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科別.感染科
搜尋
衛福部
共找到
5725
筆 文章
-
-
2020-01-08 養生.抗老養生
每天只要7500步 降低死亡率
肌肉隨年齡增加而減少,銀髮族容易出現下半身肌力不足,適度肌力訓練可增加肌肉及增強肌力,減少骨質流失並預防跌倒。專家建議,對沒有運動習慣的銀髮族而言,步行是較容易接受的中等強度生理活動,研究也發現,針對62歲以上婦女,每日步行步數達7500步時死亡率最低,即使分次進行也有效。老年臥床與慢性疾病、身體衰弱、肌力流失息息相關,前期徵兆可能有疲憊、腰痠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但衰弱、肌少並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症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對銀髮族來說,維持肌肉量、預防肌肉流失需要蛋白質,尤其是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蛋、雞肉、牛肉、豬肉、黃豆製品、乳品類等,除分配在三餐,若能在運動後攝取更佳。日本國民長壽科學研究所於2016年研究顯示,飲食多樣化的銀髮族,記憶力、判斷力、表達和理解等認知功能較佳,可預防失智。因此,許惠玉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一天吃的食物種類要15種以上。另外,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每六個銀髮族就有一位在一年內曾經跌倒,嚴重跌倒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肌力不足是跌倒常見原因之一,許惠玉建議,沒有運動習慣的銀髮族可從步行開始,提升下肢及背部肌群之肌力,增加主要關節柔軟度,甚至可以增強平衡能力,對預防跌倒也有幫助。根據「JAMA Internal Medicine」去年發表研究,針對62歲以上婦女,每日步行步數達7500步時,死亡率最低,之後趨於穩定,這7500步即使不是一口氣走完,分次進行也有效。
-
2020-01-07 新聞.食安拉警報
含番瀉苷產品 抽驗均合格
不少民眾為腸道順暢,選吃含番瀉苷產品。衛福部食藥署去年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稽查專案,抽驗14件產品檢驗番瀉苷含量,包括順天本草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業者,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13家業者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未臻完善,經複查也全數合格。上述稽查專案針對49家番瀉原料供應商、網購通路宣稱輕盈順暢等字樣產品相關業者等,查核其GHP、食品業者登錄、番瀉原料使用情形及產品標示符合性等項目,抽驗產品檢驗其番瀉苷含量。衛福部2018年1月9日公告「食品原料『番瀉』之使用限制及其標示」,明定以番瀉為食品原料使用規定,並要求顯著標明相關警語。根據食藥署稽查結果,抽驗14件產品番瀉苷含量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13家GHP未臻完善,經地方衛生局複查均完成改善。
-
2020-01-07 新聞.食安拉警報
一個月來第二次 白木屋進口葡萄農藥超標6倍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白木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美國進口的葡萄,其農藥賽扶寧的殘留量是我國標準的六倍,近1.3萬公斤產品均依規定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市面。這是白木屋近一個月來第二次進口葡萄農藥殘留超標,食藥署表示,將加強該公司進口產品查驗。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一般邊境查驗採抽批查驗,抽驗比率約2%至10%;若業者有一次不合格,將針對該業者與該項進口產品抽驗比率提升至20%至50%。若兩次不合格如同白木屋公司,食藥署會逐批查驗,連續查驗五次均符合規定,才會回復到一般的抽驗比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賽扶寧是除蟲菊精類殺蟲劑,其毒性屬於中等毒性,但不會致癌。每日容許攝取量(ADI)為0.04 毫克/公斤,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吃進超過2.4毫克才會超標;上述殘留量不合格的葡萄,每公斤的賽扶寧殘留為0.06毫克,不容易吃過量。食藥署公布的不合格名單還包括菓蓮有限公司、梅村水菓有限公司分別自紐西蘭與日本進口的草莓,前者檢出殘留農藥Fenhexamid 0.09 pm、大克爛0.03 ppm,後者檢出殘留農藥滅派林1.3 ppm、Pyribencarb 0.36 ppm,均不符我國規定。不合格商品均已依規定退運或銷毀。陳慶裕表示,大多數的農藥都屬水溶性,民眾購買蔬果回家後,應以流動清水沖洗乾淨,再進行後續處理、食用。
-
2020-01-07 新聞.食安拉警報
白木屋進口葡萄農藥超標六倍 一個月內2次不合格
衛福部食藥署今日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包括白木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美國進口的葡萄,其農藥賽扶寧的殘留量是我國標準的六倍,近1.3萬公斤產品均依規定退運或銷毀,未流入我國市面。這是白木屋近一個月來第二次進口葡萄農藥殘留超標,食藥署表示將加強對該公司的查驗。白木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月自美國進口1萬2930公斤的「AMERICAN鮮葡萄」檢出殘留農藥賽扶寧0.06 ppm,是我國定量極限為0.01 ppm的六倍。該公司11月20日報驗同品牌、同等重量的葡萄,檢出賽扶寧殘留量是我國標準的兩倍。衛福部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一般邊境查驗採抽批查驗,抽驗比率約2-10%;若業者有一次不合格紀錄,將針對該家業者與該項進口產品加強抽批,抽驗比率提升至20-50%。若有兩次不合格紀錄,如同白木屋公司,食藥署後續就會針對曾違規的產品品項進行逐批查驗,連續查驗五次均符合規定,才會回復到一般的抽驗比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賽扶寧是除蟲菊精類殺蟲劑,其毒性屬於中等毒性,但不會致癌。每日容許攝取量(ADI)為0.04 毫克/公斤,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吃進超過2.4毫克才會超標;上述殘留量不合格的葡萄,每公斤的賽扶寧殘留為0.06毫克,因此不容易吃過量。食藥署公布的不合格名單還包括菓蓮有限公司與梅村水菓有限公司分別自紐西蘭與日本進口的草莓,前者檢出殘留農藥Fenhexamid 0.09 ppm、大克爛0.03 ppm,後者檢出殘留農藥滅派林1.3 ppm、Pyribencarb 0.36 ppm,均不符我國規定。上述不符合商品均已依規定退運或銷毀。根據農委會藥毒所資料,草莓、百香果、柑桔等水果的農藥殘留量容易超標。陳慶裕表示,大多數的農藥都屬水溶性,因此民眾購買蔬果回家後,應以流動清水沖洗乾淨,再進行後續處理與食用。
-
2020-01-07 養生.聰明飲食
空氣品質拉警報! 常吃3類食物養出乾淨肺
