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失智.大腦健康
搜尋
社交互動
共找到
63
筆 文章
-
-
2022-08-02 失智.大腦健康
閱讀習慣、語言能力都和失智有關?良好人際關係也有助大腦健康
語言能力包含「理解」與「表達」,也就是大家學英文常聽到的「聽、說」與「讀、寫」,前者是輸入大腦的資訊,後者則是大腦輸出的資訊。語言不只與我們的生活和社交互動息息相關,也有相關研究指出,語言和預防失智之間有密切的關聯。一項二十多年前發表在頂尖《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找出九十八位修女在近六十年前所寫的自傳,要當時平均年齡約二十二歲的她們「簡短描述自己的一生」,進而研究分析這些自傳中,每個人表達的內容、使用詞藻的豐富度(包括字詞能力、知識廣度等),以及文法的複雜度。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修女們年輕時的語言字詞能力,和她們年老後在認知測驗的表現好壞,有很大的關係。當年自傳內容被評定為「語言貧乏」的人,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在日後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至於自傳內容豐富的修女們,只有百分之十三罹患阿茲海默症。 雙語者大腦可塑性較單語者好如果能說兩種或多國語言,對於大腦儲備認知、預防及延緩失智也相當有幫助。二〇一七年的義大利研究,將嚴重程度相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分為「雙語組」(共四十五位,說德文及義大利文)和單語組(四十位,只會說義大利文),兩組比較。研究者發現,在雙語組的人,平均比單語組晚了五年才出現失智症狀,且雙語組在記憶力測驗的表現也明顯比單語組好。 研究者認為,這表示雙語者的大腦可塑性較好。在生活中會轉換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時,需要更多注意力及執行功能,某種程度就增加了大腦的「認知負荷或挑戰」。一些腦影像研究也發現,雙語者的腦結構與單語者不同,正子電腦斷層造影顯示,雙語者的大腦灰質體積較大、白質的神經連結性及神經傳導功能也較佳。不愛閱讀者 失智風險較高另一個日本的研究則找到閱讀書報和失智症之間的關聯。失智組的測試者中,有一半的人過去很少閱讀書籍報紙,而非失智組中,鮮少閱讀的人僅占百分之八點三;相較於有閱讀者,沒有閱讀習慣者的失智風險,是閱讀者的九點六倍。如果我們能藉由頻繁地閱讀、聽別人講話、表達自己或書寫,來訓練自己語言、文字使用的複雜性與敏感度,就有機會維持較好的大腦認知能力。另外,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只能帶來幸福,也能維持大腦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 維持健康與快樂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七十五年的研究,從一九三八年開始,總共追蹤七百二十四位成人,想了解「是什麼為他們帶來幸福與快樂」。團隊從幾十萬頁訪談資料與醫療紀錄中,歸納出一個結論:「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維持健康與快樂」,就這麼簡單。計畫主持人羅伯特・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表示,研究發現有社交活動的人比較長壽,而孤單的感受則會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人是出於非自願地寂寞,便會容易不快樂,中年階段的生理狀態和大腦功能也會提早衰退。 俄羅斯的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其研究便指出,孤僻、抑鬱的性格與罹患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因為疏離、緊張的人際關係會使大腦分泌壓力賀爾蒙,長期累積下來,便會對大腦認知能力和記憶力造成損傷。相反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則發現,有社交活動的長者,大腦的灰質(負責處理語言、注意力、決策力和資訊處理的區塊)較無社交活動者明顯增加。研究還發現,影響五十歲以上人們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們對目前擁有關係的滿意度,因為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可以緩解老化帶來的身心衝擊。 這些人際關係不局限於配偶或伴侶,朋友、手足、親戚、興趣同好(例如球友、牌咖)也可以。有趣的是,一個人是否擁有信賴關係,也和其維持自身腦力、記憶力有關。 一個八十歲的長者如果覺得自己身邊有可以依靠、信任的對象,他能讓自己更長久保持清晰的記憶力,反之,他可能會提早面對記憶力衰退。(話說回來,誰想要清楚記得不可信任、難以仰賴的關係經驗呢?)因此我們建議,不管你是出於主動或被動都好,一周至少維持一次有目的的人際社交互動,協助你預防失智、遠離憂鬱。(本文出自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Momo購物網、誠品線上
-
2022-07-23 醫聲.Podcast
🎧|居民因「這件事」需急救 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半夜急開衛生所大門 |理事長講堂EP1
「當時有人三更半夜到我家找我,我一打開門,竟看到門口站著一位阿伯,手上拎著一條死蛇,很淡定的告訴我,他被這條蛇咬了,該怎麼辦?」居民半夜踩到蛇 李龍騰急開衛生所救治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擔任台北仁濟醫院院長的李龍騰,在接受聯合報元氣網Podcast「元氣醫聲」頻道「理事長講堂」節目訪問時,分享他在北部雙溪鄉擔任衛生所主任時遇到的奇妙經歷。他回憶道,雙溪鄉山上常有蛇類出沒,當時,當地居民可能半夜摸黑上洗手間就會被蛇咬到,像這位阿伯就是如此,阿伯被蛇咬到後,當場把蛇打死,然後就拎著死蛇到他家冷靜求救。🎧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那時,李龍騰一家住在雙溪鄉衛生所附近,一打開家門,看到這場景,他驚覺情況非同小可,馬上帶著阿伯去衛生所進行救治,之後,他取出抗蛇毒血清,馬上為阿伯注射,觀察一小時後,看到阿伯安然無事,才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樣的山區行醫經歷,讓李龍騰印象非常深刻。疫情導致人際疏離 長輩多重用藥難察覺除了山區、偏鄉醫療經驗的分享,有多年服務高齡長者經驗的李龍騰也觀察到,在疫情延燒期間,高齡長者錯誤用藥、多重用藥的情況更為嚴重,一旦發生,因為人際互動頻率減少,親友、兒孫也更難察覺。舉例來說,一名年約六十五歲阿伯老感覺頭暈,甚至差點跌倒,但他擔心染疫,不敢去醫院,只好透過視訊向李龍騰訴說不適症狀,李龍騰耐心詢問察覺到,原來阿伯因咳嗽、喉嚨癢去住家附近藥局買止咳糖漿,而他不管藥物標示,竟一口氣將整瓶止咳糖漿喝光,且不只一次,止咳糖漿喝太多的結果,就是引發頭暈副作用。此外,在疫情期間,不少高齡長者因疫情新聞反覆播放、出門、社交互動減少與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產生憂鬱症、焦慮症或恐慌症,甚至有些長者確診復原後,只要感覺自己記憶變差,就懷疑有「腦霧」,或感覺胸口緊緊的、有點痛,便懷疑罹患心肌炎、心內膜炎、心臟衰竭,但進行心電圖檢查、抽血檢查與X光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研判可能是恐慌症引起,而這類現象不在少數。高齡病患治療思維不同 李龍騰:醫師需保有彈性「發現老人家生活型態改變了,或習慣不一樣了,就要特別留意。」李龍騰指出,像有的年長者可能平常很愛說話,突然變得很沉靜,不太理人,或者原本做事嚴謹的年長者突然變得很容易出錯、忘東忘西等,都是警訊,可能是憂鬱症或其他原因造成,建議盡快就醫,接受詳細診斷,以找到背後原因。李龍騰也提醒,當病患邁入高齡階段,疾病治療與診斷思維也要跟著調整,處理方式可能和年輕人、中壯年族群不太一樣,以年長糖尿病患為例,雖然目前糖化血色素正常標準為7,但年長者的體質可能比較敏感,或許在糖化血色素到6或6.5,便開始產生低血糖症狀,因此醫師在疾病治療、控制上,必須保有一定的彈性,並需要隨時觀察、調整,才能真正幫年長者改善健康問題,並兼顧年長者生活品質。Podcast 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滾宬瑋(Daniel)音訊剪輯:林琮恩剪輯協力: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蘇湘雲特別感謝: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仁濟醫院
-
2022-05-31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4/打破居心困境 才有富齡生活
長者的幸福定義是什麼?是兒女雙全安享晚年、健康長壽,還是心靈滿足?根據主計處統計,國人平均「不健康存活年數」約8.8年,意即在人生的旅途終點前,生活無法自理且飽受失能、臥床之苦,占了生命的八分之一。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認為,長者的幸福,是能找到宜居且友善的居住環境,不讓心靈萎縮而影響健康形成「居心」困境,才能擁有「富齡」的生活。居家空間 影響長者身心彭培業表示,現在許多獨居長輩因沒人陪伴共餐,吃飯成了煩心瑣事,有時一道梅干扣肉,常連續吃三、五天,長期下來容易營養失衡,造成肌肉流失等問題;住在城市的年長者,出門逛街、買菜過馬路更是險象環生,一旦吃飯、外出都成為沉重負擔,距離健康、幸福的目標,就會漸行漸遠。一個人的居家空間需求,大約每十年變動一次,彭培業指出,從單身、進入婚姻、到高齡等階段,對空間需求各不相同。尤其,對長者來說,當整體居住空間不盡理想、不符所需,容易引起上述問題,同時加速心靈萎縮、生理機能退化,形成惡性循環。養老先養生 重拾幸福感「養老之前,一定要先養生!」彭培業認為,幸福的核心價值是擁有健康,可以從飲食和居住環境層面著手。若年長者、照顧者想透過改變居住環境,重拾生活幸福感,建議可選擇有電梯、交通方便、空氣新鮮、氣候溫暖,且行動空間安全的優質環境,當生活中充滿樹木、花草與芬多精,長者的身心狀態即可獲得療癒。而共餐則是開啟人際社交互動的橋梁,彭培業認為,當吃飯成為值得期待的事情,不僅解決了飲食營養均衡的問題,人也活得更快樂、健康。以台灣房屋在新竹關西創立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為例,以莊園概念打造樂齡養生宅,不僅依四季開花順序種植花草,園中也播放音樂,園區居民可在悠揚的樂聲中悠閒散步,加上園區設有溫泉、護理之家等服務,從環境、餐飲、醫學、護理等層面照顧長者的各種需求。這項建案推出不久,便引起熱烈回響,可見樂齡族群對優質居住環境的需求極其迫切。彭培業期盼,這樣的模式未來可成為國際養生宅的典範,在業界能發揮示範作用,逐步打造心靈富足與生活機能充足的「富齡」生活環境。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19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症是什麼?日常警訊、如何預防都看這一篇
「最近總是忘東忘西,還非常容易恍神」、「記得臉卻叫不出名字,只能說出那個誰」、「情緒好像陰晴不定甚至出現憂鬱的情形」、「變得不愛出門,且活動力降低」當自己或家人出現異常行為或症狀時,一定會懷疑是否罹患了某項疾病,上網搜尋相關知識,卻出現失智症、腦霧等關鍵字,究竟什麼是失智症?與腦霧又有何差別呢?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與許多疾病有著相同、類似的症狀,並且容易令人混淆。然而除疾病本身,照顧者還會在平均8-10年的病程當中,面臨照護、身心壓力、經濟等問題,那麼遇到這些問題時該怎麼辦呢?從認識失智症、日常照顧技巧、資源使用,到與新冠肺炎、腦霧的關聯,以下分成15個重點帶你循序漸進找到解答。👇點擊下方可以直接前往想看的內容👇➡️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失智症該看哪一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大腦功能漸進退化並好發於老年人,但退化的速度不一定,且非一些民眾誤解的正常老化現象。初期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特別是記不住日常、最近且立即的事物,其他像是語言、算術、空間感、時間概念、抽象思考、社交能力、判斷力等也會出現障礙,產生異常行為,過去熟悉的工作無法勝任,嚴重影響日常起居,伴隨這些行為的心態很可能變得疑心病重、被害妄想、憂鬱、焦慮、容易與他人起衝突。 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隨著研究的進展,我們逐漸瞭解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因此更應積極地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如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如預防三高、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公布降低認知缺損與失智風險的12個面向中, 還包括多運動、不吸菸、營養均衡、少喝酒、認知促進、社交互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高血糖管理、高血脂管理、不憂鬱、聽力喪失管理等方法,也是從「從生活型態介入」預防失智的最有效的方式,研究還發現,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降低四成的失智風險。想要調整生活型態,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運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對預防失智有幫助,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部分泌神經營養因子(BDNF),其中又以能促進心跳率上升的「有氧運動」幫助最大,而以養成肌肉為目的的重訓,幫助就比較有限。就算沒有刻意運動,平時如果養成正確的「走路習慣」,也能減低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日本一份研究顯示,步伐小的人,在未來很容易出現認知功能衰退,而步伐大的人,認知功能則不易衰退,而且風險差異很明顯,居然高達3.39倍!接著來了解一下,大步走路的好處:(1)刺激神經迴路:大步走路能夠刺激腦與腳之間的神經傳導。除了腦通往腳的運動指令之外,腳回報腦的資訊交換也會變得活絡,有助於活化腦。(2)找回肌肉的活力:能夠更加頻繁地使用平常沒在用的肌肉。尤其是大腿與小腿的肌肉、背脊與腳相連的肌肉等,這些大肌群都可以活動到。(3)提升心肺功能:大步走路拉高了運動強度,使血液循環更好,也增加了進入肺臟的空氣量。營養和氧氣也能夠送到身體每個角落的細胞上。(4)使血管有彈性:利用肌肉的收縮與伸展,刺激肌肉包夾的血管,藉此增加血管的彈性。(5)使心情正面積極:大步走路,背部自然就會挺直,視線也會自然抬高。這樣的姿勢改變,能夠給人年輕有活力的印象,使人心情轉好,變得積極正向。●飲食飲食也能有效預防失智,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地中海飲食」,這類飲食強調多攝取堅果、深綠蔬菜和魚類,其中堅果的油脂相較於動物性油脂來說,對心血管的健康是比較好的。還有一種是「麥德飲食」,它是以預防失智症為目的的飲食型態,結合了「地中海飲食」和預防高血壓的「德舒飲食」的特色。具體建議為攝取10種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的護腦食物:全穀類、綠色蔬菜、其他種類蔬菜、雞肉、魚類、堅果、莓果、豆類、紅酒、橄欖油等。此外,紅肉、奶油、甜點、起司和速食等不健康的食物,則須限制攝取。※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咖哩、薑黃素、蘑菇、多喝茶與吃魚等,都對預防失智有幫助。還有一項比較意外的防失智食物是「口香糖」,因為嚼口香糖的動作可讓海馬迴的刺激增加,活化腦部功能、防止腦部衰弱。👉延伸閱讀:防失智「10大超級護腦食物」出爐! 營養師:還有5種傷腦飲食要少碰●生活除了運動、飲食,平時生活的方式也很重要,多做一些能動腦的活動,改掉會影響身體的壞習慣,就能有效預防失智。(1)學習新事物:想預防或減緩失智,不只要「溫故」,更重要的是「知新」。因為大腦只有在學習新事物時,才會增加神經突觸間的連結。像養成閱讀、玩填字遊戲之類的習慣就很不錯,看到不認識的字也記得去查一查,讓你在吸收新知識之餘,也能訓練大腦。也可以依個人興趣,玩玩麻將、桌遊等需要動腦的遊戲,都有助腦力健康。(2)保持社交活動:多參與社交活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在與人交談、認識新朋友的過程中,有助於增加大腦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發病風險。互動時也能感受到愉悅、舒適、支持等正向情緒,提升安全感、歸屬感與自信心,所以非常鼓勵長輩們平時多參與同學會、社團、宗教活動等等。如果已罹患失智症,保持社交互動也對穩定病情有幫助,而獨居的失智者,病程則惡化的比較快。(3)充分的睡眠:睡眠和失智症之間有著密切關聯,人的大腦中有個「膠淋巴系統」,就像清潔隊一樣,可以帶走腦中的代謝廢物,包括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毒素。而膠淋巴系統為我們「洗腦」的時間,就是晚上睡覺時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期,所以每天至少要有7個半小時的睡眠比較足夠。●五感訓練記憶是由感覺器官刺激大腦而成,活絡身體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刺激五種感官活性,享受健腦的小遊戲,健忘、失智才不會找上門。這裡推薦幾個結合了生活例行公事的小遊戲給大家:(1)五感訓練: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眼、耳、舌、鼻、皮膚來感知外界的刺激。活動身體可以促進我們五感的活性。同時,適當的運動對預防失智和恢復認知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競速折衣服這個訓練同時要求計畫能力、手指活動能力,以及迅速執行能力等各項高度的能力。能夠順利完成較高難度的課題,除了訓練效果之外,還能獲得成就感。步驟一:檢視收進來的衣服,先思考何種順序折疊起來比較迅速,並設下完成目標時間。步驟二:照著預想的順序儘速進行,並測量是否能在時間內完成。聽覺訓練:五感之中,聽覺的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輕微的重聽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聽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險因子,因為聽力一旦衰退,與人溝通的機會會連帶大幅減少。