攝取的水果量大約控制在1~2個拳頭以內,就算是不甜的水果,也要注意吃的份量不可以過多,而甜的水果也不是完全不能碰,只要適量攝取還是可以吃的喔!迷思4:糖尿病的藥會越吃越重!會成癮!這個迷思是導致很多糖友們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原因,但這真的是個迷思,事實上糖尿病的藥物並不會產生依賴性喔!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可能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長期、甚至可能是一輩子的治療與控制。所以可能會看到有人終其一生都在服用糖尿病藥物,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療程。糖尿病的藥物是透過許多不同的面向來幫助控制血糖。醫師會依據糖友們血糖控制的狀況、對藥物的反應、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疾病以及整體療程來不斷進行藥物的調整。除非糖友已經將血糖長期控制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不然不太可能始終都服用同一種藥物,而調整過的藥也不代表越吃越重,只是代表醫師評估那是更適合糖友現階段身體狀況的藥物而已喔!所以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用藥、定期回診是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的一環喔!迷思5:胰島素是拍咪呀!打了會洗腎啦?其實胰島素並不是什麼外來的「拍咪呀」啦!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會自行製造胰島素,來參與體內的代謝以及維持血糖的恆定。糖尿病患者因為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血糖沒有辦法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所以才需要透過額外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許多口服降血糖藥物是透過刺激胰臟細胞分泌胰島素來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但隨著病程拉長,胰臟功能也會逐漸衰退而沒辦法再製造更多胰島素。因此在過去的治療方針中,晚期的糖尿病患者會開始施打胰島素,所以才會有人認為走到打胰島素這一步就代表要洗腎了。事實上並不是胰島素造成洗腎,而是患者本身的糖尿病已經嚴重到併發糖尿病腎病變了。而在比較近年的治療指引則建議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因為已經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就越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也越能防止胰臟細胞的衰退,甚至能夠維持現階段胰臟細胞的功能喔~因此,胰島素並不是什麼「拍咪呀」,而是幫助糖友們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且安全的藥物喔!看完今天的內容,是否有幫你破解到一些存在心裡很久的迷思呢?糖尿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慢性病,因此網路上、報章雜誌等等都會流傳許多資訊,有些內容的正確性其實都有待商榷,建議大家在廣泛蒐集資料的同時,也別忘了要尋求專業的醫師、營養師的證實。糖尿病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陪伴糖友們一起對抗,同時也幫助自己維持健康、遠離糖尿病!
-
2022-11-11 醫聲.Podcast
🎧|手搖飲喝太多真的會得糖尿病?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解答7提問|理事長講堂EP8
肥胖已經成為一項疾病。過去各界提倡要有「新審美觀」,尊重多元文化,胖、瘦、美、醜都在重新定義,日本知名諧星渡邊直美,就以豐腴的身材作為她的招牌。然而,近年來各國觀察到肥胖對健康的危害,紛紛把肥胖當成慢性病來看待,甚至不惜訂定相關的罰款,也要為全體國民的身材把關。事實上,除了眾所週知的三高、心血管疾病,肥胖也和糖尿病的發生高度相關。研究顯示,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將近8成有輕微過重、肥胖的問題。在台灣,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逐年上升,2016至2019年平均過重率達47.9%,相當於每2位成人就有1人過重;而肥胖人口得到糖尿病的比率則是高達兩成之多。為什麼控制體重這麼重要?喝太多手搖飲真的會得糖尿病嗎?本篇專訪中,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將針對7大提問,為讀者說明糖尿病與肥胖之間,存在何種樣錯綜複雜的關係。🎧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Q1:聽說胖的人會得糖尿病,可是糖尿病的症狀之一卻是變瘦。究竟,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是什麼?A:體重跟糖尿病的關係具有相關性。王治元表示,過去民眾認為,糖尿病是「富貴病」——必須吃得好、穿得好,才可能得到糖尿病;2003年國內一篇曾在美國內科醫學會發表的論文,也發現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與肥胖具有相關性。