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8 12:26:31 新陳代謝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我在一年前健康檢查發現糖尿病,糖化血色素高達15%,非常嚴重!當時根本搞不清楚哪些食物較容易影響血糖,每種食物都不確定要吃多少,非常茫然,很多東西都不敢吃,就怕病情更嚴重!」模範糖友簡女士分享,「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6-08 12:26:31 新陳代謝
「我在一年前健康檢查發現糖尿病,糖化血色素高達15%,非常嚴重!當時根本搞不清楚哪些食物較容易影響血糖,每種食物都不確定要吃多少,非常茫然,很多東西都不敢吃,就怕病情更嚴重!」模範糖友簡女士分享,「起
2022-06-08 11:17:20 生活智慧王
最近梅雨季台灣各地陰雨綿綿,有一名網友就為了發臭的雨衣而煩惱,其他網友看了便建議防止雨衣發臭的兩大關鍵。
2022-06-08 10:40:05 周邊故事
台灣為趕上世界「與病毒共存」,逐漸放寬防疫措施,指揮中心昨宣布已確診過的6類族群,免篩檢即可進醫院,但至今醫院專責病房醫...
2022-06-08 10:31:38 一般外科
一名50多歲葉姓建築工半年前發現右側鼠蹊部有微微凸出的腫塊,但躺下休息就又會縮回,由於沒有其他不舒服症狀,因此沒就醫檢查...
2022-06-08 10:25:17 兒科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收治外院轉來僅一天大女嬰右小腿骨折,檢查發現維他命D嚴重缺乏,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診斷為「新生兒佝僂病...
2022-06-08 10:05:51 胃癌
「女星驚傳胃癌末期,嘆:『最後一絲希望破滅!』」 胃癌真的如此難治嗎?面對胃癌,有什麼方法可以及早發現,讓預防勝於治療? 胃癌的預後不佳,五年存活率大約三成左右,且不容易早期診斷。常常胃痛
2022-06-08 09:43:15 抗老養生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2-5-31)發表Association of Marital Status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2022-06-08 03:39:31 全球疫情
三千多名染疫死者在短時間內趕著被火化,家屬看不到最後一面,許多國家看不到如此粗暴無理的送行方式,新加坡允許家屬守靈三天,...
2022-06-08 03:32:29 台灣疫情
昨新增八萬二九七三例本土個案,比前天暴增近三萬例,且中南部染疫病例數明顯增加,高雄市、台中市分居一二名,染疫人數分別為一...
2022-06-08 03:32:29 台灣疫情
新冠確診者死亡後廿四小時內火化爭議不斷,指揮官陳時中上周拋出「沒有規定要在廿四小時內火化」說法引發各界批評、更被認為是甩...
2022-06-07 21:37:37 專家觀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確診遺體「儘速火化」被解讀為24小時內火化,又規定遺體裝進雙層屍袋就不能再打開,甚至發文建議殯葬...
2022-06-07 21:20:43 專家觀點
台灣已有3214名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去年是統計「全死因」,只要確診後死亡就算,今年則是只算「直接死因」或「審查死因與新冠...
2022-06-07 19:15:03 大腸直腸癌
1名50多歲男子有血便情形持續好幾個月,他原以為只是痔瘡出血,最近卻經常肚子痛,上廁所又解不出來,也頻尿,直到就醫後經大...
2022-06-07 19:05:02 專家觀點
近期全台5至11歲的孩童都在施打新冠疫苗,也有數據顯示5至11歲的孩童打完BNT疫苗副作用比例約5%,不過中原大學生物科...
2022-06-07 17:59:18 用藥停看聽
案例:有血糖問題的小安,不僅體重超重,糖化血色素達6.8%,醫師開立降血糖藥物。不願就這樣一輩子服用藥物來控制血糖,於是鼓起勇氣走進減重門診,接受佩芬營養師專業及指導,想不到五個月的時間糖化血色素已降
2022-06-07 17:43:00 抗老養生
芒種是1年24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時間在每年的6月6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芒種是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
2022-06-07 17:19:32 消化系統
便祕也可能 顧好腸道才不會傷心又傷身
2022-06-07 12:37:13 台灣疫情
國民黨團昨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對於染疫死亡數「蓋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怎時中重話警告,質疑公權力或公務人員造假...
2022-06-07 12:03:24 食安拉警報
食藥署今日公告修正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明年1月1日起,連鎖手搖飲店、便利超商、速食業三大類業者,所有現場調製的飲料,若...
2022-06-07 11:42:39 全球疫情
從2020年至今,台灣累計已有3090人死於新冠肺炎。過去兩年多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遺體「儘速火化」被解讀為24...
2022-06-07 11:02:47 肺癌
新竹一名78歲婦人因咳血前往中醫大新竹附醫求診,卻被診斷出肺鱗癌第四期,腫瘤已經長到近4公分,不過婦人並無抽菸,醫師認為...
2022-06-07 10:09:05 高齡社會
●每五位老人家有一人會感到孤獨與孤立
2022-06-07 09:46:04 台灣疫情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上午到基隆市視察建德國小兒童疫苗施打情形,針對台灣防疫是否鬆綁,7月是否有望脫口罩、8月邊境會開放?蘇...
2022-06-07 09:43:28 保健食品瘋
現代人工作忙、壓力大,常會購買保健營養品顧健康,但你會不會買了一堆卻忘記什麼時候該服用?或者一口氣集中在同一個時間吃?小心此舉可能浪費錢還沒辦法充分發揮效用! 保健營養品 吃對時間表 ▲
2022-06-07 09:23:43 預防自保
今年1月感染Omicron病毒的33歲男性資訊工程師前來看診,很擔心PCR陰性已過了快3個月,仍出現強烈的疲倦感和焦慮感...
2022-06-07 07:54:13 生活智慧王
梅雨季連日雨下個不停,不只環境容易變得潮濕,衣物更容易發霉、滋生細菌。如果不多加注意,就很容易散發出惡臭,影響居家衛生。
2022-06-07 02:36:35 台灣疫情
新冠肺炎本土新增病例昨降至五萬二九九二例,二四三例中重症、一五一例死亡,疫情兩年半,本土死亡案例突破三千大關,累積三○七...
2022-06-07 00:02:00 預防自保
COVID-19病毒從2019年底在武漢爆發開來,至今已進入第三年,某些科學家預測,新冠病毒並無消失跡象,能夠穿透身體抵抗力的各種變種病毒將持續出現,導致有些人不斷遭到感染,一個人染疫兩次甚至三次,都
2022-06-06 20:14:04 專家觀點
許多確診者死後都在24小時內快速火化,悲憤的家屬都被告知這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指揮中心則喊冤說,自前年至今規定...
2022-06-06 19:00:19 大腦健康
你知道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習慣與選擇,也可以用來預防失智症嗎?根據研究,失智症與心血管的致病因子,都和氧化壓力與發炎有關,因此透過飲食來減少免疫系統過度的發炎反應,和提高身體的氧氣利用率、降低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