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7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關懷
共找到
1684
筆 文章
-
-
2022-10-06 焦點.杏林.診間
在榮民伯伯的褥瘡裡找到行醫的價值…陳威明,將心比心的骨癌仁醫
冬日清晨,天色微亮,台北榮總的手術室外,傳來新任院長陳威明的腳步聲,他已換上全身手術服,準備為病人做關節重建手術。趕在一大早七點多開刀已是陳威明的習慣,因為每天總有無數行政工作等著他,只能盡量利用一早的時間、中午的時段或是會議間的空檔,履行與病人之間的承諾。今年1月剛升任北榮院長的陳威明,是國內外推崇的骨科名醫。投入骨科領域30多年,至今完成3萬多例骨科手術,為骨癌患者重新找回生命的光。尤其對許多骨癌病童來說,他不只是醫師,更是真心付出關懷的「陳爸爸」。2018年他獲得台灣義行獎,2021年又獲頒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個人獎,不論醫術、學術或社會貢獻,都被各界肯定。在榮民伯伯的褥瘡裡 找到行醫的價值走上骨科腫瘤這條路,原本不在陳威明的生涯規劃裡。從小生長在台南六甲的他,少年時功課不錯,國中一畢業便北上考進了建中,後來因父親的期待選擇丙組,就讀陽明醫學院。但他笑說,大學一、二年級時不是很用功,平常很愛去釣魚及參與戶外活動,幸運的是他認真追求到一位用功的女朋友(後來成為妻子),兩人是同班同學,女朋友常幫他補習,讓他順利應付課業。直到三年級接觸到臨床科目後,陳威明覺得非常有趣,開始用功讀書。大六那年,他到台中榮總實習時,開始學習照顧病人,才一步步地從病人身上,找到了身為醫者的使命與價值。陳威明回憶,在中榮實習的第一個月,外科有位榮民伯伯,身上的褥瘡比巴掌還大,病房充滿腐肉的味道,奇臭無比,醫護人員每天為他換一次藥,但褥瘡依然腐爛發臭,「那時我很心想,如果改成一天換藥三次,會不會比較好?」於是,避之唯恐不及之際,陳威明卻每天照三餐進出病房為老人家換藥。他戴上三層厚厚的口罩,花很長的時間與無比的耐心,幫老人清洗傷口、上藥、剪掉腐肉。他的想法很單純:「他是我的病人,我就應該幫他的忙,幫他改變這種狀況。」在陳威明的細心照護下,病房裡的臭味日漸淡去,一個多月後老人的傷口竟然重新長出粉紅色的新肉。榮民伯伯的女兒非常感動,流著眼淚對陳威明千謝萬謝,還親手寫了一張感謝卡給他。這讓他非常震撼——原來,幫病人戰勝病魔,讓他們重拾正常生活,就是行醫的真諦。事隔三十五年,陳威明說起當年依然感動。「那位榮民伯伯,我到現在還記得他的名字,不是因為我幫過他,而是因為他和家屬真誠的感謝,幫助了一個年輕的醫師,奠定了行醫的使命感。」從此,陳威明對行醫有了全新的體悟,他開始認真的在各科實習,畢業時還獲得最佳臨床實習醫師獎。走進偏鄉 意外拿起手術刀醫學院畢業後,陳威明因為是公費生,必須先抽籤去偏鄉服務,感嘆一輩子籤運都不好的他,來到了北榮花蓮鳳林分院。而原本立志想走的腫瘤科,但因報到的時間較晚,鳳林分院的內科已無缺額,只能改走外科。當時花東有花蓮、馬蘭、太平三個榮民之家,常常有跌倒骨折的老榮民就醫,陳威明常常要跟著泌尿外科的鍾主任開骨科的刀,但他愈開愈覺得自己所學不足,幫不了病人,所以他主動向主任提出,讓他回台北榮總的骨科受訓。而那幾個月,也成了陳威明人生的轉捩點。他向學長們拜託:「只要肯教我,讓我做牛做馬都沒關係。」之後他每天待在北榮的手術室十多個小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全力學會基本骨科的開刀技術,好回去幫花蓮的榮民和鄉親們。4個月的訓練結束後,陳威明帶著所學的技術回到花蓮,全心全意投入骨科手術,1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數十台骨科手術,也沒有出什麼併發症。他最難忘的是,有一回花蓮鳳林附近發生進香團的翻車車禍,十多名傷患送到鳳林分院。「我們外科只有少少的四個醫師,但沒有人轉到花蓮市,四個人花了兩天兩夜,把手術開完!」幸好,每位傷患都獲得妥善的照顧。 這樣的堅持與付出,讓陳威明和當地居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說,直到現在,不時還有花蓮的患者到北榮找他開刀。即使陳威明已升為院長,但在他們眼中,他始終是當年那個全力為花蓮人拚搏的「陳醫師」。相對地,陳威明的人生也轉了大彎,從沒想過要當骨科醫師的他,花蓮兩年的經驗讓他開刀開出了興趣,1990年6月公費下鄉結束後,北榮的骨科主任、也是陳威明的恩師羅惠熙同意他回台北榮總接受骨科住院醫師訓練。陳威明完成了5年住院醫師訓練,正好有位骨腫瘤的主治醫師轉換跑道,讓他順利接下骨腫瘤主治醫師的任務,他心裡很興奮:「上蒼怎麼對我這麼好?我竟然可以同時從事骨科和當初想走的腫瘤治療!」回顧這段歷程,陳威明的笑容裡充滿著人生的智慧。他說,從鳳林到北榮,每一次的轉折都來得很意外,都不是自己原定的目標,卻讓他領悟:原來人生不需要自我設限,也不必急著立下多麼遠大的目標,只要盡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隨順因緣,就會有許多意外的驚喜降臨,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春天和桃花源。93病房的陳爸爸走進骨腫瘤的領域,陳威明再度面對全新的挑戰。他說,1990年前,骨肉瘤(即俗稱的骨癌)是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症,好發年齡集中在10至25歲,患者以兒童及青少年居多,患者必須做截肢手術,而且術後的存活率也只有二成左右。【疾病百科】骨肉瘤骨肉瘤指的是生長於骨骼系統中的腫瘤。可分為惡性骨肉瘤、依汶氏肉瘤和惡性軟骨肉瘤…等數種。由於骨肉瘤好發於小孩,加上部分症狀十分相似,因此容易被誤認成生長痛,因而延誤治療。>>看詳細為了搶救這些孩子的未來,北榮在1998年底率先成立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團隊。陳威明認為,骨肉瘤的治療雖然困難且漫長,但守護生命是醫師的天職,「再難,也要為病人拚一場。」除了透過醫學專業為孩子們對抗骨癌,陳威明更以慈愛與溫暖澆灌小病人的心。每當有孩子確診骨肉瘤時,他總會在診間摸摸孩子的頭,或握拳與孩子的小拳頭相抵,鄭重地向孩子承諾:「陳爸爸會陪著你,一起對抗病魔。」而為了罹癌兒童設的專屬「93病房」,那裡是陳威明最疼惜的地方,平時即使行程緊湊,他也要擠出一點點時間去看看。看到孩子們的康復與進步,總能讓他忘卻工作的辛勞。(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2-10-03 醫療.泌尿腎臟
多汗不等於「腎虛」、女性也有「腎虧」…中醫教5正確方法養腎
總有某些人體質就是容易流汗,溫度稍高就揮汗如雨、衣服全濕,好像淋了一場雨。時間一長,總有同事、朋友開玩笑,「你腎虛吧?」,其中也不乏認真的提醒與關懷,「這樣流汗該補補腎了、這樣流汗是不是真的腎虛」 ?多汗並非一定是腎虛 從「這些」伴隨症狀來判斷如何分辨是否是腎虛引起的汗呢?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腎虛主要症狀為心煩易怒、腰膝酸軟、兩腿無力、顴紅潮熱、盜汗、眩暈耳鳴、形體消瘦、失眠多夢、咽干、男子陽痿或陽強不倒、性慾亢進、遺精早泄、婦女經少、經閉、崩漏、不孕、尿短赤黃等。 從上述症狀可以看出,腎虛的確會導致出汗多,「但是容易出汗並不一定就說明是腎虛」。除環境因素外,中醫所說的盜汗與虛汗,一般由肺氣虛、心氣不足所引起,這種汗沒有明顯的酸臭味。那腎虛會不會產生多汗問題呢?答案是會的。吳宛容說明,腎虛引起的出汗常伴隨有其他症狀,如畏寒、夜尿頻多、腰膝酸軟、食慾下降等。 吳宛容強調,單純的多汗,只是人體對外界環境的一種反應,當勞動、運動、情緒激動、緊張等之後出汗都是很正常。有些人的汗孔發達,通常會分布在「腋下」以及「背部」為多,加上這兩處流汗比較容易有異味,會被旁人所觀察到,所以特別引人注目。其實,全身都有可能會冒汗,通常精神緊張或痛覺刺激時,會手心、腳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會臉上冒汗等,這些都與個人體質有關,但是還不算是病態。 病態多汗須注意 與多種疾病相關所謂病態的汗包含甲狀腺分泌過多時,產生的「甲亢」現象,身體會反映出多汗、怕熱、體重減輕等信號;還有糖尿病患者,服用過量降血糖藥導致頭暈、低血糖,這時也會伴隨多汗;心臟病患者如果胸悶伴隨狂冒冷汗,這時可能是心絞痛引起的冒汗,心臟血液的供應不足,使心肌循環不佳、胸部出現持續幾分鐘的疼痛或壓迫感,此外,若疼痛還轉移到肩膀、手臂或後背,建議馬上前往醫院就診。  腎主生殖 醫:養好腎才能逆轉年齡許多人存有誤解,以為「腎虧」是專屬於男人的疾病,但其實很多女性也有「腎虧」的問題。吳宛容指出,腎臟精主生殖,如果精氣充足,女性的生殖系統就會健康,反之如果精氣不足,就會影響到女性的生育能力。以中醫的觀點來看,更年期是卵巢功能由旺盛狀態逐漸轉化至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起因於腎氣漸衰,腎精虧損,陰陽失調所致,此外,過度疲勞、房事過度,也會造成腎虛多汗,在中醫的調理常常使用六味地黃丸搭配清心蓮子飲來歛汗補腎。 吳宛容提醒,平時的生活作息一定要正常,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平時也不可以憋尿,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也容易引起膀胱發炎。還有務必保持大便通暢,如果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氣,導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避免大量飲用咖啡、酒精,以及不節制的飲食。飲食過飽則傷血耗氣,對腎氣也會造成損害,吳宛容建議,可以多用手掌搓揉「命門」,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再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然後上下按摩腰部,直到皮膚有熱感。建議早晚各一次,每次約200下,「就能顧好你的腎,逆轉你的年齡」。 【延伸閱讀】新冠肺炎後遺症,嗅覺喪失好焦慮 中醫針灸助改善腰痛是腎虛? 中醫師教你五大穴位自救【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0-01 退休力.自在獨立
全台灣各角落都有需要幫助的人!台積電公益董事長張淑芬用經營企業思維助人,讓公益最大化
施比受更有福,分享是最大的幸福,全台灣各角落都有需要幫助的人,但憑一己之力往往力有未逮,透過眾人的力量結合,更能將公益大愛發揮得更全面,這一點,從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身上,可以看見溫暖的光芒。大家都以為這位「公益董事長」,手中有充沛資源,但她笑著說,一開始台積電一毛錢都沒給,原來「做公益要靠智慧」,用經營企業的思維,讓公益最大化。親力親為 最沒架子的公益董事長談到張淑芬,大家都知道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妻子,但她同時也是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總是走入人群、穿梭在第一線,關懷老人、推廣孝道、關心偏鄉教育,在高雄氣爆、花蓮地震現場,都能看見她的身影,完全沒有架子,握過一雙雙需要的手,給予一個個有力量的擁抱。如果說,張忠謀創造了台積電的硬實力,張淑芬便是台積電軟實力的重要舵手。張淑芬走上公益之路是無心插柳,本來是一位全職照料家庭的企業家夫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被邀請擔任台積電志工社社長,當時僅是公司內部的組織。「對我來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當一個掛名的社長,張淑芬親自帶領台積電志工進入榮民之家服務,從老人家身上她發現,那發自內心的笑容,就連原本與機器為伍的工程師志工們,也拾起了工作之外的溫暖與熱情。向外找資源 借力使力把愛放大助人與分享成為張淑芬「人生下半場的永續專案」,帶領大型企業的基金會,在全台拓展公益之路,張淑芬透露,一開始張忠謀並沒有給很多資源,她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努力向外找資源。因此,如何將資源串聯就是一門智慧,包括攜手食品業、食物銀行把外觀不好看、但營養不減的「格外品」送到偏鄉學校;攜手冷氣業者大金空調,提供技職學生實習修繕冷氣的機會,為偏鄉孩子培養一技之長等,都是最佳實例。《橘世代》邀請「台灣最有智慧的公益董事長」張淑芬首次開課,推出「張淑芬的智慧公益課」,從企業公益的思維出發,跟大家分享公益資源串聯的實際感想與心路歷程,特別適合中小企業主、企業家夫人、企業社會責任部門,以及想發揮公益影響力的企業,運用1+1大於2的力量,讓全台需要幫助的人被大家看見。欲了解更多課程資訊,請掃QR code或電洽02-2649-1681按2。
-
2022-10-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0+7後「下機→入境大廳」怎麼走 機場通關不知不可