日前衛福部公布十大不分區癌症名單,排名第一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形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我們都要注意的就是「PM2.5空氣汙染」問題,PM2.5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只要呼吸就會接觸到的危險因子。 台灣的空氣汙染來源除了境內產生的空汙,如工業污染或汽機車排放廢氣等,境外空氣汙染大約會發生在每年冬季,當中國大陸有沙塵或有霾害現象產生時,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會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及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到台灣,這時就需特別小心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2014年WHO世界衛生組織指出「PM2.5」空氣汙染,除了直接影響到呼吸系統疾病之外,與心血管及癌症皆具有強烈影響關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供下列幾項建議,從日常飲食下手,就可輕鬆養肺:1、多吃十字花科蔬菜:2011年功能性食物期刊(Food and function)刊登內容指出有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抗癌之活性成分,包括:吲哚(Indoles)、硫配糖體(Glucosinolates)與異硫氰酸酯(Isothiocynates),可能降低肺癌、攝護腺癌與腸胃相關癌症的發生機率;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如:大/小白菜、白/綠花椰菜、青江菜、高麗菜等。2、攝取天然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會轉換成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組織正常代謝,保持呼吸道細胞膜完整性及上呼吸道抵抗力,並舒緩支氣管炎和氣喘症狀。β胡蘿蔔素主要來自綠、黃、紅三色蔬果中,例如芥蘭菜、芒果、紅薯及胡蘿蔔等。3、茄紅素蔬果:番茄、辣椒、木瓜、紅石榴等蔬果皆含有豐富茄紅素,茄紅素有抗氧化功效,可協助對抗自由基、增強免疫系統。然而,除了培養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對抗空氣汙染帶給人體危害之外,定期安排身體健康檢查,也能及早發現可能的潛藏病灶,才是做到對自身健康狀況徹底瞭解及有效管理。延伸閱讀: 慢性咳嗽別瞎治! 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 死亡人數僅次肺癌! 肺阻塞3NG用藥行為恐加速惡化 
-
2020-01-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新知/病主法 新增11疾病適用善終權
昨天是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一周年,目前超過1萬1000人預立自己疾病末期的醫療決定。衛福部醫事司宣布,新增漸凍人等11項疾病情形適用病主法。衛福部昨天公告新增11項疾病適用病主法,包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囊狀纖維化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及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上述病患若符合特定臨床條件,包括身心障礙程度、呼吸功能或行動能力等,就可依預立的醫療決定,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新增公告疾病多屬罕見疾病,日後衛福部會與相關病友團體合作,積極協助病友依其意願,決定適當的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保障罕病患者善終權利。石崇良說,未來將定期於每年三月公開徵求適用病主法第14條第一項第五款的疾病或情形,病友團體、醫療機構、專科醫學會皆可提出申請,作為後續公告參考依據。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楊育正昨天表示,病主法的核心以病人為主體,顛覆長久以來醫療父權或以家屬為主的醫療慣性,上路至今面臨許多挑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則表示,病主法施行一年已完成一萬多例簽署註記,看似不多,但是跟安寧初上路第一年的四千筆相較,可以看出國人死亡適能提升。安寧照顧基金會表示,安寧療護及病主法都捍衛國人善終權,除了對民眾宣導教育,也陸續開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人員訓練課程,培育諮商人員,並輔導醫院開辦諮商門診,目前全國各縣市、甚至離島,已有140家醫院可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相關資訊可參閱衛福部醫事司網頁「預立醫療決定專區」。
-
2020-01-07 新聞.食安拉警報
市售番瀉苷產品 食藥署稽查14產品含量均合格
許多人追求腸道順暢,會選吃含番瀉苷產品,衛福部食藥署去年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稽查專案,抽驗14件產品檢驗番瀉苷含量,包括順天本草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業者,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13家業者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未臻完善,但經複查亦全數合格。上述稽查專案針對49家番瀉原料供應商、網購通路宣稱輕盈順暢等字樣產品相關業者等,查核其GHP、食品業者登錄、番瀉原料使用情形及產品標示符合性等項目,抽驗產品檢驗其番瀉苷含量。衛福部於107年1月9日公告「食品原料『番瀉』之使用限制及其標示」,明定以番瀉為食品原料使用規定,並要求顯著標明相關警語。根據食藥署稽查結果彙整表,本次專案抽驗14件產品檢驗其番瀉苷含量,包括順天本草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13家GHP未臻完善,經轄管衛生局複查均改善完竣。
-
2020-01-07 養生.抗老養生
不想早死 建議每天步行7500步 分次走完也行
老年臥床除了慢性疾病,大都與身體衰弱、肌力流失息息相關,前期徵兆可能有感覺疲憊、腰痠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然而衰弱、肌少目前並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症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對銀髮族而言,維持肌肉量、預防肌肉流失需要蛋白質的幫忙,尤其是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蛋、雞肉、牛肉、豬肉、黃豆製品、乳品類等,除了分配在三餐外,若能在運動後攝取更佳。日本國民長壽科學研究所於2016年研究顯示,飲食較多樣化的銀髮族,其記憶力、判斷力、表達和理解等認知功能較佳,可預防失智。因此許惠玉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一天吃的食物種類要15種以上。另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每六個銀髮族就有一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嚴重跌倒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肌肉易隨著年齡增加而漸漸減少,一般銀髮族容易有下半身肌力不足的問題,適度的肌力訓練是增加肌肉及增強肌力最有效的方法,及減少骨質流失並預防跌倒。根據2019年《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一項針對62歲以上婦女的研究顯示,每日步行步數達7500步時其死亡率最低,之後便趨於穩定,即使不是一口氣走完,分次進行也有效。因此,許惠玉也建議,對沒有運動習慣的銀髮族而言,步行是較容易接受的中等強度生理活動,可以提升下肢及背部肌群之肌力,增加主要關節之柔軟度,甚至可以增強平衡能力,對預防跌倒也有幫助。
-
2020-01-06 科別.感染科
對抗流感 第三階段公費疫苗快去施打
