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憂鬱
共找到
1936
筆 文章
-
-
2022-12-19 醫療.精神.身心
想到上班就煩悶...OL重度憂鬱欲輕生 醫:急性緩解有新招
豬隊友扯後腿、穿小鞋,長官是非不分,28歲陳小姐遭受職場霸凌後,情緒低落,每天早上起床,一想到上班,就開始憂鬱,走進辦公室、會議室,幾度出現恐慌症,喘不過氣來,萌生自殺意念,就醫確診為重度憂鬱症。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泰宇表示,全台灣受到憂鬱情緒衝擊者超過150萬人,其中僅2成會尋求專業協助。治療不足,加上許多病友即使治療,也常出現中斷或不規律用藥的情況,以致病況惡化,甚至增加自殘風險。國內研究顯示,近一成自殺死亡者生前罹患精神疾病,其中八成七達到重度憂鬱症。三分之二憂鬱症病友有過自殺意念一成五死於自殺。陳泰宇說,「重度憂鬱症是導致自殺的成因之一。」陳泰宇指出,協助有自殺意念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時,住院密切觀察、調藥是最好的安排,也能減輕家屬的心理負擔,但這也需要病人的配合。如缺乏病識感、不願住院,依照現行精神衛生法規,可能難以達到脫離現實的嚴重精神病人要件來申請強制住院。但由於高度風險的自傷自殺危機,專科醫師仍可嘗試申請強制住院,並在法規賦予的五天緊急安置期間內,和病人建立足夠信任、給予治療緩解急性症狀並說服病人自願住院。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若否決申請,申請醫師和所在醫院便需要立刻讓病人辦理出院。重度憂鬱症急性期治療不能等,及早發現警訊是首要之務。陳泰宇提醒,家人親友如果發現個案吃不好、睡不好,生活停擺,且有自我傷害之虞,常說著「想死」、「死掉可能還輕鬆一些」等負面話語,就應提高警覺,積極陪同就醫。陳泰宇指出,在高風險的急性期間,通常建議患者住院二至四個星期,接受藥物調整,以及心理諮商。但有些重度憂鬱症病友對抗鬱藥物治療效果反應不理想,或出現急性自殺想法或行為,所幸這幾年陸續有電療和鼻噴式快速抗鬱藥物等引進台灣,這兩項突破性治療均可緩解急性期症狀,降低自殘意念。以鼻噴式快速抗鬱藥物為例,每周使用兩次,兩周後就可看到治療效果,與傳統藥物相較,安全性高,且大幅縮短藥物作用時間約一半,更適合作為急性期治療選擇之一,以避免自殺的憾事發生。不過,實際治療仍須經醫師綜合評估後決定。★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12-19 焦點.元氣新聞
當心酒害/酒精傷肝傷腦增罹癌率 專家籲打破惡性循環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癌症專家分析,酒精可能引起慢性肝炎、提高肝癌風險;酒精與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共同作用,也會讓癌症和慢性病風險上升。精神科醫師提醒,酒精會抑制大腦神經功能,讓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讓人陷入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的惡性循環。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較無B肝、C肝問題的歐美國家,酒精是導致肝癌的首要原因,因為酒精是經由肝臟代謝,可能引起非病毒性的慢性肝炎,長期導致肝癌。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喝酒之外可能也會抽菸,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提高罹癌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飲酒只是生活中一環,理論上還要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才會導致罹癌的結果,例如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環境中的毒物如黃麴毒素、發霉的食物等。雖然不同生活習慣對於罹癌的貢獻,有待更多研究詳細探討,目前這篇研究仍發揮很重要的警惕作用,讓社會大眾知道喝酒一定要酌量。「慣性喝酒是其他問題的結果。」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自古以來,當人類面對到難以解決、不知該如何面對的問題,就可能用喝酒這個行為來因應,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憂慮、焦慮、失眠。當酒精作用在大腦,會抑制神經功能,導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差,此時人就會落入惡性循換,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方俊凱表示,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要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一開始可以先透過一些藥物緩解他的情緒或睡眠問題,幫助他恢復可以面對問題的行為能力。接下來就要透過適當的諮商、心理治療,幫助他去找方法面對、解決問題。*完全可歸因酒精疾病:酒精引起之精神與行為障礙疾病酒精性神經病變酒精性心肌病變酒精引起之消化道疾病胎兒受酒精影響症候群*部分可歸因於酒精的疾病:癌症第二型糖尿病憂鬱症阿茲海默症癲癇心腦血管疾病資料來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整理:記者邱宜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19 焦點.元氣新聞
當心酒害/本土研究:每周喝一次 男性罹癌風險增2成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每周喝酒一次,對健康和健保的負擔不容小覷。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估計與酒精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一年至少要花掉健保28億元,其中16億用於45歲以上罹癌男性。此研究是成功大學公衛所與中興大學食安所今年共同發表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分析2009年與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萬5515名18歲以上民眾的飲酒頻率,並追蹤健保紀錄直到2017年底。研究者列出可完全或可部分歸因於飲酒的11大類疾病,若有人追蹤期間曾經因這些疾病急診2次或住院1次,就視為罹病。結果發現,3成女性、6成男性過去一年曾喝酒,其中19.59%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12.37%每個月喝一到2次、25.4%每個月喝不到一次,男性疾病風險因此明顯提升,以「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與飲酒頻率有最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排除教育程度、吸菸習慣、運動習慣、月收入的影響後,44歲以下每周至少喝一次的,男女性得到「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風險都是不喝酒的11.48倍;44歲以下男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3.44倍,44歲以下女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5.11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風險更高達15.81倍。至於癌症,無論是44歲以下或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都是不喝的1.2倍。其他疾病方面,44歲以下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癲癇風險是2.49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1.3倍。44歲以下女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憂鬱症風險為1.6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發生酒精引起消化道疾病的風險是1.29倍。以健保點值一點一元推估,主診斷為酒精相關疾病的一年健保醫療費用高達28億元,若主、次診斷都計,更高達56億元。其中以45歲以上男性的癌症醫療費用居冠,僅以主診斷估計已達16.48億元,主次診斷合計則有24.78億元。就算只看此次統計與飲酒相關性達顯著的疾病,一年的健保費用也分別高達17億元(只看主診斷)、33億元(主、次診斷都計)。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健署長年強調的四大健康風險因子就是「抽菸、不運動、營養不良、酗酒」,過去研究指出,即便少量飲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台灣大約每2人就有1人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就是俗稱的「酒精不耐症」,這也會大幅提高罹癌症機率,呼籲國人盡量勿飲酒、飲酒要適量。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17 醫療.精神.身心
聽鳥叫聲讓人感到療癒!研究證實可改善心情達8小時、有益心理健康
《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1篇研究指出,賞鳥、聆聽鳥叫不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也確實有益心理健康,對於已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也是同樣效果。不只樹木海洋 大自然還有其他有益身心之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自然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有益。然而,大部分文獻都集中在樹木、公園和森林等綠色空間或湖泊等藍色空間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雖然這些研究讓人們越來越認識大自然對心理健康的益處,但對於其中形成這些益處的具體特徵並不是這麼了解。此研究專注於「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人類,但卻很少受到科學關注」的鳥類,研究團隊用1款名為 Urban Mind 的應用程式收集世界各地共1,292名參與者的數據,大多數都是來於自英國、美國和歐盟。使用Urban Mind的參與者,每天被問3次他們是否能看到或聽到鳥兒的聲音,同時也評估了他們當前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還收集了有關任何心理健康狀況診斷的訊息。療癒作用可達8小時 憂鬱症者也見效研究人員剛開始的假設是「每天與鳥類相遇與更優質的心理健康有關」,而事實上,研究的確發現,聽到或看到鳥類被證明對參與者的心理健康有益,因為當他們看到鳥類或聽到鳥類聲音時,他們的心理健康明顯好轉,這種心理健康的改善可能持續長達8小時之久。研究人員進一步說明,與鳥類的日常接觸與心理健康的持久改善有關,這些改善不僅在健康人身上很明顯,在被診斷為憂鬱症的人身上也很明顯。所以,感到憂鬱、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走出家門去尋找鳥類,聽聽他們悅耳的聲音,也許可以幫助轉換情緒!★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2-15 失智.新手照顧
「你記得晚餐吃什麼嗎?」面對失智者別說這些話!資深護理師教你有效溝通5訣竅
