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輸血
共找到
173
筆 文章
-
-
2022-09-19 醫療.血液.淋巴
血友病患隨時都在出血?為何好發男性?醫師帶你認識血友病
血友病 凝血因子缺乏造成人體的凝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包含血小板和各種凝血因子的交互作用,甚至白血球、紅血球還有一些免疫相關的因子也牽涉其中。凝血因子依照歷史上發現的順序來編號,到目前已經到第十三凝血因子。不過歷史上的第三因子後來發現是組織因子,不存在人體血漿中而是附著在細胞上,第四因子就是天然的鈣離子,不是人體製造產生的,還有第六因子被發現其實只是活化狀態的第五因子,所以這三個就跳過變成空號了。因此雖然編號到第十三,其實總共只有十個。另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凝血因子,跟其他凝血因子很不一樣,是以多單元聚合體的方式存在。而且它通常跟血小板一起作用,不影響傳統凝血時間的檢查,所以當年也沒有跟其他的凝血因子一起被編號。這個因子稱為von Willebrand factor,是以當時相關疾病的發現者:芬蘭醫師Erik von Willebrand 來命名,有時音譯為「溫偉伯氏因子」,但一般習慣翻譯為「類血友病因子」,因為這個因子缺乏的疾病在台灣翻譯為「類血友病」,取其有點類似血友病,卻又有所不同之意。除了眾多凝血因子,體內也有數個抗凝血因子,顧名思義其功能就是拮抗凝血因子,產生平衡效應來阻止凝血過度作用,避免血栓的發生。凝血因子缺乏,依照其重要性和缺乏程度不同,可能產生嚴重度不同的出血現象;反之,抗凝血因子的缺乏,則有可能會產生過度凝血,進而造成血栓的現象。【延伸閱讀】疾病百科/血友病性聯遺傳 血友病嚴重病人幾乎是男性血友病的出血症狀是因為缺乏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所致。缺乏第八凝血因子者稱為A型血友病,缺乏第九凝血因子則是B型血友病,兩種血友病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不做進一步的檢驗難以區分。缺乏的原因是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的基因缺陷所造成,可能是遺傳得到,也有可能是病友們自己產生新的突變而沒有家族史。第八和第九凝血因子的基因,恰好都位於X染色體上,所以血友病的遺傳模式是性聯遺傳,如同色盲、蠶豆症一般,嚴重的病人幾乎都是男性,而女性帶有基因缺陷者,絕大多數沒有症狀或症狀相對輕微。A型血友病在男性中的盛行率約是一萬分之一,台灣兩千多萬人口,估算大約有一千名左右A型血友病患;B型血友病比較少見,盛行率大概是A型血友病的五分之一,由此大概推估大約有兩百位左右。實際健保登錄的病患人數比推估的數字少,可能是有些輕度的病友症狀不明顯,可能沒有被診斷出來,或因為不常需要治療而沒有相關紀錄。歷史上最有名的血友病帶因者,是十九世紀統治英國多年的維多利雅女王。根據相關研究,維多利雅女王應是整個家族中,第一個發生突變者,因此往上追溯王室族譜,沒有任何血友病患者,她自己也沒有明顯的出血症狀。不過當年的歐洲皇室非常流行互相通婚,所以眾多的血友病患者就在整個歐洲皇室成員當中出現了。維多利雅女王其中一位外孫女,嫁給了當時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所生下的小王子Alexii,原本應是預計要繼承沙皇的王儲,卻不幸恰好遺傳到外曾祖母的缺陷基因,得到重度血友病。當時距今一百多年前,根本沒有人知道血友病是怎麼回事,也沒有任何治療。據稱沙皇和皇后因小王子的無人能解的病情而無心國政,且誤信妖僧拉斯普欽的讒言,終至俄國革命及帝俄時代的終結。有趣的是,這一百多年前的歷史事件,直至最近十多年前,才經由新的考古學技術,證實維多利雅女王乃至於Alexii小王子所得的,其實是比較少見的B型血友病,而不是比較常見的A型。再次說明了從歷史文獻的症狀紀錄,完全無法分辨A型和B型兩種血友病,必須進一步檢驗才能確認。另外,歷史上曾經把第十一因子缺乏者,稱為C型血友病,但是第十一因子在凝血功能中所扮演的角色比較弱,縱使嚴重缺乏,所造成的出血也大多相當輕微,與A/B型血友病的出血表現與嚴重度完全不同,所以現代醫學已經幾乎不再使用這樣的稱呼。第十一因子缺乏者大多不需治療,也極少見嚴重出血現象。避免不可逆關節損壞 治療目標「零出血」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要低到幾乎正常人平均的1%以下,幾乎是完全沒有的狀態,才會有自發性出血的現象,稱之為重度的血友病;體內若有1-5%的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自發性出血的機率就大幅下降,稱為中度的血友病;若是體內的凝血因子6%到40%之間,雖然還是比正常人低很多,但只有受傷或手術時才會比較嚴重出血,定義為輕度的血友病。凝血因子在40%以上,雖然還是比平均低,但就不稱為「血友病」。如同每個人高矮胖瘦不同,凝血因子的高低也因人而異,凝血因子大於40%,就不會有太明顯的易出血現象了。血友病是先天性的疾病,意即病友們打從娘胎裡就是這樣的狀態。不過,他們並不是隨時隨地一直都在出血。血友病所造成的是出血傾向,概念上可以說是出血的風險比一般人高的狀態。少數血友病友在出生時,因為經過產道擠壓,產生了嚴重的腦出血,甚至導致嚴重的後遺症,不過大多數血友病友,大約是在學會爬行和走路時,才開始被發現到有異常的關節或肌肉出血現象,進而就醫後診斷。因為科學上還無法完全解釋的理由,血友病和其他出血性疾病不同,特別容易在關節內出血。出血時除了關節腫脹、疼痛與無法活動等不適之外,還會讓關節本身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包含軟骨磨損、關節滑膜充血增生、硬骨骨質流失及骨刺等等。隨著反覆出血,各個關節的逐漸損壞也讓病友們活動受限甚至不良於行,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關節損壞之後,再追加更多凝血因子也無法復原。因此,目前國際上對於重度血友病的治療指引與專家共識,都建議需要從小就開始,預防性地定期施打凝血因子,目的在於維持血中一定的凝血因子濃度,讓關節出血的機會降到最低,來避免不可逆的關節損壞。因此「零關節出血」或是簡言之「零出血」成為了血友病治療所努力達到的終極目標。長效凝血因子 延長注射間隔天數在很早以前的年代,血友病友們只能養賴捐血者的血液或血漿來治療,所需要的輸注時間很長、效果不佳,且有過敏和感染等許多輸血相關的副作用,治療起來非常辛苦。大約三十多年前,開始有了從血漿分離純化出凝血因子的製成藥物的技術,但是當時技術尚未成熟,血漿的來源若遭受病毒的污染,就會感染使用這些藥物的血友病患者,當年堪稱血友病治療的黑暗年代。現今,血漿分離與純化的技術已可以移除所有已知,甚至未知的病原體,從血漿分離出的凝血因子製劑已經安全無虞。其後更有基因工程凝血因子的問世,也就是將凝血因子基因植入細胞,再大量培養這些細胞來產生凝血因子,不再需要收集血漿來純化凝血因子,如此一來更是完全沒有感染的問題了。不過,縱使有了安全又有效的凝血因子製劑,血友病的治療要達到「零出血」仍是非常困難。首先,凝血因子的結構特性,讓它只能用靜脈注射的方式給予;再者,天然的第八因子半衰期約只有8到12小時,第九因子則只有18到24小時,要維持體內有保護力的凝血因子濃度,第八因子製劑必須每兩、三天注射一次(或每週三次),第九因子必須每三、四天注射一次(或每週兩次),而且如此頻繁的靜脈注射,得從病友們兩歲甚至更小就開始,才能在任何關節出血前預防它發生。在如此年幼的病童,進行如此頻繁的靜脈注射,而且這個治療需要終生持續執行,對於病童、家屬以及醫護人員,都是非常沈重的壓力與負擔。因為科技的進步,大約十年前開始有長效凝血因子的發明,經由各種技術將天然的凝血因子加以「改裝」,在不影響凝血功能的前提之下,讓它能在體內的半衰期拉長。目前多數的病友們已經在臨床上使用這種長效的凝血因子。拉長半衰期之後,讓A型血友病患原本每兩到三天一次的預防性注射,延長到每三到五天一次,B型血友病則從原本每週兩次,延長到每週一次甚至少數可以每兩週一次。因為各種加長半衰期的技術仍有其限制,目前的長效凝血因子製劑的半衰期長度,已經到了某種程度的極限,難以再更延長了。血友病友們使用長效的凝血因子藥物來進行預防性注射,雖然已經遠比數十年前進步,仍然只有大約三到四成的血友病友們,能夠達到零出血目標。A型血友病易產生抗體危機 ITI治療成功率7成 血友病還有另一個可能發生的危機,因為病友體內幾乎沒有第八或第九因子,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會誤把補充進來的凝血因子,視為是外來的病原,對它產生抗體。這個現象在重度A型血友病比較常見,約一到三成的病友會產生;重度B型血友病患則大約5%會發生。一旦產生抗體,將削弱甚至完全消除補充凝血因子的效果,因此無法再使用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製劑治療出血,更沒有辦法進行預防性的補充來預防出血。早年這些抗體病友們,僅能使用繞徑藥物(bypassing agent),就是繞過第八或第九因子的凝血路徑的藥物,來達到止血的效果。目前臨床上使用的繞徑藥物只有NovoSeven®和 FEIBA® 兩種,皆可以用來治療抗體血友病患的出血。但是因為繞了遠路來達成凝血,所以止血效果遠不如直接補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縱使不惜成本的進行預防性注射這些藥物,也無法發揮好的保護效果。因此,有抗體的血友病患出血頻率更高,關節更容易損壞,生活品質也更差。多年前有些醫師無意間發現,對於產生抗體的血友病友,刻意頻繁且大量的給予凝血因子注射,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部分病友的抗體可以被消除,恢復到沒有抗體的狀態。這種治療模式被稱為免疫耐受引導治療(immune tolerance induction, ITI)。ITI在A型血友病的成功率大約七成,B型血友病則比較困難,約只有三成成功率。ITI執行起來相當辛苦,也會耗費非常大量的凝血因子藥物。依據成功率較高的作法,凝血因子必須每天注射一般劑量的兩倍以上,持續期間有時可能超過一年以上才能成功。而且最好是抗體剛剛發生時,就要盡快開始執行ITI,才會有高的成功率。抗體常常發生在病友們兩三歲的時候,其執行難度可想而知是更上層樓。但若是等到抗體病友們青少年或成人時期再執行ITI,雖然靜脈注射容易許多,但ITI成功率會低很多,對比其執行的辛苦程度及大量的凝血因子耗用,相當不划算。血友病是先天性的,但有一種很罕見的狀況,稱為「後天性血友病」。這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莫名其妙對自己的凝血因子產生抗體(絕大多數是對抗第八凝血因子),造成突發性且暫時地讓體內第八凝血因子失去功能,臨床上很像A型血友病具有抗體的病友,但是出血現象是成人甚至老年才突然發生,而且不分男女都有機會得到。後天性血友病的發生率,大約每年百萬分之一左右,所以整個台灣一年大概最多發生幾十個,可以說是比先天性血友病還更要稀少。後天性血友病患,止血的處置比照A型血友病的抗體病患,使用繞徑藥物來止血。不同的是,後天性血友病的發生起因是免疫的失調,所以根本解決方法是使用免疫抑制藥物,來消除莫名產生的第八凝血因子抗體。平均治療數個月,多數病患抗體可以消除而恢復健康,少數病患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但在抗體完全消除之前,仍如同先天性血友病且具有抗體者一樣有出血風險。2種突破困境的現代治療 血友病目前已有安全且有效的凝血因子可以使用,但為了達到零關節出血而避免關節損傷的目標,仍有兩大難題需要解決,一是凝血因子製劑,縱使是長效型,仍需要從小頻繁靜脈注射直至終生,而且保護力仍不完美,只有四成病友可以達到零出血;二是產生抗體的病友,預防注射凝血因子完全無效,免疫耐受引導治療(ITI)執行起來相當辛苦且漫長,也不見得完全成功。不過,血友病治療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產生了「非凝血因子療法」和「基因治療」兩者非常有潛力突破目前治療困境的療法。非凝血因子療法非凝血因子療法,目前有兩類:1.第八因子模擬藥物在凝血系統的功能當中,第九因子是活化第十因子的酵素,第八因子則是催化上述作用的催化劑,兩者同樣重要,但所負責的工作不同。日本奈良大學Shima教授靈機一動,認為可以使用非凝血因子的藥物,來取代第八凝血因子的催化功能。經過多年的努力,做出了一個可以同時接合第九因子和第十因子的雙特異性抗體,可以有效地取代第八因子的功能,而且不受病患體內抗體的影響。目前已經在多國包括台灣核准上市,在台灣也被健保核准使用在A型血友病已經產生抗體的病人。這類藥物以皮下注射的給予,與凝血因子比較起來方便許多,而且半衰期相當長,可以每一到四週施打一次。經過臨床試驗證實,A型血友病患不論有無抗體,使用這樣的藥物都能達到良好的預防性效果,約有八到九成病患能夠達成零出血的目標。不過,仍有極少數病友可能會對這個藥物產生抗體,或是因為不明原因止血效果不佳,需要回到原本凝血因子治療方式。然而,目前這一類藥物僅有一個上市,許多藥廠陸續在研發應用相同概念,但功能更強的類似藥物,未來應該會有多個更新一代的藥物上市,有機會克服對特定藥物產生抗體或療效不佳的問題。2.血凝再平衡藥物血凝再平衡藥物的概念,來自於人體內血凝系統中,原先就有凝血因子與抗凝血因子的平衡,讓體內不至於過度出血或血栓。血友病患因為凝血因子缺乏變得容易出血。然而,補充凝血因子的治療方式有其極限。於是科學家們反向思考,設計出能夠拮抗或消除「抗凝血因子」的藥物,負負得正讓整個血凝系統「再恢復平衡」,來達到止血的目的,因此稱為血凝再平衡藥物。此類藥物目前都尚未被核准上市,仍在進行臨床試驗中。給藥方式以皮下注射為主,半衰期各個藥物不同,用法從每天一次到每兩個月一次不等。除了不需要靜脈注射之外,其最大的特色是,藥效並不針對特定的凝血功能異常。所以不論A型或B型血友病,也不管有沒有抗體,都可以適用,效果也沒有差異。然而,在發展過程中,少數藥物產生了血栓的副作用,甚至有因危及病人生命而終止研發者。然而,血凝再平衡藥物經過持續的努力,已經逐漸找出恰當拿捏劑量的方式,有一個藥物目前第三期臨床試驗已接近完成。其後還有許多藥物努力研發當中,未來前景依然值得期待,也非常有機會帶給血友病友們更多治療選擇及更好的生活品質。血友病的基因治療自從美國St Jude 兒童醫院與倫敦大學醫院合作,在2011年底發表了第一個成功的血友病基因治療的人體試驗成果之後,血友病的基因治療終於出現了一線曙光。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與反覆的臨床試驗,血友病的基因治療逐漸發展成型。2022年8月,歐盟核准了第一個血友病的基因治療上市,自此基因治療已經正式成為血友病治療的選項之一。期待不久的將來也能成為國內血友病治療的可能選擇。基因治療的原理,是把正常的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基因,放進血友病病人的身體中的特定細胞裡,讓凝血因子的製造部分恢復甚至回到接近正常。換言之,基因治療並沒有把血友們的基因完全修好,還是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但是成功的基因治療,可以讓重度血友們體內的凝血因子濃度達到輕度血友甚至正常人的範圍,不再需要預防注射凝血因子,有可能甚至連接受手術也沒問題。理論上要把基因送進人體,可行的做法有很多種,目前已經在人體試驗成功的方式,是利用一種對人類不會致病的病毒: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簡稱AAV,把正確的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基因,借用AAV外殼帶進病人的肝細胞中。目前不論在A型或B型血友病都有相當好的成果,除了安全性上並沒有發現太大的問題之外,也都能成功提升血友的凝血因子濃度,達到不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且零自發性出血的程度。也正是因為安全及療效都能過關,首個血友病的基因治療才會被歐盟核准上市。然而,目前的基因治療的成果,到真正能夠治癒血友病仍有一段距離,因為還有以下幾項限制與問題存在,尚待研究與克服:1.使用族群限制於成人、無AAV抗體及肝臟健康者: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只在成人進行,因為安全性的考量,目前還不適用青少年、兒童甚至嬰兒。AAV是個不會致病的病毒,所以有不少人可能曾被AAV感染過而不自知。感染過AAV就會在體內產生對抗AAV的抗體,於是就無法接受以AAV為載體的基因治療。基因治療針對肝臟細胞投入基因,所以肝臟已經不好的血友們被臨床試驗以安全為由排除,可能也不適合使用。最後,已經對凝血因子有抗體的病友,不確定療效可能有多少,目前也還不適合。但是已有動物實驗證明,基因治療有可能可以發揮類似ITI的效應,所以針對已有凝血因子抗體的病友,也已經有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未來有可能不是個基因治療的限制。2.療效在個體間的差異與不可預期性:雖然目前的基因治療達成零出血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會產生到多高的凝血因子,則因某些還不甚了解的理由,個體差異非常大。接受同一個基因治療,使用相同劑量,結果可以相差許多倍。有人僅到輕度血友病的程度,產生大約10-20%左右的凝血因子,雖然不需要預防性注射,但仍要小心創傷出血;同時卻有人凝血因子可以表現超過100%,不只開刀創傷都沒問題,甚至高到臨床上擔心可能引發血栓的程度,目前還沒有任何方式,可以預測個體之間基因治療效果的差異。3.免疫動員與免疫抑制劑使用以AAV為載體的基因治療,存在一個問題,在於身體的免疫細胞可能會動員,破壞被投入基因的肝細胞。因為對身體而言,基因治療就像是被AAV病毒感染一樣。被投入基因的肝細胞比例很低,只佔不到所有肝細胞的1-2%,這些肝細胞破壞對身體健康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卻會讓基因治療的效果付諸流水。要阻止這樣的免疫動員反應,必須在基因治療後的半年到一年內,非常密集地抽血監測肝臟指數及凝血因子濃度(一般需要至少每週一次)。才能精準的在免疫有動員跡象時,給予免疫抑制藥物,來避免基因治療的成果被免疫破壞。除了密集監測對病友來說,得時常到醫院抽血,相當麻煩之外,免疫抑制藥物本身也有副作用,在臨床試驗中也有極少數,因使用免疫抑制藥物而產生嚴重感染的案例,等於間接也可以算是基因治療所造成的問題。4.可能無法終生有效這大概是所有基因治療的問題中,最令人沮喪的一點了。以現行眾多的血友病基因治療臨床試驗成果來看,雖然各個都能夠維持相當長的時間,但有些效果在第二年後就會開始逐漸下降,推測是被投入基因的肝細胞自然代謝凋亡的結果。以凝血因子濃度下降的速度估算,有可能基因治療的效果只能維持五到十餘年左右,似乎無法維持終生有效。這也讓原本預期可以「治癒」血友病的基因治療,失去其最吸引人之處。雖然能夠持五到十年,不需要任何其他血友病治療,也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們可能要等到未來的技術再次突破躍進,才有機會發展出能夠真正「治癒」血友病的療法。筆者身為中生代的血友病治療醫師,見證從血友病以血漿製劑治療,逐漸發展到長效基因工程合成凝血因子,到目前百家爭鳴,蓬勃發展中的非凝血因子藥物以及基因治療藥物。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一步步減輕這個病對血友們人生的磨難,逐漸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解開一個又一個由疾病加諸於他們身上的枷鎖。當然,也承蒙健保署能夠給付各種血友病治療藥物,讓病友們接受治療時,不用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與負擔。雖然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治療都仍未臻完美,但此才是更需要我輩持續努力之時。期待未來每位血友病友們都能與所有人一樣健康成長,享受人生,並能夠無所顧忌的自由追逐自己的夢想。唯有達成如此目標,才是血友病真正治癒之日。
-
2022-08-17 焦點.生死議題
人生走到最後一段路,怎樣的照顧是對病人最大的關懷?如何讓他走得安詳又有尊嚴?4點教打造有愛的人生終點站!