公費流感疫苗已在元旦開放第三階段接種,衛福部疾管署與藝人白家綺今天宣導50歲以上民眾等符合資格的族群,盡速接種。疾管署與全聯福利中心合作,在78間全聯門市設置疫苗接種站。設站門市前100名接種民眾,可獲一瓶礦泉水及三顆蘋果,相關資訊可至官網查詢。疾管署署長周志浩今以50歲以上族群的身分,挽起袖子接種疫苗。他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對健康成人有七成到九成保護力,對年長者更可減少五成至六成的併發症及八成死亡率,符合資格者及早接種,以在農曆春節流感高峰期之前獲得保護力。藝人白家綺讓八個多月大的兒子小斗宅,接種生平第一劑流感疫苗。白家綺說,六個月以上未滿九歲,第一次接種疫苗小朋友,家長記得四周後,再帶小朋友接種第二劑疫苗,才能有完整保護力。
-
2020-01-06 該看哪科.皮膚
天天洗頭卻愈洗愈油?「先稀釋再按摩」才是正確步驟
想要一頭亮麗的秀髮,天天洗頭卻愈洗愈油,頭皮還可能長出痘痘,衛福部食藥署建議,選對洗髮精並使用正確的洗髮步驟,「先稀釋再按摩」,頭髮才不會愈洗愈油,甚至引發毛囊炎,最終導致掉髮。食藥署說明,洗髮精的用途為去除頭髮上灰塵、油脂及頭皮屑,並且可對頭髮表面進行調理以改善外觀,常見的成分包含界面活性劑、聚二甲基矽氧烷(Dimethicone)、調節劑及營養護理成分等。界面活性劑的主要功能,為去除油脂和附著異物,常見的成分有硫酸月桂酯鈉(Sodium lauryl sulfate)及聚氧乙烯月桂醚硫酸酯鈉(Sodium laureth sulfate)等。界面活性劑雖有去油脂的效果,同時也可能對頭皮產生刺激,食藥署提醒洗頭髮時,最好不要把洗髮精直接倒在頭皮上,也不要直接用指甲去抓頭皮,容易使頭皮受傷,進而產生毛囊炎而掉髮。而聚二甲基矽氧烷可使得頭髮順滑、調節劑則用於調節洗髮精pH值及黏度;營養護理成分常見為膠原蛋白、絲蛋白、維生素及植物提取物等。開業皮膚科醫師朱思穎說,毛囊炎就像長在頭上的痘痘,會出現癢、痛的症狀,毛囊炎的患者可能會覺得頭皮出油而想要一直洗頭,但這樣反而使頭皮持續處在潮濕發炎的狀態,也提醒民眾,洗頭一天不要超過一次,並盡量使用溫水,而不要用過熱的水洗頭。食藥署建議洗髮步驟,先將頭髮用攝氏37度左右溫水弄濕,將洗髮精倒在手上,加水稀釋後,再抹到頭髮上,接著用指腹按摩頭皮數分鐘,再用清水洗淨即可;吹頭髮時,吹風機最好保持15到20公分的距離,並用溫冷風,才不會因溫度過高的熱風傷害頭皮。
-
2020-01-06 醫聲.肝病清除
專家領袖意見/藥價談判 盼醫師同一陣線
有限預算 達最多治療人數四年前,我有一位換腎病人有C型肝炎,擔心干擾素治療引起急性排斥,自費170萬元購買C肝口服藥物治療。蔡總統上任,指示台灣消除C肝為施政重點,在健保會支持下,106年健保總額編列31億元。當時的衛福部長林奏延指示,藥價不能高於韓國的一療程25萬元,健保署積極議價,以每療程24萬9884元,開啟我國消除C肝新紀元。以有限預算達到最多治療人數,一直是健保署談判藥價的重點。當時,有家藥廠堅持一療程50萬元,但在健保署堅持下,最後同意也以24萬9884元為給付價格。截至108年11月,已有7.4萬C肝患者獲得治療。藥廠降價 可全面供治C肝在衛福部長陳時中支持下,109年度編列C肝治療預算81.66億元。去年11月「台美肝炎防治論壇」,我方表達希望藥商提供更優惠的價錢,增加治療人數,雖未即時獲得正面回應,但去年底有藥廠願意降價至17萬9760元,因此藥物共擬會議決議,此藥可於今年起全面供所有C肝患者使用。另二家本不願意降價的藥廠獲知後,擔心失去巿場競爭優勢,馬上願意再降價,將於今年新一季提出討論。肌萎病友 新藥物納入給付最近「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ophy,簡稱SMA)」病友,積極爭取新藥Spinraza納入給付,估計每位病人一年882萬元,藥物共擬會議已通過收錄,但取得藥價共識,才能納入給付。健保的信念是,有「價值」的藥品與醫療行為要有合理給付,在財務可承擔下為病患爭取權益。健保署人員具醫藥專業,但未必是做生意的談判高手。病友的無奈可被了解,寄望各專科醫師站在醫療專業,考量健保資源有限,與健保署同一陣線,積極協助向藥廠爭取最優惠價格,也期盼藥商基於社會責任,關照病友。新藥推陳出新,但健保開源不易,今年支付新藥預算只有19點76億元,非常有限,在藥品未納入給付前,患者只能自費治療,以第三代肺癌標靶藥物為例,每月藥價高達20萬元,有些病友冒險購買未經核准的學名藥,例如孟加拉生產的「孟藥」,品質堪慮,令人憂心。免疫療法 僅2成癌患有反應健保署努力加快癌症新藥給付速度,103到105年上市癌症新藥86個,截至107年10月,健保已給付62個,比率為72%。健保投入不少資源救治癌症病人,去年四月也將癌症免疫療法納入給付,截至11月28日止,已有1285人用藥,但從治療效果來看,平均僅兩成多癌患對免疫療法有反應,不如預期。病友團體及學會爭取放寬癌症免疫療法給付條件,健保署將邀集癌症專家討論,如何讓該療法達到最大效益。台灣癌症基金會問卷調查,72%癌友願意參加藥品部分負擔政策,每月負擔5000元,五成願意每月負擔二萬元以上,顯示「使用者付費」或「部分負擔」已漸漸可在特定條件下討論。高價藥品 盼促成合理價格107年健保藥費1957億元,占醫療費用26.5%,表示有四分之一健保費以藥費給付給醫院。藥價有其市場現實面,個人認為,僅依賴雲端藥歷管控重複用藥,可保障用藥安全並減少慢性病藥費支出,但務實面對高貴藥品的藥價,應是健保管理重點。「藥品支出目標制(DET)」依每年總藥費作藥價調整,這總讓本土學名藥廠怨聲載道,影響原廠藥在台銷售的意願與醫界反彈。期待病友團體、醫師與健保署一同促成高價藥品的合理價格。
-
2020-01-05 癌症.乳癌
多愁善感罹患乳癌風險較高?醫師這麼說
Q:情緒沮喪思慮多,罹患乳癌風險較高?A:古醫書《瘍科心得集》記載,夫乳巖之起也,由於憂鬱思慮積想在心,所願不遂,肝脾氣逆,以致經絡痞塞,結聚成核。簡單來說,罹患乳癌經常與情緒低落、思慮過多有關。這個說法源於中醫認為「乳房屬胃,乳頭屬肝」,也就是乳房健康與胃經及肝經息息相關。肝經帶來的影響更明顯,肝經猶如大腦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因此一個人思慮過多、情志不暢或日夜顛倒,容易演變成肝氣鬱結體質、影響荷爾蒙,壓力荷爾蒙激增也會削弱免疫系統活性,對健康均有負面影響。因此,中醫輔助治療除了緩解患者放化療後的副作用,也著重疏通經絡、暢通循環。預防乳癌,應使生活作息規律、工作節奏放慢、多運動、多培養興趣愛好、多結交朋友等,遇到壓力應有一套好的舒壓方式。衛福部國健署宣導,乳癌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一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以及接觸塑化劑等有害物質等。目前政府補助45至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二親等以內血親罹患乳癌的婦女可提前至40歲開始。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
-
2020-01-04 新聞.健康知識+
長者睡不好常見三型態 醫師說未必要吃安眠藥
一份大型本土研究顯示,使用安眠鎮靜藥物的人失智風險比一般人更高。中央健保署統計,我國目前超過426萬人使用這類藥物,其中254萬人持續用藥一年以上。醫師表示,建議長者就醫時別只說「睡不好」,因為有許多失眠型態未必要用藥。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高齡者至少常見三種失眠型態是未必要用藥的。其一是睡眠相位前移症候群,也就是晚上七、八點就想睡,睡到半夜兩、三點起床就醒了,開始擔憂失眠了怎麼辦。其實掐指一算,這群人的睡眠時間是足夠的,只是時段整個提前,因此只要增加白天的活動量、運動量,並延後晚上入睡時間即可。其二,年紀漸長,腦下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改變,雖然跟年輕時的每日尿量相當,但是晚上尿的頻率變高,導致夜半頻頻起身如廁,影響睡眠。這類型的失眠,應該盡量將每日所需的水分集中在白天時段喝。其三是身心疾病,許多長者情緒焦慮、憂鬱,導致徹夜輾轉難眠,這種情形單單使用安眠鎮靜藥不僅治標不治本,還可能效果不彰。此時宜至身心科或精神科接受評估,同時尋求心理諮商或其他資源協助。衛福部宣導,各縣市衞生所均有提供免費的心理諮商,有些是固定時間、有些是預約制。心理支持相關諮詢專線也可多加利用,如張老師1980、生命線1995 、安心專線1925、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等。陳亮恭表示,上述三種失眠型態的患者經常在各種疾病科別就醫,只說一句「睡不好」就向醫師拿藥,因此吃了很多未必真的需要的藥。一般藥物臨床試驗鮮少長期追蹤患者用藥情形,不確定長期用藥可能帶來哪些負面影響,因此建議長者因失眠就醫時,應詳細描述睡眠型態,像是睡眠時間點、入睡所需時間、睡眠長度等,助醫師正確診斷。
-
2020-01-04 醫聲.肝病清除
C肝新藥發展/C肝新藥元旦起開放申請 一人治療費高達20萬
