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癌症.肺癌
搜尋
確診
共找到
10091
筆 文章
-
-
2019-11-07 科別.耳鼻喉
男耳下腫脹誤認是豬頭皮 影響進食才知腫瘤上身
33歲王姓男子覺得左側耳下有點腫脹,以為是俗稱的「豬頭皮」,不以為意,結果腫脹未消失,反而影響咀嚼進食,就醫後才知道是腮腺腫瘤,接受開刀移除。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金瑞今天指出,王男2年前發現左側耳下腫脹,到地方診所看診,當時診斷是腮腺炎,也就是俗稱的「豬頭皮」,王男因患部沒有明顯疼痛,不以為意,放任不管。未料王男患部腫脹未消,1年多來明顯增大,影響咀嚼進食,才又就醫檢查,確診是腮腺腫瘤,腫瘤已有6公分,醫師推測王男發現患部腫脹時,腫瘤應該有2公分大小。劉金瑞表示,人體有3對大唾液腺,分別為腮腺、下頜腺及舌下腺,都有可能長出腫瘤,以腮腺腫瘤最棘手,因腮腺處於掌管臉部表情肌肉的顏面神經會經過的位置,若遭到傷害,可能造成病患的嘴角歪斜、眼睛無法閉合、失明及單邊顏面肌肉完全麻痺等後遺症。腮腺腫瘤可區分為良性及惡性,美國統計,每10萬人有5.5人罹患腮線腫瘤;部分良性腮腺腫瘤可能癌變,在臨床上通常建議及早手術移除,避免影響外觀及傷及顏面神經。至於俗稱「豬頭皮」的腮腺炎,美國統計,每10萬人有5人罹患,較腮腺腫瘤低,這是一種病毒性的傳染疾病,可於1週至2週內緩解,若超過4週患部依舊腫脹,就要高度懷疑是否為腫瘤。
-
2019-11-07 癌症.乳癌
沒有乳癌家族史別輕忽!2女乳房疼痛有硬塊竟是癌
41歲陳姓家庭主婦無乳癌家族史,半年來受到乳房疼痛所擾,就醫發現左邊乳房有異常鈣化,採細針攝影定位乳房部分切除手術,術後發現0.15公分侵犯性乳癌,陳小姐慶幸自己有鼓起勇氣來接受檢查,及早發現;39歲王姓女會計無乳癌家族史,因右乳摸到有硬塊,拖3個月到醫院追蹤,經粗針穿刺切片後確診為原位癌(零期乳癌),經乳房部分切除術後,接受放射線治療,長期口服副作用低的荷爾蒙藥物,恢復良好。台中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醫師吳玉婷說,罹患乳癌的女性大多無家族史,建議35至70歲婦女若未生育或哺乳時間少於一年半可定期至乳房外科門診做檢查。吳玉婷說明,有些女性摸到乳房硬塊或乳房疼痛,擔心檢查出來是癌症無法承受,反而會抱著鴕鳥心態拖到最後一刻,但延誤就醫只會讓病情惡化。陳姓女病患開刀手術後不用化療,只需接受放射線及口服荷爾蒙治療,搭配注射停經針,以抑制荷爾蒙的分泌來降低復發率。早期治療不僅預後反應良好,也能提高保留乳房的機率,更能大大提升生活品質。吳玉婷指出,乳房纖維囊腫雖然不會癌化,但如果是纖維腺瘤則另當別論,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有纖維囊腫的體質,與一般人相比約有1.4到1.8倍罹患乳癌的機率。王姓女會計觸診時有摸到硬塊,超音波檢查時腫瘤顯影不明顯,安排做粗針穿刺切片後確診為原位癌(零期乳癌),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尚未轉移;乳房原位癌治療方式採乳房部分切除術後,安排放射線治療,免做化療。
-
2019-11-06 癌症.淋巴癌
會「跑」的腫瘤!淋巴瘤易全身流竄、常光顧5個器官
在惡性腫瘤中,「淋巴瘤」算是知名度不高的一位,但它卻能以極快的速度搶占各個器官和組織,讓全身淪陷。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淋巴瘤發病率年增長率為5%~7%,年死亡人數超過20萬。《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告訴你淋巴瘤的危險特徵和流竄部位,並教你做到科學預防。淋巴瘤的4張危險畫像淋巴系統是人體的“護衛隊”,淋巴結的功能主要有3方面:●生成淋巴細胞。●過濾淋巴液。●發揮免疫作用。淋巴結通常以組群形式分佈全身,分為淺表淋巴結和深部淋巴結。淺表淋巴結可以摸到,深部淋巴結需借助影像檢查才能看到。正常淋巴結一般不超過1公分,呈橢圓形,質軟,活動,無壓痛,在頜下和腹股溝可以摸到。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炎症,急性期常伴有疼痛,病因去除後可完全恢復。●腫瘤,包括原發於淋巴結的惡性腫瘤(如淋巴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及其他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會持續性、進行性腫大。