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食藥署
共找到
1781
筆 文章
-
-
2022-06-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天熱快篩試劑放冰箱保存防變質? 藥師揭「存放4原則」:這些位置超NG
目前國內處於疫情的高原期,不少人之前已購買快篩實名制的5劑快篩,以備不時之需。隨著夏季到來,高溫頻飆破35度,近期不少傳言指稱,快篩試劑要放冰箱,以免台灣的炎熱氣候造成試劑變質。藥師指出,快篩試劑只要放在常溫下即可,但亞培的快篩試劑可以放冰箱,然不放冰箱也沒關係。 擺放快篩記得4原則 不放冰箱也可以藥師沈采穎表示,快篩試劑的保存,只要記得4大原則「室溫、避光、陰涼、乾燥」即可;所以廚房、浴室並不適合存放快篩試劑。然而,目前市售幾款快篩試劑,只有亞培的快篩試劑「可以」放冰箱,重點是冰箱的溫度必須可以維持在2到8度。另外,沈采穎進一步說明,以羅氏快篩試劑為例,它的保存溫度是2到30度。因此,快篩試劑應避免置於停放戶外的車內,因為在高溫曝曬下,車內的溫度確實很容易會超過。快篩試劑可視同藥品 保存方式食藥署早有答案食藥署官網指出,藥品保存原則為避光、避濕、避熱,建議存放在乾燥陰涼的密閉環境中,且部分藥物如冷藏可能使藥物溶解、影響藥效;且冰箱濕度偏高,易造成藥品潮解變質。藥品不可存放在潮濕、悶熱或陽光直射的地方,如浴室、廚房、窗邊等。需要放置冰箱的藥品,要和食物分開保存。食藥署建議,藥品應放置在原有的包裝內,內服及外用藥最好分開保存,以免混淆。同時應保留說明書與原包裝,以易於辨識其有效日期與參考其用法、用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確診隔離7天快篩仍陽性,還有傳染力嗎? 醫檢師解答 ·有症狀卻快篩陰? 專家示警「冒2症狀別忍」快就醫:尤其是年輕族群
-
2022-06-07 焦點.食安拉警報
手搖杯也要「黃綠紅」 食藥署:咖啡因含量全面標示
食藥署今日公告修正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明年1月1日起,連鎖手搖飲店、便利超商、速食業三大類業者,所有現場調製的飲料,若含有咖啡因、含糖量皆需標示。食藥署表示,標示應明確標出含糖、咖啡因最高值,或用綠、黃、紅3色區分咖啡因含量多寡;標示不實者將依食安法規範,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標示總咖啡因含量的產品,原本僅限於「咖啡飲料」,今食藥署擴大為所有「含有咖啡因成分之現場調製飲料」,因此未來手搖店、便利超商等現場製作的茶飲類、可可類、咖啡類相關產品皆要標示出咖啡因總含量。食藥署表示,手搖杯應標示總糖量、總熱量,業者可以最高值來標示,並加註為「最高值」,咖啡因含量也可依照辦理;或以紅、黃、綠色3色區分含量多寡,紅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200毫克以上、黃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介於100至200毫克之間,綠色則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在100毫克以下。同時,食藥署也指引,添加茶、茶香料調,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均需標示原產地(國),若混合兩種以上的茶葉原料、咖啡豆,則依比例多寡,由高至低標示;僅以茶香料調製飲料,則應在產品上標示「○○風味」或「○○口味」字樣。食藥署表示,業者可以QR Code或其他電子化方式作為標示方法之一,適用對象包括手搖飲、便利超商、速食業三大連鎖業者。若業者未依上述規定標示,依食安法規定,可處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標示不實者,可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
-
2022-06-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大型兒童接種站將結束任務 台中5738人接種最多
中央設立七處大型兒童疫苗接種站將於今天結束任務。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並未設定目標值,但6月1日至4日共接種2萬4728人,每天6千人不算少,到今天幾乎可以滿足3萬多人;且每個醫院都很用心,院長、主任們都扮成孩子王,發玩具,降低孩子害怕心理,對焦急的父母也有很大的支持。陳時中表示,目前七大接種站還沒結束,截至昨天台北中正紀念堂接種2789人、新北板橋車站3859人、桃園巨蛋體育館和桃園平鎮婦幼館共接種5243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5738人、台南市立圖書總館較少,接種1549人、高雄展覽館5550人。至於目前六都5至11歲兒童疫苗覆蓋情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北市為49%、新北市45.7%、桃園市53.2%、台中市63%、台南市74.2%、高雄市68.6%。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今於「兒童新冠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表示,目前兒童疫苗都是RNA疫苗,許多民眾擔心對年紀愈小的兒童,副作用愈大,蛋白疫苗較為安全,例如高端,會比較適合兒童施打,希望政府朝這方向來努力。陳時中對此表示,還是要等食藥署依據相關試驗得到認可才行。至於醫護人員是否需要接種第四劑疫苗,陳時中表示,之前專家決定是針對虛弱、易併發重症者需接種第四劑,醫護人員則無定論,但專家可再次討論。兒童疫苗是否要打三劑,陳則表示,現在疫苗至少要兩劑才有基本保護力,只打一劑效果很差。至於美國建議接種三劑國內也會考慮,但要經過ACIP委員討論建議。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福吉美唾液快篩驗不出Omicron? 陳時中:國內有測試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開記者會指控日前高速取得進口許可的「福吉美」唾液快篩,原廠說明書上寫著「驗不出Omicron」,衛福部卻還緊急核准根本是草菅人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新的變異株出來,以前的仿單就不會提到,不過經過國內檢驗,也有用Omicron檢驗,符合國內規定。食藥署也發稿澄清,食藥署參酌國際間對這類產品審查要求,公布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急使用檢驗試劑相關參考文件。考量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無論原廠產品說明書是否列出可測得變異株種類,食藥署皆要求業者應根據病毒突變和變異株的發生率,評估產品檢測新出現的突變和變異株性能,並檢附評估變異株性能評估報告,經審查確認可檢測Omicron變異株方可核准。我國已專案核准的家用抗原新冠病毒檢驗試劑,陳時中則表示,這之前已澄清過,快篩棉棒等都經過食藥署檢驗合格,沒有問題。棉棒等材料主要是因為漂白,可能殘存螢光劑,但都在檢驗值、安全標準值中,都是合格的。食藥署醫粧組科長蔡文偉表示,因新冠肺炎病毒一直在變異,食藥署審查都會根據全球當下變異株情況做評估,並要求業者定期檢視,產品對變異株的檢驗情形,進行評估測試。不過,未來是否會要求廠商更新說明書?蔡文偉則給予否定的答案,強調食藥署都會確實把關,只要有專業核准字號,確認後都可以測到相關變異株。廠商也不見得每當有新的變異株出現,就會改版說明書,他們有企業管理上的考量,因此不見得會把所有可測得的變異珠,統統羅列出來。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第二輪實名制快篩6月6日開賣 每人可購1份5劑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隨著第一輪實名制快篩執行1個多月,許多民眾即將用罄,指揮中心今宣布,自6月6日起,實施第二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販售,並提高每個販售據點配送份數,從原先78份增加至117份。第二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實施重點如下:一、販售模式:依循口罩實名制1.0於藥局通路販售模式。二、販售地點:全國4826家健保特約藥局及79個偏鄉衛生所。三、販售對象:持有健保卡/居留證之民眾;無年齡限制,每人均可購買。四、購買份數:每輪每身分證字號僅能購買1次(可代購),1份5劑。五、販售價格:每份500元(醫材原則售出,概不退換)。六、分流機制:比照口罩實名制1.0初期,以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進行分流;單號周一、三、五;雙號周二、四、六;周日則開放全民皆可購買。七、販售資訊查詢:健保署、食藥署、藥師公會官網。
-