當家人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長者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家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聆聽不同硬幣的聲音這個訓練要求的是辨別聲音細微差別的能力。像10元和5元之間,就只有非常細微的不同,需要相當敏銳的聽覺才能辨別。老化造成的聽力衰退會先從高音頻開始,硬幣掉落的聲音就屬於高音頻的聲音,如果聽不清楚,可以早期發現自己聽覺的衰退。步驟一:準備1元、5元、10元、50元硬幣各一個。請同伴逐一丟到桌上,試著聆聽並記住聲音的差別。步驟二:請同伴任選其中一枚丟到桌上,然後猜猜是哪一種硬幣。一人時也可以自己嘗試。(3)觸覺訓練:維持觸覺與預防失智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活動手指本身就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活化人類最基本的功能。靈活運用手指是人類這種雙腳站立的動物特有的「高層次功能」,一旦罹患失智症,這些高層次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健康的時候鼓勵長者多多活動手指、步行走動,有助於維持這些高層次功能。👉計算發票金額大腦先理解數字的意義,再活動手指敲打計算機鍵盤,兩件事同時進行會給予大腦絕佳的刺激。若能嘗試運用非慣用手,效果更佳。※使用算盤計算訓練效果倍增,對以前習慣使用算盤的長者來說,還能發揮懷舊療法的效果。●穴位按摩中醫師也建議,平時用梳子、刮痧板或雙手手指按摩全頭頭皮、後頸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養腦力。每次按摩約10至15分鐘,每天進行4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因頭部布滿穴道,不需特別針對何種穴道進行按摩,就有提神醒腦功效。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若自己、家人或身邊的親友,於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10種症狀、情境,就要提高警覺、意識可能為失智症的警訊,並立即就醫確診。👉延伸閱讀: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失智10大警訊症狀Infogram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失智症主要是因為腦細胞退化、死亡,引起腦部萎縮、大腦皮質功能喪失。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大致也可區分為兩類,分別為可逆性失智症、不可逆性失智症,類型如下:🧠可逆性的失智症:由特定因素所引起,因此若能加以改善這些原因,失智症狀將可望恢復,這類型的失智症可能源自:●腦部創傷:像是常壓性水腦症、因外傷造成腦震盪、腦挫傷、顱內血腫或硬腦膜、及腦部長腫瘤等。●中樞神經遭受感染:如愛滋病毒、梅毒螺旋體等,都可能侵犯大腦中樞神經,造成腦機能受損引發失智。●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合併腦炎。●營養不均:缺乏葉酸、維生素B1、B2、B6、B12等營養素。●代謝失調:與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肝功能、腎功能異常有關、或體內電解質的失衡。●有毒物質的侵害:藥物中毒、酒精中毒、重金屬汙染如鋁製食器的使用等。●憂鬱症、長期壓力大引發的假性失智。🧠不可逆性的失智症:腦部因先天的老化或後天的疾病,導致持續性的大腦退化、病變,以目前的醫療僅能延緩,無法治癒,部分血管性失智症甚至有可能惡化,包括:(1)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並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特性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主要以記憶力不好,經過暗示也想不起來,但並無意識障礙,屬進行性退化;患者的腦部的海馬區會退化及萎縮,逐漸蔓延到高級皮質區,神經細胞受到破壞,腦解剖可發現腦內有異常老年斑塊及神經纖維糾結。美國前故總統雷根即罹患此症。我國失智症的種類與西方國家類似,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多(約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約30%)。●額顳葉型失智症: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特性為早期即出現人格變化,無法調整行為以致有不適切之行為反應及活動。或早期就出現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都有進行性退化現象。●路易氏體失智症: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另外還有巴金森氏病、進行性上核神經麻痺症與合併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之病變。(2)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多發性血梗塞失智症、心衰竭引起缺氧症等。(3)嚴重創傷:拳擊性失智症、頭顱大腦傷害等。(4)特殊感染: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進行性多發性血腦病變等。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士。●具有失智症家族病史的人,父母親或兄弟姊妹曾患有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失智症或血管性失智症,相對一般人病發的風險較高。●巴金森氏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同齡者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者,或曾有中風病史與家族史的人,引發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性也高。尤其中風患者是高危險群。●腦部曾受創傷或感染的人。●長期處於憂鬱,極少參與社交活動的人。●長期抽菸的人,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除了上述的這些,女性族群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也偏高,可能是因為整體族群平均壽命較長,年齡越大、風險也隨之增加,另外也可能與更年期後缺少雌激素有關。還有研究顯示教育程度也有影響,不識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教育程度較高的人高。👉延伸閱讀:遠離6大危險因子 1/3的失智症可預防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雖然失智症患者大多年齡偏長,但青壯年人口也可能失智,如果在65歲以前發病,就是所謂的「年輕型失智症」。相較於老年型失智症,年輕型的病程發展更快,由於初期症狀經常是憂鬱、焦慮、壓力大、睡眠障礙等,所以容易被忽略,而導致延誤就醫,平均要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所以「職場功能」會先被影響,像是業務頻頻出包、懷疑同事偷東西、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等,而他們通常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因為確診失智症被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也會有嚴重經濟壓力。👉延伸閱讀:在65歲以前發病!年輕型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對「年輕型失智症」有基礎認識後,來看看它與老年型失智症在病程發展、患者家庭情況、照顧方面有什麼不同。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Infogram失智症該看哪一科?治療失智症的醫療機關有診所和大型醫院,當剛出現症狀時,可以先前往診所求助,診所醫師就像家庭醫師,能進行比較仔細的診療,而且一有不對勁,就能接受診察。但要更確實的診斷,還是得去大型醫院,至於能治療失智症的科別,主要分成以下幾類:●腦神經外科(腦部手術的專家):可以根據失智症的原因提供療效絕佳的治療方式。●精神科、身心醫學科(腦部與心理的專家):在這裡能進行與憂鬱症的鑑別診斷、行為或心理療法等。●神經內科(腦、脊髓、神經、肌肉等方面的專家):可進行與其他神經疾病的鑑別診斷。●老年醫學科:有的醫院設有「健忘門診」,當不知道要看哪一科時,可以先去「健忘門診」接受診察,讓醫師確認是不是失智症,確認後再請醫師轉介專門醫院或其他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當確診為失智症後,早期出現的病症會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而認知功能症狀包含5大面向。●記憶:早期失智症病人會有記憶喪失的現象,像是忘記近期重大的事件,而且連提示都無法回想起來,這種情形還會持續惡化。●語言:某些病人的症狀表現以語言功能障礙為主,他們常無法說出物品的正確名稱,而以替代詞代替,逐漸減少語言表達,整體溝通能力變弱。有些病人則是理解力下降,也因此被誤以為重聽。●推理和判斷:病人的判斷力大不如前,做決定變得猶豫不決,會無法了解生活中潛在的危險、處理複雜的事,或解決突發的小狀況。●視空間:在視覺上,病人可能無法辨識熟人的面孔或認不得物品。在空間上,病人可能認不得周圍環境,而常有迷路的狀況。●個性和行為:病人的個性會有巨大轉變,像是變得退縮、被動,或出現重複行為、不恰當的社會行為等等。※失智症是一種會不斷退化的疾病,但因為罹病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退化的速度也不一定。最早期出現的是輕度認知障礙或及早期失智症,接下來會歷經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這些病程,因此也能從病程看失智症症狀的嚴重程度。●輕度(初期):記憶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已經出現問題,對工作和社交能力造成影響,無法處理太複雜的事物,情緒、行為也有所轉變,但大部份日常生活仍可自理,時常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中度(中期):記憶、認知功能、生活能力等更退化,能明顯發現異狀,需要仰賴他人協助,才能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由於尚有行動力,走失的機會增加,生活中也有吃壞掉的食物、藏東西、日夜顛倒等狀況出現,反而增加照顧的困難度。●重度(晚期):幾乎認不得自己和家人,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更是嚴重退化,只會講簡單的字句,行動能力、吞嚥能力也退化,基本上要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延伸閱讀: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其實沒有失智當你出現忘東忘西、講不出想要的話⋯類似失智症的症狀時,並不一定就是得了失智症,有可能只是健忘、過度擔心、正常老化,或是舌尖現象和失語症,還有一個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這是介於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時期,雖然不一定會持續惡化,但每年有10%至15%的人轉變為失智症,需要定期追蹤。●假性失智另一種可能是由憂鬱症引起的假性失智,症狀有認知功能障礙、妄想、譫妄,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之後,就可能痊癒。但得到假性失智復原後,發生失智症的比率也比較高。假性失智5大危險因子:(1)憂鬱症(2)長期睡眠障礙(3)藥物副作用(4)缺乏維生素B(5)甲狀腺功能異常(低下)●巴金森氏病、失智症傻傻分不清?很多民眾常分不清楚巴金森氏病與失智症,兩者都是腦部疾病,雖然某些症狀相似,但發病初期的病症還是不太一樣。巴金森氏病是退化性的動作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肢體僵硬、動作困難、手腳不自主的震顫抖動、步態不穩等運動方面的障礙,動作障礙也包括反應慢、表情淡默等表現,也很容易合併輕度憂鬱。約有三到四成的巴金森氏病病患到了後期,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所以兩項疾病常讓人分不清。巴金森氏病目前同樣無法根治,但早期確診,及早用藥,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延緩神經退化。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藥物治療:目前還沒有能根治失智症的藥物,只能用來延緩病情惡化而已。輕、中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常使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治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包括Donepezil(愛憶欣)、Rivastigmine(憶思能)、Galantamine(利憶靈)三種,它們的療效與副作用其實沒有明顯差異,建議依患者的反應情況來選擇。中、重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建議使用NMDA受體拮抗劑治療。當患者對藥物的順從性不佳、產生無法忍受的副作用,或是在用藥後退化速度反而比治療前快,以及病程進入末期的時候,就能考慮停止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之外的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則藥物效用比較不大。至於血管型失智症,可以使用預防腦中風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藥物,來避免情況惡化。●非藥物療法:由於目前並沒有可以根治失智症的藥物,所以常會搭配非藥物治療一起進行。常見的非藥物治療有以下幾種:(1)認知活動: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認知障礙問題,所以希望藉由設計過的團體活動,來訓練專注力、邏輯力、計算能力等,以維持現有狀態、延緩退化。(2)藝術創作:藝術創作被運用在治療方面已經不陌生,而在失智症患者身上也能施行。以團體方式進行藝術創作治療,可以釋放情緒、鍛鍊專注力、刺激感官,也可與團體成員互動並獲得成就感。(3)音樂團體:音樂包含旋律、節奏、創作等能,讓患者沉浸其中,感受歡愉又正向的力量,也能與其他參與者建立互動。(4)懷舊治療:失智症患者會從近期的記憶開始喪失,反而古早的記憶還是能記的很清楚,所以可以透過過去的照片、音樂、物品…來勾起他們的回憶,並鼓勵分享個人經驗,以活絡腦部活動、表達能力等。(5)運動團體:失智症患者隨者病程發展,身體動作也會跟著衰退,但還是可以透過運動來維持體能,改善平衡感、肌力等等,並透過團體活動增加人際互動。(6)現時定向感治療:失智症患者因疾病會喪失對現實的感知,像是分不清時間、地點、天氣、季節等等。現時定向感治療便透過情境式安排,讓患者感受周遭真實情況。(7)其它:其他還有遊戲、娃娃、舞蹈、園藝等多種非藥物治療方式,家人也可以陪伴患者一同進行團體活動,多增進與患者的互動,來延緩病情惡化。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如果自己或親友就診後,發現得了失智症,除了請專業人員進行失智症治療和照護,平時要做些什麼,才能對延緩失智症產生幫助呢?建議可以從三個面向進行,理解患者行為、陪患者動腦和運動、幫他補充營養,讓失智症患者也能開心生活、有尊嚴地過每一天。●理解患者行為:「我又沒生病,為什麼要看病?」許多失智症患者缺乏病識感,無自我察覺的意識,常否認自己逐漸喪失記憶、認知能力,拒絕旁人給予協助,導致延誤失智症的治療時機,藉由釐清、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思路,了解他們在病程中可能發生的症狀,進而引導、安撫失智症患者,有效幫助患者和家屬因應病症帶來的生活變化。●腦部、身體的訓練:失智症是腦部的疾病,以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表徵,後續伴隨著大腦其他的認知功能(如判斷能力、定向感、注意力、語言能力、執行力等)異常,建議可結合運動和動腦的認知訓練,許多研究都證實,運動能刺激腦部神經再生,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延緩腦部退化,加上聊天或者類似懷舊治療等,讓患者可以回想過去的情境、記憶,活化腦部認知功能。●靠飲食補充所需營養:失智症患者腦部受損、神經記憶障礙,讓他們對於食物失去了興趣,吃飯時忘記正在做什麼而突然停下,怎麼餵都不願意進食,建議找出患者進食上有困難的原因,以對症下藥,解決營養素攝取不夠而產生營養不足現象,維持身體機能,更能好好享受餐點。👉延伸閱讀: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發病之後,病情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從一開始的記憶力喪失、輕微認知障礙⋯⋯,到後來漸漸失去自理能力,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也就成了一大難題。到底該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照護選擇方案(1)家庭照顧: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時,要選擇留在家裡自行照顧或送安養機構是一大難題。留在家裡照顧的話,盡量不要把重擔都丟一個人身上,可以用寫照顧日記等方式留下記錄,建立起「交班機制」,方便其他人接手,輪流照顧失智者。(2)聘請看護:許多家庭也會聘請本國、外籍看護協助照顧失智者,但不管是看護或家人,都需要對基本的失智症照護有了解,像是失智症的基本病症、照顧技巧、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理、日常活動安排等等。(3)送安養機構:當長輩失智狀況越來越嚴重,家人也逐漸超過照顧負擔時,其實可以考慮送安養機構。因為有時候長輩已出現較複雜的照護需求與失能,待在家不一定好,送失智安養照護讓專業的來,反而能獲得更好的照護,重拾生活品質。