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鼻炎
共找到
335
筆 文章
-
-
2022-06-16 養生.抗老養生
陽虛、陰虛、痰濕、濕熱...9大體質,你是哪一種?黃帝內經教你調攝體質,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說:「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這樣的醫理概念,可說與《黃帝內經》「治未病」理念一脈相承。當我們要做到「醫之於無事之前」,就必須瞭解自己的體質現況,才能於日常對應施治與養護,用最小的成本達到健康養生的最大效果。體質判別,治標兼治本人出生於地球之上,自然會受到地理環境、日月陰陽、季候節氣、遺傳等先天因素所影響。所以,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就會有著隸屬於個人的「先天體質」,再依照之後的生長條件,例如:飲食、生活、作息、環境等變化,而長養出「後天體質」。因此,假使有人出生在夏季,天氣燥熱難擋,他的體質大多就會偏於熱,屬於陽性體質;假使有人出生在冬季,天氣刺骨寒冷,他的體質大多會偏寒,屬於陰性體質。再者,假如出生的時候,因為帶著某些遺傳性基因,可能就會帶有先天的特稟(過敏)體質。又或者是早產、先天不良出生的孩子,可能會有氣虛體質等狀況。如果在出生前,能夠安然地在母體中受到良好的照護與調養,出生時大致就會屬於平和體質。《黃帝內經》提到,人在生命本源之初,有來自於先天父母之精,還會受到天地陰陽、四時節氣的影響。於是,在出生的當下,就具備了先天特質與體質。根據整體性的覺察過程,當我們判別了自身先天體質之後,再隨著飲食、生活、作息、環境等後天進行調整,進而改善偏去的體質,找回平衡狀態,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期待。調攝體質,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目前對於體質的判定,坊間有很多種方式。有的依照出生年分、五行體質,有的依八字四柱等,但這裡所談的先天與後天體質,採用的是中醫學家王琦教授的九大體質,主要想讓一般大眾能夠容易理解,並加以運用。瞭解自己現在的體質,有助於隨時調整生活作息、食飲習慣,透過長期簡單慢調的方式,讓自己恢復到平和狀態。不管先天體質如何,如果後天非常注重調養,仍可以調攝體質,回到正常並趨近於平和,並且藉由瞭解自己所在的環境、季節變化,適時搭配節氣,做出適切的應變,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感覺舒服是最怡然自得的養生法。中醫理論大致以「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八綱辨證,簡單區分一個人的狀況,依此延伸出九大分型,作為日常調攝體質的參考。在九大體質中,以平和體質是我們想要的健康狀態,但在生活過程,因為食飲、作息、生活等習慣,還有情緒及環境因素,導致體質有所偏頗,就讓我們簡單瞭解關於體質的分類。◎平和體質──外在表現是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健康樂觀的類型體內精氣神俱足,外在精力充沛、性格開朗,遇到事情不慌亂、處之泰然,平常神清氣爽、很少生病,陰陽平衡、不偏不倚,就是平和體質。這種屬性的人,只需要持續保持,注意不要有過度食飲、生活、作息及情志上的失調,基本上都能長期維持。☉可能形成問題:身體免疫力佳,有好的自癒能力,偶有外邪傷感,也能很快恢復。☉日常養護因應:維持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適當運動、情緒平和,讓身心靈合一健康。☉體質養生食療:體質平和,可不忌口,配合節氣吃季節蔬果,但建議少吃糖類、油炸物。◎氣虛體質──說話氣短無力、動不動就容易疲倦的類型體弱無氣、平常精神不濟、容易疲倦、打哈欠,走路或勞動容易累和喘,耐力較為不足。因為氣的固攝能力不足,坐著也容易出汗,甚至頻尿,稍微受到風寒也容易感冒、恢復期長,屬於能量低弱,能坐著就盡量不動,肌肉呈現鬆軟不實,不耐受風、寒、暑、濕等邪氣,在性格上容易內向、不喜歡冒險。☉可能形成問題:容易有感冒、腹瀉、失眠、頻尿、貧血、憂鬱等。☉日常養護因應:從調氣的簡單運動開始,如甩手、站樁等,定期旅行讓心情開朗,也能增加能量。工作繁忙、生活有壓力容易再形成氣鬱,如因為一點小事就放在心中造成多思、多慮,影響脾胃的消化能力。因此,平日要有屬於自己調整情緒的方法,可以是定期三五好友相聚,讓心情放鬆,也可以看電影、聽音樂、閱讀,進而改善體質問題。☉體質養生食療:補氣常用黃耆、山藥,如黃耆山藥排骨湯、山藥蘿蔔燉雞湯等。如果有嚴重氣虛問題,仍然建議就近找尋中醫師協助診斷調理,因為氣虛表現位置不同,可能是不同臟腑的氣虛表現,如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等,以更適切的方式,全面性調理體質。◎陽虛體質──時常感到手腳冰冷、身體不耐寒的類型身體怕冷、四肢怕冷,甚至頸部及腰背也怕冷,更怕有風吹來,這是因為體內的陽衛之氣不足所致。所以,體內熱能不足、手腳冰冷,甚至腹部也是冰冷,尤其是晚上天氣較涼、有風,都會感到渾身不舒服,腹部如果著涼就會疼痛,平時會把自己包得緊緊。有人甚至容易吃到冰冷、寒涼性質食物,就會腹瀉,所以喜歡熱飲。面色偏白、肌肉鬆軟不實,可能有微胖、耐夏不耐冬的情況,因此易受風、寒、濕邪影響,也容易精神不振,性格上多沉靜寡言、內向。☉可能形成問題:因脾胃陽虛而腹瀉、打嗝。女性容易經痛、男性則性功能衰弱。腎陽虛可能還會有腰痠背痛等情況。有些人因為熬夜、喜歡冷飲,或冬天沒有做好保暖而損耗身體,也可能因為陽氣過度耗損,而成為陽虛體質。☉日常養護因應:平日可透過走路等運動,多曬太陽,注意不要戴帽子,讓陽氣從頭頂百會穴進入,有效滋養陽氣。陽虛質比較不會感到口渴,溫水的補充也很重要,也可以穿襪防止腳部受寒。☉體質養生食療:多食性溫食物、常喝薑湯,如山藥五穀粥、當歸生薑羊肉湯等。◎陰虛體質──感到手心發熱、身體燥熱、不太怕冷的類型手腳心熱、口乾舌燥、身體缺水,明明已經喝水、仍然感到口渴,這是陰虛特有狀況。這種人看起來很健康、充滿精力,但是因為缺水,所以體內會呈現熱燥,容易心煩、急躁、易怒,甚至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皮膚乾燥、視物昏花(容易被誤認是老花)、便祕等,夜晚則容易失眠、盜汗,故耐冬不耐夏,也不耐受暑、熱、燥邪,性格上多活潑、外向、好動。☉可能形成問題:容易因缺水體燥而有便秘、口瘡、甲亢、紅斑性狼瘡、失眠、焦慮等。☉日常養護因應:多喝水、多運動(因陽盛陰衰,運動時間可選擇在早晨、黃昏),增加身體的排毒與疏泄,提升循環代謝率。夏天或燥熱不好入眠,睡覺時建議開啟適當溫度空調。☉體質對症食療:首要避免吃烤炸、麻辣等食物,避免再次上火。可多食用綠豆、冬瓜湯等清熱、降火、緩燥的食物,例如蓮子百合煲瘦肉、苦瓜排骨湯等。◎痰濕體質──看起來身體肥胖、小腹很大、身體容易長痘痘的類型痰濕是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調,造成內濕停滯,使痰和濕凝聚一起,形成具有黏膩、阻滯特性,在體內會引發其他病變。這種人的面部肌膚油脂較多、飲食喜愛油膩、重口味的大魚大肉,因此多半體型肥胖、腹部肥滿鬆軟、身體多汗且黏、痰多容易胸悶,且大便黏膩,沖水老沖不乾淨,小便則混濁。對於梅雨季節及濕氣重的環境,會覺得很不舒服,性格上偏溫和、穩重,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會放在心中。☉可能形成問題:因為痰濕聚集、脾運化功能失調,容易有腸胃炎、多痰、代謝症候群問題,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日常養護因應:飲食清淡,遠離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讓自己活躍多動,透過有氧運動搭配適當飲水,增加身體的帶氧量,提升氣血循環、促進代謝,像是168 斷食法就適合痰濕體質的人,用以調養身體及減肥。☉體質養生食療:脾虛的人容易痰濕,因此選擇清淡飲食、運動,是痰濕體質首要重點,可以吃薏仁粥、冬瓜薏仁湯、綠豆甘草湯等,有助益氣健脾。◎濕熱體質──臉上油膩、長痘長瘡,或肌膚摸起來濕黏的類型家裡潮濕且又悶又熱,會發生什麼事情?人體因為脾運化水濕功能失調,將造成內濕停滯,再加上消化不良、暴飲暴食、吃過多的油膩、甜食,及環境濕熱等多重因素,使濕和熱一起,形成濕熱體質。家裡若有濕熱問題,可以使用除濕機,那麼人體呢?因為濕熱體質形成,面部油光易長痘痘、性格容易心煩急躁,在夏末秋初氣候濕熱或濕氣,遇到氣溫較高的環境,會較難以適應。☉可能形成問題:痰濕體質容易有痘瘡、口臭、濕疹、口腔潰瘍、膽囊炎、黃疸等。☉日常養護因應:夏天及悶熱季節應該是最難受的,養護方法跟痰濕差不多,但運動強度要夠,讓身體消耗多餘熱量及水分,達到清熱除濕效果。建議要遠離菸酒,並於晚上11 點前就寢,有利肝膽排毒,恢復體內循環機制。☉體質對症食療:透過甘寒清熱食物幫助消解體熱,可以吃綠豆薏仁湯、土茯苓蓮藕湯、涼拌三絲、海帶炒銀耳。◎血瘀體質──臉色黯淡、晦暗,臉上、手上長斑的類型體內血液運行不順暢或有瘀血內阻,這情形就像水管堆積水垢和污穢,久了會影響水的流動。瘀血內阻也是同樣道理,血管阻塞導致氣血流動受阻,養分供給不正常,可以在臉部氣色及身體肌膚察覺,如膚色晦暗、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等,體質也不耐受寒邪,性格上容易煩躁、健忘。☉可能形成問題:女生容易有經痛、男生容易有前列腺疾病,因為氣滯血瘀也容易形成癌症、心血管疾病,也容易加快細胞老化、健忘、失眠等。☉日常養護因應:如果有較嚴重的血瘀體質,建議就近諮詢專業中醫師進行調理,先從益氣、活血化淤調理。平常透過平甩、站樁運氣調頻,或較緩和的運動恢復氣血運行,搭配適當飲水,幫助氣血通暢。☉體質養生食療:血瘀體質的人可以喝山楂紅糖湯、山楂玫瑰茶,當歸排骨湯、黑豆川芎粥,也是不錯的日常養生湯。◎氣鬱體質──多愁善感、容易多思多慮、悶悶不樂的類型主要因為長期情志不順暢,內心鬱悶、感情脆弱,造成氣機鬱滯,就像《紅樓夢》的林黛玉。但氣鬱不一定就會憂鬱症,還是有輕重之分。有時候是自己給的壓力太大;有時候因為對某種氣候特別敏感而衍生暫時性氣鬱;有時候是一個突發事件所引起,本書【輯二】對此有許多深入描述。從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發現,例如:臉色黯沉,做起事來畏首畏尾、謹小慎微,性格內向、敏感多慮、外表看似膽小等。這種人對精神刺激的適應能力較差,較不喜歡陰雨氣候。☉可能形成問題:氣機鬱滯通常伴隨肝氣鬱結、不易疏泄,容易有肝臟問題產生。另外,因為氣鬱也容易造成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心理脆弱、易受驚嚇、心悸、憂鬱、失眠、強迫症等。☉日常養護因應:休閒時可多親近大自然,透過自然界花草的同頻共振,或是前往博物館,欣賞藝文活動,啟動身心靈的療癒力量。同時,減少含有咖啡因及刺激性的食物,並且找到一種可以讓自己放鬆心情的方法,完成自我調頻。☉體質養生食療:山楂茶、檸檬茶、桂圓紅棗茶、海帶湯、百合蓮子湯。◎特稟體質──好發過敏、打噴嚏,對食物也容易過敏的類型通常來自先天遺傳的體質,由於先天性或來自於生理缺陷或遺傳因子,致使身體調適力不佳,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誘發過敏症狀。☉可能形成問題:特稟體質的人容易有過敏、氣喘、哮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血友病等遺傳問題。有些過敏性鼻炎甚至容易在某些季節好發。有些人還會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現在很多診所、醫院都有醫學儀器可以做食物過敏原檢測。☉日常養護因應:由於特稟體質屬於高敏感族群,平日的養護需要多留心,內外過敏原都要避免,日常宜多攝取固表益氣的食材。另外,產前檢查也很重要,可以減少遺憾發生。懷孕階段也要特別注意母體的養生與照顧,盡量避免使用對胎兒有害的藥物,例如因特殊狀況需要用藥,一定要在醫生建議下使用。此外,居住環境安全、二手菸害更要特別注意。☉體質對症食療:此體質的人要特別注意什麼不能吃,如患有蕁麻疹者,要避免有殼海鮮及其他會引發症狀的食物。以上9 種體質當中,第1 種平和體質最健康,另外8 種在還沒有進入生病狀態之前,也可以透過體質養生、適合的運動、適當飲食及水、良好作息習慣、心情調頻,進一步獲得改善。同時,因應季候變化調整身心靈的頻率,讓自己持續維持健康和愉悅,帶來更多的力量與能量,進而達成人生目標。九大體質養生建議參照表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6-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6歲童確診後急性猛爆肝炎指數飆125倍 靠洗肝撿回一命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婦幼醫學中心最近報告一個6歲男童病例,在發病後不僅出現肺炎、腦水腫,同時還發生死亡率高達8成的猛爆性肝炎,肝炎指數超過正常值的125倍,經過緊急的「洗肝」,在加護病房搶救一周後,終於在第8天睜開眼睛,過程讓同樣確診的媽媽倍受煎熬。隨著國內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增加,腦炎與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重症病例數也跟著上升,讓家長相當擔心。台大雲林分院婦幼中心副主任蔡政憲最近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舉辦的兒童感染心冠肺炎重症研討會中,分享了這名個案,6歲男童是在5月21日開始發燒,而前一天媽媽、8歲的姐姐及3歲的妹妹都快篩陽性,但症狀並不嚴重。男童從晚間6點開始發燒,約39度,之後出現畏寒、嘔吐、眼睛上吊、用力咬舌及兩手、身體僵硬的情況,家長在晚間11時送醫,孩子已休克,相當危急,再轉送台大雲林分院,當時收縮壓為65、舒張壓30,血壓非常低,心跳則達180下,高燒到42.7度。蔡政憲表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發生重症的前驅症狀包括高燒超過41度,意識不清、昏睡、持續頭痛、嘔吐、抽搐、步態不穩等,在這名患者身上都可以看到,由於確診新冠肺炎,Ct值14相當低,住院後馬上給予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及介白素等藥物,而這名患者過去健康良好,只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並沒有長期使用藥物,當時也沒有注射疫苗。經過各項檢查,發現男童除了左下肺發炎外,還有急性腦水腫,顱內壓持續升高,同時必須仰賴呼吸器,住院第一天肝發炎指數ALT、AST就分別上升到1200、2000(正常為40以下),發生急性猛爆性肝炎,第二天兩項指數更是上升到各5000,情況非常不好,醫師緊急為他進行「洗肝」,包括血液透析及血漿置換。當時家人除了爸爸之外,都在居家照護中,媽媽雖然對孩子的狀況很著急,但卻無法到醫院探視,住院第三天父親在加護病房外以視訊方式看孩子,孩子卻突然出現癱軟、眼睛偏斜,讓爸爸被嚇到。由於肝發炎指數太高,產生高血氨的情況,醫師擔心會出現肝性腦病變,又緊急開腦置放顱內壓監測器,還好經過相關的治療,一周之後狀況逐漸穩定,第八天終於睜開眼睛,到第十天爸爸媽媽在病房外視訊探視,孩子雖然仍然插管,但已會哭著想找家人。蔡振憲表示,患者前後經過五次的血漿置換,在加護病房住了兩周後,順利轉到一般病房,後續仍需要復健。
