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血壓
共找到
4676
筆 文章
-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上了年紀只能乖乖接受失眠?掃除障礙讓你一夜好眠
對於老年人的生物鐘特點,很多人存在這樣的認知:老年人,好像就該睡得少、起得早。 於是當老年人抱怨睡眠質量差,後面往往會跟一句“年齡大了,正常”。彷彿人老了,失眠和睡不好就是理所應當的。因此,老年人關於睡眠障礙的困擾,通常不被大家重視。老年人主動去醫院治療失眠的也很少。 年紀大了,就只能乖乖接受嚴重睡眠障礙的現實嗎?還真不是。對老年人而言,睡眠時間並不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反而增加,八九十歲的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可能多達10~12小時。絕大多數老年人是受到了生理功能減退和疾病的影響,才睡得少、睡不好的。有睡眠障礙的老人,夜晚和早晨在幹嘛?調查顯示有45%的人存在睡眠問題,其中56.7%的老年人存在入睡困難、覺醒次數多和早醒的問題。年輕人呼呼大睡的時候,睡不好的老年人在經歷著什麼?眾人皆睡,我獨醒。入睡困難的老年人睡眠潛伏期較長,常常需要30分鐘以上,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入睡。 終於入睡,卻容易做夢又驚醒。不能熟睡、多夢的老年人,大多時間處於淺睡眠狀態,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提高。輕微的外界刺激或聲響都會讓老年人驚醒,夜間多次驚醒,次數大於等於2次。並且,老年人感覺自己整晚都在做夢,未能熟睡,甚至覺得自己沒有睡著,醒來後覺得全身乏力、疲勞感明顯。 再次入睡太困難,只好睜開眼睛早起床。早晨醒的時間比以往明顯提前,睡眠時間縮短。醒來後無法再次入睡,而且白天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整夜的累積睡眠時間明顯低於一般人,通常總時間不足5小時。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最新研究推薦,18~64 歲的人每天睡7~9小時、65歲以上的人每天睡7~8小時,更容易保持身心健康。 雖然睡眠障礙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很可能引起焦慮、煩躁不安、精神疲乏,導致免疫功能低下、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增加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或者加重原有的基礎疾病,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以及其他伴隨疾病的恢復。身在老年,卻有必要擁有嬰兒般的睡眠。清掃睡眠障礙 老年人一夜好眠老年人的睡眠障礙錯綜複雜,行為習慣、睡眠環境、心理因素、藥物因素、疾病等均和睡眠質量有關。為老年人清掃睡眠障礙,自然是從以上因素著手。睡眠環境和生活行為習慣,是形成老年人睡眠障礙的重要因素,也是比較容易糾正的因素。改善老年人的睡眠環境,需要創造安靜、昏暗、溫度適宜、寢具舒適的睡眠環境。室內保持適宜的溫度,一般冬季為25℃左右,夏季為18~20℃,相對濕度50%~60%。注意調節室內光線,睡覺時拉上窗簾,盡量熄燈或使用地燈。床鋪應當安全舒適,有足夠的寬度和長度,被褥的厚度及枕頭的軟硬度應適中。存在意識障礙的老人要加床週護欄,以保證睡眠安全。 糾正不利於睡眠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過量飲酒、飲用過濃的咖啡或茶、暴飲暴食等。培養好習慣,平時多參加社交活動;每天運動,如快走,可以改善睡眠質量。 睡前,用熱水泡腳、按摩背部等,必要時備耳塞、眼罩;避免過度興奮,不在床上從事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看書等;把床當作睡眠的專用場所,感到想睡覺才上床,而不是一累就上床。入睡困難或無法再入睡(無睡眠20分鐘後)時立刻起床到另一房間,直到睡意襲來。每天按時起床,避免白天久睡。 清掃完外界障礙,再讓我們一起來清掃老年人身體的障礙。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各項生理系統的功能衰退,激素的分泌逐漸減少,其中當屬褪黑激素對睡眠有重要影響。在自然睡眠中,褪黑素通過作用於褪黑素受體來控制晝夜節律。研究發現,在一天中,體溫、褪黑素、皮質醇的變化趨勢,老年人比年輕人早一小時左右。一般年輕人的體溫在22點後開始下降,準備進入睡眠狀態;而老年人的體溫大約從21點開始下降,甚至更早。早上也是一樣,老年人體溫上升的時間,比年輕人要早一小時,身體甦醒得更早。褪黑素的變化趨勢,跟體溫類似。 有睡眠障礙的老人,可以服用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與以往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是作用於褪黑素受體起效的一種調節睡眠的藥物,可以改善睡眠的效率,提高睡眠的總時間。但也有報導,患者長期使用褪黑素可能產生抑鬱症狀。 除了褪黑素受體激動劑,治療老年人睡眠障礙的藥物,還有苯二氮卓類藥物和非苯二氮䓬類藥物。 非苯二氮䓬類藥物,不良反應相對少,更適合老年人,尤其是入睡困難者。常用的非苯二氮䓬類藥物有唑吡坦和佐匹克隆,可以短期用於入睡困難的老年人,提高睡眠質量。 唑吡坦和佐匹克隆耐受性好,較少影響第二天的生活;老年人停藥後,也較少出現失眠反彈;可能出現嗜睡、胃腸道反應、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此外,佐匹克隆對於維持睡眠和改善早醒有一定優勢,但劑量不宜太大。 以前,苯二氮䓬類藥物一直是治療失眠的常用藥物,如咪達唑侖、艾司唑侖、氯硝西泮等,但近年來因為其對老年人的副作用已明確,所以不推薦使用。即使需要服用,也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提醒大家:無論服用哪種藥物,謹遵醫囑是首要原則,請不要自行購買、隨意服用。 最後是疾病本身給老年人帶來的睡眠障礙了。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普遍較差,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亢進、關節炎等都可能導致睡眠障礙。本文摘自百科名醫網
-
2019-11-26 科別.心臟血管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師討論為宜。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邱淳志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如何控制壞膽固醇?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邱淳志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邱淳志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邱淳志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邱淳志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原文: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5 養生.聰明飲食
初榨橄欖油營養價值高?這樣吃讓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
47歲的蕭先生,為了健康,已戒菸十多年,飲食也以地中海型飲食為主,並保持固定運動習慣,唯一缺點是愛吃甜點。經由例行性的健康檢查發現,蕭先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參考指標的丙二醛MDA指數竟高達2.41nmol/ml。原以為是甜點吃多造成,但不嗜甜的蕭太太該指數也偏高,經醫療團隊追根究底,才發現是用油烹調方式錯誤導致。原來,蕭太太認為初榨橄欖油營養價值高,不論煎、炒、炸都用相同油品,殊不知,橄欖油較不適合高溫烹調。經過溝通調整用油後,目前,兩位的丙二醛MDA指數已經恢復正常。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醫師表示,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調查發現,七成民眾居家用油觀念錯誤,最常見的是橄欖油錯誤使用。基本上,不同烹調方式應使用不同油品,而該觀念未能深植人心。而且大家對於初榨橄欖油都抱持著健康印象,認為不管是煎、烤、煮、炸一罐用到底就可。事實上,橄欖油較適合低溫烹調,若加熱溫度到達發煙點,讓油脂氧化,反會形成回鍋油問題,嚴重危害健康。煮菜時,很多人會以油鍋冒煙作為「夠熱」的判定點,這是很危險的作法。因為,如果看到鍋裡油品持續冒出煙,代表油已經被加熱到超過「發煙點」,當油到達發煙點時,油品就會氧化變質,有害健康。林美秀指出,許多人常吃重複使用、加溫過度的油品,或使用不適合的油品做烹調,易使體內自由基含量增加。當體內自由基過多時,會破壞體內正常細胞而引發疾病。她進一步說明,MDA丙二醛是不飽和脂肪酸受到自由基攻擊過氧化後的產物,可做為脂質過氧化作用之指標。若體內MDA丙二醛累積越多,表示細胞受傷害機率高;MDA丙二醛形成越快,表示身體抗氧化能力較差。MDA丙二醛能破壞膽固醇傷害動脈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該數值為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參考指標,當超過標準值1.1時,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升,就算身體尚未產生病痛,仍是個警訊。此外,MDA丙二醛亦會破壞DNA,可能導致癌症,並加速老化發生,使肌膚產生斑點、皺紋等。林美秀提醒,為了降低MDA丙二醛傷身機會,平時飲食應多以蒸、煮、滷的菜色取代油炸、油煎;居家烹調應依據烹飪方式選擇不同油品,如橄欖油較適合低溫烹調或涼拌,若需高溫煎炒,則選用耐高溫的葡萄籽油。愛吃零食及甜點的人,應避免食用含有酥油或反式脂肪的餅乾糕點,可用羊羹、紅豆湯、蒸蛋糕等中式甜品代替。此外,建議適時補充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等,以增強對抗自由基能力,並戒菸、戒酒,就能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諮詢專家/聯欣診所院長 林美秀醫師
-