※挑選安養機構前,首先要認識機構類型,失智、失能者可選擇護理之家、長照機構、安養中心。經由醫生評估長輩的健康狀況後,家人一起討論,挑選最合適的照顧方式。透過多方管道蒐集機構資訊,包括有經驗的親友、相關團體機構、政府單位評鑑的合法立案機構等。●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常見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認;行為症狀如重複行為、迷路、攻擊、日夜顛倒、漫遊、貪食,或是出現譫妄、日落症候群;而情緒上則可能出現,如焦慮、憂鬱、淡漠等症狀。照顧者可就幾個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有基礎認識,未來若遇到相關問題時,就能理解病患行為,並透過合適的方式解決、應對。(1)重複行為:失智症患者常出現言語、行為的重複,像是重複提問同樣的問題,或是一直重複說一樣的話,非常考驗照顧者的耐心。當遇到失智者重複發問時,照顧者可以用以下三步驟應對,👉步驟1:確認當下照顧的目標為何。👉步驟2:第一次詳盡回答,第二次簡潔回答,不超過五個字。👉步驟3:提供新的刺激,轉換情境。除了言語也能出現重複進食的情形,因為失智者的記憶、判斷力喪失,使得他們忘了自己吃過東西,而反覆吵鬧、生氣。若家中失智者忘記吃過飯,還要求吃正餐,可以先嘗試用委婉的口氣提醒,再搭配時鐘、自己製作失智者的生活作息表,讓他知道目前的時程已過正餐時間。也可透過別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讓失智者不要一直在「吃東西」上鑽牛角尖。若轉移注意力方式無效,則透過少量多餐方式將正餐分次提供,在控制一日熱量前提下,滿足失智者「吃」的需求。(2)日落症候群: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若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家屬可紀錄時間及表現行為,透過調整作息,觀察症狀是否改善,或尋求醫療協助。以下介紹6種可以改善日落症候群的方法,✅解除失智者的生理需求,包括飢餓、口渴、疼痛、想排泄等。✅避免攝取咖啡、巧克力、茶、可樂等含有咖啡因食物,減少刺激。✅穩定失智者作息,白天可外出活動,適度消耗體力有助晚上好眠,午休時間不超過1小時。✅注意室內燈光,下午4點後打開室內燈光,讓環境維持明亮,並陪伴失智者做活動、到戶外走動,讓長輩注意力集中在活動本身,與長輩談話有眼神接觸。✅居家環境友善化,包括開關、插座顏色與牆壁呈對比,助快速識別。✅危險物品放置妥當、藥櫃上鎖,傍晚時間避免過多聲音,包括人聲、機器聲、電視聲等。(3)日夜顛倒:失智症患者因為大腦功能退化,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所以可能出現日夜顛倒的情況。加上患者對於環境刺激與外界噪音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醒來,睡眠環境需要費心經營打造。※想改善睡眠障礙問題,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作息,照顧者可幫患者在白天安排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激活人體免疫細胞。每天光照1小時,有助於改善神經、精神症狀。而在居家環境方面,營造舒適溫馨的睡眠氣氛,保持動線順暢、點一盞夜燈,避免半夜醒來踢到家具絆倒。●吞嚥嗆咳問題照顧者在準備失智者的飲食時,記得注意營養均衡和水分補充,讓他們從中攝取所需的營養素。若患者有吞嚥問題,記得避開一些不易咀嚼的食物,也不要固態、液體同時吃,才能避免嗆咳。由於失智症疾病的特性,會讓患者忘記用過餐,而再次吵著要吃飯,照顧者可以用話術轉移注意力,或改成少量多餐的方式提供,並幫他們固定用餐時間、位置,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失智症患者如果有吞嚥與進食困難,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吸入性肺炎等進一步的問題發生。所以照顧者應該試著用一些技巧,來改善患者情形,但還是要依患者的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常用的照顧技巧有:(1)根據專注力與情緒狀況作調整(2)環境的調整(3)姿勢及飲食調控(4)營養品的補充(5)輔具及肢體復健介入※若已經無法自行進食,就要靠外力供給營養,否則可能危害生命安全。有些患者會考慮使用鼻胃管,雖然費用較低,但放置過程痛苦,長期置放或重複插入會造成喉嚨黏膜受傷,或增加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胃壁出血等風險。因此也可以考慮胃造口手術,降低鼻胃管灌食導致吸入性肺炎的機率,也不再因管線黏貼在臉上的「大象鼻」而感到自卑。👉延伸閱讀: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陪伴溝通技巧失智症患者因記憶力衰退、認知障礙等病症,使得他們經常重複說同樣的話,或不知道怎麼回應問題,所以照顧者在與他們溝通時,會面臨許多障礙。想要順利溝通,照顧者可以學習以下6個溝通與互動技巧:(1)互動時營造正向情緒,多鼓勵、肯定失智者,減少指責、否定。(2)失智者重複同樣的話時,避免提出這點,盡量耐心傾聽就好。(3)避免問開放式問題,多用是非題溝通。問題不要有太多選項,比較可以減少困惑。(4)講話時慢慢說,使用簡單字句表達,失智者比較能理解。(5)當失智者躁動不安時,可以改變話題或換一個地方,有機會讓他心情回穩,繼續談話。(6)不要以考試的方式詢問失智者,當他記憶出錯時,不要與他爭辯或逼他承認錯誤。🔔其它照護小提醒※穿衣冷熱感知:當失智者還具備基本自理能力時,還是建議讓他們自行穿脫、更衣,並給予他們選擇衣服的自主權。但因病情影響,失智者可能有冷熱不分、季節錯亂、硬要穿同一件衣服的狀況出現,這時照顧者就要從旁協助、引導,也可以多準備幾套同款衣物,來解決患者不肯更衣的問題。※居住空間規劃:當家中有失智者時,應該將室內改成無障礙空間,才能有效預防跌倒,為了讓失智者認得廁所、臥房等,可以加上一些鮮明的標示。想防止失智者誤食物品、藥品等,危險的東西應該上鎖放在櫃子內,廚房內的瓦斯總開關也建議關掉,並讓他們避開廚房,以免誤觸會引發火災的東西。為了預防走失,在出入口可以加裝感應式門鈴、風鈴等,以提醒照顧者注意。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1、政府資源失智症目前無法痊癒,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化,因此長期的失智照護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對患者本人與照顧者來說都是煎熬。但在長照的路上,照顧者並不是孤軍奮鬥,政府也有提供配套資源和長照服務的申請,來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需要的時候可以多多利用。50歲以上的失智者屬於可以利用長照服務的族群之一,照顧者可以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請,或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目前提供的長照服務可分為四包服務、四包錢:四包服務(1)照顧及專業服務:包含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專業照顧,居家照顧可以請專業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失能者;社區照顧是將失能者送到指定單位接受服務;專業照顧提供失能個案整體性的照顧指導。(2)交通接送服務: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失能者就醫或復健。(3)輔具與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提供拐杖、輪椅、居家用照顧床等生活輔具的購買與租賃,也提供斜坡道、可動式扶手等無障礙設施改善服務。(4)喘息服務:喘息服務有分社區、居家、機構三種,社區喘息服務是讓患者到日間照顧中心等機構接受照顧;居家喘息照顧提供半天3小時、全天6小時兩種服務時段,派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幫忙;機構喘息服務可安排患者到長照住宿式機構,接受短期的全天照顧、停留。四包錢以上四項服務都有提供補助,會由專人評估個案狀況與需求,擬定出照顧計畫和核定額度,再由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確診失智或疑似失智,還可以去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尋求醫療、照護等多方面的諮詢協助。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整合各項服務的跨領域平台,藉由個管師或跨團隊提供失智症個案不同階段所需要之生活照顧,與醫療照護之諮詢、服務、協調、轉介與追蹤,讓失智個案和家屬可以就近獲得服務資源。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為了讓失智個案和照顧者能就近找到資源、使用服務,衛福部提倡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提升社區的服務量能,建立起社區照護模式。此外也鼓勵民間團體多設立據點,提供在地的初級預防照護服務。👉各縣市失智照護資源布建及聯絡資訊:https://1966.gov.tw/LTC/cp-4022-42471-201.html2、民間資源除政府資源,民間也有團體、企業等致力於將科技與長照服務結合,提供智慧化的長照服務,讓照顧者與患者更加便利。如加裝衛星定位系統的防走失服務、銀髮送餐、線上課程等。●銀髮防走失服務如果擔心失智的長者走失,除了可向各縣市政府申請「愛的手鍊」之後,現在市面上有越來越多可以避免長輩走失的主動定位裝置,例如電信業者推出的myAngel御守錶,除了可以當作手錶讓長者配戴,也有提供計步功能關心長者的活動狀況。若長者不幸走失,家人可透過APP立即得知長者的位置。另外,手錶的待機時間可以長達數日,不用擔心在尋找長者過程中,手錶會沒電而錯過搜救的機會,有效緩解家人害怕長者走失的壓力。●銀髮送餐有時候常常因為分身乏術無法替長者或家人張羅三餐,除了市面上很多的外送送餐服務以外,現在也有專門為長者打造的科技銀髮送餐服務「銀色大門」。透過手機APP,也可以點餐專門為長輩外送。銀色大門的特色是可以為長者特殊的飲食需求做調整,例如如果需要少鹽、低脂、高蛋白等餐食,銀色大門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協助配合。●失智照護線上課程為預防長者失智、減緩失智後惡化的速度,民間許多協會及單位提供相關主題課程,並透過各種專業醫療知識,讓照顧者、家人理解如何預防延緩失智症。如WaCare遠距健康平台的APP或網站,能獲取關於失智、銀髮照護的線上課程,讓照顧者藉此接觸更多專業的醫療資訊、學習照護技巧。●Care U雲端居家照護系統失智症患者獨自在家或是只剩外籍看護協助時,若不慎跌倒或不當用火等意外發生,透過「一鍵」可即時提供救援,尤其針對遊走、外出的情形可透過無感的自動報案偵測等提醒功能,協助為失智症患者營造更安全的環境。●輔具照護相較於一般疾病照護,失智症病程、症狀複雜,且涉及的面向多元,隨著輕、中、重不同的症狀程度,如遊走行為、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及情緒改變等,皆為失智症家庭常見的照顧難題,需要不同的專業照顧服務與輔具照顧資源介入,如個人衛星定位、離床警報器追蹤、生活照顧通用輔具及圖卡溝通對換輔具等,皆能大幅協助降低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生活上的種種困擾。3、預防走失失智症患者還有行動能力時,最常遇到的就是走失問題。走失常與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有關,當他們發生徘徊,沒有被即時發現或得到幫助,就很容易發生走失、失蹤事件。至於「徘徊現象」為何會發生,常常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習慣:有些長輩在罹患失智症後,還會維持以前的習慣,或者突然重新拾回以前的習慣,例如:「我要去工作」、「我必須去國小接兒子女兒」。●想念:會出現想要回老家的行為,但老家可能已經拆遷;或者突然想念起老朋友或沒回家的家人,決定親自去拜訪。●找不到正確方向:可能出現單純想要去廚房找東西吃,但是一路從自家大門出去越走越遠。●無目的徘徊:沒有特別的目的,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會來回游走,遇到阻礙會推開繼續遊走。為防止走失,可以在他們的身上佩戴防走失小物,如愛心手鍊、QR code布標、防水貼紙,或加裝具GPS定位的手機、手表等,也可自行至各縣市分局鑑識科或刑事鑑識中心,申請指紋捺印服務,警局會幫失智者捺印指紋建檔留存。家屬也可以自己幫失智者做名片讓他隨時帶在身上、不同衣物口袋,每隔一陣子就為他們拍近照。※愛的手鍊、防走失手鍊可以至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或當地社會局申請,台灣失智症協會等團體也有提供愛心布標等防走失小物。另外,也可向輔具資源中心申請衛星地位輔具,目前市面上已有非常多選擇,也可向社會局申請補助購置。※其他指紋建檔以及手鍊、布標申請資訊:👉內政部警政署:申請自願捺印指紋建檔👉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愛的手鍊申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愛心布標申請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新冠肺炎和失智症之間可能有關聯,根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在《自然》期刊中的研究發現,8名新冠病歿者的大腦,患者生前都沒有精神症狀,但腦組織中卻觀察到嚴重的發炎記號。而過去只有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病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會產生同等嚴重的腦內發炎。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馬蘇德‧侯賽因(Masud Husain)解釋說,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進入大腦並造成直接傷害,還會有其他的間接影響,例如,影響血液凝結而導致中風。同時,身體在對新冠感染產生反應時引起的普通炎症,也會影響大腦。另外,染疫後很多人都出現了「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常見的後遺症包含疲倦、胸悶、胸痛及腦霧,其中「腦霧」最常被提出討論。「腦霧」顧名思義就是:「腦袋像是被濃霧蓋住。」,會出現健忘、失神、遲鈍等現象,與失智症很類似。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腦霧的三大核心症狀,就是專注力、理解力以及記憶力的下降,比較的基準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出現腦霧並不等於失智,雖然腦神經有受到傷害,但如果採取類似預防失智症的作為,還是有機會改善、避免情況惡化。新冠病毒引起的腦霧,是由於病毒透過血液,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導致腦神經發炎,屬於永久性對腦神經的傷害。這個後遺症通常會在染疫後3個月發生,約二成五的染疫後康復者會出現腦霧後遺症。除非避免染疫,否則無法預防,染疫後,可透過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讓傷害程度降低。腦霧也並非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專屬後遺症,會引發腦霧的疾病還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內分泌異常、偏頭痛、功能性情緒障礙、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慢性疲憊症候群等等。👉延伸閱讀:腦霧和失智症息息相關!一張表讓你秒懂6大差異、學會逆轉更多失智相關資源提供您參考📍 衛福部長照專區📍 台灣失智症協會📍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
2022-05-03 養生.聰明飲食
吃85%巧克力就能對情緒有幫助?最新研究這麼說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情緒障礙存在於全世界人類間,嚴重甚至可能因此致病,目前在臨床治療上,多半仍舊是仰賴藥物,但有越來越多的食療討論議題出現,希望可以透過食療為輔,來改善情緒障礙,而今科學家發現85%的黑巧克力,對於情緒確實有所幫助。長期以來,黑巧克力都被認為具有緩和情緒的特性。但確切對於吃多「黑」的巧克力對情緒有幫助,卻沒有太多的討論。是要吃到100%純黑巧克力,還是含糖的巧克力即可?85%巧克力就能對情緒有幫助?情緒障礙,是全世界常見的疾病。一個人的情緒紊亂,會影響個人幸福感和參與社交互動的能力,從而導致身體健康問題,例如慢性疾病。而情緒障礙的症狀,包括:持續的悲傷、無助、絕望和易怒。這些疾病目前在臨床上,主要仍舊仰賴藥物治療。來自《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2022年1月發布的研究內容具體指出可可成分佔比85%的黑巧克力,就能有助改善情緒。在本研究中發現,每天攝入85%黑巧克力,對負面情緒表現有正面影響,另一組70%巧克力組則沒有這樣的表現。根據過往研究,巧克力對大腦功能的影響,主要的原因來自多酚物質。除了巧克力裡面的多酚以外,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和組成也與情緒健康有關。因此研究也去分析受測者的腸道狀況,發現同樣具有差異,在食用過85%黑巧克力過後的受測者,腸道菌相表現更豐富,情緒表現也更正面。食療不是仙丹,作為輔助即可近年來因為講求健康,將飲食作為疾病調節的效用也吸引了大家的眼光,某些飲食成分已被證明可以減少焦慮和抑鬱並提高生活質量。特別是黑巧克力,含有許多可能影響情緒的營養化合物。幾項研究報告了食用黑巧克力對健康的益處,尤其是多酚對情緒的影響。不過食療的幫助因人而異,且巧克力含有可可脂、多吃也要注意熱量問題,因此仍舊建議作為輔助即可、且適量食用。延伸閱讀▶飲酒只能尋歡作樂?日本麒麟啤酒中的「它」具抗憂鬱功能▶想跟焦慮說掰掰?研究佐證:喝茶有助抗焦慮▶紓壓不能沒有巧克力?美國在疫情期間,巧克力銷額成長4.2%參考資料▶Consumption of 85% cocoa dark chocolate improves mood in association with gut microbial changes in healthy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5-01 失智.大腦健康
存腦本許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 調整12個生活形態,維護大腦功能!