隨著全球疫情逐漸趨緩,台灣於10月13日起實施入境「0+7」政策,同時機場的入境相關流程也有所改變,《聯合新聞網》統整一系列QA為您解答。Q1:「0+7」入境流程?台灣邊境將於10月13日起開放,採取「0+7」入境檢疫流程,恢復機場常態入境通關,指揮中心以「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為例,實際流程仍依各航廈規劃。入境台灣旅客下機後,第一關會經過防檢局非洲豬瘟查驗,「審單區」將撤除;第二關進入疾管署「發燒篩檢站」,此處將協助健康異常旅客,須依我國入境人員檢疫規定,接受相關檢疫措施;接著到移民署證照查驗,抵達行李轉盤區時,將會發放4劑家用快篩試劑。再來到海關行李檢查,若一切順利就可以直接入境,無症狀者可以直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搭乘防疫車輛、自駕、親友或機關團體接送至自主防疫處。Q2:每週入境總人數?哪些人可以入境?試行每週15萬人次為原則,全面恢復免簽證待遇機制,非免簽國家開放「一般性社會訪問」及「觀光」,且同步取消旅行團限團令。Q3:入境後的自主防疫需要幾天?入境日為第0天,取消居家檢疫規範,進行「7天自主防疫」,旅客入境前免於「入境檢疫系統」線上申報及免持國內手機門號、取消開立旅客「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停止居家檢疫之關懷追蹤機制、電子監督措施、健保註記及地方政府居家檢疫關懷服務等措施。Q4:「0+7」還要住防疫旅館嗎?自主防疫地點以符合1人1室(獨立衛浴)條件之自宅或親友住所或旅館為原則,儘量避免接觸重症高風險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幼童、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等)。防疫旅館將全數回歸一般旅宿經營,交通部已加強溝通,並將於轉型期間提供鼓勵措施。Q5:入境後可以搭乘大眾運輸嗎?入境者若無症狀可以直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搭乘防疫車輛、自駕、機關團體或親友接送至自主防疫處所,同時防疫車隊也會繼續營運、優先載送有症狀入境旅客。不過,防疫計程車隊將回歸機場計程車排班,入境旅客若選擇搭乘機場計程車,收費方式將回歸「以跳錶計費」。Q6:自主防疫期間可以自由外出嗎?自主防疫期間可以自行外出,但需要持有2日內家用快篩陰性結果,外出、上學、上班期間全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入境的自主快篩不會再另行追蹤,以自主申報為原則。此外,若有飲食需求,得於餐廳內獨立或特定對象共餐,用餐期間可以暫時脫下口罩,並於用畢後立即戴上。特別注意,自主防疫期間禁止前往醫院陪病和探病,建議延後非急迫性需求之醫療或檢查,並避免前往長照機構。Q7:自主防疫期間出現快篩陽怎麼辦?應儘速就醫,並透過遠距和視訊診療的方式,由親友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至診所或負責居家照護之責任院所評估快篩陽性結果。然而,確診之輕症個案,可以於加強型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或是原自主防疫地點(不含一般旅館)進行居家照護。如果有就醫需求,可以自行開車、騎車、步行、家人親友載送(雙方全程戴口罩),或是依地方衛生局安排就醫。就醫期間請佩戴醫用口罩,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Q8:團客入境快篩陽,還可以繼續玩嗎?第二階段開放國際團客入境,由旅行社安排遊覽車或專車接送,用餐時不與國人同桌共餐。若有成員快篩陽性,將比照國人確診的檢疫機制辦理,由旅行社業主主動通報,經醫師評估確診後,要進行「7+7」隔離政策,送往集中檢疫所或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不用付費」。然而,同團其他旅客若快篩陰性,行程則不受影響。最後,因為國內口罩政策尚未解禁,不論國人或是外國人,仍須按照現行規定戴口罩。
-
2022-09-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0+7」確定10/13上路!每周入境上限15萬人次、無症狀可搭交通工具... 相關規範一次看
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國境於10月13日解封。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從10月13日起就會實施「0+7」,一開始入境的每周人數上限為15萬人次。「0+7」上路後包括居家檢疫通知書、防疫計程車等都會一併取消。包括取消發送居家檢疫通知書、防疫車輛及防疫旅宿政策調整,停止追蹤機制、電子監督措施、居家檢疫健保註記,也取消地方政府居家檢疫關懷服務。入境前免於「入境檢疫系統」線上申報及免持國內手機門號。入境後實施家用快篩試劑檢測措施,將由國際港埠人員提供兩歲以上旅客四劑家用快篩試劑,於入境當天或自主防疫第一天檢測一次,自主防疫期間有症狀進行檢測或外出前須有兩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但檢測結果不追蹤,如快篩陽性則依公布之自主防疫指引辦理。機場10月13日後恢復常態,會把審單區移除,但維持發燒篩檢區因應發燒旅客,旅客拿完行李後於海關處發放快篩。一、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之防疫規範:1. 自主防疫地點以符合1人1室(獨立衛浴)條件之自宅或親友住所或旅館為原則。2. 儘量避免接觸重症高風險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幼童、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等)。3. 有症狀請在家休息,如無症狀且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結果才可外出、上班、上學,並應全程佩戴口罩。4. 有用餐需要,得於餐廳內獨自或與特定對象共餐。離開座位時及餐點使用完畢後應立即佩戴口罩。外出期間有飲食需求可暫免佩戴口罩,用畢後立即佩戴。5. 禁止前往醫院陪病、探病,建議延後非急迫性需求之醫療或檢查,並避免前往長照機構。6. 確診之輕症個案可於加強型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或原自主防疫地點(不含一般旅館)進行居家照護。二、檢測措施:(一)入境時,維持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向2歲以上旅客發放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二) 檢測時機:1. 入境當天或自主防疫第1天(D0/D1)檢測1次。2. 自主防疫期間外出前,需有2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3. 自主防疫期間有症狀時。4. 檢測結果不追蹤,如快篩陽性則依公布之自主防疫指引辦理。5. 考量家用快篩試劑之適用對象年齡限制,未滿2歲者,其自主防疫期間無需執行快篩檢測。三、交通方式:(一)入境前14日內有疑似COVID-19症狀旅客,請主動於入境時通報疾病管制署之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依檢疫人員評估,配合於國際港埠唾液採檢及優先搭乘防疫車輛。(二)無症狀之旅客,開放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四、全面恢復免簽證待遇機制非免簽國家開放「一般性社會訪問」及「觀光」,且同步取消旅行團限團令。指揮中心說,配合邊境開放,請入境人員務必遵守各項防疫措施,並於自主防疫期間配合相關防疫指引所訂規範,如快篩陽性應儘速就醫,透過遠距/視訊診療、委由親友或由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至診所或負責居家照護之責任院所(含衛生所)評估快篩陽性結果。確診後,如有就醫需求,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家人親友載送(雙方全程佩戴口罩)或依地方衛生局安排就醫。就醫時,請佩戴醫用口罩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
2022-09-27 癌症.肺癌
意外發現肺部「毛玻璃樣變化」 丁守中自曝養生4重點戰勝肺癌前兆
前立委丁守中,日前在臉書自曝去年體檢意外發現「毛玻璃樣變化」,近期一封他寫給親友的「這半年我怎樣戰勝肺癌前兆」的信在網路上流傳,他說保持樂觀、天天深呼吸吐納,每天吃薑黃、用綠茶粉泡綠茶、冲西洋參川七粉,經常喝蓮藕燉湯、滷海帶吃;每天運動養生,日行8千步,並帶著老婆遊山玩水,在空氣新鮮的高山上進行呼吸吐納,另外也請教中醫,對和肺部有關的穴位進行按摩,後來毛玻璃樣變化消化,幫助他克服肺癌前兆。丁守中說,他去年健檢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照出肺部分別有0.6、0.7公分大的毛玻璃點,有醫師勸他早點開刀拿掉,也有醫師建議再觀察一陣子,他選擇上述穩健觀察的作法。後來丁守中複診,原本兩個分別有0.6公分和0.7公分的毛玻璃樣變化完全消失。他表示,改變生活形態,多注重保健食品及運動,更要改變心境就可防癌。●毛玻璃樣變化是什麼?需要擔心嗎?根據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與醫藥記者梁惠雯所著「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一書,肺部檢查出現異常影像時,大於三公分稱為「腫塊」,小於三公分叫做「肺結節」,在X光片上通常就是呈現白或灰色的點狀陰影。結節型態大致分為「實心」及「非實心」,後者在影像上則呈現較灰白、霧霧的樣態,所以也被稱為「毛玻璃狀肺結節」。毛玻璃狀肺結節有八、九成機率是癌症,只是還在癌變初期階段,尙不會轉移,也有可能只是比較嚴重的發炎或結疤,都還需再做密切追蹤,甚至切片檢查才能加以判定。一般來說,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會找到「肺結節」,且年紀愈大找到機率愈高,甚至一次找到二、三十顆的都大有人在。必須依結節大小、型態等進一步判斷,才能知道到底是惡性腫瘤、良性腫瘤、感染發炎,或僅是過去曾經發炎過後所留下的「疤痕」。【延伸閱讀】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肺癌權威一張表教你讀懂處置原則丁守中養生抗癌四重點丁守中的毛玻璃樣變化顯然並非癌症。對於大家流傳丁守中「抗癌」,他接受台灣醒報專訪時一再澄清:「我沒有罹癌,別寫我罹癌!」他只是肺部照出兩個毛玻璃狀陰影,在他天天運動、放鬆心情、積極養生,三個月後,兩個毛玻璃點只剩0.2公分結節,半年後再追蹤,連0.2公分結節都不見了。從「這半年我怎樣戰勝肺癌前兆」的公開信,歸納丁守中的養生秘訣有四個重點:一、看的很開,維持樂觀心情:丁守中2018年參選台北市長,以些微之差敗給柯文哲,一度不平、提出抗告,後來漸漸淡出政壇,他說:「我從此不再介入政治,只關心兩岸和平。」二、天天深呼吸吐納,每天健走八千步:丁守中與妻子、朋友到台灣各處遊山玩水,半年內環島三四次。爬山健走時,不斷深呼吸吐納,「連到司馬庫斯,晚上同行團員大概都睡了,我也一個人在外對著滿天星空練吐納好長時間」。也依中醫建議,強化肺經的三個主要穴道拍擊按摩,養成每天健走至少八千步習慣。三、吃薑黃、喝綠茶,攝取五色食物: 每天吃1000 mg的薑黃素粹取碇,每天兩大匙綠茶粉泡綠茶慢慢喝,每天早上熱開水冲一杯西洋參川七粉喝,也經常喝蓮藕燉湯、滷海帶。四、看很多防癌保健養生的書:丁守中在接受台灣醒報專訪也提到,他讀了北醫大教授韓柏檉寫的「降癌18掌」,韓柏檉現身說法,發現人會罹癌常是心中有怨。丁守中仔細閱讀十八招調養方式,包括身心靈正向,也包括飲食、排毒、運動、練功等生活習慣與人生觀的改變。韓柏檉抗癌14年 傳授降癌18掌韓柏檉自2008年罹癌,當時發現肝臟有腫瘤將近19公分,原本被告知只剩下3個月生命,切除腫瘤後,癌細胞再次轉移到肺部,後開始服用標靶藥、撐過25次化療、12次放療,3年後又復發,再次開刀切除肝腫瘤。抗癌至今14年,他每天打蔬果汁,一杯裡有近卅種以上食材,包括蔬菜、水果、辛香料、堅果等,並出書分享降癌18招。對於丁守中提到「降癌18掌」,韓柏檉臉書上發文指出,有同學來說他「又度化了一個人,但他說:「不敢不敢!」,是丁守中剛好有緣看到,「又剛好看得進去,又剛好解了一個心中的結(怨),心的糾結一化開,人輕鬆了,海闊天空了,自然開心愉悅,身體生理生化反應啟動了新的模式,身體給了最棒的回饋。」韓柏檉降癌18招:一、精準的治療,除了西醫治療,9年多來也持續服用科學中藥。二、保持平和的心態,利用靜坐冥想與呼吸法,在乾淨或寧靜的環境、緊張壓力來臨時刻都適合來個深呼吸。三、7年來,每天晚上用一盆溫或涼水加一把粗鹽泡腳10分鐘,泡的過程全身放鬆、腦袋放空,變成無思慮狀態。四、閱讀,這10年來閱讀了上百本相關書籍,採集智者的生命精華,使人深刻。五、聽聞經典,有空就聽經、念念佛號,基督教義也無妨,有反省的時間與空間。六、公益助人,到癌症關懷基金會擔任董事,幫助癌友們藉由飲食恢復健康。七、實踐「療癒密碼」,清除負面的細胞記憶、心靈圖像與能量,排除負面情緒。八、分享健康與愛,透過讀書會與演講分享我的經驗。九、適量運動,利用氣功運動與經絡疏通,像太極拳、八段錦、平甩功、旋轉氣功金剛跪坐108大懺拜或經絡敲打,享受身心舒暢、放鬆放空、排毒排汗的感覺。十、清血排毒蔬果汁,8年多下來,已經喝下了200多萬C.C.蔬果汁,一杯裡有20、30種食材,滋養細胞。十一、每天至少兩餐蔬食,早餐幾乎沒有葷食,午晚餐偶有不方便而外食或葷食,也秉持著「七少八多」原則。十二、肝膽腸淨化排毒,每季連續21天,每天早上以一顆檸檬原汁加兩湯匙橄欖油,飲用後稍作休息。十三、每天服用營養補充品,概念是品質要好,不要過量但要夠量。十四、攝取足夠堅果穀豆類,每天早上泡一杯加了好油、有20幾種食材的活力養生粉,裡面充滿了纖維、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B群等,幫助腸道蠕動、排便、增強體力精神。十五、每天2至3次排便,可以透過大量喝蔬果汁,吃養生粉或沖泡蔬菜粉以及喝水、運動。十六、好的睡眠,我每天都很快入睡,睡前泡腳,靜心,呼吸等,很快入睡,且深度睡眠。十七、「默念天語」,念天語已有9年,跟老天爺打交道,祈求幫助我,有時念著念著就進入一種靜定的狀態。【延伸閱讀】韓柏檉:抗癌養生18招 天天做常保健康●丁守中寫給親友的信件全文如下各位兄弟姐妹:我現在山上種花種菜,晴耕雨讀,把人生看開看得更豁達了。過去大半年,我跟子苓(丁太太溫子苓)一個月出去玩十多天,是有原因的,我先前沒跟您們報告,我經歷了一場大變化。我去年九月初去做體檢,LDCT照出肺中兩個毛玻璃點都0.6、0.7公分,有醫生建議早點開刀拿掉,但我再去榮總看胸腔外科吳玉琮主任,他建議觀察,我接受穩健觀察做法。這段期間我看的很開,維持樂觀心情,看很多防癌保健養生的書,天天深呼吸吐納,每天吃四顆1000 mg的薑黃素粹取碇,每天兩大匙綠茶粉泡綠茶慢慢喝,每天早上熱開水冲一杯西洋參川七粉喝,這些都是強烈消炎、抗氧化、防癌的,那段期間我經常喝蓮藕燉湯、滷海帶吃,因為它們都是鹼性食品。我跟子苓跟朋友到台灣各處去遊山玩水,爬山健走時,我就不斷深呼吸吐納,連到司馬庫斯,晚上同行團員大概都睡了,我也一個人在外對著滿天星空練吐納好長時間。我也依中醫建議,強化肺經的三個主要穴道拍擊按摩,也養成每天健走至少八千步習慣。今年一月十日,我再去榮總看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複診,再照更精密的CT,兩個毛玻璃點結節都完全消失了,只剩一個0.2公分結節!許主任也恭喜我。上個月七月一日,又半年了,我再去振興照CT追蹤,肺中一片乾淨清澈透明,連0.2公分結節都不見了。這段期間我看了很多養生的書,我現在覺悟人的意志及樂觀心境就可勝天!看來只要改變生活形態,多注重保健食品及運動,更要改變心境就可防癌!
