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失智/ 失智專題

照顧者相對論/如果失智是一條水急且深的河 照顧者牽手渡河

聯合報相對論邀請醫師林靜芸(右二)和五位失智症照顧者,陳明德(左起)、陳崇峻、劉芸妡、周春玉、張文玲和林靜芸對談,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擔任引言人。記者葉信菉/攝影
聯合報相對論邀請醫師林靜芸(右二)和五位失智症照顧者,陳明德(左起)、陳崇峻、劉芸妡、周春玉、張文玲和林靜芸對談,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擔任引言人。記者葉信菉/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觸動人心,新書發表後,聯合報「健康你我他」與「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邀請照顧者也分享自己的照顧經驗與失智者生命中動人的時刻。我們在眾多讀者來信中,找出其中五位照顧者,聯合報相對論首度打破「一對一」對談形式,邀請林靜芸與五位照護者分享點滴心聲。

分享與書寫,是為了失智的家人,也是為了自己。對談引言人、「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共同作者、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說,如果失智是一條水急且深的河,透過書寫、透過分享,我們一起牽手過河。與失智同行,在辛苦的照顧歷程中,有淚水,有不捨,也有吉光片羽的瞬間,讓人感受到幸福。

陳崇峻

透過文字與過去的父親對話 比現在的真實更真實

照顧中度與重度失智雙親的陳崇峻,利用父親之前寫的日記,與父親對話。記者葉信菉/攝影
照顧中度與重度失智雙親的陳崇峻,利用父親之前寫的日記,與父親對話。記者葉信菉/攝影

我的幸福感來自很多事,愛因斯坦說想像很重要,我的想像來自文字,我看很多相關書籍,我看父親的日記。

父親失智前,我不會特別想去看他的日記,他也把日記鎖起來,不讓我看。後來他失智了,我覺得如果我再不把握時間去看,我可能也沒有機會了,以後可能事情越來越多,也不會有這個時間的心情去看。

其實照顧失智,很多時候是很消極的,狀況慢慢變差,比較難看到希望。反而我覺得做一件事情,可以跟我過去對話,跟過去的爸爸對話,我覺得這件事情是對我來說是有很多幸福感的。透過文字想像,其實有時比現在的真實更真實。

劉芸妡

日常生活很少說愛  從同事口中得知媽媽稱讚我

護理師劉芸妡說,我們不要設限,有時候發現已經失智的媽媽持續進步,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發現,有不一樣的感動。記者葉信菉/攝影
護理師劉芸妡說,我們不要設限,有時候發現已經失智的媽媽持續進步,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發現,有不一樣的感動。記者葉信菉/攝影

我的幸福感其實不少,我從醫院到了失智症日照中心工作後,跟我媽媽去同一家日照中心。她早上有其他行程,下午去日照,非常充實。

在家裡,我們主要照顧者比較難去感受.表達真正的愛,我們很少在日常生活說愛,尤其母女之間,有時候會有一點彆扭。我到了日照中心,同事和媽媽聊天後告訴我,她說衣服都是女兒買給她的,說女兒去哪裡都帶著她。這些話我在家裡都不會聽到,沒有想到居然透過同事口中聽到。

去年開始,我想讓她保持運動,因為媽媽還很年輕,我安排她上健身課,當然只能一對一,因為她無法參加團體課。一開始一對一其實有困難,有時候她躺著坐著,以為自己是來按摩的,眼睛就閉起來,很難引導。

現在已經一年,教練會跟我說,發現媽媽有進步,從一開始聽不懂指令,教練當然有他的技巧,例如什麼是「蹲」,從肢體上,從身體讓媽媽記憶,不是從頭腦理解,她習慣了,知道這個叫做「蹲」,其實她是會進步的。在照顧路上,我們不要覺得設限,有時候發現她持續進步,有時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發現,有不一樣的感動。

林靜芸

與其上班時一直掛心 先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聯合報相對論邀請醫師林靜芸和五位失智症照顧者對談,她問大家如何為自己打氣。記者葉信菉/攝影
聯合報相對論邀請醫師林靜芸和五位失智症照顧者對談,她問大家如何為自己打氣。記者葉信菉/攝影

我每天要去上班,我先生做什麼事,對我當天上班的士氣很有影響。有時會在家裡運動,大廈有一樓到八樓,如果下雨,他從一樓走到八樓,如果沒有下雨,就去外面走路。我如果知道說他昨天不太肯走路,我當天要去上班時,心情就很不好。

坦白講,我也知道失智症患者的狀況,就是他會慢慢慢慢的下來,可是我們總懷著希望。那我們應該怎麼樣給自己打氣呢?

