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0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蘋果
共找到
847
筆 文章
-
-
2022-08-17 醫療.懷孕育兒
想生女兒不能高潮?網友集體挖苦「你各位生女兒的爸爸,好好檢討...」 蘇怡寧醫師:建議爸媽享受做人過程並坦然面對!
蘇怡寧醫師常會收到許多網友私訊提問,有時也會被問到一些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這一次,蘇醫師被問到了「想生女兒不能高潮?」讓他哭笑不得,也讓網友有了無限聯想...... 坊間有許多「生男生女」的迷信、小撇步,例如清宮圖、喝符水,或是吃中藥改善體質、做愛時用特定姿勢......等等,但生男生女,大多都是運氣問題,這次蘇怡寧醫師則是收到網友詢問,問「想生女兒是不是不能高潮?」。其實蘇醫師在過去的文章就曾分享到,在以自然的狀態下,確實沒有任何因素可以影響小孩性別,唯一可以確保胎兒性別的就是試管嬰兒加上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IVF+PGS),但目前法規是不准揭露性別的,所以家長也無法提前要求醫師指定幫你生兒子或女兒。不過就光是生男生女跟高潮有沒有相關,所延伸的聯想就讓底下的留言很精彩。網友紛紛以此推論:生兒子的,媽媽當初都有高潮;生女兒的,媽媽都沒高潮,甚至開玩笑:「有女兒的爸爸們,你們要好好檢討了!」而且還有生了龍鳳胎的家長感到困惑:「那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因為我『微高潮』嗎?」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打臉回覆,自己雖然生了女兒,但當初也很享受做人過程。生男生女,根本無關做愛時有沒有高潮。網友分享各自聽聞的「生男生女」迷信 除了高潮論,網友們也紛紛分享自己曾聽聞的「生男生女」迷信:1.陰莖不可以太深入陰道,淺插即可2.媽媽多吃酸性食物,如梅子、番茄、葡萄、蘋果、肉,甚至是精緻澱粉;爸爸則是多吃鹼性食物,如芹菜、豆芽、馬鈴薯、黃瓜...等等。3.排卵日前2、3天做愛,排卵期後禁慾、避孕。4.男生多穿緊身褲,提高睪丸溫度,讓Y精子死掉,留下X精子。5.用稀釋食用醋清洗陰道。(勿實際操作,很有可能影響陰道酸鹼值、造成陰道炎。)對此,蘇怡寧醫師認為有些看起來有道理,但有些真的是....無稽之談啊!建議大家還是放輕鬆,好好享受做人過程、並坦然接受下一個來當你寶貝的小天使吧!※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8-16 癌症.飲食與癌症
高熱量+高蛋白飲食 對抗頭頸癌更有戰力
頭頸癌患者除了手術治療外,還會進行化療合併放療,約90%病人會出現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狀況。因放療易引起口乾、口腔黏膜炎、吞嚥困難及味覺改變等副作用,往往會降低患者的食欲,進而造成營養不足、治療中斷,影響存活率。頭頸癌治療期間需補充高熱量及高蛋白飲食,為了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態,家屬常會購買雞精、鱸魚精、腫瘤商業配方奶等給予營養補充。其實,可以選擇當季食材自製高蛋白流質點心,儲備營養增強治療戰鬥力。高蛋白飲食的製作,可以豆漿或牛奶作為基底,額外添加全榖雜糧類如五穀粉、糙米麩、燕麥粉、地瓜、南瓜等,或堅果種子類如芝麻粉、杏仁粉、亞麻籽粉等,或水果類如蘋果、鳳梨、香蕉、木瓜等食物做搭配。特別設計「南瓜核桃豆漿」及「薑黃南瓜濃湯」兩道點心食譜,以富含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E等營養素的南瓜為主要食材,可預防改善病人食欲不振、口乾及黏膜破損等症狀。
-
2022-08-15 養生.聰明飲食
素食者補充蛋白質必看!白飯、花椰菜、鮮奶,哪個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師:從6大類食物聰明補充
有關食物的蛋白質含量誰高、誰低的答案之前,我們要先來學一下食物分類。因為營養學將食物依照主要營養素的不同分為六大類,所以只要懂得食物分類,就可大略掌握食物的主要營養,在需要特別留意某營養素(如蛋白質、醣類或脂肪等)的攝取時,懂得該挑選那一類食物。解碼食物分類~六大類食物及其主要營養素!我們平日所吃的食物,依主要營養素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食物,分別是:一.醣類含量較高的「全穀雜糧類」這類食物俗稱主食類,常聽到的澱粉類食物指的也是這一類。此類食物富含醣類,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食物,並含少量蛋白質。此類食物的特色是吃起來粉粉的,吃多了會有飽的感覺。包括:1.各種米類及其製品,如蘿蔔糕、湯圓等;各種麥類及其製品,如麵條、麵包、吐司、饅頭、餃子皮等。2.部分豆類:紅豆、綠豆、皇帝豆、豌豆仁、蠶豆等這些吃起來粉粉的豆類都屬於主食類。3.其他:包括地瓜、馬鈴薯、芋頭、南瓜、菱角、栗子、玉米;蓮子、薏仁等。*補充說明: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成員穀物的胚芽是富含蛋白質的部位,所以小麥胚芽、米胚芽蛋白質含量最高;其次則是紅豆、綠豆等乾豆類,每百公克蛋白質含量>20公克。而米、麥中,因小麥蛋白質高於米,所以小麥及其製品蛋白質含量也較米類及其製品高。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豆魚蛋肉類」和「乳品類」蛋白質食物是身體重要的建材,是支援身體汰舊換新的重要營養素。「豆魚蛋肉類」富含蛋白質,並含有脂肪,但幾乎不含醣類。家禽、家畜和魚貝海鮮等肉類因部位不同而有高脂/中脂/低脂肉類之分。包括:1.植物性的大豆類:黃豆、黑豆、毛豆及其相關製品,如豆干、豆腐、豆漿等。2.肉類:包括雞、鴨、鵝等家禽及其相關產品(蛋),豬、牛、羊等家畜及其相關製品(如內臟、肉乾、肉鬆等),魚貝海鮮及其相關製品(如魚丸、魚鬆等)。「乳品類」除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獨特的糖~乳糖,以及好吸收的鈣。正常的乳品為全脂奶,但因市場需求而有中脂和低脂的產品。成員包括各式乳品(鮮奶、保久乳、奶粉),及其相關製品(如起司片、乳酪、優酪乳)等。三. 熱量較低的「蔬菜類」和「水果類」富含纖維、植化素,也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水果類」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實部位,此類食物富含醣類,蛋白質很低,且幾乎不含脂肪。一份水果(=柳丁一顆)含15公克的醣類,所以需要留意醣類攝取者,除「全穀雜糧類」食物外,也要留意「水果類」的攝取。乾料水果(如龍眼乾、紅棗和黑棗)因脫水濃縮,所以相對蛋白質會比較高;新鮮水果中則以榴槤、百香果、釋迦、酪梨和香蕉等蛋白質含量較高。「蔬菜類」食用的是植物的莖或葉,故醣類含量很少,蛋白質含量也不高(但高於水果),且因不含脂肪,故在六大類食物中熱量是最低的一類。乾料蔬菜(如花椰菜乾、麻竹筍干、金針菜乾、梅乾菜乾)同樣因脫水濃縮而含較高蛋白質;新鮮蔬菜中則以豆芽菜、野莧菜、野苦瓜嫩梢等含量較高。我們常吃的菇類和藻類也屬於蔬菜類食物。藻類因為本身蛋白質含量就較高,且多半以乾料形式存在,故每百公克蛋白質含量偏高,多數藻類蛋白質都超過10公克,其中最高者為壽司海苔片,每百公克蛋白質高達46.5公克。菇類蛋白質低於藻類,但高於一般蔬菜。四.富含油脂的「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純油脂類指的是各種植物油、動物油和抹麵包的植物奶油等純油食物。這類食物為精煉產品,所以幾乎只含油脂這個營養素,蛋白質、醣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極微,幾乎可忽略,為純粹補充油脂(熱量)的食物。堅果種子類指的是中式的花生、瓜子、芝麻,及西式的腰果、核桃等。儘管這些食物也是植物性食物,但因油脂含量很高而被歸於油脂類。除油脂外,堅果種子類還含有醣類、蛋白質、纖維和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為營養豐富的食物,但因熱量高故還是要適量攝取。在蛋白質含量上,花生、瓜子和芝麻等中式堅果會高於西式堅果。中式堅果每百公克蛋白質含量多半落在20~30公克間,而腰果、松子、核桃等西式堅果則多半介於10~20公克間。從食物分類來看,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食物類別是「豆魚蛋肉類」和「乳品類」;其次是「全穀雜糧類」,然後是「蔬菜類」,「水果類」蛋白質含量很低,而純油脂類則不含蛋白質。因此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會落在「豆魚蛋肉類」和「乳品類」中,也就是雞胸肉(B)和全脂鮮奶(C)間。但因為全脂鮮奶中九成以上都是水,所以相對每百公克的蛋白質含量必然會低於雞肉,因而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會是雞胸肉。蛋白質含量最低的則會落在「水果類」,也就是D的蘋果。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她靠「走路」7個月重度脂肪肝痊癒還瘦8公斤!達人教你這個時間走路,治病效果最佳
-
2022-08-13 養生.抗老養生
烤肉時鋁箔紙該用哪面?柚子放多久最好吃?白露吃喝養生秘訣公開
講到中秋節,大家想到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烤肉!這無疑已是約定成俗的中秋重要活動。一年難得團圓的日子吃吃烤肉無傷大雅,但文明病多的現代人,怎麼吃才是重要!吃完烤肉必需來點蔬果均衡一下,吃當季的水果柚子最好了,但柚子屬高鉀水果,有三種人要注意食用。而中秋前後來到24節氣的「白露」,中醫提醒容易出現「秋燥」,宜多食用白色食物來預防。以下《元氣網》整理中秋節飲食及養生秘訣,月圓人不用圓,讓大家可以健康過節。(編註:以下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健康烤肉烤肉鋁箔紙用光面還是霧面?毒物專家:一件事更重要【2020-09-27/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報導】烤前選購與處理✔油脂較少的雞肉、里肌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肉品的準備最好以新鮮的肉類為主,油脂不要太多,可選雞肉、里肌肉,避免烤肉完油脂攝取過量,五花肉、霜降牛、牛五花等適量就好。✘加工品、醃好的肉品不建議買加工肉品如熱狗、火腿、香腸等,最好也不要購買已經醃好的肉,除新鮮度堪慮,鹽分也較高。民眾購買新鮮的肉類後,也不建議在家先醃,以免先醃漬再加上烤肉醬,鹽分將爆表。✔少量準備蚌殼類、蝦類烤肉多是長時間待在室外,海鮮類的建議購買蚌殼類或是蝦類,屬於稍微可以放久一點的海鮮。海鮮透過燒烤雖然鮮美,但也不宜過量,海鮮仍屬於高蛋白、高嘌呤,曾有痛風病史或是膽固醇過高者,都不建議大量食用,準備的量不必過多,以一人一到兩份的量即可。✔綜合串燒,肉類要切小切薄烤肉食材的準備,常有民眾會採取「串燒」的方式,同時把菜、肉串在一起。蘇秀悅表示,這是好的方式,但是得考量菜與肉烤熟的時間不一樣,建議肉品應該以小塊且薄的型態與菜串在一起。醬料的準備可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買現成的烤肉醬,但一定要加水或是檸檬汁稀釋,加辛香料提味。另一種是自行調配烤肉醬,可以用蔥、蒜、洋蔥、味噌、醋、醬油、白蘿蔔泥、味噌、醋、醬油等食材加上水拌勻,即可自製低鹽的烤肉醬。✔易熟青菜如小白菜、青江菜、高麗菜、玉米筍、杏鮑菇蔬菜類的準備以家人喜歡吃的類型為主,量最好是肉品的一倍。烤肉的火候大小較不穩定,烤蔬菜建議以易熟的蔬菜類型為主,如小白菜、青江菜、高麗菜等,用鋁箔紙或是烤盤烤熟,看見蔬菜出水即可食用。同時可以搭配香菇、杏鮑菇、玉米筍等一起烤。若怕麻煩也可以準備可直接生食的萵苣、芝麻葉等,搭配肉類食用,口感也較為清爽。✘吐司、白飯烤肉最常看到吐司配肉片,蘇秀悅表示,烤肉時的澱粉搭配,不建議採取「精緻澱粉類」,在烤肉期間很容易一口吐司一口肉,不知不覺澱粉的攝取量就會過量,體內會產生過多的醣類,進而產生脂肪。✔玉米、南瓜、地瓜、馬鈴薯建議可以準備玉米、南瓜、地瓜、馬鈴薯等,取代吐司、白飯。烤中注意檸檬汁、番茄醬 會破壞鋁箔紙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烤肉過程中建議使用鋁箔紙包住烤肉架,避免肉汁滴到木炭。烤較難熟的食材如玉米、地瓜,或是太容易熟的食材如青椒等,建議都用鋁箔紙包。網路謠傳鋁箔紙有分光面與霧面,顏宗海表示,兩面的效益都一樣,不會因為包錯面就較難烤或溶出有毒物質。顏宗海表示,使用鋁箔紙時,不建議邊添加醬料或是檸檬汁、番茄醬等酸性醬料,酸性的物質會破壞鋁箔紙,導致容易烤焦,烤焦的鋁箔紙若接觸食材,會讓致癌物質汙染食材。蘇秀悅表示,醬汁最好是食材烤熟後再添加,一邊烤一邊塗,很容易因為醬料乾了,以為醬汁不夠,又再塗上一層,一餐吃下來鈉含量超標。吃烤肉配飲料是常態,特別是啤酒、含糖飲,蘇秀悅表示,一瓶易開罐啤酒,熱量約有125大卡,等於吃掉半碗飯,建議喝無糖飲料或是氣泡水,比較不會增加身體負擔。她也推薦烤肉時可以搭配吃一些水果,幫助攝取足夠的纖維質。烤後保養水果幫助消化蘇秀悅表示,烤肉不管怎麼建議,民眾仍會攝取過量的油脂,對於腸胃多會有負擔,建議可以吃一些幫助消化的水果,如鳳梨、木瓜等。若腸胃已經非常不舒服,則建議不要再進食,適量攝取一點點粥品,可以舒緩。若已經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則建議盡速就醫。