一旦出現炎症反應,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等,或是淋巴結出現反應性增生,都會導致淋巴結腫大。這種炎性淋巴結腫大多無大礙。但如果是腫瘤細胞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就要特別當心了,以下是淋巴瘤的4個危險特徵:悄悄長大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則要引起重視。不到三分之一的淋巴瘤患者也會有發燒症狀,但常是38攝氏度左右,並且多在下午及晚上出現,伴有盜汗、乏力、近期體重下降等全身表現。摸起來質地較韌淋巴瘤的質地不會太硬或太軟,摸起來和鼻尖的韌度差不多,早期無粘連,可活動。炎性淋巴結質地偏軟,質地偏硬的淋巴結則可能是腫瘤的轉移,並且位置比較固定,不能活動。體積等大等圓如果超音波檢查提示腫大的淋巴結偏圓,比如2.8公分×2.5公分,則要當心是淋巴瘤。炎性淋巴結腫大多為長條形,比如2.8公分×0.5公分。活檢出的惡性淋巴結如果懷疑淋巴結腫大性質不好,會建議患者做活檢病理,這是診斷淋巴瘤的最關鍵指徵。如果不幸被診斷為淋巴瘤,患者也不必過分擔憂和悲觀。淋巴瘤是為數不多的可以通過藥物治療而得到治癒的惡性腫瘤之一,以最常見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為例,早期患者的治癒率已經達到50%以上。淋巴瘤愛“逛”到5個器官淋巴瘤是一組原發於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結造血組織的惡性腫瘤,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實體瘤形式生長,屬於常見腫瘤之一,約佔全部惡性腫瘤的3%。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都可能被侵犯,常常伴有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症狀。相比其他腫瘤,淋巴瘤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誤診。同時,它可以分佈在人體各個部位,有人甚至稱之為會“跑”的腫瘤。1 “逛”到脾臟上脾臟是人體淋巴器官,也是淋巴瘤最常“光顧”的器官,有些淋巴瘤會誤診為脾臟腫大。有些淋巴瘤起病隱秘,表現為內臟器官如脾臟腫大,同時血小板下降,容易誤診為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這類病人往往需切除脾臟行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有時病情進展較快時,會出現脾臟迅速增大,血小板、白細胞明顯下降,甚至引起發熱,而手術切脾明確診斷的手術風險較高。2 “逛”到肺上淋巴瘤可連累結外器官如肺臟,影像學很難區分。很多患者出現咳嗽、低熱、盜汗,以為是肺病,反覆治療卻無進展。其實,這可能是肺部長了淋巴瘤,有惰性的,如肺黏膜相關淋巴瘤,也有侵襲性的,如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需要結合病理及影像學評估確定病理類型和分期制定不同方案。3 “逛”到腹腔上胸悶、呼吸困難有可能是淋巴瘤作祟。淋巴瘤起病症狀多種多樣,有的患者起初以反复低熱、皮疹就診,但後來病情進展迅速,出現淋巴結腫大,造成呼吸困難,甚至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拍CT後顯示為淋巴結腫大。4 “逛”到睾丸上淋巴瘤常常有深部淋巴結腫大或腹腔腫塊,壓迫會導致輸尿管阻塞以及阻塞性腎病,引發腎功能損傷,累及睾丸。但病人常常以睾丸腫脹就診男科,沒有效果,這時應考慮到淋巴瘤的可能,進行胸水抽液流式細胞儀檢查和淋巴結活檢,明確診斷。若治療及時,腎功能可完全恢復。5 “逛”到甲狀腺上患者常在檢查中發現甲狀腺、頸部有腫塊,且腫塊明顯增大,並出現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若為甲狀腺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臨床過程發展較快的淋巴瘤類型,短短數天壓迫症狀就非常明顯。壓迫氣管可導致氣管移位、聲帶受壓,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若及時進行明確診斷後給予免疫化療,患者腫塊可完全消退。