人生走到了最後一段路時,怎麼樣的照顧才是對病人最大的關懷,又如何讓病患走得安詳又有尊嚴?現代人很忙,E世代的人更忙,忙著看方盒子、看資訊、找尋賺錢的機會,週末則忙著玩、上網,或到PUB去瘋狂、參加派對去搖整夜的頭。現在的社會是為生活而活,活得很充實、很忙,什麼資訊都有,但是對老、對死卻置之不理。面對人生的終站,大多數人不太重視,隨便應付,更不用談如何處置。相較於現代年輕人對結婚的精心設計,實在是天壤之別──光拍結婚照或是辦喜宴,就要花費年輕人大部分的積蓄,為人生最美、最年輕的容貌做一個刻意妝扮的寫真,每個人看起來既像電影明星,又像王子與公主,一切都沉醉於童話故事中。現代人老後被送入安養院、護理之家已算不錯了,有誰關心臨終環境?老年人已沒有組織能力、行動力,只好任憑家屬安排。有的被通知接回,將死而未死的無意識老人回家後仍未斷氣,安放在大廳中央,不吃不喝等待死亡;有的住家公寓太小了無法安置,於是從急性病房轉慢性病房,三人一間或六人一間的普通病房,在嘈雜的環境中度過餘生,沒有隱私也沒有尊嚴,像赤裸裸被扔在菜市場。老人啦,沒有用了,幹麼還浪費銀子?年輕人總有他的盤算,甚至有的家人不到醫院照顧,也不接回家中,一星期見不到一次面,以某種角度來衡量,以高的道德標準來看,也算是一種精神上的棄養。中國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至少父母病了、老了,子女應隨侍在側,方能回報養育之恩。至少我們應該提供臨終者一個比較好的環境,讓他們平靜安詳地辭世。【延伸閱讀: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家是最好的人生終點站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我覺得這位爺爺福報真的很大,有這麼多孝順的子孫,真是令人羨慕,這輩子也值得了。銀耳燕窩也比不上孝順的子女圍在身邊。他們家人說話也很幽默,所以老先生的病情愈來愈好,腫瘤的消褪緩解也比一般人來得快。後來老先生說起自己的故事,道出他年輕時在農會、水利會的一些陳年舊事。每當老人說起他自己的往事,那種心頭的甜蜜全寫在臉上,蒙上一層健康的紅臉頰,想想他小時候一定也是這副可愛的模樣。《安寧會訊》曾有一篇報導:一位老阿公是做墓碑的,罹患胃癌,多次進出安寧病房,個性平和安分,對事無怨無悔,後來他變得面帶愁容,常夜裡驚恐地說夢話。在病情惡化進入彌留狀態時,他變得煩躁不安,口中喃喃自語,大吵大鬧著要回家,子女們未曾看過阿公有過這樣的反應而遲遲不敢做決定,而阿公變得更躁動,似乎符合精神科醫師譫妄的診斷。後來家屬決定將阿公帶回家,安寧居家護理師卻發現阿公精神奕奕地坐在舊式四合院大廳的椅子上,眼神亮亮地直視著大廳前方,家人在著手後事、聯絡其他的親友,忙成一團,有的家屬則在一旁哭泣,阿公卻獨自一人坐在大廳,看似落寞又與世隔絕般靜坐,沒有與任何人互動。安寧護理師前去探視阿公,阿公也沒有回應,直到她發現阿公在注視院子裡大小形狀不同的墓碑。原來老阿公是做墓碑的,那些是他的傑作,阿公開始奇蹟般地侃侃而談,述說每一個墓碑的故事,他變得多話起來,直到他耗盡體力睡著為止。當天晚上阿公起來,要交代子孫後事,並要求家人將他的床推到門口院子裡,看墓碑,看星星、月亮。安寧護理師竟也被通知趕到他們家見證一切,一大家族的人或坐或站或蹲地圍繞在阿公身旁,恬靜又溫暖地陪伴阿公,他們之間沒有言語互動,有的只是濃濃的親情,阿公就這樣安詳地走了。有時我們竭盡所能地呵護及照顧病人,但往往會忽略那些是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還是只是滿足身為家屬那種不捨、不願接受的逃避與虧欠的感覺。當臨終者表示想回家安度最後的日子,我們是否應認真考慮,不要為了種種理由把他們綁在加護病房的床欄杆裡,那才是真正的沒有尊嚴。【延伸閱讀:「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人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樂死立法該注意哪些原則?】臨終者自己的選擇最重要親屬往生是家族重大聚會與團結的時刻,每個家族成員應樂觀其成,以和為貴。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正信的宗教都是很好的,我們應尊重而不該有分別心才好。這個時刻最重要的是臨終者自己的選擇,自己若有決斷,請族長耆老出面協調幫忙,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其他持不同意見的子女或親屬最好少批評,以免破壞家庭和諧。傾聽應包含立遺囑,由臨終者決定分遺產、遺物的方式,或有族長(如叔伯、長子)、法定代理人之陪同,或律師之出面來解決合理的分配方式。遺產愈多愈複雜,例如:土地、房子、公司動產、股票、存款、成立基金,或管理人代表等,上班族或農家子弟的問題就相對單純多了。中國人若西方人有預立遺囑的習慣,若父親先過世,則母親(未亡人)負責分遺產之大權,將來母親過世,則由子女共同協調。這些事情即所謂最重要的後事,攸關子女繼承的權利與義務,應事先說清楚、講明白才是上策。不明不白的做法,是家族的另一種黑箱作業,只會加深猜忌,造成家族之分裂,這點絕不是長輩樂意見到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每個子女都退讓一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父母養育我們很辛苦,若稍有不公平之處也是一種緣分,做子女的應該歡喜接受。分得少的並非父母親比較疼惜,而是長輩有他們的考量;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骨肉,哪有不疼愛的道理?多半父母親會照顧相對弱勢者,希望最後再幫他們一把,這是天下父母心。每個子女都應在此時感恩,分多分少都一樣,而不是懷疑、猜忌,有不勞而獲的自私妄念。西方許多大企業家覺得孩子應接受考驗與奮鬥,生活富裕反而心志愈沉淪,所以他們大部分會將遺產捐獻給社會,蓋醫院、資助研究機構、慈善團體,這才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典範。錢,沒有人不愛的。錢雖非萬能,但沒有錢就無法生存於社會,所以萬萬不能。美國有不少頂尖癌症醫院是由企業家捐獻所蓋的。這些企業家有這麼高的遠見與氣度是很令人敬佩的,沒有他們的捐獻,這個世界的文明可能會落後好幾年。當我們傾聽長輩的時候,難道不是一個很祥和、充滿溫馨的畫面嗎?中國人所講的隨侍在側才是盡孝道,又怎麼可以忤逆父母呢?一旦家族有了共識,大家都應遵守,所謂家和萬事興。安排臨終環境一:學習傾聽安排臨終環境時,基本上應注意:放鬆、祥和與愛,以營造病人清明的觀見,如此方可體會本覺的見性,將可重生信心、滿足、空靈力量、幽默與篤定,也就是希望利用最清明的環境,以理性來面對並整理最後的人生。家屬可以靜靜地陪伴,讓臨終者順利轉化心境。我們應相信每個人都有智慧走過這一關,不需要強迫病人聽太多意見。病人需要的是我們的關心,所以我們應學習傾聽。一般來說,若病人能接受自己大限已到的事實,他們知道日子所剩無幾,心裡總有一些後事需要交代。包括:他們理想中的告別式方式是教會的、道教的,或是佛教的誦經;安葬的方式是火葬或土葬,或是希望進入家族的墓園與長輩或配偶葬在一起,或不希望合葬於同一個墓穴中。有的母親比較長壽,而希望葬在兒子旁邊。現代人多選擇安放在靈骨塔內,中國人也很相信風水,認為好的風水可以接近樂土又可以保佑子孫,所以好風水的靈骨塔或墓園很重要。然而不同宗教的墓園也有區隔,所以病人告訴子孫應選擇何種告別儀式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家庭成員的宗教信仰各有不同,這一點常常造成許多歧見與困擾,最重要的是家族中有沒有達成共識。例如:長子篤信佛教,女兒信奉基督教,次子沒有宗教信仰,而母親為民間信仰,但有一些基督徒的朋友。此時女兒的教會姊妹可能會勸女兒傳福音給母親,因為擔心母親沒有信基督、沒有受洗太可惜,將來會失去上天堂得永生的機會,所以女兒回家見到母親就積極說服母親受洗,並接受教會姊妹關心、代禱。當然,她會認為基督教的告別式比較好,然而父執輩都是純樸的農家子弟,以佛教或道教方式居多,家族的墓園也是宗族的,每年清明節整個家族一起掃墓,所以長輩們不贊成病人受洗信基督教。女兒很鬱卒,也很懊悔在母親健在的晚年,沒有辦法說服她受洗,以至於天人永隔之後無法召回天國,將來更無法在天國同主一起見到母親。女兒又慌又急,情急之下不免拉二弟勸大哥讓步。這種不同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家庭問題時有所聞,其中又以兄弟姊妹眾多的家庭最嚴重。加上遺產的分配不容易公平,或雖公平但仍有自認為分得少的心理,埋下將來家庭分裂的潛在原因。安排臨終環境二:熟悉的環境病人需保持放鬆自在,最好能安置於他熟悉的環境裡。若病人處於一個陌生、冰冷、機械性的環境,例如加護病房,他們很難放鬆心情。任何人到了陌生又奇怪的環境都會變得焦慮不安、懷疑、易受刺激、不信任,許多病人在加護病房(ICU)會發生所謂的ICU症候群,甚至有譫妄、顫抖、歇斯底里、幻覺、頭痛、不明熱等現象發生。有些病人移到普通病房後藥而癒。偶爾接到類似的會診單,加護病房的醫師以為是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引起白血球數目降低、高燒不退,其實那些病人的病情尚穩定,只是在加護病房多待上一天,他們就吃不下睡不著,心情很難平靜。要判斷這些病人是否患有其他潛在的病或是精神狀態引發的身心症,或是急性精神病,則需要更多的臨床經驗。實不諱言,很多重症病人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狀況耗弱,每況愈下直到死亡。絕大多數是住在加護病房的時間過長,無法移除呼吸器(拔管),最後或多或少在多重藥物的使用下引發器官衰竭,院內細菌黴菌感染。其中黴菌感染大部分是伺機性感染,肇因於抗生素的濫用(過度使用)。很多家屬捨不得病人辭世,雖已知病情積重難返,仍不願將病人送往安寧病房而同意轉入加護病房。其實大多數病人不願意住加護病房,只是他們已虛弱到沒有自主的能力。或許有人會問,重病的人恍恍惚惚,會在意住在哪一個病房嗎?但若我們深入了解,病人其實最想回家,雖然回家代表放棄治療,也代表生命的結束。然而對現代人而言,尤其是健保時代,選擇住加護病房對家屬來講反而比較輕鬆省事,不必負擔繁重的看護工作,而醫療費用大部分是全民共同承擔。對重大傷病的健保病人而言,住加護病房不用負擔差額病房費用,又不用請外勞看顧,對精打細算的家屬是划算的,但他們忘了病人擁有他自己的選擇權。反過來思考,我們回到非健保時代,若病人罹患絕症,病重住入加護病房,一個月後逝世,醫療費用一百萬元新臺幣,請問多少家庭會覺得這樣很值得?節儉是人性,浪費資源同樣也是人性,只不過是往高或往低看而已。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同時尊重病人又衡量醫師的建議。不做急救、沒有機器監看,家人的關心才是最重要的。倘若因家庭因素、房子及環境因素無法將病人帶回家,而必須住在醫院裡,最好選擇單人床或安寧病房。單人(頭等)病房可以容納比較多的家人來探訪,放一些病人喜歡的照片、音樂(不擔心吵到隔壁床)、書籍、自己收集的收藏品。這樣才是有人性、有溫暖的人生終站。然而單人房是差額病房,非健保床,有些人經濟狀況並不允許。沒錢,生病是困難的。說實在,只要能看開,將病人帶回家是最好的選擇。有一些認識比較久的家屬會提出他們的要求,希望真的不行的時候,在生命終了前一星期,他們願意將病人帶回家。我們可以這樣嘗試,並聯絡居家護理配合定期到家訪視,做家庭照護(Home Care)。家,才是最好的人生終點站。家,永遠是最甜蜜、最熟悉的窩;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家裡的窩。在自己家裡,每人都比較自在,家屬更能發揮愛心、同理心,每個人當然都變得比較能幹。硬體上家當然比較好,但不要忘了軟體,那就是愛心、輕聲細語、一切從容。家裡必須凝聚向心力,這點很重要。安排臨終環境三:觸摸、表達無條件的愛每位老人雖然是寂寞的,但他們的內心其實和童稚的心靈一樣,需要被愛。有些人害怕接觸老人、病人,其實他們最需要家人觸摸他,嘗試了解他。我們醫護人員雖不是他們的親人,但每當我坐在病床邊,握起病人的手,眼睛看著他,跟他聊天,他們變得多開心、放心。因為他們是人,凡人都需要被親近、被疼愛的感覺。以手握手、以心傳心,心手相連,醫病關係中這一點不可或缺。當然,當病人變得封閉,這些良性的互動也就少了很多,雙方變得沒有什麼話,照章辦事,兩不相欠。有時醫護人員並非如此冰冷,而是有情緒、害怕、不信任、打不開心結。「先生緣,主人福。」醫病關係必須經營,它不是商品,更非單向的業務關係。雙方必須建立起信賴感,你放感情給人,對方同樣回報。有時候到加護病房會診,裡面都是一些重病、昏迷不醒或半昏迷的病人,我看到有愛心、會溝通的護理師們一面幫病人翻背,一面同病人說話,幫他們抽痰後又將臉擦拭乾淨,輕輕柔柔地。啊!她們是天使,假使我躺在病床上一定這麼認為。護理師們同半昏迷的病人說話,就好像病人聽得懂一樣,探訪時間到了,家屬詢問護理師,病人意識不清,同他講話到底能不能聽懂?其實病人的心靈可以因感動而淌下眼角的淚水,即使是在昏迷狀態下。所以,我們常鼓勵家屬利用訪視的時間多多跟病人講話,可以握著他們的手說話。就像慈母在孩子睡著的時候,繼續唱搖籃曲給娃娃聽一般,每個人都渴望被疼愛。許多人害怕死亡,就是因為害怕這種孤獨寂寞的感覺。在生病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接近的親朋好友變得愈來愈少,病情愈重愈久,卻愈沒人前來關切,無形中他們被刻意遺忘了,孤立而無助。沒有愛,寧願死,這是憂鬱的溫床,是久病厭世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有愛才有鼓勵,才是在絕境而能活下去的理由。想想看,有許多高知識分子在人生的終站變得鬱鬱寡歡,得不到安息與解脫。其實臨終療護最需要的是愛心、同理心與慈悲心。道理不難但需有耐心的、長時間的奉獻,愛心或許比較難,但是許多家屬、醫護人員都做到了,見賢思齊,當我們看見別人做到了,一定要警醒,惕勵不懈怠。安排臨終環境四:允許道別允許病人過世,保證在他死後,其他人會過得好好的。他並不會孤獨,因為家人、親人會時刻想念他,他也會擁有一個完全的愛。神會照顧他,與他同在,神寬恕也赦免了所有的罪與罰。很多病人在辭世之前仍有牽掛。重病的中年人放不下年幼的小孩與妻子:誰來照顧他們的生活?誰能接下負責家計的經濟重擔?這一點我們可以諒解,而且的確是一個難題。雖然留下一些遺產,但未來的事情無法預料,那些未成年的子女能保證被妥善照顧嗎?配偶會再婚嗎?原來的家還會完整嗎?或許我們認為七、八十歲的老人會比較好走,其實他們愈老反而愈容易感傷,擔心子女的經濟、事業,煩惱未成家的那些孩子的幸福,甚至掛念孫子。總之他們是家族中的長者,卻有很多讓他們放心不下的地方。臨終的人最該學習的是放下、捨得下,不帶走任何財富,也不帶走任何煩惱;不帶走愛憐,也不帶走怨恨。我們平常關切很多事情,擔心不幸事件的發生,然而很多時候總會水到渠成,不用操心。一些不如意的事發生了也終將過去,烙在我們心靈的創傷卻幫助我們成長,變得更達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擺在我們眼前的功課,誰也無法為我們免去。沒有人能幫我們繳稅,也沒有人能替代我們服兵役,自己的事尚且很難圓滿解決,他人的命運自有他的因緣。陪伴的家人又怎能牽絆住臨終者呢?在病床前痛哭或許是人之常情,活著的人想到與親人永隔,誰不難過?但是這樣往往讓臨終者無法順利割捨親情,無法進入臨死中陰。就如同親人上了火車,我們送別時能拉著他的手不放嗎?有緣自然還會相見,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在世的每一天,以最多的愛心跟親人、家人相處。接受與道別的智慧我發現,平常照顧病人的家屬可以很自然地接受病人的死亡,尤其是久病重症而又無法醫治的患者。平時他們付出了愛心、親情,也認識命運之不可違背。相對地平時未與患者接觸,或旅居國外者,當聞此噩耗,回國探親或只能奔喪者,他們的情緒、悔恨、不捨、百感交集,有時會有一些情緒化、理性的舉動,讓醫護人員很難應對。尤其是一些放洋的遊子,往往會詰難醫療的處置,如此也難掩他們內心的愧疚與虧欠。若能了解狀況,心平氣和,多感恩照顧病患的有關人員,把握時間與臨終者見面、談話,往好的方面去做,幫助病人多結善緣,這樣的臨終關懷才會圓滿。認識命運的不可違背,才能建構道別的基礎,從而把握時間、安排臨終者最後的人生行程。在此時刻認命、順命、逆來順受並非不積極,而是圓融豁達的表現。許多事情我們反過來反省,當病人往生以後,才驚覺沒有留下多少時間與所愛的親人相處,反而不顧病人的要求,硬是將他留在冰冷的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急救,而沒有機會道別。臨終者最後的請求也未被完成,因為家屬們拒絕道別,不放棄最後一線的機會,只盼望奇蹟出現。這樣只會造成病人的痛苦、失望與無奈,最後苟延殘喘的心情,又有誰知呢?各式各樣思想的人都有,有些人害怕死亡,緊捉住家人、醫師的手,要求大家救他;有些人知道大限已到,一切努力皆枉然,他們決定接受命運,步下人生舞臺,然而梯子被家人拆掉,進退兩難,這又是何苦來哉?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道別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藝術,不要強人所難,順勢而為的人才會放下心來感恩。在為病人營造臨終的環境裡,我們需要豁達的心態,以人生經驗與智慧來啟發內心的愛與疼惜。如果不先啟發自己,就無法啟發在我們面前的親人。祈禱眼前所愛的親人不再受苦,能夠找到安詳和解脫,家族內的每個人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同心協力,拋開種種不愉快的爭執,放下私心,把握最後相聚的機會。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8-09 養生.抗老養生
高壓氧療法能逆轉衰老嗎?教授:不但沒療效更是危險的
讀者Indie Choy在2022-7-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請問以上實驗除了證實成功影響了人體血細胞端粒長度以及明顯減少衰老細胞數量之外,請問僅隨是否有效影響人體全身其他【所有】地方,例如身體各器官、皮膚之類的細胞端粒長度,繼而【真正能夠停止生老病死】人類必經過程?敬請詳細找出以及刋出位於以色列,該項實驗的詳細程序!」這位讀者寄來的連結是一篇2020-11-24發表在Heho網站的文章高壓氧吸3個月,細胞年輕25歲!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試驗中「逆轉衰老」。它的開場白是:「日前,來自以色列的一支科研團隊在《Aging》期刊上發表論文,介紹了一項臨床試驗的結果。在給健康老年人連續進行高壓氧治療後,短短三個月,就能顯著停止、甚至逆轉細胞衰老過程。根據兩個關鍵的生物學指標,這些老年人的細胞,變得比實際年齡更加年輕。」這段話裡所說的論文是2020-11-18發表的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creases telomere length and decreases immunosenescence in isolated blood cells : a prospective trial(高壓氧療法增加端粒長度並減少分離血細胞的免疫衰老:一項前瞻性試驗)。這項研究只是檢查志願者的單核白血球,而沒有檢查其他器官,更沒有檢查志願者是否變得年輕。但是,光是憑白血球端粒長度以及衰老標記,研究人員就發布新聞稿,聲稱高壓氧能reverse aging(逆齡,返老還童)。團隊領導Shai Efrati醫生也創設了一家叫做Aviv Scientific的公司,專門提供高壓氧治療。他還說:「根據我們在以色列的研究,全世界很多人都對開設附屬中心感興趣。」請看2021-1-8發表的From aging to chronic wounds, is hyperbaric oxygen a cure-all?(從老化到慢性傷口,高壓氧能治百病嗎?)美國FDA在2021-7-26發表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Get the Facts(高壓氧療法:了解事實)。我把它的重點整理如下(斜體字):如果您正在考慮為自己或所愛的人使用高壓氧療法,請注意一些關於它可以做什麼的說法是未經證實的。例如,高壓氧療法未被證明可以治愈癌症、萊姆病、自閉症或阿茲海默病。FDA建議您在使用高壓氧療法之前先諮詢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以確保您正在尋求的是最合適的護理。如果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推薦高壓氧療法,FDA 建議您前往經過檢查並獲得海底和高壓醫學協會適當認可的醫院或設施。截至 2021 年 7 月,FDA 已核准下列疾病可以使用高壓氧療法,而任何其他情況都還沒獲得批准或授權:血管中的空氣和氣泡、貧血(不能輸血時的嚴重貧血)、燒傷(在專門的燒傷中心治療的嚴重和大面積燒傷)、一氧化碳中毒、擠壓傷、減壓病(潛水風險)、氣性壞疽、聽力損失(在沒有任何已知原因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完全聽力損失)、皮膚和骨骼感染(嚴重)、輻射損傷、有組織死亡風險的皮膚移植皮瓣、視力喪失(單眼、突然、無痛、由於血流阻塞)、傷口(不癒合,糖尿病足潰瘍)。由於高壓氧治療期間壓力和氧氣濃度增加,潛在風險包括:耳朵和鼻竇疼痛、中耳損傷,包括鼓膜破裂、暫時的視力變化、肺塌陷(罕見)。高濃度的氧氣也會帶來火災風險,這也是 FDA 建議在認可的設施進行治療的原因之一。 爆炸和火災曾發生在未經 FDA 認可的設施和場所。從這三段話就可看出,高壓氧療法之用於所謂的逆轉衰老並未獲得FDA 批准,而且還相當危險。美國醫學會在今年六月舉行的年度會議裡也有對提供高壓氧療法的場所做出決議。請看2022-6-15發布的新聞Doctors want end to unsafe “mild hyperbaric facilities”(醫生希望結束不安全的『輕度高壓氧場所』)。它說:「所謂的“輕度高壓氧治療”正在 30 多個州的近 300 個中心進行。但海底和高壓醫學協會提出的一項決議稱,所使用的壓力容器或艙室通常沒有經過適當的標準和監管機構的檢查、認證或批准。這些治療是在沒有醫生監督或處方的情況下進行的,它們可能因氣壓傷導致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其他並發症包括低血糖反應和無法識別的心臟急症,需要立即進行醫生診斷和干預。醫學會代表們通過的政策反對輕度高壓氧場所的運行,除非並且直到可以在具有適當培訓人員(包括醫生監督和處方)的設施中安全地提供有效治療,並且只有在干預措施有科學支持或理由的情況下才能提供有效治療。他們還指示醫學會與FDA和其他監管機構合作,關閉提供輕度高壓氧治療的場所,除非他們採用並遵守所有既定的安全法規,遵守既定的高壓氧治療實踐原則在有執照和訓練有素的醫生的處方和監督下使用氧氣,並確保工作人員經過適當的培訓並遵守適用的安全法規。」The News & Observer在2022-7-2發表Durham joins NC cities barring ‘mild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達勒姆加入北卡羅來納州禁止『輕度高壓氧治療』的城市)。它說:「達勒姆的消防隊長已下令兩家企業停止提供越來越受歡迎,稱為『輕度高壓氧療法』的健康服務。推銷員將此服務宣傳為從衰老到癌症等各種疾病的萬靈療法。全州和全國越來越多的消防員正跟專門從事高壓氧醫學的醫生一樣,促請民眾對此療法的火災和健康風險提高警覺。在最近的會議上,美國醫學會決定與監管機構合作,以促進對該療法的打擊。……杜克大學高壓氧醫學中心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和研究員雷切爾·蘭斯說: 當高壓氧艙起火時,它不像火災,而是更像是爆炸,所以總有一定程度的死亡。」總之,高壓氧療法能逆轉衰老的聲稱是基於非常薄弱的科學證據。更重要的是,它是非法和危險的。原文:高壓氧能逆轉衰老嗎
-
2022-07-31 焦點.用藥停看聽
忘了吃藥,該不該補吃?藥師:不是所有藥都可補吃,領藥前應先詢問藥師!