該研究利用1990年代台灣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第二型糖尿病兒童罹病率已經很高,早已超越第一型糖尿病。王治元說,兒童第二型糖尿病的獨立風險因子,就是「肥胖」。不過,糖尿病的症狀,卻會讓患者在罹病初期「變瘦」。隨著病程演進,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血糖偏高,開始大量排出體內水分,王治元解釋,罹病初期體重快速下降的原因,其實是來自於脫水,再加上脂肪組織因醣類無法運用而燃燒,導致患者迅速消瘦。「有些原本比較胖、體重過重的病人,因為生病初期體重減輕,誤以為自己變瘦了很健康。」王治元指出,若長期觀察糖尿病患者,可以發現因為水分排出、體內電解質不平衡,以及脂肪組織減少、葡萄糖無法代謝等現象,會造成血糖異常、酮酸中毒的併發症。Q2:新聞報導常看到,某年輕人因為日飲一杯手搖飲,而罹患糖尿病。喝太多飲料真的會導致糖尿病發生嗎?A:王治元說,學界有一個很有趣的發現:含糖飲料的出現,跟糖尿病發病、心臟血管疾病,以及其死亡率,呈現「正相關」。換句話說,根據美國研究,近二、三十年期間,當含糖消耗過多、體重過重的時候,同時也可以觀察到「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率、糖尿病診斷率跟著增加。」他解釋,台灣早期喝茶、喝白開水的習慣,後來逐漸受到來自西方的飲食文化影響,含糖的運動飲料、手搖飲料,逐漸侵入國人生活,並且大幅度地進入市面,對青少年造成影響。Q3:什麼是「糖胖症」?跟代謝症候群一樣嗎?A:「糖胖症就是糖尿病跟胖的問題加在一起,代表的是一部分的糖尿病病人。」王治元說明,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具有肥胖的特質,有些患者「並不胖,反而瘦瘦的」,可能是由於胰臟功能較差導致糖尿病發病;也有一群病人,體重是正常的。王治元解釋,糖胖症中的「胖」,是糖尿病的風險因子。他說,臨床上觀察到,隨著文明越來越發達,人類運動減少、大量食用美食,就會導致體重增加,「部分具有糖尿病基因的患者,一旦體重上升,就容易發病。」王治元表示,東方人胰島素分泌量比較少、西方人胰島素敏感性比較差,一旦體重增加,分別出現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分泌量也下降的情形,導致胰島素不夠用,血糖就容易偏高。代謝症候群則有五大風險因子:空腹血糖偏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三酸甘油脂偏高、高血壓、中心性肥胖,王治元說,只要患者同時具有三個重要因子或以上,就是代謝症候群。他指出,除了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也與民眾熟悉的疾病高血脂、高血壓有關。即便患者沒有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增加。王治元說,代謝症候群患者的胰島素敏感度不佳,血管容易有動脈硬化的風險,若血糖並無異常,還是有可能出現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等疾病。此外,王治元說,代謝症候群患者有一特徵「中心性肥胖」,部分患者表面上看起來「瘦瘦的」,可是「一站起來,肚子卻一大圈,就是俗稱的鮪魚肚。」他說,2005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訂定,代謝症候群的診斷必須要有腹圍增加的現象,在進行人種調整之後,國內定義出男性的建議腰圍是90公分,女性則為80公分,超過者就是中心性肥胖。Q4:肥胖與糖尿病有關係、糖尿病又有年輕化的趨勢,那麼肥胖、年輕化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嗎?A:王治元指出,臨床經驗顯示,罹患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體脂質量(BMI)比起過去明顯高出很多。他表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體重,與一般民眾相比確實較高,雖然不是每個糖尿病人都是肥胖者,但是「糖尿病病人整體而言,體重是明顯高一些,胖這件事,的確跟糖尿病有相關性。」王治元說,台灣與亞洲各國肥胖情況均類似,並且與東南亞相比,台灣屬於比較胖的族群。在台灣,體重過重者約佔台灣20%、肥胖族群約佔30%,意即全人口中,高達半數以上體重過重。Q5:生活型態改變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功課,日常飲食處處都要控制,真的什麼都不能吃嗎?A:「我要很負責的說,只要腎功能沒有問題,糖尿病患西瓜、木瓜、巧克力、蛋糕,都可以吃,只是需要注意份量。」王治元常開玩笑地用台語跟患者說,「你要吃得心酸,不能吃得歡喜。」意思就是想吃的東西有吃到就好,快樂淺嚐輒止,不能吃得盡興,克制飲食份量是糖尿病患生活型態調整的重要一環,也是年輕糖尿病患最需要學習的事。王治元表示,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只要體重減輕,糖尿病就有機會「消失於無形」。不過他強調,糖尿病仍是一項無法治癒的疾病,一旦發病之後,患者終生都是糖尿病患者,雖然可以藉由生活型態調整、減重,控制住血糖,但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十分困難,「每個人都有愛吃的東西,有時候很難放棄,台灣又是一個夜市文化、美食發達的國家。」王治元曾遇到一位年輕糖尿病患,發病時年僅36歲,體重卻是重達95公斤。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加上運動,成功瘦到80公斤,血糖也因此變得穩定。他表示,該患者並未使用時下流行的生酮療法節食,單純每天按照營養師的建議,就達到減重效果。王治元說,營養師在給予糖尿病患建議時,不像過去規定只能吃幾斤肉、幾斤菜,而是先詢問患者愛吃、常吃什麼料理,再配合其喜好給予建議,加上患者自主血糖監控,就能很快穩定血糖。