衛福部去年補助C肝用藥65億額度在去年7月就用完,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今年中央再增加預算補助85億元,元旦起就可以申請用藥,在國外C肝用藥一人治療費高達百萬元,在台灣一人也要20萬元,呼籲已篩檢確認C肝帶病毒者應把握補助機會,盡速就醫申請新藥治療。葉彥伯說,彰化縣配合中央2025年消滅C型肝炎政策,訂定「三年減半,六年根除」目標,第一階段在110年底前,要完成 25萬名C肝篩檢,治療4500名C肝個案,到去年底,已完成C肝抗體篩檢11萬3244人、發現C肝人數7527人、己完成治療2901人。篩檢出C肝抗體通成有一半以上帶有C肝病毒,葉彥伯說,彰化縣今年還有1060人確認有C肝病毒待治療,去年中央65億元經費全數用完,全國共治療4萬多人,今年健保總額提高編列C肝新藥預算至81.6億元,預計可治療5萬名以上個案。葉彥伯說,C型肝炎感染容易造成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外,更會造成糖尿病、洗腎、動脈硬化、認知障礙及巴金森氏症等全身性的危害,最有效的防治就是立即接受篩檢及治療,C型肝炎口服新藥,副作用少,療程短、治癒率高達97%,C肝應及早治療,可阻絕病毒,根除C型肝炎。已篩檢確認有C肝病毒民眾應到醫院就診接受C肝新藥治療,而彰化縣今年也再獲彰化西北及彰化中區扶輪社共贊助285萬元,將可再為1萬1000多位民眾進行篩檢。
-
2020-01-03 養生.健康瘦身
番瀉苷助排便 稽查2成6業者不合規定
許多人求體態輕盈,會選購市售含有番瀉苷的食品幫助排便。衛福部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合作進行含番瀉苷產品稽查,結果顯示,兩成六的業者不完全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食藥署去年間會同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稽查專案,針對49家番瀉原料供應商、網購通路宣稱輕盈順暢等字樣產品相關業者等,查核其GHP、食品業者登錄、番瀉原料使用情形及產品標示符合性等項目,抽驗產品檢驗其番瀉苷含量。食藥署表示,有兩成六的業者(13家)不完全符合GHP。一成二的業者(6家)登錄資料不完整,一家業者違規製成錠狀食品,四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主要缺失是未依規定標示使用警語、成分標示未依含量多寡排序等。目前已令業者限期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售。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臨床上,番瀉苷被用來治療便秘,常見的副作用是腹痛腹瀉,歐盟近年指出這類化合物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我國針對食品作使用限量規範,產品所含番瀉苷的每日使用量,不得達12毫克,限制只能沖泡食用、不允許製成濃度較高的錠劑。楊振昌表示,使用相關產品應晚上食用一次,一星期不得食用高於三次,如果需要更高劑量應諮詢醫師意見。慢性腹瀉、腸阻塞、腸狹窄、乏力、炎症性結腸疾病、闌尾炎、不明原因腹痛伴隨水及電解質缺乏、嚴重脫水或慢性便祕者、孕婦、授乳婦女、未滿十歲兒童等族群不宜食用。
-
2020-01-03 科別.感染科
疾管署專家會議最新建議 醫院診治疑似個案要戴N95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衛福部流感防治諮詢會議今天舉行,針對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提出臨時動議,專家建議除了目前實施的登機檢疫,醫療院所也要針對當地來台的嚴重肺炎病人進行加強通報,提醒醫護人員在救治上述病人時採取嚴格感控措施,特別是插管或氣切等侵入性措施時,應配戴N95口罩。莊人祥提醒,醫療院所如果診治病人出現嚴重肺炎,發病前10日內曾有中國武漢地區之旅遊史,可至疾管署傳染病通報系統通報選擇「其他」,並於「其他病名」欄內填入「不明原因肺炎-具中國武漢旅遊史」,同時採集咽喉擦拭液、痰液、血清送疾管署檢驗。一旦通報,疾管署就會檢驗26種病毒,包括六種冠狀病毒、流感等。莊人祥表示,武漢每週和台北對飛的班機共有24班,往來頻繁,疾管署提醒民眾如果前往中國旅遊,切記要注意防疫,回國後如果在十天內有發燒等任何疑似感冒症狀,請戴著口罩去就醫,同時要主動誠實告知醫師旅遊史。旅遊應應落實「5要6不」原則,「5要」包括禽肉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與禽鳥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則是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禽鳥肉品、不接觸或餵食候鳥及禽鳥、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鳥、不將飼養禽鳥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擁擠的場所。
-
2020-01-03 養生.聰明飲食
想補鐵只能吃牛肉?專家告訴你,補鐵這樣吃最好
一般想要補鐵,都會想到吃牛肉。但多吃牛肉真的可以補鐵嗎?又或者如果不吃牛肉的人,該吃什麼補鐵?衛福部食藥署於「食藥闢謠專區」指出,牛肉可以算是高鐵的好食物之一,但其實不只牛肉,豬肝、牡蠣及紅莧菜等也是含鐵量高的食物,而雖然許多食物含鐵量看似很高,但吃進身體後的吸收率不同,通常動物性食物的吸收率會比植物性食物的吸收率高。此外,建議可以適度搭配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例如:芭樂及甜椒等,更能幫助鐵質的吸收,但請避免和高鈣或是易干擾鐵質吸收的食物一同食用,避免降低鐵的吸收。依照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年女性每日建議鐵攝取量為15毫克、男性為10毫克,而根據國健署2015至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我國育齡婦女貧血比率占二成,應多攝取鐵質以改善貧血。含鐵量高的動物性食物有文蛤、章魚、蚵仔等海產類、紅色肉類等。植物性的含鐵量較豐富的則是莧菜、甜碗豆、紅鳳菜等。
-
2020-01-02 醫療.整形美容
男女對醫美看法大不同 醫師籲專業諮詢最重要
每個人都擁有對美的渴望,根據「超認真調查局」進行的街訪,女生們對於自己的鼻子是否高挺、眼袋與眼型、身材等最在意,也有受訪者本身就有在做微整形;相較之下,男生對自己的滿意程度比較高。本次有不少情侶檔受訪,有人說父母同意整眼袋、但男友不贊成,原因很甜蜜:「因為在我眼裡,她沒有什麼需要花錢去改善的問題」;也有男生不介意女朋友做醫美整形,或覺得微整形即可,擔心大動作的整形對身體不好。林立人醫師表示,醫美在衛福部的定義是「美容醫學」,涵蓋幾乎所有的項目,整形是包含在醫學美容中的一部分,整形的定義就是透過手術把皮膚打開、縫合,其他的就列為微整形,也就是微侵入式的治療,像是針劑類;植髮也包含在醫美之內。女生對外表的要求更高,就連另一半也不放過。林立人醫師指出,做醫美的男生中幾乎10個有9個都是被女朋友或太太帶來,常做的項目包括雷射、去斑和植髮,尤其頭髮的稀疏或茂盛會讓年紀看起來相差至少10歲以上,林立人醫師自己也坦承做過一次植髮。追求美麗的渴望無罪,但必須事先做好功課。林立人醫師建議除了可先上網搜尋相關資訊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到醫院或診所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與溝通才有保障。
-
2020-01-02 科別.感染科