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分享,在「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新書發表後,她的先生、前衛生署長林芳郁感覺上從那天之後他就整個人醒來了,謝謝大家給了她一把鑰匙,去打開先生的心。圖/林靜芸提供
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分享,在「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新書發表後,她的先生、前衛生署長林芳郁感覺上從那天之後他就整個人醒來了,謝謝大家給了她一把鑰匙,去打開先生的心。圖/林靜芸提供
我最近這樣處理,如果人家告訴我,說先生昨天都不肯運動、耍脾氣。本來他爬樓梯從一樓到八樓,以前要爬個十多趟,現在一天爬七趟,上去再下來。如果他當天只爬了五圈半,我就會覺得很難過,我就想說五圈半,那明天變成四圈半,再過來就是三圈半,那之後不走了,怎麼辦?

後來我跟自己說,沒關係,我今天去上班,好好上班,然後好好的期望,說不定就會改善了。果然,我回來,再問他今天走的好不好,就變好了!所以,與其上班時一直掛心是不是昨天五圈半,今天四圈半,做一個快樂的自己回來,反而更好。

這是以前我先生告訴我的,他說替病人開刀時。如果家屬都愁眉苦臉,他會很擔心,那個開刀往往比較危險;如果碰到的家屬是一些「天兵」,甚至連心臟在哪裡都不知道,以為今天開完刀就可以回家,反而結果都會非常的好。

周春玉

看著媽媽開心地吃我準備的食物,我覺得這就是幸福 

 

花蓮縣壽豐國小校長周春玉說,用愛、用耐心,用溫暖陪伴媽媽,她可以感應到我們對她的磁場。記者葉信菉/攝影
花蓮縣壽豐國小校長周春玉說,用愛、用耐心,用溫暖陪伴媽媽,她可以感應到我們對她的磁場。記者葉信菉/攝影

我照顧媽媽七、八年,確實常聽到大家都說失智症會愈來愈糕,我就好好對待,用愛、用耐心,用溫暖陪伴她,我覺得媽媽其實可以感應到我們對她的磁場。

媽媽常常不太認識我們,甚至面對自己的大兒子,她覺得那是她的小舅舅。可是我們有一個共同感覺,我們要用愛來包容她,每天用最正向的心情去面對她。

如果要為自己打氣,該怎麼樣自處?教育界一直強調正向。我曾經碰過媽媽晚上胡鬧,好幾個晚上不睡覺,她有時只為了一件衣服,覺得不想要這件衣服,就是要脫掉,怎麼樣都沒有辦法說服。

她一連三、四天都這樣子,其實我也會生氣,真的會受不了,媽媽以前是一個溫柔的媽媽,生病後她突然變得非常兇,甚至有時這樣子甩一甩就打到我眼睛,我都懷疑這人是我媽媽嗎?

可是我知道媽媽生病了,我看著她「胡鬧」,我在心裡對自己說,媽媽這時如果真的上去喝咖啡了,妳會開心嗎?現在媽媽這樣子,哪一個比較好?我其實覺得媽媽胡鬧好棒,胡鬧總比上去喝咖啡好。

當我發現自己生氣時,我告訴自己,媽媽生病了,我們應該要去瞭解她,她在發病的狀態,我們不應該跟生病的人生氣,然後回過頭調整自己,然後欣賞她,這一直以來我在做的事。

我覺得幸福感就是能夠依然陪伴在媽媽身邊,能夠跟媽媽拌嘴或煮一餐飯給媽媽吃,看著她開心地吃下去,我所準備的食物,我覺得這就是幸福。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轉念。我照顧媽媽七八年,兄長有時都覺得媽媽太不可理喻了,連上廁所都有很多狀況,她明明想上廁所,但她會抓著褲頭,不讓人碰。這時候怎麼辦?其實我我們都要轉念,不要用我們的執念去逼迫她。

這時候他不想脫,那我們就等一下,妳想脫的時候告訴我們。我們用轉移的方式,之後再問要不要上洗手間,她就說好,就讓我們順利幫她。

照顧者散發的磁場影響失智者,正向歡樂帶領她,她就會朝向這方向。每次媽媽吃下一口,我就問他她好吃嗎?她就會說為什麼一定要問。我就說,媽,我很用心煮,我希望妳覺得很好吃,她就說好吃啦。我覺得媽媽有聽懂我的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照顧者身心靈一定都要很健康,而且知道自己當下在生氣的時候,能夠排解自己的生氣狀態,這個很重要。

張文玲

用擁抱的力量讓她安心 上個月媽媽親我了  

廣播主持人張文玲說,失智症患者已經離開這個真實的世界,我們就讓她快樂做自己。記者葉信菉/攝影
廣播主持人張文玲說,失智症患者已經離開這個真實的世界,我們就讓她快樂做自己。記者葉信菉/攝影

