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醫療保險
共找到
118
筆 文章
-
-
2023-06-2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出國還需要提供疫苗證明嗎?台灣人常去國家入境規定一次看
新冠疫情至今已3年,各國逐步由最初的封鎖轉向解封、開放,這些改變不只影響國家防疫標準,國民出國旅遊也需注意入境規範是否調整。根據108台灣觀光年報資料顯示,疫情前依出國目的地來說,以前往亞洲地區為最多,計1,575萬7,473人次(占92.14%),其次為美洲地區67萬6,520人次(占3.96%)、歐洲地區36萬3,583人次(占2.13%)、大洋洲地區22萬8,135人次(占1.33%)、非洲地區27人次、其他地區75,597人次。若是依國家(地區)別分析,赴日本491萬1,681人次為最多,其次依序為中國大陸404萬3,686人次、香港167萬6,374人次、韓國120萬9,062人次、越南85萬3,257人次。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截至今年四月為止國人出國人次最多國家(地區)依序為日本、中國大陸、韓國、泰國、越南、香港,《元氣網》茲就上述國家(地區)防疫規定調整整理如下。日本自 2023 年 4 月 29 日零時起,所有入境旅客均無須提交 72 小時內 PCR 陰性證明或 3 劑疫苗接種證明。中國大陸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自4月29日起,所有來華人員可以登機前48小時內抗原檢測代替核酸檢測,航空公司不再查驗登機前檢測證明。韓國入境及檢疫相關措施與規定: 一、韓國政府宣布,自 2023 年 4 月 1 日起至明(2024)年 12 月 31 日止,暫先針對台灣等 22 個國家或地區之外籍旅客實施免除 K-ETA(有關 K-ETA 相關資訊,請參考韓國 K-ETA 官方網站 www.k-eta.go.kr)。二、韓國政府雖自 6 月 1 日起取消確診者強制隔離義務,惟仍建議確診者自主隔離 5 日。三、仁川國際機場自 2022 年 3 月 21 日起使用「檢疫資訊事前輸入系統」(Quarantine Information Pre-entry System),入境旅客可於入境前透過該系統(https://cov19ent.kdca.go.kr/)登錄個人檢疫等相關資訊,以節省通關等候時間。完成線上登錄後系統將顯示 QR Code,旅客僅須以手機出示該 QR Code 截圖畫面,或持憑紙本列印之 QR Code,即可完成入境檢疫程序。泰國一、泰國政府決議自 2023 年 1 月 9 日取消對要求所有 18 歲(含)以上之國際旅客入境泰國時,必須出示完整接種疫苗(2 劑)證明,或由合格醫療機構醫師出具之 6 個月內已確診 COVID-19 並康復證明,未能施打疫苗者必須提供醫師開立證明等相關規定。二、對於旅客係來自有 COVID-19 管制之出發地(即該出發地不讓確診者入境),該旅客宜購買在泰國旅遊期間加上額外 7 天,保額至少 1 萬美元,包括治療 COVID-19 的醫療保險。檢疫官員將隨機抽檢旅客,倘發現有未購買醫療保險者,須於進入移民海關前完成購買醫療保險程序(倘泰國公共衛生部門另有規定,航空公司方得讓旅客不須出示醫療保險證明即可進行通關)。未購買醫療保險不會成為被拒絕登機的理由。三、入境泰國之學生及商務旅客倘能夠證明他們的邀請者同意支付渠等在泰國停留期間治療的 COVID19 費用,則可免除購買 COVID-19 的醫療保險。四、持外交護照及聯合國通行證人員可免除購買醫療保險要求。五、持泰國護照旅客及過境/轉機之國際旅客可免除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及購買醫療保險要求。六、航空公司必須遵守並要求旅客遵守相關的公共衛生規定,例如除用餐或緊急狀態外,在飛行途中全程配戴口罩。在飛行途中出現 COVID-19 症狀的乘客在抵達目的地後接受檢測。越南一、越南總理府於 2022 年 5 月 13 日簽署第 416/CD-TTg 號公文,自 2022 年 5 月 15 日起,暫停要求入境越南旅客提供 SARS-CoV-2 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入境越南旅客仍須遵守越南衛生部有關防疫之規定。二、越南衛生部於 2022 年 4 月 26 日發布第 2118/BYT-MT 號函,自 2022 年 4 月 27 日起,在越南所有國際關口入境越南旅客,暫停申報有關 COVID-19 健康聲明。三、越南政府辦公室在 2022 年 3 月 15 日第 1606/VPCP-QHQT 號正式通知,自 2022 年 3 月 15 日起,外國人和居住在國外的越南人進出越南應遵守外國人入境、出境、過境和居留法的規定。香港根據香港旅遊局的資料顯示,香港已無任何檢疫檢測要求,可參閱香港政府網站公布的最新消息。若欲查詢更多邊境管制及入境後檢疫措施,可參考外交部「世界各國因應COVID-19疫情相關措施一覽表」。
-
2023-06-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天堂」的隨想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近日閱完「醫病平台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感觸良多。原文連結台灣今日的醫病關係,己非早期農業社會那麽的純樸。如今,社會的醫療纠紛四起,誠如賴 醫師文中所述:有醫學院畢業,即將加入醫療志業的醫學生,後悔走上行醫之路,這是社會要面對極其嚴粛的問題。賴醫師和幾位有識之士,於2016年6月1日成立「醫病平台」,期能在醫界及社會大眾有彼此溝通的園地,藉以改善醫師及病人之間的和諧。如今我己進入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面對醫師的次數不少,基於對醫師的信任程度,個人偏愛到大型醫院就診,幸運的是家族及工作關係,認識不少醫師。我就醫時,總秉持做個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因此,在台灣就醫方面,很少有困擾發生。我看完賴醫師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乙文,深深感覺作者的用心良苦,尤其在看過許多醫學生、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等年輕醫師在「醫病平台」上發表的許多文章中,感受到這些未來將承擔醫療重任的生力軍,均具備同情心、傾聽、溝通、醫學倫理、判斷性思維……等做為醫師所應具備的特質。台灣的醫療環境,在環球比較之下,應該是座醫療的天堂。今天在YouTube的影片中,看到一位美國醫師來台灣因肩膀抬不起來,在高雄某醫院就診的經驗。影片中,這位美國醫師當場掛骨科門診,很快的應診,醫師診查後,要他去照X光,接著做超音波檢查,爾後注射一劑,整個醫療過程才一小時左右,依此位美國醫師預估如此療程,在美國至少要花費美金15,000至20,000元左右。令這位美國醫師不可置信的是:他這次看診的費用是新台幣2,500元,折合美金才82元;而在美國要預約一位專科醫師的看診,至少也要二個月以上,在台灣的病人,有耐性等專科醫師診治要等二個月以上嗎?恐怕衛福部長甚或總統都得下台。我個人曾有美國的就醫經驗,簡述於下:我於2003年3月赴美探親之前,在台灣的馬偕醫院,診斷出聽神經長了一個3.5公分的腫瘤,帶著醫師的診斷資料赴美,以為三個月返台後,再在台灣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到美國後,在美接待的親友,是大學附設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當即將我的診斷資料交她審閱,希她提供第二意見。没想到她當即回說:上週,她的工作團隊(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及她三人小組) 才順利幫一個病人完成相同的聽神經腫瘤切除手術。當時,我除了左耳聽力不佳外,並無重大症狀,但聽神經腫瘤己經長到3.5公分大,怕很快的壓迫到中樞神經,醫師建議及早切除。當年在美,我沒有醫療保險,知道美國的手術治療費用昂貴。因此,當時,唯一的考慮是返台後,再進行手術。萬萬沒想到,當時台灣發生了SARS,情况愈來愈嚴重,各醫院的開刀房均關閉。焦急之餘,經電話徵詢一位在台灣的神經內科教授好友,好友建議因腦部手術,精密度較高,如經濟情况許可,不妨在美就醫。加上家人既知己有順利成功手術的前例,決定不惜花費,堅持在美就醫。4月第一次見到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的二位主刀的外籍醫科後,開刀日期排在二個月後的六月。今年6月是我施行手術後的20週年,想到20年前經過十個小時的手術過程,我是在病床上被麻醉,昏迷不知,但依家人事後的描述,我在早上8點自己輕步走入手術房,至夜深手術室外,只剩陪同我的家人,我應是最後完成手術的人,家人的焦慮可想而知。這20年來的每一天,都是上天重新賦給我的新生命。因此,每天一早醒來,我就會以感恩之心,迎接平凡的每一天。儘管如此,新生命的代價,是當年以美金七萬多元換來的,當然是非常值得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感激當年診治的醫師們及我的家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之我。此次來美探親,聽聞幾位最近才施行過手術的此地友人,敘述她們痛苦的就醫過程,感覺台灣真是醫療的天堂,台灣人應該知福、惜福才是。可惜的是,午餐後,看到台灣電視的二則新聞:其一、為了過號,婦人咆哮台大驗血處。其二、三總醫師拒應病人要求開立巴氏量表,竟然在醫院中遭病人家屬毆打。真是無法無天,匪夷所思!政府除了譴責對醫護人員的暴力外,真是無法可管嗎?醫病之間的互動及和諧,是雙方能散發來自內心的大愛,診治的醫師成為良醫的條件在己辭世的肝病權威陳定信教授出版的「堅定信念」一書內有專門的章節,對有志從醫的青少年、在學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們,都是值得當做邁向醫學志業的良好指引。至於病人方面,要先體認台灣的醫療體制,連美國醫師在台灣的親自體驗而覺得是不可思議的醫療天堂,在健保制度庇護之下,國人是要懂得珍惜。有病時,做一位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得到醫療的照護而康復者,對醫療人員的辛苦及敬業的付出,要心懷感恩,醫病關係的和諧才是醫療天堂的真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4-10 名人.精華區
超高齡社會無法避免的長壽風暴 專家曝商業健康險存在3大問題
全球都面臨醫療科技發展帶來費用高漲的問題,尤其癌症走向精準醫療,更加速此一趨勢。當國家保險愈來愈難給付所有治療項目時,資源有限,商業健康險成為許多民眾重要支援。但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長期觀察,發現目前商業健康險存在著幾個重大問題:1.看似百花齊放,卻是破碎化、保障片段、民眾難以選擇;2.多為附加險形式,層層疊加費用對一般家庭負擔不小;3.近期標靶治療、細胞治療、達文西手術等高端醫療保險,看似創新,但保障單一、且恐誘發不當需求,反而造成醫療浪費。俗語說:「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癌症希望基金會認為,當前應該跳脫現有商業保險運作框架,思考創立「健保補位險」可能性的時候了。藉由政府適度畫分自費範圍、設計不同保障模板,再委由保險公司研發保單,透過健保與醫院系統連線,進行收費、理賠,降低保險作業成本,再輔以獎勵誘因鼓勵民眾投保,同時在政府公信力光環下,讓民眾能安心加保從而形成大數法則,讓保費更合理,普惠全民。買得起、看得懂、有保障借鏡新加坡、澳洲的商業健康保險施行經驗,兩地都有類似台灣健保制度的國家醫療保險,但同時清楚切割出國家保險未給付的範圍或項目,在政策適度介入,或政府提供數種保障模板,讓保險公司設計保單,透過保費與保障分級,讓民眾依經濟能力與需求選擇適合方案,以協力或補位原有不足。民眾有額外需求,可添購其他商業保險。澳洲在其全民健保Medicare外,將商業醫療險分成金、銀、銅、基本款,共四級,讓民眾根據自己經濟與健康保障需求選擇保單。新加坡則設定其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給付限額,再以公辦民營的方式,讓保險公司推出綜合健保計畫(簡稱IP)保險,適度涵蓋自費範圍。衡量現況,在後疫情防疫保單災難過後,當下環境可能不利開創嶄新的保險結構。但危機就是轉機,台灣已有汽機車強制險及學生保險等良善政策型保單的發展經驗,相信政府絕對有能力跳脫現行架構,從促進國民健康的高度思考,啟動跨部會協作,盡快委託專業團隊研究台灣健保補位險的發展方向與執行規畫。我們期盼健保補位險符合保費合理,同時因應醫療科技發展而靈活應變,量身打造具商業保險性質的第二層國家醫療保險,才能讓更多國民受惠。超前部署 共創三贏局面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無法避免長壽風暴帶來的癌症和慢性疾病等議題,我們深切認知健保是全民最重要的第一層保障,但監管商業保險的金管會及保險局也不應置身事外。全民健保與商業保險位於光譜兩端,卻同為民眾醫療保障重要支柱,我們期盼政府盡速啟動健保補位險研究,找出健保制度永續經營、開拓健康保險產業新藍海、提升民眾醫療保障三贏局面的新解方。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9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高價新藥納健保 健保署多管齊下控藥費
【本文重點】為加速給付癌症新藥,健保署採用前瞻式預算、建立登錄系統及多元風險分攤制度,並將研議癌症新藥差額部分負擔及醫療保險附加醫療險。此外,也積極推動精準醫療,專注於基因檢測及針對基因變異位點給予藥物治療。癌症醫療花費逐年增加,癌藥費用已超過健保總額每年成長率4%。健保給付癌症藥費快達400億元,未來還會持續增加。--by ChatGPT癌症連續40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藥費屢創新高,健保給付藥費如何把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參與「2023癌症高峰論壇」表示,目前採用「真實世界依據(RWE)」與「藥品給付協議(MEA)」兩大機制,在法規授權下商價管控藥費,當藥物有效時,健保加碼給付,若是無效,廠商必須還款,110年已為健保節省藥費近50億元,健保計畫給付CAR-T細胞治療,也將採取此一模式評估。2023癌症高峰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主辦,今年為第五屆,主題是「擁抱您,不會一個人」,癌症照護不只有醫療,還包括患者心理、照顧者、社會結構、文化背景及國家政策等,藉由論壇進行全方位探討,提供病友更深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幫助。石崇良今以「健保癌症治療政策及展望」,在論壇中發表專題演講。石崇良說,傳統藥品需經三期人體臨床試驗,收案人數達數百人以上,但醫療科技進步,許多癌症新藥在二期臨床試驗就取得藥證,如治療急性白血病的CAR-T細胞治療;正在審核中的的基因治療罕病藥物,一劑6000萬元,三期臨床試驗也僅收案20多人。為加速癌症新藥給付,健保署首先採用前瞻式預算,希望廠商提早提出新藥納保申請,再經醫療科技評估及病友意見,透過專家會議、共擬會議,進而與廠商議價,價格採多元風險分攤制度,如限定價格範圍、折扣、價量協商、價值導向等,再經真實世界依據(RWE)資料評估,最後完成議價。石崇良說,真實世界依據資料為針對癌症新藥建置登錄系統,蒐集病人資料、追蹤用藥成效,並定期檢討給付,藥物有效時健保可以加碼,無效時廠商還款,藉由此制度110年為健保節省藥費近50億元。健保預計給付CAR-T細胞治療,目前廠商開價一千多萬元,正擬定相關登錄系統,價格也在協商中。另外,石崇良表示,為了幫助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短期政策是加速給付收載及建立退場機制,如新藥給予兩年暫時性支付,有效就繼續給付,無效就退出。長期策略為藥品差額部分負擔,提升新藥可及性,將蒐集、諮詢各界意見,以評估可行性;同時針對高價藥品,研議獨立多元支持基金或預算。另外,也透過健保協同商保,讓醫療保險更到位。石崇良說,目前商業保險無法帶病投保,且實支實付醫療險需要住院,並有投保上限及額度限制,而醫療險多為儲蓄險或其他險種附加,未來希望健保附加醫療險,但也需要諮詢各界意見,了解未來要如何開發保單。健保署也積極推動「癌症精準醫療」照顧,也就是個體差異治療模式,目前一年約給付兩億多元於白血病、乳癌、肺癌、大腸癌等基因檢測,針對基因變異位點給予藥物治療,現以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伴隨性檢測及用藥較多。依健保署統計,從2014至2022年,癌症醫療花費逐年增加,從783億元增至1334億元,其中癌藥費用從180億元上升至402億元,上升達2.3倍,每年癌藥平均成長率約10%,已超過健保總額每年成長率4%。石崇良指出,健保給付癌症藥費400多億元,共照顧83萬名癌症患者,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約12萬人,未來癌藥支出還會持續增加。
-
2023-04-08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聚焦癌友身心、新藥發展引熱議