三階公費流感開打 預估春節前用罄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一波三折,因世衛選株公告時間延後,讓我國創下史上最晚開打紀錄,昨起公費對象全體開放接種,50至64歲的民眾相當踴躍,約占一半。衛福部疾管署指出,目前約有250多萬劑疫苗可供接種提醒,但預估在春節前用罄,呼籲民眾盡早接種。第三階段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首日適逢元旦,一家衛生所護理師分享,光一個上午就有139人接種,其中50至64歲族群就有67人,約占一半。台灣衛生所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徐春仕提醒,許多壯年族群自覺身體不適,並不會立即就醫,常拖遲數日,但這一拖就可能引發重症風險。疾管署統計,截至12月31日已打351萬劑,尚餘約199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明天將再配送54萬劑,本年度604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就全數配送完畢。換句話說,第三階段開打後,起碼還有250多萬劑疫苗可供接種。莊人祥籲民眾及早接種,才能在農曆春節流行高峰期前取得足夠保護力。今年疫苗打氣旺,卻傳出目前社區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與流感疫苗的B型流感病毒珠「零吻合度」,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實驗室測試疫苗株吻合度是採用雪貂血,與人類血液結果仍有差別,此外,美國CDC去年10月報告指出,即使雪貂血反應吻合度為零,但人體注射疫苗後仍具保護力。疾管署監測資料,目前國內社區流感病毒仍以A型流感為主,約占85%,B型流感仍為少數,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今年疫苗A型流感病毒株高度吻合,民眾應踴躍接種疫苗,如果B型流感病毒珠真的不吻合,預防B型流感的效果就會變差,建議民眾另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併發肺炎重症風險。
-
2020-01-02 科別.心臟血管
心衰竭 比癌症可怕
53歲心臟衰竭了「從來沒想過原來我的心臟衰竭了!」53歲的林先生自認健康,他是小吃攤老闆,每天五點起床備料,福相的他近一個月卻感到呼吸愈來愈喘,就醫發現心臟功能僅剩正常人三分之一,已出現心臟衰竭。隨著人口老化及平均壽命延長,心臟衰竭患者日益增加。流感、腺病毒等感染導致的心肌炎,或酒精、毒品等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其他危險因子包含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瓣膜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腎臟疾病、過度肥胖、心肌梗塞、心臟病末期等,都有可能演變為心臟衰竭,心臟衰竭並非只有老人,年輕人也不少。五年死亡率近50%一旦診斷心臟衰竭,五年死亡率近50%,比起多數癌症死亡率還高。在台灣,心臟疾病亦是十大死因第二位,根據統計,台灣因心衰竭住院病人,有高達32%半年內會再次住院,一年後死亡率更近16%。如此的高死亡率及高住院率,比起癌症可說是更加可怕,2017年7月衛福部開始實施心臟衰竭急性後期整合性照護(Heart Failure Post-acute Care,HF-PAC),期望透過全人醫療照護,協助病人及家屬擁有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減少症狀惡化及不必要再住院。參與HF-APC監控近兩年,台中榮總共194位病人參與HF-APC,由於需要病人積極配合「回家功課」,並配合功課指導老師,也就是專業團隊中的藥師、營養師、復健師等,再由個案管理師串連導師(主治醫師)。「回家功課」不是傳統的紙本作業,甚至可利用手機App智慧化連結病人血壓、心跳、體重等,進行及時回饋。透過手機App,林先生每日將血壓、脈搏、體重輸入,養成習慣,而App智能警示需注意或是異常狀況,讓林先生不再手足無措。開始正視生病事實,依「課表」,如心肺復健運動、營養師的少鹽、體重控制的飲食計畫、用藥遵從性等。「剛開始覺得很麻煩,每天還要打開手機記錄,習慣後就快多了。」裝心律調節器幫助收縮林先生在醫師治療下,放置「雙腔再同步心律調節器」,幫助左右心室同步收縮,提高心臟收縮效率,搭配自我每日「課表」保養,讓原本的心臟的左搏出分率從22%進步至33%,正常人心臟左搏出分率約為50%至70%,過程中症狀控制良好。目前林先生已回小吃攤工作,開發健康小吃,繼續快樂人生。
-
2020-01-02 科別.感染科
流感疫苗B流病毒株「0吻合」 醫鼓勵繼續接種多戴口罩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一波三折,因世衛選株公告時間延後,讓我國創下史上最晚開打紀錄,今起公費對象終於全體開放接種,但卻傳出今年公費及自費流感疫苗中B流病毒株,與目前社區B型流感病毒完全不同。對此,專家仍鼓勵接種,只要再加上勤洗手、戴口罩,就能達到足夠保護力。流感正值流行期,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社區主要流行病毒仍為A型流感H1N1,但近1周輕症檢出B型流感有逐漸上升趨勢,第51周流感快訊甚至發現,今年世界衛生組織選擇的流感疫苗B型維多利亞系克羅拉多珠,與目前社區中流行的維多利亞系病毒株吻合度為0%。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實驗室測試疫苗株吻合度是採用雪貂血,與人類血液結果仍有差別,再加上疫苗中的克羅拉多珠本就是維多利亞系,仍可交叉保護,評估仍具6至7成保護力。他更引用美國CDC去年10月報告,指出即使雪貂血反應吻合度為零,但人體注射疫苗仍可有反應。據疾管署監測資料,目前仍以A型流感為主,約占85%,B型流感仍為少數占15%,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今年疫苗A型流感病毒株高度吻合,鼓勵民眾踴躍接種疫苗,坦言不吻合就是會造成疫苗預防B型流感效果變差,建議民眾額外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併發肺炎重症風險。黃立民提醒,不可忽視勤洗手、戴口罩等傳統防疫方式有效性,注重個人衛生就能降低感染風險。當發現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就應及早就醫,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不只能提早緩解症狀、減少重症機率,同時可降低傳播風險,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免造成疫情。疾管署統計,截至12月31日已打351萬劑,尚餘約199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明天將再配送54萬劑,本年度604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就全數配送完畢。換句話說,第三階段開打後,起碼還有250多萬劑疫苗可供接種。莊人祥籲民眾及早接種,才能在農曆春節流行高峰期前取得足夠保護力。
-
2020-01-01 橘世代.好心橘
拚命三郎退休好失落 從輔導找自己的人生
退休生涯其實和職場生涯一樣,都需要規畫、調整,才能走出自己的路。65歲的吳淑貞43歲就退休,由於退休前沒有好好規畫,曾經發慌到不知所措,在朋友介紹下無心插柳進入輔導領域,從零輔導背景到如今,已從事輔導志工20年,不僅助人也找到自我價值。攤開吳淑貞的退休「履歷」,在台北市生命線當志工20年、衛福部安心專線線上督導輔導員9年、樂齡大學講師9年、長者團體帶領5年、「心遇見」工作坊2年及松德團療志工1年。對她來說,更是一段重新認識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光。因為家境需要,吳淑貞18歲高中畢業後就從苗栗北上工作,只要有收入就去做,到過偏遠山區當代課老師、擺過地攤、在餐廳端盤子、開過貨車、送過電話簿、跟朋友合夥開房屋租賃公司等等,直到43歲那年,「我覺得已把自己身心逼到極限」 。吳淑貞表示,她曾問自己,「如果就這樣走了,是不是沒有為自己活過?」因為小有積蓄,沒有多想就毅然退休。看吳淑貞現在自得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曾經很沒自信,她說,從小不管讀書、工作都在符合養母對她的要求,對自己沒自信、自我價值低,「直到接觸輔導工作,也好像在輔導自己」。吳淑貞說,退休前為了錢拚命工作,原本幻想退休後是悠閒快樂的生活,「生活反而空了,早上醒來都會問自己要幹嘛」,不曉得要怎麼過日子。在朋友介紹下才報名生命線志工,接受2年的訓練。吳淑貞說,輔導工作幫助了解自我、接納自己的缺點及做不到的事,對人的了解也多一些體諒。在生命線工作5年後她報名空大,花了10年時間拿到畢業文憑,算是給自己的退休禮物,也因此讓她更有信心,走上講台授課,展現全新的自我。吳淑貞以過來人身份建議:1.退休前1、2年或更長時間,要開始做退休計畫2.尋找社會資源,如社區學習樂齡大學等,要社會參與不要老化3.