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搜尋
衛福部
共找到
5673
筆 文章
-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健保署長李伯璋:發現大腸癌腫瘤 大腸鏡最準確
大腸癌連續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國內許多知名人物因大腸癌而離世,包括藝人豬哥亮、賀一航、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及知名小兒科醫師葉勝雄。近日資深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大腸癌復發,也讓大腸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再次引起關注。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大腸癌相關數據,提供讀者防癌與就醫參考。據105年至107年健保申報統計,主診斷為大腸癌且屬重大傷病就醫人數分別是6萬2219人、6萬1533人及6萬681人,男性多於女性,就醫人數較女性多二至三成。分析年齡層,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以60至79歲族群患者最多。就醫人數減 與預後良好相關統計顯示,105年至107年大腸癌就醫人數逐年下降,但新確診大腸癌患者數卻從1萬6千8百人上升至1萬7千3百人,107年再攀升至1萬7千6百人,顯示新增人數微幅增加。進一步對比這三年大腸癌患者死亡數,105年為5998人,106年升至6048人,但107年當年死亡人數又略降至6017人。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就醫人數減少或許與每年死亡人數逐年略增有關,但大腸癌患者治療後存活狀況良好,也是原因之一。他指出,癌症患者治療逾五年後,不再持重大傷病證明,後續追蹤就醫便不列入此次統計,使近三年健保申報與大腸癌有關就醫人數逐年減少。選品質認證醫院 方便後續治療健保大數據也再度證實,醫學中心是國內大腸癌治療重鎮。以手術執行醫院層級別分析,107年所有大腸癌手術,52%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占44%,剩下4%是地區醫院執行。李伯璋分析,大腸癌手術相對不複雜,許多區域醫院有足夠人力及設備執行。但他也提醒,大腸癌非手術即可治癒,民眾應挑選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的醫院,後續照顧才能有足夠資源支持。三種手術 健保全額給付大腸癌治療方面,健保全額給付「腹腔鏡手術」、「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及「傳統手術」。傳統手術執行件數,區域醫院48%,比醫學中心46%略高;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也以區域醫院執行件數最多,占51%、醫學中心為48%。健保通過給付與大腸癌相關腹腔鏡手術方法僅兩項,但隨醫療科技進步,同意部分過去只能以傳統手術完成的術式,可用腹腔鏡手術完成,尚未給付申報代碼前,醫院可能用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申請。目前申報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幾乎都是腹腔鏡手術,健保署將盡快完成新版腹腔鏡手術給付代碼。高階檢查 用於癌症轉移追蹤大腸癌相關檢查方面,包括內視鏡(大腸鏡)、電腦斷層(CT)和磁振造影(MRI),據健保署105年至107年統計,內視鏡檢查件數持平,約3萬5千件;CT件數為2722、2763、2514,有略為減少趨勢;MRI件數為1498、1702、1866,則有增加趨勢。不論大腸鏡、CT或MRI,除了用於診斷,也用於追蹤。民眾若想確診是否罹患大腸癌,以大腸鏡檢查為主,高階的CT或MRI檢查反而不是首選,因為這兩種儀器無法將腸子皺褶打開,尤其難找出早期患者藏在腸內皺摺的瘜肉。CT或MRI主要用於已確診罹患大腸癌者,檢查癌細胞是否移轉到其他部位。發現腫瘤 大腸鏡最準確李伯璋指出,大腸鏡分為60公分的乙狀結腸檢查及120公分全大腸檢查,現行內視鏡檢查技術及儀器完善,針對長在腸道不同深淺處的瘜肉都能一網打盡,民眾應充分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檢查方式,呼籲別用「大砲打小鳥」。值得注意的是,105年至107年,30天內於同院執行CT後又執行MRI,或執行MRI後又執行CT者,每年約有20至30件。李伯璋表示,尊重第一線醫師專業判斷,理解臨床確實可能出現需密集執行高階檢查的可能性,但仍籲醫師善用健保雲端系統,查閱檢查影像,避免重複檢查。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三期也別放棄!開腹、腹腔鏡誰優?醫師這麼說
在大腸癌治療方面,除非發現時已是第四期,一般多以手術為首選。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與鄰近的腸繫膜和淋巴結,並重建腸道的完整性。許多人問,該選擇腹腔鏡還是傳統開腹手術?達文西手臂手術可以開大腸癌嗎?醫師表示,應考量個別病情及醫師專長,成功率才有保障。零到一期 建議腹腔鏡切除病灶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約9000多人接受大腸直腸癌相關手術,其中腹腔鏡人數連年上升,民國103年有2493人,占所有手術人數26.7%;到了107年,增加為4557人,占率為47.5%。考量部分傳統手術也能以腹腔鏡執行,但以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來申報,實際上選擇腹腔鏡手術者可能再增千餘人。數據顯示,每兩位接受手術的大腸癌患者中,就有一位選擇腹腔鏡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指出,透過腹腔鏡切除大腸腫瘤,幾乎已是大腸癌標準治療方式。林口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游正府表示,針對零期原位癌及第一期患者,腫瘤尚未穿透肌肉層,一般建議以腹腔鏡直接切除病灶。微創開不乾淨?研究指無此疑慮游正府表示,傳統手術有15到20公分的傷口,腹腔鏡將鏡頭與器械穿入患者體內,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傷口小、疼痛減少。長庚經驗顯示,患者術後隔日便能下床,住院天數比傳統手術患者少一至三天,可盡速回歸正常生活。臨床研究也支持,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能達到同樣效果,沒有「微創手術開不乾淨」的疑慮。游正府表示,相較於鄰近的日韓等國,台灣腹腔鏡手術執行數量仍有進步空間,但並非建議所有的大腸直腸癌手術都應以腹腔鏡執行。二到三期 是否開腹須評估他說,大腸癌第二期以上,惡性腫瘤已穿越腸壁、侵犯肌肉層,第三期則擴散至局部淋巴結,此時腫瘤型態更顯複雜,手術難度也高,究竟該選擇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應由主治醫師評估患者病情為原則,醫病雙方經討論達成共識。若腫瘤位置在直腸,且侵犯穿透肌肉層、進入周邊組織,或有一至三顆區域淋巴轉移,一般建議術前先進行化療與放射線同步治療。游正府解釋,直腸位於骨盆腔,手術時空間較侷限,若能先化療與放療縮小腫瘤,患者保留肛門機率較高,局部復發率也降低。四期患者 化療與標靶並行第四期患者的腫瘤細胞已轉移至遠端器官,不是手術可單一處理,此時建議進行雙化學藥物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約有一成五患者能存活五年以上,甚至長期存活。部分第四期患者腫瘤轉移至肝臟,若轉移部位能接受手術,此時未必需要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至於手術切除範圍,張譽耀指出,依腫瘤位置而有所不同。若腫瘤在盲腸、升結腸等,進行右側大腸切除術;若腫瘤位於左側橫結腸、降結腸等,則進行左側大腸切除術,原則上是將腫瘤及淋巴結等廓清切除後,再將腸道接合在一起。暫時性腸造口 防排泄物滲漏張譽耀指出,大腸癌手術切除腫瘤後,必須重新接合腸道,若患者營養不良或傷口難癒合,便可能影響腸道接合,此時就可能造成「滲漏」,這也是大腸癌手術最常見的合併症。張譽耀說,每次術前說明時,「滲漏」是他一定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的部分,一旦「滲漏」,腸道裡的排泄物流入腹腔,將汙染造成腹膜炎。此時便需要做一個暫時性腸造口,在腹部開口,讓排泄物直接排出,避免汙染腹腔。游正府表示,臨床九成五以上裝置腸造口的患者,術後三個月可順利將腸道重新接合、恢復肛門排便。僅少數直腸癌患者因腫瘤位置非常靠近肛門括約肌,或因術前化放療導致肛門肌肉組織纖維化,影響腸道接口癒合能力,才需裝置永久性腸造口。別放棄治療大腸癌預後良好 三期存活率仍高大腸癌是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民國70年代,七成大腸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僅三成早期,近年篩檢普及,現在已反轉成約七成患者是早期,三成多是晚期。大腸癌治癒率高,除了第四期,其他期別的五年存活率都相當高,零到一期高達九成,第二、三期也有八成與六成五。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預防大腸癌上身 醫師:這個季節糞便潛血檢查最準確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6年癌症登記,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天約41人罹患大腸癌,全年死亡人數約5700多人。