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 醫療.感染科
搜尋
確診
共找到
9957
筆 文章
-
-
2025-01-15 焦點.元氣新聞
「小醫院大作為」國際義診展現台灣實力 惠來醫療體系打造幸福社區醫療
惠來醫療體系涵蓋彰化員林的宏仁醫院與常春醫院以及南投竹山東華醫院。在董事長陳鴻銘的前瞻領導與總院長王斯弘專業擘劃下,以「全人醫療」三院資源整合與政策配合,致力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及多元專科服務,滿足區域居民健康需求,還結合健康促進、在宅醫療及長照3.0政策,為彰化與南投地區構建一條龍的醫療服務,成為區域健康重要守護者,讓員林及大彰化地區的居民都能在家門口享有最好的醫療服務。急診與家醫科的融合:從急性到慢性的全人醫療王斯弘擁有25年急診專業經驗與家庭醫學科背景,實現急性與慢性醫療整合。「急診科訓練強化了我的危機管理能力,家庭醫學科著重全人照護。兩者融合,為患者從急性救治到慢性病管理完整醫療體系。」推動全人健康與在宅醫療:從預防到治療的一條龍服務宏仁醫院以全人健康為目標,強化社區連結,王斯弘說,目前許多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患者健康管理尚不完善,將計畫透過會員整合這些慢性病患者的個案管理,延伸至飲食教育、健康檢查及癌症篩檢,從預防到治療,全面覆蓋每個階段的健康。此外,宏仁醫院積極推行「在宅醫療服務」,針對肺炎、尿道感染及蜂窩性組織炎等疾病提供居家抗生素治療,不僅減少院內感染風險,也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醫院未來還計畫引進掌上型X光機、超音波及行動醫療車,讓醫療資源深入社區,惠及更多居民。創新疫苗接種模式:用同理心守護孩子健康2024年宏仁醫院首次進校園為國小與幼兒園施打疫苗接種,王斯弘分享:「小朋友對打針的恐懼,可透過心理建設與互動化解。例如,和孩童擊掌鼓勵,或準備貼紙和戳戳樂作為小禮物,讓疫苗接種變得輕鬆又愉快。」他特別強調,用孩子的視角思考讓施打過程更順利。「醫療不應局限於專業,還需要用溫暖的方式,為每位患者帶來安心與信任。」國際義診:台灣醫療走向世界2024年,惠來醫療體系與台中榮總合作,遠赴柬埔寨進行為期5天義診。儘管過程艱辛,醫護人員需克服環境陌生與資源短缺的挑戰,但結束後,所有成員一致認為:「下次還要參加海外義診。」王斯弘表示,海外義診是一場醫療的實踐,更是一場心靈的洗滌。「台灣的醫療實力享譽國際,透過海外義診,將醫療專業帶到需要幫助的地方,展現台灣的人道精神。」他強調,義診是國民外交的重要形式,也是醫護人員重新思考醫療初衷的機會。預立醫療指示:讓生死無遺憾醫療的核心不僅是治病,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王斯弘說,透過真誠的醫病溝通,讓更多患者能夠坦然面對病情,同時呼籲民眾善用健康檢查與篩檢資源,並及早規畫預立醫療指示,讓生命的最後旅程能夠無憾。肺癌母親默默守護:隱忍與愛的最後旅程王斯弘回憶一段在急診醫病故事,一位60多歲的婦人因為長期感冒症狀未改善,出現呼吸困難,被家人送至急診。經檢查發現,肺部積水,最終確診為肺癌末期。婦人的女兒選擇隱瞞病情,以「感冒未癒」作為解釋,而母親雖然心中有數,卻選擇默默配合演出,體諒女兒的用心。幾個月後,這位母親病情惡化離世,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母親的日記,才得知母親其實早已知道自己的病情,但選擇不揭穿,讓家人能在平靜的氛圍中陪伴她走過最後一程。醫病溝通與健康篩檢的重要性王斯弘強調,目前國健署推動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對於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能幫助及早發現肺癌,增加治癒機會。「越早診斷,越能有效治療,甚至挽救生命。」他除了提醒民眾應善用健康檢查資源,國建署提供符合資格者免費成人健康檢查及五癌篩檢,也藉此故事呼籲,重視「預立醫療」,不僅避免家屬在面對生死抉擇時的困擾,也讓患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完成心願,帶著尊嚴離去。
-
2025-01-14 醫聲.癌症防治
晚期肺癌有望治癒 專家籲接軌國際
肺癌連續13年位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對晚期患者來說,確診時宛如被宣判死刑,但台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長楊志新提出「晚期肺癌患者是可能被治癒」論點,隨著抗癌藥物精進,成功個案勢必愈來愈多,這已是可期待、可行的治療目標。國際專家來台薪火相傳台灣肺癌研究學會、台大醫院、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以及世界最大肺癌學術研究組織—國際肺癌研究學會(IASLC)於11日至12日舉辦「國際肺癌學術研討會」,共有200多名國內外肺癌診治的權威參與這場學術盛會,資深教授及年輕世代生力軍展開專業對話,薪火相傳。楊志新表示,近20名國際專家學者參與這場學術會議,分享自身在治療及預防肺癌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並特別規畫「年輕學者共同訓練課程」,擬定訓練計畫,與眾多前輩齊聚一堂,針對特殊個案進行專業討論。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說,醫療最重要是傳承與教育,這場肺癌研討會加速世代之間交流,另提出最新肺癌治療成果,期盼台灣在癌症照護及用藥上,得以跟上潮流,並與國際接軌。低劑量電腦斷層揪病灶台灣肺癌研究學會專注於肺癌的學術研究,強調多科別專業的整合,且接軌與帶動國家政策改革。余忠仁舉例,台灣肺癌篩檢計畫發現不抽菸也可能罹患肺癌,促成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的政策。去年納入健保給付的NGS次世代基因定序,則改變臨床治療的起點,有助肺癌病友及早發現變異基因,進而採取對應的治療與用藥對策。台灣因就醫可近性高,肺癌檢體的取得管道集中且便利,加上醫療技術與品質優異,不但幫助臨床治療接軌國際,在全球肺癌學術發展的模範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如果要實現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健康台灣國家目標,余忠仁希望,早期肺癌的術後治療、局部晚期的術前輔助治療,需再加速接軌國際,盡快納入健保給付。標靶及免疫治療可輔助在肺癌治療上,楊志新表示,以往收治一到三期肺癌患者時,多半選擇以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加上化療、放療。近年來,對於早期肺癌的抗癌武器愈來愈多,術後除了化療之外,還可搭配標靶治療,或搭配免疫治療作為輔助治療。楊志新對於免疫療法的抗癌效果寄予厚望,他表示,新藥研發速度超過預期、手術精進,加上愈來愈多專家投入癌症生物學,鑽研「腫瘤微環境」等全新領域,讓肺癌治療跨入另一個階段。研究證實,透過術前與術後輔助治療,降低早期肺癌患者的復發率,至於晚期肺癌則可能變成慢性疾病,甚至可能被治癒,例如,6成ALK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於使用有些單一標靶藥物,存活率超過5年。至於免疫療法,近2成晚期患者用藥超過5年,迄今仍控制良好。盼健保加快給付勿限縮楊志新認為,晚期肺癌治療朝向「痊癒」目標前進,但這需要健保加快給付速度,且不要限縮用藥,才能順利地完成最後一哩路,造福眾多癌友。
-
2025-01-14 醫聲.癌症防治
台灣肺癌研究2大貢獻 揚名世界
早期肺癌篩檢、EGFR、ALK驅動基因突變為台灣醫界在肺癌預防及治療上的兩大貢獻,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表示,家族遺傳解釋了不抽菸的亞洲女性罹患肺腺癌之謎,如何破解空汙(PM2.5懸浮微粒)與肺癌之間的關聯性,則是下一階段研究重點。國際肺癌研究學會(IASLC)執行長Karen Kelly表示,台灣兩大肺癌研究成果躍上國際舞台,除了楊志新研究團隊在肺癌EGFR、ALK驅動的基因突變領域上的學術貢獻,楊泮池長期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有效揪出肺癌家族史、重度菸癮者等高風險族群的肺部節結,提早確診,在楊教授努力下,這項檢查已成為台灣成人公費篩檢項目。台灣於2022年7月推出LDCT公費篩檢,迄今已有13萬多名高風險族群接受篩檢,楊泮池表示,肺癌篩檢率1.2%,其中85%為第一期,復發風險低,存活期相對較高。進一步分析性別,合併家族史的不抽菸女性者肺癌篩檢率達1.8%,至於合併家族史的不抽菸男性則只有0.8%。全球不抽菸的肺癌患者人數逐年增加,占比已至三成,這讓台灣LDCT篩檢經驗更顯重要,近年楊泮池多次應邀至美國腫瘤醫學會、歐洲腫瘤醫學會,分享臨床實證資料,成果領先全球。在本次「國際肺癌學術研討會」上也贏得眾多國際學者的肯定。不過,這套台灣經驗能否推廣至其他國家?Karen Kelly認為,有一定難度,例如,美國有色人種(黑人)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比率相當低,如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成效勢必不佳。如僅供華人族群(EGFR基因突變比率相對較高)使用此種篩檢,則可能涉及政治不正確,引發爭議。
-
2025-01-14 焦點.元氣新聞
腳腫、腹痛竟是罹患「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醫師籲留意症狀早發現
「一位40多歲男性患者因罹患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不自知,長期飽受腹痛、雙腳嚴重水腫,難受到竟想自我了斷」,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許彥寧醫師表示,此疾病較難以直接確診,患者往往各科求診治療,卻沒能處理病灶核心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導致病程惡化,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時間,臨床上觀察近半數患者存活期甚至不到一年,相當可惜。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AL Amyloidosis)是有如隱形殺手的少見疾病,許彥寧主任解釋,此疾病源於不明原因造成骨髓中細胞病變,導致體內產生一種難以被分解、稱為「類澱粉」的異常蛋白質。當類澱粉進入血液循環,可能會堆積在人體各處組織和器官,進而影響器官功能,如果不積極治療,最終會造成器官衰竭,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別輕忽「心」、「腎」功能病變 不明原因出現腿腫、蛋白尿與心律不整要注意隨著類澱粉堆積位置與堆積量的不同,在患者身上表現的症狀也很多樣、且因人而異。據臨床觀察統計,最常見的影響器官是心臟與腎臟。在心臟部分,容易使心肌肥厚產生心肌病變,造成胸痛、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甚至是心衰竭;影響到腎臟,可能造成嚴重蛋白尿、腿腫、腹水。若影響到神經,還可能造成麻痺、痛感等。面對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難以快速診斷是目前臨床一大挑戰。因患者的堆積狀況與表現不同,沒有典型的症狀可以判讀,且與其他疾病症狀大多相同。患者經常為了緩解單一症狀前往相關科別就診,在缺乏相關疾病意識以及病程追蹤,據統計有近三成患者看了超過六位不同診別醫師,經切片觀察才確認診斷。延遲診治導致器官功能已嚴重損害,半數未盡快治療患者存活期僅有13個月。中高齡男性應多留意心、腎相關症狀 當心為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作祟難以發覺、病程推展快速的特性,使患者的生命處在高威脅。許彥寧主任表示,許多年前還在當住院醫師時,臨床遇到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的經驗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是一位找不到原因的肝硬化患者,既非B、C型肝炎,也沒有酒精肝問題,產生嚴重的腹水、黃疸,後經切片發現類澱粉堆積在肝臟,在延遲診斷與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下,患者不到三個月就過世了。許彥寧主任指出,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好發於50至80歲,且有三分之二為男性,此年齡區間之患者也與三高問題息息相關,因此面對相關症狀,可能會疏於檢視,或單純類化為年齡與代謝問題。若民眾有相關疑慮應諮詢醫師做進一步檢查,或尋求血液腫瘤科共同診治。國際治療指引推薦四合一藥物組合減少類澱粉產生堆積在醫學發展下,現已有藥物能夠治療且改善病程。美國NCCN治療指引建議,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第一線治療推薦使用四合一藥物組合。內容包含了單株抗體、蛋白酶體抑制劑、化療藥物與類固醇,可以遏止骨髓細胞病變,減少體內類澱粉產生,建議患者及早使用爭取最佳療效;此外在治療上會搭配受影響器官的症狀處理藥物,從根本和外顯症狀雙重治療,在定期回診追蹤與藥物治療下,有望幫助患者擺脫器官衰竭的威脅。儘管有藥物幫助,察覺自身症狀歷程、及早就醫診斷更是非常重要。許彥寧主任也建議患者應注意營養攝取均衡,雖然此病因異常蛋白質堆積導致,但飲食攝取的蛋白質並不會造成類澱粉堆積,希望患者不要誤解。若心臟、腎臟有相關症狀也應注意飲食低鈉、控糖,並在醫師評估建議下,採取適量運動以維護身體健康。
