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焦點.健康知識+
打嗝打不停怎麼辦?一直打嗝可能是4大類疾病原因造成
大家都有過打嗝經驗,這裡指的打嗝是持續且規律性、發出聲音的嗝,和吃飽飯後打的飽嗝不同。打嗝是一種身體的反射動作,它是因為橫膈膜和肋間肌的不自主快速收縮,約隔0.25秒後喉嚨聲帶快速關閉,而發出奇怪且無法控制的「呃、呃」聲。 打嗝是不自主的動作,而這種神經反射動作的控制機制相當複雜,目前推測可能是迷走神經和橫膈膜神經受到刺激,傳遞到延腦,由中樞神經再傳遞下來的反射動作。這是人體為了清除刺激的自我保護機制,當橫膈膜收縮擠出過多氣體或食物時,聲帶必須緊閉,以免氣體或食物跑進氣管、肺部,也因此會發出打嗝聲。 大部分的打嗝症狀通常和胃膨脹有關,因為胃在橫膈膜下方,所以一旦胃部膨脹壓迫刺激到橫膈膜,例如吃太多吃太快、喝產氣飲料、或是邊吃邊講話吞進太多氣體等,都可能引發打嗝。此外,有研究指出,容易緊張、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者,也是打嗝的高危險群;酒精也可能對神經造成刺激而引發打嗝症狀。 文獻報告指出,心肌梗塞或心包膜發炎可能刺激迷走神經;無痛檢查使用的麻醉藥、化療藥和類固醇藥物等,也可能引發打嗝。麻醉藥引發的打嗝現象,以男性、有胃食道逆流者居多,為何如此?目前機轉仍不明,只推測與刺激神經有關。部分化療藥物則是因為具毒性,可能刺激神經,讓患者打嗝打個不停。 無痛麻醉偶而會誘發受檢者打嗝,有些人在檢查進行中打嗝,醒來後就好了,受檢者可能本身都沒感覺;也有人在麻醉退去之後還繼續打嗝,所幸只要沒有病變,一般這種打嗝通常會自己好,極少數才需要用藥。 打嗝超過48小時應就醫 打嗝是肌肉不自主收縮,造成不適,也可能因此讓血壓上升,甚至因為無法進食而營養不足,嚴重者還可能無法吃、睡、呼吸受阻、肌肉痠痛等。通常只要持續打嗝超過48小時沒好即應就醫;大於1到2個月的打嗝則稱為「難治型」或「難好型」打嗝。 醫師如果懷疑是胃腸疾病,可能會安排胃鏡,進去看看是否發炎或阻塞;中樞神經問題可做電腦斷層看是否結構性異常;懷疑腫瘤則可透過X光觀察橫膈膜走向,或使用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揪出可能的病變;代謝問題則可透過抽血發現,找出原因後就可以對症治療,例如切除腫瘤、控制發炎、補充離子等。 少數找不到原因的持續打嗝,則可採用藥物治療,目前首選藥物是抑制打嗝神經反射迴路的藥物,讓橫膈膜不要一直收縮,大部分症狀都能緩解,這類藥物的副作用是嗜睡、頭暈。如果是因為消化不良、胃脹造成的打嗝,則可以使用促進消化及胃腸蠕動的藥物,幫助食物往下進入小腸,減輕對橫膈膜的刺激。文獻上只有極少數的病人,因傳統藥物治療無效,採用全身麻醉來治療,或嚴重到必須使用經皮探針做神經節阻斷術,但神經節被阻斷後,可能影響腸胃蠕動,因此施作前必須仔細評估,衡量利弊得失。 止嗝小偏方可嘗試 但需注意安全 坊間有許多治療打嗝的小偏方,例如突然驚嚇對方、憋氣、喝水、深呼吸、套塑膠袋呼吸,用筷子在水杯口排成十字,然後四個缺口各喝一口水等等,更激烈的甚至有人拿筷子戳喉嚨,其實這些偏方都是企圖刺激迷走神經,以取代之前的刺激來治好打嗝症狀。像深呼吸後憋氣,就是讓胸腔膨脹,讓橫膈膜往下、刺激迷走神經,跟皮膚癢時用力拍打可止癢的作用一樣,都是利用新的刺激去壓過舊的刺激。不過這些偏方都沒有根據,也不是所有人都適用,且很難研究效果如何,所以在安全前提下,想嘗試一下來止住打嗝也無妨。 打嗝打不停!小心背後有疾病因素打嗝症狀通常會自行緩解,但若有下列4大類疾病則可能打嗝打不停:胃腸疾病:胃腸因為疾病,如腫塊、潰瘍、發炎、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小腸阻塞或胃出口阻塞等,導致食物下不去,可能因胃膨脹持續刺激迷走神經而嗝不停。 中樞神經出問題:如中風、腦炎、腦膜炎等,也可能影響中樞神經亂下指令而打嗝。腫瘤:橫膈膜附近和迷走神經會經過的部位(從胃腸到腦部)如果長腫瘤,都可能會以打嗝方式表現。橫膈膜附近的腫瘤包括胃癌、胰臟癌、表淺型或大型的肝癌、肋膜癌等;迷走神經會經過的部位腫瘤則包括:喉癌、食道癌和其他頭頸部癌症等。代謝問題:離子不平衡,如低鉀、低鈉、低鈣、高血糖等造成肌肉收縮,或是尿毒症患者因尿毒無法透過腎臟排出,累積在體內刺激到神經、糖尿病的神經病變等,都可能一直打嗝。 Q:吃益生菌有助於治療打嗝嗎?A:沒有研究顯示有效果。因為從吃下益生菌到被消化吸收,這段時間太久,不可能有助於治療打嗝。再者,益生菌頂多對吃飽後容易嗝氣、或容易腹脹、消化不良者,讓他們體內益菌增加,產氣的壞菌減少,大多只能改善脹氣或消化不良的問題。 ◎打嗝是怎麼了? 打嗝是因為橫膈膜和肋間肌的不自主快速收縮,當橫膈膜收縮擠出過多氣體或食物時,聲帶必須緊閉,以免氣體或食物跑進氣管、肺部,也因此會發出打嗝聲。 橫膈膜受到刺激而收縮,在吸氣的瞬間聲帶突然關閉而發出”嗝”的聲音。【本文轉載自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72期(2015-10-15出版,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