-
2022-06-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原以為得到無敵星星 確診者:新冠後遺症嚴重影響我的生活
「沒想到新冠後遺症嚴重影響我的生活。」30多歲的林小姐,今年初自歐洲返台,上飛機前還是陰性,下飛機後的世界改變她的人生。她與友人一起住進防疫旅館,友人先出現症狀後確診,她被移至其他旅館隔離後不久也出現症狀確診,並且展開為期12天的住院時光,原以為12天之後的人生,應該像得到無敵星星一樣,生活能恢復正常,但她至今卻因多種後遺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住院時的症狀好了,後遺症卻一一出籠,生心理全走樣。林小姐說,在防疫旅館隔離期間,稍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但因長期有氣喘及過敏性鼻炎,沒有多加在意。後來開始輕微喉嚨痛,後續因確診住院,很快地出現嗅味覺喪失,還有「吸不太到空氣」的症狀,得仰賴氧氣機。除了症狀讓人難受,病房內空無一物,食衣住行都在病床上完成,內心的焦慮感不斷湧上,住院期間至少打了兩次電話給心理諮商師。林小姐說,確診後種種的焦慮讓她感到窒息,「我若不求救,就會陷下去。」過去從未想過媒體或專家口中的「輕症」、「小感冒」,會糾纏她近半年,不曉得哪一天才能擺脫。出院後,喉嚨不舒服、吸不到氣的症狀在用藥後漸漸消失,但取而代之的是嚴重乾咳、腦霧、疲憊、肺纖維化、心臟不適、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一連串的後遺症紛紛出籠。各種症狀雖無致命危機,加起來卻嚴重影響生活。林小姐說,每一項都沒有嚴重到致命,但全部累積起來,卻讓她幾乎沒辦法工作,每周至少要花三天的時間看門診。特別在台灣還不清楚「長新冠」的威力時,同事或親友常會以「不就是小感冒,怎麼妳就變成這樣」看待她,讓她的壓力更大。尤其是乾咳的症狀,在她返家第三天後開始嚴重發作,從清晨一路咳到下午,曾經有好幾次咳到吐。也因為不斷咳嗽,喉嚨破皮出血,口水都伴隨著血絲。她回診馬上被安排進入「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不過主治醫師判斷可能是天氣多變導致,沒多久就將她結案,但結案後症狀統統沒改善。她的大學教授輾轉得知後,建議轉至他院就診,經一連串檢查,一一揪出新冠病毒在她身上所造成的影響。腦霧讓她開車注意力渙散,也影響工作效率。林小姐說,從耳鼻喉科、胸腔內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精神科等,統統有相關症狀。國外常常提到的腦霧,她也出現,過去她可以連續開車超過三小時,現在開車超過半小時,就會出現嚴重的注意力渙散,必須停在路邊休息好一陣子才能上路,上班時也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大受影響。林小姐說,在國外,像她一樣飽受長新冠影響的人並非少數。近期看到許多國人提到「反正都會得,得了還可以領保險」等言論,她想告訴這群人,新冠肺炎沒這麼簡單,也希望國人對於新冠康復患者多一點同理。醫師提醒不只生理症狀 心理症狀更須留意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陶啟偉表示,台灣的「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從今年初才開始啟動,各家醫院多是從三月起陸續收治患者,目前相關案例並不多,但相信國內這波Omicron疫情之後,需接受治療的長新冠患者會相對增加。陶啟偉表示,據國外的研究顯示,約有20%新冠患者會出現後遺症,義大利的研究顯示其比率可能高達40%到50%,且即使是無症狀感染者,後續自行康復,也可能會有後遺症。不過,隨著疫苗的施打,以及病毒株的不同,後遺症的嚴重程度也相對減弱,但仍可能影響生活。長新冠造成的症狀,不只是生理,還有心理,心理的壓力常會導致失眠,需更加留意長新冠患者的後續症狀表現。哪裡求助康復者整合醫療 須在解隔離六個月內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呂姿曄表示,「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目前僅收案93人,其中七人結案,結案的原因為不具有整合性照顧。她表示,若要進入到計畫,必須符合「解除隔離六個月內」,因此整合計畫從今年起開始推動,去年五、六月國內爆發Alpha群聚的案例,多不適用,所以現在開始多是收治Omicron疫情後的患者。目前設有康復者門診的醫院台北區有21家、北區18家、中區14家、南區12家、高屏區9家、東區7家,民眾若要尋求醫院的幫助,可詢問1922或各地衛生局。
-
2022-06-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快篩陰性卻嗅覺異常?小心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今健康/陳宇恩 國人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等呼吸道症狀提心吊膽,如果快篩結果為陰性,才敢放下心中的疑慮及擔心。除此之外,也需要留心是否罹患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這類疾病如果長期置之不理,恐增加中耳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等共病風險。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已邁入精準醫療的時代,目前已有生物製劑可緩解發炎,減少可能反覆手術的機會,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是治療的新利器。 慢性鼻竇炎是什麼?合併鼻息肉困擾多!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王堂權主任,最近收治一名40歲左右的專業的音樂錄音師,病患原本耳朵可精確地聽到8000赫茲(Hz) 以上的音頻,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後,除了鼻竇發炎阻塞問題外,也影響耳咽管的功能及中耳的壓力調節,併發中耳炎,導致嗅覺和聽覺雙雙受損,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慢性鼻竇炎是一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疾病,常見是在鼻竇急性發炎之後,身體免疫系統無法完全根除外來病菌,或是接受常規醫療後效果不盡理想,形成慢性發炎。嚴重時會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導致鼻息肉,容易出現鼻塞、鼻涕倒流、嗅覺異常或喪失、甚至可能有臉部腫脹悶痛、頭痛和眼窩脹痛等症狀,影響工作及生活。 一直鼻塞流鼻水不會好?拖延治療恐有共病風險 王堂權主任表示,近年受疫情影響,國人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或味覺異常等症狀高度警戒,耳鼻喉科的慢性鼻竇炎病人卻出現兩種極端的現象。一種是病人已經接受過新冠肺炎篩檢呈現陰性,但仍會因為時常揉鼻子、流鼻水,被懷疑為新冠肺炎感染者,遭受旁人側目和排擠,因此主動回診希望做嗅覺檢測和進一步的治療。 另一種病友則是擔心被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而抗拒就醫。慢性鼻竇炎容易有鼻腔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導致鼻息肉,使病況加劇,如果又拖延治療,不但會影響生活,也會讓課業和工作表現打折扣,還可能有罹患其他共病症的風險,依據近年來一些大數據研究,慢性鼻竇炎可能跟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焦慮、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慢性中耳炎與聽力受損等疾病相關。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如何治療?一次看懂藥物、手術治療 如何改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呢?當常規藥物治療不盡理想時,功能性微創內視鏡鼻竇手術是目前的標準治療之一。如果將鼻竇通道比喻為溝渠,微創內視鏡手術切除鼻息肉就像疏濬工程一樣,暢通後有機會改善及恢復鼻竇的正常功能,如果再進階使用3D內視鏡導航手術,可以更精準地去除病灶以及重建鼻腔鼻竇的功能。但有國外研究顯示,針對嚴重或頑固型的慢性鼻竇炎,逾3成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半年內有可能再復發鼻息肉,且症狀隨時間增長而變嚴重,也可能需要再次的手術。 王堂權主任表示,這類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可能屬於跟免疫系統密切相關的第二型免疫反應的發炎體質,相較一般類型病友有較高的鼻息肉復發風險。治療時除了手術之外,可能還需搭配類固醇鼻噴劑或口服藥物治療,但有些病友擔心類固醇有副作用,無法常規使用藥物,因此病症控制的效果也不彰,也影響病友積極且規律治療的意願。 不過,隨著醫療快速進展,台灣目前也有新型的生物製劑,可以精準調控發炎物質,抑制第二型發炎引起的慢性鼻竇炎,縮小鼻息肉體積,改善鼻腔阻塞與嗅覺喪失等症狀,減少7成復發與後續需反覆手術的機率,幫助病友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治療新利器! 呼吸道症狀病因大不同!鼻部不適持續兩週應盡速就醫 最後王堂權主任提醒,流鼻水和鼻塞的致病原因很多,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也可能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甚至合併鼻息肉所導致。在精準醫療的新時代,呼籲民眾若鼻部有不適症狀,經休息1-2週仍不見好轉,或是經治療卻不盡理想,應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就診,藉由完整的檢查和評估,及早對症治療,有助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 .鼻塞是過敏?鼻竇炎?鼻咽癌?醫:單側鼻塞兩周盡早就醫! .耳悶、耳脹當下怎麼辦?醫教6招解除,4方法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當確診成常態…日常生活該做哪些準備?環境防疫6建議
COVID-19病毒從2019年底在武漢爆發開來,至今已進入第三年,某些科學家預測,新冠病毒並無消失跡象,能夠穿透身體抵抗力的各種變種病毒將持續出現,導致有些人不斷遭到感染,一個人染疫兩次甚至三次,都有可能。而染疫的人在康復後也有後遺症等問題,「長新冠」後遺症可能達半年。人們不可能一直封閉在家,當我們漸漸得與病毒共存時,《元氣網》以下整理日常生活該做的應變及調適,走向後疫情時代,才能恢復正常生活。自我檢測家中常備快篩試劑,如有疑似症狀時,可先自我篩檢,再視情況就醫。【延伸閱讀】>>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 診療就醫健保署與衛福部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提供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之康復者,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照護期限為6個月。只要掛一次號,就能由跨科別醫師看診。就醫流程就診醫院名單及科別全台現有104家醫院參與健保署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診整合醫療計畫,包括臺北區26間、北區18間、中區26間、南區14間、高屏區13間、東區7間。>>參與醫院名單及科別常備品與藥物家庭一般備藥.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止瀉藥、電解質補充劑、葡萄糖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水分).體溫計、血氧計.維生素B、C等【注意】綜合感冒藥多為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的複方,需注意不要再重覆服用單一項目藥品。【延伸閱讀】>>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輕中重症適用藥品詳細看 兒童備藥止痛退燒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或是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ammatory Drg,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藥物。.發燒超過38.5度時: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 oral 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發燒超過39度時:可使用Voren Supp(12.5mg)非炎栓劑:肛門塞劑,劑量為(體重/12.5)顆,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可吞藥孩童則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一顆500mg)(普拿疼:Paramol、Depyretin、Acetal、ARAN)劑量為體重/40顆,每四到六小時一次(例如 20公斤,就20/40吃半顆),單次最大劑量為一顆,一天不多於五顆。