2022-06-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福吉美唾液快篩爆驗不出omicron 薛瑞元答非所問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開記者會踢爆,日前高速取得進口許可的「福吉美」唾液快篩,原廠說明書上就寫「驗不出Omicron」,衛福部緊急核准根本是草菅人命。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媒體提問此事時幾乎是答非所問,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緊急救援「食藥署整理清楚後,CDC再做回應」。高端疫苗副董事長陳燦堅創立的福又達公司,日前高速取得唾液快篩「福吉美」進口許可,引發在野黨質疑;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舉行記者會揭露,由福又達代理的福吉美唾液快篩試劑,沒辦法準確驗出Omicron;其原廠說明書內明確指出,福吉美只能驗出Alpha、Beta、Gamma、Delta病毒株,就是沒有Omicron,質疑指揮中心把民眾當冤大頭。衛福部今天上午在行政院報告「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薛瑞元出席會後記者會,媒體提問此事時,薛瑞元回答,「任何的快篩試劑,要取得EUA都要送到食藥署,除了審查技術資料之外,還會做測試,測試通過就會給他EUA,對所有申請案都一樣。」對於媒體追問事前是否知道無法驗出Omicron?薛瑞元說,「要看當初他送的資料是什麼樣子」;羅秉成才緊急接話,「食藥署整理清楚、CDC再做回應」。
-
2022-05-31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食品標示修法 食藥署:配方原則少油、少鹽、少糖
食藥署今日預告修正「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草案,要求健康食品類食品的標示規範,只要成分以外添加了17公克以上的精緻糖就要明文標示。更針對健康食品配方設計提出要求,必須符合「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陳瑜絢表示,此次預告修正的「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草案,主要是把過去散布在各處的公告規範,做統整性的整合。像是健康食品之配方設計,必須符合「少油、少鹽、少糖」原則,先前就已經在《健康食品查驗登記審查原則》中有過規範了。陳瑜絢也說,像是「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草案中規定,只要健康食品成分以外,有添加精緻糖17公克以上,就應標示「本品依每日建議攝取量○○公克/毫升,所含外加精緻糖量達○○公克,請注意熱量攝取。」或等同字義之文字。雖然這些規範都已經分別在其他地方有過規範,但這次的修法預告還是會蒐集相關意見,主要也是希望讓健康業者更明確了解現行的標示規範,草案有望在8、9月上路。本次修正草案內容主要新增重點如下:一、整併健康食品應標示保健功效或品管指標之成分及其含量。二、明定產品符合健康食品管理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者,應揭露其保健功效係由學理得知,非由實驗確認之意旨。三、明定健康食品以動物實驗進行保健功效評估者,應載明「經動物實驗結果,有助於該特定保健功效敘述」或等同字義之文字;另,健康食品保健功效評估試驗以人體進行者,本得載明「經人體食用研究結果:有助於該特定保健功效敘述」或等同字義之文字。四、配合國人營養政策,健康食品之配方設計,必須符合「少油、少鹽、少糖」原則,以兼顧產品整體營養價值,並考量攝取過多精緻糖,易造成肥胖且引發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明定健康食品之每日建議攝取量,其所含外加精緻糖十七公克以上者,應標示「本品依每日建議攝取量○○公克/毫升,所含外加精緻糖量達○○公克,請注意熱量攝取。」或等同字義之文字。五、考量含魚油原料之食品對特定對象及服用特定藥物之特定病患產生交互作用之風險,明定健康食品含魚油原料者,其警語標示之內容,應至少包括「嬰幼兒、孕婦、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之凝血功能不全者,食用前請先徵詢醫師意見。」或等同字義之文字。六、考量含紅麴原料之食品對特定藥物或其他特定食品產生交互作用之風險,健康食品含紅麴原料者,其警語標示之內容,應至少包括「本品與降血脂藥(statin及fibrate類藥物)、葡萄柚合併使用,恐會造成肝、腎損傷、橫紋肌溶解症。」或等同字義之文字。食藥署表示,若違反上述標示規定,將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第23條規定,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於一年內再次違反者,處新臺幣9萬元以上90萬元以下之罰鍰,並得廢止其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
-
2022-05-31 新聞.食安拉警報
10.5噸美國青花菜重金屬超標 食藥署依規退運或銷毀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公布邊境稽查不合格結果,其中美國出口青花菜檢出重金屬含量超標,共計10.5公噸,進口商為伊頂旺企業有限公司。由於此批青花菜抽檢金屬鎘超出0.02mg/kg,將依規定退運或銷毀。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依規定所有食品、農產品進口台灣都要向食藥署申請查驗,並交由系統判斷需抽樣檢驗的產品。由伊頂旺企業有限公司進口的「YEA青花菜(FRESH BROCCOLI)」就是在此次的抽驗中驗出重金屬鎘0.07 mg/kg,比規定的0.05 mg/kg超出0.02mg/kg。這批青花菜共10,544公斤,將依規定退運或銷毀。此次驗出的超標的還有妙管家的「時尚料理儲物盒(藍)」,溶出試驗結果,蒸發殘渣值為93 ppm,超出標準的30 ppm以下3倍以上,這批1139 公斤的不符合商品,將依規定退運或銷毀。日本藍莓也在這次的公布的超標名單之中,陳慶裕表示這次第2次有日本藍莓農藥殘留超標,只要6個月內出現3次,即使是不同的進口商,也會針對日本藍莓進行整體的抽驗比例提升。此次進口商上佳水果有限公司為初犯,品項為「NISSYOU CO., LTD.鮮藍莓」。依現行規定只要初次違規,食藥署都將產品從原本2%到10%的抽驗比例,提升到20%到50%。若6個月內再犯,則會要求業者繳交改善報告書釐清原因,並提交改善措施。
-
2022-05-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科醫盼升「三級警戒」防海嘯 林奏延:兒童醫療不要用大人思維
許多家長憂心孩童確診發燒,急忙衝急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指出,發燒是小朋友抵抗疾病侵犯的免疫力表現,若溫度過高到41或42度,可能導致調節中樞失衡,不利生理發展,家長除了讓孩子降溫、身體較舒緩,更重要是「找出發燒原因」,無需專注在降溫到正常溫度。臺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許多家長關注孩子確診發燒的問題,呼籲家長不用恐慌,人體體溫中樞會調節,正常在37度上下,當生病時,體溫中樞會被誤判,因此身體產生很多熱量、溫度上升,若溫度超過40度,就要擔心病毒感染是否傷害腦部中樞,導致設定異常溫度,極可能是腦炎警訊。彭純芝說,孩童新冠確診不一定只有發燒,更要注意是否嚴重合併其他問題,像是否併發肺炎引起呼吸衰竭、或腦炎等,建議家長可用正確觀念面對體溫,適當使用退燒藥水或塞劑。彭純芝說,孩子確診可能引發哮吼,包括咳嗽、聲音較粗,但沒有呼吸困難的話,不用到送急診程度,家長在家裡讓孩子保持舒服即可,若孩子過於哭鬧,喉部容易緊縮導致惡化。此外孩童確診抽搐、熱性經孿等狀況出現,吳昌騰表示,熱性經孿好發於6個月到5歲孩童,發作時間少於15分鐘,會全身抽搐,可能上一秒在玩,下一秒突然抽筋,在小兒科是常見疾病,發作時會四肢抖動、眼睛上吊、嘴唇發紺等,不過24小時內只會發生一次,若發生2次以上需注意,而18歲以下孩童也可能抽搐,都要特別注意。林奏延:不只要救活 還要沒後遺症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表示,兒童醫療不能照大人思維,應及早找出治療時間點,此外兒童治療並不只要把他救活,而是要「沒有後遺症」的治療。也認為兒童確診應提前在急診給予藥物治療,避免因為急診雍塞錯過搶救時機。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近期兒童重症增加很多,很多兒科醫師憂心忡忡,紛紛表示希望學會向指揮中心建議恢復三級警戒,而非二級,但國家有政策考量,他認為,1、2歲孩子不會自己跑到外面感染新冠,大多是大人帶回來的病毒,建議家中有1、2歲孩童,可自己在家升三級,像是戴口罩,不要把病毒傳給小孩。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衛福部緊急醫療應變中心(EOC)可協助各醫院取得加護病床資訊,協助轉診;目前也開放5至11歲孩童施打疫苗,若已經染疫的孩子,建議感染後間隔3個月施打疫苗。針對疑似腦炎確診兒童,目前指引中已列入藥物治療皆有公費給付,不會有健保給付問題,也提醒臨床醫師,若發現退燒藥水或塞劑缺貨,可上食藥署平台通報,可即時進行了解介入處理。
-
2022-05-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張宇老婆蕭十一郎「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藥物過敏6大前兆,健保卡務必註記