2023癌症高峰論壇今年第五屆,為新冠疫情後首次實體舉行,此屆主題「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表示,癌症高峰論壇為與「聯合報」共同舉辦,自第一屆討論癌症治療方法、精準防癌以來,逐漸了解癌症不只是醫療問題,還包括患者心理、家庭照顧者、社會結構、文化背景及國家政策等,癌症論壇藉由全方位探討,提供病友更深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幫助。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癌症為國人主要死因,這次論壇進行全方位討論,協助病友及家屬處理癌症帶來的問題,今年論壇更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面對癌症觀念,不只是面對癌症治療,更需要關照癌症病患、家人及照顧者,因癌症不僅對病人帶來衝擊,更讓家人、照顧者面對許多挑戰,相信論壇提供的資訊,可以讓病友、照顧者知道如何面對、處理及找到解方。游美月說,為期兩天論壇將從如何預防癌症、治療後如何避免癌症再復發,以及癌症術後照顧時,如何解決經濟與財務負擔等方面進行研討,在議題主軸方面為癌友身心、癌症新藥新發展、癌症預防、經濟負擔共四個面向進行討論。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福部健保署、衛福部國健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聯合報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共同舉辦。今天上午論壇講者有國衛院長司徒惠康、健保署長石崇良、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跨界藝術家眼球先生。癌症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多個年頭,癌症時鐘連年加快,109年已來到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的速度。司徒惠康表示,過去癌症治療主要有兩種概念,一種是手術直接切除,第二種是化學藥物、放射線、賀爾蒙及標靶治療等外部介入的方式,達到「毒殺癌細胞」、「減緩癌細胞生長」。司徒惠康從「癌症治療面面觀」分析,目前研究走向「誘發體內既有的免疫系統」以清除癌細胞,如「自然殺手細胞」、「殺手T細胞」、「記憶T細胞」是人體內第一線「捍衛戰士」,但要啟動它們需要「吹哨人」,如樹突細胞、B細胞、輔助T細胞等;國衛院、中研院、成大醫院已啟動合作計畫,並在2月通過食藥署臨床測試許可,研究「樹突細胞免疫療法」以客製化設計癌症用藥,誘發體內免疫反應,替未來癌症治療提供更有效的方案。健保署長石崇良主講「健保癌症治療政策及展望」時指出,去年癌症就診病患83萬人,健保癌症醫療花費達1300多億元,約占健保總額的六分之一,其中癌藥費用支出達400多億元,每年癌藥費用平均成長率約為10%,但健保總額成長率僅約4%,因此,癌症藥費成長率已高於總額成長率,其中以標靶藥物支出最多達248億元。因此,癌藥如何透過醫療科技評估給予給付,或經病人使用後研判可能療效不佳,而必須退出健保格外重要。石崇良說,面對癌症治療的挑戰及展望,於短期策略是加速給付收載及建立退場機制,長期策略是健保協同商保、醫療保險更到位,面對高價新藥健保署擬推動差額給付,減輕民眾負擔。另商業保險無法帶病投保,且實支實付醫療險需要住院,以及投保上限及額度有上限限制,這些必須一一與外界溝通研議解決方案。至於,在降低癌友高自殺風險方面,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台大公衛學院曾進行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一般而言,癌症自殺死亡率約一般人兩倍,但台灣癌患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高於他國,近年政府雖開始推動癌友的心理照護,但仍嚴重力不足。方俊凱說,國健署雖在103年有醫院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但每家醫師僅一名心理師來負責癌友心理照護,面對龐大癌症病人,非常不夠,學會曾算過,每家醫院新診斷癌患每500人就需要一名專職心理師,每2000人需增聘一名心理師,這些心理師人力缺口已提供給國健署,也希望健保署給予經費補助,支持癌友不能單靠NGO團體,而是需要政策上來推動,才能讓癌症患者不會是一個人。當罹患癌症後,病友、照顧者所面臨的心理衝擊,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說,其實「照顧者面對患者有很大的責任,但誰來照顧他們?」因照顧者時間安排以癌友為主,但外界又寄予厚望,導致照顧者生、心理面臨挑戰,如睡眠、食慾、工作等常受到影響,也深陷焦慮、疲倦、委屈等情緒,進而反映在與癌友的互動,惡化雙方關係。「悲傷是起於失落,失落則是來自對期待的落空。」史莊敬說,當照顧者需求沒有獲得回應,心聲不受重視,就會感到失落,因此除了外界增加資源,分擔照顧壓力,照顧者也須傾聽內在的感受,並把握當下可以休息的機會,才有動力繼續照顧癌友,溫暖雙方的心靈與情感。癌友營養攝取方面,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說,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可防癌,且預防再罹癌,地中海飲食原則為「餐餐攝食豐富蔬果全榖乾豆」、「天天不忘有牛奶及堅果」、「每周有適量優質蛋白」與「每月偶爾才吃甜食、紅肉」,適量優質蛋白指海鮮與豆類至少2份、雞蛋2到4個與白肉2份。針對保健食品,癌友若蔬果攝取不足,選一般人營養建議攝取量即可,避免多重補充或高量補充,以免干擾治療。「曾有病友在手術前被要求簽下『自願離職書』」,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乳癌病友遭受到許多職場歧視,一名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病友,在病床前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本來就緊張的心情,又因為職場歧視更加自我懷疑。潘怡伶說,「罹病經驗」是所有病友的寶藏,應該替之「賦能」,讓罹患乳癌的經驗成為職場上的助力,不論是乳癌相關的學術研究、病友陪伴工作,都能夠替醫藥廠,甚至更多病友提供珍貴的協助,除了友善企業外,也需要更多大眾的加入,替病友創造友善的職場環境。今年癌症論壇邀請跨界藝術家眼球先生,請他談談照顧罹患腦癌父親時的過程,他形容這是趟「生命教育旅程」,從接獲訊息的恐懼到調整心情後的接受,他體悟到家人陪伴對病人最珍貴、重要,也因此在父親最後的人生,他和哥哥替父親安排了一趟日本自助旅行,這也成了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身為癌症家屬的他也鼓勵著照顧者們,要有隨手可得放鬆心靈的招數,可以是聽音樂或靜心冥想,他當時在芳療師朋友的介紹下,學會了薰香,除了自我放鬆也替爸爸按摩穴位療癒,「過去是過去,未來也不知道,所以更要珍惜當下。」★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3-31 醫聲.癌症防治
診間每周都有病人有藥用不起 學者:應設第2層保險
癌症新藥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且費用高昂,然因健保財源有限,新藥新科技納保等待期近八百天,癌友自費已成常態,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三百位癌友調查,自費超過百萬者超過二成,近四成患者自費超過五十萬元。癌症希望基金會(後稱HOPE)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本周三共同舉辦「健保商保協力 醫療保障會更好」專家會議並呼籲,建立商業醫療保險協同健保的「第二層保險」,補位健保的缺口,以提高新藥可近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院長邱昌芳表示,他在診間觀察,幾乎每周都會看到病人因經濟困難放棄治療。他指出,針對要價不菲的新藥新科技,多數患者無法負擔,部分低社經地位的患者,甚至連每月回診費用都難以支應,遑論要價動輒數十萬的癌症新藥。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健保財源擴增方能從根本增加新藥可近性,「這把保護傘需要再被投資。」她指出,健保總額預算中,每年編列卅億預算,面對昂貴的新藥、新科技胃納量仍然不足,導致限縮給付、議價失敗等結果,造成不給付或來不及給付,「最後都是病人在自費。」事實上,國人愛保險,每人平均有三點一六張的健康險保單,為何無法發揮補位健保的功能?立法委員林靜儀說,目前商業保險理賠項目多與健保給付項目雷同,健保未給付的新藥新醫材,商保也不理賠。因此商保並未發揮補位健保的功能,她認為,兩者保障範圍應避免重疊,把保障範圍最大化。據HOPE調查,近九成癌友認同第二層醫療險的重要性,八成癌友期待政府介入規畫。透過各國商保健保協同經驗了解,國家保險應和商業保險切割清楚,讓醫療保障到位。如澳洲以商保補足自費醫療部分;新加坡則由政府整合健保、商保及額外商保,落實醫療保障;香港則採用自願醫保計劃;中國部分城市則有惠民保,保障醫療照顧。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建議,健保與商業保險就像光譜的兩端,應從國家高度思考,可以在二端間,打造一個類似商保性質的健保,或是類似健保的商保,作為國人可以自行選擇增加保障的選項。這個補位的保障機制,更可藉由現行健保運作機制運行,透過建保與醫院等系統進行核保、收付、理賠與服務,可大幅降低商保行政費用,並藉由政府公信力擴大承保範圍,有機會成為保費合理而風險又可控的可行方案。蔡淑鈴建議,在健保之外,設計第二層醫療險,鼓勵保險業者推出買得起的商業保險,若有八成民眾願意投保,就可大幅降低保費,「這是讓多數人得利,不是少數人得利」,讓商保公司在不虧錢下,扮演社會公益的角色,而此制度還須由行政院跨部會協調,一同為全民健康著想。此外,蔡淑鈴建議,第二層保險的理賠必須給付予提供醫療行為和服務的醫療機構,不宜給付給患者個人,以避免民眾因保險而獲利的弔詭。她也呼籲,第二層醫療保險且必須考量病弱體,不應限制帶病投保,讓全民皆能獲益。HOPE董事長王正旭認為,具有補位精神的第二層醫療險保護網應是透過行政院層級,經衛福部、金管會合作設立,再引導採用研究、推廣的方式,讓商保公司及民眾認同此一作法,增加可行性。
-
2023-03-31 醫聲.癌症防治
商業醫療保險項目紛雜 專家促建立透明簡易保單資訊平台
七成以上癌友擁有商業醫療保險,卻有近五成癌友使用時,認為商保理賠「勉強」或「不足」。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國內商業醫療保單種類五花八門、破碎化,民眾獲得的資訊片段,加上對醫療資訊理解不足,不了解治療癌症要多少費用,加上「已有健保為何要商保」的想法,導致民眾「不會買、買不夠」,盼建立透明、簡易的保單資訊平台,協助民眾選擇。王正旭表示,許多創新的商業醫療保險屬於附約,需要附加於壽險等主約之上,疊加費用恐讓民眾無力負擔。他表示,保險資訊紛雜,在保發中心的平台檢索健康險,有逾萬筆保單須逐張檢視,對民眾保單規畫是一大考驗。王正旭也指出,澳洲、韓國等國,由政府主導,規畫商業醫療保險查詢網站,民眾只要輸入年收入、性別、年紀與保障範圍等基本條件,就可篩出合適的保單,協助民眾進行保單規畫。金管會保險局組長陳俐君指出,金管會已與健保署合作規畫查詢平台,民眾可透過健保快易通App進行查詢。她也表示,為增進國人基本保險保障,金管會已請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規畫「退休準備平台」,並於該平台建置「保障型保險商品平台」,提供重大疾病保險商品供民眾選擇。不過,立法委員林靜儀辦公室主任張媛婷表示,目前健保署的「健保協同商保」專區或者健保快易通APP,都是連結至不同保險公司頁面,內容為各家廠商各自呈現,缺乏不同保單之間的比較,就使用端而言,仍屬不便,對民眾而言,透明度仍然不足。她建議,資訊平台設計應該「老嫗能解」,民眾能夠看懂,並作出合適選擇是其中重點。王正旭指出,台灣身為資通訊強國,即便資訊複雜,應可借助人工智慧,設計出方便民眾進行保險規畫的健康保險資訊平台,相對於第二層保險等制度面的改革,資訊平台的建立具有立即可執行性,應盡快進行。
-
2023-03-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年齡與健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者面對困境的感觸」 一位年輕醫師列舉多種醫者感到無能為力的醫療情境,而最後慨嘆「長存信、望、愛」,並自我勉勵:「遺憾的有一天可以圓滿,離散的有一天都可以團圓。因為人世間最大的仍然是愛。」一位中年醫師深深體會面對病人的痛苦,不是單純的醫學能夠解決的,也需要佐以同理心來傾聽家屬及病人的需求及感受。行醫路上,即使有些病人無力救治,但在行醫的過程中,希望能讓醫護、病人及家屬三方盡量沒有遺憾。一位在美行醫多年、年近退休之齡的癌症專科醫師更提出老年病人有各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強調行醫需要了解並尊重病人自己對生命的態度以及家人對病人病情的了解與看法,而後量身定做。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才剛出院,現在要不要再送醫?醫病平台/ 最後的愛是手放開?週末值班,醫院的醫師通知一個血液科會診。這是個69歲的婦女,因為體力愈來愈弱,呼吸困難,兒子敦促她去家庭醫師的診所看病。血液檢查發現非常嚴重的貧血,血色素只有5(正常值大約12-16)。家庭醫師立刻將她轉送醫院繼續診查與治療。急診室給她兩袋的紅血球輸血,血色素上升到8.5(美國的血袋單位大約是450 cc,台灣則是250 cc)。因為她是個老菸槍,又有20公斤體重減輕的病史,急診的醫師也做了電腦斷層檢查,確定沒有癌症的跡象。走進病房,這位仍然很蒼白的病人有各樣老菸槍的特徵:乾燥皺褶的皮膚,低沉的音調,每隔一兩分鐘咳嗽一次——那種很多濃痰的咳嗽聲。她雖然只大我5歲,卻已經諸多慢性病纏身,看來像個89歲的老人。她的故事,我們留到文章的盡頭再敘。容光煥發的「老人」美國影壇的長青樹珍方達,已經很久沒拍電影,但是最近她跟幾個「年紀不輕」的著名女演員拍了一部喜劇電影叫做「80 for Brady」。我好奇地查了一下這四位演員的年齡。雖然演藝人員也許投資很多金錢、時間與精力保持年輕的容顏,有的人還是老的很快,有的人卻青春永駐。珍方達已經85歲,臉上幾乎沒有皺紋,脊骨直挺,身材仍然像個25歲的美女。雖然我稱不上是珍方達的影迷,她多彩豐富的人生是令我讚賞的。她保持青春的秘訣是什麼呢?我猜,不是基因的因素,因為她的父親只活到77歲;而是她積極的人生態度,從反越戰到支持女權及環保,以及運動養生(在80年代,她還以銷售在家運動的錄影帶出名)的緣故。前幾天,美國拜登總統發表他的年度國會報告。他的政治對手及媒體喜歡喧染他的「老態」,嘲諷他行動遅緩,滿臉倦容,常常説錯話。出乎意料的,他的演講很長,內容豐富精要,不同的議題串聯的毫無洩隙。最精彩的是他講到美國國債頂限時,共合黨議員噓聲不斷,卻讓拜登反將一軍,同意絕對不砍退休醫療保險(Medicare)及社會保障給付(Social Security)的預算。一位總統史學者稱讚這場演説積極地與聽眾應對,是三度空間的演講,將會歷史留芳。拜登在兩年前參選總統時,已經78歲,現在是80歲了。他走路的樣子的確露出老態,但是他在週末仍然常常騎單車健身;他的總統行程包括日常的會議、訪視民間、參與國際會議等等,並不比過去的總統輕鬆。很多人,特別是媒體,對拜登總統的年齡大做文章,認為他的年紀太大,不應該下次(2024)競選連任。美國政壇有好幾位超過80歲的人士,卻仍然精力旺盛,智慧滿滿,他們大可以在家含貽弄孫,但是他們熟悉政治議題與政治運作,基於使命感與愛國心,他們持續從政。在我看來他們不是國家的包袱,而是福星。老人與疾病因為癌症的機率通常是跟著年齡上升的,我經常照顧高齡的病人。因為癌症照顧上的特殊情境,病人與醫護人員的情感是親密的,除了常規的病史之外,病人的生活常規、人生的抱負與期待,繪成每個病史的完整圖畫。87歲的A先生,太太在10年前因為卵巢癌過世;他和他17歲的老狗獨居,天天出去散步,兩個女兒經常約他出去吃飯,公寓的鄰居是一對來自德國的科學家與他們的小女兒,是他遠親不如近鄰的良伴。A先生的生活是安定從容的。當他診斷第四期肺癌時,他問了許多好問題,包括選擇不做治療。我們最後決定用副作用低的免疫藥治療。他不僅沒有發生副作用,腫瘤幾乎完全消失了,生活作息大致如常。81歲的C先生也是一位獨居老人,因為他的太太有嚴重的失憶症,住在他家對面的養老院,方便C先生天天探訪。C先生手不離卷,總是帶著他的iPad,立時將他的抽血報告輸入iPad檔案,以便掌握自己的病情。他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最後進展成急性血癌,他知道他的預後不好,但是不願意放棄治療。他的太太在這個時候過世。雖然她的死亡不是無預期的,C先生的傷慟令人不忍。一個月後,C先生也在他的子孫環繞中,安然離世。照顧C先生兩年,我們的默契像是知己的朋友。有一天,不忍他一週兩三次要來到診所輸血,他讀了我的肢體語言,主動回答我的問題「Why are you trying so hard?」,他説他一生做事總是堅持到底。我只能盡力地讓C先生走完C先生的人生路。B先生過去在74歲時得過淋巴瘤,接受化學治療,不僅沒有太多副作用,12年來他的淋巴瘤也都沒有復發。B太太是一個退休的護士,是B先生的守護天使及發言人。B先生因為有肺氣腫,右肺的下角有些結疤組織,每年都做一次電腦斷層追蹤。B先生去年8月的電腦斷層在右上肺出現新的腫瘤,右肺門也有腫大的淋巴結,高度懷疑是肺癌,正子攝影發現肝臟也有一個小亮點。