鼻塞、流鼻水症狀可使用Antihist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包括:1.Cypromin soln希普利敏液:第一代抗組織胺,比較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至4次。2. Peace鼻福:第一抗組織胺+交感神經奮劑,對鼻塞很有效,建議短期用,不要超過七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彈鼻炎。劑量為體重x0.25cc ,一天3次。3. Cetirizine Soln 勝克敏液: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最多不超過10c.c,一天1至2次。30公斤以上大小孩方面:1. Xyzal驅異樂:6到11歲,睡前0.5顆,12歲以上睡前1顆。2.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6到11歲,一次0.5顆,一天兩次;12歲以上,一次一顆,一天兩次。咳嗽化痰咳嗽藥部分,許書華提醒必須小心使用,小孩勿用如甘草止咳水等麻醉性鎮咳劑,可使用含Butamirate Citrate成分的Mirate 米瑞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5c.c,一天三次。化痰可使用含Ambroxol HCI(氨溴索)成分的Soltan liquid 舒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c.c,一天三次。 【注意1】許書華醫師強調不鼓勵自己拿藥不看醫師,但非常時間以上症狀輔助藥物僅供參考,請記得在有藥師諮詢的藥局購買。【注意2】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縮小版,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購買藥物注意事項1、必須到藥局購買,且有藥師詢2、有些藥物需要醫師處方箋,可以詢問藥師3、有症狀的時候依照症狀投藥4、以上所列藥名為熟悉的藥物,可以選擇相似藥物(記得選大廠牌)5、有危險徵兆別等待,立刻聯络就醫(可參考之前貼文)6、成人處方小朋友不適用(>18歲可,
-
2022-05-31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大多數與食物過敏相關性不高
很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很常問,「我是不是對什麼食物過敏,才讓病情一直好不了?」有些患者甚至花錢去做食物過敏檢測,一旦發現自己的過敏指數偏高,就直觀認為很多食物不能吃。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指出,食物很少是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的元兇,誘發原因多數還是外在環境因素造成,而接受正規治療,才能讓病情穩定。目前常聽到的抽血過敏原檢測會有兩個指數,分別是IgE(免疫球蛋白E)及IgG(免疫球蛋白G)。詹智傑認為,IgE偏向急性發炎性的反應,檢測以呼吸道為主的過敏原,例如,塵蟎、灰塵、花粉等等,食物類相對少,這個品項的檢測比較適合氣喘或鼻炎的患者。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發炎機制複雜,除急性惡化外,大多為慢性發炎,IgE的指數對患者的皮膚嚴重度並沒有直接相關。詹智傑解釋,異位性皮膚炎依IgE的指數高低可以分成兩大類,分別是IgE指數偏高的外因性以及IgE指數正常的內因性,以台大醫院本身的臨床個案統計,台灣個案中,外因性超過八成,而內因性個案不到兩成。內因性異位性皮膚炎是個體皮膚障蔽缺損合併皮膚發炎,容易接觸環境刺激物而產生症狀,它的發炎機制並不會造成IgE反應,也因此IgE指數正常;相對的,外因性則是會有過高的IgE反應,誘發原因多數都是外在環境造成,例如潮濕、空污、黴菌孢子、粉塵、塵螨等。至於過敏檢測還有一項就是IgG,它是一種保護抗體,處於長期慢性的表現,看似與慢性發炎的異位性皮膚炎有關連,實際上,兩者關連並不大,詹智傑指出,IgG檢測雖然可以檢查很多不同食物,但與食物過敏及皮膚炎沒有絕對關係,是與吃的內容物多寡有關,民眾可能會發現,怎麼愈常吃的食物,IgG的指數愈高,就是這個原理。曾經有個案拿著一疊過敏原測試報告跟詹智傑醫師討論,患者抱怨:「我有上百種的食物IgG偏高都不能吃,那我的生活還要過嗎?」診間確實有不少患者為此困擾,患者會花錢去檢測過敏原,很大的原因是希望可以找出更進一步的解決方式,但這反而讓病人非常自責,會以為病情嚴重是自己無法控制口慾而造成。寫食物日記,紀錄每次病情惡化時的食物其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若真的想要了解自己的皮膚炎是否真是食物相關,不是去驗過敏指數,反而是寫食物日記,紀錄每次病情惡化時的食物,前後數次比對,找出真正可能惡化皮膚炎的特定食物,用自身的經驗值找出原因,觀察某種食物進食前後對身體的反應,才能抓出哪個食物會惡化皮膚炎,減少誘發機會。詹智傑都會告訴病人,皮膚嚴重度跟過敏指數沒有直接關係,不要盯著指數來增加自己壓力,更不需要因其指數高低來決定是否更改治療的藥物,新型的治療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的源頭壓制,可以達到大幅度的進步,成功治療後,除了患者自身經驗中確認容易誘發癢疹的特定食物外,飲食上沒有什麼限制。加上現今治療精準化,新療法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大部份的症狀,患者的人生也從不想抬頭看世界,到邁開步伐向前走的彩色人生。
-
2022-05-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新冠疫苗全身冒「癢疹」?醫:這4種體質打疫苗易引發皮膚過敏
因應疫情洪峰,部分對象已經開放接種第二次追加劑新冠疫苗,也就是大眾認知的第四劑,不過許多人擔心接種後有不良反應,甚至連第二、三劑都不敢打。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日前接收一名病患,就是在接種後出現皮疹,疑為疫苗引起的皮膚過敏,經開立口服抗組織胺以及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後改善,醫師呼籲勿因此放棄施打。 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蔡明翰指出,這位56歲的張女士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無慢性與重大疾病,去年10月施打第一劑莫德納COVID-19疫苗後,隔天發生低燒和注射位置局部紅腫,但這些常見副作用醫師已經衛教過,所以經過適當處理兩三天後即緩解。 然而張女士卻發現,身體與四肢冒出癢疹,本來不以為意,疹子卻越來越多、越來越癢,這才驚覺事態嚴重。就醫後經診斷為疫苗引起的皮膚過敏,醫師除了抽血檢驗,也開立口服抗組織胺以及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一週後回診,檢驗結果過敏抗體IgE稍高,其餘報告均正常,皮膚癢疹也明顯改善。 四種體質易引發過敏,治療可改善 蔡明翰說,其實不僅COVID-19疫苗,其他如流感疫苗等也會導致過敏皮疹,若之前有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慢性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人,比較容易對疫苗過敏。 這些過敏反應多半是急性皮膚紅疹,治療方法也是與其他過敏一樣,用口服抗組織胺治療即可。如果症狀嚴重,可用針劑和短期口服類固醇,也可配合外用類固醇藥膏緩解,且治療約一週即可痊癒。 蔡明翰表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兩年多,雖然已發明多種COVID-19疫苗,預防重症的效果甚佳,但仍有許多民眾不願接種或只打一劑。不願接種者多因先前報導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而拒打,只打一劑者則是因為接種後的不適反應而不願再續打。 其實接種疫苗後的不適症狀絕大多數是可以緩解的,所以跟沒打疫苗或接種不完整,而染疫導致重症和後遺症相比,COVID-19疫苗確實利遠大於弊。他呼籲尚未接種或打滿三劑的民眾踴躍接種,保護自己與家人,大多數副作用是短期而且能夠治療控制的,所以毋須太擔心。●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職棒怪物大谷翔平: 撞上牆,我就更加努力去嘗試.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打個噴嚏啟動過敏開關,眼淚、鼻涕流不停?3分鐘顫掌改善體循環,減少感冒、鼻子過敏
-
2022-05-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191例中重症76例死亡個案 又有6歲童腦炎重症
國內今天新增191例新冠肺炎中重症個案,其中122例為中症、69例重症;另有76例死亡個案。重症個案又新增一例兒童腦炎個案,為昨天雲林傳出的六歲男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兒童重症累計15例,年齡介於八個月至10歲,七例為腦炎;五例死亡,其中四例為腦炎。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至90多歲,31例未接種疫苗,年齡超過80歲有50人。死亡個案中,30多歲有兩位,一位為30多歲女性,曾接種一劑疫苗、具慢性心血管疾病史,染疫後因敗血性休克、肺炎過世,另一例30多歲男性,為染疫後呼吸衰竭、癌症惡化過世。至於重症中又出現一例6歲男童腦炎,為昨天雲林縣說明21日收治的確診個案。羅一鈞表示,個案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病史,5月21日其他家人確診。個案21日晚上發燒至39度,出現寒顫、食慾不振症狀,4小時後進入深夜出現嘔吐、抽搐症狀而緊急送醫,急診量體溫42.7度,血壓偏低,緊急快篩是確診陽性,轉送到另外一家醫院發現肺炎跟腦水腫,併發腦炎、肺炎,現在加護病房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羅一鈞表示,腦炎個案有五至十歲個案,兒童疫苗五歲以上即可接種,希望家長可以考慮替兒童接種疫苗增加保護力。
-
2022-05-23 醫療.自體免疫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春夏季節交替,1名21歲女子雙手的肘窩處因奇癢難耐,反覆抓癢造成大片紅疹,自行買藥膏擦效果並不理想,讓她困擾不已。最後經醫師診斷,確認她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並給予抗生素及藥膏處治,以及請她每天使用潤膚劑保濕皮膚後,病情才獲改善。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醫師顏璽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並非只看病人當下身上的病灶就能快速回答,而是需要詳細詢問個人病史、家族病史並詳細皮膚理學檢查才能正確診斷。除了皮膚搔癢,還需有典型的皮疹型態與分佈。另外皮疹一般會有慢性或是復發性的特徵,且病人本身或是家人同時有其他的異位性體質病史,例如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其他常見的次要條件包含眼眶暗沉、皮膚乾燥、乳頭濕疹、唇炎等,都是可以用來協助診斷的症狀。他說,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機轉牽涉許多因素,包含基因、環境,還有免疫系統的失調等。皮膚屏障功能的受損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為會造成水分流失與屏障脂質減少,若還加上異常發炎的免疫系統,則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症狀與搔癢;治療必須針對皮膚屏障受損做修復與發炎的控制。顏璽說,市面上有許多皮膚的潤膚劑 可選擇,但必須要有足夠的保濕效果、不刺激皮膚、並且好使用,方便病人納入日常的護膚保養流程。除此,了解不同潤膚劑產品的特色也很重要,其中需注意有油膏 (ointment)、乳霜 (cream)、乳液 (lotion)3種分類。油膏油的成份比較多、通常保濕效果強但用起來較黏膩,乳液以水的成份為主,擦起來好推不油膩但是保濕效果較短,乳霜則介於油膏與乳液兩者之間。他表示,局部類固醇藥膏停止使用後很容易癢疹復發,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慢慢減少使用次數,且需要搭配潤膚劑的使用才能達到較長久的療效,也可選擇不含類固醇的局部鈣調磷酸酶壓制劑藥膏合併使用。至於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需要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口服抗生素、照光療法、或是全身性的免疫調節劑來治療。現在也可透過生物製劑或是濕敷療法以達到更好的疾病控制。
-
2022-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補充維生素C幫助修復!專家曝「1吃法=白吃」 還會帶走體內維生素