-
2022-09-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國門鬆綁民眾疑問多!指揮中心QA解惑「0+7入境可住一般旅館」
邊境即將解封,第一階段於9月29日起,入境改為「3+4」,全程可一人一室、10月13日更可望改為「0+7」,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於23日表示,「0+7」實施後,民眾入境可住一般旅館,雖然相關流程還沒公布,但涉及後續訂房問題,因此先公告。另外,為了讓入境者了解快篩使用、結果回報等,疾管署官網更新相關QA,分為:‧快篩實施方式及試劑取得‧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快篩結果之回報‧檢疫期間出現症狀時/檢疫期滿當日之快篩注意事項‧快篩試劑使用說明與快篩試劑處理以下為入境鬆綁10大QA一次看:「快篩實施方式及試劑取得」Q1-1:自國際港埠入境旅客何時需做家用快篩檢測?A1-1:自111年9月29日零時(航班表定抵臺時間)起入境旅客,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提供2歲以上旅客4劑家用快篩試劑,並請於以下時機進行快篩檢測:1.入境當天或居家檢疫第1天。2.居家檢疫期滿當日(即居家檢疫第3天)。3.自主防疫期間如需必要外出,需有2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4.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期間如出現發燒、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咳嗽、呼吸困難、嗅味覺異常、腹瀉、全身倦怠、四肢無力等症狀時。Q1-2:請問自主防疫期間必要外出前須有「2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應如何計算?A1-2:自主防疫期間需外出上班或購買生活必需品者,需於外出當日或前一日進行快篩且檢測結果為陰性者才可以外出。例如:6 月 20日要外出,需具有6月19日或6月20日快篩檢測陰性結果。Q2:請問要如何取得快篩試劑?A2:入境時,會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向2歲以上(以入境當日年齡為準)旅客發放4劑「COVID-19家用抗原快篩試劑」,請民眾務必妥為保管(室溫保存);如果未拿到快篩試劑,請主動洽詢現場工作人員,確認已領到快篩試劑後再離開。Q3:快篩試劑費用由誰支付?A3:本項快篩試劑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發放,民眾不用付費購買。Q4:如發現入境時未領到快篩試劑、試劑內容物不完整,或因不小心遺失、操作不當等情況導致無法完成快篩檢測,可以補發嗎?A4:請民眾於入境時主動確認已領到4劑快篩試劑,入境後原則不予補發。Q5:未滿2歲嬰幼兒無法進行快篩,如果檢疫期間有疑似症狀或自主防疫期有與家人外出之必要時該怎麼辦?A5:1.未滿2歲者檢疫期間無需執行快篩檢測,如其檢疫期間出現疑似症狀,請同住者主動聯繫居家檢疫健康關懷人員,由關懷人員評估轉介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倘有緊急就醫需求,請撥打119,以119救護車為原則或依指示之防疫車輛、同住者接送(雙方全程佩戴醫用口罩)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全程須佩戴醫用口罩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2.另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得外出,倘同住者確實需帶未滿2歲者外出,該未滿2歲者無需進行快篩。Q6:入境人員因故無法執行快篩試劑者,如果檢疫期間有疑似症狀或自主防疫期間有外出之必要時該怎麼辦?A6:1.入境人員如因故無法執行快篩試劑者,檢疫期間可無需執行快篩檢測,如出現有疑似症狀時請聯繫居家檢疫健康關懷人員轉介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倘有緊急就醫需求,請撥打119,以119救護車為原則或依指示之防疫車輛、同住者接送(雙方全程佩戴醫用口罩)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全程須佩戴醫用口罩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2.但考量自主防疫期間可能尚處於病毒潛伏期,故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得外出,如需必要外出,仍需具2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快篩結果之回報」Q7-1:完成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快篩後,我應該如何回報快篩結果?A7-1:居家檢疫健康關懷人員(村里幹事、外事警察、學校等人員)會於您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進行電話關懷時,詢問您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的快篩結果,再請您依快篩檢測結果回報予居家檢疫健康關懷人員。另如為入住集中檢疫所之檢疫者請向所在集中檢疫所衛生組人員回報。Q7-2:如果我的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快篩結果為陰性,是不是就可以立刻解除檢疫了?A7-2:不可,您仍須依「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所載明之檢疫起始日及檢疫結束日完成3居家檢疫至期滿,並請於檢疫期滿後接續4天自主防疫。另外提醒您,使用完後的家用快篩試劑及採檢棒等耗材請用塑膠袋密封包好後,依一般垃圾處理。Q7-3:如果我的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快篩結果為陽性,應該怎麼辦?A7-3:1.不可外出,請主動查詢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使用「健保快易通APP」常用服務項下之就醫院所查詢全民健保視訊診療院所,或聯繫所在衛生局安排縣市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之視訊診療醫療院所,預約並透過遠距/視訊診療門診由醫師評估確認快篩結果,並配合後續防疫措施(詳請參閱「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對象快篩陽性之評估確認及通報流程」);如為入住集中檢疫所者,請依集中檢疫場所作業辦理。2.若經通報確診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後續將由地方政府衛生單位開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請依衛生單位指示於住家(1人1室)或其他指定處所進行居家照護或隔離治療。Q7-4:如果我的入境當日或居家檢疫第1天快篩結果為不明(無法判定結果),應該怎麼辦?A7-4:1.有時因產品品質或操作因素,檢測結果無法判定為陽性或陰性時,可先參考產品說明書相關指示辦理,或洽詢配發之試劑廠商。2.倘仍無法判定結果,請您再次進行快篩檢測。「檢疫期間出現症狀時/檢疫期滿當日之快篩注意事項」Q8-1:檢疫期間我因出現症狀使用快篩試劑進行檢測,結果為陽性,應該怎麼辦?A8-1:1.不可外出,請主動查詢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使用「健保快易通APP」常用服務項下之就醫院所查詢全民健保視訊診療院所,或聯繫所在衛生局安排縣市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之視訊診療醫療院所,預約並透過遠距/視訊診療門診由醫師評估確認快篩結果,並配合後續防疫措施(詳請參閱「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對象快篩陽性之評估確認及通報流程」);如為入住集中檢疫所者,請依集中檢疫場所作業辦理。2.若經通報確診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後續將由地方政府衛生單位開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請依衛生單位指示於住家(1人1室)或其他指定處所進行居家照護或隔離治療。Q8-2:檢疫期間我因出現症狀使用快篩試劑進行檢測,結果為不明(無法判定結果),應該怎麼辦?A8-2:1.有時因產品品質或操作因素,檢測結果無法判定為陽性或陰性時,可先參考產品說明書相關指示辦理,或洽詢配發之試劑廠商。2.倘仍無法判定結果,請您再次進行快篩檢測。Q8-3:檢疫期間我出現症狀,但發現入境時未領到快篩試劑、試劑內容物不完整,或因不小心遺失、操作不當等情況導致無法進行快篩檢測,應該怎麼辦?A8-3:請先持續觀察,若不適症狀未緩解,請主動聯繫居家檢疫健康關懷人員(村里幹事、外事警察、學校等人員),告知您有症狀但無法進行快篩檢測原因,由關懷人員評估轉介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如為入住集中檢疫所之檢疫者,請聯繫所在集中檢疫所衛生組人員。Q8-4:如果我的檢疫期滿當日快篩結果為陰性,是不是就可以立刻解除檢疫了?A8-4:不可,您仍須檢疫至「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所載明之檢疫結束日24時,並請於檢疫期滿後接續4天自主防疫。另外提醒您,使用完後的家用快篩試劑及採檢棒等耗材請用塑膠袋密封包好後,依一般垃圾處理。Q8-5:如果我的檢疫期滿當日快篩結果為陽性,應該怎麼辦?A8-5:請參閱Q8-1。Q8-6:如果我的檢疫期滿當日快篩結果為不明,應該怎麼辦?A8-6:請參閱Q8-2。「快篩試劑使用說明」Q9:我不太會操作快篩試劑怎麼辦?A9:1.請您參閱快篩試劑所附說明書或至本署全球資訊網首頁>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重要指引及教材>入境民眾執行COVID-19抗原快篩作業項下所列相關試劑操作短片。2.如果仍有疑問,請洽詢配發之試劑廠商。「快篩試劑處理」Q10:快篩試劑檢測完該怎麼處理?A10:請您參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球資訊網首頁>環境主題>議題專區>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垃圾排出注意事項」。
-
2022-09-22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旅人守護者/為超高齡社會準備 劉美芳推公費補助健檢
台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輩們的健康牽動著社會及家庭的照顧成本,新北市第四選區市議員劉芳美建議,現行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健康檢查,能再以公費補助三千元增加自費項目,達到全面篩檢,同時也推展優質的安養聚落,讓長輩活動之餘,還能完成圓夢清單,豐富下半場人生。劉美芳表示,新北市的長者人數眾多,加上高齡化的趨勢,長輩的健康檢查不能馬虎,透過健檢及早發現病情外,更能降低後續的健保支出,目前她在撰寫提案連署,希望新北市政府或中央,能朝向額外公費補助長輩健檢三千元的政策邁進。年紀增長也可能伴隨失智狀況出現,劉美芳認為,新北市政府在失智的衛教方面要下足功夫,尤其初期的失智症狀經常被忽略,如何透過宣導衛教,讓自己或陪伴者能高警覺也是關鍵,目前新北市推出「動健康」及社區關懷據點,透過鼓勵長輩多出門、社交,有助於彼此察覺發現,還能延緩發生。她強調,心理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政府可以盤點統整出心理相關的醫療院所,讓民眾能夠方便查詢,或者以張貼紙張於社區里辦公室、銀髮俱樂部等場域,同時,社會局在關懷、發送便當給長者時,也能多加留意他們的心理狀況。另一方面,劉美芳認為,發展優質的安養聚落是未來的趨勢,現在不少人會選擇後半段人生與朋友度過,但前提是要有妥善照顧及優質生活,因此機構或聚落要有良好條件外,有社團活動,甚至能陪伴完成人生的目標清單,在最後的階段也能過得充實豐富;未來也希望能推動養老基金或保險模式,讓青年壯及早規劃照顧自己的未來。至於照護資源的分配,劉美芳坦言新北市挹注很多資源,但中央也要有責任,好比台北市社福人均預算達一萬八千多元,新北市僅有八千多元,中央更要主動關心,同時也能在各大院校增設高齡照護科系,培育相關方面人才投入產業,從教育方面著手。
-
2022-09-22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旅人守護者/完善失智照護資源 張桂綿盼官民合作增闢據點
失智的議題受到社會重視,但照顧患者需要大量心力及專業,相關照護機構的設立也成當務之急。桃園市第四選區市議員張桂綿表示,若由市府設立、補助,對於有限的財政預算是一大負擔,現在有不少民間機構申請與桃園市府合作成立失智的關懷據點,另外蘆竹區也有私人發起的「歡喜學堂推廣協會」,能夠自發籌募經費、舉辦照護活動等,未來能以此為參考,像加盟店方式拓展到全市,提供家屬喘息空間之外,也服務更多需要照顧者。 張桂綿介紹,「歡喜學堂推廣協會」創辦人的母親患有失智,從國外退休回台後,發現台灣缺乏失智照護的資源,於是從自己的社區開始,找了一群有著相同狀況的左鄰右舍互相協助幫忙,陪伴失智長輩、不定期的舉辦活動,二年多來已有相當成果,現在還開設一間小店鋪,提供長者們共餐。「社會資源有限,失智據點難以完全都靠政府設立。」張桂綿說,現在除了民間機構與市府合作,目前桃園市也有部分日照、長照中心提供失智長輩的照護,這塊確實都還剛起步、摸索階段,希望未來朝向更健全的模式推展。至於一般的長者照護、服務志工等。張桂綿則分享緊鄰桃園的新北市所推出「佈老時間銀行」,讓有餘力的中壯年陪伴協助長輩,以換取自己年邁後也能提出服務申請,她也向桃園市社會局建議,現在仍在思考研議。近年面對通貨膨脹的情況,關懷據點的營運等也得重新檢討,她認為,關懷據點確實會要酌收些費用,以維持經營,也能思考如何開源節流,好比蘆竹有處據點就是自己種蔬菜,作為共餐食材之外,還能販售賺些營運的外快。張桂綿有感,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必須要有因應的政策,像是桃園航空城與清華大學成立的清華醫院,能夠設立專屬長輩門診,讓定期回診的長輩不需要再人擠人,「未來老年化的進程快速,需要盡快規劃及配套。」
-
