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氨基酸
共找到
116
筆 文章
-
-
2023-10-26 養生.聰明飲食
提神該喝咖啡還是茶效果較好?「這1種」效果來得快去得也快
咖啡和茶都是受歡迎的飲品,具有提神的效果,但它們在提神方面有些微的差異。以下將討論兩者的特點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提神。 咖啡:1、咖啡是以咖啡豆為原料製成,含有較高濃度的咖啡因,這是一種天然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咖啡因能夠刺激大腦,提高警覺性和集中注意力,使人感到更清醒。2、咖啡通常具有較強的提神效果,特別對於需要在短時間內提高警覺性的人來說,例如早上起床或需要長時間保持警覺的情況。 茶:1、茶,特別是綠茶,也含有咖啡因,但咖啡因濃度通常比咖啡低。茶的提神效果通常較溫和,不會引起強烈的興奮感。2、除了咖啡因外,茶中還含有茶氨酸,這是一種氨基酸,能夠增強注意力和警覺性,但不會引起心跳加速或焦慮感。 咖啡提神效果強烈 茶長時間且溫和 因此,咖啡在提神方面通常更強烈,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警覺性,而茶的提神效果較為溫和,有助於長時間保持警覺,並減少咖啡因可能引起的不適症狀。此外,茶還含有抗氧化劑,有助於維護身體健康。 選擇咖啡或茶取決於個人需求和偏好。如果你需要迅速提高警覺性,咖啡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然而,如果你希望長時間保持警覺,或者你對咖啡因敏感,茶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 無論如何,要謹記攝取適量,以避免不適症狀,並確保在晚上不要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 延伸閱讀:·一直想睡!營養師激推「12種食物」快速提神、抗疲勞 咖啡喝太多反而更累 ·咖啡「這時間喝」提神效果最好! 多數人都喝錯時機了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3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太太吃鍋邊素,老公吃鍋邊草!
老公me too,事情爆發,老婆大發雷霆,問原因。老公:「你吃鍋邊素,菜都被你吃光了,我吃鍋邊草有何不對?何況草也是素的啊!」近年來吃素蔚為時尚,有些人是宗教理由,有些人是為了健康理由。話說有一病人失血,需輸血,病人一直問:「請問輸的血是素的嗎?」阿彌陀佛,目前捐血中心的血沒有這樣分啊!古人說:「肉食者鄙,未足與議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在表示自古以來,肉食是人類的天性,因此古人碰到大典要潔身自愛,齋戒三天,表示古人也知要潔身,必須少吃肉,避免殺生,心理坦然一點。吃素的人一定要吃蛋或牛奶,因為植物性蛋白缺乏人體新陳代謝中所需的兩種氨基酸,因此對人體健康而言,飲食均衡是必須的原則,因不同食物有不同的氨基酸,大魚大肉吃太多,一方面營養過多,造成動脈硬化,容易造成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多吃蔬食可避免這個副作用。由此觀之,老婆吃鍋邊素,老公吃鍋邊草,由字面上而言都是有益身心健康,只是如果吃的鍋邊草,不是真的草,而是人這種美麗的動物,就會發生家庭糾紛,甚至付出不少代價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 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9-20 醫療.皮膚
狐臭味炸裂!醫勸5類食物少吃:2飲品台灣很多人幾乎天天喝
狐臭是許多人都有的煩惱!狐臭是因為身體分泌汗的頂漿腺,在腋下分布特別多,排汗後再跟細菌作用產生的特殊味道,雖然跟身體健康沒有關係,但臭起來會讓人瞬間社會性死亡,不只會影響社交,進而可能使自信心低落。改善狐臭味道 別怕使用制汗劑與香膏土城長庚醫院整型外科李秉勳主治醫師分享,如何預防狐臭:1.保持清潔:運動流汗後盡快洗澡,換上乾淨衣物,可保持皮膚清潔,也可降低異味。2.改變飲食習慣:肉類及乳製品攝取過多,會活化頂漿腺,因此可以降低肉類攝取,增加蔬菜類。3.剃毛:剃毛可保持腋下清潔,同時防止細菌及汗水附著,達改善異味的效果。4.使用止汗劑:可適當使用市售止汗劑,但須注意,止汗劑使用過多可能會阻塞毛孔,導致毛囊發炎,另外也應認明衛福部認證標章,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止汗劑。預防狐臭 少吃五種食物此外,除了從生活習慣上預防狐臭,若想避免狐臭,李秉勳指出,這些東西最好少吃:1.辛辣食物:辛辣的食物會刺激皮膚和汗腺,促進汗液分泌,進而加重狐臭的問題。因此,需要避免食用辣椒、薑、蒜等辛辣的食物。2.酒類:酒精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增加體味的問題。3.海鮮類:蝦、蟹、貝類等海鮮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容易分解產生異味,進而影響體味。4.紅肉:牛肉、豬肉等紅肉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容易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異味。5.咖啡和茶:咖啡和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鹼等成分,這些成分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增加體味的問題。延伸閱讀:.狐臭中醫也能改善?飲食搭穴道療法+多喝冬瓜薏仁湯.體香劑治標不治本 醫建議體臭應做好清潔、少吃重口味食物.衣服洗過還是有汗臭味、霉味?3個洗衣地雷超常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3 養生.聰明飲食
魚皮到底能不能吃?教授告訴你營養和重金屬之間該如何抉擇
我在2010-10-20發表魚皮有毒?能補充膠原蛋白?,指出一篇「警告不要吃魚皮」及一篇「鼓勵要吃魚皮」的文章,都是錯誤的。「警告不要吃魚皮」的文章是《健康雲》在2018-10-17發表的不吃鮭魚皮「3大營養」全浪費? 譚敦慈:去皮重金屬少40%。「鼓勵要吃魚皮」的文章是《健康遠見》在2020-1-15發表的魚皮有重金屬別吃?別把營養丟了,專家提醒把握這個大原則。我在駁斥《健康遠見》那篇文章時有說『我實在是很難相信,它竟然會是出自一位「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兼任講師」』。今天(2023-6-12)讀者anesth回應:『那位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兼任講師是「臺大中文系、臺師大教育所碩士班畢業」』。他附上的文章是這麼介紹這位講師:臺大中文系、臺師大教育所碩士班 畢業,曾任國小教師、臺大註冊組主任、 教育部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全國公務 人員協會副事長等職務。2010 年前, 飽受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與高血壓纏 身之苦。2010 年初,為找回健康,接觸 「代謝平衡飲食法」,實踐「35921」飲 食原則,4 個月成功甩肉 17 公斤,至今 未復胖。有感於飲食、營養知識的重要, 他大量閱讀相關書籍,K書上千冊,將 所吸收知識經消化、整理,透過出書及 教學,傳播有科學根據的營養教育,有 別於傳抄、轉載的網路知識。先後出版 《代謝平衡,健康瘦身》等 4本書,暢銷 10 萬冊。數年前更獲邀至臺大、中原大 學、澎湖科大等校開設營養相關課程, 眾多學生搶修,被媒體稱為「比江蕙 演唱會門票還難搶的課程」之一,不少 學生學以致用,因而改善肥胖與失眠困 擾,曾獲選臺大107學年全校優良教師。我現在把我在魚皮有毒?能補充膠原蛋白?這篇文章裡有關這位講師的部分拷貝如下:至於《健康遠見》那篇文章,則是毫無疑問地在鼓勵大家吃魚皮,而它的理由之一是「能補充膠原蛋白」。它說:「魚的膠原蛋白分子小、身體很容易吸收利用,是最好的膠原蛋白食用來源!…補充膠原蛋白有助於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合成膠原蛋白時需要特定的胺基酸(羥脯胺酸Hydroxyproline等)僅存在於膠原蛋白中,是一般的蛋白質裡面沒有的。」有關「魚的膠原蛋白分子小」的說法,我搜索了無數的資料,但就是找不到任何可以支持此一說法的科學證據。例如下面這兩篇專門在講有關「魚膠原蛋白」的論文,就完全沒有提起「魚的膠原蛋白分子小」。2014年:Marine Origin Collagen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海洋來源的膠原蛋白及其潛在應用)。2016年:Characterization of Collagen from Different Discarded Fish Species of the West Coast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伊比利亞半島西海岸不同丟棄魚類之膠原蛋白的定性)。有關「身體很容易吸收利用」的說法,我實在是很難相信,它竟然會是出自一位「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兼任講師」(此文的作者)。要知道,最小的膠原蛋白大約有700個氨基酸,而最大的則有3000多個氨基酸。如此巨大的分子怎麼可能會是「身體很容易吸收利用」?(註:目前確定的科學證據是,頂多只能吸收三胜肽,即3個氨基酸)有關「合成膠原蛋白時需要特定的胺基酸(羥脯胺酸Hydroxyproline等)僅存在於膠原蛋白中」的說法,作者的意思很顯然是「因為只有膠原蛋白含有Hydroxyproline,所以攝食膠原蛋白才能提供Hydroxyproline」。可是,Hydroxyproline是轉化自Proline。它本身根本就不會被用來合成膠原蛋白。真正被用來合成膠原蛋白的是Proline,而不是Hydroxyproline。Proline是在膠原蛋白合成之後才被轉化為Hydroxyproline,而這個轉化是需要維他命C的參與。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常聽說要攝取充足的維他命C,才能使皮膚Q彈。不管如何,由於Hydroxyproline根本就不會被用來合成膠原蛋白,所以再多的攝取也不會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也就是說,「合成膠原蛋白時需要Hydroxyproline」,完全是一派胡言。有關讀者所問的「魚皮到底能不能吃」,就科學證據而言,只有「可能有風險」和「好處可能多於壞處」這兩種說法,而沒有「要吃」或「不要吃」的說法。也就是說,吃或不吃,是由個人選擇,沒有好壞對錯之分。而做為健康知識的傳播者,不應該只是根據個人的偏見,或局限的認知,就建議「要吃」或「不要吃」。原文:台大講師傳播錯誤營養知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01 養生.營養食譜
增肌減脂只吃雞胸肉好嗎?營養師分享正確觀念,尤其「一物」要攝取充足!