2019-11-25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糖尿病為國人常見慢性病,病程時間長,也可能造成全身性的血管病變,引發相關的併發症,對健康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多數患者會服用藥物及調整飲食來治療,也會以糖化血色素達標當成疾病控制成效良好的依據;然而,糖尿病只有控糖是不夠的,它的併發症也十分值得重視,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甚至可能致命。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年鑑指出,2014年統計全台共有218萬名糖友,75歲以上的長者,每2人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20歲以下糖尿病罹患人數在7年內大增將近45%;由此可見,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疾病,也有「年輕化」趨勢,因此青少年、青壯年也應更加注意飲食及控制體重、維持正常作息。其實,不只糖尿病本身對健康造成危害,其也會引發多種併發症。據統計,糖友較正常族群多2-4倍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更有逾六成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併發症及死因;一旦引發心血管併發症,如中風、心肌梗塞或心衰竭,恐怕減少預期壽命多達11年。另一個糖友不容忽視的威脅則為腎臟病變,台灣糖尿病人口中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約為15%,進而引起蛋白尿、腎衰竭、尿毒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可能洗腎;統計也指出,四成末期腎臟疾病患者是肇因於糖尿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友除了嚴格控糖,更要預防心、腎併發症風險,在相關指標的控制上,包含糖化血色素應控制在7%以下、血壓一般建議應低於140/9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也要關注腎臟情形,合併有腎病變患者血壓應低於130/80mmHg;同時維持胰、心、腎的健康,才能降低產生併發症風險。根據2018國際糖尿病聯盟大會發表的「台灣糖尿病登錄計畫」報告指出,HbA1C達標率僅37%,意味有超過6成,約超過120萬名糖友尚未成功控糖。黃建寧強調,一旦控糖成效不佳,就可能面臨心腎等多種併發症威脅,而家庭與朋友的支持力量正是翻轉糖尿病發生或惡化的重要關鍵,預防糖尿病併發症,胰、心、腎健康都要兼顧,缺一不可。延伸閱讀: 年紀輕輕就患上糖尿病? 這項檢查近5成民眾都忽略它 這時段吃早餐最好! 不但能瘦還不怕血糖飆
-
2019-11-24 科別.心臟血管
新型抗凝血劑 可防意外大出血
75歲的林伯伯是退休族,平日身體硬朗,偶爾覺得一陣陣心悸,因有心房顫動和高血壓病史,固定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血栓。沒想到有一天突然跌倒,引發大出血,緊急送醫後連外科醫師都不敢輕易開刀。幸好他的主治醫師發現林伯伯服用的抗凝血劑,有反轉劑可以短時間內恢復凝血功能,立刻施打減緩出血,在醫師開刀後,林伯伯順利保住性命。心房顫動易中風 抗凝血劑防血栓收治該名案例的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俊偉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心房因快速不規律的跳動,而無法有效收縮,心房內的血液流動不佳,容易凝結成血栓。從心臟產生的血栓如同散彈槍,一旦血栓隨著血液流到身體各處,會導致不同器官中風,例如血栓塞到腦部,就會阻塞腦血管造成腦中風,導致失能,「比起一般缺血性中風,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死亡率高出兩倍。」由於心房顫動最嚴重的併發症是中風,以往靠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血栓,病患會先在心臟科門診,由醫師透過各項年齡、性別等危險因子,評估病人中風風險後,再採取口服抗凝血劑,降低中風機率。新型藥劑 可反轉凝血功能為了預防血栓,抗凝血劑相對容易導致流血,若病患有拔牙、手術等需求,最好先告知醫師。李俊偉也提醒,病患要注意防撞、防跌倒、防受傷,也不要做太粗重工作和太激烈運動,降低因碰撞造成出血不止。李俊偉說,目前有一種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當病患忽然發生意外大出血或需要開刀時,可透過施打反轉劑,抑制抗凝血劑的藥效,讓病患恢復凝血功能。但他特別提醒,當意外發生時,保命關鍵就是搶時間,盡快送醫治療才能爭取更多續命機會。誰是心房顫動高危險群?李俊偉說,年齡愈高、罹病率愈高,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都需要留意。不過,心房顫動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偏偏無法預期何時發作,感到心悸、胸悶和喘,應提高警覺。李俊偉說,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是最可以預防的,除了透過藥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外,建議有心房顫動家族史或心悸的患者,健康檢查時安排做心電圖檢查,早期發現,適度預防,避免引發中風!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上了年紀身高「倒勼」正常?醫師:比年輕時矮3公分要警覺
Q該陪同長輩就醫嗎?詹醫師說:病況複雜 家屬陪同較好如果長輩身體還算健康,行動無礙,只是一般小病要看醫師,或者只是慢性病要回診拿藥,讓他自己去就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若老人家病況比較複雜、病況控制得不好;或是長輩認知功能退化,每次去看完醫師,回來都交代得不清不楚,聽不懂或記不住醫囑。像這些情況,就需要有人陪同,而且最好是同住者或比較瞭解長輩生活的照顧者陪同比較好。陪同就醫的目的在於:把老人家目前生活與身體狀況跟醫師回報,同時也能瞭解目前的治療目標、用藥以及治療效果。在醫院陪伴長輩就醫的人,很多都是外籍看護,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每一位外籍看護的語言溝通能力不同,細心程度也不同。有些外籍看護溝通能力很強,會很詳細聽取醫師意見並記下醫囑,同時也會細心回報病人狀況;但也有些外籍看護只是單純送長輩來醫院就診,無法這麼周到細緻。我建議,若長輩狀況不穩定,外籍看護又無法妥善傳達雙方資訊的情況下,做子女的最好還是能請假抽空陪同長輩就醫。有住在一起自然是最好,但就算平常沒有一起住,起碼溝通上會比較順利。陪同就醫可不是人到就好,而是要扮演好「橋梁」的角色。有些資訊應該要事先準備好,包括:瞭解長輩病史、記下長輩最近不舒服的症狀、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清單(由於許多長輩有多項慢性病,為避免重複用藥,這項工作務必充分落實)、各項檢查報告的結果等,這樣在看醫師時,才能夠讓醫師迅速掌握病人的問題。對於醫師的解說,也應該細心記下,並詢問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倘若無法做到經常陪病,也沒有合適的親友可以幫忙,或許可以考慮花點錢,申請居家服務,陪伴長輩就醫。但因居家服務員不可能瞭解長輩平常的狀況,上面我提醒的那些前置準備工作,一樣不可省,在合作時將資訊轉達移交給居家服務員,如此才能夠達到陪同就醫的最佳效果。Q「老倒勼」是正常的嗎?詹醫師說:比年輕時矮3公分 要提高警覺很多老人家上了年紀以後,身高就會縮水,或是「ㄎㄧㄠ ㄍㄨ」(駝背),有些長輩覺得反正人老了就是這樣,不以為意,就這樣擺著不管。但人之所以會「老倒勼」,可能是因為骨質變差。若骨質流失得很厲害,脊椎體的空洞很多、結構變差,就會被體重愈壓愈扁,變形到一個程度時,稱之為壓迫性骨折,就會產生駝背、身高變矮的問題。雖說人的身高隨年紀增加而略有縮水的狀況並不罕見,但很明顯的「老倒勼」,絕不是一個「必然」該有的正常現象。要變矮多少才叫作「矮很多」呢?從理學檢查的角度來看,老人家身高如果低於年輕時三公分,就算是變矮頗多,必須提高警覺。此外,也可以讓老人家背部貼著牆站立,測量頭枕部(就是後腦杓)跟牆壁的距離,正常來說,後腦杓應該可以貼著牆,但是如果有駝背現象,就會產生距離,無法貼著牆壁,如果牆壁跟頭枕部的間距超過三公分,就要懷疑是否有異常。還有一種在家也可以簡單測試的方法是:測量肋骨下緣跟骨盆的間距。把手放在老人家肋骨最下緣,用指寬來測量從肋骨下緣到骨盆之間的間距,正常人應該要有二、三指寬,或是大於五公分這麼寬,但有骨質疏鬆的老人家,由於脊椎椎體被壓得愈來愈扁,這個間距就會變小,如果小於一指幅寬(約二公分),恐怕就有脊椎異常。有「老倒勼」問題的老人家,應該到醫院做脊X光及骨密度檢測,如果確診,應接受骨質疏鬆的治療,以控制惡化的情況。Q 血壓、血糖飆高,要馬上就醫嗎?詹醫師說:低血糖、低血壓 危險性反而高如果長輩本來就有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時的血壓飆高或血糖升高,我們倒不那麼擔心,比起血糖或血壓太高,比較擔心的反而是低血糖或低血壓。血壓太低有可能會暈眩甚至休克,如果平常血壓都是一百多,突然有一天變成七、八十,一定要趕快去看醫師。血糖也是一樣,高血糖固然不好,但低血糖「立即的」風險更大,血糖太低時,人是會昏迷的,嚴重的話可能會危及性命。當血糖低到60毫克/分升以下,就要趕緊吃顆糖把血糖拉上去,要是拉不上去或病人意識模糊,就要趕緊送醫。有人會問:送醫到底應該要等候看門診,還是直接掛急診?如果只是自己在家裡量到血壓飆到180毫米汞柱(mmHg),或血糖飆到200毫克/分升,通常並不會有立即的危險,可以按一般程序掛門診看醫師就好了。但如果長輩有低血糖、低血壓、發高燒、神智改變、使不上力、話講不出來等症狀,則千萬不要傻傻等門診,而要掛急診。因為老人家的病況瞬息萬變,很有可能會突然急轉直下,拖不得。十年前,我阿嬤還在世時,有一天下午二點,我媽媽打電話給我,說阿嬤覺得會冷,到下午四點,量體溫時已經到39度,等到晚上七點,申請到病床送到醫院,阿嬤血壓只剩下70,而她平常可是有高血壓的,卻在短短幾個鐘頭內病情驟變,弄到休克的地步。我們老人科很多醫師都遇過這樣的情形:病人掛了號,還沒等到看醫師,就已經走了。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一位阿嬤病患坐在候診區上等著要看診,等著等著就不動了,周圍的人還以為她是不耐久候睡著了,直到護理師出來叫號時,才發現她已經過世了。所以,老人家身體若突然有異樣,真的寧可慎重一點,也不要掉以輕心。
-
2019-11-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信願行盡人事聽天命