做志工更重要的是和家裡人要可以搭配討論,找到支持系統。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思故他在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親人的死亡」。不管是老年的家人久病過世或是年輕的愛子遽然辭世,都是那樣的難以接受。第一篇是一位職能治療師描述祖母過世的前後,而委婉道出當身份轉變成病人家屬時,她有機會向工作時所接觸的病人或家屬道出心中的感傷時:「這次,換他們來治療我的悲傷、治療我的心。直到我不再為了這件事情一秒淚崩,那才是真正的放下了,放下,對我來說,不代表著不記得,或是不想念了,其實是放在內心最深處的懷念。」這道盡了喪親的「準備 面對 調適」,並由此進入醫病之間發揮同理心的美好意境。第二篇是一位母親對她唯一的男兒突然一睡不醒,無法接受這命運的嘲弄,十三年來日日不忘追思,終於走出哀傷的深淵,願以自己的經驗分享如何克服這人生最大的考驗。第三篇是一位多年致力於幫忙喪親者的身心科資深醫師分享許多珍貴的經驗與建議,並說出這句頗富哲理的話:「失去所愛,確實是我們的摯愛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上的一堂沉重的人生必修課,卻也是讓我們生命豐富、深刻、透徹的重要一門課。」 「醫病平台」非常感激這三位作者無私地與我們分享這沈重的人生必修課,也誠懇地希望他們的文章可以幫忙我們周遭正為此所苦的朋友。那一年我剛過半百,完成了大部分世間既定的秩序流程,也習慣了在那框架裡的生活模式。卻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早上,改變了所有的一切。開啟了往後不知不覺地不斷重整的人生,那天冷不提防,烏雲罩頂,逮個正著,還沒貶眼就落入從天而降的牢籠裡,卻也發不出任何聲響,哀嚎也罷,哭泣也罷,全被巨大的闐黑鎖住了。就像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人,在深夜裡的高速公路上開著車時,突然間被拔掉了眼鏡,眼前,只有無止境的一片黑暗;急促的呼吸聲,偶爾出現零星的燈光,卻不時的聽到輪胎壓到邊線凸起物的聲響,來提醒他已偏離車道了,雖然手中方向盤早已濕滑,但仍得用力緊握,放慢速度,穩住方向,且不斷地向老天吶喊:「我活得並不夠久呀!」屏氣靜神地,一心一意企圖在黑暗中,摸索著一條安全的道路,把自己擺渡上岸,否則淹沒在巨大的闐黑。這就是當年接到電話,被告知兒子已故去時的心情寫照。被告知的當下,無所謂相信、不相信的疑問,知道了,就是這麼一回事;兒子沒了生命!當下,我撲通跪下抱頭,乞求上天給予我智慧勇氣去面對這極度荒唐且荒謬的事情。手中握著話筒,不斷地抖著抖著,號碼怎麼按都不準,費了好大工夫才聯絡好幾個央求辦事的朋友。孩子的爸爸當時不在家,我告訴他這回事,也叮嚀回家的路上,可是千萬小心,不要失了神!將兒子安排成為大體老師及捐贈眼角膜,成了上天為我預備的安全道路。孩子的爸後來說到,等底定捐贈事宜,他才彷彿至黑暗中看到一個小小光點。就憑著那光點,才能摸索下一步的方向。若說這安排是石破天驚,但,是老天先給了我一個晴天霹靂啊!兒子承受多少人的厚愛?又承載了多少眾人對他的期待?領受了世間多少的溫潤善美?我一生憧憬用力養育,向上天訂製的孩子,所有的這些,豈是交付一把火了事?這任誰也都踉蹌昏厥!我又豈能摸摸鼻子認賠買單出場?唯有比荒謬更荒謬的行止才稍有力量抵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巨慟。老天收回孩子的生命留下了軀殼,身為母親,我親手推他進了冷凍櫃,這一步我要自己走,將孩子全部送出去,什麼也不留了!最後一球回到我手中了!而不是任憑命運冲擊,就算送我上斷頭台,也是得由我自己走上去,並且把頭擺好就位行禮如儀,而不是任人拖拉。雖然最終,自己是沒法子躺進那木箱,但總是還認為生命的主權在自己手中,保留了一絲虛無的尊嚴。餘生,我是一個喪子的母親,但,此刻我成就了漫無止境、無可救藥的驕傲,只因為我信守了對孩子的承諾。37年前孩子難產悻得生命,凝視著哺乳中的孩子,心中滿溢著愛,乳汁汨汨流著,心想:「孩子,媽媽會一輩子好好照顧你。」於今,我是照顧了孩子的一輩子。由於2005年底,我剛完成新竹文化局百年人物展,介紹先祖父的部分,提醒了我,台大醫學院、醫院滋養了我們一家四代,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然2006年1月,兒子在睡夢中離世,驀地裡打了個冷顫,背脊骨從頭冷到脚,這是命運找到我,在時間洪流中百年的相遇。過去從來不知道百年前台大醫學院收著孩子外曾祖父的成績單,後來外祖父、父親的成績單也相繼被收藏著,而孩子自身難產得著生命也在台大醫院,如今他的名字更是在無語良師名列中。若不是當年參與了先祖父的人物展,真不知我還能有其他的安排嗎?直覺是命運找到了我,當然明白了我逃無可逃,儘管當時一直打顫發抖、恐懼害怕,由於知道退無可退,是棄后的時候了!除此一步,我將落入萬丈深淵,終日不見陽光,呼吸不到空氣,身旁所愛的親朋家人,終將因我的腐朽而枯萎。我有智慧嗎?不!那是因為我恐懼、害怕。戰場上最勇敢的士兵,應該不是什麼嚨不驚,而是儘管怕得打顫冒汗,仍然衝上前去,藉著恐懼激發最大的勇氣和作戰能力,奮勇殺出一條活路。當時的我,令人擔心,因為我沒血沒淚,不哭不語,只因我要傾全力,產生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決心,去對抗荒謬困頓,我得專心集中精神啊!也只有此時,我們才能發現我們竟有著如此未可限量的力量與可能。2006年以來,爾後的十多年間,從未懊惱過為孩子所作的安排。孩子的氣味,也不復記憶,他的身影也不再清晰,只是對他的思念變成世間一切美好事物了。晴空萬里的天氣,總讓我無法自己的喜樂起來,陽光灑了一地,想起兒子在草地上追逐著風箏與揀回來的流浪狗玩躲貓貓……任何找尋媽媽的雙眼都有可能是承載著兒子的眼角膜。我告訴同為捐贈者的母親:別費思量孩子的受贈者在那裡裏喲!因為此刻他正在一個好地方遊山玩水、吃香喝辣呢!註1任何快樂的生命都是我們的親人!人生就是要經歷生命的各種風風雨雨,嚐盡酸甜苦辣,這就是完整的人生,孩子沒有這個機會,雖然有人安慰我們,孩子不用受苦嚐到人生苦味,但,我們還是遺憾,他不若我們嚐遍滋味!即便孩子在世時,似乎對很多生命哲理已經通透,但是似乎總是覺得少了一個步驟。人生也像一座園地,須要耕耘、除草、施肥,生命中的風風雨雨就是不停地在給予人生這些農作活動,網路流傳一頭驢子掉進枯井的故事,末了,驢子抖動掉本欲將牠活埋的泥土,不斷地墊高下,牠脚一蹬,就跳出困境,我們嚐遍冷暖滋味,就將它們化成養份,來茁壯成長。兒子離去後,有一句長輩安慰的話語最能令我安心!他說:我們每個人來到這世界都有義務,讓它在你離開時,比你來時要好些。他說「秉璋作到了」從此成為世間的一個美好,成為我餘生大願。註1:衛福部器官捐贈中心,舉辦的家屬關懷活動,常有受贈者感恩分享,說他們會好好注意健康,珍愛生命,帶著捐贈者給予的心……,到處遊山玩水,吃香喝辣。
-
2019-12-31 科別.心臟血管
遠距心臟篩檢 防學生運動猝死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開辦學生遠距心臟篩檢,把學生在校檢測的心電圖與心音資料上傳雲端,再由台大組成的跨院心臟科醫師群進行判讀,未來更可把心臟危險群建檔,請學校操課小心,進一步防範學生運動再發生猝死的不幸。台大小兒心臟科醫師林杏佳說,此次心臟篩檢包括雲林區的國小190人、國中376人、高中438人,其中138人心音或心電圖異常,已轉介醫院複檢,62人有心臟疾病,4名心律不整,2人接受經心導管治療。台大副院長馬惠明說,這套系統利用先進的12導程心電圖及電子聽診器記錄心音,再轉化為數位資料上傳雲端,醫生群隨時保持最佳狀況下判讀,準確率更高,孩子就更安全。台大雲林分院長黃瑞仁表示,台灣先天性心臟病率約千分之13,傳導障礙約千分之7.52,心律不整及早發現妥善就醫可避免死亡,感謝衛福部支持,該計畫把心音和心電圖數位化,醫師「百里聽診」,讓偏鄉或低資源區的學生多一層安全保障。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赴台大雲林分院虎尾院區見證成果,並實地操演學生接受校護心電圖和心音檢測,並上傳資料由醫師判讀。陳時中說,該計畫透過創新遠距醫療的巧妙結合,讓外縣市的醫生也能來幫忙,令人驚豔,雲林是遠距醫療的示範點,將來一旦成功可擴大全國,甚至納入健保來施行。
-
2019-12-30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你家腎臟沒我家大… 一腎換一腎 卡在這個人性陰暗面