超商販售的「義式黑胡椒雞胸肉」,因某位健身教練情緒失控意外而爆紅。近年健身市場蓬勃發展,雞胸肉的需求水漲船高,超商整排的雞胸肉,不同的口味都賣得嚇嚇叫,雞胸肉不只是健身族群「增肌減脂」的食物首選,也是減重族群的好夥伴。「增肌」除攝取足夠蛋白質,「這東西」也必須攝取充足當「線條」、「曲線」比過去的「瘦」更容易吸引到人們目光,因此讓更多人投入健身領域。健身族人手一塊雞胸肉,也讓追求身材曲線的人,誤以只有吃雞胸肉,才能長出「大肌肌」。曾有民眾與健身房簽下一年合約後,下定決心要成為「肌肉猛男」,聽聞身材要好,不只運動還得搭配飲食,看著肌肉男女都吃著雞胸肉,他三餐也都只吃雞胸肉,結果體重沒減輕,也沒增加肌肉,反而因吃太少,運動又過量,導致在健身房暈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黃雅婷説,健身族群開始流行吃雞胸肉,主要原因是雞胸肉富含蛋白質,且脂肪含量又低,自然成為健身飲食首選。攝取蛋白質,食材的選擇不是只有雞胸肉,健身族群要達到「增肌減脂」,不能只攝取蛋白質或只喝高蛋白,攝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更為重要。「增肌」飲食需要吃對時間,兩個時間點飲食要留心黃雅婷表示,人體需要維持一定的代謝,幫助肌肉生成,建議在重訓後,肌肉呈現撕裂被破壞的狀態時,30分鐘到1小時內,攝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推薦運動後吃一份地瓜、雞胸肉,以及一份含糖的食物,例如水果、含糖飲料等,才能在肌肉流失的狀態下補充肝醣。蛋白質的攝取,除了雞胸肉是選項外,茶葉蛋、豆漿等都是很好的選擇。運動前,也不建議空腹運動,建議運動前的1到2小時,可補充碳水化合物,或是一份含糖食物,例如水果,以及一份蛋白質。只吃雞胸肉可能增加腎臟與肝臟負擔,嚴重需洗腎!不管是健身族或減重族,三餐飲食均衡仍是首要目標,黃雅婷指出,如果營養失衡,會對身體帶來傷害,特別是只吃一種食物的族群,更為危險。誤信健身偏方,三餐都只吃雞胸肉,又碰上本身肝、腎功能就不好,很可能會因過為偏激的飲食方式,增加腎臟和肝臟的負擔,嚴重者可能得洗腎。黃雅婷解釋,腎臟協助代謝蛋白質產生含氮廢物排出人體,如果腎臟病變時,就無法協助代謝,導致過多的含氮廢物堆積在體內,進而中毒,像尿毒症等;肝臟是負責消化道消化蛋白質產生的氨基酸,加工製造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肝臟若不好,同樣無法代謝蛋白質。健身族群的蛋白質攝取量需多少?肌少症和腎臟病人又該吃多少蛋白質? 國健署建議,一般民眾攝取蛋白質的量,為體重(公斤)乘以0.8克到1克,舉例,60公斤體重的民眾,每天攝取的蛋白質約在48克到60克間;如果活動量大,像健身族群,蛋白質攝取量為體重(公斤)乘以1.2克到2.5克間;肌少症的長輩,則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體重(公斤)乘以1.2克到1.6克間;如果是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建議攝取量為體重(公斤)乘以0.6克到0.8克。黃雅婷表示,100公克雞胸肉的蛋白質約為20克,100公克鮭魚排約21克、100克雞腿約19克、100毫升豆漿約3.5克、1顆蛋約6克。現代人飲食狀況大多不佳,需要減重或是增肌減脂,建議應該尋求專業營養師的幫助,才有辦法讓達成目標的效果更快。雞胸肉健康食譜:涼拌雞胸肉食譜食材:雞胸肉一片、小黃瓜一根、洋蔥1/4顆、紅蘿蔔半根調味料:薄鹽醬油 1大匙、蒜泥 1小匙、薑泥 1/2匙、堅果 1小匙、辣椒適量、麻油適量作法:1.雞胸肉煮熟或蒸熟,用手或用叉子剝成絲後,放入冰箱冰鎮約1小時。2.紅蘿蔔切絲後煮熟,也可與雞胸肉一起煮。3.小黃瓜切絲,洋蔥切絲,和煮熟紅蘿蔔一起泡冰水。4.將堅果以外的調味料放在一個碗中攪拌。5.把冰鎮雞胸肉取出,放上小黃瓜、洋蔥絲與紅蘿蔔絲,淋上攪拌完成的調味料,將所有料攪拌均勻,再放上堅果即可食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4 醫療.骨科.復健
退休三年至今身材未走鐘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健康9字箴言大公開
【本文重點】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是追求健康的典範,每天早上九點已累積一萬步,並在五點多登山、七點多游泳,生活作息非常規律;飲食方面注重多喝水和攝取營養,豬、雞、魚輪流食用,主食以糙米為主;他強調健康是點滴累積,不能單靠單一食物或運動,正確運動、均衡飲食、良好心情、規律作息、良好習慣是健康生活的內涵。--by ChatGPT致力於推廣健康觀念的物理治療師簡文仁,長年維持身手矯健、體態輕盈,是許多人心目中奉為學習標竿的活躍抗老典範。他近三年前退休,至今絲毫沒有「走鐘」的跡象。簡文仁接受本報專訪,公開自己退休一日生活作息,原來他每天早上九點,已經累積一萬步了!至於飲食、營養補充方面,他更是有一套圓融彈性的智慧原則,值得所有追求健康的讀者好好參考。晨操、登山、游泳,「退休很棒不無聊」。「很多人退休會覺得無聊、沒事做,但我覺得退休生活很棒!」簡文仁說,不用上班之後,他還是跟過去數十年一樣,晚上十點半、十一點就寢,清晨四點半醒來。因不用趕上班,所以張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用25分鐘做完一套保健操。簡文仁表示,這套保健操是他在百年元旦路跑活動與百歲人瑞崔介忱結緣之後,花了許多年時間慢慢研發出來的,整套動作都可以在床上完成,協調、平衡、肌力都有練到,做完整個人筋骨都伸展、活絡了。起床後如果天氣不錯,沒有下雨,他就在五點五分左右,去走一趟四獸山,通常在五點五十分就會跟一群山友在山上會合,大家聊聊天、激勵彼此不要偷懶,一起在山上大吼十聲,然後就下山。大約六點二十分回到家,簡文仁會跟太太一去吃早餐、讀報紙,休息片刻。大約七點四十分至四十五分之間,他會走路到南港運動中心游泳,透過游蛙式,訓練自己憋氣、調節呼吸,大約九點離開運動中心,走路回家,這時候步數通常都超過一萬步了。豬、雞、魚輪流上桌,優質營養搭配肌力鍛鍊。簡文仁說,回到家整理完泳衣,他就走路去圖書館看書、借書,大約十一點多回到家,又多了兩千步,他和太太多半在家用餐,兩人輪流準備午餐。簡文仁喜歡吃魚,主菜通常是豬、雞、魚輪流上桌,長年養成多喝水、多攝取蔬菜水果的習慣,根本不用特別計算,也能輕鬆超過每日三蔬二果,喝兩、三千毫升水。主食大部分都吃糙米,有時也會煮麵條或麵線,換換口味。「管好嘴、練好腿、喝好水」這九個字,可說是簡文仁的健康箴言。簡文仁表示,熟齡族群的重要目標不是練出大塊肌肉,是遠離肌少症,大部分的人知道要運動預防肌肉流失,卻忘了年長者吸收營養的效率也會變差,如果沒優質、好吸收的營養,辛苦鍛鍊老半天,身體想長肌肉也沒有原料。應注意的是,蛋白質有分很多種類,由不同的氨基酸小分子組成,要遠離肌少症,可多留意像是維生素D、咪唑胜肽化合物等成分。優質的營養再加上適量的訓練,肌肉的保養才算完整。但隨著年紀增長,因日常飲食攝取有限,比較難補足身體所需的量,可透過保健食品補充。一天逛四個公園,下雨打傘也要補齊步數、練好腿力。下午一點到兩點,簡文仁會睡個午覺,若天氣不錯,他又會去家附近的公園走走,「我現在一天可以逛四個公園,四獸山公園、南港公園、後山埤公園、玉成公園。」如果天氣不好沒去爬山,就算打著傘,簡文仁也會去公園走走路,把每日步數補齊。他建議剛開始想要養成健康習慣的人,一定要天天量體重、量血壓、看步數,因為多看就會多關注,多關注就容易帶出行動、養成習慣。養成習慣之後之後可以改成隔幾天量一次體重和血壓,每日步數也會很輕鬆就能超過一萬步。健康是點滴累積,不能只靠單一食物或運動。「健康是整體的,不可能靠強調一種食物、一項動作,就達成健康。」簡文仁每個禮拜在國泰醫院還有兩次「物理治療特約諮詢門診」,他在諮詢過程中,發現許多人會以為某種食物或運動就是永保安康的大絕招,其實不然。簡文仁強調,健康是點點滴滴累積的,正確運動、均衡飲食、愉快心情、優質睡眠、規律作息、良好習慣,這六點就是健康生活的內涵,雖然基因和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至少有這六點,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中。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4 養生.保健食品瘋
口服膠原蛋白美顏護膚到底有沒有效?哈佛大學最新研究這麼說
我有訂閱哈佛大學的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哈佛健康出版物)。今天我收到一篇發表日期註明是2023-4-12的文章。它的標題是Considering collagen drinks and supplements?(考慮膠原蛋白飲料和補充劑?),而副標題是Are collagen products worthwhile for skin, nails, and hair?(膠原蛋白產品對皮膚、指甲和頭髮值得嗎?)這篇文章的兩位作者是Payal Patel 醫生和Maryanne Makredes Senna醫生。Patel 醫生是麻省總醫院皮膚科的研究員。Senna醫生是 Beth Israel Lahey Health 醫療系統的皮膚科醫生,也是哈佛醫學院皮膚科的助理教授。我從2016年網站剛成立時發表的第一篇(膠原蛋白之謬思),到現在已經發表了數十篇關於膠原蛋白的文章,一再闡述口服的膠原蛋白是會在腸道裡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會有什麼美顏護膚的功效。可是,一直到最近(大概是一兩個月前),還是三不五時就會有讀者來跟我說,某某營養師或某某專家舉證歷歷,「證明」口服膠原蛋白有效。好,那我現在就把今天這篇哈佛文章的重點翻譯如下:膠原蛋白飲料和補充劑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名人和有影響力的人吹捧其對皮膚、頭髮和指甲的神奇功效。由於我們體內的膠原蛋白為這些組織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支持,因此食用膠原蛋白可能會導致濃密的頭髮和年輕的光彩似乎是合理的。但是科學是怎麼說的呢?一篇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國際皮膚病學期刊)的論文,針對 19 項關於膠原蛋白的研究(共有 1,125 名參與者)進行了回顧和分析。使用膠原蛋白補充劑的人發現皮膚的緊緻度、柔軟度和水分含量都有所改善,皺紋也不太明顯。這聽起來很有希望,但尚不清楚這些皮膚改善是否真的歸因於膠原蛋白。大多數試驗使用的市售補充劑不僅含有膠原蛋白,還含有維他命、礦物質、抗氧化劑、輔酶 Q10、玻尿酸和硫酸軟骨素等其他成分。一些隨機對照試驗(參見此處和此處)表明,飲用含有大量肽脯氨酰羥脯氨酸(prolylhydroxyproline )和羥脯氨酰甘氨酸(hydroxyprolylglycine)的膠原蛋白補充劑可以改善皮膚水分、彈性、皺紋和粗糙度。但是,需要進行大規模、高質量的研究,以了解市售產品是否對長期使用有幫助和安全。幾乎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可以使用膠原蛋白來改善頭髮和指甲。2017 年對 25 名指甲脆弱的人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發現,連續 24 週每天服用 2.5 克膠原蛋白可以改善脆性和指甲生長。然而,這項小型研究沒有安慰劑對照組來與膠原蛋白補充劑對照組進行比較。還沒有任何人體研究檢查補充膠原蛋白對頭髮的好處。目前,沒有醫學證據支持膠原蛋白補充劑或飲料可以改善頭髮生長、光澤、體積和厚度的營銷說法。您應該嘗試膠原蛋白補充劑或飲料嗎?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服用膠原蛋白補充劑或飲用膠原蛋白飲料會對皮膚、頭髮或指甲產生影響。我們的身體無法吸收完整形式的膠原蛋白。要進入血液,它必須被分解成肽,這樣才能通過腸道被吸收。這些肽可能會進一步分解成構成蛋白質(如有助於形成皮膚、頭髮和指甲的角蛋白)的結構單元。 或者肽可能形成膠原蛋白,沉積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軟骨、骨骼、肌肉或肌腱。迄今為止,尚無人體研究明確證明您口服的膠原蛋白最終會進入您的皮膚、頭髮或指甲。原文:膠原蛋白值得嗎?哈佛剛發表的文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8 養生.聰明飲食
愛愛前吃菠菜、西瓜更易性高潮!高敏敏推薦必吃「10大催情食物」
【本文重點】有很多天然食物都可幫助提升「性趣」,營養師高敏敏與沈怡岒醫師推薦了10種天然的催情食物,讓你吃了幫助身體放鬆、減少疲勞和緊張情緒,增加性趣和情感愉悅感。--by ChatGPT你知道在我們吃的食物當中,其實有很多天然食物都可以幫助提升「性趣」嗎?營養師高敏敏與沈怡岒醫師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推薦10種催情食物,點燃你和伴侶的慾望,讓愛火燃燒深夜不「掃性」。1.西瓜西瓜中的氨基酸能讓血管放鬆,而黃肉西瓜的瓜胺酸在體內能夠轉換成男士們最愛的精胺酸,可以幫助血管放鬆、舒緩疲勞跟緊張情緒,熱量也比紅肉稍低一些。但高敏敏貼心提醒,記得西瓜攝取的份量很重要,「切一切放碗裡8分滿就是一份水果」了(約=60大卡),一天最多3份,千萬不要抱一整顆挖著吃。以免助性不成,反而導致血糖超標、脂肪囤積...等不健康的副作用。2.菠菜菠菜含有豐富的鎂,鎂可以使血液流動、減少血管發炎,幫助身心放鬆,讓女性更容易達到性高潮,男性以較自然的方式勃起。3.黑巧克力雖說巧克力屬於甜食類,但其實85%以上的黑巧克力糖添加的比較少。黑巧克力中含有咖啡因和類黃酮、可可鹼,能幫助心情愉悅。另外類黃酮還能增加大腦血流量,所以適量享用黑巧克力是沒問題的,可以說是天然催情劑。4.辣椒辣椒能刺激內啡肽以及加快心率,幫助新陳代謝。而且適當的辣味刺激能改善情緒、使人愉悅。至於營養師總是在說「吃辣 適量即可」到底吃多少才叫「適量」?高敏敏表示,其實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不同,若發現吃辣時,胃有點悶悶、食道灼熱的感覺,就該適可而止。5.綠茶綠茶中富含兒茶素、茶多酚,幫助腹部脂肪代謝。另外微量的適量的咖啡因也可助平復心情,茶胺酸也能放鬆情緒,維持好心情之外也能幫助提神。6.蜂蜜蜂蜜中的糖分讓人有幸福感,以及礦物質硼幫助女性雌激素分泌。天然的蜂蜜是工蜂們把辛苦採集到的花蜜在蜂巢中濃縮熟成的產物,裡面的葡萄糖及果糖可以補充能量。但高敏敏提醒,雖說蜂蜜比起其它的精緻糖來說多了一些微量的礦物質跟營養元素;比起糖,蜂蜜「感覺」比較健康,但蜂蜜也是糖,吃多了一樣會胖會蛀牙。7.枸杞紅紅的枸杞維生素A含量尤其豐富,維生素A能幫助黏膜健康,減少細菌感染機率。高敏敏建議,將枸杞和油脂一起烹調,可以讓營養更好釋放、提升身體對胡蘿蔔素的吸收率!畢竟均衡營養除了選擇健康的食材,烹煮方式也很重要,合適的料理方式更能發揮本身營養價值。8.酪梨好的酪梨油,能幫助肌膚滋潤,提高好感。但提醒大家「酪梨是油脂,不是水果」。建議一天控制在半顆以內即可,要跟平常攝取的油脂做替換。9.生薑大家都知道天冷就來碗薑湯,可以幫助驅寒。這是因為薑含有薑辣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當身體暖活後,渴望也會增加。10.咖啡咖啡能幫助提神、使大腦內多巴胺變得活躍,避免關鍵時刻一蹶不振。不過高敏敏建議,咖啡因的每日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才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若一天喝兩杯大冰美式或拿鐵,咖啡因攝取就超標了)另外若有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腸胃病、長期失眠的患者、孕婦、孩童、骨質疏鬆者,最好避免或減少含咖啡因飲品的飲用。以上高敏敏介紹的10種催情食物,知道跟伴侶愛愛前該怎麼吃了嗎?祝你跟伴侶都能有不錯的性生活的體驗,享受性愛的美好。延伸閱讀:.你的內褲有滿滿細菌!這樣洗會越洗越髒,醫師曝「5大步驟正確清洗內褲」.顏射、口爆、內射「射精最愛7部位排行」 許藍方曝女性接受度最低是這部位.月經愛愛更易高潮是真的!性學博士許藍方授「性高潮秘訣」3關鍵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01 養生.聰明飲食