【編者按】雖然人生都會面臨終點,但除非夫妻兩人同時死於意外,不然總會有一人將面臨心愛的人病痛纏身,甚至面臨死亡的煎熬,也因此醫療團隊非常珍惜幸運的家屬願意與大眾分享照顧愛人、戰勝病魔的親身經歷。最近收到「醫病平台」發起人之一的名作家黃春明先生寄來他夫人所撰寫的一篇文章,我們也找到過去在「民報」醫病平台的兩篇類似的成功故事,一篇由太太回憶照顧經歷多次病危而後完全康復的先生,以及一篇先生撰寫太太接受骨髓移植成功後的百感交集。相信這些真人真事的分享,可以帶給苦難中的家人希望。先生2014年2月因連著進行了心臟裝支架、肺臟切除、化療等侵入性治療,而演變成敗血性休克,突然倒下病危。在台大醫院住院長達355天。四度進入加護病房。2015年2月得以出院。但是是在有氣切管、廻腸造口、無法自行行走的狀態下回家的。在這期間,我曾請過看護幫忙,前後來過四人,有因能力不足,有因受不了苦,六週間都離職了。先生因結腸潰瘍嚴重,排泄物裡有血、有糞水,每天可高達二十次以上。我都親手為他清潔,看護光在一旁協助都無法接受,一個個求去。我獨挑重擔,完成了別人口中「不可能的任務」,甚或是奇蹟的美事。出院後更忙,又要忙家務,又要照護他,原來在醫院有護理師處理的事,我要全包。家中只有我和他。他的好友賴醫師一直很好奇,想知道是什麼力量讓我們能渡過難關,催促著我將這些心路歷程寫下,可供他人參考。昨天看了友人傳來談放棄強力人工維生,選擇安樂終老的影片。那是某位醫生的觀點。我回了友人一句:「還好我先生在台大不是碰到這樣的醫生。」我一方面感謝所有的醫療團隊及照護人員的努力及堅持,讓我們得以脫離困境,一方面覺得賴醫師的建議是對的,我有義務分享我的經驗。我曾在民報的醫病平台發表過一篇「醫病配合之我思」,回應我的文章是期待醫院能做到全職照護,我以為那在現階段只是打高空,而且失了人性的基本方向。人因互信互依而得以生存。人因有愛及被愛才想存活、才有鬥志。那是內在最基本的原動力!感恩我是在醫生家庭長大,父親從我約十歲就讓我參與照顧病童、陪伴病童,聽他問診、看診。我不僅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照護能力、醫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我看到醫生高操的人格,學到同理病患及家屬的苦與憂。先生倒下了,我能做的就是充分信任醫師,尊重他們的專業。對自己的要求則是要有信心。信心有三部份:自信、信他、信天地。自信部份,我相信以我從小的所見所聞,我有優於常人的條件。我相信我對愛的認知讓我有足夠的鬥志。我相信由於平生的訓練,我有足夠的毅力與堅持。信他的部份,看到先生強忍病苦,從沒哼唉過一聲,甚至連嘆息都没。一心求生,怕自己棄生將留我孤獨,他的愛,我知,我信!醫師救人第一的高貴情操,是我從小就深深被感動的,護理師的愛心,是我自己從小就親自體驗的。信天地,我是佛教徒,我相信因果,相信業報,也相信願力。如果我們該承受的業報太大,大到願力無足抗衡,那就好好懺悔,期待未來的行善修持得以種下善因結下善果。如果過往曾結善緣,必有貴人來相助!照護者要有信心,病患本人更要有信心。住院期間,我充分觀察到先生病得很嚴重,即使是在普通病房期間,絕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昏睡,連翻身都無力。身上看到的是全天都在注射的針管及鼻胃管、氣切管,言語是無能的,筆談也只能在手沒腫脹時才能書寫。但只要我輕聲的告訴他,我現在要做什麼護理工作,他都配合。拍背、化痰、抽痰、沖洗私處,是每天要做好幾次的,他都配合,毫無不耐煩的神色。二十四小時生理監控器讓我能知道他的狀態是否穩定,血氧、心跳、血壓、體温,及痰的量與質是我最基本的觀察依據。最艱困的時期,他因抵抗力不足經常感染。打針、抽胸水、輸血,做各種檢查都是經常要的。初期,屬於較侵入性的醫護行為,我都不被允許留在病房內,後來連醫護也發現,我在會利於這些事務的進行。我取得醫護的信任後,留在他身邊,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出院後,他較康復時曾告訴我他記得,他說:「我信任妳,妳懂得多,我較放心,妳不在,我會擔心被亂搞!」這就是我不認同把護理工作完全交給護理人員的原因。病人的安心感、信任感是復原的重要因素之一。親屬或信任的友人在身旁也是一劑強有力的藥!至少他感受到被愛,被需要,他才會有更強的求生意志!我們能走過,彼此的互信互依互愛是不可缺的原因之一!護理師是三班制,我是全天制的,休息睡眠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四小時。連自己都不敢相信能挺過來。或許沒經歷過的人很難相信,是佛法助了我。以前看金剛經,對「無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感到不解,在這期間都有所體悟了。因無常而知無我,因無我而能行事無住於心。我只知要專注在當下,了了分明,就對了。專注使人不知疲厭,無有間斷。普賢菩薩的精神給我很大的助力,效法祂就對了。我信我的親友及學生。當我最艱困的時候,我怕自己若每天到病房外進出,可能會是帶菌者。於是我不僅請大家不要經常與我聯繫或來探病,僅拜託友人能為我送餐(先生的營養全賴注射,我吃不慣醫院的供餐),就這樣幾乎是以閉關的方式生活。照護的必需品,我多半是利用半夜,較少人時才到地下樓採買。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能帶先生回家門!照護者最重要的任務是觀察,做醫病間的溝通及日常的起居。舉凡護理站規定的定時翻身、服藥、清理病患的身體衣物及床褥,做記錄等都要確實。我有感於醫院的制式表格不夠詳細,另外自定格式,將先生全日的狀況(有他的身心記錄,也有我的護理記錄)一五一十的記下,這靈感是來自以前看父親的病歷記錄。記憶有限,因有詳實的記錄,不僅我自己更能注意觀察,在跟醫生報告時也能較無漏失。主治醫師看我有自創的記錄,以後巡房都會自己翻閱。因有記錄對每月一換的住院醫師也是有幫助的,我能如數家珍的向他們報告先生的病史。甚至提醒有些用藥對病人是不利的。我沒怪過住院醫師,才畢業不到三年,一天要照顧的病人多達一二十人,而且才接觸短短一個月,又要轉到其他病區了,他如何能深入了解像先生這種住院久又重症的病人?家屬學習相關醫學知能是有必要的。不論自修或醫院提供教學(文字、影片、實務都可),羅倫佐油的發現,不就是有家屬的參與嗎?照護的過程中,照護者自己需要要有正面的心態,而不是只有表面的陪伴。不能只有憐惜、擔心、苦與憂,那都無濟於事,要清醒的知道遇到的難題,設法排解,需要知識、智慧與毅力!照護者的行為心態,病人清楚得很,他會被鼓舞的!這是一條盡人事聽天命的路,我很高興我們一步步穩當,雖緩慢但的確是持續向上的走過來。至少相較於國外對曾長時間住加護病房,及住院後得以出院的病患的調查:有三分之一很快就凋零,三分之一成了類植物人,三分之一能恢復作息的人大多心生怨氣,因為他太多生活技能都消失了,心中是極其不悅的。先生是少數中的幸運者,雖然他有很多技能尚未恢復,但就我的觀察,他是在進步中,而且他不怨,他滿懷感恩,同我一般。(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8/1/12)
-
2019-11-22 新聞.健康知識+
中老年人注意:3類食物吃愈多 血管愈易黏成粥
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病從口入”,對於心腦血管疾病而言,也的確存在一定道理。心腦血管疾病包括了多個種類,比如冠心病、中風、心梗等,這類疾病屬於中老年朋友高發的疾病之一。而處於這一年齡段本身血管就已經逐漸老化、彈性降低,如果再加上飲食的雙重影響,更是加重了自身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根本因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血栓!而血管病往往又和飲食習慣密不可分。飲食不當是絕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調整飲食是為健康做的第一步。如果長期攝入以下3類食物,那就可能會讓這類疾病找上自己:一、高鹽分食物中老年人大部分都對高鹽分食物比較青睞,這和自身味覺減弱、常年飲食習慣等有關。雖說“鹽”是百味之首,但如果攝入鹽分過多,那就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就是鈉離子,大量鈉離子進入人體後,遠超過腎臟的代謝負擔,就會引發水鈉滯留、血液滲透壓增加、血容量增加,從而引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有數據研究表明,大約有9.5%左右的心血管代謝死亡和鹽分攝入過多,同時與10.4%的冠心病死亡、21.4%的高血壓性心臟病死亡等,都有密切的關聯。二、高糖分食物也是一大凶手和高鹽分食物對比來說,高糖食物更是受大家歡迎,比如可樂、果汁飲料、蛋糕等等,都屬於高糖分飲食。如果攝入大量含糖量較高的食物,會導致人體內血糖以及甘油三酯水平的異常升高,同時還會降低脂蛋白水平,增加血液黏稠度。特別是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如再攝入糖,更會對血管長期造成破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等問題出現,從而引發各類心腦血管疾病。三、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反式脂肪酸”這名字聽起來大家可能會感覺比較陌生,但其實很多食物中都有它的存在,比如蛋黃派、奶油蛋糕、油炸、燒烤類。反式脂肪酸主要產生於植物油的氫化過程中,它能升高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還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而導致自身血壓升高、動脈粥樣硬化等多個問題出現。喝醋、紅酒可軟化血管?比起均衡飲食,“喝醋、紅酒可軟化血管”的說辭未免有些荒誕滑稽。首先說“醋”,它本身是一種常見的調味劑,用途“調味”,僅此而已,並沒含傳言中“軟化血管”的神奇物質。而“紅酒”之所以風靡於軟化血管的神奇食物中,只因它含有一種叫做“白藜蘆醇”的物質。但是,就目前而言,以往的實驗只應用於動物身上看到了成效,人喝紅酒是否有軟化血管,延年益壽的功效?無從考證。其實,隨著年齡增長,血管自然也會衰弱,而對於中老年而言,只能徒想恢復年輕,事實卻無法夢想成真。所以,到了這個年齡,能做的就是預防血栓,避免血液黏稠。當下應定期進行合理運動、飲食營養均衡,同時還要控制原發疾病。特別是已經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服用藥物。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19-11-21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全球唯一減緩且逆轉阿茲海默症新藥 最快後年上市