後續的診斷過程不太順利,一度考慮要進行手術切片。外科醫師在團隊會議時,質疑以B先生的年紀這樣做值得嗎?就這樣拖了三個月,肝臟的病灶變大了一些,穿刺證實是轉移的肺癌。我認識B先生一家人12年了,知道他絕不是外科醫師所描述的脆弱老人。86歲的他,照顧庭院——夏天割草,冬天剷雪,都是他一手包辦。每個禮拜也定期去健身房運動三、四次。印象中,B先生總是開開心心的,問他有沒有任何不適,他總是回答「Fine and dandy!」。B太太則是寢食難安,心裡明知道四期肺癌的預後不好,卻一直央求我不能退休,要好好地照顧她的「男朋友」,她要他活到百歲。人生的驅動力那位嚴重貧血的病人,幾年前,在她先生因慢性肺病過世後,她沒有煮飯的驅動力(不知道煮給誰吃),於是有一頓沒一頓的,不知不覺的,幾年下來體重掉了20公斤。抽血檢查發現她的維他命B12低到測不出來。B12只存在動物性食物,但是通常我們每日的B12需求量只有1微克(microgram),除非是吃純素,一般人很少因飲食習慣的原因發生B12缺乏的狀況。另外,有時候病人因為血液中有自體免疫抗體,阻擾腸胃道B12的吸收。這還有待進一步的檢驗。但是那種失去人生驅動力的心境,大概是她的健康狀況日走下坡的主要原因。我一生中照顧過的高齡病人不知繁幾。該不該做檢查?該不該治療?每個病例的決定因素可能都不一樣。有時候看似簡單的檢查與治療,到頭來一點也不簡單,讓我遺憾自己先前的決定。多年前,有一個85歲嚴重失智的病人,因為貧血逐漸惡化來看診。她的女兒非常孝順,每天都去療養院看她。我判斷這個病人大概有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需要做骨髓穿刺做診斷。在跟她的女兒解釋這個病是如何治療的,以及骨髓穿刺的過程,女兒同意讓媽媽接受檢查。通常,我在操作骨髓穿刺的過程會一直跟病人交談,減輕他們的焦慮,預告他們下一個半分鐘是最痛的時候,但很快就會完成了。這位病人並沒有交談的能力;她在檢查檯上呻吟扭動,讓她的女兒和我很不忍。做完檢查時,她的驚恐的眼神無言地問我:「為什麼妳要傷害我?」雖然她的後續治療只是每週一次紅血球生長素皮下注射,這對失智日易加深的她還是太大的負擔,在一兩個月後,女兒就決定停止治療,接受安寧照顧。結語B先生和B太太將他們的願望與信任交在我手上。我知道B太太説要B先生活到100歲是譬喻不是言實,我們很坦承地長談這個癌症不太可能治癒的事實,但是我答應他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照顧B先生,選擇對他的生活品質影響最小、但仍然有好的療效的治療。他11月中開始做免疫化療,雖然比平常疲倦一些,沒有太多其他的副作。上星期的正子攝影報告超過我預期的好。B先生和B太太還有太多人生的計畫,我很高興有機會跟他們合寫下個章節。
-
2023-01-11 失智.大腦健康
對哪些人最有效?關於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該知道的事
備受期待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在2023年1月6日獲得FDA的批准,這為受這種毀滅性疾病影響的患者及其家人帶來希望。它是針對澱粉樣蛋白β的單株抗體,學術名是Lecanemab,而商品名是Leqembi。這款藥物是由日本的Eisai(衛采)公司和美國的Biogen(百健)公司共同研發,一個患者治療所需的花費預計將會是每年26500美元。特別要注意的是,這款藥並非治癒方法,但這款每2周靜脈注射一次的藥物,在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中顯示,對減緩早期疾病表現出適度的積極作用。這款藥是繼Eisai和Biogen共同研發的Aducanumab後美國批准的第二種藥物,旨在攻擊被認為是該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大腦中稱為澱粉樣斑塊的積聚。以下為《元氣網》整理關於Lecanemab你該知道的事。Q. FDA的加速批准Lecanemab意味著什麼?A:在Lecanemab在減緩早期疾病進展方面顯示出積極的試驗結果後,FDA加速批准了Lecanemab。FDA可以加速批准那些治療嚴重疾病和滿足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的藥物,同時繼續在更大規模的試驗中研究藥物。而有了FDA的批准,也意味著醫師現在可以開藥,但許多患者可能無法自費負擔每年26500美元的治療費用,Eisai執行長Ivan Cheung估計大多數人可能需要至少服用三年。Q. 新藥Lecanemab有哪些潛在益處?A:與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相比,在臨床試驗中服用Lecanemab的人經過18個月的治療後,在記憶力和思維衰退症狀方面的下降減少27%。除此之外,它還減少了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這是一種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積累的黏性蛋白質,被認為是該疾病的標誌。Q. 對Lecanemab副作用的擔憂A:該藥物引起了安全問題,因為它與某些嚴重的不良事件有關,包括腦腫脹和出血。在試驗中,接受該藥物治療的患者中有14%出現了包括腦腫脹和出血在內的副作用,而安慰劑組中這一比例約為11%。據報導,科學家將臨床試驗期間的三例死亡與Lecanemab聯繫起來,但尚不清楚是否是它導致了死亡。 Q. 哪些人能從這款藥物中獲益最多?A:Lecanemab是一種治療大腦中含有澱粉樣蛋白的早期阿茲海默病患者的藥物,這意味著患有其他類型失智症患者,或處於阿茲海默症晚期的病患不太可能通過這種藥物得到改善。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目前在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上,已和過往的目標不太一樣,現在鼓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將病程停留在輕度的時間延長。Q. 該如何取得新藥Lecanemab使用資格?A:通常,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將針對澱粉樣蛋白(包括Lecanemab)的新型阿茲海默症治療的覆蓋範圍限制在僅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該單位主要負責辦理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之相關業務,對於是否給付這款新藥正在研擬中,目前患者必須等到FDA對Lecanemab發出完全批准才有機會由醫療保險給付治療費用。王培寧指出,通常一款新藥要進入台灣,要先待藥商於全世界分批投入人體試驗後,並經過我國食藥署審查,最快預計明年,甚至後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健保是否給付」,也還是一項難題。Q. 目前有新藥Lecanemab的替代品嗎? A:FDA曾加速批准Eisai和Biogen在2021年生產另一款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Aduhelm(aducanemab),但此舉引起爭議,因為該藥物的有效性受到廣泛質疑。此後,它基本上被撤出市場。 自2003年以來,Aduhelm是第一款獲批准的早期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另外,美國的Eli Lilly(禮來)公司的阿茲海默症新藥Donanemab的實驗性治療目前正處於後期試驗階段,預計今年會有結果。【參考資料】.WebMD:What to Know About Newly Approved Alzheimer's Drug.NBC News:A new Alzheimer’s drug will cost $26,500 a year. Who will be able to get it?.TIME:Why It’s Hard to Get the New Alzheimer’s Drug Lecanemab.The Wall Street Journal:New Alzheimer’s Drug Leqembi Will Be Out of Reach for Most Patients.Eli Lilly has spent years and billions of dollars in search of an effective Alzheimer’s drug. But success is not all or nothing for the stock.元氣網:1年治療費用約2.65萬美元 教授解析FDA批准阿茲海默新藥詳情.元氣網:美FDA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專家曝適用於哪些人身上
-
2023-01-08 失智.大腦健康
美FDA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專家曝適用於哪些人身上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本月6日批准一款阿茲海默症的新藥「Leqembi」,在1年半的臨床試驗中延緩衰退達27%,一年治療費用約為2萬6500美元。專家表示,此款藥適用於輕度患者身上,若病況已來到中度,恐怕效果相當有限。「Leqembi」由美國百健(Biogen)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共同研發,是全球第一款經臨床實驗證明,可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生物特性,降低類澱粉蛋白沉澱,並減緩記憶力和思維衰退的藥物。第三期臨床試驗中共1795名患者,投入藥物一年半的時間,延緩了27%的記憶力、思維衰退症狀。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目前在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上,已和過往的目標不太一樣,現在鼓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將病程停留在輕度的時間延長。「過去投入藥物治療時,病患多已退化到較為嚴重的情況。」王培寧說,近期問世的新藥,已漸漸開始針對有部分自主生活能力的族群,此次的新藥也是能夠減緩失能速度,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及照顧者的照護壓力來說,都是相當大的改善。王培寧也說,「Leqembi」的主要機轉,即為移除大腦中不正常的澱粉,以延緩病程的發展,前兩年也有一款新藥問世,但價格是這款藥的兩倍。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新藥適用於輕度的病患,若為中重度病患就不太建議使用。不過,「Leqembi」每月需注射兩次,可能出現腦腫脹等副作用。王培寧也說,目前臨床上許多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都有腦腫脹的副作用,但也有大部分病患無症狀,但從國外的案例來看,確實已有幾例死亡個案,懷疑與腦腫脹有關。目前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計畫也正在研擬是否給付這款新藥,美國FDA也正在確認新藥藥效。王培寧則說,通常一款新藥要進入台灣,要先待藥商於全世界分批投入人體試驗後,並經過我國食藥署審查,最快預計明年,甚至後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健保是否給付」,也還是一項難題。
-
2022-12-21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慢病化 財務毒性副作用加劇 存活期延長是福音?重擔?
癌症治療隨著新科技跳躍式進展,不只帶給患者治癒的可能,還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但癌症權威都預警,當癌症慢病化後,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已不只是腸胃不適、掉髮等藥物毒性,有愈來愈多病人面臨「財務毒性」,高額治療費用或健保給付落差,使他們用不起藥,甚至得賣車賣房來尋求生機。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台灣收案300位癌友,就有兩成自費破一百萬元以上,當給付喊卡,他們必須在籌錢買藥或放棄原先的治療做選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舉辦「癌症下的財務之毒」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探討因財務毒性所延伸出的各項問題。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健保逐年入不敷出,癌症新藥即使納入給付,也常限縮給付對象,多數患者常得自掏腰包才能使用新藥。例如某乳癌用藥在日本和歐洲的使用經驗,患者使用後存活期延長約兩年以上,且兼顧生活品質。但台灣健保給付期限縮至一年半,期限一到,患者如想繼續用藥,只能籌錢或不得不改以其他療法。多發性骨髓瘤存活長 費用從十萬破千萬許多新型療法為血液惡性腫瘤治療帶來希望,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幹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部主任譚傳德表示,多發性骨髓瘤過去只有兩大類藥物,全部治療費用不到十萬元。而現在有多種治療組合,一位病人一輩子可能會花上一千五百萬元,對存活良好的病人,帶來了財務考驗。他說,每年增約四百人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標靶藥物引進後免除骨髓移植,存活期從二至五年,到「活到廿年都不稀奇」,續命條件是每月藥費七萬五千元,推估廿年健保總給付恐破一千八百多萬元。相比每年增約兩百人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健保僅給付用藥二年,之後患者須自費每月十五萬元,罹病人數僅有一半,卻沒有健保眷顧,花費足足是兩倍,實屬「不公不義的給付」。為減少健保財務支出,應以行政命令對於專利保護到期的藥物,以20%~50%的價格給付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打破現行85%的保護價格,再以此節省下來的費用,作為增加新藥的預算。肺癌慢病化 每三週藥費支出八萬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說,一九九五年健保開辦之初,肺癌治療選項有限且末期患者存活中位數只有六個月,花費自然不高。新藥問世使患者存活率大幅延長,續命的藥費每三周要七到八萬元,荷包深淺左右活命的長短。癌症治療近二十年突飛猛進,使癌症存活率朝向慢性化,以末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為例,目前經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許多病人存活超過三至五年,但往往仍須長期使用昂貴抗癌藥物。每年新增需治療肺癌病人已超過一萬人,如用免疫治療,每人每年要一百多萬元。現實是大部分末期癌症病人都逐漸慢性化,「肺癌真的不敢去提」。楊志新在意的是給付決策的透明度,健保究竟基於什麼原則決定給付?病人自費的藥物及技術是提升生活品質、延長疾病控制時間?還是真的可以顯著延長生存期甚至治療率?這些都必須充分讓病人清楚,否則徒然助長自費亂象,有違社會公義。「財務毒性」不只是個人層面,少了健保給付,醫界得靠自費增加營收,精密儀器設備成了攬客招牌,造就醫療院所「軍備競賽」。譚傳德直言,達文西機械手臂適用於深部微創手術,不料卻也被用在表淺的乳癌手術;重粒子治療在日本屬失敗收場,但台灣仍有醫學中心搶著引進,「機械買了再來談效果,這樣的順序完全顛倒」。GDP佔比提高 為財務毒性解方如何解決「財務毒性」,王正旭認為,國家投入醫療的GDP占比要提高。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長黃心苑也說,台灣健康照護支出在GDP占比始終維持於百分之六上下,和鄰近的韓國的百分之八相形見絀,更別提日本早超過百分之十的水準。台灣在近期多個權威學術期刊上,在醫療照護品質指標的評比也落後於日本、韓國及多個已開發國家。社會需要改變觀念,提高對健康照護支出不只是消費,也是對健康及國家人力資源的投資。延伸閱讀>>>醫療支出僅占GDP 6% 低於日韓【癌友帳單故事】醫療進步使癌症存活率朝向慢性化,像融合致癌蛋白質非小細胞肺癌,經標靶治療,病人存活率在五十個月後,就能持續延長。她從醫療經濟學文獻角度來看,科技進展、社會經濟成長、高齡化、及保險擴散,會使民眾更注重健康及醫療照護,這是醫療費用成長的主要原因。放眼國際,社會經濟成長的同時,社會愈重視健康,自然而來帶動醫療照護費用在GDP的占比,就像科技產品一直推陳出新,不應視健康照護費用成長為負面的事。財務毒性小檔案癌症化療伴隨著惡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近年「財務毒性」被形容成另一項副作用,指高額治療費帶給病人及醫療保險制度的傷害。根據美國二○一六年研究,有百分之一點七癌症存活者在確診五年內申請破產。(記者邱書昱)延伸閱讀:健保如何開源? 第一步:癌症治療資訊透明化