乳糖不耐症者福音!不強調乳製品,哈佛飲食法建議喝水、咖啡或茶
【本文重點】哈佛飲食是一種「健康飲食餐盤」,它主張以蔬果為主,再搭配全穀類、蛋白質和健康油脂等食物。相較於美國農業部推薦的MyPlate飲食,哈佛飲食更強調蔬果的攝取量,也建議適量攝取健康的脂肪,例如植物油,避免反式脂肪。哈佛飲食還將牛奶或乳製品的攝取限制在每天1-2份,並建議以水、咖啡或茶等代替牛奶或乳製品,對乳糖不耐症者尤其重要。哈佛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等疾病風險,也具減肥效果。--by ChatGPT哈佛飲食源於「MyPlate」 更適合乳糖不耐症者許多人應該都知道地中海飲食,那你聽過「哈佛飲食」嗎?哈佛飲食是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專家和《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編輯所共同提出的一種「健康飲食餐盤」,基本上與美國農業部於2011年6月開發的「MyPlate」內容大致內容差不多,但根據《healthline》分析指出,二者還是有些微不同,主要3個差異如下:1.哈佛飲食建議蔬菜與水果的比例高於MyPlate。2.哈佛飲食建議適量的健康脂肪,來源應為植物油,並避免反式脂肪。3.MyPlate建議每餐吃一份乳製品,但哈佛飲食將牛奶或乳製品限制在每天1-2份,建議以水、咖啡或茶等飲料代替乳製品,並避免含糖飲料。這對乳糖不耐症者是很重要的一項建議。根據《healthline》訪問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註冊營養師Antonette Hardie表示,哈佛飲食結合「MyPlate」與「地中海飲食」,加工食品和飽和脂肪含量低,因此能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等疾病風險,減肥也算是額外的好處。哈佛飲食內容●以蔬菜和水果為主——佔盤子的1/2以顏色和品種為目標,特別注意馬鈴薯不能算作蔬菜,其對血糖也有不利影響。●選擇全穀物——佔盤子的1/4全粒完整穀物,包括全麥、大麥、麥仁、藜麥、燕麥、糙米,以及用其製作的食物,例如全麥麵食要比白麵包、白米和其他細糧對血糖和胰島素的影響更輕。●蛋白質能量–佔盤子的1/4魚肉、雞肉、豆類、堅果都是健康的蛋白質來源,可以將它們混合製成沙拉,也適合與餐盤中的蔬菜搭配食用。限制紅肉的食用,不吃加工的肉製品,例如醃漬肉和香腸。●健康的植物油——適量選擇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避免使用含有不健康的反式脂肪。●喝水、咖啡或茶.喝咖啡或茶,加少量或不加糖。.有限飲用牛奶和乳製品(每天 1-2 份)和果汁(每天 1 小杯)。.不喝含糖飲料。●保持活動經常活動對於控制體重也很重要。(資料來源: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網站)地中海飲食內容特色:來自歐洲地中海地區的飲食習慣,已蟬聯六年最佳飲食。地中海飲食較一般飲食提供更少的熱量、氨基酸和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肥胖、失智等風險。飲食內容:多吃:1.大量新鮮蔬果;2.乳製品,如奶酪和酸奶;3.大量橄欖油;4.適量紅酒;5.多白肉:以魚類和海鮮為主,適量食用家禽、雞蛋。少吃:1.紅肉;2.加工食品其實近年來這些被稱為長壽飲食,不管是哈佛飲食、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麥得飲食等,都是相當健康的飲食方法,沒有哪一種最好,而是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才是真正的最佳飲食。【參考資料】.《healthline》The Harvard Diet May Increase Your Chances of Living Longer by 20%.《HARVARD T.H. CHAN》Healthy Eating Plate.研究證實地中海和麥得飲食可讓大腦較年輕 尤其二類食物最給力.2023年最佳飲食法票選出爐 第一名已是連續六年奪冠
-
2023-03-28 養生.聰明飲食
拿鐵比美式抗發炎效果翻倍?教授揭「咖啡加牛奶更有益」真相
讀者Wei在2023-3-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好,一直以來都看您的網站和書籍,受益良多也比較能分辨訊息的正確性。不過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咖啡和拿鐵,看到文章就有點矇了。想請問教授這篇文章的正確性,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期刊出產的論文嗎?論述中的細胞研究可以往上概括為可能對人體發炎減緩有益嗎?謝謝教授,您的資訊對資訊過剩的這個世代來說格外重要!」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2023-2-9發表在《台視新聞網》的「研究證實:拿鐵比美式抗發炎效果翻倍! 提振精神、防癡呆要喝」。它的第一段是:『黑咖啡(美式咖啡)是上班族保持專注、提振精神的利器,此前也被眾多研究證實具有健康方面的益處。事實上,添加牛奶的「拿鐵咖啡」,健康益處將比黑咖啡更顯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刊載論文指出,添加牛奶的咖啡品項,或許相較單純的黑咖啡更具有「抗發炎」的作用。』讓我感到納悶的是,既然是「事實上」,那為什麼「健康益處將比黑咖啡更顯著」會打個問號呢?還有,既然是「研究證實」,那為什麼卻又說『或許相較單純的黑咖啡更具有「抗發炎」的作用』呢?在接下來的第二段的上方有個藍色標題:「喝拿鐵比美式更健康? 研究:咖啡+牛奶抗炎效果翻倍」。那,既然是「事實」,又是「研究證實」,為什麼還要給自己打個問號呢?不管如何,我們來看第二段:『該研究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所發起。為理解「多酚」與「胺基酸」結合的抗炎作用,研究人員將抗炎因子注入人體的免疫細胞之中。第1實驗組的免疫細胞含有與胺基酸發生反應後的多酚;第2實驗組則為未與胺基酸產生反應的多酚,對照組的免疫細胞則未含有任何多酚或胺基酸。』「該研究」指的是今年2月8日發表的Phenolic Acid-Amino Acid Adducts Exert Distinct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in Macrophages Compared to Parent Phenolic Acids(與原酚酸相比,酚酸-氨基酸加合物在巨噬細胞中發揮獨特的免疫調節作用)。這項研究完完全全是用培養的細胞來做實驗,離人體試驗還差個十萬八千里。這個培養的細胞的代號是RAW 264.7,而它是源自小鼠的macrophage(巨噬細胞)。請看RAW 264.7。那,為什麼《台視新聞網》卻把它說成是「人體的免疫細胞」呢?而且,還說是「注入」!只不過是把實驗的化學物放進細胞的培養液裡,就叫做「注入」!?難不成喝口水也叫做「注入」!?《台視新聞網》這篇文章在靠近結尾處有說「根據美國醫學媒體《WebMD》刊載資訊表示,…」事實上,《WebMD》也有發表一篇關於這項研究的文章,而標題是Coffee With Milk May Fight Inflammation, Preliminary Research Shows(初步研究顯示,加牛奶的咖啡也許可以抗炎)。您有沒有看到Preliminary Research(初步研究),還有May(也許)。這跟「研究證實:拿鐵比美式抗發炎效果翻倍! 提振精神、防癡呆要喝」,是有多麼大的區別。原文:拿鐵比美式抗發炎效果翻倍!台視胡扯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1 焦點.健康知識+
研究證實地中海和麥得飲食可讓大腦較年輕 尤其二類食物最給力
一項最新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和麥得飲食二種飲食模式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降低了約40%。這兩種飲食法都是吃大量綠葉蔬菜、魚類、莓果類等富含植物性食物,尤其綠葉蔬菜與莓果類幫助最大。顯見健康飲食與減緩大腦衰老有關。地中海飲食和麥得飲食攝食者,大腦較年輕這項研究於3月8日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上,該研究分析581名捐獻大體者的腦組織,他們參與了一項關於記憶和衰老的長期研究,多數在80多歲時同意於死後捐獻大腦。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嚴格遵循地中海飲食和麥得飲食兩種飲食的人,其大腦「斑塊」堆積較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降低了約40%。這裡說的是大腦β-類澱粉蛋白斑塊,即阿茲海默症重要的病理特徵。兩種飲食都富含植物性食物,含有多種營養素和化學物質,可以緩解體內炎症並保護細胞免受損害。這兩種飲食也同時排除了:紅肉、糖類和超加工食品。重點研究結果:.每周至少吃7份綠葉蔬菜的人,與每週吃不超過1份的同齡者相比,大腦年輕了約19歲。.與不吃綠葉蔬菜的同齡者比,每天吃1杯綠葉蔬菜的人,大腦年輕了約4歲。.地中海或麥得得分最高的人,比吃很多漢堡和薯條的人相比,大腦年輕了約18歲。.嚴格遵循兩種飲食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降低約40%。減少大腦斑塊堆積 綠葉蔬菜及莓果成效最佳研究發現,吃太多甜點、糖果、油炸物和速食者的人,腦組織中的斑塊堆積更高。哪種食物對減少斑塊堆積最有幫助?研究作者、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內科助理教授Puja Agarwal指出,飲食調整添加更多的蔬菜、漿果、全麥、橄欖油和魚,可以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發作或、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最有益的又屬綠葉蔬菜,顏色越深越好,如菠菜、芥蘭菜、綠花椰、青江菜、空心菜、羽衣甘藍等,每一天都應該食用。再者莓果、漿果類也勝過其他水果,如黑莓、藍莓、覆盆子或草莓等,每周至少應吃五天。事實上各色蔬菜都有獨特的營養素,營養師指出,深綠色蔬菜富含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人體在攝取深綠色蔬菜時,即可將多數營養素如維生素A、C、K及葉酸等一次收納,其鐵、鉀、鈣等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含量也相當豐富,最能代表真正意義上的「均衡」。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特色:來自歐洲地中海地區的飲食習慣,已蟬聯六年最佳飲食。地中海飲食較一般飲食提供更少的熱量、氨基酸和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肥胖、失智等風險。飲食內容:多吃:1.大量新鮮蔬果;2.乳製品,如奶酪和酸奶;3.大量橄欖油;4.適量紅酒;5.多白肉:以魚類和海鮮為主,適量食用家禽、雞蛋。少吃:1.紅肉;2.加工食品麥得飲食(Mind Diet)特色:結合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而延伸的一種飲食型態,強調天然,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特別提倡莓果類和綠色葉菜類蔬菜,和限制攝取動物性食物和含高飽和脂肪食物。飲食內容:多吃:綠色葉菜類、其他蔬菜類、堅果類、莓果類、豆類、全穀類、魚類、家禽類、橄欖油、紅酒。少吃:1.紅肉類(豬、牛、羊及內臟類);2.奶油及人造奶油;3.起士;4.糕點和甜點;5.油炸和速食食品。阿茲海默症十大早期警訊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理解視覺影響和空間的關係有困難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查獲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資料來源】.《Drugs.com》Two Healthy Diets May Reduce Brain 'Plaques' Tied to Alzheimer's Risk.《CNN》Mediterranean and MIND diets reduced signs of Alzheimer’s in brain tissue, study finds.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 揪出早期阿茲海默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守護記憶友善社區.各色系蔬菜為何營養師最推深綠色?冬季常見盛產蔬菜一次看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3-02-25 養生.聰明飲食