全球失智症人口(目前約五千萬人)正快速增加中,2050年將到達一億五千萬人。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失智症的6成,但近20年來各大藥廠前仆後繼、燒錢無數,新藥開發的失敗率竟然高達99.6%,相比於已經極低的癌症新藥開發成功率(20%)來說,阿茲海默症新藥成功率更加慘淡。舉例來說,2012年8月美國輝瑞(Pfizer)與嬌生(Johnson & Johnson)共同研發的巴匹單抗(Bapineuzumab),在臨床試驗第三階段中未顯現治療效益,宣布失敗。2016年11月美國禮來(Eli Lilly)公司研發的索拉珠單抗(Solanezumab),同樣也是在臨床第三階段,患者服用藥物超過一年後,認知測驗的分數上並沒有和服用安慰劑者有顯著差異,宣告失敗。2019年1月羅氏藥廠(Roche)的克雷珠單抗(Crenezumab),也是在第三期臨床試驗時,由於該藥物無法減緩或逆轉阿茲海默症造成之損害,宣布終止大型人體臨床試驗。接下來,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阿巨肯努單抗(aducanumab),2016年9月由美國渤健(Biogen)及瑞士Neurimmune公司共同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臨床研究報告指出,透過採集沒有認知、記憶功能障礙的健康高齡受試者的血液樣本,幸運分離出一株對β -類澱粉蛋白(Aβ)有極高專一性結合力的單株抗體(簡稱單抗,註1)--- 阿巨肯努單抗,且阿巨肯努單抗能有效改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此研究共招募165位具有輕度至中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並且隨機分配到投藥組與對照組中。投藥組的患者,再依據給予不同劑量的阿巨肯努單抗,分為四組,受試者共接受為期一年多,每個星期一次的靜脈注射給藥。結果發現,阿巨肯努單抗不僅可以安全有效清除受試者大腦內的β -類澱粉蛋白斑塊,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令研究者相當雀躍。美國渤健公司於是根據合作開發許可協議,從瑞士Neurimmune引進阿巨肯努單抗,自2017年10月起,再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合作開發阿巨肯努單抗作為新藥與上市的研發工作。當一切都那麼美好的時候,卻出現了事與願違的打擊,阿巨肯努單抗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第三期臨床試驗(EMERGE及 ENGAGE),其預估結果出現了無法達標的情形。EMERGE(1,638 名患者)和 ENGAGE(1,647 名患者)旨在評估阿巨肯努單抗給藥之有效性。截至2018年12月26日止,來自1,748名可能完成18個月試驗期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之數據,經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independent data monitoring committee)對此兩項研究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後,認為阿巨肯努單抗對於阿茲海默症導致的認知功能損傷並沒有統計學上的改善功效,因此在2019年3月21日,美國渤健和衛采只好忍痛宣布終止阿巨肯努單抗的全球三期研究,宣布新藥開發失敗,股價重挫。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宣布終止臨床試驗後,又出現了峰迴路轉,美國渤健公司針對包含更多(共3,285名)患者的數據庫再次進行分析,進一步發現,在所有的臨床試驗中(給與患者3mg/kg、6mg/kg、10 mg/kg三種劑量),其中最高劑量(10mg/kg)的阿巨肯努單抗在統計學上,確實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也就是說,阿巨肯努單抗可以減緩患者在記憶力、定向和語言能力方面的衰退,同時,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可以恢復,包括個人理財、打掃衛生、購物、洗衣服以及獨立外出旅行等等。因此在宣布失敗七個月後,2019年10月22日美國渤健與日本衛采(Eisai)聯合向世界宣布,經與美國FDA溝通後,將在2020年初提交阿巨肯努單抗上市許可申請(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BLA ),同時也將繼續與歐洲、日本等地區的監管機構進行協商,預計1~2年內投入市場,股價應聲大漲。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持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其主要特徵是由於腦內出現β-類澱粉斑塊(β-amyloid plaques)及神經纖維糾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β-類澱粉斑塊是因為大腦對β-類澱粉蛋白的「產出」與「清除」失去平衡, β-類澱粉蛋白大量堆積後形成斑塊。而神經纖維糾結則是因為澱粉斑塊堆積後,引發免疫發炎反應,使得神經細胞內構成微小管(microtubule)的一種Tau蛋白過度磷酸化,使得微小管扭曲變形,最後造成纖維糾結。這些受到影響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突觸會逐漸失去功能並死亡,於是患者功能退化的症狀也會越來越嚴重,最初發生在記憶區,但逐漸也會擴展到情緒區和語言區等等其他區域,目前醫界只有減緩症狀的藥(憶必佳、愛憶欣、憶思能、利憶能等等),完全沒有停止病程或逆轉的藥物,阿巨肯努單抗將是全球第一個。除了許多已知造成失智的危險因子外,如: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抽菸、頭部外傷、憂鬱症等,最新的研究還發現吃進含有反式脂肪的飲食,也會大幅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根據2019年10月23日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 )流行病學暨公共衛生學教授二宮俊治(Toshiharu Ninomiya)教授發表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發現,如果血液中反式脂肪濃度高者,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的風險,較正常人要高出50%~75%。這也告訴大家,飲食中的反式脂肪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此研究共招募1,628名60歲以上沒有失智症狀的社區銀髮族,進行為期10年(2002~2012)年的追蹤,每位受試者都要採集血液樣本並分析反式脂肪在血中的濃度,同時記錄所吃進去的食物,進行分析。結果發現,10年隨訪期間,共有377人發展為失智症,其中247人為阿茲海默症。在407位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最高的受試者中,有104位罹患失智症,其每千人發病率為29.8。在反式脂肪含量次高的族群中,該比例則為每千人年27.6。在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最低的組別中,每千人發病率為21.3。 研究人員排除受試者其他引發失智症的因子,像是高血壓、糖尿病,或是有菸癮後發現,血液中反式脂肪濃度高的人,就會比較容易罹患失智症,且具統計意義。而這篇研究特別值得參考之處,在於其直接檢測受試者血中反式脂肪的濃度,而非像之前的研究,只用傳統問卷詢問受試者日常飲食內容的方式,相較起來,更加準確。全球平均每 3 秒鐘就新增 1 名失智症患者,根據衛福部所做的流行病學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3人中就有一名失智患者,而80歲以上銀髮族每5名就有一名失智,估計台灣目前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7萬人,預估未來平均每年將增加 1 萬人。失智症對國家社會層面影響甚鉅,因此世衛組織WHO早在 2012 年就已經要求世界各國,將失智症列為優先的公共衛生議題。想要遠離失智症,唯有多動腦、積極運動、多參加社交活動、維持健康BMI,採行健康的地中海飲食,方為上上之策!註1: 近年來,針對阿茲海默症而發展出的抗體免疫療法,特別受到世界級藥廠的青睞,也是目前表現最具潛力的治療方法之一。單株抗體是僅由一種類型的免疫細胞所製作出來的抗體。
-
2019-11-21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吃鍋又怕胖? 5個小技巧讓你在減肥也能飽口福
氣溫猶如溜滑梯般急速下降,只要天氣稍稍變涼,火鍋店裡就是擠得滿滿都是人,三五好友大多相約到吃到飽火鍋店來個大進補;不過,對減重者而言,可說是的一大考驗,稍有不慎「嘴一滑」,攝取熱量就破千卡警戒線。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表示,口腹之慾每個人都需得到滿足,火鍋當然不是減重世界的洪水猛獸,就連長年重視控制飲食的他,也偶爾會吃吃火鍋變換口味。減重的人照樣可以吃火鍋,只是方式要稍微改變,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也要有所節制、必須「有計畫」的聰明吃火鍋,才不會吃得過多或暴飲暴食,讓腸胃受不了,或是身材變了調。他以自身享受美食的經驗為例,建議湯底原則上味道愈清淡、添加物愈少的,熱量就愈低,市面上有很多店家推出新口味的豆漿鍋、牛奶鍋,甚至是起士鍋,基本上是敬謝不敏,因為這些湯頭都會讓你在吃一樣的食材同時,不知不覺中,比別人吃進更多的熱量。而加工食品,像各式各樣的餃類和丸子類等,少碰是大原則,因為其中蛋白質含量較少,但脂肪含量卻很高。若真的想嚐味道的話,也以花枝餃和鱈魚丸為佳,至於火鍋中不可少的主角肉類部分,也建議以雞鴨魚等油脂較低的「白肉」取代豬牛羊這類「紅肉」。當然也並非一定要吃肉,在沒有膽固醇等健康顧慮下,也可將主食改為海鮮類,熱量相對較低,營養也是足夠的。此外,增加纖維質的蔬菜可多吃,是減重者不可或缺的食材,想增加飽足感也可藉由白菜、香菇、金針、玉米或蘿蔔等來增添。吃火鍋的沾料也要特別注意,涮涮鍋因為味道清淡,常會習慣搭配重口味的醬料,但不要小看很多人愛吃的沙茶醬,小小的一湯匙熱量就破百,且能刺激人的味蕾,使食慾更加旺盛,讓人不知不覺又多吃了一些預期外的食物。建議用蔥、蒜、薑、香菜等天然辛香料,加少許醬油或薄鹽醬油來代替醬料,或用醋或醬油來沾取,至少熱量不會那麼高。另外,吃火鍋時,一人一鍋的涮涮鍋,比起大家共鍋更容易控制熱量攝取,同時建議準備一個小湯匙,當火鍋湯大滾時,中間部分的油跑到鍋緣時,用湯匙撈除浮油;雖然只是小小的動作,卻可幫減少熱量。延伸閱讀: 暴飲暴食,易痛風發作 山茼蒿 護眼、降血壓、強健骨骼
-
2019-11-21 科別.精神.身心
上班族大吼大叫「卡到陰」? 就醫確診是這個症狀