-
2022-12-1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預防重於治療」是維持健康的鐵律!卓建志守護居民健康,撐起緊急醫療網
「『預防勝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健康的鐵律。」這是彰化縣卓醫院院長卓建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提醒病人保養身體很重要。台灣健康保險制度幾經更迭,卓建志繼承父業,帶領醫護順應政策和時代的變化,穩定中求成長,逐步擴充醫療量能,撐起全縣緊急醫療網一角,守護南彰化平原居民的健康。繼承父志 接手自家醫院台灣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北斗舊名)」,卓建志的父親卓木鐸1950年在繁華北斗鎮開設小兒科診所,雖訂有看診時間,但實際上是全年無休,卓建志印象中的爸爸視病猶親,半夜為急病者看診,免費施藥給窮苦患者,病人和民眾交相稱讚,讓卓建志立志長大也要當個好醫師。卓木鐸購地興建「卓綜合醫院」,卓建志醫學院畢業先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歷練,1987年回自家醫院幫忙,兩年後挑起院務重擔,並整修院舍、添購醫療器材,朝向現代化醫院經營。1992年獲衛生署醫療發展基金補助新建大樓,病床數從60床逐漸增至120床,又因應人口高齡化的疾病,陸續增設骨科、復健科、腦神經內科、家醫科等科別,以及開設泌尿科特別門診。開腦一千元 曾抗議給付低卓綜合醫院1995年更名「卓醫院」,無論哪種院名,卓建志和父親都配合醫療政策承辦國家醫療保險,曾因勞保醫療給付過於低廉,腦部外科手術「一個頭一千元」,時任彰化縣醫師公會理事的卓建志認為對醫病不公平,積極連署南彰醫院抗議,勞保給付獲改善,但好景不長,全民健保1995年開辦,再度挑戰地區醫院生存能力。健保實施 形成「大者恆大」卓建志說,健保實施後又因醫療給付問題,形成「大者恆大」局面,大型醫療體系旗下醫院有區域醫院規模卻留在地區醫院等級,病人流向這些醫院,而且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服務觸角」到處延伸,在卓醫院門前就有4家大醫院設候車站,令人無奈。農業鄉鎮人口快速高齡化,卓建志赴日考察日本護理之家,認為是地區醫院的轉型方向,把自家醫院急性病床漸進式申請改為護理之家病床和洗腎病床,保留20床作為緊急醫療,未來成立社團法人,進一步轉型讓醫院得以永續經營。養生祕訣/3動脈阻塞 調整飲食常健走笑口常開的卓醫院院長卓建志,每天把走路、爬樓梯當運動,自認身體狀況不錯,60歲那年收到太座送的高階體檢大禮,竟檢出心臟三條動脈有兩條完全阻塞、一條阻塞95%,看到報告嚇出一身冷汗,手術後當個聽話病人,按時服藥也定期健檢。「剛回來自家醫院的10年內,眼裡、心裡都只有工作。」卓建志傳承父親的行醫精神,忙到沒時間做休閒運動,全年只有勞動,加上「能吃就是福」飲食不忌口,他坦言沒注意到這樣長期累積下來,體內埋藏了地雷。60歲生日前夕,卓建志的太太說忙了大半輩子,已經有年紀,自己當醫師也該做高階健檢,「妻命難違」,卓建志做生平第一次大體檢,收到的報告顯示:「動脈硬化指數破千(正常值應小於4),心臟三條動脈僅存一條暢通率5%,其餘完全阻塞。」隨即安排裝置心臟支架手術。卓建志表示,40多歲曾抽血做一般檢查,當時尿酸值12(正常男性應低於7)、血脂數值1300多(正常值應低於200),他服藥控制得很好,身體沒有異狀,所以心臟動脈嚴重阻塞,他沒有不適感,玉山攻頂、潛水等運動樣樣來。「度過隱形劫難,我應調整生活形態。」卓建志重新分配時間,經常到溪頭等鄰近山林健走,保持均衡飲食和心情愉悅。「人生赤裸裸的來,什麼都帶不回去。」卓建志說,憂愁不能解決事情,飲食不必特別忌諱,笑咪咪過日子,才不辜負出生走這麼一趟。卓建志小檔案●年齡:67歲●專長:消化外科、內視鏡、超音波、老人急重症的專科醫師●現職:彰化縣卓醫院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學院畢業●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外科部總醫師、彰化縣北斗卓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是維持健康的鐵律。
-
2022-12-16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睡醒昏昏沉沉是正常?柏克萊研究提出3絕招改善
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類似經驗,那就是早上起床後,依然感覺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很想再去睡一會兒,但是因為要送小孩上學,或是上班快要遲到,只好打起精神硬撐到底,但是昏昏沉沉的開車,有一定的危險性,另外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因此,睡眠科學家認為,早晨起床後感覺昏昏沉沉的,其實是身體一種善意且惱人的提醒,提醒你要積極的去解決你認為的小問題,但它卻是一個大問題,而且是社會問題,因為昏昏沉沉所造成的道路交通和職業事故,每年可以有數千人死亡。另外,在昏昏沉沉且喪失清醒和警覺性的情況下,會降低生產力、增加醫療保險的使用和工作缺勤,每年在已開發國家中,估計造成生產總額損失約達2%(即僅在美國就有4,110億美元)。況且,有些人的工作還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安全性,像是軍警人員、醫護人員、消防員和飛行員等等,因此絕對不容小觑。2022年11月19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系人類睡眠研究中心的沃克教授(Matthew Walker)和研究員瓦萊特博士(Raphael Vallat )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雜誌上,研究結論證明每個人在早上起床醒來,到底是精神飽滿,還是昏昏沉沉,基本上與個體的遺傳基因僅些微相關(約25%),而大部分則是由四個關鍵因素所決定: 前一晚睡眠的長度和質量,前一天有無運動,早餐的內容和早餐後血糖的反應。因此,沃克教授提出了三絕招讓你醒來都能精神飽滿、清醒和警覺,且並沒有將咖啡或濃茶拿來作為靈丹妙藥。這三個絕招是:每天要做運動、每晚要睡足7~9小時和吃高碳水化合物但含低精製糖的早餐。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記者漢娜小姐(Hannah Mcdonald)還特別撰寫專文並繪製出三絕招圖表(圖1),提供所有人參考。實驗總共網羅了833位的受試者(英國749人:美國84人),平均年齡46歲,男女比為233:600,其中包含同卵雙胞胎340位,異卵雙胞胎134位。在研究的兩週內,每位參與者會給予多種標準化早餐(內含不同營養成分),並且佩戴加速度計手錶(accelerometer wristwatch),記錄他們白天的運動量,以及晚上的睡眠質量和時間長短,另外還量測並記錄了他們從醒來那一刻,以及,早餐後3小時內(t = 0、0.5、1.5和2.5小時)的清醒度與警覺性水平。吃早餐時間平均落在8點12分,距離起床後平均約1小時8分鐘,餐點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營養系的廚房統一供應,參與者在吃早餐前需禁食八小時(亦即不能吃宵夜),之後禁食三到四個小時,同時還佩戴了連續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監測血糖值的變化。結果發現,前一天有進行運動鍛煉的參與者,一覺醒來時的清醒度較佳,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體育鍛煉有助於第二天清醒度的科學理由,但適當的運動可以讓你肌肉疲累,進而帶來更好的睡眠,而因為提高了當晚的睡眠品質,因此造就了第二天醒來後的更加清醒與警覺,頗為合理。另外,眾所皆知運動可以提高情緒,實驗中也確實發現參與者的情緒與清醒度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也就是說,更快樂的參與者就會感覺更清醒。因為這項研究中,也同時包括同卵和異卵雙胞胎的參與者,所以也分析了遺傳基因在醒後昏昏沉沉中所扮演的角色,結果發現,第二天警覺性的差異只有25%可歸責於基因,其餘都是我們後天可以改變的。前一晚獲得更多、尤其是高質量的睡眠,早被證明有助於提高次日的清醒和警覺性,英國和美國衛生單位都推薦每晚要睡足7~9小時,雖然因人、因年齡而有些微差異,但任何人也絕對不應低於6小時,否則,睡眠不足醒來後,肯定會有認知和感覺運動能力受損的問題發生。柏克萊大學研究發現,比平時睡得早(早睡)或晚起(睡懶覺),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都可以提高早晨的清醒度。科學研究證實,睡眠可以帶來許多的健康益處,所以每天都應該要有規律和充足的睡眠。睡眠除了能讓大腦學習、記憶和做出合乎邏輯決定的多種功能,運作正常外,還能激發創造力。睡眠會重新校正大腦中情緒的迴路,由負轉正,包括撫慰痛苦,提高情緒。睡眠可以補充我們免疫系統的軍火庫,有助於對抗惡性腫瘤、預防感染和抵禦各種疾病。睡眠還可以通過微調胰島素和葡萄糖平衡來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狀態。充足的睡眠也與我們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密切相關,它可以降低血壓,同時讓我們的心臟保持良好狀態。因此,當你生病時,免疫系統就會積極刺激睡眠系統,要求更多的臥床休息藉以幫助免疫系統加強戰力,哪怕就只是一個晚上睡不好,都會造成免疫細胞丟盔棄甲,戰力大損,口破嘴臭,狼狽不堪。研究也發現,睡眠有助於清除一種叫做腺苷(adenosine)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會在白天當中在您的體內累積,並導致我們感到疲倦,睡覺可以幫助我們清除背負的腺苷嗜睡債,現代大多數人都睡眠不足,所以睡得晚一點(懶覺)確實有助於提高警覺性。在這次研究中證明,早餐應富含碳水化合物,例如燕麥片和雜糧饅頭,但絕對不是含精製糖的糕點或飲料。柏克萊大學認為一般的健康成年人,高碳水化合物低糖早餐(適量蛋白質)是消除早晨昏昏欲睡的最佳選擇,而含糖早餐的效果最差,因為過多的精製糖會使得血糖飆升,進而削弱大腦的清醒度,更加的讓你昏昏沉沉。最後,筆者要說的是,如果你現在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起床,千萬不要習以為常,放任不管。更別就此認命,以為是遺傳基因在作祟,無法改變。千萬不要再用濃茶或咖啡等的提神飲料來解決問題,因為它們可能會損害你的睡眠品質,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今天柏克萊大學教授,也是世界頂尖的睡眠科學家提供我們一個不同的、更樂觀的解決之道,就從今天起,你可以開始執行上述三絕招,從此改變你每天早上醒來的狀態,讓你保持清醒和警覺,擺脫那種昏昏沉沉的感覺,精神飽滿,你何樂而不為呢?【參考文獻】1.R Vallat et al., How people wake up is associated with previous night's sleep together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intak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7116.
-
2022-11-30 失智.照顧喘息
年輕型失智者遭逢人生劇變該怎麼辦?
如果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被診斷失智,你會怎麼做?彼尤特醫生用自身經歷訴說她的故事,罹患失智症後依然到處演講,即使找不到會場、找不到講稿卻仍勇敢面對,繼續向前。她依舊是一個真實的人,只是被失智症困住了。「失智」並不意味著失去盼望、失去目標、失去快樂的資格,也不是生命的終點。學會了解它、面對它、接受它,因為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它一無所知。失去控制與尋找意義對我影響最深遠的兩件事,就是我到任何地方都會迷路,以及不認得人。然而,凸顯出我病情嚴重的關鍵時刻,是在一次我主持病例研討會的時候。當時參加這場研討會的人,包括警察和社會服務處等不同機構的專業人士。我一開始先歡迎每個人,然後轉向在我右邊的人,請他自我介紹,因為我們從未見過面。他說:「可是珍妮芙,我認識妳二十年了!」我完全不知道他是誰,但我裝作沒聽到,繼續介紹下一位來賓,我說:「嗯,我也不認識妳!」她吃驚地回答:「妳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真糟糕!我竟然不認識會議廳裡的人。我覺得自己走到了盡頭。我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於是,我去找我的家庭醫師。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醫師,我們曾在幾個相同的醫學委員會共事過,彼此很熟。他看出我的確有異樣,而且因為我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他把我送回到我的心臟科醫師那裡(當時我拒絕再去看我的神經內科醫師)。這位心臟科醫師名叫德瑞克.瓦樂(Derek Waller),他是全國知名且備受尊重的資深醫師;他很了解我,他意識到事有蹊蹺。他後來告訴我,他知道我得了失智症,於是鼓勵我去看第二位神經內科醫師。我不願意,因為我不想再次受到羞辱;不過,他說服了我。神經內科醫師安排我做磁振造影(MRI)和單光子射出電腦斷層造影(SPECT)檢查,他也認為有不對勁的地方,可是他沒有打算要作出診斷,因為他們並不想失去我這樣一位好醫師!我想這是一種讚賞,不過對我卻一點幫助也沒有。在這個階段,我的閱讀變得很吃力,而且當醫療保險公司的代表在電話中唸書面文字給我聽時,我以為他在講中文,我完全崩潰了!於是我請求轉介給一位神經心理學家。我花了兩天的時間看這位神經心理學家,她說我的聰明才智讓我有能力掩飾病情。她的解釋是,我使用非語言和上下文語境來解決問題,不過我的顳葉是「有問題」的。她無法肯定,繼續工作對我是不是安全。她知道我的第二位神經內科醫師還沒有為我作出診斷,於是建議我去看彼得.蓋瑞德醫師(Dr. Peter Garrard)。蓋瑞德醫師是在年輕型失智症方面很有名的神經科醫師。他曾在一次全國性的電視節目中,描述了自己如何從名人使用的語言,例如從英國前首相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的演講,以及英國作家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的作品中,辨識出他們有失智症的初期症狀。有意思的是,我的孩子們說,他們在這段期間留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的字彙量縮減,而且我開始會用錯字。我的女兒艾莉森在大學研讀心理學,她對我使用不正確的字非常感興趣。有一次,在我們家的花園裡,我說,能看到horseshoes(馬蹄鐵,譯註:按字面直譯是「馬鞋」)真好。其實我想說的是一種開花植物foxgloves(毛地黃,譯註:按字面直譯是「狐狸手套」)。現在我們知道,字詞在我們的腦裡是按主題、意義和情緒分類歸檔的,所以我當時只不過是從檔案架上選錯字:以「馬」代替「狐狸」,以「鞋」代替「手套」。而當我用錯字時,艾莉森經常可以猜到我想說的字。閱讀對我仍頗具挑戰性,因為我必須把每個字逐字閱讀,從上下文中抽離,真的很辛苦。然而,每個新的困難,都是一次尋找新的應變機制的機會。問題總有解決的方法,不過有時我仍會覺得沮喪。正如我先前提過,無論我們發現自己落入如何黯淡的光景,都仍然能有出人意外的喜樂。有一天,我在教會裡對一個朋友說,我整個人正在解體,感覺很辛苦。她說,她的祖母把東西拆開,是為了要把它們製作成新的東西,讓它們依然能發揮功能。這番話真的大大地鼓勵了我——我覺得自己或許還有一些用處!
-
2022-11-24 寵物.寵物長照
寵物納保險、長照…台北市長PK毛孩政策,你最在乎哪一項?獸醫師議員提建議