篩檢發現患者 占三分之一其實,大腸癌可以預防,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出現大便帶血或體重減輕等,多數已非早期。不過,大腸癌與年齡、人口老化、生活環境、飲食西化、家族史、缺少運動、吸菸等因素有關,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邱瀚模說,台灣每年新發生1萬5千名大腸癌患者中,透過篩檢發現占三分之一,呼籲50歲至75歲民眾把握機會,每兩年接受定期篩檢。定期篩檢率若年提升到五成甚至七成,大腸癌死亡率可望降到更低。若檢出疑似大腸癌,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治療並定期追蹤,存活率相當高。50-85歲好發 有家族史傾向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瘜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會增加;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非吸菸者高。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高危險群 肥胖不運動、愛吃紅肉邱瀚模說,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國人飲食西化又愛吃夜市食物,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加工品多 吃素未必能防腸癌那麼吃素是否可預防大腸癌?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兩大檢查 揪出腸癌1.糞便潛血檢查夏季高溫 檢體陽性率下降時序已入冬,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今年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2.大腸鏡檢查完整檢查一定要做「全大腸鏡」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
-
2019-12-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小包乾燥劑該留還是丟?衛福部來解答
密封的膠囊錠劑瓶罐中經常出現小小一包不可食用的東西,不少人習慣直接忽視它,放著不管。衛生福利部表示,那小小一包的東西是脫氧劑或是乾燥劑,在食品還密封時能發揮作用,但食品開封後,由於食品包裝內的氧氣與水氣大幅提升,會使它們快速失效,因此食品開封後就應將之丟棄。衛生福利部在臉書專頁簡介,密封的膠囊錠劑瓶罐中常見的小小包裝有脫氧劑與乾燥劑兩種。脫氧劑可利用脫氧成分將內部剩餘的空氣結合、減少包裝內氧氣含量,藉此避免膠囊錠劑食品成分氧化,造成活性減退的問題;乾燥劑則能吸附包裝內部的水氣,減少膠錠食品受潮,以避免活性減退與發霉。不過,上述功能可能僅止於開封前。當食品開封後,反覆開啟會讓包裝內留存許多氧氣與水氣,超過脫氧劑與乾燥劑的負荷量,使它們再也無法有脫氧與乾燥作用。因此,衛生福利部建議,膠囊錠劑瓶罐開封後就可將乾燥劑與脫氧劑丟棄,且依標示的保存方式儲存食品,並在有效日期內吃完,才能確保食用品質。
-
2019-12-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紙廠倉庫堆花生?」蔡總統您的一驚可能值2400萬
昨天新聞報導《雲林花生之亂 蔡視察驚問:紙廠倉庫 怎會用來堆花生》,新聞中描述...花生價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十一月,宣布準備廿億元,以每台斤四十元收購花生。蔡總統昨天特地南下雲林,立委參選人蘇治芬、劉建國陪同視察雲林花生收購,看到鄉公所租借萬有紙廠倉庫囤放三百六十公噸花生,蔡總統訝異問,「這不是紙廠倉庫嗎,怎會用來堆花生?」(相關新聞請點此)比對昨天(12/10)恰巧農委會與衛福部大張旗鼓招開記者會,宣導2019年食安五環的執行成果,格外諷刺。因為以食安五環的觀點來看,這個花生的收購根本在食安上根本不及格。在此宣傳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興沖沖推動新政策,說要「開放農產初級加工場設立,讓農業產值10年內上看1兆」這10年1兆怎麼來的,我們不論,食安專業人士只會關心農地設立農產初級加工場到底怎麼管理食安。在此〈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草案中規定,「未來農民向地方政府申請設置初級加工場,取得初級加工場登記證,加工場域仍須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第1、2章的食安規範。」韋恩看到這堆置花生的新聞照片以及新聞報導,覺得漏洞很大,從GHP來看,實在覺得問題很多。1. GHP第一章 第六條有關倉儲之規定: 〈倉庫內物品應分類貯放於棧板、貨架上或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不得直接放置地面,並保持整潔及良好通風。〉從新聞照來看,這些花生就直接堆放於地面,沒有棧板,這就與GHP不符,有衛生的疑慮。2. 雲林精緻農業合作社理事主席張信富說,...合作社並非收花生的,但受政府相託且不願見農民受苦,才硬著頭皮幫忙收購;因數量太多只好向人借用倉庫,連舊保齡球館也都用來堆花生。所以紙廠倉庫、舊保齡球倉庫並非專業食品倉庫,所以GHP中規定所謂〈應保持良好通風〉或是〈倉儲過程中需管制溫度或濕度者,應建立管制方法及基準,並確實記錄〉大概都無法確保。要知道,溫濕度的控制是花生會不會產生黃麴毒素的要點,更何況不知這批花生在這急促的時間下,是不是有做到完整的乾燥,否則這安全堪慮。更不用提是否有做到蟲害鼠害的預防管理了。3. 看到新聞中的下一句,韋恩才覺得冷汗直冒,「元長鄉長李明明和水林鄉長許山埜也說,連公所的回收車都日以繼夜幫忙載運花生」。回收車該不會就是指垃圾車吧? 回收車乾不乾淨?會不會汙染花生? GHP第一章第七條〈食品業者運輸管制,應符合下列規定:一、運輸車輛應於裝載食品前,檢查裝備,並保持清潔衛生。五、有污染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之虞之物品或包裝材料,應有防止交叉污染之措施;其未能防止交叉污染者,不得與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一起運輸。〉是否都有確實做到?韋恩希望食安五環不是拿出來宣揚的,而是要確實做到,政府更應該做為表率,不要錯誤示範。總統不是這方面的專業,都還知道會大吃一驚。那麼食農方面的幕僚,就這樣大喇喇地帶著總統去看,不是老實地過了頭,要不然就是不夠專業。這真是相當失敗的食農教育。那麼這整倉360噸的花生呢? 到底安不安全? 還能不能吃? 或是到底有沒有計畫能夠銷售出去? 希望不要到時這每斤40元收購的花生,總價2千4百萬的新台幣,最後又是像花蓮的文旦一樣堆肥銷毀去了。選舉前農委會幾十億幾十億的收購、保價毫不手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看得才是心裡淌血。原文:報告蔡總統,您可能一驚值2千4百萬
-
2019-12-12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安排假日法 國民兩黨冷處理
家人突然倒下,手足無措的家人,必須立即籌措出時間、金錢面對一切,根據統計,台灣約有13萬人因照顧離職,民團倡議給予照顧者30天6成薪的長照安排假,只是至今近一年,政府卻仍無消無息,民團向各政黨請益回應,國民兩黨統統冷處理,僅第三勢力支持,衛福部長照司表示,部的態度也是支持長照安排假,但勞資協商仍需要由勞動部協助。五年前,台北市產總理事長鄭雅慧的媽媽車禍受傷,一直都是SOHO族的妹妹協助照顧,後續爸爸因黃斑部病變失明,妹妹得同時照顧兩人,上個月底,媽媽狀況急轉直下,突然昏迷被送進加護病房,妹妹無力同時照顧兩老,她必須協助分擔照顧工作,已經連續兩周上班時,帶著爸爸趴趴走,她說「自己工作相對彈性,若是一般上班族,根本不可能讓爸爸跟進跟出」。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根據勞動部推估,1153萬勞動人口中,有231萬人的工作,因為要照顧失智、失能、身障家人而受到影響,受到影響的勞動人口中,每年約有17.8萬人必須要減少上班工時、請假或是彈性調整假期,不過有些人則沒這麼幸運,約有13.3萬人,會因為照顧而被迫離職。陳景寧說,日本每年約有10萬人因介護離職,但台灣的人口約是日本的五分之一,因照顧而離職者卻比日本還多,顯示我國的長照配套制度並不完善。婦女新知協會、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倡議的長照安排假,是只要家中有失能、失智、身障者,資方應提供30天長照安排假,另有150天無給薪的彈性請假。陳景寧說,該制度曾被譏諷「假給太多」,她強調,只要有過照顧經驗者都知道,家人倒下的第一個月都是最慌亂的時刻,且部分家庭並沒有足夠的存款下,根本無法應付瞬間出現的醫藥費,因此資方給予六成的薪資,才能防堵該家庭從此失去支撐,之後家人臨時需要看病或是看護、外勞等有臨時狀況,也能即時請假處理,這項規畫才能讓長照制度更加完整。婦女新知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曾昭媛說,育兒都有育嬰留停薪津貼制度,勞動部目前可直接透過就業保險提高1%作為支出,就能讓勞工朋友在最混亂的時候,獲得幫助。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衛福部的立場也不希望勞工因為照顧而離職,但是長照安排假涉及勞工需要長期請假的問題,必須要與資方協商,今年已針對此事,勞動部召開了兩次會議,衛福部也在照顧上給予建議,希望能有長照安排假,不過後續仍需要由勞動部與資方討論,是否有機會能讓勞工有長照安排假。
-
2019-12-12 科別.心臟血管
影/持續胸壓迫,冒冷汗、想吐 恐是心肌梗塞找上門快就醫