藝人張宇在臉書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原來蕭十一郎因藥物過敏導致呼吸困難,幸好緊急送醫後已無大礙。衛福部食藥署提大家,用藥後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用藥史;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務必記下藥名,請醫師註記於健保IC卡,就醫時除了健保卡,也隨身攜帶藥物過敏記錄卡。藥物過敏在臨床非常常見,食藥署提醒大家,若在用藥期間發生「疹」、「破」、「痛」、「紅」、「腫」、「燒」等藥物過敏六大前兆症狀,要立即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讓醫師知道你用了哪些藥品,緊急處理。●什麼是藥物過敏?使用藥物後,引發身體出現過敏症狀,任何人或藥物都有可能產生藥物過敏,而且難以預期,又因藥物種類或免疫反應機轉不同,部分過敏反應會在使用後立即至數日內出現,但也有部分過敏反應可能延遲至兩、三個月才出現。【延伸閱讀】>>藥物過敏 嚴重恐致「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SJS)」●藥物過敏六大前兆是什麼?疹:皮膚紅疹、搔癢或水泡破:口腔或黏膜潰瘍痛:喉嚨痛紅:眼睛紅腫、灼熱、腫:嘴唇腫燒:發燒等。●藥物過敏處理三大原則1.盡速回診或就醫疑似出現用藥過敏症狀時,應盡速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切勿擅自自行停藥、換藥,以免造成原有疾病惡化,或藥物過敏狀況加劇。2.註記過敏藥物有用藥過敏史的民眾,可請醫師將過敏藥品名稱註記於「藥物過敏紀錄卡」,連同健保卡隨身攜帶,也可請醫師註記於健保IC卡中。3.主動告知若有用藥過敏史的民眾,就醫時應主動告知處方醫師過敏藥品,領藥時再請藥師幫忙核對,以避免誤用過敏藥品,確保個人用藥的安全。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中西藥物禁忌、副作用 健保署特建置查詢專區
為讓民眾及醫師了解抗病毒藥及清冠一號相關適應症及使用注意事項,健保署全球資訊網建置「COVID抗病毒藥、清冠一號資訊」專區,提供民眾查詢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清冠一號等注意事項。另醫師可以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可查詢新冠肺炎治療用口服藥物用藥明細,及近10日內清冠一號領用紀錄,保障確診病患用藥安全。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口服抗病毒藥物清冠一號適用對象為確診病患,但抗病毒藥物有交互作用及禁忌症,清冠一號則藥性偏涼,有可能在服用後出現腹脹、腹瀉等副作用,健保署在全球資訊網「COVID抗病毒藥、清冠一號資訊」專區,整合食藥署、疾管署及衛福部中醫藥司網頁資訊,提供抗病毒藥物使用注意事項、配賦院所及清冠一號申請補助方案等資訊。查詢路徑如下: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首頁/主題專區「COVID抗病毒藥、清冠一號資訊」( https://www.nhi.gov.tw ),民眾可至專區瞭解防疫藥物使用注意事項,且健保署LINE@亦可查詢。李伯璋說,公費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與10大類藥物具禁忌,並與35類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因此於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新增相關交互作用主動提示功能,提醒各醫事人員留意。此外,雲端系統建置新冠肺炎治療用藥查詢及提示功能,將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及莫納皮拉韋用藥明細於雲端藥歷頁籤置頂呈現,並將近10日內清冠一號領用紀錄置於摘要區,提醒醫師避免重複用藥,保障確診病患用藥安全。
-
2022-05-24 新聞.食安拉警報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食藥署今天公布11款邊境違規清單,韓國知名泡麵「SAMYANG火辣雞肉風味鐵板炒麵」驗出農藥超標,1400公斤遭邊境攔下,違規產品全數遭退運銷毀,並未流入市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上午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共有11款食品、食品容器具檢驗不合格遭邊境攔下。根據不合格產品清單,岢利亞貿易有限公司從韓國進口的「SAMYANG火辣雞肉風味鐵板炒麵」驗出農藥超標,1400公斤遭邊境攔下,退運銷毀;發路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從緬甸進口約600公斤的「軒軒牌 細麵條500公克」也被驗出防腐劑超標。日本、韓國的蔬菜水果也驗出農藥超標,包括千和水果公司從日本進口的39公斤「鮮藍莓」、商田實業有限公司從韓國進口的80公斤「紫蘇葉」、智盛貿易有限公司從中國大陸進口的2.5萬公斤「鮮栗子」、民緯有限公司從中國大陸進口6810公斤「聚寶紅南瓜盅」等,而尼亞那有限公司從印度進口36公斤「NIRALA印度葫蘆巴粉」則是驗出3種農藥超標。在加工食品方面,大多以漂白劑、防腐劑超標為主,翔逵有限公司從印尼出口78公斤「Dua Kelinci辣味蠶豆」驗出漂白劑超標,原太國際有限公司從印尼進口456公斤「ABC蝦膏」、百睿達有限公司從中國大進口46.8公斤「BOTRISTA甜蜜紅茶茶飲料」則雙雙驗出防腐劑超標。另外,台灣擇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從中國大陸進口的「造型杯」則未通過溶出試驗,碰到酸類食物會溶出原料殘渣,1萬50件全部遭退運銷毀。
-
2022-05-22 養生.聰明飲食
夏天「5種食物」易造成食物中毒,高蛋白質食物也在內!如何吃才能吃得安全、健康?
今年彰化一名男子,因為吃了生雞蛋,竟然引發敗血症、住進加護病房,引起大家討論,到底生雞蛋可以吃嗎?其實,不只生雞蛋,隨著夏日接近,日常中不少食物易因保存不善而孳生細菌,甚至造成食物中毒。營養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5種食物」最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包括涼麵、高蛋白質食物、現切水果、生雞蛋、生魚片等,如何吃才能吃得安全、健康呢?1.涼麵:冷卻保存是關鍵高溫令人食欲大減,涼麵成為民眾飲食選擇,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許多店家汆燙涼麵後會用生水冰鎮冷卻,但製作過程以及保存方式相當關鍵,生熟食應分開擺放製作,以免交叉感染、驗出大腸桿菌超標,吃下肚可能就食物中毒。根據食藥署規定,冷卻麵條用的冷水或冰塊必須經過淨水器過濾,符合飲用水標準的水所製造;剛煮好的食材應該要用耐熱袋裝好封口,放到飲用水所製作的冰塊中冷卻,盡快降至室溫,再放到冰箱中冷藏或冷凍;各種食材要分別用不同的容器盛裝置放,且冷藏溫度應保持在7℃以下,冷凍溫度則須達-18℃以下。2.高蛋白質食物 夏天易變質張斯蘭提到,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豆製品、豆漿等,夏天時較容易腐壞,沒有小心保存食物易變質,建議先用手觸摸看是否有黏液、聞看看味道是否有變,買後盡快食用完畢或是以低溫冷藏。3.現切水果、冰品 注意製作過程夏季現切水果攤夯,張斯蘭說,若是便利商店的切好水果,製作過程有品質管制,製造過程汙染也會降低,「但一些水果攤,製作環境不乾淨,沒保存好水果本身就孳生細菌」。提醒大家在購買時要注意,水果色澤是否變黃以及店家衛生、水果新鮮度等;此外,市售冰品如剉冰、綿綿冰等,冰塊容易被大腸桿菌汙染,製作時要用煮沸的水。4.生雞蛋 沙門氏桿菌恐汙染食物許多料理為增添豐富度,會打上一顆生雞蛋,並認為吃生雞蛋更營養。但張斯蘭解釋,生雞蛋放進食物,若雞蛋沒有洗乾淨,蛋殼上殘留的沙門氏桿菌,在烹調時雙手沾染細菌進而汙染食物,輕微拉肚子、食物中毒,若免疫力很差的人,容易造成敗血症。她進一步說明,吃生蛋白會阻止身體生物素吸收,生物素被阻止吸收,可能造成皮膚發炎、頭髮變白、掉髮等問題,建議雞蛋煮熟再食用。5.生魚片 食材煮熟減中毒疑慮在夏天生食易發生食物中毒,「很多菌怕熱,30℃左右是細菌最喜歡滋長的溫度」,張斯蘭建議要把食材煮熟,可避免食物中毒疑慮,保存上亦提醒,食物若隔餐吃,但沒有再加熱或放冰箱冷藏,只有放桌上仍有腐敗風險,應該特別注意。
-
2022-05-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民黨:Omicron新變異株有突破性感染 曾染疫恐再感染