台灣飼養寵物的人數已超越新生兒數目,動物保護的意識也逐年上升,正值縣市長選舉,身為首都的台北市,外界最關注的三位候選人蔣萬安、黃珊珊、陳時中紛紛拋出動保政見。執業超過30年的獸醫師、同為台北市議員的楊靜宇肯定動保議題被看見,但逐條分析後發現許多政策都已在推行,政見少了深入的見解,且沒有提及流浪動物問題,總體而言「見樹不見林」。國民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政見:一.民間合作推動「定型化寵物醫療保險契約」減輕飼主在寵物的醫療負擔二.動物友善醫療體制三.內湖動物之家儘速動工、提升動物收容品質研擬「友善動物收容作業指引」、多元認養四.各類型的寵物公園五.動物友善公車從假日到平日、捷運寵物車廂六.校園推廣生命教育寵物保險應進一步訂出醫療費用標準額度楊靜宇表示,寵物的醫療保障、費用一直是飼主關心的重點,「定型化寵物醫療保險契約」可以和保險公司溝通合作,能夠訂出醫療費用的標準額度,像是800元以上的費用由保險公司按比例分擔,800元以下則是飼主自行負擔,確實能減輕飼主對於寵物的醫療費用。不過,仍有許多細節要研議,他舉例,如果只有一隻馬爾濟斯有投保,但是家中另外三隻馬爾濟斯也來看診,該怎麼分辨等問題。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政見:一.動物之家改建,周邊環境一併整合作為綜合園區,不再是鄰避設施二.動物社會安全網建置三.友善動物緊急醫療體系、路死的動物有尊嚴處理四.19座狗狗運動區及友善公車楊靜宇表示,台北市內湖動物之家中繼站已經完工,而在附近的原址改建則預計2024年完工,若要串聯整體廊帶,規劃作為住宿、餐飲、遊戲等園區,仍需要變更地目、私人土地整合及中央機關協調等問題。動保警察成立將可提前預防加害動物者 轉嫁民眾另外,動保警察延伸到的社會安全網議題,他也多次在議會上提出,當發現有民眾涉及虐待動物,就必須要有公權力的警察來介入,畢竟從以往多起的命案就能看出,犯嫌先有了虐待動物跡象,後續才轉變攻擊老弱婦孺,這應該能夠事前預防。民進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政見:一.獸醫師合作,提升收容與救援醫療機率,並且建立長照體系二.增設寵物公園、改善園內設施符合需求三.寵物公車增加班次、友善空間四.擴增動物之家的功能,作為生命教育場域及校園教學課程,並從小學習生命價值及負責態度寵物長照政策應全盤思考 並非讓飼主認為寵物年老即可讓國家養楊靜宇認為,對於寵物的長照政策,仍有許多面向該思考,畢竟長照分為健康的高齡犬貓或者患有疾病的犬貓,光是照護、經費就有很大差異,像慢性病的犬貓可能會需要打點滴、清創等醫療介入,必須在獸醫院進行。他強調,最重要是飼主不能有寵物老了就要丟給國家養的心態。對於動保政策逐漸成為縣市首長、民意代表們的政見,楊靜宇認為這是一大進步,不過政策仍要注重深度、廣度,包含近年推動的設置寵物公園、寵物搭乘大眾運輸,都需要考量動物的習性和飼主的教育,同時,流浪動物的問題也是急需解決、不能被忽視,如此才能將政策完美落地,也能走的更長遠。社會關注焦點一:設置及改善寵物公園楊靜宇認為,現行大型的寵物公園都設置在人煙罕至的地方,這樣倒不如和鄰里溝通,在社區內的公園建立一小塊空地,主人下班就能帶著寵物,打開繩索盡情放風,而且通常狗狗在外跑2到3小時已是極限,園內的設施不需要過多,只需要有遮陽的地方即可。社會關注焦點二:寵物搭乘大眾運輸交通日本新幹線推出寵物專車,能夠讓寵物在籠子外自由走動,這也成了台灣候選人們想要效法的政見。不過,楊靜宇說,日本新幹線是採包廂預約制,同時只有開放幾節車廂運行,而座位上還會套有防塵塑膠膜等方便清潔的設施,他也說,寵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要看飼主對於寵物清潔的責任教育,假如沒有洗澡、除蚤,屆時不只是造成車廂困擾,整個車站月台也會被波及。此外,他說,各縣市近年也推出寵物公車,但以台北市為例,其實搭乘的數量不多,飼主仍是以開車為主。社會關注焦點三:流浪犬貓的問題楊靜宇說,台灣看似養寵物的人數增加,其實只佔了三成,七成民眾反倒關注流浪動物的相關問題。他舉例,自己遇到最多陳情案就是民眾投訴愛爸愛媽餵食流浪犬貓,造成的環境髒亂,餵養問題該如何解決?另外,經常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上演的野生動物與流浪犬貓衝突,還有流浪犬追車、是否持續替流浪動物誘捕、絕育、放回原地(TNR),「動保政策不是只討好有主人的寵物。」社會關注焦點四:狂犬病疫苗施打率低,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的修法楊靜宇說,台灣仍為狂犬病疫區,疫苗施打上卻遠遠不足,統計台北市有21多萬隻犬貓,至少要七成、約14萬隻施打狂犬病疫苗才能避免群聚傳播,但是調查每年僅打了6萬劑,從源頭來看,這與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的修法有關。他指出,現在的狂犬病疫苗都是從國外進口,標籤仿單上的保護期限是3年,而動物傳染病防治法條例還是規定每年一次施打,這反而造成飼主不想毛小孩年年接種,所以應該與時俱地進修法,才能提高施打率。
-
2022-09-22 醫聲.領袖開講
開卷有醫|別再遇漲則反!張鴻仁:「這些人」將屆退,2030健保必漲
我大膽的預測說二○三○年是健保大限,前提是整個社會還在用傳統思考在想健保。什麼叫做傳統思考?首先,就是「遇漲則反」,我們的民眾很有趣,只要漲價先反對再說,更有趣的是政府也一樣,不喜歡漲價,台灣公立醫院的破舊,很多人沒感覺,我不點名了,因為我看過日本、美國、瑞士、德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的醫院,我們的醫院真的「差粉多」,長期營養不良、不投資,再撐十年,就是英國上世紀末的破敗景象。我們前面說過英國後來不知花了多少兆元,十年後才恢復生氣,亦由低支出國變成高支出國。全世界沒有低支出國,可以長期有效、質優的辦理全民健保的,我沒有把握未來會有第二個李明亮及第二個楊志良,不過我們漲個價,真的需要這樣嗎?我們在反抗什麼?其次,很多人說,因為醫院把我們的錢都A走了,這樣想的人還不少,我們來看統計,二○一八年,最賺錢的二十家醫院(只計醫務收入,股利、停車場、美食街都不計),二○一七、二○一八合計不過賺了八十億左右,連「茅山道士」電子代工業的毛利率三〜四%還不如,獲利這麼低,為什麼我們覺得錢都被這些醫院「A走了」?二○一五年自由時報以「支出破兆,肥了醫院」為題,大作文章,不過已經是五年前的往事了。退休潮我生於一九五六年,剛好是戰後嬰兒潮的中間,我的前輩一九五五年以前出生的,都已屆退休年齡,通常外科要體力,所以封刀早,退休後看診的當然不少,但是許多名醫去了像「醫者診所」一樣只有自費,脫離健保體系的醫院。我六十歲之後,班上同學已經有一些人退休,開始雲遊天下,明年六十五歲,在公立醫院會全數退下,十年後,我相信我的同學,如果還在看診,應該是極少數。而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班一九六五年出生者,二○三○年剛好屆齡退休,我們以那年為基準,說明這二十年間出生的世代最具生產力的醫師,大部分已經退出市場。我說「最具生產力」不是說我們的下一代沒有生產力,而是這一個世代早就不跟社會計較,不計較超低診察費,所以用性價比而言,這是最具生產力的一代。而這一代奉獻完了,接下來就沒有了,沒有願意用這種低價奉獻的好醫師?當然不是,永遠有「笨蛋」願意犧牲奉獻,但是一個制度不能靠少數人的犧牲與奉獻。二○三○年 全民健保大漲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代醫師,在二○三○年滿六十五歲都會退出江湖,所以「二百元醫師診察費」必須結束。這個道理很簡單,怎麼可能一個被社會認為是菁英的這一群,每天做牛做馬,犧牲奉獻,卻連房子都買不起,然後社會期待他們安心看病,開刀不出錯!所以我鐵口直斷二○三○年健保大漲,在這之前大約還剩幾年的好光景。如果這次財務危機,在處理的過程中,社會上主流的民意對醫界是正面的,那麼危機可能暫時不會來到;如果不幸又重演過去「逢漲必反」的戲碼,那麼,還在醫學院或剛出道的醫師會接受到一個過去二十年來醫學院的「反健保」傳統訊息,就是健保其實是個爛制度,政治人物用這樣的制度來壓榨醫護人員,然後製造健保便宜又好的假象,這個看法有沒有道理?當然有,尤其對年輕醫生/醫學生非常有說服力,只是在醫師用腳投票之前,在戰後二十年內出生的這個世代,還是看病主力時,問題是被掩蓋住的。其實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出走,第一波就是放棄大科,造成「五大皆空」,第二波是飛往對岸,第三波走向產業,第四波天下何處無芳草,走向全世界。十年後的世界會非常不一樣,沒有公平合理的待遇,要求醫護人員做牛做馬,一定不可能,這是我的預測。能考上醫學院的人,頭腦都很好,沒有生存問題,只有選擇做什麼的問題,而最容易用腳投票的,當然愈年輕愈好。所以我們愈早打破他們「診察費」有一天會合理化的美夢,愈有利於他們做「出走」的決定。同樣是開刀,不能領美元,至少領人民幣,怎麼會有很多人只領台幣還要受氣?我講的太直接嗎?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社會長期壓低他們的價值,而希望這群人永遠當大家的僕人?您真的覺得這是合理的期望?看一次病應該付多少錢?很多醫師一個診次(三小時),可以看五十個病患,有人犧牲吃飯時間看到午餐後,可以超過百人,這其中,最多是拿藥,非常簡單的診療,這是簡單型;在基層,感冒、腸胃不舒服最常見,流感流行,內兒科、耳鼻喉科擠滿病人,一個晚上,幾十個上百個病人不少見,但是二○二○的武漢肺炎一流行,大家突然都不敢隨便上醫院,感冒自己處理不是壞事,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皆如此。所以如果未來,大部分醫生看診,複雜型例如:不明胸痛、腹痛、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小兒過敏性疾病、老人各種慢性病夾攻,看診時平均要二十至三十分鐘,那麼一個診次,十個人就很多了,這時候,難道診察費不應是一千元以上?醫護人員這些主要成本都是倍數起跳,健保費當然要加倍!不過,漲一倍聽起來很可怕,但是漲價之後,台灣依舊全球最便宜,那麼到底是哪裡出錯?健保費率為什麼需要加倍?首先,未來的醫師需要兩倍的預算以上,才能滿足民眾的基本需求,第一,醫師已經開始通用《勞基法》,所以到了時間,不是加班費加倍,就是人力加倍,其次,醫師診察費,不可能還是二百多元,我估計,至少漲五倍,但未來看診將區隔簡單和複雜。未來如果有下一代的醫師,要追隨許金川醫師做超音波,難道超音波的健保給付不該漲幾千元?魏福全院士是個特例,但是接生、手術,我們還有可能用現在全世界都視為不可思議的超低價?所以說,光是醫師的成本就至少要好幾倍,那護理人員呢?護理人員的問題主要是護病比太低,也就是一個護士要照顧的病人太多,我去年接受了一個小手術,住了三天,仔細觀察了護理人員的辛苦,她們一接班就像作戰一般,八個小時一分鐘都無法休息,還要交接班、寫病歷、做報告,到了小夜/大夜,大家都希望平安,只要一、兩床病患有狀況或急診轉來一個病患,人手馬上就人仰馬翻。台灣的護病比太低,所以有陪病文化,人手不足靠家屬、靠外勞,歐美國家那種不准陪病的制度一旦全面施行,人力也是兩倍以上起跳。除了護病比,我認為護理人員的薪水太低,低多少?新進人員至少要調百分之五十,有經驗的資深同仁應該加倍,還有全球超低的病房費,一天五百多元,用美元算也不貴。其他各種手術,需專業人員操作的檢查,沒有多少是合理的,所以,成本增加超過一倍,健保費當然要漲一倍。我們在前面的一章節分析過,全民健保的便宜,是來自於贏在起跑點,在上世紀開辦時,沒有多花錢就完成全民納保,同時領先全球採用大數據管理,每年省數百億至千億,加上總額預算的管制,二十年下來,基期加上成長率的複利率,雙重效應下,我們少花了幾兆元。單以今年來看,用韓國為標桿GDP八.一%左右,二○二○年我們應該多支出九千億,那要漲多少才夠,我認為五年要多花一兆以上,健保費率要翻倍,您一定想,這怎麼可能?漲個五%、十%就吵翻天,怎麼有可能翻兩倍?我同意,所以我說二○三○健保大限,因為要說服國人接受漲價,難上加難,所以嘜憨了!子孫自有子孫福!漲多少才叫做大漲?這個世代的台灣人,沒有經歷過健保費大漲,所以我們先來看看美國,下圖(圖13)是美國一九九九年到二○一八年這二十年間的平均醫療保險費的增加情形,以家庭費率為例,一九九九年大約六千美元,二○一八年已逼近兩萬美元,如果用台美國民所得和物價指數來調整,以五比一來看台灣,根據中央健保署的統計二○一八年,受雇者平均投保薪資四萬三千左右,雇主負擔百分之七十,受雇者負擔百分之三十,如以一家四口計算,每年大約三萬也就是約一千美元。 許多有在海外就醫經驗的人都知道,台灣醫療費用的便宜,不是算百分比的,而是算倍的,同樣的金額,在海外就是用美元、歐元、英鎊計算,這麼大的差距,十年後要補足缺口,基本上健保費至少要漲一倍以上!您一定說:「有沒有開玩笑?漲百分之五就幾萬人上街頭,所有Call-in罵翻,怎麼可能漲一倍?」我今天寫這段話,並不是要教政府如何漲價,而是說從了二○二○年,保費沒有加倍,到了二○三○年會找不到醫生和護士,到時全民健保自動崩潰,大家回到上世紀的八○年代,自己吃自己!公立醫院崩解長期缺乏足夠資金挹注的系統會先在哪裡出問題?首先是公立醫療體系,上世紀的一九七、八○年代,我們曾經迎來公立醫院崩壞的時代。我的好友在二十年前被榮總派去宜蘭醫院當院長的唐高駿醫師,分享過一個有名的故事,他本身是急重診的專科,長年服務在台北榮總,他說:「從實習醫師到主任數十年如一日,救護車的聲音只有一種,由遠而近,然後停止,然後聽到救護員推床進急診室。」他到宜蘭的第一天,救護車由遠而近,然後呼嘯而過,逐漸遠去。他說:「這一輩子,沒有感覺更大的挫折,空有一身功夫,病人過門不入。」這是因為這間日據時代宜蘭人眼中的大病院,到了一九八○年代已經爛到不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缺乏資金的投入。要把醫院轉虧為盈,需要先投資要買新設備,請來好的醫生,所以要先虧,做出名聲之後,病患回流,醫院做起來了才開始賺錢。最有名的例子是上世紀九○年代的台南的奇美醫院。但是公立醫院很難,政府不會先給一大筆錢,不過,長話短說,唐院長由於急重診的能力,加上管理的天分,在短短的幾年內,把宜蘭醫院起死回生,現在是陽明大學的附設醫院,是守護蘭陽地區健康的重要中心。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曾經有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公立醫院都很爛,原因是「低薪,缺乏投資」,那個時代是私人醫院大幅成長的時代,因為台灣開始經濟成長,需求就上來,供不應求,民間自然會投資來滿足市場需求。勞保當年給低價,所以那個時代的醫療就「兩級化」。兩級化各位有沒有發覺,過去十年來,自費項目愈來愈多?這兩年有一種很夯的血糖測量儀,亞培的瞬感(Freestyle Libre),可以連續測十四天,用貼的,不必扎針,全亞洲只有台灣買不到。這一個大約三千元台幣,可以用十四天的產品,在電子業非常流行,大家都是去日本或香港帶回來的,這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長期被國際藥廠定位為「低價、規模小」的市場,所以新產品先在中日韓星港上市,東南亞經濟起飛之後,我們還要排在後面,而更大的影響是健保兩級化。兩級化,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未來全民健保會變成「基本保險」的代名詞,很像當年的勞保單,要開好一點的藥都要自費。基本保險就是經濟艙的意思。未來許多藥品/醫材都要自費,如果全民健保還不大幅調高醫師診察費,也應該讓醫師自由訂價,由民眾自付差額。病房費也不該再管制,政府只負責足夠的保險病房,不管制非保險病房,由醫院自由訂價。或許大家比較喜歡這樣的制度,健保就像吃大鍋飯,營養夠、卡路里充足就好了。想吃好料自己加菜或到高檔餐廳。我認為台灣的社會雖然支持分享,但也要注重個人責任,因為有了責任,浪費的問題自然大幅減少。我個人認為一個社會的高度在於分享,然而民主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我只有一票,花了這麼多篇幅在說明一件事,未來若健保長期營養不良,那麼整個健保體系就會如同一九八○年代的公立醫院一樣,房舍老舊、人才出走,以保險的角度看,就是兩級化。侯署長愛說笑曾任衛生署署長,現任新光醫院院長,骨科聖手侯勝茂醫師喜歡說一個笑話:「有一個病患去就診減肥,醫師開了藥之後,他每天作夢,都夢見在追美女,幾個星期下來就瘦了!這個病患的朋友聽到這麼有效,也去求診,但是作的夢不一樣,他每天夢見被怪獸追,幾個星期下來,也瘦了!第二個病患就問醫師,為什麼和他朋友作的夢不同?醫師回答他說:『你的朋友用的是自費,你的是健保,效果雖然相同,但是感覺差很多!』」不過如果不只是感覺差一點呢?大家知道到今天,健保只給付傳統鼻胃管,材質好一點的要自費?這才多少錢?我們摳了二十幾年,什麼現象都有,未來醫師在手術室還要備電鍋,所有口罩重複使用,比較省?別說笑了。我的結論是,全民健保不會倒,但是會兩級化,有錢人自費用好的藥、好的材料,付不起的用基本品,一樣有效,維持低保費,如果輕病看診再管制的嚴一點,會比較像「台式的新加坡制」,優點是抱怨浪費的聲音會愈來愈少,因為大部分花自己的錢。戰爭尚未結束這不是結局,也不是結局的序幕,或許是序幕的結束。—溫斯頓.邱吉爾(This is not the end, this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perhaps it’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Winston Churchill)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抗疫指揮官陳時中在指揮中心請媒體記者吃龜苓膏,慶祝「三零」—連續三天零確診,同時連續十六天零本土病例,以及零社區傳播。當天,我在植物園,一群大砲級的攝影愛好者,在捕捉春鳥的鏡頭,剛整修完的南海學園到處是家長帶著小朋友,許多餐廳人氣回籠,我在一間大飯店的餐廳,看到一家似乎沒有訂位而被服務人員請走的父親,一臉訝異的表情,似乎是說「怎麼會客滿」。二○○三年參與過抗煞的同仁,都記得當年我們太早宣布三零,之後和平醫院封院的黑暗歷史。我剛好讀到比爾蓋茲對這次的疫情投書《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最後他引用了邱吉爾在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打敗德軍時的名言:「這不是結局,也不是結局的序幕,或許是序幕的結束。」台灣抗疫團隊先發投手陳時中投滿六局,已經取得了勝投候選人的資格;不過,誠如美國棒球名人尤吉.貝拉(Yogi Berra)所說:「在比賽結束之前,都不算結束!」在棒球賽中,現在很像我們以三:○領先對手,但是抗疫的戰爭,不論先發、中繼或終結者,隨時會被打爆,一個失投、一個失誤、一個運氣不好,立刻翻盤。而二十五歲的全民健保,在世界的歷史上,還非常年輕。我們苦熬了這麼久,拿到許多「世界第一」,而接下來會怎麼樣?我沒有答案,如同這次的武漢肺炎,今年夏天會平靜下來?秋天再捲土重來?只有天知道!※ 本文摘自張鴻仁《二○三○健保大限》,印刻文學出版。 《二○三○健保大限》作者:張鴻仁出版社:印刻文學出版日期:2020/06
-
2022-09-16 醫聲.Podcast
🎧|專訪張鴻仁:當健保保護力漸衰、重症患者有藥用不起,誰來避免國人因病而貧?