想像你年輕時買了一棟房子,地段很好、樓層很好、生活機能很好、建材也很好。你家隔壁的老王也是,你們都有一棟屋齡30多年的老房子。差別是,你住進去之後,每周都打掃、定期更換燈泡、清洗門窗牆面、維護管線、抓漏、除濕、驅蟲,5年前還做過梁柱防震結構補強跟外牆拉皮;而老王什麼也沒做,於是他家裡滿是壁癌、天花板漏水、燈泡閃爍,廚房跟廁所的磁磚因老化而崩碎,客廳牆上還有一道延伸至大門的大裂縫,感覺就像在等都更的危樓。於是你感慨:「看來房子能不能讓人舒適安全地住下去,關鍵不在新舊,而是有沒有好好打理維護啊!」是的,我們的大腦也是。神經再生 人可以重塑大腦大腦每天會新長出700個神經細胞,即所謂「神經再生」,可以重塑大腦。當大腦進行思考、認知活動時,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便會建立良好連結,使我們擁有記憶能力;認知活動的刺激強度越高、神經連結就越強,如同收訊穩定的行動網路或WIFI,讓你傳訊時不會斷斷續續或漏接。若把大腦比喻成老屋,這些新生神經細胞就好比「居家維護預算」,幫大腦翻修、補強與拉皮,維持良好的「屋況」,即使老化,仍能繼續提供正常的認知功能,換句話說,你每天都有700個神經細胞的新機會,可以重塑大腦。調整生活形態 維護大腦功能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降低認知缺損與失智風險的12個面向,包含的介入預防方式有:多運動、不吸菸、營養均衡、少喝酒、認知促進、社交互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高血糖管理、高血脂管理、不憂鬱、聽力喪失管理。2021年最新的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文獻回顧整理指出,在降低失智症風險因子方面,所有機構一致推薦最有效的行動是─經常保持運動習慣,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管理;其他支持度同樣很高的有:認知刺激活動、心血管健康相關飲食法、戒菸、控制三高和肥胖,以及經常參與社交活動、少飲酒、壓力管理、充足睡眠、避免使用抗膽鹼藥物、降低感官缺損、避免受到物理性或有毒性傷害。這些文獻帶來的正向資訊,以白話文來說就是: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WHO指出,預防失智最有效的方式是「從生活形態介入」,因為在失智相關風險因子中,有四成是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形態」來降低的;英國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公布的失智研究也有類似的見解。由此可見,隨著年紀增長,大腦的功能果然像在整理房子一樣,方方面面都要顧到!健腦工程 防失智12招透過《健腦工程》一書設計的12堂實作課程,在生活中提供大腦刺激、保持活動,就能為大腦存腦本退休金,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購書資訊帳號:19920764戶名: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填妥書名、姓名、電話、地址、數量)洽詢專線:02-8692-5588轉2698、2974平日09:00-21:00 假日09:00-17:00
-
2022-04-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葉元之遭檢舉「脫罩」敬酒 衛生局:屬實最高罰1萬5
國內確診病例急遽上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自3月22日起,便宣布禁止宴席逐桌敬酒、敬茶。不料有民眾質疑,國民黨議員葉元之昨日在板橋區某廟會餐敘上脫罩敬酒。新北衛生局表示,若查證屬實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處3千到1萬5千元罰鍰。葉元之今受訪還原當天情況指出,自己受邀出席餐敘,到台上致詞、唱歌都戴口罩。由於現場桌數少,各桌都有認識的人才會去聊天「喝兩杯」。葉也說,自己身為公眾人物,言行會更謹慎。新北衛生局則表示,依中央指揮中心3月28日公告修正防疫措施規定,宴席不得離席敬酒等社交互動,查證屬實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處3千到1萬5千元罰鍰。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03-31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 12堂實作課程從調整生活型態開始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注意12危險因子,延緩失智●刺激大腦、保持活動,為大腦存腦本你是否常忘東忘西、重複問題、東西老是找不到,你有這些大腦虛弱的症狀嗎?擔心罹患失智症嗎?聯合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將出版「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新書,強調「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可從生活型態介入,包括腦動、運動、人際互動等三動,保持良睡眠與飲食習慣,做好慢性病管理、心情放鬆等。12個面向 降低認知缺損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全球每三秒鐘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快速,失智人口也明顯增加,平均一年新增一萬人失智,失智人口超過30萬人。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長簡慧娟在推薦序指出,預防及延緩老人失智,已刻不容緩,全國四千六百多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防失智的最佳場域。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公布降低認知缺損與失智風險的12個面向,包括多運動、不吸菸、營養均衡、少喝酒、認知促進、社交互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高血糖管理、高血脂管理、不憂鬱、聽力喪失管理等方法。而「從生活型態介入」是預防失智最有效的方式,研究發現,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降低四成的失智風險。確診前20年 大腦開始鈍化2020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認為,只要能預防低教育程度、聽力退化、腦外傷、高血壓、缺乏運動、糖尿病、心血管風險、過度飲酒、肥胖、抽菸、憂鬰症、空氣汙染等12個危險因子,就能預防或延緩四成失智症。不少失智症是到晚年才會出現症狀,但其實早在確診前20年,也就是中年時,大腦就開始鈍化,因此預防失智愈早愈好。美國大型研究調查顯示,75歲以上長者持續定期從事腦力活動,會降低7%失智的風險,因此70歲才開始健腦也有成效。神經再生 可以重塑大腦大腦每天會新長出700個神經細胞,即所謂「神經再生」,可以重塑大腦。國內外的研究證實,大腦中負責短期記憶功能、學習、記憶、心情和情感的「海馬迴」,和失智症高度相關,因此如果讓再生的神經連結得更好,透過認知學習、運動、紓壓、良好睡眠、健康飲食(減少熱量攝取、多吃蔬菜水果與含有類黃酮與Omega-3脂肪酸的食物)等方法,就可以預防失智。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若把大腦比喻成老屋,這些新生神經細胞就好比「居家維護預算」,幫大腦翻修、補強與拉皮,維持良好的「屋況」,即使老化,仍能繼續提供正常的認知功能。至於怎麼做才能妥善運用這些「不失智維護預算」,透過此書設計的12堂實作「健腦工程」課程,在生活中提供大腦刺激、保持活動,就能為大腦存腦本退休金,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更多預防失智的內容,都在聯合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出版的《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Qj8vVo 金石堂:https://reurl.cc/2D5dam Momo購物網:https://reurl.cc/RjaZ2G 誠品線上:https://reurl.cc/Qj8vNo
-
2022-02-17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日子平淡無奇小心會傷腦!專家列「6方式」保持大腦健康
在疫情進展這2年多來,日期、細節和日常生活等事務是否變得經常健忘、記不得?英國肯特大學認知心理學暨認知神經科學講師Amir-Homayoun Javadi表示,過去2年全球疫情大流行,迫使我們改變了生活模式,再也無法實行很多計劃,日子越來越乏味,大腦也漸漸習慣這些狀況,確實會讓大腦更難製造記憶,甚至會造成認知損害、記憶力中斷和注意力下降,因此健忘絕對不是因懶惰或喪失敏銳度這麼簡單而已。 病毒、無趣的日子都會影響記憶力 許多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會造成腦霧,其症狀包括注意力不足、感到迷茫、思考比平時慢、想法變得模糊、健忘、精神疲勞、頭腦不清楚,就像是人走在迷霧中,但關於病毒如何影響大腦的問題,仍需要繼續調查研究,不過Javadi表示,即使沒有感染病毒,平淡無奇的日子、缺乏社交互動和運動鍛煉減少,也會使記憶力退步。Javadi建議,「長期足不出戶,此時大腦能夠定位記憶的機會就更少了。不妨去看場電影吧,如果你計劃去看一部讓你興奮的電影,你就會多一個與平凡日子不同的事件,不僅可用來打發時間、還能刺激腦袋。看完電影之後,可以和三五好友討論你對這部電影的想法和反應,透過彼此重複討論,對於幫助大腦鞏固事件、記憶而言很重要。」 保護腦袋找回記憶力 遵守「SHIELD」原則 哈佛醫學院Rudy Tanzi 表示,無論健忘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生活單調還是壓力太大,都可藉由簡單的生活方式來改善、保持大腦健康。他使用了首字母縮寫「SHIELD」:睡眠(sleep)、處理壓力(handle stress)、社交互動(interact socially)、運動(exercise)、學習新事物(learn new things)和飲食(diet)。Tanzi 說,充足睡眠、每天至少鍛煉20分鐘、保持健康的飲食以及透過放鬆或冥想、禪定來控制壓力對於保持血液流動和減少大腦中的炎症都很重要。「即使你沒有感染新冠病毒或腦霧,平常練習SHIELD的次數越多,你的大腦炎症基線就越低,一旦不幸感染Covid-19,至少你的起始基線會更低」,Tanzi 補充,如果你已經腦霧,暫時停止飲酒有助降低使情況變得更糟的炎症。而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保持社交互動和學習新事物——無論是閱讀新書、掌握新技能,甚至只是在附近散步時多方注意到你以前從未看見的事物。Javadi也建議在家工作的人要安排好內心所期待的事情並實踐,且要懂得在工作和休閒時間之間劃清界線。另外,Tanzi表示,對於那些因 Covid-19 感染而引發腦霧的人,其症狀在感染後持續好幾個月是正常的。然而,如果腦霧、健忘的狀態在1年後仍然存在,建議找神經科醫生進行檢查治療,看看是否為其他疾病造成。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提升腦力、延緩失智! 每天只要堅持做這10件生活小事…逛街也算 ·愛吃甜食、炸物小心記憶力下降! 專家公開「10樣防呆食物」:雞蛋、蔬菜超需要
-
2022-02-07 性愛.愛情診療室
乳溝、細腰、長腿……當交友對象被簡化為身體特徵意味著什麼?
