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影音課】《重新站起的力量》用基因檢測找到精準醫療,讓一切很不一樣
盧小弟出生時,醫師就發現他背部隆起、長有腫瘤,後來確診為低惡性度「軟組織肉瘤」... 由於肉瘤長在脊椎附近,且不斷緩緩長大、壓迫骨骼,導致他出現嚴重脊椎側彎,加上肉瘤壓迫脊椎神經,也引起右腳疼痛、垂足、行走困難。即使經過多次手術治療,腫瘤還是持續長大,直到接受基因檢測、精準醫療,情況才有所改觀。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盧小弟出生時,醫師就發現他背部隆起、長有腫瘤,後來確診為低惡性度「軟組織肉瘤」... 由於肉瘤長在脊椎附近,且不斷緩緩長大、壓迫骨骼,導致他出現嚴重脊椎側彎,加上肉瘤壓迫脊椎神經,也引起右腳疼痛、垂足、行走困難。即使經過多次手術治療,腫瘤還是持續長大,直到接受基因檢測、精準醫療,情況才有所改觀。
彼尤特是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院院士(FRCGP),她在二○○九年確診年輕型失智症。他在影片中,以既是醫師又是患者的視角,自述失智者的真實世界,提出靈性照顧的重要性,因為失智者仍保有豐富的情感及行動能力,告訴大家如何「看見那個人,而非失智症」。
罹癌從來不會成為任何人的人生規畫,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在32歲那年確診乳癌,當時新婚燕爾才3個月,人生陡然劇變;當下腦袋雖然一片茫然,但對醫師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卻是:「我還能返回職場嗎?」所有影響人生的重大選擇,全都要在短時間內下定決心。
軟組織肉瘤或骨骼腫瘤是非常少見的癌症,由於骨骼腫瘤分類多達70種,軟組織腫瘤分類達200種,對於醫師來說,診斷就是一種壓力,沒有好的診斷就不知道如何治療。 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暨奇美醫院醫學研究部部長李健逢指出,以軟組織肉瘤為例,會長在身體任何地方,包括脂肪、肌肉、血管或筋膜等,有些個案會轉移,有些能和平共處十幾年,由於惡性或良性的鑑別診斷不太容易,因此做正確診斷很重要。
#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擁抱您不會一個人 「多發性骨髓瘤是過去10年來,血液惡性腫瘤中最蓬勃、迅速發展的疾病。」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對病人來說衝擊很大,患者及照顧者都很辛苦。因此治療前須經正確診斷,並擬定治療目標、方法、代價及如何評估治療效果。 點擊看更多2023癌症論壇線上專題:https://reurl.cc/a1KvGl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族群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但治療上卻面臨「存活時間短」、「年長者治療效果差」的瓶頸,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祕書長侯信安指出,長者因體力不堪承受傳統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的治療,年長病人治療效果差,中位存活期僅3個月,20年來沒改善,醫療照護需求未被滿足。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現在可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帶來新的希望,判斷是否要化療結合標靶治療,或是盡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讓治療「贏在起跑點」,疾病的存活率亦有望突破。
兩年前正值新冠疫情來襲,身為護理師的穎雅則收到乳癌確診的消息,讓她最擔心的就是病情及治療為生活上帶來的影響,尤其是身為母親的她得在孩子面前強作鎮定,以免孩子擔心受怕。最近穎雅終於完成乳癌癌症療程,不過免疫功能還是低弱,面對近期疫情解封憂心忡忡,總擔心一受感染,身體承受不住病毒攻擊,不過,日前指揮中心引進的長效型單株抗體已放寬適應症範圍,提供給像穎雅這樣符合免疫力低下的病友公費施打,讓他們能安心回到職場與生活!
「為什麼老天爺要這樣對待我?」洪聲平出生22天時,接受新生兒篩檢時,發現帶有龐貝氏症的致病基因。此後,一連串檢查,確診為嬰兒型龐貝氏症。洪母說,最讓她震驚的是,在X光影像中,還是嬰兒的孩子,心臟竟比成年男性手掌還大。一起來看看洪聲平的故事吧~
如何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若自己、家人或身邊的親友,於日常生活中出現這10種症狀、情境,就要提高警覺、意識可能為失智症的警訊,並立即就醫確診。 一起來看看吧~
「安心休養,安全回診,用心建立疫情之下癌症患者的保護網。」——中山醫學大學設醫院執行長周英香,後疫情時代,確診隔離中斷癌症治療,當做休息期,一起讓專家帶你了解吧!
他是怎麼跟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呢?10年前,被確診為巴金森病,手抖、關節僵硬、動作變慢、撲克臉、憂鬱等症狀改變了她的生活。最後在先生的開導下,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打太極拳、培養攝影興趣、參加病友團體 加上重新調整藥物,從困頓中豁然開朗,活出不一樣的生命軌跡。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