心臟疾病已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冬天又是好發季節,衛福部基隆醫院最近收治病患明顯增加,治療心血管疾病應該吃藥或做心導管好?心臟內科醫師蔡泉財說,要相輔相成,他也提醒,有胸悶,胸壓迫,很喘,冒冷汗,很想吐持續20分鐘以上,就要趕快到醫院急診,很可能是心肌梗塞找上門了。蔡泉財說,日前,一位89歲阿嬤到門診就診,告知30年前曾作過冠狀動脈繞道術,但最近1~2個月大約每兩天會胸痛一次,但很快就會緩解,經診斷檢查後發現有心肌缺氧變化,藥物治療一週後症狀仍持續。另一名77歲男性,因走路時會喘,必須每走一小段路要停下休息,但如果沒有活動就不會喘。這2位個案經心導管檢查治療後,症狀皆已改善,目前僅藥物治療及門診追蹤即可。蔡泉財醫師表示,以上類型之個案常常以為休息一下過了就好,往往疏於就醫檢查治療而錯失黃金治療期,讓自身處於風險之中,嚴重時會造成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他指出,心導管檢查是心臟科常見的侵襲性檢查,其危險性小於千分之一。病人於局部接受麻醉後,醫師在手的橈動脈置入血管鞘(sheath),將導管送至冠狀動脈中,以便注射顯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出來,了解心臟血管狹窄的位置及嚴重程度。心導管檢查除了可用於診斷疾病外,亦可同時作為治療的術式。依病灶嚴重程度,由醫師專業判斷建議置放血管支架或繞道手術,一般術後在醫院觀察一至兩天即可出院。做完心導管治療後,病人仍需依照醫師的處方規律服藥,並少吃高膽固醇食物、戒煙、適當運動、控制血壓及血糖,如此也可減少全身性血管再狹窄的危險。蔡泉財指出,慢性缺血性心臟病2到5分鐘會緩解,去看門診即可,但如果胸痛持續,冒冷汗,或是喘不過,要趕快來醫院掛急診,很可能是心肌梗塞,越早治療越好。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羅景全表示,心臟科醫生被戲稱是水電工,心導管治心律不整,要電燒,血管不通,要把它打通,放支架。蔡醫師是專家,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是國人常見的問題,也是國人將來上天堂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冬天,容易發生,要注意。
-
2019-12-11 癌症.抗癌新知
參與新藥試驗要7問 隨時可退出
疾病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如癌友會參與新藥研發的臨床試驗,但由於有較高的未知風險,受試者在受試前總充滿疑問。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新藥開發的臨床試驗首重安全性、劑量與療效,且在人體試驗前都已完成動物實驗,民眾與患者參與試驗前有「必問七件事」,確保自身權益。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患者因疾病種類不同與嚴重程度等,得符合條件限制才能參與臨床試驗。考量新藥試驗的未知風險並保護受試者,有意願的受試者務必了解七件事:1.臨床試驗的目的、2.過程將發生什麼事、3.可能的不良反應、4.身體狀況是否符合、5.益處及預期效果、6.是否需花錢、7.不參加有其他治療方法等。張連成說,參與臨床試驗後可隨時退出、可隨時詢問主持人有關試驗的任何問題,而受試過程中其個人資料與隱私會獲得維護外,原有的合法權利也不受影響。吳明美說,去年度新藥申請臨床試驗案共331件,其中以癌症藥物為多,其次為三高、氣喘等疾病藥物。吳明美的父親曾參與兩次新藥臨床試驗,2010年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在林口長庚手術治療時,在醫師評估身體狀況符合下,接受口服化療藥臨床試驗,至今未復發;但2017年又發現肺癌,在台大醫師建議下,進行免疫治療臨床試驗至今。
-
2019-12-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新藥臨床試驗 食藥署籲必問七件事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必經路途,因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部分患者如癌友會參與新藥研發的臨床試驗,但由於有較高的未知風險,總讓受試者在受試前充滿疑問。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新藥開發的臨床試驗首重「安全性」、「劑量」與「療效」,且在人體試驗前都已先經過動物試驗完成,民眾與患者參與前有試驗目的等「必問七件事」,她並舉自己父親就曾接受過臨床試驗,建議可多詢問並確認自身權益。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患者因疾病種類不同與嚴重程度等,並得符合條件限制才能參與臨床試驗,而考量新藥試驗的未知風險並保護受試者,有意願的受試者務必了解七件事:臨床試驗的目的、過程將發生什麼事、可能的不良反應、身體狀況是否符合、益處及預期效果、是否需花錢、不參加有其他治療方法等。來了解其意義、危險性與生活上可能造成的不便等此外,張連成說,受試者同時也得掌握自身權益。如參與臨床試驗後可隨時退出、可隨時詢問主持人有關試驗的任何問題,而受試過程中其個人資料與隱私會獲得維護外,原有的合法權利也不受影響。吳明美說,去年度新藥申請臨床試驗案共331件,其中以癌症藥物為多,其次為三高、氣喘等疾病藥物。而現在醫藥技術發達,試驗團隊進行臨床試驗前,計畫書須經食藥署與院內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外,並會針對受試者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如肝功能差、心律不整者可能不適用某試驗,民眾不用再有臨床試驗就是白老鼠的迷思。她說,像她父親就是兩次新藥臨床試驗的患者,在2010年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在林口長庚手術治療,在醫師評估身體狀況符合並建議下,接受口服化療藥臨床試驗,至今未再復發。而在2017年時又發現肺癌,在台大醫師建議下,進行免疫治療臨床試驗至今。
-
2019-12-11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拚C肝治療 別忘了B肝
C肝新藥上市翻轉過去治療困難,讓「消除C肝」成為重點政策,但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提醒,別讓肝病治療顧C肝、失B肝。專家指出,B肝健保用藥條件對部分患者較嚴苛,無肝硬化者治療三年後也必須無條件停止給付,臨床偶見患者停藥後嚴重急性發作,期望健保能放寬給付條件。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B肝和C肝防治一樣重要,B肝無法治癒,部分患者必須持續投藥,但由於施行新生兒接種疫苗政策,B肝新病人有減少的趨勢。李伯璋指出,歡迎相關學會提出B肝給付修正建議,健保署將進一步討論。B、C肝防治一樣重要肝策會長高嘉宏說,過去C肝只能用干擾素,加上口服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輔助,步驟多且副作用高。直到全新口服藥物上市,各期別C肝患者皆可治療,副作用少且病人接受度高,療程二至三個月,治癒率甚至高達98%。高嘉宏說,C肝治療因此成為重要話題,健保從有條件給付新藥,轉變為是否肝臟纖維化,只要C肝病毒陽性,就可納入治療對象。肝策會也將推動多年的「全民回肝」計畫改為「全篩全治救肝單」,擴大C肝篩檢與治療。另外,衛福部長陳時中喊出「2025消除C肝」,不只醫學中心動起來,串聯鄰近基層診所的雙向轉診制度,共同投入C肝治療。今年稅制調整後,基層診所也積極參與。衛福部明年更擬編82億元,造福六萬名感染者。找出感染者 需地方援手但找出感染者是篩檢工作的挑戰。高嘉宏說,C肝病人以高齡者為大宗,當交通不便又無人接送,他們不可能走進醫療院所做篩檢。有醫院安排「外展門診」,希望提供一站式篩檢,抽血後立即看結果,確定感染就開藥。「這其實相當辛苦。」高嘉宏解釋,外展門診需要人力,若沒有抽血驗到病毒陽性,也無法獲得健保給付。此外,深入村里家戶其實更好,但對醫院團隊是艱困挑戰,有賴地方政府奧援。高嘉宏建議,應再多編列媒體預算,宣導C肝治療的重要,且宣導必須「接地氣」,有人力、有錢、有正確衛教資訊,才有可能找到隱藏在社區或偏鄉的感染者,達成消除C肝願景。但高嘉宏也指出,即便衛福部編列不少C肝治療預算,大部分投注於昂貴的藥物給付,而非預防篩檢和個案管理的支持。以台大醫院團隊為例,個管師僅一人,但必須追蹤將近八千名的B、C肝患者。此外,有的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為篩檢派出人力、付出財力,但篩檢資料仍需好好整理運用,避免重複篩檢的浪費。健保給付 對部分患者嚴苛消除C肝固然重要,但高嘉宏提醒,B肝治療也不可忽略。高嘉宏指出,B肝與C肝治療條件不同,B肝目前僅能藥物控制、無法治癒,但健保給付對部分患者嚴苛,例如要求患者肝功能指數(GPT)大於兩倍以上,且超過三個月。患者若纖維化明顯,但肝臟發炎情形不高,很難達到給付條件。此外,健保給付也規定部分患者治療三年後,若無肝硬化即無條件停藥。「臨床偶見患者停藥後嚴重的急性發作,甚至發生猛爆性肝炎。」停藥後 3至4成復發高嘉宏說,認真服藥的患者大多不會復發,但停藥半年,臨床發現有三至四成復發風險。若病人擔心復發改自費用藥,每月至少三千元,長期對患者是負擔。他建議修正健保給付條件,例如B肝表面抗原低到一定程度再停藥,降低復發風險。除了不要顧C肝、失B肝,高嘉宏也特別提到「脂肪肝」防治,由於與生活皆習慣較有關係,有必要從減重、飲食控制和運動處方下手,降低脂肪肝對健康的危害。高嘉宏說,「這是我們的長遠目標:打造一個沒有肝病的美麗島。」 編輯推薦 別再將錢尿到馬桶裡!維他命只是創造「很貴的尿液」 羽絨衣手洗還是丟洗衣機?日本家事達人:脫完水放這個,衣物更快乾
-
2019-12-11 科別.感染科
今年流感已11死 老少快打疫苗
