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新聞話題.老人照護
老「玩」童快樂秘方!蔡伯伯的養生之道
【元氣周報/記者楊育欣/報導,陳立凱/攝影】飲食很挑嘴 跑步懂節制除了每天固定跑步,蔡坤發規律作息,飲食相當「挑嘴」,他不吃小吃、不喝飲料,他說不是淋巴癌後才懂得養生,「上了年紀,要懂得節制。」兒子蔡文雄笑說老爸真的很挑嘴,「都盡量自己下廚,吃得清淡。」蔡坤發強調他不喝果汁,「多吃水果蔬菜,我礦泉水也不喝,都喝煮過的白開水,比較難改的是年輕時養成的習慣,每天早上得來一杯咖啡。」蔡坤發說跑步很有趣味,但也要「節制」,「要適量,累就休息,跑步看自己,自己可以不可以最清楚,不要跑到上氣不接下氣,能跑就跑,不能跑就用走的,能跑多少就跑多少。」 他笑說跑步不是給自己和別人找麻煩,增加負擔,「跑步沒壓力,很開心,不要勉強自己,跑跑停停,樂觀的心情去跑,跑到把煩惱忘掉。像我,每天跑完,洗個澡後,晚上都很好睡。」 他補充說,雙腳膝蓋保養很重要,「跑前一定要暖身,每天跑步前我都會做外丹功,有空就揉一揉膝蓋,跑完後也要收操,總之,人活著一定要多動。」蓄積體力 抗癌有力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張文震:癌症病人在治療、復原期間,只要體力、作息正常,都可依原習慣保持運動,或逐步開始運動、蓄積體力。但也要視腫瘤的型態、範圍,選擇適合的運動。癌患依「生活體能狀態」,可從0到4分計分等級,醫師多由此評估治療方式、運動建議。蔡老先生應屬0分等級,即疾病症狀輕微、作息正常,非常建議維持慢跑習慣。0分等級癌患,更應該訓練、鍛鍊自己,儲存體力備用,應對慢性長期的治療。儘管目前研究並不清楚運動對腫瘤發展有無正面影響,但患者在生病前後因固定運動而保持較好體力,確實能對抗治療的各種副作用。生活體能狀態分級:1分 指有症狀、但沒有影響生活2分 症狀影響生活在50%以下3分 症狀影響生活超過50%4分 需長期臥床休息1-3分患者其實都可依個人狀況「量力而為」,在恢復期間、慢慢調整運動習慣,特別是在化療期間約兩周內,身體較虛弱,盡可能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