國民黨智庫今舉辦「520蔡政府施政總檢討-超前部署的防疫政策在哪裡?」記者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指出,端午連假可能造成的群聚,建議政府應盡早因應。且目前Omicron變異株BA2.12.1取代BA1及BA2,新變異株會有突破性感染,讓曾染疫民眾再次感染,「這個病毒很聰明,千萬不要以身試病毒」。面對快篩之亂,陳宜民批評,蔡政府一開始就反對做快篩,因此快篩產業在台灣一直沒有好去發展,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無法擴展開來。而針對兒童是否要施打疫苗,陳宜民說,指揮中心都不肯對家長說明,讓家長非常擔心副作用。不過根據研究發現,兒童施打疫苗有助預防兒童多重器官發炎的發生,可以降低腦部細胞被病毒侵襲的可能性。金傳春也說, Omicron並不適合透過自然感染來提高免疫抗體,要先打疫苗比較適當。針對目前孕婦和胎幼兒是免疫最脆弱族群無安全藥可用,陳宜民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宜備妥Omicron的高效價抗體血漿,以維護民眾權益。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目前居隔通知書的發放還是太慢了,快篩取代PCR,很重要的是取得居隔通知書,之後方能透過視訊醫療取得相關藥物,然而,該系統有問題,行政院長蘇貞昌院長說要找政委唐鳳協助,但是迄今還是沒有解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蔡政府未能將大量篩查列入簡易業務,讓台灣的邊境處於長期封鎖,入境就算沒感染,也要拖兩個禮拜才能出關。蔡政府以魚死網破的心態進行檢篩計劃,就是要用完紓困基金,這是慢慢把國力消滅掉,以對廠商、自己人服務為目的。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指出,相較不斷攀高的確診者,後勤補給的防護裝備卻明顯跟不上,疫情邁入第3年還缺防護物資、快篩,有超前部署嗎?更別說保護好病患不受感染。陳玉鳳呼籲應提供護理人員隔離住所、落實三班制、落實防疫津貼及提高薪資,讓護理人員沒有後顧之憂。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金傳春表示,指揮中心把太多時間在召開記者會,但是在多次防疫爆炸的時期卻沒有做即時的政策調整。而且食藥署缺乏流行病學的觀念,重症跟死亡病例一直增加,但是政府卻不讓國產疫苗在這個時機做第三期實驗,如果再慢,台灣可能就會打輸這場仗。金傳春說,指揮中心對於現在的病毒並不了解,台灣可能不是以BA.1為主,可能是BA.2或BA2.3,南非目前正在流行的是BA.4跟BA.5,顯示未來邊境管制還是很重要,指揮中心卻從未公布這些重要訊息,她建議指揮中心要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掌握疫情的未來變化。
-
2022-05-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近期台灣本土新冠病毒疫情持續高燒,由台灣中醫團隊與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研製出的「清冠一號(NRICM101)」頻繁登上新聞版面,究竟清冠一號是什麼呢?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以下就讓《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來告訴你吧!清冠一號是什麼?相信大家近期對「清冠一號」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它是由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瓜蔞、厚朴、甘草等多種中藥材組成,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指出,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無症狀帶原者與初發作症狀者。按照法規規定,清冠一號是屬於中醫師的「處方用藥」,供確診者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症狀,需經過中醫師的診斷及評估才可以使用,且由於處方裡的十幾味藥材中,有幾味是沒有列在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中的,所以清冠一號在台灣沒辦法被認定為「食品」,而是「中醫師處方藥」,因此民眾不能自行抓藥煎服,而且如果有中藥行自行販售清冠一號的處方給民眾也是會有違法問題的喔!藥品?食品?差在哪裡?前面提到清冠一號是「處方用藥」屬於「藥品」而非「食品」,這兩者差在哪裡呢?其實無論是用途、還是給予使用的族群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喔!【藥品】「藥品」分為處方藥品、指示藥品、成藥,共有三種等級。就像電視節目會有分級一樣,藥品也有依據它的管制程度作分級。1.處方藥品:「限制級」藥品。只有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民眾再拿著處方箋去藥局才能拿到的藥,在沒有醫師處方的情況下藥局是不能販賣處方藥的。例如:血糖藥、血壓藥。2.指示藥品:「輔導級」藥品。可以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輔導一般民眾使用,購買時也不需要處方箋。例如:止痛藥、胃藥。3.成藥:「普遍級」藥品。人人都可以購買使用。例如:綠油精、萬金油。依照「藥事法」管理規定,藥品是針對症狀或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具有醫療功效,須要在產品包裝上標示藥品許可證字號,例如:「衛署(部)藥製字第○○○○○○號」等,且開發過程中必須要有足夠的臨床案例和數據去證實藥物的療效,再經過重重審查才能取得藥證並上市,通常在台灣一顆新的藥品從研發、動物實驗、人體實驗,到審核通過、生產製造及上市至少需要耗費5~10年的時間。雖然耗時但是更能確保藥品的品質及成效。另外,藥品通常會有一些副作用,所以通常不適合大量使用或作為保健目的的長期使用。【食品】我們最常聽到的「保健食品」其實是歸類在一般食品的喔!例如:葉黃素、膠原蛋白、益生菌、膳食纖維等,它不是藥品,不能宣稱療效、也不是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但可以補充每日的營養缺失或機能性成分以幫助調整體質,且較沒有副作用和毒性,所以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長期食用對人體幾乎是沒有危害的。而能夠做成「食品」的原料其實都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法規規定,每一個出產的食品,廠商都必須確認過裡面的成分是可以使用的食品原料才能合法。食品原料可分為:一般傳統食材、可供食品使用原料、非傳統性食品原料、可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食品添加物及其他,若製成品中有成分是不在上述表列中的原料,就不可以稱為「食品」。所以「清冠一號」無法稱為食品,就是因為裡面所含的部分藥材不在上述的食品原料範圍裡喔!「冠清一號」的假消息!看完前面的介紹,大家應該有比較清楚「藥品」和「食品」的差別了吧!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裡,科技的方便同時有可能也導致錯誤資訊的傳遞更為頻繁。像「清冠一號」就有「冠清一號」的「假藥品」出現,在政府還沒有開放清冠一號使用前,就有許多流傳在網路、訊息間的「假消息」,惡意將名稱改為「冠清一號」,並隨意拼湊網路及新聞的內容,假傳處方及販售地點,告知民眾可至中藥行自行抓藥煎服,每日服用就有「預防新冠病毒及日常保養」的功效。衛福部見狀也趕緊公布此假的處方跟國內中醫團隊所研發的「清冠一號」根本不同,且假藥品內所含的「生石灰」,具強烈腐蝕性,不屬於中藥;而「生附子」則為毒劇藥,若誤食將嚴重影響健康。而且真正的處方藥「清冠一號」是必須在中醫師的處方下才能使用的「藥品」,目的在治療疾病而非日常保養及預防,所以並沒有日常服用就能強身體健的功能喔!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大家應該對於食品及藥品的差異有更多的了解!有購買需求時一定要看清楚是「食品」還是「藥品」,而若真的有身體上的不適,一定要尋求醫師的協助,不要擅自購買藥品及保健食品而延誤就醫。而在這疫情緊繃的時期,大眾的恐慌造成假消息的傳播更加氾濫,唯有當個具有辨別能力的閱聽人,多方查證消息來源、不隨意相信與傳播來路不明的訊息及文章,才能保持安穩的心度過這次疫情!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5-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食藥署開放企業自購快篩 每名員工最多有100劑額度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宣布開放個人進口快篩,每人最多可進口100劑,今再開放企業可依照公司員額進口快篩試劑,同樣公司每名員工最多可有100劑額度。不過,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申請進口的快篩試劑,不一定要通過我國EUA的產品,而後者,企業必須要先委託醫材廠商向食藥署申請「專案進口」,且進口的快篩試劑,須是通過我國EUA產品,開放企業進口快篩,時間至6月30日止。藥署醫妝組簡任技正吳正寧表示,因應企業需求,今宣布開放企業可以為員工進口快篩試劑,每名員工最多有100劑的額度。一間公司若有100名員工,等於該公司可以申請進口1萬劑的快篩試劑。吳正寧表示,企業申請進口快篩試劑,其規定與個人進口快篩不同,必須要先委託醫材廠商向食藥署申請,且購買的快篩試劑必須為我國有通過EUA的產品。吳正寧表示,個人進口快篩同樣開放每人最多100劑,其進口的快篩試劑不一定要通過我國EUA的產品,也因此篩檢結果自行負責。個人進口快篩的額度與企業進口快篩的額度並未牴觸,即使個人已經申請進口100劑,公司還是可以使用自己在公司的員額採購最多100劑快篩。吳正寧說,無論是個人進口快篩,或是企業進口快篩,都是給個人或是企業專案使用,不得轉售或有任何販賣行為,即使進口的企業為「醫材廠商」或是持有相關藥證,專案進口就是專案使用,違規販售將可依照違反醫材法70條,可處3萬元以上、100萬以下罰鍰。
-