往年夏季流感多在八月底結束,今年反常燒到十月,不少民眾在九月感染發病,十月成為通報個案,因此,今年冬季流感未進流行期,卻已累計有重症患者258例,其中11例死亡。衛福部疾管署提醒,夏季流感已歇,為防止接下來的冬季流感,籲學齡前幼兒、65歲以上長者應盡速接種疫苗。每年流感季從當年第40周左右算起,大約是十月一日至隔年三月,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四十周至四十九周已累積258例流感重症,其中11例死亡,但去年同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僅99例、11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今年流感流行反常,夏季流感晚走,冬季流感遲來,目前數據並非反映冬季流感疫情,只是把夏季流感的尾聲也算入。最近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及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低於流行閾值,尚未進入流感流行期。不過,類流感就診人次有緩升現象,近期北半球溫帶地區多數國家流感活動度開始上升,日本、韓國、加拿大及美國已高於該國基準值或流行閾值,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大陸南方部分省市進入流行期,香港及歐洲則仍處低水平。羅一鈞表示,上周接獲9起校園群聚,分別為幼兒園二起、國小三起及國高中四起,與前幾周的校園群聚數十一起及十起持平。目前全國校園接種中,國小接種完成率已達66%,國中、高中已完成45%,目前規畫於明年一月十日前完成所有校園接種。雖我國冬季流感未進入流行期,但接種疫苗後需等待兩周才能產生抗體,羅一鈞呼籲,長者及幼兒盡早完成接種。目前全國共有4090家合約院所及衛生所,提供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民眾可透過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網頁查詢開診合約院所,避免白跑一趟。冬季也是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季節,呼籲未曾接種過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的75歲以上長者,可於接種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獲得雙重保護。 編輯推薦 別再將錢尿到馬桶裡!維他命只是創造「很貴的尿液」 羽絨衣手洗還是丟洗衣機?日本家事達人:脫完水放這個,衣物更快乾
-
2019-12-11 醫療.感染科
避免抗藥性/管理抗生素雙管齊下 處方複核增感控費用
抗藥性細菌比率不斷上升,抗生素管理是重要手段。雖然感染控制已列醫院評鑑,但各大醫院採行精實政策。衛福部疾管署已與醫學會合作推出抗生素使用指引,感染症醫學會則將抗生素處方複核制列為重要政策,希望健保可以給付急重症病人感控費用。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指出,抗藥性細菌需積極面對,目前有兩大重點,一是希望各大醫院更加落實感控政策,二是希望抗生素處方能事先複核,並提高健保給付;韓國已實行病人自付感控費用,但在台灣的可行性不高,希望健保針對急重症病房,給付日支感控費用。疾管署在醫院推動台灣國家級抗生素管理計畫(ASP),藉由電腦醫囑提示、感染科醫師審核等把關,在充分佐證下,讓第一線臨床醫師選擇最適合的抗生素。黃立民說,目前台大針對有疑義的抗生素處方進行雙向溝通討論。林口長庚則採「抗生素線上審核系統」,當醫師開立管制性抗生素處方時,輸入資料後,在等待細菌培養結果出爐期間,電腦系統會通知管理醫師在四十八小時內審核,若審核不通過,管理醫師會詳述原因及建議用藥。從二○一三年到二○一七年,林口長庚每年平均進行十萬九千四百八十七件抗生素處方審核,審核醫師建議修改比率為百分之十五點二,約一萬六千六百十二件,其中逾八成一原處方醫師會遵從管理醫師建議修正,修正處方中有二成八會將抗生素降階使用,一成六甚至停止抗生素使用。林口長庚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黃景泰指出,即時溝通、雙向回饋,可在確保病人安全前提下,使用抗生素可適時降階、及時停藥。推薦閱讀:● 避免抗藥性/社區黴漿菌抗藥性增 院內超級細菌隱身● 避免抗藥性/抗生素預付概念 國外討論可行性
-
2019-12-11 科別.心臟血管
別把胸悶當感冒 心肌梗塞好發期症狀要注意
彰化縣溪湖鎮一名65歲男子楊洽聞10天內2次胸悶冒冷汗,卻沒意識到可能是心肌梗塞,第3次發作時就突然失去意識和呼吸心跳,幸好他被及時送醫急救,經過消防隊員、急診醫師和心臟內科醫師接力搶救,終於搶回一命。衛福部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彥翔說,一般急性心肌梗塞都沒有症狀,楊洽聞發作了2次卻輕忽,第3次若不是立即發現和急救,恐失去生命。楊洽聞平常有喝酒、抽菸的習慣,上個月開始出現左胸悶痛和咳嗽,但他認為自己平常身體不錯,以為是感冒了肺部有痰咳不出來,所以只到住家附近的診所看診,回家後胸悶加劇、冒冷汗,他喝了熱水休息半小時感覺好轉,從未想過深入檢查,6天後又發生相同症狀,他依舊喝熱水忍耐半小時度過,沒想到第3次再發生時就直接倒下。楊洽聞當時在診所候診,診所人員立刻通報消防隊,消防隊員將楊洽聞送往彰化醫院,一路上以AED電擊和持續的CPR搶救,到院前一分鐘左右,楊洽聞恢復心跳。彰化醫院急診醫師洪子文研判是急性心肌梗塞,馬上送進心導管室,心臟內科醫師王彥翔發現楊洽聞的心臟動脈已經完全塞住,放了兩支支架才恢復血流順暢。王彥翔表示,楊洽聞可能在事發10天前就已經有血栓,若前2次胸悶時有就醫檢查,發現心血管阻塞並提早處理,就不必經歷這場生死搏鬥。楊洽聞沒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但有45年抽菸史,王彥翔說,香菸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化學物質都會引起血管內皮慢性發炎,增加血栓產生機率。王彥翔提醒,心肌梗塞通常會胸悶、胸痛、冒冷汗或暈眩、嘔吐、心律不整,少數還會痛到左手臂、下巴等,最常見的胸悶狀況是猶如被重物壓住,他說,有胸悶症狀就是老天給予機會及時處置,不可輕忽。
-
2019-12-10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邊境查驗/2款IKEA隨行杯 驗出塑化劑超標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清單,知名品牌宜家家居(IKEA)自印度進口的兩款TROLIGTVIS塑膠隨行杯,經檢出塑化劑濃度分別是我國標準6.3倍與9.3倍,不符規定的產品共計4.6公斤,依規定退運或銷毀。衛福部食藥署表示,依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隨行杯塑膠類經由正庚烷溶出試驗,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合格標準為0.3 ppm以下。IKEA10月21日、22日所申請報驗的兩款TROLIGTVIS塑膠隨行杯,經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為1.9 ppm與2.8 ppm,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衛福部2011年公布我國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每日耐受量參考值,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為每日每公斤體重為0.01毫克。以60公斤的成人為例加以換算,每日攝取上限為0.6毫克。衛福部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綜合業務科科長陳慶裕表示,宜家家居該輸入產品,已是連兩周同款塑膠隨行杯不合格,食藥署將會加強抽驗。
-
2019-12-10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特別扣除需用過一次長照?長照司:看巴氏量表即可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今年拍板定案,明年5月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適用。南區國稅局昨提醒「家人自己照顧」的民眾,需使用一次長照服務才列入長照扣除額範圍,衛福部長照司說不一定。長照司說,只要持有今年度的巴氏量表,且分數等同於可聘僱外勞資格,申報個人綜所稅時也能享有長照扣除額。依最新頒訂的「個人符合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之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資格」規定,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需符合規定,能減除長照扣除額12萬元。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申報長照扣除額申報戶,粗分為四種,一為已聘雇外勞、二為已送住宿型機構照顧、三為自己照顧且使用過至少一次長照服務、四為自己照顧,尚未使用過長照,但領有今年度巴氏量表,且分數符合可聘僱外勞者。周道君說,長照扣除額的主要精神就是給予正在照顧失智、失能長輩的家庭減免稅額,因此只要能夠證明照顧失智、失能長輩者,即符合長照扣除額。周道君說,若是自行照顧失智、失能的家庭,雖未使用過長照,只要持有今年度的巴氏量表,且分數符合可以聘僱外勞者,同樣也能申請。周道君解釋,即使過去已經評估過巴氏量表,沒使用過長照者,想要在明年度申請長照扣除額,今年就得再去申請一次。符合可聘僱外勞的巴氏量表分數為35分以下,若是80歲以上老人,其巴氏量表分數為60分以下;民眾若有相關疑問也可洽1966詢問。
-