「我在推動的,是一場革命!」前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張鴻仁,日前於臉書上連載一系列針對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建言,在看似平靜的健保討論聲量中,激起波瀾。他呼籲政治人物、醫界和國人,重新正視健保財源不足的現況,導致重症患者一旦生病,就有可能陷入「明知有藥、卻用不了」的窘境。讓早已離開公職、投入生技產業的張鴻仁再度發聲的,是一篇報導:聯合報於七月與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合作針對癌症病患付費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五癌症病友有自費情形;若是晚期癌症患者,自費超過百萬者也時有所聞。🎧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健保考量財務衝擊「限縮給付」 重症患者首當其衝或許很難想像,在擁有九成以上的滿意度,新聞報導中總以「享譽國際」形容的全民健保制度之下,竟有國人必須自己出錢,才能獲得治療,甚至因為經濟貧困而無藥可用。張鴻仁老友、健保局首任總經理葉金川日前確診罹患淋巴癌。他曾對外透露,不少治療費用是由商業保險支應。張鴻仁當時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個案、特例,「直到今年看到報導,才知道這已是通例。」當自費成為癌症患者常態,那經濟弱勢者,該怎麼辦?一位不具名的血液腫瘤科醫師曾透露,面對晚期癌症患者時,即使知道有最新的癌症治療藥物可以一試,也會考量其經濟狀況,決定是否告知。若是低收入者,就選擇不予揭露,以免患者產生一絲希望,卻又發現自己無力負擔每月可能高達數十萬的治療費用。張鴻仁直言,健保的「保護力」正逐漸下降,「快變得比全民健保開辦前還要不足,只剩下最基本的保護,當國人生了嚴重的病,健保可以給予的支持很有限。」他指出,若針對癌症等重症用藥及治療的給付不到八成,便可說是保護力不足。原因是重症的治療費用往往相當高昂,單靠民眾一己之力實在難以支撐,亟須健保保護傘協助。張鴻仁指出,廿年前健保開辦初期,多數治療都能納入保障。近年國際新藥、新治療進展飛快,然而,因為藥價昂貴,健保考量財務衝擊,針對新藥多採限縮給付,或不納入給付範圍,須要患者自費使用。張鴻仁說,不是每個人家中都有癌症患者,一般民眾因無切身經歷,看不見發生在檯面下,卻影響著一個又一個癌症病友與其家庭的故事,因此難以理解健保財源不足造成的醫療困境,這也是他堅持發聲的原因。新藥取得藥證卻不予給付 張鴻仁:應給病人最好療法「全世界只有在台灣,健保不給付食藥署核准的適應症。」張鴻仁說,既然是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經過審核,並核發藥證的藥物,代表已有科學證據、真實世界數據或實證等支持其治療效果,應予給付。張鴻仁指出,若在美國,只要是食藥署(FDA)通過的癌症治療藥物,老人保險(Medicare)必然會給予給付;若以德國為例,該國的醫療保險給付制度採取「暫行給付」,針對有成本效益疑慮的藥物,先行給付一年,再進行後續評估,決定是否納入常規給付。張鴻仁說,這些作法,為的都是「要給病人最好的療法。」健保創辦為分擔風險 節約浪費非重點有關健保財務困境的討論中,「如何節約浪費」一直是其中重點。中央健保署長李伯璋日前亦投書媒體,指出「若國人平均減少一次就診,一年即可為健保省下逾三百六十億元。」張鴻仁認同這次衛福部、健保署提出的「新制部分負擔」計畫,讓支持使用者付費的民意,可以有一次試驗的機會,但是他強調,節約並不能解決健保財務問題。「節約浪費」更不該是健保政策重點。他解釋,若真要節約浪費,從經濟學的角度,讓患者各自付費、自食其力,才可以完全避免浪費的問題。然而,若是患者罹患了癌症、罕見疾病等治療費用動輒百萬的疾病,就必須散盡家產,這就是全民健保開辦前的場景。「節約浪費到了極端的時候,就代表保護力的喪失。」張鴻仁說,全民健保屬社會保險制度,創辦原意就是希望「分擔風險」,在發生個人難以承擔的疾病風險的時候,透過「團結力量大」,讓個別患者不至於被疾病擊垮。星國醫療儲蓄帳戶:並不保障大額醫療費用20世紀初,新加坡創立「醫療儲蓄帳戶(Medisave)」,此制度類似國內勞工保險的強迫儲蓄,要求國民定期定額存入款項,且僅能用於醫療。國內部分學者認為,此制度可以減少醫療浪費、提高效率。張鴻仁指出,星國模式與台灣全民健保並無孰優孰劣,而是理念的不同:星國是「功利主義」,講求效率與經濟效益;全民健保強調風險共同分擔,其本質屬「社會主義」,兩者可說是背道而馳。醫療儲蓄帳戶的重要精神是「自己的健康自己顧」,把醫療視為個人責任,也因此並無法涵蓋、保障人民的大額醫療費用。新任衛福部長薛瑞元承諾今年底調升部分負擔,有政府官員期待藉此減少醫療浪費。張鴻仁說,部分負擔的概念是使用者付費,理念上與醫療儲蓄帳戶相近。意即在社會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光譜上,更往功利主義靠近一些。至於是否真能節約浪費?他笑稱,等到新制推行之後,便可見分曉。事實上,在醫療儲蓄帳戶推出後,星國民眾在面對高額醫療費用時仍無法負擔,故該國政府又推出了由政府辦理的醫療保險(Medishield)以及當患者面臨巨額藥費,又因經濟弱勢,連醫療保險保障也無法提供支持時,可以申請使用的醫療基金(Medifund)。張鴻仁指出,星國醫療政策完善,人民獲得保障,是因為其政府「夠靈活」。在發現醫療儲蓄帳戶不足後,立刻推出兩項政策,結合成「3M」,構成三道防線,避免國民面臨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狀況。除了「3M」,新加坡的醫療體系還設有「差別定價制」。醫院的病床分為不同等級,費用最低的八人房「保險床」,與單人房的「頭等床」的定價差別可達數倍。除了住院舒適度不同,用藥也會不同,很類似航空公司的頭等艙與經濟艙差別。張鴻仁說,星國藉由差別定價的設計,達到劫富濟貧的效果,同時還能讓經濟狀況不佳的患者,保有基本的保障,可為台灣借鏡。商保補位有限制 無法保障經濟弱勢、先天疾病在台灣,一項新藥除通過食藥署審核,取得藥證,還須經由健保署專家會議、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即共擬會,PBRS)等討論,才決定是否納入健保,平均等待時間將近一年;費用較高的癌症新藥、罕病藥物等,耗時更長。然而,患者的生命卻未必熬得過漫長等待,故有病友團體主張,在新藥納保前,以商業保險補位健保。張鴻仁也說,商保補位健保是必然趨勢,在世界各國皆是如此,多數國家無法靠單一保險制度給予國民足夠的保障。他建議,衛福部與金管會協調,訂定醫療保險規範,且保險內容應該透明化,在維持商業競爭的前提下,保障國民權利,也能讓急需用藥的患者及早取得藥物。張鴻仁也強調,商保保單必須由政府介入把關。他建議,衛福部可列出「政府認證」的保單,供民眾投保時安心選擇。不過,張鴻仁直言,商保仍有其限制。首先,能夠負擔商保的民眾,表示其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如果連房子都買不起,哪裏有錢買保單?」此外,商保不接受帶病投保的原則,也讓天生罹患罕見疾病的患者,被排除於保障之外。張鴻仁說,應有其他配套措施「保護這群生下來就不一樣的孩子。」付一元得三元 調漲保費最公平究竟如何才能讓健保回歸避免人民因病而貧的創辦初衷?張鴻仁說,除了透過商保補位健保,以及部分負擔等策略,最重要的,還是「餅要做大」:調整保費、提高醫療費用GDP佔比。台灣醫療費用的GDP佔比約百分之6.7,在OECD國家中偏低。而醫療費用來源主要可分為政府直接編列預算支出、健保總額,以及商保給付和民眾就醫時支付的金額等。張鴻仁說,在所有財源中,調漲健保費是「最公平」的方式。張鴻仁解釋,若調漲健保費率,雖然民眾需要多支出,可是當民眾每多花一元,政府、雇主也會多支付一元,可以挹注三倍的金額到「健保大餅」。此外,台灣健保每人支付的費用,在與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相當的國家中,已相對便宜。然而,在台灣,要調整保費相當困難,除了政治問題牽涉其中,還須考量社會氛圍等。張鴻仁說,這是因為政治人物「預設」調整保費會遇到民意反彈,故他建議,「我們要告訴我們的民意代表、雇主、政治人物,說人民希望調高保費,多付一點!」「沒人希望健保倒」應正視財源不足病根「大家都希望保有健保、希望健保好,但是大家都去講它的缺點,不去重視它的根本。」張鴻仁說,沒有人希望健保倒,可是當社會不斷檢討健保制度下的醫療浪費,政治人物揣測民意對於調漲保費的不滿,就越無法解決健保財源不足的根本,導致健保「越走越沒路」。全民健保的基本理念是透過集體風險承擔,在國人面對疾病威脅的時候,成為及時雨,保障國人生命與健康。張鴻仁指出,透過調高費率,每個月多付幾百元,卻可以幫助重症患者、經濟不富裕的家庭。在健保「大缺血」的現況下,須要「全民覺醒」,共同為健保永續經營「多付一點」,才是有效解方。張鴻仁小檔案學歷:美國哈佛大學衛生行政碩士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士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經歷: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林琮恩剪輯協力: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9-13 焦點.用藥停看聽
曾引發英國知名專利災難 單株抗體療法其實不只用於治療新冠
第一份報告發表後那三年,他們繼續在這個領域深入研究。米爾斯坦在他的劍橋實驗室,克勒轉到瑞士巴塞爾免疫學研究所(Basel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的新工作崗位。這個領域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因為越來越多免疫學家知道他們可以製造無限多的標靶抗體。只要有人詢問,米爾斯坦都樂意分享他的技術、觀點,甚至他的融合瘤細胞。這是科學界的舊式作風,如果其他科學家有意跟進你的研究,你會大方地拉他們一把。直到一九七八年,才有人意識到那是多麼龐大的商機。那年美國費城威斯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為他們製造的病毒與癌症單株抗體申請專利,而他們也曾向米爾斯坦索取細胞。他們的單株抗體來自米爾斯坦和克勒提供的細胞與概念,申請專利時卻不覺得良心不安。就像製藥公司拿別家公司的研究成果稍加修改,用新的藥物申請專利一樣。米爾斯坦震驚得說不出話,他根本沒想過專利的問題。他跟克勒發表第一份融合瘤報告以前,基於對所屬單位劍橋高層的尊敬,曾經發函通知官方人員,他們發現某種或許值得申請專利的東西。等了一段時間沒有得到回應,就發表報告。這麼一來,他們失去在英國申請專利的大部分權利。報告發表後又過了一年,英國政府終於慢條斯理地捎來回覆,這封信不但遲到,顯然也在狀況外:「我們看不出這項發現在當前實務上的應用具有任何商業價值。」威斯達研究所申請專利後,那些人才發現他們犯了非常昂貴的錯誤,那些細胞確實有商業價值。威斯達研究所的專利帶動一波單株抗體淘金熱,英國卻只能作壁上觀。這起事件變成英國知名的「專利災難」,最終引起當時的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關注。柴契爾夫人從政之前曾取得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化學系學士學位,威斯達研究所那些美國人竟然利用英國人的發現獲利,這種無禮行為令她震怒。這件事跟盤尼西林的情況太類似,因為一九二○年代弗萊明在他的倫敦實驗室發現這種抗生素,卻無法大量提純,研究被迫中斷,後來美國人找到大量製造與儲存的方法,並且申請專利,收割成果。如今歷史重演,簡直就像不斷重複的惡夢:英國科學家拿英國研究經費贊助、在英國實驗室所做的發現,到頭來卻沒有取得任何金錢上的收益。官方展開調查,政策重新修訂。科學家收到警告,所有研究心得只能經由正式管道發布,如果涉及專利問題,還得先確定已經取得相關權利。大學研究人員的全新運作模式確立,以追求有力專利為原則,而後建立新創合資公司或獨立型小公司,最後是商業化與創造獲利,米爾斯坦那種公開分享與友好和諧的老派作風從此退場。一間又一間實驗室,一家又一家製藥公司,針對一個又一個目標製造出單株抗體。這是藥物發展的分水嶺。過去科學家必須篩選一種又一種化學物質,希望找到有用的物質,比如能針對導致疾病的系列反應之中的某種酵素產生作用,就像遠藤章尋找第一款史他汀時,對黴菌所做的一切。如今他們可以找出那個特定酵素,注射到老鼠體內,製造出能產生與目標完全吻合的抗體B細胞。再將它與癌細胞融合,製造出融合瘤,利用這些融合瘤製造能夠攻擊那個目標的單株抗體。唯一的問題是,哪些目標最有機會賺錢。當然也有技術問題。米爾斯坦和克勒最早的成功實驗使用的細胞取自老鼠,也就是說,他們製造出來的抗體也來自老鼠。這些取自老鼠的單株抗體注射到人體後,本身就可能會被判定為外來入侵者(畢竟它們的確不是人類細胞),因此啟動免疫反應,導致嚴重的副作用。科學家花費數年的時間,學習製造部分老鼠、部分人類的嵌合體。一九八四年,FDA核准的第一款單株抗體,就是大約三分之二取自人類、三分之一取自老鼠,只是來自老鼠的那部分在很多病人體內引發免疫反應。科學家又花費多年時間,採用最新的基因與細胞生物學技術,才讓那些抗體完全「人源化」。如今幾乎所有單株抗體都完全來自人類,很少產生嚴重免疫反應。達成「人源化」需要不少器材與技術,比如想辦法讓基因啟動或關閉,或者使用越來越精準的技術切割與接合DNA,將某些細部從這個有機體移到另一個有機體。這一切推動其他科學的進步,在越來越精細的層次操縱DNA,把基因當成拼圖片般挪移,這些努力就像當初人類基因組的解碼一樣,終於大獲全勝。生物科技從此變成藥物研發的全新溫床。科學家很快運用各種DNA技術,尋找更好的方法來製造全人源單株抗體。科學家開發出所謂的「噬菌體展示」(phage display)之後,重大突破就出現了。所謂噬菌體展示,是一種利用細菌和病毒來打造全人源抗體的高明技術。生物學大老開始預測,我們很快就能辨識出跟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有關的基因,找到這些基因製造的物質,而後研發出特製單株抗體,在疾病發展的任何階段打斷它。單株抗體將協助我們擊敗重大疾病。事實不然,單株抗體也有它們的限制。首先,它們成本高昂,需要花大錢集結各種層級的生物學專門技術和高科技設備。其次,它們必須能附著在目標上,才能發揮作用。換句話說,它們只在細胞的表面產生作用,不能深入細胞內部,而很多引發疾病的活動可能都發生在細胞內部。再者,它們還無法跨越守護腦部組織的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對腦部疾病的效果有限。即使如此,單株抗體的應用盛況空前。在二○○○年代初期,一款接一款的全人源單株抗體被推向市場。到了二○○六年,它們已經是成長最迅速的療法。二○○八年,全球市場共有三十種單株抗體,變成價值三百億美元的產業。六年後,市面上有將近五十種單株抗體。根據估計,單株抗體的市場規模在二○二四年會達到一千四百億美元。目前最暢銷的單株抗體是復邁,每年創造兩百億美元的銷售額,用來舒緩某些無藥可治的自體免疫疾病導致的疼痛或腫脹,比如多種關節炎、嚴重乾癬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效果並不是萬無一失(藥物不都是這樣?),不過它們能幫助已經窮途末路的病人。它能創造出那麼龐大的銷售額,並不是使用的人多,而是因為價格高不可攀。打一針復邁可能要花掉病人或保險公司一千多美元,一年的療程花費可能高達五萬美元。單株抗體是醫學上最重大的事件。目前還在初期階段。我們正在累積龐大的資料庫,了解抗體如何在原子層次製造出來,描繪它們活動範圍的圖譜越來越清晰、尋找並攻擊可能的疾病目標的器材越來越精密。到了那時,我們就有能力量身打造並測試可以對疾病發動攻擊的單株抗體。單株抗體幾乎是完美的神奇子彈。每一次的新進展,都讓我們製造出的藥物多一點正面效果,少一點副作用,藥效更持久,能對抗更多疾病。它們在治療某些癌症、各種疾病的發炎和偏頭痛都有不錯成效,而且在治療阿茲海默症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理論上,免疫系統有多複雜,單株抗體藥物的潛在目標數量就有多龐大,我們才剛開始探索它們的可能性。費用必須下降。單株抗體藥物療法價格不菲,以至於能受益的人只限於有錢人、擁有高規格醫療保險的人和最重症的病人。好消息是,隨著單株抗體藥物越來越多,專利陸續過期,競爭更激烈,價格就會下降。總有一天會。比方說,復邁的初始專利在二○一六年到期,可是二○○三年開始製造這款藥物的公司另外取得大約一百種附帶專利,涵蓋製造過程與技術的各個面向,這是花大錢請律師打造的加固保護牆,平價非專利藥必須等到二○二三年才會出現。大多數巨獸藥廠靠著他們所謂的小分子藥物賺錢。那些藥物分子結構相對較小,由化學家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來,而後以類似一九二○年代多馬克發現磺胺時使用的方法篩選出來。他們越來越擅長開發小分子藥物,行銷與銷售的本事也非常高超。本書介紹的大多數藥物,都被歸類為小分子藥物。可是藥廠並未準備好迎接單株抗體帶來的新藥。相較於小分子藥物,抗體是巨無霸分子。科學家設計與製造抗體,靠的不是化學,而是生物科學,尤其是遺傳學和免疫學。大型製藥公司沒有研發生物製劑的心理準備,也沒有足夠的設施。他們不是沒試過,據說拜耳公司就曾投資五億美元從事生物製劑研究,其他大型製藥公司也不落人後。可是老一輩製藥業巨頭是依據不同的研發模式建造而來,那個模式在性質上更偏向化學,而非生物學。關鍵在於,在體系內增建生物科學部門花錢又耗時。更何況,各大學研究中心周圍冒出許多生物科技新創公司,從中挑選最有前途的一家做交易,豈不是更快、更省錢?何必建立全新的部門?藥物研發可以外包。一九七六年,一名教授和他的金主合作創立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成為早期規模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許多大學研究人員因為這家公司的成功受到激勵,紛紛運用他們對藥物開發的聰明構想,建立自己的獨立事業。目前最活躍的正是這批規模更小、運作更靈活的公司。而各大學也學會聘請律師、訂定新契約,把研究人員的靈感變成豐厚財源,因而更擅長保護智慧財產,增設創業育成中心,建造研究園區。在某種程度上,這讓人安心,大學仍是偉大心靈與創新思維的寶庫,背後的驅力似乎是對知識的渴望,而非獲利。從這個角度看來,純粹又高貴的科學好像有機會勝過巨獸藥廠凡事向錢看的生產線思維。可是換個方式來看,這樣的場景卻又令人憂心。米爾斯坦所在的劍橋大學下達指令,凡是具有潛在價值的研究成果,在經過官方審閱、學校的利益也受到保護之前,校內的研究人員絕不能對外透露。時至今日,全世界所有知名研究型大學都有同樣的規定。大學的科學家很清楚這可能是致富之路,也配合調整他們的研究,尋找好機會,以科學上的突破作為創業依據。從這個角度看來,各大學和他們的科學家好像非但不排斥以利益為考量,反而隨波逐流。當然,這兩種角度都沒錯,說到底還是孰輕孰重的問題。有些研究人員最初的動機是想減輕患者的痛苦,其他人卻更重視獲利,兩種動機都非常強大,也都正正當當。但願他們能繼續攜手並進,讓藥物發展朝向造福全人類的方向邁進。※ 本文摘自《食藥史: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食藥史: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作者:湯瑪斯.海格譯者:陳錦慧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8/04