2022-05-1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居家隔離大補帖/居隔再鬆綁!「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
輕症確診者愈來愈多,許多縣市已啟動居家照護,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進行隔離。但隔離在家需準備那些東西?居家隔離產生的垃圾照平常方式處理嗎?臨時不舒服要就醫怎麼辦?《元氣網》為網友整理「輕症居家隔離大補帖」,如果你不小心確診了,或身邊的人確診了,臨時被通知要居家隔離,大補帖幫你做好萬全準備。【更新時間:2022/05/23】【症狀篇】|【快篩使用】|【居隔及解隔】|【居隔必備物品checklist】|【居隔生活照護篇】|【確診者經驗談】|【免疫力篇】|【疫苗與藥物】|【雲端支援及防疫資訊】|【居家免費Live課程】|【症狀篇】Omicron有哪些症狀?過來人真實經驗告訴你新冠新病例數每日暴增中,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立即成為確診和居家隔離者支持取暖的熱門社群,至今已有超過三千位朋友在此互相打氣、交換經驗和訊息,自動產生學長姊制提供解答,成為Omicron肆虐下的大規模病友暖心支持團體。>>【看詳細】疫情累計5童腦炎重症 八大前驅症狀要注意Omicron在成人造成的症狀比Delta輕,重症及死亡的比率都比較低,但是感染人數暴增,總住院人數有增無減,且在兒童的確診個案數以及住院的個案中新冠病毒陽性的比例是大幅上升,代表Omicron相較於Delta或更早期其他的病毒株,更容易傳染給兒童。>>【看詳細】【快篩使用】公費及自費快篩試劑取得管道>>販售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之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名單>>可購買快篩試劑機構快速查詢>>公費快篩試劑【全台619家診所完整名單】>>自費快篩試劑【食藥署核准專案製造快篩試劑名單】唾液快篩開賣!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鼻腔快篩會讓受測者較為不適,尤其孩童更難以採檢,只是唾液快篩在準確度上稍低。以下《元氣網》針對唾液快篩與鼻腔快篩在使用方式、準確度、優缺點等方面做比較,提供大眾另一種自我篩檢的選擇。>>【看詳細】「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 原鄉離島先納入指揮中心放寬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針對居家隔離、自主防疫、檢疫者採用快篩陽性檢測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三類人染疫風險高,確診相對沒有疑義。>>【看詳細】快篩結果陽性怎麼辦?詳細通報流程 【居隔及解隔條件】蘇貞昌:確診同住家人打滿三劑疫苗擬免居隔為兼顧經濟、並使民眾早日回到正常生活,政府持續放寬防疫措施,力求集中醫療資源照顧中重症與高風險族群,也讓接種三劑疫苗者得免居隔的措施,擴及適用到確診者的同住家人>>【看詳細】職場學校出現確診者 可依「3原則」恢復職場運作指揮中心宣布5月8日起,密切接觸者匡列取消「職場同事」及「學校同學老師」等,針對這一類對象不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而是要求各機關、機構單位出現確診個案時,依其「持續營運計畫」採取「自主應變措施」,讓民眾可以正常工作。若單位中出現確診者,其餘民眾依三大原則進行風險評估,包含是否為在適當防護下曾於24小時內15分鐘接觸,被視為「高感染風險者」、有無症狀、是否已完成新冠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看詳細】居家隔離、自我健康管理,有什麼不同?【居隔必備物品checklist】居家照護 6項藥品你準備好了嗎?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家中常備藥品品項。>>【看詳細】居家隔離 4大類物品清單本土確診案例急速增加,新北市已優先啟動輕症居家照護。在可能居家隔離前,請檢查以下居隔所需的四大類物品清單。>>【看詳細】【居隔生活照護篇】居家隔離 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立即聯繫 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看詳細】居家照護期間如何就醫?陳時中表示,考量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家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因此放寬相關規定。>>【看詳細】羅一鈞:口服藥物有風險因子才需開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很多確診者以為都要用抗病毒藥物,65歲以上發病五天內輕到中度症狀,沒有用氧氣治療可以使用,但未滿65歲者,需要具有以下13個特別的重症風險因子之一,才有符合開藥的條件,否則不需要開立藥物。>>【看詳細】清冠一號全台大缺貨 這裡看得到全國診所庫存數量「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中醫師公會秘書長蔡三郎指出,居家隔離、確診或高風險民眾,可透過22縣市公會名單,電話詢問如何進行線上中醫診療,並可媒合1千多家《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進行線上掛號看診,或者《衛生局指定之一般視訊診療中醫診所》,進行看診或開立清冠一號服用。>>【看詳細】居隔期間產生的一般垃圾怎麼處理?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民眾不得自行外出丟垃圾。所產出之垃圾(含使用過的口罩等)均先妥善收集,暫時貯存於家中,並依下列方式處理:(1)居家隔離/檢疫期間若有丟棄需求,因民眾可能成為COVID-19 的感染者,故採感染性廢棄物的標準處理,須先向當地環保局連繫。(2)於居家隔離/檢疫結束後,因民眾已排除為 COVID-19 疑似感染者,居家隔離/檢疫期間產出而未丟棄的垃圾,可依一般廢棄物處理。>>【看詳細】【確診者經驗談】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元氣網在保護當事人個資等前提下,將嘗試把群裡可供新進居隔確診者的訊息,陸續依主題不同做一整理,希望在這個專欄裡,幫大家記下無數滿是善意的抗疫經驗,及許多可能難再重現的生命重要片段。雖然數千人彼此不相識,但或能藉此讓過來人幫助未來人,並留下另類的台灣抗疫日記。>>【看詳細】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確診後,才發現通知確診的相關行政系統幾乎癱瘓,深刻感受是惡夢的開始。」帶著沙啞的嗓音訴說著確診的故事,她是卅多歲的小咪(化名),在確診第6天接受採訪。>>【看詳細】Omicron確診者經驗談:畏寒、發燒、頭痛等症狀如同加強版宿醉當Omicron崛起時,兩條線早晚要來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而已。上周一,老婆開始有感冒症狀,雖然快篩結果是「陰性」,但隨著症狀愈來愈嚴重,當時深覺恐難倖免;果然,周三再次檢驗,萬惡的第二條線就浮現了。而我則是僥倖地仍只有一線。根據澳洲政府規定,我們必須自主上報陽性檢驗結果,接下來所有的家戶成員,也就是我們兩人都得自行居家隔離七天,不得外出;這不難,難的是我們仍得採取所有可能的彼此「隔離」措施,這就比不可能的任務還難。>>【看詳細】【免疫力篇】避免感染新冠 專家建議戒掉6個破壞免疫力的習慣預防新冠肺炎,除了繼續拚疫苗注射率,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強大,是對抗病毒、預防重症的關鍵之一。專家提醒,有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削減免疫力,以下是六個要避免的問題。>>【看詳細】輕症居隔在家怎麼吃?營養師建議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的重要癒後關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這飲食3關鍵將有助新冠確診者康復。>>【看詳細】【疫苗與藥物】清冠一號缺貨怎麼辦?中醫提供另外三種防疫替代選項專家建議,台灣清冠一號已供不應求,建議民眾若想預防染疫,可請中醫師評估,依個人狀況開立傳統水煎劑,不需與確診者爭用清冠一號。>>【看詳細】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關鍵!一表比較抗病毒藥物「輝瑞」、「默沙東」「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毒共存及減輕確診者恐慌的最重要解方,政府必須不惜代價使命必達。」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多次強調,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的重要關鍵。>>【看詳細】兒童打BNT或莫德納哪個副作用比較高?Q&A一次看懂常見疑問指揮中心已開放十二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家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有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家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提供家長參考。