2019-12-10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鹽分過高?醫師教怎算常見小吃鹽鈉有無超標
台灣的美食多、花樣多,然而這許多美食卻經常藏著健康陷阱,大飽口福時務必多加留意。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長李聰明教授提醒道,我們常吃的食物裡面的鈉含量其實都不少,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水餃一顆鈉含量75毫克,換算成鹽巴約0.18公克,如果吃十顆水餃一餐吃進的食鹽的含量就2公克。鍋貼一顆鈉含量60毫克,換算成鹽巴約0.15公克。肉粽一顆250公克,鈉含量850毫克,換算成鹽巴超過2公克。小籠包一顆鈉含量60毫克,換算成鹽巴約0.15公克。沾醬含量更高,10公克沾醬鈉含量300毫克,換算成鹽巴接近0.8公克。味增湯一碗鈉含量600毫克,換算成鹽巴約1.5公克。 千萬要曉得,這些餐桌上的常客,鈉含量其實都很高!鹽巴吃太多,健康問題多李聰明教授指出,心臟衰竭有不同的嚴重度,從第一級到第四級,第一級是比較輕微的心臟衰竭,第四級是比較嚴重的心臟衰竭,當然愈嚴重的患者鹽巴限制會愈嚴格。鹽巴進到體內後,會把水份留在體內,心臟衰竭患者沒辦法迅速將水分排出體外,所以吃愈多鹽,留在體內的水愈多,心臟的負擔也愈重,容易導致病情惡化。我們建議要限鹽、限水,每日鹽巴攝取量在健康成年人希望能夠小於6公克,在輕微心臟衰竭患者希望能夠小於5公克,在嚴重心臟衰竭患者要小於3公克。要怎麼控制在5公克以下?最簡單的就是跟病患講,煮菜時都不要加鹽巴,一天就秤5公克食鹽,吃東西時就用這5公克食鹽搭配。這作法當然很嚴格,然而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就必須這樣嚴格限制。至於喝水量,一般人一天喝水量大約是2000毫升,心臟衰竭患者一天只能攝取1000至1500毫升的水。這裡指的「水」,並非只有直接喝的水,還要包括食物中的水,因為米要加水才能煮,米飯裡約50%是水,稀飯裡約80%是水,青菜、水果的含水量高,喝的湯全都是水。假如一天限制1500毫升的水,是很嚴格的限制。關於一天要喝多少水,很多患者都會誤解,所以額外喝1500毫升的水,這樣喝進去不得了,一天恐怕超過3000毫升。這需要跟病患做很好的衛教。口很乾怎麼辦?通常會建議用棉棒沾水含一下就好,千萬不要吞下去。如果喝了太多水,可能會喘,腳會水腫,晚上沒辦法平躺睡覺,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評估方法,就是每天測量體重看有沒有上升。可以使用低鈉鹽嗎?鉀離子對身體有什麼影響?要注意什麼?李聰明教授表示,心臟衰竭、高血壓都跟過量的鈉離子攝取有關,所以有人會使用低鈉鹽,但是使用低鈉鹽時有幾件事情要特別注意。一般的食鹽是氯化鈉,低鈉鹽則是氯化鉀。心臟衰竭病患通常腎功能也不會太好,腎功能不好的病患排鉀能力會下降,所以鉀離子可能累積在體內。鉀離子在體內的濃度有非常嚴格的範圍,鉀離子過高的時候可能會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停止跳動。另外,有些藥物會干擾鉀離子的排除,例如有些利尿劑能留住鉀離子,導致體內鉀離子濃度上升,使用低鈉鹽便要非常小心。若使用低鈉鹽,一定要告訴醫師。在脂肪攝取方面,建議使用哪種油?每日攝取量?過度的脂肪攝取常常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約有一半心臟衰竭病患都是因為心臟血管阻塞造成,所以要留意脂肪攝取。脂肪分成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在豬油、牛油等動物油和紅肉的比例較高,另外椰子油、棕櫚油也含有高比例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比較耐高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在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裡的比例較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油,因為它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可以提高高密度膽固醇,本身具有抗氧化的效果,但是這種油有個弱點,就是不耐高溫,經過高溫烹調容易受到破壞,破壞之後會產生大量自由基,所以這種油比較適合涼拌或低溫拌炒,不適合高溫煎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大豆油、玉米油、葡萄子油、葵花子油中的比例較高。大家熟悉的魚油,也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亦容易裂解,產生自由基,對人體有害,不適合高溫烹調。該選擇哪種油?要看烹調方式,若是低溫烹飪可以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來講是比較好;若是高溫油炸,選擇飽和脂肪酸會比較理想。美國心臟學會有建議,攝取油脂要適量,我們每天的能量來源,來自於油脂的能量最好小於30%。平常使用的油最好75%來自於不飽和脂肪酸,只有25%左右來自於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對心臟會有哪種危害?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人們為了讓油脂更耐高溫、增加穩定性,而將油氫化,但是在加工過程中可能產生反式脂肪。李聰明教授解釋道,反式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膽固醇,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還會降低高密度膽固醇,長期使用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並使人變胖,變胖容易產生胰島素抗性,而導致糖尿病。此外還可能傷害記憶力,或影響生育。大家要多看成分標示,若標示含有標精緻植物油、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要盡量避免。美國、台灣皆已禁止在食品製造過程中使用人工反式脂肪。體重剛剛好,對心臟最好!李聰明教授指出,體重過重,心臟的負擔愈大,對心臟不利;體重過輕對心臟衰竭也沒有好處,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病人吃不下,BMI值愈來愈低,這種病患的死亡風險較高。比較嚴重的稱做「心臟惡質病」,病患什麼都吃不下、營養不良,瘦成皮包骨。 BMI值跟心臟衰竭死亡率是呈現U字型,過低、過高時的死亡率都偏高,在理想BMI值的死亡率才會是最低,理想的BMI值一般認為是在18-24間最理想。心臟衰竭事實上死亡率非常高,第四期的心臟衰竭每年死亡率可高達50%,甚至比部分癌症還更可怕。現在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技術都有進步,但是患者也要積極配合,包括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膽固醇、戒菸、運動、飲食控制等,醫病共同努力才有辦法獲得更好的治療結果。原文:美味當前要小「心」,飲食陷阱愛注意搜尋附近的診所: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10 養生.抗老養生
機器人教食物營養 風靡長輩
圓圓大眼睛和可愛多變的表情、會跟著人散步,機器人Zenbo還會評估肌少症、營養風險、吞嚥能力,陪玩小遊戲,播放衛教影片。基隆市營養推廣中心設計的這台機器人每次出動,社區長者都迫不及待要跟她互動,玩著玩著,長輩可了解自己健康狀況,對於食物營養比率怎麼分配,也背得比年輕人還熟。根據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台灣長輩營養攝取不均,以乳品和水果最缺乏,蔬菜和堅果種子也不夠。為了提升長輩的營養知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支持22個縣市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超過54位營養師專職走入社區,設計符合在地長輩需求的服務。國健署昨天舉行成果觀摩會,其中以基隆市的機器人最吸睛。基隆市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陳昱婷表示,現在的長輩很熱衷學習,跟得上數位潮流,看到機器人都很感興趣來互動,透過點按觸控螢幕,長者能輕鬆愉快地完成多項重要的健康風險篩檢,機器人也能連結長輩所需的照顧資源。營養師蕭文表示,營養師也會為長輩量測握力、身高體重、體脂肪、腰圍、小腿圍,目前發現基隆市的社區長輩普遍有體脂肪高、中央型肥胖、肌肉量不足的問題。透過具體數據的記錄和追蹤,可以幫助長輩更有動力改善營養攝取和運動習慣,專業團隊也能透過大數據分析,擬定下一步健康促進計畫。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食物是健健康康、長命百歲的基礎,為了推廣正確觀念所做的任何小事都有意義。陳時中提到孩子小學三、四年級時,體重有些胖,某天孩子帶了本農委會製作的小冊子回家,內容包括各種食物營養熱量資訊,開始查詢食物熱量。陳時中說,當時覺得這手冊應該沒什麼用,沒想到孩子很熱衷,一年以後就瘦了一圈,直到現在都維持高壯標準身材。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目前每個社區營養規廣中心都有兩到三位專職營養師,希望透過推廣和教育訓練,支持更多營養師投入社區服務。
-
2019-12-0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基金會:盼免疫療法讓更多人受惠