預防淋巴瘤要做好5點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淋巴瘤都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所以要做好疾病預防。醫生建議做到以下幾方面:1 學會緩解壓力壓力過大,會導致精神緊張,從而引起身心疲憊,還容易造成代謝紊亂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學會緩解和釋放壓力,懂得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這是預防淋巴瘤最重要的一個方法。2 飲食要合理飲食不合理的人容易得淋巴癌,如過度吃垃圾食品、長期吸煙喝酒、經常吃鹹而辣的食物、吃過熱過冷以及過期和變質的食物。3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現代人愛過夜生活,經常熬夜、吃宵夜,甚至整夜不睡覺,身體過度疲勞,從而引起身體免疫功能下降,患上淋巴癌的機率也就大大增加了。4 加強運動適當的運動可增強免疫力、加快新陳代謝。5 避免輻射若人體長時間接觸輻射物體,容易誘發淋巴瘤。生活中,盡量避免輻射源。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1-06 科別.消化系統
醫病天地/常吃速食、手搖飲 小四生有脂肪肝
1名國小四年級學生又高又胖,但近日校內健檢,意外發現肝指數比正常值高出數倍,經抽血與超音波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炎;醫師指導減少糖飲、體重控制與運動,才改善肝臟發炎,指數也恢復正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陳德慶說,這名小四生身高160公分,體重75公斤,家長以為「現在胖一點,長高自然會瘦下來」不在意,小朋友也經常喝手搖飲、吃速食,直到健康檢查肝指數(GPT)高達185,才驚覺不妙。陳德慶說,脂肪肝是因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的疾病,可分為酒精性與非酒精性,前者是因酒精造成,後者則是攝入過多熱量,轉換為脂肪存積肝臟,可能會引起肝臟發炎導致肝細胞被破壞,此時肝指數就會升高,稱之為脂肪肝炎。雖然瘦子也會有脂肪肝,但肥胖仍是脂肪肝最大危險因子;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為此建議9歲以上的過重兒童,應定期接受脂肪肝篩檢。目前無藥物可治療脂肪肝炎,但只要有效控制體重,就能改善甚至完全消失。陳德慶說,許多家長以為少吃油膩食物就可減少體內脂肪,但攝取過多熱量都會轉化成脂肪,其中手搖飲使用果糖,比砂糖和葡萄糖等更容易造成脂肪肝。醫師提醒,只要肝臟發炎時間過長,就可能走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建議多選擇天然健康食物,減少高油、高糖食物,並養成每周運動150∼300分鐘習慣,可有效控制體重,降低脂肪肝病風險。
-
2019-11-06 科別.泌尿腎臟
婦人頻尿感染逾2年 原發性膀胱頸阻塞惹禍
65歲林姓婦女2年多來頻尿,尿路反覆性感染,曾自己清潔導尿,感染次數雖減少,卻沒有預期中的順利,就醫才確診是原發性膀胱頸阻塞,接受膀胱頸切開術後,症狀大幅改善。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醫師林才揚今天指出,林婦2年多來頻尿,解尿也解不乾淨,出現反覆性尿路感染,雖曾接受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卻效果不彰。林婦在醫師教導下,自己清潔導尿,泌尿道感染次數一開始有減少,但沒有預期中的順利,林婦再轉介就醫,經過錄影尿路動力學檢查,才確診是原發性膀胱頸阻塞,接受內視鏡手術後觀察1天出院。林才揚表示,臨床上女性膀胱出口阻塞較男性少見,女性阻塞性症狀也不如男性典型,女性症狀多是頻尿、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和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常被誤認是膀胱過動,進而造成無效治療。