烤完肉隔天建議多喝水、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或是水果,解油膩。烤焦剝掉放心吃?專家:避免3個烤肉致癌風險壞習慣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碳火在燃燒時也會產生細懸浮微粒、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等物質,烤肉時不只會接觸到上述三種毒物,同時也會吸入有害的空汙物質。專家建議,想要趨吉避凶,烤肉時必須要把握「烤得剛剛好」的原則,才能降低致癌風險。以下三個壞習慣,會讓烤肉產生毒物,應盡量避免。1.喜歡讓油脂滴落木炭、吱吱作響肉類遇高溫、油脂滴到木炭會產生揮發物多環芳香烴(PAHs)。烤得越久、毒物量愈多,與肺癌相關。顏宗海表示,不管烤肉或是油炸,只要是高溫烹調,都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增加罹癌風險。烤肉最常被提及的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係指油脂接觸到攝氏100度高溫後產生的揮發物質,烤肉時除了肉品本身的油脂會產生,油脂滴到木炭時也會產生。隨著烤肉的時間增加,多環芳香烴的含量也會增加,根據2009年國外研究碳烤時間對豬肉PAHs含量的影響,結果發現碳烤前豬肉即含每公斤106.8微克的PAHs,經過碳烤2分鐘、3分鐘、4分鐘,PAHs類型中無論是弱致癌物、中致癌物、高致癌物都顯著增加,且隨著碳烤時間愈長,增加的量愈高。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徐上富表示,多環芳香烴以「吸入性」為主,依研究顯示多環芳香烴容易引發肺部的上皮細胞病變。2.喜歡吃烤焦的肉類、覺得比較香蛋白質遇上高溫會產生異環胺(HA),與胃癌、大腸癌相關。即使去掉烤焦處也不建議吃。顏宗海表示,肉類含有豐富蛋白質,若遇上高溫,特別是烤焦時,食物會含有高濃度的異環胺。即使去掉烤焦處,周邊部位恐怕也已含有高濃度異環胺,不建議食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方冠傑表示,異環胺與腸胃道的癌症有關聯性,如胃癌、大腸癌等。避免食物烤焦,針對較難熟的食材,如雞翅、雞腿、豬排等,建議先汆燙後再烤,表皮呈現黃金色時,就可以直接食用。3.常把澱粉類食物烤焦澱粉食物遇上高溫會產生丙烯醯胺,經動物實驗有致癌風險。丙烯醯胺產生的原理是食物中的還原醣與游離胺基酸,即天門冬醯胺,接觸到高溫,如油炸、烘焙、烘烤就可能產生。高溫烹調時間越長,產生丙烯醯胺數量愈多。因此,丙烯醯胺常見於洋芋片、烘焙咖啡豆、黑糖、杏仁果、薯餅、薯條、油條等,根據國外研究,吃下0.94毫克的丙烯醯胺後,蒐集72小時內排出的尿液分析,約六成的丙烯醯胺會被人體吸收代謝,並經由尿液排出。顏宗海表示,目前經動物實驗會造成甲狀腺腫瘤、肝臟腫瘤、卵巢腫瘤等,不過尚未有人體試驗的確切致癌結果,建議盡可能少吃。如何避免毒害?●選通風處烤肉、或用電扇增加風流動。●食材當天烤完最好,別再放回冰箱。健康烤肉5習慣1. 烤盤取代烤網烤網改用烤盤,或用鋁箔紙包裹食材,避免油脂直接滴到木炭。2. 蔬果多於肉類蔬果準備量要比肉類的準備量多出一倍。3. 難熟食材先蒸煮避免怕不熟而烤太久焦掉。4. 烤熟再塗醬料邊烤邊塗醬料會增加烤焦的風險,鈉含量也會過量。5. 減少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通常會添加亞硝酸鹽,加熱後就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資料來源/顏宗海)蔬果均衡大陸妹正名「福山萵苣」,竟是烤肉致癌物質的剋星!【2018-11-30/元氣網綜合報導】長久以來被台灣人俗稱為「大陸妹」,而被農委會發起正名活動的「福山萵苣」,其實含相當豐富的營養素,而且熱量低,是相當優質的蔬菜。據農委會農業兒童網指出,萵苣可分為以莖為食用部位的嫩莖萵苣,和以葉為食用部位的葉萵苣。葉萵苣本身又可再分為不結球及結球萵苣兩大類,台灣目前種植最多的是結球萵苣,現在在台灣四季都能生產。萵苣的成長和溫度很有關係,它很怕熱,冬春兩季日夜溫差大時,容易結球,到了夏季高溫就不易結球,甚至發生抽苔,而且越高溫苦味也越明顯。結球萵苣含有豐富蛋白質、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A、B1、B2、C、鈣、磷、鐵等,能促進腸胃蠕動,而且熱量很低,每100克只有12大卡。萵苣葉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亞硝胺,被稱為天然的亞硝鹽阻斷劑。尤其烤肉時最常出現亞硝胺,所以很多人用它包著烤肉吃,解膩也更健康。萵苣算是少用農藥的蔬菜,做成生菜沙拉比較不必擔心。挑萵苣要選購有圓潤感,有光澤,重量較重的,在顏色上要青綠不枯黃、葉片完整、不萎縮腐爛、沒有斑點的品質比較好。柚子別急著吃 果皮放到黃綠更美味【2016-09-11/元氣周報】▓挑選柚子撇步第1步:看外觀查看柚子的「油包」密度以及細緻度,油包愈小、密度愈高,果肉愈細緻,風味、口感也相對好。反之,若是油包粗且密度低,果肉細緻度也較差,吃起來較硬。第2步:看色澤柚子外皮顏色呈現濃綠、深綠色,表示柚子成熟度不足,果肉肉質較硬脆、酸度也比較高。第3步:看形狀柚子呈現「不倒翁」形狀,尖端小又窄,下盤左右平均,表示柚子皮較薄,可食部位多。第4步:掂重量兩手比較兩顆柚子,看看哪一顆比較沉,沉的表示果肉水分較多,前提是符合以上3步驟,若只比沉重感,有時是果皮重。註:一般而言,400到600公克的柚子最好吃,今年柚子受到雨害等影響,柚子體型偏大,因此建議把握步驟1到3,比較可以挑到果肉細緻、水分多的柚子。▓放到什麼程度最好吃?買到果皮呈現深綠色的柚子,最好再放一到兩周,等到果皮呈現黃綠色時,口味較好,果肉水分也充沛。柚子最好放在通風處,無須放在冰箱內。▓正確的剝柚子方法1.傳統剝柚法把柚子尖端切除,果皮畫三到四刀,並在剝皮處畫上痕跡,幫助剝皮,最後柚子呈現帽子狀,可作為孩童嬉戲玩具。2.削蘋果法同樣去除柚子尖端,果皮直接用削的切除,白色海綿外皮也慢慢削除,以免吃的時候有苦味。3.對半剝柚法刀子在柚子橫切面畫上痕跡,直接對半剝除,再把海綿外皮去除,對半切後的柚子果皮,可以用來承裝海綿外皮、吃剩的果皮。4.切片剝皮法像切柳丁,直接對切成需要的等份,要吃時直接把皮去除掉即可。備註:任何一種剝柚子方式都是正確方式,依喜好剝柚子即可。▓哪些人不宜多吃柚子鉀含量高,腎臟病、糖尿病患,依照營養師指示食用。(資料來源╱台南區農改場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張汶肇、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課長蔡一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製表╱陳雨鑫) 白露養生【2014-09-07/元氣周報/記者吳佳珍報導】中秋時節也是廿四節氣中的「白露」,入秋後天氣轉涼,夜晚露水一天天加重,在葉子上凝成「白露」,因此而名。這時天氣也變得比較乾燥,有人開始口乾舌燥、皮膚脫皮、脫屑等症狀,這可能是身體缺水的徵兆,中醫稱為「秋燥」。秋燥為虛火 寒涼食物別多吃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楊賢鴻表示,入秋後氣候得比較乾燥,雖然台灣相對大陸型氣候地區,濕度較高,不見得會明顯感受到差異,但皮膚敏感者,又沒有適當補充水分,就容易出現秋燥。開業中醫師羅珮琳表示,秋燥通常在立秋後出現,門診民眾約增加二到三成,中醫稱為「血虛風燥」,因為血管無法滋養皮膚而造成乾燥、乾咳,一般來說,血液循環較差的老人家比較容易出現,有些年輕女性也會有秋燥症狀。楊賢鴻說,秋天缺水有別於夏天缺水,就中醫角度,「上火」分實火與虛火,夏日的燥熱多為實火,需涼補祛暑,例如喝青草茶;秋天的乾燥則為虛火,這時候不適合大量補充寒涼食物,以免引發過敏或腸胃不適。秋天補充水 潤喉為主別猛灌同樣補充水分,夏秋也有不同,夏天天氣炎熱,身體水分流失,需要補充大量水分;秋天補水則以潤喉為主,飲用量不需像夏天那麼多。楊賢鴻指出,秋天需補陰氣,旬參、麥門冬等為常見補陰氣藥材,但不建議服用過多。平常就有乾眼症的人,到了秋天可能眼睛會更乾,可以杞菊帝黃丸解決眼睛缺水問題。顧呼吸系統 白色食物抵外邪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說,秋天乾燥,而中醫認為「燥易傷肺」,這個「肺」不只指肺臟而已,還包括了整個呼吸道系統。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多食用白色食物來預防、緩解秋燥傷肺,但白色食物多偏寒涼,一般體質民眾可放心食用,但過敏性體質者要特別小心。過敏性體質者,宜慎選白色溫補、補氣的食物,可增強肺臟對於秋燥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進而增進免疫力。陳潮宗指出,秋季養肺,可選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豆漿;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更可藉此保養呼吸系統,減輕過敏性症狀。吃白色食物 過敏體質要留意另外,中醫認為與肺同系統的器官還有大腸、皮膚、喉嚨、支氣管等,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與支氣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膚質不佳的人,要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例如白蘿蔔、白菜、高麗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藥材有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但過敏性體質者不適合。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韓國、中國都以「百合」為重要潤肺食材,已有研究證實,罹患肺炎的小老鼠服用百合後,發炎系數明顯下降;中醫常提到的養肺食材蓮子,也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對肺癌有幫助。天涼多運動 提升體力過寒冬李婉萍提醒,秋天溫差大,容易過敏、感冒的民眾,進入冷氣房一定要先把汗擦乾,要補充適量水分,一公斤體重要喝30cc的水,例如60公斤的民眾,一天至少要喝水1800cc。天氣轉冷也容易使血壓上升、血管收縮,「現在運動有助冬眠。」李婉萍說,夏天太熱、冬天太冷,都有不運動的藉口,趁著秋高氣爽,天氣好,應該多運動。李婉萍說,天氣變化之際,可多攝取維生素A、C、E,提升免疫力。維生素A有助修復皮膚、口腔黏膜等,建議多吃深綠色蔬菜、地瓜、南瓜、菠菜等;維生素C可提供膠原蛋白,有助修復身體軟組織,秋天盛產的橘子、柳丁都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常見於堅果、好的油脂,例如苦茶油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對抗秋燥你該吃1.潤肺:白木耳、山藥、白果、百合2.潤膚:玉竹、秋葵、百合、含黏液的食材3.提升免疫力:菇類、白花椰菜、洋蔥、蒜調理注意:建議湯水調理,補充水分。以砂鍋、瓦鍋取代鐵、鋁鍋烹煮中藥材,避免中藥材與不穩定金屬產生化學作用,溶出其他物質。‧秋季盛產食材魚類:秋刀魚、鯖魚、虱目魚、螃蟹。(此時節油脂多,營養成分高)蔬果類:橘子、柳丁、柚子、葡萄柚、水梨、番茄、香菇、高麗菜、花椰菜。●此時節應避免攝取1.上火食物:烤肉、辛辣食物。2.利水食物:含咖啡因飲品、濃茶。3.油炸食物4.加工食物:含色素、香精等加工品,容易引發過敏。(資料來源╱羅珮琳中醫師、劉怡里營養師、李婉萍營養師;製表╱吳佳珍)
-
2022-08-07 養生.聰明飲食
說食依舊/苦瓜吃得苦味 方得餘甘
避苦趨甜應是人之常情吧?小時候,盛夏之日,家中常有苦瓜排骨湯,長輩說有助清涼退火,當時只覺排骨肉嫩,至於苦瓜多數直接跳過。長輩並不死心,隔一陣子又端出苦瓜鑲肉,苦瓜切段,挖出硬心和籽,塞進調味過的絞肉,這時,想吃肉就得連外圈的苦瓜一起吃,果然妙招。京派作家汪曾祺曾說,他跟一名同學吹牛說沒有不吃的東西,同學請他到飯館吃飯,「要了三個菜: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我咬咬牙,全吃了。從此,我就吃苦瓜了。」太太則是家中長輩説,端午節吃苦瓜,以後就不會被蚊子咬,就此吃起苦瓜。「吃苦當作吃補」,看來後天調教居多,只是隨著成長過程中的跌跌撞撞,人生的苦頭, 吃得多了,苦瓜的苦,相比也沒什麼,反而不時「憶苦思甜」,快炒店裡的鹹蛋苦瓜,配著啤酒大口嚥下,也算在高度壓力下喘息時的苦中作樂吧。當年第一個把苦瓜拿來吃的人,想來應該有些「神農嘗百草」的勇氣。苦瓜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原本是觀賞用途,連西方人15世紀到東方看到時,也驚異於其特殊造型,紛紛帶回做庭園觀賞植物。16世紀,苦瓜隨歐洲人足跡來到中國,士大夫階級也喜歡苦瓜的外觀,認為形像荔枝且果皮光亮晶瑩,取了「錦荔枝」美名,但在中國人萬物皆可食的環境裡,苦味又被視為有降火氣之效,有人開始食用,錦荔枝因此變苦瓜。台灣的苦瓜一年四季都有,以夏季產量最多。通常2、3月南部開始有苦瓜上市,主產地在屏東南州與崁頂,4、5月時嘉義布袋的苦瓜生長佳,6、7月時台中新社、彰化二水等地大出。苦瓜可依顏色分為白色、綠色兩種,另有接近野生型態的山苦瓜。各色苦瓜產量以白色最多,占全台約七成,白玉苦瓜最常吃到,苦度最低,適合各種料理,蘋果苦瓜比較圓胖,是苦瓜迷近年新寵;綠苦瓜有大青、粉青兩種品種,多用於涼拌或打果汁;山苦瓜最野,苦味最重。日前到「菇鄉」台中新社田野調查,白玉苦瓜是意外驚喜。崑南社區海拔550米,溫差大,農耕好所在,白玉苦瓜近年成為特色作物,果肉厚實苦味淡,口感「粉粉的」,吸引盤商駐點收購,價格好,還沒送到果菜市場就被預訂一空。不過土壤近年受鐮刀菌入侵,苦瓜易枯,農民欲哭,但堅韌心志未被打敗,反而練就乾坤大挪移心法,南瓜頭為台木(根部),上接絲瓜枝,再接苦瓜,嫁接疊出對抗「九陰真菌」的防火牆,腦汁與汗水成就藤上的結實纍纍。雨後,走訪苦瓜園,嫩黃小花甫探出枝頭,猶帶生命喜悅的淚水,晶瑩欲滴。想起詩人余光中的〈白玉苦瓜〉:「在時光以外奇異的光中熟著,一個自足的宇宙飽滿而不虞腐爛,一隻仙果不產在仙山,產在人間。」香港食家蔡瀾說,曾有人創出一道叫「人生」的菜,先把苦瓜榨汁備用,然後浸蜆乾,酸薑角切碎,最後下大量胡椒打雞蛋加苦瓜片和汁蒸之,上桌的菜外表像普通的蒸蛋,一吃之下,甜酸苦辣皆全,故名之。大陸美食作家陳茂君曾說,廣東人美名苦瓜為「君子菜」,因為苦瓜「其味甚苦,然雜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君子吃得苦中苦,其實細細品嘗,苦的餘味是甘,有時,我們在咀嚼人生的苦處時,能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可能就是苦盡甘來的繫念吧。人生苦短,苦的不是短,苦的是我們沒有好好把握當下,品出人生真味。