編按:六親不認、口出惡言、顛倒是非……失智症狀總令照顧者束手無策又心如刀割。本書作者二花小姐身為資深護理師、澳洲醫院臨床教育訓練經理,擁有豐富失智症照護經驗,同時也經歷至親罹患失智症,切身體會照護者的手足無措、身心俱疲。二花小姐告訴我們面對失智症患者的這些「失控」行為,其實都是有原因的,也有方法可以應對。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時,確實很容易感到沮喪—照顧者經常覺得像在對牛彈琴,失智症患者好像有在聽卻又沒反應;或雙方講來講去就是牛頭不對馬嘴、有溝沒有通;或是照顧者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失智症患者的出招。有效溝通的技巧不只對「溝通」本身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和增進雙方的關係。以下提供5個與失智症患者溝通的技巧,招數不用多,巧妙地運用加上反覆練習,降龍不見得需要十八掌。技巧一:提供談話的線索或把答案放在問題裡這個技巧的重點是:就算失智症患者不知道答案或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還是可以順利進行對話,不會讓「對話」變成「記憶力大考驗」。有時照顧者會刻意想測試失智症患者的「失憶程度」,請千萬別這樣做!你並不是醫生在做診斷或做檢查,坦白說,這樣的「測驗」只是滿足你對於「不知道他記不記得這個人、事、物?」的好奇心。對失智症患者本人並沒有實質意義,反而讓他對於想不起來、記不住感到很懊惱。不但會破壞情緒和氣氛,更會讓失智情況惡化。雖然有時候不是故意要考他,只是想讓他有正常對話的參與感,但他偏偏就是回答不出那些問題,話家常一不小心就變成隨堂考。所以,請善用「作弊」技巧,在你的語句中悄悄地放入讓他能繼續進行對話的線索。例如,平常我們會這麼說:「你記得你晚餐吃什麼嗎?」巧妙地改問:「你喜歡我們今天晚餐吃的滷肉飯嗎?」—這樣一來,就算不記得晚餐吃什麼也沒關係,答案就在問題裡。失智症患者就可以運用你給的線索,把「聊天」進行下去,不會覺得自己因為失智症失去正常對話、社交能力,也就不會感到挫折。重點在於:盡可能提供最多的資訊,但期待最少的回應。不要因為他的回應不夠多、不夠好,就打破砂鍋問到底。與其說:「昨天我們去的那間餐廳,你覺得好吃嗎?」「你記得明天有誰要來嗎?」「牆上這幅字是你寫的嗎?」我們可以這樣「聊天」:「我們昨天吃那間江南牛排館味道不錯,你好像也喜歡,是嗎?」「我很期待明天孫子、孫女要來玩。」「牆上這幅你之前寫的字真好看!」技巧二:最好的問題是單選題失智症患者的理解和判斷功能正在逐漸退化,當被問到一個開放型問句,必須自己找出選項、做決定然後回答,這對他的大腦來說是一項很龐大的工程。即使是很簡單的日常生活問題—「你今天要穿什麼?」就算你把他帶到衣櫃前問:「你要穿哪一件?」對失智症患者來說,訊息都太龐大、太眼花撩亂。不如直接拿出2件衣服,展示給他看,並問:「你喜歡這件?還是這件?」我們鼓勵照顧者提供選項,是為了讓失智症患者盡量保有「自己做選擇」的自主感,這種可以自我掌控的感覺不只能讓他增加信心,也讓他不會覺得自己對生活失去控制,或是感到需要依照別人的決定過活而有壓力。這種失控的感覺會讓失智症患者的大腦功能退化得更快,也會讓他長期處於「自己很沒用」或是「必須聽從別人指示」的壓抑情緒中,進而導致憂鬱,或使得情緒和行為狀況惡化。當你發現失智症患者因為選項太多而顯得有點焦躁,請改說:「我們重新來過,這兩件衣服,你想穿哪件?」 —記得運用之前提過的「提供選項」技巧,拿出兩件適合的衣物讓他挑選,不管他挑哪件都是雙贏。技巧三: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先道歉就對了別忘了,當溝通不通時,雙方一定都很沮喪。照顧者經常陷在挫敗、焦急的情緒裡,很容易忽略失智症患者在溝通上面臨困難,下意識地認為一切都是因為他講不聽。其實失智症患者也對溝通困難感到同樣沮喪,加上無法如實表達感受和想法,沮喪程度更甚於我們。這也是為什麼溝通不良時,失智症患者特別容易情緒失控、出現反抗或暴力的行為。照顧者很氣,失智症患者何嘗不氣啊!你說他講不聽,他還覺得你無理取鬧哩!試想,當你覺得跟你對話的人不懂你、不在乎你的想法,只一味要你依照他的要求做時,你的心情如何?肯定很不安也很沮喪。這時候,對方要怎麼說或怎麼做才能安撫你呢?當然是「道歉、閉嘴、聽我說」囉!試著這樣緩解一觸即發的局面:「媽媽,我很抱歉讓你覺得我堅持你一定得穿這件衣服。」「爸爸,對不起,我不應該叫你一定要去洗澡。」記得,請避免說「我不該讓你生氣」,這樣的說法太過模糊,且失智症患者有時不容易辨識自己的情緒反應。他可能覺得自己沒有生氣,卻被安上「他愛生氣」的罪名,搞不好就真的生氣了。所以,比較好的做法是清楚點出那件讓他不高興的事即可。技巧四:換湯不換藥對於失智症患者排斥的事情,可以試著換一個說法。例如把「洗澡」改成「擦身體、做SPA」,避開會觸發反感的詞語,事情會有神奇的轉變。在失智症患者比較容易排斥的事情後面,安排他會期待的活動,可以加強他配合的動力。例如,面對拒絕洗澡或換衣服的失智症患者,我們可以試著這樣溝通:「我們中午一起去你最喜歡的那家麵店吃午餐,現在我們先稍微清理/整理一下。你看,我準備了你最喜歡的外套。」技巧五:善用肢體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你跟失智症患者的關係算親密,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輕微的身體接觸,例如試著握著他的手,或用你的手輕輕覆住他的手背。一來可以幫助他維持專注力,二來有助於安定他的情緒。此外,「手口並用」在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時,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時候,失智症患者不是講不聽,而是沒有聽懂,因為受傷的大腦沒有辦法轉換言語的訊息,但他看到實際動作就能了解,或者至少可以模仿你的動作。例如:當你請他扣釦子,可能說了好幾次,他都還停在那裡沒有動作。這時照顧者可以在自己身上做出扣釦子的動作,然後指指他的釦子。透過手口並用的溝通,會比只用言語容易通!不過,還是要再提醒一次,進行手口並用的溝通,記得先在自己的身上做示範,再慢慢地指向失智症患者。如果突然觸碰他或靠他太近,出於自衛本能,他可能會出現肢體抗拒,甚至暴力行為。加上前面章節提過的「隧道視覺」問題,失智症患者可能看不清楚近距離的東西,或看得不完整。因此,照顧者在做示範時,記得先在自己身上比劃。最後,逐漸失去溝通能力的失智症患者在對話過程中找不到想說的那個字、增加很多輔助手勢、甚至說出很突兀的語句等,都是正常的。照顧者不需過度反應,輕輕帶過即可。書籍介紹書名:留住相愛,停止傷害:臨床實踐的失智症照顧方案,陪伴患者也照顧自己,走出情感疲勞,找回生活平衡作者: 二花小姐(劉波汶)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2/03/30作者簡介/二花小姐(劉波汶)土生土長臺北人,2003年移居澳洲,現任澳洲長照機構教育與品管負責人、澳洲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經理、臨床教育訓練經理及約聘大學及學院講師。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商業周刊.com、天下文化未來Family專欄作者,著有《澳洲認真使用須知》。身為資深護理師、澳洲長照機構教育與品管負責人、醫院臨床教育訓練經理,以及大學和學院講師,也曾是失智症患者家屬,深深體會照顧者肩上的重擔與心頭的傷痛,誠摯與失智照護路上的每一個你分享親身經歷淬煉而成的實用心法,願為照顧者帶來一絲溫暖與希望!延伸閱讀: 醫生背書:每天拉筋操3分鐘 3個月瘦10公斤
-
2022-12-14 養生.聰明飲食
多喝牛奶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破解你的鮮乳10大迷思!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關於鮮乳的添加物與營養成分總是流傳著許多謠言與迷思,大眾對台灣的鮮乳有什麼誤解呢?一起來看《食力》整理關於鮮乳的十大傳言,破除對於鮮乳的錯誤印象!「鮮乳、保久乳中有添加物嗎?」、「喝鮮乳會比喝保久乳營養嗎?」、「多喝鮮乳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這些也是你的疑惑嗎?《食力》整理網路上各種對於鮮乳的十大傳言,一起來看看到底是真是假!迷思1:台灣鮮乳是因為加了添加物,所以喝起來比國外鮮乳更濃醇香?首先,這並不是因為台灣的鮮乳有添加物,在台灣法規中除了強化營養鮮乳外,是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而會造成國內外兩者口感差異的原因是來自於「加溫殺菌法」的不同。鮮乳在加熱過程中,乳糖和蛋白質會產生梅納反應、加上蛋白質變性等反應,會造成鮮乳風味更香甜、濃郁。而台灣市售鮮乳多使用加熱溫度125~138度、加熱時間2~5秒的「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是鮮乳殺菌法中溫度最高的一種,也造就了鮮乳的「濃醇香」風味。而國外鮮乳則多採用相對溫度較低,72~75度、加熱時間15秒以上的的「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TST),溫度較低,也較能將鮮乳原有的風味保存下來。迷思2:鮮乳、保久乳中會有添加物嗎?濃、醇、香,可說是現在消費者對於鮮乳的想像,不過會有業者在鮮乳中加入添加物來符合消費者期待的口感嗎?依造現行法令「乳品類衛生標準」的規定,在鮮乳、保久乳中是不能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的。僅有「強化營養鮮乳」被允許添加「生乳中所含之營養素」,只要是生乳中原本含有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鐵、乳清蛋白等)等都可以添加。而添加量的多寡,如果所添加營養素屬於食品添加物,用量應符合衛福部標準(例如:乳清蛋白添加量需少於1%);若不屬於食品添加物,則不得超過生乳中原有含量。至於一般市售保久乳的保存期限能長達6個月,也並非含有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而是因為製程中已經過殺菌、無菌充填等步驟,所以得以常溫、長時間保存。迷思3:明明都是鮮乳,台灣鮮乳保存期14天、進口鮮乳卻可放70天,是有防腐劑嗎?台灣人最常購買的進口鮮乳,符合CNS3056鮮乳定義的好市多販售的「Kirkland Signature 科克蘭全脂鮮乳」上的保存期限長達70天,同樣是鮮乳,台灣市售鮮乳保存期限多為12~14天,為什麼差這麼多?其實這款進口鮮乳和台灣大部分市售鮮乳都使用「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pasteurization)」,國內鮮乳常見加工溫度為125~135度、2~3秒,在未開封下可以保存15~60天,不過為了確保品質,台灣市售鮮乳保存期限多為12~14天。而殺菌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越能延長鮮乳的保存期限,科克蘭鮮乳加工的溫度為138度,略高出台灣常見的125~135度的殺菌溫度,也是能存放較久的原因。不過不管是國內外的鮮乳,開封後還是盡量早日飲用完畢。迷思4:喝鮮乳會比喝保久乳營養嗎?有一派選擇喝鮮乳的人會認為,鮮乳會比保久乳更營養,不過這是真的嗎?根據《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產品若標示鮮乳或保久乳,原料均為100%生乳。台灣市售大部分的鮮乳與保久乳均使用「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鮮乳加熱溫度較低,且需使用冷藏保存;而保久乳以高溫、高壓滅菌後得以常溫保存。也就是說,其實兩者的差別只是殺菌方式與保存方法、期限的不同,在營養素含量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迷思5:加熱殺菌鮮乳的營養也會被破壞嗎?鮮乳中主要提供的營養素為脂質、蛋白質、和鈣。而「鈣」並不會因為受加熱而遭到破壞,所以不論是哪種殺菌方法都不會有影響。而鮮乳中含有約3~4%的蛋白質,其中有8成為酪蛋白,另外2成則為乳清蛋白。不過乳清蛋白在約80°C時會產生變性、遭到破壞,降低部分鮮乳中乳清蛋白所提供免疫調節、抑制細菌的機能性。而水溶性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1、B2)在熱環境下也會受到影響而流失。像乳清蛋白、維生素等鮮乳中的機能性成分,雖然會因為高溫而受到破壞,不過也並非鮮乳中主要提供的營養素,就整體營養價值來看,影響並不大。迷思6:多喝鮮乳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鮮乳雖然是補充鈣質的良好食物來源,但並不代表你喝越多就能吸收越多。喝下一杯鮮乳,其中「鈣」的吸收率只有30%~32%,且喝進去的鈣是存在於血液中,並不會馬上進入骨頭中,也就是說,血鈣濃度高不代表骨骼中的鈣濃度高,必須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才能增加人體骨骼鈣質的吸收,而維生素D可以從雞蛋、豬肝、鮭魚等食物中攝取。迷思7:鮮乳中會有藥物殘留的食安風險嗎?2013年商業週刊《牛奶駭人》的烏龍報導,指出台灣有進7成鮮乳含有抗生素、抗憂鬱、避孕藥物的動物用藥,並指出可能造成肝腎負擔、過敏等身體危害,造成消費者對喝鮮乳的恐慌。不過農委會及澄清並抽驗台灣13家CAS乳廠的原料生乳,檢驗86項「動物用藥殘留抗生素」、塑化劑、抗憂鬱劑、止痛劑等項目,均符合規定。而台灣是禁止對牛隻注射生長激素,抗生素也僅能用於治療,所以台灣鮮乳中並沒有藥物殘留的疑慮。迷思8:鮮乳中有高量雌激素?乳牛之所以一整年都可以產奶,是因為乳牛的「品種」所造成,並非使用藥物或施打雌激素。而雌激素在血液中主要由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來結合運送,也就是說,雌激素並不會輕易進到牛乳中,所以不用擔心牛乳中會有雌激素的存在。迷思9:有「鮮乳標章」才是真的鮮乳嗎?要取得鮮乳標章,需使用「國產生乳」為原料,且需領有乳品工廠登記證的乳品廠並訂有契作生乳才可申請,其標章的設計用意是用來控管乳品廠的生乳量與銷售量是否對等,因此市面上有些沒有乳品廠的小農品牌鮮乳無法申請標章。而要能稱作「鮮乳」,依照《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只要以生乳(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3055)為原料,經過加溫殺菌、包裝後以「冷藏」形式供飲用之乳汁,皆可標示為「鮮/牛乳」、「鮮/牛奶」。也就是說,並不一定要取得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可以從成分表來看是否以「100%生乳(符合CNS3055生乳之規定)」為原料,且產品規格是否符合CNS3056鮮乳之標準。迷思10:「業務用奶」是什麼?是化工奶嗎?「業務用奶」為在連鎖咖啡廳、手搖飲店使用的乳品來源,其中包括鮮乳、保久乳、冰磚奶、乳粉等原料,其實都可被稱之為業務用奶,並非所謂的化工奶。因商業使用需考量成本、貨源穩定等因素,會有以其他乳飲品來替代鮮乳使用的情況,其中進口冰磚奶為台灣連鎖咖啡業中最常使用的乳源。【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殺菌加工不只擔任牛乳安全重責!保存溫度、風味、營養物質也全靠它決定▶植物奶想將動物奶踢下飲品寶座?營養價值大不同 兩相難以取代▶想獲得牛奶好處,小孩怎麼喝才健康?解決3大常見營養疑問(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2-12 失智.像極了失智