目前女性膀胱出口阻塞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文獻報告指出,女性膀胱出口阻塞盛行率介於2.7%至29%。國際尿失禁協會定義,當尿流速降低或排尿後餘尿量增加及逼尿肌壓力上升,就可診斷為女性膀胱出口阻塞。林才揚說,女性膀胱出口阻塞大致分為結構異常和功能異常,治療最終目標是改善症狀、避免尿管置放及避免腎臟功能變差。國內學者統計,逾8成膀胱出口阻塞的女性,以頻尿、尿急、急迫性尿失禁表現,也有人排尿困難。女生膀胱出口阻塞的治療,可從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及侵入性手術著手。原發性膀胱頸阻塞在女性膀胱出口阻塞中占9%至16%,若藥物治療無效,且不願意接受清潔導尿,膀胱頸切開是不錯的治療選項。
-
2019-11-05 該看哪科.兒科
國內增2腸病毒重症 1歲女娃拖一個月才確診重症
我國腸病毒疫情連6周下降,預估最快有望在11月中旬宣布脫離流行期。但家長不可掉以輕心,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不排除是被同住家人及同班同發病者感染,其中一名1歲女童更是少見地發病拖延一個月未痊癒,又出現行動不便情形,就醫確定是演變成重症。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2名重症個案為東部1歲女童及北部5歲男童,其中東部1歲女童8月12日發燒就醫診斷為手足口病,9月12日因步態不穩及下肢活動不靈活等情形再次就醫,通報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並採檢,因檢出克沙奇A5而通報為腸病毒重症。林詠青研判,女童可能8月發病時就有步態不穩的重症跡象,但由於女童年紀太小,本就還不太會走路,家長難以判斷,所幸女童症狀輕微,個案於門診追蹤未住院,目前恢復良好。但一般而言,腸病毒病程約1至2周就會痊癒,拖延至一個月確實較少見。另外,北部5歲男童10月4日至10月6日間因陸續出現四肢紅疹、高燒、嘔吐及呼吸急促等症狀三度就醫,10月8日因持續肌抽躍再度就醫即收治住院並通報,症狀逐漸嚴重,影響語言及吞嚥能力,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併發腦炎,目前個案狀況穩定,已出院返家,但仍需接受復健治療。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1499人次,較前一周下降;近期疫情持續下降,仍處流行期。近四周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惟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今年累計56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44例為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依疫情趨勢最快可能下周門急診就診人次就會低於流行閾值,只要連續低於流行閾值兩周即可宣布脫離流行期,雖社區疫情已趨緩,但家中或校園傳染風險仍不容小覷。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民眾一旦發現家中感染腸病毒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大醫院接受治療,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
-
2019-11-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輸卵管阻塞難受孕 女調經半年做試管如願生子
36歲鄭女從32歲結婚後就希望懷孕,但努力1年卻無法如願,到鄰近婦產科診所檢查,發現輸卵管異常,她尋求各醫療院所進行多次試管嬰兒,仍無法成功受孕。經親友介紹到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醫學中心治療,經檢查確診因輸卵管阻塞合併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以平時的月經也不正常。鄭女經醫師開藥調經半年,並進行試管嬰兒治療與胚胎植入,終於順利懷孕,今年8月底順利產下一名男嬰。鄭女與家屬非常感謝醫師治療、不孕症暨生殖醫學中心團隊人員的鼓勵與陪伴,以及婦產科團隊的細心照顧,特地在做完月子後送來數10盒的油飯,希望醫護人員也能感受到喜悅氛圍。