>>【看詳細】開放65歲以上打第4劑、免疫低下族群第5劑指揮中心宣布65歲以上長者可開放第四劑施打,但卻沒有列入醫護人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4月14日統計,目前有60歲以上確診中重症是2位,65歲至69歲有5位,以65歲以上民眾發生中重率較嚴重、機會較高,經專家考量以65歲以上開放第四劑施打,免疫低下族群可追加至第五劑。>>【看詳細】【雲端支援及防疫資訊】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防疫補償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而確診者隔離治療,還有確診者在家裡居家照護,也不可申請防疫補償。>>【看詳細】>>防疫補償辦法Q&AQA/防疫險理賠,沒居隔書要如何申請?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沒有診斷證明沒辦法理賠,還在為這個傷腦筋」、「現在到底會不會再補發居隔書?沒有居隔書如何向公司請假、申請理賠?」「申請保險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醫師診斷證明書、健保快易通也可以嗎?」>>【看詳細】居家隔離各種問題找誰問?各縣市快篩查找、防疫單位電話統整本土病例連日來每日攀升,居家隔離人數大增,對快篩民眾也對居家照護的政策及各項問題仍多所疑問,如各縣市居隔問題能找誰、家用快篩哪裡買、社區篩檢站在哪…。整理各縣市防疫資訊,幫助大家在最快時間找到自己所需的訊息。>>【看詳細】防疫相關APP.健保快易通APP:可查詢公費疫苗接種記錄、申請數位健康證明。>>【看詳細教學步驟】.健康益友APP:使用APP可透過網路系統直接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Google Play下載】、【App store下載】.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便利民眾查詢並隨身保存疫苗證明,以備查驗之需。>>【連結網址】.台灣社交距離App:透過開藍芽和產生隨機ID進行比對,在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人於一定範圍活動超過二分鐘內,就會收到相關接觸者的比對通知。27日起已取消實聯制,以新版社交距離APP取代。>>【Google Play下載】、【App store下載】.https://sms.1922.gov.tw/:查詢自己有沒有被疫調。.「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下載連結】【居家免費Live課程】不慌不忙Live課: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隔離者?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確診每日破千例,各縣市也已陸續啟動輕症居家照護,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邀請各領域專家透過情境來告訴大家,立即登入了解如何為即將到來的輕症隔離預作準備!>>【立即登入3堂Live課】隔離在家的自主課:專家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居家處方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提供最貼近居家隔離生活的飲食、運動、解壓、用藥安全課程,如長期在家一定會遇到的肩頸痠痛問題、飲食如何舒緩身體的不適、無法外出的情緒調適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登入看居家處方包】
-
2022-05-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台595家長照機構爆染疫 疫情防控重大警訊
指揮中心公布,昨天國內新增本土病例六萬三九六四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診個案中新增四十例死亡,中重症個案一三○例,含重症卅八例。國內長照安養機構接連爆發嚴重群聚感染,指揮中心公布全台已有五九五家住宿型機構通報確診,較前一天新增一三七家,是國內疫情防控重大警訊。確診長輩 機構就地安置位於北市北投區的浩然敬老院出現群聚,到昨天為止,院內工作人員四十九名、住民長輩七十七人確診,浩然敬老院院長童富泉證實,已有三名長輩死亡;新北市三峽區某養護中心也爆嚴重群聚,住民及工作人員五十二人確診,該機構於五月八、九日更有三人確診過世。指揮中心統計,全台已有五九五家住宿型機構通報確診,共有一五六二名工作人員、二八八一名住民染疫,相較十三日公布的四五八家,短短一天增加了一三七家機構通報確診。指揮中心代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確診長輩採就地安置,可提前召回確診且無症狀工作人員,衛福部也擴大提供獎勵辦法。北北基桃 加開大篩檢站羅一鈞推估,疫情最高峰最快出現在五月廿日,晚一點則是五月底。至於疫情高峰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先前低推估十萬例、中推估十五萬例、高推估廿萬例,現在尚未進展到低推估,未來高峰可能單日新增十萬例。目前北中南疫情進展不同,北部疫情開始比較早,中、南部病例較少。對於確診高峰為單日十萬例,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低估,近期已有年輕族群快篩陽性,但不願意排隊做PCR,放棄確診但自主隔離。在「黑數」增加的情形下,黃立民建議,評估疫情趨勢應用重症及死亡率,死亡在感染發病一、二周後才會出現,若死亡數一直增加,即代表疫情高峰往後延。連續三天確診數約六點五萬例,陳時中否認採檢量能不足,認為單日十萬以下都不致遭遇瓶頸。北北基桃將加開大型篩檢站,陳時中說,由中央與地方合作,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也協助招募基層診所醫師參與,透過協作模式希望增加採檢量能,各採檢站至少每天可增採檢量五百至一千。加速取藥 研擬綠色通道為加速確診者使用抗病毒口服藥物,陳時中表示,正研擬綠色通道,希望發病三天內可使用,考慮以醫師處方證明及PCR陽性證明來即時取藥、代領藥。羅一鈞表示,目前擬優先針對快篩陽性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可先領取抗病毒口服藥,但流程與配套待研擬,今將與地方政府開會討論。指揮中心透過COVAX購買NOVAVAX疫苗兩百萬劑,食藥署長吳秀梅昨天表示,NOVAVAX已提出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並繳交藥理、毒理及臨床試驗等技術性文件,力拚一個月內審查完畢。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希望NOVAVAX公司先將標準品寄來,請食藥署先行檢驗,相關時程安排中。國內快篩實名制自四月底起實施,全台累計賣出六百萬人份、逾三千萬劑。陳時中表示,目前各販售據點幾乎都完售,平均每天僅剩百分之一至二,最快六月前實施第二輪快篩實名制。兒童BNT疫苗何時到貨?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依照原定時間約本周來台。
-
2022-05-13 新聞.元氣新聞
使用生物相似藥 我追不上歐美車尾燈
國內的生物相似藥使用率極低,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直呼,「丟臉,根本追不上歐美國家的車尾燈。」生物相似藥具有同等療效,又兼具價格優勢,應以政策推廣,並將樽節的健保支出,回饋給病患與醫療總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指出,生物相似藥有兩大類藥物,一為免疫風濕科用藥,一為癌症用藥,歐洲早在二○○七年就核准使用生物相似藥,癌症用藥則在二○一七年開始,因藥效與原開發廠藥物一樣,又具有價格優勢,因此市佔率愈來愈高。吳明彥指出,以抗HER2藥物為例,二○一八年起,在歐美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當地病患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比率大幅度成長,二○二一年第一季,挪威抗HER2生物相似藥占比高達百分之八十七點五、英國達百分之六十九點九六,即使是鄰近台灣的日本,也有百分之四十二點四九,台灣只有百分之○點四一,差距甚遠。曾令民進一步指出,澳洲甚至將一款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藥全面改為生物相似藥。根據美國的研究,若持續擴大使用生物相似藥,可以降低三成醫療支出,在過去五年間,共節省了約九十八億美元。曾令民認為,生物相似藥的療效已被證實,國內的健保給付規範,應可參考國外,若病患欲使用較貴的原開發廠藥物,就需要補差額;或是,擴大生物相似藥的適應症範圍,及延長使用期限,讓更多病患可以使用到適合的藥物。此外,目前國內生物相似藥價格為原開發廠的八五折,曾令民認為,對自費的病患,八五折的藥價對病患來說差異不夠大,生物相似藥價格應再下降,讓病患更有感,使用率才能提升。在醫療端,曾令民指出,因醫院進藥體系有總品項的管制,每增加一個品項就得剔除一個品項;雖生物相似藥已有國外臨床實驗證實,且獲得衛福部食藥署的核准,許多醫院進藥時,仍要求要有小型臨床試驗的使用經驗,導致新增藥物品項的困難,因此,目前已有醫學中心預計將此條例刪除。曾令民直指,健保政策、醫院進藥體系、價格無感及醫療人員再教育的四關卡須突破,方可提高國內使用生物相似藥的佔比,進而樽節健保支出,將有限的健保資源嘉惠更多病患。
