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醫療.感染科
搜尋
解封
共找到
914
筆 文章
-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IKEA李佳潔:每家公司都該有高年級實習生
台灣高齡化、少子化嚴重,正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勞動力拉警報。企業該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中高齡族群在職場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專業知識、人生歷練等優勢,XYZ三代同堂,青銀共融可彼此學習成長。聯合報系「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今天舉行,李佳潔以「人生3.0,我們是最驕傲的高年級實習生」進行主題演講,她表示,集團內部早於2018年即觀察到中高齡就業的趨勢及需求,新冠疫情解封後,大環境缺工情況更嚴重,尤其是餐飲業、服務業、零售業、觀光業等,中高齡再就業能解決部分問題,包括補足人力、培育更多年輕人加入,避免人才斷層窘境。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推動高齡持續就業,企業僱用70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高齡勞動參與率達到25.7%,台灣老年人口勞參率卻不到10%。李佳潔認為,日本透過政策提高老年人就業,台灣的企業主也應該以「平等、多元、包容」精神打造職場友善,擁抱不同世代的族群。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看,中高齡族群對企業來說,是很大的人才機會點,且是不可小覷的勞動力來源。返回職場貢獻他們的技能及經驗,不僅能為企業缺工潮注入新活水,也能讓中高齡族群重新到工作意義、人生價值,開啟人生3.0,找到退休後的重新定位。長輩回到職場可能回到不一樣的位置,真的是「高年級實習生」,但有些人並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是希望維持社會連結,增加生活滿足感。李佳潔強調,企業要進行「職務再設計」協助他們因應職場的變化,盤點適合的工作內容,簡化工作步驟、流程調整,讓中高齡就業者更容易上手。「年齡不代表一切,持續學習的心態非常重要」,李佳潔鼓勵大眾,退休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應該及早立定「以終為始」的人生道路,找到值得投入完成的目標,活出自在快樂的第三人生;長輩把自己照顧好,就是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
2024-07-23 醫療.感染科
為何呼吸道病毒在夏天也猖獗?非藥物介入3防線阻病毒
最近感到「腹背受敵」,門診不少小朋友因發燒就診,有時一節門診就能集滿呼吸道四大魔王病毒: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病毒、腸病毒、腺病毒。更慘的是,自己認真的戴好口罩、勤洗手、回家也立刻洗澡,那知家裡的太太和女兒卻從其他地方被傳染了新冠病毒。病毒來勢洶洶無孔不入,民眾要小心,病毒就在您身邊。根據疾管署統計,腸病毒自從4月中旬進入流行期,至今尚未減緩;往年流感在秋、冬兩季流行,今年春、夏兩季的流感個案卻沒有顯著降低。更麻煩的是,新冠肺炎在近幾周也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為何呼吸道病毒在夏天也猖獗?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的疫情與隔離措施,改變民眾對病毒的免疫力,也改變了病毒的流行模式;其次,新冠肺炎疫情退燒後,口罩禁令逐漸解封,民眾群聚與往來各地也不受限制,因此藉由飛沫傳染的呼吸道病毒自然更快、更廣地傳播。「非藥物介入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s)」在疫情期間廣為人知,也對疫情的控制有顯著效益。一份今年4月發表的研究顯示,德國在2020-2021年疫情期間,非藥物介入措施在3至4歲幼童新冠肺炎的防治成效,與疫情前的2019-2020年相比,能減少60%至100%的病毒傳播。但是,要求所有人回到新冠疫情那時的隔離與控管顯然不切實際,只是在各種呼吸道病毒愈來愈活躍的此時,能力所及的「非藥物介入措施」,還是對自身與周遭人的健康很有幫助。新冠疫情期間的「非藥物介入措施」3大守則:1.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時常清潔手部、呼吸道禮儀、戴口罩、確診時居家隔離。2.社區擴散時:接觸者自主防疫、限制聚會、居家辦公、規則清潔物體表面、適當通風。3.疫情爆發時:待在家、群體快篩、學校停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2 醫聲.疫苗世代
夏季流感爆發 全台兩百萬名65歲以上長者未接種疫苗 恐成重災區 醫:佐劑疫苗可提高二到三成保護力
今夏流感疫情在免疫負債侵襲下達到高峰,自6月起,不論是類流感就診人次、或是流感重症都高於去年同期。今年流感併發重症病例至7月10日已有995人,與去年全年累計總數差不到百人。依台灣疾病管制署統計,五成流感併發重症者為65歲以上長者,七成五死者沒有接種疫苗;而流感疫苗接種計畫成果更顯示,65歲以上長者有近半數沒有接種流感疫苗,換算全台約有兩百萬長者未接種流感疫苗。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未來流感疫苗也可以採取分齡施打的原則,讓各年齡層有最好的保護力。由於一般疫苗的保護力時效約為半年,歐美各國建議免疫力較差的65歲以上長者接種含佐劑疫苗,除了增加二到三成的保護效果,保護力時效也可長達一年。去年起全球已觀察到流感全年化趨勢,疾管署也印證此現象。今年上半年因流感重症累計至7月10日已有995例,相較去年全年度總數1,058人,兩者只差了63人,顯示夏季流感肆虐情況仍劇。且流感重症累計至今已198人死亡,也打破冬天是好發季節的常規。黃立民醫師指出,新冠疫情解封帶來的「免疫負債」,讓夏天流感疫情與冬天一樣嚴重,大約需要二到三年才會回到常規。即便明年起「免疫負債」即將步入尾聲,預測流感疫情將趨緩,但夏天仍需留意流感病毒。流感重症仍以65歲以上長輩為高危險群,疾管署監測資料發現 ,從去年10月至今年7月10日的流感併發重症者已累計1,268例,五成以上為65歲以上長輩,死亡患者當中又有七成五未接種疫苗。而疾管署111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成果更顯示,相較於6個月以上3歲以下幼兒接種率達七成,65歲以上長者有近半數沒有接種流感疫苗,換算全台有超過兩百萬長者恐面臨夏季流感的威脅。面對流感威脅,長者應如何自保?黃立民醫師表示,目前一般流感疫苗其保護期約為3至6個月,每年10月接種,保護力可到隔年5月止;但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老年人,其保護力相對也較弱。黃立民醫師提醒,歐美各國已建議65歲以上長輩接種加佐劑的流感疫苗,不只保護力可達一年,保護效果亦增加二成到三成,這對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來說相當重要。黃立民醫師進一步解釋,65歲以上的長者其免疫系統對病毒株的敏感性降低,無法順利接受流感疫苗的刺激,進而產生足夠的抗體,導致抵禦能力減弱;加上免疫系統的記憶力減退,保護力也較弱,一旦感染流感,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症狀,甚至引起併發症。若能事先接種含佐劑的疫苗,可有效提升免疫系統對疫苗抗原的反應,從而提高疫苗的效用。黃立民醫師也提醒,疫苗接種要有分齡施打的概念,提供每個年齡層有更好的保護力。佐劑疫苗已在外國使用多年,美國也在去年建議免疫力較弱的65歲以上長輩接種佐劑疫苗。不過,政府所購買的公費流感疫苗尚無佐劑疫苗選擇,長者若經濟上許可,或評估自身有較高的保護力需求,也可與醫師討論,在流感疫苗上市後,提前預約自費接種佐劑疫苗,更安心地度過流感季節。
-
2024-06-27 醫療.整形美容
擺脫眼袋煩惱 找專業醫師評估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口罩令鬆綁後,許多人對於脫下口罩後的容貌特別重視,尤其是「眼神」。有人擔心眼袋好明顯,看起來很累、睡不飽、很憔悴!也有人煩惱眼尾下垂,看起來好老,怎麼辦?疫情過後,讓眼周年輕化是改善外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壓力增加,眼袋問題會逐漸顯現。有些人的眼袋是遺傳造成的,不過大多數情況是眼輪匝肌失去彈性,使眼眶脂肪膨出、內側形成淚溝,導致眼部在燈光下產生陰影,呈現老態。有眼袋困擾的人,可先進行門診評估,會檢查眼周皮膚彈性及是否有其他眼部問題,解釋手術過程、風險、預期效果,並建議適合的手術方式。若要處理眼袋,手術是有效的解決方式,目前多以將眼眶脂肪移位至明顯淚溝凹陷處填補的方式進行。手術路徑有兩大類,一是經眼內結膜將眼袋脂肪移位或取出,為「內開或隱痕眼袋手術」,適用於眼周皮膚彈性佳、年輕人、單純脂肪肥厚者,術後外觀看不見傷口疤痕,恢復快;另一是經皮膚切口在眼緣下2mm的眼袋手術,為「外開眼袋手術」,適用於眼周皮膚彈性差、鬆弛嚴重、年紀較大的人,恢復期較長。無論哪種手術,術後眼周感到腫脹和瘀血是正常現象,透過休息及冰敷通常可在數天內消退。眼袋手術的安全性高,但仍有極少數的人可能在術後會有暫時性複視與失明的風險,需慎選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操作。常見眼周老化症狀,包括上眼皮下垂、眼睛睜不太開、視野變窄、眉毛與上眼皮距離變近、眼尾有多餘皮膚覆蓋等。有時伴隨魚尾紋、抬頭紋、皺眉紋、皺鼻紋發生,可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改善,安全性高但要定期施打。有人可能因為外側上眼皮嚴重下垂,出現雙眼皮變內雙時,可依前額皮膚鬆弛程度,考慮採用傳統前額拉皮手術或內視鏡前額拉皮手術,達到拉提緊實效果。若擔心拉皮手術時的麻醉風險,提眉手術也是一種選擇。它是將眉毛下緣多餘的眼皮去除,達到眼皮上揚效果,但要考慮眉眼間的距離,尤其東方人對於疤痕的顧慮較多。若眼瞼下垂,則可進行提眼肌相關手術,再搭配適當的眼皮切除手術,修整外上側的下垂皮膚,使眼睛更加炯炯有神。眼睛周圍整體皮膚與細紋往往透露出你的年齡。不妨可以透過專業整形外科團隊的評估與治療,淡化歲月的痕跡、重展明亮眼神。
-
2024-06-07 醫療.呼吸胸腔
免疫負債來襲 呼吸道融合病毒重擊「虎牙」兩端族群
疫情解封後、口罩也跟著解禁,社區感染一波波,醫師發現解封後小小孩子成了免疫負債的重災區。疾管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名譽理事長李秉穎指出,其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一般而言3歲以下小孩約有8至9成會感染過一次,但在疫情封閉1至2歲的小小孩並沒感染也沒有抗體,成了解封後免疫負債的最大宗族群。而近年已有多家藥廠針RSV兩大族群開發疫苗,以保護5歲以下及65歲以上老人。台灣疫苗推動協會6月1日及2日在台南舉辦2024「疫苗菁英訓練營」,會中聚集了全國的感染科專家及相關研究人員,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台南市衛生局長李翠鳯特地前往致詞,連已退休的小兒感染科大老、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也出席會議。會議中除了聚焦討論流感疫苗、流行性腦膜炎疫苗、腸病毒71型疫苗外,多位專家發表RSV對老人及小孩的危害,疫苗能帶來的效益進行討論。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RSV的好發年齡在整個分佈猶如兩顆虎牙,即5歲以下、65歲以上特別高,65歲以上長者住院率比50到64歲民眾高出數倍,且17%會住進ICU(加護病房),若民眾本身罹患慢性腎臟病、氣喘等,也會加重病情,尤其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達8成患者病況加劇,這兩個族群都有被低估、疾病負擔更應重視的情況。理論上,RSV溫帶地區在初冬及早春流行,台灣大約有兩個流行高峰,一個在3到5月,另一個落在8月至10月,但李秉穎統計疫情期病毒及傳染病流行的概況,發現RSV、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都大幅減少,水痘及日本腦炎則沒有因疫情封閉期間有減少情形,這是因為水痘與日本腦炎的傳染途徑與新冠病毒有些不同。去年9月疾管署還特別提醒RSV流行期提早到來,比起過往早了快兩個月,研討論現場包括李秉穎、紀鑫及成大醫院一般小兒科病房主任沈靜芬等多位專家皆認為,RSV的流行高峰,因疫情關係有提早來到造成小高峰,而這似乎與免疫負債有關。李秉穎舉2021年英格蘭發表的一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因免疫負債在各年齡層的病例數報告,發現一歲以下小孩增加10.63倍、1到4歲增加3.22倍、5-9歲增加1.02倍,15歲以上反而減少,這表示免疫負債在小小孩發生的比率最高,而這也能在兒童感染RSV身上看到,因為8至9成孩子在3歲前會感染過一次RSV,但疫情期間2歲以下的孩子被防疫措施保護著沒受到感染,因此免疫負債最明顯。鑑於全球RSV預防的未滿足醫療需求,WHO已經啟動全世界RSV監測系統,並描述了單株抗體與RSV疫苗的研發。目前健保署已針對早產兒及兩歲以下合併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的重症孩子,給予單株抗體藥物治療,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兒科副部主任李俊毅指出,這可明顯降低45%的住院率,需要輔助氧氣治療的總天數降低7成。而明年預計也還有新的單株抗體將引進國內。至於目前60歲以上老人或孕婦,在台灣即將有RSV疫苗可以自費接種,針對60歲以上成人及一項慢性病受試者,保護力可達近9成5。另外,mRNA技術應用在RSV疫苗則在美國剛取得核准上市,沈靜芬指出,經由3萬人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有氣喘、肺炎、呼吸喘的60歲以上民眾有8成的保護力,70歲以上效果更好,可達9成5以上,兩個症狀的保護力也比三個症狀的保護力好,但接種的副作用,5成為頭痛肌肉痠痛。