▌評價正如阿克塞爾.霍內斯所主張的,「認知」(recognition)具有兩層意義:其一是知覺性的(看見某人、注意到某人的存在),其二是象徵性的(須經一番努力才能弄清他人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對於霍內斯而言,第一種比第二種重要,前者甚至是後者的先決條件。然而,知覺識出(perceptual recognition)不僅僅是一種知覺行為而已。注意到他人的存在須取決於歷史上可變的道德及認知工具。人格和社交關係的視覺化確實需要新的理解與感知模式,而這反過來又會深刻地影響認知。評價即是影響認知這一感覺行為的一種理解方式。越來越多人認為,評價是現代互動重要的認知和社交的特徵,主要透過正式的測驗而被教育體系與企業所用。評價也是關心估量、績效與生產力的官僚機構工具。但是,它目前已成為擴展到媒體的普遍社會活動(例如真人實境秀),並透過「讚」和「分享」鍵蔓延到社交網絡。實際上,如果不把評價視為社會和技術活動上的一種關鍵作用,我們就很難思考社交媒體。評價是內建在網路平臺上的,但在企業和學校中也獲應用。評價已成為行為者認知定位的一個普遍方式,與價值的認知相呼應,而且行為者雖是評價者,同時也以與他們本身作為圖像消費者的相同方式受人評價,並將自己轉變為他人凝視的圖像。人格的性化將邂逅轉變為視覺評價的執行。由於視覺評價具有許多關鍵認知力的特徵,因此對於關係締結和解除的方式具有影響。視覺化彷彿用上了快照功能,讓人得以即時做出評量;對象通常在幾毫秒的時間內就可以被感知並且受到視覺評量。正如認知心理學家所發現的,視覺評量是一種「既快速又儉省」的識別行動,它只依靠少量的訊息就可以形成對某類對象的偏好。由於視覺評量的速度極快,行為者傾向重視傳統上普遍被大家所接受的魅力特徵,因為這些特徵已在媒體圖像和時尚產業中被組合成一套標準(乳溝、窄腰、長腿、金髮、皮膚白皙光滑、體型纖細等)。因此,視覺評價往往會偏好那些最接近標準典範和魅力形象的人,而將不具這些條件的人拒之門外,從而造成大量缺乏吸引力的人。視覺評價的快速特質也使性的評價成為社交互動中相對較片面、較缺互動的事。視覺評價與要求象徵性和社交交流的認知正好相反,因為前者原則上可以在沒有任何重要互動的情況下進行,而且可以片面為之。它由評價者的目光作為介導,由評價者自己決定誰有吸引力、誰沒有吸引力。視覺評估的第三個特徵再一次與它的速度有關,因為它將價值的屬性轉變為一個二元的過程:一個人要嘛「火辣」,要嘛不「火辣」,要嘛吸引人,要嘛不吸引人。就像一位四十一歲的以色列男記者丹(Dan)所說的:「每次我遇到一個女人時,我立刻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吻她。」這種二元分類又一次建立在媒體圖像的常態評價方式上,而這些圖像將「女人味」和「陽剛氣」(相對比較次要)定義為性吸引力和性感的標準。視覺評價的這三個屬性(快速、片面性與二分法)已透過Tinder等應用程式進一步被正式化和制度化,並將人轉變為被消費的形象。的確,Tinder的主要技術創新恰恰在於實現高速以及二元特性(大家都知道的「向右滑或向左滑」)。這種情況令視覺評價具備了第四個屬性,而令其實現的正是網際網路技術,因為它的速度有利於更大量的互動機會。「向右滑或向左滑」需要一種純粹基於視覺的快速評價方式,讓人能夠快速選擇以及快速互動,因此能更有效對上尋找性伴侶的人的胃口。Tinder加重了視覺評價的快照特徵,而這是透過辨認出那套已被完善組合成魅力特徵的標準來實現的,並且具有區分的效果(要嘛「火辣」,要嘛不「火辣」)。人簡化為肉軀,而那能行動、會說話的肉軀又變成了靜止圖像或是快照,而評價的舉措就成為瞬間估量出某一靜止鏡頭的行為,進而落實為精準、快速和區分性質的「要」或「不要」,也因此在性人格視覺化和技術兩者之間形成了無縫的和諧。凡妮莎(Vanessa)是出生於奧地利的一位行銷公司的創意文案。她住在倫敦,現年三十二歲。她提供我們一個範例,讓我們看到性人格的可視覺化為何特別適合網際網路技術:凡妮莎: 我在柏林的幾位朋友以前沒有使用Tinder的習慣,但現在他們都使用了。採訪人: 妳本身會使用Tinder嗎?凡妮莎: 喔,當然會。採訪人: 妳能向我描述一下Tinder上典型的互動情況嗎?凡妮莎: 妳可以先瀏覽其他人的個人資料。妳其實不會喜歡他們大多數人的臉。手指向左滑的感覺其實很有趣。妳用這個動作來對付那些看起來霸道的、傲慢的或愚蠢的男人嘴臉其實很棒。採訪人: 但妳總有看上眼的吧?凡妮莎: 當然。採訪人: 那麼接下來會怎樣? 凡妮莎: 那妳的手指就向右滑囉,如果他們也向右滑,我們就可以開始聊天,互傳文字。一般來講,交談很快就會扯到性的問題。採訪人: 比方說?方不方便告訴我呢?凡妮莎: 哦,沒問題!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嗨!想不想見個面?」「好啊!」「告訴我,你有什麼打算?」妳的回答通常會帶有性暗示。「我突然很想要。我十分鐘內可以在(酒吧名稱)和你見面,我真的很想要。」如果妳真想讓男人把持不住,不妨再加一句:「我想好好吹你一下。」採訪人: 妳說這是見面之前進行互動的一種正常、標準的方式嗎?凡妮莎: 是的。完全正常。誰都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的意思是,這不就是妳為什麼要認識對方的原因嗎?Tinder將性對象定位為一個圖像,並將互動建立在視覺評價的二元機制上,亦即選擇或不選擇,向右滑或向左滑。性圖像可在多種技術平臺和社交媒體中傳播,以便受人評價。例如,「用手機發送色情照片或色情簡訊」(sexting)的做法,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交流方式,這代表了性、視覺性、技術和評價之間的交互作用。視覺評價的普遍化創造出標竿化(benchmarking)的過程,這使人聯想到公司企業的做法。標竿管理是管理階層用來改善自己部門或組織營運的技術。……該技術由兩個部分組成:衡量組織關鍵營運項目的表現和效率,然後將其與其它組織的最佳績效進行比較,以便鎖定需要改進的領域。標竿管理需要有意識與無意識地參照某個標準(性能或是美感等),以及拿出評比的心態(將評估對象與其它對象進行比較,同時期望進一步的優化)。性的標竿化也被網路文化放大了、體制化了,這就好比網路用戶(職場的或是個人的)會努力美化自己的簡歷以及自我介紹來增加吸引力。Tinder透過魅力指數的運算為用戶進行配對,從而將迷人身體的視覺市場交付給某種標竿管理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又因演算法的運用而更趨完善。視覺自我既已成為一種在社交網絡上展示自我的首要方式,那麼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視覺自我已然成為(套句《紐約客》某評論員的話)「折磨人的理想化形式」。我相信,這是時下人家普遍用手機發送色情照片或色情簡訊進行交流的原因之一,我們可以將其視為評價性身體並且受人評價的做法。※ 本文摘自《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作者:伊娃.易洛斯 譯者:翁尚均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30
-
2022-01-08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大腦退化,堅持這4個生活習慣,遠離失智
老了就會不靈光?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說明,研究證實,若堅持對大腦與身體都好的4項「多方位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預防、延緩或改善已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快跟著專家了解如何將習慣入生活,預防腦退化,從現在開始!在高齡精神科門診, 最常遇到的病人(或家屬)主述是:「我 (他)不如以前靈光了」,有趣的是,不約而同地,他們常會加一句:「老了就是這樣」。 是嗎?老了必然退化,我們 80 歲就不能爬樓梯、騎腳踏車、甚至走路?當我們老了,就要接受思考緩慢、找不到東西、說不出名字?其實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這項議題,如何到老都能健康活力、獨立不依賴別人、有聰明的頭腦,這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面對老化的社會、自己在年紀漸長的過程中,非常關注的議題。說到健康,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有藥物可以預防腦袋或身體的退化?很不幸的是,儘管科學不斷進步,這二十多年來在預防失智、或身體退化的藥物研究上,還沒有太好的消息。值得慶幸的是,因著瞭解造成身體退化或失智的危險因子,醫學界發現好的頭腦與好的身體是一體兩面,也因此越來越重視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來保護身體和頭腦的功能。💡 近幾年的研究證實,藉著我們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預防或延緩退化、或改善已 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所謂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在研究上有個專業的詞「multi–domain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多方位生活習慣介入 」。芬蘭和瑞典合作的 FINGERS trial(芬蘭預防認知缺損及失能高齡者研究)是第一個針對以「多方位生活習慣」介入減緩認知缺損與失能」的大型且結構完整的研究,FINGERS trial 從 2009 年開始,預計到 2024 年完成,類似的研究也陸續在全球延燒起來,包含美國的 U.S POINTER、新加坡的 SINGER、 澳洲的 MYB trial & AU-ARROW、 歐洲的 MIND-ADmini、以及中國大 陸的 MIND-CHINA。這麼多拗口的英文字,綜合起來其實在講延緩退化的四大重點:一、體能鍛煉。二、腦力訓練(包含心理健康)。三、營養介入。 四、控制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危險因子。以上四大重點聽起來不難懂,細節其實很多,尤其身處太多網路假消息的社會,哪些是實證醫學證實?哪些是有行銷手法?仍須去研究探討,以下先談一些原則。體能鍛煉近年運動醫學蔚為風潮,運動的好處除了減重塑身,對頭腦也有正面影響。即使短短走幾個街區,腦影像都能看到血流的改變跟活化;只要每天快走 20 分鐘,幾週後就可以看到腦神經長出更多突觸(腦神經細胞間的連結更好),雖然能夠堅持「333 原則」很好,但對於還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只是多走一個捷運站、或聽五首歌的快走距離就是很好的開始。腦力刺激/訓練(含心理健康)包括更高的教育水準、從小多語言的學習、即使退休仍堅持社交互動與終身學習、玩數獨(數學邏輯遊戲)、猜謎、桌遊或其他腦力活動,過程中樂趣也很重要,所以喜歡跳舞的可以學新的舞步、喜歡編織的可以織新的圖案。近年也有很多手遊號稱可以刺激腦力,不過也有人問,究竟上網對腦袋好不好?研究發現如果手機不斷跳出的提醒會造成我們分心,就是所謂的同時多工,對腦袋是不好的。然而人在操作網路搜尋時,就像從事其他的學習一樣,在腦影像中可以看到大腦血流變活絡。營養介入目前有幾種主流觀念,包括 2002 年由哈佛大學公衛專家提出的哈佛飲食金字塔(Harvard Food Pyramid),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美國農業部 USDA 在 2011 年提出新飲食指南——我的餐盤 My Plate,受到前美國總統夫人 蜜雪兒歐巴馬的大力支持。台灣衛生福利部也於 2018 年推出聰明飲食計畫「我的餐盤」(圖一)。 💡 無論哪一種,記得網路新聞不能輕信,像這兩年最瘋傳的椰子油,有研究發現,椰子油(富含飽和脂肪酸)或生銅飲食會增加膽固醇而造成心血管危險性增加,WHO 與英國 NHS 建議不要攝取大量椰子油。控制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危險因子對心臟好的就對腦袋好,原因很簡單,腦袋與心臟都是充滿血管的地方,糖尿病及過高或過低的血壓都會影響血管通透性與通暢,對腦部有影響。減重則具有一定的幫助,即使只減少 5% 體重都發現能改善腦功能。很多人會擔心這些生活習慣改變的成效是累積的,不禁疑惑「我都已經這麼老了,改變還來得及嗎?」 事實上從很多的研究甚至是腦部的影像顯示,只要開始改變,不論幾歲都是可以看到進步。這幾年強調的觀念 neuroplasticity 神經可塑性(神經元只要使用就有機會再生長,也就是大腦神經的用盡廢退說)正提供了理論基礎,知名的神經心理學家 Dr. Amen 常說一句話「你不會卡在你現在的腦袋,你可以使它更好」,「just do it」! 「多方位生活習慣介入」說來簡單,其實很多觀念不容易做到,尤其做改變要靠好的大腦,對於已經有些許退化的人來說,做起來更為困難。照顧者無論是想預防衰老、或家中長輩的退化、退縮令你擔心,建議從身、心、腦三方面帶著長輩一 起實踐健康生活,以達到延緩腦部與身體機能退化的功效,一起動動身、心、腦,100 不會老。(※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第298期,作者袁瑋為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銀光學苑主任,原文標題為〈動動身、心、腦 100不會老〉)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照護/增肌 每日足量蛋白質
肌肉和腦力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指出,遠離肌少症,建議以運動打底、營養介入,適取足量蛋白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指出,高齡者應多參與社交活動,降低失智及憂鬱風險。彭莉甯指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因營養不良、活動量不足等影響,約一成有肌少症,七十五歲以上更高達三成,導致走路沒力、易跌倒,並增加失能及死亡風險。彭莉甯說,高齡者自我測試肌少症,可用雙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圍成一個圈,測量小腿最粗部位,若留有空隙表示具高度風險;或用皮尺測量,男性小腿圍小於卅四公分,女性小於卅三公分,也要注意。測試活動力可坐在穩固椅子,雙手抱胸起身坐下五次,不論男女,時間大於十二秒或平常走路速度每秒小於一公尺,即需要提高警覺。張立鴻說,高齡者可聊天的朋友愈來愈少,開始會依賴陌生人,被詐騙風險增加,提醒家人應讓長輩多參與社交互動,多多與社會連結,增進大腦健康。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長輩和你想的不一樣 竟與陌生人最親密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與會專家表示,高齡者生活範圍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因此為促進腦健康,應多參與社會連結,除可降低失智及心理憂鬱風險,更可以降低被詐騙風險。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今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榮總從國際研究及臨床門診分享經驗,以及如何從加強社會連結提高腦力、智力,降低失智症風險。游美月表示,與會專家也將教導民眾如何吃蛋白質增加肌肉量,更重要的是關渡醫院長陳亮恭的重要研究,將在醫院實踐結合AI技術及社區參與,打造宜居、宜住的新環境,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說,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但社會上高齡者被詐騙案件屢見不鮮,更是被詐騙的高風險族群,但從高齡者心理層面、大腦健康及社會互動影響發現,原來是高齡者身邊可聊天、知心的朋友越來越少,生活範圍也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張立鴻說,香港曾有研究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分析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的親密度差不多,但高齡者對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卻高於年輕人。此外,雖然家人常常告誡高齡者不要相信陌生人,但高齡者常想要被人認同與接受,不想去拖累別人的心理,也讓高齡者容易相信陌生人。張立鴻表示,年長者隨著身邊家人離家、離世多會產生社會孤離感,進而引發憂鬱、焦慮情緒,甚至引發嚴重憂鬱症,也大幅降低大腦健康,建議年輕人應多關心長輩要多參與社交互動,注意社會連結及社會孤離感,進而促進大腦健康,但高齡者應要有清楚認知,了解自己可能容易相信陌生人,隨時與周邊的人正常互動。因此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辦銀髮助教,讓年輕學生多與高齡者互動,而有些歐洲國家鼓勵年輕人與高齡者同住,也建議高齡者透過網路增加社交互動,維持大腦及心理健康。今與會的長者也關心,現在年紀大了喜歡獨處,這樣正常嗎?張立鴻說,喜歡獨處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但除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牽掛太多外,應多增加與他人互動,尤其和他人互動是屬於讓大腦很累的活動,對大腦健康越有幫助。
-