2022-09-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真心相待,有愛無礙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視病如親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遇到不會有感覺,遇到時有時會措手不及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人猝不及防,文中提及的脊髓損傷即是如此,意外導致了病人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在青壯年時期更帶來巨大的影響,對於本人及家庭而言,嚴重的生理及心理衝擊及調適,是一段艱鉅的漫漫長路。我們共同企盼在這段路途不是踽踽獨行,而能有良好的團隊支持與協助,在過程中彼此以互相同理體諒的真心相待,成為寒冬夜裡溫暖的一盞明燈,讓愛共同克服障礙。個案無助感,同理是良方文中所述的個案在40年前發生也正是青壯年階段,無論在醫療、照護或復健方面,勢必面對極大的困境,面對受傷後下半身癱瘓及活動受限制,打亂原有的生活步調,甚至擊碎人生美好的理想及夢想。看著個案本身的情緒低落、心理的無助和無望感,家屬常是心焦、心痛不捨,卻也愛莫能助地一同陷入困境;此時更需要專業醫療團隊成員以同理陪伴傾聽,引導個案及家屬共同抒發情緒,面對其下半身癱瘓的事實,學習與他共存,鼓勵參與自我照顧的活動等,給予支持及鼓勵,協助個案能盡早重返社會及家庭。文中個案不僅在急性期得到當下最好的手術醫療,後續也獲得連續性完整的復健及居家照護,家屬對醫護團隊「視病如親」的真情感謝,彼此的真心相待,顯現醫病和諧關係的正面效果。全人全程關懷照護,重拾信心活出意義從護理的角度,我們以全人護理(Holistic Nursing)的理念,也就是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方面需要的醫療照護;從心理層面,予以病人甚至主要照顧者(家屬)心理情緒上的支持。如:以正向支持的態度,用手拍拍肩膀緩和情緒,並協助個案覺察自己有進步的部分,如你的手可以拿水喝,進步了,很棒!讓個案感到希望,給予正向回饋,使他感到受尊重,建立信任關係。某醫學中心的脊髓損傷復健病房,一組醫護人員利用休假時間,帶領及陪伴能坐輪椅的一群病人,到淡水一日遊,可說是工程浩大,挑戰不可能但卻是自我期許的任務,只為讓病人調劑身心,增進重回社會的信心,做好全程照護的萬全準備,如:事先勘查路線、捷運站無障礙廁所,備妥導尿包,為需定時單次導尿的病人使用,他們內心散發的愛,付諸行動的堅持令病人及家屬感動不已。接著,關懷追蹤治療成功回到社會角色的五位個案,分布在台灣五個縣市,一一到府訪問拍攝其回首來時路,剪輯製作衛教影片,特別讓新病人了解疾病治療有如披荊斬莿,艱辛漫長,但終有成功的一天,激發病人勇往直前,鬥志昂揚。關懷和照護密不可分,關懷照護是一種人性的本質,為感情自然表達的方式,經互動深入了解個案的需求,提供全人整體性的照護。個案家屬提到復健醫師、家醫科醫師及護理師,提供「貼心的照護,照護跟互動真的猶如親人般的相處」,我相信他們擁有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在他們的血脈中流動著愛心關懷的元素,才能持之以恆,獲得家屬的感佩。翻轉醫療新模式,團隊到家好照顧對長照個案需要持續性醫療及資源的支持,更需要仰賴完善的政策。如文中所述,健保醫療給付及長照2.0的服務給予居家照護的新契機,個案不須舟車勞頓到醫院看病,也緩解費用的負擔。衛生福利部於105年2月起實施全民健保提供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由醫護人員組成居家整合照護團隊,主動走入長者或是行動不方便患者家中,提供完整且持續的醫療照護。亦即醫療團隊到你家!協助開藥、抽血、更換導尿管、鼻胃管或氣切管路等,讓不便出門的民眾也能接受醫療的持續照護。繼於107年起開始推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提供了「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項服務,病人可在住院期間即透過出院準備服務團隊,超前部署做好後續照護需求的評估,讓主要照顧者及家庭成員,都能完善地做好出院後照護的準備。對於主要照顧者長期照顧的身心壓力及情緒負荷,社會也有了資源及團體樂予陪同走過,如: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提供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隊、照顧技巧訓練及照顧咖啡館……等資源,期盼給予家庭照顧者一個紓壓、交流及尋求支持協助的管道。將心比心,真心換真心目前因高齡化及少子化,家庭成員常因照護人力不足,或是工作繁忙及無法兼顧照顧者的角色,而選擇聘僱外籍照顧者協助。文中個案受到外籍照顧「侍病如親」的照護,有感於有些外籍照顧者沒有受到應有的感激與尊重,家屬呼籲我們社會應該要有改善。今日住院病人的陪伴者,多數已從昔日的家屬轉換為外籍照顧者,況且近年來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19)疫情,更突顯外籍照顧者勞動力的稀缺,其角色彌足珍貴。臨床上常看到雇主與外籍照顧者之間的格格不入,波及病人的照顧,為此,護理師從辦理家屬團體座談會,彼此分享雇用外籍照顧者的甘苦談,相互學習,都有正向的回響:有家屬覺得外勞反應遲鈍、怎麼教都不會,尤其是第一次到台灣的外籍看護工,建議雇主親自示範一次,善用肢體語言帶著一起做,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我們知道外籍看護,在來台前,雖有接受短期的照顧訓練及語言訓練,但來台立即進入工作時,照顧技巧未必純熟,還有身處異鄉,語言、生活習慣和文化要適應,也要體諒他們有很大的壓力。因此,縣市政府也提供了外籍家庭看護工到宅訓練及指導的課程,提升外籍看護的照顧技巧及能力。有一位病人子女旅居國外,太太無力照護,夫妻對印尼看護視如孫女般的對待,尊重其不吃豬肉的飲食習慣,特別為她多買牛肉、喜歡的辣椒及咖啡;女兒回國探親期間,帶禮物感激她也為她準備一份寄回給媽媽;平日晚上或週末接手照顧幾小時或半天,讓外籍看護短暫休息紓解壓力。有家屬讓外籍看護同桌吃飯,看護還沒坐定,不會開動;幫她過生日,為她拍照寄給家人;鼓勵帶家人到公園散步同時和其他外籍同伴互動等等。我們把她當家人看待,她感受得到,將心比心她們也渴望家人的關愛,你給她一分愛,她回給你十分情。這是一份人照顧人的工作,有緣千里才相遇,可以透過尊重和善待建立深厚的感情。醫病關係,有愛相隨有一種東西妳給了別人,自己卻不會少,那就是「愛」,文中個案長達40年的照顧,有堅強家庭支持系統,給予「愛」的陪伴及鼓勵,讓其活出人生的意義及價值;家屬在艱困情境下,能對於人事物持續保有正能量及感恩之情,以「愛」表達對醫療制度、醫護團隊及外籍照顧者的感謝,發揮大愛的精神,拋磚引玉,難能可貴。更希望我們的醫療團隊及社會氛圍,持續保有愛與溫暖。
-
2022-09-16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照護不孤單!3個管道成為照護者的一大助力
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二○二一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六千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延伸閱讀】:27億長效針劑專款 助思覺失調患者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七十一所心衛中心,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認為,心衛中心加上PAC,是對出院病人照護的延伸,而且病患出院後的第三至六個月是再住院、出現自傷和暴力行為風險最高的時期,若能從社區端加強照護,對臨床醫療是很大助力。社區資源投入照護,也能讓家屬獲得喘息。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觀察發現,思覺失調患者家屬普遍會感到無助、沮喪,甚至羞恥,認為「家醜不可外揚」,想把生病的家人藏起來,還有人會自我孤立,斷絕與外界的社交,身心俱疲,非常需要社區支持系統就近幫家屬一把。【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患者就業 找回手足情諶立中也說,思覺失調患者的照顧責任多半在家屬身上,非常沈重,政府資源的協助格外重要,必須布建社區的長期支援系統,給家屬強大的支持,更衍伸到未來的長照。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另外,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呂淑貞說,精神病人和家屬都會老去,從長遠來看,應讓70%的患者回歸社區,而非長期隔離在醫護機構,現在有了長照和精神醫療的跨部門合作平台,就能對精障個案提供長照服務,也可提供家屬輔導諮商和照顧課程。【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治療利器使用少 醫界提3難題
-
2022-09-15 醫療.心臟血管
3個月內子死父母亡 六旬婦「心碎」瀕死
彰化縣64歲邱姓婦女晚上在浴室昏倒,送醫到院前已無呼吸和心跳,經急救恢復生命徵象後進一步檢查,居然罹患「心碎症候群」;她幽幽地告訴醫護,最近3個月內獨子和雙親相繼離世,難過到心痛、喘不過氣,在浴室忽然無意識。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郭書顯今天表示,心碎症候群患者約九成是婦女,尤其常見於停經後婦女,症狀通常是胸痛(占75%),其次是呼吸喘(50%)和頭暈(25%),也可能全身無力或昏倒,很少發生像邱婦突然中止呼吸及心跳的猝死形態。邱婦半個月前半夜在家中浴室昏倒,意識不清,家人聯絡119,消息救護人員到場時,她已無呼吸和心跳,救護員立即做CPR(心肺復甦術)和送醫,到達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部,醫護接手施予救命術、建立呼吸道、給予強心針,持續做CPR,邱婦終於恢復自主心跳。邱婦恢復生命徵象後,醫師立即安排心導管檢查,心臟冠狀動脈攝影並沒看到血管阻塞,也就不是心肌梗塞,但在左心室攝影圖(Left Ventriculography),左心室收縮時的形狀看起來像是日本漁夫捕捉章魚時用的章魚壺陷阱,當下診斷為章魚壺心肌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俗稱為「心碎症候群」。郭書顯說,心碎症候群乍聽有一種淒美感,邱婦心臟左心室收縮時沒有往內縮,而是呈現章魚壺的形狀,這類患者往往經歷極端的情緒和壓力變化,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壓力使得體內突然產生大量兒茶酚胺,增強心臟收縮力和加速心跳,但邱婦心臟無法負荷導致病變,左心室沒正常收縮,堵住血流的出路,差一點猝死。邱婦住院10天後康復,在醫護關懷下,說出她的重大壓力來源是3個月前獨子車禍身亡,還沈浸在悲傷中的她接著遭逢父母先後去世,已經有點憂鬱又一再陷入極哀慟的情緒,邱婦心臟終於負荷不住。郭書顯建議,民眾若無法自行減經突如其來的重大壓力,不妨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心碎症候群的治療方式目前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持續治療到左心室功能恢復正常,大部分患者在症狀發生3周內左心室收縮功能會慢慢恢復,接著最好找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專業幫忙紓壓。
-
2022-09-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遇到不會有感覺,遇到時有時會措手不及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視病如親讀完「視病如親、侍病如親」這篇文章後,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於家人照顧的愛與對身旁的「新家人」所表達的濃厚情感。作者敘說年少時父親車禍後脊椎損傷,成為需要被照顧的經歷,反思所有在這漫長40年的過程所見証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以及照顧人力的付出,特別是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替許多家庭分攤照顧任務的外籍看護們。1992年開放外籍移工到台灣擔任長期照顧的工作,至今剛好30年。依據國家發展基金會統計,到110年為止台灣大約有22萬的外籍看護工(正式名稱是社福移工)。1另外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從2007開始十年長照計畫2.0,至今也走了15年。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長照司的統計,長照需求人口大約在82萬左右。2在疫情之下,全球的統計數字,台灣的照顧者比例增加了31%,而原先就有在照顧的家庭照顧者,平均每週照顧增加16小時。3長期照顧的需求遠比一般人想得來要大還要來得快!上面看起來似乎都是一些數字,但從「視病如親、侍病如親」的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同樣是照顧的歷程但未來的圖像組合可能會跟作者有非常不一樣的發展。依據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大約有13%的65歲以上的長者認為平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難。長者由家庭照顧者照顧的達67.1%;但另外也有非家庭照顧者的照顧關係達27.2%以及無人幫忙照顧達5.7%。其中家庭照顧者超過65歲的達34.47%,照顧的順序分別為兒子、配偶、女兒、媳婦、孫子等排序。因此,家庭結構使得每一份子無論年齡都會因照顧而對生活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舉例:平時的工作與照顧平衡、家庭人力安排與照顧、照顧項目的統籌與決策等等。從作者柔性的筆下其實看似簡單,但父親長達40年之久的照顧,若沒有一些穩定的力量,其實所有家人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照顧像跑馬拉松一樣,需要準備也需要策略,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即使不會跑馬拉松的人也都清楚,這一路程有高有低,需要水與食物的補給,可能也需要毛巾擦汗或不同程度的緊急救護協助。同時,這一路可能會孤單,所以需要在旁路人的鼓勵以及一起跑步同伴的互相支撐。最後,可能也需要有個策略,依照自己的體力與耐力,規劃一條可以讓自己完成此任務的計畫。照顧這一條路,不能只靠自己。台灣的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長達9.9年,一路走來可能在無預警之下進入了照顧者的角色,然後面對照顧家人初期的手忙腳亂(新手照顧者),稍稍喘口氣後需要學習照顧知識與技術,然後開始面對長期照顧的決策與照顧安排(資深照顧者),最後完成照顧的歷程尋找新的人生定位(畢業照顧者)。4作者在這篇文章提到他們運用了長照1.0到2.0甚至後來聘用外籍移工來完成父親的照顧,長照資源的佈建在這15年期間多了好多類別也多了好多選擇。作者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照顧:居服員、長照個管、醫事的專業人員、外籍看護等。在這歷程中每一位協助作者家庭的人,大家是否願意以一個「新家人關係」來互相支持與學習呢?在讀完這篇文章時,我頓時有個畫面,是作者與他的父親走著時光隧道,一起往前的畫面。因為善用資源所以可以安心、有愛的完成這段照顧的回憶。因此,選擇如何照顧與由誰照顧?每個社會一份子可能都必須超前部署,一起來思考未來如何成為一位「聰明照顧者」。最後,隨著老化所帶需要的照顧面向也會增加,如何選擇適切剛好到位同時也留給被照顧者自立尊嚴的平衡,這也是未來面對嬰兒潮老化開始要思考的課題。參考資訊:1.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3106B2F0AA6142292.衛生福利部長照司,2022。3.https://internationalcarers.org/caring-during-covid/4.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2022-09-13 養生.抗老養生