-
2024-04-28 退休力.健康準備
94歲爺奶進健身房成就解鎖!71歲兒看見媽媽進步,也跑去報名健身
隸屬陽光基金會的陽光活力中心八德館,是專為六十五歲以上銀髮族、身心障礙者以及一般民眾通用的健身房,健身教練葉宗鑫、鄧浩翔兩人指導銀髮族健身的資歷大約五年,許多八十歲以上的高齡爺奶學員。兩人表示,擔任熟齡族教練不單單是指導運動,會很重視心理層面,給予更多鼓勵,讓學員有信心。健身房銀髮族大致上分為兩類葉宗鑫表示,健身房的銀髮族大致上分為兩類,一是社經地位較高,到一定年紀後為了提升特定運動表現而來,例如不少學員打高爾夫球,希望加強訓練脊椎的靈活度,讓打球時的身體旋轉動作更輕鬆。還有一名七十八歲的奶奶來到健身房訓練三年,剛開始看到壺鈴的反應是「這東西好重我不要拿」,現在會自己拿起各項器材訓練。疫情解封後,跟女兒一起到西班牙走朝聖之路,健身後的體力不輸年輕人,旅途玩得很開心。另一類則是日常生活中有些動作漸漸感到吃力,例如本來一口氣爬一層樓梯,現在要休息好幾次才能爬完,或是從椅子上很難站起來、曬衣服無法抬起手臂等狀況,「這類學員都是被女兒帶到健身房。」兩人笑稱目前為止還沒遇過被兒子帶來的學員。94歲爺奶進健身房成就解鎖學員中年紀最高的是九十四歲奶奶,「奶奶本來沒有意願,也是在女兒們的陪伴下來到健身房訓練。」原本走路都要看護扶著,慢慢地,可以比較容易從椅子上站起來,看護扶著也沒那麼吃力了,甚至七十一歲的兒子看見媽媽的進步,自己也跑來報名。鄧浩翔表示,有些年紀較大的爺奶會認為平時到公園運動就好,但日常生活大多是低強度的活動,所以需要額外作訓練。他們建議熟齡族重訓前可以先健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骨質密度等,訓練時也會感到更安全、安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5 養生.保健食品瘋
你也有吃嗎?藥師揭國人最愛3保健食品:吃錯潛藏風險
為保養身體,許多民眾熱衷服用保健食品,社區藥局觀察發現,保養眼睛的葉黃素、保養關節的保健食品,以及具有紅麴等成分的降血脂保健食品等,位居國人最常吃的保健食品前三名,但如果吃法錯誤,可能吃出問題。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藥師王明媛表示,常有民眾詢問,「吃葉黃素真的能保護眼睛嗎?」、「我的眼睛已有白內障了,吃葉黃素會好嗎?」其實,透過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才能解決白內障,光吃葉黃素是不可能消除白內障。手機、電腦普及的3C時代,想要保護眼睛,只靠葉黃素,效果有限,王明媛建議,不可過度用眼,如果長時間滑手機,或在黑暗中使用手機,讓藍光直射眼球,「就算是神仙來,也救不了你的視力」此外,服用葉黃素也有其禁忌,那就是不可與高劑量、超過5000單位的維他命A合併服用,否則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身體吸收,無法發揮保健效果。至於保養關節的保健食品能否與其他保健食品、藥品一起服用,王明媛表示,這倒是沒有太多禁忌,但保養關節的保健食品必須長期服用,才能顯現效果。購買時,應充分諮詢藥師,了解該吃多久、怎麼吃,以免花了錢,卻達不到保健效果。新冠疫情解封後,許多人恢復運動習慣,但太久沒有運動,自覺關節退化、力不從心,王明媛表示,服用關節保健食品的年齡層已有下降趨勢,過往以60、70歲以上的銀髮族為主,但現在不少40、50歲族群也關注關節保養,開始吃保健食品。在紅麴降血脂保健食品方面,王明媛表示,醫學研究發現,相關成份與降血脂藥物結構相似,需注意的是,紅麴保健食品不可與降血脂藥物、魚油一起服用,原因為降血脂藥物、魚油保健食品都由肝臟代謝,如果「吃太多」將會增加肝臟負擔,提醒國人吃紅麴保健食品須提高警覺,一旦出現強烈的肌肉痠痛等肝功能異常的副作用,應速就醫。「保健食品不是仙丹妙藥,不會令人長生不老,不應有過多的期待。」王明媛建議,如果保健食品吃法錯誤,輕則無法發揮效果,重則有害健康,許多民眾在網站、電商平台、美髮美甲店購買保健食品,但在不知自身情況下服用保健食品,潛藏風險。提醒保健食品前應諮詢藥師,如果正服用慢性疾病、心血管等用藥,或已服用多種保健食品、維他命,更應留意是否引發交互作用,以免危害健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9 醫療.耳鼻喉
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三者症狀比較 出現2異常狀況快送醫
天氣忽冷忽熱,溫度變化讓體溫調節不佳,容易使人生病,許多民眾表示,這一波感冒似乎非常嚴重,一直咳不停,連晚上都咳到睡不著。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德宇表示,感冒是因為病毒進入呼吸道,天氣並非直接原因,而是天冷待在室內密閉空間,被患者傳染病菌。另一個原因是受到風寒,身體抵抗力變弱,病毒趁虛而入。流感流行期延長 突然高燒、肌肉痠痛可能就是流感感冒又稱「上呼吸道感染」,會出現鼻塞、鼻涕、咳嗽、喉嚨痛等症狀,有時會合併頭痛、發燒、肌肉及關節痠痛、腹瀉等,通常3至4天就會明顯好轉,病程約持續一周左右痊癒。冬季是流感號發季節,但是近年為了預防新冠肺炎,解封後受到「免疫負債」影響,造成流感疫情反撲,流感流行期延長到春天,醫院、診所掛號量暴增。而新冠疫情未歇,不少人感冒發燒後,將疫情期間未用完的快篩試劑拿出來使用,馬上出現二條線,若症狀不嚴重,可以先服用常備藥物緩解。張德宇說,每種病毒各有盛行周期,例如流感的高峰期於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新冠肺炎不斷產生變異株,每個季節都會發生;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約有200多種,好發時間不一定。張德宇提到,呼吸道疾病的傳染途徑分成飛沫傳染及接觸傳染,仍應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降低罹病風險。當出現感染症狀時,可先服用市售綜合感冒藥止咳、緩解鼻水、打噴嚏、抗鼻塞。若突然高燒(超過38.3度)加上肌肉痠痛、頭暈無力,得到流感的機率非常高;發病初期使用抗流感藥物,可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新冠症狀跟感冒相似 胸口悶痛、呼吸喘咳可能是異常警訊新冠病毒的症狀跟感冒非常相似,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涕、喉嚨痛、咳嗽、打噴嚏以及呼吸困難等。張德宇提醒老年人若有慢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一般民眾也應盡速未完成基礎劑及接種追加劑,保護自己也保護同住的家人。不論哪一種呼吸道疾病,都有可能因病毒本身或繼發性細菌感染引起併發症,例如肺炎、心肌炎、腦膜炎、敗血症等。張德宇強調,出現胸口悶痛、呼吸喘咳,要特別小心是異常警訊,一旦病情急劇變化要立即就醫,別以為只是小感冒而在家躺著休息,錯過了黃金治療期。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三者症狀比較●感冒:鼻塞、鼻涕、咳嗽、喉嚨痛,有時會合併頭痛、發燒、肌肉及關節痠痛、腹瀉等。●流感:症狀與感冒類似。若突然高燒(超過38.3度)、肌肉痠痛、頭暈無力,流感機率高。●新冠肺炎:發燒、頭痛、流鼻涕、喉嚨痛、咳嗽、打噴嚏以及呼吸困難等。※出現胸口悶痛、呼吸喘咳,特別小心是異常警訊。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30 焦點.用藥停看聽
出國玩要帶什麼藥?藥師盤點必帶4種型藥品!其中「1種藥」建議多帶,隨身托運行李都要放
過年前夕,疫情解封後,大家迫不及待想到世界各地旅行,人在異鄉,就醫途徑不像在台灣那麼的便捷,為了旅程保持健康,開心不掃興,事前準備不可少。首先,可以到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國際旅遊健康資訊,先了解該國是否有流行疾病或疫情,是否需要施打疫苗。舉例來說,如果要到肯亞觀賞動物大遷徙,可能就需要接種黃熱病疫苗、腦脊髓膜炎疫苗、傷寒疫苗、瘧疾預防用藥,通常人體需要大約二週的時間才能產生完整的抵抗力,建議提前做好準備,有旅遊需求者,可以到本院的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另外,本院藥學部的官方頻道「亞東PHARMASISTER 藥AFTER WORK」也有製作相關影片,告訴大家如何查詢該國是否有疾病正在流行、是否需要施打疫苗、哪些醫療院所可以施打等等,頻道內還有許多實用的藥物相關資訊,推薦您訂閱以掌握最新訊息。打完疫苗後,隨身攜帶的藥品,該怎麼準備?藥品的部分,建議帶著醫師診斷證明書或者處方箋影本,以利通關時的查驗;一到三級的管制藥品,可向食品藥物管理署提出申請,開立「病人隨身攜帶管制藥品入境出境中華民國證明書」(食藥署網站>業務專區>管制藥品>管制藥品證照申辦專區)。出國前,也可以先到外交部的網站查詢該國是否有特殊規範,以免觸犯當地法律。至於沒有處方箋的成藥,則需要依照各國的規範。1.慢性病藥品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出國旅遊可以至醫院簽立切結書延長領藥天數,最多以兩個月為限,行李打包時也建議多帶幾天份藥量,一份隨身攜帶,另一份放在托運的行李中,以免因為意外導致沒有藥品可以使用。糖尿病病人需注意胰島素不可託運,因艙溫容易過低而導致胰島素結凍失去作用;另因登機安檢需求,建議準備一份英文病歷摘要、處方箋和藥品一起隨身攜帶;也要隨身攜帶含糖食物,以預防低血糖的情況。2.旅遊中常見的症狀及常用藥物1.暈車暈車藥的成分有兩種,抗組織胺及東莨菪鹼(Scopolamine)。抗組織胺常見的成分有Meclizine和Dimenhydrinate,因可能有嗜睡疲倦副作用導致跌倒的風險,需要特別注意;另外Meclizine的作用時間比Dimenhydrinate長,挑選時可以根據交通時間向藥師諮詢適合的藥品,以免影響旅遊的精神。東莨菪鹼會有嗜睡、尿液滯留、口乾的副作用,較不建議老人、小孩、或有青光眼問題者使用。一般口服藥品建議在搭乘前30分鐘到1小時使用,貼片劑型則建議在搭乘前4小時貼在沒有毛髮的皮膚上,目前本院備有口服劑型。2.感冒、鎮痛解熱感冒常有鼻塞流鼻水症狀,常用藥品有血管收縮劑(如:Pseudoephedrine、Oxymetazoline)及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對於有心血管問題者需要謹慎使用,而Pseudoephedrine在國內雖不是管制藥品,但在其他國家可能被視為管制藥品,需事先留意;本院Oxymetazoline為鼻噴劑,建議需要時才使用,且不建議連續使用大於三天,因容易導致反彈性鼻塞。抗組織胺又分成一代和二代,通常二代的抗組織胺比較不會有嗜睡的副作用,常見成份有Fexofenadine, Loratadine, Levocetirizine等。止痛退燒常見的藥品是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此藥品相對安全,但仍須依照醫師或藥師指示使用;另一類藥品則是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品(NSAID),此類藥品的鎮痛解熱效果相對於乙醯胺酚來講更為有效,但腸胃或是腎臟不好的族群需小心使用。3.上吐下瀉止吐藥常見成分有Metoclopramide、Domperidone,兩者通常建議飯前使用,Domperidone也有兒童專用水劑,可以按照醫囑劑量提供給小朋友使用。腹瀉藥品主要有抑制腸胃蠕動和吸附型兩種。抑制腸胃蠕動常見的成分為Loperamide,兩歲以下的小朋友不得使用。吸附型的則有舒腹達口服懸液用粉劑(Dioctahedral smectite)和自費的高克痢水劑(Pecolin),兩者都會干擾其他藥物吸收,需特別注意與其他藥品分開至少2小時使用,舒腹達粉劑不建議用於小於兩歲的小朋友。大於3個月的小朋友較建議使用的瀉必寧顆粒劑(Racecadotril),可加入食物或少量水中(如:置於茶匙中),充分混合後立即服用,一般治療應持續直到有二次正常大便的記錄,此藥含有蔗糖,糖尿病病人須注意。4.高山症預防用藥海拔1500公尺以上就會對人體有些微影響,造成腦部和肺部的不適,旅遊的地點若是高山、高原要留意高山症;常見用藥有丹木斯(Acetazolamide)、類固醇(Dexamethasone)、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和威而鋼(Sildenafil)等;丹木斯是磺胺類藥物,過敏者需注意告知醫師,類固醇一般則不建議使用大於7天。對於肺部不適的預防用藥,有鈣離子阻斷劑和威而鋼,透過降低肺部血管的阻力,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以上藥品皆須由醫師謹慎評估後處方,且須確實依醫囑指示服用。出國前,先了解目的地有沒有疫情、或施打疫苗的規範,抵達的地點是否有高山地區;規律用藥的慢性病病人或是特殊族群如孕婦、孩童、老年人,須謹慎使用藥品,可掛號請醫師評估開立;指示藥及成藥相對較安全,可以向藥師諮詢後依需求購買。祝大家出國旅行都能健康、開心。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眉毛越長更長壽?專家曝50歲後眉毛變長要當心!做好「這事」才能長壽.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29 焦點.元氣新聞
北榮醫師忘年會骨科住院醫師昏倒,院長揭最新病況「振奮人心」!