壓制不住的疫情,迅速蔓延開來。然而,想要預防經常性的小感冒、嚴重的流感,就要平衡體內的免疫系統,以提升抗病力。免疫力意即免除疾病 分先天性、後天性兩種 免疫力的好壞影響身體的狀況,免疫力好的時候,自然不容易受到外在病毒、細菌等感染,而免疫力之所以稱為免疫力,意味著能免除疾病。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林孝義表示,人體反覆受到基因或外在病菌的攻擊,自體細胞組織無法發揮保護作用,以致經常發生感冒、傷口難以癒合、不斷感染等情形,就有可能是免疫力低落;老年人、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癌症或接受化學治療的病患,都是最容易出現免疫力低落的族群。此外,人體的免疫力可分為先天性免疫及後天性免疫兩種,先天性免疫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而後天性免疫則需經過調節與適應後才會出現。當人體感受到有外來細菌或病毒侵犯時,約4小時內會啟動先天性免疫機制,96小時內調節後天性免疫機制,以達到全身免疫的效力。免疫力低落、太強都非好事 失去平衡疾病一籮筐身體健康與否與免疫力好壞大有關係,免疫力低落容易感染病菌,引發疾病;但免疫力太強,也會導致身體產生的抗體攻擊自己,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都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免疫是細胞處在「平衡」狀態下所產生的保護力,一旦失去平衡,過與不及都會引發疾病。年長者、嬰幼兒、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飲食營養不均衡等,都會影響體內免疫平衡,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流行性病毒傳染力大增下,更容易誘發疾病。以下是免疫力低落,所容易引起的疾病,尤其在冬季,更容易發病:1、流行性感冒:因免疫力不足以抵抗流感病毒,導致病毒在體內肆虐,造成患者出現急性上呼吸道症狀,包括發燒、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咽喉腫痛等,有時也可能出現腸胃道疾患如上吐下瀉的症狀。(推薦閱讀:打過疫苗、Omicron像小感冒為何要害怕? 一張圖速懂Omicron恐怖點)2、上呼吸道疾病:免疫力低落者,組織黏膜功能不彰,人體與外界第一線接觸是透過鼻腔、口腔等黏膜過濾病菌、髒污,一旦鼻黏膜或口腔黏膜失效,導致致病因子直接進入呼吸道,就會引起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3、神經疾病:如帶狀疱疹(皮蛇)就容易因為免疫力不足而引起。帶狀疱疹與水痘是同一種病毒,曾經長過水痘或有接種水痘疫苗的人,水痘病毒會潛藏在神經組織,當免疫力低下時,體內衛兵無法抵禦水痘病毒的攻擊,就會誘發帶狀?疹,引起劇烈的神經疼痛、出疹等不舒服的症狀。4、口腔潰瘍:口腔是最能看出免疫功能好不好的部位,受到病菌感染或過敏,甚至是營養素的缺乏等,首先都會從嘴破、口角炎等開始表現,因此,當出現口腔潰瘍時,患者須有所警惕;不過,免疫力過高,也會引起口腔潰瘍,這是因為自體免疫攻擊口腔黏膜所導致,可以經由抽血檢查,確定是免疫力過高或是低落所引起。5、腸胃炎:因病毒入侵引起的病毒型腸胃炎,會導致上吐下瀉的症狀,包括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都喜歡在寒冷的冬季活動,當免疫力低下時,即是病毒肆虐的最好時機,容易造成急性腸胃炎。增強免疫力 調整壓力、補充維生素C免疫力隨著年齡增長會有所下降,長期服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或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也可能會影響到免疫力的平衡,林孝義建議,平時注意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盡量讓免疫力維持恆定狀態,才能阻止病菌侵襲,避免疾病的發生。此外,在壓力大時補充維生素C,可有益於壓力荷爾蒙的調整;另一方面,也需認知自我的瓶頸及極限,不要拚命吃來不斷增加免疫力,因為免疫力過與不及都不是一件好事。林孝義說,維生素C的攝取可透過營養補充品來達到目標,每天攝取到的維生素C若超過2公克,容易導致輕微腹瀉的狀況。天然維生素C的來源,像是柑橘類水果的柳丁、橘子、葡萄柚、奇異果、草莓、芭樂等,皆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過,補充高維生素C食物千萬別過量,若每天超過10公克持續一段時間後,當不吃高劑量的維生素C時,身體反而會適應不良,容易有維生素C的缺乏。高油、高糖食物抑制免疫功能 早睡早起促進身體代謝而在炒菜時添加的蔥、薑、蒜也是抗發炎,增加免疫力的好食材。一旦發現快感冒了,或天冷引起的流鼻水,不妨可喝熱薑湯或燉煮大蒜雞湯,選用天然食材補身體、增強免疫力;同時也應減少垃圾食物的攝取,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如麻辣鍋、鹽酥雞、炸雞、蛋糕、餅乾等鹹食與甜食,會抑制體內免疫功能。(推薦閱讀:感冒咳嗽不止小心是支氣管炎!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 醫解答「正確做法」)古有明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現代人不只工作繁忙,娛樂選擇也多,犧牲的就是不斷延後上床睡覺的時間。長期作息不正常,將會降低免疫力,因此,每天至少要睡足8小時,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與修復,並養成運動的習慣,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廢物的排除,增強身體抵抗力。延伸閱讀: ·輕症居家照護發燒、喉嚨痛該吃什麼藥? 1張圖馬上懂 ·發泡錠預防感冒、補充維生素? 營養師拆解「服用禁忌」:小心副作用
-
2022-05-13 該看哪科.耳鼻喉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你有咳嗽的經驗嗎?其實咳嗽是一種自發的反射動作。當有異物像是痰、細菌或灰塵等東西刺激到喉嚨和呼吸道時,身體會自動咳嗽,和打噴嚏或眨眼等其他反射相似,咳嗽有助於維持呼吸道的通暢。咳嗽是一種重要的反射動作,有助於保護呼吸道和肺部免於受到刺激咳嗽大約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將空氣和附著於黏膜上的異物排出肺部和喉嚨。偶爾咳嗽是正常的,因為有助於清除喉嚨和呼吸道中的細菌、痰和灰塵。但是如果有咳嗽不止及伴隨其他症狀,像是呼吸急促、粘液分泌或血痰,就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咳嗽如何影響身體喉嚨和肺部通常會產生少量痰液來維持呼吸道濕潤,作為保護屏障,避免吸入刺激物和細菌。偶爾咳嗽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反而還可以快速清除不小心吸入的異物。9種急性咳嗽的常見原因,一般來說咳嗽情形不會持續兩個月:1.上呼吸道感染:通常與發燒、喉嚨痛和流鼻涕有關。大部分是因為病毒引起,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和流感。2.過敏性鼻炎又稱花粉熱:受到過敏原引發的不適,其症狀有流鼻涕、鼻塞、打噴嚏。3.吸入刺激物:急性接觸某些煙霧或蒸氣,刺激喉嚨和呼吸道發炎,引起咳嗽。4.下呼吸道感染:聲帶以下遭受病毒和細菌感染,通常會引起深度咳嗽和發燒。以支氣管炎或肺炎較為常見。5.肺栓塞:會危及生命的疾病,肺臟血管被血管內的固體、液體或空氣塊所形成的栓子阻塞,導致肺臟組織血液灌流不足造成低血氧。導致突然呼吸急促,有時還會出現乾咳。6.氣胸又稱肺塌陷:肋膜腔內出現了氣體。可能自發性或胸部外傷所致。症狀包括突然的胸痛、乾咳和呼吸急促。7.心臟衰竭:心臟無法推送足量血流維持身體所需,導致咳嗽和呼吸困難。8.鼻後滴流症候群又稱鼻涕倒流:由於黏液從鼻黏膜流至咽喉後部,會出現乾咳。9.胃食道逆流 (GERD):當胃酸回流到食道,引起胃灼熱時,就會發生這種消化系統疾病。當酸進入喉嚨時,也會引起乾咳。急性咳嗽是最不嚴重的咳嗽類型,只持續三週或更短的時間,很可能會自行痊癒。這種類型的咳嗽不需要進行治療。但是,如果咳嗽伴隨著其他症狀,像是發燒、頭痛、嗜睡或呼吸急促,就需要就醫。另外,慢性咳嗽持續時間超過八週,可能是慢性肺部疾病的症狀,也要記得就醫診斷,以免延誤治療!胃食道逆流「9大地雷食物」!?......https://bit.ly/3v0dEsV
-
2022-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家長必看!醫師整理「孩童確診可用藥」 趕快備起來
本土Omicron疫情爆發迅速,病毒不只在成人間蔓延,許多尚未接種疫苗的孩童也紛紛染疫,然而現在醫療負荷量極大,許書華醫師便針對確診孩童列出適合使用的藥物,用以緩解小孩常見的上呼吸道症狀。不過她也強調,這是非常時期的做法,平時還是要由專業醫師診斷、開藥。許書華醫師日前整理自家的常用藥,列出「孩童確診可準備的藥」供家長參考:止痛退燒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或NSAID(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藥物。發燒超過38.5度: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 oral 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皆為每公斤體重0.5 c.c,每6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 c.c。發燒超過39度:使用Voren Supp(12.5 mg)非炎栓劑,此為肛門塞劑,劑量為(體重/12.5)顆,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若孩童可吞藥丸,可使用Acetaminophen(一顆500 mg)(普拿疼:Paramol、Depyretin、Acetal、PARAN),劑量為體重/40 顆,每4-6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為1顆,一天不多於5顆。鼻塞、流鼻水可使用Antihista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Cypromin soln(希普利敏液):第一代抗組織胺,比較嗜睡,劑量為體重×0.25 c.c,一天3-4次。Peace(鼻福):第一抗組織胺+交感神經奮劑,對鼻塞很有效,建議短期用,不要超過7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反彈鼻炎。劑量為體重×0.25 c.c ,一天3次。Cetirizine Soln(勝克敏液):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嗜睡,劑量為體重×0.25 c.c(最多不超過10 c.c),一天1-2次。如為30公斤以上的大小孩Xyzal(驅異樂):6-11歲,睡前0.5顆,12歲以上睡前1顆。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6-11歲,一次0.5顆,一天2次;12歲以上,一次1顆,一天2次。咳嗽許書華提醒咳嗽藥需小心使用,勿用麻醉性鎮咳劑(如甘草止咳水),可使用Butamirate Citrate類藥物。Mirate(米瑞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5 c.c,一天3次。化痰可使用Ambroxol HCI類藥物。Soltan liquid(舒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 c.c,一天3次。許書華表示「並不鼓勵大家平時都自己拿藥不看醫生」,只是非常時期,家長和孩子都有可能會因輕症在家隔離,因此整理症狀輔助用藥供大家參考,並強調「這些是症狀緩解用藥,不是抗病毒藥」,且應到有藥師諮詢的藥局購買。此外她也提醒,若是小於1歲者出現症狀、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時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活力不佳、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無尿、退燒後仍喘或胸悶胸痛,建議視訊診療或住院;如有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冒冷汗或皮膚斑駁,則需趕快通知119或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台,不要傻傻以為有備藥就輕忽。
-
2022-05-1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雖然指揮中心已開放6-12歲孩童施打疫苗,但許多家長仍在觀望。而本土確診也已突破5萬人,和過去二年不同的是,此波兒童也是疫情主要的流行族群,讓人不免擔憂若家中的孩子確診了怎麼辦?《元氣網》整理兒童染疫症狀、備藥、送醫及照護等注意事項一次看。常見症狀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大醫院護理部暨醫學院護理學系合編的《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指出,12歲以下兒童,通常在感染到新冠肺炎後的前 3-6 天會出現以下症狀:.類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主要是發燒、其次為咳嗽、鼻塞/流鼻涕與喉嚨症狀。.其餘疲倦、頭痛、嗅覺喪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皮膚出現紅色斑疹及呼吸喘。【注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判斷兒童患COVID-19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30次就是太快。高達6成幼童都會發燒,但如果呼吸急促就可能是病症進入中度等級。就醫警訊指揮中心公布的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如下:一、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4、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二、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1、抽搐2、意識不佳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4、唇色發白或發紫5、血氧飽和度低於94%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在家照護或住院?.兒童若出現上述六大症狀,可打119或自行送醫。.就算無症狀、輕症但嬰兒年齡未滿參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均收治於醫院。家庭備藥輔大家醫科主治醫師許書華在個人粉專「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整理緩解孩童症狀可準備的藥,給家長參考,讓孩子在確診當下,盡快有效緩解上呼吸道症狀。