有些人結婚,講究門當戶對,但器官捐贈也需如此斤斤計較嗎?衛福部今年二月發布「活體腎臟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開放非親屬家庭可相互交換捐贈腎臟,截至目前,僅三組家庭成功申請,但配對後卻因為血型不同而告吹。●新制上路 非親屬活體捐腎案掛零新制上路十個多月,非親屬活體捐腎案例掛零,台大腎臟移植名醫蔡孟昆一語道破,大部分病家自私、小心眼,總認為自家捐贈的腎臟較優,別人家的較差,怎可能「一腎換一腎」。台灣每年約七千多病患等待腎臟移植,位居移植等候器官首位,但因器捐風氣不盛,大愛腎臟移植比率偏低,平均每一百位等待腎臟移植的患者中,僅三人有機會等腎臟,完成移植。為此,衛福部於今年年初開放非親屬等待腎臟家庭可一腎換一腎,即使在親屬間未能配對成功,透過其他患者家庭交換機會,增加活體腎臟移植機率,無須赴國外冒險移植。只不過,新制上路後,迄今移植個案仍掛零,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坦言,推動「非親屬家庭一腎換一腎」,確實困難重重,最近委託器捐中心分析問題,著手研議是否放寬程序或開放非親屬捐贈,增加腎臟器捐移植率。●三大原因 繁瑣、減敏治療佳、自私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蔡孟昆則點出了窒礙難行的關鍵,原因有三,申請程序繁瑣、減敏治療效果佳,以及人心自私。首先,申請非親屬活體捐腎移植,須經過倫理委員會三次審查,光是第一關等候程序,就刷掉許多有意願的患者及家屬;醫療進步,親屬間即使血型不同,透過術前減敏治療,還是有機會換腎,不少患者不願意移植一顆陌生人的好腎,寧願花大錢,自費接受減敏治療。至於第三點則是人性自私,蔡孟昆說,即使雙方家屬配對成功,但許多病家卻斤斤計較,批評「你家腎臟比較小、功能相對差」,反觀我家腎臟較大顆、且捐贈者年紀較輕等,對於即將移植的腎臟並不滿意,許多醫師擔心術後衍生糾紛,而不敢執行。●秤斤論兩 擔心這樣交換可能吃虧對此,北榮一般外科教授級特約醫師龍藉泉也有同感,該措施在美國實施後,成效顯著,美國人對於有其他家庭成員願意捐腎,萬分感恩,感謝上帝恩寵,開心都來不及。但新制在台灣上路後,遠不如預期,臨床上看到太多台灣人自私的一面,常對著別人家的腎臟秤斤論兩,認為還是自家的好,擔心這樣交換,可能會吃虧。龍藉泉說,「想在台灣順暢推行一腎換一腎,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活體器官捐贈除了腎臟,另也包含肝臟。我國肝臟移植權威、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指出,非親屬活體捐肝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教學醫院做最多,又稱「匿名捐肝」,除了法律開放,企業也支持員工的捐贈之舉。陳肇隆說,多倫多大學不只是北美活體肝移植做最多的醫院,五十例活體肝移植中,就有十多例來自匿名捐贈,約三成指定捐贈,其餘則是基於善心而捐,例如家人曾是器捐受益者,或原本就曾經捐過血、腎、或骨髓等。重要的是,病人接受匿名捐肝後,五年存活率為九成以上。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李伯皇指出,十年前,國內曾討論全面開放非親屬腎臟移植,但擔心淪為器官買賣,一直不敢開放,但目前器官移植已出現瓶頸,建議政府評估可行性與管控方式,原地踏步,無助於等候移植的患者。●C肝新藥 致肝臟整體移植率下降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趨勢是肝臟整體移植率逐年下降,根據器捐登錄中心統計去年至今本月中旬,去年肝臟大愛移植人數九十六人,今年則增至一百廿四人,但活體捐贈則從四百九十四人降至三百七十人,整體移植數從五百九十人降至四百九十四人。陳肇隆表示,很可能是肝病型態的改變。他舉例,C肝新藥上市後,臨床證明有百分之九十八的病毒清除率,且有效改善肝功能,二○一七年納入健保後,讓需多原本需要換肝者不必換肝。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陳登偉也認為,應與健保給付C肝新藥有關。陳登偉說,等候肝移植患者多是C肝或B肝患者,民國七十三年政府推動B肝疫苗接種,大幅降低B肝引起的肝病變,近這兩年來,健保給付C肝新藥,今年更是全面健保給付,本來需要換肝的患者用藥之後,病情穩定,無需等候肝移植。令人擔憂的是,台灣肥胖人口眾多,未來因脂肪性肝炎引起肝硬化的患者勢必愈來愈多,將成為肝臟移植的主要族群。了促成肝移植醫學交流,第四屆活體肝移植國際醫學大會將明年元宵節在高雄舉行,這是活體肝臟移植領域最高水準的國際盛會,陳肇隆身為大會主席,號召來自卅六國頂尖肝移植學者,卡司陣容強大,鼓勵年輕醫師把握機會報名參加。
-
2019-12-30 癌症.頭頸癌
紅唇族少了 口腔癌新增個案卻增2倍
癮君子、紅唇族皆是罹患口腔癌的高危險族群,但近年我國抽菸及嚼檳榔人數逐年減少,口腔癌新發生個案卻逐年增加,廿年間每年新增從二千多人攀升至七千多人,罹癌人數則是增加兩倍。專家分析,罹患口腔癌人數增加不是有新的危險因子,而是未推動戒菸戒檳榔觀念時,有嚼檳榔、菸酒習慣的民眾,直到現在才發病。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成人吸菸行為調查」及「健康危害因子監測調查」顯示,自八十六年實施及九十八年修正菸害防制法以來,吸菸率由九十七年的百分之廿一降至去年的百分之十三,大幅減少四成;國人成人嚼檳榔率也逐年下降。但從癌症登記統計卻發現,我國口腔、口咽及下咽癌新增個案從八十五年的兩千兩百多人增至一○五年的七千八百人;其中,四十至六十四歲族群每年發生個案數也不斷上升,廿年內從一千四百廿八人增至五千六百十六人,占總新增個案七成。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賴基銘推測,目前新增個案數是當初政府未推動戒菸戒檳榔觀念時嚼檳榔、菸酒習慣的民眾,事隔多年現在才發病的患者。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也認同該推測,研判這波高峰期過後,未來發生人數會快速下降;他表示,民眾若想預防口腔癌,除了戒菸、戒酒、戒檳榔,建議可施打HPV疫苗,主因是口腔癌中的口咽癌形成與HPV病毒有關。政府也在規畫如何讓無篩檢習慣的高危險群主動走進診間,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強調,在專業醫師檢查下,口腔癌非常容易發現癌前病變,提醒卅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者,可多利用每二年一次免費口腔癌篩檢。
-
2019-12-29 醫聲.癌症防治
癌篩政策/衛福部三支箭 瞄準全人健康照護
運用大數據提升精準醫療與健康照護是國際趨勢,衛福部昨天舉行產官學研高峰會議,宣示將布局2030全人精準健康照護體系,包括建置百萬人基因資料庫、推動台灣新生兒全基因體定序、完善相關法規等。未來也將藉此基礎發展精準醫療與檢測的健保給付新策略。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衛福部將化被動為主動,射出「精準醫療」、「健保策略」、「智慧健康」三支箭,布局2030全人精準健康照護體系,「未來要做世界級的」。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癌症年花費健保1043億元,許多投藥像是亂槍打鳥,發展精準醫療才能將錢花在刀口上。李伯璋說,健保署今年4月起給付癌症免疫療法,截至今年11月11日,在649名已接受治療的患者中,26%的人用藥有反應。健保署進一步與國衛院合作,讓治療醫院提供病人檢體給國衛院進行基因分析、發展本土資料庫,盼讓醫療精準度再提升。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因應基因檢測市場日漸蓬勃,醫事司研議修正「特管辦法」管理施測實驗室。在修正草案中,不允許非醫療機構直接對消費者作醫療用途的基因檢測,須接受醫療機構委託才能提供服務;實驗室須經中央主管機關認證,或指定專業機構、法人認證通過的實驗室或醫事檢驗所;實驗室若提供判讀報告服務,須由醫師執行等。在檢測項目方面,醫事司研議依檢測標的性質分類管理,如抗腫瘤類藥物伴隨的檢測、藥物不良反應基因檢測、癌症篩檢相關分子檢測、罕見疾病基因檢測、產前及新生兒染色體與基因變異檢測、微生物病原檢測等,每類下面的檢測項目採正面表列,明列項目與檢測方法,並依風險等級評估可排除納管項目。
-
2019-12-29 養生.家庭婚姻
語言治療嚴重缺乏 基隆成最北的偏鄉