啊!又忘了吃藥,要不要補吃?許多慢性病長者常有「自己當醫師」的習慣,胡亂加減藥、停藥,或是忘了吃藥,下一餐飯後加倍補回來。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高東煒提醒,不建議自行增減藥物及藥量,藥物稍微多點少點,效果就不一樣,例如心血管患者吃太多抗凝血劑,有內臟或微血管出血風險。尤其內臟出血,無法立刻得知,嚴重時失血過多,需輸血救命。忘記吃藥是許多人的通病,需要補吃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師蘇柏名提醒,不是所有藥都可補吃,領藥前應先詢問藥師。若可補吃,就以「吃藥時間間隔一半」為記憶點,如早上8時、下午4時都應服藥,中間間隔8小時,一半就是4小時,如中午12時前想起就補吃,超過12時就不建議服藥。本文摘自《當父母變老-安心照顧全書:吃感冒藥時 慢性病用藥怎麼吃?(電子書)》
-
2022-06-26 醫療.心臟血管
健保大數據/二尖瓣脫垂治療特色院所
修補與置換‧全國No.1振興醫院/瓣膜經修補後 多可再用10-15年健保統計,110年振興醫院執行二尖瓣脫垂修補或重建手術195人,全國第一。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兼任心醫學影音室主任陳怡誠說,俗話說「天然的尚好」,該院治療二尖瓣脫垂與他院不同,多依據國際指引,以修補瓣膜為優先考量,因經修復後長期觀察,心臟瓣膜運作較佳。該院修補瓣膜後,多可以再使用10至15年,等同是置換組織瓣後,平均使用10年的效果,除非瓣膜受損情形十分嚴重,才會進行置換手術。陳怡誠表示,瓣膜治療採修補方式,對醫師技術要求較高,該院在院長魏崢領導下,要求對修補瓣膜的基本功一定要練好,必須讓患者重度逆流的病情,修補到輕症或以下。同時,針對已置換組織瓣患者,目前也可以採用經導管治療,再植入一個瓣膜,形成「瓣中瓣」,避免第二次傳統開心治療。治療瓣膜性心臟病時,振興醫院多年前即規定團隊合作,由內外科醫師一起站上手術台,手術前經食道超音波檢查,讓手術更為精準,如此一來,不僅提高手術成功率,更縮短手術時間20至30分鐘。今年更成立「瓣膜治療中心」,推動雙主治醫師制度,讓病人受到完整照顧。修補術‧醫學中心No.1亞東醫院/修補手術更費功 長期來說預後較好亞東醫院在110年二尖瓣脫垂修補或重建手術有94人,為醫學中心中第一名。亞東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陳哲伸說,二尖瓣修補所需的技術、經驗及耐心,遠高於置換手術。陳哲伸指出,置換瓣膜只要把舊瓣膜剪下,換上新的就好;但修瓣膜就要不停測試,往往修補時測試,瓣膜是關得緊的,但當心臟恢復跳動卻仍無法關緊,就要將心臟再停一次,因此修補手術很花時間。雖然置換手術很快、簡單且健保給付較高,但修補手術長期來說預後較好,雖然麻煩一點,能修補還是最好。陳哲伸說,修補手術最需要的是經驗,亞東醫院有傳承制度,院長邱冠明是有名的瓣膜修補心外科醫師,自己一路跟著看、跟著學,經驗勢必會多一點。有些醫師怕修不好、怕麻煩,選擇用置換手術,但這對病人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一是新的瓣膜對血流造成某種程度阻力,流過去的血量可能會減少;二是現今盛行換生物組織型的豬瓣膜,較容易損壞,10年後恐怕還要再開一次。至於怎麼判斷瓣膜要修補還是置換,陳哲伸說,從超音波就能看出,除非是完全硬掉,一般多數是脫垂、腱索斷裂,只要瓣膜是軟的,幾乎都能修補。置換術‧醫學中心No.1台大醫院/處理困難個案多 心臟手術愈見精準台大醫院去年門診有1萬2,497人次因二尖瓣脫垂求診,服務量居全國醫學中心第二名,接受人工瓣膜置換術則有85人,為醫學中心第一名。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台大醫院心臟外科有三大特色:手術量全國第一,每年執行約1000台成人及兒童心臟手術;兒童心臟科手術量全國最多;困難個案多,根據「EuroSCORE」風險評分,台大成人心臟手術平均得分為10%,高於一般平均2%到3%。「台大心臟外科最重要的資產是人才。」許榮彬表示,心臟外科醫師橫跨老中青三代,重視經驗傳承和精進。現在台大心臟手術時間縮短、傷口變小,體外循環及藥物控制愈來愈精準,近三成病人做手術甚至不需要輸血。還不需手術的二尖瓣脫垂病人,需長期回診。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表示,如果逆流程度輕微,建議每一兩年做心臟超音波。期間不需吃藥,但心臟內科會綜合評估病人之三高共病及用藥,提醒妥善控制三高,因為血壓若不受控,會加重逆流的情況。也會建議民眾規律運動,除了有益心血管健康,也有利於觀察病情變化。當運動變得容易喘,可能是逆流情況變嚴重,需回診評估介入治療的時機。醫學中心門診No.1台中榮總/可能合併心猝死 每年發生率0.2%-1.9%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中榮總110年二尖瓣脫垂門診共1萬5,263人次,居全台醫學中心第一名。台中榮總心血管中心主任李文領說,患者會到醫學中心看診,說明現代人很重視胸痛的早期症狀與正確診斷,不讓非預期的心臟病發作。李文領說,二尖瓣脫垂可演化成重度二尖瓣閉鎖不全、心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等。若為重度閉鎖不全,需外科手術;若手術風險高,可選擇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多認為二尖瓣脫垂是良性,但根據臨床研究,二尖瓣脫垂可能合併心猝死,每年發生率0.2%到1.9%。若患者有心電圖下壁T波倒置、複雜性心室心律不整、雙瓣葉脫垂、中度以上二尖瓣閉鎖不全,超音波組織杜普勒在二尖瓣環外側有收縮性尖刺影像,核磁共振影像有乳突肌或下壁基底心內膜下心肌纖維化,二尖瓣環分離,女性患者等,心猝死機會會增加,醫師需注意患者是否有此現象,早做預防治療。有多型性心室心律不整的低危二尖瓣脫垂患者,可以給予乙型拮抗劑治療,有些患者可考慮電燒術治療,必要時可以做心電刺激檢查來找出高危患者,裝置植入型去顫器預防心猝死。
-
2022-05-2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人生黑白還是彩色,取決於自己。而肝臟健康與否也是!因為想要健康肝臟,與你的飲食、生活作息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注意飲食,每天吃進油炸食品及含糖飲料,肝臟就會受到損害!所以,維持理想體重很重要。除了要均衡飲食外,還要搭配規律運動。美國肝臟基金會,列出肝臟在體內的10個作用:肝臟與肺、心臟不同,大多時候感受不到肝臟在工作。所以很常會忽略掉,直到肝臟出現問題。肝臟有 500 多種不同的重要功能,多與新陳代謝有關。可以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將食物分解為身體所需並清除廢物。1.分泌膽汁:膽汁是一種黃綠色的酸性液體,有助於在消化過程中帶走廢物並分解脂肪。2.產生血漿蛋白:血漿是一種運輸血液成分(紅細胞和白細胞以及血小板)、體內產生的廢物。3.膽固醇合成,將脂肪運送到全身。4.糖代謝:當體內能量不足時,可將肝糖轉化為葡萄糖以獲取能量。5.胺基酸合成:胺基酸合成重要的蛋白質,供體內使用。6.將有毒氨轉化為尿素。7.排毒:排除藥物和其他有毒物質。8.產生凝血因子。9.透過吞噬、攔截等方法來消除意圖入侵或內生的各種病原。10.分解血紅蛋白,造成代謝物,添加到膽汁的色素(膽紅素和膽綠素)。美國肝臟基金會,傳授讓肝臟健康的秘訣採購時可以這樣挑選食材:1.盡量挑選新鮮蔬菜及水果,若要挑選冷凍或罐頭製品,選擇醬汁熱量較低或是沒有額外添加鹽和糖。2.碳水化合物可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類。3.家禽及魚類進行去皮。4.肉品選擇,以瘦肉為主,避免脂肪含量高的肉品。5.每週至少吃兩次魚,尤其是含omega-3脂肪酸的魚(例如鮭魚,鱒魚和鯡魚)。6.乳品選擇脫脂或低脂(1%)。7.避免食用含部分氫化植物油的食物以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取。8.使用好的油脂(單元不飽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9.減少含糖飲料和食品的攝取。10.降低鈉的攝取,選擇含鈉量少的食物。常用的肝功能檢查有哪些?1.丙氨酸轉氨酶(ALT):主要存在於肝臟中的酵素。血液中ALT上升可能是肝發炎。2.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主要在於肝臟,心肌、肌肉,紅血球內也有。AST上升,可能表示肝臟受損。3.鹼性磷酸酶(ALP)存在於肝臟、骨骼、小腸及胎盤中。常使用於肝臟及骨骼方面疾病4.γ-谷氨酰轉肽酶(GGT)人體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GGT上升,可能是肝臟或膽管受損。肝臟是人體內重要的代謝解毒器官,更是維持人體生理代謝的重要幫手!除了定期抽血檢查肝估能,醫提醒:雙管齊下護健康......https://bit.ly/3rPcXR4
-
2022-05-2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為什麼會罹癌?確診後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壓力、飲食、家族病史、基因…,你可能知道原因,也或許會百思不得其解…。全台最大癌症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與「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聯手舉辦抗癌故事徵文活動,透過社群力量,凝聚正能量的迴響,傳散至各個角落,降低癌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無畏癌症,樂觀面對人生逆境。抗癌鬥士生命故事于紫晴在23歲那年確診乳癌,那時候我才剛剛完成碩士學業,剛開始真的完全無法接受,覺得怎麼可能會罹癌,畢竟我還這麼年輕,也沒有癌症家族病史,歷經了許多次的崩潰還有悲傷,幸好有家人以及醫療團隊的支持,現在已經治療滿一年多了,對這一趟旅程充滿感恩。也想對這一年多來的自己說聲:妳辛苦了。李百麟罹癌前我是一間電機公司的負責人,靠著年輕,為了賺錢養家糊口,經營25年了事業,白手起家,生了3個小朋友,都讓他們讀到碩士畢業。經歷過金融風暴,沒倒閉,每天就是工作。1年365天約350天都工作,全年無休,有看到身邊存下一些錢。生活上為了工作、訂單,需要交際應酬,會喝一些酒,生活作息比較不規率,白天又忙工作到晚。這樣的日子十幾年有,也因這樣小朋友及老婆都疏於陪伴,當我發現婚姻出問題,小朋友變的先保護自己,進而變自私、我沒問題就好!老爸你就是沒陪伴我們,只顧工作,老婆也玩自己,快要婚變。直到有一天我身體出現不舒服,東西吃不下、連水都無法吞下,才去檢查,一化驗出問題,都不標準,後來醫生再進一步化驗肝癌,3公分再後背,脾臟腫、食道4顆肌瘤,差點破裂出血,就沒辦法救了!還好馬上開刀急救,開了8小時。原本6小時,但因無法自主呼吸,插氣管、急救,再加上2小時才得以獲救。肝癌切3分之1脾臟,腫到2公斤膽臟,也一並切除掉,共3個器官。醫生說我命大,救回來了,後續保養就要靠自己努力了。回來後又繼續工作,因工廠員工離職,沒有人幫忙,開完刀回家傻傻的工作,回診醫生就抽血化驗,報告一看,就講我是不要命,只要錢,好不容易救你回來,你放棄自己,那就不用救了。自己好好想了想,如果日子過的去,就把工廠收掉,好好生活。回家後我也心裡也想,結束掉吧,雖然不捨,但為了保命,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工廠收了,日子也慢慢放慢腳步,調養身體的狀況也越來越穩定,只要放寬心,相信醫生、配合治療,目前一切安好。凡事看開,日子過的快樂,心裡不要再操煩,過自己的生活,及使像我目前婚姻雖然也有問題,小孩也大了,每個家都有難唸的經,隨緣就好。畢竟經過了生死劫,只要活著一定就有希望。好好過生活,上天自有安排,罹癌的朋友們好好將自己安排好,不要因為身邊的事徒增煩惱,過好自己的生活,加油,共勉之。林秀淑我是104年秋季在台北榮總做自費全身健康檢查,當收到健康檢查報告時,因整本有很多都是英文報告,我看不懂,只好走到老人健康檢查門診,見到有一醫師正好有空,我便進入拜託看報告,那醫師指著乳房檢查那頁寫著有問題,叫我去乳房醫學中心找主任曾令民醫師。星期二我去見到了曾令民醫師,做了超音波,乳房切片,抽血。他很快的告訴我右邊乳房是乳癌,星期五就可安排切除。問我是要全切除還是半切?我心想既然是乳癌,那我又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我回說,那就全切除。突然得知是乳癌,馬上在星期五安排切除,我當下立即感覺頭暈,趕快去量血壓,嚇一跳,血壓竟高到200!我趕緊掛新陳代謝科,那醫師問我怎了,我把得知乳癌的訊息及經過告訴他,那醫師回我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我內心著實嚇得不得了!星期五我在乳癌醫學中心安排下,開刀切除了右邊的乳房。之後,回診,是個管師幫我把掉血引流管,在數次回診中經歷了淋巴水腫,右手掌腫很大,經復健科醫師在整支右手及手臂套上復健手套很多次才好。之後,我改看趙大中醫師,也是一直吃復乳鈉和滋骨。吃到最近這個月,趙大中醫師告知我,因我是一期的,復乳鈉只要吃五年就可以了。並且我自104年開刀後每三個月就要回診做乳房超音波、抽血,還有做腹部超音波,還有自費做肺部等檢查,報告均很好。所以在這次回診時趙醫師告訴我不必吃復乳鈉了,明年二月再回診抽血。所以,我想奉勸我們女性朋友及早做乳房檢查,及早的發現乳癌,及早做癌症的處理對我們身體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盧正文確定罹患乳癌那天剛好是我的結婚紀念日,好大一份禮物,無法退回,當下腦袋一片空白,為何是我?經過一年多的化療及標靶治療,病情穩定,心情較平復,因為罹癌,讓我從新檢視我都的飲食、生活作息,感謝老天爺,用這個方式來提醒我,雖然治療過程很辛苦,但在家人的陪伴及病友姊妹的經驗分享,讓我走出生病的藩籬,一場病讓我更能放下,更能正向思考,也會注意生活作息及飲食。謝董罹癌前,從大學開始就對急救有興趣,一頭栽入急救教育行列,那股熱忱,撼動著我未來的日子。喜歡往戶外跑,相對飲食也不那麼規律,甚至是常有不健康的飲食,高鹽、高糖、高油脂等,加上家族有癌症病史,親人也有大腸癌過世,但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幸運,就這樣讓我碰上。確診癌症前,第一次出國就去緬甸,回國後莫名腹瀉十多天,一直以為是水土不服造成,就診後發現,怎麼嚴重的貧血,開始進行輸血、打鐵劑的日子,就這樣熬過五年。陸續發現有血便,一直誤會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直到最後經兩周沒排便,肚子脹到快炸裂才就診,發現已經塞滿整個腸道,等通腸後進行檢查,就被告知罹癌,而且是大腸癌跟直腸癌兩種。從開始治療到現在,已經快一年,手術、關造口、吃化療藥甚至不間斷的復健,這一年內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幾乎餐餐都在家裡吃,減少外食的風險,如今已經順利回到學校,也是都自己帶便當去蒸,同學們都好羨慕我有美味的便當,對於糖份的攝取也大大減少許多,由於行動尚未便利,都利用復健當作運動,增加自己的體力,代謝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心情”,有一顆開朗的心,才能有勇氣面對一切挑戰,生病並不可恥,勇敢面對才是勇者,抗癌的路很不好走,唯有走過才知道其中的苦,不要讓苦白白受,一起努力,迎接比今天更健康的自己。Ann Jan民國103年初確定罹患淋巴癌四期,當下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因我向來都是健康形象(每天精力充沛、冬天只穿一件短袖帶學生在操場跑步...),何況也無家族史,無奈之下只好提早退休(年紀、年資都已達可退休的資格)。化療半年,加上標靶兩年(共8次),又有幸參加陳月卿老師針對癌友開的營養課程班,學到了吃真食物、以及如何算計自己每天所需的營養素等知識,我像個好學生一樣,從此以後遵照奉行至今,也多吸取較早罹癌的前輩經驗(生活作息、心態、運動...),調整自己的日常。台大蔡璧名教授的一句話“人要鬼門關走一回,才會真正明白你在追求什麼”,我覺得最是受用!現在每天打太極、吃好食材、保持心情愉快...,雖然還是三個月要回診追蹤,但我仍慶幸即將邁入第八個年頭了!家族所有人從我罹癌起,都非常關注他們自身的飲食、情緒與健康狀況,這又何嘗不是因禍得福呢?李文怡罹癌後,我才知道過去是怎樣生活。工作的因素,日夜混亂,方便的關係,隨意飲食,約喝酒?好啊,加一。以為年輕的自己,其實早已不是想像的樣子。揮霍的樣子,自以為健康富翁,擁有大把的良好細胞。化療時,身體的細胞像被核彈般毀滅式的攻擊,幸運的是,我是戰場裡的生還者,在一片寂靜的荒涼戰場裡,倒地的我終於清醒,拍拍蓋在身上的土塵後,拄著枴杖,跛著回到基地等待救援。罹癌後,我才知道要怎麼生活。回到規律的作息,學習聆聽身體警訊,新鮮的蔬果,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各式維生素的補充,再加上運動,一段時間後,身體也用美好的復原回應我。“ 善待自己,你復原後會變成更好的自己 ”這是病友在我最痛苦的時候和我的分享,我也與大家分享。💡看更多抗癌故事請關注「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
-
2022-05-03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脾臟最多人猜,也有人說是胰臟,還有人說:「心臟?」大家都被問倒,沒有人曉得造血器官在哪裡。答案是—骨頭,骨頭是主要的造血器官,確切位置是在骨髓,大多數人都認為骨頭是給狗啃的食物,但骨髓是我們的精髓。我把沒人答對這件事告訴一位血液專科醫生,他說:「天啊!不然大家以為骨髓是做什麼用的?」或許大家覺得骨頭慘白又易碎,感覺沒什麼生命力和活力,又或許大家以為體內循環的血液是現成的,從生到死都是同一批血。事實上,血液細胞會不斷死亡、不斷更新,而且汰換速度極快。人手斷了不能重生,大量失血卻能倖存。骨髓每秒鐘製造兩百萬顆紅血球細胞和可分化為各種人體細胞的多能性幹細胞,紅血球細胞在排出細胞核之後便能在最細的微血管中遊走,其影像既像填了餡的圈圈餅,又像誘人的枕頭,我每次看到紅血球的模擬圖,就巴不得跳進畫面裡找顆紅血球窩著,美國血液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則偏好將紅血球比喻為甜甜圈。三十兆顆紅血球細胞每天在我們體內循環,行經一萬兩千英里,比從我家門口走到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Novosibirsk)長上三倍。我們全身上下的靜脈、動脈、微血管加起來總長約六萬英里,將近地球周長的兩倍,大部分是通往全身上下細胞的微血管。人在休息時,心臟每分鐘跳動七十五下,每十秒鐘輸送出一公升的血液,和綿羊的心臟功率一樣;藍鯨的心臟則跟國民車一般大,每分鐘跳動五下,潛入深海後心跳會更慢;至於鼩鼱的心跳則是每分鐘一千下。心臟是忙碌的器官,血液也是。血液的工作繁多,除了要將氧氣運送到各個器官和組織之外,還要運送養分、熱能、荷爾蒙,其中荷爾蒙是傳導訊息的化學物質,用於調節人體機能,影響我們的體力、睡眠、心情。血液運走代謝廢物,將二氧化碳等無用的物質排出體外,同時打擊感染、抵抗外來入侵,既是組織也是器官。一位血液專科醫生告訴我:「心臟是讓人體重大器官得以循環的幫浦。」血液身兼補給、控溫、排汙、防禦等重要職務,鞠躬盡瘁,至死方休。自從第一滴血濺出之後,人類就對血液深深著迷,然而,對於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筆下的這種「和善汁液」,我們所知依然不多。就拿血型來說吧,你聽過的ABO系統包含A、B、O、AB四種血型,獼因子(rhesus factor)則將血型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當前血型系統是依據紅血球表面的抗原和血漿上的抗體來分類,所有紅血球細胞表面都有H抗原,A型血則多了A抗原,B型血多了B抗原,AB型血兼有A抗原和B抗原,抗原就像血液的信號和記號,如果輸入的血液帶有與自身不同的抗原,就會產生排斥反應,這是非常有效的警報系統。O型血、A型血、B型血都有H抗原,因此O型人可以輸血給A型人和B型人,但是A型血會排斥B型血,B型血也會排斥A型血。Rh陰性O型血不含A抗原和B抗原,也不含Rh血型系統中的D抗原,因此可以捐給任何人,是急診室冰箱中的必備血品。輸錯血型會導致凝集反應,從而引發急性溶血,輕則全身發癢,重則身亡。在血源充足的國家,輸錯血型是罕見案例,英國視之為「重大醫療疏失」(never event),這類疏失都可以事先預防,一旦不慎發生則後果嚴重。二○一五年,英國發生的重大醫療疏失包括將手術鑿刀遺留在病患體內、明明要割闌尾卻割成輸卵管、將Rh陽性B型血輸給Rh陽性A型病患,後者導致病患胸痛、發燒等明顯症狀。二○一六年,英國的輸血單位為兩百五十萬,其中共計三起輸血錯誤,幾近錯誤則有兩百六十四起。若將視野放大到全球,目前輸血導致感染的機率低於以往,舉例而言,在低收入國家的血庫中,只有○.三%的血品帶有B型肝炎病毒,在高收入國家則只有○.○三%。全世界大概有三百多種血液系統,ABO只是其中一種,國際輸血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of Blood Transfusion,簡稱ISBT)總共列出三十五種血型系統,常見的包括Lutheran、Kell、Lewis、Duffy、Kidd、Diego、Dombrock、John Milton Hagen、Indian、Globoside,大多是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害我好想見一見Yt、Xg、Ok系統的發現者,尤其是Ok血型,聽著多開心啊!