-
2025-01-14 醫聲.癌症防治
早期篩檢肺癌、精準治療雙軌制 降低新癌王
衛福部最新公布一一一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發生人數為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二人、死亡人數一萬五十三人,皆為癌症首位,晚期確診率也最高,成了「新癌王」。立委林俊憲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昨攜手舉辦「健康台灣,肺癌存活倍增行動」記者會,專家們認為,衛福部應強化肺癌「早期篩檢」和「精準治療」雙軌制,提高抽菸高風險族群及偏鄉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率外,更應補足晚期「無基因突變」肺癌病患健保治療缺口,且成立「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才能達成存活率倍增的目標。鼓勵偏鄉篩檢 可設置巡迴車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直言,衛福部今年編列癌症篩檢預算四十億元,但篩檢人數、執行率並沒有大幅增加,特別是肺癌篩檢條件已下修至吸菸史為二十包年,但這族群的篩檢率仍偏低;另外,偏鄉篩檢率也不高。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建議,為了提升偏鄉LDCT篩檢率,或可考慮比較英、日設置巡迴篩檢車,以鼓勵偏鄉高風險族群接受篩檢。提高肺癌陽追率 不錯失治療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從一一一年七月一日至去年底,肺癌篩檢總人數十五萬八千九百三十七人,其中男性占五成八,女性占四成二,家族史占五成四,但重度抽菸者的篩檢意願並不高,目前透過擴大肺癌篩檢族群,希望可以多鼓勵重度吸菸者、肺癌家族史民眾接受LDCT檢查,此外,癌症陽追率也十分重要,目前整體陽追率可以到達八成六,今年肺癌可望提升至九成。林俊憲在二○二一年擔任厚生會肺癌防治委員會召集人,當年與各界大力推肺癌早篩政策,他指出,依國健署統計,截至去年底統計,LDCT篩檢出的一千九百五十七名確診患者,第一期占比為八成三,更重要是陽追計畫,若病患接受檢查發現異常,卻沒有接受後續追蹤、治療,導致病患錯失寶貴治療時機,「對於癌患家庭來說,會不會是一個悲劇?」林俊憲與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吳家甄皆指出,第一期肺癌,治療費用約廿萬元,但三、四期晚期肺癌的治療費用高達兩百萬以上,兩者相差將近十倍。林俊憲強調,今年起,衛福部提升預算擴大篩檢對象,但是,國內肺癌患者逾半仍是晚期,建議行政院應根據健康台灣策略目標,透過現有的中央癌症防治會報或癌症防治政策委員會積極推動癌症防治,同時整合行政資源優先處置「新癌王」肺癌,成立國家級辦公室,持續精進早期篩檢、加速治療接軌國際。化療併免疫藥 納晚期第一線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癌症防治委員沈延盛認為,肺癌防治要成功須透過跨部會「雙刀流」策略,除了國健署要持續推動禁菸政策、擴大早期篩檢、提升各區醫院LDCT篩檢量能,同時健保署也應提供晚期治療更完整的選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也表示,不只是標靶藥物的給付,對於沒有基因突變族群,國際治療指引已將標準化療合併免疫藥物納入晚期肺癌第一線選擇,而健保給付部分,與國際治療指引有所落差,也須盡速補足。
-
2025-01-12 醫療.腦部.神經
遍訪名醫才確診 國民黨前立委林正峰漸凍人症辭世享壽76歲
國民黨前立委林正峰8日辭世,享壽76歲。林正峰深耕桃園政壇40載,從基層公職起步,歷任龜山鄉民代表、桃園縣議員到龜山鄉長,展現紮實的地方實力。據報導,林正峰於4、5年前染病,經長時間檢驗、遍訪全台名醫,才確診罹患漸凍人症。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指出,漸凍人症的全名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屬於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的一種。此病會導致患者的運動神經元在短短數年間漸進式的凋亡,使患者出現肌肉萎縮、四肢癱瘓、無法言語、無法進食吞嚥、甚至無法自主呼吸等症狀。但患者的意識與認知功能通常不會受到影響,且感覺正常,就像是活生生的靈魂被禁錮在一個僵死的軀殼裡,無法與外界溝通。數年前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就是在提升人們對漸凍人症的認識。漸凍人症無法治癒 患者平均壽命3年新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冠佑曾受訪表示,漸凍人症患者平均壽命為3年,當中會因不同型態有壽命長短差異,像是有些患者可以活很久,但有些患者半年、一年就需要呼吸器協助,甚至不幸離世。林冠佑表示,造成漸凍人症患者致命原因主要與呼吸、感染有關,因此有說法是,先從吞嚥肌群退化的患者,進食受影響使得營養不佳,疾病惡化速度較快,加上影響呼吸,壽命也就更短,但仍要看每個人退化部位及速度的不同。臨床上觀察,較多先從肢體開始,例如單手先沒力、萎縮,但起初沒有發現,到後面影響呼吸,則走向漸凍症晚期。目前無法早期發現,一方面是漸凍人症惡化的速度太快,且缺乏早期檢測的方法。醫師診斷靠典型臨床表現,配合實驗室檢查排除其他可能類似表現的疾病。根據克里夫蘭診所的資料,目前沒有任何治療可以逆轉運動神經元損傷,但治療可以幫助控制症狀和減緩疾病進展。【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疾病百科:漸凍人症
-
2025-01-11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北市聯醫陽明院區院長邱逸淳 醫療虛實整合 做最接地氣社區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邱逸淳認為,「醫師是一個可以幫助人的行業」,他期許位於天母地區的陽明院區,成為最接地氣的社區醫院,真正實現醫療虛實整合,讓民眾在愉悅感受中獲得妥適的醫療照顧。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的邱逸淳,25年前選擇當「內外兼修」的泌尿科醫師,行醫之路從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住院醫師開始,一待就是5年的紮實訓練,接著在羅東博愛醫院泌尿外科服務2年,讓宜蘭縣民不再舟車勞頓北上就醫,也能享有微創等先進醫療手術治療。不斷自我精進的邱逸淳,考上國立陽明大學醫工所博士班,且適逢北市聯醫整併初期,於是2006年回到台北忠孝院區服務,不但要讀書,還得兼顧一家五口的親子生活,他直呼「時間緊到軋不過來,還好有老婆、雙方家長與師長支持」,順利於4年半取得博士學位。醫病溝通 比醫學技術更重要「以前覺得醫學技術最重要,醫師有絕對的權威,其實醫病溝通更是重中之重。」邱逸淳回憶說,曾為一名88歲老先生成功執行體外震波碎石,但患者從未回診追蹤,隔年被消化外科醫師確診胃癌後,家屬跑來質疑他,要是有提醒異樣,就能及早治療。從此他養成一個習慣,「我會把未到診的病人資料及報告,全部看過一遍,必要時電話通知」。2013年邱逸淳加入北市聯醫醫療品質暨病人安全委員會,透過系統可掌握提醒有疑慮患者的病況,例如報告異常,即簡訊通知醫師追蹤當事人等系統性作為,保護病人安全。他也會盡量收集病人在其他院所的看診紀錄,綜合性提供相關科別追蹤的建議,不少人因此早期發現胃癌、肺癌等。完整區域聯防 連結居家醫療2017年邱逸淳被任命為北市聯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2019年接任和平婦幼院區副院長,站在新冠肺炎抗疫最前線,2021年協助成立萬大前進指揮所且肩負駐站指揮官重責。2022年接任教研防疫資訊副總院長,2023年兼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代理院長,2024年7月16日接掌陽明院區院長。邱逸淳說,陽明院區為醫療兼具公衛與社區連結的重鎮,不只家醫科、小兒科等傳統強科,近年重點發展泌尿科、骨科等,以20年發展藍圖,規畫與7大院區儀器設備互補合作、醫師跨院協作,在完整區域聯防基礎上,連結醫院外的居家醫療,因應超高齡社會的長照領航,以全國最好、最接地氣的社區醫院為首要目標。在醫療前線25年來,邱逸淳印象深刻的是疫情時期的北農群聚事件,身為駐站指揮官,每天回到家幾乎超過半夜12點,有一次等門的兒子假裝嚴肅地說,「爸,我知道你今天對社會國家貢獻卓越,可是你對我們家的貢獻應該是零」,因此給他一個補救機會,洗完水槽的碗就當作今日的貢獻。邱逸淳說,雖然事後得知是玩笑話,卻也是家人心聲的小小表達,十分感謝家裡永遠的支援;工作、生活的平衡確實重要,即使為醫院、社會和國家奉獻許多,仍不要忘了永遠的家人。也因處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他以前會陪伴孩子騎腳踏車、跑步,現在則是常回苗栗鄉下及爬山健行,「接觸大自然,從中獲得每周間的一個逗點」。追求「能吃、能動、能記憶」隨著年紀增長、基礎代謝率變差,邱逸淳說,飲食上會強化補充蛋白質,也會控制食物的攝取分量,畢竟稍微吃多,體重就容易攀升,而適度運動也是不可少,「能吃、能動、能記憶」是漸有年紀後,追求的3大目標。 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的主人,邱逸淳認為,大眾應培養良好的健康識能,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要好好的為自己健康當責,不然醫師總有一天會等到你」。邱逸淳年齡:50歲專長:泌尿醫學、微創手術、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精實管理、價值醫療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EMBA、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經歷:北市聯醫泌尿科主任、北市聯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務秘書、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副院長、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代理院長、北市聯醫教研防疫資訊副總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要好好為自己的健康當責。
-
2025-01-10 癌症.肺癌
晚期肺癌治療的精準利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晚期肺癌的治療已不可同日而語,病人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治療藥物,有機會穩定控制病情,延長生命同時還可以保有生活品質。基因檢測:量身打造更精準的抗癌方案過去醫界對於肺癌的治療如同瞎子摸象,然而,隨著基因檢測的問世,臨床醫師可依據腫瘤特性及生物標記,量身訂做治療計畫,延長病人生命。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表示,近20年來,肺癌的治療有相當大的突破與進展,病人可藉由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進而找到相對應的治療藥物(特別是標靶藥物)。基因檢測帶來轉機:7成肺腺癌病人找到專屬治療方案根據國健署統計,每年新診斷的肺癌超過15,000人,其中肺腺癌佔70-80%,較常見的基因突變是EGFR、ALK、ROS1等,當中又以EGFR基因突變最常見,約55-60%病人帶有此基因突變,ALK佔4-8%、ROS1佔1-2%。王金洲強調,對肺腺癌病人來說,治療前「基因檢測」扮演關鍵角色。目前已知與肺癌相關基因多達100多個,已有10幾個基因突變找到了相對應的抗癌標靶藥物。也就是說,病人只要接受基因檢測就有機會找到抗癌藥物治療。臨床顯示,大約7成肺腺癌病人在接受基因檢測後,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抗癌藥物,有效延長存活期。NGS檢測效率更高:基因資訊更全過去,基因檢測以「單基因檢測」為主,每次檢測1個基因,一次可能需要3-5天甚至1週的檢測時間,且每次檢測都需要消耗珍貴的臨床檢體,若後續需要進一步的檢測,很有可能因剩餘檢體不足而受限。近年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問世後,只要利用一次檢測,就有機會獲得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基因的資訊。單一基因檢測只能找到一個致病基因,但NGS檢測則可以看到基因的全貌,找到潛在的致病基因,能為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療策略、也對預測病人後續治療效果,有所幫助。ALK、ROS1等肺腺癌基因突變一次搞定以肺腺癌為例,雖然多數病人帶有EGFR基因突變,但也有少數病人是ALK或ROS1等其他基因突變,無法透過單一基因檢測,同時確認多個基因的狀態。醫師解釋,ALK或ROS1屬於融合基因突變,所謂的融合基因是指兩個基因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序列相互融合為一個新的基因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透過NGS檢測,能夠精準地確認融合基因的狀態,找到後續治療方向。每個基因都有特別的屬性。以EGFR為例,臨床發現,多數病人以不抽菸的女性為主,平均年齡約50-60歲,但也有少部分男性。至於ALK則偏向30-40歲的年輕女性。針對這類族群的女性,通常醫師會建議病人自費做大套組NGS檢測,找到變異基因後,才能對症下藥。NGS檢測在「初確診」與「出現抗藥性」時 可精準瞄準癌細胞基因檢測不僅在初診斷階段發揮重要作用,在治療過程中也能應對抗藥性問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的時間點相當重要,如果病人在確診罹癌時,即接受一次NGS檢測,臨床醫師便可依結果來決定第一線用藥。若經濟情況不允許,無論如何,當用藥後出現抗藥性時,建議要做一次廣泛型NGS檢測,找出抗藥機制與可能治療方向。為什麼建議要做一次廣泛型NGS檢測?王金洲指出,廣泛型NGS檢測可以綜觀數百個基因的狀況,哪些基因會相互影響,進而評估病人的預後。最重要的是可以更精準地狙擊癌細胞,即使現階段找不到相對應的抗癌藥物,也有機會參與國際新藥臨床試驗,為病人帶來一線曙光。健保部分給付NGS檢測:減輕民眾經濟壓力以肺癌來說,目前僅EGFR和ALK單基因檢測完全由健保給付。NGS的部分,大套組(基因數>100)健保給付30,000點,小套組(基因數≦100)給付20,000點,民眾仍須自費數萬元不等,但若經濟情況允許,通常他會建議病人做大套組檢測,因為有最大的機率可以找到適合的抗癌藥物治療!原文連結:https://knowledge.pse.is/6j7cxy《肺癌攻略》專為肺癌病友治療而設計的LINE數位工具,改版後功能更強大,幫助病人「懂看、會問、有資源」