台北榮總骨科忘年會,一名骨科住院醫師昏倒接受急救台北榮總骨科昨舉辦忘年會,卻傳出一名骨科住院醫師當場昏倒。對此,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稍早證實,昨天(2024年1月27日)是骨科的忘年會,確實發生一位第一年住院醫師在台上表演後,倒在舞台上,當時所有在場的醫護同仁全部湧上搶救。就在剛剛(2024年1月28日),據了解,陳威明剛剛發給院內同仁一封信指出,台北榮總醫療團隊拚了一整夜,終於把住院醫師搶救回來,剛剛住院醫師已經甦醒,四肢正常活動,但心臟問題還需後續的治療,目前全院同仁士氣大振。陳威明稍早發給院內同仁聲明:「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住院醫師剛剛醒來了,我們醫療團隊實在是令人感動!太厲害了!非常謝謝骨科第一線參與搶救的醫護同仁,急診部的同仁,張效煌主任率領的ECMO團隊及心臟外科團隊,執行心導管檢查的心臟科醫護同仁,還有三樓心臟外科加護病房的辛苦的護理師,思源手術室同仁,消防局E M T團隊好朋友…台北榮總以你們為榮🙏🙏🙏❤️❤️❤️❤️❤️確定神經沒有受損,四肢活動正常,過了這一個大難關,希望心臟可以日漸恢復,我們團隊繼續努力,把我們的榮總人救回來!威明叩首感恩」。陳威明稍早接受採訪時表示,因忘年會地點就在北榮對面的餐廳,30分鐘內該名醫師就被送到醫院,目前已裝上葉克膜搶救,正在全力救治中,所有的北榮同仁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更是他心頭上的一塊肉,發生這起憾事,院方一定會積極搶救,希望大家一起為這名醫師集氣,可以渡過難關。尾牙餐會、忘年會等活動應避免灌酒、逼酒,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陳威明受訪表示,新冠疫情解封後,院內各科部舉行忘年會,院方表達支持,但從他上任後,因自己不喜歡喝酒,也要求各科部舉辦餐會、忘年會時,禁止灌酒、逼酒或強迫同仁表演;該醫師當天並沒有喝很多酒,本身有一些先天性心臟的問題,已排除是心血管的問題,其餘病情基於病人隱私,不方便對外透露,希望外界多給予院方、該名醫師家屬空間,院方一定會盡力救治。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還在母體時,心臟發育不良而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在懷孕初期約三到八週時,胎兒的心臟會從幾個細胞生長成的血管,慢慢分化為左右心房與心室、上下腔靜脈、肺動脈、主動脈及肺脈等構造,在腔室之間還會形成瓣膜,這個過程如果受某些特殊的外在或內在因素影響,阻礙到心臟正常發育,就會導致心臟先天畸形。→想了解更多 元氣百科:先天性心臟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26 焦點.元氣新聞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愛去中國旅遊?網友精闢點破:怕去了就回不來!隨便個罪名就關起來了
疫情解封後,國人紛紛開始出國旅行,但可發現,多數年輕人普遍不不愛去中國旅遊,偏好去日本、南韓、泰國...國家玩。對此,就有網友好奇原因,明明中國的風景、古蹟、美食也不輸日韓泰,為什麼多數年輕人不愛去?他在網路上發問「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愛去中國旅遊?」,引發網友熱議,分享對去中國旅遊的觀點。年輕人不愛去中國旅遊... 是因為哪些原因?針對現代現在年輕人不愛去中國旅遊的現象,一派網友表示中國風景優美,喜愛去中國旅遊。「我週邊朋友愛去,看古色古香的風景」、「中國的風景很美我很喜歡去!我50+」、「我就超想去走走,看風景吃美食,去看人家發展多美好,比我們台灣好很多」、「去中國大陸旅遊,是非常棒的(祖國)」、「大陸超漂亮的,現在很多地方都先進又乾淨,我看很多人去旅遊啊」、「只要兩岸開放,到處走走,增廣見識,增加寬廣視野。」、「我自助深度旅行三次,遍及13個省,人民大都友善,今年會再去,大陸太大,走不完的路……」、「中國現在進步的非常快,台灣已跟不上喔!而且名勝古蹟風景優美,是渡假的好選擇」、「大陸現在比台灣先進很多大開眼界」、「中國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去了會想一直去」、「去過,就愛上了中國風的魅力及現代感十足」、「我週邊朋友愛去,看古色古香的風景」。也有另一派網友表示不愛去中國旅遊,原因是怕去了會回不來。「去了危險啊,聽說得罪過習近平的都會被調查」、「怕去了就回不來阿!隨便個罪名就關起來了」、「不要去到處都是匪諜,小心被抓」、「整天飛機滿天飛,打從心裡認為,大陸官方就對台灣人没有善意!一天到晚搞兩面手法!願意去的人除了老一輩人的懷舊、探親!太商業化觀光景點,對年輕人没吸引力!」、「小心,隨時被羈押,回不了台灣,已有台灣多個案例了,太可怕!」、「因為中國共產黨在控制,去了等著死亡」、「中國導遊現實,有消費才有好臉色」、「對共產黨國家沒興趣,怕有去無回」、「中國有地溝油、毒奶粉,食安堪憂」、「怕去了後會被消失」、「有其他地方可以選擇,為什麽一定要去落後沒人權的地方」、「中國素質差!光看陸客來台就知道了」、「政治立場顯明者才不敢去,怕去玩還沒玩就壓入大牢」。但也有網友點出其他不去的原因,「不是不想去吧,應該是沒多餘的錢!」、「不去的是有色彩的問題,最關鍵是還要有錢才能去啊」。年輕人不愛去中國旅遊的原因 主要有2點顧慮根據以上網友們的觀點,年輕人不愛去中國旅遊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政治因素是一個顯著的影響因素。一些年輕人可能對中國的政治體制和言論自由的限制感到不滿,擔心在中國可能受到監控或限制。此外,中國政治環境的不穩定性、對於人權的關切,以及宣傳中國的形象可能也影響了年輕人的旅遊選擇。另一方面,一些網友對安全方面有所擔憂。對於中國政府的控制和一些具體的事件,可能讓人感到在中國旅遊時有風險,或者擔心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受到不公平對待。除此之外,商業化觀光景點、對待旅客的態度等因素也是原因。一些人可能覺得中國的旅遊經驗,相對於其他國家缺乏吸引力,或者在服務水平上有差距。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持相反的觀點,認為中國擁有優美的風景、歷史文化底蘊,並且對中國的發展表示讚譽,會在空閒時去中國旅遊,不會有安全上的擔憂。你是喜愛去中國旅行的人嗎?還是不敢去中國旅行的人?不管去哪一個國家旅遊,務必謹慎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保護個人隱私和安全,同時尊重當地文化,如此一來,才能夠提高旅行的順利程度並減少潛在的風險。延伸閱讀:.為什麼出門旅行時容易便秘?醫曝4關鍵原因及預防方式助排便.旅平險有包含醫療嗎?不便險又是保障什麼?出國必備4保險轉移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
2024-01-12 焦點.元氣新聞
冬季爆「病毒感染潮」! 感冒、流感、新冠症狀一次看
新冠疫情解封後,免疫負債增加病毒感染的機率,流感、感冒等病例數倍增,除了病毒,也讓黴漿菌、肺炎鏈球菌更有機會侵犯人體。面對多種病毒齊發,高度流行的時節,秀傳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李育慶教民眾,從「症狀」、「染疫後恢復時間」等方式,辨別一般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不同之處。感冒四季皆流行 流感10月起流行至隔年2月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得過感冒,李育慶說,感冒大多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身體反應,只要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多數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去對抗疾病,感冒藥物大多是減緩感冒引起的症狀,因此,身體對抗不同的病毒,恢復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一般感冒的病毒類型,加總起來多達200多種,如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冠狀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等。李育慶說,這些病毒已存在世界許久,人類長期與這些病毒共存,但當人體免疫力變差時,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就會開始作祟,讓人生病。通常一般感冒病毒在春季、秋季時較為活躍,因氣候轉變溫差大,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病毒感染人體機會。不過,現代人多待在冷氣房辦公,室內外進出頻繁,等同一年四季都會出現溫差變化,也讓感冒在四季都處於流行期。流感不像一般感冒致病病毒有上百種,主要致病病毒分A、B、C、D型四類,最常見以A型與B型最多,即俗稱的「A型流感」(A流)及「B型流感」(B流)。A流常見的病毒株如H1N1、H3N2、H5N1、H7N9等,在台灣,感染H1N1、H3N2流感病毒,相較於其餘病毒株,更容易合併重症,特別是年幼的小孩及免疫力差的高齡長者;B流常見的病毒株Yamagata、Victoria兩種,目前皆在台灣社區內流行,C型流感較少見,且感染後症狀通常輕微。流感季多數在冬天,與流感的傳播方式為飛沫、空氣傳染有關,冬天民眾常會在室內取暖,增加病毒傳播的機率,衛福部疾管署監測,每年10月到隔年的2月都是流感的高峰期。新冠肺炎則是由新冠病毒引起,全球自2020年起,就籠罩在新冠病毒的威脅中,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會不斷變異,使病毒更適應人體,從最早期的武漢株,到現在已是Omicron系列變異株,2023年下半年主要流行變異株為EG.5、2024年起,全球流行變異株逐漸轉變為JN.1。流感典型症狀「全身肌肉痠痛」 新冠藏「長新冠」風險李育慶表示,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三種疾病都算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狀大多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輕微,大多4到7天就會恢復,但流感與新冠肺炎,上呼吸道的症狀,通常要7天左右才會逐步恢復,而新冠肺炎的症狀,會有「長尾效應」,俗稱長新冠,如嗅味覺喪失等症狀,恐要到一個月左右才可能恢復。感冒常見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喉嚨痛,部分患者會發燒;流感的症狀,常會伴隨著「高燒」、全身肌肉痠痛、疲倦,其餘則與感冒類似,有頭痛、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新冠肺炎則是綜合感冒與流感的症狀,會有發燒、喉嚨痛、頭痛、乾咳、肌肉痠痛、倦怠,以及腹瀉、嗅味覺喪失或異常等。李育慶說,新冠肺炎的腹瀉、嗅味覺喪失的症狀,並非是新冠病毒獨有的症狀,有些感冒病毒也會讓患者又吐又拉,如輪狀病毒、腺病毒、諾羅病毒;除了病毒以外,有些細菌感染也會產生類似症狀,如,沙門氏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等。有些醫師會將會引起嘔吐腹瀉的病毒或細菌感染稱為「腸胃型感冒」,李育慶說,醫學上其實沒有「腸胃型感冒」這個詞彙,是為了讓民眾好記才有的名詞,如果要分辨自己的腹瀉,是病毒引起,還是細菌引起,可以從症狀的嚴重程度分辨。細菌性感染出現的腸胃道症狀,會有明顯高燒、腹部劇痛、排泄物會有血絲、排出黏液便。主要是細菌侵襲腸道粘膜,才會導致排便出現血絲,通常患者恢復的時間會超過7天。病毒性感染的腸胃道症狀,患者通常是會水瀉,或是排稀便,同時會伴隨想吐,全身痠痛等。但嚴重程度低於細菌性感染,大多服用紓緩症狀的藥物,約3到5天可以改善症狀。高風險脆弱族群 施打疫苗預防重症死亡李育慶表示,除了一般感冒沒有疫苗可施打,流感及新冠肺炎都有疫苗,施打疫苗可幫助預防感染後重症的發生。流感與新冠肺炎對於「脆弱族群」侵襲力高,脆弱族群是指有免疫疾病、肥胖、慢性疾病、幼兒或是65歲以上高齡者,身體免疫力恐無法抑制流感或是新冠病毒在體內複製的速度,容易引發重症。雖然對抗病毒大多是要仰賴人體的免疫力,但針對流感與新冠肺炎,已研發出「抗病毒藥物」,流感的抗病毒藥物稱之為「克流感」、新冠肺炎的藥物則為「瑞德西偉」、「莫納皮拉韋」,其藥物原理是抑制病毒在體內複製的速度,減少體內病毒量。脆弱族群若能在輕症時投藥,藥物效果佳。李育慶醫師小檔案現職:秀傳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秀傳紀念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秀傳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學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彰化基督教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家庭醫學專科醫師中華民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專長:常見急性疾病的治療與衛教各種慢性病持續性及周全性診療勞工健檢複檢暨諮詢職業病診斷及預防更多衛教影音資訊,可前往【543男方基地】
-
2023-12-27 退休力.自在獨立
養生村要多少錢才住得起?住民年輕化 52歲就入住!想住得排隊3年