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汪文生表示,不孕症的原因很多,女性通常會因輸卵管阻塞或粘黏、骨盆腔粘黏、子宮腫瘤、子宮先天性畸型或異常、子宮內膜粘黏、子宮內膜異位症、泌乳激素過高症、雄性激素過高症、黃體期缺乏症、婦女年齡年齡過高、體重過重或生活壓力過大等因素,導致無法順利懷孕。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醫學中心團隊經由醫療技術與協調合作,加強不孕夫妻的服務及研究的範疇,以利提升受孕率,並在醫療技術上給予協助與心理上的支持。另外因應不同的不孕因素,施行不同的不孕症治療技術,如人工受孕、試管嬰兒、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囊胚植入術、輸卵管整形、冷凍胚胎、精子冷凍等。汪文生說,鄭女經檢查評估後,進行試管嬰兒來受孕,先經過誘導排卵的步驟,以手術從卵巢取得卵子,然後讓精蟲與卵子在培養皿中自然受精,之後在第3天或第5天把胚胎植入子宮內以完成受孕。汪文生呼籲,若夫妻結婚之後,一直有正常性行為關係,且沒有採取任何避孕的措施,但超過一年以上,仍沒有懷孕跡象,就應到婦產科尋求專業醫師的檢查與治療,並配合療程,才能有機會一圓生子願望。
-
2019-11-05 科別.心臟血管
頭暈2年找嘸原因 竟是狹心症
70歲婦人為頭暈困擾兩年多,她烹飪有興趣,但頭暈讓她無法久站。看遍耳鼻喉科、神經內科、接受腦神經檢查,都找不到原因,只能吃止暈藥緩解症狀。今年婦人到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就診,才發現原來是右冠狀動硬化阻塞,是少見的狹心症,因而出現非典型的頭暈症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張釗監表示,患者在兩年未確診期間沒有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可說是幸運。國泰為她進行氣球擴張術將狹窄血管撐起、重建血流,讓她不再頭暈,可她繼續站著做點心,生活從灰白變彩色。張釗監表示,狹心症是冠狀動脈硬化疾病,八成病人主要症狀是胸悶、胸痛,一成會腹痛,僅5%患者會頭暈或毫無症狀。張釗監分析,患者可能因停經,失去荷爾蒙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加上體重過重,還有未控制得宜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飲食較油膩,無運動習慣,久之導致右冠狀動脈嚴重硬化狹窄。張釗監提醒,狹心症的高危險群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及停經後女性、三高患者、缺乏運動、體重過重、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長期抽菸者。應注意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時外出、情緒起伏大,都有可能引發狹心症。張釗監提醒,正值季節交替,天氣轉冷血管易收縮,民眾如出現胸悶痛等症狀,需提高警覺。
-
2019-11-05 癌症.胃癌
每年帶走兩千多人生命!胃癌6成患者 確診已是中晚期
胃癌發生率有逐年下降趨勢,死亡率卻未走低,每年帶走兩千多人生命。醫師表示,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高達六成的胃癌患者出現症狀才就醫、確診時已達中晚期,建議即使沒有任何症狀,年過四十歲也應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確保胃部健康。85歲王爺爺四年前因幽門桿菌作祟,導致胃潰瘍出血就醫,醫師囑咐他術後必須定期回診追蹤,不過恢復健康的老爺爺從此淡忘危機,沒有再回診。最近,他因胃出血被送往急診,這一檢查竟發現罹患潰瘍性胃癌,且淋巴結轉移,無法用手術切除病灶,必須搭配化學藥物治療,他對於這幾年沒有定期回診,懊悔不已。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秉威表示,早期胃癌即使用胃鏡看也未必能清楚辨識,不少人直到食欲不振、胃口變差、體重減輕、解黑便或貧血才就醫,約六成患者確診時已達中晚期。葉秉威表示,如王爺爺,七成以上胃癌患者與胃幽門桿菌感染有關,建議即使自認健康,年過40歲仍宜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發現感染盡速殺菌治療,避免拖成胃部癌變。