止痛退燒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或是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ammatory Drg,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藥物。.發燒超過38.5度時: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 oral 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發燒超過39度時:可使用Voren Supp(12.5mg)非炎栓劑:肛門塞劑,劑量為(體重/12.5)顆,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可吞藥孩童則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一顆500mg)(普拿疼:Paramol、Depyretin、Acetal、ARAN)劑量為體重/40顆,每四到六小時一次(例如 20公斤,就20/40吃半顆),單次最大劑量為一顆,一天不多於五顆。 鼻塞、流鼻水症狀可使用Antihist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包括:1.Cypromin soln希普利敏液:第一代抗組織胺,比較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至4次。2. Peace鼻福:第一抗組織胺+交感神經奮劑,對鼻塞很有效,建議短期用,不要超過七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彈鼻炎。劑量為體重x0.25cc ,一天3次。3. Cetirizine Soln 勝克敏液: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最多不超過10c.c,一天1至2次。30公斤以上大小孩方面:1. Xyzal驅異樂:6到11歲,睡前0.5顆,12歲以上睡前1顆。2.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6到11歲,一次0.5顆,一天兩次;12歲以上,一次一顆,一天兩次。咳嗽化痰咳嗽藥部分,許書華提醒必須小心使用,小孩勿用如甘草止咳水等麻醉性鎮咳劑,可使用含Butamirate Citrate成分的Mirate 米瑞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5c.c,一天三次。化痰可使用含Ambroxol HCI(氨溴索)成分的Soltan liquid 舒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c.c,一天三次。 【注意1】許書華醫師強調不鼓勵自己拿藥不看醫師,但非常時間以上症狀輔助藥物僅供參考,請記得在有藥師諮詢的藥局購買。【注意2】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縮小版,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另外,藥師公會建議家庭六項備藥如下:.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止瀉藥、電解質補充劑、葡萄糖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水分).體溫計、血氧計.維生素B、C等【注意】綜合感冒藥多為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的複方,需注意不要再重覆服用單一項目藥品。【延伸閱讀】>>可用大人的藥丸錠劑磨成粉、或剝一半給小孩吃嗎?小兒用藥的4大疑惑,藥師為你解答居家照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兒童居家照護需注意7項重點:監測體溫、計算每分鐘呼吸次數、觀察活力狀態、紀錄一天進食量、尿量。另外也須觀察呼吸時有無胸凹陷像、注意膚色、純色以及檢查肢體是否冰冷,尤其是新生兒。【延伸閱讀】>>家有確診兒能怎麼做? 醫師推7項目紀錄防重症更多資訊●孩子確診,能領到防疫補償金嗎?●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早期辨識兒童 COVID 重症病患共識聲明●COVID-19: Management in children
-
2022-05-10 該看哪科.兒科
4歲女童突然肚子痛和呼吸急促 檢查竟是嚴重氣喘
新竹一名4歲女童因突然肚子痛和呼吸急促到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急診,經胸部X光未發現肺炎的浸潤,但女童的呼吸異常費力且血氧下降,經診斷為嚴重氣喘急性發作,進入加護病房戴上非侵入性呼吸器並用上全身性類固醇與密集的吸入性氣管擴張劑治療,終於在一周內順利出院,氣喘狀況也在吸入性類固醇的使用下控制良好。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醫師徐瑋襄指出,該名女童曾有過異位性皮膚炎,就診照胸部X光時沒看到肺炎的浸潤,但其他檢查發現,女童呼吸異常費力且血氧下降,血中二氧化碳濃度也過高,經評估後診斷為嚴重的氣喘急性發作,經治療兩天終於得以拿掉非侵入性呼吸器,從加護病房轉到一般病房。徐瑋襄說,氣喘是台灣兒童常見的疾病,常發生在兩歲以上有過敏體質的兒童 ,比如曾有異位性皮膚炎、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或爸媽有氣喘的家族病史等。最常見的發作時間是春秋天氣冷熱變化大且容易感冒的季節,很多孩童第一次發作的時候都因為太突然、太嚴重而嚇到爸媽。氣喘常見的表現除了咳嗽、呼吸聲很大有咻咻聲、呼吸急促、胸悶外,也會伴隨肚子痛,主要是因為呼吸費力需要用到肚子的肌肉輔助,進而造成肚子肌肉的痠痛,這時就是比較嚴重的氣喘發作,建議盡快到醫療院所做評估與治療。徐瑋襄提醒,若家中的孩童已被醫師診斷為氣喘而需要「吸入型」類固醇控制,請不要因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而自行停止用藥,許多研究指出現在的「吸入型」類固醇是經過改良後的劑型,大多只會在肺部作用,跑到全身的劑量是小於吸入劑量的百分之一,較難造成全身副作用。反而,若是因為未妥善控制氣喘而導致經常性的氣喘急性發作,急性發作時需要使用「全身性」類固醇才能抑制氣管的發炎反應,這一次「全身性」類固醇的劑量就遠比平常規則吸入的劑量高出許多,這也是為什麼控制不佳的氣喘本身更容易造成孩童生長發育的問題,在此呼籲家長好好控制氣喘、減少急性發作是每個氣喘兒最首要的課題。另外,為更優化對氣喘與過敏體質孩童們的照顧,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生醫醫院與台大總院同步,提供台灣常見過敏原篩檢,希望能幫助更多氣喘、過敏兒童找出正確的過敏原,在日常生活中以避開過敏原,幫助氣喘與過敏疾病的有效控制。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從今年起也開始提供呼氣一氧化氮濃度(FeNO)的檢測,藉由監測呼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變化,可以更精準的評估肺部過敏性發炎的嚴重程度,進而輔助醫師調整氣喘控制藥物的劑量。
-
2022-04-30 養生.抗老養生
春天養肝好時節早睡少吃酸!春天常見疾病與如何緩解治療?
前陣子還經歷了不到10度的寒流,最近已經熱到快要穿不住外套了。沒錯,這就是一個天氣多變的狀況,也就是春天來囉!中醫角度認為,春天人體的代謝會慢慢增加,這都是屬於「肝臟」疏泄的功能。肝臟的疏泄如果不夠呢或是太過的話,都會造成一些問題喔!像是外在的皮毛和腠理,防禦力可能會不夠,內在的火氣可能被引動起來,像是風邪、感冒或是過敏性的問題,就會在這個時候找上你。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有哪些春天容易發生的疾病,還有要怎麼吃,才可以提高免疫力,一起來看看吧!在中醫來講,春是一個風邪多發的季節,風邪可以想像是,一個多變的狀況,例如外在刺激變多、病邪開始侵襲身體的狀況變多,這都是屬於風邪!在春天來講,對應到五行是屬於肝跟木,那肝本身就一是個疏泄調節的臟器,那木可以想像,從土裡長出來,一路生長並開枝散葉的形象,那對應到人體這個肝木跟風邪的狀況,就容易侵犯到我們的頭面、五官、四肢等。所以在內經來說,有句話叫春善病鼽衄,鼽跟衄就是對應到鼻子,鼻子的過敏、鼻塞、流鼻血的症狀。春天常見疾病有哪些,大致可分4項疾病:1、過敏性症狀:像是氣喘、鼻炎、頭面的眼睛結膜炎,與溫度調節變化有關係,春天開始與春暖花開的情形以及生物繁衍越來越多,這些刺激的來源,都容易造成過敏。2、感冒、腸胃炎:隨著天氣回暖,人與人接觸變多傳染的機率增加。3、外在刺激:容易影響到自律神經,也可能影響到情緒起伏,對中醫來說這屬於肝病的範圍,要注意中醫的肝跟西醫的肝是不一樣的。4、心血管疾病: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從寒冷的冬天到溫暖的春天,要注意早晚溫差,做好心肺的保養。如何緩解春天疾病及治療?1、預防重於治療:遠離過敏原就可以讓過敏比較不容易發生。2、穿衣技巧:氣溫變動大,可以選擇上半身比較輕薄一點的衣服,下半身尤其是足部,還是要記得保暖。足部暖的話,維持住全身上下的陽氣,就可以抵禦外來的病菌。3、粉塵、塵蟎:先將夏季衣物做清洗再穿,可以減少過敏發生。養生保健部分,建議可多做戶外的活動,像是提升心肺功能的活動、或是可以選則中醫的養生功法,像是八段錦、太極拳。在上述的建議下,過敏還是沒有緩解的話,建議可找醫師做專業診斷及治療。春天可以吃哪些食材,提升免疫力!春天屬於肝臟的季節,而青色入肝,可以多吃一些綠色的蔬菜,有助於養肝。肝也可用酸來做調節的臟器,微酸食物,像是櫻桃、草莓、柑橘類的食物。春天食材使用可分為三時段(初春、仲春、晚春):1、初春:這個時間點,天氣還沒有太炎熱,此時人體的陽氣,剛開始要引動起來,可以選用較為溫陽、辛散、升發,可以讓身體流汗的食材,像是薑、洋蔥、蒜、韭、豆芽、春筍、蘆筍。另外,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豆、魚、肉、奶,有助於增加肌力及免疫力提升。2、仲春:氣候已較穩定,此時反而要減少一些酸性食物的攝取,吃些較為甘味的食物,來補脾胃,像是山藥、蓮子、大棗、蜂蜜、綠豆、毛豆。3、晚春:接近夏天,氣溫已與夏天差不多炎熱,而夏天是又容易引發腸胃疾病的季節,所以要提早顧養脾胃。不要吃太重口味食物、盡量飲食清淡讓腸胃休息,吃冰喝涼水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要避免生冷食物。如果有皮膚過敏、皮膚癢的狀況,不建議食用:烤、炸、辣、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
-
2022-04-12 新聞.用藥停看聽
來源不明中藥別碰 消基會檢測含西藥比率逾兩成是偽藥
消基會今天公布「中藥安全性──含西藥及重金屬」檢測報告,檢測有無摻加西藥的38件中藥中,有6件檢出西藥,購買來源皆非醫院、藥局,而是「其他或不明來源管道」。消基會表示,中藥摻加西藥違反藥事法規定等同「偽藥」,最高可處7年徒刑、5000萬罰金。早期生病看中醫,多半是病患從醫師處獲得「藥單」,再到中藥行購買藥材後,將藥材浸泡於水中煎煮成湯液服用,但現在則多半從中醫師處取得「濃縮中藥製劑」。濃縮中藥製劑是藥廠依據傳統方劑的藥材煎煮脫水後,加入賦形劑製成丸劑、散劑、顆粒、錠劑或是膠囊等劑型。消基會指出,濃縮中藥製劑不僅讓中藥服用變得簡單、方便,對於怕苦的病患則變得較容易接受;然而可能有不肖業者為求速效,於調劑中摻加西藥成分,但添加的藥物、劑量不明及加上藥品之間可能的交互作用,不知情的消費者若長期服用,對身體將造成負擔或傷害,所以衛福部早已明文規定調劑中藥中不能摻加西藥,且視為「偽藥」。檢測有無摻加西藥的38件中藥中,依消費者送檢時填寫的資料顯示,購買來源為「國內醫療院所」及「國內藥商藥局」者,都未檢出西藥;而購買來源為「其他或不明來源管道」者,則共有6件檢出西藥,檢出率為23.1%。其中1件為「親友贈送」、3件為「託人購買」、1件為「郵購」及1件為「其他」。若依委託者所填寫的藥品作用類別比較,檢出含有西藥的6件藥品中,宣稱治療「跌打損傷」、「止痛類」或「補腎滋養類」,各有2件檢出西藥;其餘為「感冒咳嗽、過敏性鼻炎類」、「治尿酸、痛風類」及「抗過敏類」,則各有1件檢出西藥。消基會指出,6件檢出西藥的中藥,共檢出7種西藥成分,其中有3件都檢出相同的西藥成分,為「匹洛西卡(Piroxicam,消炎鎮痛劑)」、「咖啡因(Caffeine,中樞神經興奮劑)」及「凱妥普洛芬(Ketoprofen,消炎鎮痛劑)」。「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解熱鎮痛劑)」、「二克氯吩鈉(Diclofenac Sodium,消炎鎮痛劑)」、「他達拉非(Tadalafil,壯陽劑)」及「茶鹼(Theophylline,平滑肌鬆弛劑)」,則各有1件檢出。消基會表示,中藥摻加西藥,已經違反《藥事法》第20條第1項「未經核准、擅自製造」而為「偽藥」,而這些販售偽藥的業者,可依《藥事法》第83條的規定,「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消基會建議消費者,購買中藥要取得收據及「用藥明細」。「用藥明細」會記載醫師所使用的藥材及份量,也能保護醫病雙方的權益,萬一以後有醫療糾紛才有憑證。
-
2022-04-11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變天、沒碰過敏原也過敏!醫:很常見,2觀念助降過敏性鼻炎