Q6:糖尿病可以治癒嗎?如果得了糖尿病,一輩子都要吃藥?A:糖尿病無法治癒,一旦糖尿病發病之後,患者終生都是一位糖尿病患,必須積極控制血糖。「人生就是會變老,我們年紀變大了,胰臟功能可能變得比較差,身體裡面胰島素的敏感度會變得比較差,所以隨著年齡成長,基本上糖尿病的病人用到藥物的機會很高。」王治元引用研究表示,患者從罹病初期透過改變生活型態控制病情,到必須開始服藥,平均的時間點約為四年到五年。「第一個事情,是不要怕藥物。」王治元說,國內有「諱疾忌醫」的俗語,反映了民眾即便知道自己生病,也不敢看醫師、不敢用藥,認為「用藥就不健康、不用藥就比較健康。」對此他也釋疑指出,糖尿病患者生活型態不論如何調整,隨著年齡上升、病程進展,可能仍會面臨血糖異常的時候,王治元強調,需要用藥時,在生活型態改變之外,再加上藥物協助,對患者而言反而是健康的,「有些藥物反而可以幫助減少併發症。」王治元說,因為發病時間早,用藥對於第一型糖尿病的病童來說至關重要。他說,幾位糖尿病專科醫師同僚,本身就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從小就養成生活型態、規律運動、飲食控制和藥物使用並行的習慣,「這些醫師從小就穩定生活,一樣可以安然長大,成為糖尿病醫師,反過來去教導病人怎麼控制生活。」Q7:萬一得了糖尿病,我還能像一般人一樣,活到「七老八十」嗎?壽命會不會因此縮短?A:王治元說,過去糖尿病患的壽命的確比正常人短;近2、30年來,隨著國內糖尿病治療架構改變,糖尿病患的壽命已經和正常人相差無幾。他指出,對於病患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跟糖尿病當朋友、跟它和平共存。」他解釋,如果正常人活到85、90歲,就算是完滿的人生,一位糖尿病患在40歲前後發病,但是很重視血糖控制,一樣可以活到與常人無異的歲數。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每年都會頒發「糖尿病徽章(Diabetes Medal)」予罹患糖尿病超過20、30、40年的患者,就像夫妻結婚度過金婚、銀婚、鑽石婚,糖尿病患與疾病共處,也能走過數十個年頭。王治元在疫情前赴美國出席糖尿病相關研討會議,當時ADA於會中授予一位第一型糖尿病患罹病70年的徽章。他表示,這代表糖尿病具有可控性,患者在4、5歲時發病,過了70年,仍然「活得很好、身體健康」。「糖尿病人基本上就是正常人。」王治元說20到39歲的年輕糖尿病患,人生剛要起步糖尿病就找上了門,擔心人生因此變得黑白,但其實生活型態的改變,並不是不吃不喝,也不必極度運動,只是回歸正常穩定的生活型態與正常飲食。他強調,透過患者的衛教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一旦教育做得好,疾病就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仇人。」王治元小檔案學歷: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博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現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臺大醫學院內科專任教授經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亞東紀念醫院內科部部主任亞東紀念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
2022-11-11 焦點.元氣新聞
前議員柯玟伶癌逝!膽道癌9成患者有上腹悶痛症狀 避免常吃高油、高熱量食物
曾在台北縣、現新北市三重、蘆洲區連任5屆議員的柯玟伶,傳出於11月5日膽道癌病逝,享年75歲。柯玟伶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0月24日為姪女柯又方競選三重重新里長的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當時柯玟伶抱病參加,還在台上掉淚。膽道癌又稱膽管癌,也就是腫瘤生長在膽管上,大致分為三種類型:膽囊癌、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主要病因是膽囊受到結石等因素影響,膽道阻塞,無法讓肝臟製造的膽汁輸入到膽囊中,反覆發炎而出現腫瘤;肝內膽管癌則是肝臟內膽管長腫瘤,發生阻塞,同樣使膽汁無法輸入到膽囊,由於肝內膽管長在肝臟組織內,開刀切除的風險大;肝外膽管癌則是阻塞問題而出現在肝外,通常比較合適手術。根據《好心肝會刊》第78期報導指出,早期的膽囊癌大多沒有症狀,很多早期發現膽囊癌的患者是開膽結石、膽囊切除時才意外發現。膽管癌的症狀包括黃疸、皮膚癢、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發燒和腹痛。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也曾受訪指出,罹患膽道癌的患者,感覺不舒服時,9成都會上腹部悶痛感、沒胃口、體重迅速下降等症狀;若合併有膽結石,腹部則會感到嚴重疼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高偉育曾受訪提醒,部分膽結石與飲食習慣有關,經常吃高油、高熱量食物,或常抽菸、喝酒,本身有三高疾病、代謝症候群,都是膽道癌的高危險群。因膽管癌去世的名人不少,包括日本女星川島直美、任天堂社長巖田聰、香港藝人「肥肥」沈殿霞、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之子辜啟允、資深本土劇演員楊采玹等。膽管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等發現時往往已到晚期,殺傷力相當大。
-
2022-11-0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精英運動員會投向偽科學懷抱 甚至採行對健康有害的飲食習慣?