身心素質都超強!高齡醫學專家分析女王成功老化的4面向與5感受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九月八日辭世,享耆壽96歲,但女王六日接見新任首相特拉斯時、仍是精神奕奕、笑臉迎人,完全沒有病容;曾在女王離世前一周覲見的主教葛林薛爾茲也表示,女王精神矍鑠、記性驚人,實在看不出即將不久於人世。專家分析,女王活躍至最後一刻,除了注意運動及營養,保持騎馬、散步、遛狗習慣、加上96歲仍擁有一口貝齒,還有心理素質強大,一生堅守崗位不退休,是成功老化的最佳典範。女王的最後一周 家人陪伴下笑語度過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葛林薛爾茲得知女王病篤時非常驚訝,因為周末時她看起來狀況極佳。,女王和他聊到兒時回憶、四十年前為馬兒取的名字、見過的人們的名字以及地點,女王在家人陪伴下歡聲笑語,度過最後時光。國內多位高齡醫學專家從女王的日常生活歸納出她成功老化要素,共有四個基本面向和五種感受。成功老化四面向:1. 遠離疾病與疾病造成的身心障礙2. 維持高度的身心功能3. 積極投入生活4. 正向的靈性遠離疾病 維持身心功能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女王活到96歲,還能夠持續履行君主職務,沒有退位,一定是相對健康,才能夠做這麼多事。可能有些慢性病,但都控制得不錯,也具備行動能力,沒有失能或殘障,這些就達到「遠離疾病與疾病造成的身心障礙」。第二個面向是「維持高度的身心功能。」詹鼎正說,台灣2020年平均餘命從80.86歲上升到81.32歲,不健康存活年數則從8.47年減少到8.04年,這代表在台灣,人活得更久,健康的時間也更長。要強調的是,「不健康」存活年數的定義,是指生活上需要人協助,並不等於臨終前臥床年數,希望大家別誤傳。騎馬、散步、遛狗 保持固定運動量該怎麼遠離疾病、維持高度身心功能?長庚醫院高齡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英仁說,持續運動和營養均衡是最基本的。外界知道女王從年輕時就有騎馬、散步、遛狗等興趣,這些活動有一定的運動量,長年下來有助女王遠離肌少症的威脅,雖然有隨年紀逐漸減少騎馬,他相信王室應是有運動醫學專家,專門為女王設計運動處方。高齡96歲一口貝齒 咀嚼力佳營養足夠女王雖然高齡96歲仍擁有一口貝齒,沒有年長者常見的缺牙或無牙情況。陳英仁說,這是個重要線索,因為牙口健康代表一個人的整體健康。不少年長者水喝不夠,又刻意避開油脂或某些自認不健康的食物,反而導致「營養不全症」,進而引起便秘、焦慮、睡眠障礙等。王室應有專門的營養師為女王設計餐點,但女王也得有一口好牙、維持良好咀嚼力,才能享受美味、獲得充足營養。從未退休 積極投入生活伊莉莎白二世是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和英國聖公會最高領袖,女王生前曾多次談及基督信仰不但提供她生活的框架,也幫助她在困難時期得到極大的安慰。「積極投入生活」和「正向的靈性」是成功老化第三、第四個面向。詹鼎正說,女王都達到了,她從未退休、積極投入生活,靈性層面也有信仰作為基礎。振興醫院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女王擁有優異的醫療系統,算是成功老化的一個特殊例子,但她保持身體和頭腦活躍運作、堅守崗位的精神和態度,是一般人可以學習和努力的方向。女王一直沒退休,堅持工作以保持頭腦靈活,常有外出行程,與人碰面或聚會吃飯,也與寵物互動,這些對於整體健康的好處都遠勝整天獨自宅在家。袁瑋分析,女王這一生遭遇過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但她都能堅持自我要求,把該盡的責任都好好做到,這份對於公務負責的精神,勢必也體現在她對於自己身心健康的照顧上,這份堅持值得學習。笑臉迎人 調適負面情緒陳英仁說,失落感、焦慮、憂鬱、被拋棄感是年長者常見情緒,需要調整,不要讓自己深陷其中。女王總是笑臉迎人、情緒穩定,顯然把負面情緒調適地很好,能以開朗和幽默的態度面對國政和家務,也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好奇心,維持靈活的腦力。正向心理學五種感受:1.意義感2.使命感3.成就感4.滿足感5.愉悅感正向感受 心理素質強大正向的靈性也並非只能靠信仰才能達成。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說,女王的一生經歷過許多重大事件,也有許多極度難熬的時刻,但女王總是優雅地顯露出「正向心理學」最重要的五感:意義感、使命感、成就感、滿足感、愉悅感。林萃芬說,女王能經常展現出這五種重要的正向感受,也顯示她的心理素質強大,可以在女王、媽媽、祖母等不同的角色中間轉換自如。身心安頓 給予子女尊重與空間女王從來不喊苦、不抱怨,即便生命最後幾天身體不舒服,接見首相時也沒有任何一絲痛苦表情。黛妃因車禍逝世後,她優先支持陪伴王子。當其他國家遭遇苦難時,她即時表達支持、關懷和同理。當王室家族狀況頻頻,女王即便不認同或不願妥協,也不以情緒勒索或干涉,反而是給予尊重和空間,非常不簡單。「不分年輕人、年長者,都應該學習女王安頓身心健康的態度。」林萃芬說,女王之所以這麼令人懷念,或許就是受到她所展現的安定力量所吸引吧。
-
2022-09-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視病如親、侍病如親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我的父親是長期照護了40年的脊髓損傷病患,藉這這個平台我要很誠懇地向每位醫療人員以及外籍照護員致上最高敬意與感謝,謝謝你們的「ㄕˋ病如親」,台灣有您真好!我的父親在40年前發生車禍,在當時受到醫院各科團隊相當細心且專業的搶救,當時年幼的我只記得我常常在醫院舊院區的手術室等爸爸,所幸搶救後爸爸得以清醒,卻也半身不遂,頸脊髓第五節以下沒有反應,從一個健康的正常人變成一個24小時需要依賴他人的被照顧者。對於病患來說,的確是個晴天霹靂的心路歷程及心理負擔,當時的醫療狀況,台灣這樣的脊髓損傷患者不多,因為治療的過程很長,所以醫療費極其龐大,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經濟的負擔可能更甚於心理負擔。但所幸的是,爸爸當時的復健科主治醫師陳醫師對於病患的照護及家屬的關心,讓我們家得以彼此扶持地維持下去,甚至我們兩家也變成了好朋友,在陳醫師至日本之後,還是持續地保持密切聯絡,並且介紹離我們家很近的醫院的于醫師,讓爸爸延續良好的治療及追蹤。1996年台灣開辦了全民健康保險,在同樣的治療之下可以減輕經濟的負擔,對於我們這種重大傷患長照家庭來說的確是一大福音;1998年台灣推動老人福利到演變成2007年的長照1.0政策,現在的長照2.0,讓我們受到更完善的醫療品質,對於年紀漸長的爸爸不用一直坐輪椅進出醫院,讓家醫科的沈醫生及楊護理師進入我們的家庭場域,以最小的移動取代以往的勞師動眾,這真的是非常的貼心及必須的醫療,沈醫師跟楊護理師對於爸爸的照護跟互動真的猶如親人般的相處,在爸爸住院時還不時地來探望,並且在出院後也給予相當實用的治療及建議,不用一直跑大型教學醫院,離家近的社區型醫院對於我們家庭反而是更好的幫助。這40年來我們真的體會到台灣的醫護人員其實有不少人很努力地在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之前在醫療教育體系上班的我,常聽臨床醫師的經驗談,醫生真摯的「視病如親」真的很不容易,也是在與病患家屬之間不斷的碰撞、跌倒與重建,慢慢走向信任與互助。想當然,我們家也認真參與台灣照護員的歷史,在爸爸受傷後,我們都是聘請台籍看護,1992年台灣開放外籍看護工之引進,這對於長期聘僱台籍看護員的我們,相對減輕經濟上的負擔,開啟了我們長達30年菲律賓腔及印尼腔的中英文對話模式,他們代勞非常多的照護勞務,他們背著自己家庭的期待及經濟負擔,到這裡人生地不熟地埋頭工作,這中間有苦、有笑、有淚,但不管如何,真的非常感謝他們在我們求學及就職的過程中,就像另一個家人照顧著我們的爸媽,直到近年的疫情爆發,直到我們接手由自己照顧,才慢慢體會到他們工作的困難及辛苦,他們做了很多我們為人子女該做的事情,這是另一種「侍病如親」。之前香港電影「淪落人」的預告,就深深打動我的情緒,這種病人跟外籍照護員的互動,真的就是我父親的寫照,這些可愛的外籍照護員其實豐富了我們家庭,也填補了部分空缺,而且不辭辛勞、千里迢迢地來到台灣,我真的很佩服他們。當然,也有很多的心理層面工作是他們完全無法取代的,這個部份很希望病患家屬們真的要同理病患,畢竟我們才是病患的家屬,也不要讓外籍照護員承受太多。每個人都有辛苦的一面,互相包容與幫忙,才是台灣最美的風景。同樣的發音,出自醫療人員的「視病如親」在台灣普遍得到社會大眾的激賞,但是出自照護人員,尤其是來自千里迢迢的外籍看護的「侍病如親」卻因為文化語言的不同,而在有些家庭得不到他們應得的感激與禮遇。這是我們社會應該要有的改善。參考資訊: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央健保局衛福部長照專區
-
2022-09-11 焦點.長期照護
打造幸福獨居 用社區連結對抗孤獨老
台灣邁向高齡化、少子化,有愈來愈多長者孤單生活、孤獨老去,長者退休後若失去與社會的連結,很容易加快衰老速度。「孤獨老」是趨勢,也是需要解決的社會議題,如何讓老後生活有品質,需要建立良好的厝邊關係。即使沒老伴、沒孩子,也要透過自助、互助與共助的在地社區模式,融入「幸福獨居好朋友生活圈」。保持正向樂觀生活態度有些長者因公寓環境或生理障礙而走不出家門,在地單位不應只在據點等老人出來,而是把社區志工升級為「幸福好朋友」,主動出擊深入拜訪、提供更多在宅關懷活動。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出「打造幸福獨居」計畫,從新北到屏東,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藉由培力社區健康的中高齡與高齡者發揮其所能,開創精彩的第三人生。獨居不一定不好,如何安全獨居又幸福?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向樂觀的生活態度。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除了家人外,最好的社交就是近鄰,建立與他人有連結、有關係的情感,可以補充家人支持的不足。幸福獨居的解方還包括預防性關懷、健康自主管理、長輩的專長運用,用社區力量培力共好生活圈,除了緩解孤獨,更能重現長輩價值。連結自己的好朋友生活圈「幸福獨居好朋友」是以「新家人」角色開發服務模組,有系統地、長期陪伴孤獨感特別深的長輩。在互動的過程中,發掘社區內的高齡人才,持續學習新事物,或許能成為社區很好的緩解孤獨助力。漸漸地,在住家附近形成自己的「幸福獨居好朋友生活圈」,不但可以強化社會連結,也能豐富自己的生命。住在熟悉的環境、有尊嚴地終老,是每個人的夢想,獨居但不孤單,可以靠創新社會處方箋來實踐。老後獨居是一種獨立自主的象徵,但也不要忽略定期走出家門增加人際互動,用社區連結對抗孤獨老,「作夥」找回興趣、關懷、互助及尊嚴,讓人產生參與感及歸屬感,悠然自在生活著。
-
2022-09-04 醫療.精神.身心
疫情下工作經濟壓力逼人 154萬人有情緒困擾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舉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報告自殺統計最新數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台大護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吳佳儀指出,今年最新調查推估,全國154萬人有情緒困擾,39.1萬人過去一年曾認真想過自殺,4成因疫情感到壓力的民眾當中,每5人就有1人壓力來自工作和經濟。去年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雖是下降或持平,65歲以上和15至24歲自殺死亡率卻上升,後者達近13年最高。今年7月,全國自殺防治中心針對全國15歲以上之2101位民眾,進行「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認知與行為」電話調查,吳佳儀今報告調查結果。結果顯示。7.6%民眾有情緒困擾(估約154萬人口),比例高於去年和前年。交叉分析發現,25至34歲、無業或待業、未婚或離異喪偶、東部地區民眾、曾有自殺念頭者,都有10%以上有情緒困擾問題,此外,12.2%民眾這一生曾有自殺想法(約247.2萬人口),另有1.9%曾於一年內認真想過要自殺(約39.1萬人口)。約44.4%(去年為45.4%)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因疫情關係至少感到一項壓力,壓力項目前五名為工作經濟(23.7%)、日常生活(23.4%)、身體健康(15.9%)、家庭人際(15.3%)、心理健康(13%),每一個壓力項目當中都有約2到6%受訪者認為壓力已到達嚴重的程度。吳佳儀表示,疫情下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會交互影響,可透過多元方法減少心理衝擊。例如鼓勵青少年維持社交網絡、規律運動、戶外活動,練習正念靜心和放鬆,提供專線求助電話。年長者也應維持線上或實體的社交團體,維持閱讀腦力激盪及戶外活動,也別忘了持續透過定期訪視、關懷電話、書信連繫、網路連結,關心長者心理健康。至於去年最新自殺死亡數據,吳佳儀指出,去年全國死殺死亡率約為每10萬人11.6人,其中男性自殺死亡率為女性的1.5到2倍,其中65歲以上和15到24歲去年自殺死亡率上升,分別達到每10萬人27.6人、每10萬人9.6人,後者為近13年最高。根據全國統計,自殺原因超過一半是憂鬱、第二名是家庭成員因素、第三名是感情問題第,顯示家庭為重要的環境風險。吳佳儀表示,過去通報量大約每兩年成長1萬人,通報增加是樂見的結果,去年15到24歲自殺通報人次激增近2000人,0到14歲、25到34歲也有明顯增加。年輕人自殺通報人次高,代表校園有相當高的警覺性,但仍須關注少子化之下0到14歲自殺通報人數增幅的現象,分析6到21歲自殺死亡案件發現,高處跳下最多,上吊居次,燒炭第三。去年30天或90天內再通報再自殺率雙雙為近7年最高,分別為10.5%、14.3%,吳佳儀表示,通報後應進入關懷系統並連結必要醫療和有效治療,以避免再自殺。吳佳儀表示,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升高,原因以人際問題、憂鬱、校園學生問題為大宗,其中校園學生問題呈現上升趨勢。建議應加強校園自殺防治制度建立及醫療資源轉介,包括辨識自殺警訊、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保持求助管道暢通、高風險個案輔導等,學校及家庭都要投入很多努力。年長者部分,吳佳儀說,住院的年長患者有些合併精神健康問題,卻沒有被發現,9成於醫院自殺的長者生前曾經在各科就醫,但大多都不是看精神科。醫院內應更加落實自殺防治並且辨識重點族群,針對高風險群推動精神共照制度,同時也應建立醫院員工的心理健康促進制度。※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09-03 醫療.血液.淋巴
80歲嬤被讚氣色好 檢查發現罹患「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80歲的黃太太過去常被稱讚「氣色很好」,但因容易疲倦、經常暈眩到站不起身、且皮膚過敏,4年前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數據異常,確診為骨髓增生性腫瘤當中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症」,恐有更高罹患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所幸後續透過藥物治療改善症狀,如今還能照常活動。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志丞指出,骨髓增生性腫瘤疾病的原因,是骨髓造血幹細胞基因突變、導致骨髓造血不受控制異常增生,除了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還包括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症(ET)以及原發性骨髓纖維化(MF)等。陳志丞表示,台灣缺乏完整資料統計,若根據我國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骨髓增生性腫瘤病患從2015年一年新增264例,到2019年一年新增559人,五年間成長一倍,推算骨髓纖維化粗發生率為每十萬人2.37人。陳志丞說,骨髓增生性腫瘤症狀除了容易疲倦、夜間盜汗、搔癢、發燒、體重減輕、耳鳴、頭痛、失眠,患者還可能伴隨有脾臟腫大,有些人會有腹脹、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且因為血液太濃稠,患者可能因血液循環障礙,出現頭暈、視力模糊、手麻腳麻等症狀。由於此病不常見,症狀也不具特異性,文獻顯示西方國家此類疾病患者,從出現症狀到就醫確診竟要2年時間,且超過6成患者是因為中風、流鼻血、血尿、肺栓塞等才確診。這疾病若沒有控制、定期追蹤,除有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還可能發展成續發性骨髓纖維化與急性血癌。以黃太太罹患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為例,臨床上將患者依血栓發生風險區分為高危險族群(年齡超過60歲或曾經有血管栓塞病史)與低危險族群。低危險族群一般採取放血治療,可降低併發症發生機會,也可能讓患者同時服用阿斯匹靈,減少血小板凝集,也可減少栓塞機會。針對高危險族群,除了放血之外,通常會合併口服化療藥物或者是干擾素治療。不過,新型長效型干擾素所費不貲,加上需要長時間的使用,病人自費負擔大。台灣健保署針對部分極高危險、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好的族群已提供健保給付,未來有機會改變治療狀況與疾病面貌。黃太太起初採放血治療,但太過頻繁抽血導致體力下降,無法正常生活,但又擔心拉長放血時間,可能使血液太過濃稠,增加中風風險,當時女兒查遍網路資料,還一度要帶媽媽去歐洲打針,後來才知這藥是台灣之光,不用到歐洲打,至今使用該藥已2年時間,大幅減少暈眩問題。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日前正式成立,理事長侯信安指出,將提供衛教資訊,讓病友獲得醫療新知、生活照護、醫療資源等,同時協助病患轉介,努力改善患者的治療狀況,也期許政府支持下,有更多好的藥物可以健保使用與新穎的臨床試驗能在台灣執行。