點外送備註「拜託拿洋蔥砸我」,老闆放大絕送一顆! 專家:洋蔥有降血脂抗氧化功效
許多人不想出門買餐點時就會叫外送,而在點外送時有些人會有「客製化」的需求,像是不要加香菜、不要加蔥、小辣等。而有一名網友在外送平台點鹹酥雞,並備註「拜託拿洋蔥砸我」,沒想到餐點一來,讓她直呼「店家是不是真的想砸我?我快笑死」。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發現有間鹹酥雞店在外送平台上,備註寫著「餐點有問題或漏東西,情感上的問題都歡迎打電話過來,借錢的話可能比較沒辦法」,讓她覺得十分特別,因此原PO也在備註欄寫下「我好喜歡你們在(鹹酥雞)上面灑洋蔥,拜託拿洋蔥砸我,還有胡椒粉也要,這是情感上的問題嗎?」餐點來之後,原PO看到餐點驚呼「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裡面居然有一整顆洋蔥,原來鹹酥雞店家老闆在看到顧客備註後,直接將洋蔥「整顆」放入袋子給顧客,讓原PO高興直呼「店家是不是真的想砸我?我快笑死」。文章曝光後,引來大群網友熱議,有人笑稱「老闆太狠了」、「下次備註:希望可以切好再砸我」、「超好笑有夠可愛,老闆不惜成本也要達到顧客的需求,這店家有前途」、「超好笑,老闆敢拿洋蔥砸我,我就用新台幣砸回去」、「他還幫你剝好皮,真的好暖」、「老闆人也太好」,「我記得在哪知道洋蔥對心臟好,之後就狂吃洋蔥」。洋蔥營養價值高 有輔助降血脂功效洋蔥,別名球蔥、圓蔥、玉蔥、蔥頭等,是百合科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西南亞。洋蔥供食用的部位為肥大的肉質鱗莖,其外形似球體,色白、帶紫,剝開即散發出強烈刺激的辛辣味,其營養價值較高,在歐美素有「蔬菜皇后」之美譽。洋蔥確實具有輔助降血脂功效,但必須聲明一點「洋蔥不能替代降血脂藥物」。洋蔥中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每100克鮮洋蔥中大約含有1.1克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只有0.1克,同時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硒、鋅、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而且洋蔥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這種物質具有降脂的功效。同時,還含有前列腺素A,1個中等的洋蔥大約含0.25毫克前列腺素A,這是一種是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增加腎血流量和尿量,減低血液黏稠度,降低和預防血栓的形成。動物實驗證實,洋蔥中的環蒜氨酸可以阻止和抑制高脂飼料誘導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並可明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從上面結論可以看出,洋蔥是具有一定降脂作用。.延伸閱讀/黑豆、芝麻、洋蔥 12種好食物預防腦中風洋蔥怎吃效果佳?一天吃多少最好?洋蔥要怎吃效果佳?眾多的養生文章對於洋蔥的吃法有著各種各樣的推薦,一般有涼拌、洋蔥汁、清炒等方式,建議食用時,以有一定辛辣味為宜,不宜加熱過久,以最大程度保留洋蔥本身的營養元素的食用方式為宜。關於每天吃多少最適宜?並沒有相關的試驗研究資料。一般推薦以半個到一個為宜,而且洋蔥辛辣的味道也讓人無法大量攝入。但患有皮膚瘙癢、急性眼充血、肺胃發炎等屬於熱性疾病或屬於熱性體質的人不宜吃洋蔥,因為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對於有高血脂的人群,建議低脂飲食、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定期檢查,對於生活方式干預無效的,建議服用他汀類等降脂藥物,以控制病情,減少並發癥發生。延伸閱讀:.「蔬菜皇后」洋蔥可防骨鬆? 科學證實:想延緩或抑制骨質做好8件事!.吃完大蒜和洋蔥嘴巴臭到令人受不了?專家教10大去味絕招
-
2023-01-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Q.1變異大但人體變強 李秉穎:確診死亡趨勢分道揚鑣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微幅上升,BQ.1占比達到14%。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廣播「新聞放鞭炮」專訪,他表示,這是免疫逃脫帶來適者生存的自然現象,未來每3到6個月就會有新的強勢變異株蓋掉原本的,都可平常心以對。李秉穎說,因為Omicron時代為分野,新變異株帶來的輕症確診和重症死亡兩條曲線已分道揚鑣,前者會再次上升但後者不會,但不能說新病毒是弱化,應該歸功於人體T細胞免疫可持續數年的作用。李秉穎表示,從其他國家已經看到BQ.1逐漸變成主流,其實BQ.1已經與原本的主流病毒有相當大的不一樣,照以前的標準,應該要給個新的希臘字母。但世衛組織(WHO)不夠有遠見,一開始選用希臘字母來命名,結果現在字母不夠用了,只好用其他字來命名。新的希臘字母是否代表確診死亡都會大幅上升?李秉穎分析,過去從Alpha、Beta、Gama、Delta等新變異株出現時,都會看到全世界確診死亡上升,但Omicron出現後分野,確診和死亡兩條曲線已經分道揚鑣,確診仍會大幅上升但死亡沒有,甚至逐漸減少,這是因為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打過疫苗或曾經自然感染,有相當的免疫力。不過李秉穎說,這不能說是病毒的弱化,應該要說是人體變強,所以現在就可以看到比較晚解封的中國正在經歷陣痛期,因為他們群體免疫還沒有建立,所以重症死亡威脅較大。但如果看其他BQ.1先流行起來的國家,可以發現即便BQ.1本土占比上升,他們不緊張也不加緊防疫,就是因為群體免疫有防範重症死亡的效果。李秉穎表示,引起重症死亡的原因是病毒量大幅竄升、跑到全身個地,要預防這種事情發生,主要是靠T細胞的細胞免疫,負責去消滅這些受感染的細胞,有點像坦克部隊執行焦土政策。很重要的一點是,雖然病毒變異後,表面S抗原而導致免疫逃脫,人體認不得,影響到抗體免疫,但細胞免疫不但不受影響,還可以維持長達數年免疫記憶,因為細胞免疫所辨識的,不是病毒的外在,而是內在屬於細胞骨幹的氨基酸,這部分通常不會因為突變而改變。
-
2022-12-30 養生.聰明飲食
2022超級食物第一名竟是「它」!蛋白質比黃豆高,富含60種營養素,可入菜還能當中藥
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飲食健康,讓營養豐富的「超級食物」都有著高支持度,2022年被票選的超級食物TOP10中,第一名竟然是「浮萍」!除了可觀賞,還能食用跟當作中藥,來看看浮萍的營養價值及如何食用跟入藥。2022超級食物 第一名竟是「浮萍」全球女性時尚美容雜誌《柯夢波丹》公布的「2022超級食物」排名,第一名的超級食物竟是「浮萍」。沒有想到吧!平常在池塘邊看到的水生植物浮萍,不僅能觀賞,還能吃,更能當作中藥使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浮萍蛋白質比黃豆高 且富含纖維浮萍的營養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其他超級食物,根據德國及印度科學家的研究顯示,一種特定的浮萍—Wolffia globosa,具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45%成分是蛋白質,比率高於黃豆的36%。浮萍除了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富含鐵、葉酸、膽鹼、維生素B12、omega-3脂肪酸和所有9種必需氨基酸等60多種營養素。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有益人類心血管健康,並能改善胰島素和糖水平的調節。 專家表示,將浮萍乾燥後磨粉,可成為高蛋白(含量68%)食品,而且富含纖維。浮萍可食用 也能當作「中藥」根據採訪中醫師賴睿昕報導,浮萍是東南亞國家常見的食材,經常被用來當作蔬菜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味道嘗起來類似菠菜,可以生吃跟煮湯都非常適合。浮萍也具有藥性價值,能製成藥散、藥丸、藥膏,可以內服、外用。賴睿昕表示,浮萍性寒、藥性屬辛,為辛涼解表藥,歸經於肝經、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散的作用,可透疹、祛風、止癢、利水及消腫;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浮萍主風濕麻痺、跌打損傷、口舌生瘡、目赤翳膜。浮萍可為素食者的健康飲食選項 是過敏者佳音浮萍的一大優點是它具有相當中性的味道,加進各種食譜內不會影響食物的美味,可嘗試將它添加到沙拉、冰淇淋、醬料、麵包、三明治、蛋糕、湯類、麵食中。雖然營養價值高,大量生產卻須克服一個問題。由於浮萍生長在水中,具有吸水中的化學物質的特性,生長過程會直接接觸水源中的雜質和污染物,因此必須確保浮萍來自安全無虞的水源地才可安心食用。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浮萍粉或可取代牛奶或黃豆製成的乳清粉,當作素食者的健康飲食選項;浮萍粉的好處是原料無基因改造疑慮,且不含麩質和乳糖,是過敏者佳音。據估計,隨著全球人口增加,未來30年的糧食需求將增加70%,生長快速、到處可養的浮萍可能成為解決糧食危機的妙方。
-
2022-12-22 焦點.元氣新聞
生命再延長恐不再是夢!基隆長庚基因改造小鼠延壽10%
「呷百二」是許多民眾祝賀長輩的賀詞,延年益壽是部分人類追求的目標。基隆長庚研究團隊改造小鼠造血幹細胞「轉錄因子KLF1」建立小鼠模型,經過十年的研究發現,普通的小鼠與基因改造小鼠的壽命相比,基因改造小鼠平均壽命增加10%,最長壽可以增加高達30%。該研究成果已於今年九月刊登在國際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中。根據聯合國公布2019年全球平均壽命約為73歲,基隆長庚醫院社區醫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員徐于喬表示,基隆長庚研究團隊發現,小鼠的造血幹細胞中,有一個造血轉錄因子「KLF1」,該因子是紅血球生成的調控因子,團隊運用基因工程技術把KLF1的第74個氨基酸離氨酸,改造成「精氨酸」(KLF1K74R)。徐于喬表示,基因改造後的小鼠,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發生癌症的機率低,且分析免疫細胞的數量CD8+ T細胞和自然殺手T細胞有顯著提升。研究團隊為了確認基因改造小鼠對於抗癌的效果,團隊輸注基因改造小鼠的淋巴細胞,協助罹癌小鼠做細胞治療,結果發現罹癌小鼠因此提升以及延長存活壽命。再者,研究團隊繼續針對基因改造小鼠的「衰老狀態」進行研究觀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基因改造小鼠的老化生理指標,如外表、毛色、脫毛,體重、肌力變化等,都與普通小鼠有顯著差異。像是莫里斯水迷宮試驗,年紀較長的基因改造小鼠的空間學習和記憶能力,同樣年老的普通小鼠維持更好。其餘老化後常見的疾病,心臟、血管、腎臟、肝臟等功能,基因改造小鼠在這些器官的衰退狀況下,都沒有明顯的變化,老化發生機率遠低於普通小鼠。基隆長庚醫院院長賴旗俊表示,近年有多項應用基因編輯技術的人類基因療法,被美國食藥局(FDA)核准通過,並應用於臨床治療基因缺損的疾病,基隆長庚研究團隊透過基因改造,研究出健康長壽的小鼠動物模型,未來可以進一步了解老化分子與細胞基礎,於轉譯醫學的應用也能作為開發抗衰老治療的平台,提供未來對抗老化的參考方式之一。
-
2022-12-07 養生.健康瘦身
早晚兩顆蛋,F.I.R阿沁1個半月剷肉14.2公斤!5個好理由告訴你減重就該吃雞蛋
F.I.R阿沁日前被狂問怎麼瘦下來的,他於是大方在臉書公開瘦身食譜。阿沁靠著早晚吃水煮蛋、水煮雞肉、生菜沙拉…,一個半月就從86.6公斤瘦到72.4公斤。不過他提醒這種完全斷糖分的節食法,血糖也容易偏低,或許不適合需要大量體力活動的人。細看阿沁的減重菜單,發現他大量吃雞蛋。而之前精神科名醫方俊凱減19公斤的瘦身早餐菜單,也可見水煮鮪魚罐頭、水煮蛋、香蕉3種食材。事實上,雞蛋確實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之一,也是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healthline》就列舉了以下5點,說明為何雞蛋是適合減重者吃的好食材。5原因,減重就該吃雞蛋一、低卡路里1個雞蛋大約74卡路里熱量,但它的營養成分非常高,尤其蛋黃。蛋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也是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是用油煎雞蛋,每一茶匙(約5克)的油就會增加約50卡路里的熱量。二、有飽足感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高蛋白食物可以降低食慾並增加飽足感,若再與其他纖維食材搭配吃,更能促進飽足感,減少正餐以外肚子餓想吃零食點心的機會。三、促進新陳代謝雞蛋含身體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的良好平衡,高蛋白質更可促進新陳代謝,高蛋白飲食已被證實每天可促進高達80-100卡路里的新陳代謝。四、早餐吃雞蛋更有益許多研究比較了早上吃雞蛋與吃其他卡路里含量相同的早餐的效果,發現吃蛋不但有飽足感,更讓你在其後的幾餐攝入更少的卡路里。這可能歸因於雞蛋含PYY和GLP-1兩種激素,它們有助調節食慾並促進飽足感。五、雞蛋便宜且容易準備與其他食物比,蛋的價格相對低,並且可以快速準備好,不管是煮、炒、烘、或做成煎蛋捲都很美味。用幾個蛋和一些蔬菜做成的早餐煎蛋捲,就是一頓又好又快速的減肥早餐。最後還是要提醒,減肥不但要靠飲食控制,更要配合運動,及正常生活作息,才會是有效且健康的減重。【資料來源】.《healthline》Eggs Might Be the Ultimate Weight Management Food.名醫減19公斤的瘦身早餐菜單 常見這3 種食材與3 種調味料.阿沁一個半月剷肉14.2公斤 健康減肥食譜大公開
-
2022-11-22 養生.心理學解密
睡前喝熱牛奶改善失眠問題?專家告訴你可能誤會的真相