我上禮拜(2022-11-1)發表新書《茹素運動員》:又一極端飲食謬論,指出有一本新書即將要出版,它的名字是《茹素運動員:頂尖選手、醫學專家實證,透過植物性飲食打造更健壯的身體》,而它是翻譯自2021-6-15出版的The plant-Based Athlete: A Game-Changing Approach to Peak Performance。 三天後,我又發表素食能提升運動表現?醫學實證?,指出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素食能提升運動表現。其實,這種利用運動員的名氣來行銷產品的手法是早已司空見慣,只不過成就輝煌的運動員卻不見得就擁有高人一等的健康知識。他們甚至會採行一些對健康有害的飲食習慣,或佩戴一些所謂的「能量」產品。請看:名人發佈的飲食資訊,能信嗎?鍺項圈鈦扯美商萊威貼片,科學證據?Q-Link: 無燈銅線燈平安符關於這個議題,今年6月10日有一篇論文發表在Sports Medicine(運動醫學)期刊。它的標題是Baseless Claims and Pseudoscience in Health and Wellness: A Call to Action for the Sports, Exercise, and Nutrition-Science Community(健康與保健中毫無根據的主張和偽科學:號召運動、鍛煉和營養科學界採取行動),而文摘是:「全球健康和保健行業的價值估計為 4 萬億美元。利潤來自健康俱樂部會員資格、鍛煉課程、飲食、補充劑、替代『療法』以及旨在改善健康、恢復和/或運動表現的數千種其他產品和服務。該行業以驚人的速度擴張,遠遠超出了聯邦機構監管市場和保護消費者利益的能力。結果,許多產品以毫無根據或誇大的聲明、假裝科學合法性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疑證據出售。我們在這裡討論了非凡的健康和性能聲明與非凡的科學證據之間不匹配的影響。具體來說,我們探討了偽科學和所謂的『快速修復』干預措施如何破壞旨在喚起長期行為改變的舉措,阻礙對運動表現的持續追求,並導致臨床實踐的嚴重下游後果。此外,健康和保健方面的偽科學,如果不加以製止和挑戰,可能會對運動科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聲譽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是一個行動號召,聯合世界各地的運動科學家,更積極地挑戰商業健康和保健行業中毫無根據的主張和偽科學。此外,我們必須肩負起確保下一代運動科學家有足夠技能將科學與偽科學區分開來,將信息與錯誤信息和虛假信息區分開來的責任。更好的人口健康、運動表現和學科的聲譽可能取決於它。」關於為什麼運動員會投向偽科學,有兩篇文章值得參考:2021年發表在Science-Based Medicine(基於科學的醫學)的Olympic Pseudoscience-Tokyo Edition(奧運偽科學-東京版)。重點:「為什麼偽科學在奧運會上如此普遍?當您在該級別比賽時,即使是最輕微的優勢也會影響是否站在獎牌台上,因此運動員和他們的教練會想要得到任何可能的優勢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可能會導致安慰劑效應,產生輕微的心理優勢。也許教練根本就不在乎干預是否真的有效。如果他們的運動員相信這一點,那他們就可能會覺得這會給他們帶來心理優勢。在這些奧運會上,我們有時會戲劇性地看到心理和心理健康對運動員的影響。」2020年發表在Psyche(心理)網站的Why do so many athletes turn to extreme and unproven remedies?(為什麼這麼多運動員轉向極端和未經證實的療法?)。一、精英運動鼓勵「不惜一切代價取勝」的心態。除了收入最高的人之外,其他人的薪水都不高,運動員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需要通過表演來獲得獎金和讚助。此外,他們始終意識到體育成功如何影響他們的職業軌跡。當金牌和銀牌之間的差異可以無限小時,運動員通常會追求他們可以追求的任何潛在優勢是可以理解的,無論它看起來是如何的替代(沒有科學根據)。二、安慰劑可以產生強大的心理效應。一些專家認為運動中的心理優勢比身體優勢更重要。當一名運動員感到疲倦和痛苦,迫切希望恢復訓練時,科學誠信可能不會成為他們的首要考慮因素。大多數精英運動員(67%)在接受調查時表示,只要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表現,他們就會很樂意接受安慰劑介導的欺騙。三、對傳統科學的不滿或不信任,和/或對社會規範的拒絕。關於營養建議,許多運動員相信同齡人的意見,而不是合格專家的意見,這是更廣泛的社會問題的症狀。正如美國學者湯姆·尼科爾斯 (Tom Nichols) 在其著作《專家之死》(2017) 中所討論的,在過去十年中,反科學運動的興起和對世界各地科學家的空前攻擊,因此,一種療法之所以流行,可以僅僅是因為它違反了既定的秩序。四、運動員贊助是另一個重要因素。贏得奧運金牌的美國運動員會獲得 37,500 美元的獎金,但英國運動員則根本沒有任何獎金。因此,許多運動員會選擇與營銷機構達成贊助協議,利用他們龐大的社交媒體追隨者來從事廣告。原文:為何精英運動員會投向偽科學
-
2022-11-09 性愛.性福教戰