老年憂鬱是失智症早期徵兆!醫:未及時治療恐損傷腦部神經
● 被害妄想是老年憂鬱常發生症狀● 憂鬱症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 失智症患者對健忘、記憶衰退沒有感覺「醫師,我最近常忘記事情,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我父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覺得鄰居都在講他的壞話,是失智還是其他精神疾病呢?」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當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容易引發憂鬱情緒,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明顯減退,漸漸地失去活力,專注力和判斷能力也下降,如果久未痊癒,認知功能會跟著變差,讓人誤以為是失智了。身心狀況急速惡化 恐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當家中長輩亂發脾氣、無理取鬧時,先別下「上了年紀都會這樣」的定論,找出是否因生活改變、慢性疾病影響造成的。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謝嘉娟指出,有些患者對健忘感到不安,主動求診主述困擾的問題,但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是無法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衰退或下降,忘東忘西不自知,而且會把旁人的提醒和好意想成負面的攻擊。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並非正常的老化,其症狀為記性變差、反應變慢、變得消極、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也會出現健忘和妄想。老人憂鬱和失智症的症狀相似,常被搞混而錯失治療時間,要分辨兩者的最大關鍵是「病識感」。謝嘉娟表示,許多長輩很堅持「自己沒有生病」,不承認自己有問題,甚至妄想是其他人要加害於己,種種情緒、精神行為加重照顧者的壓力。得舒、地中海飲食 抗憂鬱防失智除了病識感,憂鬱導致的記憶力下降可經由提醒想起來,而失智症患者則是怎麼刺激也無法達成記憶目標,有此情形應盡早前往精神科、老年醫學科評估診斷。謝嘉娟說,睡眠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素,長期睡眠不足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腦內代謝,相對提高失智的風險。謝嘉娟指出,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例如:三高、肥胖,容易引發血管型失智症;頭部外傷、憂鬱症跟神經退化的阿茲海默症相關。民眾最常詢問:「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到底該不該吃藥?」謝嘉娟建議,以藥物為輔、非藥物為主,最好多參與社交活動或是外出運動,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在飲食建議食用結合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的「麥得飲食(Mind Diet)」,強調多吃原型食物,選擇全穀類食物、限制高飽和脂肪食物及精緻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
-
2022-12-09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患學習飲食營養 為治療加分
癌症病人除了要接受正規治療,飲食營養也要顧好,才能為治療加分。癌症關懷基金會分析701位飲食指導專班參與者資料,結果發現,經過3個月有系統的學習營養知識,不但能為癌症治療加分,三高、情緒、疲倦、疼痛、生活品質都能獲得改善。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基金會北、中、南三區每年開辦4梯次癌友飲食專班,至今已開課37梯次,由營養師提供一對一的飲食指導,照顧超過千名癌友家庭。這次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分析歷年參與專班的701位學員資料,其中48%為乳癌患者,12%肺癌患者、8%大腸直腸癌患者、8%婦科癌症患者。701名學員中85%是女性,男性僅占15%。6成學員為癌症第一、二期,以女性為主,男性則是第四期比率最高,顯示女性較早積極採取抗癌行動。來上課的男性學員當中,也有少數非常認真,樣樣自己來、三餐自己準備,但大部分男性會找太太來陪上課,有些人還會叫太太幫他寫飲食日記,不想要自己去積極掌握這些健康識能。分析結果發現,經過3個月的學習和追蹤,需要增重的癌友可以在3個月內最多增重4公斤,需要減重的癌友可在3個月內減重達6公斤。學習前有肝功能、血糖、血脂、尿酸指數過高的癌友,或是因癌症治療導致白血球低下或貧血的癌友,3個月後數值都有顯著改善。經過學習,癌友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從平均19種增加到27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問題,疲勞或睡眠困難問題,也在國際通用的量表測驗下看到顯著的進步。協助過許多乳癌和大腸癌病友的黃翠華,觀察到這兩種病人罹癌前都有些共通的飲食偏好。乳癌和大腸癌病人都有飲食脂肪比率過高的問題,年輕的乳癌病人很多都超愛吃甜食,大腸癌病人則是幾乎沒在吃全穀類,纖維攝取量很低。黃翠華表示,飲食專班的營養師會抽絲剝繭找出癌友的飲食營養問題,並且協助他們循序漸進改變飲食習慣、建立正確觀念,比如很多人不知道纖維攝取要達標,最重要不是吃蔬菜,而是全穀類,一碗全穀雜糧飯的纖維含量可能是一碗煮熟蔬菜的10倍以上,如果因為怕胖而不吃飯、只吃菜和肉,就很容易變成高油、低纖維的飲食。黃翠華遇過有些癌友不想做正規治療,就跟營養師說:「我完全相信你們!我不要接受治療!」黃翠華都會跟他們說,腫瘤細胞長得飛快,光靠食物太慢了、追不上,一定要接受正規全套治療,飲食只是輔助,讓身體可以挺過辛苦的癌症治療過程、幫助治療發揮效用。
-
2022-12-09 醫聲.高齡社會
高齡友善調查:最在意醫療 居住安全
二○二六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透過網路調查一○六五份有效問卷,民眾在高齡友善社會中,最在意「高齡友善醫療」及「安全居住環境」,但台灣逾六百萬宅無裝設電梯,住二樓即宛若偏鄉,形成「老人下不來,醫療照顧資源上不去」的窘境。專家呼籲,政府應補助老宅裝設電梯,制定長照政策應以「通用設計」,讓所有族群適用。4成8不滿意 提出8大痛點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人壽七日舉行「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包括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等,跨世代討論找出解方。調查民眾對整體高齡友善程度,不滿意比率達四成八、覺得滿意低於三成。分析 「高齡不友善」有八項痛點,如爬樓梯導致膝蓋不適,影響出門意願占九成一、住戶對都更或裝電梯意見不一占九成一、長者補助占二成九、就醫交通接送占二成三、照顧服務占二成二、長照服務不足需自行負擔看護費占九成二、門檻高申請照護不易占九成一、經濟條件未達低收難申請補助負擔大占九成五。全民最大共識是希望政府「補助及整合老舊公寓安裝電梯」,使長者方便出門。林萬億表示,全國五十五歲以上住高樓層且無電梯住宅逾七成三,政府推動電梯裝設補助方案,但大多縣市無法因應龐大需求,推動艱困。行政院啟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挹注一千兩百億元,十五個部會加入,盼與各界一起解決。吳希文表示,中央預計明年投入長照預算六四九億元,評估高齡人口增加,盼推動一對多照顧,持續推行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住宿機構朝公共化、平價等推展,也期許導入專業人員,預防延緩個案失能。長照不分類別 應有宜居觀點陳亮恭認為,政府應進入社區了解長者、家庭需求,目前廣推高齡友善評鑑醫院、縣市,但設計出的制度與實際使用需求有很大落差。社區長者樣態多元,政府應導入「宜居」觀點,以長照來看,不應再以友善長者、婦幼等類別畫分,而是以「通用設計」概念,才能讓更多族群適用。新冠疫情時,視訊診療廣泛運用,陳亮恭表示,現在正與衛福部、健保署討論,如何將居家診療、視訊診療服務常態化,思考未來行動自如的長者,若慢性病控制穩定,透過視訊診療即可看診、領藥,免去舟車勞頓,增加醫療照護可近性。孤寂影響身心 恐引發慢性病許志成表示,全台約五十一萬名高齡獨居者,再加上年輕族群約三百萬名獨居者,獨居並非壞事,但孤寂感將影響身心健康,引發慢性病,增加憂鬱。英國、日本已設置「孤寂大臣」,以國家高度解決國人孤寂問題,呼籲台灣提供足夠資源,使民眾「走出社會互動」。洪淑惠表示,近年觀察長者對老後安排,特別著重風格及自由,每個人對退休想像不同,但不約而同都想自由過生活,包括財務自由,且現在的長者也不忌諱談論死亡,也愈加喜愛都會養老,因此到宅照護、醫療服務及數位能力等須隨之相伴。
-
2022-12-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最愛問/走路不穩 看骨科還是神經內科?長輩下肢有異狀 簡易自我測試幫助看對科
牽著太太的手緩步進入醫院,60多歲的江先生今年確診巴金森病,起初他只有感覺左腳左手不協調,直到朋友的建議下,去了神經內科檢查,但許多病人就沒這麼幸運,多次轉診、檢查才找到對的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分享,下半身有異狀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骨科,其實這時就能用簡單的「巴金森病手指操」辨別,進而提早就醫。平時山上做事、務農的江大哥,在太太眼中是個談笑風生的丈夫,但這一、二年間上揚的嘴角漸漸平緩,腳步開始不穩,手部也出現不協調,原以為是過去受傷的舊疾復發,看了醫師才知道種種都是巴金森病的動作障礙。治療的路上,始終陪伴的江太太,總會加入與醫師的討論,江先生也會定期向醫師反映服用藥物的情形,他認為,有不適就要和醫師說,好好吃藥才能讓自己感覺舒服一些。許永居從診間觀察,手抖的狀況會影響到日常吃飯、拿東西,除了家人會察覺,自己也會留意趕快到醫院看診,反觀腳抖可能不太礙事,即便有了狀況也會認為是骨刺、髖關節等骨科的問題,又剛好巴金森病多發生於長輩族群,導致病人更難以分辨。他分享,確實有民眾剛好檢查出骨刺,開完刀後卻不見好轉,才會到神經內科就診。簡易手指操 有異狀快就醫許永居說,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推出的「巴金森病手指操」,能達到初步的自我檢測,畢竟就算是髖關節不好,總不可能手也不好,因此,只要請長輩將左右手掌打開,大拇指輕觸食指25下來判斷,一發現速度變慢、停頓打不開,就有可能是巴金森病,同時,看診時他也會注意病人進到診間的速度、坐下來時會不會有摔倒傾向來進行判斷。「巴金森病是吃藥就能控制的疾病。」許永居強調,同時得定期回診與醫師調整用藥方針,尤其初期服藥會有一定的藥效持久性,隨著病情進展,藥物必須隨時做改變或調整。這也凸顯在地就醫的重要性,否則只為了一次回診舟車勞頓到外縣市,大幅減少病人就醫動力。漫長的治療旅程,病友難免會有厭倦、情緒憂鬱,許永居鼓勵病友,把疾病想像成感冒、失眠一樣,規律服藥控制病情,就能維持長年與疾病共存,若出現情緒低落等狀況,也有同時能改善巴金森病及憂鬱症狀的藥物可治療,不需要過於悲觀。就如同當年他初次在療養院遇上了臥床十年的巴金森病病人,經過二、三年的治療後,病人在醫護人員面前重新站起來的情景,不僅燃起他對於這項疾病的研究,更證明了吃藥就能夠控制病情。【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12-08 醫療.精神.身心