40歲的阿財在國一時跟著媽媽遠赴南半球生活。30歲那年,阿財發覺無法控制自己想法,甚至覺得有祕密組織企圖傷害他,他忍不住大吼大叫,家人以為他「卡到陰」,驚動鄰居報警將他送醫;回台檢查後,醫院確診為「思覺失調症」。阿財和家人也曾求神問卜,宮廟裡的師姐一見阿財便說「神明指示這個孩子要去看醫師,趕快去,不能拖。」阿財因此趕往醫院接受治療。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狀是思考扭曲與知覺異常,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亞東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表示,像阿財及家人一樣認為思覺失調症是「卡到陰」、對藥物治療有擔心與疑慮的病友及家屬並不少,臨床上可以從解決病友生活上的困境著手,依需求打造「個別化治療目標」,建立病友對治療的正向態度,進而穩定治療。每位病友症狀及困境不同,亞東醫院精神科病房主任陳秉彥表示,目前思覺失調症藥物已有口服及長效針劑等選擇,新一代長效針劑可維持對腦部功能的保護,提升個人與社會功能表現,幫助病友自立生活、重返社會。思覺失調症是大腦多巴胺分泌失調所造成的慢性疾病,如同高血壓,及早用藥能有效維持大腦運作功能,降低復發風險。每次復發,不僅對病友腦部造成不可逆損傷,導致認知功能退化;隨著病友失業或失學的時間延長,更增加病友回歸社會的壓力。潘怡如強調,思覺失調症在確診後就應該立即治療,並依醫囑規律用藥,避免反覆發作造成腦部退化。潘怡如表示,影響病友穩定治療意願的主要因素,在於病友是否對用藥抱持正向態度、相信藥物能改善症狀與生活品質,要讓病友和家屬信任用藥並非一蹴可及。近年亞東精神科以病友為中心,建立醫師跟病友的互信關係,幫助每位病友規劃「個別化治療目標」,在了解多元藥物選擇後,建立對治療的信心。潘怡如指出,不少人對於精神疾病常有誤解和迷思,認為停止用藥才是「痊癒」,臨床上常見到病友症狀緩解後,親友就熱心勸說停藥,擔心藥物傷肝傷腎,或建議病友改以運動或其他非正規方式治療。事實上,未諮詢專業的醫師意見便隨意停藥,反而提高復發風險,潘怡如呼籲,如果對病友用藥狀況有疑慮,應該陪伴病友就醫諮詢專業意見,切勿自行調整用藥。陳秉彥分享,現在思覺失調症藥物已有口服及長效針劑等不同選擇,口服藥物需每天服用,而長效針劑則依施打頻率有2周、1個月及3個月不同類型。長效針劑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延長藥效,維持對腦部功能的保護。研究顯示,使用新一代長效針劑的病友,有半數以上病友在個人與社會功能表現有顯著成長,若及早使用,例如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5年內,更為有效。阿財開始接受治療、重新回到職場後,因為一天需要口服4次藥,擔心被同事詢問為何用藥頻繁,因而逐漸疏於治療,導致再度復發。了解阿財困擾後,陳秉彥建議使用長效針劑,穩定治療,也減輕財媽每天叮囑的壓力。改用長效針劑後,阿財覺得自己的思緒變得比較清楚,能分辨幻覺與真實之間的差異,重回職場,現在從事電話客服的他,為了維持英文程度,每隔一個月就會跟一群英文同好聚會,夢想在未來從事翻譯工作,寫作英文文法書幫助更多學生學習。●「還想牽著你的手」思覺失調症特展 一窺病友生活樣貌提升各界對思覺失調症病友的認識,亞東醫院聯合台灣精神醫學會、康復之友聯盟共同主辦「還想牽著你的手」思覺失調症特展,即日起至11月29日在亞東醫院一樓展出,將病友故事繪製成展版,輔以衛教訊息,期望將溫暖和理解散播給民眾。
-
2019-11-20 科別.兒科
兒童也三高! 高胖男童減重30公斤恢復健康
一名剛成為國一新鮮人的男童,身高175公分,體重95公斤,在校尿液篩檢偵測到尿糖,就醫發現他竟然已經有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異常、黑色素棘皮症,血壓也在高血壓邊緣值。嚇得他和家長立刻展開減重計畫,花了兩年時間,減掉三分之一個自己,數值才全數恢復正常。收治這名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丁瑋信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大眾生活越來越靜態,體能活動機會越來越少。教育部學童體位資料顯示,台灣國小及國中學童過重或肥胖的比率高達三成,高於亞洲其他先進國家學童二至三成的過重或肥胖率,因此肥胖相關疾病的盛行率也上升。丁瑋信表示,台灣早年經濟不佳的家庭,孩童確實常因營養不良而瘦小、長不高,但其實現今社會只有很少數孩子會因為不愛吃而營養不良,絕大部分都是營養過剩。只是現在還有不少長輩延續早年觀念去評論孩子體態和家長照顧,看到白白胖胖就讚不絕口,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反觀偏瘦孩子的家長,面對長輩壓力就如排山倒海。丁瑋信表示,兒童的過重或肥胖不能比照成年人用身體質量指數(BMI)衡量,要按照同年齡的生長曲線,分布在前85%到94%屬於過重,前95%屬於肥胖。他提醒家長務必要重視孩子的體重管理,因為小時候養成不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會帶到成年時期,影響深遠。如果真的已經過重或肥胖,丁瑋信表示,隨時開始體重管理都不嫌遲。因為兒童器官功能都還很好,大部分只要能減重、回到健康體位之後,三高都是可以反轉的。兒科醫學會2017年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作編撰了「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其中建議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戒除含糖飲料,再者也要注意以健康餐盤的概念建利均衡的飲食內涵,特別要注意澱粉類的食物和零食,最容易過量。家長該怎麼區分胖是因為吃太多,還是因為有其他潛在疾病需要治療?丁瑋信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身高,如果又高又胖,那通常都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活動量太少,但如果身高偏矮卻過胖,就要特別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疾患影響內分泌,例如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低下、庫欣氏症等。
-
2019-11-20 新聞.健康知識+
美國心臟協會最新報告:強力運動 不會傷害心臟
美國心臟協會18日在費城年會發表最新報告指出,每周進行數小時強力運動者,並不會損害他們的心臟。長期以來,各界建議民眾持續運動,但自幾年前開始,部分專家開始警告過度耐力運動,對心臟傷害的可能性。新出爐報告似乎可消除這些擔憂。研究人員分析54名男性、12名女性每周規律運動35個小時的健康與死亡資料。這些平均年齡53歲的受訪者在十年追蹤期間,無人出現心臟相關死亡。此外,他們與其他2088名每天運動1.5小時的對照受訪者相比,健康表現無顯著差異。報告作者德菲納表示,研究顯示,熱中運動人士的健身習慣,不會讓他們增加更多死亡風險。報告分析強力運動人士健身情況,他們已持續運動26至28年,在各種總體訓練仿照奧運長跑者,其他方面為正常。他們平均BMI值為26.3、略高於「超重」類別的BMI 25,平均膽固醇為196,略低於臨界高點200。這些耐力運動者參與各種運動,包括跑步、自行車、游泳等,大部分強度同等於快走或慢跑。有些人可能在訓練三鐵,有些人則為長時間馬拉松而訓練。2018年「美國體育活動指南」建議美國人每周進行150至300分鐘中度運動(例如走路),或每周75至150分鐘劇烈運動(例如跑步),加上一周兩天重量訓練。運動好處不只有延壽,也可降低癌症、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認知力下降及老年嚴重摔倒等疾病發生率。對於那些尋求輕度運動計畫人士來說,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研究人員拉文提出每周3至3.5小時運動時間表:每周一天做一小時運動,另外一天進行間歇性鍛鍊,包括四分鐘高強度訓練、三分鐘休息恢復,重複四次共28分鐘。其他兩或三天,每天做30分鐘中度有氧運動,再找一天做30分鐘重量訓練。
-
2019-11-20 養生.聰明飲食
腸道是人體第二個腦! 適量吃發酵食物有5大好處
愛吃納豆、味噌等發酵豆類食物的日本人,是世界上最長壽國家;中國的紅麴、韓國人的泡菜等從遠古傳下的發酵食物,都被證實有養生效果。不過,這些發酵食物的高鹽分,也被質疑不健康,究竟發酵食物對人體是有益或是有害呢?在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人們為了延長食物保鮮期,想出用醃製手法保存食物的方式,而這些醃漬食物,多是使用大量鹽分抑制細菌孳生並誘使酵素使其發酵,雖說被證實營養價值高,但在講究養生的現代,這些發酵食物是否有益健康,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慮。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食物在自然的狀況下加入鹽或糖,在隔絕空氣的狀況下,讓食物本身的酵素開始作用,或直接放入一些菌種引發發酵反應,會形成發酵食物。食物在缺氧的情形下,食物本身細胞裡的酵素就開始運作,會把食物本身的營養素從大分子轉換成小分子,蛋白質在酵素的活用下轉成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轉換成醣類、醋甚至酒精,發酵的過程會讓食物產生特殊風味,因此像泡菜、味增、納豆、醬油等等,都是屬於發酵食物。發酵食物除了易於保存、不會壞之外,發酵過後特殊胺基酸被釋放出來,會產生食物的特殊風味,最特別的是,將營養素分子變小,人體更容易吸收;對人體的好處多如下:1、容易吸收發酵食物好處,就是把食物的大分子變成小分子,容易消化吸收,並且更提高營養價值,像是優酪乳把乳蛋白變成胺基酸,多醣變成雙醣、單醣或乳酸,身體吸收率會增加,老年人及小孩子吃發酵食物,也比吃原形食物吸收來得好,且比較不會拉肚子。2、讓腸道菌相平衡吃發酵食物的同時,也把好菌吃進來,一般稱為「益生菌」,益生菌進到腸道還是可存活,好菌一多、壞菌就會被壓制,這些好的腸道菌還能合成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K,讓腸道菌相更平衡。3、提高免疫力發酵食物可吃到食物裡的高量酵素,促進腸胃道蠕動能力,幫助食物消化。腸胃道有人體第二個腦之稱,腸胃道功能好,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讓免疫系統反應趨向於平衡,降低過敏的過激反應。4、降低血脂血壓有些發酵菌種含有降低血脂的成分,像紅麴、納豆等含有可抗凝血、抑制血栓發生的物質,有助於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此外,一些發酵食物產生檸檬酸、醋酸類的有機酸性物質,像是果醋,可控制血壓、消除疲勞,平衡身體酸鹼度;發酵的豆類還可合成較高的維生素B群,比原形食物營養價值更高。5、預防癌症研究發現,多吃納豆、味增,可預防腸道系統的癌症。因為納豆、味增都是黃豆製品,膳食纖維豐富,加上本身已經被發酵,益生菌可以抑制壞菌避免癌病變的發生,因此能夠預防腸道系統癌症;不過,若吃到不乾淨的菌種,反而會引發胃癌。雖說發酵食物好處多,但黃淑惠強調,發酵食物有點像雙刀刃,若是發酵過程處理不當,讓壞菌種跑進去,導致發酵狀況不佳,則有可能適得其反。因此,製作發酵食物的前提是,乾淨衛生的製作環境,保持恆溫乾淨,讓菌種進去是安全的。此外,因為發酵食物都是屬於高鹽或高糖食品,所含的鈉、鉀、磷都高,像是血壓高、肝腎功能不佳、腸胃道不好、胃潰瘍、胃酸分泌過多的人及慢性腎衰竭病人等,都不適合吃太多發酵食物。不只是這些特定的族群,黃淑惠建議,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也不要天天吃太多發酵食物,建議一星期吃2~3次,一次吃少量即可;雖說發酵食物營養價值高,有益於腸道健康,但酵素也不能完全取代腸道消化液,還是應適量食用。延伸閱讀: 4種發酵食物自己做 吃發酵食物,可提升免疫力 好養生!  
