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健康的鐵律。」這是彰化縣卓醫院院長卓建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提醒病人保養身體很重要。台灣健康保險制度幾經更迭,卓建志繼承父業,帶領醫護順應政策和時代的變化,穩定中求成長,逐步擴充醫療量能,撐起全縣緊急醫療網一角,守護南彰化平原居民的健康。
繼承父志 接手自家醫院
台灣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北斗舊名)」,卓建志的父親卓木鐸1950年在繁華北斗鎮開設小兒科診所,雖訂有看診時間,但實際上是全年無休,卓建志印象中的爸爸視病猶親,半夜為急病者看診,免費施藥給窮苦患者,病人和民眾交相稱讚,讓卓建志立志長大也要當個好醫師。卓木鐸購地興建「卓綜合醫院」,卓建志醫學院畢業先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歷練,1987年回自家醫院幫忙,兩年後挑起院務重擔,並整修院舍、添購醫療器材,朝向現代化醫院經營。1992年獲衛生署醫療發展基金補助新建大樓,病床數從60床逐漸增至120床,又因應人口高齡化的疾病,陸續增設骨科、復健科、腦神經內科、家醫科等科別,以及開設泌尿科特別門診。
開腦一千元 曾抗議給付低
卓綜合醫院1995年更名「卓醫院」,無論哪種院名,卓建志和父親都配合醫療政策承辦國家醫療保險,曾因勞保醫療給付過於低廉,腦部外科手術「一個頭一千元」,時任彰化縣醫師公會理事的卓建志認為對醫病不公平,積極連署南彰醫院抗議,勞保給付獲改善,但好景不長,全民健保1995年開辦,再度挑戰地區醫院生存能力。健保實施 形成「大者恆大」
卓建志說,健保實施後又因醫療給付問題,形成「大者恆大」局面,大型醫療體系旗下醫院有區域醫院規模卻留在地區醫院等級,病人流向這些醫院,而且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服務觸角」到處延伸,在卓醫院門前就有4家大醫院設候車站,令人無奈。農業鄉鎮人口快速高齡化,卓建志赴日考察日本護理之家,認為是地區醫院的轉型方向,把自家醫院急性病床漸進式申請改為護理之家病床和洗腎病床,保留20床作為緊急醫療,未來成立社團法人,進一步轉型讓醫院得以永續經營。
養生祕訣/3動脈阻塞 調整飲食常健走
笑口常開的卓醫院院長卓建志,每天把走路、爬樓梯當運動,自認身體狀況不錯,60歲那年收到太座送的高階體檢大禮,竟檢出心臟三條動脈有兩條完全阻塞、一條阻塞95%,看到報告嚇出一身冷汗,手術後當個聽話病人,按時服藥也定期健檢。「剛回來自家醫院的10年內,眼裡、心裡都只有工作。」卓建志傳承父親的行醫精神,忙到沒時間做休閒運動,全年只有勞動,加上「能吃就是福」飲食不忌口,他坦言沒注意到這樣長期累積下來,體內埋藏了地雷。
60歲生日前夕,卓建志的太太說忙了大半輩子,已經有年紀,自己當醫師也該做高階健檢,「妻命難違」,卓建志做生平第一次大體檢,收到的報告顯示:「動脈硬化指數破千(正常值應小於4),心臟三條動脈僅存一條暢通率5%,其餘完全阻塞。」隨即安排裝置心臟支架手術。
卓建志表示,40多歲曾抽血做一般檢查,當時尿酸值12(正常男性應低於7)、血脂數值1300多(正常值應低於200),他服藥控制得很好,身體沒有異狀,所以心臟動脈嚴重阻塞,他沒有不適感,玉山攻頂、潛水等運動樣樣來。
「度過隱形劫難,我應調整生活形態。」卓建志重新分配時間,經常到溪頭等鄰近山林健走,保持均衡飲食和心情愉悅。「人生赤裸裸的來,什麼都帶不回去。」卓建志說,憂愁不能解決事情,飲食不必特別忌諱,笑咪咪過日子,才不辜負出生走這麼一趟。
卓建志小檔案
●年齡:67歲
●專長:消化外科、內視鏡、超音波、老人急重症的專科醫師
●現職:彰化縣卓醫院院長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畢業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外科部總醫師、彰化縣北斗卓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給病人的一句話
●「預防重於治療」是維持健康的鐵律。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