2021-10-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麥當勞頂呱呱宣布 內用取消隔板、梅花座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餐廳內用可以取消使用隔板。速食業者麥當勞今天也宣布,7日上午6時起全台麥當勞餐廳內用將取消隔板、梅花座;頂呱呱也表示將取消隔板及梅花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放寬新制,包含餐飲內用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宴席開放離桌進行敬酒(茶)等社交互動,超商茶葉蛋、關東煮可自己夾。速食業者麥當勞今天也對外宣布,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引,並遵循各縣市政府指導,自7日上午6時起,全台麥當勞餐廳內用將取消隔板、梅花座及座位距離1.5公尺的限制,但目前全國仍維持2級警戒,顧客排隊購餐及取餐時,敬請保持社交距離,非用餐時亦請配戴口罩。麥當勞表示,為維護顧客及員工健康,麥當勞敬請顧客配合下列防疫措施,包含進入餐廳請實聯制登記,並量測額溫,達攝氏37.5度請勿入內;餐廳進行人流管制,入口處並放置酒精,請依規範並於消毒後入內;顧客排隊購餐及取餐時,請保持社交距離;內用顧客非用餐或離開座位時,皆請配戴口罩;兒童遊樂區持續暫停開放。麥當勞也呼籲,多利用外帶、外送、得來速服務,以及點點卡、信用卡、電子票證、手機行動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減少接觸風險。除了麥當勞之外,頂呱呱也表示配合政府政策,全台將取消隔板及梅花座。
-
2021-07-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防疫不無聊 WaCare推「全銀運動」免費線上課
7月13日起,社區據點、日照中心有條件微解封,但長者若習慣群聚運動,還是無處可去。WaCare遠距健康與衛福部國健署合作「全銀運動」,提供一系列線上免費運動課程,讓長者在家也能運動。有別於一般的教學影片,各種主題的遠距課程將實體教學活動搬到線上,在家live跟著教練運動,透過麥克風直接向專家諮詢,即時得到解答。打開鏡頭,在螢幕前見到老同學,長者彼此督促健康促進,還可以感情聯誼。「全銀運動」邀請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運動教練等專家,比照學校多元學習模式設計內容。包含用藥安全、吞嚥保健、飲食控制、心肺有氧、預防失智、簡易瑜珈、銀髮太極拳,7月下旬還將開設長者藝術治療衛教、魔術治療衛教等有趣課程。在遠端參與的長者,包括遠在南投真烈巴山上海拔1800公尺的基督教教會文健站、離島的澎湖及金門社區據點,連台東的瑪利德蘭教會修女都陪著長者一起做運動。根據健康導師諮詢結果,長者最想解決的問題排名第一仍舊是三高慢性病控制與衍生健康問題。「全銀運動」有助於防疫與居家健康促進,創新疫情期間的生活型態,在家也能同步學習新知識,同時達到肢體訓練和認知訓練,預防三高、慢性病。因應疫情,WaCare遠距健康執行長、東海大學兼任教授潘人豪表示,團隊看到長者無法到社區據點、日照中心,衍生後續健康問題,因此與國健署將七大類實體課程,迅速全面轉型為為線上課程,以「全銀運動|大家一起運動更有動力!並且能夠降低罹患慢性病可能性」為核心精神,規畫共146堂課程,邀請長者一起加入線上運動,彼此督促健康,目前已有13個縣市政府提出邀約,希望讓更多在地社區能加入計畫,並且擴大「全銀運動」線上場次。自5月27日開課迄今,超過2千位長者、30位專業講師參與課程,帶起一股全銀運動熱潮。線上課程兼具社交互動、肌力運動和大腦活動,不受疫情影響在家安心學習,照顧者也獲得喘息的時間。●「全銀運動」每日課程,10:00-11:00長者銀髮知識課程、15:00-16:00主題運動課程,可參考:https://bit.ly/3wG2XZU●加入LINE社群獲得最新課程訊息:https://reurl.cc/vq7xlL
-
2021-07-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重演SARS經驗 新冠肺炎輕症者「創傷後壓力症狀」患病率高
新冠肺炎不只傷「身」,還傷「心」,即使只是輕症確診者也躲不過。董氏基金會今引用國際最新研究結果提醒,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患病率明顯增加,重演之前SARS感染倖存者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該研究在今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針對巴西895名輕症患者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顯著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率分別為26%、22%及17%,相較於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8.5%的發生率,患病率顯然增加,且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增加的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研究團隊也指出,這些發現與SARS爆發時相呼應,當時SARS感染倖存者的心理困擾也有增加,且在疫情爆發後1年或更長時間仍持續;同樣的結果也出現在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發生後。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即便在疫後時期,因疫情引起的心理層面問題仍會持續,一般民眾要先有心理準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未來幾年都會是常態,視訊也將成為社交互動或聯繫上的趨勢,民眾先了解才有對策。葉雅馨進一步建議,民眾平日應多熟悉心理健康資訊,長期性養成正確飲食及運動的習慣,並適時紓壓以維持身心健康。若出現以下問題,持續2周仍無法改善,除尋求親友的支持外,應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心理諮詢專線、聊天室等資源進行必要的求助。1.嚴重失眠2.吃不下或暴食等食慾問題3.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時常有負面想法、懷疑自己的存在或無價值感等憂鬱情緒葉雅馨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能夠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且應加強心理健康預防宣導,讓民眾了解怎麼預防、如何積極面對疫情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群體自我防禦的效果。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1年多,大量確診後康復的病患或多或少留下了後遺症,尤其心理層面問題已是疫情後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邱弘毅指出,抗疫期間的封城、隔離、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更需要被關注,社會必須整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關懷力量,才能讓這場疫情受害者的傷害減到最低。邱弘毅進一步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2020年起,我國精神科就診人次增加,耳鼻喉科、眼科等其他科別則沒有太大差別,顯示精神科需求有整體上的上升。針對國內疫苗接種率逐步提高、未來將施行微解封相關措施,邱弘毅建議,屆時政府應請精神科醫師追蹤確診後康復的個案,有無焦慮、憂鬱等新冠創傷症候群狀況;解封後,觀察各級學生返校狀況,是否有疏離、自我、情緒感知能力較差、喜歡自己一個人,或是不想與人互動的狀況,若有,學校心理輔導相關機構應介入協助。
-
2021-06-22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失智症音樂治療2效果,幫助緩和患者情緒、延緩退化
👉新手照顧我陪你,更多需要知道的都在這▶失智症是一種不可逆的退化疾病,可運用藥物改善症狀,或者用非藥物治療都是延緩病程的方式,快跟著專家學習音樂治療,可療癒失智症患者身心,也能喚起回憶、刺激感官、緩和焦慮或憂鬱情緒,還能有效降低照顧者壓力。音樂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佔有重要一席之地,一句歌詞、一段旋律抑或是樂器的聲響,就能帶領聽者回憶起美好往事。音樂照護師項朝梅分享多年音樂治療經驗,音樂照顧活動除了聆聽,還可以搭配律動、歌唱、舞蹈、繪畫或敲擊樂器等。過程中,產生認知、社交以及增進肢體感官等刺激,適合規劃在治療設計中。哼哼唱唱活化腦部,音樂身心安頓關於音樂照顧,項朝梅解說方式非常多元,可依身體狀況在活動中加入樂器或改變動作,例如兒歌「伊比呀呀」改成「伊比拍拍」、「伊比搓搓」,邊哼唱邊為對方按摩,用遊戲來增加社交互動、肢體活動功能。運用音樂合奏,則能滿足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促進失智長輩的注意力跟上節拍,慢慢刺激開口唱歌或身體律動,在友善氛圍中感到被尊重、被愛護。(推薦課程:失智可以改善! 靠「這招」喚起回憶、改變心情、減緩記憶力衰退)失智症病患對往事如數家珍,卻不記得近期發生的事,透過有趣的音樂互動有助於喚起記憶。項朝梅建議,可先從節慶活動著手,敲奏音樂勾起過往愉快的年節回憶,或是聆聽懷舊歌曲重溫美好時光。要注意避開太過悲傷的老歌,有些歌詞或歌名厭世感濃烈,容易引起反效果。可選用具「未來性」的歌曲,聽完之後充滿正向能量,失智症患者雖然忘得快,但情緒都會記得。認知功能逐漸退化是失智症的主要症狀,但不是退化到孩童程度,項朝梅提醒在音樂設計方面,並非以兒童音樂為主,依個案需求回溯長輩的成長背景更能引起共鳴。她分享音樂照顧經驗,一位90多歲的退休老軍官,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聽到國歌使出力氣起立站好,藉此鍛鍊手腳肌力。音樂創造的儀式感帶來昔日從軍的歸屬感,找回心中最熟悉的過往,連結過去回憶、現在生活與未來憧憬。項朝梅另提到,音樂可以建立日常作息規律,例如早起放國歌或健康操、用餐時間放交響樂、睡前放安眠曲,藉由音樂不斷引導下一步。有信仰者可以聽詩歌,午後播放大自然的蟲鳴鳥叫音樂等,產生心靈安適感。音樂可以改善患者情緒、促進語言溝通,亦能重新修復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減少照顧過程產生的摩擦。💡陪你一起照顧失智家屬,更多實用資訊點此▶
-
2021-05-1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鍛鍊退休力/被需要感隨年齡降低 關係營造 別等退休後
「調查結果相當符合目前社會實情。」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說,對一般人來說,「被需要的關係」建立在「工作」或「家庭」,以60歲為界,愈年長的人愈認為自己不再被需要,主要還是與生命歷程有關,現在60歲以上多已退休,卸下職務,於是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研究證實,孤獨感與老人憂鬱、失智有關。此外,在家庭關係裡,孩子漸漸長大,不再需要父母殷殷照顧,再加上現在家庭規模變小、少子化,60歲以上的民眾「帶孫子」的機會也變少,在在被剝奪許多「被需要感」。蔡佳芬說,近年老年精神醫學熱門題目是「孤獨」,許多研究證實,孤獨與老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有關,若希望老年人健康、有幸福感,就要促進長者社交互動,減少孤獨。而新冠肺炎爆發一年多,長者與他人接觸次數大幅減少,蔡佳芬預估,此時長者擁有「被需要的關係」比率恐再下降。家人是親密伙伴,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指出,退休後與親朋好友的關係是之前的延伸,若希望退休後能有良好的支持系統,「營造關係不能等退休才做。」老夫老妻相伴需要智慧,最好各自保有社交圈。許多夫妻平時相處沒有大問題,但退休後兩個人相處時間拉長,成為關係的考驗。袁瑋說,很多男性或許在外工作職位高,妻子也有工作,但家務主要由妻子負責,不但將家裡打理得好、生活獨立,與老公相處也沒有問題。但退休之後,夫妻相處時間變長,若先生將之前在外工作的狀態帶回家中,矛盾可能一觸即發。「夫妻老了要相伴,很需要智慧。」袁瑋說,除了雙方相處要放鬆,也不能太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好保有自己的社交圈。袁瑋說,女性的社交互動普遍多於男性,老年生活的豐富程度與幸福感也較高,她鼓勵男性適度調整自己,多與他人交朋友,離開職場後的生活品質有機會因此提升。手足相處關鍵在「尊重」,不比較不抱怨,做好照護分工。至於手足,能否相互扶持,關鍵在「尊重」,不要比較收入、職業,也不要比較彼此的小孩或抱怨對方的伴侶等,這樣的關係才會是舒服的;而年齡漸長之後,會遇到照護年邁父母的責任分攤問題,兄弟姊妹間經常會面臨衝突。袁瑋說明,每個家庭狀況不同,出力和出錢,彼此可以協調,若平日無法協助照顧父母起居,假日便可讓平日不方便者輪替照顧,或是以協助事項區分,有的人可以協助帶長者看病,有的可以帶家人外出遊玩等,手足間照護分工應明確並早點定案,才能營造良性家庭氛圍。常聽到人說「老頑固」,指人愈老愈難相處,袁瑋說;有同理心、不堅持己見是與人相處的基石,雖然每個人個性不同,但應該讓自己有調整的空間。建議在退休之前發展多元人際關係,多多與他人相處,了解不同的觀點,也可以透過閱讀、聽演講等,開闊自己的視野。調查分析退休五力中 「社會連結」得分最低根據「2020退休力大調查」,國人社會連結僅51.7分,在退休五力中得分最低。在「退休準備指標」中,社會連結分為社會關係與社會參與,社會關係包括與相互扶持、緊密社交和彼此需要的關係,發展關係的對象可以是家人、朋友甚至寵物。但調查發現,各項關係的建立以60歲為分水嶺,60歲之後普遍下降。在相互扶持的關係方面,20歲30有八成認為自己擁有可相互扶持的對象,但到了60歲降至六成五;社交關係幫助我們獲得支持,建立自信,60歲以下認為自己有緊密的社交關係者達七成,但70歲以上僅有六成。至於被需要的關係,在各年齡層回答的比率普遍都較低,但50歲下回答有被需要的關係者達成五成以上,到了75歲卻僅有二成,顯示年紀愈大,認為自己被需要的比率愈低。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5-13 失智.非藥物治療
化粧療法/惠生大藥局 翻轉藥局玩出長照創意新風格
台北 (2021年4月27日) 全台第一家「予防醫學專門店-惠生大藥局」由宇勝生物科技,偕總公司日本AFC集團、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小林寬道、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弟子-佐野健太操刀,與「彰基遠距照護團隊」、東海大學潘人豪教授所領軍的「WACARE-我的健康社群」合作,在雲林虎尾建立長照典範「樂齡健身房」和「樂齡教室」,改造並給予傳統藥局新形象和使命。宇勝生物科技董事長廖俊吉表示:「我們很榮幸可以成為這個產業的領路者和平台,惠生大藥局拋磚引玉這一年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拋去悲情以創意玩出新風格,集結力量提前布局銀髮照護,也希望藉此能夠邀請到更多優質品牌和產業共襄盛舉,一同為銀髮長輩們的健康努力、盡一份心力。」惠生大藥局成功完成的五大事項,其中包括:(一)、翻轉藥局,持續不間斷地協助其他單位改造轉型;(二)、於樂齡學堂導入資生堂的「化粧療法」課程;(三)、與雀巢合作,為樂齡健身房增添銀髮族專屬「Shake!立飲吧」。( 四 )、結合並串聯英業達集團英華達公司之「全家寶生理量測系統」,並肩打造新型態之社區藥局照護。( 五 )、與預防失智訓練指標點睛樂齡智造合作並系統串聯,推行社區預防失智訓練菜單,使用AI技術延緩長者失智有活力。翻轉藥局惠生大藥局的翻轉藥局改造計畫馬不停蹄,目前除了第二家分店彰化北斗店改造完畢,還有許多服務單位也積極聯繫願加入提升行列,其中包括:高雄洋洋藥局、中台科技大學 「謙和賀」日間照顧中心運動服務導入、莿桐農會 543綠色俱樂部運動教室改造(預計4月底完工)、台中健康領域複合式診所藥局(預計於2021年6月完工);產學合作則有大葉大學建築系加入,將所學落實、與產業專才共同研究並協助銀髮專屬的空間規劃與利用。惠生大藥局x資生堂 樂齡學堂導入「化粧療法」長期研究發現化妝除了美容效果之外,更具備延緩老化的全新價值,台灣資生堂為延續對高齡社會的關懷,提倡化粧療法,舉辦元氣滿滿的關懷美容講座行之有年,惠生大藥局的「樂齡學堂」將化粧療法加入課表中。療法從心:藉由化妝,讓長輩情緒更穩定、開朗;從口腔:化妝影響唾液分泌與促進吞嚥功能有關;從腦:化妝對腦部的認知功能產生正向的刺激;從身體:透過持續的化妝行為有助於手部握力提昇。透過美容彩妝的力量,讓高齡長者也能擁有美麗健康的生活!惠生大藥局x雀巢健康科學 樂齡健身房的「Shake!立飲吧」隨著年齡的老化會引起:血糖、血壓、血脂異常的三高慢性病,還有更重要的肌少症也是常見問題,飲食和運動是最有效的對策,雀巢提出在惠生大藥局的「樂齡健身房」旁增設「Shake! 立飲吧」,由雀巢健康科學營養師團隊設計菜單,針對四大常見症狀:沒胃口、吸收不好、行動緩慢走不動、呼吸沒力常氣喘吁吁,以「立攝適」蛋白質+D3飲為基底,首創個人化營養規劃,由惠生大藥局現場藥師評估,為運動完的長者們現場製作如:「均康雙益」香草蘋果奶昔、「均康優纖肌黃金」奶蓋、美祿、泰國奶茶、咖啡拿鐵等,營養與美味並行。惠生大藥局x 全家寶 社區藥局導入「全家寶生理量測系統」根據調查,國人高血壓之盛行率逾20%,高血糖之盛行率約10%,心房顫動比率約5%,社區民眾至惠生藥局透過全家寶設備進行五種生理數據之量測(血壓、血糖、總膽固醇、尿酸及心電圖),並自動將生理數據即時傳送至健康管理平台,讓社區藥局透過管理平台即時掌握個案生理數據與生活狀況,同時家屬亦能透過全家寶App隨時遠距掌握個案的狀況,以打造新型態之社區藥局照護模式。惠生大藥局 x 樂齡智造 善用AI科技,化身失智訓練專家樂齡智造為全球首創利用AI科技,結合IoT與專業職能治療師,提供長者居家與社區的失智預防解決方案,其中包含「AI-Exercise居家失智預防服務」與「樂齡智造社區健身房」兩種不同場域的失智預防服務,針對長者提供長期的認知訓練與肌力訓練系統,並用來記錄、追踪和分析老年人的訓練進度和與效率。與惠生大藥局合作讓失智訓練貼近社區,幫助在地長者延緩認知能力退化、建立大腦活化、身體運動與社交互動以維持或改善生活質量。