至於Landsteiner-Wiener血型系統中的「Landsteiner」,則是一位奧地利生物學家的姓氏,全名卡爾.蘭希戴納(Karl Landsteiner),他好奇為什麼某些血液之間會產生凝集反應,因此在一九○一至一九○三年間研究出血液的差別,這才發現原來世界上有不同的血型,這些血型彼此互異,從而將血型分為A、B、C三類,這就是後來ABO系統的雛形,這項驚人的發現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也讓上百萬人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的輸血,但願這項成就能讓他比照片上看起來快樂一些(這位輸血醫學之父的照片不是一本正經,就是嚴肅到嚇死人),又或許他的眉頭之所以深鎖,是來自他對血型的不解—為什麼世上要有不同的血型?這在今天仍舊是無解之謎。無解不代表血液學家都在偷懶,如今我們可以將B型血轉為O型血—只要利用咖啡豆上的酵素,就可以除去紅血球表面的B型抗原,將B型血改造成人見人愛的O型血。血液學家也發現:血型和地域、種族、染病率有關,高加索人有四成是A型人,亞洲人則只有二成七是A型人。此外,科學家在一九七七年發現O型人更容易罹患霍亂:一九九一年秘魯爆發霍亂,O型人的住院率是其他血型的八倍,再看看霍亂的故鄉—恆河三角洲,這裡的O型人口比世界各地來得少,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霍亂毒素在O型幹細胞分化出的腸道細胞中特別活躍,導致O型人一染上霍亂就特別嚴重。A型和AB型男性也別高興得太早,一群土耳其泌尿科醫生最近發現:比起O型男性,A型和AB型男性更容易不舉。此外,O型人對瘧疾的抵抗力比較強,B型則最差。每種血型都有優點也有缺點,這些發現都只是蛛絲馬跡,其中暗藏深意,比如說:究竟為什麼要有血型?為什麼不同的血型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發展?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只有粗淺的理論,科學界還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在大多數國家(包括英國),只有病患、士兵、生過孩子的婦女知道自己的血型。有一次,在一艘葡萄牙戰艦上,我看見護送我的海軍名牌上寫著「裴德洛,A型」,這讓我十分詫異,害我一直盯著人家的名牌不放,這件事自始至終都讓我十分過意不去,怎麼想都覺得不對,知道這些海軍的血型就像讀到他們最新檢查出來的精蟲數量,或是曉得他們的女友最愛的性愛體位,那感覺就像意淫了人家,又像窺探了人家的隱私。真是越說越離譜了,但只要一碰上血液,常識往往潰不成軍。德國納粹黨想著血統純正想到走火入魔,認為雅利安人(Aryan)的血統最高尚,連帶認為「A」型是高等血、「B」型則是劣等血。日本人則認為血型不僅是紅血球細胞表面的抗原,還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個性,例如A型是完美主義者,寬容和善,臨危不亂,搭他們的車最安全;B型則陰陽怪氣、自私自利,但很會逗人開心;O型人精力充沛、行事謹慎;至於AB型既有A又有B,光想就知道很複雜難懂。《美女的血型書》在日本大賣,作者再接再厲,又出了一本暢銷書—《血型美人的便當》。血型影響深遠,有人因此求職遭拒,有人則依此選擇約會對象。二○一一年,日本大臣松本龍到福島災區視察,因出言冒犯災民,僅就職一週便辭職下台,並將自己的不當行徑怪罪給血型。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我是B型,所以個性衝動易怒(……)我太太稍早打電話給我,指出這一點。」血型歧視恰好符合日本矮化少數民族的觀點,例如台灣人和愛奴人(Ainu)AB型和B型的比例較高,因此被日本人認為個性暴力、殘忍、遲鈍。美國在冷戰時期認為血型很重要,不論大人還是小孩,身上一律都要用刺青標示血型,一旦空襲來臨便能派上用場,根據某位醫生預測,像芝加哥這樣大小的城市遭到轟炸,需要用上將近一百萬品脫的血品。歷史學家蘇珊.萊德勒(Susan E. Lederer)在著作中提到:在印第安納州北部,「刺青師使用Burgess Vibratool的工具箱,裡頭的刺青器材包括三十到五十根針嘴和一罐無菌墨水,在園遊會上替一千多位居民刺青,在居民的前胸刺上血型」,這個「血型刺青作戰計畫」(Operation Tat-Type)後來在五所小學試辦,然而,由於醫生認為血型刺青並非萬無一失,「血型刺青作戰計畫」就此喊停。根據美國猶他州洛根市(Logan)一位社論主筆回憶:「當地中年人的身上還可以看到這些黑糊糊的刺青,但已字跡難辨。」其實血液早就不只是生物學領域的問題,而且這問題至今依舊無解—不同國家對血液的分類互異,甚至同一國家的不同機關之間也存在矛盾。舉例來說,儘管血液是由紅血球細胞、白血球細胞等組成的結締組織,但英國的《人體組織法》(Human Tissue Act)卻將血液排除在外。美國則認為血液隸屬於「生物學」,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則於二○一三年將血液列為「基本藥物」(essential medicines),就算是貧窮國家也應該要預先儲備。場景來到倫敦一間醫院的實驗室,身穿白袍的男子從顯微鏡旁讓開要我上前觀察,血液細胞對於醫生而言早就司空見慣,而我卻是第一次看到,醫生將血液均勻塗在載玻片上,並用染液上色,好讓我能看個清楚:紅血球細胞真的是雙凹圓盤狀,既像啞鈴又像甜甜圈,感覺如此生猛鮮活,而我體內的紅血球細胞卻不斷死去、更新。人體全身上下的細胞每七年更新一輪。這樣算來我已經更新到第六輪了,但紅血球細胞的平均壽命是一百一十五天,因此我的紅血球細胞已經更新到第一百四十三輪。有個探討自我和身分的哲學問題叫「忒修斯悖論」(Theseus’s paradox),又稱「忒修斯之船」(Theseus’s ship),十分受到大眾歡迎。這個哲學問題是這樣的:如果忒修斯之船的木板一塊一塊替換掉,最後所有的木板都不再是原來的木板,那忒修斯之船還是原來的忒修斯之船嗎?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全身上下的細胞跟出生時都不一樣了,紅血球細胞也跟耶誕節時的我不一樣,我還是原來的我嗎?※ 本文摘自《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作者:蘿絲.喬治 譯者:張綺容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03
-
2022-04-25 養生.人生智慧
親耳聽母親說「你要幫助我解脫」!畢柳鶯醫師: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行醫超過四十年的畢柳鶯醫師,親耳聽母親說:當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母親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這是一種小腦退化的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二○二○年冬天,畢柳鶯帶著行李,從台中自宅前往一小時車程的台北娘家,赴一個最遙遠的生死之約。六十五歲的她,展開行醫以來最奇幻的一趟旅程──陪伴八十三歲的母親斷食,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這是母親教導她的最後一堂生死課。▌自主善終的抉擇母親在發病之初就囑咐,她若情況很糟,要幫助她解脫,這事情我牢記在心,家人也都知道。我的長子也是醫師,阿嬤談到此話題,總是哄阿嬤:「我們會幫你的,這你不用擔心啦!」母親幾次向我轉述,我心裡知道沒有這麼單純,只能順勢安慰母親。二○一九年母親的病況快速惡化,更頻繁的談起希望能夠早日解脫的心願。她從安樂死議題的討論中,知道在台灣「醫師協助死亡」是違法的,因此傅達仁先生必須遠渡重洋到瑞士,才能合法的從醫師手中拿到藥物,一口一口喝下,結束自己痛苦的生命。母親表達不要我們用違法的方式幫她解脫,但是苦惱於有什麼方式可以無痛苦的離開人世呢?早在二○一四年我讀了中村仁一醫師著作的《大往生:最新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終點》,在這本書裡,我首次看見「斷食往生」這個名詞,有如在暗黑的隧道中看見了光。但我並未立刻告知母親此事。中村醫師在中型醫院退休後轉往老人養護中心擔任專職醫師,在這樣的單位有許多「老衰死」的案例。他從一些跡象判斷老人已經接近臨終時,會通知家屬來送最後一程。剛開始幾乎所有家屬,甚至是養護中心的同事都會提議:「那趕快送醫院吧!」他覺得很震驚:「這是什麼情況?」他的意思是:「送醫院做什麼呢?將死之人,不就是讓他安詳的走就好嗎?到醫院去做任何措施,都是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長死亡的過程而已。難道大家忘了,我也是醫師,我懂得如何照顧臨終病人。」有些家屬說:「那至少打個點滴吧!」他會倒一杯點滴請家屬喝,體驗點滴不過是加了一點葡萄糖的水。病人的全身器官已經失去功能,打了點滴,只是讓病人全身浮腫不舒服罷了!強迫臨終的病人進食,由於消化吸收功能也衰退了,只會造成腹脹、嘔吐等更大的痛苦。病人不是因為沒有吃而死,是因為快要死了,吸收不了,所以才不吃的啊!經過反覆的解釋與實際操作,機構員工和家屬終於接受了中村醫師「什麼都不做,在養護中自然死亡」的作法。事實證明這種方式,臨終病人可以面目安詳、毫無痛苦的離開。若送到醫院,免不了進行一些無效的醫療,甚至被施與心肺復甦術,他稱這種受罪的死法叫做「醫療死」!一般人常有病人臨終多日未進食,是「餓死」的誤解。中村醫師花了不少篇幅來說明「自然死」的過程與人體的反應。自然死的實際狀況就是「飢餓」和「脫水」,一般來說,只要聽到「飢餓」和「脫水」,就覺得情況很悲慘,因為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明肚子很餓,卻沒有東西吃,或明明喉嚨很渴,卻沒有水喝,就像在沙漠裡迷路或漂流在大海上一樣,光是想像就覺得很痛苦。但其實將死之際的「飢餓」和「脫水」,狀況並不相同,因為生命之火已經快要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一點也不會餓,也不會渴。「飢餓」時,腦內會分泌嗎啡物質,讓人充滿愉悅,也會有滿滿的幸福感。「脫水」時,會因為血液變濃稠的緣故,讓人意識指數降低,陷入朦朧的狀態。強制人工營養法,來自醫護人員必須盡所有努力讓病人活著的使命感,以及家屬不能讓病患餓死,不能見死不救的罪惡感。而在這些觀念背後,隱藏了無法正視「死亡」這件事的態度。中村醫師偏愛「自然死」而非「醫療死」。在他的生前意願書提到,不叫救護車、不插管、不用呼吸器等事項,因為擔心得到失智症而補充一點:雖然不易掌握準確的時機,最好趁自己完全癡呆之前,採取山折哲雄先生所提倡的「斷食往生法」。他自行整理出「斷五穀七天,斷十穀七天,吃木食(水果)七天,斷水分七天」的具體作法,其基本精神應該就是漸進式減少食物和水分的攝取,一個月左右就能無痛苦的往生。中村醫師也提到美國在一九九○年和二○○五年分別有南希.克魯桑(Nancy Cruzan)和泰莉.夏佛(Terri Schiavo)兩位植物人,在家屬向法院提出申請獲准停止管灌餵食而往生的案例,兩位都是在停止灌食後兩週內死亡。這讓我想起一九九○年我一位老師九十六歲,因為行動不便,每日只能待在房間裡,覺得生存沒有意義,因而在家中絕食離世的往事。老師是一位睿智而獨立的人,九十歲的時候,都還能夠自己搭車在台灣各地旅行,探望兒女子孫和學生。可以理解,失去自由的他何以作此抉擇。但是聽到消息之初,還是非常不捨,覺得他被活活餓死,真是可憐。如今心中才感到釋然,原來他做了智慧的選擇,而斷食往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悲慘,絕對比在醫院「醫療死」好太多了。二○一九年母親提起生命已無意義,痛苦難當,隨時可以離開。但苦於不知如何才能好死?我拿《大往生》一書請她閱讀。其實在那之前我已經多次輕描淡寫提到只要不進食,幾週內就會衰弱而亡。譬如傅達仁安樂死新聞沸沸揚揚的時期,我曾說過他只要停止進食,就會往生了。我大阿姨已經快要一百歲,十幾年來一個人關在房間裡,電話中常常說日子很苦,佛陀怎麼還不來接她?我也跟母親提到阿姨只要不吃東西,就能解脫。但是,畢竟不是直系血親,不好提出這樣的建議。猜想阿姨也未必能接受這種方法。母親讀完《大往生》,表情凝重的找我談話。她表示決定用斷食方式結束生命,時間就訂在次年的生日之後。我當時覺得太快,勸解她是否可以再延後一些。她說:「我這一生責任已了,沒有虧欠人,也沒有遺憾。現在不會做裁縫,只會吃飯、上廁所,凡事都要麻煩人,形同廢物。我活夠了,早點走,一定很快樂,沒有這裡痛那裡痛,也不用麻煩人家。」看來母親想得很透徹,意志堅決。我答應她,我會全程陪伴,也會請教安寧照護專家,讓她平穩的離開。母親聽了如釋重負,鬆了一大口氣,露出欣慰的笑容,說她這下都沒煩惱了,可以開心倒數著過日子。我才驚覺,原來「如何離開?兒女是否放手讓她離開?」困擾著她已久。這是第一次,我體會到身為醫師,對母親有重大的意義。接著我開始在網路、在書店尋找有關斷食往生的資訊,比較多的資料是探討自然死、安樂死、老衰死、平穩死,真正明確描述停止進食(禁食、絕食、斷食)得善終詳細過程的只找到海倫.聶爾玲(Helen Nearing)的《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海倫的先生史考特(Scout Nearing, 1883-1983)曾經是美國大學教授,是一位自由主義與自然主義的思想家與行動家,晚年夫妻倆人放棄紐約的繁華生活,搬到佛蒙特州偏遠的鄉下,建造小規模的農家式住宅,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他對死亡的看法也符合自然主義。一九六三年(史考特八十歲)他在遺書寫下這些願望:第一、當我病危時,我希望能順其自然地死亡。(1)我希望能待在家裡—而不住在醫院裡。(2)我不希望有醫師在場,他們既不懂得生命,又不懂得死亡。(3)如有可能,我希望自己死在屋外的曠野上。(4)在臨死前,我希望禁食,盡可能地不吃任何食物,也不喝任何飲料。第二、我希望能清醒地體驗死亡的過程,因此,不要用任何止痛劑或麻醉劑。第三、我希望能盡快地、悄悄地死去,所以:(1)不用注射點滴和強心劑,不需輸血、食物和氧氣。(2)在場的人不用悲傷和遺憾,他們需要保持鎮靜,表示理解和喜悅,平靜地共同體驗死亡的過程。(3)神祕現象的具體化亦是一個廣泛的經驗領域。我在活著的時候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力量,當我去世的時候,亦能滿懷希望。死亡既是一種過渡(transition)又是一種覺醒,他體現了生命過程的不同方面。史考特的禁食死亡過程,海倫做了以下詳細的描述:史考特在一百歲生日的前一個多月,與一群朋友圍桌吃飯時說:「我想我不能再吃飯了。」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吃過固體食物,他有意識地選擇了離去的時間與方式,通過禁食的途徑來擺脫自己的軀體。禁食而死並不是一種暴力的自殺行為,它只是漸漸的消耗能量,平靜地、自覺自願地離開人世間的一種方法。無論在物質方面,還是在精神方面,都做好了離開世間的準備。我默許了史考特所採取的這一死亡方法。整整一個月,我只是在史考特要求喝果汁的時候,才給他一點蘋果汁、橘子汁、香蕉汁和葡萄汁。有的時候,他說:「我只想喝點水。」史考特沒有生什麼病,他的神智依然很清醒,他的身軀得到徹底的解放,只是他軀體內的生命力在逐漸的削弱。最後一個多星期,史考特只靠水在維持自己的生命,但他的軀體已經乾枯、萎縮,他隨時都可以安息長眠了。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早晨,我坐在史考特的身旁,輕輕地督促他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我輕聲的對史考特說:「親愛的,您不用再留戀了,讓自己的身體隨著波浪向前飄去吧!您已經盡力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人生,開始您的新生活,獲得新的陽光,我的愛將永遠跟隨著您。這裡的一切都將安然無恙。」史考特的呼吸越來越微弱,越來越微弱,他漸漸的擺脫了自己的身軀,獲得了自由,就像樹上一片枯葉,隨風飄走了。「一切都好」(all....right),史考特輕微的鬆了一口氣,似乎在證明了萬物的正常運轉後才放心的離去。就這樣一個有形的人最終進入了一個無形的世界中。中村醫師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描寫了自然死亡的無痛與安詳,海倫以智性和感性的筆觸描繪禁食而亡的平靜與自然。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是令人恐懼、悲傷的,甚至可以欣然的去迎接,因為那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就這樣,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本文摘自《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作者:畢柳鶯 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2/03/31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CAR-T治療三合一癌症治療 血癌、淋巴癌治療新契機
癌症即將連續40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每四人就有一人罹癌。關心民眾癌症治療,「聯合報」今舉辦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參與論壇的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針對「CAR-T治療大突破」,說是這是同時具備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免疫療法的創新癌症治療。李啟誠說,「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也就是「基因嵌和後的T細胞」,外界開始重視CAR-T治療,是2012年美國紐約一名女孩Emily,罹患嚴重血癌,無法進行骨髓移植,最後以自己的「CAR-T」治癒末期血癌。2013年起,癌症免疫學興起,就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治療癌症。癌症免疫學發展至今,在癌症治療藥物方面,分為被動免疫及主動免疫,以及有無特定標靶可供治療等,其中如接種癌症疫苗、「CAR-T」治療屬於主動免疫,且有特定標靶可供治療,而被動免疫且有特定標靶可供治療,也就是所謂的標靶治療。李啟誠指出,花蓮慈濟推廣「CAR-T」克服難治血癌,是讓免疫T細胞透過基因編輯改造,成為專一性治療的「CAR-T細胞」,可以精準辨識及治療血癌、淋巴癌。當進行CAR-T治療,為先收集癌症患者的血液,並分離出免疫細胞,再送至台灣或瑞士的細胞工廠進行基因改造,成為CAR-T細胞,隨後再由CAR-T照顧團隊,將CAR-T細胞以輸血方式輸入患者體內治療癌症。目前全球已有6種「CAR-T細胞」治療藥物,可以針對血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李啟誠說,生命無價,但目前「CAR-T細胞」治療費用高昂且健保尚未給付,若病人欲使用「CAR-T細胞」治療癌症,也可探問療醫師是否有機會透過衛福部恩慈療法,尋求治療。
-
2022-03-26 新聞.科普好健康
打玻尿酸能捐血嗎?最近做過健檢能捐嗎?專家解析可捐及不適合捐的情況
最近在骨科門診遇到一位因車禍導致膝蓋骨折的病人,雖然手術復位成功,但關節內軟骨嚴重缺損,導致受傷性骨關節炎,為增加關節內的潤滑度,每半年打3次玻尿酸。這位病友有長期固定捐血的習慣,但膝蓋受傷再回去捐血時,捐血站的醫師請他緩捐,並要查明他所使用的關節內玻尿酸是如何製造的。傳統玻尿酸 萃取雞冠原來是捐血者若接受動物性產品,可能有傳染病的疑慮,不能捐血。傳統的玻尿酸由公雞雞冠上萃取而來,屬於動物性產品,不能捐血,最近的玻尿酸是利用生物科技由微生物發酵法製造純化而來,沒有傳染疑慮,注射後只須暫緩一周即可捐血。經過解說,此位捐血人一周後又恢復「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善行。捐血是最直接的善舉,目前科學尚無法製造出完全取代血液的產品,所以輸入他人的血液成分,有時就是救命符。人類血球的各種成分均有其壽命,例如紅血球120天、血小板10天,所以捐出的血液很難永久保存,只好靠社會大眾不斷的愛心捐助。捐血助人 也有益健康其實捐血也是對健康有益的事,研究顯示,規律的捐血人,因為定期將血液汰舊換新,有年輕的血液成分;也為了捐血,會特別注意飲食、生活起居,不熬夜,相較一般人更為健康,且因為常做善事,心情愉快,生命更有意義。所以台灣成為全世界捐血率最高的地區。醫療的首要原則是不傷害,所以對捐血者有嚴格的限制,依照衛福部所訂定的「捐血者健康標準」及相關規定,需評估捐血者的健康狀況,才能決定是否適合捐血,如年齡需為17歲以上到70歲且健康情況良好,若為65歲以上還需有二年內捐血經驗且經醫師同意;女性體重需達45公斤以上,男性應50公斤以上;血液檢查的血紅素含量,女性應12mg/dl以上,男性應13mg/dl以上。腸胃鏡健檢 須緩捐半年此外,為了避免傷害到捐血人的健康,以及保護受血人的安全,還有體溫、血壓及其他特殊捐血限制條件,若曾服用或注射藥品、曾接受手術或輸血、曾罹患血液傳染病或與傳染者密切接觸、到過國外屬於流行病疫區者,均需間隔4周到5年後才可捐血。例如捐血人去過非洲地區,怕隱藏瘧疾傳染,規定一年內不能捐血,所以過去我國元首出訪過非洲友邦回國後必須暫停捐血;健康人做腸胃鏡健檢後,為了安全也須暫緩捐血半年。近兩年COVID-19疫情肆虐,在捐供血平衡上很吃緊,幸好我國有一群規律的捐血人,很重視健康,發揮愛心捐出熱血,勉強維持捐供血平衡。若您合乎捐血者規定,不妨捐出您的熱血,救人又助己。
-