台灣後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養生村需求量早已大增,想住進高端養生村的銀髮族,得先支付等同一棟房子、一五○○萬元押金,平均每個月支出超過十五萬元,該養生村的三百間房仍「全數滿住」,更有不少人排隊候補。養生村住戶平均年齡逐年降低,五十二歲就提前卡位,反映愈來愈多民眾不再堅持「養兒防老」,提前規畫晚年生活。人力銀行今年公布的調查顯示,全台人口平均規畫退休年齡為五十九歲,傳統退休規畫以「家庭」為單位,隨著高齡單身人口日漸增加,退休規畫型態逐漸轉變為「一人好、人人好」。靜宜大學社工系退休教授紀金山指出,台灣住宅自有率超過七成,半數長者都有房,但原生家庭的照顧功能愈來愈薄弱,子女無法負擔照顧重擔,不少新興退休族群才積極尋找老人住宅,也帶動台灣養生村搶手的現象。開放營運十八年的長庚養生村規定,年滿六十歲、可自理生活的亞健康長者才能申請入住。過去十年,住戶平均年齡為八十歲,今年平均年齡降至七十八點七歲。長庚養生文化村專員張宗憲指出,此數據代表愈來愈多銀髮族提早規畫晚年生活,不再堅持養兒防老,許多人選擇住進老人住宅。潤福養生村董事長楊子敬表示,有一位喜歡爬山的住戶,五十二歲就入住,更有五十歲就入住的房客。他分析這類輕銀族的共同特徵為「勇於嘗試」,未必將潤福當作終老處,而是休息的中繼站,也不乏退休擔任顧問職或持續工作的住客。然而,銀髮族想住進養生村,得具相當財力。以潤福為例,住民至少需簽約十年,入住押租金從七○○萬元至一五○○萬元,加上每月管理費、水電費、伙食費等每月雜費兩萬六至四萬七,仍是筆不小的開銷;不過,入住時的押租金住滿二年如有其他規劃要退租,押租金全額無息退還。 除養生村,「全齡宅」也受銀髮族歡迎。如板橋的新光傑仕堡,不限年齡,月租費為六萬元至八萬八千元,但住戶需繳納五十萬保證金;紀金山創立的青銀共居住宅、台中好好園館,短住月費為五萬三千八百元,年租月費為四萬五千元,兩個月押租金。終生長住月費則為三萬以上,保證金得繳二百萬元到五百萬元,月租金自保證金內扣繳。 高端養生村 疫後更搶手 得排隊3年【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面對超高齡化的社會,愈來愈多中年人提早安排老後生活,老人住宅、養生村因而成為新興選項。只要生活能夠自理,且經費充足,高端養生村提供廿四小時專人服務、每周到居家環境清掃服務一次,並由營養師及專業廚師料理三餐,若有緊急醫療需求,即提供送醫服務。長庚養生文化村專員楊宗憲說,該養生村共有一○四○戶,住戶一二四一人,另有二二六九戶排隊等候,平均等候一年以上才會接到通知;新冠疫情前,平均每月五、六十人申請入住,今年疫情解封後「大爆發」,每月二百多人申請。長庚養生文化村住民可自由外出,不少人早上買菜、下午爬山,更有住戶仍在職場尚未退休,依舊上下班通勤,「養生村其實就是一個社區,只是住戶年齡較長」,楊宗憲說。潤福養生村董事長楊子敬指出,該養生村共三○○戶,部分房型較熱門,因與住戶一次簽十年約,想申請者可能得排隊三年。該養生村提供每周一次居家環境清掃,聘營養師及專業廚師料理三餐。若有緊急醫療需求,提供送醫服務,平日有接駁巴士至淡水馬偕、榮總等醫院。台中好好園館強調「人際連結」,提供長者住民無障礙生活空間、交流平台,不論年齡、健康程度,園館設置眾多輔具,由照服員協助長者規畫生活,達到全齡共居,希望能「解決孤獨」。
-
2023-12-21 醫聲.疫苗世代
一張圖帶你看懂施打3疫苗時機 構築重要防護基礎/新冠高峰來襲4
新冠變異病毒株JN.1正在世界各國迅速蔓延,研究顯示,新冠XBB疫苗對這隻病毒株可產生預防效果,不過根據疾管署數據,台灣施打率只有接近3%。除了新冠病毒,像流感病毒等也正在蔓延,醫師也憂心,這不只影響高風險族群健康,也可能引發續發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因此新冠、流感與肺炎鏈球菌等三支疫苗都是重要防護基礎,一旦施打率過低,恐難抵抗即將到來的跨年假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雖然流感疫苗接種率已有增加,但近期新冠疫苗接種率卻十分低落。據國外研究顯示,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及新冠肺炎,致死率恐提升7倍。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特聘教授張峰義指出,民眾可能認為之前已打過兩劑或三劑疫苗,應該還有保護力,實際上,之前以原始武漢病毒株製備的疫苗,對現今全球流行的Omicron次變異株已不具保護力。張峰義表示,目前的XBB疫苗,對現今全球流行的病毒株,包括XBB.1.5、XBB.1.16、XBB.2.3.2及EG.5.1、JD1.1、HK.3、HV.1、JN.1等都能產生保護力,推估可降低感染後重症、死亡風險分別達五成及六成一,六個月以上族群都可接種,尤其解封後跨年即將來臨,要出國旅遊探親的民眾,更需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建議,公衛單位可從癌症、免疫低下族群、糖尿病病友團體著手,宣導注射疫苗的重要性,或許較能發揮宣傳效果。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則提醒,高風險群的脆弱族群,比較知道自己要接種疫苗,但容易過勞的社會中堅份子,因為需要經常出差奔波,又是家庭支柱,經不起生病的打擊,也建議必須接種疫苗,保護自己。王復德也建議,過去大家所熟悉的「左流右肺」疫苗注射模式,也就是左手打流感疫苗、右手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依然可行,如果要打新冠疫苗,則可在注射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前一周或後一周施打,這樣如果疫苗有些副作用,較能幫助釐清真相。此外,民眾也要勤洗手,少用手碰觸眼、口、鼻,高風險族群進出人多場合可戴口罩,讓防護更確實、有效率。想知道自己是否為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嗎?感染之後該怎麼辦?又該去哪裡才能拿到藥物治療呢?歡迎點擊「COVID‑19 了解 計畫 行動」連結!(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2-15 醫聲.醫聲要聞
就醫前快篩 速打防疫三針/新冠疫情升溫3
秋冬來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升溫。據衛福部疾管署最新統計,新冠肺炎死亡、併發症創下近期新高,預估一月中旬為新冠疫情第六波高峰,平均一天有1.8萬至2萬人染疫;疫情指揮中心在解編後,疾管署雖備妥兩年抗病毒藥,但因已無相關特別預算,醫用快篩也已回歸健保支付,建議民眾有症狀時應先自行快篩。今年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達7千人,以國人十大死因估計為排名第七。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因應新冠疫情上升已盤點所需藥物,包括瑞德西韋庫存量達14萬4811劑,估可使用557天;口服藥倍拉維庫存量29萬8927人份,預估使用664天;莫拉皮拉韋庫存量6萬2326人份,可使用390天。快篩部分則絕對夠用,目前65歲以上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可以免費獲得一盒。現正值12月,羅一鈞指出,疾管署推出「秋冬防疫、三針有幸」計畫,呼籲應速接種新冠XBB、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冠XBB疫苗可提供50%的重症保護力,流感疫苗可提供82%的重症保護力,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提供75%的中重症保護力。另幼兒所需接種的疫苗也不可輕忽,應要按時施打。至於,部分基層診所醫師在「攔住輕症、減少症狀」目標,面臨快篩試劑給付低,國人又不願自行快篩的情形。羅一鈞說,快篩試劑分為醫用及家用快篩,因相關特別條例及預算均已停止,醫用快篩經費已於10月1日回歸健保支應,相關給付依健保規定,鼓勵民眾就醫前,應先用家用快篩自我檢測。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特聘教授張峰義指出,解封後,防疫的責任有部分得回歸到民眾身上,自我管理非常重要,打疫苗是首要防護措施,第二是衛生習慣重新建立,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第三則是需留意自身感染的症狀,避免重症發生。由於秋冬病毒活躍,羅一鈞強調,若相關疫情於明年農曆春節前後進入高峰,將啟動類流感特別門診等防疫機制,達到分艙分流,避免急診擁塞的目的,確保疫情來襲的醫療量能。另因應目前大陸呼吸道疫情上升,於機場邊境進行採檢,目前檢測均為流感,關於邊境採檢,將會維持到明年農曆年。(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2-15 醫聲.醫聲要聞
攔輕症沒誘因 基層盼給付更合理/新冠疫情升溫2
「在新冠疫情期間,台灣大醫院沒塞爆,是因為基層診所攔住九成以上輕症病患。」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憂心指出,過去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有快篩判讀給付、居家照護以及公費用藥給付上的誘因,加上視訊診療輔助,在「攔住新冠輕症病患、避免台灣醫療體系崩潰」上,基層診所發揮很大功能。不過,隨疫情解封、誘因減少,導致基層診所在這方面功能漸失,一旦有更強大的變種病毒入侵,後果不堪設想。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啟嘉也認為,疫情降級後,防疫措施的支付標準降低,例如不再支付電話關懷費,或施打疫苗流程繁複卻只支付100元,降低基層防疫意願,故應提高支付標準,但防疫耗用放在健保裡,會排擠其他項目,考慮未來防疫常態化,應設立防疫基金。「重點是沒誘因,根本沒人要快篩,沒快篩就無法確診,當然就無法及早開抗病毒藥物處方箋。」林應然說,現在流行的新冠病毒株Omicron中的XBB比較溫和,在致死率、急重症發生率上不若初期病毒嚴重,但是,病毒強弱與病患身體狀況是相對性的,當高風險、免疫力低下或身體較虛弱族群面對這隻病毒,就算病毒較弱,一樣可能引發嚴重傷害,若沒有及時用藥,很容易演變成急重症。對於「很少診所願意幫疑似新冠輕症病患快篩」等現象,林應然分析,新冠疫情期間,基層診所或其他醫療院所,只要「完成採檢及通報者,每一案通報獎勵費用500元」。而現在,回歸健保給付常態,但診所醫師若要幫行動不方便,或懷疑感染新冠肺炎的病患進行快篩,一次健保給付點值150點,點值以打八折計算,現金約120元,再扣掉試劑成本近百元,基層診所醫師判讀、診斷收入,只有約20元,誘因明顯低落。此外,林應然指出,健保給付疾病快篩、確診是以病毒株種類計價,以流感快篩來說,流感一次快篩檢驗A流、B流,健保給付點值為300點,一種病毒150點,但和新冠快篩相比,一次檢驗,判讀的人力與時間成本都一樣,由於只算一種病毒,只給付150點,這種計價方式並不合理,建議新冠快篩的給付點值也要達300點才比較合理,若未來考慮將一次可檢驗「流感A流、B流與新冠病毒」的三合一試劑納入健保給付,試劑價格較昂貴,健保點值也建議達500點以上,才能有足夠誘因。黃啟嘉另指出,以年齡為要件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可考慮納入染疫後三個月內者,以追蹤體內病毒量、後遺症等,提供民眾更完整照護。林應然期待政府可多增加誘因、降低公費用藥門檻,以鼓勵基層診所在新冠快篩、及時用藥上多發揮「攔住新冠輕症」功能,若境外變種病毒入侵,台灣醫療體系才能臨危不亂、做好準備,減少醫療體系崩潰危機。(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2-04 醫聲.慢病防治
面對未來的病毒世界 免疫力低下的人該怎麼辦?三大醫學會給意見