-
2021-02-20 科別.腦部.神經
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 留意失智症警訊免惡化
65歲的伯伯,退休後在家幫忙照顧孫子,但近期常忘東忘西,幫忙整理書包會遺漏要帶的東西,好幾次完全忘記要到幼稚園接孫子回家。兒女們帶他到醫院檢查後,發現伯伯罹患了阿茲海默症,因此開始固定服用阿茲海默症藥物。一段時間之後,原本穩定控制的病情突然在1個月內迅速走下坡,除記憶問題外更出現走路不穩、手腳無力等症狀,家人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察覺到異樣,直到固定回診時才告知醫師,診斷後發現伯伯因三高(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良,在這段期間發生了幾次小中風,以致病情後來演變成混合性失智症。不同類型失智症治療方式大不同 對症下藥才能正確防惡化以伯伯的案例來看,他除了罹患民眾認知程度較高的阿茲海默症,也就是退化性失智症的其中1種外,還合併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屬於混合性失智症患者。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醫師表示,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其引起的成因與治療方式,皆有所不同,民眾應正確地認識,才能夠知道對應的治療選擇。劉子洋醫師特別提醒患者及家屬,需要了解及建立阿茲海默症屬於長期緩慢退化之疾病的觀念,倘若觀察到患者在短時間,如:幾天或1個月內狀況迅速惡化,應即時就醫,檢查是否合併有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避免傷害擴大。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病房主任蔡佳光醫師說明,若家屬能及早發現異狀,便有機會在發病初期接受醫師的診斷,盡早穩定用藥,積極延緩惡化。蔡佳光醫師分享,曾有1名家屬觀察到年長的父親,退休原本都能自理生活,但近年來身體靈活度越來越差,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對於他人說話理解能力也下降,常誤會他人表達的意思,除了常常反覆發問同樣的問題外,也不願外出與他人交流。家屬懷疑父親可能罹患失智症,趕緊安排就醫檢查,果不其然,檢查結果顯示父親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所幸發現得時間早,患者透過穩定用藥,參加社區長青課程,失智症狀況控制良好,日常應對的反應上也有明顯地改善。穩定用藥有助病情控制 選對合適藥物增進患者生活品質蔡佳光醫師指出,雖然目前針對失智症的藥物並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受損的大腦細胞,但可使患者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進行,也有研究數據顯示,早期治療的效果遠勝於腦部嚴重受損後的補救。並呼籲,一旦發現失智徵兆,應及早前往就醫診察,配合醫師治療、穩定用藥,幫助控制病情惡化。同時,劉子洋醫師說明,現在已經有能治療輕、中、重度,所有程度的口服錠用藥,使用方便,用藥服從性及便利性高,可增進患者生活品質,更能減輕照顧者負擔。善用社交互動、腦部運動等非藥物治療 失智症照護資源可減輕照護壓力劉子洋醫師指出,除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對於失智症病情控制上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且現今長照服務日趨完善,有許多資源可提供協助,如:社區據點、長春學堂等。蔡佳光醫師則強調,社交互動及固定的運動習慣,皆有助病情改善。失智症並不是短時間內發生的疾病,劉醫師提及一旦出現症狀,腦部的病變恐已從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前就開始發生。兩位醫師皆呼籲,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的診治,對症下藥,有效控制病情減緩惡化。★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2-12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不記得家人卻不會忘記味道 用年味替失智者找回記憶
失智者也許連家人都不記得,但卻不會忘記味道。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氣味與記憶、情緒有許多,因此可趁農曆春節時,用年味幫助失智者找回記憶。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一億五千兩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袁瑋表示,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身上有早期嗅覺喪失的症狀,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甚至不少在認知功能還未被注意到改變時,嗅覺功能已經變差,嗅覺變差也會影響味覺。研究也發現,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患者的味覺會比較差。而嗅覺是感官刺激中唯一可以直接進入大腦管理情感與記憶的中樞,如杏仁核與海馬迴。有實驗以嗅覺訓練作為認知刺激,經過12週,患者語言流暢度與執行功能都改善了。因此透過設計的烹調食物等活動,可以幫助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患者預防認知功能退化。近年國際上對預防失智、延緩退化,強調多元生活介入,其四大要素:認知訓練、控制心血管疾病、營養、有氧運動,都能整合在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中。袁瑋表示,認知功能障礙不同程度的失智個案能力不同,讓老人家參與年菜的烹調活動有五個小技巧可以參考:一、安全性:環境簡單,移除尖刀、熱爐等,而且要注意個案位置與動線安全。二、參與感:有些患者雖無法完成煮餐,許多活動仍能使他們有參與感,包括挑洗菜、擺餐具、簡單備餐等。三、有彈性:複雜食譜可能很挫折,簡化食譜及有備案,當長輩感到挫折時可更換或挑其中單項完成,如削皮、攪拌、撿菜、測重量、添加材料等,這些重複性動作常讓失智長輩覺得有趣甚至療癒。四、多鼓勵: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避免批評,多給予鼓勵,不要擔心長輩動作慢或怕他做錯而把事情都做完了,邀請他們參與,分配適當的項目會使他們很有參與感與成就感。五、勤互動:對於過去擅長煮菜的長輩,可以請教他做法,或許他做不出來,但可能久遠記憶還存在。也可以邀請長輩間的互動與對話,例如拿東西給對方、合作擺餐具、輪流攪拌等。袁偉表示,過年讓老人家下廚做自己的拿手菜,可交流記憶中的家鄉味及年節特有的菜色。烹調過程中,各式香噴噴的料理交織老人家的笑聲,過年團圓更有意義。
-
2021-02-01 該看哪科.兒科
孩子常失控?大腦引擎強化法報你知
影片重點整理🔎0:53 什麼是過動症,比例大概多少呢?🔎1:15 診斷ADHD的徵兆是什麼呢?🔎3:02 在門診中遇到ADHD的比例高嗎?🔎4:40 在公眾場合失控是ADHD的警訊嗎?🔎6:18 如何掌握ADHD黃金治療期呢?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量過多、行為衝動,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童,國內盛行率為5%至7%。不少父母頻繁替孩童轉學、更換環境,醫師卻指出,環境固然重要,但如能率先解決孩童生理上的困難,強化大腦「引擎」,孩童有機會自我克服,走平路、山路,甚至能上山下海。●治療ADHD優先穩定大腦剛上小學一年級的佑佑,上課難以專心、坐不住,父母陸續替佑佑找了實驗性小學、班級人數少的學校,四年內轉學五次,直到升上高年級,他開始拒絕上學,出現偷竊等偏差行為,改由在家自學,卻也未見成效。確診為ADHD的佑佑,經心理衡建的評估分析後,醫師了解疾病對他在學習與交友上的影響,經過一翻深聊,才發現每次的轉學都令他感到挫折,激起佑佑想改變的心,在優先處理他的情緒與偏差行為問題,輔以藥物治療後,佑佑狀況愈趨穩定,重回校園。「這是個解決根本,穩定孩童『大腦引擎』的好例子。」振興醫院兒童青少年暨婦女身心醫學科主任陳麗淇說,優先解決生理的困難,強化大腦引擎,孩童是有機會在同一所學校穩定就讀、甚至交到朋友。●大腦=車子引擎 強化引擎視年齡分階段治療陳麗淇解釋,ADHD是一種大腦神經發展性障礙,會影響大腦前額葉負責掌控專注力、情緒調節與組織力的區域。若將大腦比喻為車子引擎,當引擎不穩定時,連走平路都覺得吃力,父母總是想替孩童尋找平路練習,卻忽略到如果優先強化引擎,增加穩定度,日後無論是開平路、爬山路,甚至上山下海,孩童都有機會自己想辦法克服。強化大腦引擎的方式,不同階段有不同治療方法。陳麗淇表示,學齡前孩童會針對情緒行為及人際技巧進行引導;學齡後則會輔以藥物治療,評估孩童的情緒辨識、表達、社交互動或生活管理等技巧,適時安排團體治療或認知行為治療等。●ADHD有徵兆 親職訓練不可少親職訓練也是重要一環,一次給予孩童一個簡單的指令,集點、蓋章、計分獎勵制度等,讓他們得到讚美及回饋,或使用暫停隔離技巧,例如,在家中角落設置一個「冷靜區」,當孩童情緒失控時,由父母陪同到冷靜區冷靜,之後再一起討論原因及道理,建立與孩童的規範,協助進行情緒行為管理。不過,ADHD是否有徵兆?陳麗淇提醒,ADHD雖有一定的診斷標準,卻有可觀察的指標,當父母或老師已盡力調整環境,試圖改善孩童不專心與衝動行為,依然難以見效時,代表孩童確實存在調控困難,無法維持生理年齡上所需達到的標準,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建議進一步就醫。更多訊息加入LINE@搜尋《友愛寶貝大無畏》陳麗淇小檔案現職: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 兒童青少年暨婦女身心醫學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教育部部定講師主治專長: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青少年情緒疾患、自閉症、發展遲緩)婦女精神醫學(產後憂鬱、經期前情緒低落)一般精神醫學 (憂鬱、焦慮、失眠、躁鬱症)學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臺灣精神科專科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研修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早療評估中心 臨床觀察員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 總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 住院醫師
-
2020-12-03 醫聲.疫苗世代
專家領袖意見/梁賡義:強健國內疫苗體質 多管齊發取得
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世紀級的災難,一年之間,造成全球6300萬人感染,140萬人死亡,人們的健康、經濟、社交、教育受到全面的衝擊。台灣作為防疫績優生,在防疫下一步的疫苗部署,反倒顯得困難重重。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指出,設置人用疫苗策略委員會,落實PPP、量產CDMO(委託開發/製造),疫苗預購型協議多管齊發,為國內強健疫苗體質。梁賡義是享譽國際的生物統計學者,在生物統計、公共衛生領域,學術成就與聲望廣獲國際肯定,並因新冠肺炎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擔任組長,日前更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50週年,特別選出50位「創造改變的人」(50 Changemakers)的傑出校友,表彰在公共衛生領域中有傑出服務和卓越貢獻的校友。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抗疫世紀挑戰COVID-19疫苗之國家政策」專家會議,梁賡義指出,疫情、疫苗的發展實在太快了,以傳統的思維已經無法應對,國衛院作為國內最高的醫衛智庫,在關鍵時刻,依據專業與實證,向政府提供建言。國內疫苗產業起步較慢,面對國苗國造的需求時,遭遇許多瓶頸。國衛院董事長林奏延所說,疫苗產業是生物醫療技術總合,應該將疫苗產業視為國安產業,台灣需要完整且明確的疫苗產業政策,應成立國家人用疫苗策略委員會。梁賡義則深表認同。此外,台灣疫苗內需市場誘因低,需要政府關注與投資。梁賡義說,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私協力的精神,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共享成果,共同分攤風險。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委託製造/服務,則是國內有些廠商本身不成立自己的研發部門,以生產别機構所研發或設計出之產品為主,也是量產疫苗的一支生力軍。梁賡義說,新冠肺炎對全球產生影響,不僅僅是健康、生命的損失,全世界廣泛發生民眾失業,學校關門;孩子們無法到學校學習,以及缺乏社交互動學習;家人們被關在家中的相處壓力,而這些影響不是馬上可以測量出來,可能需要長期觀察,相信後續的衝擊力道會非常大。台灣因為邊境管控落實、尊重防疫專業,成為防疫資優生,因此台灣的民眾非常幸運,可以照樣上課,畢業典禮可以繼續舉辦,三倍券讓經濟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不過,梁賡義提醒,這不會是永恆的常態,國與國之間不能永遠封鎖,唯有靠疫苗是再度重啟國際大門的鑰匙。
-
2020-12-02 失智.大腦健康
社交互動/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病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約占了60 ~ 80%。其他還有腦血管病變、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外傷、感染、腦腫瘤等,也都有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 別趕流行,小心智慧型手機失智穿衣服、換手機,你都可以挑最流行的款式,但生病這種事,還是不要跟上流行比較好。舉凡失智、癌變、三高問題、睡眠障礙、骨質密度差……從前是老年人的困擾,但如今,也威脅著年輕人。近年失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率先發出「智慧型手機失智症」警訊,請大家多多留意,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的腦過勞。 當出現不安、疲勞、憂鬱、睡眠障礙、忘記重要客戶名字、忘記出席重要會議時,最好能有所警覺。據統計,全台約有1.2萬人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30到64歲這個區段,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發病。當然這數字還可能更多,推估確診率僅三成。因為失智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老人家容易得的退化性疾病,因此當年輕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很可能被歸入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這一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失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覺得腦袋卡卡?還真有東西卡住關於阿茲海默的成因,目前專家已知它與腦細胞衰竭有關,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是一種「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據推測就是它造成腦神經元損傷,並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請留意以下十大警訊:一、離開舒適圈時特別焦慮。二、忽略身體的梳洗與清潔。三、說話寫字出現用字上的困難。四、對時間、地點、空間感到迷惘困惑。五、漸漸淡出社交圈、鮮少跟朋友聚會。六、重複講一樣的話、重複購物、重複服藥。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如眼鏡在冰箱。八、無法完成平常熟悉的事務,如回家迷路、泡咖啡糖加成鹽。九、判斷力變差,易落入詐騙陷阱(年輕時就常被騙的不算)。十、記憶力變差,屬於真正的遺忘(稍後能想起來的就不算)。 完全治癒難,但預防一點都不難很遺憾地要告訴大家,治療阿茲海默的方法,就跟真正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樣,還在努力研發、測試中。目前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治癒阿茲海默,只能透過藥物與非藥物的方法,來減緩行為症狀。不過好消息是,預防的方法已經找到了!除了排除一些危險因子,比方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不足之外,我幫大家總結出最有效的三個方法:◎方法一:對生命抱有安全感至少有、兩個知心好友或可靠的親人,讓你知道萬一自己遭受困難時,有人會對你伸出援手。樂觀、安全感越多,受到失智侵擾的機率越低。◎方法二:創造腦神經迴路的新連結腦細胞會衰退老死,但不管人活到幾歲,仍可以靠新玩意兒,幫自己創造出新的腦神經元迴路。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城市,當你有上百上千條路的時候,哪怕一條路被堵死,影響也不會很大。看一本新書、造訪從沒到過的地方、學習新技能、學習新語言、養新寵物、吃從沒吃過的新餐點……每一項新的體驗,都會強化腦部的生理組成。預防疾病發生,可以是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你享受新、體驗新,並從中受益。◎方法三:利用神經胜肽因子保護大腦神經胜肽因子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增加神經細胞的可塑性、保護腦神經細胞、抗神經發炎、抗氧化,以及延緩外力與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退化。預防失智,目前我從「安定神經元」、「保護神經細胞」與「強化神經網絡連結」三方面下手。在我的診所裡,現階段是由「自體生長因子」+「神經修復點滴」+「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神經胜肽因子」這五個超級英雄所組成護腦聯盟,以組合拳的方式,來處理複雜的腦衰退問題。身體有所謂的體適能,腦部也有屬於腦的「腦適能」,認識它、關注它、強化它、保養它,你就是健康勝利組裡的終身會員。