-
2022-08-06 養生.抗老養生
明「立秋」居然禁這個!命理師爆:晚上9點後避免劇烈運動
明(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秋」,命理師指出,立秋養生重在養肺護肝,其中生肖屬虎、蛇、猴、豬者,小病痛與感冒較多,腹部容易出狀況,須留心。命理師也強調,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太多,但「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以保養身體健康。命理師楊登嵙指出,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尤其注重在養肺護肝。楊登嵙分析,2022年「立秋」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蛇、猴、豬,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但不會很嚴重,尤其要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建議「立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宜吃養肺潤肺的食物,例如:蓮藕、百合、銀耳、梨子、蘋果、山楂、核桃、花生、芝麻、蜂蜜等。2.清熱解暑要繼續3.涼性食物要適量,如瓜類水果西瓜、香瓜等。4.「少辛增酸」:秋天要收肺氣,而辛辣太盛則傷肺。「增酸」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可多吃奇異果、蘋果、石榴、葡萄、橘子、檸檬等。5.多食含纖維食物6.忌暴飲暴食7.忌油膩、煎炸食物8.進補的好季節入秋之後,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會逐漸增高,但像羊肉在入秋之初還是要少食,因為秋初炎熱未完全退盡,過多食用大熱食物羊肉不利健康。9.藥補不如食補:秋季後可以多喝雪梨銀耳湯來滋陰潤肺,多吃蓮藕、蘿蔔、百合等物來保健身體。二、衣的養生與禁忌早晚日夜溫差大添加衣服。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2.立秋後,天氣早晚較涼,易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3. 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長時間開空調。四、行的養生與禁忌早睡早起養精蓄銳,養肝護肺。五、育的養生與禁忌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低多少,運動不能停,立秋之後空氣濕度會開始變低,在清晨的時候爬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動作,但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六、樂的養生與禁忌氣溫高令人心情煩躁,脾氣漸長,易於衝動,影響身心健康,要調整好心態。
-
2022-08-06 醫療.婦產科
經痛別輕忽 輕熟女「蘋果大」巧克力囊腫破裂掛急診
台中市35歲輕熟女今年起每次生理期就痛,5月底更是劇痛到全身發冷,到院掛急診,檢查出右側卵巢的巧克力囊腫破裂,引發急性腹膜炎,緊急手術取出如蘋果大10公分的病灶。醫師建議,女性經期疼痛越來越久、服藥越來越多,就該及早就醫檢查。35歲蘇女以往經期沒有特別感覺,今年初起卻每次經期都疼痛不已,在他院就醫服藥幾個月後,右腹明顯突出,5月底更劇痛到全身冷汗,直接被送到慈濟醫院急診就醫。婦產科醫師黃閔暄從電腦斷層影像發現,劇痛病因來自右側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引發急性腹膜炎,屬於不能再等的急症。但蘇女住院前採檢確診新冠肺炎,醫療團隊全副武裝在負壓隔離手術室開刀,順利用腹腔鏡摘除形狀有如一顆大蘋果的10公分病灶。蘇女術後向醫師透露算再懷孕,黃閔暄建議,開刀、吃藥治療後的1到2年內,子宮內的異位組織被清除得最乾淨,且在藥物控制下萎縮,屬於容易受孕的黃金時段,先治療控制3到6個月再進入備孕流程。黃閔暄指出,所謂「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原屬於子宮裡面的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外面,散落在腹腔或腹膜表面,長在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大小從幾公釐的小小突起物到好幾公分不等。「子宮內膜異位雖然是良性腫瘤,但很容易復發,是要長期追蹤的慢性病」,黃閔暄說,很多婦女因小突出囊腫造成疼痛而困擾,如疼痛感愈來愈明顯、止痛藥愈吃愈多、需要吃的時間愈來愈長,就建議及早就診。
-
2022-08-06 養生.聰明飲食
美國癌症學會列為30種抗癌食材之一「蘋果」,果皮比果肉擁有更高的營養價值!營養師告訴你不可不知道蘋果的9件事
蘋果有「果中之王」之稱,熱量低、營養價值很高,富含植化素、果膠、多酚、維生素、鉀、鐵等礦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及防癌功效,更是減肥、降三高、幫助排便的最佳水果之一。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介紹一些「蘋果」的小知識。關於蘋果,你不可不知道的9件事1. 蘋果被美國癌症學會列為30種抗癌食材之一美國癌症學會曾經列舉出30種抗癌食材,包含蘋果、藍莓、十字花科蔬菜、大豆等,並表示均衡的飲食能夠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而蘋果因為富含膳食纖維以及多酚類,因此被列為有研究證實能夠抗癌的食材之一。2. 蘋果的果皮比果肉擁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很多人覺得蘋果皮的口感苦澀、又害怕會吃到蠟,因此大多選擇削皮後再食用,但其實蘋果皮中有比果肉多更多珍貴的營養素,尤其是植化素(例如:槲皮素、類黃酮),有80%以上都存在於果皮喔!所以如果你能接受果皮的味道,下次將蘋果清洗乾淨後,不妨試試看別削皮吧!3.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你不能三餐都只吃蘋果蘋果是許多人的減重聖品,認為用蘋果取代正餐可以兼具營養美味又能瘦身,因而一天三餐天天只吃蘋果。如此下來是一定會變瘦的,但只吃固定一種食物會造成許多營養素缺乏導致營養不良,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喔!4. 喜歡吃蘋果的人大多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是來自美國的一句俗諺,但一篇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的研究發現,是否每天吃蘋果與遠離醫師在統計學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這項研究也發現,喜歡吃蘋果的人通常更注重健康議題,也大多有比較好的生活習慣。5. 蘋果同時富含水溶性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蘋果富含果膠(pectin),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也含有豐富的纖維素(Cellulose),屬於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因此吃蘋果對於維持消化道的健康、促進排便順暢是很有效果的唷!如果你也被卡卡不順困擾著,不妨試試看將蘋果納入你的日常飲食中吧!6. 果皮的蠟分成天然果蠟及人工果蠟(食品級),兩者都是可食用的很多人都會擔心吃果皮會將上面的蠟一起吃進去而對人體有害,但其實蘋果本身會有保護自己不受病蟲害侵擾的機制,在生長過程中就會分泌一層天然果蠟在果皮外層,這個天然過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唷!而在採摘後為了避免運輸碰撞而造成的果皮損壞以及提高保存性,會再補上一層食品級的人工果蠟,對人體也是無害的唷!其實無論是天然還是人工的果蠟,人體都沒有辦法代謝所以會直接排出體外。在清洗水果時,比起果蠟,更需要注意的是上面可能殘留的農藥,一定要清洗乾淨再食用。7. 青蘋果及紅蘋果的3大營養素含量及熱量差異不大很多人都會好奇青蘋果和紅蘋果哪個比較好?其實這兩者是不同品種的蘋果,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兩者的3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質)含量以及熱量其實是差不多的唷!不過不同顏色的蔬果所富含的植化素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建議大家可以混合均衡攝取不同顏色的蘋果喔!8. 蘋果切開變褐色並不是鐵質氧化,也不會影響主要營養素大家都知道蘋果切開之後如果沒有經過處理很快就會變成褐色的,並不是因為蘋果裡面富含的鐵質氧化喔!其實蘋果只含有非常少量的鐵質,而褐變其實是因為蘋果被切開後,裡面的酚類化合物接觸到空氣後變成醌類(quinones),醌類再進一步聚合成褐色色素而造成。雖然會流失少許多酚類物質,但並非所有多酚都會被氧化,且其他像是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並不會受影響,因此還是可以安心食用。9. 要避免蘋果褐變,除了泡鹽水之外也可以泡蜂蜜水大家最常聽到的就是將切片蘋果泡入鹽水中來避免褐變,但有些人並不喜歡蘋果吃起來多一個鹽巴的鹹味,這時候你可以試試看將鹽水改成用蜂蜜水浸泡蘋果,高濃度的蜂蜜水能夠阻隔蘋果接觸到空氣,避免褐變,又能讓蘋果多一點甜甜的味道。蘋果到底有什麼厲害的?看完上面關於蘋果的9件事,接下來要告訴大家蘋果裡面究竟有什麼厲害的物質?為什麼會有「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俗諺流傳下來呢?1.植化素蘋果內有多達300多種植化素,這些豐富的植化素就是造就蘋果擁有多種功效的原因。除了最主要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槲皮素之外,還有蘋果多酚、類黃酮、β-胡蘿蔔素、茄紅素等等,許多實驗都證實不但能夠降低部分癌症的風險(例如大腸癌、乳癌等等)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並且維護眼睛及肺功能的健康。2.膳食纖維蘋果內的果膠是眾所周知的膳食纖維,它能夠維持消化道的順暢與健康、幫助糞便成形,也能增加飽足感,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因此蘋果對於想要減重、或是有消化道困擾的人都是非常好的水果。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大家對於蘋果也有更多的認識了!現在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新鮮蘋果,而它的優點會從很久遠以前就流傳到現在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確實在功效上對於人體的好處是非常地多。不妨也來吃顆蘋果,健康的搭上Apple風潮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8-0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部立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做別人需要的醫者,體悟當醫師是一種福氣!改造部基軟硬兼施,讓患者安心接受治療