我國語言治療師嚴重缺乏且分布不均,據衛福部統計,截至去年底為止,全國有993位語言治療師,每十萬人口僅有4.2位語言治療師可照顧國人,但每年通報發展遲緩的孩子約二萬多人,經評估約有六成須介入早療,多數需要語言刺激,而基隆的民眾看似享有北台灣醫療資源,但在語治資源爭奪戰上,幾乎是弱勢中的弱勢。以語言治療師登記執業的縣市來看,台中市最多有202名語言治療師,新北市居次有157位、台北市139位、高雄市112位,其餘縣市的語治師人數統統跌破百人,以離島資源最少,連江縣0位、金門澎湖各自僅有3位,本島以嘉義縣、台東縣最慘僅有6位,基隆居次僅有9位。基隆市議員王醒之表示,基隆雖位處北台灣,但可以說是「最北的偏鄉」,醫療資源看似可與雙北市共享,但隔著22公里的高速公路,對於照顧發展遲緩孩子的家庭來說,是非常龐大的負擔,但也因為看似可以與雙北共享醫療資源,基隆的醫療資源能量竟持續被弱化。王醒之說,衛福部所屬的部立基隆醫院,也是基隆第一家聯合評估中心,今年竟然連一位兒童語言治療師都沒有,若在部立基隆醫院完成聯合評估的孩子,要開始進行早療時,治療計畫就會變得支離破碎,物理、職能治療可以在部立基隆醫院,語言治療就得讓家長自己想辦法。王醒之說,部立基隆醫院提出的薪資待遇不如基隆其他的醫院,即使有些語言治療師有心待在基隆,也待不了多久就離開,特別是隔一條高速公路,到了台北市就有雙倍以上的薪資,成了留不住語治師的最主要原因。部立基隆醫院拋下原本在院內接受語言治療的孩子,相對排擠正在基隆長庚醫院的收治人數,所有人都擠進長庚,讓原本在基隆長庚接受語言治療的舊生,被迫停課,要到外縣市擠語言治療,王醒之說,這是一環扣著一環。王醒之表示,基隆市需要早療的孩子106年度有126位,107年提升至260位,成長幅度之大;但無論是衛福部或是基隆市政府皆冷處理,凸顯政府對於兒童的照顧,並沒有任何的著力,甚至可以說「完全無心照顧」。一位住在基隆的家長提到往返基隆台北就診的過程,她感嘆地說,孩子生病了但社會似乎不容許孩子不正常,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時,孩子因為聽不懂大人的指令,加上在陌生的環境中沒了安全感,孩子一陣哭鬧,馬上換來乘客的白眼,甚至還有人說「管好妳的孩子」。她好幾次為此提早下車,家中經濟狀況不是太好也不敢搭計程車,走到醫院已經遲到好幾分鐘,而珍貴的半小時語言治療課程就這樣沒了,這位家長再次提到這件事,眼眶又不小心泛紅,渴望哪一天基隆市民也能有就近就醫的權利。王醒之表示,一般家長帶著正常的孩子外出,都已經是飽受社會的壓力,包含正義魔人會指責,家長不得在外幫孩子包尿布,即使孩子尿急拿杯子應急,也被說是有礙觀瞻,更何況是這群帶著發展遲緩的家長,好多家長都反應壓力大到曾想過一走了之。王醒之表示,希望能爭取基隆至少處於及格邊緣的語言治療師,避免家長能夠到處奔波。對此,部立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表示,目前已經聘雇到一位可以提供每周兩天診次的語言治療師,但強調語言治療師缺乏是全台的議題,若僅針對語言治療師加薪,其他科別的醫師、治療師、護理師也會喊著加薪,院方恐無法支應,強調目前語言治療的量能已經足夠。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表示,部立基隆醫院語言治療師不足的問題,市府已開始關注,若部立基隆醫院能聘雇到基本的語言治療師就能達到供需平衡,但是為了防堵部立基隆醫院再次出現缺人的情況,目前也已研擬市立基隆醫院是否能協助聘雇語言治療師,即使市立基隆醫院並非是聯合評估中心;另,同步會組成早療的巡迴小組,輔導有需要的家長,教育他們能在家提供孩子基本的支持性訓練,也讓家庭在早療這一塊也能扮演一定的角色。
-
2019-12-29 養生.家庭婚姻
早療資源難尋 孩子六歲了等不到語治課程
台灣人生得少,能生下來的也不一定生得不好。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通報發展遲緩孩子約有二萬多人,近六成於當年確診,包含早產兒、多重障礙等因素所致,家庭中若育有遲緩兒,照顧負擔不亞於照顧失能長者,我國早療資源普遍不足,其中以語言治療最為嚴重,從聯評到上課,至少半年起跳,有些孩子則是等到快六歲仍等不到資源,早錯過早療黃金期。 ・永遠等不到的語言治療 早療變慢療「哎!誰也不希望自己孩子發展遲緩,但我從未放棄我的孩子,卻被社會先放棄」小孩已經5歲半的葉媽媽說,孩子出生時的腦傷,使得他有多重性障礙、聽損,經評估需接受物理、職能、語言治療,以提升認知、感統,但從把小孩送出去治療的第一步就被拒絕。葉媽媽帶著被認定需要早療的孩子到醫院尋找資源,當年孩子僅一歲左右,卻屢屢被醫院退貨,最常聽到的是「才一歲先回家教,別占用資源」,使得他兩歲多才開始接受早療,步入早療市場後,卻是噩夢的開始。 家庭資源有限的她,需犧牲工作,下午請假帶孩子上課,每天請假讓公司就受不了,被迫換工作,早上兼一份差、晚上再上另一個班,下午短短三小時,全花在陪孩子上課,家住基隆的她,必須奔波台北、新北,就為了上每次半小時的課,其中語言治療卻怎麼也排不上。她笑說「幾乎每周二都留下給語治,但通知的電話卻從未響起過」,孩子已經五歲半,想吃飯、想上廁所仍不會表達,當然知道以孩子情況而言,早療介入有限,但這社會卻一點機會也沒給,靠自己在網路上搜尋資訊,費盡所有的時間幫忙刺激孩子,最近終於會講爸爸、媽媽了,但再過幾個月孩子卻也快六歲了。 ・排上語言治療後 隨時都可能被停課兒童語言治療資源有限,家長即使排上了,也可能隨時被停課,擔心課程無法延續,家長到處排隊幾乎成了「必備動作」,語言治療師坦言,為紓緩語治塞車情形,多數醫院安排孩子上滿半年就會先停課,好讓新生進來,醫院雖會提前通知停課,但無法協助媒合,家長只能自救,若沒排上恐永遠被踢出語治市場。 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秘書長王佩怡說,早療的孩子從聯評到報告出爐、上課,約要等候三個月到半年,才會安排固定的治療時間,各醫院的語言治療人數普遍不足,且語治師多以治療長輩為主,即使語治師一天最多可服務到14位孩子,兒童語治仍舊塞車。雅文基金會也說,多數家長也反應「外面想上語言治療統統都要等」。 王佩怡說,台灣對於早療相對不重視,反而老人可以得到相對好的照顧,但需要早療的孩子愈早介入治療,愈能復健成功,幫助孩子回到正常軌道,未來60年到70年的歲月裡,毋需家長、社會照顧他們一輩子,投資報酬率相對於老人更高,且遲緩兒帶給家庭的照顧負擔不亞於照顧失能長者,可是國內明顯不重視這塊。 ・塞車兩大原因:患者等級未分流、醫院開缺少馬偕醫學院聽語系主任、馬偕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說,懷疑有發展遲緩的孩子,經聯評後,粗估至少有一半需要語言治療,而接受語言治療的患者,孩子的狀況也分不同等級,有嚴重身障、智能不足,或是只是構音不好臭乳呆的孩子,另外成人也同時都在競爭語言治療的資源,而孩子的語言治療也分為刺激語言以及協助改善構音,卻沒分等級,統統擠在一起。林鴻清說,有些醫院會把成人的語治與小孩的部分分開,殘酷的是語治師,多希望能接簡單的案子,願意花愛心及時間相形之下較少,再加上醫院不願重視語言治療師,幾乎沒開缺,即使每年畢業生可多達到200人,也是被迫到外創業或是離開語言治療領域。 林鴻清建議,語言治療應該分等級,有些孩子只是構音的問題可以上幼兒園後調整,也建議政府應該要比照國外,醫療端治療因疾病所需的語言刺激治療,學校端也應該強制設置語言治療師,協助構音或是延續早療孩子的後續治療。・每十萬人僅有4.2名語言治療師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去年底為止,全國有993位語言治療師,每十萬人口僅有4.2位語言治療師可照顧國人,而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每年通報發展遲緩的孩子約二萬多人,通過評估鑑定後,其中有六成的孩子需早療協助,多數皆需要語治介入,但台灣語治師人數稀少,執業分布也極為不均。以登記執業的縣市來看,台中市最多有202名語言治療師,新北市居次有157位、台北市139位、高雄市112位,其餘縣市的語治師人數統統跌破百人,以離島資源最少,連江縣零位、金門澎湖各自僅有三位,本島以嘉義縣、台東縣最慘僅有六位,基隆居次僅有九位。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秘書長王佩怡說,語言治療在早療中扮演重要角色,從聽覺刺激腦部發展,再幫助發聲,若是有聽損的孩子,希望能在三歲前介入,透過配戴助聽器,或是其他的方法刺激表達,但現實是以台北市資源最豐沛的縣市,語治都是「卡滿」的情況。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吳淑慧表示,語言治療師是從民國97年開始培育,教育部每年培養260位語言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正逐漸布建中,過去沒有語言治療師時,主要是由特教老師協助,目前特教老師的資源還在,加上正在布建的語言治療,應足以協助有需要的孩童,目前教育體系應與衛政體系協力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