-
2022-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韓國進口首款唾液快篩試劑上架了!今開賣單劑175元
韓國製「福吉美」(Gmate)唾液快篩來了!隨著政府鬆綁防疫規定,居家隔離、學生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快篩試劑需求居高不下,尤其染疫兒童人數不斷暴增,對免戳鼻子的唾液試劑更是需求若渴。據悉,連鎖醫材通路龍頭杏一(4175)已向進口商爭取到唾液試劑,並在今(12)日上架,售價為一盒一支175元,首波每間門市配貨數量達100劑,每人限購2劑。有鑑於兒童確診數激增,家長協助小孩執行採檢鼻腔病毒的快篩不易,唾液試劑還未上架就受到熱烈討論。杏一上架的為日前通過食藥署公布的韓國進口「福吉美家用新型冠狀病毒唾液抗原快速檢驗套組」,型號屬於家用型。食藥署先前對外表示,該款唾液試劑的陽性準確率為95.3%、陰性準確率為99.6%。國內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滾動式調整防疫措施,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對象,如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後為陽性,並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後,即為確診,將於今日起實施,使得快篩試劑需求量持續擴大,目前不少藥局除了配合國家快篩實名制外,也提供多款快篩試劑讓民眾選購。
-
2022-05-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3人在家昏迷當天亡 專家籲「精準快篩、精準照護」
本土案例昨新增五點七萬例,較前天增加一成二,死亡案例增八死,其中三人在家發病並因昏迷、意識不清、呼吸困難送醫,急救無效,死後才確診陽性。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推估,四月一日至五月九日卅九天內,就有卅八人因未適當分流,導致錯失五天的黃金用藥治療,直接從輕症變重症,呼籲「精準快篩」及早發現個案、「精準住院及ICU照護」避免重症死亡升高。三類快篩陽視同確診今上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過去以有效再生數(Rt值為二)推估,昨天本土確診約七點五萬人,上限為十點二萬人,但昨天的新增數維持在五字頭。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北市採檢狀況分析,「現在確診數已經黑掉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曲線時尖時平,無法完全掌握,目前「台灣正面臨重大轉型期」。指揮中心宣布「快篩陽視同確診」政策今起上路,適用對象僅限「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的三大類民眾,快篩陽後應於試劑卡匣寫上姓名及檢測日期,使用遠距APP或其他視訊系統時,與健保卡一同拍照上傳,供醫師視訊評估。昨增八例死亡個案,有三位發病當天即送醫,但急救無效,台大醫院急診室主任方震中表示,台灣篩檢量能每日五萬例已達緊繃,擔心高風險長者因病徵不明顯、共病多導致確診不易察覺,不容易及早快篩檢查、及早服用口服藥物,加上急診人潮爆滿,也讓長輩就醫意願降低,需要更妥善分配醫療資源,若無症狀不要占用急診資源。BNT兒童疫苗十六日抵台而對於洗腎及長照機構患者,因腎功能較差的病人只能選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國內僅採購五千人份,陳時中鬆口表示「會再加購」,數量正在跟廠商洽談。對於輝瑞BNT的兒童劑型疫苗,原預計今抵台,但受供應方系統故障,改至十六日抵台,預計兒童開打日將延到廿日以後。開放民眾自海外購買快篩劑為因應民眾的快篩需求,除了快篩實名制、超商八大通路開放快篩試劑外,食藥署昨宣布,即起至六月卅日止,民眾可自海外購買快篩試劑,無須透過FDA專案核准,每人限申請一次,上限一百劑。
-
2022-05-12 醫療.皮膚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乾癬,急性發作時會全身出現膿疱合併發燒等嚴重反應。一位50歲企業老闆就因急性反覆發作,不時住院治療,身心俱疲,直到經醫師評估參與新藥的臨床實驗,接受治療後膿疱快速消失,各種不適症狀也減退,讓他期待未來能有機會多一個新的治療選擇,助他與病友們在急性發作期獲得適當的疾病控制,遠離重症威脅。異於乾癬 會長膿疱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依盛行率推估,台灣乾癬患者約八萬到十萬人,乾癬類型中以斑塊性乾癬最常見,約占90%,常會出現脫屑丘疹和發紅斑塊病徵;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還會出現膿疱,不到5%,但因為急性發作時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所以需要積極治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雖為罕見,但因可能出現全身性症狀,重則威脅性命,因而近期獲得衛福部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專案申請使用的新藥,格外令病患及照顧家屬關注。黃毓惠說,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疲勞、皮膚疼痛,病患抽血檢查也發現白血球數量增多,發炎指數上升,有患者形容:「感覺身體像著火一樣!」甚至坐著都痛,得擔心擠壓膿疱,小心翼翼。新藥能解急症壓力黃毓惠說,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在急性發作時,需要盡快控制病況,但如果未妥善治療或保養,則可能出現併發症;臨床上收治過一些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病人,急性發作時全身起膿疱和發燒,進而引發呼吸和心跳加快等全身性反應,病症嚴重需要住院,對生理和心理都是很重的負擔,尤其這些成人病例正值青壯年,一旦無法工作,或無法照顧家庭,都會備感壓力。她曾收治最小的病患是一名二歲孩童病患,痛苦模樣令人不捨。目前醫界已發現,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免疫系統中的特定發炎途徑有關。近來國際間已有針對此發炎途徑進行阻斷的生物製劑研發問世,新藥日前已獲食藥署核准在長庚、成大和台大醫院等醫學中心進行恩慈療法,黃毓惠說,從臨床實驗的數據來看,病人打了一次之後,膿疱可快速獲得緩解,治療成果值得期待。及早治療 降低衝擊黃毓惠說,針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治療方式,主要仍會根據病人狀況有不同的選擇,當病人急性發作期間,「未來如果有新藥物可以快速改善病症,讓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重回職場、家庭和學校,絕對是一件好事。」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發作時來得急又快,部分患者或照顧者看到膿疱會誤以為自己是感染,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而無法對症下藥,她提醒應該至皮膚科求診,儘早鑑別診斷,接受治療,降低對生活的衝擊。【GPP治療最新資訊】>>>衛福部健保署已於2024年7月起,將新藥納入暫時性給付📢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2-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海外自購快篩「禁轉賣」已有十多家廠商申請唾液快篩
指揮中心也宣布,即日起至6月30日取消專案核准規定,讓民眾可以自己從海外購買快篩試劑,讓海關直接放行,但不能夠轉賣。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個人非屬醫療器材商,則不能賣醫療器材,違者將依照管理70條處以3萬至100萬罰鍰。外界關心廠商申請唾液快篩的進度。吳秀梅說,有十幾家申請,但都還沒有補件補齊,依照專案輸入製造辦法相關規定,需要檢附品質安全效能所有技術資料,必須跟我國審查標準一致才行。媒體詢問,若6月30日到期後,快篩如果用完之後是否還會開放。吳秀梅說,現階段因快篩需求較高,才有實施彈性措施,目前設定一個人100劑應該很夠用,未來以後再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此階段為放鬆管制,不代表是常態,若期限接近時,會評估如仍有需要會予以延期,但目前實名制到那個時間點也應該有相當準備供使用。國內快篩缺貨未見緩解,已有多家多家快篩廠商在此波疫情被徵用為國家隊,未來是否開放新廠商加入。陳時中表示,目前此波徵用結束後,若還有缺貨會再公開徵用。他指出,現在將以羅氏快篩五劑裝為主,由現有大廠進行擴大爭貨,如果時間趕得上,加入其他廠牌分發販售會增加困難,會朝足量供應的方向進行,目前仍在盤點班機,也要幾決運輸費用高的問題,由於貨體很占空間,無法一次載送很多。