-
2022-09-03 養生.人生智慧
親人過世遺物怎麼處理?專家:整理遺物3階段,與愛慢慢道別
我先生3個月前意外車禍去世了,相伴了30年的時光,心中非常悲痛。2個女兒已出嫁,剩自己一個人,每次在家看到先生的遺物,就會睹物思人,淚流不止。朋友建議我慢慢打包先生的遺物,好好整理自己心情,但每次才開始沒多久就一直哭,感覺自己無法振作了,怎麼辦?(台中江太太)親人過世後,用品不會跟著消失,遺留下來的用品,就成了「遺物」。殯葬達人郭憲鴻表示,消化思念傷痛需花三個月至半年,甚至更久時間,建議處理前先平復情緒,再著手處理遺物。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亦提到,處理遺物最理想狀態是,往生者在生前就預先進行物品斷捨離,不過人生總無常,走得突然或多年臥病在床離開的故事屢見不鮮。此時,家人除了要承受親人離世悲痛,還得面對整理親人遺物的難題。分類後捐出 事先告知為遺物郭憲鴻指出,整理遺物的三階段,分別是「分類」、「聚集」、「丟棄或捐贈」。他建議遺物可分成三大類:第一是「可丟物品」,例如藥物、衣褲、鞋子或是貼身衛生用品等等,丟掉也不覺得可惜的東西,都被歸類在「可丟物品」。這類可直接丟進垃圾桶或回收箱。第二是「可二次利用」的物品,例如書、全新衣服等,丟掉可惜、但以後不會再用到,就歸類在二次利用,捐給社福團體幫助需要的人,或是尋找可信賴的二手物買賣方,將物品賣出去。目前並無特定收遺物的機構,郭憲鴻認為,衣物在捐贈前最好事先告知為遺物,避免機構接受捐贈後有所顧慮。擁有回憶或價值 可選擇留下最後是「擁有回憶或價值」的物品,「擁有回憶的物品,是裡面最難處理的類別。」達人直言,將所有最難割捨與往生者有回憶的物品,都歸類在「擁有回憶」內。例如照片、字畫、收藏品等,先將所有想保留的物品集中,接著按照類別置放。照片放入長期保存箱內,親人生前保存的字畫、收藏品等,有價值物品,可選擇出售或持續收藏。郭慧娟特別提到,「傳統上會把衣物燒掉,但我認為有紀念價值可留下」,她說,衣物有亡故親人在世味道,可持續讓在世親人緬懷思念,剩下衣物則可和家人商量後,送進資源回收桶。郭慧娟強調,藉由一步步處理遺物的過程,也是再次和所愛之人進行道別,收拾悲痛情緒,面對接下來的長遠人生。
-
2022-09-02 焦點.元氣新聞
為失智長者再拍婚紗!6年來拍攝120對銀髮夫妻,守護幸福回憶
助長輩守護結婚的幸福回憶,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為失智長者再拍婚紗,6年來拍攝120對銀髮夫妻,還有人合拍閨蜜照,把握現在記住彼此模樣,也藉回憶快樂往事穩定失智者情緒。穿著白色西裝的劉賢盛手拿粉色捧花,在結婚進行曲中緩緩走向穿著白紗的妻子,並深情告白「謝謝妳陪我50多年,養育一對兒女,還陪我上玉山,感謝妳,我愛妳」。滿頭霜雪的妻子接下捧花,開心表示「我也愛你」,女兒也在一旁紀錄感動的一刻。這是台灣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為失智長者舉辦的再拍婚紗活動。今天起連續3天在高雄蘇菲瑪索法式婚紗公司為20對失智長者比照新人結婚,穿著全套婚紗、花1小時整理妝髮,在專業攝影棚裡拍照,也有5名相伴一生的長者合拍「閨蜜照」,紀念彼此友誼。劉賢盛跟中央社記者說明,妻子28歲嫁給自己,至今已超過50年,失智8年多;2人年輕結婚時只有在家裡拍攝簡單的照片,沒有像這樣穿上全套婚紗、特地到攝影棚拍照,今天來拍照非常開心,看到妻子再穿上婚紗,也覺得真的好漂亮。女兒劉惠芳說,媽媽平常很黏爸爸,今天自己休假陪父母來再拍婚紗照,看到媽媽的笑容,真的非常開心。今天也在兒子陪同下,和丈夫一起來拍攝的劉阿妙說,一家人10年前就在這家婚紗店拍攝結婚30週年紀念婚紗和全家福,不料後來丈夫因腦中風失智,至今已8年多,身體還相當健康,精神狀況卻已開始不穩定。得知今天要拍婚紗,丈夫昨晚興奮到睡不著,平常去日照中心常拖拖拉拉的他今天難得早早出門,由妝髮人員協助上淡妝後穿上西裝,拉著妻子手笑得合不攏嘴。劉阿妙表示,丈夫現在除了吃飯、走路可以自己來,但生活起居都需要旁人協助,平日把丈夫送去日照中心後,再到公司做會計工作,「照顧失智者的路真的很漫長,不知道盡頭在哪裡,但也只能接受、面對,好好過現實生活」,而且人生無常,誰知道能不能過到結婚50週年紀念,因此今年趁結婚40週年再來拍婚紗,「要把握現在,要拍就趕快拍」。台灣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秘書長林英明現場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失智長輩可能隨病程逐漸忘了自己曾經結婚、忘了另一半是誰,因此連續6年舉辦為失智長輩拍婚紗活動,至今年共拍攝120對夫婦,盼讓長輩記得另一半依然美、依然帥的樣子,也守護結婚的幸福回憶。林英明說,失智症並不可怕,初期多參加關懷據點服務或課程,有助延緩病程,帶領長者回憶美好往事也可以促進心情平穩、減輕照顧者負擔。協會25日下午也將在科工館舉辦「記得我愛您」創意婚禮音樂會,讓夫妻、家人的愛更加凝聚。
-
2022-09-01 焦點.元氣新聞
癌童對生命永不放棄 家屬疾呼健保應給付治療新藥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今舉辦「抗癌圓夢獎助學金」頒獎,與會病童家屬疾呼,衛福部應重視引進癌童治療新藥及健保給付新藥。「如果大家願意多付一點點,或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健保是大家互相分擔風險及關懷的機制。」參與頒獎的衛福部長薛瑞元說,健保給付罕病藥物或其他新藥引進問題,衛福部正嘗試解決,希望大家把這訊息帶給社會,形成社會共識,讓健保來幫助弱勢孩童。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自1997至2022年共義助2億6千多萬元,力挺1萬3368名罹癌學生戰勝死神,今年有301名抗癌鬥士獲頒助學金。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說,基金會將永遠陪伴癌症病童,不讓病童孤獨的面對癌症。10歲金有安6年前出現癲癇症狀,確診罹患腦瘤合併癲癇,近日病情惡化,醫師研判約僅剩下1個月生命,回顧有安治療期間,原先採用中醫治療,但療效不佳,有安媽媽經牧師介紹到美國使用大麻二酚(俗稱大麻油)治療,但藥費每天需1萬元,而不得不賣房治病。有安媽媽說,約兩年前回到台灣進行腦瘤手術,但因癲癇及手術造成腦部受創,雖然,術後有安的左側身體失去知覺,以及左手、左腳不能動,左邊臉部無法控制,經5個月復健後,現在僅剩左手還是不太能用。但沒想到,隨著病情逐漸惡化,近日醫師研判有安約僅剩下1個月生命,有安媽媽說,目前德國藥廠研發腦質瘤標靶新藥,衛福部應盡速讓患者使用,而食藥署已於昨日核准新藥來台搶救有安。另一名5歲癌童潘盈希,去年因常常打翻飯菜、走路不穩,並出現癲癇、痙攣症狀,確診罹患第四期蔓延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俗稱腦癌),且腫瘤長在腦幹已與正常細胞混合,無法手術,有如「不能拆解的定時炸彈」,目前治療歷30次化療,而台北榮總義助以重粒子治療,但效果不佳,目前就是以電療、口服及標靶藥物等方式控制病情,但醫師也宣告盈希的生命大約僅剩1年。盈希爸爸說,身為罹癌病童的家屬,無法看著孩子長大,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而疾病不能逆轉、治療,更是最令人失望的地方,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期盼衛福部應有擔當加速利用恩慈療法方式引進新藥,另一方面,希望政府應提供相關藥物經費,減輕家屬負擔。薛瑞元說,非常高興聽到抗癌小鬥士家長的心聲,其中牽涉到罕病用藥制度及健保負擔等問題,這些困難及問題,衛福部都需處理。至於大麻二酚藥物則牽涉到管制藥品問題,衛福部會著手收集資料,分擔及支持家長獨立奮鬥的情形,也請家長多提供相關資料,以評估藥物有效性,讓家長有支持下去的力量。薛瑞元指出,目前健保對弱勢族群仍不太夠,需要各界支持,希望大家把這訊息帶給社會,因有一群人真的有這樣需求,需要特別的方法及預算來處理,希望形成社會共識,讓健保來幫助弱勢。聯合報基金會營運長邱文通說,各位生命小鬥士真的是辛苦了,讓他十分敬佩及感動,往後會著力更多,給予病童及家長更多的發聲管道。
-
2022-08-31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能退休嗎?專家推五大指標,檢測你的退休力
百歲世代,大家平均壽命延長,面對比想像中還要長久的人生,退休或不退休都是未來生活的選項。為了幫助大家打造退休力,元氣網成立「退休力頻道」,推出一站式服務,從許多專家及過來人經驗中,幫你畫重點,列出必做事項清單,提供預約未來美好生活的解方。聯合報於2020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去年推出 「退休準備指標2.0──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邀請大家填寫,看看自己的退休代表動物,評估對老後生活的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準備指標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大核心能力,獲得近三萬人填答;「退休準備指標2.0──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首度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於問卷設計,透過AI協助,在三萬筆填答資料中得到六群退休力的準備樣貌,再經多次動腦會議找出代表動物擬人化。六種動物依分數高低,依序為「王者獅子」、「翩翩蝴蝶」、「暖男水豚」、「好奇海豚」、「做自己貓熊」及「慢慢樹懶」,各自有值得讚許的優點,卻也有不足之處,期待透過代表動物,請大家思考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那些面向需要加油。 元氣網幫助大家打造退休力,首先可在元氣網快捷鍵找到「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登入會員即可直接填寫,得知自己的退休準備代表動物,同時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退休力」頻道,根據退休的五個核心能力,提供專家與過來人的準備心得及建議。●「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理財準備各種退休調查都顯示,勞保與勞退是勞工主要倚靠的重要來源。但是很多人卻搞不清楚勞保與勞退差別,甚至因此錯過放大勞保與勞退最佳方式,極為可惜。事實上,勞保才是活到老領到老,領多少與勞保投保薪資、勞保投保年資有關;勞退則有新制與舊制,能領多少錢,就看累積退休金總額是多少,而且與每月實際薪資有關。勞保與勞退同樣都是勞工的退休金,但勞保是「確定給付制」,勞退則是「確定提撥制」,因為制度設計不同,請領條件與方式也各異,不完全都是高年資最有利。勞工想要加大自己的退休金,有幾大關鍵要掌握。一、想要月領,工作就要投勞保:勞保部分,因為有最高投保薪資45800元上限,如果想要月領年金,就要謹守有工作就要投勞保原則,有助累積較多勞保投保年資,對墊高退休後月領勞保老年年金金額極有幫助。但如果是要一次請領,由於60歲以前投保年資只有30年可計入給付,年資愈多,未必有助退休金。二、勞退新制,則有三大撇步:1.勞退新制是靠著工作時,雇主每個月提繳到勞工個人退休帳戶,雇主是提撥至少勞工薪資的6%,如果勞工薪資高,雇主提繳標準就高;至於薪資6%是最低標準,如果遇到佛心的老闆願意提繳高於6%,對勞工累積更多退休金,很有幫助。2.勞退新制另有自提規定,勞工若從年輕就開始相對提繳薪資一定比率到帳戶,也是非常有效,等於是為自己準備兩倍退休金。3.政府每年會將勞退基金投資收益全數分給勞工個人退休帳戶,如果雇主提撥再加上自提,帳戶金額愈大,就可分到更多投資收益。【延伸閱讀】>>如何放大退休金?勞保活愈久領愈多 勞退新制3大撇步健康準備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聯合報退休指標與坊間其他工具最大的不同,就是問出「你動手準備了嗎?」,透過執行程度問出實質準備狀況。初步發現,財務準備是退休準備的第一步,通常是先意識到退休生活需要財務支持,但若以完成度來說,健康準備的執行難度最高,若健康準備完善,其他面向的準備通常也可拿到高分。因此,可將健康準備視為退休準備的「粽子頭」,陳亮恭打比方,就像只要拉起粽子頭的結繩處,健康力提升,其他退休準備能力也會跟著提升。健康準備的執行必須落實於生活,例如每周運動三次、攝取足量蛋白質等,除了個人動機,也需要環境配合等支持,例如關渡醫院打造宜居社區,提供居民健康促進等。社會連結疫情造成當代世界前所未有的社會孤立,但數位科技帶來新的連結與可能。專家指出,疫情讓原本需要數年才會發生的改變在短時間內發生,而且也回不去了,如數位轉型。數位力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疫情下對數位科技的掌握學習、人際連結,更可視為退休準備的及早檢測與預習。社會觀察者李明璁在疫情時有個瘋狂的點子,他從歐美去年經驗發現,疫情讓每一個自我在身體和心靈及「人我關係」都有些變化,公視身為公共媒體,應該為台灣在此時「留下些什麼」,著手製作、主持帶狀節目「保持聯絡」,以切片的方式記錄常民百姓在疫情下生活的氣味。「疫情有點像是給我們一個練習的機會,重新衡測自我和他人的關係。」李明璁說,因為疫情,人們重新不斷練習:「既獨處,但試著保持聯繫」。這次疫情對人際關係及相處仍讓他看到希望,雖然被隔離,幸好網路科技讓大家連結起來。「如果在廿、卅年前,大家就被鎖在家裡,頂多只能打電話,可能就更疏離了」。學習和使用社群工具,其實是許多人在疫情下的新嘗試。【延伸閱讀】>>社會連結…退休數位力 串起新學習活躍好學74歲的導演兼演員梁修身,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4個孫子,螢幕上是硬漢的他,升格爺爺後卻化為繞指柔,對孫子有求必應。他念政大EMBA時跟學長學摺氣球,受惠的當然是孫子,他說體會到打氣球跟教育孩子一樣,必須預留一點空間,太嚴格會有反效果,因為空間不夠沒有緩衝,容易爆掉。但也不能太大空間自由發展會變調。梁修身說很多人以為他退休,其實他從沒說過「退休」二個字,對他而言現在只是轉換心情生活,因為人一旦說出退休會連走路都變慢,現在的生活就是夠吃夠用,不會為了名利往前衝,但是也不能不做事。他打趣說,自己以前都不覺得老,是第一次有孫子叫他「爺爺」才覺得真的升級了,從壯年變成老年。50多歲時,有感於入行以來受到許多貴人、恩師的幫助提攜,因此梁修身用三個兒子的名字成立三群公司,開始攝製一系列關懷少數族群、弱勢朋友及值得關注的故事。包括「再見忠貞二村」、導盲犬、盲胞的故事「米可GO!」、講述外配的「別再叫我外籍新娘」、東部少棒萌芽史「比賽開始」等,公司沒拍戲之後他規畫自己的生活,去政大念EMBA,連續兩年參加柬埔寨義診團,也接手學校的傻瓜劇團,到各地偏鄉小學演出,之後更學習薩克斯風到各地表演和做公益活動,還學會摺氣球,他半年前甚至取得街頭藝人證照。今年他的願望則是學英文,他說以前拍電影時,卻爾敦希斯頓來台灣,中影派出他和胡因夢接待,胡因夢英文很好,他只能看著胡因夢笑就跟著笑,英文一直是他的遺憾,直到洋女婿來台灣,他說剛好女婿想學中文、他想學英文,但可能礙於他是岳父,女婿根本不敢糾正他的發音,笑說:「最後是他的中文進步比我快,我還沒學好。」【延伸閱讀】>>74歲梁修身不輕言退休!念EMBA、當街頭藝人、還想學英文 生活態度轉變,有空就陪家人自在獨立電影「一家之主」說的是台灣傳統女性的縮影,電影中的女主角葉蘭心與退休的老公羅大偉,夫妻倆獨自住在台北市的老公寓,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卻藏著女性的深刻壓抑。導演王希捷訪時表示,這部片拍給中年女性、退休族的禮物,因為這個族群在台灣是很常被忽略,許多女性辛苦一輩子,都在為全家人付出,卻往往忘記疼愛自己,甚至忘記屬於自己的名字。透過電影,希望每個女性都能找回屬於自己人生的掌控權。電影中,演員陸弈靜扮演女主角的閨密,一樣是中年女性的代表,卻演繹出當代女性不同的風景。同為中年女性,從陸弈靜視角看「一家之主」電影,她認為,在這個年紀對於「閨密」橋段特別有感。「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是陸弈靜對一家之主下的註解,她坦言,走入人生下半場,學習接受一切自然的改變,是最大的學習。她笑著承認,剛開始有白頭髮的那幾年,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總把頭髮染成紫色掩蓋,但當頭皮有白髮竄出時,就像喉嚨卡了魚刺,怎麼都看不順眼。這些年,她終於接受滿頭白髮的自己,結果「大家都來找我演阿嬤」,但現在也覺得無妨,因為當人學會接受自己,生活就會過得比較輕鬆。相較於電影中女主角,以及許多傳統女性對於扮演好媽媽、好太太、好女兒的執著,陸弈靜淡淡地說「現在豁達就是我的執著,有經歷過的人就會懂」。【延伸閱讀】>>電影「一家之主」演員陸弈靜中年覺醒! 豁達自在看人生, 勇敢為自己活一次準備退休是持續的過程,不論40+、50+,還是60+,準備退休或面對退休的過程勢必面臨許多來自大環境和自身處境的變化,提早準備,就從追蹤元氣網開始。