睡眠問題是現代人常見困擾,媒體上有相當多資訊告訴讀者能吃什麼、喝什麼可以幫助入睡,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方式之一便是喝熱牛奶,但真的有效嗎?根據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蔡宇哲在《聯合報》一刻鯨選的音訊節目〈睡眠管理職人的好眠教室〉中指出,大多數資訊會說牛奶富含「色胺酸」這種氨基酸,而這個色胺酸是血清素的原料,只要大腦中有色胺酸,它就會轉化為血清素,然後再轉化為褪黑激素,所以可以幫助入睡。不過蔡宇哲表示,用吃的方式吃進色胺酸,的確會提升在體內的濃度,卻沒辦法有效進入到腦內。因為身體跟大腦之間有保護機制,大腦不會讓太多物質進入,因此喝完牛奶之後,增加的基本上只有體內的色胺酸。然而有些人依據過往經驗認為喝熱牛奶是有效的,他認為可能是安慰劑效應產生的心理效果,而非生理效果。「食物助眠的效果有限,非直接相關。」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曹雅姿曾受訪表示,很多民眾想知道吃什麼可以睡得更好,其實生活型態的改變才是治療失眠的重點。如何不靠吃藥治失眠?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心身醫學科主任陳錫中曾受訪指出,目前唯一通過科學驗證,可長期自我保養的治療失眠方式,就是「認知行為療法」,包含正確的睡眠知識和各種行為技巧,以心理學的制約原理,養成好眠習慣。舉三種方法如下:1.刺激控制法「讓床成為睡覺的地方。」不在床上做與睡覺無關的事,真正想睡時才上床,並且固定時間就寢與起床,若在床上躺20分鐘睡不著,起來到另一個房間做靜態活動,等到想睡再回來,白天避免午睡。2.限眠療法是刺激控制的延續,等到真的有睡意時才去睡覺,除了避免「床鋪變成失眠的地方」外,也可提升睡眠效率、濃縮睡眠時間。例如晚上10點上床卻翻來覆去到2點才睡著,那就改成2點才上床,可能還是翻來覆去,但時間會縮短,也許3點就能入睡,但同樣還是要要求自己7點起床,讓睡眠更有效率。3.放鬆技巧找個安靜、舒適、不受打擾的地方,最好在三餐之前或睡前,運用「緊張—放鬆」技巧,例如想要放鬆肩膀,就先聳起肩膀,將肌肉緊繃5至7秒,再慢慢鬆開15至30秒,逐步從手部肌肉、臉部肩頸、胸腹背部至大腿膝蓋等處放鬆。
-
2022-11-10 養生.聰明飲食
為什麼紅肉普遍被認為較不健康?教授曝和這個營養素有關
讀者Lee在2022-10-31在紅肉,為何紅,怎麼壞的回應欄留言:「教授您好,想請問您對經由保健食品額外補充(非從日常飲食)左旋肉鹼是持正面或負面看法呢?您的文章中寫到,它是紅肉被認為較不健康的理由之一(您說這也只是說法,代表您不完全認同嗎?),但它如今卻成了人們為了減肥等健康理由,常另外買來食用的補充劑,且網路上能查到許多它對健康的好處,如以下連結想請問您對於這些好處是認同的嗎?若您願撥冗回覆,小女子感激不盡!」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左旋肉鹼是紅肉被認為較不健康的理由(請參考上圖)。紅肉含有大量的左旋肉鹼,而過多的左旋肉鹼會被大腸裡的細菌分解成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而三甲胺會被肝臟轉化成三甲胺-N-氧化物(TMAO)。TMAO會促進動脈壁斑塊的形成,從而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註:我會在文章的最後提供有關此一說法的科學根據)這位讀者寄來的連結打開的是啟新診所發表的文章《揭秘“左旋肉鹼”的神秘面紗》,裡面有這兩句話:(1)左旋肉鹼是代謝過程中的一種必需的輔酶,(2)左旋肉鹼是現代人不可缺的營養素。有關這兩點,我先請大家看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提供的資訊:一、左旋肉鹼在能源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將長鏈脂肪酸運輸到線粒體中,使它們可以被氧化(“燃燒”)以產生能量。 它還可以運輸從這種細胞器產生的有毒化合物,以防止它們的積累。二、健康的兒童和成人不需要從食物或補充劑中攝取左旋肉鹼,因為肝臟和腎臟會從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中產生足夠的量來滿足日常需求。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食品和營養委員會於 1989 年審查了關於左旋肉鹼功能的研究,並得出結論認為它不是必需營養素。從這兩段話就可看出,(1)左旋肉鹼不是輔酶,而是脂肪酸與其代謝物的載運體(Transporter),(2)左旋肉鹼不是必需營養素,而是我們身體可以自行合成。有興趣看論文的人可以看這兩篇綜述論文:2016:Carnitine transport and fatty acid oxidation(左旋肉鹼載運和脂肪酸氧化)2020:The Importance of the Fatty Acid Transporter L-Carnitin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脂肪酸載運體左旋肉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NAFLD) 中的重要性】有關服用左旋肉鹼補充劑的利弊,請看下面這兩篇綜述論文:2020:The bright and the dark sides of L-carnitine suppleme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補充左旋肉鹼的明亮和黑暗面:系統評價)。結論:「在特定條件下長期補充左旋肉鹼可能會影響體能。另一方面,左旋肉鹼補充劑會提高空腹血漿 TMAO,這種化合物應該是促動脈粥樣硬化的。因此,需要更多關注長期補充劑及其對心血管系統的縱向影響的研究。」2021:Pathobi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Excessive Dietary Intake of Choline/L-Carnitine: A TMAO Precursor-Associated Aggravation in Heart Failure in Sarcopenic Patients(過量膳食攝入膽鹼/左旋肉鹼的病理生物學關係:肌少症患者心衰竭與 TMAO 前體相關的加重)。結論:「過量攝入膽鹼或左旋肉鹼等含有 TMAO 中間前體 TMA 的飲食,應謹慎用於患有肌肉失調的老年人。」有關左旋肉鹼是紅肉被認為較不健康的因素,請看下面這兩篇研究論文:2013: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sm of L-carnitine, a nutrient in red meat,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紅肉中的一種營養素,左旋肉鹼,的腸道微生物群代謝促進動脈粥樣硬化)2022:The microbial gbu gene cluster link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ssociated with red meat consumption to microbiota L-carnitine catabolism(微生物 gbu 基因簇將與紅肉攝取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與微生物群左旋肉鹼分解代謝聯繫起來)原文:左旋肉鹼是輔酶?是不可缺的營養素?啟新診所的謬論
-
2022-11-02 養生.聰明飲食
許多頂尖運動員都是採行純素食飲食?教授告訴你殘酷事實
臉書朋友Wu Jason前天(2022-10-30)用簡訊詢問:「不知教授如何評論這本書 謝謝」。他寄來的連結是博客來書局展示的一本書,出版日期是2022-11-4,名字是《茹素運動員:頂尖選手、醫學專家實證,透過植物性飲食打造更健壯的身體》。這本書是翻譯自2021-6-15出版的The plant-Based Athlete: A Game-Changing Approach to Peak Performance。這本書聲稱許多頂尖的運動員都是遵循純素食,而這些運動員也都公開表示他們的不凡成就是要歸功於純素食。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頂尖運動員裡面,純素食的佔多少比例?有百分之一嗎?更何況,這本書裡面所列舉的幾位運動員根本就不是純素食,或已經放棄純素食,或因為採行純素食而斷送職業生涯。28面奧林匹克金牌得主Michael Phelps(圖片來源)聲稱:職業網球巨星維納斯.威廉絲(Venus Williams)採取植物性飲食後,贏得了溫布頓冠軍和奧運金牌。查核:Women’s Health在2020-5-27發表Venus Williams Follows The ‘Chegan’ Diet, And Honestly We Have Questions(Venus Williams遵循“Chegan”飲食,老實說我們有問題)。Chegan是Cheat(欺騙)和Vegan(純素)的組合字,意思是「偷偷吃肉的純素食」。Venus Williams拿了7個單打大滿貫,而她的妹妹Serena Williams 拿了23個。這位妹妹不是純素食。聲稱:NBA明星球員,凱里.厄文(Kyrie Irving)、克里斯.保羅(Chris Paul)、達米安.里拉德(Damian Lillard)、德安德魯.喬丹(DeAndre Jordan)等人,都為了改善表現而採用植物性飲食。查核:Forbes在2019-2-20發表DeAndre Jordan, Kyrie Irving, Chris Paul Invest In Plant-Based Food Company Beyond Meat(DeAndre Jordan、Kyrie Irving、Chris Paul 投資植物性食品公司Beyond Meat)。所以,這三位明星球員會對外宣稱他們是純素食,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吧。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其他400多位現役,以及4千多位退役的NBA球員都沒有對外宣稱他們是純素食。SB NATION在2018-1-19發表Damian Lillard ends vegan diet because he lost ‘a little bit too much weight’(Damian Lillard結束純素食,因為他的體重有點失去太多):「Damian Lillard是第一批在休賽期公開透露選擇素食的球員之一。 但在最近的一次播客中,這位開拓者後衛表示他在採行純素食五個月後宣告停止,因為他的體重比他預期的要輕太多。」聲稱:前NFL(美國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最有價值球員,凱姆.牛頓(Cam Newton)為了增強表現而採用植物性飲食。查核:波士頓環球報在2020-9-12發表Is vegan the best diet for Patriots quarterback Cam Newton?(純素食是愛國者隊四分衛 Cam Newton 的最佳飲食嗎?)。它先說:「在2019年三月Cam Newton宣布改採純素食。可是,由於過去兩年多次受傷,Newton現在正處於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他剛簽了一份為期一年的最低薪水合同。 」接下來它引用運動營養師Laura Moretti說:「當我們尋找受傷恢復的黃金標準時,我們總是回到那些必需氨基酸。我們在動物性食品中得到了所有九種。 對於像Cam這樣的運動員來說,要滿足他的需求,我認為純素食很難做到。」事實上,由於今年沒有球隊跟他簽約,現年才33歲的Cam Newton已經是處於退休狀態。反過來說,另一位更有名的四分衛,Tom Brady,現年45歲,現在還在打。他更是史上拿下最多超級杯冠軍(7個)的四分衛,但他卻不是純素食。聲稱:史上最偉大的奧運選手之一、田競傳奇人物,卡爾.劉易士(Carl Lewis)將自己有史以來最優異的表現,歸功於純素生活和植物性飲食。查核:Dave Asprey在個人網站發表Athletic Anti-Nutrition: What a Vegan Diet Did to Carl Lewis(運動抗營養:純素飲食對Carl Lewis的影響)。他說:「在成為素食主義者之前,Carl Lewis一直主宰短跑和跳遠。在 1991 年達到頂峰後,在採行純素食僅一年後,Carl Lewis開始失去他在短跑和跳遠的主宰地位。1992年,他未能獲得100米或200米奧運代表隊的參賽資格。……然後在 1993 年,Carl Lewis參加了在斯圖加特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錦標賽,但在 100 米短跑中僅獲得第四名,甚至沒資格參加跳遠比賽。」聲稱:七屆溫布頓冠軍諾瓦克.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於2019溫網以黑馬之姿勝過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他表明植物性飲食對自己的精力和整體表現都有幫助。查核:Fox Sports在2022-10-12發表The food that fuels a champion: Novak Djokovic credits strict diet for tennis success(為奪冠者加油的食物:Novak Djokovic將網球的成功歸功於嚴格的飲食),而其中有這麼一句話:「Novak Djokovic的飲食以蔬菜、豆類、白肉、魚、水果、堅果、種子、鷹嘴豆、扁豆和健康油為基礎。」Sporf在2022-1-11發表IS NOVAK DJOKOVIC VEGAN?(NOVAK DJOKOVIC 是純素食者嗎?)。作者先引用Novak Djokovic 說:「……因為也有道德原因。意識到動物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您知道,屠宰動物和農業等等。 」然後作者評論:「然而,DJOKOVIC與素食主義的關係比乍看起來要復雜得多。 在2013年,據透露他花了數百萬美元購買驢奶,用來製作世界上最昂貴的奶酪。DJOKOVIC在塞爾維亞經營的餐廳也在菜單上提供肉類和動物產品。」我到Novak Café & Restaurant的網站查看,果真看到菜單裡有牛排。相關文章:網球天王偽科學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救命飲食What the Health影片,暗藏玄機原文:新書《茹素運動員》:又一極端飲食謬論
-
2022-10-21 養生.聰明飲食
味精是化學物、有害健康?營養師指真正傷身關鍵,4吃法才真糟糕!