-
2025-01-10 癌症.癌友故事
從健身教練到抗癌鬥士 在運動中找回生命的韌性
運動是我堅強的後盾眼前這個陽光女孩高瑋溱,有著嬌小精悍的身形,優美的肌肉線條能感受到她對健身的熱愛與堅持;一頭短髮看來如此俐落與幹練,說話時臉上帶著一種果斷又堅毅的光采。她在2020年四月確診為卵巢癌三期,一開始去小診所檢查經期不正常,一直到大醫院確立診斷、動手術拿掉卵巢子宮,處事明快沒有猶疑,這個過程不到一週就解決。之後進行過八次的化療後,接續每月打癌思停,一直到2023七月才完成所有治療,目前持續追蹤中。 瑋溱的父親在她高中時因癌過世,而母親擔任教職,很早就被分發到外縣市,在當地工作至今,還有一個姐姐在海外生活,母女家人平常各自生活,獨立而自主。原自中興大學研究所畢業的瑋溱,轉職健身教練後,又回到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所持續精進;一直在台北生活的她,在完成治療過後不久,覺得自己年紀也不小,不想再繼續租房度日,心想不如先回家換個方式試試看,於是去年決定搬回已無人居住的高雄老家展開新生活。目前除了繼續耕耘教練一職,今年度參與並通過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的「癌症教練認證」,擔任癌友運動專班的教練。 在化療期間,除了落髮、腳底角質有增生異常的現象,曾因沾黏腹痛急診過一次,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出其他副作用。瑋溱說:「當然,感覺體能還是有些下降,但是好像沒有什麼副作用讓我特別不舒服。」這或許與她長年健身養成的好體魄有關,她自己也認為:「運動真的幫了我很多,如果不是我之前運動量很夠,存的本夠厚,我應該也沒有辦法這麼快就復原,大概有一半算是運動救了我的命。」癌友適合的運動方式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即使在化療期間,瑋溱也沒有停止運動。當問起她在化療期間運動有沒有什麼障礙或困難時,她想了想說:「我反而覺得比較大的困擾是我身邊沒有類似的個案可參考。」瑋溱雖然生病了,仍自覺不能停止體能訓練,但是因為對癌症相關專業並不了解,也感受到自己的體能不同於以往,很想知道該如何根據自己的病況體能調整運動,竟發覺無處可問、也找不到可參考的相關經驗。當問及周遭其他人,所能得到的建議大多就只是:「多休息。」醫生也跟她說:「不要拿重物。」 「他們所說的重,可能是指兩公斤、三公斤之類的……我不是在挑戰醫生的權威,但是五公斤對我來講很輕耶!輕重的定義應該是要因人而異,就像以我的專業在幫學生設計課表時,強度不是絕對值,而是相對的。」而當時醫師給瑋溱的建議就是很絕對的,好像是在對老人家叮囑,要是怕跌倒那就不要下床了。 瑋溱說,因為自己有足夠的運動專業知識,所以能夠去試著調整適合體能現狀的運動強度和做法,但是一開始醫生是不鼓勵的。自己在交流過程中也學習到,去挑戰醫生這些也沒有意義,所以換了方式溝通:「我會變成自己決定好要做這件事情,但還是會先跟醫生講,例如我會告訴他說我在做硬舉,可能會拿比較重,然後跟他說我大概練到哪裡了,但我不會不舒服……醫生就會跟我說,如果妳覺得沒有不舒服,那妳就可以做。」慢慢的,醫生雖然並沒有積極鼓勵,但似乎也不認為瑋溱所從事的健身方式有多大風險。掌握自己的身體主權關於運動的風險,瑋溱認為應該自己評估、自己承擔。她也曾經跟醫師確認她的健身方式會不會造成人工血管斷掉。她笑著說:「我也怕死啊!我需要知道可能會發生怎樣的事,才能知道怎麼應對。總不能說我要做運動,然後如果發生事情就跑去怪醫生。」所以在運動前除了好好做功課,也試著與醫護確認,瑋溱在評估得失利弊過後,決定按照自己的規劃和步調開始健身訓練。「這些風險當然是有,但是我更明白,如果不運動,體能下降的風險一定是百分之百,所以我做出了選擇:我要運動,但風險自己承擔。」 瑋溱因為自己同時身為癌友以及健身教練的雙重身分,很早就想參與推廣癌友運動,幾年經驗下來,她發現大部分的癌友其實普遍存在過多的擔憂以及恐懼,即使她很清楚地呼籲大家絕對要運動、運動風險其實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大,但是癌友們似乎需要有人對他們「保證」運動是安全的。 「事實上,我以教練的身分只能告訴他們運動的利益和可能的風險,但不是說有風險就不管,而是大家一起面對,教練當然也會盡量保護你。不要把身體自主權交給別人,然後希望別人為你負責。」瑋溱說:「我會鼓勵他們就來試試看嘛!喜不喜歡沒關係,至少一定要知道,運動這件事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關注癌友的心理支持瑋溱在癌友運動專班中會協助留意每位癌友的身心狀況,例如上課前後都需確認體能以及吃藥等狀況,並且隨時觀察大家的狀態、維護運動時的安全,還會在一旁拍下教練示範動作,供大家課後練習,有時也會為癌友做個別的紀錄……除此之外,她認為維繫癌友們的感情也非常重要,在團體裡面若能獲得愛與歸屬感,也更能促進癌友持續運動的動力。「我覺得癌症專班跟一般健身班比較不一樣的是,癌友在這裡社交需求比較大,他們之間的互動有很多是在尋求『跟我很像』的人。」瑋溱說。 在團體班裡面比較容易得到共感,讓癌友們比較願意開始嘗試,只要真的著手開始,那都是讓自己變好的機會。除了增強體能之外,運動會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感到快樂、放鬆、減輕壓力、提升自信。瑋溱在癌友團體班曾接觸過一位年輕的癌友,一開始上課因為沒有頭髮而戴著帽子,始終把自己包得很緊,似乎有點自卑。「我可以感覺到她當時還處在『為什麼是我?我還這麼年輕……』那種懷疑的階段。但是在上過一期團體班之後,她整個人變得很陽光,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了。我能夠很明顯看到她一點一點的變穩定,更重要的是,她開始會肯定她自己。」瑋溱告訴我們,在團體班的課程結束後,還找了瑋溱幫她跟男朋友上一對二的健身課程,到後來這位癌友的體力甚至練得比她男友還好。了解肌力訓練的核心理念從台北回到高雄,瑋溱也認知到高雄有著不同於台北的節奏與步調,尤其這裡的人們還未完全認可運動是一個專業。台北各處林立運動中心、大型連鎖及私人的各式健身房,隨時能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健身運動,願意付費運動健身已經蔚為風潮,但是高雄健身風氣似乎還未如此蓬勃,瑋溱說:「這種氣氛就是還沒認可運動是一個專業。大概就是覺得運動就像吃白飯一樣,我想做就能做,好像不需要去進到專門的地方,也不需要找教練這樣專業的角色去帶領他們做運動。」 「休閒的散步當然也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想要進步的話,那這些活動對你來說就沒有幫助啊!」瑋溱提醒,肌力訓練是一種概念,你要給你的肌肉足夠的刺激量,首先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實力到哪裡,這就要靠專業的人士來幫你判斷,然後給予適當的訓練才可能有進步。「例如如果你的肌肉是三年級的程度,你讀一二年級的課本當然不會有幫助,你必須去讀去學習四年級的課本,這樣你才會進步。」隨時為未來做好準備運動帶給瑋溱的不僅是生理各方面的強韌,她對於運動帶來心理層面的好處尤其很有感:「即便我生病了,做運動時才發現,原來其實我能做的還是很多,跟一般人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根本不需要自怨自艾。」 事實上,瑋溱跟心理諮商師聊過她內心的害怕:「畢竟我發現癌症時已經是第三期,醫生也覺得復發率很高……我覺得很害怕,理性上我也知道可能會發生,但是心裡總覺得怪怪的,真的不想被這種害怕綁住。」與心理諮商師討論過後,不是去壓抑害怕,而是有了前進的方向:「既然不能解決『會不會復發』這件事,那可不可以多準備一些武器?如果以後要上戰場,我就能有滿滿的武器和能力去面對。」瑋溱強調:「雖然我不是為了要面對復發而運動,但對我來說,運動確實也是在防範未然。不管未來會不會復發,但有運動這件事情,我至少知道,我永遠都是準備好的。」 在人生的間奏裡,面對下一段無法預測的未知旋律,瑋溱努力保持著積極和堅定的態度,指揮如行板般的節奏,一步一步地在運動習慣中提煉出奇妙的能量寶石。不需要特別的驗證與說明,就像冬陽一樣,已經讓每個望向她的人都得到了溫暖和力量。
-
2025-01-09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每年12萬人發作!天冷恐誘發皮蛇 莫名刺癢要小心
一波波冷氣團來襲,忽冷忽熱的天氣,易使人免疫力下降,恐誘發帶狀疱疹。國泰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楊逸菊表示,帶狀疱疹又稱「皮蛇」,老一輩的常說「皮蛇長一圈就會死」。從醫學角度來看,長在身體兩側冒出大量水泡,容易增加其他感染風險而死亡。楊逸菊說,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曾經感染過水痘的人,痊癒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內,當過度勞累、壓力緊張、季節變換導致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就會再度活化,從潛藏的神經蔓延至皮膚,呈現帶狀的紅疹與水泡。皮蛇發作時,初期表現大多僅有局部的皮膚刺、癢,外觀看不出明顯變化,常被誤以為是過敏、蟲螫或濕疹。當病程進展至一周左右,患部會開始出現群聚型紅疹,以及帶狀密集排列的小水泡,且有劇烈的疼痛,才能被確診出來,但疼痛不適已經影響生活品質,患部也可能過度搔抓而造成傷口潰瘍。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帶狀疱疹病例數約12萬人,終身發作的風險為32.2%,平均每10個人就有3個人會發作。急性發作時的劇痛,會讓人吃不下、睡不著、坐立難安,痊癒後還有可能留下慢性神經痛等嚴重後遺症。楊逸菊指出,早期診斷出帶狀疱疹,並在24至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減緩急性發作期的嚴重程度與疼痛症狀。不過,仍有5至30%的患者可能持續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若要從源頭避免疱疹後神經痛的發生,最有效的方式為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目前台灣市面上有兩種帶狀疱疹疫苗:減毒型與重組型。施打重組型疫苗的人,約9成在3年內沒有復發,並維持至少7至9年的保護力,但需接種2劑。施打減毒型疫苗後,約5成的人在3年內沒有復發,保護力最多8年,僅施打1劑。楊逸菊提醒,50歲以上族群罹患帶狀疱疹及疱疹後神經疼痛的機率較高,建議接種疫苗。可由醫師診斷個別狀況,評估是否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及種類,減少罹病機會。
-
2025-01-08 醫療.感染科
中部醫院爆發麻疹群聚感染!得了麻疹會怎樣?我該打麻疹疫苗嗎?關鍵QA了解麻疹