癌症免疫療法可有效延長部分患者存活期,衛福部健保署今年有條件給付八種癌症接受治療,但礙於財源截至目前僅給付約1300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認為應研議放寬生物標記檢測互換的可行性,同時檢討健保部分負擔制度,以讓更多病人受惠。台灣癌症基金會上周六舉辦「癌症治療新曙光:了解免疫治療下一步」講座,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說,免疫療法目前通過的適應症有肺癌、晚期肝癌、胃癌、腎細胞癌、黑色素瘤、頭頸癌、泌尿道上皮細胞癌、何杰金氏淋巴癌、乳癌等。依健保8月公布給付個案的數據,晚期肺癌用藥反應率為三成多。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三奇說,晚期肝癌用藥反應率約兩成,多數用藥有效者存活期可超過一到兩年。台北榮總收治超過150名患者,超過二成患者用藥後腫瘤縮小,且將近一成患者腫瘤消失。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哲銓說,晚期腎細胞癌使用標靶治療,作為第二或三線全身治療的反應率約5%,而免疫療法的反應率則有二成五。若提早選用雙免疫療法或免疫加標靶治療,反應率能再提升。講座現場有人提問,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效,該如何評估是否適用。醫師建議,除了檢測生物標記的表現量外,臨床上可先治療四次、約二到三個月後再評估療效,有效的病人才持續使用。「癌症如果變成有錢人才能治的病,這現象很不好」。賴基銘說,我國應研議生物標記檢測互換的可行性,另也應檢討調整健保部分負擔制度,讓病患面對治療時有更多選擇,嘉惠更多病友。
-
2019-12-09 養生.抗老養生
用機器人和長輩「套交情」 基隆市推廣營養有高招
圓圓大眼睛和可愛多變的表情、會跟著人散步,機器人Zenbo還會評估肌少症、營養風險、吞嚥能力,陪玩小遊戲,播放許多有趣的衛教影片。基隆市營養推廣中心設計的這台機器人每次出動,社區長者都迫不及待要跟她互動,玩著玩著,長輩不只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暸若指掌,食物營養比例怎麼分配,背得比年輕人還熟。根據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台灣長輩營養攝取不均,以乳品和水果最缺乏,蔬菜和堅果種子也不夠。為了提升長輩的營養知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支持22個縣市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超過54位營養師專職走入社區,設計符合在地長輩需求的服務。國健署今舉行成果觀摩會,其中以基隆市的機器人最吸睛。基隆市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陳昱婷表示,現在的長輩很熱衷學習,跟得上數位潮流,看到機器人都很感興趣,很想要和他互動。透過點按觸控螢幕,長者能輕鬆愉快地完成多項重要的健康風險篩檢,機器人也能連結長輩所需的照顧資源。營養師蕭文表示,除了機器人,營養師也會為長輩量測握力、身高體重、體脂肪、腰圍、小腿圍,目前發現基隆市的社區長輩普遍有體脂肪高、中央型肥胖、肌肉量不足的問題。透過具體數據的記錄和追蹤,可以幫助長輩更有動力改善營養攝取和運動習慣,專業團隊也能透過大數據分析,擬定下一步健康促進計畫。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食物是健健康康、長命百歲的基礎,為了推廣正確觀念所做的任何小事都有意義,可能改變人的一生。陳時中說,他的孩子小學三、四年級時很胖,某天孩子帶了一本農委會的小冊子回家,內容包括各種食物營養熱量資訊。陳時中說,當時覺得這手冊應該沒什麼用,沒想到孩子很熱衷查詢,一年以後就瘦了一圈,直到現在都維持高壯標準身材。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目前每個社區營養規廣中心都有兩到三位專職營養師,希望透過推廣和教育訓練,支持更多營養師投入社區服務。
-
2019-12-09 新聞.健康知識+
Line瘋傳「醫管局」籲喝水預防流感 衛福部急澄清
近期有人在通訊軟體Line上傳出,醫管局發出喝水潤喉能預防流感病原入侵,對此,衛福部呼籲,我國無「醫管局」這個政府單位,最新流感疫情都會公告於疾管署網站,若感染流感應盡快就醫,並依照醫生指示服用藥物。此封訊息文中以「醫管局」身份表示,喉嚨在黏膜乾燥的情況下,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預防流感就是要保持喉嚨潤濕不乾燥,若覺得口乾就喝溫水,每次50-80cc,小孩則30-50cc,不過水不能一次喝多,會容易排出體外,就無法達到效果。對此,衛福部於臉書說明,我國並無設立「醫管局」這個政府機構,關於最新的流感疫情資訊都會公告於疾病管制署網站,若感染流感應儘速就醫,並聽從醫師指示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另外,衛福部也提醒,勿隨意散播不實疫情,若損害他人,將依照《傳染病防治法》 63 條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此外,目前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童的公費流感疫苗已經開打,此次疫苗全面升級為四價疫苗,保護力更為提升,其中,幼兒接種疫苗需攜帶兒童健康手冊,而長輩則帶健保卡、身分證,就至全國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
2019-12-09 新聞.健康知識+
冷氣團發威!專家建議剛起床先做這件事禦寒
冷氣團持續發威,最低溫可下探十度,對於有三高病人而言,低溫是致命危機,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衛福部國健署提醒,「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也提醒三高患者,暖暖包別長時間放在同一部位,恐因三高使反應遲鈍而造成燙傷。面對低溫來襲,國健署提供禦寒保健要點,幫助民眾安度急凍衝擊,建議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建議先補充溫開水。天冷就想泡湯,但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其他民眾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最好是在飯後二小時後再泡湯為宜;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一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飲食部分,不可以大吃大喝,建議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該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最重要的事,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另外,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張櫻淳提醒,天冷使用暖暖包、熱水袋做局部保暖時,要避免長時間使用於同一個部位,尤其糖尿病或有周邊血管疾病的病人,對溫度的感覺較遲鈍,使用時更應特別小心以免燙傷。除天冷注意保暖外,冬季期間使用瓦斯熱水器及爐具機會增加,常因居家環境通風不良或忽視使用安全,而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之傷亡事故,平時應將窗戶打開保持空氣流通。
-
2019-12-09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健保改革要行穩致遠
照顧好二千三百萬民眾健康及提供優質醫療工作環境,政府責無旁貸。目前推動的「分級醫療」策略,就在導正國內醫療生態朝正向發展,長遠來看,避免大型醫院湧入過多輕症病人,排擠急重症患者就醫機會,也是減少「血汗醫院」造成醫護人員過勞的解方之一。就像小英政府推動年金改革,今天如果不做,未來仍要面對,而醫療改革的腳步必須穩健,才能走得更遠。健保確實降低就醫障礙健保署日前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過去三年來,國人對全民健保整體滿意度持續攀升,至108年達89.7%,創歷史新高。國人對健保持正向肯定態度的三項主要原因,分別是「就醫可近性、減輕醫療負擔、健保保費收費合理」,健保制度確實降低民眾就醫的經濟障礙。調查也指出,85.3%民眾認同「分級醫療」,有就醫需求優先到附近診所,再由醫師判定病情嚴重程度,評估是否需要轉診至大醫院;但仍有70%民眾主觀認為大醫院專業能力普遍比診所好,而且有50.6%民眾無法自我辨識輕症與疾病嚴重度。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日前開會時,邱泰源、劉建國、吳玉琴、楊曜、黃秀芳、蔣萬安、李彥秀、徐志榮等委員都對分級醫療有所期待並高度關注。強化轉診 小病不去大醫院台灣的基層醫師都已在醫學中心接受過完整良好訓練,目前健保署也已建置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如今在醫院做過的檢驗檢查報告及影像,各家診所的電腦都可馬上調閱,希望民眾相信「厝邊有好醫師,社區也有好醫院」。衛福部陳時中部長表示,要擴大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顧護計畫」的照護對象,鼓勵民眾看病先找家庭醫師,另一方面增加轉診的支付誘因,並強化上下轉診順暢度,讓民眾不要大小病都往大醫院。另外,區域級以上醫院門診減量是「分級醫療」重要政策之一。健保署與醫界多次協商,決定排除重大傷病(包含罕病)、急診、轉診、山地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等13項,另也考量醫院執行復健、同一療程、排檢等個案,這類「診察費為0」案件僅計算點數,可排除在門診減量範圍。用大數據分析醫療行為不過,最近透過大數據分析,發現部分醫院將「穩定」病人調整為「不穩定」、重大傷病案件大幅成長、門診手術排除項目案件及「診察費為0」案件大幅成長,藉此迴避健保規定。本人以個人名義發信請各醫院院長正確上傳資料,只要發現不實申報,依法核扣處理,未來也會持續將各院大數據分析所呈現醫療行為提供各院院長參考,加強自我管理。大多數醫師並不清楚「藥品支出目標制」(DET),也不知道藥品超支就要調整藥價,醫師開立處方若有太多不必要用藥行為也間接影響健保核價,當藥價調整,也影響原廠藥在台銷售的意願。健保署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積極提供病人有效的新藥、新醫材、新療法,若是財務壓力的考量,就僅能選擇性引進。健保總額費用是固定,錢必須花在刀口上,盼望所有醫療提供者與民眾共同努力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讓真正的病人盡量有機會接受最好的醫療特材與藥品,才是積極正向的健保改革。