年輕男瘋狂網購到欠債 購物癖上身
網路購物隨科技發展愈加便捷,許多人在家輕鬆購物。20多歲陳先生大學畢業4年,偶爾打零工無正職,近年因新冠疫情常賦閒在家,日常生活除起居飲食外,多半在房內滑手機、看電視,更常用手機購物,貨物凌亂堆在房內,不僅把積蓄耗盡還欠債,個案媽媽擔心情況失控,到精神科門診求助。醫師認為,這是罹患了「購物癖」。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指出,若民眾買的東西不一定真的需要、甚至要購物消費「才會感到快樂」、買完後常常覺得後悔等,且影響日常生活造成財務問題,可能有「購物癖」購物成癮的徵兆。陳家駒表示,「購物癖」是一種強迫性購物的心理行為失當障礙,也稱為強迫性購買症、購物成癮、購物狂,概念上泛稱為「非理性購物」。會引起「購物癖」的原因,分別為消費購物者、商品質量價格、消費購物環境不良影響等三大因素。陳家駒說,當消費者與商品價值的關係扭曲失衡,消費者本身定力、心態狀況不佳,無法辨識商品價值與價格是否相符,加上網路購物、推銷誘惑,信用卡、線上支付的便利,即使無法看到實際物品,仍忍不住要購買,輕易取得商品,形成非理性消費模式,使消費者宛如「成癮」,沉溺於消費誘惑陷阱,造成錢財損失,生活失常、困難、萎靡不振,個人剩餘價值不斷被剝削掏空,更可能沉淪犯罪。購物成癮常見6大特點:花錢時沒想過自己有多少錢、買入的東西不一定真的需要、買的東西都沒用過、重複買同樣的東西、要購物消費才會感覺快樂,覺得不買不行、購物後經常覺得後悔等。當發現自己有這些特點,且已影響日常生活造成財務問題時,可能有購物成癮的徵兆。陳家駒表示,購物成癮可透過行為成癮治療、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包括建立理性消費行為、管理財務計畫、謹慎認真理財、練習管控欲望、抗拒壓力誘惑,並遠離不良購買環境。建議應盡量實體消費,了解自己消費動機,不使用信用卡或預借,避免超過自己付款能力。堅持「需要的消費」而非想要,學習辨識商家商品真假虛實,價格、價值是否合理,認清誘惑及詐騙陷阱。有時購物成癮也伴隨著憂鬱、焦慮、強迫等同時發生,陳家駒提醒,除了接受醫師治療外,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適時紓壓,學習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都有助於改善成癮的情況。
-
2022-12-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讓人變得喜怒無常 後疫情時代兩方法調適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趨緩,但美國有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病毒不止帶來身體上的症狀,還會造成性格上的變化,尤其年輕族群更容易情緒化、喜怒無常。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建議,察覺情緒和運動兩方法,調適自己。一項由由佛羅里達州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研究,針對2014年至2022年的「了解美國研究(UAS)」的調查數據,分析18歲至109歲,共7109名的美國人民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特質,包括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親和性和盡責性,比較疫情前(2014年5月至2020年2月)、疫情早期(2020年3月~12月)及疫情中(2021-2022年)的差別。結果發現,受訪者在疫情前及早期的人格特質間變化相對較小,僅在神經質上有小幅下降;但疫情前與疫情中相比卻發現,外向性、開放性、親和性和盡責性皆下降,且變化幅度相當於約十年的人格變化。研究更進一步發現,年輕成人的性格變化最大,神經質顯著增加,親和性和盡責性下降。這份研究於今年9月發布於「PLOSONE」。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人格特質比較容易因環境壓力而改變,但年輕人生活經驗沒那麼多,危機準備度較低、衝擊較大,就很有可能影響到人格特質。她表示,已有不少研究發現疫情增加人們恐慌或憂鬱的比例,封城或隔離政策使得民眾大量使用網路,也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因此可透過檢視自我情緒,並主動與他人聯繫碰面,與真實世界恢復連結。另外,也可換個角度看待新冠肺炎疫情,看看是否帶給自己一些過去忽略的正向改變。戴怡君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不僅影響生活型態,也改變人們的性格。而且當疫情減緩,準備回歸原有社會群體,如學校等進行互動,就有可能產生壓力,出現焦慮、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戴怡君建議,可透過兩個方法調適自己回歸群體生活。首先是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如果出現負面的想法和情緒,可以寫下來,從釐清想法感受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式。第二則是從事運動,尤其是團體運動能帶來更多愉悅感,或是可親近大自然、帶寵物到外頭散步。
-
2022-12-07 醫療.精神.身心
國中生頭暈肚絞痛 竟是焦慮引發
一位國中少女被家長帶來看診,主訴這兩年長期頭暈和肚子絞痛,時常因為上課出門前頭太昏了,只得請假在家休養。「看遍醫學中心的小兒神經內科、小兒腸胃科,各種抽血和檢查都做過,最後兒科醫師說要來看身心科。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家長心焦地說。與孩子談了一下,發現她的症狀初始時間,正好是家中最多變故、父母爭執最烈的時候。這兩年來,這孩子籠罩在不安環境下,有著說不出的焦躁、哀傷情緒。那些頭暈,肚絞痛,即是情緒疾患的身體化症狀。身體化症狀指的是「用身體的症狀取代情緒反應」,通常找不到明確的內外科病因解釋。這是一種原始的心理防衛機制,當排山倒海壓力襲來,應對資源不足,就可能發生。比如說,孩子心情低落,卻覺得「哭沒有用」、「表達自己心情不好,反而會被大人數落」,因而長期會選擇靜默忍耐,慢性心理壓力就化成身體化症狀。在兒少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中,常見身體化症狀,包含全身疲倦、腸胃不舒服、背痛、心悸、胸悶、喘不過氣、頭痛、頭暈等。瑞典研究顯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出現身體化症狀愈多,隱含著病情愈嚴重,未來較高風險發展為成年精神疾病。有些患者童年因身體症狀,求醫看診多年,卻忽略心理因素,直到成年開始看身心科,才漸漸回憶起當時的低落情緒和慢性壓力。確認沒有顯著生理疾病、也理解這名少女症狀背後的核心是焦慮之後,開始了身心科的治療。藥物治療方面,以抗憂鬱藥和抗焦慮藥,讓大腦正向情緒腦區的神經鍵結增生,也讓身體緊繃狀態解除。心理處遇方面,進行校園的密集心理輔導,認識自己有負面情緒,漸漸找到不同的紓壓方式;家庭方面,家長快速認知到家庭氣氛和孩子症狀互為牽動,積極學習非暴力、有效率的雙親溝通方式。數個月的門診追蹤後,孩子的表情輕鬆了,也比較願意上學了。
-
2022-12-05 焦點.元氣新聞
受巴金森氏症所苦,范瑋琪父跌倒顱內出血逝!專家教「平衡運動套餐」防跌
藝人范瑋琪經紀公司證實,其父親於昨(4日)清晨跌倒後「顱內出血」,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據了解,范范的父親這幾年受巴金森氏症所困。而該病症常見肢體僵硬、凍結步態等動作障礙,大幅增加跌倒風險。》詳細新聞媒體報導,范瑋琪(范范)父親本月20日才要過75歲生日,沒想到昨日驚傳父親跌倒傷及頭部「顱內出血」,送醫搶救不治。范范經紀公司表示:「范范的父親這幾年受巴金森氏病症所困,身體狀況大不如前,較為虛弱。」巴金森氏症常見動作障礙 大幅增加跌倒風險巴金森病是好發於55歲以上成人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部分病患會有憂鬱、便秘、睡眠障礙等非動作障礙;動作障礙則較為常見,包含平衡障礙、肢體僵硬、轉位困難及凍結步態等,大幅增加跌倒風險。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呼籲民眾透過「巴金森手指操」、巴金森自我評估量表進行檢測,協助早期發現疑似症狀。內在、外在因素致常跌倒 家中最危險2地方除了巴金森氏症患者有有動作障礙易跌倒,其實一般長輩也常跌倒,可分為兩種因素,首要就是自身內在因素,包含身體機能退化,肌力不足,平衡變差,服用藥物等;另一類為外在因素,包括照明不足、移動空間的障礙、缺乏扶手、地面濕滑等因素;及藥物的使用,如抗精神病藥物、麻醉止痛藥、抗憂鬱劑、抗焦慮藥、鎮定劑等,使用多種藥物可能增加暈眩、平衡失控等副作用。嚴重跌倒,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甚至骨折、顱內出血、死亡等。而由於病患或長者待在家的時間長,因此家中起居環境的安全相當重要。衛福部國健署曾調查,長輩在家中最常跌倒的地方是在家具旁占24%,其次是廁所浴室跌倒(12%)。國健署提醒,應找出家中長輩容易跌倒之處加以改善,例如在浴室、床邊或椅子等附近加裝扶手,光線則最好靠近地板,裝潢則應避免太亮、反光的地磚、地面打蠟,以免影響老人視線。夜間長輩起床如廁也容易跌倒,在床邊放尿壺則可減少摸黑行走而跌倒的風險。平衡運動套餐改善肌耐力物理治療師吳琦淵則建議年長者培養運動習慣,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進而減少跌倒風險,他還教導長輩一套簡單易學的「平衡運動套餐」,每日進行1到2回合,持之以恆達到強身健體作用、改善慢性疾病,也可以減少跌倒風險。》看「平衡運動套餐」步驟【資料來源】.老人跌倒率高 物理治療師兩招教你評估長輩跌倒風險.跌倒是老人第2大死因 醫示警「保命防跌」5撇步.歌仔戲天王「小明明」跌倒猝逝 專家建議家中這些地方要注意
-
2022-12-05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不只睡不著!醫列「這4種情況」都算 太早醒別以為是睡飽了
失眠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議題,指個人主觀感受到睡眠不足,夜間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其睡眠週期的質與量受到干擾以致於影響了白天的工作、生活、人際關係。醫師建議,若有失眠的徵兆,應盡快讓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和了解造成失眠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早日解決失眠的困擾。 依時間長短 失眠分3大類 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成人中約有四百八十萬人以上有睡眠問題,其中約有10%是屬於慢性失眠的情形。臺北醫學大學神經科劉瑋秦醫師表示,失眠依時間長短可分為下列三種:1.時間少於一週的「短暫性失眠」,這類失眠一般在人突然面臨較大的問題時發生,如壓力,焦慮,興奮等。2.時間一週到一個月的「短期性失眠」,嚴重或持續性的壓力會導致這類失眠,如果對壓力處理不當,這類失眠可能會演變為慢性失眠。3.時間長於一個月的「慢性失眠」,這類失眠一般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慢性失眠者往往是平時睡眠品質不好,由上兩種失眠轉化而來。 失眠有4種型態 長期恐影響生活品質 失眠並非少見的現象,但是可能造成容易疲倦、負面情緒、長期失眠容易導致憂鬱、過量藥物濫用、酒精使用、認知功能變差、影響社交及工作功能,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劉瑋秦醫師更進一步將失眠的型態區分為下列四種: 1.入睡困難型:一到夜晚就開始擔心睡眠問題,上床後經過輾轉反側仍無法入眠,通常超過30分鐘以上無法入睡時,即可謂失眠。2.無法熟睡型:一夜睡睡醒醒,雖無入睡困難,但一直處於淺睡狀態,常抱怨整夜沒睡。3.睡眠中斷型:入睡後不久即醒來,而且清醒超過30分鐘以上才能再度入睡。4.早醒型:天未亮就醒來,無法再入睡。 出現疑似失眠徵兆 應盡快就醫治療 劉瑋秦醫師強調,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一般心理壓力,睡前的預期性壓力及焦慮,或者因精神因素造成的興奮、擔憂或遭受重大打擊時引起的失眠,以及身體不適、環境因素等。而失眠不僅是影響睡眠品質,倘若睡眠不足就會過度活化交感神經及升高血壓、血糖,以及免疫調控失常,增加血管粥狀動脈硬化風險,因此不可小看失眠問題。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5544】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2-04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幸福來自主動選擇與釀造美好的回憶