【2025/1/8編註】中部某醫院爆發麻疹群聚,接觸者曾造訪台北,北部多家醫院提高警覺,台北榮總急診室設置專區,隔離疑似感染個案等待檢驗,強烈要求急診醫護人員配戴N95口罩,如未接種麻疹疫苗應盡速接種;台大醫院則將麻疹警示列入院內疫情通報。此次群聚感染讓人擔憂疫情逐漸擴大,尤其麻疹的傳染力高。麻疹怎麼傳染的?感染麻疹會怎樣?我需要打疫苗嗎?《元氣網》整理以下幾個關鍵QA讓大家對於麻疹更為了解。麻疹症狀篇Q1:麻疹怎麼傳染的?有哪些症狀?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屬於第二類傳染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出疹前後四天均具傳染力,傳染性相當高,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百分九十九的人都會被感染。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前驅症狀為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等,以及發燒三至四天後口腔內出現斑點。Q2:麻疹的紅疹如何呈現?麻疹最顯著的症狀就是出疹。根據疾管署衛教資料,紅疹的特點如下:前驅症狀3-4天柯氏斑點出現後,會繼續發燒,並且再過24-48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軀幹第2天和四肢第3天,皮疹在3-4天的時間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病人出疹時病情最嚴重,且發燒至最高溫;皮疹出現3-4天後,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皮疹退了以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約5-10%之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註】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簡稱為SSPE),這是兒童麻疹最危險的併發症,通常在感染痊癒後5~10年左右發病,並開始出現漸進式的個性改變、智能降低以及癲癇,隨著病程進展,最後病人陷入昏迷,植物人狀態,死亡率極高此症即使痊癒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Q3:出現疑似麻疹症狀,該怎麼辦?出現疑似麻疹症狀時,應儘速戴口罩就醫,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若已被衛生單位通知是麻疹病例的接觸者,應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進行自我隔離並電話通知衛生機關,由衛生機關會通知醫院預先規劃動線,再且全程戴口罩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免傳染給其他候診的病人及家屬。Q4:什麼人較容易感染麻疹?三類人是感染麻疹高危險族群:1.一歲以下的寶寶。2.不曾得過麻疹或不曾接種麻疹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麻疹。3.得過的患者大多會自行痊癒,之後就有終身免疫力。但小時候接種過疫苗、沒有得過麻疹的族群,可能因疫苗保護力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弱,成為感染的高危險族群。研究顯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有可能已隨時間衰退。Q5:沒有與麻疹病人直接接觸,也會感染麻疹嗎?病人散佈於空氣中的麻疹病毒,在2個小時內仍有傳染力,因此,在麻疹病例之可傳染期間,若曾與其同處在一個封閉空間,無論時間長短,都算與個案有接觸,而可能被感染。即使病人已離開,該空間在2個小時內都可能還存有麻疹病毒,如果沒有麻疹免疫力的人進入這個空間,就有可能感染。Q6:與麻疹確診患者接觸後,是否需施行自我隔離?麻疹個案之接觸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與麻疹病例最後1次接觸日起往後推算18天內),應每日早晚各量體溫1次,並詳實記錄體溫、活動史及是否出現疑似症狀,如果沒有任何不適或未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出疹、咳嗽、鼻炎、結膜炎等,仍可正常生活,但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儘量佩戴口罩。接觸者如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出現疑似症狀,則應進行自我隔離,並電話通知衛生單位,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預先規劃好動線,避免接觸到其他等候看診的人。就醫時並請主動出示健康健側通知書及全程佩戴口罩。麻疹疫苗篇Q1:麻疹如何預防?該打什麼疫苗?疾管署指出,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MMR疫苗是用來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活性減毒疫苗,其預防效果平均可達95%以上,並可獲長期免疫。家中如有年滿一歲幼兒,請盡速接種。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通常經由飛沫傳染,自感染至出疹約7-18天,前驅症狀會發高燒、咳嗽、結膜炎、鼻炎,且口腔的頰側黏膜會發現柯氏斑點,其後疹子最先出現在面頰及耳後,隨即散佈到四肢及全身,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而導致耳聾或智力遲鈍,甚至死亡。腮腺炎:俗稱「豬頭皮」,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好侵犯唾液腺,尤其是耳下腺,病人可出現發燒、頭痛、耳下腺腫大,有些會引起腦膜炎、腦炎或聽覺受損。若在青春期感染,易併發睪丸炎或卵巢炎,可能影響生育能力。德國麻疹: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病人症狀輕微如微熱、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疹子約維持 3 天。易併發關節炎、神經炎、血小板減少、腦炎。若在懷孕早期受到感染,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目前公費接種的對象有3類:1.幼兒:出生滿 12 個月及滿 5 歲至入國小前各公費接種一劑。2.國小學童:未能於滿 1 歲後完成 2 劑 MMR 疫苗接種者,應依「國小學童新生入學後預防接種紀錄檢查與補種指引」完成補接種。3.育齡婦女及外籍配偶。另,有較高麻疹或德國麻疹感染風險者之接種建議如下:1.計畫前往有麻疹或德國麻疹疫情地區者。2.工作性質會頻繁接觸外國人者。3.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及照護尚未接種第1 劑 MMR 疫苗嬰幼兒之機構工作人員。Q2:麻疹疫苗接種禁忌?1.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或疫苗的成份有嚴重過敏者,不予接種。2.孕婦。3.已知患有嚴重免疫缺失者(包括嚴重免疫不全的愛滋病毒陽性個案、先天性免疫缺失症與白血病、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病人或接受化療、免疫抑制藥物治療及高劑量類固醇者)。Q4:為何建議1981年後出生之成人在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前諮詢醫師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國內有研究顯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與其他成年世代比較,麻疹抗體盛行率較低,可能因為他們是接種疫苗的世代,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隨時間而衰退,因此,依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建議, 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如前往麻疹流行地區,考量前往該等地區可能感染風險,建議可諮詢醫師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再行前往。Q5:過年計畫出國,我該去打MMR疫苗嗎?可至疾管署網站之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查詢,看你計畫前往的國家麻疹疫情狀況再自行評估。以2025/1/8查詢為例,目前第二級警示的國家有以下3個,其餘國家僅在第一級注意等級。●泰國 ●葉門 ●巴基斯坦【註】國際旅遊疫情建議分三級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第二級:警示(Alert),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第三級:警告(Warning),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資料來源】.《疾管署》傳染病介紹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5-01-07 醫療.皮膚
除痣為何建議到皮膚科雷射處理比較好?專科醫師這麼說
新的一年到來,春節也將至,這時正是打理門面、添好運的時候,不少民眾想先除去臉上的痣以求開運,其實痣有好壞之分,除了民間傳說與運勢有關,更關鍵的是健康問題,部分的痣有可能有潛在罹癌風險,不可輕忽。在面相學來看,痣有好痣、壞痣之分,如果痣又大又黑,屬大吉痣;痣在眉上,則多是非;像瑪麗蓮夢露在顴骨下方的痣,則是魅力痣;眼下痣則易夫妻散;眼尾痣易犯桃花;嘴上痣則食祿運好;上唇痣則重感情;下唇痣則多愛吃。擔心黑痣癌變 及早就醫不少人會因痣的位置長得不好,想改運而除痣,但也有人擔心黑痣癌變,應及早就醫檢查診斷。皮膚科醫師周宛儀指出,過年前來除痣的人不少,處理部位多半以大家看得到的臉部為多,身體的痣,除非長在看得到的地方,否則較少人除痣。有些患者因為面相學等因素,會說「這顆痣要點,那顆痣不要點掉」,但提醒大家,若痔突然變大、流血、摸起來有硬塊感,有可能是黑色素細胞瘤,應早期切片檢查。黑色素細胞瘤是皮膚癌中預後最差的類型,有淋巴轉移的可能,周宛儀說,臨床上可以用「ABCDE」原則,初步判斷痣的好壞。醫師也會皮膚鏡去觀察更多細節,綜合評估這顆痣是良性的?還是有偏向壞性的可能,若是「不好」的痣,不能建議直接雷射處理,必須切片檢查。周宛儀表示,常曬太陽或有皮膚癌家族史等,都是黑色素細胞瘤的風險因子,亞洲人容易出現在肢端,有時會長在指甲,也就是「縱向黑甲症」,可以觀察顏色是否均勻、會不會太寬等,有時候跟摩擦刺激或指甲的痣有關。痣容易和其他皮膚科症狀或疾病混淆,如老人斑、黑色丘疹皮膚病、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等,周宛儀指出,這些常被當痣除掉,「不好的痣用雷射去除後會比較麻煩」,會導致難以判斷是什麼類型腫瘤,還有無法完全切除等問題。除痣到皮膚科 雷射處理部分的痣是良性,但老人家罹患皮膚癌機率比年輕人高,周宛儀建議,除痣還是要到皮膚科,由醫師評估後決定可用雷射處理,或是到大醫院做進一步切片檢查,若確診是惡性,就需要廣泛性切除。周宛儀說,隨著年紀增長,加上經年累月日曬,有時候痣會產生變化,老人家身上如果有特殊的痣或奇怪的硬塊,或突然長很大、流血、看起怪怪的、摸起來硬硬的,就要注意,趕快至皮膚科檢查。黑痣ABCDE檢查法A asymmetry:不對稱性。惡性腫瘤大多看起不對稱。B border:邊緣。惡性腫瘤大多邊緣不平滑、不規則。C color:顏色。惡性腫瘤大多顏色不均勻。D diameter:大小。後天發生腫瘤直徑超過0.6公分要特別注意。E elevation:隆起。惡性腫瘤生長快速,會在數周至數個月內快速隆起。
-
2025-01-03 癌症.肝癌
肝癌高危險群 B、C肝患者要定期追蹤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李宜家說,當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陳冠仰說,國人好發肝癌多為慢性肝炎所致,包括B、C型肝炎,但常見患者以工作忙碌為藉口,沒有定期追蹤,非常可惜。臨床發現,許多B、C型肝炎患者沒有定期追蹤。陳冠仰說,B、C型肝炎患者應每6個月進行抽血、超音波檢查,抽血檢查胎兒蛋白等指標,嚴重肝硬化者更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如超音波檢查發現異狀,進一步使用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檢查。目前肝癌發生率已降至十大好發癌症的第四位。依醫學文獻研究,估算一顆肝癌腫瘤從未發現到檢查發現,約需4.6個月,但陳冠仰說,很多人覺得不會那麼倒楣,忽略了定期追蹤,直到腹痛就醫,多半已是晚期。原因是肝臟只在表面包膜才有神經,因此感到腹痛時,腫瘤往往已長得很大了。陳冠仰曾收治一名北部大學教授,因腹部疼痛就醫,檢查結果為肝癌末期。問診時,得知該名教授自知是B肝帶原者,但因工作很忙,到處開會、教學,無暇接受定期追蹤檢查,確診時已到了晚期,不幸於三個月後離世。不少民眾請假出國遊玩,卻很少聽到為了健康檢查而請假,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呼籲民眾一定要定期檢查。消化內科醫師方冠傑說,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一旦出現腹痛、食欲不振及體重上升或下降、惡心、嘔吐、眼白泛黃、腳腫等不適症狀,務必盡速就醫。「肝癌治療愈早愈好。」陳冠仰說,對於小於2公分的肝癌腫瘤,治療方式有無線射頻電燒、微波治療、手術等。肝癌其餘的風險因子,還有喝酒所引起的「酒精性肝炎」以及近年全球都在討論的「脂肪肝」。李宜家表示,酒精性肝炎的防範方式就是「戒酒」,近年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酒精成癮者除了可以透過醫療介入,加入心理治療能更有效戒斷酒精成癮行為;而脂肪肝與肥胖、代謝疾病症候群有關,可從飲食控制、運動等著手。
-
2025-01-01 失智.Podcast
【Podcast】Ep22.失智後的父親就像返老還童,林葉亭:上帝好像給了我一個新的爸爸!