「做一個別人需要的醫者、成為一個有溫度的醫院。」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認為,行醫應以病人優先,醫院管理重視團隊合作。兩年來,醫院收治2400多名確診者,醫護超過三成染疫,他以身作則,防疫採檢排班他排首位,在第一線守護民眾健康。體悟當醫師 是一種福氣60歲的林慶豐,曾當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他是外科醫師、也是台大公衛所博士,進入衛生署(衛福部前身)服務至今,因推動建立偏鄉山地離島空中緊急救護體系、醫療網,以及部立醫院院長任期制、關懷弱勢族群社福照顧,於92、102年度獲頒模範公務員。林慶豐引述2020年台灣醫療典範獎得主陳志成的話:「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得多少獎,而是有多少人需要你。」讓他對醫者角色有了新的體悟。「這輩子能當醫師是一種福氣,而醫師本來就要以病人為第一優先。」醫院想贏 就得做好管理「醫院成功是靠累積,不是靠奇蹟,想贏就得做好管理。」林慶豐說,醫院管理「贏」的策略,若將贏字拆成「亡、口、月、貝、凡」就是答案,亡是風險管理,口是人力管理,月是時間管理,貝是財務管理,凡是品質管理。5年多前林慶豐接任部基院長,「軟硬兼施」改造部基,暖色系外牆讓醫院看起來猶如歐洲大學城,病房區Tiffany藍、鵝黃和青蘋果色系,感覺不像是醫院,讓患者能更安心接受治療。延攬醫師 加強醫院軟實力基隆醫院近幾年延攬20多名醫師,背後有林慶豐多次走訪醫學中心拜託「成全」的辛勞。離職醫護人員想再回來工作,他也張開雙手歡迎,不斷加強醫院軟實力。也正因為有這麼多神隊友,才能度過抗疫難關。數位時代資訊流通快,醫病關係出現變化。身為院長,林慶豐提醒同仁面對患者「挑戰」,千萬不能有「你是醫師,還是我是醫師」的念頭,不妨換位思考,或許就有不同應對方式。三鐵玩家愛泡湯 和教友組樂團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溫文儒雅的身影,讓人很難想像他是鐵人三項玩家。除了靠運動養生,他也愛泡湯,熱湯、冷湯輪流泡幾趟,身心舒暢,思慮清明,職場遇到的難題就有解了。住在北市文山區的林慶豐,常在晚餐後和妻子騎自行車到河濱吹風,他再獨自騎上貓空。到了山上看夜景時,曾有名被追過的年輕車友跟他說「少年仔,很能騎哦」,得知他快60歲了,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很多人不知道他脫下白袍,其實是個鐵人,曾經騎自行車環島,也參加鐵人三項運動泳渡日月潭。林慶豐很愛泡湯,最愛在陽明山面山的湯池泡湯,看著遠方的山,身心都療癒了。尤其愛泡大眾池,輪流泡熱泉、冷泉時,可思考人生苦難及醫院遭遇的難題,或許因為身心放鬆,解決方案會在腦中浮現。音樂是林慶豐的快樂泉源,他和妻子也因為音樂結緣。國中時期學彈吉他,大學時擔任吉他社長,基督徒的他,現在還和教會友人組樂團,每月相約練習2、3次及演出。林慶豐也參加教會敬拜團詩歌和聲,讓他有所啟發。他說,第一部主音當然最重要,但二、三、四部合音襯托也很重要,醫療團隊也是如此。四部合音跟東方太極一樣講求圓融,也如靜坐、冥想、禱告、沉思一樣,可以帶來身心靈平衡,帶來恢復的力量。林慶豐小檔案●年齡:60歲● 專長:公共衛生、醫院管理、消化外科、急診醫學、職業醫學●現職: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衛福部醫福會健保事務小組召集人●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美國柏克萊大學管理博士後研究、芬蘭公共管理學院(HAUS)結業●經歷: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外科學兼任教授、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誰擁有樂觀,就擁有透視人生的眼睛,擁有希望的渡船。只要活著,就有力量建造自己輝煌的明天。
-
2022-08-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撞鬼、煞到、鬼壓床 專家教你從心理學角度看靈異現象
許多民眾都遇過無法用言語解釋的現象,最常見的如鬼壓床,也有很多看完鬼片不敢自己洗澡、獨處等,或在平時真的遇到過。 撇除裝神弄鬼,在一般情況下這些靈異現象心理學上會如何解釋?為何會出現?真的遇到又該如何面對?事後又可以如何處理?心煦心理治療所陳鈺弦心理師逐一說明。 用心理學看撞鬼、煞到、鬼壓床,心理師指6可能:概念太深了!陳鈺弦心理師首先以2013年新加坡求職網上,針對上班族撞鬼經驗調查作分享,該調查發現65%的人看到詭影,34%聽到無法解釋哭聲、笑聲、低語等,有12%曾見到公司設備突然自己啟動。諸多大同小異、無法解釋的現象,可以合理的推測幾點可能,這些也可能環環相扣。 概念扎實:「鬼」這個概念相信大多民眾從小聽到大,其可為人們對亡者的感情寄託,但由於鬼片多在嚇人等因素,普遍在人的心理已是個負面形象,而恐懼很多時候是出自於未知,在看不到又概念扎實的情況下,也就容易讓人不知不覺養成「無法解釋就用鬼來解釋」的習慣,及各類自我暗示、心理投射等現象,例如被稱為鬼壓床的「睡眠癱瘓症」。而民眾常說的「寧可信其有」,這觀念合理的解釋是為了避免愚勇,畢竟恐懼使人迴避危險得以生存,但這也讓人心裡留下至少1%相信鬼的存在,也就種下了一個往此處聯想的種子。 有趣的是,說看到鬼大多人會半信半疑,但從另一個方向看,也有人會將無法理解的現象解釋為精靈、外星人、超能力者、聖誕老人等,不過這麼說可能會被笑,這也著實反映著社會普遍對鬼的概念深刻。而若自小沒有被灌輸鬼或「人要怕鬼」的概念,自然就算真的看到奇妙現象也不會以此畏懼。 心理暗示:若口耳相傳該處有鬼,這地方也容易讓人心理毛毛的。曾有實驗分別告知兩組人老舊房屋不同的情境,一組是告知現在正在裝修,一組人是告知此處鬧鬼,後者就有不少靈異現象反饋,這種情況常出現在租屋處為昏暗老房、老舊教室、4樓4號房等各類常見鬼片場景。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鬼片場景多會在住處或廁所等,且光線灰暗,達到民眾看完出現自我暗示、形成畏懼、不敢上廁所、不敢洗澡的效果。 心理投射:當人無法理解當前所感受到的現象時,為快速了解,會以心理投射的方式進行理解,而撞鬼如前述,是普遍較多也從小聽到大的說法,因此也較為常見。例如衰事連連難免會讓人聯想是否被鬼跟;同樣的道理、相反的例子,則如收驚、拜拜,也有民眾會將一些現象稱為「神蹟」。 完形效應:完形效應和心理投射有些相似,不過較偏向為大腦的防衛機制之一,人在看到未完全的現象時,大腦為快速進入當前狀況,會自行想像剩餘的畫面,例如一顆被遮蔽一半的蘋果,許多人就會想像另外一半也是長得一樣的、圓潤的,也就是所謂的「腦補」。不過這項機制也會有些缺陷,例如配合根深柢固的概念形造出鬼的想像,像是在偏僻處看到影子就懷疑是不是撞鬼,但其實偏僻處也是有可能有人一樣剛好經過。 環境影響:腦部有非常錯綜複雜的網絡連結,若受到外界影響,稍有點錯亂,就有可能出現感覺異常的現象,其可為地球磁場、環境中的有毒物質等,像是鬼片中常見老舊昏暗的場景若在現實生活中,該處的一氧化碳或其他化學物質等就有可能濃度較高,進而影響到腦部、反應於身體。另外,不熟悉的環境也有可能使身體受到不熟悉的細菌等微生物影響,使得身體不適,這光是喝水就有可能引起,而此現象也相當符合所謂的水土不服。 身心影響:正如前述,腦部結構相當複雜,一處故障就有可能出現連鎖反應,像是心理師日前在醫院時,就曾遇過撞鬼的民眾前來檢查腦部,結果檢查發現原來有顆腦瘤壓迫,使得腦部出現異常放電,進而出現知覺異常。另外,輕微的癲癇也可能以非常短暫的時間表現,使人有如被觸碰、輕推的感覺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則如廣為人知的思覺失調症,常看到幻覺、幻聽等現象,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是常見原因之一。最常見的則如壓力大、害怕、恐懼等所形成的鬼壓床,即睡眠癱瘓症,幻聽、幻覺等也容易出現。 撞鬼、煞到、鬼壓床怎麼辦?心理師教簡單6招有助解套!此文分享並非否定信仰,而是鼓勵為此所擾的民眾可用科學的角度了解,除了鬼以外還有哪些可能。也因此陳鈺弦心理師建議若是真的撞鬼,可以呼喚自己信仰或當地的主神,不論是否真的有神或鬼的存在,這在心理學角度來看確實可達到慰藉的效果,正如民眾普遍認知鬼的對立面即為神,若心裡暗示等原因已經讓人感受到鬼的恐懼,那就以神之名取代當前。同樣的道理,收驚、拜拜也是個好方法,前提是以生命、健康受到保障,喝香灰水、符水等就建議三思。另外,在驚嚇的同時可試著思考是不是發生了什麼科學現象,像是不少人就被桌上移動的杯子嚇到過,但其實是因為水氣凝結流到杯底使得杯子滑動。 除此之外,也建議事情發生可循醫學治療進行改善,例如可以檢查腦部看是否有出現異常,像是前述的腫瘤壓迫、癲癇等也不無可能。也可尋求心理師的協助,心理師會以專業且隱私的角度詢問並凝聽當事人的背景、情況、心境等,並從中分析後給予適當的協助。他車禍倖存出現靈異現象?心理師道出真相有洋蔥。陳鈺弦心理師分享,日前就曾遇過車禍後出現靈異現象的案例,該案例於車禍中倖存,但不幸的是母親過世,事後就常感覺到媽媽時常在身邊,雖很想和媽媽說些心裡的話、但也感到害怕。 在心理師與案例更深入探討後,發現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該案例對車禍一事感到罪惡、愧疚、捨不得,許多倖存者常見有「為什麼活下來的人是我?」的想法,加上想盡快完成後事、無意間忽略了對媽媽的哀悼等因素,為避免崩潰而出現媽媽還在身邊的想法。雖以心理慰藉的角度看是件好事,但也使當事人驚恐,經心理師提供適合該案例的方式改善,以及良好宣洩對媽媽思念、哀悼、說出心裡話等,案例也漸少感受到靈異現象,後來也和心理師表示,他夢到了媽媽笑著和他道別。 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降低對鬼的負面想像更自在。「鬼對人的影響」確實存在,但可換個觀點予以解套,正所謂心誠則靈,越是相信,其存在感就會越重,看事情的樣貌也會有所不同。「相信」是一件好事,可寄託在好的事情上,有助於人的成長,正如所謂的信仰。若鬼在心理是負面的存在、或已心身畏懼,可減少對此的想像,也就降低對此的解釋,身心達到平衡更有助心理自在。何況誰說鬼一定要是壞的?為何一定要怕鬼?對吧。 《延伸閱讀》 .鬼壓床3招解除!醫指關鍵:這6族群最容易被壓。 .如何避免鬼壓床?醫指4種人易中招,5種方式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網友票選「最辛苦防疫官」羅一鈞反認「這個人」最辛苦
《蘋果新聞網》昨舉辦網路民調,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團隊的成員,防疫兩年多來「誰最辛苦?」最終由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43.5%拔得頭籌,其次則是前指揮官陳時中。羅一鈞今日被問及感受時,先感謝網友支持,自己也有看到這份民調,羅一鈞表示自己將票投給了發言人莊人祥,認為他的工作非常辛苦,因為代理他的職務時,睡覺都會夢到在接記者電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指揮官陳時中代表民進黨出戰台北市長選戰後,出版個人傳記書《溫暖的魄力》,在書中提及了現任指揮官王必勝30多次,其餘「防疫五月天」多未有提及,僅羅一鈞被提及1次。根據《蘋果新聞網》網路民調結果,投票民眾有43.5%認為羅一鈞最辛苦、38.6%投給陳時中、8.4%投給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5.4%投給莊人祥、3.8%投給疫情監測組副組長周志浩,總投票人數864人。對此,羅一鈞今日在防疫記者會上也被問及,是否認為自己苦勞高過陳時中?他表示,應該要先謝謝網友們的支持,但指揮中心每個工作夥伴,疫情期間有各自分工角色,必要時都完成自己任務,功勞、苦勞給大家評斷。羅一鈞也表示自己也有參加該投票,並把票投給莊人祥,表示莊人祥擔任2年發言人非常辛苦,除社區防疫工作,還要兼顧媒體輿情、即時回應;自己也曾代理幾天發言人工作,連晚上做夢都有記者打給我,認為這份工作相當勞累,因此把票投給了莊人祥。
-
2022-07-26 養生.聰明飲食
口味偏酸的飲品含糖量比較少?營養師破解手搖飲熱量陷阱
來個健康測驗:想像一下~現在的你又渴又熱,可以馬上來一杯500ml的涼飲料,你會選哪一杯?‧選茶類的人:應該平常就習慣喝茶飲覺得外食吃多了,不想給身體太多負擔,但要小心很多含糖茶的精緻糖量也不低。‧選奶茶類或冰沙的人:平常可能是嗜甜的小螞蟻,要注意體脂肪問題,會不會有看起來不胖,但體脂肪高的情況。‧選果汁類的人:喜歡喝一點看起來或感覺比較健康的飲品,但卻常常忽略營養標示,比較注重個人感覺,建議水果還是能吃就不要喝果汁,可以吃到更多纖維跟營養,咀嚼也能增強飽足感。夏天飲料 熱量排行榜營養師高敏敏分享,你最愛哪一杯?你知道喝完一杯要快走多久才能消耗嗎?1、珍珠奶茶 470kcal→快走85min2、芒果冰沙 420kcal→快走76min3、可樂 255kcal→快走46min4、蘋果汁 255kcal→快走46min5、啤酒 245kcal→快走45min(推薦閱讀:喝酒=喝油!營養師公開「20款調酒熱量」排行 看完你還敢貪杯?)6、柳橙汁 235kcal→快走43min7、芭樂汁 225kcal→快走41min8、奶茶 210kcal→快走38min(推薦閱讀:愛喝奶茶小心喝進的全是油! 營養師曝「手搖飲陷阱」:無糖也可能糖分爆表)9、加鹽沙士 205kcal→快走37min10、水果茶(蘋果) 185kcal→快走34min11、紅茶冰 170kcal→快走31min12、冬瓜茶 165kcal→快走30min13、運動飲料 140kcal→快走26min14、麥茶 90kcal→快走16min15、烏龍茶/白開水 0kcal→快走0min(推薦閱讀:無糖茶當水喝超傷腎! 毒物專家公布茶喝太多3健康危機)(以上飲料為每500ml之數值)每日糖攝取要注意 微糖、無糖較好衛福部建議每日精製糖攝取量不超過整天總熱量的10%,可以的話最好控制在5%以下,也就是半糖的概念。高敏敏以每日攝取2000kcal為例,那麼糖攝取應低於200kcal,更可以控制在大約是25到50g的量,但實際上隨便一杯全糖手搖飲料,糖分都會爆表,所以點微糖或是無糖是比較好的選擇。阻止身材日益橫向發展 6點要牢記此外,高敏敏也建議:1、能多喝水是最棒的2、加料飲品點無糖就好,很多料裡面就會加蜜糖進去了3、點愈少糖愈好(推薦閱讀:黑糖、蔗糖、蜂蜜多吃無害? 營養師忠告「錯誤認知」:小心得糖尿病)4、冰沙的飲品要比較注意糖量攝取,因為「冰」會降低對甜的感覺5、不要被酸酸的飲品騙了,以為很清淡、偏酸,糖就會少,其實正相反6、奶精可以換成鮮奶,油脂跟熱量少,負擔也相對比較少(推薦閱讀:常喝鮮奶茶會導致腎結石?有這些飲食習慣要小心)延伸閱讀: ·每天一杯手搖飲恐喝出癌症前身! 專家示警「這1步害的」:沒症狀難察覺 ·最肥的竟不是珍珠! 營養師曝手搖飲配料「熱量冠軍」:你也愛嗎?