很多東西可以勾起回憶,最常見的是老相片與信件,其他如塞在抽屜深處朋友送的紀念品或某次旅行買的鑰匙圈,聽到一首歌,忽然聞到某個氣味……都可能呼喚出早已被遺忘的往事。有人會消遣說,常常回顧往事,常提當年勇,是老化的象徵,這些話鼓勵人要往前看,不斷開創新的人生經驗。話似乎沒錯,但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卻認為,老年最重要的生命課題就是統整,從整合自己過往生命經驗中,肯定此生的價值,才不會在生理衰退以及社會關係改變及種種失落下,陷入憂鬱中。而且在回憶中,大腦會釋放腦內啡,讓情緒穩定、感到幸福,因此精神醫學有所謂懷舊治療。其實不必等到年紀大,只要有閒暇,就可以重新檢視過往的故事,那些瑣碎、片段與人互動的痕跡,或許隔開一段時間後,才能顯示出當初沒能看懂的意義。於是該道謝的、該彌補的,或許還來得及,可以修正的即時修正,來不及的就接受生命的不圓滿。莎士比亞在暴風雨劇中有一句話:「凡過去的,皆為序曲。」真切描述了過往經歷如何影響當下及未來的我們。能夠回憶的人是幸福的,著名導演布紐爾曾說:「沒有記憶,我們就什麼都不是了。」他在陪伴失智症母親過程,才發現記憶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大多數人年齡愈大會愈快樂,主要原因是選擇性的遺忘,這應該可以算是年長者的智慧。換句話說,我們無法控制過去發生的事,但我們卻能聰明的將那些不幸遺忘,或用非常正面的角度重新詮釋。當然,大腦這種能力並不只年長者擁有,各年齡層的人在面對太大的痛苦或屈辱時,有些人的大腦也能發揮自我保護的功能。學者這麼解釋大腦的「特異功能」:在四十多歲時,記得職場上犯過的所有錯誤是有好處的,可以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但到了九十多歲,最好全都忘了,因為記得那些事只是徒增心煩;就像中年時必須知道那個人是會背後暗算的小人,但到了老年,忘了早年的仇人也不會有損失。這種自我保護的大腦功能,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同,有些人或者有些民族,比其他人更能記住痛苦,但是懂得遺忘痛苦,只保留美好記憶的人,比較能有幸福且平靜的心靈。作家郭強生在「就是捨不得」裡寫:「生命難免瑣碎零星,我們僅能做的就是模仿釀酒人,一路上撿拾起落地的無名果,按嗅味分類,將它們放進瓶中,並猜測發酵後會有怎樣的酸甜濃淡。」與其讓這些零碎偶爾冒出會刺人的記憶來干擾,不如主動撿拾,重新梳理過往值得紀念的美好時刻,如同釀酒,成為值得品嘗的滋味。什麼是值得留存的記憶?除了個人生命與人互動的美好經驗之外,還有一種往往被我們忽略,也就是基於人類同為地球生命一份子的天性,那種潛藏在基因裡,來自荒野大自然的呼喚。在美國西部拓荒時期,有位印地安酋長寫給美國的白人政府的一封信,其中有段話這麼說:「要在你心中長保對大地的記憶,在你心中長存大地的原貌,並像神愛護我們一樣地愛護大地。你和我們一樣,是這片大地的一部分。這片大地對我們是珍貴的,它對你也是珍貴的。」
-
2022-12-04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沉靜的力量
小娟和母親再度出現在我的診間時,已經大學畢業,入社會工作過一段日子。她希望自己可以克服開會的恐懼,讓她在職場有好的表現。「我現在的問題和高中遇到的不一樣」,手上握著小抄的小娟強調,「那時候,我是被班上一個同學帶頭霸凌。現在是開會被點名發言,就臉紅心跳,緊張到語無輪次,所以一收到開會通知,就會拉肚子……」她分析自己兩次求助問題的不同。小娟高中時代的舊病歷,確實記載著她因遭霸凌無法上學,先被我診斷為憂鬱症,不久又加上社交焦慮症的診斷。簡言之,她先因在小組發言結結巴巴,被某位同學看不順眼,聯合其他人排擠,衍發成憂鬱症而來求助。治療改善後,有幾年沒回診,最近遇到困難,又回頭找我幫忙。「當年應該跟你和媽媽說過,你的核心問題是社交焦慮症,現在也是。」我將目光從螢幕轉向小娟,她立刻顯得手足無措。「高中時代因為畏畏縮縮,被同學盯上,成為霸凌的受害者;現在則因職場環境焦慮症復發。」我分析我的看法。「當年妳確實說過小娟有社交焦慮,但我覺得孩子只是比較內向、害羞……」母親忍不住加入對談。「一般人確實常把社交焦慮當成個性太內向。」補充說明後,我繼續詢問進入職場快兩年的小娟,為何現在才來求助。「其實,我一進公司就很怕開會。要不是新冠疫情,公司居家分流上班好一段時間,還停止實體會議,我應該早就完蛋了。」小娟囁嚅著。「真的不只是內向嗎?」母親質疑,女兒曾做過職業性向測驗,顯示她真的很內向。「性向測驗能告訴我們的是性格傾向,不是疾病。性格內向和焦慮症可能同時存在。」我鄭重強調。「我好羨慕同事開會可以侃侃而談,下班可以一起聚餐。對我來說,連搭電梯遇到不熟的人,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討厭這樣的自己。」小娟鼓起勇氣,說出內心的折磨與不堪,滔滔不絕的母親也靜了下來。解釋完診斷與治療方向後,我問小娟,「喜歡看書嗎?」「超喜歡,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我都喜歡。」「一共有兩本,都不是翻譯書,第一本書是精神科醫師寫的,有關社交焦慮症的科普書,叫做《宅男宅女症候群》,可以補充看診的資訊不足。第二本書是一位內向的職場女性寫的,書名是《安靜是種超能力》。當你的社交焦慮症改善後,可以更深入了解內向的人如何善用自己的特質,在職場發光發熱。」我開出書單。「大家不是都喜歡外向、勇於表現自我的人,小娟的個性不用改嗎?」母親又插嘴了。「認識、喜歡自己的特質比較重要。一味追求主流價值,無法建立真正的自信。」當我望向小娟,四目相對瞬間,我感受到她沉靜的力量。【延伸閱讀】《宅男宅女症候群—與社交焦慮症共處》╱林朝誠╱心靈工坊出版╱2014《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張瀞仁╱方舟文化出版╱2018
-
2022-12-01 醫療.腦部.神經
疲倦常常累恐是「公主病」 29題自我檢測纖維肌痛症
不少人常常這裡痛、那裡痛,連爬一層樓梯都覺得累,都可能患上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國內醫師提醒,這類患者身體常出現不同疼痛,包括腹痛、胸痛或筋骨痠痛,間接影響情緒問題,但時常檢查不出病因,最後放棄不願再就醫,台灣疼痛醫學會除推出「纖維肌痛症台灣臨床處置指引」,也推出「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網站,病友填選29個問題,除有助醫師了解病情,醫病也能討論出最佳治療方案。台灣纖維肌痛症盛行率約5.8%,相當約有130萬人受這樣「看不見的隱形疼痛」所苦。台大醫院麻醉部教授孫維仁表示,纖維肌痛症是慢性疼痛疾病,病患常有廣泛性、慢性疼痛超過3個月。患者常見疲勞、全身性疼痛、頭痛、全身僵硬等症狀,也可能有認知功能障礙、記憶衰退、憂鬱、焦慮等。孫維仁表示,今年一項6國研究發現,相較中國、泰國、土耳其纖維肌痛症病友,至少1年內可被診斷出,但台灣的病友卻要花5至10年,即使台灣醫療方便,但問題未被解決,病友更加容易放棄。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林至芃表示,纖維肌痛患者的疼痛時常發生在全身各部位,包括腹痛、胸痛、筋骨痠痛,可能跑去看腸胃科、心臟科、復健科、骨科、神經外科,也因長期不被外界理解,多半被認為是「無病呻吟」,往往情緒低落、煩躁、影響工作表現,還可能求助精神科。長期投入纖維肌痛症研究的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蔡佩珊本身也是病友,她分享,一名中年男國標舞老師因患有纖維肌痛症,跳舞時會疼痛、全身僵硬、提不起勁無法教課,心中有滿滿負能量,但不好意思跟家人、旁人抱怨,無人能理解相當孤單。她表示,纖維肌痛病友若有失眠情形,也會加重疼痛強度,因而服用更多藥物,所受折磨不亞於其他病痛,期盼此疾病應被國人理解、重視。林至芃表示,纖維肌痛症目前健保有給付藥物,僅限幾個特定專科醫師可開立,但醫師必須要鑑別診斷,若合併嚴重情緒問題、睡眠障礙、認知功能缺損,會評估病友是否符合纖維肌痛症的診斷準則。林至芃表示,纖維肌痛症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透過教育、心理、藥物、健身四大支柱,病友即使運動會痛,也要忍著七分痛去健身,疼痛就會慢慢減少,變為五分、四分痛,跨過鴻溝後就會不斷進步,運動不管是太極、有氧、重量訓練,或是簡單易行的伸展、步行、自行車、瑜珈,都很推薦。台灣疼痛醫學會除推出《2021纖維肌痛症台灣臨床處置指引》,專科醫師可依患者症狀及病程給予適合藥物,以及運動建議、生活型態調整、物理/心理治療等。今年也推出《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網站,讓病友了解最新資訊,也提供病友可自主登錄纖維肌痛症量表,包括疼痛情況、記憶力及專注度、疲勞程度、頭痛、體力、睡眠、情緒等共29個生活問卷及用藥的狀況,醫病合力討論最適合方案,讓病友不再孤單。
-
2022-12-01 醫療.消化系統
什麼是腸躁症?醫詳解3種腸躁症類型、症狀及飲食改善方式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不正常、受情緒不佳及飲食不規律影響,容易發生大腸激躁症。醫師表示,腸躁症屬於功能性障礙,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無需長期使用藥物,但須調整飲食、維持運動習慣、良好生活作息及舒緩壓力,以免腸躁症一再復發。●腸躁症是功能性障礙,無需長期用藥●腸胃不適先檢查,排除癌症、其他疾病所致●勿暴飲暴食,減少大腸激躁症發作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新光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朱光恩表示,腸躁症發作時機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係,包括工作壓力大、經濟問題、家庭因素、感情問題、情緒不佳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復發時,都可能使腸躁症發作,好發年齡落在20至60歲的職場工作者,尤其女性發生機率比男性高。腸躁症常見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3種類型。朱光恩說,大腸蠕動、消化系統失調是腸躁症發生原因,屬於功能性障礙,常見腹脹、腹鳴、放屁次數多等症狀,最明顯症狀是「裡急後重」,明明想排便卻上不出來、不斷跑廁所,但這些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須透過抽血、糞便潛血、大腸鏡、腹部超音波等檢查,排除其他貧血、膽囊、肝臟、胰臟等問題,或大腸息肉症、大腸癌等問題。朱光恩提醒,若腹部不適,且變瘦、體重變輕、食欲變差等狀況,要小心是否為大腸癌,因部分大腸癌患者腫瘤位置長在直腸,也會出現腹瀉、解便解不乾淨的困擾,民眾應先做相關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不要自認為腸躁症而未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不過,若已排除其他疾病可能,腸躁症即使久未治療,並不會演變為大腸癌。治療大腸激躁症不一定要吃藥,朱光恩表示,維持良好生活作息才是重點,包括飲食定時定量、兩餐不要隔太久、避免「亂吃」冷熱交替食物、酸辣不忌口、暴飲暴食等,更應戒酒、戒菸,適時補充優質益生菌、酵母菌,曬曬太陽、多運動,紓解壓力,遠離大腸激躁症。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台灣腸躁症盛行率約20%,比全球平均值10%高很多,誘發腸躁症原因多與情緒壓力有關,像社經條件、地位較佳者,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容易緊張者等都是好發族群。此外,若腸道菌叢改變,壞菌變多,也會誘發腸躁症。針對3種類型腸躁症,飲食建議也有所不同,許為捷建議,腹瀉型可多吃水溶性纖維,協助將腸道多餘水分吸出,例如洋車前子、秋葵、木耳、柑橘類等;便祕型則多攝取水分及蔬菜,增加排便順暢;混合型飲食應避免高油、高鹽,少吃洋蔥、甘藍、氣泡水、含有山梨糖醇成分的口香糖等,以減少脹氣機率。也應避免喝過多的咖啡、茶、酒,以免刺激腸道。國外許多研究證實,運用「低FODMAP飲食法」,可改善腸躁症症狀,許為捷說,FODMAP食材攝取過多,無法在小腸被吸收而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一旦經過腸道細菌發酵,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因此腸躁症患者在症狀出現時,應暫時避開FODMAP飲食,例如小麥、牛奶,以及蜂蜜、芒果、豆腐等,待症狀緩解後再恢復少量攝取。低FODMAP食物蔬菜:白菜、甜椒、胡蘿蔔、茄子、黃瓜、萵苣、大番茄、櫛瓜水果:藍莓、哈密瓜、葡萄、奇異果、柑橘、鳳梨、樹莓、草莓、香瓜奶類及乳製品:杏仁奶、巧達乳酪、不含乳糖牛奶、帕瑪森乳酪蛋白質:牛肉、雞肉、蛋、魚、豬肉、毛豆堅果及種子:奇亞籽、花生、胡桃、南瓜籽、芝麻、夏威夷果、葵花籽、核桃穀類:糙米、燕麥、藜麥、白米糖及甜味劑:楓糖漿、適量的食用糖、黑巧克力