「爸爸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非常有領導能力,擔任過企業高階主管、大學教授,得過十大傑出青年,當年我到日本留學,也是爸爸陪我過去,細心教我怎麼搭電車到學校,他生病對我來說心裡衝擊很大。」林葉亭擔任《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來賓,憶及父親失智前的情況,哽咽流下眼淚。父親失智後像個孩子身為知名藝人、時尚造型師、服飾品牌創辦人,更是公認的美魔女,但直到前陣子父親走失的新聞後,大家才知道,原來林葉亭還有一個身分,就是失智症照顧者。今年八十四歲的父親,是在五、六年前確診失智症,當時家人都感到震驚,因為父親相當重視健康管理,飲食很養生,不吃甜食,就連一顆蛀牙也沒有,卻沒想到逐漸出現失智的症狀,後確診為中期失智症。父親變得像個孩子,不肯吃藥、來不及上廁所,或是空間錯亂,半夜在廚房上了,又自己拿抹布擦拭,以及時空錯亂吵著要出門開會,情況嚴重時,懷疑家人要害他,甚至一眨眼就走失了…失智症家庭的辛苦,林葉亭與家人全都一一嚐遍。所幸,在家人細心照顧及陪伴下,父親延緩退化、狀況維持良好,平時由林葉亭的媽媽擔任主要照顧者,另有一名看護協助,此外,四名子女也會提供照顧上的各種支援。不只照顧父親,更要陪伴母親林葉亭說,家裡兄弟姊妹有同樣的價值觀,不會把照顧的責任推到其中一個人的身上,而是互相協調,輪流照顧及陪伴。更重要的是,子女們關心的對象不只是父親,還有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母親,「我們經常陪媽媽聊天、打麻將,還要讓媽媽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一起聊照顧爸爸的甘苦,像媽媽常會說爸爸失智後可愛的行為,把照顧的辛苦化為歡樂的氣氛。」林葉亭在節目中分享照顧重點及心情調適之方,點點滴滴感受到她對父親的愛,不因生病而改變,主持人陳韻如唸出林葉亭在臉書上對父親的深情告白,「爸爸失智以來,我們從錯愕到接受,從爸爸的身上學到很多人生的哲學,對過去放下,不需要去擔心未來,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開心的陪伴,能吃能睡能拉能散步,能爬山能唱歌…返老還童的爸爸好可愛啊,上帝好像給了我一個新的爸爸。」本集重點:✎家人失智後行為改變,如何調適心情面對?✎照顧失智症者的漫長過程中,該如何紓解辛苦與挫折,不把情緒發洩在失智症者身上?✎除了照顧失智症者,也要陪伴辛苦的主要照顧者,如何幫助主要照顧者轉移注意力、重新獲得照顧能量?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lihi.cc/iOp7O🎧Apple Podcast:https://lihi.cc/zBbZd🎧KKBOX:https://lihi.cc/Nsszk🎧Spotify:https://lihi.cc/yxgqQ⭐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12-29 癌症.癌友故事
確診血癌只難過半天、抽骨髓抗癌不掉淚,《血.拾人生》演出真實癌友故事
正在播出的大愛劇《血.拾人生》於今日舉辦粉絲見面會,主要演員魏蔓、黃薇渟、張睿家分享拍攝癌友故事的心情,劇情改編自真人真事,兩位原型人物亞倪、虹汝也來到現場談抗癌以及家人陪伴的心路歷程,除了呼籲民眾驗血建檔,更提醒大家,維持健康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魏蔓、黃薇渟、張睿家並於會後接受聯合報「元氣網」專訪,透露如何揣摩劇中角色。魏蔓談到平時很重視健康管理,曾運用「元氣網」搜尋醫療保健資訊,大讚網站上有很多疾病相關的百科可做查詢。她曾檢查出腫瘤,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獨自一人到醫院檢查、動手術,儘管個性獨立,但躺在手術台時依然感到忐忑不安,幸好經確認是良性腫瘤,她也將這段經歷投入到劇中角色。劇中魏蔓為了試管嬰兒療程而施打排卵針,她自己則是於去年進行凍卵手術,她表示,雖然目前還不想生孩子,但凍卵是為了未來提前做好規劃。飾演深情丈夫的張睿家,在劇中陪伴妻子抗癌及做試管嬰兒,他說三年前爸爸罹患直腸癌第三期,當時為了不讓媽媽擔心而選擇隱瞞,印象最深刻是攙扶爸爸就醫,發現爸爸因病痛而瘦成皮包骨,很能感受癌友家人的不捨心情。開拍前,張睿家翻閱不少血癌相關書籍,非常認同驗血建檔的重要性,他自己也身體力行響應,呼籲觀眾號召身邊親友一起行動,「這件事情需要更多人去做,會讓等待骨髓移殖的家庭獲得希望。」黃薇渟說,自己有一段時間對生活很冷漠,拍戲時,原型人物虹汝每次來探班都帶給大家溫暖,讓她得到很多能量,很榮幸可以飾演這個角色。她想跟所有癌友說,謝謝你們這麼勇敢努力地生活每一天,只要持續相信,就會愈來愈好。《血.拾人生》是真實人生電視劇,魏蔓和黃薇渟也因此與原型人物亞倪、虹汝有不少互動,魏蔓最佩服亞倪確診血癌後「只難過半天」,抗癌過程中,取骨髓六次,其他插針檢驗無數次,卻沒有掉過眼淚,她也要將這種堅強樂觀的精神透過戲劇傳遞給癌友。亞倪目前在台中開飲料店,電視劇播出後,她將驗血建檔的海報張貼在店裡,獲得不少客人詢問及響應。虹汝提到,其實拍攝期間是她的低潮期,當時剛好結束一段工作,覺得生活變得沒有目標,就利用閒暇探班好幾次,甚至還擔任臨演,她表示,回顧這段時間,當時雖然不知道目標在哪裡,但她就是一直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有時不知道結果,但事後還是會有收穫。」抗癌後,她把握人生參加過紐約馬拉松、爬玉山、泳渡日月潭,用行動來表達對生命的熱愛。大愛劇《血.拾人生》正在播出中,用真實故事帶給癌友及家人們勇氣與希望。
-
2024-12-27 焦點.元氣新聞
男性癌威脅攝護腺擠入第三名 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健保延長給付一年
衛福部公布111年台灣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攝護腺癌新增9062名病患,排名第五位,單看男性則立刻上升到第三位,相對110年多了1581人,能看出一年期間,攝護腺癌對健康威脅持續加重;另外在臨床統計中,有三分之一患者確診已是晚期,可藉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治療能降低三成死亡率,為支持病友持續治療,健保於今(113)年8月1日起 ,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給付年限從2年延長至3年,呼籲患者可主動與醫師討論繼續申請健保的可能,減輕治療負擔,並爭取延長存活的機會。 骨骼疼痛恐怕已罹患攝護腺晚期 高風險轉移性死亡率高三成振興醫院微創手術科主任醫師蔡昇翰表示,攝護腺癌早期幾乎無症狀,當腫瘤影響到尿道與膀胱頸時,會出現頻尿,排尿不順等下泌尿道症狀,與攝護腺肥大表現相似,難以早期發覺,至於晚期攝護腺癌則容易侵犯骨骼,患者的表現差異極大,從慢性下背痠痛,多發性劇烈疼痛甚或更嚴重的發生病理性骨折與脊隨壓迫;攝護腺癌晚期,由於癌細胞已經轉移它處,不適宜再以手術治療,須仰賴荷爾蒙治療,遏止癌細胞擴張。蔡昇翰主任提到,確診攝護腺癌後,會根據病況區分高低風險 : 格里森分數大於等於8分,癌症轉移到內部臟器(例如肝臟,肺臟等),三處(含)以上骨骼轉移(一處以上在脊椎與骨盆這些中軸骨以外);以上三個條件符合兩個,就屬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平均餘命明顯短於低風險族群,幸好目前有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針對高風險族群能夠加強癌病的控制。封住癌細胞的「嘴」阻擋男性荷爾蒙 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減少三成死亡率蔡昇翰主任指出,攝護腺癌好比攻城掠地的軍隊,行軍所需糧草就是男性荷爾蒙,使用手術或藥物去勢,雪崩式降低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刺激,讓癌細胞部隊就像缺糧般凋零,一直是治療晚期攝護腺癌的軸心;但總有些頑強的癌細胞只需要微量男性荷爾蒙,能夠挺過去勢這種荷爾蒙稀缺的環境,發展出荷爾蒙抗性抗再次壯大,因此醫學界想出封住癌細胞的「嘴」,一丁點男性荷爾蒙也不讓癌細胞吸收,以期加強癌症控制力道。蔡昇翰主任解釋,癌細胞吸收男性荷爾蒙,需要仰賴接受器,就像人類用嘴巴吃飯,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有效擋住癌細胞表面與內部接受器,全面阻斷男性荷爾蒙刺激細胞分裂分化,提高癌細胞控制力道。研究發現高風險荷爾蒙敏感性轉移攝護腺癌接受去勢療法外合併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明顯減少三成死亡率;同時能夠有效延緩疾病進展與臨床症狀惡化。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延長給付至3年 減輕藥費負擔穩固治療效果蔡昇翰主任強調,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針對高風險荷爾蒙敏感性轉移攝護腺癌患者目前已納入給付,健保署自113年8月1日開始,更將給付年限由2年延長至3年,讓患者對生命更有希望。蔡昇翰主任提醒,部分末期攝護腺癌病患,在延長給付時限前,按原規定停止藥費給付,因此健保署設立彈性條件,如果3個月內病況未惡化,就能繼續給付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12個月,呼籲已停止給付病患,可以主動詢問主治醫師,是否符合延長12個月條件,能減輕醫藥負擔外,也能讓治療更穩固。
-
2024-12-26 醫療.感染科
又有新病毒?人類偏肺病毒、蘋果病、黴漿菌肺炎比一比,症狀都很像怎分辨?
冬天是各種病毒齊發的季節,國內目前流感、腸病毒疫情延燒;中國近期則是爆發多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其中以人類偏肺病毒(HMPV)為大宗;還有日本「蘋果病」、黴漿菌疫情升溫。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分析,都是受免疫負債影響,這幾種疾病都沒有疫苗,務必戴口罩勤洗手防護。人類偏肺病毒(HMPV)是什麼?人類偏肺病毒(HMPV)是什麼?又是新的病毒嗎?人類偏肺病毒其實就是台灣稱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 」,小兒感染科李尚謙醫師之前曾在臉書粉專《育兒上上籤。小兒感染科李尚謙醫師》指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類似呼吸道融合病毒,最惱人的症狀,除了咳嗽外,大概就是跟俗稱燒久姬的腺病毒一樣高燒不退。這隻病毒是無差別攻擊,從兒童到老年人都會被感染,但以5歲以下和65歲以上族群較多,感染了也較可能重症,嚴重甚至會因為此病毒而住進加護病房。【症狀】兒童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出現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喘、發燒居多,發燒持續時間為2~3天或6~7天都有可能,住院最常見原因是急性細支氣管炎和肺炎。成人臨床表現多為咳嗽、 鼻塞、流鼻水、聲音沙啞、發燒比例相較於孩童反而不多,另呼吸困難和喘息常見在老年患者,而聲音沙啞在年輕人中常見。據《光明網》報導,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袁姝華表示,感染hMPV後,潛伏期在3天至6天。發病時,症狀與流感相近,但是hMPV感染的主要表現為感冒,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流感病毒則會出現高熱和全身乏力等。【預防】目前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是唯一的預防方式。若出現高燒、咳嗽不退等症狀,應盡速就醫。「蘋果病」是什麼?日本近期爆發大規模傳染性紅斑症,又稱為「蘋果病」,患者人數創下25年來新高。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日本俗稱為「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是由微小病毒B19所引起,傳染途徑是由飛沫傳染,較常見於小孩子。【症狀】感染傳染性紅斑症通常會先出現發燒、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有如類感冒症狀,這些症狀出現後,臉部兩側面頰變的紅通通,像被打了巴掌,又像是「蘋果臉」。軀幹及四肢也可能出現對稱性、會癢的紅疹。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如果過去未曾感染過的孕婦確診,有可能引發流產或死產,或是造成胎兒異常。【預防】微小病毒B19在國內並非法定傳染病,不會強制醫院通報。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及戴口罩等,均可預防傳染。對於孕婦和兒童,目前沒有特異的防護措施,不過流行期間應該避免到流行地區,以減少感染。黴漿菌是什麼?而好發於兒童、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的黴漿菌肺炎疫情,目前仍持續在日本流行。台灣黴漿菌疫情則自2024年春節後開始大爆發,夏秋之際達到高峰,之後稍有緩解,但感染者仍多,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表示,預期至少2025年春天以後才有機會脫離流行。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官網介紹,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其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症狀】輕症患者主要症狀為咳嗽,但一咳就具傳染力。感染初期幾乎無症狀,後續症狀會先從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開始,喉嚨痛、咽喉炎、頭痛、輕微發燒、全身無力等。這些症狀出現後,大約再過2到4天,會出現乾咳、倦怠等症狀,持續數周,甚至數月之久。感染黴漿菌的患者容易出現的合併症,有腦炎、氣喘、肺炎、蕁麻疹等。根據統計,約10%黴漿菌患者會合併肺炎,其症狀是出現黏液痰、發燒、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嚴重倦怠等。小小孩感染黴漿菌引發肺炎時,較少會出現發燒,但會出現喘嗚、嘔吐、腹瀉等症狀。【預防】預防黴漿菌的最好方式,仍是多佩戴口罩,減少飛沫專染機率。【延伸閱讀】.肺炎黴漿菌10大QA 醫授預防3絕招.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三者症狀比較 出現2異常狀況快送醫
-
2024-12-23 癌症.抗癌新知
守護弱勢癌友用藥權 健保署擬修法