-
2019-12-08 新聞.食安拉警報
少數金針乾二氧化硫超標 買回家謹記「泡、洗、煮」
衛福部食藥署公布今年度「金針乾製品稽查抽驗專案」執行結果,抽驗的504件金針乾製品當中,有七件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合格,約每百件有一到二件不合格。食藥署表示,消費者選購金針時,可選擇具「台灣金針標章」或「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的產品,買回家後應謹記「泡、洗、煮」三步驟,以保障食安。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共同執行本專案,抽驗504件金針乾製品的二氧化硫殘留量,發現其中七件超標,不合格率1.4%,最高超標1.54倍。在各業別當中,販售業的合格率為99.5%,供應餐食業為98.3%,而加工業及盤商為98%。不符規定者已由地方主管機關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裁處或後續辦理。食藥署過去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介紹,市售金針乾為保色、防腐,在乾製過程中經常使用亞硫酸鹽,亞硫酸鹽會轉換成二氧化硫而殘留在產品中。當殘留量在安全限量標準內,人體會代謝且讓它隨尿液排出體外。要避免買到二氧化硫過量的金針乾,可選擇具有「台灣金針標章」或「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的產品;別買太鮮豔、吸濕回潮、有刺鼻味或霉味的金針,且產品應有完整包裝。買回家後要謹記「泡、洗、煮」三步驟,首先以清水或溫水浸泡30分鐘以上,取出沖洗後再下鍋;烹調時打開鍋蓋煮沸約三分鐘,如此可使之揮發,去除約九成以上的殘留量。 編輯推薦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
2019-12-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三伏貼+三九貼 中醫教你調理虛損體質減少換季過敏
秋冬寒涼溫差大,加上空氣品質不佳,過敏性鼻炎患者不適頻求診。中醫師表示,善用中醫調理過敏性鼻炎,也能緩解不適。現代人貪涼 導致三臟虛損每逢冬季東北季風南下,空氣中會挾帶許多沙塵與細懸浮粒子,嘉義縣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門診近來常有過敏與氣喘民眾求診,族群多半是有過敏體質與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因空氣品質不佳引發過敏性鼻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復發。中醫科醫師李昌諴博士指出,鼻子過敏是中醫門診常見的疾病,中醫稱為「鼻鼽(音同「球」)」,與過敏原以及自身體質虛弱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症狀常見頻繁的噴嚏、鼻癢、流大量的鼻涕,並見眼睛紅癢,可戴口罩減少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黴菌孢子、寵物毛屑及沙塵與空氣汙染物)。過敏性鼻炎的發作,診治上多以改善肺、脾、腎三臟虛損為主軸。現代人虛損的原因,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例如愛喝冰冷飲料、長時間待冷氣房等貪涼行為所致。冷熱兩時機 調理體質是時候李昌諴說,中醫理論中,過敏疾病多屬體質虛寒引起,在飲食上,秋冬季節料理可加入生薑、蔥白、蒜,驅風散寒、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每年夏至之後,可善用炎熱節氣,貼上三伏貼;冬天最冷的時候(冬至前後)則採三九貼,以調理溫熱身體、調養氣血,減少受季節變換引發過敏的頻率,達到預防醫學的效果。再搭配戴口罩、熱敷、按摩療法、針灸等,加上適當的日常保健,配合食療提升身體抵抗力。「三伏天」和「三九天」是維護呼吸道免疫防線的黃金時機。「三伏貼」與「三九貼」,都是利用藥物由穴位經絡直達病處,對過敏等呼吸道疾病具預防效果,穴位敷貼療法適合:1.過敏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及容易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2.虛寒體質:如手腳容易冰冷的民眾。如果夏季已做過三伏貼的民眾,更應搭配「三九天」作穴位貼敷。「三九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冬至前後)的時期。108年的三九天是:初九:108年12月31日(二)二九:109年01月09日(四)三九:109年01月18日(六)抗過敏茶飲 需辯證再服用預防過敏性鼻炎,平時也可喝保健茶飲:辛夷6公克、白芷10克、蒼耳子9克、薄荷6克、川貝母6克、生薑4克、桂枝9克,沸水沖茶飲用,每日600cc。燥熱體質者,可以酌加菊花調整。虛寒體質的過敏患者,建議親洽醫師辯證後,依據個人體質服用小青龍湯、葛根湯,平時保養喝六味地黃丸或枸杞地黃丸。長期調整體質,可以諮詢醫師服用補中益氣湯。按摩臉部「迎香穴」與「鼻通穴」,也能有效預防、舒緩鼻子過敏的不適。若病人能按體質調理,並把握季節時機,積極調養進而改善體質,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皆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過敏性鼻炎飲食禁忌李昌諴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患者有幾項飲食禁忌。1. 避免生冷飲料:如冰淇淋、冰冷飲等。2. 避免涼性蔬果:如西瓜、椰子汁、葡萄柚、水梨、白蘿蔔、大白菜等。3. 忌食辛辣、燥熱、燒烤或油炸等刺激類食物:如辣椒、沙茶醬、羊肉、醃漬物、咖啡及咖哩等。
-
2019-12-08 科別.耳鼻喉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一起床就哈啾連連,為什麼過敏特別容易在清晨發作,有無改善方式?衛福部嘉義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耕閤說,許多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容易在清晨或早上起床時發生,小孩若症狀嚴重,甚至會因為鼻炎造成鼻水倒流,整個晚上持續夜咳,父母與小孩都無法安眠。鼻涕倒流夜咳 嚴重影響睡眠造成夜間症狀的原因,像是晚上溫差變化,造成鼻腔黏膜刺激;枕頭棉被中的塵蟎等過敏原,也可能刺激鼻腔黏膜。以上兩者容易造成鼻黏膜腫脹導致鼻塞,鼻水分泌變多,躺著睡覺時,鼻水往後倒流到咽喉,導致咳嗽。如果鼻水倒流導致夜咳,可以服用抗組織胺,或者加上類固醇鼻噴劑使用。但有些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服藥後鼻水反而變黏稠,塞在鼻腔後端,更不舒服,這時可以考慮使用洗鼻的方式清除鼻腔分泌物,尤其是小孩子夜咳,常常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洗鼻後呼吸通暢,減少過敏原刺激,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考慮輔以藥物或噴劑。清潔注意死角 可用防被套張耕閤說,一般常見的過敏原,以健保給付的36項過敏原為例,分為「食物性過敏原」與「吸入性過敏原」兩大類。食物性過敏原像是螃蟹、蝦子、蛋黃、蛋白等等;吸入性過敏原像是蟑螂、塵蟎、貓毛、狗毛等動物掉落的皮屑、排泄物等,因為很輕,會飄在空氣中,被鼻腔吸入造成過敏反應產生。日常生活如何避開這些過敏原?張耕閤建議,根據過敏原的種類,在環境清潔上可以加強改善,可使用抗塵蟎被套、抗塵蟎清潔噴劑和空氣清淨機等,以減少過敏原的刺激。另外,電風扇葉片上、冷氣機出風口、洗衣機水槽旁的空間,都是容易積存過敏原的地方,應定期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也可以減少漂浮在空氣中的過敏原。溫差過敏患者 注意溫度設定張耕閤說,一般季節交替時較容易出現鼻過敏症狀,要看患者屬於哪種類型。有人對於某種特定過敏原過敏,如季節轉變會有花粉的問題,有人則是單純因為溫差變化,造成鼻黏膜反應,也有人兩者都有,這部份可以配合抽血檢驗、理學檢查還有病史詢問等來判斷。溫差變化所造成鼻炎較難預防,但像是夏天進入冷氣房中睡覺時,可以先將溫度設定高一點,如27度,等5到10分鐘已經習慣這個溫度後,再往下調整,鼻腔因溫差造成的症狀也可以因此改善。如果是因為過敏原刺激,可以考慮使用洗鼻方式來保健鼻腔,減少吸入性過敏原存留在鼻腔造成的影響,外出戴口罩可減少吸入性過敏原的刺激。洗鼻方式保健 清除過敏原張耕閤與長庚醫院中西醫藥研發團隊合力研發出「精研草本淨鼻法」,利用天然具抗發炎的草本素材,經過基礎研究調配出最佳組合,製作而成的草本洗鼻液,其外觀金黃透明,口感甘甜味道清香,使用此草本洗鼻液洗鼻,除了本身具有的物理性清潔效果外,洗鼻後殘留在鼻腔的草本精華,還可以持續舒緩鼻腔,讓療效持續。張耕閤說,使用草本液洗鼻,還能將鼻腔黏稠分泌物以及所沾附的細菌、灰塵及過敏原清除掉,有效改善鼻塞鼻倒流症狀,藉由「先軟化分泌物再清潔之」的洗鼻過程,重建呼吸道健康。抽血測過敏原 五歲後較準確過敏患者有必要抽血檢測過敏原嗎?張耕閤說,如果有鼻炎相關症狀,在診斷時可以考慮作抽血檢測過敏指數與可能的過敏原,配合理學檢查還有臨床症狀,可以較精確的診斷患者是否為過敏性鼻炎,三歲以上可以作此檢查,五歲後再作準確度更高。抽血檢測可知道患者對哪些食物性或吸入性過敏原有反應,依照反應的強度一般分成四個等級,第四級為最高級,最強烈,更需要避免接觸造成過敏症狀的食物或物質等。至於非過敏性鼻炎就不是因為過敏原的刺激,常見的原因是溫差變化造成物理性受體的刺激、化學物質的直接刺激,像是空汙粉塵、煙、油漆等化學物質等,還有就是藥物造成的副作用。