-
2022-12-01 癌症.抗癌新知
「癌因性疲憊症」癌症治療與病人的共同大敵,一圖評估癌疲憊分數
癌因性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從過去的觀念較尚未普及,到近年來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納入,已正式被定義為一種疾病,臨床上也愈來愈受重視,一來是有了定義和診斷方法,二來若沒有適當、適時的處理,容易讓病人療程中斷,影響療效。一旦確診罹癌,病人必須接受一連串醫療處置,像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相關療程加上癌症本身,常會對病人帶來巨大身心負擔。調查發現,當中又以癌因性疲憊症,對癌友造成的困擾最大,超越惡心、睡眠障礙、掉髮、體重下降和憂鬱。癌因性疲憊症 讓病人感到力不從心癌因性疲憊症絕對不單單只是「累」!病人不僅無法靠休息來緩解,還容易愈睡愈累,甚至從多面向來影響病人生理、情緒、認知與行為,例如對於需要費力的事情,開始感到「力不從心」,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對於疾病進程感到沮喪失去信心,生活品質與家庭、人際關係大受影響。想要達到好的癌症治療成果,「如期完成療程」是必要條件,但如前所述,隨著療程開始,癌疲憊漸漸產生,若未妥善處理使得症狀加劇,病人對治療會產生不耐與懼怕,擔心每次治療後再次引起的極度疲憊,心態從主動轉為被動,原本每周一次的治療,自動「拖」到兩周、甚至三周才來醫院一次,直接放棄治療的人也相當常見,相當遺憾。沒處理好癌因性疲憊的症狀 易影響治療意願換句話說,若在治療中沒有處理好癌因性疲憊的症狀,容易影響病人的治療意願,隨著疾病惡化,疲憊症狀也加劇,治療意願更低,進入惡性循環;但反過來想,若在療程中隨時注意病人的疲憊狀況,有效控制疲憊的程度,則有助於整體療程的如期完成,是一個良性的正向循環。癌疲憊狀況比你我想的都還要嚴重,2015年一項涵蓋全台23家醫療院所,收集超過1200名癌症病患的調查顯示,高達92%癌友在罹癌期間患有癌因性疲憊症,只有56%會跟「醫護人員求助」,但逾8成曾嘗試改善,這意味著癌友有改善癌因性疲憊症的需求,卻可能是嘗試民俗療法;此外,主動關注癌友疲憊狀況的醫護人員只有65%,代表雙方都有很大進步空間。臨床上,從病患踏入診間起,醫護人員便應開始給予衛教認知,並在過程中主動關心,同時教育病患和家屬,有疲憊狀況要主動告知,坊間有病友團體和相關醫學會合作,推出像是疲憊量尺、疲憊日誌等衛教工具,提供病患自我紀錄與評估。疲憊量表評估癌疲憊分數 癌因性疲憊症是可以治療的,更有機會預防或避免惡化。由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和台灣腫瘤護理學會合作完成的「癌因性疲憊症臨床治療指引」,內容提到,經疲憊量表評估後的癌疲憊分數,0至4分屬於輕度疲憊,此時可加入運動、營養飲食、睡眠維生等非藥物治療,控制疲憊不惡化。然而,分數若已達4分以上,便應在既有的非藥物治療下,再加上藥物治療,包括類固醇、精神刺激藥物、參類,以及癌因性疲憊症處方用藥。我曾收治一名近70歲的女性肝癌患者,過去治療期間,癌因性疲憊症曾高達8至9分,每天都只能癱軟在沙發上或床上,睡不好、也睡不著、甚至愈睡愈累,她因此抗拒吃藥,把每日該吃的藥給藏了起來,甚至不願回診。經過醫療團隊主動介入,同時透過給予衛教知識,讓她對癌因性疲憊症有了充分認知,我們也對其癌疲憊症狀給予治療;隨著疲憊改善,她回診頻率越來越規律,病人自己也發現身體和疾病治療的「良性改變」,願意定期接受治療,現在已穩定控制了一陣子,她和女兒,甚至是整個醫護團隊,都感到相當開心。從這個病人經驗可了解學習到,幾乎每個癌友都有可能有癌因性疲憊症的症狀,病友家屬和醫護端時常主動察覺和討論疲憊的症狀,讓良性改變的正向循環幫助治療過程更加順利。癌因性疲憊量表https://crf.canceraway.org.tw/page_2.asp?tab=2
-
2022-11-29 醫療.精神.身心
選後緊繃情緒難排解 醫師籲有這些症狀應就醫
九合一大選落幕進入第3天,當落選人展開謝票行程,但選舉結果難免牽動民眾情緒,甚至造成壓力,精神科醫師蔡昀霖提醒,選情激烈,選前選後若心情受到影響,出現睡眠障礙、焦慮,且症狀持續未改善時,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消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指出,每逢選舉因選情激烈,不僅候選人及助選員,就連一般民眾,都可能因生活壓力加上選舉勝敗結果等多重因素,出現睡眠障礙、焦慮、煩躁等症狀,選後則恐因選舉結果感到開心或失落,導致相關情緒或症狀拉長。草療精神科醫師蔡昀霖說,因選舉所產生的睡眠障礙、情緒困擾等症狀,壓力源通常會在選後解除,恢復至原有生活彈性後,症狀就會逐漸改善,但要是相關症狀仍持續,建議就要由醫療專業服務協助,以盡速及有效消除壓力造成的不適應。而民眾在面對壓力時常有的不適狀況,大致分成兩種,一種為頭痛、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或呼吸不順等特定身心症;另一種則是引發原有疾病之惡化或復發,如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蔡昀霖表示,臨床上,常見民眾因壓力引起頭痛、胸悶、胃腸不適、失眠等,而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偏方或接受民俗療法來治療壓力不適感等,難以完全解除不適症狀,還恐加重其症狀,造成依賴陷入惡性循環,呼籲應尋求醫療專業協助。民眾若感受壓力難以排解,就醫前可先自我檢視,透過自我教育、善待自己、固定運動、規律生活作息,並避免酒精和藥物濫用以免陷入惡性循環等,自行嘗試抒解壓力,若無法改善,甚至導致原有疾病惡化或復發,就應盡快就醫接受治療。
-
2022-11-29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只能預防和延緩 專家曝最能降低患病風險的3大類活動
●多從事休閒活動,可降低17%失智風險●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降低23%失智風險●跳舞、打乒乓球等複合式活動,具運動、訓練反應能力、與人互動效果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失智症人口已逾30萬人,96%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預防失智、延緩失智惡化刻不容緩。一篇刊登在八月美國神經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從事休閒活動可以降低17%失智風險,其中以認知活動效果最佳,可降低23%失智風險;體育活動、社交活動分別降低17%及7%的失智風險。國內專家推薦,可從事跳舞、打乒乓球、玩大型撲克牌等有伴又兼具認知或體能的活動,一起化妝也很棒,只要長輩有興趣、能帶來滿足感,就是好活動。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即使年紀大了,腦神經仍有可塑性,就像鍛鍊肌肉一樣,腦神經連結會「用進廢退」,因此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運動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血管風險、增加腦神經營養因子,這些都能保護大腦,減少血管性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人若孤單容易憂鬱,袁瑋指出,長期的壓力和憂鬱對於腦部有害,會造成海馬迴萎縮,海馬迴正是調控情緒和記憶力的重要部位。因此,透過社交活動支持情緒、降低憂鬱和壓力,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台灣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失智症是漸進性的神經疾病,無法恢復,只能預防疾病、延緩惡化,非藥物治療非常重要。只要長輩願意動,不論是認知、運動、互動都好,目標就是讓他盡量多做喜歡的活動。相較於跑步、看電視這類較被動單純的活動,袁瑋特別推薦複合式的活動,例如跳舞和打乒乓球,不止有運動效果,還能訓練反應能力,也能與人互動;與朋友相約打麻將也優於打線上麻將;參加課程學習編織、烹飪、插花、樂器演奏也是好選擇,這些活動的認知複雜度比較高,還能兼顧社交、娛樂性和成就感。市面上桌遊琳瑯滿目,張自強特別推薦大型撲克牌。大張撲克牌比較好拿,圖和字也比較大,長輩看到這麼大張的牌,通常都很有新鮮感、躍躍欲試。撲克牌成本低、玩法變化多,不論是接龍、分類、配對、加總、比大小、心臟病,規則都不複雜,長輩能玩得很開心、有成就感。大賣場的DM也很好用。張自強說,把DM剪下來,可以讓長輩玩虛擬購物的遊戲,比方說每人有500元額度,分組去買東西,看看買東西誰能買最多;DM上豐富的圖片,剪下來留著,可以讓長輩玩拼貼遊戲、做美術創作。如果長輩近期的事情記不得,但較久遠的記憶還清楚,可以加強懷舊元素,例如年輕時的照片、老歌,讓長輩講故事、唱歌,從事傳統節慶活動,這些都不用花大錢,就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發揮創意的方式很多,但找出長輩喜歡的活動最重要。張自強曾引進日本的「化妝療法」,請了講師來,發給失智阿嬤每人一個化妝包,結果阿嬤們打開化妝包就開始動作,根本不需要講師教,就化得不亦樂乎,反應非常熱烈。袁瑋提醒,家人知道多活動有好處,難免敦促長輩要去做,但長輩可能因為退化或情緒等問題,很難踏出第一步,需要家人幫忙,就像幫孩子準備上幼兒園那樣。例如幫他找課程、找伴、陪他搭車、陪他去幾次,這些都能提高長輩穩定參與活動的機會。哪些是防失智的好休閒活動?認知活動:閱讀、寫作、繪畫、插花、化妝、編織、唱歌、玩桌遊、演奏樂器、製作工藝品。體育活動:散步、跑步、游泳、打球、跳舞、瑜伽、騎腳踏車、使用健身器材。社交活動:涉及與他人溝通的活動。例如參與課程、加入俱樂部、志願服務、探望親友、參加宗教活動。
-
2022-11-27 醫療.精神.身心
選後憂鬱這樣排解 醫:若超過一周建議就醫
九合一大選昨天落幕,民進黨遭逢比2018年更大的慘敗,支持者莫不愁雲慘霧,甚至有民進黨支持者哀號「台灣已亡」。對於選舉因不如預期而失落的支持者,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選後的憂鬱情緒常維持一周,可透過運動、放鬆訓練改善,必要時也可在社群網站上抒發心情;若超過一周最好就醫。楊聰財表示,支持的政黨或候選人落選,就像升學考試沒考到理想的學校或科系,會出現失落等憂鬱情緒,這是所謂的「壓力適應障礙症」。而候選人、候選人的親友、助選團或是有參與賭局的人,可能會更為嚴重,導致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出現與憂鬱症的相關症狀;之前甚至有患者在一周內掉了十多公斤。但症狀通常會隨著時間逐漸緩解,通常持續一周左右。楊聰財說,這段期間,可盡量做好身心健康的四根柱子,「能吃、能動、能睡、能笑」,讓自己逐漸好轉。他表示,「能吃」就是三餐盡量定時、定量,生理狀況顧好也有助於心理健康;「能動」則是以「333原則」維持一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並儘量以游泳、慢跑、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為主。「能睡」則是維持固定作息,尤其晚上11時到上午6時是黃金睡眠期,這期間不要再看相關訊息,趕快睡覺;「能笑」則是可唱唱歌和人說說話,另外也可做放鬆訓練,讓自己維持輕鬆的心情。而放鬆訓練可多做「腹式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吐氣,早、中、晚和睡前各做20次,每天80次就有其效果。另外,許多人會到臉書上抒發感想尋找同溫層。楊聰財表示,有人一起取暖確實比較可以抒發情緒,只要書寫的內容不牽涉負面謾罵,是很不錯的方式。楊聰財說,如果心情一直維持憂鬱且睡不好、吃不下的情形持續超過一周,則可能出現憂鬱症的相關症狀,務必要前往精神科或心理諮商,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
2022-11-26 寵物.寵物長照
世界最長壽的狗22歲,飼主:養寵物是一生承諾! 10種狗不能吃的食物需注意