失智症患者,她既然已經離開這個真實的世界,那我們就讓她活在最純真、最美好的年代,讓她快樂做自己。她要離家出走,就跟在她後面,她要丟東西,就讓她丟。

其實母女真的會有一些很尷尬的時候,反而她失智後,我會牽著她的手、擁抱她,幫她洗澡。我記得第一次幫她洗澡,好緊張,母女一輩子,如今坦誠相見,我覺得我跨出很大的一步。

上個月,我讓媽媽親我了。失智症的人,你跟她講話、對話,她不太能夠理解,要用擁抱的力量,比如說看到她就抱著她,她就覺得妳是讓我很安心的人。也就是說,妳的肢體動作是她可以感受的,他是有情緒且可以理解,她會知道,你這個人我是放心的。

我有時覺得,為什麼老天爺會送給我一個失智症的媽媽?我們這幾個應該都有責任,把這樣的病症與過程讓社會大眾都知道了解,不要害怕,不要不講給大家聽。

我曾經跟一位大哥講媽媽失智,那個大哥有一點生我的氣,就說妳媽媽失智,妳還到處講。我那一刻好受傷,因為我已經這麼精心照顧了,為什麼還要兇我?我只是怕失智症患者會有一些很突然突發的情形發生,我沒有辦法hold住。我希望透過這樣的座談讓大家都了解失智症,尤其台灣未來失智只會愈來愈多。

陳明德

有人說媽媽看起來很年輕  我覺得很高興  

 

大學退休副教授陳明德說,媽媽看起來很年輕,他為此非常高興。記者葉信菉/攝影
大學退休副教授陳明德說,媽媽看起來很年輕,他為此非常高興。記者葉信菉/攝影

我從小多病,媽媽無微不至照顧我,人家認為我孝順。但我所做的是不及媽媽對我萬分之一,她是我永遠最偉大的媽媽。

媽媽90歲後,看起來還是很年輕,爸爸以前都不想和她一起拍照,因為媽媽看起來太年輕了。在賣場裡吃飯,旁邊的人都以為媽媽是我老婆,我一點都不覺得不好,甚至沾沾自喜,因為媽媽看起來這樣年輕。

洪淑惠

讓我們手牽手 緩慢但堅定地度過失智這條河

聯合報相對論舉行照顧者相對論,邀請醫師林靜芸(左)和五位失智症照顧者對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右)說,如果失智是一條水急且深的河,我們手牽手變成一條鍊子,就可以緩慢但堅定地過這一條河。記者葉信菉/攝影
聯合報相對論舉行照顧者相對論,邀請醫師林靜芸(左)和五位失智症照顧者對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右)說,如果失智是一條水急且深的河,我們手牽手變成一條鍊子,就可以緩慢但堅定地過這一條河。記者葉信菉/攝影

今天真的非常感動,整個過程可以放心地笑,放心地聊,一直點頭。感謝林醫師和在座參加的貴賓,聯合報辦過非常多次相對論,像這樣素昧平生,素人與陌生人的交談,這是第一次,但也是歷來最感動、最觸動的一次。

可能因為我媽媽失智12年了,我邊聽大家的故事,就會想到剛剛有一位分享,「我每天都要去猜,媽媽今天停在哪一朵雲,今天的狀況如何?」其實前兩天林醫師關心我媽媽,我就跟她說,我媽媽現在已經不會說話了,因為重度了,我帶著玫瑰精油幫她全身按摩,讓她油油亮亮,她本來眼睛是閉起來,後來眼睛就張開了。

如果失智是一條水急且深的河,今天我有一種感覺,我們不只是兩個人,更多人,我們就手牽手變成一條鍊子,我們就可以緩慢但堅定地過這一條河。

我們面臨高齡社會,不管失智或其他老人的問題,一定會更多。我們透過書寫、透過分享,我們可以變成一條更長、更長的鍊子跟更長的人橋,我們可以跟著大家一起堅定緩慢而安全的過這一條河。

更多照顧者相對論

林靜芸:感謝有人給我一把鑰匙,打開了林芳郁的心

張文玲:我想寫一本書,關於失智症那些你無法理解的荒謬事

周春玉:把阿美語練回來,對媽媽說「我就是承襲阿嬤名字的那個人」

劉芸妡:有時候,我還是會想要以一個女兒的角色跟她說話

陳崇峻:以失智者角度思考,放下執著才能走得長久

陳明德:勿忘三動四高五不做 先戴好氧氣罩才能夠救人

如果失智是一條水急且深的河 照顧者一起牽手渡河

失智症 照顧者 日照中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udn x WaCare 獨家線上課程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