-
2022-07-25 養生.聰明飲食
醫病天地/吃水果消暑 小心肥胖、血糖飆
炎夏到來,民眾喜歡吃水果消暑,部立桃園醫院營養師鄒孟君提醒,西瓜、鳳梨等高糖度水果,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可選奇異果、小番茄、芭樂、蘋果等低升糖指數的水果,並避免過度飲用市售果汁,比較不會造成血糖飆高。芒果、西瓜、百香果都是炎炎夏日消暑的人氣水果,但一不小心吃太多也可能導致肥胖。鄒孟君說,日前就有1位年僅30多歲的司機,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他罹患糖尿病,每天還吃下1顆鳳梨、2片大西瓜,由於水果糖分高,健康亮起紅燈。鄒孟君表示,西瓜、鳳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礦物質、膳食纖維、植化素等營養素,適量攝取可促進身體健康及提升免疫力,但吃太多也容易造成甜蜜負擔,除了容易影響血糖,也會增加肥胖、脂肪肝等風險。甜度高的水果,每天應控制2份以內,1份約為棒球大;也可選擇奇異果、小番茄、芭樂、蘋果等低GI水果,對血糖影響較小;糖尿病友則可飯後再吃水果或連皮一起吃。鄒孟君提醒,市售果汁含糖量高,並不如想像健康,反而更容易造成血糖飆高,攝取要適量;如不方便咀嚼,建議可選擇木瓜、火龍果、香蕉等較軟的水果,但是仍要注意糖分。
-
2022-07-24 養生.營養食譜
平凡的美味清炒高麗菜 我投你一票
我家周末晚餐幾乎都由我掌廚,我喜歡玩「飯後民調」,投票選出最好吃的一道菜。我爸對這遊戲起初興致缺缺,甚至覺得無聊至極;但有一次卻主動說,「清炒高麗菜最好吃。」其實那一餐還有很多大菜喔,但家人爭相附議,沒想到最後以壓倒性獲得當晚最受歡迎的菜色。更早之前,有個常上館子的朋友說,我炒的高麗菜鮮甜清脆,獨一無二。經這一說,宴客的青菜我就大方又自信地端出清炒高麗菜,不出所料,每次都是最後上桌但最先吃完,反倒那些喊得響亮的名菜都得靠邊站了。我的作法是買尖頭的高山高麗菜,將最外層的葉子剝除丟棄,葉子浸泡水中,撕成適口大小,粗梗切薄片,瀝乾水分;準備蝦米、蔥白、蒜末三種辛香料,依序爆香,這是香氣的主要來源,接著以大火熱炒,加鹽和雞粉調味,就嚐得到平凡中的美味了。海鮮煎餅食材:蝦仁8隻、蟹管肉1盒、高麗菜1/6個、大辣椒1根(可改為胡蘿蔔絲或或紅椒丁,主要是添色)、麵包粉1碗(吃飯用碗)、太白粉1大匙(以上食材可依人數和個人喜好增減)作法:1. 高麗菜去梗,切成細絲(易於煎熟),加1/4茶匙鹽抓醃,靜置10分鐘後(不需要太久,以保持脆度),擰乾水分備用。2. 蝦仁洗淨去腸泥,用餐巾紙擦乾切丁。3. 將蟹管肉退冰,瀝乾水分,切丁。4. 大辣椒切成小丁,放入以上所有食材和麵包粉及太白粉,加入1/4茶匙的鹽和少許白胡椒粉,充分混合,視為「內餡」。5. 將內餡抓一手掌量,塑成圓形。6. 取一不沾鍋,放入適當的油和內餡,以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可分批煎),取出盛盤。黃金泡菜食材:高麗菜1顆、胡蘿蔔1小條、鹽1大匙、細砂糖100公克、糯米醋(或蘋果醋、工研醋,但不可用烏醋)100公克、芝麻油100公克、豆腐乳4塊、薑片4片、蒜頭8瓣、辣椒粉或生辣椒適量作法:1.將高麗菜切塊洗淨瀝乾後,放入大容器內,加入1大匙鹽,混合均勻,靜置半小時後,去除澀水,擰乾備用。2.將胡蘿蔔切片,鍋中放1小匙油炒香,時間約1分鐘。3.除了高麗菜之外的食材,用果汁機打成泥狀。4.取適量的醬料淋在作法1的高麗菜上即可。5.剩餘的醬料可放進冰凍庫保存。● 高麗菜可用大白菜替代。● 名為黃金泡菜取其顏色為金黃色。● 細砂糖、糯米醋、芝麻油,為了容易記憶,都取100公克;但做了幾次後,家人覺得太甜,醋味太重,所以我連芝麻油一起改為80公克,這就是依個人口味調整,原比例是較大眾化的口味。高麗菜炒粉絲食材:高麗菜半顆、粉絲1把、蛋2顆、薑末1/2茶匙、蒜頭2瓣(約1大匙)作法:1. 粉絲泡軟後,剪三或四刀,放在水龍頭下戳洗,此動作在於去除澱粉。2. 高麗菜洗淨,去梗,切絲,瀝乾水分備用。3. 取一炒鍋,放2大匙油,打入蛋,加1/4茶匙的鹽炒散,取出備用。4. 原鍋加入2大匙油,以薑末和蒜末爆香,放進蛋、粉絲、高麗菜絲一起炒,加1大匙醬油膏、1/4茶匙白胡椒粉和雞粉調味。5. 若想吃辣者,可加辣椒。我家剛好有一罐XO醬,便舀1大匙點綴。● 粉絲也可以改為麵條,只要將作法1改為以熱水煮至八分熟,撈起放在冷水中,去除澱粉,再瀝乾水分,放入深碗,加入1大匙醬油和香油攪拌均勻,其他步驟相同。
-
2022-07-22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當下酒菜也適合!美味健康低卡的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
減肥期間輕食沙拉是許多人的首選,因為沙拉的主食材不外乎蔬果,是抗癌、抗老化、控制體重的好夥伴,但除了顏色鮮艷的蔬果,千萬也別忘了補充蛋白質。日本型男主廚MASA就要教大家做一道不用開火、可以快速完成、漂亮好吃又很營養的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等不及快點開影片跟著做!豆腐是食物中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這道沙拉料理可以使用嫩豆腐或板豆腐,將豆腐包在紗布或紙巾裏稍微放一下吸收多餘水份。而生菜的部份除了影片中的水菜,MASA老師建議也可以使用萵苣或蘿蔓菜或幾種不同的生菜混合。沙拉最重要的靈魂就是醬汁,這道料理最搭的就是和風沙拉醬,調製方法很簡單,主要材料有洋蔥泥、蘋果泥、味淋、醬油、白醋、橄欖油、白芝麻等。由於這道醬汁好吃又百搭,可以一次做多些放在冰箱冷藏。影片中,MASA老師還教大家一招便利的磨泥技巧,將鋁箔紙貼在磨泥板上,這樣磨泥板不會卡住食材,比較容易清潔,用水沖一下就好了。這道豆腐海帶芽和風沙拉非常清爽美味,不僅適合在減肥時當正餐,也很適合當下酒菜喔!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又低卡的減脂食譜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簡單美味的沙拉真的很適合懶人!原始影片MASAの料理ABC FBMASAの料理ABC IG延伸閱讀吃素可以減肥嗎?挑戰50天吃素減重,改善糖尿病、痛風不復發純素低醣減脂料理,無澱粉有飽足感的花椰菜米炒飯「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20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要飯前吃或飯後吃?營養師教你如何視需求、選時間吃得更健康
台灣水果豐富多元,不少民眾飯前飯後都會來個水果,不過在講究健康的現代,水果到底要在餐前吃比較好?還是餐後吃比較好?對此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沒有一定的答案,可視個人需求選擇水果和時間,若沒有特別需求就選個對自己有利的吃法、避免踩雷就好。 水果要飯前吃?飯後吃?營養師:視需求、選時間、挑水果。想減重、增加飽足感: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像是體重控制不佳、需要減重,普遍會建議先吃菜,再吃肉(蛋白質),然後吃飯(澱粉),最後再吃水果。這樣的吃法主要目的為先以蔬菜墊胃增加飽足感,並且具有升糖性的食物類別擺在最後,除了減少食用份量外,也可以避免空腹攝取過量。 想在飯前吃、控制血糖:若想選在飯前吃,建議可選在餐與餐之間,並以芭樂、番茄、蘋果等低GI(低升糖)的水果為主,搭配合宜的份量,並且高纖也有助增加飽足感,避免兩餐之間飢餓感的產生,可以延長飽足感至下一餐。 大魚大肉、幫助消化:若是當餐大魚大肉、想幫助消化、想在飯後吃,則建議可以選擇木瓜、鳳梨、奇異果這類有消化酵素的水果,可幫助飯後食物分解、消化、吸收。 食慾不佳,想提升食慾:如果是因罹癌、牙口不佳、心情不好等食慾不振等族群,為了提升食慾,餐前也可以酌量選擇口感微酸、稍較軟、體型小的水果,例如柳橙、橘子等,奇異果也是個不錯的選項之一。 運動後,補充能量兼顧控制體重:除此之外,許多民眾運動後也會有吃水果的習慣,又或者說為了補充能量,並且達控制體重目的而選擇吃水果,以此目的來看民眾普遍會選擇香蕉,不過其實蘋果、番茄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懶得記、無特殊需求、泛用吃法:至於沒有上述需求、又或者常吃的水果沒有在上述情況中提到、或者不想記這麼多省得麻煩、只是想吃個水果等各種情況,將水果放在餐與餐之間是最安全的選擇,作為兩餐之間的點心,也可以避免自己亂吃東西。 水果有利健康但也不能亂吃,留意4個小觀念吃得更健康!簡鈺樺營養師也提醒,水果雖然有利身體健康,但也有幾個小細節需留意,像是較廣為人知的,葡萄柚、楊桃須避免部分藥物,以免出現交互作用,因藥物種類繁多,建議用藥者先詢問醫師及藥師、了解藥袋是否說明禁忌,或養成全部避免的習慣。而橘子、柳橙、奇異果等較酸較甜的水果,一般建議避免空腹吃,以免增添腸胃負擔,食慾不佳者、想要開胃者則酌量。另外,睡覺前約1-2小時建議避免吃水果,避免夜間休息時間腸道還得繼續工作,這樣自然不利健康。 除此之外,亂吃、吃太多一樣會對身體不好,像是許多人夏天食慾不佳,或者為了減肥等情況,常會一餐只吃水果,且一吃就吃到飽腹或更多,不論是只吃水果或吃太多都不宜,以避免營養不均或糖份攝取過多。建議一日攝取2-3份,大致約如一餐的時間配一份水果,份量約如一個女性拳頭大小,也差不多如同普遍較常見的蘋果大小一般。水果健康營養,視個人需求、選擇時間、挑選水果,並留意份量、吃法、細節,更有助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吃水果不飆血糖,懂吃水果血糖才不會亂飆! .吃奇異果有利改善高血壓?營養師:好處非常多!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7-17 醫療.消化系統
國內300萬人 飽受腸躁症所苦
台灣約有二到三百萬人受腸躁症所苦,但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即使就醫也常反覆發作。國外研究發現,要提升藥物治療效果達七到八成,須先改善飲食方式。台北榮總創全國之先推出「腸躁症整合治療」,針對難治型腸躁症患者,提出個人化飲食控制再搭配藥物治療,目前參與治療者,高達九成獲得改善。台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盧俊良表示,腸躁症好發於廿至五十歲,男女各半,主訴有腹痛、腹瀉、腹脹、便秘,好發原因恐是腸道蠕動不正常、輕微發炎,或腸道敏感,受食物、氣體、水分等影響引發不適。約有五成患者表示腸躁症影響到生活,且常焦慮腸躁症會導致腸胃炎、胃潰瘍、大腸癌等。門診臨床曾收治一名五十多歲腸躁症男子,無時無刻處於腹脹、腹痛,隨時想腹瀉,外出擔心找不到廁所,幾乎選擇不出門,必須得出門時,只能先吞藥預防,因腸躁症焦慮的生活長達五年以上。盧俊良說,據國外研究,腸躁症患者請假時數高於一般民眾,且腸躁症患者極度焦慮,就醫頻率高,因患者時常就醫,也增加錯誤診斷機率。北榮整合門診結合胃腸科、內視鏡門診以及精神科等醫師協助治療腸躁症患者,搭配「低腹敏飲食」,降低患者腸胃道不適的機率。全台首位取得蒙納許大學低腹敏飲食認證的北榮營養師吳柏姍表示,當患者飲食改為低腹敏食物,可減少食物在腸道產氣、發酵機會,避免誘發腸躁症,經四至八周飲食控制,參與治療的患者症狀改善率超過九成。腸躁症患者設計飲食需分階段調整,從食物種類、份量,包括蔬菜類、水果、奶類、蛋白質等,依個別化調整攝取低腹敏食物,如蔬菜類的高麗菜、小黃瓜、竹筍等,或是奇異果、鳳梨等水果類;同時減少高腹敏食物,如蔬菜類的蘆筍、花椰菜等,以及蘋果、芒果、桃子等水果。
-
2022-07-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服藥後病毒量卻比染疫時更高 兒科醫牛道明提醒確診者務必做到一事