-
2019-11-19 科別.心臟血管
影/致命心室頻脈昏倒 愛心伯感謝救命要救更多貓
台中市82歲范姓男子生體硬朗,平時都在霧峰山上種水果、也救了不少流浪貓,最近幾個月經常無預警昏倒,很快就恢復意識,不以為意,直到今年農曆春節期間,突然喘不過氣,感覺快昏厥,送急診發現他有致命性的心室頻脈,經搶救、植入心臟去顫器,合併藥物治療後獲改善。范姓男子感謝醫師楊宗元的救命之恩,表示現在他每天都上山耕種,還可以救更多的貓。范姓男子今天在妻子陪伴下,感謝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宗元的救命之恩。范姓男子說, 他只有高血壓病史,一向控制良好,過去在山上種水果,常昏倒,倒地休息又好了,以為只是暈眩,還好有醫師楊宗元救治,搭配藥物治療,現在不再昏倒,他體力比過去還好。臟內科醫師楊宗元說,昏厥是指暫時性的意識喪失及肌肉失張,腦血管疾病造成的意識喪失時間較久,也可能伴隨有單側肢體無力或口齒不清等神經學症狀,持續數分鐘甚至引發腦損傷,嚴重猝死。民眾若曾出現昏厥,仍還是要就醫詳細檢查,不能輕視昏厥的嚴重性。楊宗元指出,范姓男子到院經過一連串的檢查,才發現他患有嚴重的心律不整,而且是致命性的心室頻脈,正常人每分鐘心跳60到100下,患者心室頻脈發作時可達每分鐘心跳約180到200下,造成腦血管循環灌流不足,讓患者經常不自主的昏了過去。患者經植入心臟去顫器,合併藥物治療後,心跳恢復正常,症狀獲得改善,再也沒有暈厥狀況發生。楊宗元說明,依不同的心律不整所造成的暈厥,部分病患需植入永久性心臟節律器,甚至是心臟去顫器,協助維持正常心跳,但這些節律器會受電磁波影響,因而裝有這類裝置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和手機、微波爐等會發出電磁波的物品保持距離,以往心臟節律器一旦受到電磁波干擾,等同停電一般喪失功能,恐造成舊疾復發。
-
2019-11-19 科別.泌尿腎臟
年長又有心悸問題 右下腹痛小心是「腎臟中風」
一名62歲男患者長期有高血壓,偶爾會心悸,某天右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趕往急診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影像檢查,確診為右側腎動脈梗塞(俗稱「腎臟中風」),經服用抗凝血藥物住院觀察,待病情穩定後,轉介至心臟科安排心律不整電燒,所幸及時搶救,腎臟功能未受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醫師陳虹志指出,腎動脈梗塞在臨床上不易診斷,發生率約1%至2%,好發於年長、長期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與糖尿病族群,有些人會出現持續性腰痛或下背痛、血壓突然飆高等症狀,但多數患者都不自覺。他解釋,因為腹部內臟多,且造成右側腹痛的常見原因十分多元,包括膽囊炎、急性腎臟炎、大腸憩室炎、胰臟炎或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等,且因腎動脈梗塞發生的機率較低,往往需要透過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才能確診,故腎動脈梗塞通常很難在第一時間診斷與治療。詢問患者病史,發現患有陣發性心悸,經常感到不適,調閱近兩年來的心電圖,確診有陣發性心房撲動,懷疑血栓是因心律不整造成,且當血栓在心臟處形成後,經由主動脈、腹主動脈,再進到右側腎動脈的分支造成梗塞;幸好阻塞處為分支處,影響右腎整體血流不大,不需緊急進行心導管打通。評估後,決定先透過抗凝血劑治療,直到病情與腎功能穩定後,即轉介到心臟科進行心律不整電燒,預防血栓再度形成,避免腎臟二度中風,或其他器官中風(如腦中風)等情形,如無及時治療或預防再發生,往往會造成慢性腎臟病,長期下來造成末期腎病,提高洗腎的機率。陳虹志提醒,若是腎臟超音波影像出現邊緣不規則或缺損情形、腎功能惡化速度較快,以及有反覆腰痛又排除一般細菌感染情形,且年長,有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等危險因子時,建議都需由醫師進行評估、治療與預防。
-
2019-11-19 新聞.健康知識+
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喝冰水嗎?醫:重點不在於溫度而是方式
台灣的氣候炎熱,經常出現攝氏35、36度的高溫,相對濕度亦相當高,這樣的環境會對身體造成相當大的負荷。炎熱的環境對心臟會有什麼影響?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林韋丞醫師表示,在炎熱環境之下容易流汗,如果大量流汗沒有補充水分,會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出現休克。而且大量流汗除了流失水分之外,也會流失電解質,導致電解質失衡。對於本來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處於炎熱的環境而大量流汗,會使得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容易產生心律不整,並讓原有疾病惡化;血管阻塞的患者就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問題。心臟衰竭患者體內水分多、容易水腫,多流點汗對消除水腫有幫助嗎?林韋丞醫師指出,運動對於病患確實是一件好事,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但是我們不會建議患者以「大量流汗」為目標,因為大量流汗雖然對於病患水腫問題有些許改善作用,不過卻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患者如有服用心臟用藥,電解質不平衡可能跟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容易導致心律不整。考慮到心臟負擔、電解質等面向後,要注意「大量流汗」這樣的劇烈水分變動,是對心臟衰竭患者是較為不利的。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喝運動飲料嗎?補充水分時要注意什麼?運動飲料裡面有水分和電解質,但是水分跟電解質並不需要刻意喝運動飲料補充,平日均衡的飲食對電解質補充就已經足夠,除非經過劇烈運動大量流汗,才考慮適量補充運動飲料。林韋丞醫師提醒,最忌諱的是「一口氣喝下1,000-2,000毫升」這樣的「快速補充」。對於心臟功能較差的病患,快速補充會導致水分堆積,造成心臟負擔,可能會讓患者愈來愈喘。林韋丞醫師建議,補充水分務必把握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心臟衰竭患者可以試著每次喝200-300毫升,用2至3次慢慢將流失的水份補回來,喝的時候切記不能速度太快,才可以達到補充體力又不影響健康的目標。大熱天讓人容易口渴,要如何評估喝水量夠不夠?要怎麼知道身體的水分是否足夠?林韋丞醫師道,很重要的就是觀察身體狀況,有幾個簡單的方法讓大家評估,如果身體脫水,口腔黏膜會顯得乾燥、皮膚在炎熱環境下應該流汗,但是汗水卻不出來、而且眼睛有乾澀現象,這種口乾舌燥的現象就是提醒大家應該多補充水分。還有一個很好監測的方式就是觀察「尿液顏色」,正常尿液顏色是呈現淡黃色,假如尿液的顏色很深,就表示身體的水分不夠,要多喝水補充;如果尿液顏色偏淡,就表示體內水分較充足。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吃冰、喝冷飲嗎?我們知道「天氣冷」對於心臟病患者本身就是一種負擔,而在炎熱的環境下若快速的飲用大量冰水,也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若本來心臟就有問題,這樣的溫度變化可能導致疾病惡化。然而,這並不是說心臟衰竭的病患都不能喝冰水。林韋丞醫師舉例道,大家到日本旅遊會發現,日本餐廳都提供冰水,日本人四季都在喝冰水,即使冬天也照喝不誤。他們飲用的方式是慢慢地喝,讓水進到身體有慢慢回溫的作用,使身體得到舒緩,又不至於對器官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重點不在於「冰水」,而是「飲用的方式」,最好以緩慢飲用的方式讓身體去適應這些變化,對心臟的影響會比較少。心臟衰竭患者在大熱天有什麼需要忌口的嗎?心臟衰竭患者最需擔心的還是水分的問題,務必要記得,運動完補充水分的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林韋丞醫師指出,有些患者會擔心鹽分攝取太多造成體內的堆積,而改使用「低鈉鹽」。不過這時也得注意,低鈉鹽是用「鉀離子」取代鹽分中的「鈉離子」,鉀離子吃多了也會累積,與心臟衰竭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飲食重點不是一昧吃低鈉鹽,而是要注意身體水分及鹽分攝取達到平衡。心衰竭患者務必將「量體重」列為居家保健的重點項目,監控自己是不是攝取過多水分。舉例來說今天量體重50公斤,隔天量體重變成52公斤,再隔一天量體重變成54公斤,在短短兩天內增加4公斤,這麼多一定是水分過多,一般攝取食物體重不會增加這麼快。注意體重,是讓心衰竭患者維持健康的重要手段。開冷氣後室內、室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對心臟有什麼影響?假使室內、室外溫度忽冷忽熱的時候,會對心臟病患者造成影響。我們從外頭炎熱的環境下急速地進到冷氣房,會導致血管收縮,因此溫度的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要避免這樣的狀況,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病患者盡量於炎熱環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補充水分,別讓自己太煩躁。不要因為天氣很熱,就將冷氣調到17-18度,請設定在對人體最舒適的溫度26-28度之間,才不至於讓血管快速收縮。游泳很消暑,心臟衰竭患者適合游泳嗎?「所有心臟病患只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醫師都建議要保有運動的習慣。」林韋丞醫師道:「運動可以改善身體肌耐力、心肺功能、甚至可以達到減重或塑身的效果,對病患都是有利。」因此,若於炎熱天氣選擇去游泳消暑,自然是很好的做法。只不過心臟衰竭患者於運動前要注意先熱身,並吃一點東西讓身體有足夠的熱量會比較安全。當從炎熱的氣溫進入到冰涼的水溫時,切記動作要緩慢漸進,畢竟溫度的快速變化會對心臟產生負擔,因此無論是要進入三溫暖、溫泉、冷水池,或要起身離開,動作都請盡量放慢。最好於適應溫度變化後,再做下一個動作,比較不會有頭暈的狀況。醫師會建議患者於炎熱的天氣從事哪些運動呢?該注意什麼?目前認為以運動治療來進行心臟復健,可以改善心臟相關死亡率。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衰竭患者要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像是游泳、慢跑、健走等,利用這些運動增加身體的肌耐力與心肺功能,有助於控制心臟衰竭病情。了解自己的運動狀況也是評估身體很好的一種方式。例如以前30分鐘可以走3公里,最近30分鐘連1公里都走不到,還覺得非常不舒服,這種於短時間內運動能力急速下降,就得特別注意是不是心臟或是肺部出了狀況!平常運動時,最重要的就是適度,且要穿透氣的衣服,運動過程中要準備充足水分並適時補充。運動過程中覺得身體不適就應該停止。然而,停止動作也別操之過急,心臟衰竭患者很忌諱劇烈運動時突然停下來,像是快速跑步時若突然煞車,少了暖身或是慢走的緩衝,會造成心臟血壓的急速變化,導致頭暈不適。運動是好事,但林韋丞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可先與醫師討論自己適合的運動方式及強度再進行,並於四周有人的情況下運動比較有保障,若運動時感到身體不適請記錄心跳、血壓,假如症狀偶爾發生可以等下次回診再與醫師討論,如果每次運動都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有愈來愈嚴重的狀況,應該提早回診。最後要提醒大家,千萬別因為透過運動感覺身體好轉後就擅自停藥喔。原文:冷熱交替要小心!三招保護心血管搜尋附近的診所: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1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痰濕生廢物讓你百病叢生!中醫教洗澡做一件事,擺脫痰濕體質