吃對食物提升精子質量!殺精與護精行為一次看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又晚婚,想生兒育女,除了女性年紀很重要,男性的精子質量也常是左右成敗的關鍵。泌尿科醫師提醒,在飲食習慣上,長期素食缺少膽固醇攝入、不喜歡吃水果、攝入過多咖啡因、大量服用含植物雌激素的豆類食品,都會影響男性精蟲功能。男性精子質量的好壞,受很多因素影響,根據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出版文章,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曹智惟副教授醫師撰文指出,造成精液品質衰退的可能原因,除了泌尿生殖系統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上升,環境汙染、塑化劑或可塑劑的廣泛使用、吸菸飲酒、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等,都是影響因子。影響精子品質的好壞飲食習慣病由口入,現代許多疾病是「吃來的」!根據《有來醫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田龍解答網友提問「精子品質不好與飲食有關是真的嗎」指出,精子品質不好確實與飲食有關。護精飲食想要提升精蟲品質,專家建議多攝取富含鋅含量、Omega-3脂肪酸、堅果類食物。以下幾項飲食原則可以參考:1.富含鋅元素食物:蝦、蟹、生蠔等富含礦物值鋅的海鮮。也可從其他貝類、瘦肉或豆類獲取每日的鋅攝取量。2.Omega-3脂肪酸:不飽合脂肪酸,尤其是Omega-3不飽合脂肪酸在體內可轉變為前列腺素衍生物,可促進生殖能力;而Omega-3脂肪酸主要含在深海魚類中,富含脂肪的魚,包括鮭魚、沙丁魚、鮪魚、鯖魚,是Omega-3的豐富來源。植物性則可從堅果、胡桃、核桃、蕎麥、大豆、某些植物油(大豆油、紫蘇油、亞麻籽油、橄欖油、油菜籽油...)及深綠色葉狀蔬菜獲得。3.有助於男性荷爾蒙的食物:包括銀杏、韭菜、芝麻、葵瓜子、核桃仁、杏仁、花生、松子仁等堅果類。4.有益攝護腺健康的食物:全麥,或藜麥,紅藜麥含葉黃素;巴西堅果富含鎂和硒,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可預防心臟病並保護攝護腺健康。5.多攝取高抗氧的蔬菜水果。害精飲食1.膽固醇、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鋅等是精子產生、發育的必需物質。長期素食者,缺少膽固醇攝入,則會使精子數目減少以及精子活力下降。2.精子活力高低還與精囊中果糖含量的多少有關,因此不喜歡吃水果、蜂蜜等食物的男性,其精液中果糖含量過低則有一定概率造成弱精症。3.喝太多含咖啡因飲料,攝取過多咖啡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破壞睾丸內的生精細胞,進而影響男性生育能力。4.服用含有大量膽固醇和高蛋白甚至非法添加了類固醇類藥物的增肌食譜,都可能影響男性生精功能。5.常攝取加工肉品、高加工食品,可能降低精子濃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製品食物是有益或有害精子品質,有爭議看法。《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曾對此撰文,認為有害的多數都過度解釋文獻,他也引述了多篇研究指出,「直接補充大豆異黃酮都不一定減低男性雄風了,更何況是平常喝豆漿、吃豆腐!」改善精蟲品質6生活習慣1.避免久坐2.戒菸戒酒3.釋放壓力4.調整作息時間5.適當的體能鍛煉6.穿寬鬆四角內褲總結來說,飲食各有所好,只能盡量避免有害的,但記住一定要配合固定運動,增強體力才是最重要的。【資料來源】.《有來醫生》.高雄榮總「如何提升精蟲品質?(男性的日常保健)」衛教文章.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MedicineNet
-
2022-11-08 醫療.泌尿腎臟
35歲女憂影響工作拒洗腎!醫建議提疑慮多溝通,腹膜透析治療時間可彈性運用
35歲的梁小姐流鼻血超過半小時無法止血,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急診就醫,檢查發現為糖尿病併慢性腎臟病,且已惡化為尿毒症,卻因擔心影響工作與家庭,遲遲不願接受洗腎,醫護團隊憂心忡忡,擔心加劇腎功能惡化的速度,積極多次溝通,讓梁小姐積極順利配合洗腎找回健康,也破除了對洗腎的錯誤印象。梁小姐有10年以上的糖尿病史,且長期未規律服藥控制血糖,近期照護生病的長輩又忙碌工作,蠟燭兩頭燒影響生活、飲食與身體,出現莫明出血、血壓過高、水腫情形。腎臟科醫師蔡宜潔表示,血糖控制不良,是破壞腎臟導致腎功能障礙的原因之一,末期腎臟病俗稱尿毒症,是不可逆的腎功能受損,常見引發原因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壓未治療、反覆細菌感染與慢性發炎造成。初期的尿毒症,可透過控制血壓、飲食等方式改善改善。蔡宜潔表示,通常透過適當治療後,仍需注意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例如維持規律作息、早睡早起、適量運動、均衡的低蛋白飲食,並攝取足夠的熱量。若是尿毒症晚期,需透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才能減輕症狀。常有病人猶豫擔憂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洗腎中心護理長莊明月指出,梁小姐剛得知需要洗腎時也非常擔憂與抗拒,後來經過腎臟病醫病共享決策的討論,提出最在意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減少來院次數、能出門旅遊不受限洗腎時間,再結合醫師提供的充分醫療資訊後,了解腹膜透析治療可大幅降低進出醫院的頻率,治療時也能自由活動。莊明月指出,腹膜透析液可事先送到親友家或飯店,無論是透析時間或地點的選擇都彈性且方便,能安排回南部過節出遊與兼顧工作及家庭,才選定「腹膜透析治療」,因為時間可以彈性運用,梁小姐的心情也從憂慮恐懼轉變為主動接受治療的開朗。