現今世上活著最長壽的狗是在洛杉磯22歲的吉諾。飼主也大方分享牠的長壽秘訣,說自己從大學時代開始養牠至今都時刻陪伴,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世界最長壽的狗-22歲的吉諾根據國家廣播公司(NBC)今日秀節目報導,22歲的吉諾獲得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認證,是當今世上活著最年長的狗。20年前,飼主沃爾夫還是一名大學生,就讀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二年級,跟室友一起去收容中心領養2歲的小狗吉諾(Gino);當時的他可能沒想到,小狗狗竟會陪伴自己度過至今超過一半的人生。放暑假時,沃爾夫會帶著吉諾回到南加州的家,四處拜訪家人朋友,讓吉諾很快就融入加州生活。沃爾夫說:「吉諾年輕的時候,喜歡在我爸媽曼哈頓海灘的家後院,跟別的狗一起玩;在威尼斯海灘上不綁繩子散步;我會在海岸公路上開著車、放著音樂,牠會把頭伸出窗外;或是在高爾夫球場奔跑。」沃爾夫分享22歲吉諾的長壽秘訣:健康飲食、來自親朋好友的照顧。但他強調,最重要的還是「吉諾自己的功勞」,牠得到很多的愛,我認為牠是一隻堅強的狗狗。現在40歲的沃爾夫,說從領養吉諾至今,幾乎時時刻刻都和牠相處在一起,「無論時間有多長,你必須長期投入,那是你身上的責任,但這百分之一千值得」。沃爾夫希望吉諾獲得「當今活著最長壽的狗」這個頭銜有助於慈善募款,用來宣傳領養及動物權保護的觀念。他希望吉諾20年來帶給他的快樂,能讓更多人知道,「從你把寵物帶回家的那天開始,就要全心全意照顧牠一生」。為了慶祝,他讓吉諾坐推車在家附近兜了一圈,這是吉諾這把年紀最愛的活動。不能餵毛小孩吃的10種禁忌食物而要讓狗狗長壽,除了健康飲食,根據聯合新聞網整理,以下10種禁忌食物不能餵毛小孩吃,對人類而言很正常的食物,對貓狗而言可能會是致命的毒藥。1.巧克力巧克力含有可可鹼和咖啡因,會傷害寵物的中樞神經,誤食會出現上吐下瀉、抽搐、心跳加快、昏迷的症狀,嚴重者死亡,可說是相當致命的食物。除此之外,同樣含咖啡因的東西像茶、咖啡、可樂、熱可可都不能給貓狗吃。2.葡萄葡萄會使寵物腎功能異常,嚴重時引發急性腎衰竭,尤其葡萄皮和葡萄籽的毒性對狗狗來講更高,食用後會引發嘔吐、腹瀉等反應,嚴重者死亡。3.生雞蛋生蛋白裡的抗生物素蛋白會消耗寵物體內的維生素H,讓其缺乏該營養素導致脫毛、生長遲緩、骨骼畸形等;另外生蛋裡也含有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於是將病菌餵給貓狗導致中毒。4.蔥蒜類食物蔥蒜類食物包括洋蔥、青蔥、韭菜、大蒜,含有二氧化硫,會造成寵物紅血球氧化,引發上吐下瀉、血尿、發燒等症狀,嚴重者會致死。5.骨頭古早時候養狗都給牠們吃剩菜剩飯或骨頭,但骨頭碎裂後尖銳的碎片會刺穿狗的喉嚨、割傷嘴巴、食道、腸胃等,造成消化道器官損傷。6.酪梨酪梨中含有一種殺真菌的毒素persin,從果實、種子、葉子到整株植物都含有該物質,容易導致寵物腸胃不適,嚴重會導致嘔吐腹瀉、精神不振,甚至死亡。7.堅果堅果含大量油脂,會造成寵物腹瀉和嘔吐,甚至發展為胰臟炎,尤其是夏威夷豆更為致命,只要吃五、六顆就足以造成寵物無力、憂鬱、嘔吐和體溫過高。8.番茄(青果實、莖葉)蕃茄的莖葉含有番茄鹼和茄鹼,會讓寵物腸胃不適、肢體失調、肌肉無力、癲癇等,但這些物質在番茄的成熟果實成分會大大降低,因此可以給貓狗吃成熟的番茄,但青色未成熟的果實和植株就比較危險。9.果核人類經常給寵物餵食水果,但要記得把種子去除,因為部份水果的種子含有毒性的氰化物,會引發嘔吐、暈眩、呼吸困難等症狀,像是蘋果、李子、杏桃、西洋梨的種子都有這種物質。另外果核太硬難以消化,也可能阻塞貓狗的腸胃。10.酒酒精對寵物的大腦和腎臟有害,跟人類不一樣的地方是,只要一點就足以造成極大傷害,症狀包括嘔吐腹瀉、神經失調、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4個你以為對牠好卻NG的行為1.給狗狗多吃蔬菜如果餵食含綜合營養素的飼料或鮮食,就不用擔心會營養不均衡;而且狗狗會自行在體內生成維他命C,如果給太多蔬菜會破壞營養平衡,反而對健康有害。如果真的想給狗狗吃蔬菜,建議佔一天總卡路里的十分之一以內,而且選擇狗食用無害的蔬菜種類。2.小心翼翼不打擾寵物午睡怕狗狗午睡被吵醒,全家人會刻意躡手躡腳、講話壓低音量,這樣有點太過頭了。緊繃的氛圍會傳達給狗狗,讓牠養成敏感、神經質的性格。所以若非刻意製造大的噪音,狗狗午睡期間不需要刻意不製造聲響,讓牠在自然的環境音中安心午睡是最好的。3.排泄完用力擦屁股有些飼主很認真地清理寵物的排泄物,但狗狗的皮膚比人類還薄且纖細,肛門周遭也有很細緻的部分,狗狗大完便若用力地幫牠擦屁股,很容易傷害肌膚,也會讓狗狗疼痛,之後討厭主人為牠清潔。如果大便完有排泄物殘留,可拿寵物專用的溼紙巾輕輕地用沾的方式清潔;另外把肛門和陰道附近的毛剃短一點,也能降低被弄髒的程度。4.這餐沒吃完,留著繼續吃有飼主認為寵物隨時都可以進食,即使這餐沒把飼料吃完,也會把食物留在原處,讓牠們想吃隨時可以再吃,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做。如果一直把飼料放著,狗狗會認為隨時都可以吃,對食物的態度變得隨便,造成進食的量和時間不規律的問題。建議如果狗狗沒有把這餐飯吃完,直接撤掉不用留著,下一餐也不需要增量,依然提供往常的量,觀察看看牠的食慾。
-
2022-11-25 醫療.中醫
選舉焦慮! 中醫建議補氣、從事戶外活動恢復正常生活
選舉期間資訊衝擊大,加上最近天氣變化,讓不少民眾心情波動明顯,甚至需要求診,彰濱秀傳中醫部醫師邱伯恩指出,中醫所說的情志病、抑鬱症患者在這段期間病不少,除了透過中藥材疏肝理氣,也建議從事戶外活動,接觸日照都能有所改善。邱伯恩說,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若又有外在事件影響就可能觸發心情,像是選舉期間選民焦慮到選後可能變成憂鬱,情緒起伏大,甚至失眠影響生活作息,這樣的情形較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腦神經退化族群。邱伯恩表示,情志病、抑鬱症肝氣鬱結最容易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中醫觀點必須化熱化火,減少躁動,初期會使用中藥像是浮小麥讓人放鬆,枸杞來補氣,秋冬季節也能搭配龍眼肉來補陰虛等。邱伯恩也提醒,心情焦慮影響生活可用中藥搭配生活習慣階段性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缺血清素容易造成情緒起伏大,現在時節建議吃柑橘類、南瓜和全麥類食物,或補充營養素如B6、B12、維生素C等都有幫助。
-
2022-11-24 養生.家庭婚姻
另一半可有異性密友嗎?男女觀點大不相同,情侶相處難題你在意哪個
一名男網友貼文指稱,相親時,長得還不錯的女生提及結婚條件,除了有房有車,還需每年至少出國一次,嚇得他打了退堂鼓,不敢再聯繫。一項有關男女感情困擾的最新調查發現,女性最在乎感覺,在乎另一半前任及異性友人,但男性卻是煩惱經濟問題。《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蒐集各大感情討論版中的感情困擾求助文與討論文,歸納出情侶相處十大難題,其中以感情不忠、感情冷卻、異性友人等三大問題最能引起網友共鳴,缺乏安全感、價值觀不合也名列排行榜。感情不忠、劈腿偷吃,位居聲量之冠,相關背德事件與令人同情的心傷者,往往引人義憤填膺,引發熱烈回響,為聲量最高的議題;至於因爭執或長期交往,導致「感情冷卻」,疏於經營與溝通造成的感情鴻溝,則引起的負面情緒最大。感情中男女觀點大不同:性最在乎感覺在感情世界中,男女觀點可是大不同,女性最在意前任、異性友人,許多女網友只要一想到「你現在擁有的他,也曾經和別人深愛過」,就覺得憂鬱,難以釋懷。調查就發現,女性較常陷入「自己與男友前任相互比較」的漩渦中,就有女網友發文求助「男友對前女友比較好怎麼辦?」或是男友的前任很漂亮,讓她壓力很大。感情中男女觀點大不同:男性煩惱經濟問題兩性專家建議,想要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了解對方可以接受的底線是避免感情失和的不二法門,如果缺乏適當的溝通,即可能造成伴侶誤會。相較之下,男性所擔憂的問題就比較實際,以經濟問題為主,「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專家認為,金錢觀的契合度是感情能否長遠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在金錢議題上,男性壓力多來自於「經濟負擔」,而女性煩惱則多為對另一半「經濟能力」的衡量,不少女性為結婚設下許多前提,包括另一半年薪需超過百萬,要有房子、車子,每年出國旅遊,嚇跑不少男生。※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1-24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和憂鬱是50後常見困擾 醫教一技巧不用吃藥也能天天睡好、心情好
編按:失眠和憂鬱,是50+常見的健康困擾。有沒有方法,可同時預防這兩者?2022年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指出,讓60歲以上的失眠病人接受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不只失眠的狀況改善,日後發生憂鬱症的機率也會降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可運用哪些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讓自己睡好、心情好?50後睡不好、心情差,問題出在哪?每天寫日記,或許可以找出藏在細節中的魔鬼!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長期研究失眠議題。他觀察,避免失眠的方法不難,民眾也大多熟悉。例如,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平時不要壓力太大等,都是老生常談。真正困難的,其實是在生活中實踐。「醫師告訴失眠病人,睡前要放鬆。但有人一躺上床,就會忍不住思考工作的事。」如何讓一個人下定決心,改變長年來的習慣?不用藥物、改變想法的「認知行為治療」 自己察覺問題,改變才會真正有效林煜軒指出,除了開立藥物,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簡稱為CBT-I)也是治療失眠的常見方式。所謂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非藥物的心理治療。簡單來說,即是讓當事人自己發現自身的問題,進而做出改變的行動。林煜軒舉例,精神科醫師在衛教時,常會提醒失眠者注意咖啡因的攝取量,但病人不一定能做到,導致衛教效果不佳。這時,若病人可以記錄自己每天睡前的行為,或許能發現「做不到」的原因。例如,他曾有位失眠病人,每週有一半的天數一定會失眠,另外幾天則否。原因為何,病人自己也說不清。然而,做了兩週的睡眠記錄後,病人的失眠便不藥而癒。他在記錄每日行程時,發現只要下午14:30過後喝了咖啡,當晚就會失眠。這份紀錄讓他知道,原來自己的身體代謝咖啡因所需的時間較長。只要提早喝完咖啡,就能改善失眠。「睡好的原理我們知道,但是做到非常困難。」林煜軒舉例,對壓力過大的現代人而言,無法放鬆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一個人為何無法放鬆?這個問題需要更細緻的分析。認知行為治療中,常會用「行為記錄」的方式,協助病人找到自己的問題根源。例如,請病人寫日記,記錄自己睡前幾小時內做了哪些事、有什麼煩惱。像是有病人透過紀錄發現,自己睡前的5小時都在工作、做家事,導致上床睡覺時,腦中充滿工作和家庭的待辦事項,自然無法放鬆。發現問題,是促成改變的契機。林煜軒舉例,不少失眠的病人有完美主義的傾向,認為一定要把當日的工作處理完畢,人愈累愈好睡。透過行為記錄,病人可以察覺自己的認知謬誤,改變工作習慣。例如晚上不收信、不打開工作聯繫用的社群軟體,進而達到睡前放鬆的目標。林煜軒比喻,改善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原理和減重很像。旁人不斷叨念「健康很重要」,往往比不上當事人自己站上體重計,驚覺「原來我太胖了」,進而有意願控制飲食和運動。他指出,「自己發現問題,如此改變的動機才會夠強。」認知行為治療,可同時改善失眠和憂鬱!放鬆不是自然達到,需要刻意練習2022年,一篇發表在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研究,進行了291位60歲以上失眠病人的隨機分派臨床試驗。其中一組人接受維持兩個月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另一組人則是給予標準的睡眠衛教。追蹤3年後發現,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這組人,發生憂鬱症的比率顯著低於對照組。為什麼治療失眠,可以達到預防憂鬱症的效果?林煜軒指出,失眠本身就是憂鬱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治療失眠,本就會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但除此之外,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讓人練習放鬆、避免反芻思考,這些技巧都有直接預防憂鬱症的效果。