2022-03-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勿錯把稻草當繩索
【編者按】一位中年主治醫師回顧自己為「病人最後的願望」所做的積極努力,以及面對實習醫學生的「為何不以緩和醫療讓病人在最後的人生享有生活品質」的提問,而分享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一位自稱「過了耳順之年」在美行醫多年的癌症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一位具有緩和醫療多年經驗的身心科醫師認為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透過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非常感謝這三位作者分享他們的「智慧」,我們更期待不久能有病人的家屬分享如何陪伴心愛的家人走完全程的心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最後的願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的不確定性,兼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四期癌症病人何去何從我的一位也在美國行醫的好友楊兄最近遭遇到台灣家人診斷四期癌症的命運。我們兩家結識超過三十年,有著如血緣般的親近,連他的兄弟妯娌也都成為遠交。生病的人是我有數面之緣楊兄的嫂嫂。她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因為腰側疼痛、食慾不振、體重驟減,發現是腎盂癌,並且已經合併肝臟轉移。從各種影像檢查到決定做肝腫瘤針刺切片,從而確診第四期癌症,病人及她的家人心情有如在烈火上急速加熱的水壺,宣洩著沸騰的焦慮。楊兄每天跟我通話不下三、四次,鉅細靡遺地討論這個癌症的標準治療、最新的研究發展以及正在進行臨床實驗的新藥。病人所在的區域醫院有位非常熱心又知識豐富的腫瘤科醫生。他很詳細地分析了病人的病情,也給他們指點治療的方向,並且協助將切片檢體寄送到病理檢驗中心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因為考慮到參與臨床實驗的可能性,病人決定轉到教學醫院去治療。等待病理特殊檢驗結果以及尋求轉院的管道,都是會花個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在那一兩天,頻繁的越洋電話反應病人家屬焦急的心情。他們問,是不是不要等了,趕快開始治療最要緊。病人的兒子更是急著要試幾個未證實有效的檢驗及治療。「急急地要上路,但是目的地在哪裡呢?」我忍不住這樣問。每當面對第四期癌症病人,一個重要的討論課題是「治療的目標」;在步上辛苦的癌症治療之路前,病人及家屬不見得思考他要往哪個方向走,目的地在哪裡;反而他們常常像是溺水的人,奮力要抓到任何能抓握到的東西來保命,卻不知道所抓到的是稻草還是繩索。被我反問這個重要的問題之後,大家似乎冷靜了些。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四期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有了這樣的原則,病人和她的家人終於能夠清楚地思考治療選項的選擇與順序。病人順利地在教學醫院接受第一線的化學治療。雖然每次化療後會有幾天身體虛弱,食慾減低;恢復後,她吃得蠻好,體重也慢慢地上升了。人生不是全有或全無 (all or none),癌症治療也是如此三十多年前,我的癌症醫療生涯的起始,急性血癌是我天天面對的疾病。一般而言,大多數年輕病人的急性血癌(de novo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原發型急性骨髓性血癌)在短短的時間內發病,而且來勢洶洶,沒有積極地治療,病人通常活不過四、五個月的時間。第一個化療療程的住院時間常常超過一個月,病人經歷口腔黏膜破損,難以進食,腹瀉、感染發燒,每兩三天就要輸一次血。在積極的照顧之下,大約六、七成的病人能夠進入緩解期;但是,因為血癌會一再復發,只有不到三成的病人能以傳統化療治癒。少數年輕的病人,可能有組織型態相合的兄弟姊妹捐骨髓,接受移植治療,提高血癌的治癒率到四成左右 (小兒科病人的血癌治癒率要比成人超出很多)。如果一般化療已經非常艱難,骨髓移植治療的困難度更是高了兩三倍;骨髓移植的併發症死亡率可以高達兩三成。讀者可以想像,這樣的醫療過程不是年紀大的人所能承受的。當時,超過六十歲的血癌病人很少能存活超過一年的。三十年後的血癌的第一線治療仍然是一樣的化療組合,但是因為支持療法的進步,最主要的是,許多新抗生素的發明,大大地減低了病人因感染敗血症死亡的機率。幹細胞移植 (從血液裡收集幹細胞)也大大的進步了,過去身體健康六、七十歲的病人,只要能找到組織配對大致相合的幹細胞捐贈者,也有可能會被接受幹細胞移植。説了這些鼓舞士氣的醫學發展,並不表示急性血癌的治癒率、死亡率比起三十年前已經大大改觀,但是病人的存活期是慢慢地延長了。而且除了傳統的嚴峻化療之外,拜醫學研究發展之賜,現在年紀大的病人,或是身體孱弱的病人有了另類選項,包括單獨使用溫和的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s),或是合併口服的標靶藥物。雖然這樣的治療基本上是提供給不適合接受傳統嚴厲化療的病人,它的治療成績是超出期許的,特別是病人不需住院,而是在門診接受治療的;因此生活品質比起傳統化療改善了很多。許多年前,三十歲的我認為血癌的治療是全有或全無的,如果不放手一搏,就只能接受死亡的結果。如今過了耳順之年的我,欣然接受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的選項。我的一個81歲病人A女士因為過去患有卵巢癌接受化療造成骨髓傷害,雖然卵巢癌治癒了,卻罹患了急性骨髓性的血癌。(化療造成血癌的機會不到1%;雖然是很不幸的併發症,更多的病人因為化療而能逃過癌症一劫。)她在確定診斷血癌之後,毫不遲疑地接受使用溫和化療 decitabine加上口服藥venetoclax。她不僅除了輕微疲倦之外,沒有感受到任何其他副作用,而且療效顯著,血色素和血小板都穩定地上升,不再需要輸血。83歲的B女士第一次來看病,因為嚴重的貧血,很低的血小板,很明顯是骨髓的疾病。她很阿莎力地同意當天就接受骨髓穿刺檢查。在解釋了骨髓穿刺的步驟後,我請她簽檢查同意書。和藹健談的她,在寫簽名日期時,她隨口提起11月 22日正好是甘迺迪總統被暗殺的日子。「哇!好厲害,記憶力這麼好!」我不禁這樣讚美她。骨隨穿刺是蠻痛的檢查;我的助理和我通常在骨隨穿刺過程中跟病人聊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紓解他們緊張的心情。B女士鎮靜從容,甚至是談笑風生,彷彿我是在此一情境當中需要被安撫的人。這給我一個印象,這是一位聰明睿智的老人家。她與未婚的女兒住在一起,先生因為嚴重失智住在療養院。她常常提時候起去探訪她先生的情境,有時候他還能認得B女士,多數時候是完全不認人。B女士顯得很接納這樣的命運,只能回憶珍惜他們五十多年的婚姻。B女士的第一次骨髓檢驗並沒有得到具體診斷,使用血液輔助檢查也沒有進一步的答案。在這當中,B女士每兩三個禮拜就需要輸一次血。此外,抽血檢查出現一些很不正常的白血球芽細胞,顯示她的骨髓在快速地惡化;我們再次做骨髓穿刺,證實她有嚴重型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 (high risk myelodysplasia)。因為她的高輸血需求,而且快速惡化的疾病,我建議她接受溫和化療加口服標靶藥。B女聽了我解釋用藥的原因及治療目標之後,毫無疑問地同意接受治療。這是已經一個半月前的事;可是B女士到今天仍然還沒開始接受治療。如果我是B女士,我會……原來「化療」這個詞把B女士嚇壞了。她的女兒曾經因為乳癌接受過化療,在那過程中,噁心、掉頭髮、疲倦是一般人對化療的印象;這對一位83歲的人,的確不是容易的決定。其實使用這個溫和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除了輕度疲倦之外,並沒有其他化療常見的副作用。B女士像是變了一個不同的人,不再鎮靜隨和,而是坐立不安,要我給她開鎮靜劑,吃了一次就不吃了,因為藥的副作用讓她更不舒服。我們兩三次長談,接受治療或不接受治療的可能命運,希望她的決定是對自己的病有好的了解之下深思後的選擇。回到文章的起始,面對無法治癒的癌症,治療的目標應該是在改善症狀及生活品質。如果我是B女士,想法是……「83歲的我,一生無憾了,就讓這個病『run its own course』自然發展吧!」「可是當我的輸血需求增加時,特別是血小板輸血效果撐不過三天,我會牽累我的女兒一天到晚陪我往醫院跑,那是完全沒有生活品質的。」「雖然我的醫生不能保證化療一定會有效,既然治療的副作用很少,也許應該試試看。」幾天前,我介紹B女士和年齡相仿,疾病類似的A女士認識,讓她們交流治療經驗與想法(A女士已經接受治療進入第七個月了,也超過六個月沒有輸血了)。我仍然在等待B女士做決定。想像死亡死亡,這個人類無法迴避的人生終點站,卻是一般人除了極端的恐懼之外,很難想像的過程。讀陳醫師「病人最後的願望」,阿揚哥活得好辛苦,最終痛苦地要求醫師讓他快快結束生命。這個不幸的歷程,想必給那位質疑病人治療選擇是否合乎醫學倫理的實習醫師,留下對臨床醫學失望的負面印象。我最近因為好友楊兄嫂嫂的癌症,才得知細胞治療是台灣衛生署核准的癌症治療方式。陳醫師説到細胞治療是未經證實的癌症治療,但是陳醫師覺得「如果以後見之明,也許我會更早勸他接受這樣的治療。但千金難買早知道」。 當面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連醫師也會錯把稻草當繩索,希望迴避溺斃的命運。我相信每個醫師都做過類似的、令旁觀者認為不智的決定。台灣的細胞治療在美國是僅在研究階段的,不同於CAR-T已經通過用在急性淋巴球血癌、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CAR-T高度有效,連最重病的病人也有高達七、八成的緩解率。我能同情台灣衛福部核准細胞治療的動機,想必是要給走投無路的病人及家屬一線希望。死亡是無法預測、亂糟糟的過程。最終,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
2022-03-21 新聞.健康知識+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藥物傳輸要讓基因編輯在臨床上發揮效用,得面臨許多艱困挑戰,其中有一項跟基因編輯的基礎技術幾乎沒有關係。過去基因療法在發展上也曾受到這件事情的阻礙,那就是藥物傳輸的問題。我們很習慣吞藥丸或喝液體藥物,從藥罐裡倒出一顆藥丸,就可以吃藥了。問題是,這只適合阿斯匹靈、抗生素,或者是抗組織胺等傳統的小分子藥物。像基因編輯試劑這種分子結構大而複雜的製劑,就沒辦法用這種方式處理,因為它們無法通過胃裡面的高度酸性環境。想要讓某種大而複雜的分子分布在人體各處,一般來說會採取血液注射的方式。血液是人體的運輸網絡,負責運送營養物質、氣體和毒素到它們該去的地方。任何打進血液裡的物質,在運輸過程初期,都會來到人體的大型解毒器官——肝臟。解毒是肝臟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任何奇怪的外來物質傷害人體組織前,將它們分解完畢。問題在於,對肝臟來說,基因編輯試劑就是奇怪的外來物質,於是肝臟開始幹活,分解這些外來入侵者。到頭來,抵達最終目標組織的試劑劑量過低,無法產生任何效用。這麼說來,針對韓特氏症進行的試驗,會採取比較舊的基因編輯技術也並不奇怪,因為它鎖定的目標是肝臟,試劑到了肝臟就抵達終點。事實上,就這個例子而言,肝細胞會吸收外來物質的特性絕對是個優點。如果科學家能製造出正確的藥物傳輸包裝,正常發揮功能的肝細胞其實有助於解開包裝,方便基因編輯試劑釋出。這麼一來,試劑很有可能直接進入肝細胞的細胞核,開始進行DNA編輯。如果一切順利,肝臟本身就能產生病人缺乏的蛋白質,把蛋白質釋放到血液裡,蛋白質就能隨著血液前往目標組織,然後開始工作。針對鐮型血球貧血症和地中海貧血症進行的試驗,也解決了藥物傳輸的問題,不過所用方法不同。基因編輯試劑被直接送進病人的細胞裡,但這細胞所在地點是實驗室,而不是病人體內。一旦編輯成功,再像輸血一樣把編輯過的細胞送回病人體內。儘管我們認為人體所有組織都是相連並且整合在一起的,尤其又有血液系統居中聯繫,但事情總有例外。這些稱為豁免部位的人體區域,就像是獨立於偉大聯邦實體之外的地方。其實,許多人對這種現象很熟悉,只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知道這件事而已。我們都曉得,進行腎、肝、心、肺,以及其他大部分器官移植時,最重要的就是希望捐贈者和受贈者的配對相符程度愈高愈好。其實,所謂的「配對程度高」,意思就是試著找到免疫系統辨識標籤盡可能相似的捐贈者和受贈者,這麼做可以降低風險,盡量讓時時處於警戒狀態的免疫防禦系統不要排斥移植器官。即使配對程度很高,通常,受贈者餘生中都得服用藥物來抑制想要發揮保護作用的免疫系統。但說到角膜移植,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角膜是我們眼球前面透明的部分,角膜移植時,不用進行捐贈者和受贈者的配對程序,受贈者也無須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這是因為我們的眼晴其實躲開了免疫系統,是所謂的豁免部位。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演化過程中,這種方法可以預防眼睛產生危險的發炎反應,因為眼睛要是發炎,那是有可能失明的。因為不必擔心免疫系統攻擊進入眼睛的外來物質,所以眼睛成為基因編輯可利用的首選器官。我們可以把試劑直接注入眼睛的適當部位,因為我們已經知道,在眼睛裡的試劑不會被過度免疫反應清除掉。我們還知道,基因編輯的試劑不會離開眼睛,因此,不用擔心試劑進入錯誤組織,或者在別的地方展開編輯程序。以人體細胞和動物模型進行的實驗,早已說明基因編輯在眼睛細胞裡是可以發揮作用的。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有可能利用這項技術來穩定,甚至逆轉各種形式的失明狀態,包括基因突變引起的色素沉著性視網膜炎,甚或是跟年齡有關,會影響一般大眾的眼疾,如黃斑部病變。※ 本文摘自《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作者:奈莎‧卡雷 譯者:陸維濃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2-27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5/迎向曙光前的鬼門關:出院前的大出血
開刀後一直被提醒著要早點下床走路,從每天5分鐘到早晚各30分鐘,能多走兩步路都是病程好轉的現象。但人生總有那麼點曲折,老天爺的考驗正要開始……開刀後第10天,一早護理師高興地說,「妳稀飯吃得還不錯,我等等問一下總醫師,可否改低渣飲食了……」我們倆相視而笑,因為吃了低渣飲食就代表離出院不遠了,心情雀躍不已。以為離出院不遠了,馬桶裡卻出現淡紅色。中午過後,護理師還沒能問到正在開刀的醫師,下午我就出事了。當時坐在馬桶上想要解便,用點力「噗」了一聲,以為是放屁,心想真不錯,「腸胃道蠕動還蠻正常的」。但站在旁邊的老公驚呼一聲,為何馬桶裡的水是淡紅色?心裡有點不安,為了方便護理人員觀察,我立刻穿上尿布,接下來的一小時,又解了兩次, 尿布上滿滿的鮮血,我震驚地無法相信,這是怎麼一回事?護理長立刻連絡正在開刀的主治醫師,不斷地嘀咕著,「怎麼會這樣?」、「有吃到什麼東西嗎?」我怯怯地回答,「我應該沒有吃到什麼不對的食物……」大家心裡都有點明白,我的傷口處可能出血了。剛下刀的主治醫師梁金銅主任急忙趕來病房,看著血便,皺著眉頭要我立刻躺床進行檢查(肛診)。「啊!傷口脗合處出血了……先給止血針,驗血紅素、輸血,再給左旋麩醯胺酸,然後開始禁食。」醫師診斷傷口出血了,點滴架上的血袋沒停過。看到醫師明快的診斷,心理踏實了點,但警鈴聲也開始響起,到了晚上六點多,點滴架上已掛上血袋,躺在床上實在不好上廁所,「你可以扶著我一下嗎?我要下床尿尿。」老公有點擔心的看著我,「千萬別勉強,不行,我們就在床上使用便盆就好。」當我吃力的坐在床邊時,立刻意識到狀況並不好,開始頭暈目眩下不了床,沮喪地躺回床上,不斷自我安慰,「沒關係,藥已經開始打了,血也開始輸,應該等一下就停了。」但信心喊話是沒用的,出血仍持續著,異常冷靜的老公,每隔兩小時就拿著滿是便血的尿布去秤重,不斷在紀錄單上寫下重量,一疊疊的數字壓在心裡像個大石頭,暫時還搬不走。醫護人員進進出出,直到半夜時分,總醫師都還放心不下再回來病房處理。半夜被緊急推去照電腦斷層,點滴架上的血袋從沒停過,一袋接一袋,自己都忘了從白天到黑夜輸了多少血液,夜班護理師憂心地說,「我擔心輸血速度趕不上妳的出血。」肛門加壓止血不成,病房擠滿醫護人員。檢查結果證實,腸子內的縫合處就是出血點,醫師嘗試將紗布球塞入肛門內進行加壓止血,但始終無法成功。自己開始覺得疲憊不堪,每次睜開眼,都期望窗簾縫隙間能透出一點光,到了凌晨5點左右,那道光終於出來了,我安慰著一夜沒睡的老公,「白天來了,希望就來了!」整個晚上醫療團隊不斷討論,如何在傷害最小的情形下處理傷口。天才剛亮,總醫師又出現在病房,「梁醫師認為有兩種解決方式,第一種利用大腸鏡進行傷口縫補,但這醫師也沒試過;若失敗則要開腹再縫一次,先做暫時性人工肛門,等腸內傷口癒合後,再將人工肛門關閉。」血壓慢慢下降,我再度被送入開刀房。就在總醫師連絡完開刀房,等候第一台刀通知時,我的病房內再度擠滿了人,剛交完班的醫護人員全衝進來,一時間所有人不斷問,「妳頭會暈嗎?有沒有哪裡不舒服……」,「我只有頭有點暈而已。」這時,我才知道我的血壓已慢慢下降,但我仍意識清楚地看著周遭的醫護人員,幫忙打點滴、通知血庫、連絡開刀房……這讓我想到30年前當護理師的急救現場,一樣的井然有序、一樣的不慌不忙,只為了搶救一個生命。血壓回穩後,護理人員用跑的推著病床,以最快的時間將我送進開刀房。醒來時,我又在加護病房了,這時才早上十點半,我幸運的用了相對簡單的方式把傷口處理好。再次重生,感謝幸運之神,感謝強大的醫護團隊!
-
2022-02-24 新聞.生命智慧
8旬嬤921失去丈夫兒子 今簽預立醫療決定自己人生
南投87歲李姓阿嬤在921大地震失去丈夫與兒子後獨居多年,7年前入住南投傑瑞安養中心。阿嬤多次表示,「我要決定自己人生」,今天在姪子與姪媳的見證下,由南投醫院協助,完成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南投醫院前往傑瑞安養中心,為住民安排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服務,提供專業諮詢與簽署服務,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由住民跟醫護人員與家人談善終。李姓阿嬤在921大地震失去丈夫與兒子,之後獨居生活,有次被鄰居發現她在家裡昏倒,送醫後救回一命,入住南投傑瑞安養中心。阿嬤經常說,「我要決定自己的人生」,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後,安養中心原本安排阿嬤至南投醫院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但被新冠肺炎疫情耽擱。南投醫院得知後,由放射腫瘤科主任翁益強帶領團隊,為李阿嬤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在姪子與姪媳的見證下,阿嬤完成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由阿嬤自己表達,在符合特定臨床條件情況下,是否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翁益強說,諮商的過程除了可與家屬或醫療委任代理人一起討論、規劃生命,長照機構是許多長輩主要照顧者,更能讓工作人員知道如何陪伴住民、進行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當符合末期病人、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和其他公告重症等五種條件時,醫療機構或醫師可依患者所預立之醫療決定來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例如CPR、葉克膜、輸血等措施,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保障病人生命自主權。南投醫院也針對低收、中低收入戶民眾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補助,讓弱勢家庭也能獲得完整善終保障。
-
2022-02-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常常頭暈、無力留意低血壓!醫:6族群應每日測量血壓防休克