自從3月20日新冠疫情解封後,本土併發症每週仍有近300名個案,近來各類病毒大爆發,對免疫力低下者威脅最大,三大醫學會的專家們提醒,對於即將到來的嚴峻疫情,抵抗力弱的人必須接種流感疫苗,也應補打次世代新冠疫苗。面對未來的病毒世界,腎移植病人得小心CMV病毒的感染,而2030年要消除愛滋病,擴大篩檢將是最後一哩路。面對後疫情時代 三大醫學會針對免疫力低族群提解方疫情解封後各式病毒大爆發,對醫病而言今年要過好冬,需要周全準備才有辦法面對。10月28日台灣三大醫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移植醫學學會及台灣愛滋病學會共同舉辦第一屆「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控制論壇」,這是國內首見的跨領域、跨科別論壇,不只有三大科別醫師進行專題演講,還有兩大醫療團隊與病人座談討論。會議中聚焦在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輩多重慢病者、腎移植者及愛滋病患者,面對未來感染症的威脅,要如何護體不讓自己受攻擊,各領域的專家紛紛提出解方。感染症醫學:疫情大解封 次世代疫苗接種要跟上依疾管署從2022年至2023年3月的統計台灣至少有1,000萬人確診,確診率達4成以上,其中16%為65以上的長者,解封後每週的本土併發症人數至今仍維持在2、300人左右,其中併發症中65歲以上約佔78%,且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或未接種滿3劑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很多人認為現在是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時代,但若依統計數字來看,解封後重症及死亡個案仍然存在,而免疫低下族群仍是被攻擊的族群,流感的重症患者也8至9成都沒有打流感疫苗,因此,民眾必需認知我們有條件跟能力可以與新冠共存嗎?專家會這麼認為不是沒道理,由於新冠病毒是RNA病毒變異非常快,免疫逃脫的能力很強,疫苗研發的速度有點趕不及病毒變異,王復德認為,「醫界對新冠病毒仍不太了解,目前變異株雖然容易造成輕症,但感染的機會仍大,未來疫情是否重來很難預測。」人與微生物是永無止盡的戰爭,面對狡猾多變的微生物,感染科醫師得站上第一線,王復德指出,在疫情期間疾管署光治療指引就更新了20多個版本,並與臨床醫師及官方溝通,至今都開了百餘場的會議,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也與開業醫進行密切合作。面對未來的病毒世界,王復德認為,最好的方式除了做好個人衛生及戴口罩,另外就接種疫苗,而打疫苗也需要更新,目前提供的XBB.1.5新冠疫苗,對付目前的流行病毒株具保護力,高危險群的患者更需要再補打。移植醫學學會:腎移植者CMV感染威脅 可預防性投藥3至6個月免疫低下的族群還包括接受器官移植者,移植患者可能會面臨術後感染的情形。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移植患者在術後一到六個月內,為了避免產生排斥反應,使用免疫抑制的劑量會比較高,有些特殊的感染就趁虛而入,尤其是一般人不會感染的病菌,這時候對移植者就是威脅。需要特別留意就是巨細胞病毒(CMV),它是皰疹病毒的一種,依健保署的十年數據資料分析,發現移植感染的比為一般人高9倍。吳麥斯解釋,台灣有95%的一般民眾感染過CMV病毒,感染痊癒後就會潛伏在人體細胞內,當免疫力下降時就增加感染的機會。台中榮總遇過一名18歲未受CMV感染的腎移植患者,接受CMV陽性父親的腎臟,原本術後病情控制穩定,沒想到1個月後患者肝功能異常,經檢查發現受贈者確定感染CMV,還好經過治療後已痊癒。實際上經過台中榮總統計,捐腎者若是陽性器官捐贈給陰性受贈者,術後有一成的感染機會;若陽性捐贈者給陽性受贈者,那麼CMV感染的比例達二成五到三成五。而感染的時機有可能會延到移植後2到5年,原因在於受贈者開始不規則服藥,造成體內潛藏的CMV病毒蠢蠢欲動。由於CMV會活化免疫系統,可能危害到移植的器官,而現在治療的藥物愈來愈好,台灣移植醫學學會也即將針對腎移植患者,建立CMV的照護共識準則,從診斷、預防到治療的最新資訊,吳麥斯指出,目前專家的共識建議,腎移植患者可以採取預防性3到6個月的治療,可以降低CMV對病人危害。愛滋病學會:愛滋治療後已不具傳染力 應列常規健檢項目減歧視聯合國愛滋規劃署宣示於「2030 年消除愛滋」,即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三零計畫,希望可以達到95-95-95目標。即是提高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狀態之比率達 95%、感染者有服藥比率達95%及服藥之感染者病毒量檢測不到之比率 95%。而台灣2021年防治成效已達90-94-95,在第一個目標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的比例上仍需努力。台灣如何達成最後一哩路,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洪健清指出,擴大篩檢就是一種方式,很多人認為自己並非是高風險族群,但實際上,有一些愛滋病患只有一位性伴侶,但他還是被感染了,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愛滋病毒的篩檢列入健康檢查的選項,這不只可以減少歧視問題,也能找出潛在病人達到第一個95。洪健清解釋,這就像當年在推動BC肝篩檢時,最後納入成人健檢中,大家覺得這是正常的事,那麼為何檢測愛滋病毒需要被「懷疑」呢?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健檢將愛滋病毒選項納入,希望未來可以更普及,我們只要將它當成健康維護的一部份,就是減少歧視的開始。而愛滋病患在維護健康上,除了固定回診治療外,因為屬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接種必要的疫苗非常重要,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感染,因此,洪健清會建議,患者可依疾管署建議施打的疫苗都去接種,因此包括covid-19、季節性流感、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而B肝疫苗則需要補打雙倍劑量,才能讓抗體至少可維持2-3年,但若是活的減毒疫苗就不建議施打,例如卡介苗、口服小兒麻痺、黄熱病等。愛滋病已成慢性病,台灣的治療指引都跟上國際,台灣愛滋病學會除了提供專業的衛教講座,與疾管署及民間的病友團體相互合作,已形成默契。洪健清指出,像最近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就針對愛滋病患牙科治療的就醫權利,與學會及相關團體進行討論,希望幫愛滋病人爭取權益。
-
2023-12-02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3退休力/退休準備分數平均57.7分 連三年不及格
百歲世代來臨,長壽是現在進行式,每個人都要「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聯合報推出退休力大調查,過去一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答「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平均退休準備分數為57.7分,比前一年略為退步。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距今只有一年多,如何充分準備面對老後,是所有人的挑戰。退休準備分數 連三年不及格聯合報自2020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2021年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提供大家登入會員,填寫評量退休準備的優勢與不足。分析近三年統計結果,這群人雖積極關心自己的退休力,但退休準備平均分數始終未超過60分,2021年57分,2022年59分,今年又降低至57.7分。「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對應六種退休準備樣態,「王者獅子」準備最充分,占二成四,其次是「翩翩蝴蝶」一成八、「好奇海豚」一成六、「暖男水豚」和「慢慢樹獺」各占約一成四,「做自己熊貓」人數最少,僅一成三和。去年跟今年有填答、間距逾百天者119人,49人分數下降,上升者64人,持平6人。退休想繼續工作 比率創新高調查也發現,退休後想繼續工作的比率從四成一增到四成七,創三年新高;逾75歲認為退休後每月生活費達五萬元以上比率也是各年齡最高。政大教授、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分析,想延長工作、到晚年才發現生活費用高,顯示國人退休準備起步太晚、低估退休後花費,而通膨等大環境因素使退休準備成本提高,形勢艱鉅。健康和社會連結 五力中最低退休準備指標評估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和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調查顯示,健康和社會連結分數連三年皆為五力最低,今年僅54分和50分。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健康是退休準備的「粽子頭」,帶動其他能力,但必須身體力行,所以難度最高,因應百歲時代,國人健康養生觀念也有待調整。國發會推估,2032年國人平均壽命將達83.41歲,2070年88.5歲,由此推算,2000年之後出生的人,活到百歲並非難事。當長壽成為常態,未來日子是否順心,取決於今天的自己,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的雙親往生時都逾九十高齡,她說若無意外,「我可能也會長壽」,年輕時積累的生命力,造就未來的自己。 退休論壇 超前部署百歲人生今年是疫後解封第一年,為了與讀者一起超前部署百歲人生,聯合報首度舉辦「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退休力論壇,今天登場,由王儷玲、陳亮恭、劉秀枝等多位專家分享最新老後生活與退休準備趨勢,逾四百人報名參加,參加活動者可獲「以防萬一理財筆記本」,可供紀錄金融往來等資訊,紀錄的同時也盤點自己的人生。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來測你的退休力》https://health.udn.com/health/retire/index【延伸閱讀】.2023退休力/誤認這些習慣能養生 台灣人高齡卻不健康.2023退休力/復健權威林頌凱:透過AI找到腿痠原因.2023退休力/既用行動支付也用載具!75歲醫師作家劉秀枝:別阻止我學新東西的機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23 焦點.健康知識+
臭蟲已在台灣現蹤!出國血拼拍戰利品一動作,當心蟲上身!4招不讓臭蟲進家門
【2023/11/23編註】臭蟲(床蝨)已在台灣現蹤!根據《聯合報》報導,日前有民眾入住北市萬華某家商旅,在床上與枕頭發現疑似臭蟲,並在臉書社團發文提醒。台北市立動物園推廣組助理研究員戴為愚表示,從該張照片判斷,可以確認是臭蟲,但無法分辨是溫帶或熱帶臭蟲。目前尚無擴散疑慮。最近出國旅遊的人要小心!近期英法等國爆發臭蟲(床蝨)危機,現在連韓國多個城市也傳出臭蟲入侵的消息,香港國際機場也提醒旅客返家後應仔細檢查行李是否有臭蟲藏匿。被臭蟲爬上身會怎樣,看到它怎麼處理?《元氣網》帶你認識臭蟲。之前一名到倫敦旅行的網友在抖音上發布一則影音,指稱他位於倫敦地鐵的維多莉亞線上,他的褲管上疑似出現一隻床蝨,該影片讓倫敦民眾聞之喪膽。不過當地媒體訪問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生物科學院教授理查.霍爾(Richard Hall)指出,該名網友PO的「褲管影片」,可能不是臭蟲,因為牠在外形上還不夠扁,且臭蟲多半是在夜間凌晨1點至5點出沒。代表害蟲防治專業人員的英國害蟲防治協會(BCPA)機構人員也認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現臭蟲並不常見。到底臭蟲出沒的地點及習性是如何?臭蟲夜出性吸血 被臭蟲咬怎麼辦?臭蟲又稱床蝨(bedbug),體型小,成蟲約0.3至0.6公分。根據環境部資料指出,與人類生活相關的臭蟲有二種,一為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另一為熱帶臭蟲(C. hemipterus)。臭蟲的生命週期,一般可存活一年左右,常產卵於寢具之縫隙,棲息在人類睡眠的地方附近,如室內的床板、床墊、釘孔、木材接縫處、床罩邊沿等,日間都在縫隙間潛藏,主要在夜間活動,為夜出性吸血。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臭蟲容易鑽進衣服,不只四肢、頸部,腰部、身體軀幹都可能被叮咬,症狀為大顆紅疹,可以3至4顆呈線狀分布,人體反應會非常癢,症狀持續短則一周,嚴重者恐超過兩周。如果皮膚出現不適,可帶著昆蟲檢體就醫,醫師也能對症下藥。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皮膚被臭蟲咬到,傷口不會像被跳蚤咬到,但也會造成局部約0.5公分紅腫,且有明顯癢感,是過敏反應導致,但「千萬不要抓」,若抓破恐怕導致傷口細菌感染,或擴大皮膚範圍的過敏反應。出國旅遊 特別注意飯店寢具臭蟲通常藉著行李、衣服、寢具和傢俱等物品從一個地方蔓延至另一地方。疫情解封之後,全球又恢復像過去人口移動往來頻繁的狀態,因此,你可能在飯店的床上被臭蟲爬進衣服附著,當你出門搭交通工具到處去,它也跟著你到了交通工具上,甚至跟著你上了飛機進國門進家門。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議投宿旅館時,可拿手電筒檢查床板、木板、床墊縫隙是否有臭蟲躲藏,牠外型像暗紅色的小蟑螂,肉眼可見,消費者若看到臭蟲,不要接觸,可向業者反映。因此,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曾分享「防蝨三招」,第一是不急於將行李箱帶入家中,應先全面檢查,尤其行李箱邊角、車輪等位置。第二檢查身上衣物,床蝨有機率黏附於衣服上。第三項是檢查行李箱內物品,可在鋪好塑膠布的桌面;很多人喜歡拍出國購物的「戰利品」,切記勿將行李、「戰利品」放置於床上拍照。如何防治臭蟲要有效防治臭蟲,應從保持家居整潔著手,包括定期清潔、以熱水徹底清洗床單和衣物、避免使用二手家具、盡快更換剝落的牆紙、填塞牆壁和地面隙縫等。從國外旅行回來後,立即清洗衣服和檢查行李,避免攜帶臭蟲回家。4招不讓臭蟲進家門1.從國外旅行回來後仔細檢查行李,尤其行李箱邊角、車輪等位置都別放過。檢查有無臭蟲黏附於衣服上,可用熱水(攝氏60度)洗滌衣物。2.二手家具搬回家前,檢查有沒有臭蟲的蹤跡。3.清理環境,減少雜物堆積、減少牆壁隙縫。4.檢查床罩、床單、枕頭、毯、床墊的線縫等處,看看是否發現有臭蟲或臭蟲排遺(血液斑)。定期清潔、以熱水徹底清洗床單和衣物。在家中發現臭蟲如何處理?1.家中如有草蓆或箱子,可裝入塑膠袋中並綁緊進行曝曬,袋中溫度超過65℃可防治臭蟲;2.懷疑有臭蟲的衣物,集中裝入塑膠袋中綁緊避免提送過程中臭蟲逃逸,然後拿到洗衣間再將衣物倒入洗衣機中清洗。3.發現臭蟲可使用熱蒸汽熨斗進行蒸汽防治。4.以吸塵器勤捉臭蟲,勤捉可以減少臭蟲,可達有效防治。5.情形嚴重的話可請合格的病媒防治除蟲公司代為處理。【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部.香港衛生署衛生防治中心.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16 醫聲.醫聲要聞