「痰濕」到底是什麼?痰有內、外之分,內痰(廣義分)是「無形之痰」,主要指水液代謝過程不暢通而產生的廢物,會隨氣血運行而流竄全身,因位置不定所以稱為無形;外痰(狹義分)為「有形之痰」,即呼吸道排出的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氣壅則痰聚,氣順則痰消,「痰」與人體肺、脾、腎最為密切,中醫認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矣」、「百疾皆由痰作祟」、「頑痰生怪癥」、「百病皆因濕作祟」。人體有許多水,而痰、濕更與水有著密切關係,痰和濕只要其中一個停滯,就會產生廢物而導致生病。例如:痰濕積於肝臟就易患脂肪肝;注入人體下方產生水腫;注入人體上方,造成頭暈、頭脹、頭腦不清;流至血液則引起血脂異常,可以說它們停留在哪裡,哪個部位就容易生病。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既能運化水穀又能運化水液,脾氣健運與否直接影響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脾失健運會導致水液在體內停滯,所以其實「濕重」是標,「脾氣虛」才是本。「痰濕」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易引起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濕停聚,聚濕成痰而成痰濕內蘊表現,常表現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胸悶、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一般來說,喜食肥甘醇酒,舌體胖大、舌苔白膩,多是因寒濕侵襲、飲食不節,先天稟賦、年老久病、缺乏運動而發病,常隨痰濕留滯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發病傾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胸痺等,對梅雨及濕重環境適應力差。「濕」從何而來?1. 短時間吃了過多的油膩重口味食物,堆積成濕,讓痰濕堆積於身。2. 患者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就易膩發脹,導致體內濕、熱、瘀、寒等代謝不正常,而凝結成濕氣。3. 受到四季、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冬天的寒氣、夏天的空調、過度飲用冰品、霧霾、梅雨等,都很容易使濕氣纏身,導致身重無力。常見濕氣種類●寒濕: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這就好比冬天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大部分人都還能接受,但如果一直下雨或濕氣重,就很難忍受了。●濕熱: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洗三溫暖,又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乾燥的狀況較舒適。●風濕: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很難短時間治癒。趕走痰濕體質!甩開脂肪肝、大肚腩痰濕體質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極低密度脂蛋白、血糖顯著高於非痰濕體質者,常表現為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多痰、浮腫、睡時鼾聲如雷等,在養生方法上應多注意在平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加強運動。痰濕體質日常注意事項1. 痰濕體質者不宜居住在潮濕的環境裡,在陰雨季節要注意避免濕邪的侵襲。這類體質的人平時還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嗜睡者應逐漸減少睡眠時間,多進行戶外活動,享受日光浴。2. 洗澡應洗熱水澡,程度以全身皮膚微微發紅、通身汗出為宜;穿衣儘量保持寬鬆,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這樣有利於汗液蒸發,祛除體內濕氣。3. 飲食上少吃甜點、生冷食品及各種肥膩之品,避免暴飲暴食、食速過快;建議平日可多喝些普洱茶消食養胃、去油膩,同時解油膩之餘還能潤腸通便、預防手腳冰冷。另外,若想要「補氣、袪濕、化痰」,建議平日可多喝些荷葉茶,因為自古以來,就把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藥。荷葉性微溫平、味辛,無毒,入心、肝、脾經,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除濕祛淤、利尿通便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搭配黃耆補氣、山楂助脾胃。4. 「動能生陽」所以平時要讓自己動起來,每周運動2 ∼ 3 次,陽氣充足了,濕氣就難以在體內積存。改善痰濕的飲食方式1. 濕熱體質:選用清熱祛濕、健脾和胃、清肝利膽,偏向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等。嚴重者可請中醫師把脈,用一些清熱利濕的處方,如羌活勝濕湯等。2. 陰虛體質合併上火:濕氣重的陰虛體質同時常合併「上火」,症狀多表現為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大便祕結,因此可選用養陰和祛濕的食材,例如:生地和土茯苓、太子參和薏仁等搭配。3. 肝火脾濕:煩躁易怒、眼屎多,通常屬於肝火脾濕,也會加減選用夏枯草、茵陳蒿菊花等來調理。4. 夏日暑熱與濕氣併發:可以飲用綠豆薏仁、苦瓜、冬瓜、愛玉等,這些都是清熱祛暑利濕的食材。延伸閱讀: 發炎是一切疾病的元兇!台大醫師教你早餐這樣吃,改善身體慢性發炎●書籍介紹袪痰濕瘦身法:吳明珠中醫博士的100道湯、粥、茶、餐、藥浴調理X經絡按摩消脂書作者:吳明珠出版社:常常生活文創出版日期:2019/10/04作者簡介/吳明珠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中醫兒科、內科、婦科專科醫師中醫婦科醫學會監事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榮譽理事長世界中醫藥學會經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
2019-11-19 橘世代.健康橘
泡湯季到了!三類型人不建議泡湯
天氣轉涼,泡湯季節來臨。台灣因為地質的關係,有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觀光局也推出溫泉美食嘉年華,串聯了全台17處溫泉勝地,舉辦許多特色溫泉及美食活動。但醫師提醒,體表有傷口、靜脈曲張及血管疾病的民眾,應先衡量狀況。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表示,溫泉依據不同泉質,確實對皮膚有不同功效。他舉例,硫磺泉有助殺菌,能抗菌、去垢;碳酸氫鹽泉可能含鋅、鐵等礦物質,可以讓皮膚生成的保護屏障更加穩定,協助皮膚修護。曾德朋表示,溫泉促進血液循環,讓毛孔擴張,可加速代謝皮膚的老廢角質和尿素。有些人認為,泡湯增進血液循環,改善靜脈曲張,但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提醒,靜脈曲張患者若泡湯,可能使症狀惡化。靜脈曲張是因為腿部血液難以回流到心臟,出現水腫、蜘蛛網等症狀。若是泡湯,使血管擴張,但血液又無法回流,反而會讓靜脈曲張的部位血管破裂、出血。黃建龍也提醒,有心臟血管疾病,尤其是有在吃降血壓藥的民眾,泡湯時不要超過5分鐘,且泡湯後千萬不要馬上起身。否則可能因為泡湯使周邊血管充血,導致心臟缺血而昏倒。曾德朋也表示,若是有開放性傷口則不宜泡湯,避免傷口感染。另外,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對冷熱不敏感,泡湯時也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若要健康泡湯,建議遵行以下事項: 1.泡湯最適宜的溫度介於攝氏39度至41度2.泡完後記得以清水沖洗,避免硫磺等殘留皮膚,造成接觸性皮膚炎3.泡完湯後記得擦上乳液,以免皮膚油脂被帶走4.體表有傷口、靜脈曲張及血管疾病的民眾,不建議泡湯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19 科別.心臟血管
入冬溫差大要當「心」醫師:健檢有紅字要留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台南市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蔡忠紘今天說,目前時序已進入秋冬季節,秋分後早晚溫差可高達10℃,導致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急性發作的機會。蔡忠紘說,最近就有民眾平日有三高慢性疾病未控制良好,結果天氣轉冷後,清晨就發生胸悶喘不過氣,送到急診發現為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在急診與心臟內科團隊的積極處置之下,才救回寶貴生命。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了包括缺乏規律運動及不健康飲食所導致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嚼食檳榔及過量飲酒之外,近年來受氣候異常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心臟病發作的誘發因子,高危險族群要多加留意。蔡忠紘說,許多民眾都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不管是政府補助的成人健康檢查、公司補助的年度健康檢查、或自費到健檢中心做高階健康檢查,大多都會涵蓋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三高疾病檢查,但是民眾往往對於報告的紅字「有看沒有懂」,或是根本不了解檢查數據代表的意義,結果花了大錢健檢也確實檢查出問題,但卻無進一步去改善健康。為了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蔡忠紘表示,安南醫院周一至周五的上下午時段開設「健檢報告諮詢特別門診」,如健檢報告有紅字的民眾,都可以多多利用門診來與醫師好好討論自身健康情形,避免憾事發生悔恨都來不及了。
-
2019-11-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黃春明罹癌仍牽掛寫作 妻:老爺車了,要慢慢跑、快快寫
【編者按】雖然人生都會面臨終點,但除非夫妻兩人同時死於意外,不然總會有一人將面臨心愛的人病痛纏身,甚至面臨死亡的煎熬,也因此醫療團隊非常珍惜幸運的家屬願意與大眾分享照顧愛人、戰勝病魔的親身經歷。最近收到「醫病平台」發起人之一的名作家黃春明先生寄來他夫人所撰寫的一篇文章,我們也找到過去在「民報」醫病平台的兩篇類似的成功故事,一篇由太太回憶照顧經歷多次病危而後完全康復的先生,以及一篇先生撰寫太太接受骨髓移植成功後的百感交集。相信這些真人真事的分享,可以帶給苦難中的家人希望。2014年9月底,剛過了炎熱的暑假,春明準備好要帶領「黃大魚兒童劇團」去金門演出的前一天,突然病倒了,全身無力,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他想先找好友陳永興醫師(當時任職羅東聖母醫院院長)看病拿藥,以免耽誤前往金門演出的行程。經過看診的結果,陳院長説:「不能走!馬上住院再做更詳細檢查。」當然,第二天劇團如期前往金門演出,團長病倒了,不能同行。現在,必須嚴肅面對住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住院五天詳細檢查出來,果然是令人談癌色變的癌症——淋巴癌。陳院長親自告訴我們這個檢查结果,一時被嚇住了,真不敢相信,平時很少感冒、生病,還算粗壯的人,怎麼會得癌症呢?春明自己也嚇了一跳,怎麼會這麼嚴重呢?他自己摸摸左胸口處,有一個微凸的腫塊,按一下還會疼痛。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只想不能拖延,要盡快治療⋯⋯依照陳院長的建議,趕緊辦理轉診到台北和信癌症中心。慎重快速的決定後,春明於10月初住進台北和信癌症中心,再次做詳細的檢查,確診是淋巴癌之後,由胡涵婷主治醫師說明如何治療的療程:「需要六個月的時間,做六次的化療和標靶治療。」面對春明罹患了不曾有過的重病,家人表面鎮定心裡可相當擔憂。聽說化療會很痛苦,會嘔吐,會掉光頭髮,將近八十歳的老人能撐得住嗎?但一方面又想,現在已經住進和信癌症中心了,有專業醫師的治療絕對可以信任,醫生的職責一定會盡全力救治病人的,有了這樣的信心,心中才放下極大的不安和壓力。按照整個療程的規劃,病人和家屬全力配合是非常重要,每個病人各有不同的病情與健康條件,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和化療次數。 