-
2022-08-08 醫聲.健保改革
如何讓健保永續? 專家提出這三支箭
台灣醫療水準果真超高嗎?在今天一場研討會上,眾多學者認為,這只是大內宣,事實上,台灣民眾平均餘命成長幅度遠遠落後於日本、南韓,主因在於健保總額制度下,許多醫院收入有限,無法淘汰老舊儀器,也無法聘用個管師,以致台灣整體醫療水準正在衰退中。新北市醫師公會今天舉辦「新北醫療論壇」,主題為「健保永續面面觀」,台北耕莘醫院院長林恆毅表示,健保若想要永續經營,應考慮和商業醫療保險合作,透過商保彌補健保不足之處,例如,癌症新藥、免疫治療,造福民眾,也能減輕健保負擔。減輕健保負擔 李伯璋籲購買實支實付險、癌症險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癌症用藥費用成長速度極快,在各類藥品中穩居第一名,以110年為例,共給付154種癌症藥物,健保支付金額超過400億元,且逐年增加中。據統計,逾七成民眾投保商業保險,比率相當高,高達1679.1萬人購買商業保險,但因不清楚理賠標準,而引發爭議,也無助於減輕健保負擔,李伯璋建議,民眾應該投保「實支實付」住院醫療保險,並購買癌症險。林恆毅建議,健保應以朝更多元給付方式,以攝護腺肥大手術為例,目前僅給付內視鏡手術,而機器人手臂「達文西手術」則需全額自付。若健保與商保互補,民眾若有購買保險,選擇「達文西手術」,健保給付內視鏡手術費用,其餘由商業保險支付,等於民眾擁有更多的醫療選擇。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健保如想永續經營,務必思維創新,健保有如一台跑了二三十年的火車,必須重新打造,健全組織架構,否則早晚出軌,屆時全民受苦。健保三支箭:調整預算來源、商保補位、節流逢甲大學財稅系特約講座教授謝啟瑞提出「健保改革三支箭」,首先政府應該修法,透過一般稅收、特別預算來投資國人健康,不能再將健保歸為「民眾自給自足」。其次,在健保既有架構上,整合商保,例如,在昂貴新藥及醫材上,轉嫁至商業保險。第三支箭則著重在節流,建議政府成立國家級臨床試驗中心,針對國人常見的疾病治療,建構臨床研究,才能有效去除無效醫療,提高經濟效益,將錢用在刀口上。洪子仁建議,政府應該比照南韓,成立衛福部智庫平台,如同南韓保健福祉部下的智庫組織(韓國保健福祉情報開發院、韓國保健產業振興院、韓國保健醫療者國家實驗院),將臨床試驗研究成果,作為健保創新改革的重要參考。最重要的是政府不要再做大內宣,強調台灣醫療水準有多好多高,而是更積極地投資國人健康,例如,固定編列預算或是特別預算,提高醫療支出在整體GDP的占比。洪子仁表示,南韓、日本等國醫療占比遠高於台灣,這已反映在民眾平均餘命成長趨勢,台灣幾乎停滯不前,但日韓則愈來愈高,當然差距也愈來愈大。
-
2022-07-25 退休力.健康準備
怕自己太長壽,中高齡該加買醫療險嗎?專家教你保險這樣挑,買對比買多重要
編按:中高齡、銀髮族買醫療險,該怎麼挑?希望保障項目愈多愈好,保費可能所費不貲;但若保障不足,老年的醫療費用恐讓人難以承擔。保險專家李雪雯建議,買保險不用求多,而要視個人的需求、經濟能力,挑選真正適合的商品。購買醫療險,有哪些原則需注意?年紀愈長,醫療需求愈多。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愈來愈多保險公司提高承保年齡限制,針對65歲以上的熟齡族群推出新的醫療險保單。這些保單各有特色,有些是保戶罹患特定重大疾病時理賠,如嚴重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急性心肌梗塞等;有些理賠特定手術項目,如乳房根治性切除術、癌症達文西手術等;也有些保單以特定醫材為理賠項目,如白內障手術會用到的人工水晶體、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需置換的人工膝關節等。然而,年紀愈長,投保醫療險的保費也愈高。五花八門的保單中,如何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讓保費真的帶來應有的保障?熟齡買醫療險要注意哪些事?衡量自己需要的給付項目、保額和可負擔保費財經作家李雪雯建議,民眾要添購新的醫療險前,有幾個原則可優先考量:1. 保單的給付前提是什麼?有哪些例外狀況?醫療險的內容非常多樣,但給付型態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定額給付」,例如住院醫療險規定保戶住院期間,不論實際花費多少,一天都給付1000元。另一種則是「實支實付」,例如實支實付險的門診手術依實際費用理賠,單次理賠上限為1萬元。購買保單前,除了確認給付前提外,還要釐清以下幾種條件:等待期:購買保單後,從哪一日開始生效?免責期:保戶維持特定狀態超過一定天數才理賠。例如不少失能險會規定保戶失能狀態超過90天後才符合理賠要件。除外不保:特定狀況不在理賠範圍內,例如保戶的故意行為、健康檢查等。2. 保單的給付範圍為何?範圍愈廣、限制愈少,對保戶愈有利醫療險的給付範圍愈廣,未來愈可能派上用場。例如,不限定疾病的住院醫療險,給付範圍一定比限定重大傷病、特定處置的醫療險更廣。此外,以常見的手術費理賠為例,目前醫療險保單對手術的認定方式大致可分為3種:(1) 依照保險公司列出的「手術項目給付表」認定。(2) 依照健保署公布的「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中所列出的手術(簡稱「健保2-2-7條款」),認定理賠項目。(3)只要療程有切開、麻醉、縫合等程序,即可認定為手術。保單的定義愈寬鬆,民眾在申請理賠時會愈有彈性。3. 保單額度不宜太低,但也不能太高李雪雯提醒,民眾或許會認為,醫療險的保額愈高,愈有安全感。然而,保費與保額之間的權衡,就如同所有人生重大決策,有得必有捨。項目包山包海、保額又高的保單,保費勢必極高。特別是定期醫療險的保費採自然費率,保戶的年齡愈長,每年要繳的保費愈多。她建議,保戶可以評估,多少以上的醫療費用是自己難以承擔的?例如,目前要住醫學中心的雙人病房,一日約需自費2,000~4,000元不等。若現有的醫療保單住院日額足夠,就無需再加買新的保單。「繳太多保費,也是一種浪費。你不可能一直住院!」4. 當高CP值醫療險是附約,主約為何很重要目前市面上不少針對熟齡者的醫療險,特別是一年期的定期醫療險,多是需搭配主約購買的附約保單。附約保單無法獨立存在,若主約解約,附約也會失效。李雪雯建議,保戶購買前可先請業務試算,同一張附約保單搭哪一張主約,總保費最低。理論上,定期醫療險的附約保單,主約搭壽險保費會較低,終生醫療險保費則較高。再加上終身醫療險通常是定額理賠,如住院一日理賠1,000元等,實際保障很可能隨通貨膨脹而縮水,未必是最好的選擇。醫療險常見理賠爭議 哪些醫療處置會有「不必要」的疑慮?繳了多年保費,為什麼實際要申請理賠時卻被阻擋?李雪雯引用金融評議中心的統計,近年醫療險理賠最大的爭議,多和「必要性醫療」有關。當保險公司認定保戶所接受的醫療處置與常規不符、無實際必要時,即可能拒絕理賠。李雪雯舉例,有住院醫療險的保戶罹癌,因為標靶藥物所費不貲,便主動要求醫師安排他住院一日,並在住院期間領取標靶藥物,出院後服用。通常而言,服用標靶藥物不需要住院,保險公司有很高的機率拒絕理賠。而目前實務上,保戶若針對「帶藥出院」的爭議提起訴訟,結果也以敗訴居多。此外,金融評議中心也曾就理賠爭議做出解釋,保戶所接受的醫療處置是否有必要,除了尊重實際治療的醫師見解外,金融評議中心、法院也會參酌「具相同專業醫師於相同情形下,是否仍會做相同之判斷」。例如,曾有保戶因非傳染性腸胃炎、大腸炎至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後住院治療。但保險公司認為,保戶在住院期間並未接受積極治療,只是服用藥物、打點滴、觀察生命跡象,沒有住院的必要。保戶向金融評議中心申請評議,評議中心的醫療顧問也認為,保戶所接受的醫療處置皆可於門診完成,保險公司以無住院必要性為由拒絕理賠,並無不當。因此,投保醫療險時,應注意保單的各項給付定義。為了理賠,在非必要的情況下要求醫師使用自費項目,很可能會引發後續與保險公司的理賠糾紛。包山包海的保險,代價是高額保費!聰明買保單,轉移個人無法負擔的風險「人的錢只有一份,保險絕對沒有買夠的一天。」李雪雯強調,買保險是為了補貼個人所無法承擔的風險,而不是期待所有醫療支出,全都由保險買單。保單理賠金額愈高、保障項目愈廣,保戶需繳交的保費也愈高。她建議,民眾若想買醫療險,又不希望保費負擔過重,可考慮「自負額」型的保單。這種商品的概念是由民眾先自行負擔一定金額,超過自負額的部分,再由保險公司理賠。例如,一張住院醫療險的保單,自負額為5萬,給付上限為10萬。若民眾一次住院費用為10萬,自行負擔5萬後,剩餘的5萬則可申請理賠。相較於無自負額的保單,這類商品保費較低,民眾可評估自己能負擔的醫療費用,選擇適合的保單。一張保單值不值得買,必須回歸整體財務規劃的觀點思考。李雪雯認為,保險雖重要,但民眾不應將錢全部花在保費上。除了醫療,人生還有許多財務目標,需要透過積極的投資理財才能達成。保險不必買得多,但要買得對,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原文:怕自己太長壽,中高齡該加買醫療險嗎?專家:保險這樣挑,買對比買多重要
-
2022-07-21 醫聲.癌症防治
2成5晚期癌友自費治療破百萬 癌症希望基金會盼速推動商保補健保
衛福部國健署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超過12萬人,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展,該年5年癌症存活率超過6成,但新藥、新治療代表龐大醫療費用。癌症新藥新治療昂貴 癌友亟需財務支持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政府應加速推動商業保險補位健保,而除商業保險外,也有癌友在公民平台提議,希望可以下修60歲才能提領退休金的門檻,讓有急需的癌友在罹癌後,有更多元財務挹注,作為抗癌有力支持,目前連署將於本周截止,呼籲民眾多加支持。癌症希望基金會今舉辦「癌友自費多燒錢? 政府應加速推動商業保險補位健保」記者會公布「癌友自費調查報告」。病團調查:7成5癌症病友具自費情形 調查時間為今年3月7日至25日,經網路問卷調查,蒐集300名癌友或家屬提供的自費數據,其中包括癌友256名、照顧者44名,女性85%、男性15%,希望勾勒出台灣癌友更完整的自費樣貌,有別於過往缺乏政府完整數據,僅能透過癌友個案,呈現自費困境。48歲的肺癌3期病人可樂先生,為了盡快接受治療,選擇自費使用新藥,1年下來花費300多萬元,幸運的是,病情受到控制,但是足額的保險理賠才有自費用藥的底氣。42歲婉兒則沒有可樂先生這麼幸運,面對乳癌自費治療費用,她咬牙把房子的頭期款轉作治療,去年4月至今已花費上百萬元,她邊說邊掉淚說,每次治療想到的都是「錢、錢、錢」,治療效果與高額的自費費用,讓她兩頭煎熬。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說,調查顯示,自費已是癌症治療常態,在手術、化療、標靶與免疫治療中,近7成5病人都有自費情形,2成癌友自費金額破百萬。晚期癌友自費金額破百萬 金源得靠商保及儲蓄嚴必文說,就癌症期別統計,第一期或第二期病友約4成7自費20萬元以下,但第三期或第四期病友約4成自費50萬元以上,2成5自費上百萬元,自費項目多為標靶治療占53%,免疫治療占13%,讓晚期癌友承受巨大經濟壓力。嚴必文說,患者支付自費治療,經費來源主要是商業保險及儲蓄,調查發現,74%使用商業保險理賠、68%運用個人儲蓄;零期與第一、二期癌友依靠商業保險的比例為78%,高於第三、第四期癌友67%,為使用個人儲蓄與家人支持的比例較高,推估原因是自費費用愈高時,商業保險也無法負荷,病人必須動用儲蓄或靠家人支付,長期下來恐「因病而貧」,這是一個家庭的問題。另調查顯示,4成第三或第四期癌友認為保險理賠不足以支付醫療費用,超過1成者指出理賠落差高達50萬元以上。嚴必文說,癌症病友最希望醫療保險可以理賠的項目,前三名是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與基因檢測。國內醫療保單增加 病團籲加速商保補位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依健保署統計,目前每6元健保經費,就有1元用於癌症治療,但癌症治療朝向精準醫療,許多治療需要自費且費用昂貴,以肺癌標靶藥為例,如未獲健保給付,每月自費藥費可能要超過10萬元,免疫治療3周療程更高達30、40萬元,乳癌患者採荷爾蒙藥物治療每月藥費達12至20萬元。王正旭指出,吸取澳洲、新加坡等經驗,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17年第一版「台灣癌藥可近性政策建言書」提出商保補位健保想法,籲請衛福部、健保署讓健保與自費資訊能逐步透明化。經統計,1995年健保開辦時,每人健康險保單為0.4張,但至2019年已達3.16張,可見民眾對醫療險愈來愈重視,同時也與醫療費用逐年增加有關。王正旭舉例,澳洲、新加坡、香港的補位保險,政府都有一定程度的介入,先清楚切分需要商保補位的自費項目、政府提供透明的健保與自費資訊,讓保險公司精算規劃保單、建置公開的商保資訊整合平台,並有「保費低、整合資訊易懂、保單跟隨醫療科技進步」等特點,由各商業保險公司自行規畫,讓民眾能一站式選購保單等做法,甚至有些國家還開放非健康族群投保,如高齡體弱者、重大疾病、癌症、罕病等。8成癌友期望商保補位健保 健保署長:在健保架構下規劃這兩年,健保署長李伯璋大力宣導商保補位健保,近日更投書媒體指出,健保署已盤點自費醫療特材、新藥、高科技醫療技術項目及巿場價錢,希望保險業者了解如何能在健保架構下規畫「商業健康保險」補位空間。王正旭表示,健保設立始意是讓民眾得到平等的醫療照護,然而健保並非取之不竭的財庫,癌友自費調查中也顯示8成癌友期望落實商保補位健保,應由政府介入領航規畫,而非由商業保險公司完全主導。立委林靜儀一直以來倡議商保補位健保,認為這是健保改革的契機。台灣病友聯盟秘書長陳韋翰也說,在健保有限資源上,面對少子化、高齡化,不只是癌友,商業保險是促進民眾用藥可近性的多元解方。
-
2022-07-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確診後出國前準備這證明 三個月內回國檢測費較省
指揮中心6月中曾公布「境外確診個案返台常見QA」,提到國外確診者入境須檢附確診證明及兩日內陰性證明,陰性證明可從「PCR陰性」或「PCR報告ct值大於等於30」或「抗原檢測陰性」三選一。現在國內確診者愈來愈多,如果3個月內出國又回來,也適用這些規定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都適用,無論國內醫院開立的書面證明或數位健康證明,都可視為確診證明,出國前可事先準備好。反觀在國外確診,確診證明就沒這麼好取得。有讀者反應,在美國快篩陽性確診,輕症或無症狀都不需就醫吃藥,很難取得相關證明。若未能及時取得確診證明,就只能比照一般未確診旅客,花120到135元美金去做PCR,要是航班時間緊迫,急件甚至要價200美金。因為美國7月1日起已不再補助連鎖藥局的PCR檢測費用,在美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現在做PCR就是這麼貴。讀者表示,希望指揮中心能夠放寬規定,採認24小時內的抗原陰性報告,抗原檢測只要幾十元美金,不但結果更快出爐,也可以減輕經濟負擔。因應出入境的康復旅客比例愈來愈高,也希望指揮中心針對康復者訂定更詳細相關指引,比方說,如何證明自己曾經確診,現在就是個難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也於臉書發文表示,PCR非常敏感,感染已久的陰陰陽陽狀態都測得到,所以現在許多國家已放寬改採24小時內的抗原陰性報告,目的在擋下高病毒量個案。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也說,台灣入境時會要求再做一次唾液PCR,入境3+4還得關3天加上快篩,算是目前世界上入境規定相當嚴的國家,登機條件應可改用抗原檢測陰性。對此,莊人祥表示,不論PCR陽性報告、抗原快篩陽性報告、醫療機構開具曾確診證明、當地政府解隔證明等,都可以視為確診證明,希望旅客加以利用。莊人祥說,因有亞型變異株病例導致全球病例上周增加兩成,又適逢暑假人流增加,國際疫情再次升溫,因此「搭機前兩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入境容額2.5萬人」、「3+4檢疫」這3項規定都將維持,以確保航空器防疫安全及減少病毒跨境傳播。
-
2022-06-12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醫療工作這些年,我觀察到民眾對於醫療保險的理解比過去成熟。猶記全民健保開辦初期,那時候我也剛入行,遇到過太多民眾「挾健保以令醫師」的不合理要求,任何醫療處置、藥物、醫材,都認為應該由健保給付,病人認為自己已經繳了健保費,就不該再自費任何項目。猶有甚者,大量濫用健保資源,不該住院要求住院、可以出院不肯出院、住院後要求做全身健檢……醫師常需在「專業判斷」與「迎合病患要求」間做痛苦的決擇。或許是多年來政令持續宣導,也或許是自費醫材的市場與風氣越來越普遍,大部份的民眾都可以理解「全民健保只是低標,提供救命治病最基本的需要」、「全民健保有其給付極限」,「許多好東西(特別是醫材)需要自費加價或升級」,因此當病患想要使用等級較高之醫材時,可以接受自費或使用個人保險補足。就像搭飛機一樣,經濟艙是低標,可以把人送到目的地;但若想升等為商務艙,享有更多禮遇,就必須再加價。於是很多病人都有「實支實付」的保險,治療期間憑醫療收據,在一定額度(視保戶保費高低)內,可以支付其實際開銷。因此病人可在住院期間使用一些自費品項,理由是他的保險可以「實支實付」,所以病房房型要選最好的,醫材要選最高檔的。有個年輕女生臉部的傷口縫了幾針,這天她來我的門診拆線,看診後問我是否有除疤商品可以使用。「院方有提供除疤凝膠或美容膠帶,在拆線後可以使用,不過這些醫材健保沒有給付,需要自費購買。」我向她說明了除疤商品的使用方式與付費標準。「沒問題,我的保險可以實支實付,那我可以買幾條藥膏?」她的問題讓我愣了一下:「呃……都可以啊,既然是自費購買,應該是看你的預算而定。」「你可以開出幾條藥膏,我全部都要!」病人的口吻很像在百貨公司周年慶掃貨一般。「妳確定?」我請護理師清點一下診間的備品,大大小小十幾條藥膏,算起來要好幾萬塊,護理師特別提醒她價錢不低,而且以她臉上的傷口大小,應該是用不了那麼多。不過病人堅持保險有實支實付,而且這些藥品的總價並沒有超過額度,繳了多年保費的她,不甘心過去都讓保險公司「白賺」,趁這次受傷,要把過去繳的費用都拿回來。當時她的要求讓我有點為難,以商品的自由市場來說,病人付得起也願意付,照理說她想買多少是她的事,她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契約也不關我的事;然而,她想要買那麼多除疤商品的理由,聽在耳裡仍是覺得怪怪的。雖然這已經超出醫療與醫師需要擔心的範圍,不過我仍忍不住提醒她,曾經有病人如此做,結果保險公司不肯買單,想要拿來醫院退費也不行(按照藥品使用安全,一旦離開醫院就不能退);也曾遇過有人利用保險給付的漏洞,將多餘未使用的醫材在網路轉賣,這些都是違法的行為。「沒關係!我全都要!」病人堅持帶走所有的除疤藥膏。我對病人的目的與做法,沒有主觀上的意見,純粹是對這種理賠制度感到不解。