放鬆,需要刻意練習。林煜軒指出,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忙碌、高壓,肌肉常會不自覺地緊繃。在認知行為治療中,他會教病人幾個放鬆的技巧。一是「腹式呼吸」,鼻吸鼻吐,透過深而長的呼吸調節自律神經。另一種方法是「漸進式肌肉放鬆」,先讓身體感受最緊繃的狀態,再深度放鬆。以上班族容易緊繃的肩頸為例,先將肩膀往內夾至最緊,頭部彷彿卡在兩塊石頭當中。接著將肩、頸、頭的肌肉完全鬆開,靠在椅子上。重複數次,感覺兩者的差異。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可以如此練習,讓自己回歸最放鬆的狀態。林煜軒指出,「想東想西」的反芻思考,本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狀態。當你覺察自己難以專注當下、心情緊張時,可以即時去做前述放鬆練習,轉移注意力、降低壓力的衝擊。50後如何睡得好、心情好?寫日記和學放鬆,人人都能做到的好習慣儘管認知行為治療有不少好處,林煜軒也坦言,這種療法不像藥物可立即見效,且病人需付出時間,持續練習放鬆、記錄自己的作息。若病人半途而廢,認知行為治療就會失敗。因此,找出動機,持之以恆,非常重要。他建議,50後若有壓力大、睡不好的問題,在看醫師之前可先寫日記,觀察自己每天的生活作息和睡眠品質之間的關聯。若擔心自己半途而廢,也可下載他和研究團隊開發的「作息足跡」App。這個App會藉由記錄使用手機的時間,推算一個人的睡眠時間,幫助使用者掌握自己的睡眠習慣。林煜軒指出,相較於坊間流傳的治療失眠偏方,例如睡前喝牛奶、聽音樂等,了解自身作息、揪出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壞習慣更重要。「如果睡前喝紅棗枸己茶、牛奶,改善失眠的效果是1,睡前不看手機的改善效果大概是100。」此外,時常覺察自己的狀態,讓放鬆成為習慣,也能有效改善失眠、進而防止憂鬱。他也提到,無論是否進入診間接受認知行為治療,養成寫日記和放鬆兩個簡單的習慣,都能讓人受惠。「老後不失眠、少憂鬱,人生當然會過得比較好!」原文:50後如何天天睡好、心情好?林煜軒醫師:每天寫日記、做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可防失眠和憂鬱
-
2022-11-24 醫療.精神.身心
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怎麼辦? 憂鬱症患者:求診,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我會不會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我該怎麼解釋,我為什麼需要看身心科?我最後一次踏進身心科,大約是在一年多前。當時,為了可以省下一些治療費,特意選擇學校附近的醫院門診部。因為醫院有與學校簽約,每次可以只用藥品部分負擔的二十元,就完成一次看診。不過,我想當下的內心,不真的是全然想省下掛號費而已,畢竟平常感冒或生病時,我不會因為診所或醫院的收費過高而不去看醫生,但心理疾病真的需要吃藥嗎?我真的嚴重到需要看醫生嗎?對於心理的不理解,讓我連帶地對精神醫療產生質疑,不覺得需要額外花費一筆費用,尋求協助。還記得那時身心科固定在每個禮拜四上午,一個禮拜只有一次,限額三十名,且必須現場掛號。但碰巧的是,我那學期的同時段剛好要上英文課,或許這成為了我一個規避就診的理由,所以當時我並沒有一覺察到自己的身心問題,就趕緊去看醫生。專注力下降,差點被機車撞到直到有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專注力下降很多,特別是有一次早晨剛踏出公寓大門,差點被迎面而來的機車撞個正著。當時,沒有聽到引擎聲,甚至連喇叭都似乎小聲了許多。一直到那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嚴重,終於下定決心,要去面對自己的問題。「我該怎麼請假呢?」當時只要一去看身心科,我必定會錯過一節英文課。我心中糾結著該如何解釋。我深怕老師如果再進一步問我,我都必須面對我無法說出「我的心理生病」的內心衝突。當然,我也猶豫著我會因此需要補上進度,要問別的同學,剛剛的英文課上什麼的心理壓力。不過,我最後還是去了。先是盤算著該問醫師什麼問題,不希望錯過任何可以解決疑惑的機會。延伸閱讀:給憂鬱症患者:當憂鬱來襲,別逼自己要趕快好起來!走進診所的心理壓力當我走進診所時,我的內心冒出一股不小的抗拒。我會不會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我該怎麼解釋,我為什麼需要看身心科?我會不會被櫃檯的志工與行政人員多看一眼?那份不自在有多麼強大,不言而喻。好不容易掛完號後,我坐在空蕩的長廊等待叫號。早到的好處是看診的人沒有那麼多,心理壓力也相對小些。等候時,不免抬頭看看同樣來看身心科的其他人。有人閉目養神,有人滑著手機,這與我第一次在大醫院看診的經歷相同,大家看起來都很正常。內心慶幸是「莊*翰」,而非全名看著門診外的智慧面板,大大的「身心科」字樣下,我的名字被懸掛在上頭,內心有點慶幸上頭寫的是「莊*翰」,而非我的全名。看似不起眼的米字符號,拯救我內心裡的一些焦慮。初診時,醫師鉅細靡遺地詢問種種細節,例如為什麼會來到這裡看診,是否有相關的家庭史,是否會有幻聽、幻覺,以及藥物是如何使用。整個流程下來大約是二十分鐘。我沒有感受到醫師的急迫,相反地,是溫柔與耐心,這讓我心裡的大石頭稍稍放下。第一次拿到藥的時候,內心有些新奇感。畢竟手上的藥袋裡,裝的是「治心病」的藥物。原來我看不到的心理困擾,竟然可以被手上真真實實的一顆顆藥物給舒緩。那種感受和拿到其他藥物,特別的不一樣。不過,我因為天生腸胃比較不好,加上抗憂鬱劑的機轉與血清素的回收抑制有關,而血清素的受體大多分布在腸胃中,因此容易腹瀉的副作用,對我而言,特別不好受。在兩三次回診後,自行停藥有一陣子,我覺得對自己的身體有點愧疚。畢竟心理憂鬱已經夠難受了,還因為使用藥物而增加生理上的負擔。坦白說,我的心情有些低落,也因此後來在兩三次回診之後,我就自己停藥了。那時,我還不清楚停藥這件事的後果,單純因為身體不好受,所以擅自作主。不過,後來讀到相關研究,才發現如果抗憂鬱劑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療程就停用,反而會有一些症狀產生,以及未來憂鬱症復發的機率,也會提升。後來因為有心理治療與好好休息的輔助,身體回復到了之前的水平;而規律的飲食與運動,也幫助我大大增加情緒的穩定度。雖然不是開心雀躍,但至少平靜舒緩。整體心理上的感覺,相較之前好多了。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但另一點,也使我開始思考,究竟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以當時的我而言,主觀的世界充滿許多的冷淡與疏離。在那樣的環境中,我的心理產生了困擾,是不是其實代表著我的心理功能是正常的?因為它確實盡責地反映了種種在我身上產生的感受,並透過失落與憂鬱來告訴我,我需要休息,也需要調整。而如果當我們的社會生病了,不斷地在強調功利與快速,而不重視品格與感受,那沒有生病的我們,是不是才不正常呢?因為那似乎表示我們被這樣的社會同化,我們的感受有所麻木,我們變得沒有人味、變得沒有理想等等。所以「正常/不正常」的分野,如果單從醫學角度的觀點來判斷,當然可以很直白地透過診斷手冊去下定論;不過當我們把社會脈絡考量進來時,我們還是要好好地去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苦難,看清它的樣貌。求診,是我們為了自己而努力「我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來到醫院。」這句話是我想特別標註出來,送給也同樣在接受治療,或還在猶豫要不要步入身心科的你。沒有一條河流是完全筆直的。它們之所以彎曲,是因為每個流經的地方阻力不同,它們不會硬要選擇一個看似最短,實際上,卻難走又阻礙的路去經過。同樣地,無論我們如何選擇面對自己的心理困擾,當我們需要時,藉助一些治療來幫助我們降低阻力,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夠好或不夠堅強;相反地,我們努力地讓自己人生的路更好走一些,僅此而已。人生的議題,我們終將需要面對。我們可以選擇疲憊不堪地去回應,也可以選擇慢慢地先讓自己充電,再去化解。如何選擇是每個人的自由,但能活得更幸福、自在一點,是我們共同追求的。本文節錄:寶瓶文化《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一書
-
2022-11-23 焦點.元氣新聞
「雷神索爾」克里斯發現有阿茲海默症基因暫息影!一旦罹患無法根治,6方法預防勝於治療
飾演「雷神索爾」的影星克里斯漢斯沃,為了Disney+新節目「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竟然發現自身基因造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8至10倍,他自己的外公就是患者。阿茲海默症是許多人都害怕得到的疾病,有遺傳基因真會罹病嗎,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在「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節目其中一集,克里斯發現自身擁有分別來自父母的一個「APOE4」基因,這將使他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常人更高。而事實上,他自己的外公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自從發病之後已有好幾年沒見過面。克里斯過去一直忙著拍片,這次事件也讓他害怕哪一天會突然意識到孩子都長大了,到時想要再多點相處時間已沒機會,因此打算趁此時機好好把握,也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的衛教資料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展性的腦部疾病,分為早發型與晚發型,兩者都跟基因有關聯性。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於《聯合報》專欄撰文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致病原因不明,只有小於5%是自體顯性遺傳,目前已知的基因突變有三種:APP、PSEN1和PSEN2。如果父母之一帶有此基因,子女遺傳的機率為50%;其他50%不具此基因的子女,罹患的機率與一般人同。劉秀枝強調,這只是機率問題,有此基因的人只是罹患的機會比較大,沒帶基因者不見得就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只是機率較低,因此可說是人人都有機會得到。 6個良好生活型態預防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只能症狀治療,至今仍無藥物可根治,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通過了阿茲海默新藥「Aducanumab」,卻引起軒然大波,因絶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其療效的科學證據不足,價格更不便宜,對阿茲海默症病人實在沒有助益。大家都怕得到這種什麼都忘了的病,更怕造成家人及社會莫大的照顧負擔。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而且專家建議愈早開始愈好:1.多動腦:大腦用進廢退,動腦的時間愈多,腦的活動力愈高,則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愈好。2.規律運動:培養一種喜愛且適合自己的運動,並持之以恆。3.多活動:積極參與社團,多與親朋好友互動,不孤立,不憂鬱。4.睡好覺:每日盡量睡足7小時,不熬夜,養成良好的睡眠品質。5-1:地中海式飲食:多吃蔬果、豆科植物、五穀雜糧、堅果與橄欖油,適量吃魚、乳製品、紅酒和少量肉製品。咖啡、綠茶、紅茶、咖哩和黑巧克力也有加分。5-2:有助維持大腦精神敏銳度食物:芝麻葉、藍莓、蛋黃、橄欖油、鮭魚、核桃6.如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要好好治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也指出,對抗阿茲海默症,一定要抱持「預防勝於治療」的態度,所有人都應更加積極地落實禁菸、降低空汙、推動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去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神經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黃達夫/阿茲海默症 再次證明預防勝於治療.6種食物維持精神敏銳度 預防阿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