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14:23:41 預防自保
整理包/全台7/27起降為「二級警戒」!相關措施指引一覽表
台灣本土疫情升溫,自5月19日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疫情警戒升為「三級警戒」,並四度延後到7月26日;面對近期國內本土疫情趨緩,讓民眾相當期待降級的到來。對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7-23 14:23:41 預防自保
台灣本土疫情升溫,自5月19日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疫情警戒升為「三級警戒」,並四度延後到7月26日;面對近期國內本土疫情趨緩,讓民眾相當期待降級的到來。對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
2021-07-23 14:16:26 照顧指南
鑒於特殊寵物的照顧和疾病相關資訊大家比較陌生,本院方治閎獸醫師為大家分享一些鳥龜鼠兔等特殊寵物的相關知識,希望能提供一些照顧及飼養上的幫助。
2021-07-23 14:09:10 疫情數字
0723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3 10:21:00 眼部
烟花颱風逼近台灣,可能帶來致災性豪大雨,醫師提醒民眾,除了做好防颱準備,也須注意個人衛生及防護措施,像是雨水噴到眼睛,千...
2021-07-23 10:15:01 頭頸癌
「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59歲,發病年齡較年輕,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病患因疫情...
2021-07-23 09:50:11 預防自保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防疫三級警戒可望降級,依目前情況看來,除了嚴格境外管制外,有關家戶及公共場域,如何做適當規範,使民...
2021-07-23 09:08:24 生活智慧王
洗衣機是每戶人家必備的家電,然而洗衣機的樣式不同,功能也大不相同。如何瞭解不同種類的洗衣機功能,挑對適合家庭需求的洗衣機,就能讓衣服清潔的效率事半功倍。
2021-07-23 00:41:00 癌友故事
說到吃,我會那麼喜歡當美食節目主持人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一家人都是愛吃鬼,從小到大最開心的事就是吃,爸爸還總是那個帶頭的,領著我們從包餃子到燉牛尾,天南地北地做各式料理的人,家裡大小開心的事都是圍繞著
2021-07-22 18:53:32 專家觀點
國內新冠疫情未解,統計至22日為止,本土確診人數累計14205例。針對感染新冠肺炎後的個案狀況,醫師蘇一峰表示,許多患者幸運痊癒,但卻仍出現「肺纖維化」的後遺症,除了可能大幅縮短剩餘壽命之外,相關治療藥物價格不菲,讓他擔心部分患者恐怕「吃不起藥」。
2021-07-22 16:06:12 大腦健康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啥、什麼?」聊天互動常發出聽不清楚的問號,不斷需要對方重複,小心聽力正不知不覺中退化中!研究顯示,聽力損失與罹患失智症有因果關係,避開
2021-07-22 16:03:37 大腦健康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防疫期間待在家,減少運動量造成脂肪上身,各專家提醒,運動能提高肌力、活化大腦、健全免疫系統,對熟齡長輩來說,更是預防失智改善認知功能的妙方,即使
2021-07-22 16:01:16 像極了失智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認錯人、叫錯名字,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但其實除了患者的記憶能力下降之外,也可能是眼科疾病導致協調認知障礙,若不及早治療處理,未來罹患
2021-07-22 15:23:16 頭頸癌
癌症已連續第39年高居國人死因榜首,其中好發於中壯年的「頭頸癌」,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為發病年齡較年輕...
2021-07-22 14:26:14 疫情數字
0722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2 13:13:12 罕見疾病
全台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已超過2000名,今年30歲的「馬桶女孩」姜藥師也是病友,15歲那年騎腳踏車時,發現左腳卡在車鍊竟毫...
2021-07-22 12:04:03 防疫懶人包
指揮中心於5月宣布實施疫苗接種假,不過並未強制雇主應給付請假期間之薪資,得由勞雇雙方自行協商約定。因此有些公司有給疫苗假,有些沒給,給的天數也不定。近期愈來愈多人去施打,年齡層也逐漸往下覆蓋,一些仍在
2021-07-22 11:28:13 百病漫談
烟花颱風逼近台灣,可能帶來致災性豪大雨,醫師提醒民眾,除了做好防颱準備,也須注意個人衛生及防護措施,像是雨水噴到眼睛,千...
2021-07-22 10:29:40 防疫懶人包
台灣接種新冠疫苗工作如火如荼,但隨著疫苗覆蓋率愈來愈高,施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事件、對疫苗品質有疑慮的相關報導,也引發民眾的焦慮,不少人明明想「靠近」疫苗,卻又擔心。 臺大醫院在6月22日舉行記者
2021-07-22 10:16:48 照顧指南
如何和新貓建立良好關係?獸醫教你第一次見面就得寵的小撇步!獻給所有想被貓咪喜歡上的人。
2021-07-22 09:21:20 飲食與癌症
癌症治療期間常出現食慾不振、體力下降、疲倦等「食體倦」症狀都是體內發炎的警訊,許多癌友對飲食存有迷思,營養不良、免疫力不佳持續發炎,預後表現也與「炎值」息息相關,40個月存活期來看,炎值低患者,近7成
2021-07-22 00:07:00 腦中風
●中風復健可多利用政府長照服務資源協助
2021-07-22 00:00:00 中醫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大暑。中醫師表示,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若是在外要提防中暑,也可以依照體質吃對水果降火,若屬燥熱體質,吃西瓜清熱效果最佳,若為氣虛過敏體質,可選擇木瓜等平性水果。 台北市中醫
2021-07-21 18:52:02 眼部
疫情使許多人面臨新的生活型態,許多上班族在家上班、學生們也從教室上課,變成對著電腦螢幕上課,與電腦、手機或電視螢幕接觸的...
2021-07-21 17:39:32 疫情數字
0721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1 16:44:42 防疫懶人包
此外,學校操場自7月31日起至8月9日開放民眾使用。
2021-07-21 15:30:06 預防自保
台北車站地下街K、Z區接連爆發疫情,研究指出,「公共廁所」可能也是新冠肺炎傳染途徑之一,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三級警戒僅延長...
2021-07-21 14:59:40 大腸直腸癌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及早發現治療是能否治癒的重要關鍵。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傳授正確預防大腸癌方法。 有家族史40歲後就應檢查 大腸癌如能早期
2021-07-21 13:22:12 專家觀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都釋放出可能降級的訊息,民眾及業者都對於庶民經濟的復甦抱持期待。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此...
2021-07-21 11:34:19 防疫懶人包
收到簡訊了嗎?動身前往疫苗接種站前,關於出門前要帶什麼?施打前後有哪些禁忌?若是發燒如何處理?《聯合新聞網》關心您的健康,歸納整理出在施打疫苗前後,你該知道的事。
2021-07-21 11:18:12 黃軒
解封以後持續不會「加零」?我們怎麼知道要阻隔傳播鏈?「解封以後,我們天天都會有個案呀!」 今天早上閱讀一些相關解封下的研究文章,我也剛好整理一下: 解封下,什麼時候會考慮普篩? 依據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