味精是日常相當常見的調味料,不過隨健康意識抬頭,味精也不知不覺被視為某種有害健康的物質。究竟味精真的這麼傷身嗎?又為什麼沒吃味精的人還是出現健康問題?該注意的有哪些?嫚嫚營養師指出關鍵。 味精是化學物、有害健康?營養師指真正傷身關鍵! 嫚嫚營養師指出,味精為「麩胺酸鈉鹽」,是鈉鹽的一種,據文獻最早是在1908年由日本池田菊苗教授在海藻中萃取出,他發現這類鹽有一種有別於其他鹽的鮮味、海味,入菜後可帶來很好的風味。而雖說是在1908年被發現,但其實人類也早就在食用,因為這天然的成分在各種食物中都常吃得到,例如海藻、昆布、蘑菇等,以及由此熬煮的高湯也都有麩胺酸鈉的存在。 嫚嫚營養師表示,許多民眾會認為味精有其他添加物、是化學物質、加工調味料,對於味精的看法有各種傷身的觀點,但其實一般情況下味精只是鹽的一種,除了萃取,是趨近天然但非必需的氨基酸之一,並沒有特別會傷害健康的成分,也未被列入致癌物名單中。唯一需留意的在於和同匙量的鹽相比,約有1/3的鈉,需注意的其實就是鈉。 味精傷身?4吃法才真糟糕!營養師:該注意的不是味精。 嫚嫚營養師表示,因味精是鈉鹽的一種,真正容易引起健康問題的其實是在於「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鹽吃太多、味精吃太多,又或者是加了味精又加鹽、加了味精又加其它調味料等。這問題並不在味精,任何一種鹽、鈉攝取過量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舉例來說,許多人吃便當沒加味精,但主菜灑胡椒鹽、又加辣椒醬、滷汁又一大把,蔬菜也為了增添風味加了不少鹽,這種吃法才可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沒吃味精,一樣有高血壓、間接引起三高、乃至引起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健康問題,該防範的重點在於鈉而非味精。 需留意鈉含量過高的調味料,也包括如高湯塊,或是醬油、醬油膏、豆瓣醬等醬類,蠔油又比醬類來得更高。而即溶沖泡的湯品、泡麵等,也含有相當高的鈉含量,若整包加下去,也容易有鈉攝取過量的問題。營養標示上顯示每100公克含有600毫克的鈉,就屬於高鈉食品,提醒民眾留意。 吃東西出現口渴等症狀,小心恐怕已鈉攝取過多! 嫚嫚營養師也提醒,民眾大啖美食時,常會感到口渴,這其實常見為鈉攝取過多的警訊,鈉過量易使體內電解質失衡,除此之外也易有腹痛、腹瀉等情況出現,再嚴重一些也可能會有無力、倦怠、噁心、想吐的感覺。這些都是常見民眾吃過頭感到不適的問題,或許並不單單只是吃了太多,而是鈉攝取過量了。 別讓鹽、味精、調味料傷健康,營養師教享受美食兼顧養生! 美食當前自然是難以拒絕,嫚嫚營養師建議,飲食的養生之道在於習慣,應養成「日常健康吃,偶爾開心吃」的習慣,平時低油、低鹽、低糖、高纖飲食、多喝水,一周最多兩天大餐。 大餐時也盡量避免油、鹽、糖過多,調味料盡量自己加,有加味精就考慮別再加鹽、調味料等,或是至少減半,最好的方式以天然的蔥、薑、蒜等辛香料為主。 大餐時間也建議選在中午,並留意當天飲水量達體重乘以40,以補充足夠的水分幫助代謝,在睡前還有相較晚上更多的時間喝水、將鈉排出,以達美食和健康的平衡。 《延伸閱讀》 .享受美食別讓鈉超標!避開高血壓等心血管地雷,這樣吃健康、美味同時兼顧 .沒吃海鮮也會痛風?醫指常見5地雷,手搖飲也在其中!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BF.7有一症狀與前面病毒株都不同…最新變異株關鍵6大問題解惑
台灣邊境解封,但最新變異株BF.7、BA.5.1.7在中國多地驗出,歐美各國近期感染比率也攀升,國人該擔心嗎?專家表示,BF.7仍是Omicron的一支,與BA.5相近,國人可平常心看待。BF.7是什麼?在國內曾檢出嗎?民眾應該注意那些症狀?次世代疫苗有效嗎?《元氣網》整理大家最想知道的六大QA,為大家解惑。Q1:BF.7是什麼?在國內曾檢出嗎?A:BF.7是BA.5.2.1.7變異株的簡稱,為OmicronBA.5的亞種病毒株,初步認為比BA.4或BA.5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染力更強,恐造成大範圍傳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於十月十二日表示,BF.7曾於8月5日至9月15日間通報三例,分別來自荷蘭、法國、美國。【延伸閱讀】陸驗出新變異株! 羅一鈞指國內情況:曾驗出三例境外BF.7、無本土Q2:BA.1雙價次世代疫苗對BF.7有效嗎?A: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召集人李秉穎十三日受訪指出,平均每3到6個月就會出現新變異株,國外現在有BF.7,現在「0+7」上路,BF.7將比過去更快侵台,恐在二到三個月進入國內。民眾千萬不要等BA.5次世代疫苗,應積極接種次世代疫苗,打BA.1雙價就有保護效果。不過,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現在世界上的新冠疫苗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用武漢株做的,一種是用Omicron做的,「武漢株做的疫苗已經幾乎可以放棄了。」【延伸閱讀】快打次世代疫苗!學者示警:這類人預防住院效果已砍半Q3:BF.7會成為國內主流病毒株嗎?A: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王必勝於十月十三日說,歐洲目前看到有一波疫情升溫,但是否變主流株、嚴重程度仍未知,需要再觀察;目前國內邊境有症狀者還是要唾篩PCR,開放邊境後可能一天會有100多人,陽性率約三成,會送到昆陽實驗室進行定序,做為監測指標。羅一鈞表示,國際上關注,可能取代BA.5成為主流變異株的不僅是BF.7,先前提過BA.2.75,新加坡流行的還有XBB.1變異株,有待後續觀察和預測,目前任何可能性都無法排除,但也沒有一個專家能預估準確預估12月或明年1月會流行什麼。Q4:BF.7症狀有哪些?A:目前已知BF.7症狀多數與感染Omicron其他變異株相似,包括頭痛、胸痛、嗅覺改變、持續咳嗽、聽力喪失等,但也有其他新冠症狀,例如疲憊、腹痛、腹瀉、流鼻水、喉嚨痛。Q5:BF.7目前傳播狀況如何?A:中國10月9日通報逾1700例,當地報導BF.7不到一周前才在內蒙古自治區被發現,已席捲更多中國省分。BF.7也在德國、法國、丹麥、英國及比利時等國迅速傳播。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監測也發現,目前仍以BA.5和BA.4.6為主流毒株,但BF.7緊追在後。Q6:BF.7會造成重複感染嗎?A:黃立民表示,BF.7和BA.5都是Omicron的分支,只差一個氨基酸,蛋白質形狀改變,抗體有可能會認不得,導致免疫逃脫。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BF.7相關資料不多,尚不知其毒性和免疫逃脫程度。目前已知BF.7是從BA.5衍生,兩者序列接近,但BF.7的S蛋白結構有變化,可能會改變抗原性,因此仍可能有免疫逃脫,讓人再次感染。
-
2022-10-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剛邊境解封…國外再冒新變異株BF.7 專家籲國人積極做這事
台灣邊境終於解封,但許多國家正出現新變異株BF.7,比例快速竄升,國人該擔心嗎?病毒學家表示,BF.7仍是Omicron的一支,與BA.5相近,目前資料不多,國人可平常心看待,接種次世代疫苗仍可預防重症死亡。感染症權威醫師建議,國人應積極接種次世代疫苗,打BA.1雙價就有保護效果,沒有必要等BA.5雙價。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BF.7相關資料不多,尚不知其毒性和免疫逃脫程度。目前已知BF.7是從BA.5衍生,兩者序列接近,但BF.7的S蛋白結構有變化,可能會改變抗原性,因此仍可能有免疫逃脫,讓人再次感染。不過,施信如強調,由於BF.7仍屬Omicron的一支,用Omicron設計出來的次世代疫苗,雖無法完全預防感染,仍有能力預防重症和死亡。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BF.7和BA.5都是Omicron的分支,只差一個氨基酸,蛋白質形狀改變,抗體有可能會認不得,導致免疫逃脫。現在世界上的新冠疫苗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用武漢株做的,一種是用Omicron做的,「武漢株做的疫苗已經幾乎可以放棄了。」黃立民說,現在可以打BA.1雙價次世代疫苗就趕快打,也不需要等待BA.5雙價疫苗,因為沒有人知道BF.7的抗體親和力到底是跟BA.1比較接近,還是跟BA.5比較接近。
-
2022-09-29 醫療.泌尿腎臟
出現泡泡尿代表腎壞掉要洗腎了嗎?醫曝腎臟病惡化的關鍵因素
「泡泡尿」是不是「蛋白尿」?望著馬桶裡解尿後久久不散的白色泡沫,你不由得擔心了起來:這樣是不是蛋白尿呢?自己是不是腎臟出了些問題?以後可能面臨洗腎度日的未來?先別過度緊張,其實泡泡尿的形成就跟肥皂泡泡一樣。肥皂分子是界面活性劑,能夠降低液體的表面張力,讓泡泡可以穩定存在。同樣地,若尿液中出現了其他物質,在尿液衝擊馬桶水面,也容易產生久久不散的泡泡。過去常會有人把這種現象與「蛋白尿」劃上等號,但實則不盡然,並不是所有泡泡尿都代表蛋白尿。泡泡尿也可能代表尿液中含有其他原本不應該出現的物質,如:特定氨基酸、多肽、蛋白質……等。當然,也不是所有泡泡尿都代表腎臟出現了問題,喝太少水導致尿液過濃、泌尿道感染、或者是馬桶裡有清潔劑也都會導致泡泡尿喔!腎臟是我們重要的排泄器官,能過濾血液,並以尿液的方式排除濃縮的廢物。按照一般腎臟生理,健康腎臟過濾的尿液是不太會存留蛋白質、氨基酸、葡萄糖的。一旦腎臟出現病變,便可能導致這些物質跑到尿液中,或沒能力把這些物質再次回收到血液之中。不過,正常尿液中還是會存在一些蛋白質的。腎小管在正常情況下會分泌尿蛋白(尿調理素 Tamm-Horsfall glycoprotein),以抑制結石與泌尿道感染。但若過多其他的蛋白質滲漏在尿液中,便是異常現象,也容易產生泡泡尿。事實上,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泡泡尿患者是蛋白尿。但即便如此,泡泡尿依舊可成為病人作腎臟亮起紅燈的警訊之一。若不太放心,可以到醫院以尿蛋白試紙或其他檢驗方法,篩檢看看自己有沒有蛋白尿。如上所述,蛋白尿成因眾多,可能是腎臟問題(如慢性腎病:腎小球過濾出現病變導致蛋白流失、腎小管損傷導致重吸收蛋白的能力衰退),也可以是血液中小分子蛋白含量增加(如:多發骨髓瘤、漿細胞病)、泌尿系統過度分泌(如尿道感染),導致我們能在尿液中測得到蛋白質。當然,蛋白尿也不是「只看一次」就可以下的診斷,三次尿檢中兩次以上測得尿蛋白含量異常才可以立下診斷。若單就腎臟問題而言,嚴重的蛋白尿意味著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多半為腎絲球病變導致腎絲球對血液過濾的通透性增加。如一個破了洞的濾網,大分子的蛋白質會慢慢從間隙中流失到尿液之中。除了蛋白尿的表現之外,因血液中重要蛋白的流失,還可能間接導致高血脂、全身性水腫的狀況。為什麼蛋白尿與腎病變的關聯如此重要呢?根據全球腎臟病預後組織(KDIGO)慢性腎臟病(CKD)指引,慢性腎病的定義是:為期超過3個月的腎臟功能或結構異常。其中,又以腎絲球過濾率(eGFR)以及蛋白尿作為功能異常的兩大指標。若腎臟因長期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或發炎遭受破壞,有可能導致腎臟產生永久性的病變,造成腎功能受損,這時我們便容易在尿中發現蛋白質。淺談「腎病變」與「高血壓」的關係持續性的蛋白尿通常意味著慢性腎病,其致病機轉多元:可能是免疫性、代謝性疾病、腎毒性物質、血流動力、或是腎臟感染等因素。我們又可依腎絲球過濾率以及持續蛋白尿的嚴重程度將慢性腎病分成低風險(綠色)、中度風險(黃色)、高風險(橙色)、以及超高風險(紅色)患者。若是早期較低風險的慢性腎病,經過積極治療還是有機會挽回腎臟功能,而不致踏上洗腎之路的!慢性腎病常見的風險因子包含: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老化......等等,其中又以高血壓作為造成慢性腎病惡化最重要的單一風險因子。在諸多慢性腎病成因之中,高血壓排行第三,僅次於排行第一的糖尿病與第二的腎絲球病變,可見血壓調控對於腎臟健康扮演莫大的角色。更有趣的是,慢性腎病與高血壓有著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微妙關係,兩者環環相扣,各自可以是彼此的成因跟結果。在恆定的生理環境下,腎臟可以藉由調控血流來維持腎內微血管壓力的穩定,然而對於過高或過低的血壓依舊可能導致疾病。若血壓太低,可能會造成腎臟灌流不足而導致缺血壞死:若長期過高的血壓,則會引起腎絲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增加的壓力會損害足細胞(podocyte)與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的完整性,讓腎臟過濾血液的屏障受損,在血管張力與通透性增加的情形下,使血漿中的蛋白質更容易滲出,進而產生蛋白尿。也因腎絲球發炎、微血管受損、蛋白尿等因子,導致腎小管缺氧壞死,腎臟功能下滑,使患者暴露於慢性腎病的風險。 同時,也因爲慢性腎病打亂了神經與荷爾蒙對血壓的調控,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若欲延緩腎功能的惡化,打破這個由慢性腎病與高血壓形成的惡性循環至關重要。高血壓除了可能引起腎臟疾患,也可能導致心衰竭、中風、視網膜病變導致視力喪失等慢性共病。根據最新的台灣2022年高血壓指引,高血壓的定義已下修至收縮壓/舒張壓大於等於130/80毫米汞柱。欲控制血壓,可以先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如:限鈉、減重、戒菸戒酒。控制不良便會需要降壓藥物的輔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收縮素受體拮抗劑(ARB)(前述兩者為高血壓用藥的一線選擇)、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B)、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等。未控制的高血壓,最終若使腎功能腎絲球廓清率下降至15mL/min以下,便須考慮洗腎(即血液透析)或者是換腎(腎臟移植)。透過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我們也可以避免腎病狀況的惡化。一些流行病學研究也更加確立了慢性腎病患者白蛋白尿與高血壓控制不佳的關聯性。相較於腎絲球過濾率,蛋白尿更是在高血壓、血壓控制不佳扮演重要的決定因子。泡泡尿雖然不盡然代表蛋白尿,但仍能作為警訊,反映出腎臟功能可能出現慢性腎病變。慢性腎病的病程不容小覷,當病人有逐步惡化的腎功能、高血壓和白蛋白尿(albuminuria),未來死於心血管疾病也會較常人高出許多。如廁時若看見長久、持續性的泡泡尿,懷疑是蛋白尿時,別過度緊張,可以前往醫療院所進行檢查以排除心中的疑慮。若不幸被診斷蛋白尿一樣別太過擔心,因為透過及早介入治療也是有辦法改善腎臟病的預後的!參考資料:1.Khitan ZJ, Glassock RJ. Foamy Urine: Is This a Sign of Kidney Disease?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9 Nov 7;14(11):1664-1666.2.Carroll MF, Temte JL. Proteinuria in adults: a diagnostic approach. Am Fam Physician. 2000 Sep 15;62(6):1333-40.3.Levey AS, Grams ME, Inker LA. Uses of GFR and Albuminuria Level in Acut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 Engl J Med. 2022 Jun 2;386(22):2120-21284.Nangaku M. Chronic hypoxia and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a final common pathway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 J Am Soc Nephrol. 2006 Jan;17(1):17-25.5.Ku E, Lee BJ, Wei J, Weir MR. Hypertension in CKD: Core Curriculum 2019. Am J Kidney Dis. 2019 Jul;74(1):120-131.6.6.Wang TD, Chiang CE, Chao TH, Cheng HM, Wu YW, Wu YJ, Lin YH, Chen MY, Ueng KC, Chang WT, Lee YH, Wang YC, Chu PH, Chao TF, Kao HL, Hou CJ, Lin TH. 2022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cta Cardiol Sin. 2022 May;38(3):225-325.7.Agarwal R, Andersen MJ. Correlates of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ypertension. 2005 Sep;46(3):514-20.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蘇家龍醫師】泡泡尿怎麼辦?要洗腎嗎? 淺談腎病變與高血壓的關係】
-
2022-09-17 焦點.健康知識+
別再躲陽光了!專家告訴你曬太陽的好處:除了更年輕長壽,還能變聰明、減肥、提高性慾!
