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芸/吃肉到底好不好?
父親是典型的肉食主義者,三餐有自己的「私菜」,內容都是肉,包括豬心、白斬雞等等,父親牙齒很好,老年迷上牛排,一個人可以吃兩份。他強調吃肉才能長肉,吃肉才有營養,運動才有爆發力。
母親相信肉食會造成高血壓、高血脂,兩人為了該不該吃肉爭執,母親會恐嚇父親:「你如果中風或心臟發作,我不照顧你!」幸好父親終身沒有心血管問題。
不吃肉的我,據說從小面有菜色。醫學院畢業,我在台大外科作住院醫師,民國65年謝東閔先生郵包爆炸案受傷,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到急診部探望,我陪他搭員工電梯,不料古老的裝置卡在二層樓之間,故障的電梯裏只有我們兩個人。
看著我與電梯把手奮鬥,經國先生用帶著鄉音的國語說:「慢慢來,你要多吃肉,吃肉才有力氣。」我忙了20分左右才啟動馬達,電梯門一開,幾個衛兵以為長官被挾持,舉槍對著我們,嚇死我了!經國先生不慌不忙,給了我一張名片,上面只有蔣經國三個字。那次的經驗並沒有讓我加餐吃肉。婚後我與婆婆同住,跟著吃素,更是與肉無緣。
外科的文獻,老人的傷口與正常人口相比,容易有感染、延遲癒合等等併發症。抽血檢查,老人的血中前蛋白、維他命以及元素鐵、鋅、硒等缺乏。如果提前在手術前三星期就給予補充,所謂高風險的老年人手術,傷口癒合會趨於正常。促進傷口癒合的血中前蛋白等,可以輕鬆從肉類獲得,我因而鼓勵整形的老人,術前術後多吃肉。
作為外科醫師,我的體力很好,但是每年總會幾次感冒。感冒有時引發氣喘,晚上咳到無法入睡,我想起父親的吩咐,三餐吃肉,說也奇怪,肌肉變結實,高爾夫球的成績進步,這幾年的流感、腸胃病毒,我都能倖免。
老人醫學專家認為老化是一種營養不良,老人胃口變小,熱量營養不足,免疫力下降,認知也下降。老人普遍蛋白質不足,所以建議老人「要吃肉」。
日本的報導,沖繩高壽老人最多,他們喜歡吃肉、吃魚,沖繩人吃肉是類似台灣人燉肉,裡面加了蘿蔔、海帶、大蒜等等,專家認為這樣的煮法減少總膽固醇,增加不飽和脂肪,富有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東京老年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柴田博士也說蛋白質缺乏可能肌少症,容易感染,威脅老人的生命。葷食不是高血壓高血脂的罪魁禍首。肉食中含有多種豐富的胺基酸,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硬化和腦中風,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總之,肉類能夠提供蛋白質,必要的胺基酸,以及其他營養素,老人該考慮多吃肉,膳食平衡。營養充分才能成功老化。
推薦閱讀

林靜芸
聯合整型外科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林靜芸/記錄一場別開生面的晚宴
林靜芸/放鬆肌肉、對抗壓力 每個人都該重新學一動作
林靜芸/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林靜芸/男人在婚姻關係的盲點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林靜芸/老人需防各種肺炎 3個習慣教保命
林靜芸/我喜歡戴口罩
林靜芸/我70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林靜芸/為什麼年齡相同,有人臉部緊實有人卻鬆弛?
林靜芸/一星期只能喝一杯酒
林靜芸/趁年輕養好習慣,老來平凡三願不奢求
林靜芸/老伴,你還愛我嗎?
林靜芸/讓我們手牽手一起變老
林靜芸/老女人是隱形人?
林靜芸/埋線的歷史故事
林靜芸/減肥瘦身的關鍵字
林靜芸/健康存摺要素 這項尤其重要,顧不好增40%死亡風險
林靜芸/您今天擁抱了嗎?
林靜芸/微整如何省錢並加值 整型外科專家告訴你
林靜芸/雲端公媽,不用擔心以後沒人拜了!
林靜芸/生病的人尤其不應該悲觀
林靜芸/關於健康,你搞的是建設還是破壞
林靜芸/女人隆乳的動機
林靜芸/老人需要舞台 以避免被長照
猜你喜歡
飯店最髒的地方在哪裡?研究揭曉:你一定會碰到
比馬桶蓋髒400倍!醫師曝辦公室最髒的地方在這裡
為什麼會得癌?醫揭健康靜默殺手:喝越多越早死
為何有些國家為疫苗接種前段班 疫情卻仍失控了?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男女誰的錢包較髒?研究揭易滋生細菌的錢包材質
被丈夫死前呼吸嚇出病來 你想像的死亡場景和現實差很大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蔬菜水果吃多不一定更好 研究曝長壽飲食最佳份量
洪惠風/產出10個諾貝爾獎的替代役----黃扁帽醫師科學家
陳昭姿/藥物共擬會 新藥納健保關鍵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潘懷宗/百花齊放花粉熱 2因素加劇爆發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癌友別輕忽!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困擾的癌因性疲憊
許金川/人工做腹超 醫師判讀很重要
許金川/服藥控制B肝 避免走上不歸路
林思偕/探病
楊定一/簡化人生 單純活在瞬間
王正旭/健保部分負擔調整 應前瞻改革
陳光超/「我真的被球打到!」可以打破耳膜的球
許金川/胃口缺缺人消瘦 輕忽出大事
許金川/胃痛未必是胃痛 小心是肝癌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