-
2022-08-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者累了嗎?或是不孝?談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住院時家屬的為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探討精神醫學的難題」。一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情緒激動想要自殺急需住院的個案,與年輕醫師探討精神醫學如何幫忙這種病人的緊急措施,我們也邀請到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討論「失智老人的住院及其家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完善精神醫學尚缺什麼?」。希望這些探討可以幫忙社會大眾以及其他臨床科醫師更了解精神醫學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王先生,84歲,鰥寡,長期有糖尿病及心臟衰竭,曾因肺積水住過綜合醫院內科治療,住院時混亂三天,該醫院打完利尿劑及基本治療後,就請家人帶王先生出院。之後,當個案因心臟衰竭的喘或腳水腫時,就只在該綜合醫院急診室治療,不再收入該院住院治療。王先生近三年前診斷失智症,最近幾個月情緒不穩、多疑、易怒、視幻覺及失眠,由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轉到精神專科醫院門診就醫,某一天傍晚王先生懷疑照顧他的未婚女兒偷他的錢,打了女兒一巴掌,女兒連絡已婚的哥哥一起送王先生送至精神專科教學醫院的夜間急診室。王先生已忘記剛剛在家中發生的事,女兒委屈生氣不說話,兒子要求醫院收王先生住精神科急性病房,但是精神專科醫院說明需要有人24小時陪同住院,照顧王先生,若是是沒有家人,也可以自行請24小時看護,只是精神專科醫院急診室人員也說明該醫院急性病房由精神科醫師主治、沒有晚上值班的內科醫師,若遇到內科問題如血糖過高或急性心臟衰竭時,該醫院將無法處理,因為該精神專科醫院沒有強心劑、靜脈注射抗生素或利尿劑,也無法進行持續胰島素注射的治療,屆時就需要家屬帶病人轉至綜合醫院治療,且該精神專科醫院無法承諾王先生一到兩週內就會改善出院,可能需四週左右調整精神治療藥物。其實,王先生有2位兒子,都已婚生子,但是不住在附近,一住在南部約一小時到家的路程、一住在中部,照顧王先生責任全交給未婚的女兒,平日也少了解王先生病情的變化,女兒壓力大、因憂鬱、焦慮、失眠及有時跟王先生或兄長起衝突,在該精神專科醫院精神科就診,她一想到「照顧父親是她的責任」就十分氣憤。此外, COVID-19防疫期住院四,全天「1對1的看護」費用確實是不小的負擔,但是女兒說:「不是不孝,我累了。」兒子說:「我們也累了。」隔天也還要上班及帶小孩上學,看護費用也付不起。一家人連當晚急診室留觀時要誰陪同都有困難。加上病人說:「我有沒病、為何要住院,就算有病也不要住精神科或『療養院』。」這事情就更難解了!失智症在近十幾年在全球及台灣十分被重視。在台灣,老人失智症至少有8%,在目前(2022年)近400萬的老人推估,台灣的老人失智症人口數至少30萬以上,這還不包括中年或年輕型的失智症。失智症90%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如憂鬱、焦慮、不適切行為、疑神疑鬼、幻覺或妄想、失眠,其中又以被偷妄想或被害妄想最常見,有時是因為病人記憶不佳,常會用東西被偷解釋找不到東西的狀況,但經常因為身體疾病不穩定,如脫水、血糖高、血循不好的缺氧、低血鈉、疼痛或便祕所引起,有的是失智本身的黃昏日落症(sundowning syndrome)、有的是失智症合併上述情形或藥物引起的譫妄症(delirium)。我想許多人一定想到:既然病人曾因心臟衰竭、糖尿病及失智症在該綜合醫院就診,為何不住該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或精神科病房來處理呢?一是往往在綜合醫院內沒有「以病人為中心治療(ptient-centered management)」的跨科專業團隊:一是內科醫護人員對處理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患者技巧不熟悉或害怕,精神科醫護團隊人員對處理內科問題也缺乏訓練、擔心或不熟悉;二是綜合醫院缺乏為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老人治療考量或設計的專屬病房或區域;三是健保制度對以上兩者的醫療沒有給付或鼓勵支持,醫師診療費只每天給付一位醫師,另一位醫師則沒有給付醫師費,只在一週給付不符合時間成本的照會費用、該專屬病房或照顧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的護理費及病房費並未加成鼓勵。有人也會想到這樣的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老人不是在長照的日照機構或長照機構也可以處置(management)嗎?往往家屬面臨的是上述長照的供給不足或可近性不足、長照的人員大多不是醫護背景、不易理解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置意涵,加上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或腦科學知識缺乏與精神症狀的不理解,自然會有挑選或排拒病人的情形,或是要求家屬需等失智症接受精神科治療平穩後才進行個案管理或處置。在台灣,尤其是鄉村地區,不少家屬的確仍存有將父母送到長照機構是不孝的心理壓力;但是家屬照顧的負荷仍十分的大,尤其是老人配偶照顧老人時更為嚴重,在體力上、精神上、社會上及經濟上都有極大的負擔,兄弟姊妹及妯娌間的意見不一、衝突與協調溝通也有極大的壓力,失智症病人有時又無法完全自主決定,幾乎90%以上長期都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的困擾,家屬或家庭照顧者的精神健康議題極需要被正視。總之,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家屬與一併溝通的問題,這也不僅僅是單純孝順與否、老人被忽略或虐待(elder neglect or abuse)的議題,也不是單純提供長照人力可以處理的,而是在醫學或護理師養成教育中須持續學習團隊合作及重視跨領域知識或資訊整合,也需要重視醫護以外的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或社會工作師願意投入及關懷失智老人家屬(不一定是照顧者)與家庭照顧者精神健康議題,此外也需重視失智症照護團的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ment)等議題。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治療特色院所
全國患者No.1高雄長庚醫院/40%的失智症 可透過多種方式預防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排名,高雄長庚醫院就醫人數達1萬143人,位居全國第一。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副主任、失智共照中心執行長洪琪發表示,該院是高雄首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的醫院,透過神經內科與精神科超過40名專科醫師密切合作,給病人最佳照護。洪琪發觀察,去年台灣失智人口近30萬,占全台人口1.31%,依據台灣人口老化推估,30年後恐增加到80多萬,占總人口4%。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訊,40%的失智症可透過多種方式及早預防,主要藉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學習及感官接觸,甚至改變生活習慣及治療相關慢性疾病,都有助於預防失智發生。洪琪發表示,高雄長庚在失智症治療上,無論治療、臨床研究在高雄具先驅地位,更透過與社區合作、演講、出版書籍等方式,在推廣認識失智症及照護方面皆獲得肯定。洪琪發還說,面對患者時,會與對方平視,說話語速放慢,降低語調讓字句清楚,並在談話中耐心傾聽、適度給予鼓勵,引導並釋出善意,就能讓病患在心情放鬆的狀態下診療,並建立良好醫病關係,這也是長庚醫師讓人信賴的原因。區域醫院No.2嘉義基督教醫院/記憶門診服務長者 一次門診完整評估根據健保署資料,嘉義基督教醫院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4,951人,位居區域醫院第二名。嘉基精神科暨失智症整合中心副主任醫師趙星豪表示,共照中心組成治療團隊,以記憶門診服務行動不便長者,主動走入社區關懷。嘉義縣市是全台灣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趙星豪表示,嘉基在衛福部及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結合神經科與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職能復健師、社工師及個案管理師,組成治療團隊,設立記憶門診,讓有記憶困擾卻行動較不方便或不願意出門看診的高齡長者,可以在一次門診的時間裡,完成醫師問診、心理師評估、身體、血液及腦部影像學檢查,減少舟車勞頓。個案管理師會與確診個案的主要照顧者會談,確實了解個案家庭狀況與可運用的社會資源,並衛教家屬照顧失智個案的技巧,並追蹤及關懷後續。他表示,共照中心主動進入社區,成立日間照護據點,讓輕度至中度失智的確診個案接受非藥物的活動治療。中心也與社區的便利商店、大賣場、警察單位合作,訓練其所屬工作人員認識失智症並能適切的與個案互動,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以期達到高齡失智友善社會之目標。地區醫院No.1桃園長庚醫院/照顧失智從愛出發 親人憶起找回笑容健保署統計,桃園長庚醫院110年失智症就醫門診患者達3,417人,居區域醫院第一,主因在於醫院很早就成立專科門診,主任醫師徐文俊民國90年投入失智症照護擘劃,開設「記憶門診」,同時規畫「失智症中心」和建立「失智症科」團隊。徐文俊也是台灣失智症協會現任理事長,過去協助政府草擬失智症政策綱領2.0,衛福部後來據此啟動長照2.0計畫,加速增加全國共照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108年起,徐文俊率長庚團隊和勞動部合作,辦理年輕失智者(65歲以下)就業服務計畫,開發個案管理模式,建立共享醫療決策的工具,現在都在勞動部網頁公告,開放全國失智症共照中心和就業服務人員使用,同時教育失智者和一般民眾,了解失智症者一樣可以就業,長庚門診也提供個案管理與轉介服務。「不少失智症的家人在照護方面都是素人,從零開始,來到門診鼓勵他們從愛出發。」徐文俊說,過去有一位中年男子帶著父親到門診,初診時在個管師面前潸然落淚訴說照護上的苦楚,團隊花3個月治療,同時教導家人如何照顧失智症親人,讓父親有好的醫治,兒子跳脫無助,父子「憶」起找回笑容。基層診所No.1開蘭安心診所/垂直整合區域醫院 提供便捷快速診斷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宜蘭開蘭安心診所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達804人,居全國基層診所第一。該診所佇立於蘭陽平原二十年,以「高齡長者」為服務對象,提供醫療服務、預防保健、藥事服務、社區服務、教學研究、長照服務等六大區塊。以疾病管理為理論基礎,以個案管理模式提供服務,給患者整體周全的照護。因應高齡化社會到來,開蘭診所也把照護延伸至失智症的篩檢、診斷及治療,於109年增聘神經內科蔡秉晃醫師,透過整合性照顧,連結各種資源,建構完善支持網絡,滿足病患的醫療需求。蔡秉晃說,以國民健康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制訂的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COPE)進行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一旦發現民眾的認知功能惡化,立即轉介至開蘭診所神經內科進行一站式的檢查,包含問診、血液檢查、神經心理評估檢查,並借重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所建立的雙向轉診制度,完成腦部影像檢查。透過診所垂直整合區域教學醫院,為患者提供便捷、快速的診斷,免除病患的來回奔波,並結合長照失智據點、共照中心,以提供失智症家庭可近性、連續且完整性的照護。
-
2022-08-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長照機構不收新案成防疫潛規則 照顧重擔重回家庭
新冠疫情肆虐長照機構,截至上周,國內已有近4成機構住民染疫,致死率為2.6%。雖中央持續提供免費快篩試劑,盼透過定期篩檢找出確診住民,加速診斷及給藥,現行長照機構防疫規定,若有確診者需「清零」後,才能再收新案,但許多機構面臨上1波疫情,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私下早已循「不敢積極收新案」潛規則,恐讓照顧重責回流家庭。截至8月23日,全台共有4萬8496名長照機構住民確診,依照全國現約12萬3263名機構住民,近4成住民已感染。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表示,機構目前仍得遵守清零模式,須等到機構內最後一個確診者解除隔離後,才能收新案,且每周住民及工作人員都需定期篩檢,無論有無症狀的確診者,可盡快被找出、診斷並給藥治療。余志松直言,長照機構歷經前幾波疫情衝擊,雖已建立感控管理,但仍憂心再出現確診者,且工作人員也會染疫,照顧人力緊繃下,對於收新案態度愈趨保守。且目前雖規定,新住民當天快篩陰性即可入住,不過部分機構更為謹慎,要求必須有兩天內PCR陰性證明才算,引發家屬反彈,還沒開始相處就與機構產生不愉快。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長照機構照護人力近年大量流失,台籍看護被長照2.0政策吸引,紛紛轉做可自由排班的居家照服員,使得機構多半仰賴外籍看護,前兩年疫情封邊境外籍移工無法來台,近期好不容易開放申請,竟發生外籍看護完成檢疫後,集體從防疫旅館「消失」,疑似逃逸或遭人蛇集團擄走,主管機關勞動部、移民署至今無解方,機構若無照顧人力只能收床,最慘結局就是家人帶回照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長照2.0雖幫助輕、中度家庭,但對重度家庭幫助太少,像是居住機構1年僅補助6萬元、1個月僅5千元,若在家照顧,政府補助長照服務1個月3萬6千元,相差7倍。也因此家總倡議,衛福部應將24小時住宿機構項目,納入長照2.0補助項目,希望失能第7、8級的重度家庭,提供機構補助3萬6千元,可大幅減輕家庭負擔。陳景寧說,長照機構收案情況因疫情而不穩定,許多家庭只能自己想辦法,像是聘請外籍看護,或家人協調照顧,或者離職在家照顧,但也可能出現極端狀況。先前1名年輕媽媽,同時照顧失智老母親以及兩個年幼身障童,因不符合中低收入戶條件,經濟面臨極大壓力,逼得年輕小媽媽決定棄養逃跑,後續經由社安網處置,兩個孩子被安置、失智母送日照,雖面臨法律追究,但「棄養」對她反而是解脫。國內目前約80萬名失能者,過去長照司曾評估約兩成需居住機構,需有16萬床量能,但我國目前機構總數僅10萬床,仍差了5、6萬床距離。陳景寧認為,新冠疫情只是凸顯我國照護問題,當外籍移工量能不足時,機構量能是否能補上,我國必須要加速準備。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目前住宿機構人力端,照服員人數尚維持穩定,但鼓勵長照機構可透過提高薪資水準,產學合作,吸引國內照顧人力。針對民眾端,建議多使用長照居家或社區式服務,家屬也可使用家庭照顧者據點資源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希望透過加強篩檢、即時用藥,防止長照機構疫情擴散,過去長照機構在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前,即有流感、腹瀉等群聚易發生或易造成重症甚至死亡事件,因此各縣市每年或定期會到長照機構進行感控查核。