在主治醫師的治療進行之前,病人先在左上肩處做小手術,植入人工血管接上三條注射管子,往後化療注射藥物時使用(這個人工血管要保留六個月)。開始進行化療時,病人、家人抱著期待一切順利的心情去面對,六個月內要做六次的化療,並不是每天住在醫院,而是每個月住院五天,其餘日子在家調養,如此來回醫院六次,完成六次的療程。每個月住院那五天,是我最放心也稍顕輕鬆的日子,因住院的每天24小時,會有主治醫師來看診問候和病人聊聊,有護理師來提醒該如何注意病人的飲食,有護理人員按時給藥、量血壓、量體溫等檢測,病人即使很不舒服也會忍耐著。剛進行第一次化療時,春明的臉色蒼白,體重從健康時候的七十四公斤急速下降到五十三公斤,像個紙片人,躺在病床蓋上被子,差點看不到身體。看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從人工血管24小時不停,慢慢一滴一滴輸入藥物,我不知道輸入他血管中的藥物,是如何對抗他體內的癌細胞,只想病人會不會很痛苦?看他堅忍著,靜靜地躺著動都不動,我也只能默默地陪在一旁守護著。有一天,胡醫師來病房做抽取骨髓檢查時,我嚇得躲到病房外面,我沒聽到病人唉叫聲,這才放下心來。病人熬過五天在醫院的化療,要回家三星期多的日子,醫院會給家屬一張出院計劃單,詳細註明回診追蹤日期及注意事項。 從醫院回到家裡,大大鬆了一口氣,不過,才過幾天家人又開始繃緊神經,手忙腳亂,不知如何小心照顧癌症的親人,事事要以病人為重,家中平時一切作息得重新調整。每天要凖備醫生叮囑的營養飲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我該如何料理?還得勤跑市場購買新鮮的魚、肉、蔬菜、水果,那一陣子一家人每天忙得團團轉。更有許多想不到的事情,譬如:許多親朋好友,要來家裡探望他,送來或寄來各種營養品、保健食品等等,還有更奇特的一位親戚送來專治癌症藥物,一小瓶二十多萬元,什麼?怎麼要送這麼貴的藥呢?他説他朋友的母親就是吃這個藥好的,我問他朋友的母親什麼癌症?他說好像是胃癌,哦!好為難喲!病人聽了更不安,任何藥物沒經過醫生的認可,怎麼可以自己亂吃呢?我只能說非常感謝,我必須要請問醫生才行。還有建議吃什麼密方,什麼奇奇怪怪的治療招式,要接受實在很為難,總之,非常感謝親朋好友的貼心。在家調養期間,按時吃藥,多喝水,保持愉快心情,避免受感染,還得按時回醫院追蹤檢查,才能再進行下一次的化療,可大意不得。曾經有一次,才剛做完第一次化療,在家調養期間,春明自覺病況好點兒了。那天,正好有位翻譯他小說為法文的譯者來台,在一家書店有個聚會,邀請他去參加,當對方知道他生病也不敢勉強,可是,春明覺得不好意思不去,阻止他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怕他感染,怕他耗費體力,但結果他還是勉強要去。到了現場坐了二個多小時,起來講話時都還好,傍晚回到家稍作休息,晚餐時吃了點東西,不一會兒,有點不對了!整個人臉色發白、全身無力、冒冷汗、暈眩、要吐要吐⋯⋯我急速拿了臉盆接住!哇拉一聲,吐出一大口血,一會兒又再吐出一口血,全身顫抖,把我嚇死了,扶他在沙發上躺下,雙手冰冷,發出微微的聲音,我想這下慘了,慌慌張張趕緊叫救護車,通知兒子及主治醫師,用手機拍下臉盆中的嘔吐物,等到救護車到來,立即趕往和信醫院,主治醫師已等在急診室,緊急把春明送入加護病房。我和兒子在加護病房外焦慮著,心想:今天實在太大意了,化療中在家調養期間,是不能外出亂跑,現在出了這麼嚴重的狀況,是非常危險的。惱怒中,也不知經過多久,主治醫師出來告訴我們,病人已安定下來了,這時候,我們心中的糾結才稍鬆開,看看時間,已經半夜三、四點了。因這次突發狀況的教訓,我可以理直氣壯地對春明說:「你的身體在告訴你,你不能太大意,要好好聽你自己身體的話,醫生在盡力,家人在擔心。」幸好,經過一次次的化療,病人的病况也一次次好轉,做完第三、四次的化療,病人的胃口、精神明顕好多了,每天午、晚餐之後,想起來走走,自己推著點滴架,在病房外的走道,一步一歩慢慢走,我只要在旁邊跟著,一次能走個二十分鐘已很不錯。病况逐漸明顕的好轉,春明人在醫院,心裡總惦念著還不能工作,現在病情好些了,要我帶些他做撕畫的色彩用紙,坐在病床上做撕畫加上些諷刺、批判的文字說明,家人要他多休息,他卻樂在其中,還自我調侃他是「病中作樂、死不閉嘴」,真是拿他沒辦法。有幾次看著春明和護理站的護士小姐,輕鬆地打招呼説:「我又來了,我又來報到了!」這時候我知道他的身體應該好多了。等到快完成第六次化療,胡主治醫師來到病房告訴春明:「很順利,整個療程快結束了,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不過,以後每三個月要回診追蹤檢查,希望一切平安顺利。」正如一位好友説:「春明這次的重病應該說因禍得福,因這次的重病,才提醒自己不能過度勞累,影響健康。」我也説:「春明,你年輕時像超跑,騎著摩托車全省跑透透,幾年前還自己開車,台北、宜蘭、花蓮東華大學、台東大學,每星期這樣來回跑了好幾年,現在可不行,現在是老爺車了,容易故障又耗油,你不是說你最牽掛還有好多篇小說未寫嗎?我想你還是慢慢跑、快快寫,完成你心中那些最重要的創作。」這半年來,能順利完成整個醫療過程,我們非常感謝和信醫院,黃達夫院長、胡涵婷主治醫師、現在的邱倫瑋主治醫師、護理師們,全體和信醫院的醫療團隊,我們只能由衷的表示深深的感謝。
-
2019-11-18 科別.心臟血管
利尿劑用法對 降血壓效果一樣好
全台至少150萬人吃降血壓藥,其中大約一成多服用利尿劑,多數患者對利尿劑有迷思,使用藥配合度不佳,醫師愈來愈少開立。不過,在高血壓治療專家的眼中,利尿劑過去被病人誤解並低估其療效,其實只要經評估確認適合使用,它和其他血壓藥一樣好。以為會傷腎 其實沒關聯北榮臨床研究科主任陳肇文表示,台灣僅一成多高血壓患者服用利尿劑或含有利尿劑的複方降血壓藥,主要是國人對利尿劑有迷思,以為會傷腎,其實兩者並沒有關聯。陳肇文說,利尿劑是問世超過50、60年的老藥,藥價相對較低而不被重視,效果也逐漸被低估。利尿劑確實有血糖、血脂上升、頻尿等副作用,但高血壓治療所用的利尿劑大多為複方,劑量較低,副作用已不那麼嚴重,白天吃藥也不會帶來夜間頻尿的困擾。服利尿劑 中風風險較低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十月刊出囊括美國、日本、南韓、德國健保資料庫的大型研究,分析490萬名高血壓患者健保資料,結果發現第一線使用利尿劑的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心衰竭住院、中風的相對風險較低,顯示對心血管疾病有較佳預防效果。陳肇文指出,早在2000年美國國衛院的研究,就已證實利尿劑有上述效果。陳肇文強調,利尿劑原本就是高血壓第一線用藥之一,這篇研究提醒,利尿劑和其他血壓藥一樣,只要用法對,一樣有好的效果。陳肇文發現,大約有三成具特定基因的高血壓患者,對其他降血壓藥反應不好,但對利尿劑有反應。血壓降不了 利尿劑奏效有一至兩成高血壓患者會逐漸變成同時吃三種藥,血壓還降不了,這時若加入抗腎上腺素利尿劑,通常就能奏效,血壓仍頑固不降者幾乎只剩不到5%。此外,早上服用一次複方的利尿劑,對於改善夜間的高血壓也會有幫助。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表示,高血壓用藥目的是希望穩定地降低全天血壓。目前台灣最常用的藥品是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和鈣離子阻斷劑,經臨床試驗證實,可保護腎臟和心臟,也能預防中風。王宗道分析,利尿劑適合無心腎問題的輕症高血壓。陳肇文表示,利尿劑特別適合飲食重口味者,目前全世界吃鹽分攝取量最高的國家就是美國和日本,這篇研究看到效果,或許和個別國家飲食文化有關。血糖、血脂控制差不適用王宗道提醒,利尿劑目前常用於複方或頑固型高血壓的第二線治療,因其藥理作用會影響糖類代謝而導致血糖血脂上升,不適合血糖或血脂控制不佳的病人,如果劑量控制不好,鈉鉀離子太低,則會造成意識改變、心律不整等副作用,病人切莫擅自用藥,務必經醫師評估並遵照處方。 編輯推薦 每天刷牙兩次仍得牙周病?名醫:「雙手」刷才能去除牙菌斑 減少掉髮、促進頭髮生長 皮膚科醫師建議常吃4種食物
-
2019-11-18 新聞.健康知識+
長得高要當心 研究顯示高個兒心房顫動容易找上門
高個兒較易患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的一種,會導致心跳不規則、過快或過慢,甚至可能造成中風。不過當人們知道自己有得到心房顫動的風險,便能提前預防,因此了解其危險因子相當重要。除了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危險因子外,近期研究顯示,由於基因的關係,身高較高的人較易得到心房顫動。根據《每日醫學新聞》與《Medical Xpress》報導,每當身高高於平均身高(約170公分)2.54公分,得到心房顫動的機率就多3%。為了解背後的原因,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人體試驗基因研究、心房顫動遺傳學聯盟兩大數據庫的基因資料。研究人員從兩大數據庫中,截取大量樣本做對比,了解心房顫動患者的基因特性。將數據對照後發現,造成身高較高的遺傳基因,同時是易導致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加入其他危險因子進行評估後,結果仍不變,因此證實了身高較高者較易患心房顫動。研究人員表示,未來或許將開始把身高視為心臟疾病的影響因子之一。【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19-11-18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據點/互動之間 看見長輩的赤子之心
53歲的許弘煒,人稱「許把拔」,甫退休便到中和樂活心坊瑞齡社區據點擔任志工。只見他就像爸爸一樣親切,幫剛到據點的長輩量血壓、帶長者做健康操。他說,會來當志工純粹是「取之於人,還之於人」。中和瑞齡據點主要服務對象是失智長輩跟家屬,但擔任志工之前,許弘煒對於失智症完全不了解。之所以到據點當志工的起心動念,來自於年輕時的經歷。許弘煒說,自己廿幾歲時曾生了一場大病,住院一個多月,受到許多人幫助才得以痊癒出院。當時的他便埋下心願,要當志工為社會付出。去年退休後,剛過完年便選擇到離家最近的中和瑞齡據點,全心投入服務。他說,剛到據點服務時,課程中間有些長輩會突然站起來走到後面,說要回家。他當下不知如何是好,心想「我總不能真的讓他回家吧?」幸好在求助駐點的職能治療師,加上對失智症有更多理解後,現在已能從容面對長輩們的許多問題。他說,失智症其實就是大腦生病了,這些長輩表現得就像小孩。他會用哄孩子的方式,帶著長輩到窗邊說:「現在太陽很大喔,要不要等太陽小一點再回家?」或跟長輩說明家人其實就在隔壁上課,並帶他到隔壁教室看看,讓他放心。除了藝術、體能的室內活動,樂活心坊也不定期帶失智長輩到戶外一日遊,走遍礁溪、桃園和大台北地區。許弘煒說,帶長輩到戶外,最重要的便是注意長輩行進方向,以免他們走失;其次留意階梯或凹凸不平的地面,以防長輩跌倒。許弘煒說,長輩從簡單的啞鈴動作做不好,到可以舉很多下,且每天持之以恆。他表示,不要小看這些進步,這對長輩們的日常生活幫助非常大,讓他們更不容易跌倒,也更能自理生活融入社區。許弘煒說,這些長輩都很純真,擁有赤子之心。有些長輩相處久了還會夾菜到他的碗裡,彼此之間「就像家人一樣」,是讓他最開心的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廣告)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19-11-17 養生.聰明飲食
碳水化合物及糖份都比其他水果高 吃香蕉真的健康嗎?
雖然香蕉深受歡迎,但有人仍然不吃,因為它的碳水化合物及糖分高於其他許多水果。那麼,香蕉健康嗎?1.香蕉富含鉀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資料,一根中等香蕉含有422毫克鉀,約佔人體每日所需的12%。人的身體需要大量的鉀才能正常運作,這種電解質可幫助肌肉收縮,加強神經功能,將營養物質轉移到細胞裡,還可調節心跳及體內的鈉。當鉀攝入不足時,會增加血壓和腎結石的風險,也會讓人感到虛弱和疲勞,甚至出現肌肉痙攣。2.有助於保持水分運動後,鉀有助調節體內的水分平衡,特別是流失的電解質,例如鈉、鎂、鈣和鉀。國際運動營養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指出,在中等到劇烈運動過後,細胞內的鉀會出現變化,因此建議運動員運動後食用富含鉀的食物,可抵消這些失衡。3.對腸胃有益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3克纖維(約佔每日所需的10%),它還含有益生元,可幫助腸道中的益生菌蓬勃發展。這些有益的細菌會改善消化,縮短感冒的時間,甚至有助減肥。4.對心臟有好處研究表明,大量攝入鉀與大幅降低血壓水平及降低中風風險都有關係,因為鉀有助從尿液排走多餘的鈉,減少對心臟的潛在傷害。5.有助腎臟健康研究還發現,每天攝入超過4099毫克鉀的女性,較攝取低於2407毫克者,患腎結石的風險低35%,那是因為鉀有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鈣,而鈣正是腎結石的主要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