每當變天的時候,許多過敏族群總是相當難熬,且有時候還會納悶明明沒有接觸到過敏原,光是氣候改變就開始鼻癢、打噴嚏、流鼻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劉承信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確實有較大宗的人口,會是在沒有接觸到任何過敏物質的情況下引起過敏,建議過敏族群可從內外控制,減少過敏性鼻炎發生機會。 過敏性鼻炎普及率高,醫指3大影響因素。 劉承信醫師表示,過敏相當普遍,台灣學齡前兒童約有10%有過敏性鼻炎,國小時期約每3個就有1個,盛行率很高。其實不只是台灣,美國、歐洲等各國主流研究都發現,孩童過敏人口皆約落在1/3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成年後因後天因素部分逐漸改善。而過敏性鼻炎也常會合併出現其他如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不單只在過敏性鼻炎。 醫師更進一步表示,影響過敏的因素主要可略分3大類,包括基因遺傳、免疫系統、環境影響。父母若其中一人過敏,小孩約有3成機會過敏;兩人都過敏,則約有5成機會。而過敏是一種身體免疫系統運作之下的反應,免疫系統較低落的族群也較容易出現過敏。至於環境影響範圍就相當廣泛,包括常聽到的灰塵、塵螨等過敏原,或是其他「無形的過敏原」。 變天、沒碰過敏原也過敏?醫:過敏可分3類型。 劉承信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主要可分成3大類型,一個就是「過敏性鼻炎」,也就是接觸到有形體的過敏物質所引起的過敏,常見如灰塵、塵螨、貓毛、狗毛、堅果、海鮮等。 另一種則是「非過敏性鼻炎」,非過敏卻又出現過敏,這聽起來或許很奇怪,但確實存在,且比率還不低,或許是為了避免民眾混淆,醫師普遍較少和民眾提到,不過於此也可初步了解,有助避免這無形的過敏原。 劉承信醫師解釋,「非過敏性鼻炎」與前者相反,可理解為「不是實體的過敏原,所引起的過敏反應」。舉例來說如溫度、濕度、運動、情緒變化、懷孕後期等荷爾蒙改變,也有人會因為飲食而引起過敏,但原因不在於吃到海鮮等實體過敏原,而是在於飲食這個行為,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在這類無形的變化刺激下產生反應、出現過敏,因此不論是吃甚麼都會鼻癢、流鼻水等。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若往民眾普遍知道的「天氣好壞也可能影響身心健康」方向想,也就不難理解。 劉承信醫師表示,其實台灣過敏人口約有3成就屬於非過敏性鼻炎,或是綜合兩者的混合型態,約佔44-87%,比例相當高。雖然過敏原因因人而異,但這或許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只是天氣改變、沒接觸到過敏原,就出現過敏症狀的原因之一。但當然也有可能是天氣改變時,過敏原增加,確實碰到了,只是肉眼看不見。 2觀念助降過敏發生,醫:內外控制有助避免! 從上述可了解過敏從何而來,也就有助於避免過敏發生。劉承信醫師表示,基因無法改變,但外在的環境影響和內在的免疫系統是可控的。 醫師建議,有過敏問題的民眾,發生過敏時可觀察當時的情境,並盡量避免。例如在懷孕後期遇到氣候改變的時候和貓玩出現過敏,這情境就有3種可能的過敏原,包括荷爾蒙影響、貓毛、氣候,日後就可以再觀察,若後續和貓玩沒有再出現過敏,就可以多關注在其他的可能,以此類推。 平時也應定期清潔環境、用溫熱水清洗衣物、被單等,及控制濕度在人類適合的50-60%左右,並可考慮使用高效能空氣清淨機,這些都有助減少塵螨、灰塵等環境過敏原產生。 而免疫系統運作正常,也有助降低過敏發生率,因此除了上述環境控制外,也建議可以培養運動、飲食均衡,並可攝取有助防範過敏的食物及營養,例如蘋果、綠色蔬菜、葵花油、蜂蜜、番茄紅素、藻類、維他命C、維他命D、益生菌等。這些雖然不是藥物,無法立即改善,但有助培養出「抗過敏體質」,以長久來看是個良好的保養方式。 《延伸閱讀》 .過敏可以吃什麼舒緩?13種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大整理! .貓毛過敏怎麼辦?醫教4招逆轉:關鍵未必是貓毛!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20 該看哪科.耳鼻喉
她鼻塞到黏膜肥厚像長息肉 吃藥也難好...動手術治癒
嘉義市43歲簡小姐長期受鼻塞所苦,導致睡覺張口呼吸、睡得口乾舌燥要起床喝水,已嚴重影響白天工作,長期服用藥物與鼻噴劑,效果卻愈來愈有限,經嘉義長庚、部立嘉義醫院診斷為「過敏性鼻炎所造成的鼻黏膜肥厚」,因鼻腔長期發炎,黏膜上已產生息肉樣,接受無線射頻手術後治癒,讓她開心說「重新大口呼吸的感覺真好」。嘉義長庚耳鼻科主任、部嘉醫院主治醫師張耕閤指出,台灣鼻炎患者相當普遍,但長期鼻腔發炎,容易造成黏膜腫脹,甚至產生息肉樣變化,一般在門診確認病患主要症狀例如鼻塞、流鼻水、鼻子癢、鼻水倒流、嗅覺變差甚至頭痛等,再進一步檢查,包括內視鏡、X光與抽血輔助,完整了解鼻病狀態與嚴重度。張耕閤建議,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者長期需要以藥物來控制症狀的患者,可選擇無線射頻的微創手術,使用1根細針插入肥厚的鼻黏膜進行燒灼,黏膜的體積會顯著的縮小,以疏通鼻道,此屬門診手術,手術時間一般大約15到20分鐘,疼痛感極微。張耕閤也說,過去無線射頻手術缺點是容易造成黏膜上堅硬的結痂,需要約1個月才會逐漸剝落, 患者會覺得鼻腔會有反覆鼻塞與堅硬鼻屎的感覺,有時也會感染且有臭味產生;目前新式的無線射頻採用約60度的低溫燒灼,且機器能自動偵測針尖周圍組織的狀態,在燒灼過程中自動停止,減少過度燒灼的情況發生。
-
2022-03-12 新聞.元氣新聞
指示用藥研擬取消健保給付?健保署統計這款藥吃最多
民眾感冒、腸胃不適到醫院就醫,醫師常開立指示用藥,健保署去年12月邀集醫藥界等代表討論,研擬是否取消每年用量較低的指示用藥,包括感冒藥、腸胃藥等,總計356項,每年可省下751萬元,將於3月底前搜集各界意見。健保署表示,目前各界意見分歧尚屬討論階段,沒有一定要取消300多項指示用藥。醫界認為,此事關重大應從長計議,藥界則表示,民眾應多為自己健康把關,非由健保持續給付。依「健保法」規定,健保不需給付指示藥品,但從公、勞保年代為顧及民眾用藥需求與權益,部分藥品於健保開辦後繼續給付,但健保署每年均審視醫院開立指示用藥情形,或由醫藥界提出藥品品項進行研議,近年來如維骨力、循利寧等知名藥品陸續退出指示藥品。20多年來,健保逐年取消指示藥品給付,從2005年給付1200多項、每年藥費約23億元,減少至去年851項、藥費約14.7億元,期間減少約300多項藥品,每年省下8億多元。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說,去年12月邀集醫藥界等代表,討論是否取消每年用量低於5000人的指示用藥,包括感冒藥、腸胃藥等。連恆榮說,是否取消300多項指示用藥,目前醫藥各界意見分歧,仍在討論階段,並非就是往取消的方向,一切需審慎評估,也不排除進一步開會討論,最後仍以醫藥界看法為主。此次討論藥品包括腸胃藥、感冒藥、退燒藥、止痛藥,以及眼科、小兒科、皮膚科等藥品。依健保署統計,2021年指示用藥申報量前10名品項,第一名是用於改善便秘的緩瀉劑,一年藥費高達2.4億元,且前10名共有3款緩瀉劑和1款軟便劑,藥費總計3.61億元,連恆榮說,現代人可能因年齡老化、生活習慣、壓力大等,常有便秘問題。第二名則是胃藥,一年藥費1.44億元;第三名是止痛藥,一年藥費0.91億元;第四名和第九名均為消除脹氣用藥,總計藥費1.37億元;第六名是化痰藥,一年藥費0.52億元;第十名則是緩解過敏和鼻炎的藥品,藥費0.52億元。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表示,此波可能受影響藥品,腸胃藥有永勝藥品公司的「宜胃錠」(IWELL)、惠勝「固胃錠」(GOWELL),此用於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患者,綜合感冒藥為人人化學製藥的「利風錠」,為治療發燒、頭痛、流鼻水等。此外,用於糖尿病患者舒緩手腳神經麻痺、疼痛的維他命B12營養素「彌可保」,或含有銀杏成分等藥品,也可能一併討論。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說,取消指示用藥健保給付已討論很久,主要是指示用藥安全性高,外界多呼籲應培養民眾自我健康照顧意識,由民眾到藥局自費購買,非由健保持續給付,因自行購買藥品也會比較珍惜,目前醫院較多開立緩瀉劑,診所則多開立止痛藥等指示用藥。「取消指示用藥健保給付,這方面影響很大。」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許多民眾因感冒、腸胃不適到診所就醫,經診斷後一併拿藥,往後民眾可能就醫後,須依醫師指示到藥局自費買藥,如此將增加民眾就醫負擔,健保署應要從長計議。
-
2022-03-0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脫口罩、髒手揉鼻子 過敏2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
乍暖還寒,最近日夜溫差大,許多人過敏性鼻炎發作,出現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醫師表示,現在仍是新冠疫情警戒期,很多人鼻子過敏不適時脫下口罩,用手揉搓鼻子、擤鼻涕,但脫口罩、用髒手搓鼻子是兩大NG動作,恐增加染疫風險,建議過敏症狀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應速就醫治療。「疫情期間,如果出現咳嗽、流鼻水等過敏症狀,身邊的人都會緊張、擔心。」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說,其實不少人咳嗽、流鼻水都與過敏有關,尤其近日溫差大,是過敏性鼻炎好發時節,求診人數增加一成左右,但患者常不經意脫下口罩用手搓鼻子,可能增加感染病毒風險。有過敏體質的人出現症狀,若不影響日常生活,病情屬於輕度,建議可讓症狀自行緩解,如果症狀影響學習或工作,或造成睡眠品質不佳,應就醫治療。葉國偉說,除服藥控制病情,建議過敏性鼻炎患者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溫差過大時,吸入冷空氣,或空氣品質不佳時,吸入懸浮粒子等;室內濕度應維持在50%至60%,濕度過高時應使用除濕機,以防塵蟎生長,兒童也要避免在床上玩耍、跳床,減少接觸塵蟎、灰塵等過敏原。
-
2022-03-04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非常時期2大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 過敏患者不可不慎
近日天氣日夜溫差大,過敏性鼻炎患者人數增加,並常出現鼻子搔癢、流鼻水等症狀。醫師表示,現在仍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有過敏不適時,患者難免脫下口罩,用手揉鼻子、搓鼻子、擤鼻涕等,但雙手多未經洗手或消毒,而脫口罩、用髒手搓鼻子兩大NG動作,恐增加染疫風險,提醒患者若過敏症狀嚴重,且影響生活品質時,應速就醫治療。「疫情期間,如果出現咳嗽、流鼻水等過敏症狀,身邊的人,難免都會緊張、擔心。」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說,但這類症狀多為過敏引起,尤其近日氣溫溫差大,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患者人數,約增加一成,但過敏患者常不經意脫下口罩用手搓鼻子,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形下,增加感染病毒的可能性,現在是非常時刻,一定要多加小心。因此,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出現過敏症狀,若不影響日常生活,病情屬於輕度,可讓症狀慢慢過去,但若症狀已影響學習或工作的注意力,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或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等,病情則屬於中重度,建議使用類固醇、抗組織胺等藥物,緩解不適。葉國偉說,除服藥控制病情外,過敏患者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溫差過大時,吸入冷空氣,或是空氣品質不佳時,吸入懸浮粒子等,同時室內濕度應維持在50~60%,濕度過高時應使用除濕機,以防塵蟎生長,兒童也要避免在床上玩耍、跳床,減少接觸塵蟎、灰塵等過敏原。
-
2022-03-01 該看哪科.耳鼻喉
為何口臭自己聞不到?醫揭密口臭元凶及改善方式
「口臭」是千千萬萬人最尷尬的困擾,有時候自己聞不到,常常不小心臭到別人都不知道!曖昧對象約會後隔天就跟你Say Goodbye,或是枕邊人聞到口腔放送臭氣時都不敢親親、不敢太靠近,感情關係因此大扣分,一般人口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國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文弘表示,大部分會造成口臭的原因,是因為「硫磺細菌」,會將「硫化氫」氧化成元素硫,進而揮發出氣味。因此,有口臭的人務必要好好刷牙、清潔口腔以及多喝水,避免這種細菌孳生,引發強烈的臭氣。硫磺細菌是造成口臭元凶 靠「口水」就能殺菌王文弘表示,口中的硫磺細菌是一種厭氧菌,必須在厭氧的環境下,才會將硫化氫氧化,進而揮發出味道。因此,當口腔內殘留食物或髒東西,又當嘴裡的唾液分泌不足時,就會激發這些硫磺細菌活化,導致口臭的產生,尤其人在睡眠時間唾液的分泌會變少,這也是為什麼每天早上睡醒時,口腔會飄出異味的緣故,因此早上起床一定要刷牙,避免臭氣薰人。另外,有牙周病、牙齦方面疾病的人,或是口腔有傷口,且傷口常常會卡到髒東西,相對清潔也不容易,這些也是引發口臭的原因。王文弘表示,有些民眾因扁桃腺慢性發炎導致結石,不少患者會吐出一顆一顆白色、黃色的分泌物,這也會引發口臭。鼻竇炎、長期鼻涕倒流的患者,或是有糖尿病、肝病的患者,因為副交感神經受到影響,減少刺激唾液線的分泌,造成口乾口臭的狀況。王文弘表示,口水當中有一種酵素,其作用能夠「抑制細菌」,但是當口水減少、酵素不足,就會讓硫磺細菌恣意增生。王文弘補充,有些患者必須服用抗組織胺的藥物,像是治療過敏性鼻炎,或者是安眠藥,也會造成口乾。自我檢測口臭方法 刷牙、喝水防臭不可少一般人聞不到自己的口腔是否有異味,該如何自我檢視呢?王文弘表示,口臭聞不到是因為自己本身嗅覺疲勞,導致「後鼻孔」的嗅覺是聞不到的,由於鼻孔跟口腔是相通的,因此民眾可以試著摀住嘴巴,接著吐一口氣用前鼻孔聞聞看,若有異味就表示有口臭。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吐一口口水在手上,等口水乾掉後,若還飄出口臭臭味(非口水本身的酸味),就表示有口臭。若要避免口臭,王文弘建議,一天至少刷牙兩次(早、晚),而且要用牙線、牙籤清潔口腔,把髒東西或殘留的食物清潔乾淨,確保在睡前維持整潔,否則睡著後口水分泌減少,隔天臭味就襲來。另外,在飲食方面,蛋白類的食物,會讓口腔產生「阿摩尼亞」(ammonia,氨,有強烈的氣味)的味道,例如豆漿、牛奶等,也要避免富含硫化物的食物,例如洋蔥、大蒜、韭菜等。王文弘表示,水分補充也相當重要,建議每人平均一日要喝足2000c.c.的白開水,以及每天攝取約5到7份的拳頭大的蔬菜水果,唾液一定要足夠,以便能殺死口腔的細菌,避免口臭發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口臭是牙周病主要徵兆! 飯後40分鐘就形成,這動作是牙菌斑大敵...舌苔積太多也不OK ·口臭小心是身體隱藏毛病! 「5種去味食物」你今天吃了沒?