抗生素缺藥+抗藥菌增,恐年奪3萬人命,政府推3措施因應
一名癌症病人花了上百萬元進行CAR-T治療,卻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2050年後,若抗生素抗藥性無法改善,每年將造成我國3萬3千人死亡,等同每5個死亡者就有一人死於抗生素抗藥性,是2021年肺癌死亡人數三倍之多,已成台灣隱形疫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呼籲政府,加速引進新藥、給予合理核價並支持國產藥物研發,以解決日益嚴重的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對此,健保署及食藥署承諾,明年將進行新藥平行審查,盼縮短半年的審查期;另外,未來「國際上市許可二年內」、「已在十大醫藥先進國上市滿五年,但屬國內新成分」(NCE-2)的國產新藥可能採成本計價,希望鼓勵國藥國造。每年11月中是「世界抗生素週」,今年遇疫情解封,秋冬病菌來勢洶洶,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共同舉辦「疫後新威脅 抗生素缺藥解方」專家會議。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盛望徽表示,近年台灣醫院加護病房檢驗出抗藥性細菌的比率正逐年升高,例如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抗藥性從2014年六成三,成長到今年第一季八成,代表現在多數加護病房病患一旦感染這隻細菌,上述抗生素已失去治療效果,而感染重症病患每晚一小時給藥,致死率便提高一成,更凸顯對後線抗生素的迫切性需求。近年全球約有12張抗生素的新藥證,據食藥署統計資料,來台申請上市的卻不多,僅核准3張,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任林錫勳表示,「在台灣同步上市的『抗生素新藥』,佔全球比率不到一半!」,抗生素研發困難,且臨床使用時間短,國際藥廠投入的意願很低。另一部份是,台灣對抗生素引進或製造,缺少審查及核價上的誘因。王復德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莊銀清都認為,台灣應有優先審查、綠色通道機制,可以拯救更多感染重症病人。對此,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均指出,兩署所攜手推動的平行審查機制,明年即將上路,屆時,新藥審查時間將可縮短約6個月,希望整體流程更順暢、更有效率。林錫勳也建議,應建立合理藥價,像有些在國外上市已久、卻沒在台灣上市的抗生素,現以十國中位數計價,價格明顯偏低,藥廠可能不願引入台灣,建議健保署應盤點具臨床急迫性的抗生素新藥,參考成本核價。此外,為避免藥品地板價讓藥廠退出市場,蔡淑鈴指出,不敷成本的廠商可向健保署提出調高申請,健保署三個月內將召開專家及共擬會議,若缺藥具急迫性會儘快生效,但調高價格後廠商也必須確保供貨無虞。專家也齊聲呼籲,國藥國造的重要性。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提醒,國產新藥送件申請數越趨減少,呼籲政府應正視國內藥廠生產新藥的困難,給予協助,例如延長NCE-2行政保護期、查登審查列為「優先審查」、縮小臨床試驗等。蔡淑鈴表示,健保署規劃擴大在台首發新藥定義,目前修法中,預計明年生效;未來「國際上市許可二年內」、NCE-2的在台製造新藥,將比照台灣首發新藥,有機會採成本計價。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諮詢顧問陳尚斌進一步建議,在台首發新藥定義應擴增至新給藥途徑、新劑型,更能鼓勵本土藥廠;甚至可編列專款鼓勵使用國內新藥。莊銀清也表示,優先使用的概念才能讓國產新藥發揚光大。新藥研發困難,老藥新用成為另一取得藥物的途徑,林錫勳指出,國外有不少舊成分經改良,降低副作用,並移除有害成分後,再次上市,像是抗生素Polymyxin B比傳統藥物降低三成七的腎毒性,但若要引進國內,又要重新申請藥證及臨床試驗,增加引進成本與障礙。王復德建議,老藥新用可以上市後追蹤臨床療效及副作用,取代臨床試驗,以減少生產成本與加速引進。
-
2023-11-02 焦點.元氣新聞
救護車要開40分鐘 中榮團隊用「這科技」為腦中風病患搶命
從南投埔里到台中榮民總醫院,根據GPS導航資訊,開車距離近65公里,行車時間最快也要花40分鐘以上,救護車肩負重大救命任務,那麼長的車程讓救命任務充滿變數。救護車車程,醫療人員只能消極等待?「救護車車程40分鐘,難道在這段時間,醫療人員只能消極等待,完全無法多做一點事來挽救人命?」臺中榮民總醫院智慧醫療委員會團隊、遠距照護中心團隊因為這樣的起心動念,讓救護車上的急救流程有了創新變革,同時也挽救更多人命。舉例來說,曾有偏鄉腦中風病患因而受益。當在偏鄉的醫師疑似有腦中風栓塞患者時,隨即通知台中榮總神經內科「腦動脈取栓團隊」待命,並根據病患在穿戴式裝置所呈現的數據而給予救護員正確指示,並做好「靜脈血栓溶解術」的準備,也同步調度好加護病房床,在急診團隊的協助下,通力合作,使病患得以在黃金治療期給藥,並大幅減少腦中風傷害。克服重重挑戰 就為搶救更多人命!「對的事情,就要趕快去做!」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認為,偏鄉醫療如果有智慧、遠距醫療的輔助,當地急重症病患就可以多一點活命機會,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該院智慧醫療委員會負責人李政鴻副院長、陳昆輝執行長與該中心團隊結合穿戴式裝置、救護車生理監測系統與遠距、雲端數位科技等,設計出一套遠距救護車急救輔助流程,為病患多爭取救命時間。陳昆輝解釋,當救護車上的病患穿上穿戴式裝置,從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到臺中榮民總醫院約40分鐘車程中,各項重要生理指數就會透過雲端數位科技傳到臺中榮總醫院急診室,醫院急診團隊便可隨時監控病患生理指數變化、給予救護員適當指示,同時做好準備,當病患一進入急診室,急救流程就可迅速啟動,且救治流程也可以更精準、更符合病患需求。李政鴻指出,在救護車行駛的時候,最具挑戰性的地方在於,要確保路程上的網路訊號十分穩定、順暢,尤其是經過隧道的時候,訊號可能比較微弱,經過與協力夥伴來回溝通、討論、測試,才終於找到解決方法,病患雖然受益,但甦醒、被救回一命後,往往不知道背後醫療人員、技術人員花了多少心力、努力,才有這樣的成績,讓偏遠地區長輩、病患也能及時得到幫助。遠距照護觸角延伸至偏遠地區事實上,台中榮民總醫院智慧醫療委員會團隊也將遠距照護的觸角延伸至住在偏遠地區的長輩、臥床病患,陳適安說,曾有一名92歲年長者住在嘉義,由於行動不方便,無法頻繁進出醫院,透過遠距生命跡象及心電圖監控照顧系統,醫療人員就能了解病患的心臟狀況,且即時提供關心、支援,病患回診時,主治醫師也能掌握最新狀況。不過隨著疫情解封,有關遠距醫療的給付部分,目前正呈現限縮趨勢,這樣的趨勢實在令人憂心。陳適安認為,醫院進行智慧醫療科技的建置,是一項勢在必行的趨勢,但如果要持續進行創新研發、永續運作,政府的投入、支持,以及相關醫療費用的給付或補助,都是維持創新研發及運作的重要基礎,期盼透過數位醫療科技的研發與運用,可以造福更多病患、民眾,同時也能與世界接軌,創造台灣更多耀眼成績。
-
2023-11-01 退休力.理財準備
年領退休金超過81萬要繳稅!?兩個退休金常碰到的窘境
王阿姨從年輕時就喜歡旅遊、拍照,為了讓自己能走得更遠,長期以來持續食用保健品養身,為的就是延緩身體機能老化。然而新冠肺炎爆發,讓喜歡出國看世界的她無法出國,3年後,好不容易等到國境解封,卻發現機票、住宿都漲價了!到底未來的退休金會面臨哪些窘境呢?窘境1:通貨膨脹。3年疫情旅費暴增,那麼10年後呢?王阿姨參加德瑞法10日的旅行團,團費要100,900元,如果持續通膨的狀況下,未來10年會怎樣呢?如果以同樣的行程、同樣的費用,用消費者物價年增率2.93%來計算,10年後旅費可能會增加到134,682元,增長幅度超過33%。也就是說,即便是現在只要10萬的旅費,10年後可能會變成13萬。因此,像王阿姨這樣年屆退休或已退族,如果想要常常踏出國門旅行,一定要提前規劃退休金,而且除了生活基本費用外,更要留下足夠的娛樂費用,而且要考慮物價增長的因素,才能有底氣持續當個快樂的旅行家。 窘境2:蝦米!勞工退休金有可能要課稅?!除了通膨會吃掉退休金外,另外一個可能吃掉退休金的就是:稅金!說到退休金,想必大家多少都知道台灣勞工在退休時會領到勞保與雇主提供的勞退退休金,有些高薪族群除了雇主每月提撥的6%外,還會額外自提6%,這樣每年報稅的時候就可以享有稅賦收益。但衍伸另一個問題是:退休時向相關單位領取這二筆金額時,到底要不要課稅?全台投信擁有最多*RFA(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 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的野村投信告訴你:退休族從政府會領到2個退休金,第一個是勞保年金,第二個是勞退退休金。勞保屬於人身保險,所以勞保退休給付時,不論是一次請領或月領的年金,都不用繳納所得稅。但勞退退休金屬於遞延薪資、退職所得,因此不管是一次領或月領,超過一定的金額時就會需要繳稅(如下圖)。(*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是一套專屬台灣的退休規劃培訓與認證,為首張深入本土的退休理財規劃證照)解方:退休金準備考驗重重,靠自己累積最有底氣!目前勞保年金碰到一個重大挑戰。因為少子化與勞保請領人數增加,所以既有的勞保年金會在2028年時,面臨更大、更嚴峻的財務挑戰。加上勞退月領如果每月請領超過7 萬時,就會面臨報稅問題。在如今少子化、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改變下,未來勞工保險更可能面臨改革,讓我們繳得保費更多、更晚退休,且領到的退休金更少。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想要不受政策改革、通膨等因素影響,把握「趁早+紀律+逢低加碼」三項原則進行投資,靠自己準備退休金、彌平勞保勞退不足的缺口,讓自己對未來想像更加踏實。野村投信指出:準備退休金屬於長期投資,在投資產品的選擇上,不只要選擇投資團隊獲獎受肯定、績效有目共睹的基金,如果能有經過退休專業訓練的團隊 +「打敗低點不敢加碼的人性、不再錯失逢低布局契機機制」的理財工具,就能讓退休金準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投資人可以到野村投信開戶並用獨家「不燒腦、天天自動找低點」的D檔投資法,平均申購成本、創造更好的報酬率。【野村投信獨立經營管理】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須知)。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公司及銷售機構均備有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亦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詢。基金買賣係以投資人自己之判斷為之,投資人應瞭解並承擔交易可能產生之損益,且最大可能損失達原始投資金額。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如因基金交易所生紛爭, 台端得先向本公司申訴,如不接受前開申訴處理結果或本公司未在三十日內處理時,得在六十日內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台端亦得向投信投顧公會申訴、向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申請調處或向法院起訴。 基金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類股過度集中之風險、產業景氣循環之風險、流動性風險、外匯管制及匯率變動風險、投資地區政治、社會或經濟變動之風險、商品交易對手之信用風險、與其他投資風險等,請詳見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須知)。基金可能投資承銷股票,其可能風險為曝露於時間落差之風險,即繳款之後到股票掛牌上市上櫃之前的風險。野村投信已就「D檔投資法」之圖樣及文字取得商標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商標註冊號數第01655124號),仿冒必究。(野村投信贊助刊登) AMK01-231000126野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10615台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30樓(台北101大樓) 客服專線:(02)8758-1568 野村投資理財網:www.nomurafunds.com.tw
-
