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年紀越大睡得越少?專家告訴你真正需要的睡眠時間及如何睡好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抗癌新知

癌症慢病化 財務毒性副作用加劇 存活期延長是福音?重擔?

癌症化療伴隨著惡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近年「財務毒性」被形容成另一項副作用,指高額治療費帶給病人及醫療保險制度的傷害。 圖片來源/Freepik
癌症化療伴隨著惡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近年「財務毒性」被形容成另一項副作用,指高額治療費帶給病人及醫療保險制度的傷害。 圖片來源/Freepik

聽健康

00:00/00:00

癌症治療隨著新科技跳躍式進展,不只帶給患者治癒的可能,還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但癌症權威都預警,當癌症慢病化後,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已不只是腸胃不適、掉髮等藥物毒性,有愈來愈多病人面臨「財務毒性」,高額治療費用或健保給付落差,使他們用不起藥,甚至得賣車賣房來尋求生機。

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台灣收案300位癌友,就有兩成自費破一百萬元以上,當給付喊卡,他們必須在籌錢買藥或放棄原先的治療做選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舉辦「癌症下的財務之毒」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探討因財務毒性所延伸出的各項問題。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健保逐年入不敷出,癌症新藥即使納入給付,也常限縮給付對象,多數患者常得自掏腰包才能使用新藥。例如某乳癌用藥在日本和歐洲的使用經驗,患者使用後存活期延長約兩年以上,且兼顧生活品質。但台灣健保給付期限縮至一年半,期限一到,患者如想繼續用藥,只能籌錢或不得不改以其他療法。

「癌症下的財務之毒」專家會議與會者陽明交大醫管所所長黃心苑(右起)、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楊志新、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幹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部主任譚傳德、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記者侯永全/攝影
「癌症下的財務之毒」專家會議與會者陽明交大醫管所所長黃心苑(右起)、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楊志新、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幹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部主任譚傳德、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記者侯永全/攝影

多發性骨髓瘤存活長 費用從十萬破千萬

許多新型療法為血液惡性腫瘤治療帶來希望,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幹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部主任譚傳德表示,多發性骨髓瘤過去只有兩大類藥物,全部治療費用不到十萬元。而現在有多種治療組合,一位病人一輩子可能會花上一千五百萬元,對存活良好的病人,帶來了財務考驗。

他說,每年增約四百人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標靶藥物引進後免除骨髓移植,存活期從二至五年,到「活到廿年都不稀奇」,續命條件是每月藥費七萬五千元,推估廿年健保總給付恐破一千八百多萬元。相比每年增約兩百人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健保僅給付用藥二年,之後患者須自費每月十五萬元,罹病人數僅有一半,卻沒有健保眷顧,花費足足是兩倍,實屬「不公不義的給付」。

為減少健保財務支出,應以行政命令對於專利保護到期的藥物,以20%~50%的價格給付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打破現行85%的保護價格,再以此節省下來的費用,作為增加新藥的預算。

肺癌慢病化 每三週藥費支出八萬元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說,一九九五年健保開辦之初,肺癌治療選項有限且末期患者存活中位數只有六個月,花費自然不高。新藥問世使患者存活率大幅延長,續命的藥費每三周要七到八萬元,荷包深淺左右活命的長短。癌症治療近二十年突飛猛進,使癌症存活率朝向慢性化,以末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為例,目前經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許多病人存活超過三至五年,但往往仍須長期使用昂貴抗癌藥物。

每年新增需治療肺癌病人已超過一萬人,如用免疫治療,每人每年要一百多萬元。現實是大部分末期癌症病人都逐漸慢性化,「肺癌真的不敢去提」。楊志新在意的是給付決策的透明度,健保究竟基於什麼原則決定給付?病人自費的藥物及技術是提升生活品質、延長疾病控制時間?還是真的可以顯著延長生存期甚至治療率?這些都必須充分讓病人清楚,否則徒然助長自費亂象,有違社會公義。

「財務毒性」不只是個人層面,少了健保給付,醫界得靠自費增加營收,精密儀器設備成了攬客招牌,造就醫療院所「軍備競賽」。譚傳德直言,達文西機械手臂適用於深部微創手術,不料卻也被用在表淺的乳癌手術;重粒子治療在日本屬失敗收場,但台灣仍有醫學中心搶著引進,「機械買了再來談效果,這樣的順序完全顛倒」。

GDP佔比提高 為財務毒性解方

如何解決「財務毒性」,王正旭認為,國家投入醫療的GDP占比要提高。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長黃心苑也說,台灣健康照護支出在GDP占比始終維持於百分之六上下,和鄰近的韓國的百分之八相形見絀,更別提日本早超過百分之十的水準。台灣在近期多個權威學術期刊上,在醫療照護品質指標的評比也落後於日本、韓國及多個已開發國家。社會需要改變觀念,提高對健康照護支出不只是消費,也是對健康及國家人力資源的投資。

延伸閱讀>>>醫療支出僅占GDP 6% 低於日韓【癌友帳單故事】

醫療進步使癌症存活率朝向慢性化,像融合致癌蛋白質非小細胞肺癌,經標靶治療,病人存活率在五十個月後,就能持續延長。

她從醫療經濟學文獻角度來看,科技進展、社會經濟成長、高齡化、及保險擴散,會使民眾更注重健康及醫療照護,這是醫療費用成長的主要原因。放眼國際,社會經濟成長的同時,社會愈重視健康,自然而來帶動醫療照護費用在GDP的占比,就像科技產品一直推陳出新,不應視健康照護費用成長為負面的事。

財務毒性小檔案

癌症化療伴隨著惡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近年「財務毒性」被形容成另一項副作用,指高額治療費帶給病人及醫療保險制度的傷害。根據美國二○一六年研究,有百分之一點七癌症存活者在確診五年內申請破產。(記者邱書昱)

延伸閱讀:健保如何開源? 第一步:癌症治療資訊透明化

多發性骨髓瘤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骨髓移植 標靶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