-
2022-08-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斷食善終之我見
【編者按】本週繼續回應上週畢柳鶯醫師與其團隊介紹「斷食善終」的經驗。編者本人藉此呼籲「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並邀請兩位具有虔誠宗教信仰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分別探討基督教與佛教對「斷食善終」的看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生死有時】畢醫師分享她自己以及協助其他的病人家屬完成斷食善終的經驗,醫病平台希望我以佛教徒的立場說一下佛教的看法,我深感惶恐。因為本人才疏學淺,也沒什麼修行,恐怕亂講造成大家對佛教教義的誤解,所以只敢說,以本文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臨床觀察,期待拋磚引玉,有更多的專家可以回應。佛教的核心信念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意思是說萬事萬物,包含各種生命都是由各種條件、因素組合而成。所以當維持我們生命的條件結束的時候,生命就到了終點;而下一輩子會變成怎麼樣,就看我們累積的因緣及條件的結果。因此佛教的生死觀,一直讓我覺得有一種透徹與豁達的感覺,因為死亡變得不是那麼可怕,不是什麼東西都沒有了。只是佛教徒在意的是,如果不能透徹了解這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理,那這種無止境的生生死死就會不斷地持續下去,這就是「輪迴」。而要超越不斷的生生死死,唯一的方法就是去了悟,原來生命不是像我們想的理所當然。「我」這種主體的感覺,是由於各種物質、感官、心意識的活動等等所產生的錯覺。2500年前的悉達多太子透過種種方法追尋真理,最後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再漂泊於生死。從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中覺醒過來,因此人們尊稱他為覺者——佛陀( Buddha),梵文原意是已經覺醒的人。他也把如何覺醒的方法告訴世人,希望大家都能超越無法自主的生生死死。這好像扯得有點遠了,不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果談到「善終」,佛教徒一輩子都在準備善終,因為大家都不想繼續不明所以的無限輪迴。不只希望這輩子結束生命的過程,能夠順利圓滿不要受苦,更希望可以清清明明覺知真相,脫離生死的束縛達到真正的解脫。因此在佛教臨終關懷的目標,「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是引用宋代慈雲遵式法師所撰寫的迴向淨土發願文︰「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這當中「自主停止飲食」的方法,恰好就可以幫助這些身體功能逐漸走向不可逆衰敗的病人們,「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因為我們知道對這些病人來說,一般人所認定的「正常」飲食或是營養的提供,恰恰好就是會延長這些病人的痛苦。如果有技巧、有計畫地減少飲食,反而可以幫助他們平順的結束病苦。而這樣的歷程,也可以幫助病人,在心理上不必承受著那種「到底還要痛苦多久」的擔心,而在專家的計畫指導下,有平靜的心好好準備自己的臨終與親友道別,這樣可以幫助病人「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最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往何處去。當然對佛教徒來說,最終希望可以解脫生死輪迴的束縛,而佛經中用了一個很大膽的字眼,來形容真正的解脫是有多麼的快樂——「極樂」,而這樣的境界是對所有人開放的,那就是「極樂世界」。其實在一些佛教大師的傳記裡面,我們也都可以看到這些大師們,在過世前會自主有意識的選擇逐漸的斷食,來幫助自己臨終的過程,避免身體病苦的干擾。舉例來說,大家所熟知的弘一法師,在他過世前身體生病時,就開始自主的減少飲食,到後來只有少量的飲水。過世前幾天他知道時候到了,就清楚交代弟子,身邊僅存少數的物品要如何處理,以及後事如何辦理,並寫下「悲欣交集」,然後在弟子們念佛聲中安然往生。或許我們無法像弘一大師一樣,能夠自己預知時至。但是對一些病人來說,現代醫學可以告訴我們,他們的身體是否已經走向不可逆的衰退。如果可以預見繼續的給予一般的飲食和營養,無法維持病人可接受的生活品質,只會延長他們的痛苦,那麼在充分的說明與溝通,以及尊重病人的自主意願下,透過專家的協助逐漸的減少飲食,應該是協助這群病人善終的好方法之一。事實上,在臨床提供安寧緩和照顧時,安寧緩和團隊也會與病人跟家屬溝通,當病人的身體無法代謝利用我們從點滴,或是餵食管路所提供的養分與水分時,就會建議減少點滴量與餵食量,避免病人水腫或因肺積水而呼吸困難,或因食物累積太多無法消化,而導致腹脹、腹痛,甚至是胃中食物逆流反嗆而造成吸入性肺炎。雖然不像有計劃的斷食,但實際上也在減少不必要的餵食或是營養給予,避免延長或增加病人的痛苦。當然「斷食善終」如果要做得周延,還是希望在病人意識清楚時,就先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確認病人能夠獲得充分的資訊,了解病人的自主意願,也讓家人之間有機會討論取得共識,並完成預立醫療照護決定,以避免後續的矛盾與衝突。最後,希望這個議題透過醫病平台的討論,能讓更多人能夠預先地思考,讓自己能夠抉擇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善終方法。
-
2022-08-26 焦點.生死議題
安寧療護是積極面對生命,不是放棄治療更非安樂死!關於安寧療護該知道的4件事
「安寧療護是積極面對生命,不是放棄治療更非安樂死!」 生命皆有終點,在最後獲得平靜、無憾,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安寧療護的精神所在。 如何進入安寧療護?經兩位醫師判定,疾病已無法治癒且剩餘壽命不超過6個月,便可進入安寧療護。這並不容易判定,因為現代醫學有許多延長壽命的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全靜脈營養、呼吸器、葉克膜等,患者可以多重器官衰竭、插滿管路、神智不清,依然撐過好幾年。以前只有癌症患者才被視為無法治癒,後來增加了八大非癌項目,代表醫學越來越重視照顧身心靈這一塊。安寧可以居家做,可以住院做,甚至也可以在ICU安寧。 好死還是賴活?生死由誰做主?答案因人而異,西方國家傾向讓患者本人決定,而東方社會家庭觀念較重,常由家屬來主導生命的重要決定。積極治療與安寧療護是光譜兩端,並不彼此衝突,除了「放棄急救」這一必要條件,患者、家屬、團隊三方共同討論,決定哪些治療要做、哪些治療不做,不存在絕對的對錯,任何決定都是愛的決定。 關於「安寧療護」該知道的4件事「面對疾病末期,死亡已不可逆。」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不是等死,更非放棄治療。 1.如何進行‧要做什麼:緩解身體症狀如疼痛、喘、水腫 支持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協助關係修復照顧病患的靈性,澄清生命意義 ‧不做什麼:不做刻意延長生命的治療不做增加痛苦的處置 2.如何申請(1)向合約醫院安寧團隊申請(2)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3)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4)需要兩位見證人(5)可將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 3.專業團隊 醫師、護理社工、宗教志工、營養藥師、心理師靈性關懷師 4.安寧對象經兩位醫師認定,病患預期生命少於六個月 過去以癌末病患為主,現有八大非癌類別:失智、中風、心臟衰竭、阻塞肺病、末期腎病等 [建議科別]安寧團隊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健康快充卡哇醫:一本從「學霸」到「學罷」都能看懂的醫學百科》
-
2022-08-23 醫聲.領袖開講
開卷有醫|陳建仁談因果螺旋:尋病因、防犯罪,還有助親密關係!
「人為何生病?」「小孩為什麼變壞?」前者是古今中外流行病學者永恆的叩問;後者則在重大社會案件後,總會引起網路輿論,議論著狂暴是為何生成。其實人類社會中,許多的「為什麼」,都可以透過因果辯證逐一釐清。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出版新書《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闡述他集結四十餘年研究精華創建的「因果螺旋模式」。除了探索疾病成因,也提供另類的思考模式,讓讀者運用於生活中,爬梳事物成因與本質,提升對於生活的掌握度與自信。為尋疾病根源 科學家曾提多種因果推論模式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不論是慢性病、急性傳染病,都需要盡快梳理出疾病根源,以利透過精準公衛策略進行防治。然而,陳建仁指出,在推斷疾病因果時,人們容易出現因果錯置、導因為果、見樹不見林等因果謬誤。陳建仁在書中以洗腎室病人感染C型肝炎比例較高為例,「到底是C肝引起腎臟病而需要洗腎?還是腎臟病人在洗腎時感染C型肝炎病毒?」C肝一直以來是台灣的國病,根據針對洗腎病人的長期追蹤,發現病人開始洗腎前未感染C肝,意即患者有可能是在洗腎室因針頭使用而感染C肝;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慢性C肝會引起末期腎病。也就是說,C肝與洗腎之間的關聯相當複雜,既可能是C肝導致腎病而洗腎,也可能是在洗腎時感染而得到C肝。為了推論疾病成因,流行病學家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因果論證方式,如因果輪、因果網、因果三角等。而陳建仁提出的因果螺旋,則把疾病由微觀至巨觀,影響力由小到大進行分析,並加入了時間的因素。因果螺旋強調時間因素 事態隨時間演進而擴大「因果螺旋模式,就是當我們要解決一個很複雜的社會現象,或者疾病流行的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考慮到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促進因子存在。」陳建仁說,若能夠深入了解從疾病演進初期,到後來對整個社會、國家和世界影響,找出每一個階段的多重驅動因子,「對於疾病的控制就會加深,疾病對人類的影響也就可以減到最小。」陳建仁的因果螺旋論述,強調與時俱進。「在整個過程當中,時間因素是最重要的,隨著時間,事態會不斷擴大。」陳建仁說,在事態擴大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同的驅動因子相繼出現。在分子細胞層次的驅動因子,帶來的可能是生物學方面的影響。當因果螺旋推進到「人與人之間的傳染」,甚至對整個社會的衝擊時,陳建仁說,社會因素以及人類的生活飲食習慣,甚至國與國之間的互助合作,就會進入因果螺旋,成為新的影響因子,意即呈現「多階段、多因果」。不同的致病因素相繼出現,並且隨著時間增大影響範圍,就構成了論述中的「螺旋」樣貌。因果螺旋運用在解決疾病問題時,可以幫助學者想得更全面。「一個好的科學家,想要去解決疾病的問題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需要有跨域的合作,考慮到更多層面,不論何種公衛策略都能夠更圓滿。」陳建仁舉例 ,若以因果螺旋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個人層次時,接種疫苗相當重要;然而,隨著疫情擴大,為了有效控制新冠肺炎傳播,消除「疫苗的國家主義」,幫助貧窮國家取得疫苗就變成當務之急。意即在因果螺旋的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的防治措施。親密關係、犯罪也適用 防微杜漸避免憾事發生除了在公共衛生、流行病學領域應用,因果螺旋也可以應用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或是解釋重大社會現象。看似難解的家庭、犯罪等問題,透過因果關係的梳理,找出事態擴大之前「出了什麼問題」,就能夠有機會阻止悲劇發生。陳建仁說,不良少年、社會犯罪者的生成,即是一例。在一開始,導致行為偏差的原因可能極為單純。然而,在家庭、朋友等層次時,若沒有人介入關心,找出原因加以導正,一個原先正常的人就可能變成對於社會有重大負面影響的人。陳建仁說,所以人際間的關懷很重要,可以防微杜漸。另一個例子,是關於親密關係。陳建仁說,夫妻間關係的破裂,時常起因於很小的誤解。若彼此都沒有真正去深究其因果關係,並加以解決,而是放置不管,隨著時間演變,誤會就有可能逐漸加深,使感情受到很大的影響。「從因果螺旋角度來看,很多事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陳建仁指出,在一件事的不同狀態、演進過程中,需要「超前預防」,若等到事態擴大,可能已錯過時機。陳建仁說,希望在日常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能透過因果螺旋的思辨模式,探究事物真相,掌握正確原因,就能更有自信的面對每一天。
-
2022-08-23 癌症.抗癌新知
名人癌逝新聞鋪天蓋地 專家籲癌友別對號入座影響抗癌心情
立委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罹患直腸癌,抗癌8年,昨天病逝,享年39歲。這兩天媒體報導鋪天蓋地,民眾拿起手機就能看到整排新聞推播標題,都是有關臨終細節、家人反應的戲劇化描述。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鄭致道表示,癌症病人很容易對這些消息感同身受,可能因此陷入情緒低谷,懷疑治療、恐懼回診、焦慮恐慌、腦中反覆浮現相關的畫面,甚至失眠。希望媒體撰寫報導前,能站在病友立場設身處地思考,不要太過聚焦在痛苦不堪、生離死別等負面訊息。鄭致道表示,每當有名人罹癌過世,新聞大肆報導的同時,癌症病友的心情也會有很大的起伏,特別是同樣癌別、相同性別、相近年齡的病人,特別容易設身處地,聯想到自已。病人會擔心,名人通常擁有豐富的資源,理論上會得到最好的照顧,連他都過世了,自己現在接受的治療有用嗎?我會不會也撐不下去?病人也可能開始焦慮、憂鬱、恐慌,甚至失眠,也會對於回診看報告感到恐懼。鄭致道提醒病友,其實每個人的癌症別、診斷期別、治療方式、體質都不一樣,治療效果也會很不一樣,先不要對號入座。如果發現自己情緒大受影響,建議暫時先不要看相關新聞;如果因此對治療或病況產生疑問,可以詢問自己的主治醫師和醫療團隊。病人身邊的親友,也要認知到這類新聞勢必影響病人心情,希望盡量多給一些支持和關懷。如果負面情緒想法過多,鄭致道建議,可以跟醫療團隊中的身心科醫師、社工師、心理師、受過專業訓練的專科護理師聊聊。心裡腫瘤醫學學會的未來會在網站推出專家地圖,讓民眾更快能找到有具備心理腫瘤專業訓練的人員在哪些醫院。鄭致道也提醒媒體,希望報導這類事件時,不要過多著墨描述細節,比如病人臨終細節變化和揣測其內心過程、鉅細彌遺描述家屬悲痛情緒,也希望標題和內容也不要採取聳動的寫法。這些都會讓看到新聞的癌症病人接收到過多負面訊息,反而忽略了整個罹癌和照顧過程中,病人曾有的堅強韌性、家人的支持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