-
2019-12-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避當歸抗凝血劑等恐怖組合 中國醫建立中西藥比對系統
台灣許多民眾有服用中藥、調養身體的習慣,但若同時在吃治療慢性病的西藥,最怕中西藥交互作用,反而危害健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創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如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就會提醒中醫師不能開當歸等活血化瘀類中藥。衛福部健保署今舉行「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標竿學習分享會」,由12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以「垂直整合團隊運用雲端醫療主動提醒機制」為主軸,提出特色的智慧應用成果分享。其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應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開發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當中醫師開立的藥品,與患者正在服用的西藥不能同時使用時,電腦就會自動輔助發覺潛在相同藥理中、西藥物重複使用,並跳出警示視窗,提醒修改藥囑。中藥與西藥會產生交互作用,絕不是隔一段時間吃就沒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任秘書主任、心臟介入治療科主任的張詩聖說明, 如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形成,但這些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丹參、當歸等活血化淤的中藥材,避免抑制血小板凝固,增加內出血風險。張詩聖表示,經中西藥交互作用及重複系統比對,發現藥囑修改以當歸、丹參活血化瘀類中藥占96%最多。院外中藥相同藥理重複修改處方率為35%,院內醫師開立具風險的中、西藥併用處方比率下降達28.2% ,醫師修改相同藥理重複中、西藥物醫囑率達52%。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創的中、西藥院內外交互作用比對系統,許多醫院也都各自發表運用健保雲端系統的加值創新服務內容,如恩主公醫院及國軍花蓮醫院發展重複用藥檢核提醒、台北馬偕及奇美醫院提供高齡用藥整合、台中榮總藥品不良反應資料轉換應用及術前易出血藥品檢核。
-
2019-12-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14組致命混搭藥健保示警 灰指甲藥、贊安諾不可同時吃
吃藥可以治病,但如果醫師開立的藥和患者正在服用的藥品交互作用,反而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甚至危害性命。衛福部健保署今公布,即日起各特約醫療院開立14組交互作用會危及生命且絕對禁忌的精神科藥品組合時,會自動跳出警示。健保署明年起將盤點健保約1.6萬種藥品,加入其他禁止「混搭」的藥品組合,保障病人用藥安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今於「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標竿學習分享會」分享,過去需要仰賴藥師、醫師主動查閱患者雲端藥歷,人工對比藥物交互作用,仍可能百密一疏。因此,健保署自去年起陸續與台中榮民總醫院與台大醫院合作,建置處方藥品交互作用系統,由電腦輔助判斷、主動提醒。藥品交互作用就是藥品進到身體後吸收、分布、代謝、排除等處理路徑受到影響,導致藥效加成或藥效減低。戴雪詠表示,精神科用藥成為第一階段主動提醒藥品,是因為其品項相對單純,目前優先從會危及生命的配對開始,一共找出14組、172筆恐危及生命的藥品配對組合。戴雪詠舉例說明,服用灰指甲藥品患者,若其精神科主治醫師又開立贊安諾錠等特定成分抗焦慮藥品,恐造成抗焦慮成分濃度變高,可能延長鎮靜、安眠副作用。另外,服用巴金森氏症藥品的患者,也不可同時服用千憂解,避免增加血清素症候群風險,出現高血壓、高熱、肌肉痙攣、意識狀態混亂等不良交互作用。從今年11月底,精神科醫師只要連結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醫師開立的藥和患者正在服用的藥品是致命混搭,電腦就會自動跳出警示視窗。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自2016年建立,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去年增設醫師重複處方及檢驗可由電腦主動提醒,及建立藥品療效不等及醫療影像品質通報功能,不僅避免患者因重複檢驗而接受過多輻射。透過此一資訊平台,估計近6年減少健保藥費支出近74億元、近1年檢驗也減少約26億元。
-
2019-12-06 科別.牙科
暴牙戽斗不矯正 醫師點出十大口腔危機
根據調查,中小學生最常在校受到霸凌的因素,以暴牙、戽斗、肥胖最常見,也使許多家長願意花錢讓孩子做齒顎矯正。專家估計,以國小一班約20人來看,大概有一成學生正進行齒顎矯正,不過也隨著矯正人數增加,糾紛也愈來愈多。衛福部委託北醫大編撰「齒顎矯正治療參考指引」幫助民眾更理解矯正正確觀念。到底誰才能做矯正?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院長鄭信忠說,可以分為「先天遺傳」以及「後天影響」。先天遺傳如上顎前突、下顎後縮、先天缺牙、多生齒等;後天環境影響如乳齒早期喪失、恆齒萌發異常、恆齒喪失皆會使不當肌肉作用,無論是先天遺傳或是後天影響都會造成咬合不正等影響。鄭信忠說,小朋友有吸姆指、舌吞嚥、咬指甲、咬棉被等,原本齒列正常都可能造成齒列不正,引發咬合問題。小朋友若沒有在12歲換恆齒之前,改變習慣,齒列問題就可能一輩子尾隨。他也說,咬合不正若未即時做好牙齒矯正,會造成咀嚼功能障礙、容易蛀牙、易引起牙周病、發音學習障礙、阻礙顎骨正常發育、假牙不易製作、易造成前齒外傷斷裂、顳顎關節障礙症、口腔黏膜容易受傷、心理障礙等。衛福部心口司簡任技正陳少卿表示,許多矯正糾紛都是源自「醫病溝通不足」,醫師未給予患者正確的訊息,導致患者有高度期待,當期待落空時,就容易造成糾紛。陳少卿說,最常接到的矯正的糾紛,以「調矯正器時,醫師是否會幫忙看蛀牙」?她說,矯正齒列多數屬於自費行為,但調整矯正器仍屬於醫療行為,牙醫師應同時協助看照患者的蛀牙情形。陳少卿說,許多民眾會反映,矯正醫師強調自己只做矯正不看蛀牙。她呼籲所有矯正醫師,在矯正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患者有蛀牙或牙周病等情形,應該要協助患者。
-
2019-12-06 科別.心臟血管
兒童心臟停止 即時CPR活率倍增
孩子噎到、嗆到,失去心跳,把握黃金時間急救很重要。長庚研究發現,兒童心臟停止時,若即時進行心肺復甦術(CPR),救活率將增加一倍,同時避免腦部因缺氧受傷。但回顧十二年來的病例,因心臟停止而送院急救的兒童中,僅一成在到院前接受CPR。很多父母擔心CPR會壓斷孩子胸骨、傷到孩子,但不做CPR恐怕連命都救不回來,長庚醫療團隊呼籲,政府應加強推廣兒童心肺復甦術。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昨天表示,為提升民眾對於兒童急救的認知,不排除未來與國健署合作,將兒童急救術放至媽媽手冊中,增加民眾學習機會。林口長庚兒童一般科主任李嶸表示,該院於二○○五年至二○一六年間,有一百五十二名十八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到院前心臟停止,男女各半,四成七小於一歲,七成六發生在住所,僅一成即時接受CPR。研究也發現,一百五十二名病童中,只有三分之一可透過急救恢復自發心跳,一成四可存活出院,預後良好可恢復日常生活者只有百分之五。接受CPR的十五名病童中,急救後恢復自發心跳率為百分之六十,其餘一百卅七例沒有接受CPR者,經急救僅有三成二恢復自發心跳,顯示即時進行CPR可增加救活率高達一倍。李嶸呼籲,不要遲疑或害怕替心臟停止的兒童做即時心肺復甦術,早一秒急救,增一分存活。林口長庚兒童一般科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近一成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是因為嗆到,若異物梗塞導致昏迷、嘴唇缺氧發黑,就直接進行心肺復甦術;但若異物梗塞不完全、患者尚未昏迷,則應作哈姆立克法。石崇良說,幼童昏厥或呼吸不順,通常與呼吸道有關,民眾急救幼童時,建議先查看呼吸道,若完全不會進行兒童急救,建議撥打一一九與救護人員連線,提供初步急救。馬偕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彭純芝表示,台灣已將基本急救術納入常規教育中,但國人對兒童急救術相對生疏,建議家有幼童者應學習兒童急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