-
2022-11-05 養生.聰明飲食
紅肉白肉怎麼分?鮭魚是紅肉嗎?一文看營養差異與建議吃法
肉類是生活中很受歡迎的食物,因為好吃可口,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不過你知道肉類也分顏色嗎?一般可分爲紅肉和白肉,到底要怎麼分,紅肉和白肉又有什麼區別呢?最簡單的分辨方式是以幾隻腳判別,「四隻腳動物」歸類為紅肉,有豬肉、羊肉、牛肉等;「兩隻腳動物」或「海鮮」歸類為白肉,包括雞肉、鴨肉、魚肉等。雖然大多人覺得紅肉和白肉最直觀的區別就是顏色,但如果從營養學來看,是以肉類中的肌紅蛋白含量比例多寡來區分,目前沒有特別定義含量比例,是以相對性含量區分。豬肉、羊肉、牛肉等因為肌紅蛋白較高,所以稱為紅肉。肌紅蛋白是什麼?肌紅蛋白是什麼呢?它是一種存在肌肉內的蛋白質,負責體內氧氣的運送。肌紅蛋白較多的肉類,烹煮後的肉色較紅,反之肉色較白,所以有些人會用顏色區分紅肉或白肉,但這樣區分不夠準確,舉例來說:鮭魚看起來雖然是紅色的,但它被歸類為「白肉」,因為其肉質的色澤不是來自肌紅蛋白,而是類胡蘿蔔素。紅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含鐵量也較高,適合缺鐵的人吃紅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含鐵量也較高,適合缺鐵的人吃,例如經血過多的女生或貧血的人,因為鐵質是紅血球製造的要素之一。不過紅肉油脂含量較高,且含有較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容易囤積膽固醇、脂肪、熱量,還會增加肥胖和高血脂症的風險。白肉膽固醇、脂肪較紅肉少,對心血管負擔較低白肉則是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鐵質相對較少,相較於紅肉,若吃了相同份量,所攝取的膽固醇、脂肪確實較少,而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吃肉可以補充蛋白質,但如果吃太多的肉,對我們的身體可是會變成一大負擔喔!因為無論是紅肉或白肉都含有動物性脂肪,因此建議大家適量食用比較好。另外,良好的飲食習慣應該是均衡且多元,每種食材都要適量吃、不偏食,才能滿足我們身體所需。從小開始培養良好的健康體質,這樣長大才能輕鬆擁有不生病的強健體格!(本圖文由農業兒童網提供)專欄介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其子網站提供您豐富的農業知識,可以為您解答農業問題,也提供多樣的生活資訊,可以增加您的生活樂趣呢!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好吃、好玩、好健康的台灣農業,同時也一起來關心我們的農業、守護我們的鄉土。更多內容請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兒童網】/【台灣農業故事館】
-
2022-11-05 失智.大腦健康
走路沒力、容易跌倒,小心是「肌少症」!從飲食、運動2方面改善
長期活動量不足、沒有運動習慣,隨著年齡增長,開始出現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情況,小心是被「肌少症」找上門了!研究顯示,人過了30歲後,肌肉質量每10年流失3至8%,70歲以後,每10年更以約15%的速度流失,若沒有及早正視肌肉量流失的問題,就可能罹患肌少症,讓老年失能、臥床的風險提高。這裡就整理出有關「肌少症」的常見問答,讓大家了解這個疾病,學習改善、預防等等的方法。Q:肌少症是什麼?A:肌少症是一種進行性的全身性肌肉疾病,身體骨骼肌的肌肉量快速減少,並伴隨患者生活功能上的退化,隨著年齡增長,會影響身體骨骼肌的代謝平衡,使此疾病發生率隨增加。罹患肌少症的人會有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行動能力變差等情形,隨著骨骼肌肌肉量減少,會影響到患者的核心肌群,進而使肌力和肌耐力減退,患者會無法從事較費力的運動,生活型態逐漸轉趨靜態。患者又因運動量不足,而加速疾病進展,形成惡性循環,到達一定程度後,就會出現體能退化、反覆跌倒、生活無法自理、失能及衰弱等現象。Q:為什麼會罹患肌少症?A:肌少症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所導致,次發性則跟是否罹患疾病,或是個體營養攝取狀況,如是否攝取足夠蛋白質,以及生活型態如是否有充分運動等相關。肌少症上身的常見原因有以下5個:肌少症上身的5大原因1.年齡2.活動量不足3.營養不良4.內分泌失調5.發炎Q:什麼樣的人罹患肌少症的風險比較高?A:肌少症與年齡、本身是否罹患疾病、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都有關聯,因此以下幾類人罹患肌少症的風險也會比較高。1.高齡長者:依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1成有肌少症,75歲以上即高達3成,而且70歲以後,肌肉質量每10年會以約15%的速度流失,所以高齡長者很容易出現肌少症。2.罹患慢性病者:如果本身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腎臟功能惡化等慢性疾病,也容易引發肌少症。3.