-
2020-11-04 失智.大腦健康
大腦健康/大腦退化恐增加失智風險?專家提醒:大腦凍齡,3行動很重要
人過50歲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速率萎縮,持續萎縮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憂鬱症,甚至惡化成為失智症的風險。 但許多人並未有所警覺,直到出現狀況,才意識到大腦健康的重要,可惜為時已晚!許多 研究顯示,年輕、中年時的生活型態會影響未來的大腦健康。不愛運動者到年老時,大腦的體積較小、認知功能較差,腦部結構健康也下滑。 久坐不動,大腦老得快 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表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有關,而該區域為主要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增加發炎反應,影響海馬迴健康。 而發表於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的研究,則針對3247位18~30歲成人追蹤25年,利用三種測試評估語言記憶力、執行能力、反應速度等認知功能後發現,相較於多運動少看電視的人,少運動且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人,日後認知功能較差的機率明顯高出一倍。 此外,美國波士頓大學於2015年的研究,針對1271名40歲成年人追蹤調查20年,結果經過腦部MRI和認知測驗後發現,不愛運動的人到60歲時,大腦的體積較小、測驗的結果也較差。 大腦健康,從年輕時超前部屬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由此可知,年輕時若養成久坐不動的習慣,會讓大腦的神經活化及血管生成變少、退化得更快,認知功能變差,影響到大腦結構。 因此,為了延緩大腦退化、提升腦力、延緩失智,需要超前部署。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國人的生活形態。根據國健署今年剛公布的調查,近5成國人的身體活動量未達國健署及WHO建議,且每日平均久坐高達近6小時。 預防大腦退化,運動多重要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提到,美國波士頓大學2019年發表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步行及輕度的身體活動(如做家事)就可以增加腦容量、延緩大腦退化的時間。 有動就有效,且對50歲以上、平時不動的人來說,效果更好!研究指出,在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中,只要每天步行超過7500步,與未達的人相比,大腦相當於延緩退化2.2年;每天多1小時的身體活動,也可以延緩退化1.4年。 他自己於2020年發表於Sports Medicine《運動醫學》的研究顯示,不管何種性別、運動強度或運動時間,都能增加大腦的執行功能。不過,相對於重複性的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多面向運動型態的效益更大。 張育愷指出,雖然長期、規律運動可以增強認知功能,但據美國北卡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2012年發表於Brain Research《大腦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只做一次的運動也有用。且無論是在運動過程中、運動之後立即測試認知功能,或是在運動之後一段時間才測試認知功能,都有顯著正向的影響。 事實上,只要進行單次、持續進行20~30分鐘中等強度(指有點累、喘,心跳和呼吸較平時快)的運動,就能增加認知功能、增強大腦活化,讓沒有時間運動不再是藉口。 當身體有活動,就有助於增加大腦衍生滋養因子(BDNF)分泌,進而保護神經、促進神經生長及傳導、增加腦部血流、保護腦細胞等功能。老化過程中會使BDNF下降,進而使認知功能衰退,若進一步惡化更可能成為失智症,因此,增加BDNF有助於讓腦部活化,預防或減緩未來失智症的發生。 銀髮族怎麼動?將活動、運動、互動納入日常 許惠玉表示,許多銀髮族雖然退休後時間變多,但仍有不運動的原因,包含年紀大而身體狀況不佳;覺得退休就是要輕鬆過日子;沒有動力驅使,加上運動很累,不想這麼辛苦。 但越不運動就越容易虛弱,形成惡性循環,甚至提早讓失智症報到。但如何藉由運動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而針對不同狀況的銀髮族,是否有不同的運動建議。 張育愷說明,在運動型態方面,有氧、肌力、平衡等運動,甚至多面向如太極拳瑜珈等的運動型態,都能明顯改善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此外,也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肌耐力、預防跌倒等。 針對許多有健康問題、虛弱、平時不動的銀髮族現階段仍無法運動的族群,許惠玉建議,透過「+10行動」,每天比現在多花費10分鐘活動身體,習慣後再循序漸進增加強度。 +10行動 1.保持忙碌、不久坐 2.利用樓梯上下樓 3.常做家事 4.看電視時可進行簡易運動和伸展 5.外出時增加走路、騎腳踏車機會 6.走路去比平常遠的超市購物 7.多利用附近的公園和運動設施 8.參加當地的運動社團 9.在休息日與家人朋友外出 10.行走時儘量邁開大步快速行走 許惠玉也提醒尚未邁入銀髮階段的人,因50歲過後大腦開始萎縮,需透過運動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越早開始、效果越好。而運動的另一項好處是能增加社交互動,除了讓運動更加有趣容易持續之外,互動對於大腦和情緒的改善都有幫助,也能增加自信心、滿足感。
-
2020-10-13 養生.運動天地
50歲以上平時不動 十招「+10行動」讓腦部凍齡
美國波士頓大學2019年發表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針對超過2000名平均53歲的研究指出,步行及輕度的身體活動,如做家事或走路去比平常遠的超市購物等就可增加腦容量、延緩大腦退化的時間,且對50歲以上、平時不動的人來說,效果更好。過了50歲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60~91歲時以每年0.5%速率萎縮,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若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目前80歲以上每5位就有1位失智。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授發張育愷教說,該篇發表於去年JAMA研究指出,在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中,只要每天步行超過7500步,與未達的人相比,大腦相當於延緩退化2.2年;每天多1小時的身體活動,也可以延緩退化1.4年。許多有健康問題、虛弱、平時不動的銀髮族現階段仍無法運動,針對此族群,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透過「+10行動」,每天比現在多花費10分鐘活動身體,習慣後再循序漸進增加強度。「+10行動」包含保持忙碌、不久坐、利用樓梯上下樓、做家事、看電視時可進行簡易運動和伸展、外出時增加走路及騎腳踏車機會、走路去比平常遠的超市購物、多利用附近的公園和運動設施、參加當地的運動社團、在休息日與家人朋友外出及行走時儘量邁開大步快速行走。許惠玉表示,身體只要有活動都有益於腦部健康,包含降低認知功能衰退及改善情緒。雖然退休後時間變多,但仍有許多銀髮族不動,原因包含身體狀況不佳、退休就是要輕鬆過日子、沒動力、運動很累,越不動越容易虛弱,形成惡性循環。許惠玉也提醒,尚未邁入銀髮階段的民眾,因50歲過後大腦開始萎縮,需透過運動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越早開始,效果越好。而運動的另一項好處是能增加社交互動,除了讓運動更加有趣容易持續之外,互動對於大腦和情緒的改善都有幫助,也能增加自信心、滿足感。
-
2020-06-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體免疫疾病與過敏體質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可以讓醫療團隊、病人、家屬在平起平坐的環境,雙方透過討論、了解、包容,而達到互相尊重與信任。非常感謝這位病人願與大家分享其「疾病」與「病痛」,我們也難得能夠邀請到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骨科專科醫師在百忙之中與大家分享他們專業的看法。希望病人能透過這兩位醫師的說明,增加對自己病情的了解。雖然「醫病平台」無法扮演誰事誰非的公斷,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醫學上罕見的問題一旦發生在病人身上,卻是真實的苦痛,因此醫病雙方都需要各退一步,病人透過專科醫師客觀的論述,可以同理「醫療的不確定性」,醫師也能避免過度反應,而讓病人雪上加霜。皮膚過敏症狀在現今社會,特別是台北盆地,幾乎很難問到一個人完全沒有這方面困擾的。在診間,很多人曾經對我反映,他過去沒有皮膚過敏症狀,自從某個時間點開始出現症狀,多半是夜間睡覺時特別明顯,但是這些皮膚起一粒粒或一片片紅疹的症狀,常常在白天比較不明顯。為什麼以前沒有皮膚過敏,現在卻突然出現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免疫系統的改變。四、五十年前的台灣社會,和現在的社會環境,有了很大的轉變,雖然台灣南、北、中產業發展各不相同,但整體而言,環境的確變乾淨許多,寄生蟲感染的病人幾乎快要看不到,但是過敏症狀的病人,尤其是皮膚過敏,越來越多,並且一旦發生過,其發作頻率似乎就會越來越頻繁、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發作。免疫系統是很奇妙的,它永遠都在運作,細胞彼此間的反應會自己尋找出路,簡單說,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沒事找事,既然寄生蟲變少了,它就對塵蟎、濕度、冷熱、震動……做出反應,而且還容易受到情緒、壓力、睡眠情況等因素影響。在風濕科,經常看見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同時合併有皮膚過敏表現。原因是有些自體免疫疾病,在研究中發現,跟過敏反應的免疫方向一致,例如甲狀腺亢進、紅斑性狼瘡、乾燥症、乾癬……患有這類疾病的人常常也容易有長期過敏問題,甚至過敏性氣喘。有時候長期使用特定藥物也會造成過敏反應不容易用藥物控制症狀,例如期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人,皮膚症狀對治療效果就會比較不明顯,因為身體已經習慣藥物作用了。所以,除非不得已,不然類固醇長期使用,若出現過敏症狀時,確實會降低後續治療反應,導致病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可以嘗試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取代類固醇,皮膚症狀用局部藥膏治療,或許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之一。飲食方面,很多人遇到過敏問題反覆發生,會開始尋找資料,網路文章、報章雜誌、電視節目,然後幾乎是令人敬佩的、嚴格的限制自己的飲食,最常聽到的做法是完全不碰蛋類和海鮮,例如螃蟹、蝦子、魚,有些人連香菇、金針菇也不敢吃,這樣下去,不僅過敏症狀不會改善,恐怕連營養都無法達到均衡。站在免疫科醫師的專業立場,我會確認病人過去有沒有對哪一類食物有很明顯的過敏反應,因為食物引發的過敏反應,幾乎發生在十分鐘到四個鐘頭內,速度快、反應明顯,經常伴隨眼皮或嘴唇腫脹,有些人孩提時食物過敏,甚至會引發呼吸道緊縮、喘不過氣要送醫急救。在我的門診,不會經常幫病人做過敏原篩檢,因為研究指出絕大數的皮膚過敏反應,檢驗出過敏原,對病人的治療和預後沒有太大的益處,更何況還有很多環境因素、身體心理狀況是無法抽血檢驗的,所以,回歸到病人皮膚症狀的治療,保持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均衡,有正常的社交互動,才是最重要的。
-
2020-05-09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隨身水瓶、手鍊、友善商店互助 守護失智者不走失
近來天氣炎熱,三總5月初已收治三名中暑路倒的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建議家屬可在患者身上放置水瓶、配戴愛心手鍊、縫上愛心布標、每天拍照等方式,以免患者真的走失時,也能較快尋獲。湯麗玉說,無論天冷、天熱,患者在外都有可能凍傷或失溫可能;而失智症患者無論輕中重度,往往本身不知道要補充水分,而體內缺水會導致電解質不平衡,認知功能會更差。她建議家屬可在失智長者的身上放瓶水,並隨時叮嚀喝水、讓對方養成喝水習慣。即使家屬未陪同或在外走失時,短期內不會有過熱中暑問題。湯麗玉說,患者身上也可申請配戴「愛的手鍊」,或將「愛心布標」縫在長輩常穿的衣服、背包、帽子上,顯示相關連絡資訊,以利警察或路人辨識及協助。湯麗玉說,家屬若無法時時刻刻陪同失智長者外出時,建議也可向鄰近社區商家告知,設置杯水、椅子等簡易物品。若發現有民眾走路緩慢、搖晃、眼神不對等情形,可給予幫助或留下歇息,如同友善商店概念,來減低家中長者走失,甚至中暑風險。湯麗玉表示,新冠肺炎至今,大多數人皆採取「減少出門」的措施,但按照失智症罹患的風險來看,社交互動減少,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近期有患者家屬反映,防疫期間長輩的認知功能明顯退化。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輩避疫不出門 認知功能恐變差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讓許多長輩不敢出門,造成不少失智長輩的認知功能快速退化,未來疫情趨緩後,民眾開始願意外出就醫了,恐會有一波新診斷為失智症的患者出現。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我國採取嚴苛的防疫措施,許多長輩或民眾擔心染疫,幾乎足不出戶。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按照失智症罹患的風險來看,社交互動減少,確實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待疫情較為趨緩後,我國失智人口會不會增加,是值得關注的焦點。近期有不少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反映,在防疫期間,長輩的認知功能明顯退化。湯麗玉說,長輩外出風險高,沒辦法全面掌握行蹤,在染疫風險上,不僅對長輩不利,也可能增加家人染疫的風險,多數人皆採取「減少出門」的措施。隨著疫情趨緩,湯麗玉認為,未來長輩若陸續回到據點或是門診,認知功能肯定會變差,不過隨著回到社區,經過1到2個月的刺激後,狀況會愈來愈好,建議現在可以慢慢帶長輩接受團體刺激。若仍擔心染疫風險,家屬可以鼓勵長輩多使用線上的互動,包含社群軟體,製作長輩圖、玩電動等,失智症協會也製作三部失智者居家運動影片,包含暖身操、上下肢運動與心肺運動。民眾也可撥打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專線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