「千萬不要以爲自己很強,一定不會感染。」這是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染疫後,第一時間想說的話。疫情期間接觸許多確診兒童,周遭同事也陸續確診,但他都沒有被感染,心想「我可能不容易被感染」,沒想到竟然確診了,更歷經病毒反彈,他一度擔心會重症或死亡,心理承受巨大壓力,建議確診者務必好好休息、維護健康。牛道明回想感染經過,可能是5月23日到急診室外的綠色通道值班,須穿防護衣、戴多層口罩、手套、面罩等,十分悶熱,整個面罩都是霧氣,應該是口罩沒戴好,一直碰到眼睛,就用手調整了一下,調整前還特別用酒精消毒雙手,不料還是感染了。但也可能是看診病人很多,上午診療40多名染疫病童,因而免疫力不佳就被病毒侵襲。直至25日、26日,喉嚨開始有要痛不痛症狀,有點被痰哽住的感覺,同時聲音沙啞,但快篩陰性,就不以為意。沒想到,27日症狀變嚴重,微燒、味嗅覺異常、腰痠背痛、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鼻塞,甚至鼻咽管也被阻塞,講話聲音悶悶的,牛道明心想,「慘了,莫名奇妙被感染了!」經快篩及PCR陽性確診,Ct值20。牛道明笑說,身材比較胖的他,BMI為31,屬高風險族群,看診後服用倍拉維(Paxlovid)治療,2至3天後,不適症狀減輕,完整服藥5天後快篩陰性,第7天出關後,雖然身體仍有點疲憊,但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連續兩天到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施打站督導。但牛道明卻又出現肌肉痠痛、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喉嚨不舒服等症狀,再經PCR檢測,Ct值竟只有18,病毒量比第一次確診更高。他說,這是服藥後未完全殺死體內病毒,加上沒有好好休息,導致病毒量再次反彈,「醫學文獻報告,確診者快篩陰性後,病毒反彈比率約占2%」,沒想到他就是其中之一,可能與自身免疫力不佳有關。牛道明因此暫停門診一周,採在家視訊上班,7天後再次PCR檢驗,結果令人沮喪,病情沒有好轉,Ct值仍維持18,此時「心情盪落谷底,變得非常差」,面對病毒反彈,內心很驚訝又沮喪,很憂慮會引發重症,也擔心影響到心臟等器官傳導系統,很怕在看診時會「突然倒下死掉」,但如果遇到了,還真的無法避免。牛道明說,病毒量持續反彈「並不尋常」,應該是生病後沒有好好休息,這次他請中醫師同學診斷,開立類清冠一號中藥材治療,再搭配吃維他命D、鋅片來提升免疫力,並利用時間多休息,症狀才慢慢好轉。他提醒,確診者一定要完全休息,把病養好。面對曾經染疫的經歷,牛道明建議,在綠色通道值班的醫護人員,穿戴裝備一定要落實,看診後不可以再用手觸碰口罩、面罩等;醫院在更換防護衣的空間,應裝置紫外線燈加強消毒,以降低同仁染疫機會。感染期間最讓牛道明感傷的是,不能探望高齡90歲的媽媽,尤其到中醫診所看診那天,媽媽家就在診所旁邊,但避免媽媽擔心,不敢打電話給媽媽,只能站在媽媽家一樓「想著媽媽」,一下子就哭了出來,「真的很難過,為什麼讓自己感染成這個樣子。」頓時感觸良多。牛道明說,居家隔離時,喉嚨不舒服不想說話,就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太太會煮雞湯、鱈魚、牛小排等,提升免疫力。不過,染疫後味嗅覺異常,吃東西感覺味道很惡心,幾乎吃不下,雞湯、雞肉都是強忍著吃。「唯一沒有改變的味道,就是蘋果,所以吃了很多蘋果。」確診後牛道明最大感受是「健康真的很重要」,其他事情都是其次。歷經染疫21天康復後,他想「該減肥了」,希望從現在87公斤減到75公斤。不過,染疫後仍感覺容易疲累、肌肉痠痛,現在晚上6點多回家後會先躺30分鐘,待恢復體力後,再起床吃飯、做事,希望持續多休息,把身體準備好,以便走更長遠的路。醫師小檔案姓名:牛道明 頭銜: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確診時間:5月27日如何感染:綠色通道值班,用手調整沒戴好的口罩,可能因此感染症狀:微燒、味嗅覺異常、腰痠背痛、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鼻塞、鼻咽管阻塞治療:倍拉維(Paxlovid)、類清冠一號中藥材、維他命D、鋅片、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質食物給確診者一句話:感染後,一定要充分休息,不要惦記太多事情,該放下的事就要放下,把病養好才是最重要的,不再讓病毒反彈。
-
2022-07-03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老派涼麵簡單吃
天氣熱,涼麵是開胃首選。嚴格的說,一個多月前,天氣還算涼爽的時候,我就開始準備這碗涼麵了!那時,心血來潮買了四株小黃瓜苗,將它們種在院子邊,靠近臨路的柵網旁。聽說小黃瓜屬於容易活的新手友善作物,只要有陽光、勤澆水就會有收成,結果證明確實如此。買來的小苗,已經發了三、四片幼葉,我用種樹的方法,先把苗盆浸泡在水裡。苗盆泡澡的時間,好整以暇的挖了小苗穴,先下點有機肥再埋入培養土,然後才把盆中的小黃瓜苗取出放入土穴中。泡過水的小苗,伸展身體的速度和姿態超乎我的想像,沒兩三天就攀捲上立在旁邊的支架,沿著柵網向天空攀去,在不注意之間,葉下已經有了可以採摘的小黃瓜。之後,每一兩天、兩三天持續有收成,可愛的小黃瓜真的很會鼓勵人啊!剛採收的小黃瓜帶著新鮮的刺瘤,深綠色的外皮閃著青春的光采,簡單的切絲,不需要鹽漬,在一旁安靜的看著我準備其他食材。我腦海中的老派涼麵,就是極簡的吃法,用芝麻醬、鹽、糖、醋、少許醬油,淋在油麵上拌一拌就是最新鮮好吃的做法。涼拌好吃的祕訣在一個「鮮」字。小黃瓜是新鮮的,芝麻醬也絕不能有油耗味,所以要現做現吃。好在自己做芝麻醬一點都不難,不但可以控制油量,還可以調製自己喜歡的口味,只要做過一次,之後可能都不會想要買現成的。不怕麻煩的話,可以買生芝麻,洗淨、瀝掉水分,在乾鍋裡面以小火不停的翻炒,直到水分炒乾,飄出香味,白芝麻開始變成淡褐色就要離火,等待降溫。芝麻經過烘炒會有香味,也更容易出油,利用調理機打到開始出油的膏狀時,加入適量的糖、鹽和醋,再繼續打一下即可取出。製作芝麻醬的過程中,最花時間的部分在洗芝麻、炒芝麻。如果可以買到已炒好的新鮮熟芝麻,會大大縮短時間。取出的芝麻醬,用少許冷開水拌勻,淋在油麵和小黃瓜絲上,撒上一點芝麻粒和蔥花,就是一碗簡單好吃的老派涼麵。喜歡麻辣重口味的話,在攪拌芝麻淋醬的時候,加入喜歡的麻辣醬或是辣醬即可。嫌太簡單、想要來點豪華版的,可以加些煎蛋皮絲、清燙筍絲、蘋果切絲、滷牛肉切絲,或是將冰箱裡吃剩的菜切碎當涼麵澆頭,看起來更澎湃,口感也會更豐富。我用的調理機是口徑只有12公分的小型機種,一次大約300g的白芝麻,做出的芝麻醬,拌了5碗涼麵還有剩。調理機打好的芝麻醬,用薄口的刮刀可以輕易取出,一次沒有用完,可以找個寬口短身的玻璃瓶保存。自己做的芝麻醬質地很軟,很容易取用,攪拌起來也很快散開。外面買的芝麻醬,大多是已經打出油或是額外加了植物油,放久容易變硬、結實的醬體要拿湯匙奮力挖取。自己做的芝麻醬除了可以拌涼麵,還可以有很多涼菜的變化,或是當麵包和饅頭的抹醬等等。只不過,這年頭還自己做芝麻醬來用,會不會太老派啊!
-
2022-07-02 養生.人生智慧
熟齡族如何穿出「減齡穿搭」? 專家教你掌握輪廓線,不靠遮也能有腰身
夏天到了,迎接穿短袖的季節,很多上了年紀的熟齡族,自認身材不如以往,穿著也逐漸不再講究,誤觸顯老、顯胖的雷區也不自知。資深穿搭顧問劉為麟透露,「心如果年輕,人就不會老」,抱著開放的心,透過穿搭改造,不用整形也可以讓一個人的氣質、氣場大不同。衣服天天都在穿,為什麼還要學?劉為麟表示,穿著打扮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也直接顯示出整個人的精氣神,如果搭配得宜,不僅看起來有元氣,更能顯瘦又年輕。擁有8年以上穿搭經驗的她發現,很多人都「穿錯衣服」,因為不瞭解自己的身材與氣質屬性,常常掩蓋了自己的優點、彰顯了缺點。掌握「輪廓線」視覺顯瘦舉例來說,不少熟齡族都是偏蘋果形身材,屬於四肢纖細、腰圍不明顯、肩和臀寬度接近,很多人想掩蓋身材,選擇穿寬鬆、暗色系衣服,反而更顯胖、沒精神。劉為麟說,其實要破解以上問題,重點是掌握身材的「輪廓線」,可以選合身但不貼身,具垂墜感的材質,搭配腰帶凸顯「腰線」;或下身選擇A字設計的裙子,都能從視覺上達到顯瘦效果。劉為麟認為,不論年齡、性別,都不應該放棄打扮自己的權利,只要掌握適合自己的風格和穿搭屬性,不僅看起來更年輕,也可以帶來好心情。
-
2022-06-29 焦點.元氣新聞
不進辦公室就滾蛋?上班族最青睞混合模式占比升至73%
不進辦公室就滾蛋?連續兩年疫情造成的大規模WFH在家工作,上班族真的愛嗎?根據104玩數據今(29)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最受上班族青睞的是「WFH+進班」彈性混搭模式(hybrid work)提升到73%,比去年增加8個百分點,喜歡「WFH」僅佔5%,與去年持平。此外,調查還顯示,上班族自評今年WFH的成效不如去年,主因WFH線上會議仍難取代實體。「找工作是否要將WFH列為必要的條件?」隨疫情趨緩與疫共存,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前陣子email員工,所有遠距辦公的員工每周最少要在辦公室工作40小時,否則就離開。Google也透過混合上班模式讓員工重回辦公室,蘋果也有意讓員工重返辦公室。今年本土疫情再起,但多數企業與疫共存。根據104玩數據調查,今年有26.6%上班族曾WFH,比去年的34.8%少。上班族經歷第二波WFH,39%的受訪者認為「WFH工作效率比進公司差」,高於去年的32%;30%的受訪者認為「WFH工作產出比進公司差」,高於去年的26%。探究原因,線上會議搶話或者不講話、以及斷訊難取代實體會議占34.5%最多,其次是公司未提供更完善的規範、以及遠端設備未升級,無法提升效率與產出也高達33.3%。經過今年再度WFH後,根據104玩數據調查顯示,最受上班族青睞的上班模式WFH僅5%,與去年相比持平並未增加。混合式工作則從去年65%提升至73%,顯示上班族並非要放棄在辦公室辦公,而是期望在工作模式保有正常與遠距的彈性。經歷了去年三級警戒,再到今年與疫共存,是否推升就業市場WFH的工作機會?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今年1月有約5,300筆職缺註明在家工作,到了6月則增加至6,500個增幅為22.6%,不過,只占整體徵才市場的1.5%,1至6月比率不變,顯見WFH仍難成主流的工作模式。
-
2022-06-2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國內首位確診院長 黃弘孟住院後真心話:應該讓確診者住得舒服一點
「確診真的很意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弘孟於今年4月20日確診,當時他代理和平婦幼院區院長,媒體報導是國內首位確診的院長。但他說,身為醫師,每天照顧病人,確診是躲不了的,這次就是輪到自己了。確診至今約2個多月,黃弘孟回想當時,「感覺是好久之前的事」平時埋首工作,像陀螺般「一直轉、轉、轉」,總是感覺時間過的很快。回想這次確診,黃弘孟在4月18日有門診,隔壁診間患者確診,由於他的診間與隔壁共用出入口,他被匡列為擴大篩檢對象,但當時隔壁診間醫師、護理師及他篩檢都陰性。19日因工作繁忙未採檢,20日再採,先做快篩,陰性;身為耳鼻喉科醫師,他便爲自己PCR。當時還開玩笑,「如果是陽性,可以隔離一周,順便休息一下。」工作同仁一旁笑說,「你沒份、你沒份……」,沒想到近傍晚PCR結果出爐,竟是陽性。黃弘孟得知結果時愣了一下,一臉詫異,想說怎麼會是自己。Ct值約30多,病程屬於初期,他懷疑可能是診間環境帶有病毒而感染。確診日當天晚上開始喉嚨痛、身體「夯夯」,有點微熱的症狀。確定染疫後,黃弘孟只擔心「同仁不要因我受累、不要因我感染」,每天問大家是否安好。那時沒特別思考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沒覺得特別嚴重,「更沒想到會不會因此死掉。」那時候疫情剛起,院務很多,只有想說應該要趕快好起來,不要增加大家麻煩。住院期間,第一天感覺只有喉嚨痛,就自行服用普拿疼、多喝水,但身體有點發熱。第二天就有護理人員進入病房照顧、清消環境,詢問「院長,今天有沒有不舒服,還好嗎?」他不想增加同仁負擔,總回答「還好」,同仁隨即整理病房環境就離開了,第二天也是如此。但他其實開始咳嗽、流鼻水、鼻塞,自己一直多喝水。到了第三天,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只好向同仁「坦承」,自己有點咳嗽,讓醫師立即開藥。他在病房內自己做呼吸復健運動,增加肌力、體力,維持肺部健康。平時工作忙碌,黃弘孟沒有太多時間關心孩子,下班回到家後,孩子都睡了,也無法多說話,深感對不起孩子。這次住院,兩名子女都會傳訊息問他,「爸爸,你還好嗎?今天有沒有好一點?」讓他十分感動,也深感慚愧,真希望在孩子小時候,多花點時間陪孩子,說著微微哽咽起來。這次住院,黃弘孟對病患住院和護理同仁照顧病人的辛苦,有更多體悟。因為工作,他有時會收到住院民眾陳情,抱怨住院不舒服,他當時認為,住院是為了治療疾病,住的品質無法向飯店一樣。這次住院,讓他思考,在防疫作為下,確實可以讓確診患者住的舒服一點。出院後,要求同仁把隔離病房的棉被套、枕頭套換新,環境布置、日夜燈光調整等,也比照家中溫暖的情境。每天看到護理同仁身穿防護衣,進入病房照顧病人、環境清消,也想可不可以「do some thing」,比如說調整輪班,增設隔離病房內對講機,減輕護理人員頻繁進出。還記得去年疫情期間,有患者住院長達2個多月,住到後來受不了開始「鬧房」,後來護理人員都與病人加Line,以便關心,病人有問題也可以隨時詢問,降低焦慮。去年5月,和平醫院所在的萬華地區爆發本土疫情。黃弘孟說,當時可說相當「慘烈」,在滿床狀態下,衛福部下令一周內清空,成為應變防疫醫院。「病人不是蘋果,不是搬到另一個籃子就好,況且也沒有其他的籃子」,沒有其他醫院也沒有類似經驗,最後大家齊心協助調度,五天內順利清空病房。黃弘孟已忘記去年疫情爆發最初的兩周,他是如何活過來的,幾乎沒什麼吃、沒什麼睡,體重從79公斤掉至66公斤,暴瘦13公斤,幾乎回到40多年前當兵時的體重。其他同仁也以醫院為家,「同仁累癱在醫院牆角邊,臉色暗灰」,連內衣褲都而無法換洗,只能到醫院隔壁的超市購買,慶幸最後安然度過。黃弘孟染疫時身為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院長,當時心想一定要完成三大任務。首先努力防疫,軍人沒有選擇不上戰場的權利,醫師面對如世界大戰的疫情,躬逢其勝,就是能做盡量做,守住疫情不能退縮,尤其Omicron疫情比去年更難防堵。其次,一定要保護院內同仁全身而退,「有多少人進去照顧,就必須有多少人安全出來,一個都不能少。」現在身為北市聯醫總院副院長,更宏觀規畫,希望疫情快一點過去,慢慢恢復正常營運,讓同仁們可以養家活口。醫師小檔案姓名:黃弘孟 頭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確診時間:4月20日如何感染:可能與確診者接觸症狀:喉嚨痛、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等治療:服用緩解症狀藥物、休息、多喝水給確診者一句話:大家一起加油,努力防疫,讓疫情快速緩和,因有可能會再次感染,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再次感染。
-
2022-06-18 養生.聰明飲食
喝酒=喝油!營養師公開「20款調酒熱量」排行,看完你還敢貪杯?