營養不良者:肌少症跟是否攝取足夠蛋白質等飲食習慣相關,所以營養不良的人也是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4.活動量太少的人:長期活動量不足、沒有養成運動習慣,也可能提高罹患肌少症的風險。5.臥床、失能的人:長期失能或臥床或失能,會因為無法活動,而使肌肉及肌力快速流失。此外,民眾普遍認為男性肌肉較多,肌少症較不會找上門,但調查結果卻相反,男性風險高達51%,高於女性的43%。因男性隨年齡增長,荷爾蒙改變,會影響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Q:如何預防預防肌少症?A:「運動」和「飲食」是預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運動」方面養成規律的習慣非常重要,特別是負重運動,如深蹲及舉啞鈴,以及平衡運動如太極拳等,可避免跌倒、維持身體活動力及減緩肌肉流失。另外「阻力訓練」也是預防肌少症的好方法,它透過外在阻力,讓肌肉進行收縮時,肌肉纖維能感受到張力,刺激荷爾蒙生成,提升神經傳導能力,促使肌肉生長訊號刺激骨骼肌裡的蛋白質合成。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阻力訓練」,不需要太大空間,只要利用彈力帶、啞鈴、寶特瓶,或是自身的體重,都可以達到阻力訓練的目標。中老年人進行阻力運動時,3大注意事項:1.如患有慢性病,務必徵詢過您的醫師後,在了解疾病的影響下,安全規律運動。2.若從來沒接受過阻力訓練,建議先尋求專業醫師及治療師的協助,制定個人化運動計畫。3.建議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後心跳達130下,持續6個月。「飲食」方面,補充蛋白質非常重要,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60歲以上民眾的蛋白質需求量,可能比年輕人還高,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運動也沒幫助。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肉、蛋類,尤其是運動後1小時內立即補充,效果最好。建議高齡者每餐均衡攝取約手掌大雞胸肉的蛋白質,魚、豆類、蛋或牛奶均可,也可以接攝取市面上含優質蛋白質、吸收利用率高、並具有醫學實證之均衡營養補充品。Q:肌少症有什麼治療方法?A:目前肌少症沒有藥物治療,營養及運動是肌少症的最佳解藥。當篩檢出罹患肌少症後,可採用一些非藥物的處置,包括飲食調整和復健運動,來改善肌少症現象,減少病程惡化,進而增進生活品質。另外,會建議增加蛋白質、維生素D、抗氧化物以及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並量身打造合適的運動模式和運動量,以增進肌力、肌肉量和平衡,並避免運動傷害。Q:生活中有什麼改善肌少症的方法?A:想改善肌少症,適當的「運動」與「肌力訓練」不可少,每週至少要2-3次,每次約20分鐘,且每一個肌群都應該訓練到,特別是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側的四大塊肌肉),與行動便利的關聯性很大,因此要著重訓練。而若肌肉量已經很少或者身體較虛弱者,則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透過較低強度但次數較多的訓練,慢慢增加訓練的強度,才不會操過頭。「飲食」也是改善肌少症的重要因素,平時應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像是蛋豆魚類、乳品類,或者高蛋白粉等,足量的蛋白質攝取適肌肉維持與增加的基礎,年長者每日都應攝取體重乘上1.2公克的蛋白質,意即體重60公斤者,每日應攝取到72克的蛋白質(60 x 1.2=72),例如雞蛋一顆約含有7克的蛋白質,低脂牛奶200cc約含有3.1克的蛋白質,雞胸肉100克約含有24克的蛋白質。而除了蛋白質攝取外,「維生素D」也應多攝取。維生素D的攝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曬太陽,但天氣過於炎熱時,不宜長時間日曬,以免造成皮膚受傷或者中暑、脫水等,建議在清晨或黃昏時曬比較適合,日曬時應該要讓皮膚曬到太陽,不要全身包緊緊的曬。另外也可透過菇類或者保健營養品做補充,相較於長時間的日曬,對於身體來說會比較能負擔。Q:如何發現自己有沒有肌少症?有自我檢測的方法嗎?A:透過日常生活觀察,可以注意自身是否有肌少症的風險,有5個要點需特別注意:1.站起來或蹲下時吃力:如坐在較矮的椅子上會難以起身,或者上完廁所後要從馬桶上站立起來很困難。2.走路緩慢:即使在平地行走也很緩慢無力,甚至過馬路時,會來不及在綠燈的時間內通過。3.反覆跌倒:近一年內連續跌倒的狀況超過兩次。4.體重減輕:沒有刻意減重,體重卻不斷減輕,半年內體重減少5%以上。5.握力下降:如濕毛巾擰不乾,或者連扭開寶特瓶蓋都很吃力。另外可以藉由問卷評估、握力測試和分析身體組成等檢查,來評估罹患風險,像是量測小腿圍、了解受測者目前的運動能力和功能,目前常用的篩檢量表為SARC-F和SARC-Calf。篩檢量表的評估項目包含提舉5公斤重物、在房間走動、從椅子或床鋪起身、爬10階樓梯以及過去1年跌倒次數,評估項目從0到2分評分,若加總分數逾4分,就可能有肌少症,建議就醫評估。而「小腿圍」也是有效的評估方式,若男性低於34公分、女性低於33公分,再加上上述評估有任一項感到有點困難,也可能有肌少症。Q:肌少症患者要如何補充蛋白質?可以吃高蛋白粉嗎?A:可諮詢營養師適當補充,但由天然食物中獲取蛋白質最佳。高蛋白粉雖然蛋白質含量高,但不可以當作蛋白質主要來源,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魚、蛋、肉類還含有其他人類所需的營養素,如紅肉類有礦物質鐵、維生素B12等,海鮮有微量元素鋅等,這些都是高蛋白粉沒有的,且每項食物所含蛋白質的結構及胺基酸比例也不同,因此補充蛋白質須依靠多元飲食。高齡者補充高蛋白粉時要事先諮詢營養師,注意高蛋白粉所含的糖分,以防攝取過量,增加體內熱量及脂肪生成。另外也要注意,對年長者來說,不是吃蛋白質就會長肌肉,如果沒有從事重量或負重訓練,光吃高蛋白粉也無法增加肌力。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11-04 焦點.元氣新聞