如果你想更年輕,那你就必須曝曬在陽光下,而且每天只需要十五~三十分鐘。不用塗防曬霜,這樣你的皮膚才會以一種漸進的方式習慣日曬,而不會受到氧化的危害。經常沐浴陽光的人,要比那些不曝曬陽光的同齡人,生理上更顯年輕,可減緩五年衰老。曬太陽有助於延緩衰老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合成更多維生素D,促使白血球(Leukocyte,WBC)中每個染色體(Chromosome)末端的端粒長度保持較長,有助於延緩衰老。端粒是染色體的末端結構,它在細胞老化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人們能夠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長自己的端粒,甚至壽命,這是國際間許許多多科學家對數以萬計的研究進行分析的結論。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香港李錦記家族二○一六年四月捐贈二千一百萬美元,現在已經改名為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發現,血清中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越高,端粒長度越長。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簡稱HMS)調查數據分析了年齡和染色體端粒長度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血清 25-羥基維生素D水平在 50nmol╱L 以上的中年人群(四十歲~五十九歲),其白血球染色體端粒長度明顯長過血清 25-羥基維生素D水平在 50nmol╱L的老年人群。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簡稱 KCL)研究發現,血清維生素D濃度增高可延長女性白血球染色體端粒長度。他們研究了二千一百六十名十八~七十九歲女性,通過補充含有維生素D的營養素,測量白血球染色體的端粒,發現隨著維生素D濃度增高,白血球染色體的端粒長度明顯延長。染色體末端端粒的長度在我們出生時是最長的,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縮短。人類嬰兒時期,端粒長度大概在一萬bp(鹼基對 base pair,bp)左右,三十五歲時縮短為七千五百bp左右,六十歲時幾乎縮短了一半,只剩下四千八百bp左右了。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伊莉莎白.布萊盆博士以「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這項成果,而獲得二○○九年諾貝爾醫學獎。伊莉莎白.布萊盆博士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簡稱 UCSF)精神病學系(psychiatry)的教授心理學家伊莉莎.埃佩爾(Elissa Epel)博士研究發現,端粒的長短和強健與否,是可以掌控的。例如:熱狗、冷凍食品、含糖的飲料這類加工食品會傷害端粒,新鮮、未經加工處理的天然食物,則對端粒有益。曾經在二○一○年四月一日偕同夫人一起訪問台灣四天的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一九六二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美國知名分子生物學家詹姆斯.華生(James D. Watson)博士,今年已經九十三歲高齡。華生博士指出,空氣污染、吸煙、煩惱等會加速DNA端粒的降解,從而使之縮短,導致衰老加速;而曝曬陽光、心情愉快、吸入潔淨空氣等可以保護DNA端粒。同時他還發現大蒜、洋蔥等食物有保護DNA端粒的作用。多做這些行為可以延長壽命這位生命科學的巨擘於一九九○年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支援,主持人類基因體計畫,並在二○○三年解開人類基因體序列的密碼,轟動全球。研究表明,空氣污染、吸煙、心情煩悶、酗酒、缺乏運動、睡眠不足、食物中缺少DHA及EPA(重要的Omega-3脂肪酸)、輻射等均能加速細胞染色體端粒縮短。正常體細胞每次分裂後,染色體端粒縮短,當進行性縮短達到一定程度時,細胞停止分裂,開始衰老、死亡。科學家通過對四百多人的血液樣本進行化驗後發現,決定壽命的因素取決於端粒的長度。不吸煙、攝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飲食、每天進行十五~三十分鐘的陽光曝曬、有氧運動等方式,可以延長端粒的長度,從而延長壽命。這些行為會加速衰老飲酒會損害與早衰和癌症相關的一些細胞。義大利米蘭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UNIMI)研究發現,飲酒會導致DNA端粒受壓並發炎。隨著身體的老化,DNA端粒的長度會慢慢縮短,最終因損傷過度而死亡。保持樂觀情緒有助於保護DNA端粒,使之減慢縮短的速度,從而延長壽命。肥胖、吸煙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檢測十八~七十六歲的一千一百二十二位白人婦女端粒長度發現,體質指數(BMI)≥三十的肥胖婦女,端粒長度比體瘦婦女(BMI≤二十)端粒長度短約二百四十bp(正常約三千六百六十bp)。如縮短五百五十bp,將變老九~十七年。英國倫敦聖托馬斯醫院(St Thomas' Hospital)研究人員檢測二千四百○一對雙胞胎白血球中染色體端粒長度。結果發現,不運動者染色體端粒比積極運動者要短。調查顯示,每週只運動十五分鐘的人與每週運動三小時以上者相比,其端粒平均要短二百bp(鹼基對)。轉換成生物年齡,前者比後者衰老約十歲。陽光與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日本醫學博士宇都宮光明(Mitsuaki Utsunomiya)表示,男女各種荷爾蒙的分泌,都和陽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負責內分泌系統的自律神經,也與陽光息息相關。陽光可以擴張皮膚的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活化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和汗腺(Sweat gland)的功能。皮膚的代謝機能提高,對於增加肌膚潤滑度、回復彈性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陽光還可以促進基底細胞(Basal cell)的細胞分裂,使老化的角質層(Stratum corneum)自然剝落,生成更細緻的角質層。陽光本身具有神奇的細胞活化再生作用,可以修復受傷的細胞,使細胞活化再生,並促使真皮層(Dermis)內的膠原蛋白(Collagen)、彈性纖維蛋白(Elastin)和玻尿酸(Hyaluronic Acid)等物質生成。尤其是具有促進「表情肌」(Muscles of Facial Expression)的肌力再生機能,能有效預防因表情肌逐漸衰弱、乏力所引起的皺紋和鬆弛。美國懷俄明大學(University of Wyoming)的研究報告也指出,陽光本身具有使細胞活化再生,並促使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彈性纖維蛋白和玻尿酸等物質生成。紫外線雖然會使皮膚受損,但同時也會修護受傷細胞的DNA,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讓皮膚更加細緻嬌嫩。具有除皺、去斑、防鬆弛的神奇作用。當我們曝露在紫外線B(UVB)之下,造成皮膚細胞DNA受損時,紫外線A(UVA)會使細胞活化再生,還能有效預防皺紋和鬆弛。七十歲以後,維生素D的合成效率只剩下年輕時的一半。特別是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越來越需要維生素D,能夠不曬太陽嗎?懷孕和哺乳的婦女尤其需要曬太陽。多曬太陽真的能減肥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糖尿病研究所藥理學教授(Pharmacology professor from Diabetes Institute)彼得.萊特博士(Dr. Peter Light)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皮膚底下的脂肪細胞對於陽光中的藍光刺激十分敏感,當脂肪細胞暴露在太陽下就會縮小、減少。它解釋了為何冬天人們體重會直線上升,總是特別容易肥胖,因為沒曬到太陽的脂肪細胞會儲存較多的脂肪,這同時也宣告了曬太陽真的能減肥,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除此之外,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 University)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早晨曬二十~三十分鐘的太陽,就有助減肥。西北大學範柏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神經學(Neuroscience)教授菲莉絲.錢(Phyllis C. Zee)博士解釋,這是由於陽光可以調節身體內在的生理時鐘和晝夜節律同步,所以能使體內的能量消耗平衡,若沒有獲得充足的陽光,會增加體重。而在早上八點~中午以前曬太陽二十~三十分鐘,能影響BMI值(BMI是根據一個人的體重和身高計算得出的比率)。白天曝曬陽光的時間、強度和持續時間與個人的體重有關。白天曬太陽的時間越早,個體的體重指數就越低。適度明亮的陽光曝曬的時間越晚,人的BMI越高。早晨曬太陽對體重的影響與個人的身體活動水平、熱量攝入、睡眠時間、年齡或季節無關,它約占一個人 BMI 的二○%。錢(Zee)博士強調:如果一個人在每天的適當時間沒有曝曬足夠的陽光,可能會使人體內的生理時鐘失去同步,此時生理時鐘會改變新陳代謝並導致體重增加。曬曬太陽能治性冷感、激發性慾?此外,曬曬太陽就能治性冷感?太陽光簡直是一種春藥,能夠提高男性雄性激素(Androgenic Hormones)水平,增強性慾,提高精子質量。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Medicine)教授安德里亞.法吉里尼(Andrea Fagiolini)博士曾經進行一項研究,性慾減退或是勃起障礙的患者,每天早上曝曬太陽光十五~三十分鐘,兩個星期之後,睪酮(Testosterone)水平從二.一毫微克/毫升,增加到三.六毫微克/毫升,性愛滿意度由於睾酮水平提高,而變得不一樣。主要原因是,受陽光照射在皮膚上所產生的維生素D所影響。身體內保持充足的維生素D,這會幫助你維持身體高水平的睪酮,進而提高性慾。此外,曝曬陽光對提升女性體內黃體成長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極為重要。黃體成長激素水平太低,也是女性性慾減低的主要原因。奧地利格拉茲醫學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的研究人員發現,體內睪酮的水平,會隨著維生素D含量的波動而變化。每年入秋後,人體內維生素D和睪酮的水平都會同步下降,並在來年三月降至最低。這與人們很少曝曬太陽有一定關係。研究還強調,每天曝曬太陽三十分鐘~一小時,體內睪酮便可增加六九%。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巴西二十三歲辣模萊蒂西亞.馬丁絲(Leticia Martins),聲稱每天讓私密處曝曬一~二個小時的日光浴,就可以增加性慾。馬丁絲同時還在社交網路平台(Instagram,IG)附上自己於陽光下,穿著比基尼泳裝,張開雙腿的照片,讓不少網友大噴鼻血。馬丁絲說,女性私密處曝曬在太陽下好處多多,除了激發性慾,還能改善晝夜節律,夜夜睡好覺。大腦喜歡經過陽光自然曝曬的新鮮食物腦科學研究結果顯示,人腦由一百四十億個腦細胞組成,每個腦細胞可生長出二萬個樹枝狀的樹突,用來計算信息。人腦是個「超級電腦」,可儲存五十億本書的資訊,相當於世界上藏書最多的美國國會圖書館(一千萬冊)的五百倍,每天可以記住四本書的全部內容。大腦的潛能,幾乎接近於無限。可見必須時時刻刻提供足夠的營養,才能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大腦喜歡經過陽光自然曝曬的新鮮食物。加工食品、冷凍食品,不僅有害健康,還會削弱智力。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飲食結構會影響一個人的智商。讓人變聰明的祕訣就是曬太陽曬太陽能激發腦細胞活力,促進腦細胞的生長發育和神經資訊的傳導,可以使大腦思維更加活躍,激發大腦潛能。也就是說,讓人變聰明的祕訣就是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使神經纖維(Nerve Fiber)增長。二○一八年五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合作,通過單細胞質譜、光遺傳、分子生物學、電生理及動物行為學等技術,發現太陽光照射後可增強動物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機制。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細胞》(CELL)雜誌上。研究人員在神經元中發現了一種化學分子—尿刊酸(Urocanic Acid)。這種分子正如其名,最初是在狗尿裡分離提取出來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和動物在被陽光照射後,皮膚和血液中的尿刊酸會增高。皮膚中的尿刊酸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可以抵擋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血液中的尿刊酸被認為可以在肝臟中代謝成谷氨酸(Glutamic Acid),然後結合體內的遊離氨(Free Ammonia),產生一定的排毒作用。那麼,尿刊酸出現在大腦中,是否也與陽光照射有關係呢?研究人員首先對小老鼠進行紫外線照射,然後再對小老鼠腦內多個腦區的神經元內物質變化進行分析。通過實驗,果然在照射過紫外線的小老鼠神經元裡發現了尿刊酸,證實腦中的尿刊酸是由陽光照射皮膚產生的。事實上,人體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氨基酸(Amino Acid),這些氨基酸之間會相互轉化,其中有種叫作「組氨酸」(Histidine)的氨基酸在向「谷氨酸」的轉化過程中,就會產生尿刊酸。由於通過單細胞質譜分析(Single Cell Mass Spectrometry),發現了腦內神經元內有尿刊酸的存在,這使研究人員想到,是否在腦內也存在尿刊酸到谷氨酸的代謝途徑?也就是說,如果腦細胞正在積極地產生谷氨酸,尿刊酸的水平自然會上升。研究人員隨後設計的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在大腦裡,合成谷氨酸的代謝通路非常活躍,於是神經元裡出現尿刊酸,也就不奇怪了。而谷氨酸在神經元內產生非常關鍵的生理作用,人類大腦內約有高達九○%的突觸(Synapse)都會用到這種分子,而突觸的可塑性正是大腦學習和記憶的關鍵。谷氨酸是腦內最主要的興奮型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神經資訊的傳導在許多情況下,都是透過谷氨酸投射發揮作用。谷氨酸從神經末梢(Nerve Ending)釋放,激活皮層(Cortex)、海馬(Hippocampus)、紋狀體(Corpus Striatum)等腦區的下游神經元,進而增強與這些腦區相關的學習記憶能力。因此,研究人員推斷,曬太陽會提高動物與人類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首先,研究人員對背部裸露的小老鼠進行每平方公分五十毫焦的紫外線照射,之後分別檢測了小老鼠對新物體的識別能力和運動學習能力。這說明紫外線照射引起的腦內谷氨酸增加,增強了小老鼠的運動學習能力,也就是說陽光照射皮膚的確可以增強人類血液中的尿刊酸水平。實驗中採用的紫外線照射劑量,也是按照文獻中對人類合適的劑量來照射的,給小老鼠的紫外線照射劑量,相當於人類在海灘上曬十五~三十分鐘太陽。所以,為了讓自己更聰明,就別老是待在家裡,出去適度接受一下陽光的洗禮吧!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太陽醫生:更免疫、更年輕、更聰明、更長壽、更苗條的陽光療法》