癌症新藥推陳出新,不過弱勢病患多數無法自費負擔,為了改善上述困境,衛福部健保署推行癌症新藥暫行性支付、癌症新藥基金等政策,同時也將修法「主動出擊」,由政府出面與廠商協議,補足臨床缺口,守護病患用藥權。對此,多位癌症治療專家、病團代表雖表肯定,但也呼籲多重視食道癌、泌尿道上皮癌等較少數癌患用藥權益,癌症新藥基金的運用也須公平、透明,並把病患建議納入政策考量。由於目前有些用藥缺口來自於藥廠決定讓藥物留在自費市場,而沒有申請擴大適應症。健保署日前已預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盼解決困境,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該辦法修訂後,健保署如遇臨床用藥缺口,可向廠商協議,啟動擴大適應症討論。而臨床用藥缺口定義,須由國內學會訂指引。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的治療指引中,「Catagory1」為實證強度最高、「Preferred treatment」為建議優先使用,被列為這兩類的藥物,經盤點後,將為健保優先收載品項。除了NCCN,同時也將參考其他國內外醫療指引,並考量各項指標。食道癌、泌尿道上皮癌用藥少在智慧病人領袖學院、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所攜手舉行的「二○二四年終健保給付政策檢視圓桌會議」上,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仁熙以食道癌為例指出,晚期食道癌病患從一線治療後惡化進入二線,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免疫藥物,連臨床指引所建議的二、三線化療藥都沒有納健保,像免疫治療加化療等合併療法更無法給付,病患用藥權益如「無主孤兒」。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榮說,台灣泌尿道上皮癌病患中,上段泌尿道上皮癌的比例比歐美來得多,由於診斷困難,確診多為晚期,且過去只能打化療,中位存活期僅八至十個月,過去二十年沒有治療新進展,病患常感無助,近五年免疫療法、免疫加化療或標靶等新療法問世,病患存活期可延長到近三十個月,但健保規定,免疫療法須受限於生物指標PD-L1,而這樣的限制並不合理,應以病患對化療藥有無反應做評估,而新的治療組合仍未給付,病人負擔大。肺癌免疫治療 規定前後矛盾另外,像肺癌治療缺口,同樣也受關注,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邱昭華指出,據國際治療指引,免疫治療不僅可用於晚期肺癌,早期肺癌在手術前後運用免疫加化療,可降低術後復發風險,是達成政府降低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有效策略之一,不過目前健保用藥給付偏重晚期。另有些規定「前後矛盾」,如晚期一線免疫用藥除受限於PD-L1表現,需病人不適合化療,但又要「心肺肝腎功能好」,不適合化療族群,身體器官功能通常不佳,規定衝突,讓醫師、病患困擾。盤點藥物缺口 應納病患意見智慧病人領袖學院院長蒲若芳表示,健保給付政策或臨床照護,應以病人為中心,在盤點健保給付藥物缺口時,也應納入病患意見,透過病人經驗反映真實問題,政策才能符合臨床所需。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研究發展部組長李芸婷皆認為,歐美在相關政策擬訂過程中,病患的聲音越來越受到重視,期待政府傾聽病患聲音,真正「與國際接軌」。
-
2024-12-22 醫療.呼吸胸腔
年輕幼教師,抬手就喘大氣、開口咳到要吐!乾燥症引發肺纖維化 拖延就醫恐致命
「只是簡單的鋪床,我一抬手就喘大氣,開口講話咳嗽不止,幾度深咳到快吐出來,也因此工作上常請假影響人際關係,當時的我生活簡直一團糟,求醫後才確診是因乾燥症引起的肺纖維化。」土城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秉翰說,像上述蔡小姐一樣由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PF-ILD)不在少數, 因此自體免疫患者無論有沒有症狀,都可以做一次肺功能檢查,了解自身肺部情況;若長期胸悶、喘、咳、累等症狀,更須就醫告知醫師,加做胸部X光、電腦斷層或肺功能檢查等進一步找出原因。 自體免疫病患注意!長期不明原因喘、咳、累,可做一次肺功能檢查蔡秉翰進一步解釋,肺功能檢查是一種無侵入性、過程簡單的檢查方式,採用肺量計,透過呼出的氣流來監測肺功能,只需於診間中吹好吹滿,就快速了解肺功能狀況。他說,像蔡小姐這類患者來胸腔科就診時,若沒有主動告知,醫師也沒有相關疾病意識,這類患者將長時間往返於胸腔科、免疫風濕科間,卻仍找不出病因。蔡秉翰表示,肺纖維化是指原先像是海綿般充滿彈性的肺部,因為反覆發炎破壞肺泡交換氣體之處,導致肺部像菜瓜布般,硬化並充滿孔洞。多數患者剛出現肺纖維化時,沒有感覺,直到有喘、咳、累,就醫才確診,此時肺功能持續下降,嚴重者需要仰賴氧氣機,甚至可能併發急性呼吸困難危及生命。良好醫病溝通助了解病況 跨科合作保肺「蔡醫師真的很認真,會仔細安排我接受檢查與治療,了解藥物產生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會跟我討論疾病現況。」蔡小姐很認同蔡秉翰的醫病溝通的方式。蔡秉翰也提醒,由於肺纖維化不可逆,須要跨科團隊一起合作,以保留殘餘的肺功能為治療目標。目前針對肺纖維化的治療,除了使用抗纖維化的藥物協助抑制疾病進程,若病因為自體免疫疾病,也會合併使用免疫抑制劑控制發炎。現在蔡小姐積極接受治療兩年後,症狀明顯改善,不再深咳、疲倦,也能一次爬梯到二樓,不用走幾步路就休息。切勿迷信亂服藥 避免偏方傷身此外,蔡秉翰也分享,曾有位70多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阿嬤原先用藥穩定,某天卻肝功能異常,即使停藥也不減疾病惡化速度,嚴重到需要住院,後來因為她的兒子也是如此,細問才知兩人皆使用從地下電台購買的藥物。無獨有偶,蔡小姐也承認,曾在病因無法確診的期間,聽信親友推薦每月花費3、4000元買某保健食品長達一年,最終因病情無起色而暫停不吃。蔡秉翰呼籲,患者切勿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或藥物,尤其自體免疫疾病患更應避免聲稱加強免疫系統的食品,他表示,患者平時採地中海飲食、適量運動、生活作息正常、睡眠充足、心情放鬆才是最好的良藥。
-
2024-12-19 醫療.新陳代謝
確診糖尿病零食統統要戒掉了?醫推5零食適量安心吃
很多人聽到自己確診糖尿病 以後,第一個問題就是「那我是不是什麼零食都不能吃了?」的確,糖尿病患者要嚴格監控飲食,以免血糖飆升,但還是有這些零食可以吃!重點是仍要注意分量。糖尿病患可以吃的零食1.堅果類堅果(如杏仁、核桃、開心果等),富含健康脂肪和蛋白質,可以提供飽腹感,同時不會快速升高血糖。但要注意,要選擇不加糖、不加鹽的堅果,不然還是一樣會造成血糖升高喔。然後也要記得控制份量,每次吃一小把就好了。2.新鮮水果 選擇低GI值,也就是升糖指數低的水果,如蘋果、奇異果、藍莓或草莓,這些水果含有天然糖分,但因纖維含量高,能夠減緩血糖上升。但要記得,不要喝果汁或蜜餞,除非是你自己做的,不然外面買的通常都會添加額外糖分。3.優格希臘優格或低糖優格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搭配一點水果或堅果,增添口感和營養。但要注意,還是要選擇無糖或是低糖的產品,並控制每次食用量在150克左右。4.燕麥餅乾或全麥餅乾 全麥餅乾或燕麥棒含有較多纖維,適合作為增添飽腹感的零食。也要記得選無糖或低糖的,避免有些餅乾會額外添加甜味劑。5.黑巧克力 少量的高純度黑巧克力,我指的是至少70%以上的黑巧克力,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同時不會快速升高血糖。但我也要提醒,每次不要超過一小塊,也就是大約10公克。(本文出自泌尿科高銘鴻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
2024-12-17 失智.Podcast
【Podcast】Ep21.失智症下的雙重人生:一個丈夫、一個患者的真實告白ft.台灣失智症協會曾清芳顧問
2024年11月30日,聯合報與失智旅人還有眾多企業及單位夥伴,一同舉辦「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並特別邀請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顧問曾清芳先生與大家分享失智者的生活日常,他的身份很特別,是失智者也是失智者家屬,更是一位積極投入社會服務的志工,一起來聽聽他的真實經驗及生活日常。「我太太開始會重複煮晚餐,甚至待在家中,也開始遺忘自己的家在哪?」台灣失智症協會諮詢顧問小組成員曾清芳,在「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上,以主題「真實經驗:失智者的生活日常」,分享同時身為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的雙重身分,用坦率而溫暖的親身經歷,打動全場觀眾。太太與他同時成為失智症者,一開始他選擇隱瞞病情曾清芳回憶,2016年因太太經常重複提問,進而懷疑她可能有失智症,後確診太太罹患阿茲海默症。然而,更讓他震驚的是,自己也被診斷出同樣症狀,強調「當時根本難以接受,因自覺無症狀,加上工作依然表現良好。」他坦言,初期診斷讓他難以啟齒,甚至選擇隱瞞病情,後續他轉念接受事實,因為除了自己外,還須照顧好太太。談起同時扮演「失智症者、照顧者與志工」的三種角色,這其中的心酸,也許只有同為照護者的家庭才能理解。為了延緩退化,曾清芳參加了太極拳、讀書會等多項活動;而太太因為失智而懼怕出門,讓他更努力陪伴太太參加失智據點的課程,如:動腦遊戲、桌遊、畫畫和肌耐力運動等,就是希望退化情形能好轉;同時亦在據點擔任志工,幫助其他人。曾清芳強調,「失智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如何去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他坦言,分享經歷也讓他變得更快樂。分享失智症者親身經歷,只為改善生活作為協會的諮詢顧問小組成員,曾清芳每月與其他失智症者,一同討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嘗試找出解決方法。例如,他提到失智症者搭乘公車時,可能因車門與地面的距離判斷不清而跌倒,或在捷運站內迷路等問題。「我們希望透過這些討論,幫助自己克服困難,也讓社會了解失智症者的需求。」曾清芳還參與,專為失智症者設計的月曆,解決一般月曆會反光、字體混亂、日期間空白過多等問題,提到「這些改良雖然看似細微,卻能提升失智症者的生活便利。」愛與耐心是最好的照護方式談及與太太的相處,曾清芳話語中,充滿濃厚愛意,因太太常時空錯亂,如將早晨誤認為夜晚,或忘記已婚身分。甚至曾認真地問他:「你娶了沒?」他則會拿出兩人婚照,讓太太回想起來。這些小插曲既讓人感慨,也成為夫妻間最珍貴回憶。曾清芳指出,面對失智症者,最重要的是「愛心、耐心和包容心」。無論是回答重複的問題,還是陪伴太太完成簡單的日常事物,他都用微笑與鼓勵取代催促,強調「時常讚美她、告訴她我愛她,讓她感受幸福與安全感,這比任何藥物都有效。」曾清芳在對談的最後,特別感謝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支持,並呼籲社會更多地了解失智症者的處境,更提到「有人問失智症是不是該改名?其實名稱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大家要有失智友善的觀念。」本集重點:✎ 夫妻都是失智症者,確診後心路歷程✎ 失智後如何照顧家裡另一位失智症者✎ 原來失智症者也可以擔任志工及顧問、演講✎ 面對失智症者,最好的照護方式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lihi.cc/L6epB🎧Apple Podcast:https://lihi.cc/Kze3Y🎧KKBOX:https://lihi.cc/nEam3🎧Spotify:https://lihi.cc/BqFD4⭐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12-15 醫療.罕見疾病
好擔心出血……血友病患可以運動嗎?
第1站確診之後Q:發現孩子罹患血友病,一定要馬上用藥嗎?侯人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血友病患多在年幼時確診,成長過程中可能因為避免出血而不能劇烈活動,時常遭受異樣眼光。不論A型或B型血友病患,都建議盡早用藥,幫助正常生活與社交。血友病患最主要的要症狀是出血,容易發生於經常受力之處,如關節,尤其下肢關節受力較大,膝蓋、腳踝都是容易出血的地方;但每位病友常見受傷的部位不盡相同,主要與活動習慣有關。例如,經常背負重物者,肩關節易出現異狀。血友病確診時間早,許多病人在新生兒時期就被診斷,從學步開始就有可能發生膝蓋、腳踝腫脹出血情況,建議家長不要害怕用藥,及早治療能讓血友病童有正常的生活與社交。目前臨床上已有基因重組藥物或雙特異性單株抗體等不同治療選項,可由靜脈或皮下注射,減少受傷風險。此外,不少病友分享,因活動受限,成長過程飽受歧視,難以交到朋友,呼籲學校應妥善說明,營造血友病童的友善環境。第2站治療選擇Q:血友病患如何制定自己的治療策略?陳淑惠/雙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血友病治療分為需求性治療與預防性治療。需求性治療是發現出血狀況或身體肌肉、關節腫、痛等現象,就趕緊補充足夠的凝血因子,避免長期出血造成身體更大的傷害;預防性治療是每周固定補充足夠的凝血因子,維持體內凝血因子濃度,還有活動前可接受單次的預防性注射。常規性預防性治療可降低各年齡層的出血,相較於需求性治療,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建議重度病友病患(凝血因子活性約小於1%)一旦經診斷確定,應該遵照醫師建議,盡早開始預防性治療。至於個人化醫療考慮的重點,包括年齡、體重、基因缺陷、出血頻繁程度、關節的狀況、個人平常從事的運動與工作,是否遵從醫師指示、藥物在體內代謝狀況、每個人設定的不同醫療的目標。病友可以根據這些重點,與醫師討論,找出最好的治療策略。研究發現,同一個關節即使只有二至三次出血,都可能造成不可逆且退化性的結構改變。透過預防關節出血,輔以個人化與預防性治療,可以提升病友生活品質,讓病人與一般人一樣生活。第3站注射需知Q:選擇長效型預防注射要注意什麼?黃晟維/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由於製劑的半衰期不同,過去A型血友病患者通常需每周注射一至三次,而B型血友病患者則需每周注射一至二次。隨著長效非凝血因子製劑的問世,患者可以改採皮下注射,其半衰期更長,A型血友病患者最久可達四周注射一次,大幅減少注射頻率。長效非凝血因子製劑採用皮下注射,副作用相對較少,主要可能出現注射部位的輕微疼痛或紅腫。建議患者輪替注射部位,如左右大腿或手臂,以減少局部反應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約20%至30%的A型血友病患者,在注射第八凝血因子後可能產生抗體。