-
2022-02-27 醫療.中醫
體內濕氣過重怎麼辦?中醫師建議少吃生菜沙拉,多吃10種食物消腫排濕
近日各地低溫且下雨,潮濕寒冷的天氣,讓許多人因體內「濕氣過重」健康亮紅燈。中醫師表示,近日門診中常見患者症狀,如頭重頭暈、氣喘、慢性咳嗽、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建議體內濕氣重的民眾要減少吃「寒冷蔬果」,可選擇具有去濕氣、促進水分代謝功效的食物或中藥,有助體內排除濕氣。雨季保健 生菜沙拉少吃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每當進入潮濕寒冷的雨季,門診中就會增加因濕氣過重致身體不適的患者,常見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食慾不振、腹瀉、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身體沉重、水腫、女性白帶分泌多等,她表示,驅除體內寒濕氣、促進水分代謝,是雨季保健法則。莊雅惠指出,在飲食方面,中醫角度認為,常吃寒冷食品,會影響正常水分的代謝,使濕氣殘留不易排出,建議盡量少吃生菜沙拉或太寒的蔬果,例如西瓜、水梨、苦瓜、牛蒡等,中藥成分像決明子、七葉膽、菊花、黃連、板藍根、大黃、珍珠粉、牛樟芝等都是寒冷成分,平時飲食宜均衡。一般而言,多數蔬果都是寒冷,尤以素食者容易產生濕氣過重病症,民眾在烹調寒冷蔬菜時,不妨加入紅棗、黃耆片、生薑或胡椒一同煎煮,溫暖腸胃,降低寒濕之氣。她提醒,常見綜合性體質病人,患有四肢末梢水腫、便秘、體質燥熱、口乾舌燥等問題,此時以生冷食物加入溫暖食材,可有效中和身體不適感。莊雅惠表示,寒濕氣嚴重時,可選擇具有去濕氣、促進水分代謝功效的食物或中藥,如佩蘭、紫蘇、藿香、冬瓜、茯苓、薏仁、芡實、紅豆、綠豆、黑豆等,讓這些小兵成為體內的除濕大功臣;若居住在潮濕地區,則應使用除濕機,以免過潮。除濕藥浴包中醫師莊雅惠特別提供適合去濕養生的「除濕藥浴包」,相當適合濕冷季節保健,不妨在家試試看!材料:佩蘭、紫蘇、藿香、薰衣草各3錢方法:放入浴缸,加入適量熱水,即可泡澡
-
2022-02-24 該看哪科.耳鼻喉
2歲女童間歇鼻血鼻孔內黑頭鑽動 就醫確診鼻蛭作怪
花蓮一名2歲女童出現間歇性鼻血,母親發現女童鼻孔內有黑頭鑽動,到醫院急診,經內視鏡檢查確診為鼻蛭;醫師提醒民眾經常性流鼻血或鼻部搔癢、有異物感,立即就醫。花蓮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資料表示,每年有10件左右的鼻蛭病人就醫,年齡層分布從2歲到80歲都有,去年10月間還同時有3名病人求治,感染原因主要是接觸到溪水、河水等戶外水源而導致。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廉捷表示,這名女童家附近有山泉水,疑似玩水時沾染到幼蟲,但因年紀太小,無法清楚表達,只是一直揉鼻子,又斷斷續續流鼻血,家人帶她到診所先以鼻炎診斷治療,後來發現女童鼻孔有黑頭異常,才趕緊送來急診。因考量女童年幼,林廉捷指出,安排在手術室全身麻醉取出鼻蛭;在他經驗裡,鼻蛭比較常出現在中鼻道或下鼻道,但也曾發現鼻蛭寄生在口腔、呼吸道、眼球周圍等黏膜覆蓋的部位,甚至出現在咽喉部,導致病人長期咳血。鼻蛭進入人體,通常病人會有異物在鼻子動的感覺,但小朋友因不善表達,通常會出現間歇性鼻血,林廉捷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童有類似症狀,可到耳鼻喉科門診就醫,進一步檢查找出原因。夏天民眾喜歡到溪邊玩水消暑,發生鼻蛭感染的病人較多,但若工作地點在山邊、溪邊,生飲山泉水,或洗臉也容易感染鼻蛭。林廉捷說,曾有一個70多歲的病人,只是在溪邊做砍材工作,鼻蛭就跑到鼻子裡面,幸因他在過去曾有經驗,疑因手摸到溪邊幼蟲後再摸鼻子後感染,馬上到醫院就醫。
-
2022-02-23 醫療.耳鼻喉
過敏鼻塞怎麼辦,自行購買鼻噴劑可緩解?「3類鼻噴劑」當心用錯恐愈用愈惡化!
冬季氣溫變化大,不少過敏性鼻炎患者會產生鼻塞等不適感,甚至會自行至藥局購買鼻噴劑。市售鼻噴劑成分多為血管收縮劑,能有效緩解症狀,可是一旦使用過量,可能會造成鼻塞更嚴重。食藥署提醒,使用鼻噴劑前務必詳閱使用說明書,確保安全用藥。 三類鼻噴劑,作用效果各不同一、類固醇鼻噴劑:能有效改善鼻黏膜發炎,緩解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癢等症狀,因作用比較緩慢,需連續使用一週以上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使用時應遵醫囑,規律並長期控制,才會有顯現療效。此外,類固醇鼻噴劑為局部作用且劑量低,副作用少。二、抗組織胺鼻噴劑:可減緩流鼻水、打噴嚏及鼻部搔癢等症狀,作用比類固醇鼻噴劑快,但緩解鼻塞效果略遜一籌。抗組織胺鼻噴劑為局部作用,有時藥品倒流到口腔會產生苦味感,但相較於口服抗組織胺所造成的口乾、嗜睡等副作用較小。三、鼻黏膜血管收縮劑:能快速收縮鼻腔黏膜血管,消除鼻黏膜腫脹及鼻充血,改善鼻塞、流鼻水狀況,適用於救急或短期使用,不建議使用超過7天,過度使用恐導致鼻腔血管疲乏彈性,無法順利收縮,反而使鼻塞更嚴重,造成「反彈性鼻炎」。使用鼻噴劑的五大注意事項1. 開封前須充分搖動藥瓶,並先對空噴壓數次,直到有藥劑噴出為止,確保噴出藥劑量均一。2. 使用鼻噴劑前先清潔鼻腔,讓噴霧能順利進入鼻腔,發揮最好效果。3. 使用時頭部保持直立,並稍微前傾,可避免藥品流入口腔。4. 完整按壓鼻噴劑一次,輕輕吸氣後閉氣數秒,以增加藥品在鼻腔滯留時間。5. 過程中若不慎流入口腔中,請立即漱口。使用完畢後,以乾淨紙巾清潔噴嘴,並確實蓋回蓋子。鼻塞成因多元,不一定都適用鼻噴劑!食藥署建議,民眾第一時間應先就醫,由醫師評估原因、對症下藥,切勿自行隨意購買或盲從使用。此外,使用鼻噴劑治療時,應依醫師處方指示的劑量及頻次使用,不可自行增減劑量,以免影響療效。如有任何使用問題,可隨時向醫師或社區藥局的藥師進行諮詢。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2-02-22 該看哪科.耳鼻喉
耳悶、耳脹怎麼辦?耳鼻喉科醫教正壓動作6招解除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 劉承信醫師 耳朵悶脹是耳咽管異常?一張圖自我測量! 很多人都有耳朵悶、耳朵悶塞感、耳悶悶聽不到、耳朵悶塞回音與悶痛的症狀不知道怎麼辦,不知道怎麼解決也不知道會多久,同時又懷疑是不是跟鼻咽癌、鼻過敏、鼻竇炎有關,真的很辛苦。這些都有可能是耳咽管功能異常造成的阻塞而產生的症狀。 耳朵悶脹除了有壓力以外,也很常合併耳鳴、聽力損失、聽到自己講話的回音、鼻塞與喉嚨痛與頭暈等症狀。透過「耳咽管功能異常問券評估表」評估耳朵的壓力、疼痛、像在水裡的悶塞感、感冒是否加重、耳內的劈啪或啵啵水泡聲、耳鳴以及聽力變差變模糊,只要分數大於14分就可能有耳咽管異常。 有上述症狀的人,三成以上的人最終被診斷為耳咽管的功能不良、15%的是因為中耳積水、7.5%的人是因為中耳炎,然而也有近15%的人沒有特定的原因。總體而言大概有1%的人有耳咽管的問題,不管是3個月內的急性或是超過3個月的慢性。 耳朵悶脹當下怎麼辦?醫教「正壓動作」6招解除! 耳咽管是連結耳朵(中耳)與鼻子最後面(鼻咽)的小通道,最外側三分之一比較硬,是在顳骨內側三分之二比較軟的位置,開口在鼻咽的穹窿。這條小通道、小管子在成人約3.6-3.8cm,主要功能有三個: 1.打開維持暢通:平衡耳內壓力、加強耳內換氣,保持耳膜彈性正常、有助於正常聽力。 2.纖毛黏液擺動:排除發炎感染物質到鼻咽。 3.調節避免傷害:避免中耳聲音過大、避免鼻咽感染物質逆流。 耳咽管的開口會因為正壓動作打開,例如大喊、吞嚥、打噴嚏、憋氣、捏鼻閉口吐氣,使得附近肌肉收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搭飛機時避免小朋友耳朵痛,會用喝水、打呵欠等方式來幫助耳咽管打開,讓壓力不平衡造成的耳悶脹改善。 常常耳朵悶脹怎麼辦?4方法有助改善! 耳悶脹痛這些惱人的症狀總是好好壞壞又死纏爛打,讓人只能崩潰大喊: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好!針對這些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可以循序漸進用以下方式治療: 1.對症治療:解決隱藏在背後的兇手,這是當中最根本的,例如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的積極治療、咽喉胃食道逆流的控制、手術解決肥大的腺樣體、多管齊下的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治療可能的鼻咽癌。這些針對真正病因的對症下藥都證實可以改善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 2.口服藥物治療:包括去充血劑、鼻類固醇噴劑、口服類固醇,這些藥物的使用也可以改善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 3.手術與處置:以前比較常用的像是在耳膜上畫出一個平衡壓力用的小切口,又或是直接在耳膜放一個中耳通氣管。近年來更流行的是耳咽管氣球擴張術,藉由微創的方式,使用內視鏡導引將氣球放置入阻塞狹窄的耳咽管,透過氣球擴張來打通耳咽管。近年的研究約可以改善至少50%的症狀,而且不管追蹤1年、2年、3年,這個效果還是持續著。也有研究顯示將近9成的病人可以持續最少7個月的有效進步。術後三天頭部盡量抬高,術後一週需要避免劇烈活動、且要持續使用鼻噴劑甚至洗鼻。 4. 復健運動:最常使用的是捏鼻鼓氣法,深呼吸一口氣後憋氣,捏住鼻子、緊閉雙唇,向下用力維持十秒,恢復正常呼吸。平常的使用可以短暫改善。手術後規律每天2-3次持續10秒鐘,連續1-2個月,更可以延長手術效果!這些方法都是利用增加上呼吸道的空氣壓力將耳咽管打開。 長期耳朵悶脹盡早檢查,避免疾病找上門! 這些症狀除了需要積極找醫師檢查是否是鼻咽癌、鼻竇炎或其他疾病所造成的,透過積極的治療也可以大大改善生活品質,降低衍生出的不舒服感受。如果沒有積極處理,可能會有聽力損失、中耳炎、耳膜受損,甚至耳朵膽脂瘤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耳鳴怎麼辦?醫教3招助改善!單側等4情況速就醫。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8 新聞.健康知識+
突然體溫偏高是發燒嗎?醫揪「背後原因」:很多人都沒料到