-
2022-08-29 癌症.其他癌症
膀胱癌患者開刀前享用大餐卻倒下失去心跳 低溫療法讓他轉危為安
一名78歲膀胱癌的患者,在開刀前正想先享用一頓大餐,不料卻突然倒下,喪失意識,到院急救恢復心跳後,轉入加護病房,昏迷指數只有3分。醫師評估他腦部無出血情形且在12小時黃金搶救時間內,立即進行了低溫療法,所幸患者在幾天後甦醒,並慢慢脫離了呼吸器,轉到普通病房。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明峯說,這樣的病患,常常在心跳停止的期間,腦部就已經因為缺乏氧氣的供應而有受損的情形,也就是所謂的缺氧性腦病變。目前在醫學上,比較有證據能夠改善缺氧性腦病變的治療就是低溫療法。他說,傳統治療到院前心跳停止病患的方法是以支持治療為主,但這些病患幸運地活下來而沒有殘留神經學上的損傷卻相當罕見。一般而言,在心跳停止超過5 分鐘後體內的自由基就會開始對大腦造成傷害,而低溫可減少大腦的活性和氧氣代謝率。因而改善缺氧後的腦損傷,也可以使人體代謝速率及氧氣消耗量下降,並抑制自由基反應、減緩分解酵素的活性。李明峯說,在低體溫情況下,被認為可以抑制很多因為組織再灌流時所造成的傷害,包括自由基的製造、有活性的氨基酸被釋放及鈣離子在細胞內的轉移,而這些變化會導致粒線體的傷害,甚至於引發有計畫的細胞凋亡。他說,過去執行低溫療法,一般分為體外和體內兩種。傳統的體外式,多半採用冰敷袋、冷卻墊等,降溫效果較緩慢且不穩定。而體內式的則是採用植入式導管的方式,讓導管中的液體和病患的血液產生熱交換,藉以降低病患的體溫,不僅降溫較快,而且降溫的效果較穩定,能夠維持病患的體溫在一定的範圍。李明峯說,像這樣突然心跳停止的病人,除了仰賴緊急救護體系的快速施救,恢復心跳後的救治也極為重要的。目前體內導管式低溫療法的治療術式有健保給付,讓這些病情危急的病人能夠接受最先進的治療,恢復意識和腦部功能,避免了家屬的遺憾。
-
2022-08-21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腐朽與神奇的諾麗果
幾年前,朋友專程南下買了幾株諾麗果苗,分給我三株種在院子裡,不用特意照顧,倒也長得青綠茂盛,而且隔年就開始結果。那陣子諾麗果果汁的飲用風潮才剛興起,透過直銷管道的推廣,成為新興的保健飲品。熟識的有機產品進口商送給我試飲時,把諾麗果汁的保健功能講得頭頭是道,說它雖不能治病卻可以強身,聽起來似乎所有人都應該按時服用。歸納起來,就是要我把諾麗果汁當做是喝的綜合維他命的意思。不過,綜合維他命沒有味道,諾麗果汁的味道卻很強烈,這點從它的英文暱稱cheese fruit起司果,甚至是rotten cheese fruit腐爛的起司果就可略知一二。諾麗果是熱帶海島灌木,為了吸引動物和昆蟲前來幫忙授粉,演化出濃烈的熟腐味,不怕被海風吹散。要發出獨特且強烈的味道,植物本身必須有豐厚的組成,換成人類語言,就是飽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多酚、油脂等等日常所需的,以及不常攝取的營養元素。由於對諾麗果的味道有成見,我對諾麗果汁也敬而遠之,院子裡的諾麗果樹也在一次超級寒流過後,懨懨不起。一直到新冠肺炎如大浪來襲,強化身體免疫力成為最有效的救生圈,我才想起這個幾乎被忘記的營養補充品。好像是心電感應似的,嘉義果農朋友丁家彥差不多就在那時跟我聯絡,很有自信的介紹他自種自釀的諾麗果酵素。他知道我平日以蔬食為主,建議我就當作補充營養,試試看他親手做的酵素。認識他這麼久,知道身為虔誠基督徒的他,是用對環境友善的自然農法對待作物,他的諾麗果酵素採用自行研究出的方式製作,原料只有諾麗果和枝葉,發酵時間超過一年半,期間連水都沒有添加,純粹就是果汁。小農自釀的酵素,跟大型工廠的機械化不能相提並論。家彥個性小心謹慎,為了避免可能的汙染疑慮,他將成品送去食品工業研究所,重複進行了二次檢驗,確定酵素的安全性,才開始介紹給朋友。原本在北部擔任軟體程式設計師的他,在轉業從農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慣性的不放過小細節。他說,程式設計師是整天坐在電腦前的工作,就算離開螢幕,腦子也停不下來,程式永遠修改不完,自己的身體卻先垮了。還好當時下定決心轉業救健康,回鄉從農,整天在太陽下流汗勞動,作息正常飲食乾淨,不但挽回自己的健康,全家人也因此受惠。丁家彥的親身經歷很有說服力,加上他釀的諾麗果酵素經過長時間發酵,口感比我的味覺記憶好上許多,每次30cc的量,也符合我對營養補充的接受度,所以一路喝到現在。其實,保健食物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身體反饋,對我來說心安人就安了。●這次,家彥準備了200ml玻璃瓶裝的諾麗果酵素,要送給元氣周報的讀者,想要嘗試的話只需付運費,就可以免費獲得。數量限100瓶,有興趣一試的讀者請電:0988-190-268、05-3420787丁家彥先生或加LINE搜尋@553qybon
-
2022-08-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余苑綺病逝/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醫師群公開防腸癌大全
編按:余天二女兒余苑綺抗癌長達8年,余天和余祥銓出面證實,余苑綺已於2022/08/21病逝,享年39歲。根據最新公佈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連續14年居10大癌症之首,發生人數多達1.7萬。而近年衛教資訊普及,民眾或許都略為了解大腸癌的前兆和定期篩檢,本文則整理較容易被忽略的症狀警訊和生活習慣的執行細節,對於預防大腸癌就能更有掌握。胸悶、脹氣、頭暈也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除了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黏液便、不明原因變瘦、持續有便意感卻排不出來、排便完仍覺得解不乾淨、腹脹、便秘等較常聽到的症狀,還有這些警訊也值得注意:1. 腹部出現不明腫塊2. 不明原因腹痛超過一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3. 不明原因貧血、頭暈:右側大腸內有腫瘤通常不易出現症狀,所以容易逐漸長大而導致腫瘤慢性出血,進而引起貧血,但是從排便看不出來。4. 胸悶:若大腸因腫瘤過大導致消化道阻塞,消化道內的廢氣排不出去,橫膈膜擴張空間受限,就會引起胸悶。所以當肚子脹氣又胸悶,請留意排便情況是否伴隨出現前述異常症狀。大腸癌是吃出來的!醫師和營養師教你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大腸癌的發生率快速攀升和台灣人的飲食模式有密切關聯,例如攝取過多紅肉和愛吃熱食,烹調方式包含大量熱炒、油煎、油炸與燒烤。因此李宜霖胃腸肝膽科指出,除了年齡、遺傳,「青壯年的大腸癌絕大部分是吃出來的。」那怎麼吃能夠最有效的預防大腸癌上身呢?1. 補充鈣質:因鈣質會與膽酸、脂肪酸結合形成不可吸收的鈣鹽,降低膽酸及脂肪酸的促進有機分裂作用,減少致癌機會。早晚可各喝240毫升牛奶,並多吃帶骨的小魚乾、海藻類、蝦皮、深綠色蔬菜、黑芝麻等。2. 攝取富含益生菌食物:如泡菜、味噌、納豆、優酪乳、優格等,可以維持良好腸內菌相。3. 多吃魚:魚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維生素D、維生素B12 、硒和特殊氨基酸,有助修復受損的腸道黏膜細胞,幫助防癌。基隆長庚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到,每週吃二到三份魚和貝類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少12%;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組長劉怡里則說,美國一項發表於JAMA內科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如果吃素再配合吃魚,大腸癌發生率可降低43%。4. 避免過量飲酒適度飲酒:研究發現啤酒飲用量越多,罹患直腸癌的機率越高。避免高脂肪飲食以及增加纖維質已經是老生常談,台北榮總營養師舒宜芳進一步建議,除了多吃蔬菜和水果,還可以:1. 把白米飯換成糙米飯或五穀雜糧飯。像是北醫大研究團隊曾發表研究,經動物實驗發現台灣紅藜能有效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的生成達到預防效果,而台灣紅藜的蛋白質與牛肉、雞蛋相當,膳食纖維是地瓜的七倍、鈣質是牛奶的七倍,甜菜色素則能消炎、抗氧化。2. 吃蔬菜同時食用菜葉及菜梗。3. 水果洗凈後連皮一起吃,不要用果汁代替新鮮水果。4. 以毛豆、黃豆及一些豆製品取代部分肉類。預防大腸癌,這兩個生活習慣也很關鍵1. 起床喝一杯溫水: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提到,早上五到七點起是大腸經循行的時間,起床後一杯500cc溫水給大腸一些助力,並補充身體在夜晚流失的水分,幫助腸道蠕動、加速新陳代謝。2. 活動到大肌群的有氧運動: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業務等需經常走動的人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比長久坐辦公室工作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低40%~50%。除了避免久坐不動,桃園長庚體適能中心主任林瀛洲在《健康2.0》推薦三種在家也能防腸癌的運動,包括跳繩、階梯運動和波比跳。因為可以活動到大肌群的有氧運動對於防腸癌最有效,而這三種都是能運用到骨盆底肌和大腿肌群的運動,效果特別好。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大腸癌防治概況大腸癌預防飲食腸保健康,遠離大腸癌大腸癌發生,油品與食物烹飪方法更為關鍵「超前部署」防腸癌 名醫教3個運動在家運動也能防腸癌延伸閱讀: 35歲中風,跡象竟然藏在「嘴角」!年輕型腦中風越來越多,3大警訊快檢查
-
2022-07-03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吃素補充蛋白質新選擇!高蛋白糖醋天貝
常有人說吃素吸收不夠完整的氨基酸,其實只要高蛋白的豆類和穀類做搭配,就不怕補充不夠完整的蛋白質和胺基酸了。今天就讓YT「Stay Fit with Mi」的Michelle教大家做高蛋白糖醋天貝,讓你補充滿滿蛋白質!天貝是一種大豆發酵食品,不僅有豆類所富含的蛋白質,並在發酵後產生出通常只會存在動物性食品中的維生素B12,由於對人體健康有諸多幫助,天貝被稱作「超級食物」,也成為素食者的新寵兒。糖醋天貝需準備的食材有天貝、蒜頭、洋蔥、彩椒、白醋、醬油以及番茄醬,作法也很簡單,只要準備氣炸鍋或烤箱以及炒鍋即可,詳細作法都在影片中,快點開看看吧!想了解更多關於素食高蛋白的餐點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吃出健康好身材!原始影片Stay Fit with Mi YTMichelle IGStay Fit with Mi FB延伸閱讀素食者也能吃美食!三種超實用義式醬料減肥好嘴饞?3種健康甜點新手也能輕鬆做!「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建議兒童疫苗打滿3劑 李秉穎:預防變異株威脅
全台疫情仍在高原期,近日本土單日確診數雖然下降趨勢,但整體仍維持在萬例以上,許多家長也擔心小朋友有染疫甚至重症危險。ACIP召集人李秉穎醫師今接受「新聞放鞭炮」節目訪問表示,「小朋友可能還是要打滿3劑比較好。」雖然目前疫苗仿單上都是2劑次,但台灣還是可以自行裁量。針對單日確診數何時可以跌破萬例,李秉穎直言「歹講」,台灣疫情曲線呈現丘陵,上升較慢,下降的速度也會較慢,觀察國外經驗,有些國家3個月就下降,但像澳洲歷時快半年都還沒完全結束,「我們可能是下降比較屬於下降慢的那一群」,何時會到一萬他也不知道。李秉穎表示,小朋友是不是需要打到3劑,以後會進行討論,但以他建議還是要「打滿3劑」比較好,雖然目前疫苗仿單上都是寫2劑次,如果有公布讓兒童接種第3劑,那也是台灣自行的決定與裁量。李秉穎分析,建議小朋友還是要打滿3劑,主要原因是預防變異株的威脅,因此18歲以上的青少年族群,我們也是建議打滿3劑。李秉穎表示,從臨床試驗來看,疫苗對5歲以下小孩而言是安全有效,安全性上沒有問題,兒童保護力跟成人差不多,都在70%至80%左右,抗體還比成人高。有民眾提問,孕婦打疫苗會產生抗體,抗體是否會透過胎盤傳給寶寶?李秉穎回應,根據相關研究,母體若施打疫苗,抗體確實會傳給寶寶,保護力可維持到寶寶出生後6個月。李秉穎也補充,雖然母乳中可能也有少量抗體,但寶寶吃進肚子後就會被酵素分解成氨基酸,「但抗體要進入血液才會有免疫作用」。至於高端疫苗獲選WHO團結試驗,至今試驗結果遲遲未公布,是否當中有變數?李秉穎表示,他也不知道為何WHO到現在還沒公佈結果,照理說都收案一段時間了,進度上確實有些緩慢。此外,全台疫情仍在高原期,何時能夠降至單日萬例以下?李秉穎直言,「我們可能是下降比較屬於下降慢的那一群」,因為台灣整體疫情像「丘陵」上升緩,下降也就跟著緩;但根據國外經驗,有些國家3個月就下降,也有的4、5個月才結束,澳洲半年都沒辦法結束,何時會到降到萬例以下「很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