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5 01:28:47 生活智慧王
取代擦手紙?公廁烘手機 烘了恐更髒
本報記者觀察發現,近來愈來愈多公廁取消擦手紙,改用烘手機,但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國內外陸續有實驗發現,烘乾雙手後,周邊增加...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6-05 01:28:47 生活智慧王
本報記者觀察發現,近來愈來愈多公廁取消擦手紙,改用烘手機,但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國內外陸續有實驗發現,烘乾雙手後,周邊增加...
2022-06-05 01:28:47 生活智慧王
公廁暗藏染疫風險,台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李孟杰調查國內61間公廁,發現通風不良會造成公廁菌落數大增,無異是病菌培養皿...
2022-06-04 18:18:51 專家觀點
臨床護理師發現,有名剛出生21天的新生兒確診,但從出生後就一直待在月子中心,新生兒的爸媽及整棟月子中心的醫護人員經快篩檢...
2022-06-04 16:24:05 耳鼻喉
今健康/陳宇恩 國人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等呼吸道症狀提心吊膽,如果快篩結果為陰性,才敢放下心中的疑慮及擔心。除此之外,也需要留心是否罹患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這類疾病如果長期
2022-06-04 11:23:11 長期照護
失智症被認為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健康威脅之一。全球有超過5千萬人患病, 預估到2050年有1億5千2百萬人失智,台灣...府
2022-06-04 10:43:35 許金川
一人染疫,求診。
2022-06-04 09:47:00 骨科.復健
隨著台灣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越來越多,大規模社區感染已成為無可避免的現象,如何在感染之後能夠安全的回到運動場域,成為極為重要的議題。 感染新冠肺炎後,回到運動有什麼風險? 多數運動員感染新冠肺炎只有
2022-06-04 09:32:33 人生智慧
有人說50歲之後,活的是一種心態!吳淡如接受《遠見雜誌》採訪時提到:「每一次跑馬拉松,都很慶幸自己堅持到底。那是一種從來不放棄追求人生里程碑的野心。讓我相信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個主宰,對自己的靈魂仍能微
2022-06-04 09:15:15 抗老養生
COVID-19病毒從2019年底在武漢爆發開來,至今已進入第三年,某些科學家預測,新冠病毒並無消失跡象,能夠穿透身體抵抗力的各種變種病毒將持續出現,導致有些人不斷遭到感染,一個人染疫兩次甚至三次,都
2022-06-04 09:05:04 領袖開講
「病人有權利要求釋疑解惑,必要時可尋求第二意見。」台南市立醫院院長蔡良敏認為,醫師要獲得病人的認同,不能一味滿足病人的需...
2022-06-03 14:13:36 台灣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7656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6517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另...
2022-06-03 13:41:04 專家觀點
國內感染Omicron變異株人數持續上升,外界關注感染後的「長新冠後遺症」,專家今天引據英國數據分析並表示,感染Omic...
2022-06-03 08:00:31 家庭婚姻
日常生活,每一樣都離不開錢。有了孩子之後,基本消費更是無底洞,從懷孕那刻就開始了,產檢、醫療、雙薪家庭的保母費、教育基金、奶粉、尿布…… 7萬月薪能抵得過「生活的雞零狗碎」嗎? 「生活就是雞零狗碎
2022-06-03 07:02:00 皮膚
台灣氣候潮濕,也常出現連續下雨的日子,梅雨季節更是濕到不行,家中許多物品常會出現發霉的情況。不過需要留意的不只物品,美麗信義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醫師提醒,也要小心「身體發霉」。 台灣悶熱潮濕不只物品發
2022-06-03 00:48:00 抗老養生
「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原本在閩南語是在形容人遇到患難時,沒有多餘心力幫助別人,以顧好自己為優先考量;而在這炎熱的夏天,藥師要提醒大家出外工作或踏青之餘,也要顧好自己身體,小心中暑囉! 中暑在中醫
2022-06-03 00:20:00 大腦健康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隨著老化,許多人擔心常忘東忘西,是不是失智了?
2022-06-02 18:06:30 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SARS-COV-2)心肌炎和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相關的心肌炎都是罕見的事件(圖一)。但卻格外令人擔心,2022年美國心臟學院年會報告了些最新狀況,SARS-CoV-2心肌炎的臨
2022-06-02 13:33:24 牙科
端午節不免俗會吃粽,但牙醫指出,有患者大口吃粽時,牙齒當場斷裂,缺牙有礙門面,牙醫也提醒,吃完粽子馬上刷牙,會導致口腔內...
2022-06-02 11:49:15 生活智慧王
明天是端午節也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季節,命理師楊登嵙提醒,端午節因陽氣旺,陰間好兄弟的晦氣會往陰氣更重的地方齊聚,若要出門...
2022-06-02 10:01:23 心臟血管
讀者Shaun 2022-5-12在高膽固醇的健康人的回應欄裡留言:「有一個問題敝人思考很久但是沒有查到結果。因為膽固醇大部分是由肝臟產生的,那LDL或是VLDL過高是因為肝臟知道身體需要這些膽固醇而
2022-06-02 09:41:35 專家觀點
國內新冠疫情處在高原期,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這波疫情與他日前推估的大致類似,...
2022-06-02 09:16:59 預防自保
自從2019年底發生COVID-19以來,全球皆受到疫情影響。台灣今年4月Omicron本土疫情大爆發,確診數已破100...
2022-06-02 09:10:59 婦產科
●長時間重訓、深蹲,小心提肛肌發炎
2022-06-02 02:40:46 台灣疫情
昨天新增八萬八二四七例本土個案、二四○例中重症個案、一二二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包括兩例嬰幼兒,分別為出生一個多月的男嬰及...
2022-06-01 17:02:12 抗老養生
《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 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
2022-06-01 12:23:35 活動最前線
情境1:「聽說打流感疫苗,能降低確診新冠病毒重症可能性?」 情境2:「只要一換季就會感冒,好煩人。」 情境3:「空氣品質不好時,眼角、鼻子就癢到受不了。」 你知道嗎?只要體內的免疫力下降,身
2022-06-01 12:05:52 預防自保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截自五月三十一日的資料顯示,今年全台本土確定病例數累積已正式超過兩百萬人。隨著越來越多人染疫,後遺症問題也將陸續浮現,《元氣網》為大家整理新冠後遺症相關疑問,包括什麼是長
2022-06-01 10:13:01 乳癌
台灣每年新增1萬5000多名乳癌患者,其中15%屬於三陰性乳癌,因為治療選擇少,容易復發、轉移,傳統被認為最難治療。不過...
2022-06-01 09:50:31 食道癌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這句經典的廣告詞家喻戶曉。在人手一杯手搖飲、燒烤火鍋隨手可得的現代社會裡,胃痛、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已然是文明病的最佳代表。可是,這些症狀若只是藉由胃乳與胃藥抑
2022-06-01 08:22:06 防疫懶人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0至6歲孩童免費的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今天起開放領取,聯合新聞網整理相關QA,提供民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