-
2022-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唾液快篩遭批圖利福又達 陳時中否認:講話要拿出證據
國內快篩試劑需求大增,不僅鼻腔採檢廠牌市面數量未充裕,至今只有1款「福又達」唾液快篩試劑通過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但福又達與高端公司關係緊密,衛福部遭批有圖利廠商疑慮。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沒有圖利問題,講話要拿出證據,否則對公務體系不公平。徐弘庭今天表示,去年6至12月間,有40起申請唾液快篩專案進口案,但都被衛福部以資料不齊全結案駁回,僅福又達公司在今年獲得申請,請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清楚,這是否有圖利及人謀不臧。關於國民黨團批評唾液快篩價格昂貴,陳時中說,價格是自由市場,如果政府徵用快篩試劑才會定價,市場是買賣關係,取得快篩的管道相對多元,如果價格不合理「就不要買」。對於國民黨團質疑,去年40家廠商申請唾液快篩專案進口案都遭駁回,至今只有福又達通過。陳時中說,絕對沒有圖利問題,廠商申請藥物疫苗或快篩都有很多種,有些被接受、有些被駁回、有些要補件,這都照程序進行。陳時中說,國家有審查方式,強調無圖利問題,「講要拿出證據,否則對公務體系不公平」。更還原先前在記者會上所述,「當天媒體是問我有沒有德國進口口水試劑,我說沒看到德國口水進來」。針對至今有多少家廠商正在申請唾液快篩,其進度為何?食藥署長吳秀梅指出,應該有10幾家申請,但都還沒有補件補齊。
-
2022-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今起至6/30自購快篩「無須FDA核准」每人上限100劑
國內快篩試劑大缺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即日起至6月30日取消專案核准規定,讓民眾可以自己購買快篩試劑,讓海關直接放行。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針對個人自用新冠病毒檢驗試劑的措施現已進行彈性調整,一人限申請一次,總量不超過一百劑,不需要到食藥署經過食藥署FDA申請核准即可放行。但她也強調,建議選購家用檢驗試劑產品,不限於EUA核准的產品,但如果不是EUA產品,相關結果須自行負責,也不能作為防疫政策判斷依據,也不能對外販售。
-
2022-05-11 養生.聰明飲食
綠豆清熱解毒,可緩解花生堅果造成的過敏?顏宗海:無稽之談,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儘速就醫
有些民眾在吃完花生、堅果後,身體會出現過敏反應,網路上卻有網友建議這些人,平常可以多吃綠豆製品,減少對花生、堅果等食物過敏。對此,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此為無稽之談,曾食物過敏者應該牢記自己不可吃哪些食物,以免影響健康。許多人都有過食物過敏經驗,吃了某些東西,全身冒出大片蕁麻疹,極少部分會出現過敏性休克,顏宗海指出,魚、蝦、貝類…等海鮮是國人最常過敏食物,而堅果、花生則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過敏原,台灣極為少見。但不管是哪一種食物,如果食用後通常短短幾分鐘就會出現類似身體發癢、泛出紅疹…等症狀,如民眾遇到時應特別注意,往後避免食用。綠豆無法緩解過敏 網路謠言切勿相信民眾如不慎遇到食物過敏狀況該怎麼辦?顏宗海指出,若身體只是發癢、紅疹,建議先擦止癢藥膏,多喝水,但如果出現胸悶、呼吸喘、急促等嚴重過敏情形,就務必儘速至大型醫院急診就醫。針對網傳「綠豆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之言論,食藥署呼籲民眾,切勿輕易相信謠言,延誤治療。對於某些人來說,食用含綠豆成分的製品,亦可能引起過敏反應。且綠豆為食品而非藥品,目前也並無治療花生、堅果過敏之科學證據。提醒民眾注意飲食 食物、藥物過敏都需小心此外,顏宗海也強調,除了食物之外,藥物過敏也相當常見,一旦引發,症狀更為強烈。對於某些藥物過敏的民眾,在就醫時,務必主動提醒醫師,讓醫師開立其他可替代的藥物。由於過敏原因複雜,民眾若有食物過敏病史,需要耐心找出過敏原並且避免接觸,平時應適當運動、健康飲食及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能讓免疫系統維持正常,遠離過敏。★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海外寄快篩卡關 食藥署允開放
國內出現嚴重快篩劑荒,多名立委昨天在立院財政委員會批評,不少人自國外採購或請親友採購快篩劑,卻卡在海關要求申請文件,還要繳交兩千元規費,至少上萬劑進不來,民眾想要自救也被擋,是政府無能、官僚殺人。衛福部食藥署同意立委提案,在本周內開會決定,民眾在六月底前從國外郵寄自用、一定數量內,符合國內EUA核准品牌的快篩劑,都可免申請。何時全民可獲得足夠快篩?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五月廿日前可以每戶有一盒快篩試劑。衛福部表示,已經訂了二點四億快篩劑,五月底前可到貨一億劑;加上緊急採購的三五七○萬劑,至少有一點二億劑到貨。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提案,目前各縣市針對中低收入戶提供公費快篩作法不一,要求中央應全面對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提供免費快篩。主計長朱澤民表示,這部分尊重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意見,估計約六十二點五萬人,所需經費約六千萬元,主計總處兩周內完成評估。立院財委會昨邀主計總處、審計處就「各政府機關採購快篩試劑亂象」專題報告。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目前快篩嚴重不足,民眾陳情從海外寄回國的快篩案件卡在海關,有人已卡了三周,至少有幾千件類似案例,財政部表示這些屬於管制用品,但「政府無能,還不允許老百姓自救?」要求政府應開放民眾在六月底以前自用者,不用申請。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也表示,從國外寄回台灣被卡在海關數量一萬多劑,光申請程序就要一到兩個月,還要自費兩千元手續費,有些人乾脆放棄,但政府既然產能不夠,為何不能比照去年開放口罩及耳溫槍等醫療器材,讓民眾自購自救?
-
2022-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海外親友寄快篩受阻 衛福部:將比照血氧機簡化程序
國內快篩一劑難求,許多民眾的國外親友都願意幫忙代購寄送回台,卻因快篩試劑屬於醫療器材,面臨高達2000元申請費、30到60天審查曠日廢時等難關。國民黨立委徐志榮、葉毓蘭今天都特別關切此事,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允諾「會請食藥署研究一定量以下可免申報」,次長石崇良進一步表示,將比照去年允許放寬民眾寄送或攜入血氧機的方式,簡化程序。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審議醫師法及醫療事件與爭議預防處理法,徐志榮表示,現在國外親友若想寄送快篩回國,手續繁複、收費高昂、曠日費時,為什麼要管這麼嚴?葉毓蘭說,國內快篩嚴重不足,國人都在苦苦排隊,現在連維他命這些吃下肚的保健食品都可以寄送攜帶了,為何要管快篩管得像是戰略物資、槍砲彈藥一般?不讓快篩來源更多元,也會讓政府被質疑有護航特定廠商股價之嫌。石崇良表示,可以研議比照去年血氧機的方式,切結個人使用、不會販賣,在一定數量之下,可以簡化程序。陳時中允諾,會請食藥署研究,一定量以下可免申報,但要強調「絕對不能賣。」食藥署去年6月28日宣布,去年12月31日以前開放民眾自國外攜帶或寄送醫療用血氧機來台,每人1台為限。若自國外攜帶或寄送2台以上醫療用血氧機到台灣,仍須依照規定,繳納審查費、備齊診斷證明等資料提出申請,且不得販售轉讓。
-
2022-05-09 新聞.用藥停看聽
維生素K注射引發過敏休克 食藥署今公布修改適應症
國內有民眾施打維生素K注射劑導致過敏性休克死亡個案。食藥署今日公布,該項靜脈輸注「phytomenadione成分」藥品可能有嚴重過敏性反應風險,故修訂適應症僅限兩用途使用。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食藥署在2020年的不良反應通報中,發現有民眾因此發生過敏性休克死亡,於是收集國內外資料,重新評估該成分注射劑型藥品並調整適應症。未來修訂後僅限「預防或治療新生兒維生素K 缺乏性出血」及「預防或治療因維生素K 缺乏或干擾導致之低凝血酶原症」使用,並於111年5月9日公告再評估結果。食藥署要求有許可證持有商應於111年12月31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若醫師開立含phytomenadione成分注射劑型藥品時,審慎評估其用藥的風險及效益,並應密切監測病人是否出現過敏性反應相關症狀及徵兆,並備妥相關急救設備及藥品以備不時之需。另食藥署亦提醒民眾,若於輸注phytomenadione成分藥品期間或輸注完畢後出現任何不適,如皮膚紅疹或發癢、潮紅、嘴唇或舌頭腫脹、腹痛、心跳加快、喉嚨緊縮感、呼吸急促等,請立即告知醫療人員或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