2023-10-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人力荒:臨床觀點與具體作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想看本文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護理人力荒的省思2023年COVID-19解封後醫院出乎意料的出現護理人力荒。今年7月天下雜誌報導「護理人員的出走告白」,更可見護理人力問題引起社會大眾極大的關注。醫院護理人力荒的原因,我認為可歸納為以下四點:●包括疫情後出現較多的資深護理人員離職,人員想休息或轉到醫院以外其他壓力較低的工作場域,例如長照或診所;●受到疫情和少子化的影響,許多護理科系的報到率較以往差,讓人聯想未來新人的來源會減少,人力不足的問題會更嚴重;●應屆畢業生疫情期間無法到醫院實習,進入職場工作出現比以前更嚴重的現實休克感,更早出現適應不良而提出離職的情況;●受到Z世代新人特質的影響,工作不是唯一,更看重生活品質,渴望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寧願選擇工作量較少或工作負荷較輕的醫院,進行舒服的學習。護理人力的依據在討論護理人力前,會先了解醫院的護理人力怎麼算,須考慮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評鑑、各種訪視或認證提到的護理人力要求,同時會計算休假係數(公式=365/實際工作天數(365-週休*2*52-國定假日-特休日) ),以符合勞基法周休二日及每年隨著年資該給的休假(特休)或配合國家的休假應該放的假(國假)。護理人力除了基本人數的要求外,更要重視人力素質,一位新人須透過各種訓練才有能力照護病人,當一位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離職後,補進來的新人無法立刻取代離職的人,出現能力差距,就會引起人力不足的恐慌。2019年全日平均護病比納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目前每月定期公告其前一月份之護病比,基本上醫院聘用的護理人力越充足,醫院申報的護理費會給越高,最高可加成到20%。因為每月需公開護病比,當護理人力不足時,醫院會彈性調整床位,以符合法規的要求。護病比入法確實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期待未來三班護病比亦可立法通過。護理人力的招募與留任一直以來應屆畢業生為醫院主要的護理人力來源,鑒於今年特別感受到護理人力荒,我們跳脫以往在醫院被動等著收履歷的情況,增加進入校園徵才的場次並設計多元的獎助金方案,吸引其到醫院工作,例如五專生展翅計畫、在學生就學獎助金、實習生留任醫院獎金、實習生報到獎金、最後一哩到職津貼及護理人員介紹獎勵金等等。醫院新人試用期一般在1至3個月,但今年約3成左右新人試用期都往後延,甚至延到第6個月,透過臨床教學時間的延長,補齊COVID-19期間不足的實習經驗。新人試用期間的留任議題,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醫院護理人力留任最困難的部分。因此持續營造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新進、資深護理人員都有感,已成為全臺灣醫院的重要工作目標,這些可包括:●尊重護理人員:長期以來,醫院主管會指派護理人員做一些非關護理專業的事,民眾端也會使喚護理人員做雜事,這些會讓護理人員覺得不受尊重,而我自己106年發表的文章「Quality of Work Life, Nurses’ Intention to Leave the Profession, and Nurses Leaving the Profession: A One-Year Prospective Survey」, 結果也指出「尊重與自主」是預測護理人員離開護理專業的重要因素。在這方面,醫院可由院長帶頭在公開場合宣示尊重護理人員的重要性。●提高護理人員薪資福利:設計工作津貼、提高留任獎金、提高夜班費、提高能力進階獎金、提供臨床教師教學獎勵金並給予主管臨床護理費以及五專學歷護理師可以公費公假進修,並針對未考上護理師執照者舉辦國考衝刺班。●降低護理人員工作量:運用輔助人力並推動住院整合照護(skill-mixed),實施護理分級制度,透過智能化儀器定位簡化工作流程。●設計多元職務與彈性班別:設計全職/半職護理師、時薪護理工讀生、護理機動小組等職務及不同上班時段之班別吸引不同工時需求的人留任或再次進入職場。●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醫院常聽到很重視新人卻忽略資深人員,因此我們必須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Z世代學弟妹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減壓復原力活動,凝聚對團隊的工作氛圍;實施導師制度給予生活關懷並陪伴;推動主責教師制度,讓新人有歸屬感及給予正向回饋;落實PGYN二年期護理師訓練,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訓練,給予主動參與的機會及提供職涯晉升的機會等。在資深學長姐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臨床教師訓練營互相支持關懷並藉此認識Z世代新人的特質;教導運用學習風格量表調整教學方法,促進有效臨床教學;給予臨床教學獎勵金並公開表揚表達感謝之意等等。●穩定護理人力,善盡社會責任:護理主管在護理人力的重點應放在人力穩定(量)與專業成長(質),同時關注政府推動的人力政策、參與各種公學會的活動並與學校連結,從學生開始暢通人才的流動。若職場上的每一位主管都能盡力於提供一個好的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在醫院工作將近95%以女性為主的護理人員都可以安心穩定地工作,人員穩定後除可提供安全的病人照護外,亦可間接的安定其背後的每個家庭,達到善盡社會之責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28 焦點.焦點
秋冬RSV疫情升溫 九成兩歲以下嬰幼兒曾被感染 家長留意5大病徵
疫情解封後又遇到開學日,呼吸道相關的疾病大爆發,擠滿了醫院診間。根據疾管署呼吸道疾病通報資料,多種嬰兒和幼兒呼吸道病毒感染疫情急速升溫,前三名依序是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以及腺病毒感染,其中RSV自8月底開始,通報個案暴增數倍。感染科醫師呼籲,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及國慶連假,南來北往免疫力容易下降,大人小孩都需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症狀就須要就醫,不要小病拖成大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謝育嘉表示,RSV通常在秋季和冬季流行,但今年的疫情似乎比以往更具挑戰性,今年RSV患者容易因為感染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等,合併細菌性肺炎,導致休克送重症加護病房,像是曾有位1歲的小孩就醫時,已出現發燒、喘等症狀,檢查發現竟同時感染RSV、副流感病毒、新冠肺炎三種病毒,且已合併細菌性肺炎,經過抗生素、呼吸治療後,病況才逐漸獲得控制。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指出,新冠疫情前,因為群體免疫的關係,RSV感染個案少,但疫情滴水不漏的防疫措施,反而讓群體免疫不再,且解封後民眾開始將嬰幼兒送到托嬰所、幼兒園,加上坐月子中心和護理之家疏於防範,容易造成群聚感染的發生,部分醫療院所看診、接種疫苗沒落實分流,增加RSV傳染機會,「現在我的診間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都是RSV的感染個案,以前同期都沒有。」陳伯彥分享,曾有位1歲1個月的小男童被爸爸感染,剛開始僅咳嗽、流鼻水,兩天後咳嗽、喘的很厲害,「睡不著覺,吃東西都會吐出來。」進食少,使得小便量變少、嘴乾,但因為RSV無治療方法,所以只能給予支持性療法,如高壓氧治療、少量多餐補充營養,呼籲家長要密切關注早期症狀,並採取預防措施,以確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SV是一種呼吸道病毒,尤其危險之處在於它可能引發肺部感染,對嬰兒和幼兒構成重大風險。文獻指出,九成以上的嬰幼兒曾在2歲以前感染過RSV2,然而目前RSV感染的治療沒有特效藥,治療上只能盡量幫忙維持水分、氧氣,保持呼吸道清潔,當孩子因為太喘而無法吃喝,身體會缺乏水分和營養,這需要住院打點滴,也可能需要使用高流量氧氣,據統計1歲以下的嬰兒因感染RSV的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以上2,是1歲以下嬰兒住院的主要原因3,家長們應該密切關注這些症狀,並在出現任何懷疑時儘早就醫。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防止RSV感染變得更加嚴重並減少住院風險。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會有哪些症狀?在這個季節,家長應特別警惕以下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RSV感染的警示信號:●嚴重的咳嗽和呼吸急促:RSV感染可能導致呼吸道狹窄,使呼吸變得困難。如果孩子呼吸急促,呼吸速度明顯增加,出現嗚噎聲,或是伴隨咳嗽,應立即就醫。●高燒:RSV感染通常伴隨高燒,高燒可能達38度以上。家長應隨時測量孩子的體溫,並盡早採取相應的措施。●飲食困難:如果孩子因呼吸不暢而難以進食或飲水,這可能是RSV感染的表現。確保孩子保持充分的水分和營養非常重要。●疲倦和不適:RSV感染可能使孩子感到極度疲倦,並出現其他一般不適症狀,如失去食慾、腹痛和焦慮。●症狀加劇:如果孩子的症狀在幾天內變得更嚴重,而不是緩解,應該盡早就醫。RSV感染可能在幾天內迅速惡化。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要如何預防?成人感染RSV病毒的症狀輕微,難以察覺,提前警覺家中孩童早期症狀和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為了降低RSV感染的傳播風險,建議採取以下預防措施:●保持手部衛生:經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嬰兒之前。●避免密切接觸:避免與有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密切接觸。●保持室內清潔:定期清潔和消毒家中的表面,特別是嬰兒經常接觸的地方。●避免公共場所:如果RSV在社區傳播,盡量減少嬰兒和幼兒到擁擠的公共場所的機會。●戴好口罩:在適當的情況下,考慮讓嬰兒和幼兒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延伸閱讀:這病毒捲土重來、威脅幼兒不輸新冠!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同時感染死亡恐高6倍歐美多家知名藥廠投入RSV預防接種研發防治美國疾管署CDC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年8月建議,8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單株抗體新療法Nirsevimab預防嬰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在臨床試驗中,可降低嬰兒因 RSV 住院風險率約75%,而且能夠降低九成急重症比率。儘管RSV在過去常被忽視,但近年來該病毒對嬰兒健康的影響引起愈來愈多關注,國際有多家知名藥廠競相投入研發相關防治策略,包含賽諾菲、阿斯特捷利康聯合開發、輝瑞與葛蘭素史克等,皆透過新策略創新研發,用心守護嬰幼兒健康。包含美國ACIP學者在內,多位專家也建議,部分8 至19 個月大嬰兒,以及特定族群,如有潛在健康問題,且住院風險較高,應考慮接受第二劑nirsevimab注射,以幫助這些孩子安然度過第二個季RSV盛行季。儘管這項新療法對於防止嬰兒RSV感染帶來新希望,專家也呼籲,民眾應保持警惕,持續關注RSV流行情況,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才能確保嬰兒和社區整體健康。延伸閱讀:早上像感冒下午就命危 美疾管署籲嬰兒接種RSV新預防治療資料來源:1.疾管署傳病統計資料 2.Collins et al. Journal of Virology.2008:2040–20553.Zhou H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2; 54(10): 1427–1436.
-
2023-09-27 活動.精彩回顧
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
口罩解封、放飛出國的同時,流感、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病毒,入秋後已蠢蠢欲動,根據統計,超過九成的嬰兒曾在兩歲以前感染過RSV病毒。也許你認為 「打這麼多劑,還是會生病,幹嘛要打?」也許你害怕 「疫苗所伴隨的副作用」,但,當家中有嬰幼兒、長輩、孕婦等需要被保護的族群,恐讓心愛的家人陷入呼吸道疾病的危險中。家中有嬰幼兒嗎?你對預防接種資訊了解嗎?問卷連結👉點此前往▶活動時間已截止🎁活動贈品麗寶樂園「雙人樂園摩天輪套票」,共兩組中獎名單:cha**********gmail.comIvy************vnet.com雙人套票使用相關資格請見麗寶樂園度假區官網公告注意事項1.本活動寄送地區僅限台、澎、金、馬地區,海外地區恕無法配送。2.填問卷抽獎期間截至112年10月22日,以主辦單位電腦系統時間為主。3.抽獎及公佈日期由系統程式自動隨機抽獎預定於112年10月31日公開此問卷首頁,得獎名單預計112年11月1日起陸續通知。4.兌獎通知中獎者請於接獲通知後1個月內回覆主辦單位相關兌獎資料,未在時間內兌換商品,將視同放棄且喪失中獎資格,將不再進行通知。5.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網頁,恕不另行通知。
-
2023-09-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病毒對免疫低下族群的威脅仍大 專家建議新型疫苗和單株抗體延續保護!