聽說喝調酒醉很快?真的是這樣嗎?營養師高敏敏直言,其實不會!因為會喝醉的最大原因是「酒精攝取量的多少」跟你喝什麼酒沒有絕對關係,不過,別以為可以大喝特喝,不能小看調酒的熱量,其實「喝酒=喝油」真的不是開玩笑的,酒精濃度越高、熱量也越高,若再搭配餐點,一個爛醉的夜晚就會讓你爆卡!各式調酒 熱量比一比1、邁泰 Mai Tai/311ml熱量:616kcal2、藍色柯夢波丹 Blue Cosmopolitan/118ml熱量:323kcal3、三葉草俱樂部 Clover Club/118ml熱量:297kcal4、威士忌酸酒 Whiskey Sour/212ml熱量:296kcal5、亡者甦醒 Corpse Reviver/89ml熱量:291kcal6、咖啡馬丁尼 Espresso Martini/148ml熱量:285kcal7、花花公子 Boulevardier/98ml熱量:262kcal8、柑橘莫希托 Mandarin Mojito/222ml熱量:232kcal9、莫斯科驢子 Moscow Mule/295ml熱量:221kcal10、尼格羅尼 Negroni/89ml熱量:189kcal11、賽澤瑞克 Sazerac/68ml熱量:182kcal12、古典雞尾酒 Old Fashioned/237ml熱量:181kcal13、草莓瑪格麗特 Strawberry Margarita/118ml熱量:168kcal14、蘋果馬丁尼 apple Martini/89ml熱量:155kcal15、馬丁尼 Dry Martini/59ml熱量:125kcal16、蘋果黛綺莉 Apple Daiquiri/77ml熱量:124kcal17、側車 Sidecar/59ml熱量:117kcal18、血腥瑪麗 Bloody Mary/192ml熱量:107kcal19、琴蕾 Gimlet/68ml熱量:102kcal20、曼哈頓 Manhattan/44ml熱量:89kcal 飲酒要適量 勿超出攝取量再來最多人想問的是:「所以一天可以喝多少酒?」高敏敏表示,女性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這是什麼意思呢?一個酒精當量=15g酒精=105大卡,換算下來,女生一天可以喝=啤酒375c.c=紅酒110c.c=清酒100c.c=水果酒150c.c=烈酒30-40c.c;男生一天可以喝的量就是x2。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宿醉上路不代表酒已退! 消化內科醫告訴你為什麼會「隔夜醉」 ·喝酒起酒疹恐休克!「關鍵症狀」曝光 最好先吃澱粉、蛋白質墊肚子
-
2022-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6歲少女打BNT後死亡 體內驗出微小病毒B19型
一名16歲馮姓少女去年接種BNT後,疑似出現疫苗不良反應不幸身亡,馮母為此提告國家賠償。少女解剖報告今出爐,主要死因為缺血性腦病變,體內並驗出「微小病毒B19型」,但該病毒是否與BNT疫苗間具因果關係,尚待衛福部預防接種救濟審議小組進一步釐清。根據醫學資料顯示,「微小病毒B19型」是學齡前兒童間很普遍的感染,外觀看起來兩頰會出現異常紅潤,常讓家長誤以為像兩顆紅蘋果很可愛。該病毒好發在15歲前,臨床上除蘋果臉外沒有太多特別症狀,卻會引起多樣化的臨床症狀,包括傳染性紅斑、關節病變、暫時性再生不良危機、慢性紅血球再生不良、手腳出現紫斑狀的皮疹和胎兒水腫;部分腦病變、癲癇、腦膜炎、心肌炎、擴張性心肌病變及自體免疫性肝炎也懷疑跟它有關。馮姓少女是在去年11月10日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後,同月28日疑似出現不良反應,經送醫急救仍在隔月30日過世。由於馮母一直等不到衛福部等相關單位,向她解釋女兒喪命究竟與BNT有無關係,上月26日特地在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陪同下,前往台北地院提告,向衛福部要求國賠500萬元。當時馮母表示,女兒才16歲打完疫苗就莫名其妙猝死,讓她無法接受,提告只是一個手段,為的是能看到女兒的解剖報告。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為此今年4月解剖少女遺體並進行採樣,除確認死因為缺血性腦病變,同時也驗出「微小病毒B19型」,但其與少女死因間關聯,需交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就相關性判定,由預防接種救濟審議小組綜合相關資料及解剖報告進行分析研判。
-
2022-06-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後易喘、腦霧、疲勞?營養師教這樣吃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
Omicron變種病毒雖普遍輕症,但染疫後也常見出現各種後遺症,包括胸悶、易喘等呼吸道問題;出現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腦霧情況;以及常常感覺疲倦不堪、提不起輕神等。對此嫚嫚營養師建議,染疫後可適度補充營養進行保養,有助於減輕症狀、幫助身體復原。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1)呼吸道問題:胸悶、易喘等。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嫚嫚營養師表示,以呼吸道來說,抵抗病菌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黏膜,其為「體內的皮膚」,幫助抵抗外界侵害,所需的重要營養為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兩種營養常會一起討論,類胡蘿蔔素在進入人體後也有部分會轉換成維生素A。其可保護黏膜維持健康、幫助調節免疫,可從深綠色、黃色、紅色等植物類食物攝取,如菠菜、胡蘿蔔、紅莧菜、紅辣椒、地瓜葉、南瓜等。動物食物來源也有,但較不建議,多存在於如豬肝等內臟,除了脂肪量較高,也有毒素累積較多的疑慮,因此植物性來源為佳。 槲皮素:另外,對於呼吸道、肺部保養,受到不少研究關注的營養素,也包括了槲皮素,其為具有抗氧化、抗過敏、抗發炎的優質植化素,來源常見包括帶皮蘋果、洋蔥、蔓越莓、地瓜葉、甜椒、紅酒等,已有不少對此進行哮喘的相關研究。有研究發現每周吃兩個蘋果哮喘發生率較低,也有研究發現有定期攝取槲皮素有助降低空汙、吸菸等傷肺風險,減少肺癌發生機率。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2)腦霧:注意不集中、健忘、恍惚。染疫後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恍惚等腦霧情況,嫚嫚營養師表示其主要為腦部發炎的現象,也可透過營養攝取幫助改善。 Omega-3、卵磷脂:大腦脂肪含量非常高,約佔整體的6成,保養重點就會在好的油脂,如Omega-3和卵磷脂,這也是為什麼常聽到適度補充魚油有助腦袋靈活,因為魚油就是常見的Omega-3來源。其他來源也包括鯖魚、鮭魚、秋刀魚等動物性來源。植物性的奇亞籽、亞麻籽也攝取得到,但轉換率較低非首選,以動物性來源為佳。而若要從魚油營養品直接攝取,因可分EPA、DHA,高血脂患者建議補充EPA,以防血脂再升高,其他像是小朋友、青少年、孕婦、一般族群等可從DHA著手,或是補充混合型也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卵磷脂,其為大腦的重要營養素之一,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製造原料,有助維持正常腦部神經傳遞,增強記憶力注意力等,營養來源包括黃豆、納豆、豆腐、雞蛋等。 維生素E、B群:維生素E對於腦部也是重要營養,有利於細胞膜抗氧化,減少自由基傷害,如防護罩一般,對於腦部神經細胞、血管細胞等都有所幫助。血管健康也攸關養分、氧氣至腦部的運送,維生素E兩者兼顧。常見的維生素來源有堅果、葵花子、榛果、杏仁果、松子、橄欖油、亞麻仁油等植物油。而民眾熟悉的B群,除了提升精神以外,對於消除腦霧也是有所幫助的。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3)疲勞:疲倦、無力、提不起勁。嫚嫚營養師指出,構成疲勞的原因非常多也相當複雜,不過因染疫而起的關鍵主要也是在於發炎,飲食上也可從抗發炎著手。 B群:民眾所熟悉的B群,如前述除了有助解除腦霧,也有利於提升精神,不過需要留意的是,B群於此應視為強力輔助而不是主攻,也就是說前提需有足夠的熱量、能量、營養,B群才有辦法助攻。有相當多的種類,除了營養品外,大方向來看可從糙米、雞蛋、香菇、豬瘦肉中攝取。 維生素C:另外常見的維生素C也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發現缺乏者常見的表現症狀就包括疲勞、活動力下降,而充足者則有注意力及工作力提升的表現。來源可從各種新鮮水果攝取,不建議烹調、打成果汁,以避免消耗。一天兩拳頭,挑當季水果即可,不用局限於某種水果。另外,飯後攝取維生素C可幫助鐵吸收,生理期女性等缺鐵者、有缺鐵性貧血者可考慮。 檸檬酸:同樣於水果中有利於恢復元氣的,也包括柑橘類水果中的檸檬酸,其在體內可形成將食物營養轉換成能量的「檸檬酸循環」,充足的檸檬酸也對解除疲勞有所幫助。 Q10:近期越來越受到關注的Q10也有助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幫助身體產生能量、抗氧化,保護細胞不被自由基傷害,常見於花生、芝麻、沙丁魚、酪梨、核桃等各種食物。不過孕婦、15歲小孩、哺乳婦女、抗凝血劑等藥物不適合補充Q10,可能有交互作用疑慮。 鋅:坊間常見鼓勵男性攝取的生蠔也是很好的消除疲勞食材,不過其實不僅限於男性,其關鍵在於鋅,鋅是代謝能量的重要營養之一,就像B群一般,缺乏者容易顯得疲勞、嗜睡、食欲降低、味覺變差,形成惡性循環。除了生蠔以外,其實牡蠣等各類的貝類、海產類普遍都攝取得到,而南瓜籽、腰果、奇亞籽也吃得到。 染疫後如何飲食保養?地中海飲食有助改善後遺症!嫚嫚營養師提醒,目前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單一營養素或食物可以對抗新冠肺炎或改善後遺症,若要從飲食著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透過飲食習慣調整出健康的身體,也就是「習慣這樣的飲食方式」。 染疫後盡量別這樣吃:營養師指出,目前被公認最不建議、最危險的飲食方式就是所謂的「西方飲食」,當然西方飲食也有健康的,不過普遍為高飽和脂肪、高精緻糖、高加工,這些也是被明確定義紀載的,如漢堡、可樂、披薩等,高鈉雖未被記載,但也常見於高加工食物中。而即便不是西方食物,但符合上述特性的自然也包含在內,例如鹽酥雞等各種台灣傳統炸物,這類都是人們常聽到的三高來源。不少研究發現,常常習慣這類飲食者,會經常處於發炎反應的狀態,症狀也會比較嚴重,越接近這樣的飲食方式,染疫後重症、死亡率風險就越高。 地中海飲食助改善後遺症:地中海飲食是各界專家普遍公認的最佳飲食方式,前述的營養在地中海飲食中都吃得到,又或者說,地中海飲食主要就是由上述所組成。不論對於染疫前的免疫系統維持,或是染疫後的身體修復,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飲食方法。 吃法很簡單,蔬果多元多色,蛋白質以雞肉、魚肉等優質蛋白為主,油脂使用橄欖油等好油,可用辛香料抗發炎,並喝足水分幫助新陳代謝,日常培養運動習慣。 澳洲在2019年就曾作出研究,觀察到飲食模式越接近地中海飲食的族群肺部功能越佳,也有研究發現染疫後中重症的發生機率會相較更低。建議民眾日常可養成這樣的飲食習慣,其他想吃的可以一周安排幾次就好,彈性的調整,不論對疫情或日後生活養生都非常有幫助。 《延伸閱讀》 .Omicron會腦霧、終身影響?後遺症有哪些?重症醫詳解。 .地中海飲食防三高、慢性病。營養師:白肉取代紅肉更有助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13 醫療.兒科