除了生病發燒之外,有時在服藥後也可能會讓體溫偏高!廖偉呈藥師,為大家說明藥品為何會引發體溫偏高,常見原因如下:1、過敏性反應一般在使用藥品1-3週後出現症狀,尤其是抗生素,可能有起疹、嗜酸性白血球增加等現象。主要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外來藥品當成抗原,產生體液性免疫反應,抗原抗體結合後的免疫複合物,可促使體內顆粒性白血球釋出致熱原而產生發燒現象。此外,也會啟動細胞免疫反應,導致胸腺產生淋巴激素活化免疫反應,並促使巨噬細胞將內生性熱原釋出。(推薦閱讀:我發燒了嗎? 一張圖秒懂「5種測量方式」標準)2、影響體溫調節機制‧藥品增加熱能產生有些藥品會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增加熱產生,如:甲狀腺素、綜合感冒藥或緩解鼻炎藥品的交感神經作用劑(Phenylephrine/Pseudoephedrine/Caffeine)、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藥酒(保力達B、維士比等),或含酒料理,也有可能提升體溫。(推薦閱讀:吃錯感冒藥恐致肝衰竭、猛爆性肝炎! 食藥署揭「服用禁忌」:你犯幾個?)‧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某類藥品會抑制汗腺分泌,而影響身體的散熱。如:降低過敏或改善鼻炎的第一代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暈車藥所含的抗膽鹼成分(Scopolamine)、某些具抗膽鹼作用之帕金森藥品(Biperiden, Trihexyphenidyl)、三環抗憂鬱劑(Imipramine/Chomipramine/Doxepine)等。(推薦閱讀:過敏性鼻炎發作!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差在哪? 耳鼻喉科醫解答「各別用途」)‧阻礙心血管系統對熱調節心血管系統是身體調整體溫的重要角色,但有許多降血壓藥品或是影響心跳速率的藥品,或多或少會降低心血管系統對體熱的調節能力,導致體溫偏高如:乙型阻斷劑。而血管擴張劑,可能使周邊動脈擴張,血液滯留於周邊動脈血管,影響體溫調節,此外常被應用於消水腫或降血壓的利尿劑,也可能導致水分流失,間接影響散熱功能。‧抑制下視丘對熱的調節抗精神疾病藥品(Chlorpromazine)為多巴胺阻斷劑,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下視丘體溫設定點改變,導致體溫過高。(推薦閱讀:高燒不退會燒壞腦? 想太多!家醫科醫師破解迷思)3、藥理作用的延伸這類原因導致的藥物熱較為少見,主要因藥品的藥理反應,引發內生性熱原的釋放,如:梅毒病人在接受盤尼西林類抗生素治療6-8小時後,體內的梅毒螺旋體釋放出內毒素導致發燒現象。(推薦閱讀:超過38℃發燒了! 感染科醫師解析退燒藥正確使用時機)而藥理作用引起發熱狀況,也常見於癌症病人在使用抗腫瘤藥品後,因體內的惡性腫瘤細胞,被化療藥物毒殺後而產生藥物熱現象。延伸閱讀: ·發燒、咳嗽、嗅覺改變...是新冠肺炎or流感? 美國CDC盤點「10個共同症狀」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
2022-02-16 該看哪科.耳鼻喉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怎麼分?醫師詳解3者症狀差異及如何診斷治療
臨床上常常會碰到病人因為鼻塞、流鼻水或打噴嚏至耳鼻喉科就診。有時病人會分不清楚這樣的症狀到底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另外,既然有過敏性鼻炎,難道也有非過敏性鼻炎嗎?讓我們來逐一說明。什麼是鼻炎?其實只要鼻腔黏膜有發炎情形,就可以稱之為鼻炎。而導致鼻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類:1.感染性、2.非過敏性及3.過敏性。感染性鼻炎是由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鼻腔造成,症狀常是急性發作且持續數天不等,最常見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炎,也就是常見的感冒,通常會自行緩解,如較不舒服可使用藥物治療。非過敏性鼻炎,代表著並非因為過敏而導致的慢性鼻炎,常見的原因包括職業(如曝露在有機溶劑或粉塵之中)、賀爾蒙改變(特別是懷孕婦女)、自律神經失調、藥物導致等等;而不管哪一種鼻炎,症狀通常都是鼻塞、流鼻水、鼻子癢或嗅覺變差,所以需要醫師仔細詢問來正確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及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主要以鼻塞、流鼻水、打噴涕為主,其他症狀包含鼻子、上顎及喉嚨癢、鼻涕倒流、慢性咳嗽、頭昏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眼睛癢、鼻塞而血液循環不好造成黑眼圈、鼻塞而張口呼吸、長期揉鼻子使鼻樑有橫向皺褶等等。診斷常需要靠詢問症狀的持續時間及發作情形,並檢查是否有鼻黏膜腫脹(如圖一)、鼻樑橫向皺褶、黑眼圈等等,亦可抽血檢驗過敏源,以及使用鼻鏡檢查鼻腔來排除其他疾病。 過敏性鼻炎的原因過敏性鼻炎的原因主要是由1.遺傳過敏體質及2.環境過敏原交互影響,導致鼻腔慢性發炎。遺傳過敏體質方面,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體質,則子女有30%的機率有過敏體質;如果父母雙方都過敏,則機率上升到50%。環境過敏原方面,常見的過敏原包含塵螨(75%)、蟑螂(10%)、黴菌、寵物之皮屑毛髮等等,如果症狀是季節性的發作,則以花粉為主。在台灣,大約有24-29%的成人及40-50%的孩童有過敏性鼻炎,大多數的過敏性鼻炎好發於20歲前,而其中超過一半的人症狀持續10年以上。過敏性鼻炎跟感冒、鼻竇炎的差異至於要怎麼區分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呢?我們可以透過症狀跟時間來簡單區分。前面有提到,感冒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復原時就不會有鼻子的症狀;過敏性鼻炎會持續較久,症狀可能時好時壞;鼻竇炎則多了膿鼻涕及臉脹痛的症狀,並依照持續時間(三個月)來分急性或慢性鼻竇炎。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過敏性鼻炎大致有三個方式1.預防過敏原2.藥物治療3.手術治療◎如何預防過敏原1.使用防蟎寢具2.每兩週用熱水(50-70度)清洗寢具3.避免使用毛毯及絨毛製品4.降低家中濕度(
-
2022-02-14 該看哪科.耳鼻喉
都會鼻塞、打噴嚏…過敏性鼻炎跟感冒怎麼區別?關鍵在鼻子以外的症狀
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全球性的疾病,影響 10-15% 的人口,而且盛行率持續增加中。當鼻黏膜接觸過敏原像是花粉、二手菸、空氣污染、化學物質後,或每逢季節轉換由 IgE 媒介產生的發炎反應所引起的一系列鼻部症狀即是過敏性鼻炎。根據接觸過敏原的時間,可分為季節性(樹、草、花粉)及全年性(塵螨、動物毛屑、黴菌)。其症狀包括:流鼻涕、鼻塞、鼻子癢、打噴嚏,也可能影響鼻子以外的部位,像是眼睛、喉嚨或耳朵,造成眼睛紅、眼睛癢、眼睛異物感、黑眼圈、喉嚨癢、喉嚨痛、聲音沙啞、耳朵癢以及耳朵塞塞脹脹的感覺。根據病程與病情嚴重度可分為:間歇性持續性症狀為少於 4 週或每週少於 4 天症狀持續超過 4 週或每週大於 4 天輕度中重度患者正常的生活,在運動、休閒、睡眠、上學及工作等都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嚴重的症狀。患者的症狀嚴重,可引起咳嗽、呼吸不順暢等狀況,在睡眠、運動、休閒、上學及工作上造成影響。過敏性鼻炎和感冒怎麼分 過敏性鼻炎 感冒連續性打噴嚏一般不會連續打噴嚏一接觸過敏原就會誘發症狀出現,症狀反覆發作,持續幾週到幾個月才會好轉幾天的潛伏期,然後會慢慢出現症狀,病程較短,往往最長在3 到 10 天就會痊癒少出現喉嚨痛、肌肉痠痛、活動力下降喉嚨痛、肌肉痠痛、活動力下降鼻子癢與眼睛癢少見眼睛癢過敏性鼻炎要一直吃藥才能控制嗎?(1) 找出過敏原,控制環境因子將塵螨、蟑螂、黴菌、寵物毛髮等常見的過敏原除去,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溫溼度機、經常清洗床單被套、戒菸,進到冷氣房或容易引起過敏的地方時,立刻戴上口罩,便能夠降低過敏發作的機會與嚴重度。(2) 使用藥物治療◤ 口服抗組織胺:組織胺是引起鼻過敏主要的細胞激素,抗組織胺藥物可以阻斷細胞激素引起的過度反應。對鼻癢、打噴嚏、流鼻水有效。傳統第一代抗組織胺由於藥效持續較短且易有嗜睡的副作用,目前大多使用第二代抗組織胺藥效持續較長,較無嗜睡的副作用。◤ 局部類固醇鼻噴劑:局部使用可以減少全身性的副作用,認為是目前最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 去鼻充血劑:促進鼻腔內血管收縮,緩解鼻塞症狀,常與抗組織胺藥物合併使用,但長期使用,可能會有鼻黏膜萎縮的副作用,患有高血壓、青光眼或心臟病的患者應慎用。◤ 肥大細胞穩定劑:減少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白三烯素等過敏介質的釋放,主要用來預防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發作。◤ 抗白三烯調節劑:阻斷半胱氨酸白三烯接受體,耐受性好,對過敏性鼻炎所有症狀與結膜炎症狀有效。(3) 減敏療法通常在病患對一般標準治療反應不佳的時候會考慮進行減敏治療。經由長期皮下注射或口服舌下黏膜吸收給予少量的特定過敏原給病患,來達到減輕過敏症狀的一種治療。減敏治療對於只對少數過敏原有強烈過敏反應的病患幫助最大,不過完整的療程需要三到五年,而且一開始需要每週給藥,病患必須很有耐心的配合治療。(4) 手術治療如果經藥物治療無法緩解症狀,或鼻塞非常嚴重,醫師可能會建議手術治療,切除部分肥厚鼻黏膜。(5) 洗鼻子對於鼻腔的保護,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一天兩次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將鼻腔過多的分泌物與粉塵物質清出。建議患者應對過敏性鼻炎有正確觀念,配合居家環境改善,並尋求專業醫師診治,雖較費心力且費時較久,但耐心配合治療,才能有效緩解惱人的過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