吃素同事「海鮮全都吃」 他恍然大悟:原來有這種吃素
吃素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有全素、五辛素、奶蛋素、鍋邊素等。台灣吃素人口不少,有些是因為宗教信仰或還願,有些是為了健康,也有人是為了愛地球減少碳足跡,也有人是為了人道理由(不想殺生)、也有些人是純粹不想吃肉。另外ptt網友也分享,公司要到海鮮餐廳聚餐,福委跟吃素的同事說「你吃素對不對,我們會跟餐廳交代」,但同事卻回覆「沒關係啊!我可以吃海鮮...我是海鮮素」,同事們才知道原來在國外有海鮮素,「魚蝦貝肉吃下去也能算素食者」。網友表示,「美國人好像也蠻多海鮮素的,第一次聽到也是覺得莫名其妙」、「我有朋友是不吃四腳的素,豬牛羊不吃」、「外國素食者的確吃海鮮,補充動物性蛋白質」、「朋友就是,吃到肉馬上想吐,純粹不能接受肉味」、「可能是回教徒,很多外國客戶信回教,雖然只不能吃豬肉,但其他肉類也必須有清真認證才能吃,所以一般出國都只能吃海鮮跟素食」。另外有位網友在ptt八卦板表示,他不少同事愛吃鍋邊素(可以跟葷食同煮的素食),他不能理解吃素就吃素,為何要吃「鍋邊素」,引起討論。網友解答,「青椒炒肉絲,他只吃青椒」、「鍋邊素就是一種態度啊,堅持自己但不勉強別人,根本典範」、「夾過肉的筷子也可用 」、「有些人不是因為宗教,而是健康關係吃素,那吃鍋邊素,就方便大家聚餐,不用為他特定做什麼」、「鍋邊素已經是最隨和的了,只要吃進嘴裡的是素的就好」、「跟鍋邊素的用餐超好,還不會跟你搶肉」、「就不吃肉而已,不用另外準備」。個人飲食習慣大不同,網友表示,「我單位聚餐超難選,有人不吃牛、不吃雞、不吃海鮮、不吃香菇的,後來就都不聚餐了」、「那不吃牛、豬、雞、羊、魚的到底是什麼葷?」、「遇過同桌不吃牛羊兩隻腳的,只能點海鮮、豬肉、青菜」、「我知道有人吃素不吃肉,但香腸可以」、「跟挑食有90%很像」。
-
2022-11-03 醫療.皮膚
40歲後皮脂腺功能退化易有體味 醫教6招預防難聞「老人臭」
●老人臭發生原因:老化、環境、飲食、慢性病●常見臭味部位:腋下、胯下、臉部、頭皮、耳後、胸前●防體臭,少吃重口味、甜食,多吃綠色蔬菜、魚肉、雞肉不少年長者身上會飄出一種過去不曾出現的異味,被稱為「老人臭」或「加齡臭」,想抱孫子往往被拒絕,令人沮喪。醫師指出,老化是造成老人臭發生主因,與環境、飲食習慣、慢性病等也有關。一般人40、50歲後皮脂腺功能退化,油脂分泌異常,常見腋下、胯下、臉部、額頭、頭皮、耳後、胸前等處產生臭味。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老人臭大約從75歲開始,有老人臭的男性年長者比較多,男女比例為3比1。年長者身上散發出來的臭味,是因為身體新陳代謝變慢以及老化因素,造成皮膚角質層累積過厚,又無作適當清潔,慢慢身體就會產生一些味道。這些味道伴隨著身體代謝產物如油脂分泌,再和角質層、皮膚代謝廢物融合,經氧化後形成「2-壬烯醛」化合物,因此就會產生類似酸味、油味的異味。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隨年紀增長,年長者的皮脂腺分泌狀況會改變,些許尿素、酵素,加上細菌角質,皮膚就會產生氣味,若是衣著習慣包得密不透風,腋下、胯下等部位也會產生異味。人體的臭味產生並非單一因子,陳煜說,除了身體老化因素外,環境、飲食也是可能影響因子,像天氣悶熱容易分泌汗水,分泌物增加就會產生更多的氣味;飲食若喜歡重口味,分泌物產生的味道可能就會更濃烈。該如何改善長者皮脂腺分泌引起的異味?陳煜強調,應將家中長者的慢性疾病照顧好,多喝水,少吃重口味食物,加強身體清潔頻率,就能降低部分異味的發生。趙昭明指出,通常因慢性病引起的臭味,以症狀治療為主,像糖尿病會讓皮膚分泌物產生類似酵素的混合化學成分味道,並不是那麼的好聞;部分精神科用藥、降血壓藥或抗生素服用後,也會導致身體出現異味,建議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其他替代用藥,以改善體味。運動也能改善體味,陳煜建議,長者可以走路、快走、踏步走、慢跑,或採原地擺動或墊腳方式運動,在不危險的前提下,每天運動30至40分鐘,可以幫助新陳代謝。吃過多動物性蛋白質、脂質食物、甜食,都易引起體味變重。趙昭明建議,飲食調整方面,少吃蔥、蒜、薑等辛香料及甜食,多吃綠色蔬菜、魚肉、雞肉等白肉,辛辣食物、咖哩、紅肉類應減量食用,尤其紅肉的胺基酸成分較多,會造成排泄物的氣味較重應少吃一點。高齡長者自我清潔能力變差,又常有糖尿病、慢性腎病、肝不好等慢性病纏身,都可能使身體產生異味,超昭明認為,除了應好好控制慢性病外,照顧者應協助長者做好身體的清潔,尤其頭部、腋下、耳後等皮膚角質容易囤積的地方更要加強清潔,衣服也要經常替換,避免分泌物囤積而產生臭味。●如何預防老人臭?趙昭明建議6種作法:1.自身清潔工作要做好。 2.平常要多喝水,加速身體新陳代謝。3.如果有生病,需就醫治療,避免體味會跟著慢性疾病一起產生。4.飲食清淡,甜食少吃。 5.衣物勤換洗,清爽舒適為宜。6.每天曬太陽15分鐘,下午4至 5點時機最佳。陽光紫外線具殺菌作用,可改善體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