隨著新變種新冠病毒株的出現,公衛專家憂心未來可能會有新一波疫情。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新冠病毒亞變異株仍不斷變種,導致病毒傳播力、免疫逃脫漸強,高齡、免疫低下、具慢性病史等脆弱族群仍在犧牲,而單株抗體、疫苗、抗病毒藥物為增強該族群的保護力三大支柱。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教授盛望徽也認為,面對新冠疫情可能捲土重來,免疫低下族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將比一般人更容易面臨重症、死亡威脅,其嚴重性不容小覷。Q:面對新冠病毒,哪些「脆弱族群」需要額外保護力?新冠病毒的威脅下,仍有三個族群免疫力差,面臨著較高風險:1) 高齡族群2) 免疫低下族群(惡性腫瘤、血液疾病患者,或接受器官移植的病患、HIV等免疫不全者)3) 有慢性病史族群陳秀熙提醒,外界多認為新冠疫情已經結束,但事實是「超額死亡」截至八月國內超額死亡率仍達百分之十五。呼籲針對脆弱族群,防疫措施至少應維持至年底。Q:如何增加「脆弱族群」對抗新冠病毒的保護力?脆弱族群可以根據醫師的建議進行以下措施,並參照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保護方式:1) 接種新冠疫苗 👉9/26疾管署開放疫苗接種2) 接種單株抗體3) 使用抗病毒藥物陳秀熙表示, XBB次世代疫苗將引進台灣,各國也有新型單株抗體、抗病毒藥物正在研發,但引進這些新工具台灣還需一段時間,且因財務有限,政府應評估單株抗體、疫苗、抗病毒藥物三者效益,找尋科學實證據來做出決策。盛望徽指出,隨著雙價次世代疫苗或新型疫苗的問世,免疫低下族群或符合注射標準的民眾應盡早施打疫苗。此外,對免疫低下族群來說,注射單株抗體,也是個人防護重要一環。研究指出,對於部分免疫低下族群,疫苗的保護效果不見得可以完全發揮,有些免疫低下族群注射疫苗後,甚至只有三成產生抗體保護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單株抗體確實可針對免疫低下族群提供更多保護,且效果達六個月。儘管新變種病毒株的出現,單株抗體的預防效果可能下降,但單株抗體還是可以產生交叉保護力,對免疫低下族群,還是具有一些保護效果。兩位專家皆認為,對於脆弱族群的防護,應該要以科學實證證據做依據,從疫苗、單株抗體到抗病毒藥物等,依國家財務考量,進行整體性、永續性規劃,這樣才能真正對民眾、脆弱族群帶來保護。Q:免疫低下族群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需要那些延續保護??隨著疫情解封,大眾對新冠病毒的威脅越來越輕忽,癌症病友、曾接受骨髓移植等免疫低下族群,正擔心疫苗沒效,防護力不足。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免疫低下族群同樣也希望和其他人一樣回歸正常生活、擁有正常社交的機會!」對多數人來說,疫情已解封,但不少免疫低下病友仍不敢脫下口罩,盡量減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去醫院更是繃緊神經。他認為,政府應思考如何幫助這群病患恢復正常生活,無論是疫苗或單株抗體的提供,都應該要足夠,給予免疫低下病友延續性的保護。Q:為什麼新冠病毒對免疫低下族群的威脅如此巨大?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新冠病毒很容易突變。儘管多數人已建立免疫防護力,但對於免疫低下族群來說,這意味著「更容易受感染」、「感染後易演變成重症」,且潛伏期可能更長,因此更有可能傳染給其他人。賴基銘指出,正接受化療的癌症病患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可能惡化,癌症治療還可能被迫中斷。如果醫師評估有必要,建議病患事先施打疫苗再加上單株抗體保護,避免兩難局面。儘管新冠疫苗對免疫低下族群有幫助,不過許多臨床研究顯示,這群病患需要額外追加單株抗體提升防護力。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認為,未來,不管疫苗或單株抗體,只要是醫學證據證明對病患有保護效果,都應該盡力納入常規政策讓病患有選擇權。保護免疫低下族群免受新冠病毒威脅:XBB.1.5變異株疫苗和單株抗體的延續保護新冠疫情的變異和威脅令免疫低下族群倍感不安。他們擔心現有的防護措施可能無法抵禦新冠病毒的超強突變和感染力。針對這個族群,疾管署給予回應:1.接種XBB.1.5變異株疫苗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冬天鼓勵民眾接種一劑XBB.1.5變異株疫苗,建議免疫低下、高危險族群都要接種疫苗。2.單株抗體的準備據疾管署統計,至今年九月九日為止,總共採購一萬劑Evusheld單株抗體,已用六五三三劑,庫存三四六七劑。目前正在整理及盤整所有臨床使用的效果,評估效益。只要在Evusheld仍有庫存、未屆效且有效等前提下,均由政府公費支應,供患者使用。政府確保民眾獲得妥善治療曾淑慧表示,為確保民眾獲得妥善的治療,政府將在有限財源下,持續參依疾病流行趨勢、藥物最新臨床實證、公共衛生及社會成本效益、專家建議及國際作法等因素,評估用藥的可能性。若未來有新的單株抗體問世,將參考疫情變化、國際情形,並確認其效力,並召開專家會議,才會採購,若有必要,報請行政院使用相關經費支應。
-
2023-09-15 醫聲.Podcast
🎧|吃藥發生嚴重副作用怎麼辦?原來藥害救濟管藥物不管疫苗 「這6種情況」也不行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可不只是一句廣告用語,它實際上是表示身體出現過敏警訊。有患者吃藥後產生延遲性過敏反應,眼睛癢看眼科,喉嘴痛看耳鼻喉科,皮膚癢看皮膚科,最後發現是因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但錯過第一時間的診治,引發嚴重的皮膚過敏症狀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危及生命。🎧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藥害救濟申請兩千餘件 6成是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依1999年累計至今成功申請藥害救濟的個案有2,318例,其中814例都是嚴重皮膚症狀,藥物救濟基金會企劃宣導組長吳宛倫指出,6成救濟都是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包括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DRESS),藥害救濟給付案的可疑藥品常見的有降尿酸藥、抗癲癇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抗生素等。為了提醒民眾注意藥物過敏反應,基金會也整理出六大症狀,包括喉嚨痛、發燒、口腔粘膜潰爛、皮膚紅疹搔癢、水泡、眼睛癢紅腫灼熱。吳宛倫指出,雖然藥物都是有足夠的安全性才會上市,但也沒有一個藥物百分之百的安全或沒有風險,過敏反應可以發生服藥後的二到三天,或二到三個月,就有個案過敏症狀發生在不同部位,服藥又過了一段時間,看遍了很多科別後仍找不出原因,導致嚴重皮膚症狀,危及生命。7成民眾忽略延遲性過敏 申請救濟得因藥導致住院才行吳宛倫會這麼提醒,是基金會曾經調查,7成民眾誤認為藥物過敏立刻發生,忽略了延遲性藥物過敏的可能,另外,調查中有3成的人認為只有老幼及過敏體質者才會發生過敏反應,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可能發生,尤其過去沒有使用過的藥物要特別警覺。但也並非一發生過敏反應就可以申請救濟,藥害救濟的制度屬於人道救濟,也不是過失賠償,因此需排除人為過失,申請的要件必需是正當合法使用藥物,醫師依適應症給予處方,但因個人體質或病情差異或藥品特性,造成使用者死亡、障礙或達到住院的程度才可以申請救濟,救濟的最高金額為300萬。申請救濟個案會由衛福部的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審理,視個案情況與使用藥品產生不良反應的關聯程度給予不同的救濟金額,這20多年來,基金會累計至今的救濟總金額超過5億7千多萬。6種狀況不能申請 出國買藥、臨床試驗藥物都名列其中吳宛倫也提醒民眾,若申請藥害的狀況有人需要負責,就不能提出申請,以下是常見無法申請狀況:1.沒有依照醫囑使用:未按時服藥,產生問題;或自己生病吃家人的藥,會歸因於個人問題2.適應症外的使用:沒有依照藥物的適應症使用,例如,沒有尿酸問題卻吃了治療尿酸的藥物;但也有例外情形,如有些癌症新藥會有適應症外使用情形,若是十大先進國家都是如此用法或列為治療指引,仍可以申請救濟。3.藥廠出產有瑕疪藥:有些藥物上市後出現問題下架或回收,不在救濟之列4.試驗用藥:為實驗性質目的,表示仍在收集相關用藥資訊5.急救用藥:在用藥的考量上是以救命為第一優先,為急迫性用藥6.海外購買的藥物:因各國藥品管理規範、分級不同,即使該藥在台灣領有藥證,但仍無法確保成分及品質完全相同,若服用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狀況,則無法受到台灣藥害救濟制度的保障。由於疫情解封後帶來出國潮,民眾常會購買當地的藥物,諮詢專線也很多民眾關心相關問題,吳宛倫表示,國外藥物不會有中文包裝,在不知正確用法用量及禁忌症的情形下,使用上有很大風險,即使在國外買跟台灣「一模一樣」的藥物,甚至該藥也在台灣領有藥證,但國外的法規與台灣不同,都不能等同是台灣的藥品,自然無法提出救濟申請。諮詢專線被打爆 藥害、疫苗受害主責不同別搞混至於民眾該如何避免產生嚴重的藥物反應,目前基金會已把幾種易過敏的藥物列出,民眾在領藥時,要詳細看藥袋上的警語標示,若發生問題,要帶著藥袋或藥物明細前往原看診醫師,詳述過敏反應。另外,曾經發生過敏的藥物也必須記得,並提醒醫師加註在雲端藥歷上,避免再度發生過敏反應,民眾也可以攜帶過敏卡,就醫時拿給醫師參考。民眾想了解更多資訊可電洽藥害救濟專線:02-2358-4097。在疫情期間,藥害救濟專線被打爆了,很大部份是接種疫苗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吳宛倫提醒,這屬於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主管機關為地方衛生局,因此,民眾可以打1922連絡地方政府。吳宛倫小檔案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現職: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企劃宣導組組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周佩怡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邱書昱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藥害救濟基金會
-
2023-09-14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合利他命日本買比較有效?改善痠痛?前台大醫破「2大迷思」,勸長輩別當補藥吃
疫情解封後,許多人這幾年被悶壞了紛紛出國旅行,「日本」是最受台灣人喜愛的旅行國家。而去日本藥妝店買合利他命、止痛藥、眼藥水...等保健品,幾乎成為每位旅日旅客必買,尤其是「合利他命」幾乎是給長輩的伴手禮首選。旅日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點出合利他命在台灣的「2大都市傳說」,從醫療角度分析成分,合利他命其實並沒有這麼多「奇效」,日本的成分也跟台灣完全一樣,唯一的差別是「價錢」,他呼籲民眾若身體有問題還是要看醫師檢查,不要盲目的把合力他命當補藥吃。合利他命2大都市傳說林氏璧表示這輩子聽過好多次這樣的都市傳說,許多民眾也一定有聽過這些迷思:.都市傳說1:日本買的合利他命比較有效,我老媽、鄰居張伯伯,誰誰誰都這樣說,所以他們只吃日本買的。.都市傳說2:台灣日本藥物的規定不一樣,要到台灣來上市常常有些成分會調整,所以還是在日本買合利他命好。基於上述的迷思,許多長輩都會交代赴日旅遊一定要幫買合利他命,但仔細問「為何想吃這個,知道成分是什麼嗎?」,得到的回答幾乎會是「搞不清楚這個是吃什麼的,但感覺吃了可以健康養生」。對此,他從醫療角度破解都市傳說。日本的合利他命吃起來比較有效?日本的合利他命吃起來比較有效嗎?林氏璧仔細比對台灣與日本的合利他命Alinamin EX Plus成分後,「成分一模模一樣樣。」台灣好市多的標示為每1顆的含量,日本買的標示為每3顆的含量,因此看起來是三倍,但實際上一模一樣,效果也會差不多。在日本購買合利他命的唯一差別是「價格便宜」,以目前匯率來說,在日本買大概是在台灣的六折到六七折之間,至於其他的功效應該是心理作用。吃合利他命可以改善痠痛?有許多長輩認為,吃合利他命可以改善身體痠痛,林氏璧提醒,如果全身有哪裡長期痠痛,越來越痛,建議去看醫生釐清病因。痠痛可以是肌肉、神經、骨頭關節,或是其他原因,可以看神經科,骨科,每種治療方式都不同,但他最推薦可以看復健科,復健科是全才,神經、骨關節、肌肉各種軟組織他們都很熟悉,不但找原因厲害,後續的復健當然更是他們的專門。合利他命的主要成分為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E,維生素B是和「神經痛」比較有相關時才會比較有緩解效果,但這不一定是您需要的。他呼籲民眾,若身體有問題還是要看醫師檢查,不要盲目的把合力他命當補藥吃。需要時醫師是可以直接開健保的B群,葉酸給你。若效果不好,再詢問醫師適不適吃合利他命。延伸閱讀:.B群什麼時候吃最好?詳解B群功效與正確吃法:別同時喝茶或咖啡.維生素B群有哪些?營養師告訴你富含B群的8種食物及8大功效.B群不只提神,還有超厲害10功效!正確補充時間.副作用一次看
-
2023-09-05 醫療.呼吸胸腔
以為小感冒...他A型流感合併細菌性肺炎路倒 2次裝上葉克膜
台中57歲葉男騎車途中呼吸困難路倒,送到台中慈濟醫院急診,確診A型流感合併細菌性肺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病況危急,急重症團隊緊急插管,歷經2次葉克膜、10次支氣管鏡清除氣道膿痰,50天在鬼門關前救回一命。有慢性病史感冒 竟是A型流感重症葉先生有糖尿病、低血壓慢性病史,家屬表示,發病前幾天出現感冒症狀,以為小病只吃感冒藥,沒想到如此嚴重。在加護病房收治近50天的葉先生,幾度病況瀕危,醫療團隊與家屬都不放棄,體外循環師兩次使用葉克膜介入,胸腔內科主任沈煥庭還做了10次支氣管內視鏡抽膿痰,病人肺臟才逐漸好轉。沈煥庭表示,病人是A型流感重症,合併續發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細菌污染血液形成菌血症,細菌在治療過程還不斷變異,演化出抗生素抗藥性,致使肺部支氣管遍佈膿痰,須每隔幾天用支氣管鏡抽膿痰。沈指出,病人使用葉克膜維生也衍生結膜下出血、血尿等併發症,肺支氣管出血與膿液結成血痰塊,抽痰難度倍增。家屬不願放棄,醫療團隊也盡全力治療。病人好轉到離開加護病房,繼續至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持續呼吸治療;加上每天一小時做床邊復健,呼吸照護病房護理團隊自製肌力訓練設備,讓病人躺床也能做肢體活動。終於在轉到一般病房一周後順利出院,家屬感謝醫療團隊不離不棄的照護。流感病毒透過飛沫傳染 人多地方戴口罩自保沈煥庭指出,流感病毒是透過咳嗽、打噴嚏的飛沫傳染,因新冠解封,許多人不戴口罩,造成流感病例突然大增。他強調,到人多的公共場合建議還是戴口罩,保護自己,即使已接種流感疫苗也不能輕忽,如果身體出現感冒症狀,應觀察病況,必要時立即就醫確保安全。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為A、B、C三型,患者除呼吸道不適外,還有全身性的症狀,如關節痠痛、倦怠,高燒至39、40度,持續時間約1~2周。流行性感冒也較容易出現併發症,徜若高燒不退,容易引發肺炎、神經系統併發症、心肌炎等重症,嚴重會致死。慢性病患、免疫功能不佳者、嬰幼兒、年長者等流感高危險群,應儘速就醫治療,避免引起重症。看完整疾病百科》流行性感冒(流感)(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