其他胃癌風險因子,包括胃有腺瘤性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曾作過胃部局部切除手術、經常吃重鹹或燒烤食物、經常抽菸喝酒、有家族性遺傳等,這群人更應警覺自身健康,一有疑似症狀均應就診。葉秉威表示,早期胃癌有機會靠手術切除病灶即可,較後期的胃癌則視情況搭配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胃癌術後的營養補充是回復健康關鍵,胃切除後胃容量將大幅降低,體重與健康掉得快,建議補足充分營養,蛋白質食物,如奶、豆、蛋、魚、肉可占每日攝食量一半以上,並可補充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葉酸與鐵等的食物;若食欲不振、營養不夠,可與營養師討論是否適合額外補充營養品。想要了解更多胃癌早期症狀與預防、治療,葉秉威將於11月24日「癌知識360度講座」,以「胃癌治療趨勢與選擇」為主題演講,同場還有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分享抗癌新知,並現場與民眾互動。滄洲教育基金會致力於知識教育傳達並回饋社會,林楷雄表示,抗癌的原則以正規治療優先,再透過營養補充來支持治療療程。不少癌友誤認為接受化療就無法返回正常生活,寧可聽信號稱「純天然」或「無傷害」偏方,或以為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林楷雄表示,這些想法無益抗癌。對抗癌知識求知若渴的民眾,應尋求各大醫院治療指引、癌症相關基金會網站、「癌知識」網站、元氣網等,千萬別盡信Line群發來的長輩文,資訊來源不明,可能影響治療。
-
2019-11-05 科別.兒科
常喝手搖飲、吃速食 小四生罹脂肪肝
1名國小四年級學生,從小長得又高又胖,校內健檢意外發現他的肝指數(GPT)比正常值高出數倍,經抽血和超音波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炎,所幸透過減少糖飲、體重控制和運動後,才改善肝臟發炎,指數也恢復正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陳德慶說,這名小四生身高160公分,體重75公斤,父母總以為傲「現在胖一點,以後長高就自然會瘦下來」以致讓他養成「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懶散習慣,飲食方面也經常喝手搖飲、吃速食,直到健康檢查結果顯示GPT指數高達185,才讓父母驚覺不妙。陳德慶說,脂肪肝是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的疾病,可分為酒精性與非酒精性,前者是由酒精造成,後者主要為攝入過多熱量所致。體內過多的熱量會轉換為脂肪存積起來,當脂肪堆積在肝臟,會引起肝臟發炎而導致肝細胞被破壞,此時肝指數就會升高,稱之為脂肪肝炎。雖然瘦子也會有脂肪肝,但肥胖仍是脂肪肝最大的危險因子。因此,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建議9歲以上體重過重的兒童,應定期接受脂肪肝篩檢,雖然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脂肪肝炎,但只要有效地控制體重,就能改善脂肪肝炎,甚至讓脂肪肝完全消失。許多家長以為減少吃油膩食物就可以減少體內脂肪,但其實體內過多的熱量都會轉化成脂肪,因此,單純減少攝取油脂,卻未減少飲食的總熱量,並不會改善脂肪肝,其中又以戒除手搖飲為當務之急。因為,手搖飲使用的大部份是果糖,而比起其它種糖類(如砂糖和葡萄糖)更容易造成脂肪肝。陳德慶提醒,脂肪肝是慢性問題,平時沒有症狀,通常健檢時才會被發現。有些人以為脂肪肝為良性,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而置之不理,但只要肝臟發炎時間長,就可能會走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因此建議多選擇天然健康食物,減少高油高糖食物,養成固定良好生活習慣,例如每周運動150∼300分鐘,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脂肪肝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