民眾日常多關注高血壓等三高問題,也得留意低血壓對身體帶來的影響。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壓對健康的影響不亞於高血壓,且情況嚴重時將有休克、致命的危險,相關風險族群平時需注意血壓監控,並留意日常保養。 低血壓風險不亞於高血壓,嚴重恐有休克危險! 洪暐傑醫師表示,血壓顧名思義指得就是血液在血管中的壓力狀態,如同水管中水的水壓,這攸關血液是否運輸正常,血壓不足身體各處供血便也會不夠,也就容易出現相關問題,身體陸續出現症狀,例如全身無力、頭暈目眩、四肢冰冷、呼吸困難等。 低血壓情況較為嚴重時,也會影響各器官,例如腎衰竭、心衰竭等,腦部血流不足也容易引起失智症,研究發現,低血壓與高血壓相比,高齡者低血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高血壓高出許多。而若血壓過低也可能形成休克、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心臟無法正常運輸血量,造成心因性休克;或是受到感染使得血管過度擴張,造成血壓大幅下降的敗血性休克;又或是嚴重出血、身體嚴重脫水,嚴重影響血壓形成低血容性休克等,提醒風險族群應多加留意。 低血壓常見6大風險族群,貧血應找出原因而非亂補鐵! 洪暐傑醫師指出,引起低血壓的原因繁多,相關風險族群除了年齡老化、血管健康不佳以外,也包括民眾常聽到的因突然變化姿勢出現的姿勢性低血壓、身體脫水或嚴重出血的低血溶性低血壓。高血壓藥物或控制心律不整藥物,也可能有所影響。受到感染等因素,使得血管擴張導致壓力下降。運動量不足,血管容易彈性不足,也使得血壓出現異常。 低血壓也常與部分疾病息息相關,例如單邊動脈阻塞、主動脈剝離等。貧血也是風險之一,原因繁多,需經診斷確認原因,而非亂補鐵。上述這些族群,日常就需規律監控血壓,以確保血壓正常,或在發現情況不對時及早就醫。 慎防低血壓引休克,日常保養要注意! 洪暐傑醫師表示,易有低血壓的族群,平時應注意良好生活避免維持血管健康、水分補充避免水分不足影響血壓,一般而言,建議以體重乘以30計算,如體重60公斤者,每日攝取至少1800CC。有疾病患者應控制好病情,如三高、貧血等,避免影響血管健康引起阻塞。用藥者也需規律用藥,避免因未妥善用藥使得病情加重、藥物加重,在此惡性循環下也提升低血壓的風險,而若有觀察到每當服用藥物後就會有血壓降低的情況,也應多觀察並與醫師討論,萬不可擅自停藥。 除此之外也建議每日遵循「722守則」測量血壓,也就是連續測量7天、一天早晚共2次、每次測量2遍。前半小時不可抽菸、喝酒、喝咖啡、運動,前10分鐘先坐下休息。早上測量建議取在起床一小時之間,並在尿完尿、吃早餐前測量。而特殊情況者建議測量三次,例如心律不整者,此族群會在血液未完全吸收的狀態下就放出,血壓也就會不足,在此狀態下只測量兩次也較為不準。一般正常血壓值約為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若低到收縮壓100mmHg/舒張壓60mmHg便可能有低血壓問題,此為參考標準值,若是比此標準值再更低一些,如收縮壓98mmHg/舒張壓59mmHg,建議留意身體症狀,如有極度不適應盡快就醫。而若是比此標準值低得太多,如收縮壓低於90mmHg建議就醫追蹤為佳,以確保健康及生命安全。 《延伸閱讀》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媽開腎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為了救命可能終身洗腎!面對醫師你該怎麼做?一位醫師的親身體悟
在醫療現場,病人與醫師其實是種以苦難相連的生命共同體。面對無法重來的醫療歷程,可以如何做得更好、避免併發症?郭漢崇醫師將一張張病歷,化為一則則故事;「以病為師」,道盡他身為外科醫師對生命的深刻體悟。編按: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暨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行醫超過30年,一位站在第一線的外科醫師省思:手術併發症,真的無法避免?一旦發生併發症,又該怎麼辦?如何面對病人、家屬的責難?當自己、家人成為病人,是怎樣的心情?32年前,郭漢崇離開臺大醫院到花蓮慈濟醫院任職。在這裡成為第一線的泌尿科專科醫師,負責東部地區民眾泌尿系統的健康。當然郭漢崇手邊也累積許多困難病例,沒有辦法推辭,也無法將他們往臺北送,必須親自面對病人,一一的解決病痛。〈一起把媽媽救回來〉「郭醫師你聽我講,你真的不能太忙,你一天開那麼多刀,怎麼有辦法顧每一個病人呢?以後要改進知道嗎?」秀美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講了這些話,我緊握著她的手跟她說:「我知道了,你安心,我一定會好好的把你治好,你安心喔!要加油。」我慢慢退出病床旁邊的急救圈,讓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和護理人員靠近秀美,他們繼續對秀美實施該有的治療。給她氧氣,在她的右頸部插上中央靜脈輸液管線,並且注射大量強心劑、碳酸氫鈉,以及氯化鈣,來穩定她的酸中毒和心跳不穩定。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穩定秀美的生命跡象時,我注意到病床旁邊的生命徵象記錄器顯示, 秀美的心跳愈來愈快,每分鐘高達一百四十幾下,但心跳的強度卻愈來愈弱,而且不時出現不整脈 ,以及不正常的心臟收縮。血氧濃度也從剛來急救室的百分之九十,漸漸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八十。我馬上告訴外科急救室的陳醫師說:「可能要插管比較安全。」於是陳醫師囑咐護理人員準備氣管插管。怎麼會突然間就停止心跳?我們幫秀美打了鎮定劑方便插管,突然間,心跳就變得亂跳起來,出現心室顫動和心搏過速的現象。這顯示心臟即將進入無法代償,接下來就會造成心跳停止,病人會因而死亡。陳醫師立即將氣管內管插好。這個時候心跳戛然停止,記錄器上心跳成一直線。一群人立即將病人的衣服拉開,開始實施體外心臟按摩。強烈的胸部擠壓按摩聲在空氣中瀰漫著,大家屏住呼吸、非常緊張。一旁的心搏復甦器、電擊器也已經準備好了,壓了一分鐘,看心跳還是沒有恢復。因此,急救室的醫師立即施予心臟體外電擊。當高伏特的電流傳過秀美的心臟以及身體,她的整個軀體跳了起來,心臟跳了幾下又停止。於是醫師們只好再輪流進行體外心臟按摩,並且按照一定的時間注射強心劑和碳酸氫鈉,來穩定酸鹼平衡,讓身體裡的細胞維持恆定。我在一旁看著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急救了大概五分鐘,心頭一涼,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必須撐下去。所以我一個人走到外科急救室外,對秀美的丈夫和小女兒說:「情況很不樂觀,秀美剛剛心跳停止,我們正在急救中,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回來。」秀美的丈夫神情非常倉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嘴唇顫抖。他拉著我的手說:「郭醫師,怎麼會這樣子?剛剛從電腦斷層室檢查回來,一路上我握著她的手還是溫暖的,怎麼會突然間就心跳停止呢?你一定要救救她,你要救救她。」我點點頭說:「我們一定會盡力,你放心,在這邊坐著休息一下,通知孩子們趕快過來陪一下媽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一面,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力。」就這樣,我逃離了與秀美先生和她女兒見面的現場,回到外科加護病房,並且參與秀美的急救工作。急救進行了十五分鐘,當陳醫師放開手,發現秀美的心跳回來了,而且非常強。我握住秀美的手,心中默默的禱告著:「秀美你要撐下去,旁邊的我們都在努力著,病房外面有你的先生,還有在路上趕來的女兒們,他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你要堅強撐下去。」我不知道秀美能不能聽到我心中吶喊的這幾句話,但是看著記錄器上她那強而有力的規則心跳,我漸漸的安心,秀美應該有機會可以活下去了。病人第二次進行腎造瘻取石術這是發生在2018年1月的一個星期二。秀美是我的老病人,她在2017年5月,曾經因為右側腎結石到門診,我幫她進行了經皮腎造瘻手術,將她的結石拿得很乾淨。此後,秀美因為有一些風濕性關節炎以及C型肝炎,同時在院內的風濕免疫科以及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秀美的身體十分硬朗、個性活潑,住在臺東成功的小鎮;她喜歡交朋友,參加地區的社團活動,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中年婦女。因為住在成功,不方便常常來花蓮返診,所以當秀美在去年一月回到門診追蹤檢查時,赫然發現她的腎臟又長出另外一顆結石。而這顆石頭伴隨著腎臟輕微的發炎,讓她常覺得右腰有點痠痛。秀美因為自體免疫的疾病和治療的關係,腎功能不是很好,所以她很擔心這顆結石會造成她腎臟出口阻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她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用手術方式取出結石。經皮腎造瘻取石術在泌尿科醫師而言,是例行的手術方式。由於結石太大,無法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經尿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來處理。所以,必須從腰部,在超音波指引下先做造瘻,再從這個造瘻口取出結石。這種手術是每位泌尿專科醫師應該要會,而且做得很好的。不過這種手術也潛藏著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例如,病人如果有出血傾向,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或是病人有細菌性的腎盂腎炎,在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就貿然接受手術,手術當中可能會使細菌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細菌性敗血症。當然手術當中也可能因為麻醉或其他的因素,導致一些併發症,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但是不希望發生的。雖然如此,手術做多了,還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併發症。不過在手術之後,仔細觀察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併發症都可以很快解決,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腎臟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少見且不妙就在秀美從急診室的電腦斷層檢查送回外科加護病房,大家開始準備幫她做緊急處置的時候,她居然發生了心跳停止的嚴重狀況。這種心跳停止的狀況,可能是來自於出血後,大量輸液所產生的心肺功能代償失調;第二個可能是大量且快速的輸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臟跳動不穩定,而產生的心跳停止。不過,當心跳停止的時候常常會造成全身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造成嚴重缺氧、組織壞死,加深酸中毒的危機。雖然在第一時間有氣管插管輸送氧氣,以及體外心臟按摩和電擊,讓心臟功能恢復了過來。但是十五分鐘的缺氧,卻使得腦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我們檢查了秀美的瞳孔,發現已經兩側都放大,對光沒有反應,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但看著她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又不禁期望秀美還是有機會可以活下去。畢竟一個腎臟結石的手術,造成這樣子的心跳停止的後果是非常少見,而且不應該發生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必須全力搶救。此後的十四天,我與秀美和她的家人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努力搶救秀美,把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在這十四天的奮鬥過程當中,每一天都像一年那麼的長,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的內心交戰,受盡了苦難。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的甘甜。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姊妹倆聽到媽媽有這種劇烈的變化,都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在加護病房外面見到我,姊姊劈頭就一直逼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耐心的把整個治療過程,還有可能的發生情形說明了一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病情會急轉直下。一般的情況都是可以控制,但秀美突然的心跳停止,卻讓我們措手不及,也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現在只能就所知道的狀況趕緊補救,並且盡量補足我們可以修復的地方,期待狀況穩定,能夠讓她存活下來。妹妹珮玟倒是非常冷靜,她聽完我講的話後跟我說:「郭醫師,媽媽那麼相信你,我相信她一定很有自信。我也相信你一定是她可以依靠的人,我會堅定的支持你對媽媽所做的一切治療。請你放心,也請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因為你不能累倒,你一累倒,媽媽就沒有人可以依靠了。請你務必要好好休息,這樣才會有精神仔細的照顧媽媽。」聽了珮玟這一番話,我心裡其實非常慚愧。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擔心秀美的身體有劇烈的變化。但是秀美的心跳卻非常穩定,血壓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腹脹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那一夜我無法成眠,累到閉一下眼小睡一番,夢中老是夢到秀美腎結石手術的過程,到底什麼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決定打開後腹腔找出真正的出血點我思考了從手術後一直到此時生理的狀況變化,深覺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因為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搶救時間點若錯過了,可能就來不及。我跟秀美的先生、女兒商量,我覺得真正的出血點還是沒有止血,再加上大量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輸血,使得全身的血液凝固因子不足,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找到出血點,加以止血。而這個手術必須打開後腹腔,而且手術的時候可能要拿掉她的腎臟。因為出血點既然是因腎造瘻管所造成的,要止住出血點,就非得把腎臟拿掉不可。不過秀美的腎功能並不是很好,從手術病情變化、心跳停止之後,到現在腎臟的尿都沒有出來,很可能將來必須要終身洗腎。但為了要救命,我們非得要下這個狠招不可。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論外科醫師如何決定,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手術一定能挽回她的性命。但我跟秀美的女兒講:「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手術,秀美應該是救不回來。但若勇敢的冒險,開進去把腎臟拿掉,找到出血點趕快修補,才有機會讓她不再出血,而且挽回她的生命。」這時秀美的先生不知道怎麼辦,女兒卻支持我,她說:「郭醫師,我們全家都相信你,你做的決定,我們會支持。縱使媽媽真的救不回來,我們也不會怪你,但請你在最適當的時候就去做吧!」其實在下這種決心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握。我也跟外科李主任商量,李主任並不是很贊成這個作法。但他認為,如果我覺得該做的時候,他會支持,也會過來幫忙,真的有什麼狀況再做處理。我內心一直交戰著:做、不做、做、不做。心裡想著,萬一開刀進去時遇到無法挽回的大出血,很可能秀美就會死在手術臺上;萬一拿掉腎臟,找到出血點暫時止住了,可能秀美的身體狀況還是逐漸變差,最後依然挽回不了她的生命……開刀進去,我必須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不開刀進去,難道救不回來,我就不用負責了嗎?這種抉擇對一位外科醫師,尤其是當初造成出血的醫師而言,真的是非常難以決定。當然,最後我還是把秀美送上手術臺。我們備妥了血漿、血小板,很快的開刀進去,隨後一塊塊的拿掉大棉紗,整理傷口內部,觀察繼續出血的部位。手術過後,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秀美左邊腎臟的功能是否能恢復,尚不得而知。但救命要緊,腎臟壞了可以洗腎;而生命若沒了,就沒有任何可能。我在手術房外告訴秀美的家人這個好消息,秀美應該有機會活下來。珮玟高興的抱了我,她說:「謝謝你,郭醫師,我就知道你會做正確的決定,謝謝你救了媽媽一命。」此後,秀美還繼續在加護病房裡面觀察,腹腔內的引流血液迅速的減少,從每天引流出五、六千毫升的血液,剩下兩、三百毫升的帶血腹水,後腹腔的傷口復原的也很快,秀美的情況終於趨於穩定。「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手術後第十二天,因為腹部傷口可以關閉了,所以外科李主任在最後一次進到手術房,將她腹部的傷口做局部的清創,然後縫上人工網膜。因為長期腹脹的腹壁筋膜無法完全關閉,太過於勉強的關閉腹壁,很可能會使筋膜再裂開,所以使用人工網膜做一個中置物,使其逐漸纖維化形成新的腹壁。至此,秀美的手術終於告一段落。在第一次手術之後的第十四天,秀美終於拔掉氣管插管,在確定血氧沒有問題後,終於可以讓她清醒過來。記得秀美清醒過來看到我在床邊,看了很久。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嗎?」她點點頭說:「當然記得你,我也知道這些日子來,你經常在我身邊。你們不要以為我真的睡著,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一直鼓勵著我。我就是這樣子,在你們的鼓勵下,堅持活了下來。」這一番話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她在夢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但是我深信,在旁邊陪著她的時候,她是有點反應的。有時候她的手指會動一下,有時候我在跟她講話的時候,她會皺著眉頭或是動一動她的臉部肌肉,或許她是在潛意識裡真的看得到我們吧!延伸閱讀:「終於輪到我了,我是一個癌症的患者。」知名泌尿科醫師罹癌後體悟:歷經麻醉、切片...才意識到「生病」是如此痛苦書籍介紹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作者:郭漢崇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1/01/27作者簡介郭漢崇醫師,現任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暨慈濟大學醫學院泌尿科教授、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為國際知名的泌尿醫學專家,排尿障礙治療的權威。在Expertscape專家排行中,肉毒桿菌素的治療位居世界第一。所帶領的團隊積極推動臨床、教學及研究,排尿障礙臨床暨研究成果豐碩,榮獲第二十二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的殊榮,讓醫療荒原花蓮,成為臺灣唯一、世界知名之排尿障礙治療重鎮。臨床尿路動力學經驗超過30年,發表超過550篇研究論文,編寫排尿障礙及尿失禁相關之教科書及單行本超過20冊,如《功能性泌尿學》、《臨床泌尿學》、《實用尿路動力學》等,也撰寫醫療科普及醫療人文書籍如《尿尿小事學問大》、《涓涓人生》、《上人與我:那些年我們在慈濟的日子》、《這些年我們一起寫下的故事》等。延伸閱讀: 胸痛、頭暈、冒冷汗...5種人注意心肌梗塞易上身!3個保命方法馬上記起來
-
2022-01-21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四肢皮膚癢宛如「螞蟻在爬」!泌尿科醫師骨髓纖維化 女兒捐髓讓他落淚