-
2022-05-02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王醫師,請問我可以用標靶治療嗎?」「王醫師,基因檢測是什麼啊?我需不需要做?」「王醫師,我聽說免疫治療是救命神藥,為什麼我不能用?」「個人化精準醫療」已是近年癌症治療的全球趨勢,對應精準化醫療概念的標靶與免疫治療,在診間的詢問度總居高不下。向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及可能相對應的治療方式時,不難發現癌友與家屬對精準醫療的認知,有著不小的進步空間及過高期待。並非每位癌友都適合過去癌症治療以原發「腫瘤位置」選擇治療藥物,如某藥物核准用於乳癌治療;近期則進展到依據「腫瘤基因的特徵」來決定治療藥物,這是未來標靶及免疫治療等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趨勢,但並非每位病人都適合。標靶治療利用藥物的「標」去辨識癌細胞的「靶」,進而攻擊,免疫治療則藉由癌細胞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來評估、篩選出適合者,讓病人具「偵查」功能的免疫系統活化並恢復功能,得以發現癌細胞,進而消滅癌細胞。雖然精準治療趨向個人化量身訂「治」,但療效因人而異,而且還是會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與醫師討論最有利於延長存活的治療選擇。兩管道認識精準醫療知識是抗癌最有力武器,癌症希望基金會致力提高癌友對精準醫療的認知,希望能用以下兩個方法幫助癌友有效地與醫護溝通,進一步提升醫病共享決策與生活品質。提升意識(Awareness):透過多元工具,如衛教手冊、LINE聊天機器人、YouTube頻道HopeTV、網站等,讓癌友透過慣用工具獲得正確、即時資訊。教育培力(Education):癌症希望基金會為病友量身打造「希望護照」App,協助記錄疾病及治療狀況,包括癌症型態,如癌別、期別、腫瘤大小、基因型態等、掌握治療方式、用藥紀錄、檢驗報告、副作用及疼痛等身心狀態等追蹤、提供照護訣竅、活動訊息等衛教新知。同步連結社會資源、設定提醒回診。近期將再度進化,App中增加詳細的基因說明,協助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疾病,隨時提存資料與醫護溝通討論。雖然精準醫療是全球看好的癌症治療趨勢,承載醫師與病人高度期望,但畢竟不是萬靈的救命丹。癌友須有正確認知。目前精準醫療費用偏高,根據健保署110年統計,當年度健保共支付403億元於癌藥費用,其中標靶藥費占率已達62.6%,遠超過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等支出,免疫治療雖然僅占4%,可預期還會逐年攀升。高額治療費用是隱憂過去十年,歐美談到癌症治療時,多了一個新名詞叫「財務毒性(Financial toxicity)」,形容高額治療費用帶來的傷害及影響,不只對病人,甚至對國家醫療保險制度,這是我們迎接精準醫療治療福音時,同時不能規避的隱憂。癌症希望基金會認為,要跨過精準醫療高聳的經濟門檻,健保、商業保險與藥廠必須三方協力,才能真正提高癌症治療可近性,幫助癌友得到即時與適切的治療。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避免「因病而貧」 台癌力推「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
罹癌抗癌,已讓人心力交瘁,還常出現「因病而貧」困境,不少癌友為了使用新藥而賣房子,耗盡退休金,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積極推動「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 ,希望拉近癌友與新藥的距離,抗癌之路可以走得更長久。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在「2022年癌症高峰論壇」發表「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 (TmCDF)--提升新藥可近性」,以多名癌友悲慘遭遇為例,強調癌症新藥應有特別機制運作,以確保新藥的可近性,保障健保的醫療品質。台灣人口老化,罹癌人口逐漸增加,據統計,目前約80萬名癌友接受治療,這使得癌症藥費成長率高於健保總額。蔡麗娟表示,2014年至2020年健保總額的平均成長率4.8%,但癌症藥費平均成長率突破10%,成長幅度為健保總額成長率的2倍。二代健保施行後,大幅增加新藥審查時間,非癌藥平均審查396天,癌症新藥卻需審查730天。再者,健保限制新藥給付範圍,平均僅三成多病友能獲得給付,蔡麗娟說,「許多癌友必須面對是否自費用藥的艱難抉擇。」「生命誠可貴,用藥要即時。」蔡麗娟說,癌症新藥價格昂貴,且審查耗時,平均來說,癌症病友必須等到3、4年才能用到新藥,期間生命一點一滴地流失,許多人根本等不到這一天。為此,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台平概念,蔡麗娟表示,這是健保體制外的過渡型支持機制,可強化癌症新藥可近性,減輕病友經濟負擔,並將治療選擇權交給病友。透過問卷及深度訪談,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癌友自付意願調查報告,若有機會穩定病情、延長六個月壽命,維持自理日常生活,72%癌症病友願意共同負擔,67%病友可接受的負擔金額區間約在每月2萬元,5成左右病友可接受的負擔金額區間落在3萬元。至於該基金平台採多元財源收入,經費主要來源有4:1.政府逐年編列預算2.個人、企業或慈善團體捐贈3.商業醫療保險(例如癌症醫療保險回饋金制度)4.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之產品或產業的特別捐,如菸捐 、糖捐、酒捐,抑或環境污染相關基金(如空污、土污、 水汙、毒害等)提撥。蔡麗娟指出,由政府主導該項基金,並規劃鼓勵企業參與之誘因與配套方案,而藥廠必須簽訂藥品管理協議,配合真實世界數據蒐集計畫,及提出財務風險分攤方案。在癌友部分,共同負擔,但需有上限,使用新藥以2年為原則,若過了2年,抗癌藥物仍未獲得健保給付,藥廠仍需按病人原使用條件提供用藥,確保病友治療不中斷。蔡麗娟呼籲,政府應積極研議以額外財源支持癌症新藥基金的可行性。此外,隨著人口老化,政府必須調整健保給付,「保大不保小」,不用再包山包海,將健保總額用在刀口上,提高癌症新藥給付。
-
2022-04-04 醫聲.癌症防治
攤開癌症帳單/每3周化療一次花費5、6萬 病友家屬深刻感受「因病而窮」
在看到罹癌父親的帳單時,剛就業一兩年的小玉深刻感受到「因病而窮」是真的可能發生的事情。三周一次化療住院,每次必須自費五、六萬元,在得知老爸醫療保險可以申請理賠後,她鬆了一口氣,但心想哪些經濟能力不佳、又沒投保醫療險的癌友,該怎麼辦呢?二○一九年十一月,朴先生摸到頸部硬塊,一開始以為只是簡單的淋巴結感染腫脹,至住家附近小型醫院耳喉鼻科就診,醫師取樣檢查後,建議再追蹤。但幾個月後,朴先生身體異狀愈來愈多,腋下冒出多顆小硬塊,夜間盜汗,常醒來一身濕,睡不好,白天沒有胃口,食不下嚥,短短一個多月體重掉了五六公斤。家人直覺不對勁,趕緊陪同至醫院尋求協助,這才確診為淋巴癌。小玉說,從爸爸開始出現症狀,到切片穿刺檢查結果出爐,差不多花了半年時間。爸爸是小玉心中的大樹,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空,為了賺錢養家,在市場工作的他,必須凌晨出門,一直忙到中午,才回家休息,但睡覺起床後,又得再開始工作。得知爸爸罹癌,全家人倍感煎熬,但表面卻必須裝得堅強,小玉和家人輪流陪著他到醫院接受化療,常擔心著藥物毒性太強、副作用太大,老爸身體會不會受不了。除了掛心老爸病情,小玉也憂心醫療費用,因為每三個星期一次化療,需在醫院住上一晚,隔天出院時,就必須繳交所有醫療費用。在醫師評估下,改成合併治療,多了幾種自費化療藥物,另加止吐藥,費用應該不便宜。小玉說,在老爸辦理出院手續時,拿到了帳單,確實被嚇到,每三周化療一次,包括病房費及化療費用,每次約五、六萬元,依照醫師擬定的治療策略,至少需做八次化療,全部醫療費用就快五十萬元。小玉指出,那時還不知化療效果好壞,上網查詢淋巴癌的治療方法,搜尋到免疫療法,看似療效還不錯,但藥費之高,讓她頭皮發麻。「如果家裡存款不夠的話,那該怎麼辦?」小玉說,看到帳單時,心裡掙扎,自己手邊可運用的金錢有限,根本無力分擔,又不敢直接開口問老爸,這該如何解決?直到知道老爸年輕時投保了醫療險、癌症險,能夠實支實付,住院也可請領津貼,出院費用幾乎可以打平,小玉這才鬆了一口氣。小玉說,從不知治療癌症竟會如此燒錢,除了藥費、病床費、看護費,還有許多意想不到開銷,例如,類似月子餐的「化療餐」,用來補充癌友的體力,提供足夠熱量,維持一定的體重,才能持續接受治療。「要是沒有私人商業保險,癌友的負擔真的很重。」小玉說,父親現在已經康復,定期追蹤中,也重回市場的工作,忙碌如往,「我已經長大到可以自力更生了,希望父親漸漸卸下照顧子女的重擔,更關注自己的建康。」▌癌友小檔案朴先生:60歲、男性.診斷:2020年淋巴癌四期.治療:.R-Chop 八次,每次約4.2萬元.帳單:33.6萬元.健保為何不給付:腫瘤細胞型態不符合健保給付適應症.註:.R-Chop :rituximab與CHOP (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e, vincristine, prednisone)的合併療法▌鼓勵癌友一段話謝謝身邊的一切,尤其是這麼努力的爸爸。小玉
-
2022-04-03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7/你的醫療保險夠了嗎?健保不是萬能也並非通包
看病需要錢,沒錢萬萬不能!不少人認為,不是有健保嗎?對,有健保。但它不是萬能,也不是通包,能給付的狀況會與自己的預期有差別。在醫療端需要自費的項目恐怕比你想像的還要多,沒有多餘的預算也會影響到醫療計畫的選擇。以癌症治療最新的免疫藥物或最新的標靶藥為例,有非常大的機會沒有健保給付,有給付也有可能因為藥價昂貴,健保大餅有限,給付條件嚴苛,通常都是較晚期的患者通過給付的機會較高。即使通過健保給付,也有可能會有使用上的次數限制,造成前段治療有健保給付,後續治療無法給付的情形。或許有人會抱怨,我都有繳健保費,怎麼治療上都還要自費呢?癌症新療法多元,最怕不符健保給付、也無商業保險。但說實在的,醫療新科技帶來的治療,確實墊高醫療費用。依據最新的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新舊患者形成的龐大癌友群,對健保是很大的負擔。雖然健保總預算突破8,000億左右,依據2017年平均個人經常性醫療支出佔GDP6%-7%之間,鄰近國家韓國佔7%以上,日本10%以上,因此台灣健保被稱「美而廉」是不是件好事,各界近年有非常多的討論。醫界普遍認為,健保總預算並不夠,分配到個人的醫療支出就是捉襟見肘。當不符健保給付條件,就得考慮是否自費,這些藥物費用,會依選擇藥物的種類而不同,每個月少則幾萬元,多則十幾萬都有可能,若沒有商業保險給付,又沒有經濟基礎,那麼治療上的選擇就有所不同。先了解可能的治療計畫,再與保險業務員商討。確診當天,我衝回家後立刻跑進書房,第一件事就是把商業保單翻出來,看一下醫療險及癌症險的部份,再來就是看看存款有多少錢,這件事讓自己在悲傷之餘整個人「醒」了過來。在慌亂中拿出保單,多數情況無法靜下心來,加上保單用語像「天書」一般,有看沒有懂,怎麼辦呢?我試著依照之前有位血液腫瘤科主任的建議,先跟主治醫師討論未來可能的治療計畫,有了輪廓後再把自己「未來」的情況想像了一遍告訴保險業務員。我告訴對方,會進行一個大手術,有可能會用到微創手術,也有可能不會;可能住院二到三周,想住付差價的單人房或雙人房;若健保沒有給付的藥物,想要自費接受新藥治療;也想在體力不佳時喝癌症營養品,這些保險都有給付嗎?了解後,發現自己的保單是實支實付,但每次住院自費的部份有天花板限制,額度比想像中少,但住院期間有看護金,出院後有療養金,也有首次罹癌補助金可領。因疫情住院麻煩,最好了解門診治療給付範圍。另外,也必需了解門診治療的給付範圍,以方便未來治療選擇,以門診治療替代住院,在COVID-19尚未停止的此刻,是很重要的考量。當然,住院給付一定比較高,但現今住院非常麻煩,住院者及陪病者都得進行PCR採檢,又得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門診治療會是好的選擇。錢夠不夠用,關係到未來能選擇的治療方式。或許在得知生病時,很多人會失去理智無法思考,但也請家庭成員中有人一定要保持理性,因為癌症的治療及恢復需要長期規畫,這些都跟錢有密切關係。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你還未生病前就可以「想像」生病的狀況,「考」一下你的保險業務員,隨時調整保單。因為生病後,就只能針對暨有的保險及現實的狀況來想對策了。關於保險的10件事申請任何保險,包括商業保險、勞保、團保,都需要診斷書及收據,因此需多申請幾份,且需蓋醫院官印才能當正本使用。詢問保險業務員● 保單性質,是否屬於實支實付,其定義為何?● 若住院,換算下來每天可以獲得多少給付?● 每次住院,自費醫材藥物最高額度為多少?● 是否有首次罹癌費用?● 門診治療是否有給付?● 自己的狀況符合殘障定義嗎?● 需要準備的資料有哪些?詢問公司人資● 團保給付項目?● 勞保可申請哪些項目?殘障給付?薪資補助?● 團保及勞保需準備的資料有哪些?
-
2022-03-1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美國經驗 提供以人為本透析選擇
隨著人口老化,末期腎臟病已是許多國家的重要健康與經濟議題,美國近年積極推動改革,結合醫師、機構與患者,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讓腎病患者對居家透析有更多的了解與選擇,以提高照護效益,改善生活品質。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副組長葛梁安代表美國在台協會(AIT)出席「台美居家透析政策交流論壇」論壇時表示,腎臟病是全球健康議題,台美末期腎臟疾病患者逐漸增加,應該盡速找出可降低成本,並改善病患生活的方案。延伸閱讀:疫情助攻 居家透析新契機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CMS)、醫療保險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CMMI)副署長兼主任Elizabeth Fowler表示,美國有78萬名末期腎臟病患,2018年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支出高達4900萬美元,政府致力讓患者有更多更好的治療對策。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醫療照護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部門組長Tom Duvall透過視訊分享美國推動居家透析的政策和經驗,他強調,許多末期腎臟病患者對於疾病的認知不足,有必須想出有效的預防方法。延伸閱讀:數位轉型 提升腎友自我照護能力Tom Duvall表示,在美國約有三成末期腎臟病患者在確診前不知道自己患病,除了讓腎臟病友積極就醫,有效治療之外,還應該讓患者了解自己是可以有哪些治療選擇。例如,到了必須透析階段時,應選擇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要在醫院透析,還是居家透析?各有哪些利弊。政府及醫界應該思考合適、且符合患者需求的透析模式。延伸閱讀:創新模式 在家洗腎也能視訊聊天至於台灣,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將逐步放寬糖尿病新藥的給付標準,讓臨床醫師願意多開這類藥物,延後患者洗腎時機。李伯璋表示,腎臟移植應是末期腎臟病患者的最佳選擇,患者術後五年存活率逾九成,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為了增加誘因,將提高腎臟移植手術點值,藉此鼓勵醫院及外科醫師。延伸閱讀:做對的選擇 去想去的地方延伸閱讀:洗腎照常工作 自信奔向勝利人生
-
2022-03-1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三成病患到末期才知腎出問題 台美專家找對策
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末期腎臟病已是許多國家的重要健康與經濟議題,美國近年也積極推動改革,結合醫師、機構與患者,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讓腎病患者對居家透析有更多的了解與選擇,以提高照護效益,改善生活品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聯合舉辦「台美居家透析政策交流論壇」,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醫療保險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CMMI, CMS)副署長兼主任Elizabeth Fowler,以及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醫療照護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部門組長Tom Duvall以視訊方式,分享美國推動居家透析的政策和經驗。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副組長葛梁安代表AIT出席論壇。他說,腎臟病是全球的問題,台美都有很多末期患者,台美的共同目標是要找出可降低成本並改善病患生活的方案。目前美國者居家透析的腎臟病人比率僅12%,遠低於很多已開發國家,美國將會繼續努力,CMS今年年初也提出新計畫,每年將涵蓋6萬名患者投入居家透析。Elizabeth Fowler表示,美國有78萬名末期腎臟病患,2018年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支出高達4900萬美元,政府致力讓患者有更多更好的治療對策。Tom Duvall分享,調查發現美國30%的末期腎臟病患者在確診前不知道自己患病,對疾病的認知不足,因此CMS要第一步先讓患者了解自己是可以有治療選擇的,在進行透析時,要選擇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要在醫院透析還是居家透析?而且各有哪些利弊。而且要先了解患者的目標是什麼?政府必須思考合適的透析模式,符合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