由於患者體內先天缺乏此凝血因子,外源性補充後,免疫系統可能將其視為外來物,進而產生抗體,類似於對病毒的免疫反應。一旦出現抗體,患者需採取其他治療方式進行管理。第4站運動需知Q:血友病患治療之後,可以正常運動嗎?游昌憲/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重度血友病患若能透過預防性投藥恢復濃度40%以上的凝血功能,除了高強度運動之外,其他運動幾乎都可以做,例如跑步、游泳等;若凝血因子濃度仍低於40%以下,則建議選擇走路、慢跑等較不會因此跌倒或受傷的運動。至於輕度、中度血友病患,建議減少衝撞型運動,包括橄欖球、籃球、躲避球、棒球,避免因激烈運動而出血;若要接受重量訓練,也要遵照專業建議,以免關節過度活動,一旦發現身體關節或部位有腫脹現象,就要立即就醫。不過,血友病患應保持固定運動的習慣,千萬不可因此就不運動,尤其是兒童病友,運動對關節、骨骼生長非常重要,建議可嘗試慢跑、游泳等運動。衛福部健保署於112年七月起擴大非凝血因子藥物健保給付條件,讓病患有更多預防性投藥的選擇,包括:●12歲以下兒童。●12歲以上但規定需有接受第八凝血因子達建議劑量上限,且年自發性出血次數大於6次。●曾發生腦出血。●目標關節出血半年超過3次以上。第5站出血預防Q:日常活動中發生出血,該怎麼處理?陳世翔/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副部主任大部分兒童血友病患是小男生,活動力旺盛,但踢足球、打籃球、溜滑板車等易碰撞且高強度運動,應盡量避免或做好準備再進行運動;若在戶外活動時,建議更要準備好護具防護,包括護膝、護肘。然而,運動受傷流血有時還是難以避免,一般輕微肢體出血可冰敷、加壓止血,將出血部位抬高,幫助盡快止血。若因劇烈撞擊導致的出血,其程度可能較嚴重,尤其是撞到頭部或關節受傷出血,基本上要盡快施打常備在身邊的凝血因子製劑,若無藥物,或施打後止血狀況仍不理想、出血狀況較嚴重,建議盡速就醫,請醫師評估。兒童血友病患者要適量運動,對骨骼、關節的發育都有幫助,飲食上建議要均衡攝食,多補充蛋白質食物,且不要食用一般認為可活血的食物,如杏仁、木耳或中藥。第6站生活紀錄Q:如何記錄孩子的治療情況?是否可以減少治療次數?黃鼎煥/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許多孩子成長至青少年階段,因為追求同儕認同,比較在乎朋友眼光,不想和別人不一樣。此時可調整治療時間,避免治療影響生活,盡量避免受傷,可以減少額外治療的機會。 目前健保給付血友病藥物,同時也要求填寫「居家治療表」,有著清楚的藥物使用時間與用藥情況記錄,除了常規治療,也包括額外注射事件。醫師希望病友清楚記錄自己的狀況,做為評估治療效果與病況參考,使用紙本或APP記錄都可以,但要寫清楚,尤其是重要的出血狀況,有人對於一時小出血不以為意,或當時不方便注射,但過一陣子就好了,如此累積次數過多,可能影響醫師對病況嚴重度的評估。 血友病治療近年發展快速,除了藥物,基因治療也在發展中,新的治療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可以先觀察,確定對自己有幫助再考慮嘗試。目前只要按時用藥,對於出血防治的效果都不錯,也有不錯的生活品質。要和醫師、個管師保持連繫,有狀況立即反應,不要輕忽。
-
2024-12-15 醫療.罕見疾病
與性染色體相關 血友病患多為男性
一跌倒就血流不止、不能從事較激烈的運動,是許多人對血友病的刻版印象。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的血液凝固異常的疾病,患者先天性缺乏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因此無法維持正常的凝血機轉,導致輕微碰撞就出血,甚至有自發性出血現象。當孩子確診血友病,家長如何協助他們建立自信,面對成長過程可能發生的狀況?人類歷史上很早就有血友病的紀錄,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游昌憲指出,血友病多數為「性聯隱性遺傳」疾病,可能是基因缺陷造成,但也可能是患者自身產生新的突變或自體免疫疾病,所以有些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凝血因子位於X染色體,女性兩個X帶因,才會發病。什麼是性聯隱性遺傳疾病?游昌憲解釋,人體有23對染色體,分別來自父母,其中女性第23對染色體是XX,男性是XY。男性的XY染色體,Y來自爸爸,X來自媽媽,而人體的第八、第九凝血因子的基因皆位於X染色體,所以當X染色體有問題,就會造成血友病。「對男性來說,X染色體帶有缺陷,就會出現血友病;但對女性來說,必須同時有兩個缺陷的X染色體,才會出現血友病。」游昌憲說,也因此臨床上血友病的案例幾乎都是男性,也代表媽媽帶有致病基因;若女性有血友病,代表父親一定是血友病患,而媽媽也帶有致病基因。A型血友病占85%,多數在學爬和學走時發現。血友病共有A、B兩種分型,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侯人尹指出,A型血友病的致病原因是第八凝血因子缺乏,約占85%;B型血友病則是第九凝血因子缺乏,約占15%。血友病是先天性疾病,所以胎兒時期在母親體內已是患者,少數病患在出生時,因為經過產道擠壓,發生了嚴重的腦出血,可能導致嚴重的後遺症;大多數血友病友,則是在學會爬行和走路時,才開始被發現有異常的關節或肌肉出血現象,進而就醫診斷。患者分輕中重度,輕度常在做重大手術才察覺。如何評估血友病嚴重程度?侯人尹醫師表示,必須抽血檢視患者體內凝血因子濃度,愈嚴重的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濃度愈低,正常人40%,嚴重型血友病患者低於1%。●重度血友病: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低於正常人平均1%以下,患者可能有自發性出血現象。●中度血友病:第八或第九凝血因子1%至5%。●輕度血友病:體內凝血因子大於5%,雖然比正常人低,但患者只有受傷或手術時,才有比較嚴重的出血。游昌憲表示,輕度血友病,可能在成年後接受重大手術時,被醫師發現凝血功能不足而診斷;但中度以上的血友病,則多是在兩、三歲前,開始學走路時,家長就會困惑,「我的小孩為什麼關節容易腫、瘀青,不容易消失?」甚至未經嚴重碰撞就出血不止,或受傷出血不易止血、小便有血等症狀,進而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血友病。關節最容易出血,長期損傷恐致不良於行。血友病患最容易出血的部位是關節,出血時除了關節腫脹、疼痛與無法活動,還可能讓關節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包含軟骨磨損、關節滑膜充血增生、硬骨骨質流失及骨刺等。若反覆出血,關節逐漸損壞也可能讓病友活動受限,甚至肌肉萎縮無力,嚴重者必須使用拐杖行走,不良於行。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副主任陳世翔指出,血友病治療目的是盡量避免出血,尤其是關節出血。目前國際上對於重度血友病的治療指引與專家共識,都建議從小開始預防性地定期注射凝血因子,目的在於維持血中一定的凝血因子濃度,降低關節出血機會,避免不可逆的關節損壞。孩子能過正常生活嗎?血友病患的心理支持很重要。不少血友病患者多在年幼時即確診,因凝血因子不全的疾病特性,成長過程中必須避免劇烈活動,並因此時常遭受異樣眼光,也讓家長和病友倍感壓力。「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得這種病?」、「孩子可以過正常的生活嗎?」、「如何應對突發的出血事件?」這些問題是血友病家長們最常問的, 他們不僅面對孩子疾病帶來的生理痛苦,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新竹馬偕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黃鼎煥指出,除了生理照顧,給予家長和病友心理支持,更不可或缺。家長需要學習與孩子溝通,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面對社會。同時,他們也渴望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和支持,希望社會能夠為血友病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資源和社會保障。
-
2024-12-13 癌症.其他癌症
51歲馬拉松運動員血檢、尿檢都正常罹胰臟癌末期「輕忽一常見症狀」
身強體壯的運動員健檢都正常卻還是罹癌?一名英國馬拉松跑者罹患胰臟癌末期,而且癌細胞已擴散,時日無多。他過於輕忽確診前唯一的症狀,藉由自己的病情呼籲大眾別忽視任何身體警告訊號。每日郵報報導,英國51歲男子羅林森(Lee Rawlinson)是一名健康的馬拉松運動員,先前去檢查血液和尿液一切正常。今年一月感到下腹出現「鈍痛」,他去看醫生檢查結果無異狀,他將症狀歸因於壓力太大,後來不舒服都靠著吃止痛藥解決。到了九月疼痛加劇到難以忍受,他在觀看兒子足球練習時因痛到直不起腰,只好再度上醫院掛急診接受CT檢查。隔月他回診聽取報告,得到晴天霹靂的消息:胰臟癌末期,只剩幾個月的壽命。羅林森感到震驚不已,他在十年前被診斷罹患二型糖尿病,當時得知祖父罹患胰臟癌,醫生表示他潛在「狡猾的基因」,如果有人親戚得胰臟癌,那麼自己也會處於高風險中。羅林森的癌細胞已擴散到肝臟,沒辦法動手術,他感到「世界被炸毀」的絕望感,然而他仍積極與家人留下最後的回憶,和48歲的妻子菲(Faye)與兩個7歲、10歲的孩子前往芬蘭的拉普蘭旅行。他稱這是他的最後一個聖誕節,自己不害怕死亡,只是不捨離開妻兒,害怕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自己無法陪在身邊。羅林森與大眾分享他的病情,希望人們提高對這種可怕疾病的認識,「自1970年代以來,胰腺癌的生存率幾乎沒有提高,這種情況必須改變。我想讓人們坐下來傾聽和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防止破壞另一個年輕家庭的生活?」。胰臟癌有「癌王」之稱,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80%的胰腺癌患者直到癌細胞擴散後才被診斷出來,超過一半的人會在確診三個月後死亡。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背痛、不名原因體重減輕、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排便習慣改變和黃疸。
-
2024-12-12 癌症.肺癌
【晚期肺癌停看聽-系列3】晚期肺癌拚延長壽命 接續治療是王道!謹記兩關鍵:不放棄、配合SDM
「接續治療就是王道,無論接續什麼藥物,治療前與醫師充分了解、討論,對病友都是有幫助的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鄭文建分享,曾有位60歲女性晚期肺癌骨轉移患者,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後,因未發現特殊基因突變,只能先進行化療;後續追蹤檢查時,不放棄再次組織切片檢測,終於驗出T790M基因突變,順利銜接上第三代標靶藥物「接續治療」。這位患者治療過程雖曲折,但她不放棄、積極配合的心態,就是成功延長整體存活期的關鍵。積極配合SDM 選擇適合自身治療鄭文建表示,健保今年10月放寬第三代肺癌標靶藥物給付於第一線治療,連帶影響部分患者用藥選擇,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最新藥物,因不同年齡、工作現況的患者,對於整體存活期或生活品質的考量不同,甚至個人保險的覆蓋程度有所差異,因此,初確診患者應優先了解自身狀況,並透過與醫療團隊的SDM(醫病共享決策)過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鄭文建說明,台灣肺癌以非小細胞癌中的肺腺癌為最大宗,第3B期到第四期的晚期肺癌,因腫瘤侵犯多處,難單靠手術根治,故患者一旦確診晚期肺癌,建議先接受基因檢測,尋找合適的標靶藥物;若無,則使用免疫療法合併化學治療。針對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現在總共有三代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他進一步解釋,由於標靶藥物有抗藥性問題,若患者希望能延長整體存活期,國內外研究指出,接續治療能讓晚期患者有機會活更久,尤其以目前醫學進展來看,以第二代接第三代標靶藥物具有治療延續性,有機會拉長存活期。採接續治療 整體存活期有機會延長據台灣及日本研究顯示,採取這種「接續治療」的方式,患者平均存活期最高可達60幾個月,相較第一線直接採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的平均存活期38.9個月,患者整體存活期有機會高出近2倍。另外,亦有國外研究顯示,若第一線治療直接選擇第三代標靶藥物,當出現抗藥性後,其腫瘤微環境較複雜,後續能使用的藥物有限,若找不到合適治療計畫,可能得改用化療。對於剛確診晚期肺癌的患者及家屬,容易對未來感到迷茫、恐懼、悲傷,鄭文建說,通常醫療團隊會主動關心患者情況,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例,初確診時即會提供治療手冊,搭配個管師進一步說明,每季亦會舉辦病友會邀請病友分享個人心路歷程,醫療團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治療及生活照護,患者只要配合醫囑,照護好身體,就不用過於焦慮。
-
2024-12-11 癌症.肺癌
腦內4顆腫瘤 嬤罹罕見肺癌 單株抗體合併化療獲控制
六旬肺癌病人呂女士,某日外出接孫女下課返家後,在沙發上昏倒,家人怎麼叫都叫不醒,緊急將她送至醫院檢查,發現腦部有四顆腫瘤,確診為肺癌轉移至腦部,經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發現是全台僅約五百人罹病的罕見肺癌類型。台灣胸腔重症暨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全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EGFR)者占55%,多為Exon19、21,僅4%突變位點為Exon20,此類病人若以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以單株抗體合併化療療效最好,但目前健保僅給付患者使用化療。呂女士主治醫師、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說,初次見到呂女士時,她腦部腫瘤十分巨大,導致病人頭痛、暈眩,為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半身麻痺,採自費NGS檢測,發現為Exon20突變類型。使用單株抗體合併化療後,呂女士大腦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腦部腫瘤幾乎消失,胸腔腫瘤也從5公分縮小至大約1公分。呂女士說,她昏迷許久,對後續送醫、檢查均無印象,且發病前幾乎沒有徵兆,僅在前一周因眼部不適、頭痛就醫,而她沒有癌症病史、家族史,也沒有抽菸,就突然罹患肺癌,必須自費用藥,經濟負擔相當沉重,但心中沒有害怕,「到現在都沒問過醫師我是第幾期肺癌,想也沒有用,日子還是要過。」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肺癌走向精準治療,NGS已納入給付,近期健保也擴大標靶藥物給付,但Exon20突變患者,對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好,且健保僅給付化療,可說是「同病不同命」,盼健保能再照顧這群病友,讓他們也能獲得均等的治療機會。