約莫10年前出現頭痛、頭暈症狀,檢查罹患「血小板過多症」,這些年持續吃藥、每三個月抽血追蹤,直到二、三年前四肢皮膚開始發癢,宛如「螞蟻在爬」,抽血報告發現血球細胞異常,比對各項研究文獻,研判自身症狀與「骨髓纖維化」典型症狀雷同,進一步檢查即確診「骨髓纖維化」。轉為白血病 治療難度高無論是骨髓纖維化或血小板過多症,發生率都是萬分之一,在台灣屬於罕見疾病,每年僅200多名患者。骨髓纖維化患者人數少,臨床上常見年長者出現衰弱症狀,容易誤以為是老化問題而未再進一步檢查。骨髓纖維化若已轉為白血病,治療難度比一般白血病更高,若不治療,壽命可能「剩半年到一年」,因此必須趕緊接受骨髓移植,但國外骨髓移植成功率不到五成,以致治療與否令我相當猶豫。很感謝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仔細分析,愈早治療愈快改善病況,讓我做好接受移植的心理準備。骨髓移植 最好勿逾55歲「骨髓移植不要超過55歲」的說法,也是我決定接受骨髓移植的一大關鍵因素。我自行分析解讀,若在55歲以下接受移植,成功率或許較高,「當時54歲的我,想說乾脆跟它拚了,別再想東想西!」於是決定做骨髓移植,花半年時間交接診所業務給學弟,半退休狀態展開療程。要做骨髓移植,需看HLA基因配對,但台灣屬於多種族基因,與自己完全相符的基因「全台一筆都沒有」,內心衝擊很大。找不到全合基因,改用半合基因也能移植,在多位親友比對下,醫師評估女兒的配對機率較高,骨髓反應也較好,因此由女兒捐骨髓給我。生這個病,我掉過兩次淚,第一次是得知骨髓纖維化可能轉白血病時,第二次則是看著女兒進開刀房捐周邊血,推進去的瞬間,「跟她視訊講講話,眼淚就無法控制地掉,想到小孩要為自己的疾病而受苦,相當不捨。」急輸血小板 感謝捐血人住院治療期間,多次遇到緊急狀況,急輸血小板,等了4到6小時終於盼到一袋血,「很感謝捐血人,真的是救命血。」雖因接受骨髓移植,我再也不能捐血也不能捐器官,但已規畫身後將捐大體,盡可能回饋社會。因為熱愛畫畫,時常在我的「怪醫鳥博士 Dr.Bird」臉書粉絲團繪畫衛教泌尿科知識。接受骨髓移植期間,自我要求「每天寫日記」,用畫畫來抽離、轉移肉體的不舒服,減輕焦慮或害怕感,正向態度有助於改善病情,每天發文也讓親友安心。「骨髓移植漫畫日記」引起不少病友共鳴,是繼泌尿科衛教書後的第二本著作。曾有一位網友私訊各類骨髓移植問題,原以為是患者本人,一問才知是家屬,原來他的家人先前做骨髓移植,住院兩個月完全與外界斷聯,不知道裡面發生何事,家屬後來看了我的移植日記,才知道家人在醫院內經歷了這些事,因此釋懷了。醫師變病人 理性看待治療同時是醫師又是病人,可以理性看待治療,減少對疾病的恐懼,也能了解病人的感受,移植日記融合理性與感性,對醫病雙方都很有幫助,也期盼正在對抗病魔的病人,哪怕治癒機會只有0.01%也要接受治療,才有成功的希望。醫學辭典/骨髓纖維化骨髓纖維化為骨髓過度增生疾病,骨髓造血幹細胞中造血母細胞不正常增生,使骨髓原本的造血功能轉嫁至脾臟或肝臟,造成脾臟腫大,正常人脾臟約5、6公分大,嚴重時可能擴增到20、30公分。骨髓纖維化初期,白血球、血小板異常增高,亦引發疲倦、皮膚癢、食欲差等不特定症狀,因症狀不明確較難確診,若未及早控制可能持續惡化,甚至引發急性白血病,治癒率恐不到一成。(諮詢/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詹皓凱小檔案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中華民國泌尿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前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著作:●怪醫鳥博士的泌尿醫學院●怪醫鳥博士骨髓移植(漫畫)手記
-
2022-01-11 癌症.肝癌
那些數據教會我的事/熬夜不會爆肝!但B、C肝炎會變成肝癌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負責代謝蛋白質和各種物質,一旦發炎、肝細胞遭到破壞,容易演變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衛福部統計,2020年的十大死因,癌症位居首位,肺癌、肝癌分別位居十大癌症一、二名,而男性罹患肝癌比女性更常見。男性主要癌症死因順位👆點選All、死亡率、死亡數按鈕或疾病名稱,觀看個別數字資料區間:109年男性癌症主要死因統計(2021.07.26更新)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說明:主要癌症死因順位(死亡數、死亡率)年齡性別順位;死亡率 = 各死因死亡數/年中人口數 * 100,000製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陳韻如女性主要癌症死因順位👆點選All、死亡率、死亡數按鈕或疾病名稱,觀看個別數字資料區間:109年女性癌症主要死因統計(2021.07.26更新)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說明:主要癌症死因順位(死亡數、死亡率)年齡性別順位;死亡率 = 各死因死亡數/年中人口數 * 100,000製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陳韻如肝癌原因多,男性抽菸喝酒比例高,再加上肝細胞表面有許多男性荷爾蒙受體,一但受到外在刺激,肝臟修復功能會受到抑制,並加速癌細胞的生長。近年來,C型肝炎的感染常見於與他人共用污染針具,成大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謝名宗說明,若接觸到帶有C肝病毒的病人血液、體液就有機會罹病。國內B帶原者比例,男性與女性大約相當,但30歲後B肝發病者的男女比例卻大幅拉開,亦是因為男性荷爾蒙!B、C型肝炎是形成肝癌的主因 好發於45至65歲有許多民眾因為腹脹或其他不適症狀求診,才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目前國內約有15%至20%的B肝帶原者,另外有4%為C肝帶原者。肝是沉默的器官,因為較少神經,若沒有嚴重的併發症,很難發現已經罹患肝臟疾病,而多半肝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肝癌中、晚期階段。肝癌的成因,超過5成是B型肝炎造成,另3成為C型肝炎感染,其惡化過程為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癌好發於45至65歲,男性多於女性,若往前推算病毒反覆感染的時間,20歲開始就有罹患肝癌的風險。多數人不曉得自己是B肝帶原者,感染C肝也大都沒有症狀,措施年輕時期的預防掌控。肝病三部曲難逆轉 養成定期檢查習慣一旦成為B肝帶原者,終其一生都是帶原者!即使表面抗原陰轉,DNA病毒仍存留於肝細胞中,須持續追蹤。而感染過C肝痊癒的人,也有可能再度罹患相同或不同基因型的C肝病毒,一定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及早接受治療,避免肝臟細胞一再發炎而走向肝硬化、肝癌。要避免得到肝炎,要從感染途徑著手。B肝是從血液、性行為以及母體垂直傳染,不會經由唾液及飲食,要注意針灸、刺青、紋眉、穿耳洞、刮鬍刀、針頭等清潔;C肝主要亦由血液、體液傳染,垂直傳染極為少見。謝名宗提醒,C肝傳染途徑還包括毒品注射、輸血的針具,洗腎病友罹患C肝的傳染性高,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交叉感染。另外,坊間常流傳跟B、C肝炎患者共桌吃飯易受感染,謝名宗解說,預防唾液、食物傳染的「公筷母匙」是針對A型肝炎的預防,一起用餐並不會感染B、C肝炎。B、C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國人罹患肝硬化及肝癌的主因,要預防或改善需從感染途徑著手。台灣自1986年實施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後,已大幅降低B肝帶原者的比例;衛福部也於2016年底成立「國家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期以達成2025年根除C肝。國健署於2020年放寬成人預防保健中B、C型肝炎篩檢年齡,民眾可善用政府提供的預防保健服務,充分了解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如發現異常,應盡早依醫師評估建議接受治療,遠離肝癌的威脅。2003-2021年急性病毒性B型肝炎各縣市男女確定病例總數👆點選Filter觀看各縣市男女每年確定病例數變化資料區間:2003-2021(2021.06.23更新)資料來源: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地區年齡性別統計表-急性病毒性B型肝炎資料說明:M=Male;F=Female,已扣除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數,資料總筆數:3271製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陳韻如2003-2021年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各縣市男女確定病例數👆點選Filter觀看各縣市男女每年確定病例數變化資料區間:2003-2021(2021.06.23更新)資料來源: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地區年齡性別統計表-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資料說明:M=Male;F=Female,已扣除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數,資料總筆數:4360製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陳韻如
-
2022-01-02 新聞.元氣新聞
產婦出血昏迷 花蓮30名醫護接力從死神手上救回2命
花蓮1名產婦因胎盤早期剝落,大失血且失去意識,昨天送醫急救,約30名醫護人員花近17分鐘,接力搶救全身發紫男嬰,再救回媽媽,醫護人員說,聽到嬰兒宏亮哭聲,才放下心,「感動到快落淚了」。這段搶救母子的過程,被1名麻醉醫師發布在臉書「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粉絲團,內容提到「這名產婦前置胎盤出血,胎兒31週,胎心音遲緩,出血之嚴重在我們這個鄉下醫院實在是少見…為了要拯救一個小孩,前後加起來大概出動了二、三十人吧」。貼文指出,「小孩拉出來的時候,全身發紫,以前像這樣的小孩,都必須死,現在只要動作夠快,這樣的小孩就有機會會活,最後當小孩蹦出第一聲哭聲的時候,真的是叫人感動到想要掉下眼淚」。貼文後面也感性提到,「雖然你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生命的韌性有時候超過人的想像,你可要好好長大,不要辜負我們今天那麼多人拚命想要去救你」。參與急救過程的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醫師魏佑吉今天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這名孕婦因大出血送到醫院,到院時已經沒有意識、量不到血壓,呈現休克狀態,且胎兒的心跳非常微弱,幾乎快要停止,決定緊急剖腹產。魏佑吉說,因這名產婦沒有在院內做過產檢,沒有相關紀錄,只能一邊輸血一邊剖腹產,由於媽媽失血休克,子宮供血不足,導致胎兒缺氧缺血。魏佑吉說,男嬰出生時,全身呈現青紫色、癱軟、沒有反應,醫護人員沒有放棄他,持續急救,終於聽到小孩宏亮的哭聲,大家才放心,媽媽隨後也順利止血,母子都平安,搶救過程約17分鐘。魏佑吉說,這名男嬰僅31週,還沒足月,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狀況很好。當天的值班住院醫師陳姵辰說,第一次在急診室接觸大失血的產婦,當超音波看到寶寶還有心跳,就立即決定剖腹,「再晚幾分鐘小孩可能就不在了」,很開心成功救回這名小男嬰。
-
2021-12-01 新聞.元氣新聞
天冷血庫告急 北部A型、AB型「急缺」 剩不到四天存量
天氣變冷血庫又告急!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全台血液庫存量偏低、僅剩5.6天,其中以台北A型血和新竹A型、AB型血都呈現「急缺」,均不到四天存量,盼民眾能踴躍捐血。台北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劉俊宏表示,近兩周北部多雨,影響民眾不願意出門捐血;加上天氣冷感冒的人也變多,因服用感冒藥不可捐血,也導致符合捐血資格者變少,使得最近血液庫存量一直拉不起來。另外,天冷用血量明顯增加,導致血液庫存更加不足。劉俊宏說,一方面是冬天早晚溫差大,氣溫驟降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而這些疾病治療時需要大量輸血,因此此時用血量大;另一方面,因之前疫情嚴重,民眾將醫療行為延後,近期陸續回流到醫院,也導致用血量增加。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全台捐血中心總庫存量僅5.6天,為「偏低」燈號,其中,A型血剩4.8天、B型血剩7.3天、O型剩5.2天,AB型血則剩5.8天。尤其北部情形更加嚴峻,台北中心A型血庫存量剩3.3天,新竹中心A型血與AB型血庫存量分別為2.6天與2.1天,都呈現「急缺」。劉俊宏表示,原本設定血液安全庫存量為七天,但因應冬季用血量需求大增,目標庫存量提高為九天。而現在醫院因應血庫供血不足,只能先減量供血,如病患一天需要十袋血,只能先給六或八袋,因此希望符合捐血資格者能出門挽袖捐熱血。
-
2021-12-01 該看哪科.感染科
男子長期反覆腹瀉 檢查後驚染愛滋
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一名50歲的男性因工作需求到醫院體檢,發現有腸道沙門氏菌感染,不符合體檢標準,遂轉介至感染科治療,醫師經由問診得知,病人近一年來反覆腸道感染且長期腹瀉,懷疑有免疫低下情形,進一步安排免疫功能檢查,這才發現他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也就是俗稱的愛滋病。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宗家說,沙門氏菌引起感染時有可見,但反覆或持續感染就可能要先探究免是否有疫功能低下情形。感染科醫師曾婷玉也說,由於急性愛滋病毒感染的症狀多數不具特異性,因類似感冒且會自行痊癒,所以容易被忽略。常見症狀包含發燒、疲倦、肌肉痠痛、喉嚨痛等等,其他症狀如全身性皮疹、頸部或腋下發現淋巴結腫大、噁心、腹瀉、體重減輕、盜汗、頭痛等也可能出現。不過臨床上大多數患者感染初期都是輕症,只有極少數才會有如腦膜炎、腦炎、肺炎等重症表現。她說,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精液、陰道分泌液及血液中都含有病毒,可經由性行為、共用針頭或稀釋液而傳染。另外,醫護人員被針扎傷、輸血、母親懷孕、生產期、哺餵母乳也是傳染途徑之一。只要曾經有過性行為,就建議至少篩檢一次愛滋病毒;若有不安全性行為,則建議每年篩檢一次;高感染風險者,如多重性伴侶、感染性病、使用成癮性藥物、共用針具等,則建議每3到6個月篩檢一次。曾婷玉呼籲,若有不安全性行為與疑似症狀,應早日接受愛滋病篩檢或至感染科門診就醫。雖然目前愛滋病仍無法根治,但使用藥物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及早使用抗愛滋藥物來降低病毒量,除了能避免因免疫功能低下而產生疾病症狀外,更能及早阻斷愛滋病的傳播。患者一天只需要服用一顆藥物,方便且副作用低,就能有效控制病毒量,希望民眾不要害怕接受治療。
-
2021-11-19 醫聲.肝病清除
C肝消除工程(五)/洗腎室協防 衛教更容易
透析患者頻繁接觸透析機具,屬C肝高風險族群,研究顯示,患者透析愈久、輸血愈多,感染機率也會提升。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指出,血液透析患者每周三次進出透析室,腹膜透析患者則為每月一次,助攻C肝篩檢、衛教宣導較一般大眾容易,要召回患者進行治療「不是困難」。黃尚志說,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全台十一萬八千位透析患者,HCV抗體篩檢率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三,其中HCV RNA檢測陽性,並接受DAA治療之患者,超過九十二%,共超過五千人。而透析患者接受健保口服C肝新藥的治療成功比例,二○二○年高達九十九點一%;二○一七年至二○二○年之平均治療成功比例,亦高達九成九。黃尚志呼籲,應積極降低透析室之C肝發生率,除讓透析患者不必因合併C肝而加重病情,亦可減少透析空間使用限制,並提升透析患者對於透析單位之信任。延伸閱讀:C肝消除工程(一)/專家疾呼:C肝應納第五癌篩檢C肝消除工程(二)/打疫苗送快篩 有效提高受檢率C肝消除工程(三)/治療不限科別 診所加入戰線C肝消除工程(四)/避免回診頻繁 醫籲批次篩檢
-
2021-1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病發其實有跡可循 醫師曝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疾病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4期文/郭岳潭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多年名列臺灣10大死因之一,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患有三高的人、生活心理壓力極大的人或是有相關家族史者,都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撲通、撲通,心臟每分每秒不停地跳動,可是正常人通常不容易感覺到心跳,心臟只有約拳頭般大,不可言喻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沒有了心跳,生命也就宣告結束。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每年奪走2萬多條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一般人對於心臟病的認知,常是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醫療品質暨政策委員會委員、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長黃啟宏指出,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心臟疾病的病發也是早有跡可循,可以做為自我警覺。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及周邊血管動脈疾病。最容易被忽略:高血壓性心臟病根據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7位,相當於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疾病。黃啟宏指出,高血壓性心臟病就是民眾耳熟能詳的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臟結構及功能發生異常。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性心臟病雖然是最常見,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病。原因:黃啟宏說明,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而引起的壓力,若是病人的血壓值超過標準,且血壓長期升高,又沒有積極控制接受治療,恐造成左心室負荷加重,而變得肥厚、擴大,最後恐導致心臟衰竭。可怕的是,高血壓的病程經過5至10年,甚至20年,可能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等併發症。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但18~39歲有高達36.6萬人罹患高血壓,其中知道有高血壓者只有13萬人,有近24萬人並不自知。症狀:高血壓又被稱作是「隱形殺手」,大部分的高血壓病患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有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水腫等症狀。但臨床上,僅有3成病患會出現頭痛、疲累、頸部僵硬等症狀,當等到出現身體不適時,已經產生併發症了;有的人則是身體早已習慣高血壓的狀態,也可能會自覺沒有不適症狀。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沒有絕對的高危險族群,其實高血壓就是心臟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男性年齡超過50歲、女性超過55歲,高血壓的風險隨之上升。國內75歲以上老年人,幾乎半數有高血壓,若是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家族史,更會增加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風險。事實上,高血壓性心臟病是一種規定出來的疾病。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定義,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如何正確診斷高血壓?臨床上,許多病人因為身體不舒服,結果到醫院一量血壓,卻發現血壓很高,其實不能當作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黃啟宏強調,診斷高血壓最重要的是測量血壓的方式,標準測量方法為休息5分鐘,以坐姿方式、手掌向上,將血壓計、手臂與心臟齊高,記得洗澡後、吃飯後半小時不要量測;若是持續量測經過一段時間,血壓值仍超過標準,建議就醫進一步診斷。造成猝死的兇手:冠狀動脈心臟病新聞報導上,心臟病發作猝死的個案,絕大多數就是冠狀動脈心臟病造成的心肌梗塞。黃啟宏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民眾最害怕的心臟病之一,嚴重恐造成心肌梗塞而猝死。原因:黃啟宏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是脂肪沉積血管、內壁增厚,進而形成粥狀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狹窄;一般而言,左冠狀動脈供應65%的心臟血流,右冠狀動脈則供應35%,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血液及營養不容易通過,就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甚至是猝死。