醫病天地/孩子坐不住 多吃全穀類、蛋白質
疫情期間網路替代實體教學,但親師都發現,愈來愈多孩子坐不住、專注力低,嚴重者甚至影響學業表現。部桃營養師鄒孟君認為,可能與攝取過量含糖飲料、甜食、油炸食物有關,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榖類、核果、優質蛋白質食物改善。鄒孟君表示,早餐若吃得好,可幫助孩子腦部細胞傳遞,不但較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對各方面的精神狀況也有助益,反之若攝取過多澱粉,如餅乾、糕點等食物,有可能造成嗜睡,間接影響專注力。鄒孟君表示,若要改善其實可以透過飲食技巧控制,像攝取全榖雜糧,如地瓜、南瓜或玉米,搭配適量蛋白質,如蛋、牛奶、豆漿等,或蘋果、小番茄等水果,每天換不一樣的組合,可以避免孩子吃膩,又攝取豐富營養素。挑選點心時也要注意熱量不要超過150大卡,家長可查看營養標示,糖量是否占總熱量10%以下或選擇無糖。此外,食用鯖魚、鮭魚、秋刀魚、鮪魚等富含EPA、DHA的魚類,每周吃2次以上,也可獲得足夠的EPA、DHA提高專注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症狀。鄒孟君指出,諮詢門診有家長反映自家孩子平日老是坐不住、上課不專心,甚至會有容易生氣等行為出現,這些症狀或許也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簡稱ADHD)有關,這是兒童常見神經發展疾病,國內盛行率約7%至8%左右。根據國內研究發現,ADHD孩童攝取較多含糖飲料、食品添加物、甜食、油炸食物,體內缺乏B群、鐵、EPA、DHA等必須營養素,可能加重相關症狀。
-
2022-06-12 養生.聰明飲食
自認吃得健康卻缺乏多樣性?專家:每周需吃30種植物
足球明星大衛‧貝克漢日前接受訪問時,透露太太維多利亞在過去25年間,一直吃同樣的食物,「我認識她以來,她幾乎只吃烤魚、清蒸蔬菜。」維多利亞也曾接受訪問,談到偶爾會讓她破戒的「垃圾食物」,只有一片全麥吐司,上面撒點鹽。許多人自以為吃得健康,卻缺乏多樣性。看似健康的飲食內容,看在營養學家眼裡卻是不及格的飲食方式,原因是「缺乏多樣性」。營養師Sian Porter說,當他要求人們做飲食紀錄時,不只看飲食內容,還包含吃的頻率,他發現多數人的飲食都缺乏多樣性,即使他們常吃的都是健康食物。以維多利亞的飲食為例,並不是吃烤魚配清蒸蔬菜不好,而是沒有一兩種食物能涵蓋所有營養,滿足身體所需。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師和腸道健康專家Megan Rossi博士也觀察到,即使是注重健康的人,也傾向於購買重複相似的食材,「研究顯示,我們需要食物多樣性來提高腸道的健康。」而腸道健康又與身體各器官的健康相關聯。究竟吃多少才叫「多樣」?美國腸道研究計畫(The American Gut Project)針對人體腸道細菌進行相關調查,2018年研究發現,每周吃30幾種不同植物的人,腸道細菌種類遠高於吃不到10種植物的人,這是因為不同的細菌喜歡吃不同種類的食物。腸道菌叢多樣,有利於身體健康,進而使身體機能正常運轉,例如消化、血糖控制、維持抵抗力避免感染。反之,不平衡的腸道菌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和肥胖等問題相關。每周吃30種以上植物,沒那麼困難。每周吃30幾種植物聽起來很嚇人,其實沒想像中那麼難。例如喝一碗含有胡蘿蔔、馬鈴薯、洋蔥的湯,就算三種植物,如果吃了雜糧麵包,則裡頭的每種穀物都可列入計算,甚至料理中使用的香草也可列入,不過只能算四分一種品項。關鍵在「種類」而不是「量」。Megan Rossi博士解釋,之所以強調種類而不是份量,是因為植物含有數百種不同的植化素,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其中有部分營養素未必是人體細胞所需,但它卻能餵養腸道細菌,維持腸道菌叢平衡。改變常購買的水果類型,對食物多樣性也有幫助,因為即使是同一種水果,因品種不同,植化素的組成會略有差異。營養師Sian Porter舉例,如果習慣購買綠葡萄,不妨偶爾換成紅葡萄;愛吃蘋果的人,也可每次購買不同品種的蘋果。習慣性吃相同食物的人,也有心理跡象可循。薩里大學(Surrey University)健康心理學教授Jane Ogden說,如果去某家餐館,當你發現常點的菜色從菜單上消失,會感到焦慮,可能代表你的食物選擇太有限。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05-30 養生.聰明飲食
不加咖啡的「綠拿鐵」竟是減肥聖品,還可防慢性病!營養師5步驟教你喝對
只要走到街上,每走幾步路就會看到手搖飲料店或便利商店,要買到含糖飲料可說是是隨手可得,台灣國民飲料「珍珠奶茶」若以一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計算,其含糖量約62公克(約12顆方糖,熱量約240大卡),國健署建議依每人每天熱量攝取2000大卡計算,精緻糖熱量不可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的10%為限(即200大卡),只要一杯珍珠奶茶喝下肚就已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依據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7~65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1次以上含糖飲料的比例相當高(7~12歲、13~15歲、16~18歲、19~64歲及65歲以上分別為91.7%、94.8%、90.9%、74.7%及40.5%),且其中4成民眾每週至少喝7次以上,並指出長期攝取含糖飲料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及痛風等疾病有正相關性。這些精緻糖容易在體內合成體脂肪,使體內游離脂肪酸增加,長久下來容易發生胰島素阻抗,進而導致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代謝症候群隨之而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與慢性腎衰竭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養成天天五蔬果「3蔬2果」的健康飲食型態(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2份水果),並有研究發現攝取足夠蔬果內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腸道益菌生長、降低血膽固醇;蔬果中的植化素還具有抗癌效果及預防慢性病發生。但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又較長時間在外飲食,較難以達成天天五蔬果。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教你用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用豐富的蔬果一起打成果汁,不僅可以代替你手上那杯「含糖」飲料,食材上用彩色蔬果具有豐富的花青素、多酚類等植化素,有抗氧化的效果。此外,蔬果富含膳食纖維,能夠幫助腸胃蠕動。風靡全球綠拿鐵作法及飲用建議:1.以「蔬菜2:水果1」比例作食材調配,打成540c.c,可分為2杯飲用。2.準備食材:羽衣甘藍菜、小松菜或菠菜100g(需事先熱水汆燙約15秒)、大黃瓜100g、蘋果40g、鳳梨40g、小根香蕉1/3根、堅果一匙、無糖優酪乳(或無糖豆漿)220c.c.、少許水。3.飲用方式建議不要當水喝,一天最多1~2杯,當作補充膳食纖維。4.除喝綠拿鐵外,每天要喝足2000c.c.的水,吃進去的蔬果有大量纖維,需要水來幫助腸胃蠕動。5. 建議不要以綠拿鐵當作全日三餐飲食。雖攝取熱量低可減輕體重,也容易讓基礎代謝率下滑,體脂率反升,建議可以每日點心以1~2杯綠拿鐵取代即可。營養不良、血壓過低、血糖問題、痛風患者、孕婦、易結石民眾、哺乳期婦女若想嘗試以喝綠拿鐵做為減肥方法,請事先與營養師諮詢後再施行。作者簡介_潘富子 營養師專長:預防醫學保健、健康講座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營養師學歷:輔仁大學 營養科學系碩士經歷:聯夏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營養師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延伸閱讀: 一進餐廳就給小孩蠟筆和圖紙?一趟美國行,讓丁寧看見美國人如何「理解小孩」
-
2022-05-29 養生.營養食譜
拌一拌丟烤箱 粗獷封原味
洋PAUL的太太說,沒有烤箱不會做菜,大概就像大廚沒有中華炒鍋不會「炒菜」一樣。我的烤箱不常用,烤過一夜乾、三層肉等單一食材;也曾將幾樣根莖類蔬菜滾刀大塊切,淋上橄欖油、奶油,撒上香草及鹽調味,隨意拌一拌丟烤箱,原味就被封在微焦表層下,食材各放異彩;接著加了肉類增添風味,也烤了PIZZA、蘋果派。烤春雞旋轉的家用烤箱,只開過上、下火烘烤,沒有轉動過。選了大小合適的全雞(約850g)串起來,放入烤箱緩慢旋轉烘烤,再隨意把現有的冷凍蔬菜包,混上新鮮蔬菜及香料,放在下方烤盤,盛接滴下來的雞汁。烤了二小時,雞肉雞骨都鬆軟入味。烤得焦黃的烤雞,配上多樣顏色的蔬菜,光用眼睛看都好吃。食材:全雞(半雞或雞腿也可)調味料:橄欖油、鹽、蒜蔬菜:洋蔥、番茄、花椰菜、青花菜、黃蘿蔔、胡蘿蔔、櫛瓜、地瓜等香草:黑胡椒、百里香、迷迭香、薄荷等作法:1. 雞抹上橄欖油,撒上鹽、黑胡椒、百里香、迷迭香,搓揉使其入味。2. 洋蔥切丁,蔬菜切片或切塊,淋上橄欖油,撒上鹽及香料混合拌勻,放入烤盤。3. 蒜磨成泥狀,拌上橄欖油、鹽,做成「蒜油」。4. 串起全雞,烤箱設定210℃(不預熱)旋轉烘烤,蔬菜烤盤置於下方盛接滴出的雞油。5. 定時在雞肉表面刷上「蒜油」,時而翻動烤盤上的蔬菜使均勻受熱。6. 烤2小時至雞肉表面微焦即可。● 用一般烤箱也行,把雞肉放在蔬菜上一起烤,定時為雞肉翻面,同樣不失風味。● 蔬菜、香料不拘,創造自家風味的烤雞。● 各家烤箱尺寸大小、火力強弱都不同,烘烤的時間也有差異。烤蝦蝦子只要新鮮,遇上蔥、蒜、鹽,大火爆炒,或加米酒「嗆」一下都好吃。拿來燒烤再變一些花樣。剝下的蝦頭、蝦殼不要浪費,拿來煮味噌湯或當湯頭,可提升湯品的鮮味。食材:蝦、帕瑪森起司(可省略),蒜、紅辣椒、香菜(九層塔、羅勒)、橄欖油、奶油、鹽、黑胡椒作法:1. 將烤箱預熱至210度,蒜、紅辣椒、香菜切末,備用。2. 蝦去殼、去頭。3. 蝦子、蒜末、紅辣椒末、一半香菜末放上烤盤,淋上橄欖油、奶油拌勻。4. 放入烤箱前,撒上帕瑪森起司。5. 烤約8~10分鐘,蝦子轉粉紅色、不透明就熟了。再多烤一、二分鐘,把帕瑪森起司烤到微焦。6. 出爐前,撒上另一半的香菜末,再烤約半分鐘即出爐。烤蔬菜Escalivada(沙拉)來自加泰隆尼亞等地區的傳統菜餚。蔬菜不分切、不調味,直接炭火燒烤做成煙熏蔬菜,做法豪邁、粗獷。料理技巧就是把蔬菜丟炭火(烤箱)上「放心」烤、不用「顧」的概念。這道料理要烤到焦黑才行,用炭火直接烤最好,瓦斯烤箱次之。蔬菜經烘烤焦糖化「濃縮」原本的甜味。剝去焦黑外皮,直接吃就能品嚐能到微焦的炭燒味及濃郁的質感。淋上油醋(Vinagreta)或搭配麵包,是當地的吃法。食材:彩椒2個、茄子1條(可加量)、洋蔥、鳳梨半顆、橄欖油、紅酒醋、鹽、蒜作法:1. 烤箱預熱220℃,蒜切末備用。2. 彩椒、洋蔥切半、茄子切二大段(不切也行),鳳梨四分切留皮,入烤箱烤45~60分,烤熟透、焦黑。3. 取出放涼,剝去外皮,裝盤。4. 橄欖油:紅酒醋=約8:1,拌入蒜末、鹽做成油醋(Vinagreta)。5. 蔬菜淋上油醋,或是搭配麵包食用。● 烤蔬菜的量也要「豪邁」,烤完剝去烤焦外皮,彩椒只剩一半,茄子剩更少。● 最理想是在炭火上燒烤,我用瓦斯烤箱,用普通烤箱代替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