-
2024-12-11 醫聲.醫聲
接軌國際 癌友用新藥 宜減少非必要檢測
免疫療法上市後,成了很多癌症治療的新曙光,但隨著藥物愈來愈多,原本以生物標記為用藥依據也逐漸被打破。台灣癌症研究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榮指出,「目前健保給付標準仍依生物標記PD-L1表現量而定,但是組織切片的染劑及不同的檢測方式,檢測結果落差極大,常見一兩顆腫瘤細胞,就翻轉病人能否獲得健保給付的命運,不是很公平。」蘇柏榮不諱言,免疫療法目前健保給付標準,有些會依據不同的PD-L1檢測方式,但光組織切片染色就會影響檢測結果,平均只有三成患者檢測結果是一致的,加上陽性率門檻低,有時候染劑的濃度深淺呈現灰階狀況,介於健保給付條件的邊緣,讓判讀的醫事人員壓力很大,大家都希望能為病人爭取用藥權利,但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生物標記 非療效唯一證據從檢體送驗確診,再到生物標記檢測,若符合健保給付標準,再用藥申請,這層層關卡,就耗掉五週時間,等待的時間就有可能造成疾病惡化。蘇柏榮指出,目前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無論生物標記表現量如何,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影響不大,目前健保給付免疫療法,有些癌症給付在化療使用有效後的病人,本來使用免疫療法就被證實效果會不錯,無須再依生物標記來當成是否給付的標準。蘇柏榮認為,有時候患者只因為切片組織「差一點點」,就翻轉患者治療的命運,得每個月自費十幾萬醫療費用,負擔相當大。給付不同 病友醫界齊發聲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指出,免疫治療早在十年前就已開始應用在癌症治療上,隨著時間愈來愈久,累計的使用人數及經驗也多,若以回歸真實數據的實證醫學來看,科學證據應該是健保給付考量的準則,而非財務。目前很多癌症給付條件不同,已出現一個病兩個命的社會焦慮,劉桓睿認為,根據國際治療指引,癌症免疫治療除少數例外,原則上不需要依據生物標記指標PD-L1檢測當成用藥的依據,不過,目前健保給付統一設限,也讓患者失去用藥的機會。立委劉建國指出,在各界的督促下,健保署確實加速了新藥給付的速度,但現在治療端也有很多非藥品使用條件的限制,讓患者無法用到藥物。劉建國認為,很多癌症用藥都被限縮,尤其是要減少不必要的檢測,政府說癌症治療要接軌國際治療指引,但一直接不上,不合理的部份需要討論,這也是很多病友團體及醫界不斷發聲的原因。
-
2024-12-10 焦點.元氣新聞
「肚中雙胞胎必須捨棄一個」27歲媽痛心拒絕做決定 下次產檢奇蹟發生了
對母親來說每個孩子如手心手臂都是肉。一名懷上雙胞胎的媽媽被告知必須扼殺其中一個孩子來拯救另一個,否則最壞情況是兩個都無法順利出生。這對新手爸媽無法割捨並沒馬上做出決定,最終奇蹟竟然降臨了。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女子阿比蓋爾·惠特洛克(Abigail Whitlock)懷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在懷孕五個月後,被診斷罹患同卵雙胞胎之輸血症候群(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胎盤中的血管沒有對等連接,導致其中一個胎兒吸收更多的營養。醫師為她進行一次危險的雷射手術來封閉胎盤上的異常血管連接,雖然一開始手術順利,但後續出現併發症,雙胞胎中體型較小的Bellamy罹患胎兒水腫,會導致嚴重腫脹和器官衰竭。醫師對惠特洛克夫婦下最後通牒,必須要犧牲Bellamy來拯救另一個孩子Harvey,夾住其中一個胎兒的臍帶,讓另一個有更大的生存機會,不然最終很可能兩個孩子都會失去。這對27和28歲的年輕爸媽無法割捨任何一個孩子,只要夾住Bellamy的臍帶他馬上就會死亡,他們不忍心,選擇將做決定的時間推遲幾天。然而奇蹟發生了,在下一次檢查時,Bellamy病情居然好轉,所有液體都消失了,惠特洛克夫婦感到震驚又欣喜若狂。2023年8月雙胞胎順利透過剖腹產出生了,現在已15個月大並健康成長。媽媽阿比蓋爾表示當時是他們經歷過最痛苦的時光,她成天哭泣想像著最壞的結果,和丈夫Stuart一度對未來失去希望。阿比蓋爾在20周的超音波檢查發現異常,醫師說因羊水過多難以取得影像,轉介給另一位專家,也發現雙胞胎周圍有大量液體,幾天後即確診TTTS。TTTS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疾病,出現在雙胞胎共用胎盤的同卵妊娠中,胎盤中形成異常的血管連接阻止血液在嬰兒之間均勻流動,使得其中一個脫水影響成長;另一個則會有高血壓並產生過多尿液,導致膀胱撐大和羊水過多,這給胎兒心臟帶來壓力導致心力衰竭,兩個小孩存活下來的機率只剩一半一半。事情已經過一年多,惠特洛克夫婦希望藉由分享這個故事給經歷類似情況的父母,他們表示即使雙胞胎出生後幾個月,也常抱著孩子哭泣,想著當初差點失去他們;他們將雙胞胎誕生的奇蹟歸功於醫學專家們、親友的祝福以及上帝的憐憫。 @twinmomtales Guess who did better, mom or dad? #twinchallenge #identicaltwins #guesswho #guessinggame #twinmom ♬ original sound - twinmomtales
-
2024-12-08 失智.失智專題
2024失智永續論壇新診斷、新治療、新曙光 台灣邁入失智症照護元年
「明年是失智症照護元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於「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以阿茲海默症新藥問世、早期精準診斷,定調明年將是失智症照護充滿希望的一年。「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富邦人壽、嘉義縣衛生局、奇美食品、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若晨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失智共照中心、創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失智症早期診斷到照護的最新趨勢。失智症政策綱領3.0修訂中,藥物也將有更多選擇。衛福部長照司專門委員王玲玲表示,據國衛院調查,113年65歲以上失智症者高達35萬人,因應失智症人口增加,衛福部正在修訂「失智症政策綱領3.0」,及早規畫失智社區照護方案,減輕家屬照顧負荷。本身是失智症家屬的她,歷經十多年的照顧漫漫長路,對失智照顧議題的推動感同身受,希望民眾認識失智症,每個人只要多關心社區長者,對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就是很大的助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表示,明年在阿茲海默症新藥上有更多選擇,也更重視早期篩檢診斷,包括阿茲海默症期別以及基因檢測等,賴清德總統的「健康台灣」也提出精準照護失智,針對各種歷程提供更多精準的治療與照護。因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將明年定調為失智症照護元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新藥針對輕度失智症,凸顯早期診斷的重要。「阿茲海默症新藥治療18個月,可延緩退化5個月。」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及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培寧表示,目前較新的診斷方式有兩種,一是類澱粉斑的「正子斷層掃描」(PET),可看到腦中斑塊的分布情形,精確偵測腦部生物標記,從而早期診斷與治療,另外也可以使用血液檢測。過去最困擾的問題是,阿茲海默症確診後沒有藥物可使用,隨著新藥問世,民眾早期診斷後即可進行藥物治療。新藥移除類澱粉蛋白沉積,移除之後,後面的濤蛋白和神經退化的情況會被阻斷或延緩,治療對象針對輕度失智症者,而非發展到中重度的失智症者,這也凸顯早期診斷的意義與重要性。照護重點,是協助失智症者過「還可以的生活」。儘管精準診斷以及新藥問世為失智症治療帶來新曙光,但失智症照護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曾出版《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的失智症權威齋藤正彥,於論壇公開母親最後的筆記。從一開始文字滿滿到愈寫愈少,最後已無法寫下完整的句子,像是「為什麼打電話給兒子五次、打電話太多次被罵了」,滿溢著一名失智症者對紊亂記憶的無力與困惑,卻又窺見她病中對兒子的依賴。齋藤正彥想跟失智症照顧者說,比起「正確的照護」,更重要的是協助失智症者度過「還可以的生活」,照顧者自己的言行舉止也並非永遠符合邏輯,不需要在失智症者身上追求合理性,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不用因為失敗而感到氣餒,因為失敗案例比成功案例多更多,「照顧者的幸福會感染給失智症者,不幸亦然。」讓失智症者感受幸福與安全感,比藥物更有效。台灣失智症協會諮詢顧問小組成員曾清芳,同時具備「失智症者、照顧者與志工」的三種角色,2016年因太太經常重複提問而就醫,後確診罹患阿茲海默症;然而,更讓他震驚的是,自己也被診斷出同樣症狀。他努力陪伴太太參加失智據點的課程,同時亦在據點擔任志工,此外,作為協會的諮詢顧問小組成員,每月與其他失智症者,一同討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嘗試找出解決方法。面對失智後的太太,曾清芳認為最重要的是愛心、耐心和包容心,「時常讚美她、告訴她我愛她,讓她感受幸福與安全感,這比任何藥物都有效。」面對家人可能失智,每個家庭都該提早準備。家人失智,每一位家庭成員都將面臨生活上的改變。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認為「預先準備」非常重要,建議失智症家庭的第一步,即是舉行家庭會議,討論病情、資源配置與照護分工,達成共識並確認該如何執行。她提出以下三點:1.定期盤點資源:包括身分(如申請身心障礙證明)、人力(全職或兼職照顧者)、財力(補助、儲蓄、保險)及家庭開銷等。2.靈活運用資源:沒有完美的照護資源,但「現在的30分,可以為未來的80分奠定基礎。」因此應多元搭配各類資源,並適時求助。3.持續性規畫:隨著失智症的病情變化,需求及資源會發生轉變,需保持彈性、隨時調整計畫。失智防詐騙,可提前辦監護宣告、金融註記。近年來詐騙猖獗,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律師陳明賢提醒,失智症者及家人可透過現行法律制度,杜絕詐騙損失的機會。善用「監護宣告制度」,由法定代理人幫忙處理所有法律行為,另外,可向聯合徵信中心或金融機構申請「金融註記」(當事人資料註記),預防遭人冒用。不動產方面,可至地政機關辦理「預告登記」,保障失智症者之權益。面對詐騙,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勝於治療,最好不要進入訴訟,因為打官司討回財產的過程相當耗費心力,千萬別在應該要享福的年紀陷入漫長的混戰。當懷疑自己成為詐騙的受害者時,應立即向警方或相關機構報案,撥打反詐騙專線165尋求幫助,阻止損失擴大。人口快速老化,嘉義縣優先達標「失智友善888」。近年來,政府已建立多項資源管道,來支持失智症家庭,嘉義縣是台灣老化速度最快的縣市,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透過「宣導、診斷、照護」三大策略,嘉義縣在「2025失智友善777」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失智友善888」,即87.73%的確診率、超過70%的家庭獲得支持與訓練,以及讓8%的縣民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以社區為基礎,打造失智友善環境,與警局、郵局合作,首創「綠衣失智友善天使」計畫,培訓郵務士協助辨識疑似失智個案,成為失智友善社區的關鍵力量。趙紋華在演講中,特別播放嘉義縣縣長翁章梁影片,因翁章梁曾陪伴罹患失智症母親六年,深知家屬照護壓力,所以大力推動防治失智症,「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嘉義縣希望能打造專屬的失智友善社區,讓每位長者都能被尊重、被支持,並安心度過晚年。」銀髮友善餐點,大幅減輕家屬的備餐壓力。今年論壇的報名踴躍,現場座無虛席,感受到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民眾對於老後相關議題的關心與重視。除了論壇講座以外,現場還設置以失智預防到照護為主題的攤位,提供極早期失智症篩檢、友善室內環境設計諮詢、健腦遊戲及銀髮友善食品試吃等互動體驗。奇美食品在攤位中展示「銀髮友善餐點」,吸引了大批試吃民眾,這些食品根據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製成,質地柔軟、適合咀嚼與吞嚥困難者,同時保留傳統台菜的原汁原味,如:紅燒獅子頭、鮮魚海鮮巧達湯等經典口味。蘇小姐分享:「爸爸牙口不好,很多食物都咬不動,但奇美食品的口感非常適合他,既柔軟又有營養。」奇美食品研發部專案副理陳廷玓表示:「我們希望讓長輩都能吃得健康且有尊嚴,即使吞嚥困難,也能讓他們吃到熟悉的台菜風味。」這些精心研製的銀髮友善餐點,除了提升失智症者的生活質量,也大幅減輕家屬的備餐壓力,成為論壇外場最受關注的亮點之一。失智症家庭防詐富邦人壽提醒,失智症家庭應提前做好以下預防措施:1. 監護宣告:當認知能力不足時,例如無法完善表達自己意思,可請法院宣布受監護宣告,法院會為其選出一名監護人成為法定代理人,幫忙處理所有法律行為。2. 輔助宣告:跟監護宣告類似,透過法院選出一個「輔助人」,在重要的法律行為上例如進行借貸、為人作保、買賣房屋、遺囑等,原則上需要得到輔助人的同意才有效。3. 金融註記:預先向聯合徵信中心或金融機構申請「金融註記」,註明「幾年幾月幾日開始不再辦理貸款和信用卡」,以防有人冒名申請。4. 預告登記:不動產方面,可至地政機關辦理「預告登記」,之後只要未經塗銷,都不得進行移轉、處分,以保障失智症者之權益。