症狀:隨著冠狀動脈慢慢狹窄,病人在身體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因為心臟急速跳動,心血管負擔增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臟收縮困難,而出現心絞痛的情形,產生走路會喘、爬樓梯喘不過氣、胸痛等症狀,胸痛會擴散到肩頸、下巴、上臂或上腹部,有的人甚至會噁心、嘔吐、暈倒、盜汗或呼吸困難,症狀持續約2至5分鐘左右,最長不會超過20分鐘,經過休息症狀可以迅速緩解。若是整個冠狀動脈阻塞,就是心肌梗塞急性發作,胸痛程度會比心絞痛更加嚴重,症狀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常會伴隨著冒汗、呼吸困難、無力等症狀,即使在休息狀態,也有可能會發生,嚴重者會併發心律不整發生猝死、休克,或是心臟衰竭而死亡。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以男性為主,發生機率是女性的7至9倍之多,新聞上心臟病猝死個案也通常多是年輕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逐漸老化、彈性減少,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年輕人的風險要高;而女性停經之後,因心血管缺少女性荷爾蒙保護,冠心病發生機率大幅升高,男女比例約是4:3。根據國健署分析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2成5血脂異常、2成血壓高,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而這些都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黃啟宏強調,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菸、家族史,以及壓力、沒有運動,男性年齡大於45歲、女性停經後,都要特別注意。瓣膜發生病變: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臟病,以及後天退化所造成。黃啟宏表示,心臟共有4個瓣膜,當瓣膜發生病變就可稱為瓣膜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的疾病種類,主要有二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三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以及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不全、肺動脈瓣疾病,還有非常危險的主動脈剝離。原因:黃啟宏進一步說明,各年齡層好發的瓣膜性心臟病有所不同,先天性心臟病為心臟先天結構異常,多半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發現;風濕性心臟病大多是幼年時患有風濕性感染所引起。隨著年齡老化,瓣膜也漸漸退化,主動脈或二尖瓣、三尖瓣的發展時間及退化時間各有不同,而產生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也就是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或關閉的情況,甚至可能同時發生,因此喪失了避免血液回流的正常功能,通常好發於60至80歲的中老年人。症狀:黃啟宏表示,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的病人,初期可以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類似狹心症及心臟衰竭的症狀,病人因瓣膜喪失正常功能,會產生缺氧及水分無法正常代謝,造成呼吸急促、越活動越喘、胸痛、心絞痛、四肢水腫、頭暈、腹脹、疲勞、食慾減退等。不過,很難從症狀分辨是主動脈或是二尖瓣、三尖瓣的問題所引起,當情況到達一定程度時,就必須處理。舉例來說,二尖瓣脫垂通常不需要開刀,當二尖瓣嚴重閉鎖不全,才需要手術。高危險群:中老年人因合併三高等慢性疾病,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高血壓是造成心臟主動脈剝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黃啟宏說明,主動脈剝離是因血管內層破裂受損,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並將主動脈撕裂剝離而形成假腔,造成身體各處的血液供應不足,或是血液從假腔破裂,造成大量出血,病人會突然感到劇烈疼痛,且延伸到頸背部,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心悸是最明顯症狀:心律不整黃啟宏指出,各種心臟疾病中,以心律不整的範圍最廣,且從良善到凶狠都有,包括:心房顫動、心房頻脈、上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室頻脈、心房早期收縮、心室早期收縮、病竇症候群及心臟傳導障礙,主要因是心臟電力傳導功能異常,或是心臟肌肉過度敏感,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原因: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一般來說,病人經常感到心跳撲通、撲通,應盡快就醫檢查。黃啟宏表示,根據醫學定義,每個人都會有心律不整;但不一定會產生不適症狀,也不一定會造成身體傷害。黃啟宏進一步說明,一般人不大容易察覺到自己的心跳,心律不整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心悸,可能跳得快、跳得慢、亂跳或心跳不規則,有的人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伴隨臉色蒼白、噁心、嘔吐;然而,最危險的症狀是平時無症狀,一旦發作就心跳暫停,造成昏倒、猝死,由於心臟打出去的血液量減少,使腦部、心臟等重要器官缺乏血液供應。症狀:各種心律不整的症狀都是大同小異,大部分的心律不整都會有心悸的症狀,只是引起的原因不同;不過,卻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只要定期追蹤或是調整生活習慣,減少飲用茶、咖啡等咖啡因飲品及酒精,就可以適度緩解,或是藥物幫助緩解症狀。另外,也可以透過植入醫療器材,例如:心室頻脈病人植入節律器、心室顫動病人使用去顫器,以幫助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高危險群:黃啟宏提醒,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是心房顫動,好發於老年人,隨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的發生機率就越高。根據統計,國內超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房顫動的比例有10%,建議有症狀就要治療,避免增加中風的風險。以下肢血管為主: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血管的主要功能為運輸血液,根據運輸方向不同,可分為動脈、靜脈及微血管,其中動脈負責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而靜脈窄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原因:黃啟宏指出,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是指血管內膜因脂肪斑塊逐漸堆積,進而失去彈性、內膜增生,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狹窄阻塞,使遠端血流量減少,導致身體某些部位功能受到影響,尤其下肢血管為大宗,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其他還有「眼中風」、「腸中風」等。黃啟宏表示,周邊血管動脈屬於全身血管的一部分,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的危險因子,也與冠狀動脈心臟病類似。症狀:臨床上,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以下肢血管為主,病人占了5成以上。黃啟宏說明,下肢血管較長,發生阻塞的機率較高,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常見的臨床症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而不同,初期容易感到下肌肉痠痛或無力,漸漸出現運動時間歇性跛行的現象,休息可緩解。隨著血管阻塞越來越厲害,出現下肢紅腫、麻木或劇痛,即使休息也會感到劇烈疼痛,嚴重時會發生皮膚變黑、潰瘍及壞死,且傷口會久久無法癒合;黃啟宏提醒,若是沒有積極治療,甚至會演變成肌肉組織缺血性壞死,恐面臨截肢的命運,也可能會危及性命。高危險群: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胱胺酸血症,以及抽菸的群族。延伸閱讀: 。照護 心 。心臟病發作「4大非典型症狀」常被忽視! 專家告訴你何時該叫119
-
2021-10-16 該看哪科.感染科
青少年要打哪些疫苗? 亞東醫師:不只BNT,年輕人也需要HPV、流感疫苗
BNT疫苗陸續抵台,學校的施打作業也積極進行,但除了新冠疫苗外,家長們知道,青少年還要接種哪些疫苗嗎?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提醒,爸爸、媽媽們除了專注在新冠疫情之外,也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與流感等疫苗,而這些疫苗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也同樣重要。青少年要打哪些疫苗呢?一、青少年於幼兒期應接種以下疫苗:1.水痘疫苗未曾接種疫苗且未得過水痘者,建議自費接種1劑,13歲以上者則應注射2劑,2劑至少間隔4~8周。2.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與肝硬化及肝癌有密切關係,該病毒經體液或血液,例如親密接觸、輸血、注射等途徑傳染,許多人容易在青少年期,因為沒有足夠的保護措施,導致感染。如果已經接種,隨著時間抗體力價可能消失,建議檢測B型肝炎抗體,再進一步諮問醫師是否建議補打1劑B型肝炎疫苗。 3.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均飛沫傳染。施打該疫苗可預防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或睪丸炎、卵巢炎,影響生育能力;若懷孕婦女早期感染德國麻疹,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隨著時間抗體力價也可能消失,建議青少年可檢測MMR抗體。 4.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的混合疫苗建議在11~12歲間若未曾施打Td者,可以直接追加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非細胞型百日咳混合疫苗,其後每10年則建議再追加1劑Td。二、建議青少年接種的疫苗:1.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人類乳突病毒是重要的性接觸傳染病原,與生殖道疣及女性子宮頸癌有關,建議9~26歲女性及高風險男性接種,正值性生活活躍的青少年期,當開始有性行為後,感染HPV的機會將大幅增加。施打疫苗的最佳時期為沒有過性行為或未受到HPV感染者,但若已有性行為,也呼籲青少年施打,保護自己及伴侶健康。2.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幾乎稍有不同。社交活躍期的青少年容易互相傳播,建議青少年(及6個月以上兒童)每年接種1劑流感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以免受流感疫情威脅。三、針對高風險族群的建議疫苗:1.肺炎鏈球菌疫苗其病菌經飛沫傳染,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建議高危險族群之青少年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2.A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經糞口傳染,好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食用遭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導致急性肝臟發炎。若前往A型肝炎盛行區的旅遊者建議施打,共2劑,2劑間隔6~12個月,保護力可達20年以上。 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腦膜炎雙球菌全球都有感染個案,主要流行地區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跨非洲中部的「非洲流腦帶」地區,容易在人口聚集場所或活動造成疾病傳播,建議高風險旅遊或留學青少年施打。
-
2021-10-14 該看哪科.婦產科
夜間生產大出血 動脈導管栓塞術救回四寶媽
40歲吳姓婦人懷第四胎,上月中旬在婦產科診所自然產,產後持續大量出血,診所醫師當下先給予輸血及紗布填塞止血,同時緊急轉院至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產婦到院時血壓低、呈現休克狀態,院方除了緊急輸血、插上中心靜脈導管及給予升壓劑,讓血壓回復正常持穩之外,因產婦出血不止,也立即啟動放射科血管栓塞團隊為她進行動脈導管栓塞術,成功幫助產婦止血,挽回寶貴性命。大千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周志恒表示,生產常有許多狀況發生,產後大出血即為其中一種,造成的原因包括子宮收縮不良、胎盤滯留、產道裂傷、子宮破裂、凝血功能不良等,這是產檢時無法預測的,若不及時處理,對產婦生命是一大威脅。過去產後大出血的治療方式會先給予藥物及輸血,但若效果不佳,產婦可能面臨子宮摘除的情形,雖能及時保住性命,但日後無法再生育。現行動脈導管栓塞術可透過放射線儀器,讓錯綜複雜的血管清楚呈現,醫師在手術時更容易治療,幫助產婦在短時間內大幅減少出血量。周志恒表示,大千今年7月已通過衛福部「周產期網絡照護計畫」,為苗栗縣重點醫院,可協助診所提供高危險孕產婦醫療救治,以及建置緊急輸血機制,即時由大千提供血液,協助診所產婦輸血。此外,還針對在診所出生的早產或高危險新生兒提供醫療照護,在產婦產前或產後,由大千新生兒科醫師陪同從診所接至醫院,給予新生兒即時照護服務;期許透過周產期網絡計畫,能與婦產科診所共同守護苗栗縣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
-
2021-10-08 新聞.元氣新聞
40多年捐血逾5萬西西 中醫師楊哲彥籲大眾勇敢捐血
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醫師楊哲彥挽袖捐血超過40年,至去年底捐血次數已累計達210次,捐血量達到5萬2500cc,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民眾日常,也影響民眾捐血意願,隨著全台疫情趨緩,醫院手術安排也逐步恢復,血液需求量增加,楊哲彥特別籲請大家積極勇敢的出來捐血,除了「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更可增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楊哲彥指出,在醫院「輸血」是常見的流程,受傷、手術或罹患某些血液疾病,都可能導致失血,這時就需要輸血,如外科手術前的備血、嚴重貧血(Hb血紅素低於7)及特殊疾病如新生兒嚴重黃疸(Bilirubin膽紅素15以上)等。他回憶說,1984年有位陳姓肝癌病患,住院3周後因嚴重貧血需要緊急輸血約2000cc,剛好醫院和捐血中心缺血,需要家屬捐血來換血,或用「捐血卡」領血,那時他已捐了30幾次,馬上將捐血卡交給家屬去領血,使病患能及時輸血,對方非常感動還特別送銀盾致謝。另外新生兒常規都會抽血檢驗膽紅素,中國附醫小兒科醫師林鴻志知道他常捐血,一有新生兒嚴重黃疸,就會通知他提供15到20cc的血直接現場換血,減少黃疸後遺症,非常有意義。楊哲彥說,1978年底他在中國醫藥學院圖書館內辦捐血活動,不知那來的勇氣,就踏出了捐血的第一步,捐了一個單位250cc,沒有任何不舒服,但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有位學長捐完走到學校後門就昏倒,被送回圖書館休息觀察,追問後才知道他前一晚熬夜睡眠不足,提醒民眾注意,如有熬夜、空腹過久及緊張壓力這3種情況,就應避免捐血或扎針,否則容易發生暈眩或休克。楊哲彥平日雖忙於臨床醫療服務,但仍不忘持續捐血助人,他指出每年3或4月的「捐血表揚」活動也是捐血人的捐血動力之一,多年他參加表揚活動超過20次,上台代表領獎有7次,這是所有捐血人共同的榮耀,感到非常光榮。他強調,捐血除了可以拯救生命之外,對自己本身的健康也有著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檢查身體基本健康狀況、提升幸福和滿足感等許多好處,因此定期的捐血是一個利己又利他的活動與行為,籲請大家一起加入「快樂捐血人」行列。
-
2021-10-06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國內最低體重器捐/1歲娃遺愛捐雙腎 兩女童不再洗腎
台北榮總團隊昨日發表完成一名年僅1歲3個月、9.8公斤的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共有20名醫護投入歷時18小時馬拉松手術,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小小的生命來不及長大,但卻讓4歲李小妹妹及9歲許小妹妹脫離終身洗腎的痛苦,在完成手術一年後,昨天活蹦亂跳地公開亮相。很難想像這兩位小妹妹去年還在生死拚搏,李小妹妹出生後第3天,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引發急性腎臟衰竭需終身洗腎,是國內年紀最小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個案;許小妹妹則因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北榮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兩名病童因長期洗腎,僅能維持基本生理代謝,發育嚴重遲滯,腎臟移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等腎、植腎」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北榮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說,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族群,成功率極低;而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孩子器官移植實屬不易,北榮去年一知悉有年紀小的捐贈者時,北榮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與器官移植團隊擬定完善的手術治療計畫,隨即兵分兩路,摘取腎臟、術前準備,分別為李小妹、許小妹進行手術,共耗費20人、18小時。術後3周後,許小妹妹順利出院,但李小妹妹因經常輸血,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極高的抗體,是移植後急性排斥的高風險族群,北榮醫療團隊採取各種治療方法,歷經12次的血漿置換與抗排斥藥物多管齊下,終於在術後1個月,成功脫離透析治療。移植一年後持續追蹤,原本5.8公分的捐贈腎臟,隨著兩位受贈者一起成長,目前已長成10.5公分與8公分,兩名妹妹也「暴風式抽高」、快樂長大,現在只需固定回診吃藥,與正常孩子沒有不同。
-
2021-10-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血清抗體研究 陳時中:10月18日前可退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為防堵 COVID-19病毒Delta變異株入侵社區,指揮中心已於今年8月23日啟動防堵Delta變異株的COVID-19加強監測方案,並將由疾病管制署進行捐血人血清抗體陽性盛行率研究調查計畫,以作為防治政策上的參考依據與評估捐輸血者之風險。指揮官陳時中說,該研究是捐血人來的,包含從4月25日至7月3日全台捐血過的人,不希望在計畫中,要退出本次計畫,捐血人知道何時曾捐血,所以請在10月18日前致電1922,留下相關資料,包含血袋號碼或姓名身分證生日,會把他從母體去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